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0668B - Air inlet device of engine - Google Patents

Air inlet device of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0668B
TWI230668B TW092130256A TW92130256A TWI230668B TW I230668 B TWI230668 B TW I230668B TW 092130256 A TW092130256 A TW 092130256A TW 92130256 A TW92130256 A TW 92130256A TW I230668 B TWI230668 B TW I2306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injection
injection valve
air intake
mounting port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30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0859A (en
Inventor
Manabu Nakamura
Toshio Yamamoto
Takayuki Konuma
Mitsuo Nakagawa
Akira Hamauzu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10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0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0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06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1230668⑴ ,·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引擎的吸氣裝置,特別是關於能減少零 件數量及組裝程序的引擎的吸氣裝置。 【先前技術】 搭載於機車的引擎所設置的吸氣裝置,是包含有:吸氣管 、節流閥主體、喇叭管、及空氣濾淸器,這些零件是從引 擎側朝向吸氣方向上游依序排列。而在節流閥主體,是設 置有用來將該節流閥主體內的節流閥進行開閉操作的鼓部 ,在該鼓部捲繞著節流閥纜索。除此之外,在吸氣裝置的 周圍,還配置有:安裝於引擎主體與吸氣系統的各種感應 器等的電子零件、以及連接於各電子零件的電線等的零件 。並且,在吸氣管,設置有噴油器也就是燃料噴射閥。這 種吸氣裝置,例如,是揭示在日本特開2000 - 3 3 7 1 6 7號公 報。或習知的在節流閥主體安裝燃料噴射閥的吸氣裝置( 日本特開2000 — 1636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在上述的吸氣裝置及其周邊,有很多的零件,互相藉 由箍帶部等來加以連結,會使零件數量增大。互相的連結 部分爲了確保密封性而要實施硏磨加工,需要較高的加工 精度。特別是,用來保持燃料噴射閥的噴油器座的燃料噴 -5- !230668(2) 射閥安裝面的加工,爲了要確保密封性要仔細進行。 噴油器座,爲了要保持燃料噴射閥,是藉由螺栓而與 燃料噴射閥安裝部互相固定在一起。 傳統的吸氣裝置,由於零件數量很多,會在加工、安 裝、調整等方面耗費許多的程序。該程序的數量則是維修 複雜化的主要原因。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形,要提供一種引擎的吸氣裝置, 能減少零件數量改善構造,可以減少製造及維修時的程序 〇 [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第1發明,是具有:結合於引擎 的吸氣口的吸氣管、結合於該吸氣管的吸氣上游側的節流 閥主體、以及配置在該節流閥主體的吸氣上游側的空氣濾、 淸器濾心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特徵爲:具備有與上述吸 氣管一起一體成形的空氣濾淸器盒體,在該空氣濾淸器盒 體內,配置有上述空氣濾淸器濾心與上述節流閥主體。 藉由第1發明,由於吸氣管是與空氣濾淸器盒體一體 成形,所以能減少零件數量且不需要進行空氣濾淸器盒體 與吸氣管的連接’可以減少組裝程序。由於節流閥主體是 與空氣濾淸器濾心一起被收容於空氣濾淸器盒體內,所以 讓外觀性良好。 第2發明,在該吸氣管內用來安裝指向燃料噴射方向 的燃料噴射閥的燃料噴射閥安裝部是與上述吸氣管一起一 體成形。 -6 - 1230668(3) 藉由第2發明,由於燃料噴射閥安裝部是與吸氣管一 體成形’所以只要將燃料噴射閥安裝到燃料噴射閥安裝部 ,燃料噴射閥,就可對準吸氣管內的預定噴射方向進行定 位。於是,容易進行組裝調整。 