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2454A - 芯鞘複合纖維、複絲及纖維製品 - Google Patents

芯鞘複合纖維、複絲及纖維製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2454A
TW202122454A TW109134666A TW109134666A TW202122454A TW 202122454 A TW202122454 A TW 202122454A TW 109134666 A TW109134666 A TW 109134666A TW 109134666 A TW109134666 A TW 109134666A TW 202122454 A TW202122454 A TW 2021224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ore
component
sheath
multifila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4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浦知彦
増田正人
川原慎也
藤田和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2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245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4Core-skin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91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2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crimped or curled structure; with a special structure to simulate woo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53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係由2種以上聚合物所構成之芯鞘複合纖維的纖維橫截面中,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之芯成分被鞘成分完全被覆,且鞘成分之最大厚度Smax 與最小厚度Smin 的比Smax /Smin 達5.0以上。本發明的複絲係由該芯鞘複合纖維的芯成分構成。 本發明係提供適用於獲得接近天然絲之良好織物的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

Description

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
本發明係關於適用於能獲得具有天然絲質地之高級光澤,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之織物的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
由聚酯、聚醯胺等構成的合成纖維因為具有優異的力學特性與尺寸安定性,因而被廣泛利用於衣料用途至非衣料用途的廣範圍用途。但是,針對時下眾人生活的多樣化、追求更佳生活,諸如衣料等多項用途要求習知合成纖維所沒有的高度手感與機能。
觀諸合成纖維相關技術開發的演變,可說是在模仿天然素材所具有之特長的動機下促進各項要素技術進化。理由係麻、羊毛、綿、絹等天然纖維所具有的手感與機能優異,由該等所織成的複雜光澤與手感會讓人類感受到魅力且高級。
依此在模仿天然素材的合成纖維歴史中,特別是關於以達成天然素材中最高級品質的絹(以下稱「天然絲」)之特性作為目的之絹絲素材,提案有由聚合物技術設計纖維截面形狀、或由不同纖維進行混纖等製絲技術等等廣範圍相關纖維技術。
例如已知有若將反射光較強的聚酯纖維截面形狀形成多葉形狀不規則截面,便利用多葉形狀的凹凸放大光的反射,形成如天然絲般的高亮度、且具柔和光澤的纖維,目前已成為絹絲素材的代表例並大量生產。然而,僅單純設為不規則截面,會有較難滿足光澤以外的天然絲手感(乾爽感、輕盈、柔軟、反彈感等)之情況,便有各種揭示關於藉由將截面形狀更加複雜化,而追求天然絲手感等複合纖維的纖維技術。
專利文獻1所提案的複合纖維,係纖維橫截面形成多葉形狀,且在多葉形狀的頂點朝纖維內部方向呈漸細狀配置易溶出成分。該複合纖維在將易溶出成分進行溶出處理時,藉由在多葉形狀頂點所配置的溝槽,利用由多葉形狀造成的光反射、與因溝槽造成的摩擦力增加,便具有如天然絲般的高級光澤與乾爽感觸感,甚至可重現由天然絲所構成之織物特長的絲鳴聲。
專利文獻2所提案的複合纖維,係在纖維橫截面利用易溶出成分將難溶出成分分割為複數個。在該複合纖維中,在對易溶出成分施行溶出處理時,藉由1支複合纖維被分割為複數個不規則截面纖維,搭配細纖維徑化所造成的效果、與不規則截面化所造成的效果,便可呈現如天然絲般的高級光澤、與乾爽感觸感,且能賦予柔軟手感。
再者,已知有藉由具收縮差纖維進行混纖的複絲,獲得絹絲織編物,專利文獻3所提案的收縮差混纖複絲,係利用紡絲混纖方式進行製造,由至少2種不同熱收縮率的纖維群組構成。該收縮差混纖複絲係其中一者使用由共聚合聚酯構成的纖維,當施加熱時利用收縮差使纖維群組間發生絲長差,而對布帛賦予足夠的膨脹等,便可成為絹絲素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57-591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0-22277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2-1952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專利文獻1所示,藉由形成利用溶出成分的特殊截面形狀,進而控制光反射與摩擦力,便可一定程度重現天然絲特有的高級光澤與乾爽觸感、特異絲鳴聲等。然而,專利文獻1會有纖維間空隙不足的情況,布帛會形成單纖維密集的形式。所以,當使用為衣服穿著時,會有舒適輕盈且柔軟手感感覺不足的情況。
另一方面,如專利文獻2所示,利用溶出分割等細纖維徑化使單纖維1支支的彎曲剛性降低,而對布帛賦予柔軟性的方法,就從賦予柔軟性的觀點係屬有效。然而,專利文獻2,就複絲中所形成空隙有所受限的情況,藉由更進一步縮小絲徑,依照布帛的組織會有可使單纖維成為最密填充的情況。所以,為獲得天然絲特有的輕盈手感,布帛有採行精密設計之必要等,導致素材擴展受限制。
再者,如專利文獻3所示,藉由將不同收縮的纖維進行混纖而對布帛賦予膨脹的方法,就從利用膨脹以獲得輕盈度的觀點係屬有效,但在將各纖維施行牽引時或絲加工時,因為進行混纖,因而纖維會有發生偏移的情況。依此,當纖維有發生偏移時,例如在高收縮側之纖維存在不均的地方會發生孔塞,導致損及柔軟手感。
如上述,活用合成纖維的絹絲素材,雖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各種技術提案,但能在具有如天然絲般的高級光澤下、尚能均衡佳地顯現輕盈柔軟與具反彈感之手感的技術難謂已經存在。緣是,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習知技術問題,提供:適於獲得接近天然絲之良好織物的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目的係利用以下手段達成。即, 一種芯鞘複合纖維,係由2種以上聚合物所構成之芯鞘複合纖維的纖維橫截面中,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之芯成分被鞘成分完全被覆,且鞘成分之最大厚度Smax 與最小厚度Smin 的比Smax /Smin 達5.0以上; 一種複絲,係由上述所記載的芯鞘複合纖維之芯成分構成; 一種纖維製品,係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5~30μm,其中一部分含有:具有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之比例為10~50%的空隙構造複絲、上述所記載之芯鞘複合纖維或複絲。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若使用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或複絲,在複絲中可如天然絲般,形成由一支支纖維間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呈均勻混雜的特異空隙構造,便可獲得具有天然絲質地所有的高級光澤,並具有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的織物。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詳述。
在追求展現天然絲手感的原理時,若嘗試修正天然絲的製絲程序,得知在從天然絲源處的蠶繭抽取生絲時點,形成由2個三角截面難溶出成分構成的絲纖維蛋白(圖1中的a),被由易溶出成分所構成絲膠(圖1中的b)包覆之纖維截面形狀。天然絲存在有會由該生絲溶出絲膠的特異製絲程序,利用該絲膠溶出顯現出纖維間空隙,判斷可藉此製造出天然絲特有的輕盈柔軟手感。
習知絹絲素材亦是大多採取利用鹼等藥劑使纖維變細,而形成纖維間空隙的手法,但本發明者等著眼於該纖維間空隙的形成過程,詳細觀察天然絲織物與習知技術的絹絲素材,發現在天然絲與習知素材之間所形成的纖維間空隙尺寸與分佈會有較大差異。
即,天然絲的情況,在單一支支纖維間均勻混雜著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相對於此,習知素材僅能形成偏向未滿5μm或達10μm以上中之任一種纖維間空隙而已,發現該形成空隙的差異會對織編物的特性造成大幅影響。
相對於此,若纖維間空隙的尺寸達10μm以上,便可獲得因在織編物集束點固定的纖維變成可動而造成的柔軟性、與因高空隙率的表觀密度降低而造成的輕盈度提升效果,但若纖維間空隙尺寸達5μm以上,則因彎曲剛性降低導致反彈感降低,因而僅能形成偏向未滿5μm或達10μm以上中之任一纖維間空隙的習知素材,輕盈度/柔軟性、與反彈感間存在有拉鋸關係。另一方面,由負責輕盈度與柔軟性的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與負責反彈感的未滿5μm微細纖維間空隙均勻混雜之天然絲,可解除此種拉鋸關係,能均衡佳的顯現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的手感。
根據此種構想而構成本發明,以形成上述天然絲所達成的特異纖維間空隙作為目的,本發明複合纖維的重點在於:由2種以上聚合物所構成之芯鞘複合纖維的纖維橫截面中,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之芯成分完全被鞘成分所被覆,此乃本發明的第1要件。
本發明所謂「芯鞘複合纖維」係指由2種以上聚合物構成,在纖維軸的垂直方向截面上,具有鞘成分配置成被覆著芯成分的截面形態之纖維。
構成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的芯成分與鞘成分,就從使熱可塑性聚合物間之加工性優異的觀點,構成纖維的聚合物群組較佳係例如:聚酯系、聚乙烯系、聚丙烯系、聚苯乙烯系、聚醯胺系、聚碳酸酯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苯硫醚系等聚合物群組及其共聚合體。特別就從能賦予較高的界面親和性、獲得沒有異常複合截面纖維的觀點,該芯鞘複合纖維所使用的熱可塑性聚合物較佳為全部係相同的聚合物群組及其共聚合體。又,就從不僅可呈現接近天然絲的彎曲剛性,且在染色時能獲得良好發色性的觀點,特佳範圍係可例如聚酯系的組合。又,在聚合物中亦可含有例如:氧化鈦、二氧化矽、氧化鋇等無機質;碳黑、染料、顏料等著色劑;難燃劑、螢光增白劑、抗氧化劑、或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
再者,聚焦於環境問題,就從降低環境負荷的觀點,本發明亦是較佳為採用源自植物的生物聚合物或再生高分子,上述本發明所使用的聚合物係可使用利用化學性回收、材料回收及熱循環等任一手法進行再資源化的再生高分子。使用生物聚合物、再生高分子的情況,因為聚酯系樹脂的聚合物特性可使本發明之特徵明顯化,如上述般,就從獲得接近天然絲彎曲剛性與良好發色性的觀點,本發明較佳可使用再生聚酯。
此處,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之目的在於:經施行編織等高階加工後,再溶出鞘成分而獲得由芯成分所構成的複絲。所以,針對鞘成分溶出時所使用的溶劑,較佳為芯成分呈難溶出,而鞘成分呈易溶出,配合用途再行選定芯成分,較佳為經觀看可使用的溶劑之後,才從前述聚合物中選定鞘成分。此時,難溶出成分(芯成分)與易溶出成分(鞘成分)對溶劑的溶出速度比越大,可謂屬於越佳的組合,但較佳為從溶出速度比3000倍以內的範圍中選擇聚合物。
鞘成分較佳為從例如:聚酯及其共聚合體、聚乳酸、聚醯胺、聚苯乙烯及其共聚合體、聚乙烯、聚乙烯醇等可施行熔融成形,且較其他成分呈現更易溶出性的聚合物中選擇。又,就從鞘成分溶出步驟簡易化的觀點,鞘成分較佳係對水系溶劑或熱水等呈易溶出性的共聚合聚酯、聚乳酸、聚乙烯醇等,特別就因能在維持結晶性之狀態下仍對鹼性水溶液等水系溶劑呈易溶出性,故即使施行在加熱下會造成摩擦的假撚加工等,仍不會引發複合纖維間的熔接等使高階加工順暢性的觀點,更佳聚合物係可例如: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5mol%~15mol%進行共聚合的聚酯;以及由添加於前述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中且重量平均分子量500~3000的聚乙二醇,依5wt%~15wt%範圍進行共聚合的聚酯。
一般若纖維間空隙的尺寸變大,則可獲得因在織編物集束點固定的纖維為可動而造成的柔軟性、以及因高空隙率導致表觀密度降低而造成的輕盈度提升效果,但另一方面,如前述亦會引發因彎曲剛性降低造成的反彈感降低。為解決此種拉鋸關係,由負責輕盈度提升效果的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與兼顧柔軟性和反彈感的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混雜之事便屬重要,為能達成此情況,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中,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之芯成分必須完全被鞘成分所被覆。
若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之芯成分完全被鞘成分所被覆,則在鞘厚度較大的多葉形狀凹部處,會因鞘溶出而形成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而鞘厚度較小的凸部則可形成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故能具有天然絲特有的輕盈柔軟手感,且能達成具反彈感的手感。又,藉由在纖維表面形成凹凸部,亦可獲得放大光反射之效果,故不僅可顯現出如天然絲般的高亮度且柔和光澤之高級光澤,更因纖維表面形成凹凸,而可獲得具乾爽感的觸感。就此觀點而言,因為凸部越多,則纖維間空隙形成、光澤效果、乾爽感越獲提高,所以較佳為如圖2(a)所示之具有3個凸部的三葉形狀、或如圖2(b)所示之具有4個凸部的四葉形狀。但,若凹凸部的數量過多,會導致凹凸部的間隔變細,導致所產生的效果逐漸接近圓截面,故本發明芯成分的多葉形狀,所具有凸部之實質上限係6個。
本發明的複合纖維,就從利用鞘成分的溶出,而形成僅能在相鄰單纖維間移動之未滿5μm微細纖維間空隙的觀點,較佳係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與纖維徑D之比Smin /D達0.01以上的複合纖維。
本發明中,所謂「纖維徑D」係指將由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所構成的複絲,利用環氧樹脂等包埋劑進行包埋,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針對纖維軸於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依可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此時,若施行金屬染色,便可利用聚合物間的染度差,使芯成分與鞘成分的接合部對比更為明確。從所拍攝的各個影像,依μm單位測定由同一影像內隨機抽樣的纖維直徑至小數點第1位,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纖維徑D(μm)。此處,當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並非正圓時,先測定其面積再採用由圓換算所求得的數值。
