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75969B - Vertical engine - Google Patents

Vertical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75969B
TW475969B TW089119655A TW89119655A TW475969B TW 475969 B TW475969 B TW 475969B TW 089119655 A TW089119655 A TW 089119655A TW 89119655 A TW89119655 A TW 89119655A TW 475969 B TW475969 B TW 4759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oil pan
cylinder head
engine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19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yuki Yoshida
Hiroki Tawa
Tamotsu Momosaki
Hideaki Takad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70877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09051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70876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09051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75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759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07Other engines having vertical crank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propellers
    • F02B61/045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propellers for marine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說明(1 )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立式發動機,即一種將曲柄軸支 持成上下方向者。 ' 一般而言,在發動機機體内將曲拓軸支持成上下方向 之立式發動機,係在機體内形成一用以結合汽缸頭之汽缸 頭結合面及一用以結合油盤之油盤結合面。 而,曰本實用新案公開公報實開昭64_25415號中則記 載著一種使油盤結合面之端緣位於由汽缸頭結合面往下延 長之延長線之前者;進而,日本特許公開公報特開平 -100707號中則記載著一種將油盤結合面形成於跨發動機 機體下、面及汽缸頭下面者。 但,上述記載於實開昭64_25415號公報者,由於其油 盤結合面端緣位在汽缸頭結合面往下延長之延長線前,因 而油盤結合面面積不足,產生油盤容量受限之問題。又上 述特開平8-100707號公報中記載者,由於油盤結合面之形 成係跨發動機機體下面及汽缸頭下面,因此包含在發動機 機體與汽缸頭間之塾圈在内,都必須共同加工,以得到平 坦之結合面,而成為加工成本增加之一要因。且如此一來, 加工設備中也必須包含可將堅硬墊圈加工之特殊物件。 又,在同體設有油盤之油盤構件上,設置朝上下方向 延伸之排氣通路、冷卻水通路及排水通路者,因前述通路 之開口將與油盤開口相干涉,故不只將使油盤開口位置受 限外’連油盤容量也將受限。特別是冷卻水通路形成在缸 膛兩側者,必須在油盤構件上形成用以將冷卻水分配至缸 膛兩側冷卻水通路之分水部,此分水部將更進一步限制油 297公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圏國家標準(CNS)A4規格—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2 间口之位置及其容量。 ,另,在—般情況下,用以構成發動機本體之發動機機 體係以包含曲柄軸軸線之分割面分割為二,即汽缸體及曲 而曲柄軸則為汽缸體及曲柄軸箱所挾持並為复 等所支持者。 又’記載於日本特許公開公報特開平4_362231號之單 J筒弋立式發動機,其發動機本體則係由同體具有虹腔及 柄軸箱之發動機機體及用以閉塞此發動機機體上面開口 之上盍所構成。