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8894B - 瓶套組 - Google Patents

瓶套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8894B
TWI808894B TW111136158A TW111136158A TWI808894B TW I808894 B TWI808894 B TW I808894B TW 111136158 A TW111136158 A TW 111136158A TW 111136158 A TW111136158 A TW 111136158A TW I808894 B TWI808894 B TW I8088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k
bottle
valve
stat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6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722A (zh
Inventor
深澤教幸
石澤卓
水谷忠弘
木村尚己
工藤聖真
田中良一
渡邉匡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8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88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印表機具備:本體蓋,其可切換將殼體之開口覆蓋之關閉狀態與開放之打開狀態;槽,其具有可收納墨水之墨水收納部及可注入墨水之墨水注入口;槽蓋,其可切換將墨水注入口覆蓋之關閉狀態與使墨水注入口露出之打開狀態;及墨水瓶,其具有可收納墨水之容器部、及可將容器部內之墨水向墨水注入口導出之導出部。於將本體蓋及槽蓋設為打開狀態,使墨水瓶自立之狀態下,可自墨水瓶之導出部將墨水導出至墨水注入口,使墨水瓶自立時,於本體蓋與墨水瓶之間具有間隙,且墨水瓶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使本體蓋旋動時所描繪之軌跡內。

Description

瓶套組
本發明係關於印表機、墨水瓶等。
自先前以來,作為墨水噴射裝置之一例,已知有一種噴墨印表機,其藉由自印刷頭向印刷用紙等印刷媒體噴出墨水,而可以墨水對印刷媒體進行印刷。此種噴墨印表機中,有使用者可對貯存供給於印刷頭之墨水之槽補充墨水者(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14-79909號公報)。
於日本專利特開2014-79909號公報所記載之印表機中,於印表機本體之殼體上配置有掃描器。掃描器構成為可對印表機本體旋動。作業者對印表機本體打開掃描器之狀態下,進而打開覆蓋槽之蓋後,可對槽之注入口注入墨水。此時,作業者於掃描器與印表機本體之間之狹窄空間,強制進行對墨水之注入口注入墨水之作業。因此,有難以對槽之注入口穩定地注入墨水之問題。又,於該印表機中,小型化較困難。此理由係若小型化則掃描器與印表機本體之間之空間易進而變窄。本發明係用以解決此種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係提供一種謀求印表機之小型化,且易對槽穩定地注入墨水之印表機。
本發明可作為以下形態或應用例而實現。
[應用例1]一種印表機,其特徵在於具有:印刷頭,其可噴射墨水;殼體,其收納上述印刷頭;本體蓋,其可藉由旋動而切換覆蓋形成於上述殼體之開口之關閉狀態與開放上述開口之打開狀態;槽,其具有可收納供給於上述印刷頭之上述墨水之墨水收納部與可對上述墨水收納部注入墨水之墨水注入口;槽蓋,其可藉由旋動而切換覆蓋上述墨水注入口之關閉狀態與使上述墨水注入口露出之打開狀態;及墨水瓶,其具有可收納用以注入於上述墨水注入口之墨水之容器部,及可向上述墨水注入口導出上述容器部內之上述墨水之導出部,且於使用上述印刷頭時之使用姿勢下,俯視處於關閉狀態之上述本體蓋時,上述本體蓋覆蓋上述槽蓋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墨水注入口之至少一部分,將上述本體蓋及上述槽蓋設為打開狀態,於使上述墨水瓶自立之狀態下,可自上述墨水瓶之上述導出部對上述墨水注入口導出上述墨水,使上述墨水瓶自立時,於上述本體蓋與上述墨水瓶之間具有間隙,且上述墨水瓶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使上述本體蓋於關閉狀態與打開狀態之間旋動時由上述本體蓋所描繪之軌跡內。
於該印表機中,由於在使墨水瓶自立之狀態下可自墨水瓶之導出部對墨水注入口導出墨水,因此對槽注入墨水時易消除於殼體與本體蓋之間以手支撐墨水瓶之作業。因此,可易於對槽穩定地注入墨水。又,於該印表機中,使墨水瓶自立時,墨水瓶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使本體蓋於關閉狀態與打開狀態之間旋動時由本體蓋所描繪之軌跡內。藉此,可使墨水瓶於本體蓋之旋動所需要之空間自立,因此易提高空間之利用效率。其結果,易使印表機小型化。
[應用例2]一種墨水瓶,其可對印表機之槽注入墨水,該印表機具備:印刷頭,其可噴射墨水;殼體,其收納上述印刷頭;本體蓋,其可藉由旋動而切換覆蓋形成於上述殼體之開口之關閉狀態與開放上述開口之打開狀態;上述槽,其具有可收納供給於上述印刷頭之上述墨水之墨水收納部與可對上述墨水收納部注入墨水之墨水注入口;及槽蓋,其可藉由旋動而切換覆蓋上述墨水注入口之關閉狀態與使上述墨水注入口露出之打開狀態,該墨水瓶之特徵在於具有:容器部,其收納用以注入於上述墨水注入口之墨水;及導出部,其可向上述墨水注入口導出上述容器部內之上述墨水,且於使用上述印刷頭時之使用姿勢下,俯視處於關閉狀態之上述本體蓋時,上述本體蓋覆蓋上述槽蓋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墨水注入口之至少一部分,將上述本體蓋及上述槽蓋設為打開狀態,於使上述墨水瓶自立之狀態下,可自上述墨水瓶之上述導出部對上述墨水注入口導出上述墨水,使上述墨水瓶自立時,於上述本體蓋與上述墨水瓶之間具有間隙,且上述墨水瓶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使上述本體蓋於關閉狀態與打開狀態之間旋動時由上述本體蓋所描繪之軌跡內。
於該墨水瓶中,由於在自立之狀態下可自墨水瓶之導出部對墨水注入口導出墨水,因此於對槽注入墨水時易消除於殼體與本體蓋之間以手支撐墨水瓶之作業。因此,可易於對槽穩定地注入墨水。又,於該墨水瓶中,使墨水瓶自立時,墨水瓶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使本體蓋於關閉狀態與打開狀態之間旋動時由本體蓋所描繪之軌跡內。藉此,可使墨水瓶於本體蓋之旋動所需要之空間自立,因此易提高印表機之空間之利用效率。其結果,易使印表機小型化。
[應用例3]如上述之墨水瓶,其中以上述使用姿勢使上述墨水瓶自立 之狀態下俯視上述印表機時,上述本體蓋與上述墨水瓶之至少一部分重疊。
於該墨水瓶中,以使用姿勢俯視印表機時,本體蓋與自立之墨水瓶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因此易減低印表機之投影面積。其結果,易使印表機小型化。
[應用例4]如上述之墨水瓶,其中將上述本體蓋藉由打開狀態之上述槽蓋而支持於打開狀態。
於該墨水瓶中,藉由打開狀態之槽蓋將本體蓋支持於打開狀態,因此易維持本體蓋與墨水瓶之間之間隙。
[應用例5]如上述之墨水瓶,其中:於一端側形成有開口之上述容器部與設置於上述容器部之上述一端側之上述導出部係互相以不同個體構成,上述導出部具有:筒狀之扣合部,其於覆蓋上述容器部之上述開口之狀態下扣合於上述容器部;流出口,其形成於上述扣合部之與上述容器部側相反側,可使上述容器部內之上述墨水流出至外部;第1螺紋,其形成於上述扣合部之內側,可扣合於上述容器部之螺紋;及第2螺紋,其形成於上述扣合部之外側,可扣合於可被覆上述流出口之蓋構件之螺紋,且將自上述容器部之上述開口朝向上述導出部之上述流出口之方向設為第1方向時,上述第1螺紋之上述第1方向之形成區域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第2螺紋之上述第1方向之形成區域重疊。
於該墨水瓶中,形成於扣合部內側之第1螺紋之形成區域之至少一部分與形成於扣合部外側之第2螺紋之形成區域重疊,因此可於第1方向有效地配置第1螺紋與第2螺紋。藉此,可易使墨水瓶小型化。
[應用例6]一種墨水瓶,其係可對印表機之槽注入墨水者,該印表機 具備:印刷頭,其可噴射墨水;殼體,其收納上述印刷頭;本體蓋,其可藉由旋動而切換覆蓋形成於上述殼體之開口之關閉狀態與開放上述開口之打開狀態;上述槽,其具有可收納供給於上述印刷頭之上述墨水之墨水收納部與可對上述墨水收納部注入墨水之墨水注入口;槽蓋,其可藉由旋動而切換覆蓋上述墨水注入口之關閉狀態與使上述墨水注入口露出之打開狀態,該墨水瓶之特徵在於具備:容器部,其可收納用以注入於上述墨水注入口之墨水;及導出部,其可將上述容器部內之上述墨水向上述墨水注入口導出,於使用上述印刷頭時之使用姿勢,俯視處於關閉狀態之上述本體蓋時,上述本體蓋覆蓋上述槽蓋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墨水注入口之至少一部分,將上述本體蓋及上述槽蓋設為打開狀態,於使上述墨水瓶自立之狀態下,可自上述墨水瓶之上述導出部對上述墨水注入口導出上述墨水,使上述墨水瓶自立時,以上述墨水注入口之軸心為中心之軸向上,上述墨水瓶之與上述墨水注入口相反側之端部的位置上,上述軸線至上述本體蓋之距離,較軸線至上述墨水瓶之半徑方向側面之距離更長。
於該墨水瓶中,藉由本體蓋覆蓋墨水注入口之至少一部分之位置上,墨水瓶可自立。又,於該墨水瓶中,使墨水瓶自立時,以墨水瓶之墨水注入口之軸心為中心之軸向上,軸線至本體蓋之距離較軸線至墨水瓶之半徑方向側面之距離更長,因此可於本體蓋與墨水瓶之間形成間隙。藉此,可謀求本體之小型化,且使墨水瓶維持不與本體蓋干涉而自立之姿勢,可穩定地注入墨水。
1:印表機
3:印刷單元
4:槽單元
5:掃描器單元
6:殼體
7:殼體
8:面板
10:槽
21:排紙部
22:正面
23:上表面
25:窗部
26:正面
27:上表面
29:墨水收納部
32:旋動軸
33:開口
35:本體部
36:槽蓋
37:旋動軸
38:配接器
39:蓋構件
41:第1壁
42:第2壁
43:第3壁
44:第4壁
45:第5壁
46:第6壁
47:第7壁
48:第8壁
49:連接管
51A:上限標記
51B:下限標記
52:墨水注入口
52A:墨水注入口
52B:墨水注入口
52C:墨水注入口
53A:流路
53B:流路
54:縫部
55:貫通孔
56:墨水注入部
57:長方形部
58:圓形部
59:第1凸部
61:瓶套組
62:墨水瓶
63:蓋構件
64:墨水收納部
65:墨水出口形成部
66:螺紋
67:容器本體部
67A:容器本體部
67B:容器本體部
68:密封構件
69:螺紋
81:螺紋
82:主體部
83:扣合部
83A:側部
83B:端部
84:開口部
87:開口部
91:結合部
92:筒部
93:導出流路
94:端面
95:墨水出口
101:閥
102:固持座
103:凸緣部
105:主體部
106:頂板部
108:螺紋
109:端部
111:栓部
112:端部
113:端部
121:定位部
121A:定位部
121B:定位部
122:結合部
123:凹部
131:凹部
132:凹部
135:前端部
141:形成區域
142:形成區域
145:空間
147:外裝薄膜
148:縫部
151:支持部
152A:位置
152B:位置
153:突起
155:空間
156:板狀構件
157:縫
159:閥體
CL:中心軸
D1:直徑
D2:直徑
D3:直徑
LC:軌跡
P:印刷媒體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之主要構成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之主要構成之立體圖。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之主要構成之立體圖。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之主要構成之立體圖。
圖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之主要構成之側視圖。
圖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槽單元之主要構成之立體圖。
圖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槽單元之主要構成之立體圖。
圖8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之主要構成之俯視圖。
圖9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槽之立體圖。
圖10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槽與配接器之俯視圖。
圖1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墨水瓶與槽單元之立體圖。
圖1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與墨水瓶之立體圖。
圖1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與墨水瓶之側視圖。
圖1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與墨水瓶之側視圖。
