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7283C - 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7283C
CN100487283C CNB038078686A CN03807868A CN100487283C CN 100487283 C CN100487283 C CN 100487283C CN B038078686 A CNB038078686 A CN B038078686A CN 03807868 A CN03807868 A CN 03807868A CN 100487283 C CN100487283 C CN 1004872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mentioned
mission case
bent axle
spe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7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6832A (zh
Inventor
大石明文
石田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6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6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72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72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0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engin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5/16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with non-metallic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7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fou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275/00Other engines, componen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02B2275/20SOHC [Single overhead cam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4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5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the valve stems being orientated at an angle with the cylinder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the gearbox is associated or combined with a crank case of an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9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F16H2057/02043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 F16H2057/02065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for motorcycles or squ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6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 F16H61/6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86Gear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其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被收装在变速器箱体内,并且将V带卷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以及安装于与该曲轴平行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箱体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曲轴,同时从所述发动机箱体以悬臂状态使该曲轴的一端向所述变速器箱体内突出,在该突出部上安装所述驱动轮,用该发动机箱体支撑所述变速器箱体,从而由与发动机箱体独立的其它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同时在与该发动机箱体之间形成空间,使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箱体中的润滑油室向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在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空间。

Description

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发动机箱体的曲轴轴向一侧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例如适用于自动两轮车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例如,在自动两轮车用发动机中,有在发动机箱体的轴向外侧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情况,此V带式无级变速器是用V带缠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和安装在平行配置于曲轴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
作为具有这种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目前,例如有使变速器箱体的一部分与发动机箱体区分,使曲轴和变速器轴的一端向变速器箱体内以悬臂状突出,在该突出部分上安装有上述驱动轮和从动轮(例如参照专利第3095024号公报)。
变速器箱体和发动机箱体分别构成,同时用变速器箱体通过轴承支撑曲轴和变速器箱体的前端部,构成能向变速器箱体内导入空气的结构(例如参照特开2002-021989号公报)。
作为上述V带,与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面采用树脂构成的树脂带(例如参照特开平07-027180号公报)。
还有使形成于发动机箱体中的润滑油室位于V带式无级变速器下方的鼓出的结构。(例如参照特公平05-068398号公报)。
可是,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情况下,来自发动机的热量和V带的磨擦导致的发热容易使变速器箱体内的温度上升。特别是V带受热的影响容易老化,就产生了得不到充分的耐久性的问题。从而,对于在发动机箱体旁边具有上述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使能抑制变速器箱体内的温度升高、防止V带的温度上升产生的老化从而能提高耐久性的构成是必要的。
本发明根据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变速器箱体内的温度升高、防止V带的温度上升产生的老化,从而能提高耐久性的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方面涉及一种发动机,其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被收装在变速器箱体内,并且将V带卷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上以及安装于与该曲轴平行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箱体借助一对轴承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曲轴以及变速轴,同时从所述发动机箱体以悬臂状态使该曲轴和变速轴的一端向所述变速器箱体内突出,在该曲轴的突出部上安装着所述驱动轮,在所述变速轴的突出部上安装着所述从动轮,接近地配置该从动轮和驱动轮,使它们的外周之间开有小的间隙,用该发动机箱体支撑所述变速器箱体,从而由与所述发动机箱体独立的其它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同时在与该发动机箱体之间形成空间,使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与所述发动机箱体对面的对面壁的所述曲轴、变速轴所插通的部分位于曲轴、变速轴的变速器箱体一侧的轴承附近,而且所述空间遍及到曲轴轴承和变速轴轴承的附近,并且,使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箱体中的润滑油室向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在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空间。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用树脂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与所述发动机箱体对面的对面壁的至少一部分。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带是连接多个块形成的树脂带,所述块在与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由树脂构成。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驱动轮、从动轮做成固定在所述曲轴、变速轴上的固定轮半体和设置成能沿轴向滑动的可动轮半体,分别在固定轮半体的轴向内侧、外侧配置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可动轮半体,在所述变速轴上安装离心离合机构,从而与所述从动轮的曲轴方向内侧邻接。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的可动轮半体是通过配置在该变速轴轴向外侧的盘簧向固定轮半体侧压靠,在所述固定轮半体上形成圆筒状的滑动轴环,按照从所述滑动轴环的前端向曲轴方向内侧没入的方式,用于将所述从动轮安装在所述变速轴上的螺母。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变速轴上以没入该滑动轴环内的方式螺装的螺母,使该滑动轴环固定在所述变速轴上,在安装于所述滑动轴环的外端开口边缘部的弹簧支架和所述可动轮半体之间,配置安装所述盘簧。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环的内径设定为比所述变速轴大,所述变速轴的前端部设定为比该变速轴的其它部分的内径小,在该小径部分上螺装所述螺母。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箱体是大致密闭构造。
