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4390B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4390B
CN101104390B CN2007101260538A CN200710126053A CN101104390B CN 101104390 B CN101104390 B CN 101104390B CN 2007101260538 A CN2007101260538 A CN 2007101260538A CN 200710126053 A CN200710126053 A CN 200710126053A CN 101104390 B CN101104390 B CN 101104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nk
seat
gear
end side
resp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60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4390A (zh
Inventor
山口博仪
长谷川真
相知正人
谷野雅春
铃木信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HK Spring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HK Spring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HK Spring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NHK Sp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4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4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4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4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其具有座椅靠背、左右一对腿部、以及通过所述一对腿部在座椅靠背的上侧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的头枕;负荷检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并且具有可移动部,该可移动部由于承受来自于所述座椅靠背前方侧的负荷而向规定方向位移;第1连动部件,其连接在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和所述可移动部上,与承受所述负荷时的所述可移动部的位移进行连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侧位移;以及第2连动部件,其机械地连接在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和所述第1连动部件上,与所述第1连动部件的动作进行连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侧位移。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05-212596公报公开了一种所谓“活动头枕”,其在车辆从后方被撞击等时,使头枕略向车辆前方侧移动,从而使乘坐者的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隔缩小。
所述公报记载的活动头枕,在座椅靠背的内部绕着以左右方向为轴方向的轴可转动地支撑有护腰垫机构,并且利用弹簧向前方侧对护腰垫机构施力。在由于被从后方冲撞时等的惯性而使乘坐者急速向车辆后方移动时,在座椅靠背上施加负荷,所述负荷抵抗弹簧的弹力,使护腰垫机构向后方旋转,伴随于此,一端连接在护腰垫上的金属线所缠挂的一对滑轮相互分离。
由于所述一对滑轮分离,使金属线的另一端被大力牵引,由此,连接在金属线的另一端的头枕的上下调节机构被牵引。这样,由于连接在金属线上的头枕的调解机构被牵引,所以上下调节机构向座椅的后方侧移动,伴随该移动,头枕略向车辆前方侧移动。
但是,如果将构成为金属线牵引头枕的上下调节机构的所述活动头枕适用于左右一对腿部安装在座椅靠背上的头枕时,如果不能将根据金属线的张力的旋转力分别大致均等地施加在这些腿部一侧,则会产生“扭歪”等,因此,难以可靠地使头枕旋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第1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其具有座椅靠背、左右一对腿部、以及通过所述一对腿部,在座椅靠背的上侧与所述座椅靠背相连接的头枕;负荷检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并且具有可移动部,该可移动部通过承受来自于所述座椅靠背前方侧的负荷而向预定方向位移;第1连动部件,其机械地连接在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上,并且与所述负荷检测装置的可移动部连接,与承受所述负荷时的所述可移动部的位移进行连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侧位移;第2连动部件,其机械地连接在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上,并且与所述第1连动部件机械地连接,与使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时的所述第1连动部件的动作进行连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侧位移。
在第1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如果在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上施加来自于前方的负荷,该负荷作用在负荷检测装置上时,负荷检测装置的可移动部进行位移。第1连动部件与该可移动部的位移进行连动,使在座椅主体的头枕上设置的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从而使头枕向前方侧位移。并且,机械地连接在第1连动部件上的第2连动部件,与第1连动部件所进行的使一对腿部移动而使头枕位移的动作进行连动,使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移动,从而使头枕向前方侧位移。
这样,对于第1方式的车辆用座椅,通过第1连动部件与第2连动部件进行连动,使一对腿部的双方移动,因此,在一对腿部的任何一方侧都不会产生扭歪,而可靠地使一对腿部移动,由此可靠地使头枕向前方位移。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第2方式为,在第1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所述第1连动部件具有第1齿轮,其随所述可移动部可移动而进行转动,并通过该转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所述第2连动部件具有第2齿轮,其与所述第1齿轮啮合,与所述第1齿轮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并且,通过该转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移动。
在所述第2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如果通过在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上施加来自于前方的负荷,使负荷检测装置的可移动部位移时,第1齿轮转动,由此使连接在第1齿轮上的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并且如果第1齿轮转动,则使与第1齿轮啮合的第2齿轮转动,由此,使连接在第2齿轮上的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移动。这样通过第1齿轮与第2齿轮双方连动地转动,使一对腿部的双方移动,而使头枕向前方侧位移。