其曲柄軸下側軸頸係由設於發動機機體上 之軸承孔所支持;而曲柄軸上側軸頸則由設於上蓋之軸承 孔所支持。 、 〜 J而 旦將發動機機體以包含曲柄軸軸線之分割面 2為汽缸體及曲柄軸箱,則用以支持曲柄軸之軸承^將 :>飞缸體及曲柄軸箱,因此加工時必須將汽缸體與曲柄軸 箱先暫時結合,而在此結合狀態下_起進行軸承孔之加工 丄即共同加工)。為此,乃有進行汽缸體及曲柄軸箱之結 ^呈序與分離程序之必要,而使得加Η本增加,此外, 經共同加工後之汽缸體與曲柄軸箱又必須成套使用,乃進 步產生零件互換性差之問題。 上述記載於特開平4_362231號公報者,其係由設於汽 缸體之油栗向曲柄轴下側軸頸之軸承孔供油,而此油則通 :形成於曲柄軸内部之油路,供向用以支持連桿之曲柄銷 2再由該曲柄銷部進—步通過形成於曲柄軸内部之油路 供向上侧轴頸之轴承孔。㈣,特別是多氣筒發動機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五、發明說明(3 )
不僅曲柄抽内油路之禮彡生腺m 'A- A A 一 心褥k將交侍禝雜,要供給曲柄軸上側
軸S員之轴承孔充分的油| A 田1也酼之鉍侍困難。此為其一大問 本案係蓉於上述事項而發明者,其第1目的在針對此將 曲柄軸支持成朝上下方向之立式發動機,以一簡單之構造 使結合於形成在發動機機體下面之油盤結合面結合的油盤 容量增加者。 ·〆. 此外’本發明之第2目的則在提高立式發動機之曲柄軸 軸頸之軸承孔的加工性與潤滑性。 為達成上述之第1目的,本發明乃提出一種立式發動 機,该立式發動機具有:一發動機機體,係於同體内具有 缸膛並支持曲柄軸朝上下方向者;一汽缸頭,係與形:於 發動機機體上下方向之汽缸頭結合面結合者;_油盤,係 與形成於發動機機體水平方向之油盤結合面結W^ 本發明之特徵則為,前述油盤結合面越過汽缸頭結合面往 下方之延長線,而延長至汽缸頭下方。 以上述結構而言,形成於發動機機體之油盤結合面將 越過機體内汽红頭結合面往下方之延長、線,而延伸至汽缸 頭下方因此,便可不與汽缸頭結合面相干擾,使油盤結 合面之面積增加,而與油盤結合面結合之油盤,其容量也 得以增加。且由於汽缸頭及油盤各自之結合面不相互連 接,此等結合面之密封將不虞發生障礙。 又,μ %例中之油盤結合面丨丨$即本發明所指之油盤結
本€尺度_ t _家標準;CNS)A4規格⑵〇_ X 297公釐) A7 A7 五、 B7 發明說明( 另,為達成上述之第1目的,本發明又提出-種立式發 動機,其特徵為:除上述結構外,同體具有前述油盤之: 盤構件於同體内並具有一主排氣通路周壁。 據上述特徵,因油盤構件於同體内形成主排氣通路周 壁,故可使主排氣通路可在不接近發動機機體與汽缸頭兩 者之组合面下移動至汽缸頭側。其結果可使油盤之開口面 積增大而容量增加。 、又為達成上述第1目的,提出一立式發動機,其特徵 為:除上述結構外,前述油盤構件同體具有一冷卻水通路 周壁。 依上述結構,因油盤構件於同體内形成冷卻水通路之 周壁,便可使冷卻水通路不接近發動機機體與汽缸頭兩者 之組合面移動至汽缸頭側。其結果可使油盤之開口面積辦 大而容量增加。 、曰 另為達成上述之第2目的,本發明乃提出一支持曲柄軸 朝上下方向之立式發動機,其特徵為具有··發動機體,具 缸膛及曲柄軸箱,係、同體成形,並形成有一軸承孔,以支 持曲柄軸下側之軸頸;上蓋,係結合於該發動機機體上, 以閉塞該發動機機體上面之開口冑,同時並形成有一轴承 孔,以供支持曲柄軸上側之軸頸者;油盤,係與發動機機 體下面結合者;油泵,係用以將油盤内之油供往被潤滑部 者及/由路係形成於發動機機體及上蓋内,而可將油泵 吐出之油供往支持曲柄軸上側軸頸之軸承孔者。 據上述結構,因用以支持曲柄軸下側軸頸之軸承孔只 本紙張尺度適用f _家標準(CN^iiT(2K) X 297公爱)
-裝--------訂. .線· -ϋ 1 n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I - 475969 A7 五、發明說明(5 ) 形成於發動機機體上,而用以支持曲柄轴上側 :::只形士於上蓋上’因此,該二軸承孔就不需在兩構: 結合之狀態下進行共同加工,且無須進行兩構件之处 分離程序,如此-來不只可減低加工成本 機體與上蓋各以單獨狀態進行更換,而使互換性提 此之外,朝曲柄軸上侧軸頸之轴承孔之供油係由油栗^ 成於發動機機體及上蓋之油路而進行者,與上述藉形= 曲柄軸内之油路而所進行之供油相較,前者係可使油之供 給更為確實,且油路之構造也更為簡單。 又為達成上述之第2目的,乃提出_立式發動機,其特 徵為··除上述結構外,形成於前述上蓋内之油路,其最下 流部係由該上蓋之軸承孔内周面往斜上方開設而成之盲孔 構成。 就上述結構而言,上蓋内油路之最下流部,乃由該上 蓋之軸承孔内周面往斜上方開設而成之盲孔構成,因此不 僅可使該盲孔易於從上蓋之下面加工,也不需使用盲栓, 此盲栓係於位於前述最下流部之油路係由貫通上蓋之外表 面迄至軸承孔内周面而所形成之貫通孔所構成的情況下所 必須使用者,俾可有助於零件件數及加工時數之削減。