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3131B -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3131B
CN109383131B CN201810871493.4A CN201810871493A CN109383131B CN 109383131 B CN109383131 B CN 109383131B CN 201810871493 A CN201810871493 A CN 201810871493A CN 109383131 B CN109383131 B CN 109383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erroneous insertion
ink outlet
outlet forming
insertion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14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3131A (zh
Inventor
石泽卓
水谷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83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3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33Storage or packaging of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5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mecha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9Cartridge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利性较高的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墨水补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且在处于所述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中,该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为轴心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向与所述容器主体部相反的方向突出,该误插入防止部插入所述墨罐的所述凹部,从而防止向所述墨罐的误插入,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具备能够装卸的突起,与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对应地装卸所述突起,并插入所述凹部。

Description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具备相对耳部(tab)的供墨容器为人所知,该相对耳部与设置到供墨槽转接器的缺口结构相对应。在这样的供墨容器中,由于仅能够在预定的供墨槽转接器上进行安装,因此能够防止墨水的误供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4602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需要与多个供墨槽转接器分别相应地形成具有多个种类的相对耳部的供墨容器(或瓶、盖),因此,制造成本变高。
另外,由于使用者的不同,存在针对多个不同的打印机想要通用地使用一个供墨容器这一要求,在供墨槽转接器的形态在多个打印机之间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按照每个打印机(每个供墨槽转接器)准备供墨容器,因而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实现的,涉及一种墨水补充容器与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本发明能实现为以下的形态或应用例。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能够向墨罐补充墨水,该墨罐具备:墨水贮存室,其能够在内部贮存所述墨水;墨水入口,其能够使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贮存室的所述内部流入;凹部,其设置在所述墨水入口的周围,该墨水补充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且在处于所述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中,该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为轴心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向与所述容器主体部相反的方向突出,该误插入防止部插入所述墨罐的所述凹部,从而防止向所述墨罐的误插入,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具备能够装卸的突起,与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对应地装卸所述突起,并插入所述凹部。
能够与墨水入口的凹部的形状相对应地装卸误插入防止部的突起,因此,能够使与误插入防止部有关的成型装置等通用化(合理化)。由此,能够期待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成本的削减。
而且,根据误插入防止部的突起的装卸情况(包括全部的突起的去除),能够进行向搭载于各种打印机的墨罐的插入,能够提高作为墨水补充容器的通用性。
因而,对使用者来说与墨水补充容器有关的使用方法的选择项变多,能够使便利性提高。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多个所述墨水入口且各所述墨水入口的所述凹部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所述误插入防止部与各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对应地装卸所述突起,并插入所述凹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与墨水入口的凹部的形状相对应地使误插入防止部的形态灵活地变化。
[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形成有多个。
根据该结构,具有多个误插入防止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向墨罐的误插入(误安装)。
[应用例4]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具有对所述突起进行支撑的基部,在所述突起的所述基部侧的端部设置有缺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缺口为基点而将突起从基部容易地去除。因而,能够容易地形成与墨水入口的凹部的形状相对应的误插入防止部。
[应用例5]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误插入防止部以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隔着所述墨水出口对置的方式配置,以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装卸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的各所述突起。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使墨水补充容器相对于墨罐翻转了180°的情况下,也能够安装。
[应用例6]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误插入防止部的所述突起全部去除。
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安装于多种的墨罐,能够使一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通用地使用。
另外,能够从具有突起的状态起,将使用情况区分成以具有突起的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的使用情况、以及以没有突起的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的使用情况,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应用例7]本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能够向墨罐补充墨水,该墨罐具备:墨水贮存室,其能够在内部贮存所述墨水;墨水入口,其能够使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贮存室的所述内部流入;凹部,其设置到所述墨水入口的周围,该墨水补充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能够装卸的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且在处于所述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中,该可装卸的误插入防止部插入所述墨罐的所述凹部,从而防止向所述墨罐的误插入。
根据该结构,通过安装与墨水入口的凹部的形状相对应的误插入防止部,能够使与误插入防止部以外的部件有关的成型装置等通用化(合理化)。由此,能够期待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成本的削减。
而且,根据误插入防止部的装卸情况(也包括不安装误插入防止部的情况),能够进行向搭载于各种打印机的墨罐的插入,能够提高作为墨水补充容器的通用性。
因而,对使用者来说与墨水补充容器有关的使用方法的选择项变多,能够使便利性提高。
[应用例8]在本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该墨水补充容器能够向墨罐补充墨水,该墨罐具备:墨水贮存室,其能够在内部贮存所述墨水;墨水入口,其能够使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贮存室的所述内部流入;凹部,其设置在所述墨水入口的周围,该墨水补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误插入防止部,该误插入防止部插入所述墨罐的所述凹部,从而防止向所述墨罐的误插入,该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的所述误插入防止部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将在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分别形成的多个突起中的、预定的所述突起去除。
根据该结构,具有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这两个,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向墨罐的误插入(误安装)。
另外,首先,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分别形成了多个突起之后,能够将预定的突起去除,因此,能够使与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有关的成型装置等通用化(合理化)。由此,能够期待制造成本的削减。
而且,根据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的突起的去除情况(例如,包括全部的突起的去除),能够进行向搭载于各种打印机的墨罐的插入,能够提高墨水补充容器的通用性。
因而,对使用者来说与墨水补充容器有关的使用方法的选择项变多,能够使便利性提高。
[应用例9]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形成对所述多个突起进行支撑的基部,在所述突起的所述基部侧的端部形成缺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缺口为基点而将突起从基部容易地去除。因而,能够与墨水入口的凹部的形状相对应而容易地形成误插入防止部。
[应用例10]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以隔着所述墨水出口对置的方式配置,以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将突起去除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形成为点对称。
[应用例11]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将所述突起去除。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使墨水补充容器相对于墨罐翻转了180°的情况下,也能够安装。
[应用例12]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在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形成的所述多个突起全部去除。
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安装于多种的墨罐,能够使一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通用地使用的。
