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2870B -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Google Patents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2870B
TW542870B TW090106444A TW90106444A TW542870B TW 542870 B TW542870 B TW 542870B TW 090106444 A TW090106444 A TW 090106444A TW 90106444 A TW90106444 A TW 90106444A TW 542870 B TW542870 B TW 5428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passage
crank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06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shi Ohyama
Shinji Kuga
Ryuji Tsuchiy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2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28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Description

542870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内燃機之潤滑生 〔先前技術〕 # ° 一般而言,内燃機之潤滑構 靠近右方的機油泵室暮详 係使機油由内燃機中的 内。 运至内燃機中的靠近左方的據油器 例如圖8中所示的日本專 技術案例。 開平9 —88538號公報所述的 在右側曲軸箱〇 1的右側面上, 用右側曲軸箱〇 1和離合器罢〇 2 、’、固有離合器蓋0 2,而利 朝向左右方向,且呈如二對曲轴03呈平行且 在該油泵軸04的右側曲軸箱 ,軸(U。 05,而在突設於離合器蓋 =二,1设有機油泵 07來連通。 的,慮油益06之間,透過油道 油道0 7,係形成有:經過一 油泵的泵室側面往左方向延伸且由軸箱01側上由機 的油道07b,更呈垂直地f曲 ^壬垂直地彎曲 油道0 7 c,係連通至離人哭芸η 々油道0 7 c。 〇7d的端部處呈垂直地' 且f油道 另方刀支迢07f則連通至一種配置於油f & 侧d之間的油壓調整閥〇8上。 果軸04和油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合技術中’由於渡油器06裝設於内燃機外側的離 。。盍02上,故而濾油器〇6在設計配置上降低自由性,更
542870 五、發明說明(2) 且一種用來使機油由裝設於内燃機内侧的右侧曲軸箱0 1上 的機油泵0 5導入至該滤油器0 6之油道0 7 a、0 7 b、0 7 c,因 呈3狀迂迴而使得通道結構複雜,以致不易加工。 此外,由於油道07a、07b、07c、07d呈口狀迂迴,故而 油道路徑的配置空間必須要較大,而且因此濾油器0 6即配 置於更突出的位置上,即妨礙到内燃機的尺碼縮減。 本發明,係鑒於該等諸點問題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 一種内燃機之潤滑構造,係濾油器的設計配置上的自由性 較高,油道既不複雜又易於加工,且配置空間亦較小,進 而可達成内燃機尺碼的縮減。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内燃機之潤滑構造為:機 油泵,係裝設於對曲轴呈平行配置的油泵轴的一端上;油 道,係對由上述機油系的泵室侧面至上述油栗軸呈平行且 朝向另一端方向形成;濾油器,係面向上述油道裝設;連 通道,係由上述油道呈垂直地延伸至上述滤油器上。 油道,係對由裝設於油泵軸上的機油栗的泵室側面至油 泵轴呈平行且朝向另一端方向形成,而連通道,係一種不 會迁迴該油道且呈垂直地延伸至面向油道的濾油器之簡單 結構,易於加工,並且配置空間可為縮小,因此可抑制濾 油器的突出,進而可達成内燃機尺碼的縮減。 連通道,係可由油道的任何位置使其呈垂直地延伸且連 結至濾、油器上,因此濾、油器在設計配置上具有更高的自由 性0
