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9255A - 使用有主動觸控筆及感測器控制器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 Google Patents
使用有主動觸控筆及感測器控制器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09255A TW202109255A TW109138455A TW109138455A TW202109255A TW 202109255 A TW202109255 A TW 202109255A TW 109138455 A TW109138455 A TW 109138455A TW 109138455 A TW109138455 A TW 109138455A TW 202109255 A TW202109255 A TW 20210925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aforementioned
- period
- stylus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receiv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ransmitted by the digitiser, e.g. tablet driving sign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4—Wireless input, i.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tails of wireles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for poin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6—Handl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EMI], covering emitted as well as receive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對於觸控筆而傳達與顯示面板之動作狀態相 對應的訊號之理想的送訊時序。
由本發明所致之方法,係為使用有感測 器控制器和主動觸控筆之方法,該感測器控制器,係被與感測器作連接,該感測器,係具備有被與構成為能夠以可變周期來動作的顯示面板一同作設置之電極群,該主動觸控筆,係與該感測器控制器進行雙方向通訊,該方法,其特徵為,係包含有:使感測器控制器取得顯示面板之現在的動作周期之步驟S1;和使感測器控制器產生與所取得了的現在的動作周期相對應之成為同步之基準的上鏈(uplink)訊號US並對於未檢出或者是已檢出之主動觸控筆而送訊之步驟S2。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使用有主動觸控筆及感測器控制器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近年來,作為用以在電子機器之面板上進行手寫輸入的輸入裝置,係成為能夠利用電磁感應方式或靜電電容方式等之各種方式的觸控筆,其中一者,係為主動靜電方式之觸控筆。以下,將主動靜電方式之觸控筆,稱作「主動觸控筆」。
由主動觸控筆所進行之訊號的送訊,係藉由對於被設置在觸控筆之前端處的電極供給送訊訊號,並藉由此來在電極近旁之空間中使電場之變化(交流電場)產生,而實行之。電子機器,係具備有包含在面板下而被配設為矩陣狀之電極群的感測器板、和被與此感測器板作了連接的感測器控制器,並構成為藉由使感測器控制器檢出起因於上述交流電場而在感測器板內之電極群處所產生的電荷量之變化,來受訊主動觸控筆所送訊的訊號。在專利
文獻1中,係記載有一種主動觸控筆之例,其係構成為與用以進行位置檢出之無調變之連續訊號一同地而亦將藉由筆壓資訊或固有ID等而作了調變的訊號作送訊。以下,將用以進行位置檢出之無調變之連續訊號,稱作「位置訊號」,並將藉由筆壓資訊或固有ID等而作了調變的訊號,稱作「資料訊號」。
與主動靜電方式相對應之電子機器的感測器控制器,係亦能夠對於主動觸控筆而送訊訊號。感測器控制器,係對於構成感測器板之電極群供給送訊訊號,並藉此來在面板上產生電場,藉由此,係能夠朝向觸控筆而送訊訊號。主動觸控筆,係構成為藉由受訊電極來檢出起因於此電場所被誘導至上述電極處之電荷量的變化,並藉此來檢出電子機器所送訊了的訊號。在專利文獻2中,係記載有一種主動觸控筆之例,其係受訊從感測器控制器所送訊之訊號。
用以檢出主動觸控筆之感測器板,多係兼作為用以進行手指之觸碰檢出的感測器板。電子機器,係在由顯示器製造商所供給的液晶面板之上,載置設置有用以進行手指之觸碰檢出和主動觸控筆之檢出之1個的感測器板,而構成之。為了方便,將如此這般的在液晶面板之外部載置設置有進行主動觸控筆之檢出的感測器板之系統,稱作「胞外(out cell)型」之系統。
就算是在如同胞外型之系統一般地而在液晶面板之外部存在有感測器板的情況時,亦同樣的,存在於
感測器板之下部的液晶面板內之驅動訊號,係會成為雜訊,並對於感測器控制器之手指的檢出動作或主動觸控筆之檢出動作造成影響,此事係為周知。作為此種雜訊之代表性的其中一者,係為被供給至用以驅動液晶面板之像素的電極處之電壓訊號的交流成分。此電壓訊號,係為用以對於各像素之液晶之配向作控制者,並藉由AC耦合而進入至構成感測器板之電極群中,而成為雜訊。
使感測器控制器單獨地進行針對此種雜訊之對策的發明,係為周知。在專利文獻3中,係記載有下述之內容:亦即是,針對手指之觸碰檢出,根據藉由電極所檢出的訊號和藉由被設置在電極之周圍的假電極所檢出之包含有雜訊成分之訊號的兩者間之差動訊號,來得到使雜訊被作了抵消的訊號。在專利文獻4中,係記載有下述一般之方法:亦即是,係對於顯示裝置之水平同步脈衝,而一面對相位作控制一面以既知之周期來發生,並根據與此脈衝作了同步的時序,來檢出從手指或觸控筆而來之位置訊號或資料訊號。又,在專利文獻5中,係記載有下述之內容:亦即是,係使觸控筆對於受訊訊號之準位作測定,並基於準位變高的期間之時間長度,來對於訊號與雜訊作辨識。
又,近年來,胞上(on cell)型或胞內(in cell)型之進行手指之觸碰檢出的液晶面板,亦係逐漸普及(參考非專利文獻1)。胞上型之液晶面板,係為在液晶面板之內部的彩色濾光片玻璃或基板玻璃上配置觸控感
測器用之電極群者,構成液晶面板之電極和構成感測器板之電極,係為相異之電極。該些之電極間的距離,由於係較上述之胞外型者而更為接近,因此,觸控感測器用之電極係成為會強烈地受到從液晶驅動之電極而來的雜訊之影響。
另一方面,在胞內型之液晶面板中,液晶面板之共通電極或者是像素電極(以下,係稱作共用電極),係作為用以進行手指之觸碰的檢出或者是主動觸控筆的檢出之電極群的一部分而被作利用。當在液晶面板內而正在實行像素之驅動動作的期間中,亦被共用來進行觸碰檢出的上述共用電極之電位,係被設定於用以進行像素驅動之電位(係有身為固定的情況,亦有為可變的情況)。故而,在胞內型的情況中,基板上,於正在實行像素之驅動動作的期間中,於感測器控制器處係並無法受訊從主動觸控筆而來之訊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5/111159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3/0106797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5-6153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15/141349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解讀適用於JDI、LG、SHARP之智慧型手機的in-cell/on-cell戰略」,〔online〕、日經科技線上,〔平成28年3月8日檢索〕,網際網路<URL:http://techon.nikkeibp.co.jp/article/NEWS/20150121/400160/>
在手指之觸碰的檢出中,於胞外型(或者是胞上型)之系統中的會發生較多之雜訊的期間、或者是於胞內型之液晶面板的液晶驅動期間(以下,將此些之期間稱作「顯示動作期間」)中,就算是讓感測器控制器單獨地使手指之觸碰的檢出動作停止,雖然位置訊號之檢出速率會降低,但是係並不會有發生資訊之缺損的情形。此係因為,只要手指在感測器板上而跨越數微秒以下的1次之顯示動作期間地而存在,則在代表手指之存在(或者是並不存在)的資訊中便不會發生缺損之故。
但是,在送訊藉由筆壓值或固有ID等之資料而被作了調變的資料訊號之主動觸控筆的檢出中,若是讓感測器控制器獨自地因應於液晶雜訊之發生狀況或動作狀況而使該期間之檢出動作停止,則係會發生在此期間中而無法傳輸從主動觸控筆所送訊而來之一部分之資訊的情況。例如,在如同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主動觸控筆一般地
而反覆地持續送訊位置訊號和資料訊號的情況時,若是在顯示動作期間中而受訊資料訊號,則被包含於資料訊號中的資料之一部分係會成為有所缺損。
特別是,在胞內型之於液晶面板之內部設置被與觸控感測器作共用之電極並對此作利用之感測器控制器的情況中,因應於液晶面板之動作模式、更新速率、共用電極係被使用於何者之區域的像素之驅動中等等的各種之動作模式、設定、電極之構成,顯示動作期間之出現頻率和其之長度係變得更加多樣化。又,與胞內型之液晶面板同樣的,在將驅動電極之一部分與觸控感測器作共用的有機EL面板等之顯示面板、或者是被使用在電子看板等之中之特殊形狀的顯示面板中,關於會在何種期間中產生顯示動作期間一事,係成為依存於此些之顯示面板之構成和動作而有所不同。
今後,針對被搭載於使用有胞內型之顯示面板或者是以各種各樣的顯示動作期間而動作之顯示面板的系統中之感測器控制器,為了能夠更快地檢出從正被進行下筆操作之主動觸控筆所送訊而來之訊號、或者是為了成為能夠將被搭載於資料訊號中之筆壓等之資訊無缺損地受訊,係希望能夠以讓主動觸控筆避開各顯示面板所固有的顯示動作期間而送訊特定之訊號的方式,來從感測器控制器而因應於顯示面板之動作或者是設定狀態來對於主動觸控筆傳達訊號之理想的送訊時序。
故而,本發明之其中一個目的,係在於提供
一種能夠從感測器控制器來對於主動觸控筆而傳達與顯示面板之動作狀態相對應之訊號的理想送訊時序之使用有感測器控制器以及主動觸控筆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由本發明所致之方法,係為使用有感測器控制器和主動觸控筆之方法,該感測器控制器,係被與感測器作連接,該感測器,係具備有被與構成為能夠以可變周期來動作的顯示面板一同作設置之電極群,該主動觸控筆,係與該感測器控制器進行雙方向通訊,該方法,其特徵為,係包含有:使前述感測器控制器取得前述顯示面板之現在的動作周期之步驟;和使前述感測器控制器產生與所取得了的現在的前述動作周期相對應之成為同步之基準的上鏈(uplink)訊號並以前述動作周期來送訊之步驟。
由本發明所致之系統,係包含有感測器控制器和主動觸控筆,該感測器控制器,係被與感測器作連接,該感測器,係具備有被與構成為能夠以可變周期來動作的顯示面板一同作設置之電極群,該主動觸控筆,係與該感測器控制器進行雙方向通訊,該系統,其特徵為:前述感測器控制器,係將成為與前述顯示面板之現在的前述動作周期相對應之同步之基準並且成為對於使前述主動觸控筆送訊下鏈訊號之時刻作指定的基準之上鏈(uplink)
訊號以前述動作周期來送訊,檢出了前述上鏈訊號之前述主動觸控筆,係在以所檢出的前述上鏈訊號作為基準所指定了的時刻處,送訊下鏈訊號,前述感測器控制器,係藉由檢出前述下鏈訊號,而檢出前述主動觸控筆。
由本發明所致之感測器控制器,係被與感測器作連接,並與主動觸控筆進行雙方向通訊,該感測器,係具備有被與構成為能夠以可變周期來動作的顯示面板一同作設置之電極群,該感測器控制器,其特徵為:係特定出前述顯示面板之現在的動作周期,並將與所特定出的現在的前述動作周期相對應之成為下鏈訊號之送訊動作的同步之基準之前述上鏈訊號,對於前述主動觸控筆而送訊。
由本發明所致之主動觸控筆,係與感測器控制器進行雙方向通訊,該感測器控制器,係被與感測器作連接,該感測器,係具備有被與構成為能夠以可變周期來動作的顯示面板一同作設置之電極群,該主動觸控筆,其特徵為:係從前述感測器控制器而受訊基於前述顯示面板之現在的動作周期而被反覆送訊的成為同步之基準之上鏈訊號,並在藉由前述上鏈訊號所指定了的時刻處,對於前述感測器控制器而送訊下鏈訊號。
若依據本發明,則由於感測器控制器係取得顯示面板之現在的動作周期,因此,係成為能夠從感測器
控制器來對於主動觸控筆而送訊與所取得的動作周期相對應之成為同步之基準的上鏈訊號。故而,係成為能夠對於在以上鏈訊號作為同步之基準時刻所作了指定的時序處而將下鏈訊號作回訊或者是周期性的送訊之主動觸控筆,而傳達與顯示面板之動作狀態相對應的訊號之理想的送訊時序。
1:位置輸入系統
2:觸控筆
3:電子機器
20:電極
21:送受訊切換部
22:震盪部
23:送訊部
24:受訊部
25:操作資訊檢出部
26:操作輸入部
27:構成資訊保持部
28:通訊控制部
30:電子機器控制部
31:感測器控制器
32:液晶驅動部
33:液晶面板
34:感測器板
35:操作面板
40:震盪部
41:送訊部
42:受訊部
43:指示體檢出部
44:動作周期取得部
45:行電極群
45a~45c:行電極
46:列電極群
46a~46c:列電極
47:送受訊切換部
50:液晶層
51:彩色濾光片玻璃
52:偏光板
60:控制裝置
61:控制部
62:指示體檢出部
700:上鏈訊號US之送訊時序
701、702:構成資料CD以及操作狀態資料OD之送訊時序
719:對於上鏈訊號US之回應時序
BP、BPa:空白期間
CC_UP:指令
CD:構成資料
CP:構成資料
CRTbl:通訊資源表
D_DP:位置訊號(回應訊號)
D_UP:探索型態
DA:顯示區域
DS:下鏈訊號
F_sel:頻率設定訊號
HB:水平空白期間
HI:水平同步周期
HSYNC:水平同步訊號
LCDnz:液晶雜訊
LD:驅動訊號
ND:雜訊期間
NDA:垂直方向非顯示區域
NF:無雜訊期間
NP:雜訊期間
OD:操作狀態資料
OP_DP、D1~D492:資料訊號
Pos:位置資訊
Rr:更新速率
S_Sel:切換訊號
US:上鏈訊號
USsub:輔助上鏈訊號
V:視訊訊號
VB:垂直空白期間
Vcom:固定電位
Vsync:影像同步訊號
VT、VT1、VT2:動作周期
[圖1]係為由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致之位置輸入系統1之概要圖。
[圖2]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觸控筆2的功能區塊作展示之略區塊圖。
[圖3]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感測器控制器31的功能區塊作展示之略區塊圖。
[圖4]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驅動訊號LD和液晶雜訊LCDnz之間的關係之其中一例作說明之圖。
[圖5]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液晶面板33的顯示面作展示之圖。
[圖6]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驅動訊號LD和液晶雜訊LCDnz之間的關係之其他例作說明之圖。
[圖7]係為對於液晶面板33之更新速率Rr和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之間的關係作展示之圖。
[圖8]係為對於液晶面板33之動作周期VT和位置輸
