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3721B -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Motorcy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3721B
TWI363721B TW097150713A TW97150713A TWI363721B TW I363721 B TWI363721 B TW I363721B TW 097150713 A TW097150713 A TW 097150713A TW 97150713 A TW97150713 A TW 97150713A TW I363721 B TWI363721 B TW I3637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ver
locomotive
vehicle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50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4418A (en
Inventor
Wataru Katano
Tomoshige Susaki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44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4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3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37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62J25/06Bar-type foot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136372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機車,特別係關於具備露出配置 輛側方之側方框架之機車。 '千 【先前技術】 先前,存在具備作為車體框架之一部分,露 外側且支持後擺臂等其他車柄構 ' ^ 車。另,如此之機車中,存在鄰構接成令件之外側框架之機 .^ ^ 子在一接於相框架配置樹脂製 外裝罩,猎由該外裝罩句覆$ an覆車輛㈣者(參照τ述專 如此之機車中,外側框架與外I罩大多分別固定於 座椅框架等車體框架。 、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_23〇375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因機車之側面之外裝構件存在藉由膝蓋夾緊 _等而被搭乘者觸碰之情形,故使複數之外裝裳 件鄰接之情形,宜盡量連續性形成、配置,構成_體性^ 外^另,宜直接固定各外裝零m體性。但 先:之構成中’外側框架與外裝軍經由分別設於車體樞架 之安裝構造間接地被固定。因此,存在外側框架與外裝= 於相對位置上產生偏差,外側框架與外裝罩之邊界部分 生晃蕩之憂慮。 度 本發明係蓉於前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 可提兩外裝零件彼此間之—體性之機車。 I37289.doc 1363721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之機車,其特徵在於包含:具 備攸頭官向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框架之車體框架·露出配 置於前述車體框架之側方之外側框架;及露出配置於車輛 之側方’具有朝向前述外側框架延伸之第1及 前述第丨及第2罩面彼此成角度配置之外裝罩;=二 架具有朝向前述外裝罩之框架端面、沿前述第丨罩面延伸 之第1框架面 '及沿前述第2罩面延伸之第2框架面;前述 框架端面具有用於卡止前述外裝罩,幻則面視延伸至與前 述外裝罩重合位置之卡止構造。 、 根據本發明,可賦予外側框架與外裝罩之外形形狀連續 性。藉此,來自外部之膝蓋夾緊等力作用時,其力可由兩 零件承受。此外,外侧框架之卡止構造,藉由延伸至外裝 罩側而接近該外裝罩。藉此,可堅固地固定外裝罩與外側 框架°如此’可提高外裝零件彼此間之一體性。 【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基於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形態1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i之機車丨之外觀側視圖,圖2係 顯不機車1之車體框架整體之立體圖。另,圖3係顯示配置 於主框架24之上下延伸部25之左方之側板5〇L之放大立體 圖,圖4係從車輛前方所見之上下延伸部25之圖。