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1173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1173B
TWI361173B TW096121357A TW96121357A TWI361173B TW I361173 B TWI361173 B TW I361173B TW 096121357 A TW096121357 A TW 096121357A TW 96121357 A TW96121357 A TW 96121357A TW I361173 B TWI361173 B TW I3611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upport member
branch
upper mold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1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00816A (en
Inventor
Utsugi Masanori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00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0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1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11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06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 C03B11/08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for making solid articles, e.g.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50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press-mould assemb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72Barrel presses or equivalent, e.g. of the ring mould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模具的成形裝置、及方法尤指—種 適用於組裝兩個模具的成形裝置、以及使用了該成形裝置 的模具的組裝方法。 【先前技術】 本發明係作爲製造玻璃透鏡等光學零件的成形裝置,如 圖5所示,一種成形裝置100在其下端具有型腔面ui的 上模no、和在上端面具有型腔面121的下模12〇組合,以 形成型腔(圖未顯示)。在該型腔内對材料進行按壓,從 而成形透鏡等産品。 於現有的成形裝置100中,組裝上模11〇和下模12〇 時,被固疋女裝於基底部件的基板141上的下模120上, 從外部嵌入筒狀的模具體130的下部,之後,通過將被滑 塊(811如〇144支撐的上模110插入於模具體13〇的上部, 從而進行上模110和下模120的中心對合,其中該滑塊144 倉b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例如,參考專利前案1)。 而且,在上模110的下端面的外周緣形成有錐面113, 在模具體130的上侧開口部的内周緣形成有錐面131。 另外,在保持上模110的卡盤部件145和滑塊144之 間,夾有橡膠材料或彈簧等彈性部件146,通過彈性部件 146彎曲,上模110在水平方向上能夠移動。而且,在組裝 上模110和下才莫120 _ ’在上模11〇和下模12〇的轴心錯 1^01173 開的情況下,上模1 10沾说工,,,^ , 的錐面113和模具體130的錐面131 $接’上換11〇貼著模具體13〇的錐δ 131移動從而調 整上模no的位置,進行上模11〇和下模12〇的中心對合。 專利刖案1 ·日本特開2005 — 17〇75丨號公報(〇〇2丨 5 圖1)。 又 但是’在現有的成形裝置1〇〇中,上模11〇貼著模具體 130移動時,上模11〇産生由彈性部件146的彎曲引起的反 作用力。由此,上模110和模具體13〇的接觸壓力變大, 上模110咬住模具體130,因此存在上模11〇產生磨損或損 10 傷的問題。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為解決所述的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 邊進行兩個模具的中^對合—邊進行組裝時,能夠防止 15模具的磨損以及損傷的成形裝置以及模具的組震方法。 為了解決所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形裝置,其 中’包括.第-模具以及第二模具’其在合模時形成型腔, 並在型腔内成形産品。和模具體其通過以跨過第一模具以 及第二模具的方式從外部被嵌合,進行第一模具和第二模 20具的中心對合,第二模具被支樓部件支撑,支撑部件:夠 將第二模具支撐爲浮起狀態。 根據該結構’在相對於外嵌有模具體的第二模具組裝第 二模具時,通過使第二模具浮起,模具體以及第二模具貼 著第一模具移動。由此,模具體以及第二模具相對於第一 1361173 模具的位 合0 置得到調整,進行第一模具和第二模昇的 中心對 另外,在相對於外嵌有模具體的第—模具組裝 呈 時’通過通過使第二模具浮起’第二模具貼著模具體:動、, 其相對於模具體的位置得到調整,逸彳干@ 具的中心對合 丁弟一杈具和第二模 而且,由於在浮起的第二模具上沒有産生反作用力,所 以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和模具體的接觸壓力變小,能夠防 止模具的磨損或損傷。 