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0017A - 动力传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0017A
CN101140017A CNA2007101527430A CN200710152743A CN101140017A CN 101140017 A CN101140017 A CN 101140017A CN A2007101527430 A CNA2007101527430 A CN A2007101527430A CN 200710152743 A CN200710152743 A CN 200710152743A CN 101140017 A CN101140017 A CN 101140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solid
spring clutch
armature
rot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7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8102C (zh
Inventor
星野伸明
太田雅树
王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0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81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81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4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0873Component parts, e.g. sealing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thereof
    • F04B27/0895Component parts, e.g. sealing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thereof driv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0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 helical band or equivalent member, which may be built up from linked parts, with more than one turn embracing a drum or the like, with or without an additional clutch actuating the end of the b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05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 helical band or equivalent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a cylindrical coupl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允许将动力从外部驱动源传送到一旋转机器的旋转轴上,该旋转机器包括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电枢和弹簧离合器。第一旋转体与旋转机器的旋转轴整体地旋转。第二旋转体通过旋转机器的外壳可旋转地支承,并与第一旋转体同轴布置。第二旋转体接收来自外部驱动源的动力。第二旋转体容纳一电磁线圈并具有一圆柱形的延伸部分。电枢面对第二旋转体布置。弹簧离合器使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接合和脱离。弹簧离合器围绕第一旋转体外圆周卷绕。弹簧离合器的外圆周由第二旋转体的延伸部分围绕。该弹簧离合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第一旋转体上,第二端连接到电枢上。向电磁线圈供给电流促使电枢附着到第二旋转体上。当电枢旋转时,弹簧离合器的直径增加以使弹簧离合器被压到延伸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并且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彼此配合在一起。

Description

动力传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送机构,该动力传送机构允许动力被从外部驱动源传送到一旋转轴上。
背景技术
一些用于车辆空调设备的制冷压缩机具有如图4所示的动力传送机构100(例如,参见公开号为60-175830的日本专利),该动力传送机构间歇地将车用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压缩机的旋转轴106上。也就是说,制冷压缩机包括一固定框架101和设置在该固定框架101外侧的输入毂102。该输入毂102接收来自车用发动机的动力(未图示)。输入毂102用作第一旋转体,并且由具有轴承103的固定框架101可旋转地支承。励磁线圈104容纳在输入毂102中。输入毂102在其末端具有一内圆周表面102a。
用作第二旋转体的输出毂105设置在制冷压缩机的输出轴106的一端。输出毂105包括第一毂部件107、第二毂部件108和弹簧限位器鼓109,该第一毂部件107被固定到输出轴106上,第二毂部件被固定到第一毂部件107上,弹簧限位器鼓109被固定到第二毂部件108上。第二毂部件108在与其外圆周相对的表面上具有一内圆周表面108a。在第一毂部件107上设置一电枢110。该电枢110面对输入毂102,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一螺旋弹簧绕弹簧限位器鼓109的外圆周表面卷绕。螺旋弹簧111的第一端连接到输出毂105上,明确地说,连接到弹簧限位器鼓109上。螺旋弹簧111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枢110上。
