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0055B - 牽引機單元、搬送裝置及印刷裝置 - Google Patents

牽引機單元、搬送裝置及印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0055B
TWI540055B TW102127873A TW102127873A TWI540055B TW I540055 B TWI540055 B TW I540055B TW 102127873 A TW102127873 A TW 102127873A TW 102127873 A TW102127873 A TW 102127873A TW I540055 B TWI540055 B TW I5400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or
continuous paper
support shaft
conveying
orthogo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7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8494A (zh
Inventor
德田健志
Original Assignee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08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8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0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00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20Advancing webs by web-penetrating means, e.g. p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6Pin feeds
    • B41J11/30Pin traction elements other than wheels, e.g. pins on endless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8Other
    • B65H2403/481Plane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B65H2403/73Couplings
    • B65H2403/732Torque limiter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Description

牽引機單元、搬送裝置及印刷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搬送扇折紙(fan fold)等附有鏈輪孔(sprocket hole)之連續紙張之牽引機(tractor)單元、搭載該牽引機單元之搬送裝置及具備該搬送裝置之印刷裝置。
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用以搬送連續紙張之搬送裝置。專利文獻1之搬送裝置包括:搬送輥;及牽引機單元,其於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配置於較搬送輥更靠上游側。牽引機單元包括:第1牽引機,其具備卡合銷,該卡合銷可卡合於形成於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分的第1鏈輪孔;第2牽引機,其具備第2卡合銷,該第2卡合銷可卡合於形成於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分的第2鏈輪孔;支軸,其將第1牽引機及第2牽引機支撐為分別可於與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上移動;及固定機構,其用以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支軸。專利文獻1中,使連續紙張之第1鏈輪孔卡合於配置於正交方向之基準位置之第1牽引機之卡合銷,其後,使第2牽引機沿支軸滑動至與連續紙張之寬度尺寸對應之位置而使該卡合銷卡合於連續紙張之第2鏈輪孔,然後,藉由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支軸,而將連續紙張設置於牽引機單元。
專利文獻1之搬送裝置係搬送藉由電子照相方式之印刷裝置而實施印刷之完成印刷之連續紙張。此處,藉由電子照相方式實施印刷之 連續紙張存在如下情況:因將形成於感光體上之增色劑之圖像固定於連續紙張時之加熱而導致連續紙張於寬度方向上收縮。若連續紙張之紙寬收縮,則形成於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鏈輪孔與形成於另一側之鏈輪孔之間隔產生變化,因此存在於連續紙張之搬送中,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第1牽引機之卡合銷或第2牽引機之卡合銷偏離之情況。為了避免該狀況,於專利文獻1之牽引機單元中,在與支軸上之基準位置對應之位置安裝限制構件,藉由彈簧構件將第1牽引機朝向限制構件推壓(將第1牽引機朝向與第2牽引機隔開之方向推壓),而使第1牽引機抵接於限制構件,藉此將第1牽引機配置於基準位置。根據該構成,於連續紙張之紙寬收縮之情形時,第1牽引機抵抗彈簧構件之推壓力而向第2牽引機側移動,而可縮小第1牽引機與第2牽引機之間之間隔,因此可防止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卡合銷偏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8265號公報
並不限定於因印刷方式而導致連續紙張之紙寬收縮之情形,搭載牽引機單元之搬送裝置中存在於連續紙張之搬送中該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卡合銷偏離之情況。例如,於因構成搬送輥及牽引機單元之零件之尺寸精度、或將搬送輥及牽引機單元搭載於印表機時之安裝精度等,而導致利用搬送輥之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與利用牽引機單元之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並非嚴格一致之情形時,存在連續紙張藉由搬送輥之搬送力而於與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鏈輪孔自卡合銷偏離之情況。於避免此種狀況之情形時,亦考慮採用專利文獻1之牽引機單元。
然而,專利文獻1之牽引機單元中存在如下可能性:於將連續紙張設置於牽引機單元時,使用者對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賦予過度之張力。即,於將連續紙張設置於牽引機單元時,若於第1牽引機與第2牽引機之間,連續紙張向寬度方向彎曲,則藉由搬送輥之搬送力將連續紙張向下游側拉伸時,連續紙張容易產生偏斜(skew),因此使用者通常於使第2牽引機之卡合銷卡合於連續紙張之第2鏈輪孔後,將該第2牽引機向與第1牽引機隔開之方向拉伸而以連續紙張不彎曲之方式賦予寬度方向之張力,於此狀態下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支軸。此處,存在如下可能性:於使用者將第2牽引機向與第1牽引機隔開之方向拉伸時,若藉由拉伸力越使第1牽引機朝向第2牽引機側移動而越強地拉伸,則成為對連續紙張賦予使用者之過度之拉伸力與由彈簧構件產生之施壓力之兩者之狀態,於此狀態下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支軸。於藉由一對牽引機對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賦予過度之張力之情形時,若連續紙張沿與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則連續紙張之鏈輪孔反而容易自卡合銷偏離。
本發明之課題係鑒於此種情況,實現一種使對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賦予之張力成為適當者而防止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牽引機之卡合銷偏離之牽引機單元、搭載該牽引機單元之搬送裝置及具備該搬送裝置之印刷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牽引機單元之特徵在於包括:第1牽引機,其使第1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分沿該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形成之第1鏈輪孔;第2牽引機,其使第2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上述連續紙張之上述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分沿上述搬送方向形成之第2鏈輪孔;支軸,其於上述連續紙張之與上述搬送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延 伸,將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支撐為分別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框架,其將上述支軸支撐為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彈性構件,其可發揮(賦予)將上述支軸向上述正交方向施壓之(推壓之)施壓力(推壓力);及固定機構,其將上述第2牽引機固定於上述支軸;且上述第1牽引機係配置於上述正交方向之預先規定之基準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於上述支軸在自上述第2牽引機側朝向上述第1牽引機側之第1方向上移動時,發揮(賦予)將上述支軸向與該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施壓之(推壓之)施壓力(推壓力)。