圖1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與墨水瓶之俯視圖。
圖1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外觀圖。
圖1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分解圖。
圖18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分解圖。
圖19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容器本體部之外觀圖。
圖20係圖18中之A-A線之剖視圖。
圖21係圖17中之B-B線之剖視圖。
圖2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墨水出口形成部、閥及固持座之分解剖視圖。
圖23係將圖20之蓋構件放大之圖。
圖24係圖16中之C-C線之剖視圖。
圖2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墨水出口形成部之立體圖。
圖2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墨水瓶與槽單元之剖視圖。
圖27係圖26中之D部之放大圖。
圖28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墨水出口形成部之剖視圖。
圖29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剖視圖。
圖30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外觀圖。
圖31係圖21中之E部之放大圖。
圖3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剖視圖。
圖3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剖視圖。
圖3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剖視圖。
圖3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剖視圖。
圖3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蓋構件之立體圖。
圖3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閥之俯視圖。
圖38係模式性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閥與突起之相對位置之俯視圖。
圖39係模式性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閥與突起之相對位置之俯視圖。
圖40係模式性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與墨水瓶之側視圖。
圖4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之外觀圖。
圖4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與墨水瓶之側視圖。
圖4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與墨水瓶之剖視圖。
圖44係圖43中之F部之放大圖。
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各圖式中,為了設為可辨識各個構成之程度的大小,有構成或構件之縮尺不同之情形。
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1如圖1所示,具有液體噴射裝置之一例即印刷單元3、槽單元4、及掃描器單元5。印刷單元3具有殼體6。殼體6構成印刷單元3之外殼。於殼體6之內部收納有印刷單元3之機構單元(未圖示)。槽單元4具有殼體7、及複數個(2個或超過2個之個數)槽10。複數個槽10收納於殼體7。因此,複數個槽10並設於印刷單元3。另,於本實施形態中,設有5個槽10。殼體6與殼體7及掃描器單元5構成印表機1之外殼。另,作為印表機1,亦可採用省略掃描器單元5之構成。印表機1藉由液體之一例即墨水,可對印刷用紙等印刷媒體P進行印刷。印刷媒體P為實施印刷之媒體之一例。又,槽10為液體容器之一例。殼體6包含面板8。於面板8配置有電源按鈕、操作按鈕、顯示裝置等。另,收納於殼體6之機構單元,包含將印刷媒體P於Y軸方向搬送之搬送裝置(未圖示),或可噴射墨水之印刷頭等。藉此,殼體6相當於收納印刷頭之殼體。另,於本實施形態中,槽10之個數不限於5個,可為超過5個之個數,或低於5個之個數,亦可為1個。
此處,於圖1描繪有互相正交之坐標軸即XYZ軸。對之後所示之圖亦根據需要描繪XYZ軸。該情形時,各圖之XYZ軸與圖1之XYZ軸對應。於圖1中圖示於由X軸及Y軸規定之XY平面配置印表機1之狀態。於本實施形態中,於使XY平面與水平平面一致之狀態下將印表機1配置於XY平面時之狀態為印表機1之使用狀態。將將印表機1配置於與水平面一致之XY平面時之印表機1之姿勢稱為印表機1之使用姿勢。
以下,於表示印表機1之構成零件或單元之圖或說明中記述有X軸、Y軸及Z軸之情形時,意指將該構成零件或單元組入(搭載)於印表機1之狀態下之X軸、Y軸及Z軸。又,將印表機1之使用姿勢之各構成零件或單元 之姿勢稱為該等構成零件或單元之使用姿勢。且,以下,於印表機1或其構成零件、單元等之說明中,無特別禁止時,進行各個使用姿勢下之說明。
另,水平面只要實質為水平之面即可。實質的水平例如包含對使用印表機1時載置之面於容許之傾斜範圍內傾斜。因此,實質的水平面例如不限於高精度形成之壓盤等面。實質的水平面例如包含對使用印表機1時載置之桌子、台、棚架、地板等各種面。又,垂直方向不限於嚴格地沿重力方向之方向,亦包含相對於實質的水平面之垂直方向。因此實質的水平面例如為桌子、台、棚架、地板等面時,垂直方向是指相對於該等面之垂直方向。
Z軸為與XY平面正交之軸。於印表機1之使用狀態下,+Z軸方向成為垂直上方向。且,於印表機1之使用狀態下,於圖1中,-Z軸方向成為垂直下方向。另,於XYZ軸各者,箭頭之朝向表示+(正)方向,與箭頭之朝向相反之朝向表示-(負)方向。另,上述5個槽10係沿X軸排列。因此,X軸方向亦可定義為5個槽10所排列之方向。又,所謂垂直上方向或垂直上方,是指沿垂直線之上方向或上方。同樣地,所謂垂直下方向或垂直下方,是指沿垂直線之下方向或下方。未記述為垂直之上方向或上方不限於沿垂直線之上方向或上方,包含除水平方向外沿與垂直線交叉之方向之上方向或上方。又,未記述為垂直之下方向或下方不限於沿垂直線之下方向或下方,包含除水平方向外沿與垂直線交叉之方向之下方向或下方。即,上方向或上方為包含與垂直線交叉之方向中垂直上方向之成分的方向。同樣地,下方向或下方為包含與垂直線交叉之方向中垂直下方向之成分的方向。
於印刷單元3設有排紙部21。於印刷單元3中,自排紙部21排出印刷媒體P。印刷媒體P自排紙部21向+Y軸方向排出。因此,Y軸亦可定義為搬送印刷媒體P之方向。於印刷單元3中,設有排紙部21之面成為正面22。另,於印表機1中,面板8配置於正面22。面板8朝向與正面22相同之方向(本實施形態中為+Y軸方向)。印刷單元3之正面22與掃描器單元5之正面互相位於同一平面內。即,印表機1之正面22包含印刷單元3之正面22與掃描器單元5之正面22。又,面板8與印刷單元3之正面22互相位於同一平面內。
於印表機1中,掃描器單元5之垂直朝上之面作為上表面23。槽單元4設置於印刷單元3之正面22。於殼體7設有窗部25。窗部25於殼體7係設置於正面26。此處,槽單元4之正面26係朝向與印刷單元3之正面22相同之方向(本實施形態中為+Y軸方向)。槽單元4較正面22更向+Y軸方向突出。因此,槽單元4之殼體7較正面22更向+Y軸方向突出。藉此,槽單元4之正面26亦較印刷單元3之正面22更向+Y軸方向突出。
又,槽單元4之上表面27較掃描器單元5之上表面23更位於-Z軸方向。於-Z軸方向俯視印表機1時,掃描器單元5與槽單元4之一部分重疊。掃描器單元5位於槽單元4之上表面27之+Z軸方向。因此,槽單元4之上表面27之一部分被掃描器單元5覆蓋。
於槽單元4中,窗部25具有光透過性。且,在與窗部25重疊之位置,設有上述5個槽10。於槽10設有墨水收納部29。於槽10中,墨水收納於墨水收納部29。且,窗部25設置於槽10中與墨水收納部29重疊之位置。因此,使用印表機1之作業者可經由窗部25隔著殼體7視認5個槽10之墨水收納部29。於本實施形態中,窗部25係作為形成於殼體7之開口而設置。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每個槽10設有窗部25。作業者可經由開口即窗部25視認5個槽10。另,窗部25不限於開口,例如亦可以具有光透過性之構件構成。又,窗部25之形態不限於1個槽10對應於1個窗之形態。作為窗部25之形態,亦可採用複數個槽10對應於1個窗部25之形態。
於本實施形態中,與各槽10之窗部25對向之墨水收納部29之壁之至少一部分具有光透過性。可自各墨水收納部29之具有光透過性之部位視認墨水收納部29內之墨水。因此,作業者藉由經由窗部25視認5個槽10,而可視認各槽10之墨水收納部29之墨水量。即,於槽10中,可將與窗部25對向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作為可視認墨水量之視認部活用。藉此,作業者可經由窗部25隔著殼體7視認5個槽10之視認部。另,墨水收納部29之所有壁亦可具有光透過性。又,於槽10中,亦可將與窗部25對向之所有部位作為可視認墨水量之視認部活用。
另,墨水不限於水性墨水與油性墨水之任一者。又,作為水性墨水,亦可為具有於水性溶劑中溶解有染料等溶質之構成者、具有於水性分散介質中分散顏料等分散質之構成者之任一者。又,作為油性墨水,亦可為具有於油性溶劑中溶解有染料等溶質之構成者、具有於油性分散介質中分散顏料等分散質之構成者之任一者。
於印表機1中,印刷單元3與掃描器單元5係互相重疊。於使用印刷單元3之狀態下,掃描器單元5位於印刷單元3之垂直上方。掃描器單元5為平床類型,具有可開閉地旋動之原稿蓋,及以打開原稿蓋之狀態露出之原稿載置面(未圖示)。掃描器單元5具有影像感測器等攝像元件(未圖示)。掃描器單元5可將載置於原稿載置面之用紙等之原稿上所描繪之圖像經由攝像元件作為圖像資料讀取。因此,掃描器單元5作為圖像等之讀取裝置發 揮功能。
掃描器單元5如圖2所示,構成為可對印刷單元3旋動。掃描器單元5構成為可以沿X軸延伸之旋動軸32為中心旋動。於印刷單元3之殼體6形成開口33。掃描器單元5亦具有作為覆蓋印刷單元3之殼體6之開口33之蓋的功能。作業者藉由將掃描器單元5向+Z軸方向抬起,而可使掃描器單元5對於印刷單元3旋動。藉此,作為印刷單元3的蓋發揮功能之掃描器單元5可對於印刷單元3打開。若掃描器單元5對於印刷單元3打開則殼體6之開口33開放。於圖2中,圖示掃描器單元5對於印刷單元3打開之狀態,即殼體6之開口33開放之狀態。
另,掃描器單元5對於印刷單元3打開之狀態,即殼體6之開口33開放之狀態,表現為打開狀態。又,掃描器單元5對於印刷單元3關閉之狀態,即藉由掃描器單元5覆蓋殼體6之開口33之狀態,表現為關閉狀態。藉此,於印表機1中,掃描器單元5為可切換覆蓋形成於殼體6之開口33之打開狀態與開放開口33之打開狀態之本體蓋。且,本體蓋之一例即掃描器單元5藉由旋動而對於殼體6之姿勢變化,藉此自關閉狀態變化為打開狀態。即,於印表機1中,可藉由旋動將本體蓋之一例即掃描器單元5自關閉狀態變化為打開狀態。
於本實施形態中,掃描器單元5與殼體6係經由未圖示之鉸鏈機構連結。藉由該鉸鏈機構,構成為掃描器單元5可對殼體6旋動。藉由該鉸鏈機構,限定掃描器單元5對於殼體6之旋動範圍。如圖3所示,掃描器單元5對於殼體6之旋動範圍,係藉由掃描器單元5對於殼體6之旋動角度θ規定。於本實施形態中,角度θ小於90度。即,將對於殼體6關閉掃描器單元5之狀態(關閉狀態)之角度θ設為0度,對殼體6打開掃描器單元5至旋動範圍之 上限時之角度θ小於90度。將對殼體6打開掃描器單元5至旋動範圍之上限時之角度θ設為θ1。將角度θ1時之掃描器單元5相對於殼體6之位置稱為第1打開位置。於圖3中,顯示掃描器單元5位於第1打開位置之狀態。
另一方面,於圖2中,顯示角度角度θ為角度θ2時之狀態。角度θ2小於角度θ1。即,於圖2中,顯示掃描器單元5對於殼體6較第1打開位置更關閉之狀態。但,於圖2中,掃描器單元5位於打開狀態。即,角度θ2大於0度。將角度θ2時之掃描器單元5相對於殼體6之位置稱為第2打開位置。於圖2中,顯示掃描器單元5位於第2打開位置之狀態。
此處,將掃描器單元5位於關閉狀態時之角度θ,即角度θ為0度時之角度θ設為角度θ0。此時,角度θ0、角度θ1及角度θ2係由下述(1)式表示。
角度θ0<角度θ2<角度θ1‧‧‧(1)
另,可切換關閉狀態與打開狀態之本體蓋不限於掃描器單元5。作為本體蓋,只要構成為可切換覆蓋形成於殼體6之開口33之關閉狀態與開放開口33之打開狀態,則亦可採用僅具有作為蓋之功能之僅本體蓋。即,即使省略掃描器單元5之印表機1,亦可採用具備對形成有開口33之殼體6可切換關閉狀態與打開狀態之本體蓋之構成。
如圖4所示,殼體7包含本體部35及槽蓋36。槽蓋36構成為可對本體部35旋動,構成為可對本體部35開閉。槽蓋36構成為以沿X軸延伸之旋動軸37為中心可旋動。於本體部35收納槽10。槽蓋36具有作為覆蓋本體部35之蓋之功能。藉由對槽蓋36作用Z軸方向之力,而槽蓋36可對本體部35旋動。藉此,作為本體部35之蓋發揮功能之槽蓋36對本體部35打開。槽蓋36藉由旋動而對於本體部35之姿勢變化,藉此自關閉狀態變化為打開狀態。即,於印表機1中,可藉由旋動使槽蓋36自關閉狀態變化為打開狀 態。
