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4771B - 吸收紅外線之濾光片 - Google Patents

吸收紅外線之濾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4771B
TWI394771B TW094136642A TW94136642A TWI394771B TW I394771 B TWI394771 B TW I394771B TW 094136642 A TW094136642 A TW 094136642A TW 94136642 A TW94136642 A TW 94136642A TW I394771 B TWI394771 B TW I3947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infrared absorption
formula
carbon atoms
dy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6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0409A (en
Inventor
Masahiro Yamada
Tsuyoshi Fujiki
Shinichi Kawasaki
Mitsuaki Yamada
Takatsune Yanagida
Masatoshi Ando
Yoshihiko Imanaka
Original Assignee
Osaka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aka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saka Ga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3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0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4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47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3/00Quinone imides
    • C09B53/02Indamines; Indo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2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208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satur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16Aliphatic-aromatic or ar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1608Aliphatic-aromatic or ar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satur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41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08Preparation from other 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e.g. cobaltphthalocyanineamine compl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30Metal-free phthalocyan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吸收紅外線之濾光片
本發明係關於含有具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及具備該吸收紅外線濾光片之紅外線吸收面板。
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已知係為經蒸著膜處理的玻璃或含金屬離子之磷酸鹽玻璃。然而,此等玻璃製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有沈重、易碎,彎曲等的加工困難之所謂缺點。
為了解消此等缺點,近年係檢討了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塑性化,而提案許多的材料。例如,特開2000-227515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已揭示紅外線吸收色素係將分散於黏結劑樹脂之組成物所成的塗覆層積層至基材上而形成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積層物中的殘留溶劑量為5.0重量%以下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該文獻中係揭示黏結劑樹脂為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胺甲酸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如彼等之塑料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要求在更薄的膜厚下發現紅外線吸收能。為此,去除溶劑後所形成之薄膜中沒有發生色素不均勻、凝集、析出表面等,黏結劑樹脂中色素係高濃度且均勻地分散的狀態係為必要。進一步要求分散於黏結劑樹脂中的色素有長期間的耐久性,且要求不會因色素間的反應、熱或光、濕分等環境而惡化。
本來,作為紅外線吸收劑使用的色素係為於光或熱、水分係幾乎非常的不安定,而要求黏結劑樹脂有防止此等色素的惡化作為防御層的機能。但是已知上述透明樹脂不具有充分的性能來作為黏結劑樹脂,故已提案各種的樹脂作為其對策。
例如,特開平11-116826號公報(專利文獻2)其目的係在樹脂中安定地分散色素,而提案使用含有特定構造二醇成分之聚酯樹脂。該文獻中係記載可使用使含有茀骨架二醇共聚合的聚酯來作為樹脂。
又,專利第3308545號公報(專利文獻3)中,揭示酞菁系金屬錯合物等的紅外線吸收色素為含有分散於透明高分子樹脂中之紅外線吸收薄膜的多層紅外線吸收薄膜時,係為含有電磁波吸收層,抗反射層,紫外線吸收層之中至少1層的多層紅外線吸收薄膜。該文獻中高分子樹脂係例示如共聚合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非晶質聚烯烴、聚異氰酸酯、聚芳基酯、三乙酸纖維素等。又,使用對苯二甲酸二甲酯0.4莫耳、乙二醇0.88莫耳、及9,9-雙(4-(2-羥基乙氧基)苯基)茀0.28莫耳為原料之共聚合聚酯來作為高分子樹脂(實施例1)。但是,此等樹脂係要求紅外線吸收色素在高濃度且均勻分散之性能方面能進一步改良。又,亦殘留有提升所得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耐久性之課題。
(專利文獻1)特開2000-227515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11-116826號公報(專利文獻3)專利第3308545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能高濃度且均勻含有或分散具有紅外線吸收能的色素(以下,稱為IRCM),且耐久性優異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以及具備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紅外線吸收面板。
本發明者係發現組合具有茀骨架之特定構造的聚碳酸酯樹脂與IRCM時,不會產生色素凝集或色素間的反應,IRCM可高濃度且均勻地含有或分散於聚碳酸酯樹脂中,然後IRCM經過長期,不會引起惡化、能安定地保持(耐環境性),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為一種包含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以下,稱為FLPC)及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IRCM)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FLPC係為包含20~100莫耳%的下述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及0~80莫耳%的下述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
式(1)中,R1 a 及R1 b 係相同或不同、碳原子數2~10的伸烷基,R2 a 、R2 b 、R3 a 及R3 b 係相同或不同、碳原子數1~10的烴基、鹵素原子,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0~2之整數,m1、m2、n1及n2係為相同或不同,0~4之整數,
式(2)中,RX 及RY 係相同或不同、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4之烷基,q及r係各自獨立的1或2,W為單鍵、碳原子數1~5的亞烷基、碳原子數5~10的亞環烷基或二(碳原子數1~3的亞烷基)伸苯基。
本發明係包括具備上述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紅外線吸收面板。
又本發明係包括一種改良包含具有茀骨架之樹脂及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耐環境性的方法,該方法之特徵係使用含有20~100莫耳%的上述式(1)所示重複單位、及含有0~80莫耳%的上述式(2)所示重複單位的聚碳酸酯樹脂作為具有茀骨架之樹脂。
此外,本說明書中所謂的「分散」,不僅意味著在形成一個相之物質內其他物質係分散成由複數分子所成之微粒子的狀態,而且在形成一個相之物質內其他的物質係分散成單分子之狀態,換言之亦包含溶解的狀態。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藉由使用FLPC,使得FLPC中能高濃度且均勻地分散IRCM,而可抑制色素的凝集或色素間的反應。為此,數10μm程度的薄膜中紅外線的遮斷與可見光的透射係可並存。又,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由於IRCM在FLPC中係為安定化之故,可顯著地抑制因熱或光、水分等的惡化,經過長時間可維持安定的性能。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具備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紅外線吸收面板。再者,根據本發明,可顯著改良由具有茀骨架之樹脂與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所構成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耐環境性。
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含有FLPC及IRCM。IRCM係分散於FLPC中。
<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
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FLPC)係包含20~100莫耳%的下述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及0~80莫耳%的下述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為佳。
(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式(1)中,R1 a 及R1 b 係相同或不同、碳原子數2~10的伸烷基,較佳係碳原子數2~4的伸烷基,更佳係伸乙基。R1 a 及R1 b 可例示如伸乙基、三亞甲基、伸丙基、丁-1,2-二基、丁-1,4-二基(亞丁基)等。
R2 a 、R2 b 、R3 a 及R3 b 係相同或不同、碳原子數1~10的烴基或鹵素原子。R2 a 、R2 b 、R3 a 及R3 b 較佳係碳原子數1~10之烷基、更佳係碳原子數1~4之烷基。此等例可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s-丁基、異丁基、t-丁基等。鹵素原子係例示如弗素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R2 a 、R2 b 、R3 a 及R3 b 的取代位置係沒有特別限制,R2 a 與R2 b 的取代位置係視取代數m1或m2等,可取代苯基的2~6位。
重複數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0-2之整數,較佳係0或1。-[O-(R1 a )k 1 -OH]或-[O-(R1 b )k 2 -OH]所示之基的取代位置係選自取代茀的9位之苯基的2~6位,較佳係2或4位,進一步較佳係4位。
取代數m1及m2係相同或不同、0~4之整數,較佳係0~2之整數,更佳係0或1。
取代數n1及n2係相同或不同、0~4之整數,較佳係0~2之整數,更佳係0。