另外,能够分成以具有突起的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使用的情况、以及以没有突起的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使用的情况使用,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应用例13]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以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不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将所述突起去除。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误插入防止部的形态图案。
[应用例14]在上述应用例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或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去除。
根据该结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或第二误插入防止部被去除,因此,能够安装于更多样的墨罐,能够使一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通用地使用。
另外,能够从具有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的状态起,将使用情况区分成以具有误插入防止部的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的使用情况、以及以没有误插入防止部的形态的墨水补充容器的使用情况,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墨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和转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瓶套装的外观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瓶套装的分解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瓶套装的分解图。
图8是图7中的A-A线处的截面图。
图9是图6中的B-B线处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阀以及支架的分解截面图。
图11是放大图8中的盖部件的图。
图12是图5中的C-C线处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和供墨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和供墨装置的截面图。
图16是图15中的D部的放大图。
图1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墨水瓶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墨水瓶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分解图。
图28是表示变形例1的墨水瓶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墨水喷射系统;3:打印机;4:供墨装置;31:墨罐;33:墨水注入部;35:转接器;41~48:第一壁~第八壁(墨水贮存室);49:连接管(墨水入口);54、54a、54b、54c、54d、54e:插槽部(凹部);61:瓶套装;62、62a、62b、62c、62d、62e、62f、62g、62h、62i、62j、62k:墨水瓶(墨水补充容器);65、65a、65b、65c、65d、65e、65f、65g、65h、65i、65j、65k:墨水出口形成部;67:容器主体部;95:墨水出口;120:误插入防止部;120A: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B: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1、121A、121B:定位部;127:基部;129:第一支撑面;130:第二支撑面;200、200a、200b、200c、200d、200e、200f、200g、200h、200i、200j、200k、200m:突起;201:缺口;301、302、303、304、305:凸部;401:第一部件;402:第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将各部件等表示成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有时使各部件等的尺寸与实际不同。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墨水喷射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墨水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墨水喷射系统1具有作为墨水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喷墨式的打印机3和供墨装置4。打印机3具有记录部6和控制部9。此外,在图1中标注有作为相互正交的坐标轴的X轴、Y轴和Z轴。对于这以后所示的图,也根据需要标注有X轴、Y轴和Z轴。在该情况下,各图中的X轴、Y轴和Z轴与图1中的X轴、Y轴和Z轴相对应。在图1中图示有在由X轴和Y轴规定的XY平面配置有墨水喷射系统1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XY平面与水平的平面一致了的状态将墨水喷射系统1配置到XY平面时的状态是墨水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将在与水平面一致的XY平面配置有墨水喷射系统1时的墨水喷射系统1的姿态称为墨水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态。
此外,水平面是实质上水平的面即可。对于实质上的水平,例如,针对墨水喷射系统1被使用时所载置的面,在可容许的倾斜范围内包括倾斜。因此,实质上的水平面并不限定于例如高精度地形成的平台等的面。实质上的水平面包括例如墨水喷射系统1被使用时可载置的桌子、台、架子、地板等各种面。另外,铅垂方向并不严密地限定于沿着重力方向的方向,也包括与实质上的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因此,在实质上的水平面是例如桌子、台、架子、地板等面时,铅垂方向是指与这些面垂直的方向。
以下,在表示墨水喷射系统1的构成部件、单元的图、说明中标注有X轴、Y轴、以及Z轴的情况下,是指将该构成部件、单元装入到(搭载到)墨水喷射系统1的状态下的X轴、Y轴、以及Z轴。另外,将墨水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态下的各构成部件、单元的姿态称为这些构成部件、单元的使用姿态。并且,以下,在墨水喷射系统1、其构成部件、单元等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声明时,设为各自的使用姿态下的说明。
Z轴是与XY平面正交的轴。在墨水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Z轴方向成为铅垂朝上方向。并且,在墨水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在图1中,-Z轴方向是铅垂朝下方向。此外,分别在X轴、Y轴和Z轴中,箭头的朝向表示+(正)的方向,与箭头的朝向相反的朝向表示-(负)的方向。此外,铅垂朝上方向、铅垂上方是指沿着铅垂线的上方向、上方。同样地,铅垂朝下方向、铅垂下方是指沿着铅垂线的下方向、下方。未写有铅垂的上方向、上方并不限于沿着铅垂线的上方向、上方,除了水平方向之外,包括沿着与铅垂线相交的方向的上方向、上方。另外,未写有铅垂的下方向、下方并不限定于沿着铅垂线的下方向、下方,除了水平方向之外,包括沿着与铅垂线相交的方向的下方向、下方。
在打印机3中,记录部6和控制部9容纳于箱体11。记录部6以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在被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沿着Y轴方向输送的记录介质P上进行记录。此外,未图示的输送装置将记录纸张等记录介质P沿着Y轴方向间歇地输送。记录部6构成为,能够利用移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沿着X轴往复移动。供墨装置4向记录部6供给墨水。控制部9对上述的各结构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此,沿着X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于与X轴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X轴正交的方向之外,也包括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同样地,沿着Y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于与Y轴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Y轴正交的方向之外,也包括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沿着Z轴的方向并不限定于与Z轴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Z轴正交的方向之外,也包括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也就是说,沿着任意的轴、面的方向并不限定于与这些任意的轴、面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这些任意的轴、面正交的方向之外,也包括由于误差、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
记录部6具备托架17和记录头19。记录头19是墨水喷射部的一个例子,将墨水作为墨水滴喷出,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记录。托架17搭载有记录头19。此外,记录头19与控制部9电连接。来自记录头19的墨水滴的喷出由控制部9控制。
如图1所示,供墨装置4具有墨罐31。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墨装置4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五个)墨罐31。多个墨罐31容纳于箱体11的内部。也就是说,多个墨罐31与记录头19、供墨管34一起容纳于箱体11的内部。由此,能够利用箱体11保护墨罐31。此外,也能采用多个墨罐31配置于箱体11之外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表述为供墨装置4与打印机3分体。
在墨罐31中容纳有墨水。在墨罐31形成有墨水注入部33。对于墨罐31,能够经由墨水注入部33从墨罐31的外部向墨罐31的内部注入墨水。此外,操作者能够从箱体11的外侧访问墨罐31的墨水注入部33。
供墨管34与各墨罐31连接。墨罐31内的墨水从供墨装置4经由供墨管34向记录头19供给。并且,供给到记录头19的墨水从朝向记录介质P侧的喷嘴(图中未示出)被作为墨水滴喷出。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将打印机3和供墨装置4作为一体的结构而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将供墨装置4和打印机3设为分体的结构。
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墨水喷射系统1中,一边使记录介质P沿着Y轴方向输送、且使托架17沿着X轴往复移动,一边使记录头19在预定的位置喷出墨水滴,从而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记录。这些动作由控制部9控制。
墨水并不限定于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中的任一方。另外,作为水性墨水,也可以是具有染料等溶质溶解到水性溶剂中而成的构成的墨水、具有颜料等分散质分散到水性分散介质而成的构成的墨水中任一者。另外,作为油性墨水,也可以是具有染料等溶质溶解到油性溶剂而成的构成的墨水、具有颜料等分散质分散到油性分散介质而成的构成的墨水中任一者。
图2是表示供墨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供墨装置4包括多个墨罐31和转接器35。多个墨罐31沿着X轴排列,具有相互相同的结构和形状。在供墨装置4中,多个墨罐31由转接器35捆扎成一体。在图2中,为了易于理解结构地表示,示出有多个墨罐31中的一个墨罐31从转接器35卸掉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墨罐31分别能采用容纳互不相同的种类的墨水的结构、容纳彼此相同的种类的墨水的结构中任一个。作为墨水的种类,例如,可列举出墨水的颜色。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墨罐31分别能采用容纳互不相同的颜色的墨水的结构、容纳彼此相同的颜色的墨水的结构中任一个。作为墨水的颜色,例如,可列举出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等。
墨罐31的沿着Y轴的长度尺寸比沿着X轴的宽度尺寸大。另外,墨罐31的沿着Z轴的高度尺寸比沿着Y轴的长度尺寸小。然而,墨罐31的尺寸并不限定于此,能采用各种尺寸。墨罐31具有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第五壁45、第六壁46、第七壁47、以及第八壁48。另外,墨罐31具有连接管49(墨水入口)。第一壁41~第八壁48构成墨罐31的外壳(墨水贮存室)。构成墨罐31的外壳的壁的数量并不限定于第一壁41~第八壁48这八个,也能采用比八个少的数量、超过八个的数量。
第一壁41朝向Y轴方向,沿着XZ平面延伸。第一壁41具有光透过性,构成为能够隔着第一壁41目视确认墨罐31内的墨水。也就是说,第一壁41设为能够目视确认墨罐31内的墨水的量的目视确认壁。在第一壁41设置有上限标记51和下限标记52。操作者能够以上限标记51和下限标记52为记号或基准来把握墨罐31中的墨水的量。
