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8204C -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8204C
CN100368204C CNB2005100902124A CN200510090212A CN100368204C CN 100368204 C CN100368204 C CN 100368204C CN B2005100902124 A CNB2005100902124 A CN B2005100902124A CN 200510090212 A CN200510090212 A CN 200510090212A CN 100368204 C CN100368204 C CN 1003682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lle
layout
band
mint
charac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02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3490A (zh
Inventor
高田诚
田中静治
日根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King Ji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King Ji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King Ji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33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3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82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82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in Braille or with keyboar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by blind or disabled per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6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e.g. using a thermal transfer head and an inkjet print head

Landscapes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期望布局的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从关于布局设定的多个选项中选择设定相对于同一处理薄片的墨字打印及点字刻印的布局时,将所述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

Description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共同的处理薄片上进行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的处理薄片(点字标签)是:将视力障碍者可识别的点字与视力无障碍的视力正常人可识别的墨字(相对于点字来说,指一般的打印字符)相对于同一处理薄片(带)并列配置(或重叠配置),从而使视力障碍者与视力正常人两者均能识别(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0-275206号公报)。并且,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同时进行、且可制成墨字点字并列的处理薄片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也已经得到公开(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88358号公报)。
另外,在这种装置中,可以与一般的字处理器等同样地仅对墨字进行字符大小、字体、修饰、格式等各种设定,并且也可仅对点字进行各种设定,其操作涉及到很多种。尤其是墨字与点字相对于同一处理薄片的布局(layout)关系(尤其是相对位置关系),因为在现有的仅有墨字的情况下并不存在这种关系,所以即使准备很多种关于布局的各种设定的选项,但仅以该选项的表现形式(文字说明),也难以掌握选择各选项后获得的影像,相应地必须从由于插图而导致内容量庞大的使用说明书中参照必要部分,由此操作将会变得繁琐且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期望布局的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为:在从关于布局设定的多个选项中选择设定相对于同一处理薄片的墨字打印及点字刻印的布局时,将所述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
而且,本发明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是在同一处理薄片上打印墨字与刻印点字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布局选项存储单元,存储关于所述墨字与所述点字在所述处理薄片上的布局设定的多个选项;样本图像存储单元,存储所述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以及显示单元,在从所述多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从而设定布局时,将所述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
在该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中,因为在从关于布局设定的多个选项中选择设定墨字与点字相对于同一处理薄片的布局时,将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所以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操作以确定布局,从而实现期望布局的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
在上述字符信息处理方法中,所述多个选项优选包括将所述墨字与所述点字并行配置的点字墨字并行记录、与至少部分重叠配置的点字墨字重叠记录。
在该字符信息处理方法中,因为多个选项包括将墨字与点字并行配置在处理薄片上的点字墨字并行记录、与至少部分重叠配置的点字墨字重叠记录,所以只要选择设定其中任意一个就可设定墨字与点字是并行记录还是重叠记录,并且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以在看到样本图像加以确认后,简单地设定期望的一方。另外,此时的点字墨字并行记录不仅包括将墨字与点字上下排列(后述)的情况,也包括在前后或倾斜方向上排列的情况。
