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5077B - 基板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板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5077B
TWI825077B TW108109288A TW108109288A TWI825077B TW I825077 B TWI825077 B TW I825077B TW 108109288 A TW108109288 A TW 108109288A TW 108109288 A TW108109288 A TW 108109288A TW I825077 B TWI825077 B TW I8250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gas
liquid processing
chamb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1472A (zh
Inventor
稲垣幸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1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1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5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50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16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yout of the process chambers
    • H01L21/67173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yout of the process chambers in-line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liquid, a resin, an ink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16Coating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271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 H01L21/0273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photoresist layers
    • H01L21/0274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9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v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16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yout of the process chambers
    • H01L21/67178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yout of the process chambers vertical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18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more than one transfer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19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cessing chambers, e.g. modular processing cha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196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fer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207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omprising a chamber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process
    • H01L21/6722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omprising a chamber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proces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thography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48Temperature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76Production flow monitoring, e.g. for increasing 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9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into and out of processing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9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into and out of processing chamber
    • H01L21/67742Mechanical parts of transfer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30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30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 G03F7/3092Recovery of material; Wast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botic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基板處理裝置具備:第1液處理室,其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2液處理室,其配置於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1供給通道,其向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及第2供給通道,其向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第1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第2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

Description

基板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處理基板之基板處理裝置。基板例如為半導體晶圓、光罩用玻璃基板、液晶顯示器用基板、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用基板、FPD(Flat Panel Display,平板顯示器)用基板、電漿顯示器用基板、光顯示器用基板、磁碟用基板、磁光碟用基板、光罩用基板、太陽電池用基板等。
先前,於日本專利特開平11-3851號公報中,基板處理裝置例如具備抗蝕液塗佈裝置與顯影處理裝置。抗蝕液塗佈裝置配置於顯影處理裝置之下方。
基板處理裝置進而具備第1子腔室、第2子腔室、壁管。第1子腔室向抗蝕液塗佈裝置供給氣體。第1子腔室配置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上部。第2子腔室向顯影處理裝置供給氣體。第2子腔室配置於顯影處理裝置之上部。壁管向第1子腔室與第2子腔室供給氣體。壁管配置於抗蝕液塗佈裝置及顯影處理裝置之側方。壁管沿著鉛直方向延伸。壁管於與抗蝕液塗佈裝置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與第1子腔室連接。壁管於與顯影處理裝置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與第2子腔室連接。
1根壁管將用以向抗蝕液塗佈裝置供給之氣體運送至與抗蝕液塗佈裝置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且將用以向顯影處理裝置供給之氣體運送至與顯影處理裝置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因此,第1子腔室之流路及第2子腔室之流路較短。
[發明要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具有此種構成之先前例之情形時,存在如下問題。 即,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會相互造成影響。
選取使用者調整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之情況為例,對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問題具體進行說明。
使用者有意圖地變更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例如,使用者操作設置於第1子腔室之第1擋板。此時,儘管使用者並未操作設置於第2子腔室之第2擋板,但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依然會發生變動。如此地,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會因為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
因此,使用者操作第2擋板,有意圖地調整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此時,儘管第1擋板並未受到操作,但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依然會發生變動。如此地,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會因為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
其結果,使用者不得不再次調整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
如上所述,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會相互造成影響。因此,難以將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及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調整成恰當之供給量。
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問題並不限於使用者調整氣體供給量之情況。例如,於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因為第1子腔室之異常而發生了變化時,相對於顯影處理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亦會因為相對於抗蝕液塗佈裝置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
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問題並不限於抗蝕液塗佈裝置與顯影處理裝置。假設於基板處理裝置具備向複數個搬送室供給氣體之構成之情形時,推測相對於各搬送室之氣體供給量會相互造成影響。
進而,關於氣體排出量,推測亦會產生類似之問題。假設於基板處理裝置具備將複數個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之構成之情形時,推測來自於各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會相互造成影響。假設於基板處理裝置具備將複數個搬送室之氣體排出之構成之情形時,推測來自於各搬送室之氣體排出量會相互造成影響。假設於基板處理裝置具備將複數個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之構成之情形時,推測來自於各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會相互造成影響。
本發明係鑒於如上情況而完成。 本發明之第1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各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基板處理裝置。本發明之第2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各搬送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基板處理裝置。本發明之第3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各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基板處理裝置。本發明之第4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各搬送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基板處理裝置。本發明之第5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各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之基板處理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為了達成第1目的,而採用如下構成。 即,本發明係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第1液處理室,其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2液處理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1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及第2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且上述第1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上述第2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
儘管第2液處理室配置於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但第1供給通道具有第1鉛直部,且第2供給通道具有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因此,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分別相對較長。即,第1供給通道及第2供給通道分別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第1供給通道向第1液處理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與第2供給通道向第2液處理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第1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第2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如上所述,根據基板處理裝置,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各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長,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具有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大之流路截面積。假設於第1鉛直部較第2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1鉛直部具有較第2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假設於第2鉛直部較第1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2鉛直部具有較第1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第1調整部,其設置於上述第1供給通道,調整於上述第1供給通道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及第2調整部,其設置於上述第2供給通道,調整於上述第2供給通道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且上述第1調整部配置得較上述第1鉛直部更靠下游,上述第2調整部配置得較上述第2鉛直部更靠下游。第1調整部配置得較第1鉛直部更靠下游。因此,位於較第1調整部更靠上游之第1供給通道之部分包含第1鉛直部。藉此,位於較第1調整部更靠上游之第1供給通道之部分相對較長。第2調整部配置得較第2鉛直部更靠下游。因此,位於較第2調整部更靠上游之第2供給通道之部分包含第2鉛直部。藉此,位於較第2調整部更靠上游之第2供給通道之部分相對較長。從而,能更佳地抑制相對於第1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第2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分配管,該分配管連接於上述第1供給通道及上述第2供給通道,向上述第1供給通道及上述第2供給通道供給氣體;且上述分配管與上述第1供給通道之連接位置、及上述分配管與上述第2供給通道之連接位置均配置於較上述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任一位置。據此,儘管第1供給通道具有第1鉛直部,第1供給通道亦能較佳地與分配管連接。同樣地,儘管第2供給通道具有第2鉛直部,第2供給通道亦能較佳地與分配管連接。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上述第1供給通道具有上游端部,上述第2供給通道具有上游端部,上述分配管具有與上述第1供給通道之上述上游端部及上述第2供給通道之上述上游端部連接之連接部,且上述連接部之延伸方向與上述第1供給通道之上述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上述連接部之延伸方向與上述第2供給通道之上述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相同。連接部之延伸方向與第1供給通道之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相同。藉此,氣體順利地自分配管之連接部向第1供給通道之上游端部流通。即,分配管能順利地向第1供給通道供給氣體。連接部之延伸方向與第2供給通道之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相同。藉此,氣體順利地自分配管之連接部向第2供給通道之上游端部流通。即,分配管能順利地向第2供給通道供給氣體。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第1搬送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液處理室之側方,將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液處理室;第2搬送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搬送室之下方且上述第2液處理室之側方,將基板搬送至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1搬送室供給氣體;及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2搬送室供給氣體;且上述分配管連接於上述第1搬送室用之上述供給通道及上述第2搬送室用之上述供給通道,向上述第1搬送室用之上述供給通道及上述第2搬送室用之上述供給通道供給氣體。藉由1根分配管,能較佳地向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第1搬送室用供給通道、及第2搬送室用供給通道供給氣體。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箱體,其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及間隔構件,其配置於上述箱體內;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形成於上述箱體內,上述間隔構件將上述第1鉛直部與上述第2鉛直部隔開。據此,能使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之構造簡化。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上述箱體具備:前壁,其與上述第1液處理室及上述第2液處理室面對面,且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及側壁,其連接於上述前壁,相對於上述前壁大致垂直;且上述前壁之寬度較上述側壁之寬度長。據此,能較佳地使箱體之厚度較薄。藉此,既能抑制基板處理裝置之大型化,又容易確保箱體之設置空間。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第3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及第4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且上述第3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3鉛直部,上述第4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4鉛直部,上述第3鉛直部及上述第4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儘管第2液處理室配置於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但第3供給通道具有第3鉛直部,且第4供給通道具有第4鉛直部。第3鉛直部及第4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因此,第3鉛直部及第4鉛直部分別相對較長。即,第3供給通道及第4供給通道分別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第1供給通道向第1液處理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第2供給通道向第2液處理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第3供給通道向第1液處理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第4供給通道向第2液處理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更佳地抑制相對於第1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第2液處理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進而,藉由第1供給通道與第3供給通道,能以較佳之效率向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藉由第2供給通道與第4供給通道,能以較佳之效率向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第1吹出單元,其設置於上述第1液處理室,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吹出氣體;及第2吹出單元,其設置於上述第2液處理室,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吹出氣體;且上述第1供給通道及上述第3供給通道均與上述第1吹出單元連接,通過上述第1吹出單元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上述第2供給通道及上述第4供給通道均與上述第2吹出單元連接,通過上述第2吹出單元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第1供給通道及第3供給通道均係通過第1吹出單元向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藉此,第1供給通道與第3供給通道能以相同之方式向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同樣地,第2供給通道及第4供給通道均係通過第2吹出單元向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藉此,第2供給通道與第4供給通道能以相同之方式向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氣體控制裝置,該氣體控制裝置調整氣體之溫度及濕度,將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輸送至上述第1供給通道及上述第2供給通道。能向第1液處理室及第2液處理室供給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