b 10 纟戶斤述的成形裝置中’支撐部件可以爲,能夠將第二模 具支樓爲浮起狀態以及固定狀態。 根據該結構,使第二模具浮起,在組裝了第一模具和第 二模具之後,和支撐部件一起搬送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 的情況下,通通過使苐二模具固定於支撐部件,能夠穩^ 15 地搬送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 •从 在所述成形裝置中,支撐部件可以通過第二模具和支撐 部件之間供給流體,將第二模具支撐爲浮起狀態。 進而,在所述成形裝置中,第二模具隔著保持部件被支 撐部件支撐,支撐部件可以通過保持部件和支撐部件之間 20 供給流體’將第二模具支撐爲浮起狀態 如此,通過供給流.體使第二模具浮起,從而能夠以簡單 的結構形成支撐部件《因此,能夠降低成形裝置的製造成 一種使用了該的成形裝置的模具的組裝方法,其中,包 7 括使第一模具從支樓部件上浮起的赂 體以跨& a 干上核⑽段,和通過使模具 第_提及第二模具的方式從外部嵌合,進行 、具和第二模具的中心對合的階段。 ,據該結構,在以跨過第—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方式從 2敗合模具料,通過使第二模具浮起第二模具貼著 模具或模具體移動。此時,由於在浮起了的第二模具 =會產生反作用力,所以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與模具體 、觸壓力變小,能夠防止模具的磨損或損傷。 根據本發明,在以跨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方式從 外部嵌合模具體時,通過使第二模具浮起,在第二模具上 不會産生反作用力,因jt匕’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與模具體 的接觸壓力變小,能夠防止模具的磨損或損傷。 【實施方式】 接著’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對於將本發明的成形裝置以及模 具的組裝方法適用於玻璃光學透鏡(以下,僅稱爲“透 鏡)的製造工序的情況進行說明。 而且,在各實施方式的說明中,對於同一構成要素標注 同一符號’省略重複的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首先,在說明了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結構之後, 對於使用了該成形裝置的模具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側視圖。圖2 1361173 • 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圖,2A是成形裝置的局 部放大側視圖,2B是支撐部件的俯視圖。圖3是表示通過 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組裝模具的方式的圖,3A是使下 . 模從支撐部件上浮起的狀態的側視圖,3B是將上模插入了 5模具體的狀態的側視圖’ 3(:是使上模和下模固定於支樓部 • 件的狀態的側視圖。 [成形裝置的結構] 如圖1所示,成形裝置1,包括如下部分:一上模10 •(申請專利範圍中的“第一模具,,)以及一下模2〇 (申請 H)專利範圍中的“第二模具”),其爲在合模時形成一型: (圖未示),並在該型腔内對透鏡進行成形。一模具體3〇, 其通過以跨過上模10以及下模20的方式從外部被嵌合, 從而對上模10以及下模20進行中心對合;以及一基底部 件40,其安裝有用於使上模10移動的一滑塊44以及支撐 15 下模20的一支撐部件50。 而且,該成形裝置1,是用於進行在上模10和下模2〇 • <間投入材料進行組裝的工序的裝置,由該成形裝置!組 裝的上模10以及下模20和支撐部件5〇 —起被移送到其他 的成形裝置。然後,在其他的成形裝置,對上模10和下模 20 20進行加熱’之後關閉上模10和下模2〇,通過在型腔内 對材料進行按壓,進行透鏡的成形。 (上膜以及下膜的結構) 如圖2A所示,上模1〇以及下模20,是形成爲圓柱狀 的金屬性的部件’以上下對峙的狀態配置。 在上杈10,在下端面形成有—型腔面U,在其下端面 月,周緣形成有―錐®13。另外,在上模10的上端部的外 周形成有一凸緣部12。 夕卜 ,上模10,通過後述的基底部件4〇 (參考圖υ =44上;::具開閉方向(上下方向)上― 上模10通過一卡盤部件45被安裝於能夠在上下 方向上移動的滑塊44上。 外周m 2g ’在上端面形成有—型腔面21,在下端部的 件=凸緣部22。下模2〇被安裝於在後述的基底部 士(參考圖上安裝的支樓部件50的上表面。 (支撐部件的結構) 板4二:所不’支樓部件5〇是在後述的基底部件40的基 農面m表面安裝的長方體的部件,在支樓部件50的上 表面形成有載置下模2〇的—凹部51。 其外=2:二及2B所示,凹部51在俯視觀察時呈圓形狀, 在使;模广比下才莫2〇的凸緣部22的外徑大。具體地說, 在使下Μ 20的平面中心 下,在將下模2。栽置在凹二二的中心一致了的狀態 的外周面和凹部51的内/1内時’下模20的凸緣部22 的模具體30 Μ 周㈣間隙’被設定得大於在後述 "另外’上側開口部的内周緣形成的錐面31的寬 :致一夂凹部51的深度是下模2。的凸緣部22的高度的 另外,在支撐部件50的内 朝向凹部5!的底面中心開口路52 ’其-知 ’另一端與在支撐部件50的 1361173 外部設置的空氣吸入裝置(圖未示)連接。 進而,在支撐部件50的内部設有正壓流路幻,其一端 朝向凹部51的底面開口,另—端與在支撲部件%的外部 設置的空氣壓縮機(圖未示)連接。在該實施方式中八 5個正壓流路53沿著負壓流路52設置,各正壓流路53的一 端’在凹部51的底面,以均等關隔在負壓流路52的開 口部的周圍開口。 