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2524B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2524B
CN108602524B CN201780009773.8A CN201780009773A CN108602524B CN 108602524 B CN108602524 B CN 108602524B CN 201780009773 A CN201780009773 A CN 201780009773A CN 108602524 B CN108602524 B CN 108602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s
column
width direction
pair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97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2524A (zh
Inventor
黑川祥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02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2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在构成支承支架(18a)的1对支承板部(36a、36b)与转向柱(6a)之间配置间隔支架(17a)的1对侧板部(52a、52b)。在为了将方向盘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而操作调节柄(26a)时,利用设置在侧板部(52a、52b)的柱按压部(56a、56b)将转向柱(6a)向上方推起,将设置在侧板部(52a、52b)的上部的1对渐宽部(58a、58b)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而且,在支承板部(46a、46b)与转向柱(6a)之间夹持渐宽部(58a、58b)。由此,实现提高支承支架所产生的间隔支架的保持力的构造。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汽车等车辆的转向轮赋予转向角的转向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关于车用的转向装置,以往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装置。转向装置如图52所示,将方向盘1的旋转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2的输入轴3,随着输入轴3的旋转来推拉左右1对拉杆4、4,对车轮(前轮)赋予转向角。
方向盘1被支承固定在转向轴5的后端部,转向轴5以在轴向插通圆筒状的转向柱6的状态,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转向柱6。另外,转向轴5的前端部经由万向接头7与中间轴8的后端部连接,中间轴8的前端部经由其他万向接头9与输入轴3连接。另外,图示的例子还装入有电动辅助装置30,将电动马达10作为辅助动力源降低用于来操作方向盘1所需的力。
另外,在本说明书和技术方案中,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只要没有特别指出,指的是车辆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
图示的转向装置包括:用于根据驾驶者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用于调节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为了构成倾斜机构,转向柱6被支承于车身11,能够进行以设置在宽度方向的枢轴12为中心的摇动移位。另外,为了构成伸缩机构,转向柱6为将后侧的外柱13与前侧的内柱14能伸缩地组合成望远镜状的构造。另外,转向轴5是通过将后侧的外轴15与前侧的内轴16花键卡合等,能传递力矩且能伸缩地组合的构造。进一步,将固定设置在外柱13的靠后端部分的间隔支架17,以能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位地支承于支承固定在车身11的支承支架18。
在上述的可以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节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以往考虑利用夹持机构在能调节方向盘的位置的状态、能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间切换。参照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图53,说明这样的夹持机构的具体构造。
在图示的构造的情况下,在外柱13的下表面形成狭缝19,并且间隔支架17设置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狭缝19的部分。另外,在构成间隔支架17的1对侧板部20a、20b形成有在前后方向长的1对伸缩调节用长孔21、21。另一方面,在支承固定在车身的支承支架18中的配置在两个侧板部20a、20b的宽度方向两侧的1对支承板部22a、22b,形成有在上下方向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3、23。而且,调节杆24在宽度方向插通在倾斜调节用长孔23、23和伸缩调节用长孔21、21。
另外,在调节杆24的末端部,在从1对支承板部22a、22b中的一个(图53的右侧)支承板部22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突出的部分拧合有螺母25。与之相对,在调节杆24的基端部,在从1对支承板部22a、22b中的另一个(图53的左侧)支承板部22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突出的部分固定有调节柄26。另外,在调节柄26与另一个支承板部22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设置有凸轮装置27。而且,基于调节柄26的操作,能将凸轮装置27的宽度方向尺寸扩大或缩小。
另外,偏心凸轮28不能相对旋转地外嵌固定在调节杆24的中间部周围。而且,使偏心凸轮28通过狭缝19进入到外柱13的内侧。
在调节方向盘1(参照图52)的上下位置或者前后位置时,使调节柄26向预定方向摇动,缩小凸轮装置27的宽度方向尺寸。由此,减小作用在两个支承板部22a、22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两个侧板部20a、20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使偏心凸轮28的外周面与内柱14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其结果是,调节杆24在能够在倾斜调节用长孔23、23和伸缩调节用长孔21、21内移位的范围,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
与之相对,方向盘1的位置调节后使调节柄26向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摇动,扩大凸轮装置27的宽度方向尺寸。由此,增大作用在支承板部22a、22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侧板部20a、20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将偏心凸轮28的外周面向内柱14的外周面按压,使内柱14的外周面与外柱13的内周面摩擦卡合。其结果是,方向盘1被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在上述的以往构造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仅利用作用在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的两个支承板部22a、22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两个侧板部20a、20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支承支架18来保持间隔支架17。因此,在提高支承支架18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的保持力的方面,仍然有改良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4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30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实现一种提高支承支架所产生的间隔支架的保持力的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柱、支承支架、间隔支架、调节杆、1对按压部、扩大缩小装置。
转向柱例如是圆筒状、方筒状等中空筒状,将转向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内侧。
所述支承支架被支承固定在车身,具有配置在所述转向柱的宽度方向两侧的1对支承板部。
所述间隔支架具有:配置在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所述转向柱的外周面之间的1对侧板部。
所述调节杆以分别在宽度方向插通设置在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1对侧板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状态设置。
所述1对按压部在所述调节杆的两端部,设置在从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
所述扩大缩小装置将该1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扩大或缩小。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设置有随着所述调节杆的旋转,在上下方向将所述转向柱向从所述调节杆离开的方向按压的柱按压部。
另外,在所述1对侧板部的至少一个,在上下方向夹着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的所述调节杆(柱按压部)的相反侧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渐宽部。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上下方向在越从所述调节杆离开、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呈直线或者曲线倾斜。这样的渐宽部被向从调节杆离开的方向移位的所述转向柱,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具有外柱和能在轴向移位地嵌合在该外柱的内径侧的内柱,所述间隔支架一体设置在所述外柱的一部分,在宽度方向所述内柱被夹持在所述1对侧板部彼此之间的部分。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所述间隔支架在所述一对侧板部间分别设置有上部狭缝和下部狭缝,该上部狭缝和下部狭缝开口在所述内柱的上方和下方。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所述上部狭缝和下部狭缝的轴向长度比所述支承支架的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轴向长度长。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所述1对侧板部中在所述上下方向,在关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与该调节杆成为相反侧的端部彼此,以能在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移位的状态,利用能弹性变形的弹性连续部在宽度方向连续。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在所述1对侧板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渐宽部。而且,使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越从所述调节杆离开越小。
在实施这样的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以与所述调节杆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也可以互相相同。
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上下方向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相比靠下方设置所述柱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相比靠上方设置所述渐宽部。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所述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对于所述渐宽部在上下方向在所述调节杆侧相邻的部分(例如在上下方向与转向柱的中心轴匹配的部分,设置向宽度方向外侧凹陷从而不与所述转向柱的外周面接触的凹部。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所述柱按压部设置在构成所述间隔支架的1对侧板部的至少一个。
具体而言,可以:在所述侧板部中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部分(例如相对于形成有第二通孔的部分在上下方向在转向柱侧相邻的部分),以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设置柱按压部。
在该情况下,使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上下方向在越从所述调节杆离开越趋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呈直线或者曲线倾斜。
在实施上述的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所述1对侧板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柱按压部。在该情况下,使所述两个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在上下方向越从所述调节杆离开越大。
另外,在实施上述这样的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以与所述调节杆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所述两个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也可以互相相同。
另外,在实施上述的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以与所述调节杆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
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使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反,也可以使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
或者,可以使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互相相同。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周围(例如一体或者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的、从中心到外周面的距离根据圆周方向位置而变化的偏心凸轮,来构成所述柱按压部。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仅包括设置在侧板部的柱按压部、设置在调节杆的柱按压部(偏心凸轮)中的任意一者,也可以同时包括两者。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所述内柱构成为多边筒状(例如是6、8、10、12、14边筒状等,不限于正多边筒状)。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的构成是: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或者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为平坦面状,而使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或者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所述内柱的外周面(外周侧面)面接触。
或者,也可以将所述内柱构成为圆筒状。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所述外柱配置在前侧(下侧),将所述内柱配置在后侧(上侧),在该外柱的后端部一体设置所述间隔支架。
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所述外柱与构成电动辅助装置的齿轮壳体一体构成,该电动辅助装置配置在与外柱相比更靠前方。
另外,在实施这样的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所述外柱在宽度方向隔离,并且分别具有在前后方向伸长的1对柱侧板,将所述各柱侧板的前端部与所述齿轮壳体连结,将所述各侧板部一体设置在所述各柱侧板的后端部。
进一步,在实施这样的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所述1对侧板部(柱侧板)的后端部彼此利用跨着所述内柱配置的连结部在宽度方向连结。
或者,可以使所述1对侧板部(柱侧板)的后端部彼此不在宽度方向连结而是互相隔离。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所述内柱配置在前侧(下侧),将所述外柱配置在后侧(上侧),在该外柱的前端部一体设置所述间隔支架。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在所述支承支架以从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上端部分别在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状态设置1对安装板部。而且,可以在1对安装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板部、与从该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向下方垂下(例如弯曲为大致直角)的所述支承板部之间(弯曲部、角落部),以例如桥架那样设置增强肋。
换言之,可以在配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安装板部与支承板部的弯曲部、以及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安装板部与支承板部的弯曲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增强肋。
在设置有上述的增强肋的情况下,该增强肋可以与所述支承支架一体制造,或者也可以分开形成并利用焊接等固定。例如,在将所述支承支架通过对铝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材料(原材料)实施挤压成型、拉伸成型、压铸成型等来制造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增强肋与所述支承支架一体制造。与之相对,在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冲孔加工、弯曲加工)等来制造所述支承支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所述增强肋作为分开的部件,固定在该支承支架。
在设置所述增强肋的情况下,该增强肋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平板状、三角柱状(例如直角三角柱状)、圆柱状(例如四分之一圆柱状)、方柱状等。
另外,可以使所述增强肋为前后方向两侧开口的中空构造。
或者,可以使所述增强肋为实心构造。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增强肋设置有仅上方(或者仅下方)开口的去除部。
另外,所述增强肋的形成范围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所述安装板部与所述支承板部之间的弯曲部中设置于支承板部的第一通孔的正上部(与第一通孔在前后方向匹配的范围)形成。另外,所述增强肋可以遍及所述弯曲部的前后方向全长连续或者间隔地设置,也可以设置在该弯曲部的前后方向一部分。
另外,也可以将所述增强肋与所述渐宽部设置在在上下方向匹配(在宽度方向重叠)的位置。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所述两个支承板部中的一个支承板部与另一个支承板部相比向下方垂下,仅在该一个支承板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在该情况下,所述另一个支承板部的下端部可以位于比所述调节杆更靠上方。
进一步,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所述两个侧板部中的一侧板部与另一侧板部相比向下方垂下,仅在该一侧板部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在该情况下,所述另一侧板部的下端部可以位于比所述调节杆更靠上方。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所述1对支承板部与所述间隔支架的所述1对侧板部的对置面间、以及所述转向柱与所述1对侧板部的对置面间的至少一方配置间隔部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具有上述的构成的本发明的转向装置,能够提高支承支架所产生的间隔支架的保持力。
