CN101151669A -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1669A
CN101151669A CNA2006800104818A CN200680010481A CN101151669A CN 101151669 A CN101151669 A CN 101151669A CN A2006800104818 A CNA2006800104818 A CN A2006800104818A CN 200680010481 A CN200680010481 A CN 200680010481A CN 101151669 A CN101151669 A CN 101151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information recording
substrate
recording mediu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04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1669B (zh
Inventor
伊藤英一
留河优子
锦织圭史
富山盛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1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1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1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16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6Sputtering or spin-coat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protective topcoat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7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having properties involved in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optical interference layers or sensitising layers or dielectric layers, which are protecting the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7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having properties involved in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optical interference layers or sensitising layers or dielectric layers, which are protecting the recording laye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organic materials
    • G11B7/2575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having properties involved in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optical interference layers or sensitising layers or dielectric layers, which are protecting the recording laye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organic materials resi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具有:喷出部,其包括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喷嘴、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形成成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Description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以2005年4月1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05-105871号日本专利申请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为本申请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此进行列举。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再生或记录再生为目的的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具有2层以上的信息记录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设备/视频声音设备等所需要的信息量的扩大,在数据访问的容易度、大容量数据的存储、以及设备的小型化方面优秀的光盘等信息记录介质很引人注目,实现了记录信息的高密度化。例如,作为光盘的高密度化的手段,在使用激光的波长约为400nm、对激光进行聚光用的聚光透镜的数值孔径(NA)高达0.85的拾光头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实现了单层的信息记录层为25GB左右,双层的信息记录层为50GB左右的容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具有2层以上的信息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用来在信息记录层与信息记录层之间高精度地保持一定间隔的树脂中间层的形成中需要高度的技术。树脂中间层的形成中,通常使用旋涂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丝网印刷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
下面,使用图19至图21对以前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构造及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9(A)~(F)示出了用来制造以前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基板制造用模具即压模的制造方法。该压模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首先在玻璃板201上涂敷光致抗蚀剂等感光材料形成感光膜202(参照图19(A)),之后通过基于激光203的光记录,进行信息坑或引导沟等图案的曝光(参照图19(B))。图19(B)中,示出了感光膜202a被曝光的部分。曝光部的感光材料经过显影工序被去除,制作出形成有信息坑或引导沟等图案204的光记录原始盘205(参照图19(C))。形成在感光膜202上的信息坑或引导沟等的图案204的形状,被转印到通过溅射或蒸镀等方法而成膜的导电膜206上(参照图19(D))。进而,为了增加导电膜206的刚性及厚度,形成镀膜207(参照图19(E)),接下来,从感光膜202与导电膜206之间的界面上剥离导电膜206和镀膜207,通过这样制作出压模208(参照图19(F))。
图20为表示以前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构造的剖面图。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在单面转印形成有由凹凸形状构成的信息坑或引导沟的信息面的树脂基板301上,层积有多个信息记录层302、304。这里,将成形树脂基板301的信息面侧设为上方,相反侧设为下方进行说明。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具有:设置为与成形树脂基板301上方相接的第0信息记录层302、设置为与第0信息记录层302上方相接且在与第0信息记录层302相反侧的面中被转印形成有由凹凸形状所构成的信息坑或引导沟的信息面的第1树脂中间层303、设置为与第1树脂中间层303上方相接的第1信息记录层304、与第1树脂中间层303相向设置的透明基板306、以及为了将第1信息记录层304与透明基板306粘贴起来而设置的粘合层305。
在成形树脂基板301中,使用图19(F)中所示的压模208通过射出成形等,在单面作为转印形成有信息坑或引导沟凹凸形状的信息面。通过在该信息面上形成薄膜层而形成信息记录层。成形树脂基板301的厚度为1.1mm左右。第0信息记录层302与第1信息记录层304,由通过溅射或蒸镀等方法而形成的记录膜与反射膜构成。
第1树脂中间层303由将光固化树脂通过旋涂法或丝网印刷法而形成的树脂膜构成,在其上方信息坑或引导沟形成凹凸形状的信息面。该信息面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像图19(F)中所示的压模208或成形树脂基板301那样,将在单面形成有信息坑或引导沟作为凹凸形状的信息面的转印基板,按照转印基板的信息面与成形树脂基板301相向的方式经光固化树脂粘贴起来,在光固化树脂的光固化后,从与光固化树脂之间的界面剥离转印基板。透明基板306由对记录再生光透明(具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厚度为0.1mm程度。粘合层305是为了将两个基板306、307互相粘合起来而设置的,由光固化树脂或敏压黏合剂等黏合剂形成。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通过从透明基板306入射记录再生激光来进行。
对照图21的(A)-(I),对树脂中间层的形成中使用旋涂法的这种以前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成形树脂基板401的形成有由信息坑或引导沟等构成的第0信息面的面,通过溅射或蒸镀等方法形成含有记录膜材料或反射膜材料的第0信息记录层402。成形树脂基板401,在形成有第0信息记录层402的面的相反侧的面,通过真空吸附等方法固定在转台403上(参照图21(A))。在固定在转台403上的成形树脂基板401上的第0信息记录层402,通过分配器在所期望的半径上呈同心圆状涂敷光固化树脂A404(参照图21(B)),通过让转台403旋转来进行光固化树脂A404的延伸(参照图21(C))。此时,被延伸的光固化树脂A404的厚度,通过任意设置光固化树脂A404的树脂粘度或旋转的转速、时间、旋转时周围的环境(温度或湿度等),能够控制为所期望的厚度。旋转停止后,通过光照射机405的光照使得被延伸的光固化树脂A404固化。
接下来,为了在成形树脂基板401上形成第1信息面,而将图19(F)状所示的压模208或成形树脂基板401那样在单面形成有信息坑或引导沟作为凹凸形状的转印基板406,固定在转台407上(参照图21(D))。在固定在转台407上的转印基板406上,通过分配器在所期望的半径上呈同心圆状涂敷光固化树脂B408(参照图21(E)),通过让转台407旋转来进行光固化树脂B408的延伸(参照图21(F))。此时,被延伸的光固化树脂B408与光固化树脂A404一样,能够控制为所期望的厚度。旋转停止后,通过光照射机409的光照使得延伸的光固化树脂B408固化。