丨而且,在將下模20載置在凹部51的底面上、並使與各 丨正壓流路53連接的空氣壓縮機工作時,從各正壓流路53 1〇的開口部喷出线(流體),向下模2G和支撐部件5〇之 間供給空氣,從而下模20處於從支撐部件5〇上浮起了的 狀態。而且,线时出壓力被設定爲浮起了的下模2〇不 會從凹部51内脫落的程度。 另外,在使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停止,使與負壓流路52 15連接的空氣吸入裝置工作時,空氣(流體)被從負壓流路 52的開口部吸出,通過從下模2〇和支樓部件5〇之間排出 空氣,下模20處於吸附(固定)於支撐部件5〇的狀態。 如此,在支撐部件50中’可以將下模2〇支撐爲浮起狀 態以及固定狀態。 20 (基底部件的結構) 如圖1所示,基底部件40包括:平板狀的一基板41、 在該基板41的上表面立起設置的一 c、被安裝在形成于支 柱42的一鉛直面42a上並在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一導軌 43、以及沿著導軌43在上下方向上能夠移動滑塊料。另 5 外,在滑塊44上安 表面保持上模!。的:緣部12部:45,在卡盤部件㈣下 牦保持上模㈣ 且,並不限定於卡盤部件 空氣的吸^磁力等來用公知技術,如使用 等部件夹入上模1。等的結構。'1〇的結構、或者是利用爪 (模具體的結構) 過上模模具體3°是圓筒狀的部件,通過以跨 1〇以及下模20進」Γ的方式從外部被嵌合,從而對上模 10 部插入上模i。在7:體對3:^ 在槿且妒从 的下部插入下模20。另外, 在I體30的上側開口部的内周緣形成有錐面& [使用了成形裝置的模具的組裝方法] 接著’對於使用了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 組裝方法進行說明β Ί 15 首先,如圓2Α所示,在支撐部件5〇的凹部51 載置下模2〇,從外部將模具體3〇的下部嵌合於下模2〇 另外,將材料6載置於形成在下模⑼的上端面的型腔〇面 1上。另一方面’上模1〇通過卡盤部件45而安裝於滑塊 另外,如圖3A所示,使與各正壓流路幻 氣壓縮機(圖未示)工作,通過使空氣從各正壓流路Μ.、.: 的開口部喷出,將空氣供給到下模2G和支擇部件5 ’^·. 使下模20從支撐部件5〇上浮起。 β ’ 接著,通過使滑塊44下降,使上模1〇向合模方向移動。 .,々後,如® 3 A所示,在上模i 〇和下模2 〇的袖心錯開的情 況下,上模W的錐面13與模具體3〇的雜面31抵接。 此時,外嵌有模具體3〇的下模2〇從支榜部件%上浮 起,進而,由於在下模2G的凸緣部22的外周面和凹部51 的内周面之間形成有比模具體3G的錐面Μ的寬度大的間 隙,所以模具體則口下模20貼著上模10的錐面13移動, 如圖3B所示,㈣具體3〇以及下模2〇的位置進行調整, 上模10被插入到模具體3 〇的上部。 如此通過使模具體30以跨過上模1〇以及下模2〇的 方式從外部嵌合,進行上模1G和下模2g的中心對合,因 此,能夠高精度地組裝上模1〇和下模2〇。 進而,如圖3C所不,在組裝了上模1〇和下模20之後, 通過使空氣壓縮機的卫作停止,使與負壓流路52連接的空 氣吸入裝置(圖未顯示)工作’從下模和支樓部件% 之間排出空氣,使下模20吸附於支撐部件5〇。由此,在和 支撐部件50 —起搬送上模1〇以及下模2〇時,能夠穩定地 搬送上模10以及下模2〇。 [成形裝置的作用效果] 在圖1所示的成形裝置i中,在相對於外嵌有模具體 30的下模20組裝上模1〇時,如圖3A所示,通過使下模 2〇從支撐部件50上浮起,在下模2〇不會産生反作用力, 因此,上模10和模具體30的接觸壓力變小,能夠防止上 模1〇的磨損或損傷。而且,如圖3C所示,在組裝了上模 10和下模20之後,通過使下模2〇固定於支撐部件5〇,能 1361173 夠穩定地和支撐部件50 —起搬送上模1〇以及下模2〇。 另外’如圖3A所示,向下模2〇和支撐部件%之間供 給空氣,使下模20從支樓部件50上浮起,如3c所示, 從下模20和支撐部件5〇之間排出空氣,使下模2()固定於 支樓部件50。如此,通過空氣的供給以及排出,使下模2〇 相對於支撑部件5〇浮起或固定,因此,能夠以簡單的結構 形成支撐部件50,能夠降低成形裝置i的製造成本。 <第二實施方式> 10
接著,對於第二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以及模具的組裝方 法進行說明。 請參閱圖4,其顯示為第二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圖, 4A是使上模固定於支樓部件的狀態下的側視圖,4B是使 上模從支撐部件上浮起了的狀態的側視圖。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成形裳置令,如圖4所示,在滑塊 料上安裝的-支料件6G將上模1()(巾請專利範圍中的 第一模具)支樓爲浮起狀態以及固定狀態。具體地說, 上模10被保持於一卡盤部件45]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保 持部件”),上模10通過卡盤部件45 >被支樓部件60支撑。 另外,下模20 (申請專利範圍中的“第一模具,,)被 固定於基底部件的基板41的上表面。 如圖4A所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支樓部件60是為-内 部空間㈣中空的箱體,在其下板形成有圓形的—貫通孔 61a’通過該貧通孔6U卡盤部件的上部被配置在内部 工間㈣。料’在讀料45、上端部㈣有圓板狀 20 1361173 的凸緣部45a,該凸緣部45a的直徑比貫通孔61a大β 另外,在支撐部件60設有負壓流路62,其一端朝向内 部空間60的一上表面61b的中心開口,另一端與在支撐部 件60的外部設置的空氣吸入裝置(圖未示)連接。 5 進而,在支撐部件60的内部設有多個正壓流路63,其 一端朝向内部空間60的上表面61b或—下表面6U開口, 另一端與在支撐部件60的外部設置的空氣壓縮機(圓未示) 連接。 