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第12圖係用以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者;其 中: 第1圖係船外馬達(outboard motor)全體之側面圖; 第2圖係第1圖之主要部份擴大截面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 訂·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75969 A7 五、發明說明( Φ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第3圖係第2圖中之3-3線處截面圖; 第4圖係第2圖之主要部份擴大圖; 第5圖係第4圖中之5-5線箭頭方向截面視圖; 第6圖係第5圖中數字6之箭頭方向截面視圖·, 第7圖係第6圖中數字7之箭頭方向截面視圖; 第8圖係第4圖中之8-8線處截面圖; 第9圖係第4圖中數字9之箭頭方向截面視圖; 第10圖係第4圖中之1(Μ〇線箭頭方向截面視圖; 第11圖係第10圖中11-11線處截面圖; 第12圖係第11圖之12-12線箭頭方向截面視圖。 第13〜14圖係用以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者·,其中: 第13圖係發動機機體及油箱之後視圖; 第14圖係第13圖中14-14線處擴大截面圖。 本發明之最佳實施型態 首先,以第1圖〜第12圖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 如第.1圖〜第3圖所示,搭載於船外馬達〇之2氣缸式四 衝程發動機E係備有:同體内具有曲柄軸箱u】及上下2個缸 膛lb之發動機機體11 ;結合於發動機機體n上之汽缸頭 12,及結合於汽缸頭12上之汽缸頭蓋13。形成於發動機機 體11之2個缸膛112、112上嵌合2個可自由滑動之活塞14、 14。活塞14、14藉連桿16連接於發動機機體11所支撐之曲 柄轴1 5。 從發動機機體11突出至上方之曲柄軸1 5,其軸端部於 同軸上設有發電機17及復位啟動裝置18。動力閥室19係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9- --------------裝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475969
五、發明說明(7) 劃而形成於八缸頭12與汽缸頭蓋丨3之間,其中支持有一凸 輪軸20。凸輪軸上方設有凸輪滑輪21,藉一確動皮帶以與 設於曲柄軸15上部之曲柄滑輪22相連接。吸氣閥%及排氣 閥27係各用於開閉汽缸頭12上之吸氣通道24及排氣通道 25,而此二閥各藉吸氣搖臂28及排氣搖臂29與前述之凸輪 軸20連接。配置於發動機£右側面之空氣濾清器3〇、節流 閥及汽化器32則與前述吸氣通道24相接。 曲柄軸15之軸線係配置於上下方向,而缸膛ll2 ih 之軸線則係配置於前後方向,令曲柄軸箱〗丨i側朝向前方, 而汽缸頭側12朝向後方。兩個活塞14、14,其曲柄位相為 同位相,而其點火時間則錯開360。。曲柄軸15上設有一平 衡率100%之配重15〗,以對抗活塞14之往復質量。 具上述結構之發動機E,其下面與一油盤構件一即油 粕41 —之上面結合,該油箱4丨下面與膨脹箱42之上面結 合,又該膨漲箱42下面乃與齒輪箱43之上面結合。油箱41 之外周與發動機E之下半部外周為一下蓋料所覆蓋,該下 蓋乃結合於膨漲箱42之上端者;且發動機E之上半部則為 結合於下蓋44上端之發動機蓋45所覆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第2圖所明示,油箱41於同體具有一油盤41丨,其内 部收容有一具濾油器46之吸入管47。油箱41後面與排氣通 路形成構件48結合,又膨脹箱42内部藉一間壁42ι區劃出排 氣膨脹室49。 排氣通道25之排氣,由形成於發動機機體丨丨内部之主 排氣通路流入油箱41之第丨主排氣通路ei(參閱第1〇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0- 475969