当利用动力传送机构100将动力从车用发动机传送到制冷压缩机的旋转轴上时,向励磁线圈104供给一电流,以便激励励磁线圈104。这促使电枢110附着并被压向输入毂102。从而,电枢110和输入毂102整体地旋转。同样,螺旋弹簧111在连接到电枢110上的第二端上旋转。在这情况中,因为螺旋弹簧111承受在展开方向上的一旋转力,所以螺旋弹簧111相对于其旋转轴或压缩机旋转轴的轴线径向向外扩展。也就是说,螺旋弹簧111的盘绕直径增加了。扩展的螺旋弹簧111将其自身压向输入毂102的内圆周表面102a和输出毂105的内圆周表面108a(也就是说,第二毂部件108)。从而,来自车用发动机的动力通过螺旋弹簧111被从输入毂102传送到第二毂部件108上,然后通过输出毂105传送到输出轴106上。
在动力传送机构100中,具有增大了直径的螺旋弹簧111被压到输入毂102的内圆周表面102a和第二毂部件108的内圆周表面108a上,以便传送动力。为了通过螺旋弹簧111的这种挤压方式来传送动力,需要螺旋弹簧111的期望长度被压到两个内圆周表面102a、108a上。也就是说,内圆周表面102a、108a在轴向需要具有某一长度,该长度增加了动力传送机构100的尺寸。将具有增大了直径的螺旋弹簧111压到内圆周表面102a、108a上磨损了该螺旋弹簧111和两个圆周表面102a、108a。这降低了动力传送机构100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动力传送机构,该动力传送机构比其中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都需要具有用于弹簧离合器的接触面的动力传送结构的尺寸减小了,并防止可靠性减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动力传送机构,该动力传送机构允许将动力从外部驱动源传送到旋转机器的旋转轴。该动力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电枢和弹簧离合器。第一旋转体与旋转机器的旋转轴整体地旋转。第二旋转体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旋转机器的外壳上,并与第一旋转体同轴布置。第二旋转体接收来自外部驱动源的动力,容纳电磁线圈,并具有圆柱形的延伸部分。电枢面对第二旋转体布置。弹簧离合器围绕第一旋转体的外圆周卷绕。弹簧离合器的外圆周由第二旋转体的延伸部分围绕。该弹簧离合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第一旋转体上,而第二端连接到电枢上。向电磁线圈供给电流促使电枢附着到第二旋转体上。当电枢旋转时,弹簧离合器的直径增加以使弹簧离合器被压到延伸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并且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彼此连接在一起。
同样提供包括旋转轴和上述机构的旋转机器。
从本结合附图和通过示例说明的本发明的原理的下列说明中显而易见地得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结合附图的目前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说明可以很好地了解本发明的及其目标和优点,其中:
图1是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A是图1中所示的半个电磁式弹簧离合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2B是处于啮合状态的半个电磁式弹簧离合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3A是图1中所示的电磁式弹簧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3B是处于啮合状态的电磁式弹簧离合器的主视图;和
图4是根据背景技术的动力传送机构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到图3B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送机构。在该实施例中,动力传送机构是用于车辆空调设备的制冷压缩机中的电磁式弹簧离合器。下面,制冷压缩机10的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参照由图1中的箭头Y表示的方向。
如图1所示,制冷压缩机10的外壳,或旋转机器包括缸座11、前部的外壳部件12和后部的外壳部件14。前部外壳部件12被固定到缸座11的一端或前端上。后部外壳部件14被固定到缸座11的另一端或后端。在缸座11和后部外壳部件14之间,从缸座11到后部外壳部件14按顺序设置构成面板的进口阀36、阀板13、构成面板的排出阀28和保持器33。
在缸座11和前部外壳部件12之间形成了控制压力腔控制压力腔15。旋转轴16由缸座11和前部外壳部件12可旋转地支撑以延伸通过控制压力腔控制压力腔15。支撑缸12a形成在前部外壳部件12的前端以围绕旋转轴16的前面部分。旋转轴16的一端或前端通过动力传送机构连接到外部驱动源并由外部驱动源驱动,该外部驱动源是车用发动机E,该动力传送机构是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
旋转轴16的前面部分通过具有向心轴承18的前部外壳12可旋转地支承。在前部外壳部件12中,在旋转轴16前面部分的圆周表面和前部外壳部件12的内圆周表面(面对旋转轴16前面部分的圆周表面)之间形成了轴隔离腔20。在轴隔离腔20设置轴密封部件21以密封旋转轴16的圆周表面和轴隔离腔20的圆周表面之间的空间。旋转轴16的后面部分延伸通过形成在缸座11中的轴孔11b,并通过具有向心轴承19的轴孔11b可旋转地支承。
在控制压力腔控制压力腔15中,旋转支承件22被固定到旋转轴16上以与该旋转轴16整体地旋转。在旋转支承件22和前部外壳部件12的内壁表面之间布置一止推轴承23。斜板凸轮24被容纳在控制压力腔控制压力腔15中。在斜板凸轮24的中心形成一轴容纳孔24a。旋转轴16通过轴容纳孔24a插入。铰链机构25位于旋转支承件22和斜板凸轮24之间。因为斜板凸轮24通过铰链机构25与旋转支承件22配合在一起,并由轴容纳孔24a中的旋转轴16支承,所以斜板凸轮24与旋转轴16和旋转支承件22同步旋转。当沿旋转轴16的中心轴线L滑动时,斜板凸轮24改变其相对于旋转轴16的倾斜角。