根據本發明,固定第2牽引機之支軸可於正交方向上移動地支撐於框架。因此,於在牽引機單元上連續紙張沿與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之情形時,保持連續紙張之另一端部分之第2牽引機追隨連續紙張之移動,而與支軸一併沿正交方向移動。由此,可防止於搬送中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第1卡合銷或第2卡合銷偏離。又,彈性構件並非發揮對牽引機直接施壓之施壓力者,而成為發揮對支軸施壓之施壓力者,因此於將連續紙張設置於牽引機單元時,於使第2卡合銷卡合於連續紙張之第2鏈輪孔之狀態下,使用者將第2牽引機向與第1牽引機隔開之方向拉伸時,彈性構件之施壓力不對連續紙張發揮作用。因此,於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支軸時,可避免對連續紙張賦予使用者之過度之拉伸力與彈性構件之施壓力之兩者。
進而,根據本發明,藉由適當地設定彈性構件之彈性常數,而於在第2牽引機固定於支軸之時間點成為藉由使用者之拉伸力而對連續紙張賦予過度之張力之狀態之情形時,可使第2牽引機與支軸一併於第1方向(接近第1牽引機之方向)上移動,而配置於彈性構件之施壓力(推壓力)與連續紙張之張力均衡之位置。此處,若第2牽引機移動 至彈性構件之施壓力(推壓力)與連續紙張之張力均衡之位置,則連續紙張之過度之張力狀態得以緩和,因此於連續紙張沿與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時,不存在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第1卡合銷或第2卡合銷偏離之情況。又,由於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張力成為適當者,故而可防止於搬送中連續紙張產生偏斜。進而,移動至彈性構件之施壓力(推壓力)與連續紙張之張力均衡之位置的第2牽引機可容易地於第1方向及第2方向之兩者上移動,因此於連續紙張沿正交方向移動時,第2牽引機追隨連續紙張而容易移動。由此,可防止於搬送中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第1卡合銷或第2卡合銷偏離。
於本發明中,較理想為,上述支軸可於第1位置與於上述第2方向上與該第1位置隔開之第2位置之間移動,上述彈性構件於未賦予推壓力之初始狀態下將上述支軸支撐於上述第2位置。
於此情形時,可採用如下構成: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且於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度時將支軸保持於第2位置。
於本發明中,較理想為,上述框架具備支撐部,該支撐部係於由上述支軸之上述第2方向之端部分貫通之狀態下可旋轉地支撐該支軸;上述彈性構件係將伸縮方向朝向上述正交方向之盤簧,且於上述支撐部之上述第2方向之鄰接位置,其上述伸縮方向之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撐部,另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軸。如此一來,可藉由支撐部自連續紙張之搬送路徑隔離彈簧構件。
其次,本發明之搬送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上述牽引機單元;搬送輥,其於較上述牽引機單元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與上述支軸平行地配置;及驅動源,其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且藉由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而搬送上述連續紙張,上述牽引機單 元追隨上述連續紙張之移動而從動。
於搭載搬送輥及牽引機單元之搬送裝置中,存在因構成搬送輥及牽引機單元之零件之尺寸精度、或將搬送輥及牽引機單元搭載於印表機時之安裝精度等,而導致利用搬送輥之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與利用牽引機單元之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並非嚴格一致之情況。又,於此種情形時,藉由利用搬送輥之連續紙張之搬送力,連續紙張於牽引機單元上沿與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該連續紙張之鏈輪孔容易自第1卡合銷或第2卡合銷偏離。針對該問題,本發明之搬送裝置可於牽引機單元之側維持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與牽引機之卡合銷之卡合。
又,本發明之搬送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上述牽引機單元;搬送輥,其於較上述牽引機單元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與上述支軸平行地配置;及驅動源,其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且上述牽引機單元包括:驅動軸,其驅動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及驅動力傳達機構,其將來自上述驅動源之旋轉驅動力傳達至上述驅動軸;上述驅動力傳達機構係將用以於上述搬送方向搬送上述連續紙張之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one way clutch)而傳達至上述驅動軸。
於與搬送輥一併驅動牽引機單元而沿搬送方向搬送連續紙張的搬送裝置中,存在搬送輥之搬送速度設定為較牽引機單元之搬送速度更高速之情況。又,即便於搬送輥之搬送速度未設定為較牽引機單元之搬送速度更高速之情形時,亦存在因某些原因而於連續紙張之搬送中搬送輥之搬送速度較牽引機單元之搬送速度更快之情況。於此種情形時,藉由搬送輥之搬送力對搬送中之連續紙張賦予過度之張力,因此於在牽引機單元上連續紙張沿與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時,連續 紙張之鏈輪孔容易自第1卡合銷或第2卡合銷偏離。針對該問題,本發明之搬送裝置可於牽引機單元側維持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與牽引機之卡合銷之卡合。
於此情形時,上述搬送輥可成為具備表面分散有無機粒子之摩擦層者。於此情形時,於連續紙張與搬送輥之間幾乎不產生滑動,因此利用搬送輥之連續紙張之搬送力增強。其結果為,搬送中之連續紙張容易陷入過度之張力狀態,於在牽引機單元上連續紙張沿與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時,連續紙張之鏈輪孔容易自第1卡合銷或第2卡合銷偏離。針對該狀況,本發明之搬送裝置可於牽引機單元側維持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與牽引機之卡合銷之卡合。
其次,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上述搬送裝置;及印刷部,其配置於較上述搬送裝置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而對藉由該搬送裝置搬送之上述連續紙張實施印刷。
根據本發明,防止或抑制於連續紙張之搬送途中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牽引機單元之牽引機之卡合銷偏離。其結果為,連續紙張之搬送較為穩定,因此可使印刷品質穩定。於此情形時,作為印刷部,例如可使用對連續紙張噴出墨水滴之印刷頭。又,可使用扇折紙作為連續紙張。
根據本發明,可防止或抑制於連續紙張之搬送中連續紙張之鏈輪孔自第1卡合銷或第2卡合銷偏離。
1‧‧‧噴墨印表機(印刷裝置)
2‧‧‧連續紙張
2a‧‧‧第1鏈輪孔
2b‧‧‧第2鏈輪孔
3‧‧‧印表機殼體
4‧‧‧供給口
5‧‧‧印刷部
6‧‧‧排出口
7‧‧‧印刷頭
7a‧‧‧噴嘴
8‧‧‧托架
9‧‧‧托架移動機構
11‧‧‧托架軸
12‧‧‧托架馬達
13‧‧‧正時皮帶
16‧‧‧排出托盤
20‧‧‧搬送裝置
21‧‧‧搬送路
22‧‧‧牽引機單元
23‧‧‧第1搬送機構
24‧‧‧第2搬送機構
