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1564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61564A CN103661564A CN201310413962.5A CN201310413962A CN103661564A CN 103661564 A CN103661564 A CN 103661564A CN 201310413962 A CN201310413962 A CN 201310413962A CN 103661564 A CN103661564 A CN 1036615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nner prop
- column jacket
- face
- depressed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具备倾斜、伸缩调整机构,能够加强倾斜、伸缩调整时的紧固状态,防止装置整体的晃动。由内柱(2),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3),具有固定侧部(11)的固定托架(1),以及紧固件(6)构成。在经由紧固件(6)紧固并固定的状态下,内柱(2)被两外柱半体(3)的两抱持面部(31)彼此抱持,在两外柱半体(3)各自的抱持面部(31)上分别形成有不与内柱(2)相接触的上方凹状凹陷部(31u)和下方凹状凹陷部(31d)。上方凹状凹陷部(31u)和上述下方凹状凹陷部(31d)以圆周方向两侧部位构成与内柱(2)相接触的带状接触部(31k),并且带状接触部(31k)在两外柱半体(3)上分别至少形成在四个部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具备倾斜、伸缩调整机构,使倾斜、伸缩调整时的紧固状态牢固,能够防止装置整体的晃动。
背景技术
具备倾斜、伸缩调整功能的转向装置存在多种多样。作为这种装置有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474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转向装置。以下,针对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转向装置进行概略说明。另外,附图标记原封不动地使用专利文献1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外柱21具有圆筒部21a,和在圆筒部21a的车体后方一侧的外周沿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凸缘部21c、21d(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
圆筒部21a内置并保持有内柱11。在内柱11的两侧与轴线平行地形成有伸缩槽11a(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在作为按压部的凸缘部21c、21d之间配置有张力部件13。在圆筒部21a上,以从车体后方侧端部分断凸缘部21c、21d的方式形成有上下一对的狭缝21e、21e。
张力部件13的最大宽度比外套21的最大宽度小。外套21的凸缘部21d的右半部分以及左半部分的内周面为在与内柱11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下在右侧侧面以及左侧侧面空出间隙的形状,即具有凹部21g(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4(a))。
凹部21g被穿过内柱11的轴线的水平线上下一分为二,并且相对于水平线大致为线对称。凸缘部21c的内周面也具有同样的凹部,若将操作杆L向紧固方向转动,则通过托架部12a、12a向外套21的凸缘部21c、21d的外周面赋予按压力。
通过外套21从两侧被按压,狭缝21e闭合地变形,外套21的内径缩径,保持内柱11。当外套21被两个托架部12a以力F按压时,在凸缘部21d(21c)的凹部21g的圆周方向两端的边界点X与内柱11抵接(参照图4(b))。
在上述边界点X产生按压内柱11的力F1。在此,力F的朝向为水平方向,但力F1相对于水平方向以角度θ倾斜。因此,内柱11被(2·F1cosθ)的力在水平方向上支撑,同时被(2·F1sinθ)的力在垂直方向上支撑。
这样,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设置了上述凹部21g,能够通过在边界点X产生的力F1的分力在垂直方向上也支撑内柱11,能够在垂直以及水平这两个方向上可靠地支撑该内柱1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4748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中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该装置如上所述为如下构造,即、夹紧时在凹部21g的部位使外套21挠曲,在边界点X部位与内柱11抵接,在该边界点X部位产生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分力,使内柱11固定的结构的伸缩调整构造。
但是,当通过紧固来支撑并固定内柱时,外套21的挠曲方式也会产生偏差。此时,在外套21的凹部21g部位的上方以及下方与内柱11的抵接点(边界点X)的位置也产生偏差。
其结果,外套21对内柱11的紧固状态不均等,存在内柱11的保持力降低的可能性,得不到稳定的紧固状态。而且,由于凹部21g部位的挠曲方式,存在外套21与内柱11在抵接点(边界点X)的上方以及下方成为面接触的可能性。
并且由于外套21与内柱11的接触面彼此因长期接触而相适应,其结果,即使解除外套21的紧固,松缓紧固,内柱11也难以轴向移动,进而面接触部分的摩擦阻力增大,具有伸缩调整时对操作者施加负担这种缺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在具备倾斜、伸缩调整功能的转向装置中,外柱对内柱紧固时的支撑没有晃动地可靠且稳定,而且,在紧固解除时,内柱能够相对于外柱顺畅地轴向移动。