货勁機機體1 1,其中形成 A7 五、發明說明( 螺栓締結於發動機機體U。3支工作臂7l3自形成於上蓋71 中心之軸承孔712向半徑方向之外側延伸,且藉將螺栓插入 形成於此等工作臂713···先端之螺孔,發電機口及覆蓋復位 啟動裝置18之啟動裝置蓋73(參閱第2圖)乃得以固定。 朝上下方向配置之曲柄軸15其下側軸頸Η〗為一裝著 於發動機機體u下壁軸承孔lu之軸承合金74所支持,又, 曲柄軸15上側軸頸153由一㈣合金75所支持(參閱第4 I圖),該合金係裝著於上蓋71之軸承孔%。如此,在將曲 柄軸15下側之軸頸152及上側之軸頸*支持於發動機機體 11及上蓋71之狀恶下’上下之連桿16其大端部以螺栓%裝 著有-軸承蓋16〗、16〗,此軸承蓋乃相對於一形成於與發動 機機體η呈一體之曲柄軸箱Ui上之開口118(參閱第4圖與 第7圖)。 向问體具有曲柄軸箱 2個缸膛lb,與支持曲柄軸15其下側軸頸15〗之軸受 ;但此缸膛lb與軸受孔lu將不跨2個構件形成,而 形硃於1個構件上,即發動機機體丨丨。因此,加工缸膛】 與軸承孔1U之際,就不需要在2構件呈結合狀態下對言〗 構件之結合部施行加工,意即不需共同加工,故不僅將 減少結合及分離前述構件所必須之工時,也可提高加工 度。同樣地,支持曲柄軸15其上側車由頸153之轴承孔% 僅形成於單一構件,即上蓋71,因此加工軸承孔712時不 共同加工,有助於減少加工時數與提高加工精度。且各 發動機機體11與上蓋71可各以單獨狀態進行更換,零 I 裝-----I--訂 ---I--—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Β7_____ 五、發明說明(11 ) 互換性將更為提高。 务動機Ε其曲柄軸丨5四周之組裝以如下程序進行。在 曲柄軸1 5其下側軸頸1 52支持於發動機機體11之軸承孔丨u 狀〜下 面使上蓋71之軸承孔7丨2欲合於曲柄軸15其上 側軸頸153, 一面使該上蓋71結合於發動機機體11之上蓋結 合面1U。其次’將已事先結合於連桿16之活塞14由汽缸頭 結合面1U側嵌合於缸膛lh,再將連桿16之大端部卡合於 曲柄軸15之銷部,以螺栓76…連結軸承蓋16丨。 此時’從第4圖及第7圖清楚可見,因連桿16、16之大 端部與發動機機體前面之開口丨丨8相對,故可容易地通過此 開口 iu,進行軸承蓋16ι、16ι之締結作業。因此,就無須 為進行前述軸承蓋16l、16〗之締結作業,而在曲柄軸内確 保一之多餘空間。也就是一面使發動機機體小型化,一面 又可以進行曲柄軸15之組裝作業。 由第4圖及第6圖清楚可見,因發動機機體丨丨之後下部 突出於後方’結合發動機機體丨丨與油箱4丨之水平狀油箱結 合面115將越過結合發動機機體丨〗與汽缸頭丨2之呈垂直狀 缸頭結合面11 *的下方延長線l,並延伸至後方。藉此,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將前述之油箱結合面115面積擴大至最大限度,而可充分確 保此油箱41之油盤41〗容積。且,油箱結合面n 5及汽缸頭 結合面114不互相連接,因此油箱結合面n 5以及汽缸頭結 合面II4之封口將不虞發生故障。 又’油箱41之油盤41丨附近於上下方向形成有第1、第2 主排氣通路e!、e5及冷水通路w!、w4,但因發動機機體11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 47596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 後下部突出於後方之效果,使得結合於發動機機體n之油 盤結合面1“之油箱41組合面面積也增加,因此便可在不干 擾油盤41】開口之前提下配置前述第丨、第2主排氣通路〜、 及冷水通路w!、W4。結果,便可謀求油盤4li之開口面積 增大而容量增加。 由第4圖及第8圖清楚可見,為閉塞發動機機體u之開 口 11s而裝設之通氣裝置72係以封口構件79為中介將内部 構件77及外部構件78結合成盒狀,並以4支螺栓肋…安裝於 發動機機體11。内部構件77上形成有一連通曲柄室之開口 77!,用以開閉此開口 77丨之簧片閥81則設於内部構件77内 面。外部構件78其内面形成有一朝内部構件77突出之突出 壁78!,藉該突出壁形成一迷宮式密封圈82。又外部構件μ 之外面形成有一連通孔78z,係使迷宮式密封圈之内部空間 藉一圖中未示之通氣導管連通至發動機E之吸氣系統。 其次,藉參閱第4圖〜第6圖及第9圖〜第12圖來說明發 動機機體E其潤滑系統之結構。 由第4圖清楚可見,汽缸頭12下面固定有一泵房%,此 系房86係支持凸輪軸2〇之下部。由凸輪軸2〇下端部所驅動 之油泵87,係收置於泵房86下面及固定於此之泵蓋88之間。 由第4圖及第1〇〜12圖清楚可見,發動機機體之座面 11!〇成為油箱41之箱頂面,該油箱同體具有油盤41〗,座面 上藉一螺栓90固定有一油路形成構件89。該油路形成構件 89w又有·一連接器89ι,係與油盤41】内收置之吸入管47接 、·,赢者及放洩闊91,係將油栗87所吐出之剩餘油份導回 Μ氏張尺^適用中iiii^(CNS)A4規格&Q x挪公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5- 13 475969 A7 五、發明說明(
I 局 員 工 消 費