本发明的第2方面涉及一种发动机,其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被收装在变速器箱体内,并且将V带卷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以及安装于与该曲轴平行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箱体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曲轴和变速轴,用该发动机箱体支撑所述变速器箱体,从而由与所述发动机箱体独立的其它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同时在与该发动机箱体之间形成空间,接近配置该从动轮和驱动轮,使它们的外周之间开有小的间隙,同时使该驱动轮的外径与上述曲轴的曲轴臂的旋转径大致同径,所述V带是连接多个块形成的树脂带,所述块在与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由树脂构成,并且,使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箱体中的润滑油室向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在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空间。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箱体是大致密闭构造。
本发明的第3方面涉及一种发动机,其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被收装在变速器箱体内,并且将V带卷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以及安装于与该曲轴平行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箱体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曲轴和变速轴,用该发动机箱体支撑所述变速器箱体,从而由与所述发动机箱体独立的其它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同时在与该发动机箱体之间形成空间,接近配置该驱动轮和从动轮,使它们的外周之间开有小的间隙,从所述发动机箱体的曲轴方向看,使形成在所述曲轴和变速轴之间的润滑油室向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并且在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空间。
本发明优选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箱体是大致密闭构造,所述V带是连接多个块形成的树脂带,所述块在与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由树脂构成。
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箱体,是收容曲轴的曲轴箱体、收容离合器的离合器箱体、以及收容发电机的发电机箱等的总称,这些箱体是各自一部分或全部一体形成,或者单独构成。
再者,本发明的润滑油室,是指使润滑油存留的部分,例如,包含使从被润滑部落下的润滑油存留的油盘,以及放置在油泵吐出侧,可存留润滑油还可过滤润滑油的滤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发动机的展开状态的截面平面图。(图6的线II--II截面图)。
图3是上述发动机的无级变速机构,离心离合机构部分的截面平面图。
图4是上述发动机的右侧视图。
图5是上述发动机的左侧视图。
图6是拆下上述发动机的无级变速机构,离心离合机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7是上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体的右侧视图。
图8是上述曲轴箱体的截面后视图(图5线VIII--VIII截面视图)。
图9是上述发动机的冲击装置的截面视图(图5线IX--IX截面视图)。
图10是上述冲击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发动机润滑油路径的截面后视图。
图12是上述离心离合器的截面视图。
图13是上述离心离合器的侧面视图。
图14是上述离心离合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15是上述离心离合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16是现有的普通从动轮的截面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截面视图。
图18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截面后视图。
图19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15,是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发动机的图,图1是搭载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展开状态表示发动机的截面平面图(图6的线II--II截面图),图3是发动机的无级变速机构、离心离合机构部分的截面平面图,图4是发动机的右侧视图,图5是发动机的左侧视图,图6是拆下发动机的无级变速机构、离心离合机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7是曲轴箱体的右侧视图,图8是曲轴箱体的截面后视图(图5线VIII--VIII截面视图),图9是发动机的起动装置的截面视图(图5线IX--IX截面视图),图10是冲击轴周围的截面视图,图11是表示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径的截面平面图,图12、图13是离心离合器的截面视图、侧面视图,图14、图15是离心离合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再者,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的前后左右的意思是坐着座椅所看到的前后左右。
图中,1是表示搭载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2的自动两轮车,其结构如下:通过固定在车体车架1a前端的头部固定管3,轴承支撑有前轮4的前车叉5能左右旋转地被枢轴支承,利用固定在中央部的后轮圈挡板6,使轴支撑有后轮7的后轮圈8能上下摇动地枢轴支撑,在上述车体车架1a的上部配置有驾驶者的座椅部9a和后部乘坐者的座椅9b构成的座椅9。
上述车体车架1a有从头管3向斜下方延伸的左右的向下内管1b、接着该向下内管1b的后端向斜上方延伸的左右的向上内管1c、使向下内管1b和向上内管1c在前后方向架着相接合的左右座椅护栏1d。上述车体车架1a用前盖板10a、护腿挡板10b和旁盖板10c等构成的树脂制的车体盖板10围起来。
操控把手11固定在上述前车叉5的上端,该操控把手11被把手盖板11a围起来。后减震器12安装在上述后轮圈8与后轮圈挡板6之间。
上述发动机2是空冷4冲程单排气筒发动机,在上述向下内管1b的后下部使排气筒轴线A向前方倾斜约45度悬架支撑。该发动机2具有发动机本体15、V带式无级变速器16和湿式多板式离心变速机构17,以及减速齿轮机构18。
上述发动机本体15有如下大致构造:气缸体19的上接合面上连结气缸盖20,同时在该气缸盖20的上侧设置有气缸盖盖板21,上述气缸体19的下接合面连接收纳有曲轴28的曲轴箱体22。在上述曲轴箱体22的左侧面,安装有收容发电机42的发电机箱体44,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上述的曲轴箱体22、发电机箱体44构成发动机箱体。
上述气缸盖20的后面,连通燃烧凹部20a的吸气管道20b处于开口状态,气化器23通过吸气管23a连接该吸气管道20b。上述气缸盖20的前面,连通燃烧凹部20a的排气管道20c处于开口状态,排气管24连接该排气管道20c。该排气管24向着发动机右下侧向斜下方延伸,在后面所述的变速器箱体45的下侧通过润滑油室鼓出部22b的右外侧,通过右侧方向向斜后方延伸,与设置在上述后轮7的右侧的消音器25相连接。上述燃烧凹部20a内插有火花塞30。
在上述气缸体19的左侧部,形成连通曲轴箱22内和气缸盖20内的链室(chain chamber)19a,在该链室19a中通过上述曲轴28配设有旋转驱动凸轮轴31的定时链34,通过此凸轮轴31开关驱动吸气阀32、排气阀33。
在上述气缸体19的气缸内径中,滑动自由地插入配置活塞26。使连杆27的小端部27b连接该活塞26,使该连杆27的大端部27a与嵌装在上述曲轴28的左右曲轴臂28a、28b间的曲柄销29相连接。
在上述曲轴28的后方,使变速轴47与该曲轴28平行配置,另外在该变速轴47的轴向左侧使输出轴48形成同轴配置。在此输出轴48的左侧安装有驱动链轮49,该驱动链轮49通过链条50连接上述后轮7的从动链轮51。
上述曲轴28的左侧端部安装有发电机42。此发电机42的构造是:在嵌合于曲轴28上的轴套43上固定有转子42a,同时将与该转子42a径向相对的定子42b固定在发电机箱体44上。
使上述曲轴箱体22分割成曲轴轴向左侧的第1箱体40和右侧的第2箱体41。在此第1箱体40的曲轴轴向外侧能拆装地安装收容上述发电机42的发电机箱体44,在上述第2箱体41的曲轴轴向外侧安装收容上述无级变速器16的变速器箱体45。
上述第1、第2箱体40、41的分割线B从气筒轴线A向左侧偏移一些。此第1、第2箱体40、41的大概构造是:在向曲轴轴向外侧开口的第1、第2外周壁40a、41a的内侧一体形成支撑曲轴28的第1、第2支撑壁40b、41b。