再者,本發明所謂「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係如圖2(a)、圖5(a)所示,從纖維橫截面上所存在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直線,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纖維表面與直線交點F間之距離S1-F至小數點第1位的值,再從所獲得值中計算出最小值。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再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μm)。此處,如圖4(a)、圖5(b)所示,當在從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的直線上,有存在不同於取重心之芯成分1的其他芯成分2時,便採用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芯成分2外周與直線交點中最接近S1的交點S2間之距離S1-S2的測定值。另外,圖中的元件符號,例如G1係表示芯成分1的重心,G2係表示芯成分2的重心,G係表示該等的總稱,相關其他的元件符號亦同。
再者,針對所求得纖維徑D與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計算出比(Smin /D)的單純數量平均,並將經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後的值設為Smin /D。
若配置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與纖維徑D之比Smin /D達0.01以上的鞘成分,因所獲得之織編物可利用鞘溶出,展現僅在織編物集束點被固定之纖維才可動的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而可賦予柔軟手感,故較佳。就從此觀點,Smin /D越高,則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的尺寸越大,纖維越容易動,所以若Smin /D達0.03以上,則藉由更進一步增加柔軟性,亦能顯現天然絲特有的高懸垂性,此亦屬於更佳範圍。另一方面,若纖維間空隙的尺寸過大,則彎曲回復性亦會降低,因而會損及天然絲手感之一的反彈感,所以本發明之實質上限係0.1。
如前述,為解決因纖維間空隙尺寸變大,雖會使柔軟性與輕盈度獲提升,但相對卻會造成反彈感降低之拉鋸關係時,重點在於藉由將芯成分設為多葉形狀,且在鞘厚度較大的多葉形狀凹部處,利用鞘溶出形成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在鞘厚度較小的凸部則形成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更重要的是更進一步控制該最大與最小纖維間空隙的大小。此處經本發明者等深入鑽研的結果,發現藉由將最大與最小纖維間空隙的比設在某範圍以上,便可使2個纖維間空隙出現足夠差值,便可使天然絲特有的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之手感明顯化。即,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與最小厚度Smin 的比Smax /Smin 達5.0以上,便成為第2要件。
本發明中,所謂「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係如圖2(a)、圖5(a)所示,從纖維橫截面上所存在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直線,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纖維表面與直線交點F間之距離S1-F至小數點第1位的值,再從所獲得之值中計算出最大值。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μm)。此處,如圖4(a)、圖5(b)所示,當在從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的直線上,存在有不同於取重心之芯成分1的芯成分2時,便採用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芯成分2外周與直線交點中最接近S1的交點S2間之距離S1-S2的測定值。
再者,針對所求得之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與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計算出比(Smax /Smin )的單純數量平均,並將經小數點第2位四捨五入後的值設為Smax /Smin
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若將10μm以上粗大纖維間空隙中的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與未滿5μm微細纖維間空隙中的最小厚度Smin 之比Smax /Smin 設為5.0以上,便可使天然絲特有的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的手感充分明顯。又,若將Smax /Smin 設為10.0以上,便可形成接近天然絲特有的纖維間空隙尺寸,便可獲得更接近天然絲的輕盈度,故亦能當作更佳範圍例。又,就從輕盈度的觀點,雖Smax /Smin 越高越好,但若Smax /Smin 偏高,則由鞘成分溶出後所獲得之不規則截面纖維的不規則度會提高,在形成布帛時亦會有出現眩目、條紋等進階課題的情況,故,Smax /Smin 的實質上限係30.0。
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中的鞘成分面積比率,較佳係設為10%~50%。若提高鞘成分所佔面積,則利用鞘成分溶出形成纖維間空隙的效果會提高,故較佳係10%以上、更佳係20%以上。又,雖鞘成分面積比率越高,則纖維間空隙效果越佳,但卻會有因鞘成分過度溶出而導致強度降低、或溶出處理時間拉長的情況,故實質上限係50%。
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中,纖維橫截面呈正圓或橢圓形狀,纖維的內切圓直徑RA (圖4(a)中的A直徑)與外接圓直徑RB (圖4(a)中的B直徑)關係,較佳係1.0≦RB /RA ≦2.5。但,此處所謂的「RB /RA 」係表示纖維的不規則度。
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的重點在於:利用鞘溶出形成多葉形狀,使其混雜著不同的纖維間空隙,並非如圖3(a)、(b)所示在鞘成分溶出前後出現相似變化的芯鞘複合纖維,而是在如圖2(a)、(b)、或圖4(b)、(c)、圖5(a)所示的正圓、或圖4(a)、圖5(b)所示的橢圓形狀芯鞘複合纖維中形成多葉形狀的芯成分,便可使10μm以上的纖維間空隙與未滿5μm的纖維間空隙混雜在一起,故較佳。又,若將表示不規則度的RB /RA 設為1.0≦RB /RA ≦2.5,則當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依複絲形式存在時,便可輕易形成最密填充,在鞘成分溶出後所獲得之纖維間空隙能無不均地均勻形成,就品質管理的觀點係屬較佳。
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就從鞘成分溶出後能強調具乾爽感之觸感的觀點,多葉形狀芯成分較佳係在凸部前端設有朝芯成分重心方向的溝槽,且從芯成分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之比GN/GM係1.1~1.5。
本發明所謂「從芯成分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係如圖5(a)所示,計算出將芯成分面積分為2等分的任意2條直線交點之芯成分的重心G1,與位於溝表面距離芯成分的重心G1最近的溝底M1間之距離。此時,當芯成分存在有2個以上的情況,便採用各芯成分所求得值中的最大值。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μm)」。
再者,本發明所謂「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係如圖5(a)所示,計算出芯成分的重心G1、與位於溝表面距離芯成分的重心G1最遠處之凸部前端N1間的距離。此時,當芯成分存在有2個以上的情況,便採用各芯成分所求得值中的最大值。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μm)」。
再者,針對所求得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計算出其比(GN/GM)的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GN/GM」。此時當芯成分的凸部前端沒有存在溝槽時,便設為GN/GM=1.0。
本發明中,藉由在鞘成分溶出後,於凸部前端設有朝芯成分重心方向且GN/GM達1.1以上深度的溝槽,藉由溝表面對皮膚進行點接觸而提升摩擦力,便可強調具乾爽感的觸感,故較佳。又,若形成GN/GM達1.3以上的溝深度,則除乾爽感之外,尚會使光產生漫反射,不僅呈現更柔和之光澤,尚可抑制因光的正反射所導致之白色散景現象,在染色時亦能提升發色性,故可作為更佳範圍之例。但,若再加深溝深度,摩擦力會變得過大,會有導致發生原纖維化等耐磨損性惡化的情況,故GN/GM的實質上限係1.5。
就從藉由更仔細重現天然絲特有的纖維間空隙,而追求天然絲手感的觀點,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較佳係芯成分被鞘成分分割為2個以上,且被分割的芯成分分別具有前述多葉形狀。
在從天然絲源處的蠶繭採取生絲的時點,形成由2個三角截面難溶出成分所構成之絲纖維蛋白(圖1中的a),被由易溶出成分所構成之絲膠(圖1中的b)被覆的纖維截面形狀。即,經分割的相鄰纖維間之空隙,與複絲中的單纖維配置無關,通常僅受絲膠溶出比例的控制,此現象可理解為在天然絲特有單一支支纖維間,生成穩定存在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的狀態,而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較佳係芯成分被鞘成分分割為2個以上,且經分割的芯成分分別具有多葉形狀。相關分割數量係只要達2個以上便可,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例如圖4(c)所示亦可分割為6個芯成分,但隨分割數量增加,所獲得纖維間空隙亦會變小,且截面的精密控制亦較為困難,故實質的分割數上限值設為10個。
本發明中,為使纖維間空隙更粗大化,較佳為在纖維橫截面相鄰配置不同熔點的聚合物,利用熔點不同使在熱處理時出現收縮差而造成芯鞘複合纖維出現捲縮形態,或者,使芯鞘複合纖維溶出鞘成分後顯現出絲長差。若纖維間空隙可粗大化,則藉由光的漫反射增大,不僅能獲得高級光澤與高發色,且利用空隙率增加使表觀密度降低便可更加強調輕盈度。
即,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被鞘成分所分割的芯成分較佳為相鄰芯成分1(例如圖4(a)、(b)、(c)中的c1)、與芯成分2(例如圖4(a)、(b)、(c)中的c2),係由不同熔點的聚合物構成。
本發明中,所謂「不同熔點的聚合物」係指從聚酯系、聚乙烯系、聚丙烯系、聚苯乙烯系、聚醯胺系、聚碳酸酯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苯硫醚系等可熔融成形的聚合物群組及其共聚合體中,選擇熔點差達10℃以上的聚合物組合。又,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中,在利用芯成分的收縮差使芯鞘複合纖維出現捲縮形態,或在芯鞘複合纖維溶出鞘成分後能展現絲長差之目的下,芯成分的不同熔點之聚合物組合較佳係芯成分1使用高收縮的低熔點聚合物,而芯成分2則使用低收縮的高熔點聚合物,此種低熔點聚合物與高熔點聚合物的組合,係可舉例如:聚酯系之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熱可塑性聚胺甲酸乙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系彈性體/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系彈性體/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醯胺系之尼龍66/尼龍610、尼龍6‐尼龍66共聚合體/尼龍6或610、PEG共聚合尼龍6/尼龍6或610、熱可塑性聚胺甲酸乙酯/尼龍6或610;聚烯烴系之乙烯‐丙烯橡膠微分散聚丙烯/聚丙烯、丙烯‐α烯烴共聚合體/聚丙烯等各種組合,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就從不僅能接近天然絲的彎曲剛性,且在染色時能獲得良好發色性的觀點,被分割的芯成分較佳範圍係可例如聚酯系的組合。又,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共聚合成分,係可舉例如: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4-環己二羧酸、順丁烯二酸、酞酸、異酞酸、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等,就從可使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收縮差最大化之觀點,較佳係由異酞酸5mol%~15mol%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中,屬於低熔點聚合物的芯成分1、與屬於高熔點聚合物的芯成分2之面積比率,較佳係芯成分1/芯成分2在70%/30%~30%/70%範圍內。若設在該範圍內,不會有因低熔點聚合物利用熱處理進行高收縮時,出現孔塞而導致影響手感硬化,可利用收縮差使芯鞘複合纖維充分呈現捲縮形態,或者使芯鞘複合纖維溶出鞘成分後能充分展現絲長差,便可獲得更粗大化的纖維間空隙。
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係先形成織編物、不織布、抄紙等多樣化片狀纖維構造體後,再溶出鞘成分而獲得由芯成分構成的複絲。該複絲係可獲得因特異的纖維截面形狀與纖維間空隙所顯現的高級光澤與具乾爽感之觸感,並能獲得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之手感等天然絲的手感。
為能最大極限發揮如前述高級光澤、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之手感等天然絲的手感,重點在於:形成在複絲中能達天然絲效果的一支支纖維間,由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呈均勻混雜的空隙構造。所以,本發明之複絲的重點在於:具有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係5~30μm,且其中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係10~50%之空隙構造。
此處,本發明所謂「纖維間空隙距離」係就由複絲構成的布帛,針對布帛長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且垂直於複絲纖維軸方向的布帛截面,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針對所拍攝的各影像,如圖8(b)所示,描繪出能圈住10支纖維的正圓,再針對該正圓內側所存在的10支纖維,任意選擇1支纖維,求取該纖維和相鄰纖維的重心連結直線、與各自纖維表面的交點,依μm單位測定交點間的距離至小數點第1位。更將所求得值之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之數值,設為「纖維間空隙距離(μm)」。此處所謂「相鄰」係指在任意2支纖維的重心與重心連結之直線上,不存在其他纖維。就存在於正圓內側的10支纖維而言,如圖8(b)所示針對所有相鄰的纖維實施上述動作,求取其結果的單純數量平均,並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μm)」。又,亦計算出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