即,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在将方向盘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利用柱按压部,在上下方向将转向柱向从调节杆离开的方向按压并在该方向移位。而且,利用转向柱将设置在构成间隔支架的侧板部的渐宽部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由此,将渐宽部夹持在构成支承支架的支承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转向柱的外周面之间。此处,由于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越趋向转向柱的移位方向(从调节杆离开的方向)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利用楔形效果将渐宽部强力夹持在支承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转向柱的外周面之间。所以,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支承支架所产生的间隔支架的保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图1省略支承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将一体设置有间隔支架和齿轮壳体的外柱取出来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视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8是将关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将一体设置有间隔支架的外柱取出来示出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0(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9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0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1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8是第2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27的B-B截面的示意图。
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4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31是示出第2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3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5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6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34是示出在第26实施方式中,间隔支架倾斜的状态的图。
图35(A)是示出第26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图,图35(B)是示出第26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图。
图3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7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37是示出在第27实施方式中,其他的间隔部件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38是示出在第27实施方式中,其他的间隔部件的安装的放大立体图。
图3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8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40是示出在第28实施方式中,其他的间隔部件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41是示出在第28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的安装的放大立体图。
图42是示出第28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1的图。
图4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9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44是第2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视图。
图45是将第2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将转向轴、转向柱、间隔支架取出来示出的侧视图。
图46是第2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44的C-C剖视图。
图47是第2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46的D部放大图。
图4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0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相当于从图44的右侧观察的图的图。
图4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相当于图46的右侧半部的图。
图50是示出第32实施方式的与图46同样的图。
图51是示出第33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A),示出第29至第32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B)。
图52是示出以往已知的转向装置的1个例子的局部切断侧视图。
图53是为说明以往构造的夹持机构而示出的相当于图52的E-E截面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方向盘
2:转向齿轮单元
3:输入轴
4:拉杆
5、5a、5b:转向轴
6、6a、6b、6c:转向柱
7:万向接头
8:中间轴
9:万向接头
10:电动马达
11:车身
12:枢轴
13、13a~13f:外柱
14、14a~14d:内柱
15、15a、15b:外轴(外管)
16、16a、16b:内轴
17、17a~17p、129、129a~129c:间隔支架
18、18a~18k:支承支架
19、19a:狭缝
20a、20b:侧板部
21、21a、122a:伸缩调节用长孔
22a、22b、123a、123b:支承板部
23、23a、124a:倾斜调节用长孔
24、24a、24b、125a:调节杆
25:螺母
26、26a、160:调节柄
27、27a、161:凸轮装置
28:偏心凸轮
29:夹持机构
30:电动辅助装置
31:齿轮壳体
32a、32b:柱侧板
33a:前侧壳体元件
33b:中间壳体元件
33c:后侧壳体元件
34:增强部
35a、35b:立壁部
36a、36b:部分圆筒部
37:去除部
38:保持凹部
39:上部狭缝
40:下部狭缝
41:环状连结部
42a、42b:臂部
43:环状部
44:引导部
45a~45d:安装板部
46a、46b、46c:支承板部
47、47a:桥部
48a~48j:增强肋
49:安装孔
50、50a、50b:空间
51、51a:实心部
52a~52f:侧板部
53a、53b:加厚部
54a、54b:垂下板部
55:插通孔
56a~56q、143、143a:柱按压部
57a、57b、57c、57d:凹部
58a~58q:渐宽部
59、156:外螺纹部
60、127:头部
61、157:螺母
62、158:推力轴承
63、159:按压板(按压部)
64、162:驱动侧凸轮
65、163:被驱动侧凸轮(按压部)
66:第一摩擦板
67:第二摩擦板
68:底板部
69:摩擦板主体
70:支承部件
71:长孔
72:圆筒部
73:去除部
74、171:偏心凸轮
75:下方连结部
76:支承管
77a、77b:凹部
79a~79f:间隔部件
80a~80h:其他的间隔部件(间隔部件)
130:扩大缩小装置
131:狭缝
133:安装板部
134:结合板部
135:切除
136:脱离件
137:通孔
138a、138b、138c、138d:被夹持部(侧板部)
139、139a、139b:弹性连续部
140、140a:主体板部
141、141a:楔部(渐宽部)
142:上下方向连续板部
144:主体侧凸缘部
145:固定板部
146、146a:宽度方向板部
147、147a:倾斜按压板部
148:固定板部通孔
149:左右方向长孔
150:固定板部侧凸缘部
151:倾斜折回部
152:楔状空间
153、153a:中央板部
154、154a:倾斜连续部
155:结合部
164:外侧前后长孔
165:倾斜板部
166:内侧前后长孔
167:谷部
168:峰部
169:平板部
170:辅助倾斜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用转向装置能调节方向盘1(参照图52)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包括转向柱6a、转向轴5a、支承支架18a、间隔支架17a、包含调节杆24a等而构成的夹持机构29。
转向柱6a通过将配置在后侧(上侧)的内柱14a的前部能在轴向相对移位地嵌合在配置在前侧(下侧)的外柱13a的后部的内径侧,从而构成为全长能伸缩。
外柱13a利用将铝系合金、镁系合金那样的轻合金压铸成型等而制造,分别一体设置在构成配置在前方的电动辅助装置30的齿轮壳体31(后侧壳体元件33c)、以及配置在后端部的周围的间隔支架17a。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外柱13a由在宽度方向隔离并且分别在前后方向伸长的1对柱侧板32a、32b构成。柱侧板32a、32b分别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立壁部35a、35b;设置在下部至中间部、与外柱13a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的截面形状为大致部分圆弧状的部分圆筒部36a、36b。换言之,各立壁部35a、35b以竖直设置的状态设置在部分圆筒部36a、36b的各上端部。
各个截面矩形的去除部(凹部)37、37以在前后方向隔离的状态各有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5个)形成在各立壁部35a、35b的上表面。另外,具有比内柱14a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略大的曲率半径的凹圆弧状的保持凹部38,设置在各部分圆筒部36a、3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
具有上述这样的构成的各柱侧板32a、32b的前端部与构成齿轮壳体31的前侧、中间、后侧各壳体元件33a、33b、33c中的圆盘状的后侧壳体元件(盖体)33c分别连结。由此,柱侧板32a、32b与后侧壳体元件33c一体设置。换言之,各柱侧板32a、32b分别悬臂支承在后侧壳体元件33c。另外,在柱侧板32a、32b的前端部宽度方向外侧面中,在上下方向与外柱13a的中心轴匹配的部分、与后侧壳体元件33c的后表面之间,设置有大致三角板状的增强部34、34。
另外,在被立壁部35a、35b(部分圆筒部36a、36b的上端部)与后侧壳体元件33c三面包围的部分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伸长的上部狭缝39。同样,在被部分圆筒部36a、36b的下端部与后侧壳体元件33c三面包围的部分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伸长的下部狭缝40。上部和下部狭缝39、40的各后端部在后方开口。
上部和下部狭缝39、40的轴向长度L1形成得比支承支架18a的后述支承板部46a、46b的轴向长度L2(参照图1)长。
另外,柱侧板32a、32b(后述侧板部52a、52b)的后端部彼此被环状连结部41在宽度方向连结。环状连结部41包括1对臂部42a、42b;以及环状部43。臂部42a、42b的前端部连结于柱侧板32a、32b(侧板部52a、52b)的后端面中在上下方向与外柱13a的中心轴匹配的部分。另外,臂部42a、42b的后端部与环状部4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连结,在该状态下,使环状部43的中心轴与外柱13a的中心轴一致。环状部43的内周面被构成为部分圆筒面状,能将内柱14a插通在其内侧。因此,环状部43的上半部被配置为在宽度方向跨着内柱14a的上方,环状部43的下半部被配置为在宽度方向跨着内柱14a的下方。另外,也可以省略环状部43中的上半部或者下半部的任意部分。
在与外柱13a一体设置的齿轮壳体31(前侧壳体元件33a)的前端部设置有支承管76,外柱13a和齿轮壳体31利用在宽度方向插通该支承管76的枢轴12,以相对于车身11(参照图52)仅能在上下方向摇动移位的方式被支承。因此,外柱13a在相对于车身11限制了前后位置的状态下仅能在上下方向摇动移位地被支承。
与之相对,内柱14a由铁系合金、或者铝系合金、镁系合金那样的轻合金等、电缝管或者拉制管等,将整体构成为单纯的圆筒状。另外,在该内柱14a的前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大致圆筒状或者圆柱状的引导部44。而且,在将内柱14a的前部内嵌在外柱13a的后部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引导部44以不能在宽度方向移位且能在前后方向移位的方式进入到上部狭缝39的内侧。因此,内柱14a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在前后方向相对移位的方式内嵌于外柱13a。
转向轴5a通过使配置在前侧的外轴15a的内周面所形成的阴花键齿、与配置在后侧的内轴16a的外周面所形成的阳花键齿花键卡合,被构成为全长能伸缩地且能传递力矩。具有这样的构成的转向轴5a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转向柱6a的内侧。具体而言,内轴16a的靠中间部后端部分被如单列深槽型滚珠轴承那样能支承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的滚动轴承仅能旋转地支承在内柱14a的后端部的内侧。因此,伴随着内轴16a与内柱14a在轴向同步移动,转向轴5a伸缩。这样的转向轴5a在能旋转地支承在转向柱6a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其后端部从转向柱6a的后端开口向后方突出。而且,能将方向盘1(参照图52)支承在突出到其后方的部分。
支承支架18a是通过对铝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材料实施挤压成型(或者拉伸成型)而一体制造的,配置在转向柱6a的中间部(外柱13a的后端侧部分)的周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支架18a包括:用于支承固定在车身的1对安装板部45a、45b;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间隔支架17a的1对支承板部46a、46b;桥部47;以及1对增强肋48a、48b。
安装板部45a、45b设置在支承支架18a的上部宽度方向两侧部分,分别具有靠近宽度方向内端部分向斜上方弯曲的形状,配置在水平方向。另外,为了将支承支架18a不能脱离地支承固定于车身11,在两个安装板部45a、45b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插通未图示的螺栓或者螺柱的、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安装孔49、49。
支承板部46a、46b以在宽度方向隔离的状态互相平行配置,从安装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分别呈直角弯曲,以垂下到下方的状态设置。另外,支承板部46a、46b配置在转向柱6a的宽度方向两侧。在支承板部46a、46b的互相匹配的位置形成有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第一通孔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3a、23a。倾斜调节用长孔23a、23a是以枢轴12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
桥部47设置在支承支架18a的上部宽度方向中央部,截面为大致平板状,使安装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彼此(支承板部46a、46b的上端部彼此)在宽度方向连续。
增强肋48a、48b遍及各角落部的前后方向全长连续地设置在安装板部45a、45b的下表面与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2个部位的角落部(弯曲部)。但是,各增强肋48a、48b至少形成于各倾斜调节用长孔23a、23a的正上部(在前后方向与倾斜调节用长孔23a匹配的范围)即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两个增强肋48a、48b分别为大致直角三角柱状,在各内侧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两侧开口的截面大致等腰三角形(鱼叉形状)的空间50、50,从而使整体为中空构造。其结果是,增强肋48a、48b的实心部51、51(空间50、50以外的部分)分别被构成为平板状,越趋向上方,越向趋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以架设在安装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下表面与支承板部46a、46b的靠上端部分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增强肋48a、48b的实心部51、51的板厚为与支承板部46a、46b的板厚大致相同的程度。另外,增强肋48a、48b的实心部51、51的倾斜角度θ48(以与调节杆24a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倾斜角度)为40°。另外,该倾斜角度θ48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增强肋48a、48b与支承板部46a、46b的连结部的上下方向范围α(参照图5)在方向盘1的上下方向(倾斜方向)的整个移动范围,如后所述,可以决定为与基于内柱14a向上方移位而将渐宽部58a、58b向宽度方向外侧按压的范围β的一部分重叠。另外,从倾斜角度θ48越大,从提高刚性的方面而言是优选的,但可以考虑到与其他部件的干扰来决定。
间隔支架17a包括:将铝系合金、镁系合金那样的轻合金等压铸成型,从而在外柱13a的后端部(后半部)与外柱13a一体设置的1对侧板部52a、52b。
侧板部52a、52b分别配置(夹持)在构成支承支架18a的1对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侧板部52a、52b在两个柱侧板32a、32b的后端部中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的上下两侧部分设置有各宽度方向外侧面为平坦面状的加厚部53a、53b,并且在下端部设置有分别向下方垂下的矩形平板状的垂下板部54a、54b而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两个侧板部52a、52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的由上方的加厚部53a构成的部分位于宽度方向最外侧,由下方的加厚部53b构成的部分、由各垂下板部54a、54b构成的部分依次在宽度方向内侧偏移。在这样的侧板部52a、52b,从下方依次设置有插通孔55、55;柱按压部56a、56b;凹部57a、57b;渐宽部58a、58b。
各插通孔55、55分别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第二通孔,在各侧板部52a、52b的靠近下端部分(垂下板部54a、54b的中央部分)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插通孔55、55是单纯的圆孔。
各柱按压部56a、56b以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在两个侧板部52a、52b中在上下方向位于内柱14a的中心轴O(参照图5)与各插通孔55、55之间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各柱侧板32a、32b的部分圆筒部36a、36b的下半部构成。因此,各柱按压部56a、5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按压面)被构成为具有比内柱14a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略大的曲率半径的凹圆弧状(部分圆筒面状),在越趋向上方(从调节杆24a离开)越趋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呈曲线倾斜。所以,柱按压部56a、5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越趋向上方越大。
各渐宽部58a、58b设置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内柱14a的中心轴O而位于调节杆24a的相反侧的各侧板部52a、52b的靠上端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各柱侧板32a、32b的部分圆筒部36a、36b的上半部构成。因此,各渐宽部58a、58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被构成为具有比内柱14a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略大的曲率半径的凹圆弧状(部分圆筒面状),在越趋向上方(从调节杆24a离开)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呈曲线倾斜。所以,渐宽部58a、58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越趋向上方越小。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渐宽部58a、58b设置在相对于增强肋48a、48b在上下方向匹配的位置(在宽度方向重叠的位置)。
各凹部57a、57b分别以向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状态,设置在各侧板部52a、52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相对于各渐宽部58a、58b在下方侧相邻的部分(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上下方向与内柱14a的中心轴O匹配的部分)。另外,各凹部57a、57b在图示的例子中,构成为上下方向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的截面大致长方形,不与内柱14a的外周面接触。
夹持机构29用于切换能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的状态和能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包括调节杆24a、调节柄26a、凸轮装置27a。此外,调节柄26a和凸轮装置27a构成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扩大缩小装置。
