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8227B - Blowing microphere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 Google Patents

Blowing microphere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8227B
TW418227B TW088101074A TW88101074A TW418227B TW 418227 B TW418227 B TW 418227B TW 088101074 A TW088101074 A TW 088101074A TW 88101074 A TW88101074 A TW 88101074A TW 418227 B TW418227 B TW 4182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monomer
foaming
polymerization
mix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01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tsuo Ejiri
Genzo Asai
Yoshikatsu Satake
Original Assignee
Kureha Chemical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636578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41822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27801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081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7340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0392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eha Chemical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reha Chemical I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8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82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08J9/20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by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lowing ag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 B01J13/14Polymerisation; cross-linking

Description

ff Γ) 〇 〇五、發明説明(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之性徑有壁性油 輕 Μ 發自有方殼。質合混造約粒 劑泡粒係罐泡或Μ予體。含的外球介混性可大造 泡發告明合發料 ,途液者少合成微散性合合滴之 發的製發聚之塗 首用性化至聚形性分合聚混液物 有窄來本於物 Κ 為之發膠使濁物泡系聚。拌细合 入狹法,著泡於 途域揮微中懸合發水使合撹微混 封極合外附發用 用領使Κ質Μ聚之之 ,聚由該性 内佈聚另垢勻利 墨各脂予介予的物劑合濁藉與合 殼分濁。罐均可。 油等樹J)散物成該定混懸-成聚 外徑懸法或、球群 泡劑性lg分合生含安拌行相形在 之粒由方聚烈微分 發充塑^ 糸混由得散攪進油合 , 物關藉之子激性術 K 填熱 Η 水性藉製分以而成聚往 合有關球粒泡泡技 圖之由 Η 在合有予溫形濁以 聚係有微物發發之 企膠藉_係聚時劑含並升中懸 。 在,另性合、之圍 球塑常 U 球之應泡在,再質由球 種之明泡聚狀明範 微或通®IB微體反發般物,介藉微 一 詳發發成球發.泛 性料球3Θ1性單合入一合粒散。性 關更本的生圓本廣 泡塗微ΙΪΙ泡性聚包係混造分滴泡 有,,窄時為。的 發之性til發合行內法性適糸液發 係球H.狹合狀法首 ,的泡I#該聚進殼合合液水的的 里 域明微而為聚形製為術來目發ίί?ϊ,與。外聚聚细在小徑 領發性。極lh子的圍技年為。f 來麵得其濁加微因微粒 術本泡球佈防粒球範景近化開劑 Μ 泡製在懸添之物成同 技發微分關,微墨背 最展泡古發法, 中鞠合粒相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t t A7 B7 413227 五、發明説明(2 ) 工程中使用一般的授拌翼或分批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分 散機,Μ進行授拌混合。在懸濁聚合法中適當地選擇安 散安定劑或聚合肋劑等時,可製得粒子形狀為圓球狀之 發泡性微球。然而,即使採用如上述之攪拌混合方法, 藉由桃選懸濁聚合條件可製得具有可滿足某種程度之特 件的發泡性微球。 然而,為擴大發泡性微球之用途範圍且要求在各用途 範圍之高性能化時,對發泡性微球而言之要求.水準亦提 高。發泡性微球之性能係使發泡強烈,且可形成均勻形 狀之大的發泡物係為重要。此處,發泡激烈係指大約與 發泡性微球之各粒子的發泡開始溫度相同,在發泡溫度 條件下一起開始發泡之意。發泡性微球係要求粒子胗狀 為圃球狀,月.粒徑分佈極為狹窄。藉由習.法所得的發泡 性微球,其粒徑分佈不是很明顯,且以平均粒徑為基準 含多最的微小粒子與粗大粒子。如此的發泡性微球之粒 摔分佈廣時,各粒子之發泡條件稍微不同,即不會導致 發泡激烈。而且,粒徑分佈廣時,無法製得均勻大的發 泡物。該傾向尤為發泡性微球之平均粒徑大時特別顯著 。另外,為使發泡性微球之粒徑分佈狹窄而進行分級時 ,其操作煩雜且降低其處理性。 有關上述之問題點以具體例說明。例如,使用粒徑分 佈廣的發泡性微球做為高性能塗料之輕量化劑與機能性 賦予劑時,且粒大粒子之存在而產生經加工的表面粗槠 問題。粗大粒子易使發泡劑去除,故無法使發泡倍率變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3227 at __B7_ 五、發明説明(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大。微小粒子因發泡劑含量少,致使發泡倍率無法提高 。該問題尤其是在K產生發泡性微球為特徵之極薄的塗 _用途時,為致命的缺點。 發泡性微球在未發泡狀態下,不僅可配合油墨與塗料 、塑嘐等使用,且視其用途而定可在發泡狀態下予以使 用。換言之,發泡性微球之發泡物(中空塑球)因非常輕 最(如為使汽車等被塗覆物予K輕量化),故可做為塗料 之填充劑使用。該發滔物通常為其體積密度為0,02〜 0.03s/cnt3 ^平由粒徑為20〜200wm之極輕的微粉末, 故自容器取出該物,配合於塗料等之基材時,容易飛散 於空氣中。而且,該發泡物與基材攪拌混合時,會集中 於基材之上部而無法均匀地混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此處,於日本特開平7-196813號公報中堤案,使未發 泡之發泡性微球與可塑劑在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開始溫 度Μ下混合,且在所得的混合物中與在該發泡性微球之 發泡開始溫度Μ上加熱的其他可塑劑接觸,使發泡性微 球發泡後,予Κ冷卻防止過份發泡Κ製造非飛散性發泡 微球(非飛散性中空塑球)的方法。該方法有下述之優點 ①使未發泡之發泡性微球分散於可塑劑中,可Μ泵定量 供應之流動性狀態,②使發泡性微球發泡,且同時可得 均勻的非飛散性發泡微球,③與單純藉由可塑劑予以濕 潤化的方法相比,可使可塑劑之使用量極少。採用該方 法時,發泡性微球要求如下逑之特性: ⑴由於使用可塑劑做為濕潤劑、耐溶劑性良好, -5 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418227 五、發明説明(4 ) (2) 可K少量的可塑劑量Μ泵定量供應,僅可能使發泡 件微球分散於可塑劑中時之黏度降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在程序上及製品之品質上,引起發泡激烈, ⑷於發泡程序時無法得到凝聚物。 因此,企求兼具此等⑴〜⑷之特性的發泡性微球。而 且,由於習知的發泡性微球之粒徑分佈廣,無法充份滿 足此等要求特性。 另外,藉由懸濁聚合法來製造發泡性微球的.方法,容 易於聚合時引起生成聚合物I粒子凝聚與對聚合罐壁之罐 垢附著等問題。因此,自古Μ來藉由添加聚合助劑與分 散安定劑,來製造發泡性微球之各種方法。然而,習知 的製法有各種的問題,無法充份予Μ滿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例如,於日本特公昭42-26524號公報中記載在聚合物 之軟化點以下之溫度具有於其中包有氣體狀揮發性液體 發泡劑之簞细胞狀熱塑性樹脂狀聚合物粒子(即發泡性 微球)。該公報中揭示在單體中添加低沸點脂肪族碳氫 化合物等之發泡劑,且在該單體混合物中混合油溶性觸 媒,然後再在含有分散劑之水系分散介質中撹拌,添加 單體混合物進行懸濁聚合,製得在由熱塑性樹脂所成的 外殻中包人發泡劑之球狀粒子的方法。而且,於日本特 開昭β 2 - 2 8 6 5 3 4號公報中使用由8 0重量% Μ上鎳系單聚 物、2 0重鼍丨非鎳系單聚物,及交聯劑之成份所得的聚 合物,使揮發性膨脹劑微膠化來製造熱膨脹性徼膠(即 發泡性微球)的方法。於此等之習知製法中,在含有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0乂297公釐) 41322'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5 ) 1 為 分 散 安 定 劑 ( 懸 濁 劑 ) 之 膠 質 二 氧 化 矽 補 助 安 定 劑 1 I I 之 二 乙 醇 胺 —" 己 二 酸 縮 合 生 成 物 聚 合 肋 劑 之 重 賂 酸 鉀 1 1 的 水 系 分 散 介 質 中 1 使 含 有 發 泡 劑 Λ 聚 合 性 單 體 及 聚 合 請 I 先 1 起 始 劑 之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懸 濁 聚 合 * 來 製 造 發 泡 性 微 球 0 閱 讀 1 於 此 等 之 習 法 中 做 為 聚 合 助 劑 所 使 用 的 重 酪 酸 鉀 有 背 I I 之 1 毒 性 的 問 韙 Ο m 而 使 用 重 胳 酸 時 9 由 於 殘 留 的 路 離 子 ί 玄 η f 會 使 發 泡 性 微 球 變 黃 t 旦 使 該 發 泡 性 微 球 在 未 發 泡 或 發 Ψ 項 再 泡 狀 態 所 含 有 的 各 種 製 品 之 色 調 受 到 損 害 0 尤 其 是 著 色 寫 本 | 製 品 中 含 有 該 黃 ύ 的 發 泡 性 徽 球 時 容 易 使 色 調 改 變 〇 頁 V〆 1 I 於 懸 濁 聚 合 時 沒 有 使 用 重 賂 酸 鉀 1 易 有 生 成 的 聚 合 物 1 I 粒 子 凝 聚 的 傾 尙 9 或 生 成 聚 合 物 附 著 於 聚 合 罐 壁 成 罐 垢 1 1 的 間 題 〇 聚 合 物 粒 子 凝 聚 時 懸 濁 聚 合 反 應 糸 之 黏 度 增 訂 j 大 > Ά ay 1 對 聚 合 反 應 之 進 行 或 發 泡 性 微 球 之 粒 子 形 狀 有 不 良 的 影 響 0 聚 合 物 罐 垢 覆 蓋 於 聚 合 罐 壁 時 * 會 降 低 聚 合 1 1 罐 之 除 熟 能 力 9 且 會 降 低 發 泡 性 微 球 之 收 率 〇 聚 合 物 粒 1 ] 子 之 凝 聚 物 或 附 著 於 聚 合 物 罐 垢 之 剝 離 物 混 在 發 泡 性 微 1 1 Ί 球 中 時 9 例 如 使 用 該 發 泡 性 微 球 做 為 高 性 能 塗 料 等 之 輕 最 化 劑 或 機 能 性 陚 予 劑 9 因 此 等 之 凝 聚 物 或 罐 垢 之 剝 離 •Ji 1 1 物 為 粗 大 粒 子 , 會 產 生 經 加 工 的 表 面 粗 糙 的 問 題 〇 此 等 1 之 相 大 粒 子 或 不 是 圓 球 狀 之 粒 子 1 與 圓 球 狀 之 粒 子 相 比 1 ;| 9 在 低 溫 下 易 發 泡 9 且 易 除 去 發 泡 劑 而 致 使 發 泡 傕 率 jmr m 1 ( 法 變 大 的 問 題 〇 該 問 題 尤 其 是 在 Μ 發 泡 性 微 球 之 特 徵 為 1 1 極 薄 的 塗 膜 用 途 上 係 為 致 命 的 缺 點 〇 而 旦 > 於 氣 體 噴 霧 1 | 用 途 時 * 容 易 產 生 癌 症 或 塗 覆 不 均 勻 〇 1 1 7 —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1' Q n ^ ι-i U Ά ί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於曰本特開平4-292643號公報(特許2584376號公報) 中掲示,在聚合時具有水性介質之pH值中不溶於該水性 介質之氫氧化鎂等粉末安定劑為沈澱防止劑(分散安定 劑),製造發泡性熱塑性微球的方法。於該公報中藉由 該方法降低聚合後水性介質之P Η值,可溶解除去粉末安 定劑,故可得具清淨的聚合物表®之發泡性微球。然而 ,即使藉由該方法仍無法解決聚合物粒子凝聚的問題。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之目的4提供一種粒子彤狀為圓球狀且粒徑分 佈極狹窄、發泡激烈、可得均勻之發泡物之發泡性微球。 另外,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製造該粒徑分佈狹窄的發 泡性微球之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製造防止於聚合時生成聚合 物粒子凝聚或附著於聚合罐之罐垢,粒子形狀為圓球狀 、可得發泡激烈、均勻的發泡物之發泡性微球的方法。 