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5546A - 顯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5546A
TW202245546A TW111128186A TW111128186A TW202245546A TW 202245546 A TW202245546 A TW 202245546A TW 111128186 A TW111128186 A TW 111128186A TW 111128186 A TW111128186 A TW 111128186A TW 202245546 A TW202245546 A TW 2022455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ght
region
area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正善
李承柱
李善美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5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554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2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4Cath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面板。更具體地,顯示面板被配置為圍繞一開口區域,顯示面板包括具有一傾斜表面的反射電極,因此提供增加的發光效率。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本申請主張於2018年12月17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提交之韓國第10-2018-0163602號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公開內容透過引用合併於此。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和包括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
隨著資訊社會的出現,對於在顯示裝置,照明裝置等中使用的各種顯示面板的需求不斷增長。在包括顯示面板的各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中,因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不需要額外的光源,其有利於減小總重量和厚度,因此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當操作包括發光的有機發光層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時,由於有機發光層發出的一些光不能發射到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外部,並且被困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內,所以降低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光提取效率並降低相應的發光效率。
實施例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電晶體、一外塗層以及一子像素。基板,包含一主動區域及一非主動區域,該非主動區域包含一墊部區域。電晶體,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外塗層,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之上,該外塗層包含至少一孔。子像素,電性連接於該電晶體,該子像素在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包含多個發光區域及多個非發光區域。該子像素的該些發光區域分別具有不同寬度。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在該外塗層上該子像素包含一第一電極、一有機發光層及一第二電極。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電晶體包含一第一節點、一第二節點及一第三節點。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墊部區域的多個墊電極,該些墊電極包含一第一墊電極及一第二墊電極,其中該墊部區域的該些墊電極與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該第二節點及該第三節點之各者設置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一堤層,該堤層設置於該外塗層上並部分設置於該第一電極上,該堤層具有設置於該外塗層之凹陷處的一第一傾斜表面及一第二傾斜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電晶體的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與該第一電極在該外塗層的該至少一孔中電性連接。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的一輔助電極,該輔助電極與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以及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位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的一輔助電極,該輔助電極與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以及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位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在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及該第二墊電極分別與在該主動區域中的各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設置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位於該基板上的一層間絕緣膜,該層間絕緣膜設置於該第一墊電極上且不覆蓋該第一墊電極的頂表面的一部分。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二墊電極設置於該層間絕緣膜上並接觸該墊部區域中的第一墊電極。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一閘極絕緣膜,該閘極絕緣膜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上並設置於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上。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之該基板上的一主動層,該主動層設置於該基板及該閘極絕緣膜之間。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在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中該堤層包含一第三傾斜表面、一第四傾斜表面及一第五傾斜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堤層的該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位於該外塗層的一第一孔中,該堤層的該第五傾斜表面與該外塗層的一第二孔中之該外塗層的一傾斜表面對齊。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堤層的該第五傾斜表面及該外塗層的該第二孔中之該外塗層的該傾斜表面上。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電極在該些發光區域之至少一者中接觸該堤層的該第一傾斜表面並且在該些非發光區域之至少一者中接觸該堤層的該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電極設置於該些發光區域及該些非發光區域中。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層間絕緣膜設置於在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的該第一節點上,該層間絕緣膜覆蓋該第一節點的頂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之該基板上的一存儲電容器,該存儲電容器包含一第一存儲電容器及一第二存儲電容器,其中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及該第二墊電極之各者分別與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存儲電容器及該第二存儲電容器之各者設置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覆蓋該主動區域中的該存儲電容器的一鈍化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墊部區域中的該些墊電極不被該鈍化層覆蓋。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鈍化層部分覆蓋該子像素的該電晶體的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子像素的該電晶體上的一鈍化層,該鈍化層部分覆蓋該輔助電極。
實施例還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電晶體、一外塗層以及一子像素。基板,包含一主動區域及一非主動區域。電晶體,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外塗層,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之上,該外塗層包含至少一孔。子像素,電性連接於該電晶體,該子像素在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包含多個發光區域及設置於該些發光區域之間的至少一非發光區域。該些發光區域與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分別具有不同寬度。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些發光區域包含一第一發光區域及一第二發光區域,其中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包含設置於該第一發光區域及該第二發光區域之間的一第一非發光區域。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非發光區域圍繞該第一發光區域,該第二發光區域圍繞該第一非發光區域。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其中該子像素的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更包含一第二非發光區域,該第二非發光區域圍繞該子像素的該第一發光區域及該第二發光區域。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具有與該第一發光區域的邊緣相同的形狀。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二發光區域僅針對一種或兩種顏色的子像素而形成。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些發光區域之各者及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具有多邊形的形狀。
