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9638C - 转向柱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9638C
CN100469638C CNB2005800254172A CN200580025417A CN100469638C CN 100469638 C CN100469638 C CN 100469638C CN B2005800254172 A CNB2005800254172 A CN B2005800254172A CN 200580025417 A CN200580025417 A CN 200580025417A CN 100469638 C CN100469638 C CN 10046963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jacket
mentioned
slit
steering axl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254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9038A (zh
Inventor
野村哲生
山田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9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9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96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963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地进行内柱的加紧的同时可确保外柱的刚性和强度的转向柱装置。在狭缝(13)的封闭端部(131)的周边形成有略呈半圆弧状并从外柱(1)的外周面(15A)向外突出的半圆弧状加强筋(132)。另外,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从该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的车身前方侧连续并向车身前方侧呈直线状延伸。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对刚性和强度下降了的外柱(1)的狭缝(13)的周边进行加强,从而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

Description

转向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柱装置,尤其涉及通过在轴向可滑动地嵌合外柱和内柱,以便进行转向盘伸缩式位置的调整,在二次撞击时进行凹入(collapse)移动从而吸收冲撞载荷。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转向柱装置,通过在轴向可滑动地嵌合外柱和内柱,以便调整伸缩位置或者吸收二次冲撞时的冲撞载荷。在此类转向柱装置中,通常为如下结构:在外柱上形成轴向的狭缝,从其外周紧固外柱,在狭缝部分使外柱弹性变形。在一般的运转操作时,相对外柱而不能滑动地夹紧内柱(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11号公报)。
但是,在外柱上形成了狭缝的转向柱装置中,在狭缝部分外柱容易弹性变形,具有可靠地进行内柱的夹紧的优点,但存在外柱本身的刚性和强度降低的问题,尤其是在外柱上安装转向闭锁装置的结构的情况,产生转向闭锁装置的刚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地进行内柱的夹紧的同时,可确保外柱的刚性和强度的转向柱装置。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手段解决。即、第一方案的发明是一种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内柱;可在轴向相对于上述内径移动并外嵌合在其上的空心圆筒状的外柱;跨越轴向的规定长度形成在上述外柱上的狭缝;以及使上述外柱的直径缩小、并可相对上述外柱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地夹紧上述内柱的夹紧装置;在上述外柱的上述狭缝的至少一个端部周边具备加强部。
第二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方案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狭缝的轴向一端在上述外柱的端面敞开。
第三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做成上述狭缝的封闭侧端部的宽度比上述狭缝的其它部分的宽度较宽。
第四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做成上述狭缝的封闭侧端部的厚度比上述狭缝的其它部分的厚度较厚。
第五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柱的外周上,至少在上述狭缝的形成范围内形成与上述狭缝大致平行的加强筋。
第六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五方案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筋在上述外柱外周上的间隔间隙的角度位置上形成有多个。
第七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柱由压铸成形。
第八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柱或内柱的至少一个上安装闭锁转向盘的转向闭锁装置。
第九方案是一种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内柱;可在轴向相对于上述内径移动并外嵌合在其上的空心圆筒状的外柱;跨越轴向的规定长度形成在上述外柱上的狭缝;以及使上述外柱的直径缩小、并可相对上述外柱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地夹紧上述内柱的夹紧装置;在上述狭缝的轴向两端上分别形成在上述外柱的轴向端面不敞开的封闭端部。
第十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九方案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在上述封闭端部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与上述狭缝呈直角方向的切槽。
第十一方案的发明是一种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可安装在车身上的车身侧上托架;内柱;以可调整轴向的伸缩位置的方式外嵌合在上述内柱上的同时,被支承在上述车身侧上托架上的空心圆筒状的外柱;跨越轴向的规定长度形成在上述外柱上的狭缝;以及用上述车身侧上托架的侧板夹紧形成于上述外柱的夹紧部,使外柱在上述狭缝部分弹性变形进而直径缩小,并可相对上述外柱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地夹紧上述内柱的夹紧装置;根据上述外柱的伸缩位置来改变上述车身侧上托架的侧板和夹紧部的接触位置。
第十二方案的发明是在第十一方案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在上述外柱的容易弹性变形的位置分隔上述接触位置和狭缝之间的距离。
第十三方案的发明是在第十一或第十二方案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在上述狭缝的轴向两端上分别形成在上述外柱的轴向端面不敞开的封闭端部,在上述封闭端部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与上述狭缝呈直角方向的切槽。
