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4545B -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4545B
CN101074545B CN2007101050101A CN200710105010A CN101074545B CN 101074545 B CN101074545 B CN 101074545B CN 2007101050101 A CN2007101050101 A CN 2007101050101A CN 200710105010 A CN200710105010 A CN 200710105010A CN 101074545 B CN101074545 B CN 101074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s
paper
endless belt
recycling apparatus
sma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50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4545A (zh
Inventor
玉井繁
小山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ed Rubber Co Ltd
Se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e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e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e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4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4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4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45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7/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constitution; Paper-impregn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constitution
    • D21H17/01Waste products, e.g. sludge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12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wet methods, by the use of steam
    • D21B1/30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 D21B1/32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of waste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8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5/00Other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cellulose, e.g. cooking cotton linters ;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cellulose-containing starting materials
    • D21C5/02Working-up waste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9/00After-treatment of cellulose pulp, e.g. of wood pulp, or cotton linters ; Treatment of dilute or dewatered pulp or process improvement taking place after obtaining the raw cellulosic material an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D21C9/18De-watering; Elimination of cooking or pulp-treating liquors from the pulp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1/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 D21H11/14Secondary fib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安装在小商店的房间或类似位置处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实现环保、运行成本低并且确保了高度机密性。在家具尺寸大小的设备壳体中该废纸再循环设备包括:通过浸软并捣碎废纸来制作废纸纸浆的制浆部分;通过对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进行处理而制造再循环纸的造纸部分;对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进行驱动和控制的控制部分,其中,所述制浆部分包括:通过搅动和撕裂来浸软废纸的浸软单元;用于对在浸软单元中浸软的废纸进行捣碎处理的捣碎单元,该捣碎单元的捣碎机包括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并相对运动的多个捣碎构件,这些捣碎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协作以形成捣碎作用表面,穿过所述捣碎间隙的废纸由捣碎作用表面加压和捣碎,并将在废纸上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

Description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废纸再循环技术,其用于在废纸的初始源处将废纸加工成再循环纸,而不用将废纸丢弃。
背景技术
不但政府机关或私营公司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废纸,而且在日常生活或普通家庭中也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废纸。这些废纸通常被当作废物丢弃、焚烧和处置。
另一方面,从有效利用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全球需要出发,已经研发使被处理和丢弃的废纸再生和再次使用的各种技术。
这些废纸再循环技术主要在造纸工业中使用,像通常的造纸设备一样,废纸再循环设备需要大量的用地、巨大的投资以及大量水和化学制品以便高速、大量、高质量地使纸张再循环。
废纸再循环还需要收集废纸的大量人力,所述废纸收集涉及许多问题,例如通过许多收集工人而混入异物,由于缺乏废纸再循环方面知识而造成的纸张不当分拣,以及混入了有害的物体,如果废纸被收集起来,由专业工人进行的最终分拣和清洁处理应要求实现100%成为再循环纸。另外,机密文件不适于被循环而大部分被焚烧处理,使得再循环效率不够高。
为了解决废纸再循环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废纸初始源处使废纸再循环的技术,从这种观点来看,例如已经在待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6-134331中提出了一种新系统。
这种设备为一种在加入少量水的同时将废纸撕成小片的湿加工粉碎机,来自粉碎机的碎片被向外送至再循环工厂并且用作再循环纸的原料。
因为从粉碎机传送的纸片变形为浆状而不呈纸片的状态,这样就确保了高度的机密性,从而促进了机密文件的再循环。
然而,这种湿加工粉碎机为大型机器并且需要很大的安装空间,因此,它只能在大办公室中使用,而不适用于小办公室或普通家庭。如果将碎片用作再循环原料的话,只能在大型再循环工厂中进行处理,并且再循环成本很高,也不经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的新颖的废纸再循环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纸再循环设备,其不仅可以安装在大办公室中,而且可以安装在小商店或普通家庭的房间中,实现了环保并且运行成本低,能够防止机密信息、私人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泄漏,确保了高机密性。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组成这种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组成装置,优选地,所述组成装置为制浆装置、浆浓度调节装置、造纸装置和供浆装置。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本发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家具大小设备壳体中包括:通过浸软并捣碎废纸来制作废纸纸浆的制浆部分;通过对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进行处理而制造再循环纸的造纸部分;通过使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联锁来进行驱动和控制的控制部分,其中,所述制浆部分包括:通过搅动和撕裂来浸软废纸的浸软单元;用于对在浸软单元中浸软的废纸进行捣碎处理的捣碎单元,该捣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捣碎机,该捣碎机包括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并相对运动的多个捣碎构件,这些捣碎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协作以形成捣碎作用表面,穿过所述捣碎间隙的废纸由捣碎作用表面加压和捣碎,并将在废纸上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
“捣碎”是通过击打和磨碎纸浆纤维和有原纤维组织的物质来控制纤维长度的工艺。“墨水”包括通过印刷技术在废纸上形成符号和图案所用的印刷墨水,墨水借助于铅笔、圆珠笔、自来水笔和其他书写工具(这些术语在全部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所述废纸上形成符号和图案。
优选实施例包括:
(1)捣碎机,该捣碎机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捣碎箱,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所述多个捣碎构件可相对运动地布置在该捣碎箱中;驱动源,其用于使这些捣碎构件相对运动,从搅动箱供应至捣碎箱进料口的废纸纸浆由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同时穿过捣碎构件的捣碎间隙,且将在废纸上的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并从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搅动箱。
(2)捣碎部分包括多台捣碎机,最上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最下游侧的捣碎机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介于最上游侧捣碎机和最下游侧捣碎机之间的捣碎机的进料口与和其邻接的上游侧捣碎机的出料口相连,并且它们的出料口与邻接的下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相连,从搅动箱向最上游侧的捣碎箱的进料口供给的废纸纸浆在由所述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的同时,顺次穿过连续布置的捣碎机的捣碎间隙,并将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所述废纸纸浆从位于最下游侧的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浸软部分的搅动箱。
(3)制浆部分为循环型,其中,废纸纸浆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浸软部分和捣碎部分之间循环。
(4)该设备借助于一水循环系统运行,其中,在制浆部分中所使用的水是在从造纸部分脱水后收集的水。
(5)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的驱动源为由普通家庭电源驱动的动力源。
(6)设备壳体,其布置有移动装置且可在地板上移动。
(7)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包括用于搅动废纸的搅动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搅动装置供水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所述设备壳体的入口装填的废纸在水中被搅动、浸软并捣碎。
(8)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废纸入口;用于储存从供水装置供应的水的搅动箱;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搅动箱中的搅动叶轮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所述搅动叶轮的驱动马达。
(9)在搅动单元的入口处设置有粉碎机单元,装填到入口中的废纸由粉碎机单元初步粉碎,并由搅动叶轮搅动。
(10)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在造纸部分中过滤出并被脱水而来的白水的白水收集箱,和用于将白水收集箱中的水供给到制浆部分的搅动装置中的供水泵。
(11)所述制浆部分设置在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的下游侧,并具有用于调节从搅动箱中供应的废纸纸浆浓度的纸浆浓度调节装置,并且所述纸浆浓度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储存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浓度调节箱和用于向浓度调节箱中供水以调节浓度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搅动箱中供应的废纸纸浆在浓度调节箱中通过来自用于浓度调节的供水装置所添加的水进行浓度调节,从而制备出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12)所述浓度调节箱被设置成:使来自浓度调节用的供水装置的水被加入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并且将废纸纸浆和水的总体积调节至规定值,从而制备出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13)所述浓度调节箱被设置成:通过将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的部分,将来自浓度调节用的供水装置的水加入所分出部分中,并且将废纸纸浆的分出部分和水的总体积调节至规定值,从而制备出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14)用于向搅动装置中供水的供水装置还起到用于浓度调节的供水装置的作用。
(15)所述造纸部分包括:造纸网运送机,其用于从来自制浆部分的含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纸浆悬浮液制造湿纸;烘干带运送机,其用于通过使在造纸网运送机中制造和形成的湿纸烘干而制作再循环纸;脱水辊,其用于在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接合处对所述湿纸进行压缩和脱水,该造纸部分被设置成利用从制浆部分供给的纸浆悬浮液制造纸张并进行脱水和烘干。
(16)所述造纸网运送机具有:在造纸时用于传送纸浆悬浮液的具有规定宽度的网状环形带;用于驱动和移动所述网状环形带的驱动马达;以及用于从制浆部分向所述网状环形带供应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器,所述纸浆进给器将纸浆悬浮液均匀地分布和供应到网状环形带的上表面上。
(17)在纸浆进给器中,网状环形带相对于运行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纸浆进给器具有可滑动地设置在网状环形带下侧上的分隔构件,一造纸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网状环形带上侧上,并且供给到造纸框架中的纸浆悬浮液通过所述造纸框架与分隔构件配合产生的保持作用均匀地散布在网状环形带的上侧上,通过网状环形带的运行作用,所述纸浆悬浮液在保持由造纸框架限定的宽度尺寸的同时与网状环形带被一起输送,并且通过重力过滤作用由网状环形带的网格进行脱水。
(18)所述分隔构件为滑动支撑网状环形带下侧的百叶窗结构。
(19)在分隔构件的底端侧位置处布置有平板构件,该平板构件被布置来从下侧以闭合状态支撑网状环形带的网格,且在造纸框架中设置有溢流箱,并且供给到造纸框架中的纸浆悬浮液先是储存在所述溢流箱中,并且然后溢流、向下流到分隔构件的平板构件上。
(20)在造纸框架中布置有向上和向下弯曲的弯曲通道,在该通道的出口侧位置处布置有平板构件以封闭状态从上侧遮盖网状环形带的网格,在造纸框架中供应的纸浆悬浮液穿过弯曲通道并流到该平板构件上。
(21)在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的前缘处布置有薄的导引片以确保纸浆悬浮液在网状环形带上的平顺流动,该导引片的前缘紧密地布置在由形成分隔构件的百叶窗结构的梁件支撑的网状环形带的上部位置。
(22)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设置且处于朝向网状环形带的运行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斜坡上。
(23)在纸浆进给器的上游侧,设置有储存制浆部分中制造的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箱,并且纸浆进给箱中的纸浆悬浮液通过悬浮液进给泵连续供给到纸浆进给器的造纸框架中。
(24)在纸浆进给箱中包括有用于搅动纸浆悬浮液的搅动装置。
(25)所述烘干带运送机包括:用于接收并输送从造纸网运送机输送的湿纸且具有规定宽度的光滑表面环形带;用于驱动并移动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驱动马达;和用于加热并烘干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上湿纸的加热及烘干单元,并且在脱水辊的下游侧位置处,位于造纸网运送机上被挤压脱水的湿纸通过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光滑表面结构被绷紧地传送被输送至光滑表面环形带的下侧。
(26)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网状环形带的运行速度,并且借助于这两个带的速度差而对湿纸施加张力。
(27)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沿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在其输送过程中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并烘干。
(28)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多个位置,并且每个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可被独立地调节。
(29)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单元被形成为在与光滑表面环形带的湿纸保持侧的相反侧上滑动的加热板,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通过由加热板加热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进行间接加热和烘干。
(30)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单元被形成为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上滚动并旋转的加热辊,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由所述加热辊直接加热并烘干。
(31)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单元为用于向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吹送热风的热风机,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由所述热风机直接加热并烘干。
(32)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由可承受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作用的耐热柔性材料制成。
(33)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是氟塑料带。
(34)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是钢带。
(35)所述脱水辊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和烘干带运送机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还挤压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并使其脱水。
(36)所述脱水辊包括: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的脱水辊;与脱水辊一起作用而从上侧碾压并压紧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压辊;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相协作的所述两个辊的驱动马达,并且通过这两个辊的作用,网状环形带和光滑表面环形带从上侧和下侧被碾压和挤压,位于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中所含水分穿过网状环形带被脱水辊吸收。
(37)所述脱水辊具有卷绕在高硬度材料的圆柱形辊外周上的脱水层,所述脱水层由具有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多孔材料制成。
(38)所述脱水辊具有用于挤压并排放含于其脱水层中水分的排放辊,在压紧状态下,所述排放辊碾压脱水辊外周,并且随着脱水辊一起转动,排放辊碾压并挤压脱水辊的脱水层,被吸收在脱水层中的水分被挤压出并排放。
(39)所述压辊为由高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辊。
(40)在脱水辊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的初级脱水辊。
(41)所述初级脱水辊具有卷绕在高硬度材料的圆柱形辊外周上的脱水层,所述脱水层由具有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多孔材料制成。
(42)在脱水辊上游侧位置附近设置有从上侧碾压并挤压光滑表面环形带的阻浆辊(slurry preventive roll)。
(43)所述阻浆辊是由高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辊。
(44)在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输送路径中间设置有用于碾压并挤压光滑表面环形带上湿纸的光滑表面精轧辊。
(45)所述光滑表面精轧辊相对于沿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而在光滑表面环形带的相对侧平行布置多个。
(46)阻皱环形带被悬置并支撑在所述多个光滑表面精压辊上以进行自由转动和运行,该阻皱环形带在对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施加张力的同时从上侧对其压紧,并防止湿纸产生皱褶,从而保持其平滑性。
(47)阻皱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利用这两个带的速度差而对湿纸施加张力。
(48)所述阻皱环形带包括足以使保留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中的水分和蒸汽穿过并蒸发掉的可渗透材料。
(49)所述阻皱环形带为毡带。
(50)所述阻皱环形带为具有细小网格的网带。
(51)所述阻皱环形带为涂覆有毡材料的具有细小网格的基于网的材料带。
(52)所述光滑表面精轧辊具有内置加热器,也起到加热辊的作用。
(53)烘干带运送机的加热及烘干单元包括:用于收集通过加热和烘干所产生的蒸汽的蒸汽收集单元,该蒸汽收集单元具有形成在设备壳体的盖子中的蒸汽收集腔;以及用于使蒸汽收集腔排气的排气扇。
(54)一排气管道从蒸汽收集腔延伸至供水装置的白水收集箱,一排气扇布置在白水收集箱中的相对的排气管道的排气口处,被收集在蒸汽收集腔中的蒸汽被循环而返回至白水收集箱。
(55)至白水收集箱的一蒸汽逆流路径与在白水收集箱中的通过过滤和脱水所产生的白水的下滴收集路径相交叉。
(56)在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加热及烘干单元的下游侧,具有将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烘干的烘干纸张剥离开的剥离构件。
(57)在烘干带运送机的终端处,设置有把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剥离的再循环纸切至规定大小的定尺寸刀具。
(58)在造纸部分中,位于上游侧的烘干带运送机的光滑表面环形带和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布置为上下层,并且在光滑表面环形带和网状环形带的竖向相邻部分处,脱水辊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网状环形带和光滑表面环形带。