實施例還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上述之顯示面板。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在用圖式標記表示圖式的元件時,儘管這些元件在不同的圖式中示出,相同的元件將由相同的圖式標記表示。此外,在本發明的以下描述中,當可能使本發明的主題相當不清楚時,可以省略對這裡併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詳細描述。
這裡可以使用諸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術語來描述本發明的元素。每個術語不用於定義元素的本質、順序、順序或數量,而僅用於將對應元素與另一元素區分開。當提到元素“連接”或“耦合”到另一個元素時,應該解釋為另一個元素可以“插入”在元素之間,或者元素可以通過另一個元素彼此“連接”或“耦合”,以及一個元素直接連接或耦合到另一個元素。當描述元素在另一元素上“定位”、“設置”、“排列”、“形成”等時,應該解釋為不僅元素直接接觸另一元素,而且另一個元素可以“插入”在元素和另一個元素之間。
也就是說,應當注意的是一元件和另一元件之間的連接或耦合可以以元件位於、設置或形成在另一元件上,作為等同含義這樣的方式描述。
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配置的框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以是具有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或者可以進一步包括或包括在照明裝置/設備/系統、發光裝置/設備/系統等中。在下文中,為了便於描述和易於理解,基於具有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進行討論。然而,以下描述可以適用於與具有用於顯示圖像的功能的各種設備/裝置/系統相同或類似的,例如,照明設備/裝置/系統、發光裝置/設備/系統等。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顯示裝置可包括用於顯示圖像或發光的面板PNL,以及用於驅動面板PNL的驅動電路(或驅動器)。
面板PNL可以包括多條資料線DL和多條閘極線GL,並且包括由多條資料線DL和多條閘極線GL限定並且以矩陣形式設置的多個子像素SP。
多條資料線DL和多條閘極線GL可以彼此交叉並且排列在面板PNL中。例如,多條閘極線GL可以排列在第一方向中或排列在行或列中的一個上,並且多條資料線DL可以排列在第二方向中或排列在行或列中的另一個上。在下文中,為了便於描述和易於理解,對設置在一行上的多條閘極線GL和設置在列上的多條資料線DL的示例進行討論。
根據子像素的結構或設置,可以設置除了多條資料線DL和多條閘極線GL之外的一種或多種類型的訊號線。例如,顯示面板還可包括至少一個驅動電壓線、至少一個參考電壓線和至少一個公共電壓線等。
面板PNL可以是各種類型的面板,例如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等。
例如,取決於子像素的結構和面板類型(例如,液晶顯示器面板、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等),可以在面板PNL中設置一種或多種不同類型的訊號線等。在本發明中,訊號線可以表示包括提供訊號的電極的術語。
面板PNL可以包括用於顯示圖像的主動區域A/A和用於不顯示圖像的非主動區域N/A。這裡,非主動區域N/A可以被稱為邊框區域或面板或顯示裝置的邊緣區域。
多個子像素SP排列在主動區域A/A中以用於顯示圖像。
電性連接到資料驅動器DDR的至少一個墊部(例如導電跡線)設置在非主動區域N/A中,且多個資料鏈接線可以設置在非主動區域N/A中,用於將墊部電性連接到多條資料線DL。在這種態樣下,多條資料鏈接線可以是延伸到非主動區域N/A的多條資料線DL的一部分,或者是電性連接到多條資料線DL的單獨的圖形。
此外,非主動區域N/A還可以包括閘極驅動相關線,閘極驅動相關線用於傳遞驅動至少一個電晶體的至少一個閘極所需的電壓(訊號),用於從電性連接到資料驅動器DDR的墊部驅動至少一個子像素到閘極驅動器GDR。例如,閘極驅動相關線可以包括用於傳送時序訊號的時序線、用於傳送閘極電壓的閘極電壓線(VGH、VGL)、用於傳送產生掃描訊號等所需的各種控制訊號的閘極驅動控制訊號線。與主動區域A/A中設置的閘極線GL不同,閘極驅動相關線設置在非主動區域N/A中。
驅動電路可以包括用於驅動多條資料線DL的資料驅動器DDR、用於驅動多條閘極線GL的閘極驅動器GDR、用於控制資料驅動器DDR的控制器CTR以及閘極驅動器GDR。
資料驅動器DDR可以通過向多條資料線DL輸出資料電壓來驅動多條資料線DL。
閘極驅動器GDR可以通過輸出掃描訊號到多條閘極線GL來驅動多條閘極線GL。
控制器CTR可以提供用於驅動和/或操作資料驅動器DDR和閘極驅動器GDR所需的各種控制訊號DCS、GCS,並控制資料驅動器DDR和閘極驅動器GDR的驅動和/或操作。另外,控制器CTR可以將圖像資料DATA提供給資料驅動器DDR。
控制器CTR根據每幀中處理的定時開始掃描操作,將從其他設備或圖像提供源輸入的圖像資料轉換為資料驅動器DDR中使用的資料訊號形式,然後從轉換輸出結果圖像資料,並且在與掃描操作對準的預先配置的時間控制至少一條資料線的驅動。
為了控制資料驅動器DDR和閘極驅動器GDR,控制器CTR接收來自其他設備或圖像提供源例如主機系統的定時訊號,例如垂直同步訊號Vsync、水平同步訊號Hsync、輸入資料使能DE訊號、時序訊號CLK等,並產生各種控制訊號,並將產生的訊號輸出到資料驅動器DDR和閘極驅動器GDR。
例如,為了控制閘極驅動器GDR,控制器CTR輸出包括閘極起始脈衝GSP、閘極移位時序GSC、閘極輸出使能訊號GOE等的各種閘極控制訊號GCS。
另外,為了控制資料驅動器DDR,控制器CTR輸出包括源起始脈衝SSP、源採樣時序SSC、源輸出使能訊號SOE等的各種資料控制訊號DCS。
除了定時控制器的典型功能之外,控制器CTR可以是在典型顯示技術中使用的定時控制器或能夠另外執行其他控制功能的控制裝置/設備。
控制器CTR可以實現為與資料驅動器DDR分離的單元,或者與資料驅動器DDR集成並且實現為集成電路。
資料驅動器DDR從控制器CTR接收圖像資料DATA,並向多條資料線DL提供資料電壓。因此,資料驅動器DDR可以驅動多條資料線DL。這裡,資料驅動器DDR也可以稱為“源驅動器”。
資料驅動器DDR可以通過各種接口將各種訊號發送到控制器CTR和/或從控制器CTR接收它們。
閘極驅動器GDR通過依序向多條閘極線GL提供掃描訊號來依序地驅動多條閘極線GL。這裡,閘極驅動器GDR也可以稱為“掃描驅動器”。
根據控制器CTR的控制,閘極驅動器GDR依序地向多條閘極線GL提供掃描訊號,例如導通電壓或截止電壓。
當通過來自閘極驅動器GDR的掃描訊號斷定特定閘極線時,資料驅動器DDR將從控制器接收的圖像資料轉換為類比資料電壓,並將得到的類比資料電壓提供給多條資料線DL。
根據驅動方案、面板設計方案等,資料驅動器DDR可以位於但不限於面板PNL的一側(例如,頂側或底側),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驅動器DDR可以位於但不限於面板PNL的兩側(例如,頂側和底側)。
根據驅動方案、面板設計方案等,閘極驅動器GDR可以位於但不限於面板PNL的一側(例如,左側或右側),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驅動器GDR可以位於但不限於面板PNL的兩側(例如,頂側和底側)。
可以通過包括一個或多個源極驅動器集成電路SDIC來實現資料驅動器DDR。
每個源極驅動器集成電路SDIC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鎖存電路、數位類比轉換器DAC、輸出緩衝器等。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驅動器DDR還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類比數位轉換器ADC。
每個源極驅動器集成電路SDIC可以以帶式自動接合TAB型或玻璃覆晶COG型連接到面板PNL的墊部(例如接合墊部),或者直接設置在面板PNL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源極驅動器集成電路SDIC可以集成並設置在面板PNL上。另外,每個源極驅動器集成電路SDIC可以以薄膜覆晶類型實現。在這種態樣下,每個源極驅動器集成電路SDIC可以安裝在電路膜上並通過電路膜電性連接到排列在面板PNL中的資料線DL。
閘極驅動器GDR可以包括多個閘極驅動電路GDC。這裡,多個閘極驅動電路GDC每個可以對應於相應的多條閘極線GL。
每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位準移位器等。
每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以帶式自動接合TAB型或玻璃覆晶COG連接到面板PNL的墊部,例如接合墊部。另外,每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以薄膜覆晶類型實現。在這種態樣下,每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安裝在電路膜上並通過電路膜電性連接到排列在面板PNL中的閘極線GL。另外,每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在面板內閘極GIP類型集成到面板PNL中。也就是說,每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直接形成在面板PNL中。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排列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中的子像素的結構的視圖。參考圖3,每個子像素SP可以由設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110中的電子元件實現,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110包括但不限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用於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晶體DRT、電性連接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和相應的資料線DL之間的開關電晶體O-SWT、電性連接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和第二節點N2之間的存儲電容器Cst等。
有機發光二極體可包括陽極電極、有機發光層、陰極電極等。
圖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系統實現的視圖。參照圖2,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資料驅動器DDR可以在各種類型的薄膜覆晶COF類型實現,例如TAB、COG、COF、GIP等。而且,閘極驅動器GDR可以在各種類型的面板內閘極GIP類型實現,例如TAB、COG、COF、GIP等。
資料驅動器DDR可以實現為一個或多個源極驅動器集成電路SDIC。圖2示出了實施例,其中資料驅動器DDR被實現為多個源極驅動集成電路SDIC。
在資料驅動器DDR以COF類型實現的態樣下,用作資料驅動器DDR的每個源極驅動集成電路SDIC可以安裝在源極側電路膜SF上。
源極側電路膜SF的一側可以電性連接到設置在非主動區域N/A中的墊部,例如墊部的陣列。
源極驅動集成電路SDIC和面板PNL之間電性連接的一條或多條線路可以排列在源極側電路膜SF上。
對於多個源極驅動集成電路SDIC與其他單元或電子元件之間的電路連接,顯示裝置可包括一個或多個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以及用於安裝用於控制顯示裝置和其他元件/單元/裝置的若干單元的控制印刷電路板CPCB。
其中安裝有源極驅動集成電路SDIC的源極側電路膜SF的另一側可以連接到一個或多個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
也就是說,包含源極驅動集成電路SDIC的源極側電路膜SF的一側和另一側可以分別電性連接到面板PNL的非主動區域N/A和一個或多個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
用於控制資料驅動器DDR、閘極驅動器GDR等的控制器CTR可以設置在控制印刷電路板CPCB上。
此外,控制印刷電路板CPCB還可包括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向面板PNL、資料驅動器DDR、閘極驅動器GDR等提供各種電壓或電流或控制要提供的各種電壓或電流。