第3發明’是具備有用來保持在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 部所安裝的燃料噴射閥的噴油器座,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 部及上述噴油器座,是以由設置在其中一方的鉤部與設置 在另一方的鉤孔所構成的卡扣裝接構造互相組合。 藉由第3發明,形成了使鉤部與鉤孔結合的所謂的卡 扣裝接構造,以一個動作就可以使燃料噴射閥安裝部與噴 油器座固定在一起。 第4發明,是將上述卡扣裝接構造形成雙重構造。藉 由第4發明’在其中一方的卡扣裝接構造產生缺失時,能 以另一方構造來維持互相的結合。 第5發明’上述噴油器座具備有臂部,該臂部具有斜 面’當使該噴油器座朝向從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部脫離的 方向移動時,上述斜面會使力量作用成··讓耦合器較上述 噴油器座先從燃料噴射閥的供電部卸下。 藉由第5發明,在噴油器座從燃料噴射閥卸下之前, 可讓耦合器先從供電部脫離,所以讓燃料噴射閥容易卸下 〇 第6發明,上述噴油器座,具備有:緊貼於燃料噴射 閥的燃料供給接口的外周的蓋部、以及連通於該蓋部的燃 料供給軟管插入口。 -7 - 1230668⑷ 藉由第6發明,燃料壓力是施加在燃料供給接口,燃 料噴射閥會朝向燃料噴射閥安裝部側施加壓力。於是,能 讓燃料噴射閥與燃料噴射閥安裝部的密封性很確實。 弟7發明’在上述空氣濾淸器盒體內又收容有引擎控 制用的ECU。藉由第7發明,由於是將ECU收容在空氣濾 淸器盒體內,所以可保護它使其免於受到水 '泥巴、外力 的影響。 第8發明,上述ECU,是經由耦合器將因應於燃料噴 射量的驅動訊號供給到上述燃料噴射閥的供電部。藉由第 8發明’由於一體形成在空氣濾淸器盒體的燃料噴射閥安 裝部所安裝的燃料噴射閥與ECU很接近,所以在短距離 內就可將驅動訊號從E C U供給到燃料噴射閥。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附圖所示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來說明本發 明的實施方式。第2圖是包含搭載有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吸 氣裝置的引擎的機車的主要部分的左側面圖。機車的車體 框架F,是由··朝後下方傾斜的鋼管製的主框架1、以及 焊接在該主框架1的後端的鋼管製的後框架2所構成。在主 框架1的前端,是連結著頭管3,該頭管3是可轉向地樞支 著軸支承前輪的前叉(沒有圖示)。在後框架2的上面部安 裝著鞍座,在該鞍座的正下方,是收容保持著油箱。並且 在後框架2,是樞支著軸支承後輪的後叉。鞍座、油箱、 後輪、以及後叉等不是本發明的主要部分所以沒有圖示。 1230668(5) 在後框架2的前端部,在與主框架1的結合部的下方’ 安裝有引擎E的曲軸箱4。曲軸箱4,是與氣缸體5及氣缸 頭6—起構成了引擎主體。氣缸體5,是從曲軸箱4的前面 部朝向前方突出配置成大致水平狀,在氣缸體5的前面部 結合著氣缸頭6。氣缸體5 ’是連接在焊接於主框架1的托 架8的下端。在引擎E的前上方、在主框架1的下方,是配 置了包含空氣濾淸器1 〇的吸氣裝置1 1。 參照放大圖來詳細說明吸氣裝置η。第1圖,是吸氣 裝置11的放大剖面圖。在同圖中,空氣濾淸器10,是具有 空氣濾淸器盒體,該空氣濾淸器盒體是由:安裝於主框架 1的盒體主體101及蓋子102所構成。在盒體主體101與蓋子 1 0 2之間,配置著空氣濾、淸器濾、心1 0 3。空氣據淸器濾心 103,具有伸出緣部l〇3a,是在形成於盒體主體i01及蓋子 1 02的端面的溝槽被挾持住而固定住位置。 吸氣管12是從盒體主體101突出而與該盒體主體ι〇1_ 體成形’該吸氣管1 2的下_是連結在隔熱器1 3的上端。並 且,隔熱器1 3的下端是被連結在氣缸頭6所設置的吸氣口 1 4。吸氣管1 2與隔熱器1 3的上端的連結動作,以及隔熱器 1 3的下端與吸氣口 1 4的連結動作,是藉由互相嵌合以及利 用箍帶15、16繞束所進行的。 在吸氣管I2是一體地形成有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7。作 爲盒體主體101(包含吸氣管]2)以及蓋子1〇2的材料,可以 使用例如聚丙烯。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7,安裝著使燃料 的噴射方向指向吸氣管].2的中心的燃料噴射閥18。燃^噴 I230668(6) 射閥18的上部則是以噴油器座19覆蓋。作爲噴油器座19的 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縮聚醛。燃料噴射閥18具備有供電部 181,在該供電部18 1是經由耦合器2〇從ecu進行供電。 £0!;2丨是弓丨擎控制用的控制裝置’具備有微電腦。耦合器 20是被插通保持在形成於盒體主體ι〇1的筒狀的_合器保 持部104,通過該耦合器20,對供電部1〇8供給因應於燃料 噴射量的驅動訊號(導通、斷開功率訊號)。 在盒體主體1 〇 1內’配置有節流閥主體22。節流閥主 體22 ’是被定位成:讓其筒狀下端(空氣流的下流端)嵌插 在上述吸氣管1 2的上端,以沒有圖示的螺栓等的適當的結 合手段將其安裝在盒體主體101。