此外,墨罐31中作为报告墨水的量的标识,并不限定于上限标记51、下限标记52。也能采用表示墨水的量的刻度等。也能采用在上限标记51和下限标记52附加刻度而成的结构、省略上限标记51和下限标记52而仅附加有刻度的结构等。另外,作为附加于墨罐31的标识,也能采用表示向各墨罐31容纳的墨水的种类的标识。例如,可列举出表示墨水的颜色而作为墨水的种类的标识。作为表示墨水的颜色的标识,例如,可列举出表示黑色的墨水的“Bk”、表示青色的墨水的“C”、表示品红色的墨水的“M”、以及表示黄色的墨水的“Y”等文字、由颜色进行的表示等各种标识。
第二壁42与第一壁41对置,朝向-Y轴方向。第二壁42沿着XZ平面延伸。第三壁43与第一壁41和第二壁42相交。此外,两个面相交表示两个面是并不彼此平行的位置关系。除了两个面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之外,即使是不直接接触、而彼此分开的位置关系,一个面的延长与另一个面的延长相交的关系的情况也表述为相交。相交的两个面所成的角也可以是直角、钝角、锐角中任一个。
第三壁43与第一壁41和第二壁42相交。第三壁43位于第一壁41和第二壁42的-Z轴方向,朝向-Z轴方向。第三壁43沿着XY平面延伸。第三壁43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一壁41的-Z轴方向的端部相连。另外,第三壁43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二壁42的-Z轴方向的端部相连。
第四壁44与第三壁43对置,朝向Z轴方向。第四壁44与第二壁42相交,沿着XY平面延伸。第四壁44位于第二壁42的Z轴方向。第四壁44位于比第一壁41靠-Y轴方向的位置。第四壁44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二壁42的Z轴方向的端部相连。
第五壁45与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以及第四壁44相交。第五壁45位于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以及第四壁44的X轴方向。第五壁45朝向X轴方向,沿着YZ平面延伸。第五壁45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一壁41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第五壁45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二壁42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第五壁45在-Z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三壁43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第五壁45在Z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四壁44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
第六壁46与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以及第四壁44相交。第六壁46位于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以及第四壁44的-X轴方向,与第五壁45对置。第六壁46朝向-X轴方向,沿着YZ平面延伸。第六壁46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一壁41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第六壁46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二壁42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第六壁46在-Z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三壁43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第六壁46在Z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四壁44的-X轴方向的端部相连。
第七壁47位于第一壁41的Z轴方向,与第一壁41相交。第七壁47朝向Z轴方向,沿着XY平面延伸。第七壁47位于第三壁43与第四壁44之间。第七壁47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一壁41的Z轴方向的端部相连。换言之,在墨罐31中,在第四壁44与第七壁47之间存在台阶。第七壁47在X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五壁45相连。第七壁47在-X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六壁46相连。
第八壁48位于第七壁47的-Y轴方向,朝向Y轴方向。另外,第八壁48位于第四壁44的Y轴方向。第八壁48沿着XZ平面延伸。第八壁48在-Z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七壁47的-Y轴方向的端部相连,在Z轴方向的端部处与第四壁44的Y轴方向的端部相连。换言之,在墨罐31中,第四壁44与第七壁47之间的台阶借助第八壁48相连。
在第七壁47的朝向Z轴方向的面设置有作为连接部的一个例子的连接管49。连接管49从第七壁47朝向Z轴方向突出。连接管49构成为空心的管状,沿着Z轴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连接管49也能表述为烟囱状。连接管49与墨罐31内连通。向墨罐31注入的墨水经由连接管49向墨罐31内注入。
图3是表示墨罐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连接管49的内部被沿着Z轴划分成两个流路53A和流路53B。两个流路53A和流路53B分别与墨罐31内连通。在图3中,为了易于理解连接管49的内部地表示,图示有使包括连接管49在内的墨罐31的一部分断裂后的状态。
如图2所示,转接器35具有跨沿着X轴排列的多个墨罐31的尺寸。转接器35位于墨罐31的第七壁47的Z轴方向。在转接器35形成有多个插槽部54(凹部)。在转接器35,与沿着X轴排列的多个墨罐31分别相对应地设置有插槽部54。此外,插槽部54的个数也可以比沿着X轴排列的多个墨罐31的个数多。
插槽部54沿着从转接器35的Z轴方向的顶面朝向-Z轴方向凹陷的方向形成。在插槽部54的底部形成有随后论述的通孔55。该通孔55沿着Z轴贯通转接器35。通孔55具有墨罐31的连接管49可插入的大小。转接器35安装于墨罐31的第四壁44与第七壁47之间的台阶部。另外,若转接器35安装于墨罐31,则在供墨装置4中,墨罐31的连接管49经由转接器35的通孔55插入插槽部54。由此,在转接器35安装到墨罐31的状态下,墨罐31的连接管49经由转接器35的插槽部54暴露。此外,图1所示的墨水注入部33是在转接器35安装到墨罐31的状态下转接器35的插槽部54和插槽部54内的结构(包括连接管49在内)的统称。
图4是表示墨罐和转接器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插槽部54具有将沿着Y轴延伸的长方形状的长方形部57与位于长方形部57的Y轴的中央的圆形状的圆形部58叠加而成的外观。在圆形部58的底部形成有通孔5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X轴相邻的两个插槽部54的圆形部58彼此相连。墨罐31的连接管49配置于与圆形部58的通孔55重叠的位置。
在长方形部57的内壁中沿着YZ平面延伸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凸部59。在各个插槽部54中,在隔着圆形部58彼此对峙的长方形部57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59。在一个插槽部54中,第一凸部59相对于连接管49的中心点呈点对称地配置。基于上述的结构,插槽部54具有相对于连接管49的中心点呈点对称的结构。在设置到转接器35的多个插槽部54中,第一凸部59的结构互不相同。因此,设置到转接器35的多个插槽部54具有互不相同的结构。
与此相对,在随后论述的墨水瓶62(墨水补充容器),根据设置到转接器35的多个插槽部54的种类,设置有与可适合的插槽部54的第一凸部59相对应的误插入防止部120。由此,能够规定可与设置到转接器35的多个插槽部54中的各个插槽部54相适应的墨水瓶62的种类。也就是说,设置到转接器35的多个插槽部54能表述为作为具有互不相同的结构的钥匙孔而发挥功能。并且,可与设置到转接器35的多个插槽部54中的各个插槽部54相适应的墨水瓶62能表述为作为与钥匙孔适合的钥匙而发挥功能。也就是说,能够从适合于钥匙孔的墨水瓶62经由连接管49向墨罐31内注入墨水。相反,对于不适合于钥匙孔的墨水瓶62,则无法向墨罐31内注入墨水。
接着,对瓶套装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瓶套装的外观图。图6和图7是表示瓶套装的分解图。另外,图8是图7中的A-A线处的截面图,图9是图6中的B-B线处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墨水出口形成部、阀以及支架的分解截面图,图11是放大图8中的盖部件后的图。并且,图12是图5中的C-C线处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墨水向墨罐31注入能灵活运用瓶套装61。在瓶套装61容纳有用于向上述的墨罐31补充的墨水。
瓶套装61包括墨水瓶62和盖部件63。如图6所示,盖部件63构成为相对于墨水瓶62可装卸。
在此,在瓶套装61的开封前(使用前),以跨盖部件63和墨水瓶62的方式粘贴有粘合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并且,构成为,在开封时(使用时)在使盖部件63和墨水瓶62分开了之际,粘合密封件断裂。由此,能够对该瓶套装61是否是未开封容易地进行判断。
墨水瓶62包括墨水容纳部64和作为导出部和管嘴部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墨水容纳部64是能够容纳墨水的部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是墨水容纳部64内的墨水能够向墨水瓶62的外部流出的部分。
盖部件63构成为,在安装到墨水瓶62的状态下能够包覆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一部分。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形成有随后论述的墨水出口95。墨水容纳部64内的墨水从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出口95向墨水瓶62的外部流出。盖部件63构成为,在安装到墨水瓶62的状态下能够包覆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出口95。此外,在瓶套装61中,盖部件63安装到墨水瓶62的状态(图5)被称为包覆状态。包覆状态是将盖部件63安装于墨水瓶62、由盖部件63包覆着墨水出口95的状态。
此外,如图6所示,盖部件63能借助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形成的螺纹66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接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63构成为,能够利用借助螺纹66的接合安装于墨水瓶62。此外,在盖部件63形成有能够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螺纹66接合的螺纹(图中未示出)。通过盖部件63的螺纹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螺纹66接合,盖部件63能安装于墨水瓶6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墨水瓶62包括作为容器部的一个例子的容器主体部67、密封部件68、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65。墨水出口形成部65设置于容器主体部67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容器主体部67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组合成一体而构成了墨水瓶62的外壳。密封部件68介于容器主体部67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间。容器主体部67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利用借助螺纹69的接合而夹着密封部件68组合为一个墨水瓶62。此外,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形成有能够与容器主体部67的螺纹69接合的螺纹(随后论述)。通过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螺纹与容器主体部67的螺纹69接合,容器主体部67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组合为一个墨水瓶62。
如图8所示,容器主体部67构成为容器状,构成为能够容纳墨水。容器主体部67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彼此分体地构成。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形成有螺纹81。容器主体部67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构成为,能够利用容器主体部67的螺纹69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螺纹81彼此接合。另外,容器主体部67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构成为彼此可装卸。通过使墨水出口形成部65相对于容器主体部67相对地拧转(旋转),能够从容器主体部67拆卸墨水出口形成部65。