在上述字符信息处理方法中,所述“点字墨字并行记录”优选包括所述点字相对于所述墨字配置于上侧的上点字、与配置于下侧的下点字。
在该字符信息处理方法中,因为点字墨字并行记录包括点字相对于处理薄片上的墨字配置于上侧的上点字、与配置于下侧的下点字,所以利用样本图像加以确认后,只要选择设定其中任意一个,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以简单地设定点字相对于墨字配置于上侧还是下侧。
在上述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中,在选择设定了所述布局后,优选代替所述样本图像而显示基于已设定的布局信息的预览图像。
在上述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中,在选择设定了所述布局后,所述显示单元优选代替所述样本图像而显示基于已设定的布局信息的预览图像。
在该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中,因为在选择设定了所述布局后,显示基于已设定的布局信息的预览图像,所以不但可通过样本图像进行设定前的确认,而且可通过预览图像进行设定后的确认。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其特征为:可执行以上所述的任一字符信息处理方法,或使所述字符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功能。另外,本发明的存储介质其特征为:存储有上述程序,且可利用可处理程序的装置读取所述程序。
因为该程序可执行以上所述的任一字符信息处理方法或使字符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功能,所以,通过可处理程序的装置进行处理,或通过可处理程序的装置读取并执行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由此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操作以确定布局,从而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标签制作装置处于开盖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图4A及图4B分别是六点点字的说明图及刻印凸部的剖面图;
图5A及图5B分别是刻印组件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6是说明点字刻印部的带输送的说明图;
图7是标签制作装置的全部处理的流程图;
图8A~图8C分别是对图7的处理模式的补充说明图;
图9A~图9C分别是对图7的带宽差异的补充说明图;
图10A及图10B分别是布局设定时的操作及处理的说明图;
图11A及图11B分别是表示与图10A及图10B中的选择画面的例子相对应的样本图像的显示例子的说明图;
图12A及图12B分别是与图10A及图10B中的其他选择画面相对应的、与图11A及图11B相同的说明图;
图13A及图13B分别是表示与图11A及图11B相同的选择画面所对应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4A及图14B分别是表示与图12A及图12B相同的选择画面所对应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5A及图15B分别是表示布局设定后的预览图像的显示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字符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标签制作装置1由具有把手部13的装置壳体2形成外部轮廓,装置壳体2一体形成有前部壳体2a与后部壳体2b。前部壳体2a包括墨字打印部120,对从带盒C中陆续放出的带(处理薄片或处理薄料)T进行墨字打印。另外,后部壳体2b包括点字刻印部150,其对用户手动插入的、墨字打印结束后的带T进行点字刻印。
在前部壳体2a的前部上表面上配置有包括各种输入键的键盘3,同时在后部上表面上安装有开闭盖21,开闭盖21配设有长方形的显示器4。并且,在开闭盖21的内侧左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装带盒C的带盒安装部6(墨字打印部120),在通过按下盖体开放按钮14打开开闭盖21的状态下,带盒C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带盒安装部6内。另外,开闭盖21还形成有窥视窗21a,用于在开闭盖21关闭的状态下确认带盒C是否安装。
在前部壳体2a的右部侧面上形成有用于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口11、及用于与个人计算机等图中未示的外部装置连接的连接口(接口)12,通过连接这些,可以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字符信息进行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另外,在前部壳体2a的左部侧面上形成有连通带盒安装部6与外部的打印带排出口22,与该打印带排出口22相对地设有用于切断从墨字打印部120送出的带T的切断部140。并且,通过切断部140切断带T的后端部,从而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已完成墨字打印的带T。
另外,如图3所示,标签制作装置1从控制系统来看,基本包括:操作部110,具有键盘3及显示器4,构成人机接口,用于输入字符信息与显示各种信息等;墨字打印部120,具有带盒C、打印头7及打印输送电机121,在输送带T及墨带R的同时,在带T上进行墨字打印;切断部140,具有带剪切器142及驱动该带剪切器142的剪切器电机141,用于切断打印结束的带T。
另外,标签制作装置1还包括点字刻印部150及进行各种检测的检测部170。该点字刻印部150包括螺线管47、刻印针41及刻印输送电机151,在输送带T的同时,在带T上进行点字刻印。该检测部170包括:带识别传感器171,用于检测带T(带盒C)的种类;前端检测传感器91,在点字刻印部150中检测带T的前端;前后识别传感器92,同样在点字刻印部150中检测带T上所打印的前后识别信息D;打印部转速传感器172,用于检测打印输送电机121的转速;以及刻印部转速传感器173,用于检测刻印输送电机151的转速。
另外,标签制作装置1还包括:用于驱动各个部分的驱动部180,其具有显示器驱动器181、打印头驱动器182、打印输送电机驱动器183、剪切器电机驱动器184、刻印驱动器185及刻印输送电机驱动器186;以及控制部200,其与各部分连接,用于控制整个标签制作装置1。
控制部200包括CPU(中央处理器)210、ROM(只读存储器)220、RAM(随机存储器)230及输入输出控制装置(以下称为“IOC:Input Output Controller”)250,并通过内部总线260相互连接。ROM220包括:控制程序模块221,其存储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用于通过CPU 210来控制墨字打印处理与点字刻印处理等各种处理;控制数据模块222,其除存储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的字符字体数据、用于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字体数据外,还存储用于墨字打印前后识别信息D的数据、用于点字数据的刻印控制的控制数据等。另外,字符字体数据也可以不存储在ROM 220内,而另外设置CG-ROM。