式(1)中,R1 a 及R1 b 係相同或不同、碳原子數2~4的伸烷基,R2 a 、R2 b 、R3 a 及R3 b 係相同或不同、碳原子數1~10之烷基,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0或1,m1、m2、n1及n2係相同或不同、0~2之整數為佳。
又式(1)中,R1 a 及R1 b 係為伸乙基,R2 a 、R2 b 、R3 a 及R3 b 係相同或不同、碳原子數1~4之烷基,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0或1,m1及m2係相同或不同、0或1,n1及n2為0為佳。
特別是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具有下述式(1-1)之構造為佳。
又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具有下述式(1-2)之構造為佳。
FLPC亦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具有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換言之,FLPC可僅含有式(1-1)所示之單位作為具有茀骨架之單位。又亦可具有式(1-1)的單位及(1-2)的單位兩者。
(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式(2)中,RX 及RY 係相同或不同、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4之烷基,較佳係氫原子。碳原子數1~4之烷基係例示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s-丁基、異丁基、t-丁基等。
式(2)中,q及r係各自獨立的1或2。
式(2)中,W係為單鍵、碳原子數1~5的亞烷基、碳原子數5~10的亞環烷基或二(碳原子數1~3的亞烷基)伸苯基。碳原子數1~5的亞烷基可舉例如亞甲基,亞乙基,亞丙基,亞丁基,亞戊基等。碳原子數5~10的亞環烷基可舉例如亞環戊基,亞環己基,亞環庚基、亞環辛基等。二(碳原子數1~3的亞烷基)伸苯基可舉例如二(亞乙基)伸苯基、二(亞丙基)伸苯基等。
特別是,式(2)的W為單鍵,碳原子數1~4的亞烷基、碳原子數6~9的亞環烷基或二(碳原子數1~3的亞烷基)伸苯基,而RX 及RY 為氫原子為佳。
又式(2)的W為異亞丙基及/或下述式所示之基,RX 及RY 為氫原子為佳。
FLPC亦可為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的摻合物。例如,FLPC可為含有單一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的FLPC,亦可為由FLPC的2種類以上所成之摻合物。又,亦可為由FLPC與其他聚碳酸酯的2種類以上所成之摻合物。
FLPC以比較高的比例具有茀骨架者為佳。例如,FLPC含有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較佳係20~100莫耳%,更佳係30~100莫耳%,進一步較佳係40~100莫耳%。又含有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較佳係0~80莫耳%,更佳係0~70莫耳%,進一步較佳係0~60莫耳%。FLPC係由30~100莫耳%的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及0~70莫耳%的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所構成為佳。
式(1)所示重複單位的含有率越高,由於可高濃度且均勻地分散IRCM而為佳。據此,即使在更薄的膜厚中,亦可更有效率地同時具有提升紅外線的吸收率與防止可見光的光線透射率降低。
FLPC的黏度平均分子量較佳係5,000~100,000,更佳係8,000~50,000,進一步較佳係10,000~30,000。此處所謂的黏度平均分子量(M)係根據在二氯甲烷中將FLPC在20℃以0.7g/dl的濃度所溶解的溶液所求得的比黏度(ηsp),插入下式而求得者。
ηsp/C=[η]+0.45×[η]2 C [η]=1.23×10 4 M0 . 8 3 (C係樹脂濃度為0.7)
黏度平均分子量過小時,恐有降低FLPC的耐熱性之虞。又,黏度平均分子量過大時,不僅FLPC的合成變得困難,而且藉由熔融捏合、製造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際係有熔融捏合變得困難之情形,以流延法或是塗布法製造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際會有降低對於溶劑的溶解性之情形。
FLPC的玻璃轉移點(Tg)較佳係80~250℃,更佳係100~200℃。Tg過低時,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恐有降低耐熱性之虞,Tg過高時係有熔融捏合變得困難之情形。
<FLPC的製造>
FLPC可藉由具有茀骨架之二醇成分與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反應而得到。
(二醇成分)二醇成分係以下述式(3)所示之化合物為佳。
式中,R1 a 、R1 b 、R2 a 、R2 b 、R3 a 、R3 b 、k1、k2、m1、m2、n1及n2係與式(1)相同。
以下係例示代表性的上述式(3)所示之化合物。
(1)k1=k2=0的化合物
上述式(3)所表示的k1=k2=0之代表性化合物係如以下的9,9-雙(羥基苯基)茀類。
9,9-雙(羥基苯基)茀類可舉例如:(i)9,9-雙(4-羥基苯基)茀;(ii)可舉例如9,9-雙(羥基-烷基苯基)茀:例如,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9,9-雙(2-羥基-5-甲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乙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丙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異丙基苯基)茀、9,9-雙(4-羥基n-丁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異丁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1-甲基丙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可舉例如9,9-雙(4-羥基-3,5-二甲基苯基)茀、9,9-雙(4-羥基-2、5-二甲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二乙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二丙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二異丙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二-n-丁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二異丁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雙(1-甲基丙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二C1 6 烷基苯基)茀;(iii)9,9-雙(羥基-環烷基苯基)茀:例如,9,9-雙(4-羥基-3-環己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1 6 環烷基苯基)茀;(iv)9,9-雙(羥基-芳基苯基)茀:例如,9,9-雙(4-羥基-3-苯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6 8 芳基苯基)茀;(v)9,9-雙(4-羥基-3,5-二苯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二C6 8 芳基苯基)茀;(vi)9,9-雙(羥基-芳烷基苯基)茀:例如,9,9-雙(4-羥基-3-苄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6 8 芳基C1 4 烷基)苯基]茀;(vii)9,9-雙(4-羥基-3,5-二苄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二(C6 8 芳基C1 4 烷基)苯基]茀;(viii)9,9-雙(羥基-烯基苯基)茀:例如,9,9-雙(4-羥基-3-丙烯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2 4 烯基苯基)茀;(ix)9,9-雙(羥基-鹵化苯基)茀:例如,9,9-雙(4-羥基-3-氟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鹵化苯基)茀。
此等之中,9,9-雙(羥基苯基)茀,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等為佳,特別是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為佳。
此外,上述式(3)所表示k1=k2=0之化合物可藉由茀類(9-茀等)與對應之酚類的反應而得到。例如,9,9-雙(4-羥基苯基)茀可藉由如酚與9-茀的反應而得到。
(2)k1=k2=1以上的化合物
上述式(3)所表示k1=k2=1以上之代表性化合物可舉例如9,9-雙(羥基烷氧基苯基)茀類。
9,9-雙(羥基烷氧基苯基)茀類可舉例如,(i)9,9-雙(羥基烷氧基苯基)茀: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苯基]茀、9,9-雙[4-(3-羥基丙氧基)苯基]茀、9,9-雙[4-(4-羥基丁氧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苯基)茀;(ii)可舉例如9,9-雙(羥基烷氧基-烷基苯基)茀: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茀、9,9-雙[2-(2-羥基乙氧基)-5-甲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乙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丙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異丙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n-丁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異丁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1-甲基丙基)苯基]茀、9,9-雙C4-(3-羥基丙氧基)-3-甲基苯基]茀、9,9-雙[4-(4-羥基丁氧基)-3-甲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可舉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2、5-二甲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乙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丙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異丙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n-丁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異丁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3,5雙(1-甲基丙基)苯基]茀、9,9-雙[4-(3-羥基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茀、9,9-雙[4-(4-羥基丁氧基)-3,5二甲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二C1 6 烷基苯基)茀;(iii)9,9-雙(羥基烷氧基-環烷基苯基)茀: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3-環己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單C5 8 環烷基苯基)茀;(ix)9,9-雙(羥基烷氧基-芳基苯基)茀: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單C6 8 芳基苯基)茀;(v)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苯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二C6 8 芳基苯基)茀;(vi)9,9-雙(羥基烷氧基-芳烷基苯基)茀: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3-苄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單(C6 8 芳基C1 4 烷基)苯基]茀;(vii)9,9-雙[4-(2-羥基乙氧基)-3,5-二苄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二(C6 8 芳基C1 4 烷基)苯基]茀;(viii)9,9-雙(羥基烷氧基-烯基苯基)茀: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3-丙烯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單C2 4 烯基苯基)茀;(ix)9,9-雙(羥基烷氧基-鹵化苯基)茀: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3-氟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單鹵化苯基)茀;(x)對應於此等9,9-雙(羥基烷氧基苯基)茀類,上述取代數(加成數)k1及k2為2以上之9,9-雙(羥基聚烷氧基苯基)茀類等。