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越長,則越會生出僅在織編物集束點被固定之纖維才能動的空間,便可獲得柔軟性提升效果,因而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必須達5μm以上。又,若將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設為10μm以上,便會藉由顯現蓬鬆性,使在形成布帛時降低表觀密度,亦會有提升輕盈度之效果,因而可顯現出接近天然絲的輕盈柔軟手感,故屬於較佳範圍例。就從此觀點而言,雖能提升輕盈度與柔軟性,但另一方面,抑制因複絲中均勻混雜未滿5μm纖維間空隙所造成之彎曲剛性降低的效果變小,會有造成反彈感降低的傾向,所以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的實質上限係30μm。
除上述之外,尚為能抑制因提高平均空隙間距離而造成的彎曲剛性降低,俾維持反彈感,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必須設為10%以上。又,若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設為20%以上,便可解除輕盈度/柔軟性與反彈感的拉鋸關係,能均衡佳顯現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的手感,故屬於較佳範圍例。就從此觀點,因為若提高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雖會提升反彈感,但卻有造成輕盈度、柔軟性降低的傾向,所以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其實質上限係50%。
本發明的複絲較佳為具有空隙率30~80%的空隙構造。
此處,本發明所謂的「空隙率」,就由複絲構成的布帛,針對布帛長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且垂直於複絲纖維軸方向的布帛截面,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針對所拍攝的各影像,如圖8(b)所示,描繪出能圈住10支纖維的正圓,計算出從該正圓截面積扣減掉正圓內側所存在10支纖維總截面積的值。此時,若正圓內側所含纖維達1/2以上時便計為1支纖維,截面積係依μm2 單位測定至小數點第1位。更計算出將所求得值除以正圓截面積的值,經乘上100之後,再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空隙率(%)」。
若複絲中具有空隙率達30%以上的空隙構造,因會生成僅在織編物集束點被固定的纖維才能動的空間,且可獲得提升柔軟性的效果,故較佳。
再者,若設為空隙率達50%以上的空隙構造,便藉由高空隙率,當形成布帛時會使表觀密度降低,亦具有提升輕盈度的效果,因而可顯現出接近天然絲的輕盈柔軟手感,故可例舉為更佳範圍。就從此觀點,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與空隙率越高,雖越能提升輕盈度與柔軟性,但抑制複絲中因均勻混雜未滿5μm纖維間空隙所造成之彎曲剛性降低的效果變小,會有導致反彈感降低的傾向,所以實質上限係具有空隙率80%的空隙構造。
本發明的複絲係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的2種以上捲縮性纖維形成,較佳為該捲縮性纖維呈均勻混雜。此處本發明所謂「捲縮性纖維」係指如圖7所示,具有纖維扭轉的捲縮形態。
再者,本發明所謂的「捲縮性纖維呈均勻混雜」係指如圖8(a)所示,針對複絲中的任意捲縮性纖維X,於捲縮性纖維X相鄰的所有捲縮性纖維中,至少存在有由不同於捲縮性纖維X的聚合物所構成之捲縮性纖維Y達1支以上。又,本發明所謂的「相鄰」係指在捲縮性纖維X的重心與任意捲縮性纖維的重心之連結直線上,不存在其他捲縮性纖維。獲得本發明複絲所具有空隙構造的手法,係存在有例如:將如圖2(a)、圖5(a)所示芯鞘複合纖維進行複數集束後,再溶出鞘成分的手法;或如圖4(a)、(b)、(c)所示,將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芯成分呈相鄰配置的芯鞘複合纖維進行複數支集束之後,再溶出鞘成分並進行分割後,利用熱處理使之顯現出絲長差的手法等各種手法,就從使複絲中的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呈更均勻混雜的觀點,較佳係採用例如:圖10(a)、(b)所示將纖維橫截面利用鞘成分d分割為2個的芯成分c1、c2,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芯鞘複合纖維複數支集束之後,再利用熱處理使之顯現出捲縮形態,然後再溶出鞘成分而依每個聚合物分割,使由不同聚合物構成的捲縮性纖維呈均勻混雜之手法。
若使用上述手法,藉由對芯鞘複合纖維施行熱處理而顯現出捲縮形態,便可形成達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又,因為在芯成分間有存在鞘成分,因而在鞘成分溶出後,便可在相鄰之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捲縮性纖維之間,安定地形成未滿5μm的纖維間空隙,所以複絲中的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便可更均勻混雜。即,本發明的複絲較佳係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2種以上捲縮性纖維形成,且該捲縮性纖維呈均勻混雜,藉此可使利用特異的纖維截面形狀與空隙構造所顯現的高級光澤、具乾爽感之觸感、輕盈柔軟且具反彈感之手感等天然絲手感更加明顯。
本發明的複絲較佳係具有捲縮性纖維達5捲曲/cm以上的捲縮捲曲數。
若設為該範圍,便可充分發揮纖維間的排斥體積效應,俾能形成達數十μm的粗大纖維間空隙。又,若設為10捲曲/cm以上,藉由更加提高纖維間的排斥體積效應,便可使纖維間空隙尺寸更粗大化,俾能顯現接近天然絲的輕盈柔軟手感,故可例舉為更佳範圍。另一方面,若捲縮捲曲數增加,藉由捲縮形態所造成的立體障礙效應大於排斥體積效應,導致纖維間發生糾結情形,會有損及柔軟性的情況,故,捲縮捲曲數上限係設為100捲曲/cm。
本發明的複絲較佳係由不同聚合物所構成之2種以上捲縮性纖維的絲長差達3%以上。藉由將絲長差設為3%以上,便可將由顯現捲縮形態之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捲縮性纖維的捲縮捲曲數,設為10捲曲/cm以上。但,若絲長差過大,則捲縮捲曲數亦會隨之增加,因捲縮形態所造成的立體障礙效應大於排斥體積效應,導致纖維間發生糾結情形,會有損及柔軟性的情況,故,絲長差的上限係20%。
本發明的複絲中,捲縮性纖維較佳為由單聚物構成。若捲縮性纖維係由單聚物構成,則藉由相鄰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芯鞘複合纖維,利用熱處理而顯現出捲縮形態,便可整合相鄰捲縮性纖維的捲縮相相位,俾能形成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另一方面,當由2種以上不同聚合物構成的情況,依照複合截面使截面上的聚合物重心不同,使相鄰之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纖維在溶出鞘成分後,成為具有不同捲縮形態的捲縮性纖維,因而捲縮相位沒有整合,較難安定地形成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
構成本發明之複絲纖維較佳係纖維橫截面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
若纖維橫截面設為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藉由在纖維表面上形成凹凸部,便可獲得光的反射放大效果,與前述藉由存在大小尺寸的纖維間空隙而形成之光的複雜反射加成,便能顯現出如天然絲般的高亮度且柔和光澤等高級光澤。又,藉由纖維表面形成凹凸而提升摩擦力,亦可獲得具乾爽感的觸感。就從此觀點而言,凸部越多,則光澤效果與乾爽感越高,但若凹凸部數量過多,則凹凸部的間隔變細,導致此效果逐漸近似於圓截面,所以構成本發明複絲的纖維所具有凸部之實質上限係設為6個。
構成本發明之複絲的纖維中,內切圓直徑RC (圖9(a)中的C直徑)、與外接圓直徑RD (圖9(a)中的D直徑)之關係,較佳係1.5≦RD /RC ≦2.0。但,此處所謂的「RD /RC 」係表示纖維的不規則度。若設為該範圍,被多葉形狀的凹凸部所反射放大的光便可不會眩光地被均勻反射,就從品質管理的觀點而言係屬較佳。
構成本發明之複絲的纖維中,就從能強調具乾爽感之觸感的觀點,纖維橫截面較佳係在凸部前端設有溝槽,且從溝底M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MN、與纖維徑D之比(MN/D),較佳係0.04~0.20。
本發明所謂「從溝底M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MN、與纖維徑D的比(MN/D)」,係將本發明之複絲利用環氧樹脂等包埋劑進行包埋,再針對纖維軸之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可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便可求得。從所拍攝各影像在同一影像內隨機抽樣的纖維,如圖9所示,從捲縮性纖維的纖維橫截面中將截面積2等分的任意2條直線交點重心G,計算出離溝表面最近處的溝底M、與最遠處的凸部前端N間之距離MN。
再者,該纖維的直徑係依μm單位測定至小數點第1位。此時,於纖維軸之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並非正圓的情況,便測定其面積,再將依圓換算所求得的值採用為纖維徑。
針對從該等所求得之溝底M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MN、與纖維徑D,計算出其比(MN/D)至小數點第4位,再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MN/D」。此時,於捲縮性纖維不存在凸部前端的溝槽時,便設為MN/D=0。
構成本發明複絲的纖維中,藉由設有MN/D達0.04以上深度的溝槽,藉由溝表面對皮膚進行點接觸而提升摩擦力,便可強調具乾爽感的觸感,故較佳。又,若設為MN/D達0.10以上的溝深度,除乾爽感之外,尚可使光進行漫反射,不僅呈現更柔和的光澤,且能抑制因光之正反射造成的白色散景現象,亦可提升染色時的發色性,故亦能當作更佳範圍之例。但,若再加深溝深度,摩擦力會過大,會有導致發生原纖維化等耐磨損性惡化之情況,故,MN/D的實質上限係0.20。
構成本發明複絲的纖維中,就從呈現手感更柔軟的觀點,較佳為將纖維徑設在15μm以下。又,藉由將纖維徑設在12μm以下,便可接近天然絲的單絲纖度約10μm,俾能獲得更接近天然絲的肌膚觸感,所以較佳適用範圍擴及會接觸到肌膚的內襯衣、襯衫、女短罩衫等一般衣料用途。但,若纖維徑過細,則彎曲回復性會降低,不僅會損及天然絲手感之一的反彈感,亦會有導致發色性降低的情況,故較佳為將纖維徑設為8μm以上。
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係可形成能達天然絲效果之在一支支纖維間,均勻混雜未滿5μm微細纖維間空隙與數十μm粗大纖維間空隙的特異空隙構造。所以,若形成由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或複絲構成至少其中一部分的纖維製品,便可重現天然絲特有的各種手感,因而當然適用於習知主要使用天然絲的洋裝與和服,尚亦具備合成纖維的處理性容易度,故頗適用於例如:夾克、裙子、內褲、內著等一般衣料,以及運動衣料、衣料資材、地毯、沙發、窗簾等室內裝飾製品;汽車座椅等車輛內裝品;化妝品、化妝面膜、擦拭布、健康用品等生活用途等等橫跨多方面用途的纖維製品。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的製造方法一例進行詳述。
作為將由2種以上聚合物所構成之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進行製絲的方法,可利用例如:目的在於製造長纖維的熔融紡絲法、以及濕式及乾濕式等溶液紡絲法、及適於獲得片狀纖維構造體的熔噴法及紡黏法等進行製造,就從提高生產性的觀點,較佳係熔融紡絲法。又,於熔融紡絲法中,藉由使用後述複合噴絲嘴便可製造,此時的紡絲溫度係設為所使用聚合物種類中,主要為高熔點或高黏度聚合物呈現流動性時的溫度。該呈流動性的溫度係依照分子量會有所不同,若設定於聚合物熔點至熔點+60℃之間,便可安定地製造。
相關紡絲速度較佳為設定於500~6000m/分程度,依照聚合物的物性與纖維使用目的可自行變更。特別就高配向、提升力學特性的觀點,若設為500~4000m/分,則經爾後的延伸,便可促進纖維的單軸定向,故較佳。施行延伸之際,若以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等可軟化溫度為目標,較佳為適當設定預熱溫度。預熱溫度的上限較佳係設為預熱過程中不會因纖維的自伸長導致發生導絲路徑凌亂的溫度。例如當玻璃轉移溫度存在於70℃附近的PET時,通常該預熱溫度設定於80~95℃左右。
再者,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的噴絲嘴每單孔吐出量係若設為0.1~10g/分・孔程度便可安定地製造。所吐出的聚合物流經冷卻固化後,賦予油劑,再利用所規定圓周速度的輥進行牽引。然後,利用加熱輥施行延伸,成為所需的芯鞘複合纖維。
再者,由2種以上聚合物構成的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藉由所使用聚合物的熔融黏度比未滿5.0、溶解度參數值差未滿2.0,便可穩定地形成複合聚合物流,俾能獲得良好複合截面的纖維,故較佳。
製造由2種以上聚合物所構成之本發明之芯鞘複合纖維時,所使用的複合噴絲嘴較佳係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1-208313號公報所記載的複合噴絲嘴。本案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從上起依照計量板1、分配板2及吐出板3等大致3種構件積層之狀態組裝於噴絲組件內,供紡絲使用。另外,圖12所示係使用A聚合物、B聚合物、C聚合物等3種聚合物的例子。習知複合噴絲嘴係較難將3種以上的聚合物複合化,故較佳為使用如圖12所例示般利用微細流路的複合噴絲嘴。
圖12所例示的噴絲嘴構件,計量板1係負責計量各吐出孔及各分配孔個別的聚合物量並流入,再利用分配板2,控制單纖維截面的複合截面與截面形狀,並利用吐出板3壓縮由分配板2所形成的複合聚合物流再吐出的作用。
為避免複合噴絲嘴的說明錯綜複雜,關於在較計量板1更靠上方所積層之沒有圖示的構件,只要配合紡絲機及噴絲組件,採用已形成流路的構件便可。藉由配合現有的流路構件設計計量板1,便可直接活用現有的噴絲組件及其構件。所以,不需要該噴絲嘴特別為將紡絲機專屬化。又,實際在流路-計量板之間、或計量板1-分配板2之間亦可積層複數片流路板。此目的在於:在噴絲嘴截面方向與單纖維的截面方向上,設置可效率佳地移送聚合物的流路,並導入至分配板2的構成。由吐出板3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依照上述製造方法,經冷卻固化後,賦予油劑,再利用呈所規定圓周速度的輥進行牽引。然後,利用加熱輥施行延伸加工,而成為所需的芯鞘複合纖維。
當從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中除去鞘成分,而製造由芯成分所構成之複絲時,必須溶出鞘成分,才能獲得由芯成分構成的纖維,所以只要將該芯鞘複合纖維浸漬於可溶解易溶出成分的溶劑等中除去鞘成分便可。當易溶出成分係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聚乙二醇等共聚合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乳酸等情況,可使用氫氧化鈉水溶液等鹼性水溶液。此時,若將鹼性水溶液加熱至50℃以上,便可及早進行水解,故較佳。又,若利用流體染色機等,則一次便可施行大量處理,故就工業性觀點而言屬較佳。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進行具體說明。