在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通过在外柱的狭缝周边形成加强部,外柱在狭缝部分容易弹性变形,可靠地进行内柱的夹紧的同时,可提高外柱的刚性和强度。另外,安装有转向闭锁装置结构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提高转向闭锁装置的转向闭锁强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由于封闭狭缝两端的同时,在至少一个的封闭端部上形成切槽,所以操作柄的操作力的变动小,且使外柱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变小,因而可将操作操作柄所需的力抑制为很小。
再有,在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中,通过由伸缩位置改变车身侧上托架的侧板和外柱的夹紧部的接触位置,从而改变作用于夹紧部的弯矩,由此,在车身前方侧的伸缩位置和车身后方侧的伸缩位置,可将使外柱在夹紧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平均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整体侧视图,表示适用于附带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柱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2是图1的P向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表示转向柱闭锁装置。
图5是表示图1的外柱单体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Q向视图,是仰视图。
图7是图5的R向视图,是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整体侧视图,表示适用于不具有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9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1)是仰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图9(2)是图9(1)的C—C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的俯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图11(1)是仰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图11(2)是图11(1)的D—D剖视图。图11(3)是图11(1)、(2)的变型例,相当于图11(1)的D—D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的仰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的侧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图。
图14是图13的S向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的侧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图。
图16是图15的T向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
图17表示形成于第八实施方式的狭缝两端的封闭端部的变型例,相当于图15的T向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9的U向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的侧视图。
图23表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外柱单体,(1)是侧视图,(2)是(1)的V向视图。
图中:
1—外柱,101—定距托架,11A、11B—夹紧部,111A、111B—外侧面,111、112、113、114、115—纵向加强筋,116—上面,12A、12B—伸缩用长槽,13—狭缝,131—封闭端部,132—半圆弧状加强筋,133A、133B—直线状加强筋,134—补片,135、135A、135B—封闭端部,137—平行部,138A—补片,138B—加强筋,139A—凹部,139B、139C—切槽,14—车身前方侧端面,15A—外周面,15B—内周面,16—夹紧部端面,17A、17B、17C、17D、17E—直线状加强筋,18—凸部,19、19A—封闭端部,2—内柱,3—车身侧上托架,31A、31B—凸缘部,32A、32B—侧板,33A、33B—圆孔,34—夹紧杆,341—头部,342—外螺纹,35—螺母,36—伸缩操作柄,4—转向轴,41—闭锁用槽,5—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1—凸缘部,52—输出轴,53车身侧下托架,6—转向闭锁装置,61—闭锁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整体侧视图,表示适用于附带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柱装置的实施方式。图2是图1的P向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表示转向柱闭锁装置。
图5是表示图1的外柱单体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Q向视图,是仰视图。图7是图5的R向视图,是俯视图。图1至图7表示在伸缩式转向柱装置中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空心筒状的外柱1内可回转地以轴支撑有在车身后方侧(图1的右侧)安装了未图示的转向盘的转向轴4。外柱1是通过将铝合金、镁合金等的熔融金属施加压力而压入在模具中的压铸锻造法来成形。在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图1的左侧)的内周面15B上可在轴向滑动地嵌合内柱2。外柱1由车身侧上托架3安装在未图示的车身上。
在内柱2的车身前方侧安装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的凸缘51安装在未图示的车身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检测转向轴4的操舵转矩,并将与该操舵转矩成比例的辅助操舵力给予输出轴52。
在车身侧上托架3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将该车身侧上托架3安装在车身上的一对左右的凸缘部31A、31B。在延伸于车身侧上托架3的上下方向的一对左右侧板32A、32B的内侧可伸缩移动地夹持有向外柱1下方突出而一体形成的夹紧部11A、11B。在夹紧部11A、11B中形成轴向很长的伸缩用长槽12A、12B(图5),夹紧杆34从图3的右侧插入到形成于侧板32A、32B的圆孔33A、33B和伸缩用长槽12A、12B中。圆孔33A、33B也可形成为长槽,以便调整倾斜位置。
如图3所示,在夹紧杆34的右侧形成有头部341,头部341与侧板32B的外侧面抵接。在夹紧杆34的左侧形成有外螺纹342,螺母35被拧入到外螺纹342上。通过焊接或铆接加工等,将伸缩用操作柄36一体固定安装在螺母35上。也可以使上述夹紧部11A、11B向外柱1的上方突出,并在外柱1的上方配置夹紧杆34。
当摇动伸缩用操作柄36时,螺母35回转,通过夹紧杆34可夹紧侧板32A、32B或解除夹紧,由此,可将外柱1的夹紧部11A、11B在所期望的伸缩位置上,夹紧或解除夹紧于车身侧上托架3上。相对车身侧上托架3解除对外柱1的夹紧后,握住转向盘并相对内柱2在轴向上滑动外柱1,调整到所期望的伸缩位置后,将外柱1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3上。
在外柱1上在比夹紧部11A、11B靠车身后方侧(图1的右侧)安装转向闭锁装置6。在汽车停驻时,当拉拔未图示的启动钥匙时,图4所示的闭锁用销61嵌入到转向轴4的闭锁用槽41中。由此,可进行闭锁以使转向轴4相对外柱1不回转,防止汽车被盗。
如图2、图3、图6所示,在外柱1上形成有从外柱1的外周面15A贯通于内周面15B的狭缝13。狭缝13的车身前方侧端部(图2、图6的左侧)在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端面14敞开,狭缝13的车体后方侧端部(图2、图6的右侧)延伸至外柱1的轴向长度的大致中间位置,并形成半圆弧状的封闭端部131。