此外,式(3)所表示之k1=k2=1以上的化合物係藉由反應上述9,9-雙(羥基苯基)茀類(式(3)所表示之k1=k2=0的化合物)、與對應於基R1 a 及R1 b 之化合物(環氧化物,鹵化烷醇等)而得到。例如,9,9-雙[4-(2-羥基乙氧基)苯基]茀係藉由在9,9-雙(4-羥基苯基)茀中加成環氧乙烷而得到,9,9-雙[4-(3-羥基丙氧基)苯基]茀係例如可藉由在鹼性條件下反應9,9-雙[4-羥基苯基]茀與3-氯丙醇而得到。
式(3)所示之化合物可單獨或二種以上組合使用。式(3)所示之化合物之中,9,9-雙(羥基苯基)茀,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苯基)茀,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等為佳。
特別是,9,9-雙[4-(2羥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9,9-雙[4-(2-羥基乙氧基)苯基]茀等為佳。
二醇成分不僅包含式(3)所示之化合物,亦可包含其他的二醇成分。
其他的二醇成分可舉例如下述式(4)所示之化合物等。
式中,W,RX ,RY 、q及r係與式(2)相同。
式(4)所示之代表性其他的二醇成分,可舉例如:(i)4,4’-二羥基聯苯基、4,4’-二羥基-3,3二氯聯苯基等的二(羥基C1 6 丙二烯);(ii)雙(4-羥基苯基)甲烷、1-雙(4-羥基苯基)乙烷、1,1-雙(4-羥基苯基)-1-苯基乙烷、2,2-雙(4-羥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異丙基苯基)丙烷、2,2-雙(3-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苯基)丙烷、4,4-雙(4-羥基苯基)庚烷、2,2-雙(4-羥基苯基)辛烷、2,2-雙(3-溴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5-二溴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5-二氯-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等的雙(羥基苯基)C1 5 鏈烷;(iii)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1-雙(3-環己基-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環戊烷等的雙(羥基苯基)環鏈烷類,較佳係雙(羥基苯基)C5 1 0 環鏈烷,進一步較佳係雙(羥基苯基)C5 8 環鏈烷;(iv)4,4’-(m-伸苯基二異亞丙基)聯苯酚、4,4-(o-伸苯基二異亞丙基)聯苯酚,4,4’-(p-伸苯基二異亞丙基)聯苯酚等的雙(羥基苯基-C1 3 烷基)苯等。
式(4)所示之二醇成分可單獨或二種類以上組合使用。較佳其他的二醇成分可舉例如:(i)1,1-雙(4-羥基苯基)-1-苯基乙烷、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雙酚A)、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2,2-雙(3,5-二溴基-4-羥基苯基)丙烷等的雙(羥基苯基)C1 4 鏈烷;(ii)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等的雙(羥基苯基)C5 8 環鏈烷;(iii)4,4’-(m-伸苯基二異亞丙基)聯苯酚等的雙(羥基苯基-C1 3 烷基)苯等。
特佳二醇成分(或二醇成分的組合)可舉例如:(i)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單獨;(ii)9,9-雙[4-(2-羥基乙氧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C2 4 烷氧基苯基)茀單獨;(iii)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與2,2-雙(4-羥基苯基)丙烷等的雙(羥基苯基)鏈烷類,較佳係雙(羥基苯基)C1 4 鏈烷的組合;(iv)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與4,4-(m-伸苯基二異亞丙基)聯苯酚等的雙(羥基苯基-烷基)丙二烯類、較佳係雙(羥基苯基-C1 4 烷基)苯的組合等。
其中尤以(iii)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的9,9-雙(羥基-單C1 6 烷基苯基)茀、與2,2-雙(4-羥基苯基)丙烷等的雙(羥基苯基)C1 4 鏈烷的組合為佳。
例如,使用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與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作為二醇成分時,可得到包含式(1-1)所示之重複單位及下述式(2-1)所示之重複單位的FLPC。
(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FLPC原料之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係意味著可形成碳酸酯鍵之化合物。如彼等之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可舉例如碳醯氯、二碳醯氯、三碳醯氯等的碳醯氯類、碳酸二烷酯、碳酸二芳基酯等的碳酸酯類等。碳酸二烷酯可舉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二芳基酯可舉例如碳酸二苯基酯,碳酸二萘基酯等。其中尤以使用碳醯氯、碳酸二苯基酯為佳。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
FLPC可藉由一般製造聚碳酸酯樹脂其本身公知的反應手段來製造。例如,使用作為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之碳醯氯的反應中,通常係在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的鹼性化合物,及二氯甲烷、氯苯等的溶劑的存在下進行二羥基化合物與碳醯氯的反應為佳。此時,為了促進反應,亦可使用例如三乙基胺等的第三級胺或溴化正丁基銨等的第四級銨鹽、溴化正丁基鏻等的鏻鹽等的觸媒。
使用碳酸二苯酯等的碳酸二酯作為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時,可藉由在惰性氣體雰圍氣下使二羥基化合物與碳酸二酯加熱、反應,餾去生成的醇類或是酚類而進行。此時,亦可使用促進反應用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的鹼金屬及鹼土族金屬的氫氧化物、硼或鋁的氫氧化物之鹼金屬鹽、鹼土族金屬鹽、4級銨鹽、鹼金屬及鹼土族金屬的有機酸鹽、鋅化合物、硼化合物、矽化合物、鍺化合物、錫化合物、鉛化合物、銻化合物、錳化合物、鈦化合物、鋯化合物等的一般酯化反應、酯交換反應中所使用的觸媒。
又,FLPC可在其聚合反應中,使用一般使用的單官能酚類作為末端停止劑。單官能酚類作為末端停止劑使用的情形下,可藉由單官能酚類由來的基以封止末端,而得到熱安定性優異的FLPC。
<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
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IRCM)係在紅外線區域,特別是在近紅外線領域(例如,850~1,100nm左右)具有吸收值或吸收區域之色素為佳。因而,IRCM的最大吸收波長係在800~1,100nm的範圍為佳。
如彼等之色素係例示如,(i)聚甲炔色素、花青色素、天青藍色素、吡喃鎓色素、角鯊鎓色素、薁鎓色素等的聚甲炔系色素,(ii)酞菁系色素,(iii)靛苯胺螯合色素、靛萘酚螯合色素、偶氮螯合色素、二噻茂系色素等的金屬螯合系色素,(iv)銨色素,(v)亞銨系色素、二亞銨系色素等的亞銨系色素,(vi)蒽醌系化合物,萘醌系化合物等的醌系色素,(vii)三苯基甲烷系色素等。此等紅外線吸收色素之中,以酞菁系色素、二噻茂系色素(或二硫環戊烯色素)、二亞銨系色素為佳。
(酞菁系色素)酞菁系色素中包含例如下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等。
式(5)中,Rp 係相同或不同、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胺基、醯胺基、亞醯胺基或芳硫基,Rp 所示之基亦可具有取代基,鄰接的Rp 亦可與其鍵結的碳原子一同形成環,a為0~4之整數,Mp 為氫原子、2~6價的金屬原子或其氧化物,可以配對陰離子來補充原子價。
式(5)中,Rp 係為氟原子、氯原子、碳原子數1~10之烷基、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碳原子數6~10的芳基、碳原子數6~10的芳氧基、碳原子數7~14的芳烷基、胺基、醯胺基、亞醯胺基或芳硫基,Rp 所示之基可具有碳原子數1~10之烷基、亞烷基、醯基來作為取代基,a為0~4之整數,Mp 為氫原子、2~6價的金屬原子或其氧化物,可以配對陰離子來補充原子價。
Rp 所示之基(例如,烷基、胺基等)中取代基可舉例如烴基。烴基可舉例如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醯基、鹵素原子、羥基、硝基、氰基、胺基、取代胺基等。更具體而言,甲基、乙基等的C1 6 烷基、環己基等的C5 8 環烷基、苯基等的C6 1 0 芳基、苄基等的C6 1 0 芳基-C1 4 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的C1 4 烷氧基、乙醯基等的C1 6 醯基、氟原子、氯原子、二甲胺基等的單或二烷基胺基等。取代基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來取代。
式(5)的Rp 中,鹵素原子可舉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烷基可舉例如甲基、第三丁基、第三戊基(1,1-二甲基丙基)、三氟甲基等的C1 2 0 烷基、較佳係C3 1 0 烷基等。烷氧基可舉例如丙氧基等的C1 2 0 烷氧基、較佳係C3 1 0 烷氧基等。芳基可舉例如苯基等的C6 1 0 芳基,較佳係C6 8 芳基等。芳氧基可舉例如苯氧基等的C6 1 0 芳氧基,較佳係C6 8 芳氧基等。芳烷基可舉例如苄基等的C6 1 0 芳基-C1 4 烷基、較佳係C6 8 芳基-C1 2 烷基等。胺基可舉例如胺基、二甲胺基等的單或二C1 1 0 烷基胺基,較佳係單或二C1 4 烷基胺基、亞烷基胺基可舉例如十八亞烷基胺基(-NH=CH-C1 7 H3 5 等。醯胺基可舉例如醯胺基(乙醯胺基)等。亞醯胺基可舉例如甲基酞醯亞胺基等。芳硫基可舉例如苯硫基,p-甲苯硫基等的C6 1 0 芳硫基,較佳係C6 8 芳硫基等。
又,鄰接的Rp 可形成環,例如可形成芳烴環(苯環等)、環鏈烷環等的烴環,如彼等之環可具有與上述同様的取代基(烷基等)。
基Rp 的取代位置係沒有特別地限制,可為苯環3-6位中任一者。
式(5)中,Mp 所示之金屬原子可舉例如鹼士族金屬(Mg等)、周期表第13族金屬(Al等)、周期表第14族金屬(Si、Ge、Sn、Pb等)、過渡金屬(Ti、V、Cr、Mn、Fe、Co、Ni、Cu、Zn、Pd、Rh等)等)。
配對陰離子(或補充原子價之基)可舉例如羥基、鹵化物離子(氯化物離子、溴化物離子、碘化物離子等)、三烷基矽氧烷基(六己基矽氧烷基等的三C1 1 0 烷基矽氧烷基等)、金屬酸離子(六氟化銻酸離子(SbF6 )等)、無機酸離子(過氯酸離子等的鹵酸離子、六氟化磷酸離子(PF6 )等的含磷離子、四氟化硼酸離子(BF4 )等的含硼離子等)。
以下,式(5)所示之代表性酞菁色素係利用Mp 、Rp 、a及配對陰離子的組合顯示於表1。此外,表1中,「H」表示氫原子、「F」表示氟原子、「Cl」表示氯原子。
此外,如彼等之酞菁系色素(酞菁系金屬錯合物)亦可利用市售品。如彼等之市售品可適當利用例如由日本觸媒(股)所販售的以下製品;EX彩色「814K」,「810K」,「812K」,「905B」,「IR-1」,「IR-2」,「IR-3」,「IR-4」,「TXEX-805K」,「TXEX-809K」,「TXEX-810K」,「TXEX-811K」、「TXEX-812K」。酞菁系色素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
(二噻茂系色素)二噻茂系色素(或二硫環戊烯色素)係含有例如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等。
式中,X及Y係表示相同或不同、氧原子,硫原子,NH或NH2 ,Rt 係表示相同或不同、氰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苯基,取代鄰接的碳原子之Rt 亦可形成苯環或萘環。Mt 係表示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亦可以配對陰離子補充原子價。上述式中,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Mt 可舉例如,Ti、V、Cr、Co、Ni、Zr、Mo、Fe、Ru、Pd、Os、Pt等。較佳Mt 係為Ni。又,取代基可舉例如與上述例示取代基同様的取代基(例如,烷基、芳基、烷氧基、鹵素原子、二甲基胺基等的取代胺基等)。較佳二噻茂系色素可舉例如下述式(6)或(7)所示之芳香族二噻茂系金屬錯合物等。