25‧‧‧搬送馬達(驅動源)
26‧‧‧驅動力傳達機構
27‧‧‧驅動力傳達輪列
31‧‧‧第1牽引機
31a‧‧‧第1卡合銷
31b‧‧‧第1牽引機皮帶
31c‧‧‧第1驅動皮帶輪
31d‧‧‧第1從動皮帶輪
32‧‧‧第2牽引機
32a‧‧‧第2卡合銷
32b‧‧‧第2牽引機皮帶
32c‧‧‧第2驅動皮帶輪
32d‧‧‧第2從動皮帶輪
33‧‧‧牽引機驅動軸(驅動軸)
34‧‧‧牽引機支軸(支軸)
34A‧‧‧牽引機支軸之第1位置
34B‧‧‧牽引機支軸之第2位置
35‧‧‧框架
35a‧‧‧框架本體部
35b‧‧‧第1支撐部
35c‧‧‧第2支撐部
35d‧‧‧第2支撐部之軸承孔
36‧‧‧盤簧(彈簧構件)
37‧‧‧支軸移動範圍限制構件
38‧‧‧E形環
39‧‧‧位置規定構件
40‧‧‧固定機構
41‧‧‧搬送輥
42‧‧‧按壓輥
43‧‧‧輥本體
44‧‧‧輥軸
45‧‧‧摩擦層
46‧‧‧排出輥
47‧‧‧按壓輥
48‧‧‧輥本體
49‧‧‧輥軸
60‧‧‧驅動鏈輪
61‧‧‧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
62‧‧‧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
63‧‧‧前進側傳達機構
64‧‧‧後退側傳達機構
66‧‧‧驅動齒輪
67‧‧‧正時皮帶
70‧‧‧旋轉軸
71‧‧‧傳達齒輪
72‧‧‧前進用太陽齒輪
73‧‧‧後退用太陽齒輪
74‧‧‧行星齒輪架
74a‧‧‧臂部
74b‧‧‧臂部
75‧‧‧前進用行星齒輪
76‧‧‧後退用行星齒輪
77‧‧‧單向離合器
78‧‧‧前進用傳達齒輪
79‧‧‧轉矩限制器
80‧‧‧後退用傳達齒輪
A‧‧‧印刷位置
CW‧‧‧方向
CCW‧‧‧方向
H‧‧‧基準位置
X‧‧‧搬送方向
X1‧‧‧前進方向(搬送方向)
X2‧‧‧後退方向
Y‧‧‧裝置寬度方向(正交方向)
Y1‧‧‧第1方向
Y2‧‧‧第2方向
Z‧‧‧方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噴墨印表機之模式圖。
圖2係表示噴墨印表機之搬送裝置之一部分之模式平面圖。
圖3係表示搬送裝置中之動力傳達機構之模式側視圖。
圖4A係表示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之一部分之側視圖。
圖4B係表示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之一部分之立體圖。
圖5係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與前進用旋轉傳達機構之概略側視圖。
圖6係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與後退用旋轉傳達機構之概略側視圖。
圖7A係表示剛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牽引機支軸之前之狀態之圖。
圖7B係表示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牽引機支軸之狀態之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再者,各圖中之箭頭X表示沿連續紙張之搬送路之搬送方向,箭頭X1表示搬送方向X之前進方向(搬送方向),箭頭X2表示搬送方向之後退方向。又,箭頭Y表示與搬送方向正交之裝置寬度方向(正交方向)Y,箭頭Y1表示於裝置寬度方向Y上自牽引機單元之第2牽引機朝向第1牽引機之第1方向Y1,箭頭Y2表示於裝置寬度方向Y上自牽引機單元之第1牽引機朝向第2牽引機之第2方向Y2。
(整體構成)
圖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噴墨印表機之整體構成之模式圖。圖2係表示搬送裝置之一部分之模式平面圖。噴墨印表機(印刷裝置)1係自設置於印表機殼體3之後側之供給口4取入連續紙張2,於印刷部5中對連續紙張2實施印刷,自設置於印表機殼體3之前側之排出口6排出。連續紙張2例如為扇折紙,且於其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分具備沿長度方向以固定間距形成之第1鏈輪孔2a及第2鏈輪孔2b(參照圖2)。
印刷部5包括印刷頭7、托架8及托架移動機構9。印刷頭7具有對連續紙張2噴出墨水滴之複數個噴嘴7a。印刷頭7係以將其噴嘴7a朝向圖1中之Z方向之下方、即朝向連續紙張2之狀態而搭載於托架8。
托架8係可移動地支撐於沿裝置寬度方向Y延伸之托架軸11,藉由托架移動機構9而沿裝置寬度方向Y往返移動。托架移動機構9包括托架馬達12及藉由托架馬達12驅動之正時皮帶13。托架8係固定於正時皮帶13,相應於托架馬達12之動作而沿裝置寬度方向Y往返移動。
又,噴墨印表機1包括搬送連續紙張2之搬送裝置20。圖3係表示搬送裝置20之模式側視圖。如圖1所示,搬送裝置20包括搬送路21、牽引機單元22、第1搬送機構23及第2搬送機構24。又,如圖3所示,搬送裝置20包括:搬送馬達25,其成為牽引機單元22、第1搬送機構23及第2搬送機構24之驅動源;驅動力傳達機構26,其將搬送馬達25之旋轉驅動力傳達至牽引機單元22及第1搬送機構23;及驅動力傳達輪列27,其將傳達至第1搬送機構23之搬送馬達25之旋轉驅動力傳達至第2搬送機構24。
搬送路21係沿圖1之X方向延伸,以供給口4作為起點,經由印刷部5之印刷頭7之印刷位置A,以排出口6作為終點。牽引機單元22、第1搬送機構23、印刷部5及第3搬送機構24係沿搬送路21而自供給口4側朝向排出口6側依序配置。
(牽引機單元)
牽引機單元22設置於供給口4之附近。如圖2所示,牽引機單元22包括:第1牽引機31及第2牽引機32,其等用以保持連續紙張2之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分;牽引機驅動軸(驅動軸)33及牽引機支軸(支軸)34,其等將該等第1牽引機31與第2牽引機32支撐為可於裝置寬度方向Y上移動;框架35,其支撐牽引機驅動軸33及牽引機支軸34;及盤簧(彈性構件)(彈簧構件)36,其可賦予(發揮)將牽引機支軸34向連續紙張2之裝置寬度方向Y施壓(推壓)之施壓力(推壓力)。牽引機驅動軸33及牽引機支軸34係以相互平行之狀態於裝置寬度方向Y上延伸。牽引機驅動軸33配置於相對於牽引機支軸34靠近第1搬送機構23之側 (搬送方向之下游側)。
如圖1及圖2所示,第1牽引機31包括:第1牽引機皮帶(第1環形皮帶)31b,其外周面設置有複數個第1卡合銷31a;以及第1驅動皮帶輪31c及第1從動皮帶輪31d,其等架設有第1牽引機皮帶31b。第2牽引機32包括:第2牽引機皮帶(第2環形皮帶)32b,其外周面設置有複數個第2卡合銷32a;以及第2驅動皮帶輪32c及第2從動皮帶輪32d,其等架設有第2牽引機皮帶32b。第1驅動皮帶輪31c及第2驅動皮帶輪32c以可與牽引機驅動軸33一體旋轉之狀態同軸地支撐於該牽引機驅動軸33。第1從動皮帶輪31d及第2從動皮帶輪32d以旋轉自如之狀態同軸地支撐於上述第2牽引機32支軸。第1卡合銷31a可插入至連續紙張2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鏈輪孔2a,第2卡合銷32a可插入至連續紙張2之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鏈輪孔2b。再者,第1牽引機31及第2牽引機32包括牽引機蓋(未圖示),該牽引機蓋係於以使各個卡合銷31a、32a卡合於鏈輪孔2a、2b之狀態保持連續紙張2後,自上方部分地覆蓋保持部分。
框架35包括:框架本體部35a,其係於牽引機驅動軸33及牽引機支軸34之下方沿裝置寬度方向Y延伸;以及板狀之第1支撐部35b及第2支撐部35c,其等將搬送路21夾持於內側而於裝置寬度方向Y上對向。第1支撐部35b係支撐牽引機驅動軸33及牽引機支軸34之第1方向Y1之端部分(第1牽引機31側之端部分),第2支撐部35c係支撐牽引機驅動軸33及牽引機支軸34之第2方向Y2之端部分(第2牽引機32側之端部分)。牽引機驅動軸33係藉由該等第1支撐部35b及第2支撐部35c而可圍繞軸線旋轉地受到支撐。牽引機支軸34係藉由該等第1、第2支撐部35c而可沿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地受到支撐。
於第2支撐部35c設置有用以支撐牽引機支軸34之軸承孔35d,牽引機支軸34係於使其第2方向Y2之端部分貫通於軸承孔35d之狀態下 支撐於第2支撐部35c。於牽引機支軸34上,於與第2牽引機32側之軸端於第1方向Y1上隔開特定尺寸之位置安裝有支軸移動範圍限制構件37。支軸移動範圍限制構件37位於第2支撐部35c之內側(搬送路21側)。於牽引機支軸34上,於自第2支撐部35c向外側(與搬送路21相反之側)突出之突出部分之外周側,配置有將伸縮方向朝向裝置寬度方向Y之盤簧36。盤簧36係於第2支撐部35c之外側之鄰接位置,以伸縮方向之一端部分連結於第2支撐部35c,另一端部分連結於牽引機支軸34之狀態配置。盤簧36之另一端部分與牽引機支軸34經由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之E形環38而連結。盤簧36藉由第2支撐部35c而自搬送路21隔離。
此處,牽引機支軸34可於在裝置寬度方向Y上隔開之第1位置34A與第2位置34B之間移動。圖2中,以實線表示之第2位置34B係於在牽引機單元22未設置連續紙張2之初始狀態下,盤簧36支撐牽引機支軸34之位置。於牽引機支軸34支撐於第2位置34B之狀態下,盤簧36成為自然長度,支軸移動範圍限制構件37抵接於第2支撐部35c。盤簧36係於牽引機支軸34沿第1方向Y1移動時,發揮將牽引機支軸34向與第1方向Y1相反之第2方向Y2施壓之施壓力。第1位置34A係與第2位置34B於第1方向Y1上隔開之位置,於圖2中以二點鏈線表示。第1位置34A係於盤簧36成為壓縮程度最大之狀態時配置牽引機支軸34之位置。