上述第1箱体40的第1支撑壁40b具有;用左侧滑动轴承35支撑的曲轴28的左曲轴轴颈部28c的第1曲轴支撑壁部40c和相对于该第1曲轴支撑壁部40c向曲轴轴向左侧少量突出形成的减速机构支撑壁部40d。
上述第2箱体41的第2支撑壁41b具有:用右侧滑动轴承36支撑的曲轴28的右曲轴轴颈部28d的第2曲轴支撑壁部41c和相对于该第2曲轴支撑壁部41c向曲轴轴向左侧越过气筒轴线A突出形成的离合器支撑壁部(离合器一侧支持臂)41d。
而且,在用上述第1、第2曲轴支撑壁部40c、41c形成的曲轴室37内,收容有上述曲轴28的曲轴臂28a、28b和曲轴销29。
在用上述第2外周壁41a和离合器支撑壁部41d形成的离合器室38内,收容上述离心离合机构17,该离合器室38与上述曲轴室37隔开。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构成上述离合器室38的壁部分称为离合器箱体。
在用上述减速机构支撑壁部40d和离合器支撑壁部41d形成的减速室39内,收容上述减速齿轮机构18,该减速室39与上述曲轴室37连通。
此减速齿轮机构18有如下构成:在上述支撑壁部40d、41d间,架设与上述变速轴47平行的减速轴52。该减速轴52的右侧部用上述离合器支撑部41d通过减速轴承53轴承支撑,左端部用在上述减速机构支撑壁部40d内形成的凹部40e通过减速轴承54轴承支撑。一次减速小齿轮74能相对旋转地安装在位于离合器室38内的变速轴47上,使与一次减速小齿轮74啮合的一次减速大齿轮75与上述减速轴52用键嵌和结合。二次减速小齿轮52a与位于上述减速室39内的减速轴52一体形成,同时与二次减速小齿轮52a啮合的二次减速大齿轮48a与上述输出轴48一体形成。
使上述输出轴48与变速轴47在同一轴线上配设。在此输出轴48的右端部凹设使上述变速轴47的左端部能插入的支撑孔48b,通过该支撑孔48b内装配的轴承76,使该输出轴48的右端部用变速轴47轴承支撑。上述输出轴48的左端部贯通第1箱体40的减速机构支撑壁部40d,用该支撑壁部40d通过轴承77轴承支撑此输出轴48。在上述输出轴48的突出端部上固定安装驱动链轮49。
上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16,在上述变速器箱体45内是卷挂可变式驱动,收容向从动轮卷绕V带的变速机构,详细构成如下所述。
用上述曲轴箱体22轴承支撑的上述曲轴28的右外端部,向上述变速器箱体45内以悬臂状态突出,在该右外端部安装驱动轮55。用上述曲轴箱体22轴承支撑的上述变速轴47的右外端部,向上述变速器箱体45内部悬臂状态突出,在该右外端部安装从动轮56。使V带57卷绕上述驱动轮55与从动轮56。
上述V带57是由耐热性、耐久性的树脂构成的树脂带,有以下详细构造:例如,在聚酰胺树脂中混入炭纤维和芳族聚酰胺纤维,成型为横H状的多个树脂块57a并列配置,用一对环状的超耐热橡胶制连结部件57b使它们保持连结。上述树脂块57a的左、右斜面成为与上述驱动轮55、从动轮56的接触面。
上述驱动轮55具有:固定在上述曲轴28的右端部的固定轮半体55a,和在该固定轮半体55a的曲轴方向内侧,沿轴向能滑动且通过滑动轴环(slide collar)59与曲轴28共同旋转的可动轮半体55b。在上述曲轴28的右端,用花键(spline-fitted)嵌合安装凸轮盘58和上述滑动轴环59,在他们的轴向外侧,安装上述固定轮半体55a,用防松螺母60紧固。在上述可动轮半体55b和上述凸轮盘58之间,安装圆筒形载荷61。随着曲轴28的旋转上升,载荷6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半径向外侧移动,向轴向右侧移动可动轮半体55b,因此轮的卷绕半径变大,减速比变小。
上述从动轮56,有在上述变速轴47的右外端部固定的固定轮半体56a,和在该固定轮半体56a的曲轴轴向外侧,沿轴向能滑动的可动轮半体56b。使在上述固定轮半体56a的轴心部安装的圆筒状滑动轴环(slide collar)62与变速轴47花键嵌合连接,在此滑动轴环62上,固定于上述可动轮半体56b的轴心部的圆筒状轮毂部63安装为能轴向滑动。设置在上述滑动轴环62上的定位销64可滑动地结合在呈槽状形成在此轮毂部63上的滑动沟63a中,且该可动轮半体56b是同固定轮半体56a一同旋转。
在上述滑动轴环62的前端部,通过簧环65a安装环形板制成的弹簧支架部件65,在此弹簧支架部件65与上述可动轮半体56b之间,安装使该可动轮半体56b向固定轮半体56a侧常时压靠的盘簧67。
而且使上述从动轮56,通过在上述滑动轴环62的前端部62a内没入地插入安装、且拧在上述变速轴47的前端部47a上的防松螺母66固定安装在上述变速轴47上。
将上述滑动轮轴62的内径呈台阶状设置为比变速轴47的外径大,使变速轴47的前端部47a呈阶梯状设定成小径。这样因为螺纹安装变速轴47的防松螺母66的部分变为小径,故防松螺母66以及垫片66a都是小径,使它们能在滑动轴环62上没阻碍地没入插入安装。这样可使防松螺母66位于比盘簧67的弹簧支架部件65更靠曲轴轴向内侧。
上述变速器箱体45是与上述曲轴箱体22独立形成的大致密闭构造的箱体,从右侧看(参照图4),是覆盖上述曲轴箱体22的右侧的大部分的椭圆形状。上述变速器箱体45是在曲轴轴向外侧有开口的有底箱状树脂制箱体本体45a,和气密性闭塞该开口的铝合金制箱盖45b构成的两部分分离构造的箱体。
对于上述箱体本体45a和箱盖45b,用螺栓70将在它们的外周缘上形成的凸台45e、45d与第2箱体41一同紧紧固定。在箱体本体45a上,形成与上述曲轴28、变速轴47同轴的凸台45i、45i,它们与支撑曲轴箱体侧的轴承36、81的外座圈的凸台嵌合。这样箱体本体45a即使在卸下上述螺栓70的状态下仍能支撑曲轴箱体侧面。
而且,在上述箱体本体45a的底壁45c与第2箱体41之间设置空间a,这个空间a阻断了来自发动机2的热量通过曲轴箱体22向变速器箱体45的传导,同时通过允许流通空气流过两箱体之间,抑制变速器箱体45内的温度上升。
在上述曲轴箱体22的底部22a形成润滑油室95,在该润滑油室95中一体形成位于上述变速器箱体45的下方的鼓出部件22b(参照图8,图11)。通过在上述润滑油室95上设有该鼓出部22b,作为包含该鼓出部22b的全体的车幅方向中心线D,从发动机车宽度方向中心线(气筒轴线A)向上述变速器箱体45侧偏移。上述润滑油室95的变速器箱体45对面的内侧壁22c的曲轴轴向位置,位于与支撑上述左侧的滑动轴承35的支撑壁40c的同一位置。
从平面上看,上述鼓出部22b形成于变速器箱体45的投影面内,设置有鼓出部22b的上面与变速器箱体45的下面之间的空间b,而且上述排气管24,在上述变速器箱体45的平面的投影平面内,且通过从上述鼓出部22b的侧方投下的投影平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曲轴箱体22,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曲轴28、变速轴47,同时悬臂状突出它们的右外端部至变速器箱体45内,因为是不必用变速器箱体45轴承支撑该曲轴28、变速轴47前端部的悬臂支撑构造,故不必在变速器箱体45的箱盖45b侧设置轴承部,这就能使变速器箱45体全体轻量小型化。
这样,随着曲轴28、变速轴47是悬壁支撑构造,在用曲轴箱体22支撑变速器箱体45的构造中不需要那么大的刚性,能简略化支撑结构。即,在轴承支撑曲轴28前端部的情况下,为确保轴承的位置精度,变速器箱体47自身要有高刚性、且结合有高刚性的曲轴箱体22是必要的。
又因为设置有变速器箱体45与曲轴箱体22之间的空间a,发动机的热量难以从曲轴箱体侧传至变速器箱体45上,而且用流经上述空间a的通风,使变速器箱体45能自行冷却,能抑制变速器箱体45的温度上升,进而提高了V带57的耐久性。并且,如上所述,因为能使变速器箱体45小型轻量化,故即使设置了上述空间a,也能抑制发动机的无级变速器16周围的大型化。
因为构成曲轴箱体45的上述曲轴箱体22对面的曲轴箱体侧面的箱体本体45a用树脂构成,凭借变速器箱体45能进一步小型化,同时能抑制变速器箱体45的温度上升、提高V带57的耐久性。即,在使用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形状自由度高,因此变速器箱体45能进一步容易地小型化成型。而且树脂材料与作为通常的箱体部件的铝合金等相比,有较高的耐热性,能进一步抑制热传导。能进一步确实抑制变速器箱体45的温度上升。
因为上述V带57是用连接部件57b连结树脂块57a的树脂带,能抑制V带自身的发热。用树脂块57a构成与驱动轮55的接触部的树脂带的情况下,例如与橡胶带比较,为得到同样的传动扭矩,可减小使用驱动轮55的夹紧力,因此就能减轻V带57与驱动轮55之间产生的摩擦热,结果能抑制带自身的温度上升。
如上所述,能抑制变速器箱体45的温度上升,作为树脂制的V带57能抑制摩擦热的同时,与橡胶制带相比,带自身的耐热性、耐久性也能提高,且V带57不需要冷却。结果是,可使变速器箱体45呈密闭结构,能防止水和尘土的进入。
因为在曲轴箱体22的底部22a上,向变速器箱体45的下方鼓出形成鼓出部22b,可有效利用变速器箱体45下方的空余空间,能增加润滑油室95的润滑油量,与加深箱体底部确保润滑油量相比,不必加大发动机2的高度尺寸。
又因为向变速器箱体45的下方鼓出曲轴箱体22的底部22a,能增加润滑油95的表面积,这就能提高冷却性,还能保持良好的发动机整体的重量平衡。并且因为设置有鼓出部22b与变速器箱体45之间的空间b,能防止鼓出部22b内的润滑油的热量向箱变速器箱体45的传导,同时能用通过该空间b的流动空气冷却变速器箱体45。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是用树脂制V带57,同时使曲轴箱体22独立于变速箱体45的结构,相对采用橡胶制带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带自身的耐热性和耐久性,而且抑制了来自发动机的热量影响。结果是,可以使从动轮55、56小径化,能小型化变速器箱体45,能设置变速器箱体45下方的空余空间,结果是能形成鼓出部22b,加大润滑油容量,且能确保排气管24的配置空间。
对于本实施方式,因为在固定轮半体56a的曲轴轴向外侧,配置装在变速轴47上的从动轮56的可动轮半体56b,所以能够在上述变速轴47的从动轮56内侧部分确保空余空间,利用此空余空间,能与上述固定轮半体56a相邻配置离心离合器机构17。这样不扩大发动机的宽度,能在上述变速轴47的从动轮56相反侧,同轴配置有输出轴48,结果是与目前在变速轴后侧配置输出轴的情况相比,能缩短发动机的前后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支撑盘簧67的弹簧支架部件65靠轴向内侧没入地配置上述述防松螺帽66,上述盘簧67将上述可动轮半体56b压向固定轮半体56a,所以既确保盘簧67的必要长度,又能用简单的构造减小向变速轴轴向外侧突出,抑制增加发动机在车宽方向上的尺寸。
即,例如,如图16所示,在用防松螺帽203将滑动轴环201的外端面紧固在变速轴200上的情况下,变速器箱体204仅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防松螺帽203的部分。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防松螺帽66位于比弹簧支架65的外端靠轴向内侧,能减少变速器箱体45的突出到只有t(约10mm左右)。