90106444.ptd 第6頁 54287〇 五、發明說明(3)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如申請專利 燃機之潤滑構造,㊣特徵為··上述機油泵的:端,員: 於由上述曲軸的曲軸臂平衡配重部更偏兩邊外地述 油器,係配置於由上述油道的引擎中… ,上述濾 泵相反側的位置上;上述油道和油厣、二t上述機油 對於上述油道呈平行且來自於上述===: 側,油壓調整閥,係位於上述滹油哭彳、、”方 Μ庇為和上述機油泵的中間 且呈同轴狀地裝設於油壓調整道内。 由於機油泵的兩端可使位於由曲轴臂平衡配 J外側’並且滤油器可配置於由位於其中間偏移至J J相反側且為適當的位置上’故而可使由汽缸蓋所延出的 排氣管不影響機油泵予以配置,以提高設計自由性,進而 I不使機油泉和排氣管予以重疊且使其等靠近,以防止突 出,藉以車體尺碼的縮減。 油壓調整道,係對油道呈平行地形成’並透過使油壓調 整間呈同軸狀地裝設,可減少油道配置空間,進而可對縮 減車體尺碼造成貢獻。 ^
油道和油壓調整道,皆係形成於對於油道呈平行且來自 於濾油器的排油道的兩旁側,以可減少油道和油壓調整道 的如後方向之相對偏差,進而可縮減内燃機的前後=声。 〔發明之實施形態〕 X 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基於圖1至圖7說明如下。 本實施形態之内燃機,係一種適用於速可達型機車i上 的,而該速可達型機車1的整體側面圖顯示於圖1中。 542870 五、發明說明(4) 本速可達型機車1的鱼趣 A 1 ^
平扪皁木,係由頭管2的上部朝向德古R 下方傾斜地延伸有主管3 後方且呈 朝向後方且呈水平所延伸的左右一對支撐管4、4下,?致 至主管3、3上,以支撐主管3、3的前部。 白連接 接著,左右-對的下管5、5,係由該支撐管4 部向左右延展且朝向下方以極度傾斜角延出 ^間 錯垂部5a、5a,並且在其後端上朝向上方彎 傾斜部5c、5c。 ❿成後側 在該後側傾斜部5c、5c的下部處,連接有主㈣
端’且在以俯觀視呈三角形狀的主管 :J 有加強管6。 <间介裝 7 主I3 J的中央處稍微靠近後方處,固接有座椅年 7、7的雨端,更且座椅架7、7皆係朝向後方且延伸至 ;方’而在該座椅架7、7的中央部,皆連接有下管5 = 斜部5c、5c上端’以構成可由下方支撐座椅架? j $頭管2上,軸支有導向轴U,並朝向其上方 展開形成有車把1 2、1 2,而朝向π 士 a, , ^ _ 石 在該下端處軸支有前輪14。向下方則延出有前叉13,且 上管:的後側傾斜部5c上下處,朝向後方突設有支樓 Π 右成對的支樓托架5d、5e内,縣 吊有内燃機2 0。 心 内燃機2 0,係一種四行程二βη 、 比下管5的後侧傾斜部5c、5C更後方^機’使曲Ί位於 \设方處,而在曲軸箱2 1上 542870
五、發明說明(5) 按照順序疊層而合為/ 蓋24,均係朝向前方呈 體的引擎體22、>'紅蓋23、搖臂室 大幅傾斜的姿勢’突設於比後側傾 斜部5c更前方處。 搖臂室蓋24,均位於— 擎 I 和主管3的後部和座椅架7所構成且 以输i目%.口产古三角形狀之間處軸箱21上部的 府 工作μ於立前部的固定托架2lb,皆俜介由立 固定托架21 a和突設於衿 一 白你;丨甶支 軸δ、9分別支撐於支撐托架5d、“上,猎以可使内燃機20 懸吊於車架上。 , #
在該内燃機2 0的曲軸箱2 1上,樞著有皮帶式自動變速機 5 〇的前部,且朝向後方延出’以將後輪1 &轴支於其後部 處。 進氣管3 1,係由内燃機2 0上所呈前方傾斜的汽缸蓋2 3 每一汽缸朝向上方分別延出’且連接於一種朝向後方彎 而呈左右並排地配設於曲軸箱2 1上的化油器3 2、3 2上, 化油器32、32,係一種配置於其後方的空氣溏清器33上 空氣濾清器3 3,係配置於左右座椅架7、7之間,並且 其上方處’安全帽收納箱3 4架設支樓於座椅架7、7 1。
駕駛者座椅35,係呈開關自如地覆蓋著内燃機'2〇及化 益3 2的上方’而後座3 6,係呈開關自如地覆蓋著 納箱34和其後部上方。 I $ 1 氣官、,,由朝向下方分別延出,並曲轴箱21的前方 偏右侧f沿著曲軸箱。的右側面而朝向後方延伸,再結 成早一支且在車體右側面呈傾斜賢立,進而連接於一種
542870
在後輪1 5右侧戶斤 在内燃機20的 和前侧及下侧左 撐於之。 被左右二支主管3、3 支管件包圍,架設支 支樓的消音器3 8上。 月,J面處,油箱3 9,係 右二支下管5、5等四 該速可達型機車丨,大致 n ^ m 9 η ^ 上係士上述構成的。 円九、、执20及曲軸箱21 、 5 0的結構,說明如 1 t者的皮π式自動變速機 成曲t: Γ所係-由使左右分割的曲軸箱m、2ir合為-體而