RAM 230除包括作为标志等使用的各种工作范围模块231外,还包括:墨字打印数据模块232,存储已生成的墨字打印数据;点字刻印数据模块233,存储已生成的点字刻印数据;显示数据模块234,存储用于在显示器4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布局模块235,存储已设定的墨字打印区域(打印配置部)Ep与点字刻印区域(刻印配置部)Eb之间的布局(layout,版面设置);翻转点字数据模块236,存储根据设定的布局将点字数据旋转180℃的状态下进行刻印时所使用的翻转点字数据B′(参照图9A及图9B)。该RAM 230作为控制处理用的作业领域而使用。另外,该RAM 230经常进行备份,以便即使断电时也能保存已经存储的数据。
IOC 250中具有逻辑电路,该逻辑电路用于补充CPU 210的功能,同时处理与各种周边电路的接口信号,该逻辑电路由门阵列、特制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构成。由此,IOC 250将来自键盘3的输入数据、控制数据或检测部170的各种传感器值,以原样或加工后输出给内部总线260,同时,IOC 250还与CPU 210联动,将从CPU 210输出给内部总线260的数据、控制信号以原样或加工后输出给驱动部180。
并且,通过以上构成,CPU 210根据ROM 220内的控制程序,通过IOC 250从标签制作装置1内的各部分输入各种信号、数据,同时根据输入的各种信号、数据处理RAM 230内的各种数据,通过IOC 250向标签制作装置1内的各部分输出各种信号、数据,由此进行墨字打印处理、点字刻印处理的控制等。
例如:在从键盘3输入字符信息后,CPU 210根据这些字符信息生成墨字打印数据P及点字刻印数据B,并根据需要调整两数据间的长度等,准备翻转点字数据B′(参照图9A及图9B)。并且,将调整前或调整后的墨字打印数据(包括多余空白数据)P存储到墨字打印数据模块232中,同时,同样地将调整前或调整后的点字刻印数据(包括多余空白数据)B存储到点字刻印数据模块233中,将翻转点字数据B′存储到翻转点字数据模块236中。
另外,当从键盘3获取墨字打印及点字刻印的指示时,开始驱动打印输送电机121,根据打印部转速传感器172的检测结果驱动打印头7,由此进行基于墨字打印数据P的墨字打印,同时还根据预先存储在控制数据模块222中的数据,对插入的带T进行前后识别信息D的打印。然后,根据墨字打印数据进行(必要时为调整后的)规定长度的带输送,再通过带剪切器142切断带后端部,同时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带T。
另外,参照图1至图3,接着(在没有复位操作或电源关闭操作的状态下),通过用户手动操作,将切断为短长方形的带T插入到刻印带插入口31中,并驱动刻印组件80及带输送机构60,由此根据点字刻印数据B或翻转点字数据B′进行点字刻印。并且,刻印结束后,继续驱动刻印输送电机151,根据点字刻印数据B等进行调整后的规定长度的带输送,同时从刻印带排出口32排出带T。另外,刻印组件80的刻印开始也可以不通过前端检测传感器91对带前端的检测来触发,而是通过用户按下键盘3上的刻印开始键来手动启动。
在此,参照图4A及图4B,对带T上形成的点字B(六点点字B)进行说明。
如图4A及图4B所示,根据点字器、点字打字机等中惯用的一个字符(一组)、字符间(组间)的规格(以下称为“民间规格”),六点点字B以纵向三个×横向两个的六个点(刻印点:称为所谓的“一点”~“六点”的六个点)构成一组201,并通过六个点中的刻印点及非刻印点的组合,用该一组201来表现一个字符或浊音点等属性,例如:图4A中示出的点字(点字数据)B是通过将一点、二点、五点、六点作为刻印点,将三点、四点作为非刻印点来表现字符信息“し”的。
另外,点字B除可表示这种假名文字、数字等的六点点字B外,还可使用表示汉字的八点点字(一组以纵向四个×横向两个的点构成的点字)。在此,以形成六点点字B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形成八点点字的标签制作装置。
六点点字B的一组201以纵向三个×横向两个的配置形式,分割为六个刻印点201a~201f,纵向间距约为2.4mm,组内的横向间距约为2.1mm,组间的间距约为3.3mm。在图4A中,在六个刻印点201a~201f中,有选择地刻印可以表现“し”的四个刻印点201a、201b、201e、201f,由此在带T上形成四个刻印凸部202a、202b、202e、202f,这四个刻印凸部202a、202b、202e、202f的剖面形状可以为倒圆角的圆筒形、半球形、圆锥形、四角锥形等(参照图4B)。另外,根据一组201的大小(带宽方向的长度)进行换算,得出刻印六点点字B所必需的最低限带宽为12mm(带T3)。
另外,实施例中的标签制作装置1预先准备有两种可相互替换的刻印组件80,一种用于形成直径约为1.4mm的小型的小刻印凸部203,另一种用于形成直径约为1.8mm的大型的大刻印凸部204。大小两种刻印凸部203、204可根据其用途区别使用,例如:小刻印凸部203面向习惯了阅读点字B的使用者(先天盲人),大刻印凸部204面向初学者(中途失明者)。
参照图1至图3,详述如下。在键盘3上排列有字符键组3a及用于指定各种动作模式等的功能键组3b。字符键组3a输入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点字刻印的字符信息,并形成基于JIS(日本工业标准)排列的全键构成。另外,功能键组3b包括:打印/执行键(打印键),用于执行墨字打印、点字刻印;输送开始键,其指示点字刻印部150的带T的输送开始;刻印开始键,其通过手动启动点字刻印;模式键,其选择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点字刻印的处理模式;布局键,其设定墨字打印区域(打印配置部)Ep与点字刻印区域(刻印配置部)Eb之间的配置;以及滚动键,用于在打印等执行之前滚动显示其配置结果。另外,除这些外,功能键组3b与一般字处理器等一样,还包括用于取消处理等的取消键、用于移动光标的光标键以及确认(回车)键等,该确认键用于各种选择画面中的选项的确定、及文本输入时的换行。
通过模式键可选择下述处理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进行墨字打印及点字刻印的第一处理模式(参照图8A);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只进行墨字打印的第二处理模式(参照图8B);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只进行点字刻印的第三处理模式(参照图8C)。
显示器4可在横向(X方向)约12cm×纵向(Y方向)约5cm的长方形形状内侧显示192点×80点的显示图像,在用户从键盘3输入字符信息后,制作、编辑墨字打印数据、点字刻印数据时使用。另外,还显示各种错误、消息(指示内容),以通知用户。
