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8807B - 顯示裝置,顯示方法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顯示方法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8807B
TWI588807B TW101145724A TW101145724A TWI588807B TW I588807 B TWI588807 B TW I588807B TW 101145724 A TW101145724 A TW 101145724A TW 101145724 A TW101145724 A TW 101145724A TW I588807 B TWI588807 B TW I5888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ignal
scan
clock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7894A (zh
Inventor
平林幸哉
清水公司
小澤裕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37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7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8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88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顯示方法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顯示影像之一種顯示裝置及一種顯示方法,及一種包括此顯示裝置之電子裝置。
各種種類之顯示裝置(諸如,液晶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及其類似者)近來自影像品質、電力消耗及其類似者之觀點來開發,且根據此等顯示裝置之特性應用於不僅包括固定式顯示裝置而且包括攜帶型電話、攜帶型資訊終端機及其類似者之各種電子裝置。
顯示裝置通常藉由執行線循序掃描(line-sequential scanning)來顯示影像。具體言之,在液晶顯示裝置中,例如,掃描線驅動電路(閘極驅動器)首先選擇配置成矩陣形式的像素之一列(一水平線)作為顯示驅動之目標。信號線驅動電路(源極驅動器)接著將像素信號供應至選定像素。藉此將像素信號寫入至選定水平線之像素。顯示裝置藉由執行此像素信號寫入操作同時執行在整個顯示表面上之順序掃描來顯示影像。
已提議用於此等顯示裝置之各種技術。舉例而言,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第2007-140512號揭示發明應用於閘極驅動器之液晶顯示裝置。
存在當顯示裝置在整個顯示表面上執行線循序掃描時,藉由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間歇地執行線循 序掃描的狀況。需要甚至在此等狀況下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
鑒於此問題來進行本發明。需要提供可甚至在藉由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線循序掃描的狀況下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之顯示裝置、顯示方法及電子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段及一掃描區段。該顯示區段具有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各別掃描信號施加至該複數個掃描信號線。該顯示區段藉由基於該複數個掃描信號而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且顯示一影像。該掃描區段產生該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顯示方法包括:產生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且將該複數個掃描信號施加至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及藉由基於該複數個掃描信號而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且顯示一影像。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裝置;及一控制區段,其經組態以使用該顯示裝置執行操作控制;該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段,其經組態以具有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各別掃描信號施加至該複數個掃描信號線,該顯示區段藉由基於該複數個掃描信號而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且顯示一影 像;及一掃描區段,其經組態以產生該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舉例而言,該電子裝置對應於一電視裝置、一數位相機、一個人電腦、一視訊攝影機或諸如一攜帶型電話之一攜帶型終端機裝置,或其類似者。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等實施例之該顯示裝置、該顯示方法及該電子裝置中,藉由基於複數個掃描信號而重複進行線循序操作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操作,藉以顯示一影像。在如此進行時,產生該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
根據本發明之該等實施例之該顯示裝置、該顯示方法及該電子裝置,產生該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因此,甚至在藉由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的狀況下,可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
將在下文中參看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附帶言之,將按以下次序進行描述。
1.電容型觸摸偵測之基本原理
2.第一實施例
3.第二實施例
4.應用之實例
<1.電容型觸摸偵測之基本原理>
首先將參看圖1A至圖3B描述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顯 示面板中的觸摸偵測之基本原理。本發明觸摸偵測系統體現為電容型觸控式感測器。如圖1A中所展示,(例如)藉由使用經配置以使得彼此對置之一對電極(驅動電極E1及觸摸偵測電極E2)來形成電容元件,其中介電質D包夾於該對電極之間。將此結構表示為圖1B中所展示之等效電路。驅動電極E1、觸摸偵測電極E2及介電質D形成電容元件C1。電容元件C1之一端子連接至交流信號源(驅動信號源)S。電容元件C1之另一端子P經由電阻器R接地,且連接至電壓偵測器(觸摸偵測電路)DET。在將預定頻率(幾kHz至幾十kHz)之交流矩形波Sg(圖3B)自交流信號源S施加至驅動電極E1(電容元件C1之一端子)時,在觸摸偵測電極E2(電容元件C1之另一端子P)處出現如圖3A中所展示之輸出波形(觸摸偵測信號Vdet)。附帶言之,此交流矩形波Sg對應於稍後將描述之交流驅動信號VcomAC。
在無手指與觸摸偵測電極E2接觸(或接近於觸摸偵測電極E2)之狀態下,如圖1B中所展示,對應於電容元件C1之電容值的電流I0在對電容元件C1充電及放電時流動。電容元件C1之另一端子P此時(例如)具有諸如圖3A中之波形V0的電位波形。藉由電壓偵測器DET偵測此波形。
另一方面,在手指與觸摸偵測電極E2接觸(或接近於觸摸偵測電極E2)之狀態下,如圖2B中所展示,與電容元件C1串聯地添加藉由手指形成之電容元件C2。在此狀態下,在對電容元件C1及C2充電及放電時,各別電流I1及I2流動。電容元件C1之另一端子P此時(例如)具有諸如圖3A 中之波形V1的電位波形。藉由電壓偵測器DET偵測此波形。此時,點P之電位為藉由流經電容元件C1及C2之電流I1及I2之值判定的分壓電位。波形V1因此具有小於非接觸狀態下之波形V0的值。電壓偵測器DET比較所偵測電壓與預定臨限電壓Vth。在所偵測電壓等於或高於臨限電壓時,電壓偵測器DET判定觸摸偵測電極E2在非接觸狀態下。在所偵測電壓低於臨限電壓時,電壓偵測器DET判定觸摸偵測電極E2在接觸狀態下。因此可執行觸摸偵測。
<2.第一實施例>
[組態之實例]
(一般組態之實例)
圖4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組態的實例。此顯示面板1為所謂的內嵌式(in-cell type)顯示裝置,其中液晶顯示面板及電容型觸控面板彼此整合。
此顯示裝置1包括控制區段11、閘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及觸摸偵測區段18。
控制區段11為用於基於視訊信號Vdisp將控制信號供應至閘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及觸摸偵測區段18中之每一者且藉此執行控制以使得閘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及觸摸偵測區段18彼此同步地操作的電路。
閘極驅動器12具有基於自控制區段11供應之控制信號順序地選擇一水平線作為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 中的顯示驅動之目標之功能。具體言之,如稍後將描述,閘極驅動器12藉由將掃描信號VG供應至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而順序地選擇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的液晶顯示區段16(稍後將描述)中之形成為矩陣形式的像素Pix之一列(一水平線)。
源極驅動器13為用於基於自控制區段11供應之控制信號將像素信號Vsig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之像素Pix(稍後將描述)中的每一者之電路。具體言之,如稍後將描述,源極驅動器13將像素信號Vsig供應至形成選擇為顯示區段之目標的一水平線之像素Pix中之每一者。
驅動電極驅動器14為用於基於自控制區段11供應之控制信號將驅動信號Vcom供應給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的驅動電極COML(稍後將描述)之電路。具體言之,如稍後將描述,驅動電極驅動器14基於分時將交流驅動信號VcomAC(稍後將描述)順序地施加至作為觸摸偵測驅動之目標的驅動電極COML,且將直流驅動信號VcomDC(稍後將描述)施加至其他驅動電極COML。
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為包括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具有液晶顯示區段16及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液晶顯示區段16藉由根據自閘極驅動器12供應之掃描信號VG一次一個地順序掃描水平線來進行顯示。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基於電容型觸摸偵測之上文所描述之基本原理操作。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根據自驅動電極驅動器14供應之交流驅動信號 VcomAC輸出觸摸偵測信號Vdet。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藉此順序地執行掃描且執行觸摸偵測。
觸摸偵測區段18基於自控制區段11供應之控制信號及自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供應之觸摸偵測信號Vdet偵測外部鄰近物件。
在具有此組態的情況下,顯示裝置1執行觸摸偵測操作,同時基於視訊信號Vdisp執行顯示操作。在如此進行時,如稍後將描述,顯示裝置1藉由間歇地執行線循序掃描同時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顯示操作,且在期間顯示操作中斷之週期中執行觸摸偵測操作。
(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
接下來將詳細描述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之組成的實例。
圖5展示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之主要部分的截面結構之實例。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包括像素基板20、經安置以便與像素基板20對置之計數器基板30,及插入於像素基板20與計數器基板30之間的液晶層9。
像素基板20具有作為電路基板之TFT基板21、驅動電極COML及像素電極22。TFT基板21充當上面形成有各種種類之電極及佈線(稍後將描述之像素信號線SGL、掃描信號線GCL及其類似者)、薄膜電晶體(TFT)及其類似者之電路基板。TFT基板21係由(例如)玻璃形成。驅動電極COML形成於TFT基板21上。驅動電極COML為用於將共同電壓供 應至複數個像素Pix(稍後將描述)之電極。驅動電極COML充當用於液晶顯示操作之共同驅動電極,且亦充當用於觸摸偵測操作之驅動電極。絕緣層23形成於驅動電極COML上。像素電極22形成於絕緣層23上。像素電極22為用於供應用於進行顯示之像素信號之電極,且具有透光性質。驅動電極COML及像素電極22係由(例如)ITO(氧化銦錫)形成。
計數器基板30具有玻璃基板31、彩色濾光片32及觸摸偵測電極TDL。彩色濾光片32形成於玻璃基板31之一表面上。藉由週期性地配置(例如)紅色(R)、綠色(G)及藍色(B)三種色彩之彩色濾光片層來形成此彩色濾光片32。R、G及B三種色彩作為一集合與每一顯示像素相關聯。觸摸偵測電極TDL形成於玻璃基板31之另一表面上。觸摸偵測電極TDL係由(例如)ITO形成,且具有透光性質。偏光器35安置於觸摸偵測電極TDL上。
液晶層9充當顯示功能層,且根據電場之狀態而調變穿過液晶層9之光。此電場係藉由驅動電極COML之電壓與像素電極22之電壓之間的電位差而形成。處於諸如FFS(邊緣場切換)模式、IPS(共平面切換)模式或其類似者之橫向電場模式的液晶用於液晶層9。
附帶言之,儘管未圖示,但對準膜安置於液晶層9與像素基板20之間,對準膜安置於液晶層9與計數器基板30之間,且入射側偏光器安置於像素基板20之底表面側上。
圖6展示液晶顯示區段16中之像素結構之組成的實例。 液晶顯示區段16具有經配置成矩陣形式之複數個像素Pix。藉由三個子像素SPix形成像素Pix中之每一者。三個子像素SPix經配置以便對應於圖5中所展示之彩色濾光片32的三種各別色彩(RGB)。子像素SPix具有TFT元件Tr及液晶元件LC。藉由薄膜電晶體形成TFT元件Tr。在此實例中,藉由n通道MOS(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型TFT形成TFT元件Tr。TFT元件Tr具有連接至像素信號線SGL之源極,具有連接至掃描信號線GCL之閘極,且具有連接至液晶元件LC之一端子的汲極。液晶元件LC具有連接至TFT元件Tr之汲極的一端子,且具有連接至驅動電極COML之另一端子。
子像素SPix及屬於液晶顯示區段16中之同一列之其他子像素SPix藉由掃描信號線GCL彼此連接。掃描信號線GCL連接至閘極驅動器12,且經供應有來自閘極驅動器12之掃描信號VG。另外,子像素SPix及屬於液晶顯示區段16中之同一行之其他子像素SPix藉由像素信號線SGL彼此連接。像素信號線SGL連接至源極驅動器13且經供應有來自源極驅動器13之像素信號Vsig。
