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6280C - 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6280C
CN100456280C CNB2006100586386A CN200610058638A CN100456280C CN 100456280 C CN100456280 C CN 100456280C CN B2006100586386 A CNB2006100586386 A CN B2006100586386A CN 200610058638 A CN200610058638 A CN 200610058638A CN 100456280 C CN100456280 C CN 1004562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lle
mint
mark
information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58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8578A (zh
Inventor
田中静治
高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8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8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62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628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25Handling copy materials differing in width
    • B41J11/003Paper-size detection, i.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the length and/or width of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Detecting type of paper, e.g. by automatic reading of a code that is printed on a paper package or on a paper roll or by sensing the grade of translucency of the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666Cutting partly, e.g. cutting only the uppermost layer of a multiple-layer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3Cutting of t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in Braille or with keyboar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by blind or disabled per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embossing, e.g. for making matrices for stereotypes
    • B41J3/38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embossing, e.g. for making matrices for stereotypes of tapes, e.g. tape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50Mechanisms producing characters by printing and also producing a record by other means, e.g. printer combined with RFID wri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80Creating or modifying a manually drawn or painted image using a manual input device, e.g. mouse, light pen, direction keys on keyboar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盲文布局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信息读出步骤,从开列有多个用于进行盲文刻印的信息的列表文件中依次读出所述信息;转换步骤,将读出的所述信息转换为盲符;以及输入步骤,每当读出所述信息时,将所述盲符输入到配置在刻印盲文用的盲文介质的图像上的目标框中。

Description

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刻印有盲文(点字)的盲文介质的图像上配置盲文目标物来制作盲文布局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程序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有一种将视力残疾人可通过指尖触觉进行读解的盲文刻印在盲文介质上的盲文刻印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2158号公报
这种盲文刻印装置与个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画面和输入单元的外部装置连接使用,通常在外部装置中制作表现盲文的各刻印点的刻印/非刻印的盲符的目标物(盲文目标物),并将其配置在盲文介质的图像上,从而制作盲文布局。
但是,在现有装置中,当输入用于进行盲文刻印的盲文转译信息(braille transcription information)时,需要经过将该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盲符而制作盲文目标物、并将该盲文目标物配置在盲文介质的图像上的一系列工序,由此来制作盲文布局,故在预制作多个盲文产品(盲文标签等)时,不能预先集中地输入盲文转译信息、预先集中地制作盲符。因此,根据想要制作的盲文产品的数量,必须重复上述一系列工序,存在非常费事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迅速且容易地制作多个盲文产品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程序及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信息读出步骤,从开列有多个进行盲文刻印用的信息的列表文件中依次读出信息;转换步骤,将读出的信息转换为盲符;以及输入步骤,在每次读出信息时,将盲符输入到目标框中,该目标框配置在刻印盲文用的盲文介质的图像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盲文布局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局显示单元,对刻印盲文用的盲文介质的图像及配置在该盲文介质的图像上的目标框进行显示;列表显示单元,对开列有多个进行盲文刻印用的信息的列表进行显示;信息读出单元,从列表中依次读出信息;转换单元,将读出的信息转换为盲符;以及输入单元,在每次利用信息读出单元读出信息时,将转换后的盲符输入到目标框中。
采用这些构成的话,因为从列表文件(列表)中依次读出信息,将其转换为盲符后输入到配置在盲文介质的图像上的目标框中,故通过预先在列表文件中输入多个信息,从而可迅速且很容易地制作多个盲文产品。即,通过进行所谓的填充,即利用开列在列表文件中的信息,依次增加该信息,并输入到目标框内,从而可很容易地制作使盲符依次变化的盲文产品。另外,所谓“盲符”是指:表示构成盲文的多个刻印点刻印/非刻印的信息。
在上述盲文布局制作方法中,优选方式为:还执行根据输入到目标框中的盲符进行盲文刻印的刻印步骤;在信息读出步骤中,每当在刻印步骤中进行盲文刻印时,依次从列表文件中读出信息。
采用该构成的话,则每当进行盲文刻印时,依次从列表文件中读出信息,故不需要用户读出信息用的触发操作。即,仅以指示刻印的操作即可制作内容不同的多个盲文产品。
在上述盲文布局制作方法中,优选方式为:信息是作为文本数据输入的原文信息;在转换步骤中,根据盲文书写将从列表文件中读出的原文信息转换为盲文转译信息,再将该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盲符。
采用该构成的话,则预先向列表文件中输入作为文本数据的原文信息,从而根据盲文书写(根据盲文转换规则)转换为盲文转译信息(盲文文件),再将该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盲符,故即使是不懂盲文翻译知识的用户也可很容易地制作盲符。另外,即使对具有盲文翻译知识的用户来说,因为仅需将原文信息而不是盲文转译信息输入到列表文件中即可,故可节省盲文翻译的工序。
在上述盲文布局制作方法中,优选方式为:还执行对转换后的盲文转译信息进行编辑的编辑步骤;在转换步骤中,将编辑后的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盲符。
采用该构成的话,则在不能正确地进行从原文信息向盲文转译信息的转换时,还可进行修改。因此,可防止刻印错误的盲符。
在上述盲文布局制作方法中,优选还执行将目标框配置在任意位置上的配置步骤。
采用该构成的话,则可将输入了盲符的目标框配置在用户所期望的位置上。另外,根据刻印盲文用的刻印组件的配置和输送盲文介质用的输送辊的配置等,有时会在盲文介质上产生不能进行盲文刻印的不可刻印区域,但可在避开了这种不可刻印区域的适当位置上配置目标框。