为此,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锐意的研究,其结果,通过下述的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转向装置由内柱,具有抱持该内柱的外周面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具有夹持该两外柱半体的固定侧部的固定托架,以及将该固定托架和上述两外柱半体紧固的紧固件构成,在经由该紧固件紧固并固定的状态下,上述内柱被上述两外柱半体的两抱持面部彼此抱持,在上述两外柱半体各自的抱持面部上分别形成有不与上述内柱相接触的上方凹状凹陷部和下方凹状凹陷部,上述上方凹状凹陷部和上述下方凹状凹陷部以圆周方向两侧部位构成与上述内柱相接触的带状接触部,并且该带状接触部在上述两外柱半体上分别至少形成在四个部位。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转向装置中,上述上方凹状凹陷部与上述下方凹状凹陷部的曲率中心与上述内柱的轴心不同。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是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外柱半体的上述带状接触部在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左右对称。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是在第1至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带状接触部在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上下对称。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是在第1至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中,上述上方凹状凹陷部以及下方凹状凹陷部制成具有比上述内柱的外径小的曲率半径的凹弧状面。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是在第1至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带状接触部沿着上述外柱半体的轴向形成。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是在第1至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带状接触部的顶端制成截面为圆弧形状。
在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中,在内柱被外柱半体的两抱持面部彼此抱持、并且经由上述紧固件紧固并固定的状态下,上述两外柱半体各自的抱持面部以上方一侧以及下方一侧构成与上述内柱至少在四个部位相接触的带状接触部。
在上述内柱被两外柱半体以夹持状态固定时,在合计八个部位通过沿着轴向的大致带状或者线状的接触而支撑。这样一来,由于被两外柱半体夹持的内柱通过八个部位的沿着轴向的线状接触形成的带状接触部支撑,所以能够制成非常稳定的内柱的支撑构造。
在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中,上述上方凹状凹陷部与上述下方凹状凹陷部的曲率中心与上述内柱的轴心不同地错开形成。因此,在紧固件的紧固状态下,两外柱半体的间隔变窄,进而上方凹状凹陷部与下方凹状凹陷部挠曲,从而使上述带状接触部与上述内柱的接触状态可靠,能够形成非常牢固的抵接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中,由于带状接触部在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左右对称,内柱的支撑构造是在两外柱半体的上方一侧以及下方一侧分别存在两个部位的线状接触形成的带状接触部,并且上下各两个部位的带状接触部为上下对称的配置。并且两外柱半体彼此是各自的带状接触部相对于被两外柱半体夹持并固定的内柱的直径中心左右对称的配置。
因此,构成将两外柱半体彼此的上下两端的带状接触部假想地连结的形状,和将两外柱半体彼此的位于上方以及下方的大致中间的大致接触部彼此假想地连结的形状均构成长方形。
进而,将一方的外柱半体的上方一侧的两个带状接触部和另一方的外柱半体的下方一侧的两个带状接触部假想地连结的形状也构成大致长方形状的四边形。
即、在通过两外柱半体彼此夹持内柱的状态支撑并固定时,线状接触形成的带状接触部构成以内柱的直径中心为中心的长方形或者四边形,能够形成在上下左右的任一方向上均非常平衡的夹持构造,与外柱的变形或挠曲无关,能够使内柱为稳定地紧固(锁定)状态。
而且,由于形成在两外柱半体各自的抱持面部上的上方凹状凹陷部与下方凹状凹陷部是不与内柱相接触、而仅两侧部位的带状接触部相接触的结构,所以在紧固件的紧固解除时,能够降低内柱相对于外柱半体的抱持面部的滑动阻力,不对操作者施加负担,能够使用于倾斜调整的内柱的轴向圆滑,从而提高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中,由于带状接触部在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上下对称,所以具有与技术方案3大致同等的效果。在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中,能够以非常简单的结构来构成两外柱半体与内柱的外周侧面不接触的部位。
在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中,上述带状接触部与内柱的轴向相一致,带状接触部与内柱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线状接触,通过两外柱半体和紧固件,能够以非常稳定的状态固定内柱。在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中,由于上述带状接触部的顶端制成截面为圆弧形状,所以带状接触部的顶端相对于冲击牢固。而且,能够防止伸缩调整时与内柱的相对移动产生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图1(B)是图1(A)的Y1-Y1向放大剖视图;