I 油盤41!者。 而油盤41〗内之油乃經濾油器46、吸入管”、連接哭 89l、及將發動機機體U與汽紅頭12以水平方向貫通之油^ Ρ!(參閱第4、第5及第1〇圖),再由油果87吸入。而油泵υ 吐出之油則通過與油路ρι平行且以水平方向將發動機機體 11及汽缸頭12貫通之油路P2(參閱第5圖及第1〇圖),供給形 成於發動機機體11與油路形成構件89之間之油室W參閱 第10〜12圖),之後再經由發動機機㈣之油路p“參閱 10),供給設於發動機機體u右側面之濾油器92。油室Π 臨前述之放洩閥91。 濾油器92所濾之油係經由發動機機體u之油路(參 閱第4圖)供給發動機機體丨丨與油路形成構件㈧之間的油 參閱第4及第10圖),再經由發動機機體之油路參閱 4及第10圖),供給軸承合金74及曲柄軸"下側軸頸仏。 柄軸15下側曲柄銷之供油,乃藉一圖中未示之油路進行 該油路係形成於前述軸頸152至曲柄軸15内部。 丁 另一方面,供給前述油室h之一部分油,係供至朝 下方向延伸至發動機機體n之油路P6(參閱第6圖及第 圖)。而自油路Ρό上端附近朝水平方向分歧之油路h,則 以供油給貫通發動機機體n及汽缸頭12之動力闊室7丨9 | 潤滑收置於該室之動閥機構。已潤滑動閥機構之^,乃 一將汽缸頭12及發動機機體u以水平 阿貝通之油 Ps(參閱第5圖及第1〇圖)返回油盤41。 發動機機體内延伸至上方之油路P6(參閱第6圖)内 圖 面 頁 \ 曲 訂 上 10 用 俾 經 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75969 A7 B7 14 五、發明說明( 供給之油,係經上蓋71之油路P9、Pl〇(參閱第4圖及第9圖), 以再供給軸承合金7 5及位於曲柄軸15上側之軸頸1 5 3。往曲 柄軸1 5上側之曲柄銷的供油乃經一油路(圖中未示)進行, 該油路係形成於前述之上側軸頸153至曲柄軸15内部。 如此,自油泵87供油給距離最遠、位於曲柄軸15上側 之軸頸1 53 ’便不經由形成於曲柄軸丨5内部之油路,而經由 形成於發動機機體11之油路Ρδ(參閱第6圖)及形成於上蓋 之油路P9、p10(參閱第4圖與第9圖)來進行,因此,不僅可 以充分之油量供給前述之上側軸頸丨俾以確實進行潤 滑,也可大幅簡化油路之結構。 由第4圖清楚可見,因上蓋71之油路ρι〇朝軸承孔7i2方 向往斜下方傾斜,便可以使此油路Pl〇由一以鑽孔機自軸承 孔712側開設之盲孔構成,故不需盲拴而得以減少加工時數 及令件數。其緣由為,假設油路p〗〇由一自上蓋71之外表面 貫通至軸承孔7丨2之貫通孔構成,便需要一盲栓以閉塞前述 外表面側之開口端。 由發動機E之各個被潤滑部集中至曲柄箱Ui之油,係 經由發動機機體11之油箱結合面的開口 Uii、iky參閱 第10圖)回流至油盤41】。 第13圖及第1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其中第u 圖乃發動機機體及油箱之後視圖;第14圖乃第13圖中Μ Μ 線處之擴大截面圖。 第2貫施例在排氣系統上與前述之第丨實施例相異,從 排氣通道25所排出之氣體係由形成於發動機機體“内 -------------^ · I----I I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薦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75969 A7 _______ — 五、發明說明(15 ) 主排氣通路II3流入形成於油箱41之第1主排氣通路ei,再 通過通氣孔以流入形成於排氣通路形成構件48上部之上部 排氣膨脹室e3。上部排氣膨脹室内之排氣則通過通氣口 流入形成於油箱41之第2主排氣通路,再由膨脹箱42之 排氣膨脹室49排出。 由膨脹箱42之排氣膨脹室49往上延伸之副排氣通路 e 1 〇乃平行形成於則述第2排氣通路e5之左側,該副排氣通路 ei〇藉一通氣孔en與形成於油箱41及排氣通路形成構件間 之第1副排氣膨脹室e1:i相連。第1副排氣膨脹室經由一形 成於油箱41與排氣通路形成構件間具擠壓效果之幅寬狹窄 部,與形成於油箱41及排氣通路形成構件48間之第2副 排氣膨脹室eM相連;而此第2副排氣膨脹室eM則與設在排 氣通路形成構件48後面之排氣出口 es相連。然後第2副排氣 膨脹室之下端乃藉排水孔以與第2主排氣通路e5相連,又 藉形成於排氣通路形成構件4 8之負壓排出孔e〗5連接上 排氣%服室e3及第1副排氣膨服室e i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依本第2實施例,亦係使發動機機體丨丨之後下部凸出於 後方’以使油箱41結合於發動機機體丨丨之油箱結合面j工$ 增大,因此乃可容易地將其處之第丨、第2主排氣通路勺、 及冷卻水通路Wl、W4以不干擾油盤41丨之方式進行配置, 結果便可增大油盤41!之開口面積,增加其容量。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例,但本發明亦可在不脫離 其要旨之範圍内進行其他各種設計之變更。 舉例來說,以上實施例係以作為船外馬達之立式發動