在上述盲文布局制作系统中,优选还包括配置单元,该配置单元通过对列表内的信息进行拖曳并使其下落,从而将目标框配置在盲文介质的图像上。
采用该构成的话,则可在确认的情况下利用手动配置目标框。
本发明的程序特征在于,用于使计算机具有如上所述的盲文布局制作系统中的各装置的功能。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可由计算机进行读取,特征在于记录有如上所述的程序。
通过执行该程序,从而可迅速且容易地制作多个盲文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标签制作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标签制作装置处于关盖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标签制作装置处于开盖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4A及图4B分别是六点盲文的说明图及刻印凸部的剖面图;
图5A及图5B分别是刻印组件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盲文刻印部中的带输送的说明图;
图7是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8A及图8B分别是表示制作墨字标签和制作盲文标签的大致顺序的图式;
图9是对墨字打印区域和盲文刻印区域的配置设定进行说明用的图式;
图10是表示布局制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11A及图11B分别是按照画面切换对布局制作处理进行说明用的图式;
图12A及图12B分别是接续图11A及图11B的图式;
图13A及图13B分别是接续图11A及图11B、且接续图12A及图12B的图式;
图14A~图14C分别是表示消息框的一例的图式;
图15A及图15B分别是对盲文目标框的尺寸可变处理进行说明用的图式;
图16A及图16B分别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图式;
图17A及图17B分别是用于说明带图像内外的各区域的图式;
图18A及图18B分别是表示盲文目标物的吸附配置的一例的图式;
图19A及图19B分别是表示盲文目标物的吸附配置的另一例的图式;以及
图20A及图20B分别是表示盲文目标物的吸附配置的又一例的图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程序及记录介质进行说明。本发明是将刻印有盲文(或称点字)的盲文介质的图像(image)显示在画面上,在该盲文介质的图像上配置盲文目标物(braille object)来制作盲文布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从列表向盲文目标物中输入盲符(braillepattern)。因此,以将本发明的盲文布局制作系统应用到标签制作系统上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标签制作系统用于制作将视力残疾人可识别的盲文和视力无残疾的视力正常人可识别的墨字配置在同一带上的盲文标签。
图1是标签制作系统SYS的系统构成图。如该图所示,标签制作系统SYS包括:在带T上进行墨字打印及盲文刻印的标签制作装置1;生成用于进行墨字打印和盲文刻印的墨字数据及盲文数据、并将其传送给标签制作装置1的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501。
PC 501除包括键盘502、鼠标503这样的输入装置、显示器D、读取PC卡和存储卡等各种记录介质C用的存储卡插槽504外,还包括通过接口IF(USB线缆)与标签制作装置1连接的USB连接器506。另外,在标签制作系统SYS中,PC 501预先安装有用于制作墨字布局和盲文布局的支持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用于进行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的驱动器。
另外,标签制作装置1即使在不与PC 501连接的独立状态下也可进行打印处理和刻印处理,但在以下说明中对主要由PC 501进行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的情况加以说明。
图2及图3分别是标签制作装置1的关盖状态及开盖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为了易于理解进行盲文刻印的盲文刻印部150,图3将装置壳体2的一部分切开后进行图示。如图2及图3所示,标签制作装置1由装置壳体2形成外部轮廓,在该装置壳体2的前半部上表面上配置有键盘3,在后半部上表面上安装有开关盖21。在开关盖21的内侧具有相对从带盒(tape cartridege)C中陆续放出的带T进行墨字打印(文字、记号等字符的打印)的墨字打印部120,在开关盖21的右侧(装置壳体2的后半部右方)具有通过从前半部手动插入带T而进行盲文刻印的盲文刻印部150。
在开关盖21的表面侧形成具有长方形形状的显示器4,同时在开关盖21的内侧左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装带盒C的带盒安装部6(墨字打印部120),在通过按下盖体开放按钮14打开开关盖21的状态下,带盒C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到带盒安装部6内。另外,在开关盖21上还形成有观察窗21a,用于在开关盖21关闭的状态下确认带盒C是否安装。
显示器4可在横向(X方向)约12cm×纵向(Y方向)约5cm的长方形形状内侧显示192点×80点的显示图像数据,在显示用户从键盘3输入的字符信息和六点盲文信息、以及根据这些输入信息制作、编辑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的墨字数据和用于进行盲文刻印用的盲文数据时使用。另外,在标签制作装置1与PC 501连接的状态下使用时,字符信息的输入和数据制作由PC 501进行,故该显示器4辅助地使用于所收容的带的宽度显示和错误显示等。
另一方面,在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上配置有具有各种输入键的键盘3,在键盘3上排列有字符键组3a及用于指定各种动作模式等的功能键组3b。字符键组3a用于输入字符信息和六点盲文信息,采用基于JIS(日本工业标准)排列的全键构成。另外,功能键组3b除具有用于指示盲文刻印部150中的带T输送开始的“输送开始”键、以及通过手动使盲文刻印开始用的“刻印开始”键外,还具有PC连接键,用于切换从PC 501接收打印、刻印数据进行处理的PC通信模式和基于由键盘3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的独立模式。当按下该PC连接键时,为PC通信模式,利用标签制作装置1所具有的上述字符键组3a输入信息则无效。
在装置壳体2的右侧面中央形成有用于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口11,在前半部分的右侧面上形成有用于与PC 501连接的USB连接器12。另外,在装置壳体2的左侧面形成有连通带盒安装部6和外部的打印带排出口22,在该打印带排出口22上与其相对地设有用于切断从墨字打印部120中送出的带T的切断机构19(切断部140,参照图7)。并且,通过切断机构19切断带T,由此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完成了墨字打印的带T。
下面对墨字打印部120(带盒安装部6)及盲文刻印部150周围的构成进行说明。带盒安装部6包括:打印头组件20,其在打印头罩20a内设有由热敏头构成的打印头7;压纸滚筒驱动轴(省略图示),与打印头7相对;卷取驱动轴(省略图示),用于卷取后述墨带R;以及后述的控带盘27的定位突起24。另外,在带盒安装部6的下方侧还内置有用于使压纸滚筒驱动轴及卷取驱动轴旋转的打印输送电机121(参照图7)。
带盒C在带盒壳体51内部的上部中央部收容有卷绕一定宽度的带T的控带盘27,在右下部收容有卷绕墨带R的墨带盘29,带T和墨带R宽度相同。另外,在控带盘27的左下部形成有用于套在罩盖上述打印头组件20的打印头罩20a外面的通孔55,对应于带T和墨带R重叠的部分配置有与上述压纸滚筒驱动轴嵌合、并通过其驱动而旋转的压纸滚筒53。另一方面,靠近上述墨带盘29配置有墨带卷取筒54,从墨带盘19中陆续放出的墨带R卷取到环绕打印头罩20a配置的墨带卷取筒54上。
当在带盒安装部6内安装带盒C时,分别将打印头罩20a插入通孔55,将定位突起24插入控带盘27的中心孔27a,将卷取驱动轴插入墨带卷取筒54的中心孔,从而打印头7夹持着带T及墨带R抵接于压纸滚筒驱动轴(压纸滚筒),由此可进行墨字打印。并且,墨字打印结束的带T输送到打印带排出口22。
虽未特别图示,但带T包括:在背面设有粘结剂层的用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制成的记录介质;以及通过该粘结剂层粘贴在记录介质上的用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制成的剥离介质。并对记录介质的打印面进行加工,以使热转印时油墨的附着性良好。另外,后述的“半截断”是指为了容易剥离剥离介质而在层压的记录介质和剥离介质中仅将记录介质沿带宽方向切断。
另外,带T预先准备有带种类(带宽、带颜色、墨字的油墨颜色、带材质等)不同的多种,并在带盒壳体51的内表面设有标志这些种类的多个孔(省略图示)。另外,在带盒安装部6内对应于多个孔设有多个检测这些的带识别传感器(微型开关)171(参照图7),通过检测该带识别传感器171的状态,可判断出带种类。
