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103B - Electrical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al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2103B
TWI422103B TW098139615A TW98139615A TWI422103B TW I422103 B TWI422103 B TW I422103B TW 098139615 A TW098139615 A TW 098139615A TW 98139615 A TW98139615 A TW 98139615A TW I422103 B TWI422103 B TW I4221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contact
sliding
f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9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1306A (en
Inventor
Kazuya Midorikawa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21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1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2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21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是關於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具有:殼體、與保持於該殼體的端子。
當將電連接器彼此嵌合時,有時會在電連接器的端子彼此之間存在有異物、或在端子面形成覆膜。這種異物例如像是灰塵等,而覆膜例如是在端子表面經過時間所形成的氧化覆膜等。這種異物等容易成為端子彼此接觸不良的原因。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電連接器,當電連接器與對象連接器嵌合時,該電連接器的端子與對象連接器的端子也就是對象端子之間存在的異物等,是藉由該端子與對象端子的滑動接觸而被去除。
在該專利文獻1,作為插頭連接器的端子的插頭接點,是將帶狀金屬片在厚度方向彎曲成大致曲柄狀所形成,朝嵌合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間部分,是形成為與作為插座連接器的端子的插座接點接觸的接觸部。該接觸部具有:朝向該插座接點和緩地突出而朝橫方向延伸的突起部、以及形成為相連於該突起部而朝向插座接點突出,且以較該突起部更窄的寬度尺寸朝下方且朝縱方向延伸的作為突條部的兩個凸部。該突起部與凸部突出相同量,突出面位在同一面上。
另一方面,插座接點,是將帶狀金屬片在厚度方向彎曲成大致橫S字型所形成,在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撓曲部,形成有:朝向插頭接點突出並且朝向相對於上下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接觸凸部。
在上述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的嵌合過程,相對於插座接點的接觸凸部,首先,上述插頭接點的突起部會在其和緩的曲面導引上述接觸凸部且滑動接觸,之後讓兩個凸部滑動接觸。藉此,在連接器嵌合過程,首先,利用上述接觸凸部與寬度較寬的上述突起部的相對彈性移位而藉由滑動接觸在寬廣範圍將端子間的異物去除之後,藉由該接觸凸部與上述兩個狹窄凸部的滑動接觸,利用該凸部的更強力量進一步將異物去除。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59656
可是,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在上述插座連接器的接觸凸部與上述插頭連接器的突起部滑動接觸之後,滑動接觸的兩個凸部,與該突起部連續形成。並且,突起部與凸部的突出量相同而位在同一水平面。於是,當上述插座連接器的接觸凸部被導引到上述插頭連接器的突起部時,而且之後開始與凸部滑動接觸時,該接觸凸部朝向該突起部及凸部滑移,所以在移動時彈性移位量不是急遽增加,結果,該凸部的去除異物等的效果並不是很大。
本案發明,鑑於這種情形,其目的要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藉由在連接器嵌合過程的連接器及對象連接器的端子彼此的滑動接觸,而有效地將異物去除。
本發明的電連接器,具有:殼體、與保持於該殼體的端子。
在該電連接器,本發明,上述端子,具有:在與對象連接器的連接器嵌合過程,將該對象連接器的端子也就是對象端子,朝相對於連接器嵌合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按壓使其朝該按壓方向彈性移位的接觸部,該接觸部具有:在連接器嵌合方向前方導引對象端子的導引面、與位於較該導引面更後方處而與上述對象端子滑動接觸的複數的滑接部;該滑接部作為,在上述按壓方向較上述導引面更突出,且朝連接器嵌合方向延伸的突條部。