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上,通过适当设定从第1齿轮以及第2齿轮的各自的旋转中心到各自与所述一对腿部的连接部分的距离,而可以自由地设定与负荷检测装置的可移动部的位移量相对应的各腿部的移动量。
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3方式为,在所述第2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还设有修正结构,其用于吸收相对于所述第1齿轮的转动引起的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的移动,所述第2齿轮转动引起的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的移动的延迟,从而使所述一对腿部同时移动。
在所述第3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第1齿轮转动使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进一步地,与第1齿轮的转动进行连动而使第2齿轮转动时,使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移动。在这里,即使是由于第1齿轮与第2齿轮啮合的齿隙(backlash)或各部件的尺寸误差,而在一对腿部的一方与另一方的动作时间上产生偏差的结构,修正结构也可以吸收该时间偏差。由此,可以使一对腿部同时移动。
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4方式为,在所述第1至第3的任一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包括:第1引导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座椅主体,在沿着前后方向的所述腿部的前方侧,引导所述腿部;第2引导部件,其在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所述腿部的后方侧,引导所述腿部,并且,其一体地连接在所述第1引导部件上;支撑体,其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组装有所述第1引导部件以及所述第2引导部件的至少一方,并且,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组装有所述第1连动部件以及所述第2连动部件。
在所述第4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第1引导部件在沿着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的腿部的前方侧引导腿部,引导构件中的第2引导部件在沿着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的腿部的后方侧引导腿部。在这里,第1引导部件与第2引导部件的组装方向为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进一步地,相对于支撑体的第1引导部件与第2引导部件的至少一方,沿着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组装在支撑体上。
在这里,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第1连动部件以及第2连动部件沿着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组装在支撑体上。从而,对于所述第4方式的车辆座椅,第1引导部件、两腿部、第2引导部件、第1连动部件以及第2连动部件的组装方向均统一为沿着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由此,可以提高组装作业的操作性。
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5方式为,在所述第2至第4的任一方式的车辆座椅上,所述一对腿部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并且,所述第1齿轮以及所述第2齿轮的至少一方具有压接部件,该压接部件在离开旋转轴的位置向旋转轴方向突出,并且,压接在所述腿部或者所述连接部件上。
在所述第5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在第1齿轮以及第2齿轮的任何一方上设有压接部件,该压接部件在离开旋转轴的位置向旋转轴方向突出。所述压接部件压接在腿部或者与腿部连接的连接部件上,由此,对腿部直接或者间接地施力,所述腿部被压接在隔着腿部或者连接部件而设置于所述第1齿轮与第2齿轮的相反侧的其它部件上。由此,可以防止或者有效地抑制腿部的松动。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第6方式为,在所述第2至第5的任一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设有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包括:下端引导部,其与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向上方的移动进行连动,使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的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向后方位移;支点部,其抵接在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伴随着所述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向后方的位移,将对于所述腿部的抵接部分作为支点,在该抵接部分的上侧,使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向前方侧倾斜。
在该第6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当各腿部相对于座椅靠背向上方移动时,通过所述引导构件,腿部的下端侧进行相对于座椅靠背向后方的位移。
另一方面,支点部抵接在腿部上下方向中间部,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座椅靠背向后方侧进行位移时,支点部以与腿部的抵接部分为支点,在与腿部抵接部分的上侧,使腿部相对于座椅靠背向前方侧进行倾斜。
因此,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通过使腿部上升,而使腿部的支点部的上侧靠近前方,进而,使头枕靠近前方,即靠近乘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者的头部,因此,即使第1连动部件以及第2连动部件各自只对所述腿部施加使腿部上下方向移动的力,也可以使头枕向前方移动。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7方式为,在所述第6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上,下端引导部包括:滑动引导部,其倾斜设置,以使其沿着所述座椅主体的上下方向的上侧位于下侧的后方,并且,从下端侧到上端侧形成连续的平面状引导面;滑动部,其连接在所述腿部的下端侧,并且在与所述引导面形成面接触的状态下被所述引导面引导,可在所述下端引导部的下端侧和上端侧之间进行滑动移动。
对于第7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滑动部被滑动引导部的引导面所引导而上下移动。滑动引动部倾斜成使滑动引导部的上端侧相对于下端侧向座椅主体的后方位移,因此如果滑动部被引导面引导而上升,则滑动部相对于座椅主体进行向后方侧位移。由此,连接有滑动部的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座椅主体进行向后方侧位移。