在1个转台403上,将两个基板410、411按照各个基板410、411的光固化树脂相向的方式经光固化树脂C412重合起来(参照图21(G))并一体化,在该状态下,通过转台403来进行旋转。光固化树脂C412在通过旋转被控制为所期望的厚度之后,被光照射机405的光照所固化(参照图21(H))。通过光固化树脂C412将基板410、411一体化之后,从转印基板406与光固化树脂B408的界面剥离转印基板406,通过这样在成形树脂基板401上形成第2信息面(参照图21(I))。
这里所使用的光固化树脂A404,选择第0信息记录层402与光固化树脂C412的粘合性较好者。另外,选择光固化树脂B408与转印基板405的剥离性好,且与光固化树脂C412的粘合性良好者。
在形成在成形树脂基板401上的第1信息面,通过溅射或蒸镀等方法形成含有记录膜材料或反射膜材料的第1信息记录层413。粘贴第1信息记录层413与透明基板414时所形成的粘合层415,对记录再生光几乎透明,在第1信息记录层413涂敷了光固化树脂之后进行旋转而延伸之后,通过光照而固化形成。另外,这里对使用3种光固化树脂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还提出了通过对转印基板406的附着力等进行控制,减少了所使用的光固化树脂的种类的更加简单的制造方法。
另外,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通过丝网印刷法形成树脂中间层的多层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相对于上述所说明的多层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除了将光固化树脂的延伸中所使用的旋涂法替换为丝网印刷法来形成光固化树脂的薄膜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的部分都基本上经过同样的工序。
专利文献1:特开2002-092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9-35336号公报
但是,在通过旋涂法形成树脂中间层的情况下,只给某个特定区域提供树脂,或延伸中所使用的离心力因半径位置而不同等为主要原因,导致很难形成厚度均匀的光固化树脂层。另外,存在由于树脂到达成形树脂基板的外周端面,受到端面的表面张力的影响,从而在最外周部隆起的问题。进而,旋涂法容易受到被涂敷面的凹凸的影响。因此,在通过旋涂法制造具有3层以上的信息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时,或形成树脂保护层时,由于在先形成的树脂中间层上进行旋涂,因此厚度的均匀性更加容易恶化。另外,在使用旋涂法的情况下,每一次的涂敷需要10秒左右的时间,因此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中会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时的瓶颈。
另外,在通过丝网印刷法形成树脂中间层时,与旋涂法相比容易实现均匀的厚度。但是,存在由于丝网与信息记录层、转印基板的信息面相接触,而直接或间接使得信息记录层中产生伤痕的问题。另外,丝网印刷中,由于只从丝网开孔的部分中供给树脂,因此存在没有被供给树脂的部分容易被气泡侵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旋涂法、丝网印刷法的相关课题,提供一种具有被高精度控制的厚度均匀的树脂中间层及/或树脂保护层,具有良好的信号特性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具有:
喷出部,其包括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喷嘴;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喷出部;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形成成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在形成作为树脂中间层或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时,树脂的涂敷中使用能够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法,因此能够实现厚度被高精度控制的树脂层。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的内周侧与外周侧之间移动。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喷出部从上述基板的内周侧到外周侧设有多个喷墨喷嘴。由于像这样代替单个喷墨喷嘴具有多个喷墨喷嘴,能够更加迅速地涂敷树脂层。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关于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的外周侧比内周侧的喷墨喷嘴的密度高。或者,关于上述喷出部,设置在上述基板的外周侧的喷墨喷比设置在内周侧的喷墨喷嘴喷出量大。
进而,作为优选方式,上述喷出部从上述基板的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最大喷出幅度,为上述基板上的上述信息记录层的半径方向的幅度以上。喷出部的最大喷出幅度越大,就越能够缩短每一次的涂敷时间。因此,在喷出部的最大喷出幅度为大于等于信息记录层的半径方向的幅度,即信息面的最外周半径减去最内周半径所得到的值的情况下,信息记录层即基板只旋转一次就能够完成一次涂敷,因此,能够大幅缩短涂敷时间,更加优选。进而,在喷出部的最大喷出幅度大于等于上述信息记录层的期望涂敷面的大小,即信息面的最外周的直径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扫描就能够完成一次涂敷,能够大幅缩短涂敷时间,特别优选。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喷出部具有滴下1pL~1nL范围的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喷嘴。进而,从1个喷墨喷嘴所喷出的微小树脂液滴的体积优选在5~100pL的范围内,更加优选在10~100pL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多层信息记录装置的制造装置还具有让上述基板旋转的旋转部。这种情况下,上述控制部除了控制上述喷出部之外,还控制上述旋转部。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控制部,将上述基板的转速(rpm单位)控制为上述树脂的粘度(m·Pa单位)的5倍以下。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控制部,根据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决定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从含有喷墨喷嘴的喷出部滴下微小树脂液滴来涂敷树脂,通过这样,形成作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形成与半径方向的位置无关的均匀厚度的树脂层。另外,在不污染信息记录介质的端面的情况下促进了信息记录层的多层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流畅的制造,以非接触方式进行树脂层的涂敷,因此信息面不会受伤。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让上述基板与上述喷出部的至少一方移动,并让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上呈螺旋状相对移动。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根据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决定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越大,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就越多。这样,在信息记录层即基板低速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对应于滴下位置的半径来增大喷出量,能够得到在整个半径方向上厚度被高精度控制的树脂层。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将上述基板的转速(rpm单位)控制为上述树脂的粘度(m·Pa单位)的5倍以下。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分多次涂敷上述树脂。通过这样,除了能够形成无法通过一次涂敷形成的较厚的树脂层之外,还能够涂敷多种树脂。
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在构成上述树脂层的主要树脂的涂敷前、涂敷中、涂敷后的至少1个定时中,在上述树脂层中埋入附加信息体。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树脂层有多个时,可以按每个上述树脂层埋入不同的附加信息体。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作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通过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从包括喷墨喷嘴的喷出部滴下微小树脂液滴涂敷树脂层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能够形成与半径方向的位置无关的均匀厚度的树脂中间层或树脂保护层。因此,即使在不污染信息记录介质的端面的情况下促进了信息记录层的多层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流畅的制造。另外,由于使用喷墨技术以非接触方式进行树脂层的涂敷,因此信息面不会受伤。从而能够实现可良好地进行信号的记录再生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另外,除了信息记录层本来所具有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埋入具有按各个信息记录介质而不同的附加信息的附加信息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之构成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树脂的涂敷工序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4(A)与(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喷墨喷嘴的两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成形树脂基板的转速与树脂粘度以及树脂层厚度的均匀性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喷墨头之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树脂的涂敷工序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9(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信息面对树脂层的转印工序的各个工序的例子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树脂层的厚度测定结果的图。