在本發明,滑接部在上述按壓方向較導引面更突出,所以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對象端子,在被導引面導引之後,與滑接部的連接器嵌合方向前端抵接,使彈性移位量急遽增加,然後與該滑接部的頂部滑動接觸。對象端子,在與滑接部的頂部滑動接觸之前,以很大的接觸壓力與滑接部的前端抵接。於是,藉由與該前端的抵接,能有效地去除異物等。
複數的滑接部,其連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分別位在不同位置較佳。藉由使連接器嵌合方向的上述前端的位置不同,則對象端子不會與複數的滑接部的前端同時抵接。與複數的滑接部的前端在連接器嵌合方向位置相同的情況相比,可以使在連接器嵌合過程產生的抵接時的衝撞的總阻力降低。結果,讓連接器嵌合變得更容易。
滑接部,其連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作成:傾斜成隨著朝向連接器嵌合方向前方,則越接近接觸部的導引面的斜面狀較佳。藉由將上述前端作成斜面狀,對象端子,在被滑接部的斜面狀的前端導引之後,則會開始與滑接部的頂部的滑動接觸。於是,則可以更減低連接器嵌合過程的抵接時的阻力,結果,讓連接器嵌合變得更容易。
滑接部,在其相對於連接器嵌合方向成直角的面部的剖面,作成三角形或凸彎曲形狀較佳。
如以上,在本發明,將在連接器嵌合過程與對象端子滑動接觸的滑接部形成為較導引面更突出,所以在該滑接部的頂部與對象端子的滑動接觸之前,能夠以很大的接觸壓力使該對象端子與該滑接部的前端抵接。於是,藉由該對象端子與滑接部的前端的抵接,則可有效地去除端子間的異物。結果,則可良好地避免連接器彼此的接觸不良情形。
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實施方式。
第1圖是顯示本實施方式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的立體圖。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1(以下僅稱為「連接器1」),是具有:作成大致長方體外型的合成樹脂製的殼體10、在該殼體10的長軸方向排列保持於殼體10的複數的金屬製的端子20、以及在該殼體10的長軸方向(以下稱為「端子排列方向」)端部保持於該殼體10的複數的金屬製的金屬固定配件30。如第1圖所示,端子20排列為兩列,排列成該兩列的端子20,在相對於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及連接器高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互相相對向。以下將端子列彼此相對向的方向稱為「端子相對向方向」。
殼體10,在該殼體10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且在第1圖朝上方開口的中央凹部11。如第1圖清楚所示,該中央凹部11是藉由:朝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兩個側壁部12、及朝端子相對向方向延伸而將該兩個側壁部12的端部彼此連結的兩個端壁部13,包圍周圍所形成。該中央凹部11,其功能為在連接器嵌合時將後述的對象連接器2的中央壁部42收容的空間。
上述側壁部12,具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以一定間隔形成的隔壁部15、與將鄰接的該隔壁部15彼此連結的連結壁部14。該連結壁部14,在端子排列方向在一定間隔以與端子20相同數量形成。
上述連結壁部14,其壁面作成相較於隔壁部15更能收容端子20的深度的沒入形狀,該沒入空間作成用來收容端子20的端子收容部14A(參考第3(A)圖)。該端子收容部14A,形成為與端子20的寬度大致相同尺寸的寬度,而收容該端子20。在該端子收容部14A靠近連接器外側的位置的部分,壓入後述的端子20的壓入部23。當壓入該壓入部23時,在該壓入部23的兩側端緣處形成的後述的被保持突部23A,被上述端子收容部14A的端子排列方向相對向的內側壁面也就是端子保持部14A-1按壓。
上述隔壁部15,在端子相對向方向的連接器外側的部分,相對於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兩壁面,在端子排列方向沒入,並且形成朝連接器高度方向延伸的溝部。該溝部的底面形成為:將上述壓入部23的被保持突部23A按壓的上述端子保持部14A-1。
如第1圖所示,各端壁部13,在端子相對向方向兩端部,將用來保持金屬固定配件30的狹縫狀的保持溝部13A,形成為朝向相對於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在該保持溝部13A內,將用來保持金屬固定配件30的保持部(沒有圖示)形成為朝連接器高度方向延伸。
第2圖是顯示端子20的立體圖。該端子20,將帶狀的金屬板朝厚度方向彎曲,且將其加壓形成。該端子20是具有:在第2圖朝上下延伸的接觸部21、從該接觸部21的上端朝相對於該接觸部21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轉移部22、與該轉移部22連結而朝下方延伸的壓入部23、以及從該壓入部23的下端延伸成在相對於該壓入部23成直角的方向遠離上述接觸部21的連接部24。也就是說,該端子20,如第2圖所示,上述轉移部22將互相相對向在上下方向平行延伸的上述接觸部21及壓入部23的上端部予以連結所形成的部分作成倒U字型,連接部24從該壓入部23的下端朝該圖的右方延伸,該壓入部23及該連接部24作成L字型。
