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5382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5382A
CN115315382A CN202180023594.6A CN202180023594A CN115315382A CN 115315382 A CN115315382 A CN 115315382A CN 202180023594 A CN202180023594 A CN 202180023594A CN 115315382 A CN115315382 A CN 115315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rib
abutment
protruding
abutment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35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生田智纮
佐藤庆之
杉下杰
清水宏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15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5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上柱滑动而使紧固机构的紧固位置发生了变化,也能够以同样的操作感来操作操作杆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具备转向轴、转向柱、托架和紧固机构,上柱具备夹紧部、筒状部、一对突出部和抵接肋,夹紧部具有连续夹紧部和分隔夹紧部,突出部具备连续突出部和分隔突出部,抵接肋具备:一对第1抵接肋,其配置于夹紧部的外周面;一对第2抵接肋,其配置于突出部的侧面且是隔着长槽与第1抵接肋所在侧相反的那侧;以及至少1个以上的第3抵接肋,其配置于分隔突出部的侧面的、位于第1抵接肋与长槽之间的位置,第3抵接肋的突出量大于第1抵接肋的突出量和第2抵接肋的突出量。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转向装置中,由外筒的转向柱支承的转向轴伸缩自如。因此,能够沿转向轴的轴向变更方向盘的位置。另外,转向柱具备固定于车身侧的下柱和支承转向轴的上柱。并且,上柱滑动自如地连结于下轴,能够应对转向轴的伸缩。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转向装置中,通过限制上柱的滑动,从而将方向盘的轴向上的位置固定。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上柱具备:夹紧部,其滑动自如地外套于下柱;筒状部,其内嵌有支承转向轴的轴承;以及一对突出部,其自夹紧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另外,转向装置具备:托架,其具有夹着夹紧部的第1侧板和第2侧板;以及紧固机构,其紧固第1侧板和第2侧板。紧固机构具备:紧固轴,其贯穿第1侧板和第2侧板;以及操作杆,其使紧固机构做动作。在夹紧部设有狭缝,该狭缝在紧固轴延伸的方向上具有槽宽。一对突出部在紧固轴延伸的方向上相互分离,且被紧固轴贯穿。并且,当通过操作杆的操作而使紧固机构发挥紧固力时,第1侧板和第2侧板沿着紧固轴接近。因此,一对突出部被第1侧板和第2侧板紧固,夹紧部的狭缝的槽宽变窄。也就是说,夹紧部以缩径的方式变形,夹持被配置于内部的下柱。由此,上柱的滑动被限制,方向盘的位置被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61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对于上柱,在操作杆的操作时,夹紧部会变形,但与夹紧部相连续的筒状部不会变形。也就是说,很多的应力集中于夹紧部与筒状部之间的交界部。因此,存在有一种在交界部附近设有肋而使交界部附近的刚度提高的上柱。
然而,若交界部附近的刚度提高,则夹紧部的与筒状部相连续的一端部难以变形。于是,在使夹紧部的与筒状部相连续的一端部变形的情况下,作用于操作杆的负荷会变大,从而会感觉操作杆的操作较重。另一方面,在使夹紧部的远离筒状部的另一端部变形的情况下,作用于操作杆的负荷较小,会感觉操作杆的操作较轻。也就是说,当上柱滑动而使由紧固机构紧固的位置变化时,操作杆的操作感变化,给操作者带来违和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上柱滑动而使紧固机构的紧固位置发生了变化,也能够以同样的操作感来操作操作杆的转向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中,该转向装置具备:转向轴,其沿第1方向延伸,且伸缩自如;转向柱,其具有以能够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的方式连结起来的下柱和上柱;托架,其具有从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夹着所述转向柱的第1侧板和第2侧板;以及紧固机构,其具有操作杆及贯穿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的紧固轴,该紧固机构紧固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所述上柱具备:夹紧部,其设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狭缝,该夹紧部滑动自如地外套于所述下柱;筒状部,其从所述夹紧部延伸出,且支承所述转向轴;一对突出部,其夹着所述狭缝地从所述夹紧部向径向外侧突出,且设有供所述紧固轴插入的长槽;以及抵接肋,其从所述夹紧部的外周面或一对所述突出部的侧面突出,并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而抵接于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所述夹紧部具备:连续夹紧部,其位于靠近所述筒状部的位置且与所述筒状部连续;以及分隔夹紧部,其与所述筒状部分隔,所述突出部具备:连续突出部,其从所述连续夹紧部突出;以及分隔突出部,其从所述分隔夹紧部突出,所述抵接肋具备:一对第1抵接肋,其配置于所述夹紧部的外周面,且跨所述连续夹紧部和所述分隔夹紧部地延伸;一对第2抵接肋,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侧面且是隔着所述长槽与所述第1抵接肋所在侧相反的那侧,并跨所述连续突出部和所述分隔突出部地延伸;以及至少1个以上的第3抵接肋,其配置于所述分隔突出部的侧面的、所述第1抵接肋与所述长槽之间的位置,所述第3抵接肋的突出量大于所述第1抵接肋的突出量和所述第2抵接肋的突出量。
