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5730C - 盖子的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子的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5730C
CN100345730C CNB2004101013645A CN200410101364A CN100345730C CN 100345730 C CN100345730 C CN 100345730C CN B2004101013645 A CNB2004101013645 A CN B2004101013645A CN 200410101364 A CN200410101364 A CN 200410101364A CN 100345730 C CN100345730 C CN 1003457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connecting arm
spring
matrix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13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9049A (zh
Inventor
田中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ifco Plastic Manufacturer Co., Ltd.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629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9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57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57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60R7/06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mounted on or below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26Mechanism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e.g. pedal-operat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0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glov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94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covering after user, e.g. boxes, shutte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小物件盒等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一根弹簧的弹力,使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的技术。盖子的开闭装置上装备有基体30、盖子20、一根弹簧70。弹簧70被挂设在基体30和盖子20之间,当处在关闭位置上的盖子20被压入到过度的压入位置时,弹簧70被拉伸,由于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使盖子20获得了向打开方向运动的动力;而在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下被打开的盖子20又被关闭到一定的角度时,弹簧70再次被拉伸,盖子20又获得了向关闭方向运动的动力。

Description

盖子的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小物件盒等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一根弹簧的弹力,使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的技术。
背景技术
此种盖子的开闭装置向来被认知为利用弹簧使盖子获得从闭位置向开位置方向运动的动力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59号公报段落号0008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盖子的开闭装置中,当关闭盖子时,必须用手来完成,这不仅麻烦,还存在着必须盖上盖子时要克服弹簧的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记载在各方案中的各个发明,正是针对上述以往的技术里存在的问题所作的工作,以此为目的,有如下的内容。
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正是利用一根弹簧的弹力,使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的技术。具体为:一种盖子的开闭装置,具有:拥有开口部的基体;以所述基体上的旋转轴为中心可做转动,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盖子;被挂设在所述基体和所述盖子之间的一根弹簧;当处在关闭位置上的所述盖子被压入到过度的压入位置时,所述弹簧被拉伸,由于该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使所述盖子获得了向打开方向运动的动力;而在所述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下被打开的所述盖子又被关闭到一定的角度时,所述弹簧再次被拉伸,所述盖子又获得了向关闭方向运动的动力。
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一根弹簧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具有零件数量少的优点。
并且,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弹簧也赋予了使盖子向闭方向运动的动力,盖子可以被确实地关闭。
再有就是,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因为弹簧使盖子获得了向闭方向运动的动力,这样就防止了盖子会从闭位置上开启的意外。
因此,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在闭位置上锁住盖子所需的锁装置可以被省略。
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目的。
即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是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做到了让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的技术。