將該端子20安裝於殼體10所形成的連接器1,如後述,從端子20的轉移部22側相對於對象連接器進行嵌合(參考第3(A)圖及第3(B)圖)。也就是說,第1圖及第2圖的上方成為嵌合方向前方。
上述接觸部21,倒U字型部分的端子厚度方向的外側面,也就是與壓入部23相對向的面部的相反側面部的從上端側到中間部的部分,如後述,當連接器嵌合時,形成為:用來導引對象端子50的導引面21A。在上述外側面的下端測部分,形成有:較上述導引面21A更突出,且作為朝連接器嵌合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條部的兩個滑接部21B。
兩個滑接部21B,作成相同形狀互相平行延伸,連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21B-1的位置彼此在連接器嵌合方向一致,後端21B-2的位置彼此在相同方向一致。該兩個滑接部21B,在該接觸部21的寬度方向,形成在:較後述的對象端子50的對應接觸部52的寬度尺寸更狹窄的範圍內(參考第4圖)。該滑接部21B其在相對於嵌合方向成直角的面部的剖面作成凸彎曲形狀(參考第4圖)。如第2圖所示,該滑接部21B的前端21B-1,作成:傾斜成隨著朝向前方越接近上述導引面21A的斜面狀,該滑接部21B的後端21B-2,作成:傾斜成隨著朝向後方越接近與上述導引面21A相同水平面的面部的斜面狀。
上述壓入部23,如第2圖所示,具有:在端子20的寬度方向兩端,以較上述接觸部21更寬的寬幅朝連接器嵌合方向延伸的被保持突部23A。該壓入部23,如第1圖清楚所示,在上述倒U字型部分的外側面,也就是在與接觸部21相對向的面部相反側的面部,形成作為涵蓋該面部全區域的凹部的被卡止凹部23B。如後述,該被卡止凹部23B,其功能為在連接器嵌合狀態,藉由與對象端子50的卡止部51C在連接器嵌合方向卡合,而防止連接器1從對象連接器2拔出(參考第3(B)圖)。
如第1圖所示,在將該端子20安裝到殼體10所形成的連接器1,接觸部21朝向殼體10的中央凹部11露出,形成於該接觸部21的滑接部21B,朝向該中央凹部11內側較導引面21A更突出(也參考第3(A)圖)。將該端子20的壓入部23壓入到殼體10的該端子收容部14A的靠近連接器外側位置的部分,並且將其壓接保持,將連接部24在端子相對向方向朝殼體10的外側延伸。
第1圖所示的金屬固定配件30,是將金屬板進行衝裁加工所作成。該金屬固定配件30,具有:作成倒U字型的安裝部(沒有圖示)、從該安裝部的其中一方的腳部的下端朝向相對於該腳部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固定部31。如第1圖所示,在將金屬固定配件30安裝到殼體10的狀態,固定部31,在端子相對向方向朝殼體10的外側延伸。該金屬固定配件30朝向殼體10的安裝過程後面會加以敘述。該金屬固定配件30不是絕對必須的構件。
連接器1是用以下的方法組裝。首先,將端子20的藉由接觸部21、轉移部22及壓入部23所形成的倒U字型的部分朝下方開放,維持讓連接部24的端部在相對於殼體長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朝向連接器外側的姿勢,將該端子20從第1圖的殼體10的上方收容到該殼體10的端子收容部14A。當該端子20的收容時,將該端子20的壓入部23壓入到該端子收容部14A的靠近連接器外側位置的部分。結果,在該壓入部23的兩側端緣處形成的被保持突部23A咬入到端子收容部14A的內壁面也就是端子保持部14A-1,將端子20保持於端子收容部14A內。
在上述壓入部23的壓入過程,在藉由接觸部21、轉移部22及壓入部23所形成的上述倒U字型的部分,從其下開放側讓連結壁部14進入。在將端子20保持於端子收容部14A內的狀態,在端子20的接觸部21與殼體10的連結壁部14之間形成有間隙(參考第3(A)圖)。
接著,將金屬固定配件30的倒U字型部分朝下方開放,且維持讓固定部31在端子相對向方向朝向連接器外側的姿勢,將該金屬固定配件30從第1圖的殼體10的上方壓入到該殼體10的保持溝部13A。在該金屬固定配件30的壓入過程,在保持溝部13A內形成的保持部(沒有圖示)從該金屬固定配件的倒U字型部分的下開放側進入。而在該壓入過程完成的狀態,藉由以上述倒U字型部分夾壓上述保持部,將金屬固定配件30保持在保持溝部13A內。
藉由以該方式將複數的端子20及金屬固定配件30安裝於殼體10,而完成了第1圖所示的連接器1的組裝。在本實施方式,雖然端子20的安裝是在金屬固定配件30的安裝之前進行,而安裝的順序並不限於此,也可在端子20的安裝之前來進行金屬固定配件30的安裝。
第3(A)圖,是顯示連接器嵌合前的連接器1與對象連接器2的縱剖面圖。第3(B)圖,是顯示連接器嵌合後的連接器1與對象連接器2的縱剖面圖。第3(A)圖及第3(B)圖,是顯示端子排列方向的端子的位置的剖面。在第3(A)圖及第3(B)圖是圖示了連接器1從第1圖的姿勢上下反轉後的姿勢。
對象連接器2,具有:合成樹脂製的殼體40、複數的金屬製的端子50(以下稱為「對象端子50」)、與複數的金屬固定配件(沒有圖示)。複數的對象端子50,在第3(A)圖排列於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該對象端子50排列成兩列,如第3(A)圖所示,排列成該兩列的對象端子50在該圖的左右方向相對向。