通过紧固机构的紧固,从而第1侧板和第2侧板接近一对突出部。在此,在被第1侧板和第2侧板夹着的一对突出部为一对连续突出部的情况下,第1侧板和第2侧板抵接于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然后,通过紧固机构的进一步的紧固,从而第1侧板和第2侧板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另外,第1侧板和第2侧板这两者的、抵接于第1抵接肋的部分与抵接于第2抵接肋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向上柱侧挠曲。因此,操作杆的操作力被利用于第1侧板和第2侧板的变形,通常感觉较重的操作杆的操作会感觉较轻。另一方面,在被第1侧板和第2侧板夹着的突出部为分隔突出部的情况下,第1侧板和第2侧板最先抵接于第3肋,之后抵接于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因此,从操作杆的操作量较少的阶段起负荷就开始作用于操作杆,使得操作杆的操作感觉较重。另外,通过紧固机构的进一步的紧固,从而第1侧板和第2侧板按压第1抵接肋、第2抵接肋和第3抵接肋,一对分隔突出部被紧固。在此,第1侧板或第2侧板的、抵接于第1抵接肋的部分与抵接于第2抵接肋的部分之间的部分抵接于第3肋,而不会挠曲。因此,排除了操作杆的操作变轻的因素。由此,采用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紧固连续夹紧部时的操作感变轻,紧固分隔夹紧部时的操作感变重。因此,操作杆的操作感的差异较小,不易给操作者带来违和感。
作为上述转向装置的期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3抵接肋为单个,所述第2侧板的刚度低于所述第1侧板的刚度,一对所述突出部具备与所述第1侧板相对的第1突出部和与所述第2侧板相对的第2突出部,所述第3抵接肋配置于所述第2突出部,所述抵接肋具备从所述第1突出部的侧面突出的单个第4抵接肋,所述第4抵接肋配置于所述分隔突出部的侧面的、位于所述第1抵接肋与所述长槽之间的位置,且所述第4抵接肋的突出量与所述第1抵接肋的突出量和所述第2抵接肋的突出量相同。
在第1侧板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的情况下,第4肋会抵接于第1侧板的、抵接于第1抵接肋的部分与抵接于第2抵接肋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从而不使第1侧板挠曲。因此,排除了使操作杆的操作变轻的因素,能够进一步加重紧固分隔夹紧部时的操作感。另外,第3抵接肋抵接于刚度较低的第2侧板。假设在第3抵接肋抵接于刚度较高的第1侧板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可能性:第1侧板在抵接于第3抵接肋之后不变形,而不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因此,根据本发明,第2侧板在抵接于第3抵接肋之后,一边变形一边可靠地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即使上柱滑动而使紧固机构的紧固位置发生了变化,也能够以同样的操作感来操作操作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沿着轴剖切图3的转向装置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柱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柱的侧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线向视剖视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柱的仰视图。
图9是图1的IX-IX线向视剖视图。
图10是将图5的局部放大的放大侧视图。
图11是将图6的局部放大的放大侧视图。
图12是图10的XII-XII线向视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XIII-XIII线向视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使高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高刚度夹紧件刚开始进行紧固后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高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时、第1侧板和第2侧板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使低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低刚度夹紧件刚开始进行紧固后的状态的图。
图19是表示低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时、第1侧板和第2侧板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详细说明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并不被用于实施下述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要素、实质上相同的要素、所谓的等同范围的要素。并且,下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构成要素能够适当组合。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沿着轴剖切图3的转向装置时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柱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柱的侧视图。图7是图5的VII-VII线向视剖视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柱的仰视图。图9是图1的IX-IX线向视剖视图。图10是将图5的局部放大的放大侧视图。图11是将图6的局部放大的放大侧视图。图12是图10的XII-XII线向视剖视图。图13是图10的XIII-XIII线向视剖视图。图14是表示使高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高刚度夹紧件刚开始进行紧固后的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高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时、第1侧板和第2侧板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的状态的图。图17是表示使低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低刚度夹紧件刚开始进行紧固后的状态的图。图19是表示低刚度夹紧件进行紧固时、第1侧板和第2侧板按压第1抵接肋和第2抵接肋的状态的图。
首先,说明转向装置100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100具备方向盘101、转向轴102、第1万向节103、中间轴104、第2万向节105和小齿轮轴106。
方向盘101安装于转向轴102的一端部102a。于是,当驾驶员操作方向盘101时,转向轴102会以轴线O为中心旋转,对转向轴102赋予操作扭矩。
在转向轴102的另一端部102b与第1万向节103之间夹设有齿轮箱110。在齿轮箱110组装有电动马达120,对转向轴102赋予辅助扭矩。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是利用电动马达120对驾驶员的操纵进行辅助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此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不具备齿轮箱110的转向装置。