一而且,在支撐部件60中,如圖4B所示,在卡盤部件 1〇 45 ^的凸緣部45a和内部空間61的上表面61b以及下表面 61c之間,從各正壓流路63 ,供給空氣,通過供給的空 氣,使卡盤部件45 一在内部空間61内浮起,從而能夠將上 模10支擇在浮起狀態。 另外,在支撐部件60中,如圖4A所示,停止從各正 壓流路63供給空氣’並且通過利用負壓流路62從卡盤部 件45 一的凸緣苦M5a和内部空間61的上表面_之間排出 空氣,使卡盤部件45,吸附(固定)於内部空間61的上表 面61b,從而能夠將上模1〇支撐在固定狀態。 祀Λ而且’將上模1G支财浮起狀態以及固定狀態的支樓 4件60’可以採用各種公知技術來完成,其結構並不限定。 在使用第二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組裝上模10和下模20 首如圖4B所示,在内部空間61内向卡盤部件45 -6支^P件60之間供給空氣,使卡盤部件-從支樓部件 〇上浮起,上模10以浮起狀態被支撐部件6〇支撐。在該
IS 1361173 狀心下,使上松1〇下降,組震於下模。在上 模20的軸心錯開的情況下,上模 、 體30的雒而cm 的錐面13抵接於模具 體30的麵31,料了的上模iq 31移動,對上槿in沾办n 偶具體30的錐面 ㈣對上模10的位置進行調整 20的中心對合。 咬订上杈10和下模 沒有產生反作用力, 變小,能夠防止上模
10 15
此時,由於在浮起了的上模1〇上 所以上模10和模具體3〇的接觸壓力 10的磨損或損傷。 、以上’參考關料說明了本發㈣實施方式,但本發 明並不限定於該的各實施方式 匕^ Λ ^ ^ /、要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 旨的範圍内可以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丨(參考圖U是用於 組裝上模Η)和下模2G的裝置,由該成形裝置1組裝了的 上模10以及下模20被搬送到用於按壓材料的成形裝置, 但在該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丨中,也可以構成爲,進行上 模10和下模20的組裝以及透鏡的成形。 另外’在所述各實施方式中,如圓3或圖4所示,通過 相對於支撐部件50、60供給以及排出空氣,將上模1〇或 下模20支撐爲浮起狀態或固定狀態,但使上模或下模 20浮起以及固定的結構並不限定,還可以使用磁力或液體 等。進而’只要是上模10以及下模2〇在支撐部件上穩 定,也可以不設置負壓流路52。 另外’在所述各實施方式中,如圖2或圖4所示,雖 然使用圓筒狀的模具體30對上模10和下模2〇進行了中心 20 1361173 =合二但該結構並㈣賴定,例如,也可以將模具體分 割成多個,通過使該被分割了的部件抵接於上模1〇以及下 _ 20的外周面的至少三方向上’也能夠進行上模10和下 模20的中心對合。 5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側視圖。 圖2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圖,2a是成形 裝置的局部放大剖視圖,2B是支撐部件的俯視圖。 1〇圖3係通過第一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組裝模具的方式的 圖’ 3A是使下模從支撐部件上浮起的狀態的側視圖,3b 是將上模插入了模具體的狀態的側視圖,3C是使上模和下 模固定於支撐部件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4是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成形裝置的圖,4a是使 15 上模固定於支樓部件的狀態的剖視圖,4B是使上模從支樓 部件上浮起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5是表示習知的成形裝置的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成形裝置 10上模 11,21,111,121型腔面 12,22,45a凸緣部 13,31,131錐面 20下模 30模具體 40基底部件 41基板 42支柱 42a錯直面 43導軌 44滑塊 45,45 ^卡盤部件50支撐部件 1361173 51凹部 60,61内部空間 61c下表面 100成形裝置 130模具體 145卡盤部件 52負壓流路 61a貫通孔 62負壓流路 110上模 141基板 146彈性部件 53正壓流路 61b上表面 63正壓流路 120下模 144滑塊

Claims (1)

1361173 A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成形裝置,包括: ----------------00,8月修正頁r”年私卜修正本 5 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其中,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 分別具有一凸緣部’且其在合模時形成型腔,並構成爲在 該型腔内對產品進行成形;以及
模具體’其通過以跨過所述第一模具以及所述第二模具 的方式從外部被嵌合’進行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 的中心對合, 15