此外,子像素SPix及屬於液晶顯示區段16中之同一列之其他子像素SPix藉由驅動電極COML彼此連接。驅動電極COML連接至驅動電極驅動器14,且在顯示操作中經供應有來自驅動電極驅動器14之直流驅動信號VcomDC。
在具有液晶顯示區段16之此組態的情況下,閘極驅動器12以使得基於分時執行線循序驅動之方式驅動掃描信號線 GCL。藉此順序地選擇一水平線。源極驅動器13將像素信號Vsig供應給屬於一水平線之像素Pix。藉此在每一水平線中執行顯示。
圖7以透視圖展示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之組成的實例。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包括提供至像素基板20之驅動電極COML及提供至計數器基板30之觸摸偵測電極TDL。驅動電極COML具有在圖7之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條帶形電極圖案。觸摸偵測電極TDL具有在正交於驅動電極COML之電極圖案之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之條帶形電極圖案。觸摸偵測電極TDL之電極圖案中之每一者連接至觸摸偵測區段18。驅動電極COML及觸摸偵測電極TDL之電極圖案(該等電極圖案彼此相交)在其相交部分處形成電容。
在具有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之此組成的情況下,驅動電極驅動器14將交流驅動信號VcomAC施加至驅動電極COML。藉此,自觸摸偵測電極TDL輸出觸摸偵測信號Vdet,且執行觸摸偵測。亦即,驅動電極COML對應於在圖1A至圖3B中所展示之觸摸偵測之基本原理中的驅動電極E1,觸摸偵測電極TDL對應於觸摸偵測電極E2,且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根據基本原理偵測觸摸。如圖7中所展示,彼此相交之電極圖案以矩陣形式來形成電容型觸控式感測器。因此,亦可藉由在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之整個觸摸偵測表面上執行掃描來偵測藉由外部鄰近物件觸摸或接近之位置。
(閘極驅動器12)
接下來將描述閘極驅動器12。閘極驅動器12藉由間歇地執行線循序掃描來順序地選擇液晶顯示區段16之一水平線。具體言之,在當前實例中,在掃描方向上將顯示螢幕劃分成複數個部分顯示區RD(1)、RD(2)……。閘極驅動器12間歇地執行線循序掃描,同時中斷對部分顯示區RD(1)、RD(2)……中之每一者的掃描。部分顯示區RD在下文中在適當時將用作表示部分顯示區RD(1)、RD(2)……中之任意者。
圖8展示閘極驅動器12之組態之實例。閘極驅動器12包括掃描控制區段51及移位暫存器52。
掃描控制區段51基於自控制區段11供應之控制信號(在圖8中未展示該控制信號)產生控制信號ST、時脈信號CLK及XCLK以及控制信號UD及UDB(圖中未示),且將控制信號ST、時脈信號CLK及XCLK以及控制信號UD及UDB供應至移位暫存器52。控制信號ST為在移位暫存器52中傳送之信號。時脈信號CLK及XCLK為用於移位暫存器52執行傳送操作之時脈信號。控制信號UD及UDB為用於控制移位暫存器52中之信號的傳送方向之信號,如稍後將描述。
移位暫存器52基於自掃描控制區段51供應之控制信號產生待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之各別掃描信號線GCL的掃描信號VG(1)、VG(2)……。在當前實例中,移位暫存器52藉由非晶矽形成於圖5中所展示之像素基板20上。移位暫存器52具有傳送電路50(1)、50(2)……及傳送電路60(1)、60(2)……。
掃描信號VG在下文中在適當時將用作表示掃描信號VG(1)及其類似者中之任意者。類似地,傳送電路50在下文中在適當時將用作表示傳送電路50(1)及其類似者中之任意者。傳送電路60在下文中在適當時將用作表示傳送電路60(1)及其類似者中之任意者。
傳送電路50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同步地傳送輸入信號,且將傳送電路50之輸出信號(掃描信號VG)供應至對應掃描信號線GCL。傳送電路60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同步地傳送輸入信號。亦即,不同於傳送電路50,傳送電路60未將傳送電路60之輸出信號(信號VGD)供應至掃描信號線GCL,但將輸出信號傳送至下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在當前實例中,傳送電路60具有與傳送電路50相同之電路組態。
在移位暫存器52中,針對每一預定數目個(在當前實例中四個)傳送電路50(傳送區塊B)插入一傳送電路60。傳送區塊B與部分顯示區RD一一對應。附帶言之,出於描述之方便起見,傳送區塊B中包括之傳送電路50的數目在當前實例中為四,但不限於此,且可為等於或小於三或等於或大於五之任何值。
傳送電路50及60中之每一者具有輸入端子CK1及CK2、輸入端子In1及In2、輸入端子UD及UDB(圖中未示),以及輸出端子Out。
對於每一傳送電路,傳送電路50及60中之每一者的輸入端子CK1交替地經供應有時脈信號CLK及XCLK中之一 者。具體言之,例如,傳送電路50(1)、50(3)、60(1)及其類似者之輸入端子CK1各自經供應有時脈信號CLK,且傳送電路50(2)、50(4)、50(5)及其類似者之輸入端子CK1各自經供應有時脈信號XCLK。傳送電路50及60中之每一者的輸入端子CK2經供應有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信號,該信號不同於至輸入端子CK1之彼輸入。具體言之,例如,傳送電路50(1)、50(3)、60(1)及其類似者之輸入端子CK2各自經供應有時脈信號XCLK,且傳送電路50(2)、50(4)、50(5)及其類似者之輸入端子CK2各自經供應有時脈信號CLK。
在圖8之實例中,傳送電路50及60中之每一者的輸入端子In1經供應有在所關注之傳送電路50或60之上側上的傳送電路50或傳送電路60之輸出信號。傳送電路50及60中之每一者的輸入端子In2經供應有在所關注之傳送電路50或60之下側上的傳送電路50或傳送電路60之輸出信號。
傳送電路50及60中之每一者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同步地將信號輸入自輸出端子Out輸出至輸入端子In1或輸入端子In2。傳送電路60將輸出信號(信號VGD)供應至鄰近傳送電路50。傳送電路50將輸出信號(掃描信號VG)供應至鄰近傳送電路50或鄰近傳送電路50及60,且將輸出信號(掃描信號VG)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之掃描信號線GCL。
圖9展示傳送電路50之組態之實例。傳送電路50具有電晶體N1至N7以及電容元件C1及C2。電晶體N1至N7為n通道MOS型電晶體。電晶體N1具有連接至輸入端子In1之閘 極,具有連接至輸入端子UD之源極,且具有連接至節點LAT之汲極。電晶體N2具有連接至輸入端子In2之閘極,具有連接至輸入端子UDB之源極,且具有連接至節點LAT之汲極。電晶體N3具有連接至節點LAT之閘極、具有連接至節點XLAT之汲極,且具有經供應有電源供應電壓VSS之源極。電晶體N4具有連接至節點XLAT之閘極、具有連接至節點LAT之汲極,且具有經供應有電源供應電壓VSS之源極。電晶體N5具有連接至節點XLAT之閘極、具有連接至輸出端子Out之汲極,且具有經供應有電源供應電壓VSS之源極。電晶體N6具有連接至節點LAT之閘極、具有連接至輸入端子CK1之汲極,且具有連接至輸出端子Out之源極。電晶體N7具有連接至輸入端子CK2之閘極、具有連接至輸出端子Out之汲極,且具有經供應有電源供應電壓VSS之源極。電容元件C1具有連接至輸入端子CK1之一端子,且具有連接至節點XLAT之另一端子。電容元件C2具有連接至節點LAT之一端子,且具有連接至輸出端子Out之另一端子。
在具有此組態的情況下,移位暫存器52將自前一級中之傳送電路供應之信號傳送至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在如此進行時,移位暫存器52可在兩個方向上傳送信號。具體言之,移位暫存器52具有用於將信號自圖8中之頂部傳送至底部的傳送模式MA,及用於將信號自圖8中之底部傳送至頂部的傳送模式MB。將在下文中描述傳送模式MA中之移位暫存器52之操作。在傳送模式MA中,如圖8中所展示, 將控制信號ST供應至最上傳送電路50(1)之輸入端子In1。
圖10A至圖10I展示移位暫存器52之操作之實例。在當前實例中,展示移位暫存器52中之第三傳送電路50(3)及第四傳送電路50(4)之操作。圖10A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10B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10C展示控制信號UD之波形。圖10D展示控制信號UDB之波形。圖10E展示作為至傳送電路50(3)之信號輸入的掃描信號VG(2)之波形。圖10F展示傳送電路50(3)中之節點LAT的電壓Vlat之波形。圖10G展示作為傳送電路50(3)之輸出信號的掃描信號VG(3)之波形。圖10H展示傳送電路50(4)中之節點LAT的電壓Vlat之波形。圖10I展示作為傳送電路50(4)之輸出信號的掃描信號VG(4)之波形。
在當前實例中,脈衝在時脈信號CLK及XCLK中交替地出現。控制信號UD為高位準邏輯信號。控制信號UDB為低位準邏輯信號。
首先將描述第三傳送電路50(3)之操作。
首先,在時序t1中,將掃描信號VG(2)自第二傳送電路50(2)輸入至輸入端子In1(圖10E)。具體言之,在時序t1中,時脈信號XCLK上升(圖10B),且掃描信號VG(2)與時脈信號XCLK之上升同步地上升(圖10E)。藉此,在第三傳送電路50(3)中,電晶體N1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改變至與控制信號UD之電壓相同的位準(圖10F)。
接下來,在時序t2中,時脈信號XCLK下降(圖10B),且 掃描信號VG(2)與時脈信號XCLK之下降同步地下降(圖10E)。藉此,在傳送電路50(3)中,節點LAT經設定為高阻抗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得以維持(圖10F)。
接下來,在時序t3中,時脈信號CLK上升(圖10A)。藉此,在傳送電路50(3)中,電流流經電晶體N6,且作為輸出端子Out之電壓的掃描信號VG(3)上升(圖10G)。此時,因為節點LAT之高阻抗狀態,所以維持電容元件C2上之電壓,使得電壓Vlat歸因於所謂的自舉操作(圖10F)而上升。電晶體N6之閘極電壓藉此變得充分高。傳送電路50(3)因此可將掃描信號VG(3)上升至與時脈信號CLK之高位準相同的電壓位準(圖10G)。
接下來,在時序t4中,時脈信號CLK下降(圖10A)。藉此,在傳送電路50(3)中,作為輸出端子Out之電壓的掃描信號VG(3)下降(圖10G),且電壓Vlat亦降低了電壓Vlat歸因於自舉操作而上升之量(圖10F)。
接著,在時序t5中,時脈信號XCLK上升(圖10B)。藉此,在第三傳送電路50(3)中,電晶體N7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下降(圖10F)。
接下來將描述第四傳送電路50(4)之操作。
首先,在時序t3中,在掃描信號VG(3)上升(圖10G)時,在傳送電路50(4)中,電晶體N1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改變至與控制信號UD之電壓相同的位準(圖10H)。
接下來,在時序t4中,在掃描信號VG(3)下降(圖10G) 時,在傳送電路50(4)中,節點LAT經設定為高阻抗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得以維持(圖10H)。
接下來,在時序t5中,在時脈信號XCLK上升(圖10B)時,在傳送電路50(4)中,如在傳送電路50(3)的狀況下,節點LAT之電壓Vlat歸因於自舉操作而上升(圖10H),且掃描信號VG(4)上升(圖10I)。
接下來,在時序t6中,在時脈信號XCLK下降(圖10B)時,在傳送電路50(4)中,作為輸出端子Out之電壓的掃描信號VG(4)下降(圖10I),且電壓Vlat亦降低了電壓Vlat歸因於自舉操作而上升之量(圖10H)。
接下來,在時序t7中,在時脈信號CLK上升(圖10A)時,在傳送電路50(4)中,電晶體N7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下降(圖10H)。
因此,傳送電路50及60藉由所謂的動態操作將自前一級中之傳送電路供應之信號傳送至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
在當前實例中,已描述用於將信號自圖8之頂部傳送至底部的傳送模式MA。然而,在用於將信號自圖8之底部傳送至頂部的傳送模式MB中執行類似操作。在此狀況下,將控制信號ST供應至最下傳送電路(未圖示)之輸入端子In2。亦即,在傳送模式MA中,將控制信號ST供應至最上傳送電路50(1)之輸入端子In1,而在傳送模式MB中,將控制信號ST供應至最下傳送電路50之輸入端子In2。另外,在此傳送模式MB中,將控制信號UD設定為低位準,且將控制信號UDB設定為高位準。傳送電路50及60中之每一者 藉此將自下側上之傳送電路供應的信號傳送至上側上之傳送電路。
在此狀況下,液晶顯示區段16在本發明中對應於「顯示區段」之具體實例。閘極驅動器12在本發明中對應於「掃描區段」之具體實例。傳送區塊B在本發明中對應於「第一傳送區塊」之具體實例。傳送電路50在本發明中對應於「第一傳送電路」之具體實例。傳送電路60在本發明中對應於「第二傳送電路」之具體實例。掃描控制區段51在本發明中對應於「控制區段」之具體實例。時脈信號CLK及XCLK在本發明中對應於「傳送時脈」之具體實例。
[操作及動作]
接下來將描述根據當前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之操作及動作。
(一般操作之概要)
首先將參看圖4描述顯示裝置1之一般操作之概要。控制區段11基於外部供應之視訊信號Vdisp將控制信號供應至閘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及觸摸偵測區段18中之每一者,且藉此執行控制以使得閘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及觸摸偵測區段18彼此同步地操作。閘極驅動器12將掃描信號VG供應至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的液晶顯示區段16,且藉此順序地選擇一水平線作為顯示驅動之目標。源極驅動器13將像素信號Vsig供應至形成選定水平線之子像素SPix中之每一者。驅動電極驅動器14將交流驅動信號VcomAC 順序地施加至作為觸摸偵測區段之目標的驅動電極COML,且將直流驅動信號VcomDC施加至其他驅動電極COML。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執行顯示操作且執行觸摸偵測操作,且自觸摸偵測電極TDL輸出觸摸偵測信號Vdet。觸摸偵測區段18基於自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的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供應之觸摸偵測信號Vdet偵測外部鄰近物件。
(詳細操作)
接下來將參看幾個圖式詳細描述顯示裝置1之操作。附帶言之,將藉由將傳送模式MA中之操作用作實例來在下文中進行描述。
圖11示意性地展示一個圖框週期(1F)中之顯示裝置1的操作。在圖11中,橫座標軸指示時間,且縱座標軸指示顯示螢幕之在垂直方向(掃描方向)上的位置。附帶言之,在圖11中省略垂直消隱間隔。
在一個圖框週期(1F)中,交替地配置執行顯示驅動Dd之顯示驅動週期Pd及執行觸摸偵測驅動Dt之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在當前實例中,以兩倍於顯示驅動Dd之掃描速度的掃描速度執行觸摸偵測驅動Dt。亦即,在一個圖框週期(1F)之週期期間將針對整個觸摸偵測表面之觸摸偵測操作執行兩次。