另,於印表機1中,如圖1所示,槽蓋36及掃描器單元5為關閉狀態時,掃描器單元5與槽蓋36之一部分重疊。即,於使用姿勢下,於-Z軸方向俯視處於關閉狀態之掃描器單元5時,掃描器單元5覆蓋槽蓋36之一部分。因此,掃描器單元5為關閉狀態時,槽蓋36亦成為關閉狀態。且,如圖4所示,掃描器單元5為打開狀態時,可使槽蓋36成打開狀態。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槽蓋36對於本體部35之可旋動角度β大於90度,且小於180度。且,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角度β成最大之位置打開槽蓋36之狀態下,可以槽蓋36支持掃描器單元5。即,將掃描器單元5藉由打開狀態之槽蓋36而支持於打開狀態。槽蓋36支持掃描器單元5之狀態下,掃描器單元5位於第2打開位置。即,槽蓋36支持掃描器單元5之狀態下,角度θ成為角度θ2。因此,成為角度θ2之第2打開位置亦可定義為將掃描器單元5藉由槽蓋36而支持於打開狀態之位置。藉由上述構成,槽蓋36具有作為將本體蓋之一例即掃描器單元5支持於打開狀態之支持部之功能。
又,槽單元4如圖6所示,具有配接器38及複數個蓋構件39。於本實施形態中,對應於槽10之個數設置蓋構件39。配接器38預先配置於本體部35之+Z軸方向之端部,自+Z軸方向側蓋住本體部35。複數個槽10位於配接器38之-Z軸方向側。蓋構件39構成為可對配接器38旋動。蓋構件39構成為可蓋住貫通配接器38而露出之槽10之墨水供給口(後述)。
藉由對蓋構件39作用Z軸方向之力,蓋構件39對於配接器38旋動。藉此,蓋構件39對配接器38打開。蓋構件39藉由旋動而對於配接器38之姿勢變化,藉此自關閉狀態變化為打開狀態。即,於印表機1中,可藉由旋 動使蓋構件39自關閉狀態變化為打開狀態。於本實施形態中,對應於槽10之個數設置5個蓋構件39。即,1個蓋構件39對應於1個槽10。於圖6中,顯示5個蓋構件39中之1個蓋構件39為打開狀態,剩餘之蓋構件39為關閉狀態之情形。
本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藉由配接器38捆束複數個槽10。於圖7中,為了易於了解構成顯示,而顯示將複數個槽10中之1個槽10自配接器38卸下之狀態。複數個槽10具有互相同一之構造及形狀。但,複數個槽10包含可收納之墨水容量不同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採用對於複數個槽10之各者,收納互相不同種類之墨水之構成,或收納互相相同種類之墨水之構成之任一者。作為墨水之種類,列舉例如墨水之顏色。藉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採用對於複數個槽10之各者,收納互相不同顏色之墨水之構成,或收納互相相同顏色之墨水之構成之任一者。作為墨水之顏色,列舉例如黑色、黃色、品紅色、藍色等。
槽10沿Y軸之長度尺寸,大於沿X軸之寬度尺寸。又,槽10沿Z軸之高度尺寸,小於沿Y軸之長度尺寸。但,槽10之尺寸並未限定於此,可採用各種尺寸。槽10具有第1壁41、第2壁42、第3壁43、第4壁44、第5壁45、第6壁46、第7壁47、及第8壁48。又,槽10具有連接管49。第1壁41~第8壁48構成槽10之外殼。構成槽10之外殼之壁之數量,不限於第1壁41~第8壁48之8個,亦可採用少於8個之數量,或超過8個之數量。
第1壁41係朝向+Y軸方向,沿XZ平面延伸。第1壁41具有光透過性,構成可為經由第1壁41視認槽10內之墨水。即,第1壁41成為可視認槽10內之墨水量之視認壁。於第1壁41,設置上限標記51A,或下限標記51B等。作業者可將上限標記51A及下限標記51B作為或標記或標準,掌 握槽10之墨水量。
另,作為報知槽10中之墨水量之標識,不限於上限標記51A或下限標記51B。亦可採用表示墨水量之刻度等。亦可採用於上限標記51A及下限標記51B附加刻度之構成,或省略上限標記51A及下限標記51B,僅附加刻度之構成等。又,作為附加於墨水10之標識,亦可採用表示收納於各槽10之墨水種類之標識。例如,作為墨水之種類,列舉表示墨水顏色之標識。作為表示墨水顏色之標識,列舉例如表示黑色墨水之「Bk」、表示青色墨水之「C」、表示品紅色墨水之「M」及表示黃色墨水之「Y」等文字或根據顏色表示等各種標識。
第2壁42與第1壁41對向,朝向-Y軸方向。第2壁42沿XZ平面延伸。第3壁43與第1壁41及第2壁42交叉。另,所謂2個面交叉,係表示2個面為互為不平行之位置關係。除了2個面互相直接接觸之情形外,未直接接觸而互相分離之位置關係,一面之延長與另一面之延長交叉之關係之情形亦表現為交叉。交叉之2個面所成之角可為直角、鈍角、銳角之任一者。
第3壁43與第1壁41及第2壁42交叉。第3壁43位於第1壁41及第2壁42之-Z軸方向,朝向-Z軸方向。第3壁43沿XY平面延伸。第3壁43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1壁41之-Z軸方向之端部連接。又,第3壁43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2壁42之-Z軸方向之端部連接。
第4壁44與第3壁43對向,朝向+Z軸方向。第4壁44與第2壁42交叉,沿XY平面延伸。第4壁44位於第2壁42之+Z軸方向。第4壁44較第1壁41更位於-Y軸方向之位置。第4壁44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2壁42之+Z軸方向之端部連接。
第5壁45與第1壁41、第2壁42、第3壁43及第4壁44交叉。第5壁45位 於第1壁41、第2壁42、第3壁43及第4壁44之+X軸方向。第5壁45朝向+X軸方向,沿YZ平面延伸。第5壁45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1壁41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第5壁45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2壁42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第5壁45於-Z軸方向之端部,與第3壁43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第5壁45於+Z軸方向之端部,與第4壁44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
第6壁46與第1壁41、第2壁42、第3壁43及第4壁44交叉。第6壁46位於第1壁41、第2壁42、第3壁43及第4壁44之-X軸方向,與第5壁45對向。第6壁46朝向-X軸方向,沿YZ平面延伸。第6壁46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1壁41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第6壁46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2壁42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第6壁46於-Z軸方向之端部,與第3壁43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第6壁46於+Z軸方向之端部,與第4壁44之-X軸方向之端部連接。
第7壁47位於第1壁41之+Z軸方向,與第1壁41交叉。第7壁47朝向+Z軸方向,沿XY平面延伸。第7壁47位於第3壁43與第44壁44之間。第7壁47於+Y軸方向之端部,與第1壁41之+Z軸方向之端部連接。換言之,於槽10中,於第4壁44與第7壁47之間有階差。第7壁47於+X軸方向之端部,與第5壁45連接。第7壁47於-X軸方向之端部,與第6壁46連接。
第8壁48位於第7壁47之-Y軸方向,朝向+Y軸方向。又,第8壁48位於第4壁44之+Y軸方向。第8壁48沿XZ平面延伸。第8壁48於-Z軸方向之端部,與第7壁47之-Y軸方向之端部連接,於+Z軸方向之端部,與第4壁44之+Y軸方向之端部連接。換言之,於槽10中,第4壁44與第7壁47之間之階差係經由第8壁48連接。
於第7壁47之朝向+Z軸方向之面,設有連接部之一例即連接管49。 連接管49自第7壁47向+Z軸方向突出。連接管49構成為中空之管狀,於Z軸方向延伸。根據該構成,連接管49亦可表現為煙囪狀。於連接管49之+Z軸方向側之端部,開口墨水注入口52。墨水注入口52為形成於連接管49之開口。連接管49與槽10內連通。注入於槽10之墨水自墨水注入口52經由連接管49注入於槽10內。
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於-Z軸方向俯視處於關閉狀態之掃描器單元5時,掃描器單元5覆蓋槽蓋36之至少一部分與墨水注入口52之至少一部分。此時,5個墨水注入口52中之2個墨水注入口52被掃描器單元5覆蓋。剩餘之墨水注入口52中之2個墨水注入口52位於較掃描器單元5之區域更外側。即,該2個墨水注入口52未與掃描器單元5重疊。又,於其他剩餘之1個墨水注入口52,墨水注入口52之一部分被掃描器單元5覆蓋,墨水注入口52之剩餘部分位於較掃描器單元5之區域更外側。5個墨水注入口52中,至少一部分與掃描器單元5重疊之墨水注入口52記述為墨水注入口52C。
於槽10中,連接管49之內部如圖9所示,沿Z軸被區劃成2條流路53A及流路53B。因此,墨水注入口52亦被區劃成墨水注入口52A與墨水注入口52B之2個。墨水注入口52A為流路53A之開口,墨水注入口52B為流路53B之開口。2條流路53A及流路53B分別與槽10內連通。於圖9中,為了易於了解連接管49之內部顯示,而圖示將包含連接管49之槽之一部分截斷之狀態。
配接器38如圖7所示,具有跨及沿X軸排列之複數個槽10之尺寸。配接器38位於槽10之第7壁47之+Z軸方向。於配接器38形成有複數個縫部54。於配接器38,與沿X軸排列之複數個槽10之各者對應設有縫部54。 另,縫部54之個數亦可多於沿X軸排列之複數個槽10之個數。
縫部54係於自配接器38之+Z軸方向之上表面向-Z軸方向成為凹陷之朝向形成。於縫部54之底,形成有後述之貫通孔55。該貫通孔55沿Z軸貫通配接器38。貫通孔55具有可供槽10之連接管49插入之大小。配接器38安裝於槽10之第4壁44與第7壁47之間之階差部。
又,若將配接器38安裝於槽10,則於槽單元4中,槽10之連接管49經由配接器38之貫通孔55插入於縫部54。藉此,配接器38安裝於槽10之狀態下,槽10之連接管49經由配接器38之縫部54露出。另,於槽10安裝有配接器38之狀態下,將配接器38之縫部54及縫部54內之構成(包含連接管49)之總稱作為墨水注入部56。
縫部54如圖10所示,具有將沿Y軸延伸之長方形狀之長方形部57,與位於長方形部57之Y軸中央之圓形狀之圓形部58重疊之外觀。於圓形部58之底形成有貫通孔55。另,於本實施形態中,沿X軸相鄰之2個縫部54之圓形部58彼此互相連接。槽10之連接管49配置於與圓形部58之貫通孔55重疊之位置。
於長方形部57之內壁中沿YZ平面延伸之內壁,設有第1凸部59。於縫部54之各者,隔著圓形部58互相相對之長方形部57之各者,設有第1凸部59。於1個縫部54,第1凸部59相對於連接管49之中心點係點對稱配置。根據上述構成,縫部54具有相對於連接管49之中心點為點對稱之構造。設置於配接器38之複數個縫部54中,第1凸部59之構成互不相同。因此,設置於配接器38之複數個縫部54具有互不相同之構造。
相對於此,於後述之墨水瓶62,對應於設置於配接器38之複數個縫部54之種類,設有與可適合之縫部54之第1凸部59對應之凹部。藉此,可 規定可對設置於配接器38之複數個縫部54各者適合之墨水瓶62之種類。即,設置於配接器38之複數個縫部54可表現為作為具有互不相同構造之鍵孔發揮功能。且,可適合於設置於配接器38之複數個縫部54各者之墨水瓶62可表現為作為適合於鍵孔之鍵發揮功能。即,可自適合於鍵孔之墨水瓶62經由連接管49對槽10內注入墨水。相反地,不適合於鍵孔之墨水瓶62中,無法對槽10內注入墨水。
於本實施形態中,若將墨水瓶62插入於適合之墨水注入部56,則如圖11所示,墨水瓶62可對使用姿勢之槽單元4自立。所謂自立,是指不經由人之手而站立之狀態。若將墨水瓶62插入於墨水注入部56,則藉由墨水注入部56支撐墨水瓶62。藉此,墨水瓶62可對使用姿勢之槽單元4自立。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2所示,掃描器單元5及槽蓋36為打開狀態時,墨水瓶62自立之狀態下,可將墨水瓶62內之墨水注入於槽10。即,若使墨水瓶62自立於墨水注入部56,則可不經由人之手將墨水瓶62內之墨水注入於槽10。藉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僅將墨水瓶62插入於墨水注入部56,即可將墨水瓶62內之墨水注入於槽10。將墨水注入於槽10時,易消除於殼體6與掃描器單元5之間以手支撐墨水瓶62之作業。因此,可易對槽10穩定地注入墨水。
此時,若使墨水瓶62對上述墨水注入口52C自立,則於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之間空出間隙。即,若於掃描器單元5及槽蓋36為打開狀態時使墨水瓶62自立,則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互不干涉。此對於5個墨水注入口52之任一者皆同樣。且,此時,如圖13所示,墨水瓶62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使掃描器單元5於關閉狀態與第1打開位置之打開狀態之間旋動時 由掃描器單元5描繪之軌跡LC內。另,所謂軌跡LC之內側,係藉由打開狀態之掃描器單元5與殼體6夾著之區域。