本發明人等為克眼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點,迆而再三 深入研究的结果,發琨在水性分散介質中懸濁聚合至少 含有發泡劑及聚合性單體之聚合性混合物,製造生成聚 合物之外殻内封入有發泡劑之發泡性微球的方法中,使 水条分散介質及聚合性混合物供應給連缡式高速回轉高 切變塑榥伴分散機,在該攪拌分散機中使兩者連續攪拌 、分散後,使所得的分散液注人聚合槽内,並在該聚合 槽内進行懸濁聚合,可製得平均粒徑3〜ΙΟΟ/im,且粒 徑分佈之變動係數為1,50¾ Μ下,粒徑分佈極窄之發泡 —g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〇呢>八4規格(210><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ί ί A7 B7 4IS227 五、發明説明(7 ) 性微球。該發泡性微球為新穎物,由於粗大粒子與微小 粒子之含最少故發泡激烈,為均匀的發泡物。 而日,本發明人等再三研究的結果,發現在水系分散 介質中懸濁聚合至少含有發泡劑及聚合性單體之聚合性 潟合物,製造在生成聚合物之外殼中封入有發泡劑之發 泡袢微球的方法中,在至少一種選自亞硝酸鹼金屬鹽、 氯化錫、氯化亞錫、水溶性抗壞血酸類,及硼酸所成群 之化合物存在下,進行聚合性混合物之懸濁聚合,於聚 合時不會引起聚合粒子凝聚,聚合物不會附著於聚合罐 壁,藉由聚合可有效地除去發熱,且安定的製造發泡性 微球。藉由該製法所得的發泡性微球因非球狀粒子與凝 聚粒子很少,故為發泡激烈,均勻的發泡物。 本發明基於此等之見解,遽而完成。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發泡性微球,其特戳為在聚合物之 外殼内有發泡劑之發泡性微球,平均粒徑為3〜1 0 0 w m 且粒徑分佈之變動係數為1 . 5 0 % K下。 另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發泡性微球之製法,其係在 水条分散介質中懸濁聚合至少含有發泡劑及聚合性單體 之聚合性混合物,製造在生成聚合物之外殼內封入有發 泡劑之發泡性微球的方法中,其特戳為使水系分散介質 及聚合性混合物供應給連鑛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 散機,在該攪拌分散機中使兩者連續攪拌、分散後,將 所得的分散液注入聚合槽内,且在該聚合權中進行懸濁 聚合。 -9-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41S22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8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將水系分散介質及聚合性混合物供應給連續式高速 回轉高切變型撹拌分散機之工程中,使水糸分散介質及 聚合性混合物個別流.動,Μ —定的比率連缡地供應給連 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較佳◊另一方法係將 水系分散介質及聚合性混合物注入分散槽内,且在該分 胃散槽内使兩者攪拌,一次分散後,將所得的一次分散液 供應給連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的方法。 另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發泡性微球之製法.,其係在 水系分散介質中使至少含有發泡劑及聚合性單體之聚合 性潖合物懸蔺聚合,製造在生成聚合物之外殼中封入有 發泡劑之發泡性微球的方法中,其特徵為在至少一種選 自亞硝酸鹼金_鹽、氯化錫、氯化亞錫、水溶性抗壞血 酸類,及硼酸所成群之化合物存在下,進行聚合性混合 物之懸濁聚合。 鬭忒簡簠銳明 -線. 第1圖係為使用連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 之本發明製法例的說明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第2圖傜為使用連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授拌分散機 之本發明製法之另一例的說明圖。 第3圖係為使用分批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堃分散機之習 法例的說明圖。 為管牖發明夕愚佳形猴 链泡忡激球 本發明之發泡性微球,其平均粒徑為3〜_1 0 0 w it ,且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规格(210 X 297公釐) 418227 五、發明説明(9 A7 B7 粒摔分 球的平 變動, 球之平 明發泡 峭窄之 較佳, 限倌為 本發 算出之 Cv = 佈之變動係數為1.50% Μ下。本發明之 均粒徑及其發泡物之平均粒徑皆可在廣 曰視其用途而定可適當地設計。本發明 均粒徑,在未發泡狀態下以5〜50 較 性微球之粒徑分佈的變動係數尤其在要 發泡擧動與塗膜表面之平滑性時,Ml. 更佳者為1 . 1 0¾ Μ下。粒徑分佈之變動 〇. ,大部份為ο. 〇 3 % 。 明所指的_動係數係以下述式⑴及式② 信。 發泡性徽 泛範圍内 發泡性微 佳。本發 求高度4 30¾ Μ 下 係數的下 為基準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β x 100 (1) ·!訂 β ’logxj+logXM,
Too (2) (其中,W=平均值、X =粒子直徑、<!』=頻率分佈) 本發明發泡性微球之發梅劑含量通常為5〜30重量%、 較佳者為10〜25重量% 。發泡劑為低沸點有機溶劑,因 加熱分解,產生氣體之化合物等,於此等之中Μ低沸點 有機溶劑較佳。本發明構成發泡性微球之聚合物外殼可 使用丙烯酸酯、(甲基)丙烯睛、氯化次乙基、氯化乙烯 、苯乙烯等各種的聚合性單體而形成。於此等之中,以 惟就使附氣性、耐溶劑性、耐熱性、發泡性等高度平衡 而言,藉由氯化次乙基共聚物、及(甲基)丙烯睛共聚物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B227五、發明説明(i〇)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形成外 或餌成 擧動之 本發 例如, 發泡狀 笮的發 泡物。 件混合 散機予 與本發 子在較 3 0 Π Μ 另外 f TG A ) K下時 形。該 散逸之 部不發 用上述 泡性微 預熱時 瞭脹約 物仍失 殼較佳 比時, 發泡性 明之粒 Μ附有 態時, 泡溫度 對此而 物Μ — Μ攪拌 明之發 所定的 上即開 ,懸濁 測定升 卽可觀 爾最減 故。藉 泡該 特開平 。控制本發 藉由選擇發 微球。 徑分佈狹窄 熱台的顯微 Μ本發明之 範圍内為如 言,藉由習 般的攪拌翼 、分散後, 泡性微球相 發泡開始溫 始發泡。 聚合所得的 溫時減少的 察到因發泡 少係因引起 此無法得到 粒徑分佈廣 7 - 1 9 6 8 1 3 號 明所使用的聚合性單體之組合 泡劑之種類可得呈現各種發泡 的發泡性微球可均勻地發洎。 鏡來觀察升溫下發泡性微球之 製法所得的發泡性微球係在狹 玉米花之一氣發泡且均勻的發 法,在水系分散介質.中使聚合 或分批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分 懸濁聚合所得的發泡性微球, 比,粒徑分佈較廣,部份的粒 度高以上,視情形所需低 習知發泡性微球,在Κ熱天秤 重量時,即使在發泡開始溫度 劑揮發而重量大幅地減少的情 發泡劑,發抱劑自發泡性微球 所定的發泡倍率,且嚴重時全 ,發泡不均勻的發泡性微球使 公報中記載的方法時,在該發 球與可塑劑之混合物混合時,漿料黏度上升且於 會產生部份氣泡。發泡性微球發泡時,體積倍率 6 0〜1 0 0倍,故即使部份發泡,與可塑劑之混合 去流動性而無法輸送至泵。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分釐)_ _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822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1 ) 1 ϋ_ 泡 忡 徹 球 製 法 f I ) 1 1 本 發 明 之 第 一 製 法 係 在 水 系 分 散 介 質 中 使 至 少 含 有 發 1 1 泡 劑 及 聚 合 性 單 體 之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懸濁聚 合 » 製 造 在 生 '-V. 請 1 1 先 1 成 聚 合 物 之 外 殼 内 封 入 有 發 泡 劑 之 發 泡 性 微 球 的 方 法 中 閱 讀 背 1 » 將 水 系 分 散 介 質 及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供 應 給 連 壤 式 高 速 回 之 轉 局 切 型 m 拌 分 散 機 > 旦 在 該 攪 拌 分 散 機 中 使 兩 者 連 注 意 事 1 續 攪 拌 、 分 散 後 , 將 所 得 的 分 散 液 注 入 聚 合 槽 內 f 且 在 項 再 I 該 聚 合 槽 內 進 行 懸 濁 聚 合 t Μ 製 造 發 泡 性 微 球 〇 填 寫 本 1 臀 Μ 拄 r 例 如 第 3 圖 所 示 將 水 糸 分 散 介 質 1 及 聚 合 性 混 頁 1 合 物 2 投 入 分 批 式 高 速 回 轉 高 切 變 型 分 散 機 1 6中 藉 由 1 I 攪 拌 分 散 Μ 使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之 微 小 液 滴 造 粒 * 再 使 分 散 1 ! 液 使 用 泵 1 7經 由 管 18 注 入 聚合槽11且 在 該 聚 合 槽 中 進 1 丁 行 懸 濁 聚 合 〇 藉 由 該 習 法 » 其 粒 徑 分 佈 之 變 動 係 數 超 過 J 1 , 50¾ i 且 大 多 數 製 得 2 . 00¾ 上 之 發 泡 性 微 球 〇 I 1 對 此 而 此 本 發 明 之 製 法 例 如 第 1 圖 所 示 » 在 將 水 系 1 I 分 散 介 質 及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供 應 給 連 續 式 高 速 回 轉 聚 高 合 切 變 混 1 1 線 型 授 伴 分 散 機 之 工 程 中 » 使 水 系 分 散 介 質 1 及 性 合 物 2 個 別 流 入 * K 一 定 的 比 率 連 續 地 供 應 給 連 續 式 高 [ 速 回 轉 高 切 變 型 攪 拌 分 散 機 〇 更 具 體 而 ΓΊ 9 使 水 % 分 散 1 _ ' 1 介 質 1 保 持 於 貯 槽 3 中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2 保 持 於 貯 槽 4 1 ;| 中 C 使 水 糸 分 散 介 質 1 使 用 泵 5 經 由 管 6 7 使 聚 合 性 混 1 合 物 2 使 用 泵 7 經 由 管 8 個 別 流 人 > 供 應 給 連 續 式 高 速 1 回 轉 高 切 變 型 攪 拌 分 散 W 9 〇 水 糸 分 散 介 質 1 與 聚 合 性 1 混 合 物 2 之 供 應 比 率 通 常 為 1 ·· 1〜6 ·· 1 S 較 佳 者 為 2 1 - Sw. 1 [ -13-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ΪΟΧ297公釐) 41822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2 ) 1 4 1 0 在 該 攪 拌 分 散 機 9 中 使 兩 者 連 續 攪 拌 分 散 後 r 1 1 1 將 所 得 的 分 散 液 經 由 管 10 注 人 聚 合 槽 11 中 且 在 該 聚 1 合 槽 1 1 中 進 行 懸 濁 聚 合 〇 r-~、 請 1 I 先 1 本 發 明 製 法 之 另 形 態 如 第 2 圖 所 示 % 係 在 將 水 糸 分 閲 讀 1 .散 介 質 及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供 應 給 連 續 式 高 速 回 轉 高 切 變 型 背 之 1 攪 拌 分 散 機 之 工 程 中 9 將 水 糸 分 散 介 質 1 及 聚 合 性 混 合 注 意 1 物 2 注 入 分 散 槽 12 中 9 且 在 該 分 散 槽 12 中 使 兩 者 攪 拌 * Ψ 項 再 i Ί —, 次 分 散 C 該 分 散 槽 12内 通 常 具 備 有 般 的 攪 拌 翼 0 水 % 寫 1 本 系 分 散 介 質 1 與 療 合 性 m 合 物 2 之 比 率 通 常 為 1 : 1 ·" -6 :1 頁 Ί f > 較 佳 者 為 2 : 1 - -4 :1 〇 藉 由 分 散 槽 内 搜 伴 所 得 的 __* 次 分 1 l 散 液 係 使 用 泵 1 3經 由 管 1 4 供 懕 給 連 續 式 高 速 回 轉 高 切 1 f 樂 型 榥 拌 分 散 機 9 0 在 攪 拌 分 散 機 9 中 另 使 一 次 分 散 液 J 訂 t 攪 拌 分 散 後 9 使 所 得 的 分 散 液 經 由 管 15 y 注 入 聚 合 槽 11 * 在 該 聚 合 槽 11 内 進 行 懸 濁 聚 合 0 i 1 於 本 發 明 之 製 法 中 S 視 發 泡 性 微 球 所 企 求 的 粒 徑 而 定 i I j 來 設 定 連 續 式 高 速 回 轉 高 切 變 型 攪 拌 分 散 iae m 之 回 轉 數 1 1 線 ). 1 水 .系 分 散 介 質 與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之 混 合 比 率 等 條 件 〇 連 續 式 高 速 回 轉 高 切 變 型 攪 拌 分 散 機 之 回 轉 數 j 通 常 為 -I I 1, 400 〜1 4, 0 0 0 r p m * 較 佳 者 為 2, 000" -5 ,000 Γ P ΠΙ 、 〃使水 1 -J 糸 分 散 介 質 及 聚 合 性 锟 合 物 藉 由 連 續 式 Μ 速 回 轉 高 切 1 型 攪 拌 分 散 機 予 連 續 地 施 予 高 切 tAi, 力 Λ 高 速 授 拌 t 可 '1 I 推 定 為 聚 合 性 混 合 物 之 液 滴 大 小 均 勻 9 其 粒 徑 分 佈 狹 窄 1 t 〇 結 果 -· 可 得 粒 徑 分 佈 之 變 動 係 數 為 1 . 50¾ Μ 下 較 佳 1 | 者 為 1 , 30¾ K 下 , 更 佳 者 為 1 . 10¾ 下 j 粒 徑 分 佈 極 為 . I -1 4- 1 1 l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418227 五、發明説明(u) 狹窄的發泡件微球。