又因为盘簧67放置在轴向外侧,在进行盘簧67的维修和更换的情况下,只用卸下簧环65a就能容易进行作业。顺便提一下,在固定轮半体的内侧配置可动轮半体,即在轴向内侧配置盘簧的情况下,不得不卸下从动轮全体操作性低。
在形成上述离合器室38的第2外周壁41a的曲轴轴向外侧,形成有能够取出和放入上述离心离合器机构17大小的开口41e。在此开口41e处,气密地安装离合器盖(离合器另一侧支撑壁)71,该离合器盖71用螺栓72在第2外周壁41a的开口边缘部,可拆卸地紧紧固定该离合器盖。用这样方式,与从动轮56同时卸下变速器箱体45,通过卸下离合器盖71,与变速轴47同时卸下离心离合器机构17。
上述离心离合器机构17,通过在变速轴47的轴向左端部、中央部安装的一侧离合器轴承80、另一侧离合器轴承81,不能轴向移动地定位夹持着。此一侧离合器轴承80,用离合器支撑壁部41d支撑,上述另一侧离合器轴承81,用上述离合器盖71支撑。
于是,支撑上述一侧离合器轴承80和减速轴承53的离合器支持壁部41d,从支持右滑动轴承36的第2曲轴支撑壁部41c向曲轴轴向左侧偏位,换言之,位于支撑上述左滑动轴承35的第1曲轴支撑壁部40c和上述第2曲轴支持壁41c之间。具体说,位于气筒轴线A上,或者说,比气筒轴线A更靠分割线B处。
支撑上述另一侧离合器轴承81的离合器盖71,位于比支撑上述右滑动轴承36的第2曲轴支撑壁部41b靠曲轴轴向右外侧。而且,支撑上述输出轴48的左侧轴承77的减速机构支持壁部40d,位于比支撑左滑动轴承35的第1曲轴支撑壁部40c更靠曲轴轴向左外侧。
沿曲轴轴向分割上述曲轴箱体22为第1、第2箱体40,41,在第2箱体41的曲轴方向外侧,配置上述变速器箱体45,因为在该变速器箱体45的曲轴方向内侧附近配置离心离合器机构17,在变速轴47的无级变速机构16的相反侧,能同轴配置输出轴48,能够一面抑制发动机2的宽度尺寸扩大,一面减小前后方向的尺寸。
因为用在变速轴47上安装的一侧和另一侧离合器轴承80、81夹持上述离心离合器机构17,在不用别的部件的简单构造的情况下,能在轴向将离心离合器机构17定位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支撑曲轴28的左右滑动轴承35、36的第1、第2曲轴支撑壁40c、41c之间,放置支撑一侧离合器轴承80的离合器一侧支撑壁41d,在支撑右滑动轴承36的第2曲轴支持壁41c的曲轴轴向外侧,放置支撑另一侧轴承81的离合器盖(离合器另一侧支撑壁)71,在同一线上放置第1曲轴支撑壁40c和离合器一侧支撑壁41d、以及第2曲轴支撑壁41c和离合器盖71相比,能缩短曲轴28和变速轴47之间的轴间距的同时,确保离合器室38的容积,能在小空间内收纳离心离合器机构17,进而能使整个发动机小型化。
因为在第2箱体41的开口41e处可装卸地安装离合器盖71,通过取下变速器箱体45和离合器盖71,能同时卸下变速轴47和离心离合器机构17,能容易地进行维修和更换零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变速轴47的与变速器箱体45相对的一侧,形成同轴配置的输出轴48,因为在该输出轴48上安装有驱动链轮49,能够在同轴上配置有离心离合器机构17和驱动链轮49,能够减小发动机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上述离心离合器机构17在从动轮56的曲轴轴箱内侧靠近配置。此离心离合器机构17用湿式多板式,主要如图12-图15所示,同变速轴47一同旋转地花键嵌合连接碗状的外离合器83的轮毂83b。在该外离合器83的轴向内侧,同轴配置内离合器84,同上述一次减速小此轮74一同旋转地通过花键嵌合该内离合器84的轮毂部84a。再者,上述一次减速小齿轮74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变速轴47上。
在上述外离合器83内,配置有数块外离合器片85,在其两端放置有两块按压板86、86,使两者85、86与该外离合器83一同旋转地与该外离合器83固定。在上述外离合器片85与按压板86之间配置有内离合器片87,使该各内离合器片87与该内离合器84一同旋转地与该内离合器84的外周固定。
在上述外离合器83的内侧形成凸轮面83a,在该凸轮面83a与上述外侧的按压板86之间配设有载荷88。此载荷88在外离合器83的离心力作用下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同时通过凸轮面83a向图12的图上左方(离合器连接方向)移动,使按压板86按压移动,使外、内离合器片85、86呈连接状态。再者,在图12中,在离心离合器机构17的轴线上侧示以遮断状态,下侧示以连接状态。
在上述离心离合器机构17上,设置有离合器片粘连防止机构90,此粘连防止机构90是在上述各外离合器片85之间以及该外离合器片85与按压板86之间,安装有使外离合器片85与按压板86向彼此离开的方向上压靠的板簧91构成的。
在上述各内离合器片87中,使限制该内离合器片87的轴向移动的销92设置间隔地贯通圆周方向,在各销92的各内离合器片87之间,安装有将该内离合器片87想离开方向压靠的盘簧93。
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离合器机构17中,载荷88随着发动机旋转上升的离心力,向离合器径向外方移动,用凸轮面83a决定其轴向位置。而且通过操纵阀(未图示)的开操作,如果发动机旋转到规定值以上,则上述载荷88按压移动按压板86,按压接触内外离合器板85、87,这样发动机的转动从变速轴47、借助减速齿轮机构18传到输出轴48,通过该输出轴48的转动,介由驱动链轮49、链50使后轮7转动驱动。
通过对操纵阀的闭操作,随着发动机转数的减少载荷88向径向内侧移动,当发动机转数变为设定值时,使载荷88产生的按压力释放,上述内外离合器片85、87相对转动,使发动机的旋转在变速轴47与输出轴48之间被遮断。
而且在上述离合器遮断时,如上述按压力被释放则通过板簧91的回复力,外离合器片85、按压片86相互离开的同时,介由盘簧93的回复力使内离合器片87分离。
这样可防止内外离合器片85、87因润滑油导致的粘连,防止了离合器的拖曳现象。
因为又用各销92限制了内离合器片87的轴向移动,故离合器遮断时能防止内离合器片87的倾斜,从这点上也能防止离合器的拖曳现象。
接下来是对发动机2的润滑油系统进行说明。
本润滑油系统是用油泵96吸入形成于上述曲轴箱22的底部22a的润滑油室95内的润滑油,压送供给上述曲轴28和凸轮轴31的轴承部、以及滑动部等被润滑部,润滑该被润滑部后,润滑油自行落入上述润滑油室95的结构。
主要如图11所示,上述油泵96配置在曲轴箱体22的第1箱体40的下部,由有吸油口97a和出油口97b的外壳97轴承支撑泵轴96a,在该泵轴96a的外端部安装有泵齿轮98的油泵。
连通上述吸油口97a的吸油通路40f形成于上述第1箱体40处,该吸油通路40f通过滤油器99开口在润滑油室95内的底面上。也使连通上述出油口97b的润滑油供给通路40g形成于上述第1箱体40处。使此供给通路40g在中途通过油滤器100连通在上述发电机箱体44上形成的主供给通路44a。使该主供给通路44a的下游端连接连通上述曲轴28左端面的油室44c。
在上述曲轴28处,使连通上述油室44c的油路28e沿轴心方向形成,该油路28e通过在上述曲轴销29处形成的分支通路29a,在该曲轴销29和连杆27的连接轴承部101上开口。
使用上述油泵96吸入的润滑油通过供给通路40g、主供给通路44a压送给油路28e,从该油路28e通过分支油路29a供给给连接轴承部101。此供给给连接轴承部101的润滑油,因供给油压和曲轴28轴向的离心力向曲轴室37内飞散,此飞散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进入减速室39内,润滑二次减速小齿轮52a和大齿轮48a,然后落入润滑油室95内。
接着对上述离心离合器17的润滑构造进行说明。
主要如图3、图7所示,上述离心离合器机构17,在曲轴的直角方向看,在上述连杆27和曲轴销29的连接轴承部101的润滑油飞散区内,其一部分重叠地放置。具体地说,是离心离合器17的内外离合器片85、87配置在面临曲轴室37的位置。
在分隔上述曲轴室37和变速器室38的第2外周壁41a处,形成将从上述连接轴承部101飞散的润滑油导入至变速器室38内的导入开口103。
在上述变速器支持壁部41d处形成延伸至变速器室38内侧的导向部104。此导向部104位于连接曲轴28和变速轴47的延长线上,具有与上述导入开口103大致相对的沿纵向延伸的润滑油贮存部104a和接在该润滑油贮存部104a下端、绕回变速轴47下方的延展成圆弧状的引导部104b。此引导部104b设置为插入内离合器片84的圆锥台形状的轮毂部分内。
这样,用引导部104接住从导入开口103进入的润滑油的同时,通过从上述离心离合器17的外周部向内侧部分更多地引导,用该离合器17的离心力,使上述润滑油供给内外离合器片85、87和一次减速大齿轮75、小齿轮74的啮合部(参照图3、图7的箭头)。
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离合器机构润滑构造中,因为向离心离合器传送供给与曲轴销29和连杆大端部27a的连接轴承部101的润滑油供给离合器17,故从连接轴承部101大量喷出、飞散的润滑油,不需要设置特别的润滑油油路,能供给给离心离合器17充分的润滑油,能防止内外离合器片85、87的烧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曲轴室37到分隔的变速器室38内,在曲轴直角方向看、离心离合器17配置在从上述连接轴承部101飞散润滑油的范围内,在分隔该离合器室38与曲轴室37的第2外周壁41a处,形成容许润滑油进入的导入开口103,能以非常简单的构造,将来自曲轴室37的润滑油有效地导入离合器室38。
在离合器支撑壁部41d处一体形成向离合器室38内侧延伸的导向部104,因为由润滑油贮存部104a和引导部104b构成,故对内外离合器片85、87很确实地供给润滑油。该润滑油贮存部104位于连接曲轴28和变速轴47的延长线上,与上述导入开口103大致相对向地延伸,该引导部104b接在该润滑油贮存部104a的下端、在变速轴47的下方绕回地延展成圆弧状。
然后对上述发动机2的冲击装置(kick mechanism)进行说明。
主要如图5、图9、图10所示,在上述输出轴48的大致垂直下方,使冲击轴(kick shaft)110与之平行地配置。从曲轴直角方向看,该冲击轴110,使其上述驱动链轮49靠内侧部分用第1箱体40的轮毂部40h轴承支撑,使外侧部分用与发电机罩44一体形成的轮毂部44b轴承支撑。
在上述冲击轴110的外端部,装配有冲击臂(kick arm)111。在冲击轴110的外端部处,使冲击齿轮(kick gear)112在轴向可滑动地花键嵌合,该冲击齿轮112放置在第1箱体40处。在上述冲击轴110的内端部,卷绕有回复弹簧113,通过该回复弹簧113使冲击轴110转动压靠在踩下位置。
在上述冲击轴110和曲轴28之间,使主中间轴114和副中间轴115分别与冲击轴110平行配置。使此主中间轴114轴承支撑并架空穿过第1箱体40与第2箱体41,在该主中间轴114上,安装有与上述冲击齿轮112能啮合的主中间齿轮116。
使上述副中间轴115用形成于第1箱体40上的轴承部40j轴承支撑。该副中间轴115的内外端部分别向第1箱体40的内侧、外侧突出。在此副中间轴115的箱体内侧,有一体形成与上述主中间齿轮116啮合的第1中间齿轮115a,在箱体外侧安装有第2中间齿轮117。此第2中间齿轮117与后面所述的第一曲轴齿轮121啮合。