式(6)中,Rt 1 、Rt 2 、Rt 3 及Rt 4 係相同或不同、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或胺基,Rt 1 、Rt 2 、Rt 3 及Rt 4 所示之基可具有取代基,Mt 1 係為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
式(7)中,Rt 5 、Rt 6 、Rt 7 及Rt 8 係相同或不同、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或胺基,Rt 5 、Rt 6 、Rt 7 及Rt 8 所示之基可具有取代基,Mt 2 係為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Q 為1價的陽離子。式(6)及式(7)中,Rt 1 、Rt 2 、Rt 3 、Rt 4 、Rt 5 、Rt 6 、Rt 7 及Rt 8 係為氫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數1~10之烷基、碳原子數6~10的芳基、碳原子數7~14的芳烷基、碳原子數1~10的烷氧基、胺基、醯胺基、亞醯胺基或芳硫基,Rt 1 、Rt 2 、Rt 3 、Rt 4 、Rt 5 、Rt 6 、Rt 7 及Rt 8 所示之基可具有碳原子數1~10之烷基為取代基,Mt 2 係為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Q 為1價的陽離子為佳。
式(6)及(7)中,Mt 1 及Mt 2 所示之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可舉例如Ti、V、Cr、Co、Ni、Zr、Mo、Fe、Ru、Pd、Os、Pt等。特別是以Ni為佳。
又,式(6)及(7)中,鹵素原子可舉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烷基可舉例如甲基等的C1 1 0 烷基,較佳係C1 4 烷基等。芳基可舉例如苯基、二甲基胺苯基、甲氧基苯基等的C6 1 0 芳基,較佳係C6 8 芳基等。芳烷基可舉例如苄基等的C6 1 0 芳基-C1 4 烷基,較佳係C6 8 芳基-C1 2 烷基等。烷氧基可舉例如甲氧基、丁氧基等的C6 1 0 烷氧基、較佳係C6 4 烷氧基等。胺基可舉例如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等的單或二C1 1 0 烷基胺基,較佳係單或二C1 4 烷基胺基。
又,式(7)中,Q 所示之一價陽離子可舉例如四烷基銨離子、含有磷原子之陽離子。四烷基銨離子可舉例如四丁基銨離子等的四C1 1 0 烷基銨離子,較佳係四C1 6 烷基銨離子等。含有磷原子之陽離子可舉例如(CH3 O)3 P 等,以四C1 4 烷基銨離子為佳。
以下,式(6)所示之代表性二噻茂系色素係利用Mt 1 、Rt 1 、Rt 2 、Rt 3 及Rt 4 的組合。又,式(7)所示之代表性二噻茂系色素係利用Mt 2 、Rt 5 、Rt 6 、Rt 7 、Rt 8 及Q 的組合而表示於表2中。此外,表2中,[Bu4 N 」係表示[四丁基銨離子」。
此外,式(6)或(7)所示之芳香族二噻茂系金屬錯合物亦可利用市售品。如彼等之市售品可適當利用例如由綠化學(股)所販售的以下製品;「MIR-101」、「MIR-111」、「MIR-121」、「MIR-102」、「MIR-103」、「MIR-105」。二噻茂系色素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又,亦可利用Mt 1 或Mt 2 所示之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與1,2二苯基-1,2-亞乙基二噻茂類的反應而合成。1,2-二苯基-1,2-亞乙基二噻茂類可舉例如1,2-二苯基-1,2-亞乙基二噻茂、1,2-二(烷氧基苯基)-1,2-亞乙基二噻茂(例如,1,2-二(4-甲氧基苯基)-1,2-亞乙基二噻茂等的1,2-二(C1 4 烷氧基苯基2-亞乙基二噻茂等)等。
二噻茂系色素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特別是,由於上述式(6)或(7)所示之芳香族二噻茂系金屬錯合物由於在850~900nm的吸收強、會遮斷於遙控等所使用的近紅外線波長之故,所以使用芳香族二噻茂系金屬錯合物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能有效地防止遙控的錯誤作動。
(二亞銨系色素)二亞銨系色素係包含例如下述式(8)或(9)所示之化合物等。
式(8)中,Ri 1 、Ri 2 、Ri 3 、Ri 4 、Ri 5 、Ri 6 、Ri 7 及Ri 8 係相同或不同的烷基,Rj 1 、Rj 2 、Rj 3 及Rj 4 係相同或不同、氫原子或氟原子,X2 係為二價的陰離子。
式(9)中,Ri 9 、Ri 1 0 、Ri 1 1 、Ri 1 2 、Ri 1 3 、Ri 1 4 、Ri 1 5 及Ri 1 6 係相同或不同的烷基,Rj 5 、Rj 6 、Rj 7 及Rj 8 係相同或不同、氫原子或氟原子,Z 係為一價的陰離子。
式(8)及式(9)中,Ri 9 、Ri 1 0 、Ri 1 1 、Ri 1 2 、Ri 1 3 、Ri 1 4 、Ri 1 5 及Ri 1 6 係為碳原子數1~10之烷基,Rj 1 、Rj 2 、Rj 3 、Rj 4 、Rj 5 、Rj 6 、Rj 7 及Rj 8 係相同或不同、氫原子或氟原子,X2 係為二價的陰離子,Z 係為一價的陰離子為佳。
式(8)或(9)中,烷基可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等的C1 1 0 烷基,較佳係C1 8 烷基,進一步較佳係C1 6 烷基等。式(8)中,二價的陰離子X2 可舉例如氧離子(O2 ),無機酸離子[碳酸離子(CO3 2 ),硫酸離子(SO4 2 )等]、有機酸離子[草酸離子(C2 O4 2 )等]等。又,式(9)中,一價的陰離子Z 可舉例如與上述配對陰離子同様的陰離子等,特別是,金屬酸離子(六氟化銻酸離子(SbF6 )等)、無機酸離子(過氯酸離子等的鹵素酸離子,六氟化磷酸離子(PF6 )等的含磷離子,四氟化硼酸離子(BF4 )等的含硼離子等)等為佳。
式(8)或(9)中,較佳Ri 1 ~Ri 8 (或Ri 9 ~Ri 1 6 )與Rj 1 ~Rj 4 (或Rj 5 ~Rj 8 )的組合,可舉例如前者/後者=丁基/氫原子、戊基/氫原子、丁基/氟原子等。
以下,式(9)所示之代表性二亞銨系色素係使用Ri 9 ~Ri 1 6 、Rj 5 ~Rj 8 及Z 的組合,如表3所示。
此外,式(8)或(9)所示之芳香族二噻茂系金屬錯合物亦可利用市售品。如彼等之市售品可適當利用例如由日本化藥(股)所販售的以下製品;[KAYASORB IRG-022」。二亞銨系色素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
構成本發明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IRCM可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通常,因為色素的紅外線吸收波長領域(特別是近紅外線的吸收波長領域)或最大吸收波長會稍有不同,所以使用二種以上的色素為佳。特別是,使用選自酞菁色素、二噻茂系色素及二亞銨系色素之至少2種色素者為佳,更佳態様係亦可組合彼等全部3種的各色素。為此,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係為酞菁系色素、二噻茂系色素及二亞銨系色素之混合物為佳。
相對於FLPC100重量份,IRCM的比例為0.01~30重量份,較佳係0.01~20重量份、更佳係0.1~15重量份,進一步較佳係1~10重量份。特別是,使用酞菁色素、二噻茂系色素及/或二亞銨系色素的情形下,分別相對於FLPC100重量份,酞菁系色素的比例較佳係0.01~3.0重量份、更佳係0.05~2.0重量份、進一步較佳係0.1~1.5重量份。二噻茂系色素的比例較佳係0.01~3.0重量份,更佳係0.05~2.5重量份,進一步較佳係0.1~2.0重量份。二亞銨系色素的比例較佳係0.1~10重量份,更佳係0.2~8.0重量份,進一步較佳係0.5~6.0重量份。此外,作為構成本發明近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黏結劑樹脂的FLPC,能使各種色素均勻地分散,而且相對於FLPC可使IRCM的濃度稠密。
此外,IRCM的比例係由所配合使用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膜厚及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視其其他可能的薄膜(電磁波吸收層等)是否具有近紅外線吸收能來調節為佳。
例如,配合具有近紅外線反射特性之電磁波吸收層(熱線反射玻璃)的情形下,相對於FLPC100重量份,酞菁系色素使用0.01~2.0重量份程度,二噻茂系色素使用0.5-2.5重量份程度,二亞銨系色素使用0.2~6.0重量份程度者為佳。又,在紅外線吸收薄膜的膜厚為10μm程度時,使用在電磁波吸收層沒有近紅外線吸收能之類型的情形下,相對於FLPC100重量份,使用酞菁系色素0.1~1.0重量份程度,二噻茂系色素0.5~2.0重量份程度,二亞銨系色素1.0-6.0重量份程度者為佳。色素的濃度比上述濃度範圍小的情形下,可見光的透射率高,但是紅外線(近紅外線)吸收小,而有不具有作為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機能的情形。又,各色素的濃度係大於上述濃度範圍之情形下,紅外線吸收大,但是由於可見光透射率變低而為不佳。
因此,IRCM係為選自於酞菁系色素、二噻茂系色素及二亞銨系色素族群中之至少一種色素,相對於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100重量份,含有0.01~30重量份為佳。
(色調修正用色素)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亦可進一步含有色調修正用色素。換言之,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為了能自由地修正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色調,可使用配合IRCM的色調修正用可見光吸收色素。如彼等之色調修正,例如在將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作為電漿顯示器等的顯示器用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使用的情形中係為特別重要。
如彼等之色調修正用可見光吸收色素若為可吸收可見光(特別是,可見光吸收帶狹窄,在其以外波長之透射率高)的色素為佳,例如可使用慣用的著色劑(例如,黑色顏料,紅色顏料、綠色顏料、藍色顏料等的染色顏料)等,當IRCM在可見光線區域具有吸收值的情形下,亦可使用IRCM來作為色調修正用色素。如彼等之色調修正用色素可舉例如花青系色素、苯醌系色素、偶氮系色素、靛藍系色素、多烯系色素(聚甲炔系色素等)、螺旋系色素、卟啉、酞菁系色素等。色調修正用色素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
(光線透射率)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以能選擇性遮斷紅外線為目的,重要的是在紅外線領域中的光線透射性低,且以及在其他的領域、特別是可見光領域中的光線透射性高。本發明藉由配合FLPC與IRCM及視情況的色調修正用色素,可得到紅外線領域中的光線透射率低,且在可見光領域中的光線透射性高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在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較佳係55%以上、更佳係55~100%、進一步較佳係60~99%、進一步更佳係70~95%。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較佳係30%以下,更佳係0~30%,進一步較佳係0.5~15%、進一步更佳係10%。具體而言,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在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55%以上,在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30%以下為佳。
使用於本發明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IRCM,以相對於1g的FLPC重量之IRCM,溶解於二氯甲烷400ml,使用光路長4mm的石英容器所測定的溶液透射率,在850~1,100nm範圍之各波長為30%以下,在450~700nm範圍的各波長為55%以上為佳。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耐環境性優異。因此,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在耐環境試驗後於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較佳係55%以上,更佳係55~100%、進一步較佳係60~99%,進一步更佳係70~95%。又在耐環境試驗後於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較佳係30%以下,更佳係0~30%,進一步較佳係0.5~15%,進一步更佳係1~10%。即,在耐環境試驗後於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55%以上,在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30%以下為佳。
