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6145C -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56145C CN100456145C CNB2004100787263A CN200410078726A CN100456145C CN 100456145 C CN100456145 C CN 100456145C CN B2004100787263 A CNB2004100787263 A CN B2004100787263A CN 200410078726 A CN200410078726 A CN 200410078726A CN 100456145 C CN100456145 C CN 10045614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mentioned
- sheet stacking
- sheet
- p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6—Auxiliary devices for retaining articles in the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acting each article with a front stop as it is piled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521—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523—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moving in parallel to its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65H2511/222—Strok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22—Binder, e.g. glueing device
- G03G2215/00827—Stap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简单构成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可以对依次排出到托架上的纸张进行输送和整合,形成纸摞;在对纸摞进行装订处理时,很少会发生整合的错乱。在使纸张输送机构的滚子与堆积在后处理托架上的纸张的上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对纸张进行输送,并通过与后端限制部相接触而对后端进行整合;并且,将滚子沿交叉方向移动,使纸张侧端与壁相接触,以对纸张侧端进行整合。在通过与该限制部或壁相冲撞而进行整合时,对纸张的移动量要比由纸张的规定尺寸所决定的实际移动量稍微大一些。在纸张与限制部或壁相冲撞后,滚子在纸张的上面滑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上,对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多功能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排出的纸张进行堆积、整合、或装订等后处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一种具有对多页的被排出的纸张进行堆积的纸张堆积、对被堆积着的多页纸张进行整合的整合处理、以及对经整合了的该多页纸张进行装订的装订处理(装订处理)等动作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有在“特开2002-274734”号公报和“特开2002-37512”号公报中公开的装置。在该装置上,如图30所示,在对纸摞(シ一ト束/bundle of sheets)进行装订时,由纸张排出滚子901a、901b,将纸张飞传到装订托架902上,并排出。在使该纸张向着纸张输送方向移动后,由宽度整合部件903a、903b等,进行使纸张的两宽度端对整齐的整合动作;然后,在使纸张输送方向的端部对整齐后,对纸摞进行装订。
因此,在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具有被称作叶轮(paddle)903的弹性部件、和与排出滚子901a、901b同步产生转动的整合皮带904。其中,该排出滚子901a、901b将纸张排出到装订托架902上。由叶轮903,使纸张一直返回到整合皮带904和装订托架902相压触的触点903为止;然后,由整合皮带904的摩擦力,通过与整合(突き当て/hitting)部件905相接触,而进行输送方向的整合。又,为了使图面变得简略,将整合皮带904形成为小的直径。但在实际上,整合皮带904比图示的形状要为更大的直径,与装订托架902相靠近。
又,被排出到装订托架902的纸张在与整合接触部件905相接触后,其在纸张输送方向的端部得到整合。进一步,通过由宽度整合部件903a、903b对该纸张在与输送方向为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夹持、接受整合动作,将纸张的宽度方向对整齐。
因此,在现有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作为对纸张宽度方向进行整合的机构,是通过使在纸张宽度方向可以自由移动的宽度整合部件903a、903b移动,而进行纸张宽度方向的整合的。所以,有必要使用大尺寸的装订托架;而且,当设想到由于温度和温度等的影响而引起纸张伸缩,从而对纸张的尺寸产生微小的变化时,是通过在宽度整合部件903a、903b上设置弹簧等,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该变化进行吸收消化。但由于弹簧不能吸收超过其挠度的变化,所以有可能会使纸张发生卷曲,从而发生整合错乱。
进一步,在现有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是由整合皮带904的摩擦力,通过使纸张与整合接触部件905相接触,而进行输送方向的整合的。但此时,由在整合皮带904的转动时所产生的整合皮带的微小的不稳定,有可能使在已经得到整合的纸摞上发生错乱。
又,在现有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作为对纸张在纸张输送方向进行整合的机构,是利用由叶轮的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力。所以,随着纸张的堆积页数的增加,叶轮的变形量会变大,使叶轮对纸张的接触压力增大。这时,在纸张与冲撞部相接触时,有可能会发生纸张卷曲,
又,当由纸张排出滚子901a、901b将纸张排出到装订托架902上时,排出滚子以一种将纸张踢出(飞传)的方式进行纸张的排出动作。所以,当在纸张出现错乱时,以及在对不能稳定落下的种类的纸张进行输送等操作时,有时会不能稳定地将纸张输送到纸张冲撞部。
又,对被排出到装订托架902上的纸张,只是通过由叶轮903和整合皮带904使其返回进行堆积的,所以,为了防止发生由后续纸张所引起的牵扯移动和进行稳定的返回动作有必要对装订托架的尺寸大小和设置角度进行限制。
又,为了实施以上动作,如前所述,有必要独立地设置对纸张的输送方向进行整合的机构、和对纸张的宽度方向进行整合的机构等许多部件,从而成为一种复杂的大尺寸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上,使用托架角度等影响小的、小尺寸的托架,可以以简单的构成实现稳定的纸张输送,并且可以减少纸张的整合错乱。
依据本发明,在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其构成包括;堆积依次排出的纸张的纸张堆积机构(例如,托架);输送排出到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机构(例如,滚子等);或以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在与上述纸张的排出方向呈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交叉方向移动机构(例如,齿条和小齿轮的往复运动部分,和由驱动小齿轮的马达等构成的往复驱动装置);对上述纸张的纸张端部进行整合的限制机构(例如,限制部件)。
更详细地说,在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其构成包括:堆积依次排出的纸张进行的纸张堆积机构(例如,托架);可以对排出的纸张在纸张排出的下游方向和上游方向有选择地进行输送、且可以通过上下方向的运动而与纸张接触和分离动作的纸张输送机构(例如,滚子等);与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上游端冲撞和整合的限制部件(例如,后端限制部);可以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在与上述纸张的排出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交叉方向移动机构(例如,往复驱动装置);使与上述纸张排出方向为交叉侧的纸张端部冲撞和整合的交叉侧限制部件(例如,定位壁)。
对上述其上游端和交叉侧端受到了限制和整合的纸张,最好是由例如装订机构、穿孔机构等后处理机构而对其进行规定的处理。又,作为后处理装置,不只限于可以进行由上述处理机构所产生的处理的装置,也包括由上述限制部件对纸张进行整合的装置。对由打字机、复印机等而进行图像形成等处理的纸张,进一步,进行上述整合或再加上装订等处理的装置也都意味着是后处理装置。
最好是,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对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最上面纸张进行输送,并通过使上述最上面纸张与上述限制机构和上述交叉限制机构冲撞而进行整合。
最好是,进一步具有控制机构。由该控制机构,在使纸张端部与上述各限制机构冲撞而进行整合时,使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对上述最上面纸张的各输送量比从最上面纸张的冲撞的纸张端部到对应的上述限制机构的距离大;并在使最上面纸张冲撞后,以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从最上面纸张上滑过的方式,对上述纸张输送机构的该输送量进行控制。
最后是,进一步具有保持机构(例如,夹持部件)。当在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先行纸张上要堆积后续纸张,并且该后续纸张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所输送时,由该保持机构,保持着上述先行纸张,以阻止发生上述先行纸张因该后续纸张的移动而产生的追随移动。
最好是,进一步具有:配置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附近的、可以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二纸张堆积机构(例如,堆积托架);和保持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并将该纸张移送到该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移送机构(例如,纸摞排出部件)。
最好是,上述纸张输送机构由可以转动的滚子所构成,且其外周部为橡胶或发泡体等接近橡胶的弹性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具有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和在由该图像形成机构而形成有图像的纸张上进行后处理的上述纸张后处理装置。
更详细地说,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包括下列构成: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依次堆积由该图像形成机构所形成的图像的纸张的纸张堆积机构(例如,后处理托架);输送被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机构(例如,滚子等);可以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在与上述纸张的排出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交叉方向移动机构;整合上述纸张的纸张端部的限制机构;以及,控制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和上述交叉方向移动机构的控制机构。
最好是,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其构成包括:保持机构(例如,纸张夹持部件),当在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先行纸张上堆积后续纸张,且该后续纸张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的输送时,由该保持机构,保持先行纸张,以阻止上述先行纸张因该后续纸张的移动而产生追随移动;第2纸张堆积机构(例如,堆积托架),该第2纸张堆积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的附近,且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移送机构(例如,纸摞排出部件),由该移送机构,保持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例如,后处理托架)上的纸张,并将纸张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控制机构,由该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移送机构,在将该纸张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后,使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移动到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被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的该纸张上面的高度与上述纸张堆积机构的装载面的高度大致相等。
最好是,进一步,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具有上下方向作动机构(例如,促动器等)。由该下上方向作动机构,可以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相对于上述纸张堆积机构在上下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在将纸张依次排出到纸张堆积机构上时,由纸张输送机构接收、输送纸张以及整合纸张端部,所以纸张不是以飞传着的方式被排出的,从而可以得到错乱现象少的稳定的纸张输送和整合。
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纸张输送机构是直接输送被排出的纸张,并通过使纸张后端与后端限制部冲撞而进行整合,所以可以对纸张确实地进行整合,又,由于使纸张输送机构按原样在与纸张排出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并通过使纸张的侧端与定位壁冲撞而进行整合,所以即使是使用小尺寸的后处理托架,也可以确实地整合纸张;且与此同时,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对纸张侧端进行整合的装置,从而可以使装置的构成简单化。
作为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托架上的纸张输送机构,由于是由自重和摩擦力,输送和整合堆积在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最上面纸张的,所以在最上面纸张上总是承受到一定的负荷。所以,与在现有技术中由叶轮的转动等而进行输送和整合的情况不同,不会受到纸张的堆积页数、温度和湿度等的影响,可以实现稳定地输送和整合纸张。
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在使纸张端部与后端限制部和定位壁相冲撞而进行整合时,使由纸张输送机构所产生的纸张的各输送量比从纸张冲撞端到后端限制部和定位壁之间的距离大;并且,在纸张输送机构使纸张端部产生冲撞后,该纸张输送机构一边对纸张的斜行等进行调整一边从最上面纸张上滑动地移动。所以,不会对纸张施加不必要的力,并可以吸收消化由温度和湿度等影响所引起的纸张尺寸变化等的影响,可以确实地进行整合。