缸孔26(在图1中只有一个)沿前-后方向通过缸座11而形成。缸孔26按等间隔角布置在旋转轴16周围。单头活塞27安放在每个缸孔26中以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各缸孔26的前、后开口被阀板13和对应的活塞27关闭,以便在各缸孔26中形成压缩室37。压缩室37的容积随着对应活塞27的前、后移动而变化。各活塞27通过一对导向板29与斜板凸轮24的周边部分配合在一起。
在后部外壳部件14中形成了面对阀板13的吸入室30和排出室31。具体地,吸入室30位于后部外壳部件14的中心部分,而排出室31围绕该吸入室30。阀板13在相应于各自缸孔26的位置上具有吸入孔32和排出孔34。吸入孔32位于排出孔34径向向内的位置上。
形成面板36的进口阀在相应于各自吸入孔32的位置上具有进口阀瓣36a。各进口阀瓣36a打开和关闭对应的吸入孔32。形成面板36的进口阀在相应于各自排出孔34的位置上具有排出孔36b。形成面板28的排出阀在相应于各自排出孔34的位置上具有排出阀瓣28a。各排出阀瓣28a打开和关闭相应的排出孔34。形成面板28的排出阀在相应于各自吸入孔32的位置上具有吸入孔28b。保持器33限制排出阀瓣28a的打开位置。电磁式排量控制阀52安装在后部外壳部件14中。
当各活塞27移动时,致冷气体通过吸入孔28b和吸入口32,同时挠曲起进口阀瓣36a被吸入压缩室37中。当活塞27移动时,吸入的致冷气体在压缩室37中被压缩。压缩气体通过排出孔36b和排出口34,同时挠曲起排出阀瓣28a被从压缩室37排入排出室31中。然后,压缩的致冷气体被带离到外部致冷回路中(未图示)。致冷气体从外部致冷回路中返回并被吸入到吸入室30中。本实施例的制冷压缩机10和外部致冷回路形成了致冷回路。缸座11(缸孔26)、旋转轴16、旋转支承件22、斜板凸轮24、铰链机构25、活塞27和导向板29形成了制冷压缩机10的压缩机构,该机构是根据旋转轴16转动工作的。
制冷压缩机10具有供应通道54,该供应通道将排出室31或出口压力区与控制压力腔控制压力腔15连通,从而将排出室31中的致冷气体作为控制气体提供给控制压力腔15。排量控制阀52设置在供应通道54中。制冷压缩机10具有放气通道53,该放气通道将吸入室30或进口压力区与控制压力腔15连通,从而将控制压力腔15中的致冷气体作为控制气体排放到吸入室30。
排放到排出室31中的致冷气体通过供应通道54提供给控制压力腔15。排量控制阀52调节通过供应通道54提供给控制压力腔15的致冷气体的量。控制压力腔15中的致冷气体通过放气通道53被释放到吸入室30中。因此,通过供应通道54提供给控制压力腔15的致冷气体量和通过放气通道53释放到控制压力腔15中的致冷气体量之间的平衡得到了控制,以便可以确定控制压力腔15中的压力。当控制压力腔15中的压力发生变化时,控制压力腔15中的压力和缸孔26中的压力之间的差值发生变化。因此,斜板凸轮24的倾斜角发生变化。结果,活塞27的冲程(就是说,制冷压缩机10的排量)被调节。
现在将描述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如图1到图3B所示,第二旋转体,其是一转子61,被可旋转地径向支承在具有向心轴承70的前部外壳部件12的支撑缸12a的外侧。转子61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并且包括皮带的容纳部分61a和位于皮带容纳部分61a内部的圆柱形支承部分61b。皮带(未图示)挂在发动机E的输出轴和皮带容纳部分61a上。转子61通过具有向心轴承70的前部外壳12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部分61b上。
在皮带容纳部分61a的内圆周表面和支承部分61b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形成了一环形容纳切槽61c。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容纳圆柱体63被容纳在该容纳切槽61c中。该容纳圆柱体63容纳一电磁线圈62。在正向和反向之间可以切换向电磁线圈62的电流供应。该容纳圆柱体63是由支承在前部外壳部件12的支撑缸12a的外圆周上的支承部分64来支承的,该容纳圆柱体容纳电磁线圈62。
在支承部分64支承容纳圆柱体63的情况中,在容纳切槽61c的圆周表面(皮带容纳部分61a的内圆周表面和支承部分61b的外圆周表面)和容纳圆柱体63的圆周表面之间存在很窄的间隙,该容纳圆柱体63面对容纳切槽61c的圆周表面。从而,该容纳圆柱体63(也就是说,电磁线圈62)被松弛地容纳在转子61(容纳切槽61c)中,且不与转子61整体地旋转。
一永磁体73被安装在转子61中。当按正向给电磁线圈62提供电流时,在永磁体73上产生一正向的磁通流量。当按相反方向给电磁线圈62提供电流时,在永磁体73上产生一相反方向的磁通流量。转子61在外圆周上具有一延伸部分61d。延伸部分61d在远离前部外壳部件12的方向上从皮带容纳部分61a上突出。也就是说,该延伸部分61d向前凸出。延伸部分61d是圆柱形的并且在转子61的轴线方向(也就是说,在旋转轴16的轴线方向)延伸。
第一旋转体被固定到旋转轴16的前端上,该第一旋转体是毂65。毂65与转子61同轴布置并面对转子61。毂65包括圆柱形部分66和毂部分67,该毂部分67与圆柱形部分66形成整体。圆柱形部分66附于旋转轴16的外圆周上,毂部分67在垂直于圆柱形部分66的轴线方向上从圆柱形部分66的前端伸出。旋转轴16的前部被插入圆柱形部分66中。圆柱形部分66的内圆周表面和旋转轴16前部的圆周表面通过键槽互相啮合。螺钉76延伸过毂65并拧到旋转轴16的前端上。从而,毂65与旋转轴16整体地旋转。同样,键槽啮合允许毂65的旋转力被传输到旋转轴16上。毂部分67具有减振器D,该减振器与毂部分67结合成整体并且由一环形弹性体形成。当转子61和毂65互相啮合时,减振器D吸收所产生的震动。
毂65被固定到旋转轴16上以便被容纳在转子61中,具体说被容纳在延伸部分61d中。因此,延伸部分61d沿旋转轴16的轴线方向从转子61朝毂65伸出。毂65(毂部分67)的前端表面67g在其轴线方向(旋转轴16的轴线方向)上是与延伸部分61d的前端表面61g齐平的。也就是说,延伸部分61d的端部表面61g不比毂部分67的前端表面67g更向前凸出。在毂部分67的后端表面和转子61的前端表面之间形成空间K。
毂部分67的外圆周表面67s和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以一定间距地彼此相对布置,以便在圆周表面67s、61s之间形成一环形容纳空间S。弹簧离合器71容纳在容纳空间S中。弹簧离合器71是绕毂部分67的外圆周卷绕的。弹簧离合器71是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在旋转轴16的旋转方向上卷绕并上紧。