通过踩下上述冲击臂111,冲击轴110转动,伴随着该转动使冲击齿轮112向轴向移动与上述中间齿轮116啮合,通过第1、第2中间齿轮115a、117,向第一曲轴齿轮121传动,曲轴28转动。
在上述曲轴28的左滑动轴承35与上述发电机42的轴套43之间,从外侧按顺序,安装有单向离合器120、上述第一曲轴齿轮121、凸轮链轮122。
在上述单向离合器120上,安装有始动齿轮120a,起动电动机125的驱动齿轮125a通过空转齿轮124与该始动齿轮120a连结。此起动电动机125使发动机轴线与曲轴28平行,配置固定在曲轴箱22的前壁上。
使上述冲击齿轮112、主中间齿轮116以及第1中间齿轮115a配置在连通第1箱体40内侧的上述润滑油室95的位置。使上述第2中间齿轮117、第1曲轴齿轮121以及凸轮链轮122配置在第1箱体40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放置冲击齿轮112、主中间齿轮116以及第1中间齿轮115a在润滑油室95连通的部分,能充分地润滑这些齿轮的啮合部。
从第1箱体40的内侧至外侧贯通主中间轴115,从主中间轴115的内侧至外侧传送冲击轴110的转动,因为从外侧的第2中间齿轮117通过第1曲轴齿轮121传送到曲轴28,能在曲轴滑动轴承部28c的外侧配置第1曲轴齿轮121,能减小曲轴轴承35、36的间隔,能够通过连杆27减小弯矩地轴承支撑曲轴28。而且能确保凸轮链轮122、第2曲轴齿轮127的配置空间,能容易进行曲轴周边的配置。即将冲击轴110的转动传送至位于第1箱体40内的曲轴28的情况下,左曲轴轴承35与左曲轴臂28a之间需要齿轮,左右轴承35、36的间隔变宽了,在上述弯矩上不利。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输出轴48的垂直方向略下方配置上述冲击轴110,冲击臂111的踏下操作容易,同时能减小发动机2的前后尺寸。
在曲轴箱体22的第1离合器支持壁部40d处轴承支持上述冲击轴110的后轮驱动链轮49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发电机箱体44处轴承支持车宽方向的外侧,因为在该冲击轴110的发电机箱体44的外方突出端处安装有冲击臂111、冲击轴110,能在后轮驱动链轮49处无干扰地在最合适的踩踏位置配置冲击臂111。
如图4所示,上冲击轴110,从曲轴方向看时,在上述变速器箱体45的轴向投影面内,并且位于离心离合器17的轴向投影面内。具体而言,配置在位于从动轮56的略垂直下方。
因为在变速器箱体45的相反侧配置冲击轴110,故在该变速器箱体45内没有必要确保冲击轴配置空间,由此以产生微小间隙b(参照图3)的程度接近配置上述无级变速机构16的驱动轮55和从动轮56,由此缩小了发动机的前后长度。
因为配置上述冲击轴110在变速器箱体45的曲轴方向投影面内,冲击轴110在曲轴28附近放置,且能配置在容易踩下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在从动轮56的曲轴方向内侧附近配置上述离心离合器17,因为在离心离合器17的轴向投影面内、且在变速轴47的略垂直下方配置上述冲击轴110,能利用离心离合器机构投影面内的空余空间、且在最容易踩下的位置配置冲击轴110,同时能缩小发动机的前后长度。
在上述曲轴28的后上方,使平衡轴129与该曲轴28平行配置。此平衡轴129在第1、第2箱体40、41上通过平衡轴承130、131轴承支撑。该平衡轴129的左端部从第1箱体40向外侧突出,在该突出部结合有平衡齿轮132。在此平衡齿轮132的内周部插入设置缓冲部件133。
至此,在上述平衡轴承130、131内放置曲轴28的左右曲轴臂28a、28b,且平衡轴129的平衡载荷129a在上述左右的曲轴臂28a、28b之间、且与曲轴销29的旋转轨迹重合地与曲轴接近配置。这样,平衡轴周围变得紧凑。
使第2曲轴齿轮(第2驱动齿轮)127同压入上述曲轴28的第1曲轴齿轮(第1驱动齿轮)121一同旋转地安装,上述平衡齿轮(第2从动齿轮)132与该第2曲轴齿轮127相啮合。更详细说,在上述第2曲轴齿轮127的内周面处形成有内周齿127a,上述第1曲轴齿轮121的外周齿121a同该内周齿127a啮合(参照图6)。依此,使曲轴28的旋转从第1曲轴齿轮121、借助第2曲轴齿轮127传到平衡齿轮132。
上述第1曲轴齿轮121通过第2中间齿轮117同上述泵齿轮(第1从动齿轮)98连结。以此使第1曲轴齿轮121、第2中间齿轮117共用于起动始动和油泵驱动。
安装在上述曲轴28上的单向离合器120、第1曲轴齿轮121、凸轮链轮122,通过拧紧在上述曲轴28的左端部的螺钉123,被上述轴套43和滑动轴承35夹持,从而不能在轴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冲击轴110的转动传送至曲轴28时,以及将曲轴28的转动传送至泵齿轮98时,共用啮合于第1曲轴齿轮121上的第2中间齿轮117,由此可缩短曲轴长度,可使发动机的宽度减小。
因为在压在曲轴28上的第1曲轴齿轮121上,嵌合第2曲轴齿轮127的内周齿127a的同时使其啮合第2中间齿轮117,能充分确保第1曲轴齿轮121向曲轴28上的压入长度,将曲轴28的旋转确实传送至泵齿轮98和平衡齿轮132。
本实施方式,采用嵌合第1曲轴齿轮121的外周齿121a与第2曲轴齿轮127的内周齿127a的构造,故第2曲轴齿轮127的组装容易,且进行维修时容易卸下。即通过拧下上述曲轴28的螺母123卸下轴套43、单向离合器121,能容易从第1曲轴齿轮121上卸下上述第2曲轴齿轮127。
本发动机2的上述各轴的配置构造如下:
从曲轴轴向看,在上述曲轴28的后方,使变速轴47、输出轴48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配置。使上述平衡轴129以及减速轴52在包含此曲轴28、输出轴48的轴心线的水平面C的上侧配置,下侧配置有冲击轴110、泵轴96a、主副中间轴114、115。
使上述冲击轴110配置在输出轴48的大致垂直下方,使上述泵轴96a配置在平衡轴129的大致垂直下方。又使上述主、副中间轴114、115配置在连结曲轴28与冲击轴110的连线上。
对于本实施方式,因为在包含曲轴28以及输出轴48的水平面C的上侧配置平衡轴129、下侧配置冲击轴110以及油泵96的泵轴96a,可在上下平衡良好地配置,避免发动机的大型化。即,在上述水平面C的上侧,在气缸内径的后侧有空余空间,利用此空间配置平衡轴129。于是因为平衡轴129的载荷129a以大的旋转轨迹旋转,如在浸渍于润滑油的状态下搅拌润滑油导致损失马力增大,但本实施方式中平衡轴129并没有扩散润滑油。而且在上述水平面C的上侧,利用平衡轴129与输出轴48之间的空余空间配置减速轴52。此种情况下,虽然放置在润滑油难以供给的上部,但从曲轴28的连杆的连结轴承部101处飞溅的润滑油供给减速齿轮75等,故没有润滑不足的问题。
因为配置上述冲击轴110在输出轴48的大致下方,能在缩小发动机2前后长度的同时,将冲击轴110配置在容易踩下的位置。
图17至图19为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图中,同图1至15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为将变速器箱体45空冷的例子。
上述变速器箱体45具有向内部导入空气的进气口45e,和向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45f、45g。使上述进气口45e形成在上述铝合金制盖体45b上,与上述驱动轮55的轴心一致。使进气管道45h的下游端开口与此进气口45e嵌合安装,使该进气管道45h用螺栓紧紧固定在盖体45b上,向车辆前方延伸。
使上述排气口45f、45g形成在上述树脂制的箱体本体45a上,朝向上述变速器箱体45和曲轴箱体22之间的空间a开口。又使上述各排气口45f、45g仅形成在箱体本体45a的、比连接曲轴28和变速轴47的连结线E靠上侧的区域中,即上述各排气口45f、45g的下缘位于比上述线E高的位置,且位于箱体本体45a的曲轴插通孔28’和变速轴插通孔47’之间。
而且沿变速器箱体45的外周形成壁部100,从而包围上述变速器箱体45和曲轴箱体22之间的空间a。此壁部100形成在如图19所示的画斜线的区域内,在下部(未打斜线的区域)形成开口100c,使上述空间a通过此开口100c向外部空间开放。
上述壁部100是通过使形成于上述曲轴箱体22一侧的发动机侧壁部100a,和形成于上述树脂制的箱体本体45a一侧的变速器侧壁部100b相对接触而构成。
而且上述开口100c是放置在上述润滑油室95的鼓出部22b的上侧,通过该鼓出部22b和变速器箱体45之间的空间b同外部连通。
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因为在上述变速器箱体45中设置向内部导入空气的进气口45e、向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45f、45g,能向变速器箱体45内部导入空气,积极地冷却该箱体。并且通过向着上述变速器箱体45与曲轴箱体22之间的空间a将上述排气口45f、45g开口,通过被排出的空气能排除在上述空间a积存的热量的同时,通过此空气也能抑制曲轴箱体侧传来的热。
因为仅在连接变速器箱体45的曲轴和变速轴的连线E的上侧区域形成上述排气口45f、45g,故能抑制向变速器箱体45内进入雨水等。
因为使上述排气口45f、45g分别位于变速器箱体45的驱动轮55、从动轮56的里面,能使导入变速器箱体内的空气通过容易积存热量的轮里面地流动,能更加确实地防止变速器箱体45内部的温度上升。
又因为形成覆盖上述变速器箱体45和曲轴箱体22之间的空间a的上部的壁部100、在该壁部100的下部形成开口100c,能确实防止雨水等从变速器箱体45与曲轴箱体22之间的空间a进入变速器箱体45的上侧区域的排气口45f、45g处。
因为与上述树脂制的箱体本体45a一体形成的上述壁部100内的一部分是树脂制的,能抑制通过此壁部100传送轴箱体一侧的热。
再者,相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图1-图15),可如上述第2实施方式(图17-图18)所示,设置进气口45e和出气口45f、45g,在此情况下能更进一步抑制变速器箱体45内的温度上升。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通过发动机箱体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曲轴、变速轴的一方或两方的同时,以悬臂状态向变速器箱体内突出,因为使曲轴、变速轴的前端部成为不需要用变速器箱体轴支撑的悬臂支撑构造,在变速器箱体内没有设置轴承部的必要,因此能够使变速器箱体轻量小型化。并且,通过使曲轴等成为悬臂支撑的支撑构造,不需要通过发动机箱体支撑变速器箱体的构造中的那么大的刚性,能使此支撑结构简化。
并且因为在变速器箱体与发动机箱体之间设置有空间,使发动机的发热不容易从发动机箱体侧传到变速器箱体,而且通过流过上述空间的流动风能使变速器箱体自体冷却,能抑制变速器箱体的温度上升,进而能提高V带的耐久性。并且如上所述能小型轻量化变速器箱体,虽然设置了上述空间,却能抑制发动机的无级变速器周围的大型化。