方案3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或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目的。
即方案3中所记载的发明,通过盖子在距闭位置45度处被关闭,盖子能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被关闭。
方案4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目的。
即方案4中所记载的发明,是以导向槽和栓销配合这样比较简单的构造,使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的技术。
方案5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4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目的。
即方案5中所记载的发明,是在导向槽中设置栓销的锁部,使盖子可以被确实地打开的技术。
方案6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5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目的。
即方案6中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制动器配合着栓销,使栓销可以在导向槽中的适当位置上移动的技术。
方案7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6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目的。
即方案7中所记载的发明,是使推压臂能够正确复归的技术。
方案8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7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目的。
即方案8中所记载的发明,是利用阻尼器产生的衰减力,使盖子能够被缓慢地并且安静地打开的技术。
并且,即方案8中所记载的发明,是利用阻尼器产生的衰减力,使盖子能够被缓慢地并且安静地关闭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盖子的开闭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为盖子闭合状态时的开闭装置侧面图。
图3为图2的正面图。
图4为图2的一部分的横断剖面图。
图5为盖子的导向槽的扩大图。
图6为对应于图2,为闭合的盖子被压下状态时的开闭装置侧面图。
图7为对应与图2,为盖子掀开途中状态时的开闭装置侧面图。
图8为对应与图2,为盖子完全打开状态时的开闭装置侧面图。
图9为对应与图2,为打开的盖子被关闭途中状态时的开闭装置侧面图。
符号说明
10 开闭装置      20 盖子
21~22 枢纽部    23 旋转孔
24 导向槽        25 始端部
26 锁部          27 扇形齿轮
30 基体          31 开口部
32 凸缘部        33~34 贯通孔
35 旋转轴        36 摇动轴
37 支持轴        38 制动器
40 弹簧装置      50 阻尼器
51 旋转阻尼器    60 缓冲垫部件
70 弹簧          80 第一连接臂
81 支持孔        82 弹簧挂置部
90 第二连接臂    91 栓销
92 弹簧挂置部    93 凸台
100 推压臂       101 轴止部
102 推上部       103 连接轴
110 复归弹簧     120 推压杆
121~22 连接孔   123 推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各方案中记载的各个发明,是为达成上述各个目的而产生的。各发明的特点,将用图中所示的发明实施方式做如下说明。
另外,各符号表示的是发明实施方式图上所用的符号,而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所作的限定。
再有,画面号码也表示的是发明实施方式图上所用号码,而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所作的限定。
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如下。
即如图1所示,盖子的开闭装置具有如下的结构。
基体30,如图1所示,基体30上拥有开口部31。
盖子20,如图1所示,盖子20以基体30上的旋转轴35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着,是开闭开口部31的部件。
弹簧70,如图1所示,弹簧为一根。
另外,如图2所示,弹簧70被挂设在基体30和盖子20之间。
还有,当处在关闭位置上的盖子20参照图2被压入到过度的压入位置参照图6时,弹簧70被拉伸,由于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使盖子20获得了打向开方向运动的动力。
而在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下被打开的盖子20又被关闭到一定的角度时参照图9,弹簧70再次被拉伸,盖子20又获得了向关闭方向运动的动力。
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特点。
即如图1所示,基体30与盖子20之间具有如下的结构。
第一连接臂80,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臂80的一端由于支持轴37的支持,可以在基体30上转动。
第二连接臂90,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臂90的一端可在第一连接臂80上滑动。而第二连接臂90的另一端上有栓销91,如图1所示。
还有,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连接臂80与第二连接臂90之间挂设的弹簧70的复原力的作用,第二连接臂90被赋予了向第一连接臂80接近方向运动的动力。
推压臂100,如图1所示,推压臂100被安置在基体30上,当盖子20被压入到压入位置时如图6所示,它使第二连接臂90向远离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由此拉伸了弹簧70。
导向槽24,如图1所示,导向槽24被设置在盖子20上,作栓销91移动的导轨,同时,当盖子20从开放位置如图8所示被关闭到一定的角度如图9所示时,它使栓销91向远离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由此拉伸了弹簧70。
方案3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及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特点。
即一定的角度被设定为45度如图9所示。
方案4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特点。
第一,导向槽24制约着栓销91以盖子20的旋转轴35和第一连接臂80的支持轴37的连线延长线无图示为轨迹来移动。
第二,栓销91以延长线无图示为轨迹,向远离盖子20自由端部的内侧方向移动时,盖子20就被打开了参照图6~7。
栓销91以延长线无图示为轨迹,向接近盖子20自由端部的外侧方向移动时,盖子20就被关闭了参照图2及图9。