毂部分67的外圆周表面67s形成连接切槽67h,该连接切槽在毂65的径向方向和毂部分67的径向方向上延伸。弹簧离合器71的第一端71a被连接到连接切槽67h上。也就是说,弹簧离合器71的第一端71a与毂部分67配合在一起。如图3A所示,弹簧离合器71的第一端71a向弹簧离合器71的中心弯曲以使其基本垂直于弹簧离合器71延伸的方向。
另一方面,如图2A和图3B所示,弹簧离合器71的第二端71b与环形电枢72配合在一起,该环形电枢位于空间K中并由磁性材料制成。弹簧离合器71的第二端71b向弹簧离合器71的中心弯曲以使其基本垂直于弹簧离合器71延伸的方向。电枢72的圆周表面形成了连接切槽72a。弹簧离合器71的第二端71b被连接到连接切槽72a上。从而,电枢72被配合到弹簧离合器71上,以便电枢72由通过弹簧离合器71的毂65(毂部分67)支承。
在如图2A所示的弹簧离合器71绕毂部分67的外圆周卷绕的情况中,毂部分67被弹簧离合器71围绕,且弹簧离合器71的外圆周表面处于面对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的位置上。在电枢72由弹簧离合器71支承的情况中,该电枢72位于面对转子61的前端表面的位置上。电枢72具有面对转子61的一摩擦面72f,且转子61具有面对电枢72的摩擦面72f的一摩擦面61f。在电枢72的摩擦面72f和转子61的摩擦面61f之间存在某一间距。
在电枢72没有被吸附到转子61上的情况中,弹簧离合器71的直径大于外圆周表面67s的外径而小于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的内径,并且弹簧离合器71与两圆周表面61s、67s上分离。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在电枢72附着到转子61上并与电枢72旋转的情况中,弹簧离合器71承受旋转力并相对于其旋转轴或压缩机10的旋转轴16的一轴线径向向外扩展,以便弹簧离合器71的外圆周表面被压向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
现在将描述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的工作。在图2A和3A所示的情况中,当电磁线圈62由正向电流激励时,基于电磁力的吸引力作用在电枢72上。然后电枢72沿旋转轴16的轴线方向移向转子61。于是,如图2B所示,电枢72的摩擦面72f被吸引到转子61的摩擦面61f上,以致摩擦面72f附着到摩擦面61f上。这使转子61与电枢72接合,以致电枢72按转子61的旋转方向旋转。
弹簧离合器71的第二端71b配合到电枢72上。因此,参照图3B,当电枢72旋转时,弹簧离合器71的第二端71b被电枢72沿旋转方向推动,弹簧离合器71在展开方向上被缠绕起来。然后,如图2B所示,弹簧离合器71的直径增大,以致弹簧离合器71的外圆周表面被压向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结果,转子61通过弹簧离合器71配合到毂65上。转子61和毂65通过基于电磁线圈62的电磁力的吸引力和弹簧离合器71的压力被紧紧地配合在一起。从发动机E传送到转子61的动力从转子61的延伸部分61d被传送到位于延伸部分61d内部的弹簧离合器71上,然后被传送到位于弹簧离合器71内部的毂部分67上。
在转子61与电枢72接合到一起的情况中,在转子61和电枢72之间产生了来自永磁体73的按正向流动的磁通量。该磁通量促使电枢72附着到转子61上,并且摩擦面61f和摩擦面72f之间的摩擦力保持转子61和电枢72之间的附着状态。然后,因为该附着状态被保持,所以在该状态中,弹簧离合器71的直径增加了,也就是说,弹簧离合器71的外圆周表面被压向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的状态被保持住。在停止按正向流向电磁线圈62的电流之后,由永磁体73产生的吸引力和在延伸部分61d上的弹簧离合器71的接触压力仍然保持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的接合状态,以致通过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可以将动力从发动机E传送到旋转轴16上。
另一方面,当电磁线圈62被反向电流激励时,产生了与由正向电流激励的情况相反方向的磁通量。正向的磁通量被取消了,以致电枢72通过弹簧离合器71的回复力沿旋转轴16的轴线方向移离转子61的摩擦面61f。这时,弹簧离合器71卷紧,以致其直径减少。结果,弹簧离合器71不再压在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上,以致毂65和转子61脱离。这样,发动机E的动力不能被传送到旋转轴16上。
上述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弹簧离合器71绕毂65(毂部分67)卷绕,并且转子61的延伸部分61d围绕弹簧离合器71的外圆周。当电枢72附着到转子61上时,弹簧离合器71的直径增加并且压到转子61的延伸部分61d(内圆周表面61s)上,以致转子61和毂65彼此配合在一起来传送动力。从而,不同于背景技术中具有增大直径的螺旋弹簧111被压向两个内圆周表面102a、108a的情况,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的毂65不需要具有压在弹簧离合器71上的接触面。因此,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沿旋转轴16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减少,从而减小了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的尺寸。
弹簧离合器71仅在延伸部分61d上被压向转子61。从而,不同于背景技术中具有增大直径的螺旋弹簧111被压向两个内圆周表面102a、108a的情况,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仅具有一个由于与弹簧离合器71接触而磨损的部分。因此,防止了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的可靠性的降低。