在这里,滑动部相对于滑动引导部的引导面进行面接触。因此,与滑动部相对于引导面进行线接触或者点接触的结构(作为一例,滑动部为圆筒或者圆柱结构的情况)相比,接触部位的表面压力减少。
第1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在规定的负荷作用在座椅靠背上时,可以可靠地使头枕移动。
第2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可以自由地设定与负荷检测装置的可移动部的位移量相对应的一对腿部的移动量。
第3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由于一对腿部的一方与另一方同时动作,所以更不容易产生扭歪等,可以可靠地地使头枕向前方位移。
第4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可以提高腿部、第1引导部件、第2引导部件、第1连动部件以及第2连动部件的组装作业的操作性。
第5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可以防止或者有效地抑制腿部的松动。
第6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即使不对腿部或者头枕施加特别的用于使头枕向前方位移的力,只通过使腿部向上方滑动,也可以使头枕向前方进行位移。
第7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由于可以减少滑动部与滑动引导部的引导面的表面压力,所以对于滑动部以及滑动引导部的任何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施加的负荷,即使不特别将滑动部以及滑动引导部的任何另一方的机械强度设定的较高,滑动部以及滑动引导部的任何另一方都可以承受该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2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负荷检测装置的检测部的立体图。
图3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负荷检测装置的检测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负荷检测装置的受压部和衬垫的立体图。
图5为第1实施例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负荷检测装置的受压部和衬垫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负荷检测装置的受压部和衬垫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7为表示负荷检测装置的受压部和衬垫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负荷检测装置的受压部和衬垫的其他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9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处于动作状态的滑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A为表示滑动装置的动作前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2B为表示所述滑动装置的动作后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3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负荷检测装置的检测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车辆用座椅10的基本结构)
在图1中通过立体图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的要部的结构。
如该图所示,车辆用座椅10具有构成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12。座椅靠背12具有构成座椅靠背12的骨架部件的座椅靠背框架14。座椅靠背框架14具有一对侧框架16。这些侧框架16形成为板状,其厚度方向为沿着车辆座椅10的宽度方向,并且配置成为沿着车辆座椅10的宽度方向相互对峙。
在侧框架16的下端侧设有下框架18。下框架18形成为板状,其厚度方向沿着车辆座椅10的前后方向。下框架18的一端固定在一方的侧框架16上,下框架18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方的侧框架16上。由此通过下框架18将两个侧框架16的下端侧连接成一体。
另外,在两个侧框架16的上端侧设有上管20。上管20通过将截面为圆形的管材弯曲成大致呈凹字形状(或者大致呈U字形状)并向车辆用座椅10的下方侧开口而形成。该上管20的一端固定在一方的侧框架16的上端,上管20的另一端固定在侧框架16的上端。由此,通过上管20将两侧框架16的上端连接成一体。
座椅靠背框架14被由聚氨酯树脂等形成的衬垫部22所覆盖,进一步地,衬垫部22被由布或皮革等形成的未图示的表皮材料所覆盖。
在座椅靠背12的上侧,配置有头枕26,其构成作为头枕可移动机构的活动头枕装置24,并构成座椅主体。可以使乘坐在座椅靠背12下侧所设置的未图示的坐垫上的乘坐者的后头部,靠在活动头枕装置24上。
(活动头枕装置24的结构)
(负荷检测部28的结构):
如图1所示,活动头枕装置24具有相当于本发明之车辆用座椅的负荷检测装置的负荷检测部28。负荷检测部28由作为受压部件的检测部主体30与受压板32构成。在这里,图2是表示将检测部主体30放大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检测部主体3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检测部主体30具有右壳体34(rightwardhousing 34)。右壳体34具有底壁36,该底壁36被设置成其厚度方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并且,右壳体34具有外壁38。外壁38沿着底壁36的外周部形成,因此,右壳体34形成为,向车辆用座椅10的左方开口的有底的形状。在沿着该车辆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右壳体34的左方设有左壳体40(leftward housing 40)。左壳体40具有底壁42,该底壁42设置成其厚度方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另外,左壳体34具有外壁44。外壁44沿着底壁42的外周部形成,因此,左壳体40形成为,向车辆用座椅10的右方开口的有底的形状。
在外壁44的外周部形成有固定部46。从固定部46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右侧突出形成有未图示的固定销。对应形成有该固定销的固定部46,在外壁38的外周部形成有固定部48。在固定部48上形成有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左侧开口的孔,固定部46的固定销插入该孔中,将左壳体40固定在右壳体34上,右壳体34与左壳体40相互封闭开口端,从而整体上成为中空形状。
进一步地,在右壳体34的固定部48以及左壳体40的固定部46上分别形成有安装片50。贯穿该安装片50的螺栓进一步贯穿所述的下框架18后,再通过与螺母进行螺合,从而将右壳体34以及左壳体40固定在下框架18上。