:方Γ為發電器29的外轉子29…其 箱苗μ ^ Γ由 者於右曲軸箱21R而覆蓋之,而在 相疏28上支撐有AC發電器29的内定子29b。 冰=塞26、26,皆係在引擎體22的二支汽缸套3〇内呈反携 /月,並介由連桿2 7、2 7連接至曲軸2 5的曲軸銷上。 至於兩支曲軸銷皆係具有3 6 0度的相位。 在汽缸蓋23上,裝設有閥動裝置40,而在一種嵌著在指 向於左右水平方向的上下二支凸輪軸41、41的右端上之=
輪f條鏈輪42,及在嵌著於一種由曲軸25的右曲軸箱21R 所大出的基部上之驅動鏈條鏈輪4 3,正時鏈條4 4架跨於其
等中間,並可使動力傳遞而構成。 、 正時鏈條44,係經過引擎體22和形成於汽缸蓋23右側上 的凸輪鏈條室2 2 a、2 3 a。 凸輪軸4 1、4 1,係分別使進氣閥4 5和排氣閥4 6以預定护 機驅動。 1
542870
該内燃機2 0的曲轴箱2 1上,樞著有皮帶式自動變速機 相盍28,係封塞右曲軸箱21R的右開口且覆蓋“發電器 29 ’而其上部具有與曲軸25呈同軸狀的曲軸25,而轉動轴 =介由該開口部的軸承5 4 /突設於其右方處,而在該 突設部上,嵌著有皮帶式自動變速機5〇的右變速機箱5ι 基端部5 1 a。 右變速機箱51,係具有連接部51b,為由基端部51a沿著 右曲軸箱2 1 R的後面且迴繞内側。 在連接部51b的後面上下二點處,安裝轂51c分別朝向後 方突出,而將右叉件5 3的前端左側接合面,對準至該安裝 轂5 1 c的右側接合面上,利用螺栓5 6對於上下二點處予以^ 鎖固,進而將右叉件53呈一體地連接至右變速機箱51且 其朝向後方延出。 相對於此,曲軸25的左端,係穿通左曲軸箱21L且朝向 左方突出,並在該突出部上裝設有一種具有離心變 驅動帶輪60。 ^ ^ 在左曲軸箱2 1 L的曲軸2 5所穿通的外側面的曲軸2 5之周 圍上,固著有環狀支撐部5 7,而左變速機箱5 2的基端部
52a,係介由轴承58,呈搖動自如地枢支於該環狀支撐部 57 上。 ° 左變速機箱52,係具有:連接部52b,為由基端部52a延 著左曲轴箱21L而迴繞内侧;左又件52c,為延出於更後 方0
第11頁 54287〇 五 、發明說明(8)
,著曲轴箱21的後方且由右側壇繞的右變速機箱η的連 接哔5 1 b,以及由左側迴繞的左變竦嬙Λ 使其接合面相互擔接,並將四支螺4的連接部52b, 機箱51、52予以連接,進而使左】;,固士…變速 街置且呈-體地結合。 《件…和右叉件53相互 經結合的-方侧的右變速機箱51,係以曲軸25為中心卫 ,過轴承54呈搖動自如地予以轴支,另—方側的左變速機 =52,則係以曲轴25為中心且透過轴承58搖動自如地軸 支,故而相互對置的左叉件52c和右又件53,係呈一體地 且以曲轴2 5為中心呈搖動自如地支樓而構成。 左變速機箱52的左叉件52c後部成為一種變速室,被動 軸64係呈轉動自如地支撐,而被動帶輪62係介由離心離告 器6 3軸支於該被動軸6 4上。 該被動帶輪6 2和驅動帶輪6 〇之間,跨架有v形皮帶6 i, 以構成一種皮帶式自動變速裝置。 在左叉件52c的後部變速室中,構成有一種減速裝置, 其為由用來將驅動力介由被動軸6 4至中間軸β 5傳遞至車軸 6 6上的變速齒輪組6 5 a所構成。 車軸6 6,係呈轉動自如地架設於左叉件5 2 ^和右叉件5 3 之間,利用左叉件5 2 c和右又件5 3之間,車軸6 6支撐有後 輪1 5 〇 從而,支樓皮帶式自動變速機5 0的左右變速機箱5 1、 5 2 ’係以曲軸2 5為中心呈往上下搖動自如地樞支於左叉件 52c、右叉件53及後輪15上。
90106444.ptd 第12頁 542870 發明說明(9) 由於後輪1 5的搖動中心部作為與曲轴u e 由内燃機2 0至後輪1 5的前後寬度,進 门車由’故而可缩 的前後長度。 才可縮減車體Lc 接著’在左變速機箱52的後端和座拉加 正 裝有後避震器6 7。 可木7的後端之間, 用來收納皮帶式自動變速機5 〇的左纖 部’利用皮帶罩68來填塞,並由左二=機箱52的左側開 機5〇。 後羞皮帶式自動變 本内燃機20,係在曲軸25的上下處具 、72,而在沿著右曲軸箱21R的轴部成斜平衡器軸 動齒輪73上,同時嚙合有一種分別庐面所嵌著的驅 71 ' 72上的平衡器被動齒輪74、75肷=t每—平衡器軸 可使兩平衡器軸71、72往相反方向轉^透過曲軸25的轉動 在上側平衡器軸71、72的真上方處,固 設於曲軸箱21上,而在固定托 疋托⑽a,突 馬達78 ’並將起動馬達78、 加月面處,配置有起動 71等三件予以集中配置(參見圖4)木。a、上側平衡器軸 在下側平衡器軸72處,5偭义+ , 動軸8 0,而在嵌著;^ ώ 工刚土且平行地架設有泵驅 突出的右端ί之,=:=平衡器轴72的右曲軸箱…所 端上的被動鏈輪8〇a之鏈輪72二,及嵌著於泵驅動軸80的右 )。 <間’跨架有鏈條82 (參見圖4、圖5 於是’曲軸25的轉私,於、, 泵驅動軸80轉動。 ” 1下侧平衡器轴72為媒介可使