图11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制造方法所制造的4层信息记录介质的3层树脂层与1层树脂保护层的厚度合计测定结果的图。
图12(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制造方法中的附加信息体的配置例的图。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树脂涂敷工序之一例的图,(B)是(A)的剖面图。
图14(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喷墨头之一例的图。
图15(A)与(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喷墨头与成形树脂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树脂的涂敷工序之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制造方法所制造的4层信息记录介质的3层树脂层与1层树脂保护层的厚度合计测定结果的图。
图18是在成形树脂基板的两面设有信息记录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剖面图。
图19(A)-(F)是表示以前的用来制造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基板制造用模具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20是以前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剖面图。
图21(A)-(J)是表示以前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各个工序的剖面图。
图中:10...制造装置,11...喷出部,12...臂部,13...滑动器,14...旋转部,15电动机,16...转轴,17...控制部,101...成形树脂基板,102...第0信息记录层,103...转台,104...喷墨头,105...紫外线固化树脂,203...激光,204...信息坑或引导沟等的图案,205...光记录原始盘,206...导电膜,207...镀膜,208...压模,301...成形树脂基板,302...第0信息记录层,303...第1树脂中间层,304...第1信息记录层,305...粘合层,306...透明基板,401...成形树脂基板,402...第0信息记录层,403...转台,404...光固化树脂A,405...光照射机,406...转印基板,407...转台,408...光固化树脂B,409...光照射机,410...基板,411...基板,412...光固化树脂C,413...第1信息记录层,414...透明基板,415...粘合层,501...喷出液,502...振动元件,503...加热器,601...成形树脂基板,602...第0信息记录层,603...第1树脂中间层,604...第1信息记录层,605...第2树脂中间层,606...第2信息记录层,607...第3树脂中间层,608...第3信息记录层,609...树脂保护层,901...喷墨头,1001...真空室,1002...信号转印基板,1003...中心凸起,1004...真空泵,1005...加压板,1006...紫外线照射机,1501...移动方向,1502...有效喷出幅度,1801…附加信息体,1802...信息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对光盘形状的信息记录介质的构造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光盘这样的伴随着旋转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信息记录介质,在要求高精度的厚度精度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都很有用。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10,如图1所示,具有:喷出部11,其具有喷墨头104,该喷墨头104具有向基板或基板上的信息记录层之上滴下微小的树脂液滴105的单个或多个喷墨喷嘴;让基板101旋转的旋转部14;以及控制喷出部11与旋转部14的控制部17。喷出部11具有设置喷墨头104的臂部12、与让臂部12移动的滑动器13。另外,旋转部14具有设置基板101的转台103、支持转台103并成为旋转的中心的转轴16、以及让转轴16旋转的电动机15。控制部17对来自构成喷出部11的喷墨头104的喷出量或臂部12的移动进行控制,并且控制旋转部14的电动机15的转速。
构成该喷出部11的喷墨头104,具有单个或多个滴下微小树脂液滴105的喷墨喷嘴。喷墨喷嘴是指使用了喷出体积为1pL至1nL程度的微小液滴的喷墨技术的喷嘴。图4(A)与(B)是表示能够在本发明的实施中使用的两个代表性喷墨喷嘴的构造的剖面图。图中均省略了喷出液501的供给管道与液舱等。图4(A)例如是通过压电器件等振动器件502压出喷出液501进行喷出的类型,称作压电方式的喷墨喷嘴。图4(B)是通过使用加热器503让喷出液瞬间沸腾,而将加热器附近的喷出液501的体积膨胀作为动力源进行喷出的类型,称作热方式(气泡喷出(bubble jet注册商标)方式)。本发明中使用具有喷墨头104的喷出部11,形成具有被高精度控制的厚度的树脂薄膜,该喷墨头104集成了以以上为例子的单个或多个喷墨喷嘴。另外,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喷墨喷嘴并不限于上述列举出的例子。另外,从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喷出部所喷出的液体,需要在喷出后通过光照来使其固化,例如优选压电方式喷墨喷嘴之类的喷出时喷出液不会变质的喷墨喷嘴。
接下来,对构成喷出部11的喷墨头104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喷墨头104具有至少1个喷墨喷嘴,能够适当地喷出微小的树脂液滴105。以前,喷墨技术中为了实现高精细的印刷等,研发一直在向着将微小液滴的体积例如设为数pL程度等进一步缩小液滴的大小的方向进展。另外,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中,例如需要形成10~20μm程度的较厚的树脂层。因此,喷出部11的喷墨头104最好使用例如能够喷出数十pL程度大小的液滴的喷墨头104。具体的说,能够使用的喷墨头,微小液滴的体积是5~100pL程度,对应树脂粘度是5~40m·Pa程度,动作频率是10~20kHz程度。
另外,喷出部11能够在基板101的内周侧与外周侧之间移动。例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滑动器13让设有喷墨头104的臂部12移动。或者也可以在二维平面上扫描臂部12。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基板自身旋转。另外,喷墨头104如后所述,可以从基板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设置多个喷墨喷嘴。进而,喷墨头104可以将喷墨喷嘴的密度在基板101的外周侧比内周侧设置的高。或者,喷墨头104可以将设置在基板101的外周侧的喷墨喷嘴的喷出量设置得比设置在内周侧的高。进而,喷墨头104从基板101的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最大喷出幅度可以为基板上的信息记录层的半径方向的幅度以上。另外,喷出部的最大喷出幅度可以是与上述信息记录层的期望涂敷面的大小,即信息面的最外周的直径相同或其以上。
旋转部14具有固定基板101的转台103、支持转台103并成为旋转的中心的转轴16、以及让转轴16旋转的电动机15。通过旋转部14能够让基板101围绕转轴16旋转。另外,例如可以通过真空吸引将基板101固定在转台103上。
控制部17控制喷出部11与旋转部14。例如,控制部17控制从液滴喷头104的喷出量与臂部12的移动。另外,控制部17控制旋转部14的电动机15的转速。
图5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造装置所得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剖面图。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在单面转印形成有由凹凸形状所构成的信息坑或引导沟的信息面的成形树脂基板601上,层积有多个信息记录层。这里,采用成形树脂基板601的信息面侧为上方,相反侧为下方进行说明。
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在成形树脂基板601上顺次层积有第0信息记录层602、第1树脂中间层603、第1信息记录层604、第2树脂中间层605、第2信息记录层606、第3树脂中间层607、第3信息记录层608、树脂保护层609。在各个树脂中间层603、605、607,其上方的面上被转印形成有由凹凸形状构成的信息坑或引导沟的信息面。另外,图5中,树脂保护层609的外径等于成形树脂基板601的外径,但树脂保护层的外径只要至少将位于最上方的信息记录层几乎覆盖起来即可,可以大于或小于成形树脂基板。
成形树脂基板601为了具有与CD或DVD、Blu-ray Disc等光盘的外形的互换,而由外径φ120mm、中心孔径φ15mm、厚度1.0~1.1mm程度的聚碳酸酯或丙稀系树脂的圆板形成,通过图19(F)所示的使用以前的压模的射出成形等的树脂成形,来制造在单面通过凹凸所形成的信息坑或引导沟等的信息面。本实施方式中,将使用聚碳酸酯的情况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
第0信息记录层602在信息记录介质是再生专用介质的情况下,只要至少具有反射再生光的特性即可,例如可以通过溅射或蒸镀等方法形成含有Al、Ag、Au、Si、SiO2、TiO2等的反射材料。另一方面,在信息记录介质是可记录的介质的情况下,第0信息记录层602需要通过记录光的照射来写入信息,因此至少含有由GeSbTe等相位变化材料、例如酞菁(phthalocyanine)等有机色素等记录材料所构成的层,根据需要还含有反射层或界面层等提高记录再生特性的层。另外,第1信息记录层604、第2信息记录层606、以及第3信息记录层608也能够与上述第0信息记录层602同样构成。
第1树脂中间层603对记录再生光具有透过性,例如由以丙稀为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将液体状的紫外线固化树脂,通过后述的方法使用喷墨头涂敷在第0信息记录层602上,并压接具有信息坑或引导沟等信息面的转印基板,在该状态下照射紫外线让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之后,将转印基板从与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界面剥离,通过这样能够形成由被转印了转印基板的凹凸形状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所构成的第1树脂中间层603。
另外,关于第2树脂中间层605与第3树脂中间层607,也能够通过与上述第1树脂中间层603相同的方法形成。