调节杆24a是铁制的杆状部件,将两个倾斜调节用长孔23a、23a和两个插通孔55、55分别在宽度方向插通。另外,在调节杆24a的末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59,在基端部设置有头部60。而且,在外螺纹部59拧合有螺母61,在螺母61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从宽度方向外侧依次设置有推力轴承62和按压板63。另外,设置在该按压板63的内侧面的卡合件(未图示)以仅能沿着该倾斜调节用长孔23a移位(阻止了旋转的状态)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b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3a。
另外,在调节杆24a的基端部,在从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46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突出的部分结合固定有调节柄26a的基端部。而且,在调节柄26a与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46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设置有凸轮装置27a。凸轮装置27a基于驱动侧凸轮64与被驱动侧凸轮65的相对旋转而将宽度方向尺寸扩大或缩小,使被驱动侧凸轮65以仅能沿着倾斜调节用长孔23a移位(阻止了旋转的状态)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46a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3a。另一方面,驱动侧凸轮64通过调节柄26a,能与调节杆24a一起转动。
具有上述构成的夹持机构29基于调节柄26a的操作,将凸轮装置27a的宽度方向尺寸扩大或缩小,从而能够扩大或缩小1对按压部即按压板6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被驱动侧凸轮6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间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按压板63与被驱动侧凸轮65分别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1对按压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了将方向盘1稳定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摩擦板66、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4片)第二摩擦板67、67。第一摩擦板66被构成为大致コ形,具有:底板部68;以及从该底板部68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上方弯曲为直角的1对摩擦板主体69、69。而且,以从下方和宽度方向外侧覆盖间隔支架17a(侧板部52a、52b)的方式配置第一摩擦板66。另外,各第二摩擦板67、67分别被构成为矩形板状,配置为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各摩擦板主体69、69。即,各第二摩擦板67、67分别配置在各摩擦板主体69、69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各侧板部52a、52b(垂下板部54a、54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部分,以及各摩擦板主体69、69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各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另外,这样配置的各第二摩擦板67、67经由支承部件70固定在内柱14a。另外,在各摩擦板主体69、69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的圆孔、以及在各第二摩擦板67、67以在宽度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的在前后方向长的长孔71、71内插通有调节杆24a。
接下来,详细说明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的各部的动作。
首先,从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的状态,使调节柄26a向上方(锁定方向)转动时,驱动侧凸轮64与被驱动侧凸轮65的距离扩大,从而凸轮装置27a的宽度方向尺寸增大。由此,该被驱动侧凸轮6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按压板6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宽度方向的距离缩小。
而且,构成支承支架18a的1对支承板部46a、46b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使得各下端部彼此互相靠近。另外,同时,构成间隔支架17a的1对侧板部52a、52b被两个支承板部46a、46b向宽度方向内侧按压。而且,两个侧板部52a、52b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使得各下端部彼此互相靠近。
侧板部52a、52b如上所述弹性变形后,柱按压部56a、56b互相靠近地在宽度方向内侧移位。而且,柱按压部56a、5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将内柱14a向上方按压(推起)。即,如上所述,由于柱按压部56a、5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越趋向上方越趋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将柱按压部56a、56b向宽度方向内侧的移位(宽度方向内侧的力)转换为将内柱14a向上方按压的力。
而且,渐宽部58a、58b被向上方移位的内柱14a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按压)。即,如上所述,由于各渐宽部58a、58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越趋向上方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将内柱14a向上方的移位(朝向上方的力)转换为将渐宽部58a、58b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的力。另外,柱按压部56a、56b被来自外柱13d的反作用力向下方按下时,渐宽部58a、58b向下方被按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侧板部52a、52b中与渐宽部58a、58b的下方相邻的部分设置有各凹部(薄壁部)57a、57b,因此,能够用轻的力来扩宽渐宽部58a、58b。由此,渐宽部58a、58b被夹持在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
另外,在该状态下,在内柱14a,在上半部的圆周方向隔离的2个部位位置作用有来自渐宽部58a、58b的按压力,并且在下半部的圆周方向隔离的2个部位位置作用有来自柱按压部56a、56b的按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板部46a、46b弹性变形,从而构成第一摩擦板66的摩擦板主体69、69被各第二摩擦板67、67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摩擦接触)。由此,能够使内柱14a难以相对于间隔支架17a(外柱13a)在前后方向相对移位。
与之相对,在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时,使调节柄26a从方向盘1的位置被保持的状态向下方(未锁定方向)转动。而且,减小凸轮装置27a的宽度方向尺寸,扩大按压板6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被驱动侧凸轮6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宽度方向的距离。由此,支承板部46a、46b和侧板部52a、52b从弹性变形状态返回自由状态。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侧板部52a、52b返回自由状态时,能够利用构成环状连结部41的环状部43的弹性复原力。即,在侧板部52a、52b弹性变形至宽度方向内侧时,构成环状连结部41的臂部42a、42b在宽度方向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位,环状部43在宽度方向被压扁地弹性变形。因此,减小凸轮装置27a的宽度方向尺寸后,由于环状部43会弹性复原,因此,能够利用该力,使侧板部52a、52b适当地返回自由状态。另外,在凸轮装置27a的宽度方向尺寸已减小的状态下,第一摩擦板66(摩擦板主体69、69)与各第二摩擦板67、67的卡合被解除。
另外,随着侧板部52a、52b的弹性复原,柱按压部56a、56b分别向宽度方向外侧移位后,柱按压部56a、56b将内柱14a向上方按压的力被解除,内柱14a移位(退回)到下方。这样,使渐宽部58a、58b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那样作用的力被解除。由此,渐宽部58a、58b不会在内柱14a的外周面与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被强力夹持。另外,从渐宽部58a、58b和柱按压部56a、56b作用在内柱14a的按压力(保持力)也会丧失。其结果是,方向盘1处于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能调节位置的状态。
根据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能提高支承支架18a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a的保持力。
即,在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使在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夹持的渐宽部58a、58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越趋向内柱14a的移位方向(上方)越小。因此,能够利用楔形效果,将渐宽部58a、58b强力夹持在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不仅将渐宽部58a、58b按压在支承板部46a、46b中由于是与安装板部45a、45b的连结部侧而在宽度方向的刚性高的靠上端部分,而且由于在该部分(两个渐宽部58a、58b按压的靠上端部分)的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增强肋48a、48b,因此,能够基于渐宽部58a、58b的按压力,有效防止支承板部46a、46b向宽度方向外侧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充分提高渐宽部58a、58b的宽度方向两个侧面与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和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的面压。所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支承支架18a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a的保持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外柱13a与构成电动辅助装置30的齿轮壳体31(后侧壳体元件33c)一体设置,因此,能够提高包含外柱13a而构成的转向柱6a在宽度方向的刚性。进一步,在安装板部45a、45b的下表面与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以架设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增强肋48a、48b(实心部51、51)。因此,关于支承板部46a、46b,能够分别提高宽度方向的刚性。所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转向柱6a在宽度方向的支承刚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外柱13a和间隔支架17a和后侧壳体元件33c一体构成,因此,能够减少作为转向装置整体的元件数量。
另外,在间隔支架17a中,由于在一对侧板部52a、52b间分别设置有在内柱14a的上方和下方开口的上部狭缝39和下部狭缝40,因此,在夹持时,能够使间隔支架17a的侧板部52a、52b互相相对移动。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分别构成1对摩擦板主体69、69的1对第1摩擦板66a、66a被各第二摩擦板67、67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的构成。即,第1摩擦板66a、66a可以是不具有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底板部68的构成。在该情况下,第1摩擦板66a和第二摩擦板67、67分别配置在各侧板部52a、52b(垂下板部54a、54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各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不同点仅在于外柱13b的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不将构成外柱13b的1对柱侧板32a、32b的后端部彼此在宽度方向连结,未设置第1实施方式的构造所包括的环状连结部41(参照图1~4)。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简化外柱13b的构造,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外柱13c配置在后侧(上侧),内柱14a(参照图1等)配置在前侧(下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外柱13c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在前后方向配置为相反方向,在后端部设置有圆筒部72,并且在该圆筒部72的前方设置有1对柱侧板32a、32b。另外,在外柱13c的前端部不是构成电动辅助装置30的齿轮壳体31(图1等参照),而是一体设置有间隔支架17b。另外,在构成该间隔支架17b的1对侧板部52c、52d的下端部形成有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第二通孔的、在前后方向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21a、21a。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能够提高支承支架18a(参照图1等)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b的保持力。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将外柱13c配置在后侧的情况下,将支承支架18a相对于车身11(参照图52),例如利用脱离件等能向前方脱离地支承。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间隔支架17c和支承支架18b的构造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构成间隔支架17c的1对侧板部52e、52f中的在插通孔55、55的上侧相邻的部分,将柱按压部56c、56d以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因此,各柱按压部56c、56d的下表面构成各插通孔55、55的一部分。另外,这样的柱按压部56c、56d在上下方向进入到内柱14a的外周面(下表面宽度方向两侧部分)与调节杆24a之间的部分。另外,各柱按压部56c、56d分别被构成为截面大致直角三角形(楔形状),相当于斜边的宽度方向内侧面(按压面)在越趋向上方越趋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呈直线倾斜。因此,两个柱按压部56c、56d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越趋向上方越大。在图示的例子中,各柱按压部56c、56d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以与调节杆24a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倾斜角度)分别为60°。另外,该倾斜角度θ56可以任意设定,但例如可以设定在15°≤θ56≤85°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上下方向夹着内柱14a的中心轴而位于调节杆24a的相反侧的、各侧板部52e、52f中的上端部分别设置有渐宽部58c、58d。另外,各渐宽部58c、58d以越趋向上方宽度尺寸(板厚)越大的方式,使各宽度方向内侧面倾斜。具体而言,使各渐宽部58c、58d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越趋向上方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呈直线倾斜,将各截面形状构成为楔形(直角三角形)。因此,两个渐宽部58c、58d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越趋向上方越小。在图示的例子中,各渐宽部58c、58d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以与调节杆24a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倾斜角度)分别为30°。另外,该倾斜角度θ58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可以设定在1°≤θ58≤45°的范围。
另外,将构成支承支架18b的1对安装板部45c、45d分别构成为矩形平板状,并且将设置在两个安装板部45c、45d彼此之间的桥部47a构成为截面大致コ形。而且,使设置在两个安装板部45c、45d的下表面与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的角落部的增强肋48c、48d,成为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空间50a、50a在前后方向两侧开口的中空构造。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各柱按压部56c、56d和各渐宽部58c、58d分别构成为楔状,将各柱按压部56c、56d和各渐宽部58c、58d的各宽度方向内侧面构成为平坦面状。因此,可以使各柱按压部56c、56d和各渐宽部58c、58d相对于内柱14a顺畅移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各渐宽部58c、58d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小于各柱按压部56c、56d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因此,能够增大将两个渐宽部58c、58d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的力。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仅构成间隔支架17d的柱按压部56e、56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和渐宽部58e、58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柱按压部56e、56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与各渐宽部58e、58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相同(θ56=θ58)。在图10(A)所示的构造中,各柱按压部56e、56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分别为45°,并且各渐宽部58e、58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分别为45°。与之相对,在图10(B)所示的构造中,各柱按压部56e、56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分别为30°,并且各渐宽部58e、58f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分别为30°。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能够提高支承支架18b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d的保持力。另外,与图10(A)的构造相比,图10(B)的构造能够增大将两个渐宽部58e、58f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的力。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仅构成间隔支架17e的柱按压部56g、56h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和渐宽部58g、58h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与上述的第4和第5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柱按压部56g、56h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分别为30°,并且各渐宽部58g、58h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分别为45°。即,各柱按压部56g、56h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小于各渐宽部58g、58h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能够提高支承支架18b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e的保持力。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7实施方式]