在墨字打印部120中,带盒安装部6包括:打印头组件20,其在打印头罩20a内设有由热敏头构成的打印头7;压纸滚筒驱动轴25,其与打印头7相对;卷取驱动轴23,用于卷取墨带R;以及带盘17的定位突起24。另外,在带盒安装部6的下方侧还内置有用于旋转压纸滚筒驱动轴25及卷取驱动轴23的打印输送电机121。
带盒C在带盒壳体51内部收容有带盘17与墨带盘19。带T与墨带R宽度相同。并且,还形成有用于套在打印头罩20a外面的通孔55,对应于带T与墨带R相重叠的部分配置有与压纸滚筒驱动轴25配合、并通过其驱动而旋转的压纸滚筒53。另外,从墨带盘19中陆续放出的墨带R环绕着通过打印头罩20a,卷取到靠近墨带盘19配置的墨带卷取筒54上。
当在带盒安装部6内安装带盒C时,分别将打印头罩20a插入通孔55,将定位突起24插入带盘17的中心孔,将压纸滚筒驱动轴25插入压纸滚筒53,将卷取驱动轴23插入墨带卷取筒54的中心孔,从而打印头7夹持着带T及墨带R抵接于压纸滚筒53,由此可进行墨字打印。然后,墨字打印结束的带T输送到打印带排出口22。
图中虽没有特别示出带T,但是,带T由在背面上设有粘结剂层的基材薄片(信息形成层)与通过该粘结剂层粘贴于基材薄片上的剥离纸(剥离纸层)构成。基材薄片从表面侧开始由显像层、基材层及由粘结剂构成的粘结剂层层压形成,其中,显像层提高了从墨带热敏转印的油墨的定影性,基材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薄膜形成,并构成基材薄片的主体。
另外,带T预先准备有带种类(带宽、带颜色、墨字的油墨颜色、带材质等)不同的多种,在带盒壳体51的内表面设有标志这些种类的多个孔(省略图示)。另外,在带盒安装部6内对应于这些孔设有多个检测这些种类的带识别传感器(微型开关)171,通过检测该带识别传感器171的状态,可判断出带种类。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带宽为24mm(带T1)、带宽为18mm(带T2)、带宽为12mm(带T3)三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6)。
另一方面,在后部壳体2b内部组装有用于进行点字刻印的组装件(点字刻印部150),其上表面呈十字形敞开,使点字刻印部150(具体地说为带行走路径70、刻印组件80及带输送机构60)露出。另外,在该凹陷的开口部30的右部形成有用户可手动插入带T的刻印带插入口31,在左部形成有可排出点字刻印结束的带T的刻印带排出口32。
点字刻印部150包括:刻印组件80,其通过三个刻印针41(参照图5B)进行点字刻印;带输送机构60,其将插入刻印带插入口31的带T向刻印带排出口32输送;以及输送带T的带行走路径70。该点字刻印部150相对通过带输送机构60的驱动而沿着带行走路径70输送的带T,通过刻印组件80选择性地驱动三个刻印针41,由此形成点字B。
其次,如图5B所示,刻印组件80包括:刻印部件(刻印头)81,配置在带T的背面侧,同时组装有上述三个刻印针41;以及刻印支撑部件82,在夹持带T、与刻印部件81相对的位置上接受刻印针41。该刻印组件80固定配置在带行走路径70的宽度方向的图示下端部。
刻印部件81包括沿带宽方向(图5A的上下方向)、以2.4mm的间隔排列的三个刻印针41,这三个刻印针41对应于六个刻印点中的纵向三个刻印点201a~201c(或者201d~201f),同时通过以螺线管47作为驱动源的导引直线运动的导引部件45,相对于带T保持垂直。刻印针41的头部41a可使刻印的刻印凸部202的剖面形状形成倒圆角的圆筒形、半球形、圆锥形、四角锥形等(参照图4B)。
在此,利用螺线管47使插棒式铁心48进行直线运动,从而臂部件46以支持部件49为支点进行旋转,由此刻印针41相对于带T在垂直方向上作直线运动。并且,分别与三个臂部件46连接的三个螺线管47分别配置在三角形的角部的位置。另一方面,刻印支撑部件82在与三个刻印针41相对的面42a上,对应于三个刻印针41形成三个刻印接受凹部43。并利用该刻印针41与刻印支撑部件82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202。
另外,如图6所示,点字刻印部150还包括:导引部件71、72,导引带T的输送;透射型前端检测传感器91,检测带T的前端;反射型前后识别传感器92(检测传感器),检测用于识别带T的前后的前后识别信息D。作为前后识别信息D,如图所示,在带T的前端部且靠近图示下端部附近打印点“●”,由此,可指示带的插入方向(前侧)。
在刻印带插入口31中,从宽度较大的带开始依次可以插入带T1、T2、T3(带宽分别为24、18、12mm),最大带宽的带T1由上下导引部件71、72导引,其他的带T2、T3只由下导引部件71导引,由用户手动将其前端插入到带输送机构60(输送辊61)(直到能插入的位置)。并且,通过按下键盘3上的带输送开始键,带输送机构60开始进行带输送。
其次,参照图7、图8A至图8C、图9A及图9B,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全部处理加以说明。如图7所示,通过按下电源键(打开电源)开始进行处理,首先,为返回上回电源关闭时的状态,进行恢复隐藏的各控制标志等的初始设定(S10),由带识别传感器171(参照图3)检测带种类(S11),接着,通过用户从键盘3(或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输入数据,从而输入字符信息,同时编辑画面等显示出各种信息(S12)。
在此,通过来自键盘3的模式选择指示(模式键输入)(或通过来自外部装置的指示输入),进入模式选择插入(INTM),于是处理模式选择的处理起动,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墨字点字并行)、第二处理模式(只墨字)及第三处理模式(只点字)中的任意一种(S13)。
另外,通过布局设定指示(布局键输入)(或通过来自外部装置的指示输入),进入布局设定插入(INTL),于是布局设定的处理起动(S30),再通过打印/执行指示(打印键输入)(或通过来自外部装置的指示输入),进入打印插入(INTG),于是执行前设定的处理起动(S14)。
在此,在执行前设定中(S14),还进行实际进行墨字打印、点字刻印时所必需的版面配置等的设定、各设定的最终确认等。另外,在没有模式选择插入、布局设定插入而直接进入打印插入时(INTG),作为默认值选择上回设定的模式(在初始设定中,为第一处理模式,点字下段,墨字点字并行)。并且,在执行前设定(S14)结束后,开始进行实际的墨字打印、点字刻印的处理。
即,如图7及图8A所示,在第一处理模式的情况下(S13:(a)),由墨字打印部120进行墨字P的打印(墨字打印)(S15),然后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带T(S16),接着,在显示器4上显示向刻印带插入口31插入的带插入指示(S17)。另外,该指示也可由指示器、LED(发光二级管)进行显示。
按照带插入指示,用户将带T插入(手动插入)刻印带插入口31,于是由点字刻印部150进行点字B的刻印(点字刻印)(S18),然后,从刻印带排出口32排出刻印结束的带T(S19),结束处理(S27)。此时,在点字刻印部150中,还进行前后识别信息D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已设定布局中的点字刻印方向,在带插入方向错误时,不进行点字刻印。
另外,在第二处理模式的情况下(S13:(b)),先由墨字打印部120进行墨字打印(S20),接着,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带T(S21),结束处理(S27)。即,如图8B所示,在第二处理模式中,通过从安装的带盒C中陆续放出的带T向墨字打印部120输送,由此打印墨字P。另外,当选择第二处理模式时,也可以不打印前后识别信息D。