树脂保护层609对记录再生光具有透过性,例如通过旋涂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等涂敷了以丙稀为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之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而形成。另外,通过经黏合剂等粘贴聚碳酸酯或丙稀等构成的片状的材料,也能够形成树脂保护层609。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构成及制造方法的概要进行了简单叙述,但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树脂中间层或树脂保护层的形成方法状,其他的构成或其制造方法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造成限制。
下面,以树脂中间层的形成方法为中心,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图2是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a)设置基板101或在基板101上具有信息记录层102的被涂敷物(S01)。这里,将基板101设置在旋转部14的转台103上。另外,优选让基板101的中心与转轴16一致。
(b)配置具有喷墨头104的喷出部11(S02)。
(c)让转台103旋转(S03)。转台103被电动机15所驱动,转速等驱动条件由控制部17控制。
(d)从喷墨头104开始喷出树脂液滴105(S04)。
(e)让喷墨头104移动(S05)。例如图1的例子中,通过滑动器13让设有喷墨头104的臂部12在基板101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与外周侧之间移动。另外,喷出部11的移动方法并不限于图1的例子。例如,还可以沿着设定在二维面上的路径使喷出部11扫描。
(f)结束从喷墨头104的树脂液滴105的喷出(S06)。通过这样结束树脂的涂敷。
(g)之后停止转台103的旋转(S07)。
(h)给树脂层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S08)。另外,在树脂层是树脂中间层的情况下,在紫外线照射前,如后所述进行形成信息坑或引导沟的凹凸形状的信息面的工序。另外,在树脂层是树脂保护层的情况下,在涂敷了树脂之后,直接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的成为树脂中间层或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的涂敷工序之一例的剖面图。首先,成形树脂基板101在形成有信息坑或引导沟的信息面的面上,通过溅射或蒸镀等方法,形成含有记录膜材料或反射膜材料中至少一方的第0信息记录层102。另外,该成形树脂基板101通过真空吸附等方法将形成有第0信息记录层102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固定在旋转部即转台103上。
在成形树脂基板101的上方,设置具有单个或多个喷墨喷嘴的喷墨头104,一边让成形树脂基板101与转台103一起旋转,一边从喷墨头104连续滴下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微小树脂液滴105。滴下量是每次的体积是1pL至1nL程度的极为小的量。此时,通过让喷墨头104与转台103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移动,能够让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滴下位置至少在成形树脂基板101的半径方向上相对移动。通过这样,紫外线固化树脂以螺旋状滴下,最终形成为紫外线固化树脂的膜将第0信息记录层102覆盖起来。另外,从控制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让喷墨头104在成形树脂基板101的半径方向水平移动是适于本发明的方法。
这里,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对形成树脂中间层时所需要的涂敷时间与扫描速度示出了计算公式。树脂中间层形成为环状,设其内径(半径)为r1,外径(半径)为r2,树脂中间层的面积为S,树脂中间层的厚度为d,从喷墨头104喷出的微小液滴105的体积为v,喷墨头104的动作频率为f,则涂敷时间t通过下述公式(1)求出。
[公式1]
t = S × d f × v = π ( r 2 2 - r 1 2 ) × d f × v - - - ( 1 )
另外,设螺旋状涂敷时的传送间距为x,喷墨头的相对扫描速度(线速度)通过f×x表示。另外,每单位时间的涂敷面积通过下述公式(2)表示。这里,x通过下述公式(3)求出。
[公式2]
x × f × x = S t = S × f × v S × d = f × v d - - - ( 2 )
[公式3]
x = v d - - - ( 3 )
例如,在使用具有1个微小液滴105的每一滴体积为20pL、动作频率为10kHz的喷墨喷嘴的喷墨头104,形成内周半径为15mm,外周半径为59mm,厚20μm的树脂层的情况下,涂敷时间为1000秒左右,喷墨头的传送间距为30μm左右,扫描速度为0.3m/s左右。此时,由于设想是扫描速度一定的涂敷,因此成形树脂基板101的旋转速度成为线速度固定方式(CLV),因扫描半径而不同。在扫描速度为0.3m/s的情况下,在内周部进行涂敷时的成形树脂基板101的旋转速度变为190rpm左右,但在旋转速度较大的情况下,存在因离心力而使得树脂层的厚度分布变化的问题。能够允许的旋转速度的上限,如图6所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粘度。图6中,在使用10、20、40m·Pa粘度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变更成形树脂基板的旋转速度,形成了平均厚度为20μm的树脂中间层的情况下,在厚度偏差为1μm以下的情况下为“良好”,2μm以下的情况下为“尚可”,超过了2μm的情况为“不允许”。例如,在树脂的粘度为20m·Pa左右的情况下,最好让旋转速度为100rpm以下。设被涂敷物的转速为R(rpm),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粘度为p(m·Pa),根据图6,通过使用满足下述公式(4)的转速与粘度的组合,能够恰当地进行本发明的方法。
R≤5p  (4)
如果将扫描速度设为0.15m/s,则旋转速度在最内周为100rpm程度,越靠近外周则与半径成比例地减慢,在使用的树脂的粘度是20m·Pa时能够进行适当的涂敷。此时的涂敷时间为2000秒左右。另外,从加快成形树脂基板的旋转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粘度最好较高,如果为10m·Pa以上,便能够理想地使用。另外,关于涂敷时间能够通过后述的手段来容易地缩短。
接下来,对涂敷时间的缩短进一步进行讨论。实际制造信息记录介质时,涂敷时间2000秒有些过长,但通过增加喷墨头104所具有的喷墨喷嘴的数量,能够容易地缩短涂敷时间。关于喷墨喷嘴的配置,考虑有排列在成形树脂基板的切线方向的情况、排列在半径方向的情况、或者这两种组合起来的情况,在排列在切线方向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下力气提高扫描速度,因此应当考虑到无法提高旋转速度这一点。也即,喷墨喷嘴最好排列在成形树脂基板的半径方向上。例如,通过排列200个喷嘴,涂敷时间变为10秒左右,成为足够实用化的时间。此时,喷嘴的配置间隔需要设为上述所求出的传送间距x,但在该间隔下的喷嘴设置很困难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个喷嘴列。例如图7所示,将以120μm的间隔设有50个喷嘴的喷嘴列,错开30μm排列4个,通过这样,实质上能够得到与以30μm间隔排列有200个喷嘴的喷墨头相同的喷墨头。
上述例子中,对涂敷时的喷墨头喷出量与扫描速度双方为一定,成形树脂基板101的旋转速度依赖于涂敷半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还考虑让成形树脂基板101的旋转速度一定时全体的控制变得容易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喷出部11即喷墨头的喷出量与半径成比例变化。为了变化喷出量,考虑变更从1个喷墨喷嘴滴下的液滴的量的方法、与变更进行工作的喷墨喷嘴的数量的方法,不管使用哪一个方法,本发明的效果都不会受到限制。进而,如图8所示,通过使用具有与希望形成树脂中间层以及树脂保护层的半径幅度相同或以上的最大喷出幅度的喷墨头901,并让喷墨头901的喷出量与半径成比例,从而不需要平行移动喷墨头901,只让成形树脂基板101旋转一次就能够完成涂敷。这种情况下,例如在以60rpm进行旋转的情况下,能够让涂敷时间变为1秒,非常之短。当然,此时所旋转的可以是喷墨头901侧,也可以让成形树脂基板101与喷墨头901双方旋转。
图9的(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对树脂中间层的转印工序之一例的剖面图。完成了紫外线固化树脂105的涂敷的成形树脂基板101,接下来传送到真空室1001内。此时,转印基板1002也设置在真空室1001内。转印基板1002使用与紫外线固化树脂105的剥离性良好的材料即聚烯烃材料,厚度例如为0.6mm等,形成得比树脂基板101薄。这是为了在从厚度1.1mm基板的成形树脂基板101剥离信号转印基板1002时,利用因基板厚度不同所引起的刚性差,让转印基板翘曲来剥离。
聚烯烃材料与成形树脂基板101一样,是使用以前的压模,通过射出成形等方法在单面中能够容易地制作由凹凸形状形成的信息坑或引导沟等信息面的材料。另外,具有以下特征:紫外线的透过率高,通过转印基板1002照射紫外线而能够高效地让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进而被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之间的附着力较小,固化后与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界面之间容易剥离。在基板的中心部,设有用来经由成形树脂基板101与中心凸起1003取得偏心的中心孔(参照图9(A))。真空室1001内例如通过旋转泵或机械增压泵等真空泵1004来排气,短时间内变为真空环境。本实施方式中,在真空室1001内达到100Pa以下的真空度时,转印基板1002重叠在成形树脂基板101上。此时,通过设置在转印基板1002上部的加压板1005对转印基板1002进行加压,而将形成在转印基板1002的信息面转印到紫外线固化树脂105上。
由于真空室1001内变为真空环境,因此能够在紫外线固化树脂105与转印基板1002之间不会混入气泡的情况下进行粘贴(参照图9(B))。粘贴之后的成形树脂基板101与转印基板1002在真空室1001内部,或取出之后,由紫外线照射装置1006隔着转印基板1002照射紫外线(参照图9(C))。之后,在转印基板1002与紫外线固化树脂105之间打入楔子,吹入压缩空气等,从紫外线固化树脂105与转印基板1002的界面上剥离转印基板1002。这样,形成被转印了信息面的第1树脂中间层603(参照图9(D))。