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由于设有保持堆积在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保持机构,所以当后续纸张被输送到纸张堆积机构上时,就可以阻止先行已被堆积着纸张由于后续纸张的移动而产生追随移动的情况。又,不论后处理托架的形状和设置角度如何,都可以以简单的构成高效地对多页的纸张进行整合处理。
在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上,进一步,在纸张堆积机构的附近配置有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的第2纸张堆积机构;并设置有移动机构,由该移送机构,在保持着堆积在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的状态下,将纸张移送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所以,可以使对处理纸张的后处理的托架小型化,并由于可以将经纸张后处理后的纸摞不断地移送到第2堆积机构上,所以可以高效地对大量的纸张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作为上述纸张输送机构,是由可以转动的滚子构成的,并且其外周部的橡胶或发泡体等接近橡胶的弹性体。所以,可以得到输送和整合纸张所需要的最合适的摩擦力和输送力。又,由于不会对纸张施加不必要的多余的力,所以不会损伤纸张,并且不容易受到纸张的状态、种类的影响,可以实现稳定的输送和整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具有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和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后处理的上述任何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所以,与纸张后处理装置相联合,可以高效、稳定和确实地对被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上的纸张进行整合和后处理。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构成简单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具有下列构成: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依次堆积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纸张堆积机构;输送被堆积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根据该控制机构的控制,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输送纸张,整合纸张后端,并且,通过使该纸张输送机构在与纸张的排出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移动,而整合纸张的侧端。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上,可以进行用简单的构成而确实地进行纸张的整合处理等纸张的后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进一步包括下列构成:当在堆积在纸张堆积机构上的先行纸张的上面堆积和输送后续纸张时,保持先行纸张、以阻止先行纸张由于后续纸张的移动而产生追随移动的保持机构;被配置纸张堆积机构的附近的、并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的第2纸张堆积机构;保持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张、并将该纸张移送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移送机构;以及控制机构,由该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移送机构,在将该纸张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后,使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移动到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被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的该纸张的上面的高度与上述纸张堆积机构的装载面的高度大致相等。由于具有上述构成,所以可以对处理纸张的后处理托架和纸张处理后最终堆积纸张的堆积托架联合进行控制。由此,在将经纸张后处理的纸摞不断移送到堆积托架上的同时,通过使被输送堆积在堆积托架上的纸张的上面的位置与纸张后处理托架的纸张装载面的位置大致为同一高度,就可以使后处理托架小型化,同时可以更有效地对更大量的纸进行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进一步,在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当纸张输送机构没有进行纸张的输送或纸张的整合处理时,使纸张输送机构从纸张堆积机构上离开。所以不会对纸张施加不必要的负荷,纸张不会受到损伤;而且不会受纸张的堆积页数、温度、和湿度等的影响,可以实现稳定的对纸张的输送和整合。
对于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和优点,从下述的各实施形态的详细的说明中可以得到明确,并通过参照图面,想必可以最好地得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复印机的概略正面断面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本体上,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图2为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概略正面图。
图3为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控制部与传感器、马达等之间的接续关系的方框图。其中,图3A为全体的方框图,图3B为显示了存贮在随机存储器(RAM)上的作业用数据的内容。
图4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偏置滚子和输送滚子的驱动机构和纸摞排出部件的驱动机构的概略正面图。
图5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偏置滚子和输送滚子的驱动机构的概略平面图。
图6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显示了偏置滚子、纸摞排出部件、以及后处理托架之间的配置关系的概略正面图。
图7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对纸摞排出部件的移动部的移动动作进行说明用的概略正面图。
图8为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用的流程图。
图9为接续在图8的流程之后的流程图。
图10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在纸张排出到后处理托架上时的偏置滚子等的立体图。
图11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当偏置滚子将纸张向着后端限制部输送时的偏置滚子等的立体图。
图12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当偏置滚子将纸张与后端限制部接触时的偏置滚子等的立体图。
图13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当偏置滚子将纸张移动到整合位置上时的偏置滚子等的立体图。
图14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当偏置滚子在将纸张移动到整合位置上后、再从纸张上离开时的偏置滚子等的立体图。
图15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当纸张夹持部件将纸张按压在后处理托架上、且偏置滚子返回到偏置原始位置上时的偏置滚子等的立体图。
图16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对偏置滚子的动作和与之相伴随的纸张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偏置滚子等的立体图。
图17为显示了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变更形态的概略正面图。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上,设有纸摞后端冲撞部件、和按压在堆积托架上的纸张的按压臂。
图18为对上述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纸摞排出动作进行说明的概略正面图。其中,图18A为显示了在由纸摞排出部件将纸摞排出时的状态的图,图18B为显示了纸摞后端冲撞部件已产生了动作的状态的图,图18C为显示了按压臂已产生了动作的状态的图。
图19为显示了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变更形态的概略正面图,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具有其它的纸摞冲撞部件。该图所显示的为将纸张排出到后处理托架之前的状态。
图20为在上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变更形态上,显示了当纸摞排出部移动到将纸摞排出到托架上的位置时的状态的概略正面图。
图21为对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并对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纸张处理动作的一部分进行了说明的流程图。
图22为在具有其它的纸摞后端冲撞部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变更形态上,显示了当纸摞排出部件移动到将纸摞排出到堆积托架上的位置时的状态的概略正面图。
图23为在本发明的其它变更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显示了对卷曲了的纸张进行整合的状态的概略正面图。其中,图23A和图23B显示了不同的纸张输送状态。
图24为在上述纸张后处理装置上,显示了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纸张发生了卷曲的状态。其中,图24A和图24B显示了不同的纸张输送过程。
图25为说明纸张后处理装置的进一步其它的变更形态的动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可以对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得到整合的纸张和没有得到整合的纸张混合在一起进行输送。
图26为接续在图25的流程之后的余下的流程图。
图27为显示了上述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变更形态的部分动作的立体图。
图28为上述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变更形态的立体图。在该图中,将要被装订和不被装订的纸张混合放置在纸张后处理托架上,并由装订装置对纸张进行了装订。
图29为上述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平面图。在该图中,显示了在将普通用纸和OHP(投影仪)用纸混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对普通用纸进行了装订的状态。
图30为现有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概略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复印机的概略正面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本体上,具有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又,在图像形成装置上,有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以及它们的多功能复合机等。因此,作为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不仅可以应用在复印机上,而且也可以被装备在传真机、打印机、以及它们的多功能复合机上。又,作为纸张后处理装置,既可以被组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本体内,也可以作为单体而使用。
在图1所示中,400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500为复印机、300为进行原稿的自动供给的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以下,称作ADF,即自动文稿供给装置)。
在复印机500上,其构成包括:读出器部100、印刷器部200、以及纸张后处理装置500等。在复印机500的上部,设置有将原搞一张一张地供给到台板(プうテニ)玻璃102上的ADF300。在图1中,在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的侧边上,连接着纸张后处理装置400,该纸张后处理装置对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中排出的纸张进行后处理。由读出器部100,将原稿变换成图像数据。在印刷器部200上,具有装载着多张纸张的纸张装填盒204、205。而且,由印刷命令,将图像数据作为可视图像形成在纸张上。
在读出器部100上,当由ADF300将原稿向台板玻璃102的规定位置进行输送时,读出器部100的照明灯103会被点亮,而且扫描器单元104产生水平移动,使照明灯103将原稿照亮。
经反射镜105、106、107、以及透镜108,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被输入到CCD图像传感器部109上。在CCD图像传感器部109上,被输入到CCD图像传感器部109上的原稿的反射光会受到光电变换等电气处理,即受到通常的数字处理。之后,这些图像信号被输入到印刷器部200上。
由曝光控制器部201,输入到印刷器部200上的图像信号被变换成经调制了的光信号,然后,被照射到作为图像形成机构的例如感光体202上。由该照射光,在感光体202上形成静电潜像(影)。由显影器203,使感光体202上的静电潜像得到显影,形成可视化的调色剂像。然后,与调色剂像的前端在时间上同步地,从纸张装填盒204、205的一方中输出纸张。在复制部206上,上述调色剂像被复制到纸张上。在定影部207上,该复制了的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由输送路径的方向切换部件209,经路径214,定影着图像的纸张从纸张排出部208中被排出到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的外部。之后,在纸张后处理装置400上,根据预先规定了的纸张处理动作模式,对纸张进行分拣、装订等操作。
下面,对将按依次读入的图像形成在1张纸张的两面上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定影部207上,在纸张的单面上定影着图像。由方向切换部件209、217的作用,该纸张被引导到路径215、218上,并继续由方向切换部件213而被引导到反转路径212上。当纸张的后端通过了方向切换部件213后,切换方向切换部213,使滚子211的转动方向产生反转。于是,反转纸张的输送方向;然后,在其图像定影面(表面)被保持为上面的状态下,该纸张被输送到已被复印的纸的堆积部210上,并在这里做暂时的待机停留。之后,当由ADF300将下一次的原稿准备在台板玻璃102上时,由读出器部100读取原搞的图像。并与上述过程同样地,在印刷器部200上,经曝光、显影后,在感光体202上形成调色剂像。与调色剂像的前端在时间上同步地,在已被复印的纸的堆积部210上待机停留着的纸张被输送到复制部206上。在该复制部上,图像被复制在上述纸张的里面。在定影部207上,得到定影处理。进一步由方向切换部件209,经路径214后,从纸张排出部208中被排出到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的外部。由以上所述,就可以在同一纸张的表、里面上形成2页的原搞图像。
(纸张后处理装置)