本發明之發泡性微球可解決如上述 之缺點,發揮優異特性。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太發明之製法中,對發泡劑、聚合性單體、其他的 肋劑等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晋知者。換言之,本發 明之製法可適用於製造所有型發泡性微球。 ⑴發泡劑 本發明所使用的發泡劑通常為在形成外殻的聚合物的 軟化點Μ下之滴度下為氣體狀物質。該發泡劑K低沸點 有機溶劑為宜,例如有乙烷、乙烯、丙烷·、丙烯、正丁 烷、異丁烷、戊烷、異戊烷、正己烷、異己烷、新戊烷 、:iF己烷、庚烷、石油醚等之低分子量碳氫化合物; C C 1 :-3 F - CC 1 2 F ' CC 1 F 3 、 CCIF2 _CC12 F 等之氯化氟 碳;四甲基矽氧烷、三甲基矽氧烷、三甲基丙基矽氧烷 、三甲基-正-丙氧矽氧烷等之四甲基砂氧烷;等。此等 可各單獨使用,亦可K2種Μ上組合使用。於此等之中 以異丁烷、Ε 丁烷、正己烷、異己烷、正己烯、石油醚 ,及此等之2種Μ上混合物較佳。另外可視其所需藉亦 可使用因加熱分解成氣體狀化合物。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⑵聚合性單體 聚合性單體例如有丙烯酸甲醅、丙烯酸乙酯、丙烯酸 丁酯、二環戊基丙烯酸醅等之丙烯酸酷;甲基丙烯酸甲 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異冰片基甲基 丙烯酸酿等之甲基丙烯酸醋;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氯 化次乙基、氯化乙烯、笨乙烯、醋酸乙烯、α -甲基笨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HB22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4 ) i 乙 烯 Λ 氯 化 丁 烯 、 新 丁 烯 % 丁 二 烯 等 〇 此 等 之 聚 A α 性 單 1 1 I 體 各 可 單 獨 使 用 * 或 2 種 Κ 上 組 合 使 用 0 1 發 泡 性 微 球 係 Μ 形 成 外 殻 之 聚 合 物 為 具 熱 塑 性 旦 具 阻 r-~-. 請 先 i 氣 性 者 較 佳 0 就 此 等 之 觀 點 而 言 J Μ 氛 -fb 次 乙 基 基共聚物 閱 讀 1 較 佳 背 1 及 (甲基) 丙 烯 睛 共 聚 物 做 為 形 成 外 殻 之 聚 合 物 ΰ 面 之 1 化 次 乙 基 共 聚 物 例 如 有 使 用 30 95 童 量 % 氯 化 次 乙 注 意 1· 事 基 做 為 聚 合 性 單 髒 > Μ 及 5〜7 0重量% 可與該物共聚合 項 再 I 的 單 JSM 體 9 所 得 的 共 聚 物 0 可 與 氯 化 次 乙 基 共 聚 .合 的 單 體 填 % 1 本 vi 例 如 有 丙 烯 腈 > 甲 基 丙 烯 腈 •H 甲 基 丙 烯 酸 丙 烯 酸 酿 頁 1 I 苯 乙 烯 > 醋 酸 乙 烯 等 〇 換 言 之 t 聚 合 性 單 踏 蹈 以 使 用 含 I 1 I 有 30 〜 9 5 莆 最 % (a ) 氯 化 次 乙 -tj- 基 及 5 ^ -70重量% (b) 至 1 1 少 —. 種 撰 自 丙 烯 腈 -> 甲 基 丙 烯 腈 、 丙 烯 酸 酯 甲 基 丙 烯 訂 酸 酯 Λ 笨 乙 烯 及 醋 酸 乙 烯 所 成 群 的 單 體 之 單 體 混 合 物 製 i 成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較 佳 〇 若 氯 化 次 乙 基 之 共 聚 合 比 例 小 於 1 l 30 靖 最 %時 m 氣 性 會 降 低 而 若 大 於 95 重 量 % 時 > 發 1 1 泡 溫 度 範 圍 過 低 係 不 為 企 求 〇 [ 氣 化 次 乙 基 共 聚 物 係 為 使 用 含 有 40 80 重 量 % (a) 氯 線 ) 化 次 乙 基 > 19 〜 50 重 量 % (b 1) 至 少 __. 種 選 苜 丙 烯 腈 及 甲 u. I [ 基 丙 烯 晴 所 成 群 的 單 體 4 及 1〜2 0重量ΪΚ (b2)至少- 1 -ί 稱 選 白 丙 烯 酸 酷 及 甲 基 丙 烯 酸 酯 所 成 群 的 單 體 之 單 體 混 1 1 合 物 所 製 得 的 共 聚 物 * 容 易 設 計 苴 實 用 的 發 泡 溫 度 * 且 1 I 易 達 成 高 發 泡 倍 率 係 為 所 企 求 〇 1 若 企 求 耐 溶 劑 性 m 高 溫 下 之 發 泡 性 時 藉 由 K (甲 1 1 基 )丙烯腈為主成份之共聚物形成外殼較佳.< j具體而言 _ 1 1 -1 6- 1 1 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W7公釐)— ^18227 A7 B7 五、發明説明(π ) ,聚合性單體以使用含有51〜95重量% (c)至少一種選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自丙烯腈及甲基丙烯睛所成群的單體,以及5〜49重量X (d)至少一種選自氯化次乙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 酯、苯乙烯、及醋酸乙烯所成群的單體之單體混合物所 .製得的發泡性微球較佳。更佳者俗上逑單體混合物為含 有51〜95重置55 (c)至少一種選自丙烯睛.及甲基丙烯腈 所成群的單體,1~40重量Si (dl)氣化次乙基,以及1〜 48重量% (d2)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所 成群的單體。若(甲基)丙稀腈之共聚合比例小於51重 置%時,會降低耐溶劑性與耐熱性,而若大於95重量% 時,會降低熱膨脹性偽不為企求。 不含氣化次乙基之共聚物傺以使用70〜95重量% (e) 至少一種選自丙烯睛及甲基丙烯腈所成群的單體,以及 5〜30重量% (f)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 酯所成群的單體之單體混合物所得的(甲基)丙烯睛共聚 物較佳。更佳者傣上述之單體混合物為含有55〜75重量Si (el)丙烯睛、20〜4fl重量% (e2)甲基丙烯腈,以及1~ 10重量% (f)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所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成群的單體者。藉由該(甲基)丙烯腈共聚物,亦可得具 優異的阻氣性、耐溶劑性、耐熱性、發泡性等之發泡性 徹球。 ⑶交聯性單體 如上述之聚合性單體,為改良發泡特性及耐熱性畤可 併用交聯性單體。交聯性單體通常使用具有2以上之碳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418227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碳雙鍵的化合物。更具體而言,交聯性單體例如有二 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 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烯 丙酯、異氮酸三烯丙酷、三丙烯甲縮醛、三(甲基)丙烯 酸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1,3-丁醇、季戊四醇三 '(甲基)丙烯酸酯等。交聯性單體之使用比例通常為聚合 件單體之0.1〜1麓最% 、較佳者為0.2〜0.8重量% 。 ⑷聚合起始劑 . 對於聚合起始劑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在該領域中 一般所使用者,惟K對聚合性單體具可溶性之油溶生聚 合起始劑較佳。 , 聚合起始劑例如有過氧化二烷基、過氧化二醢基、過 氧化酯、過氧化二羧酸酯、及偶氮化合物。更具體而言 ,例如有甲基乙基過氧化物、二-第三-丁基過氧化物、 二枯烯基過氧化物等之過氧化二烷基;異丁基過氧化物 、苯醯基過氧化物、2,4 -二氯苯醯基過氧化物、3,5,5-三甲基己醸基過氧化物等之過氧化二醸基;第3-丁基過 氧化三甲基乙酸_、第3 -己基過氧化三甲基乙酸酯、第 3 - 丁基過氧化新癸酸酯、第3 -己基過氧化新癸酸酿、1-環己基-1-甲基乙基過氧化新癸酸酷、1,1,3, 3-四甲基 丁基過氧化新癸酸酯、枯烯基過氧化新癸酸酯、(cc , a -雙-新癸醯過氧化)二異丙基笨等之過氧化醋;雙(4 -第 3-丁基環己基)過氧化二羧酸酯、二-正-丙基-過氧化二 羧酸酯、二-異丙基過氧化二羧酸酯·、二(2 -乙基乙基過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Λ4規格(210X29?公釐)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8227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1) 氧化)二羧酸酷、二-甲氣基丁基過氣化二羧酸酯、二( 3-甲基-3-甲氣基丁基過氣化)二羧酸酯等之過氣化二羧 酸酯;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4-甲氧基-2, 4 -二甲基戊腈、2, 2’-偶氮雙(2,4 -二甲基戊腈)、1,1’-偶氮雙(1-璟己烷腈)等之偶氮化合物;等。 聚合起始劑通常含於單體混合物中,惟必須抑制早期 聚合時,部份或全部含於水条分散介質中,於造粒工程 中或造粒工程後移行至聚合性混合物之液滴中^聚合起 始劑以水糸分散介質為基準通常使用0.0001〜3重量3; 之比例。 ⑸水糸分散介質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懸濁聚合通常在含有分散安定劑(懸濁劑)之水糸分散 介質中進行〇分散安定劑例如有二氧化矽、矽酸鈣、氫 氣化鎂、氫氧化鋁、氫氣化鐵、硫酸鋇、硫酸鈣、硫酸 鈉、草酸鈣、碳酸鈣、碳酸賴、磺酸鎂等。其他的補助 安定劑例如有二乙醇胺與脂肪族二羧酸之縮合生成物、 尿素與甲醛之縮合生成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 基氣化物、聚乙烯醯亞胺、四甲基銨氫氣化物、明膠、 甲基纖維素、聚乙二醇、二辛基磋基琥珀酸酯、山梨糖 醇醋、各種乳化劑等。分散安定劑對100重量份聚合性 單體而言通常為0 . 1〜2 0重量份之比例。 含有分散安定劑之水条分散介質傺通常在脫離子水中 配合分散安定劑或補肋安定劑予以調製。聚合畤水相之 PH值視所使用的分散安定劑或補肋安定劑之種類而定適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1822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8 ) 1 當 地 選 擇 〇 例 如 9 使 用 膠 質 二 氧 化 矽 等 之 二 氧 化 矽 做 為 1 1 | 分 散 安 定 劑 時 t 在 酸 性 塌 境 中 進 行 聚 合 〇 使 水 系 分 散 介 1 質 旱 酸 性 時 視 其 所 需 加 入 酸 t 使 糸 中 之 pH值 調 蝥 約 為 請 1 先 1 3- 一 4 〇 使 用 氫 氧 化 鎂 或 磷 酸 鈣 時 y 在 驗 性 環 境 中 聚 合 0 閱 讀 1 I 較 佳 的 m 合 例 > 係 為 m 質 二 氧 化 矽 與 縮 合 生 成 物 之 組 背 1 Γ 之 1 合 〇 縮 合 .生 成 物 Μ 二 乙 醇 胺 與 脂 肪 族 二 羧 酸 之 縮 合 生 成 注 意 \ 物 較 佳 » 更 佳 者 為 二 乙 醇 胺 與 己 二 酸 之 縮 合 物 或 二 乙 醇 Ψ 項 再 1 J 1 胺 與 衣 康 酸 之 縮 合 生 成 物 0 縮 合 物 視 其 酸 價 規 .定 〇 較 佳 填 寫 1 本 者 酸 價 為 60 〜 95 0 更 佳 者 酸 價 為 65 90 之 縮 合 物 〇 另 舛 頁 V_ 1 I > 添 加 氯 化 納 Λ 硫 酸 鈉 等 之 無 機 鹽 時 » 易 得 具 較 為 均 勻 1 1 的 粒 子 形 狀 之 發 泡 性 微 球 〇 無 tm m 鹽 Μ 使 用 食 鹽 為 宜 〇 1 1 膠 質 二 氧 化 矽 之 使 用 量 視 其 粒 子 直 徑 而 财· 交· > 惟 通 常 背|· 對 訂 1 00 蓽 蠆 份 聚 合 性 單 體 而 l-r-J 使 用 1〜20重量份 >較佳者 1 為 2〜1 0重量份 、縮合生成物對1 0 0 重蠆份聚合性單體 1 1 而 言 通 常 使 用 0 . 05 2重量份 ,無機鹽對1 00 重量份聚 1 I 合 性 單 體 而 言 使 用 0 Λ -1 00 重 量 份 〇 1 1 蟓 ) 其 他 較 佳 的 組 合 如 膠 質 二 氧 化 矽 與 水 溶 性 含 氮 之 化 合 物 的 組 合 〇 水 溶 性 含 氮 之 化 合 物 S 例 如 聚 乙 烯 基 吡 咯 烷 -i I 酮 > 聚 乙 輝 基 亞 胺 聚氣化乙 烯 基 院 胺 、 聚 二 甲 基 胺 基 乙 1 j 基 甲 基 丙 烯 酸 m 或 聚 二 甲 基 胺 基 乙 基 丙 烯 酸 酯 之 聚 二 院 1 基 胺 基 烷 基 (甲基) 丙 烯 酸 Si 、 聚 二 甲 基 胺 基 丙 基 丙 烯 基 i r 聽 胺 或 聚 二 甲 基 胺 基 丙 基 甲 基 烯 丙 基 藤 胺 之 聚 二 烷 基 胺 r 1 基 垸 棊 ί甲基) 丙 烯 基 藤 胲 Λ 聚 丙 烯 基 隨 胺 -、 聚 陽 離 子 性 1 I 丙 烯 基 醯 胺 聚 胺 碼 % 聚 烯 丙 基 胺 C- 於 此 等 之 中 使 用 1 1 I -20-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18227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l9) 嘐質二氧化矽與聚乙烯基毗咯烷嗣之組合為宜。其他較 佯的組合例如有氫氧化鎂及/或磷酸鈣與乳化劑之組合。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分散安定劑係可使用藉由在水溶性多價金屬化合物 ί如氣化鎂)與氫氧化鹼金屬鹽(如氫氧化鈉)之水相中的 反應所得的難水溶性金屬氫氧化物(如氫氧化鎂)之膠質 。而f磷酸鈣可使用磷酸納與氯化鈣之水相中的反應 生成物。乳化劑可使用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如二烷基磺基 琥珀酸鹽或聚環氧丙烷烷基(芳基)醚之磷酸酯等。 