542870 五、發明說明(10) " ' 系驅動軸8G,係使其兩端位於曲軸25的曲軸臂平衡配重 =偏兩外側而配設,而在泵驅動轴8〇的右曲軸箱21R和右 二的被動鏈輪被動鏈輪81之間,裝設有機油泵85,而在由 ^驅動細的左曲轴箱m所突出的部&,裝設有水果 的門所;^進水連接管87,係由水粟86的葉輪_中央 ^ ,# $連接f 88,則係由葉輪 鲁 擎體22左側方且大出人,而5玄排水連接管88和裝設於引 過水管⑽予以連:Γ參Π〗水)進入口的連接管91,皆係透 上相機油泵85的左側面上進油口85a 油道92的途中二目2 :::油底殼形成有進油道92,並在進 接著,i if所V1,Λ滤㈣^ 裝設有進油口85“,室左側面處,除了 85b為起點,油道94呈與泵:=85b,而以其排油口 由右曲轴箱21R至左曲轴 千仃且朝向左方向且 前面處為止。 相成,並其形成至水泵86的 導油道95,係在該油道94 且為-種連通道, ::j朝向垂直方向彎曲, 21L的前壁下部朝向前方突”二'導送至-種由左曲軸箱 排油道的=由上。 後方延出,而上述導油道95: f面(接合面)的中央朝向 處(參見圖4、圖7)。 係位於中央且排油道97的上方
90106444.ptd 第14頁 542870 五、發明說明(u) =油逼97,係呈筆直地延伸至曲軸25的下方 連、至一種用來對於内燃機2〇的各 > ^,並 供油道98上。 平f 1上供應機油的 油壓調整連通道99,係由在濾油器96 的排油物下$,朝向後方且突出於油道94;: '中J處 上:見:4、圖”,並在後端處呈朝向右水平 ;:, 成為一種與油道94呈平行的油壓調整道1〇〇。 ]弓® 油道94和油壓調整道丨〇〇,皆係由於直算 ,且在上下呈平行地形成’故而使其以寬度:失窄有::呈 則後方向地形成,進而可對縮減内燃機20的 二 貢獻。 "交長度造成 圖5,係與圖4中沿著v-V線予以截斷的截斷面配合,更 加亦顯不沿著V〗-V〗線予以截斷的截斷面,在此參見嗲产著 L -V!線予以截斷的截斷面。其中,形成於左曲軸箱上 的油壓調整道1 〇 〇,係在與右曲軸箱2丨r接合面近旁處其右 端開口,並油壓調整閥1 〇 1‘,係由右侧嵌入於該開口&處', 且呈同軸狀地安裝於油壓調整道1 0 〇上。 & 順便而言,以右曲軸箱21R為開始點,突出有凸起1〇2, 為用來由其右側壓住油壓調整閥丨〇 1。
機油潤滑路徑,係大致上上述結構,一旦透過栗驅動軸 8 0的轉動,驅動機油泵8 5,機油泵8 5,即將積存在曲軸箱 2 1下部的油底殼1 〇 3中之機油,介由濾油網9 3,再送至排 油口 8 5 b處。 已送至排油口 8 5 b處的機油’係在油道9 4中流向左方
五發明說明(12) 向機:由,油道95進入,遽油器96内。 過據=進入至滤油裔96的濾蕊外側處,經過濾蕊予以 經過供入至其内側’通過排油道97而流出至後方,並 j道98供應至内燃機20的各種軸承部等裝置上。 油壓::96,的濾蕊外側’係介由油壓調整連通道99連通至 壓上升至Ϊ -〇 〇上’其右因濾蕊的堵塞而發生濾蕊外侧液 ^ ^ ί ΐ : ;! a ^ ^ ^ ^ 1 ο 0 ^ 内心:闕01使其釋放’以可使機油排放至曲軸箱21 80:泵室側面的排油口85b ’係裝設於泵驅動抽 排油道94 ’係、與果驅動轴80呈平行且由該 油道,直t導、、由ϋ形成,而形成有一種較單純的 〆、Τ ’由逼9 5為不迁泡、、击;音q / + 士 器96,由於曲轴箱21係一種可左;9八4 =:且:達滤油 加工油道。 刀開的、、、口構’故而易於 另外, 成有開口 整閥1 0 1 油道9 4 $ :成於左曲軸箱2 ! L上的油壓調整道! 〇 〇,形 因為右水平方向延伸且在割面附近安裝油壓調 口此亦易於將油壓調整道1〇〇加工形成。 系近接於系驅動車由8 〇, 較短,可減少油道的配置空間。 ,、V油道95的長度亦 於是,濾油器96的安裝位胃 + ^ 可抑制其朝向前方突出置,亦可靠近泵驅動軸8〇 ,且 油壓調整道100,亦係位而可達成縮減内燃機尺碼。 左右水平方向指向,並且、/、94的下方近旁處且朝向 1且王冋軸狀地裝設有油壓調整閥 90106444.ptd 第16頁 542870 五、發明說明(13) 1 0 1,故而油壓調整閥1 0 1不佔空間,進而可對於縮減内燃 機尺碼造成貢獻。 導油道9 5,係可由一種朝向左右水平方向指向的油道9 4 上的任何位置使其呈垂直地延伸且連結至濾油器9 6上,因 此渡油器9 6在左右方向設計配置上具有更高的自由性。 在本實施形態中,排氣管3 7係配設於車體右侧,於是濾 油器9 6,係使其配置於由引擎偏移至與機油泵8 5的相反侧 左侧上。 排氣管3 7,係由一種朝向前方大幅呈傾斜的汽缸蓋2 3下 面延出,並呈左右二支並排且朝向一種曲轴2 5的曲軸臂平 衡配重所在處左右寬度範圍内(參見圖7)。 