入系統1之通訊狀況作展示之表(通訊資源表CRTbl)。
[圖9]係為對於由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致的液晶面板33兼感測器板34之構造作展示的示意圖。
[圖10]係為對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致之控制裝置60的功能區塊作展示之略區塊圖。
[圖11](a)係為對於由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致之空白期間BPa的配置例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b)、(c)係為對於由圖10中所示之指示體檢出部62所致的(a)之空白期間BPa之使用方法作展示之圖。
[圖12]係為對於圖11中所示之上鏈訊號US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13]係為對於當在時間T6處而觸控筆2進行資料訊號OD_DP之送訊的情況時之上鏈訊號US與下鏈訊號DS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
[圖14](a)、(b)係分別為對於在為了送訊資料訊號OD_DP所作了確保的時間中而送訊之資料的具體例作展示之圖。
[圖15]係為對於圖10中所示之指示體檢出部62所進行的處理作展示之處理流程圖。
[圖16]係為對於在圖15中所示之步驟S8處所實行的資料受訊處理之詳細內容作展示之處理流程圖。
[圖17]係為對於圖10中所示之觸控筆2所進行的處理作展示之處理流程圖。
以下,參考所添附之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作詳細說明。首先,作為第1實施形態,針對將本發明適用在胞外型之系統中的情況作說明。接著,作為第2實施形態,針對將本發明適用在胞內型之系統中的情況作說明。
圖1,係為由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致之位置輸入系統1之概要圖。位置輸入系統1,係為利用有主動靜電方式之系統。位置輸入系統1,係包含有:用以將指示位置P(P0~Pk~Pn)和筆壓等的操作狀態資料OD輸入至電子機器3中之觸控筆2(主動觸控筆)、和使用被重疊於液晶面板33處之感測器板34來導出現在的觸控筆2之指示位置P並與操作狀態資料OD一同地來輸出至電子機器控制部30處之感測器控制器31,而構成之。感測器控制器31,係被具備於電子機器3中,該電子機器3,係具備有液晶面板33以及液晶驅動部32、和對於此些作控制之電子機器控制部30。
觸控筆2,係為用以檢出從感測器控制器31而以特定之周期所送訊的上鏈訊號US並在以所檢測出的上鏈訊號US作為基準時刻而被指示了的時間處送訊下鏈訊號DS之具備有電源、通訊電路以及電極的主動靜電方式之觸控筆。所謂被指示了的時間,係有代表(1)在感測器控制器31檢出觸控筆2之前所事先被指定的時間(以下,係為緊接於上鏈訊號US之後的時間)的情況、
或者是代表(2)在感測器控制器31和觸控筆2彼此作了檢出之後,根據在上鏈訊號US中所包含的指令CC_UP來以上鏈訊號US作為基準時刻所明示性地作了指定的時間的情況。
在下鏈訊號DS中,係包含有代表觸控筆2為存在於被作了檢出的位置處一事之位置訊號D_DP、以及藉由筆壓資訊等之操作狀態資料OD等的資料而被作了調變之資料訊號OD_DP。位置訊號D_DP,係亦作為藉由使感測器控制器31送訊後述之上鏈訊號US並使觸控筆2對應於此而作回應一事來讓感測器控制器31檢出觸控筆2的回應訊號而被作利用。以下,當並不對此些之位置訊號D_DP和資料訊號OD_DP作區別的情況時,係總稱為下鏈訊號DS。
感測器控制器31,係為被與在液晶面板33之法線方向上而以和液晶面板33相對向的方式所設置之感測器板34作連接並且經由感測器板34而在自身與觸控筆2之間進行通訊的積體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感測器控制器31,係基於液晶驅動部32之動作狀態而對於送訊上鏈訊號US之周期以及時間作管理,並依據此周期以及時間來送訊上鏈訊號US,並且藉由檢出以此上鏈訊號US作為基準時刻而送訊的下鏈訊號DS,來檢出觸控筆2。又,係基於該檢出位置來導出觸控筆2之指示位置P,並從被包含於資料訊號OD_DP中之資料來抽出筆壓等之操作狀態資料OD,而將操作狀態資料OD與指示位置
P一同地供給至電子機器控制部30處。
液晶面板33,係包含有沿著形成面板面之2個方向(圖1中所示之X方向以及Y方向)而並排為矩陣狀的複數之像素。各像素,係包含有像素電極以及液晶而構成之。又,除此之外,液晶面板33係具備有偏光板、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共通電極、背光光源等,而構成之。其中,共通電極,係為分別被設置在將面板面分割為複數之區域所成的各區域之每一者中者,在顯示動作期間中,係以會在自身與像素電極之間形成與像素之值相對應之電位差的方式,而被施加有固定或者是可變之電壓。
液晶驅動部32,係基於從電子機器控制部30所供給之視訊訊號V,而產生驅動訊號LD(閘極、源極電壓等)。驅動訊號LD,係發揮對於液晶面板33內之各像素的液晶之偏光作控制並顯示與視訊訊號V相對應的影像之功能。在驅動訊號LD中,係包含有高頻之成分,在每次驅動訊號LD被供給至液晶面板33處時,經由在其與感測器板34之間所形成的寄生電容(以圖中之C2為代表),在感測器控制器31所欲受訊之訊號中,係成為亦包含有液晶雜訊LCDnz。
接著,與使用者之觸控筆2的典型性之操作方法作對照,而針對位置輸入系統1之動作的概要作說明。
使用者,在操作觸控筆2時,首先係進行使
觸控筆2接近操作面板35之操作(下筆操作)。由下筆操作所致之觸控筆2的移動,係為包含有操作面板35之法線方向(圖1中所示之Z方向)的成分之空間移動。觸控筆2,若是如同圖1中所示一般地在指示位置P0附近而接近感測器板34,則在構成感測器板34之電極群與觸控筆2的前端之間,係被形成有對於進行訊號之送受訊而言為充分的耦合電容C。觸控筆2,係成為能夠經由此耦合電容C來檢出感測器控制器31所送訊的上鏈訊號US。觸控筆2,係進行用以與上鏈訊號US相互同步之內部處理,並在感測器控制器31以上鏈訊號US作為基準時刻而指定的時間(例如緊接於後之時間)處,送訊下鏈訊號DS。感測器控制器31,當能夠並不受到雜訊LCDnz之影響等地而受訊觸控筆2所送訊的下鏈訊號DS的情況時,係能夠開始觸控筆2之檢出和指示位置P之導出等的處理。
在下筆操作之後,使用者係在使觸控筆2之前端與操作面板35作了接觸的狀態下,例如以描繪圖1中所示之P0~Pn之軌跡Path的方式,而使觸控筆2之前端移動。於此期間中,觸控筆2,係在基於藉由上鏈訊號US所賦予了的基準時刻而被指示之時間處,反覆進行位置訊號D_DP和資料訊號OD_DP之送訊。於此期間中,耦合電容C之值,係成為相較於下筆時而為較大之值。
使用者,係進行使觸控筆2之前端從操作面板35而離開之操作(提筆操作)。提筆操作,係為與下
筆操作相反之操作。若是感測器控制器31與觸控筆2相互分開成在指示位置Pn附近處不會被形成充分的耦合電容C之距離,則係成為無法在觸控筆2和感測器控制器31之間進行訊號之送受訊。就算是在成為了無法進行送受訊之後,於一定之期間中,作為觸控筆2和感測器控制器31之各者的內部狀態,基準時刻及其周期仍係被維持。若是經過一定期間,則作為觸控筆2和感測器控制器31之各者的內部狀態之基準時刻係被解除。
不論是起因於觸控筆2無法檢出上鏈訊號US、或者是起因於感測器控制器31無法檢出從觸控筆2所回訊的下鏈訊號DS,當就算是觸控筆2被作了下筆操作並進入至可檢出範圍內,亦由於液晶雜訊LCDnz而導致感測器控制器31無法檢出從觸控筆2所送訊之下鏈訊號DS的情況時,感測器控制器31之成為檢出觸控筆2的時間,係成為至少會被延遲到下一次的上鏈訊號US之送訊時。
感測器控制器31之將觸控筆2檢出一事被作了延遲一事,例如係會導致由感測器控制器31所進行之座標檢出處理或者是在電子機器控制部30處之座標位置的游標顯示處理等之後續之處理的延遲。於此,觸控筆2正在進行下筆操作的時間,係為使用者在操作面板上而開始利用觸控筆2的時間,後續之顯示處理的延遲,係會成為使用者所感受到的位置輸入系統1之回應延遲。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當藉由讓使用
者進行觸控筆2之下筆操作而使觸控筆2進入至感測器控制器31之可檢出範圍內時,能夠使感測器控制器31在早期而以更高的機率來檢出觸控筆2一事,作為目的。
具體而言,感測器控制器31,係以在液晶雜訊LCDnz為較少的空白期間BP之各發生周期的每一者處而從觸控筆2來送訊下鏈訊號DS的方式,來對於觸控筆2而以液晶面板33之動作的周期(動作周期VT)而送訊上鏈訊號US。
圖2,係為對於觸控筆2的功能區塊作展示之略區塊圖。如同該圖中所示一般,觸控筆2,係包含有電極20、送受訊切換部21、震盪部22、送訊部23、受訊部24、操作資訊檢出部25、操作輸入部26、構成資訊保持部27、以及通訊控制部28,而構成之。
電極20,係為被誘導有與下鏈訊號DS或者是上鏈訊號US相對應之電荷的導體。送受訊切換部21,係為基於從通訊控制部28所供給的切換訊號S_Sel而對於電極20與送訊部23或受訊部24之間的連接狀態作切換之開關。送受訊切換部21,係為了將送訊和受訊以時間分割來作切換,而被使用。
震盪部22,係基於從通訊控制部28所供給之頻率設定訊號F_sel,來產生在感測器控制器31和觸控筆2之間而使用於通訊中之頻率的載波訊號之震盪電路。載波訊號,係可為正弦波,亦可為時脈脈衝之矩形波。
受訊部24,係構成為藉由對於被誘導至電極
20處之電荷量的變化(訊號)作檢波並進行解調,而抽出在訊號中所包含之探索型態D_UP或者是指令CC_UP,並輸出至通訊控制部28處。作為上鏈訊號US之調變方法,當進行使用有展頻碼之調變的情況時(詳細內容係於第2實施形態中作說明),係將所受訊的訊號,藉由相關器來進行預先所記憶的展頻碼與受訊訊號之間之相關演算,並抽出探索型態D_UP或者是指令CC_UP。
送訊部23,係基於從通訊控制部28所供給而來之資料而產生下鏈訊號DS,並藉由供給至電極20處,而對於感測器控制器31作送訊。在送訊位置訊號D_DP時,係將從震盪部22所賦予的載波訊號並不進行調變地而直接輸出。在送訊資料訊號OD_DP時,係將操作狀態資料OD和構成資料CD等之資料編碼化而產生送訊數位訊號,並藉由以此來將從震盪部22所賦予之載波訊號作調變,而產生資料訊號OD_DP。
操作資訊檢出部25,係取得操作狀態資料OD並適宜供給至通訊控制部28處,該操作狀態資料OD,係身為像是被設置在觸控筆2之側面的按鍵等之操作輸入部26之ON、OFF等之操作狀態、藉由未圖示之筆壓檢出部所檢出的筆壓F之值、或者是身為觸控筆2之驅動電源的電池之殘量資料等的會依存於觸控筆2之操作狀態而改變的動性資料。
構成資訊保持部27,係保持身為靜性資料之構成資料CD,並供給至通訊控制部28處,該構成資料
CD,係為像是上述之觸控筆辨識符SID、或者是代表觸控筆2之製造者的製造商ID、觸控筆2之筆尖之形態(原子筆、筆刷等)、操作輸入部26之數量等的不會依存於觸控筆2之操作狀態而改變的靜性之資料。
通訊控制部28,係以於將在下筆操作之開始後而受訊部24所檢出的上鏈訊號US之受訊時刻作為基準時刻來對於感測器控制器31所指示了的時間處而送訊下鏈訊號DS的方式,來對於送訊部23作控制。所謂被指示了的時間,(1)在直到感測器控制器31檢出觸控筆2為止的期間中,係為在觸控筆2和感測器控制器31之間所事先決定的時間,具體而言,係為緊接於檢出包含有探索型態D_UP的上鏈訊號US之後(亦可於中間包夾有送受訊之切換間隙)的時間。又,(2)在感測器控制器31檢出觸控筆2之後,係為根據在上鏈訊號US中所包含的指令CC_UP而以上鏈訊號US作為基準時刻所明示性地作了指定的時間。於(2)的情況時,通訊控制部28,係對於送訊部23,而送訊包含有藉由指令CC_UP所指定了的資料(包含操作狀態資料OD和構成資料CD)之資料訊號OD_DP。又,通訊控制部28,係將通訊設定表作保持,並將一度所檢出的基準時刻時間之時序和在通訊中所使用之時間(時間槽等)或者是頻率等作保持。
圖3,係為對於感測器控制器31的功能區塊作展示之略區塊圖。本實施形態之系統,係符合於胞外型。在液晶面板33之外部(上部),經由透明接著層等
來將感測器板34作載置設置。
感測器板34,係包含有以形成與圖1中所示之操作面板35相平行之面的方式而被作了2維配設的行電極群45以及列電極群46。此些之行電極群45以及列電極群46,係與構成液晶面板33之電極(像素電極、共通電極)相互獨立地而另外設置。在出現於行電極群45處之訊號中,係包含有在液晶面板33處所發生的液晶雜訊LCDnz。
感測器控制器31,係為被與感測器板34作連接之積體電路,並如同圖3中所示一般,包含有送受訊切換部47、震盪部40、送訊部41、受訊部42、指示體檢出部43以及動作周期取得部44,而構成之。
送受訊切換部47,係為基於從指示體檢出部43所供給的切換訊號S_Sel而對於構成行電極群45之各電極與後述之送訊部41或受訊部42之間的連接狀態作切換之開關群。切換訊號S_Sel,係為對於在指示體檢出部43朝向觸控筆2而送訊上鏈訊號US的時間(以及進行手指觸碰之檢出時)中將行電極群45與送訊部41作連接並在受訊從觸控筆2而來之訊號時將行電極群45與受訊部42作連接一事下指示的訊號。
震盪部40,係為產生基於從指示體檢出部43所供給之頻率設定訊號F_sel的頻率之正弦波(或者是矩形波)的訊號之震盪電路。
送訊部41,係藉由在指示體檢出部43所指示
的時序處而從指示體檢出部43所供給而來的探索型態D_UP以及指令CC_UP來對於從震盪部40所賦予而來之載波訊號作調變,並對於行電極群45輸出上鏈訊號US。
受訊部42,係在指示體檢出部43所指示的時序處,實行指示體檢出部43之下鏈訊號DS的受訊動作。當在受訊期間中而檢出下鏈訊號DS的情況時,受訊部42,係將被包含於資料訊號OD_DP中之操作狀態資料OD等抽出並供給至指示體檢出部43處,並且取得代表受訊了與該資料訊號OD_DP相對應之下鏈訊號DS的電極之位置資訊Pos,而供給至指示體檢出部43處。
動作周期取得部44,係為基於從液晶驅動部32所輸出的驅動訊號LD或者是更新速率Rr又或是所監視的液晶雜訊LCDnz之狀況等,來特定出代表由液晶驅動部32所致之液晶面板33之控制的周期之動作周期VT(參考圖7)、和身為在動作周期VT中而液晶雜訊LCDnz之出現頻率會變小(相對於其他之期間而成為較疏)的期間之空白期間BP(參考圖4、圖7)的功能部。空白期間BP,係為從與更新速率Rr相對應之動作周期VT而除去了顯示動作期間後之期間,如同使用圖7而於後所述一般,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成為垂直空白期間VB。
在圖3一般之胞外型之位置輸入系統中,液晶驅動部32和感測器控制器31,係藉由相互獨立地來作了設計之相異之積體電路所構成,用以將驅動訊號LD或
者是更新速率Rr取出的端子,係並非絕對會被設置在液晶驅動部32處。因此,動作周期取得部44,在可能的情況下,係從液晶驅動部32而接收驅動訊號LD或更新速率Rr之供給,並根據此些來抽出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另一方面,在無法從液晶驅動部32而接收驅動訊號LD或更新速率Rr之供給的情況時,係藉由對於液晶雜訊LCDnz作監視並檢出其之疏密,來抽出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
指示體檢出部43,係對於藉由動作周期取得部44所取得的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而分配用以將未檢出之觸控筆2檢測出來的通訊資源並儲存在通訊資源表CRTbl中。又,係進行用以藉由所分配了的通訊資源來在每一動作周期中而送訊包含探索型態D_UP之上鏈訊號US的控制。
