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2059B - Yarn tail severing device of a spinn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Yarn tail severing device of a spinn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2059B
TWI242059B TW093108600A TW93108600A TWI242059B TW I242059 B TWI242059 B TW I242059B TW 093108600 A TW093108600 A TW 093108600A TW 93108600 A TW93108600 A TW 93108600A TW I242059 B TWI242059 B TW I2420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pindle
cutting member
tail cutting
yarn ta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8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4377A (en
Inventor
Makoto Yakushi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24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4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2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20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5/00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 B26B5/001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with blades being slid out of handle immediately prior to use
    • B26B5/002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with blades being slid out of handle immediately prior to use segmented bla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2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replacing by bobbins, cores, or receptacles at take-up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D01H9/16Yarn-severing arrangements, e.g. for cutting transfer tails; Separating of roving in flye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38Arrangements for winding reserve lengths of yarn on take-up packages or spindles, e.g. transfer 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Coil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1242059 玖、發明說明: (一)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紡紗機中之紗尾切斷裝置’ §羊固之係有關 由落紗裝置抽起管紗的錠子插入空筒管後之再起動機台時 ’自動的實行卷取紗的紡紗機中之紗尾切斷裝置。 (二) 先前技術 藉由鋼絲圈實行卷取紗的環錠紡紗機、環錠捻線機等之 糸方紗機,於滿管時爲了自動的實行換管作業,在換管後之 再起動時自動的可將紗卷取在空筒管,要求有連於羅拉部 的紗仍依通過鋼絲圈而連接在錠子。爲了滿足此要求,先 前在錠子基部設紗尾切斷部,及其下方設置紗尾卷部,滿 管後迅速下降鋼領板實行傾斜卷(卷腰部)後,對紗尾卷部 卷繞紗,於抽起滿管紗時用紗尾切斷部切斷紗尾卷部連於 滿管紗的紗(紗尾)。 可是此切斷方法’卷繞在紗尾卷部的紗尾於落紗後殘留 在紗尾卷邰’每反覆落紗時增加了殘留紗之量,須要頻繁 地實行殘留紗處理。又因卷繞紗尾的長度長,有去除殘留 紗困難的問題。 