針對實施例及比較例施行下述評價。
A.  聚合物之熔融黏度 將碎片狀聚合物利用真空乾燥機形成水分率200ppm以下,再利用東洋精機製毛細管流變儀,階段式變更應變速率,並測定熔融黏度。另外,測定溫度係同紡絲溫度,在氮環境下,從將樣品投入加熱爐之後起迄開始測定為止的時間設為5分鐘,將剪切速度1216s-1 時的值設為聚合物的熔融黏度,並施行評價。
B.  聚合物熔點 將碎片狀聚合物利用真空乾燥機形成水分率200ppm以下,秤量約5mg,使用TA Instruments製微分掃描熱量計(DSC)Q2000型,依升溫速度16℃/分從0℃升溫至300℃之後,在300℃下保持5分鐘,然後施行DSC測定。從在升溫過程中所觀測到的熔解尖峰計算出熔點。測定係每1試料施行3次,將平均值設為熔點。另外,當熔解尖峰有觀測到複數尖峰時,便將靠最高溫端的熔解峰頂設為熔點。
C.  纖度 測定100m複絲的質量,計算出該值乘上100倍的數值。重複此動作計10次,將平均值的小數點第2位四捨五入後的值設為「複絲的纖度(dtex)」。
D.  截面參數(RB /RA ) 將芯鞘複合纖維利用環氧樹脂等包埋劑進行包埋,針對纖維軸之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利用HITACHI製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使用三谷商事製之電腦軟體WinROOF進行分析,計算出該纖維的外接圓直徑RB (例如圖4(a)中的B直徑)、與該纖維的內切圓直徑RA (例如圖4(a)中的A直徑)之比RB /RA 。但,本發明係針對1支長絲施行3次測定,再求取依此針對10支長絲所施行之結果的單純數量平均,並將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RB /RA 」。
E.  截面參數(Smin /D、Smax /Smin ) 將芯鞘複合纖維利用環氧樹脂等包埋劑進行包埋,針對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此時,若施行金屬染色,則利用聚合物間的染度差,便可使複合成分的接合部之對比明確化。針對所拍攝的影像,計算出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與纖維徑D的比Smin /D、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與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的比Smax /Smin
但,在本發明中,從所拍攝到的各影像中,針對同一影像內隨機抽樣的纖維直徑依μm單位測定至小數點第1位,再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纖維徑D(μm)」。此處,當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非為正圓的情況,便測定面積,再採用依圓換算所求得的值。
再者,本發明中所謂「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係指如圖2(a)、圖5(a)所示,從所拍攝各影像中在同一影像內隨機抽樣纖維的橫截面上所存在之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直線,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纖維表面與直線交點F間之距離S1-F至小數點第1位的值,再從所獲得之值中計算出最小值。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μm)」。此處,如圖4(a)、圖5(b)所示,當在從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的直線上,有存在不同於取重心之芯成分1的其他芯成分2時,便採用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芯成分2外周與直線交點中最接近S1的交點S2間之距離S1-S2的測定值。
針對所求得之纖維徑D與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計算出其比(Smin /D)的單純數量平均,並將經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後的值設為「Smin /D」。
再者,本發明中所謂「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係指如圖2(a)、圖5(a)所示,從所拍攝之各影像中在同一影像內隨機抽樣之纖維的橫截面上所存在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直線,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纖維表面與直線交點F間之距離S1-F至小數點第1位的值,再從所獲得之值中計算出最大值。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μm)」。此處,如圖4(a)、圖5(b)所示,當在從芯成分1的重心G1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的直線上,有存在不同於取重心之芯成分1的其他芯成分2時,便採用測定芯成分1外周與直線的交點S1、和芯成分2外周與直線交點中最接近S1的交點S2間之距離S1-S2的測定值。
針對所求得鞘成分最大厚度Smax 、與鞘成分最小厚度Smin ,計算出其比(Smax /Smin )的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2位四捨五入的值設為「Smax /Smin 」。
F.  截面參數(GN/GM) E.項所觀察的芯鞘複合纖維,當多葉形狀芯成分係在凸部前端具有朝芯成分重心方向溝槽的情況,計算出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之比GN/GM。此時,當芯成分係在凸部前端沒有存在溝槽的情況,便設為「GN/GM=1.0」。
本發明所謂「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係指如圖5(a)所示,計算出將芯成分面積分為2等分的任意2條直線交點之芯成分的重心G1,與位於溝表面距離芯成分的重心G1最近的溝底M1間之距離。此時,當芯成分存在有2個以上的情況,便採用各芯成分所求得值中的最大值。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μm)」。
再者,本發明所謂「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係如圖5(a)所示,計算出芯成分的重心G1、與位於溝表面距離芯成分的重心G1最遠處之凸部前端N1間的距離。此時,當芯成分存在有2個以上的情況,便採用各芯成分所求得值中的最大值。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μm)」。
針對所求得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計算出其比(GN/GM)的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GN/GM」。
G.  複絲中之纖維混雜狀態 針對由複絲構成的布帛,將布帛長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且複絲之纖維軸方向的垂直布帛截面,利用HITACHI製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針對所拍攝的影像,使用三谷商事製之電腦軟體WinROOF進行分析,如圖8(a)所示,針對複絲中的任意纖維X,在纖維X的重心與任意纖維的重心所連結之直線上未存在有其他纖維狀態的所有纖維中,評價由與纖維X不同聚合物構成的纖維Y到底存在幾支。此項評價係針對從1支複絲中隨機抽樣10支纖維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再從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的值分別根據下述基準,依2階段判定混雜狀態。
A:均勻混雜(由與纖維X不同之聚合物構成的纖維Y有1支以上) C:偏移混雜(由與纖維X不同之聚合物構成的纖維Y未滿1支)。
H.  捲縮捲曲數(捲曲/cm) 針對由複絲構成的布帛,依不會塑性變形方式從布帛中抽出複絲,將複絲單邊的末端固定,對另一單邊末端施加1mg/dtex荷重,經30秒鐘以上後,再朝複絲的纖維軸方向上,於2點間距離成為1cm的任意地方標註標記。然後,依不會塑性變形的方式從複絲中將纖維分纖,依預先標記間成為原本的1cm方式調整固定於載玻片上,針對該樣品利用KEYENCE公司製VHX-2000數位式顯微鏡,依能觀察1cm標記的倍率拍攝影像。從所拍攝的影像中求取標記間的捲縮捲曲數。此項係針對由相同聚合物所構成之10支纖維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的值設為「捲縮捲曲數(捲曲/cm)」。若有混雜由不同聚合物所構成之纖維的情況,針對由各聚合物所構成之纖維求取捲縮捲曲數,採用由捲縮捲曲數最大的聚合物所構成之纖維之捲縮捲曲數。
I.  絲長差 針對由複絲構成的布帛,依不會塑性變形之方式從布帛中抽出複絲,將複絲單邊的末端固定,對另一單邊末端施加1mg/dtex荷重,經30秒鐘以上後,在複絲的纖維軸方向上,於2點間距離成為1cm的任意地方標註標記。然後,依不會塑性變形之方式從複絲將纖維分纖,依預先標記之間成為原本的1cm之方式調整固定於載玻片上,針對該樣品利用KEYENCE公司製VHX-2000數位式顯微鏡,依能觀察1cm標記的倍率拍攝影像。所獲得影像使用三谷商事製之電腦軟體WinROOF進行分析,測定標記間的實際纖維長。此項係針對由不同聚合物所構成10支纖維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從所獲得結果計算出(最大實際纖維長-最小實際纖維長)/(最小實際纖維長)×100,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的值設為「絲長差(%)」。
J.  纖維間空隙距離 對由複絲構成的布帛,將布帛長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且複絲之纖維軸方向的垂直布帛截面,利用HITACHI製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針對所拍攝的影像,使用三谷商事製之電腦軟體WinROOF進行分析,如圖8(b)所示,描繪納入10支纖維的正圓,針對該正圓內側所存在的10支纖維,選擇任意1支纖維,求取由該纖維與相鄰纖維的重心所連結之直線、和各纖維表面的交點,依μm單位測定交點間距離至小數點第1位。經將所求得值的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之數值設為「纖維間空隙距離(μm)」。此處所謂「相鄰」係指在任意2支纖維的重心與重心連結直線上不存在其他纖維。就存在於正圓內側的10支纖維而言,如圖8(b)所示針對所有相鄰的纖維實施上述動作,求取其結果的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μm)」。又,亦計算出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
K.  空隙率 對由複絲構成的布帛,將布帛長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且複絲之纖維軸方向的垂直布帛截面,利用HITACHI製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針對所拍攝的影像,使用三谷商事製之電腦軟體WinROOF進行分析,如圖8(b)所示,描繪納入10支纖維的正圓,計算出從該正圓的截面積扣減掉從正圓內側所存在10支纖維總截面積後的值。此時,若正圓內側所含纖維達1/2以上時便計為1支纖維,截面積係依μm2 單位測定至小數點第1位。進而,計算出將所求得之值除以正圓截面積的值,將其乘上100之後再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空隙率(%)」
L.  不規則截面纖維之纖維徑 使用K.項所拍攝的影像,針對從同一影像內隨機抽樣的纖維直徑依μm單位測定至小數點第1位,針對隨機抽樣10支纖維施行上述動作的結果,將其中最大纖維徑的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纖維徑D(μm)」。於纖維軸的垂直方向之纖維橫截面非為正圓的情況,則測定面積並採用依圓換算求得的值。
M.  截面參數(RD /RC ) 針對K.項所拍攝的影像使用三谷商事製之電腦軟體WinROOF進行分析,計算出該纖維的外接圓直徑RD (例如圖9(a)中的C直徑)、與該纖維的內切圓直徑RC (例如圖9(a)中的C直徑)之比RD /RC 。但,本發明係針對1支長絲施行3次測定,再求取針對10支長絲所施行之結果的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2位四捨五入的值設為「RD /RC 」。
N.  截面參數(MN/D) 當依K.項所觀察的纖維係在凸部前端設有溝槽的情況,便計算出從溝底M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MN、與纖維徑D的比MN/D。此時,於纖維不存在凸部前端溝槽的情況,便設為MN/D=0。
本發明所謂「從溝底M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MN、與纖維徑D之比(MN/D)」,係藉由利用環氧樹脂等包埋劑將複絲包埋,針對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利用HITACHI製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依能觀察10支以上纖維的倍率拍攝影像而求得。針對從所拍攝影像的同一影像內隨機抽樣之纖維,使用三谷商事製之電腦軟體WinROOF進行分析,如圖9(b)所示,從纖維的纖維橫截面中將截面積2等分的任意2條直線交點的重心G,計算出離溝表面最近處的溝底M、與最遠處的凸部前端N間之距離MN。
再者,該纖維的直徑D係依μm單位測定至小數點第1位。此時,當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纖維橫截面非為正圓時,便測定面積,再將依圓換算所求得值採用「纖維徑D」。
針對該等所求得從溝底M距凸部前端N之距離MN、與纖維徑D,計算出其比(MN/D)至小數點第4位,從針對隨機抽樣的10支纖維重複施行此動作的結果,求取單純的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MN/D」。
O.  手感評價(光澤感、輕盈度、柔軟性、反彈感、乾爽感) 依經紗方向的覆蓋係數(CFA)成為800、緯紗方向的覆蓋係數(CFB)成為1200之方式調整纖維支數,製成8片緞紋織物。但,此處所謂「CFA」及「CFB」係指針對織物的經密度及緯密度根據JIS-L-1096:2010 8.6.1依2.54cm區間進行測定,從CFA=經密度×(經紗纖度)1/2 、CFB=緯密度×(緯紗纖度)1/2 計算式所求得的值。針對所獲得織物,使用以下手法評價光澤感、輕盈度、柔軟性、反彈感、乾爽感等5項手感。
光澤感係使用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 自動變角光度計(GONIOPHOTOMETER GP-200型),依將光依入射角60°入射於各樣品,再每隔0.1°利用二維反射光分佈測定求取受光角0°~90°內的光強度,計算出將受光角60°附近最大光強度(鏡面反射)除以受光角0°附近最小光強度(擴散反射)的值。此項動作係針對1個地方施行3次,再將針對合計10個地方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並將小數點第2位四捨五入的值設為「對比光澤度」。從所獲得之對比光澤度,分別依下述基準分3階段判定光澤感。
S:光澤優異(對比光澤度<1.6) A:光澤良好(1.6≦對比光澤度<1.9) C:光澤差(1.9≦對比光澤度)。