在水集分散介質中可存在有至少一種選自亞硝酸鹼金 屬鹽、氣化鍚、氯化菇鍚、水溶性抗壞血酸類、及硼酸 所成群者之化合物做為聚合助劑。在此等化合物存在下 進行懸濁聚合時,於聚合時不會引起聚合粒子間凝聚, 聚合物不會附著於聚合罐壁,因聚合而可有效地除去發 熱作用且製得安定的發泡性微球。此等之化合物對1 00 重最份聚合性單體而言通常為0.001〜1重畺份、較佳者 為0.01〜0.1重量份。此等之聚合助劑係在下述之「發 泡性微球的製法E」中有詳細說明。 (6)懸濁聚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水系分散介質中添加各成份之順序可任意添加,惟 通常添加水與分散安定劑,視其所需添加安定肋劑或聚 合肋劑K調製分散安定劑之水系分散介質。 本發明通常預先混合聚合性單體、聚合起始劑及發泡 劑,Μ調製聚合性混合物。使聚合性混合物(油性混合 物)與水系分散介質分散成所定的粒徑之具體方法,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7 B7 41S227 五、發明説明(20)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上所述有①使水系分散介質及聚合性混合物個別流入, 以一定的比例連續地供應給連縝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 拌分散機,且在該攪拌分散機中使兩者連頚攪拌、分散 的方法,Μ及②將水系分散介質及聚合性混合物注人分 散槽中,且在該分散槽内使兩者攪拌、一次分散後,將 所得的一次分散液供應給連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 分散機,目.在該攪拌分散機中使兩者再連續攪拌、分散 的方法。①之艿法因變化水系分散介質與聚合.性混合物 之比例時,粒子直徑亦隨之變化,故②之方法較佳。 懸截聚合通常使反應槽内脫氣、或Μ惰性氣體取代, 在4 0〜8 0 Τ:之溫度下升溫進行。於懸濁聚合後,水栢係 藉由如過滹、離心分離、沈澱予Μ除去。視其所需,發 泡性微球係不在使發泡劑氣化之較低溫下乾燥。 gg泡袢微球夕郸法(I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之第2製法的特徵,係在水糸分散介質中使至 少含有發泡劑S聚合性單體之聚合性混合物懸濁聚合, Μ製造在生成聚合物之外殻中包人有發泡劑之發泡性微 球的方法中,使聚合性混合物之懸濁聚合在特定化合物 存在下進行《具體而言係在水糸分散介質中,在有至少 一禪選自亞硝酸鹼金屬鹽、氮化鍚、氯化亞耰、水溶性 抗壞血酸類及硼酸所成群的化合物存在下進行聚合性混 合物之懸濁聚合。 丨比等化合物之作用機構,在現階段雖不是必須明瞭, 惟藉由使此等化合物存在於懸濁聚合反應系中,可達① 一 2 2 ' 本紙張尺度適用申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_ 41822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21 ) 1 於 聚 合 時 可 抑 制 生 成 聚 合 物 粒 子 凝 聚 、 ② 可 抑 制 聚 合 物 1 1 | 罐 垢 附 菁 於 聚 合 罐 壁 ③ 可 抑 制 變 形 粒 子 之 生 成 fcb 例 9 1 月 可 製 得 阊 球 狀 之 粒 子 彤 狀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之 效 果 〇 藉 由 請 1 先 抑 制 聚 合 物 粒 子 凝 聚 可 防 止 聚 合 時 漿 料 黏 度 上 升 * 且 藉 閱 讀 1 1 由 抑 制 聚 合 物 罐 垢 附 著 可 有 效 地 除 去 因 聚 合 而 產 生 的 發 背 T® ί | 之 1 .熱 , 故 可 安 定 地 進 行 聚 合 反 rrtfT 懕 9 結 果 製 得 圓 球 狀 且 發 泡 注 意 1 1 事 1 激 烈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〇 項 再 I 藉 由 本 發 明 之 製 法 所 得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 發 泡 均 勻 〇 例 % 本 (S I 如 > Μ 附 有 熱 台 之 顯 微 鏡 觀 察 升 溫 下 發 泡 性 微 球 之 發 泡 頁 1 I 狀 m 時 » 本 發 明 之 製 法 所 得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 在 狹 窄 的 發 1 1 洵 溫 度 範 圍 > 可 如玉米花般 一 氣 發 泡 * 且 成 均 勻 的 發 泡 1 1 物 〇 對 此 而 言 在 沒 有 上 述 特 定 化 合 物 存 在 下 懸 胜 m 聚 合 訂 所 得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 與 藉 由 本 發 明 製 法 所 得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相 比 9 部 份 在 1 〇 r 上 視情形所定30t 上 之 低 溫 1 1 度 下 開 始 發 泡 〇 而 且 t 在 沒 有 上 述 特 定 化 合 物 存 在 下 懸 1 i 濁 聚 合 所 得 的 發 泡 性 微 球 熱 天 秤 (TGA) 測 定 升 溫 時 1 1 / 減 少 的 棗 最 時 9 可 觀 察 到 即 使 發 泡 開 始 溫 度 以 下 仍 因 發 泡 劑 揮 散 而 重 最 大 幅 地 減 少 〇 該 減 少 的 重 量 係 於 發 泡 劑 1 [ 發 泡 劑 自 發 泡 性 微 球 逸 散 之 故 〇 因 此 > ί|π£ 法 得 到 所 定 1 * _ ί 的 發 泡 倍 率 y 嚴 重 時 完 全 不 發 泡 〇 該 發 泡 不 均 匀 的 發 泡 1 柙 微 球 使 用 上 逑 之 曰 本 特 開 平 7 - 1 9 6 8 1 3號公 報 記 載 的 方 1 法 時 > 在 預 熱 該 發 泡 性 微 球 與 可 塑 劑 時 > 會 發 生 部 份 發 1 1 泡 的 情 形 0 發 泡 性 微 球 發 泡 時 9 膨 脹 體 積 倍 率 約 為 60 1 I 100 倍 > 故 即 使 很 少 部 份 發 泡 J 與 可 塑 劑 之 混 合 物 失 去 \ I I -23 -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X297公釐)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22 ) 流動性而無法送至泵。 ⑴聚合肋劑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之製法中,藉由在水糸分散介質中,有至少一 種選自亞硝酸鹼金屬髒、氯化錫、氛化亞錫、水溶性抗 _壞血酸類,及硼酸所成群的化合物存在下,進行聚合性 混合物之懸濁聚合,可解決上述之缺點,且安定地製得 具有優異特性的發泡性微球。 於亞硝酸鹼金屜鹽中就容易得手而言以亞硝酸鈉與 亞硝酸鉀較佳。抗壞血酸類例如有抗壞血酸之金屬鹽、 抗壞血酸之酯類,惟於本發明中Μ使用水溶性者為宜。 處,水溶性抗壞血酸類係指對2 3 C水而言溶解性為 1 g / 1 0 0 c hi 3 Μ上,Μ抗壞血酸與鹼金屬鹽較佳。於此等 之中就得手之容易性或價格,作用效果而言Μ抗壞血酸 (維他命C )、抗壞血酸納及抗壞血酸鉀更佳。此等之化 合物對1. 00重量份聚合性單體而言通常為0.001〜1重 最份、較佳者為〇 . 01〜〇 . 1重駑份。 ⑵懸濁聚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本發明之製法中對發泡劑、聚合性單體、其他助劑 等而言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習知者。換言之,本發 明之製法可使用於所有型式的發泡性微球之製法。 於本發明之製法中,上述之「發泡性微球之製法(I ) J 中所使用的發泡劑、聚合性單體、交聯性單體、聚合起 始劑、分散安定劑、其他肋劑等皆可使用。而且,聚合 性蚩髒之組合亦可採用上述「發泡性微球之製法(I )」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 〇 X 297公釐>、 418227 A7 __B7 五、發明説明(23 ) 中所採用的組成。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水系分散介質中添加各成份之順序可任意添加,惟 通常於聚合罐中添加水與分散安定劑,視其所需添加安 定肋劑,Μ調製含有分散安定劑之水系分散介質。本發 明於水系分散介質中加人至少一種選自亞硝酸鹼金屬鹽 、氛化錫、氯化亞錫、水溶性抗壞血酸類及硼酸所成群 聚的化合物。聚合性單體及發泡劑分別加入水系分散介 質中,在水系分散介質中一體化而形成聚合性混合物 (油件混合物),惟通常於預先混合兩者後,再添加於水 .系分散介質中。聚合起始劑可預先添加於聚合性單體中 ,惟必須避免早期聚合時,例如將聚合性單體與發泡劑 之混合物添加於水系分散介質中,並予Μ攪拌,加入聚 合起始劑,在水糸分散介質中一體化。而且,在別的容 器中使聚合性混合物(油性混合物)與水系分散介質混合 ,於攪拌混合後,置於聚合罐中。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含有發泡劑、聚合性單體、及聚合起始劑等之聚合性 潟合物,因在水系分散介質中形成油相,藉由攪拌混合 ,可造粒成所企求之大小的微小液滴。於授拌混合時, 視發泡性微球所企求的粒徑而定,進行設定授拌機之種 類或冋轉數等之條件。此時,亦可考慮聚合罐之大小與 形狀,有無檔板等而選擇條件。本發明之第二製法,對 於攪拌機沒有特別的限定,Κ使用具高切變力之均化器 等為官。當然,亦可使用適用於本發明之第1製法之連 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4.18227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2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聚合係通常脫氣或Μ惰性氣髖取代,在40〜80艺之溫 度進行。於聚合後水栢係藉由如過瀘、離心分離、沈澱 予Μ去除。視其所需,發泡性微球在不使發泡劑氣化的 較低湄度下乾燥。 未發泡的發泡性微球之粒徑及發泡後之粒徑可在廣泛 範_内變化,基於最終製品所企求的性質予Μ設計。藉 由本發明所得的發泡性微球之平均粒徑,在未發泡狀態 下通常為3〜lOOwm,較佳者為5〜50/uin。發泡劑之含 最通常為5〜30請'最% ,較佳者為10〜25重量% 。藉由 所使用的聚合性單體之驵合或量比之控制與發泡劑之選 擇,可製造圼現各種發泡舉動之發泡性微球。 用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藉由本發明所得的發泡性微球係在發泡(膨脹)或未發 泡的吠態使用於各種領域。發泡性微球例如利用其膨賬 件,可使用於汽車等之塗料的填充劑、壁紙、發泡油墨 (観衫等附有浮雕模樣)之發泡劑、防縮劑等。而且,發 泡性微球利用因發泡而體積增加,使用於塑膠、塗料、 各種貴材等之輕最化或多孔質化,各種機能性賦予(如 平滑件、斷熱性、座墊性、遮音性等)之目的。尤其是 本發明之發泡性微球可使用於要求表面性或平滑性之塗 料、壁紙、油墨範圍。 管确例 於下述中舉例實施例及比較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測定方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奶>八4規格(210/297公釐)._ A7 B7 ^18227 五 '發明説明(2S )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⑴發泡倍率:將0 . 7 g發泡性微球置於齒輪式烤箱中, 在所定湄度下加熱2分鐘予K發泡。將所得的發泡物置 於最筒中測定體積,旦Μ未發泡時之體積來計算發泡倍 率 。 (2) 粒徑分佈:使用島津製作所製之粒徑分佈測定器 S iU,D-3000 J測定。 (3) △ T :於1 . 5 L聚合罐聚合時聚合罐内之聚合漿料溫度 與浸漬聚合罐之溫水浴(溫度量6 0 L )之溫度的溫度差。 使宙逋鏞忒萵涑同鍵高切欒型搰拌分散機夕郸法 [實皰例1 ] 在附有攪拌機之聚合罐U . 5L)中加入16. 5g膠質二氧 化矽f固成份4 0重最S;之二氧化矽分散液41 . 3 g )、1 , 6 5 g 二乙醇胺-己二酸縮合生成物(酸價= 78mgKOH/g)(3,3g 50 %溶液)、169,8s食鹽、0.11s亞硝酸鈉、及水合 計為557S,調製成水糸分散介質。水系分散介質之pH值 為3.2,添加鹽酸予Μ調整。 另外,調製由147.4s丙烯腈、68.2g甲基丙烯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蚀甲基丙烯酸甲酯、0.66g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 、2 6 . 2 g E -己烷、及1 5 g石油醚所成的聚合性混合物(單 髑成份之重量% =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酿= 67/31/2) α 於授拌潟合聚合性潟合物與水系分散介質時,如第1 圖所示使水系分散介質與聚合性混合物分別保持於不同 槽中,Μ —定比例使此等連續地通過連續式高速回轉高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8227 at - _B7_ 五 '發明説明(26 ) 切變型攪拌分戢機(回轉數= 2.500rpm)。然後,使含有 聚合性混合物之微小液滴的水条分散介質加入附有攪拌 機之聚合_ (1 . 5 L )中,使用溫水浴,在6 0°C下反應2 0小 時。將所得的反應生成物過漶時反覆予Μ水洗、乾燥, •可得平均粒徑為2 7 w κ、變動係數為0 . 3 0 %之發泡性微球。 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7 ο υ之發泡倍率為5 8倍 。而目.,Μ附有熱台之顯微鏡,51/分之速度升溫下觀 察其發泡情形,在140¾ Μ下之溫度幾乎完全沒有發泡 。然而,可判斷發泡激烈。 使上逑調製的聚合性混合物與水系分散介質Μ如第3 圖所示之分批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分散機攪拌混合,造 粒成聚合件混合物之微小液滴。將該含有聚合性混合物 之微小液滴之水糸分散介質加入附有攪拌機之聚合罐 Π . 