图2(A)是图1(A)的X1-X1向剖视图,图2(B)是外柱半体与枢轴托架的分解立体图,图2(C)是图2(B)的(α)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局部剖开的分解图;
图4(A)是将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图4(B)是表示紧固力形成的带状接触部的力的作用的纵剖主视图,图4(C)是图4(A)的(β)部放大图;
图5(A)是将具有第2实施方式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图5(B)是表示紧固力形成的带状接触部的力的作用的纵剖主视图;
图6(A)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将具有在上方抱持区域形成有两个凹弧状面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图6(B)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将在下方抱持区域形成有两个凹弧状面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
图7(A)是将具有第4实施方式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图7(B)是表示紧固力形成的带状接触部的力的作用的纵剖主视图;
图8(A)是将具有第5实施方式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图8(B)是表示紧固力形成的带状接触部的力的作用的纵剖主视图,图8(C)是图8(A)的(γ)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托架,11:固定侧部,2:内柱,3:外柱半体,31:抱持面部,31u:上方凹状凹陷部,31d:下方凹状凹陷部,31k:带状接触部,31r:凹弧状面,31s:凹状凹陷部,6: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发明中,以下的说明中设定了前后方向,在将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状态下,以汽车的前后方向为基准,将与汽车的前方相对应的一侧作为“前方一侧”,将与汽车的后方相对应的一侧作为“后方一侧”(参照图1(A))。而且,将连结前方一侧与后方一侧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宽度方向”表示汽车的左右方向。
本发明主要由固定托架1,内柱2,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3、3构成的外柱A,枢轴托架4,紧固件6等构成(参照图1、图3)。
内柱2为如下结构,即、在由外柱半体3、3的两抱持面部彼此抱持,并且经由上述紧固件6被紧固地固定的状态下,上述两外柱半体3、3以各自的抱持面部的上方一侧以及下方一侧构成在四个部位线状接触而形成的带状接触部31k、31k、···,并且上述内柱2在其直径中心上下对称,上述两外柱半体3、3的上述带状接触部31k、31k、···在上述内柱2的直径中心P左右对称。
并且带状接触部31k在本说明书中是两外柱半体3、3与内柱2接触的部分。并且带状接触部31k是包含“线状接触部”以及“面状接触部”的接触部。
固定托架1由形成在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侧部11、11和安装部12、12以及连结部15构成。从各自的固定侧部11、11的上端朝向外侧形成有水平状的安装部12、12,该安装部12、12被连结部15连结成一体的构造。
在上述固定侧部11上形成有以上下方向或者纵向为长度方向的倾斜调整用的倾斜调整长孔13(参照图1、图3)。在安装部12、12上分别安装有密封部件14,固定托架1经由两密封部件14、14安装在车体的规定部位。
内柱2是中空圆筒状的管,在该内柱2的内部,经由轴承等安装有转向轴7,在该转向轴7的后方侧端部安装有转向盘73(参照图1(A))。而且,在内柱2上宽度方向两侧沿着轴向形成有成为长度方向的伸缩用长孔23。
在本发明中,内柱2是将其直径中心作为P,将该直径中心P在转向上延伸的假想线作为轴心线Lp,将通过该轴心P的水平方向线作为水平直径线Lh,将通过轴心P的垂直方向线作为垂直直径线Lv(参照图1)。
外柱A由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3、3构成(参照图1(B)、图2(B)、图3至图7)。左右一对的两外柱半体3、3为左右对称的形状(也包括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形成在两外柱半体3、3上的抱持面部31、31彼此对向地配置。外柱半体3由铝合金制造,通过铸造或者挤压成形等而形成。
两外柱半体3、3将相互对向的一侧作为内方一侧,将该内方一侧以外的外周部分作为外方一侧。在各自的外柱半体3的内方一侧形成有上述抱持面部31。该抱持面部31是半球状(也包括大致半球形状)的凹陷部分。
外柱半体3的外方一侧由外侧面3a,上表面部36a,以及底面部36b构成。上述外侧面3a由上部抵接面33,下部抵接面34,以及台阶部35构成。在下部抵接面34与上部抵接面33的边界形成有台阶部35(参照图2(B))。
下部抵接面34是上述上部抵接面33的下方大致为长方形状的垂直状的平坦面,成为与上部抵接面33平行的面。下部抵接面34经由台阶部35从上部抵接面33向外柱半体3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地形成。
在该上部抵接面33上形成有螺钉孔37,该螺钉孔37起到了与固定螺栓200一同与枢轴托架4连结固定的作用。进而,在外柱半体3上形成有贯通抱持面部31与上部抵接面33的定位销安装孔38。在该定位销安装孔38中压入定位销100。在下部抵接面34上形成有紧固件3的螺栓轴61所穿入的紧固螺栓轴穿入孔39。紧固螺栓轴穿入孔39贯通外方一侧的下部抵接面34与内方一侧的下部内侧面32a(参照图2(B))。