殼體40,是作成:於端子排列方向,也就是於第3(A)圖的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大致長方體的外型。該殼體40如第3(A)圖所示,是作成:將上述作為兩列的左右的對象端子50的彼此間的中央位置作為中心的左右對稱的形狀,所以在本實施方式,為了方便說明,以左方部分作為中心來說明。
該殼體40,在連接器嵌合狀態的連接器1的端子20的第2圖的倒U字型的部分,也就是用來收容第3(A)圖的U字型部分的兩個收容凹部41,形成為朝端子排列方向延伸。與兩列的端子20對應的兩個收容凹部41彼此之間,也就是在該收容凹部41的端子相對向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朝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中央壁部42。在形成收容凹部41的內壁面,形成有:具有與對象端子50的厚度大致相同尺寸的寬度,且於第3(A)圖的左右方向及下方沒入的收容溝部41A(在第3(A)圖以實線及破線圖示)。如第3(A)圖所示,該收容溝部41A,連續形成有:在中央壁部42的面部朝連接器嵌合方向延伸的內側收容溝部41A-1、沿著殼體底部朝連接器相對向方向延伸的下側收容溝部42A-2、及在後述的端子保持部44的內壁面朝連接器嵌合方向延伸的外側收容溝部41A-3,如第3(A)圖所示,全體延伸成U字型。
殼體40,在朝端子排列方向延伸而作為上述收容凹部41的外壁的側壁部43,形成有:用來保持對象端子50的端子保持部44。如第3(A)圖所示,該端子保持部44,其壁面作成較側壁部43沒入用來收容對象端子50的深度的形狀,將其沒入空間作為保持溝部44A。形成為沒入空間的保持溝部44A,以與對象端子50的寬度大致相同尺寸的寬度形成,用來收容該對象端子50,將後述對象端子50的倒U字型的被保持部51壓入到端子保持部44。壓入時,如後述,以被保持部51的兩個腳部來夾壓該端子保持部44。
對象端子50,是將金屬板衝裁加工將其維持平坦的板面所形成,如第3(A)圖所示,作成大致橫S字型。該對象端子50的板面,在圖中,是與紙面平行。互相相對向的對象端子50,是作成相同形狀,所以在本實施方式,是針對第3(A)圖的位於左方側的對象端子50的形狀來說明,針對位於該圖右方側的對象端子50的說明則予以省略。
該圖的左方側的對象端子50,具有:在端子相對向方向的靠近連接器外側的位置,將殼體40的端子保持部44予以夾壓的倒U字型的被保持部51、在內側收容溝部41A-1內在與該中央壁部42之間,在端子相對向方向形成些許間隙且朝該連接器嵌合方向延伸的對應接觸部52、在該被保持部51的兩個腳部之中,將位於外側收容溝部41A-3內的腳部的下端與上述對應接觸部52的下端予以連結,而在下側收容溝部41A-2內朝端子相對向方向延伸的連結部53、以及在上述被保持部51的兩個腳部之中,從位於收容溝部41A外的腳部的下端,在端子相對向方向朝向連接器外側延伸的連接部54。
上述被保持部51,在上述倒U字型的各個腳部形成有朝向上述端子保持部44突出的突起部51A、51B,從位於外側收容溝部41A-3內的腳部的上端,形成有朝向中央壁部42突出的卡止部51C。在上述對應接觸部52的下端,形成有朝向中央壁部42突出的擋塊部52A,在該對應接觸部52的上端形成有:朝向端子保持部44側突出的接觸突部52B。
上述擋塊部52A,當將與對象連接器2處於嵌合狀態的連接器1拔出時,具有用來防止對象連接器2的對象端子50朝連接器拔出方向浮起的功能。例如,在連接器1的拔出過程中,當將該連接器1扭動時,有時會因為端子彼此的摩擦,導致對象連接器50的被保持部51的其中一方的腳部,以對應接觸部52及連結部53所形成的U字型的部分,伴隨著以卡止部51C的附近為中心的旋轉,而朝連接器拔出方向浮起。可是,在浮起之後,藉由讓擋塊部52抵接於中央壁部42而防止其進一步浮起。
上述對應接觸部52,如第3(A)圖所示,朝向上端稍微傾斜成從中央壁部42漸漸分離。在本實施方式,如第3(A)圖所示,當端子50處於自由狀態時,被保持部51的卡止部51C與對應接觸部52的接觸突部52B之間的端子相對向方向的距離P1,是小於連接器1的端子20的接觸部21與壓入部23之間的端子相對向方向的尺寸P2。上述距離P1,如第3(A)圖所示,是小於上述端子20的滑接部21B的頂部與壓入部23的被卡止凹部23B的底面之間的端子相對向方向的尺寸P2’。
在本實施方式,對象連接器2,如上述,具有:用來將該對象連接器2安裝於電路基板(沒有圖示)的複數的金屬固定配件(沒有圖示)。該金屬固定配件,作成與連接器1的金屬固定配件30相同的形狀,所以在此省略說明。該金屬固定配件並不是絕對必須的構件。
對象連接器2用以下的方法組裝。首先,將被保持部51的倒U字型的部分朝下方開放,將連接部54的端部維持在相對於殼體40的長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朝向連接器外側的姿勢,將該對象端子50從第3(A)圖的殼體40的上方安裝於該殼體40的端子保持部44。具體來說,將端子保持部44壓入到被保持部51的兩個腳部之間。結果,藉由將該被保持部51的突起部51A、51B咬入到該端子保持部44的外面部,藉由端子保持部44保持對象端子50防止脫離。被保持部51的倒U字型部分的其中一方的腳部,由對應接觸部52及連結部53所構成的U字型部分收容於收容溝部41A內,並且卡止部51C及接觸突部52B從該收容溝部41A突出。
接著,將金屬固定配件(沒有圖示)安裝於殼體40。該金屬固定配件的安裝方法,是與連接器1的朝向殼體10的金屬固定配件30的安裝方法相同,所以省略說明。
藉由將複數的對象端子50及金屬固定配件安裝於殼體40,如第3(A)圖所示的對象連接器2的組裝完成。在本實施方式,雖然對象端子50的安裝是比金屬固定配件的安裝先進行,而安裝順序並不限於此,也可讓金屬固定配件的安裝比對象端子50的安裝更先進行。