爲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提案有將從鋼絲圈連於管紗的紗 用可開閉的把持部把持,依落紗裝置由管紗的抽起動作, 用刀具切斷從該把持部連於管紗的紗尾切斷方法(例如,參 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 ’杨不有將紗尾固定在旋子的包腳紗環,與 於插入固定錠子的錠盤,用以可上下方向滑動地裝備的滑 1242059 動套筒來把持構成的裝置。 此裝置如本案說明書之第6圖、第7圖所示,固定 紗環5 2在錠子5 0之筒管嵌合部5 1下部,設置有延伸 子5 0軸方向之複數突起部5 3於包腳紗環5 2之下方。 5 〇之錠盤(w h 〇 r 1) 5 4於突起部5 3所導引以上下方向可 地設置滑動套筒5 5,套筒5 5其上端以可頂接包腳紗: 下面由壓縮彈簧5 6賦予能。包腳紗環5 2之下方設置 在套筒5 5外側。 於此設置,落紗時環軌5 8在下降至紗尾卷位置途中 軌5 8向下停止器5 8 a與套筒5 5之停止器環5 5 a頂接 伴隨下降環軌5 8套筒5 5就抗拒壓縮彈簧5 6的賦予能 環軌5 8 —起下降。如第6圖所示’配置環軌5 8於紗 位置狀態,經鋼絲圈5 9連繫在管紗6 0的紗Y,變成 置於包腳紗環5 2下面與套筒5 5上端之間狀態。並由 此狀態再度上升環軌5 8停止在落紗位置,所以變成用 卷繞1圈以下於錠子5 0狀態,由包腳紗環5 2下面及 5 5上端所把持狀態。從其狀態落紗管紗6 0,在落紗途 刀5 7切斷連於管紗6 0的紗Y。尙亦揭示有不設置5 7 在落紗途中壓接連於管紗6 0的紗Y在包腳紗環5 2之 來引拉撕斷紗Y宗旨。又亦揭示有於包腳紗環5 2下面 痕,設置與該刻痕繫合的刻痕在套筒5 5上端。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2記載之方法,如本案說明書第-所示,以可升降地設置具備筒管嵌插部6〗a及刀具部 的紗尾切斷構件6 1,在延伸於較錠子基部5 0 a上方白勺 包腳 於錠 錠子 滑動 環52 刀57 ,環 後, 力與 尾卷 爲配 於從 紗尾 套筒 中用 ,可 邊緣 設刻 8圖 6 1 b 錠桿 -6- 1242059 5 0 b。紗尾切斷構件6 1經常由螺旋彈簧6 2賦予能於錠子基 部5 0 a側。於停止落紗時,環軌就停止在紗尾切斷構件6 1 與錠子基部5 0 a之頂接部近旁。然後於較該頂接部稱爲下 位置用卷繞約1圈以下狀態停止錠子5 0。其次由落紗裝置 抽起管紗,與管紗一起上升紗尾切斷構件6 1至抽起途中, 從管紗進連在鋼絲圈的紗於紗尾切斷構件6 1與錠子基部 5 0 a之間。其後,把持紗於從管紗脫離的紗尾切斷構件6 1 與錠子基部5 0 a之間,同時在刀具部6 1 b切斷紗。 (專利文獻1 ) 曰本國特開平1 0- 3 1 72 3 3號公報(說明書段落) (專利文獻2) 日本國特開2 0 0 2 - 1 7 3 8 3 7號公報(說明書段落) (三)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的紗尾切斷方法,可以1 圈以下之卷繞量即可把持紗尾。可是揭示於專利文獻1的 裝置,就須要將與包腳紗環5 2協動來把持紗的套筒5 5, 使其上端頂接包腳紗環5 2之下面來保持的壓縮彈簧5 6。 壓縮彈簧5 6係抗拒套筒5 5及停止器環5 5 a重量將套筒5 5 向上方推舉’同時用把持所須要的力有頂接套筒5 5於包腳 紗環5 2下面的必要。因而壓縮彈簧5 6就必要較把持所需 要賦予能力大的彈簧力。 在環錠紡紗機,〜般存在有錠子在一側爲2 0 0錠前後, 長機台之狀況時爲一側4 0 0旋以上。因而,有使環軌5 8抗 1242059 拒多數壓縮彈簧5 6之賦予能力,予以下降之必要,所以變 成爲了下降環軌就需要大的動力。又將環軌之下降用環軌 之重量消極的實行構成,欲下降至規定之紗尾卷位置變困 難。又欲將環軌5 8在落紗停止位置至停止之控制變爲複雜。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2記載之方法,係紗尾切斷構件6 1 伴隨著落紗裝置之落紗動作,與管紗一起從把持位置開放 位置移動,環軌僅下降移動至落紗停止位置即可,環軌之下 降控制比較於專利文獻1變成簡單。紗尾切斷構件6丨爲了 用形成爲水平的其下面,與錠子基部5 0 a上面之間來把持 紗,於紗尾切斷構件6 1之推壓力小時,在空筒管插入後之 卷取開始之際,有時候從把持部抽起紗會變成不能卷取狀 況。爲了作大由紗尾切斷構件6 1的把持力,加重紗尾切斷 構件6 1之自重,或增大螺旋彈簧62之賦予能力,有對落 紗裝置之動作招致障礙之慮。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先前之問題點所完成者,其目的在 於提供落紗停止時不篆月 之動作障礙,可縮短於錠子基部殘留紗(紗尾)的紡紗機之紗 尾切斷裝置。 (爲了解決課題的手段)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係 由落紗裝置抽起管紗的錠子插入空筒管後之機台再起動時 ,自動的實行卷取紗的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具備有自 錠子基部向上方延伸的錠桿。