根据本发明,在用发动机箱体悬壁支持上述变速轴的同时,因为在变速轴的发动机箱体内部分上配置离合机构,通过离合机构的配置能避免变速轴方向的尺寸扩大。结果是例如在离合机构的输出侧上能同轴配置输出轴,在同变速轴并列配置出力轴的情况下,能避免发动机的前后尺寸的扩大。
根据本发明,因为用树脂部件构成上述变速器箱体的与上述发动机箱体相对的发动机箱体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能进一步轻量小型化变速器箱体的同时,能抑制变速器箱体的温度上升和提高V带的耐久性。即在使用树脂部件的情况下形状的自由度高,进而容易成形使变速器箱体更加小型。而且树脂部件与通常的箱体部件采用的铝合金等相比,能更进一层地抑制热的传导,能更进一层确实地抑制变速器箱体的温度上升。
根据本发明,因为上述V带是连接数个块构成的树脂带,该块与上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分由树脂构成,能够抑制V带本身的发热。即用树脂构成与驱动轮接触部的树脂带的情况下,例如与橡胶带比较可得到同样的传动转矩,能减小驱动轮的夹持力,从而能减轻在V带与带轮之间产生的摩擦热,结果能抑制带自体的温度上升。
根据本发明,因为使形成于上述发动机箱体中的润滑油室在上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且与上述变速器之间留有空间,确保必要的润滑油室容积的同时能抑制发动机整体的特别是高度尺寸的大型化和变速器箱体的温度上升。即如果为了确保润滑油室的容积而将发动机的底部向下方鼓出则有使发动机整体高度变高的担心。本发明是着眼于在发动机箱体侧部配置的变速器箱体的下方,有比较大的没有利用的空间,并且朝着该空间使润滑油室鼓出,能够即不提高发动机整体高度又确保润滑油室容积。而且因为在上述鼓出部与变速器箱体之间腾出空间,能避免润滑油的热向变速器箱体的传导的同时,用在上述空间中流动的流动风冷却变速器箱体本身。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安装在变速轴上的从动轮的可动轮半体配置在比固定轮半体更靠曲轴方向的外侧,同时与上述从动轮的曲轴轴向内侧相邻地安装离心离合机构,可以确保在变速轴的固定轮半体内侧配置离心离合机构的空间,以此在变速轴的从动轮相反一侧可以同轴配置输出轴。结果是不会扩大发动机宽度又能缩短发动机的前后长度。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用于把从动轮安装的变速轴上的螺母,从盘簧的外端拧入至曲轴轴向内方,能够缩小向从固定轮反向至外侧配置可动轮半体的情况下的变速轴轴外方向的突出,能够抑制发动机的曲轴轴向长度的增大。
又因为盘簧放置在变速轴的外端部,能够容易进行维修与更换盘簧的作业。即对于在固定轮半体的内侧配置可动轮半体的情况下,虽然在上述维修等情况下不得不卸下从动轮,操作性低,但本发明没有取下从动轮全体的必要。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圆筒状的滑动轴环的外端开口缘部安装的弹簧支架和可动轮半体之间出配置安装有盘簧,通过没入上述滑动轴环内地拧入在变速轴上螺纹安装的螺母,可在上述变速轴上紧固滑动轴环,所以能确保盘簧的必要长度,且能通过简单的构造缩小向变速轴方向外侧的突出。
根据本发明,因为以上述滑动轴环的内径作为大径,将上述变速轴的前端部作为小径,在滑动轴环内插入螺母,所以可从弹簧支架部件轻松地向轴向内侧拧入螺母。
根据本发明,因为用树脂部件构成上述变速器箱体的被上述发动机箱体支撑的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确实减少从发动机箱体一侧通过支撑部传导至变速器箱体侧的热。
根据本发明,沿曲轴轴向分割上述变速器箱体至几个部件,因为该几个零件中与发动机箱体相对的零件是树脂制的,能降低从发动机箱体侧的热的传导。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上述变速器箱体上设置有向内部导入空气的进气口和向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能向变速器箱体内部导入空气,积极地冷却箱体内部。并且因为向上述变速器箱体与发动机箱体之间的空间开口上述排气口,通过排出的空气能排除在上述空间积存的热量,同时用上述空气能够抑制从发动机箱体侧来的热的传导。
根据本发明,因为仅仅在从连结变速器箱体的曲轴和变速轴的连线上侧区域形成上述排气口,能抑制雨水等进入变速器箱体内。
根据本发明,因为变速器箱体的曲轴插通孔和变速轴插通孔之间的位置形成上述排气口,上述排气口大概在V带的驱动轮、从动轮之间部分的里面或者驱动轮、从动轮的里面放置,能使导入变速器箱体内的空气与V带接触或是通过容易积存热量的带轮的里面,能直接冷却V带,也能更确实防止变速器箱体的温度上升。
根据本发明,因为形成覆盖上述变速器箱体和发动机箱体之间的空间的上部的壁部,又根据本发明,仅使上述壁部开放上述空间的下部,而覆盖剩余的部分,所以可确实方式雨水等从变速器箱体和发动机箱体之间的空间进入设置在变速器箱体的上侧区域的排出口。
根据本发明,因为上述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作为上述变速器箱体的一部分,且由树脂部件构成,抑制了通过此壁部传导发动机箱体侧的热量。
根据本发明,因为上述变速器箱体作为略密闭构造,能几乎完全地防止雨水、泥等向变速器箱体内的进入。因为上述V带是由数个块连接成的树脂带,该块与上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分由树脂构成,与橡胶制的带相比能减少带同带轮之间产生的摩擦,使变速器箱体作为大致密闭构造,能够抑制内部的温度上升。

Claims (12)

1.一种发动机,其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被收装在变速器箱体内,并且将V带卷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上以及安装于与该曲轴平行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箱体借助一对轴承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曲轴以及变速轴,同时从所述发动机箱体以悬臂状态使该曲轴和变速轴的一端向所述变速器箱体内突出,在该曲轴的突出部上安装着所述驱动轮,在所述变速轴的突出部上安装着所述从动轮,接近地配置该从动轮和驱动轮,使它们的外周之间开有小的间隙,用该发动机箱体支撑所述变速器箱体,从而由与所述发动机箱体独立的其它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同时在与该发动机箱体之间形成空间,使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与所述发动机箱体对面的对面壁的所述曲轴、变速轴所插通的部分位于曲轴、变速轴的变速器箱体一侧的轴承附近,而且所述空间遍及到曲轴轴承和变速轴轴承的附近,并且,使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箱体中的润滑油室向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在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用树脂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与所述发动机箱体对面的对面壁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带是连接多个块形成的树脂带,所述块在与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由树脂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驱动轮、从动轮做成固定在所述曲轴、变速轴上的固定轮半体和设置成能沿轴向滑动的可动轮半体,分别在固定轮半体的轴向内侧、外侧配置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可动轮半体,在所述变速轴上安装离心离合机构,从而与所述从动轮的曲轴方向内侧邻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的可动轮半体是通过配置在该变速轴轴向外侧的盘簧向固定轮半体侧压靠,在所述固定轮半体上形成圆筒状的滑动轴环,按照从所述滑动轴环的前端向曲轴方向内侧没入的方式,配置用于将所述从动轮安装在所述变速轴上的螺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变速轴上以没入该滑动轴环内的方式螺装的螺母,使该滑动轴环固定在所述变速轴上,在安装于所述滑动轴环的外端开口边缘部的弹簧支架和所述可动轮半体之间,配置安装所述盘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环的内径设定为比所述变速轴大,所述变速轴的前端部设定为比该变速轴的其它部分的内径小,在该小径部分上螺装所述螺母。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箱体是大致密闭构造。
9.一种发动机,其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被收装在变速器箱体内,并且将V带卷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以及安装于与该曲轴平行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箱体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曲轴和变速轴,用该发动机箱体支撑所述变速器箱体,从而由与所述发动机箱体独立的其它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同时在与该发动机箱体之间形成空间,接近配置该从动轮和驱动轮,使它们的外周之间开有小的间隙,同时使该驱动轮的外径与所述曲轴的曲轴臂的旋转径大致同径,所述V带是连接多个块形成的树脂带,所述块在与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由树脂构成,并且,使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箱体中的润滑油室向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在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箱体是大致密闭构造。