首先,在第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閘極驅動器12及源極驅動器13藉由線循序掃描驅動部分顯示區RD(1)(顯示驅動Dd)。
接下來,在下一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驅動電極驅動器14順序地選擇複數個驅動電極COML作為觸摸偵測驅動之目標,且將交流驅動信號VcomAC供應至選定驅動電極COML(觸摸偵測驅動Dt)。觸摸偵測區段18接著基於根據交流驅動信號VcomAC而自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輸出之觸摸偵測信號Vdet偵測外部鄰近物件。
類似地,閘極驅動器12及源極驅動器13在下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執行部分顯示區RD(2)之顯示驅動Dd,且驅動電極驅動器14在下一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繼續執行觸摸偵測驅動Dt。
因此,顯示裝置1藉由在一個圖框週期(1F)中交替地執行顯示驅動Dd及觸摸偵測驅動Dt來執行在整個顯示表面上之顯示操作,且執行在整個觸摸偵測表面上之觸摸偵測操作。顯示裝置1藉此在各別單獨週期中執行顯示驅動Dd及觸摸偵測驅動Dt,使得(例如)顯示驅動Dd對觸摸偵測操作之效應可減小。
接下來將詳細描述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顯示操作及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之觸摸偵測操作。
圖12A至圖12D為顯示操作之時序圖。圖12A展示水平同步信號Ssync之波形。圖12B展示掃描信號VG之波形。圖12C展示像素信號Vsig之波形。圖12D展示驅動信號Vcom之波形。
在顯示裝置1中,在顯示驅動週期Pd中,驅動電極驅動器14將直流驅動信號VcomDC施加至所有驅動電極 COML(圖12D),且閘極驅動器12在每一水平週期(1H)中將掃描信號VG順序地施加至掃描信號線GCL,藉以執行顯示掃描。將在下文中描述顯示操作之細節。
首先,在時序t11中,脈衝在水平同步信號Ssync中出現,且一水平週期(1H)開始。
接下來,在時序t12中,閘極驅動器12將掃描信號VG(n)施加至關於顯示操作之第n列中的掃描信號線GCL(n),且掃描信號VG(n)自低位準改變至高位準(圖12B)。閘極驅動器12藉此選擇一水平線作為顯示驅動之目標。
同時,源極驅動器13將像素信號Vsig施加至像素信號線SGL(圖12C)。藉此將像素信號Vsig施加至屬於經選擇為顯示驅動之目標的一水平線之複數個子像素SPix中之每一者。
接下來,在時序t13中,閘極驅動器12將第n列中之掃描信號線GCL之掃描信號VG(n)自高位準改變至低位準(圖12B)。藉此使關於顯示操作之一水平線之子像素SPix與像素信號線SGL斷開電連接。
接著,在時序t14中,一水平週期(1H)結束,且開始新水平週期(1H)以在下一列(第(n+1)列)中執行顯示驅動。
藉由此後重複上文所描述之操作,顯示面板1在每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藉由線循序掃描執行部分顯示區RD中之顯示操作。
圖13A及圖13B為觸摸偵測操作之時序圖。圖13A展示驅動信號Vcom之波形。圖13B展示觸摸偵測信號Vdet之波 形。
驅動電極驅動器14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順序地選擇複數個驅動電極COML(在當前實例中N個驅動電極COML)作為觸摸偵測區段之目標,且將交流驅動信號VcomAC供應至選定驅動電極COML。經由電容將交流驅動信號VcomAC傳輸至觸摸偵測電極TDL,且觸摸偵測信號Vdet改變(圖13B)。觸摸偵測區段18藉由在與交流驅動信號VcomAC之每一脈衝同步的取樣時序ts中使觸摸偵測信號Vdet經受A/D(類比轉數位)轉換來執行觸摸偵測操作(圖13B)。
(閘極驅動器12之詳細操作)
圖14A至圖14H展示閘極驅動器12之操作之實例。圖14A展示控制信號ST之波形。圖14B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14C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14D展示掃描信號VG(1)至VG(4)之波形。圖14E展示信號VGD(1)之波形。圖14F展示掃描信號VG(5)至VG(8)之波形。圖14G展示信號VGD(2)之波形。圖14H展示掃描信號VG(9)之波形。
閘極驅動器12在顯示驅動週期Pd中連續地產生掃描信號VG,且將掃描信號VG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另一方面,閘極驅動器12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停止產生掃描信號VG。閘極驅動器12藉由時脈信號CLK及XCLK控制此等掃描信號VG之產生。
首先,掃描控制區段51產生控制信號ST(圖14A)。接著,移位暫存器52中之第一傳送電路50(1)藉由與時脈信號 CLK(圖14B)同步地傳送控制信號ST來產生掃描信號VG(1)(圖14D)。接著,第二傳送電路50(2)藉由與時脈信號XCLK(圖14C)同步地傳送掃描信號VG(1)來產生掃描信號VG(2)(圖14D)。傳送電路50(3)及50(4)類似地藉由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來產生掃描信號VG(3)及VG(4)(圖14D)。因此,由傳送電路50(1)至50(4)組成之傳送區塊B在顯示驅動週期Pd中產生掃描信號VG(1)至VG(4),且將掃描信號VG(1)至VG(4)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之部分顯示區RD(1)。
接著,在於時序t22中停止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後,掃描控制區段51在時序t23中恢復產生此等時脈信號(圖14B及圖14C)。傳送電路60(1)在恢復產生時脈信號之後與時脈信號CLK之第一脈衝同步地傳送自傳送電路50(4)供應的信號,且將信號輸出為信號VGD(1)(圖14E)。接著,傳送電路50(5)至50(8)類似地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脈衝(該等脈衝在時序t24之後繼續出現(圖14F))同步地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亦即,掃描控制區段51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停止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且此後恢復產生此等時脈信號,且產生第一脈衝。接著,掃描控制區段51在下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繼續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且由傳送電路50(5)至50(8)組成之傳送區塊B產生掃描信號VG(5)至VG(8),且將掃描信號VG(5)至VG(8)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之部分顯示區RD(2)。
因此,閘極驅動器12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藉由暫時 地停止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來停止產生掃描信號VG。
如圖14A至圖14H中所展示,傳送電路60(1)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結束時與時脈信號CLK之脈衝同步地傳送在顯示驅動週期Pd結束時自前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4)供應的信號。亦即,傳送電路60(1)自經供應有來自前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4)之信號至經供應有用於傳送該信號之時脈信號CLK之脈衝的時間為長的。此情形可使傳送電路60(1)之輸出信號VGD(1)的波形變鈍,如下文中將展示。
圖15A至圖15I展示傳送電路50(4)、60(1)及50(5)之操作之實例。圖15A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15B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15C展示輸入至傳送電路50(4)之掃描信號VG(3)之波形。圖15D展示傳送電路50(4)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15E展示掃描信號VG(4)之波形。圖15F展示傳送電路60(1)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15G展示信號VGD(1)之波形。圖15H展示傳送電路50(5)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15I展示掃描信號VG(5)之波形。在圖15A至圖15I中,時序t22及其類似者與圖14A至圖14H中所展示之時序t22及其類似者相同。
如圖15C至圖15E中所展示,傳送電路50(4)自經供應有來自前一級之掃描信號VG(3)至經供應有時脈信號XCLK之後續脈衝的時間為短的,且因此以類似於圖10A至圖10I之實例的方式之方式操作。另外,如圖15G至圖15I中所展示,傳送電路50(5)自經供應有來自前一級之信號VGD(1) 至經供應有時脈信號XCLK之後續脈衝的時間為短的,且因此以類似於圖10A至圖10I之實例的方式之方式操作。
另一方面,如圖15E至圖15G中所展示,傳送電路60(1)自經供應有來自前一級之掃描信號VG(4)至經供應有時脈信號CLK之後續脈衝的時間為長的,且因此以不同於圖10A至圖10I之實例的方式之方式操作。具體言之,傳送電路60(1)之節點LAT的電壓Vlat可歸因於在停止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週期期間電晶體或其類似者之漏電流而隨時間逐漸降低(圖15F)。亦即,節點LAT在此週期中處於高阻抗狀態,且因此節點LAT之電壓Vlat在(例如)週期長時隨時間而逐漸降低。因此,甚至在藉由掃描控制區段51於時序t23中恢復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時該等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第一脈衝歸因於自舉操作而使電壓Vlat上升時,藉由電壓Vlat達到之電壓位準低於傳送電路50(4)或其類似者之電壓位準。在自舉操作之後藉由電壓Vlat達到的電壓位準因此不充分高時,無法充分接通電晶體N6。因此,如圖15G中所展示,輸出信號之下降時間tf可為長的,且可使輸出信號之波形(波形W1)變鈍。
換言之,移位暫存器52在當前實例中藉由n通道MOS型電晶體形成,且因此可藉由動態操作使輸出信號之波形變鈍。亦即,例如,在移位暫存器經形成為除了n通道MOS型電晶體之外亦使用p通道MOS型電晶體的CMOS(互補MOS)電路時,可實現靜態操作。因此,甚至在時脈信號CLK及XCLK停止達長週期之狀況下,如上文所描述之現 象仍不發生。另一方面,因為移位暫存器52藉由n通道MOS型電晶體形成,所以可在時脈信號CLK及XCLK停止達長週期的狀況下使輸出信號之波形變鈍。
然而,顯示裝置1中之傳送電路60(1)僅將信號供應至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5),且不將信號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且因此不同於稍後將描述之比較實例,可減小影響液晶顯示區段16之顯示影像品質的可能性。
(比較實例)
接下來將藉由與比較實例進行比較來描述當前實施例之動作。當前比較實例為藉由使用不具有傳送電路60之移位暫存器來組態的閘極驅動器。另一組態類似於當前實施例之組態(圖4等)。
圖16展示根據當前比較實例之顯示裝置1R之閘極驅動器12R的組態之實例。閘極驅動器12R包括掃描控制區段51R及移位暫存器52R。掃描控制區段51R控制移位暫存器52R。移位暫存器52R具有傳送電路50。亦即,不同於根據當前實施例之移位暫存器52(圖8),移位暫存器52R不具有傳送電路60。
圖17A至圖17D展示閘極驅動器12R之操作之實例。圖17A展示控制信號ST之波形。圖17B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17C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17D展示掃描信號VG之波形。
如在當前實施例中,移位暫存器52R之傳送電路50(1)至50(4)藉由在自時序t31至時序t32之週期(顯示驅動週期Pd) 中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同步地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來產生掃描信號VG(1)至VG(4)(圖17D)。掃描控制區段51R接著在自時序t32至時序t33之週期(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停止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且此後在時序t33中恢復產生此等時脈信號(圖17B及圖17C)。傳送電路50(5)至50(8)接著藉由在自時序t33至時序t34之週期(顯示驅動週期Pd)中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來產生掃描信號VG(5)至VG(8)(圖17D)。
此時,傳送電路50(5)在顯示驅動週期Pd之結束處經供應有來自前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4)之掃描信號VG(4),且下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與時脈信號CLK之第一脈衝同步地傳送信號。亦即,傳送電路50(5)自經供應有來自前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4)之掃描信號VG(4)至經供應有用於傳送該信號之時脈信號CLK之脈衝的時間為長的。如在根據當前實施例之傳送電路60(1)的狀況下,此情形可使傳送電路50(5)之輸出信號的下降時間tf變長,且使傳送電路50(5)之輸出信號的波形(波形W2)變鈍。將根據當前比較實例之閘極驅動器12R中之傳送電路50(5)的輸出信號作為掃描信號VG(5)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因此,掃描信號VG(5)之波形的變鈍可使影像品質降級。
圖18展示根據當前比較實例之顯示裝置1R中之顯示影像的實例。顯示裝置1R在當前實例中在顯示螢幕S之整個表面上顯示灰色。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之複數個線L在顯示螢幕S上出現。舉例而言,此等線藉由經供應有諸如圖17D中 所展示之掃描信號VG(5)的信號之像素形成。亦即,因為如圖17D中所展示使掃描信號VG(5)之波形變鈍,所以用於將像素信號Vsig寫入至經供應有掃描信號VG(5)之像素的時間可短於或長於其他像素之時間。在此狀況下,僅經供應有掃描信號VG(5)之像素的亮度稍微減小或稍微增加。因此,觀測者感知如圖18中所展示之顯示螢幕S上之複數個線L的存在,且影像品質降級。
另一方面,根據當前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中的移位暫存器52具有未連接至液晶顯示區段16之掃描信號線GCL的傳送電路60。因此,即使傳送電路60之輸出信號的下降時間tf變長,且使傳送電路60之輸出信號的波形變鈍,仍不將信號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但將傳送電路50之輸出信號(掃描信號VG)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換言之,閘極驅動器12將下降時間tf實質上彼此相等之掃描信號VG(1)、VG(2)……供應給液晶顯示區段16。顯示裝置1因此可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