圖7及圖4所示,左排氣管3 7L,係由汽缸蓋2 3的左侧下 面延出,並避開由引擎中心偏移至左側而突設的濾油器 9 6,再以其前面的高度朝向右侧彎曲,沿著右曲軸箱2 1 R 的前面而朝向右方延伸,而後在箱蓋2 8的下部侧面處往後 方迴繞,沿著箱蓋2 8的外側面而朝向後方延伸。 相對於此,右排氣管3 7 R,係由汽缸蓋2 3的右側下面延 出,並在一種在右曲轴箱21R的前面處朝向右方向延伸上 述左排氣管37L的前方處,朝向下方延伸,再迴繞上述右 曲軸箱2 1 R的右角處的凹陷部2 1 Ra而朝向後方連續。 右排氣管3 7R,係配置於比左排氣管3 7L更下方處,其最 下點處,係如圖7及圖8所示,大概位於與曲軸箱2 1的最下 點相同高度,排氣管3 7,不會影響到車體的最低地上高 度0
90106444.ptd 第17頁 542870 五、發明說明(14) 濾油器9 6,係在曲軸箱2 1的前面下部處朝向前方突設, 且如上述一般,其在左右方向設計配置上具有更高的自由 性,故而在同一曲軸箱2 1的前面處,可將一種由汽缸蓋2 3 延出的二支右排氣管3 7R、3 7L和濾油器9 6,皆不使其等相 互重疊而靠近適當間距且配置,以防止兩者的突出,進而 可達縮減成車體尺碼。 〔元件編號之說明〕 1 速可達型機車 2 頭管 3 主管 4 支撐管 5 下管 5a 前側錯垂部 5b 中央水平部 5c 後侧傾斜部 5 d、5 e 支撐托架 6 加強管 7 座椅架 8、9 支轴 11 導向軸 12 車把 13 前叉 14 前輪 15 後輪
90106444.ptd 第18頁 542870 五、發明說明(15) 20 内 燃 機 21 曲 軸 箱 21a 固 定 托 架 21b 固 定 托 架 21L 左 曲 轴 箱 21R 右 曲 轴 箱 21Ra 凹 陷 部 22 引 擎 體 22a 、 23a 凸 輪 鏈 條 室 23 汽 缸 蓋 24 搖 臂 室 蓋 25 曲 轴 26 活 塞 27 連 桿 28 箱 蓋 29 AC 發 電 器 2 9a 外 轉 子 29b 内 定 子 30 汽 缸 套 31 進 氣 管 32 化 油 器 33 空 氣 濾 清 器 34 安 全 帽 收 納箱 35 駕 駛 者 座 椅
90106444.ptd 第19頁 542870 五、發明說明(16) 36 後 37 排 37R 右 37L 左 38 消 39 油 40 閥 41 凸 42 凸 43 ,驅 44 正 45 進 46 排 50 皮 51 右 51a 基 51b 連 51c 安 52 左 52a 基 52b 連 52c 左 53 右 54 軸 座 氣管 排氣管 排氣管 音器 箱 動裝置 輪轴 輪鏈條鏈輪 動鏈條鏈輪 時鏈條 氣閥 氣閥 帶式自動變速機 變速機箱 端部 接部 裝轂 變速機箱 端部 接部 叉件 叉件 承
90106444.ptd 第20頁 542870 五、發明說明(17) 55 轉動軸 56 螺栓 57 環狀支撐部 58 轴承 59 螺栓 60 驅動帶輪 61 V形皮帶 62 被動帶輪 63 離心離合^§ 64 被動轴 65 中間軸 65c ι 變速齒輪組 66 車轴 67 後避震器 68 皮帶罩 71 、Ί2 平衡器軸 72c 1 驅動鏈輪 73 驅動齒輪 74 >75 平衡器被動齒輪 76 彈簧 78 起動馬達 、8 0 系驅動轴 80ί a 被動鏈輪 81 被動鏈輪
90106444.ptd 第21頁 542870 油壓調整連通道 油壓調整道 油壓調整閥 五、發明說明(18) 82 85 85a 85b 86 8 6a 87 88 89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01 02 鏈條 機油泵 進油口 排油口 水泵 葉輪 進水連接管 排水連接管 水管 連接管 進油道 濾、油網 油道 導油道 濾油器 排油道 供油道 凸起 油底殼 右侧曲轴箱 離合器蓋
90106444.ptd 第22頁 542870
90106444.ptd 第23頁 542870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適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内燃機之速可達型機 車的整體側面圖。 圖2為内燃機及皮帶式自動變速機的部分剖面且部分省 略侧面圖。 圖3為在圖1中沿著π-m線截斷的剖面圖。 圖4為拆下箱蓋的内燃機的右側面圖。 圖5為在圖4中沿著V-V線及Vi-線截斷的剖面圖。 圖6為在圖4中沿著VI - VI線截斷的剖面圖。 圖7為該内燃機的下部前面圖。 圖8為先前的内燃機的油泵軸近旁之剖面圖。
90106444.ptd 第24頁

Claims (1)