转子61的延伸部分61d的前端表面61g不向前超过毂65的前端表面67g。特别是,前端表面61g与前端表面67g齐平。从而,虽然从转子61上伸出,但是延伸部分61d有助于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尺寸的减小。
弹簧离合器71的外圆周表面仅被压向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以传送动力,且几乎弹簧离合器71的整个外圆周表面被压向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从而,如果本实施例的弹簧离合器71的卷绕数按与背景技术的螺旋弹簧111相同的卷绕数来设置,则弹簧离合器71的卷绕数(面积)(即被压向延伸部分61d的内圆周表面61s)大于背景技术的螺旋弹簧111(即被压向内圆周表面102a、108a)的面积。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从转子61传送到弹簧离合器71的动力增加了。
毂65容纳在转子61的延伸部分61d内部。从而,在背景技术中,为了将具有增加直径的螺旋弹簧111压向第二毂部件108的内圆周表面108a,该内圆周表面108a需要径向地位于螺旋弹簧111的外侧并且与内圆周表面102a成直线地排列,与背景技术不同,本实施例的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的毂65不需要径向地位于弹簧离合器71的外侧,也不需要与延伸部分61d相连。因此,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的轴向尺寸和直径方向的尺寸都减小了。
弹簧离合器71的直径增大了,以致弹簧离合器71被压向转子61的延伸部分61d,其使转子61和毂65彼此配合在一起。因此,与通过关于毂65卷绕弹簧离合器71来将转子61和毂65配合在一起的情况相比,毂部分67的直径方向的长度增加了。附着在毂部分67上的减振器D的直径方向的尺寸可以被增加。当转子61与毂65配合在一起时,这改善了对冲击的吸收性能。
可以如下改动优选实施例。
弹簧离合器71的第一端71a和第二端71b不需要被弯曲,并且第一端71a和第二端71b可以分别与设置在毂部分67的外圆周表面67s上和设置在电枢72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销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当电枢72附着到转子61和电枢72旋转时,该销挤压弹簧离合器71的第二端71b,从而扩展弹簧离合器71。
在转子61中,延伸部分61d的前端表面61g可以位于毂65(毂部分67)的前端表面67g的后面,只要延伸部分61d的前端表面61g不位于毂65的前端表面67g的前方,并且延伸部分61d包围弹簧离合器71的外圆周。
转子61中的永磁体73可以省去。
可以通过反转永磁体73的磁通量的方向将相反方向的电流施加到电磁线圈62上,如此电枢72被吸引到转子61上以接合到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上。在这种情况下,正向的电流施加到线圈62上以将电枢72与转子61分开,以致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被分离。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被用于具有单头活塞27的压缩机中。然而,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具有双头活塞的压缩机中。在该类压缩机中,缸孔形成在控制压力腔的任意一侧上,并且各活塞压缩对应的一对缸孔中的气体。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斜板凸轮24与旋转轴16整体地旋转。然而,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斜板凸轮24和旋转轴16之间允许相对转动的压缩机中。例如,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摆动类压缩机中。
压缩机10可以是固定排量型压缩机,其中活塞27的冲程是不变的。
除了活塞类制冷压缩机10(其中活塞27往复运动)外,本发明可以是动力通过电磁式弹簧离合器60从外部驱动源传送到旋转机器的任何一种旋转机器。
第二旋转体不需要是转子61,而是可以是一链轮或一齿轮。
当前的例子和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处所给出的详述,而是可以在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内进行变更。

Claims (5)

1.一种动力传送机构,其允许将动力从外部驱动源传送到旋转机器的旋转轴上,包括:
第一旋转体,其与所述旋转机器的旋转轴整体地旋转;
第二旋转体,其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旋转机器的外壳上,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同轴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旋转体接收来自外部驱动源的动力并容纳一电磁线圈;
一电枢,其面对所述第二旋转体布置;和
一弹簧离合器,其使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接合和脱离,
所述动力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离合器围绕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圆周卷绕,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一圆柱形延伸部分,由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所述延伸部分围绕的所述弹簧离合器的一外圆周,其中所述弹簧离合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旋转体上,并且所述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枢上,