[效應]
如上文所描述,在當前實施例中,在鄰近傳送區塊之間提供未連接至掃描信號線GCL之傳送電路。因此,甚至在間歇地執行線循序掃描時,可使掃描信號之下降時間實質上彼此相等。因此有可能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
[修改1-1之實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時脈信號CLK及XCLK為時脈脈衝交替地出現之信號。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 形,時脈信號CLK及XCLK可為(例如)相對於彼此在邏輯上反相之信號。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當前修改實例。
根據當前修改實例之顯示裝置1A中之閘極驅動器12A的組態類似於根據前述實施例之閘極驅動器12的組態(圖8)。在當前修改實例中,掃描控制區段51經組態以產生相對於彼此在邏輯上反相之時脈信號CLK及XCLK。
圖19A至圖19I展示閘極驅動器12A中之傳送電路50的操作之實例。在當前實例中,展示移位暫存器52中之第三傳送電路50(3)及第四傳送電路50(4)之操作。圖19A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19B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19C展示控制信號UD之波形。圖19D展示控制信號UDB之波形。圖19E展示掃描信號VG(2)之波形。圖19F展示傳送電路50(3)中之節點LAT的電壓Vlat之波形。圖19G展示掃描信號VG(3)之波形。圖19H展示傳送電路50(4)中之節點LAT的電壓Vlat之波形。圖19I展示掃描信號VG(4)之波形。如圖19A及圖19B中所展示,閘極驅動器12A中之掃描控制區段51產生相對於彼此在邏輯上反相之時脈信號CLK及XCLK。
首先將描述第三傳送電路50(3)之操作。
首先,在時序t16中,時脈信號CLK下降且時脈信號XCLK上升(圖19A及圖19B),且掃描信號VG(2)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轉變同步地上升(圖19E)。藉此,在第三傳送電路50(3)中,電晶體N1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改變至與控制信號UD之電壓相同的位準(圖 19F)。
接下來,在時序t17中,時脈信號CLK上升且時脈信號XCLK下降(圖19A及圖19B),且掃描信號VG(2)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轉變同步地下降(圖19E)。藉此,在傳送電路50(3)中,節點LAT首先經設定為高阻抗狀態。接著,電流根據時脈信號CLK之上升而流經電晶體N6,且作為輸出端子Out之電壓的掃描信號VG(3)上升(圖19G)。此時,因為節點LAT之高阻抗狀態,所以維持電容元件C2上之電壓,使得電壓Vlat歸因於所謂的自舉操作(圖19F)而上升。電晶體N6之閘極電壓藉此變得充分高。傳送電路50(3)因此可將掃描信號VG(3)上升至與時脈信號CLK之高位準相同的電壓位準(圖19G)。
接下來,在時序t18中,時脈信號CLK下降且時脈信號XCLK上升(圖19A及圖19B)。藉此,電晶體N7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作為輸出端子Out之電壓的掃描信號VG(3)下降(圖19G),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亦同時下降(圖19F)。
接下來將描述第四傳送電路50(4)之操作。
首先,在時序t17中,在掃描信號VG(3)上升(圖19G)時,在傳送電路50(4)中,電晶體N1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改變至與控制信號UD之電壓相同的位準(圖19H)。
接下來,在時序t18中,在時脈信號CLK下降且時脈信號XCLK上升(圖19A及圖19B),且掃描信號VG(3)下降(圖19G)時,在傳送電路50(4)中,如在傳送電路50(3)中,節 點LAT之電壓Vlat歸因於自舉操作而上升(圖19H),且掃描信號VG(4)上升(圖19I)。
接著,在時序t19中,在時脈信號CLK上升且時脈信號XCLK下降(圖19A及圖19B)時,電晶體N7經設定為接通狀態,作為輸出端子Out之電壓的掃描信號VG(4)下降(圖19I),且節點LAT之電壓Vlat亦同時下降(圖19H)。
圖20A至圖20H展示閘極驅動器12A之操作之實例。圖20A展示控制信號ST之波形。圖20B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20C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20D展示掃描信號VG(1)至VG(4)之波形。圖20E展示信號VGD(1)之波形。圖20F展示掃描信號VG(5)至VG(8)之波形。圖20G展示信號VGD(2)之波形。圖20H展示掃描信號VG(9)之波形。
首先,掃描控制區段51A產生控制信號ST(圖20A)。接著,移位暫存器52A中之傳送電路50(1)至50(4)藉由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同步地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來產生掃描信號VG(1)至VG(4)(圖20D)。
接著,掃描控制區段51A在時序t42中停止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且此後在時序t43中恢復產生此等時脈信號。在此週期中,傳送電路60(1)藉由基於自傳送電路50(4)供應之掃描信號VG(4)執行傳送操作來產生如圖20E中之大寬度的脈衝。接著,在時序t43中及在時序t43之後,傳送電路50(5)至50(8)類似地與時脈信號CLK及XCLK同步地傳送各別輸入信號(圖20F)。
圖21A至圖21I展示傳送電路50(4)、60(1)及50(5)之操作之實例。圖21A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21B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21C展示輸入至傳送電路50(4)之掃描信號VG(3)之波形。圖21D展示傳送電路50(4)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21E展示掃描信號VG(4)之波形。圖21F展示傳送電路60(1)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21G展示信號VGD(1)之波形。圖21H展示傳送電路50(5)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21I展示掃描信號VG(5)之波形。在圖21A至圖21I中,時序t42及其類似者與圖20A至圖20H中所展示之時序t42及其類似者相同。
傳送電路60(1)之節點LAT之電壓Vlat在時脈信號CLK於時序t42中上升時歸因於自舉操作而上升(圖21F)。如在前述實施例中,電壓Vlat可在停止時脈信號CLK之週期期間歸因於電晶體或其類似者之漏電流而隨時間逐漸降低(圖21F)。在此狀況下,傳送電路60(1)之輸出信號的下降時間tf可為長的,且可在時脈信號CLK在時序t43中下降時使傳送電路60(1)之輸出信號的波形(波形W3)變鈍。
然而,顯示裝置1A中之傳送電路60(1)僅將信號供應至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5),且不將信號供應至液晶顯示區段16,且因此可減小影響液晶顯示區段16之顯示影像品質的可能性。
[修改1-2之實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移位暫存器52具有以每一部分一個的方式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傳送電路60。然而,本 發明不限於此情形。複數個傳送電路可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每一部分中。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當前修改實例。
圖22展示根據當前修改實例之顯示裝置1B之閘極驅動器12B的組態之實例。閘極驅動器12B包括掃描控制區段51B及移位暫存器52B。掃描控制區段51B控制移位暫存器52B。移位暫存器52B具有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每一部分中之兩個傳送電路60(傳送區塊BD)。在此狀況下,傳送區塊BD在本發明中對應於「第二傳送區塊」之具體實例。
圖23A至圖23J展示閘極驅動器12B之操作之實例。圖23A展示控制信號ST之波形。圖23B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23C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23D展示掃描信號VG(1)至VG(4)之波形。圖23E展示信號VGD(1)之波形。圖23F展示信號VGD(2)之波形。圖23G展示掃描信號VG(5)至VG(8)之波形。圖23H展示信號VGD(3)之波形。圖23I展示信號VGD(4)之波形。圖23J展示掃描信號VG(9)之波形。
閘極驅動器12B中之掃描控制區段51B首先在自時序t52至時序t54之週期(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增加時脈信號CLK之脈衝寬度。換言之,掃描控制區段51B首先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降低時脈信號CLK之頻率。傳送電路60(1)藉由與時脈信號CLK之脈衝同步地傳送自傳送電路50(4)供應之信號來產生信號VGD(1)(圖23E)。掃描控制區 段51B接著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之結束(時序t53)處產生具有與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脈衝寬度相同的脈衝寬度之時脈信號XCLK之脈衝。傳送電路60(2)藉由與時脈信號XCLK之脈衝同步地傳送自傳送電路60(1)供應之信號VGD(1)來產生信號VGD(2)(圖23F)。接著,在下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傳送電路50(5)至50(8)藉由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來產生掃描信號VG(5)至VG(8)(圖23G)。
在當前實例中,兩個傳送電路60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每一部分中。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三個或三個以上傳送電路60可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每一部分中。作為一實例,圖24A至圖24I展示在三個傳送電路60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每一部分中之狀況下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
因此,在當前修改實例中,複數個傳送電路60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每一部分中。因此,可甚至在長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之狀況下執行更可靠操作。另外,因為在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之結束處產生具有與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脈衝寬度相同之脈衝寬度的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脈衝,所以可使複數個所插入傳送電路60當中的最後傳送電路60之輸出信號(該輸出信號為(例如)圖24G中之信號VGD(3))的脈衝寬度為與掃描信號VG之脈衝寬度相同之脈衝寬度。此情形使得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能夠更可靠地操作。
[修改1-3之實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掃描控制區段51控制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產生的停止及恢復。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掃描控制區段51可繼續產生(例如)如圖25A至圖25N中所展示之時脈信號CLK及XCLK。在此狀況下,需要將數目對應於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之長度的傳送電路60插入於鄰近傳送區塊B之間的每一部分中。
[修改1-4之實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掃描控制區段51在所有圖框中在相同時序中停止且恢復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可針對每一圖框而改變時序。將關於時脈信號CLK之產生之停止及恢復的時序在奇數圖框中不同於在偶數圖框中的實例進行下文中之描述。
圖26A至圖26H及圖27A至圖27H展示根據當前修改實例之顯示裝置1D中之閘極驅動器12D的操作之實例。圖26A至圖26H展示奇數圖框中之操作的實例。圖27A至圖27H展示偶數圖框中之操作的實例。在奇數圖框中,如圖26A至圖26H中所展示,傳送電路60(1)延遲信號之傳送,藉以在自時序t82至時序t84之週期中提供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在偶數圖框中,如圖27A至圖27H中所展示,傳送電路60(2)延遲信號之傳送,藉以在自時序t94至時序t96之週期中提供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
根據當前修改實例之顯示裝置1D因此根據圖框執行不同操作。因此,觸摸偵測操作之自由度可增加。
附帶言之,在當前實例中,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產生的停止及恢復之時序在每一圖框中改變。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舉例而言,可針對每一預定數目個圖框而改變時序。另外,可根據顯示裝置之操作模式而改變時序。
[修改1-5之實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將移位暫存器52中之傳送電路60的輸出信號直接供應至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如圖28中所展示,例如,可經由由電阻元件RO(電阻元件RO(1)、RO(2)……)及電容元件CO(電容元件CO(1)、CO(2)……)組成之LPF(低通濾波器)將輸出信號供應至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由電阻元件RO及電容元件CO組成之LPF在本發明中對應於「負載電路」之具體實例。藉此,傳送電路60之輸出信號VGD的上升時間tr及下降時間tf可近似於傳送電路50之輸出信號VG的上升時間tr及下降時間tf。