中间轴104的一端部与第1万向节103连结。小齿轮轴106借助第2万向节105与中间轴104的另一端部连结。由此,转向轴102的操作扭矩经由第1万向节103、中间轴104、第2万向节105向小齿轮轴106传递。
如图2所示,除上述结构以外,转向装置100还具备转向柱1、第1托架70、第2托架80和紧固机构90。接着,详细说明转向装置100的各结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XYZ正交坐标系。X轴与转向轴102的轴线O平行。Y轴与搭载有转向装置100的车辆的车宽方向平行。Z轴相对于X轴和Y轴这两者垂直。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记载为X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记载为Y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记载为Z方向。将X方向中的朝向车辆的前方的方向记为+X方向。将操作者朝向+X方向时的右方向记为+Y方向。将Z方向中的朝向上方的方向记为+Z方向。另外,有时,将X方向称作第1方向,将Y方向称作第2方向。
如图3所示,转向轴102以从转向柱1的-X方向上的端部突出的状态组装。如图4所示,转向轴102具备作为圆筒轴的上轴108和作为实心轴的下轴109。在上轴108的-X方向上的端部安装有方向盘(参照图1)。上轴108的+X方向上的端部外套于下轴109。另外,上轴108的+X方向上的端部和下轴109的-X方向上的端部花键嵌合。因此,上轴108能够相对于下轴109沿X方向滑动。
下轴109的+X方向上的端部进入齿轮箱110的壳体111的内部。在齿轮箱110的壳体111的内部设有扭力杆112、作为扭力杆112的外筒的输出轴114、以及外套于输出轴114的蜗轮115。蜗轮115与连接于电动马达120的输出轴114的未图示的蜗杆啮合。因此,当电动马达120驱动时,对输出轴114赋予扭矩。
下轴109的+X方向上的端部与扭力杆112的-X方向上的端部连结。扭力杆112的+X方向上的端部通过固定销113与输出轴114连结。在输出轴114的+X方向上的端部连结有第1万向节103。因此,下轴109的转向扭矩经由扭力杆112、输出轴114和第1万向节103向中间轴104(参照图1)传递。另外,扭力杆112根据下轴109的转向扭矩而相应地扭转,从而在下轴与输出轴5之间产生旋转角度差。
为了消除下轴109与输出轴114之间的旋转角度差,在输出轴114的-X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扭矩检测用槽114a。另外,在扭矩检测用槽114a的外周侧配置有圆筒构件116。圆筒构件116固定于下轴109的+方向上的端部,并与下轴109一体地旋转。圆筒构件116形成有沿径向贯穿该圆筒构件116的多个窗,对此未图示。在圆筒构件116的外周侧配置有扭矩传感器117。
扭矩传感器117向设于壳体111的内部的未图示的扭矩检测电路用基板发送检测结果,扭矩检测电路用基板检测下轴109与输出轴114之间的旋转角度差。扭矩检测电路用基板基于检测结果来驱动电动马达120,对输出轴114施加转向辅助扭矩。由此,下轴109与输出轴114的旋转角度变得相同。
如图2所示,第1托架70具备在Y方向相互分隔的一对支承片71。支承片71具备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的安装板72、以及沿X方向和Z方向延伸的支承板73。安装板72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固定于车身。在支承板73的-Z方向上的端部,转动自如地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枢轴74。齿轮箱110固定于枢轴74。因此,齿轮箱110、转向轴102、转向柱1和方向盘101以能够以枢轴74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1托架70(参照图1的箭头A1、A2)。
如图4所示,转向柱1是沿X方向延伸并包围转向轴102的外筒。转向柱1具备:上柱2,其是配置于靠近方向盘101的位置的柱;以及下柱3,其相对于上柱2配置于-X方向,是远离方向盘101的柱。下柱3呈圆筒状。下柱3的X方向上的端部外套于齿轮箱110的壳体111。
上柱2通过铸造而成。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上柱2具备外套于下柱3的夹紧部10、从夹紧部10向-X方向延伸出的筒状的筒状部20、设于夹紧部10的+X方向上的端部的安装部30、从夹紧部10的外周面向-Z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0(在图5中仅图示1个,参照图6)、以及沿X方向延伸的抵接肋50(参照图3、图5、图6)。
筒状部20的内周面为圆形形状。筒状部20的内径成为下柱3能够进入其内部的大小。在筒状部20的-X方向上的端部内嵌有轴承21。并且,筒状部20借助轴承21将上轴108支承为旋转自如。另外,筒状部20的-X方向上的端部的开口被轴承21和上轴108封闭。
如图5、图6所示,在筒状部20的外周面20a,设有在X方向上相互分隔地配置的第1环状肋22和第2环状肋23。在筒状部20的外周面20a、且在第1环状肋22与第2环状肋23之间的位置,以90度间隔设有4个沿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直线肋24a、24b、24c、24d。因此,筒状部20的刚度非常高。另外,第2环状肋23设于夹紧部10与筒状部20之间的交界部。
如图7所示,夹紧部10设有狭缝11。如图8所示,夹紧部10的狭缝11沿X方向延伸。因此,夹紧部10以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状态沿X方向延伸。并且,在没有外力作用于夹紧部10的状态下,夹紧部10的内径与下柱3的外径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夹紧部10相对于下柱3滑动自如。
如图7所示,从轴线O观察时,夹紧部10的狭缝11位于-Z方向。因此,狭缝11的槽宽为Y方向。由此,当从Y方向紧固的压缩负荷作用于夹紧部10时,夹紧部10以狭缝11的槽宽变窄的方式变形。也就是说,夹紧部10缩径而夹持配置于内部的下柱3。其结果,在夹紧部10的内周面与下柱3的外周面之间作用有较大的摩擦力,上柱2的滑动被限制。
如图8、图10所示,安装部30的+Z方向上的一部分设有缺口31。如图8所示,安装部30相对于下柱3向-Z方向呈圆弧状旋绕。在安装部30的外周面的朝向-Z方向的面设有安装肋32。在安装肋32设有内螺纹孔33。在内螺纹孔33安装有支承电气配线等的未图示的托架。
此外,在夹紧部10的狭缝11的X方向上的两端部,设有槽宽比狭缝11的槽宽沿周向扩张的第1扩张狭缝12和第2扩张狭缝13。根据该第1扩张狭缝12和第2扩张狭缝13,夹紧部10的未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筒状部20、安装部30相连续的部分增加。其结果,夹紧部10受到筒状部20、安装部30的刚度的影响变少,夹紧部10容易变形。在后面叙述夹紧部10的其他结构。
如图8所示,一对突出部40、40以在从-Z方向观察时夹着狭缝的方式配置。以下,在一对突出部40、40之中,将配置于比狭缝11靠-Y方向的位置的突出部称作第1突出部41,将配置于比狭缝11靠+Y方向的位置的突出部称作第2突出部42。第1突出部41和第2突出部42以与夹紧部10大致相同的长度沿X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长槽43、44。如图7所示,长槽43、44沿Y方向进行贯通。