又具備以可升降地設在該銳 桿,同時用來嵌插筒管的筒管嵌插部;及設於比該筒管嵌 -8- 1242059 插部下側的刀具部,具有經常係下端部頂接於該錠子基部 在與該錠子基部之間可把持紗尾的紗尾切斷構件。具有設 於相對該紗尾切斷構件之下端部及該下端部的該錠子基部 之上端部,互相可繫合的複數凸部及凹部。再者,具備有 設在該紗尾切斷構件與該錠桿之間,於落紗時限制該紗尾 切斷構件比與該錠子基部頂接位置上升於規定高度以上的 限制手段。 在本發明’筒管用其下部嵌合於紗尾切斷構件之筒管嵌 插部狀態裝在錠子。落紗停止時下降環軌,經鋼絲圈用連於 管紗的紗通過紗尾切斷構件與該錠子基部之頂接部以下之位 置狀態停止環軌。然後,將紗卷繞於紗尾切斷構件與錠子基 部之頂接部之位置狀態停止錠子。其次由落紗裝置抽起管紗 ,在抽起途中從管紗連於鋼絲圈的紗導進紗尾切斷構件與錠 子基部之間。其後’由限制手段限制紗尾切斷構件之上升, 紗尾切斷構件從管紗脫離下降。然後把持該紗於自管紗脫離 的紗尾切斷構件與錠子基部之間,同時用刀具部切斷紗。連 於鋼絲圈紗的端部乃至下一個落紗止,把持於紗尾切斷構件 與錠子基部之間。在紗尾切斷構件與錠子基部之間所把持紗 ,於下一次落紗之際與管紗一起自錠子脫離。紗因由相對於 紗尾切斷構件下端部及該下端部的錠子基部上端部所設複數 凸部及凹部用彎曲狀態把持,所以推壓紗尾切斷構件於錠子 基部端部側的力,對落紗裝置之動作不給與障礙程度小時, 亦確實地實行把持紗。因而,在落紗停止時不要環軌複雜的 動作,對落紗裝置之動作不會招致障礙,可縮短殘留在錠子 -9- 1242059 基部的紗(紗尾)。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 發明’設成該複數之凸部及凹部延伸於徑方向。在本發明用 把持紗在複數凸部及凹部狀態變成鋸齒形狀,所以紗尾切斷 構件之推壓力小時,可將紗保持在把持狀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 之發明’該紗尾切斷構件之下端部以錠子爲旋轉中心,形成 爲如頂點含該下端部外周位於比與錠子正交的面上方,構成 爲假想圓錐斜面之一部分。 用1卷以內卷経於錠子狀態之紗,作用了從把持部向抽 起紗方向之力時,作用向半徑方向且外側的力於紗。其之 際如本發明,把持面向下方傾斜時,與把持紗在水平面實 行狀況比較加以紗的阻力變大,抽起紗變困難。其結果, 把持紗所需要的紗尾切斷構件之推壓力,與把持面爲水平 之狀況比較可作成小。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係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 項之發明,具備有對該紗尾切斷構件之該錠子基部用來確保 同心的調心手段。在本發明依調心手段之作用,紗尾切斷構 件與錠子用同心狀旋轉,故旋轉中不易產生振動,在高速旋 轉時亦可穩定的旋轉。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係於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 發明,該調心手段,設置於該紗尾切斷構件及該錠子基部互 相相對的位置,具備有構成將銳子作旋轉中心的假想圓錐斜 面之曲面。於本發明,係落紗時從錠子基部脫離自錠子基部 -10- 1242059 向上方移動的紗尾切斷構件,下降而再度與錠子基部繫合之 際’由於繫合該彼此曲面,予以調心紗尾切斷構件與錠子成 爲同軸。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係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 項中任一項之發明,與該錠子基部及該紗尾切斷構件之該錠 子基部繫合部分之一側爲金屬製,另一側爲樹脂製。將兩者 作爲金屬製時,紗尾切斷構件自管紗脫離而下降(落下),在 與錠子基部之間把持紗之際,於細支紗時由用把持部夾持的 衝擊,有在把持部之端部切斷部之慮。其狀況時,切斷自錠 子基部至鋼絲圈的紗,再起動時變成爲不能自動卷取紗。可 是由於將一側作爲樹脂製故細支紗時,也可以防止紗由把持 之衝擊在把持部之端部切斷。 (四)實施方式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依照第1(a)、(b)圖〜第4(a)〜(d)圖說明具體化本 發明的一實施形態。 如第1圖(a)所示,錠子1藉由軸承4以可旋轉地支撐於 固定在錠子軌2的錠腳3(bolster)。錠子1具有錠桿部5, 及固定在錠桿剖5下側中心部的錠子軸6,用錠子軸6插 入錠腳3狀態以可旋轉地支撐於錠腳3。錠桿部5具有: 裝設筒管B的錠桿5 a ;形成於錠桿5 a下側比錠桿5 a大徑 的錠子基部5 b ;及形成在錠子基部5 b下側的掛皮帶部5 c 。錬桿部5除了錶子基部5 b外的部分爲銘或銘合金製’樹 脂製之錠子基部5 b嵌合固定於錠桿5 a之下部。錠子軸6 1242059 係內嵌成形於錠桿部5。