另外,除了这里所说明的之外,还可以使用在转印基板例如使用金属等不同的材料,或使用两种以上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2层以上的树脂层所构成的树脂中间层,或从成形树脂基板侧照射紫外线等,在紫外线固化树脂层转印信息面的各种公知的方法。使用其中任一种方法的情况下,都能够得到以均匀的厚度涂敷本发明的方法所具有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效果。例如,将对信息记录层的附着力强的紫外线固化树脂设置在信息记录层上,在其上配置与转印基板的附着力弱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就能够容易地剥离信息面的转印后的转印基板。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各个紫外线固化树脂分两次使用本发明的涂敷方法进行涂敷。此时,分两次的涂敷可以是在第一次的涂敷遍及所期望的全部涂敷区域而结束之后,开始第二次的涂敷。或者可以是在第一次的涂敷遍及所期望的全部涂敷区域中结束之前,开始第二次的涂敷。对第一次所涂敷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固化,可以在第二次的涂敷结束后进行,也可以在进行第二次涂敷前进行。另外,在第一次涂敷与第二次涂敷在时间上重合的情况下,只要使用能够只对第一次涂敷结束部分进行照射的紫外线照射机构即可。例如,只要将能够部分照射的紫外线灯,预先设置在喷墨头中即可。
另外,这里对使用两种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树脂中间层的情况下,分成两次涂敷的方法举出了例子,但也可以使用3种以上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例如,在喷墨喷嘴的容量不足,一次涂敷很难涂敷成所期望的厚度等情况下,以及不管树脂种类的数目多少都进行多层涂敷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也能够得到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高精度的位置控制较为容易的喷墨技术,涂敷形成树脂中间层的树脂,因此与以前的旋涂法或丝网印刷法等相比,不但涂敷厚度的精度,涂敷区域的位置精度也能够提高。例如,列举出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径半径为60mm,信息记录层需要在外周侧到达半径58.5mm处的情况为例。以前的旋涂法等方法中,为了涂敷树脂将信息记录层完全覆盖起来,有时树脂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面溢出,不但损害信息记录介质的美观,有时还无法良好地进行之后的信息记录层、树脂中间层的层积。但是,本发明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喷墨技术,能够容易地以误差0.1mm以下的位置精度进行涂敷,因此能够涂敷成为树脂中间层或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将下层的信息记录层完全覆盖,同时不会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周端面溢出。通过这样,能够提高信息记录介质的美观与制造成品率。
下面,对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树脂中间层或树脂保护层中,设有具有能够从外部读取的附加信息的附加信息体1801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2的(A)-(D)所示,通过将含有与形成树脂中间层的主要材料不同的材料,例如色素或无机材料等的液体,涂敷到特定区域中,在制造信息记录介质之后,能够将可从外部通过光或电磁场等读取信息的附加信息体1801与信息记录层独立地埋入。进而,通过喷墨喷嘴的控制,能够容易让该附加信息体1801的形状按每个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不同,甚至按每个信息记录层不同,因此能够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或其中的信息记录层的个体认证等中使用。例如,可以将具有与构成树脂中间层的主要材料不同的光学特性的材料,涂敷到特定区域中,并埋入文字或条码之类的形状信息(图12(A)、图12(C)),并通过信息记录层的再生中使用的激光等来读取。另外,可以将导电体或半导体的材料涂敷到特定区域中,并埋入无线标签中使用的对特定的电磁场进行响应的电路状的信息(图12(B)、图12(D)),并通过电磁场等来读取。在附加信息体1801只具有在读取本来的信息记录层的信息时可以允许的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将附加信息体1801设置在与信息记录层的信息区域1802重合的位置(图12(A)、图12(B))。另一方面,在具有无法允许的不良影响的情况下,需要设置为与信息记录层的信息区域1802不重合。
接下来,对树脂保护层609的形成进行说明。返回图5,在形成第1树脂中间层603之后,通过与第0信息记录层602与第1树脂中间层603相同的方法,分别层积多个信息记录层与树脂中间层,将4层的信息记录层与3层的树脂中间层交替层积在成形树脂基板601上。树脂保护层609作为最外层形成。
该树脂保护层609对记录再生光具有透过性,例如能够通过旋涂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等涂敷了以丙稀为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之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而形成。另外,还可以将聚碳酸酯或丙稀等所构成的片状的材料,通过黏合剂等黏合起来而形成树脂保护层609。另外,上述各个方法是公知技术,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对于树脂保护层609也能够使用喷墨法形成。这里对基于喷墨法的树脂保护层的形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通过喷墨法形成树脂保护层,可以通过与上述20μm的树脂中间层的形成中所说明过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不经过信息面的转印工序,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进行固化即可。通过与树脂中间层的形成时重叠转印基板相同的要领,将设置了没有信息面等凹凸形状的平面的平板,按照让没有信息面等凹凸形状的平面与紫外线固化树脂相接触的方式重叠之后,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过固化之后,剥离平板,通过这样能够实现树脂保护层的厚度均匀性与树脂保护层的表面的平坦度的提高。为了形成厚40μm的树脂保护层,对20μm的树脂中间层的形成时,使用2倍体积的微小液滴即可,但在存在喷墨喷嘴的容量不足的问题时,例如可以采用以20μm的厚度进行过涂敷之后,再次以20μm的厚度进行涂敷,之后使其紫外线固化等方式等,分成数次形成树脂保护层。此时,在第一次的涂敷与第二次的涂敷之间,可以利用紫外线预先只让第一次涂敷的固化。如果使用该方法,就能够容易地使用同样的喷墨喷嘴形成薄树脂中间层与厚树脂保护层。
另外,树脂保护层的形成中,由于不需要转印信息面等凹凸形状,因此例如可以采用在喷墨头中增设紫外线照射机构,让紫外线照射机构追随喷墨头移动等方式,一边进行应当形成树脂保护层的树脂涂敷,一边顺次只对进行过涂敷的区域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进行固化。
接下来,对树脂保护层609与树脂中间层的厚度进行说明。树脂保护层609与树脂中间层的厚度,根据下面的技术背景来决定。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由于各个信息记录层的不同,从再生面侧看,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树脂保护层的表面)到信息记录层的距离不同。也即,为了得到良好的记录、再生特性,需要对各个信息记录层进行不同的像差校准。为了尽可能缩小每个信息记录层中不同的必要像差校准量的差,使记录、再生装置的制造变得容易,而只要尽可能减小树脂中间层的厚度即可。但是,树脂中间层的厚度越薄,来自与应当再生的信息记录层相邻设置的信息记录层的反射光作为杂散光混入到再生光中的量便越多,导致再生品质降低。从该观点出发,例如在使用再生光波长400nm左右,物镜的数值孔径0.85左右的拾光头进行再生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树脂中间层的厚度最好是10~30μm左右。
从再生面侧看,如果设在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树脂保护层的表面)起到最深处设置的信息记录层的距离为100μm,则本实施方式中的具有4个信息记录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树脂保护层609的厚度,通过决定树脂中间层的厚度而自动决定。例如,如果将树脂中间层的厚度都设为20μm,则树脂保护层609的厚度被决定为40μm。当然,不需要将各个树脂中间层的厚度设为相同,有时倒是彼此不同的情况能够降低来自应当再生的信息记录层以外的杂散光。不管怎样,都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图10为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形成的厚20μm的树脂中间层的面内各点的厚度测定结果的图。根据图10,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则能够将树脂中间层的面内厚度偏差降低到足够小,2μm以下。进而,图11中示出了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了具有4层信息记录层、设置在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3层厚20μm的树脂中间层、以及作为最外层的1层厚40μm的树脂保护层的4层信息记录介质时,从再生面侧看,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树脂保护层的表面)到最深处设置的信息记录层为止的面内各点的厚度测定结果。根据图11,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制造具有4层的信息记录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时,从再生面侧看,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树脂保护层的表面)到最深处设置的信息记录层的厚度偏差能够降低到6μm以下,足够小。
如上所述,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就能够制造具有厚度被高精度控制的树脂中间层与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特别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具有以下效果:由于不像旋涂法那样受树脂的被涂敷面的凹凸的影响,因此即使在信息记录层的数目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良好的厚度精度,由于也不像丝网印刷法那样与被涂敷面(信息记录层)相接触而使其受伤,因此能够以与被涂敷面非相接触的方式涂敷构成树脂中间层与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用建立了高级的位置控制技术的喷墨技术,能够江形成树脂中间层的树脂的涂敷区域控制成完全覆盖信息记录层的必要区域并且不会向成形树脂基板的外周端面溢出,从而使得信息记录介质的美观程度较好。