方案5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4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特点。
第一,当盖子20处于关闭位置时如图2所示,导向槽24顺着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支持轴37的方向摆放;导向槽24拥有与支持轴37接近的始端部25,以及远离支持轴37并呈曲折状的锁部26,如图5所示。
第二,如图6所示,推压臂100使得第二连接臂90向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时,栓销91从始端部25向锁部26移动。
方案6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5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特点。
即在基体30上设置有制动器38,如图7所示,在盖子20被打开过程中,制动器38配合着栓销91,使其从锁部26向始端部25移动。
方案7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6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特点。
第一,如图1所示,推压臂100具有如下的结构。
轴止部101,如图1所示,轴止部101位于推压臂100的中部,为推压臂100在基体30上做转动提供支持。
推压部例如推杆120的推压部123,如图1及图2所示,推压部例如推杆120的推压部123位于夹着轴止部101的推压臂两端中的一端,向着盖子20突起,可由盖子20的自由端部押下。
推上部102,如图1及图6所示,推上部102位于夹着轴止部101的推压臂两端中的另一端,把第二连接臂90向上升离第一连接臂80。
第二,如图6所示,在推压臂100和基体30之间设置有复归弹簧110。当由盖子20的自由端部向下压推压部例如推杆120的推压部123时,将导致推压臂100以轴止部101为中心发生转动,复归弹簧110的作用是使推压臂100回归到原位。
方案8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7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点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特点。
即如图2所示,在基体30和盖子20之间设置有对作用在盖子20上的旋转力起衰减作用的阻尼器50。
本发明因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就产生了如下所述的效果。
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将产生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利用一根弹簧的弹力,使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
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一根弹簧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具有零件数量少的优点。
并且,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弹簧赋予了盖子向闭方向运动的动力,盖子可以被确实地关闭。
再有就是,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因为弹簧使盖子获得了向闭方向运动的动力,这样就防止了盖子会从闭位置上开启的意外。
因此,依据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在闭位置上将盖子锁住所需的装置就可以被省略了。
依据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做到了让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
依据方案3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及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3中所记载的发明,通过盖子在距闭位置45度处被关闭,盖子能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被关闭。
依据方案4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4中所记载的发明,以导向槽和栓销配合这样比较简单的构造,使盖子在开方向和闭方向这两方向上都可以开闭。
依据方案5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4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5中所记载的发明,在导向槽中设置栓销的锁部,使盖子可以被确实地打开。
依据方案6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5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6中所记载的发明,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制动器配合着栓销,使栓销可以在导向槽中的适当位置上移动。
依据方案7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6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7中所记载的发明,使推压臂能够正确地复归。
依据方案8中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7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如下的效果。
即依据方案8中所记载的发明,利用阻尼器产生的衰减力,使盖子能够被缓慢地并且安静地打开。
并且,依据方案8中所记载的发明,利用阻尼器产生的衰减力,使盖子能够被缓慢地并且安静地关闭。
图中的10表示的是盖20的开闭装置。
上述开闭装置10,例如可被当作装小物件盒使用,虽然没有图示,还被固定地埋设在汽车的中央控制台里。
除了用在装小物件盒上,开闭装置10还可用于烟灰碟、硬币盒等。
另外,开闭装置10的安装位置,除了汽车的中央控制台,还有汽车的仪表盘、车门内壁、车身内壁、座椅的背面、椅把手、或者地板等。除了汽车,开闭装置10还可安装在火车、船舶、办公设备、或家具等上面。
如图1~4所示,上述开闭装置10大致有以下的部件。
(1)基体30
(2)盖子20
(3)弹簧装置40
(4)阻尼器50
(5)缓冲垫部件60
但开闭装置10的部件,不限于上述1~5。
基体30
如图1所示,基体30形成为上面是敞口的开口部31的中空的盒状体。
如图1所示,基体30上有如下的部位。
但基体30的部件,不限于下述1~5。
缘32,如图1所示,凸缘32是开口部31周围伸出的部分。
而且,如图1所示,在凸缘3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33~34。如图3所示,左右的贯通孔33~34之中,对面左侧的贯通孔33中,安装的是可上下滑动的后述推压杆120之推压部123。而对面右侧的贯通孔34中,安装的是后述缓冲垫部件60。