另外,在第三处理模式的情况下(S13:(c)),在显示器4上显示向刻印带插入口31插入的带插入指示(S24),通过用户插入带进行点字刻印(S25),然后,从刻印带排出口32排出刻印结束的带T(S26),结束处理(S27)。即,如图8C所示,在第三处理模式中,短长方形的带(切断为任意长度的带)T通过手动插入送到点字刻印部150,由此刻印点字B。另外,此时也与第一处理模式的情况相同,在点字刻印部150中,相对于前后识别信息D的检测结果及已设定布局中的点字刻印方向,在带插入方向错误时,不进行点字刻印。
另外,在第三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前后识别信息D的检测,也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前后识别信息D的检测。另外,为得到用于手动插入的短长方形的带T,在带插入指示(S24)之前,如图中虚线所示,取代第一处理模式中的墨字打印而进行空打印(什么也不打印,只有带输送)(S22),接着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带T(S23),由此,可以将排出的(经过带剪切的)带T作为手动插入用的短长方形的带T来利用。另外,也可以在点字刻印部150的上游侧安装带盒C,在从带盒C中陆续放出的长带上进行点字刻印。另外,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也可以不根据相同的字符信息,而是根据不同的字符信息来执行。
其次,在布局设定(S30)中,根据带宽检测结果(S11)及处理模式选择结果(S13),主要设定带T上的墨字打印区域(打印配置部)Ep、点字刻印区域(刻印配置部)Eb之间的相对位置(参照图9A等)及各配置部的长度(打印配置部长度PL、刻印配置部长度BL、共同配置部长度CL(即PL与BL中的较长的一方)等),此外,与一般的带打印装置、字处理器等相同,还进行墨字打印的字符大小等设定(参照图10B的S35等)。
另外,如图9A~图9C所示,尤其是在第一处理模式(墨字点字并行)的情况下,当带宽的检测结果为24mm(带T1)时(参照图9A),可以选择打印配置部Ep在上段、刻印配置部Eb在下段(a-1:以下称为“点字下段”或“下点字”),或打印配置部Ep在下段、刻印配置部Eb在上段(a-2:以下称为“点字上段”或“上点字”)中的任意一种布局。另外,带T的上下是指将前后识别信息D作为带插入方向(向左)、并以信息形成面作为正面时的上下。
另外,在带宽为18mm(带T2)的情况下(参照图9B),可以选择点字下段(b-1)、点字上段(b-2)中的任意一种,但是,此时要配合带宽缩短打印配置部Ep在带宽方向上的长度。另外,在该带T1或带T2的情况下,除并行配置墨字与点字的布局(以下称为“墨点并行”或“点字墨字并行记录”或仅称为“并行记录”)外,还可选择设定墨字与点字重叠的布局(以下称为“墨点重叠”或“点字墨字重叠记录”或仅称为“重叠记录”)。
另外,在带宽为12mm(带T3)的情况下(参照图9C),因为该带宽是仅能刻印一组201点字大小(带宽方向长度)的最短宽度(参照图4A),所以不涉及点字上段(上点字)/下段(下点字)的选择及墨字点字并行(并行记录)/重叠(重叠记录)的选择、设定(参照图10A及图10B),而只能是打印配置部Ep与刻印配置部Eb相重叠的布局。
其次,具体说明标签制作时根据用户从键盘3的输入在显示器4上进行的典型操作,尤其是所述布局设定(S30)的操作。
首先,在标签制作装置1中,除在显示器4内显示文本编辑画面等通常的显示画面(以下称为“通常显示画面”)外,还可显示用于影像(image)显示的影像显示画面(以下称为“监控画面”)(参照图11A、图11B~图14A及图14B)。因此,在以下的各种选择画面中,将样本(sample)图像显示(以样本形式显示)在显示器4内的监控画面上,该样本图像表示将在这个时间选择(光标指定)的选项作为设定内容确定时的、墨字打印及点字刻印的影像(图像)。
首先,例如图10A所示,在输入了到光标K为止的第一行字母(字符)串“ABC”的文本编辑画面显示的状态(画面D10:以下将显示器4的通常显示画面的状态作为画面Dxx,仅用Dxx进行说明及图示。)下,当用户按下布局键(图7的布局设定插入(INTL))时,切换到布局设定画面(D11),以便进行布局设定处理(S30)。
在此,首先,为了选择墨字、点字的并行记录/重叠记录(S31),作为初始设定画面,切换到并行记录/重叠记录选择画面(D11)。在此,可通过光标操作来选择、指定选项中的、将墨字与点字并行配置的“并行记录”、及将墨字与点字重叠的“重叠记录”中的任意一个(画面切换后,立即将上回指定的选项作为默认值,由光标指定并显示:初始设定为“并行记录”)。另外,在下面的各种选择画面中,基本上在画面切换后立即将上回指定的选项作为默认值,同时由光标指定并显示,因此省略其说明,仅附记适当的初始设定。
在此,如图11A所示,在光标指定上述“并行记录”的状态(以下仅称为“指定状态”)下(D11),与该通常显示画面(D11)并列,在监控画面M11(画面M11:以下将监控画面的状态作为画面Mxx,仅用Mxx进行说明及图示。)上显示相应的预先设定的表示“并行记录”的影像的样本图像。另外,如图11B所示,在利用光标操作从该状态(D11)转移到“重叠记录”的指定状态(D12)时,显示相应的预先设定的表示“重叠记录”图像的样本图像(M12)。
其次,在图10A中,从上述状态(D11)中,由光标指定(选择)了“并行记录”并按回车键加以确定(以下仅称为“选择确定”)后,墨字、点字的配置方法设定为“并行记录”(墨点并行),其次,如图10A、图10B、图12A及图12B所示,为选择点字刻印位置(S33),切换到点字刻印位置(上下位置)的设定画面(D13)。
在此,可分别参照样本图像确认选项中的将点字配置于下段(相对于墨字的下侧)的“下点字”(点字下段:参照图12A、图9A的(a-1)、图9B的(b-1))、及将点字配置于上段(相对于墨字的上侧)的“上点字”(点字上段:参照图12B、图9A的(a-2)、图9B的(b-2))中的任意一个(M13、M14),同时可通过光标操作来选择、指定(初始设定为“下点字”(点字下段))。
其次,在图10A中,从上述状态(D13)选择确定了“下点字”后,墨字、点字的配置方法设定为“下点字”(点字下段),其次,为进行其他配置相关的各种指定(S35),切换至各种选择、设定画面(D15s),结束后,返回文本编辑画面(字符信息输入状态)(D16:与D10相同,即图7中的S12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中,因为在从多个选项中选择设定墨字与点字相对于带T(同一处理薄片)的布局设定信息时,将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显示在监控画面(显示画面)上,所以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操作以确定布局,从而实现期望布局的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的监控画面的点字中,仅以“●”来表示刻印点,而并没有显示非刻印点(未刻印的点)(参照图11A、图12B的M11~M14),但也可将非刻印点用小四方形或“-”等表示,从而易于掌握整体(参照图13A~图14B的M11s~M14s)。