又,牽引機單元22包括:位置規定構件39,其用以將第1牽引機31配置於裝置寬度方向Y之預先規定之基準位置H;及固定機構40,其將上述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位置規定構件39係自框架本體部35a向上方突出之板構件,包括供牽引機驅動軸33以可旋轉之狀態插通之貫通孔及供牽引機支軸34以可於裝置寬度方向上移動之狀態插通之貫通孔。第1牽引機31藉由安裝於位置規定構件39之第1方 向Y1側之側端面而配置於基準位置H。
固定機構40係周知之構成者,本例中搭載於第2牽引機32。固定機構40例如包括:樹脂構件,其可於壓抵於牽引機支軸34之固定位置與自牽引機支軸34隔開之開放位置之間移位;桿,其使該樹脂構件於固定位置與開放位置之間移位;且藉由桿之操作而使樹脂構件自開放位置移位至固定位置,藉此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若藉由固定機構40而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則第2牽引機32成為相對於牽引機驅動軸33之軸線及牽引機支軸34之軸線正交之姿勢,複數個第2卡合銷32a成為沿搬送方向X排列之狀態。又,於藉由固定機構40而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之狀態下,第2牽引機32成為可與牽引機支軸34一體地沿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之狀態。
(第1搬送機構)
第1搬送機構23設置於搬送路21之牽引機單元22與印刷位置A之間,更詳細而言,設置於靠近印刷頭7之位置。第1搬送機構23包括搬送輥41及按壓輥42。搬送輥41包括金屬製之輥本體43及輥軸44,於搬送路21之Z方向之下側以橫截搬送路21之方式設置。按壓輥42包含橡膠等彈性體,以可將於搬送路21搬送之連續紙張2自Z方向之上方壓抵於搬送輥41之狀態配置。
如圖2所示,於輥本體43之表面形成有分散有無機粒子之摩擦層45。摩擦層45係藉由使氧化鋁(氧化鋁:Al2O3)、氧化矽(SiO)、二氧化矽(SiO2)等無機粒子分散於包含環氧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之樹脂層中而形成。例如,使用經破碎處理之氧化鋁作為無機粒子。氧化鋁相對較為廉價且並不妨礙成本降低,硬度相對較高且良好地發揮提高摩擦阻力之功能。藉由實施破碎處理,而氧化鋁粒子之前端變尖,發揮較高之摩擦力。
(第2搬送機構)
第2搬送機構24設置於搬送路21之印刷位置A與排出口6之間,更詳細而言,設置於靠近印刷頭7之位置。第2搬送機構24包括排出輥46及按壓輥47。排出輥46包括輥本體48及輥軸49,於搬送路21之Z方向之下側以橫截搬送路21之方式設置。按壓輥47係以可將於搬送路21搬送之連續紙張2自Z方向之上方壓抵於排出輥46之狀態配置。
(驅動力傳達機構及驅動力傳達輪列)
如圖3所示,驅動力傳達機構26包括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及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係將用以自搬送馬達25將連續紙張2沿搬送路21向前方(X1方向)搬送之前進用旋轉、及用以向後方(X2方向)搬送之後退用旋轉傳達至第1搬送機構23之搬送輥41。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將來自搬送馬達25之旋轉傳達至牽引機單元22之牽引機驅動軸33。驅動力傳達輪列27係使第2搬送機構24之排出輥46與第1搬送機構23之搬送輥41同步地沿相同方向以相同搬送速度旋轉。圖3中,驅動力傳達輪列27係以虛線箭頭表示。
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包括:前進側傳達機構63,其將來自搬送馬達25之前進用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77而傳達至牽引機單元22;及後退側傳達機構64,其將來自搬送馬達25之後退用旋轉經由轉矩限制器(轉矩離合器)79而傳達至牽引機單元22(參照下述之圖4A、圖4B)。
本實施形態中,於將連續紙張2向前方搬送之情形時,利用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而驅動之搬送輥41的連續紙張2之搬送速度大於利用經由前進側傳達機構63而驅動之牽引機31的連續紙張2之搬送速度。為了獲得該關係,設定構成該等傳達機構之齒輪列之減速比等。反之,於將紙張向後方搬送之情形時,利用經由後退側傳達機構64而驅動之牽引機31的連續紙張2之搬送速度大於利用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而驅動之搬送輥41的連續紙張2之搬送速度。為了獲得 該關係,設定構成該等傳達機構之齒輪列之減速比等。
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包括:驅動鏈輪60,其同軸地固定於搬送馬達25之馬達軸;驅動齒輪66,其同軸地固定於第1搬送機構23中之搬送輥41之輥軸44之軸端部分;及正時皮帶67,其架設於驅動鏈輪60及驅動齒輪66。
圖4A係模式性地表示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之主要部分之側視圖,圖4B係其立體圖。參照圖3及圖4A、圖4B,對傳達將牽引機單元22向前進方向及後退方向旋轉驅動之動力的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之構成進行說明。
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具備旋轉軸70,於旋轉軸70同軸地固定有傳達齒輪71,於傳達齒輪71架設有正時皮帶67。又,於旋轉軸70同軸地固定有前進用太陽齒輪72及後退用太陽齒輪73。於該等太陽齒輪72、73之間,將行星齒輪架(planetary carrier)74支撐為以旋轉軸70為中心而旋轉自如之狀態。
行星齒輪架74具備自旋轉軸70以特定之角度沿半徑方向延伸之2根臂部74a、74b。於一臂部74a之前端部分,以旋轉自如之狀態支撐前進用行星齒輪75。前進用行星齒輪75嚙合於前進用太陽齒輪72。於另一臂部74b之前端部分,以旋轉自如之狀態支撐後退用行星齒輪76。後退用行星齒輪76嚙合於後退用太陽齒輪73。
另一方面,於牽引機驅動軸33之軸端部分,經由單向離合器77而同軸地安裝有前進用傳達齒輪78。單向離合器77可為楔塊(sprag)式、凸輪(cam)式中之任一者。單向離合器77雖傳達前進用旋轉,但若傳達逆旋轉即後退用旋轉,則產生空轉而遮斷後退用旋轉之傳達。因此,於前進用旋轉之傳達狀態下,於單向離合器77之傳達路徑下游側之傳達構件欲沿前進用旋轉之方向較傳達路徑上游側之傳達構件更快地旋轉之情形時,單向離合器77亦產生空轉而遮斷傳達路徑。此 處,於單向離合器77空轉之狀態下、即傳達路徑經遮斷之狀態下,第1牽引機31及第2牽引機32隨著藉由搬送輥41搬送而於搬送路21上移動之連續紙張2之移動而從動。
前進用傳達齒輪78係可嚙合於前進用行星齒輪75之齒輪,配置於與該前進用行星齒輪75對向之位置。於前進用傳達齒輪78之旁邊配置有後退用傳達齒輪80。後退用傳達齒輪80經由轉矩限制器79而同軸地安裝於牽引機驅動軸33之軸端部分。後退用傳達齒輪80係可嚙合於後退用行星齒輪76之齒輪,配置於與後退用行星齒輪76對向之位置。轉矩限制器79係若傳達轉矩超出固定值則產生滑動,而限制其以上之值之轉矩傳達。
於該構成之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中,其前進側傳達機構63係自正時皮帶67依序經由旋轉軸70、前進用太陽齒輪72、行星齒輪架74、前進用行星齒輪75、前進用傳達齒輪78及單向離合器77而到達牽引機驅動軸33之傳達機構部分。後退側傳達機構64係自正時皮帶67依序經由旋轉軸70、後退用太陽齒輪73、行星齒輪架74、後退用行星齒輪76、後退用傳達齒輪80及轉矩限制器79而到達牽引機驅動軸33之傳達機構部分。
圖5係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及前進側傳達機構63之概略側視圖。圖6係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及後退側傳達機構64之概略側視圖。
於前進用旋轉之傳達時,旋轉軸70沿圖4B之箭頭CCW之方向旋轉。藉由該旋轉,而行星齒輪架74亦沿相同方向旋轉。藉此,前進用行星齒輪75嚙合於前進用傳達齒輪78。另一後退用行星齒輪76與後退用傳達齒輪80隔開。其結果為,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成為圖5所示之狀態。於此狀態下,來自搬送馬達25之前進用旋轉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而傳達至搬送輥41及排出輥46。又,前進用旋轉經由 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而傳達至第1牽引機31及第2牽引機32。藉此,將連續紙張2搬送至前方。