在封闭端部131的周边形成大致呈半圆弧状并从外柱1的外周面15A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半圆弧状加强筋132。另外,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从该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的车身前方侧连续并向车身前方侧呈直线状延伸,且一直形成至夹紧部11A、11B的车身后方侧的夹紧部端面16。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从外周面15A向径向侧突出与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相同的尺寸。
这些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对由于形成了狭缝13而导致刚性和强度下降的外柱1的狭缝13的周边进行加强,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还可以使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从外柱1的内周面15B向径向内侧突出。
如图3、图5、图7所示,在外柱1的外周面15A上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五条直线状加强筋17A、17B、17C、17D、17E。直线状加强筋17A~17E具有与狭缝13的轴向长度相同的轴向长度。即、直线状加强筋17A~17E的车身前方侧从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端面14开始,直线状加强筋17A~17E的车身后方侧延伸至与狭缝13的封闭端部131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另外,直线状加强筋17A~17E随着接近车身后方侧其高度渐渐变低,并与外柱1的外周面15A相连接。直线状加强筋17A~17E还可以在外柱1的轴向全长内形成。
该直线状加强筋17A~17E对由于形成了狭缝13而导致刚性和强度降低的外柱1进行加强,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因此,通过具有狭缝13,外柱1在狭缝13部分容易弹性变形并可靠地夹紧内柱2,同时,由于具有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直线状加强筋17A~17E,所以提高外柱1整体的刚性和强度,并提高转向柱装置的操纵稳定性,同时,提高转向闭锁装置6在转向闭锁时的刚性。
另外,在转向闭锁时,当要强制回转转向盘时,虽然在外柱1上作用以其轴心为中心的扭矩,但还可提高相对该扭矩的扭转刚性或弯曲刚性。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在轴向上可滑动地嵌合内柱2,但也可以在外柱1的车身后方侧在轴向上可滑动地嵌合内柱2。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整体侧视图,表示适用于不具有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柱装置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在内柱2的车身前方侧(图8的左侧)上固定车身下托架53,利用该车身侧下托架53,内柱2被安装在未图示的车身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狭缝13、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直线状加强筋17A~17E,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9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图9(1)是仰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图9(2)是图9(1)的C—C剖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外柱1表示由空心圆筒形状的钢管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在狭缝13的封闭端部131的周边上通过焊接安装略呈圆弧状的补片134。通过用半圆弧状的补片134对应力最为集中的封闭端部131的周边进行加强,从而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补片134还可以焊接在外柱1的内周面15B侧。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的仰视图。第四实施方式的外柱1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表示由空心圆筒状的钢管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中,狭缝13的半圆弧状的封闭端部135的直径D1形成为比狭缝13的敞开端部136及平行部137的宽度137的宽度W要大。通过加大应力最为集中的封闭端部135的宽度,可减轻对封闭端部135的应力集中,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
图11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图11(1)是仰视图,图11(2)是图11(1)的D—D剖视图。第五实施方式的外柱1与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相同,表示由空心圆筒形状的钢管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狭缝13的半圆弧状的封闭端部135的直径D1形成为比狭缝13的敞开端部136及平行部137的宽度W要大,且在狭缝13的周边全周上用焊接安装有补片138A,该补片138A比外柱1的外周面15A向径向突出尺寸L。通过加大应力最为集中的封闭端部135的宽度且对狭缝13的周边全周进行加强,可减轻对封闭端部135的应力集中,强化狭缝13的周边,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补片138A还可以焊接在外柱1的内周面15B上。
图11(3)是图11(1)、(2)的变型例,相当于图11(1)的D—D剖视图。如图11(3)所示,在狭缝13的周边全周上通过内缘翻边加工形成比外柱1的外周面15A向径向外侧突出尺寸L的加强筋138B。与上述图11(1)、(2)相同,加大应力最为集中的封闭端部135的宽度,且对狭缝14的周边全周进行加强,从而减轻对封闭端部135的应力集中,强化狭缝13的周边,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加强筋138B还可以向外柱1的内周面15B侧突出。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的仰视图。第六实施方式的外柱1与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方式相同,表示由空心圆筒状的钢管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在狭缝13的封闭端部131(右侧)在与狭缝13呈直角方向上形成有切槽139B、139C。另外,在狭缝13的车身前方侧端面14侧(左侧)在与狭缝13呈直角方向上侧形成有凹部139A,在与狭缝13呈直角方向的下侧形成有凸部18,使凸部18弯曲卡合在该凹部139A中。根据该结构,相对作用于外柱1的轴向剪切应力,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另外,还提高扭转方向或弯曲方向的刚性。
图13、图14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图13是侧视图,图14是图13的S向视图。第七实施方式的外柱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表示由压铸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七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狭缝13的车身前方侧端部(图13、图14的左侧)在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端面14不敞开,形成有相对狭缝13沿直角方向切入的封闭端部19,该封闭端部19切入到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直线状加强筋17A~17E,宽度较宽的封闭端部135,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在封闭端部19的周围设置加强部。