在上述抱持面部31上,在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并沿着轴向形成有凹部311。该凹部311是作为截面为方形的槽形成的部位,是滑动导轨24松插在其中的部位。在通过两外柱半体3、3恰当地抱持着内柱2的被抱持圆筒部21的状态下,在与内柱2的水平直径线Lh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311(参照图1(B)、图2(B)、图2(C)等)。凹部311可以根据滑动导轨24的形状而为圆弧形状,而且,在不使用滑动导轨24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形成凹部311。
在外柱半体3的内方一侧,将上述抱持面部31的下端更下方的侧面称为下部内侧面32a。而且,将上述抱持面部31的上端更上方的侧面称为上部内侧面32b。下部内侧面32a以及上部内侧面32b是作为垂直状的平坦面形成的。而且,下部内侧面32a和上部内侧面32b相对于垂直方向为同一面(也包括大致为同一面)(参照图2(C))。
将两外柱半体3、3左右对称地配置,成为在由两抱持面部31、31夹持着内柱2的外周侧面时,上述两下部内侧面32a、32a彼此以及两上部内侧面32b、32b彼此具有适当的间隔的结构。
接着,枢轴托架4在枢轴上部43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垂下状侧部4a、4a。垂下状侧部4a由枢轴侧部41和后方延长侧部42构成,从车体前方一侧形成枢轴侧部41,从车体后方一侧一体地形成后方延长侧部42(参照图1(A)、图2(B))。
两枢轴侧部41、41的上端彼此被枢轴上部43连结形成一体的构造,后方延长侧部42以从上述枢轴侧部41朝向后方一侧突出的方式一体形成(参照图1、图2(B)等)。后方延长侧部42与上述外柱3的外侧面3a的上部抵接面33抵接。
在上述枢轴侧部41上,在其上方并沿着轴向形成有长孔部46。在枢轴侧部41的下方形成有固定螺栓穿入孔44,在后方延长侧部42上形成有定位销穿入部45(参照图2(B))。定位销100插入该定位销穿入部45中。
上述枢轴托架4的枢轴上部43与上述外柱A的两外柱半体3、3的上端抵接。外柱半体3的上端处于外柱半体3的最上端的位置,成为上表面部36a的上端。
下固定托架5固定在车体上,上述枢轴托架4转动自如地连结在该下固定托架5上。下固定托架5由形成在宽度方向两侧的枢支连结侧部52、52,和从该枢支连结侧部52、52的上端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安装固定部51构成,在上述枢支连结侧部52上形成有支撑孔部52a,在上述安装固定部51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在车体固定部位上的固定孔51a。
两枢支连结侧部52、52夹持枢轴托架4的两枢轴侧部41、41,各自的枢支连结侧部52和枢轴侧部41被枢轴的轴53枢支连结。该枢轴的轴53穿入枢支连结侧部52的支撑孔部52a,并且相对于枢轴侧部41穿入长孔部46中连结。
紧固件6由螺栓轴61和紧固凸轮62以及操作杆部63构成(参照图1(A)、图3)。定位销100压入遍及两外柱半体3、3的抱持面部31、31与上部抵接面33、33之间地贯通形成的定位销安装孔38中。该定位销100压入固定成从上部抵接面33和抱持面部31各自的面突出。特别是在抱持面部31一侧,上述定位销100的顶端从凹部311突出到抱持面部31的内部一侧。
当通过紧固件6的操作杆部63的紧固操作,上述固定托架1的固定侧部11、11的间隔变窄时,外柱A的外柱半体3、3的下部内侧面32a、32a的间隔变窄,内柱2被支撑并固定。
内柱2的被抱持圆筒部21由外柱A的两外柱半体3、3的抱持面部31、31夹持。从两外柱半体3、3的抱持面部31、31突出的定位销100、100分别穿入形成在内柱2上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伸缩用长孔23、23中。通过定位销100与伸缩用长孔23的轴向端部抵接,能够限制伸缩调整时的行程范围。
而且,在内柱2的伸缩用长孔23中安装有滑动导轨24,定位销100的内方侧顶端经由滑动导轨24插入伸缩用长孔23中(操作图2(A)、图4)。
两外柱半体3、3的外侧面3a、3a被枢轴托架4的两垂下状侧部4a、4a夹持,从两外侧面3a、3a突出的定位销100的外方侧顶端插入定位销穿入部45。固定螺栓200的螺钉轴部穿入形成在两上部抵接面33、33上的螺钉孔37、37,和形成在两后方延长侧部42、42上的两固定螺栓穿入孔44、44中,以枢轴托架4夹持外柱半体3、3的状态连结并固定。
固定托架1的两固定侧部11、11夹持固定在上述外柱A的两上部抵接面33、33上的枢轴托架4的后方延长侧部42、42和下部抵接面34、34,并且紧固件6的螺栓轴61贯通外柱A的紧固螺栓轴穿入孔39和固定托架1的倾斜调整长孔13、13(参照图1(A)、图1(C))。而且,枢轴托架4的枢轴侧部41、41由下固定托架5支撑。
接着,对通过两外柱半体3、3以夹持上述内柱2的状态抱持并固定的结构进行说明。内柱2由多个带状接触部31k、31k、···支撑并固定在两外柱半体3、3上。
上述带状接触部31k、31k、···由形成在上述两外柱半体3、3各自的抱持面部31、31的上方一侧的上方凹状凹陷部31u和形成在下方一侧的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圆周方向两端构成。上方凹状凹陷部与下方凹状凹陷部不与上述内柱相接触。上述两外柱半体3、3的上述带状接触部31k、31k、···在上述内柱2的直径中心P左右对称。
上述抱持面部31的上方一侧是该抱持面部31以上下方向中心的上方抱持上述内柱2的区域,而且,抱持面部31的下方一侧是该抱持面部31以上下方向中心的下方抱持上述内柱2的区域(参照图2、图4(A)、图5(A)、图6、图7(A)等)。
而且,抱持面部31的上下方向中心的位置是与上述内柱2被上述两外柱半体3、3的两抱持面部31、31彼此夹持且经由紧固件6紧固地固定的状态下,被两抱持面部31、31夹持的内柱2的直径中心P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参照图1(A)、图4、图5、图6、图7)。
并且若对上述内柱2被两外柱半体3、3支撑的构造详细说明,则两外柱半体3、3各自的抱持面部31的下方凹状凹陷部31d在圆周方向两端相对于内柱2的外周侧面隔开适当间隔地以两部位的带状接触部31k、31k相接触,同样,上方凹状凹陷部31u在圆周方向两端相对于内柱2的外周侧面隔开适当间隔地在两部位以带状接触部31k、31k、···相接触。带状接触部31k沿着内柱2、抱持面部31的轴向以及轴心线Lp。