另一方面,在装置壳体2的后半右部,在其内部组装有进行盲文刻印的刻印组合件(盲文刻印部150),在其上面安装有刻印部盖体30,以罩盖该盲文刻印部150。并且,在该刻印部盖体30的图示外侧以及内侧分别凹入形成有由用户手动插入(导入)带T的刻印带插入口31、以及用于排出已完成盲文刻印的带T的刻印带排出口32,该刻印带插入口31和刻印带排出口32沿着带行走路径(输送路径)70向下倾斜。另外,在刻印带插入口31附近设置有可在带宽方向上进行宽度调整的手动导引件31a。
盲文刻印部150包括:刻印组件80,通过三个刻印针(刻印头)41(参照图5B)进行盲文刻印;带输送组件60,将插入刻印带插入口31的带T向刻印带排出口32输送;以及输送带T的带行走路径70。在构成带行走路径70的框架上组装这些组件以构成刻印组合件(assembly),并一体安装在装置壳体2内。并且,相对于通过带输送组件60的驱动而沿着带行走路径70输送的带T,由刻印组件80选择性地驱动三个刻印针41,由此形成盲文B。
带输送组件60包括:输送辊61、将该输送辊61支撑在装置框架65上的支撑部件62、以及用于使输送辊61旋转的可正反旋转的刻印输送电机151。输送辊61是由驱动辊(省略图示)及从动辊61a构成的夹持辊(grip roller),在从动辊61a上形成有避免干涉相当于纵向三个刻印点201(参照图4A)的位置的环状槽63(参照图6),以防止将形成的盲文B压坏。
在此,参照图4A及图4B,对带T(T3:带宽12mm)上所形成的盲文B(六点盲文B)进行说明。图4A是表现字符信息“し”的盲文(盲文数据)B的说明图。如图4A所示,六点盲文B以纵向三个×横向两个的六个点(刻印点)构成一方200,用该一方200来表现一个字符或浊音点等属性。即,将纵向三个的刻印列排成两列以上,形成盲文排列。另外,盲文B除可使用表示这种假名字符、数字等六点盲文B外,还可使用表示汉字的八点盲文(一方以纵向四个×横向两个的点构成的盲文),本发明当然也可适用于形成八点盲文的标签制作装置。
六点盲文B的一方200以纵向三个×横向两个的配置图形分割为六个刻印点201a~201f,在该图中示出如下情况:在六个刻印点201a~201f中,选择性地刻印四个刻印点201a、201b、201e、201f,从而在带T上形成四个刻印凸部202a、202b、202e、202f。另外,六个刻印凸部202的纵向间距约为2.4mm,横向间距约为2.4mm,相邻方的点间(方间)距离约为3.2mm。
图4B表示刻印凸部202的剖面形状。如该图所示,刻印凸部202的形状是倒圆角的圆筒形。另外,刻印凸部202的形状虽然是倒圆角的圆筒形较佳(触感良好),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半球形、圆锥形、四角锥形等。
另外,实施例中的标签制作装置1预先准备有两种可相互替换的刻印组件80,一种用于形成小型的小刻印凸部203,另一种用于形成大型的大刻印凸部204。小刻印凸部203的圆筒直径约为1.4mm、高度约为0.4mm,大刻印凸部204的圆筒直径约为1.8mm、高度约为0.5mm。
下面,参照图5A及图5B对刻印组件80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图5A是从图1的上侧观察刻印组件80的俯视图,图5B是刻印组件80的剖视图。图5A示出如下状态:通过手动插入将墨字打印结束后的带T(带宽12mm)从刻印带插入口31送入带行走路径70,并朝向刻印带排出口32输送带T。
如图5A及图5B所示,刻印组件80包括:刻印部件81,具有三个刻印针41;以及刻印支撑部件82,接受这些刻印针41的上顶(刻印)。在刻印支撑部件82的背面组装有耐冲击用的弹簧(省略图示)。
刻印部件81包括沿带宽方向(图示的左右方向)以2.4mm的间隔排列的三个刻印针41,这三个刻印针41与六个刻印点201中的纵向三个刻印点201相对应,同时通过以螺线管47作为驱动源的导引直线运动的刻印针导向件45,相对带T保持垂直。刻印针41的头部41a形成为倒圆角的圆筒形,以使刻印的刻印凸部202的形状成为倒圆角的圆筒形。
另外,在各刻印针41的尾部半固定地连接有臂部件46的一端。在该臂部件46上,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后述螺线管47的插棒式铁心48的前端部,同时设置有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其中间部的支撑部件49。并且,为使该螺线管47的插棒式铁心48相对带T在垂直方向上作直线运动,而将插棒式铁心48和上述刻印针41平行地配设。因此,当通过螺线管47使插棒式铁心48作直线运动时,臂部件46以支撑部件49为支点进行转动,由此刻印针41相对带T从里面侧在垂直方向上作直线运动。
另外,在分别与三个刻印针41连接的三个臂部件46中,位于上下两端的臂部件46分别在带宽方向上反向(沿带上下方向)延伸,位于中间的臂部件46沿带T的输送方向延伸。并且,分别与三个臂部件46连接的三个螺线管47分别配置在三角形的角部。
另一方面,刻印支撑部件82在与三个刻印针41相对的面42a上形成有与三个刻印针41对应的三个刻印接受凹部43,这些刻印接受凹部43配合刻印针41的头部形状形成为倒圆角的凹型圆筒形。另外,与三个刻印针41相对的面42a也可以取代刻印接受凹部43,而形成为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平坦面。
并且,刻印组件80利用该刻印针41和刻印支撑部件82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202。即,与根据输入信息生成的盲文数据对应地对螺线管47进行励磁,吸引插棒式铁心48,于是刻印针41由刻印针导向件45引导,相对带T在垂直方向上前进,隔着带T顶入对应的刻印接受凹部43,从而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202。
下面,参照图6对盲文刻印部150中带T的输送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盲文刻印部150除包括通过刻印针41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202的刻印组件80、输送带T的带行走路径70、以及沿带行走路径70输送带T的带输送组件60之外,还包括对带行走路径70中的带T的输送进行引导的导向件71、72、检测带T前端的透射型前端检测传感器91。
在刻印带插入口31中,从宽度较大的带开始依次可插入带T1(带宽为24mm)、带T2(带宽为18mm)、带T3(带宽为12mm),最大带宽的带T1由上下导向件71、72引导,其他带宽的带T2、T3只由下导向件71引导。例如,在使用最小带宽的带T3时,用户将带T3沿下导向件71手动插入至其前端到达带输送组件60(输送辊61)(直至能插入的位置)。并且,通过按下键盘3上的“输送开始”键,带输送组件60开始进行带T3的输送。并且,以前端检测传感器91对带前端的检测为触发,开始盲文刻印处理(根据生成的盲文数据进行带输送及盲文刻印)。此时,当从带前端到刻印开始位置的前部剩余空白(也包含半截断位置的前端侧的半截断区域在内)设定得比刻印组件80(刻印针41)和前端检测传感器91间的长度L1短时(但前提是:在输送辊61的位置关系上,前部剩余空白设定得比刻印组件80和输送辊61间的长度L2长),通过使输送辊61反转从而送回带T,在输送至适当位置时开始进行刻印及向正方向的带输送。
另外,刻印组件80的盲文刻印处理也可以不是以前端检测传感器91对带前端的检测作为触发而开始,而是通过用户按下键盘3上的“刻印开始”键来手动启动。
但是,如图6所示,在墨字打印部120中,在带T上利用墨字打印部120打印表示向刻印带插入口31插入的方向(向带行走路径70导入的方向)的插入标记M1、以及表示带T的上下(与墨字P及盲文排列的上下一致)的上下标记M2(参照带T3)。另外,为了不损害到标签区域(半截断线的带后端侧的区域)的目视识别性,这些标记M1、M2打印在带前端部的半截断区域内(半截断线的带前端侧的区域)。
接着,参照图7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构成进行说明。标签制作装置1包括:操作部110,具有键盘3及显示器4,构成人机接口,用于由用户输入字符信息和显示各种信息等;墨字打印部120,具有带盒C、打印头7及打印输送电机(步进电机)121,在输送带T及墨带R的同时,在带T上打印基于墨字数据的墨字;盲文刻印部150,具有螺线管(solenoid)47、刻印针41及刻印输送电机(步进电机)151,在输送带T的同时,在带T上刻印基于盲文数据的盲文;数据提供部(数据服务器接口)160,通过接口IF及USB连接器12进行与PC 501的通信;进行各种检测的检测部170,具有检测带T(带盒C)种类的带识别传感器171、在盲文刻印部150中检测带T的前端的前端检测传感器91、检测打印输送电机121的转速的打印部转速传感器172、以及检测刻印输送电机151的转速的刻印部转速传感器173;进行各部分的驱动控制的驱动部180,具有显示器驱动器181、打印头驱动器182、打印输送电机驱动器183、截断器电机驱动器184、185、刻印驱动器186及刻印输送电机驱动器187;以及控制部270,与各部分相连接,用于控制整个标签制作装置1。
切断部140预先设置在墨字打印部120的带输送方向下游侧,与带盒安装部6相邻,与带输送路径12相对地配设有全截断器142和半截断器144(切断机构19,参照图3)。全截断器142和半截断器144分别由全截断器电机141和半截断器电机143驱动,全截断器142采用由固定刃和可动刃构成的剪刀形式,其截断层压的记录介质和剥离介质两者,半截断器144以压切形式只截断记录介质。
数据提供部160具有缓冲区161,用于从PC 501接收各种数据(墨字数据、盲文数据等)或发送状态,该数据提供部160根据USB规格(协议)与PC 501进行通信。
控制部270包括CPU 210、ROM 220、RAM 230及输入输出控制装置(以下称为“IOC:Input Output Controller”)250,并通过内部总线260相互连接。ROM 220包括:控制程序模块221,用于存储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用于通过CPU 210来控制墨字打印处理和盲文刻印处理等各种处理;以及控制数据模块222,存储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的字符字体数据和用于进行盲文刻印的盲文字体数据等各种数据。另外,字符字体数据也可以不存储在ROM 220内,而是单独设置CG-ROM。