如图7所示,抵接肋50具备一对第1抵接肋51、51、一对第2抵接肋52、52、单个第3抵接肋53以及单个第4抵接肋54。第1抵接肋51自夹紧部10的外周面突出。第2抵接肋52被设为自第1突出部41、第2突出部42的外侧面突出。
如图5所示,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沿X方向呈直线状延伸。从Y方向观察时,第1抵接肋51与轴线O重叠。第1抵接肋51的-X方向上的端部与第2环状肋23连续。第2抵接肋52位于第1突出部41的-Z方向上的端部和第2突出部42的-Z方向上的端部。第2抵接肋52沿着长槽43、44的缘部延伸。由此,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夹着长槽43、44地配置。此外,在后面叙述包含单个第3抵接肋53和单个第4抵接肋54的抵接肋50的详细内容。
如图9所示,第2托架80具备一对安装板81、81、上板82、第1侧板83、以及第2侧板84。此外,有时将第2托架80仅称作托架。
一对安装板81是夹着转向柱1在Y方向上分隔的板状构件。安装板81借助脱离胶囊(日文:離脱カプセル)85连结于车身。脱离胶囊85配置于安装板81的-X方向上的端部。脱离胶囊85通过树脂构件86而与安装板81一体化。脱离胶囊85通过螺栓等固定于车身侧构件。并且,在因车辆的二次碰撞而+X方向上的负荷作用于转向柱1的情况下(参照图1的箭头B1),树脂构件86断裂,仅安装板81沿+X方向移动,从而第2托架80脱离车身。
上板82是将一对安装板81、81彼此间连结起来的板状构件。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是沿X方向和Z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第1侧板83配置于比夹紧部10靠-Y方向的位置。第2侧板84配置于比夹紧部10靠+Y方向的位置。也就是说,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夹着转向柱1的夹紧部10在Y方向上分隔。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通过焊接而与一对安装板81、81和上板82一体化。在第1侧板83形成有沿Z方向延伸的圆弧槽83a,在第2侧板84形成有沿Z方向延伸的圆弧槽84a。圆弧槽83a、84a以枢轴74(参照图1、图2、图3)为中心形成为圆弧状。另外,在第1侧板83的X方向上的端部设有向-Y方向突出的突出板87。因此,第1侧板83的Y方向上的刚度高于第2侧板84的Y方向上的刚度。
紧固机构90是用于紧固夹紧部10而对夹紧部10施加压缩负荷的装置。紧固机构90具备紧固轴91、操作杆92、固定凸轮93、旋转凸轮94、螺母95、间隔件96和推力轴承97。
紧固轴91是棒状构件。紧固轴91从-Y方向朝向+Y方向依次插入第1侧板83的圆弧槽83a、夹紧部10的长槽43、44、第2侧板84的圆弧槽84a,且沿Y方向延伸。在紧固轴91的-Y方向上的端部设有头部91a。在紧固轴91的靠-Y方向的端部连结有操作杆92。操作杆92从紧固轴91向-X方向延伸出,能够由车内的驾驶员操作(参照图1、图2)。于是,当驾驶员以使操作杆92以紧固轴9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进行操作时,紧固轴91连动地进行旋转。
固定凸轮93和旋转凸轮94以被紧固轴91贯穿的状态配置于第1侧板83与操作杆92之间。固定凸轮93与第1侧板83相邻。固定凸轮93的一部分嵌合于第1侧板83的圆弧槽83a。因此,固定凸轮93不会与紧固轴91连动地旋转。旋转凸轮94与操作杆92相邻。旋转凸轮94与操作杆92连结,且与操作杆92一体地旋转。在固定凸轮93与旋转凸轮94的彼此的相对面,设有沿着周向的倾斜面。当通过操作杆92的操作而使旋转凸轮94旋转时,固定凸轮93的倾斜面相对于旋转凸轮94的倾斜面上升或下降。由此,固定凸轮93与旋转凸轮94之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发生变化。
在紧固轴91的+Y方向上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部91b。螺母95螺纹结合于该外螺纹部91b。由此,紧固轴91不会从圆弧槽83a、84a、长槽43、44脱落。间隔件96和推力轴承97以被紧固轴91贯穿的状态配置于第2侧板84与螺母95之间。间隔件96抵接于第2侧板84的位于圆弧槽84a周边的部位。推力轴承97配置于螺母95与间隔件96之间。
由此,在通过操作杆92的操作而使固定凸轮93和旋转凸轮94在Y方向上分离的情况下,紧固轴91的头部91a被向-Y方向按压,螺母95向-Y方向移动。由此,固定凸轮93与间隔件96之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缩短,固定凸轮93与第1侧板83之间的摩擦力和间隔件96与第2侧板84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其结果,紧固轴91沿着圆弧槽83a、84a在Z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被紧固轴91贯穿的上柱2在Z方向上的移动也被限制,方向盘101的Z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另外,自固定凸轮93和间隔件96沿Y方向对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进行紧固。因此,第1侧板83的内侧面和第2侧板84的内侧面抵接于上柱2的一对第2抵接肋52。另外,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以一对第2抵接肋52彼此被压缩的方式进行按压。由此,第1突出部41和第2突出部42受到Y方向上的压缩负荷。夹紧部10的狭缝11的槽宽变窄,从而夹持下柱。由此,上柱2固定于下柱3,方向盘101的X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除了按压一对第2抵接肋52、52以外,还按压一对第1抵接肋51、51。由此,压缩负荷能够作用于一对第2抵接肋52、52而使夹紧部10缩径。此外,第1抵接肋51与作用紧固力的紧固轴91分隔。因此,作用于第1抵接肋51的压缩负荷小于作用于第2抵接肋52的压缩负荷。另一方面,即使对第2抵接肋52施加压缩负荷,也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第1突出部41和第2突出部42以仅第1突出部41的-Z方向上的端部和第2突出部42的-Z方向上的端部接近的方式倾倒,夹紧部10的狭缝没有变窄。也就是说,采用第1抵接肋51,能够在不经由第1突出部41和第2突出部42的情况下对夹紧部10施加压缩负荷。因此,在操作操作杆92时,夹紧部10会可靠地夹持下柱3。
另一方面,在通过操作杆92的操作而使固定凸轮93和旋转凸轮94在Y方向上接近的情况下,固定凸轮93与间隔件96之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扩大。由此,固定凸轮93与第1侧板83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并且,间隔件96与第2侧板84之间的摩擦力也降低。因此,容许紧固轴91沿着圆弧槽83a、84a在Z方向上移动。并且,当对方向盘101施加Z方向上的负荷时,转向柱1、转向轴102和齿轮箱110会以枢轴74(参照图1)为中心沿箭头A1方向或箭头A2方向旋转。由此,方向盘101的Z方向上的位置改变。