参照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使构成间隔支架17h1对柱按压部56k、56l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k、θ56l相互不同(θ56k≠θ56l),并且使1对渐宽部58k、58l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k、θ58l互不相同(θ58k≠θ58l)。
更具体而言,宽度方向一侧的柱按压部56k的倾斜角度θ56k为40°,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柱按压部56l的倾斜角度θ56l为30°。另外,宽度方向一侧的渐宽部58k的倾斜角度θ58k为30°,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渐宽部58l的倾斜角度θ58l为40°。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1对柱按压部56k、56l彼此和1对渐宽部58k、58l彼此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但夹着内柱14a的中心轴O对置的、柱按压部56k与渐宽部58l的倾斜角度;以及柱按压部56l与渐宽部58k的倾斜角度互相相同。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1对柱按压部56k、56l彼此之间,按压内柱14a的外周面的方向互不相同,但由于夹着该内柱14a的中心轴对置的柱按压部56k与渐宽部58l的倾斜角度以及柱按压部56l与渐宽部58k的倾斜角度互相相同,因此,能够将从1对柱按压部56k、56l对内柱14a作用的力高效地传递至1对渐宽部58k、58l。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支承支架18b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h的保持力。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8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来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构成间隔支架17i的1对侧板部52e、52f中的宽度方向一侧(图13的右侧)的侧板部52e未设置渐宽部,仅在宽度方向另一侧(图13的左侧)的侧板部52f设置渐宽部58m。因此,将侧板部52e的上端部构成为平板状。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1对柱按压部56m、56n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6m、θ56n相互不同(θ56m≠θ56n)。
具体而言,宽度方向一侧的柱按压部56m的倾斜角度θ56m为45°,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柱按压部56n的倾斜角度θ56n为50°。另外,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渐宽部58m的倾斜角度θ58m为40°。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侧板部52e未设置渐宽部,因此,与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将该侧板部52e向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46a按压的力降低。但是,由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渐宽部58m按压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b时的反作用力经由内柱14a作用在该侧板部52e,因此,能够以某种程度大的力将侧板部52e相对于支承板部46a进行按压。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支承支架18b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i的保持力。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第4和第7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9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构成间隔支架17j的1对侧板部52e、52f中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图14的左侧)的侧板部52f未设置柱按压部,仅在宽度方向一侧(图14的右侧)的侧板部52e设置有柱按压部56o。因此,将侧板部52f的靠近下端部分构成为平板状。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设置在宽度方向一侧和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各侧板部52e、52f的1对渐宽部58n、58o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58n、θ58o互不相同(θ58n≠θ58o)。
具体而言,宽度方向一侧的渐宽部58n的倾斜角度θ58n为40°,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渐宽部58o的倾斜角度θ58o为45°。另外,宽度方向一侧的柱按压部56o的倾斜角度θ56o为45°。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侧板部52f未设置有柱按压部,因此,利用设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侧板部52e的柱按压部56o的按压力,内柱14a向上方且宽度方向另一侧被推起。而且,利用这样的力,将1对渐宽部58n、58o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0实施方式]
参照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构成间隔支架17k的1对侧板部52e、52f中的宽度方向一侧(图15的右侧)的侧板部52e未设置有渐宽部,仅设置有柱按压部56p。与之相对,在宽度方向另一侧(图15的左侧)的侧板部52f未设置有柱按压部,仅设置有渐宽部58p。因此,将侧板部52e的上端部和侧板部52f的靠近下端部分分别构成为平板状。
另外,宽度方向一侧的柱按压部56p的倾斜角度θ56p为45°,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渐宽部58p的倾斜角度θ58p为45°,相互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9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利用设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侧板部52e的柱按压部56k的按压力,将内柱14a向上方且宽度方向另一侧推起。而且,利用这样的力,将设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侧板部52f的渐宽部58p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1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构成间隔支架17l1对侧板部52e、52f中的宽度方向一侧(图16的右侧)的侧板部52e未设置柱按压部和渐宽部,在宽度方向另一侧(图16的左侧)的侧板部52f分别设置有柱按压部56q和渐宽部58q。因此,侧板部52e将从上端部遍及下端部的整体被构成为平板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柱按压部56q的倾斜角度θ56q为40°,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渐宽部58q的倾斜角度θ58q为45°,使相互的倾斜角度不同。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宽度方向一侧的侧板部52e整体构成为平板状,因此,能够实现间隔支架17l的轻量化。另外,利用设置在侧板部52f的柱按压部56q的按压力,将内柱14a向上方且宽度方向一侧推起。而且,利用这样的力,将宽度方向一侧的侧板部52e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向宽度方向外侧按压,并且将设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侧板部42f的渐宽部58q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2实施方式]
参照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构成间隔支架17m的1对侧板部52e、52f中的宽度方向一侧(图17的右侧)的侧板部52e,与第1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未设置有渐宽部和柱按压部,而且,也未设置有用于将调节杆插通的插通孔。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宽度方向一侧的侧板部52e的下端部位于比调节杆24更靠上方。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1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3实施方式]
参照图1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构成间隔支架17n的1对侧板部52e、52f在与支承板部46a、46b对置的宽度方向外侧面,沿着轴向设置有各凹部57c、57d。各凹部57c、57d在上下方向,在渐宽部58c、58d与柱按压部56c、56d之间,分别以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状态设置。另外,各凹部57a、57b在图示的例子中,构成为与宽度方向尺寸相比上下方向尺寸大的截面大致长方形,不与支承板部46a、46b的内侧面接触。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侧板部52a、52b中在渐宽部58a、58b的下方相邻的部分设置有各凹部(薄壁部)57c、57d,因此,在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能够用轻的力将渐宽部58a、58b扩宽。
另外,由于利用各凹部(薄壁部)57c、57d,柱按压部56c、56d和渐宽部58a、58b在上下方向与支承板部46a、46b积极地抵接,因此,在夹持时,能够可靠地在间隔支架17n的侧板部52e、52f与支承板部46a、46b之间进行负荷的传递。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4实施方式]
参照图1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仅支承支架18c的构造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构成支承支架18c的1对安装板部45c、45d的下表面与1对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的各个之间,未设置有第4(和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的增强肋48c、48d(参照图9等)。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1对渐宽部58c、58d向1对支承板部46a、46b中与各安装板部45c、45d的连结部即靠上端部分的宽度方向内侧面按压,因此,能够充分确保支承支架18c所产生的间隔支架17c的保持力。另外,也能够实现支承支架18c的轻量化。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5实施方式]
参照图20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仅支承支架18d的构造与第4和第14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支承支架18d的情况下,从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图20的左侧)的安装板部45d的下表面与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部分省略了增强肋。在宽度方向一侧(图20的右侧)所配置的安装板部45c的下表面与宽度方向一侧所配置的支承板部46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设置有增强肋48c。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b与第4实施方式的构造相比容易在宽度方向挠曲,但由于该支承板部46b被按压板63向宽度方向内侧按压,因此,即使在1对渐宽部58c、58d向宽度方向外侧被扩宽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提高抵接部的面压。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支承支架18d的轻量化。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6实施方式]
参照图2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仅支承支架18e的构造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支承支架18e的情况下,使1对增强肋48e、48f的形状(截面形状)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增大相对于上下方向尺寸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比例,使截面形状为直角等腰三角形。因此,构成各增强肋48e、48f的实心部51a、51a的倾斜角度θ48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变大(在图示的例子中,倾斜角度θ48为45°)。另外,使在两个增强肋48e、48f的前后两侧开口的空间50b、50b的容积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要大。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1对安装板部45c、45d在上下方向的刚性。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7实施方式]
参照图2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仅支承支架18f的构造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支承支架18f是通过对铝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材料实施挤压成型(或者拉伸成型)而一体制造的,在1对安装板部45c、45d的下表面与1对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角落部)设置有实心状的增强肋48g、48h。另外,将增强肋48g、48h构成为直角三角柱状(截面直角三角形)。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使两个支承板部46a、46b在宽度方向的刚性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进一步提高。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8实施方式]
参照图23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仅支承支架18g的构造与上述的第17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支承支架18g是利用铝合金等轻合金的压铸成型一体制造的,在1对安装板部45c、45d的下表面与1对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角落部)设置有实心状的增强肋48g、48h。另外,将增强肋48g、48h构成为直角三角柱状(截面直角三角形)。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两个增强肋48g、48h的内侧,以在两个安装板部45c、45d的宽度方向内端部的上表面开口的状态形成有多个去除部73、73。各去除部73、73在各增强肋48g、48h的内侧,以在前后方向隔离的状态各形成多个。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各去除部73、73为三角柱状(直角三角柱状)。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没有各去除部73、73的第16实施方式的构造相比,能够实现支承支架18g的轻量化。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第4和第16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19实施方式]
参照图2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9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仅支承支架18h的构造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支承支架18h是通过对不锈钢板等金属板实施利用冲压加工的冲孔加工、弯曲加工等而制造的,对于1对增强肋48i、48j,与支承支架18h同时加工。这样的增强肋48i、48j通过将以分别向后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在1对安装板部45c、45d的靠近宽度方向内端部分的后端部边缘部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平板状的素片向下方弯曲为直角,并且利用焊接等固定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的后端部边缘部而构成。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两个增强肋48i、48j构成为平板状,仅设置在支承支架18h的后端部。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对钢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制造的低廉的支承支架18h为对象,能够提高支承板部46a、46b在宽度方向的刚性。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20实施方式]
参照图2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0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仅间隔支架17f(和外柱)的构造和内柱14b的构造与第19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于间隔支架17f,是通过对不锈钢板等金属板实施利用冲压加工的冲孔加工、弯曲加工等而制造的。另外,将内柱14b构成为不是单纯的圆筒,而是多边筒状(图示的例子中为正12边筒状)。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使设置在间隔支架17f的、分别为平板状的柱按压部56i、56j和渐宽部58i、58j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构成内柱14b的外周面的各边以面接触抵接,能够以充分强的力来保持各边的两端部分。因此,能够提高内柱14b的保持力。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19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21实施方式]
参照图26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支承支架18i的构造及其周边构造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支承支架18i的情况下,1对支承板部46a、46c中的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c的上下方向尺寸,小于配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46a的上下方向尺寸,使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c的下端部位于比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46a的下端部更靠上方。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c的下端部的位置与增强肋48d(实心部51)的下端部的位置一致。因此,在该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c未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部46a所设置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3a。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调节杆24b,使用比第4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调节杆短的调节杆,使设置在该调节杆24b周围的按压板6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构成间隔支架17c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侧板部52f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直接抵接。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板部46c不被按压板63向宽度方向内侧按压,但由于构成间隔支架17c的1对渐宽部58c、58d向两个支承板部46a、46c的宽度方向内侧面被强力按压,因此,能够利用支承支架18i以充分大的力来保持间隔支架17c。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设置在内柱14b的后端侧周围的未图示的钥匙锁定单元,在二次碰撞时等向支承支架18i的车辆前方侧移动,因此,能够大幅确保转向柱6a的收缩冲程,实现驾驶者的可靠保护。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22实施方式]