以下,針對第3(A)圖、第3(B)圖及第4圖,針對連接器1與對象連接器2的嵌合方法來說明。首先,在連接器嵌合之前,將連接器1安裝到電路基板(沒有圖示),將對象連接器2安裝到其他電路基板(沒有圖示)。具體來說,將連接器1的端子20的連接部24焊接到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並且以銲錫將金屬固定配件30的固定部31固定於電路基板的對應部。將對象連接器2的對象端子50的連接部54焊接到其他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並且以銲錫將金屬固定配件的固定部固定到其他電路基板的對應部。
接著,該連接器1的中央凹部11維持朝下方開口的姿勢,如第3(A)圖箭頭所示,從對象連接器2的上方,將連接器1朝對象連接器2側,也就是朝向下方嵌合。首先,在嵌合動作的開始時間點,連接器1的端子20的導引面21A的下端的曲部部分,將對象端子50的對應接觸部52的接觸突部52B予以導引,並且讓該端子20的壓入部23的下端的曲部部分抵接於對象端子50的被保持部51的卡止部51C。
再將連接器1朝下方壓入的話,對象端子50的對應接觸部52的接觸突部52B,會被端子20的接觸部21朝向朝中央壁部42的方向按壓,讓該對應接觸部52朝同方向彈性變形。結果,上述卡止部51C與上述接觸突部52B之間的收容間隔會被壓寬。在第3(A)圖,在連接器1的端子20以接觸部21、轉移部22及壓入部23所形成的U字型部分,開始朝向:在對象端子50以被保持部51的腳部、對應接觸部52及連結部53所形成的U字型部分進入。
再將連接器1向下壓入的話,端子20的導引面21A會與對象端子50的接觸突部52B在連接器嵌合方向滑動接觸,且朝同方向移動。在對象端子50的卡止部51C在連接器嵌合方向與端子20的壓入部23滑動接觸之後,該卡止部51C的前端部進入到該壓入部23的被卡止凹部23B內。
持續進行連接器嵌合的話,上述接觸突部52B在被上述接觸部21的滑接部21B的前端21B-1導引之後,會滑起於該滑接部21B,而讓其接觸壓力急遽增加,如第4圖所示,在連接器嵌合方向與該滑接部21B的頂部21B-3就這樣滑動接觸。於是,即使在端子20與該對象端子50之間存在有異物的情況,也能藉由上述接觸突部52B與滑接部21B的頂部21B-3的高接觸壓力的滑動接觸將該異物去除。即使在接觸突部52B的表面形成有氧化覆膜的情況,藉由上述滑動接觸將該氧化覆膜削除。結果,能夠良好地避免連接器彼此接觸不良的情形。
再進行連接器嵌合,如第3(B)圖所示,藉由讓對象連接器2的中央壁部42的上端面抵接於連接器1的中央凹部11的底部,完成連接器嵌合。在連接器嵌合完成的狀態,對象端子50的接觸突部52B以高接觸壓力與端子20的滑接部21B接觸,讓安裝有連接器1的電路基板與安裝有對象連接器2的其他電路基板電導通。此時,如第3(B)圖所示,上述接觸部21會受到來自對象端子50的對應接觸部52的反作用力,而朝向連結壁部14彈性變形。
在連接器嵌合完成的狀態,如第3(B)圖所示,對象端子50的卡止部51C的前端位於端子20的被卡止凹部23B內。藉由該卡止部51C與被卡止凹部23B的卡止,防止連接器彼此不小心脫離。
如習知的方式,端子的滑接部與接觸部的連接器嵌合方向前方部分在相同水平面的面上,並不是較該前方部分更突出,且具有該滑接部的前端與該前方部分形成為一體的端子的連接器,當對象端子的對應接觸部的接觸突部與端子的滑接部開始滑動接觸時,該接觸突部從上述前方部分順暢地轉移到該滑接部,所以接觸壓力幾乎沒有改變,該對應接觸部的彈性移位量不會急遽增加,所以無法得到太大的去除異物等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的連接器1,端子20的接觸部21的滑接部21B,形成為:在端子相對向方向較該接觸部21的導引面21A更突出,所以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在對象端子50的對應接觸部52的接觸突部52B被導引面21A導引之後,與該滑接部21B的前端21B-1抵接而使彈性移位量急遽增加,換言之,接觸壓力急遽增加,然後與該滑接部21B的頂部21B-3滑動接觸。也就是說,上述接觸突部52B在與滑接部21B的頂部21B-3滑動接觸之前,以很大的接觸壓力與該滑接部21B的前端21B-1抵接。結果,藉由與該前端21B-1的抵接,則可有效地去除異物等。
在本實施方式,將端子的滑接部的前端形成為斜面狀,傾斜成隨著朝向連接器嵌合方向前方而越接近導引面,所以如上述,對象端子的接觸突部,在被上述滑接部的前端導引之後,開始與滑接部的頂部滑動接觸。於是,可以使連接器嵌合過程的抵接時的阻力減低,結果,讓連接器嵌合變得更容易。
在本實施方式,兩個滑接部的前端的位置彼此一致,而也可取代該方式,將兩個滑接部的連接器嵌合方向的上述前端的位置分別作在不同的位置。藉由將連接器嵌合方向的上述前端的位置作成不同,則對象端子的接觸突部不會同時與兩個滑接部的前端抵接。於是,與兩個滑接部的前端在連接器嵌合方向位於相同位置的上述實施方式比較起來,可以使在連接器嵌合過程產生的抵接時的衝擊性總阻力更降低。結果,讓連接器嵌合變得更容易。
在本實施方式,滑接部作成在相對於連接器嵌合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剖面為凸彎曲形狀,而該剖面形狀並不限於此,例如三角形等,可用頂部與對象端子的接觸突部滑動接觸的形狀也可以,例如梯形等,能以面部與對象端子的接觸突部滑動接觸的形狀也可以。