另外,对于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解除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的紧固。因此,夹紧部10的狭缝11的槽宽变宽,解除对下柱3的夹持。并且,当对方向盘101施加X方向上的负荷时,上柱2和上轴108在X方向上滑动。由此,方向盘101的X方向上的位置改变(参照图1的箭头B1、B2)。
接下来,说明夹紧部10和抵接肋50的详细内容。对于利用沿Y方向和Z方向延伸的平面剖切夹紧部10时的截面形状,即使使剖切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该截面形状也为大致相同形状。也就是说,夹紧部10的X方向上的各部位的刚度大致均匀。但是,如图10、图11所示,夹紧部10的-X方向上的端部与筒状部20的设有第2环状肋23的部分连续。由此,夹紧部10的靠近筒状部20的部分的表观刚度因第2环状肋23而变高,从而不易变形。另一方面,分隔夹紧部17的+X方向上的端部与安装部30的设有缺口31的部分相连续,表观刚度未变高。由此,夹紧部10具备:连续夹紧部16,其位于靠近筒状部20的位置且不易变形;以及分隔夹紧部17,其在X方向上与筒状部20分隔且易于变形。另外,突出部40具备从连续夹紧部16突出的连续突出部46和从分隔夹紧部17突出的分隔突出部4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夹紧部10中,连续夹紧部16所占的比例为夹紧部10的三分之二左右,余下的三分之一为分隔夹紧部17。在此,上述的连续夹紧部16和分隔夹紧部17的比例是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夹紧部并不限定于此。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连续夹紧部16因与筒状部20连续而不易变形的例子,但本发明的连续夹紧部16也能够适用因夹紧部10的一部分的壁厚比夹紧部10的其他部分厚而不易变形的情况。
此外,在图10中,为了容易观察第3抵接肋53,对第3抵接肋53的端面53c施加了阴影。如图10所示,第3抵接肋53是沿X方向延伸的肋。第3抵接肋53仅设于一对突出部40、40中的第2突出部42。第3抵接肋53的Z方向上的宽度窄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的Z方向上的宽度。第3抵接肋53的+X方向上的端部53a位于第2突出部42的+X方向上的端部。第3抵接肋53的X方向上的长度短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的X方向上的长度,且为第2突出部42的X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第3抵接肋53的-X方向上的端部53b位于比第2突出部42的X方向上的中央部靠+X方向上的位置。由此,第3抵接肋53仅在突出部40中的从分隔夹紧部17突出的分隔突出部47的范围内延伸。另外,第3抵接肋53沿着第2突出部42的长槽44延伸。因此,由第2抵接肋52和第3抵接肋53夹着长槽44。
此外,在图11中,为了容易观察第4抵接肋54,对第4抵接肋54的端面54c施加了阴影。如图11所示,第4抵接肋54是沿X方向延伸的肋。第4抵接肋54仅设于一对突出部40、40中的第1突出部41。第4抵接肋54的Z方向上的宽度窄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的Z方向上的宽度。第4抵接肋54的+X方向上的端部54a位于第1突出部41的+X方向上的端部。第4抵接肋54的X方向上的长度与第3抵接肋53的长度相同。第4抵接肋54的长度短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的长度,且为第1突出部41的X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第4抵接肋54的-X方向上的端部54b位于比第1突出部41的X方向上的中央部靠+X方向上的位置。由此,第4抵接肋54仅在突出部40中的从分隔夹紧部17突出的分隔突出部47的范围内延伸。另外,第4抵接肋54沿着第2突出部42的长槽44延伸。因此,由第2抵接肋52和第4抵接肋54夹着长槽44。
接下来,参照图7、图12、图13来说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第3抵接肋53、第4抵接肋54的突出量。如图7的辅助线W所示,第1抵接肋51的端面51a的Y方向上的位置和第2抵接肋52的端面52a的Y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此外,图7的剖视图是在夹紧部10中对连续夹紧部16进行剖视观察的剖视图,在图7中未图示第3抵接肋53和第4抵接肋54。
即使在第1抵接肋51所延伸的X方向上改变位置,第1抵接肋51的突出量也为一定。另外,即使在第2抵接肋52所延伸的X方向上改变位置,第2抵接肋52的突出量也为一定。也就是说,如图12、图13所示,即使在X方向上移动,第1抵接肋51的端面51a的位置和第2抵接肋52的端面52a的位置也不会变化。
如图12、图13所示,第3抵接肋53的端面53c位于比设于第2突出部42的第1抵接肋51的端面51a和第2抵接肋52的端面52a靠+Y方向上的位置(参照图12、图13的辅助线W)。因此,第3抵接肋53的突出量大于第1抵接肋51的突出量和第2抵接肋52的突出量。另外,即使在第3抵接肋53所延伸的X方向上改变位置,第3抵接肋53的突出量也为一定。
如图12、图13所示,第4抵接肋54的端面54c的Y方向上的位置与辅助线W重叠,位于与设于第1突出部41的第1抵接肋51的端面51a和第2抵接肋52的端面52a相同的位置。因此,第4抵接肋54的突出量与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的突出量相同。另外,即使在第4抵接肋54所延伸的X方向上改变位置,第4抵接肋54的突出量也为一定。
接下来,说明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这两者与抵接肋50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说明中,分为紧固轴91在Z方向上与连续夹紧部16重叠的情况(参照图10的G91)和紧固轴91在Z方向上与分隔夹紧部17重叠的情况(参照图10的H91)来进行说明。另外,在该说明中使用的图14至图19中,抽象化地描绘了各结构。
首先,说明紧固轴91在Z方向上与连续夹紧部16重叠的情况(参照图10的G91)。如图14所示,在包含紧固轴91的沿Y方向和Z方向延伸的平面上,存在抵接肋50中的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在紧固机构90做动作之前的状态下,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未被紧固,而不与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抵接。
接着,如图15所示,当操作操作杆92而利用紧固机构90紧固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时,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相互接近并抵接于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当进一步操作操作杆92时,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按压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