探索型態D_UP,係為包含有對於觸控筆2而言為已知的位元型態之資料,例如,係為使0或1作連續或者是交互地反覆之資料。藉由由探索型態D_UP所致之調變而產生的上鏈訊號US,只要是身為對於檢出該上鏈訊號之觸控筆2而賦予同步之基準時序的訊號,則係並不對於探索型態D_UP之位元長度或內容作限定。包含有包含1位元或複數位元之探索型態D_UP的上鏈訊號US,係成為對於觸控筆2下指示以使其將上鏈訊號US之受訊時刻作為基準時刻並立即送訊下鏈訊號DS的訊號。
指示體檢出部43,係亦可構成為基於代表藉
由動作周期取得部44所抽出的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的動作模式資訊等,來從針對動作模式資訊等而預先所設定之有限個的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時間槽S0之周期)之中,而決定1個的送訊周期。如此這般地而從複數之動作周期VT中所決定了的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係與空白期間BP同樣地而成為被儲存在通訊資源表CRTbl中之通訊資源之1個的構成要素。
指示體檢出部43,係在檢出觸控筆2之後,對於已檢出之觸控筆2而分配送訊位置訊號D_DP和資料訊號OD_DP之時間,並儲存在通訊資源表CRTbl中。又,係送訊上鏈訊號US,該上鏈訊號US,係包含有指令CC_UP,該指令CC_UP,係用以對於觸控筆2而指示位置訊號D_DP和資料訊號OD_DP等之應送訊之資料的內容、以及讓該觸控筆2送訊此些之訊號的時序(以上鏈訊號US之受訊時刻作為基準的時序)。
圖4,係為對於在某一個的液晶面板33中之驅動訊號LD和液晶雜訊LCDnz之間的關係之例作說明之圖。該圖之上側之圖,係成為下側所示之訊號波形圖的部分擴大圖。
圖4之訊號波形圖,係為身為驅動訊號LD之其中一種的水平同步訊號HSYNC、和接收此水平同步訊號HSYNC而在感測器板34上檢出的液晶雜訊LCDnz之波形,此兩者的測定結果之其中一例。於該圖中,橫軸係代表時間,縱軸係代表訊號之準位。
水平同步訊號HSYNC,典型而言係為對於在將帶狀之影像線顯示於液晶面板33上時的顯示期間之開始以及結束作通知之訊號,如同圖4之上側之圖中所示一般,係成為以水平同步周期HI而反覆出現有上揚邊緣E1和下挫邊緣E2之訊號。上揚邊緣E1,係代表顯示期間之開始,下挫邊緣E2,係代表顯示期間之結束。
如同上述一般,驅動訊號LD之高頻成分,對於感測器板34而言係成為液晶雜訊LCDnz。上揚邊緣E1和下挫邊緣E2,由於係身為水平同步訊號HSYNC成為高頻之處,因此,伴隨著此些之邊緣,如同圖4之上側之圖中所示一般,會發生液晶雜訊LCDnz。更具體而言,從上揚邊緣E1以及下挫邊緣E2之各者起而涵蓋任意之雜訊期間ND,液晶雜訊LCDnz係持續成為大的狀態。相對於此,在相鄰接之雜訊期間ND之間的時間中、亦即是在圖示之無雜訊期間NF中,液晶雜訊LCDnz之準位係成為可作忽略的大小。
水平同步周期HI係為可變,如同圖4之下側之圖中所示一般,係可大致區分成長的情況和短的情況。此事,係為起因於在液晶面板33之一部分處被設置有非顯示區域一事所導致者。以下,參考圖5,針對此點作詳細之說明。
圖5,係為對於液晶面板33的顯示面作展示之圖。該圖之外框,係代表顯示面之全體,虛線框,係代表成為會有效地顯示影像之顯示區域DA。顯示面之外緣
與顯示區域DA之間之區域,係為就算是位於顯示面內實際上也不會顯示影像的非顯示區域。在圖5中,係將其中之位置在顯示區域DA之上下處的部份,作為垂直方向非顯示區域NDA而特別以下影線來作標示。至少在現今所製造的液晶面板33中,此種非顯示區域係無法避免地而會產生。水平同步周期HI,當液晶驅動部32正在產生與顯示區域DA相對應之水平同步訊號HSYNC時,係會相對性地變短,在液晶驅動部32正在產生與垂直方向非顯示區域NDA相對應之水平同步訊號HSYNC的期間中(垂直空白期間VB(Vertical Blanking)),係會相對性地變長。
在圖4之例所示之液晶面板33之例中,無雜訊期間NF,在液晶驅動部32正在產生與顯示區域DA相對應之水平同步訊號HSYNC的期間中,係會相對性地變短(圖示之無雜訊期間NF_Dence),在液晶驅動部32正在產生與垂直方向非顯示區域NDA相對應之水平同步訊號HSYNC的期間中(垂直空白期間VB),係會相對性地變長(圖示之無雜訊期間NF_Sparse)。在此種液晶面板33中,於1個畫像圖框期間的期間中,係成為存在有液晶雜訊LCDnz之發生頻率相對性而言為較大的雜訊期間NP(顯示動作期間)、和至少1個的空白期間BP(液晶雜訊LCDnz之發生頻率相對性而言為較小的期間p)。
於此,在圖4之液晶面板33之例中,於空白期間BP中之水平同步訊號HSYNC的準位,概略係成為
高(High)的狀態。但是,此係僅為其中一例,係亦存在有於空白期間BP中之水平同步訊號HSYNC的準位會成為低(Low)的狀態之例。
圖6,係為對於在此種例中之驅動訊號LD和液晶雜訊LCDnz之間的關係作說明之圖。於此例中,與圖4之例相同的,成為無雜訊期間NF為與顯示區域DA相對應之無雜訊期間NF_Sense的期間、和成為無雜訊期間NF為與垂直方向非顯示區域NDA相對應之無雜訊期間NF_Sparse的期間,係在時間軸上而交互地出現。後者,係對應於液晶雜訊LCDnz相對而言為較小之空白期間BP。又,在此空白期間BP內之水平同步訊號HSYNC的準位,係如同圖6中所示一般而成為低(Low)。
如此這般,因應於液晶面板33之種類,驅動訊號LD之特性係有所相異,但是,在被感測器板34所檢出之液晶雜訊LCDnz中,係存在有於更新速率Rr之周期中而相對性而言密集地發生雜訊的雜訊期間NP、和相對性而言稀疏地發生雜訊之空白期間BP。又,在更新速率Rr之周期之中,係可期待至少存在有1個的與垂直空白期間VB相對應之空白期間BP。於此,此空白期間BP之發生間隔以及持續時間,係成為因應於現在所設定於液晶面板33處之更新速率Rr而有所相異者。
在以下之說明中,動作周期取得部44,係構成為從液晶驅動部32而接受更新速率Rr之供給,並基於被供給的更新速率Rr而對於所記憶的複數之動作周期VT
中之其中一者作選擇。又,指示體檢出部43,係如同上述一般地,預先記憶有複數之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並因應於藉由動作周期取得部44所選擇的動作周期VT,而選擇該些中的其中一者。之後,藉由所選擇了的送訊周期,來進行上鏈訊號US之送訊。
圖7,係為對於液晶面板33之更新速率Rr和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之間的關係作展示之圖。
圖7中所示之期間T_Rr1,係為液晶面板33之更新速率Rr乃身為第1速率60Hz(60p)的期間。在此期間內之液晶面板33的動作周期VT,係成為第1動作周期VT1。第1動作周期VT1之具體值,係為第1速率之倒數,例如,當第1速率為60Hz的情況時,係成為約16.7msec。畫像P1~P4,係代表在此期間內所被顯示的畫像。又,圖7中所示之期間T_Rr2,係為液晶面板33之更新速率Rr乃身為例如第2速率48Hz(48p)的期間。在此期間內之液晶面板33的動作周期VT,係成為第2動作周期VT2。第2動作周期VT2之具體值,係為第2速率之倒數,例如,當第2速率為48Hz的情況時,係成為約20msec。畫像P11~P13,係代表在此期間內所被顯示的畫像。
如同根據圖7而可理解一般,被顯示在液晶面板33上之畫像,係以與液晶面板33之動作周期VT相等的周期而被作更新。又,在每次畫像被作更新時,係會出現有至少一次的液晶雜訊LCDnz的發生間隔成為疏之
空白期間BP。在該圖中,係將與畫像P1~P4、P11~P13之各者所相互對應的空白期間BP,作為空白期間BP1~BP4、BP11~BP13而作圖示。
於圖7之下側處所展示的通訊資源表CRTbl,係對於動作周期VT和上鏈訊號US之送訊時序之間的關係作展示。在通訊資源表CRTbl中,橫方向係代表時間槽(但是,係僅將一部分作示意性記載),縱方向係代表通訊頻率。
感測器控制器31,係為了檢出觸控筆2,而構成為在圖示之送訊時序700處送訊上鏈訊號US。在圖7所示之例中,送訊時序700,係使用各動作周期VT中之存在有空白期間BP的時間槽S0而進行送訊,因此,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係成為與動作周期VT相等。例如,在動作周期VT係成為第1動作周期VT1(例如約16.7msec)的期間T_Rr1中,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亦係成為VT1(例如約16.7msec),在動作周期VT係成為第2動作周期VT2(例如約20msec)的期間T_Rr2中,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亦係成為VT2(例如約25msec)。雖並未圖示,但是,當被設定有動作周期VT會變得更短一般之更新速率Rr的情況(例如,120Hz或240Hz)時,因應於此,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亦係變為更短之值。
在圖7中而代表期間T_Rr1與期間T_Rr2之間的期間之期間T_Rr_chng,係代表為了將更新速率Rr
從第1速率來變更為第2速率所需要的時間。另外,此種更新速率Rr(描繪時序之周期)之變更,例如係在液晶面板33之動作模式被變更為省電模式等的情況時、或者是當為了進行更順暢之顯示而將畫像圖框之產生速率fps提高並將更新速率Rr提升為120Hz或240Hz等的情況時會發生。
圖8,係為對於液晶面板33之動作周期VT和被分配有在位置輸入系統1中之送訊或受訊動作的通訊之資源之通訊資源表CRTbl之例作展示之圖。在該圖之例中,通訊資源,係藉由頻率f0、f1、f2和例如20個的時間槽S0~S19而被作管理。此時間槽數量,係依存於動作周期VT而改變。
圖8,係對於包含有用以檢出觸控筆2之探索型態的上鏈訊號US之送訊時序700、用以使未檢出之觸控筆2對於上鏈訊號US作回應的回應時序719、以及用以使已檢出之觸控筆2送訊包含有位置訊號D_DP和操作狀態資料OD之資料訊號OD_DP的送訊時序701、702作展示。
如同圖8或圖7中所示一般,上鏈訊號US之送訊時序700,係被賦予至空白期間BP內之時間槽S0處。被賦予了送訊時序700之周期(上鏈訊號US之送訊周期),係依存於液晶面板33之更新速率Rr而改變,又,係以與至少1個的空白期間BP相合致的方式,而在感測器控制器31之啟動後或者是重置後而被作一次決
定。感測器控制器31,係成為在更新速率Rr之各周期的每一者處,而在符合於空白期間BP之時間槽S0處,進行包含有探索型態D_UP之上鏈訊號US的送訊,直到檢出觸控筆2為止。
回應時序719,係為用以使觸控筆2在檢出包含探索型態D_UP之上鏈訊號US之後,以此上鏈訊號US作為基準時刻並緊接於其後地而進行回應之時序。將其賦予至緊接於上鏈訊號US被送訊之後的時間槽S1處之理由,係在於為了使回應時序719成為被包含於空白期間BP中之故。
尚未被感測器控制器31所檢出的觸控筆2,若是在時間槽S0處而受訊上鏈訊號US,則係作為對於該上鏈訊號US之回應訊號,而在緊接於後之時間槽S1處,送訊身為用以展現自身之存在的下鏈訊號DS之位置訊號D_DP。
藉由將回應時序719固定性地設定於與上鏈訊號US所被送訊的時間槽S0相連續之緊接於後的時間槽S1處,係能夠以使回應訊號會位置在與時間槽S0相同之空白期間BP內的方式來誘導下鏈訊號DS之送訊。藉由此,在定期性地送訊上鏈訊號US並藉由檢出下鏈訊號DS一事來檢出觸控筆2的感測器控制器31處,係能夠在從觸控筆2被進行下筆操作起直到與操作面板35接觸為止的期間中,而盡可能快速地在不會受到液晶雜訊LCDnz之影響的期間中來得到下鏈訊號DS。另外,當在觸控筆
2處的上鏈訊號US之檢出中液晶雜訊LCDnz並不會受到影響的情況時,係亦可僅使送訊時序701成為被包含於空白期間BP中。
送訊時序701,係對於已檢出之觸控筆2(2B),而藉由指令CC_UP來展示身為以上鏈訊號US作為基準時刻(S0)所明示性地作了指定的時間之時間槽S2、S4,和所使用之頻率f1。送訊時序702,係對於已檢出之觸控筆2(2C),而藉由指令CC_UP來展示明示性地作了指定的時間槽S3、S5,和所使用之頻率f2。在時間槽S0~S19之20個的時間槽中而盡可能地對接近於上鏈訊號US所被送訊之時間的前方之時間槽作利用的原因,係為了就算是當在動作周期VT之中僅能夠得到1個的空白期間時,亦盡可能地以在具有會被包含於空白期間BP中之可能性的時間處而進行從觸控筆2而來之下鏈訊號DS之送訊的方式來進行控制之故。
指令CC_UP,係亦可構成為例如將資料訊號OD_DP設為時間槽S2並將位置訊號D_DP設為時間槽S4等等地來包含有被送訊之訊號的種類別。
當在1個動作周期VT之中而存在有複數之空白期間BP的情況時,係亦可構成為以在至少1個的空白期間中送訊上鏈訊號US並等待下鏈訊號DS之回應並在其他之空白期間中送訊資料訊號OD_DP的方式,來送訊指令CC_UP。
如同以上所說明一般,若依據由本實施形態
所致之位置輸入系統1、感測器控制器31、觸控筆2以及藉由此些所實行之方法,則由於感測器控制器31係取得液晶面板33之現在的動作周期VT,因此,係成為能夠從感測器控制器31來對於觸控筆2而送訊與所取得的動作周期VT相對應之成為同步之基準的上鏈訊號US,故而,係成為能夠對於在以上鏈訊號US作為同步之基準時刻所作了指定的時序處而將下鏈訊號DS作回訊之觸控筆2,而傳達與顯示面板33之狀態相對應的訊號之理想的送訊時序。特別是,係成為能夠將從正被進行下筆操作之觸控筆2所送訊而來之訊號,在早期且不會被液晶面板33之動作所影響的期間中而檢出。
接下來,針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作說明。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位置輸入系統1和由第1實施形態所致之位置輸入系統1的主要之差異點,係在於將感測器板34之行電極群45與液晶面板33之共通電極作共用之點,亦即是在於使用有所謂的胞內式之感測器板34(或者是液晶面板33)之點。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與第1實施形態間之共通的構成,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而以與第1實施形態之間的差異點為中心來作說明。
圖9,係為對於由本實施形態所致的液晶面板33兼感測器板34之構造作展示的示意圖。如同圖9(a)中所示一般,在液晶面板33兼感測器板34處,係於液晶層50之上面被形成有行電極群45。行電極群45,係如同
圖9(b)中所示一般,藉由分別在Y方向(液晶面板33之顯示面內的其中一方向)上而延伸存在的複數之行電極45a~45c所構成。另外,於此雖係例示有3個的行電極45a~45c,但是,實際的行電極群45係藉由更多的行電極所構成。
行電極群45,係如同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作了說明一般,在朝向觸控筆2而送訊訊號時以及進行手指觸碰之檢出時,會成為送訊電極(Tx),在受訊從觸控筆2而來之訊號時,係成為受訊電極(Rx)。又,行電極群45係兼作為液晶面板33之共通電極,在液晶面板33之驅動時,對於行電極群45係供給有固定電位Vcom。行電極群45之以上之3個的作用,亦即是作為送訊電極(Tx)之作用、作為受訊電極(Rx)之作用、以及作為液晶面板33之共通電極(Vcom)之作用,係藉由分時而實現。
在行電極群45之上層,係隔著未圖示之透明絕緣層而被配置有彩色濾光片玻璃51,於其之上面,係被配置有列電極群46。列電極群46,係如同圖9(b)中所示一般,藉由分別在X方向(液晶面板33之顯示面內的與Y方向相正交之方向)上而延伸存在的複數之列電極46a~46c所構成。另外,於此雖係例示有3個的列電極46a~46c,但是,實際的列電極群46係藉由更多的列電極所構成。列電極群46,係並未兼作為液晶面板33之電極,而與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作了說明的列電極群46相