另一方面,检测部主体30具有作为可移动部的摆动片54。摆动片54具有摆动片主体56。在该摆动片主体56上形成有轴部58,该轴部58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为轴方向。对应轴部58的一端,在右壳体34的底壁36上形成有截面为圆形的轴支撑部60,该轴支撑部60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左侧开口。与此相对,对应轴部58的另一端,在左壳体40的底壁42上与轴支撑部60同轴地形成有截面为圆形的轴支撑部62,该轴支撑部62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右侧开口。轴支撑部60转动自如地支撑着轴部58的一端,轴支撑部62转动自如地支撑着轴部58的另一端。
摆动片主体56的与轴部58相反的一侧,从矩形的开口部68向右壳体34以及左壳体40的外部突出,所述矩形的开口部68通过在右壳体34的外壁38上形成的切口部64以及在左壳体40的外壁44上形成的切口部66构成。进一步地,在摆动片主体56的与轴部58相反的一侧上形成有连接部70,滑动部72的连接轴74绕轴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部70上,所述轴以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为轴方向。滑动部72的与连接轴74相反一侧,通过开口部68进入右壳体34以及左壳体40的内侧。
在滑动部72的与连接轴74相反一侧形成有轴安装部76,而轴方向为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滑动轴78,设置在轴安装部76上。与该轴安装部76的轴方向一端相对应,在右壳体34的底壁36上形成有引导槽80,该引导槽80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左侧开口。
与此相对,对应于轴部58的另一端,在左壳体40的底壁42上形成有引导槽82,该引导槽82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右侧开口。引导槽80、82均呈,其长度方向为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高度方向的长孔形状,其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宽度尺寸比滑动轴78的外径尺寸稍大,引导槽80可以沿着引导槽80的长度方向对进入该引导槽80中的滑动部轴78的一端进行引导,引导槽82可以沿着引导槽82的长度方向对进入该引导槽82中的滑动部轴78的另一端进行引导。
在滑动轴78位于长孔形状的引导槽80、82的长度方向两端中的接近轴支撑部60、62一侧的状态下,如果将连接部70向右壳体34以及左壳体40的内侧推入地进行推压,则滑动部72的连接轴74一边相对于连接部70进行转动,一边与连接部70一起向右壳体34以及左壳体40的内侧进行移动。伴随该移动轴安装部76与滑动轴78一起被引导槽80、82引导着移动,从而离开轴支撑在轴支撑部60、62上的轴部58。
在从开口部68突出的连接部70的前方侧设有受压板32,如图1所示,受压板32是板状部件,其设置成厚度方向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其一个面(后面)与连接部70相对。如图4以及图5所示,与该受压板32相对应,在座椅靠背12的衬垫部22上形成有凹部84。凹部84在衬垫部22的用于与下框架18卡合并对下框架18进行支撑的卡合部86的上侧,在衬垫部22的背面开口。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该凹部84中设有支持部88。支持部88由比衬垫部22硬的金属或者合成树脂形成,使用粘接剂等粘接固定在凹部84的内表面上,或者在形成衬垫部22时,通过将支持部88嵌入成型而使支持部88设置在凹部84的内侧。支持部88形成为朝向与凹部84的开口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开口的凹状。并且,支持部88的内周形状比受压部32的外周形状小。
但是,在支持部88的底部附近沿着支持部88的内轴方向连续地形成有安装槽90,该安装槽90向支持部88的开口直径方向的内侧开口。受压部32的外周部与其附近部位进入安装槽90的内侧,由此,被保持在支持部88上。当通过衬垫部22以及支持部88的底部从支持部88的与开口方向相反一侧,即,从车辆用座椅10的前方侧向受压部32传递推压力时,受压部32接近相对的连接部70并对连接部70进行推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受压部32为简单的平板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对受压部32的板厚(壁厚)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者在受压部32的适当位置形成贯通孔并减轻壁厚,而使受压部32的刚性发生局部变化,并使受压部32因为来自于车辆座椅10的前方侧的推压力而容易向连接部70侧变形,并且,也可以采用适当组合窄幅板状弹簧材料作为整体的平板状受压部32,而使受压部32因为来自于车辆用座椅10的前方侧的推压力而向连接部70侧变形。
进一步地,在受压部32的与连接部70相对的部分推压连接部70时,为了使其不会因为来自连接部70的反作用力而变形,可以通过使受压部32的与连接部70相对的部分的板厚比其他部分厚,或者通过在受压部32的与连接部70相对的部分上形成肋等,从而将受压部32的相对连接部70的部分的刚性设定为高于其他部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使受压部32保持在设于凹部84上的支持部88的安装槽90上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例如,如图6所示,利用粘接剂等将受压部32粘接在凹部84上。进一步地,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凹部88的内周部下侧形成向上方开口的兜状部92,将受压部32插入该兜状部92中,并且通过将防脱突起94插入在受压部32上形成的孔96中,而将受压部32安装在凹部84上,所述的防脱突起94从支持部88突出地形成,或者通过将衬垫22的一部分贯穿形成在支持部88上的孔部而形成。
并且,虽然省略了采用附图的详细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对衬垫部22成型时,通过对受压部32进行嵌入成型,而将受压部32安装在衬垫部22上。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上述的滑动轴78贯穿设置在作为连接部件的一端上的连接板100,连接板100与滑动轴78一起被引导槽80、82引导进行移动,由此,绳索98被滑动轴78牵引,并且,可以解除滑动轴78对绳索98的牵引。管102经过凹部84,其另一端被滑动装置110引导。
(滑动装置110的结构)
图9为表示滑动装置110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11为表示滑动装置1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以及图11所示,滑动装置110具有相当于本发明车辆用座椅所具有的支撑体的左右一对装置托架112。这些装置托架112采用适当弯曲或者挠曲的板状部件。一方的装置托架112用螺钉等被固定在上管20的一方的侧框架16侧,另一方的装置托架112利用螺钉等被固定在上管20的另一方的侧框架16侧。
在这些装置托架112上安装有底板114,该底板114相当于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引导构件中的第2引导部件。底板114采用厚度方向基本上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但是适当挠曲或者弯曲的板材。在底板114的前方侧分别设有左右一对托架引导部件116,该托架引导部件116相当于所述引导构件的第1引导部件。一对托架引导部件116中的一方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在底板114的一方的侧框架16侧上,另一方的托架引导部件116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在底板114的另一方的侧框架16侧上。