本發明為了達成第2目的,而採用如下構成。 即,本發明係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第1搬送室,其搬送基板;第2搬送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搬送室之下方,搬送基板;第1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1搬送室供給氣體;及第2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2搬送室供給氣體;且上述第1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上述第2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搬送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搬送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
儘管第2搬送室配置於第1搬送室之下方,但第1供給通道具有第1鉛直部,且第2供給通道具有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1搬送室高之位置、及較第2搬送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因此,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分別相對較長。即,第1供給通道及第2供給通道分別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第1供給通道向第1搬送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與第2供給通道向第2搬送室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第1搬送室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第2搬送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如上所述,根據基板處理裝置,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各搬送室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長,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具有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大之流路截面積。假設於第1鉛直部較第2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1鉛直部具有較第2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假設於第2鉛直部較第1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2鉛直部具有較第1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送風部,該送風部將上述基板處理裝置外部之氣體輸送至上述第1供給通道及上述第2供給通道。能較佳地向第1搬送室及第2搬送室供給基板處理裝置外部之氣體。
本發明為了達成第3目的,而採用如下構成。 即,本發明係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上述第1液處理室,其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2液處理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1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1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及第2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2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且上述第1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上述第2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
儘管第2液處理室配置於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但第1排出通道具有第1鉛直部,且第2排出通道具有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因此,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分別相對較長。即,第1排出通道及第2排出通道分別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自第1液處理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自第2液處理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第1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與來自於第2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如上所述,根據基板處理裝置,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各液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長,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具有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大之流路截面積。假設於第1鉛直部較第2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1鉛直部具有較第2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假設於第2鉛直部較第1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2鉛直部具有較第1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
本發明為了達成第4目的,而採用如下構成。 即,本發明係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第1搬送室,其搬送基板;第2搬送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搬送室之下方,搬送基板;第1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1搬送室之氣體排出;及第2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2搬送室之氣體排出;且上述第1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上述第2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搬送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搬送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
儘管第2搬送室配置於第1搬送室之下方,但第1排出通道具有第1鉛直部,且第2排出通道具有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1搬送室高之位置、及較第2搬送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因此,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分別相對較長。即,第1排出通道及第2排出通道分別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自第1搬送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自第2搬送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第1搬送室之氣體排出量與來自於第2搬送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如上所述,根據基板處理裝置,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各搬送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長,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具有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大之流路截面積。假設於第1鉛直部較第2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1鉛直部具有較第2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假設於第2鉛直部較第1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2鉛直部具有較第1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第3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1搬送室之氣體排出;及第4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2搬送室之氣體排出;且上述第3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3鉛直部,上述第4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4鉛直部,上述第3鉛直部及上述第4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搬送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搬送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儘管第2搬送室配置於第1搬送室之下方,但第3排出通道具有第3鉛直部,且第4排出通道具有第4鉛直部。第3鉛直部及第4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1搬送室高之位置、及較第2搬送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因此,第3鉛直部及第4鉛直部分別相對較長。即,第3排出通道及第4排出通道分別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自第1搬送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第2排出通道自第2搬送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第3排出通道自第1搬送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第4排出通道自第2搬送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更佳地抑制來自於第1搬送室之氣體排出量與來自於第2搬送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進而,藉由第1排出通道與第3排出通道,能以較佳之效率自第1搬送室將氣體排出。藉由第2排出通道與第4排出通道,能以較佳之效率自第2搬送室將氣體排出。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具備:第1吸入單元,其設置於上述第1搬送室,吸入上述第1搬送室之氣體;及第2吸入單元,其設置於上述第2搬送室,吸入上述第2搬送室之氣體;且上述第1排出通道及上述第3排出通道均與上述第1吸入單元連接,通過上述第1吸入單元將上述第1搬送室之氣體排出,上述第2排出通道及上述第4排出通道均與上述第2吸入單元連接,通過上述第2吸入單元將上述第2搬送室之氣體排出。第1排出通道及第3排出通道均係通過第1吸入單元將第1搬送室之氣體排出。藉此,第1排出通道與第3排出通道能以相同之方式將第1搬送室之氣體排出。同樣地,第2排出通道及第4排出通道均係通過第2吸入單元將第2搬送室之氣體排出。藉此,第2排出通道與第4排出通道能以相同之方式將第2搬送室之氣體排出。
本發明為了達成第5目的,而採用如下構成。 即,本發明係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第1熱處理室,其對基板進行熱處理;第2熱處理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熱處理室之下方,對基板進行熱處理;第1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1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及第2排出通道,其將上述第2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且上述第1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上述第2排出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熱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熱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
儘管第2熱處理室配置於第1熱處理室之下方,但第1排出通道具有第1鉛直部,且第2排出通道具有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第1熱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第2熱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因此,第1鉛直部及第2鉛直部分別相對較長。即,第1排出通道及第2排出通道分別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自第1熱處理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自第2熱處理室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第1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與來自於第2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如上所述,根據基板處理裝置,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各熱處理室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如下情況,即,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長,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其中一方具有較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之另一方大之流路截面積。假設於第1鉛直部較第2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1鉛直部具有較第2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假設於第2鉛直部較第1鉛直部長之情形時,第2鉛直部具有較第1鉛直部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第2鉛直部之壓力損失相較於第1鉛直部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
<1.基板處理裝置之概要> 圖1係實施例之基板處理裝置之概念圖。圖1表示出了鉛直方向Z。將鉛直方向Z之一個方向稱作「上方」。將與上方相反之方向稱作「下方」。圖1等分別以「上」與「下」表示上方與下方。
實施例1之基板處理裝置1對基板(例如,半導體晶圓)進行液處理與熱處理。此處,所謂「基板」,例如為半導體晶圓、光罩用玻璃基板、液晶顯示器用基板、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用基板、FPD(Flat Panel Display)用基板、電漿顯示器用基板、光顯示器用基板、磁碟用基板、磁光碟用基板、光罩用基板、太陽電池用基板。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液處理室2a與第2液處理室2b。第1液處理室2a係對基板進行液處理之空間。第2液處理室2b係對基板進行液處理之空間。第2液處理室2b配置於第1液處理室2a之下方。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供給通道3a與第2供給通道3b。第1供給通道3a連通至第1液處理室2a。第1供給通道3a向第1液處理室2a供給氣體。更詳細而言,第1供給通道3a不向第2液處理室2b供給氣體,而向第1液處理室2a供給氣體。第2供給通道3b連通至第2液處理室2b。第2供給通道3b向第2液處理室2b供給氣體。更詳細而言,第2供給通道3b不向第1液處理室2a供給氣體,而向第2液處理室2b供給氣體。
第1供給通道3a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1鉛直部4a。第2供給通道3b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2鉛直部4b。第1鉛直部4a及第2鉛直部4b均延伸至較第2液處理室2b低之位置。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氣體控制裝置5。氣體控制裝置5連通至第1供給通道3a及第2供給通道3b。氣體控制裝置5調整氣體之溫度及濕度,將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輸送至第1供給通道3a及第2供給通道3b。氣體例如為空氣。
如上所述,第1供給通道3a包含第1鉛直部4a,因此第1供給通道3a相對較長。第2供給通道3b包含第2鉛直部4b,因此第2供給通道3b相對較長。因此,能較佳地抑制第2供給通道3b之氣體供給量因為第1供給通道3a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進而,能較佳地抑制第1供給通道3a之氣體供給量因為第2供給通道3b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即,能較佳地抑制第1供給通道3a向第1液處理室2a供給之氣體供給量與第2供給通道3b向第2液處理室2b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第1液處理室2a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第2液處理室2b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排出通道6a與第2排出通道6b。第1排出通道6a連通至第1液處理室2a。第1排出通道6a將第1液處理室2a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第1排出通道6a不將第2液處理室2b之氣體排出,而將第1液處理室2a之氣體排出。第2排出通道6b連通至第2液處理室2b。第2排出通道6b將第2液處理室2b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第2排出通道6b不將第1液處理室2a之氣體排出,而將第2液處理室2b之氣體排出。
第1排出通道6a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1鉛直部7a。第2排出通道6b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2鉛直部7b。第1鉛直部7a及第2鉛直部7b均延伸至較第2液處理室2b低之位置。
第1排出通道6a與第2排出通道6b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8。氣體處理裝置8抽吸氣體,並處理所抽吸之氣體。具體而言,氣體處理裝置8處理通過第1排出通道6a及第2排出通道6b所排出之氣體。氣體處理裝置8例如進行將有害氣體轉換成無害氣體之處理。
如上所述,第1排出通道6a包含第1鉛直部7a,因此第1排出通道6a相對較長。第2排出通道6b包含第2鉛直部7b,因此第2排出通道6b相對較長。因此,能較佳地抑制第2排出通道6b之氣體排出量因為第1排出通道6a之氣體排出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進而,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6a之氣體排出量因為第2排出通道6b之氣體排出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即,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6a自第1液處理室2a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6b自第2液處理室2b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第1液處理室2a之氣體排出量與來自於第2液處理室2b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搬送室12a與第2搬送室12b。第1搬送室12a係搬送基板之空間。第2搬送室12b係搬送基板之空間。第2搬送室12b配置於第1搬送室12a之下方。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供給通道13a與第2供給通道13b。第1供給通道13a連通至第1搬送室12a。第1供給通道13a向第1搬送室12a供給氣體。更詳細而言,第1供給通道13a不向第2搬送室12b供給氣體,而向第1搬送室12a供給氣體。第2供給通道13b連通至第2搬送室12b。第2供給通道13b向第2搬送室12b供給氣體。更詳細而言,第2供給通道13b不向第1搬送室12a供給氣體,而向第2搬送室12b供給氣體。
第1供給通道13a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1鉛直部14a。第2供給通道13b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2鉛直部14b。第1鉛直部14a及第2鉛直部14b均延伸至較第2搬送室12b低之位置。
氣體控制裝置5連通至第1供給通道13a及第2供給通道13b。氣體控制裝置5將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輸送至第1供給通道13a及第2供給通道13b。
如上所述,第1供給通道13a包含第1鉛直部14a,因此第1供給通道13a相對較長。第2供給通道13b包含第2鉛直部14b,因此第2供給通道13b相對較長。因此,能較佳地抑制第2供給通道13b之氣體供給量因為第1供給通道13a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進而,能較佳地抑制第1供給通道13a之氣體供給量因為第2供給通道13b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即,能較佳地抑制第1供給通道13a向第1搬送室12a供給之氣體供給量與第2供給通道13b向第2搬送室12b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第1搬送室12a之氣體供給量與相對於第2搬送室12b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排出通道16a與第2排出通道16b。第1排出通道16a連通至第1搬送室12a。第1排出通道16a將第1搬送室12a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第1排出通道16a不將第2搬送室12b之氣體排出,而將第1搬送室12a之氣體排出。第2排出通道16b連通至第2搬送室12b。第2排出通道16b將第2搬送室12b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第2排出通道16b不將第1搬送室12a之氣體排出,而將第2搬送室12b之氣體排出。
第1排出通道16a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1鉛直部17a。第2排出通道16b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2鉛直部17b。第1鉛直部17a及第2鉛直部17b均延伸至較第2搬送室12b低之位置。
第1排出通道16a與第2排出通道16b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18。氣體處理裝置18抽吸氣體,並處理所抽吸之氣體。具體而言,氣體處理裝置18處理藉由第1排出通道16a及第2排出通道16b所排出之氣體。
如上所述,第1排出通道16a包含第1鉛直部17a,因此第1排出通道16a相對較長。第2排出通道16b包含第2鉛直部17b,因此第2排出通道16b相對較長。因此,能較佳地抑制第2排出通道16b之氣體排出量因為第1排出通道16a之氣體排出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進而,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16a之氣體排出量因為第2排出通道16b之氣體排出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即,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16a自第1搬送室12a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16b自第2搬送室12b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第1搬送室12a之氣體排出量與來自於第2搬送室12b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熱處理室22a與第2熱處理室22b。第1熱處理室22a係對基板進行熱處理之空間。第2熱處理室22b係對基板進行熱處理之空間。第2熱處理室22b配置於第1熱處理室22a之下方。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排出通道26a與第2排出通道26b。第1排出通道26a連通至第1熱處理室22a。第1排出通道26a將第1熱處理室22a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第1排出通道26a不將第2熱處理室22b之氣體排出,而將第1熱處理室22a之氣體排出。第2排出通道26b連通至第2熱處理室22b。第2排出通道26b將第2熱處理室22b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第2排出通道26b不將第1熱處理室22a之氣體排出,而將第2熱處理室22b之氣體排出。