RAM 230除包括作为标志等使用的各种工作区模块231外,还包括:墨字打印数据模块232,存储将从PC 501接收的墨字数据展开后的墨字打印数据;盲文刻印数据模块233,用于存储同样是将从PC 501接收的盲文数据展开、且表现各刻印列的各刻印点(201a、201b、201c或201d、201e、201f)的刻印/不刻印的盲文刻印数据。该RAM 230作为控制处理用的作业领域而使用。另外,该RAM 230经常进行备份,以便即使断电时也能保存已经存储的数据。
IOC 250中具有逻辑电路,该逻辑电路用于补充CPU 210的功能,同时处理与各种周边电路的接口信号,该逻辑电路由门阵列、定制LSI等构成。由此,IOC 250将来自键盘3、数据提供部160的输入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原样或加工后输出给内部总线260,同时,IOC 250还与CPU 210联动,将从CPU 210输出给内部总线260的数据和控制信号以原样或加工后输出给驱动部180。
并且,通过以上构成,CPU 210根据ROM 220内的控制程序,通过IOC 250从标签制作装置1内的各部分输入各种信号、数据。另外,根据输入的各种信号、数据处理RAM 230内的各种数据,通过IOC 250向标签制作装置1内的各部分输出各种信号、数据,由此进行墨字打印、盲文刻印的控制。
下面,参照图8A及图8B对制作墨字标签LB1及盲文标签LB2时的大致顺序进行说明。墨字标签LB1是打印有墨字P的标签,盲文标签LB2是打印有墨字P且刻印有盲文B的标签。
在制作墨字标签LB1时(从PC 501接收的数据只有墨字数据时),如图8A所示,先安装带盒C(工序(1)),在从安装好的带盒C中向墨字印刷部120送出的带T上,根据从PC 501接收的墨字数据打印墨字P(工序(2)),排出打印结束的带T(墨字标签LB1)。在制成的墨字标签LB1上随着工序(2)对其前端部施加半截断,但不打印插入标记M1和上下标记M2(参照图6)。另外,在制作墨字标签LB1时,可以将指定是否进行半截断用的装置设置在PC 501或标签制作装置1上。
另一方面,在制作盲文标签时(从PC 501接收的数据含有盲文数据时),如图8B所示,安装带盒C(工序(1)),由于从安装好的带盒C中陆续放出的带T向墨字印刷部120输送,从而打印墨字P(工序(2)),排出打印结束的带T。此时,在墨字印刷部120中,在半截断区域打印插入标记M1和上下标记M2,同时实施半截断(参照图6)。另外,按照插入标记M1手动插入墨字打印结束的带T(工序(3)),向盲文刻印部150输送,在该带T上根据从PC 501接收的盲文数据刻印盲文B(工序(4))。制成的盲文标签LB2在打印有墨字P的同时还刻印有盲文B,通过按照上下标记M2粘贴在粘贴对象物上而加以利用。
另外,在盲文标签LB2上只进行盲文刻印时,在上述工序(2)中,进行空打印。即,制作在半截断区域只打印插入标记M1及上下标记M2的规定长度的空白标签。
另外,假定在此制作的盲文标签LB2是宽度为12mm的带T3(参照图6),加以图示时,则墨字P和盲文B重叠地被打印/刻印。与此相对,在使用宽度为24mm的带T1和宽度为18mm的带T2时,墨字打印区域Ep和盲文刻印区域Eb在带宽方向上的上下配置可通过PC 501的布局制作处理(参照图10的S6)加以设定。
因此,参照图9,对墨字打印区域Ep和盲文刻印区域Eb可在带宽方向上设置的配置进行说明。该图示出了在打印墨字后、插入盲文刻印部150前的带T1、T2、T3。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带T的上下由墨字P和盲文排列的上下、以及上下标记M2规定。
如图9A所示,当带识别传感器171(参照图7)的检测结果是带宽为24mm(带T1)时,可设定盲文刻印区域Eb为下段(a-1)或为上段(a-2)的配置。PC 501将表示该盲文位置(下盲文或上盲文)的数据(指令)包含在盲文数据内发送给标签制作装置1,标签制作装置1根据表示该盲文位置的数据判断盲文位置。并且,当盲文刻印区域Eb设定在下段(a-1)时(判断为下盲文时),读出墨字打印数据模块232内的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模块233内的盲文刻印数据,以正方向进行打印/刻印(从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的前端侧进行打印/刻印)。另外,当盲文刻印区域Eb设定在上段(a-2)时(判断为上盲文时),从后端侧读出墨字打印数据模块232内的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模块233内的盲文刻印数据(翻转处理)后进行打印(对将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旋转180°后的翻转墨字P′及翻转盲文B′进行打印/刻印)。这是因为:由于刻印组件80与靠近带行走路径70下侧的位置相对(参照图6),故当靠近带T上侧进行盲文刻印时(为上盲文时),为了盲文刻印区域Eb与刻印组件80相对,而将带T从后端侧(由墨字P及盲文排列规定了上下时的右侧)插入(参照(a-2:上盲文))。
另外,如图9B所示,当带宽的检测结果为18mm(带T2)时,也可设定盲文刻印区域Eb在下段(b-1)或为上段(b-2)中的任一种。另外,这种情况下,当设定为下盲文(b-1)时,也以正方向打印/刻印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当设定为上盲文(b-2)时,将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在旋转180°的状态下进行打印/刻印。
另外,如图9C所示,当带宽的检测结果为12mm(带T3)时,因为带宽是可刻印一个盲文方200的大小(带宽方向长度)的最低长度(参照图4A),故盲文刻印区域Eb的配置为上下中央。即,在利用PC 501进行布局制作处理时,当带宽设定为12mm时,盲文刻印区域Eb在带宽方向上的配置是固定的(不能选择上盲文、下盲文)。因此,当带宽的检测结果为12mm时,必须以正方向打印/刻印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
另外,如上所述,PC 501将表示盲文位置的数据包含在盲文数据内发送给标签制作装置1,标签制作装置1根据该表示盲文位置的数据决定对墨字打印数据和盲文刻印数据以正方向进行打印/刻印还是在旋转180°后的状态下进行打印/刻印,但也可在PC 501侧进行这些数据的翻转处理。即,在为下盲文时(盲文刻印区域Eb配置在带下侧时),PC 501以正方向发送墨字数据及盲文数据,而在为上盲文时(盲文刻印区域Eb配置在带上侧时),将墨字数据及盲文数据在旋转180°后的状态下发送。采用该构成的话,则标签制作装置1不需判断盲文位置,只要将从PC 501接收的数据原样地打印/刻印即可,故控制容易。
另外,墨字打印区域Ep的配置除图9所示的配置以外,还可自由设定配置,例如配置在与盲文刻印区域Eb重叠的位置、或将带宽方向上的全部区域作为墨字打印区域Ep等。另外,墨字打印区域Ep在带T上不限定为只有一个,也可配置多个,可以不将墨字P以区域单位进行配置,而是作为一般文本TX(参照图15A及图15B)在带T上的任意位置进行输入、配置。
因此,下面参照图10至图15A及图15B,对墨字打印区域Ep及盲文刻印区域Eb的配置分别由墨字目标物(ink character object)OBI及盲文目标物(braille object)OB2(参照图15A及图15B)进行设定、除此之外作为一般文本TX可输入、配置墨字P时的布局制作处理进行说明。
图10表示PC 501中的布局制作处理的流程图,图11A及图11B至图13A及图13B表示布局制作处理时显示在PC 501的显示器D(参照图1)上的画面切换。另外,图14A至图14C示出布局制作处理时所显示的消息框MB的一例,图15A及图15B示出带T图像上的布局结果的一例。
首先,对布局制作处理的大致流程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通过用户的规定操作,起动用于进行布局制作处理的支持软件,显示用于选择带种类的画面(省略图示)(S1)。在此,可以进行带宽的设定(12mm、18mm、24mm)、剩余空白的设定(少、一般、多、数值设定)以及带长的设定(固定(数值设定)、自动)。另外,通过点击画面上的带宽取得用按钮,可自动设定带宽。即,从PC 501向标签制作装置1发送带宽取得用的规定指令,从而可通过标签制作装置1的带识别传感器171(参照图7)取得检测、识别值。
选择带种类后,接着显示布局窗口W1(布局显示单元,参照图11A)(S2)。在该布局窗口W1中显示带T的图像(以下称为“带图像”)TI。另外,在配置有墨字目标物OB1和盲文目标物OB2时,布局窗口W1也显示这些(参照图13B)。
接着,通过用户的规定操作而显示列表窗口W2(列表显示单元)(S3)。该列表窗口W2是在墨字目标物OB1和盲文目标物OB2的框(目标框)内输入用于填充(Loading)盲符(braille pattern)和墨字图像等目标数据的信息时的画面。另外,所谓“填充”是指:利用开列在列表窗口W2中的信息,每当读出信息时依次增加该信息,并输入到盲文目标物OB2的框内。
因此,在该列表窗口W2中输入盲符和墨字图像的基础信息(S4)。作为盲符的基础信息输入原文信息(参照图11B中列表窗口W2的B列)。该原文信息不是词与词分隔开书写等被盲文化了的文件,而是指通常的文件(文本数据)。另外,作为墨字图像的基础信息输入通常的文件即墨字信息(参照图11B中列表窗口W2的A列)。
接着,进行盲文转译信息转换(S5)。该盲文转译信息转换是按照盲文书写将原文信息转换成盲文转译信息。另外,盲文转译信息转换是根据支持软件中所包含的盲文编辑程序进行的,因为并不是具有100%的精确度,故在列表窗口W2中可适当地进行编辑(参照图13A中列表窗口W2的A列)。
在盲文转译信息转换结束后,进行向布局窗口W1填充和目标物OB1、OB2的配置(S6)。在为盲文时,填充是将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盲符(用于表现盲文的各刻印点的刻印/非刻印),再输入到盲文目标物OB2的框内。另外,在为墨字时,将墨字信息以规定的字体输入到墨字目标物OB1的框内(均参照图13B)。另外,目标物OB1、OB2的配置是通过拖曳(移动)墨字目标物OB1及盲文目标物OB2并使其下落在带图像TI上的任意位置(但为盲文目标物OB2时存在配置限制)上来进行的。