5 I .),使用溻水浴,在6 0 tJ下反應2 0小時。重覆過滹 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乾燥後可得平均粒徑為26ti® ,變動係數為1.7 5¾之發泡性微球。該發泡性微球之發 泡溫度為〗70T:下發泡倍率為50倍。Μ附有熱台之顯微 鏡,R.在1〇υ /分之速度升溫下觀察該發泡性微球之發 泡情形,在140Ρ Μ下之溫度下幾乎完全沒有發泡。然 而矜升溫連度改為51/分時,較為詳细地觀察發泡情形 ,可知在14〇=πκ下之溫度下有一定程度數目的發泡。 而目,藉由使用連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 可得粒桦分佈較為狹窄的發泡性微球。 [實施例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 〇 X 297分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S227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攪拌潖合聚合性混合物與水系分散介·質時,藉由攪 拌使水条分散介質與發泡劑及含有聚合性單體之聚合性 混合物一次分散後,通過連缡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 分敢機(回轉數=2, 5 00「pm),再予K懸濁聚合外,其餘 '的與實陁例1相同,調製發泡性微球。重覆過滤與水洗 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且予K乾燥,可得平均粒徑為26Witi ,變動係數為0 . 3 7 %之發泡性微球。 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 7 0 π的發泡倍率為5 4倍 。而日.,以附有熱台之顯微鏡,5t!/分之速度升溫下觀 察其發泡情形,在1 4 0幻Μ下之溫度幾乎完全沒有發泡 。然而,可判斷發泡激烈。 [比較例1 ] 在附有攪拌機之聚合罐(1.5L)中加人770g脫離子水及 Hg固成份為40重量ΪΚ之膠質二氧化矽並予K溶解。再 加人镑酸調製成pH值為3.5之水系分散介質。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外,調製由123.2s氣化次乙基、85.8g丙烯腈、1U 甲基丙烯酸甲酯、〇.33g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 l.lg2,2’-偶氮雙-2,4 -二甲基戊腈、以及35.2g 丁烷所 成的聚合性混合物(單體成份之重量% =氯化次乙基/丙烯 腈/甲基丙烯酸甲酯=5 9 / 3 9 / 5 )。然後,Μ如第3圖所示 之分枇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分散機使該聚合性混合物與 上述所調製的水系分散介質攪拌混合,造粒成聚合性混 合物之微小液滴後f置於聚合罐中,在5 0 °C下反應2 2小 時。軍覆過濾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予Μ乾燥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操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7 B7 418227 五、發明説明(28 ) 可得平均粒徑為13wh,變動係數為3.64¾之發泡性微球。 [實腌例3 ] ^^—1. 1J ί ^^^1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攪拌混合聚合性混合物與水系分散介質時,不使用 分批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分散機,將水糸分散介質與聚 _合件混合物分別保持於不同槽中,且使此等以一定比例 連續地通過連缡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授拌分散機(回轉 數=2,5 0 0「p n )後,進行懸濁聚合外,其餘的與比較例 1.相同地調製發泡性微球。 重覆地過滤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燥, 可得平均粒徑為14Wni,變動係數為0.43¾之發泡性微球。 [比較例2 ] 在附有攪拌機之聚合罐(1 . 5 L )中加人7 7 0 s脫離子水, 及1. 1 g固成份為4 0重量%膠質二氧化矽。再加入鹽酸調 製成P Η俏為3 . 5之水糸分散介質。 另外,調製由1 2 3 . 2 g氯化次乙基、8 5 . 8 g丙烯腈、1 1 s 甲基丙烯酸甲酯、0.33 g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 Ig2 J -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以及35 . 2g異戊烷 所成的聚合性潟合物(單體成份之重量% =丙烯腈/甲基丙 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56/39/5)。然後,Μ分批式高速 Ρ轉高切變型分散機使該聚合性混合物與上述所調製的 水糸分散介質攪拌混合,造粒成聚合性混合物之微小液 滴後,置於聚合罐中,在5 0 C下反應2 2小時。重覆過滹 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予Κ乾燥後,可得平均粒徑 為23 i/m,變動儀數為3. 17¾[之發泡性微球。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Ο X 297分釐) __ ㈣22?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29 ) [實陁例4 ]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授拌混合聚合性潖合物與水系分散介質時,不使用 分批式高速画轉高切變型分散機,如第1圖所示將水系 分散介質與聚合性混合物分別保持於不同槽中,且使此 '等Μ —定比例連續地通過連頴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 分散機(回轉數=2 , 5 0 0 r ρ m )後,進行懸濁聚合外,其 餘的與比較例2相同地調製發泡性微球。 蒙覆地過瀘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煉., 可得平均粒徑為1 δ μ ,變動係數為1 . 0 0 %之發泡性微球。 储用聚合肋翻夕靱法 [比較例3 ] 在附有授伴機之聚合罐(1.5L)中.加入16.5g嘐質二 氧化δ夕(固成份為4 0重量%之二氧化矽分散液4 1 . 3 g )、 ].6i5g二乙醇胺-己二酸縮合生成物(酸價78ragK0H/g) (50¾ 溶液3.3s)、169.8g食鹽、水(合計為557g),M調製成 水糸分散介質。使該水系分散介質之pH值為3.2,添加 髒酸予Μ調整。 另外,調製由147.4g丙烯睛、6S.2s甲基丙烯__、 經濟部智蒽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g甲基丙烯酸甲酯、0.66s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 烷、2 fi . 2 g正戊垸、]5 g石油醚所成的油性混合物(重量 份比=丙烯睛/甲基丙烯睛/甲基丙烯酸甲酷=6 7 / 3 1 / 2 )。 以均化器攪拌混合該油性混合物與上述所調製之水系分 散介質,造粒成油性混合物之微小液滴。 將含有該油性混合物之微小液滴的水系分散介質加人 -3 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1822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30 ) 1 附 有 m 拌 機 之 聚 合 罐 (1 .5L ) 中 > 使 用 溫 水浴, 在6〇υ下 1 1 反 20小 時 y 不 易 使 反 應 熱 除 熱 且 △ Τ達至丨J 2 · 7 t!。而且 1 y 於 聚 合 反 磨 中 聚 合 漿 料 之 黏 度 急 劇 上 升,流 動性極為 請 1 先 1 不 佳 0 聚 合 後 所 得 的 漿 料 之 篩 分 性 亦 不 佳。漿 料中有很 閲 讀 ! 多 的 凝 聚 物 η 於 罐 壁 上 有 恨 多 聚 合 物 罐垢附 著。重覆 背 1¾ I 之 1 地 過 與 水 洗 所 得 的 反 應 生 成 物 9 並 予 Μ乾燥 ,可得平 意 均 粒 掙 為 3 0 U 體稹密度為〇 .3 6 g / C m - 3之發泡性微球 事 項 再 填 寫 1 I Ο 該 發 泡 性 微 球 之 發 泡 溫 度 為 1 7 0 Ή的發泡倍率為4 5倍。 1 Γ Λ 未 而 η * Μ 附 有 熱 台 之 顯 微 鏡 > 1 0 V /分之速度升溫下 頁 1 | 觀 m 其 發 泡 情 形 可 知 在 13 0ΤΜ下之溫度下大多數發 1 1 1 flTr* 未 發 泡 之 發 洵 性 微 球 的 苯 甲 酸 二 異 壬 酯(Μ 下簡稱為 1 訂 厂 D TNP J ) 為 33 .3 震 量 份 % 溶 液 之 黏 度 為1600CP係為高 J 黏 度 〇 另 外 9 上 述 處 方 為 基 準 * 10L 聚合罐 中有罐垢 1 I .增 加 時 無 法 控 制 反 應 溫 度 〇 ί | [實腌例5 ] 1 ( 除 於 調 製 水 系 分 散 介 質 時 * 另 加 入 0 . 1 U亞硝酸鈉外 t 其 餘 的 與 比 較 例 3 相 同 地 調 製 發 泡 性 微球。 △ ΐ為 0.2V 1 係 m 小 S 即 使 10 [.聚合罐中有罐垢增加時,仍可充份地 1 Ί 使 聚 合 熱 除 熱 〇 以 1 . 5L 聚 合 罐 予 Μ 聚 合 時之漿 料黏度低 1 、 流 動 性 極 佳 > 所 得 的 漿 料 之 篩 分 性 亦 佳。完 全沒有凝 1 聚 物 或 完 令 沒 有 聚 合 物 罐 垢 附 著 於 罐 壁 。重覆 地過滹與 1 1 水 洗 所 得 的 反 應 生 成 物 > 並 予 以 乾 燥 而 製得平 均粒徑為 1 1 28 U m 、 體積密度為0 .43ε / C m ^ 之發泡性微球 >該發泡 j I t -32-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418227 五、發明説明(31) 件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 7 0 t的.發泡倍率為5 5倍。另外,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以附有熱台之顯微鏡,10Ό /分速度升溫下觀察其發泡 情形,在ΐ4〇τ:κ下之溫度下幾乎完全沒有發泡。然而 ,可判斷發泡激烈。未發海之發泡性微球的D ΪΝΡ33 . 3重 最ίϊ溶液之黏度為7 2 0 C P係極低,且流動性良好。 [比較例4 ] 在附有授拌機之聚合罐(1 . 5L)中加入7 9 2g脫離子水, 在攪拌下加入39.6g氯化鎂6水合物並予Μ溶解。在其 中加人0 . 044g蓓雷克斯(譯音)ΟΤ-Ρ (花王公司製,二烷 基磺基琥珀酸納)與23.8 g·固成份為25重量之氫氧化鈉 ,調製成氫氧化鎂膠質分散液。該水分散液(水糸分散 介質)之pH值為9.8。另外,調製由18 2,6 g丙烯腈、26.4g 甲基丙烯酸甲酯、llg丙烯酸甲酯、〇.44g三甲基丙烯酸 三羥甲基丙烷、1.U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烯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 9 . g戊烷所成的油性混合物(重量份比;丙烯腈/甲基 丙烯酸甲酿/丙烯酸甲酯=8 3/12/5) ◊然後,K均化器攒 伴混合該油性痗合物與上述所調製的水分散液,造粒成 油性混合液之微小液滴後,加入於上述之聚合罐中,在 5 7 T:下反應2 0小時。 A T為ETC係極大,1 0 L聚合罐中有罐垢增加時,對聚 合熱之除熱效果不充份,且聚合溫度無法控制。而且, 1 0 L聚合罐中有罐垢増加時,因聚合熱之除熱不充份而 無法枰制聚合溫度。K1.5L聚合罐予Μ聚合時之漿料黏 度低、流動性極為不佳,所得的漿料之篩分性亦不佳。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7 B7 418227 五、發明説明(32 )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有很多凝聚物在罐壁或授拌翼上有很多聚合物罐垢附著 。黃覆地過滹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燥而 製得平均粒徑為30μπι、體積密度為0.35g/cm3之發泡 性微球。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 7 〇 C的發泡倍率 '為39倍。未發泡之發泡性微球之DINP33.3重量S;溶疲之 黏度為2 5 0 0 C P係為高黏度。另外,Μ附有熱台之顯微鏡 ,IOC /分速度升溫下觀察其發泡情彤,在130°CK下之 辋度下即有很多發泡。 [實腌例6 ] ’ 除在調製水分散液(水系分散介質)時,另添加0.11s 硼酸外,其餘的與比較例4相同調製發泡性微球。A T 為2 係極小,即使在1 0 L聚合罐中罐垢量增加時,仍可 充份地使聚合熱除熱。K 1 . 5 L聚合罐聚合時漿料之黏度 低、流動性良好,所得漿料之篩分性亦佳。凝聚物或附 菁於罐孽之聚合物罐垢幾乎完全沒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窜覆地過滹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燥而 製得平均粒徑為28Wm、體積密度為0.38s/cbi3之發泡 件微球。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 7 0 °C的發泡倍率 為49倍。另外,K附有熱台之顯微鏡,lOt: /分速度升 湍下觀察其發泡情形,在140t:K下之溫度下幾乎完全 沒有發泡。然而,可判斷發泡激烈。未發泡之發泡性微 球的IHNP3 3.3輯最$溶液之黏度為1300CP係極低,可知 其溁動性經顯著改善。 [比較例5 ]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X297公釐)乂 A7 B7 418227 五、發明説明(3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附有攪拌機之聚合罐(1.5L)中加人770g脫離子水, llg固成份為40重量:K膠質二氧化矽並予K溶解。另加 入鹽酸調製成P Η值為3 . 5之水系分散介質。 另外,調製由123.2g氣化次乙基、85,k丙烯腈、llg •甲基丙烯酸甲酯、0.3 3s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 1.〗8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从及35.2^丁烷所 成的聚合性混合物(重最份比;氯化次乙基/丙烯睛/甲 基丙烯酸甲酯=56/39/5)。然後,Μ均化器使該油性混 合物與上述所調製之水系分散介質攪拌混合,造粒成油 、 性绲合液之微小液滴後,置於上述之聚合罐中,在5 0 t 下反應2 2小時。 ΛΤ為7C係極大,在10L聚合罐中有罐垢増加時,會 因聚合熱之除熱不充份而無法控制聚合溫度。另外,Μ 1.51,聚合罐予以聚合時之漿料黏度急速上升、流動性極 為不佳,所得的漿料之篩分性苏不佳。有很多凝聚物,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罐壁或攪拌翼有很多聚合物罐垢附著。重覆地過滹與水 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燥而製得平均粒徑為1 4 wm之發泡性微球。該發抱性微球以200網目(網目開口 為7 5 μ η )之篩網予Κ筛分時,殘留於篩網上之量為5重 最。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 2 0 °C的發泡倍率為 4 0倍。 [實旆例7 ] 除存調製水系分散介質時,另加入〇.〇88g氯化錫外,