参照图27~2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用于将内柱14a向上方推起的构造与各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了将内柱14a向上方推起,不仅在间隔支架17g设置有1对柱按压部56c、56d,而且将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柱按压部的偏心凸轮74不能相对旋转地固定在调节杆24a的轴向中间部的周围。该偏心凸轮74的与调节杆24a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的截面形状例如是大致椭圆形、大致卵形等非圆形,从中心到外周面的距离根据圆周方向位置而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下方连结部75将构成间隔支架17g的1对侧板部52e、52f的下端部彼此在宽度方向连结。
为了成为能保持方向盘1(参照图52)的位置的状态,通过利用调节柄26a使调节杆24a向预定方向旋转,从而使偏心凸轮74与该调节杆24a一起向预定方向旋转。由此,利用偏心凸轮74将内柱14a向上方推起。同时,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利用在宽度方向内侧移位的1对柱按压部56c、56d将内柱14a向上方推起。
与之相对,为了成为能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的状态,利用调节柄26a使调节杆24a向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由此,使该偏心凸轮74与调节杆24a一起向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而且,使内柱14a一边被偏心凸轮74的外周面支承一边退回到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变迁到能保持方向盘1的位置的状态时,内柱14a不仅被偏心凸轮74向上方推起,而且能够被两个柱按压部56c、56d向上方推起。因此,能够增大将该内柱14a向上方按压的力。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仅利用偏心凸轮74将内柱14a向上方推起的构成。即,也可以省略1对柱按压部56c、56d。
其他构造和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1和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第23实施方式]
参照图2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3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间隔支架17o和支承支架18j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构成支承支架18j的1对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1对侧板部52a、52b的渐宽部58a、58b与柱按压部56a、56b之间的宽度方向外侧面所对置的位置,沿着轴向设置有各凹部77a、77b。
各凹部77a、77b在图示的例子中,被构成为与宽度方向尺寸相比上下方向尺寸大的截面大致长方形,不与1对侧板部52a、52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接触。
另外,在各凹部77a、77b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圆弧状的弯曲凹部78a、78b进一步沿着轴向形成,进一步减少各支承板部46a、46b的壁厚。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支承板部46a、46b容易在凹部77a、77b的位置挠曲,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未形成有凹部77a、77b的部分能够以大的力与柱按压部56a、56b和渐宽部58a、58b抵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间隔支架17o中未设置有凹部57a、57b,另外,未设置有第1和第2摩擦板66、67、67。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24实施方式]
参照图30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4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与间隔支架17o的1对侧板部52a、52b的对置面间配置有间隔部件79a、79b,在转向柱6a的内柱14a与1对侧板部52a、52b的对置面间配置有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这点与第1和第23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即,如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中说明的那样,在夹持(即,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1对支承板部46a、46b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而且,间隔支架17o被夹持在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为了发挥柱按压部56a、56b所进行的内柱14a的按压作用、渐宽部58a、58b的楔形作用,相对于内柱14a的轴在内柱14a的外周面的周向相对移动。而且,通过间隔支架17o顺畅地相对移动,可以使夹持力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支架18j与间隔支架17o之间、以及间隔支架17o和内柱14a之间分别配置有由低摩擦材料构成的间隔部件79a、79b及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间隔部件79a、79b被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被形成为沿着内柱14a的外周面弯曲。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79a、79b安装在支承支架18j与间隔支架17o的任意一者,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安装在间隔支架17o与内柱14a的任意一者。
由此,在夹持时,间隔支架17o能够在支承支架18j与1对支承板部46a、46b的接触面、与内柱14a的接触面顺畅相对地滑动。所以,在柱按压部56a、56b和渐宽部58a、58b的、向支承板部46a、46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和内柱14a的外周面的按压力平衡良好地作用,提高方向盘1的保持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由低摩擦材料构成的间隔部件79a、79b,在夹持解除时,调整杆24a沿着倾斜调节用长孔23a移位时的倾斜调整作业也可以顺畅进行。并且,利用由低摩擦材料构成的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在夹持解除时,内柱14a在轴向移动时的伸缩作业也可以顺畅进行。
并且,在夹持时,间隔支架17o相对于内柱14a在周向相对移动时,间隔支架17o与支承板部46a、46b有可能仅在极小一部分强力接触。在该情况下,在夹持解除时,容易产生调节柄26a急剧动作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间隔部件79a、79b、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通过使用硬度相对于支承支架18j、间隔支架17o、内柱14a的硬度充分低的材料,从而能够使间隔支架17o相对移动时产生的不均一的接触均一化。另外,由此,能够防止夹持解除时调节柄26a急剧的动作。
作为间隔部件79a、79b、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使用比较容易挠曲的树脂材料即可,适用聚缩醛(POM)、聚苯硫醚(PPS)等。另外,树脂材料也可以包含玻璃纤维等添加物。
此外,间隔部件79a、79b、其他的间隔部件80a、80b也可以使用兼有如下两个功能的树脂材料:在支承支架18j与间隔支架17o之间、间隔支架17o与内柱14a之间进行上述的相对滑动;以及上述的均一接触。
另外,间隔部件79a、79b、80a、80b配置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与间隔支架17o的1对侧板部52a、52b的对置面间、以及转向柱6a的内柱14a与1对侧板部52a、52b的对置面间的至少一方即可。
例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31所示,间隔部件79a、79b可以仅配置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与间隔支架17o的1对侧板部52a、52b的对置面间。
其他构成和作用效果与第1和第23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25实施方式]
参照图3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5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间隔支架17d、内柱14b1和支承支架18b的构造与第24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内柱14b1被构成为多边筒状(图示的例子中为正8边筒状)。
因此,在构成间隔支架17d的1对侧板部52e、52f,以与内柱14b1的对置的各外表面的角度大致相等的角度倾斜的方式分别形成有柱按压部56e、56f和渐宽部58e、58f。
而且,与第24实施方式同样,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与间隔支架17d的1对侧板部52e、52f的对置面间配置有间隔部件79a、79b,在转向柱6a的内柱14b1与1对侧板部52e、52f的对置面间配置有其他的间隔部件80c、80d。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间隔部件79a、79b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c、80d为低摩擦材料,能够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与间隔支架17d的1对侧板部52e、52f的对置面间、以及转向柱6a的内柱14b1与1对侧板部52e、52f的对置面间相对地滑动。所以,能够使向内柱14b1的外表面的按压力平衡良好地作用,提高方向盘1的保持力。
另外,通过使间隔部件79a、79b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c、80d为比较容易挠曲的树脂材料,能够使在间隔支架17d相对移动时产生的间隔支架17d与支承支架46a、46b之间、以及间隔支架17d与内柱14b1之间的接触均一化。
此外,支承支架18b适用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的要素。
其他构成和作用与第2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26实施方式]
参照图33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6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仅间隔部件79c、79d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e、80f不同于第25实施方式的情况。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79c、79d在间隔支架17d的侧板部52e、52f中与柱按压部56e、56f和渐宽部58e、58f位于的部分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向该侧板部52e、52f突出的凸面部82a、82b。
另外,其他的间隔部件80e、80f也在间隔支架17d的侧板部52e、52f中与柱按压部56e、56f和渐宽部58e、58f位于的部分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向内柱14b1突出的凸面部83a、83b。
由此,在间隔支架17d相对移动时,利用间隔部件79c、79d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e、80f,能够实现间隔支架17d与支承支架46a、46b之间、以及间隔支架17d与内柱14b1之间的可靠接触。
特别是,图34示出在间隔部件79c、79d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e、80f使用容易挠曲的材料的情况下(在图示的例子中仅示出间隔部件79d、80f),间隔支架17d在周向相对移动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由于间隔支架17d与支承支架46a、46b的对准错误,间隔支架17d与支承支架46a、46b的间隙不均一,但利用间隔部件79d的凸面部82a、82b,防止间隔支架17d与支承支架46a、46b不均一地接触。
另外,由于间隔支架17d与内柱14b1的对准错误,间隔支架17d与内柱14b1的间隙不均一,但利用间隔部件80d的凸面部83a、83b,防止间隔支架17d与支承支架46a、46b之间不均一地接触。
此外,凸面部83a、83b设置在间隔支架17d与内柱14b1的各对置面的中央部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各对置面的靠一端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79c、79d、80c、80d配置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与间隔支架17d的1对侧板部52e、52f的对置面间、以及转向柱6a的内柱14a与1对侧板部52e、52f的对置面间的至少一方即可。
例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35(A)所示,间隔部件79c、79d(仅图示出79d)可以仅配置在1对支承板部46a、46b与间隔支架17d之间。或者,如图35(B)所示,其他的间隔部件80c、80d可以仅配置在间隔支架17d与内柱14b1之间。
此外,在图35(A)所示的变形例的情况下,1对侧板部52e、52f(仅图示52f)也可以在柱按压部56f和渐宽部58f的与内柱14a的对置面设置有凸面部83e、83f,间隔支架17d与内柱14b1积极地抵接。
[第27实施方式]
参照图36~图3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7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支架17p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g与第26实施方式不同。
即,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间隔部件80g被形成为多边筒状(图示的例子中为正8边筒状),以覆盖多边筒状的内柱14b1的全周。此外,在间隔支架17p的柱按压部56e、56f与内柱14b1之间、以及间隔支架17p的渐宽部58e、58f与内柱14b1之间,与第26实施方式同样形成有凸面部83a、83b。
如图38所示,在间隔支架17p中,在1对侧板部52e、52f中位于比内柱14b1更靠上方的部分的对置面,具有在整个上下方向向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卡合凹部84a、84b。该卡合凹部84a、84b被形成在1对侧板部52e、52f的长边方向中间部。
另外,在其他的间隔部件80g的外表面,在面对间隔支架17p的卡合凹部84a、84b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与该卡合凹部84a、84b卡合的1对卡合凸部85a、85b。1对卡合凸部85a、85b通过在其他的间隔部件80g的外表面沿轴向并列配置,并与卡合凹部84a、84b卡合,从而进行间隔支架17p与其他的间隔部件80c、80d在轴向的定位。
另外,卡合凹部84a、84b与1对卡合凸部85a、85b的卡合也可以进行组装时的间隔支架17p与其他的间隔部件80c、80d在旋转方向的定位。
关于间隔支架17p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g的其他构成,与第26实施方式的间隔支架17d和其他的间隔部件80c、80d相同。
所以,通过使其他的间隔部件80g的卡合凸部85a、85b卡合在间隔支架17p的卡合凹部84a、84b,将其他的间隔部件80g配置在间隔支架17p的1对侧板部52e、52f间,并且在其他的间隔部件80g内插入内柱14b1,从而完成其他的间隔部件80g的安装。由此,能够容易将其他的间隔部件80g配置在间隔支架17a与内柱14b1之间。
其他构成和作用与第26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28实施方式]
参照图39~图4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8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间隔部件79e、79f、其他的间隔部件80h,与第27实施方式不同。
在第27实施方式中,其他的间隔部件80g为多边筒状,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间隔部件80h中,被形成为不具有与内柱14b1的上表面部分对置的面、且截面大致C形。即,其他的间隔部件80h将在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有卡合凸部85a、85b的板材弯曲为多边形而形成。这样的其他的间隔部件80h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成型。
另外,在其他的间隔部件80h中,如图40所示,在柱按压部56e、56f位于的部分,在轴向离开间隔地设置有向内柱14b1突出的1对凸面部83c、83c。
此外,具体而言未图示,但在渐宽部58e、58f位于的部分向内柱14b1突出的1对凸面部83d、83d也在轴向离开间隔地设置。
由此,在轴向的1对凸面部83c、83c、83d、83d间设置有不与内柱14b1的外表面接触的部位,经由在轴向离开间隔的1对凸面部83c、83c、83d、83d,可以使间隔支架17p的1对侧板部52e、52f与内柱14b1适当接触。
另外,如图41所示,在配置在1对支承支架46a、46b与间隔支架17p的1对侧板部52e、52f之间的间隔部件79e、79f,在与柱按压部56c、56d和渐宽部58c、58d对置的部分,在轴向离开间隔地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1对凸面部82a、82a、82b、82b(82b1)。
由此,在轴向的1对凸面部82a、82a、82b、82b间设置有不与1对支承支架46a、46b接触的部位,经由在轴向离开间隔的1对凸面部82a、82a、82b、82b,能够使间隔支架17p的1对侧板部52e、52f与1对支承支架46a、46b适当接触。
另外,由于凸面部82b1被形成为进一步沿着上下方向的凹凸形状,因此,能够使油脂存在于该凹凸形状的部分,能够维持滑动时的油脂润滑性。
此外,可以使其余的凸面部82a、82a、82b的至少1个为凹凸形状,使2个以上的凸面部为凹凸形状。或者,所有的凸面部82a、82a、82b、82b(82b1)可以是凹凸形状。
其他构成和作用与第27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1对支承支架46a、46b与间隔支架17p的1对侧板部52e、52f之间未配置间隔部件的情况下,如图42所示,在间隔支架17p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中构成柱按压部56e、56f和渐宽部58e、58f的部分(图示的例子中仅图示出柱按压部56f、渐宽部58f),可以在轴向离开间隔地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1对凸面部86b、86b、87b、87b1。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间隔支架17p的1对侧板部52e、52f与1对支承支架46a、46b适当接触。
另外,在变形例中,由于凸面部87b1形成为进一步沿着上下方向的凹凸形状,因此,能够使油脂存在于该凹凸形状的部分,能够维持滑动时的油脂润滑性。
此外,在该变形例中,可以使其余的凸面部86b、86b、87b的至少1个为凹凸形状,使2个以上的凸面部为凹凸形状。或者,所有的凸面部86b、86b、87b、87b1可以是凹凸形状。
[第29实施方式]
参照图43~4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9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用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柱6b、转向轴5b、支承支架18k、间隔支架129、调节杆125a、扩大缩小装置13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情况下,能调节在转向轴5b的后端部支承固定的方向盘1(参照图52)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高度)的位置。
其中的转向柱6b使配置在前侧的内柱14c的后部、与配置在后侧的外柱13d的前部嵌合。内柱14c由铁系合金、或铝系合金、镁系合金那样的轻合金等电缝管或拉制管等,将整体构成为单纯的圆筒状。内柱14c的前端部固定在构成电动辅助装置30(参照图52)的壳体31(参照图52)的后端部。另外,该壳体31利用插通在前上端部所设置的支承管(未图示)的螺栓等枢轴12,仅能在上下方向摇动移位地被支承于车身11(参照图52)。所以,内柱14c以限制了前后位置的状态被支承在车身11。
外柱13d是通过将铝系合金、镁系合金那样的轻合金压铸成型等而一体制造的筒状部件,以能伸缩的状态使前部外嵌在内柱14c的后部。另外,在外柱13d的前端部将内柱14c嵌合在内侧的部分的上半部的圆周方向2个部位位置,形成有在轴向长的狭缝131、131。狭缝131、131设置于在后述间隔支架129的被夹持部138a、138b所设置的柱按压部143与楔部141的接触部间。这样,使外柱13d的前端部的内径能弹性地扩大或缩小。另外,也可以在该外柱13d的前端部外周面与内柱14c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夹持合成树脂制的套筒,将外柱13d与内柱14c的滑动阻力抑制得小。