(59)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由共同的驱动源驱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在设备壳体为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包括:通过浸软并捣碎废纸来制作废纸纸浆的制浆部分;通过对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进行处理而制造再循环纸的造纸部分,其中,所述制浆部分包括通过搅动和撕裂来浸软废纸的浸软单元以及用于对在浸软单元中浸软的废纸进行捣碎处理的捣碎单元,该捣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捣碎机,该捣碎机包括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并相对运动的多个捣碎构件,这些捣碎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协作以形成捣碎作用表面,穿过所述捣碎间隙的废纸由捣碎作用表面加压和捣碎,并将在废纸上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因此该设备被安装在废纸的初始源处,利用制浆部分将废纸捣碎成废纸纸浆,在造纸部分中将废纸纸浆制作成再循环纸,这样废纸就可在初始源处作为循环纸循环使用。
优选实施例包括:
(1)所述捣碎机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捣碎箱,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所述多个捣碎构件可相对运动地布置在该捣碎箱中;驱动源,其用于使这些捣碎构件相对运动,从搅动箱供应至捣碎箱进料口的废纸纸浆由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同时穿过捣碎构件的捣碎间隙,且将在废纸上的墨水形成符号图案研磨成末,并从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搅动箱。
(2)捣碎部分包括多台捣碎机,最上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最下游侧的捣碎机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介于最上游侧捣碎机和最下游侧捣碎机之间的捣碎机的进料口与和其邻接的上游侧捣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并且它们的出料口与邻接的下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相连通,从搅动箱向最上游侧的捣碎箱的进料口供给的废纸纸浆在顺次穿过连续布置的捣碎机的捣碎间隙的同时,由所述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并将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所述废纸纸浆从位于最下游侧的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浸软部分的搅动箱。
(3)制浆部分为循环型,其中,废纸纸浆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浸软部分和捣碎部分之间循环。
(4)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包括用于搅动废纸的搅动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搅动装置供水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所述设备的壳体的入口供给的废纸在水中被搅动、浸软并捣碎。
(5)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废纸入口;用于储存从供水装置供应的水的搅动箱;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搅动箱中的搅动叶轮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所述搅动叶轮的驱动马达。
(6)所述造纸部分包括:造纸网运送机,其用于从来自制浆部分的含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纸浆悬浮液制造湿纸;烘干带运送机,其用于通过使在造纸网运送机中制造和形成的湿纸烘干而制作再循环纸;脱水辊,其用于在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接合处对所述湿纸进行压缩和脱水,该造纸部分被设置成利用从制浆部分供给的纸浆悬浮液制造纸张并进行脱水和烘干。
(7)在制浆部分中所使用的水是在从造纸部分脱水后收集而从造纸部分再循环的水。
(8)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的驱动源为由普通家庭电源驱动的动力源。
本发明的制浆设备优选被用作为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构成装置,其为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用于浸软和捣碎废纸以制造废纸纸浆的制浆设备,该制浆设备包括:通过搅动和撕裂废纸来浸软废纸的浸软单元;用于对在浸软单元中浸软的废纸进行捣碎处理的捣碎单元,该捣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捣碎机,该捣碎机包括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并相对运动的多个捣碎构件,这些捣碎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协作以形成捣碎作用表面,穿过所述捣碎间隙的废纸由捣碎作用表面加压和捣碎,并将在废纸上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
优选实施例包括:
(1)所述捣碎机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捣碎箱,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所述多个捣碎构件可相对运动地布置在该捣碎箱中;驱动源,其用于使这些捣碎构件相对运动,从搅动箱供应至捣碎箱进料口的废纸纸浆由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同时穿过捣碎构件的捣碎间隙,且将在废纸上的墨水形成的符号图案研磨成末,并从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搅动箱。
(2)捣碎部分包括多台捣碎机,最上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最下游侧的捣碎机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介于最上游侧捣碎机和最下游侧捣碎机之间的捣碎机的进料口与和其邻接的上游侧捣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并且它们的出料口与邻接的下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相连通,从搅动箱向最上游侧的捣碎箱的进料口供给的废纸纸浆在由所述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的同时,顺次穿过连续布置的捣碎机的捣碎间隙,并将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所述废纸纸浆从位于最下游侧的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浸软部分的搅动箱。
(3)所述捣碎机包括:固定在捣碎箱内的固定捣碎构件;与所述固定捣碎构件相对布置的旋转捣碎构件;用于转动和驱动旋转捣碎构件的旋转驱动源;在固定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中心附近形成有与捣碎箱的进料口相连通的入口;在所述两种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外周缘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为与捣碎箱的出料口相连通的出口。
(4)所述两种捣碎构件的相对的捣碎作用表面为研磨石表面,该研磨石表面具有借助于粘合材料接合在一起的研磨粒子,这两个捣碎作用表面形成为在朝着相对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在所述捣碎作用表面之间形成锥形的捣碎间隙。
(5)旋转捣碎构件侧的捣碎作用表面具有多个导引肋以引导废纸纸浆从所述入口流至出口。
(6)所述两捣碎构件的相对捣碎作用表面在一平坦面上形成有多个捣碎槽,在靠近的方向上形成的平行捣碎间隙布置在这些捣碎作用表面之间。
(7)所述两个捣碎构件的相对捣碎作用表面形成为在朝下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形成有多个捣碎槽,由相平行的锥形平面以接近的距离形成的捣碎间隙形成在这两个捣碎作用表面之间。
(8)在旋转捣碎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外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布置的叶片,以用作为将废纸纸浆从所述出口压至捣碎箱的出料口的泵。
(9)所述捣碎机包括:固定在捣碎箱内的固定捣碎构件;与所述固定捣碎构件相对且平行布置的可移动捣碎构件;用于使所述可移动捣碎构件前后运动的往复驱动源。
(10)所述捣碎机包括:固定在捣碎箱内上部和下部的一对固定捣碎构件;与这两个固定捣碎构件相对布置且位于所述两个固定捣碎构件之间的一旋转捣碎构件;用于转动和驱动所述旋转捣碎构件的旋转驱动源;在上部固定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中心附近形成有与捣碎箱的进料口相连通的入口;在所述三个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的两个环形间隙,该两个环形间隙为与捣碎箱的出料口相连通的出口;捣碎构件的相对的捣碎作用表面为研磨石表面,该研磨石表面具有许多由粘合材料接合在一起的研磨粒子,这两个捣碎作用表面形成为在相对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在所述两个捣碎作用表面之间形成锥形的捣碎间隙。
(11)在旋转捣碎构件的中心附近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叶片以使来自所述入口的废纸纸浆进入所述上下捣碎间隙并朝着所述出口压出。
(12)所述制浆部分为循环型,其中,废纸纸浆在浸软部分和捣碎部分之间循环规定的时间。
(13)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包括用于搅动废纸的搅动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搅动装置供水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所述设备的壳体入口供给的废纸在水中被搅动、浸软和捣碎。
(14)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废纸入口;用于储存从供水装置供应的水的搅动箱;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搅动箱中的搅动叶轮;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所述搅动叶轮的驱动马达。
(15)在搅动箱的入口处设置有粉碎机,供给到所述入口中的废纸由粉碎机初步粉碎,并由搅动叶轮搅动。
本发明的浓度调节设备设备优选被用作为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构成装置,其为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纸浆浓度调节设备,该纸浆浓度调节设备用于调节制浆设备中通过浸软和捣碎废纸制造废纸纸浆所提供的废纸纸浆的浓度。该浓度调节设备包括:浓度调节箱,其用于存储在制浆设备中制作的废纸纸浆;浓度调节供水装置,用于将水供应到浓度调节箱中;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浓度是在浓度调节箱中由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供应的水调节的,从而制备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其优选实施例包括:
(1)在浓度调节箱中,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向从搅动箱所供给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添加水,当废纸纸浆和水的总体积达到规定值时,纸浆悬浮液被调节至规定浓度。
(2)在浓度调节箱中,将从搅动箱供给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的一部分,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向所述规定的分出部分添加水,当废纸纸浆的规定的分出部分与水的总体积达到规定值时,则将纸浆悬浮液调节至规定浓度。
(3)浓度调节箱包括:一纸浆分配箱,以从搅动箱供给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量的废纸纸浆;储水箱,其用于容纳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供应的、与废纸纸浆的分出量相应的规定体积的水;纸浆分配箱中的废纸浆被供应至储水箱且与储水箱中的水相混合,从而将纸浆悬浮液调节至规定浓度。
(4)用于将水供应至搅动装置的供水装置也用作为浓度调节供水装置。
本发明的造纸设备优选被用作为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构成装置,其为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造纸设备,该造纸设备用于利用在前面的工艺中在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来制造再循环纸。该造纸部分包括:造纸网运送机,其利用从制浆部分所输送的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物中的纸浆悬浮液来制造湿纸;烘干带运送机,其通过烘干在造纸网输送机中制作的湿纸来生产再循环纸;脱水辊,在造纸网运送机和脱水辊的接合处挤压湿纸并使其脱水,从而对从制浆部分供给的纸浆悬浮液进行加工、脱水和烘干。
优选实施例包括:
(1)所述造纸网运送机具有:在造纸时用于传送纸浆悬浮液的具有规定宽度的网状环形带;用于驱动和移动所述网状环形带的驱动马达;以及用于从制浆部分向所述网状环形带供应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器,所述纸浆进给器将纸浆悬浮液均匀地分布和供应到网状环形带的上表面上。
(2)在纸浆进给器的上游侧布置有用于存储在制浆部分中制作的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箱,该纸浆进给箱中的纸浆悬浮液通过悬浮液进给泵连续供给到纸浆进给器的造纸框架中。
(3)所述烘干带运送机包括:用于接收并输送从造纸网运送机发送的湿纸且具有规定宽度的光滑表面环形带;用于驱动并移动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驱动马达;和用于加热并烘干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上湿纸的加热及烘干单元,并且在脱水辊的下游侧位置处,位于造纸网运送机上被挤压脱水的湿纸通过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光滑表面结构被绷紧地传送被输送至光滑表面环形带的下侧。
(4)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的运行速度。
(5)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沿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在其输送过程中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并烘干。
(6)所述脱水辊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和烘干带运送机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还挤压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并使其脱水。
(7)所述脱水辊单元包括: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的脱水辊;与脱水辊一起作用而从上侧碾压并压紧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压辊;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相协作的所述两个辊的驱动马达,并且通过这两个辊的作用,网状环形带和光滑表面环形带从上侧和下侧被碾压和挤压,位于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中所含水分穿过网状环形带被脱水辊吸收。
(8)一光滑表面精轧辊被布置成在光滑表面环形带运行的同时碾压并挤压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
(9)在沿着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所处的光滑表面环形带一侧的相对侧平行布置有多个光滑表面精轧辊。
(10)阻皱环形带被悬置并支撑在所述多个光滑表面精压辊上以进行自由转动和运行,该阻皱环形带在对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施加张力的同时从上侧对其压紧,并防止湿纸产生皱褶,从而保持其平滑性。
(11)阻皱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利用这两个带的速度差而对湿纸施加张力。
(12)所述阻皱环形带包括足以使保留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中的水分和蒸汽穿过并蒸发掉的可渗透材料。
(13)所述阻皱环形带为毡带。
(14)所述阻皱环形带为具有细小网格的网带。
(15)所述阻皱环形带为涂覆有毡材料的具有细小网格的基于网的材料带。
(16)在烘干带运送机的终端处,设置有把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剥离的再循环纸切至规定大小的定尺寸刀具。
(17)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由共同的驱动源驱动。
本发明的纸浆进给设备优选被用作为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构成装置,其为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设备,该纸浆进给设备包括造纸设备的纸浆进给器以用于利用在前面的工艺中在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来制造再循环纸。该制浆进给设备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造纸网运送机的运行的网状环形带下侧上的分隔构件;一造纸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网状环形带上侧上以限定从制浆部分发送的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物中的纸浆悬浮液的进给宽度;在造纸框架中布置有向上和向下弯曲的弯曲通道,在该通道的出口侧位置处布置有平板构件以从上侧以封闭状态遮盖网状环形带的网格,在造纸框架中供应的纸浆悬浮液穿过弯曲通道且在所述平板构件上流动和保持,并被均匀地分布和供应到运转的网状环形带的上侧,所述运转的网状环形带布置在朝着运转方向向上的斜坡中。
其优选实施例包括:
(1)所述分隔构件形成为百叶窗结构以滑动支撑网状环形带的下侧。
(2)所述造纸框架具有:在网状环形带的运动方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扁平的U形主体框架、用于组成所述主体框架中的通道的多个门构件以及平板构件。
(3)由于所述多个门构件竖直地布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中,因此所述通道上下弯曲,并且所述通道向前的方向从所述入口向上延伸且朝着所述出口向上延伸。
(4)在通道的入口及在主体框架中竖直布置的门构件的入口附近布置有分隔板,多个通孔在所述分隔板上以规定的间隔开口,用于在通道的从向上朝向下方向上的改变点处形成分隔部的门构件的上边缘被设置成低于在所述平板构件上流动和保持的纸浆悬浮液的水平面。
(5)主体框架的内侧宽度是由待制作的再循环纸的宽度决定的,纸浆悬浮液的进给宽度是确定的,所述主体框架的下端被布置成在倾斜运转的网状环形带的上侧上滑动。
(6)在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的前缘处布置有薄的导引片以确保纸浆悬浮液在网状环形带上的平顺流动,该导引片的前缘紧密地布置在由形成分隔构件的百叶窗结构的梁件支撑的网状环形带的上部位置。
(7)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设置且处于朝向网状环形带的运行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斜坡上。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下列突出的特征和效果。本发明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不仅可以安装在大办公室中,而且可以安装在小商店或普通家庭中,实现了环保并且运行成本低,能够防止机密信息、私人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泄漏,并且确保了高机密性。
(1)该废纸再循环设备在家具大小的设备壳体中包括:制浆部分、造纸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制浆部分通过浸软和捣碎废纸来制作废纸纸浆,所述造纸部分通过处理来自制浆部分的废纸纸浆而制造再循环纸,并且所述控制部分通过将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联锁来进行驱动和控制,因此,废纸可以在初始源处再循环和使用而不用丢弃,从而节省了处置过程,垃圾问题得以解决,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
到目前为止,由于机密问题而不支持废纸的再循环,但是由于废纸可以在初始源处进行再循环和使用,因此有效利用资源的作用是巨大的。
(2)因为起到与造纸厂或废纸再循环工厂中安装的大型系统相同作用的紧凑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安装在废纸初始源处,在小商店或普通家庭中以闭合回路的方式而连续再循环废纸,可以节省废纸收集和处置的运输费用以及焚烧成本和其他成本,并且极为经济。
(3)所述捣碎机包括制浆部分的捣碎单元,该捣碎单元通过其捣碎作用表面压紧和捣碎废纸并将将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只需要城市水厂提供的饮用水,而不需要在大型废纸再循环系统例如造纸厂和废纸再循环工厂中使用的任何特殊脱墨水制剂和其他化学制品。
也就是说,废纸上的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由捣碎机研磨成末,只有数不清的小污点象不规则点状图案(例如,每平方毫米4-30个点,或平均约为8个点)似的分散在再循环纸中,这样从视觉上可实现具有很淡色彩的平面纸,或者从非常近的距离处,可实现细小的不均匀点式图案,从而得到具有高洁白度的再循环纸,这样就实现了脱墨水的效果。
在不利用专用化学制剂的情况下,只利用水龙头中的清水就可进行废纸再循环,这样就不存在在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能容易地满足环境保护的规定,提供一种环保的废纸再循环系统。
(4)由于废纸纸浆在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和捣碎单元之间循环,可根据发明目的将废纸纸浆有效地捣碎,并实现优化的捣碎效果,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再循环纸。
(5)借助于制浆部分浸软和捣碎废纸并制作废纸纸浆,废纸被捣碎至纤维级(成为纸浆),印制的符号和图案被完全破坏掉而不能再恢复。这样可可靠地防止印制符号和图案的机密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泄漏,从而确保了高度机密性。
(6)此外,所述设备为紧凑的并且可以安装在大型办公室、商店或普通家庭,从这种观点看,也可以可靠地防止机密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泄漏。
(7)制浆部分中使用的水是在脱水后在水循环系统中从造纸单元中收集的水,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的驱动源是由普通家庭交流电源驱动的驱动源,从而实现环保、低运行成本及经济的目的。
(8)由于安装在废纸初始源处,制浆部分将废纸浸软成废纸纸浆,造纸部分将废纸纸浆制造成再循环纸,因此印刷在废纸上的符号和图形信息不会泄漏到初始源处以外,从而可靠地避免了机密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泄漏。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不存在将信息从特殊的机构(例如,学校、医院、政府办公室、法律公司、专利办公室、普通家庭)向外散布的风险。
换句话说,在使用传统粉碎机的情况下,即使废纸被切成小片并且印刷的符号和图形不易读取,且切碎的纸片被焚烧,但不能完全避免向外散布。从这一方面来说,废纸可以被储存在内部仓库中,但是需要这种储存位置,而且资源只能被利用一次而不能被有效使用。
相比之下,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印制在废纸上的信息不会被散布到封闭系统之外,且可以有效利用资源。
通过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提及的新颖事实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总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图中显示了设备壳体的剖视图。
图3是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中显示了设备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废纸再循环设备中制浆部分的捣碎单元的主要部件的正视剖视图。