另,圖5 係對側板50L安裝側罩6之樣子之示意圖,圖6係橡膠罩45 被裝於側板50L之上部所設之突起部52L、52L之樣子之示 137289.doc 1363721 意圖。 如圖1所示’機車1中’旋轉自如地支持前輪3之前叉5於 . 其上部藉由頭管21支承可左右操向自如。如圖2所示,從 頭官21向後下方於車寬中央直線延伸有其前端部熔接於該 '· 頭管21之後側之主框架24之前後延伸部22。另,於頭管21 - 進而熔接有下管23之上端部,從該處向下方直線延伸,於 忒下官23之下端部安裝托架23a。托架23a,如圖1所示固 籲 定於引擎2之曲軸箱2a之前側。另,於前後延伸部22之中 間部,經由補強件41安裝吊架40,該吊架4〇從前後延伸部 22之中間部向下方垂下’於其前端固定引擎2之筒體2b。 於引擎2之後方配置作為車輛剛性構件之一部分之側板 50L,於其上下方向中央附近配置朝車寬方向延伸之貫通 螺栓72,藉由該貫通螺栓72對支持後輪4之後擺臂6〇之前 端部進行軸支。藉此,以貫通螺拴72為中心後擺臂6〇可上 下自由搖動。 φ 如圖1所示’於前後延伸部22之上設有鞍型之燃料槽7, 於其後方設有乘車座椅8❶如圖2所示,主框架24之前後延 伸部22係從頊管21延伸至燃料槽7之後端附近之直線圓 官,於該前後延伸部22之後端將鞍狀托架76從上方包覆該 -後端般熔接。於鞍狀托架76之兩側面分別熔接有左右一對 之座椅導軌35L、35R之前端部。座椅導軌35[、35R亦藉 由圓管構成,分別從鞍狀托架76之側面向外側且斜後方延 伸後,筆直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另,座椅導執35L、35R, 從車輛前方依次藉由橫向件38-1 ' 38-2、38-3以3處連捿, I37289.doc [S ] 1363721 於該等之上載置乘車座椅8。 前後延伸部22之後端,熔接有於車輛上下方向直線延伸 之上下延伸部25。前後延伸部22與上下延伸部25均熔接於 鞍狀托架76及補強件44,藉由鞍狀托架76及配置於連結處 之内隅之補強件44彼此強固地固定,構成主框架24。 另,於舸述延伸部22 '頭管21及下管(圓管)23之連結處 之内隅熔接有補強件43,此外於前後延伸部22之令間部下 側熔接有補強件41。又,補強件41與補強件43之間搭設補 強官42。藉此,可將前後延伸部22、頭管21及下管23彼此 強固地固定。 上下延伸部25,係將分別剖面為長方形狀之角管之前側 管25F及後側管25B,使各寬度較大之側面朝向車㈣後地 並列配置’藉由將该等熔接使前後枯為—體而構成,上部 具有-定寬度,中間部慢慢增加寬度,下部再具有一定寬 度即’上下延伸部25於延伸方向(上下方向)改變寬度, 藉此可確保車輛必要之剛性。 於上下延伸部25之後側管25B之後側面溶接第丄支持管 26。第!支持管26係圓f ’㈣寬方向延伸。於第i支持管 %之左右兩㈣接㈣成母㈣溝之軸蓋―。 —"F延伸25中’於第1支持管26之下側之兩側面溶接l 子开/之”通把架27L、27R。共通托架27L、”尺係後端向 内側:折之平板狀’該彎折部分亦熔接於後側管別之後 刖後之伸。Μ刀之内面熔接於前側管25F及後側管⑽之 側面。共通托架27L、27R之各前端,比上下延伸㈣之前 137289.doc 1363721 側管25F之前面更向前側突出,於該等突出之部分形成用 於固定曲軸箱2a之後側面上側之螺栓插通孔。另,於共通 托架27L ' 27R之前後延伸部分之外面,均熔接藉由圓管構 成之後部支架36L、3訊之各前端。後部支架36L、3伙向 .· 後上方延伸,各後端熔接於座椅導轨35L、35R之後端惻之 下面另後°卩支架36L、36R之前端側熔接有橫向件39, 藉此連、,Ό兩者。另,於後部支架36L、36尺之中間部,熔接 # #用於安裝同乘者放置腳之腳踏83(參照圖υ之後腳踏支架 37L、37R之基端部,向下方延伸。 於共通托架27L、27R之下方安裝有左右向前方彎折之 長板狀樞轴托架28。Μ轴托架28之各彎折部分於前側管 25F及後側管25Β之側面,丨間之部分分別炫接於後側管 25Β之後面。樞軸托架28之各彎折部分之前端,亦比前側 管25F之前面更向前側突出,於該等突出部分形成用於 插通作為於車寬方向直線延伸之圓管之枢轴支持㈣之插 • it X樞軸支持官29插通於該等插通孔,藉由熔接被 固定。 於上下延伸部25之下端配置有於車寬方向直線延伸之第 2支持管30,上下延伸部25及第2支持管3〇呈倒丁字形連 結。第2支持管30係剖面長方形之各管,寬度較大之側面 朝向:直方向般配置,於上下延伸部25之下端面熔接第2 s之上面丨板狀之小板3 j封閉開口端般炫接於第 2支持管3G之左端。另,於第2切管30之下面左側炼接由 向下方延伸之平行之2片板所構成之中駐托架饥。於該甲