另外,上面仅对布局设定时的样本图像的显示进行了说明,但在布局设定后(图10A的D16状态),也可显示基于已设定的布局设定信息的预览图像。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作为通常显示画面而返回的文本编辑画面(D16)中,在输入字母串“ABC”的状态下选择了“并行记录”与“下点字”,所以如果进行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的话,将在打印有墨字字母串“ABC”的下方侧刻印与“ABC”对应的点字。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布局设定后(D16),如图15A所示,进行在“ABC”字母串的下方配置其对应点字的预览显示(M16)。另外,例如在选择设定为“重叠记录”时,进行图15B所示的预览显示(M16s)。
即,因为在设定前显示与所选择的任意选项相对应的样本图像,而在设定后显示基于已设定的布局设定信息的预览图像,所以无论选择哪个选项,都可以通过其样本图像进行设定前的确认,同时在设定后利用基于实际输入的字符信息的预览图像进行布局的确认。
另外,在上面所述中,以带宽为24mm(带T1)的情况为例说明了样本图像与预览图像,但带宽为18mm(带T2)、带宽为12mm(带T3)的情况也同样适用。另外,在带宽为24mm(带T1)、带宽为18mm(带T2)时,也可将墨字(例如配合带宽)放大打印,并选择“重叠记录”,使点字局部重叠地配置在墨字打印的上方(上点字)或下方(下点字)。另外,墨字与点字的位置关系仅列举了上下关系,但也适用于墨字与点字排列成所谓的同一列的前后关系,另外,也可适用于存在上下关系或倾斜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形,例如由多行构成来排成不同行,或其中一方沿上下方向错开地部分重叠等。
另外,在以上所述实施例中采用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或各种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方法等)不只适用于所述标签制作装置1,也适用于通过可处理程序的各种装置进行处理的程序,还适用于用于存储这种程序的存储介质,例如:CD、MD、DVD等,通过存储该种程序,或从存储介质等中读取并予以执行,从而即使不将使用说明书等放在身边加以参照,也可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操作以确定布局,从而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墨字打印与点字刻印。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进行其他变更。
符号说明
1标签制作装置(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2装置壳体       3键盘
4显示器         7打印头
110操作部       120墨字打印部
140切断部       150点字刻印部
170检测部       180驱动部
200控制部
B点字           BL刻印配置部长度
C带盒           CL共同配置部长度
Dxx通常显示画面
Eb点字刻印区域(刻印配置部)
Ec共同处理区域(共同配置部)
Ep墨字打印区域(打印配置部)
Mxx监控画面     P墨字
PL打印配置部长度
T、T1、T2、T3带(处理薄片)

Claims (6)

1.一种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关于布局设定的多个选项中选择设定在共同的处理薄片上打印的墨字及刻印的点字的布局时,将所述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选项包括将所述墨字与所述点字并行配置的点字墨字并行记录、与至少部分重叠配置的点字墨字重叠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字墨字并行记录包括所述点字相对于所述墨字配置于上侧的上点字与配置于下侧的下点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设定了所述布局之后,代替所述样本图像而显示基于已设定的布局信息的预览图像。
5.一种字符信息处理装置,是在共同的处理薄片上打印墨字与刻印点字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局选项存储单元,存储关于所述墨字与所述点字在所述处理薄片上的布局设定的多个选项;
样本图像存储单元,存储所述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以及
显示单元,在从所述多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以设定布局时,将所述多个选项的样本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选择设定了所述布局之后,所述显示单元代替所述样本图像而显示基于已设定的布局信息的预览图像。
CNB2005100902124A 2004-08-11 2005-08-10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82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34409A JP2006053312A (ja) 2004-08-11 2004-08-11 文字情報処理方法、文字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4234409 2004-08-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3490A CN1733490A (zh) 2006-02-15
CN100368204C true CN100368204C (zh) 2008-02-13

Family

ID=35800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21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8204C (zh) 2004-08-11 2005-08-10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34647A1 (zh)
JP (1) JP2006053312A (zh)
KR (1) KR100709968B1 (zh)
CN (1) CN10036820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2248B2 (ja) * 2006-02-27 2012-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作成装置
JP5560810B2 (ja) * 2010-03-23 2014-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の段落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561524B2 (ja) * 2015-03-23 2019-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6418215B2 (ja) * 2016-09-21 2018-11-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立体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7198397B2 (ja) * 2018-07-27 2023-01-04 株式会社電通 文字出力装置