墨水容纳于容器主体部67内。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部67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容器主体部67具有筒状的躯体部82、筒状的接合部83、以及开口部84。作为容器主体部67的材料,能采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树脂材料、铁材、铝等金属材料等。躯体部82和接合部83彼此形成为一体。躯体部82位于接合部83的与密封部件68侧相反的一侧。接合部83位于躯体部82的密封部件68侧。接合部83比躯体部82细地形成。在接合部83的外侧的侧部83A形成有螺纹69。螺纹69从侧部83A突出地设置。开口部84与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容纳部64相通,形成于接合部83的与躯体部8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83B。开口部84朝向密封部件68侧开口。
利用上述的结构,容器主体部67形成为具有躯体部82和接合部83的空心的容器状。在墨水瓶62中,能够容纳将躯体部82和接合部83相加而成的容量的墨水。在墨水瓶62中,将容器主体部67的躯体部82和接合部83相加而成的内部空间构成了墨水容纳部64。
在密封部件68形成有开口部87。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能够通过密封部件68的开口部87后向墨水出口形成部65流出。利用该结构,密封部件68被夹在容器主体部67的端部83B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间,因此,能够将墨水从容器主体部67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间泄漏抑制得较低。此外,作为密封部件68的材料,例如,能采用聚乙烯的泡沫材料、橡胶、合成橡胶等弹性材等各种材料。
如图8所示,墨水出口形成部65包括结合部91和筒部92。结合部91和筒部92相互一体地形成。作为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材料,例如,能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树脂。结合部91具有筒状的外观。在结合部91的内侧的侧面设置有螺纹81。结合部91是利用螺纹81与容器主体部67接合的部位。结合部91的内径比容器主体部67的接合部83的外径大地构成。在结合部91的内侧形成有螺纹81,在容器主体部67的接合部83的外侧形成有螺纹69。并且,通过结合部91的内侧的螺纹81与接合部83的外侧的螺纹69接合,墨水出口形成部65和容器主体部67接合。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和容器主体部67接合了的状态下,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结合部91覆盖容器主体部67的接合部83。
如图9所示,筒部92从结合部91向与容器主体部67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筒部92具有筒状(也称为管状)的形态。在筒部92的内侧形成有导出流路93。在从开口部84侧朝向筒部92侧俯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时,导出流路93设置于与开口部84的区域重叠的区域。导出流路93是筒部92中的俯视时与开口部84的区域重叠的空心的区域。
在筒部92的与结合部91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94形成有来自容器主体部67的墨水能够流出的墨水出口95。墨水出口95是流出口的一个例子。端面94朝向与容器主体部67侧相反的一侧。墨水出口95朝向筒部92的与结合部91侧相反的一侧开口。墨水出口95在端面94开口。因此,端面94包围墨水出口95。墨水出口95位于导出流路93的末端。换言之,导出流路93将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向墨水出口95引导。
容纳到容器主体部67的墨水能够经由筒部92的导出流路93从墨水出口95向外部流出。其结果是,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能从开口部84经由导出流路93从墨水出口95向容器主体部67外流出。在用户将墨水瓶62内的墨水注入墨罐31时,墨水出口95被插入墨罐31的墨水注入部33内。然后,用户将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从墨水注入部33向墨罐31内注入。此外,在用户将墨水瓶62内的墨水向墨罐31注入时,用户将盖部件63(图7)从墨水瓶62卸下后实施注入操作。
如图9所示,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设置有阀101和支架102。阀101对墨水出口95可开闭地进行密封。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中,阀101设置于导出流路93内,从导出流路93内对墨水出口95可开闭地进行密封。换言之,阀101对导出流路93可开闭地封堵。阀101由橡胶、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在外力未作用的状态下对墨水出口95进行密封。若墨罐31的连接管49被插入墨水出口95、而且由于连接管49而按压力作用于阀101,则阀101打开。并且,若连接管49被从墨水出口95拔出而作用于阀101的外力被解除,则阀101关闭。
如图10所示,阀101和支架102构成为,能够从墨水出口形成部65分离。也就是说,墨水出口形成部65、阀101以及支架102相互分体地构成。阀101被从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结合部91侧插入导出流路93内。支架102是限制阀101的脱落的部件,如图9所示,设置于阀101的结合部91侧。支架102也被从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结合部91侧插入导出流路93内。阀101被支架102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凸缘部103夹持。由此,墨水出口形成部65、阀101以及支架102被组装成一体。此外,凸缘部103是从筒部92的内侧面向筒部92的内径方向延伸的壁。凸缘部103的与结合部91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当于端面94。
盖部件63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如图11所示,能被划分成筒状的躯体部105和顶板部106。作为盖部件63的材料,能采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63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形成。
躯体部105和顶板部106彼此形成为一体。如图8所示,在瓶套装61中,盖部件63的躯体部105位于墨水出口形成部65侧。如图11所示,顶板部106位于躯体部105的一端部。在本实施例中,顶板部106位于躯体部105的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侧相反的一侧。筒状的躯体部105从顶板部106朝向墨水容纳部64(图8)侧突出。顶板部106封堵筒状的躯体部105的一端。也就是说,封堵筒状的躯体部105的一端的部分是顶板部106。在顶板部106也可以形成有开口。即使设置有开口,顶板部106也沿着与筒状的躯体部105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可表述为顶板部106封堵筒状的躯体部105的一端。
另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顶板部106构成为弯曲的板状。然而,作为顶板部106的结构,能采用平板、包含凹凸的板、波板等各种板。另外,顶板部106并不限定于板状,能采用球状、圆柱状、锥状等各种形状。不管是哪种形状,封堵筒状的躯体部105的一端的部分也相当于顶板部106。
在躯体部105的内侧的侧面设置有螺纹108。躯体部105是利用螺纹108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9)接合的部位。螺纹108设置于躯体部105中的、距离端部109比距离顶板部106更近的位置。在躯体部105的内侧形成有螺纹108,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结合部91的外侧形成有螺纹66。并且,通过躯体部105的内侧的螺纹108与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结合部91的外侧的螺纹66接合,盖部件63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接合。在盖部件63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接合了的状态下,盖部件63覆盖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筒部92。也就是说,盖部件63和墨水出口形成部65接合了的状态是包覆状态。
在此,如图11所示,在盖部件63的顶板部106设置有栓塞部111。栓塞部111设置于顶板部106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8)侧、即顶板部106的端部109侧。栓塞部111从顶板部106朝向端部109侧突出。栓塞部111设置于顶板部106的中央的区域。在将盖部件63安装到墨水瓶62时,栓塞部111设置于与筒部92的墨水出口95面对(对置的)位置。栓塞部111具有筒状的外观。
如图11所示,从躯体部105的端部109到栓塞部111的端部112的距离(深度)比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8)的从结合部91的端部113到筒部92的端面94的距离短(浅)。也就是说,在将盖部件63安装到墨水瓶62时,如作为图5中的C-C线处的截面图的图12所示,栓塞部111从筒部92的外侧覆盖端面94。在此,筒状的栓塞部111的内径比筒部92的端面94侧的端部的外径稍小。因此,若将盖部件63安装于墨水出口形成部65,则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出口95被栓塞部111密封。也就是说,在盖部件63安装到墨水瓶62的状态下,栓塞部111与筒部92抵接,从而墨水出口95被密封。此外,此时,盖部件63成为不与墨水出口95的内径部分接触的设定。同样地,此时,盖部件63成为不与阀101接触的设定。
由此,能够对墨水出口95进行密封。因此,在将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未完全注入墨罐31、而墨水残留到容器主体部67内等的情况下,能够以由盖部件63封堵着墨水出口95的状态将墨水保管于墨水瓶62内。由此,能够以提高了开封后的容器主体部67内的气密性的状态保管墨水。其结果是,能够将墨水瓶62内的墨水的液体成分蒸发、或墨水劣化抑制得较低。
在此,墨水出口形成部65和盖部件63中的至少一方由聚丙烯构成。如上述那样,筒状的栓塞部111的内径比筒部92的端面94侧的端部的外径稍小。因此,若将盖部件63安装于墨水出口形成部65,则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筒部92的端面94被向筒状的栓塞部111的内侧压入。由此,易于利用栓塞部111密封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出口95。若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筒部92的端面94被向筒状的栓塞部111的内侧压入,则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筒部92、筒状的栓塞部111产生应力。因此,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筒部92、盖部件63的栓塞部111易于产生形变(变形)。
在应力作用于盖部件63、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状态下,若墨水与盖部件63、墨水出口形成部65接触,则可以预料产生材料的变形、韧性的降低等。聚丙烯是难以产生这样的变形、韧性的降低的材料。在瓶套装61中,墨水出口形成部65和盖部件63中的至少一方由聚丙烯构成,因此,能够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和盖部件63中的至少一方难以产生变形、韧性的降低。由此,能够易于维持墨水出口95的密封状态,因此,易于使瓶套装61的便利性提高。此外,除了墨水出口形成部65和盖部件63中的、仅墨水出口形成部65由聚丙烯构成的例子、仅盖部件63由聚丙烯构成的例子之外,也能采用墨水出口形成部65和盖部件63这两方由聚丙烯构成的例子中任一个。
另外,在墨水瓶62中,如前所述,对墨水出口95可开闭地进行密封的阀101设置于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因此,在从墨水瓶62卸掉盖部件63的状态下,例如,即使使墨水出口95朝下而使墨水瓶62倾倒,也易于利用阀101抑制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从墨水出口95漏出。另外,在从墨水瓶62卸掉盖部件63的状态下,例如,在输送墨水瓶62时,即时墨水瓶62晃动,也易于利用阀101抑制容器主体部67内的墨水从墨水出口95漏出。
接着,对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墨水出口形成部的立体图。另外,图14是表示墨水瓶和供墨装置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墨水瓶和供墨装置的截面图。并且,图16是图15中的D部的放大图。