又,在耐環境試驗前後於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之變化率較佳係10%以下,更佳係0~10%,進一步較佳係0.01~5%,進一步更佳係0.05~2%。又在耐環境試驗前後於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之變化率較佳係40%以下,更佳係0~40%、進一步較佳係0.5~35%,進一步更佳係1~30%。即,在耐環境試驗後於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10%以下,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40%以下為佳。耐環境試驗係以在溫度60℃、濕度90%的恆溫恆濕環境下處理600小時後的平均光線透射率來加以評價。
(添加劑)又,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可視其需要,在不損及本發明的效果範圍內,可適當添加使用抗氧化劑,熱安定劑,難燃劑等。
可使用於本發明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的抗氧化劑,一般以習知的抗氧化劑為佳,可舉例如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硫系抗氧化劑等。此等之中,尤以酚系抗氧化劑,特別是烷基取代酚系抗氧化劑為佳。具體而言,可舉例如三乙二醇-雙[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異戊四醇-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N,N-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氫化肉桂醯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酯二乙基酯、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三聚異氰酸酯、3,9-雙{1,1-二甲基-2-[β-(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2,4,8,10-四羥基螺旋(5.5)十一烷等。此等抗氧化劑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此等抗氧化劑的較佳添加量範圍,相對於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構成成分全體,以0.0001~0.05重量%左右為佳。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可使用的熱安定劑係以磷系安定劑為佳,可舉例如亞磷酸酯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亞膦酸酯化合物。亞磷酸酯化合物可舉例如亞磷酸三苯基酯、亞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亞磷酸三癸基酯、亞磷酸三辛基酯、亞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亞磷酸二癸基單苯基酯、亞磷酸二辛基單苯基酯、亞磷酸二異丙基單苯基酯、亞磷酸一丁基二苯基酯、亞磷酸一癸基二苯基酯、亞磷酸單辛基二苯基酯、雙(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雙(壬基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等。
磷酸酯化合物可舉例如磷酸三丁基酯、磷酸三甲基酯、磷酸三甲苯酚酯、磷酸三苯基酯、磷酸三氯苯基酯、磷酸三乙基酯、磷酸二苯基甲苯酯、磷酸二苯基一正聯苯基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二丁基酯、磷酸二辛基酯、磷酸二異丙基酯等。
亞膦酸酯化合物可舉例如四(2,4-二-第三丁基苯基)-4,4’-聯苯基二亞膦酸酯、四(2,4-二-第三丁基苯基)-4,3’-聯苯基二亞膦酸酯、四(2,4-二-第三丁基苯基)-3,3’-聯苯基二亞膦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4-聯苯基二亞膦酸酯等。
此等之中,尤以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三甲基磷酸酯為佳。
此等熱安定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二種類以上。熱安定劑係相對於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構成成分全體,含於0.001~0.5重量%為佳,含於0.005~0.3重量%的範圍為更佳。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目的範圍內的話,可進一步以些許比例添加難燃劑、紫外線吸收劑、脫膜劑,抗靜電劑、抗菌劑、滑劑,充填劑等的添加劑或是其他的熱塑性樹脂(其他的聚碳酸酯樹脂,聚酯樹脂等)。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可視情況為任何形狀或形態,但是以薄膜狀者為佳。如彼等薄膜狀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可為被製膜於基板等上之薄膜,亦可為不透過基板等之單獨薄膜。
<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製造>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在FLPC中分散IRCM者,視其其形狀或形態等,可利用慣用的方法,例如流延法,塗布法,熔融擠壓法(擠壓成形法等)等來製造或製膜。
詳而言之,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可藉由以下等的方法而得道:(i)藉由從在FLPC溶液中均勻分散IRCM所得之塗敷液的流延法而製膜之方法,(ii)在玻璃、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樹脂、非晶質聚烯烴樹脂、纖維素系樹脂、聚酯樹脂或FLPC的透明片或薄膜上進行塗布而製膜之塗布法、(iii)摻合IRCM與FLPC、藉由熔融擠壓法而製膜之方法等。
其中,藉由流延法或塗布法而製膜之方法,換言之即藉由從在FLPC溶液中使IRCM均勻分散所得之塗敷液的流延法而製膜之方法、或將塗敷液塗布至透明薄膜上所得之塗布法為佳。
換言之,一般的熔融擠壓法因為係在200℃以上的高溫下製膜,所以會有對於發生色素熱分解之虞,流延法或塗布法因為可以在150℃以下的比較低溫下進行製膜.乾燥,可抑制或防止IRCM的熱分解,因而亦可使用在溶劑為可溶或是均勻分散之耐熱性低的色素。
流延法可藉由在玻璃板,經鏡面加工的金屬板或聚酯薄膜等之上注入塗敷液,以具有一定間隙的棒將塗敷液稀釋於該板的表面上後乾燥,用適當的方法將薄膜從該表面上剝離,而得到薄膜。如彼等之流延法可使用機械化的澆鑄機來做成薄膜。又,塗布法可藉由棒材塗布法、噴塗法、浸漬塗布法、澆塗法等在薄膜或面板上塗布、乾燥塗敷液,以形成薄膜層。此外,連續在薄膜上塗布的情況下,可適當使用各種的輥塗機。如彼等之塗布中,例如,可在以既定的速度(例如,分速從數公尺至數十公尺左右)移動的薄膜上,使用進行從T型模頭以一定速度擠壓該塗敷液,接著在乾燥區域中除去溶劑,捲取薄膜等一連串步驟的機械。
用於流延法或塗布法中使FLPC溶解、分散色素的溶劑,係適當選擇不僅與樹脂和色素有實用上的溶解性,且對於色素的惰性、沸點係實用上為佳的溶劑。如彼等之溶劑可舉例如:(i)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的脂肪族鹵素化合物等的鹵素系有機溶劑,(ii)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甲基乙基酮、丙酮、環己酮、環戊酮等的酮類,四氫呋喃等的醚類等非鹵素系有機溶劑。溶劑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
塗敷液的濃度必須根據溶劑的種類、所作成濾光片的膜厚及作成方法等進行調節,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例如,以1~30重量%的範圍為佳,較佳可為5~25重量%左右。
本發明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膜厚必須根據所用色素的種類及濃度等做適宜調節,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在1~100μm的範圍為佳,較佳係1~50μm,進一步較佳係1~20μm左右。
<紅外線吸收面板>
又,本發明係包含具備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紅外線吸收面板。
換言之,將紅外線吸收濾光片與具有其他紅外線吸收能之薄膜或面板,或賦予特定機能之薄膜或面板進行組合,亦可形成紅外線吸收面板。特定的機能可舉例如電磁波吸收能、抗反射能、形狀保持能。
<改良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耐環境性之方法>
本發明係為一種方法,其係改良包含具有茀骨架之樹脂及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耐環境性之方法,其特徵係使用包含作為具有茀骨架之樹脂20~100莫耳%的下述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及含有0~80莫耳%的下述式(2)所示重複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的方法。
式(1)中,R1 a 、R1 b 、R2 a 、R2 b 、R3 a 、R3 b 、k1、k2、m1、m2、n1及n2係與前述者相同,
式(2)的RX 、RY 、q、r及W係前述者相同,根據該方法,藉由使用含式(1)及(2)所示重複單位之FLPC,可將IRCM高濃度且均勻地分散於FLPC中,沒有色素的凝集或色素間的反應。又,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由於IRCM在FLPC中係為安定化之故,因熱或光、水分等所致的惡化可顯著地抑制,且耐環境性係為改良。
實施例
以下,係根據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係為不此等此等實施例所限制者。此外,實施例中,「份」係意味著「重量份」。FLPC及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評價係根據以下的方法來進行。
(1)黏度平均分子量(M):係將根據在二氯甲烷以20℃、0.7g/dl的濃度使黏結劑樹脂溶解的溶液而所求的比黏度(ηs p ),插入下式而求得。
ηs p /C=[η]+0.45×[η]2 C [η]=1.23×10 4 M0 . 8 3 (C係樹脂濃度為0.7)
(2)膜厚:以溶劑擦拭塗布、乾燥於玻璃基板上所得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薄膜的一部份,被覆高低差係藉由以觸針式表面形狀測定器(ULVAC公司製造、dektak)進行觀測來測定膜厚。
(3)色素凝集的有無:以光學顯微鏡用倍率500倍進行觀察,以調查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色素凝集的有無。
(4)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利用日立製作所(股)製分光光度計U-4100,測定在450~700nm的光線透射率,加以平均而求得。
(5)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利用日立製作所(股)製分光光度計U-4100,測定在850~1,100nm的光線透射率,加以平均而求得。
(6)耐環境性試驗:將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於溫度60℃、濕度90%的恆溫恆濕環境下經600小時處理後之平均光線透射率(波長450~700nm及850~1,100nm),與處理前的平均光線透射率進行比較。又,在耐環境試驗前後於平均光線透射率的變化率係用以下的方法來算出。
平均光線透射率的變化率(%)={耐環境試驗後的平均光線透射率/耐環境試驗前的平均光線透射率)×100-100
合成例1在具備溫度計、攪拌機及回流冷却器之反應器中,加入離子交換水9,810份、48%氫氧化鈉水溶液1,930份,溶解2,2-雙(4-羥基苯基)丙烷1,065份、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1,177份及連二亞硫酸鈉4.5份,添加二氯甲烷6,610份後,一邊攪拌、一邊以1620℃花60分鐘吹入碳醯氯1,000份。碳醯氯吹入終了後,加入p-第三丁基酚50.2份與48%氫氧化鈉水溶液317份,然後添加三乙基胺0.94份,在20~27℃攪拌40分鐘,結束反應。將含有生成物之二氯甲烷層用稀鹽酸、純水洗浄後,使二氯甲烷蒸發以得到FLPC。所得之FLPC係被導入40莫耳%的具有茀骨架之重複單位,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5,500。