第1排出通道26a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1鉛直部27a。第2排出通道26b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2鉛直部27b。第1鉛直部27a及第2鉛直部27b均延伸至較第2熱處理室22b低之位置。
第1排出通道26a與第2排出通道26b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28。氣體處理裝置28抽吸氣體,並處理所抽吸之氣體。具體而言,氣體處理裝置28處理藉由第1排出通道26a及第2排出通道26b所排出之氣體。
如上所述,第1排出通道26a包含第1鉛直部27a,因此第1排出通道26a相對較長。第2排出通道26b包含第2鉛直部27b,因此第2排出通道26b相對較長。因此,能較佳地抑制第2排出通道26b之氣體排出量因為第1排出通道26a之氣體排出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進而,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26a之氣體排出量因為第2排出通道26b之氣體排出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即,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26a自第1熱處理室22a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26b自第2熱處理室22b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第1熱處理室22a之氣體排出量與來自於第2熱處理室22b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氣體處理裝置8、18、28均非基板處理裝置1之要素。氣體處理裝置8、18、28分別為基板處理裝置1之外部裝置。氣體處理裝置8、18、28例如分別為設置基板處理裝置1之工廠之公用設備。
<基板處理裝置1之構造> 更詳細地對基板處理裝置1之構造進行說明。
圖2係基板處理裝置之上部之俯視圖。圖3係基板處理裝置之下部之俯視圖。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裝載部31、處理部37、介面部39。裝載部31與處理部37連接。裝載部31向處理部37遞交基板W,且自處理部37接收基板W。處理部37對基板W進行液處理及熱處理。介面部39與處理部37連接。介面部39進而與曝光機EXP連接。曝光機EXP並非基板處理裝置1之要素。曝光機EXP為基板處理裝置1之外部裝置。介面部39於處理部37與曝光機EXP之間搬送基板W。曝光機EXP對基板W進行曝光處理。裝載部31、處理部37、介面部39、曝光機EXP依序呈1行排列。
於本說明書中,將裝載部31、處理部37、介面部39呈1行排列之方向稱作「前後方向X」。前後方向X係水平。前後方向X與鉛直方向Z正交。將與前後方向X正交之水平方向稱作「寬度方向Y」。寬度方向Y與鉛直方向Z正交。於不特別區分前後方向X與寬度方向Y之情形時,簡記作「水平方向」。
將自介面部39朝向裝載部31之前後方向X之一個方向稱作「前方」。將與前方相反之方向稱作「後方」。將寬度方向Y之一個方向稱作「右方」。將與右方相反之方向稱作「左方」。圖2等分別以「前」、「後」、「右」、「左」表示前方、後方、右方、左方。於不特別區分前方、後方、右方、左方之情形時,簡記作「側方」。
處理部37具備2個處理區塊BA、BB。處理區塊BA配置於處理區塊BB之前方。裝載部31與處理區塊BA連接。處理區塊BA與處理區塊BB連接。處理區塊BB與介面部39連接。
<裝載部31之構造> 參照圖2~5。圖4係圖2中之箭視IV-IV之側視圖。圖5係圖2中之箭視V-V之側視圖。圖4、5省略了曝光機EXP之圖示。裝載部31具備載具載置部32、搬送室33、裝載用搬送機構TID。
載具載置部32載置載具C。載具C收容多片基板W。載具C例如為FOUP(front opening unified pod,前開式單元匣)。載具C例如由未圖示之外部搬送機構搬送至載具載置部32上。
搬送室33配置於載具載置部32之後方。裝載用搬送機構TID設置於搬送室33。裝載用搬送機構TID於載具C與處理部37(具體而言,為處理區塊BA)之間搬送基板W。具體而言,裝載用搬送機構TID自載具C向處理部37搬送基板W,且自處理部37向載具C搬送基板W。
裝載用搬送機構TID例如具備保持基板W之2個手34、及驅動各手34之手驅動機構35。各手34分別保持1片基板W。手驅動機構35使手34沿著前後方向X、寬度方向Y及鉛直方向Z移動,且使手34以鉛直方向Z為中心旋轉。藉此,手34接近載具C及處理部37(具體而言,為處理區塊BA)。
<處理部37之構成之概略> 參照圖2、3、6~9。圖6、7係處理部之側視圖。具體而言,圖6係圖2中之箭視VI-VI之側視圖。圖7係圖2中之箭視VII-VII之側視圖。圖8、9係處理部之前視圖。具體而言,圖8係圖2中之箭視VIII-VIII之前視圖。圖9係圖2中之箭視IX-IX之前視圖。
處理部37於俯視、前視及側視下,具有大致矩形形狀。
對處理區塊BA進行說明。處理區塊BA於俯視、前視及側視下,具有大致矩形形狀。處理區塊BA具備區塊殼體41A。區塊殼體41A具有箱形形狀。處理區塊BA係由區塊殼體41A區劃出來。
參照圖2、3。處理區塊BA具備液處理室42a~42d、搬送室44a、44b、熱處理室45a~45v。再者,關於液處理室42b、42d,見圖6、8、9所示。關於熱處理室45b等,見圖7所示。液處理室42a~42d、搬送室44a、44b、熱處理室45a~45v配置於處理區塊BA內(即,區塊殼體41A內)。液處理室42a~42d配置於處理區塊BA之右部。搬送室44a、44b配置於處理區塊BA之中央部。搬送室44a、44b自處理區塊BA之前部遍及後部,沿著前後方向X延伸。熱處理室45a~45v配置於處理區塊BA之左部。
參照圖6。液處理室42a~42d依序朝向下方排列。即,液處理室42b配置於液處理室42a之下方。液處理室42c配置於液處理室42b之下方。液處理室42d配置於液處理室42c之下方。液處理室42a~42d俯視下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
處理區塊BA具備單元殼體43A。單元殼體43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單元殼體43A具有相當於液處理室42a~42d之內部空間。單元殼體43A區劃出液處理室42a~42d。即,液處理室42a~42d由單元殼體43A間隔開來。
參照圖4、5。搬送室44b配置於搬送室44a之下方。搬送室44b俯視下配置於與搬送室44a大致相同之位置。
搬送室44a、44b隔開。例如,搬送室44a、44b由下述吹出單元81b及吸入單元91a中之至少任一者間隔開來。
參照圖2、3、8。搬送室44a配置於液處理室42a、42b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即,搬送室44a配置於與液處理室42a、42b相同之高度位置。搬送室44b配置於液處理室42c、42d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
參照圖7。熱處理室45a~45v沿著前後方向X及鉛直方向Z呈矩陣狀排列。
熱處理室45a~45j配置於處理區塊BA之前部。熱處理室45a~45j依序朝向下方排列。熱處理室45a~45j俯視下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
熱處理室45k~45p配置於熱處理室45a~45j之後方。熱處理室45k~45p依序朝向下方排列。熱處理室45k~45p俯視下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
熱處理室45q~45v配置於熱處理室45k~45p之後方。熱處理室45q~45v配置於處理區塊BA之後部。熱處理室45q~45v依序朝向下方排列。熱處理室45q~45v俯視下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
處理區塊BA具備單元殼體47A。單元殼體47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單元殼體47A具有相當於熱處理室45a~45v之內部空間。單元殼體47A區劃出熱處理室45a~45v。即,熱處理室45a~45v由單元殼體47A間隔開來。
參照圖2、3、8。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配置於搬送室44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配置於搬送室44b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
參照圖2~7。對處理區塊BB進行說明。處理區塊BB具有與處理區塊BA類似之構造。因此,適當省略處理區塊BB之說明。
處理區塊BB具備區塊殼體41B、液處理室42e~42h、單元殼體43B、搬送室44c、44d、單元殼體47B。區塊殼體41B與區塊殼體41A類似。液處理室42e~42h與液處理室42a~42d類似。單元殼體43B與單元殼體43A類似。搬送室44c、44d與搬送室44a、44b類似。單元殼體47B與單元殼體47A類似。
參照圖4、5。搬送室44c配置於搬送室44a之後方。搬送室44c配置於與搬送室44a相同之高度位置。搬送室44c與搬送室44a相連。搬送室44d與搬送室44b之關係和搬送室44c與搬送室44a之關係相同。
參照圖7。處理區塊BB具備熱處理室46a~46t。熱處理室46a~46t沿著前後方向X及鉛直方向Z呈矩陣狀排列。熱處理室46a~46j依序朝向下方排列。熱處理室46l配置於熱處理室46k之下方。熱處理室46m~46t依序朝向下方排列。熱處理室46a~46e、46k、46m~46p配置於搬送室44c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熱處理室46f~46j、46l、46q~46t配置於搬送室44d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
於不特別區分液處理室42a~42h之情形時,稱作「液處理室42」。於不特別區分搬送室44a~44d之情形時,稱作「搬送室44」。於不特別區分熱處理室45a~45v之情形時,稱作「熱處理室45」。於不特別區分熱處理室46a~46t之情形時,稱作「熱處理室46」。
<處理部37之詳細構造> 參照圖6。處理部37具備複數個液處理單元SA、複數個液處理單元SB。液處理單元SA、SB分別對基板W進行液處理。液處理係向基板W供給處理液之處理。
液處理單元S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各液處理室42a~42d收容2個液處理單元SA。設置於液處理室42a之2個液處理單元SA沿著大致水平方向(具體而言,為前後方向X)排列。設置於液處理室42b~42d之液處理單元SA亦同樣配置。
液處理單元SA所進行之液處理為塗佈處理。塗佈處理係對基板W塗佈處理液,從而於基板W之表面形成塗膜之處理。
參照圖8、9。液處理單元SA根據液處理之種類,分類成為抗蝕膜用塗佈單元RESIST與抗反射膜用塗佈單元BARC。抗蝕膜用塗佈單元RESIST例如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c。抗蝕膜用塗佈單元RESIST進行抗蝕膜形成處理。抗蝕膜形成處理係對基板W塗佈抗蝕膜材料,從而於基板W之表面形成抗蝕膜之處理。抗反射膜用塗佈單元BARC例如設置於液處理室42b、42d。抗反射膜用塗佈單元BARC進行抗反射膜形成處理。抗反射膜形成處理係對基板W塗佈抗反射膜材料,從而於基板W之表面形成抗反射膜之處理。
參照圖2、3、6。各液處理單元SA具備旋轉保持部51A、承杯52A、噴嘴53A、噴嘴搬送機構54A。旋轉保持部51A可旋轉地保持基板W。承杯52A配置於旋轉保持部51A周圍。液處理單元SA對基板W進行處理時,承杯52A包圍由旋轉保持部51A所保持之基板W之側方。藉此,承杯52A回收自基板W飛散出之處理液。關於噴嘴53A與噴嘴搬送機構54A,見圖2、3所示。噴嘴53A噴出處理液。更詳細而言,抗蝕膜用塗佈單元RESIST之噴嘴53A噴出抗蝕膜材料。抗反射膜用塗佈單元BARC之噴嘴53A噴出抗反射膜材料。噴嘴搬送機構54A保持噴嘴53A,並於待機位置與處理位置之間移動噴嘴53A。噴嘴53A位於待機位置時,噴嘴53A俯視下不與保持於旋轉保持部51A之基板W重疊。噴嘴53A之待機位置例如配置於距搬送室44a、44b較遠之液處理室42a~42d之側部。距搬送室44a、44b較遠之液處理室42a~42d之側部例如為液處理室42a~42d之右部。噴嘴53A之處理位置係保持於旋轉保持部51A之基板W上方之位置。噴嘴53A位於處理位置時,噴嘴53A俯視下與保持於旋轉保持部51A之基板W重疊。
液處理單元SB設置於處理區塊BB。液處理室42e~42h收容2個液處理單元SB。設置於相同液處理室42e~42h之液處理單元SB沿著水平方向(具體而言,為前後方向X)排列。
液處理單元SB所進行之液處理為顯影處理。顯影處理係向基板W供給顯影液之處理。即,液處理單元SB相當於顯影處理單元DEV。
各液處理單元SB具備旋轉保持部51B、承杯52B、噴嘴53B、噴嘴搬送機構54B。旋轉保持部51B與承杯52B分別具有和旋轉保持部51A與承杯52A實質上相同之構造。噴嘴53B噴出顯影液。噴嘴53B例如為狹縫噴嘴。噴嘴搬送機構54B於待機位置與處理位置之間移動噴嘴53B。噴嘴53B位於待機位置時,噴嘴53B俯視下不與保持於旋轉保持部51B之基板W重疊。噴嘴53B之處理位置係保持於旋轉保持部51B之基板W上方之位置。噴嘴53B位於處理位置時,噴嘴53B俯視下與保持於旋轉保持部51B之基板W重疊。
參照圖4、5。處理部37具備主搬送機構T1~T4。主搬送機構T1~T4分別搬送基板W。主搬送機構T1設置於搬送室44a。同樣地,主搬送機構T2~T4設置於搬送室44b~44d。主搬送機構T1~T4具備大致相同之構成。以下,對主搬送機構T1之構成進行說明。
參照圖10。圖10係主搬送機構之立體圖。主搬送機構T1具備一對第1導軌55、第2導軌56、基座部57、旋轉台58、2個手59。
第1導軌55設置於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搬送室44a之側部。具體而言,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搬送室44a之側部為搬送室44a之右部。更詳細而言,一第1導軌55配置於搬送室44a之右前部,另一第1導軌55配置於搬送室44a之右後部(參照圖1)。 第1導軌55沿著鉛直方向Z延伸。
第2導軌56支持於一對第1導軌55。第2導軌56沿著前後方向X延伸。一第1導軌55與第2導軌56之前端部連接,另一第1導軌55與第2導軌56之後端部連接。第2導軌56可相對於一對第1導軌55沿著鉛直方向Z移動。基座部57支持於第2導軌56。基座部57可相對於第2導軌56沿著前後方向X移動。旋轉台58支持於基座部57。旋轉台58可相對於基座部57繞與鉛直方向Z平行之縱軸心Q旋轉。2個手59分別支持於旋轉台58。各手59分別可沿著相對於旋轉台58水平之1個方向進退移動。各手59保持1片基板W。
主搬送機構T1進而具備用以使第2導軌56、基座部57、旋轉台58及手59分別移動之各種驅動機構。各種驅動機構使第2導軌56沿著鉛直方向Z升降,使基座部57沿著前後方向X移動,使旋轉台58繞縱軸心Q旋轉,使手59進退移動。藉此,手59沿著前後方向X、寬度方向Y及鉛直方向Z移動,且以縱軸心Q為中心旋轉。
參照圖2、3。處理部37具備複數個熱處理單元HU。熱處理單元HU對基板W進行熱處理。各熱處理室45a~45v、46a~46t收容1個熱處理單元HU。
參照圖7。熱處理單元HU根據處理之種類,分類成為加熱冷卻單元PHP、冷卻單元CP、疏水化處理單元AHL、曝光後熱處理(Post Exposure Bake)單元PEB。加熱冷卻單元PHP例如設置於熱處理室45a~45d、45f~45i、45q~45v、46a~46d、46f~46i。加熱冷卻單元PHP進行加熱基板W繼而冷卻基板W之加熱冷卻處理。冷卻單元CP例如設置於熱處理室45e、45j、45m、45p、46e、46j~46l。冷卻單元CP進行冷卻基板W之冷卻處理。疏水化處理單元AHL例如設置於熱處理室45k、45l、45n、45o。疏水化處理單元AHL係為了提高基板W與被膜之密接性,而實施於六甲基二矽氮烷(HMDS)之蒸氣氛圍下進行熱處理之疏水化處理。曝光後熱處理單元PEB例如設置於熱處理室46m~46t。曝光後熱處理單元PEB對曝光處理後之基板W進行曝光後熱處理。
參照圖2、3、8。各熱處理單元HU分別具備載置基板W之1個或2個平板61。
參照圖2、3、7。處理區塊BB具備複數個(例如2個)邊緣曝光單元EEWa、EEWb。各邊緣曝光單元EEWa、EEWb配置於處理區塊BB之左部。邊緣曝光單元EEWa配置於搬送室44c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邊緣曝光單元EEWb配置於搬送室44d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邊緣曝光單元EEWa、EEWb將基板W之周緣部曝光。各邊緣曝光單元EEWa、EEWb具備旋轉保持部62(參照圖2、3)、光照射部(未圖示)。旋轉保持部62可旋轉地保持基板W。光照射部向保持於旋轉保持部62之基板W周緣照射光,將保持於旋轉保持部62之基板W周緣曝光。
參照圖2、3。處理部37具備載置基板W之載置部P1~P6。載置部P1、P2設置於裝載部31與處理區塊BA之間。載置部P1跨及搬送室33與搬送室44a而設置。載置部P2跨及搬送室33與搬送室44b而設置。載置部P3、P4設置於處理區塊BA與處理區塊BB之間。載置部P3跨及搬送室44a與搬送室44c而設置。載置部P4跨及搬送室44b與搬送室44d而設置。載置部P5、P6配置於處理區塊BB之後左部。載置部P5配置於搬送室44c之側方(左方)。載置部P6配置於搬送室44d之側方(左方)。各載置部P1~P6具備載置基板W之平板63等。
主搬送機構T1向液處理室42a、42b、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搬送基板W。具體而言,主搬送機構T1向液處理室42a、42b之液處理單元SA,及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之熱處理單元HU搬送基板W。更具體而言,主搬送機構T1之手59將基板W載置於液處理室42a、42b之旋轉保持部51A,且獲取液處理室42a、42b之旋轉保持部51A上之基板W。主搬送機構T1之手59將基板W載置於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之平板61,且獲取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之平板61上之基板W。進而,主搬送機構T1向載置部P1、P3搬送基板W。具體而言,主搬送機構T1之手59將基板W載置於載置部P1、P3之平板63,且獲取載置部P1、P3之平板63上之基板W。
主搬送機構T2向液處理室42c、42d、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載置部P2、P4搬送基板W。主搬送機構T3向液處理室42e、42f、熱處理室46a~46e、46k、46m~46p、邊緣曝光單元EEWa、載置部P3、P5搬送基板W。主搬送機構T4向液處理室42g、42h、熱處理室46f~46j、46l、46q~46t、邊緣曝光單元EEWb、載置部P4、P6搬送基板W。
主搬送機構T1與主搬送機構T3經由載置部P3相互搬送基板W。主搬送機構T2與主搬送機構T4經由載置部P4相互搬送基板W。
裝載用搬送機構TID向載置部P1、P2搬送基板W。裝載用搬送機構TID與主搬送機構T1經由載置部P1相互搬送基板W。裝載用搬送機構TID與主搬送機構T2經由載置部P2相互搬送基板W。
於不特別區分主搬送機構T1~T4之情形時,稱作「主搬送機構T」。於不特別區分承杯52A、52B之情形時,稱作「承杯52」。於不特別區分邊緣曝光單元EEWa、EEWb之情形時,稱作「邊緣曝光單元EEW」。
<液處理室用供給通道之構造> 參照圖6。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吹出單元65a~65h。吹出單元65a向液處理室42a吹出氣體。吹出單元65a設置於液處理室42a。吹出單元65a配置於液處理室42a之2個液處理單元SA之上方。吹出單元65a配置於液處理室42a之2個旋轉保持部51A及2個承杯52A之上方。同樣地,吹出單元65b~65h向液處理室42b~42h吹出氣體。吹出單元65b~65h設置於液處理室42b~42h。
吹出單元65a~65h分別具有吹出口(未圖示)。吹出口形成於吹出單元65a~65h之下表面。吹出單元65a~65h通過吹出口,向下方吹出氣體。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供給通道66a~66h。供給通道66a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更詳細而言,供給通道66a不向液處理室42b~42h供給氣體,而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供給通道66a連通至液處理室42a。供給通道66a連接於吹出單元65a。同樣地,供給通道66b~66h向液處理室42b~42h供給氣體。供給通道66b~66h連通至液處理室42b~42h。供給通道66b~66h連接於吹出單元65b~65h。
供給通道66a~66h分別具備水平部67a~67h。水平部67a連接於吹出單元65a。同樣地,水平部67b~67h連接於吹出單元65b~65h。
水平部67a~67d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水平部67e~67h設置於處理區塊BB內。水平部67a設置於與液處理室42a相同之高度位置。同樣地,水平部67b~67h設置於與液處理室42b~42h相同之高度位置。
水平部67a~67h沿著大致水平方向(具體而言,為前後方向X)延伸。水平部67a~67d貫通單元殼體43A。水平部67e~67h貫通單元殼體43B。俯視下,水平部67a貫通單元殼體43A之位置與水平部67b~67d貫通單元殼體43A之位置大致相同。同樣地,俯視下,水平部67e貫通單元殼體43B之位置與水平部67f~67h貫通單元殼體43B之位置大致相同。
水平部67a~67h分別具有第1端部。水平部67a之第1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a。水平部67a之第1端部連接於吹出單元65a。同樣地,水平部67b~67h之第1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b~42h。水平部67b~67d之第1端部連接於吹出單元65b~65h。
水平部67a~67h分別具有第2端部。水平部67a~67h之第2端部位於單元殼體43A、43B之外部。水平部67a之第2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後方)。同樣地,水平部67b~67h之第2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b~42h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後方)。
供給通道66a~66h分別具備鉛直部68a~68h。鉛直部68a連接於水平部67a。同樣地,鉛直部68b~68h連接於水平部67b~67h。
鉛直部68a~68d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鉛直部68a~68d設置於單元殼體43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後方)。鉛直部68e~68h設置於處理區塊BB內。鉛直部68e~68h設置於單元殼體43B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後方)。鉛直部68a~68h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
鉛直部68a~68h分別具有上端部。鉛直部68a之上端部位於與液處理室42a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68a之上端部連接於水平部67a之第2端部。鉛直部68a自水平部67a向下方延伸。同樣地,鉛直部68b~68h之上端部設置於與液處理室42b~42h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68b~68h之上端部連接於水平部67b~67h之第2端部。鉛直部68b~68h自水平部67b~67h向下方延伸。
鉛直部68a~68d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鉛直部68e~68h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h低之位置。
鉛直部68a~68h分別具有下端部。鉛直部68a~68d之下端部位於較液處理室42a~42d低之位置。鉛直部68e~68h之下端部位於較液處理室42e~42h低之位置。
鉛直部68a~68d包含1個多管單元71a。鉛直部68e~68h包含1個多管單元71b。多管單元71a、71b具有大致相同之構造。以下,對多管單元71a之構造進行說明。
參照圖11A、11B、11C、圖12。圖11A係多管單元71a之前視圖,圖11B係多管單元71a之側視圖,圖11C係多管單元71a之垂直剖視圖。圖12係沿著圖11C中之XII-XII線之水平剖視圖。多管單元71a具備箱體72。箱體72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箱體72於箱體72內,具有內部空間。水平剖視下,箱體72具有大致矩形形狀。
箱體72包含前壁72a、後壁72b、右壁72c、左壁72d、上壁72e。箱體72之內部空間係由前壁72a、後壁72b、右壁72c、左壁72d、上壁72e區劃出來。
前壁72a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具體而言,前壁72a係與鉛直方向Z及寬度方向Y大致平行之平板。後壁72b配置得較前壁72a更靠後方。後壁72b係與前壁72a大致平行之平板。右壁72c與左壁72d相對於前壁72a大致垂直。具體而言,右壁72c與左壁72d係和鉛直方向Z及前後方向X大致平行之平板。右壁72c連接於前壁72a與後壁72b。具體而言,右壁72c連接於前壁72a之右緣與後壁72b之右緣。左壁72d連接於前壁72a與後壁72b。具體而言,左壁72d連接於前壁72a之左緣與後壁72b之左緣。上壁72e連接於前壁72a、後壁72b、右壁72c、左壁72d。具體而言,上壁72e連接於前壁72a之上緣、後壁72b之上緣、右壁72c之上緣、左壁72d之上緣。前壁72a之上緣位於較後壁72b之上緣高之位置。上壁72e自後壁72b向前壁72a朝上方傾斜。