如图13所示,墨水出口形成部65具备误插入防止部120,该误插入防止部120插入墨罐31的对应的插槽部54(凹部),而防止向墨罐31的误插入。误插入防止部120具备可装卸的突起200,该误插入防止部120用于与插槽部54的形状相对应地装卸突起200,并插入插槽部54。在以墨水出口9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且在处于墨水出口95的外侧的区域中,误插入防止部120在以墨水出口95的中心为轴心的轴向上相对于墨水出口95向与容器主体部67相反的方向突出地形成。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具有多个墨罐31(在图4的例子中,是五个)且具有多个连接管49(墨水入口)的情况下,与各连接管49相对应的插槽部54(凹部)的形状不同。在该情况下,误插入防止部120通过按照与各墨罐31相对应的插槽部54的形状地装卸突起200,从而能够应对形状不同的各插槽部54。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误插入。
在各墨水出口形成部65设置有多个误插入防止部120。在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中,形成有以墨水出口95为中心而对置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
并且,在各误插入防止部120设置有定位部121(121A、121B)。当沿着从筒部92朝向结合部91的方向俯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时,定位部121A和定位部121B位于筒部92的外侧。
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中,定位部121A和定位部121B设置于结合部91。在沿着从筒部92朝向结合部91的方向俯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时,定位部121A和定位部121B隔着筒部92设置于彼此对峙的位置。定位部121A和定位部121B从结合部91朝向端面94侧突出。定位部121A和定位部121B分别借助结合部122与筒部92结合。
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设置有对突起200进行支撑的基部127。基部127从定位部121A朝向筒部92延伸地形成。并且,在基部127的两侧面形成有突起200。
另外,在突起200的基部127侧的端部形成有缺口20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突起200的基部127侧的端部的两侧各形成有一条缺口201。缺口201用于容易将突起200从基部127去除,通过对突起200施加外力,应力以缺口201为基点而集中,能够容易地从基部127拆卸突起200。
此外,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的基部127、突起200以及缺口201的结构与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装卸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各突起200。即,如图13所示,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的形态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形态具有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的关系。由此,即使在使墨水瓶62相对于插槽部54翻转了180°的情况下,也能够安装。
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分别设置有第三凹部123。即,在突起200被去除后的部分形成有第三凹部123。第三凹部123与供墨装置4(图4)的转接器35中的插槽部54上形成的第一凸部59卡合。只要插槽部54的第一凸部59与定位部121的第三凹部123彼此适合,就能够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插入插槽部54。如前所述,在一个插槽部54中,第一凸部59相对于连接管49的中心点呈点对称地配置。因而,在沿着从筒部92朝向结合部91的方向俯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时,定位部121A和定位部121B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图中未示出)呈点对称地配置。而且,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的突起200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突起200也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地配置。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以相位角180°的间隔等间隔地形成。此外,中心轴线CL是如下轴线,在沿着从筒部92朝向结合部91的方向俯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时,该轴线与由墨水出口95的周缘包围的区域垂直地通过该区域的中心。
若定位部121的第三凹部123适合于供墨装置4(图4)的转接器35中的插槽部54的第一凸部59,则如图14所示,能够将墨水瓶62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插入插槽部54。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中,筒部92的半径方向的大小比结合部91的半径方向的大小小(参照图13)。由此,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筒部92能够避开覆盖相邻的插槽部54的盖125,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插入插槽部54。此时,如作为截面图的图15所示,墨罐31的连接管49被插入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导出流路93内。此外,在图15中,示出了沿着YZ平面剖切图14所示的墨罐31和墨水瓶62时的截面。此时,如作为图15中的D部的放大图的图16所示,阀101被连接管49打开。
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定位部121碰到插槽部54的底部的状态下,从插槽部54的底部到端面94的距离L1和从插槽部54的底部到连接管49的顶端部132的距离L2具有下述(1)式的关系。
L1<L2···(1)
根据上述(1)式的关系,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碰到插槽部54的底部的状态下,连接管49的顶端部132从墨水出口95进入导出流路93内。也就是说,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碰到插槽部54的底部的状态下,连接管49与墨水出口95连接。因而,在墨罐31中,连接管49设置成能够与墨水出口95连接。
此时,从插槽部54的底部到阀101的距离L3、距离L1、距离L2具有下述(2)式的关系。
L1<L3<L2···(2)
根据上述(2)式的关系,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定位部121碰到插槽部54的底部的状态下,阀101被连接管49打开。根据上述的关系,定位部121对墨水出口95与连接管49连接、且阀101成为打开着的状态时的阀101相对于墨罐31的位置进行规定。
由此,导出流路93和墨罐31的内部经由连接管49的流路53A和流路53B彼此连通。因此,墨水瓶62内的墨水能经由连接管49向墨罐31内注入。如前所述,连接管49的内部被划分成两个流路53A和流路53B。由此,墨水瓶62内的墨水能够从流路53A和流路53B中的一方向墨罐31内流入,且墨罐31内的大气能够从流路53A和流路53B中的另一方向墨水瓶62内流入。也就是说,能经由被划分成两个流路53A和流路53B的连接管49迅速地促进墨水瓶62内的墨水与墨罐31内的大气之间的交换(称为气液交换)。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墨水从墨水瓶62向墨罐31的注入被迅速地进行,因此,便利性提高。
接着,对墨水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7~图22是表示墨水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述的墨水瓶6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然后,将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分别形成的多个突起200中的预定的突起200去除。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预定的突起200是指为了可安装(插入)于各插槽部54(54a、54b、54c、54d、54e)而应该去除的突起200。
在此,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进一步地,在突起200的基部127侧的端部形成缺口201。
并且,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由此,形成了墨水瓶62。
此外,将预定的突起200去除的步骤也可以在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密封部件68、容器主体部67组合了之后进行。
以下,特别详细地对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17表示在一体成型了包括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后,即,去除突起200之前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形态。
具体而言,在墨水出口形成部65’中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形成突起200a、200b、200c、200d、200e、200f合计六个突起200。另外,在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形成突起200g、200h、200i、200j、200k、200m合计六个突起200。
并且,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的突起20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突起200m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
同样,突起200b和突起200k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另外,突起200c和突起200j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另外,突起200d和突起200i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另外,突起200e和突起200h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并且,突起200f和突起200g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
此外,对于其他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结构,如上述那样,因此,省略说明。
接下来,将预定的突起200去除。
在此,首先,对与图4所示的多个插槽部54a、54b、54c、54d、54e中的、插槽部54a相对应的墨水瓶62a(墨水出口形成部65a)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中的预定的突起200c、200d、200e去除。而且,将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的预定的突起200h、200i、200j去除。
即,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
此外,在将这些突起200去除的情况下,例如,使用手指、镊子、刀具、钳子等工具类、或者专用的切断夹具等。在将突起200去除之际,在突起200的基部127侧的端部形成有缺口201,因此,能够以该缺口201为基点将突起200从基部127容易地去除。
然后,如图18所示,包括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a被形成。而后,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a、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而形成墨水瓶62a。对于墨水瓶62a,能够插入插槽部54a,能够向与插槽部54a相对应的墨罐31供给墨水。
接着,对与插槽部54b(图4)相对应的墨水瓶62b(墨水出口形成部65b)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在将突起200去除之前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中,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中的预定的突起200a、200b、200c去除。而且,将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的预定的突起200j、200k、200m去除。即,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
然后,如图19所示,包括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b被形成。而后,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b、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而形成墨水瓶62b。对于墨水瓶62b,能够插入插槽部54b,能够向与插槽部54b相对应的墨罐31供给墨水。