旋转轴35,如图1所示,旋转轴35左右一对地设置在基体30的左右两侧,为圆筒形的突起。左右两旋转轴35,如图2所示,位于内侧,支持着后述第一连接臂80做旋转。
制动器38,如图1所示,制动器38位于基体30的左侧面上,为长圆形的平面突起。如图7所示,在盖子20被打开过程中,制动器38配合着栓销91,使其从导向槽24的锁部26向始端部25移动。
盖子20
如图2所示,盖子20由基体30的左右旋转轴35支持着可做旋转,是开闭开口部31的部件。
盖子20的开闭方向并非限定在上下两方向,横向、向下、或者斜向都可开闭。
具体地讲,如图1所示,盖子20有如下的部件。
但盖子20的部件不限于以下1~4。
枢纽部21~22,如图1所示,一对枢纽部21~22从盖子20的左右两侧延伸出来。
旋转孔23,如图1所示,旋转孔23被分别开设于左右枢纽部21~22的几乎中央的位置上,为内外贯通的圆形孔。并且,如图1所示,基体30左右两侧向外突起的左右旋转轴35都各自插入到左右旋转孔23中。旋转孔23支持着盖子20以旋转轴35为中心绕着基体30转动。
导向槽24,如图1所示,导向槽24被设置在正对盖子20左侧的枢纽部21上,为略成V字形的弯曲状。并且,如图2所示,后述第一连接臂80的栓销91嵌入到导向槽24中,该栓销91沿着导向槽24移动。
通过盖子20在距开放位置参照图8一定角度例如45度参照图8处被关闭,栓销91向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而使弹簧70被拉伸。
即导向槽24制约着栓销91以盖子20的旋转轴35和第一连接臂80的支持轴37的连线延长线无图示为轨迹来移动。
因此,栓销91以前述的延长线无图示为轨迹,向远离盖子20自由端部的内侧方向移动时,盖子20就被打开了参照图6~7。
另外,当盖子20处于关闭位置时如图2所示,导向槽24顺着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支持轴37的方向摆放,导向槽24拥有与支持轴37接近的始端部25,以及远离支持轴37并略呈L字形的曲折状的锁部26,如图5所示。
扇形齿轮27,如图1所示,扇形齿轮27位于盖子20左侧的枢纽部21,为1/4圆周的圆弧形结构。并且,如图2所示,扇形齿轮27与后述旋转阻尼器51的制动齿轮相互咬合。
弹簧装置40,如图1所示,弹簧装置40由一根弹簧为中心构成。
如图2所示,上述那一根弹簧被挂设在基体30和盖子20之间,即后述第一连接臂80和第二连接臂90之间。
当处在关闭位置上的盖子20参照图2被压入到过度的压入位置参照图6时,弹簧70被拉伸,由于弹簧复原力作用,使盖子20获得了向打开方向运动的动力。
而在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下被打开的盖子20又被关闭到一定的角度时,例如45度参照图9,弹簧70再次被拉伸,盖子20又获得了向关闭方向运动的动力。
具体地讲,除了上述的一根弹簧70,弹簧装置40大致由如下的部件构成。
(1)第一连接臂80
(2)第二连接臂90
(3)弹簧70
(4)推压臂100
(5)复归弹簧110
(6)推压杆120
但弹簧装置40的部件,不限于上述1~6。
第一连接臂80,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臂80的一端由支持轴37支持着可在基体30上旋转。
具体地讲,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臂80由如下的部件构成。
但第一连接臂80的部件不限定在以下的1~2。
支持孔81,如图1所示,支持孔81位于第一连接臂80的一端,由突起在基体30左侧面上的支持轴37支持着可做回旋,如图2所示。
弹簧挂置部82,如图1所示,弹簧挂置部82与支持孔81同在第一连接臂80的一端,是弹簧一端的挂设端。
第二连接臂90,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臂90的一端可在第一连接臂80上滑动。
即,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臂9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并中空的方筒形结构。从第二连接臂90的开口端,第一连接臂80的另一端插入进第二连接臂90,第二连接臂90可相对于第一连接臂80做滑动。
另外,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臂90的另一端设置有栓销91,如前所述,栓销91嵌入到位于盖子20左侧枢纽部21上的导向槽24中,沿着导向槽24移动,如图2所示。
栓销91,以前述盖子20的旋转轴35和第一连接臂80的支持轴37的连线延长线无图示为轨迹,向接近盖子20自由端部的外侧方向移动时,盖子20就被关闭了参照图2及图9。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连接臂80与第二连接臂90之间挂设的弹簧70的复原力的作用,第二连接臂90被赋予了向第一连接臂80接近的方向运动的动力。
即,如图1所示,在第二连接臂90上有栓销91的那端,与第一连接臂80上的弹簧挂置部82相对应,设置了挂设弹簧另一端的弹簧挂置部92。因此,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臂80上的弹簧挂置部82与第二连接臂90上的弹簧挂置部92,把弹簧70的两端钩挂住。
另外,如图2所示,在第二连接臂90上有如下的部件。
但第二连接臂90的部件不限于以下的1
凸台93,如图2所示,凸台93位于第二连接臂90的长度的中部,面向基体30左侧面的内侧面上,为圆柱形的突起。如图2所示,凸台93与后述推压臂100的推上部102相接。
推压臂100,如图1所示,推压臂100由基体30支承,当盖子20被压入到压入位置时如图6所示,通过后述推压杆120,使第二连接臂90向远离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由此拉伸了弹簧70。
如图6所示,推压臂100使得第二连接臂90向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时,栓销91从始端部25向锁部26移动。
具有地讲,如图1所示,推压臂100有如下的部件。
但推压臂的部件不限于以下的1~3。
轴止部101,如图1所示,轴止部101位于推压臂100的长度中部,为推压臂100在基体30上,也就是从基体30左侧面突起的摇动轴36上做旋转提供支持。
推上部102,如图1及图6所示,推上部102位于夹着轴止部101的两端的一端,把第二连接臂90向上推离第一连接臂80。
连接轴103,如图1所示,圆柱形的连接轴103位于夹着轴止部101的两端的另一端,向着后述推压杆120方向突起。连接轴103的作用是和后述推压杆120相接,如图1~2所示。
复归弹簧110,如图6所示,复归弹簧110位于推压臂100和基体30之间。当从盖子20的自由端部向下压后述推压杆120时,将导致推压臂100以轴止部101为中心发生旋转,复归弹簧作用是使推压臂100回归到原位。推压杆120
推压杆120有如下的部件。
但推压杆120的部件不限于以下1~2。
连接孔121,如图1所示,连接孔121位于推压杆120的一端,为内外贯通的圆形孔。如图2所示,推压臂100的连接轴103插入连接孔121中,推压杆120通过连接轴103使推压臂100发生转动。
推压部123,如图1所示,推压部123为从上述连接孔121延续出去的棒状体。而且,如图2~3所示,推压部123穿过基体30的凸缘32左侧的贯通孔33,向上方突起,可由盖子20的自由端部压下。
阻尼器50,如图2所示,阻尼器50被设置在基体30和盖子20之间,对由弹簧70的弹力所产生的作用于盖子20上的旋转力起衰减的作用。
具体地讲,如图2所示,阻尼器50中除了前述的盖子20左侧的枢纽部21上的扇形齿轮27外,还有如下的部件。
但阻尼器50的部件不限于扇形齿轮27和以下的1部件。例如可用气缸型的空气阻尼器来代替旋转阻尼器51。