图5是捣碎单元的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部分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造纸部分中驱动耦合机构的平面图。
图8是造纸部分中的纸浆进给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纸浆进给器的部分截面正视图。
图10A是造纸部分中脱水辊具体的挤压和脱水机构的框图,图中显示了基本的挤压和脱水机构。
图10B是造纸部分中脱水辊具体的挤压和脱水机构的框图,图中显示了当将阻浆辊布置在脱水辊上游侧附近时的挤压和脱水机构。
图11是截面正视图,图中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制浆部分的捣碎单元的主要部件。
图12A和图12B是作为捣碎单元主要部件的捣碎构件的正视图,图中显示了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中的捣碎槽的形成图案。
图13A、13B、13C和13D是沿附图12A、12B中的线XIII-XIII所作的截面图,图中显示了作为捣碎单元主要部件的捣碎构件以及各个捣碎槽的截面形状。
图14A是捣碎箱的捣碎槽的形成图案的正视图,图中显示了捣碎构件的一变更示例。
图14B是沿着附图14A中的线XIV-XIV所作的截面图,图中显示了捣碎构件的一变更示例,特别是捣碎槽的截面形状。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部分的捣碎单元的主要部件的截面正视图。
图16为作为捣碎单元的优选主要部件的捣碎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4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部分捣碎单元的捣碎构件的透视图。
图1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5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部分捣碎单元的总体轮廓的截面正视图。
图1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6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部分捣碎单元的总体结构的截面正视图。
图20A是捣碎单元的捣碎机总体结构的截面正视图,图中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7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部分捣碎单元的主要部件。
图20B是捣碎机总体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8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总体结构的正视图,图中显示了设备壳体的截面视图。
图22是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部分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3是造纸部分中驱动耦合机构的平面图。
图2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9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图中显示了设备壳体的截面视图。
图25是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中显示了设备壳体的截面视图。
图26示意性地显示了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7A是废纸再循环设备造纸部分中的纸浆进给器的截面正视图。
图27B是沿着图27A中的线B-B所作的截面图,图中显示了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部分中的纸浆进给器。
图2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0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总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9是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总体结构的正视图,图中显示了设备壳体的截面图。
图30是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总体结构的侧视图,图中显示了设备壳体的截面图。
图31A是废纸再循环设备造纸部分中的纸浆进给器的截面正视图。
图31B是沿着图31A中的线B-B所作的截面图,图中显示了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部分中的纸浆进给器。
图32是沿着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图29中的线A-A所作的剖视图。
图3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1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部分的搅动箱的部分放大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或元件采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指示。
优选实施例1
图1-图10(10A,10B)显示了本发明的废纸再循环设备,所述废纸再循环设备1特别安装在废纸初始源处,该设备用于在初始源处制造再循环纸而不需处理掉或丢弃废纸UP,所述废纸UP包括政府机关和私营公司的机密文件、普通家庭的私人信件以及其他用过的、不需要的文件。
如图1所示,废纸再循环设备1具有家具般大小的尺寸,也就是说,废纸再循环设备1的大小和形状类似于诸如文件架、储物柜、桌子、复印机或个人电脑的办公设备,且主要包括如图2所示的制浆部分2、造纸部分3和控制部分4,这些部分2-4以紧凑设计的方式容纳在设备壳体5中,制浆部分2和造纸部分3的驱动源是由普通家庭交流电源驱动的驱动源。下面对所述部件进行具体描述。
I.设备壳体5
设备壳体5为如上所述的家具大小,根据使用目的和用途来适当地设计特定形状和尺寸。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的设备壳体5为方盒,其形状和尺寸类似于办公室中使用的复印机,其外周覆盖有装饰壳体盖5a。在设备壳体5的底部布置有作为移动装置的轮脚50、50、...,以便在地板上自由移动。
在设备壳体5的顶部设置有入口10a以供应废纸UP,在侧面上布置有可拆卸的再循环纸接收盘51以接收再循环纸RP、RP、...。设备壳体5的排放口112与再循环纸接收盘51相对布置,从排放口112排出的再循环纸RP、RP、...被顺次层置接收。
II.制浆部分2
制浆部分(制浆设备)2是一种处理单元,其用于通过浸软和捣碎废纸UP来制作废纸纸浆,该制浆部分2包括用于搅动、磨碎和浸软废纸UP的浸软单元6,和用于捣碎在浸软单元6中浸软的废纸UP的捣碎单元7,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浸软单元6和捣碎单元7使废纸UP循环规定的时间。
浸软单元6包括用于搅动废纸UP的搅动装置(搅动工具)8,和用于向搅动装置8供水的供水装置(供水工具)9。
搅动装置8具有搅动箱10、搅动叶轮11和驱动马达12。
图3中显示了搅动箱10,其中,在顶壁上,可关闭的入口10a布置在设备壳体5的壳体盖5a的外侧,并且搅动叶轮11可旋转地设置在搅动箱内部(位于图中底部)。
搅动箱10的内部容积根据被成批搅动的废纸UP的张数决定。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搅动箱10设计为能够通过加入大约1.5升水来搅动成批处理的A4格式的平面纸复印机(PPC)的大约8张废纸(大约32g)。
搅动叶轮11布置在搅动箱10的倾斜底面上且嵌置在一直接驱动式马达结构中,所述直接驱动式马达结构直接安装并固定到驱动马达12的旋转轴12a上,并且所述搅动叶轮11由驱动马达12正反向连续或间歇性地旋转驱动。特别地,驱动马达12为电动机,并且该驱动马达12电连接到控制部分4。
当搅动叶轮11正反向转动时,如果被搅动的所述废纸UP的尺寸为A4格式,则所述废纸UP通过搅动叶轮11反转之后正转而产生的水的喷射作用被有效分散,且可有效防止缠绕在搅动叶轮11上。
与这个作用相关,搅动叶轮11的叶片形状设计为在正转和反转之间具有不同的搅动力(扩散作用),从而实现对废纸UP、UP、...的均匀浸软和捣碎作用。
根据由初步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来确定搅动叶轮11的正反转切换时间、搅动时间和其他操作条件,所述操作条件被设置成实现废纸UP、UP、...的所需浸软和捣碎效果。
供水装置9包括白水收集箱15,和供水泵16,如图2所示的那样。白水收集箱15被用于收集在造纸部分3中过滤并脱水而来的白水W(由造纸过程中的造纸网过滤的极低浓度的纸浆水),收集在白水收集箱15中的白水W作为搅动用水由供水泵16供给到搅动装置8的搅动箱10中。
如下文所述,供水装置9还起到纸浆浓度调节装置(纸浆浓度调节工具)35的浓度调节用的供水器(用于浓度调节的供水装置)的作用,为此,一用于浓度调节的供水泵17将白水收集箱15中的白水W供给到浓度调节箱36中而作为浓度调节用水。参考数字18和19是设置在白水收集箱15中的相应下限水位浮子开关和上限水位浮子开关。
在搅动装置8中,从设备壳体5的开口或入口10a装填到搅动箱10中的废纸UP、UP、...通过搅动叶轮11在驱动马达12驱动下的正反向旋转在来自供水装置9的水W中进行规定时间(在所示情况中为3-5分钟)的搅动,并被浸软和捣碎,且被转化成废纸纸浆UPP。
捣碎单元7具有至少一个捣碎机,在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显示了一个捣碎机20。
捣碎机20对在浸软单元6中浸软在废纸UP加压并将其捣碎,且对废纸UP上的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进行研磨而研磨成末。
捣碎机20主要包括相对运动的多个(在该实施例中为两个)捣碎构件21、22,所述捣碎构件21、22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特别地,捣碎机20包括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相连通的捣碎箱23,捣碎构件21、22可相对运动地布置在捣碎箱23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一驱动源24用于驱动捣碎构件21、22的相对运动。
如图5所示,在捣碎机20中,捣碎构件21、22为相对运动的盘,更具体地说,上捣碎构件21是固定的,而下捣碎构件22是可转动的。
捣碎箱23具有上下分离的结构以在上箱23a和下箱23b相互接合而形成的封闭圆筒形状中容纳成对的捣碎构件21、22。捣碎箱23具有在上箱23a的顶部中心开口的进料口25和在下箱23b的圆筒形侧面中开口的出料口26,所述进料口25和出料口26相连以借助于图中未显示的管子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相连通。尽管图中未特别显示,但进料口25与搅动箱10的底部位置相连通,而出料口26与搅动箱10的上部位置相连通。
固定侧的上捣碎构件21通过适当的固定装置而被固定在上箱23a的顶部内侧,可旋转的下捣碎构件22跨微小的捣碎间隙A与固定侧的捣碎构件21同心相对布置。
可旋转的捣碎构件22整体性地布置在旋转台28上,旋转台28的旋转支撑轴28a借助于捣碎箱23底部中的开口27而与捣碎箱23的外侧相对而被直接固定到作为直接驱动式马达结构中的旋转驱动源的驱动马达24的旋转轴24a上,所述开口27位于下箱23b的底部的中心。特别地,该驱动马达24为电动机,且该驱动马达24与控制部分4电连接。
形成所述微小捣碎间隙A的两个捣碎构件21、22的相对侧21a、22a相协作而形成捣碎作用表面。这些相对的捣碎作用表面21a、22a为具有由粘合材料接合在一起的许多研磨粒子的研磨石表面,这两个捣碎作用表面21a、22a形成在朝着相对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如图4所示,且在所述捣碎作用表面之间形成锥形的捣碎间隙A。
在固定侧的捣碎构件21的捣碎作用表面21a的中心位置处形成有入口29以与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同心地相连通,在两个捣碎构件21、22的捣碎作用表面21a、22a的外周缘21b、22b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30而作为与捣碎箱23的出料口26相连通的出口。
与此相关,在旋转捣碎构件22的捣碎作用表面22a中以相等的间隔在周向上布置多个导引肋31、31、...。此外,多个叶片32、32、...在用于支撑旋转捣碎构件22的旋转台28的外周上以相等的间隔在周向上布置。通过旋转捣碎构件22的转动,所述多个导引肋31、31、...用于将废纸纸浆UPP从所述入口流入捣碎间隙A而到达所述出口30,所述多个叶片32、32、...用作为泵而将废纸纸浆UPP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从所述出口30朝着捣碎箱23的出料口26压出。
捣碎间隙A的缝隙被设定为大约0.05mm-0.8mm。通过相对转动捣碎箱23的上箱23a和下箱23b并使结合部分前后移动可精细地调整捣碎间隙A的缝隙。在根据使用目的而对捣碎间隙A的缝隙进行精细调整时,在捣碎作用表面21a、22a的配合作用中可得到依赖于设备机械结构的强度和驱动力的较高压力和滑动作用力。另外,通过调节捣碎间隙A的缝隙,也可适当地调节捣碎单元7的捣碎速度(捣碎时间)。
在通过驱动马达24而将旋转捣碎构件24在固定的捣碎构件21上旋转和驱动的状态下,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供应至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的废纸纸浆UPP从入口29流至捣碎间隙A、穿过捣碎间隙A并接受通过相对转动的捣碎作用表面21a、22a所施加的加压作用和捣碎作用,并通过捣碎箱23的出料口26从出口30返回至搅动箱10(参见附图4和图5中由箭头所指示的流动路径)。
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和出料口26通过开启装置打开和关闭。开启装置的具体结构在图中未显示,但可使用任何常规的手动或自动开启阀。在停止捣碎单元7的操作时,开启阀关闭进料口25和出料口26,从而阻止废纸UP或废纸纸浆UPP从搅动装置8的搅动箱10进入捣碎箱23中,且在启动捣碎单元7的操作时,所述开启阀打开进料口25和出料口26,从而允许废纸UP或废纸纸浆UPP在搅动箱10和捣碎箱23之间进行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当同时驱动浸软单元6和捣碎单元7时,捣碎箱23构成一纸浆涡旋箱以允许废纸纸浆UPP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一起循环,通过循环箱10、23流动且循环的废纸纸浆UPP顺次且反复地接受由浸软单元6施加的搅动和浸软作用、由捣碎单元7施加的加压和捣碎作用以及墨水研磨和研磨成末作用。换句话说,在捣碎箱23中处理的废纸纸浆UPP通过捣碎作用表面21a、22a的加压、捣碎、墨水研磨和研磨成末作用而被排放到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中,且在搅动箱10中由搅动叶轮11均匀搅动并再次被供应至捣碎单元7的捣碎箱23中,当将该工艺过程重复进行适当的多次时,纸浆涡旋箱10、23中的废纸纸浆UPP就通过浸软、捣碎、墨水研磨和研磨成末作用而被均匀处理。这样,就在后一阶段中的造纸部分3中制作并再生出用于废纸RP的适当的纸强度,并得到具有高洁白度的再循环纸RP(与脱墨水工艺具有相同的效果)。
在搅动箱10的下游侧布置有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该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被设置成适当调节在搅动箱10中制作的废纸纸浆UPP的浓度。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包括:对在搅动箱10中制造的废纸纸浆UPP进行储存的浓度调节箱36,和用于向浓度调节箱36供水的、进行浓度调节用的供水单元(用于浓度调节的供水装置),供水装置9也被用作如上所述浓度调节用的供水单元。
浓度调节箱36的内部容积根据在搅动装置8中成批处理的废纸UP的张数(重量)而确定。在所示实施例中,浓度调节箱36被设计成其容积足以调节与成批处理大约8张(大约32g)上述A4格式废纸UP的能力相应的废纸纸浆UPP的浓度。
与此相关,排泄口10b设置在搅动装置8的搅动箱10的底部,排泄口10b由图中未显示的排泄阀打开和关闭。特别地,排泄阀是电磁阀,并且电连接至控制部分4。
下面对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的具体浓度调节方法进行解释。在浓度调节箱36中,水W从用于进行浓度调节的供水装置9添加到在搅动箱10中成批制造的废纸纸浆UPP的整个体积中,直至废纸纸浆UPP和水W的总容积达到规定的量,从而制备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PS。根据初步实验的数据,考虑到如下所述的造纸部分3中的造纸能力,确定了待调节的纸浆悬浮液PS的目标浓度,所述目标浓度在所示示例中设定为大约0.1%。参考数字30是设置在浓度调节箱36中的浮子开关,其在浓度调节箱36中的纸浆悬浮液PS的量(废纸纸浆UPP和水W的总体积)达到规定量时检测水位。
因此,在浓度调节箱36中,在搅动箱10(和捣碎箱20)中制造的废纸纸浆UPP的总体积通过重力从搅动箱10的排泄口10b落入并供给到浓度调节箱36中,白水W从进行浓度调节用的供水单元9添加到废纸纸浆UPP中直到规定值(由浮子开关30检测),废纸纸浆UPP的浓度被调节,从而制备出具有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PS。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对于废纸纸浆UPP的总体积(大约32克废纸UP+1.5升水W)来说,从进行浓度调节用的供水单元9加入稀释水W,废纸纸浆UPP和水W的总体积(总重量)控制为32升,从而制备了浓度约为0.1%(目标浓度)的纸浆悬浮液。调节完浓度的纸浆悬浮液通过第一悬浮液供给泵31在接下来的工艺中送至造纸部分3的纸浆供给箱85。
当废纸纸浆UPP从搅动箱10的排泄口10b落入并供给到浓度调节箱36中时,水W由供水泵16从供水装置9供给,搅动叶轮11由驱动马达12驱动,并且搅动箱10的内部被清洗。
因此,供水装置9的供给水源是被收集到白水收集箱15中的、在造纸部分3中脱水而来的白水W,换句话说,脱水出来并收集在造纸部分3中的全部白水W在捣碎单元6的搅动装置8和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之间进行循环并被再次利用。
III.造纸部分3
造纸部分3是用于将在捣碎单元6中制造的废纸纸浆UPP来制造再循环纸RP的处理单元,其包括造纸网运送机40、脱水辊41和烘干带运送机42。
造纸网运送机40是将来自制浆部分2的捣碎单元6的含水W和废纸纸浆UPP的纸浆悬浮液PS制作湿纸的场所,其包括网状环形带45、驱动马达46和纸浆供应单元47。
网状环形带45用于输送纸浆悬浮液PS同时进行处理,特别地,它是由具有规定宽度的造纸网结构的板构件连接而成的规定长度的环结构的环形带。所述规定宽度设定得略大于用纸浆悬浮液PS制造的再循环纸RP的宽度尺寸。造纸网结构的板构件由能够通过造纸网结构无数的网格适当过滤纸浆悬浮液PS并使其脱水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优选地包括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注册的贸易名称通常称作尼龙)和不锈钢(SUS)和其他抗腐蚀性优异的材料,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环形带45由PET制成。所述规定长度足够长以相对于网状环形带45的运行速度加工适当重量的纸浆悬浮液PS,并且其尺寸设定为容纳在位于设备壳体5中的造纸网运送机40的容纳空间中。
如图2和图6所示,网状环形带45通过驱动辊65、随动辊66、支撑辊67、脱水辊70和初级脱水辊74可旋转地悬置和支撑,并且通过驱动辊65驱动并连接至驱动马达46。
特别地,用于驱动网状环形带45的驱动马达46是电动机,并电连接至驱动部分4。所述驱动马达46也被用作下文所述的脱水辊41和烘干带运送机42的驱动源,随后将描述通常使用的结构或驱动耦合机构。
纸浆供应单元47是用于将来自捣碎单元6的纸浆悬浮液PS供应到网状环形带45上的场所,特别地,所述纸浆供应单元47将纸浆悬浮液PS均匀供给并散布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表面上。
图8和9中显示了纸浆供应单元47的具体结构。在该纸浆供应单元47中,网状环形带45布置在朝着运行方向向上倾斜的斜坡中,造纸框架78和分隔构件79布置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和下侧位置上。
造纸框架78滑动布置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并且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U形主体框架80和溢流箱81,所述主体框架在前端即在网状环形带45运行方向的前端平面敞开,所述溢流箱81设置在主体框架80的后端。
主体框架80被设置成使得其下端80a可以在倾斜运行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滑动,主体框架80的内部宽度尺寸(见图8)设定为将被生产的再循环纸RP的宽度尺寸。
溢流箱81整体固定到主体框架80的后端,其前壁顶边81a为水平并笔直形成的溢流部分,在溢流箱81中,悬浮液进给管线90的进给开口90a相对地设置,所述悬浮液进给管线用于供应纸浆供给箱85的纸浆悬浮液PS。
来自悬浮液进给管线90的纸浆悬浮液PS被供给并储存在溢流箱81中,当溢流箱81注满纸浆悬浮液PS时且在进一步供应纸浆悬浮液PS的情况下,纸浆悬浮液PS如图9中的箭头所示从溢流箱81的溢流部分81a溢流,并向下流到如下所述的分隔构件79的平板构件82上。
分隔构件79滑动设置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下侧,并且如图7和8所示,具有由多个框架构件79a、79a......构成的排放百叶窗结构,还具有用于滑动支撑网状环形带45下侧的全部宽度的形状和尺寸,所述百叶窗结构底部端的位置由平板构件82封闭。
平板构件82设置在与造纸框架78的溢流箱81相对应的位置处,特别地,如图9所示,它设置在对应于从溢流箱81溢流的纸浆悬浮液PS流下位置,因此,位于网状环形带45中纸浆悬浮液PS的流下供给位置处的网格由平板构件82保持为封闭状态。
在纸浆供应单元47的上游侧,纸浆供给箱85设置为将纸浆悬浮液PS供应至纸浆供应单元47中。
储存在纸浆供给箱85中的纸浆悬浮液PS由下限水位浮子开关87和上限水位浮子开关88检测,并通过第二悬浮液进给泵(悬浮液进给泵)89连续供给到纸浆供应单元47的溢流箱81中。
因此,储存在纸浆供给箱85中的纸浆悬浮液PS通过第二悬浮液进给泵89供给到纸浆供应单元47的溢流箱81中,供给到溢流箱81中的纸浆悬浮液PS从溢流箱81溢流,并如图8和9所示向下流到平板构件82上。
纸浆悬浮液PS通过造纸框架78的主体框架80和分隔构件79配合产生的保持作用均匀散布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上,并在保持由主体框架80规定的宽度尺寸的同时通过网状环形的45沿箭头方向的运行作用与网状环形带45一起输送,并且通过网状环形带45网格的重力过滤作用脱水,从而制成湿纸RP0。通过过滤和脱水得到的白水W(在造纸工艺中由造纸网过滤的极低浓度的纸浆水)被收集到如上所述的供水装置9的白水收集箱15中。
在纸浆供应单元47中,网状环形带45的运行位置被支撑而使得运行位置可以是横向水平的,即,位于垂直于网状环形带45运行方向的部分的上侧轮廓线可以为水平状态。利用这种配置,通过主体框架80和分隔构件79的配合,可以有效地防止纸浆悬浮液PS的保持状态在横向宽度方向上出现偏差,并且所调节的湿纸RP0的厚度在横向宽度方向上是均匀的,使得整个纸表面的厚度均匀。
脱水辊41是用于挤压网状环形带45上的湿纸RP0并使其脱水的场所,所述脱水辊41位于造纸网运送机40和如下所述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运送机42的接合处。
特别地,如图2和6所示,位于下游侧的烘干带运送机42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和位于上游侧的造纸带运送机40的网状环形带45布置为上下层,光滑表面环形带95和网状环形带45的上下邻接部分形成所述接合处,脱水辊单元41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网状环形带45和光滑表面环形带95。
脱水辊41、脱水辊70、压辊71和驱动马达72是主要部件,初级脱水辊74和阻浆辊75是辅助部件。
脱水辊70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45,特别地,所述脱水辊70由高硬度材料的圆柱形辊70a和由卷绕在圆柱形辊70a外周上的具有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多孔材料制成的脱水层70b制作而成。脱水层70b由亲水性、吸水性及水保持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材料为具有细小且连续的小孔并且柔性良好的多孔材料。脱水层70b在圆柱形辊70a上的卷绕结构包括将较厚脱水层70b在圆柱形辊70a的外周上缠绕一圈或者将圆柱形脱水层70b安装在圆柱形辊70a外面的单层结构,或者是将薄圆柱形脱水层70b在圆柱形辊70a的外周上缠绕多层的多层结构。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脱水辊70为单层结构,即由具有微米尺寸的极其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细小多孔连续泡沫材料制成的脱水层70b安装在由不锈钢制圆柱形辊70a的圆柱形外周上而形成的单层结构。
如下文所述,压辊71从上侧碾压并挤压烘干带运送机42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上侧。特别地,该压辊71是由高刚性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辊。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压辊71为不锈钢圆柱形辊。
脱水辊70和压辊71特别地被驱动并连接到单个驱动马达72上,这两个辊子70、71以联锁的方式转动并被驱动。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辊70、71被旋转控制,这样,两个辊70、71的外周以较小的转速差在网状环形带45和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接触表面(网状环形带45的下侧和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上侧)上相互碾压并接触,而在其外周之间以压紧的状态进行碾压和挤压。