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两部位的带状接触部31k、31k与上方凹状凹陷部31u的两部位的带状接触部31k、31k相对于内柱2的直径中心P为上下对称的配置。即,一个外柱半体3的抱持面部31总共具有四部位的带状接触部31k、31k、···。
并且上述抱持面部31、31各自的带状接触部31k、31k、···在上述内柱2的直径中心P为左右对称的配置。即,两外柱半体3、3的两抱持面部31、31的对向的各自的带状接触部31k、31k、···在上下方向上分别存在于相同的位置,以全部八部位的带状接触部31k、31k、···与内柱2的外周侧面相接触,支撑并固定内柱2。各自的上述带状接触部31k沿着上述抱持面部31的轴向形成为筋状。
而且,上方凹状凹陷部31u的圆周方向上端的带状接触部31k位于上述外柱半体3的上部内侧面32b的大致正下方,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圆周方向下端的带状接触部31k位于上述外柱半体3的下部内侧面32a的正上方。并且最上位置的带状接触部31k与最下位置的带状接触部31k相对于上下方向(垂直方向)位于同一面(参照图1(A)、图4(A)、图5(A)、图6、图7(A))。而且,上方凹状凹陷部31u的圆周方向下方的带状接触部31k以及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圆周方向上方的带状接触部31k位于抱持面部31的上下方向中间附近。
根据上述结构,当内柱2以被两外柱半体3、3夹持的状态固定时,由合计八部位沿着轴向的带状接触部31k、31k、···支撑,而且八部位的带状接触部31k、31k、···相对于内柱2的直径中心P在左右以及上下对称地配置(参照图1(A)、图4(B)、图5(B)、图7(B))。
因此,由于被两外柱半体3、3夹持的内柱2由八部位的沿着轴向的线状的接触形成的带状接触部31k、31k、···支撑,所以成为相对于内柱2的直径中心P上下、左右对称的支撑构造,能够制成非常稳定的内柱的支撑构造。
并且在固定托架1、外柱半体3、3被紧固件6在轴向上紧固的状态下,通过紧固件6的紧固力F,将上述两外柱半体3、3彼此的上下两端的带状接触部31k、31k、···假想地连结的形状,和将位于两外柱半体彼此的上方以及下方的大致中间的带状接触部31k、31k、···彼此假想地连结的形状均构成长方形(参照图4(B)、图5(B)、图7(B))。
进而,将一方的外柱半体3的上方一侧的两个带状接触部31k、31k与另一方的外柱半体3的下方一侧的两个带状接触部31k、31k假想地连结的形状也构成大致长方形状的四边形(参照图4(B)、图5(B)、图7(B))。
即,在通过两外柱半体3、3彼此将内柱2以夹持的状态支撑并固定时,形状接触形成的带状接触部31k、31k、···构成以内柱2的直径中心P为中心的长方形或四边形,能够为在上下左右的任一方向上均非常平衡的夹持构造。
而且,通过两外柱半体3、3的间隔变窄而支撑内柱2,进而通过上方凹状凹陷部31u与下方凹状凹陷部31d挠曲而能够使上述接触部与上述内柱2相接触,成为稳定地紧固(锁定)内柱2的状态。
而且,以被两外柱半体3、3夹持的状态支撑并固定的内柱2是即使因两外柱半体3、3在变形或挠曲方式而存在偏差也仅与带状接触部31k、31k相接触的构造,在紧固件的紧固解除时,内柱2相对于两外柱半体3、3的抱持面部31、31的滑动阻力降低,不会对操作者施加负担,能够使伸缩调整的内柱2的轴向圆滑,从而提高操作性。
在本发明中,根据外柱半体3的抱持面部31的结构而存在多种实施方式,其第1实施方式为使上述外柱半体3的抱持面部31上的上方凹状凹陷部31u与下方凹状凹陷部31d为不与上述内柱2相接触的凹弧状面31r、31r、···。该凹弧状面31r形成为相对于抱持面部31为凹陷状的大致圆弧形状。上方凹状凹陷部31u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Rb与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曲率半径Rc比上述内柱2的曲率半径Ra小。
即、Rb<Ra以及Rc<Ra。
因此,凹弧状面31r成为不与内柱2的外周侧面相接触的结构。也可以使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Rc与上方凹状凹陷部31u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Rb为不同的曲率半径。
即、Rc≤Rb<Ra,或者Rb≤Rc<Ra。
在将上方凹状凹陷部31u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Rb形成为比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Rc小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紧固时的内柱2的直径中心P的上方移动,提高支撑刚性。
在将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Rc形成为比上方凹状凹陷部31u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Rb小的情况下,能够使紧固时的内柱2的支撑更稳定。即、通过使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凹弧状面31r容易挠曲,能够抑制与内柱2的接触点位置的偏离,成为稳定的支撑。
在抱持面部31的结构中存在多个实施例。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上方凹状凹陷部31u与下方凹状凹陷部31d作为凹弧状面31r,分别各形成一个,合计形成两个(参照图4)。在抱持面部3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不形成凹弧状面31r,而形成有截面为大致长方形状的凹部311。
接着,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将凹部311作为凹弧状面31r。即、在上方凹状凹陷部31u与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边界也形成有凹弧状面31r,凹弧状面31r合计形成三个(参照图5)。另外,图5中的Rd是形成在上方凹状凹陷部31u与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边界上的凹弧状面31r的曲率半径。