在这些托架引导部件116上形成有引导部主体118,该引导部主体118具有向底板114侧开口的C字型截面形状。在所述的底板114上形成有底侧引导部120,该底侧引导部120与引导部主体118相对应,弯曲成向托架引导部件116侧开口的C字型截面形状。底侧引导部120与引导部主体118相对地形成,在该引导部主体118与该底侧引导部120之间配置有作为腿部的头枕托架122。
头枕托架122形成为,其长度方向大致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的筒形状。头枕托架122的外周比引导部主体118与底侧引导部120相向状态下的内周小很多,头枕托架122在引导部主体118以及底侧引导部120的内侧可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上下方向移动,并且,也可以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移动,直到与引导部主体118或底侧引导部120相干涉为止。
在底板114的底侧引导部120的上端侧形成有作为支点部的引导片124。引导片124的一端连接在底侧引导部120的底部上端。引导片124的另一端相对于其一端位于车辆用座椅10的上方且前方侧,该引导片124的另一端部抵接在头枕托架12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在底板114的引导片124的另一端侧上形成有平时保持部126。平时保持部126与底侧引导部同样形成为向引导部主体118侧开口的凹形状,但是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平时保持部126的内部宽度尺寸比沿着同方向的头枕托架122的宽度尺寸稍大一些。
另一方面,在头枕托架122的下端部附近的后方相对于头枕托架122一体地设置有轴128。滑动部130转动自如地被轴支撑在轴128上。滑动部130从正面观察为矩形的块状,构成引导构件的下端引导部。在托架引导部116上与滑动部130相对应地形成有滑动引导部132。滑动引导部132与滑动部130一起作为滑动引导部构成引导构件的下端引导部。在底板114上与滑动引导部132相向地形成滑动引导面134。滑动引导面134也与滑动引导部132以及滑动部130一起作为滑动引导部构成引导构件的下端引导部。滑动部130介于滑动引导部132与滑动引导面134之间,被滑动引导部132与滑动引导面134所引导,可以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上下方向滑动。
但是,由于滑动引导部132与滑动引导面134向上方并向车辆用座椅10的后方倾斜,所以滑动部130随着被滑动引导部132以及滑动引导面134引导而向上方滑动,向车辆用座椅10的后方侧位移。
如图12A以及图12B的模式图所示,由于随着滑动部130向上方滑动,而使滑动部130向右方位移,所以头枕托架122的下端侧也向后方位移。这样,通过下端侧向后方位移,头枕托架122以与引导片124的抵接部位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头枕托架122在与引导片124的抵接部位上侧向前方转动。
如图9以及图11所示,在进行以上那样的动作的头枕托架122的顶端侧(上端侧)安装有形成为截面矩形的筒状的引导衬套136,再组装所述头枕26。另一方面,在头枕托架122的基端侧(下端侧)的后方设有作为连接部件的连接托架138。连接托架138形成为板状,其长度方向朝向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其厚度方向朝向车辆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在其一端上连接一方的头枕托架122,在其另一端上连接另一方的头枕托架122。
在该连接托架138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的后方配置有罩板140,进一步地,在罩板140的后方配置有一对扇形齿轮142、144。作为第1齿轮而构成第1连动部件的扇形齿轮142,与作为第2齿轮而构成第2连动部件的扇形齿轮144在相互啮合的状态下,通过底板114和罩板140被轴支撑为可绕轴转动,该轴以车辆用座椅的10的前后方向为轴方向。
并且,在离开扇形齿轮142的转动中心的位置上,在扇形齿轮142上形成有绳索卡止部146,来卡止上述绳索98的另一端。进一步地,经由扇形齿轮144的转动中心,在与扇形齿轮144的齿轮部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弹簧卡止部148。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复位弹簧150的一端被卡止在该弹簧卡止部148上。复位弹簧150的另一端卡止在形成于底板114的弹簧卡止部152上,通过绳索98牵引绳索卡止部146并进行转动的扇形齿轮142,抵抗复位弹簧150的弹力而使扇形齿轮144转动。
进一步,经由扇形齿轮142、144的转动中心,在与齿轮部相反的一侧分别形成有孔部154。在各孔部154上安装有作为压接部的锥销156。锥销156通过在销主体上覆盖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覆盖部而形成,该销主体的基端部安装在扇形齿轮142、144上。锥销156的覆盖部采用朝向与底板114相反一侧顶端尖的锥状。这些锥销156分别插入到作为在连接托架138上形成的修正结构的一种方式同时还作为对应压接部的孔部的一对长孔158中。
一对长孔158中的一个形成在相对于连接托架138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一端侧,另一个长孔158形成在相对于连接托架138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另一端侧。这些长孔158的长度方向为沿着车辆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其宽度方向的内部宽度尺寸形成为比锥销156的基端部的外径尺寸小,插入长孔158的锥形锥销的锥面压接在长孔158的内周边缘部上。
如图10所示,如果扇形齿轮142转动,则安装在扇形齿轮142上的锥销156推压一方长孔158的内周部,使连接托架138上下移动,并且,在与扇形齿轮142连动的扇形齿轮144上所安装的锥销156也推压另一方长孔158的内周部,使连接托架138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扇形齿轮142与扇形齿轮144啮合的齿隙,在一对长孔158的一方与另一方上,其形状或形成位置稍微不同,由此,可以调整一方锥销156推压长孔158的内周面的时间和另一方锥销156推压长孔158的内周面的时间。
(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功能上的作用、效果)
下面,通过对活动头枕装置24的动作的说明,来对在动作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对于具有活动头枕装置24的车辆用座椅10,例如,当由于搭载本车辆用座椅10的车辆被其它车辆从后方撞击等引起反冲,而使乘坐在车辆用座椅10上的乘坐者的身体从前方侧推压座椅靠背12时(即,乘坐在车辆用座椅10上的乘坐者大力靠在座椅靠背12上时),承受了来自于乘坐者的身体的推压力的受压板32向后方移动。向后方移动了的受压板32将摆动片54的连接部70向后方推压。
被受压板32推压连接部70的摆动片54使滑动部72绕着轴部58转动,由此,连接在连接部70上的滑动部72使滑动轴78向引导槽80、82的另一端侧移动。这样,滑动轴78移动时,通过连接板100牵引绳索98。通过绳索98被牵引,如图10所示,使扇形齿轮142转动时,与扇形齿轮142相啮合的扇形齿轮144抵抗复位弹簧150的弹力而进行转动。
这样,扇形齿轮142以及扇形齿轮144双方转动时,分别安装在扇形齿轮142、144上的锥销156上推长孔158的内周部,即,上推连接托架138。通过上推连接托架138,使两个头枕托架122向上方移动,伴随该头枕托架122向上方的移动,滑动部130被滑动引导部132以及滑动引导面134引导而向上方滑动。
如上所述,随着滑动部130被滑动引导部132以及滑动引导面134引导而向上方滑动,其向车辆用座椅10的后方侧位移,伴随于此,头枕托架122的下端侧也向后方位移。这样,通过头枕托架122一边上升其下端侧一边向后方位移,而使头枕托架122以与引导片124抵接的部位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在与引导片124相抵接部位的上侧,头枕托架122向前方转动。由此,与头枕托架122相连接的头枕26通过引导衬套136向前方侧位移。