I37289.doc Γ S J 1363721 駐托架33L,固定有連接引擎2之排氣管之排氣室71,且旋 動自如地安裝有於收納位置包圍該排氣室71之周圍之中駐 70之左側基端部(參照圖1}。於第2支持管3〇之右端側亦熔 接有中駐托架33R。中駐托架33r亦由向下方延伸之平行 之2片板構成,外側之板封閉第2支持管3〇之右側開口端般 溶接’内侧之板熔接於第2支持管3〇之下面。又,於中駐 托架33R,旋動自如地安裝有中駐7〇之右側基端部◎另, 於中駐托架33R,為將中駐70向收納位置及立起位置賦 能,形成有安裝彈簧(未圖示)之一端之彈簧安裝轂74。彈 簧之另一端安裝於中駐70之腳侧。 另,於第2支持管30之前面向前方突出般熔接引擎托架 34L、34R,藉此固定曲轴箱2a之後側面下側。即,引擎2 之曲轴箱2a之前部藉由下管23固定,後部上側經由共通托 架27L、27R固定於上下延伸部25。另,後部下側經由引擎 托架34L、34R及第2支持管30固定於上下延伸部25。此 外,筒體2b經由带架40及補強件41固定於前後延伸部22。 如此,可將引擎2強固地固定於車體框架之各部,擔當作 為車輛剛性構件之一部分之作用。 另,前側管25F之前面,於右側下部形成避免曲軸箱2a 之膨脹之凹陷25a。 如圖1及圖4所示,於主框架24之上下延伸部25之左右, 分別間隔配置側板5〇L、50R。側板50L、50R係具有大致 同一形狀之鋁壓鑄製之構件(外側框架),與主框架以一起 擔當作為車輔剛性構件之機能,且露出配置於車輛側方’ 137289.doc 1363721 亦擔當作為金屬製外裝罩之機能。以下以側板肌為主進 行說明’對側板50R之對應部分標以對應符號而省略其說 明。 側板50L,如圖3詳細所示,一體具有於車輛上下方向延 伸之板狀之板部50a及從板部5〇a之下部向後方延伸之卿踏 托架部50b,側面視呈大致L字形。板部5〇a於車輛前方之 緣成向上下方向# π> X, 々"粑呷之大致千仃之2條角50c' 50d,於 後方之緣亦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之大致平行之2條角50e、 5〇f。角50c與角5〇6之間形成向側罩6側延伸之面(第!框架 面)角50c、肖50d之間亦形成向側罩6側延伸之面(第2框 架面)。此外,角50e、角50f之間亦形成向側罩_延伸之 面(第3框架面)。藉此,可提高板部術之剛性。於板部術 之中間部形成插通作為枢軸之貫通螺栓72之插通魏, 插通於該插通孔56L之貫通螺栓72,如圖4所示,依次通過 形成於後擺臂60之左側前端之圓筒狀之軸環部仙、樞軸 支持管29、形成於後擺臂60之右側前端之圓筒狀之轴環部 61L,到達側板观之插通孔麻,於其前端螺合螺母乃。 如此,藉由貫通螺栓72可支持後擺臂6〇自由搖動。 於側板50L之板部池之上端面形成於車輔前後方向間隔 配置,分別向上方延伸之突起(卡止片)52l、沉。另一 起部饥、沉之間於車寬方向内側(板㈣之裏面側 :部安裝托架部51卜上部安裝托架部5α朝向車寬方向形 成為向上方延伸之板狀’於大致中央具有螺栓插通孔。如 圖4所示,插通於該螺栓插通孔之螺栓飢螺合於第 137289.doc 13 1363721 官26之左端、即軸蓋26a。如此,側板飢之上部藉由螺栓 飢固定於第1支持管26之-端。另,如圖4所示,配置於 上下延伸部25之右方之側板观,亦於安裝托架51R之開 口插通螺拴90R,該螺栓肅螺合於第】支持管之右端、即 轴蓋側板观之上部固定於第ια持管之另一端。 -板部5〇a之下端部亦形成安裝螺栓插通孔58,如圖顿 不’通過該安裝螺栓插通孔58之螺检9il螺合於小板Μ。 卜腳踏托架部5〇b之下緣部亦形成安裝螺检插通孔 57,插通於該安襄螺栓插通孔57之螺栓(未圖示)亦螺合於 小板31。如此’側板肌之下部於車輛前後方向分離之2個 位置’固定於主框架24之上下延伸部乃側。同樣側板 50R’亦於其下緣部於車輛前後方向分離之2個位置螺合於 中駐托架33R,經由該中駐托架33R固定於主框架24之上 下L伸。P 25側。如此,藉由作為槐抽之貫通螺检U之上下 將側板50L強固地安裝於車體框架側。 側板50L之腳踏托架部5〇b,於其後端部形成支持腳踏 8〇(參照圖1)之基端部之腳踏托架沉。另,於腳踏托架部 5〇b之大致中央形成插通變速踏板以(參照圖〇之旋動軸之 軸插通孔59。$ ’於腳踏托架部之上緣形成罩托架部 55、55,於該等藉由螺栓締結有覆蓋後擺臂6〇之側方之金 屬罩82(參照圖1)。 如圖1所示,燃料箱7之後部下方及乘車座椅8之下方藉 由作為樹脂製外裝罩之侧罩6覆蓋。側罩6,係如圖5所 示,包含覆蓋配置於引擎2後方之化油器(未圖示)之外側之 137289.doc •14· 1363721 化油器罩部6b,位於其後方、覆蓋上下延伸部25之外側中 側板50L之上方部分之框架罩部63,及位於其後方、覆蓋 側面視中由座椅導執35L及後部支架36L所夾持部分之座椅 下罩部6c,係一體形成之樹脂製外裝構件。側罩6形成為 向内側開口之碗狀,特別係於框架罩部以之下部形成有從 外側面(第1罩面)62g之下端緣向車輛内側延伸,且其惻面 (罩端面)抵接於側板50L之上端面之平坦的抵接壁63。抵 接壁63具有與側板5〇1^之上端面(框架端面)大致同一形 狀,形成有於車輛前後方向間隔之2個矩形狀之孔63及、 63a另,於框架罩部6a之車輛前側部分形成向車輛上下 方向延伸之2個角62c(罩稜線)、62d,後側部分亦相同形成 向車輛上下方向延伸之2個角62e(罩稜線)、62f。角Me、 62d之間形成向側板5〇L側延伸之面(第2罩面),同樣於角 62e、62f之間亦形成向側板5〇L側延伸之面(第3罩面卜 第1罩面與第1框架面順滑連接般,沿該第丨框架面延 伸。