接着,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上方凹状凹陷部31u或者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某一侧形成有两个凹弧状面31r、31r。在这种情况下,上方凹状凹陷部31r或者下方凹状凹陷部31d的某一侧的两个凹弧状面31r、31r的曲率半径比一个凹弧状面的情况小。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带状接触部31k增加,能够使外柱半体3、3对内柱2的紧固更加牢固。图6(A)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将具有在上方抱持区域31u上形成了两个凹弧状面31r、31r的抱持面部31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图6(B)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将具有在下方抱持区域31d上形成了两个凹弧状面31r、31r的抱持面部31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纵剖主视图。
接着,在第4实施方式中,不形成上述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的凹弧状面31r、31r、···,而形成有不与外柱2的外周侧面相接触的凹状凹陷部31s。凹状凹陷部31s与上述凹弧状面31r不同,只要不与内柱2的外周侧面相接触,则其曲率半径也可以是大于或等于内柱2的曲率半径(参照图7)。
另外,上述凹状凹陷部31s的曲率中心与内柱2的轴心P是曲率中心不同。而且,凹状凹陷部31s并不仅限于弧状。因此,也可以是平坦状或者多面形状的内周面。
上述带状接触部31k的形状是截面为大致三角山形状的突起形状,其顶端部分形成为截面为圆弧形状(参照图2(C)、图4(C))。具体地说,顶端部分形成为非常小的圆弧。这样,通过将该带状接触部31k的顶端形成为小圆弧,除了接触部的刚性提高之外,相对于冲击也牢固。而且,能够延缓伸缩调整时与内柱的相对移动产生的磨损加剧。
接着,上述第1至第4实施方式中的带状接触部31k为了相对于内柱2为大致线状的接触部而制成截面为三角形状,在第5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1至第4实施方式中的带状接触部制成相对于内柱2为面状的接触(参照图8)。因此,在第5实施方式中,将各自的带状接触部31k的截面形状制成大致方形,将与内柱2相接触的顶端部分的形状制成具有微小宽度的平坦面(参照图8(C))。
Claims (7)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内柱,具有抱持该内柱的外周面的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的外柱半体,具有夹持该两外柱半体的固定侧部的固定托架,以及将该固定托架和上述两外柱半体紧固的紧固件构成,在经由该紧固件紧固并固定的状态下,上述内柱被上述两外柱半体的两抱持面部彼此抱持,在上述两外柱半体各自的抱持面部上分别形成有不与上述内柱相接触的上方凹状凹陷部和下方凹状凹陷部,上述上方凹状凹陷部和上述下方凹状凹陷部以圆周方向两侧部位构成与上述内柱相接触的带状接触部,并且该带状接触部在上述两外柱半体上分别至少形成在四个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方凹状凹陷部与上述下方凹状凹陷部的曲率中心与上述内柱的轴心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柱半体的上述带状接触部在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左右对称。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接触部在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上下对称。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方凹状凹陷部以及下方凹状凹陷部制成具有比上述内柱的外径小的曲率半径的凹弧状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接触部沿着上述外柱半体的轴向形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接触部的顶端制成截面为圆弧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03691A JP2014058200A (ja) | 2012-09-14 | 2012-09-14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2012-203691 | 2012-09-1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61564A true CN103661564A (zh) | 2014-03-26 |
Family
ID=4916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13962.5A Pending CN103661564A (zh) | 2012-09-14 | 2013-09-12 | 转向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84984B2 (zh) |
EP (1) | EP2708442B1 (zh) |
JP (1) | JP2014058200A (zh) |
CN (1) | CN10366156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14758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 操纵装置 |