錠桿5 a之上部裝備有將筒管b繫 止爲可一體旋轉的繫止構件(例如鈕片)7。 自錠子基邰5 b延伸於上方的錠桿5 a,設成紗尾切斷構 件8爲可升降。如第1圖(b)所示紗尾切斷構件8具備有: 嵌插筒管B的筒管嵌插部9 ;及設置於筒管嵌插部8下側 的刀具邰1 〇。刀具部1 〇以圓環狀之刀刃體丨〇 a爲別體, 具有固定刀刃體1 0 a的複數繋止凸部丨〇 b。此實施形態係 形成刀刃體1 0 a前端之直徑大於筒管b下端之外徑。 筒管嵌插部9形成爲圓環狀,同時在內側形成有收容螺 旋彈簧1 1的凹部9a。紗尾切斷構件8係構成爲於經常下 端邰頂接在錠子基部· 5 b,與錠子基部5 b之間可把持紗尾。 錠桿5 a於紗尾切斷構件8頂接於錠子基部5 b的狀態, 在其下部相對於筒管嵌插部9之上端位置固定有作爲停止 器之軸環1 2。軸環1 2之外徑形成爲若干小於凹部9 a之內 徑’而紗尾切斷構件8乃沿軸環1 2滑動。筒管嵌插部9係 其外徑愈佳上側形成爲變小。 螺旋彈簧1 1係下端頂接於凹部9a下端,用上端頂接於 軸環1 2下端狀態收容在凹部9 a。螺旋彈簧11,構成爲經 常將紗尾切斷構件8賦予能於錠子基部5 b側的彈簧。又螺 旋彈簧1 1設在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桿5 a之前,構成爲在 落紗時限制紗尾切斷構件8。自與錠子基部5 b頂接位置上 升所規定高度以上的限制手段。 如第1圖(b)及第2圖所示,相對於紗尾切斷構件8下端 部及該下端部世5 b之上端部,如向徑方向延伸設有互相可 -12- 1242059 繫合的複數凸部1 3 a、] 3 b及凹部1 4 a、1 4 b。因而成爲紗尾 切斷構件8下端部及錠子基部5 b之上端部,具備互相嚙合 的複數齒之構成。凸部1 3 a、1 3 b及凹部1 4 a、1 4 b與徑方 向正交的剖面形狀形成爲四角形狀。凸部1 3 a、1 3 b之高度 及凹部1 4 a、1 4 b之深度係2 m m程度爲理想。 紗尾切斷構件8之下端部,形成爲如構成以錠子1作旋 轉中心頂點含該下端部外周,位於錠子1正交面較上方的 假想圓錐斜面之一部分。錠子基部5 b之上端部,亦形成爲 如構成以錠子1作旋轉中心頂點含該下端部外周,位於與 錠子1正交面較上方的假想圓錐斜面之一部分。 錠子基部5 b各凸部1 3 b之錠桿5 a側端面1 5,形成爲構 成以錠子1作旋轉中心的向下假想圓錐之斜面所成曲面。 紗尾切斷構件8各凹部1 4a之錠桿5 a側,形成有可與端面 1 5頂接,以錠子作旋轉中心構成假想圓錐之斜面具曲面 1 6 a的壁1 6。端面1 5及壁1 6就構成對紗尾切斷構件8之 锭子基部5 b確保同心的調心手段。 形成環狀之槽9 6於筒管嵌插部9下部外周面,槽9 6內 用一部分突出於槽9 6之外狀態收容有橡膠環1 7。橡膠環 17構成爲用來提高筒管嵌插部9與筒管8嵌合力的嵌合力 增強手段。 其次說明如上述所構成裝置之作用。 筒管B嵌合其下部在紗尾切斷構件8之筒管嵌插部9, 用繫合上部於繫止構件7狀態以可一體旋轉地裝於錠子1 。然後,藉由未圖示的壓接於掛皮帶部5 c之皮帶旋轉錠子 1242059 1 ’與錠子1 一體旋轉筒管B。 繼續紡出成爲滿管時實行規定之停止動作,用與先前同 樣的動作急速下降環軌1 8,對錠子1實行傾斜卷(腰部卷)1 9 a 。其後,環軌1 8經鋼絲圈2 0使連於管紗1 9的紗Y,在通 過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基部5 b的頂接部以下之位置狀態 停止。然後於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基部5 b的頂接部以下 之位置,如形成卷繞約1圈之紗狀態加以制動予以停止錠 子1。其次配置導鈎板在不妨礙落紗的躲避位置,成爲如 第4圖(a)所示狀態。 其次如第4圖(b)所示,以落紗裝置2 2抽起管紗(滿筒管) 。紗尾切斷構件8與管紗1 9 一起上升至抽起途中,從管紗 1 9導入連在鋼絲圈2 0的紗Y於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基 部5 b之間。卷繞在細子基部5 b狀態的紗γ,從第4圖(a) 所示狀態與管紗1 9 一起紗尾切斷構件8上升時,沿著錠桿 5 a之外面移動。 與管紗1 9 一起上升的紗尾切斷構件8到達規定高度時, 由螺旋彈簧1 1的賦予能力紗尾切斷構件8就從管紗1 9脫 離。然後紗尾切斷構件8下降至與紡紗機5 b頂接的位置’ 把持自管紗1 9連在鋼絲圈2 0的紗y於紗尾切斷構.件8與 紡紗機5 b之間。因管紗19繼續上升’所以紗γ用張緊狀 態壓接於刀刃體1 0 a予以切斷,成爲如第4圖(C)狀態。紗 尾切斷構件8從管紗1 9脫離在下降途中,以刀刃體1 〇 a切 斷紗Y時,因紗尾切斷構件8自管紗〗9脫離後,瞬時落下 至與錠子基部5 b頂接的位置,就把持紗γ於紗尾切斷構件 -14- 1242059 8與錠子基部5 b之間。 第3圖表示紗Y把持於紗尾切斷構件8及錠子基部5 b 之嵌合狀態部分模式展開圖。紗Y係設在紗尾切斷構件8 及錠子基部5 b的複數凸部1 3 a、1 3 b及凹部1 4 a、1 4 b之間 ,用配置爲鋸齒狀狀態所把持。