同樣,第2罩面、第3罩面亦與第2框架面、第3框架面 順滑連接般,分別沿該等第2框架面、第3框架面延伸。角 .、62d ’於將側罩6安裝於車輛之狀態下,與侧板肌之 角5〇C、5〇d分別於上下方向連接。即,於側板50L之角50c 之延長上’位有大致同一方向延伸之側罩6之角62c之下 端,於側板50L之角遍之延長上,位有大致同一方向延伸 之側罩6之角㈣之下端。同樣’於側板50L之角50e之延長 上’位有大致同一方向延伸夕也丨s r ^ " 乃π之伸之側罩6之角62e之下端,於側 板50L之角50f之延長上,位右 佼有大致同一方向延伸之侧罩6 137289.doc -15- m 1363721 之角6 2 f之下端。如此,對於側罩6,即使於側板5 0 L側施 加壓力之情形,側罩6亦不易變形。 於側板50L之上端面(框架端面),如前所述設有向車輛 上方延伸之一對突起部52L、52L。該等突起部52L、52L 設於與側罩6之孔63a、63a對應之位置,於安裝狀態,突 起部52L、52L分別插入側罩6之孔63a、63a。即,突起部 52L、52L於車輛之側面視中延伸至與側罩6重合之位置, 其前端位於側罩6之裏面側。此時,如圖6所示,於突起部 52L、52L裝有橡膠罩45。橡膠罩45,具有對應於側板50L 之板部50a之上端面之形狀及大小之薄板狀平板部45c,於 其一側面上彼此間隔地形成2個突起部45b、45b。突起部 4 5 b、4 5 b之大小與側罩6之孔6 3 a、6 3 a之大小大致相同, 於各突起部45b之裏面側形成具有與側板50L之突起部 52L、52L大致同一形狀及大小之孔45a、45a。又,側板 50L之突起部52L、52L位於該等孔45a、45a之中,且側板 50L之板部50a之上端面中突起部52L、52L之間之部分鋪設 橡膠罩45之平板部45c,橡膠罩45安裝於側板50L。該狀態 下,側罩6,於其孔63a、63a嵌入突起部45b、45b般,安 裝於車輛側部,上部以螺栓(未圖示)固定於座椅導執 35L。 前述說明之機車1,具備作為金屬製外裝罩之側板50L、 作為樹脂製外裝罩之侧罩6,於側板50L,形成將側罩6卡 止於比其外側面62g更内側之卡止構造。因藉由該卡止構 造側罩6相對於側板50L卡止,故無須特別設置用於將側罩 137289.doc -16- 1363721 6固疋於車輛之構造,可用簡易構造將側板5〇l與側罩6連 結,藉由兩者將車輛内部有效覆蓋隱蔽。 特別係板據本實施形態,於側板5〇L之上端面形成向側 罩6側延伸之突起部(卡止片)5乩、52L ’於與該面對向之 .. 側罩6之抵接壁63形成插入突起部52[、52L之孔63a、 - 仏目Λ ’可簡易地貫現前述卡止構造,另可相對於側 板50L容易地裝卸側罩6。此時’因於金屬製之側板5〇l之 # 側形成突起部52L、52L,故可強固地固定兩構件。另,當 然亦可於側罩6之抵接壁63設複數之突起,於側板5〇l之上 端面設插入該等突起之孔。 另,根據本實施形態,於突起部5孔、52L裝有作為彈性 材料之橡膠所形成之橡膠罩45。橡膠罩45係作為側罩6與 側板50L之間之緩衝構件而發揮機能者,可使用樹脂等各 種各樣之彈性材料形成。藉由該橡膠罩Μ,可保護側罩 6 〇 • 另,機車b具備從頭管21於車寬中央向後方延伸,延 7至支持後擺臂60之樞軸之主框架24,側板於主框 架24之側,與主框架24 —起支持後擺臂6〇可搖動,即具 $單背月型之車體框架構造。根據本實施形態,如此之車 體=架構造,可有效覆蓋側板50L之上方。丨,於側板5〇L 一體形成腳踏托架部50b,安裝有搭乘者 之腳所踏置之腳 踏 8 0。藉 jf,α „ 無須另行設置用於安裝腳踏80之托架,可減 少零件數,降低車輛成本。 據本只施形態,於側板5〇l形成向車輔上下方向 137289.doc 1363721 延伸之角50c、50d、50e、50f ’同樣,亦於側罩6形成連 接於該等角之角62c、62d、62e、62f。於前述樹脂製罩亦 形成連接於前述金屬製外裝罩之前述角部之角部。藉此, 即使側罩6被施力向側板50L側,亦可防止過度變形。 實施形態2 圖7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機車之車輛側視圖。另,圖 8係機車100之從左斜後方所視之立體圖。圖9係車體框架 之整體立體圖,圖10係顯示車輛左側之側板之立體圖。圖 11係顯示朝側板之側罩之安裝之車輛側視圖,圖12係圖n 中之XII-XII線刳面圖。另,圖13係側板與側罩之安裝部分 從背面側所視之圖。 如圖7所示,機車100,具備車體框架12〇、前輪1〇3、後 輪1〇4、座椅105及引擎130。車體框架12〇,於其前端具有 支持轉向軸106之頭管126 ^於轉向軸1〇6之上端安裝把手 107。轉向軸106之下端連結前懸吊1〇8,前輪1〇3支持於前 懸吊108之下端。 如圖7及圖8所不,機車1〇〇係所謂低骨架型之機車,如 圖7及圖9所示,車體框架12〇具有配置於車寬方向之中 央、通過引擎m上方向後方且斜下方延伸至引擎13〇之後 方之主框架部卜此處,該主框架部121,如圖9所示, 由下管122及左右一對之後框架部124、124構成。下管I。 