在節流閥主體22與盒體 主體1 0 1的抵接部是中介有0型環等的密封構件2 2 4來確 保氣密性。 在節流閥主體22 ’是軸支承著用來開閉吸氣通路22 i 的蝶型的節流閥222。節流閥222具有沒有圖示的鼓部,是 以捲繞於該鼓部的節流閥纜索2 2 3從外部可自由轉動。節 流閥纜索22 3是導引於纜索導引部25內而被拉出到盒體主 體1 〇 1的外部。 節流閥主體22的上端(空氣流的上游端),是形成爲漏 斗狀或喇叭狀的開口部,是開口於盒體主體1 〇 1內部。經 由上述空氣濾淸器濾心1 0 3所導入的空氣,是從該開口部 被吸入到節流閥主體22內部。 在以盒體主體1 〇1與空氣濾淸器濾心1 〇3所圍繞的空間 ,除了節流閥主體22之外,也可以收容ECU21。ECU21, -10 - 1230668⑺ 是根據節流閥開度、引擎轉數、引擎溫度等、以及用沒有 圖示的感應器顯示所檢測的引擎的運轉狀態的資訊,來控 制引擎E。具體來說’是決定燃料噴射閥i 8的燃料噴射量 ,以對應的功率來驅動燃料噴射閥1 8。用來驅動燃料噴射 閥1 8的電子訊號會經由纜線2 4從上述供電部i 8丨供給到燃 料噴射閥18。而用來將電力供給到ECU21的電池(沒有圖 示)則是搭載於機車。 第3圖’是包含燃料噴射閥安裝部〗7的空氣濾淸器i 〇 下部的立體圖,第4圖是安裝著噴油器座的燃料噴射閥安 裝部的剖面圖。在兩圖中,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丨7,收容 著燃料噴射閥1 8,是組合著噴油器座i 9,該噴油器座丨9包 S嵌合於燃料噴射閥1 8上部也就是燃料供給接口 1 8 2周圍 的竟子部1 9 7。在燃料供給接口 1 8 2及燃料噴射閥丨8的座部 疋分別配置有0型環1 8 3、1 8 4,是形成了相對於噴油器 座1 9及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 7的內壁的密封構造。 蓋子部197在燃料供給接口 182的上部具有空間a,該 二間A,是連通於在蓋子部〗9 7所形成的燃料供給軟管插 入口 196。在燃料供給軟管插入口 196,結合著沒有圖示的 燃料供給軟管,該燃料供給軟管,是連接於配置在油箱內 的燃料泵浦(沒有圖示)。藉由這種構造,經由燃料供給軟 曾所供給的燃料的壓力會施加在燃料供給接口 1 82的上面 郃,燃料噴射閥1 8的座部會被按壓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7 ’結果,可以得到高密封性。 由於上述燃料的壓力,在噴油器座〗9,會施加從燃料 -11 - l23〇668(8) 噴射閥安裝部1 7將該噴油器座1 9拉開的力量。可是,藉由 接下來所說明的構造,可避免噴油器座1 9脫離,可維持確 實的保持力。 由形成在噴油器座1 9的延長部1 9 1下端的鉤部所構成 的一次鉤部1 92,會與設置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 7的下部 外面部的1哀狀部也就是詢孔1 7 1卡合。與該夠孔1 7 1與一次 鉤部1 92所構成的卡合部相同的卡合部,是隔著燃料噴射 閥安裝部1 7的中心軸被設置在相反側。 在形成於噴油器座19的主體部193的鉤孔194,會有朝 向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 7的上部外面部伸出的二次鉤部1 7 2 從內側卡合。與鉤孔1 9 4與二次鉤部1 7 2所構成的卡合部相 同的卡合部,是隔著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 7的中心軸被設置 在相反側。 從噴油器座19的主體部193朝向盒體主體1〇1側伸出的 臂狀鉤部(三次鉤部)1 9 5,會被卡合在形成於燃料噴射閥 安裝部1 7的側部的立起部1 7 3。 噴油器座1 9,是以三處六點的鉤狀構造也就是卡扣裝 接構造而堅固地與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 7保持在一起,以該 噴油器座1 9與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 7所保持的燃料噴射閥j 8 會被定位在預定位置。 藉由上述一次鉤部與一次鉤部,對於燃料壓力或外力 ’可以將噴油器座1 9確保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 7,而藉由 採用雙重的鉤部構造’例如’即使是一次夠部1 9 2損壞的 情況,二次鉤部1 7 2會卡合於噴油器座〗9,所以雖然噴油 -12- I230668(9) 器座1 9與燃料噴射閥安裝部丨7的結合會放鬆,可是可避免 其互相脫離。 上述三次夠部195,在其上端面具有斜面,具有該斜 面的面部’形成有卡合於耦合器20的端面的凸輪。於是, 如果要進行燃料噴射閥1 8的維修,而進行將噴油器座丨9卸 下的操作(解除各鉤部的卡合,在圖中上方將噴油器座j 9 改變位置的操作)的話’上述三次鉤部1 9 5的上端面的斜面 所造成的分力會產生作用’ _合器2〇會被彈壓向盒體主體 1 0 1的內側。結果,可以容易地將耦合器2 〇從上述供電部 1 8 1卸下。 