(1)旋转阻尼器51
旋转阻尼器51中使用的是油封式的阻尼元件。如图2所示,它被固定在基体30的左侧面,它的制动齿轮和扇形齿轮27相互咬合。
缓冲垫部件60
例如橡胶制的缓冲垫部件60被安装在基体30的凸缘32右侧的贯通孔34中,从基体30的凸缘32的上面向上突起。缓冲垫部件60与盖子20的自由端部的内侧面弹性地相接。
开闭装置10的使用方法,具有上述结构的开闭装置10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当要打开闭合的盖子20时,从盖子20的自由端部的上面向着基体30押下即可,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当押下盖子20时,其下面的推压杆120的推压部123受压下降。
如图6所示,随着推压杆120的下降,插入其连接孔121中的推压杆120的连接轴103也下降。
如图6所示,随着推压杆120的连接轴103的下降,与基体30左侧面上突起的摇动轴36相隔的另一端上的推上部102上升。
如图6所示,随着推压杆120的推上部102的上升,第二连接臂90上的凸台93受压上升。
如图6所示,随着第二连接臂90上的凸台93的上升,第二连接臂90向着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由此,弹簧70被拉伸,弹力被蓄积起来。
这时,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臂90上的栓销91在导向槽24中移动。
即,如图2所示,在导向槽24中与支持轴37接近的始端部25里停留着的栓销91,向锁部26移动,最终嵌入到锁部26被锁住,如图6所示。
之后,当盖子20上的下压力消失时,如图7~8所示,在弹簧70的收缩复原力的作用下,盖子20被打开。
这时,如图7~8所示,与盖子20上的扇形齿轮27相互咬合着的旋转阻尼器51上的制动齿轮发生转动,旋转阻尼器51的衰减力起作用,使盖子20被缓慢地并且安静地打开。
盖子20被打开的途中,第二连接臂90的栓销91与突起在基体30左侧面上的制动器38相接。
由此,如图7所示,嵌在导向槽24的锁部26中的栓销91,向始端部25的方向移动。最终,如图8所示,在盖子20的开放位置,第二连接臂90的栓销91停留在导向槽24的始端部25中。
当要关闭处于开放状态的盖子20时,如图9所示,先用手把盖子20关闭到45度角的位置。
这时,如图9所示,由于盖子20的转动,导向槽24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因此,嵌入在导向槽24中的栓销91,向远离基体30上的支持轴37的方向移动,如图9所示,第二连接臂90向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这就导致了弹簧70被拉伸,弹力被蓄积起来。
这时,位于导向槽24始端部25的栓销91,向锁部26作稍许移动无图示。
然后,手从盖子20上撤离,在弹簧70的收缩复原力的作用下,盖子20被关闭,如图9所示。
这时,如图9所示,与盖子20上的扇形齿轮27相互咬合着的旋转阻尼器51的制动齿轮发生转动,旋转阻尼器51的衰减力起作用,使盖子20被缓慢地并且安静地关闭。
另外,即使盖子20处于闭合状态,弹簧70也被若干地拉伸着,弹簧的复原力为盖子20提供了向闭合方向运动的动力。
因此,不会出现由于车辆振动等原因,盖子20被意外打开的情况。
即使由于车辆的振动使盖子20在打开方向受到较大的力,因为导向槽24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通过栓销91使第二连接臂90向离开第一连接臂80的方向移动,这样,弹簧70被拉伸的量也增加了。因此,假设盖子20被稍许打开了,在弹簧70的收缩复原力的作用下,盖子20也恢复到原来闭合的状态。
根据上述的理由,以最佳方式实施本发明时,虽然不需要设置将闭合状态的盖子20锁住所需的机构,但要装该机构也可以。盖子20被装上该机构后,可以防止车辆在恶性路上行走时盖子20发生抖动。

Claims (7)

1.一种盖子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拥有开口部的基体;
以所述基体上的旋转轴为中心可做转动,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盖子;
被挂设在所述基体和所述盖子之间的一根弹簧;当处在关闭位置上的所述盖子被压入到过度的压入位置时,所述弹簧被拉伸,由于该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使所述盖子获得了向打开方向运动的动力;而在所述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下被打开的所述盖子又被关闭到一定的角度时,所述弹簧再次被拉伸,所述盖子又获得了向关闭方向运动的动力,
在所述基体和所述盖子之间拥有如下部件:
一端由支持轴支撑可在基体上做旋转的第一连接臂;
一端可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滑动,另一端上设有栓销的第二连接臂;在该第二连接臂和所述第一连接臂间挂设的所述弹簧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该第二连接臂获得了向第一连接臂接近的动能;
由所述基体支撑,当所述盖子被压入到所述压入位置时,使所述第二连接臂向离开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方向移动,由此拉伸了所述弹簧的推压臂;
被设置在所述盖子上,在制导所述栓销移动的同时,在所述盖子从开放位置被关闭到一定的角度的情况下,使所述栓销向离开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方向移动,由此拉伸了所述弹簧的导向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角度为45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制约着所述栓销,以所述盖子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支持轴的连线延长线为轨迹来移动;
所述栓销以所述延长线为轨迹,向远离所述盖子自由端部的内侧方向移动时,所述盖子就被打开了;
所述栓销以所述延长线为轨迹,向接近所述盖子自由端部的外侧方向移动时,所述盖子就被关闭了。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当所述盖子处于关闭位置时顺着离开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支持轴的方向摆放,并拥有与所述支持轴接近的始端部以及远离所述支持轴并呈曲折状的锁部;
所述推压臂使得所述第二连接臂向离开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栓销从所述始端部向所述锁部移动。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制动器,在所述盖子被打开过程中,该制动器配合着所述栓销,使其从所述锁部向所述始端部移动。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臂拥有位于其中部,为其在所述基体上做旋转提供支持的轴止部;及位于夹着所述轴止部的其两端中的一端,向着所述盖子突起,从所述盖子的自由端部可被押下的推压部;以及位于夹着所述轴止部的其两端中的另一端,把所述第二连接臂向上押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推上部;