在此,紧固机构90的紧固力在Z方向上处于第1抵接肋51与第2抵接肋52之间(参照图15的箭头F)。另外,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的刚度小于连续夹紧部16的刚度。因此,在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按压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的Z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夹紧部10挠曲。也就是说,在紧固连续夹紧部16的情况下,操作杆92的操作力的一部分被利用于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的变形。由此,与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不挠曲的情况相比,操作杆92的操作感变轻。
此外,如图16所示,第1侧板83的挠曲量小于第2侧板84的挠曲量。其原因在于,第1侧板83因突出板87(参照图9)而不易变形。
接着,说明紧固轴91在Z方向上与分隔夹紧部17重叠的情况(参照图10的H91)。如图17所示,在包含紧固轴91且沿Y方向和Z方向延伸的平面上,存在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第3抵接肋53和第4抵接肋54。在紧固机构90做动作之前的状态下,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均未抵接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第3抵接肋53和第4抵接肋54。
接着,如图18所示,当操作操作杆92而利用紧固机构90紧固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时,对于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而言,第3抵接肋53最先抵接。
在此,第2侧板84比第1侧板83容易变形。因此,当进一步利用紧固机构90紧固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时,如图19所示,第2侧板84的抵接于第3抵接肋53的部位向+Y方向挠曲,第2侧板84抵接于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另一方面,第1侧板83在未变形的情况下抵接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和第4抵接肋54。
然后,当操作操作杆92而进一步紧固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时,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按压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在此,第1侧板83的Z方向上的中间部与第4抵接肋54抵接。另外,第2侧板84的Z方向上的中间部与第3抵接肋53抵接。因此,第1侧板83的Z方向上的中间部和第2侧板84的Z方向上的中间部不会朝向夹紧部10挠曲。
由此,在紧固分隔夹紧部17的情况下,与第1抵接肋51、第2抵接肋52相比,第3抵接肋先抵接于第2侧板。因此,从操作杆92的操作量较少的阶段起负荷就开始作用于操作杆92,使得操作杆的操作感觉较重。另外,第1侧板83的Z方向上的中间部和第2侧板84的Z方向上的中间部未朝向夹紧部10挠曲。也就是说,排除了使操作杆92的操作变轻的因素。因此,紧固分隔夹紧部17时的操作杆92的操作会感觉较重。也就是说,由于紧固连续夹紧部16时的操作感与紧固分隔夹紧部17时的操作感的差异较小,因此,能够以同样的操作感来操作操作杆92。
如以上说明那样,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具备转向轴102、转向柱1、托架(第2托架80)和紧固机构90。转向轴102沿第1方向延伸,且伸缩自如。转向柱1具有以能够在第1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的方式连结起来的下柱3和上柱2。托架(第2托架80)具有从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夹着转向柱1的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紧固机构90具有操作杆92及贯穿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的紧固轴91,紧固机构90紧固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上柱2具备夹紧部10、筒状部20、一对突出部40、40和抵接肋50。夹紧部10设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狭缝11,夹紧部10滑动自如地外套于下柱3。筒状部20自夹紧部10延伸出,且支承转向轴102。一对突出部40、40夹着狭缝11地从夹紧部10向径向外侧突出,且设有供紧固轴91插入的长槽43、44。抵接肋50从夹紧部10的外周面或一对突出部40、40的侧面突出,并通过紧固机构90的紧固而抵接于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夹紧部10具备:连续夹紧部16,其位于靠近筒状部20的位置且与筒状部20连续;以及分隔夹紧部17,其与筒状部20分隔。突出部40具备从连续夹紧部16突出的连续突出部46和从分隔夹紧部17突出的分隔突出部47。抵接肋50具备一对第1抵接肋51、51、一对第2抵接肋52、52以及至少1个以上的第3抵接肋53。一对第1抵接肋51、51配置于夹紧部10的外周面,且跨连续夹紧部16和分隔夹紧部17地延伸。一对第2抵接肋52、52配置于突出部40的侧面且是隔着长槽43、44与第1抵接肋51所在侧相反的那侧,并跨连续突出部46和分隔突出部47地延伸。单个第3抵接肋53配置于分隔突出部47的侧面的、位于第1抵接肋51与长槽44之间的位置。第3抵接肋53的突出量大于第1抵接肋51的突出量和第2抵接肋52的突出量。
根据实施方式,在紧固连续夹紧部16的情况下,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向夹紧部10挠曲,操作杆的操作感觉较轻。另一方面,在紧固分隔夹紧部17的情况下,第1侧板83和第2侧板84不向夹紧部10挠曲。因此,排除了使操作杆92的操作感觉较轻的因素。另外,从操作杆92的操作量较少的阶段起负荷就作用于操作杆92,因此操作杆92的操作感觉较重。由此,在紧固连续夹紧部16和分隔夹紧部17的情况下,操作杆92的操作感的差异较小,不易给操作者带来违和感。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中,第3抵接肋53为单个,第2侧板84的刚度低于第1侧板83的刚度。一对突出部40、40具备与第1侧板83相对的第1突出部41和与第2侧板84相对的第2突出部42。第3抵接肋53配置于第2突出部42。抵接肋50具备从第1突出部41的侧面突出的单个第4抵接肋54。第4抵接肋54配置于分隔突出部47的侧面的、位于第1抵接肋51与长槽43之间的位置,且第4抵接肋54的突出量与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的突出量相同。