在本實施方式,藉由形成兩個滑接部,在兩個部位與對應接觸部的接觸突部滑動接觸,所以與只形成一個滑接部的情況比較起來,當滑動接觸時可以使對應接觸部的在寬度方向的姿勢更穩定。
也可形成三個以上的上述滑接部。藉由形成三個以上的滑接部,與上述實施方式比較起來滑接部的數量較多的部分,可以使去除異物等的效果提升,並且當滑動接觸時可以使對應接觸部的姿勢更穩定。
在本實施方式,在連接器,在接觸部與連結壁部之間形成有間隙,而也可取代該方式,藉由端子的接觸部及壓入部在端子相對向方向夾壓殼體的連結壁部,而不在該接觸部與連結壁部之間形成間隙。
在本實施方式,滑接部在端子相對向方向朝向連接器內側突出,而也可取代該方式,連接器的端子具有朝向連接器外側露出的接觸部,並且對象連接器的端子具有對應接觸部,該對應接觸部形成有朝向連接器的中央壁部側突出的接觸突部,形成於上述接觸部的滑接部在端子相對向方向朝向連接器外側突出。
1...連接器
2...對象連接器
10...殼體
20...端子
21...接觸部
21A...導引面
21B...滑接部
21B-1...前端
50...對象端子
第1圖是顯示本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立體圖。
第2圖是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端子的立體圖。
第3圖是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及對象連接器的縱剖面圖,(A)是連接器嵌合前,(B)是連接器嵌合後的顯示圖。
第4圖是顯示連接器嵌合過程的連接器的端子與對象端子滑動接觸的狀態,在滑接部的位置的相對於連接器嵌合方向成直角的面部的剖面圖。
1...連接器
2...對象連接器
10...殼體
11...中央凹部
14...連結壁部
14A...端子收容部
15...隔壁部
20...端子
21...接觸部
21A...導引面
21B...滑接部
21B-1...前端
22...轉移部
23...壓入部
23B...卡止凹部
24...連接部
40...殼體
41...收容凹部
41A...收容溝部
41A-1...內側收容溝部
41A-2...下側收容溝部
41A-3...外側收容溝部
42...中央壁部
43...側壁部
44...端子保持部
44A...保持溝部
50...對象端子
51...被保持部
51A...突起部
51B...突起部
51C...卡止部
52...對應接觸部
52A...擋塊部
52B...接觸突部
53...連結部
54...連接部

Claims (5)

  1. 一種電連接器,具有:殼體、與保持於該殼體的端子,其特徵為:上述端子,具有:在與對象連接器的連接器嵌合過程,將該對象連接器的端子也就是對象端子,朝相對於連接器嵌合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按壓使其朝該按壓方向彈性移位的接觸部,該接觸部具有:在連接器嵌合方向前方一邊朝對象端子彈性變形一邊導引該對象端子的導引面、與位於較該導引面更後方處且接續於上述導引面,而賦予上述對象端子比導引面更大的彈性變形以進行滑動接觸的複數的滑接部;該滑接部作為,在上述按壓方向較上述導引面更突出,且朝連接器嵌合方向延伸的突條部,在連接器嵌合完成時滑接部會與對象端子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連接器,其中複數的滑接部,其連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分別位在不同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電連接器,其中滑接部,其連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作成:傾斜成隨著朝向連接器嵌合方向前方,則越接近接觸部的導引面的斜面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電連接器,其中滑接部,在其相對於連接器嵌合方向成直角的面部的剖面,作成三角形或凸彎曲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電連接器,其中滑接部,在其相對於連接器嵌合方向成直角的面部的剖面,作成三角形或凸彎曲形狀。
TW098139615A 2008-11-28 2009-11-20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4221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4352A JP4804526B2 (ja) 2008-11-28 2008-11-28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1306A TW201021306A (en) 2010-06-01
TWI422103B true TWI422103B (zh) 2014-01-01

Family

ID=4222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9615A TWI422103B (zh) 2008-11-28 2009-11-20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93146B2 (zh)
JP (1) JP4804526B2 (zh)
KR (2) KR20100061373A (zh)