CN111845150A (zh) * 2020-07-14 2020-10-30 东华大学 触觉感知导览手册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9050Y (zh) * 1994-07-08 1995-05-31 夏荣强 一种便携式盲文打字机
JPH0981027A (ja) * 1995-09-16 1997-03-28 Tome Buraiyu:Kk 点字作成システム
JPH10235939A (ja) * 1997-02-28 1998-09-08 Ricoh Co Ltd 点字・点図混在文書作成装置
JPH10275206A (ja) * 1997-03-28 1998-10-13 Sato:Kk 点字用ラベル
JP2001088358A (ja) * 1999-09-20 2001-04-03 Muneya Inaba 表示テープ作成装置と表示テープ用テープ材
JP2001177883A (ja) * 1999-12-20 2001-06-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遠隔操作装置
CN1403298A (zh) * 2001-09-06 2003-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字符输入装置和配有其的带打印装置及字符输入方法
JP2003182158A (ja) * 2001-12-14 2003-07-03 Toshiba Tec Corp 印字装置
CN1453137A (zh) * 2002-04-22 2003-11-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机
CN1517223A (zh) * 2003-01-15 2004-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9357A (ja) * 1990-02-02 1991-10-11 Brother Ind Ltd 文書処理装置のレイアウト表示制御装置
JP3210102B2 (ja) * 1992-11-17 2001-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化文書ファイリング装置及びファイリング文書検索方法
JP3258486B2 (ja) * 1994-03-02 2002-02-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CA2120879A1 (en) * 1994-04-08 1995-10-09 Gaston Ouzilleau Computer aided tactile design
JPH08132684A (ja) * 1994-11-02 1996-05-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点字版下出力システム及び点字版下出力方法
JP3209750B2 (ja) * 1994-12-02 2001-09-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文字情報処理装置
US5627578A (en) * 1995-02-02 1997-05-06 Thermotek, Inc. Desk top printing of raised text, graphics, and braille
JPH08278727A (ja) * 1995-04-05 1996-10-22 Ricoh Co Ltd デジタル複合機
JPH0958114A (ja) * 1995-08-28 1997-03-04 Ricoh Co Ltd 点字・点画出力装置
JPH09168680A (ja) * 1995-12-20 1997-06-30 Brother Ind Ltd 縫製データ処理装置
US5967675A (en) * 1996-07-05 1999-10-19 Esselte N.V. Printing apparatus
JP3514056B2 (ja) * 1996-12-03 2004-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作成装置
JP2000333026A (ja) * 1999-05-17 2000-11-3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拡張ボックス、及び画像編集システム
JP2001014130A (ja) * 1999-06-28 2001-01-19 Canon Inc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1166683A (ja) * 1999-12-08 2001-06-22 Nec Software Niigata Ltd 自動点訳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点訳方法
JP4325075B2 (ja) * 2000-04-21 2009-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オブジェクト管理装置
JP4388711B2 (ja) * 2000-08-09 2009-1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JP4672856B2 (ja) * 2000-12-01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ルチ画面表示装置及びマルチ画面表示方法
JP4672909B2 (ja) * 2001-06-07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US7355741B2 (en) * 2001-12-11 2008-04-08 Oki Data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ondensed printing
US7307745B2 (en) * 2002-01-21 2007-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eb-based print server and client
JP4089615B2 (ja) * 2002-01-28 2008-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画像配信装置や画像印刷装置
JP2004021456A (ja) * 2002-06-14 2004-01-22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4077928A (ja) * 2002-08-20 2004-03-1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形成媒体