於後退用旋轉之傳達時,旋轉軸70沿圖4B之箭頭CW之方向旋轉。藉由該旋轉,而行星齒輪架74亦沿相同方向旋轉。藉此,前進用行星齒輪75與前進用傳達齒輪78隔開而解除嚙合(遮斷動力傳達路徑)。另一後退用行星齒輪76接近後退用傳達齒輪80而切換為嚙合之狀態(形成動力傳達路徑)。其結果為,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成為圖6所示之狀態。於此狀態下,來自搬送馬達25之後退用旋轉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而傳達至搬送輥41及排出輥46。又,後退用旋轉經由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而傳達至第1牽引機31及第2牽引機32。藉此,將連續紙張2搬送至後方(反向搬送)。
(連續紙張之搬送動作)
其次,對噴墨印表機1之動作、尤其利用搬送裝置20之連續紙張2之搬送動作進行說明。圖7A、圖7B係連續紙張2向牽引機單元22之設置之說明圖,自X方向之後方觀察牽引機單元22。圖7A表示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之前之狀態,圖7B表示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之後之狀態。
於連續紙張2向牽引機單元22之設置中,使連續紙張2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鏈輪孔2a卡合於配置於正交方向之基準位置H之第1牽引機31之第1卡合銷31a。其後,使第2牽引機32沿牽引機支軸34滑動至對應於連續紙張2之寬度尺寸之位置,而使該第2牽引機32之第2卡合銷32a卡合於連續紙張2之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鏈輪孔2b。於使第2牽引機32之第2卡合銷32a卡合於連續紙張2之第2鏈輪孔2b之時間點,如圖7A所示,牽引機支軸34藉由盤簧36而支撐於第2位置34B。其後,藉由固定機構40而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
此處,於將連續紙張2設置於牽引機單元22時,若連續紙張2於 第1牽引機31與第2牽引機32之間彎曲,則於連續紙張2藉由搬送輥41之搬送力向下游側拉伸時,連續紙張2容易產生偏斜。因此,使用者為了避免或抑制偏斜之產生,使第2牽引機32之卡合銷卡合於連續紙張2之第2鏈輪孔2b後,將該第2牽引機32向與第1牽引機31隔開之方向拉伸而對連續紙張2賦予寬度方向之張力,於此狀態下將第2牽引機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然而,於在使用者對連續紙張2賦予較強之拉伸力之狀態下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之情形時,連續紙張2會陷入過度之張力狀態,如此,於在連續紙張2之搬送中連續紙張2於與搬送方向X交叉之方向移動時,會產生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容易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之問題。
針對該問題,本例中,於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時連續紙張2陷入過度之張力狀態之情形時,第2牽引機32會與牽引機支軸34一併於第1方向Y1(盤簧36延伸之方向)移動,而配置於盤簧36之施壓力與連續紙張2之張力均衡之位置(參照圖7B)。換言之,以該第2牽引機32及牽引機支軸34發生移動、牽引機支軸34於第2位置34A與第1位置34B之間停止之方式,將盤簧36之彈簧常數設為適當者。若第2牽引機32移動至盤簧36之施壓力與連續紙張2之張力均衡之位置,則連續紙張2之過度之張力狀態得以緩和,因此即便於連續紙張2之搬送中連續紙張2於與搬送方向X交叉之方向移動,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亦不容易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又,藉由將第2牽引機32配置於彈簧構件之施壓力與連續紙張2之張力均衡之位置,使得連續紙張2之寬度方向之張力成為適當者,因此亦可防止搬送中之連續紙張2產生偏斜。
再者,本例中,設置於牽引機單元22之盤簧36並非發揮對第1牽引機31或第2牽引機直接施壓之施壓力者,而成為發揮對牽引機支軸34施壓之施壓力者。因此,於將連續紙張2設置於牽引機單元22時, 在使第2卡合銷32a卡合於連續紙張2之第2鏈輪孔2b之狀態下,使用者將第2牽引機32向與第1牽引機31隔開之方向拉伸時,不存在盤簧36之施壓力對連續紙張2或拉伸連續紙張2之第2牽引機32發揮作用之情況。因此,第2牽引機32容易向裝置寬度方向Y(Y2方向)移動,容易進行將連續紙張2設置於牽引機單元22之設置作業。又,亦不存在如下情況:於使用者將第2牽引機32向與第1牽引機31隔開之方向拉伸時,壓縮盤簧36並且第1牽引機31朝向第2牽引機32側移動,於對連續紙張2賦予由使用者之拉伸力所致之過度之張力與盤簧36之施壓力之兩者之狀態下將第2牽引機32固定於牽引機支軸34。
其次,將搬送馬達25向前進旋轉方向驅動。藉此,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成為圖5所示之狀態,牽引機31及搬送輥41向前進旋轉方向旋轉驅動,連續紙張2沿搬送路21朝向搬送輥41搬送。藉由牽引機31而搬送之連續紙張2夾入於旋轉之搬送輥41與按壓輥42之間,進而搬送至特定之開始位置(印刷動作之開始位置)為止。
於將連續紙張2沿X1方向搬送時,利用搬送輥41之前進方向之搬送速度設定為大於牽引機31之前進方向之搬送速度。此處,利用搬送輥41之紙張保持力由於摩擦層45而較高,但小於使牽引機31卡合於鏈輪孔2a之牽引機31之紙張保持力。因此,連續紙張2一面向搬送輥41側以固定之張力拉伸一面進行搬送。藉此,即便將自摺疊之形態展開而供給之扇折紙用作連續紙張2之情形時,可於適當地去除彎曲、鬆弛等之狀態下使紙張到達開始位置。
其後,藉由搬送輥41而沿搬送路21搬送連續紙張2,並且執行印刷頭7之印刷動作。摩擦層45具有非常高之摩擦係數,因此連續紙張2藉由搬送輥41與按壓輥42而幾乎不產生滑動地保持,以較高之精度進行連續紙張2之搬送。牽引機31側係以較搬送輥41更慢之搬送速度將連續紙張2向前進方向送出。因此,可以始終施加有特定之張力之狀 態搬送連續紙張2。
此處,於因構成搬送輥41及牽引機單元22之零件之尺寸精度、或將搬送輥41及牽引機單元22搭載於噴墨印表機1時之安裝精度等,而導致利用搬送輥41之連續紙張2之搬送方向與利用牽引機單元22之連續紙張2之搬送方向並非嚴格一致之情形時,存在如下可能性:藉由搬送輥41之搬送力,而連續紙張2沿與搬送方向X交叉之方向移動,鏈輪孔2a、2b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針對該問題,本例中,於牽引機單元22上,若連續紙張2沿與搬送方向X交叉之方向移動,則保持連續紙張2之第2方向Y2之端部分之第2牽引機32追隨連續紙張2之移動,而與牽引機支軸34一併沿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因此,可防止於搬送中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2a、2b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
又,本例中,於將連續紙張2設置於牽引機單元22時,如圖7B所示,第2牽引機32於盤簧36之施壓力與連續紙張2之張力均衡之位置移動。其結果為,儘管盤簧36之施壓力作用於牽引機支軸34,第2牽引機32及牽引機支軸34亦成為容易沿裝置寬度方向Y之第1方向Y1及第2方向Y2之兩者移動之狀態。因此,第2牽引機32較佳地追隨連續紙張2之裝置寬度方向Y之移動。由此,不存在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2a、2b容易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之情況。
進而,本例中,搬送輥41之搬送速度設定為較牽引機單元22之搬送速度更高速,因此藉由搬送輥41之搬送力而對搬送中之連續紙張2賦予過度之張力,於牽引機單元22上連續紙張2沿與搬送方向X交叉之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時,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2a、2b容易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針對該狀態,本例中,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具備單向離合器77,因此可避免藉由搬送輥41之搬送力而對搬送中之連續紙張2賦予過度之張力。即,若藉由搬送輥41之搬送 力而對連續紙張2施加之張力達到固定值以上,則成為第1牽引機31之第1卡合銷31a及第2牽引機32之第2卡合銷32a藉由搬送輥41而強制性地向前進旋轉方向較強地拉出之狀態,於此狀態下,單向離合器77空轉而容許第1卡合銷31a及第2卡合銷32a之移動。即,第1牽引機31及第2牽引機32成為隨著連續紙張2之移動而從動之從動狀態,因此不存在對連續紙張2施加之張力增大之情況。因此,可防止於搬送中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2a、2b更容易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又,藉由單向離合器,而將連續紙張2始終以適當之張力狀態向前進方向搬送,因此可實現高品質之印刷。