更特别地,压辊71的转速被设置成稍微大于脱水辊70的转速,并由此将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运行速度设置成大于网状环形带45的运行速度。在这种配置中,如下所述,当由脱水辊41挤压和脱水的湿纸RP0被碾压且从下侧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运输至上侧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下侧时,对湿纸RP0施加张紧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湿纸RP0产生皱褶。
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驱动马达72通常与如下所述的造纸网运送机40的驱动马达46一起使用。
通过驱动马达72(46)的驱动,两个辊70、71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两个带45、95而使其处于压紧状态,网状环形带45上湿纸RP0所含的水分M通过网状环形带45被脱水辊70所吸收和脱水。挤压并被脱水而来的白水W被收集在供水装置9的白水收集箱15中。
通过参考图10A对具体的挤压及脱水机构进行解释。通过两个辊70、71的转动,网状环形带45和在其上侧上具有湿纸RP0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在两个辊70、71之间被引导且湿纸RP0插入到它们之间,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95和网状环形带45从上下侧被碾压并挤压而处于压紧状态。因此,在湿纸RP0中所含的水分M被挤出至两个辊70、71的上游侧(图中的右侧),但由于上侧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具有无孔的光滑表面,因此,被挤出的水分M全部穿过下侧和网状环形带45中的细小且连续的小孔,且为脱水辊70的脱水层70b所吸收。
设置初级脱水辊74和阻浆辊75用于辅助脱水辊41中的压辊71和脱水辊70的挤压及脱水作用。
如图2所示,初级脱水辊74被布置成通过在脱水辊41的上游侧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45而对网状环形带45施加张力。
初级脱水辊74具有与脱水辊70相似的特殊结构,所述初级脱水辊74包括:由高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辊74a;和由卷绕在圆柱形辊74a外周上的具有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多孔材料制成的脱水层74b。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的初级脱水辊74为单层结构,即由具有微米尺寸的极其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细小多孔连续泡沫材料制成圆柱形脱水层74b安装在由不锈钢制圆柱形辊74a的圆柱形外周上而形成的单层结构。
均匀散布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上并且与网状环形带45一起输送的湿纸RP0通过网状环形带45进行过滤和脱水,并且通过初级脱水辊74进行吸收和脱水,从而初步地辅助压辊71和脱水辊70的挤压和脱水作用。
如图2和10B所示,阻浆辊75布置成在脱水辊41的上游侧附近,通过从上侧碾压并挤压光滑表面环形带95而使光滑表面环形带95压紧位于下侧网状环形带45上的湿纸RP0。
现在参照图10B,当网状环形带45和其上侧安放有湿纸RP0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被脱水辊70和压辊71从上下侧以压紧的状态碾压并挤压时,湿纸RP0中所含的水分M被挤压到两个辊70、71的上游侧(图中右侧),同时也将由于脱水辊70的前面的挤压和脱水作用而保持的水分M挤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如果在两个辊70、71的上游侧附近不设置阻浆辊75,位于上侧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与位于下侧的网状环形带45的交叉角度(两个辊子70、71的压紧点的相交处由两个带45、95所包围的角度)相对较大,由此位于上侧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与处于下侧的网状环形带45上的湿纸RP0分开。这样,湿纸RP0中所含的被挤压到两个辊70、71上游侧的水分和保持在脱水辊70中的水分的总水分M中的一部分M′不能通过网状环形带45为脱水辊70所吸收,而可以为湿纸RP0所吸收,所述湿纸RP0可能返回到浆料状态。
如果上侧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和下侧的网状环形带45的交叉角度不是较大,则不会产生这种问题,从而可省略阻浆辊75的安装。
通过脱水辊单元41进行挤压和脱水的湿纸RP0从处于下侧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被传送并碾压到处于上侧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下侧,与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一起输送,通过烘干带运送机42进行烘干。
这种传送作用被认为是由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光滑表面结构所引起。即,上侧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表面为具有许多连续细小孔的粗糙表面,而上侧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表面为不具有孔的光滑表面,因此,稍微含有水分的湿纸RP0通过光滑表面环形带95表面上的表面张力而被吸附。
如上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网状环形带45的运行速度,当从处于下侧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在上侧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下侧上输送和碾压由脱水辊41挤压和脱水的湿纸RP0时,由于通过速度差对湿纸RP0施加张力,因此湿纸RP0不会产生皱褶,而使被平顺地传送到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
烘干带运送机42安装在如下场所,即在造纸网运送机40中的造纸工艺之后对在将脱水辊41中挤压和脱水的湿纸RP0进行烘干后得到再循环纸RP的场所,所述烘干带运送机42包括光滑表面环形带95、驱动马达96和加热及烘干单元97。
光滑表面环形带95用于在加热和烘干湿纸RP0的同时输送湿纸RP0,特别地,它是由具有规定宽度的光滑表面结构的光滑板材连续形成的具有规定长度环的环形带。
所述规定宽度略大于在网状环形带45所生产的再循环纸RP的宽度。光滑表面结构的板材料可被加工成在湿纸RP0一侧上的适当的光滑表面,从而承受如下所述的加热及烘干单元97的加热作用,优选地,所述板材料由弹性的耐热材料制成,例如氟塑料或不锈钢,并且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使用了氟塑料带。所述规定长度足够长以将湿纸RP0加热和烘干成成品的再循环纸RP,并且所述规定长度被设置成足以被容纳在位于设备壳体5中的烘干带运送机42的容纳空间中的尺寸。
如图2和6所示,光滑表面环形带95通过驱动辊100、随动辊101、102、压辊71、阻浆辊75、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和初级脱水辊74可转动地被悬挂和支撑,并且通过驱动辊100由驱动马达96连接并驱动。
用于驱动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驱动马达96通常用作如上所述的造纸网运送机40和脱水辊41的驱动源,图6中显示了共用结构或称为驱动联接机构。
在图6中,参考数字105为动力传动齿轮,数字106为链轮,数字107为在链轮106、106之间使用的动力传动链,并且数字78为动力传动轴。
因为驱动源为单个的驱动马达96,所以将动力传动齿轮105、105......和链轮106、106......的传动比确定成使所有的驱动辊100、随动辊101、102、压辊71、阻浆辊75、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和初级脱水辊74以基本相同的周向速度碾压并接触光滑表面环形带95。
加热及烘干单元97是用于加热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并使其烘干的场所,并且包括加热板109,所述加热板109作为加热单元布置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运行路径上的位置处。
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的加热板109设置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运行路径的水平运行部分上,更特别地,其设置为与湿纸RP0保持侧的上侧相对的一侧相接触,即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下侧上。因此,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通过由加热板109加热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间接加热并烘干。
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运行路径上,设置两个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特别地,所述两个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运行路径的运行部分中平行设置为与加热板109相对。
两个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连续地碾压并压紧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并且将与光滑表面环形带95表面相接触的湿纸RP0的一侧和相对侧加工成适当的光滑表面。
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但是可以根据用途适当地增加或减少光滑表面精轧辊的数目。
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加热及烘干单元97的下游侧,设置分割构件110。特别地,分割构件110为阻热弹性刮刀,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的分割构件110是由厚度大约为0.1-3毫米的弹性及可变形的不锈钢板制成,其外周上镀有特弗隆(Teflon)(注册商标),并且其底端支撑在固定侧(未显示),其前端边缘110a弹性抵靠并停留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表面上。
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烘干并输送的纸即再循环纸RP由分割构件110的前端边缘110a与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保持侧顺次分开。
就此而言,在分割构件110的下游侧,即,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运行路径的末端位置或在烘干带运送机42的末端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从光滑表面环形带95分离的再循环纸RP切割至规定尺寸和形状(在图中只显示了长度)的尺寸刀具111。图中没有特别显示尺寸刀具111,但其可通过已知的结构来实现,例如双面切割机,或由螺线管控制的闸刀式切纸机。
与光滑表面环形带95分开的再循环纸RP由尺寸刀具111切割规定长度(在所述优选实施例中为A4格式的竖向尺寸),而得到适当大小的再循环纸RP,并从设备壳体5的排出口112排出。借助于接近开关、编码器和其他传感器来测量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带进给速度以实现切割成规定长度,。
IV.控制部分4
控制部分4自动控制相互配合的捣碎部分6和造纸部分3的驱动部件的动作,并且特别地由包括CPU、ROM、RAM、和输入/输出(I/O)端口的微型计算机构成。
控制部分4存储用于连续执行制浆部分2的制浆程序和造纸部分3的造纸程序,还通过键盘或选择输入设置而最初存储不同的数据,包括捣碎单元6中的搅动装置8的驱动时间、供水装置9的操作时间、造纸部分3中的运送机40、42的运行速度、加热及烘干单元97的驱动时间和尺寸刀具111的操作时间。
不同的装置电气连接到如上所述的控制部分4上,例如浮子开关18、19、30、87、88和驱动单元12、16、31、46(72、96)、89、105、111,并且控制部分4根据测定值和数据控制驱动单元12、16、31、46(72、96)、89、105、111。
具有这种配置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在接通电力时启动,控制部分4以相互关系自动控制这些驱动单元,并且执行随后的工艺过程。这样,装填到废纸再循环设备1中的废纸UP、UP......在浸软单元中被浸软,从而有效防止了印制在废纸UP中的机密信息或私人信息的泄漏,在造纸部分3中处理废纸纸浆UPP,从而制造再循环纸RP。
i)加热及烘干单元97的加热板109开始加热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随后自动保持该规定温度。
ii)浸软单元7开始操作,将规定量的水W从供水装置9供给到搅动装置8的搅动箱10中。所述规定量为用于浸软并捣碎装填到搅动箱10中的废纸UP、UP......的最小需要量(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为大约1.5升),供水泵16的供水时间由定时器控制。
iii)废纸UP、UP......以规定张数(该容量由设备1的处理能力决定,或者在所示实施例中为大约8张A4格式纸或约为32克)从搅动装置8的入口10a装填,接通开关,搅动装置8开始工作,搅动叶轮11通过定时器操作以规定时间(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为3-5分钟)反复正转和反转,这样,废纸UP、UP......被浸软和捣碎,并制备废纸纸浆UPP。
iv)通过规定时间的搅动叶轮11定时操作,废纸UP、UP......变成废纸纸浆UPP,捣碎单元7也开始工作,捣碎机20的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和出料口26打开,捣碎构件21、22的旋转捣碎构件22开始转动。
因此,由捣碎箱23和搅动箱10形成纸浆涡旋箱,由搅动叶轮11浸软并捣碎的废纸纸浆UPP流入捣碎箱23并在从旋转中心开始的外周方向中流动而流经捣碎构件21、22的捣碎间隙A;接受捣碎单元7的加压、捣碎、墨水研磨和研磨成末作用;返回到搅动箱10中;在纸浆涡旋箱10、23中循环,并由浸软单元6施加搅动和浸软作用、由捣碎单元7施加加压作用、捣碎作用、墨水研磨作用和研磨成末作用顺次及反复处理规定的时间,将废纸纸浆UPP捣碎直至达到使纸在后续造纸部分3中循环的适当的纸张强度。
v)当废纸纸浆UPP被充分捣碎时,捣碎单元7的操作停止,搅动装置8的排泄阀打开,搅动箱10中的废纸纸浆UPP全部体积排入浓度调节箱36中。
在这种情况下,还出于清洁搅动箱10的目的,在废纸纸浆UPP排放过程中间,将水从供水装置9供给到搅动箱10中,搅动叶轮11旋转。排泄阀的开启、清洗水的供给以及搅动叶轮11的旋转均由定时器顺序控制。
vi)在将废纸纸浆UPP排放到浓度调节箱36中的同时或者在排放之后,将白水W从浓度调节用的供水单元9添加到浓度调节箱36中。连续供给白水W直到浓度调节箱36中的浮子开关30经由检测到规定水位而被致动。通过添加白水W来调节废纸纸浆UPP的浓度,从而制备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PS。
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向废纸纸浆UPP的总量(大约32克废纸UP+1.51升水W)中添加白水W直到浓度调节箱36中的水量变成30.5升,即,废纸纸浆UPP和水W的总体积(总量)变为32升,从而将纸浆悬浮液PS的浓度调节到约为0.1%。
vii)当在浓度调节箱36中完成纸浆悬浮液PS的浓度调节时,浮子开关30接通,第一悬浮液供给泵31开始操作,将几乎全部的体积供给到纸浆供给箱85中。这种全部体积的供给也由定时器操作控制。
当纸浆悬浮液PS正供给到纸浆供给箱85中时,白水收集箱15中的水不会供给到浓度调节箱36中(防止已调节的浓度改变)。
viii)当纸浆供给箱85中的下限水位浮子开关87(设置成与为开始造纸过程所必需的最小水量的水位相对应)接通时,驱动电机46(72、96)被驱动,从而启动网状环形带45的驱动而开始造纸过程,纸浆供给箱85中的纸浆悬浮液PS通过第二悬浮液进给泵89供给到纸浆供给单元47的溢流箱81中。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供应纸浆悬浮液PS到纸浆供给单元47中的时间,驱动马达46(72、96)通过规定的时间延迟而驱动,网状环形带45延迟运转。
驱动马达46(72、96)不仅用作网状环形带45的驱动源,而且也用作脱水辊41的辊子70、71的旋转驱动源、烘干带运送机42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运转驱动源、以及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的旋转驱动源,因此它们以配合的方式同时被驱动。
ix)供给到溢流箱81中的纸浆悬浮液PS从溢流箱81溢流,向下流到分隔构件79的平板构件82上,并且通过造纸框架78的主体框架80与分隔构件79的配合保持作用而均匀散布到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上。同时,通过网状环形带45的运转作用,散布的纸浆悬浮液PS通过被网状环形带45拖拽而输送,同时保持由主体框架80所限定的宽度L,并且通过网状环形带45的网格进行过滤和脱水,从而制成湿纸RP0。
通过网状环形带45过滤和脱水而来的白水W收集到供水装置9的白水收集箱15中,且进行循环并再次使用。
x)与网状环形带45一起输送的湿纸RP0被供应给初级脱水辊74,在初级脱水辊74处湿纸RP0的位置从倾斜的运行状态转换为水平运行状态,通过与初级脱水辊74的吸水作用相配合所产生的复合与协同作用而进一步轻微脱水,并通过阻浆辊75的挤压作用来处理,并且被保持在网状环形带45和光滑表面环形带95之间的同时送至脱水辊单元41中。
xi)在脱水辊单元41中,湿纸RP0通过阻浆辊75的挤压作用而保持在网状环形带45和光滑表面环形带95之间,且在脱水辊70和压辊71之间穿过,同时从上下侧被处于压紧状态的两个辊子70、71碾压和挤压。因此,通过图6(b)中所示的挤压和脱水机构以及如上所述的阻浆辊75的初始辅助作用使湿纸RP0脱水至规定的含水量。
xii)由脱水辊单元41挤压和脱水的湿纸RP0被发送至脱水辊41的下游位置,并从位于下侧的网状环形带45传送到位于上侧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而被碾压,然后与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一起输送,通过烘干带运送机42的加热板109进行加热和烘干,从而制成再循环纸RP。
同时,通过设置在加热板109相对侧而靠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两个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连续地碾压并挤压湿纸RP0或再循环纸RP,与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表面接触的那一侧表面的相对侧表面被精加工成适当的平滑表面。
xiii)由两个光滑表面精轧辊103、103进行表面加工的再循环纸RP以固定状态保持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表面上,利用分割构件110的前端边缘110a使其与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保持侧连续地分开,并被尺寸刀具111切至规定长度,并作为规定形状和尺寸的再循环纸RP从设备壳体5排出口112排出。
xiv)当纸浆供给箱85中的纸浆悬浮液PS从用于开始造纸过程所必需的水位减少时(几乎空态),下限水位浮子开关87断开,通过第二悬浮液进给泵89进行的纸浆悬浮液PS的供给停止,驱动马达46(72、96)也停止,从而使造纸过程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马达46(72、96)在必需的时间延迟后停止,以便完成在造纸过程中的纸浆悬浮液PS全部作为再循环纸RP从排出口112的排出。
xv)回到步骤iii),废纸UP、UP、......以规定的张数额外装填(装填容量由设备1的处理能力决定,或者在所示实施例中,大约8张A4格式纸或约32克),开关再次接通,顺序执行步骤iv)到xiv)。
这些步骤显示了进行废纸制浆和废纸的循环所必需的操作,实际操作由安全措施及联锁控制器所保护。
因此,具有这种配置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获得以下效果,其不仅可以安装在大办公室中,而且可以安装在小商店或普通家庭的房间中,实现了环保并且运行成本低,能够防止机密信息、私人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泄漏,并确保了高机密性。
(1)在家具大小的设备壳体5中,该设备包括有:制浆部分2、造纸部分3和控制部分4,所述制浆部分2用于通过浸软和捣碎废纸UP来制作废纸纸浆UPP,所述造纸部分3通过处理在制浆部分2制作的废纸纸浆UPP来制造再循环纸RP,所述控制部分4通过制浆部分2和造纸部分3的联锁来对其进行驱动和控制,因此,废纸UP可以在初始源处再循环,从而减少了对废纸UP的处理,垃圾问题得以解决,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
特别地,私人和机密性废纸UP的再循环由于机密问题而不被支持,但是通过将废纸UP在初始源处再循环,可有效利用资源。
(2)因为起到与安装在造纸厂或废纸再循环工厂中的大型系统相同作用的紧凑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安装在废纸UP的初始源处,因此,在小商店或普通家庭中也可以以闭合回路使废纸UP连续再循环,从而可以节省收集、运输费用和焚烧及其他成本,并且极为经济。
(3)所述捣碎机20包括制浆部分2的捣碎单元7,该捣碎单元7通过其捣碎作用表面21a、22a压紧和捣碎废纸UP并将将墨水在废纸UP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只需要城市水厂提供的饮用水,而不需要在大型废纸再循环系统例如造纸厂和废纸再循环工厂中使用的任何特殊脱墨水制剂和其他化学制品。
也就是说,废纸UP上的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由捣碎机研磨成末,只有数不清的小污点象不规则点状图案(例如,每平方毫米4-30个点,或平均约为8个点)似的分散在再循环纸RP中,这样从视觉上可实现具有很淡色彩的平面纸,或者从非常近的距离处,可实现细小的不均匀点式图案,从而得到具有高洁白度的再循环纸RP,这样就实现了脱墨水的效果。
在不利用专用化学制剂的情况下,只利用水龙头中的清水就可进行废纸UP再循环,这样就不存在在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能容易地满足环境保护的规定,提供一种环保的废纸再循环系统。
(4)所述制浆部分2包括用于搅动和磨碎废纸UP的浸软单元6,和用于捣碎在浸软单元6中被浸软的废纸UP的捣碎单元7,所述废纸纸浆UPP在浸软单元6和捣碎单元7之间循环,因此可以根据用途对废纸纸浆UPP进行有效捣碎,可以获得最优的捣碎效果,从而制造高质量的再循环纸RP。
(5)借助于制浆部分2来浸软和捣碎废纸UP并制作废纸纸浆UPP,废纸UP被捣碎至纤维级(成为纸浆),印制的符号和图案被完全破坏掉而不能再恢复。这样可可靠地防止印制符号和图案的机密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泄漏,从而确保了高度机密性。
(6)此外,所述设备为紧凑的并且可以安装在大型办公室、小商店或普通家庭,从这种观点看,也可以可靠地防止机密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泄漏。
(7)制浆部分2中使用的水W是在脱水后在水循环系统中从造纸单元3中收集的水,制浆部分2和造纸部分3的驱动源是由普通家庭交流电源驱动的驱动源,从而实现环保、低运行成本及经济的目的。
(8)由于安装在废纸UP初始源处,制浆部分2将废纸UP浸软成废纸纸浆UPP,造纸部分3将废纸纸浆UPP制造成再循环纸RP,因此印刷在废纸上的符号和图形信息不会扩散到废纸UP初始源处以外,从而可靠地避免了机密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泄漏,从而保证高度的机密性且可有效地利用资源。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本优选实施例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不存在将不同的信息从封闭的使用机构(例如,学校、医院、政府办公室、法律公司、专利办公室、普通家庭)向外散布的风险。
换句话说,在使用传统粉碎机的情况下,即使废纸被切成小片并且印刷的符号和图形不易读取,且切碎的纸片被焚烧,但不能完全避免向外散布。从这一方面来说,废纸可以被储存在内部仓库中,但是需要这种储存位置,而且资源只能被利用一次而不能被有效使用。
相比之下,利用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印制在废纸上的信息不会被散布到封闭系统之外,且可以有效利用资源。
优选实施例2
图11-14(14A,14B)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捣碎单元7的结构进行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本优选实施例的捣碎单元7具有一个捣碎机120。
如图11所示,捣碎机120主要包括跨微小捣碎间隙A相对布置且相对运动的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两个)捣碎构件121、122。
捣碎构件121、122为相对转动的盘,上侧捣碎构件121是固定的,而下侧捣碎构件122是可转动的。
也就是说,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固定的上捣碎构件121通过适当的固定装置而被固定在上箱23a的顶部内侧,可旋转的下捣碎构件122跨微小的捣碎间隙A与固定的捣碎构件121同心且可转动地相对布置。可旋转的捣碎构件122整体性地布置在旋转台28上,旋转台28的旋转支撑轴28a被直接固定到驱动马达24的旋转轴24a上,,从而形成一直接驱动式马达结构。
形成所述微小捣碎间隙A的两个捣碎构件121、122的捣碎作用表面121a、122a为其上布置有多个捣碎槽124、124、......的平坦面,在所述平坦面上形成的捣碎间隙A是以较近的距离在捣碎作用表面121a、122a之间形成的,如图11所示。