JP4292789B2 (ja) * 2002-11-20 2009-07-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ブラウザ機能拡張方法
JP4971594B2 (ja) * 2004-03-31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装置
US7620893B2 (en) * 2004-03-31 2009-11-17 Sap Ag Aiding a user in using a software appl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9050Y (zh) * 1994-07-08 1995-05-31 夏荣强 一种便携式盲文打字机
JPH0981027A (ja) * 1995-09-16 1997-03-28 Tome Buraiyu:Kk 点字作成システム
JPH10235939A (ja) * 1997-02-28 1998-09-08 Ricoh Co Ltd 点字・点図混在文書作成装置
JPH10275206A (ja) * 1997-03-28 1998-10-13 Sato:Kk 点字用ラベル
JP2001088358A (ja) * 1999-09-20 2001-04-03 Muneya Inaba 表示テープ作成装置と表示テープ用テープ材
JP2001177883A (ja) * 1999-12-20 2001-06-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遠隔操作装置
CN1403298A (zh) * 2001-09-06 2003-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字符输入装置和配有其的带打印装置及字符输入方法
JP2003182158A (ja) * 2001-12-14 2003-07-03 Toshiba Tec Corp 印字装置
CN1453137A (zh) * 2002-04-22 2003-11-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机
CN1517223A (zh) * 2003-01-15 2004-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09968B1 (ko) 2007-04-25
US20060034647A1 (en) 2006-02-16
CN1733490A (zh) 2006-02-15
JP2006053312A (ja) 2006-02-23
KR20060049295A (ko) 200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453C (zh) 点字信息处理装置、点字信息处理方法
CN100456280C (zh) 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
US7217050B2 (en) Tap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processing tape in tap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7556444B2 (en) Embossing control method, program, braille-embossing apparatus, and character-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0368204C (zh)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US7112000B2 (en) Controlling a tap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embossing on a tape to be processed a recognizable braille and for printing ink characters
CN100431844C (zh) 打印/刻印复合装置及其打印处理方法
CN100425452C (zh) 点字信息处理装置、点字信息处理方法
CN100400297C (zh)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KR100701529B1 (ko) 점자 정보 처리 장치, 점자 정보 처리 방법, 처리 시트,기억 매체
CN100354137C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JP3873991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20080292381A1 (en) Printer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inting program
JP5321898B2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ラベルの印刷方法、ラベルの印刷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US7594768B2 (en) Tap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ducting demonstration with tap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06051674A (ja) シート処理方法、シート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010035964A1 (en) Tape cartridge, tape printing metho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abel-producing method
CN100453328C (zh) 带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带处理装置
JP2006103137A (ja) 文字情報処理装置、文字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5329603A (ja) 印刷/打刻複合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打刻方法
JP2006069759A (ja) テープ処理方法、テープ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6044137A (ja) 打刻処理装置、打刻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6098874A (ja) 文字情報処理方法、文字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8059477A (ja) 印字ラベル及びラベル作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