其中向所述电磁线圈的电流供给促使所述电枢附着到所述第二旋转体上,其中,当所述电枢旋转时,所述弹簧离合器的直径增大以便所述弹簧离合器被压向所述延伸部分的内圆周表面,并且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彼此配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送机构,其中所述延伸部分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从所述第二旋转体向所述第一旋转体延伸,并且其中在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相应的一侧上的所述延伸部分的一端面不突出超过所述第一旋转体。
3.一种旋转机器,其包括一旋转轴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送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器,还包括一压缩机构,该压缩机构基于所述旋转轴的转动来驱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器,所述旋转机器是一制冷压缩机。
CNB2007101527430A 2006-08-04 2007-08-06 动力传送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1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13043 2006-08-04
JP2006213043A JP4752664B2 (ja) 2006-08-04 2006-08-04 動力伝達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0017A true CN101140017A (zh) 2008-03-12
CN100538102C CN100538102C (zh) 2009-09-09

Family

ID=38577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5274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102C (zh) 2006-08-04 2007-08-06 动力传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71426B2 (zh)
EP (1) EP1887224B1 (zh)
JP (1) JP4752664B2 (zh)
KR (1) KR100835154B1 (zh)
CN (1) CN100538102C (zh)
AT (1) ATE512301T1 (zh)
BR (1) BRPI0702224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4775A (zh) * 2011-04-27 2013-11-0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CN103415721A (zh) * 2011-04-27 2013-11-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CN103946572A (zh) * 2011-10-06 2014-07-23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离合器式从动装置和相关的离合器机构
CN102216639B (zh) * 2008-11-17 2014-12-31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包括致动器以实现螺旋线圈式离合器与离合器表面的接合的螺旋线圈式离合器组件
US9726234B2 (en) 2012-04-10 2017-08-08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Clutch assembly
CN109826879A (zh) * 2017-11-16 2019-05-3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磁促动器及离合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3109A (ja) * 2006-06-15 2007-12-27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動力伝達機構
US8256598B2 (en) * 2008-05-05 2012-09-04 American Precision Industries, Inc. Permanent magnet wrap spring clutch
US8485331B2 (en) 2008-11-17 2013-07-16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Driven accessory with low-power clutch for activating or de-activating same
JP2010281392A (ja) * 2009-06-04 2010-12-1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WO2012024790A2 (en) * 2010-08-24 2012-03-01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Clutched driven device and associated clutch mechanism
US9441680B2 (en) * 2011-11-07 2016-09-13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Clutched driven device and associated clutch mechanism
EP2592296B1 (en) 2011-11-09 2014-01-1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S9458897B2 (en) 2012-12-24 2016-10-04 Borgwarner Inc. Accessory drive with friction clutch