  1. 542870 A, : 90106444 曰 修正 n fl 聲·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内燃 機油泵,係 上; 油道,係對 泵軸呈平行且 遽油器,係 連通道,係 2. 如申請專 述機油泵的兩 h部更偏兩邊外 上述濾油器 上述機油泵相 上述油道和 行且來自於上 油壓調整閥 呈同軸狀地裝 TI: i\ 1 蚊 ψ j h J、 rr 機之潤滑構造,其特徵為: 裝設於對曲軸呈平行配置的油泵軸的一端 由上述機油系的系室側面的排油口至上述油 朝向另一端方向形成為一直線狀; 面向上述油道裝設; 由上述油道呈垂直地延伸至上述濾油器上。 利範圍第1項之内燃機之潤滑構造,其中上 端處,係位於由上述曲軸的曲軸臂平衡配重 侧; ,係配置於由上述油道的引擎中心偏移至與 反側的位置上; 油壓調整道,皆係形成於對於上述油道呈平 述滤油器的排油道的兩旁侧; ,係位於上述濾油器和上述機油泵的中間且 設於油壓調整道内。
    90106444.ptc 第25頁
TW090106444A 2000-03-31 2001-03-20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54287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98861A JP3891756B2 (ja) 2000-03-31 2000-03-31 内燃機関の潤滑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2870B true TW542870B (en) 2003-07-21

Family

ID=1861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06444A TW542870B (en) 2000-03-31 2001-03-20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54104B2 (zh)
EP (1) EP1138886B1 (zh)
JP (1) JP3891756B2 (zh)
CN (1) CN1177995C (zh)
DE (1) DE60107608T2 (zh)
ES (1) ES2234717T3 (zh)
TW (1) TW5428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6354B2 (ja) * 1999-11-19 2009-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イサンプ式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3739644B2 (ja) * 2000-09-12 2006-0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ポンプ構造
JP3765399B2 (ja) * 2001-11-01 2006-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US6769391B1 (en) * 2003-04-11 2004-08-03 Eci Engine Co., Ltd. Four-stroke engine with an oil spray generating assembly for lubrication
JP4419446B2 (ja) 2003-06-13 2010-02-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潤滑構造
JP4129795B2 (ja) 2003-06-13 2008-08-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雪上車用エンジンのスタータ機構配置構造
BRPI0411468A (pt) * 2003-06-16 2006-07-1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 com transmissão embutida de variação contìnua
US7096846B1 (en) 2005-07-01 2006-08-29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case assembly
CN1924306B (zh) * 2005-08-29 2011-01-2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润滑油过滤装置