20 所述第二模具的凸緣部被具有凹部的支撐部件支撐,所 述支撐部件能夠將所述第二模具支撐爲浮起狀態, 在所述模具體的上側内周面和所述第一模具的下側外 周面同時形成有錐面, 在將所述第二模具載置在所述支撐部件的凹部内時,所 述第二模具的凸緣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凹部的内周面的間隙 被設定得大於在所述模具體上形成的所述錐面的寬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形裝置,其中, 所述支撐部件,能夠將所述第二模具支撐爲浮起狀態以 及固定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中所述之成形裝置,其中, 所述支撐部件通過向所述第二模具和所述支撐部件之 間供給流體’將所述第二模具支撐爲浮起狀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中所述之成形裝置,其 中, 、 19 1361173 所述第一模具隔著一保持部件被所述支樓部件支樓, 所述支榜部件結構為,通過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支樓部 件之間供給流體,將所述第二模具支撐爲浮起狀態。 5· —種模具的組裝方法,係使用了申請專利範圍第i 5 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成形裝置的模具的組裝方法,其包 括: 使所述第一模具從所述支樓部件浮起的階段;以及 在使所述第二模具從所述支撐部件浮起的狀態下,通過 使所述模具體以跨過所述第一模具以及所述第二模具的方 ίο 式從外部嵌合’進行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的中心 對合的階段。 20
TW096121357A 2006-06-13 2007-06-13 Mo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mold TW20080081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63691A JP4841323B2 (ja) 2006-06-13 2006-06-13 成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0816A TW200800816A (en) 2008-01-01
TWI361173B true TWI361173B (zh) 2012-04-01

Family

ID=38876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1357A TW200800816A (en) 2006-06-13 2007-06-13 Mo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mol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50253B2 (zh)
JP (1) JP4841323B2 (zh)
KR (1) KR100917643B1 (zh)
CN (1) CN101088945B (zh)
TW (1) TW20080081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4238B2 (ja) * 2006-01-30 2012-10-31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ガラス素子の成形用金型
ATE546174T1 (de) * 2008-01-08 2012-03-15 Bluesky Medical Group Inc Ununterbrochene variable unterdruckwundbehandlung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dafür
TW201034829A (en) * 2009-03-27 2010-10-01 Kinik Co Mold of optical lens
JP6305810B2 (ja) * 2014-03-31 2018-04-0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DE102016119636B3 (de) * 2016-10-14 2018-02-08 Carl Zeiss Smart Optics Gmbh Abformwerkzeug und Verwendung desselben
KR101846196B1 (ko) 2017-04-25 2018-04-09 주식회사 인터로조 콘택트렌즈 제조용 몰드 조립장치를 이용한 콘택트렌즈 제조 방법
KR101846209B1 (ko) 2017-04-25 2018-04-06 주식회사 인터로조 콘택트렌즈 제조용 몰드 조립장치
TWM569757U (zh) * 2018-06-20 2018-11-11 欣弘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lass forming furnace
CN111908774B (zh) * 2019-05-10 2022-07-22 赵崇礼 透镜阵列的模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5711A (ja) 1982-09-24 1984-03-30 Uchiyama Mfg Corp 成形用ベースプレート構造
US5104590A (en) 1988-10-26 1992-04-14 Wright Medical, Inc. Fabrication of an intraocular lens
JP3103243B2 (ja) * 1992-06-02 2000-10-30 住友重機械プラスチック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ガラス圧縮成形機及びその加工室
JP3224472B2 (ja) 1993-05-26 2001-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レンズ及びその成形用型