CN (1) CN101752713B (zh)
TW (1) TWI4221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8833B2 (ja) * 2009-11-09 2014-08-2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端子
JP2012018781A (ja) * 2010-07-07 2012-01-26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
JP5232202B2 (ja) * 2010-08-03 2013-07-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099276A (ja) * 2010-10-29 2012-05-24 Jst Mfg Co Ltd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JP5270703B2 (ja) * 2011-02-17 2013-08-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8469722B2 (en) * 2011-11-24 2013-06-2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405640B1 (ja) * 2012-10-05 2014-02-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986027B2 (en) * 2012-10-31 2015-03-2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US8888506B2 (en) * 2013-01-29 2014-11-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JP2014170726A (ja) * 2013-02-05 2014-09-18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電気コネクタ
JP5404957B1 (ja) 2013-06-24 2014-02-05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6084133B2 (ja) * 2013-08-08 2017-02-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481595B1 (ja) * 2013-08-20 2014-04-23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5008116A (ja) * 2013-10-28 2015-01-15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960748B2 (ja) 2017-03-07 2021-11-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909139B2 (ja) * 2017-11-30 2021-07-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11093444B2 (en) * 2018-07-02 2021-08-17 Weka.IO Ltd. Access redirection in a distributive file system
JP2020123513A (ja) * 2019-01-31 2020-08-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及び、端子付き基板
WO2020194790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及び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210408708A1 (en) * 2020-06-26 2021-12-30 I-Pex Inc. Terminal
JP2022046932A (ja) * 2020-09-11 2022-03-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端子、コネクタ
JP2022105811A (ja) * 2021-01-05 2022-07-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9251B2 (en) * 2005-02-21 2007-12-18 I-Pex Co. Ltd. Connection contact of an electric connector
TWM332289U (en) * 2007-09-25 2008-05-11 Molex Inc Socket connector
TWM335832U (en) * 2008-01-18 2008-07-01 Jiangsu Famfull Electronics Co Ltd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0227A (ja) * 1992-01-13 1993-07-30 Fujikura Ltd 端子金具