图15至图17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图15是侧视图,图16是图15的T向视图。图17是表示形成于狭缝两端的封闭端部的变型例的外柱的仰视图。第八实施方式的外柱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表示由压铸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形成于现有转向柱装置的外柱中的狭缝其轴向的一端在外柱的端面敞开。因此,在要将外柱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上时,由于外柱的伸缩位置,使外柱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差异很大(越接近狭缝的封闭端部侧附近,使外柱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就越大),所以伸缩操作柄的操纵力的变动变大。
但是,为了减小操作柄的操纵力的变动,在封闭狭缝的两端时,由于使外柱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变大,所以导致操作操作柄需要很大的力。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狭缝13的车身前方侧端部(图15、图16的左侧)在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端面侧14不敞开,形成有相对狭缝13呈直角方向切入的封闭端部19,该封闭端部19切入到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另外,狭缝13的车身后方侧端部(图15、图16的右侧)延伸至外柱1的轴向长度的大致中间位置,并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封闭端部135。
这样,由于封闭狭缝13的两端,所以操作柄的操纵力的变动变小。另外,由于车身前方侧的封闭端部19切入至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所以使外柱1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变小,可将操作柄所需的力抑制为很小。另外,由于封闭13的两端,所以在外柱1处于零部件状态时,因机械加工使得外柱1变形或因该变形引起的外柱1的内径尺寸的波动也变小。
半圆弧状的封闭端部135的直径D1形成为比狭缝13的平行部137的宽度W要大。通过加大应力最为集中的封闭端部135的宽度,可减轻对封闭端部135的应力。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直线状加强筋17A~17E,但在封闭端部135的周围不未形成有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半圆弧状加强筋132。
图17表示形成于狭缝13两端的封闭端部的变型例。在图17(1)中,狭缝13的形成于车身前方侧端部的封闭端部19A比狭缝13的宽度宽,以越远离狭缝13宽度越小的方式切入。另外,狭缝13的形成于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A也比狭缝13的宽度宽,并以越远离狭缝13宽度越小的方式切入。
车身前方侧的封闭端部19A切入至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A比车身前方侧的封闭端部19A切入得较浅。为了确保外柱1相对弯曲强度或振动的刚性,期望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A的切入较浅。
在图17(2)中,狭缝13的形成于车身前方侧端部的封闭端部19及狭缝13的形成于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B以规定宽度切入,车身前方侧的封闭端部19切入至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B比车身前方侧的封闭端部19切入得较浅。
在图17(3)中,狭缝13的形成于车身前方侧端部的封闭端部19以规定宽度切入至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形成为半圆弧状,没有切槽。为了确保外柱1相对弯曲强度或振动的刚性,最好不设有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的切槽。
在图17(4)中,狭缝13的相对车身前方侧端部的封闭端部19以规定宽度切入至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1形成为直径尺寸与平行部137宽度相同的半圆弧状。在上述第八实施方式中,车身前方侧的封闭端部19、19A及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135A、135B的切入可以比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较深地切入,也可以较浅地切入。
图18至图20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图18是立体图,图19是图18的侧视图,图20是图19的U向视图。第九实施方式的外柱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表示由压铸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在上述第八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为了确保外柱1相对弯曲强度或振动的刚性,车身后方侧的封闭端部比车身前方侧的封闭端部较浅地切入。因此,在要将外柱夹紧在车身上托架上时,车体后方侧的伸缩位置相比车身前方侧的伸缩位置,使外柱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变大。
另外,在具有轴向一端在外柱端面敞开的狭缝的现有转向柱装置中,在要将外柱夹紧在车身上托架上时,封闭端部侧的伸缩位置相比敞开端部侧的伸缩位置,使外柱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要大。
因此,无论狭缝形状是何种的情况,由于外柱的伸缩位置使得伸缩操作柄的操纵力变动很大,其结果,由于外柱的伸缩位置导致将外柱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上的夹紧力波动。另外,如果该夹紧力波动,则二次冲撞时,外柱向车身前方侧移动,吸收冲撞的冲撞吸收载荷(EA载荷)会波动。
在第九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形成于外柱1下面的狭缝13的车身前方侧端部(图18至图20的左侧)在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端面14不敞开,形成有相对狭缝13沿直角方向切入的封闭端部19。该封闭端部19切入至外柱1外径的约一半左右。另外,狭缝13的车体后方侧端部(图18至图20的右侧)延长至外柱1的轴向长度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有直径与平行部137的宽度相同的圆弧状的封闭端部131。
在封闭端部131的周边形成有略呈半圆弧状并从外柱1的外周面15A向径向外突出的半圆弧状加强筋132。另外,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从该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的车身前方侧连续向车身前方侧呈直线状延伸,并形成至夹紧部11A、11B的车身后方侧的夹紧部端面16。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的车身后方侧从外周面15A向径向外侧突出与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相同的尺寸,且突出高度向车身前方侧直线减少。