具體言之,因為傳送電路50驅動掃描信號線GCL之負載,所以傳送電路50之輸出信號VG的上升時間tr及其類似者(例如)可稍長。另一方面,因為傳送電路60未驅動掃描信號線GCL,所以輸出信號VGD(1)之上升時間tr及其類似者稍短。在當前修改實例中,傳送電路60經由由電阻元件RO及電容元件CO組成之LPF將信號VGD(1)供應至後一級中之傳送電路50。因此,輸出信號VGD(1)之上升時間tr及其類似者可近似於傳送電路50之輸出信號VG的上升時間tr 及其類似者。因此,可更可靠地執行移位暫存器中之信號的傳送。
附帶言之,在當前實例中,使用由電阻元件RO及電容元件CO組成之LPF。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例如,可僅提供電容元件以使得藉由傳送電路60之輸出阻抗及電容元件形成LPF。
[修改1-6之實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傳送電路50直接驅動掃描信號線GCL。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如圖29及圖30中所展示,例如,可經由緩衝器70(緩衝器70(1)、70(2)……)驅動掃描信號線GCL。在此狀況下,如圖29中所展示,例如,可提供緩衝器80(緩衝器80(1)、80(2)……)作為傳送電路60之負載,使得傳送電路50之負載幾乎等於傳送電路60之負載。另外,在負載之間的差異不影響特性時,可如圖30中省略緩衝器80。
[修改1-7之實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傳送電路60具有與傳送電路50相同之電路組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在傳送電路60具有類似功能時,傳送電路60可具有不同於傳送電路50之組態。
<3.第二實施例>
接下來將描述根據第二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當前實施例為藉由不具有傳送電路60之移位暫存器形成的閘極驅動器。另一組態類似於前述第一實施例之組態(圖4)。附帶言 之,基本上與根據前述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之構成部分相等的構成部分藉由相同參考符號識別,且其描述將在適當時省略。
圖31展示根據當前實施例之閘極驅動器19之組態的實例。閘極驅動器19包括掃描控制區段91及移位暫存器92。掃描控制區段91控制移位暫存器92。具體言之,如同根據前述第一實施例之掃描控制區段51,掃描控制區段91藉由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以及停止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來控制藉由移位暫存器92產生掃描信號VG。在如此進行時,如稍後將描述,掃描控制區段91增加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脈衝當中的在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第一脈衝的振幅,且輸出振幅增加之第一脈衝。移位暫存器92具有傳送電路50。亦即,不同於根據前述實施例之移位暫存器52,移位暫存器92不具有傳送電路60。
圖32A至圖32D展示閘極驅動器19之操作之實例。圖32A展示控制信號ST之波形。圖32B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32C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32D展示掃描信號VG之波形。
如在前述實施例中,移位暫存器92之傳送電路50(1)至50(4)藉由在自時序t101至時序t102之週期(顯示驅動週期Pd)中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來產生掃描信號VG(1)至VG(4)(圖32D)。掃描控制區段91接著在自時序t102至時序t103之週期(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停止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且此後在時序t103中恢復產生此等時脈信號(圖 32B)。此時,掃描控制區段91增加開始於時序t103之顯示驅動週期Pd中的時脈信號CLK之第一脈衝的振幅(波形W4)。亦即,掃描控制區段91增加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脈衝當中作為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第一脈衝的時脈信號CLK之脈衝的振幅。傳送電路50(5)至50(8)接著藉由在自時序t103至時序t104之週期(顯示驅動週期Pd)中傳送各別輸入信號來產生掃描信號VG(5)至VG(8)(圖32D)。
此後重複上文所描述之操作。掃描控制區段91因此增加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之後的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時脈信號CLK之第一脈衝的振幅。
圖33A至圖33I展示傳送電路50(4)至50(6)之操作之實例。圖33A展示時脈信號CLK之波形。圖33B展示時脈信號XCLK之波形。圖33C展示輸入至傳送電路50(4)之掃描信號VG(3)之波形。圖33D展示傳送電路50(4)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33E展示掃描信號VG(4)之波形。圖33F展示傳送電路50(5)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33G展示信號VG(5)之波形。圖33H展示傳送電路50(6)之電壓Vlat之波形。圖33I展示掃描信號VG(6)之波形。在圖33A至圖33I中,時序t102及其類似者與圖32A至圖32D中所展示之時序t102及其類似者相同。
在傳送電路50(5)中,如圖33E至圖33G中所展示,傳送電路50(5)之節點LAT的電壓Vlat可如在前述第一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中隨時間而逐漸降低(圖33F)。接著,在掃描控制區段91在時序t103中恢復產生時脈信號CLK及XCLK 時,時脈信號CLK之第一脈衝使電壓Vlat歸因於自舉操作而上升。此時,掃描控制區段91產生具有大於正常振幅之振幅的脈衝(波形W4),且因此在自舉操作之後藉由電壓Vlat達到的電壓位準亦變得稍高。藉此可充分接通電晶體N6。因此,如圖33G中所展示,輸出信號之下降時間tf可變短,且可抑制輸出信號之波形(波形W5)的變鈍。
附帶言之,在當前實例中,時脈信號CLK之第一脈衝的振幅在每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增加。此係因為每一傳送區塊B包括偶數個(四個)傳送電路50,且因此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第一脈衝為時脈信號CLK之脈衝。另一方面,例如,在每一傳送區塊B包括奇數個傳送電路50時,時脈信號CLK及XCLK交替地變為各別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第一脈衝。具體言之,例如,某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第一脈衝變為時脈信號CLK之脈衝,且下一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第一脈衝變為時脈信號XCLK之脈衝。因此,在此狀況下,時脈信號CLK之脈衝的振幅及時脈信號XCLK之脈衝的振幅可在各別顯示驅動週期Pd中交替地增加。
因此,顯示裝置2增加時脈信號CLK及XCLK之脈衝當中的在顯示驅動週期Pd中之第一脈衝之振幅。因此,有可能使傳送電路之輸出信號的下降時間tf變短,且抑制輸出信號之波形的變鈍。換言之,閘極驅動器19可將下降時間tf實質上彼此相等之掃描信號VG(1)、VG(2)……供應給液晶顯示區段16。顯示裝置2因此可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
如上文所描述,在當前實施例中,顯示驅動週期中之時 脈信號的第一脈衝之振幅增加。因此,甚至在間歇地執行線循序掃描時,仍可使掃描信號之下降時間實質上彼此相等。因此有可能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其他效應類似於前述第一實施例之效應。
<4.應用之實例>
接下來將描述前述實施例及前述修改中所描述之顯示裝置的應用之實例。
圖34展示根據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之顯示裝置所應用於之電視裝置的外觀。此電視裝置(例如)具有包括前面板511及玻璃濾光片512之視訊顯示螢幕區段510。視訊顯示螢幕區段510係藉由根據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之顯示裝置中之一者形成。
根據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之顯示裝置不僅適用於此等電視裝置,而且適用於所有領域中之電子裝置,諸如數位相機、筆記型個人電腦、諸如攜帶型電話及其類似者之攜帶型終端機裝置、攜帶型遊戲機、視訊攝影機或其類似者。換言之,根據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之顯示裝置適用於所有領域中的電子裝置,該等電子裝置顯示視訊。
上文已藉由引用電子裝置之幾個實施例、修改實例及應用實例描述本發明技術。然而,本發明技術不限於此等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且易具有各種修改。
舉例而言,在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中,使用處於諸如FFS模式、IPS模式或其類似者之橫向電場模式的液晶之液晶顯示區段16與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整合。然而,代替此 情形,使用處於諸如TN(扭轉向列)模式、VA(垂直對準)模式、ECB(電控雙折射)模式及其類似者之各種模式中的一者之液晶之液晶顯示區段可與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整合。在使用此液晶時,可如圖35中所展示形成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圖35展示根據當前修改實例之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15B的主要部分之截面結構之實例,且展示包夾於像素基板20B與計數器基板30B之間的液晶層9B之狀態。其他部分之名稱、功能及其類似者類似於圖5之名稱、功能及其類似者,且因此將省略其描述。在當前實例中,不同於圖5,既用於顯示又用於觸摸偵測之驅動電極COML形成於計數器基板30B上。
另外,例如,在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中,展示所謂的內嵌式裝置,其中液晶顯示區段16及電容型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彼此相整合。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可採用所謂的外掛式(on-cell)裝置,其中電容型觸控式感測器區段形成於(例如)液晶顯示區段之表面上,或觸控式感測器區段可與液晶顯示區段分離地提供且黏著於液晶顯示區段之表面上。此等觸控式感測器區段可(例如)經組態以包括用於觸摸偵測之驅動信號(交流驅動信號VcomAC)所施加於之驅動電極,及觸摸偵測電極,如在前述實施例中,電容形成於驅動電極與觸摸偵測電極之間。
另外,例如,在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中,觸控式感測器為電容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觸控式感測器可為光學型,或可為電阻膜型。
另外,例如,在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中,顯示元件為液晶元件。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顯示元件可為(例如)EL(電致發光)元件。
另外,例如,在前述實施例及其類似者中,液晶顯示區段16及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彼此相組合,且在各別單獨週期(顯示驅動週期Pd及觸摸偵測驅動週期Pt)中操作以使得液晶顯示區段16中之顯示操作及觸控式感測器區段17中之觸摸偵測操作不會彼此影響。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情形。代替此情形,例如,液晶顯示區段16及無線電通信區段可彼此相組合,且在各別單獨週期(顯示驅動週期Pd及無線電通信週期)中操作以使得液晶顯示區段16中之顯示操作及無線電通信區段中之無線電通信操作不會彼此影響。
附帶言之,本發明技術可如下組態。
(1)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一顯示區段,其經組態以具有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各別掃描信號施加至該複數個掃描信號線,該顯示區段藉由基於該複數個掃描信號而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且顯示一影像;及一掃描區段,其經組態以產生該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
(2)如上述(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區段具有一移位暫存器, 該移位暫存器具有包括複數個級中之第一傳送電路的第一傳送區塊,及第二傳送區塊,該等第一傳送區塊及該等第二傳送區塊在一掃描方向上交替地連接,且該複數個掃描信號線與該複數個第一傳送區塊中包括之該複數個級中的該等各別第一傳送電路相關聯。
(3)如上述(2)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區塊中之傳送操作延遲,藉以該顯示區段中斷該線循序掃描。
(4)如上述(2)或(3)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區塊各自具有複數個級中之第二傳送電路,且該複數個級中之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中之至少一者中的傳送操作延遲。
(5)如上述(4)之顯示裝置,其中除了最後一級之外,該複數個級中之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中之至少一者中的傳送操作延遲。
(6)如上述(2)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區塊各自具有一第二傳送電路。
(7)如上述(4)至(6)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電路具有與該等第一傳送電路相同之一電路組態。
(8)如上述(3)至(7)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區段在每一圖框中執行線循序掃描,且一圖框中之一傳送操作及另一圖框中之一傳送操作在各 別不同第二傳送區塊中延遲。
(9)如上述(2)至(8)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移位暫存器基於一傳送時脈執行傳送操作,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藉由該傳送時脈控制該移位暫存器之一控制區段,且該控制區段藉由使該傳送時脈之一時脈脈衝寬度及一時脈脈衝間隔中之至少一者變長來延遲該等第二傳送區塊中之傳送操作。