藉由搬送輥41而搬送之連續紙張2通過印刷部5之印刷位置A而被實施利用印刷頭7之印刷。其後,夾入於旋轉之排出輥46與按壓輥47之間。藉由排出輥46,沿搬送路21進而搬送之連續紙張2自排出口6沿排出托盤16排出。
其次,於必須將連續紙張2向後退方向反向搬送之情形時,將搬送馬達25向後退旋轉方向旋轉驅動。後退旋轉方向之旋轉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1而傳達至搬送輥41,經由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而傳達至牽引機31。於牽引機側驅動力傳達機構62中,將前進側傳達機構63之路徑遮斷,如圖6所示般後退側傳達機構64切換為連接狀態。
如上所述,於反向搬送時,利用牽引機31之連續紙張2之搬送速度大於利用搬送輥41之連續紙張2之搬送速度。因此,連續紙張2以特定之張力狀態進行反向搬送,防止因鬆弛、彎曲等而導致產生堵紙。又,後退用旋轉經由轉矩限制器79而傳達至牽引機驅動軸33。轉矩限制器79係若傳達轉矩超出固定值則成為空轉狀態(產生滑動),將傳達轉矩限制為特定值以下。若於連續紙張2產生過度之張力,則轉矩限制器79空轉,將連續紙張2之張力限制為固定值以下。由此,可防止 賦予過度之張力,而導致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2a、2b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等危害。
(牽引機單元之變化例)
上述例中,第1牽引機31藉由安裝於設置於框架35之位置規定構件39,而固定於基準位置H,但亦可將第1牽引機31以可於裝置寬度方向Y之特定之範圍移動之狀態配置於基準位置H。於此情形時,只要具備第1位置規定構件與第2位置規定構件作為位置規定構件,則可將第1牽引機31以可於第1位置規定構件與第2位置規定構件之間沿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之狀態配置於基準位置H,該第1位置規定構件係於配置於基準位置H之第1牽引機31之裝置寬度方向Y之一側與該第1牽引機31隔開少許間隙而配置,該第2位置規定構件係於該第1牽引機31之另一側與第1牽引機31隔開少許間隙而配置。此處,若將第1牽引機31以可於裝置寬度方向Y之特定之範圍移動之狀態配置於基準位置H,則即便第1牽引機31向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晃動),亦可防止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2a、2b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
再者,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搬送裝置20,該搬送裝置20為如下之構成:藉由搬送輥41之驅動而搬送連續紙張2,牽引機單元22追隨藉由搬送輥41搬送之連續紙張2之移動而從動。於此情形時,亦可於牽引機單元22中防止或抑制搬送中之連續紙張2之鏈輪孔2a、2b自第1卡合銷31a或第2卡合銷32a偏離。又,可使於搬送中對連續紙張2施加之張力成為適當者。
2‧‧‧連續紙張
2a‧‧‧第1鏈輪孔
2b‧‧‧第2鏈輪孔
21‧‧‧搬送路
22‧‧‧牽引機單元
31‧‧‧第1牽引機
31a‧‧‧第1卡合銷
32‧‧‧第2牽引機
32a‧‧‧第2卡合銷
34‧‧‧牽引機支軸(支軸)
34A‧‧‧牽引機支軸之第1位置
35‧‧‧框架
35a‧‧‧框架本體部
35b‧‧‧第1支撐部
35c‧‧‧第2支撐部
36‧‧‧盤簧(彈簧構件)
37‧‧‧支軸移動範圍限制構件
38‧‧‧E形環
39‧‧‧位置規定構件
40‧‧‧固定機構
H‧‧‧基準位置
Y‧‧‧裝置寬度方向(正交方向)
Y1‧‧‧第1方向
Y2‧‧‧第2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牽引機單元,其特徵在於包括:第1牽引機,其使第1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分沿該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形成之第1鏈輪孔;第2牽引機,其使第2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上述連續紙張之上述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分沿上述搬送方向形成之第2鏈輪孔;支軸,其於上述連續紙張之與上述搬送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延伸,將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支撐為分別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框架,其將上述支軸支撐為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彈性構件,其可賦予將上述支軸沿上述正交方向推壓之推壓力;及固定機構,其將上述第2牽引機固定於上述支軸;且上述第1牽引機係配置於相對於上述框架的上述正交方向之預先規定之基準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於上述支軸在自上述第2牽引機側朝向上述第1牽引機側之第1方向上移動時,賦予將上述支軸向與該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推壓之推壓力。
  2. 如請求項1之牽引機單元,其中上述支軸可於第1位置與於上述第2方向上與該第1位置隔開之第2位置之間移動,上述彈性構件係於未賦予推壓力之初始狀態下將上述支軸支撐於上述第2位置。
  3. 如請求項2之牽引機單元,其中 上述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於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度時,將上述支軸支撐於上述第2位置。
  4. 如請求項1之牽引機單元,其中上述框架具備支撐部,該支撐部係於由上述支軸之上述第2方向之端部分貫通之狀態下可旋轉地支撐該支軸;上述彈性構件係將伸縮方向朝向上述正交方向之盤簧,且於上述支撐部之上述第2方向之鄰接位置,其上述伸縮方向之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撐部,另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軸。
  5. 一種搬送裝置,其包括:牽引機單元;搬送輥,其於較上述牽引機單元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與上述支軸平行地配置;及驅動源,其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該搬送裝置之特徵在於:上述牽引機單元包括:第1牽引機,其使第1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分沿該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形成之第1鏈輪孔;第2牽引機,其使第2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上述連續紙張之上述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分沿上述搬送方向形成之第2鏈輪孔;支軸,其於上述連續紙張之與上述搬送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延伸,將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支撐為分別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框架,其將上述支軸支撐為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彈性構件,其可賦予將上述支軸沿上述正交方向推壓之推壓力;及固定機構,其將上述第2牽引機固定於上述支軸; 上述第1牽引機係配置於相對於上述框架的上述正交方向之預先規定之基準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於上述支軸在自上述第2牽引機側朝向上述第1牽引機側之第1方向上移動時,賦予將上述支軸向與該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推壓之推壓力者,進而,藉由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而搬送上述連續紙張,上述牽引機單元追隨上述連續紙張之移動而從動。
  6. 如請求項5之搬送裝置,其中上述搬送輥具備表面分散有無機粒子之摩擦層。
  7. 如請求項5之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牽引機單元中,上述支軸可於第1位置與於上述第2方向上與該第1位置隔開之第2位置之間移動,上述彈性構件係於未賦予推壓力之初始狀態下將上述支軸支撐於上述第2位置。