通过以上工序来制作布局,但也可以不配置墨字目标物OB1及盲文目标物OB2两者,而只配置其中任意一个。另外,也可以不是输入原文信息再转换为盲文转译信息,而是直接输入盲文转译信息;可以不是从列表窗口W2进行填充,而是经过输入原文信息、向盲文转译信息及盲符转换、制作盲文目标物OB2这样的工序来逐个地制作盲文目标物OB2,或者通过输入墨字信息来逐个地制作墨字目标物OB1。
下面,参照图11A及图11B至图15A及图15B,根据画面切换对布局的制作处理进行说明。图11A是选择带种类后(图10的S1)显示布局窗口W1的画面(图10的S2)。另外,作为带种类,选择带宽为24mm(带T1,参照图6)、带长为“自动”。在此,在画面中央显示带T1的带图像TI。另外,在图示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带图像TI的内侧用虚线示出可打印区域Z10的外框,但实际上显示的只有带图像TI。可打印区域Z10表示实际上可打印的区域,并不限制墨字目标物OB1的配置。即,墨字目标物OB1的配置是任意的,在跨出可打印区域Z10的外框配置墨字目标物OB1时,则只有可打印区域Z10内的信息成为打印对象。另外,可打印区域Z10是包含可进行盲文目标物OB2的配置(实际的盲文刻印)的可刻印区域Z11、Z12(参照图17A及图17B)在内的区域。因此,将该可打印区域(是带图像TI内侧的区域,且是包含可刻印区域在内的区域)作为有效形成区域Z10进行以下说明。
如该图所示,有效形成区域Z10是由在带宽方向上从带图像TI上下离开e的边和在带长方向上从带图像TI各离开f的边构成的长方形,该e及f的长度是由打印机构和输送机构等决定的值。另外,在该初始画面中显示的带图像TI及有效形成区域Z10是根据带宽预先决定的规定尺寸,但可根据目标框(墨字目标物OB1和盲文目标物OB2的填充框)的大小和配置而变更。
在图11A中,在从窗口菜单WM1中选择“打开数据制作窗口”时,如图11B所示,与布局窗口W1并列地显示列表窗口W2。在此,在显示器D的左半部区域上显示布局窗口W1,同时在显示器D的右半部区域上显示列表窗口W2。另外,通过用户操作可变更这些区域的比例。并且,在各窗口W1、W2中都可保存数据。
另外,如图11B所示,在列表窗口W2中,在A列及B列的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墨字信息及原文信息。另外,输入到A列和B列中的信息可以没有关联性,也可以将输入到相同列的信息作为墨字信息及原文信息加以利用。并且,第5行的行编号“5”上所加的星号表示:输入到该行的单元格中的原文信息(B列的“10500円(税别)”)成为向盲文目标物OB2填充的对象。并且,用粗框围住该单元格是表示该单元格为编辑对象单元格。
当向列表窗口W2的输入结束时,接着如图12A所示,为了显示盲文属性对话框DB(参照图12B),而从编辑菜单EM2中选择“列属性”-“盲文”。另外,在此当选择“盲文”以外的“文本”、“图像”、“条形码”等时,则指定填充到墨字目标物OB 1中的列。另外,当选择“条形码”时,则使指定列条形码化后的条形码图像填充到墨字目标物OB1中。
如图12B所示,在盲文属性对话框DB中,可指定列出原文信息的“输入列”和列出对该原文信息进行了盲文转译的盲文转译信息的“盲文转译列”。在此,因为在B列中输入原文信息(参照图11B),故以输入列指定为B列、盲文转译列指定为与其相邻的C列的情况为例。
另外,当指定为盲文转译列的列(在此为C列)中具有原输入信息时,则如图14A所示,显示内容是置换为对原文信息(B列)进行了盲文转译的数据(盲文转译信息)的消息框MB1。在该消息框MB1中,当选择“否”时,则再次显示盲文属性对话框DB,催促盲文转译列的指定。
另一方面,当在消息框MB1中选择“是”时,则在盖写盲文转译信息之前,先判断盲文转译后是否超过可刻印的字符数,当超过可刻印的字符数时,则如图14B所示,不进行盲文转译而显示内容为存在空白列的消息框MB2。在此,所谓“可刻印的字符数”是指:保证驱动刻印组件80的螺线管47(参照图5A及图5B)的正常驱动时的连续刻印字符数的上限,具体设定为50字左右。在该消息框MB2中,当选择“否”时,则中止盲文转译信息的盖写。
另一方面,当在消息框MB2中选择“是”时,则还判断布局窗口W1中是否存在盲文目标物OB2,当存在时,如图14C所示,显示内容为删除现有带上的盲文目标物OB2(填充框)的消息框MB3。这是因为在一个带图像TI上的盲文目标物OB2的配置限制为一个。在该消息框MB3中,当选择“否”时,则再次显示盲文属性对话框DB。
另一方面,当在消息框MB3中选择“是”时,则删除带图像TI上的已有盲文目标物OB2,在C列中输入盲文转译信息(参照图13A)。另外,该图示出在C列中输入有盲文转译信息、且在布局窗口W1中进行盲符填充的状态,但刚刚完成盲文转译信息转换的布局窗口W1为图11B所示的形态(未显示出盲文目标物OB2)。如图13A及图13B所示,盲文转译信息转换是按照盲文转换规则(词与词分写规则),例如将原文信息“1050円(税別)”转换为盲文转译信息“1050-エン(ゼイベツ)”、以及将原文信息“10500円(税别)”转换为盲文转译信息“1マン500-エン(ゼイベツ)”。另外,输入的盲文转译信息可在列表窗口W2中进行适当修改。
接着,对图13A所示画面中的盲符的填充及配置进行说明。盲符的配置是通过点击/拖曳B列(原文信息列)的列属性按钮BT1或C列(盲文转译信息列)的列属性按钮BT2(移动单元)、使其下落在带图像TI上来进行的(配置单元)。此时,读出B列的指定单元格(带星号的行所对应的单元格)的信息(信息读出单元),在盲文目标物OB2中展开将对应于该原文信息的(带星号的行的)盲文转译信息(“1マン500-エン(ゼイベツ)”)进行了转换而得到的盲符(转换单元)。另外,通过填充,随着向标签制作装置1发送信息(指示盲文刻印),按照单元格的行编号顺序读出的信息发生变化,根据该变化的信息打印的盲符也发生变化(输入单元)。因此,用户仅需指示墨字打印及/或盲文刻印,不需继续指定打印/刻印的信息,即可制作内容不同的盲文标签。另外,在进行盲文转译信息的修改时,则展开基于该修改后的盲文转译信息的盲符。
另一方面,盲文目标物OB2的配置被限定为:处于有效形成区域Z10内,且盲文目标物OB2的上边沿着有效形成区域Z10的上边的位置,或者盲文目标物OB2的下边沿着有效形成区域Z10的下边的位置。即,如上所述,因为进行盲文刻印的刻印组件80与靠近带行走路径70下侧的位置相对,形成为只能刻印一行程度的构成(参照图6),故盲文目标物OB2在带宽方向上的配置只能在有效形成区域Z10内的上段或下段中的任一个上进行。因此,禁止向偏离该位置的区域进行配置,而使其吸附配置在从下落位置(拖曳结束位置)靠近的(左右位置不变的)有效形成区域Z10的边(上边或下边)上。
图13B示出配置有盲文目标物OB2及墨字目标物OB1的情况。如该图所示,在此,盲文目标物OB2配置在下段(下盲文)。另外,在布局窗口W1中,只显示出标签区域(参照图6)的图像,但实际制成的标签是将在此示出的带图像TI的左边进行半截断,在该半截断位置的前端侧的半截断区域打印有插入标记M1及上下标记M2。
另一方面,盲文目标物OB2的左边与有效形成区域Z10的左边重叠。这是想要将前部剩余空白限制在最小限度时的配置。另外,盲文目标物OB2的框的长度可根据填充的数据(盲符的方数)而变更,以便可显示其整体。另外,如该图所示,带图像TI及有效形成区域Z10在带长方向上的长度可根据盲文目标物OB2的长度及配置而变更。即,在进行盲符输入时,将盲文目标物OB2的框的长度变更为与该盲符的方数对应的长度,且伴随该变更也对带图像TI及有效形成区域Z10在带长方向上的长度进行变更。另外,关于盲文目标物OB2的框的可变处理将会在后面作详细叙述(参照图15A及图15B)。
另一方面,在图13B中,在带图像TI上也配置有墨字目标物OB1。这是因为进行了A列的填充,即从图12A的编辑菜单M2将列属性作为文本加以指定。在此,墨字目标物OB1配置在上段,但如上所述,墨字目标物OB1的配置是任意的。另外,盲文目标物OB2可根据填充数据的长度而变更,但墨字目标物OB1的长度是固定的。这是为了在连续地进行填充打印时不破坏布局上的目标物的相互配置。因此,有效形成区域Z10及带图像TI不可以根据填充到墨字目标物OB1中的数据而变更。
另外,同样配置在带图像TI上的通常文本TX1“円(税込み価格)”是直接写入到带图像TI上的信息。因此,与填充到墨字目标物OB1和盲文目标物OB2中的数据无关,其位置是固定的(参照图15B)。并且,通常文本TX1只要位于带图像TI内可任意配置。
在制作图13B所示的布局时,根据盲文目标物OB2的内容及配置生成盲文数据,根据墨字目标物OB1及通常文本TX1的内容及配置生成墨字数据。另外,因为盲文目标物OB2配置在下侧,故在盲文数据中附加表示下盲文的数据。因此,标签制作装置1以正方向打印/刻印将接收的墨字数据及盲文数据展开后的墨字打印数据及盲文刻印数据(参照图9A)。另外,作为盲文数据最好不是发送表示盲符的图像数据(位映象数据),而是以逐位地1/0表示一盲文方200的六个刻印点的刻印/非刻印的一字节数据(在为六点盲文时,最初和最后的位不使用)进行发送。采用该构成的话,则可减少传送的数据量。
在此,参照图15A及图15B,对盲文目标框的可变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15A及图15B表示在带图像TI的上段配置墨字目标物OB1和通常文本TX1、在带图像TI的下段配置盲文目标物OB2和通常文本TX2时的一例。另外,在此,为了将通常文本TX2配置在带的右下方附近(另外也考虑到盲文目标物OB2的配置),如图15A所示,在预先将带图像TI在带宽方向上展开的状态下向盲文目标物框进行输入。另外,图15A示出了输入原文信息“1050円(税别)”的盲文转译符形(盲文转译信息“1050-エン(ゼイベツ)”)的情况,图15B示出了输入原文信息“10500円(税别)”的盲文转译符形(盲文转译信息“1マン500-エン(ゼイベツ)”)的情况。
如图15A所示,在输入了盲文转译信息“1050-エン(ゼイベツ)”的盲文转译符形时,盲文目标物OB2不与通常文本TX2重叠。但是,如图15B所示,在输入了盲文转译信息“1マン500-エン(ゼイベツ)”的盲文转译符形时,由于盲文方数增加(增加4方),从而盲文目标物OB2的框扩展,盲文目标物OB2的后端侧与通常文本TX2重叠。这样,因为盲文目标物OB2的框可根据盲符(填充数据)而变更其长度,故在为该图所示的布局时,虽然也有时与通常文本TX2重叠,但因为重叠记录的信息是盲文B和墨字P,故即使重叠对产品来说也没有影响。并且,还具有可有效地利用带T的优点。