另外,转向轴5b通过使构成后半部的外管15b的前半部内周面所形成的阴花键齿、与构成前半部的内轴16b的后半部外周面所形成的阳花键齿花键卡合,从而全长能伸缩且能传递力矩地组合而成。这样,转向轴5b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转向柱6b的内径侧。具体而言,通过单列深槽型滚珠轴承那样能支承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将外管15b的靠中间部后端部分仅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外柱13d的后端部的内径侧。所以,外管15b随着外柱13d的轴向移动而移动,转向轴5b进行伸缩。这样的转向轴5b在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转向柱6b的内径侧的状态下,使后端部向转向柱6b的后端开口的后方突出。而且,能在该突出的部分将方向盘1(参照图52)支承固定。
另外,支承支架18k如图43、44所示,具有:左右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以及将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相对于车身11支承的安装板部133。1对支承板部123a、123b和安装板部133是对钢板等具有充分强度和刚性的金属板实施利用冲压加工的冲孔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制造的。支承支架18k将这样的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与安装板部133(例如焊接固定)固定而成。另外,在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互相匹配的部分形成有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第一通孔即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124a。各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124a是以枢轴12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
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支承支架18k被结合支承于车身11(被支承固定在该车身11的车身侧支架),能利用基于二次碰撞的冲击负荷向前方移位(脱离)。因此,将安装板部13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作为用于将支承支架18k结合支承在车身11(车身侧支架)的1对结合板部134、134。而且,在1对结合板部134、13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别形成有在1对结合板部134、134的后端部边缘开口的切除135、135,在切除135、135装载有脱离件136、136。另外,在图46所示的支承支架18k的构造的情况下,分别将1对结合板部134、134以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上端部边缘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地延伸的状态设置。作为这样的支承支架的构造,可以采用各种构造。
脱离件136、136由合成树脂、铝系合金那样的软性金属等容易相对于构成安装板部133(1对结合板部134、134)的金属板滑动的材料制造。这样的脱离件136、136在通常状态下不会从切除135、135脱出,但例如在二次碰撞时,在支承支架18k施加了朝向前方的大的冲击负荷的情况下,与切除135、135的卡合部(例如架设在1对结合板部134、134与脱离件136、136之间的停止销)会裂断,从切除135、135向后方脱出。在这样的脱离件136、136的中央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支承支架18k与车身11(车身侧支架)结合支承的螺栓或用于将螺柱(未图示)插通的通孔137、137。为了将支承支架18k与车身11(车身侧支架)结合支承,将从下到上插通于脱离件136、136的通孔137、137的螺栓拧合在固定(例如焊接固定)于车身11(车身侧支架)的螺母(未图示)并进一步紧固。由于该车身侧支架预先固定在车身侧,因此,利用螺栓的紧固,被结合支承于车身11的支承支架18k仅在施加了朝向前方的大的冲击负荷的情况下,能向前方脱落。另外,固定在车身11(车身侧支架)的下表面的螺柱从上到下插通于脱离件136、136的通孔137、137,在该螺柱的下端部拧合螺母并进一步紧固,从而也可以将支承支架18k结合支承于车身11(车身侧支架)。
间隔支架129包括1对被夹持部138a、138b;弹性连续部139。
1对被夹持部138a、138b分别是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侧板部的部件。1对被夹持部138a、138b分别具有主体板部140、楔部141、上下方向连续板部142、柱按压部143。本实施方式的楔部141构成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渐宽部。
主体板部140是从宽度方向观察的形状为在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长的矩形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在主体板部140的靠近下端部分形成有第二通孔即伸缩调节用长孔122a,将主体板部140在宽度方向贯通,且在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伸长。另外,在主体板部140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22a的周缘部,以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有主体侧凸缘部144。
另外,如图47所示,在主体板部140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在柱按压部143和楔部141在上下方向位于的部分,沿着轴向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面部180a、180b。由此,在主体板部140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在凸面部180a、180b间形成有凹部181。所以,主体板部140利用形成有凹部181的部分来提高间隔支架129的挠曲性。另外,凸面部180a、180b与支承板部123a、123b积极地抵接,在间隔支架129与支承板部123a、123b间传递按压力。
楔部141的与外柱13d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图46的纸面)的截面形状,是越趋向图46的上方宽度方向尺寸越大的大致直角三角形(楔状),以从主体板部140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上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
具体而言,楔部141包括固定板部145、宽度方向板部146、倾斜按压板部147。
固定板部145是从宽度方向观察的形状为在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长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另外,固定板部145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将固定板部145在宽度方向贯通、且在外柱13d的轴向伸长的固定板部通孔148。另外,在固定板部145的靠近下端部分,形成有在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伸长的前后方向长孔149。另外,在固定板部14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的前后方向长孔149的周缘部,以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有固定板部侧凸缘部150。进一步,以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越向上方倾斜的状态形成的倾斜折回部151的宽度方向外端,与固定板部145的下端部连续。
这样的固定板部145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固定(例如焊接固定)在主体板部140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该状态下,固定板部侧凸缘部150以整个全周以没有间隙的状态外嵌在主体侧凸缘部144的外周面。
宽度方向板部146以从固定板部145的上端部边缘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换言之,宽度方向板部146从固定板部145的上端部边缘到宽度方向内侧,以弯曲为大致直角状的状态形成。
倾斜按压板部147从宽度方向板部146的宽度方向内端部边缘,以越趋向下方越向宽度方向外侧(靠近固定板部145的方向)倾斜的状态形成。换言之,倾斜按压板部147从宽度方向板部146的宽度方向内端部边缘,越趋向下方越向宽度方向外侧(靠近固定板部145的方向),以折回约60°的状态形成。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倾斜按压板部147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固定板部14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7为30°。这样的倾斜按压板部147的下端部固定(例如焊接固定)在固定板部14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另外,倾斜角度θ147设定在1°≤θ147≤45°的范围。
上下方向连续板部142从倾斜按压板部147的下端部边缘,以向下方延伸的状态设置。这样的上下方向连续部14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该上下方向连续板部142的上端和下端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相比,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而且,这样突出的部分从宽度方向内侧插入到固定板部145的固定板部通孔148。
柱按压部143从上下方向连续板部142的下端部边缘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以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越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这样的柱按压部143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的内侧面(固定板部14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3为60°。所以,柱按压部143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固定板部14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3,大于倾斜按压板部147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固定板部4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7143>θ147)。另外,倾斜角度θ143设定在15°≤θ143≤85°的范围。
上述这样的楔部141、上下方向连续板部142、柱按压部143例如是通过对金属制的板材实施加压成型、弯曲成型等而制造的。
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1对被夹持部138a、138b在主体板部140、140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在宽度方向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对置的状态下,设置在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与外柱13d的外周面之间。在该状态下,楔部141、141配置在1对楔状空间152、152,该楔状空间由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靠上端部分、存在于该部分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外柱13d的外周面的上半部、通过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上端部且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垂直的虚拟平面γ围成。另外,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按压面的柱按压部143、143的上侧面分别与外柱13d的外周面的下半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抵接。具体而言,柱按压部143、143中的一个(图46的左方)柱按压部143的上侧面抵接于如下位置:外柱13d的外周面的下半部中从通过该外柱13d的中心轴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虚拟平面δ,向图46的顺时针方向以中心角旋转30°的位置。另一方面,柱按压部143、143中的另一个(图46的右方)柱按压部143的上侧面抵接于如下位置:外柱13d的外周面的下半部中从虚拟平面δ,向图46的逆时针方向以中心角旋转30°的位置。
另外,相当于1对被夹持部138a、138b中的上下方向连续板部142、142的部分(楔部141、141与柱按压部143、143之间部分),配置在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外柱13d的外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在该状态下,在上下方向连续板部142、142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外柱13d的外周面之间存在宽度方向的间隙。
弹性连续部139是下方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形的板状部件。弹性连续部139是对板厚比构成1对被夹持部138a、138b的板材薄的板状部件实施加压成型、弯曲成型等而制造的。这样,弹性连续部139的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降低。
具体而言,弹性连续部139与1对被夹持部138a、138b分开设置,包括:中央板部153;从该中央板部15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边缘以越趋向宽度方向外侧越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的1对倾斜连续部154、154;以从1对倾斜连续板部154、154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边缘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状态形成的1对结合部155、155。
弹性连续部139的1对结合部155、155的下侧面固定(例如焊接固定)在构成楔部141、141的宽度方向板部146、146的上侧面。另外,构成弹性连续部139的中央板部153的下侧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固定(例如焊接固定)在外柱13d的外周面的上端部。
以上这样的弹性连续部139通过在宽度方向弹性变形(以宽度方向中央部为中心,1对结合部155、155在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互相相对地移动),从而容许1对被夹持部138a、138b相对于外柱13d在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移位。
调节杆125a是铁制的杆状部件,从宽度方向一侧(图46的左侧)依次将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中的一个支承板部123a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1对被夹持部138a、138b中的一个被夹持部138a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22a、将另一个被夹持部138b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22a、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中的另一个支承板部123b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在宽度方向插通。在调节杆125a的基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156,在末端部形成有头部127。
另外,将螺母157固定在调节杆125a的外螺纹部156,在一个支承板部123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螺母157之间,从宽度方向外侧依次设置有推力轴承158和按压板159。在其中的按压板159的内侧面设置有卡合件(未图示),将该卡合件仅能沿着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移位(阻止了旋转的状态)地,卡合在形成于一个支承板部123a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
另外,在调节杆125a的基端部,在从另一个支承板部123b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结合固定有调节柄160的基端部,在另一个支承板部123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调节柄160之间设置有凸轮装置61。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该调节柄160和该凸轮装置161构成扩大缩小装置130。
凸轮装置161基于驱动侧凸轮162与被驱动侧凸轮163的相对移位,将轴向尺寸扩大或缩小。凸轮装置161使被驱动侧凸轮163以仅能沿着该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移位(阻止了旋转的状态)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另一个支承板部123b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另一方面,驱动侧凸轮163能利用调节柄160与调节杆125a一起转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按压板159与被驱动侧凸轮163分别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1对按压部。
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扩大缩小装置130通过利用调节柄160的操作将凸轮装置161的轴向尺寸扩大或缩小,能够将按压板159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被驱动侧凸轮16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间隔扩大或缩小。
下面,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将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动作。
首先,从能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状态,使调节柄160向上方(锁定方向)转动时,驱动侧凸轮162与被驱动侧凸轮163的距离扩大,凸轮装置161的轴向尺寸增大,该被驱动侧凸轮16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按压板159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宽度方向的距离缩小。同时,1对支承板部123a、123b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使得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下端部彼此互相靠近。同时,构成间隔支架129的1对被夹持部138a、138b被1对支承板部123a、123b在宽度方向内侧按压,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使得1对被夹持部138a、138b的下端部彼此互相靠近。
这样,随着这样的弹性变形,柱按压部143、143向宽度方向内侧移位,柱按压部143、14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将外柱13d向上方按压。即,由于柱按压部143、143相对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以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越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因此,能够将柱按压部143、143向宽度方向内侧的移位(宽度方向内侧的力)转换为将外柱13d向上方按压的力。总之,柱按压部143、14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分别相当于技术方案的按压面。
这样外柱13d向上方移位时,楔部141、141向宽度方向外侧被扩宽(按压)。即,由于楔部141、141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越趋向上方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将外柱13d向上方的移位(朝向上方的力)转换为将楔部141、141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的力。另外,柱按压部143、143被来自外柱13d的反作用力向下方按下时,楔部141、141也向下方被按压,楔部141、141被压入到1对楔状空间152、152的内部(图46的下方)。由此,楔部141、141被夹持在外柱13d的外周面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之间。
通过这样,在上述状态下,利用从楔部141、141向外柱13d施加的按压力、从柱按压部143、143向该外柱13d施加的按压力,该外柱13d对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被保持,方向盘1使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另外,此时,外柱13d中施加了来自楔部141、141和柱按压部143、143的按压力的部分的内径收缩,外柱13d的内周面对内柱14c的外周面进行保持。