图2为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概略正面断面图。图3为显示了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控制部与传感器、马达等之间的接续关系的方框图。
除了对纸张进行分拣的功能外,纸张后处理装置400还具有例如由装订器单元420进行装订动作的装订功能。
在纸张后处理装置400上,具有下列各构成部件收容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中被顺序排出的纸张的纸张堆积,例如后处理托架410;接收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所排出的纸张,并在后处理托架410上进行整合处理的纸张输送机构,例如偏置滚子407;对在后处理托架410上形成的纸摞进行最终堆积的第二堆积机构,例如堆积托架421;根据来自装置本体500A内的控制部501(参照图1)的控制信号控制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控制部,例如CPU111;以及在后面要进行详细说明的各传感器403、150、160、230、415、各马达431、432、430、135、各电磁线圈433、434和对纸摞进行装订的装订器单元420等。将页数与原稿的页数相对应的纸摞形成在后处理托架410上,并将纸摞排出到堆积托架421上。对装置本体500A内的控制部501和上述CPU111,也可以是一种将任何一方成一体地形成于另一方上而进行控制的结构。
又,在图5中,作为纸张输送机构,例如具有下列构成部件:输送马达431,皮带435,方轴418,皮带轮442、443,皮带437,偏置滚子臂406,偏置滚子407,以及作为将纸张有选择地移动到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和上游侧的输送方向移动机构、例如输送方向移动装置446等。
又,由偏置马达432、小齿轮439、齿条441、齿条支持部件444、方轴418、偏置滚子臂406和偏置滚子407等构成着作为交叉方向移动机构的、例如交叉方向移动装置(往复移动驱动装置)445。由该交叉方向移动装置445,在偏置原始位置和将纸张移动到作为纸张整合位置的定位壁416的位置之间,使偏置滚子407沿与上述纸张输送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产生移动。
在图3A中,在作为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控制机构的例如CPU111上,在其内部具有ROM110。由该CPU111,对存贮在ROM110中的、与图8和图9的流程相对应的控制程序进行读取、执行,由此对各部进行控制。又,在CPU111上,内置有RAM120。在RAM120上,存贮着如图3B所示的例如偏置移动量、纸张尺寸等作业用数据121。CPU111根据这些作业用数据121对各部进行控制。
在CPU111的输入口上,接续着下列传感器:输入口传感器403,由该输入口传感器403,对从装置本体500上被送入到图2所示的纸张接收部401的纸张进行检测;偏置原位传感器150,由该偏置原位传感器150,对图5所示的偏置滚子407是否处于偏置原始位置进行检测;纸摞排出原位传感器160,由该纸摞排出原位传感器160,对图7所示的纸摞排出部件413是否处于原始位置413a进行检测;纸摞排出传感器230,由该纸摞排出传感器230,对在图7所示的堆积托架421上是否排出有纸摞进行检测;以及纸张排出传感器415,由该纸张排出传感器415,对在图6所示的后处理托架410上是否排出和堆积有纸张进行检测。
在CPU111的输出口上,接续着下列等部件:输送马达431,由该输送马达431,使图5所示的偏置滚子407在将纸张输送到下游侧的方向和将纸张输送到上游侧的方向产生转动;偏置马达432,由该偏置马达432,使图5所示的偏置滚子407在偏置原始位置和使纸张移动到作为纸张整合位置的定位壁416的位置之间沿与纸张输送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产生移动;纸摞排出马达430,使图4所示的纸摞排出部件413由该纸摞排出马达430,在纸摞排出原始位置和纸摞排出位置之间产生移动;堆积托架升降马达135,由该堆积托架升降马达135,使图7所示的堆积托架421产生升降动作;拾取用电磁线圈433,由该拾取用电磁线圈433,使图5所示的偏置滚子407产生升降动作;以及夹持用电磁线圈434,由该夹持用电磁线圈434,使图4所示的纸张夹持部件412产生开闭动作。
CPU111根据这些传感器的各检测信号并依照被预先存贮在ROM110中的、图8和图9所示的流程的执行程序,对与输出口相接续着的各马达、电磁线圈、以及装订器单元420等进行控制。
CPU111具有串行接口部130,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的控制部501之间进行控制数据和控制信号的相互传输。CPU111经串行接口部130,根据从装置本体500A的控制部501中被传输过来的控制数据和控制信号,对各部进行控制。
图4至图6为显示了偏置滚子407的驱动机构的图。偏置滚子407被偏置滚子臂406支持。该偏置滚子臂406可以沿箭头U、D方向进行升降转动,以便将纸张输入到后处理托架410上。通过在形成于偏置滚子臂406上的圆孔406a中插入断面为正方形的方轴418,使该偏置滚子臂406可以自由转动地得到支持。又,在图6、图10至图16、图23、图24、图27和图28中,为了容易理解其构成,是将偏置滚子臂406配设在一对偏置滚子407的外侧上的。但实际上,如图5所示,该偏置滚子臂406是被配设在一对偏置滚子407之间。
经下杆(down Lever)该偏置滚子臂406可以由作为促动器(actuator)(上下方向移动机构)的拾取用电磁线圈433而进行升降运动。又,作为促动器,不仅可以使用电磁线圈,也可以使用电动促动器等其它的促动器。经皮带435、方轴418、皮带轮442、皮带437、皮带轮443,该偏置滚子407可以由输送马达431而产生转动。输送马达431,可以使输送滚子405和偏置滚子407沿纸张的输送方向或沿纸张输送方向的逆方向产生与其旋转呈一致的转动。由图中未示的方孔,将皮带轮442插入到方轴418上。由方孔和方轴间的接合,该皮带轮442与方轴418成一体地转动,并可以沿着方轴418在推进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一对偏置滚子臂406之间,在方轴418上支持着具有齿条441的、在平面视图上为“コ”字状的齿条支持部件444。由图中未示的圆孔,齿条支持部件444被可以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方轴418上。因此,即使当方轴418产生转动时,齿条支持部件444也可以不随着方轴418进行转动;并且,该齿条支持部件444可以使方轴418沿推进(スうスト)方向进行移动。在齿条441上,啮合着被设置在固定的偏置马达432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439。拾取用电磁线圈433可以沿方轴418而产生移动。
因此,皮带437、皮带轮443、偏置滚子臂406和偏置滚子407在可以以方轴418为中心沿图4的箭头U、D方向进行升降转动的同时,受到方轴418的引导,随着齿条支持部件444的移动,可以沿靠近或远离装订器单元420的方向产生移动。
当由纸张排出传感器415检测到在后处理托架410上堆积有纸张拾取用电磁线圈为关闭状态,该偏置滚子407会由于自重而下降,压接到纸张的上面,然后将纸张输送到下游侧。使得纸张全体堆积在后处理托架410上。
又,在将纸张输送到后处理托架410上后,偏置滚子407会停止运动;然后向相反方向转动,使纸张的上游端与作为限制机构(部件)的例如后端限制部411相冲撞,以进行对该上游端的整合。其中,纸张上游端(纸张后端)为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整合位置基准。
进一步,在图5中,当偏置马达432产生转动时,由小齿轮439和齿条441的作用,偏置滚子407可以移动到装订器单元420的装订位置,即移动到作为纸张宽度方向上的整合位置基准的例如定位壁416的一方。其中,上述定位壁416是作为对与纸张输送方向为交叉的方向进行限制的交叉侧限制机构(部件)。偏置滚子407向定位壁416一方移动的目的是利用相对于偏置滚子407的纸张的冲撞摩擦力,使纸张追随着偏置滚子407而产生移动,从而将纸张移动到定位壁416。
由偏置滚子407的作用,纸张被调整到纸张输送方向的整合位置(后端限制部411的冲撞位置)。然后,由偏置滚子407的摩擦力的作用,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该纸张被移动到定位壁416。在使纸张的侧缘部与定位壁416相冲撞后,偏置滚子407会继续在纸张的上面滑动着移动,然后停止。这样,通过在纸张的上面进行滑动,可以确实保证将纸张整合到定位壁416上。
又,为了得到更有效的上述整合的效果,在本实施形态上,偏置滚子407,使用由乙烯-丙烯橡胶(EPDM)材料形成滚子的外周部的中空滚子。在材料上,除了EPDM之外,也可以由发泡氨基甲酸乙酯、海棉等具有与橡胶相近的弹性的弹性体所构成。
图4、图6和图7是说明纸摞排出部件413的构成的图。其中,该纸摞排出部件413例如是作为将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纸张移送到堆积托架421上的移送机构,以及作为对纸张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当纸摞排出马达430产生转动时,由小齿轮451和齿条452的作用,设置在后端限制部411附近的纸摞排出部件413会相对于堆积托架421产生接近或远离的移动。由纸摞排出马达430的激磁,纸摞排出部件413被固定在原始位置上。由夹持用电磁线圈434的动作,纸摞排出部件413的纸张夹持部412会沿图4所示的箭头上下方向产生开闭。
在以上构成中,由图1所示的附设有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的控制部501,对从纸张排出部208中被排出的纸张的尺寸进行识别。因此,由微型计算机系统所构成的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CPU111,通过与装置本体500A的控制部501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可以把握被送入到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纸张的尺寸和是否对纸张进行装订。
图4、图7为显示了纸摞排出机构的概略构成的图。
作为纸张保持机构的例如纸摞排出部件413,具有这样一种构成:在保持着在后处理托架410上由偏置滚子407的后述整合动作所整合了的纸摞PB的情况下,该纸摞排出部件413从原始位置413a向着堆积托架421的方向移动到纸摞释放位置413b。从后处理托架410上将纸摞PB排出到堆积托架421上。由纸摞排出马达430,使小齿轮451产生转动,从而使齿条452产生移动,由此,进行纸摞排出部件413的移动。由纸摞排出原位传感器160检测纸摞排出部件413的原始位置413a。又,由设在堆积托架421上的纸摞排出传感器230,检测在堆积托架421上是否排放有纸摞。
在本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400上,由于堆积在堆积托架421上的纸摞PB形成为后处理托架410的一部分,所以当从后处理托架410上排出纸摞PB时,由堆积托架升降马达135的作用,使堆积托架421下降到当堆积在堆积托架421上的纸摞PB的最上面与后处理托架410大致为一致时的位置上。
下面,根据图3的方框图、图8和图9所示的流程图、图1、图2、图4至图7,以及图10至图16,对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当开始进行在上述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上的复印作业时,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CPU111对是否从复印机500的控制部501上接收到纸张排出信号进行检查(步骤100,以下以S100的方式进行标记)。当CPU111通过串行接口部130,接收到来自控制部501的纸张排出信号时,对图5所示的拾取用电磁线圈433进行驱动,使偏置滚子臂406沿图4和图6中所示的箭头U方向产生转动,从而使由偏置滚子臂406所支持着的偏置滚子407产生上升运动(S110)。偏置滚子407上升后的位置,就是图10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
然后,由CPU111,使输送马达431开始动作,从而使输送滚子405和偏置滚子407沿图10所示的箭头E方向产生转动(S120)。其中,该偏置滚子407与该输送滚子405同步地在输送方向上产生转动,并可以在与复印机的纸张排出方向相同方向上对纸张进行输送。由此,偏置滚子407进行上升和转动的动作,然后处于一种等待着被输送过来的纸张的状态。
最初的纸张的前端通过输入口传感器403(S130),到达输送滚子405,为一种在纸张上传递有来自输送滚子405的动力的状态。当纸张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内部的纸张排出部208上离开时,就完成纸张的交接过程(S140)。
在由输送滚子405将纸张输送到后处理托架410上的时候,在纸张从输送滚子405上脱离之前,由CPU111使拾取电磁线圈433处于断开状态(S150);此时,如图10的实线所示,使偏置滚子407由于自重而着落在纸张的上面,压接在纸张纸面上。当偏置滚子407已经沿箭头E方向进行了转动时,由输送马达431的作用,偏置滚子407会继续其转动,从而将纸张沿作为下游方向的箭头F的方向进行输送。当纸张被输送到由图6所示的纸张排出传感器415能检测到复写纸/纸张P的后端的规定的位置时(S160),由CPU111停止输送马达431的动作,使偏置滚子407的转动暂时停止,从而停止了对纸张沿箭头F方向的输送(S170)。
在偏置滚子407的转动被停止的时间点上,由CPU111接通图4所示的夹持用电磁线圈434(S180),从而打开被设置在后端限制部411附近的纸张夹持部件412。
之后,由CPU111使输送马达431沿纸张输送方向的逆方向产生转动。与此同时,如图11所示,偏置滚子407沿箭头G方向进行反向转动,使纸张沿作为上游方向的箭头M方向返回。如图12所示,使纸张的上游端(纸张后端)与后端限制部411相冲撞(S190),然后该偏置滚子407的转动被停止。
在这里,在使纸张与后端限制部411相冲撞时的偏置滚子407的转动量由CPU111控制,使其具有这样一种转动动作:考虑到在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上被输送过来时所产生的纸张的斜向移动,对纸张进行输送的距离可以比从纸张的输送停止并开始反向输送的位置起到后端限制部411之间的距离要稍微大一些。由此,可以使纸张的上游端与后端限制部411产生可靠的冲撞,从而对纸张的斜向移动进行修正。
然后,根据被存贮在RAM120上的作业用数据121,由CPU111对从复印机500中被排出的纸张的尺寸信息进行检验(S200),并计算出与被排出的纸张的尺寸相适应的偏置移动量,即,将被插入到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纸张沿其宽度方向按压到宽度方向定位壁416上所必需的移动距离(S210)。
由CPU111起动偏置马达432,经齿条和小齿轮,如图13所示,使偏置滚子407从虚线所示的位置沿箭头J的方向向着实线的位置移动规定距离的偏置移动量。
由偏置滚子407的摩擦力,与偏置滚子407相接触着的纸张向定位壁416的方向与偏置滚子407一起移动。当使纸张的侧缘端与定位壁416相冲撞后,偏置滚子407在纸张的上面滑动着移过若干(稍微)距离,然后停止运动。之后,为了对在偏置移动后的输送方向上的整合错乱进行校正,由CPU111使输送马达431在纸张输送方向的逆方向上产生转动;与此相应地,使偏置滚子407再次在输送方向的逆方向(箭头G方向)上产生转动,对纸张的上游端进行整合校正操作。然后,停止输送马达431的转动,从而使偏置滚子407停止转动。通过对纸张上游端的整合校正操作,就结束了对第1张纸张的整合作业(S230)。
接着,由CPU111接通拾取用电磁线圈433,在使偏置滚子407沿图14所示的箭头U方向上升后(S240);接通夹持用电磁线圈434,使纸张夹持部件412关闭,从而按压并保持着整合完成了的纸张(S250)。
由此,如图15所示,在最初被排出的纸张上,其纸张上游端在后端限制部411上得到整合,而其纸张侧端在定位壁416(416a的位置)上得到整合;并在该被整合了的状态下,由纸张夹持部件412按压并保持。所以,经整合了的纸张就可以保持住被整合的原样状态,而不会受到随后的由偏置滚子407等输送出第2张及以后的纸张在输送方向上的输送等影响。
然后,由CPU111驱动补偿马达432,经齿条和小齿轮,如图15所示,使偏置滚子407在被上举着的状态下从虚线所示位置移动到实线所示的原始位置(S260)。通过接收来自图3、图5所示的偏置原位传感器150的检测信号,由CPU111识别原始位置,从而对偏置马达432的驱动进行控制。