其餘的與比較例5相同地調製發泡性微球。A T為1 . 5 1C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1B22^ A7 __-____B7_ 五、發明説明(3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係極小,即使1 0 L聚合罐中有罐垢增加時,仍可充份地 使聚合熱除熱。以1.5L聚合罐予以聚合時之漿料黏度低 、流動件極佳,所得的漿料之篩分性亦佳。完全沒有凝 聚物或完全沒有聚合物罐垢附著於罐壁。重覆地過瀘與 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燥,製得平均粒徑為 ί 5 a hi之發泡性微球。使該發泡性微球Μ 2 0 0網目(網目 大小為7 5 y m )之篩網予以篩分時,殘留於篩網上之量為 0 , 1窜最S: Μ下係極小。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 1 2 Ο 的發洵倍率'為5 0倍。 [比較例6 ] 除在調製水系分散介質時,加入1.U分子量為1萬之 聚乙輝基毗咯烷顆取代二乙醇胺-己二酸縮合生成物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餘的與比較例1相同地調製發泡性微球。A Τ為3 C係 極大,在1 0 L聚合罐中有罐垢増加時,因聚合熱之除熱 不充份而無法控制聚合溻度。另外,K 1 . 5 L聚合罐予以 聚合時之漿料黏度急速上升、流動性極為不佳,所得的 漿料之篩分性亦不佳。有很多的凝聚物在罐壁或授拌冀 上有聚合物罐垢附著。重覆地過濾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 成物,並予Μ乾燥而製得平均粒徑為32// m、體積密度 為0 . 3 fi g / c DJ 3之發泡性微球。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 為〗7 Ο 的發洵倍率為4 2倍。未發泡之發泡性微球的 ί) Τ Ν Ρ 3 3 . 3重最溶液之黏度為2 7 0 0 C Ρ係極低,且流動性 良奸。另外,Μ附有熱台之顯微鏡,1 0°C /分速度升溫 下觀容其發泡情形,在1 3 Ο ΊΟ K下之溫度下有很多發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 X 297公釐)_. 418227 A7 B7 五、發明説明(35 ) [實陁例ί5 ] (諳先聞諺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除在調製水系分散介質時,另加入〇.〇〗3g亞硝酸鈉外 ,其餘的與比較例6相同地調製發泡性微球。△ T為0 , 3 t: 係極小,即使1 0 !,聚合罐中有罐垢增加時,仍可充份地使 -聚合熱除熱。Η5 l聚合罐予Κ聚合時之漿料黏度低、 •流動性極為佳,所得的漿料之篩分性亦佳。完全沒有凝 聚物或完全沒有聚合物罐垢附著於罐壁。重覆地過滹與 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燥而製得平均粒徑為 3 1 μ m、體積密度_為0 . 42 s / c m 3之發泡性微球。誃發泡 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 7 〇 t的發泡倍率為5 7倍。未發泡 之發泡性微球的I) I N P 3 3 . 3重量%溶液之黏度為8 0 0 C P係 樺低,且滾動性良好。另外,Μ附有熱台之顯微鏡,IOC /分速度升溻下觀察其發泡情形,在140¾以下之溫度下 幾乎完全沒有發泡。然而,可判斷發泡激烈。 [實施例9 ] 除在調製水系分散介質時,加人0 . 0 3 g L -抗壞血酸(維 他命C )取代亞硝酸鈉外,其餘的與實施例δ相同地調製 發泡性微球。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Λ Τ為0 . 3 Ή係極小,即使1 〇 L聚合罐中有罐垢增加時, 仍可充份地使聚合熱除熱。Μ 1 . 5 L聚合罐予K聚合時之 漿料黏度低、流動性極為佳,所得的漿料之篩分性亦佳 。完令沒有凝聚物或完全沒有聚合物罐垢附著於罐壁。 重覆地過滹與水洗所得的反應生成物,並予Μ乾燥而製 得平均粒徑為32//di、體積密度為0.43g/cm3之發泡性 -3 7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 0 X 297公釐) 41822'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6) 微球。該發泡性微球之發泡溫度為170=0的發泡倍率為 62倍。未發泡之發泡性微球的DINP33.3重量%溶液之黏 度為750CP係極低,且潦動性良好。另外,Μ附有熱台 之顯微鏡,IOC /分速度升溫下觀察其發泡情形,在140Ό • Μ下之溫度下幾乎完全沒有發泡。然而,可判斷發泡激 烈。 產 h夕刺用價信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粒子形狀為圓球狀,且粒徑分佈極 狹窄,槳料時之黏度低,可得發泡激烈、均勻的發泡物 之發泡性微球。藉由本發明之製法所得的發泡性微球, 其粒徑分佈之變動係數為1.50¾ Μ下,粒徑分佈極為狹 窄者,由於粗大粒子或徽.小粒子很少,故發泡激烈,可 形成均勻的發泡物。 另外,本發明之製法係於聚合時可防止聚合物粒子間 凝聚,且不會有聚合物附著於聚合罐壁,故可有效地除 去因聚合之發熱,同時可安定地製得高品質之發泡性微 球。藉由本發明之製法所得的發泡性微球係為圓球狀之 粒子形狀者,由於非球狀粒子與凝聚粒子少,故可形成 發泡激烈、均勻的發泡物。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418227 A7 B7 五、發明説明(3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考符號說明 1 水 2 m 3 槽 4 槽 5 泵 6 線 7 泵 8 線 9 連 10 線 11 聚 12 分 13 泵 14 線 15 線 1 6 分 17 泵 18 線 系分散媒體 體混合物 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 合槽 散槽 批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laims (1)

  1. Λ Α8 Β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 第8 8 1 0 1 0 74號「發泡性微球及其製法」專利案 (89年1月14日修正) A申請専利範圍: 1· 一種發泡性微球,其係在一由氯化次乙烯基共聚物或 (甲基)丙齡腈共聚物所形成的聚合物之外殼內封入有 發泡劑之發泡性微球f其特徵爲平均粒徑3〜lOOym, 且粒徑分佈之變動係數爲1 · 5 0 %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泡性微球,其中在水系 分散介質中使至少含有發泡劑及聚合性單體之聚合性 混合物懸濁聚合所得者。 3.—種發泡性微球之製法,其係在水系分散介質中使至 少含有發泡劑及聚合性單體之聚合性混合物懸濁聚合, 且在生成聚合物之外殼內封入有發泡劑的發泡性微球 之製法中,其特徵爲使水系分散介質及含有作爲聚合 性單體的3 0-95重量%氯化次乙基及5〜70重量%可與 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或51~95重量 %(甲基)丙烯膊及5~49重量%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 形成之單體混合物的聚合性混合物供應給連續式高速 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內,其間,⑴使水系分散 介質及聚合性混合物個別流入,以一定的比例連續供 應給連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內,或⑵將 水系分散介質及聚合性混合物注入分散槽內,以該分 散槽內攪拌兩者予以一次分散後,將所得的一次分散 液供應給連續式高速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內*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一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Σί 2 3 4 8 8 8 8 ABCD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攪拌分散機中使兩者連續攪拌、分散後,將所得的 分散液注入聚合槽內,在該聚合槽內進行懸濁聚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法,其中以連續式高速 回轉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中使水系分散介質及聚合性 混合物連續攪拌、分散之工程中,使連續式高速回轉 高切變型攪拌分散機以1,4〇〇〜1 4,000rpm之回轉數予 以回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法,其中以水系分散介 質係爲含有水、分散安定劑,以及至少—種選自亞硝 酸鹼金屬鹽、氯化鍚、氯化亞鍚、水溶性抗壞血酸類 及硼酸所成群者做爲聚合助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法,其中藉由懸濁聚合 可得平均粒徑爲3〜IOOiim,且粒徑分佈之變動係數 爲1 . 5 0 %以下之發泡性微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法,其中氯化次乙基及 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彤成之單體混合物係爲含有30 〜95重量% (a)氯化次乙基與5〜70重量%(b)至少一 種選自丙烯腈、甲基丙烯膪、丙烯酸酯、甲基两儲酸 酯、苯乙烯及醋酸乙烯所成群的單體之單體混合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製法,其中該單體混合物係 爲含有40〜80重量°/。(a)氯化次乙基、19〜50重量 % (bl)至少一種選自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膊所成的單體, 以及1〜20重量% (b2)至少一種.選自丙稀酸酯及甲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A8 B8 C8 D8 4132: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丙烯酸酯所成的單體。 (諸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法,其中(甲基)丙烯腈及 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係爲含有51 〜95重量e/e>(C)至少一種選自丙烯膪及甲基丙烯腈所 成的單體,及5〜49重量% (d)至少一種氯化次乙 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及醋酸乙烯之 單體混合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製法,其中該單體混合物 係爲含有51〜95重量% (c)至少一種選自丙烯腈及 甲基丙烯腈所成群的單體,及1〜40重量% (dl)氯化 次乙基,以及I〜48重量% (d2)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 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所成群之單體。 11. 如申請専利範圍第3項之製法,其中(甲基)丙烯腈 及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係爲含有 70〜95重量% (e)至少一種選自丙烯膪及甲基丙烯腈 所成群之單體,以及5〜30重量% (f)至少一種選自 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所成群之單體混合物。