另外,在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时,从能保持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状态,使调节柄160向下方(未锁定方向)转动。这样,凸轮装置161的轴向尺寸减小,按压板159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被驱动侧凸轮16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宽度方向的距离扩大,1对支承板部123a、123b和1对被夹持部138a、138b从弹性变形的状态返回至自由状态。同时,柱按压部143、143分别向宽度方向外侧移位时,解除柱按压部143、143将外柱13d向上方按压的状态。而且,该外柱13d向下方移位时,也解除了使楔部141、141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那样作用的力。由此,楔部141、141不会强力夹持在外柱13d的外周面与被夹持部138a、138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其结果是,从楔部141、141与柱按压部143、143对外柱13d施加的按压力(保持力)丧失,成为能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状态。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能将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下,外柱13d的外周面在圆周方向楔部141、141的2个部位位置、和柱按压部143、143的2个部位位置被保持。因此,能够提高外柱13d的外周面与楔部141、141和柱按压部143、143的接触部的面压。进一步,外柱13d的外周面与楔部141、141的接触部的摩擦力基于楔形效果而增大。其结果是,提高外柱13d相对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保持力,能够将方向盘1稳定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第30实施方式]
参照图4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0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间隔支架129a的构造与上述的第29实施方式的间隔支架129不同。由于其他转向装置的构造与上述的第29实施方式同样,因此,以下说明间隔支架129a的构造。
间隔支架129a是对碳钢等铁系合金、铝系合金等金属原材料实施挤压成型而制造的。这样的间隔支架129a具有金属板在整体上连续的构造。
具体而言,间隔支架129a包括:1对被夹持部138c、138d;弹性连续部139a。
1对被夹持部138c、138d分别具有主体板部140a、楔部141a、柱按压部143a。
主体板部140a是从宽度方向观察的形状为在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长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在主体板部140a中的靠近下端部分互相匹配的位置,形成有将主体板部140a在宽度方向贯通,且在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伸长的外侧前后长孔164。
楔部141a的从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观察的形状(与外柱13d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的截面形状)为越趋向图48的上方宽度方向尺寸越大的大致直角三角形(楔状)。
具体而言,楔部141a包括主体板部140a的靠上端部分;宽度方向板部146a;倾斜按压板部147a。
其中的宽度方向板部146a以从主体板部140a的上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
倾斜按压板部147a从宽度方向板部146a的宽度方向内端部边缘,以越趋向下方越向宽度方向外侧(靠近主体板部140a的方向)倾斜的状态形成。这样的倾斜按压板部147a的下端部边缘(宽度方向外端部边缘)与主体板部140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连续。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倾斜按压板部147a相对于构成支承支架18k的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主体板部140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7a为30°。另外,倾斜角度θ147a设定在1°≤θ147a≤45°的范围。
柱按压部143a从主体板部140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相对于该主体板部140a(支承板部123a(123b)),以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越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柱按压部143a的宽度方向内端部与主体板部140a的下端部利用倾斜板部165连续。另外,该倾斜板部165在与主体板部140a的外侧前后长孔164匹配的位置,形成有将该倾斜板部165在宽度方向贯通,且在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伸长的内侧前后长孔16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柱按压部143a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的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3a为60°。所以,柱按压部143a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3a,大于倾斜按压板部147a相对于支承板部123a(123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主体板部140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θ147a143a>θ147a)。另外,倾斜角度θ143a设定在15°≤θ143a≤85°的范围。
弹性连续部139a的从外柱13d的轴向(前后方向)观察的形状(与外柱13d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波形。具体而言,弹性连续部139a包括:形成在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向下方凸形状的谷部167;设置在谷部167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向上方凸形状的1对峰部168、168;以及设置在1对峰部168、168的宽度方向外侧的1对平板部169、169。这样,弹性连续部139的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降低。
这样的弹性连续部139的1对平板部169、169的宽度方向外端部边缘与两个主体板部140a的上端部边缘连续。另外,弹性连续部139a的谷部167的下侧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固定(例如焊接固定)在外柱13d的外周面的上端部。
以上这样的弹性连续部139通过在宽度方向弹性变形{以宽度方向中央部(谷部167)为中心,宽度方向两端部(1对平板部169、169)在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互相相对地移动},从而容许1对被夹持部138a、138b相对于外柱13d在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移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调节杆125a从宽度方向一侧(图48的左侧)依次将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中的一个支承板部123a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参照图46)、构成1对被夹持部138c、138d中的一个被夹持部138c的主体板部140a的外侧前后长孔164、构成一个被夹持部138c的倾斜板部165的内侧前后长孔166、构成1对被夹持部138c、138d中的另一个被夹持部138d的倾斜板部165的内侧前后长孔166、构成该另一个被夹持部138d的主体板部140a的外侧前后长孔164、1对支承板部123a、123b中的另一个支承板部123a的倾斜调节用长孔124a在宽度方向插通。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柱按压部143a、143a的宽度方向内端部、与主体板部140a、140a的下端部利用倾斜板部165、165连续。因此,能够提高柱按压部143a、143a在上下方向的刚性。其结果是,在将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能够稳定增大从柱按压部143a、143a向外柱13d作用的向上方的按压力。
其他构造和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柱13d未形成狭缝。因此,在夹持时,通过外柱13d变形,将内柱14c紧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柱13d也与第29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设置于间隔支架129a的被夹持部138c、138d的柱按压部143a与楔部141a的接触部间具有狭缝。
[第31实施方式]
参照图4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外柱13e和间隔支架129b的构造与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外柱13d(参照图46)和间隔支架129、129a不同。由于其他转向装置的构造与上述的第29和第30实施方式同样,因此,以下说明外柱13e和间隔支架129b的构造。
外柱13e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与外柱13e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的截面形状为正十二边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间隔支架129b与上述的第30实施方式同样,是对碳钢等铁系合金、铝系合金等金属原材料实施挤压成型而制造的。这样的间隔支架129b具有金属板跨整体连续的构造(将整体一体制造),基本构造与上述的第30实施方式的间隔支架129a同样。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间隔支架129b以架设在柱按压部143a的下侧面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与主体板部140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在外侧前后长孔164的上方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状态,设置有辅助倾斜板部170。
另外,构成间隔支架129b的弹性连续部139b是下方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形的板状部件。具体而言,该弹性连续部139b包括:中央板部153a;从该中央板部153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边缘以越趋向宽度方向外侧越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的1对倾斜连续部154a。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分别使1对倾斜连续部154a的宽度方向外端部边缘与构成楔部141a的倾斜按压板部147a的上端部边缘连续。
在具有以上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构成楔部141a的倾斜按压板部147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按压面),与构成外柱13e的外周面12个平坦面中的1个平坦面对置。另一方面,使柱按压部143a的上侧面(按压面),与构成外柱13e的外周面12个平坦面中的其他1个平坦面对置。因此,在能将方向盘1(参照图52)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下,倾斜按压板部147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按压面)和柱按压部143a的上侧面(按压面)以面接触与外柱13e的外周面抵接。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该外柱13e相对于1对支承板部123a、123b的旋转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柱按压部143a的下侧面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与主体板部140a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在外侧前后长孔164的上方相邻的部分之间设置有辅助倾斜板部170。因此,能够提高柱按压部143a在上下方向的刚性。其结果是,在将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能够稳定增大从柱按压部143a向外柱13d作用的向上方的按压力。
其他构造和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29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32实施方式]
参照图50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用转向装置在调节杆125a的轴向中间部,以能与该调节杆125a同步旋转的状态,设置有柱按压部即偏心凸轮171。
具体而言,该偏心凸轮171的与调节杆125a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的截面形状例如是大致椭圆形、大致卵形等非圆形。偏心凸轮171从能调节方向盘1(参照图52)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状态,与调节杆125a一起向预定方向旋转并将外柱13d向上方推起(按压)。
换言之,从能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状态迁移至能保持的状态时,调节杆125a和偏心凸轮171向预定方向旋转时,随着该旋转,偏心凸轮171和外柱13d的抵接部、与调节杆125a的中心轴的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增大。
另一方面,从能将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迁移至能调节的状态时,调节杆125a和偏心凸轮171向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时,随着该旋转,上下方向的距离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能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状态迁移至能保持的状态时,与偏心凸轮171一起,构成1对被夹持部138c、138d的柱按压部143a、143a构成为将外柱13d向上方按压。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仅利用偏心凸轮171将该外柱13d向上方按压,省略1对柱按压部143a、143a。
另外,也可以采用仅用偏心凸轮171将外柱13d向上方按压的构成。
其他构造和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29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
[第33实施方式]
参照图5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3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29至第32实施方式中,作为转向柱6b,采用将图51(B)所示的前侧的内柱14c的后部能在轴向相对移位地内嵌在后侧的外柱13d、13e的前部,全长能呈望远镜状伸缩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作为转向柱6c,采用将图51(A)所示的前侧的外柱13f的后部能在轴向相对移位地内嵌在后侧的内柱14d的前部,全长能呈望远镜状伸缩的结构。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构造采用作为间隔支架129c,基本构造与上述的第29或者第32实施方式的间隔支架129同样的构造的情况下,取代在构成1对被夹持部138a、138b(参照图46)的主体板部140、140所形成的伸缩调节用长孔122a、122a,形成圆孔(未图示)。
另外,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构造采用作为间隔支架129c,基本构造与上述的第30或者第31实施方式的间隔支架129a、129b同样的构造的情况下,取代在构成1对被夹持部138c、138d(参照图48)的主体板部140a、140a所形成的外侧前后长孔164、164和倾斜板部165、165所形成的内侧前后长孔166、166,形成圆孔(未图示)。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仅包括能调节方向盘的前后方向位置的伸缩机构的构造、仅包括能调节方向盘的上下方向位置的倾斜机构的构造、包括伸缩机构和倾斜机构的构造的转向装置。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作为间隔支架,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构造上下对称的构造。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关于间隔支架,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情况的上下方向的记载相反。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构造来实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在转向柱的前端部的壳体安装电动辅助装置,但本发明的转向装置不限于此。即,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构成也可以是没有电动辅助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转向装置也可以是电动辅助装置设置在转向齿轮单元部。
本申请基于2016年2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20278、2016年8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58415和2016年10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07912,其内容作为参照并入本文。

Claims (16)

1.一种转向装置,其包括:
转向柱,其将转向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内侧,并且,所述转向柱具有:外柱;以及能在轴向移位地嵌合在该外柱的内径侧的内柱;
支承支架,其被支承固定在车身,具有配置在所述转向柱的宽度方向两侧的1对支承板部;
间隔支架,其具有配置在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所述转向柱的外周面之间的1对侧板部;
调节杆,其以分别在宽度方向插通设置在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至少一个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1对侧板部的至少一个的第二通孔的状态设置;
1对按压部,在该调节杆的两端部,设置在从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以及
扩大缩小装置,其将该1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扩大或缩小,
设置有柱按压部,其随着所述调节杆的旋转,在上下方向将所述转向柱向从所述调节杆离开的方向按压,
在所述1对侧板部的至少一个,在上下方向夹着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的所述调节杆的相反侧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渐宽部,该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上下方向在越从所述调节杆离开、越趋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以直线或曲线倾斜,并且
所述渐宽部通过在从所述调节杆离开的方向上移位的所述内柱而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
所述间隔支架一体设置在所述外柱的一部分,在宽度方向所述内柱被夹持在所述1对侧板部彼此之间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
所述间隔支架在所述1对侧板部间,分别设置有上部狭缝和下部狭缝,该上部狭缝和下部狭缝开口在所述内柱的上方和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
所述上部狭缝和下部狭缝的轴向长度比所述支承支架的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轴向长度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
所述1对侧板部中在所述上下方向,在关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与该调节杆成为相反侧的端部彼此,以能在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移位的状态,利用能弹性变形的弹性连续部在宽度方向连续。
6.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
在所述1对侧板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渐宽部,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间隔越从所述调节杆离开越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装置,
以与所述调节杆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