11.一种发动机,其在发动机箱体侧部具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被收装在变速器箱体内,并且将V带卷绕在安装于曲轴一端的驱动轮以及安装于与该曲轴平行的变速轴的一端的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箱体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曲轴和变速轴,用该发动机箱体支撑所述变速器箱体,从而由与所述发动机箱体独立的其它部件构成所述变速器箱体,同时在与该发动机箱体之间形成空间,接近配置该驱动轮和从动轮,使它们的外周之间开有小的间隙,从所述发动机箱体的曲轴方向看,使形成在所述曲轴和变速轴之间的润滑油室向所述变速器箱体的下方鼓出,并且在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空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箱体是大致密闭构造,所述V带是连接多个块形成的树脂带,所述块与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接触部由树脂构成。
CNB038078686A 2002-04-08 2003-04-08 发动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72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5060/2002 2002-04-08
JP2002105060 2002-04-0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3058911A Division CN101220770A (zh) 2002-04-08 2003-04-08 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6832A CN1646832A (zh) 2005-07-27
CN100487283C true CN100487283C (zh) 2009-05-13

Family

ID=287863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3058911A Pending CN101220770A (zh) 2002-04-08 2003-04-08 发动机
CNB03807868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7283C (zh) 2002-04-08 2003-04-08 发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3058911A Pending CN101220770A (zh) 2002-04-08 2003-04-08 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7316626B2 (zh)
EP (4) EP2113689B1 (zh)
JP (1) JPWO2003085285A1 (zh)
CN (2) CN101220770A (zh)
AT (3) ATE434141T1 (zh)
AU (1) AU2003236350A1 (zh)
BR (3) BR0304223B1 (zh)
DE (2) DE60328594D1 (zh)
ES (2) ES2369736T3 (zh)
WO (1) WO20030852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6437A1 (ja) * 2004-07-08 2006-01-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クラッチハウジング、遠心式クラッチ、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鞍乗型車両
GB2416379A (en) * 2004-07-16 2006-01-25 Petroliam Nasional Berhad Pulley for an engine
JP4767603B2 (ja) * 2005-07-04 2011-09-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該パワ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2007107505A (ja) * 2005-10-17 2007-04-2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WO2007080602A1 (en) * 2006-01-10 2007-07-19 Bajaj Auto Limit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4819633B2 (ja) * 2006-09-26 2011-11-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の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及び鞍乗型車両
JP4545131B2 (ja) * 2006-09-29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DE602007014112D1 (de) 2006-11-29 2011-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rad
JP4939190B2 (ja) * 2006-11-30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4358222B2 (ja) * 2006-11-30 2009-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を備えるエンジン
JP4397927B2 (ja) * 2006-12-28 2010-0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JP2008185054A (ja) * 2007-01-26 2008-08-14 Yamaha Motor Co Ltd 樹脂ブロックベルトを有する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4907368B2 (ja) * 2007-01-26 2012-03-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4914776B2 (ja) * 2007-06-22 2012-04-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US7942227B2 (en) * 2008-03-07 2011-05-17 Honda Motor Company, Ltd. Motorcycle hav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a reduction gearset
US7849949B2 (en) * 2008-03-07 2010-12-14 Honda Motor Company, Ltd. Motorcycle hav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201438574U (zh) * 2009-02-07 2010-04-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968011A (zh) * 2010-09-27 2011-02-09 梁锦培 机动车动力系统机箱内外压的平衡装置
US9103428B2 (en) * 2013-03-15 2015-08-11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coupling V-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engine
US20150111674A1 (en) * 2013-10-17 2015-04-23 The Gates Corporation Cvt drive clutch
TW201607792A (zh) * 2014-08-29 2016-03-01 Kwang Yang Motor Co 多用途車之動力與供電結合構造
JP6512967B2 (ja) * 2015-07-02 2019-05-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US10054211B2 (en) * 2015-07-20 2018-08-21 Dennis Zulawski Drive clutch
US9863523B2 (en) * 2016-03-21 2018-01-09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6217875B1 (ja) 2017-02-14 2017-10-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ワートレーン
CN109404194B (zh) * 2018-11-06 2021-04-30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用电起动机构
CN113879438A (zh) * 2020-07-03 2022-01-0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0794A (en) * 1981-01-14 1985-11-0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having an engine with a supercharger
US4751631A (en) 1983-02-04 1988-06-14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Inc. Apparatus for fast generation of signal sequences
JPS59188790U (ja) * 1983-06-02 1984-12-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の動力ユニツト
EP0135710B1 (en) * 1983-07-29 1987-09-09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V belt
JPS6075192A (ja) 1983-09-30 1985-04-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培走査カラ−テレビジヨン受像機
JPS6075192U (ja) * 1983-10-31 1985-05-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動力伝導装置
JPS6223887A (ja) * 1985-07-25 1987-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S6250372A (ja) 1985-08-29 1987-03-05 Mitsui Toatsu Chem Inc 耐熱性接着剤