同地,恆常作為受訊電極(Rx)而起作用。在列電極群46之上層,係隔著未圖示之透明絕緣層,而被配置有偏光板52。
圖10,係為對於被設置在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電子機器3處的控制裝置60之功能區塊作展示之略區塊圖。若是將該圖與圖3作比較,則可以理解到,在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電子機器3中,係將在第1實施形態中為被個別作設置的感測器控制器31、液晶驅動部32以及電子機器控制部30,作為1個的控制裝置60而安裝。
控制裝置60,係除了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作了說明的震盪部40、送訊部41以及受訊部42以外,更進而具備有控制部61以及指示體檢出部62,而構成之。控制部61,首先,係具備有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作了說明的電子機器控制部30以及液晶驅動部32之功能。亦即是,係具備有基於例如藉由將被記錄在未圖示之記憶媒體中的影像訊號作再生一事所得到之視訊訊號V來產生上述之驅動訊號LD並供給至液晶面板33處之功能。
又,控制部61,係具備有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作了說明的作為動作周期取得部44之功能。具體而言,係具備有將代表液晶面板33之控制的周期之動作周期VT和身為液晶雜訊LCDnz之出現頻率會變小的期間之空白期間BPa抽出的功能。但是,與動作周期取得部44相異,由於控制部61係以自身來產生驅動訊號LD,因此,係於內部而完結抽出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a
的處理,而並不需要對於液晶雜訊LCDnz作監視。
於此,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空白期間BPa,係為與由第1實施形態所致之空白期間BP相異之期間。亦即是,如同參考圖5所作了說明一般,由第1實施形態所致之空白期間BP,係為液晶驅動部32正在產生與垂直方向非顯示區域NDA相對應之驅動訊號LD的期間,而為對應於垂直空白期間VB之期間。
相對於此,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空白期間BPa,係為水平空白期間HB(Horizontal Blanking)之後半部分,亦即是,係為在使驅動對象之像素從畫面之右端而回到左端的期間中而並不進行像素之驅動處理的期間。空白期間BPa,相較於空白期間BP,由於係為非常短的時間,因此,在使用有將感測器控制器31和液晶驅動部32作了分離的藉由IC所實現之外胞型之系統的感測器板34之第1實施形態中,係並無法有效地作活用,但是,在使用有將感測器控制器31和液晶驅動部32藉由一體之積體電路來構成而能夠嚴密地對於動作時序作調整之胞內型的系統(或者是胞上型的系統)之感測器板34的本實施形態中,係能夠有效地作活用。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空白期間BPa,根據其性質,在1個動作周期VT中係會反覆地作好幾次的出現。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此種會出現好幾次的空白期間BPa之各者,選擇為在更新速率Rr之周期中所發生的空白期間BP,而實現作為感測器控制器之控制裝置60與觸控筆2之間之通訊。
圖11(a),係為對於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空白期間BPa的配置例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動作周期VT,係如同在圖7中亦有所展示一般,與1個的畫像圖框之顯示所被實行的時間(畫像圖框時間)相對應,並如同圖11(a)中所示一般,構成為與身為脈衝訊號之影像同步訊號Vsync活性化一同地而開始。在圖11(a)之例中,於動作周期VT內係包含有第1個數(525個)的水平空白期間HB,各個的水平間隔期間HB之後半部分,係可作為空白期間BPa來利用。故而,在1個動作周期VT內,525個的空白期間BPa係離散性地以等間隔而被作配置。在並非為空白期間BPa的時序處,由於係有必要驅動像素,因此行電極群45之電位係被固定於上述之固定電位Vcom。故而,係並無法以手指觸碰之檢出、朝向觸控筆2之訊號之送訊、從觸控筆2而來之訊號之受訊等的目的,來對於行電極群45作使用。另一方面,在空白期間BPa的時序處,行電極群45之電位係並未特別被固定。因此,控制裝置60,係構成為利用空白期間BPa,來實行手指觸碰之檢出、朝向觸控筆2之訊號之送訊、從觸控筆2而來之訊號之受訊等的作為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感測器控制器31之動作。另外,在1個動作周期VT內的空白期間BPa之數量和配置方法中,係可存在有各種的形態,例如,會有隨著成為與QHD~FullHD等之高解析度相對應一事而有所增加的情形,也會有將空白期間BPa集中為數十個的情形等。
回到圖10。控制部61,係預先記憶有複數之規定之動作周期VT和複數之規定之空白期間BPa的配置方法,並在進行驅動訊號LD之產生時,分別各選擇1個。若是列舉出具體例,則作為動作周期VT,係預先記憶有60Hz和48Hz之2種,當液晶面板33為被與AC電源作連接時,係選擇60Hz,當液晶面板33為藉由電池而被驅動時,係選擇48Hz。如此這般,在電池驅動的情況時而將動作周期VT降低的原因,係為了將消耗電力縮小之故。又,作為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係記憶有在1個動作周期VT內而配置第1個數(例如525個)的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和在1個動作周期VT內而配置第2個數(與第1個數相異之個數)的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並因應於液晶面板33之種類等,而選擇此些中之其中一者。控制部61,係因應於所選擇了的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而產生驅動訊號LD,並且將所選擇了的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供給至指示體檢出部62處。
指示體檢出部62,係利用在動作周期VT之中所包含的此些之複數之個數的空白期間BPa,來實行手指觸碰之檢出、朝向觸控筆2之訊號之送訊、從觸控筆2而來之訊號之受訊。指示體檢出部62,係構成為將此些之1組的處理,以1個動作周期VT之單位來反覆進行。
圖11(b)、(c),係為對於當在1個動作周期VT內配置有第1個數L1(作為其中一例,L1=
525)個的空白期間BPa的情況下之由指示體檢出部62所致的空白期間BPa之使用方法之例作展示之圖。在圖11(b)、(c)中,係對於與第1個數L1個的空白期間BPa之各者分別相對應的時間T1~T525和在各空白時間內所進行的通訊作圖示。圖11(b),係針對直到檢出觸控筆2為止的期間之例作展示,圖11(c),係針對在觸控筆2被檢出之後之N個的位置訊號D_DP和M個的資料訊號OD_DP之送訊的分配作展示。
首先,當觸控筆2乃身為未檢出的情況時,如同圖11(b)中所示一般,指示體檢出部62,係在複數之時間T1、T129、T257、...、T513處,將包含有探索型態D_UP的上鏈訊號US作送訊。在此探索型態D_UP中,係以能夠使受訊了此探索型態之觸控筆2能夠得到動作周期VT之基準時刻的方式,而包含有代表其係身為第幾次的探索型態一事之序列編號。
圖12,係為對於如此這般所構成的上鏈訊號US之構成例作展示之圖。由該圖之例所致之上鏈訊號US,係從前端起,而依序包含有2個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和3個的指令訊號CC0~CC2、以及從指令訊號CC0~CC2所產生的循環冗餘碼CRC,而構成之。
1個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係為包含有相對於觸控筆2而預先設為已知之1位元的探索型態D_UP之訊號。包含有複數位元之探索型態D_UP或者是指令CC_UP的上鏈訊號US,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乃身
為與現在的液晶面板33之動作周期VT相對應的成為同步之基準之上鏈訊號US,輔助上鏈訊號USsub,係發揮將複數存在之各個的空白期間BPa之各別的時刻和在各個的空白期間BPa中之下鏈訊號DS之送訊時序通知給觸控筆2的功用。此係為了將會依存於液晶驅動之狀況而有所相異的空白期間BPa各個的形態,以成為不需要在事先而與觸控筆2之間作共有的方式來通知給觸控筆2之故。1個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相較於上鏈訊號US係為較短時間之訊號,並成為能夠在1個的空白期間BPa中而受訊下鏈訊號DS。
第2實施形態之空白期間BPa,相較於第1實施形態之空白期間BP,係為較短的時間,但是,由於輔助上鏈訊號USsub係為1位元之量的時間長度之訊號,因此,係構成為能夠在1個的空白期間BPa中而確保觸控筆2對於此輔助上鏈訊號USsub作回應並送訊下鏈訊號DS的時間。
另外,輔助上鏈訊號USsub,係以使藉由特定細片(chip)數之展頻碼所產生的訊號之頻率作了展頻的狀態下而被送訊。觸控筆2,係構成為藉由針對如此這般所送訊之已知之展頻碼而實行相關處理,來檢出輔助上鏈訊號USsub的到來。將輔助上鏈訊號USsub作2次之送訊的原因,係為為了使觸控筆2能夠對於用以對動作周期VT之圖框作辨識的上鏈訊號和用以表示各個的空白期間BPa之輔助上鏈訊號USsub作區別之故。
指令訊號CC0~CC2,係為代表對於觸控筆2所通知的指令CC_UP之訊號。在圖12中雖並未作展示,但是,指令訊號CC0~CC2,亦係與輔助上鏈訊號USsub同樣的,以使藉由特定細片(chip)數之展頻碼來作了展頻的狀態下而被送訊。另外,藉由指令訊號CC0~CC2之各者所表現的資訊量,係依存於展頻碼之使用方法而有所相異。例如,當係藉由展頻碼之反轉/非反轉來代表1個位元的情況時,指令訊號CC0~CC2係分別成為1位元的資訊。另一方面,當將展頻碼作循環橫移來使用的情況時,係能夠藉由指令訊號CC0~CC2之各者而表現更多之位元數。不論是在何種情況中,均同樣的,觸控筆2,係構成為將存在有受訊之可能性的所有之展頻碼預先作記憶,並藉由實行該些之各者與受訊訊號間的相關處理,來受訊指令訊號CC0~CC2。在藉由指令訊號CC0~CC2所通知的指令CC_UP中,係包含有代表動作周期VT(例如48Hz或60Hz)之資訊、代表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例如在1個動作周期內係為第1個數或者是第2個數)之資訊、代表應該從觸控筆2而對於控制裝置60進行送訊之資料(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了的操作狀態資料OD以及構成資料CD中的控制裝置60所需要者)之資訊、代表觸控筆2在資料之送訊中所應使用的空白期間BPa之資訊等。
循環冗餘碼CRC,係為代表將藉由指令訊號CC0~CC2所表現的資料視為數值並以特定之常數來除算
後的餘數之碼。
回到圖11(b)。當觸控筆2乃身為未檢出的情況時,在T1、T129、...、T513以外的時間T2~T128等處,指示體檢出部62係進行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送訊。於此所被送訊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的內容,係與參考圖14所作了說明的上鏈訊號US內之輔助上鏈訊號USsub相同。雖並未圖示,但是,指示體檢出部62,係將此種單體之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送訊,亦包含有觸控筆2之檢出後地而在所有的時間之前端處至少進行1次。藉由如此這般地而將上鏈訊號US和輔助上鏈訊號USsub作組合並送訊,係在藉由上鏈訊號US來對於觸控筆2而傳達指令CC_UP的同時,亦從受訊了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觸控筆2而早期受訊位置訊號D_DP,藉由此,控制裝置60係能夠盡可能地迅速檢出觸控筆2。
受訊了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觸控筆2,係送訊用以早期使控制裝置60得知自身之存在的位置訊號D_DP。從觸控筆2而受訊了位置訊號D_DP之指示體檢出部62,係將觸控筆2設為已檢出,並將後續之各時間的使用方法如同圖11(c)一般地作變更。具體而言,係僅將位置在1個圖框之最初處的時間T1,作為上述之送訊上鏈訊號US之「第1空白期間」來使用,並將其以外之時間中的至少1個,作為用以使觸控筆2送訊下鏈訊號DS之「第2空白期間」來使用。在圖11(c)之例中,於L1個的空白期間中,作為「第2空白期間」而被使用的
時間,係為時間T2~T128、T130~T256等。更具體而言,將時間T2~T5之N1個的時間、T130~T133之N2個的時間等作了合計之N個的時間,係為了讓觸控筆2送訊位置訊號D_DP而被使用。又,將時間T6~T128之M1個的時間、T134~T256之M2個的時間等作了合計之M個的時間,係為了讓觸控筆2送訊包含有操作狀態資料OD等之資料訊號OD_DP而被使用。以下,係會有將在M個的時間中之第m個(m為1~492之整數)的時間內所被送訊之資料訊號OD_DP如同在圖11(c)中亦有所展示一般地而標記為資料訊號Dm的情況。其他之時間,係為了讓指示體檢出部62檢出手指之觸碰而被使用。
圖13,係作為其中一例,而對於當在時間T6處而觸控筆2進行資料訊號OD_DP之送訊的情況時之輔助上鏈訊號USsub與下鏈訊號DS之例作展示。雖並未圖示,但是,當在其他之時間處而觸控筆2進行資料訊號OD_DP之送訊的情況時,亦為相同。
如同圖13中所示一般,在時間T6之前端處,包含有1位元之探索型態D_UP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係藉由指示體檢出部62而被作一次送訊。觸控筆2,係因應於此1次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受訊,而在此空白期間BPa之剩餘的時間中,開始資料訊號OD_DP之送訊。例如,1次係被送訊4位元之資料data1~data4。
回到圖11。在圖11(c)之例中,係確保有
492個的用以送訊資料訊號OD_DP之時間。觸控筆2,係構成為在此492個的時間中之M1個的時間中,送訊第1種類之資料(例如,構成資料CD),並在M2個的時間中(M2≧0),送訊操作狀態資料OD。以下,列舉出具體例來作說明。
圖14(a),係為設為M1=0、M2=492之例。在此例中,係使用6個的資料訊號D1~D3,來送訊代表圖2中所示之操作輸入部26之ON、OFF狀態的2位元之資料S1、S2,和代表筆壓F之資料。
若是作具體性說明,則代表操作輸入部26之ON、OFF狀態的資料S1,係使用資料訊號D1之資料data3以及data4來送訊。藉由此,在1個動作周期VT內,係成為涵蓋2次地而對於控制裝置60通知操作輸入部26之ON、OFF狀態,但是,此係為用以使其具有冗餘性的構成。筆壓F,係使用資料訊號D2之資料data1~data4以及資料訊號D3之資料data1~data4而送訊。