配置於車見方向之中央’從頭管126通過引擎⑽之上方向 後方且斜下方延伸。左右之後框架部i24、124係板狀構 件’於車寬方向間隔配置,且於該車寬方向面對面。後框 137289.doc 1363721 架部124之上緣124b,藉由熔接固定於下管122之後端之外 周面,後框架部124從下管122之後端,於引擎130之後方 向下方延伸。另,機車100中,座椅1〇5與頭管126之間之 下官122之上方未配置燃料箱等零件,下管122藉由沿該下 言122向後方且斜下方延伸之中心罩I”從上方覆蓋。 如圖7所示,於引擎13〇之後方,配置向前後方向延伸之 後擺臂112。後輪4之車軸藉由後擺臂n2之後端支持。於 後桓架部124設有支持枢軸(未圖示)之支持部丨24a,後擺臂 1 2之前端經由枢軸藉由後框架部丨24進行支持。藉此,後 擺臂112與後輪1〇4以枢軸為中心可上下動。 車體框架120,具有從下管122之中間向後方且斜上方延 伸之左右一對之座椅導軌123、123。於座椅導軌123、123 之上方配置座椅105,座椅導軌丨23、123支持該座椅1〇5。 另,座椅導軌123與下管122之後端之間,架設補強管 129 〇 如圖7及圖8所不,於車輛左側方,作為車體框架之一部 分之承擔車輛剛性之金屬製側板21〇向外側露出般安裝。 側板210,亦承擔作為外裝罩之機能,由外側藉由螺栓固 疋於後框架部124。另,於車輛左側方,作為樹脂製之外 裝罩之側罩200向外側露出般設置。側罩2〇〇之前部,覆蓋 下官122之左側方般從下管122之前端附近之左側方向後下 方延伸,後部則覆盍補強管i29之左側方般向後上方延 伸。 如圖10所示,側板210具有覆蓋後框架部124之外側之本 137289.doc •19- 1363721 體部210a ’與連接於該本體部21〇a之後側且向後上方延伸 之腳踏支架部210b。腳踏支架部21〇b之後端形成有安裝同 乘者用之腳踏之腳踏托架21〇c。 本體部210a’具有作為朝向車輛外側之面之第1框架面 2101、作為朝向車輛前方之面之第2框架面21 〇h、作為朝 向車輛後方之面之第3框架面21 Of、及作為於該等面之上 緣接連之面之框架端面21 〇e。第1框架面21 〇1與第2框架面 21〇h成角度配置,該等之間之角21〇i於上下方向延伸成稜 線。另’第1框架面2101與第3框架面21 Of亦成角度配置, έ亥等之間之角21 〇g亦於上下方向延伸成稜線。於第i框架 面2101之中央形成圓孔210m,該圓孔210m與支持部124a位 於同軸般將本體部21〇a安裝於後框架部124。又,圓孔 210m與支持部124a之間架設樞軸,藉由該樞軸支持後擺臂 112自由搖動。 框架端面21 〇e朝向配置於上方之側罩2〇〇之側。從框架 端面21〇e之比第1框架面21〇1更靠近車寬方向内側之位 置,作為板片之卡止片21〇j向侧罩200側延伸。如圖i i所 不’卡止片21〇j於車輛之側面視中延伸至與側罩2〇〇重合 之位置。 另一方面,如圖11所示,側罩200具有作為朝向車輛外 側之面之第1罩面200h、作為朝向車輛前方之面之第2罩面 200f、及作為朝向車輛後方之面之第3罩面⑼。第^罩面 200h/。第1框架面21〇1延伸第2罩面期说第2框架面 延伸’第3罩面2〇〇d沿第3框架面21〇f延伸。第j罩面2咖 I37289.doc •20· 1363721 -與第2罩面200f成角度配置,該等之間之角2〇〇§於上下方 向延伸形成稜線。又,該稜線與第i框架面21〇1及第2框架 - 面210h之間之稜線順滑連接般延伸。同樣,第1罩面2〇〇h 與第3罩面200d成角度配置,該等之間之角2〇〇6於上下方 向延伸形成稜線。又’該稜線與第1框架面2101及第3框架 面210f之間之稜線順滑連接般延神。 如圖12及圖13所示,於側罩2〇〇亦設置與側板21〇之安裝 構造。具體而言,側罩20〇中接近於側板210之部分之裏面 側,形成懸臂狀支持之台座2〇〇a,於該台座20(^向車輛内 側立起般形成卡止栓200b。卡止栓2〇〇b係大致圓棒狀,如 圖1 3所示於前端部外周之一部分形成向徑向外側突出之定 位件200c。另一方面,側板21〇之卡止片21〇j大致平行於 第1框架面2101延伸’於其前端部形成長孔21〇k。長孔 2 10k之延伸方向與側罩2〇〇之前部之延伸方向大致一致, 藉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容許沿側罩2〇〇之前部之延伸方向之 φ 該側罩200之移動。於長孔210k之内周緣嵌入作為緩衝構 件之橡膠襯套220,於該橡膠襯套22〇之内部所形成之扎插 入卡止栓2001^又,卡止栓2〇〇b之定位件2〇〇c掛於橡膠襯 套220之緣,側罩2〇〇不易從側板21〇脫離。