接着,根据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输送过来的信息,由CPU111确认被收容在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纸张是否是对应于复制原稿的最后一面的纸张(S270)。当根据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输送过来的信息,判断为不是最后一页时,CPU111返回到S100;接收随后的从复印机500的控制部501输送过来的纸张排出信号,并在最后一张的纸张被收容到后处理托架410之前,重复上述流程。由此,每当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中排出纸张时,由纸张后处理装置400的控制部,在把握纸张的尺寸的同时,计算出与该纸张相应的偏置移动量。根据算出的偏置移动量,使与偏置滚子407相接触着的纸张受到整合处理,并被确实地整合到定位壁416上。
另一方面,在被判断为是最后一页时,由于在后处理托架410上形成有与复制原稿相对应的纸摞,所以由CPU111,对是否选择了装订处理进行检验(S280);当选择了要进行装订处理时,由CPU111驱动图5所示的装订器单元420,进行装订处理(S290)。
在完成了装订处理后,或在选择了不进行装订处理时,由CPU111控制纸摞排出马达430,经小齿轮451和齿条452,如图7所示,将夹持着纸张的纸摞排出部件413从原始位置413a向着堆积托架421的方向前进,一直移动到纸摞排纸位置413b上。然后,使夹持用电磁线圈434产生动作,将纸张排出到堆积托架421上(S300)。
之后,由CPU111控制堆积托架升降马达135,使堆积托架421只下降与纸摞的厚度为大致相同的距离(S310)。
然后,由CPU111完成下列一系列的处理:将纸摞排出马达430反转,使纸摞排出部件413返回到原始位置413a(S320);关闭输送马达431,从而使输送滚子405和偏置滚子407停止转动(S330);关闭拾取用电磁线圈433,使偏置滚子407下降(S340)。
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了被设置在定位壁416附近的固定式的装订器。但在使用多个装订器或移动式等装订器时,也可以对纸张的其它位置或多个位置进行装订处理。
又,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纸张输送机构,以及为了对纸张进行整合处理,使用了滚子部件。但在将由纸张输送机构所输送了的在后处理托架上的纸张移动到后端限制侧上时,也可以不使用滚子的转动,而是使用例如部件自身可以沿输送方向的前后进行移动的构成,以及在与输送方向为交叉的方向上使纸张移动的构成,并以此作为纸张输送方向移动机构和纸张交叉方向移动机构而得到使用,此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由CPU111对存贮在ROM110上的与图8和图9所示的流程相应的程序,进行读出控制。但也可以是一种由硬件进行控制程序处理的构成,此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下面,根据图17和图18,对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一个变更形态进行说明。在该变更形态上,具有纸摞后端冲撞部件和按压臂,其中,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在由纸摞排出部件413排出纸摞时会产生动作,而该按压臂对堆积托架上的纸摞进行按压。
如图17所示,在后处理托架410的下方,设置有可以自由转动的、作为纸摞按压机构的按压臂470。这里,该按压臂470是用于从上方对被排出并堆积在堆积托架421上的纸摞SB进行按压的。这样,通过由按压臂470压住纸摞SB,当有纸张被排出到后处理托架410上时,正被排出的纸张的前端部就不会将已经被堆积在堆积托架421上的纸摞SB挤出。
又,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将纸摞排出时,如图18A所示,该按压臂470向上方转动,从而退避到后处理托架410的下方。而且,通过这样退避到后处理托架410的下方,就不会妨碍往堆积托架421上排出其它纸摞SA。
这样,通过由按压臂470从上方压住堆积在堆积托架421上的纸摞SB就可以防止已被堆积着的纸摞SB的错乱,同时,由于其与纸摞排出部件413向纸张排出方向的移动相连动,使按压臂470移动到退避位置上,所以就可以不受按压臂470妨碍地将纸摞SA排出到堆积托架421上。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构成,提高纸张的堆积性能。
又,如图17所示,在后处理托架410的排出端部(堆积托架侧端部)上,设置着可以进出的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这里,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到达如图18A所示的纸摞排出位置时,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会从后处理托架410上突出。
然后,当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突出后,纸张夹持部件412被打开;当纸摞排出部件413沿返回到原始位置的方向移动时,如图18B所示,在此之前被保持在纸摞排出部件413上的纸摞SA的后端与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相接触并落下,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从后处理托架410的排出端部突出着。这里,通过以这样的方式,使纸摞SA先与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相接触后再落下,就可以使纸摞的落下位置固定,并可以被整齐排列在位于堆积托架上的纸摞SB上。
又,在图17中,469为由纸摞排出马达430驱动的转动部件。在该转动部件469上,设有使按压臂470产生转动的、作为按压移动机构的凸轮部469a。
该凸轮部469a以垂直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并使作为凸轮从动件的杆472以轴473为中心摇动。以轴473为中心设置着可以自由摇动上述按压臂470设置伸张着弹簧475,以使按压臂470的立起部470a与杆472接触。通常,杆472和按压臂470成一个整体地摇动。又,弹簧476是用于使杆472与凸轮部469a相接触的部件。
而且,当移动纸摞排出部件413时,使该转动部件469产生转动。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到达纸摞排出位置时,由伴随着转动部件469的凸轮部469a的转动,杆472由弹簧476的作用而到达凸轮部的低点。由此,如图18A所示,与杆472为一体的按压臂470从堆积托架421的上方的纸张按压位置移动到后处理托架410的下方的退避位置。
又,在纸摞排出部件413将经处理了的纸摞SA排出后,并返回到原始位置时,即,在将纸摞SA堆积在堆积托架421上后,随着此后转动部件469的转动,由凸轮部469a的作用,如图18C所示,按压臂470从后处理托架410的下方的退避位置移动到堆积托架421上方的纸摞按压位置。从上方压住新的被堆积在堆积托架421上的纸摞SA。
又,在本实施形态上,在将纸摞SA排出后,由堆积托架升降马达的作用,使堆积托架421只下降规定的距离。由此,按压臂470可以在大约为相同的高度位置上对纸摞SA、SB进行按压。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当按压臂470随着纸摞排出部件413的移动而移动时,由设在作为冲撞部件移动机构的转动部件469上的未图示的凸轮部的作用,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到达图18A所示的纸摞排出位置时,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也会从后处理托架410上突出。
又,当纸摞排出部件413返回到原始位置时,以在规定时间内使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突出着的方式,形成着其未图示的凸轮部。由此,在纸摞排出部件413移动到将纸摞排出的位置后,再返回到原始位置时,被解除了纸张夹持部件412的夹持(保持)的纸摞SA与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相接触。由此,纸摞SA总是落下到堆积托架421的同样的位置上。
这样,通过与该纸摞排出部件413的移动相连动地突出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就可以使纸摞落下的位置总是为一定,使之整齐排列在堆积托架上的纸摞SB的上面。又,不仅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与纸摞排出部件413的移动相连动,如上所述,按压臂470也与之连动地移动,所以就具有一种简单的构成。
又,在图17中,弹簧476通过杆472在使按压臂470向上方转动的方向上产生弹力。当由转动部件469的凸轮部469a而受到按压时,按压臂470在抵抗着该弹簧476的同时沿着对堆积托架421上的纸进行按压的方向转动;当由凸轮部469a所产生的按压被解除时,由弹簧476的弹力的作用,按压臂470移动到退避位置。又,在将纸摞SB从堆积托架421上取出时,由于弹簧476的拉伸作用,按压臂470不会对上述纸摞的取出带来妨碍。
477为在使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向上方转动的方向上产生弹力的弹簧。通常,抵抗弹簧477的作用,纸摞后端冲撞部471会处于后处理托架410的下方的退避位置上。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向原始位置返回时,由已述的未图示的凸轮部和该弹簧477的作用,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从后处理托架410上突出。
下面,根据图19和图20,对具有其它的纸摞后端冲撞部件的其它的变更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在后处理托架410的排出端部(堆积托架的侧端部)上,设置有可以进出的其它变更形态的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这里,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到达图20所示的纸摞排出位置时,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会从后处理托架410向纸摞排出部件413的上游侧突出。
而且,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突出后,打开纸按压部件412。在该状态下,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向返回原始位置的方向移动时,在此之前由纸摞排出部件413所保持着的纸摞SA的后端会与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相接触,然后落下,其中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从后处理托架410的排出端部突出着。因此,通过使纸摞SA在与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相接触后再落下,就可以使纸摞落下位置为一定,从而可以被整齐地排列在堆积托架上的纸摞上。
又,在图19中,480为作为冲撞部件移动机构的冲撞用电磁线圈,其作用是使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产生进出动作。由图中未示的传感器等,当CPU111(参照图3)检测到纸摞排出部件413已到达纸摞排出位置的信号时,接通该冲撞用电磁线圈480。
然后,当接通冲撞用电磁线圈480时,如图20所示,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通过连杆部件481会产生突出。又,当断开冲撞用电磁线圈480时,如图19所示,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退避到后处理托架410的下方,以便不妨碍纸张的输送。
又,在图19中,410为形成于后处理托架410的前端上面的卡合部。在纸摞排出部件413到达纸摞排出位置后,要返回原始位置时,当纸张夹持部件412的解除杆部412a的下端与该卡合部410a相接触时,纸张夹持部件412会向上方转动。
这里,当纸张夹持部件412向上方转动时,对纸摞的夹持被解除。由此,在纸摞排出部件413向返回原始位置的方向移动时,当纸摞SA的后端与突出着的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相接触后,纸摞SA会落下。
而且,在纸摞排出部件413移动到将纸摞SA排出的位置后,使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突出,在纸摞排出部件413要返回移动前的位置时,就会与被解除了纸张夹持部件412的夹持的纸摞SA的后端相冲撞,由此,就可以使纸摞落下位置总是为一定。
由此,在将纸摞SA堆积在大致为水平的堆积托架421上时,可以防止由于纸摞SA的惯性力而引起的整合错乱(不齐/ずれ),而且还可以防止各纸摞间的错乱,提高在堆积托架上对纸摞SA的堆积性能。
图21是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上增加了上述冲撞用电磁线圈的动作的流程图(S305)。当纸摞排出部件413的排出移动到达位于排出端附近的规定位置时,冲撞用电磁线圈480被接通。而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向原始位置移动、或到达其途中的某个规定位置时,冲撞用电磁线圈被关闭。
图22显示了具有又一个不同的纸摞后端冲撞部件的另一不同的变更实施形态。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由作为纸摞排出部件413的驱动机构的马达430、小齿轮451、以及齿条452驱动。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被固定在臂486的前端部上,而该臂486由销485而可以自由转动地被支持在后处理托架410的下面侧。在上述纸摞排出部件驱动用的齿条452的前端部上,设置有由弹簧构成的按压部件487。该按压部件487的前端部与上述臂486相接触。
因此,由马达430、齿条452、和小齿轮451的作用,使纸摞排出部件413向堆积托架421的方向移动。当该纸摞排出部件413到达该排出侧端的规定点前方时,设置在齿条452的前端上的按压部件487与臂486相接触,并与该臂一起使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向动作(突出)位置方向产生转动。在纸摞排出部件413还没有到达排出端的状态时,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的前端与由上述纸摞排出部件处于排出途中的纸摞SA的下面相接触,以对转动进行限制。此时,由弹簧构成的按压部件487产生收缩,从而使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受到弹性作用力。
然后,当纸摞排出部件413向排出端侧移动,而且由纸摞引起的限制被解除时,受上述弹性作用力的作用,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转动到突出位置。在该状态下,纸摞排出部件413在将纸张夹持部件412释放的同时产生后退,使纸摞的后端与位于上述突出位置的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相接触,并由此得到整合,并被排出到堆积托架421上。
由伴随纸摞排出部件413a的后退所产生的齿条452的移动,使按压部件487和臂486之间的接触得到解除。于是,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由于自重而转动到退避位置。又,在以上说明中,是将齿条452兼用作纸摞排出部件用的齿条。但也可以使用由马达430所驱动着的其它的齿条。
下面,根据图23和图24,对其它的变更实施形态进行说明。该变更实施形态用于后处理托架的纸张上产生了卷曲的情况。
在后处理托架410的上方,如图23所示,设置有作为排出通路的排纸通路490。该排纸通路490的作用是,将由纸张接收部401(参照图2)所接收到的纸张S排出到后处理托架410上。该排纸通路490由上导向部414和下导向部414a所构成。
进而,在该上导向部414上,延伸形成着导向部件491。该导向部件491被设置在后处理托架410的上方的、纸后端限制部411的纸输送(排出)方向的下游。如上所述,当纸张从排纸通路490中被排出后,由偏置滚子407的反向转动,将纸张S按压到纸张后端限制部411上。该导向部件491的作用是,对此时纸张S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同时将其引导到纸张后端限制部411上。
又,如在同图中所示,在排纸通路490的出口490a和纸张后端限制部411之间,设置有作为卡合部件的纸张隔离部411a。通过将纸张后端限制部411的前端部向偏置滚子407的方向进行弯折,而与纸张后端限制部411成一体地形成该纸张隔离部411a。