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製法,其中該單體混合 物係爲含有55〜75重量% (el)丙烯腈、20〜40重量 %(e2)甲基丙烯膀,以及1〜10重量%(f)至少一種 選自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所成群之單體。 1 3 . —種發泡性微球之製法,其係在水系分散介質中使 至少含有發泡劑及聚合性單體之聚合性混合物懸濁聚 本紙蒗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413227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合,以製造在生成聚合物之外殼內封入有發泡劑之發 泡性微球的製法中,其特徵爲在水系分散介質中對 100重量份聚合性單體而言於0,001〜]重量份的至少 一種選自亞硝酸鹼金屬鹽、氯化鍚、氯化亞鍚、水溶 性抗壞血酸類、及硼酸所成群的化合物存在下,進行 含有作爲聚合性單體的3 0〜9 5重量%氯化次乙基及 5〜70重量%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 或5 1〜95重量%(甲基)丙烯腈及5〜49重量%可與其共 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的聚合性混合物之懸 濁聚合。 i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3項之製法,其中亞硝酸鹼金 屬鹽係爲亞硝酸鈉或亞硝酸鉀。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法,其中水溶性抗壞 血酸、抗壞血酸鈉、或抗壞血酸鉀》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製法,其中氯化次乙基 及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係爲含有 30〜95重量% (a)氯化次乙基、5〜70重量% (b)至 少一種選自丙烯腈、甲基丙烯膪、丙烯酸酯、甲基丙 烯酸酯、苯乙烯及醋酸乙烯所成群的單體之單體混合 物。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製法,其中該單體混合 物係爲40〜80重量% (a)氯化次乙基、19〜50重量 °/。(1)1)至少一種由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膪所成群的單體5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Χ297·公釐) Αδ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以及〗〜20重量% (b2)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酯及甲基 丙烯酸酯所成群的單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製法,其中(甲基)丙烯 膪及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係爲含 有51〜95重量% (c)至少一種選自丙烯腈及甲基丙 烯膪所成的單體,以及5〜49重量%((1)至少一種選 自氯化次乙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及 醋酸乙烯所成群的單體之單體混合物。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製法,其中該單體混合 物係爲含有51〜95重量% (c)至少一種選自丙烯膪 及甲基丙烯膪所成的單體,1〜40重量% (dl)氯化次乙 基,以及1〜48重量% (d2)至少一種選自丙烯酸酯及甲 基丙烯酸酯所成群的單體。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製法,其中(甲基)丙烯 膪及可與其共聚合的單體所形成之單體混合物係爲含 有70〜95重量% (e)至少一種選自丙烯腈及甲基丙 烯腈所成群的單體,以及5〜3 0重量% ( f)至少一種 選自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所成群的單體之單體混 合物。 2 I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製法,其中該單體混合 物係爲含有55〜75重量% (el)丙烯腈、20〜40重量 %(e2)甲基丙烯腈,以及1〜10重量%(f)至少一種 選自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所成群的單體。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κ項再填寫本頁) 訂
TW088101074A 1998-01-26 1999-01-25 Blowing microphere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TW41822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780198A JP4620812B2 (ja) 1998-01-26 1998-01-26 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の製造方法
JP37340798A JP4903924B2 (ja) 1998-12-28 1998-12-28 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8227B true TW418227B (en) 2001-01-11

Family

ID=26365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01074A TW418227B (en) 1998-01-26 1999-01-25 Blowing microphere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613810B1 (zh)
EP (1) EP1054034B2 (zh)
JP (1) JP4916483B2 (zh)
KR (1) KR100562729B1 (zh)
CA (1) CA2320966A1 (zh)
DE (1) DE69920664T3 (zh)
TW (1) TW418227B (zh)
WO (1) WO19990377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5394B1 (en) * 1998-02-24 2001-05-22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Heat-expandable microcapsules,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the same
US20030195268A1 (en) * 1998-05-20 2003-10-16 Freitag James W. Novel foam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composition
AUPQ118399A0 (en) * 1999-06-24 1999-07-22 Selleys Pty Limited Novel composition container apparatus and process
KR100516882B1 (ko) * 1999-09-17 2005-09-23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발포성 폴리스티렌 비드의 제조방법
US6866906B2 (en) 2000-01-26 2005-03-15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Cut resistant paper and paper articl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4945079B2 (ja) * 2000-04-28 2012-06-06 株式会社クレハ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52882B2 (en) * 2000-04-28 2007-08-07 Kureha Corporation Thermally foamable microspher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WO2001083636A1 (fr) * 2000-04-28 2001-11-08 Kureha Kagaku Kogyo K.K. Macrosphere thermoexpansibl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MXPA03010758A (es) 2001-05-25 2004-07-01 Apache Prod Co Aislamiento de espuma hecho con microesferas expandibles y metodos.
JP5044074B2 (ja) * 2001-06-11 2012-10-10 株式会社クレハ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01099A (ja) * 2001-06-21 2003-01-07 Sekisui Chem Co Ltd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
JP2003282478A (ja) * 2002-01-17 2003-10-03 Sony Corp 合金化方法及び配線形成方法、表示素子の形成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986737B2 (en) * 2002-09-05 2015-03-24 Wm. Marsh Rice University Antibiotic microsphere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osteomyelitis and enhancement of bone regrowth
ATE478195T1 (de) 2002-09-13 2010-09-15 Int Paper Co Papier mit verbesserter steifigkeit und fülle und dessen herstellung
EP1577359B1 (en) * 2002-12-25 2011-02-16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Thermally expandable microcapsule, process for producing molded foam, and molded foam
WO2004074396A1 (ja) * 2003-02-24 2004-09-02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熱膨張性微小球、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060102307A1 (en) * 2003-06-26 2006-05-18 Akzo Nobel N.V. Microspheres
US7807729B2 (en) 2003-11-19 2010-10-05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Heat-expanded microspheres,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heat-expandable microsphere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651817B2 (en) * 2004-03-30 2010-01-26 Kureha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pherical carbon material
ATE462773T1 (de) * 2004-09-13 2010-04-15 Kureha Corp Thermal aufschäumende mikrokugel, deren herstellung, verwendung, sie enthaltende zusammensetzung sowie erzeugnis
US20090137691A1 (en) * 2005-02-07 2009-05-28 Kureha Corporation Thermally Foamable Microsphere,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and Composition
KR101192031B1 (ko) 2005-03-11 2012-10-16 인터내셔널 페이퍼 컴퍼니 팽창성 미소구체 및 이온성 화합물을 함유하는 조성물, 및이의 제조 및 사용 방법
WO2007058379A1 (ja) * 2005-11-21 2007-05-24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熱膨張性微小球、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US7956096B2 (en) 2006-02-10 2011-06-07 Akzo Nobel N.V. Microspheres
US8388809B2 (en) * 2006-02-10 2013-03-05 Akzo Nobel N.V. Microspheres
BRPI0707628B1 (pt) * 2006-02-10 2021-10-19 Akzo Nobel Chemicals International B.V. Microesferas termoplásticas termicamente expansíveis,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de microesferas termicamente expansíveis, pasta fluida aquosa, usos de microesferas termicamente expansíveis, e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de papel