前述說明之實 施形態2之機車1〇〇亦與實施形態i相同,可使側罩與側 板210堅固地一體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機車之外觀側視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丨之機車之車體框架之整體 137289.doc •21 · 1363721 立體圖; 圖3係顯示車輛左側之側板之放大立體圖; 圖4係構成車體框架之上下延伸部從車輛前方所視之 Γ5Ί · 圖, 圖5係朝側板之側罩之安裝之示意圖; 圖6係朝側板之橡膠罩之安裝之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機車之外觀側視圖; 圖8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機車之外觀立體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機車之車體框架之整體 立體圖; 圖10係顯示車輛左侧之側板之放大立體圖; 圖11係朝側板之側罩之安裝之示意圖; 圖12係圖11中之XII-XII線剖面圖;及 圖13係側板與侧罩之安裝部分從背面所視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機車 2 引擎 2a 曲轴箱 2b 筒體 3 前輪 4 後輪 5 前叉 6 側罩 6a 框架罩部 137289.doc ,22· 1363721
6b 6c 7 8 21 22 23 23a 24
25 25a 25B 25F
26 26a 27L、27R 28 29 30 31 33L、33R 34L > 34R 35L ' 35R 36L、36R 化油器罩部 座椅下罩部 燃料槽 乘車座椅 頭管 前後延伸部 下管 托架 主框架 上下延伸部 凹陷 後側管 前側管 第1支持管 軸蓋 共通托架 樞軸托架 樞軸支持管 第2支持管 小板 中駐托架 引擎托架 座椅導軌 後部支架 137289.doc -23- 1363721
37L、37R 38-1 、 38-2 、 38-3 40 41 42 43 44 45 45a 45b 45c 50a 50b 50c 〜f 50L ' 50R 51L、51R 52L、52R 53L、53R 55
56L、56R 57 58 59 60 後腳踏支架 橫向件 吊架 補強件 補強管 補強件 補強件 橡膠罩
子L 突起部 平板部 板部 腳踏托架部 角 側板 上部安裝托架部 突起部 腳踏托架 罩托架部 插通孔 安裝螺栓插通孔 安裝螺栓插通孔 軸插通孔 後擺臂 137289.doc -24- 1363721 137289.doc 61L、61R 軸環部 62c ' 62d 角 62e ' 62f 角 62g 外侧面 63 抵接壁 63a 孔 70 中駐 71 排氣室 72 貫通螺栓 73 螺母 74 彈簧安裝轂 76 托架 80 腳踏 81 變速踏板 82 金屬罩 83 腳踏 90L、90R 螺栓 91L、91R 螺栓 100 機車 103 前輪 104 後輪 105 座椅 106 轉向軸 107 把手 loc -25- 1363721 108 112 120 121 122 123 124 124a 124b 126 129 130 191 200 200a 200b 200c 200d 200e 200f 200g 200h 210 210a 前懸吊 後擺臂 車體框架 主框架部 下管 座椅導執 後框架部 支持部 上緣 頭管 補強管 引擎 中心罩 側罩 台座 卡止栓 定位件 第3罩面 角 第2罩面 角 第1罩面 側板 本體部 137289.doc -26- 1363721 210b 腳踏支架部 210c 腳踏托架 210e 框架端面 210f 第3框架面 210g 角 210h 第2框架面 210i 角 210j 卡止片 210k 長孔 2101 第1框架面 210m 圓孔 2101 第1框架面 220 橡膠襯套 137289.doc -27-

Claims (1)

  1. 日修(吏)正替换Η j --1 1 ΠΒΤΙΙΜιΙΙ II -- - 一…-ry 、申請專利範圍 第097150713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101年1月) —種機車,其特徵在於包含: 車體框架,其具備從頭管向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框 架; 外側框架,其於前述車體框架之側方朝外側露出而配 且安裝有位於該車輛之前輪與後輪之間以供搭乘者 之腳踏置的腳踏;及 外裝罩,其鄰接設於前述外側框架之上方且露出於車 ί方而配置,具有朝向前述外側框架而向下方延伸 之第1及第2罩面,且前述第1及第2罩面彼此成角度配 前述外側框架具有朝向 述第1罩面延伸之第1框架 第2框架面; 前述外裝罩之框架端面、沿前 面、及沿前述第2罩面延伸之 前述框架端面具有用以卡止前述外裝罩之卡止構造, 其側面視時延伸至與前述外裝軍重合之位置。 之機車,其中於前述第1及第2罩面之間,形 成翠鐘線, 於前述第1及第2框架面之間,报Λ A 之則料稜線延伸 3.如請求項2之機車,其令前 ^ 0 ^ ^衮卓具有向前述外側框 条乙伸,且於與前述第】罩面 Π Φ成與别述罩藉绩祐 行延伸之其他罩鐘線之第3罩面; 4罩&線ϋ 前述外側框架具有沿前述第 弟罩面延伸’且於與前述 137289-1010I31.doc 丨丨夕钟习j 丨 .' i^S:::與:述框架稜線並行延伸之— 其他罩棱線=架面’並且前述其他框架棱線係沿前述 ==項1之機車,其中前述外裝罩具有與前述框 面對向之罩端面; 前^止構造包含向前述罩端面延伸之卡止片; 於則述罩端面形成插入前述卡止片之插入孔。 