  8. 如請求項7之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牽引機單元中,上述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於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度時,將上述支軸支撐於上述第2位置。
  9. 如請求項5之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牽引機單元中,上述框架具備支撐部,該支撐部係於由上述支軸之上述第2方向之端部分貫通之狀態下可旋轉地支撐該支軸,上述彈性構件係將伸縮方向朝向上述正交方向之盤簧,且於上述支撐部之上述第2方向之鄰接位置,其上述伸縮方向之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撐部,另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軸。
  10. 一種搬送裝置,其包括:牽引機單元;搬送輥,其於較上述牽引機單元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與上述支軸平行地配置;及驅動源,其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該搬送裝置之特徵在於:上述牽引機單元包括:第1牽引機,其使第1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分沿該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形成之第1鏈輪孔;第2牽引機,其使第2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上述連續紙張之上述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分沿上述搬送方向形成之第2鏈輪孔;支軸,其於上述連續紙張之與上述搬送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延伸,將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支撐為分別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框架,其將上述支軸支撐為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彈性構件,其可賦予將上述支軸沿上述正交方向推壓之推壓力;及固定機構,其將上述第2牽引機固定於上述支軸;上述第1牽引機係配置於相對於上述框架的上述正交方向之預先規定之基準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於上述支軸在自上述第2牽引機側朝向上述第1牽引機側之第1方向上移動時,賦予將上述支軸向與該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推壓之推壓力者,進而,上述牽引機單元包括:驅動軸,其驅動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及驅動力傳達機構,其將來自上述驅動源之旋轉驅動力傳達至上述驅動軸; 上述驅動力傳達機構係將用以於上述搬送方向搬送上述連續紙張之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傳達至上述驅動軸。
  11. 如請求項10之搬送裝置,其中上述搬送輥具備表面分散有無機粒子之摩擦層。
  12. 如請求項10之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牽引機單元中,上述支軸可於第1位置與於上述第2方向上與該第1位置隔開之第2位置之間移動,上述彈性構件係於未賦予推壓力之初始狀態下將上述支軸支撐於上述第2位置。
  13. 如請求項12之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牽引機單元中,上述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於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度時,將上述支軸支撐於上述第2位置。
  14. 如請求項10之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牽引機單元中,上述框架具備支撐部,該支撐部係於由上述支軸之上述第2方向之端部分貫通之狀態下可旋轉地支撐該支軸,上述彈性構件係將伸縮方向朝向上述正交方向之盤簧,且於上述支撐部之上述第2方向之鄰接位置,其上述伸縮方向之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撐部,另一端部分連結於上述支軸。
  15. 一種印刷裝置,其包括:搬送裝置;及印刷部,其配置於較上述搬送裝置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而對由該搬送裝置搬送之上述連續紙張實施印刷;該印刷裝置之特徵在於: 上述搬送裝置包括:牽引機單元;搬送輥,其於較上述牽引機單元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與上述支軸平行地配置;及驅動源,其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上述牽引機單元包括:第1牽引機,其使第1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分沿該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形成之第1鏈輪孔;第2牽引機,其使第2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上述連續紙張之上述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分沿上述搬送方向形成之第2鏈輪孔;支軸,其於上述連續紙張之與上述搬送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延伸,將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支撐為分別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框架,其將上述支軸支撐為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彈性構件,其可賦予將上述支軸沿上述正交方向推壓之推壓力;及固定機構,其將上述第2牽引機固定於上述支軸;上述第1牽引機係配置於相對於上述框架的上述正交方向之預先規定之基準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於上述支軸在自上述第2牽引機側朝向上述第1牽引機側之第1方向上移動時,賦予將上述支軸向與該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推壓之推壓力者,進而,藉由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而搬送上述連續紙張,上述牽引機單元追隨上述連續紙張之移動而從動。
  16. 一種印刷裝置,其包括: 搬送裝置;及印刷部,其配置於較上述搬送裝置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而對藉由該搬送裝置而搬送之上述連續紙張實施印刷;該印刷裝置之特徵在於:上述搬送裝置包括:牽引機單元;搬送輥,其於較上述牽引機單元更靠上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與上述支軸平行地配置;及驅動源,其旋轉驅動上述搬送輥;上述牽引機單元包括:第1牽引機,其使第1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連續紙張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分沿該連續紙張之搬送方向形成之第1鏈輪孔;第2牽引機,其使第2卡合銷依序卡合於在上述連續紙張之上述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分沿上述搬送方向形成之第2鏈輪孔;支軸,其於上述連續紙張之與上述搬送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延伸,將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支撐為分別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框架,其將上述支軸支撐為可於上述正交方向上移動;彈性構件,其可賦予將上述支軸沿上述正交方向推壓之推壓力;及固定機構,其將上述第2牽引機固定於上述支軸;且上述第1牽引機係配置於相對於上述框架的上述正交方向之預先規定之基準位置,上述彈性構件係於上述支軸在自上述第2牽引機側朝向上述第1牽引機側之第1方向移動上時,賦予將上述支軸向與該第1方向 相反之第2方向推壓之推壓力者,進而,上述牽引機單元包括:驅動軸,其驅動上述第1牽引機及上述第2牽引機;及驅動力傳達機構,其將來自上述驅動源之旋轉驅動力傳達至上述驅動軸;上述驅動力傳達機構係將用以於上述搬送方向搬送上述連續紙張之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而傳達至上述驅動軸。