且,使掃描器單元5自第1打開位置旋動至第2打開位置時,如圖14所示,掃描器單元5與自立之墨水瓶62互不干涉。即,將掃描器單元5藉由槽蓋36支持於打開狀態之狀態下,墨水瓶62亦可對槽單元4維持自立狀態。該狀態下,於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之間空出間隙。藉此,例如使墨水瓶62自立之狀態下,即使掃描器單元5自第1打開位置向關閉方向旋動,亦可於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碰撞之前,以槽蓋36使掃描器單元5之旋動停止。藉此,可易對槽10穩定地注入墨水。
此時,於-Z軸方向俯視印表機1時,如圖15所示,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之一部分重疊。根據該構成,由於掃描器單元5與自立之墨水瓶62之一部分重疊,故易減低印表機1之投影面積。其結果,易使印表機1小型化。另,作為印表機1之構成,亦可採用於-Z軸方向俯視印表機1時,掃描器單元5與全部墨水瓶62重疊之構成。根據該構成,易進而小型化。即,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採用如下構成:於使用姿勢使墨水瓶62對於槽單元4自立之狀態下俯視印表機1時,本體蓋之一例即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根據該構成,可易使印表機1小型化。
於本實施形態中,對於墨水向槽10之注入,可活用圖16所示之瓶套組61。用以向上述槽10補給之墨水收納於瓶套組61。瓶套組61包含上述墨水瓶62與蓋構件63。另,於圖16描繪有互相正交之U軸、V軸及W軸。與印表機1或印表機1之構成零件之使用姿勢無關地圖示瓶套組61或瓶套組61之構成零件之情形時,描繪UVW軸。即,UVW軸表示適用於瓶套組61或瓶套組61之構成零件之方向。W軸為沿墨水瓶62與蓋構件63排列方 向之軸。U軸為與W軸正交之軸,V軸為與W軸及U軸正交之軸。於UVW軸各者,箭頭之朝向表示+(正)方向,與箭頭之朝向相反之朝向表示-(負)方向。將自墨水瓶62朝向蓋構件63之方向稱為W軸方向。
蓋構件63如圖17所示,構成為可對墨水瓶62裝卸。墨水瓶62包含墨水收納部64與導出部之一例即墨水出口形成部65。墨水收納部64為可收納墨水之部分。墨水出口形成部65為可將墨水收納部64內之墨水導出至墨水瓶62外之部分。
蓋構件63構成為於安裝於墨水瓶62之狀態下可被覆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一部分。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形成有後述之墨水出口95。墨水收納部64內之墨水自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墨水出口95流出至墨水瓶62外。蓋構件63構成為於安裝於墨水瓶62之狀態下可被覆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墨水出口95。另,於瓶套組61中,將於墨水瓶62安裝蓋構件63之狀態(圖16)稱為被覆狀態。被覆狀態為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瓶62,以蓋構件63被覆墨水出口95之狀態。
另,蓋構件63如圖17所示,可經由形成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螺紋66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扣合。即,於本實施形態中,蓋構件63構成為藉由經由螺紋66之扣合而可安裝於墨水瓶62。另,於蓋構件63形成有可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螺紋66扣合之螺紋(未圖示)。藉由蓋構件63之螺紋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螺紋66扣合,可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瓶62。
於本實施形態中,墨水瓶62如圖18所示,包含容器部之一例即容器本體部67、密封構件68、及墨水出口形成部65。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瓶套組61之種類,有可收納於墨水瓶62之墨水容量互不相同之2種。該等2個種類,如圖19所示,係容器本體67之大小互不相同。除此以 外,2種墨水瓶62具有互相相同之構成。以下,個別地識別2種容器本體部67之情形時,將2種容器本體部67分別記作容器本體部67A及容器本體部67B。容器本體部67B之容量多於容器本體部67A之容量。
容器本體部67A及容器本體部67B除了可收納之墨水容量不同以外,具有互相相同之構成。因此,以下,以容器本體部67A為例針對瓶套組61進行說明,對於容器本體部67B之構成,標註與容器本體部67A之構成相同之符號,省略詳細說明。
另,上述圖13、圖14及圖15所示之要件亦可適用於容器本體部67A與容器本體部67B之任一者。即,如圖13所示,使墨水瓶62自立於印表機1之狀態下,於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之間空出間隙之要件,亦可適用於容器本體部67A與容器本體部67B之任一者。又,如圖14所示,將掃描器單元5藉由槽蓋36支持於打開狀態之狀態下,墨水瓶62維持對槽單元4自立之狀態之要件,亦可適用於容器本體部67A與容器本體部67B之任一者。又,如圖15所示,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之一部分重疊之要件,亦可適用於容器本體部67A與容器本體部67B之任一者。
如圖18所示,墨水出口形成部65設置於容器本體部67之端部。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組合為1個而構成墨水瓶62之外殼。密封構件68介置於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間。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藉由經由螺紋66之扣合,而隔著密封構件68組合為1個墨水瓶62。另,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形成有可與容器本體部67之螺紋66扣合之螺紋(後述)。藉由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螺紋與容器本體部67之螺紋66扣合,而將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組合為1個墨水瓶62。
容器本體部67如圖18中之A-A線之剖視圖即圖20所示,構成為容器狀,構成為可收納墨水。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互相以不同個體構成。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形成有螺紋81。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構成為可藉由容器本體部67之螺紋66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螺紋81互相扣合。又,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構成為可互相裝卸。藉由對容器本體部67相對地扭擰(旋轉)墨水出口形成部65,而可自容器本體部67卸下墨水出口形成部65。
將墨水收納於容器本體部67內。於本實施形態中,容器本體部67係以具有彈性之材料構成。容器本體部67具有筒狀之主體部82、筒狀之扣合部83、及開口之一例即開口部84。作為容器本體部67之材料,可採用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尼龍、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樹脂材料,鐵材或鋁等金屬材料等。主體部82與扣合部83係互相形成為一體。主體部82位於扣合部83之與密封構件68側相反側。扣合部83位於主體部82之密封構件68側。扣合部83形成為較主體部82更細。於扣合部83外側之側部83A形成有螺紋66。螺紋66係自側部83A突出設置。開口部84通過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收納部64,形成於扣合部83之與主體部82側相反側之端部83B。開口部84向密封構件68側開口。
根據上述構成,容器本體部67形成為具有主體部82與扣合部83之中空容器狀。於墨水瓶62,可收納主體部82與扣合部83合計容量之墨水。於墨水瓶62中,容器本體部67之主體部82與扣合部83合計之內部空間構成墨水收納部64。
於密封構件68形成有開口部87。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通過密封構件68之開口部87後可流出至墨水出口形成部65。根據該構成,於容器本 體部67之端部83B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間隔著密封構件68,因此可將墨水自自容器本體部67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間之洩漏抑制為較低。另,作為密封構件68之材料,可採用例如聚乙烯之發泡材、橡膠或彈性體等彈性材等各種材料。
墨水出口形成部65如圖20所示,包含結合部91與筒部92。結合部91與筒部92係互相形成為一體。作為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材料,可採用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尼龍、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樹脂。結合部91具有筒狀之外觀。於結合部91內側之側面,設有螺紋81。結合部91係藉由螺紋81與容器本體部67扣合之部位。結合部91之內徑構成為較容器本體部67之扣合部83之外徑更廣。於結合部91之內側預先形成有螺紋81,於容器本體部67之扣合部83之外側形成有螺紋66。且,藉由結合部91內側之螺紋81與扣合部83外側之螺紋66扣合,使墨水出口形成部65與容器本體部67扣合。墨水出口形成部65與容器本體部67扣合之狀態下,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結合部91覆蓋容器本體67之扣合部83。另,結合部91為覆蓋容器本體部67之開口部84之狀態下扣合於容器本體部67之扣合部之一例。
筒部92如圖17中之B-B線之剖視圖即圖21所示,自結合部91向與容器本體部67側相反側突出。筒部92具有筒狀(亦稱為管狀)之形態。於筒部92之內側,形成導出流路93。導出流路93於自開口部84側向筒部92側俯視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設置在與開口部84之區域重疊之區域。導出流路93為於筒部92,於俯視時與開口部84之區域重疊之中空區域。
於筒部92之與結合部91側相反側之端面94,形成有可自容器本體部67流出墨水之墨水出口95。墨水出口95為流出口之一例。端面94係朝向 與容器本體部67側相反側。墨水出口95向筒部92之與結合部91側相反側開口。墨水出口95於端面94開口。因此,端面94包圍墨水出口95。墨水出口95位於導出流路93之終端。換言之,導出流路93將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導出至墨水出口95。另,自容器本體部67之開口部84朝向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墨水出口95之方向為相當於第1方向之W軸方向。
收納於容器本體部67之墨水可經由筒部92之導出流路93自墨水出口95流出至外部。其結果,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可自開口部84經由導出流路93自墨水出口95流出至容器本體部67外。使用者將墨水瓶62內之墨水注入於槽10時,墨水出口95插入於槽10之墨水注入部56內。且,使用者將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自墨水注入部56注入於槽10內。另,使用者將墨水瓶62內之墨水注入於槽10時,使用者於將蓋構件63(圖18)自墨水瓶62卸下後實施注入作業。
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如圖21所示,設有閥101與固持座102。閥101可開閉地密封墨水出口95。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閥101預先設置於導出流路93內,自導出流路93內可開閉地密封墨水出口95。換言之,閥101可開閉地蓋住導出流路93。閥101係以橡膠或彈性體等彈性材料構成,於外力未作用之狀態下密封墨水出口95。對墨水出口95插入槽10之連接管49,若進而藉由連接管49對閥101作用按壓力,則閥101打開。且,若自墨水出口95抽出連接管49而解除作用於閥101之外力,則閥101關閉。