前壁72a之寬度La較右壁72c及左壁72d之寬度Lb長。即,前後方向X上之箱體72之厚度較薄。此處,前壁72a之寬度La係寬度方向Y上之前壁72a之長度。右壁72c及左壁72d之寬度Lb係前後方向X上之右壁72c及左壁72d之長度。右壁72c與左壁72d相當於箱體72之側壁。
箱體72具有入口72f。入口72f係形成於箱體72下端部之開口。氣體通過入口72f進入箱體72之內部空間。
箱體72具有出口72g~72j。出口72g~72j依序朝向下方排列。各出口72g~72j係形成於前壁72a之開口。箱體72之內部空間之氣體通過出口72g~72j釋出。
寬度方向Y上之各出口72g~72j之位置大致相同。換言之,俯視下,各出口72g~72j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
多管單元71a具備間隔構件73。間隔構件73設置於箱體72內。間隔構件73將箱體72之內部空間間隔成複數個空間。由間隔構件73間隔而成之複數個空間相當於鉛直部68a~68d之流路。即,鉛直部68a~68d形成於箱體72內。鉛直部68a~68d由間隔構件73隔開。
間隔構件73具備鉛直板部73a、73b、73c。鉛直板部73a~73c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具體而言,鉛直板部73a~73c係與前壁72a大致平行之平板。鉛直板部73a~73c設置於前壁72a之後方且後壁72b之前方。鉛直板部73b設置於鉛直板部73a之後方。鉛直板部73c設置於鉛直板部73b之後方。
鉛直板部73a~73c連接於右壁72c及左壁72d。鉛直板部73a~73c具有與前壁72a相同之寬度。右壁72c與鉛直板部73a之右緣、鉛直板部73b之右緣、鉛直板部73c之右緣連接。左壁72d與鉛直板部73a之左緣、鉛直板部73b之左緣、鉛直板部73c之左緣連接。
間隔構件73具備閉塞板部73d、73e、73f。閉塞板部73d連接於鉛直板部73a之上緣。閉塞板部73d自鉛直板部73a向前壁72a延伸。具體而言,閉塞板部73d自鉛直板部73a向前壁72a朝上方傾斜。閉塞板部73d連接於前壁72a。具體而言,前壁72a與閉塞板部73d之前緣連接。閉塞板部73d與前壁72a之連接位置較出口72i低,較出口72j高。具體而言,閉塞板部73d與前壁72a之連接位置為出口72j之上緣附近。同樣地,閉塞板部73e、73f連接於鉛直板部73b、73c。閉塞板部73e、73f自鉛直板部73b、73c向前壁72a延伸。閉塞板部73e、73f連接於前壁72a。閉塞板部73e與前壁72a之連接位置較出口72h低,較出口72i高。閉塞板部73f與前壁72a之連接位置較出口72g低,較出口72h高。
閉塞板部73d~73f連接於右壁72c及左壁72d。閉塞板部73d~73f具有與前壁72a相同之寬度。右壁72c與閉塞板部73d之右緣、閉塞板部73e之右緣、閉塞板部73f之右緣連接。左壁72d與閉塞板部73d之左緣、閉塞板部73e之左緣、閉塞板部73f之左緣連接。
箱體72、鉛直板部73c、閉塞板部73f區劃出鉛直部68a。箱體72、鉛直板部73b、73c、閉塞板部73e、73f區劃出鉛直部68b。箱體72、鉛直板部73a、73b、閉塞板部73d、73e區劃出鉛直部68c。箱體72、鉛直板部73a、閉塞板部73d區劃出鉛直部68d。
鉛直部68a與鉛直部68b由鉛直板部73c與閉塞板部73f隔開。鉛直部68b與鉛直部68c由鉛直板部73b與閉塞板部73e隔開。鉛直部68c與鉛直部68d由鉛直板部73a與閉塞板部73d隔開。
鉛直板部73c與閉塞板部73f不僅為鉛直部68a之一部分,亦為鉛直部68b之一部分。即,鉛直部68a之一部分與鉛直部68b之一部分係由相同之構件構成。因此,能使多管單元71小型化。具體而言,能抑制前後方向X上之箱體72之長度(即,箱體72之側壁之寬度Lb)。同樣地,鉛直板部73b與閉塞板部73e不僅為鉛直部68b之一部分,亦為鉛直部68c之一部分。鉛直板部73a與閉塞板部73d不僅為鉛直部68c之一部分,亦為鉛直部68d之一部分。因此,能使箱體72於前後方向X上更薄。
鉛直板部73a~73c之下緣相當於鉛直部68a~68d之下端部。鉛直板部73a~73c之下緣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從而,鉛直部68a~68d之下端部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68a較鉛直部68b長。鉛直部68b較鉛直部68c長。鉛直部68c較鉛直部68d長。
鉛直板部73a~73c之下緣位於與箱體72之下端部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從而,箱體72之下端部相當於鉛直部68a~68d之下端部。
後壁72b與鉛直板部73c之間隔Da較鉛直板部73c與鉛直板部73b之間隔Db大。因此,鉛直部68a之流路截面積較鉛直部68b之流路截面積大。鉛直板部73c與鉛直板部73b之間隔Db較鉛直板部73b與鉛直板部73a之間隔Dc大。因此,鉛直部68b之流路截面積較鉛直部68c之流路截面積大。鉛直板部73b與鉛直板部73a之間隔Dc較鉛直板部73a與前壁72a之間隔Dd大。因此,鉛直部68b之流路截面積較鉛直部68a之流路截面積大。
於不區分鉛直部68a~68d之情形時,稱作「鉛直部68」。鉛直部68越長,鉛直部68具有越大之流路截面積。
參照圖13。圖13係處理區塊BA之側面詳細圖。箱體72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d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後方)。箱體72設置於單元殼體43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後方)。前壁72a與液處理室42a~42d面對面。前壁72a與單元殼體43A面對面。箱體72之上端部位於與液處理室42a相同之高度位置。箱體72之下端部位於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出口72g位於與液處理室42a相同之高度位置。同樣地,出口72h~72j位於與液處理室42b~42d相同之高度位置。
前壁72a與水平部67a~67d連接。具體而言,水平部67a之第2端部於出口72g周圍,與前壁72a連接。藉此,水平部67a經由出口72g,與鉛直部68a連通。同樣地,水平部67b~67d之第2端部於出口72h~72j周圍,與前壁72a連接。藉此,水平部67b~67d經由出口72h~72j,與鉛直部68b~68d連通。
參照圖6、13。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75a~75h。擋板75a設置於供給通道66a。擋板75a調整於供給通道66a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同樣地,擋板75b~75h設置於供給通道66b~66h。擋板75b~75h調整於供給通道66b~66h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
擋板75a配置得較鉛直部68a更靠下游。具體而言,擋板75a設置於水平部67a。擋板75a配置於液處理室42a。同樣地,擋板75b~75h配置得較鉛直部68b~68h更靠下游。具體而言,擋板75b~75h設置於水平部67b~67h。擋板75b~75h配置於液處理室42b~42h。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分配管76a、76b。分配管76a向供給通道66a~66d供給氣體。分配管76a連接於供給通道66a~66d。分配管76b向供給通道66e~66h供給氣體。分配管76b連接於供給通道66e~66h。
分配管76a、76b具有大致相同之構造。以下,對分配管76a之構造進行說明。
分配管76a具有連接部77a。連接部77a連接於多管單元71a。具體而言,連接部77a連接於箱體72之下端部。即,連接部77a連接於鉛直部68a~68d之下端部。鉛直部68a~68d之下端部相當於供給通道66a~66d之上游端部。
連接部77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連接部77a配置於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即,分配管76a與供給通道66a~66d之連接位置較液處理室42d低。
連接部77a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連接部77a具有連接於供給通道66a~66d之上端部。從而,連接部77a之延伸方向與鉛直部68a~68d之下端部之延伸方向相同。即,連接部77a之延伸方向與供給通道66a~66d之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相同。
分配管76a連接於氣體控制裝置5(參照圖1)。氣體控制裝置5例如設置於處理部37之外部。分配管76a係自處理區塊BA之內部遍及處理部37之外部。分配管76a貫通區塊殼體41A(例如,區塊殼體41A之底板)。分配管76a具備上游端部(未圖示)。分配管76a之上游端部連接於氣體控制裝置5。
於不特別區分吹出單元65a~65h之情形時,稱作「吹出單元65」。於不特別區分供給通道66a~66h之情形時,稱作「供給通道66」。
液處理室42a~42d中任兩者係上述第1液處理室2a與第2液處理室2b(參照圖1)之例。供給通道66a~66d中任兩者係第1供給通道3a與第2供給通道3b之例。鉛直部68a~68d中任兩者係第1鉛直部4a與第2鉛直部4b之例。吹出單元65a~65d中任兩者係本發明之第1吹出單元與第2吹出單元之例。擋板75a~75d中任兩者係本發明之第1調整部與第2調整部之例。
同樣地,液處理室42e~42h中任兩者係第1液處理室2a與第2液處理室2b之例。供給通道66e~66h中任兩者係第1供給通道3a與第2供給通道3b之例。鉛直部68e~68h中任兩者係第1鉛直部4a與第2鉛直部4b之例。吹出單元65e~65h中任兩者係本發明之第1吹出單元與第2吹出單元之例。擋板75e~75h中任兩者係本發明之第1調整部與第2調整部之例。
<搬送室用供給通道之構造> 參照圖4、5。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吹出單元81a~81d。吹出單元81a向搬送室44a吹出氣體。吹出單元81a設置於搬送室44a。吹出單元81a配置於主搬送機構T1之上方。吹出單元81a俯視下具有與搬送室44a大致相同之寬窄。同樣地,吹出單元81b~81d向搬送室44b~44d吹出氣體。吹出單元81b~81d設置於搬送室44b~44d。
吹出單元81a~81d分別具有吹出口(未圖示)。吹出口形成於吹出單元81a~81d之下表面。吹出單元81a~81d通過吹出口,向下方吹出氣體。
參照圖4。基板處理裝置1具有供給通道82a~82d。供給通道82a向搬送室44a供給氣體。供給通道82a不向搬送室44b~44d供給氣體,而向搬送室44a供給氣體。供給通道82a連通至搬送室44a。供給通道82a連接於吹出單元81a。同樣地,供給通道82b~82d向搬送室44b~44d供給氣體。供給通道82b~82d連通至搬送室44b~44d。供給通道82b~82d連接於吹出單元81b~81d。再者,為了方便起見,圖4將供給通道82a~82d圖示於與圖1不同之位置。
供給通道82a~82d分別具備鉛直部83a~83d。鉛直部83a~83d連接於吹出單元81a~81d。
鉛直部83a、83b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鉛直部83c、83d設置於處理區塊BB內。鉛直部83a~83d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
鉛直部83a~83d分別具有上端部。鉛直部83a之上端部位於與搬送室44a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83a之上端部連接於吹出單元81a。同樣地,83b~83d之上端部設置於與搬送室44b~44d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83b~83d之上端部連接於吹出單元81b~81d。
參照圖9。鉛直部83a連接於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吹出單元81a之側部。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吹出單元81a之側部例如為吹出單元81a之右部。同樣地,鉛直部83b~83d連接於距液處理室42c~42h較近之吹出單元81b~81d之側部。
鉛直部83a自吹出單元81a向下方延伸。同樣地,鉛直部83b~83d自吹出單元81b~81d向下方延伸。
參照圖2。鉛直部83a通過搬送室44a。鉛直部83a通過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搬送室44a之側部。具體而言,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搬送室44a之側部為搬送室44a之右部。更詳細而言,鉛直部83a通過搬送室44a之右後部。鉛直部83a通過載置部P3之右方之位置。同樣地,鉛直部83c通過搬送室44c。
參照圖3。鉛直部83a、83b通過搬送室44b。鉛直部83a、83b通過距液處理室42c、42d較近之搬送室44b之側部。具體而言,距液處理室42c、42d較近之搬送室44b之側部為搬送室44b之右部。更詳細而言,鉛直部83a、83b通過搬送室44b之右後部。鉛直部83a、83b通過載置部P4之右方之位置。於搬送室44b中,鉛直部83a、83b係以沿著寬度方向Y排列之方式配置。於搬送室44b中,鉛直部83a、83b鄰接。同樣地,鉛直部83c、83d通過搬送室44d。
參照圖4、9。鉛直部83a、83b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同樣地,鉛直部83c、83d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d低之位置。
鉛直部83a~83d具有下端部。鉛直部83a、83b之下端部位於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鉛直部83c、83d之下端部位於較搬送室44c、44d低之位置。
鉛直部83a、83b之下端部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83c、83d之下端部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
鉛直部83a較鉛直部83b長。鉛直部83a具有較鉛直部83b大之流路截面積。同樣地,鉛直部83c較鉛直部83d長。鉛直部83c具有較鉛直部83d大之流路截面積。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84a~84d。擋板84a設置於供給通道82a。擋板84a調整於供給通道82a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同樣地,擋板84b~84d設置於供給通道82b~82d。擋板84b~84d調整於供給通道82b~82d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
擋板84a~84d設置於鉛直部83a~83d。擋板84a、84b位於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擋板84c、84d位於較搬送室44c、44d低之位置。
參照圖9。分配管76a進而向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分配管76a連接於供給通道82a~82b。
以下,對分配管76a之構造進行說明。
分配管76a具有連接部77b。連接部77b連接於鉛直部83a、83b之下端部。鉛直部83a、83b之下端部相當於供給通道82a、82b之上游端部。
連接部77b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連接部77b配置於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從而,分配管76a與供給通道82a、82b之連接位置較搬送室44b低。俯視下,連接部77b配置於與連接部77a不同之位置。
連接部77b沿著大致水平方向(例如,寬度方向Y)延伸。從而,連接部77b之延伸方向與鉛直部83a、83b之下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正交。即,連接部77b之延伸方向與供給通道81a、81b之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正交。
分配管76a進而具備主管77c、分支部77d、支管77e、77f。主管77c遍及處理區塊BA之內部與處理部37之外部。主管77c貫通區塊殼體41A(例如,區塊殼體41A之底板)。主管77c具有連接於氣體控制裝置5之上游端部(未圖示)。主管77c具有連接於分支部77d之下游端部。分支部77d進而連接於支管77e、77f。分支部77d與支管77e、77f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連接部77a相當於支管77e之下游端部。連接部77b相當於支管77f之下游端部。
分支部77d具備本體部77d1。本體部77d1具有箱形形狀。本體部77d1於本體部77d1內,具有內部空間。本體部77d1與主管77c及支管77e、77f連接。
分支部77d具備引導部77d2。引導部77d2將本體部77d1內之一部分氣體向支管77e引導,將本體部77d1內之其他氣體向支管77f引導。引導部77d2例如具有平板形狀。引導部77d2配置於本體部77d1內。引導部77d2連接於本體部77d1之內壁。引導部77d2與本體部77d1之連接位置為本體部77d1與支管77e之連接位置和本體部77d1與支管77f之連接位置之間。引導部77d2自本體部77d1之內壁向本體部77d1之內部空間之中央延伸。
參照圖6。分配管76b具有與分配管76a大致相同之構造。即,分配管76b向供給通道82c~82d供給氣體。分配管76b連接於供給通道82c~82d。
參照圖9。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78a、78b。擋板78a設置於支管77e。擋板78a調整於支管77e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即,擋板78a調整於供給通道66a~66d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之總和。擋板78b設置於支管77f。擋板78b調整於支管77f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即,擋板78b調整於供給通道82a、82b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之總和。
於不特別區分吹出單元81a~81d之情形時,稱作「吹出單元81」。於不特別區分供給通道82a~82d之情形時,稱作「供給通道82」。
搬送室44a與搬送室44b係第1搬送室12a與第2搬送室12b(圖參照1)之例。供給通道82a、82b係第1供給通道13a與第2供給通道13b之例。鉛直部83a、83b係第1鉛直部14a與第2鉛直部14b之例。
同樣地,搬送室44c與搬送室44d係第1搬送室12a與第2搬送室12b之例。供給通道82c、82d係第1供給通道13a與第2供給通道13b之例。鉛直部83c、83d係第1鉛直部14a與第2鉛直部14b之例。
<液處理室用排出通道之構造> 參照圖6、13。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排出通道85a~85h。排出通道85a將液處理室42a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排出通道85a不將液處理室42b~42h之氣體排出,而將液處理室42a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85a連通至液處理室42a。同樣地,排出通道85b~85h將液處理室42b~42h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85b~85h連通至液處理室42b~42h。
排出通道85a~85h分別具備水平部86a~86h。水平部86a與設置於液處理室42a之2個承杯52A連接。同樣地,水平部86b~86d與設置於液處理室42b~42d之承杯52A連接。水平部86e~86h與設置於液處理室42e~42h之承杯52B連接。
水平部86a~86d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水平部86e~86h設置於處理區塊BB內。水平部86a設置於與液處理室42a相同之高度位置。同樣地,水平部86b~86h設置於與液處理室42b~42h相同之高度位置。
水平部86a~86h沿著大致水平方向(具體而言,為前後方向X)延伸。水平部86a~86d貫通單元殼體43A。同樣地,水平部86e~86h貫通單元殼體43B。俯視下,水平部86a貫通單元殼體43A之位置與水平部86b~86d貫通單元殼體43A之位置大致相同。同樣地,俯視下,水平部86e貫通單元殼體43B之位置與水平部86f~86h貫通單元殼體43B之位置大致相同。
參照圖2、3。水平部86a~86h分別具有第1端部。水平部86a之第1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a。位於液處理室42a之水平部86a之部分配置於距搬送室44a較近之液處理室42a之側部。具體而言,距搬送室44a較近之液處理室42a之側部為液處理室42a之左部。水平部86a之第1端部與設置於液處理室42a之2個承杯52A連接。同樣地,水平部86b~86h之第1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b~42h。
參照圖6、13。水平部86a~86h分別具有第2端部。水平部86a~86h之第2端部位於單元殼體43A、43B之外部。水平部86a之第2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前方)。水平部86b~86h之第2端部位於液處理室42b~42h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前方)。
排出通道85a~85h分別具備鉛直部87a~87h。鉛直部87a連接於水平部86a。同樣地,鉛直部87b~87h連接於水平部86b~86h。
鉛直部87a~87d設置於單元殼體43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前方)。鉛直部87e~87h設置於單元殼體43B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前方)。鉛直部87a~87h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
鉛直部87a~87h分別具有上端部。鉛直部87a之上端部設置於與液處理室42a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87a之上端部連接於水平部86a之第2端部。同樣地,鉛直部87b~87h之上端部設置於與液處理室42b~42h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87b~87h之上端部連接於水平部86b~86h之第2端部。
鉛直部87a自水平部86a向下方延伸。同樣地,鉛直部87b~87h自水平部86b~86h向下方延伸。
參照圖8。更嚴謹而言,各水平部86a~86c於液處理室42a~42c之前方,向大致寬度方向Y(例如,右方)彎曲。俯視下,水平部86a~86d之第2端部相互於寬度方向Y上錯開。因此,鉛直部87a~87d相互不會發生干涉。例如,鉛直部87a~87d沿著大致寬度方向Y排列。同樣地,各水平部86e~86g於液處理室42e~42g之前方,向大致寬度方向Y(例如,右方)彎曲。因此,鉛直部87e~87h相互不會發生干涉。
參照圖6、8、13。鉛直部87a~87d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鉛直部87e~87h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h低之位置。
鉛直部87a~87h分別具有下端部。鉛直部87a~87d之下端部位於較液處理室42a~42d低之位置。鉛直部87e~87h之下端部位於較液處理室42e~42h低之位置。
鉛直部87a~87d延伸至較處理區塊BA低之位置。鉛直部87a~87d係自處理區塊BA之內部遍及處理部37之外部。鉛直部87a~87d貫通區塊殼體41A(例如,區塊殼體41A之底板)。同樣地,鉛直部87e~87h延伸至較處理區塊BB低之位置。
鉛直部87a~87d之下端部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87e~87h之下端部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
鉛直部87a較鉛直部87b長。鉛直部87a具有較鉛直部87b大之流路截面積。鉛直部87b較鉛直部87c長。鉛直部87b具有較鉛直部87c大之流路截面積。鉛直部87c較鉛直部87d長。鉛直部87c具有較鉛直部87d大之流路截面積。
鉛直部87e~87h之長度與鉛直部87e~87h之流路截面積之關係和鉛直部87a~87d之長度與鉛直部87a~87d之流路截面積之關係相同。
於不區分鉛直部87a~87h之情形時,稱作「鉛直部87」。鉛直部87越長,鉛直部87具有越大之流路截面積。
參照圖6。排出通道85a~85h分別具備下游部88a~88h。下游部88a~88h設置於處理部37之外部(例如,處理部37之下方)。下游部88a連接於鉛直部87a。具體而言,下游部88a連接於鉛直部87a之下端部。同樣地,下游部88b~88h連接於鉛直部87b~87h。
下游部88a~88h連接於氣體處理裝置8(參照圖1)。氣體處理裝置8設置於處理部37之外部。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89a~89h。擋板89a設置於排出通道85a。擋板89a調整於排出通道85a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同樣地,擋板89b~89h設置於排出通道85b~85h。擋板89b~89h調整於排出通道85b~85h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
擋板89a~89h設置於鉛直部87a~87h。擋板89a~89d位於較液處理室42a~42d低之位置。擋板89a~89d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擋板89e~89h位於較液處理室42e~42h低之位置。擋板89e~89h設置於處理區塊BB內。
於不特別區分排出通道85a~85h之情形時,稱作「排出通道85」。
液處理室42a~42d中任兩者係第1液處理室2a與第2液處理室2b(參照圖1)之例。排出通道85a~85d中任兩者係第1排出通道6a與第2排出通道6b之例。鉛直部87a~87d中任兩者係第1鉛直部7a與第2鉛直部7b之例。
同樣地,液處理室42e~42h中任兩者係第1液處理室2a與第2液處理室2b之例。排出通道85e~85h中任兩者係第1排出通道6a與第2排出通道6b之例。鉛直部87e~87h中任兩者係第1鉛直部7a與第2鉛直部7b之例。