該三次鉤部195’當一次鉤部192脫離而噴油器座19與 燃料噴射閥安裝部1 7的結合放鬆時,會使親合器2 〇從供電 部1 8 1脫離而也有停止燃料噴射閥〗8的驅動的作用。 來說明組裝上述構造的吸氣裝置1 1的組裝順序的一個 例子。首先,是預先將組裝了節流閥或ECU或節流閥纜 索捲繞用的鼓部的節流閥主體22的端部嵌插在形成於盒體 主體1 〇 1的吸氣管12。接下來以螺栓等將節流閥主體22固 定在盒體主體101。將纜索導引部25插入到盒體主體1〇ι, 將節流閥纜索22 3通過該處將端部捲繞於上述鼓部。 接下來,使燃料噴射閥1 8頂抵於燃料噴射閥安裝部j 7 ,安裝噴油器座1 9,使一次鉤部1 9 2、二次鉤部1 7 2等分別 卡合在預定的鉤孔,確保燃料噴射閥1 8。由於燃料噴射閥 女裝部〗7是與吸氣管]2 —體成形’所以燃料噴射閥1 §跑吸 氣管]2的位置會自動定位在預定的位置。接著,會將耦合 -13- I230668(10) 器2 0連接到供電部1 8 1。 是以夾著空氣濾淸器濾心1 0 3的緣部的狀態將盒體主 體101與蓋子102組合,以沒有圖示的螺栓等加以固定。最 後,在將吸氣管1 2插入在隔熱器1 3的狀態將盒體主體1 0 1 的上部固定在主框架1,以箍帶1 5繞束吸氣管1 2與隔熱器 1 3。該組裝順序是一個例子,可進行適當變更。 本發明是參照較佳實施方式來說明,而本發明並不限 定於該實施方式,只要不脫離請求項所記載的本發明範圍 ,則可以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用來形成卡扣裝接構造的鉤部與鉤孔的組合, 並不限於實施例,要在噴油器座及燃料噴射閥安裝部的哪 一個設置鉤部或鉤孔,可以任意加以選擇。 [發明效果] 如上述’藉由本發明,可減少零件數量且減少組裝程 序。具體來說’藉由第1發明,由於吸氣管與空氣濾淸器 盒體是成爲一體,所以可以減少零件數量與組裝程序。藉 由第2發明’燃料噴射閥的組裝調整能容易進行,藉由一 體成形的方式,可以減少磨削加工。 藉由第3及第4發明,藉由卡扣裝接構造,以一個動作 就可以將噴油器座結合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藉由第5發 明,藉由雙重的卡扣裝接構造,即使由於其中一方損壞而 脫離的情況’以另一方構造仍可維持噴油器座與燃料噴射 閥安裝部的結合。 -14 - !230668(11) 藉由第5發明,讓從燃料噴射閥的供電部卸下耦合器 的操作變得更簡單。當將噴油器座卸下時,則可自動阻斷 對於燃料噴射閥的供電來阻斷燃料供給。 藉由第6發明,燃料壓力是施加在燃料供給接口,燃 料噴射閥是被朝向燃料噴射閥安裝部側彈壓。於是,能-讓 燃料噴射閥與燃料噴射閥安裝部的密封確實化。 藉由第7發明,可以保護ECU。藉由第8發明,由於燃 料噴射閥與ECU很接近,所以可以使從ECU將訊號供給 到燃料噴射閥的線路縮短。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吸氣裝置的剖面圖。 第2®是顯示搭載吸氣裝置的機車的框架型態的側面圖。 第3圖是顯不燃料噴射閥安裝部的外觀的立體圖。 第4圖是燃料噴射閥與噴油器座的組裝體的剖面圖。 [符號說明] 1 :主框架 5 :氣缸體 6 :氣缸頭 1 〇 :空氣濾淸器 1 1 :吸氣裝置 ]2 :吸氣管 ]4 :吸氣口 -15- 1230668⑽ 1 5、1 6 :箍帶 1 7 :燃料噴射閥安裝部 1 8 :燃料噴射閥 1 9 :噴油器座
2 0 .鍋合益 2 1 : ECU 2 2 :節流閥主體 25 :纜索導引部 1 〇 1 :空氣濾淸器盒體主體 102 :蓋子 節流閥 節流閥纜索 1 〇 3 :空氣濾淸器濾心 104 :耦合器保持部 222 : 223

Claims (1)

1230668 ⑴ 拾、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引擎的吸氣裝置,是具有:結合於引擎的吸氣 口的吸氣管、結合於該吸氣管的吸氣上游側的節流閥主體 、以及配置在該節流閥主體的吸氣上游側的空氣濾淸器濾 心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特徵爲: 具備有與上述吸氣管一起一體成形的空氣濾淸器盒體 在該空氣據淸器盒體內,配置有上述空氣濾淸器濾心 與上述節流閥主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中在 上述吸氣管’用來安裝使燃料噴射方向指向該吸氣管內的 燃料噴射閥的燃料噴射閥安裝部,是與上述吸氣管一起一 體成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中是 具備有用來保持在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部所安裝的燃料噴 射閥的噴油器座, 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部及上述噴油器座,是以由設置 在其中一方的鉤部與設置在另一方的鉤孔所構成的卡扣裝 接構造互相組合在一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中是 具備有用來保持在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部所安裝的燃料噴 射閥的噴油器座, 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部及上述噴油器座,是以:一次 夠扣構造、與二次鉤扣構造所構成的雙重卡扣裝接構造互 - 17 - (2) 1230668 相組合在一起; 上述一次夠扣構造,是由··設置在噴油器座的鉤部、 與設置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的鉤孔所構成, 上述二次鉤扣構造,是由:設置在燃料噴射閥安裝部 的鉤部、與設置在噴油器座的鉤孔所構成。