輕盈度係使用TECLOCK製恒壓厚薄計(PG-14J),測定20cm×20cm織物的厚度(cm),計算出織物體積後,將由該織物重量(g)除以所獲得體積的值設為「織物的表觀密度(g/cm3 )」。由所獲得之表觀密度,分別依下述基準分3階段判定其輕盈度。
S:輕盈度優異(表觀密度≦0.33) A:輕盈度良好(0.34<表觀密度≦0.39) C:輕盈度差(0.4<表觀密度)。
柔軟性係使用KATO TECH製純彎曲試驗機(KES-FB2),依有效試料長20cm×1cm抓持20cm×20cm織物,計算出在緯紗方向上最大曲率±2.5cm-1 條件下進行彎曲時,曲率0.5cm-1 與1.5cm-1 每單位寬度的彎曲力矩(gf・cm/cm)差除以曲率差1cm-1 的值,以及曲率-0.5cm-1 與-1.5cm-1 每單位寬度的彎曲力矩(gf・cm/cm)差除以曲率差1cm-1 的值,再求取該二值的平均值。此項動作係針對1個地方施行3次,再將針對合計10個地方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4位四捨五入後再除以100的值設為「彎曲硬度B×10-2 (gf・cm2 /cm)」。從所獲得之彎曲硬度B×10-2 ,分別依下述基準分3階段判定柔軟性。
S:柔軟性優異(彎曲硬度B×10-2 ≦1.0) A:柔軟性良好(1.0<彎曲硬度B×10-2 ≦1.9) C:柔軟性差(1.9<彎曲硬度B×10-2 )。
反彈感係使用KATO TECH製純彎曲試驗機(KES-FB2),依有效試料長20cm×1cm抓持20cm×20cm織物,計算出緯紗方向彎曲時,曲率±1.0cm-1 的遲滯寬度(gf・cm/cm)。此項動作係針對1個地方施行3次,再將針對合計10個地方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4位四捨五入後再除以100的值設為「彎曲回復2HB×10-2 (gf・cm/cm)」。從所獲得之彎曲回復2HB×10-2 ,分別依下述基準分3階段判定反彈感。
S:反彈感優異(彎曲回復2HB×10-2 ≦1.0) A:反彈感良好(1.0<彎曲回復2HB×10-2 ≦1.9) C:反彈感差(1.9<彎曲回復2HB×10-2 )。
乾爽感係使用KATO TECH製自動化表面試驗機(KES-FB4),利用鋼琴線捲繞20cm×20cm織物的10cm×10cm範圍,再對1cm×1cm端子施加50g荷重,依1.0mm/sec速度滑動,求取平均摩擦係數MIU。此項動作係針對1個地方施行3次,再將針對合計10個地方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將小數點第2位四捨五入的值設為「摩擦係數」。從所獲得之摩擦係數,分別依下述基準分3階段判定乾爽感。
S:乾爽感優異(0.7≦摩擦係數) A:乾爽感良好(0.3≦摩擦係數<0.7) C:乾爽感差(摩擦係數<0.3)。
P.  發色性 依經紗方向的覆蓋係數(CFA)成為800、緯紗方向的覆蓋係數(CFB)成為1200之方式調整纖維支數,製成8片緞紋織物。針對所獲得織物,使用分散染料Sumikaron Black S-3B(10%owf)染成黑色。染色後的織物使用Konica Minolta製CM-3700A,從織物的反射測定評價L值。此項動作係每1個地方施行3次測定,將合計針對10個地方施行的結果求取單純數量平均,再將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後的數值設為「黑染L值」。從所獲得之黑染L值,分別依下述基準分3階段判定發色性。
S:發色性優異(黑染L值<15) A:發色性良好(15≦黑染L值<18) C:發色性差(18≦黑染L值)。
Q.  耐磨損性 依經紗方向的覆蓋係數(CFA)成為1100、緯紗方向的覆蓋係數(CFB)成為1100之方式調整纖維支數,製成平織物。針對所獲得織物,使用分散染料Sumikaron BlackS-3B(10%owf)染成黑色。於經染色後之織物切取直徑10cm之圓形,利用蒸餾水潤濕並安裝於圓盤上。進而將切取為30cm立方的織物於乾燥狀態下固定於水平板上。使經利用蒸餾水潤濕過的織物所安裝之圓盤,水平接觸固定於水平板上的織物,依在圓盤中心描繪直徑10cm圓的方式,使圓盤依荷重420g、速度50rpm進行10分鐘的圓周運動,而使2片織物摩擦。摩擦結束後放置4小時,針對圓盤上所安裝織物的變褪色程度,使用變褪色灰色標依0.5級刻度實施1~5級的級數判定。從所獲得之級數判定的結果,分別依下述基準分3階段判定耐磨損性。
S:耐磨損性優異(級數判定:4級以上) A:耐磨損良好性(級數判定:3級或3-4級) C:耐磨損性差(級數判定:未滿3級)。
[實施例1]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將聚合物1/聚合物2依重量比30/70的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5(a)所示之正圓形狀芯鞘複合纖維,且在三葉截面凸部前端具有溝槽的芯成分,被鞘成分完全被膜的複合構造之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鞘成分係聚合物1、芯成分係聚合物2的方式配置。
冷卻固化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後對其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之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36長絲的芯鞘複合纖維。
所獲得鞘成分之最小厚度與纖維徑的比(Smin /D)係0.03,鞘成分之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比(Smax /Smin )係16。又,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之比(GN/GM)係1.42,可確認屬於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
再者,該芯鞘複合纖維的內切圓直徑RA 與外接圓直徑RB 之比係1.0,因為依複絲形式存在時可輕易地最密填充,因而在鞘成分溶出後所獲得之纖維間空隙可無不均地形成為均勻狀態。
對所獲得之芯鞘複合纖維施行製織形成之織物,在加熱至90℃的1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獲得由該芯鞘複合纖維的芯成分所構成之複絲(纖維徑10μm)形成的織物。
由該複絲構成的織物,藉由使完全被覆著多葉形狀之芯成分的鞘成分溶出,便在複絲中呈現如天然絲般,在一支支纖維間均勻存在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的空隙構造,因而具有無視野角依存性的良好光澤(對比光澤度:1.7)、具反彈感(彎曲回復2HB:0.6×10-2 gf・cm/cm)的乾爽感(摩擦係數:0.7),且具良好輕盈度(表觀密度:0.40g/cm3 )與柔軟性(彎曲硬度B:0.7×10-2 gf・cm2 /cm),接近天然絲的手感。
再者,該織物染成黑色時,利用單纖維間均勻存在的纖維間空隙、與利用不規則截面纖維的凸部前端溝部之光漫反射,便可呈現更優異的發色性(黑染L值:14),得知亦具有不會因該溝部導致原纖維化而造成變褪色情形的良好耐磨損性(3-4級)。結果如表1-1所示。
[實施例2、3] 除將聚合物1/聚合物2的重量比變更為20/80(實施例2)、10/90(實施例3)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實施。
於實施例2、3中,鞘成分越減少則彎曲硬度越大,可在保持如天然絲般的手感之狀態下,成為具彈力觸感之特色的織物。又,藉由複絲中的纖維凸部前端溝部變淺,便可使耐磨損性亦優異。結果如表1-1所示。
[實施例4]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變更為圖2(a)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實施。
於實施例4中,藉由複絲中的纖維凸部前端沒有溝部,便可降低光漫反射,提高反射強度,增強光澤檢視性。又,耐磨損性亦優異。結果如表1-1所示。
[比較例1]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將聚合物1/聚合物2依重量比30/70的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3(a)所示之正圓形狀芯鞘複合纖維,且圓截面的芯成分被鞘成分被覆的單純複合構造之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鞘成分係聚合物1、芯成分係聚合物2的方式配置。
冷卻固化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後對其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進行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36長絲的芯鞘複合纖維。
對所獲得之芯鞘複合纖維施行製織形成之織物,在加熱至90℃的1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獲得由該芯鞘複合纖維的芯成分所構成之複絲(纖維徑10μm)形成的織物。
所獲得之織物其複絲中的一支支纖維間雖存在有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但卻不存在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碰觸織物時會導致空隙崩潰,導致欠缺輕盈度與反彈感。又,因為芯成分並不存在凸部與溝部,因而亦欠缺乾爽感。結果如表1-1所示。
[比較例2]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變更為圖3(b)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比較例1實施。
比較例2因為屬於三葉截面的芯成分,雖乾爽感有獲些微提升,但仍然是在鞘成分溶出後,一支支纖維間並不存在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欠缺輕盈度與反彈感。結果如表1-1所示。
[比較例3]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將聚合物1/聚合物2依重量比5/95的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6(a)所示般、日本專利特開昭57-5912號公報所記載,在三葉形狀之難溶出成分的凸部前端朝纖維內部方向呈漸細狀配置易溶出成分的複合構造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易溶出成分係聚合物1、難溶出成分係聚合物2的方式配置。
冷卻固化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後對其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進行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36長絲的複合纖維。
對所獲得之複合纖維施行製織形成之織物,在加熱至90℃的1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獲得由該複合纖維的難溶出成分所構成之複絲(纖維徑12μm)形成的織物。
於比較例3中,雖因為在三葉形狀之不規則截面纖維的凸部前端,存在有朝纖維內部方向呈漸細狀的深溝槽,因而摩擦係數高、乾爽感優異,但耐磨損性卻較差。又,在鞘成分溶出後,於一支支纖維間不存在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呈現欠缺高級感的炫目光澤,且亦欠缺輕盈度、柔軟性及反彈感。結果如表1-2所示。
[實施例5、6] 除針對僅由芯鞘複合纖維之芯成分構成的不規則截面纖維,依纖維徑成為14μm(實施例5)、及17μm(實施例6)的方式變更吐出量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4實施。
於實施例5、6中,藉由增加纖維徑使鞘溶出後所獲得之複絲中的纖維,利用纖維截面呈三葉截面而強調凹凸,俾使反射強度更高,更增加所獲得之織物的光澤檢視性。又,因為彎曲硬度提高,因而在維持如天然絲般的手感狀態下,獲得具特徵性彈力的觸感。結果如表1-2所示。
[實施例7]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變更為圖2(b)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4實施。
於實施例7中,藉由將複絲中的纖維之纖維截面,由三葉截面改為四葉截面,而增強凸部的光漫反射,可獲得不僅接近更高級光澤,且摩擦亦獲提升、並增加具乾爽感觸感之手感的織物。結果如表1-2所示。
[比較例4]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將聚合物1/聚合物2依重量比20/80的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3(c)所示般、日本專利特開2010-222771號公報所記載,由易溶出成分將難溶出成分分割為複數個的複合構造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易溶出成分係聚合物1、難溶出成分係聚合物2的方式配置。
冷卻固化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後對其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進行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18長絲的複合纖維。
對所獲得之複合纖維施行製織形成之織物,在加熱至90℃的1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獲得由該複合纖維的難溶出成分所構成之複絲(纖維徑6μm)形成的織物。
於比較例4中,雖因為複絲中的纖維屬於細纖維徑,因而光澤與柔軟性均優異,但一支支纖維間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並未均勻存在,導致欠缺輕盈度與反彈感。又,因為屬於細纖維徑,因而染料不易上染,導致亦欠缺發色性。結果如表1-2所示。
[實施例8]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由異酞酸7mol%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IPA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40Pa・s、熔點:232℃),聚合物3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熔點: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將聚合物1/聚合物2/聚合物3依重量比30/35/35的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5(b)所示之橢圓形狀芯鞘複合纖維,且芯成分完全被鞘成分被膜,芯成分被鞘成分分割為2個,經分割的芯成分1與芯成分2分別在三葉截面的凸部前端設有溝槽的複合構造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鞘成分係聚合物1,芯成分1係聚合物2,芯成分2係聚合物3的方式配置。
冷卻固化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後對其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進行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18長絲的芯鞘複合纖維。
所獲得之鞘成分最小厚度與纖維徑的比(Smin /D)係0.03,鞘成分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比(Smax /Smin )係12。又,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的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之比(GN/GM)係1.38,可確認屬於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
再者,該芯鞘複合纖維的內切圓直徑RA 與外接圓直徑RB 之比係1.8,因為依複絲形式存在時可輕易地最密填充,因而在鞘成分溶出後所獲得之纖維間空隙可沒有不均地形成均勻狀態。