所述捣碎槽124、124、......是用于提高捣碎作用表面121a、122a的热膨胀系数的机构,其形成如图12A、12B或14A所示的不同图案。捣碎槽124、124、......的截面形状如图13A、13B、13C、13D和14B所示也是不同的。
用于捣碎作用表面121a、122a即捣碎构件121、122的材料包括陶瓷、不锈钢、铝、玻璃、瓷、氯乙烯、木材及其他材料,从捣碎构件121、122和捣碎机120的耐久性的角度来说,不锈钢或硬金属是优选的。
捣碎间隙A的缝隙被设定为大约0.05mm-0.8mm。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通过相对转动捣碎箱23的上箱23a和下箱23b并使结合部分前后移动可精细地调整捣碎间隙A的缝隙尺寸。
在具有这种配置的捣碎机120中,当通过驱动马达24来旋转和驱动可转动的捣碎构件122时,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供应至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的废纸纸浆UPP从入口29流入捣碎间隙A、穿过捣碎间隙A并接受通过相对转动的捣碎作用表面121a、122a所施加的加压作用和捣碎作用、将由墨水在废纸UP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进行研磨并研磨成末、并通过捣碎箱23的出料口26从出口30返回至搅动箱10(参见附图11由箭头所指示的流动路径)。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3
图15-16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捣碎单元7的结构进行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本优选实施例的捣碎单元7具有一个捣碎机130。如图15所示,捣碎机130主要包括跨微小捣碎间隙A相对布置且相对运动的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两个)捣碎构件131、132。
捣碎构件131、132为相对转动的碗状件,图16中显示了所述捣碎构件的轮廓形状。
以封闭状态容纳这些捣碎构件131、132的捣碎箱133具有跨两个捣碎构件131、132的外周的轮廓截面,如图15所示。与优选实施例1中相同,该捣碎箱133具有相互接合的上箱133a和下箱133b组成的上下分离结构。
特别地,上捣碎构件131是固定的且通过适当的固定装置被固定在捣碎箱133的上箱133a的内侧,可转动的下捣碎构件132跨微小的捣碎间隙A与固定的捣碎构件131同心且可转动地相对布置。
旋转捣碎构件132具有直接安装并固定到旋转支撑轴28a上的中心位置,该旋转支撑轴28a借助于捣碎箱133的下箱133b底部中心中的开口27而与捣碎箱133的外侧相对,其直接安装并固定到作为驱动源的驱动马达24的旋转轴24a上,从而形成直接驱动式马达结构。
形成所述微小捣碎间隙A的两个捣碎构件131、132的捣碎作用表面131a、132a为如图15所示其直径在向下的方向上连续增大的锥形面且形成有多个捣碎槽134、134、......,在平行的锥形面上形成的捣碎间隙A是以较近的距离在捣碎作用表面131a、132a之间形成的。
所述捣碎槽134、134、......是用于提高捣碎作用表面131a、132a的热膨胀系数的机构,其形成如图16所示的不同图案。捣碎槽134、134、......的截面形状也像优选实施例2中的图13A、13B、13C、13D和14B所示那样是不同的。
用于捣碎构件131、132的材料包括陶瓷、不锈钢、铝、玻璃、瓷、氯乙烯、木材及其他材料,从捣碎构件131、132和捣碎机130的耐久性的角度来说,不锈钢或硬金属是优选的。
捣碎间隙A的缝隙尺寸被设定为大约0.05mm-0.8mm。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通过相对转动捣碎箱133的上箱133a和下箱133b并使结合部分前后移动可精细地调整捣碎间隙A的缝隙尺寸。
在具有这种配置的捣碎机130中,当相对于固定的捣碎构件131而通过驱动马达24来旋转和驱动可转动的捣碎构件132时,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供应至捣碎箱133的进料口25的废纸纸浆UPP从入口29流入以锥形扩展的捣碎间隙A、穿过捣碎间隙A并接受通过相对转动的捣碎作用表面131a、132a施加的加压作用和捣碎作用、将由墨水在废纸UP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进行研磨并研磨成末、并通过捣碎箱133的出料口26从出口30返回至搅动箱10(参见附图15由箭头所指示的流动路径)。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4
图17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捣碎单元7的结构进行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本优选实施例的捣碎单元7具有一个捣碎机140。如图17所示,捣碎机140主要包括跨微小捣碎间隙A相对布置且相对运动的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两个)捣碎构件141、142。
所述两个捣碎构件141、142为可相对交换的平板,它们结合成图中未显示的封闭型捣碎箱。
特别地,一个捣碎构件141是固定的且通过适当的固定装置被固定在捣碎箱的内侧,另一个可移动的捣碎构件142跨微小的捣碎间隙A相对于固定的捣碎构件141布置且可沿着图17中的箭头方向中平行地前后运动。
图中未显示运动的捣碎构件142的具体驱动机构,但该驱动机构由适当的连通导引装置引导和支撑,并被接合至适当的连通驱动源且被该驱动源驱动,所述连通驱动源例如为往复式缸筒机构、凸轮机构和驱动马达的组合机构。
形成所述微小捣碎间隙A的两个捣碎构件141、142的捣碎作用表面141a、142a如图所示是平坦的,且形成有多个捣碎槽144、144、......,在平行的平坦面上形成的捣碎间隙A是以较近的距离在捣碎作用表面141a、142a之间形成的。
所述捣碎槽144、144、......是用于提高捣碎作用表面141a、142a的热膨胀系数的机构,图中显示了捣碎槽的不同图案。捣碎槽144、144、......的截面形状在附图中为弧形,或者如优选实施例2中的图13A、13B、13C、13D和14B所示那样的不同形状。
用于捣碎构件141、142的材料包括陶瓷、不锈钢、铝、玻璃、瓷、氯乙烯、木材及其他材料,从捣碎构件141、142和捣碎机140的耐久性的角度来说,不锈钢或硬金属是优选的。
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捣碎间隙A的缝隙尺寸被设定为大约0.05mm-0.8mm。
在具有这种配置的捣碎机140中,当借助于图中未显示的往复驱动源而使可转动的捣碎构件142相对于固定的捣碎构件141前后移动时,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供应至捣碎箱(未显示)的进料口25的废纸纸浆UPP从入口29流入捣碎间隙A并平行扩散、穿过捣碎间隙A并接受通过相对转动的捣碎作用表面141a、142a所施加的加压作用和捣碎作用、将由墨水在废纸UP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进行研磨并研磨成末、并通过捣碎箱的出料口26从出口30返回至搅动箱10。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5
图18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捣碎单元7的结构进行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如图所示,与优选实施例1中的一个捣碎机20不同,本优选实施例的捣碎单元7具有多个捣碎机150、150、......。
所述多个捣碎机150、150、......的捣碎箱23、23、......相互连接和连通而形成总体上封闭的一个箱,最上游侧的捣碎机150a的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与捣碎单元6的搅动箱10相连通,最下游侧的捣碎机150n的捣碎箱23的出料口26与捣碎单元6的搅动箱10相连通。
在最上游侧捣碎机150a和最下游侧捣碎机150n之间布置有捣碎机150b、......、150n-1,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与相邻的上游侧的捣碎机的出料口26相连通,该捣碎箱23的出料口26与下游侧相邻的捣碎机的进料口25相连通。
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各个捣碎机150的具体结构与优选实施例1中的捣碎机20(参见图4和图5)相似,但也可与优选实施例2中的捣碎机120(参见图11-14)的结构、优选实施例3(参见图15、16)或优选实施例4(参见图17)中的结构或这些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的适当组合相似。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捣碎机150的旋转支撑轴28a、28a、......同轴布置和连接且由单个驱动马达24相连并由其驱动,该旋转驱动源是共用的。
由各个捣碎机150的捣碎构件21、22形成的微小捣碎间隙A的缝隙尺寸被设置为从上游侧至下游侧逐渐变小,例如将捣碎间隙A的缝隙尺寸在最上游侧设置为约0.8mm,并朝着下游侧逐渐变小,且将最下游侧的捣碎间隙A的尺寸设置为约0.05mm。
连续的捣碎机捣碎机150a、150b、......150n中的旋转捣碎构件22、22、......由相应固定捣碎构件捣碎机21、21、......上的单个驱动马达24旋转驱动,从捣碎单元6的搅动箱10供应至最上游侧的捣碎箱23的进料口25中的废纸纸浆UPP顺次经过连续的捣碎机150a、150b、......150n的捣碎间隙21a、22a、......、由捣碎作用表面21a、22a加压和捣碎、对由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进行研磨且研磨成末、并从最下游侧捣碎箱150n的出料口26再次返回至捣碎单元6的搅动箱10(参见附图18中的箭头所指示的流动路径)。
在数级或多级相连的捣碎机150、150、......的这种构造中,与优选实施例1中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6和捣碎单元7之间进行多次循环的废纸纸浆UPP的循环系统相比,本实施例降低或减少了循环次数缩短和捣碎时间,且可更有效地捣碎废纸纸浆UPP。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6
图19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捣碎单元7的结构进行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与优选实施例5相同的是:本优选实施例的捣碎单元7具有多个捣碎机160、160、......。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捣碎单元7中,顺序连接的所述多个捣碎机160a、160b、......160n具有独立的驱动马达24、24、......,各个捣碎机160中的捣碎构件21、22的相对转速可根据使用目的独立控制。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7
图20(附图20A、20B)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捣碎单元7的结构进行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的是:本优选实施例的捣碎单元7只具有一个捣碎机170。
如图所示,捣碎机170主要包括跨微小捣碎间隙A相对布置且相对运动的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三个)捣碎构件171、172、173。
所述捣碎构件171、172、173为相对转动盘,上捣碎构件171和下捣碎构件173是固定的,与两个固定的捣碎构件171、173相对布置的中间捣碎构件172是转动的。
尽管图中未显示,以封闭状态容纳这些捣碎构件171、172、173的捣碎箱是其截面轮廓为沿着捣碎构件171、172、173的外周的圆筒结构,并形成与优选实施例1中相同的上下分离的结构,即上箱和下箱通过接合而相互配合在一起。
上下捣碎构件171和173通过固定装置适当地固定在上箱顶部的内侧和下箱底部的内侧,而置于上下捣碎构件171和173之间的旋转捣碎构件172跨微小捣碎间隙A、A相对于上下捣碎构件171和173同心且可转动地布置。旋转捣碎构件172在其中心处安装并固定在旋转支撑轴28a上,该旋转支撑轴28a与作为驱动源的驱动马达24的旋转轴直接相连且形成直接驱动式马达结构。
在固定的上捣碎构件171的捣碎作用表面171a的中心处形成有与捣碎箱的进料口相连通的入口29,在三个捣碎构件171、172、173的捣碎作用表面171a、172a、172b、173a的外周向边缘之间形成两个环形间隙30、30作为与捣碎箱的出料口相连通的出口30、30。
与捣碎构件171、172、173相应的捣碎作用表面171a、172a、172b、173a为具有研磨石表面,该研磨石表面具有许多由粘合材料接合的研磨粒子。与优选实施例1中相同的是:这些捣碎作用表面171a、172a、172b、173a在朝着相对的方向上形成为直径连续增大的锥形,且在它们之间形成锥形的间隙A、A。
在旋转的捣碎构件172的中心,在周向方向上沿着规定的间隙形成有叶片174、174、...,以允许来自入口29的废纸纸浆UPP穿过上下间隙A、A,并将其朝着出口30、30压出。
捣碎间隙A、A的间隙尺寸被设定为大约0.05mm-0.8mm。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借助于图中未显示的捣碎箱的上下箱的相对转动并使结合部分前后运动可精细地调整捣碎间隙A的缝隙尺寸。
在具有这种配置的捣碎机170中,可旋转的中间捣碎构件172由驱动马达24在固定的上下捣碎构件171、173上旋转驱动,从浸软单元6的搅动箱10供应至捣碎箱的进料口25的废纸纸浆UPP从入口29流入捣碎间隙A、A、穿过捣碎间隙A、A并接受通过相对转动的捣碎作用表面171a、172a、172b、173a所施加的加压作用和捣碎作用、将由墨水在废纸UP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进行研磨并研磨成末、并通过捣碎箱的出料口26从出口30、30返回至搅动箱10(参见图20A、20B中的箭头所示的流动路径)。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8
图21-23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废纸再循环设备1的结构进行稍微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中,对优选实施例1的造纸部分3中的脱水辊41和烘干带运送机42的结构做了变更。
本优选实施例的脱水辊41除具有初级脱水辊74和阻浆辊75之外还具有排放辊180,该排放辊180作为脱水辊70、压辊71和驱动马达72的辅助单元。
排放辊180被设计成挤压和排放在脱水辊70的脱水层70b中所含的水分,该排放辊180是由高硬度材料制成的小直径的圆柱辊,其在压紧状态下碾压在脱水辊的外周上。
随着与脱水辊70一起进行转动作用,排放辊180碾压并挤压脱水辊70的脱水层70b并挤压且排放在脱水层70b中吸收的水分。
在这种构造中,由于被浸软的废纸纸浆UPP可能过滤和脱水效率差,而不容易从网状环形带45上脱水,排放辊180被设置来辅助脱水辊70,从而可增大从脱水辊70的排放,与优选实施例1相比,脱水辊41中的挤压和脱水作用可被提高。
处于相同的目的,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可布置排放辊181来辅助初级脱水辊74。排放辊181的结构与排放辊180的结构相同。
特别地,烘干带运送机42具有加热板109以构成在多个位置布置的加热及烘干单元97。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优选实施例1中的加热板109被分成三个部分,从而可独立调节加热板109a、109b、109c的加热温度。
另外,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与加热板109a、109b、109c相对布置的光滑表面精压辊123的数目可从优选实施例1中的两个增大为6个,这六个光滑表面精压辊123、123、......相对于加热板109a、109b、109c的整个表面以较小的间隔平行布置。
本优选实施例的光滑表面精压辊123具有内置的加热器,其也起到加热辊的作用。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加热及烘干单元97中,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由加热板109a、109b、109c来加热和烘干。由于湿纸RP0的含水量的原因,湿纸RP0可能会卷绕到光滑表面精压辊123、123、......上,因此,例如借助于第一加热板109a将其加热到不会卷绕到光滑表面精压辊123、123、......上的含水程度。
在接下来的加热板109b、109c之后,由光滑表面精压辊123、123、......上从上侧对湿纸RP0进行顺次碾压和挤压,并由光滑表面精压辊123、123、......和加热板109b、109c一起从正面侧和后侧对湿纸RP0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正面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可被加热成适当的光滑表面而不会使纸表面产生皱褶。
这种结构解决了常规的问题,即浸软的废纸纸浆UPP的过滤和脱水效率低,并且残留的水蒸汽在烘干过程中不易除去,从而由残留的蒸汽可能产生皱褶、卷曲、弯曲或变形。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9
图24-27(附图27A、27B)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其中除了对废纸再循环设备1的结构进行稍微改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中,对制浆部分2中的纸浆浓度调节装置35的结构做了变更,从而降低了水消耗且将整个废纸再循环设备1设置成紧凑的结构。在下面将具体描述相对于优选实施例1变更的部件。
II.制浆部分2
本优选实施例的制浆部分2的纸浆浓度调节装置35与优选实施例1中的浓度调节箱36相似,其中,来自浓度调节供水单元9的水W被添加到从搅动箱10供应的废纸纸浆UPP的整个容积中(约32g的废纸纸浆+1.5升水W),将纸浆悬浮液PS调节至规定的浓度(约0.1%,作为目标浓度)直至废纸纸浆UPP和水W的总体积达到规定的量(32升),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从搅动箱10供应的废纸纸浆UPP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的部分,将来自浓度调节供水单元9的水W添加到该分出的部分,并且将纸浆悬浮液PS调节至规定的浓度直至废纸纸浆UPP的分出部分和水W的总体积达到规定的量。
这样,在本优选实施例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中,与优选实施例1的设备相比,尽管节省了水的消耗且减小了尺寸,但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例如,搅动箱10的内部容积是根据成批处理的废纸UP的张数来决定的,而在如下所述的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添加约5升水,搅动箱10的容积用于搅动(成批处理)约25张(约100g)A4格式的废纸UP(该处理能力约为优选实施例1处理能力的三倍)。
为此目的,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将优选实施例1中的浓度调节箱36也用作暂时存储从搅动箱10送出的被浸软和捣碎废纸纸浆UPP的纸浆存储箱,由两个箱201、202组成的浓度调节箱200布置在纸浆存储箱36的下游侧。
也就是说,如图26所示,浓度调节箱200包括:用于从存储在纸浆存储箱36中的废纸纸浆UPP的总体积即从搅动箱10供应的废纸纸浆UPP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部分的纸浆分开箱201;储水箱202,其用于存储来自浓度调节供水单元9的、与废纸纸浆UPP的分出部分相应的水W。
特别地,纸浆分开箱201以两层结构的形式安装在储水箱202的顶部,排出口201a布置在纸浆分开箱201的底部。
纸浆分开箱201的内部容积是根据从存储在纸浆存储箱36中的废纸纸浆UPP中分出的部分来确定的,储水箱202的内部容积类似地根据与存储在纸浆分开箱201中的分出的废纸纸浆UPP相应的水W的量加上纸浆分开箱201的容积来确定的。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假定纸浆存储箱36的容积在成批处理约25张(约100g)的A4格式废纸UP之后可存储相应量的废纸纸浆UPP(与优选实施例1中的浓度调节箱36的容积相同),纸浆分开箱201的内部容积被设置为例如大约150cc的容量,储水箱202的内部容积被设置为例如约3升的容量。
因此,排出口201a布置在纸浆分开箱201的底部中,该排出口201a由排放阀201b打开或关闭。特别地,排放阀201b为电磁阀,且被电连接至控制部分4。类似地,在储水箱202的底部中布置有排出口202a,该排出口202a由排放阀202b打开或关闭。特别地,排放阀201b、202b为电磁阀且分别电连接至控制部分4。
在浓度调节箱200中,将从搅动箱10供应至纸浆存储箱36的废纸纸浆UPP的总体积(约100g废纸UP+5升水W)中分出规定的部分(150cc)且被输送至浓度调节箱200的纸浆分开箱201中。在废纸纸浆UPP的分开部分中,从浓度调节供水单元9中供应并向储水箱202中输送约3升水W(为精确起见,利用废纸纸浆UPP的分出部分(150cc)来补足3升的总体积以进行平衡)。
接下来,通过排放阀201b打开纸浆分开箱201的排出口201a,纸浆分开箱201中的废纸纸浆UPP的总体积(150cc)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而被供应至储水箱202并与储水箱202中的水W相混合,从而在储水箱202中制备规定浓度(约为0.1%的目标浓度)的纸浆悬浮液PS。
纸浆悬浮液PS的目标浓度是考虑下面所述的造纸部分3的造纸能力而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决定的,这与优选实施例1中相同。
在纸浆分开箱201的排出口201a由排放阀201b打开时,在接下来的工艺中,在浓度调节单元9的浓度调节箱200中被调节至约为0.1%的目标浓度的纸浆悬浮液PS在重力作用下完全下降并被供应和存储在造纸部分3的纸浆存储箱85中。
由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中的分开系统进行浓度调节的间隔是在使得纸浆进给箱85中的纸浆悬浮液PS不会从规定值下降的某一时间确定的,例如,假定对造纸部分3进行控制而将约3升的纸浆悬浮液PS在约1分钟内加工成纸,则由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进行的浓度调节间隔被设定在1分钟内。
因此,由纸浆浓度调节单元35进行的纸浆调节被分成分出部分,而取代优选实施例1中总容积的成批处理,因此,显著地减少了水消耗,并可显著减小浓度调节箱200的形状尺寸,且将整个废纸再循环设备1设置成紧凑的结构。
III.造纸部分3
图27A、27B显示了在造纸部分3的造纸网运送机40中的纸浆供应单元47的具体结构,其中,网状环形带45朝着运行方向向上倾斜布置,造纸框架78和分隔构件79布置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面位置和下面位置。
造纸框架78可滑动地布置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且包括主体框架80、布置在主体框架80内的流道210及布置在流道210出口侧附近的平板构件211。
与优选实施例1中相同,主体框架80具有在前端开口的U形平面,即在网状环形带45的运行方向侧开口,其下端80a布置成在倾斜运行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上滑动,主体框架80的内部宽度L(参见附图8)被设定成将被制造的再循环纸RP的宽度尺寸。
流道210主要由布置在主体框架80内的多个门构件212、212、......组成。
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流道210由形成主体框架80的底部的底板213和竖向布置在主体框架80中的三个门构件212a、212b、212c构成。
特别地,如图27A所示,三个门构件212a、212b、212c在主体框架80中以规定的相等间距竖向且平行布置,流道210在竖向上是曲折的,并且流道210的运行方向从入口210a即布置在底板213中的开口在向上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朝着出口210b在向上的方向上延伸(参见附图27A中的箭头)。入口210a与纸浆供给箱85相连通以供应纸浆悬浮液PS。
在布置于主体框架80中的竖向门构件212a、212b、212c中,将成流道210的向上和向下方向分隔开的门构件即在优选实施例中的门构件212a的上端被设置成低于如下所述在平板构件211上流动且保持在其上的纸浆悬浮液PS的水位(图27A中的水平线H)。
在流道210的入口210a附近布置有分隔板214以将流道210分隔开,如图27B所示,多个连通孔214a、214a、......以规定的间隔在该分隔板214中开口。
平板构件211布置在流道210的出口210b侧且以封闭的状态从上侧覆盖网状环形带45的网格。
与优选实施例1中相同,分隔构件79具有由多个框架构件79a、79a......构成的排放百叶窗结构,还具有用于滑动支撑网状环形带45下侧的全部宽度的形状和尺寸,而省略了优选实施例1中的平板构件82。
在平板构件211的前端边缘处布置有薄导引片215以确保纸浆悬浮液平顺流动到网状环形带45上。导引片215的前端边缘215a设置在与形成分隔构件79的百叶窗结构的一个门即框架构件79a、79a......(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最后的门79a)相应的位置处,特别地,所述导引片可滑动地布置在由门79a支撑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位置。
当来自纸浆供给箱85的纸浆悬浮液PS通过入口210a被供应至造纸框架78中的流道210中时,它慢慢地流过由附图27A和27B中的箭头所指示的曲折流道210,且从出口210b流出并保持在平板构件211上,从而均匀地散布和供应到在朝着运行方向向上倾斜布置的运行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上。
在该纸浆供给单元47中的纸浆悬浮液PS的流道结构的作用和效果可评价如下。
(i)存在具有多个连通孔214a、214a、......的分隔板214
该分隔板214被布置来分隔所述流道210,多个连通孔214a、214a、......在该分隔板214中开口,因此,从纸浆供给箱85供应的纸浆悬浮液PS穿过该分隔板214的多个连通孔214a、214a、......,且被散布到整个流道210中,且被调整而使流速在流道部分的全部开口中是均匀的。
(ii)流道210的曲折路径
由门构件212(212a、212b、212c)分隔并形成的流道210是曲折的和长的,纸浆悬浮液PS穿过该流道210并均匀散布。
(iii)门构件212a的上端边缘的高度