-18- 16475969 A7 五、發明說明( 機£為例,但本發明亦可適用於其他任意用途之 Ά , A魯動 機 工 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示,本發明可適用於下列立式發動機: 盤與形成於發動機機體下面之油盤結合 ’、冲 叫'、、〇合者;及供 給曲柄軸軸頸之軸承孔者。又本發明特別適用於、 馬達用之立式發動機。 ' ^船 油 外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1發動機機體 113主排氣通路 1U上蓋結合面 1 1 9轴承孔 1 1 1 2 開口 14活塞 152軸頸 16 i軸承蓋 18復位啟動裝置 21凸輪滑輪 24吸氣通道 27排氣閥 3〇空氣濾清器 41油箱 42!間壁 45發動機蓋 元件標號對照表 111曲柄轴箱 1丄2缸膛 1 1 4汽缸頭結合面 1 1 "5 油箱結合 11*7通氣裝置結合面 1 1 8 開口 1 110座面 11】 1開口 12汽缸頭 13 汽缸頭蓋 15曲柄軸 15丨 酉己重 153軸頸 16 連桿 17發電機 19動力閥室 20 凸輪車由 22曲柄滑輪 23 確動皮帶 25排氣通道 26 吸氣閥 28吸氣搖臂 29 排氣搖臂 31節流閥 32 汽化器 41ι油盤 42 膨脹箱 43齒輪箱 44 上蓋 46濾、油器 47 吸入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9- 475969 A7 B7 五、發明說明(17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8 排氣通路形成構件 49 排氣膨脹室 50 驅動軸 51驅動軸室 52 螺旋槳 53 螺旋槳軸 54前後進切換機構 55 裝置夾 56 裝置夾本體 5 6 i銷孔 57 固定螺絲 58 支點銷 59搖臂 60 旋轉箱 6〇! 卡止板 61銷子 62 旋轉軸 63 安裝臂 64安裝塊 65 上安裝構件 66 下安裝構件 67彳呆它柄 71 上蓋 71ι 螺孔 712軸承孔 713 工作臂 71. 、螺孔 73啟動裝置蓋 74 轴承合金 75 軸承合金 76螺栓 77 内部構件 78 外部構件 78i突出壁 782 通氣孔> 79 封口構件 80螺栓 77】 開口 81 簧片閥 82迷宮室密封圈 86 泵房 87 油泵 88泵蓋 89 油路形成構件 89ι連接器 90 螺栓 91 放泡閥 92滤油器 ei 第1主排氣通路 4通氣口 e3 上部排氣膨脹室 e4通氣口 e5 第2主排氣通路 e6通氣口 下部排氣膨脹室 e8排氣出口 e9 * 排水孔 e10 δ1】排氣通路 e 11通氣孔 ^12 第1副排氣膨脹室 〇13 幅寬狹窄部 e14第2副排氣膨脹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0- 475969 A7 _B7_ 五、發明說明(18 ) e15負壓排出孔
Pi 、 p2 、 P3 、 P4 、 P5 、 P6 、 P7 、 p8 、 p9 、 Pl〇 :油路 ri 、 r2 :油室
Wi、W2、w3、W4 :冷卻水通路 O船外馬達 S船體 E發動機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9 6 9 Λ Β8 C8 —--—^___ Dn 、申請專梅一 一 ' ' 1· 一種立式發動機,包含有: 發動機機體(11),係同體内具有缸膛(112),並朝上 下方向支持一曲柄轴(15)者; …汽缸頭(12),係與形成於發動機機體(11)上下方向之 况缸頭結合面(1“)結合者;及 油盤(41l),係與形成於發動機機體(11)水平方向之 油盤結合面(115)結合者; —此立式發動機之特徵為··前述油盤結合面(115)越過 汽缸頭結合面(ll4)往下方之延長線(L),而延長至汽 缸頭(12)下方。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立式發動機,其具有_於同體 設有前述油盤(410之油盤構件(41),該油盤構件(4ι) 並於同體具有設置了主排氣通路之周壁(ei、4)。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或第2項之立式發動機,其中前述 油盤構件(41)並同體具有設置了冷水通路之周壁、 w4) 〇 經濟部智慧財4.¾¾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一種立式發動機,其係朝上下方向支持有一曲柄軸(15) 者’該立式發動機包含有: 發動機機體(11),具缸膛(^2)及曲柄軸箱(11 ^,係 同體成形,此外並形成有一軸承孔(119),以支持曲柄軸 (15)下側之軸頸(152); 上蓋(71),係結合於該發動機機體(11)上,以閉塞發 動機機體(11)上面之開口部,同時並形成有一軸承孔 (712) ’以供支持曲柄軸(15)上側之軸頸(I、)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公f -22- 4/5969 Λ 8 Β8 C8 ;^^____ ;Κ、申請專利範圍 I ϊ j 油盤(41l),係與發動機機體(11)下面結合者; | 油泵(87),係用以將油盤(41ι)内之油供往被潤滑部 丨者;及 | 油路(Ρ6、Ρ9、p1G),係形成於發動機機體(11)及上蓋 (71)内,而可將油泵(87)吐出之油供往支持曲柄軸(15)上 側軸頸(153)之軸承孔(712)者。 • 5·如中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立式發動機,其中形成於前述上 蓋(71)内之油路(P9、Pl〇),其最下流部(ρι〇)係由該上蓋(7ι) 之軸承孔(712)内周面往斜上方開設而成之盲孔構成。 .事項再堉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漓部智慧財足局3(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準 標 家 Ϊ I國 I中一用 I適 度 尺 張 一紙 本 嫠 -23-
TW089119655A 1999-09-24 2000-09-22 Vertical engine TW47596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087799A JP2001090519A (ja) 1999-09-24 1999-09-24 バーチカルエンジン
JP27087699A JP2001090517A (ja) 1999-09-24 1999-09-24 バーチカルエンジ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75969B true TW475969B (en) 2002-02-11

Family

ID=2654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19655A TW475969B (en) 1999-09-24 2000-09-22 Vertical engin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755173B1 (zh)
KR (1) KR100413544B1 (zh)
CN (2) CN1161536C (zh)
CA (1) CA2385752C (zh)
TW (1) TW475969B (zh)
WO (1) WO2001021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6834B1 (ko) * 2005-07-13 2006-12-13 엠에이엔 비앤드떠블유 디젤 에이/에스 베드 플레이트 하부에 장착된 오일 팬을 가지는 크로스헤드타입의 2행정 내연기관 엔진
EP1905970B1 (en) * 2006-09-29 2009-11-18 Honda Motor Co., Ltd Oil Passage Structure
JP2008088822A (ja) * 2006-09-29 2008-04-17 Honda Motor Co Ltd オイル通路構造
US10738670B2 (en) * 2018-10-11 2020-08-11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Utility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8235B2 (ja) * 1989-09-01 1999-03-10 三信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推進機の排気構造
JP2991530B2 (ja) 1991-06-07 1999-12-20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3143962B2 (ja) 1991-07-12 2001-03-0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船外機のオイルパンバッフル構造
JPH0625415A (ja) 1992-07-08 1994-02-01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半導体保護用樹脂組成物
JPH08100707A (ja) 1994-09-30 1996-04-16 Suzuki Motor Corp 縦型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
JP3472383B2 (ja) * 1995-05-18 2003-1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船外機用エンジンにおける吸気装置