在头枕26向前方位移之前的状态下,乘坐在车辆用座椅10上的乘坐者的后头部如果没有抵接在头枕26上(如果乘坐者的后头部位于头枕26的前方),则通过如上所述使头枕26向前方位移,而使头枕26接近乘坐者的后头部,缩小头枕26与乘坐者的后头部之间的间隙。由此,即使在由于被其他车辆从后方撞击等的反冲而使乘坐在车辆用座椅10上的乘坐者的头部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头部向后方大幅地移动,可以迅速利用头枕26承托住乘坐者的头部。
在这里,对于适用于本车辆用座椅10的活动头枕装置24,扇形齿轮142上推一方头枕托架122,并且与扇形齿轮142连动的扇形齿轮144上推另一方的头枕托架122。这样,由于两方的头枕托架122被同时上推,在头枕托架122被上推时不会产生左右扭歪。由此,可以可靠地推压头枕托架122,并可以使头枕26可靠地向前方侧位移。
并且,由于扇形齿轮142与扇形此轮144相啮合的齿隙而造成的动作时间的误差,可以如上所述那样通过使长孔158的位置和形状左右不同来预先吸收。由此,可以更可靠地地同时上推两方的头枕托架122,并可以可靠地使头枕26向前方位移。
进一步地,对于适用于本车辆用座椅10的活动头枕装置24,进入长孔158的锥形的锥销156的锥面压接在长孔158的内周边缘部。因此,在两锥销156开始上升的同时,利用锥销156上推两长孔158的内周部,由此,可以可靠地同时推压头枕托架122,并可以可靠地使头枕26向前方位移。
对于适用于本车辆用座椅10的活动头枕装置24,滑动部130正面观察为矩形。因此,在正面观察的滑动部130的四边中,具有与沿着滑动引导部132以及滑动引导面134的边长度相对应的滑动引导部132以及滑动引导面134相接触的面积。因此,可以减少与滑动引导部132以及滑动引导面134的抵接部位的表面压力。由此,可以使滑动部130可靠地进行滑动,进而,可以使头枕托架122可靠地上升并向前方位移。
并且,由于进入长孔158中的锥形的锥销156的锥面压接在长孔158的内周边缘部,所以平时可以利用连接托架138抑制在扇形齿轮142和扇形齿轮144上产生的松动。由此,可以提高平时的安静性能。
(车辆用座椅10在制造方面的作用、效果)
下面,对在制造本车辆用座椅10时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对于本车辆用座椅10,在形成于座椅靠背12的衬垫部22的凹部84中设有支持部88,在形成于该支持部88上的安装槽90中安装有构成负荷检测部28的受压板32。并且,对于上述的其他的针对凹部84的受压板32的安装例,可以利用粘接剂将受压板32粘接在支持部88上,或者将受压板32插入兜状部92中。即,可以采用任何形式而将受压板32基本被支撑在衬垫部22上。因此,与座椅靠背12的弹簧系统等的结构无关,可以将受压板32配置在检测部主体30的和连接部70相对的位置上。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通过对衬垫部22进行成型,而在衬垫部22上形成受压板32的支撑部(安装部),所以可以不必在座椅靠背12上另设受压板32的支撑部。因此,不需要受压板32的支撑部(安装部)的形成作业,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在对衬垫部22进行成型时,在通过嵌入成型而构成受压板32的情况下,由于在衬垫部22成型时进行相对于衬垫部22的受压板32的安装,所以实质上不需要受压板32的安装作业。因此,对于这样的结构,可以不进行受压板32的安装作业,这样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本车辆用座椅10,如上述说明,检测部主体30的构成部件全部沿着轴部58的轴方向进行安装。因此,在组装检测部主体30时,由于不必改变检测部主体30的构成部件的朝向,所以可以提高组装作业的操作性。并且,在机械化组装检测部主体30时,由于部件的组装方向为一个方向,所以可以使组装机械(例如机器人)的结构简单化。
进一步,对于本车辆用座椅10,滑动装置110的构成部件也基本上沿着扇形齿轮142、144的转动轴方向。因此,即使对于滑动装置110的组装,也可以产生与检测部主体30同样的作用,获得同样的效果。
2.第2实施方式
以下,将上述的检测部主体30的变形例作为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说明本实施方式时,基本上对于和第1实施方式的检测部主体30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13中通过分解立体图表示,作为上述负荷检测部28的检测主体30的变形例的负荷检测装置的负荷检测部170的检测部主体172的结构。如该图所示,本检测部主体172的结构基本上与检测部主体30相同,但是,对于检测部主体30,绳索98的一端通过连接板100被卡止在滑动轴78上,相对于此,对于本检测部主体172,绳索98缠绕在滑动轴78上再折回之后,比滑动轴78靠近轴部58一侧被卡止在左壳体40上。
因此,对于本检测部主体172,如果被引导槽80、82引导的滑动轴78移动,则以在滑动轴78处的折回的部分为分界线的绳索98的一方侧与另一方侧的双方,根据滑动轴78的移动量,其长度发生变化。即,对于本检测部主体172,对于滑动轴78的移动量,可以只以两倍的长度牵引绳索98。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座椅,包括:
座椅主体,其具有座椅靠背、左右一对腿部、以及通过所述一对腿部在座椅靠背的上侧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的头枕;
负荷检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并且,具有可移动部,该可移动部由于承受来自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侧的负荷而向预定方向进行位移;
第1齿轮,其机械地连接在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上,并且与所述负荷检测装置的可移动部连接,与承受所述负荷时的所述可移动部的位移连动地进行转动,并通过该转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侧进行位移;
第2齿轮,其机械地连接在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上,并且与所述第1齿轮啮合,与所述第1齿轮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使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侧位移;以及
压接部件,其从所述第1齿轮以及所述第2齿轮中的至少任何一方的齿轮向该齿轮的旋转轴方向突出,压接在所述腿部或者与所述腿部连接的连接部件上并对所述腿部直接或者间接地施力,从而使所述腿部压接在隔着腿部或者连接部件而设置于所述第1齿轮与第2齿轮的相反侧的其它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修正结构,其用于吸收,相对于所述第1齿轮的转动引起的所述一对腿部的一方的移动,所述第2齿轮的转动引起的所述一对腿部的另一方的移动的延迟,从而使所述一对腿部同时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引导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座椅主体,在沿着前后方向的所述腿部的前方侧,引导所述腿部;
第2引导部件,其在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所述腿部的后方侧,引导所述腿部,并且一体地连接在所述第1引导部件上;
支撑体,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组装有所述第1引导部件以及所述第2引导部件的至少一方,并且,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组装有所述第1齿轮以及所述第2齿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引导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座椅主体,在沿着前后方向的所述腿部的前方侧,引导所述腿部;