JP2007077925A (ja) * 2005-09-15 2007-03-2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車輌用エンジン
JP4785684B2 (ja) * 2006-09-11 2011-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ポンプ駆動構造
JP5290029B2 (ja) * 2009-03-31 2013-09-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US20120174887A1 (en) * 2009-09-29 2012-07-12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Engine brake camshaft lobe lubrication method
CN101943080B (zh) * 2010-10-11 2012-07-18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发动机
GB2521807B (en) * 2013-10-14 2016-08-31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Llc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Y177190A (en) * 2014-03-28 2020-09-09 Honda Motor Co Ltd Engine lubrication structure
US10393004B2 (en) * 2018-01-03 2019-08-2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Water pump fit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7767A (en) * 1969-07-10 1971-01-26 Int Harvester Co Oil anti-drainback device with bypass
FR2255468A1 (zh) * 1973-10-11 1975-07-18 Peugeot & Renault
JPS5996410A (ja) * 1982-11-24 1984-06-02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の通路装置
FR2555468B1 (fr) 1983-10-07 1988-11-25 Creusot Loire Disposition d'epuration d'un gaz charge de particules
JPH0351110U (zh) * 1989-09-26 1991-05-17
JP3326842B2 (ja) * 1993-02-10 2002-09-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のオイル濾過装置
JP3240101B2 (ja) * 1994-05-17 2001-1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JP3275653B2 (ja) 1995-09-28 2002-04-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オイルリリーフバルブの配置構造
JP3748643B2 (ja) * 1996-11-13 2006-0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DE19647299C1 (de) * 1996-11-15 1998-04-09 Daimler Benz Ag Steuergehäus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3279211B2 (ja) * 1997-01-17 2002-04-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潤滑油通路構造
JPH10252432A (ja) * 1997-03-06 1998-09-22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DE19739668A1 (de) * 1997-09-10 1999-03-11 Daimler Benz Ag Ölpumpenmodul