JP3603523B2 (ja) 1997-01-31 2004-12-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船外機
JPH10121932A (ja) 1997-11-17 1998-05-12 Sanshin Ind Co Ltd 4サイクル船外機
JP3815138B2 (ja) * 1999-08-31 2006-08-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4サイクル船外機
JP2001342815A (ja) * 2000-03-31 2001-12-14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55173B1 (en) 2004-06-29
KR20020081203A (ko) 2002-10-26
CN100416050C (zh) 2008-09-03
CA2385752C (en) 2005-08-16
CN1570356A (zh) 2005-01-26
WO2001021940B1 (fr) 2001-05-10
KR100413544B1 (ko) 2004-01-03
CN1161536C (zh) 2004-08-11
CN1375038A (zh) 2002-10-16
CA2385752A1 (en) 2001-03-29
WO2001021940A1 (fr) 2001-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11950B2 (ja) 自動二輪車
JPH0794803B2 (ja) 水平シリンダを備えるエンジンの潤滑油路構造及びその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てなる船外機
US20050229893A1 (en) Combustion engine of vertical shaft type
US6021766A (en) Breather device for engine
JP3907903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循環構造
TW475969B (en) Vertical engine
US10180091B2 (en) Breather apparatus for engine
US20040007204A1 (en) Blowby gas circulation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circulation
JP4519747B2 (ja) 小型内燃機関
US7263958B2 (en) Valve drive mechanism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408097B2 (en) Four-cycle OHV engine
JP3979415B2 (ja) 自動二輪車
US6502666B2 (en)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JP2970079B2 (ja) 船外機のエンジン潤滑構造
JP2017082635A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JP2000257412A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駆動部の潤滑構造
JP3800906B2 (ja) 4サイクル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構造
JP4061970B2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及び船外機
JP3969550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分離装置
JP3084855B2 (ja) 縦型4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2529104Y2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003074340A (ja) 船外機の排気構造
JP3896805B2 (ja) 船外機用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CA2492872C (en) Vertical engine
JPH10213029A (ja) 船外機の吸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