<搬送室用排出通道之構造> 參照圖4、5。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吸入單元91a~91d。吸入單元91a吸入搬送室44a之氣體。吸入單元91a設置於搬送室44a。吸入單元91a配置於主搬送機構T1之下方。吸入單元91a俯視下具有與搬送室44a大致相同之寬窄。同樣地,吸入單元91b~91d吸入搬送室44b~44d之氣體。吸入單元91b~91d設置於搬送室44b~44d。
吸入單元91a~91d分別具有吸入口(未圖示)。吸入口形成於吸入單元91a~91d之上表面。吸入單元91a~91d通過吸入口,吸入吸入單元91a~91d上方之氣體。
參照圖5。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排出通道92a~92h。排出通道92a、92b將搬送室44a之氣體排出。更詳細而言,排出通道92a、92b不將搬送室44b~44d之氣體排出,而將搬送室44a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92a、92b連通至搬送室44a。排出通道92a、92b連接於吸入單元91a。同樣地,排出通道92c、92d將搬送室44b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92e、92f將搬送室44c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92g、92h將搬送室44d之氣體排出。為了方便起見,圖5將排出通道92a~92h圖示於與圖2、3不同之位置。
排出通道92a~92d具有與排出通道92e~92h大致相同之構造。以下,對排出通道92a~92d之構造進行說明。
參照圖14。圖14係吸入單元91a、91b與排出通道92a~92d之仰視立體圖。排出通道92a、92b分別具備水平部93a、93b。水平部93a、93b連接於吸入單元91a。
水平部93a、93b配置於處理區塊BA內。水平部93a、93b設置於與吸入單元91a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水平部93a、93b分別沿著大致水平方向延伸。
水平部93a、93b分別具有第1端部。水平部93a、93b之第1端部分別連接於吸入單元91a。具體而言,水平部93a連接於吸入單元91a之前部,水平部93b連接於吸入單元91a之後部。更詳細而言,水平部93a、93b連接於距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較近之吸入單元91a之側部。距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較近之吸入單元91a之側部例如為吸入單元91a之左部。從而,水平部93a連接於吸入單元91a之左前部。水平部93b連接於吸入單元91a之左後部。
水平部93a自水平部93a之第1端部向後方延伸。水平部93b自水平部93b之第1端部向左方延伸。水平部93a、93b分別具有第2端部。水平部93a、93b之第2端部位於搬送室44a、44b之外部。具體而言,水平部93a、93b之第2端部位於與吸入單元91a之左後部近接之位置。
排出通道92a、92b分別具備鉛直部94a、94b。鉛直部94a、94b連接於水平部93a、93b。
鉛直部94a、94b配置於處理區塊BA內。鉛直部94a、94b設置於搬送室44a、44b之外部。鉛直部94a、94b設置於搬送室44a、44b之左方。鉛直部94a、94b設置於與搬送室44a、44b之左後部近接之位置。鉛直部94a、94b係以沿著寬度方向Y排列之方式配置。鉛直部94a、94b鄰接。鉛直部94a、94b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
鉛直部94a、94b具有上端部。鉛直部94a、94b之上端位於與吸入單元91a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94a之上端部與水平部93a之第2端部連接。鉛直部94b之上端部與水平部93b之第2端部連接。鉛直部94a、94b自水平部93a、93b向下方延伸。
排出通道92c具備水平部93c。水平部93c連接於吸入單元91b。
水平部93c配置於處理區塊BA內。水平部93c設置於與吸入單元91b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水平部93c沿著大致水平方向延伸。
水平部93c具有第1端部。水平部93c之第1端部連接於吸入單元91b。具體而言,水平部93c連接於吸入單元91b之前部。更詳細而言,水平部93c連接於距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較近之吸入單元91b之側部。距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較近之吸入單元91b之側部例如為吸入單元91b之左部。從而,水平部93c連接於吸入單元91b之左前部。
水平部93c自水平部93c之第1端部向後方延伸。水平部93c具有第2端部。水平部93c之第2端部位於吸入單元91b之左後部之下方。
排出通道92c、92d分別具備鉛直部94c、94d。鉛直部94c連接於水平部93c。鉛直部94d直接連接於吸入單元91b。
鉛直部94c、94d配置於處理區塊BA內。鉛直部94c、94d設置於搬送室44a、44b之外部。鉛直部94c、94d設置於搬送室44b之下方。鉛直部94c、94d設置於吸入單元91b之左後部之下方。鉛直部94c、94d係以沿著前後方向X排列之方式配置。鉛直部94c、94d鄰接。進而,鉛直部94d與鉛直部94a、94b沿著寬度方向Y呈1行排列。鉛直部94a、94b、94d鄰接。鉛直部94c、94d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
鉛直部94c、94d分別具有上端部。鉛直部94c、94d之上端位於與吸入單元91b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94c之上端部與水平部93c之第2端部連接。鉛直部94c自水平部93c向下方延伸。鉛直部94d之上端部連接於吸入單元91b。具體而言,鉛直部94d連接於吸入單元91b之後部。更詳細而言,鉛直部94d連接於距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較近之吸入單元91b之側部。從而,鉛直部94d連接於吸入單元91b之左後部。鉛直部94d自吸入單元91b向下方延伸。
參照圖5。排出通道92e~92h具有與排出部92a~92d大致相同之構造。具體而言,排出通道92e~92h具備鉛直部94e~94h。
參照圖5、9。鉛直部94a~94d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同樣地,鉛直部94e~94h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d低之位置。
鉛直部94a~94h分別具有下端部。鉛直部94a~94d之下端部位於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鉛直部94e~94h之下端部位於較搬送室44c、44d低之位置。
鉛直部94a~94d之下端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94e~94h之下端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
鉛直部94a較鉛直部94c、94d長。鉛直部94a具有較鉛直部94c、94d大之流路截面積。鉛直部94b較鉛直部94c、94d長。鉛直部94b具有較鉛直部94c、94d大之流路截面積。
鉛直部94e~94h之長度與鉛直部94e~94h之流路截面積之關係和鉛直部94a~94d之長度與鉛直部94a~94d之流路截面積之關係相同。
於不區分鉛直部94a~94h之情形時,稱作「鉛直部94」。鉛直部94越長,鉛直部94具有越大之流路截面積。
參照圖9。排出通道92a~92d具備下游部95a~95d。下游部95a連接於鉛直部94a。具體而言,下游部95a連接於鉛直部94a之下端部。同樣地,下游部95b~95d連接於鉛直部94b~94d。下游部95a~95d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下游部95a~95d設置於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集合管96。集合管96連接於下游部95a~95d。具體而言,集合管96連接於下游部95a~95d之下游端部。集合管96將於下游部95a~95d中流通之氣體集合。換言之,集合管96自下游部95a~95d回收氣體。下游部95a~95d之下游端部相當於排出通道92a~92d之下游端部。
集合管96連接於氣體處理裝置18(參照圖1)。氣體處理裝置18設置於處理部37之外部。集合管96係自處理區塊BA之內部遍及處理部37之外部。集合管96貫通區塊殼體41A(例如,區塊殼體41A之底板)。
參照圖5、9。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風扇97a~97h。風扇97a設置於排出通道92a。風扇97a向排出通道92a之下游輸送氣體。換言之,風扇97a向氣體處理裝置18輸送氣體。進而,風扇97a調整於排出通道92a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同樣地,風扇97b~97h設置於排出通道97b~97h。
風扇97a~97h設置於下游部95a~95h。風扇97a~97d配置於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風扇97e~97h配置於較搬送室44c~44d低之位置。
於不特別區分吸入單元91a~91d之情形時,稱作「吸入單元91」。於不特別區分排出通道92a~92h之情形時,稱作「排出通道92」。於不特別區分風扇97a~97h之情形時,稱作「風扇97」。
搬送室44a、44b係第1搬送室12a與第2搬送室12b之例。吸入單元91a、92b係本發明之第1吸入單元與第2吸入單元之例。排出通道92a、92b中之任一者係第1排出通道16a之例。更詳細而言,排出通道92a、92b係本發明之第1排出通道與第3排出通道之例。排出通道92c、92d中之任一者係第2排出通道16b之例。更詳細而言,排出通道92c、92d係本發明之第2排出通道與第4排出通道之例。鉛直部94a、94b中之任一者係第1鉛直部17a之例。更詳細而言,鉛直部94a、94b係本發明之第1鉛直部與第3鉛直部之例。鉛直部94c、94d中之任一者係第2鉛直部17b之例。更詳細而言,鉛直部94c、94d係本發明之第2鉛直部與第4鉛直部之例。
同樣地,搬送室44c、44d係第1搬送室12a與第2搬送室12b之例。吸入單元91c、92d係本發明之第1吸入單元與第2吸入單元之例。排出通道92e、92f中之任一者係第1排出通道16a之例。更詳細而言,排出通道92e、92f係本發明之第1排出通道與第3排出通道之例。排出通道92g、92h中之任一者係第2排出通道16b之例。更詳細而言,排出通道92g、92h係本發明之第2排出通道與第4排出通道之例。鉛直部94e、94f中之任一者係第1鉛直部17a之例。更詳細而言,鉛直部94e、94f係本發明之第1鉛直部與第3鉛直部之例。鉛直部94g、94h中之任一者係第2鉛直部17b之例。更詳細而言,鉛直部94g、94h係本發明之第2鉛直部與第4鉛直部之例。
<熱處理室用排出通道之構造> 參照圖7。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排出通道101a~101l。排出通道101a將熱處理室45a~45e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a不將熱處理室45f~45v、46a~46t之氣體排出,而將熱處理室45a~45e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a連通至熱處理室45a~45e。同樣地,排出通道101b將熱處理室45f~45j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c將熱處理室45k~45m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d將熱處理室45n~45p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e將熱處理室45q~45s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f將熱處理室45t~45v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g將熱處理室46a~46e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h將熱處理室46f~46j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i將熱處理室46k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j將熱處理室46l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k將熱處理室46m~46p之氣體排出。排出通道101l將熱處理室46q~46t之氣體排出。
排出通道101a具有與排出通道101c、101e、101g、101i、101k大致相同之構造。排出通道101b具有與排出通道101d、101f、101h、101j、101l大致相同之構造。以下,對排出通道101a、101b之構造進行說明。
參照圖8。排出通道101a具備水平部102a~102e。排出通道101b具備水平部102f~102j。水平部102a連接於熱處理室45a。同樣地,水平部102b~102j連接於熱處理室45b~45j。
水平部102a~102j設置於處理區塊BA。水平部102a配置於與熱處理室45a相同之高度位置。同樣地,水平部102b~102j設置於與熱處理室45b~45j相同之高度位置。
水平部102a~102j沿著大致水平方向(具體而言,為寬度方向Y)延伸。水平部102a~102j貫通單元殼體47A。俯視下,水平部102a貫通單元殼體47A之位置與水平部102b~102j貫通單元殼體47A之位置大致相同。
水平部102a~102j分別具有第1端部。水平部102a之第1端部位於熱處理室45a。同樣地,水平部102b~102j之第1端部位於熱處理室45b~45j。
水平部102a~102j分別具有第2端部。水平部102a~102j之第2端部位於單元殼體47A之外部。水平部102a之第2端部位於熱處理室45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同樣地,水平部102b~102j之第2端部位於熱處理室45b~45j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
排出通道101a、101b分別具備鉛直部103a、103b。鉛直部103a連接於水平部102a~102e。鉛直部103b連接於水平部102f~102j。
鉛直部103a、103b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鉛直部103a、103b設置於單元殼體47A之側方(具體而言,為左方)。鉛直部103a、103b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
鉛直部103a、103b分別具有上端部。鉛直部103a之上端部位於與熱處理室45a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103a連接於水平部102a~102e之第2端部。鉛直部103b之上端部位於與熱處理室45f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103b連接於水平部102f~102j之第2端部。
鉛直部103a自水平部102a~102e向下方延伸。同樣地,鉛直部103b自水平部102f~102j向下方延伸。
參照圖7。更嚴謹而言,鉛直部103a具有向大致前後方向X(例如,前方)彎曲之彎曲部。彎曲部形成於較水平部102e低且較水平部102f高之位置。因此,鉛直部103a、103b相互不會發生干涉。例如,鉛直部103a、103b沿著大致前後方向X排列。
鉛直部103a、103b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j低之位置。
參照圖8。鉛直部103a、103b分別具有下端部。鉛直部103a、103b之下端部位於較熱處理室45a~45j低之位置。
鉛直部103a、103b之下端部位於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
鉛直部103a較鉛直部103b長。鉛直部103a具有較鉛直部103b大之流路截面積。
於不區分鉛直部103a~103l之情形時,稱作「鉛直部103」。鉛直部103越長,鉛直部103具有越大之流路截面積。
排出通道101a、101b分別具備下游部104a、104b。下游部104a連接於鉛直部103a。具體而言,下游部104a連接於鉛直部103a之下端部。同樣地,下游部104b連接於鉛直部103b。
下游部104a、104b連接於氣體處理裝置28(參照圖1)。氣體處理裝置28設置於處理部37之外部。下游部104a、104b係自處理區塊BA之內部遍及處理部37之外部。下游部104a、104b貫通區塊殼體41A(例如,區塊殼體41A之底板)。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105a~105j。擋板105a~105e設置於排出通道101a。擋板105a~105e全體調整於排出通道101a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擋板105f~105j設置於排出通道101b。擋板105f~105j全體調整於排出通道101b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
擋板105a配置得較鉛直部103a更靠上游。具體而言,擋板105a設置於水平部102a。擋板105a調整於水平部102a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同樣地,擋板105b~105e配置得較鉛直部103a更靠上游。擋板105f~105j配置得較鉛直部103b更靠上游。具體而言,擋板105b~105j設置於水平部102b~102j。擋板105b~105j調整於水平部102b~102j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與排出通道101a相同地,於排出通道101c、101e、101g、101i、101k設置之擋板105a~105e。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與排出通道101b相同地,於排出通道101d、101f、101h、101j、101l設置之擋板105f~105j。
於不特別區分排出通道101a~101l之情形時,稱作「排出通道101」。
熱處理室45a~45e中之任一者係第1熱處理室22a之例。熱處理室45f~45j中之任一者係第2熱處理室22b之例。排出通道101a、101b係第1排出通道26a與第2排出通道26b之例。鉛直部103a、103b係第1鉛直部27a與第2鉛直部27b之例。
同樣地,熱處理室45k~45m、45q~45s、46a~46e、46k、46m~46p係第1熱處理室22a之例。熱處理室45n~45p、45t~45v、46f~46j、46l、46q~46t係第2熱處理室22b之例。排出通道101c、101e、101g、101i、101k係第1排出通道26a之例。排出通道101d、101f、101h、101j、101l係第2排出通道26b之例。鉛直部103a、103b係第1鉛直部27a與第2鉛直部27b之例。
<介面部39> 參照圖2、3。介面部39具備介面用搬送機構TIF。於本實施例中,介面用搬送機構TIF包含2台搬送機構TIFa、TIFb。搬送機構TIFa、TIFb分別搬送基板W。
參照圖4、5。介面部39具備載置部P7、P8與緩衝部BF。載置部P7、P8與緩衝部BF設置於搬送機構TIFa與搬送機構TIFb之間。載置部P7載置基板W,且冷卻基板W。載置部P8僅載置基板W。緩衝部BF可載置多片基板W。
搬送機構TIFa、TIFb均可接近載置部P7、P8與緩衝部BF。搬送機構TIFa、TIFb經由載置部P7、P8相互搬送基板W。
搬送機構TIFa進而可接近處理區塊BB之載置部P5、P6及曝光後熱處理單元PEB。搬送機構TIFa與主搬送機構T3經由載置部P5相互搬送基板W。搬送機構TIFa與主搬送機構T4經由載置部P6相互搬送基板W。搬送機構TIFa向曝光後熱處理單元PEB搬送基板W。
搬送機構TIFb進而向曝光機EXP搬送基板W。
參照圖2、3。搬送機構TIFa、TIFb分別具備保持基板W之2個手107、及驅動各手107之手驅動機構108。各手107分別保持1片基板W。手驅動機構108使手107沿著前後方向X、寬度方向Y及鉛直方向Z移動,且使手107以鉛直方向Z為中心旋轉。藉此,手107接近載置部P5、P6等。
<控制系統之構成> 參照圖15。圖15係基板處理裝置1之控制方塊圖。基板處理裝置1進而具備控制部111。
控制部111例如設置於裝載部31。控制部111統括地控制基板處理裝置1。具體而言,控制部111控制各搬送機構TID、T1~T4、TIFa、TIFb、液處理單元SA、SB、熱處理單元HU、邊緣曝光單元EEW、氣體控制裝置5、風扇97之動作。熱處理單元HU為疏水化處理單元AHL、冷卻單元CP、加熱冷卻單元PHP、曝光後熱處理單元PEB。
進而,控制部111亦可控制擋板75a~75h、84a~84d、89a~89h、105a~105j中之至少任一者。或者,使用者亦可不經由控制部111,而手動操作擋板75a~75h、84a~84d、89a~89h、105a~105j中之至少任一者。
控制部111藉由執行各種處理之中央運算處理裝置(CPU)、作為運算處理作業區域之RAM(Random-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固定碟片等記憶媒體等而實現。記憶媒體中記憶著用以處理基板W之處理配方(處理程式)、或用以識別各基板W之資訊等各種資訊。
<搬送基板W,處理基板W之動作例> 基板W於裝載部31與曝光機EXP之間往返。將自裝載部31到曝光機EXP之區間稱作「去程」。將自曝光機EXP到裝載部31之區間稱作「返程」。
對去程之動作例進行說明。於裝載部31中,裝載用搬送機構TID自載具C向載置部P1、P2搬送基板W。
於處理區塊BA中,主搬送機構T1收取載置部P1上之基板W,並向液處理室42a、42b及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搬送基板W。同樣地,主搬送機構T2收取載置部P2上之基板W,並向液處理室42c、42d及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搬送基板W。
液處理單元SA對基板W進行塗佈處理,設置於處理區塊BA之熱處理單元HU對基板W進行熱處理。藉此,於基板W形成抗反射膜與抗蝕膜。
搬送基板W之處理單元之順序例如如下所述。 疏水化處理單元AHL→冷卻單元CP→抗反射膜用塗佈單元BARC→加熱冷卻單元PHP→冷卻單元CP→抗蝕膜用塗佈單元RESIST→加熱冷卻單元PHP→冷卻單元CP
然後,主搬送機構T1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P3。主搬送機構T2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P4。
於處理區塊BB中,主搬送機構T3自載置部P3向邊緣曝光單元EEWa搬送基板W。邊緣曝光單元EEWa將基板W之周緣部曝光。然後,主搬送機構T3自邊緣曝光單元EEWa向載置部P5搬送基板W。同樣地,主搬送機構T4自載置部P4向邊緣曝光單元EEWb搬送基板W,並自邊緣曝光單元EEWb向載置部P6搬送基板W。
於介面部39中,搬送機構TIFa自載置部P5、P6向載置部P7搬送基板W。搬送機構TIFb自載置部P7向曝光機EXP搬送基板W。曝光機EXP對基板W進行曝光處理。
對返程之動作例進行說明。搬送機構TIFb自曝光機EXP向載置部P8搬送基板W。搬送機構TIFa自載置部P8向熱處理室46m~46t進行搬送。曝光後熱處理單元PEB對基板W進行曝光後熱處理。搬送機構TIFa將經過曝光後熱處理之基板W自熱處理室46m~46t搬送至載置部P5、P6。
於處理區塊BB中,主搬送機構T3收取載置部P5上之基板W,並向液處理室42e、42f及熱處理室46a~46e、46k搬送基板W。同樣地,主搬送機構T4收取載置部P6上之基板W,並向液處理室42g、42h及熱處理室46f~46j、46l搬送基板W。
液處理單元SB對基板W進行顯影處理,設置於處理區塊BB之熱處理單元HU對基板W進行熱處理。藉此,使基板W顯影。
搬送基板W之處理單元之順序例如如下所述。 冷卻單元CP→顯影處理單元DEV→加熱冷卻單元PHP→冷卻單元CP
然後,主搬送機構T3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P3。主搬送機構T4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P4。
於處理區塊BA中,主搬送機構T1自載置部P3向載置部P1搬送基板W。主搬送機構T2自載置部P4向載置部P2搬送基板W。
裝載用搬送機構TID自載置部P1、P2向載具C搬送基板W。
<與相對於液處理室42、搬送室44、熱處理室45、46之供氣及排氣相關之動作例> 氣體控制裝置5調整氣體之溫度及濕度,將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輸送至分配管76a、76b。具體而言,於分配管76a中,氣體自主管77c向分支部77d流通。一部分氣體自分支部77d經由支管77e向連接部77a流通,其他氣體自分支部77d經由支管77f向連接部77b流通。於分配管76b中,氣體亦同樣流通。
分配管76a向供給通道66a~66d供給氣體。具體而言,分配管76a之連接部77a向鉛直部68a~68d分配氣體。同樣地,分配管76b向供給通道66e~66h供給氣體。
供給通道66a~66h向液處理室42a~42h供給氣體。擋板75a~75h調整於供給通道66a~66h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具體而言,於供給通道66a中,氣體自鉛直部68a向水平部67a流通,並自水平部67a向吹出單元65a流通。然後,氣體自吹出單元65a向液處理室42a吹出。於供給通道66b~66h中,氣體亦同樣流通。
藉此,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被供給至液處理室42a~42h。
分配管76a向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具體而言,分配管76a之連接部77b向鉛直部83a、83b分配氣體。同樣地,分配管76b向供給通道82c、82d供給氣體。
供給通道82a~82d向搬送室44a~44d供給氣體。擋板84a~84d調整於供給通道82a~82d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具體而言,於供給通道82a中,氣體自鉛直部83a向吹出單元81a流通。然後,氣體自吹出單元81a向搬送室44a吹出。於供給通道82b~82d中,氣體亦同樣流通。
藉此,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被供給至搬送室44a~44d。
氣體處理裝置8抽吸氣體。藉此,排出通道85a~85h將液處理室42a~42h之氣體排出。擋板89a~89h調整於排出通道85a~85h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具體而言,關於排出通道85a,氣體自設置於液處理室42a之承杯52A向水平部86a流通。氣體自水平部86a向鉛直部87a流通,並自鉛直部87a向下游部88a流通,再自下游部88a向氣體處理裝置8流通。關於排出通道85b~85h,氣體亦同樣流通。