因凸部1 3 a、1 3 b之高度及 凹部1 4 a、1 4 b之深度爲2 m m程度,所以亦可不致於切斷 細支紗來把持。尙第3圖爲了容易明瞭紗Y與凸部1 3 a、 13b及凹部14a、14b之關係,用紗Y與凸部13a、13b及 凹部1 4a、1 4b之間有間隙狀態描繪,但實際上紗γ係凸部 13a、13b及凹部14a、14b所夾持。 予以落紗管紗1 9成爲第4圖(d)狀態後,插空筒管B入 錠子1,導鈎板2 1向卷取位置轉動配置後,再起動機台。 連在鋼絲圈2 0的紗γ端部至下一個落紗,把持在紗尾切斷 構件8與錠子基部5 b之間。然後,把持在紗尾切斷構件8 與錠子基部5 b之間的紗尾,於下一次落紗之際連接於管紗 1 9自錠子1脫離。 此實施形態具有以下之效果。 (1 )具備刀具部1 0的紗尾切斷構件8,於落紗時與管紗 1 9 一起上升後,由於作下降將自管紗1 9連在鋼絲圈的紗γ 把持於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基部5 b之間,同時由刀具部 1 0切斷。因而,與卷繞紗尾在錠子1把持的先前裝置不同 ,不必要卷繞紗尾數次,可減少殘留在錠子基部5 b的紗 (紗尾)。又把持在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基部5 b之間的紗 尾,因於下一次落紗之際從連在管紗1 9的錠子]脫離,所 -15- 1242059 以不必要實行紗尾去除作業 (2)紗Y ’於相對紗尾切斷構件8下端部及該下端部的 銳子基部5 b之上端部,由如延伸徑方向所設複數凸部〗3 a 、1 3b及凹部14a、14b所彎曲的狀態把持。因而,推壓紗 尾切斷構件8於錠子基部5 b側之力對落紗裝置2 2之動作 不fe與障礙程度的小時,亦確實地實行把持紗γ。其結果, 於洛紗停止時就不要環軌1 8複雜的動作,不招致落紗裝置 2 2動作的p早版’可_短殘留在錠子基部$ ^的紗(紗尾)。 (3 )成爲紗尾切斷構件8下端部的凸部1 3 a下面及凹部 1 4 a底面,分別以錠子1爲旋轉中心,形成爲頂點含該下 端邰外周構成位於與錠子1正交的面較上方的假想圓錐斜 面之一部分。於錠子用卷繞1圈以內狀態之紗γ,從把持 部作用了抽出紗方向的力時,作用半徑方向且向外側的力 於紗Y。其時成爲把持面的凸部1 3 a下面或凹部1 4 a底面 向下方傾斜時,與在水平面實行把持紗γ時比較,於凸部 1 3 a及凹部14 a之邊緣加以紗Y的阻力變大,變爲不易抽 出紗。其結果,與把持面爲水平時比較,可以使把持紗 γ 需要的紗尾切斷構件8推壓力小。 (4)具備有對紗尾切斷構件8之錠子基部5b確保同心的 調心手段。因而由於作用調心手段,因紗尾切斷構件8與 錠子1用同心狀旋轉,所以旋轉中不易產生振動,高速旋 轉時亦可以穩定的旋轉。 (5 )調心手段,設在紗尾切斷構件8及錠子基部5 b互相 相對的位置,具備有以錠子]爲旋轉中心構成假想圓錐斜 -16- 1242059 面的端面1 5及曲面1 6 a。因而,落紗時從錠子基部5 b脫 離移動於較錠子基部5 b上方的紗尾切斷構件8,下降而再 與錠子基部5 b繫合之際,由於繫合端面丨5及曲面1 6 a, 予以調心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1成爲同軸。又設置調心 手段不必要確保特別的空間 (6) 錠子基部5b用樹脂製、與紗尾切斷構件8之銳子基 部5 b繫合的部分爲金屬製。以錠子基部5 b及紗尾切斷構 件8兩者爲金屬製時,紗尾切斷構件8就自管紗1 9脫離下 降(落下),與錠子基部5 b之間把持紗Y之際,於細支紗時 由把持部夾住的衝擊,在把持部之端部有切斷紗Y之慮。 可是因錠子基部5 b爲樹脂製,所以在細支紗時亦可以防止 由把持之衝擊在把持部之端部切斷紗Y。 (7) 因由螺旋彈簧1 1經常將紗尾切斷構件8賦予能於錠 子基部5 b側,所以爲輕的紗尾切斷構件8時亦能確實地把 持連在鋼絲圈2 0的紗Y °又筒管嵌插部9自筒管B脫離之 際,由螺旋彈簧1 1將紗尾切斷構件8向下方賦予能’所以 在紗尾切斷構件8之落下途中切斷紗Y時’紗尾切斷構件 8可迅速達到與锭子基部5 b頂接位置把持紗γ。 (8) 於筒管嵌插部9爲了提高與筒管B的嵌合力設置有 嵌合力增強手段(橡膠環1 7 )。因而紗尾切斷構件抗拒螺旋 彈簧1 1之賦予能力’確實地與管紗1 9 一起可上升至規定 之筒度。 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上述者’例如亦可具體化爲如次。 ◦調心手段係設於紗尾切斷構件8側’不限定在以鏡子 >17- 1242059 爲旋轉中心構成假想圓錐斜面具有曲面1 6 a的壁l 6,及與 錠子基部5 b側之凸部1 3 b端面1 5的組合。例如第5圖所 示,於形成在錠子基部5 b凹部1 4b之外周側,形成以錠子 1作旋轉中心構成向下假想圓錐之斜面具有曲面2 3 a的壁2 3 。然後形成爲將紗尾切斷構件8凸部1 3 a之外周側端部, 用可與曲面2 3 a頂接,以錠子1爲旋轉中心構成假想圓錐 斜面的形狀。 〇調心手段,係紗尾切斷構件8從錠子基部5 b上升至脫 離的位置後,下降移動於與錠子基部5 b繫合位置之際,有 配置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基部5 b爲同心狀之功能即可, 未具備有以錠子1作旋轉中心構成假想圓錐斜面的部分也 可以。