CN108602524A (zh) * | 2016-02-04 | 2018-09-28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转向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29109B2 (ja) * | 2010-08-20 | 2014-02-26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DE102012101494B3 (de) * | 2012-02-24 | 2013-05-16 |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Tragteil |
JP5788829B2 (ja) * | 2012-04-06 | 2015-10-07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DE102012008836A1 (de) * | 2012-04-28 | 2013-10-31 | Daimler Ag | Lenksäule für einen Kraftwagen |
JP5856204B2 (ja) * | 2014-02-19 | 2016-02-09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353748B2 (ja) * | 2014-08-30 | 2018-07-04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497543B2 (ja) | 2015-01-22 | 2019-04-1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2016190526A (ja) * | 2015-03-31 | 2016-11-10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US20180229754A1 (en) * | 2015-09-29 | 2018-08-16 | Nsk Ltd. | Position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steering wheel |
JP6930198B2 (ja) | 2016-04-22 | 2021-09-0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支持ブラケット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702418B2 (ja) * | 2016-07-19 | 2020-06-03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921562B2 (ja) * | 2017-03-06 | 2021-08-18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923390B2 (ja) * | 2017-08-09 | 2021-08-18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KR102575152B1 (ko) * | 2018-08-07 | 2023-09-0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스티어링 컬럼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88182B1 (fr) * | 1992-03-04 | 1994-06-10 |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 Ensemble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reglable en posi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FR2714647B1 (fr) * | 1994-01-06 | 1996-03-15 | Nacam | Dispositif de maintien pour colonne de directi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
JPH08225079A (ja) * | 1995-02-20 | 1996-09-03 | Nippon Seiko Kk |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
EP1125820B2 (en) * | 2000-02-15 | 2012-07-11 | Nsk Ltd | Steering device for car |
US6357318B1 (en) * | 2000-06-16 | 2002-03-19 | Trw Inc. | Steering column |
JP2002059848A (ja) * | 2000-08-16 | 2002-02-26 | Nsk Ltd |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3886766B2 (ja) * | 2001-01-11 | 2007-02-28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チルト・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US6948741B2 (en) * | 2002-05-09 | 2005-09-27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JP4683456B2 (ja) * | 2003-07-16 | 2011-05-18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4609203B2 (ja) * | 2004-08-05 | 2011-01-12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JP2006306263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Nsk Ltd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US7874588B2 (en) * | 2008-02-13 | 2011-01-25 |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 Telescopically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JP2011157015A (ja) * | 2010-02-02 | 2011-08-18 | Fuji Kiko Co Ltd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EP2647544B1 (en) * | 2011-02-25 | 2015-09-30 | NSK Ltd. | Steering column device |