氣體處理裝置8處理藉由排出通道85a~85h所排出之氣體。
氣體處理裝置18抽吸氣體,風扇97a~97h將氣體輸送至下游。藉此,排出通道92a~92h將搬送室44a~44d之氣體排出。風扇97a~97h調整於排出通道85a~85h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具體而言,關於排出通道92a、92b,氣體自搬送室44a向吸入單元91a流通。一部分氣體自吸入單元91a向水平部93a流通,其他氣體自吸入單元91a向水平部93b流通。一部分氣體進而自水平部93a向鉛直部94a流通,並自鉛直部94a向下游部95a流通,再自下游部95a向集合管96流通。其他氣體進而自水平部93b向鉛直部94b流通,並自鉛直部94b向下游部95b流通,再自下游部95b向集合管96流通。即,一部分氣體與其他氣體於集合管96合流。進而,氣體自集合管96向氣體處理裝置18流通。關於排出通道92c~92h,氣體亦同樣流通。
氣體處理裝置18處理藉由排出通道92a~92h所排出之氣體。
氣體處理裝置28抽吸氣體。藉此,排出通道101a~101l將熱處理室45a~45v、46a~46t之氣體排出。擋板105a~105j調整於排出通道101a~101l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具體而言,關於排出通道101a,氣體自熱處理室45a向水平部102a流通。同樣地,氣體自熱處理室45b~45e向水平部102b~102e流通。氣體自水平部102a~102e向鉛直部103a流通。即,通過水平部102a~102e之氣體於鉛直部103a合流。進而,氣體自鉛直部103a向下游部104a流通,並自下游部104a向氣體處理裝置28流通。關於排出通道101b~101l,氣體亦同樣流通。
氣體處理裝置28處理藉由排出通道101a~101l所排出之氣體。
<效果> 根據本實施例,達成以下之效果。
供給通道66a~66d分別具備鉛直部68a~68d。此處,液處理室42a~42d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因此,輕易便可用1條管路來將鉛直部68a~68d彙總起來。假設將鉛直部68a~68d用1條管路來代替,則能使鉛直部68a~68d之構造簡化。儘管如此,但於本實施例中,不用1條管路來代替供給通道66a~66d。進而,鉛直部68a~68d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a~42d低之位置。因此,供給通道66a~66d均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供給通道66a向液處理室42a供給之氣體供給量、供給通道66b向液處理室42b供給之氣體供給量、供給通道66c向液處理室42c供給之氣體供給量、供給通道66d向液處理室42d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例如,能較佳地抑制供給通道66a之氣體供給量因為供給通道66b~66d中之至少任一者之氣體供給量之變化而發生變動。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液處理室42a~42d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同樣地,供給通道66e~66h具備鉛直部68e~68h。鉛直部68e~68h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e~42h低之位置。因此,供給通道66e~66h相對較長。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液處理室42e~42h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鉛直部68越長,鉛直部68具有越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縮小各鉛直部68之壓力損失之間之差。從而,各供給通道66a~66h能較佳地供給氣體。
擋板75a~75d配置得較鉛直部68a~68d更靠下游。因此,位於較擋板75a~75d更靠上游之供給通道66a~66d之部分包含鉛直部68a~68d。藉此,位於較擋板75a~75d更靠上游之供給通道66a~66d之部分相對較長。從而,能更佳地抑制供給通道66a~66d向液處理室42a~42d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同樣地,擋板75e~75h配置得較鉛直部68e~68h更靠下游。從而,能更佳地抑制相對於液處理室42e~42h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分配管76a與供給通道66a~66d之連接位置配置於較液處理室42a~42d低之位置。因此,儘管供給通道66a~66d具有鉛直部68a~68d,供給通道66a~66d亦能較佳地與分配管76a連接。同樣地,分配管76b與供給通道66e~66h之連接位置配置於較液處理室42e~42h低之位置。因此,儘管供給通道66e~66h具有鉛直部68e~68h,供給通道66e~66h亦能較佳地與分配管76b連接。
分配管76a之連接部77a之延伸方向與供給通道66a~66d之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因此,氣體順利地自分配管76a之連接部77a流至供給通道66a~66d之上游端部。即,分配管76a能順利地向供給通道66a~66d供給氣體。同樣地,分配管76b之連接部77a之延伸方向與供給通道66e~66h之上游端部之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因此,氣體順利地自分配管76b之連接部77a流至供給通道66e~66h之上游端部。
分配管76a連接於供給通道82a~82b,向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如此,藉由1根分配管76a,不僅能向供給通道66a~66d,亦能向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藉此,能使基板處理裝置1之構造簡化。同樣地,分配管76b連接於供給通道82c~82d,向供給通道82c~82d供給氣體。藉此,能使基板處理裝置1之構造進一步簡化。
分配管76a具備分支部77d。因此,能將連接部77a、77b分別設置於不同之位置。藉此,分配管76a能於恰當之位置與供給通道66a~66d連接,且能於恰當之位置與供給通道82a~82b連接。
分支部77d具備引導部77d2。因此,分支部77d能順利地將氣體分配至支管77e、77f。
鉛直部68a~68d形成於多管單元71a之箱體72內。多管單元71a之間隔構件73將鉛直部68a~68d隔開。因此,能使鉛直部68a~68d之構造簡化。同樣地,鉛直部68e~68h形成於多管單元71b之箱體72內。多管單元71b之間隔構件73將鉛直部68e~68h隔開。因此,能使鉛直部68e~68h之構造簡化。
前壁72a之寬度La較右壁72c及左壁72d之寬度Lb長。因此,能較佳地使箱體72之厚度較薄。藉此,既能抑制基板處理裝置1之大型化,又容易確保箱體72之設置空間。
俯視下,各出口72g~72j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因此,能較佳地防止供給通道66a~66d之構造複雜化。
上壁72e自後壁72b向前壁72a朝上方傾斜。因此,氣體能順利地自鉛直部68a向水平部67a流通。
閉塞板部73f自鉛直板部73c向前壁72a朝上方傾斜。因此,氣體能順利地自鉛直部68b向水平部67b流通。同樣地,閉塞板部73e、73d自鉛直板部73b、73a向前壁72a朝上方傾斜。因此,氣體能順利地自鉛直部68c、68d向水平部67c、67d流通。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氣體控制裝置5。因此,能向液處理室42a~42h及搬送室44a~44d供給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
俯視下,供給通道66a~66d於大致相同之位置,貫通單元殼體43A。因此,能抑制供給通道66a~66d及單元殼體43A之構造複雜化。同樣地,俯視下,供給通道66e~66h於大致相同之位置,貫通單元殼體43B。因此,能抑制供給通道66e~66h及單元殼體43B之構造複雜化。
儘管搬送室44b亦配置於搬送室44a之下方,但供給通道82a、82b分別具備鉛直部83a、83b。鉛直部83a、83b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因此,供給通道82a、82b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供給通道82a向搬送室44a供給之氣體供給量與供給通道82b向搬送室44b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搬送室44a、44b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同樣地,供給通道82c、82d具備鉛直部83c、83d。鉛直部83c、83d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c、44d低之位置。因此,供給通道82c,82d相對較長。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搬送室44c、44d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鉛直部83a較鉛直部83b長,且具有較鉛直部83b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鉛直部83a之壓力損失相較於鉛直部83b之壓力損失變大過大。藉此,不僅鉛直部83b,鉛直部83a亦能較佳地供給氣體。同樣地,鉛直部83c較鉛直部83d長,且具有較鉛直部83d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鉛直部83c之壓力損失相較於鉛直部83d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藉此,不僅鉛直部83d,鉛直部83c亦能較佳地供給氣體。
鉛直部83a連接於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吹出單元81a之側部。換言之,鉛直部83a連接於距熱處理室45a~45v較遠之吹出單元81a之側部。進而,鉛直部83a通過距液處理室42a、42b較近之搬送室44a之側部。換言之,鉛直部83a通過距熱處理室45a~45v較遠之搬送室44a之側部。因此,能抑制供給通道82a受到來自熱處理室45a~45v之熱影響。關於鉛直部83b~83d,亦同樣如此。
擋板84a、84b配置於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藉此,使用者能較佳地接近擋板84a、84b。因此,能提高擋板84a、84b之操作性、及擋板84a、84b之維護性。關於擋板84c、84d,亦同樣如此。
儘管液處理室42a~42d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但排出通道85a~85d具備鉛直部87a~87d。鉛直部87a~87d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a~42d低之位置。因此,排出通道85a~85d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排出通道85a自液處理室42a排出之氣體排出量、排出通道85b自液處理室42b排出之氣體排出量、排出通道85c自液處理室42c排出之氣體排出量、排出通道85d自液處理室42d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液處理室42a~42d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同樣地,排出通道85e~85h具備鉛直部87e~87h。鉛直部87e~87h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e~42h低之位置。因此,排出通道85e~85h相對較長。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液處理室42e~42h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鉛直部87越長,鉛直部87具有越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縮小各鉛直部87之壓力損失之間之差。從而,各排出通道85a~85h能較佳地將氣體排出。
俯視下,排出通道85a~85d於大致相同之位置,貫通單元殼體43A。因此,能抑制排出通道85a~85d及單元殼體43A之構造複雜化。同樣地,俯視下,排出通道85e~85h於大致相同之位置,貫通單元殼體43B。因此,能抑制排出通道85e~85h及單元殼體43B之構造複雜化。
位於液處理室42a之排出通道85a之部分配置於距搬送室44a較近之液處理室42a之側部。噴嘴53A之待機位置配置於距搬送室44a較遠之液處理室42a之側部。因此,能較佳地防止排出通道85a與噴嘴53A發生干涉。關於排出通道85b~85h,亦同樣如此。
擋板89a~89d配置於較液處理室42a~42d低之位置。藉此,使用者能較佳地接近擋板89a~89d。因此,能提高擋板89a~89d之操作性、及擋板89a~89d之維護性。關於擋板89e~89h,亦同樣如此。
儘管搬送室44b亦配置於搬送室44a之下方,但排出通道92a~92d分別具備鉛直部94a~94d。鉛直部94a~94d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因此,排出通道92a~92d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排出通道92a自搬送室44a排出之氣體排出量、排出通道92b自搬送室44a排出之氣體排出量、排出通道92c自搬送室44b排出之氣體排出量、排出通道92d自搬送室44b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搬送室44a、44b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同樣地,排出通道92e~92h具備鉛直部94e~94h。鉛直部94e~94h延伸至較搬送室44c、44d低之位置。因此,排出通道92e~92h相對較長。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搬送室44c、44d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鉛直部94越長,鉛直部94具有越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縮小各鉛直部94之壓力損失之間之差。從而,各排出通道92a~92h能較佳地將氣體排出。
排出通道92a、92b均係將搬送室44a之氣體排出。因此,能以較佳之效率自搬送室44a將氣體排出。同樣地,能以較佳之效率自搬送室44b~44d將氣體排出。
排出通道92a及排出通道92b均與吸入單元91a連接,通過吸入單元91a將搬送室44a之氣體排出。因此,排出通道92a與排出通道92b能以相同之方式自搬送室44a將氣體排出。例如,吸入單元91a能遍及吸入單元91a之上表面,更均勻地吸入氣體。同樣地,能更恰當地將搬送室44b~44d之氣體排出。
排出通道92a與吸入單元91a之前部連接,排出通道92b與吸入單元91a之後部連接。因此,吸入單元91a能遍及吸入單元91a之上表面,進一步更均勻地吸入氣體。關於吸入單元91b~91d,亦同樣如此。
風扇97a~97d配置於較搬送室44a、44b低之位置。藉此,使用者能較佳地接近風扇97a~97d。因此,能提高風扇97a~97d之操作性、及風扇97a~97d之維護性。關於風扇97e~97h,亦同樣如此。
風扇97a~97h禁止氣體於排出通道92a~92h中逆流。具體而言,風扇97a~97h禁止氣體自排出通道92a~92h向搬送室44a~44d流通。藉此,能防止搬送室44a~44d之清潔度下降。
儘管熱處理室45a~45j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但排出通道101a、101b具備鉛直部103a、103b。鉛直部103a、103b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a~45j低之位置。因此,排出通道101a、101b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排出通道101a自熱處理室45a~45e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排出通道101b自熱處理室45f~45j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熱處理室45a~45j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同樣地,排出通道101c~101l具備鉛直部103a、103b。鉛直部103a、103b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k~45v、46a~46t低之位置。因此,排出通道101c~101l相對較長。從而,能較佳地抑制來自於熱處理室45k~45v、46a~46t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鉛直部103a較鉛直部103b長,且鉛直部103a具有較鉛直部103b大之流路截面積。藉此,能抑制鉛直部103a之壓力損失相較於鉛直部103b之壓力損失變得過大。藉此,不僅鉛直部103b,鉛直部103a亦能較佳地將氣體排出。
俯視下,排出通道101a、101b於大致相同之位置,貫通單元殼體47A。因此,能較佳地防止排出通道101a、101b及單元殼體47A之構造複雜化。
擋板105a~105j配置得較鉛直部103a、103b更靠上游。因此,位於較擋板105a~105j更靠下游之排出通道101a、101b之部分包含鉛直部103a、103b。藉此,位於較擋板105a~105j更靠下游之排出通道101a、101b之部分相對較長。從而,能更佳地抑制排出通道101a自熱處理室45a~45e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排出通道101b自熱處理室45f~45j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同樣地,能更佳地抑制排出通道101c~101l自熱處理室45、46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按照如下所述變化實施。
(1)於實施例中,鉛直部68a~68d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但並不限於此。鉛直部68a~68d亦可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a高之位置。鉛直部68a~68d亦可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a高之位置、及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關於鉛直部68e~68h,亦同樣如此。
(2)於實施例中,向1個液處理室42供給氣體之供給通道66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向1個液處理室42供給氣體之供給通道66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於實施例中,連接於1個吹出單元65之供給通道66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連接於1個吹出單元65之供給通道66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參照圖16。圖16係變化實施例之處理區塊BA之側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例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之符號,以便省略詳細之說明。為了方便起見,圖16將排出通道85a~85d之圖示省略。
於變化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除了供給通道66a~66d以外,進而具備供給通道66i~66l。供給通道66a、66i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更詳細而言,供給通道66a、66i不向液處理室42b~42h供給氣體,而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供給通道66a、66i連通至液處理室42a。供給通道66a、66i連接於吹出單元65a。同樣地,供給通道66b、66j向液處理室42b供給氣體。供給通道66c、66k向液處理室42c供給氣體。供給通道66d、66l向液處理室42d供給氣體。
供給通道66i~66l分別具備水平部67i~67l。水平部67a、67i連接於吹出單元65a。水平部67a連接於吹出單元65a之後部。水平部67i連接於吹出單元65a之前部。同樣地,水平部67b、67j連接於吹出單元65b。水平部67c、67k連接於吹出單元65c。水平部67d、67l連接於吹出單元65d。
水平部67a~67d、67i~67l自吹出單元65a~65d向單元殼體43A之外部延伸。水平部67a~67d自吹出單元65a~65d延伸之方向與水平部67i~67l自吹出單元65a~65d延伸之方向不同。水平部67a~67d自吹出單元65a~65d延伸之方向與水平部67i~67l自吹出單元65a~65d延伸之方向相反。水平部67a~67d自吹出單元65a~65d向後方延伸,水平部67i~67l自吹出單元65a~65d向前方延伸。
供給通道66i~66l分別具備鉛直部68i~68l。鉛直部68i~68l連接於水平部67i~67l。鉛直部68i~68l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鉛直部68i~68l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
鉛直部68a~68d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d之第1側方(例如後方),鉛直部68i~68l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d之第2側方(例如前方)。第2側方與第1側方不同。第2側方與第1側方相反。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75i~75l。擋板75i~75l設置於供給通道66i~66l。擋板75i~75l調整於供給通道66i~66l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擋板75i~75l配置得較鉛直部68i~68l更靠下游。擋板75i~75l設置於水平部67i~67l。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分配管121取代了分配管76a。分配管121向供給通道66a~66d、66i~66l供給氣體。分配管121與供給通道66a~66d、66i~66l連接。
例如,分配管121具備第1接合部122與第2接合部123。第1接合部122與供給通道66a~66d連接。第2接合部123與供給通道66i~66l連接。分配管121進而具備未圖示之上游端部。分配管121之上游端部連接於氣體控制裝置5(參照圖1)。
根據本變化實施例,儘管液處理室42a~42d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但供給通道66a~66d、66i~66l具備鉛直部68a~68d、68i~68l。鉛直部68a~68d、68i~68l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因此,供給通道66a~66d、66i~66l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供給通道66a~66d、66i~66l向液處理室42a~42d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供給通道66a、66i均係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因此,藉由供給通道66a、66i,能以較佳之效率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同樣地,能以較佳之效率向液處理室42b~42d供給氣體。
供給通道66a、66i均係通過吹出單元65a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藉此,供給通道66a、66i能以相同之方式向液處理室42a供給氣體。例如,吹出單元65a能遍及吹出單元65a之下表面,更均勻地吹出氣體。
供給通道66a與吹出單元65a之後部連接,供給通道66i與吹出單元65a之前部連接。因此,吹出單元65a能遍及吹出單元65a之下表面,進一步更均勻地吹出氣體。
鉛直部68a~68d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d之第1側方,鉛直部68i~68l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d之第2側方。因此,能較佳地防止鉛直部68a~68d與鉛直部68i~68l發生干涉。
供給通道66i~66l中任兩者係本發明之第3供給通道與第4供給通道之例。鉛直部68i~68l中任兩者係本發明之第3鉛直部與第4鉛直部之例。
(3)於實施例中,供1個供給通道66供給氣體之液處理室42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供1個供給通道66供給氣體之液處理室42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參照圖17。圖17係變化實施例之處理區塊BA之側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例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之符號,以便省略詳細之說明。
於變化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供給通道66m、66n取代了供給通道66a~66d。供給通道66m向液處理室42a、42b供給氣體。更詳細而言,供給通道66m不向液處理室42c~42h供給氣體,而向液處理室42a、42b供給氣體。供給通道66m連通至液處理室42a、42b。供給通道66m連接於吹出單元65a、65b。同樣地,供給通道66n向液處理室42c、42d供給氣體。
供給通道66m具備水平部67m1、67m2與鉛直部68m。供給通道66n具備水平部67n1、67n2與鉛直部68n。水平部67m1、67m2、67n1、67n2具有與實施例之水平部67a~67d實質上相同之構造。鉛直部68m連接於水平部67m1、67m2。鉛直部68n連接於水平部67n1、67n2。鉛直部68m、68n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鉛直部68m、68n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