另外,实施方式1中,对成形树脂基板中预先转印有信息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成形树脂基板仅仅是平板而不具有信息面的情况下,只通过将信息记录层的数目减少1个,不会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效果造成限制。另外,实施方式1中,使用对成形树脂基板在单侧形成有信息记录层与树脂保护层的情况作为例子,但在如图18所示,对成形树脂基板在两侧形成信息记录层与树脂保护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此时,可以成形树脂基板中在成形时可以在两侧形成信息面。另外,也可以将单侧形成有信息面的两个成形树脂基板的没有形成信息面的一侧互相粘贴起来。进而,即使一方或双方成形树脂基板中没有形成信息面,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方法。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相比,为了形成树脂中间层或树脂保护层而进行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涂敷方法不同。另外,成形树脂基板的生成方法或信息面的转印方法等其他工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这里对实施方式2中成为特征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涂敷方法进行说明,省略此外的本发明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所需要的工序。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涂敷工序之一例的图,图13(B)是图13(A)的剖面图。成形树脂基板101与成形树脂基板101上的0信息记录层102通过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方法制造。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喷墨头具有多个喷墨喷嘴。图14(A)~(D)中示出了实施方式2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喷墨头的例子。喷墨头由1个或多个喷墨喷嘴列构成。这里,在从喷墨喷嘴的配置间隔相等的方向看的情况下,成为两端的喷墨喷嘴间的距离为该喷墨头的最大喷出幅度。
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涂敷通过下述方式进行:一边移动喷墨头与成形树脂基板101的至少一方,一边控制来自喷墨头上的喷墨喷嘴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滴下,使得能够在所期望的区域中涂敷。
图15的(A)与(B)中,示出了树脂涂敷时的喷墨头104与成形树脂基板101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将喷墨头104相对成形树脂基板101的移动方向1501,设为垂直于喷墨头的最大喷出幅度的方向时,有效喷出幅度1502最大,能够进行高效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滴下,因此能够恰当地进行本发明的方法(图15(A))。另外,通过将喷墨头104相对成形树脂基板101的移动方向1501,设为不垂直于喷墨头的最大喷出幅度的方向,能够缩小本发明的树脂涂敷中的实质上的喷墨喷嘴的配置间隔。因此,在喷墨头的制造上很难将喷墨喷嘴的间距降低到必需的大小时,这种情况就很有效(图15(B))。根据有效喷出幅度1502与被涂敷面之间的关系,决定喷墨头104的必要扫描次数。本发明的方法所制造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所期望涂敷面的大小,是直径12cm左右的圆,因此如果例如有效喷出幅度为30mm,则通过4次扫描便结束涂敷。另外,如图16所示,在有效喷出幅度大于期望涂敷面的大小的情况下,通过1次扫描就能够完成涂敷。
关于喷墨头104与成形树脂基板101的相对移动速度,可以对应于期望的涂敷厚度适当进行调整,但如果移动速度过快,树脂膜便会中断,从而无法进行良好的树脂涂敷。这里作为一例,如果控制为能够以与本发明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中实质上的喷墨喷嘴的配置间隔相同程度的间隔来滴下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液滴的移动速度,就能够进行恰当的涂敷。例如,考虑使用微小液滴的体积为20pL,动作频率为10kHz的喷墨喷嘴的情况作为一例。如图14(A)、图14(B)所示,如果让在移动方向1501与最大喷出幅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有1个喷墨喷嘴的喷墨头,按照移动方向1501与最大喷出幅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式移动,则移动速度为0.3m/s。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所制造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所期望的涂敷面的大小为直径12cm左右的圆,因此在通过4次扫描完成涂敷的情况下,每一张的涂敷时间为略少于2秒,在通过1次扫描完成涂敷的情况下,每一张的涂敷时间为略少于0.5秒,能够足够缩短。另外,例如如图14(C)、图14(D)所示,如果同样使用在移动方向1501上设置有两个喷墨喷嘴的喷墨头,就能够将移动速度提高为2倍,从而能够相应地缩短涂敷时间。基于同样的理由,移动方向1501的喷墨喷嘴的数目越增加,就越能够缩短涂敷时间。
如上所述,涂敷了紫外线固化树脂之后,使用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相同的方法,进行从转印基板到信息面转印、以及信息记录层的形成。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方法中,也可以如实施方式1中所述,使用多种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树脂中间层、分多次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或进行紫外线固化,或者埋入附加信息体。
另外,关于树脂保护层的形成,可以通过与对上述20μm的树脂中间层的形成所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不经过信息面的转印工序,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进行固化即可。此时,如实施方式1中所述,可以使用对应于要形成的树脂保护层的厚度,变更喷墨喷嘴的容量,将树脂的涂敷分成多次等方法。
图17中,示出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了具有4层信息记录层、3层厚20μm的树脂中间层、以及1层厚40μm的树脂保护层的4层信息记录介质时,从再生面侧看,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树脂保护层的表面)到最深处设置的信息记录层的面内各点的厚度测定结果。根据图17,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制造具有4层信息记录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时,从再生面侧看,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树脂保护层的表面)到设置在最深处的信息记录层之间的厚度偏差能够降低到5μm以下,足够小。
另外,实施方式2中,对成形树脂基板中预先转印有信息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成形树脂基板仅仅是平板而不具有信息面的情况下,只通过将信息记录层的数目减少1个,就不会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效果造成限制。另外,实施方式2中,使用对成形树脂基板在单侧形成有信息记录层与树脂保护层的情况作为例子,但在如图18所示,对成形树脂基板在两面分别形成信息记录层或树脂保护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此时,成形树脂基板在成形时可以在两侧形成信息面,也可以将单侧形成有信息面的两个成形树脂基板各自的没有形成信息面的一侧互相粘贴起来。另外,即使一方或双方成形树脂基板没有形成信息面,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方法。
以上通过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还能够得到很多优选的变形例与修正例。
工业应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在1个记录介质中具有很多信息面的光盘等的制造方法中很有效。另外,并不限于光盘之类的伴随着旋转进行信息的记录与再生的信息记录介质,在要求高精度的厚度精度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都很有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具有:
喷出部,其包括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喷嘴;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喷出部,使得上述喷出部相对上述基板的相对移动方向,平行于上述基板的直径方向;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形成成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2.(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出部相对于上述基板的移动方向,是与上述喷出部的最大喷出幅度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3.(修改)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具有:
让上述基板旋转的旋转部;
喷出部,其包括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喷嘴;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喷出部的移动,并且控制上述旋转部,使得上述基板的转速(rpm单位)在上述树脂的粘度(m·Pa单位)的5倍以下;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形成成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4.(修改)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出部从上述基板的内周侧到外周侧设有多个喷墨喷嘴。
5.(修改)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的外周侧比内周侧的喷墨喷嘴的密度高。
6.(修改)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喷出部,设置在上述基板的外周侧的喷墨喷嘴比设置在内周侧的喷墨喷嘴喷出量大。