根据实施方式,在第1侧板83按压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的情况下,第1侧板83不会向夹紧部10挠曲。因此,排除了使操作杆92的操作变轻的因素,能够进一步加重紧固分隔夹紧部17时的操作感。另外,第3抵接肋53抵接于刚度较低的第2侧板84。也就是说,第2侧板84在抵接于第3抵接肋53之后,一边变形一边接近第2突出部42,抵接于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因此,第2侧板84能够可靠地按压第1抵接肋51和第2抵接肋52。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在夹紧部10中连续夹紧部16和分隔夹紧部17所占的比例各为二分之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3抵接肋53和第4抵接肋54延伸至第1突出部41和第2突出部42的X方向上的中央部。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第1突出部41的分隔突出部47设有第4抵接肋54,在第2突出部42的分隔突出部47设有第3抵接肋5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第1突出部41的分隔突出部47设有第3抵接肋53,在第2突出部42的分隔突出部47设有第4抵接肋54。或者,也可以是,在第1突出部41的分隔突出部47设有第3抵接肋53,并且,在第2突出部42的分隔突出部47设有第3抵接肋53。也就是说,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第3抵接肋53。或者,也可以是,在第1突出部41的分隔突出部47和第2突出部42的分隔突出部47中的任一者设有第3抵接肋53,在另一者不设置第3抵接肋53和第4抵接肋54。也就是说,若具有一个以上的第3抵接肋53,则能够防止第1侧板83或第2侧板84的挠曲,能够排除使操作杆的操作变轻的因素。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转向装置;101、方向盘;102、转向轴;108、上轴;109、下轴;110、齿轮箱;1、转向柱;2、上柱;3、下柱;10、夹紧部;11、狭缝;12、第1扩张狭缝;13、第2扩张狭缝(扩张狭缝);16、连续夹紧部;17、分隔夹紧部;20、筒状部;21、轴承;23、第2环状肋;30、安装部(延出部);40(41、42)、突出部(第1突出部、第2突出部);43、44、长槽;46、连续突出部;47、分隔突出部;50、抵接肋;51、第1抵接肋;52、第2抵接肋;53、第3抵接肋;54、第4抵接肋;70、第1托架;74、枢轴;80、第2托架(托架);83、第1侧板;84、第2侧板;90、紧固机构;91、紧固轴;92、操作杆;93、固定凸轮;94、旋转凸轮;95、螺母。

Claims (2)

1.一种转向装置,其中,
该转向装置具备:
转向轴,其沿第1方向延伸,且伸缩自如;
转向柱,其具有以能够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的方式连结起来的下柱和上柱;
托架,其具有从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夹着所述转向柱的第1侧板和第2侧板;以及
紧固机构,其具有操作杆及贯穿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的紧固轴,该紧固机构紧固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
所述上柱具备:
夹紧部,其设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狭缝,该夹紧部滑动自如地外套于所述下柱;
筒状部,其从所述夹紧部延伸出,且支承所述转向轴;
一对突出部,其夹着所述狭缝地从所述夹紧部向径向外侧突出,且设有供所述紧固轴插入的长槽;以及
抵接肋,其从所述夹紧部的外周面或一对所述突出部的侧面突出,并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而抵接于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
所述夹紧部具备:
连续夹紧部,其位于靠近所述筒状部的位置且与所述筒状部连续;以及
分隔夹紧部,其与所述筒状部分隔,
所述突出部具备:
连续突出部,其从所述连续夹紧部突出;以及
分隔突出部,其从所述分隔夹紧部突出,
所述抵接肋具备:
一对第1抵接肋,其配置于所述夹紧部的外周面,且跨所述连续夹紧部和所述分隔夹紧部地延伸;
一对第2抵接肋,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侧面且是隔着所述长槽与所述第1抵接肋所在侧相反的那侧,并跨所述连续突出部和所述分隔突出部地延伸;以及
至少1个以上的第3抵接肋,其配置于所述分隔突出部的侧面的、位于所述第1抵接肋与所述长槽之间的位置,
所述第3抵接肋的突出量大于所述第1抵接肋的突出量和所述第2抵接肋的突出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第3抵接肋为单个,
所述第2侧板的刚度低于所述第1侧板的刚度,
一对所述突出部具备与所述第1侧板相对的第1突出部和与所述第2侧板相对的第2突出部,
所述第3抵接肋配置于所述第2突出部,
所述抵接肋具备从所述第1突出部的侧面突出的单个第4抵接肋,
所述第4抵接肋配置于所述分隔突出部的侧面的、位于所述第1抵接肋与所述长槽之间的位置,且所述第4抵接肋的突出量与所述第1抵接肋的突出量和所述第2抵接肋的突出量相同。
CN202180023594.6A 2020-03-30 2021-03-25 转向装置 Pending CN1153153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9478 2020-03-30
JP2020059478A JP7484324B2 (ja) 2020-03-30 2020-03-30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CT/JP2021/012717 WO2021200599A1 (ja) 2020-03-30 2021-03-25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5382A true CN115315382A (zh) 2022-11-08

Family

ID=7791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3594.6A Pending CN115315382A (zh) 2020-03-30 2021-03-25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2333B2 (zh)
JP (1) JP7484324B2 (zh)
CN (1) CN115315382A (zh)
DE (1) DE112021000883T5 (zh)