这里,该纸张隔离部411a的作用是:例如,当在纸张输送方向的前端部、或同图中所示的后端部上发生了纸的卷曲时,如上所述,由偏置滚子407的作用,该卷曲的纸张S被按压到纸张后端限制部411;此时,由该纸张隔离部411a,使纸张S的后端部受到卡合固定,从而对纸张后端部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而且,在该纸张隔离部件411a上,由于至少其前端部处于比上述延伸形成着的导向部件491的水平方向(与后处理托架410为平行的面)的延长线要高的位置上,所以由该导向部件491所引导了的卷曲纸张会被引导到上述纸张隔离部件411a上。
于是,象这样通过由纸张隔离部411a而对纸张S的后端部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就可以使纸张S的后端部不会突出到排纸通路490的出口490a。由此,被卷曲了的纸张S就可以与随后的纸张相隔离,而不会产生接触。其结果是,可以稳定地进行纸张S的整合。
下面,对将卷曲程度大的纸张S输送到后处理托架410上的整合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相对输送方向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上向上的卷曲了的纸张被排出到后处理托架410上后,被偏置滚子407输送。然后,当偏置滚子407停止时,纸张S停止在图23A所示的位置。之后,当使偏置滚子407产生反转时,纸张S被输送到纸张后端限制部411。
这样,在将卷曲纸张S向着纸张后端限制部411输送时,由导向部件491的作用,卷曲处于被按压状态、即在使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对后端卷曲纸张S进行输送。这样,由导向部件491,使纸张S的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该纸张S很快会进入到后端限制部411a的纸张隔离部411a中。之后,当纸张S与纸张隔离部411a相接触时,沿纸张隔离部411a的倾斜方向而移动;如图23B所示,通过与纸张后端限制部411相冲撞而得到整合。
又,这样,在与纸张后端限制部411相冲撞并得到整合时,纸张S的后端部由于卷曲的作用而有向上方移动的趋势,但由于被卡合在纸张隔离部411a上,所以不会向排纸管路490的出口490a突出。
而且,对导向部件491的形状和与后处理托架410之间的间隔、以及纸张隔离部411a的前端位置,按以下方式进行设置:即使在没有受到导向部件491限制的部分上,当纸张S的卷曲很大时,其后端也不会进入到导向部件491和纸张隔离部411a之间,即,不会进入到排纸通路490的出口侧。又,也可以设置一种挡板,该挡板允许从排纸管路490中排出纸张,但不允许从出口490a中进入纸张。由此,纸张S的后端就不会堵塞排纸通路490的排出口490a,而是可以确实地进入到纸张后端限制部411的纸张隔离部411的下方。
另一方面,当纸张S为一种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向上方卷曲了的纸张S的场合,在纸张S被排出到处理托架410上之后,由偏置滚子407对纸张S进行输送。此后,当偏置滚子407停止时,纸张S停止在图24A所示的位置上。即,由于卷曲,纸张S的两端部与导向部件491相接触。
此后,当由于偏置滚子407的反转,将纸张S向着纸张后端限制部411输送时,以由导向部件491按压着卷曲的状态,对卷曲于纸张S的前端进行输送,并在该状态下沿张纸隔离部411a的倾斜形状移动。如图24B所示,通过与纸张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而得到整合。又,这时,由于纸张S的后端的位置由纸张隔离部411a所限制着,所以纸张S的后端部不会堵塞排纸通路490的排出口490a。
这样,在后端限制部411和排纸通路490的出口490a之间,设置有纸张隔离部件411a;同时,在后端限制部411的纸张输送(排出)方向的下游,设有导向部件491;在由该导向部件491对纸张S的上方移动进行限制的情况下,将纸张S引导到后端限制部411上;同时,由纸张隔离部411a,对与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的纸张进行卡合固定。由此,就可以使纸张不会突出到排出通路490的出口490a中,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对卷曲程序大的纸张S稳定地进行整合。
又,对相对输送方向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向下卷曲的纸张S,或对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下卷曲纸张S也可以进行与上述同样地处理。
下面,根据图25至图29,对本发明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另外其它的变更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该变更实施例中,混合有例如为进行装订处理而在横方向上移动并整合的纸张、和不需要进行装订处理的纸张。
本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400,如图29所示,在例如对普通用纸进行装订处理时,可以以在普通用纸之间夹插着不需要进行装订处理的OHP用纸(投影仪用纸)的情况下,对普通用纸进行装订。
又,对不需要进行后处理的纸张,将其堆积在其被排出时的位置(符号416c所示的位置)上,但也可以将其移动到在图27和图28所示的、位于符号416c和符号416a之间的符号416c所示的位置再进行堆积。这时,图28所示的长度L4变短,可以通过减少叠加在不需进行处理的纸张的上面的需要进行处理纸张的端部的下垂程度,使不需处理的纸张和要处理的纸张之间的界线变得明确。
在本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400上,对不需要进行装订的纸张,将其原样排出到符号416c所示的位置上;而对需要进行装订的纸张,将其移动到作为装订位置的整合位置416a后再进行装订。由此,在将需要装订的规定页数的纸张堆积在后处理托架410的过程中,当不需装订的纸张也被堆积在后处理托架410上时,即使混合堆积着不需要装订的纸张,也可以在保持着对需要装订纸张的堆积的情况下,对需要装订纸张进行装订。由此,可以提高纸张处理的效率。
在本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400上,由偏置滚子407,同时作为将后处理托架上的纸张移动到后端限制侧上的部件,和将纸张在与输送方向为正交的方向上进行移动的部件。但在对纸张进行输送时,也可以不使用滚子,而使用可以在输送方向上前后移动的纸张输送方向移动部件,和可以在与输送方向为正交的方向上使纸张产生移动的纸张正交方向移动部件。
按照图25、图26的流程,对其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当在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上开始复印作业时,由CPU111,等待着来自复印机500的控制器501的纸张排出信号(S101)。当CPU111经串行接口部130,接收到来自控制部501的纸张排出信号时,驱动拾取用电磁线圈433使偏置滚臂406沿着箭头U方向转为使偏置滚子407上升(S111)。然后,CPU起动输送马达431,以可以在与复印机的纸张输送方向为相同的方向上对纸张进行输送的方式,使输送滚子405和偏置滚子407沿箭头E所示方向转动(S121),这里,该偏置滚子407与该输送滚子405为同步地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转动。由此,偏置马达407上升并转动着,处于一种等待着纸张被输送过来的状态。
当由CPU111接受到由输入口传感器403传出的检测到最初纸张的后端进入的信号时(S131),停止对拾取用电磁线圈433的驱动,使偏置滚子407由于自重而沿箭头D的方向下降,并按压在纸面上(S141)。由输送马达431的作用,已经在箭头E方向上转动着的偏置滚子407会继续转动,将纸张输送到作为下游方向的箭头F方向。当纸张被输送到由纸张排出传感器415对纸张P的后端进行检测的规定的停止位置时(S151),由CPU111停止输送马达431的工作,使偏置滚子407的转动暂时停止,从而停止了对纸张的沿箭头F方向的输送(S152)。这里,CPU111对使用者是否给予了进行装订的命令进行判断(S161)。
当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对纸张进行装订的命令时,有必要将纸张移动到作为纸张装订位置的纸张整合位置416a。在这里,由CPU111起动偏置马达432,并如图13所示,使偏置滚子407从虚线所示的位置沿箭头J方向移动到实线所示的位置(S171)。在接触着纸张的状态下,当偏置滚子407沿箭头J方向移动时,由摩擦力的作用,纸张P也在同方向产生移动。当由偏置滚子407使纸张移动了规定的距离,移动到整合位置416a时,CPU111使偏置马达停止工作。
在整合位置416a上,配设有作为侧端整合机构的例如定位壁416。当纸张与定位壁(纸张宽度端整合壁)416相接触,并多少产生一些弯曲时,沿箭头J方向的移动被停止。即,在由偏置滚子407将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纸张从该纸张的侧端位置416c移动到定位壁416时,该移动量要比在后处理托架410上的从纸张的侧端位置416c到定位壁416的距离稍微大一些。因此,在由偏置滚子407,按上述移动量对纸张的移动完成之前,由CPU111使偏置马达432继续转动。又,对纸张的上述移动量的控制,既可以由CPU111根据偏置马达432的转动数而进行;也可以在由配设在定位壁416附近的未图示的传感器对纸张进行检测后,并经规定的时间后,使偏置马达432停止转动。
由于纸张与定位壁416相接触并多少产生一些弯曲,所以纸张可以确实地与定位壁416产生接触,从而使侧端得到正确的定位和整合。又,纸张的弯曲量为这样一种程度:当偏置滚子407从纸张上离开,使弯曲得到释放时,纸张不会因其弹力而从定位壁416上离开。
由CPU111使夹持用电磁线圈434工作,从而打开在原始位置413a上待机着的纸摞排出部件(在流程图中,标记为夹持机构)413的纸张夹持部件(在流程图中,标记为夹持爪)412(S181)。而且,由CPU111,使输送马达431产生反转,从而偏置滚子407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为逆方向的箭头G方向上产生转动(S191);对纸张沿作为上游侧的箭头M方向进行逆送;使纸张的上游端(后端)与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以进行纸张后端(上游端)的整合(S201);使偏置滚子407的转动停止(S211)。
在纸张与后端限制部相接触并多少产生弯曲时,停止向箭头M方向的移动。即,在由偏置滚子407将纸张从在定位壁416上得到整合的位置向上游侧移动到后端限制部411上时,该移动量要比从与定位壁416相接触着的纸张的上游端到后端限制部411之间的距离L2(参照图13)多少大一些。因此,在由偏置滚子407根据上述移动量对纸张的移动完成之前,由CPU111使输送马达431继续转动。又,对纸张的上述移动量的控制,既可以由CPU111根据输送马达431的转动数而进行;也可以由配设在后端限制部411附近的未图示的传感器,在检测到纸张后,并经规定的时间,停止输送马达431的转动。
由于纸张与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并多少产生一些弯曲,所以纸张可以确实地与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使其上游端正确地得到定位和整合。又,纸张的弯曲量为这样一种程度:当偏置滚子407从纸张上离开,使弯曲得到释放时,纸张不会由其弹力而从后端限制部411上离开。
由CPU111驱动拾取用电磁线圈433,如图14所示,在使偏置滚子407从虚线所示的位置沿箭头U方向上升到实线所示的位置后(S221),关闭对夹持用电磁线圈的驱动;如图15所示,使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21闭合,于是由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而保持着已整合完成的纸张(S231)。又,对偏置滚子407,也可以使其上升后再停止转动。由偏置马达432的作用,经小齿轮439和齿条441,使上升了的偏置滚子407如图14所示返回到对纸张进行供给的初期位置(偏置原始位置)。这里,由CPU11控制上述偏置马达432的转动。所谓偏置滚子407返回到了原始位置,是因为齿条支持部件444返回到了原始位置。由偏置原位传感器150,对齿条支持部件444是否返回到初期位置进行检测。根据偏置原位传感器150的检测信号,由CPU111停止偏置马达432。由此,偏置滚子407就返回到了原始位置(S241)。
另一方面,在S161上,当没有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对纸张进行装订的命令时,通过驱动夹持用电磁线圈434,如图27所示,由CPU111打开在原始位置413a上待机着的纸摞排出部件(夹持机构)413的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S163)。然后,由CPU111将输送马达431反转,使偏置滚子407沿与输送方向为逆方向的箭头G方向产生转动(S164);对纸张沿作为上游侧的箭头M方向反向输送,并使纸张的后端与后端限制部411相冲撞(S165)。
在该场合,也是在纸张与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并多少产生弯曲的时间点上,使沿箭头M方向的移动停止。即,在由偏置滚子407将纸张从被排出到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纸张的排出位置移动到后端限制部411时,使该移动量要比从排出纸张的上游端(后端)到后端限制部411的距离L3多少大一些。因此,在偏置滚子407根据上述移动量对纸张的移动完成之前,由CPU111使输送马达407继续转动。又,对纸张的上述移动量的控制,既可以由CPU111根据输送马达431的转动数而进行;也可以由配设在后端限制部411附近的未图示的传感器,对纸张进行检测后,经规定的时间后,使输送马达431的转动停止。
由于纸张与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并多少产生一些弯曲,所以纸张可以确实地与后端限制部411相接触,使其上游端正确地得到定位和整合。又,纸张的弯曲量为这样一种程度:当偏置滚子407从纸张上离开,使弯曲得到释放时,纸张不会由于其弹力而从后端限制部411上离开。
由CPU111驱动拾取用电磁线圈433,在使偏置滚子407停止并上升后(S166、S167),关闭对夹持用线圈434的驱动;使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1关闭,从而由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而保持着已整合完成的纸张(S168)。由此,相对于随后被输送到后处理托架410上的后续纸张的输送,先行被排出的纸张就不会追随该输送而在该输送方向上产生移动。又,对偏置滚子407,也可以在上升后再停动转动。
之后,根据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输送来的信息,CPU111判断该纸是否为最后一页(S281)。当判断为不是最后一页时,由CPU接收随后来自复印机控制部501的纸张排出信号(S291),并返回到S121。在最后一页的纸张被收容在后处理托架410上之前,重复上述流程。
又,在进行纸张装订的流程中,在S231上,关闭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然后,在S171上纸张被移动到整合位置416a之前,保持对纸张夹持部件412的关闭。这样做的目的是,已经被堆积在后处理托架410上的先行纸张不会追随后续纸张而移动。这里,该后续纸张被重叠在先行纸张上,并被移动到纸张整合位置416a上。即,在进行S121、S171的处理时,由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保持着先行纸张,使先行纸张不会追随后续纸张而产生移动。
又,即使在将装订纸张输送到非装订纸张上的场合,也可以由以下方式应对:在步骤S168上,由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而保持着非装订纸张,并在该状态下,通过步骤S171,使装订纸张产生偏置移动,所以即使存在由偏置滚子407所产生的该装订纸张的横向移动,也可以使上述非装订纸张以不会产生伴随移动而被保持在位置416c上,在该状态下,装订纸张虽然被向着后端限制部反向输送。但这时,即使打开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S181),上述非装订纸张也是被保持在位置416c上。
通过反复进行该操作流程,每当从复印机500的装置本体500A上有纸张排出时,在纸张后处理装置400上,可以按原样将纸张排出到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符号416c的位置上;或者,根据纸张的尺寸,对纸张在整合位置416a进行整合,其中该整合位置是适合于该纸张的装订处理的偏置位置。其结果是,在后处理托架410上,同时混合堆积着被堆积在其排出时的原样位置416c上的纸张P1、和被移动到要进行装订的整合位置416a上的纸张P2。