WO2008067444A1 (en) * 2006-11-30 2008-06-0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rocess of heat treating structured polymer particles
WO2008142849A1 (ja) 2007-05-21 2008-11-27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熱膨張性微小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応用
EP2328947A1 (en) 2008-08-28 2011-06-08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Expandable microsphe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ATE555904T1 (de) 2009-08-10 2012-05-15 Eastman Kodak Co Lithografische druckplattenvorläufer mit betahydroxy-alkylamid-vernetzern
EP2293144B1 (en) 2009-09-04 2012-11-07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dry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s after single-step-processing
JP5438528B2 (ja) * 2010-01-15 2014-03-1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泡粒子の製造方法
AU2011207304B2 (en) 2010-01-22 2014-07-17 Stratasys, Inc. Liquid radiation curable resins capable of curing into layers with selective visual effects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thereof
GB201420055D0 (en) * 2014-11-11 2014-12-24 Technion Res & Dev Foundation Low density micropsheres
WO2016088802A1 (ja) * 2014-12-02 2016-06-09 株式会社クレハ 大径の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19948B2 (ja) * 2015-03-30 2018-11-07 株式会社クレハ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
WO2019108721A1 (en) * 2017-12-01 2019-06-06 Arkema Inc Foamable acrylic composition
CN108003577B (zh) * 2017-12-22 2020-06-02 重庆纳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闭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4758B (zh) * 2018-07-24 2021-03-30 青岛大学 一种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接枝中空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0967B (zh) * 2018-07-24 2021-03-30 青岛大学 一种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中空球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511523A (ja) 2018-12-05 2022-01-31 サビック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ベスローテン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発泡性の、貯蔵安定なポリマービーズ
CN109851995B (zh) * 2018-12-20 2021-04-2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66333A (zh) * 2019-01-18 2019-04-23 北京印刷学院 热膨胀型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水性环保发泡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816143B1 (en) 2019-10-30 2023-07-26 Alloy Surfaces Company, Inc. Pyrophoric pellets that emit infrared radiation
CN110669389A (zh) * 2019-11-06 2020-01-10 快思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涂料伴侣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5972A (en) * 1967-04-28 1971-10-26 Dow Chemical Co Expansible thermoplastic polymer particles containing volatile fluid foaming agent and method of foaming the same
US4085267A (en) 1976-02-23 1978-04-18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chloride with low polymer buildup
JPS56143229A (en) * 1980-04-11 1981-11-07 Kanebo N S C Kk Fine sphere expandable when heated
JPS6019033A (ja) * 1983-07-12 1985-01-31 Matsumoto Yushi Seiyaku Kk 中空マイクロバル−ンおよびその製法
JPS62205108A (ja) 1986-03-03 1987-09-09 Hitachi Chem Co Ltd ビニル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S62286534A (ja) 1986-06-04 1987-12-12 Matsumoto Yushi Seiyaku Kk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法
JP2753039B2 (ja) 1989-04-26 1998-05-18 三菱化学ビーエーエスエフ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含有スチレン改質発泡性オレフイン系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SE9003600L (sv) 1990-11-12 1992-05-13 Casco Nobel Ab Expanderbara termoplastiska mikrosfaerer samt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daerav
SE9200704L (sv) 1992-03-06 1993-09-07 Casco Nobel Ind Prod Termoplastiska mikrosfärer, förfarande för framställning av dessa och användning av mikrosfärerna
JP3659979B2 (ja) * 1992-04-15 2005-06-15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とその製法
JP3186835B2 (ja) * 1992-05-28 2001-07-11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およびその製法と膨張方法
JP3476223B2 (ja) * 1993-09-27 2003-12-10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法
US5753156A (en) 1993-12-28 1998-05-19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non-scattering hollow plastic balloons
JP2822142B2 (ja) 1993-12-28 1998-11-11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非飛散性中空プラスチックバル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761188B2 (ja) 1994-05-27 1998-06-0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乳化重合防止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懸濁重合法
JP2894990B2 (ja) * 1996-06-14 1999-05-24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耐熱性と耐溶剤性に優れた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54034B2 (en) 2007-12-12
JP2008202062A (ja) 2008-09-04
DE69920664T3 (de) 2008-09-25
DE69920664D1 (de) 2004-11-04
DE69920664T2 (de) 2005-10-06
EP1054034B1 (en) 2004-09-29
US6613810B1 (en) 2003-09-02
WO1999037706A1 (fr) 1999-07-29
KR20010034385A (ko) 2001-04-25
EP1054034A4 (en) 2001-03-21
JP4916483B2 (ja) 2012-04-11
CA2320966A1 (en) 1999-07-29
EP1054034A1 (en) 2000-11-22
KR100562729B1 (ko) 2006-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8227B (en) Blowing microphere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JP5484673B2 (ja)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と用途
US8058320B2 (en) Thermally foamable microspher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e thereof,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article
EP1408097B2 (en) Heat-expandable microspher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1288272B1 (en) Heat-expandable microspher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JP3670980B2 (ja)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20812B2 (ja) 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の製造方法
JP4903924B2 (ja) 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72820A (ja) 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
JP6276423B2 (ja)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並びにそれを含む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KR20170078737A (ko) 지름이 큰 열발포성 마이크로스피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6172228A (ja) 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
JP2005179685A (ja)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88800A1 (ja) 接着性を有する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178401A (ja) 懸濁重合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