另外,如图15B所示,带图像TI的后端表示为:从盲文目标物OB2的后端(右边)留有规定剩余空白(下盲文配置时的刻印后部剩余空白d2,参照图17A及图17B)的位置进行截断。这是考虑到刻印盲文时的带输送错位而自动设定的剩余空白。因此,用户不能通过编辑设定比其更短的带长。另外,在图15A的情况中,因为从盲文目标物OB2的后端(右边)留有规定长度以上的剩余空白,故仍保持用户预先设定的长度。
另外,在带T的前端侧,由于带输送的关系,从带前端到刻印开始行也必须留有规定的长度L2(参照图6),但因为在制作盲文标签LB2时会形成半截断区域,故没有必要特意留出剩余空白。因此,在带前端侧,盲文目标物OB2可一直配置到有效形成区域Z10的紧靠前端的位置。
另一方面,对于墨字目标物OB1,在图15A中输入了墨字信息“1050”,在图15B中输入了墨字信息“10500”。此时,当墨字目标物OB1的框尺寸设定为与墨字信息“1050”一致时,则如图15B所示,墨字信息“10500”配合该目标的大小而被缩小。这是因为:对于墨字目标物OB1,若与通常文本TX1(“円(税込み価格)”)重叠,则会妨碍重叠部分的墨字的视觉识别性。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的话,则从列表窗口W2中读出信息,将其转换为盲符,填充到配置在带图像TI上的目标框内,故通过在列表窗口W2中预先输入多个信息,从而可迅速且容易地制作多个盲文产品。
并且,只需在列表窗口W2中预先输入原文信息,即可转换为适用于盲文转换规则的盲文转译信息(盲文文件),且将该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盲符后进行填充,故即使是不懂盲文翻译知识的用户也可很容易地制作盲符。另外,当从原文信息向盲文转译信息的转换没有正确进行时,还可进行修改,从而可防止刻印错误的盲符。
另外,可根据盲符的长度和盲文目标物OB2的配置来变更带图像TI和有效形成区域Z10的大小,故用户没有必要设定带图像TI和有效形成区域Z10的范围。因此,可很容易地进行盲文目标物OB2在带图像TI上的配置。
另外,通过拖曳列表窗口W2内的原文信息(列属性按钮ST1),并使其下落在盲文目标物OB2的框内,由此进行盲符的填充,故用户可同时进行填充和配置。
另外,对于墨字目标物OB1来说,在因列表窗口W2的对象列(A列)的对象单元格不同而数据不同时,如果不保留配置的话,则有时会产生目标彼此间重叠等不良状况,故采取固定尺寸;但对于盲文目标物OB2来说,因为只有一个,且即使与打印墨字P用的信息(墨字目标物OB1和通常文本TX)重叠也可识别盲文B,故即使其长度可变,也可很容易地进行配置。并且,还具有不必介意与墨字P间重叠、可在最低限需要的标签长度中高效配置盲文目标物OB2的优点。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列举了只能刻印一行盲文的构成(刻印组件80,参照图6),但在为可进行多行盲文刻印的构成时,在与盲文字数对应的列方向的长度的基础上,可根据与该盲文列的行数对应的行方向的长度,变更带图像TI和有效形成区域Z10的大小。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是在列表窗口W2中输入原文信息,但也可预先在存储卡等记录介质C(参照图1)中存储列表文件,从该列表文件中读出原文信息,进行向盲文转译信息及盲符的转换。另外,也可从开列盲文转译信息或盲符本身的列表文件中读出这些信息。但是,在读出盲符本身时,最好可在列表窗口W2中开列(显示)该盲符。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预先将原文信息转换为盲文转译信息并将其显示在列表窗口W2中,然后在进行填充时转换为盲符,但也可只将原文信息预先显示在列表窗口W2中,将该原文信息直接转换为盲符进行填充。采用该构成的话,则可节省向盲文转译信息进行盲文转译的工序。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根据从列表窗口W2中依次读出的原文信息或盲文转译信息将盲符填充到盲文目标物OB2中,但也可不是在每次指示墨字打印及/或盲文刻印时(每次信息发送)使信息变化,而是每当刻印盲文时,用户指定作为输入对象的单元格,根据该指定将盲符输入到盲文目标物OB2中。另外,从列表窗口W2中读出信息也可不以每次指示打印/刻印时为触发,而是以用户的规定操作作为触发依次读出信息。
接着,参照图16A及图16B至图20A及图20B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盲文目标物OB2的配置限制在带图像TI的内侧区域即有效形成区域Z10内,但在本实施例中,放松该配置限制,特征在于设置可进行自由配置的区域。另外,由此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带图像TI上的编辑。
例如,假定如下情况:在图16A所示的配置有图像IM1、图像IM2及通常文本TX3的带图像TI上,配置图16B所示的盲文目标物OB2,且图像IM2需要进行修改。此时,当盲文目标物OB2的配置(移动)被限定在有效形成区域Z10内时,则必须:(1)将盲文目标物OB2向上移动;或者(2)使盲文目标物OB2的层叠顺序处于图像IM2的下层后才能修改图像IM2。但是,在(1)的情况中,因为配置在上方的通常文本TX3被覆盖,故很难确认整体构成。另外,在(2)的情况中,因为不能确认盲符,故不能判断产品的正确性。另外,在带宽狭窄时(带宽为12mm的带T3等,参照图6),因为不能如(1)那样向上移动后进行配置,故编辑更加困难。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可在带图像TI的外侧区域进行盲文目标物OB2的自由配置。并且,因盲文刻印部150的刻印组件80和输送组件60的构成不同,即使在有效形成区域Z10内也存在不能配置盲文目标物OB2的区域,故构成为禁止向这种区域(以下称为“不可刻印区域”)配置盲文目标物OB2,而向适当的位置进行吸附配置。因此,下面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7A及图17B是用于说明盲文目标物OB2在带图像TI内外的配置限制的图式。在此,将图17A所示的盲文目标物OB2(基于原文信息为“あいう”、盲文转译信息为“アイウ”的盲符)配置在图17B所示的宽度为24mm的带T1的带图像TI上。并且,如图17A所示,盲文目标物OB2的大小由从最上部的刻印点(例如201a)的上端到最下部的刻印点(例如201c)的下端的长度(带宽方向的长度a)、以及从最初的盲文方200的刻印点(例如201a)的左端到最后的盲文方200的刻印点(例如201d)的右端的长度(带长方向的长度b)决定(参照图4A)。因此,盲文目标物OB2的带宽方向的长度a是不依存于盲符(填充数据、盲文转译字符数)的固定值,带长方向的长度b是可根据盲符而变更的可变值。
另外,盲文目标物OB2的大小也可以用从最初的盲文方的左边到最后的盲文方的右边这样的方单位加以规定,也可以利用从存在有实际刻印的实刻印点(图示的黑点)的最初盲文列到同样地存在有实刻印点的最后盲文列等、存在有实刻印点的列间的长度来规定带长方向的长度b等,其规定方法可任意选择。
但是,在要将上述大小的盲文目标物OB2配置在带图像TI上时,在带图像TI外,禁止在图17B中斜线所示的限制区域Z0上进行配置。但是,在限制区域Z0外,可自由配置盲文目标物OB2(可配置在任意的位置)。该限制区域Z0是指如下区域:该区域由在带宽方向(图示上下方向)上沿上下从带图像TI分别远离a的边和在带长方向(图示左右方向)上从带图像TI分别远离b的边构成的长方形形成外框,且从该长方形中除去带图像TI的区域。即,当想要从该限制区域Z0外部配置盲文目标物OB2时,则吸附配置在该图中以底纹表示的可刻印区域Z11、Z12上。
该可刻印区域Z11、Z12是带图像TI的内侧区域、即有效形成区域Z10所包含的区域。当有效形成区域Z10是由在带宽方向上沿上下从带图像TI分别离开e的边和在带长方向上从带图像TI分别离开f的边构成的长方形时,则可刻印区域Z11是:从在带宽方向上使该有效形成区域Z10的上边下降a的轨迹所构成的区域中除去不可刻印区域Z21后的区域。另外,可刻印区域Z12是:从在带宽方向上使有效形成区域Z10的下边上升a的轨迹所构成的区域中除去不可刻印区域Z22后的区域。即,可刻印区域Z11和可刻印区域Z12面积相同,以有效形成区域Z10及带图像TI的带宽方向上的中心线(吸附转换的交界线)L的中点Lm为中心,使任意一个区域旋转180°所形成的区域与都另一个区域重叠。该吸附转换的交界线L表示使盲文目标物OB2吸附到可刻印区域Z11和可刻印区域Z12中的任意一个区域上的交界的位置,当盲文目标物OB2的下落位置的中心在交界线L的上方时,则吸附到可刻印区域Z11上,当盲文目标物OB2的下落位置的中心在交界线L的上方时,则吸附到可刻印区域Z12上。
另外,存在这种吸附转换的交界线L的情况是在带宽为24mm和18mm时,在带宽为18mm时,与带宽为24mm的情况相比宽度方向变窄,相应地可刻印区域Z11和可刻印区域Z12部分重叠。另外,在带宽为12mm时,不存在吸附转换的交界线L,只存在一个可刻印区域Z11。另外,存在吸附转换的交界线L是因为:在刻印组件80的配置关系上,盲文目标物OB2在带宽方向上的配置只能是在有效形成区域Z10内的上段或下段中的一个上进行。
另外,如上所述,不可刻印区域Z21、Z22是考虑到刻印盲文时的输送错位的区域,面积相同。即,不可刻印区域Z21是有效形成区域Z10的左上方的一部分区域,是由带宽方向为a和带长方向为(d1-f)构成的长方形,不可刻印区域Z22是有效形成区域Z10的右下方的一部分区域,是由带宽方向为a和带长方向为(d2-f)构成的长方形。另外,长度d1是表示上盲文配置时的刻印后部剩余空白的值,长度d2是表示下盲文配置时的刻印后部剩余空白的值。长度d1成为上盲文配置时的刻印后部剩余空白是因为在为上盲文配置时从图示右侧插入带T(参照图9A)。