接着,对与插槽部54c(图4)相对应的墨水瓶62c(墨水出口形成部65c)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在将突起200去除之前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中,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中的预定的突起200a、200b、200f去除。而且,将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的预定的突起200g、200k、200m去除。即,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
然后,如图20所示,包括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c被形成。而后,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c、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而形成墨水瓶62c。对于墨水瓶62c,能够插入插槽部54c,能够向与插槽部54c相对应的墨罐31供给墨水。
接着,对与插槽部54d(图4)相对应的墨水瓶62d(墨水出口形成部65d)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在将突起200去除之前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中,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中的预定的突起200d、200e、200f去除。而且,将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的预定的突起200g、200h、200i去除。即,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
然后,如图21所示,包括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d被形成。而后,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d、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而形成墨水瓶62d。对于墨水瓶62d,能够插入插槽部54d,能够向与插槽部54d相对应的墨罐31供给墨水。
接着,对与插槽部54e(图4)相对应的墨水瓶62e(墨水出口形成部65e)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在将突起200去除之前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中,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中的预定的突起200a、200c、200f去除。而且,将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的预定的突起200g、200j、200m去除。即,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
然后,如图22所示,包括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e被形成。而后,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e、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而形成墨水瓶62e。对于墨水瓶62e,能够插入插槽部54e,能够向与插槽部54e相对应的墨罐31供给墨水。
此外,在从图17所示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将预定的突起200去除了之际,能够利用目视或者实体显微镜(2~10倍程度)确认在基部127的侧面去除了突起200而成的痕迹。作为基部127的侧面的痕迹,是缺口201的筋状痕迹、突起200被去除了之后的断裂痕迹(凹凸等)等。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墨水瓶62存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这两个,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向各插槽部54(各墨罐31)的误插入(误安装)。
另外,首先,在形成了通用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后,将预定的突起200去除,从而各墨水出口形成部65被形成,因此,无需针对每个墨水出口形成部65准备成型装置,能够使成型装置通用化(合理化),因此,能够期待制造成本的削减。
另外,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进行突起200的去除,因此,能够形成具有多种形态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瓶62,能够总体上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为各墨水瓶62中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与各插槽部54相对应的形态,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用于全部的插槽部54的墨水瓶的结构进行说明。
此外,墨水喷射系统、瓶套装等的基本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立体图。
如图23所示,墨水瓶62f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65f,具有将该墨水出口形成部65f中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突起200全部去除了的形态。即,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分别仅具有定位部121A、121B和基部127。
接下来,对墨水瓶62f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然后,将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A、120B分别形成的多个突起200全部去除。
然后,将去除了全部的突起200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f、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由此,墨水瓶62f被形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也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呈点对称。并且,对于墨水瓶62f,能够插入各插槽部54。
另外,作为墨水瓶62f的其他制造方法,也可以不在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之后将全部的突起200去除而形成墨水出口形成部65f,而是从具有已制造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瓶62(例如,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墨水出口形成部65a~65e的墨水瓶62a~62e)的状态将突起200去除。
此外,在从图17所示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将预定的突起200去除了之际,能够利用目视或者实体显微镜(2~10倍程度)确认在基部127的侧面去除了突起200而成的痕迹。作为基部127的侧面的痕迹,是缺口201的筋状痕迹、突起200被去除了之后的断裂痕迹(凹凸等)等。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由于能够应对各插槽部54,因此能够使一形态的墨水瓶62f通用地使用。
另外,能够分成没有突起200的墨水瓶62f和具有突起200的其他墨水瓶62使用,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为使各墨水瓶62中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与各插槽部54相对应的形态,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通用于全部的插槽部54之外,对能够应对其他墨罐的墨水瓶的结构进行说明。
此外,墨水喷射系统、瓶套装等的基本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立体图。
如图24所示,墨水瓶62g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65g,该墨水出口形成部65g中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被去除。
详细而言,墨水出口形成部65g设置于筒部92的从结合部91到端面94的中途,具有对基部127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面129,从第一支撑面129将端面94方向上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
并且,在比第一支撑面129靠上方的位置形成有凸部30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92的侧面部形成有凸部301。该凸部301是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被去除之际形成的痕迹。
此外,凸部301能够利用目视或者实体显微镜(2~10倍程度)进行确认。另外,除了凸部301的表面部分是平坦面的情况之外,也可能存在成为凹凸面的情况。
并且,由于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去除,墨水出口形成部65g的顶端部成为仅呈筒状的形态。
接下来,对墨水瓶62g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然后,从第一支撑面129将端面94方向上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作为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的方法,例如,使用刀具、钳子等工具类、专用的切断夹具等。
然后,将去除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g、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由此,形成墨水瓶62g。
另外,作为墨水瓶62g的其他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具有已制造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瓶62(例如,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墨水出口形成部65a~65e的墨水瓶62a~62e)的状态下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墨水瓶的立体图。
如图25所示,墨水瓶62h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65h,该墨水出口形成部65h中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被去除。
详细而言,墨水出口形成部65h设置于筒部92的从结合部91到端面94的中途,具有对基部127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面129,从第一支撑面129将端面94方向上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
并且,在比第一支撑面129靠上方的位置形成凸部302和凸部30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92的侧面部形成有凸部302。而且,在第一支撑面129上也形成有凸部303。这些凸部302、303是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被去除了之际形成的痕迹。
此外,凸部302、303能够利用目视或者实体显微镜(2~10倍程度)进行确认。另外,除了凸部302、303的表面部分是平坦面的情况之外,也可能存在成为凹凸面的情况。
并且,由于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去除,墨水出口形成部65h的顶端部成为仅呈筒状的形态。
作为墨水瓶62h的制造方法,在具有已制造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瓶62(例如,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墨水出口形成部65a~65e的墨水瓶62a~62e)的状态下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因而,在凸部303,作为痕迹而残留有突起200和缺口201的一部分。
作为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的方法,例如,使用刀具、钳子等工具类、专用的切断夹具等。
然后,将去除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h、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由此,形成墨水瓶62h。
另外,作为墨水瓶62h的其他制造方法,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然后,从第一支撑面129将端面94方向上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墨水瓶的立体图。
如图26所示,墨水瓶62i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65i,该墨水出口形成部65i中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被去除。