(10)如上述(2)至(7)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移位暫存器基於一傳送時脈執行傳送操作,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藉由該傳送時脈控制該移位暫存器之一控制區段,且該傳送時脈之一時脈脈衝寬度及一時脈脈衝間隔固定。
(11)如上述(2)至(10)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區塊各自具有一級中之一第二傳送電路或複數個級中之第二傳送電路,且該掃描區段具有連接至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中之每一者的一負載電路。
(12)如上述(2)至(10)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該等第一傳送電路中之每一者的一輸出信號產生該等掃描信號之一第一緩衝器電路。
(13)如上述(12)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區塊各自具有一級中之一第二傳送電 路或複數個級中之第二傳送電路,且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供應有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中之每一者的一輸出信號之一第二緩衝器電路。
(14)如上述(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區段包括一移位暫存器,其用於基於一傳送時脈執行傳送操作,及一控制區段,其經組態以藉由該傳送時脈控制該移位暫存器,且該控制區段經組態以能夠改變該傳送時脈之振幅。
(15)如上述(14)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區段使該傳送時脈之一時脈脈衝寬度及一時脈脈衝間隔中之至少一者變長,藉以該顯示區段中斷該線循序掃描。
(16)如上述(14)或(15)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在使該傳送時脈之一或複數個時脈脈衝的時脈脈衝寬度變長之後,該控制區段將該傳送時脈之該時脈脈衝寬度回復至一原始時脈脈衝寬度,且增加該傳送時脈之振幅。
(17)如上述(2)至(16)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移位暫存器係使用一單一導電類型之電晶體形成。
(18)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面板在該顯示區段中之該線循序掃描之該中 斷的一週期中偵測一外部鄰近物件。
(19)一種顯示方法,其包括:產生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且將該複數個掃描信號施加至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及藉由基於該複數個掃描信號而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且顯示一影像。
(20)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一顯示裝置;及一控制區段,其經組態以使用該顯示裝置執行操作控制;該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段,其經組態以具有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各別掃描信號施加至該複數個掃描信號線,該顯示區段藉由基於複數個該等掃描信號而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且顯示一影像,及一掃描區段,其經組態以產生該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
本發明含有與2012年3月15日於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JP 2012-058218中所揭示之標的有關的標的,該申請案之全部內容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1‧‧‧顯示面板/顯示裝置
2‧‧‧顯示裝置
9‧‧‧液晶層
9B‧‧‧液晶層
11‧‧‧控制區段
12‧‧‧閘極驅動器
12R‧‧‧閘極驅動器
12B‧‧‧閘極驅動器
13‧‧‧源極驅動器
14‧‧‧驅動電極驅動器
15‧‧‧顯示區段
15B‧‧‧顯示區段
16‧‧‧液晶顯示區段
17‧‧‧電容型觸控式感測器區段
18‧‧‧觸摸偵測區段
19‧‧‧閘極驅動器
20‧‧‧像素基板
20B‧‧‧像素基板
21‧‧‧TFT基板
22‧‧‧像素電極
23‧‧‧絕緣層
30‧‧‧計數器基板
30B‧‧‧計數器基板
31‧‧‧玻璃基板
32‧‧‧彩色濾光片
35‧‧‧偏光器
50‧‧‧傳送電路
50(1)‧‧‧第一傳送電路/最上傳送電路
50(2)‧‧‧第二傳送電路
50(3)‧‧‧第三傳送電路
50(4)‧‧‧第四傳送電路
50(5)‧‧‧傳送電路
50(6)‧‧‧傳送電路
50(7)‧‧‧傳送電路
50(8)‧‧‧傳送電路
50(9)‧‧‧傳送電路
51‧‧‧掃描控制區段
51B‧‧‧掃描控制區段
51R‧‧‧掃描控制區段
52‧‧‧移位暫存器
52B‧‧‧移位暫存器
52R‧‧‧移位暫存器
60‧‧‧傳送電路
60(1)‧‧‧傳送電路
60(2)‧‧‧傳送電路
60(3)‧‧‧傳送電路
60(4)‧‧‧傳送電路
70‧‧‧緩衝器
70(1)‧‧‧緩衝器
70(2)‧‧‧緩衝器
70(3)‧‧‧緩衝器
70(4)‧‧‧緩衝器
70(5)‧‧‧緩衝器
70(6)‧‧‧緩衝器
70(7)‧‧‧緩衝器
70(8)‧‧‧緩衝器
70(9)‧‧‧緩衝器
80‧‧‧緩衝器
80(1)‧‧‧緩衝器
80(2)‧‧‧緩衝器
91‧‧‧掃描控制區段
92‧‧‧移位暫存器
510‧‧‧視訊顯示螢幕區段
511‧‧‧前面板
512‧‧‧玻璃濾光片
B‧‧‧傳送區塊
BD‧‧‧傳送區塊
C1‧‧‧電容元件
C2‧‧‧電容元件
CK1‧‧‧輸入端子
CK2‧‧‧輸入端子
CLK‧‧‧時脈信號
CO‧‧‧電阻元件
CO(1)‧‧‧電阻元件
CO(2)‧‧‧電阻元件
COML‧‧‧驅動電極
D‧‧‧介電質
Dd‧‧‧顯示驅動
DET‧‧‧電壓偵測器(觸摸偵測電路)
Dt‧‧‧觸摸偵測驅動
E1‧‧‧驅動電極
E2‧‧‧觸摸偵測電極
GCL‧‧‧掃描信號線
I0‧‧‧電流
I1‧‧‧電流
I2‧‧‧電流
In1‧‧‧輸入端子
In2‧‧‧輸入端子
L‧‧‧線
LAT‧‧‧節點
LC‧‧‧液晶元件
N1‧‧‧n通道MOS型電晶體
N2‧‧‧n通道MOS型電晶體
N3‧‧‧n通道MOS型電晶體
N4‧‧‧n通道MOS型電晶體
N5‧‧‧n通道MOS型電晶體
N6‧‧‧n通道MOS型電晶體
N7‧‧‧n通道MOS型電晶體
Out‧‧‧輸出端子
P‧‧‧端子
Pd‧‧‧顯示驅動週期
Pix‧‧‧像素
Pt‧‧‧觸摸偵測驅動週期
R‧‧‧電阻器
RD(1)‧‧‧部分顯示區
RD(2)‧‧‧部分顯示區
RD(3)‧‧‧部分顯示區
RO‧‧‧電阻元件
RO(1)‧‧‧電阻元件
IRO(2)‧‧‧電阻元件
S‧‧‧交流信號源(驅動信號源)
S‧‧‧顯示螢幕
Sg‧‧‧交流矩形波
SGL‧‧‧像素信號線
SPix‧‧‧子像素
Ssync‧‧‧水平同步信號
ST‧‧‧控制信號
t1‧‧‧時序
t2‧‧‧時序
t3‧‧‧時序
t4‧‧‧時序
t5‧‧‧時序
t6‧‧‧時序
t7‧‧‧時序
t11‧‧‧時序
t12‧‧‧時序
t13‧‧‧時序
t14‧‧‧時序
t16‧‧‧時序
t17‧‧‧時序
t18‧‧‧時序
t19‧‧‧時序
t20‧‧‧時序
t21‧‧‧時序
t22‧‧‧時序
t23‧‧‧時序
t24‧‧‧時序
t25‧‧‧時序
t26‧‧‧時序
t27‧‧‧時序
t30‧‧‧時序
t31‧‧‧時序
t32‧‧‧時序
t33‧‧‧時序
t34‧‧‧時序
t35‧‧‧時序
t41‧‧‧時序
t42‧‧‧時序
t43‧‧‧時序
t44‧‧‧時序
t45‧‧‧時序
t50‧‧‧時序
t51‧‧‧時序
t52‧‧‧時序
t53‧‧‧時序
t54‧‧‧時序
t55‧‧‧時序
t56‧‧‧時序
t57‧‧‧時序
t60‧‧‧時序
t61‧‧‧時序
t62‧‧‧時序
t63‧‧‧時序
t64‧‧‧時序
t65‧‧‧時序
t70‧‧‧時序
t71‧‧‧時序
t72‧‧‧時序
t73‧‧‧時序
t74‧‧‧時序
t75‧‧‧時序
t80‧‧‧時序
t81‧‧‧時序
t82‧‧‧時序
t83‧‧‧時序
t84‧‧‧時序
t85‧‧‧時序
t86‧‧‧時序
t90‧‧‧時序
t91‧‧‧時序
t92‧‧‧時序
t93‧‧‧時序
t94‧‧‧時序
t95‧‧‧時序
t96‧‧‧時序
t100‧‧‧時序
t101‧‧‧時序
t102‧‧‧時序
t103‧‧‧時序
t104‧‧‧時序
t105‧‧‧時序
TDL‧‧‧觸摸偵測電極
tf‧‧‧下降時間
Tr‧‧‧TFT元件
tr‧‧‧上升時間
ts‧‧‧取樣時序
UD‧‧‧輸入端子
UDB‧‧‧輸入端子
V0‧‧‧波形
V1‧‧‧波形
Vcom‧‧‧驅動信號
VcomAC‧‧‧交流驅動信號
VcomDC‧‧‧直流驅動信號
Vdet‧‧‧觸摸偵測信號
Vdisp‧‧‧視訊信號
VG‧‧‧掃描信號
VG(1)‧‧‧掃描信號
VG(2)‧‧‧掃描信號
VG(3)‧‧‧掃描信號
VG(4)‧‧‧掃描信號
VG(5)‧‧‧掃描信號
VG(6)‧‧‧掃描信號
VG(7)‧‧‧掃描信號
VG(8)‧‧‧掃描信號
VG(9)‧‧‧掃描信號
VG(n)‧‧‧掃描信號
VGD(1)‧‧‧輸出信號
VGD(2)‧‧‧信號
VGD(3)‧‧‧信號
VGD(4)‧‧‧信號
Vlat‧‧‧電壓
Vsig‧‧‧像素信號
VSS‧‧‧電源供應電壓
Vth‧‧‧預定臨限電壓
W1‧‧‧波形
W2‧‧‧波形
W3‧‧‧波形
W4‧‧‧波形
W5‧‧‧波形
XCLK‧‧‧時脈信號
XLAT‧‧‧節點
圖1A及圖1B為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的觸摸偵測系統之基本原理的圖,且為展示無手指接觸或接近之狀態的圖;圖2A及圖2B為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的觸摸偵測系統之基本原理的圖,且為展示手指接觸或接近之狀態的圖;圖3A及圖3B為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的觸摸偵測系統之基本原理的圖,且為展示驅動信號及觸摸偵測信號之波形之實例的圖;圖4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組態之實例之方塊圖;圖5為圖4中所展示之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的一般截面結構之截面圖;圖6為展示圖4中所展示之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中的像素配置之電路圖;圖7為圖4中所展示之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中的驅動電極及觸摸偵測電極之組成之實例的透視圖;圖8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閘極驅動器之組態的實例之方塊圖;圖9為展示圖8中所展示之傳送電路之組態的實例之電路圖;圖10A、圖10B、圖10C、圖10D、圖10E、圖10F、圖10G、圖10H及圖10I為展示圖8中所展示之傳送電路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 圖11為展示圖4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之操作的實例之示意圖;圖12A、圖12B、圖12C及圖12D為展示圖4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之顯示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13A及圖13B為展示圖4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之觸摸偵測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14A、圖14B、圖14C、圖14D、圖14E、圖14F、圖14G及圖14H為展示圖8中所展示之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15A、圖15B、圖15C、圖15D、圖15E、圖15F、圖15G、圖15H及圖15I為更詳細展示圖8中所展示之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16為展示根據比較實例之閘極驅動器之組態的實例之方塊圖;圖17A、圖17B、圖17C及圖17D為展示圖16中所展示之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18為有助於解釋顯示於根據比較實例之顯示裝置上之影像的實例之圖;圖19A、圖19B、圖19C、圖19D、圖19E、圖19F、圖19G、圖19H及圖19I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中之傳送電路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20A、圖20B、圖20C、圖20D、圖20E、圖20F、圖20G及圖20H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操作之實例的時序波形圖; 圖21A、圖21B、圖21C、圖21D、圖21E、圖21F、圖21G、圖21H及圖21I為更詳細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操作之實例的時序波形圖;圖22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組態之實例的方塊圖;圖23A、圖23B、圖23C、圖23D、圖23E、圖23F、圖23G、圖23H、圖23I及圖23J為展示圖22中所展示之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24A、圖24B、圖24C、圖24D、圖24E、圖24F、圖24G、圖24H及圖24I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25A、圖25B、圖25C、圖25D、圖25E、圖25F、圖25G、圖25H、圖25I、圖25J、圖25K、圖25L、圖25M及圖25N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26A、圖26B、圖26C、圖26D、圖26E、圖26F、圖26G及圖26H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27A、圖27B、圖27C、圖27D、圖27E、圖27F、圖27G及圖27H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28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組態之實例的方塊圖;圖29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 動器之組態之實例的方塊圖;圖30為展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之另一實例的閘極驅動器之組態之實例的方塊圖;圖31為展示根據第二實施例之閘極驅動器之組態的實例之方塊圖;圖32A、圖32B、圖32C及圖32D為展示圖31中所展示之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33A、圖33B、圖33C、圖33D、圖33E、圖33F、圖33G、圖33H及圖33I為更詳細展示圖31中所展示之閘極驅動器之操作的實例之時序波形圖;圖34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所應用於之電視裝置的外部組成之透視圖;及圖35為根據修改之實例的配備有觸控式感測器之顯示區段的一般截面結構之截面圖。