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和控制印刷電路板CPCB可以通過至少一個連接單元CBL在電路中彼此連接。這裡,連接單元CBL可以是可撓性印刷電路FPC、可撓性扁平電纜等。
一個或多個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和控制印刷電路板CPCB可以集成到一個印刷電路板中。
在閘極驅動器GDR在面板內閘極GIP型實現的態樣下,包括在閘極驅動器GDR中的多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直接形成在面板PNL的非主動區域N/A中。
多個閘極驅動電路GDC中的每一個可以將掃描訊號輸出到設置在面板PNL的主動區域A/A中的相應閘極線。
設置在面板PNL中的多個閘極驅動電路GDC可以通過設置在非主動區域N/A中的與閘極驅動相關的線路,接收產生掃描訊號所需的各種訊號(時序訊號、高位準閘極電壓VGH、低位準閘極電壓VGL、啟動訊號VST、復位訊號RST等)。
設置在非主動區域N/A中的與閘極驅動相關的線可以電性連接到最靠近多個閘極驅動電路GDC設置的源極側電路膜SF。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設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中的子像素的結構的視圖。參考圖3,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110中的每個子像素SP可以由電子元件實現,電子元件包括但不限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用於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晶體DRT、電性連接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和相應的資料線DL之間的開關電晶體O-SWT、電性連接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和第二節點N2之間的存儲電容器Cst等。
有機發光二極體可包括陽極電極、有機發光層、陰極電極等。
參考圖3,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陽極電極(也稱為像素電極)可以電性連接到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低電壓EVSS可以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陰極電極(也稱為公共電極)。
這裡,低電壓EVSS可以是接地電壓或高於或低於接地電壓的電壓。另外,低電壓EVSS的值可以根據驅動狀態而變化。例如,當執行圖像驅動時和執行感測驅動時,低電壓EVSS的值可以彼此不同地設置。
驅動電晶體DRT通過向有機發光二極體提供驅動電流來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
驅動電晶體DRT可以包括第一節點N1、第二節點N2和第三節點N3等。
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可以是閘極節點,並且可以電性連接到開關電晶體O-SWT的源極節點或汲極節點。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可以是源極節點或汲極節點,並且電性連接到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陽極電極(或陰極電極)。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三節點N3可以是汲極節點或源極節點。驅動電壓EVDD可以應用於第三節點N3,第三節點N3可以電性連接到提供驅動電壓EVDD的驅動電壓線DVL。
存儲電容器Cst可以電性連接在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和第二節點N2之間,並且可以在一幀時間(或預先配置的時間)內保持與圖像訊號電壓或對應電壓對應的資料電壓Vdata。
開關電晶體O-SWT的汲極節點或源極節點電性連接到對應的資料線,且開關電晶體O-SWT的源極節點或汲極節點電性連接到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並且,開關電晶體O-SWT的閘極節點電性連接到相應的閘極線,從而可以接收掃描訊號SCAN。
開關電晶體O-SWT的開關操作可以藉由通過相應的閘極線輸入到開關電晶體O-SWT的閘極節點的掃描訊號SCAN來控制。
可以通過掃描訊號SCAN導通開關電晶體O-SWT,並且可以將從對應的資料線DL提供的資料電壓Vdata傳送到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
同時,存儲電容器Cst可以是外部電容器,其被配置為位於驅動電晶體DRT之外,而不是內部電容器,即,存在於第一節點N1和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的寄生電容器(例如,Cgs、Cgd)。
驅動電晶體DRT和開關電晶體O-SWT中的每一個可以是n型電晶體或p型電晶體。
如圖3所示,為了便於討論,討論了兩個電晶體(2T)和一個電容器(1C)類型的子像素結構,但實施例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子像素還可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晶體和/或一個或多個電容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子像素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或者多個子像素中的一個或多個可以具有與其他子像素不同的結構。
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參照圖4,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包括基板SUB、位於基板上方的外塗層OC、位於外塗層上的陽極電極ANO、位於反射電極上的堤層BNK、位於反射電極上的有機發光層EL以及位於有機發光層和堤層上的陰極電極CAT。
外塗層OC可以被稱為平坦化層,用於使一個或多個像素能夠排列在電晶體陣列上。外塗層可以包括第一區域A1(這裡也稱為“第一平坦區域”)、第二區域A2和傾斜區域SA。與傾斜區域SA相鄰且具有頂部平坦表面的第二區域A2的一部分在此被稱為“第二平坦區域”。
第二區域A2可以比第一區域A1厚。第二區域A2可以是圍繞第一區域的區域。傾斜區域SA可以位於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之間,並且傾斜區域SA可以包括連接在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之間的第一傾斜表面S1。
在限定外塗層OC的每個區域的厚度時,每個區域的厚度是指設置在電晶體的基板上的外塗層的厚度。每個區域的厚度可以定義為在每個區域中,測量直接設置在外塗層OC下面的鈍化層PAS和直接設置在外塗層OC上的陽極電極ANO之間的外塗層的厚度。特別地,每個區域的厚度可以定義為在每個區域中測量的外塗層的最厚的厚度,除了引入接觸孔等的部分。
如圖4所示,第一區域的厚度T1可以小於第二區域的厚度T2。因此,第一區域A1可以形成外塗層的凹部分,第二區域A2可以形成外塗層的凸部分。
包括第一區域A1、第二區域A2和傾斜區域SA的外塗層可以通過使用半色調光罩的微影製程形成。
第一區域A1的形狀可以是但不限於諸如圓形或正方形、五邊形和八邊形的多邊形形狀。第二區域A2可以圍繞第一區域A1,並且可以形成圍繞具有上述形狀的第一區域A1的側部的側壁。
第一區域A1和第二區域A2都可以連接到傾斜區域SA,並且傾斜區域SA通過第一區域A1的厚度與第二區域A2的厚度之間的差異形成。傾斜區域SA可包括第一傾斜表面S1。
因此,具有這樣的形狀外塗層可使得凸部分的第二區域A2圍繞凹部分的第一區域A1,且第一區域A1和第二區域A2通過具有預先配置的角度和高度的第一傾斜區域S1相互連接。
陽極電極ANO可位於外塗層OC上並沿外塗層OC的表面形成。
沿外塗層OC的表面形成陽極電極ANO可意味著反射電極形成在外塗層上,當考慮由於可容忍的過程偏差引起的厚度變化時,外塗層之厚度被認為是均勻的。
如上所述,具有這樣形狀的外塗層可使得凸部分的第二區域A2圍繞凹部分的第一區域A1,且第一區域A1和第二區域A2通過具有預先配置的角度和高度的第一傾斜表面S1相互連接。在如上所述沿外塗層的表面形成反射電極的態樣下,反射電極具有與外塗層類似的形狀。因此,具有這樣形狀的反射電極可使得具有預先配置的角度和高度的第一傾斜表面S1圍繞反射電極的凹部分,
因此,在沿著外塗層OC的表面形成陽極電極ANO的態樣下,反射電極可以包括位於第一傾斜表面S1上的第二傾斜表面S2。
第二傾斜表面S2在第一傾斜表面S1上的這種定位可以意味著由於陽極電極ANO沿著外塗層OC的表面形成,所以第二傾斜表面S2沿著第一傾斜表面S1形成。
陽極電極ANO可以通過接觸孔電性連接到電晶體TR的汲電極D或源電極S。
陽極電極可以是包括反射電極的電極。陽極電極可包括導電金屬氧化物層,導電金屬氧化物層包括氧化銦錫ITO和包含銀的反射金屬層。例如,陽極電極可以包括位於外塗層上的第一氧化銦錫層,包括銀位於第一氧化銦錫層上的反射金屬層,以及位於反射金屬層上的第二氧化銦錫層。
堤層BNK可以位於陽極電極ANO上,並且同時可以位於第二區域A2、傾斜區域SA和連接到傾斜區域SA的第一區域A1。堤層BNK還可包括沿第二傾斜表面S2形成的第三傾斜表面S3。
堤層BNK包括沿著外塗層OC的第一傾斜表面S1形成的沿著反射電極的第二傾斜表面S2形成的第三傾斜表面S3。因此,堤層可以形成在形成外塗層的凸部分的第二區域A2和外塗層的第一傾斜區域S1上,始形成外塗層的凹部分的第一區域A1被堤層包圍。
有機發光層EL可以位於陽極電極的未被堤層覆蓋的部分上,並且可以位於第一區域A1上。
陰極電極CAT可以位於有機發光層EL和堤層BNK上。顯示面板可以是頂部發射型,其中從有機發光層發射的光通過陰極電極CAT發射。因此,陰極電極CAT可以是對可見光區域的光具有優異透射率的透明電極,並且堤層BNK可以執行用於區分顯示面板的開口區域OPN和非開口區域NOP的層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發明中的顯示面板可以包括兩個區域,即由堤層BNK的配置引起的開口區域OPN和非開口區域NOP。開口區域OPN可以對應於未被堤層覆蓋的區域,並且非開口區域NOP可以對應於由堤層覆蓋的區域。
考慮到在產品的製造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公差,區域與另一區域的對應關係可以代表區域和另一區域被認為是相同的。
如上所述,陽極電極ANO、堤層BNK、有機發光層EL和陰極電極CAT位於外塗層OC上方,因此,可以在外塗層的第一區域A1中執行發光,其中依次堆疊陽極電極ANO、有機發光層EL和陰極電極CAT。另外,外塗層的第一區域A1的部分未被堤層BNK覆蓋,其中陽極電極ANO、有機發光層EL和陰極電極CAT依次設置為開口區域OPN,因此,可以通過暴露於堤層BNK的開口區域OPN的陽極電極ANO和由陰極電極CAT形成的電場在有機發光層EL中進行發光。
另一方面,由於配置堤層BNK,在有機發光層EL和陽極電極ANO之間存在堤層BNK的區域中,有機發光層EL不發光。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顯示面板可包括緩衝層BUF、層間絕緣膜INF、鈍化層PAS、電晶體TR、存儲電容器C1與C2、輔助電極(AE,或者可以稱為輔助線)和墊部區域。
緩衝層BUF可以設置在基板SUB上,並且電晶體TR和存儲電容器C1、C2等可以設置在緩衝層BUF上。
層間絕緣膜INF可以位於電晶體TR的閘電極GATE、主動層ACT、存儲電容器的第一存儲電容器C1和墊部區域的第一墊電極P1上。
可以設置鈍化層PAS以保護電路元件,例如輔助電極AE、存儲電容器C1、C2、電晶體TR等。
電晶體TR可包括主動層ACT、閘極絕緣膜GI、閘電極GATE、源電極S和汲電極D。在下文中,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對電晶體進行討論。在本發明的領域中執行的典型實現可以用於描述本發明中的電晶體的各個元件之間的位置關係。
主動層ACT可以設置在緩衝層BUF上。
閘極絕緣膜GI設置在主動層ACT上,並且閘電極GATE設置在閘極絕緣膜GI上。因此,閘極絕緣膜GI可以位於主動層ACT和閘電極GATE之間。
源電極S和汲電極D中的每一個可以設置在主動層ACT的相應部分上,並且彼此間隔開。汲電極D可以通過接觸孔CH連接到第一電極ANO。通過將接觸孔CH設置在第二區域A2中,該第二區域A2在第一區域A1之外,第一電極ANO與有機發光層(EL)接觸,接觸孔CH的存在不會對第一電極ANO的平坦度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與接觸孔CH位於第一區域A1中的態樣相比,子像素的發光質量保持一致且可靠。至少一部分堤層BNK插入第一電極ANO上的接觸孔CH中。從堤層BNK的頂部到接觸孔CH的底部的堤層BNK的深度T3大於外塗層OC的厚度T1和外塗層OC的厚度T2。