当从所述盖子的自由端部向下压所述推压部时,将导致所述推压臂以所述轴止部为中心发生旋转,为使推压臂回归到原位,在所述推压臂和所述基体之间设置了复归弹簧。
7.按照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盖子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体和所述盖子之间设置有对作用在所述盖子上的旋转力起衰减作用的阻尼器。
CNB2004101013645A 2003-12-19 2004-12-17 盖子的开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57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2653 2003-12-19
JP2003422653A JP4293897B2 (ja) 2003-12-19 2003-12-19 リッドの開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9049A CN1629049A (zh) 2005-06-22
CN100345730C true CN100345730C (zh) 2007-10-31

Family

ID=3467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13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5730C (zh) 2003-12-19 2004-12-17 盖子的开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51888B2 (zh)
JP (1) JP4293897B2 (zh)
KR (1) KR100598328B1 (zh)
CN (1) CN10034573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3741B2 (en) * 2002-08-01 2009-11-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Utilizing rules in a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JP4615269B2 (ja) * 2004-08-18 2011-01-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加減速機構及びこの加減速機構を備えた車両用小物入れ
US7152898B2 (en) * 2005-01-06 2006-12-26 Lea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vehicle noise
JP4703287B2 (ja) * 2005-06-24 2011-06-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扉開閉装置
CA2612673C (en) * 2005-06-29 2012-07-24 Nipp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ust-preventive treatment of material having dusting property
US7621419B2 (en) * 2005-08-05 2009-11-24 Nifco Inc. Door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unit
DE102005044436B4 (de) * 2005-09-16 2009-02-12 Lisa Dräxlmaier GmbH Mittelkonsole für ein Fahrzeug
JP2007145300A (ja) * 2005-11-30 2007-06-14 Toyoda Gosei Co Ltd 収納体
JP4785574B2 (ja) * 2006-03-15 2011-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開閉機構
JP2007297012A (ja) * 2006-05-02 2007-11-15 Advanex Inc 開閉機構
KR100805476B1 (ko) 2006-10-31 2008-02-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리어암레스트용 스위치커버 개폐구조
KR100825402B1 (ko) * 2007-01-26 2008-04-29 쌍용자동차 주식회사 글로브박스의 내입형 개폐장치
JP5108358B2 (ja) * 2007-04-06 2012-12-26 株式会社ニフコ 蓋開閉装置
FR2916749B1 (fr) * 2007-06-04 2009-09-11 Vygi Sarl Systeme d'ouverture/fermeture assistee d'un couvercle et conteneur a dechets muni d'un tel couvercle
US8141759B2 (en) * 2008-01-08 2012-03-2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ontainer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7731254B2 (en) * 2008-01-09 2010-06-0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otor vehicle center console assembly having a container assembly with a flush door
JP5134388B2 (ja) * 2008-02-14 2013-01-30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リッド装置
US8177445B2 (en) * 2008-04-01 2012-05-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ver-center mechanism
JP2009263944A (ja) * 2008-04-24 2009-11-12 Nifco Inc 回動機構
EP2307290A1 (fr) * 2008-07-01 2011-04-13 Vygi Systeme d'ouverture/fermeture assistee d'un couvercle et conteneur a dechets muni d'un tel couvercle
JP5254151B2 (ja) * 2008-09-30 2013-08-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移動体の作動機構
US8079446B2 (en) * 2008-09-30 2011-12-20 Nifco Inc.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movable body
US20100200784A1 (en) * 2009-02-12 2010-08-12 Charles James Turner Bellowphragm actuated fluid control swing valve
JP5193115B2 (ja) 2009-04-01 2013-05-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可動体の動作機構