JP3588812B2 (ja) * 1994-01-27 2004-11-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装置
JP3501580B2 (ja) * 1995-04-20 2004-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JP3974200B2 (ja) * 1995-11-09 2007-09-12 Hoya株式会社 ガラス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
JPH09202625A (ja) * 1996-01-24 1997-08-05 Asahi Glass Co Ltd 金型位置合わせ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0159528A (ja) 1998-11-24 2000-06-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3890929B2 (ja) * 2001-08-03 2007-03-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
US7108812B2 (en) 2002-05-17 2006-09-19 Konica Corporation Forming die unit adjusting method and forming apparatus
JP4395704B2 (ja) * 2002-05-17 2010-0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成形装置
JP3924232B2 (ja) * 2002-10-09 2007-06-06 Towa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金型及び樹脂成形方法
TWI246457B (en) * 2002-12-24 2006-01-01 Ind Tech Res Inst Hot embossing auto-leve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170751A (ja) 2003-12-12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JP4312588B2 (ja) * 2003-12-22 2009-08-12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8945B (zh) 2010-12-15
JP4841323B2 (ja) 2011-12-21
US7950253B2 (en) 2011-05-31
TW200800816A (en) 2008-01-01
JP2007331963A (ja) 2007-12-27
CN101088945A (zh) 2007-12-19
KR20070118954A (ko) 2007-12-18
US20080003324A1 (en) 2008-01-03
KR100917643B1 (ko) 200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1173B (zh)
US7624498B2 (en) Apparatus for detaching a semiconductor chip from a tape
JP5992552B2 (ja) ダイエジェクティング装置
JP4439518B2 (ja) 高圧処理中にウエハを保持する真空チャック、高圧洗浄処理装置及び高圧洗浄処理方法
JP4580327B2 (ja) 被処理体の取り出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並びに載置機構
JP2010161155A (ja) チップ転写方法およびチップ転写装置
TWI508220B (zh) 晶粒射出裝置
JP2016012584A (ja) テープ拡張装置
JP2006240913A (ja) プレス成形型およ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JP2010103286A (ja) 支持装置
JP6294121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6292934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2368065A (ja) 位置合わせ装置
JP2015188009A (ja) 基板処理装置
KR101221034B1 (ko) 기판척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판처리장치
JP4563862B2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ピックアップ方法
JP6208028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CN208385362U (zh) 薄片产品键合后解键合用的工作台
JP5551878B2 (ja) 半導体ウエハの搬送装置
JP4935798B2 (ja) 部品チャック装置
JP2010123598A (ja) 板状部材の支持装置及び支持方法並びに支持具
JP2006093363A (ja) 突き上げヘッド
JP4926025B2 (ja) ウェーハ搬送装置およびウェーハ搬送方法
KR20090048202A (ko) 기판 안착 장치 및 기판 안착 방법
JP2010165883A (ja) 半導体ウエハの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