電晶體TR可以用作包括在面板中的驅動電晶體DRT,並且驅動包括在面板中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通過將電晶體TR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第一區域A1中而不是僅將電晶體TR設置在第二區域A2中(如圖4所示),第二區域A2中的空間可容納其他電路元件,例如其他電晶體,導線和電容器。因此,電晶體TR的這種設置可以促進子像素的密度的增加。
如圖4所示,存儲電容器C1、C2可以設置在主動區域A/A中。存儲電容器C1、C2可以包括設置在與閘電極GATE相同的層中的第一存儲電容器電極C1和設置在與源電極S和汲電極D相同的層中的第二存儲電容器電極C2,但是,本發明的存儲電容器C1、C2的結構不限於此。存儲電容器C1、C2至少部分地設置在第一區域A1中。除了其他原因之外,這是有利的,因為在第二區域A2中形成空間以容納其他電路部件,從而有助於增加子像素的密度。
另外,如圖4所示,與陰極電極CAT接觸的輔助電極AE可以進一步設置在主動區域A/A中。
具體地,輔助電極AE可以設置在層間絕緣膜INF上。鈍化層PAS、外塗層OC和堤層BNK可具有不覆蓋輔助電極AE的孔。陰極電極CAT可以通過鈍化層PAS、外塗層OC和堤層BNK的孔與輔助電極AE接觸。
例如,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是具有大尺寸的顯示面板的態樣下,可能發生由於陽極電極ANO的電阻引起的電壓降,導致面板的外邊緣和中心之間的亮度差異。然而,在根據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可以通過與陽極電極ANO接觸的輔助電極AE來克服電壓降。因此,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是具有大尺寸的面板的態樣下,可以防止面板發生亮度差異。
圖4示出了一個輔助電極AE設置在一個子像素SP中,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輔助電極AE可以在每多個子像素SP的基礎上設置。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輔助電極AE可以僅在顯示面板的邊緣處連接到子像素SP。
作為另一示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不是具有大尺寸的面板的態樣下,面板可以不包括輔助電極AE。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以包括設置在非主動區域中的墊部區域。多個墊電極P1和P2可以設置在墊部區域中。例如,第一墊電極P1可以設置在墊部區域中的多個膜(緩衝膜BUF和閘極絕緣膜GI)上。一部分的層間絕緣膜INF不覆蓋第一墊電極P1的頂表面而可以設置在第一墊電極P1上。與第一墊電極P1接觸的第二墊電極P2可以設置在第一墊電極P1和層間絕緣膜INF上。
圖4還示出了視平面VP,在該視平面VP處捕獲從顯示面板發射的光。視平面所在的位置可以與顯示面板有一定距離。圖7B中示出從顯示面板發射的光的圖像的示例。
儘管未在圖4中示出,但是各種電路膜等元件可以電性連接到第二墊電極P2。
視平面VP在圖4中示出。視平面VP是投影顯示器的光的平面。圖7B中示出投射到視平面VP上的光。
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從顯示面板的有機發光層發射的光從第二傾斜表面反射的視圖。參照圖5,從有機發光層EL發射的光以各種方向發射而沒有方向性。特別地,從有機發光層EL發射的一些光可以經歷全反射並朝向堤層BNK的第三傾斜表面S3行進,同時從具有高折射率的層(未示出)行進到具有低折射率的層(未示出)。
堤層BNK由對可見光波長帶透明的材料形成。因此,朝向堤層BNK的第三傾斜表面S3發射的光可以穿過堤層BNK的第三傾斜表面S3,然後到達陽極電極ANO的第二傾斜表面S2。
到達陽極電極ANO的第二傾斜表面S2的光從第二傾斜表面S2反射,然後可以朝向堤層BNK的第三傾斜表面S3行進並離開顯示面板。因此,如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中,形成在第一傾斜表面S1上的反射電極的第二傾斜表面S2使得從有機發光層EL發出的光能夠朝向顯示面板的上部分行進,使顯示面板的發光效率提高。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第一傾斜表面S1、第二傾斜表面S2和第三傾斜表面S3的放大剖視圖。參考圖6,第一區域A1和第一傾斜表面S1之間的角度表示為θ(下文中,稱為“θ”),第二傾斜表面S2和第三傾斜表面S3之間的水平距離表示為d(以下稱為“d”),以及傾斜區域SA的垂直高度表示為h(以下稱為“h”)。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通過調節θ和d,或θ和d以及h,可以提供具有提高的發光效率的顯示面板。
第一區域A1和第一傾斜表面S1之間的角度θ可以大於或等於27°或45°。θ範圍的上限沒有限制。在這種態樣下,當θ具有較大的值時,在外塗層上形成的陽極電極ANO中出現裂縫和斷裂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上限可以優選小於或等於80°或85°。
通過將θ保持在該範圍內,第二傾斜表面S2可以有效地反射從有機發光層發射的光。因此,可以提供具有提高的發光效率的顯示面板。
第二傾斜表面S2與第三傾斜表面S3之間的水平距離d可以定義為從第二傾斜表面S2到第三傾斜表面S3的距離,其沿著平行方向測量到外塗層的第一區域A1。距離d可以小於或等於3.2μm、2.6μm或2.0μm。d越小,顯示面板的開口區域OPN越大。在這種態樣下,可以減少從第二傾斜表面S2反射的光的行進路徑,因此,可以提高發光效率。為此,對d的下限沒有限制,但d的下限可以優選大於或等於0.1μm、0.3μm或0.5μm。通過調節該範圍內的d範圍,可以擴展開口區域並提供具有提高的發光效率的顯示面板。
傾斜區域SA的垂直高度h可以表示由傾斜區域SA連接的第一區域A1部分的厚度T1'與第二區域A2部分的厚度T2'之間的差。垂直高度h可以優選地大於或等於0.7μm、1.2μm、1.4μm或2μm。因為第二傾斜表面S2從有機發光層EL發出的光被有效地反射,h越大,發光效率越高。為此,對h的上限沒有限制,但h的上限可以優選小於或等於10μm,或為5μm。
如上所述,通過調節d、θ和h,根據本發明的顯示面板提供增加的發光效率,並且可以包括當有機發光層發光時的第一發光區域和第二發光區域。
圖7A和圖7B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中包括的開口區域、非開口區域、第一發光區域和第二發光區域的視圖。圖7A示出了包括開口區域OPN和具有特定形狀的非開口區域NOP的顯示面板的放大照片。圖7B是示出顯示面板的圖像的視圖,該顯示面板包括從視平面VP捕獲的第一發光區域和第二發光區域。
本發明所揭露的的顯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發光區域LEA1(也稱為“主發光區域”)和第二發光區域LEA2。有機發光層自第一發光區域LEA1和和第二發光區域LEA2發射出可見光。顯示面板還可以包括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和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
第一發光區域LEA1可以具有與開口區域OPN的形狀對應的形狀。元素的形狀與另一元素的形狀的對應關係可以表示(ⅰ)元素的形狀與另一元素的形狀相同,(ⅱ)兩個元素形狀相同,但尺寸彼此不同,或者(ⅲ)可以通過轉移另一元素的形狀來形成元件的形狀。因此,第一發光區域LEA1的形狀可以意味著實質上是通過位於開口區域OPN中的有機發光層EL發出的光來轉移開口區域OPN的形狀。
對開口區域OPN的形狀沒有限制。開口區域OPN的形狀可以優選地是,但不限於,諸如圓形或正方形、五邊形和八邊形的多邊形形狀。參考圖7A,開口區域OPN具有八邊形形狀。
第一發光區域LEA1可以具有與開口區域OPN對應的形狀。參照圖7B,第一發光區域LEA1具有如圖7A所示與開口區域OPN的形狀對應的形狀。
第二發光區域LEA2((也稱為“補充發光區域”)可以不與第一發光區域LEA1重疊或與第一發光區域LEA1分離,並且可以圍繞第一發光區域LEA1。第二發光區域LEA2可以具有與第一發光區域LEA1的邊緣形狀對應的形狀。如圖7B所示,第二發光區域LEA2具有與第一發光區域LEA1的邊緣相同的形狀,但具有與第一發光區域LEA1不同的尺寸。因此,可以表示第二發光區域LEA2具有與第一發光區域LEA1的邊緣形狀對應的形狀。第二發光區域LEA2可以是具有與第一發光區域LEA1的邊緣相同形狀的閉合曲線。作為另一個示例,第二發光區域LEA2可以具有其中閉合曲線的部分斷開的形狀。
可以通過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來區分多個子像素。參照圖7B,多個第二發光區域LEA2中的每一個可以通過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彼此區分開。也就是說,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可以是非開口區域NOP中的區域,且此區域介於這些第二發光區域LEA2之間。
也就是說,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可以基本上是不發光的區域。也就是說,第一非發光區域NEA1可以對應於在非開口區域NOP中沒有形成第二發光區域LEA2的部分。
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可以區分由子像素形成的第一發光區域LEA1和第二發光區域LEA2,並且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可以是基本上不發光的區域。
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的形狀可以根據第一發光區域LEA1和第二發光區域LEA2的形狀來確定。例如,如果第一發光區域LEA1具有八邊形形狀,並且第二發光區域LEA2具有八邊形形狀的閉合曲線,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的形狀可以由第一發光區域LEA1和第二發光區域LEA2決定而具有八邊形形狀。
儘管使用非發光的術語描述了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但是因為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位於第一發光區域LEA1和第二發光區域LEA2之間,可以在照片中檢測到一些光。特別地,可以檢測具有與子像素中發射的可見光的波段相似的顏色的光。因此,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可以是根本不發光的區域。或者,應該理解的是,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可以是會發出光的區域,但是可以觀察到第二非發光區域NEA2發出的光比從兩個發光區域發出的光還要弱。
如上所述,可以通過調整θ、d或h的範圍來實現第二發光區域LEA2。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以通過調節θ、d或h的範圍而具有提高的發光效率並且包括第一發光區域LEA1和第二發光區域LEA2。
估計第二發光區域LEA2由穿過參考圖5描述的路徑的光形成。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除了第一發光區域LEA1外,還包括由第二傾斜表面S2反射的光形成的第二發光區域LEA2。因此,顯示面板可以具有提高的發光效率。
第二發光區域可以用第二發光區域圍繞第一發光區域的方式定位。作為第二發光區域LEA2的主要原因,可以預期經由陽極電極ANO的第二傾斜表面S2反射的光形成第二發光區域LEA2,其中第二傾斜表面S2形成在位於第一區域A1周圍的傾斜區域SA的第一傾斜表面S1中。
另外,第二發光區域LEA2可以位於非開口區域NOP中。作為另一實施例,除了根據上述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之外,外塗層可以不包括傾斜區域。在這種態樣下,在從有機發光層發射的光中,只有一些朝向開口區域行進的光離開顯示面板,並且朝向形成有堤層的非開口區域行進的光可以被捕獲在顯示面板內。因此,在這種顯示面板中,僅在開口區域中觀察到發光區域。