閥101及固持座102如圖22所示,構成為可自墨水出口形成部65分離。即,墨水出口形成部65、閥101及固持座102係互相以不同個體構成。閥101自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結合部91側插入於導出流路93內。固持 座102為限制閥101脫落之構件,如圖21所示,設置於閥101之結合部91側。固持座102亦自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結合部91側插入於導出流路93內。閥101係藉由固持座102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凸緣部103夾持。藉此,一體組裝墨水出口形成部65、閥101及固持座102。另,凸緣部103為自筒部92之內側面向筒部92之內徑方向延伸之壁。凸緣部103之與結合部91側相反側之面相當於端面94。
蓋構件63係以具有彈性之材料構成,如將圖20中之蓋構件63放大之圖即圖23所示,可劃分為筒狀之主體部105與頂板部106。作為蓋構件63之材料,可採用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尼龍、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樹脂。於本實施形態中,蓋構件63係藉由樹脂材料之射出成形而形成。
主體部105與頂板部106係互相形成為一體。如圖20所示,於瓶套組61,蓋構件63之主體部105位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側。如圖23所示,頂板部106位於主體部105之一端部。於本實施形態中,頂板部106位於主體部105之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側相反側。筒狀之主體部105自頂板部106向墨水收納部64(圖20)側突出。頂板部106蓋住筒狀之主體部105之一端。即,蓋住筒狀之主體部105之一端之部分為頂板部106。於頂板部106亦可形成開口。即使設置開口,頂板部106亦在與筒狀之主體部105交叉之方向延伸,因此表現為頂板部106蓋住筒狀之主體部105之一端。
又,圖23所示之例中,頂板部106構成為彎曲之板狀。但,作為頂板部106之構成,可採用平板或包含凹凸之板、波浪板等各種板。又,頂板部106不限於板狀,亦可採用球狀、圓柱狀、錐狀等各種形狀。任一形狀均係蓋住筒狀之主體部105之一端的部分相當於頂板部106。
於主體部105內側之側面,設有螺紋108。主體部105係藉由螺紋108而扣合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圖21)之部位。螺紋108設置於主體部105中較頂板部106更靠近端部109之位置。於主體部105之內側預先形成有螺紋108,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結合部91之外側形成有螺紋69。且,藉由主體部105內側之螺紋108扣合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結合部91外側之螺紋69,而使蓋構件63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扣合。蓋構件63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扣合之狀態下,蓋構件63覆蓋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筒部92。即,蓋構件63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扣合之狀態為被覆狀態。
此處,於蓋構件63之頂板部106,如圖23所示,設有栓部111。栓部111設置於頂板部106之墨水出口形成部65(圖20)側,即頂板部106之端部109側。栓部111自頂板部106向端部109側突出。栓部111設置於頂板部106之中央區域。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瓶62時,栓部111設置於與筒部92之墨水出口95面對(對向)之位置。栓部111具有筒狀之外觀。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3所示,主體部105之端部109至栓部111之端部112之距離(深度)較墨水出口形成部65(圖20)之結合部91之端部113至筒部92之端面94之距離更短(淺)。即,於墨水瓶62安裝蓋構件63時,如圖16中之C-C線之剖視圖即圖24所示,栓部111自筒部92之外側覆蓋端面94。此處,筒狀之栓部111之內徑較筒部92之端面94側之端部之外徑稍小。因此,若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安裝蓋構件63,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墨水出口95藉由栓部111密封。即,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瓶62之狀態下,藉由栓部111與筒部92抵接,而密封墨水出口95。另,此時,蓋構件63設定為不與墨水出口95之內徑部分接觸。同樣地,此時,蓋構件63設定為不與閥101接觸。
藉此,可密封墨水出口95。因此,無法將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注入於槽10,墨水殘留於容器本體部67內之情形等時,以蓋構件63蓋住墨水出口95之狀態下,可將墨水保管於墨水瓶62內。藉此,可於提高開封後之容器本體部67內之氣密性之狀態下保管墨水。其結果,可將墨水瓶62內之墨水之液體成分蒸發及墨水劣化抑制在較低程度。
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如圖25所示,設有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定位部121。以下,於個別地識別2個定位部121之情形時,將2個定位部121分別記述為定位部121A及定位部121B。以自筒部92向結合部91之朝向俯視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定位部121A與定位部121B位於筒部92之外側。
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定位部121A與定位部121B設置於結合部91。以自筒部92向結合部91之朝向俯視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定位部121A與定位部121係設置於隔著筒部92互相對向之位置。定位部121A與定位部121B自結合部91向端面94側突出。定位部121A與定位部121B分別經由結合部122與筒部92結合。
於定位部121A及定位部121B分別設有凹部123。凹部123與於槽單元4(圖10)之配接器38之縫部54形成之第1凸部59卡合。只要縫部54之第1凸部59與定位部121之凹部123互相適合,即可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插入於縫部54。如上述,於1個縫部54,第1凸部59相對於連接管49之中心點係點對稱配置。藉此,以自筒部92向結合部91之朝向俯視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定位部121A及定位部121B相對於墨水出口95之中心軸CL係點對稱配置。定位部121A與定位部121B相對於墨水出口95之中心軸CL,係以相位角180°之間隔等間隔地形成。另,中心軸CL係於自筒部92向結合部91 之朝向俯視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相對於該區域垂直地通過由墨水出口95之周緣包圍之區域中心的軸。
又,於筒部92之端面94,於墨水出口95之外側部分形成有凹部131。凹部131如圖21所示,於向容器本體部67側成為凹陷之朝向形成。因此,易以凹部131阻擋自墨水出口95垂落至端面94之墨水。藉此,易防止自墨水出口95垂落至端面94之墨水擴散至容器本體部67側。如此,該墨水瓶62易提高便利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3所示,於蓋構件63形成有凹部132。凹部132如圖24所示,於朝向與容器本體部67側相反側,即於W軸方向成為凹陷之朝向形成。凹部132包圍墨水出口95而環狀形成。再者,凹部132形成於較凹部131更內側。因此易先於凹部131以凹部132阻擋自墨水出口95垂落至端面94之墨水。藉此,易進而防止自墨水出口95垂落至端面94之墨水擴散至容器本體部67側。如此,該墨水瓶62易提高便利性。另,凹部132不限於連續為環狀之構成,亦可採用部分地形成為環狀之構成。即使部分地形成凹部132,亦可獲得阻擋墨水之效果。
若圖25所示之定位部121之凹部123與槽單元4(圖10)之配接器38之縫部54之第1凸部59適合,則如圖11所示,可將墨水瓶62之墨水出口形成部65插入於墨水注入部56。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筒部92之半徑方向之大小較結合部91更小(參照圖25)。藉此,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筒部92可避開覆蓋隣接之墨水注入部56之蓋構件39,將墨水出口形成部65插入於墨水注入部56。此時,如剖視圖之圖26所示,對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導出流路93內,插入槽10之連接管49。另,於圖26中,顯示將圖11所示之槽10與配接器38及墨水瓶62沿YZ平面切斷時之剖面。此時,如圖26中之D部 之放大圖即圖27所示,藉由連接管49打開閥101。
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定位部121與縫部54之底碰撞之狀態下,縫部54之底至端面94之距離L1,及縫部54之底至連接管49之前端部135之距離L2,具有下述(2)式之關係。
L1<L2‧‧‧(2)
根據上述(2)式之關係,墨水出口形成部65與縫部54之底碰撞之狀態下,連接管49之前端部135自墨水出口95進入導出流路93內。即,墨水出口形成部65與縫部54之底碰撞之狀態下,連接管49與墨水出口95連接。藉此,於槽10中,連接管49設為可連接於墨水出口95。
此時,縫部54之底至閥101之距離L3、距離L1、距離L2具有下述(3)式之關係。
L1<L3<L2‧‧‧(3)
根據上述(3)式之關係,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定位部121與縫部54之底碰撞之狀態下,藉由連接管49打開閥101。根據上述關係,定位部121限制墨水出口95連接於連接管49且閥101成為打開狀態時之閥101相對於槽10之位置。
藉此,導出流路93與槽10之內部係經由連接管49之流路53A及流路53B互相連通。因此,墨水瓶62內之墨水可經由連接管49注入於槽10內。如上述,連接管49之內部可區劃為2條流路53A及流路53B。藉此,墨水瓶62內之墨水可自流路53A及流路53B之一者流入於槽10內,且槽10內之大氣可自流路53A及流路53B之另一者流入於墨水瓶62內。即,可經由區劃為2條流路53A及流路53B之連接管49,快速地促進墨水瓶62內之墨水與槽10內之大氣之交換(氣液交換)。其結果,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快速 地進行墨水自墨水瓶62向槽10之注入,因此便利性提高。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8所示,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螺紋81之沿W軸之形成區域141之至少一部分與螺紋69之沿W軸之形成區域142重疊。即,形成於結合部91內側之螺紋81之W軸方向之形成區域141之至少一部分,與形成於結合部91外側之螺紋69之W軸方向之形成區域142重疊。另,螺紋69對應於第2螺紋,螺紋81對應於第1螺紋。根據該構成,可有效地配置沿W軸方向之螺紋69與螺紋81。藉此,易減低瓶套組61或墨水瓶62之沿W軸之尺寸。藉此,可易使瓶套組61或墨水瓶62小型化。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3所示,蓋構件63之螺紋108不連續,不連貫。即,於蓋構件63中,有螺紋108斷續地間斷之部分。根據其他觀點,蓋構件63之螺紋108亦可表現為部分地具有切口部之構成。於蓋構件63中,斷續地設有螺紋108。根據該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中,經由螺紋108間斷之部分,易將圖24所示之空間145大氣開放。
空間145為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狀態下,由蓋構件63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關閉之空間。空間145氣密性易變高。若空間145之氣密性較高,則空間145之壓力易因環境溫度或大氣壓等之變動而變動。若空間145之壓力變動,則例如蓋構件63易變形。認為若蓋構件63變形,則蓋構件63易自墨水出口形成部65脫落,或破損。又,例如栓部111與筒部92之密接性易降低。