在此,参照图18A及图18B至图20A及图20B对盲文目标物OB2的吸附配置进行说明。图18A及图18B示出了从限制区域Z0外的右下侧拖曳盲文目标物OB2时的吸附配置。当从图18A所示的位置使盲文目标物OB2下落在限制区域Z0或不可刻印区域Z21、Z22上时(当移动结束位置位于限制区域Z0或不可刻印区域Z21、Z22上时),则如图18B所示,吸附配置在可刻印区域Z12的右侧(盲文目标物OB2的右边和可刻印区域Z12的右边重叠)。即,将盲文目标物OB2配置在紧靠下落位置的可刻印区域Z11、Z12内的位置上。换言之,以紧靠禁止配置盲文目标物OB2的位置的可刻印区域Z11、Z12的外框为引导进行吸附配置。
另外,所谓“限制区域Z0或不可刻印区域Z21、Z22上”是指盲文目标物OB2的一部分与该限制区域Z0或不可刻印区域Z21、Z22重叠的区域,所谓“限制区域Z0外”是指盲文目标物OB2的一部分与带图像TI及该限制区域Z0都不重叠的区域。即,当盲文目标物OB2的一部分与该限制区域Z0或不可刻印区域Z21、Z22重叠时,则禁止其配置;而当整个盲文目标物OB2位于限制区域Z0的外侧时,则可进行自由配置。这样,仅许可在实际可刻印盲文的可刻印区域Z11、Z12上配置盲文目标物OB2,从而可较容易地在带图像TI上的适当位置配置盲文目标物OB2。
另外,如图19A所示,当从限制区域Z0外的右上侧拖曳盲文目标物OB2时,则如图19B所示,吸附配置在可刻印区域Z11的右侧(盲文目标物OB2的右边与可刻印区域Z11的右边重叠)。
另外,如图20A所示,当从限制区域Z0外的中央下侧拖曳盲文目标物OB2时,则如图20B所示,带长方向(左右方向)的位置就是下落位置,以紧靠这里的可刻印区域Z12的外框为引导进行吸附配置(盲文目标物OB2的下边与可刻印区域Z12的下边重叠)。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话,则在带图像TI的外侧区域、即限制区域Z0或不可刻印区域Z21、Z22上禁止配置盲文目标物OB2,故盲文目标物OB2不会配置在超出带图像TI的位置或不能进行刻印的位置上。另外,在禁止配置时,以带图像TI内的区域即可刻印区域Z11、Z12的外框为引导,将该盲文目标物OB2吸附配置在该外框的内侧,故不需要特殊操作,即可将盲文目标物OB2配置在带图像TI上的适当位置上。
另外,在限制区域Z0外,可自由配置盲文目标物OB2(不受任何限制,可将盲文目标物OB2直接配置在盲文目标物OB2的移动结束位置上),故在带图像TI上进行其他信息形成要素(图像和通常文本等)、墨字目标物OB1的编辑时,可预先使盲文目标物OB2退让到限制区域Z0外,从而不会妨碍其操作。
另外,因为利用吸附配置将盲文目标物OB2配置在紧靠盲文目标物OB2的移动结束位置的可刻印区域Z11、Z12内的位置上,故可将盲文目标物OB2配置在用户的不适感最小的位置上。
另外,在上述中,可在限制区域Z0外自由配置盲文目标物OB2,但最好墨字目标物OB1也可在限制区域Z0外自由配置。采用该构成的话,则可更加简单地进行带图像TI上的编辑操作。
另外,也可将上述PC 501和标签制作装置1的各部分(各功能)作为程序予以提供。并且,也可将该程序存储在记录介质(省略图示)中予以提供。作为记录介质,可以利用CD-ROM、闪存ROM、存储卡(微型闪存器(注册商标)、灵巧介质、存储排字盘等)、压缩光盘(CD)、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及软盘等。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也可对标签制作系统SYS的系统构成和标签制作装置1的装置构成、以及PC 501和标签制作装置1的处理工序等进行适当变更。并且,本发明除可适用于进行盲文刻印的情况外,只要是在作为信息形成对象的信息形成介质的图像上配置目标、制作进行信息形成用的布局的系统即可适用本发明。
符号说明
1标签制作装置             60带输送组件
80刻印组件                120墨字打印部
150点字刻印部             501PC
B点字                     C带盒
D显示器                   DB点字属性对话框
Ep墨字打印区域            Eb点字刻印区域
L吸附转换的交界线         LB1墨字标签
LB2点字标签               OB1墨字目标物
OB2点字目标物             P墨字
SYS标签制作系统           T带
TI带图像                  W1布局窗口
W2列表窗口                Z0限制区域
Z10有效形成区域           Z11、Z12可刻印区域
Z21、Z22不可刻印区域

Claims (7)

1.一种盲文布局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
信息读出步骤,从开列有多个用于进行盲文刻印的信息的列表文件中依次读出所述信息;
转换步骤,将读出的所述信息转换为盲符;以及
输入步骤,每当读出所述信息时,将所述盲符输入到目标框中,所述目标框配置在刻印盲文用的盲文介质的图像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执行刻印步骤,根据输入到所述目标框中的盲符进行盲文刻印;
在所述信息读出步骤中,每当在所述刻印步骤中进行盲文刻印时,依次从所述列表文件中读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是作为文本数据输入的原文信息;
在所述转换步骤中,按照盲文书写将从所述列表文件中读出的所述原文信息转换为盲文转译信息,再将所述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所述盲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执行编辑步骤,对转换后的所述盲文转译信息进行编辑;
在所述转换步骤中,将编辑后的所述盲文转译信息转换为所述盲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文布局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执行配置步骤,将所述目标框配置在所述盲文介质的图像的任意位置上。
6.一种盲文布局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局显示单元,对刻印盲文用的盲文介质的图像及配置在所述盲文介质的图像上的目标框进行显示;
列表显示单元,对开列有多个进行点字刻印用的信息的列表进行显示;
信息读出单元,从所述列表中依次读出所述信息;
转换单元,将读出的所述信息转换为盲符;以及
输入单元,每当利用所述信息读出单元读出信息时,将转换后的所述盲符输入到所述目标框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文布局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单元,所述配置单元通过对所述列表内的所述信息进行拖曳并使其下落,从而将所述目标框配置在所述盲文介质的图像上。
CNB2006100586386A 2005-03-03 2006-03-02 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2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59484 2005-03-03
JP2005059484A JP4725134B2 (ja) 2005-03-03 2005-03-03 レイアウトの作成方法、レイアウト作成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8578A CN1828578A (zh) 2006-09-06
CN100456280C true CN100456280C (zh) 2009-01-28

Family

ID=36944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86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280C (zh) 2005-03-03 2006-03-02 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90951B2 (zh)
JP (1) JP4725134B2 (zh)
KR (1) KR100796868B1 (zh)
CN (1) CN10045628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818A1 (zh) * 2009-12-24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文转换和显示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及通信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2396B2 (ja) * 2004-07-20 2007-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文字情報処理方法
US9875670B2 (en) 2010-07-08 2018-01-23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ille copy machine using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US8870367B2 (en) 2012-05-02 2014-10-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ed image for visually-impaired person
US8849159B2 (en) 2012-08-22 2014-09-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graphic printing of tactile images
US8774679B2 (en) 2012-08-22 2014-07-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graphic tactile image printing system