然而,如圖5所示,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中,在有機發光層EL發出的光中,向非開口區域行進的光線從第二傾斜表面S2反射出來並從顯示面板出來,因此,第二發光區域LEA2可以通過反射光形成在設置有堤層的非開口區域NOP中。
如圖5所示,來自第一發光區域LEA1的光和來自第二發光區域LEA2的光行進不同的路徑並穿過不同的層,因此可以具有不同的色座標。因此,從第一發光區域發射的可見光的色座標可以不同於從與第一發光區域相鄰的第二發光區域發射的可見光的色座標。如圖7B所示,可以根據顯示面板中包括的子像素的數量形成多個第一發光區域和第二發光區域。因此,應該理解,與第一發光區域相鄰的第二發光區域是包括在相同的子像素區域中的發光區域,並且表示與多個第二發光區域的第一發光區域相鄰的第二發光區域。
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參考圖8,有機發光層EL可以位於陽極電極ANO的未被堤層BNK覆蓋的部分上,並且陰極電極CAT可以位於有機發光層EL上。
下面的表1顯示了在比較例和實施例中測量的發光效率的資料。
用於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具有如圖8所示的結構。不包括以表1中描述配置的θ、d和h之外,實施例中的每個顯示面板具有與其他顯示面板相同的配置。除了不包括第一傾斜表面至第三傾斜表面,比較例中的顯示面板具有與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相同的構造。
『表1』
θ(°) h(μm) d(μm) 發光效率(Cd/A)
比較例 1 - - - 55.5
實施例 1 42 2 2.3 62.2
實施例 2 34 2 3.2 58.0
實施例 3 40 2 4.4 59.4
實施例 4 44 2 5.2 59.0
在表1中,在比較例1的態樣下,因為不包括第一傾斜表面到第三傾斜表面,不存在θ、h和d的值。可以看出,實施例1至4中的發光效率比比較例中的發光效率增加得更多,特別地,實施例1和2中d小於或等於3.2μm的發光效率比實施例3和4中的發光效率增加得更多。特別地,可以觀察到其中d小於或等於2.3μm的實施例1顯示出最高的發光效率。
在設置有機發光層EL的例子中,未設置堤層BNK在開口區域OPN中,但是設置有堤層BNK在非開口區域NOP中,藉此可以使進行發光的有機發光層EL的面積最大化。如果有機發光層EL僅設置在開口區域OPN中,由於製程的限制,有機發光層EL可以不形成或者可以不完全地形成在開口區域OPN的邊緣部分中。然而,如上所述,在有機發光層EL設置在堤層BNK上的態樣下,可以克服一些製程限制的問題。
下面的表2示出了與根據θ、d和h是否包括第二發光區域有關的資料。
『表2』
  θ(°) h(μm) d(μm) 是否設置有 第二發光區域
比較例2 8.0 0.60 2.0 X
比較例3 25.0 1.70 2.0 X
比較例4 25.8 1.70 2.0 X
實施例5 45.0 1.40 2.0 O
實施例6 60.0 2.00 2.0 O
實施例7 60.0 2.04 2.0 O
比較例2和比較例3以及實施例4至實施例7基於如圖4所示的顯示面板,並且除了不包含表2中所述的不同θ和h之外,具有相同的配置。
參見表2,可以看出,在顯示面板配置有更大的θ和更大的h的態樣下,因為反射電極的第二傾斜表面可以有效地反射從有機發光層發射的光而形成第二發光區域。
在有機發光層EL如圖8所示形成的態樣下,發射第一顏色的第一發光層和發射第二顏色的第二發光層可以設置在陽極電極ANO和堤層BNK上。在這種態樣下,發射第一顏色的第一發光層和發射第二顏色的第二發光層中的每一個被設置在由堤層BNK區分的不同開口區域OPN中,可以省略使用大光罩並簡化相關過程。
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參照圖9,設置在陽極電極ANO上的有機發光層EL的厚度t1大於設置在堤層BNK的第三傾斜表面S3上的有機發光層EL的厚度t2。
有機發光層的厚度差異可以由堤層BNK的第三傾斜表面S3引起。有機發光層EL可以通過熱蒸發製程形成,該熱蒸發製程是物理氣相沉積技術。在傾斜表面(例如第三傾斜表面S3)上使用熱蒸發製程的態樣下,由於熱沉積製程的特性,沉積層的厚度可以減小。
在有機發光層的一部分變薄的態樣下,載體的密度可以在與具有薄的厚度的有機發光層相鄰的電極處增加,並且導致有機發光層劣化。但是,如圖9所示,因為堤層BNK位於反射電極和有機發光層EL之間,其中有機發光層EL具有變薄的厚度t2,可以防止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中的這些問題。
在其他實施例中,實施例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電晶體、一外塗層以及一子像素。基板,包含一主動區域及一非主動區域,該非主動區域包含一墊部區域。電晶體,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外塗層,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之上,該外塗層包含至少一孔。子像素,電性連接於該電晶體,該子像素在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包含多個發光區域及多個非發光區域。該子像素的該些發光區域分別具有不同寬度。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在該外塗層上該子像素包含一第一電極、一有機發光層及一第二電極。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電晶體包含一第一節點、一第二節點及一第三節點。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墊部區域的多個墊電極,該些墊電極包含一第一墊電極及一第二墊電極,其中該墊部區域的該些墊電極與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該第二節點及該第三節點之各者設置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一堤層,該堤層設置於該外塗層上並部分設置於該第一電極上,該堤層具有設置於該外塗層之凹陷處的一第一傾斜表面及一第二傾斜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電晶體的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與該第一電極在該外塗層的該至少一孔中電性連接。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的一輔助電極,該輔助電極與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以及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位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的一輔助電極,該輔助電極與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以及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位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在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及該第二墊電極分別與在該主動區域中的各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設置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位於該基板上的一層間絕緣膜,該層間絕緣膜設置於該第一墊電極上且不覆蓋該第一墊電極的頂表面的一部分。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二墊電極設置於該層間絕緣膜上並接觸該墊部區域中的第一墊電極。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一閘極絕緣膜,該閘極絕緣膜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上並設置於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上。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之該基板上的一主動層,該主動層設置於該基板及該閘極絕緣膜之間。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在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中該堤層包含一第三傾斜表面、一第四傾斜表面及一第五傾斜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堤層的該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位於該外塗層的一第一孔中,該堤層的該第五傾斜表面與該外塗層的一第二孔中之該外塗層的一傾斜表面對齊。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堤層的該第五傾斜表面及該外塗層的該第二孔中之該外塗層的該傾斜表面上。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電極在該些發光區域之至少一者中接觸該堤層的該第一傾斜表面並且在該些非發光區域之至少一者中接觸該堤層的該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電極設置於該些發光區域及該些非發光區域中。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層間絕緣膜設置於在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的該第一節點上,該層間絕緣膜覆蓋該第一節點的頂表面。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之該基板上的一存儲電容器,該存儲電容器包含一第一存儲電容器及一第二存儲電容器,其中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及該第二墊電極之各者分別與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存儲電容器及該第二存儲電容器之各者設置於相同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覆蓋該主動區域中的該存儲電容器的一鈍化層。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墊部區域中的該些墊電極不被該鈍化層覆蓋。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鈍化層部分覆蓋該子像素的該電晶體的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更包含設置於該子像素的該電晶體上的一鈍化層,該鈍化層部分覆蓋該輔助電極。
在其他實施例中,實施例還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電晶體、一外塗層以及一子像素。基板,包含一主動區域及一非主動區域。電晶體,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外塗層,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之上,該外塗層包含至少一孔。子像素,電性連接於該電晶體,該子像素在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包含多個發光區域及設置於該些發光區域之間的至少一非發光區域。該些發光區域與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分別具有不同寬度。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些發光區域包含一第一發光區域及一第二發光區域,其中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包含設置於該第一發光區域及該第二發光區域之間的一第一非發光區域。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非發光區域圍繞該第一發光區域,該第二發光區域圍繞該第一非發光區域。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其中該子像素的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更包含一第二非發光區域,該第二非發光區域圍繞該子像素的該第一發光區域及該第二發光區域。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具有與該第一發光區域的邊緣相同的形狀。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二發光區域僅針對一種或兩種顏色的子像素而形成。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些發光區域之各者及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具有多邊形的形狀。