第2引导部件,其在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所述腿部的后方侧,引导所述腿部,并且一体地连接在所述第1引导部件上;
支撑体,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组装有所述第1引导部件以及所述第2引导部件的至少一方,并且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组装有所述第1齿轮以及所述第2齿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端引导部,其与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向上方的移动进行连动,使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进行向后方位移;
支点部,其抵接在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伴随着所述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向后方的位移,以相对于所述腿部的抵接部分作为支点,在该抵接部分的上侧,使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进行向前方侧倾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端引导部,其与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向上方的移动进行连动,使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进行向后方位移;
支点部,其抵接在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伴随着所述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向后方的位移,以相对于所述腿部相抵接的部分作为支点,在该抵接部分的上侧,使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向前方侧倾斜。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端引导部,其与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向上方的移动进行连动,使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进行向后方位移;
支点部,其抵接在所述腿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伴随着所述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向后方的位移,以相对于所述腿部的抵接的部分作为支点,在该抵接部分的上侧,使所述腿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进行向前方侧倾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下端引导部包括:
滑动引导部,其倾斜设置,以使其沿着所述座椅主体上下方向的上侧位于下侧后方,并且从下端侧到上端侧形成连续的平面状引导面;
滑动部,其连接在所述腿部的下端侧,并且在与所述引导面形成面接触的状态下被所述引导面引导,可在所述下端引导部的下端侧和上端侧之间滑动移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下端引导部包括:
滑动引导部,其倾斜设置,以使其沿着所述座椅主体上下方向的上侧位于下侧后方,并且从下端侧到上端侧形成连续的平面状引导面;
滑动部,其连接在所述腿部的下端侧,并且在与所述引导面形成面接触的状态下被所述引导面引导,可在所述下端引导部的下端侧和上端侧之间滑动移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下端引导部包括:
滑动引导部,其倾斜设置,以使其沿着所述座椅主体上下方向的上侧位于下侧后方,并且从下端侧到上端侧形成连续的平面状引导面;
滑动部,其连接在所述腿部的下端侧,并且在与所述引导面形成面接触的状态下被所述引导面引导,可在所述下端引导部的下端侧和上端侧之间滑动移动。
CN2007101260538A 2006-07-10 2007-07-06 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101104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89467 2006-07-10
JP2006189467A JP4194613B2 (ja) 2006-07-10 2006-07-10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6-189467 2006-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4390A CN101104390A (zh) 2008-01-16
CN101104390B true CN101104390B (zh) 2010-06-02

Family

ID=38621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60538A Active CN101104390B (zh) 2006-07-10 2007-07-06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73938B2 (zh)
EP (1) EP1878606B1 (zh)
JP (1) JP4194613B2 (zh)
CN (1) CN101104390B (zh)
DE (1) DE602007005053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1790B2 (ja) * 2008-04-02 2013-04-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作動装置
US8727437B2 (en) * 2008-06-27 2014-05-2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ctuator for crash activated head restraint
KR101063386B1 (ko) * 2008-11-26 2011-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헤드레스트 장치 및 그 엑츄에이터
JP5228863B2 (ja) * 2008-12-09 2013-07-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ラッチ機構
JP5343547B2 (ja) * 2008-12-10 2013-11-1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ラッチ機構
US8197007B2 (en) * 2009-11-03 2012-06-12 Bae Industries, Inc. Combination pivotal and displaceable headrest assembly incorporated into a vehicle seat
US10099590B2 (en) * 2012-07-02 2018-10-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eadrest support structure
JP6575597B2 (ja) 2015-08-04 2019-09-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支持装置