另外,在第九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中,突出至外柱1的下方并一体成形成的夹紧部11A、11B的外侧面111A、111B可伸缩移动地被夹持在图1至图3所示的车身侧上托架3的一对左右侧板32A、32B的内侧。
在外柱1的外周面15A上以与外柱1的轴线平行的方式在外柱1的圆周上隔开间隔形成有五条直线状加强筋17A、17B、17C、17D、17E。除了一条直线状加强筋17C之外的四条直线状加强筋17A、17B、17D、17E具有与狭缝13的轴向长度大致相同的轴向长度。即、直线状加强筋17A、17B、17D、17E的车体前方侧从夹紧部11A、11B的车体前方侧端面开始,并延伸至与狭缝13的封闭端部131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
图18及图19表示一个夹紧部11A的详细形状。由于另一个夹紧部11B的形状与一个夹紧部11A的形状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在夹紧部11A上形成轴向较长的伸缩用长槽12A,在该伸缩用长槽12A的上部形成有图19中所见的纵向加强筋111、112、113、114、115。该纵向加强筋111、112、113、114、115结合在外柱1的外周面15A上,与外柱1一体形成。
车体前方侧的三条纵向加强筋111、112、113如图19的侧视图所见,与形成于外柱1的大致轴心位置的直线状加强筋17A连接,车体后方侧的两条纵向加强筋114、115的上下方向(如图19所见)长度比车身前方侧的三条纵向加强筋111、112、113在上下方向(如图19所见)的长度要短地形成,距伸缩用长槽12A的长度较短地形成。因此,两条纵向加强筋114、115不与直线状加强筋17A连接,在直线状加强筋17A和纵向加强筋114、115的上端之间空有间隔。该纵向加强筋111、112、113、114、115没必要在上下方向连续而形成,还可以在上下方向间断形成。
另外,由于纵向加强筋111、112、113、114、115的外侧面及直线状加强筋17A的外侧面形成在与夹紧部11A的外侧面111A相同的平面上,所以在摇动图3的伸缩操作柄36夹紧侧板32A、32B时,在侧板32A、32B的内侧,夹紧外柱1的夹紧部11A、11B的外侧面111A及纵向加强筋111、112、113、114、115的外侧面及直线状加强筋17A的外侧面,可按期望位置将外柱1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3上。
因此,当在车身前方侧的伸缩位置(如图19所见,在图3的夹紧杆34位于伸缩用长槽12A的左侧位置时),将外柱1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3上时,车身侧上托架3上的侧板32A、32B的内侧和车身前方侧的三条纵向加强筋111、112、113的接触位置跨越从狭缝13至远离上方的位置。另外,在车身后方侧的伸缩位置(如图19所见,在图3的夹紧杆34位于伸缩用长槽12A的右侧位置时),将外柱1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3上时,由于车身侧上托架3上的侧板32A、32B的内侧和车身后方侧的两条加强筋114、115的接触位置位于接近狭缝13的位置,所以作用在夹紧部11A、11B上的弯矩变大,其结果,使外柱1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很小。
其结果,作为封闭端部的形状,车身后方侧相比车身前方侧,使外柱1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更需要较大的力,但通过使车身侧上托架3上的侧板32A、32B的内侧和夹紧部11A、11B的外侧面111A、111B的接触位置位于相比车身前方侧车身后方侧更靠近狭缝13的位置上,从而加大作用在夹紧部11A、11B的弯矩。由此,在车身前方侧的伸缩位置和车身后方侧的伸缩置,可将使外柱1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平均化。
图21至图22表示木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图21是立体图,图22是图21的侧视图。第十实施方式的外柱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表示由压铸成形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部分。
第十实施方式是第九实施方式的变型例,与第九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车身前方侧的三条纵向加强筋111、112、113,但不具有车身后方侧的两条纵向加强筋114、115。具有两条纵向加强筋114、115处所为空间。另外,夹紧部11A的上面116与外柱1的外周面15A结合。
根据该结构,第十实施方式也与第九实施方式相同,作为封闭端部的形状,车身后方侧相比车身前方侧,使外柱1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更需要较大的力,但通过使车身侧上托架3上的侧板32A、32B的内侧和夹紧部11A、11B的外侧面111A、111B的接触位置位于相比车身前方侧车身后方侧更靠近狭缝13的位置上,从而加大作用在夹紧部11A、11B的弯矩。由此,在车身前方侧的伸缩位置和车身后方侧的伸缩位置,可将使外柱1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平均化。
图23表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单体,(1)是侧视图,(2)是(1)的V向视图。第十一实施方式是第九实施方式和第十实施方式的变型例,表示用焊接结构构成外柱单体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即、如图23所示,在将钢管冲压成形的外柱1的外周面15A的下方焊接将钢板弯曲呈コ字形而成形的定距托架101。形成于定距托架101的左右两侧的夹紧部11A、11B的外侧面110A、110B可伸缩移动地被夹持在图1至图3所示的车身侧上托架3的一对左右侧板32A、32B的内侧。
在外柱1上形成有从外柱1的外周面15A贯通至内周面15B的狭缝13。狭缝13的车身前方侧端部(图23的左侧)在外柱1的车身前方侧端面敞开,狭缝13的车身后方侧端部(图23的右侧)延伸至外柱1的轴向长度的大致中间位置,并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封闭端部131。
图23(1)表示一个夹紧部11A的详细形状。由于另一个夹紧部11B的形状与一个夹紧部11A的形状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在夹紧部11A上形成轴向较长的伸缩用长槽12A,夹紧部11A外侧面的该伸缩用长槽12A的上部侧在车身前方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1比车身后方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2较大地形成。
因此,当在车身前方侧的伸缩位置,将外柱1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3上时,车身侧上托架3的侧板32A、32B的内侧和外侧面110A的接触位置位于从狭缝13远离至上方的位置。当在车身后方侧的伸缩位置,将外柱1夹紧在车身侧上托架3上时,车身侧上托架3的侧板32A、32B的内侧和外侧面110A的接触位置位于接近狭缝13的位置。因此,在车身后方侧的伸缩位置,作用在夹紧部11A、11B上的弯矩变大,其结果,使外柱在狭缝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很小。
其结果,与第九实施方式至第十实施方式相同,在车身前方侧的伸缩位置和车身后方侧的伸缩位置,将使外柱1在狭缝13部分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平均化。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外柱1配置在车身后方侧(上侧),由于外柱1被车身侧上托架3夹持而止转,所以无须在外柱1和内柱2之间的止回。因此,由于可使内径的形状简单化,可提高内径的圆度的同时,还可降低内径的加工成本。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柱;