在流道210中,在从向上到向下方向的拐点处形成分隔部的门构件的上端边缘的高度设置成低于在平板构件211上流动且保持在其上的纸浆悬浮液PS的水位H,从而可有效地防止纸浆悬浮液PS的水位的脉动。
当门构件212a的上端边缘的高度非常接近纸浆悬浮液PS的水位H时(低于水位1-2mm),纸浆悬浮液PS由网状环形带45的网过滤,水位H降低,这样会发生时间迟延直至从入口210a的下部供应入流道210内的纸浆悬浮液PS漫过门构件212a,水位H产生脉动,在再循环纸RP的基片中可能会产生横向皱褶。
相反,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由于门构件212a的上端边缘的高度设置成低于水位H,从而可有效地避免上述这种问题。
(iv)在平板构件211的前端边缘处的薄导引片215。
由于导引片215的前端边缘215a可滑动地设置在由形成分隔构件79的百叶窗结构的门79a支撑的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位置,因此通过网状环形带45的网就可确保均匀过滤性能。
在由网状环形带45的网过滤时,处于分隔构件79的门79a、79a之间的纸浆悬浮液PS也倾向于在随动辊66的方向中自由流动,因此,很难由所述网进行均匀过滤,在局部位置可能会发生不均匀的过滤。在过滤不均匀的情况下,在再循环纸RP的基片中可能会产生竖向皱褶。
相反,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导引片215的前端边缘215a设置在用于形成分隔构件79的百叶窗结构的门79a的上侧位置,因此可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造纸部分3的脱水辊41被设计成在压紧的状态下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两个带45、95,所述碾压并挤压是在下游侧的烘干带运送机42的光滑表面环形带95和上游侧的造纸网运送机40的网状环形带的上下相邻部分处进行的,在优选实施例中,连续布置了两套优选实施例1中的脱水辊70和压辊71。主要挤压作用是由上游侧的脱水辊70和压辊71组成的一套实现的,而由下游侧的脱水辊70和压辊71组成的一套起到支持挤压作用。由于存在目的上的差别,因此上游侧的脱水辊70布置有与实施例8中相同的排放辊180。
在造纸部分3的烘干带运送机42中,在优选实施例1中的多个光滑表面精压辊103、103、......中可旋转地悬置和支撑有防皱褶环形带22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布置了四个光滑表面精压辊103、103、......,但光滑表面精压辊103的数目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而增大或减少。
防皱褶环形带220被设置成通过对湿纸RP0施加张力并同时从上侧将湿纸RP0压紧到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来防止湿纸RP0产生皱褶。
特别地,防皱褶环形带220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光滑表面环形带95的运行速度,由于两个带220、95的速度差的作用而对湿纸RP0施加张力。
防皱褶环形带220由存留在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内的水分和蒸汽可穿过并可消散的渗透材料制成,所述防皱褶环形带优选由毡带、具有细小网眼的网带或涂覆毡材料而具有细小网眼的基于网的材料制成,在所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毡带。
取代光滑表面精压辊103,可使用优选实施例8中具有内置加压器而起到加热辊作用的光滑表面精压辊123。
在烘干带运送机42的终端处,优选实施例中的尺寸刀具221将从光滑表面环形带95分离的再循环纸RP部件切割成如在优选实施例1中的规定长度,而且按照规定长度切割成规定的矩形。特别地,尺寸刀具221具有由用于将再循环纸RP切割成规定宽度的辊式切刀221a和用于将再循环纸RP切割成规定长度的闸刀221a组成的复合结构,这些刀具由驱动马达221c驱动。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中相同。
优选实施例10
附图28-30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除对优选实施例9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略有变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9相似。
在本优选实施例1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中对造纸部分3的纸浆供应单元47的结构做了变动,烘干带运送机42的加热及烘干单元97布置有蒸汽收集单元250以收集由加热和烘干所产生的蒸汽。下面将对相对于优选实施例9的部件所作变动的部件进行描述。
III.造纸部分3
图31A、31B显示了在造纸部分3的造纸网运送机40中的纸浆供应单元47的具体结构,其中,网状环形带45与优选实施例9中那样朝着运行方向向上倾斜布置,造纸框架78和分隔构件79布置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面位置和下面位置。
造纸框架78可滑动地布置在网状环形带45的上侧,且包括主体框架80、布置在主体框架80内的流道210及布置在流道210出口侧附件在平板构件251。
特别地,在优选实施例8中的造纸框架78的结构中(参见附图27A、27B),平板构件251附加并固定在平板构件211上而借助于支撑板252的作用向下倾斜。
参考附图31A和31B,例如,如果只象优选实施例8中那样布置向上倾斜的平板构件211而不布置平板构件251,则从纸浆供给箱85供应入造纸框架78内的纸浆悬浮液PS穿过流道210、从出口210b流到平板构件211上,由于平板构件211具有向上的斜坡,纸浆悬浮液PS则向上漫流到平板构件211上。漫流到平板构件211上的纸浆悬浮液PS在流动中可能会受到干扰,保持在平板构件211上的纸浆悬浮液PS中的湍流可能会对由网状环形带45制作的再循环纸RP的基片产生负面影响。
考虑到这一点,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布置了向下倾斜的平板构件251,从流道210的出口210b流动到平板构件211上的纸浆悬浮液PS向下在平板构件251的上侧平顺流动,从而确保防止湍流的产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再循环纸RP的基片的质量。
在烘干带运送机42的加热及烘干单元97中布置的蒸汽收集单元250主要包括在设备壳体5的盖部中形成的蒸汽收集腔252及用于从蒸汽收集腔252中排气的排气扇253。所述设备壳体5的盖部即为如图32所示的装饰壳盖5a。
特别地,如图32所示沿着装饰壳盖5a的内侧具有从蒸汽收集腔252延伸至供水装置9的白水收集箱15顶部的排气道254,该排气道254从上侧与白水收集箱15相对。排气扇253水平向下布置在排气道254的排气口254a中。
排气扇253的安装位置不局限于该优选实施例中所示,但可被布置在排气道254的进气侧,或者用于使蒸汽收集腔252排气的其他合适位置。
在加热及烘干单元97中,由加热及烘干作用产生的蒸汽首先通过如图32中的箭头所示的排气扇253的排起作用而被收集到蒸汽收集腔252中,并通过排气道254被循环返回至白水收集箱15。
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而充注在蒸汽收集腔252中的蒸汽是非常热的,尽管图中未具体显示,但通过改变排气扇253的安装位置或排气方向,蒸汽的逆流路径可与在造纸部分3中过滤和脱水而流入白水收集箱15中的白水W的下落收集路径相交叉,从而可利用白水W的冷却作用。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11
附图33显示了该优选实施例,除对优选实施例1中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略有变动之外,其他与优选实施例1相似。
在本优选实施例1的废纸再循环设备1中,粉碎机260布置在制浆部分2的搅动箱10的入口10a处。粉碎机260通过将充填至入口10a的废纸UP、UP、......初步粉碎成小片而提高由搅动装置8所进行的浸软和捣碎效率。
粉碎机260的具体结构与常规捣碎机的结构相同,具有将废纸UP切成小片的功能,且由粉碎机构实现的切割尺寸被设置成满足下述条件。
即,常规粉碎机被设置成切成非常小的尺寸以通过将废纸粉碎直至印制的符号和图案不可读而有效地防止印制符号和图案的机密信息或私人信息的泄漏,但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粉碎机260的主要目的是辅助设备的操作,即通过将来自切割后的废纸CUP、CUP、......所制作的废纸纸浆UPP切成足以作为纸浆材料的尺寸,以在接下来的工序中的造纸部分3中用于制作再循环纸RP。
为此目的,粉碎机260的粉碎机构的切割尺寸被设置成如此大小,即使得切割后的废纸CUP的纸纤维不小于作为用于再循环纸RP的纸浆材料所需的尺寸。因此,只要满足该条件,则可通过双倍切割方式、横切割方式和可选择的任何其他方式来实现粉碎机构。
当将废纸UP从入口10a充填时,由粉碎机260将废纸UP初步切割,从而得到规定尺寸的切割后的废纸CUP、CUP、......,将其在从供水装置9供应的水W中利用搅动装置8的搅动叶轮11的正转和反转搅动规定时间,并被浸软和捣碎,从而制备废纸纸浆UPP。进行浸软和捣碎所需的时间比优选实施例1中短。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优选实施例1相同。
优选实施例1-11为显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单独局限于这些优选实施例,而是可以在其实质范围内变化和改动。下述变更示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1)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加热板109用作加热及烘干单元97的加热单元,但是代替加热板109,可以使用旋转的加热辊、热风机及其他加热装置。
尽管在附图中没有特别显示,但是当将加热辊用作加热及烘干单元97的加热单元时,例如,加热辊布置为在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上直接碾压,并且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由加热辊直接加热并烘干。
或者,当热风机用作加热及烘干单元97的加热单元时,例如,热风机将热风直接吹送至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并且光滑表面环形带95上的湿纸RP0由热风机直接加热并烘干。
(2)在优选实施例1中执行的工艺(制浆部分2的制浆工艺和造纸部分3的造纸工艺)后,通过改变程序,可执行由控制部分4实现的特定操作,或者该设计可以根据用途或处理能力进行适当地改变。
由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必要特征的精神下可以多种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为示意性的而且不是限制性的,由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由在它们之前的说明书所限定,所以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和界限之内的所有变化或者这种范围和界限的等效物包含在权利要求中。

Claims (116)

1.一种废纸再循环设备,在家具尺寸大小的设备壳体中该废纸再循环设备包括:通过浸软并捣碎废纸来制作废纸纸浆的制浆部分;通过对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进行处理而制造再循环纸的造纸部分;通过使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联锁来进行驱动和控制的控制部分,其中,所述制浆部分包括:通过搅动和撕裂来浸软废纸的浸软单元;用于对在浸软单元中浸软的废纸进行捣碎处理的捣碎单元,以及
该捣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捣碎机,该捣碎机包括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并相对运动的多个捣碎构件,这些捣碎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协作以形成捣碎作用表面,穿过所述捣碎间隙的废纸由捣碎作用表面加压和捣碎,并将在废纸上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捣碎机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捣碎箱,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所述多个捣碎构件可相对运动地布置在该捣碎箱中;驱动源,其用于使这些捣碎构件相对运动,从搅动箱供应至捣碎箱进料口的废纸纸浆由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同时穿过捣碎构件的捣碎间隙,且将在废纸上的墨水形成符号图案研磨成末,并从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搅动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捣碎部分包括多台捣碎机,最上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最下游侧的捣碎机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以及
介于最上游侧捣碎机和最下游侧捣碎机之间的捣碎机的进料口与和其邻接的上游侧捣碎机的出料口相连,并且它们的出料口与邻接的下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相连,以及
从搅动箱向最上游侧的捣碎箱的进料口供给的废纸纸浆在由所述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的同时,顺次穿过连续布置的捣碎机的捣碎间隙,并将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所述废纸纸浆从位于最下游侧的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浸软部分的搅动箱。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制浆部分为循环型,其中,废纸纸浆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浸软部分和捣碎部分之间循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制浆部分中所使用的水是在从造纸部分脱水后收集的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的驱动源为由普通家庭电源驱动的动力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壳体布置有移动装置且可在地板上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包括用于搅动废纸的搅动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搅动装置供水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所述设备壳体的入口装填的废纸在水中被搅动、浸软并捣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废纸入口;用于储存从供水装置供应的水的搅动箱;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搅动箱中的搅动叶轮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所述搅动叶轮的驱动马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搅动单元的入口处设置有粉碎机单元,装填到入口中的废纸由粉碎机单元初步粉碎,并由搅动叶轮搅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在造纸部分中过滤出并被脱水而来的白水的白水收集箱,和用于将白水收集箱中的水供给到制浆部分的搅动装置中的供水泵。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部分设置在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的下游侧,并具有用于调节从搅动箱中供应的废纸纸浆浓度的纸浆浓度调节装置,以及
所述纸浆浓度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储存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浓度调节箱和用于向浓度调节箱中供水以调节浓度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搅动箱中供应的废纸纸浆在浓度调节箱中通过来自用于浓度调节的供水装置所添加的水进行浓度调节,从而制备出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节箱被设置成:使来自浓度调节用的供水装置的水被加入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并且将废纸纸浆和水的总体积调节至规定值,从而制备出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节箱被设置成:通过将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的部分,将来自浓度调节用的供水装置的水加入所分出部分中,并且将废纸纸浆的分出部分和水的总体积调节至规定值,从而制备出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15.如权利要求12-14之一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向搅动装置中供水的供水装置还起到用于浓度调节的供水装置的作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纸部分包括:造纸网运送机,其用于从来自制浆部分的含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纸浆悬浮液制造湿纸;烘干带运送机,其用于通过使在造纸网运送机中制造和形成的湿纸烘干而制作循环纸;脱水辊,其用于在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接合处对所述湿纸进行压缩和脱水,该造纸部分被设置成利用从制浆部分供给的纸浆悬浮液制造纸张并进行脱水和烘干。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纸网运送机具有:在造纸时用于传送纸浆悬浮液的具有规定宽度的网状环形带;用于驱动和移动所述网状环形带的驱动马达;以及用于从制浆部分向所述网状环形带供应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器,所述纸浆进给器将纸浆悬浮液均匀地分布和供应到网状环形带的表面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纸浆进给器中,网状环形带相对于运行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纸浆进给器具有可滑动地设置在网状环形带下侧上的分隔构件,一造纸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网状环形带上侧上,并且供给到造纸框架中的纸浆悬浮液通过所述造纸框架与分隔构件配合产生的保持作用均匀地散布在网状环形带的上侧上,通过网状环形带的运转作用,所述纸浆悬浮液在保持由造纸框架限定的宽度尺寸的同时与网状环形带被一起输送,并且通过重力过滤作用由网状环形带的网格进行脱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构件为滑动支撑网状环形带下侧的百叶窗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分隔构件的底端侧位置处布置有平板构件,该平板构件被布置来从下侧以闭合状态支撑网状环形带的网格,且在造纸框架中设置有溢流箱,并且供给到造纸框架中的纸浆悬浮液先是储存在所述溢流箱中,并且然后溢流、向下流到分隔构件的平板构件上。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造纸框架中布置有向上和向下弯曲的弯曲通道,在该通道的出口侧位置处布置有平板构件以封闭状态从上侧遮盖网状环形带的网格,以及
在造纸框架中供应的纸浆悬浮液穿过弯曲通道并流到该平板构件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的前缘处布置有薄的导引片以确保纸浆悬浮液在网状环形带上的平顺流动,该导引片的前缘紧密地布置在由形成分隔构件的百叶窗结构的梁件支撑的网状环形带的上部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设置且处于朝向网状环形带的运行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斜坡上。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纸浆进给器的上游侧,设置有储存制浆部分中制造的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箱,并且纸浆进给箱中的纸浆悬浮液通过悬浮液进给泵连续供给到纸浆进给器的造纸框架中。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纸浆进给箱中包括有用于搅动纸浆悬浮液的搅动装置。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带运送机包括:用于接收并输送从造纸网运送机发送的湿纸且具有规定宽度的光滑表面环形带;用于驱动并移动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驱动马达;和用于加热并烘干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上湿纸的加热及烘干单元,并且在脱水辊的下游侧位置处,位于造纸网运送机上被挤压脱水的湿纸通过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光滑表面结构被绷紧地传送被输送至光滑表面环形带的下侧。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网状环形带的运行速度,并且借助于这两个带的速度差而对湿纸施加张力。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沿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以及
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在其输送过程中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并烘干。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多个位置,并且每个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可被独立地调节。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单元被形成为在与光滑表面环形带的湿纸保持侧的相反侧上滑动的加热板,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通过由加热板加热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进行间接加热和烘干。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单元被形成为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上滚动并旋转的加热辊,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由所述加热辊直接加热并烘干。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单元为用于向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吹送热风的热风机,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由所述热风机直接加热并烘干。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由可承受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加热作用的耐热柔性材料制成。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是氟塑料带。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是钢带。
3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辊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和烘干带运送机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还挤压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并使其脱水。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辊包括: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的脱水辊;与脱水辊一起作用从上侧碾压并压紧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压辊;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相协作的所述两个辊的驱动马达,并且通过这两个辊的作用,网状环形带和光滑表面环形带从上侧和下侧被碾压和挤压,位于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中所含水分通过网状环形带被脱水辊吸收。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辊具有卷绕在高硬度材料的圆柱形辊外周上的脱水层,所述脱水层由具有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多孔材料制成。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辊具有用于挤压并排放含于其脱水层中水分的排放辊,在压紧状态下,所述排放辊碾压脱水辊外周,并且随着脱水辊一起转动,排放辊碾压并挤压脱水辊的脱水层,被吸收在脱水层中的水分被挤压出并排放。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辊为由高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辊。