例如’亦可將推拔狀之斜面各設置複數於紗尾切斷構 件8及錠子基部5 b相對的位置。又於凹部1 4 a、1 4 b底面之 一部分形成凸部或凹部,在凸部1 3 a、1 3 b形成嵌合於其凸 部或凹部的凹部或凸部也可以。 ◦凸部13a、13b及凹部14a、14b,與徑方向正交截斷面 的剖面形狀不限於四角形狀,亦可爲三角形狀或其他之形 狀。 〇凸部1 3 a、1 3 b及凹部1 4 a、1 4 b,不限制於延伸徑方向 (放射狀)的構成,例如,亦可爲形成互相延伸於平行。 〇亦可將凸部1 3 a、1 3 b及凹部1 4 a、1 4 b作成以錠子1 爲中心的環狀。在此狀況,形成凸部1 3 a、1 3 b前端側爲前 面細的推拔狀,或由於形成凹部1 4 a、1 4 b之開口端爲擴大 端部側之寬推拔狀,可兼作調心手段。 1242059 〇作錠子基部5 b爲金屬製,將紗尾切斷構件8除刀刀體 1 〇 a外作爲樹脂製也可以。在此狀況,紗γ爲細支時亦可 以防止把持之際切斷紗Y。又亦可作錠子基部5 b及紗尾切 斷構件8兩者爲金屬製。 〇於紗尾切斷構件8頂接銳子基部5 b的狀態,代替纟單警 亦可以利用磁鐵(m a g n e t ),作爲將紗尾切斷構件8賦予& 」冃匕 於錠子基部5 b側的賦予能手段。例如埋設磁鐵在錠子基部 5b上面,固定磁性材料(例如鐵)於紗尾切斷構件8底部下 面。亦可以設磁鐵在錠子基部5 b及紗尾切斷構件8之兩側 ’或紗尾切斷構件8側設磁鐵、錠子基部5 b側設磁性材料 。在此狀況,作爲限制紗尾切斷構件8上升的限制手段, 將作停止器之止環或銷固定於錠材之規定位置即可。紗尾 切斷構件8係與管紗1 9 一起上升中由於與止環或銷頂接, 而從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1 9脫離。 〇於不設置螺旋彈簧1 1構成,代替在筒管嵌插部9形成 凹部9 a於內周面形成延伸軸方向的導槽,或形成延伸軸方 向的開縫。另一方面,設與該導槽或開縫繫合的繫合凸部 (例如銷)於錠桿5 a。在此狀況,紗尾切斷構件8從管紗1 9 脫離後,確實地筆直下降。 〇凸部1 3 a、1 3 b前端面及凹部1 4 a、1 4 b底面並不限定 於外側下降傾斜形狀,亦可爲水平。可是所把持的紗Y作 用了抽起力時,其下降傾斜形狀方面對抽起紗的阻力變大 ,成爲不易抽出紗者。 ◦嵌合力增強手段不限定於橡膠環1 7,使用板狀或線狀 -19- 1242059 彈二材料也可以。彈簧材料並不限定於完全的環狀,作成 一部分有缺口的環狀也可以。又在筒管嵌插部9外面形成 的凹部內’收容彈簧材料爲如突出圓弧部也可以。又亦可 以設置用彈簧賦予能的鈕。 〇刀具部1 0係不限定於將另外的刀刃體1 0a用繫止凸部 1 〇b固定的構成’一體形成刀刃部於紗尾切斷構件8也可 以。刀刃部之形狀不限定於外形爲圓形,例如亦可爲鋸齒 狀。 〇亦可作刀具部1 〇之外徑爲小於筒管]B之底部外徑。在 此狀況,落紗時從管紗1 9連在鋼絲圈2 0的紗Y,把持於 紗尾切斷構件8與錠子基部5b之間前無切斷之慮。 〇錠1之驅動方式不限定於皮帶驅動,亦可爲設馬達於 各每一錠的所謂單錠驅動方式。 從上述實施形態能把握的發明(技術的思想),記載於以 下。 (1)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該限制手段於該紗 尾切斷構件頂接在該錠子基部側狀態,將紗尾切斷構件兼 作賦予能於錠子基部側的賦予能手段。 (發明之效果) 如以上詳細所述,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發明,於 落紗停止時不要環軌複雜的動作,不致於對落紗裝置之動 作帶來障礙,可以縮短殘留在錠子基部的紗(紗尾)。 (五)圖式簡單說明 第1(a)、(b)圖,(a)係一實施形態之錠子一部分截切模式側視圖 -20 - 1242059 、(b )係表示紗尾切斷構件之安裝狀態剖面圖 第2圖爲紗尾切斷構件與錠子基部之槪略斜視圖 第3圖爲表示紗把持狀態的部分模式展開圖。 第4圖(a)〜(d )用來說明落紗時之作用側視圖。 第5圖爲別的實施形態之錠子基部槪略斜視圖 第6圖爲表不先前技術剖面圖。 第7圖爲同上部分剖面圖。 第8圖爲表示別的先前技術剖面圖。 主要部分之代表符號說明 1 鍵子 5a 銳桿 5b 錠子基部 8 紗尾切斷構件 9 筒管嵌插部 10 刀具部 11 構成限制手段的螺旋彈簧 13a、 13b 凸部 14a、 14b 凹部 16a、 23a 曲面 19 管紗 22 落紗裝置 B 筒管 Y 紗

Claims (1)