合成例2在具備溫度計、攪拌機及回流冷却器之反應器中,加入離子交換水10,120份,48%氫氧化鈉水溶液1,857份,溶解2,2雙(4-羥基苯基)丙烷512.8份,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1,984份及連二亞硫酸鈉4.3份,加入二氯甲烷7,632份後,一邊攪拌、一邊以16~20℃花60分鐘吹入碳醯氯1,000份。碳醯氯吹入終了後,加入p-第三丁基酚33.7份與48%氫氧化鈉水溶液353份,然後添加三乙基胺0.95份,在20~27℃下攪拌40分鐘,結束反應。將含有生成物之二氯甲烷層用稀鹽酸、純水洗浄後,使二氯甲烷蒸發以得到FLPC。所得之FLPC係被導入70莫耳%的具有茀骨架之重複單位,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4,500。
合成例3在具備攪拌裝置、蒸餾器及減壓裝置之反應槽中,進料9,9-雙[4-(2羥基乙氧基)苯基]茀1,000份,二苯基碳酸酯503份、四甲基銨羥酯0.10份及氫氧化鈉0.0018份,經氮取代後,以140℃加以溶解。攪拌30分鐘後,將內溫昇溫至180℃且緩緩地減壓,使其在1.33×104 Pa下反應30分鐘,蒸餾去除所生成的酚。其次,一邊維持在相同壓力下、一邊持續昇溫,在200℃下30分鐘、220℃下30分鐘、240℃下30分鐘,以及在260℃下20分鐘使酚蒸餾去除。接著,緩慢地減壓在260℃、133Pa以下之狀態攪拌4小時後,將生成物從反應槽中取出,以得到FLPC。所得之FLPC僅由茀骨架所構成,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6,100。
合成例4在具備溫度計、攪拌機、及減壓裝置之反應器中,加入對苯二甲酸二甲酯2,235份、乙二醇1,000份、9,9-雙[4-(2-羥基乙氧基)苯基]茀4,037份、酢酸鉀0.92份,一邊攪拌一邊緩緩地使其加熱熔融,以180~230℃進行酯交換反應使甲醇被蒸餾去除。接著,加入二正丁基氧化錫3.51份,一邊緩緩地昇溫、減壓至290℃、100Pa,一邊去除乙二醇,以得到聚酯樹脂。所得聚酯樹脂的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8,400。
合成例5在具備溫度計、攪拌機、及減壓裝置之反應器中,加入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413份、間苯二甲酸二甲酯606份、乙二醇1,000份、三環癸烷二甲醇1,428份、三氧化銻0.91份,一邊攪拌一邊緩緩地使其加熱熔融,以170~220℃進行酯交換反應使甲醇被蒸餾去除。接著,一邊昇溫、減壓至260℃,100Pa,一邊除去餾份,以得到聚酯樹脂。所得聚酯樹脂的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9,600。
實施例1
將合成例1所得之FLPC94份、鎳-雙-1,2-二苯基-2-亞乙基二硫酸酯(綠化學公司製造,MIR101)1份、酞菁系色素(日本觸媒公司製造、EX彩色810K)1份、及二亞銨系色素(日本化藥公司製造、IRG022)4份加入至341份環戊酮中,於室溫攪拌10小時以得到塗敷液。所得之塗敷液中各色素的分散狀態係為良好。該塗敷液係以玻璃板狀進行旋轉塗布法,以形成乾燥後塗膜的厚度為4.0μm的塗布膜,利用烘箱於80℃乾燥30分鐘以得到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外觀係為沒有不均等的的良好狀態。又觀察色素的凝集時,完全觀察不到凝集物等。測定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於400nm~1,200nm中的光線透射率,進行耐環境性試驗後,再進行光線透射率的光譜測定。耐環境性試驗前後的光線透射率光譜係如第1圓所示。耐環境性試驗前後的平均光線透射率與其變化率係如表4所示。
實施例2
利用合成例2所得之FLPC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得到塗敷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所得之塗敷液係各色素為良好的分散,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外觀係為沒有不均等的良好狀態。進行與實施例1同様的觀察、試驗之結果係如表4所示。又,與實施例1同様地,測定於400nm~1200nm中的光線透射率、進行耐環境性試驗後,再進行光線透射率的光譜測定。耐環境性試驗前後的光線透射率光譜係如第2圖所示。耐環境性試驗前後的平均光線透射率與其變化率係如表4所示。
實施例3
利用合成例3所得之FLPC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得到塗敷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所得之塗敷液係各色素為良好地分散,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外觀係為沒有不均等的良好狀態。進行與實施例1同様的觀察、試驗之結果係如表4所示。
比較例1利用合成例4所得之聚酯樹脂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以得到塗敷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所得之塗敷液係各色素為良好地分散,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外觀係為沒有不均等的良好狀態。進行與實施例1同様的觀察、試驗之結果係如表4所示。
比較例2利用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Panlite L-1250(由2,2-雙(4-羥基苯基)丙烷所構成之聚碳酸酯)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以得到塗敷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所得之塗敷液係各色素為良好地分散,但是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觀察到色素的凝集,外觀並未良好。
比較例3利用合成例5所得之聚酯樹脂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以得到塗敷液、紅外線吸收濾光片。所得之塗敷液係各色素為良好地分散,但是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觀察到色素的凝集,外觀並未良好。結果係如表4所示。
由表4可明顯得知,實施例1-3所得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沒有色素凝集,可見光(450~700 nm)的平均光線透射率高,且紅外線(850~1,100 nm)的平均光線透射率低,具有良好的紅外線吸收性能。再者,由第1圖及第2圖可明顯得知,觀察不到因耐環境性試驗所致的紅外線吸收性能的惡化。另一方面,比較例1所示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中係顯示與實施例同様的紅外線吸收性能,但是發現會因耐環境性試驗而有所劣化。再者,比較於耐環境性試驗前後的平均全光線透射率之變化率時,實施例1~3的變化率係遠小於比較例1的變化率,藉此可明顯得知由實施例1~3所得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耐環境性係為優異。又,比較例2及3中係無法得到色素凝集、均勻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係藉由使用FLPC,可在FLPC中使IRCM高濃度且均勻地分散,而沒有色素凝集或色素間的反應。為此,數10μm程度的薄膜中紅外線的遮斷與可見光的透射係可並存。又,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由於IRCM在FLPC中係為安定化之故,顯著地抑制了因熱或光、水分等的惡化,經過長時間亦可維持安定的性能。
為此,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及紅外線吸收面板可用於要求高性能且耐久性的各種用途。例如,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由於能吸收從影像輸出裝置或照明器具等產生的紅外線,可作為紅外線領域的光使用於通信之遙控、紅外線通信板等遠距離操作機器之錯誤作動防止用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使用。又,亦可作為光學機器的受光元件或攝影元件的受光感度修正或色調修正用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等而適當地利用。
具體而言,可適當使用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作為例如電漿顯示器或電漿顯示器的前方面板、固體影像感應器(CCD)攝影機、光電二極管等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
第1圖係為實施例1所得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耐環境試驗前後之光線透射率光譜。
第2圖係為實施例2所得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的耐環境試驗前後之光線透射率光譜。

Claims (27)

  1. 一種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包含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及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係包含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為20~100莫耳%的下述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及0~80莫耳%的下述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 式(1)中,R1a 及R1b 係相同或不同,為碳原子數2~10的伸烷基,R2a 、R2b 、R3a 及R3b 係相同或不同,為碳原子數1~10的烴基、鹵素原子,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為0~2之整數,m1、m2、n1及n2係相同或不同,為0~4之整數, 式(2)中,RX 及RY 係相同或不同,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4之烷基,q及r係各自獨立的1或2,W係為單鍵、碳原子數1~5的亞烷基、碳原子數5~10的亞環烷基或二(碳原子數1~3的亞烷基)伸苯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1) 中,R1a 及R1b 係相同或不同,為碳原子數2~4的伸烷基,R2a 、R2b 、R3a 及R3b 係相同或不同,為碳原子數1~10之烷基,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為0或1,m1、m2、n1及n2係相同或不同,為0~2之整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1)中,R1a 及R1b 係為伸乙基,R2a 、R2b 、R3a 及R3b 係相同或不同,為碳原子數1~4之烷基,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為0或1,m1及m2係相同或不同,為0或1,n1及n2為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係具有下述式(1-1)之構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係具有下述式(1-2)之構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2)的W係為單鍵、碳原子數1~4的亞烷基、碳原子數6~9的亞環烷基或二(碳原子數1~3的亞烷基)伸苯基,RX 及RY 為氫原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2)的W係為異亞丙基及/或下述式所示之基,RX 及RY 為氫原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係由30~100莫耳%的式(1)所示之重複單位及0~70莫耳%的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所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係選自於酞菁系色素、二噻茂系色素及二亞銨系色素所成族群之至少一種色素,且相對於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100重量份,含有0.01~30重量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長為800~1,100nm之範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係為酞菁系色素、二噻茂系色素及二亞銨系色素之混合物。