供給通道66m、66n包含多管單元131。多管單元131相當於自多管單元71a中省略掉鉛直板部73a、73c及閉塞板部73d、73f而成之構件。即,多管單元131具備箱體72與間隔構件133。間隔構件133具備鉛直板部73b與閉塞板部73e。
間隔構件133將箱體72之內部空間間隔成2個空間。2個空間相當於鉛直部68m、68n之流路。即,鉛直部68m、68n形成於箱體72內。鉛直部68m、68n由間隔構件133隔開。具體而言,鉛直部68m、68n由鉛直板部73b與閉塞板部73e隔開。
根據本變化實施例,儘管液處理室42a~42d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但供給通道66m、66n具備鉛直部68m、68n。鉛直部68m、68n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因此,供給通道66m、66n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供給通道66m向液處理室42a、42b供給之氣體供給量與供給通道66n向液處理室42c、42d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4)於實施例中,鉛直部68a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h之外部。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鉛直部68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h中之至少任一者。換言之,亦可為鉛直部68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單元殼體43A、44B之內部。關於鉛直部68b~68h,亦同樣如此。
(5)於實施例中,鉛直部68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鉛直部68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處理區塊BA之外部。例如,可為鉛直部68a延伸至較處理區塊BA低之位置。
(6)於實施例中,鉛直板部73a~73c為與前壁72a大致平行之平板。但並不限於此。例如,鉛直板部73a~73c亦可為與前壁72a大致正交之平板。例如,鉛直板部73a~73c亦可為與右壁72c及左壁72d中之至少任一者大致平行之平板。於本變化實施例中,鉛直板部73a~73c設置於右壁72c之左方且左壁72d之右方。
(7)於實施例中,鉛直部68a~68d包含箱體72與間隔構件73。但並不限於此。鉛直部68a~68d亦可包含互不同體之4根配管。關於鉛直部68e~68h,亦同樣如此。
(8)於實施例中,分配管76a向供給通道66a~66d及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但並不限於此。
分配管76a亦可不向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即,分配管76a亦可僅向供給通道66a~66d供給氣體。基板處理裝置1可進而具備與分配管76a不同體之、向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之分配管。或者,供給通道82a~82b可直接連接於氣體控制裝置5。
分配管76a亦可不向供給通道66a~66d供給氣體。即,分配管76a亦可僅向供給通道82a~82b供給氣體。供給通道66a~66d可直接連接於氣體控制裝置5。
亦可將分配管76a省略。供給通道66a~66d及供給通道82a~82b可直接連接於氣體控制裝置5。
關於分配管76b,亦同樣如此。
(9)於實施例中,分配管76a不向供給通道66e~66h供給氣體。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分配管76a亦可向供給通道66e~66h供給氣體。於實施例中,分配管76a不向供給管82c、82d供給氣體。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分配管76a亦可向供給通道82c、82d供給氣體。
(10)於實施例中,將藉由氣體控制裝置5加以調整後之氣體供給至供給通道66。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將基板處理裝置1外部之氣體供給至供給通道66。此處,基板處理裝置1外部之氣體例如為設置基板處理裝置1之無塵室之氣體。基板處理裝置1外部之氣體例如為基板處理裝置1周圍之氣體。
(11)於實施例中,氣體控制裝置5向供給通道66及供給通道82供給氣體。但並不限於此。
氣體控制裝置5亦可不向供給通道82供給氣體。氣體控制裝置5亦可僅向供給通道66供給氣體。於本變化實施例中,可進而具備與氣體控制裝置5不同體之、向供給通道82供給氣體之氣體控制裝置。
氣體控制裝置5亦可不向供給通道66供給氣體。氣體控制裝置5亦可僅向供給通道82供給氣體。
(12)於實施例中,設置於1個液處理室42之液處理單元SA之數量為2個。但並不限於此。設置於1個液處理室42之液處理單元SA之數量亦可為1個、或3個以上。於實施例中,設置於1個液處理室42之液處理單元SB之數量為2個。但並不限於此。設置於1個液處理室42之液處理單元SB之數量亦可為1個、或3個以上。
(13)於實施例中,鉛直部83a、83b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但並不限於此。鉛直部83a、83b亦可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高之位置。鉛直部83a、83b亦可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高之位置、及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關於鉛直部83c、83d,亦同樣如此。
(14)於實施例中,向1個搬送室44供給氣體之供給通道82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向1個搬送室44供給氣體之供給通道82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根據本變化實施例,能以較佳之效率向搬送室44供給氣體。
(15)於實施例中,連接於1個吹出單元81之供給通道82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連接於1個吹出單元81之供給通道82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根據本變化實施例,複數個供給通道82均係通過1個吹出單元81向搬送室44供給氣體。藉此,複數個供給通道82能以相同之方式向搬送室44供給氣體。例如,吹出單元81能遍及吹出單元81之下表面,更均勻地吹出氣體。
(16)於實施例中,供1個供給通道82供給氣體之搬送室44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供1個供給通道82供給氣體之搬送室44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例如,於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之4個搬送室44之情形時,亦可為如下情況,即,供給通道82a向上側之2個搬送室44供給氣體,供給通道82b向下側之2個搬送室44供給氣體。
(17)於實施例中,鉛直部83a一部分設置於搬送室44a。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鉛直部83a全部設置於搬送室44a之外部。於實施例中,鉛直部83a一部分設置於搬送室44b。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鉛直部83a全部設置於搬送室42b之外部。關於鉛直部83b~83d,亦同樣如此。
(18)於實施例中,鉛直部83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鉛直部83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處理區塊BA之外部。例如,鉛直部83a可延伸至較處理區塊BA低之位置。
(19)於實施例中,將藉由氣體控制裝置5加以調整後之氣體供給至供給通道82。但並不限於此。亦可將基板處理裝置1外部之氣體供給至供給通道82。
參照圖18。圖18係變化實施例之處理區塊BA之前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例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之符號,以便省略詳細之說明。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送風部141。送風部141取入基板處理裝置1外部之氣體。此處,基板處理裝置1外部之氣體例如為設置基板處理裝置1之無塵室之氣體。送風部141設置於處理部37(例如,區塊殼體41A)之上。但送風部141之配置並不限於此。例如,送風部141亦可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於該情形時,送風部141通過形成於區塊殼體41A之開口,取入無塵室之氣體。
送風部141具備用以輸送氣體之風扇。進而,送風部141較佳為具備過濾器。過濾器例如為化學吸附過濾器、或ULPA過濾器(Ultra Low Penetration Air Filter,超低穿透率空氣過濾器)。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供給通道142a、142b。供給通道142a向搬送室44a供給氣體。供給通道142a不向搬送室44b~44d供給氣體,而向搬送室44a供給氣體。供給通道142a連通至搬送室44a。供給通道142a連接於送風部141與吹出單元81a。同樣地,供給通道142b向搬送室44b供給氣體。
供給通道142a、142b分別具備鉛直部143a、143b。鉛直部143a連接於送風部141與吹出單元81a。鉛直部143b連接於送風部141與吹出單元81b。
鉛直部143a、143b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鉛直部143a、143b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高之位置。鉛直部143a、143b遍及處理區塊BA之內部與處理區塊BA之外部而延伸。鉛直部143a、143b例如貫通區塊殼體41A(例如,區塊殼體41A之上板)。
鉛直部143a、143b分別具有上端部。鉛直部143a、143b之上端部位於處理部37之上方。鉛直部143a、143b之上端部連接於送風部141。
鉛直部143a、143b分別具有下端部。鉛直部143a、143b之下端部位於處理區塊BA內。鉛直部143a之下端部位於與搬送室44a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143a之下端部連接於吹出單元81a。鉛直部143b之下端部位於與搬送室44b相同之高度位置。鉛直部143b之下端部連接於吹出單元81b。
送風部141將基板處理裝置1上方之氣體輸送至供給通道142a、142b。具體而言,氣體自送風部141向鉛直部143a流通,並自鉛直部143a向吹出單元81a流通。然後,氣體自吹出單元81a向搬送室44a吹出。同樣地,氣體自送風部141向鉛直部143b流通,並自鉛直部143b向吹出單元81b流通。然後,氣體自吹出單元81b向搬送室44b吹出。
根據本變化實施例,供給通道142a、142b分別具備鉛直部143a、143b。鉛直部143a、143b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高之位置。因此,供給通道142a、142b相對較長。藉此,能較佳地抑制供給通道142a向搬送室44a供給之氣體供給量與供給通道142b向搬送室44b供給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從而,能較佳地抑制相對於搬送室44a、44b之氣體供給量相互造成影響。
送風部141能較佳地將基板處理裝置1外部之氣體(具體而言,為基板處理裝置1周圍之氣體)供給至搬送室44a、44b。
(20)於實施例中,設置於1個搬送室44之主搬送機構T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設置於1個搬送室44之主搬送機構T之數量亦可為2個以上。
(21)於實施例中,鉛直部87a~87d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但並不限於此。鉛直部87a~87d亦可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a高之位置。鉛直部87a~87d亦可均延伸至較液處理室42a高之位置、及較液處理室42d低之位置。關於鉛直部87e~87h,亦同樣如此。
(22)於實施例中,自1個液處理室42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85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自1個液處理室42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85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於實施例中,連接於1個承杯52之排出通道85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連接於1個承杯52之排出通道85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23)於實施例中,供1個排出通道85將氣體排出之液處理室42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供1個排出通道85將氣體排出之液處理室42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24)於實施例中,鉛直部87a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h之外部。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鉛直部87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液處理室42a~42h中之至少任一者。換言之,亦可為鉛直部87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單元殼體43A、44B之內部。關於鉛直部87b~87h,亦同樣如此。
(25)於實施例中,鉛直部87a係自處理區塊BA之內部遍及處理部37之外部。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鉛直部87a全體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
(26)於實施例中,排出通道85a~85h不經集合地,連接於氣體處理裝置8。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基板處理裝置1亦可具備:第1集合管,其連接於排出通道85a~85d,將於排出通道85a~85d中流通之氣體集合;及第2集合管,其連接於排出通道85e~85h,將於排出通道85e~85h中流通之氣體集合。例如,基板處理裝置1可具備如下所述之集合管:其連接於排出通道85a~85h,將於排出通道85a~85h中流通之氣體集合。例如,集合管96可除了排出通道92a~92d以外,亦連接於排出通道85a~85d。即,集合管96可將自液處理室42a~42d通過排出通道85a~85d所排出之氣體、及自搬送室44a、44b通過排出通道92a~92d所排出之氣體集合。
(27)於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89a~89h。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將擋板89a~89h變更成風扇。
(28)於實施例中,鉛直部94a~94d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但並不限於此。鉛直部94a~94d亦可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高之位置。鉛直部94a~94d亦可均延伸至較搬送室44a高之位置、及較搬送室44b低之位置。關於鉛直部94e~94h,亦同樣如此。
(29)於實施例中,自1個搬送室44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92之數量為2個。但並不限於此。例如,自1個搬送室44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92之數量亦可為1個。根據本變化實施例,能使排出通道92之構造簡化。例如,自1個搬送室44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92之數量亦可為3個以上。根據本變化實施例,能以更佳之效率自搬送室44將氣體排出。
(30)於實施例中,連接於1個吸入單元91之排出通道92之數量為2個。但並不限於此。連接於1個吸入單元91之排出通道92之數量亦可為1個、或3個以上。
(31)於實施例中,供1個排出通道92將氣體排出之搬送室44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供1個排出通道92將氣體排出之搬送室44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例如,於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之4個搬送室44之情形時,亦可為如下情況,即,排出通道92a自上側之2個搬送室44將氣體排出,排出通道92c自下側之2個搬送室44將氣體排出。
(32)於實施例中,鉛直部94a設置於搬送室44a之外部。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鉛直部94a一部分設置於搬送室44a。於實施例中,鉛直部94a設置於搬送室44b之外部。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鉛直部94a一部分設置於搬送室44b。關於鉛直部94b~94h,亦同樣如此。
(33)於實施例中,鉛直部94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鉛直部94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處理區塊BA之外部。例如,鉛直部94a可延伸至較處理區塊BA低之位置。關於鉛直部94b~94h,亦同樣如此。
(34)於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集合管96。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將集合管96省略。排出通道92a~92d可不經集合地,連接於氣體處理裝置18。例如,可為下游部95a~95d之下游端部直接連接於氣體處理裝置18。關於排出通道92e~92h,亦同樣如此。
(35)於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風扇97a~97h。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將風扇97a~97h變更成擋板。
(36)於實施例中,排出通道92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18。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排出通道92亦可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8。即,氣體處理裝置8亦可處理自液處理室42通過排出通道85所排出之氣體、及自搬送室44通過排出通道92所排出之氣體。例如,排出通道92可對基板處理裝置1之外部開放。即,排出通道92可將自搬送室44排出之氣體向基板處理裝置1之外部釋放。
(37)於實施例中,排出通道101a、101b之鉛直部103a、103b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a~45j低之位置。但並不限於此。排出通道101a、101b之鉛直部103a、103b亦可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a~45j高之位置。排出通道101a、101b之鉛直部103a、103b亦可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a~45j高之位置、及較熱處理室45a~45j低之位置。關於排出通道101c~101l之鉛直部103a、103b,亦同樣如此。
(38)於實施例中,自1個熱處理室45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101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自1個熱處理室45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101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同樣地,自1個熱處理室46將氣體排出之排出通道101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39)於實施例中,供1個排出通道101將氣體排出之熱處理室45之數量為複數個。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供1個排出通道101將氣體排出之熱處理室45之數量亦可為1個。同樣地,供1個排出通道101將氣體排出之熱處理室46之數量亦可為1個。
(40)於實施例中,供1個排出通道101將氣體排出之複數個熱處理室45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排列。但並不限於此。
例如,供1個排出通道101將氣體排出之複數個熱處理室45亦可沿著大致水平方向(例如,前後方向X)排列。
為了方便起見,參照圖7,對變化實施例之基板處理裝置1進行說明。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排出通道(未圖示)與第2排出通道(未圖示)。第1排出通道將熱處理室45a、45k、45q之氣體排出。第2排出通道將熱處理室45b、45l、45r之氣體排出。第1排出通道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1鉛直部。第2排出通道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與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b、45l、45r低之位置。
根據本變化實施例,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自熱處理室45a、45k、45q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自熱處理室45b、45l、45r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熱處理室45a、45k、45q中之任一者係本發明中之第1熱處理室之例。熱處理室45b、45l、45r中之任一者係本發明中之第2熱處理室之例。
例如,供1個排出通道101將氣體排出之複數個熱處理室45亦可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及大致水平方向(例如,前後方向X)呈矩陣狀排列。
為了方便起見,參照圖7,對變化實施例之基板處理裝置1進行說明。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排出通道與第2排出通道。第1排出通道將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之氣體排出。第2排出通道將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之氣體排出。第1排出通道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1鉛直部。第2排出通道具備沿著大致鉛直方向Z延伸之第2鉛直部。第1鉛直部與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低之位置。
根據本變化實施例,能較佳地抑制第1排出通道自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排出之氣體排出量與第2排出通道自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排出之氣體排出量相互造成影響。
熱處理室熱處理室45a~45e、45k~45m、45q~45s中之任一者係本發明中之第1熱處理室之例。熱處理室45f~45j、45n~45p、45t~45v中之任一者係本發明中之第2熱處理室之例。
(41)於實施例中,排出通道101a之鉛直部103a設置於熱處理室45、46之外部。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排出通道101a之鉛直部103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熱處理室45、46中之至少任一者。換言之,亦可為排出通道101a之鉛直部103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單元殼體47A、47B之內部。關於排出通道101b~101l之鉛直部103a、103b,亦同樣如此。
(42)於實施例中,排出通道101a之鉛直部103a設置於處理區塊BA內。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鉛直部103a至少一部分設置於處理區塊BA之外部。例如,可為排出通道101a之鉛直部103a延伸至較處理區塊BA低之位置。關於排出通道101b~101l之鉛直部103a、103b,亦同樣如此。
(43)於實施例中,排出通道101a~101l不經集合地,連接於氣體處理裝置28。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基板處理裝置1亦可具備:第1集合管,其連接於排出通道101a~101f,將於排出通道101a~101f中流通之氣體集合;及第2集合管,其連接於排出通道101g~101l,將於排出通道101g~101l中流通之氣體集合。例如,基板處理裝置1可具備如下所述之集合管:其連接於排出通道101a~101l,將於排出通道101a~101l中流通之氣體集合。
(44)於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擋板105a~105j。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將擋板105a~105j變更成風扇。