5·=求項4之機車,其中前述卡止片與前述卡止孔係經 藉由彈性材料所形成之緩衝構件而卡止。 _Jr . I 如明求項5之機車,其中前述緩衝構件被覆安裝於前述 卡止片》 "月求項1之機車,其中於前述框架端面具備複數個前 述卡止構造。 8. 如凊求項丨之機車,其中前述卡止構造延伸至前述外裝 罩之裏面側; 月J述外裝罩係具備向前述卡止構造延伸,且插入包含 於前述卡止構造之卡止孔之卡止片。 9. 如清求項丨之機車,其中前述外側框架支持後擺臂之柩 轴〇 1 〇.如吻求項i之機車,其中於比前述外側框架更靠車寬方 向内側之處更包含車體框架; 藉由前述外側框架與前述車體框架,支持後擺臂成可 自由旋轉。 137289-1010i3l.d〇,
TW097150713A 2007-12-28 2008-12-25 Motorcycle TWI36372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41398 2007-12-28
PCT/JP2008/073262 WO2009084491A1 (ja) 2007-12-28 2008-12-19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4418A TW200944418A (en) 2009-11-01
TWI363721B true TWI363721B (en) 2012-05-11

Family

ID=4082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50713A TWI363721B (en) 2007-12-28 2008-12-25 Motorcycl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246244B1 (zh)
CN (1) CN101918266B (zh)
BR (1) BRPI0821952A2 (zh)
CO (1) CO6290730A2 (zh)
ES (1) ES2402185T3 (zh)
TW (1) TWI363721B (zh)
WO (1) WO20090844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93130B2 (ja) * 2010-06-11 2014-09-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175251B2 (ja) * 2013-02-28 2017-08-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TWI669236B (zh) * 2016-06-06 2019-08-2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速克達機車後腳踏板的配置
CN109159846A (zh) * 2018-09-13 2019-01-08 广州雷利诺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装饰板及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7583U (zh) * 1981-02-23 1982-08-27
JPS604853Y2 (ja) * 1982-05-25 1985-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等のサイドカバ−取付装置
JPH035189Y2 (zh) * 1985-10-24 1991-02-08
JPH035510Y2 (zh) * 1986-06-17 1991-02-13
JP4070416B2 (ja) * 2001-03-06 2008-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ステップホルダ装置
JP4108287B2 (ja) * 2001-03-28 2008-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ピリオンステップホルダ構造
JP2003267283A (ja) * 2002-03-19 2003-09-25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二輪車
JP2005145098A (ja) * 2003-11-11 2005-06-09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6082727A (ja) * 2004-09-16 2006-03-3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839025B2 (ja) * 2005-06-27 2011-12-1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522931B2 (ja) * 2005-09-15 2010-08-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乗物の吸気ダクト装着構造
JP2007230375A (ja) 2006-03-01 2007-09-1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046559B2 (ja) * 2006-05-29 2012-10-10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958218B2 (ja) * 2007-02-16 2012-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ッ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4418A (en) 2009-11-01
CN101918266B (zh) 2012-07-11
CO6290730A2 (es) 2011-06-20
EP2246244A1 (en) 2010-11-03
WO2009084491A1 (ja) 2009-07-09
EP2246244B1 (en) 2013-01-09
ES2402185T3 (es) 2013-04-29
EP2246244A4 (en) 2011-04-27
BRPI0821952A2 (pt) 2015-08-18
CN101918266A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161012A (ja) 自動二輪車
JP5315109B2 (ja) 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の大気開放構造
US8210305B2 (en) Canister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TWI363721B (en) Motorcycle
JP2010084525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キャニスタ取付け構造
JP529169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28043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インナーラック構造
JP628852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373426B2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US8584784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US20070102216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2006298357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68546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2010195283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6069501A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JP547818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カウル構造
TW200404695A (en) Scooter-type vehicle
JP529251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系の配置構造
JP582401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8007015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06298356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113103B2 (ja) エアクリーナボックス構造
JP3159298U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3067277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6155531A (ja) 自動二輪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