12‧‧‧閘極驅動器
50‧‧‧傳送電路
50(1)‧‧‧第一傳送電路/最上傳送電路
50(2)‧‧‧第二傳送電路
50(3)‧‧‧第三傳送電路
50(4)‧‧‧第四傳送電路
50(5)‧‧‧傳送電路
50(6)‧‧‧傳送電路
50(7)‧‧‧傳送電路
50(8)‧‧‧傳送電路
50(9)‧‧‧傳送電路
51‧‧‧掃描控制區段
52‧‧‧移位暫存器
60‧‧‧傳送電路
60(1)‧‧‧傳送電路
60(2)‧‧‧傳送電路
B‧‧‧傳送區塊
CK1‧‧‧輸入端子
CK2‧‧‧輸入端子
CLK‧‧‧時脈信號
GCL‧‧‧掃描信號線
In1‧‧‧輸入端子
In2‧‧‧輸入端子
Out‧‧‧輸出端子
RD(1)‧‧‧部分顯示區
RD(2)‧‧‧部分顯示區
RD(3)‧‧‧部分顯示區
ST‧‧‧控制信號
VG‧‧‧掃描信號
VG(1)‧‧‧掃描信號
VG(2)‧‧‧掃描信號
VG(3)‧‧‧掃描信號
VG(4)‧‧‧掃描信號
VG(5)‧‧‧掃描信號
VG(6)‧‧‧掃描信號
VG(7)‧‧‧掃描信號
VG(8)‧‧‧掃描信號
VG(9)‧‧‧掃描信號
VGD(1)‧‧‧輸出信號
VGD(2)‧‧‧信號
XCLK‧‧‧時脈信號

Claims (22)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區段,其經組態以具有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各別掃描信號施加至該複數個掃描信號線,且該顯示區段經組態以基於上述掃描信號而顯示一影像;及一掃描區段,其經組態以產生上述掃描信號,該掃描區段具有移位暫存器;其中上述移位暫存器具有第一傳送區塊及第二傳送區塊,上述第一傳送區塊及上述第二傳送區塊係交替地(alternately)連接於一掃描方向;上述第一傳送區塊之各個具有複數個級(stages)中之數個第一傳送電路;上述第一傳送電路之各個係與上述掃描信號線之各個相關聯;上述第二傳送區塊各自分別具有一個以上之級中之一個以上之第二傳送電路;上述第二傳送電路之各個未連接至上述掃描信號線。
  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區塊中之傳送操作延遲,藉此,該顯示區段中斷線循序掃描。
  3. 如請求項2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區段在每一圖框中執行線循序掃描,且一圖框中之一傳送操作及另一圖框中之一傳送操作在各別不同之第二傳送區塊中延遲。
  4.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一個以上之級中之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中之至少一者中的傳送操作延遲。
  5.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除了最後級(last stage)之外,上述一個以上之級中之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中之至少一者中的傳送操作延遲。
  6.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電路具有與該等第一傳送電路相同之一電路組態。
  7.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二傳送區塊各自具有一個第二傳送電路。
  8.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移位暫存器基於一傳送時脈執行傳送操作;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藉由該傳送時脈控制該移位暫存器之一控制區段;且該控制區段藉由使該傳送時脈之一時脈脈衝寬度及一時脈脈衝間隔(clock pulse interval)中之至少一者變長來延遲該等第二傳送區塊中之傳送操作。
  9.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移位暫存器基於一傳送時脈執行傳送操作;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藉由該傳送時脈控制該移位暫存器之一控制區段,且該傳送時脈之一時脈脈衝寬度及一時脈脈衝間隔固 定。
  10.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區段具有連接至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中之各個的一負載電路。
  11.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該等第一傳送電路之各個的一輸出信號來產生該等掃描信號之一第一緩衝器電路。
  12. 如請求項1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區段進一步包括被供應該等第二傳送電路之各個的一輸出信號之一第二緩衝器電路。
  13.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移位暫存器係使用一單一導電類型之電晶體而形成。
  14.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區段包括一控制區段,其經組態以藉由該傳送時脈控制該移位暫存器;該控制區段經組態以能夠改變該傳送時脈之振幅;且上述移位暫存器經組態為用於基於一傳送時脈執行傳送操作。
  15. 如請求項14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區段使該傳送時脈之一時脈脈衝寬度及一時脈脈衝間隔中之至少一者變長,藉此,該顯示區段中 斷線循序掃描。
  16. 如請求項14之顯示裝置,其中在使該傳送時脈之一或複數個時脈脈衝的時脈脈衝寬度變長之後,該控制區段將該傳送時脈之該時脈脈衝寬度回復至一原始(original)時脈脈衝寬度,且增加該傳送時脈之振幅。
  17.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面板在該顯示區段中之線循序掃描之中斷的一期間中偵測一外部鄰近物件。
  18.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感測器區段,其經組態為於觸摸偵測期間執行觸摸偵測;其中上述移位暫存器經組態為根據與一時脈信號同步的一傳送信號執行傳送操作;且上述第二傳送區塊係分別組態為與跟隨上述觸摸偵測期間之一結束(end)之上述時脈信號之一第一脈衝同步而延遲從在前(preceding)第一傳送區塊至下一第一傳送區塊之上述傳送信號。
  19.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區段,其經組態為根據一傳送時脈信號來控制上述移位暫存器,使得該掃描區段中斷產生用於一中斷期間之上述掃描信號且接著該中斷期間而恢復產生上述掃描信號; 其中上述移位暫存器經組態為基於上述傳送時脈信號來執行傳送操作;且上述第二傳送區塊係分別組態為與跟隨上述中斷期間之一結束之上述傳送時脈信號之一第一脈衝同步而延遲從在前第一傳送區塊至下一第一傳送區塊之上述傳送信號。
  20.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傳送電路之各個係僅連接至該等掃描信號線之一者。
  21. 一種顯示方法,其包含:藉由一掃描區段來產生複數個掃描信號以使得該等各別掃描信號之一脈衝終止側上的轉變時間彼此相等,且將該複數個掃描信號施加至複數個掃描信號線;及基於該複數個掃描信號來重複進行線循序掃描之中斷及恢復,藉此由一顯示區段來執行該線循序掃描,且顯示一影像;其中該掃描區段具有一移位暫存器;該移位暫存器具有第一傳送區塊及第二傳送區塊,上述第一傳送區塊及該等第二傳送區塊係交替地連接於一掃描方向;上述第一傳送區塊之各個具有複數個級中之數個第一傳送電路;上述第一傳送電路之各個係與上述掃描信號線之各個相關聯; 上述第二傳送區塊各自分別具有一個以上之級中之一個以上之第二傳送電路;上述第二傳送電路之各個未連接至上述掃描信號線。
  22.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一顯示裝置;及一控制區段,其經組態以使用該顯示裝置執行操作控制。
TW101145724A 2012-03-15 2012-12-05 顯示裝置,顯示方法及電子裝置 TWI588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8218A JP5758825B2 (ja) 2012-03-15 2012-03-15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894A TW201337894A (zh) 2013-09-16
TWI588807B true TWI588807B (zh) 2017-06-21

Family

ID=4913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5724A TWI588807B (zh) 2012-03-15 2012-12-05 顯示裝置,顯示方法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9495922B2 (zh)
JP (1) JP5758825B2 (zh)
KR (1) KR20130105314A (zh)
CN (2) CN106898317B (zh)
TW (1) TWI5888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5291B2 (en) * 2013-06-18 2017-07-2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Pre-charging a gate electrode before resuming display updating
CN103489391B (zh) * 2013-09-29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栅线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492126B (zh) * 2013-12-04 2015-07-11 TFT display touch device
KR101872987B1 (ko) * 2013-12-10 2018-07-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분할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9557840B2 (en) * 2014-02-04 2017-01-31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intra-frame pause
JP2015184313A (ja) * 2014-03-20 2015-10-22 シナプティクス・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合同会社 表示駆動回路
CN104036738B (zh) * 2014-03-27 2016-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3943055B (zh) * 2014-03-27 2016-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43083B (zh) * 2014-03-27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978924B (zh) * 2014-04-10 2017-07-2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控制驱动器、发光控制与扫描驱动器及显示装置
US20150317018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Shift register adaptable to a gate driver
CN105096847B (zh) * 2014-05-05 2018-08-28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栅极驱动器的移位寄存器
CN103996371B (zh) * 2014-05-30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4021769B (zh) * 2014-05-30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线集成驱动电路及显示屏
JP6383575B2 (ja) * 2014-06-09 2018-08-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TWI500015B (zh) * 2014-06-20 2015-09-11 Au Optronics Corp 雙向選擇電路、應用此雙向選擇電路的閘極驅動器與測試電路
US20160034060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OUCH DISPLAY DEVICE with multiple alternating touch periods and display periods per frame
KR101572378B1 (ko) * 2014-08-04 2015-11-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들을 가지는 표시장치
CN104360781B (zh) * 2014-11-12 2017-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的驱动单元、驱动电路、触控面板及驱动方法
KR102283461B1 (ko) * 2014-12-22 2021-07-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537972B (zh) * 2014-12-26 2017-05-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298488B1 (ko) * 2014-12-30 2021-09-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들을 가지는 표시장치와 그 게이트 구동 회로
CN104537994B (zh) 2014-12-30 2017-04-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器的goa驱动电路及平板显示器
CN104485082B (zh) 2014-12-31 2017-0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1693088B1 (ko) * 2014-12-31 2017-01-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스캔 구동부를 포함하는 표시패널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CN104821159B (zh) * 2015-05-07 2017-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9870087B2 (en) * 2015-05-27 2018-01-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ouch display panel
TWI576849B (zh) 2015-06-25 2017-04-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顯示系統與閘極驅動電路