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係將對應於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1g重量的該色素溶解於二氯甲烷400ml,使用光路長4mm的石英容器所測定之溶液的透射率,在850~1,100nm範圍的各波長為30%以下,在450~700nm範圍的各波長為55%以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酞菁系色素係為下述式(5)所示之色素, 式(5)中,Rp 係相同或不同,為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胺基、醯胺基、亞醯胺基或芳硫基,Rp 所示之基可具有取代基,鄰接的Rp 亦可與其鍵結的碳原子一同形成環,a為0~4之整數,Mp 係為氫原子、2~6價的金屬原子或其氧化物,可用配對陰離子來補充其原子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5)中,Rp 係為氟原子、氯原子、碳原子數1~10之烷基、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碳原子數6~10的芳基、碳原子數6~10的芳氧基、碳原子數7~14的芳烷基、胺基、醯胺基、亞醯胺基或芳硫基,Rp 所示之基可具有作為取代基的碳原子數1~10之烷基、亞烷基、醯基,a為0~4之整數,Mp 係為氫原子、2~6價的金屬原子或其氧化物,可用配對陰離子來補充其原子價。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二噻茂系色素係為選自下述式(6)所示色素及下述式(7)所示色素 所構成族群中之至少一種色素, 式(6)中,Rt1 、Rt2 、Rt3 及Rt4 係相同或不同,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或胺基,Rt1 、Rt2 、Rt3 及Rt4 所示之基可具有取代基,Mt1 係為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 式(7)中,Rt5 、Rt6 、Rt7 及Rt8 係相同或不同,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或胺基,Rt5 、Rt6 、Rt7 及Rt8 所示之基可具有取代基,Mt2 係為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Q+ 為1價的陽離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6)及式(7)中,Rt1 、Rt2 、Rt3 、Rt4 、Rt5 、Rt6 、Rt7 及Rt8 係為氫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數1~10之烷基、碳原子數6~10的芳基、碳原子數7~14的芳烷基、碳原子數1~10的烷氧基、胺基,醯胺基、亞醯胺基或芳硫基,Rt1 、Rt2 、Rt3 、Rt4 、Rt5 、Rt6 、Rt7 及Rt8 所示之基可具有作為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之烷基,Mt2 係為4配位的過渡金屬原子,Q+ 為1價的陽離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二亞銨系色素係為選自下述式(8)所示色素及下述式(9)所示色素所構成族群中之至少一種色素, 式(8)中、Ri1 、Ri2 、Ri3 、Ri4 、Ri5 、Ri6 、Ri7 及Ri8 係相同或不同,為烷基,Rj1 、Rj2 、Rj3 及Rj4 係為相同或不同,為氫原子或氟原子,X2- 係為二價的陰離子, 式(9)中,Ri9 、Ri10 、Ri11 、Ri12 、Ri13 、Ri14 、Ri15 及Ri16 係相同或不同,為烷基,Rj5 、Rj6 、Rj7 及Rj8 係為相同或不同,為氫原子或氟原子,Z- 為一價的陰離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式(8)及式(9)中,Ri9 、Ri10 、Ri11 、Ri12 、Ri13 、Ri14 、Ri15 及Ri16 係為碳原子數1~10之烷基,Rj1 、Rj2 、Rj3 、Rj4 、Rj5 、Rj6 、Rj7 及Rj8 係相同或不同,為氫原子或氟原子,X2- 為二價的陰離子,Z- 為一價的陰離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的比例,相對於具有茀骨架之聚碳酸酯樹脂100重量份,為0.01~30重量份。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於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55%以上,於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30%以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在耐環境性試驗後,於450~7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55%以上,於850~1,100nm中的平均光線透射率為30%以下。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中在耐環境性試驗前後,於450~700nm中平均光線透射率的變化率為10%以下,於850~1,100nm中平均光線透射率的變化率為40%以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更含有色調修正用色素。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係為薄膜狀。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其係藉由流延法或塗布法而製膜。
  26. 一種紅外線吸收面板,其係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紅外線吸收濾光片。
  27. 一種方法,其特徵係改良包含具有茀骨架之樹脂及具有紅外線吸收能之色素的紅外線吸收濾光片之耐環境性之方法,其係使用包含20~100莫耳%的下述式(1)所示之重複 單位及0~80莫耳%的下述式(2)所示之重複單位的聚碳酸酯樹脂作為具有茀骨架之樹脂, 式(1)中,R1a 及R1b 係相同或不同,為碳原子數2~10的伸烷基,R2a 、R2b 、R3a 及R3b 係相同或不同,為碳原子數1~10的烴基、氫原子或鹵素原子,k1及k2係相同或不同,為0~2之整數,m1、m2、n1及n2係相同或不同,為0~4之整數, 式(2)中,RX 及RY 係相同或不同,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4烷基,q及r係各自獨立的1或2,W係為單鍵、碳原子數1~5亞烷基、碳原子數5~10亞環烷基或二(碳原子數1~3亞烷基)伸苯基。
TW094136642A 2004-10-21 2005-10-20 吸收紅外線之濾光片 TWI3947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7486A JP4514577B2 (ja) 2004-10-21 2004-10-21 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および赤外線吸収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0409A TW200630409A (en) 2006-09-01
TWI394771B true TWI394771B (zh) 2013-05-01

Family

ID=36203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6642A TWI394771B (zh) 2004-10-21 2005-10-20 吸收紅外線之濾光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72356B2 (zh)
EP (1) EP1804093B1 (zh)
JP (1) JP4514577B2 (zh)
KR (1) KR101230685B1 (zh)
CN (1) CN101048679B (zh)
TW (1) TWI394771B (zh)
WO (1) WO20060437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08461B1 (en) * 2004-07-15 2009-03-11 Teijin Chemicals, Lt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object thereof
JP4514577B2 (ja) * 2004-10-21 2010-07-28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および赤外線吸収パネル
JP2006184532A (ja) * 2004-12-27 2006-07-13 Toyobo Co Ltd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及び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
KR101238792B1 (ko) * 2005-05-25 2013-03-04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위상차 필름 및 광학용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JP4653027B2 (ja) * 2006-06-30 2011-03-1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赤外線レーザー用フィルター
JP4653028B2 (ja) * 2006-06-30 2011-03-1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赤外線レーザー用フィルター
WO2008029594A1 (fr) * 2006-09-08 2008-03-13 Toyo Ink Mfg. Co., Ltd. Matière pouvant absorber des rayons du proche infrarouge, composition pouvant absorber des rayons du proche infrarouge comprenant la matière et utilisation de celles-ci
JP5010347B2 (ja) * 2007-05-23 2012-08-29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透明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89270B2 (ja) * 2007-10-23 2014-09-17 Jsr株式会社 青色カラーフィルタ用感放射線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4733231B2 (ja) * 2008-03-25 2011-07-27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US9057840B2 (en) 2010-08-03 2015-06-16 Jsr Corporation Optical filter and imag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6183048B2 (ja) * 2012-08-27 2017-08-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WO2014084167A1 (ja) * 2012-11-30 2014-06-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JP6336261B2 (ja) * 2013-10-29 2018-06-06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光学部材
JP2015118296A (ja) * 2013-12-19 2015-06-25 山本化成株式会社 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を含有して成るフィルタ
TW201600574A (zh) * 2014-06-30 2016-01-01 Fujifilm Corp 近紅外線吸收性組成物、近紅外線截止濾波器、近紅外線截止濾波器的製造方法、固體攝像元件、照相機模組
CN107003453B (zh) * 2014-12-19 2019-10-11 Agc株式会社 光学滤波器和使用该光学滤波器的装置
WO2017095468A1 (en) * 2015-12-01 2017-06-0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Electromagnetic energy-absorbing optical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king
JP6831650B2 (ja) * 2016-03-28 2021-02-17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高屈折率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及び成形体
JP6267823B1 (ja) * 2017-07-27 2018-01-2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情報端末