TW102127873A 2012-08-06 2013-08-02 牽引機單元、搬送裝置及印刷裝置 TWI540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3752 2012-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8494A TW201408494A (zh) 2014-03-01
TWI540055B true TWI540055B (zh) 2016-07-01

Family

ID=50025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7873A TWI540055B (zh) 2012-08-06 2013-08-02 牽引機單元、搬送裝置及印刷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56494B2 (zh)
JP (1) JP6051971B2 (zh)
CN (1) CN103568603B (zh)
TW (1) TWI540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1971B2 (ja) * 2012-08-06 201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US20170173980A1 (en) * 2014-05-27 2017-06-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um handling
CN108190588A (zh) * 2018-01-09 2018-06-22 清远市齐力合成革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电气动吸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8451U (zh) * 1985-11-07 1987-05-19
JPS62109672A (ja) * 1985-11-08 1987-05-20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903583B2 (ja) 1990-01-11 1999-06-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紙移送機構
JP3090943B2 (ja) 1990-11-14 2000-09-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音声合成装置
JPH05338286A (ja) 1992-06-11 1993-12-21 Seiko Epson Corp 用紙送り機構
JP3064670B2 (ja) 1992-06-11 2000-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用紙送り機構
JP3064729B2 (ja) * 1993-03-15 2000-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H09188445A (ja) 1996-01-10 1997-07-22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63469A (ja) * 1998-03-19 1999-09-28 Bando Chem Ind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
JP2002296855A (ja) 2001-03-30 2002-10-09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子写真式印刷装置の用紙搬送装置
JP3963114B2 (ja) * 2002-03-28 2007-08-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ユニ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US7573387B2 (en) * 2004-06-22 2009-08-11 Toray Engineering Co., Ltd. Continuous paper processing system
JP2006008265A (ja) 2004-06-22 2006-01-12 Toray Eng Co Ltd 折り畳み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US7673864B2 (en) * 2004-06-22 2010-03-09 Toray Engineering Co., Ltd. Folding device and printing system
FR2938137B1 (fr) * 2008-10-31 2011-04-15 St Microelectronics Sa Recepteur avec circuit d'estimation de canal.
CN102381033B (zh) * 2010-08-25 2014-1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纸张缘端罩的喷墨打印机
JP5699486B2 (ja) * 2010-08-25 2015-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
CN102616010B (zh) * 2011-01-28 2015-01-07 深圳市精英创展投资有限公司 一体式纸架结构及由其构成的立式、卧式打印机
JP6051971B2 (ja) * 2012-08-06 201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1087A (ja) 2014-03-20
TW201408494A (zh) 2014-03-01
US9056494B2 (en) 2015-06-16
JP6051971B2 (ja) 2016-12-27
CN103568603B (zh) 2016-01-27
CN103568603A (zh) 2014-02-12
US20150239697A1 (en) 2015-08-27
US9469496B2 (en) 2016-10-18
US20140036016A1 (en)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2161B2 (en) Image printing devices that perform duplex printing
JP2009202581A (ja) 記録装置
US7455285B2 (en) Media handling accessory and method
JP5799662B2 (ja) 印刷媒体の搬送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TWI540055B (zh) 牽引機單元、搬送裝置及印刷裝置
US7533878B2 (en) Printer media transport for variable length media
US7708262B2 (en) Media handling system
US20020114655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2249248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7145476A (ja) シート材反転装置
JP2004123381A (ja) ベルト駆動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3263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62182A (ja) プリンタ
JP2015199308A (ja) 印刷媒体の搬送機構および印刷装置
JP4894830B2 (ja) 付箋プリンタ
JP2011057421A (ja) ロール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9660A (ja) プリンター
JP3804435B2 (ja) 記録装置
JP2004292167A (ja) 被記録媒体の搬送経路変更装置、両面記録装置、被噴射媒体の搬送経路変更装置
JP6096605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5987535B2 (ja) 印刷媒体の搬送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3722728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68551A (ja) 歯車機構、張力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8883A (ja)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2005247434A (ja) 給送装置、これを備える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並びに給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