JP3960450B2 (ja) * 2000-02-22 2007-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組付構造
JP2003162813A (ja) 2001-11-28 2003-06-06 Hitachi Ltd 磁気記録媒体および磁気記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91756B2 (ja) 2007-03-14
EP1138886A3 (en) 2001-10-24
US6554104B2 (en) 2003-04-29
US20010025742A1 (en) 2001-10-04
CN1319715A (zh) 2001-10-31
JP2001280111A (ja) 2001-10-10
EP1138886A2 (en) 2001-10-04
CN1177995C (zh) 2004-12-01
DE60107608D1 (de) 2005-01-13
ES2234717T3 (es) 2005-07-01
DE60107608T2 (de) 2005-05-25
EP1138886B1 (en) 2004-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2870B (en)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4520554B (zh) 骑乘式车辆的发动机
TWI277571B (en) Motorcycle
JP473149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ラジエータ装置
US7421996B2 (en) Lubricating device for engine
CN101240738B (zh) 具有强制空气冷却的内燃机
JP2001234978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組付構造
US20080223662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8175087A (ja)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JP2013083215A (ja) オイル通路構造
US7438031B2 (en) Layout structure of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for valve train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509457B (zh) 内燃机的点火线圈配置结构
KR101063066B1 (ko) 벨트식 무단 변속기의 냉각 구조
CN101509405A (zh) 内燃机的气门构造
TW404905B (en) Power unit for small vehicles having water-cooling engine
CN100400821C (zh) 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JP6443108B2 (ja)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KR100871051B1 (ko) 내연 기관
CN105626221B (zh) 内燃机的润滑油通道结构
AU2007200638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758253B2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
JP2001001978A (ja) 自動2輪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
WO2020067172A1 (ja) 内燃機関
JP532388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内燃機関
CN101994595B (zh) 车辆用内燃机的汽缸头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