(45)於實施例中,排出通道101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28。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排出通道101亦可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8。例如,排出通道101亦可連通至氣體處理裝置18。
(46)於實施例中,設置於1個熱處理室45之熱處理單元HU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設置於1個熱處理室45之熱處理單元HU之數量亦可為2個以上。
(47)於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對基板W進行液處理與熱處理。但並不限於此。基板處理裝置1亦可對基板W進行液處理與熱處理中之任一者。於實施例中,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液處理室42、搬送室44、熱處理室45、46。但並不限於此。基板處理裝置1亦可具備液處理室42、搬送室44、熱處理室45、46中之至少任一者。
(48)於實施例中,分配管76a與供給通道66a~66d之連接位置均配置於較液處理室42b低之位置。但並不限於此。分配管76a與供給通道66a~66d之連接位置亦可均配置於較液處理室42a高之位置。分配管76a與供給通道66a~66d之連接位置亦可均配置於較液處理室42b低之位置、及較液處理室42a高之位置。關於分配管76b與供給通道66e~66h之連接位置,亦同樣如此。
(49)亦能以將上述實施例及各變化實施例之各構成適當組合之方式進行變更。
本發明可於不脫離其思想或本質之條件下以其他具體形態加以實施,因此作為表示發明範圍之內容,不應參照以上之說明,而應參照所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
1‧‧‧基板處理裝置 2a‧‧‧第1液處理室 2b‧‧‧第2液處理室 3a‧‧‧第1供給通道 3b‧‧‧第2供給通道 4a‧‧‧第1鉛直部 4b‧‧‧第2鉛直部 5‧‧‧氣體控制裝置 6a‧‧‧第1排出通道 6b‧‧‧第2排出通道 7a‧‧‧第1鉛直部 7b‧‧‧第2鉛直部 8‧‧‧氣體處理裝置 12a‧‧‧第1搬送室 12b‧‧‧第2搬送室 13a‧‧‧第1供給通道 13b‧‧‧第2供給通道 14a‧‧‧第1鉛直部 14b‧‧‧第2鉛直部 16a‧‧‧第1排出通道 16b‧‧‧第2排出通道 17a‧‧‧第1鉛直部 17b‧‧‧第2鉛直部 18‧‧‧氣體處理裝置 22a‧‧‧第1熱處理室 22b‧‧‧第2熱處理室 26a‧‧‧第1排出通道 26b‧‧‧第2排出通道 27a‧‧‧第1鉛直部 27b‧‧‧第2鉛直部 28‧‧‧氣體處理裝置 31‧‧‧裝載部 32‧‧‧載具載置部 33‧‧‧搬送室 34‧‧‧手 35‧‧‧手驅動機構 37‧‧‧處理部 39‧‧‧介面部 41A‧‧‧區塊殼體 41B‧‧‧區塊殼體 42a~42h‧‧‧液處理室(第1液處理室、第2液處理室) 43A‧‧‧單元殼體 43B‧‧‧單元殼體 44a~44d‧‧‧搬送室(第1搬送室、第2搬送室) 45a~45v‧‧‧熱處理室(第1熱處理室、第2熱處理室) 46a~46t‧‧‧熱處理室(第1熱處理室、第2熱處理室) 47A‧‧‧單元殼體 47B‧‧‧單元殼體 51A‧‧‧旋轉保持部 51B‧‧‧旋轉保持部 52A‧‧‧承杯 52B‧‧‧承杯 53A‧‧‧噴嘴 53B‧‧‧噴嘴 54A‧‧‧噴嘴搬送機構 54B‧‧‧噴嘴搬送機構 55‧‧‧第1導軌 56‧‧‧第2導軌 57‧‧‧基座部 58‧‧‧旋轉台 59‧‧‧手 61‧‧‧平板 62‧‧‧旋轉保持部 63‧‧‧平板 65‧‧‧吹出單元(第1吹出單元、第2吹出單元) 65a~65h‧‧‧吹出單元(第1吹出單元、第2吹出單元) 66‧‧‧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66a~66h‧‧‧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66i~66l‧‧‧供給通道(第3供給通道、第4供給通道) 66m‧‧‧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66n‧‧‧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67a~67h‧‧‧水平部 68‧‧‧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68a~68h‧‧‧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68i~68l‧‧‧鉛直部(第3鉛直部、第4鉛直部) 68m‧‧‧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68n‧‧‧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71a‧‧‧多管單元 71b‧‧‧多管單元 72‧‧‧箱體 72a‧‧‧前壁 72b‧‧‧後壁 72c‧‧‧右壁(側壁) 72d‧‧‧左壁(側壁) 72e‧‧‧上壁 73‧‧‧間隔構件 75a~75h‧‧‧擋板(第1調整部、第2調整部) 75i~75l‧‧‧擋板(第3調整部、第4調整部) 76a‧‧‧分配管 76b‧‧‧分配管 77a‧‧‧連接部 77b‧‧‧連接部 78a‧‧‧擋板 78b‧‧‧擋板 81‧‧‧吹出單元(第1吹出單元、第2吹出單元) 81a~81d‧‧‧吹出單元(第1吹出單元、第2吹出單元) 82‧‧‧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82a~82d‧‧‧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83a~83d‧‧‧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84a~84d‧‧‧擋板(第1調整部、第2調整部) 85‧‧‧排出通道(第1排出通道、第2排出通道) 85a~85h‧‧‧排出通道(第1排出通道、第2排出通道) 86a~86g‧‧‧水平部 87a~87h‧‧‧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88a~88h‧‧‧下游部 89a~89h‧‧‧擋板(第1調整部、第2調整部) 91‧‧‧吸入單元(第1吸入單元、第2吸入單元) 91a~91d‧‧‧吸入單元(第1吸入單元、第2吸入單元) 92‧‧‧排出通道(第1排出通道、第2排出通道、第3排出通道、第4排出通道) 92a~92h‧‧‧排出通道(第1排出通道、第2排出通道、第3排出通道、第4排出通道) 93a‧‧‧水平部 93b‧‧‧水平部 94a~94h‧‧‧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第3鉛直部、第4鉛直部) 95a~95d‧‧‧下游部 96‧‧‧集合管 97‧‧‧風扇(第1調整部、第2調整部、第3調整部、第4調整部) 97a~97h‧‧‧風扇(第1調整部、第2調整部、第3調整部、第4調整部) 101‧‧‧排出通道(第1排出通道、第2排出通道) 101a~101l‧‧‧排出通道(第1排出通道、第2排出通道) 102a~102e‧‧‧水平部 103a‧‧‧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103b‧‧‧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104a‧‧‧下游部 104b‧‧‧下游部 105a~105j‧‧‧擋板(第1調整部、第2調整部) 107‧‧‧手 108‧‧‧手驅動機構 111‧‧‧控制部 121‧‧‧分配管 122‧‧‧第1接合部(接合部) 123‧‧‧第2接合部(接合部) 131‧‧‧多管單元 133‧‧‧間隔構件 141‧‧‧送風部 142a‧‧‧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142b‧‧‧供給通道(第1供給通道、第2供給通道) 143a‧‧‧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143b‧‧‧鉛直部(第1鉛直部、第2鉛直部) AHL‧‧‧疏水化處理單元 BA‧‧‧處理區塊 BARC‧‧‧抗反射膜用塗佈單元 BB‧‧‧處理區塊 BF‧‧‧緩衝部 C‧‧‧載具 CP‧‧‧冷卻單元 Da~Dd‧‧‧間隔 DEV‧‧‧顯影處理單元 EEW‧‧‧邊緣曝光單元 EEWa‧‧‧邊緣曝光單元 EEWb‧‧‧邊緣曝光單元 HU‧‧‧熱處理單元 La‧‧‧前壁72a之寬度 Lb‧‧‧右壁72c及左壁72d之寬度(側壁之寬度) P1~P8‧‧‧載置部 PEB‧‧‧曝光後熱處理單元 PHP‧‧‧加熱冷卻單元 RESIST‧‧‧抗蝕膜用塗佈單元 SA‧‧‧液處理單元 SB‧‧‧液處理單元 T1~T4‧‧‧主搬送機構 TID‧‧‧裝載用搬送機構 TIF‧‧‧介面用搬送機構 TIFa‧‧‧搬送機構 TIFb‧‧‧搬送機構 W‧‧‧基板 Z‧‧‧鉛直方向
為了說明發明,而圖示出了認為當下較佳之若干個實施形態,但希望對如下原則予以瞭解,即,發明並不限定於如圖示般之構成及方案。 圖1係實施例之基板處理裝置之概念圖。 圖2係基板處理裝置之上部之俯視圖。 圖3係基板處理裝置之下部之俯視圖。 圖4係圖2中之箭視IV-IV之側視圖。 圖5係圖2中之箭視V-V之側視圖。 圖6係圖2中之箭視VI-VI之側視圖。 圖7係圖2中之箭視VII-VII之側視圖。 圖8係圖2中之箭視VIII-VIII之前視圖。 圖9係圖2中之箭視IX-IX之前視圖。 圖10係主搬送機構之立體圖。 圖11A係多管單元之前視圖。 圖11B係多管單元之側視圖。 圖11C係多管單元之垂直剖視圖。 圖12係沿著圖11C中之XII-XII線之水平剖視圖。 圖13係處理區塊之側面詳細圖。 圖14係吸入單元與排出通道之仰視立體圖。 圖15係基板處理裝置之控制方塊圖。 圖16係變化實施例之處理區塊之側視圖。 圖17係變化實施例之處理區塊之側視圖。 圖18係變化實施例之處理區塊之前視圖。
1‧‧‧基板處理裝置
2a‧‧‧第1液處理室
2b‧‧‧第2液處理室
3a‧‧‧第1供給通道
3b‧‧‧第2供給通道
4a‧‧‧第1鉛直部
4b‧‧‧第2鉛直部
5‧‧‧氣體控制裝置
6a‧‧‧第1排出通道
6b‧‧‧第2排出通道
7a‧‧‧第1鉛直部
7b‧‧‧第2鉛直部
8‧‧‧氣體處理裝置
12a‧‧‧第1搬送室
12b‧‧‧第2搬送室
13a‧‧‧第1供給通道
13b‧‧‧第2供給通道
14a‧‧‧第1鉛直部
14b‧‧‧第2鉛直部
16a‧‧‧第1排出通道
16b‧‧‧第2排出通道
17a‧‧‧第1鉛直部
17b‧‧‧第2鉛直部
18‧‧‧氣體處理裝置
22a‧‧‧第1熱處理室
22b‧‧‧第2熱處理室
26a‧‧‧第1排出通道
26b‧‧‧第2排出通道
27a‧‧‧第1鉛直部
27b‧‧‧第2鉛直部
28‧‧‧氣體處理裝置
Z‧‧‧鉛直方向

Claims (7)

  1.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第1液處理室,其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2液處理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1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及第2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且上述第1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上述第2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置、及較上述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上述第1鉛直部之下游端部係位於與上述第1液處理室相同高度之位置;上述第2鉛直部之下游端部係位於與上述第2液處理室相同高度之位置;上述第1供給通道係經由上述第1鉛直部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上述第2供給通道係經由上述第2鉛直部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且上述基板處理裝置具備:箱體,其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及間隔構件,其配置於上述箱體內;且 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形成於上述箱體內,上述間隔構件將上述第1鉛直部與上述第2鉛直部隔開。
  2.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第1液處理室;第2液處理室,其配置於上述第1液處理室之下方;第1液處理單元,其配置於上述第1液處理室,且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2液處理單元,其配置於上述第2液處理室,且對基板進行液處理;第1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及第2供給通道,其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且上述第1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1鉛直部,上述第2供給通道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之第2鉛直部,上述第1鉛直部之下游端部係位於與上述第1液處理室相同高度之位置;上述第2鉛直部之下游端部係位於與上述第2液處理室相同高度之位置;上述第1供給通道係經由上述第1鉛直部向上述第1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上述第2供給通道係經由上述第2鉛直部向上述第2液處理室供給氣體;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延伸至較上述第1液處理室高之位 置、及較上述第2液處理室低之位置中之至少任一位置;且上述基板處理裝置具備:箱體,其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及間隔構件,其配置於上述箱體內;且上述第1鉛直部及上述第2鉛直部均形成於上述箱體內,上述間隔構件將上述第1鉛直部與上述第2鉛直部隔開,上述間隔構件之上端係配置於較上述第1鉛直部之上端低、且較上述第2鉛直部之上端高的位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上述間隔構件係與上述箱體連接。
  4.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箱體具備:前壁,其與上述第1液處理室及上述第2液處理室面對面,且沿著大致鉛直方向延伸;及側壁,其連接於上述前壁,相對於上述前壁大致垂直;且上述前壁之寬度較上述側壁之寬度長。
  5. 如請求項4之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上述間隔構件係與上述前壁及上述側壁中之至少任一者連接。
  6.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氣體控制裝置, 該氣體控制裝置調整氣體之溫度及濕度,將溫度及濕度經調整後之氣體輸送至上述第1供給通道及上述第2供給通道。
  7.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第1調整部,其設置於上述第1供給通道,調整於上述第1供給通道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及第2調整部,其設置於上述第2供給通道,調整於上述第2供給通道中流通之氣體之流量;且上述第1調整部配置得較上述第1鉛直部更靠下游,上述第2調整部配置得較上述第2鉛直部更靠下游。
TW108109288A 2018-03-26 2019-03-19 基板處理裝置 TWI825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8433A JP7221594B2 (ja) 2018-03-26 2018-03-26 基板処理装置
JP2018-058433 2018-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472A TW201941472A (zh) 2019-10-16
TWI825077B true TWI825077B (zh) 2023-12-11

Family

ID=6798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288A TWI825077B (zh) 2018-03-26 2019-03-19 基板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4125B2 (zh)
JP (1) JP7221594B2 (zh)
KR (1) KR102339445B1 (zh)
CN (1) CN110364457B (zh)
TW (1) TWI825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47050B2 (en) 2018-10-30 2021-06-2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uctor tool having controllable ambient environment processing zones
JP7163199B2 (ja) * 2019-01-08 2022-10-3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JP7441666B2 (ja) * 2020-02-10 2024-03-0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JP7441665B2 (ja) * 2020-02-10 2024-03-0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US20210265177A1 (en) * 2020-02-26 2021-08-26 SCREEN Holdings Co., Ltd. Substrate treating apparatus
JP7502157B2 (ja) * 2020-02-26 2024-06-18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JP7072301B1 (ja) * 2021-09-01 2022-05-20 伸和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製造プラント及び製造プラントにおける機器の設置方法
KR20230092188A (ko) * 2021-12-17 2023-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3319A1 (en) * 2000-11-07 2002-05-09 Shuichi Nagamine Solution treatment method and solution treatment unit
JP2010056104A (ja) * 2008-08-26 2010-03-11 Sokudo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JP2010087116A (ja) * 2008-09-30 2010-04-15 Sokudo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TW201639067A (zh) * 2014-12-16 2016-11-01 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液體處理裝置
JP2017098357A (ja) * 2015-11-20 2017-06-0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083U (ja) * 1983-06-17 1985-01-09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断熱ダクト
JP3562743B2 (ja) * 1996-12-18 2004-09-08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JPH113851A (ja) 1997-06-11 1999-01-06 Tokyo Electron Ltd 液処理装置及び液処理方法
JP3576943B2 (ja) 1999-09-03 2004-10-1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US6332724B1 (en) * 1999-09-03 2001-12-25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1324056A (ja) 2000-05-16 2001-11-22 Tsubakimoto Chain Co 配管用押出形材
JP2005109513A (ja) * 2002-07-22 2005-04-21 Yoshitake Ito 現像方法及び現像装置及び液処理方法及び液処理装置
JP2005101081A (ja) * 2003-09-22 2005-04-14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6190893A (ja) 2005-01-07 2006-07-2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6190892A (ja) 2005-01-07 2006-07-2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7049093A (ja) 2005-08-12 2007-02-22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JP4999415B2 (ja) * 2006-09-29 2012-08-1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並びに基板処理装置の用力供給装置及び基板処理装置の用力供給方法
US20090197424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6203893B2 (ja) * 2012-07-26 2017-09-2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液処理装置および洗浄方法
JP2017092245A (ja) * 2015-11-10 2017-05-25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JP6503281B2 (ja) 2015-11-13 2019-04-1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JP6123880B2 (ja) * 2015-12-25 2017-05-1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液処理装置
JP6815912B2 (ja) * 2017-03-23 2021-01-20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洗浄装置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3319A1 (en) * 2000-11-07 2002-05-09 Shuichi Nagamine Solution treatment method and solution treatment unit
JP2010056104A (ja) * 2008-08-26 2010-03-11 Sokudo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JP2010087116A (ja) * 2008-09-30 2010-04-15 Sokudo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TW201639067A (zh) * 2014-12-16 2016-11-01 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液體處理裝置
JP2017098357A (ja) * 2015-11-20 2017-06-0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84125B2 (en) 2020-09-22
JP7221594B2 (ja) 2023-02-14
JP2019169681A (ja) 2019-10-03
CN110364457B (zh) 2023-06-27
TW201941472A (zh) 2019-10-16
TW202315192A (zh) 2023-04-01
KR20190112666A (ko) 2019-10-07
CN110364457A (zh) 2019-10-22
KR102339445B1 (ko) 2021-12-14
US20190295863A1 (en)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5077B (zh) 基板處理裝置
KR102377315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KR100386130B1 (ko) 처리 장치 및 처리 시스템과 기판 반송장치 및 기판 반송방법
JP2006228974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半導体製造方法
TW201310568A (zh) 基板處理裝置
JP3774277B2 (ja) 被処理基板の搬送方法及び処理システム
KR20000077388A (ko) 레지스트 도포현상처리장치
JP5569508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3983481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装置における基板搬送方法
TWI425585B (zh) 基板緩衝單元
JP2017098357A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6655206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6941697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KR20120064623A (ko) 가열 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도포 현상 장치
KR101877428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JPH05240477A (ja) 清浄化装置及びそ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