详细而言,墨水出口形成部65i在相当于筒部92与结合部91之间的边界的部分具有第二支撑面130,从第二支撑面130将端面94方向上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
并且,在比第二支撑面130靠上方的位置形成凸部304和凸部30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92的侧面部形成有凸部304。而且,也在第二支撑面130上形成有凸部305。这些凸部304、305是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被去除了之际形成的痕迹。
此外,凸部304、305能够利用目视或者实体显微镜(2~10倍程度)进行确认。另外,除了凸部304、305的表面部分是平坦面的情况之外,也可能存在成为凹凸面的情况。
并且,由于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去除,墨水出口形成部65i的顶端部成为仅呈筒状的形态。
作为墨水瓶62i的制造方法,首先,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图17)。然后,从第二支撑面130将端面94方向上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作为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的方法,例如,使用刀具、钳子等工具类、专用的切断夹具等。
然后,将去除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i、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由此,形成墨水瓶62i。
另外,作为墨水瓶62i的其他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具有已制造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的墨水瓶62(例如,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墨水出口形成部65a~65e的墨水瓶62a~62e)的状态下将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去除。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由于能够应对各插槽部54,因此能够使一形态的墨水瓶62i通用地使用。
另外,能够分成没有突起200的墨水瓶62i和具有突起200的另一墨水瓶62使用,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而且,也能够使用于其他不同的墨水喷射系统的供墨装置,进一步地,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体成型了墨水出口形成部65,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由多个部件形成的结构进行说明。
此外,墨水喷射系统、瓶套装等的基本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瓶的分解图。
如图27所示,墨水瓶62j具备墨水出口形成部65j,该墨水出口形成部65j具有第一部件401和第二部件402。第一部件401和第二部件402作为分体而被分别成型。并且,第一部件401和第二部件402彼此可装卸地构成。
第一部件401具有结合部91和筒部92,第二部件402具备误插入防止部120(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另外,第二部件402具备支撑部403,该支撑部403具有通孔403a,对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进行支撑。通孔403a以第一部件401的筒部92可插入的大小形成。
并且,将第一部件401的筒部92相对于第二部件402的通孔403a插入,使结合部91的顶面91a和支撑部403结合。顶面91a与支撑部403之间的结合既可以是由螺纹结构进行的接合,也可以是由粘接剂等进行的粘接。利用顶面91a与支撑部403之间的结合,形成墨水出口形成部65j。
然后,将墨水出口形成部65j、密封部件68、以及容器主体部67组合。由此,形成墨水瓶62j。
此外,就墨水出口形成部65j的形成而言,预先分别成型与各插槽部54相对应的第二部件402,使用者任意地选择第二部件402而与第一部件401结合。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通过将具有与插槽部54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的第二部件402安装于第一部件401,能够使第一部件401的成型装置等通用化(合理化),因此,能够期待墨水瓶62j的制造成本的削减。
而且,根据第二部件402的装卸情况,能够进行向搭载于各种打印机的墨罐的插入,能够提高通用性。
因而,对使用者来说与墨水瓶62j有关的使用方法的选择项变多,能够使便利性提高。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改良等。以下说明变形例。
(变形例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有定位部121A和定位部121B,但并不限定于此。图28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墨水瓶的立体图。
如图28所示,墨水瓶62k的墨水出口形成部65k以不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有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即,以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不相对于墨水出口95的中心轴线CL呈点对称的方式去除了突起200。这样的话,能够进一步增加作为误插入防止的图案。
(变形例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去除突起2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在第一误插入防止部120A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120B中被去除了的突起200再次安装于基部127。在该情况下,使用粘接剂而使突起200粘接于基部127。这样的话,能够进行突起200的再利用,能够抑制墨水瓶62的制造成本。
(变形例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墨水喷射装置也可以是喷射或喷出或涂敷除了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而消耗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成为微小量的液滴而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拖尾成粒状、泪状、线状的液体的状态。另外,在此所谓的液体只要是能够被液体喷射装置消耗那样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物质是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度较高的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流状体。另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状态的液体,也包括由颜料、金属颗粒等固态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到溶剂而成的液体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除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那样的墨水之外,也可列举出液晶等。在此,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存在如下液体喷射装置:喷射以使例如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所使用的电极材料、颜色材料等材料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含有该材料的液体。另外,也可以是如下装置:喷射生物芯片制造所使用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并喷射作为试样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微型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是精确地向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也可以是,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在发明内容所记载的各形态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能够适当进行替换、组合。另外,只要该技术特征不是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为必须的技术特征,就能够适当删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墨水瓶,是具有弹性的材料,但墨水瓶的整体或一部分也可以由玻璃、陶器、金属等其他材料形成。

Claims (14)

1.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其能够向墨罐补充墨水,该墨罐具备:墨水贮存室,其能够在内部贮存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入口,其能够使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贮存室的所述内部流入,
该墨水补充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
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
在所述墨水入口的周围设置有凹部,
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且在处于所述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中,该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为轴心的轴向上延伸,当向所述墨罐补充所述墨水时,通过将该误插入防止部插入所述凹部,从而防止向所述墨罐的误插入,
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具备:
基部;以及
突起,其设置于该基部,而且能够从该基部去除,
所述突起与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对应地被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多个所述墨水入口且设置在各所述墨水入口的周围的所述凹部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去除所述误插入防止部的、与各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对应的所述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形成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具有对所述突起进行支撑的基部,
在所述突起的所述基部侧的端部设置有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插入防止部以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隔着所述墨水出口对置的方式配置,
以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去除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的各所述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误插入防止部的所述突起全部去除。
7.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其能够向墨罐补充墨水,该墨罐具备:墨水贮存室,其能够在内部贮存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入口,其能够使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贮存室的所述内部流入,
该墨水补充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
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
在所述墨水入口的周围设置有凹部,
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彼此能够装卸地结合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具备:
筒部,在其顶端形成有所述墨水出口;以及
结合部,
所述第二部件具备:
支撑部,其具有能够插入所述筒部的通孔,且在所述筒部插入到所述通孔的状态下,该支撑部与所述结合部能够装卸地结合;以及,
误插入防止部,在以所述通孔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该误插入防止部设置在处于所述通孔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误插入防止部具备:
基部;以及
突起,其设置于该基部,并且在沿着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而且能够从该基部去除,所述突起与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对应地被去除,