對所獲得之芯鞘複合纖維施行製織形成之織物,在加熱至90℃的1重量%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利用130℃濕熱施行熱處理,獲得由該芯鞘複合纖維的芯成分所構成之複絲(纖維徑10μm)形成的織物。
由該複絲構成的織物,藉由完全被覆著多葉形狀之芯成分的鞘成分被溶出,發現會如天然絲般在一支支纖維間均勻存在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的空隙構造,且因為芯成分1與芯成分2具有不同的收縮差,因而在鞘成分溶出後,藉由施行熱處理而顯現出絲長差,相較於實施例1,藉由10μm以上的纖維間空隙較粗大,便可具有更酷似天然絲所擁有纖維間空隙的空隙構造。又,手感係除沒有視野角依存性的高級光澤(對比光澤度:1.4)之外,亦具有優異反彈感(彎曲回復2HB:0.8×10-2 gf・cm/cm)、並具有乾爽感(摩擦係數:0.8),非常輕盈(表觀密度:0.32g/cm3 )且具優異柔軟性(彎曲硬度B:0.9×10-2 gf・cm2 /cm),屬於具有宛如天然絲般手感的織物。
再者,將該織物染成黑色時,更加強調光的漫反射,顯現出優異的發色性(黑染L值:13),得知亦具有不會因該溝部導致原纖維化而造成變褪色情形的良好耐磨損性(3-4級)。結果如表2-1所示。
[實施例9、10] 除將聚合物2變更為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PT)(實施例9)、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實施例10)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8實施。
於實施例9中,相乘呼應PPT所具有橡膠彈性的特性,成為不僅可顯現出更優異柔軟性的手感,且亦可成為具有天然絲所沒有之特異拉伸機能的織物。又,因為PPT係屬於PET對比低折射率,因而所獲得之織物的發色性亦優異。
於實施例10中,雖未顯現出絲長差,但卻充分顯現出天然絲般的手感,且因為芯成分被分割為2個,因而相對於實施例1之下,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更均勻存在,所獲得之織物的手感的輕盈度、柔軟性、反彈感均獲提升。結果如表2-1所示。
[實施例11]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變更為圖4(a)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8實施。
於實施例11中,藉由不規則截面纖維的凸部前端沒有溝部,便降低光的漫反射而提高反射強度,增加光澤檢視性。又,耐磨損性亦優異。結果如表2-1所示。
[實施例12、13]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設為圖4(a),且將聚合物2/聚合物3的重量比變更為50/20(實施例12)、及20/50(實施例13)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8實施。
於實施例12、13中,屬於高收縮成分的聚合物2之比率越多,則絲長差越強,所獲得織物的輕盈度越獲增加,又,屬於低收縮成分的聚合物3越多,則光的漫反射越獲降低,而越提高反射強度,不僅增強光澤檢視性,亦可抑制濕熱處理時因高收縮成分的高收縮率導致孔塞情形發生,且柔軟性與反彈感亦均優異。結果如表2-1、表2-2所示。
[實施例14]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設為圖4(a),並將不規則度(RB /RA )變更為3.0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8實施。
芯鞘複合纖維的不規則度越大,則芯成分的不規則度亦隨之變大,因而經鞘溶出後所獲得之複絲中的纖維,更加強調由纖維截面呈三葉截面所造成的凹凸,而更加提高反射強度,所獲得之織物的光澤檢視性更增加。結果如表2-2所示。 [實施例15]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設為圖4(b),並變更為不規則度(RB /RA =1.0)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8實施。
芯鞘複合纖維的不規則度越小,則因複絲存在而容易最密填充,因而鞘成分溶出後所獲得纖維間空隙能無不均地呈均勻狀態,所獲得織物的品質獲提升。結果如表2-2所示。 [實施例16]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設為圖4(c),且變更為不規則度(RB /RA =1.0)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8實施。
於實施例16中,藉由芯成分被鞘成分分割為6個,經除去鞘成分後所獲得之不規則截面纖維的纖維徑變細,所以能獲得不僅柔和而增加高級感的光澤、且柔軟性手感亦優異的織物。結果如表2-2所示。
[比較例5]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由異酞酸7mol%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IPA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40Pa・s、熔點:232℃),聚合物3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熔點: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將聚合物1/聚合物2/聚合物3依重量比5/42.5/42.5的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6(b)所示日本專利特開平2-145825號公報所記載,在三葉形狀難溶出成分的凸部前端朝纖維內部方向呈漸細狀配置易溶出成分的複合構造,且難溶出成分係由高收縮成分與低收縮成分等2種聚合物構成的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易溶出成分係聚合物1,難溶出成分中的高收縮成分係聚合物2、低收縮成分係聚合物3的方式配置。
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經冷卻固化後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進行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36長絲(高收縮:28dtex-18長絲、低收縮:28dtex-18長絲)的複合纖維。
對所獲得之芯鞘複合纖維施行製織形成之織物,在加熱至90℃的1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後,藉由依130℃濕熱施行熱處理,獲得由該複合纖維的難溶出成分所構成之複絲(纖維徑12μm)形成的織物。
於比較例5中,雖因為在三葉形狀不規則截面纖維的凸部前端,存在有朝纖維內部方向呈漸細狀的深溝槽,因而摩擦係數高、乾爽感優異,但耐磨損性卻較差。又,雖利用高收縮成分與低收縮成分的熱收縮差而顯現出捲縮形態,便可獲得輕盈度,但因為除在一支支纖維間並未均勻存在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且因為高收縮成分的收縮率偏高導致孔塞情形發生,故欠缺柔軟性、反彈感。結果如表2-2所示。
[實施例17]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由異酞酸7mol%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IPA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40Pa・s、熔點:232℃),聚合物3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熔點: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將聚合物1/聚合物2/聚合物3依重量比30/35/35的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10(b)所示的芯鞘複合纖維,且芯成分完全被鞘成分被膜,芯成分被鞘成分分割為2個,經分割的芯成分1與芯成分2分別在三葉截面的凸部前端設有溝槽的複合構造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鞘成分係聚合物1,芯成分1係聚合物2,芯成分2係聚合物3的方式配置。
冷卻固化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後對其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進行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18長絲的芯鞘複合纖維。
所獲得之鞘成分的最小厚度與纖維徑的比(Smin /D)係0.03,鞘成分的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比(Smax /Smin )係12。又,從芯成分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之比(GN/GM)係1.38,可確認屬於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
再者,該芯鞘複合纖維的內切圓直徑RA 與外接圓直徑RB 之比係1.8,因為作為複絲形式存在時可輕易最密填充,因而在鞘成分溶出後所獲得之纖維間空隙可無不均地形成均勻狀態。
對所獲得之芯鞘複合纖維進行製織的織物,依130℃濕熱施行熱處理後,在加熱至90℃的1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獲得由不同聚合物所構成之捲縮性纖維呈均勻混雜之複絲所形成的織物。所獲得之捲縮性纖維係具有在三葉截面的凸部前端設有溝槽(MN/D:0.13)的複合構造(異型度:1.6),纖維徑係10μm,捲縮捲曲數係14捲曲/cm,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捲縮性纖維的絲長差係7%。
由該複絲構成的織物,因為不同熔點聚合物具有熱收縮差,利用由濕熱處理所造成之捲縮形態所產生的纖維間之排斥體積效應,不僅在1支支纖維間會形成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且相鄰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捲縮性纖維間亦會形成未滿5μm的纖維間空隙,便使複絲中具有由未滿5μm的微細纖維間空隙、與達10μm以上的粗大纖維間空隙更均勻混雜,酷似天然絲所具有之纖維間空隙的空隙構造。經評價該空隙構造,其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10.5μm,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25%,空隙率:65%。
再者,該織物係具有無視野角依存性的高級光澤(對比光澤度:1.4),且非常輕盈(表觀密度:0.32g/cm3 )並具有乾爽感(摩擦係數:0.8),藉由較實施例8更安定地形成未滿5μm的纖維間空隙距離,便可使反彈感(彎曲回復2HB:0.7×10-2 gf・cm/cm)與柔軟性(彎曲硬度B:0.8×10-2 gf・cm2 /cm)更優異,具有宛如天然絲般的手感。
再者,於將該織物染成黑色之際,利用在纖維間均勻存在的10μm以上粗大纖維間空隙更加強調光的漫反射,顯現出優異的發色性(黑染L值:13),得知亦具有不會因該溝部導致原纖維化而造成變褪色情形的良好耐磨損性(3-4級)。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18、19] 除將聚合物1/聚合物2/聚合物3的重量比變更為20/40/40(實施例18)、10/45/45(實施例19)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7實施。
於實施例18、19中,鞘成分越少,則複絲具有未滿5μm之纖維間空隙距離的比例越高,導致彎曲硬度亦隨之變大,便可在維持如天然絲般的手感狀態下,成為具彈力觸感之特色的織物。又,藉由捲縮性纖維之凸部前端的溝部變淺,便使耐磨損性亦優異。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20] 除將聚合物2變更為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PT、熔融黏度:150Pa・s、熔點:233℃)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7實施。
實施例20,相乘呼應PPT所具有的橡膠彈性特性,不僅呈現更具柔軟性的優異手感,亦具有天然絲所沒有之特異拉伸機能的織物。又,因為PPT係屬於PET對比低折射率,因而所獲得之織物的發色性亦優異。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21] 除將聚合物2變更為具高熔融黏度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高黏度PET、熔融黏度:250Pa・s、熔點:254℃)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7實施。
於實施例5中,藉由聚合物3與聚合物2並非利用熔點差而是利用黏度差呈現捲縮,構成複絲的捲縮性纖維之捲縮捲曲數亦變小,因而抑制因複絲的空隙構造所造成之光漫反射,而稱加光澤檢視性。又,藉由濕熱處理的捲縮形態表現變小,未滿5μm之纖維間空隙距離的比例亦提高,反彈感亦優異。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6] 聚合物1係準備由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8mol%、與聚乙二醇9wt%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SSIA-PEG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00Pa・s、熔點:233℃),聚合物2係準備由異酞酸7mol%進行共聚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IPA共聚合PET、熔融黏度:140Pa・s、熔點:232℃),聚合物3係準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融黏度:130Pa・s、熔點:254℃)。
分別將該等聚合物依290℃熔融後,依聚合物1/聚合物2的重量比2.5/47.5、聚合物1/聚合物3的重量比2.5/47.5之方式計量,流入組裝有圖12所示之複合噴絲嘴的噴絲組件,依成為如圖11所示般、日本專利特開平2-145825號公報所記載,在三葉形狀難溶出成分的凸部前端朝纖維內部方向呈漸細狀配置易溶出成分的複合構造,分別從各自吐出孔吐出由高收縮成分與易溶出成分等2成分構成的複合纖維、以及由低收縮成分與易溶出成分等2成分構成的複合纖維之方式,從吐出孔吐出流入聚合物。此時,依易溶出成分係聚合物1、高收縮成分係聚合物2、低收縮成分係聚合物3的方式配置。
冷卻固化所吐出的複合聚合物流後對其賦予油劑,依紡絲速度1500m/min進行捲取,再於經加熱至90℃與130℃的輥間施行延伸,而製造56dtex-36長絲(高收縮:28dtex-18長絲、低收縮:28dtex-18長絲)的複合纖維。
對所獲得芯鞘複合纖維進行製織的織物,依130℃濕熱施行熱處理後,在加熱至90℃的1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浴比1:50)中施行處理,而除去99%以上的鞘成分,獲得由該複合纖維之難溶出成分所構成之複絲(纖維徑12μm)形成的織物。
於比較例6中,雖因為在三葉形狀之不規則截面纖維的凸部前端,存在有朝纖維內部方向呈漸細狀的深溝槽,因而摩擦係數高、乾爽感優異,但耐磨損性卻較差。又,雖利用高收縮成分與低收縮成分的絲長差可獲得輕盈度,但因為屬於紡絲混纖方式,因而由不同聚合物構成的纖維會出現偏移混雜,導致未滿5μm之纖維間空隙距離的比例變少,造成欠缺反彈感。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22] 除將芯鞘複合纖維的複合構造變更為圖10(a)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7實施。