WO2015043639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Hewlett-Packard Indigo B.V. Generating raised print data
US9259953B2 (en) 2013-09-27 2016-02-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Tactile images having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differences
JP6273462B2 (ja) * 2014-05-16 2018-02-07 兵神装備株式会社 触知体形成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72870B2 (ja) 2016-02-18 2020-03-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672869B2 (ja) 2016-02-18 2020-03-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1989052B1 (ko) 2018-10-01 2019-06-13 주식회사 넥스트이노베이션 점역 오류 출력 기능을 이용한 점자 편집 방법,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매체 및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해 매체에 저장된 컴퓨터프로그램
JP7044054B2 (ja) * 2018-12-26 2022-03-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設定装置、造形システム、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65311B (zh) * 2019-04-08 2022-12-30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一种医院用盲人用药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2600A (ja) * 1997-02-18 1998-09-02 Yuseisho Tsushin Sogo Kenkyusho 視覚障害者のテキストレイアウト確認方法
JPH11306103A (ja) * 1998-04-21 1999-11-05 Hitachi Ltd 盲人のための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メール送受信制御装置
KR20020053988A (ko) * 2000-12-26 2002-07-06 민지홍 휴대용 점자 출력장치 및 방법
JP2003182158A (ja) * 2001-12-14 2003-07-03 Toshiba Tec Corp 印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4580U (zh) * 1989-09-29 1991-05-27
JP3274751B2 (ja) * 1993-09-16 2002-04-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ラベル作成装置及びラベル作成方法
JP3258486B2 (ja) * 1994-03-02 2002-02-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H10275206A (ja) * 1997-03-28 1998-10-13 Sato:Kk 点字用ラベル
JP2001166683A (ja) * 1999-12-08 2001-06-22 Nec Software Niigata Ltd 自動点訳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点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2600A (ja) * 1997-02-18 1998-09-02 Yuseisho Tsushin Sogo Kenkyusho 視覚障害者のテキストレイアウト確認方法
JPH11306103A (ja) * 1998-04-21 1999-11-05 Hitachi Ltd 盲人のための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メール送受信制御装置
KR20020053988A (ko) * 2000-12-26 2002-07-06 민지홍 휴대용 점자 출력장치 및 방법
JP2003182158A (ja) * 2001-12-14 2003-07-03 Toshiba Tec Corp 印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818A1 (zh) * 2009-12-24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文转换和显示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及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96868B1 (ko) 2008-01-22
CN1828578A (zh) 2006-09-06
JP2006243389A (ja) 2006-09-14
JP4725134B2 (ja) 2011-07-13
US7290951B2 (en) 2007-11-06
US20060198679A1 (en) 2006-09-07
KR20060096270A (ko) 2006-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6280C (zh) 盲文布局制作方法、盲文布局制作系统
CN100425453C (zh) 点字信息处理装置、点字信息处理方法
CN100421956C (zh) 刻印控制方法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JP4337760B2 (ja) 印刷/加工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加工装置、印刷/加工装置、印刷/加工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609108B2 (ja) テープ処理装置、テープ処理装置のテープ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021893B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JP4546283B2 (ja) テープ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テープ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527443B2 (en) Text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text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on which program is stored
CN102122338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US7419317B2 (en) Print-and-embossing composite apparatus for superposing ink and embossing characters on an object
CN1847011B (zh) 数据制作装置及其数据制作方法、以及片处理装置
US7418667B2 (en) Character input apparatus an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s well as character input method
CN100425452C (zh) 点字信息处理装置、点字信息处理方法
CN100368204C (zh)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JP2006243388A (ja) オブジェクトの配置方法、オブジェクト配置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0701529B1 (ko) 점자 정보 처리 장치, 점자 정보 처리 방법, 처리 시트,기억 매체
CN100400297C (zh)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CN100387432C (zh) 带处理装置及带处理装置的带处理方法
CN100377887C (zh) 带处理方法及带处理装置
CN100443307C (zh) 带处理装置、带处理装置的演示处理方法
CN100354137C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CN100453328C (zh) 带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带处理装置
JP2009008870A (ja) 点字打刻装置および点字打刻装置の点字打刻制御方法
JP2006051674A (ja) シート処理方法、シート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4388448B2 (ja) 文字情報処理方法、文字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