1242059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係在對既由落紗裝置抽起。 管紗的錠子插入空筒管後之機台再起動時,紗之卷取係 自動地實行,其中具備有: 錠桿,延伸於較錠子基部還上方; 紗尾切斷構件,以可升降地設於該錠桿,同時具有嵌 插筒管的筒管嵌插部,及設在較該筒管嵌插部還下側的 刀具部’且下端部經常頂接於該錠子基部且在與該錠子 基部之間可把持紗尾; Φ 互相可繫合的複數個凸部及凹部,設在該紗尾切斷構 件下端部及相對於該下端部的該錠子基部之上端部;及 限制手段,設於該紗尾切斷構件與該錠桿之間,其在 落紗時,用以限制該紗尾切斷構件從與該錬子基部頂接 位置上升局於所規定的高度。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其中 該複數個凸部及凹部係設成延伸於徑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 ® 其中該紗尾切斷構件之下端部係形成爲,以錠子爲旋轉 中心,頂點係含有該下端部外周且構成位於與錠子正交 面上方的假想圓錐斜面之一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 其中具備有確保對該紗尾切斷構件之該錠子基部同心的 調心手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其中 -22- 1242059 該調心手段,設於該紗尾切斷構件及該錠子基部互相相 對的位置,具備有構成錠子作旋轉中心的假想圓錐斜面 之曲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紡紗機之紗尾切斷裝置, 其中繫合該錠子基部及該紗尾切斷構件之該錠子基部部 分之一側爲金屬製,另一側爲樹脂製。
-23-
TW093108600A 2003-05-13 2004-03-30 Yarn tail severing device of a spinning machine TWI24205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34870A JP4007249B2 (ja) 2003-05-13 2003-05-13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4377A TW200424377A (en) 2004-11-16
TWI242059B true TWI242059B (en) 2005-10-21

Family

ID=33028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8600A TWI242059B (en) 2003-05-13 2004-03-30 Yarn tail severing device of a spinn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477597B1 (zh)
JP (1) JP4007249B2 (zh)
KR (1) KR100610142B1 (zh)
CN (1) CN100537861C (zh)
TW (1) TWI2420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3037A (ja) * 2006-05-12 2007-11-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把持装置
EP2133452B1 (de) * 2008-06-12 2011-03-3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Einrichtung zum Schutz der Kanten von Separatoren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und Ringspinnmaschine
CN102102250B (zh) * 2009-12-22 2013-09-25 千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机用锭子切纱器
WO2012138245A1 (ru) * 2011-04-07 2012-10-11 Kurkov Vladimir Vasilievich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иксации нити на веретене перед съёмом
CN102704060B (zh) * 2012-06-11 2014-07-30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光杆锭子夹纱式留尾纱装置
CN103422202B (zh) * 2013-08-08 2016-01-06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细纱机光杆锭子的带有割纱刀片的储纱盘装置
CN104085743A (zh) * 2014-06-11 2014-10-08 吴江龙升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卷筒
CN105401271A (zh) * 2015-10-27 2016-03-16 衡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可更换割纱器刀片铝杆锭子的刀片更换方法