4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脱水辊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的初级脱水辊。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脱水辊具有卷绕在高硬度材料的圆柱形辊外周上的脱水层,所述脱水层由具有细小且连续的小孔的多孔材料制成。
4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脱水辊上游侧位置附近设置有从上侧碾压并挤压光滑表面环形带的阻浆辊。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浆辊是由高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辊。
45.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输送路径中间设置有用于碾压并挤压光滑表面环形带上湿纸的光滑表面精轧辊。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表面精轧辊相对于沿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而在光滑表面环形带的相对侧平行布置多个。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阻皱环形带被悬置并支撑在所述多个光滑表面精压辊上以进行自由转动和运行,该阻皱环形带在对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施加张力的同时从上侧对其压紧,并防止湿纸产生皱褶,从而保持其平滑性。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阻皱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利用这两个带的速度差而对湿纸施加张力。
49.如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皱环形带包括足以使保留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中的水分和蒸汽穿过并蒸发掉的可渗透材料。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皱环形带为毡带。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皱环形带为具有细小网格的网带。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皱环形带为涂覆有毡材料的具有细小网格的基于网的材料带。
53.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表面精轧辊具有内置加热器,也起到加热辊的作用。
5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烘干带运送机的加热及烘干单元包括:用于收集通过加热和烘干所产生的蒸汽的蒸汽收集单元,该蒸汽收集单元具有形成在设备壳体的盖子中的蒸汽收集腔;以及用于使蒸汽收集腔排气的排气扇。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排气管道从蒸汽收集腔延伸至供水装置的白水收集箱,一排气扇布置在白水收集箱中的相对的排气管道的排气口处,被收集在蒸汽收集腔中的蒸汽被循环而返回至白水收集箱。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白水收集箱的蒸汽逆流路径与在白水收集箱中的通过过滤和脱水所产生的白水的下滴收集路径相交叉。
5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加热及烘干单元的下游侧,具有将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烘干的烘干纸张剥离开的剥离构件。
5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烘干带运送机的终端处,设置有把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剥离的再循环纸切至规定大小的定尺寸刀具。
5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造纸部分中,位于上游侧的烘干带运送机的光滑表面环形带和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布置为上下层,并且
在光滑表面环形带和网状环形带的竖向相邻部分处,脱水辊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网状环形带和光滑表面环形带。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由共同的驱动源驱动。
61.一种废纸再循环设备,在为家具尺寸大小的该废纸再循环设备中包括:通过浸软并捣碎废纸来制作废纸纸浆的制浆部分;通过对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进行处理而制造再循环纸的造纸部分,
其中,所述制浆部分包括通过搅动和撕裂来浸软废纸的浸软单元以及用于对在浸软单元中浸软的废纸进行捣碎处理的捣碎单元,以及
该捣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捣碎机,该捣碎机包括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并相对运动的多个捣碎构件,这些捣碎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协作以形成捣碎作用表面,穿过所述捣碎间隙的废纸由捣碎作用表面加压和捣碎,并将在废纸上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因此该设备被安装在废纸的初始源处,利用制浆部分将废纸捣碎成废纸纸浆,在造纸部分中将废纸纸浆制作成再循环纸,这样废纸就可在初始源处作为循环纸循环使用。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捣碎机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捣碎箱,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所述多个捣碎构件可相对运动地布置在该捣碎箱中;驱动源,其用于使这些捣碎构件相对运动,从搅动箱供应至捣碎箱进料口的废纸纸浆由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同时穿过捣碎构件的捣碎间隙,且将在废纸上的墨水形成符号图案研磨成末,并从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搅动箱。
63.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捣碎部分包括多台捣碎机,
最上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最下游侧的捣碎机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以及
介于最上游侧捣碎机和最下游侧捣碎机之间的捣碎机的进料口与和其邻接的上游侧捣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并且它们的出料口与邻接的下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相连通,以及
从搅动箱向最上游侧的捣碎箱的进料口供给的废纸纸浆在顺次穿过连续布置的捣碎机的捣碎间隙的同时由所述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并将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所述废纸纸浆从位于最下游侧的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浸软部分的搅动箱。
64.如权利要求61-63之一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制浆部分为循环型,其中,废纸纸浆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浸软部分和捣碎部分之间循环。
65.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包括用于搅动废纸的搅动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搅动装置供水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所述设备的壳体的入口供给的废纸在水中被搅动、浸软并捣碎。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废纸入口;用于储存从供水装置供应的水的搅动箱;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搅动箱中的搅动叶轮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所述搅动叶轮的驱动马达。
67.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纸部分包括:造纸网运送机,其用于从来自制浆部分的含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纸浆悬浮液制造湿纸;烘干带运送机,其用于通过使在造纸网运送机中制造和形成的湿纸烘干而制作再循环纸;脱水辊,其用于在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接合处对所述湿纸进行压缩和脱水,该造纸部分被设置成利用从制浆部分供给的纸浆悬浮液制造纸张并进行脱水和烘干。
68.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制浆部分中所使用的水是在从造纸部分脱水后收集而从造纸部分再循环的水。
69.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制浆部分和造纸部分的驱动源为由普通家庭电源驱动的动力源。
70.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一种制浆设备,其为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通过浸软和捣碎废纸以制造废纸纸浆的制浆设备,该制浆设备包括:通过搅动和撕裂废纸来浸软废纸的浸软单元;用于对在浸软单元中浸软的废纸进行捣碎处理的捣碎单元,
其中,该捣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捣碎机,该捣碎机包括跨微小的捣碎间隙相对布置并相对运动的多个捣碎构件,这些捣碎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协作以形成捣碎作用表面,穿过所述捣碎间隙的废纸由捣碎作用表面加压和捣碎,并将在废纸上由墨水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捣碎机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捣碎箱,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所述多个捣碎构件可相对运动地布置在该捣碎箱中;驱动源,其用于使这些捣碎构件相对运动,从搅动箱供应至捣碎箱进料口的废纸纸浆由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同时穿过捣碎构件的捣碎间隙,且将在废纸上的墨水形成的符号图案研磨成末,并从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搅动箱。
72.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捣碎部分包括多台捣碎机,
最上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最下游侧的捣碎机出料口与浸软部分的搅动箱相连通,以及
介于最上游侧捣碎机和最下游侧捣碎机之间的捣碎机的进料口与和其邻接的上游侧捣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并且它们的出料口与和其邻接的下游侧捣碎机的进料口相连通,以及
从搅动箱向最上游侧的捣碎箱的进料口供给的废纸纸浆在由所述捣碎作用表面对其进行加压和捣碎的同时,顺次穿过连续布置的捣碎机的捣碎间隙,并将墨水在废纸上形成的符号和图案研磨成末,所述废纸纸浆从位于最下游侧的捣碎箱的出料口再返回至浸软部分的搅动箱。
73.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捣碎机包括:固定在捣碎箱内的固定捣碎构件;与所述固定捣碎构件相对布置的旋转捣碎构件;用于转动和驱动旋转捣碎构件的旋转驱动源;
在固定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中心附近形成有与捣碎箱的进料口相连通的入口;在所述两种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外周缘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为与捣碎箱的出料口相连通的出口。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捣碎构件的相对的捣碎作用表面为研磨石表面,该研磨石表面具有借助于粘合材料接合在一起的研磨粒子,
这两个捣碎作用表面形成为在朝着相对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在所述捣碎作用表面之间形成锥形的捣碎间隙。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捣碎构件侧的捣碎作用表面具有多个导引肋以引导废纸纸浆从所述入口流至出口。
7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捣碎构件的相对捣碎作用表面在一平坦面上形成有多个捣碎槽,在靠近的方向上形成的平行捣碎间隙布置在这些捣碎作用表面之间。
7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捣碎构件的相对捣碎作用表面形成为在朝下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形成有多个捣碎槽,由相平行的锥形平面以接近的距离形成的捣碎间隙形成在这两个捣碎作用表面之间。
78.如权利要求73至76之一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旋转捣碎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外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布置的叶片,以用作为将废纸纸浆从所述出口压至捣碎箱的出料口的泵。
79.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捣碎机包括:固定在捣碎箱内的固定捣碎构件;与所述固定捣碎构件相对且平行布置的可移动捣碎构件;用于使所述可移动捣碎构件前后运动的往复驱动源。
80.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捣碎机包括:固定在捣碎箱内上部和下部的一对固定捣碎构件;与这两个固定捣碎构件相对布置且位于所述两个固定捣碎构件之间的一旋转捣碎构件;用于转动和驱动所述旋转捣碎构件的旋转驱动源;
在上部固定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中心附近形成有与捣碎箱的进料口相连通的入口;在所述三个捣碎构件的捣碎作用表面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的两个环形间隙,该两个环形间隙为与捣碎箱的出料口相连通的出口;捣碎构件的相对的捣碎作用表面为研磨石表面,该研磨石表面具有许多由粘合材料接合在一起的研磨粒子,以及
这两个捣碎作用表面形成为在相对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在所述两个捣碎作用表面之间形成锥形的捣碎间隙。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旋转捣碎构件的中心附近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叶片以使来自所述入口的废纸纸浆进入所述上下捣碎间隙并朝着所述出口压出。
82.如权利要求70至72之一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部分为循环型,其中,废纸纸浆在浸软部分和捣碎部分之间循环规定的时间。
83.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制浆部分的浸软单元包括用于搅动废纸的搅动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搅动装置供水的供水装置,并且从所述设备的壳体入口供给的废纸在水中被搅动、浸软和捣碎。
84.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废纸入口;用于储存从供水装置供应的水的搅动箱;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搅动箱中的搅动叶轮;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所述搅动叶轮的驱动马达。
85.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搅动箱的入口处设置有粉碎机,供给到所述入口中的废纸由粉碎机初步粉碎,并由搅动叶轮搅动。
86.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一种纸浆浓度调节设备,其为对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通过浸软和捣碎废纸以制造废纸纸浆的制浆设备所提供的废纸纸浆的浓度进行调节的纸浆浓度调节设备,该纸浆浓度调节设备包括:浓度调节箱,其用于存储在制浆设备中制作的废纸纸浆;浓度调节供水装置,用于将水供应到浓度调节箱中;
其中,从搅动箱供应的废纸纸浆的浓度是在浓度调节箱中由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供应的水调节的,从而制备规定浓度的纸浆悬浮液。
87.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浓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浓度调节箱中,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向从搅动箱所供给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添加水,当废纸纸浆和水的总体积达到规定值时,纸浆悬浮液被调节至规定浓度。
88.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浓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浓度调节箱中,将从搅动箱供给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的一部分,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向所述规定的分出部分添加水,当废纸纸浆的规定的分出部分与水的总体积达到规定值时,则将纸浆悬浮液调节至规定浓度。
89.如权利要求88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浓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浓度调节箱包括:纸浆分配箱,以从搅动箱供给的废纸纸浆的总体积中分出规定量的废纸纸浆;储水箱,其用于容纳从浓度调节供水装置供应的、与废纸纸浆的分出量相应的规定体积的水;纸浆分配箱中的废纸浆被供应至储水箱且与储水箱中的水相混合,从而将纸浆悬浮液调节至规定浓度。
90.如权利要求86-89之一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浓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水供应至搅动装置的供水装置也用作为浓度调节供水装置。
91.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一种造纸设备,其为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造纸设备,该造纸设备用于利用在前面的工艺中在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来制造再循环纸,该造纸部分包括:
造纸网运送机,其利用从制浆部分所输送的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物中的纸浆悬浮液来制造湿纸;
烘干带运送机,其通过烘干在造纸网输送机中制作的湿纸来生产再循环纸;以及
脱水辊,在造纸网运送机和脱水辊的接合处挤压湿纸并使其脱水,
其中,对从制浆部分供给的纸浆悬浮液进行加工、脱水和烘干。
92.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纸网运送机具有:在造纸时用于传送纸浆悬浮液的具有规定宽度的网状环形带;用于驱动和移动所述网状环形带的驱动马达;以及用于从制浆部分向所述网状环形带供应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器,所述纸浆进给器将纸浆悬浮液均匀地分布和供应到网状环形带的上表面上。
93.如权利要求92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纸浆进给器的上游侧布置有用于存储在制浆部分中制作的纸浆悬浮液的纸浆进给箱,该纸浆进给箱中的纸浆悬浮液通过悬浮液进给泵连续供给到纸浆进给器的造纸框架中。
94.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带运送机包括:用于接收并输送从造纸网运送机发送的湿纸且具有规定宽度的光滑表面环形带;用于驱动并移动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驱动马达;和用于加热并烘干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上湿纸的加热及烘干单元,以及
在脱水辊的下游侧位置处,位于造纸网运送机上被挤压脱水的湿纸通过所述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光滑表面结构被绷紧地传送被输送至光滑表面环形带的下侧。
95.如权利要求94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的运行速度。
96.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加热及烘干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沿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以及
位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在其输送过程中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并烘干。
97.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辊从上下侧碾压并挤压造纸网运送机的网状环形带和烘干带运送机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还挤压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并使其脱水。
98.如权利要求97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辊包括:从下侧碾压网状环形带的脱水辊;与脱水辊一起起作用而从上侧碾压并压紧光滑表面环形带的压辊;以及用于旋转并驱动相协作的所述两个辊的驱动马达,并且通过这两个辊的作用,网状环形带和光滑表面环形带从上侧和下侧被碾压和挤压,位于网状环形带上的湿纸中所含水分通过网状环形带被脱水辊吸收。
99.如权利要求94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光滑表面精轧辊被布置成在光滑表面环形带运行的同时碾压并挤压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
100.如权利要求9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加热及烘干单元的光滑表面环形带运行路径设置的加热单元所处的光滑表面环形带一侧的相对侧平行布置有多个光滑表面精轧辊。
101.如权利要求9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光滑表面精压辊上悬置并支撑阻皱环形带以进行自由转动和运行,该阻皱环形带在对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施加张力的同时从上侧对其压紧,并防止湿纸产生皱褶,从而保持其平滑性。
102.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水分吸收环形带的运行速度被设置成大于光滑表面环形带的运行速度,利用这两个带的速度差而对湿纸施加张力。
103.如权利要求101或102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分吸收环形带包括足以使存留在光滑表面环形带上的湿纸中的水分和蒸汽穿过并蒸发掉的可渗透材料。
104.如权利要求10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分吸收环形带为毡带。
105.如权利要求10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分吸收环形带为具有细小网格的网带。
106.如权利要求103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分吸收环形带为涂覆有毡材料的具有细小网格的基于网的材料带。
107.如权利要求94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烘干带运送机的终端处,设置有把从光滑表面环形带上剥离的再循环纸切至规定大小的定尺寸刀具。
108.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设备,其特征在于,
造纸网运送机和烘干带运送机由共同的驱动源驱动。
109.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一种纸浆进给设备,其为在安装于废纸初始源处的家具大小的废纸再循环设备中的设备,该纸浆进给设备包括造纸设备的纸浆进给器以用于利用在前面的工艺中在制浆部分中制作的废纸纸浆来制造再循环纸,该制浆进给设备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造纸网运送机的运行的网状环形带下侧上的分隔构件;造纸框架,其可滑动地设置在网状环形带上侧上以限定从制浆部分发送的水和废纸纸浆的混合物中的纸浆悬浮液的进给宽度;