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中 上述噴油器座’具備有臂部,該臂部具有斜面,當使該噴 油器座朝向從上述燃料噴射閥安裝部脫離的方向移動時, 上述斜面會使力量作用成:讓耦合器較上述噴油器座先從 燃料噴射閥的供電部卸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中 上述噴油器座,具備有:緊貼於燃料噴射閥的燃料供給接 口的外周的蓋部、以及連通於該蓋部的燃料供給軟管插入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的引擎的吸氣裝置 ,其中在上述空氣濾淸器盒體內又收容有引擎控制用的 ECU。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引擎的吸氣裝置,其中上 述ECU,是經由耦合器將因應於燃料噴射量的驅動訊號供 給到上述燃料噴射閥的供電部。 > 18-
TW092130256A 2002-11-25 2003-10-30 Air inlet device of engine TWI23066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0797A JP3985957B2 (ja) 2002-11-25 2002-11-25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0859A TW200410859A (en) 2004-07-01
TWI230668B true TWI230668B (en) 2005-04-11

Family

ID=32703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30256A TWI230668B (en) 2002-11-25 2003-10-30 Air inlet device of engin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3985957B2 (zh)
KR (1) KR100551746B1 (zh)
CN (1) CN1287082C (zh)
ES (1) ES2263313B2 (zh)
IT (1) ITTO20030849A1 (zh)
MX (1) MXPA03010339A (zh)
MY (1) MY140280A (zh)
TW (1) TWI2306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5025B2 (ja) * 2004-07-20 2010-0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4753745B2 (ja) * 2006-02-28 2011-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構造
CN100453794C (zh) * 2006-09-28 2009-01-21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v型双缸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JP5560150B2 (ja) * 2010-09-15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5855857B2 (ja) * 2011-06-27 2016-02-09 株式会社ミクニ インジェクタの取付構造
JP6069154B2 (ja) * 2013-09-27 2017-02-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WO2016052005A1 (ja) * 2014-09-30 2016-04-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JP6379387B2 (ja) * 2014-09-30 2018-08-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JP6347445B2 (ja) * 2014-09-30 2018-06-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JP6980641B2 (ja) * 2018-12-25 2021-1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2372C2 (sv) * 1991-07-08 1995-10-09 Volvo Ab Insugningssystem till förbränningsmotorer