於實施例22中,藉由複絲中的捲縮性纖維在凸部前端沒有溝部,便可降低光的漫反射、提高反射強度,增加光澤檢視性。又,耐磨損性亦優異。結果如表4所示。
[實施例23、24] 除將聚合物2/聚合物3的重量比變更為50/20(實施例23)、20/50(實施例24)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7實施。
於實施例23、24中,屬於高收縮成分的聚合物2之比率越多,更加顯現出複絲中的捲縮性纖維之捲縮捲曲數與絲長差,複絲所具有之空隙構造的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拉長,而增加所獲得織物的輕盈度,且屬於低收縮成分的聚合物3越多,則複絲中的捲縮性纖維之捲縮捲曲數亦越小,故因複絲的空隙構造所造成的光漫反射受抑制,不僅增強光澤檢視性,且藉由在濕熱處理時的捲縮形態變小,使未滿5μm之纖維間空隙距離的比例亦提高,反彈感亦優異。結果如表4所示。
[實施例25、26] 除依複絲中的捲縮性纖維之纖維徑成為14μm(實施例25)、17μm(實施例26)之方式變更吐出量之外,其餘均全部依照實施例17實施。
於實施例25、26,藉由增加纖維徑,便強調由複絲中之捲縮性纖維呈三葉截面所造成的凹凸,俾更加提高反射強度,更加增強所獲得織物的光澤檢視性。又,因彎曲硬度獲提高,因而在維持如天然絲般的手感狀態下,獲得具特徵性彈力的觸感。結果如表4所示。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複絲係藉由使由不同聚合物所構成之2種以上的捲縮性纖維在複絲中呈均勻混雜,而在複絲中便可如天然絲般,在一支支纖維間形成由未滿5μm之微細纖維間空隙、與10μm以上之粗大纖維間空隙呈均勻混雜的特異空隙構造。所以,由本發明之複絲所構成的纖維製品,可重現天然絲特有的各種手感,除使用於習知主要使用天然絲的洋裝與和服之外,由於合成纖維的操作性容易度,亦適用於例如:夾克、裙子、內褲、內衣等一般衣料;運動衣料、衣料資材;地毯、沙發、窗簾等室內裝飾製品;汽車座椅等車輛內裝品;化妝品、化妝面膜、擦拭布、健康用品等生活用途等多方面的纖維製品。
[表1-1]
[表1-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比較例1 比較例2
聚合物 聚合物1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聚合物2 PET PET PET PET PET PET
重量比(聚合物1/2) 30/70 20/80 10/90 30/70 30/70 30/70
纖維截面 截面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三葉形狀
複合構造 圖5(a) 圖5(a) 圖5(a) 圖2(a) 圖3(a) 圖3(b)
不規則度(RB /RA ) 1.0 1.0 1.0 1.0 1.0 1.0
Smin /D 0.03 0.02 0.01 0.03 0.24 0.22
Smax /Smin 16 11 7 17 1 2
GN/GM 1.42 1.26 1.08 1.00 1.00 1.00
不規則截面纖維之纖維徑(µm) 10 11 11 10 10 10
手感評價 光澤感(對比光澤度) A(1.7) A(1.8) A(1.9) A(1.8) A(1.6) C(2.0)
輕盈度 (表觀密度(g/cm3 )) A(0.40) A(0.44) A(0.49) A(0.40) C(0.58) C(0.52)
柔軟性 (彎曲硬度B×10-2 (gf・cm2 /cm)) S(0.7) A(1.1) A(1.5) S(0.7) S(0.5) S(0.6)
反彈感 (彎曲回復2HB×10-2 (gf・cm/cm)) S(0.6) S(0.8) A(1.2) S(0.6) C(2.1) C(2.4)
乾爽感(摩擦係數) S(0.7) A(0.6) A(0.5) A(0.4) C(0.1) A(0.3)
發色性(黑染L值) S(14) A(15) A(16) A(15) A(15) A(17)
耐磨損性 A(3-4級) A(3-4級) S(4級) S(4級) S(4級) S(4級)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G:聚乙二醇、SSIA: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
[表1-2]
[表1-2]
比較例3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比較例4
聚合物 聚合物1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聚合物2 PET PET PET PET PET
重量比(聚合物1/2) 5/95 30/70 30/70 30/70 20/80
纖維截面 截面形狀 三葉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複合構造 圖6(a) 圖2(a) 圖2(a) 圖2(b) 圖3(c)
不規則度(RB /RA ) 1.8 1.0 1.0 1.0 1.0
Smin /D 0.03 0.03 0.02
Smax /Smin 17 17 12
GN/GM 1.61 1.00 1.00 1.00 1.00
不規則截面纖維之纖維徑(µm) 12 14 17 10 6
手感評價 光澤感(對比光澤度) C(2.2) A(1.8) A(1.8) A(1.6) S(1.5)
輕盈度 (表觀密度(g/cm3 )) C(0.58) S(0.39) S(0.38) A(0.40) C(0.55)
柔軟性 (彎曲硬度B×10-2 (gf・cm2 /cm)) C(2.4) A(1.3) A(1.9) S(0.7) S(0.3)
反彈感 (彎曲回復2HB×10-2 (gf・cm/cm)) C(2.6) S(0.5) S(0.5) S(0.6) C(2.4)
乾爽感(摩擦係數) S(0.8) A(0.4) A(0.5) A(0.4) A(0.5)
發色性(黑染L值) C(19) A(16) A(16) A(15) C(18)
耐磨損性 C(2-3級) S(4級) S(4級) S(4級) A(3-4級)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G:聚乙二醇、SSIA: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
[表2-1]
[表2-1]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聚合物 聚合物1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聚合物2 IPA共聚合PET PPT 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聚合物3 PET PET PET PET PET
(聚合物3之熔點)-(聚合物2之熔點) 22℃ 21℃ 0℃ 22℃ 22℃
重量比(聚合物1/2/3) 30/35/35 30/35/35 30/35/35 30/35/35 30/50/20
纖維截面 截面形狀 橢圓形狀 橢圓形狀 橢圓形狀 橢圓形狀 橢圓形狀
複合構造 圖5(b) 圖5(b) 圖5(b) 圖4(a) 圖4(a)
不規則度(RB /RA ) 1.8 1.7 1.8 1.8 1.8
Smin /D 0.03 0.03 0.03 0.03 0.01
Smax /Smin 12 12 12 11 20
GN/GM 1.38 1.35 1.38 1.00 1.00
不規則截面纖維之纖維徑(µm) 10 10 10 10 12
手感評價 光澤感(對比光澤度) S(1.4) S(1.3) A(1.7) S(1.5) S(1.3)
輕盈度 (表觀密度(g/cm3 )) S(0.32) S(0.30) A(0.37) S(0.33) S(0.30)
柔軟性 (彎曲硬度B×10-2 (gf・cm2 /cm)) S(0.9) S(0.8) S(0.6) S(0.8) A(1.1)
反彈感 (彎曲回復2HB×10-2 (gf・cm/cm)) S(0.8) S(1.0) S(0.5) S(0.8) S(1.0)
乾爽感(摩擦係數) S(0.8) S(0.7) S(0.7) A(0.5) A(0.6)
發色性(黑染L值) S(13) S(13) A(15) S(14) S(14)
耐磨損性 A(3-4級) A(3-4級) A(3-4級) S(4級) S(4級)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G:聚乙二醇、SSIA: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IPA:異酞酸、PP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
[表2-2]
[表2-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比較例5
聚合物 聚合物1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聚合物2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聚合物3 PET PET PET PET PET
(聚合物3之熔點)-(聚合物2之熔點) 22℃ 22℃ 22℃ 22℃ 22℃
重量比(聚合物1/2/3) 30/20/50 30/35/35 30/35/35 30/35/35 5/42.5/42.5
纖維截面 截面形狀 橢圓形狀 橢圓形狀 正圓形狀 正圓形狀 橢圓形狀
複合構造 圖4(a) 圖4(a) 圖4(b) 圖4(c) 圖6(b)
不規則度(RB /RA ) 1.8 3.0 1.0 1.0 1.8
Smin /D 0.01 0.03 0.03 0.01
Smax /Smin 20 12 10 6
GN/GM 1.00 1.00 1.00 1.00 1.58
不規則截面纖維之纖維徑(µm) 12 10 10 6 12
手感評價 光澤感(對比光澤度) A(1.6) S(1.5) S(1.4) S(1.2) A(1.8)
輕盈度 (表觀密度(g/cm3 )) A(0.37) S(0.31) S(0.33) S(0.34) A(0.40)
柔軟性 (彎曲硬度B×10-2 (gf・cm2 /cm)) S(0.8) S(0.9) S(0.8) S(0.7) C(2.4)
反彈感 (彎曲回復2HB×10-2 (gf・cm/cm)) S(0.7) S(0.9) S(0.7) A(1.2) C(2.5)
乾爽感(摩擦係數) A(0.4) A(0.6) A(0.5) A(0.4) S(1.0)
發色性(黑染L值) S(14) S(14) S(14) A(15) A(17)
耐磨損性 S(4級) S(4級) S(4級) A(3-4級) C(2-3級)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G:聚乙二醇、SSIA: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IPA:異酞酸、PP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
[表3]
[表3]
  實施例17 實施例18 實施例19 實施例20 實施例21 比較例6
複合纖維 聚合物1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聚合物2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PPT 高黏度PET IPA共聚合PET
聚合物3 PET PET PET PET PET PET
(聚合物3之熔點)-(聚合物2之熔點) 22℃ 22℃ 22℃ 21℃ 0℃ 22℃
重量比(聚合物1/2/3) 30/35/35 20/40/40 10/45/45 30/35/35 30/35/35 5/47.5/47.5
複合截面構造 圖10(b) 圖10(b) 圖10(b) 圖10(b) 圖10(b) 圖11
不規則度(RB /RA ) 1.8 1.8 1.8 1.7 1.8 1.8
Smin /D 0.03 0.03 0.03 0.03 0.03
Smax /Smin 12 10 6 12 12
GN/GM 1.38 1.23 1.06 1.35 1.32 1.58
複絲中的纖維混雜狀態 A A A A A C
捲縮捲曲數(捲曲/cm) 14 15 15 24 6 0
絲長差(%) 7 8 8 8 2 8
不規則截面纖維之纖維徑D(µm) 10 11 11 10 10 12
纖維截面 截面構造 圖9(b) 圖9(b) 圖9(b) 圖9(b) 圖9(b) 圖9(b)
不規則度(RD /RC ) 1.6 1.6 1.5 1.6 1.6 1.7
MN/D 0.13 0.08 0.03 0.13 0.12 0.32
空隙構造 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µm) 10.5 10.1 9.6 12.3 5.7 11.9
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 25 30 38 22 42 8
空隙率(%) 65 61 56 71 33 58
手感 光澤感(對比光澤度) S(1.4) S(1.5) S(1.5) S(1.3) A(1.7) A(1.7)
輕盈度 (表觀密度(g/cm3 )) S(0.32) S(0.33) A(0.34) S(0.30) A(0.38) S(0.33)
柔軟性 (彎曲硬度B×10-2 (gf・cm2 /cm)) S(0.8) S(0.9) S(0.9) S(0.7) S(0.9) S(0.6)
反彈感 (彎曲回復2HB×10-2 (gf・cm/cm)) S(0.7) S(0.6) S(0.5) S(0.9) S(0.5) C(2.5)
乾爽感(摩擦係數) S(0.8) A(0.6) A(0.5) S(0.7) S(0.7) S(1.0)
發色性(黑染L值) S(13) S(14) S(14) S(13) S(14) A(17)
耐磨損性 A(3-4級) A(3-4級) S(4級) A(3-4級) A(3-4級) C(2-3級)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G:聚乙二醇、SSIA: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IPA:異酞酸、PP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
[表4]
[表4]
實施例22 實施例23 實施例24 實施例25 實施例26
複合纖維 聚合物1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SSIA-PEG 共聚合PET
聚合物2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IPA共聚合PET
聚合物3 PET PET PET PET PET
(聚合物3之熔點)-(聚合物2之熔點) 22℃ 22℃ 22℃ 22℃ 22℃
重量比(聚合物1/2/3) 30/35/35 30/50/20 30/20/50 30/35/35 30/35/35
複合截面構造 圖10(a) 圖10(a) 圖10(a) 圖10(a) 圖10(a)
不規則度(RB /RA ) 1.8 1.8 1.8 1.8 1.8
Smin /D 0.03 0.01 0.01 0.01 0.01
Smax /Smin 11 20 20 20 20
GN/GM 1.00 1.00 1.00 1.00 1.00
複絲中的纖維混雜狀態 A A A A A
捲縮捲曲數(捲曲/cm) 14 22 7 12 10
絲長差(%) 7 9 5 8 8
不規則截面纖維之纖維徑D(µm) 10 12 12 14 17
纖維截面 截面構造 圖9(a) 圖9(a) 圖9(a) 圖9(a) 圖9(a)
不規則度(RD /RC ) 1.6 1.5 1.5 1.6 1.6
MN/D 0.00 0.00 0.00 0.00 0.00
空隙構造 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µm) 10.4 12.3 7.4 10.2 9.9
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 26 18 36 25 23
空隙率(%) 63 71 46 61 59
手感 光澤感(對比光澤度) S(1.5) S(1.3) A(1.6) S(1.5) S(1.5)
輕盈度 (表觀密度(g/cm3 )) S(0.33) S(0.30) A(0.37) S(0.32) S(0.31)
柔軟性 (彎曲硬度B×10-2 (gf・cm2 /cm)) S(0.8) A(1.1) S(0.7) A(1.3) A(1.9)