對於此種問題,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斷續地設有蓋構件63之螺紋108,因此易經由螺紋108間斷之部分,將空間145大氣開放。藉此,易緩和空間145之壓力變動。因此,可將蓋構件63之變形抑制為較低。其結果,可將墨水自墨水出口95之漏出抑制為較低。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9所示,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蓋構件63之螺紋108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螺紋69扣合後(嚙合後),栓部111嵌合於筒部92。即,栓部111嵌合於筒部92之前,蓋構件63之螺紋108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螺紋69開始扣合。根據該構成,由於易引導栓部111與筒部92之嵌合,因此易防止栓部111與筒部92之誤嵌合。又,於該構成中,可將因螺紋108與螺紋69嵌合所致之旋轉力(力矩)改變為沿W軸之方向之力,因此即時較弱之力亦可增強沿W軸方向之力。因此,可不易使作業者感到施加於栓部111與筒部92嵌合之抵抗力(負荷)。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0所示,亦可採用於墨水瓶62安裝外裝薄膜147之瓶套組61之構成。外裝薄膜147捲於容器本體部67(圖20)之主體部82。於本實施形態中,容器本體部67係以具有光透過性之材料形成。藉此,可隔著容器本體部67視認收納於容器本體部67之墨水。
相對於此,圖30所示之外裝薄膜147具有易遮蔽外光之遮光功能。因此,無法隔著外裝薄膜147視認墨水瓶62內之墨水。又,藉由外裝薄膜147,可易避免光照射於墨水瓶62內之墨水。又,於外裝薄膜147,記載例如表示墨水相關資訊等標識。作為墨水相關之資訊,列舉例如墨水之種類、使用之說明書、注意事項等。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外裝薄膜147設有縫部148。縫部148內側之區域具有光透過性。因此,可經由縫部148視認墨水瓶62內之墨水。藉此,可目視確認殘留於墨水瓶62內之墨水量。根據其他觀點,縫部148亦可表現為視認殘留於墨水瓶62內之墨水量之窗(亦稱為窗部)。另,縫部148之個數可為單數亦可為複數。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1所示,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設有可開閉地密封墨水出口95之閥101。因此,自墨水瓶62卸下蓋構件63之狀態下,例如即使使墨水出口95向下而傾倒墨水瓶62,亦易藉由閥101抑制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自墨水出口95漏出。又,於自墨水瓶62卸下蓋構件63之狀態下,例如搬送墨水瓶62時,即使墨水瓶62晃動,亦易藉由閥101抑制容器本體部67內之墨水自墨水出口95漏出。
如此,閥101作為阻止自墨水出口95漏出至與導出流路93側相反側之外側的流體流動的止回閥發揮作用。因此,閥101亦可表現為設置於導出流路93之止回閥。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墨水瓶62中,若成為墨水收納部64內之壓力低於大氣壓之減壓狀態,則作為止回閥作用之閥101打開。藉此,墨水收納部64內之壓力接近大氣壓。另一方面,即使成為墨水收納部64之壓力高於大氣壓之加壓狀態(亦稱為蓄壓狀態),作為止回閥作用之閥101亦不易打開。因此,不易消除墨水收納部64內之加壓狀態。
且,若加壓狀態之程度增加,則如圖21中之E部之放大圖即圖31所示,有閥101之支持部151於W軸方向變形,閥101移位至較原來之位置152A更於W軸方向突出之位置152B之情形。將閥101於W軸方向突出表現為閥101反轉。圖31係圖示閥101於W軸方向突出之狀態,即閥101反轉之狀態。閥101反轉之狀態為閥101承受墨水收納部64內之壓力而閥101關閉之狀態。該狀態下,例如若使墨水出口95向下而傾倒墨水瓶62,則墨水之水壓亦作用於閥101。此時,若閥101無法承受壓力,則墨水收納部64內之墨水自墨水出口95噴出。
若於閥101反轉之狀態下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則如圖32所示,栓部111與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筒部92接觸前,蓋構件63之突 起153與閥101接觸。另,突起153設置於由栓部111包圍之區域內。於蓋構件63中,突起153自由栓部111包圍之區域向墨水出口形成部65側,即向-W軸方向突出。
突起153預先設置於與墨水出口95對向之部分,具有納入墨水出口95之區域之大小。因此,若於閥101反轉之狀態下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則突起153可與閥101接觸。藉此,閥101藉由突起153打開,墨水收納部64內大氣開放。藉此,閥101自位置152B回復至位置152A。根據上述構成,若於閥101反轉之狀態下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則反轉之閥101回復至原來之位置152A。
此處,若蓋構件63對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安裝結束,則如圖33所示,於栓部111與筒部92之間,形成由栓部111包圍之區域與由筒部92及閥101包圍之空間155。將蓋構件63對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安裝結束之狀態稱為安裝狀態。於安裝狀態下,由於栓部111與筒部92嵌合,故空間155密閉。於安裝狀態下,空間155與墨水收納部64藉由閥101隔開。
於安裝狀態下,例如若將瓶套組61置於高溫環境或低壓環境下,則墨水收納部64內與空間155內成為加壓狀態。此時,墨水收納部64內與空間155內皆為加壓狀態,因此不作用使閥101移位之力。但,於該狀態下,若將蓋構件63自墨水出口形成部65卸下,則如圖34所示,由於空間155之容積膨脹,故空間155內之壓力將低於墨水收納部64內之壓力。因此,此時,如圖35所示,閥101將易反轉。
但,於閥101反轉之前,即閥101移位至位置152B(圖32)之前,閥101與突起153接觸。且,閥101與突起153接觸之狀態下,栓部111與筒部92之嵌合脫落。藉此,於閥101打開之狀態下,空間155及墨水收納部64 大氣開放。因此,即使於安裝狀態下墨水收納部64內與空間155內成為加壓狀態,亦可藉由卸下蓋構件63而抑制閥101反轉。
又,亦有因反復裝卸蓋構件63而發生墨水收納部64之蓄壓狀態之情形。如圖34所示,將蓋構件63安裝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栓部111與筒部92開始嵌合後直至成為圖33所示之安裝狀態之過程中,空間155之容積被壓縮。因此,空間155內加壓。若空間155內加壓則空間155內之大氣經由閥101送至墨水收納部64內。相反地,若將蓋構件63自墨水出口形成部65卸下,則由於空間155之容積膨脹,故空間155內之壓力將低於墨水收納部64內之壓力。但,此時,阻礙墨水收納部64內之大氣藉由閥101而向空間155側之移動。
藉此,藉由對墨水出口形成部65反復裝卸蓋構件63,易使墨水收納部64內成為蓄壓狀態。因此,藉由反復裝卸蓋構件63,而如圖35所示,閥101將易反轉。但,如上述,於閥101反轉之前,即閥101移位至位置152B(圖32)之前,閥101與突起153接觸。且,閥101與突起153接觸之狀態下,塞部111與筒部92之嵌合脫落。藉此,於閥101打開之狀態下,空間155及墨水收納部64大氣開放。因此,即使於安裝狀態下墨水收納部64內與空間155內成為加壓狀態,亦可藉由卸下蓋構件63而抑制閥101反轉。
由上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瓶套組61,可易大氣開放墨水收納部64內之蓄壓狀態。藉此,以墨水瓶62對槽10注入墨水時等,可易避免墨水瓶62內之墨水漏出。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蓋構件63而將蓄壓狀態大氣開放時,即使墨水自墨水出口95飛散,亦可以蓋構件63接收飛散之墨水,因此易避免墨水飛散至瓶套組61之外。
於本實施形態中,突起153如圖36所示,散佈於環狀之區域。即,於本實施形態中,突起153未連續為環狀。根據其他觀點,複數個突起153亦可表現為環狀排列。於本實施形態中,4個突起153係環狀排列。又,進而根據其他觀點,突起153亦可表現為具有連續為環狀之筒狀之壁經部分切口之態樣。
相對於突起153之閥101如圖37所示,具有於以彈性材料構成之板狀構件156形成縫157之構成。縫157對板狀構件156放射狀形成。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縫157將板狀構件156區劃為6個區域。將藉由縫157區劃之6個區域各者稱為閥體159。藉由對閥體159作用外力而縫157打開。藉此,閥101變為打開狀態。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8所示,對於6個閥體159相對4個突起153。若藉由突起153按壓閥體159,則閥體159變形,縫157打開。如上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對於6個閥體159相對4個突起153。即,突起153之個數少於閥體159之個數。根據該構成,可能產生複數個突起153中與縫157抵接之突起153,與偏離縫157之突起153。藉此,可易確實打開縫157。
此處,如上述,設有突起153之蓋構件63構成為藉由螺紋108而可對墨水出口形成部65扣合。因此,將蓋構件63裝卸於墨水出口形成部65時,如圖39所示,蓋構件63與閥101相對地反向旋轉。因此,蓋構件63對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安裝或拆卸之過程中,突起153抵接之縫157於旋轉方向交替變化。且,於本實施形態中,蓋構件63對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安裝或拆卸之過程中,可能產生與突起153抵接之閥體159,及與突起153之抵接脫落之閥體159。藉此,因與突起153抵接之閥體159,及與突起153之抵接脫落之閥體159之相對變形之差異,而可確實打開縫157。
另,若由其他觀點表現本實施形態,則可如下表現。圖14所示之要件為,將掃描器單元5藉由槽蓋36支持於打開狀態之狀態下,墨水瓶62亦可對槽單元4維持自立狀態。該要件如圖40所示,可表現為中心軸CL至掃描器單元5之沿Y軸之距離L5,較中心軸CL至墨水瓶62之半徑方向側面之沿Y軸之距離L6更長。
即,若由其他觀點表現本實施形態,則可如下表現。使墨水瓶62自立時,以槽10之連接管49(圖7)之軸心為中心之軸向上,墨水收納部64之與連接管49側相反側之端部之位置上,軸線至本體蓋之一例即掃描器單元5之距離L5,較軸線至墨水收納部64之半徑方向側面之距離L6更長。根據該構成,可於掃描器單元5與墨水瓶62之間形成間隙。藉此,可謀求印表機1之小型化,且維持墨水瓶62與掃描器單元5不干涉而自立之姿勢,可穩定地注入墨水。另,墨水收納部64之與連接管49側相反側之端部為圖40所示之墨水瓶62中,+Z軸方向之端部。此相當於於圖17所示之墨水瓶62中,-W軸方向之端部。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1或瓶套組61,顯示各種尺寸之實施例。圖41所示之瓶套組61中,尺寸L7、直徑D1及直徑D2分別如下。
L7=138mm
D1=37.8mm
D2=53.7mm
又,於印表機1中,圖42所示之尺寸L8、L9及L10分別如下。於圖42,顯示容器本體部67B,作為墨水瓶62之容器本體部67。
L8=121.6mm
L9=239.2mm
L10=244.8mm
另,尺寸L8係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配接器38至+Z軸方向之端部之尺寸。尺寸L9係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印表機1之底面至+Z軸方向之端部之尺寸。尺寸L10係將掃描器單元5藉由槽蓋36支持於打開狀態之狀態下,自印表機1之底面至掃描器單元5之+Y軸方向之端部之尺寸。
又,於印表機1中,圖43所示之尺寸L11、L12及L13分別如下。於圖43中,顯示將印表機1一部分與墨水瓶62以YZ平面切斷時之剖面。又,圖43係顯示容器本體部67B,作為墨水瓶62之容器本體部67。
L11=4.9mm
L12=26.9mm
L13=36.2mm
另,尺寸L11係自自立之墨水瓶62之+Z軸方向之端部至掃描器單元5之+Y軸方向之端部之沿Z軸之尺寸。尺寸L12係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連接管49(圖7)之軸心至墨水瓶62之-Y軸方向之端部之尺寸。尺寸L13為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連接管49(圖7)之軸心至掃描器單元5之沿Y軸之尺寸。
又,圖43中之F部之放大圖即圖44所示之尺寸L14~L18,及直徑D3分別如下。
L14=12.6mm
L15=11.4mm
L16=5.8mm
L17=1.8mm
L18=9.7mm
D3=6mm