CN110004534B (zh) * 2019-05-24 2023-11-10 浙江锦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型管道内的剪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5971B4 (de) * 1997-05-06 2007-01-0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vorrichtung
ITMI980853A1 (it) 1997-05-06 1999-10-22 Rieter Ag Maschf Dispositivo di filatura
EP0949366B1 (de) * 1998-04-09 2003-05-07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orrichtung zum Klemmen eines Unterwindefadens an der Spindel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oder Ringzwirnmaschine
JP4284863B2 (ja) 2000-12-07 2009-06-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方法及び尻糸切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77597B1 (en) 2012-12-26
CN100537861C (zh) 2009-09-09
KR20040098503A (ko) 2004-11-20
CN1550583A (zh) 2004-12-01
EP1477597A2 (en) 2004-11-17
JP2004339620A (ja) 2004-12-02
KR100610142B1 (ko) 2006-08-09
JP4007249B2 (ja) 2007-11-14
TW200424377A (en) 2004-11-16
EP1477597A3 (en) 2005-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2059B (en) Yarn tail severing device of a spinning machine
JP4284863B2 (ja)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方法及び尻糸切断装置
JPH0221485Y2 (zh)
JP2007284823A (ja)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方法
KR101024293B1 (ko) 링 방적기 또는 링 연사기의 방추들에 방적사를언더와인딩하는 방적사 클램핑 장치
JPH05195345A (ja) 粗紡機において形成された粗糸ボビンから粗糸を切離すための方法
JP2004339621A (ja) 紡機における玉揚げ時の糸切断方法
JP2004339642A (ja) リング精紡機における玉揚げ停止時の運転方法及び玉揚げ時の糸切断方法
JPS63295726A (ja) 精紡機、撚糸機等における尻糸処理装置
CN218321789U (zh) 并纱机中的纱线夹持组件
JP2928472B2 (ja) 粗紡機上のボビンの自動除去のためのスライバの切断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って利用されるプレッサ
JPH0232701Y2 (zh)
JPS63182421A (ja) 紡機における停止方法
JPH10109830A (ja) 紡機の玉揚方法
JPS62162023A (ja) ポツト式紡機における糸端処理方法
CN115369530A (zh) 一种将接头纱绕到纱管上的装置
JPH01192837A (ja) 篠換機における篠切断装置
JPS6197433A (ja)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装置
JPS6054409B2 (ja) 粗紡機における遅れ玉の解舒防止方法とそのボビン受台
JPH0718060B2 (ja) 精紡機、撚糸機等における尻糸処理装置
JPS6035296B2 (ja) ガラス繊維紡糸巻取装置における補助巻取装置
JPH08109528A (ja)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装置
JPS5887327A (ja)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S5943563B2 (ja) ドッフイング装置
JPH06123031A (ja) トラベラー取り外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