於此,如同在圖14(a)中所例示一般,係亦可構成為在1個的動作周期VT內,而從觸控筆2來對於控制裝置60進行2次以上之資料S1以及筆壓F之送訊。藉由此,控制裝置60,由於係能夠以更高之頻度來受訊資料S1以及筆壓F,因此,係成為能夠以更高的精確度來再現觸控筆2之筆跡的寬幅。於此情況下,較理想,係以使資料S1以及筆壓F會成為分別被以相等之時間間隔來送訊的方式,來設定資料S1以及筆壓F之送訊時序。
圖14(b),係為設為M1=5、M2=2之例。在此例中,係使用資料訊號D1~D7之全部,來送訊觸控筆辨識符SID以及筆壓F。
若是作具體性說明,則首先,關於觸控筆辨識符SID,係使用資料訊號D1~D5來進行送訊,但是,由於資料量係為過多而無法僅藉由1個動作周期VT來全部送訊,因此係涵蓋相互連續之複數之動作周期VT來進行送訊。另一方面,筆壓F,係使用資料訊號D6、D7而送訊。藉由此,在此例中,係成為在各動作周期VT之每一者中,而分別進行一次的代表筆壓F之8位元之資料的送訊。
於此,觸控筆辨識符SID,係身為只要在指示體檢出部62檢出了觸控筆2時來進行1次的送訊即可之資訊。故而,較理想,觸控筆2,係在藉由指示體檢出部62而被檢出時的初始處,如同圖14(b)一般地來使用各時間而作1次的觸控筆辨識符SID之送訊,之後,資料訊號D1~D5亦係被利用在筆壓F之送訊中。藉由如此這般地來構成,在對於控制裝置60而進行了一次的觸控筆辨識符SID之通知之後,係成為能夠以高頻度來送訊筆壓F,並且係亦成為能夠對於控制裝置60而通知操作輸入部26之ON、OFF狀態或者是電池之狀態。
接著,針對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指示體檢出部62以及觸控筆2所進行之處理,參考各者之處理流程圖而再度作更詳細之說明。
圖15,係為對於指示體檢出部62所進行的處理作展示之處理流程圖。此處理流程,係以圖11(b)、(c)中所示之空白期間BPa的配置方法作為前提,但是,在使用其他之配置方法的情況時,係僅對於在各時間中所進行的處理有所替換,其他構成則為相同。
指示體檢出部62,首先係取得液晶面板33的動作周期VT、在動作周期VT內之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步驟S1)。之後,係使用時間T1,來送訊包含有代表所取得的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的指令CC_UP之上鏈訊號US(步驟S2)。之後,在下一個時間T2處,係送訊輔助上鏈訊號USsub,並且使用構成行電極群45以及列電極群46之所有的電極(全面掃描),而實行未知之觸控筆2所送訊的位置訊號D_DP之檢出(步驟S3)。
指示體檢出部62,係判定是否檢出了位置訊號D_DP(步驟S4),當判定為有檢出的情況時,係安置(set)筆檢出旗標(步驟S5),並且根據所檢出的訊號而分析觸控筆2之位置(步驟S6)。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3中係判定為並未檢出的情況時,係重置(reset)筆檢出旗標(步驟S7)。另外,筆檢出旗標,係為指示體檢出部62之內部旗標,在觸控筆2被檢出的期間中,係被設為安置狀態,在並未被檢出的期間中,係被設為重置狀態。
至此為止所說明的各步驟中之步驟S2的處
理,當觸控筆2為未檢出的情況時,就算是在被分配至上鏈訊號US之送訊中的其他之時間T129、T257、T385、T513中,亦係與時間T1同樣的而會被實行。另一方面,當觸控筆2為已檢出的情況時,於其他之時間T129、T257、T385、T513中係並不會被實行。又,步驟S3~S6之處理,係就算是在被分配至位置訊號D_DP之受訊中的其他之時間T3~T5、T130~T133、T258~T262、T386~T389中,亦係與時間T2同樣的而會被實行。
在時間T6中,指示體檢出部62首先係對於筆檢出旗標作確認(步驟S8),若是有被安置(亦即是,若是觸控筆2有被檢出),則係進行資料受訊處理(步驟S9)。另一方面,若是筆檢出旗標被重置,則係僅進行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送訊(步驟S10)。
圖16,係為對於在步驟S9處所實行的資料受訊處理之詳細內容作展示之處理流程圖。如同該圖中所示一般,指示體檢出部62,首先係送訊輔助上鏈訊號USsub,並且僅利用行電極群45以及列電極群46中之於步驟S6處所檢出的位置近旁之電極(局部掃描),而實行資料訊號OD_DP之檢出(步驟S20)。之後,作為其結果,而判定是否檢出了某些之訊號(步驟S21),當判定為有檢出的情況時,係藉由將所檢出的訊號解調,而取得觸控筆2所送訊了的資料(步驟S22),之後結束資料受訊處理。另一方面,當判定為係並未檢出的情況時,係並不特別進行處理,並結束資料受訊處理。
回到圖15。步驟S8~S10之處理,係就算是在被分配至資料訊號OD_DP之受訊中的其他之時間T6~T128、T134~T256、T262~T384、T390~T512中的為了進行資料訊號OD_DP之受訊而實際被作使用的時間中,亦係與時間T6同樣的而會被實行。
在時間T514處,指示體檢出部62,係使用構成行電極群45以及列電極群46之所有的電極(全面掃描),而實行手指觸碰之檢出(步驟S11)。
指示體檢出部62,係判定是否藉由步驟S11之全面掃描而檢出了手指觸碰之訊號(步驟S12),當判定為有檢出的情況時,係根據所檢出的訊號而分析手指之位置(步驟S13)。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12中而判定為係並未檢出的情況時,係並不特別進行處理,並使處理移行至下一個時間。
步驟S11~S13之處理,係就算是在被分配至手指之檢出的其他之時間T513~T525中,亦係與時間T514同樣的而會被實行。
如此這般,指示體檢出部62,係依據圖11中所示之時間T1~T525之順序,而反覆進行被分配至各個時間中之處理。又,當進入了新的動作周期VT的情況時,係反覆進行從步驟S1起之處理。藉由此,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之取得、上鏈訊號US之送訊、觸控筆2之檢出以及位置導出、觸控筆2所送訊的資料訊號OD_DP之受訊、以及手指觸碰之檢出以及位
置導出,係成為以分時而被反覆進行。
圖17,係為對於觸控筆2所進行的處理作展示之處理流程圖。如同該圖中所示一般,觸控筆2,首先係進行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感測(步驟S30),並藉由此而判定是否檢出了輔助上鏈訊號USsub(步驟S31)。觸控筆2,係在電源被投入的期間中,反覆實行步驟S30、S31之處理。
當在步驟S31中而判定係檢出了輔助上鏈訊號USsub的情況時,觸控筆2,接著係進行包含有探索型態D_UP之上鏈訊號US之感測(步驟S32),並藉由此而判定是否檢出了上鏈訊號US(步驟S33)。也就是說,此一處理,係為判定在步驟S30中所檢出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是身為以單體而被送訊者或者是身為上鏈訊號US之一部分者(參考圖12)的處理。當在步驟S33中而判定係並未檢出上鏈訊號US的情況時,係回到步驟S30,並進行下一個的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感測。
當在步驟S33中而判定係檢出了上鏈訊號US的情況時,觸控筆2,接著係對於在檢出的上鏈訊號US內所包含之指令CC_UP作分析,並基於其結果而對於下鏈參數作更新(步驟S34)。所謂下鏈參數,簡單來說,係為在上述之指令內所包含的各種之資訊,亦即是,係為代表動作周期VT(例如48Hz或60Hz)之資訊、代表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例如在1個動作周期內係為第1個數或者是第2個數)之資訊、代表應該從觸控筆2而對
於控制裝置60進行送訊之資料(在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了的操作狀態資料OD以及構成資料CD中的控制裝置60所需要者)之資訊、代表觸控筆2在資料之送訊中所應使用的空白期間BPa之資訊等,觸控筆2,係將所受訊的下鏈參數作保管,直到接著受訊新的下鏈參數為止。
接著,觸控筆2,係再度實行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感測(步驟S35),並藉由此而判定是否檢出了輔助上鏈訊號USsub(步驟S36)。其結果,當判定係檢出了輔助上鏈訊號USsub的情況時,觸控筆2,係在與輔助上鏈訊號USsub相對應之時序處,進行身為包含有位置訊號D_DP或者是下鏈參數所代表的資料之資料訊號OD_DP的下鏈訊號DS之送訊(步驟S37)。
當在步驟S36中而判定係並未檢出輔助上鏈訊號USsub的情況時,觸控筆2,係判定根據下鏈參數所展示的送訊時序是否已到來(步驟S38),當判定為係已到來的情況時,係進行下鏈訊號DS之送訊(步驟S39)。此處理,係為為了防止起因於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受訊錯誤而導致下鏈訊號DS之送訊被跳過的情形之處理。亦即是,觸控筆2,係能夠基於在下鏈參數中所包含的動作周期VT以及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來預測接下來所應送訊下鏈訊號DS之時序。因此,就算是在並未受訊輔助上鏈訊號USsub的情況時,當所預測到的時序已到來的情況時,亦係構成為送訊下鏈訊號DS。
當在步驟S38中而判定根據下鏈參數所展示
的送訊時序係尚未到來的情況時,觸控筆2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35,並再度進行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感測。
當在步驟S37或步驟S39中而送訊了下鏈訊號DS之後,觸控筆2,係基於所正保管的下鏈參數,來判定上鏈訊號US之受訊時序是否已到來(步驟S40)。其結果,當判定係尚未到來的情況時,係為了送訊下一個的下鏈訊號DS,而使處理回到步驟S35。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40中而判定係已到來的情況時,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30。藉由此,係成為在各動作周期VT之每一者中,而反覆進行同樣的處理。
如同以上所說明一般,若依據由本實施形態所致之位置輸入系統1、感測器控制器31、觸控筆2以及藉由此些所實行之方法,則由於作為感測器控制器之控制裝置60係取得液晶面板33之現在的動作周期VT,因此,係成為能夠從控制裝置60來對於觸控筆2而送訊與所取得的動作周期VT相對應之成為同步之基準的上鏈訊號US。故而,係成為能夠對於觸控筆2而傳達與液晶面板33之狀態相對應的訊號之理想的送訊時序。
又,由於上鏈訊號US係包含有代表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的資訊,因此,觸控筆2,係成為能夠在雜訊為少之空白期間BPa中來送訊下鏈訊號DS。
以上,雖係針對本發明之理想實施形態作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係並不被此些之實施形態作任何的限定,當然的,本發明,係可在不脫離其之要旨的範圍內,
而以各種的形態來實施。
例如,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雖係針對讓指示體檢出部62在各時間之前端處而送訊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例來作了說明,但是,此種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送訊,係並非絕對為必要。亦即是,如同參考圖17所作了說明一般,由於係藉由上鏈訊號US而對於觸控筆2來將動作周期以及空白期間BPa之配置方法預先作了通知,因此,觸控筆2,就算是並不存在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也能夠得知各時間之開始時序。故而,觸控筆2,就算是並不受訊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也能夠在適當的時序處而進行下鏈訊號DS之送訊。基本上,由於輔助上鏈訊號USsub原本便會在受訊中而有著失敗的可能性,因此,較理想,係將其視為用以輔助性地對於時間之開始作通知者。
如此這般,由於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送訊係為任意,因此,在被包含於上鏈訊號US中之指令CC_UP中,係亦可構成為包含有代表是否讓指示體檢出部62進行輔助上鏈訊號USsub之送訊的資訊。觸控筆2,係可藉由參照此資訊,而決定在進行下鏈訊號DS之送訊時是否需要等待輔助上鏈訊號USsub。
另外,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係以液晶面板33為例來作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係亦可對於有機EL面板等之利用有其他方式的顯示面板而作適用。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可對於使用有被與在更新速率之各周
期的每一者中而存在有顯示動作期間和1以上之空白期間的顯示面板一同作使用之主動觸控筆的雙方向通訊系統而作適用。
Claims (9)
- 一種顯示面板用控制器,係對於至少能夠檢測出手指的胞內型或胞上型之顯示面板作控制,並包含有:記憶體;和處理器,係依循於被記憶在前述記憶體中之程式,而使用被配設於前述顯示面板處之共用電極來在顯示動作期間中進行構成前述顯示面板之像素的驅動動作,並且使用前述共用電極,而在身為與前述顯示動作期間相異之期間的空白(blank)期間中,於第1空白期間中對於主動觸控筆而送訊訊號,並且於第2空白期間中而受訊從前述主動觸控筆所送訊的位置訊號或資料訊號。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顯示面板用控制器,其中,前述共用電極,係身為為了將構成前述顯示面板之像素之複數作驅動所使用的共通電極。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顯示面板用控制器,其中,前述共用電極,係身為將構成前述顯示面板之像素之各個作驅動的像素電極。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顯示面板用控制器,其中,前述處理器在前述第1空白期間中所送訊之訊號,係身為指令訊號,前述處理器,係在存在於從送訊了某一之前述指令訊號之後起直到送訊下一個的前述指令訊號為止之期間中的複數之前述第2空白期間中,受訊前述位置訊號或前述資料訊號。
-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顯示面板用控制器,其中,前述處理器,在前述第2空白期間中,係送訊相較於前述指令訊號而時間長度為更短的時序訊號,並在前述第2空白期間中,受訊前述資料訊號。
- 一種顯示裝置,係具備有身為能夠檢測出手指與觸控筆的胞內型之顯示面板,並包含有:共用電極,係用以驅動像素;和控制器,係使用前述共用電極,來在顯示動作期間中進行構成前述顯示面板之像素的驅動動作,並且在與前述顯示動作期間相異之空白期間中,於第1空白期間中對於主動觸控筆而送訊訊號,並且於第2空白期間中受訊因應於前述訊號而從前述主動觸控筆所送訊的位置訊號或資料訊號。