CN106328074B (zh) * 2015-06-25 2019-06-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系统与栅极驱动电路
TWI576801B (zh) * 2015-06-25 2017-04-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顯示系統與閘極驅動電路
CN106328075B (zh) * 2015-06-25 2019-05-3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系统与栅极驱动电路
US10296121B2 (en) 2015-07-09 2019-05-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ift register,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and shift register driving method
CN105185290B (zh) * 2015-09-06 2017-10-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183224B (zh) * 2015-09-07 2018-08-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72867B1 (ko) * 2015-09-22 2022-1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5304008B (zh) * 2015-11-18 2018-10-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器及具有该栅极驱动器的触控面板
CN105427825B (zh) * 2016-01-05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05741807B (zh) * 2016-04-22 2019-0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屏
JP2018004886A (ja) * 2016-06-30 2018-01-11 シナプティ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表示制御及びタッチ制御デバイス、並びに表示及びタッチ検出パネルユニット
KR102539856B1 (ko) * 2016-07-28 2023-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 게이트 구동 회로
US10109240B2 (en) * 2016-09-09 2018-10-23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multiple scanning modes
KR102612735B1 (ko) * 2016-09-30 2023-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내장형 표시장치
CN106448593B (zh) * 2016-10-21 2019-09-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9923605B (zh) * 2016-11-11 202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带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109592B (zh) 2016-11-25 2022-01-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KR102586365B1 (ko) * 2016-11-30 2023-10-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쉬프트 레지스터, 이를 포함한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2018106057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単位レジスタ回路
TWI613640B (zh) * 2017-02-24 2018-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06847220B (zh) * 2017-03-15 2019-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JP2019090927A (ja) * 2017-11-15 2019-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走査信号線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10688024B (zh) * 2018-07-04 2023-05-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具有移位寄存器的触控显示装置
US10964244B2 (en) 2018-09-04 2021-03-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7041036B2 (ja) * 2018-09-27 2022-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の制御方法
CN112150953B (zh) * 2019-06-26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1221437B (zh) * 2020-01-03 2023-05-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220054501A (ko) * 2020-10-23 2022-05-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3716B2 (en) * 2002-03-07 2005-06-07 Hitachi,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improved drive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same
US20060007094A1 (en) * 2004-07-01 2006-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CD panel including gate drivers
CN101901076A (zh) * 2010-07-12 2010-12-01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扰动讯号位置侦测装置、触控式显示系统及相关操作方法
US20110221971A1 (en) * 2008-11-26 2011-09-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rive method,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TW201137819A (en) * 2010-01-20 2011-11-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Display device
TW201201074A (en) * 2010-06-29 2012-01-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riving method, driving device and touch sensibl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6684B2 (ja) * 1996-02-29 2004-05-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5003714A (ja) * 2003-06-09 2005-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165134A (ja) * 2003-12-04 2005-06-23 Sharp Corp 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その駆動回路、および駆動方法
KR20070052501A (ko) 2005-11-17 2007-05-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게이트 구동회로와 그 리페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
JP4874001B2 (ja) * 2006-06-05 2012-0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TWI336064B (en) * 2006-06-29 2011-01-11 Au Optronics Corp Stressless shift register
US8451205B2 (en) * 2007-06-12 2013-05-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rive method,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20110049560A (ko) * 2009-11-05 2011-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712070B1 (ko) * 2010-05-06 2017-03-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압 발생회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JP5670124B2 (ja) * 2010-08-23 2015-02-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駆動回路、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3716B2 (en) * 2002-03-07 2005-06-07 Hitachi,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improved drive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same
US20060007094A1 (en) * 2004-07-01 2006-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CD panel including gate drivers
US20110221971A1 (en) * 2008-11-26 2011-09-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rive method,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TW201137819A (en) * 2010-01-20 2011-11-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Display device
TW201201074A (en) * 2010-06-29 2012-01-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riving method, driving device and touch sensibl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901076A (zh) * 2010-07-12 2010-12-01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扰动讯号位置侦测装置、触控式显示系统及相关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05314A (ko) 2013-09-25
US9685135B2 (en) 2017-06-20
CN103310748B (zh) 2017-03-01
US20170256227A1 (en) 2017-09-07
JP5758825B2 (ja) 2015-08-05
US20130241814A1 (en) 2013-09-19
US9934748B2 (en) 2018-04-03
CN106898317A (zh) 2017-06-27
TW201337894A (zh) 2013-09-16
US20170025083A1 (en) 2017-01-26
US9495922B2 (en) 2016-11-15
JP2013190719A (ja) 2013-09-26
CN103310748A (zh) 2013-09-18
CN106898317B (zh)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8807B (zh) 顯示裝置,顯示方法及電子裝置
US1056449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54984B (zh) 具有觸控偵測功能之顯示單元及電子單元
US895291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670124B2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駆動回路、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12052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982032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including pull-up and pull-down transistor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963361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51938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US9256320B2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133417B2 (en) Touch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9146635B2 (en) Touch panel equipped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KR102458522B1 (ko) 표시장치용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2010117599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145519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装置の駆動方法、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