WO (1) WO20212005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4323B2 (ja) * 2020-03-30 2024-05-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4762B2 (ja) * 2003-09-01 2009-10-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00469638C (zh) 2004-07-27 2009-03-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JP2006168492A (ja) 2004-12-15 2006-06-29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114788A (ja) 2006-11-07 2008-05-22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233150B2 (ja) 2007-04-03 2013-07-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561253B2 (ja) 2011-07-20 2014-07-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91516B2 (ja) 2012-06-12 2016-09-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WO2014163112A1 (ja) * 2013-04-03 2014-10-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アウタコラム
CN107000780B (zh) * 2014-12-18 2019-06-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US10093341B2 (en) * 2015-01-13 2018-10-09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CN204399264U (zh) 2015-01-19 2015-06-17 蒂森克虏伯富奥汽车转向柱(长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向管柱的刚性夹紧支架及转向管柱
EP3257723B1 (en) 2015-05-19 2019-04-17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WO2016186147A1 (ja) 2015-05-19 2016-11-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065671B2 (en) 2015-10-21 2018-09-04 Nsk Ltd.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JP6930198B2 (ja) 2016-04-22 2021-09-0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支持ブラケット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759786B2 (ja) 2016-07-13 2020-09-2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支持ブラケット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58162B2 (ja) 2016-11-17 2021-11-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25325B2 (ja) 2016-11-17 2021-02-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12019005754T5 (de) * 2018-11-15 2021-08-05 Nsk Ltd. Aussensäule und Lenkvorrichtung
WO2020116350A1 (ja) * 2018-12-05 2020-06-1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472595B2 (ja) * 2020-03-30 2024-04-2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484323B2 (ja) * 2020-03-30 2024-05-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4972A (ja) 2021-10-07
DE112021000883T5 (de) 2022-12-15
WO2021200599A1 (ja) 2021-10-07
US11912333B2 (en) 2024-02-27
JP7484324B2 (ja) 2024-05-16
US20230132450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0100B2 (en) Steering system
JP4192891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05055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042826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JP201701933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395647B1 (en) Steering apparatus
JP4541297B2 (ja)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036734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6306263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4365461A1 (en) Worm reducer
CN115315382A (zh) 转向装置
WO2021200597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21200598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721044B2 (ja) 円筒部材の取付構造
JP2005280622A (ja) 舵取装置
US11325636B2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JP4687981B2 (ja) 自在継手のヨークとシャフトとの結合構造
JP506156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34713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28504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2178254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2129186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200305773Y1 (ko) 자동차용 조향장치의 직진주행성 보상장치
JPH08182245A (ja) 駆動機に従動機を取付けるための取付け金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