另,尺寸L14係自槽10之+Z軸方向之端部至連接管49之+Z軸方向之端部之尺寸。尺寸L15係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閥101之+Z軸方向之端部至槽10之+Z軸方向之端部之尺寸。尺寸L16係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閥101之-Z軸方向之端部至槽10之+Z軸方向之端部之尺寸。尺寸L17係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端面94至縫部54(圖7)之底之沿Z軸之尺寸。尺寸L18係自立之墨水瓶62中,自定位部121(圖25)之-Z軸方向之端部至配接器38之沿Z軸方向之尺寸。直徑D3為連接管49之外徑。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液體噴射裝置亦可為噴射或噴出或塗佈墨水以外之其他液體而消耗之液體噴射裝置。另,作為自液體噴射裝置成微小量之液滴噴出之液體之狀態,亦包含粒狀、淚珠狀、拖尾成線狀者。又,此處所言之液體只要為如可藉液體噴射裝置消耗之材料即可。例如只要為物質係液相時之狀態者即可,包含如黏性較高或較低之液狀體、溶膠、凝膠水、其他無機溶劑、有機溶劑、溶液、液狀樹脂、及液狀金屬(金屬溶液)之流狀體者。又,作為物質之一狀態不僅為液體,亦包含含有顏料或金屬粒子等之固狀物之功能材料之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於溶媒中者等。作為液體之代表例,除了如上述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墨水外,亦列舉液晶等。此處,墨水係包含一般之水性墨水及油性墨水以及凝膠墨水、熱熔墨水等各種液體組成物者。再者,作為墨水,可使用昇華轉印墨水。昇華轉印墨水例如為包含如昇華性染料之昇華性色材之墨水。印刷方法係藉由液體噴射裝置將此種昇華轉印墨水噴射於轉印媒體,使該轉印媒體與被印刷物接觸而加熱,使色材昇華,而轉印於被印刷物。被印刷物為T恤或智慧型手機等。如此,只要為包含昇華性色材之墨水,即可對各種被印 刷物(印刷媒體)進行印刷。作為液體噴射裝置之具體例,例如有如下之液體噴射裝置,其噴射以將液晶顯示器、EL(電致發光)顯示器、面發光顯示器、彩色濾光片之製造等所使用之電極材或色材等材料分散或溶解之形態包含之液體。又,亦可為噴射生物晶片製造所使用之生體有機物之液體噴射裝置、噴射成作為精密移液管使用之試料之液體之液體噴射裝置、捺染裝置或微塗佈機等。再者,亦可為以針尖對鐘錶或照相機等精密機械噴射潤滑油之液體噴射裝置、用以形成光通信元件等所使用之微小半球透鏡(光學透鏡)等而將紫外線硬化樹脂等透明樹脂液噴射於基板上之液體噴射裝置。又,亦可為用以蝕刻基板等而噴射酸或鹼等之蝕刻液之液體噴射裝置。
另,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或實施例,於未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可以多種構成實現。例如,與發明之概要之欄所記述之各形態中之技術性特徵對應之實施形態、實施例中之技術性特徵,為解決上述問題之一部分或全部,或為達成上述效果之一部分或全部,可適當進行替換或組合。又,若該技術性特徵於本說明書中未作為必須者說明,則可適當削除。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7年3月1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7-038003號之日本專利申請而主張優先權,其所有揭示藉由參照而併入於本申請案中。
1:印表機
5:掃描器單元
6:殼體
62:墨水瓶
LC:軌跡

Claims (7)

  1. 一種瓶套組,其具備:墨水瓶,其構成為可收容墨水;及蓋構件,其藉由螺紋卡合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墨水瓶;上述墨水瓶具備:容器本體部,其具有可收容上述墨水之墨水收納部;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具有墨水出口,可將上述墨水收納部內之上述墨水自上述墨水出口導出至外部者,且可與上述蓋構件螺紋卡合;及閥,其設於上述墨水出口形成部,且具有藉由縫而區劃之包含彈性材料之閥體,藉由外力作用於上述閥體而打開;上述蓋構件具有頂板部,上述頂板部於上述蓋構件安裝於上述墨水瓶之安裝狀態下與上述墨水出口對向;於上述頂板部設有於上述蓋構件之上述安裝狀態下朝上述墨水出口突出之突起;上述閥構成為可呈通常狀態之第一狀態、與較上述第一狀態更向自上述容器本體部側遠離之側移位之第二狀態;於上述閥之上述第一狀態下,上述突起不與上述閥接觸;於上述閥之上述第二狀態下、或者於上述閥自上述第一狀態轉換成上述第二狀態之途中,上述突起與上述閥接觸。
  2. 如請求項1之瓶套組,其中於上述閥之上述第二狀態下,且上述蓋構件安裝於上述墨水瓶時,上述突起與上述閥接觸。
  3. 如請求項1之瓶套組,其中於上述閥自上述第一狀態轉換成上述第二狀態之途中,且上述蓋構件自上述安裝狀態卸下之途中,上述突起與上述閥接觸。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瓶套組,其中上述縫係自上述閥之中心向周圍放射狀地形成,且上述突起係以可接觸上述閥之上述中心與上述周圍之間的方式環狀地配設。
  5. 如請求項4之瓶套組,其中上述突起係由環狀配置之複數個突起構成。
  6. 如請求項5之瓶套組,其中上述複數個突起之個數少於上述閥體之個數。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瓶套組,其中上述突起具有可納入上述墨水出口之區域之大小。
TW111136158A 2017-03-01 2018-02-21 瓶套組 TWI808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8003 2017-03-01
JP2017038003A JP2018144239A (ja) 2017-03-01 2017-03-01 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ボト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722A TW202304722A (zh) 2023-02-01
TWI808894B true TWI808894B (zh) 2023-07-11

Family

ID=633575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734A TWI780115B (zh) 2017-03-01 2018-02-21 瓶套組
TW111136158A TWI808894B (zh) 2017-03-01 2018-02-21 瓶套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734A TWI780115B (zh) 2017-03-01 2018-02-21 瓶套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8292B2 (zh)
JP (1) JP2018144239A (zh)
CN (3) CN114734729B (zh)
TW (2) TWI780115B (zh)
WO (1) WO2018159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7086B (zh) 2016-06-10 2020-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容器
CN111845094B (zh) 2016-06-10 2022-01-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容器
CN207291315U (zh) 2016-06-10 2018-05-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US10350901B2 (en) 2016-06-10 2019-07-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bottle
JP6907559B2 (ja) * 2017-01-26 2021-07-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ボトル
USD849532S1 (en) * 2018-02-26 2019-05-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ckaging container
JP7110725B2 (ja) * 2018-05-23 2022-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プリンター
JP7287049B2 (ja) * 2019-03-27 2023-06-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USD925647S1 (en) 2019-04-05 2021-07-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bottle for refilling printer cartridges
JP7282574B2 (ja) * 2019-04-05 2023-05-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0014742B (zh) * 2019-04-12 2020-12-08 浙江昌新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平行转向原理的可重复填充分体式墨盒
JP7419680B2 (ja) * 2019-06-28 2024-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2021028123A (ja) * 2019-08-09 2021-0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容装置
JP7347009B2 (ja) * 2019-08-29 2023-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
JP7374718B2 (ja) * 2019-10-31 2023-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JP2022018712A (ja) * 2020-07-16 2022-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2022018869A (ja) * 2020-07-16 2022-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7500313B2 (ja) * 2020-07-16 2024-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容容器
US11607887B2 (en) 2020-07-30 2023-03-21 Keyence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cartridge
JP2022069089A (ja) 2020-10-23 2022-05-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補給容器
JP2023043905A (ja) * 2021-09-17 2023-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補給容器
CN114030295B (zh) * 2021-10-30 2023-01-03 浙江隆生数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喷墨印花机用供墨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9749A (zh) * 1997-07-23 2000-10-11 马什公司 带有可刺穿膜片封闭件的油墨瓶
TWM271716U (en) * 2005-02-23 2005-08-01 Yi-Tzung Yan Subtle pressure balancing device between cartridge and ink bottle
KR20120015251A (ko) * 2010-08-11 2012-02-21 박정욱 막걸리 병마개
CN103429502A (zh) * 2011-03-09 2013-12-04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用于覆盖容器颈部的装置
TW201437047A (zh) * 2013-03-07 2014-10-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收納體收納容器、液體供給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US20160159099A1 (en) * 2012-08-10 2016-06-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Liquid Container Unit
US20160303863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9108A (en) 1986-12-19 1988-06-0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Bimodal storage and dispensing package including self-sealing dispensing valve to provide automatic shut-off and leak-resistant inverted storage