7.(修改)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喷出部,从上述基板的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最大喷出幅度,为上述基板上的上述信息记录层的半径方向的幅度以上。
8.(修改)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决定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
9.(修改)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从包括喷墨喷嘴的喷出部滴下微小树脂液滴来涂敷树脂时,让上述喷出部相对上述基板的相对移动方向,平行于上述基板的直径方向,通过这样,形成作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10.(修改)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出部相对于上述基板的移动方向,是与上述喷出部的最大喷出幅度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11.(修改)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从包括喷墨喷嘴的喷出部滴下微小树脂液滴来涂敷树脂时,让上述基板与喷出部的至少一方移动,让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上呈螺旋状移动,
在让上述基板旋转的情况下,控制上述旋转部使得上述基板的转速(rpm单位)在上述树脂的粘度(m·Pa单位)的5倍以下,通过这样,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形成作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12.(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根据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决定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
13.(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越大,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就越多。
14.(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分多次涂敷上述树脂。
15.(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分多次涂敷的上述树脂是多种树脂。
16.(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在构成上述树脂层的主要树脂的涂敷前、涂敷中、涂敷后的至少1个定时中,在上述树脂层中埋入附加信息体。
17.(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树脂层有多个的情况下,按每个上述树脂层埋入不同的附加信息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在构成上述树脂层的主要树脂的涂敷前、涂敷中、涂敷后的至少1个定时中,在上述树脂层中埋入附加信息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树脂层有多个的情况下,按每个上述树脂层埋入不同的附加信息体。
20.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作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是通过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从包括喷墨喷嘴的喷出部滴下微小树脂液滴来涂敷树脂层而形成的。

Claims (20)

1.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具有:
喷出部,其包括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喷嘴;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喷出部;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形成成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的内周侧与外周侧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出部从上述基板的内周侧到外周侧设有多个喷墨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的外周侧比内周侧的喷墨喷嘴的密度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喷出部,设置在上述基板的外周侧的喷墨喷嘴比设置在内周侧的喷墨喷嘴喷出量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出部从上述基板的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最大喷出幅度,为上述基板上的上述信息记录层的半径方向的幅度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出部具有滴下1pL~1nL的微小树脂液滴的喷墨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让上述基板旋转的旋转部;
上述控制部除了控制上述喷出部之外,还控制上述旋转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将上述基板的转速(rpm单位)控制为上述树脂的粘度(m·Pa单位)的5倍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决定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
11.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各个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从包括喷墨喷嘴的喷出部滴下微小树脂液滴来涂敷树脂,通过这样,形成作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让上述基板与上述喷出部的至少一方移动,并让上述喷出部在上述基板上呈螺旋状相对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根据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决定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滴下微小树脂液滴的位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半径越大,从上述喷出部的喷出量就越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将上述基板的转速(rpm单位)控制为上述树脂的粘度(m·Pa单位)的5倍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分多次涂敷上述树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分多次涂敷的上述树脂是多种树脂。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敷树脂的工序中,在构成上述树脂层的主要树脂的涂敷前、涂敷中、涂敷后的至少1个定时中,在上述树脂层中埋入附加信息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树脂层有多个的情况下,按每个上述树脂层埋入不同的附加信息体。
20.一种多层信息记录介质,是一种具有基板、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的多个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上述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树脂中间层、以及相对所有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相反侧的树脂保护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作为上述树脂中间层或上述树脂保护层的树脂层,是通过在上述基板或上述信息记录层上,从包括喷墨喷嘴的喷出部滴下微小树脂液滴来涂敷树脂层而形成的。
CN2006800104818A 2005-04-01 2006-03-29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1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5871 2005-04-01
JP105871/2005 2005-04-01
PCT/JP2006/306476 WO2006106735A1 (ja) 2005-04-01 2006-03-29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1669A true CN101151669A (zh) 2008-03-26
CN101151669B CN101151669B (zh) 2011-04-13

Family

ID=3707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048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1669B (zh) 2005-04-01 2006-03-29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00059176A1 (zh)
JP (1) JPWO2006106735A1 (zh)
CN (1) CN101151669B (zh)
WO (1) WO20061067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0904A (zh) * 2010-10-25 2013-06-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11361301A (zh) * 2020-04-01 2020-07-03 杭州美迪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ns功能薄膜的喷墨打印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3439A (ja) * 2006-05-26 2007-12-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樹脂塗布装置及び樹脂塗布方法