8.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
在上下方向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相比靠下方设置有所述柱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相比靠上方设置有所述渐宽部。
9.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
在所述1对侧板部的至少一个,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转向柱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所述柱按压部,
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在上下方向在越从所述调节杆离开越趋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装置,
以与所述调节杆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装置,
以与所述调节杆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平面为基准的、所述渐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柱按压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
所述柱按压部是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周围的偏心凸轮。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
所述内柱被构成为多边筒状。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
所述外柱与构成电动辅助装置的齿轮壳体一体构成,该电动辅助装置配置在与该外柱相比更靠前方。
1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
在所述支承支架以从所述1对支承板部的上端部分别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状态设置有1对安装板部,在该1对安装板部的至少一个、与从该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向下方垂下的所述支承板部之间设置有增强肋。
16.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
在所述1对支承板部与所述间隔支架的所述1对侧板部的对置面间、以及所述转向柱与所述1对侧板部的对置面间的至少一方配置有间隔部件。
CN201780009773.8A 2016-02-04 2017-02-02 转向装置 Active CN108602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0278 2016-02-04
JP2016020278 2016-02-04
JP2016-158415 2016-08-12
JP2016158415 2016-08-12
JP2016-207912 2016-10-24
JP2016207912 2016-10-24
PCT/JP2017/003839 WO2017135384A1 (ja) 2016-02-04 2017-02-02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2524A CN108602524A (zh) 2018-09-28
CN108602524B true CN108602524B (zh) 2021-02-02

Family

ID=5949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773.8A Active CN108602524B (zh) 2016-02-04 2017-02-02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31225A1 (zh)
EP (1) EP3395647B1 (zh)
JP (1) JP6583440B2 (zh)
CN (1) CN108602524B (zh)
WO (1) WO20171353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6335B (zh) * 2016-07-19 2021-06-0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JP6921562B2 (ja) * 2017-03-06 2021-08-1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482477B (zh) * 2018-03-08 2021-07-23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柱的调节系统
US11440579B2 (en) 2018-11-16 2022-09-13 Nsk Ltd. Steering column device
KR102663610B1 (ko) * 2019-02-12 2024-05-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스티어링 컬럼
JP2023136735A (ja) * 2022-03-17 2023-09-29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20240014177A (ko) * 2022-07-25 2024-02-01 남양넥스모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스티어링 컬럼 장치
BE1030836B1 (de) * 2022-08-30 2024-03-25 Thyssenkrupp Presta Ag Mantelrohr für ein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075A (zh) * 2003-01-06 2004-08-18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驾驶杆的倾斜调整单元
CN1809491A (zh) * 2003-07-16 2006-07-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US8578812B2 (en) * 2006-10-19 2013-11-12 Nsk, Ltd.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for steering wheel
CN103661564A (zh) * 2012-09-14 2014-03-26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US8746740B2 (en) * 2012-06-12 2014-06-10 Jtekt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88182B1 (fr) * 1992-03-04 1994-06-10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Ensemble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reglable en posi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FR2696404B1 (fr) * 1992-10-06 1994-12-23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position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réglable notamme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ensemble de colonn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FR2714648B1 (fr) * 1994-01-06 1996-03-15 Nacam Dispositif d'absorption d'énergie à tenue axiale pour colonne de directi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R2714647B1 (fr) * 1994-01-06 1996-03-15 Nacam Dispositif de maintien pour colonne de directi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GB2295445A (en) * 1994-11-24 1996-05-29 Torrington Co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DE60133331T3 (de) * 2000-02-15 2012-12-06 Nsk Ltd. Lenkung für ein Automobil
US6357318B1 (en) * 2000-06-16 2002-03-19 Trw Inc. Steering column
JP4147579B2 (ja) * 2002-01-17 2008-09-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U2003227417A1 (en) * 2002-05-10 2003-11-11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JP2004148996A (ja) * 2002-10-30 2004-05-27 Nsk Ltd 伸縮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04155268A (ja) * 2002-11-05 2004-06-03 Nsk Ltd 伸縮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4062082B2 (ja) * 2002-12-12 2008-03-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4354742B2 (ja) * 2003-05-27 2009-10-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4308040B2 (ja) * 2003-06-05 2009-08-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683456B2 (ja) * 2003-07-16 2011-05-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178832B2 (en) * 2004-01-06 2007-02-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with brake
JP2005225298A (ja) * 2004-02-12 2005-08-25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保持装置
US8505407B2 (en) * 2004-07-27 2013-08-13 Nsk Ltd. Steering column device
JP4609203B2 (ja) * 2004-08-05 2011-01-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DE102005034952B3 (de) * 2005-07-22 2007-02-22 Thyssenkrupp Automotive Ag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070295144A1 (en) * 2006-05-26 2007-12-27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US20070295145A1 (en) * 2006-05-30 2007-12-27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KR100897262B1 (ko) * 2006-12-07 2009-05-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컬럼
KR100848500B1 (ko) * 2007-01-31 2008-07-28 주식회사 만도 틸트 및 텔레스코프 조향장치
JP5328325B2 (ja) * 2008-12-05 2013-10-30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WO2010122958A1 (ja) * 2009-04-20 2010-10-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JP5333417B2 (ja) * 2009-12-11 2013-11-0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618814B2 (ja) * 2009-12-24 2014-11-0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785108B2 (ja) * 2011-03-28 2015-09-2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905951B (zh) * 2011-03-31 2015-05-1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US8657339B2 (en) * 2011-04-04 2014-02-25 Nsk Ltd. Steering apparatus
US9527521B2 (en) * 2012-01-26 2016-12-27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5788829B2 (ja) * 2012-04-06 2015-10-07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2008836A1 (de) * 2012-04-28 2013-10-31 Daimler Ag Lenksäule für einen Kraftwagen
US8863609B2 (en) * 2013-03-14 2014-10-21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On-center single-sided clamp mechanism in steering column
US9145161B2 (en) * 2013-04-03 2015-09-29 Nsk Ltd. Outer column for telescopic steering apparatus
EP2982567B1 (en) * 2013-04-03 2017-10-04 NSK Ltd. Telescopic steering device and outer column
JP6080008B2 (ja) * 2013-04-24 2017-02-1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223855A (ja) * 2013-05-16 2014-12-0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PL3052370T3 (pl) * 2013-10-04 2017-12-29 Nsk Americas, Inc. Składany zespół kolumny kierownicy
JP6028872B2 (ja) * 2013-10-31 2016-11-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140021A (ja) * 2014-01-27 2015-08-03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EP3075628B1 (en) * 2014-02-05 2019-10-23 NSK Ltd. Steering apparatus
GB201403098D0 (en) * 2014-02-21 2014-04-09 Trw Ltd A telescopic shroud for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6351009B2 (ja) * 2014-03-24 2018-07-0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6061823B (zh) * 2014-03-26 2019-03-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WO2015156050A1 (ja) * 2014-04-08 2015-10-1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US9919725B2 (en) * 2014-04-28 2018-03-20 Namyang Ind. Co., Ltd Steering column
EP3121094B1 (en) * 2014-06-13 2018-11-28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EP3118084B1 (en) * 2014-06-13 2018-10-10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JP5754536B2 (ja) * 2014-07-11 2015-07-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6035515A1 (ja) * 2014-09-02 2016-03-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162657B1 (en) * 2014-09-16 2018-10-24 NSK Ltd. Steering apparatus
WO2016098534A1 (ja) * 2014-12-18 2016-06-2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5000029A1 (de) * 2015-01-08 2016-07-14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mit adaptierbarer Schwenklagerung
DE102015000027A1 (de) * 2015-01-08 2016-07-14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mit flexibel montierbarem Lagersitz
JP2016185719A (ja) * 2015-03-27 2016-10-27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6190526A (ja) * 2015-03-31 2016-11-10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7047826A (ja) * 2015-09-03 2017-03-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42827B2 (ja) * 2016-02-12 2020-02-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075A (zh) * 2003-01-06 2004-08-18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驾驶杆的倾斜调整单元
CN1809491A (zh) * 2003-07-16 2006-07-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US8578812B2 (en) * 2006-10-19 2013-11-12 Nsk, Ltd.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for steering wheel
US8746740B2 (en) * 2012-06-12 2014-06-10 Jtekt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103661564A (zh) * 2012-09-14 2014-03-26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5647A1 (en) 2018-10-31
EP3395647B1 (en) 2020-10-21
US20190031225A1 (en) 2019-01-31
EP3395647A4 (en) 2019-01-16
JPWO2017135384A1 (ja) 2018-11-22
JP6583440B2 (ja) 2019-10-02
WO2017135384A1 (ja) 2017-08-10
CN108602524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2524B (zh) 转向装置
US10065671B2 (en)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US10059363B2 (en) Steering device
US11148703B2 (en) Support bracket fo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apparatus
US10046789B2 (en) Telescopic steering device
US10093340B2 (en) Steering device
CN109476335B (zh) 转向装置
CN102523738A (zh) 转向装置
WO2006120968A1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11970205B2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JP646026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上下位置調節装置
JP2019006283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7154558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136058B2 (en) Outer column and steering apparatus
JP637986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0128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68619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6047669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