DE69206120T2 (de) * 1992-02-14 1996-07-04 Procter & Gamble Vorrichtung umfassend einen mit einem Schlitzventil als Entlüftungsventil versehenen Behälter und eine in diesem Behälter enthaltene Flüssigkeit.
JP3782138B2 (ja) * 1995-09-29 2006-06-0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内容物押出容器
JP3343876B2 (ja) * 1996-03-07 2002-1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弁体、弁、これらを備えた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JP3631321B2 (ja) * 1996-05-21 2005-03-23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注出栓
JP3523021B2 (ja) 1997-06-20 2004-04-26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容 器
US6935730B2 (en) * 2000-04-03 2005-08-30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f Zhuhai One-way valve, valve unit assembly, and ink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TW465564U (en) * 2000-08-05 2001-11-21 Bau-Wu Tian Leakage proof and easy to suck bottle cap structure
FR2831855B1 (fr) * 2001-11-06 2004-04-02 Gemplus Card Int Agencement d'alimentation en fluide d'une machine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detrompage
CN2754906Y (zh) * 2004-09-01 2006-02-01 张宏阳 防洒墨水瓶
KR100619063B1 (ko) * 2004-12-07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6264133A (ja) * 2005-03-24 2006-10-05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7606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Yong Wang Cap assembly for an ink bottle
CN2875813Y (zh) * 2006-03-15 2007-03-07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压差调节阀
JP5109536B2 (ja) * 2007-08-31 2012-12-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の製造方法
ATE513759T1 (de) * 2007-10-10 2011-07-15 Deltona Innovations Ag Kunststoffverschluss
GB2467355A (en) * 2009-01-30 2010-08-04 Beeson & Sons Ltd Container closure with pressure seal
CN201604360U (zh) * 2010-01-25 2010-10-1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填充墨水瓶
JP5769384B2 (ja) * 2010-04-20 2015-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160981U (ja) * 2010-04-30 2010-07-15 シロウマ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用キャップ
JP5760399B2 (ja) * 2010-11-16 2015-08-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補充容器
JP5884307B2 (ja) * 2011-06-15 201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複合体、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ES2593069T3 (es) * 2012-01-06 2016-12-05 Closure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Cierre sin revestimiento
JP6182839B2 (ja) * 2012-08-31 2017-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装置
US9421781B2 (en) 2012-10-15 2016-08-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083187B2 (ja) 2012-10-15 2017-0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083186B2 (ja) * 2012-10-15 2017-0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TWI599492B (zh) * 2013-03-01 2017-09-21 Seiko Epson Corp Ink tank unit, ink jet printer, ink tank
CN203186779U (zh) * 2013-03-19 2013-09-11 佑崧企业有限公司 具有内盖安全挡止的胶水瓶
JP6158346B2 (ja) * 2013-11-29 2017-07-0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補給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196546B2 (ja) * 2013-12-13 2017-09-1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GB2524843B (en) * 2014-04-04 2018-12-19 Pet Eng & Services S R L Pressurised container with pressure relief valve
JP6331623B2 (ja) * 2014-04-11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US9630829B2 (en) * 2014-07-23 2017-04-25 Ronald Sokol Bottle valve insert
JP2016087848A (ja) * 2014-10-31 2016-05-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システム
JP6536125B2 (ja) * 2015-03-30 2019-07-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696127B2 (ja) * 2015-08-10 2020-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TWM516015U (zh) * 2015-10-02 2016-01-21 zhi-chao Xu 瓶蓋改良
CN205130636U (zh) * 2015-11-20 2016-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水瓶
CN205470589U (zh) * 2016-01-19 2016-08-17 广州雅塑包装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密封瓶盖
CN105416812B (zh) * 2016-01-19 2017-10-31 刘清凤 一种标准品储液瓶瓶盖
CN205819754U (zh) * 2016-06-22 2016-12-21 苏州宝柏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透气容器结构
JP6522559B2 (ja) * 2016-07-22 2019-05-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装置
JP6794783B2 (ja) * 2016-11-04 2020-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9749A (zh) * 1997-07-23 2000-10-11 马什公司 带有可刺穿膜片封闭件的油墨瓶
TWM271716U (en) * 2005-02-23 2005-08-01 Yi-Tzung Yan Subtle pressure balancing device between cartridge and ink bottle
KR20120015251A (ko) * 2010-08-11 2012-02-21 박정욱 막걸리 병마개
CN103429502A (zh) * 2011-03-09 2013-12-04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用于覆盖容器颈部的装置
US20160159099A1 (en) * 2012-08-10 2016-06-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Liquid Container Unit
TW201437047A (zh) * 2013-03-07 2014-10-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收納體收納容器、液體供給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US20160303863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8045A (zh) 2018-09-14
TW201836863A (zh) 2018-10-16
TW202304722A (zh) 2023-02-01
CN114734729B (zh) 2024-01-09
WO2018159415A1 (ja) 2018-09-07
US10618292B2 (en) 2020-04-14
CN112549778B (zh) 2022-11-08
CN112549778A (zh) 2021-03-26
US20180250943A1 (en) 2018-09-06
JP2018144239A (ja) 2018-09-20
TWI780115B (zh) 2022-10-11
CN114734729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8894B (zh) 瓶套組
US11932022B2 (en) Ink bottle and bottle set
US10350901B2 (en) Ink bottle
US9409407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tank
CN109383131B (zh)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TW201733819A (zh) 液體收容容器
JP2017214089A (ja) ボトルセット
JP6953906B2 (ja) インク補給容器
JP2018034877A (ja) ボトルセット、ボトル
JP6809121B2 (ja) ボトルセット
JP7419680B2 (ja)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7306149B2 (ja) 液体収容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01528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01444A (ja) 液体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20787A (ja) ボトルセ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