在S281上,当判断为是最后一页时,在后处理托架410上就形成了与复制原稿相对应的纸摞。于是,由CPU111,对是否选择了装订处理进行检验(S301)。在选择了装订处理的场合,驱动装订器单元420,对纸摞进行如图28所示的装订处理(S311)。
在完成装订处理以后,或者在没有选择装订处理的场合,由CPU111控制下列操作:控制纸摞排出马达430,并由小齿轮451和齿条452的动作,使夹持着纸摞的纸摞排出部件(夹持机构)413从原始位置413a向堆积托架421的方向前进,一直移动到纸摞排纸位置413a;然后打开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S321)。之后,由CPU111,控制堆积托架升降马达135,使堆积托架421只下降与纸摞的厚度大致为相同的距离,然后打开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S331)。由CPU111,使纸摞排出马达430产生反转,使纸摞排出部件(夹持机构)413返回到原始位置413a,然后关闭纸张夹持部件(夹持爪)412(S341)。然后,由CPU111控制着完成下列一系列处理:停止输送马达431,使输送滚子405、偏置滚子407的转动停止(S351),下降偏置滚子407(S361)。
在本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上,在向后端限制部411移动或向定位壁416移动的任何一种情况下,由于由纸摞排出部件(夹持机构)413保持着被先行堆积在后处理托架410上的纸张,所以相对于由偏置滚子407而被移动着的后续的纸张,先行被堆积着的纸张就不会产生追随移动,从而可以防止纸张整合的错乱。
在本实施形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400上,由与纸张间可以产生接触或离开动作的偏置滚子407的作用,可以在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对纸张有选择地进行输送;而且,可以将纸张移动到定位壁416c。所以,可以整合处理纸张,并保证不会弄乱已经得到整合并堆积着的纸张。
又,当在纸张后处理装置上,要对纸摞进行打孔的后处理时,可以在不使纸摞溃散的情况下,进行打孔处理,所以可以在规定的位置上正确地进行打孔处理。
又,对从业者来说,对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和变更形态的说明,应该知道还可以增加许多的变更。所以,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
Claims (27)
1.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堆积依次排出的纸张的纸张堆积机构(410);
纸张输送机构(446),该纸张输送机构具有位于与上述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轴(418)、自如旋转地支承在臂(406)上的至少一个滚子(407)和在上下方向移动上述臂(406)的促动器(433),上述臂沿上述轴(418)自如移动且在上下方向摆动自如地受到支承,该纸张输送机构在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方向和上游方向有选择地输送排出的纸张,且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而与纸张接触或离开;
冲撞和整合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的上游端的上游侧限制部件(411);
沿着上述轴(418)移动上述纸张输送机构的上述臂(406)的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432,439,441,444));
冲撞和整合与上述纸张输送方向交叉侧的纸张端部的交叉侧限制部件(416);
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46)的上述滚子(407)与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中最上面纸张接触,且利用上述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在交叉方向上移动,通过将上述最上面纸张冲撞在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和上述交叉侧限制部件(416)上而进行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在由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和上述交叉侧限制部件所整合了的纸张上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机构(4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限制机构(411、416)上还具有控制部,由该控制部,使上述最上面纸张的各自的输送量比到上述限制机构(411、416)的距离大,该输送量指冲撞并整合纸张端部的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07)输送上述最上面纸张的输送量,而上述限制机构与上述最上面纸张冲撞的纸张端部对应;在冲撞上述最上面纸张后,以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07)在上述最上面纸张上滑过的方式,控制上述纸张输送机构的该输送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具有保持部件,当在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先行纸张上堆积后续纸张,并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输送或移动时,由该保持部件保持该先行纸张,以阻止由该后续纸张的移动而产生的上述先行纸张的追随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为托架(410);
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包括滚子(407),该滚子可以自由地与堆积在上述托架上的纸张接触或离开,并且在正转或反转方向上被转动驱动;
上述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为往复驱动装置(441、439),由该往复移动装置,对上述滚子在与上述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滚子(407)的外周部为橡胶或发泡体等接近橡胶的弹性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该纸张后处理装置具有促动器(433),由该促动器,使上述滚子(407)相对于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在上下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和移送机构(413);
该第2纸张堆积机构被配置在构成上述纸张堆积机构的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附近,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并堆积纸张;
该移送机构保持堆积在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并将该纸张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纸摞按压机构(470)和按压移动机构(469),
该纸摞按压机构从上方按压堆积在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上的纸张,
该按压移动机构,使上述纸摞按压机构(470)在从上方按压着上述纸张的按压位置和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的下方的退避位置之间有选择地移动;
而上述移送机构(413)为一纸摞排出机构,由该纸摞排出机构,将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摞排出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
上述按压移动机构(469),在上述纸摞排出机构的纸摞排出动作结束后,将上述纸摞按压机构移动到按压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按压移动机构(469),与上述纸摞排出机构(413)的向上述纸摞排出方向的移动相连动,使上述纸摞按压机构(470)移动到上述退避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按压移动机构(469)为凸轮,该凸轮随着上述纸摞排出机构的移动而转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纸摞排出机构(413)具有纸摞保持机构(412),该纸摞保持机构保持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摞;在该纸摞排出机构(413)移动到将上述纸摞排出的位置后,解除上述纸摞保持机构(412)对纸摞的保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和冲撞部件移动机构(469a,477或480或486,487),
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用于与纸摞的后端冲撞,可以进出地设置在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位于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侧的端部上,
该冲撞部件移动机构,使上述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从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位于第2纸张堆积机构侧的端部突出;
上述移送机构(413)为纸摞排出机构,由该纸摞排出机构,在保持着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摞的情况下,将该第1纸张堆积机构上的纸摞排出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12)上;
上述纸摞排出机构(413)移动到将纸摞排出的位置后,由该纸摞排出机构解除对上述纸摞的保持;
上述冲撞部件移动机构(469a,477或480或486,487),在上述纸摞排出机构(413)移动到将上述纸摞排出的位置时,使上述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在该纸摞排出机构(413)的上游侧突出,并且,当上述纸摞排出机构返回移动前的位置时,使上述纸摞后端冲撞部件与被解除了由上述纸摞排出机构保持的纸摞的后端冲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冲撞部件移动机构为电磁线圈(480)。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冲撞部件移动机构为按压部件(486,487),该按压部件与上述纸摞排出机构的移动连动地移动,并沿突出方向按压上述纸摞后端冲撞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排出通路(490)、卡合部件(411a)和导向部件(491);
该排出通路被设置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的上方,并经该排出通路,将纸张依次地输送到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
该卡合部件被设置在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和上述排出通路的出口(490a)之间,该卡合部件与纸张卡合,使得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07)输送到纸张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并与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0)相接触的上述纸张不会从上述排出通路的出口突出;
该导向部件被设置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的上方的、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的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在从上述排出通路排出纸张后,由该导向部件,将被输送到上述纸张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纸张引导到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上;
上述导向部件(491),在限制上述纸张的上方移动的同时,将该纸张引导到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卡合部件(411a)具有在与由上述导向部件(491)所引导的纸张接触时、使该纸张引导到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上的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卡合部件(411a)是通过使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的上端部进行弯折而形成的。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导向部件(491),通过将形成上述排出通路(490)的上面的上导向部(414)沿上述限制部件的下游侧延伸而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控制部,由该控制部,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07)有选择地进行下列动作:使被排出到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与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接触的动作;在由上述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而在交叉方向移动后,使纸张与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接触的动作。
21.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堆积依次排出的纸张的纸张堆积机构(410),
纸张输送机构(446),该纸张输送机构具有位于与上述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轴(418)、自如旋转地支承在臂(406)上的至少一个滚子(407)和在上下方向移动上述臂(406)的促动器(433),上述臂沿上述轴(418)自如移动且在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该纸张输送机构在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方向和上游方向有选择地输送排出到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且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而与纸张接触或离开,
冲撞并整合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的上游端的上游侧限制部件(411),
沿上述轴(418)移动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46)的上述臂(406)的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432,439,441,444)),
冲撞并整合上述纸张输送方向交叉侧的纸张端部的交叉侧限制部件(416),
对由上述上游侧限制机构(411)及上述交叉侧限制部件(416)所整合了的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机构(420),