CN104919204B (zh) 2012-12-24 2018-01-23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冷却剂泵的失效保护干式摩擦离合器
US9863486B2 (en) 2012-12-24 2018-01-09 Borgwarner Inc. Driven accessory
US9447826B2 (en) 2012-12-24 2016-09-20 Borgwarner Inc. Friction clutch for driven accessory
US9453571B2 (en) 2012-12-24 2016-09-27 Borgwarner Inc. Metal pulley with non-magnetically susceptible insert
CN110291302B (zh) 2017-01-30 2021-08-17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离合式真空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5071A (en) * 1960-01-14 1963-06-25 Warner Electric Brake & Clutch Band type friction coupling
US3685622A (en) * 1970-06-15 1972-08-22 Precision Specialties Inc Compressor clutch
US3637056A (en) * 1970-07-22 1972-01-25 Warner Electric Brake & Clutch Selectively disengageable helical spring clutch
US3831723A (en) * 1973-04-18 1974-08-27 Gen Motors Corp Electromagnetic spring-wound clutch
US4201281A (en) * 1978-05-22 1980-05-06 Warner Electric Brake & Clutch Company Electromagnetic clutch having a contractible friction shoe
JPS57186627A (en) * 1981-05-12 1982-1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Spring clutch
JPS5861333A (ja) * 1981-10-02 1983-04-12 Ogura Clutch Co Ltd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ツチ
JPS5943230A (ja) 1982-09-06 1984-03-10 Nippon Denso Co Ltd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ツチ
JPS6045934U (ja) * 1983-09-05 1985-04-01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S60164020A (ja) * 1984-02-03 1985-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ツチ
JPS60164021A (ja) * 1984-02-03 1985-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ツチ
JPS60164023A (ja) 1984-02-03 1985-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ツチ
JPS60175830A (ja) * 1984-02-22 1985-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ツチ
JPH0673464U (ja) * 1993-04-01 1994-10-18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H0682441U (ja) * 1993-05-10 1994-11-25 小倉クラッチ株式会社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2575757Y2 (ja) * 1993-12-24 1998-07-02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3221590B2 (ja) * 1994-06-10 2001-10-22 小倉クラッチ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H10267046A (ja) * 1997-03-24 1998-10-0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動力伝達機構
JP2001323949A (ja) * 2000-05-15 2001-11-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2002021876A (ja) * 2000-07-10 2002-01-2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磁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2003322174A (ja) * 2002-05-07 2003-11-14 Ntn Corp 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2006161930A (ja) * 2004-12-06 2006-06-22 Ntn Corp 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639B (zh) * 2008-11-17 2014-12-31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包括致动器以实现螺旋线圈式离合器与离合器表面的接合的螺旋线圈式离合器组件