在其他實施例中,實施例還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上述之顯示面板。
儘管出於說明性目的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公開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態樣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添加和替換。儘管已經出於說明性目的描述了示例性實施例,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本質特徵的態樣下,各種修改和應用是可能的。例如,示例性實施例的具體組件可以進行各種修改。可以組合上述各種實施例以提供進一步的實施例。根據以上詳細描述,可以對實施例進行這些和其他改變。通常,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術語不應被解釋為將申請專利範圍限制於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公開的具體實施例,但應理解為包括所有可能的實施例以及這些申請專利範圍所賦予的等同物的全部範圍。因此,申請專利範圍不受本發明的限制。
110: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 BNK:堤層 EL:有機發光層 S1:第一傾斜表面 S2:第二傾斜表面 S3:第三傾斜表面 ANO:陽極電極 OPN:開口區域 NOP:非開口區域 LEA1:第一發光區域 LEA2:第二發光區域 NEA1:第一非發光區域 NEA2:第二非發光區域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SA:傾斜區域 P1:第一墊電極 P2:第二墊電極 INF:層間絕緣膜 GI:閘極絕緣膜 AE:輔助電極 SP:子像素 PAS:鈍化層 OC:外塗層 CAT:陰極電極 A/A:主動區域 C1、C2:存儲電容器 C1:第一存儲電容器電極 C2:第二存儲電容器電極 S:源電極 D:汲電極 GATE:閘電極 TR:電晶體 DRT:驅動電晶體 T2:厚度 T1:厚度 T3:深度 CH:接觸孔 ACT:主動層 BUF:緩衝層 SUB:基板 O-SWT:開關電晶體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N3:第三節點 Vdata:資料電壓 SCAN:掃描訊號 DL:資料線 EVDD:驅動電壓 EVSS:低電壓 DVL:驅動電壓線 Cst:存儲電容器 SF:源極側電路膜 GDC:閘極驅動電路 GDR:閘極驅動器 PNL:面板 SPCB:源極印刷電路板 SDIC:源極驅動集成電路 CPCB:控制印刷電路板 CBL:連接單元 PMIC:電源管理集成電路 DDR:資料驅動器 CTR:控制器 GL:閘極線 DATA:圖像資料
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框圖。 圖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系統實現的視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在顯示面板配置有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的態樣下子像素的結構的視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從第二傾斜表面反射的顯示面板的有機發光層發出的光的視圖。 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圖7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包括開口區域和非開口區域的顯示面板的視圖。 圖7B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圖像的視圖,該顯示面板包括從視平面捕獲的第一發光區域和第二發光區域。 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BNK:堤層
EL:有機發光層
ANO:陽極電極
OPN:開口區域
NOP:非開口區域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SA:傾斜區域
AE:輔助電極
P1:第一墊電極
P2:第二墊電極
INF:層間絕緣膜
GI:閘極絕緣膜
AE:輔助電極
PAS:鈍化層
OC:外塗層
CAT:陰極電極
C1:第一存儲電容器電極
C2:第二存儲電容器電極
S:源電極
D:汲電極
GATE:閘電極
TR:電晶體
T2:厚度
T1:厚度
ACT:主動層
BUF:緩衝層
SUB:基板

Claims (32)

  1. 一種顯示面板,包含: 一基板,包含一主動區域及一非主動區域,該非主動區域包含一墊部區域; 一電晶體,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 一外塗層,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之上,該外塗層包含至少一孔;以及 一子像素,電性連接於該電晶體,該子像素在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包含多個發光區域及多個非發光區域; 其中該子像素的該些發光區域分別具有不同寬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外塗層上該子像素包含一第一電極、一有機發光層及一第二電極。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電晶體包含一第一節點、一第二節點及一第三節點。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設置於該墊部區域的多個墊電極,該些墊電極包含一第一墊電極及一第二墊電極,其中該墊部區域的該些墊電極與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該第二節點及該第三節點之各者設置於相同層。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一堤層,該堤層設置於該外塗層上並部分設置於該第一電極上,該堤層具有設置於該外塗層之凹陷處的一第一傾斜表面及一第二傾斜表面。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電晶體的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與該第一電極在該外塗層的該至少一孔中電性連接。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設置於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的一輔助電極,該輔助電極與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以及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位於相同層。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輔助電極在該外塗層的該至少一孔中接觸該第二電極。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及該第二墊電極分別與在該主動區域中的各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設置於相同層。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位於該基板上的一層間絕緣膜,該層間絕緣膜設置於該第一墊電極上且不覆蓋該第一墊電極的頂表面的一部分。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墊電極設置於該層間絕緣膜上並接觸該墊部區域中的第一墊電極。
  12.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一閘極絕緣膜,該閘極絕緣膜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節點上並設置於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之該基板上的一主動層,該主動層設置於該基板及該閘極絕緣膜之間。
  14.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些非發光區域中之一非發光區域中該堤層包含一第三傾斜表面、一第四傾斜表面及一第五傾斜表面。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堤層的該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位於該外塗層的一第一孔中,該堤層的該第五傾斜表面與該外塗層的一第二孔中之該外塗層的一傾斜表面對齊。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堤層的該第五傾斜表面及該外塗層的該第二孔中之該外塗層的該傾斜表面上。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極在該些發光區域之至少一者中接觸該堤層的該第一傾斜表面並且在該些非發光區域之至少一者中接觸該堤層的該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
  18.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極設置於該些發光區域及該些非發光區域中。
  19.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層間絕緣膜設置於在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的該第一節點上,該層間絕緣膜覆蓋該第一節點的頂表面。
  20.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設置於該主動區域中之該基板上的一存儲電容器,該存儲電容器包含一第一存儲電容器及一第二存儲電容器,其中該墊部區域中的該第一墊電極及該第二墊電極之各者分別與該主動區域中的該第一存儲電容器及該第二存儲電容器之各者設置於相同層。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覆蓋該主動區域中的該存儲電容器的一鈍化層。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墊部區域中的該些墊電極不被該鈍化層覆蓋。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鈍化層部分覆蓋該子像素的該電晶體的該第二節點或該第三節點。
  24.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含設置於該子像素的該電晶體上的一鈍化層,該鈍化層部分覆蓋該輔助電極。
  25. 一種顯示面板,包含: 一基板,包含一主動區域及一非主動區域; 一電晶體,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 一外塗層,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的該電晶體之上,該外塗層包含至少一孔;以及 一子像素,電性連接於該電晶體,該子像素在該基板的該主動區域中包含多個發光區域及設置於該些發光區域之間的至少一非發光區域; 其中該些發光區域與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分別具有不同寬度。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發光區域包含一第一發光區域及一第二發光區域,其中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包含設置於該第一發光區域及該第二發光區域之間的一第一非發光區域。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非發光區域圍繞該第一發光區域,該第二發光區域圍繞該第一非發光區域。