JP3473642B2 (ja) * 1994-09-20 2003-12-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装置
IT1285682B1 (it) * 1996-04-22 1998-06-18 Magneti Marelli Spa Gruppo integrato di adduzione di carburante e comburente
JPH1162737A (ja) * 1997-08-21 1999-03-05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3933767B2 (ja) * 1997-09-24 2007-06-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20030849A1 (it) 2004-05-26
KR20040045294A (ko) 2004-06-01
MY140280A (en) 2009-12-31
ES2263313A1 (es) 2006-12-01
JP3985957B2 (ja) 2007-10-03
KR100551746B1 (ko) 2006-02-13
CN1287082C (zh) 2006-11-29
JP2004176562A (ja) 2004-06-24
ES2263313B2 (es) 2008-05-01
CN1502805A (zh) 2004-06-09
MXPA03010339A (es) 2005-04-11
TW200410859A (en) 200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0668B (en) Air inlet device of engine
US7473292B2 (en) Air cleaner
US20150275830A1 (en) Supercharging system for engine
US8056539B2 (en) Vehicular fuel supply equipment
WO2007108285A1 (ja) フィルタ装置
KR100880705B1 (ko) 연료 탱크
JP2004183538A (ja)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への燃料供給構造
JP2008248853A (ja) 内燃機関のエアクリーナ
JP4759552B2 (ja) 燃料噴射弁の取付構造
JP3588946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ホースの接続構造
JP3933767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4325829B2 (ja) 燃料噴射式エンジンの燃料配管構造
JP2004183493A (ja) スロットルボディ装置
JP3643291B2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の取付構造
JP2011190759A (ja)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スロットルボディへの配線構造
EP1593836A1 (en) Fuel-feeding device i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5513943B2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吸気系構造
JP3558817B2 (ja) エアクリーナ
JP4154205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スロットルボディ
JP3886631B2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配管取付構造
JP4354102B2 (ja) 車両用吸気ダクト
JPH1182021A (ja) 船外機の冷却水通路洗浄装置
JP2022155492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H08183352A (ja) 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JPH0719973Y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オイ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