CN103384775B (zh) * 2011-04-27 2016-02-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CN103415721A (zh) * 2011-04-27 2013-11-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CN103415721B (zh) * 2011-04-27 2016-07-0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US9140313B2 (en) 2011-04-27 2015-09-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S9140314B2 (en) 2011-04-27 2015-09-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clutch
CN103384775A (zh) * 2011-04-27 2013-11-0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US9267552B2 (en) 2011-10-06 2016-02-23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Clutched driven device and associated clutch mechanism
CN103946572A (zh) * 2011-10-06 2014-07-23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离合器式从动装置和相关的离合器机构
CN103946572B (zh) * 2011-10-06 2016-08-17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离合器式从动装置和相关的离合器机构
CN106090054A (zh) * 2011-10-06 2016-11-09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离合器式从动装置和相关的离合器机构
CN106090054B (zh) * 2011-10-06 2019-03-26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离合器式从动装置和相关的离合器机构
US9726234B2 (en) 2012-04-10 2017-08-08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Clutch assembly
CN109826879A (zh) * 2017-11-16 2019-05-3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磁促动器及离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87224B1 (en) 2011-06-08
CN100538102C (zh) 2009-09-09
JP4752664B2 (ja) 2011-08-17
US8371426B2 (en) 2013-02-12
ATE512301T1 (de) 2011-06-15
KR20080012747A (ko) 2008-02-12
US20080041686A1 (en) 2008-02-21
JP2008039029A (ja) 2008-02-21
EP1887224A1 (en) 2008-02-13
KR100835154B1 (ko) 2008-06-04
BRPI0702224A2 (pt) 2009-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8102C (zh) 动力传送机构
EP0635640B1 (en) Bearing structure used in a compressor
CN101117986A (zh) 动力传输机构
US5342186A (en) Axial actuator for unloading an orbital scroll type fluid material handling machine
US8517880B2 (en) Compressor with transmission
CN100538101C (zh) 动力传动机构
JP5482706B2 (ja) 変速機付き圧縮機
EP1316451B1 (en) Vehicular rotational apparatus
US6247902B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attenuating structure in compressor
US20040265144A1 (en) Hybrid compressor
US8574116B2 (en) Compressor with transmission
EP1431579A1 (en) Compressor
JPH11241690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EP1452734A2 (en) Hybrid compressor system
US5287708A (en) Car air conditioner with a hydraulically driv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N212785043U (zh) 适用于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电机总成
JP4843446B2 (ja) 気体圧縮機
EP1918582A2 (en) Bearing structure in rotating machine
KR100326163B1 (ko) 차량의 에어콘 압축기
JP4553083B2 (ja) 車室空調装置用コンプレッサの防振装置
JPS60101285A (ja) スクロ−ル型圧縮機
JPH01303323A (ja) 回転力伝達装置
JP2004301008A (ja) ダブルプーリ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ハイブリッドコンプレッサシステム
JP2004299521A (ja) ハイブリッドコンプレッサシステム
KR19980017969A (ko) 자동차가변용량압축기의 사판구동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