  28.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子像素的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更包含一第二非發光區域,該第二非發光區域圍繞該子像素的該第一發光區域及該第二發光區域。
  29.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具有與該第一發光區域的邊緣相同的形狀。
  30.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發光區域僅針對一種或兩種顏色的子像素而形成。
  31.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發光區域之各者及該至少一非發光區域具有多邊形的形狀。
  32.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如請求項25至31之任一項所述之顯示面板。
TW111128186A 2018-12-17 2019-12-04 顯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TW2022455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63602 2018-12-17
KR1020180163602A KR102075741B1 (ko) 2018-12-17 2018-12-17 표시패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5546A true TW202245546A (zh) 2022-11-16

Family

ID=689441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4342A TWI776103B (zh) 2018-12-17 2019-12-04 顯示面板
TW111128186A TW202245546A (zh) 2018-12-17 2019-12-04 顯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4342A TWI776103B (zh) 2018-12-17 2019-12-04 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355565B2 (zh)
EP (1) EP3671851A1 (zh)
JP (1) JP6997166B2 (zh)
KR (1) KR102075741B1 (zh)
CN (1) CN111326546A (zh)
TW (2) TWI7761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5728B1 (ko) * 2018-12-17 2020-0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TWI754380B (zh) * 2018-12-25 2022-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9873023B (zh) * 2019-03-29 2021-10-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210054390A (ko) * 2019-11-05 2021-05-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CN112117357B (zh) * 2020-09-17 2022-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73489A1 (ja) * 2021-10-27 2023-05-0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20230095331A (ko) * 2021-12-22 2023-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8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1970B2 (en) * 2002-09-11 2007-11-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bank structure
JP4209744B2 (ja) 2003-08-11 2009-01-1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0552962B1 (ko) 2003-08-28 2006-02-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7227306B2 (en) 2003-08-28 2007-06-05 Samsung Sdi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having recessed electrode structure
KR101016284B1 (ko) * 2004-04-28 2011-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Cog 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22952B1 (ko) * 2005-11-18 2013-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Tft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829743B1 (ko) * 2005-12-09 2008-05-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구비한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92750B1 (ko) * 2005-12-30 2012-10-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Tft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70247851A1 (en) * 2006-04-21 2007-10-25 Villard Russel G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Package With Improved Heat Sink
KR20100001597A (ko) 2008-06-27 2010-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JP5423325B2 (ja) * 2009-11-10 2014-0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59419A (ja) 2010-01-29 2011-08-18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5032687B2 (ja) 2010-09-30 2012-09-2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Al合金膜、Al合金膜を有する配線構造、およびAl合金膜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KR20120043438A (ko) 2010-10-26 2012-05-0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2113934A (ja) * 2010-11-24 2012-06-14 Canon Inc 表示装置
KR101881133B1 (ko) * 2011-06-29 2018-07-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절연층의 경사 구조 형성 방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9029838B2 (en) 2011-06-29 2015-05-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s of forming inclined structures on insulation layer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s
KR101801350B1 (ko) 2011-08-01 2017-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94327B1 (ko) * 2011-08-02 2018-09-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900954B1 (ko) 2012-01-19 2018-09-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TWI481023B (zh) 2012-03-08 2015-04-11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101381353B1 (ko) 2012-07-06 2014-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1903054B1 (ko) * 2012-07-11 2018-10-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939366B1 (ko) * 2012-09-11 2019-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05483B1 (ko) * 2012-10-19 2019-07-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의 수리 방법
KR101398448B1 (ko) * 2012-11-29 2014-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21028B1 (ko) * 2012-12-04 2019-09-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614191B2 (en) * 2013-01-17 2017-04-04 Kateeva, Inc. 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2034254B1 (ko) * 2013-04-04 2019-10-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078558B1 (ko) * 2013-04-17 2020-0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90709B1 (ko) * 2013-05-31 2020-03-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64392B1 (ko) 2013-06-04 2020-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14398B1 (ko) * 2013-07-01 2020-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117612B1 (ko) * 2013-08-28 2020-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5050011A (ja) * 2013-08-30 2015-03-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205526B1 (ko) * 2013-11-04 2021-0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958392B1 (ko) * 2014-01-23 2019-07-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판 및 표시 장치