JP5241675B2 (ja) * 2009-10-08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蓋開閉装置
US20110215606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Console lid friction hinge
CN102730294B (zh) * 2011-04-12 2016-05-04 江森自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用于升起容器盖子的摆臂装置以及具有该摆臂装置的盖子和容器
KR101237167B1 (ko) * 2011-05-19 2013-02-25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물품수납박스
US8523010B2 (en) * 2011-05-31 2013-09-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istable cover assemblies
JP5965166B2 (ja) * 2012-03-14 2016-08-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収納装置
CN104057888B (zh) * 2014-06-24 2016-06-15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手套箱
JP6570337B2 (ja) * 2014-07-17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ダンパ装置
JP6413923B2 (ja) * 2015-05-19 2018-10-3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蓋付き収納装置
DE102015225519A1 (de) * 2015-12-16 2017-06-22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Deckel für ein Ablagefach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Fahrzeuginnenraum
CN109153349B (zh) * 2016-05-18 2021-09-14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的控制台组件
IT201700044196A1 (it) * 2017-04-21 2018-10-21 Effegi Brevetti Srl Meccanismo di movimentazione di un’anta di mobile
US10486568B2 (en) * 2017-06-14 2019-11-26 Gulfstream Aerospace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ies including an armrest with an armrest lid and a hinge arrangement
CN107585421B (zh) * 2017-09-05 2019-05-21 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存储箱
CN108128578B (zh) * 2018-01-28 2024-05-10 浙江而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垃圾挤压功能的垃圾桶
US11572723B2 (en) 2019-02-27 2023-02-07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CN110040402A (zh) * 2019-05-09 2019-07-23 周建华 一种厨房垃圾桶
CN110040349B (zh) * 2019-05-15 2024-02-20 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缓冲式盖合垃圾桶
CN110547503B (zh) * 2019-08-27 2022-04-29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烟灰盒
CN110696725B (zh) * 2019-10-15 2021-06-04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盖板关闭时的回升装置
JP7177766B2 (ja) * 2019-12-23 2022-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CN113017453B (zh) * 2021-03-04 2022-04-22 深圳市康灵盾智能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推盖装置和调料台
CN113232976A (zh) * 2021-04-14 2021-08-10 刘泰湖 一种五金材料存储箱
CN115420144A (zh) * 2022-08-30 2022-12-02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具备自锁功能的电磁开启式开盖装置及开盖装置组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0815A1 (de) * 1986-07-04 1988-01-14 Volkswagen Ag Anordnung zur verzoegerung der oeffnungsbewegung eines klappbaren deckels fuer ein ablagefach
JPH08198020A (ja) * 1995-01-20 1996-08-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リッド開閉装置
JPH09142221A (ja) * 1995-11-24 1997-06-03 Kanto Auto Works Ltd 蓋体の開閉機構
FR2752792A1 (fr) * 1996-09-03 1998-03-06 Peugeot Boite a gants notamment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US5971463A (en) * 1998-07-30 1999-10-26 Becker Group Europe Gmbh Receptacle, such as an ashtray, glove compartment or the like for vehicles
JP2000272428A (ja) * 1999-03-25 2000-10-03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物入れの蓋体開閉機構
JP2003002059A (ja) * 2001-06-19 2003-01-08 Meiwa Kogyo Kk 車両用収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5151U (ja) * 1992-10-09 1994-05-10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リッド付容器