- 一種主動觸控筆,係被與顯示面板用控制器一同作使用,該顯示面板用控制器,係對於至少能夠檢測出手指的胞內型之顯示面板作控制,前述顯示面板用控制器,係使用被配設於前述顯示面板處之共用電極來在顯示動作期間中進行構成前述顯示面板之像素的驅動動作,並且在身為與前述顯示動作期間相 異之期間的空白期間中,於第1空白期間中對於主動觸控筆而送訊訊號,並且於第2空白期間中使用前述共用電極而受訊從前述主動觸控筆所送訊的位置訊號或資料訊號,前述主動觸控筆,係包含有:電極,係被設置於筆尖處;和處理器,係被與前述電極作連接,並在前述第1空白期間中受訊前述訊號,並且在前述第2空白期間中送訊前述位置訊號或前述資料訊號。
-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主動觸控筆,其中,前述主動觸控筆,係更進而包含有檢測出筆壓值之筆壓檢測部,前述處理器,係將包含前述筆壓值之前述資料訊號,分割至複數之前述第2空白期間而作送訊。
-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主動觸控筆,其中,前述顯示面板用控制器,係身為送訊對於前述複數之前述第2空白期間作指定的輔助上鏈訊號者,前述處理器,係因應於前述輔助上鏈訊號,而在前述複數之前述第2空白期間中,送訊前述資料訊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145412P | 2015-04-09 | 2015-04-09 | |
US62/145,412 | 2015-04-09 | ||
PCT/JP2016/060906 WO2016163315A1 (ja) | 2015-04-09 | 2016-04-01 | アクティブスタイラス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を用いた方法、システム、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アクティブスタイラス |
WOPCT/JP2016/060906 | 2016-04-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9255A true TW202109255A (zh) | 2021-03-01 |
TWI754443B TWI754443B (zh) | 2022-02-01 |
Family
ID=5707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8455A TWI754443B (zh) | 2015-04-09 | 2016-04-08 | 使用有主動觸控筆及感測器控制器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
TW105111096A TWI711944B (zh) | 2015-04-09 | 2016-04-08 | 使用有主動觸控筆及感測器控制器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1096A TWI711944B (zh) | 2015-04-09 | 2016-04-08 | 使用有主動觸控筆及感測器控制器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10055036B2 (zh) |
EP (2) | EP3282346B1 (zh) |
JP (5) | JP6082172B1 (zh) |
KR (3) | KR102444780B1 (zh) |
CN (4) | CN113238669B (zh) |
TW (2) | TWI754443B (zh) |
WO (1) | WO201616331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46206B1 (ko) | 2014-01-22 | 2022-01-03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와코무 | 위치 지시기, 위치 검출 장치, 위치 검출 회로 및 위치 검출 방법 |
CN107533386B (zh) | 2015-05-21 | 2020-12-29 | 株式会社和冠 | 主动式触控笔 |
KR102523154B1 (ko) * | 2016-04-22 | 2023-04-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CN109643171B (zh) | 2016-09-01 | 2022-10-04 | 株式会社和冠 | 触控笔、传感器控制器及电子尺 |
US10474286B2 (en) * | 2016-10-25 | 2019-11-12 | Lg Display Co., Ltd. | Touch display device, active pen, touch system, touch circuit, and pen recognition method |
KR102460472B1 (ko) * | 2016-12-30 | 2022-11-0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싱 시스템,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액티브 펜 및 펜 인식 방법 |
CN117348748A (zh) | 2017-02-22 | 2024-01-05 | 株式会社和冠 | 传感器控制器及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的方法 |
TWI652605B (zh) | 2017-05-08 | 2019-03-01 |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與主動筆的溝通方法 |
CN108874199B (zh) * | 2017-05-08 | 2021-07-30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与主动笔的沟通方法 |
JP6473554B1 (ja) | 2017-06-08 | 2019-02-20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ポインタの位置検出方法 |
EP4283444A3 (en) * | 2017-09-15 | 2024-01-31 | Wacom Co., Ltd. | Active pen and sensor controller |
KR102371154B1 (ko) | 2017-09-29 | 2022-03-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표시 장치, 터치 회로, 펜, 터치 시스템 및 멀티 펜 센싱 방법 |
JP6921978B2 (ja) | 2017-11-01 | 2021-08-18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回路 |
DE112017007864T5 (de) | 2017-11-14 | 2020-05-28 | Wacom Co., Ltd. | Sensorsteuerung |
EP3719620B1 (en) * | 2017-11-29 | 2022-09-07 | Wacom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executed between active pen and sensor controller |
KR102570350B1 (ko) * | 2017-12-05 | 2023-08-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터치시스템, 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
KR102552355B1 (ko) * | 2017-12-12 | 2023-07-0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7033941B2 (ja) | 2018-02-01 | 2022-03-11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センサシステム |
TWI666574B (zh) | 2018-05-22 | 2019-07-21 |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判斷觸控裝置上之觸控物件力道及觸控事件的方法 |
TWI659351B (zh) | 2018-06-01 | 2019-05-11 |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於觸控顯示裝置上進行觸控感測的方法 |
KR102460552B1 (ko) * | 2018-06-28 | 2022-10-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디스플레이 컨트롤러, 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
US10877578B2 (en) * | 2018-07-18 | 2020-12-29 | Wacom Co., Ltd. | Sensor controller and active pen |
KR102552745B1 (ko) * | 2018-07-19 | 2023-07-06 |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 터치구동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 |
JP7182417B2 (ja) * | 2018-07-31 | 2022-12-02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アクティブスタイラスの検出方法 |
CN110780927B (zh) | 2018-07-31 | 2024-07-30 | 株式会社和冠 | 主动式触控笔的检测方法 |
US20200042134A1 (en) * | 2018-08-01 | 2020-02-06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ler used in the same |
US20220171515A1 (en) * | 2018-08-01 | 2022-06-02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ler used in the same |
TWI687846B (zh) * | 2018-08-03 | 2020-03-11 | 矽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雙向主動式觸控筆及感測系統 |
KR102610819B1 (ko) | 2018-08-10 | 2023-12-07 |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 터치구동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 |
KR102555832B1 (ko) * | 2018-08-29 | 2023-07-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표시 장치 |
KR102496108B1 (ko) * | 2018-08-31 | 2023-02-06 |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 터치구동장치, 디스플레이시스템 및 액티브펜 |
US10817083B2 (en) | 2018-09-07 | 2020-10-27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Detection of pen location relative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
TWI709885B (zh) * | 2018-11-05 | 2020-11-11 |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於觸控顯示裝置之輸入裝置及其相對於觸控顯示裝置的訊號傳送方法 |
KR102644692B1 (ko) * | 2018-12-20 | 2024-03-07 |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 고해상도 구현을 위한 터치센싱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DE112019006952T5 (de) | 2019-03-01 | 2021-12-02 | Wacom Co., Ltd. | Sensorsteuerung und stift |
EP3968132B1 (en) * | 2019-05-10 | 2024-08-28 | Wacom Co., Ltd.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transmission data from sensor controller to pen, and pen |
WO2020250321A1 (ja) * | 2019-06-11 | 2020-12-17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ペン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 |
US11294497B2 (en) | 2019-06-18 | 2022-04-05 | Himan Technologies Limited | Touch-and-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system with peripheral electrod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
US10963094B2 (en) * | 2019-06-18 | 2021-03-30 |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 Touch-and-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system |
JP7433005B2 (ja) | 2019-09-10 | 2024-02-19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タッチ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ペン入力システム |
KR20210070458A (ko) * | 2019-12-04 | 2021-06-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TWI715394B (zh) * | 2019-12-31 | 2021-01-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動式觸控筆及其操作方法 |