其中,在造纸框架中布置有向上和向下弯曲的弯曲通道,在该通道的出口侧位置处布置有平板构件以从上侧以封闭状态遮盖网状环形带的网格,以及
在造纸框架中供应的纸浆悬浮液穿过弯曲通道且在所述平板构件上流动和保持,并被均匀地分布和供应到运转的网状环形带的上侧,所述运转的网状环形带布置在朝着运转方向向上的斜坡中。
110.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构件形成为百叶窗结构以滑动支撑网状环形带的下侧。
111.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纸框架具有:在网状环形带的运行方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扁平的U形主体框架、用于组成所述主体框架中的通道的多个门构件以及平板构件。
112.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由于所述多个门构件竖直地布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中,因此所述通道上下弯曲,并且所述通道向前的方向从所述入口向上延伸且朝着所述出口向上延伸。
113.如权利要求112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通道的入口及在主体框架中竖直布置的门构件的入口附近布置有分隔板,多个通孔在所述分隔板上以规定的间隔开口,用于在通道的从向上朝向下方向的改变点处形成分隔部的门构件的上边缘被设置成低于在所述平板构件上流动和保持的纸浆悬浮液的水位。
114.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主体框架的内侧宽度是由待制作的再循环纸的宽度决定的,纸浆悬浮液的进给宽度是确定的,所述主体框架的下端被布置成在倾斜运转的网状环形带的上侧上滑动。
115.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的前缘处布置有薄的导引片以确保纸浆悬浮液在网状环形带上的平顺流动,该导引片的前缘紧密地布置在由形成分隔构件的百叶窗结构的梁件支撑的网状环形带的上部位置。
116.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造纸框架的平板构件设置且处于朝向网状环形带的运行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斜坡上。
CN2007101050101A 2006-05-19 2007-05-18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45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40275 2006-05-19
JP2006140275A JP5207504B2 (ja) 2006-05-19 2006-05-19 古紙再生装置ならびにその構成装置
JP2006140275 2006-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4545A CN101074545A (zh) 2007-11-21
CN101074545B true CN101074545B (zh) 2012-03-28

Family

ID=3847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50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4545B (zh) 2006-05-19 2007-05-18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449722B2 (zh)
EP (5) EP2290157A3 (zh)
JP (1) JP5207504B2 (zh)
KR (1) KR101402095B1 (zh)
CN (1) CN101074545B (zh)
CA (1) CA2586770A1 (zh)
ES (1) ES2390907T3 (zh)
MY (1) MY165389A (zh)
RU (1) RU2415219C2 (zh)
TW (1) TWI4036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4879A (ja) * 2007-01-20 2008-07-31 Seed:Kk 古紙再生装置のパルプ濃度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09072419A1 (ja) * 2007-12-03 2009-06-11 Bs Co., Ltd. 抄造機
JP5001901B2 (ja) * 2008-05-20 2012-08-15 合資会社オリエンタル 文書細断屑計量機構
JP5586127B2 (ja) * 2008-06-16 2014-09-10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JP5354967B2 (ja) * 2008-06-16 2013-11-27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JP5354968B2 (ja) * 2008-06-16 2013-11-27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JP5147642B2 (ja) * 2008-10-28 2013-02-20 合資会社オリエンタル 文書細断屑用古紙再生装置の搬送機構
JP5433232B2 (ja) 2008-12-27 2014-03-05 株式会社シード 古紙処理装置の叩解方法、古紙処理方法、古紙処理装置の叩解装置および古紙処理装置
JP2010180512A (ja) 2009-02-07 2010-08-19 Seed:Kk 古紙再生装置のパルプ製造方法、古紙再生装置のパルプ製造装置および古紙再生装置
JP2010261119A (ja) * 2009-05-02 2010-11-18 Seed:Kk 古紙再生装置の脱水装置および古紙再生装置
JP5479806B2 (ja) * 2009-08-01 2014-04-23 株式会社シード 古紙再生装置の再生紙平滑化装置、抄紙装置および古紙再生装置
JP2011038199A (ja) 2009-08-07 2011-02-24 Seed:Kk 古紙再生装置の洗浄方法、洗浄システムおよび古紙再生装置
US8459461B2 (en) * 2009-09-09 2013-06-11 David Borowski Waste recycling method
JP2011099180A (ja) * 2009-11-06 2011-05-19 Seed:Kk 古紙再生装置のパルプ濃度調整方法、古紙再生装置のパルプ濃度調整装置および古紙再生装置
JP5632996B2 (ja) * 2009-12-09 2014-12-03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断裁装置、断裁方法及び古紙再生処理装置
JP5578857B2 (ja) * 2010-01-12 2014-08-27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JP5679703B2 (ja) * 2010-06-14 2015-03-04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抄紙機の湿紙乾燥装置
JP5509464B2 (ja) * 2010-06-22 2014-06-04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JP2012021249A (ja) 2010-07-18 2012-02-02 Seed Co Ltd 古紙再生装置の再生紙平滑化装置
JP5639406B2 (ja) 2010-08-02 2014-12-10 株式会社シード 古紙再生装置のパルプ供給装置
JP5826474B2 (ja) * 2010-09-21 2015-12-02 株式会社テ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小型古紙再生装置
JP2012067406A (ja) * 2010-09-22 2012-04-05 Oriental:Kk 文書細断屑用古紙再生装置
JP5653159B2 (ja) * 2010-10-13 2015-01-14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再生処理装置
JP2012122156A (ja) 2010-12-06 2012-06-28 Seed Co Ltd 古紙再生装置のパルプ製造装置および古紙再生装置
JP2012152510A (ja) * 2011-01-28 2012-08-16 Tech Corporation:Kk 小型古紙再生装置における洗浄水及び被洗浄物の除菌方法
KR101117097B1 (ko) * 2011-07-28 2012-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리 기판용 간지를 이용한 펄프 재생기
DE102011082976A1 (de) * 2011-09-19 2013-03-21 Günter Betz Vorrichtung zum Aufschlagen (zerkleinern, zerfasern, auflösen, aufbereiten) von Altpapieren und Zellstoffen in einem Pulper (Stofflöser)
EP2880216B1 (de) * 2012-08-06 2023-06-21 Voith Patent GmbH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 mit einem schrägband-former und einer entwässerungsvorrichtung
JP6132509B2 (ja) * 2012-10-19 2017-05-24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再生処理装置
JP5906547B2 (ja) * 2014-07-23 2016-04-20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再生処理装置の断裁装置及び古紙再生処理装置の断裁方法
KR101575674B1 (ko) * 2015-03-31 2015-12-22 명신산업기계(주) 래그 브레이커 설비
GB2544498B (en) * 2015-11-18 2021-05-12 The Haigh Eng Company Ltd Macerators
JP6590663B2 (ja) * 2015-11-30 2019-10-16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脱墨装置および古紙再生処理装置
JP2017115259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再生処理装置
CN105797836A (zh) * 2016-03-24 2016-07-27 安徽康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性的废纸回收装置
CN107604722A (zh) * 2017-01-20 2018-01-19 陈晶 一种废报纸高频回收纤维纸浆的系统
CN106825002A (zh) * 2017-03-22 2017-06-13 山东东宇鸿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装饰纸的脱墨生产线
CN106948205B (zh) * 2017-04-13 2023-07-04 济南大学 一种基于旋转升降式转子碎浆的制浆设备
CN106948200B (zh) * 2017-04-17 2023-07-04 济南大学 一种基于刮、磨、搅的无注水组合式制浆设备
CN107345371B (zh) * 2017-09-06 2018-05-04 冯国亮 一种环保节能的废纸处理设备
CN107724178A (zh) * 2017-09-28 2018-02-23 佛山汇众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产环保的食品包装材料加工装置及制备方法
KR102160806B1 (ko) 2018-08-24 2020-09-29 (주) 제이에스티 펄프 재생공정의 불순물 처리시스템
JP7167590B2 (ja) * 2018-09-25 2022-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解繊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9267414B (zh) * 2018-10-30 2023-09-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圆网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1218829A (zh) 2018-11-27 2020-06-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纤维体成形方法以及纤维体成形装置
US11040560B2 (en) * 2018-11-27 2021-06-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paper recycling apparatus and waste paper recycling method
CN109680529A (zh) * 2019-02-19 2019-04-26 郓城海沁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制浆造纸系统
CN110295509A (zh) * 2019-07-03 2019-10-01 安徽宏润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制品原料处理设备
CN113019580B (zh) * 2021-02-22 2022-07-22 江西华利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再利用粉碎加工设备
CN113529463A (zh) * 2021-07-16 2021-10-22 山东锦龙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彩印纸生产用搅拌熬制罐
CN114808547B (zh) * 2022-06-02 2023-03-28 李鹏涛 一种用于测井资料自动处理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110337B (zh) * 2022-08-25 2022-10-28 诸城市天工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浆的白度调整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0071Y (zh) * 1996-03-01 1997-12-10 康振福 小型造纸机
GB2408518B (en) * 2003-11-26 2006-03-22 3T Systems Ltd Recycling apparatus
CN1936173A (zh) * 2005-09-22 2007-03-28 粒状胶工业株式会社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8613A (en) * 1936-03-23 1939-02-28 Wood Conversion Co Head box for fourdrinier machines
US3357880A (en) * 1965-03-23 1967-12-12 Allis Chalmers Mfg Co Apparatus for making fibrous webs
JPS5240608A (en) * 1975-09-26 1977-03-29 Itsukou Watanabe Paper screening apparatus
US4141388A (en) * 1977-03-23 1979-02-27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aper machine dryer fabric
US4706391A (en) * 1986-10-15 1987-11-17 Urbas John C Heat collector for the dryer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US4966651A (en) * 1988-01-14 1990-10-30 P.H. Glatfelter Company Method of paper making using an abrasive refiner for refining bleached thermochemical hardwood pulp
NZ247276A (en) * 1992-04-06 1994-12-22 Westvaco Corp Production of papermaking fibre of low lignin content from recycled high lignin waste paper; mixtures with fresh pulp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JPH06134331A (ja) 1992-10-21 1994-05-17 Hitachi Zosen Tomioka Kikai Kk 紙片破砕処理装置
JPH07214030A (ja) * 1994-02-04 1995-08-15 Shinko Electric Co Ltd 古紙処理装置
CA2121967C (en) * 1994-04-22 1996-05-21 Douglas Henry Offerhaus Method of reducing surface irregularities in paper machine headbox components
FI99032C (fi) * 1994-05-13 1999-10-20 Valmet Corp Menetelmä keräyspaperin kuiduttamiseksi
JPH0860570A (ja) * 1994-08-29 1996-03-05 Toshimichi Kk 紙再生装置
JP3326664B2 (ja) * 1995-03-10 2002-09-24 北越製紙株式会社 薬草粕を含有する再生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12448A (en) * 1997-05-16 1999-06-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aper skew in image and document scanning devices
JPH10317290A (ja) * 1997-05-19 1998-12-02 Eizaburo Yokozuka 古紙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034660A (ja) * 1998-07-17 2000-02-02 Uni Charm Corp 湿式不織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6219505B1 (en) * 1998-09-30 2001-04-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aper-dust removing devices
JP2000117014A (ja) * 1998-10-16 2000-04-25 Koken Boring Mach Co Ltd 固液分離装置
FI109135B (fi) 1999-09-21 2002-05-31 Metso Paper Inc Menetelmä ja laite puukuitumassan käsittelemiseksi
JP4721496B2 (ja) * 2000-08-31 2011-07-13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再生パルプの製造方法
US6701637B2 (en) * 2001-04-20 2004-03-0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ystems for tissue dried with metal bands
JP3797909B2 (ja) * 2001-10-16 2006-07-19 相川鉄工株式会社 リファイナ及び製紙用攪拌装置
JP2005009062A (ja) * 2002-12-03 2005-01-13 Tamapack Kk 古紙繊維素材利用システム及び古紙解繊装置
JP3738777B1 (ja) 2004-11-17 2006-01-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ITMI20051307A1 (it) * 2005-07-11 2007-01-12 Stefano Brambilla Dispositivo domestico e-o per ufficio di riciclaggio di carta
JP5098001B2 (ja) * 2005-07-20 2012-12-12 株式会社シード 古紙処理装置
JP5599234B2 (ja) * 2010-06-14 2014-10-01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抄紙機の紙表面平滑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0071Y (zh) * 1996-03-01 1997-12-10 康振福 小型造纸机
GB2408518B (en) * 2003-11-26 2006-03-22 3T Systems Ltd Recycling apparatus
CN1936173A (zh) * 2005-09-22 2007-03-28 粒状胶工业株式会社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5600A3 (en) 2012-04-11
EP1862586A1 (en) 2007-12-05
KR101402095B1 (ko) 2014-05-30
KR20070112074A (ko) 2007-11-22
EP2290158A2 (en) 2011-03-02
EP2290157A2 (en) 2011-03-02
ES2390907T3 (es) 2012-11-19
JP2007308837A (ja) 2007-11-29
RU2415219C2 (ru) 2011-03-27
RU2007118452A (ru) 2008-11-27
US8449722B2 (en) 2013-05-28
MY165389A (en) 2018-03-21
EP2281941A3 (en) 2012-04-25
US20070267163A1 (en) 2007-11-22
TW200801281A (en) 2008-01-01
EP2290158A3 (en) 2012-05-02
CA2586770A1 (en) 2007-11-19
EP2275600A2 (en) 2011-01-19
EP2281941B1 (en) 2013-06-26
EP2290158B1 (en) 2014-07-23
EP2275600B1 (en) 2014-01-01
EP2281941A2 (en) 2011-02-09
EP2290157A3 (en) 2012-04-25
JP5207504B2 (ja) 2013-06-12
EP1862586B1 (en) 2012-07-25
CN101074545A (zh) 2007-11-21
TWI403630B (zh) 201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4545B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CN101328694B (zh) 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装置
CN101225619B (zh) 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装置
CN101230544B (zh) 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清洁方法和系统
CN101230551A (zh) 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装置
CN1936173B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其构成装置
CN101225616B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及用于该设备的纸浆进给器、造纸机
EP2224057B1 (en) Pul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used paper recycling apparatus, pulp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used paper recycling apparatus, and used paper recycling apparatus
CN102486012A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制浆装置及废纸再循环设备
CN101992191A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的清洁方法、清洁系统以及废纸再循环设备
CN101876152A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的脱水装置以及废纸再循环设备
CN101876151A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装置及废纸再循环设备
CN101225618B (zh) 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浓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1988275A (zh) 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再生纸平滑装置、造纸装置以及废纸再循环设备
US20110108220A1 (en) Pulp concentration adjusting method of used paper recycling apparatus, pulp concentration adjusting device of used paper recycling apparatus, and used paper recycling apparatus
CN102345239A (zh) 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纸浆供给器
CN102337699A (zh) 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再循环纸平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