被配置在构成上述纸张堆积机构的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附近的、可以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堆积纸张的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以及
保持堆积在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的、并将该纸张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上的移送机构(413);
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46)的上述滚子(407)与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中最上面纸张接触,且利用上述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在交叉方向上移动,通过将上述最上面纸张冲撞在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和上述交叉侧限制部件(416)上而进行整合;
上述后处理机构为装订固定上述整合的纸摞的装订装置(420),
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为堆积托架(421),
上述移送机构为将上述装订固定了的纸摞排出到上述堆积托架上的纸摞排出部件(413)。
2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和对形成有由该图像形成机构所产生的图像的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200);
依次堆积形成有由该图像形成机构所产生的图像的纸张的纸张堆积机构(410);
纸张输送机构(446),该纸张输送机构具有位于与上述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轴(418)、自如旋转地支承在臂(406)上的至少一个滚子(407)和在上下方向移动上述臂的促动器(433),上述臂沿上述轴(418)自如移动且在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该纸张输送机构在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方向和上游方向有选择地输送排出到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且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而与纸张接触或离开,
使被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的上游端冲撞和整合的上游侧限制部件(411);
使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46)的上述臂(406)沿着上述轴(418)移动的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432,439,441));
冲撞和整合与上述纸张输送方向交叉侧的纸张端部的交叉侧限制部件(416);以及,
控制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46)和上述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的控制部(111);
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46)的上述滚子(407)与堆积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中最上面纸张接触,且利用上述交叉方向移动机构(445)在交叉方向上移动,通过将上述最上面纸张冲撞在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和上述交叉侧限制部件(416)上而进行整合。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
保持机构(412),当在被堆积在构成上述纸张堆积机构的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先行纸张上堆积后续纸张,并且该后续纸张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446(407))输送时,由该保持机构保持先行纸张,以阻止上述先行纸张因该后续纸张的移动而产生的追随移动;
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该第2纸张堆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附近,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堆积纸张;
移送机构(413),由该移送机构,保持堆积在上述第1堆积机构(410)上的纸张,并将该纸张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上;以及
控制部,由该控制部控制上述移送机构,并在将该纸张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上后,使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移动到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的装载面的高度与被移送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的该纸张的上面的高度为大致相等的位置上。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纸摞按压机构(470)和移动机构(469),
该纸摞按压机构从上方按压堆积在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上的纸张,
该移动机构,使上述纸摞按压机构(470)有选择地在从上方按压着上述纸张的按压位置、和位于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下方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并且,
在上述移送机构(413)的纸摞排出动作结束后,上述移动机构(469)将上述纸摞按压机构(470)移动到按压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纸摞排出机构(413),由该纸摞排出机构一边保持着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上的纸摞,一边向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421)的方向移动,将上述纸摞排出到上述第2纸张堆积机构上;
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该纸摞后端冲撞部件被可以进出地设置在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第2纸张堆积机构侧的端部;
冲撞部件移动机构(469a,477或480或487,486),由该冲撞部件移动机构,使上述纸摞后端冲撞部件从上述第1纸张堆积机构(410)的、第2纸张堆积机构侧的端部突出;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上述纸摞排出机构(413)在移动到将纸摞排出的位置后,解除对上述纸摞的保持,并且,在上述纸摞排出机构(413)移动到将上述纸摞排出的位置后,由上述冲撞部件移动机构(471),使上述纸摞后端冲撞部件(471)在该纸摞排出机构(413)的上游侧突出,当上述纸摞排出机构返回移动前的位置时、与被解除了上述纸摞排出机构(413)的保持的纸摞的后端冲撞。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
排出通路(490),该排出通路被设置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的上方,并将纸张依次地输送到上述纸张堆积机构上;
卡合部件(411a),该卡合部件被设置在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和上述排出通路的出口(490a)之间,由该卡合部件,以一种与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接触的上述纸张不会从上述排出通路的出口突出的方式,卡合固定该纸张;以及
导向部件(491),该导向部件被设置在上述纸张堆积机构(410)的上方的、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的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在从上述排出通路(490)排出纸张后,由该导向部件,将被输送到上述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纸张引导到上述上游侧限制部件(41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25702A JP4351506B2 (ja) | 2003-09-18 | 2003-09-18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25702/2003 | 2003-09-18 | ||
JP2003372920A JP2005132612A (ja) | 2003-10-31 | 2003-10-31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2918/2003 | 2003-10-31 | ||
JP2003372922A JP4203955B2 (ja) | 2003-10-31 | 2003-10-31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72918A JP2005132610A (ja) | 2003-10-31 | 2003-10-31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2922/2003 | 2003-10-31 | ||
JP372920/2003 | 2003-10-31 | ||
JP2003372919A JP4321757B2 (ja) | 2003-10-31 | 2003-10-31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72919/2003 | 2003-10-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1392A CN1601392A (zh) | 2005-03-30 |
CN100456145C true CN100456145C (zh) | 2009-01-28 |
Family
ID=34682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787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145C (zh) | 2003-09-18 | 2004-09-17 |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566051B2 (zh) |
CN (1) | CN10045614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65730B2 (en) * | 2004-10-01 | 2010-02-23 | Canon Finetech Inc.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JP5079543B2 (ja) * | 2008-02-25 | 2012-11-21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
JP5027726B2 (ja) * | 2008-04-22 | 2012-09-19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5104582B2 (ja) * | 2008-06-19 | 2012-12-19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5298902B2 (ja) | 2008-07-23 | 2013-09-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5479062B2 (ja) * | 2009-12-09 | 2014-04-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5500962B2 (ja) * | 2009-12-10 | 2014-05-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09528B2 (ja) * | 2010-03-31 | 2014-02-0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用紙後処理装置 |
JP2012025534A (ja) * | 2010-07-22 | 2012-02-0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00151B2 (ja) * | 2011-11-01 | 2014-05-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
JP5888020B2 (ja) * | 2012-03-13 | 2016-03-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TWI457243B (zh) * | 2012-03-23 | 2014-10-21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紙張處理裝置 |
CN103358724A (zh) * | 2012-03-30 | 2013-10-23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纸张处理装置 |
JP5997495B2 (ja) * | 2012-05-01 | 2016-09-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6167510B2 (ja) * | 2012-12-03 | 2017-07-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KR20150110512A (ko) * | 2012-12-10 | 2015-10-02 | 그라드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용지 후처리 장치 |
KR20140133061A (ko) * | 2013-05-09 | 2014-11-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인쇄매체 후처리장치 |
US8844920B1 (en) * | 2013-06-14 | 2014-09-30 | Xerox Corporation | Stapler producing high precision alignment stacking of unstapled sheets |
JP5769767B2 (ja) * | 2013-08-30 | 2015-08-26 | 株式会社東芝 | 用紙後処理装置 |
US9422127B2 (en) * | 2014-04-07 | 2016-08-23 | Xerox Corporation | Finisher registration system using omnidirectional scuffer wheels |
CN104176552B (zh) * | 2014-08-13 | 2016-08-24 | 瑞安市万德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数纸机 |
US9238560B1 (en) * | 2014-09-19 | 2016-01-19 | Fuji Xerox Co., Ltd. | Conveyance device,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9565325B1 (en) | 2015-07-24 | 2017-02-0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834875B2 (ja) * | 2017-09-20 | 2021-02-2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WO2020091760A1 (en) * | 2018-10-31 | 2020-05-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dia compiling paddle |