可在轴向相对移动地外嵌合在上述内柱上的空心圆筒状的外柱;
跨越轴向的规定长度而形成在上述外柱上的狭缝;以及
使上述外柱的直径缩小、并可相对上述外柱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地夹紧上述内柱的夹紧装置,
上述外柱在上述狭缝的至少一个端部周边具备加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的轴向一端在上述外柱的端面敞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做成上述狭缝的封闭侧端部的宽度比上述狭缝的其它部分的宽度较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做成上述狭缝的封闭侧端部的厚度比上述狭缝的其它部分的厚度较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柱的外周上,至少在上述狭缝的形成范围内形成与上述狭缝大致平行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筋在上述外柱外周上的间隔间隙的角度位置上形成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柱由压铸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柱或内柱的至少一个上安装闭锁转向盘的转向闭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狭缝的轴向两端上分别形成在上述外柱的轴向端面不敞开的封闭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封闭端部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与上述狭缝呈直角方向的切槽。
CNB2005800254172A 2004-07-27 2005-07-15 转向柱装置 Active CN1004696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18558 2004-07-27
JP218558/2004 2004-07-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20014A Division CN101200195B (zh) 2004-07-27 2005-07-15 转向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9038A CN1989038A (zh) 2007-06-27
CN100469638C true CN100469638C (zh) 2009-03-18

Family

ID=357861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20014A Active CN101200195B (zh) 2004-07-27 2005-07-15 转向柱装置
CNB2005800254172A Active CN100469638C (zh) 2004-07-27 2005-07-15 转向柱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20014A Active CN101200195B (zh) 2004-07-27 2005-07-15 转向柱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05407B2 (zh)
EP (1) EP1790550B1 (zh)
JP (3) JP4876917B2 (zh)
CN (2) CN101200195B (zh)
AT (1) ATE458659T1 (zh)
DE (1) DE602005019586D1 (zh)
WO (1) WO2006011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3384B2 (ja) * 2006-08-14 2012-10-10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支持装置
JP5131515B2 (ja) * 2006-12-28 2013-01-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4795993B2 (ja) * 2007-02-28 2011-10-19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5233150B2 (ja) * 2007-04-03 2013-07-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58932B2 (ja) * 2007-11-13 2013-12-0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12008003076B4 (de) 2007-11-13 2019-06-19 Nsk Ltd. Lenkvorrichtung
JP5076963B2 (ja) * 2008-02-26 2012-11-2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GB0816351D0 (en) * 2008-09-06 2008-10-15 Trw Ltd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5218255B2 (ja) * 2009-04-28 2013-06-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1268248B1 (ko) * 2009-07-09 2013-05-31 주식회사 만도 자동차의 조향 컬럼
JP2011157015A (ja) * 2010-02-02 2011-08-18 Fuji Kiko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KR20110096805A (ko) * 2010-02-23 2011-08-31 주식회사 만도 자동차의 조향 컬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의 조향장치
JP5429110B2 (ja) 2010-08-20 2014-02-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8757664B2 (en) * 2011-02-25 2014-06-24 Nsk Ltd.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CN202368633U (zh) * 2011-06-03 2012-08-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JP5561253B2 (ja) * 2011-07-20 2014-07-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403015B2 (ja) * 2011-08-29 2014-01-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アウタコラム
KR20130027122A (ko) 2011-09-07 2013-03-15 주식회사 만도 자동차의 조향 컬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의 조향장치
US9114828B2 (en) * 2011-09-29 2015-08-25 Nsk. Ltd. Telescopic steering apparatus
JP5609988B2 (ja) * 2011-10-11 2014-10-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製造方法
JP5516543B2 (ja) * 2011-10-12 2014-06-1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1401432B1 (ko) * 2011-11-03 2014-05-30 남양공업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컬럼