CN101490760B (zh) * 2006-10-18 2012-11-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ES2402367T3 (es) * 2006-12-20 2013-05-03 Homag Holzbearbeitungssysteme Ag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recubrir piezas
US20090086291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printing marks on an optical article
WO2009057265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oration 転写装置及び転写方法
WO2009066414A1 (ja) * 2007-11-21 2009-05-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29567A1 (en) * 2008-02-06 2010-05-27 Masahiko Tsukud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482047B2 (ja) * 2008-03-28 2010-06-16 株式会社東芝 インプリント方法
US10204387B2 (en) * 2013-05-08 2019-02-12 Nmetric, Llc Sequentially configuring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o reduce reconfiguration times
DE102013216113A1 (de) 2013-08-14 2015-03-05 Homag Holzbearbeitungssysteme Gmbh Beschichtungsaggreg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00841B (sv) * 1976-02-05 1978-04-10 Hertz Carl H Sett att alstra en vetskestrale samt anordning for genomforande av settet
TW324834B (en) * 1996-02-01 1998-01-11 Tokyo Electron Co Ltd Method for forming membrane
US6386667B1 (en) * 1998-04-24 2002-05-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echnique for media coverage using ink jet writing technology
JP2000251329A (ja) * 1999-02-26 2000-09-14 Ricoh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1331976A (ja) * 2000-05-17 2001-11-30 Casio Comput Co Ltd 光記録型記録媒体
JP2002298545A (ja) * 2001-04-02 2002-10-11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メディア
JP2003019828A (ja) * 2001-06-20 2003-01-21 Koyu Cho 回転式プリンタ、熱発色型ラベルプリンタ、記録媒体、光円盤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熱発色型ラベルシール、回転式ラベルスキャナ、複合型メディアデバイス、情報処理装置、デジタル音響映像装置、ホーム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ソフトウェア
GB2376920A (en) * 2001-06-27 2002-12-31 Inca Digital Printers Ltd Inkjet printing on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including relative movement of a printhead and the object during printing about a rotational axis
JP4259812B2 (ja) * 2002-05-13 2009-04-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098366A (ja) * 2002-09-06 2004-04-0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49542A (ja) * 2003-02-19 2004-09-09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層を有する光学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4276249A (ja) * 2003-03-12 2004-10-0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印刷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印刷用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光記録媒体
JP2004280863A (ja) * 2003-03-12 2004-10-07 Hitachi Maxell Ltd 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084251B2 (ja) * 2003-07-16 2008-04-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05044479A (ja) * 2003-07-25 2005-02-17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29448B2 (ja) * 2003-08-08 2009-09-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用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0904A (zh) * 2010-10-25 2013-06-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3180904B (zh) * 2010-10-25 2015-11-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11361301A (zh) * 2020-04-01 2020-07-03 杭州美迪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ns功能薄膜的喷墨打印制备方法
CN111361301B (zh) * 2020-04-01 2021-06-15 杭州美迪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ns功能薄膜的喷墨打印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6106735A1 (ja) 2008-09-11
CN101151669B (zh) 2011-04-13
US20100059176A1 (en) 2010-03-11
US20120013675A1 (en) 2012-01-19
WO2006106735A1 (ja) 200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1669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JP4560577B2 (ja)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多層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多層情報記録媒体
JP2001209980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090309906A1 (en) Inkjet application device, multi-layere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medium
US7854819B2 (en) Multilaye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5324480B2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US20100255347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485287B2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05285222A (ja)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製造方法および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製造装置
JP2005317053A (ja) 光ディスクの作製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557863B2 (ja) 保護膜形成装置及び保護膜形成方法
JP2003296978A (ja) 光学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記録媒体
JP2002251786A (ja)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22857A (ja) 樹脂塗布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JP2004164727A (ja) 光学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US20070178231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ulti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5317054A (ja) 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
JP2003085834A (ja) 光情報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2203339A (ja) 貼合わせ型光記録媒体
JP2008021353A (ja)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226907A (ja)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57564A (ja)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158062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4095097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装置
JP2014038682A (ja)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