反彈感 (彎曲回復2HB×10-2 (gf・cm/cm)) S(0.7) S(0.9) S(0.6) S(0.6) S(0.5)
乾爽感(摩擦係數) A(0.5) A(0.6) A(0.4) A(0.5) A(0.5)
發色性(黑染L值) S(14) S(14) S(14) S(14) S(14)
耐磨損性 S(4級) S(4級) S(4級) S(4級) S(4級)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G:聚乙二醇、SSIA: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IPA:異酞酸
a:天然絲的生絲中由難溶出成分構成的絲纖維蛋白 b:天然絲的生絲中由易溶出成分構成的絲膠 c:難溶出成分 c1:難溶出成分構成之芯成分1 c2:難溶出成分構成之芯成分2 d:易溶出成分 A:複合纖維截面中內接2點以上的正圓(內切圓) B:複合纖維截面中外接2點以上的正圓(外接圓) C:纖維截面中內接2點以上的正圓(內切圓) D:纖維截面中外接2點以上的正圓(外接圓) F:從將纖維橫截面面積2等分之任意2條直線交點(重心)朝任意纖維表面所畫出的直線、與纖維表面的交點 G:將纖維橫截面面積2等分之任意2條直線的交點(重心) G1:芯成分1的重心 G2:芯成分2的重心 M: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將纖維橫截面之面積2等分之任意2條直線的交點(重心)的最近點 M1: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芯成分1的重心最近之點 M2: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芯成分2的重心最近之點 N: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將纖維橫截面之面積2等分之任意2條直線的交點(重心)的最遠點 N1: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芯成分1的重心最遠之點 N2: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芯成分2的重心最遠之點 S:從將纖維橫截面之面積2等分的任意2條直線的交點朝任意纖維表面所拉出直線、與芯成分之外周的交點 S1:芯成分1外周與由芯成分1重心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之直線之交點 S2:芯成分2外周與由芯成分1重心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之直線的交點中最接近S1的交點 X:複絲中的任意纖維 Y:複絲中,在重心與X的重心的連結直線上沒有存在其他纖維狀態的纖維,由與X不同的聚合物所構成纖維 1:計量板 2:分配板 3:吐出板
圖1係從天然絲源處的蠶繭所取得生絲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 圖2中,(a)、(b)係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之例。 圖3中,(a)、(b)、(c)係習知技術複合纖維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之例。 圖4中,(a)、(b)、(c)係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之例。 圖5中,(a)、(b)係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之例。 圖6中,(a)、(b)係習知技術之複合纖維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之例。 圖7係構成本發明複絲之捲縮性纖維所具有的捲縮形態之一例。 圖8係本發明複絲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之例;(a)係為瞭解「均勻混雜」的圖,(b)係為瞭解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之測定方法的圖。 圖9中,(a)、(b)係構成本發明複絲的捲縮性纖維之橫截面構造概略圖之例。 圖10中,(a)、(b)係本發明複絲可製造的芯鞘複合纖維之一例之橫截面構造概略圖。 圖11係習知技術的複絲可製造之複合纖維之一例的橫截面構造概略圖。 圖12係供說明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及複絲之製造方法用的複合噴絲嘴橫截面圖。
c1:難溶出成分構成之芯成分1
c2:難溶出成分構成之芯成分2
d:易溶出成分
F:從將纖維橫截面面積2等分之任意2條直線交點(重心)朝任意纖維表面所畫出的直線、與纖維表面的交點
G1:芯成分1的重心
M1: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芯成分1的重心最近之點
N1:凸部前端的溝表面中,距離芯成分1的重心最遠之點
S:從將纖維橫截面之面積2等分的任意2條直線的交點朝任意纖維表面所拉出直線、與芯成分之外周的交點
S1:芯成分1外周與由芯成分1重心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之直線之交點
S2:芯成分2外周與由芯成分1重心朝任意纖維表面劃出之直線的交點中最接近S1的交點

Claims (11)

  1. 一種芯鞘複合纖維,係由2種以上聚合物所構成之芯鞘複合纖維的纖維橫截面中,具有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之芯成分被鞘成分完全被覆,且鞘成分之最大厚度Smax 與最小厚度Smin 的比Smax /Smin 達5.0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芯鞘複合纖維,其中,多葉形狀之芯成分係於凸部前端設有朝向芯成分重心方向的溝槽,且從芯成分重心G距溝底M的距離GM、與從芯成分重心G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GN之比GN/GM係1.1~1.5。
  3. 如請求項1或2之芯鞘複合纖維,其中,芯成分係由鞘成分分割為2個以上,且經分割的芯成分係分別具有多葉形狀。
  4. 如請求項3之芯鞘複合纖維,其中,於利用鞘成分分割的芯成分中,相鄰芯成分係由不同熔點的聚合物構成。
  5. 一種複絲,係由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芯鞘複合纖維的芯成分構成。
  6. 如請求項5之複絲,其中,平均纖維間空隙距離係5~30μm,其中,具有纖維間空隙距離未滿5μm的比例為10~50%之空隙構造。
  7. 如請求項6之複絲,其中,具有空隙率30~80%的空隙構造。
  8. 如請求項6或7之複絲,其中,係含有由不同熔點聚合物所構成之2種以上捲縮性纖維,且該捲縮性纖維呈均勻混雜。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複絲,其中,纖維橫截面係由具3個以上凸部的多葉形狀纖維所構成。
  10.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複絲,其中,纖維橫截面係於凸部前端設有溝槽,由從溝底M距凸部前端N的距離MN、與纖維徑D的比(MN/D)為0.04~0.20之纖維所構成。
  11. 一種纖維製品,係其中一部分含有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芯鞘複合纖維或複絲。
TW109134666A 2019-10-08 2020-10-07 芯鞘複合纖維、複絲及纖維製品 TW2021224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5219 2019-10-08
JP2019-185219 2019-10-08
JP2019-195290 2019-10-28
JP2019195290 2019-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2454A true TW202122454A (zh) 2021-06-16

Family

ID=75436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4666A TW202122454A (zh) 2019-10-08 2020-10-07 芯鞘複合纖維、複絲及纖維製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1060A1 (zh)
EP (1) EP4043623A1 (zh)
JP (1) JPWO2021070740A1 (zh)
KR (1) KR20220073702A (zh)
CN (1) CN114521216A (zh)
TW (1) TW202122454A (zh)
WO (1) WO20210707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6333B (zh) * 2021-12-20 2024-03-21 南韓商可隆股份有限公司 具定型截面的聚乙烯紗、功能性布料以及吸汗速乾產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0348B2 (ja) * 2019-10-29 2023-12-19 東レ株式会社 織編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41408B1 (zh) * 1968-12-04 1971-12-07
JPS4833415B1 (zh) * 1969-03-07 1973-10-13
JPS4917639B1 (zh) * 1969-10-01 1974-05-02
JPS575912A (en) 1980-06-04 1982-01-12 Toray Ind Inc Modified cross-section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JPS5933974A (ja) * 1982-08-18 1984-02-24 Fujitsu Ltd 画像デ−タ圧縮回路
JPS5988974A (ja) * 1982-11-09 1984-05-23 東レ株式会社 混繊糸の製造方法
JPS6445867A (en) * 1987-08-12 1989-02-20 Asahi Chemical Ind Production of silky cloth
JPH0759770B2 (ja) 1988-07-08 1995-06-28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収縮差混繊糸
JP2582877B2 (ja) 1988-11-17 1997-02-19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収縮差混繊糸
JPH06280147A (ja) * 1993-03-25 1994-10-04 Toray Ind Inc 熱接着性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3533265B2 (ja) * 1994-08-19 2004-05-31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多葉断面繊維、芯鞘複合繊維及び多葉断面繊維の製造方法
JPH08260278A (ja) * 1995-03-29 1996-10-08 Unitika Ltd スパンライク交絡糸
JP2001131829A (ja) * 1999-10-29 2001-05-15 Unitika Ltd 蓄光性複合繊維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642981B2 (ja) 2009-02-25 2014-12-17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オーガンジー用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JP6473362B2 (ja) * 2015-03-27 2019-02-20 ダイワボウ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複合繊維、不織布および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
JP7047414B2 (ja) * 2018-01-31 2022-04-05 東レ株式会社 捲縮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6333B (zh) * 2021-12-20 2024-03-21 南韓商可隆股份有限公司 具定型截面的聚乙烯紗、功能性布料以及吸汗速乾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3623A1 (en) 2022-08-17
US20220341060A1 (en) 2022-10-27
CN114521216A (zh) 2022-05-20
WO2021070740A1 (ja) 2021-04-15
JPWO2021070740A1 (zh) 2021-04-15
KR20220073702A (ko)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7678B1 (ko) 편심 심초 복합 섬유 및 혼섬사
TW202122454A (zh) 芯鞘複合纖維、複絲及纖維製品
JP4122582B2 (ja) 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布帛
US4729913A (en) Chinchilla-like artificial fur
JP3865731B2 (ja) 高収縮性アクリル系繊維及び該繊維を含むパイル組成物並びに該パイル組成物を用いた立毛布帛
JP3912065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混繊糸および仮撚加工糸
JP412364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糸条および布帛
JP6948048B2 (ja) 潜在捲縮性複合繊維
JP5012646B2 (ja) 分割型ポリアミド・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それからなる織編物、繊維製品
JP7136361B2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及び繊維製品
JP7400348B2 (ja) 織編物
JP399260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混繊糸
WO2024070726A1 (ja) 複合繊維、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織編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EP4379099A1 (en) Composite fiber bundle and fiber product
JP2004036039A (ja) 嵩高捲縮加工糸
JP7439960B2 (ja) 複合繊維、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07023423A (ja) ポリエステル異形断面糸
JP2005194661A (ja) ポリエステル混繊糸
TW202413755A (zh) 複合纖維、複絲、編織物及纖維製品
JP2001248034A (ja) 混繊糸からなる織編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28504B2 (ja) 混繊糸からなる織編物
JP2001207339A (ja) 部分中空ポリエステル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14335A (ja) 低収縮ポリエステル太細糸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ポリエステル混繊糸
JP3345122B2 (ja) 繊維集合体
JP2022056855A (ja) 混繊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