JP5788829B2 (ja) * 2012-04-06 2015-10-07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4254474B (zh) * 2013-02-13 2017-03-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外柱及转向柱装置
EP2982567B1 (en) * 2013-04-03 2017-10-04 NSK Ltd. Telescopic steering device and outer column
EP2982568B1 (en) * 2013-04-03 2017-08-23 NSK Ltd. Outer column to be used in telescopic steering device
CN105073554B (zh) * 2013-04-26 2017-05-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伸缩式转向装置
CN205273595U (zh) * 2013-05-23 2016-06-0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和伸缩转向装置
JP5886805B2 (ja) * 2013-09-03 2016-03-16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220608B2 (ja) * 2013-09-05 2017-10-25 Kyb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5098269A1 (ja) * 2013-12-25 2015-07-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アウタコラム
GB201403098D0 (en) 2014-02-21 2014-04-09 Trw Ltd A telescopic shroud for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EP3081454B1 (en) * 2014-03-03 2018-05-02 NSK Ltd. Outer column for telescopic steering device, and telescopic steering device
US11192107B2 (en) 2014-04-25 2021-12-07 Berkeley Lights, Inc. DEP force control and electrowetting control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same microfluidic apparatus
CN104110418A (zh) * 2014-06-30 2014-10-22 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外柱管
JP5754536B2 (ja) * 2014-07-11 2015-07-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6132309A (ja) * 2015-01-16 2016-07-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963164B2 (en) * 2015-02-27 2018-05-08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device
KR102538721B1 (ko) 2015-04-22 2023-05-31 버클리 라잇츠, 인크. 미세유체 세포 배양
US10093340B2 (en) * 2015-05-19 2018-10-09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JP6142969B2 (ja) * 2015-05-19 2017-06-0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799865B2 (en) 2015-10-27 2020-10-13 Berkeley Lights, Inc. Microfluidic apparatus having an optimized electrowetting surfac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602524B (zh) * 2016-02-04 2021-02-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KR101806680B1 (ko) 2016-04-06 2017-1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조향장치용 컬럼 하우징
SG11201809539RA (en) 2016-05-26 2018-12-28 Berkeley Lights Inc Covalently modified surfaces, kit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JP6958162B2 (ja) * 2016-11-17 2021-11-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760626B2 (ja) * 2017-05-10 2020-09-2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654510B2 (en) * 2017-08-28 2020-05-19 Fuji Kiko Co., Ltd. Electric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DE102017219914B4 (de) * 2017-11-09 2019-07-18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20100931A1 (ja) * 2018-11-15 2020-05-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アウタコラム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023220B2 (ja) * 2018-12-17 2022-02-21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JP7268358B2 (ja) * 2019-01-09 2023-05-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DE102019110202B3 (de) 2019-04-17 2020-08-06 Audi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21020505A (ja) * 2019-07-25 2021-02-18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7351684B2 (ja) * 2019-09-13 2023-09-2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15315382A (zh) 2020-03-30 2022-11-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DE112021000711T5 (de) * 2020-03-30 2022-12-01 Nsk Ltd. Lenkvorrichtung
DE102021207887B3 (de) 2021-07-22 2022-02-03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22003357A1 (de) 2022-09-08 2024-03-14 Willi Elbe Gelenkwellen Gmbh & Co. Kg Lagereinheit für eine Lenkspindel eines Fahrzeuges sowie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solchen Lagereinhe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6906A (en) * 1970-08-26 1972-08-29 Lowe & Fletcher Ltd Locking device