JP4841756B2 (ja) * 2001-06-08 2011-12-2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とこれを装着した電気コネクタ
JP2004111081A (ja) * 2002-09-13 2004-04-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3860823B2 (ja) * 2004-08-19 2006-12-20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TW200633315A (en) * 2005-03-01 2006-09-16 Top Yang Technology Entpr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975222B2 (ja) * 2006-06-26 2007-09-12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2008270085A (ja) * 2007-04-24 2008-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CN201060970Y (zh) * 2007-06-11 2008-05-14 江苏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9251B2 (en) * 2005-02-21 2007-12-18 I-Pex Co. Ltd. Connection contact of an electric connector
TWM332289U (en) * 2007-09-25 2008-05-11 Molex Inc Socket connector
TWM335832U (en) * 2008-01-18 2008-07-01 Jiangsu Famfull Electronics Co Ltd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2713A (zh) 2010-06-23
US20100136841A1 (en) 2010-06-03
JP2010129445A (ja) 2010-06-10
TW201021306A (en) 2010-06-01
JP4804526B2 (ja) 2011-11-02
US7993146B2 (en) 2011-08-09
CN101752713B (zh) 2013-03-20
KR20100061373A (ko) 2010-06-07
KR101450401B1 (ko) 2014-10-14
KR20120130317A (ko) 2012-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2103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207952B2 (ja) コネクタ
KR101464021B1 (ko)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KR101241686B1 (ko) 보드간 컨넥터
JP5603790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CN109962356B (zh) 电路基板用l型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79427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7165195A (ja) コネクタ
JP6706512B2 (ja) コネクタ
TWI528648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US919075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784580B2 (ja) 抜け防止構造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CN110880657A (zh) 端子配件
JP2021180196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17117734A (ja) コネクタ
JP2012099276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JP3965380B2 (ja) オス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オスコネクタ
JP5201253B2 (ja) コネクタ端子
JP3635629B2 (ja) コネクタ
JP2004362832A (ja) 端子金具
JP6120569B2 (ja) コネクタ
US7980864B2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6933975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3642411B2 (ja) コネクタ
JP705373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