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结合的状态下,所述突起构成为能够插入所述凹部。
8.一种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该墨水补充容器能够向墨罐补充墨水,该墨罐具备:墨水贮存室,其在内部能够贮存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入口,其能够使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贮存室的所述内部流入,
该墨水补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部,其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墨水出口形成部,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
在所述墨水入口的周围设置有凹部,
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误插入防止部,当向所述墨罐补充所述墨水时,通过将该误插入防止部插入所述凹部,从而防止向所述墨罐的误插入,
该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中的所述误插入防止部的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
将在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分别形成的多个突起中的、预定的所述突起去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对所述多个突起进行支撑的基部,
在所述突起的所述基部侧的端部形成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以隔着所述墨水出口对置的方式配置,以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将所述突起去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形成的所述多个突起全部去除。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第一误插入防止部和第二误插入防止部不相对于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将所述突起去除。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误插入防止部或所述第二误插入防止部去除。
CN201810871493.4A 2017-08-03 2018-08-02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3831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0476 2017-08-03
JP2017150476A JP7005992B2 (ja) 2017-08-03 2017-08-03 インク補給容器、インク補給容器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3131A CN109383131A (zh) 2019-02-26
CN109383131B true CN109383131B (zh) 2021-12-14

Family

ID=6523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1493.4A Active CN109383131B (zh) 2017-08-03 2018-08-02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9556B2 (zh)
JP (1) JP7005992B2 (zh)
CN (1) CN1093831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49532S1 (en) * 2018-02-26 2019-05-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ckaging container
JP7306058B2 (ja) * 2019-05-23 2023-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液体容器、システム、及びキャップ
JP7500225B2 (ja) 2020-02-28 2024-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補給容器
CN212862328U (zh) * 2020-05-08 2021-04-02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耗材包装组件
US11833838B2 (en) * 2020-07-22 202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2129862A (ja) * 2021-02-25 2022-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に液体を補充するための液体補充容器、および該液体補充容器を用いた再利用システム
JP7487688B2 (ja) 2021-02-26 2024-05-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液体容器
JP7487689B2 (ja) * 2021-02-26 2024-05-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液体容器
JP2022166947A (ja) * 2021-04-22 2022-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パッケージ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7348A (ja) * 1981-12-19 1983-06-2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ボトル
JPH09104457A (ja) * 1995-10-09 1997-04-22 Kao Corp インク補充容器
US5874976A (en) * 1996-10-07 1999-02-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cartridge fill port adapter
CN1612810A (zh) * 2001-11-06 2005-05-04 格姆普拉斯公司 包括键销装置的机器流体给送组件
CN201604360U (zh) * 2010-01-25 2010-10-1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填充墨水瓶
CN201922646U (zh) * 2010-11-30 2011-08-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组件
CN202138070U (zh) * 2010-11-16 2012-02-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补充容器
CN102602156A (zh) * 2011-05-09 2012-07-25 颜贻宗 填充墨盒的对流填充装置
JP2014008640A (ja) * 2012-06-28 2014-01-20 Seiko I Infotech Inc ジョイント、インクタンク、記録装置
CN204382821U (zh) * 2014-12-19 2015-06-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容纳单元和墨水补充容器
CN104837735A (zh) * 2012-11-30 2015-08-12 花王株式会社 换装容器用栓体
CN105793050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补给容器和包括该补给容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4768A (en) 1999-11-09 2000-12-2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dapter and mating bottle cap for coupling bottles to ink supplies
JP2003305865A (ja) 2002-04-17 2003-10-2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再充填方法およびインク再充填装置
JP2004009687A (ja) 2002-06-11 2004-01-15 Sii Printek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147832B2 (ja) 2002-06-17 2008-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部品
US7874660B2 (en) 2007-10-10 2011-0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losure and connector for a supply container
JP5762028B2 (ja) 2011-02-03 2015-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WO2016060019A1 (ja) 2014-10-15 2016-04-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380273B2 (ja) 2015-07-23 2018-08-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7348A (ja) * 1981-12-19 1983-06-2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ボトル
JPH09104457A (ja) * 1995-10-09 1997-04-22 Kao Corp インク補充容器
US5874976A (en) * 1996-10-07 1999-02-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cartridge fill port adapter
CN1612810A (zh) * 2001-11-06 2005-05-04 格姆普拉斯公司 包括键销装置的机器流体给送组件
CN201604360U (zh) * 2010-01-25 2010-10-1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填充墨水瓶
CN202138070U (zh) * 2010-11-16 2012-02-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补充容器
CN201922646U (zh) * 2010-11-30 2011-08-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组件
CN102602156A (zh) * 2011-05-09 2012-07-25 颜贻宗 填充墨盒的对流填充装置
JP2014008640A (ja) * 2012-06-28 2014-01-20 Seiko I Infotech Inc ジョイント、インクタンク、記録装置
CN104837735A (zh) * 2012-11-30 2015-08-12 花王株式会社 换装容器用栓体
CN105793050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补给容器和包括该补给容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4382821U (zh) * 2014-12-19 2015-06-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容纳单元和墨水补充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39381A1 (en) 2019-02-07
JP7005992B2 (ja) 2022-01-24
JP2019025862A (ja) 2019-02-21
CN109383131A (zh) 2019-02-26
US10569556B2 (en) 202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3131B (zh)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7487088B (zh) 墨水瓶
US11932022B2 (en) Ink bottle and bottle set
CN114734729B (zh) 打印机、墨水瓶
CN107443916B (zh) 瓶套件
CN111098600B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
JP6953906B2 (ja) インク補給容器
WO2018003473A1 (ja)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809121B2 (ja) ボトルセット
CN111469559B (zh)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CN211868927U (zh) 墨水补充容器和墨水补充系统
CN107264046B (zh) 盖子和打印机
JP6992339B2 (ja) インク補給容器、インク補給容器の再生方法
JP6880588B2 (ja) ボトルセット
JP2018001444A (ja) 液体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JP2021028119A (ja) 液体収容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