JP5785108B2 (ja) * | 2011-03-28 | 2015-09-24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2012
- 2012-09-14 JP JP2012203691A patent/JP2014058200A/ja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9-06 US US14/020,728 patent/US898498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9-11 EP EP13184008.4A patent/EP270844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3-09-12 CN CN201310413962.5A patent/CN10366156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02524A (zh) * | 2016-02-04 | 2018-09-28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转向装置 |
CN108602524B (zh) * | 2016-02-04 | 2021-02-02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转向装置 |
CN107914758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 操纵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08442B1 (en) | 2015-10-21 |
EP2708442A3 (en) | 2014-07-09 |
EP2708442A2 (en) | 2014-03-19 |
JP2014058200A (ja) | 2014-04-03 |
US8984984B2 (en) | 2015-03-24 |
US20140076091A1 (en) | 2014-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61564A (zh) | 转向装置 | |
US8998310B2 (en) | Seat trim retention clip | |
US8210606B2 (en) |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seat, and assembly and set including said device | |
JP2018114983A5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US8186694B2 (en) | Steering assemblies, vehicles including a steer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steering a vehicle | |
CN104071206B (zh) | 用于车辆的转向柱的伸缩装置 | |
EP3219537B1 (en) | Vehicle seat | |
CN111182816A (zh) | 用于排架的承载结构 | |
JP6282129B2 (ja) | 釣糸ガイドのガイド枠及び釣糸ガイド並びに釣竿 | |
WO2018044764A1 (en) | Cord-securing mechanism | |
US20180111656A1 (en) | Drop-out structure for wheel alignment | |
JP2009112729A (ja) | 椅子の背もたれ構造 | |
US20060202528A1 (en) | Barrel shaped chair of a racing car | |
US20110020060A1 (en) | Reversible attachment apparatus for a footpeg assembly | |
JP2018502006A (ja) | 板ばねアセンブリを含む車両懸架装置 | |
US20220332155A1 (en) | Weight distribution system | |
CN103939864B (zh) | 用于便携元件的包括线状元件的调节装置 | |
CA2985578C (en) | Spring seats an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spring seats | |
US10173636B2 (en) | Seatbelt buckle assemblies and seat assemblie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160159183A1 (en) | Noise reduction for rear suspension leaf spring with tip insert - round head | |
JP2018174695A (ja) | 太陽光パネル用架台の固定構造および固定部材 | |
CN102755775B (zh) | 紧固元件 | |
US9761207B2 (en) | Musical instrument carrier | |
KR101526709B1 (ko) | 상용차량의 현가장치 | |
CN102946751A (zh) | 带安装部的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