CN111532033B (zh) * | 2020-05-28 | 2022-07-26 | 山西宇轩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链式票据打印辅助装置的自助服务终端 |
CN111669473A (zh) * | 2020-06-12 | 2020-09-15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国际贸易数据管理平台和步骤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8154B1 (en) * | 1997-05-26 | 2001-01-02 | Nisca Corporation Yamanashi-Ken | Sheet handling device for continually fed sheets which are aligned and moved from first to second storage locations |
US6273418B1 (en) * | 1997-12-26 | 2001-08-14 | Fuji Xerox Co., Ltd. | Sheet registration device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EP1151949A1 (en) * | 1998-11-20 | 2001-11-07 | Omron Corporation | Binding device |
US6561503B1 (en) * | 1999-06-29 | 2003-05-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with stack alignment |
US6601846B2 (en) * | 2001-02-19 | 2003-08-05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discharge apparatus,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86978B1 (en) * | 1989-03-06 | 1994-06-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744315B2 (ja) * | 1990-02-06 | 1998-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660939B2 (ja) * | 1990-10-11 | 1997-10-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805390B2 (ja) * | 1990-10-12 | 1998-09-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750009B2 (ja) * | 1991-02-12 | 1998-05-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321486A (en) * | 1991-11-15 | 1994-06-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based on detected and designated recording medium size |
JP3294315B2 (ja) * | 1992-04-13 | 2002-06-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335904A (en) * | 1992-04-20 | 1994-08-09 | Fuji Xerox Co., Ltd. | Sheet transport roller device |
US5273274A (en) * | 1992-09-04 | 1993-12-28 | Xerox Corporation | Sheet feeding system with lateral registration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sheets |
JP2966271B2 (ja) * | 1993-12-30 | 1999-10-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自動給紙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
JP3316654B2 (ja) * | 1994-02-14 | 2002-08-19 | コニ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
US5951000A (en) * | 1994-03-18 | 1999-09-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
JP3372637B2 (ja) | 1994-03-18 | 2003-02-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材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9088A (ja) | 1994-06-17 | 1996-01-12 | Toshiba Corp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JP3610527B2 (ja) * | 1994-12-14 | 2005-01-1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
US6473196B2 (en) * | 1996-09-19 | 2002-10-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3186618B2 (ja) * | 1996-12-12 | 2001-07-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用紙整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6357736B1 (en) * | 1997-05-26 | 2002-03-19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post-handling device |
JP4105798B2 (ja) | 1998-05-13 | 2008-06-25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427997B1 (en) * | 1999-06-15 | 2002-08-06 | Konica Corporation | Sheet stacker with aligning/conveying roller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2002020023A (ja) * | 2000-07-04 | 2002-01-23 | Omron Corp |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037512A (ja) | 2000-07-21 | 2002-02-06 | Canon Aptex Inc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74734A (ja) | 2001-03-13 | 2002-09-25 | Canon Inc | シート腰付け解除搬送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84425A (ja) | 2001-03-26 | 2002-10-03 | Nisca Corp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3740400B2 (ja) | 2001-09-14 | 2006-02-01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材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137472A (ja) | 2001-10-31 | 2003-05-14 | Omron Corp |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595803B2 (ja) * | 2002-05-20 | 2004-12-02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69250A (ja) * | 2003-03-07 | 2004-09-30 | Canon Finetech Inc | シート排出装置と該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298360B2 (ja) * | 2003-03-07 | 2009-07-15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6799759B1 (en) * | 2003-03-27 | 2004-10-05 | Xerox Corporation | Booklet maker with contact member |
US6819906B1 (en) * | 2003-08-29 | 2004-11-16 | Xerox Corporation | Printer output sets compiler to stacker system |
US7392983B2 (en) * | 2003-09-18 | 2008-07-01 | Canon Finetech Inc. | Sheet post-process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5306505A (ja) * | 2004-04-16 | 2005-11-04 | Canon Finetech Inc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7300046B2 (en) * | 2004-04-16 | 2007-11-27 | Canon Finetech Inc.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2004
- 2004-09-17 CN CNB2004100787263A patent/CN10045614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2-27 US US12/038,222 patent/US756605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9
- 2009-06-24 US US12/490,516 patent/US787106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8154B1 (en) * | 1997-05-26 | 2001-01-02 | Nisca Corporation Yamanashi-Ken | Sheet handling device for continually fed sheets which are aligned and moved from first to second storage locations |
US6273418B1 (en) * | 1997-12-26 | 2001-08-14 | Fuji Xerox Co., Ltd. | Sheet registration device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EP1151949A1 (en) * | 1998-11-20 | 2001-11-07 | Omron Corporation | Binding device |
US6561503B1 (en) * | 1999-06-29 | 2003-05-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with stack alignment |
US6601846B2 (en) * | 2001-02-19 | 2003-08-05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discharge apparatus,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150213A1 (en) | 2008-06-26 |
US7871066B2 (en) | 2011-01-18 |
US7566051B2 (en) | 2009-07-28 |
CN1601392A (zh) | 2005-03-30 |
US20090256302A1 (en) | 2009-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56145C (zh) |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7300046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US7182333B2 (en) | Sheet-like medium alignment apparatus | |
US7992856B2 (en) | Gripper discharge for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7946569B2 (en) | Sheet aligning device,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162306B2 (en) | Sheet align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6199853B1 (en) | Document handler with a staple mode and a moveable stopper | |
US7392983B2 (en) | Sheet post-process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052324B2 (ja) |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6895212B2 (en) | Paper post-processing method, paper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5826158A (en) | Finisher and method of stapling by using the same | |
CN100534882C (zh) | 纸张处理装置和设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 | |
CN105197661A (zh) | 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
CN105016119B (zh) | 片材收纳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
JP2000211805A (ja) |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06193283A (ja)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 |
JP4471720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083227B2 (en) | Sheet alignment apparatus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H102978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857008B2 (ja) | 用紙積載装置 | |
JP2024104212A (ja) | 媒体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H03111373A (ja) | ソータ | |
JP2001335217A (ja) | 用紙処理装置 | |
JP2001048404A (ja) | シート収容装置 | |
JP2004043174A (ja) |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