KR101931731B1 (ko) * 2017-09-28 2018-12-24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 물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터
CN114637066A (zh) * 2018-02-05 2022-06-17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以及成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401A (ja) * 1992-07-08 1994-02-01 Teijin Chem Ltd プリント回路用フイルム
JPH0752271A (ja) * 1993-08-11 1995-02-28 Teijin Ltd 光学用フイルムまたはシート
JPH11174424A (ja) * 1997-12-11 1999-07-02 Teijin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用基板
JP2002082219A (ja) * 1996-04-18 2002-03-22 Kanebo Ltd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及び当該フィルムを含む多層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0652A (en) * 1980-03-24 1982-01-12 Allied Chemical Corporation Melt processable poly(ester carbonate) with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E3210556A1 (de) * 1982-03-23 1983-10-06 Fischer Artur Dr H C Befestigung fuer insbesondere transparente doppelstegplatten
US4835081A (en) * 1986-07-03 1989-05-30 Xerox Corporation Photoresponsive imaging members with electron transport overcoatings
US5318938A (en) * 1989-05-05 1994-06-0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rmographic elements
US5196479A (en) * 1991-02-27 1993-03-2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Impact resistant blends of high heat polycarbonate and aromatic polyester
US5208299A (en) * 1992-04-10 1993-05-0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Nonlinear optical arylhydrazones and nonlinear optical polymers thereof
JPH0834846A (ja) * 1994-07-25 1996-02-06 Teijin Chem Ltd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JPH0834845A (ja) * 1994-07-25 1996-02-06 Teijin Chem Ltd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US5486577A (en) * 1995-03-21 1996-01-2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Blends of diaryl fluorene carbonate polymers with bisphenol A carbonate polymers
WO1997038855A1 (fr) * 1996-04-18 1997-10-23 Kanebo, Limited Film absorbant les rayons proches de l'infrarouge et panneau multicouches comprenant ce film
JP3454080B2 (ja) * 1997-05-23 2003-10-0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製品部材
JPH1173115A (ja) 1997-07-03 1999-03-16 Kaneb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多層パネル
JP4031094B2 (ja) 1997-10-14 2008-01-09 クラシエ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透明な高分子と複数の色素を含むフィルム及び当該フィルムを含む多層フィルム又はパネル
JPH11199683A (ja) * 1998-01-16 1999-07-27 Nippon Polyester Co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板および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
JPH11302285A (ja) * 1998-04-21 1999-11-02 Canon Inc ポルフィラジン誘導体、インク、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パネル、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US6140422A (en) * 1998-04-23 2000-10-31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s including isosorbide as a comonomer blended with other thermoplastic polymers
JP3451228B2 (ja) * 1998-11-11 2003-09-29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近赤外吸収フィルター
JP3341741B2 (ja) 1998-12-03 2002-11-05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
DE69924530T2 (de) * 1999-10-29 2006-02-16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olycarbonatharz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KR100444332B1 (ko) * 1999-12-20 2004-08-16 도요 보세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외선 흡수필터
JP2002341132A (ja) * 2001-05-15 2002-11-27 Kanebo Ltd 波長制御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83378A (ja) * 2001-12-19 2003-07-03 Teijin Chem Ltd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およびそれからの成形品
JP2005171051A (ja) * 2003-12-10 2005-06-30 Teijin Chem Ltd 光学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に適した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4514577B2 (ja) * 2004-10-21 2010-07-28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および赤外線吸収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401A (ja) * 1992-07-08 1994-02-01 Teijin Chem Ltd プリント回路用フイルム
JPH0752271A (ja) * 1993-08-11 1995-02-28 Teijin Ltd 光学用フイルムまたはシート
JP2002082219A (ja) * 1996-04-18 2002-03-22 Kanebo Ltd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及び当該フィルムを含む多層パネル
JPH11174424A (ja) * 1997-12-11 1999-07-02 Teijin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用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30685B1 (ko) 2013-02-07
JP4514577B2 (ja) 2010-07-28
WO2006043715A1 (ja) 2006-04-27
TW200630409A (en) 2006-09-01
EP1804093B1 (en) 2016-12-07
US20070293606A1 (en) 2007-12-20
EP1804093A4 (en) 2012-01-18
KR20070065394A (ko) 2007-06-22
CN101048679A (zh) 2007-10-03
JP2006119383A (ja) 2006-05-11
US7772356B2 (en) 2010-08-10
EP1804093A1 (en) 2007-07-04
CN101048679B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4771B (zh) 吸收紅外線之濾光片
JP4759680B2 (ja) 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
JP3308545B2 (ja)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及び当該フィルムを含む多層パネル
TWI466920B (zh) Optical film
JP5808959B2 (ja) 高屈折率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及び光学レンズ
JP5010123B2 (ja) 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なる近赤外吸収色素
JP3764069B2 (ja)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を含む多層パネルとそれを用いた映像出力装置
WO2020166408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または共重合体、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4839056B2 (ja) 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および赤外線吸収パネル
JP2002341132A (ja) 波長制御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042531A1 (en) Film for plasma display filter and plasma display filter comprising the same
JP5808960B2 (ja) 高屈折率かつ耐熱性に優れた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及び光学レンズ
JP5289813B2 (ja) 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
JP2005120303A (ja) テトラアザポルフィリン色素混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ター
WO2020138013A1 (ja) 光学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16826A (ja) 透明な高分子と複数の色素を含むフィルム及び当該フィルムを含む多層フィルム又はパネル
JP6890923B2 (ja) 多層体
JP6294114B2 (ja) 芳香族−脂肪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2022085278A (ja) 基材、赤外線吸収層形成用組成物及び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
JP4083730B2 (ja)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及び当該フィルムを含む多層パネル
JPH11246775A (ja) 耐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電気・電子機器製品用ハウ ジン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