US4091977A (en) * 1976-02-06 1978-05-30 Luttbeg Michael B Protective enclosure
US5193930A (en) * 1992-06-24 1993-03-16 Chi Yi C Coupling for securing a handlebar stem of a bicycle
FR2701682B1 (fr) 1993-02-17 1995-05-24 Peugeot Ensemble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escamotable en cas de choc.
JP2004001751A (ja) * 1993-03-30 2004-01-08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そのモジュールカバー
DE19518130C2 (de) 1995-05-17 1997-05-15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Sicherheitslenksäule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6406410B1 (en) * 1999-06-03 2002-06-18 Kenneth Lochbaum Base for exercise
EP1125820B2 (en) * 2000-02-15 2012-07-11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for car
JP4613402B2 (ja) * 2000-02-15 2011-01-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2046625A (ja) * 2000-08-04 2002-02-12 Nsk Ltd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JP2002059848A (ja) * 2000-08-16 2002-02-26 Nsk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2059850A (ja) * 2000-08-23 2002-02-26 Nsk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3855634B2 (ja) * 2000-09-27 2006-12-1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GB2368894B (en) * 2000-11-14 2005-07-20 Nastech Europ Ltd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3738200B2 (ja) * 2001-06-27 2006-01-25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3306152A (ja) * 2002-04-11 2003-10-28 Nsk Ltd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用中間シャフト
JP4308040B2 (ja) * 2003-06-05 2009-08-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390134B2 (ja) * 2003-11-05 2009-12-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6983118B2 (en) * 2003-12-16 2006-01-03 Xerox Corporation Thin walled fuser roll with stress redirected from axial to radial direction
WO2005118370A1 (ja) * 2004-06-01 2005-12-15 Nsk Ltd. 車両用チルト・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6011378A1 (ja) 2008-05-01
EP1790550A1 (en) 2007-05-30
JP4876917B2 (ja) 2012-02-15
CN1989038A (zh) 2007-06-27
JP4817025B2 (ja) 2011-11-16
JP2009149303A (ja) 2009-07-09
WO2006011378A1 (ja) 2006-02-02
CN101200195A (zh) 2008-06-18
EP1790550B1 (en) 2010-02-24
EP1790550A4 (en) 2007-12-26
US8505407B2 (en) 2013-08-13
JP4817024B2 (ja) 2011-11-16
US20100000366A1 (en) 2010-01-07
ATE458659T1 (de) 2010-03-15
JP2009149302A (ja) 2009-07-09
CN101200195B (zh) 2010-10-27
DE602005019586D1 (de)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9638C (zh) 转向柱装置
JP6065940B2 (ja) アウタコラム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9550515B2 (en) Steering apparatus
US20070068311A1 (en) Steering apparatus
US11148703B2 (en) Support bracket fo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apparatus
JP658344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174105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8869646B2 (en) Steering device
JP2014040206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9202636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14647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とその組立方法
JP5403015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アウタコラム
JP2013144537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11447170B2 (en)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US11511788B2 (en)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EP2607184B1 (en) Steering device
JP2008013110A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WO2015098269A1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アウタコラム
JP2015061775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464184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073834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0679689U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5214319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