JP2594955Y2 (ja) * 1993-03-15 1999-05-24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車両用の小物収納装置
JPH0737812U (ja) * 1993-12-24 1995-07-14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車両用小物収納装置
JPH08184237A (ja) * 1994-12-28 1996-07-16 Nifco Inc 回動蓋のロック機構
JP3053540B2 (ja) * 1995-02-01 2000-06-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ップホルダ
JP3314903B2 (ja) * 1995-07-04 2002-08-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車両用小物収納装置
JP4028607B2 (ja) * 1996-07-24 2007-12-26 富山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新規なセファロスポリン誘導体またはその塩
JP2000272426A (ja) * 1999-03-23 2000-10-03 Araco Corp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JP3953770B2 (ja) * 2001-10-11 2007-08-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開閉部材の制動機構、これを備えた容器ホルダー及び自動車用扉
JP3833925B2 (ja) * 2001-10-29 2006-10-18 株式会社ニフコ 扉体の開閉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開閉装置
KR100636964B1 (ko) * 2003-10-21 2006-10-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프코 이동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0815A1 (de) * 1986-07-04 1988-01-14 Volkswagen Ag Anordnung zur verzoegerung der oeffnungsbewegung eines klappbaren deckels fuer ein ablagefach
JPH08198020A (ja) * 1995-01-20 1996-08-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リッド開閉装置
JPH09142221A (ja) * 1995-11-24 1997-06-03 Kanto Auto Works Ltd 蓋体の開閉機構
FR2752792A1 (fr) * 1996-09-03 1998-03-06 Peugeot Boite a gants notamment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US5971463A (en) * 1998-07-30 1999-10-26 Becker Group Europe Gmbh Receptacle, such as an ashtray, glove compartment or the like for vehicles
JP2000272428A (ja) * 1999-03-25 2000-10-03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物入れの蓋体開閉機構
JP2003002059A (ja) * 2001-06-19 2003-01-08 Meiwa Kogyo Kk 車両用収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9049A (zh) 2005-06-22
JP4293897B2 (ja) 2009-07-08
JP2005178593A (ja) 2005-07-07
KR20050062387A (ko) 2005-06-23
KR100598328B1 (ko) 2006-07-10
US7451888B2 (en) 2008-11-18
US20050133507A1 (en) 200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5730C (zh) 盖子的开闭装置
CN2819373Y (zh) 盘片搬送装置
CN1535119A (zh) 投影仪升降器
CN1136407C (zh) 夹紧固定件
CN1782459A (zh) 旋转阻尼器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242827A (zh) 用于充气物体的阀门
CN1268888C (zh) 用于贮存设备中的门的打开和关闭的铰链组件结构
CN101049218A (zh) 具有机器人清洁器和停靠站的机器人清洁器系统
CN101052849A (zh) 门开闭机构
CN1837634A (zh) 电磁制动装置以及电梯用卷扬机的电磁制动装置
CN1668497A (zh)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装置
CN101031730A (zh) 铰链装置及使用了该铰链装置的开闭机构
CN1271300C (zh) 门挡装置、门挡装置的地面用部件
CN1592812A (zh) 插锁
CN1812465A (zh) 具有支承构件的图像读取装置
CN1073029C (zh) 电话机保持器
JP3171687U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収納ケース
CN1754051A (zh)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组件、以及、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车体侧托架
CN101057109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236934A (zh) 漏斗式硬币装置
CN100345510C (zh) 便器座或便器盖的开闭装置及开闭装置的传达单元
CN1926617A (zh) 装卡装置
CN1863978A (zh) 用于将竖直敞开板活节地连接于家具部件的合页总成
CN1955506A (zh) 液压缓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NIFCO PLASTIC PRODUCTS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KANAGAWA, JAPAN COUNTY TO: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COUN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ifco Plastic Manufacturer Co., Ltd.

Patentee after: Nifco Inc.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fco Inc.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