WO2021194658A1 (en) | 2020-03-25 | 2021-09-3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Uplink channel compensation for touchscreen devices |
JP2023531075A (ja) | 2020-07-03 | 2023-07-20 |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デバイスと通信するスタイラス |
JP7482706B2 (ja) | 2020-07-08 | 2024-05-14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スタイラス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スタイラス、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 |
KR20220026016A (ko) | 2020-08-24 | 2022-03-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US11508273B2 (en) * | 2020-11-12 | 2022-11-22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Built-in test of a display driver |
KR20220080773A (ko) * | 2020-12-07 | 2022-06-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
KR20220099031A (ko) | 2021-01-05 | 2022-07-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 컨트롤러, 터치 컨트롤러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터치 컨트롤러의 동작 방법 |
JP7574088B2 (ja) | 2021-01-12 | 2024-10-28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ペン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を含むシステム、ペン、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 |
CN112558797B (zh) * | 2021-02-19 | 2021-07-06 |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动笔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JP2022138406A (ja) * | 2021-03-10 | 2022-09-26 |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16247766A (zh) * | 2021-03-15 | 2023-06-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系统、芯片和无线充电电路 |
JP2022144911A (ja) * | 2021-03-19 | 2022-10-03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アクティブペ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及び位置検出装置 |
KR20220132721A (ko) * | 2021-03-23 | 2022-10-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RU2760765C1 (ru) * | 2021-04-29 | 2021-11-30 | Евген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 |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тилус для изолированного от 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ы устройства ввода и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на основе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резонанса и изолированное от 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ы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вода и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на основе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резонанса (варианты) |
CN113721755B (zh) * | 2021-09-13 | 2023-11-21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屏幕省电的方法和装置 |
KR20230053011A (ko) | 2021-10-13 | 2023-04-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TWI802046B (zh) * | 2021-10-15 | 2023-05-11 | 幸芯科技有限公司 | 具模式自動調整功能的主動式觸控系統及主動式觸控筆 |
US12105907B2 (en) | 2021-11-12 | 2024-10-01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Display panel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14816128A (zh) * | 2022-05-30 | 2022-07-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主动笔 |
JP2023183222A (ja) | 2022-06-15 | 2023-12-27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検出回路、位置検出方法、及び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
US11836318B1 (en) * | 2022-09-01 | 2023-12-05 |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 Display flicker reduction |
TWI830600B (zh) * | 2023-02-17 | 2024-01-21 |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供主動筆使用之面板分區電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6153A (ja) | 1991-06-27 | 1993-01-1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タツ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
JP3382451B2 (ja) * | 1996-03-11 | 2003-03-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入力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H11249813A (ja) * | 1998-03-03 | 1999-09-17 | Sharp Corp | 表示一体型座標入力装置 |
JP3719482B2 (ja) * | 1998-07-29 | 2005-11-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無線通信装置 |
US7034814B2 (en) * | 2001-07-13 | 2006-04-25 | Apple Computer,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ing control indicators for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
CN102099779B (zh) * | 2005-10-04 | 2014-05-21 |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 Dsl系统 |
JP4541438B2 (ja) * | 2006-03-27 | 2010-09-08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情報コードの読取装置及び読取方法 |
JP5570679B2 (ja) * | 2006-12-27 | 2014-08-13 |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US8089474B2 (en) * | 2006-12-28 | 2012-01-03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Location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adaptive drive signal adjustment |
US20080169132A1 (en) * | 2007-01-03 | 2008-07-17 | Yao Ding | Multiple styli annotation system |
JP4922907B2 (ja) * | 2007-12-12 | 2012-04-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現場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現場情報管理方法 |
KR101497416B1 (ko) * | 2008-11-15 | 2015-03-02 | 위순임 | 이차원 전도성 감지망을 구비한 터치스크린 장치 |
JP5178633B2 (ja) * | 2009-05-29 | 2013-04-10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 タッチセンサ、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5430339B2 (ja) * | 2009-10-19 | 2014-02-26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位置指示器 |
KR101073309B1 (ko) * | 2009-11-24 | 2011-10-12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방법 |
CN102714570B (zh) * | 2010-01-28 | 2015-11-2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经由中继装置回程链路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JP5594459B2 (ja) * | 2010-02-02 | 2014-09-24 |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KR20110117561A (ko) * | 2010-04-21 | 2011-10-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길이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
US20110307275A1 (en) * | 2010-06-14 | 2011-12-15 | Justician Holding, LLC | Integ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generating (printing), managing, and tracking authorizations to release information to third parties |
JP2012022543A (ja) * | 2010-07-15 | 2012-02-02 | Panasonic Corp | 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 |
KR101790705B1 (ko) * | 2010-08-25 | 2017-10-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양방향 주사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
US9239637B2 (en) * | 2010-08-30 | 2016-01-19 | Perceptive Pixel, Inc. | Systems for an electrostatic stylus within a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
EP2619644A1 (en) * | 2010-09-22 | 2013-07-31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Capacitive stylus for a touch screen |
CN102479020B (zh) * | 2010-11-25 | 2014-01-15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干扰的电磁手写装置及电磁笔位置识别方法 |
WO2012141148A1 (ja) * | 2011-04-15 | 2012-10-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TWI524224B (zh) * | 2011-06-22 | 2016-03-01 |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系統及電子機器 |
WO2013018736A1 (ja) * | 2011-07-29 | 2013-02-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US8581886B2 (en) | 2011-10-28 | 2013-11-12 | Atmel Corporation | Tuning algorithm for noise reduction in an active stylus |