US10399474B2 (en) * 2016-03-02 2019-09-03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a.r.l. Multi-adjustable head restraint
US10569683B2 (en) * 2018-06-19 2020-02-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drest support assembl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0C (zh) * 1993-10-26 1999-05-05 奥托利夫发展公司 车辆座椅
US6474733B1 (en) * 1999-04-23 2002-11-05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Inflatable headrest
DE10232017C1 (de) * 2002-07-16 2003-09-2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mit einer aktiven Kopfstütze
DE20122155U1 (de) * 2000-02-03 2004-06-17 Keiper Gmbh & Co. Kg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9656B2 (ja) 1988-08-04 1995-11-22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
DE10030549B4 (de) 2000-06-21 2011-01-27 Lear Corporation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DE50205220D1 (de) * 2001-09-10 2006-01-12 Johnson Controls Gmbh Rückenlehne für fahrzeugsitz
KR20040104993A (ko) * 2003-06-03 2004-12-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액티브 헤드레스트
US7077472B2 (en) * 2003-06-05 2006-07-18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pparatus with actuatable tether for resisting rearward movement of a backrest portion of a seat
JP2005066091A (ja) 2003-08-26 2005-03-1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US6749256B1 (en) * 2003-09-08 2004-06-15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having a movable head restraint
JP2005212596A (ja) 2004-01-29 2005-08-11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4118256B2 (ja) * 2004-06-22 2008-07-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392309B2 (ja) 2004-09-17 2009-12-2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0C (zh) * 1993-10-26 1999-05-05 奥托利夫发展公司 车辆座椅
US6474733B1 (en) * 1999-04-23 2002-11-05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Inflatable headrest
DE20122155U1 (de) * 2000-02-03 2004-06-17 Keiper Gmbh & Co. Kg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32017C1 (de) * 2002-07-16 2003-09-2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mit einer aktiven Kopfstütz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212596A 2005.08.11
JP特开2006-82772A 2006.03.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73938B2 (en) 2010-03-09
EP1878606B1 (en) 2010-03-03
US20080012381A1 (en) 2008-01-17
DE602007005053D1 (de) 2010-04-15
EP1878606A3 (en) 2009-01-21
CN101104390A (zh) 2008-01-16
JP2008018737A (ja) 2008-01-31
JP4194613B2 (ja) 2008-12-10
EP1878606A2 (en)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4390B (zh) 车辆用座椅
CN203318208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设备的防振结构
JP5082471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506748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896020B2 (ja) 移動体用座席
US5014960A (en) Fore-and-aft suspension device for automotive seat
JP2009023518A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6781626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WO2013099450A1 (ja) ヘッドレス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4347318B2 (ja) 椅子
JP2019218006A (ja) 乗物用シート、ヘッドレスト及びヘッドレストの制御システム
JP412244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6601158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438044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0801873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4928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H0635767Y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H085862Y2 (ja) 乗物用方向可変座席
JP2010172430A (ja) シート構造
JP6948219B2 (ja) 乗り物用衝撃吸収機構
JP2023069084A (ja)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ー構造
JP2018184054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463230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3616971B2 (ja) 椅子の背凭れの傾動緩衝装置
JP20080943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