JPS6250372U (zh) * 1985-09-18 1987-03-28
US4813920A (en) * 1986-08-28 1989-03-21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V belt with blocks
JPS6367453A (ja) * 1987-04-10 1988-03-26 Honda Motor Co Ltd Vベルト伝達式自動変速機
JPS6452934A (en) 1987-08-21 1989-03-01 Kensetsusho Kenchiku Kenkyu Sh Arranging method of shearing reinforcing bar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JPH0723297Y2 (ja) * 1987-09-30 1995-05-31 株式会社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作業車用トランスミョッション
JP2547640B2 (ja) 1989-09-04 1996-10-23 株式会社 啓文社製作所 育苗箱自動供給・補給装置
JP3095024B2 (ja) * 1991-03-12 2000-10-0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JP2934345B2 (ja) 1991-09-06 1999-08-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JP3140538B2 (ja) * 1992-01-31 2001-03-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動力伝達装置の構成部品配設構造
JPH05229470A (ja) * 1992-02-24 1993-09-07 Suzuki Motor Corp 前後輪駆動自動二輪車のベルト室冷却風取入れ装置
JP2573000Y2 (ja) * 1992-12-28 1998-05-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強制冷却用シュラウド
JP2796916B2 (ja) * 1993-01-07 1998-09-10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駆動力伝達装置
JP3326842B2 (ja) * 1993-02-10 2002-09-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のオイル濾過装置
JPH0727180A (ja) * 1993-07-09 1995-01-27 Bando Chem Ind Ltd ベルト駆動システム
US5662080A (en) * 1994-11-12 1997-09-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crankcase
JP2747803B2 (ja) * 1995-03-02 1998-05-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自動変速機
NL1000087C2 (nl) * 1995-04-07 1996-10-08 Doornes Transmissie Bv Continu variabele transmissie.
JP3172103B2 (ja) * 1996-10-29 2001-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動弁機構潤滑装置
JPH11278357A (ja) * 1998-03-31 1999-10-12 Honda Motor Co Ltd パワーユニットおよび車輪の組立体
JP3061180B2 (ja) * 1998-09-08 2000-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JP2971870B1 (ja) * 1998-09-29 1999-11-0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コンバータのカバー構造
JP2000120847A (ja) * 1998-10-15 2000-04-28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の冷却装置
JP2992022B1 (ja) * 1998-10-16 1999-12-20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高負荷伝動用vベルト
JP2000204960A (ja) * 1999-01-11 2000-07-25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イング式パワ―ユニット
JP2000220721A (ja) * 1999-01-29 2000-08-08 Suzuki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
JP2001003723A (ja) * 1999-06-17 2001-01-09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TW496932B (en) * 2000-03-30 2002-08-01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small-sized vehicle
JP3709973B2 (ja) * 2000-03-31 2005-10-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変速装置
EP1505275B1 (en) * 2000-07-05 2007-01-1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JP2002021989A (ja) 2000-07-05 2002-01-2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3829599B2 (ja) * 2000-07-31 2006-10-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5068398B2 (ja) * 2000-08-17 2012-11-07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受信機及びコンテンツの配信方法
MY130416A (en) 2000-10-27 2007-06-29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3422323B2 (ja) * 2001-02-19 2003-06-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用スイング式パワーユニットの潤滑通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6832A (zh) 2005-07-27
WO2003085285A1 (fr) 2003-10-16
EP2113689B1 (en) 2011-09-21
US20080032841A1 (en) 2008-02-07
EP1498642A1 (en) 2005-01-19
ATE525595T1 (de) 2011-10-15
JPWO2003085285A1 (ja) 2005-08-11
EP1498642A4 (en) 2006-11-02
BR0318898B1 (pt) 2014-09-02
EP1830109A2 (en) 2007-09-05
ATE434141T1 (de) 2009-07-15
ATE438051T1 (de) 2009-08-15
DE60328594D1 (en) 2009-09-10
EP1830108A2 (en) 2007-09-05
BR0304223A (pt) 2004-07-13
US7316626B2 (en) 2008-01-08
US20040171449A1 (en) 2004-09-02
EP1830109A3 (en) 2007-09-19
AU2003236350A1 (en) 2003-10-20
CN101220770A (zh) 2008-07-16
BR0304223B1 (pt) 2013-04-24
US8202181B2 (en) 2012-06-19
EP1830108A3 (en) 2007-09-19
EP1498642B1 (en) 2009-07-29
EP2113689A2 (en) 2009-11-04
EP1830109B1 (en) 2009-06-17
ES2369736T3 (es) 2011-12-05
ES2327459T3 (es) 2009-10-29
EP2113689A3 (en) 2009-12-16
BRPI0318846B1 (pt) 2016-05-03
DE60328058D1 (de) 200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7283C (zh) 发动机
USRE42841E1 (en) Engine with transmission
US8002653B2 (en) Power unit having engine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thereof,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US7240758B2 (en) Component arrangement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US6758197B2 (en) Blow-by gas separator and decompresso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02018820A9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498628B1 (en) Clutch mechanism lubricating structure of engine
JP4291859B2 (ja) エンジン
JP4181051B2 (ja) エンジン
JP2003301903A (ja) エンジン
EP1130236B1 (en) Engine
JP2003293786A (ja) エンジン
JP2003293787A (ja) エンジン
JP2003293912A (ja) エンジンの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