US9342181B2 (en) * | 2012-01-09 | 2016-05-17 | Nvidia Corporation | Touch-screen input/output device touch sensing techniques |
US20130207926A1 (en) * | 2012-02-15 | 2013-08-15 | Viktor Kremin | Stylus to host synchronization |
JP2013169057A (ja) * | 2012-02-15 | 2013-08-29 | Sanken Electric Co Ltd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
DE102012204434B3 (de) | 2012-03-20 | 2013-07-1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hrschicht-MRI-Anregung mit simultaner Refokussierung aller angeregten Schichten |
US8780065B2 (en) * | 2012-07-19 | 2014-07-15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Interface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etween touch controller and display driver for operation with touch integrated displays |
US9652090B2 (en) * | 2012-07-27 | 2017-05-16 | Apple Inc. | Device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capacitive coupling |
EP2693310A1 (en) * | 2012-07-31 | 2014-02-05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the timing of stylus location transmissions |
KR102081733B1 (ko) * | 2012-09-10 | 2020-04-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구동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패널 구동 장치 및 이 표시패널 구동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JP6012069B2 (ja) * | 2012-09-13 | 2016-10-25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電磁誘導方式の位置指示器及び電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5984259B2 (ja) * | 2012-09-20 | 2016-09-06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検出装置 |
JP2014165519A (ja) * | 2013-02-21 | 2014-09-08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WO2014156066A1 (ja) * | 2013-03-25 | 2017-02-1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入力装置 |
US9563292B2 (en) * | 2013-04-22 | 2017-02-0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tylus pen, touch panel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WO2014185523A1 (ja) * | 2013-05-17 | 2014-11-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 |
US9946366B2 (en) * | 2013-06-03 | 2018-04-17 | Apple Inc. | Display, touch, and stylus synchronization |
KR20140148156A (ko) * | 2013-06-21 | 2014-12-31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스타일러스 펜 및 터치스크린 모듈 |
CN103365469B (zh) * | 2013-06-28 | 2016-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点的检测方法、装置、触控驱动电路及触摸屏 |
CN103345365B (zh) * | 2013-07-12 | 2016-04-13 | 北京蒙恬科技有限公司 | 连续手写输入的显示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手写输入装置 |
US10067580B2 (en) * | 2013-07-31 | 2018-09-04 | Apple Inc. | Active stylus for use with touch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
KR102081606B1 (ko) * | 2013-09-04 | 2020-02-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ic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KR101422418B1 (ko) * | 2013-10-31 | 2014-07-22 | 주식회사다스 | 자동차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
JP5852631B2 (ja) * | 2013-12-03 | 2016-02-03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指示器 |
CN103729073B (zh) * | 2013-12-20 | 2016-07-06 | 艾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动式电容笔 |
KR102346206B1 (ko) | 2014-01-22 | 2022-01-03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와코무 | 위치 지시기, 위치 검출 장치, 위치 검출 회로 및 위치 검출 방법 |
US9971421B2 (en) * | 2014-03-06 | 2018-05-15 |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devices |
JP6180621B2 (ja) | 2014-03-17 | 2017-08-16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検出装置 |
US9733731B2 (en) * | 2014-05-12 | 2017-08-15 | Atmel Corporation | Timing synchronization of active stylus and touch sensor |
US9632597B2 (en) * | 2014-06-12 | 2017-04-2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nfigurable active stylus devices |
JP6058866B2 (ja) * | 2014-06-30 | 2017-01-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コントローラ、スタイラスペン、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9703433B2 (en) * | 2014-08-18 | 2017-07-11 |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an active stylus |
US9880649B2 (en) * | 2014-09-29 | 2018-01-30 | Apple Inc. | Touch, pen and force sensor operation with variable refresh displays |
US9830000B2 (en) * | 2014-12-12 | 2017-11-2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Active stylus synchronization |
US9910533B2 (en) * | 2015-06-19 | 2018-03-06 | Apple Inc. | Timing scheme for touch screen supporting variable refresh rate |
JP6168478B2 (ja) | 2015-06-23 | 2017-07-26 | Hmc合同会社 | タイヤ加硫装置の中心機構 |
US10739909B1 (en) * | 2019-04-03 | 2020-08-11 |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 Position input system and method |
-
2016
- 2016-04-01 KR KR1020177030641A patent/KR10244478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4-01 CN CN202110453245.XA patent/CN113238669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01 WO PCT/JP2016/060906 patent/WO2016163315A1/ja unknown
- 2016-04-01 CN CN202110453244.5A patent/CN113238676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01 KR KR1020237009386A patent/KR10254338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4-01 KR KR1020227031788A patent/KR10251296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4-01 EP EP16776481.0A patent/EP3282346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4-01 JP JP2016562276A patent/JP6082172B1/ja active Active
- 2016-04-01 CN CN202110452392.5A patent/CN113238668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01 CN CN201680020981.3A patent/CN10753339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01 EP EP20189091.0A patent/EP375140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04-08 TW TW109138455A patent/TWI754443B/zh active
- 2016-04-08 TW TW105111096A patent/TWI711944B/zh active
-
2017
- 2017-01-19 JP JP2017007212A patent/JP613061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4-13 JP JP2017079679A patent/JP6166497B1/ja active Active
- 2017-06-22 JP JP2017121833A patent/JP6659622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9-07 US US15/698,359 patent/US100550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20 US US16/105,496 patent/US10942598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06 JP JP2020018538A patent/JP6812582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08 US US17/195,235 patent/US11347346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31 US US17/828,367 patent/US11556204B2/en active Active
- 2022-12-19 US US18/068,009 patent/US20230127561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11944B (zh) | 使用有主動觸控筆及感測器控制器之方法、系統、感測器控制器及主動觸控筆 | |
KR102371154B1 (ko) | 터치 표시 장치, 터치 회로, 펜, 터치 시스템 및 멀티 펜 센싱 방법 | |
US20200201505A1 (en) | Active pen and touchscreen display device | |
US11797124B2 (en) | Touch driving circuit,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KR20190070178A (ko) | 터치표시장치, 터치시스템, 터치회로, 펜 및 펜 센싱방법 | |
KR102723306B1 (ko) | 터치 구동 회로,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구동 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