EP2966705B1 (en) * 2014-07-11 2018-09-19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160010708A (ko) * 2014-07-17 2016-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60038143A (ko) * 2014-09-29 2016-04-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284754B1 (ko) * 2014-10-27 2021-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346675B1 (ko) * 2014-10-31 2022-0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91348B1 (ko) * 2014-12-29 2022-04-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272214B1 (ko) * 2015-01-14 2021-07-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63886B1 (ko) * 2015-01-16 2022-1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01501B1 (ko) * 2015-01-21 2021-09-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304726B1 (ko) * 2015-03-27 2021-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882463A (zh) 2015-05-06 2015-09-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背板结构
KR102333934B1 (ko) * 2015-07-29 2021-1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58542B1 (ko) * 2015-07-31 2022-02-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패널 및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WO2017037560A1 (en) * 2015-08-28 2017-03-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E102016116119B4 (de) * 2015-08-31 2021-03-1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 Licht emittierende Dioden-Anzeigevorrichtung
KR101805552B1 (ko) * 2015-08-31 2017-12-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80132B1 (ko) * 2015-09-22 2022-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818423B1 (ko) * 2015-09-23 2018-0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808715B1 (ko) * 2015-09-23 2017-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381647B1 (ko) * 2015-10-29 2022-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374197B2 (en) * 2015-10-30 2019-08-0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micro lenses
KR102528294B1 (ko) * 2015-11-12 2023-05-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467353B1 (ko) * 2015-11-27 2022-11-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표시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기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84645B1 (ko) * 2015-12-15 2023-0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74203B1 (ko) * 2015-12-22 2022-1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43645B1 (ko) * 2016-01-13 2022-09-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448516B1 (ko) * 2016-01-20 2022-09-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7174553A (ja) * 2016-03-22 2017-09-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523427B1 (ko) * 2016-04-15 2023-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70119801A (ko) * 2016-04-19 2017-10-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EP3240036B1 (en) * 2016-04-29 2024-05-01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543639B1 (ko) * 2016-07-18 2023-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TW202400751A (zh) * 2016-09-14 2024-01-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化合物、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US10369664B2 (en) * 2016-09-23 2019-08-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2387859B1 (ko) * 2016-09-30 2022-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181574B2 (en) 2016-12-29 2019-01-15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10096659B2 (en) * 2016-12-29 2018-10-09 Lg Display Co., Ltd. Top emission typ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KR20180087908A (ko) 2017-01-25 2018-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80968B1 (ko) * 2017-04-17 2022-12-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8933154B (zh) * 2017-05-26 2021-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06282B1 (ko) * 2017-06-19 2023-1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36250B1 (ko) * 2017-08-31 2022-08-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83928B1 (ko) * 2017-08-31 2022-04-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6978739B2 (ja) * 2017-10-27 2021-12-08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Oled表示装置、マスク及びoled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459045B1 (ko) * 2017-11-30 2022-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08615019B (zh) * 2018-04-28 2020-12-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087102B1 (ko) * 2018-12-17 2020-04-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075728B1 (ko) * 2018-12-17 2020-0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1851A1 (en) 2020-06-24
US20200194509A1 (en) 2020-06-18
US20220262868A1 (en) 2022-08-18
TWI776103B (zh) 2022-09-01
JP6997166B2 (ja) 2022-01-17
KR102075741B1 (ko) 2020-02-10
TW202025855A (zh) 2020-07-01
CN111326546A (zh) 2020-06-23
US11355565B2 (en) 2022-06-07
JP2020098785A (ja)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6103B (zh) 顯示面板
US11189815B2 (en) Display panel
EP3331019B1 (en) Display device
TWI648851B (zh) 顯示裝置
US1143743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911443B (zh) 平铺显示装置
CN111326550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70023300A (ko) 투명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표시장치
US1171194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75876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having improved light efficiency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10053612A (ko)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표시 장치
CN114649377A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KR20210075549A (ko) 투명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표시장치
KR102383889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3823655A (zh) 显示装置
CN116390599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