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3565A - 抗mica及/或micb抗體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抗mica及/或micb抗體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3565A
TW202003565A TW108110160A TW108110160A TW202003565A TW 202003565 A TW202003565 A TW 202003565A TW 108110160 A TW108110160 A TW 108110160A TW 108110160 A TW108110160 A TW 108110160A TW 202003565 A TW202003565 A TW 2020035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seq
amino acid
mica
acid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雪兒 芮妮 昆諾
亞蘭 J 寇曼
海俊 黃
意銘 尹
羅伯特 F 格拉奇亞諾
娜塔莉 A 貝茲曼
潘維爾 史特羅普
宇徵 黃
國棟 陳
摩漢 史林維桑
彼得 成根 李
甘曼茲 歐茲萊姆 坎地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必治妥美雅史谷比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必治妥美雅史谷比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必治妥美雅史谷比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3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56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3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MHC-molecules, e.g. HLA-molec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CD28 or CD15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5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animal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3Crossreactivity, e.g. for species or epitope, or lack of said crossre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4Identification of a linear epitope shorter than 20 amino acid residues or of a conformational epitope defined by amino acid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2Constant or Fc region; Iso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2Increased effector function due to an Fc-mod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07K2317/732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DC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4Stability, e.g. half-life, pH, temperature or enzyme-resistance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特異性結合人類MICA/B之抗體及其使用方法。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係有關在個體中治療癌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抗MICA/B抗體。

Description

抗MICA及/或MICB抗體及其用途
經由EFS-WEB以電子方式提交之序列表的參考
與本申請案一起提申的在ASCII文本文件(名稱:3338_101PC02_Seqlisting_ST25.txt;大小:154,660個位元組;及創建日期:2019年3月18日)中以電子方式提交之序列表的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I類鏈相關A及B (MICA/B)為與MHC I類糖蛋白相關之高度多態性細胞表面蛋白質。其含有三個細胞外結構域(α1、α2及α3)、一個跨膜區及一個細胞質尾區,且充當刺激在NK、γδ T、CD8+ αβ T及NKT細胞上表現之活化性受體NKG2D的配位體。通常,MICA/B在上皮細胞、內皮細胞、纖維母細胞及骨髓細胞上以低水準進行組成性表現。然而,其在應激條件下(諸如在癌發生、感染、DNA損傷反應期間)及在自體免疫病狀中上調或新出現。因而,MICA/B表現充當細胞應激之信號,且MICA/B接合NKG2D觸發NK細胞且共刺激T細胞,從而導致免疫效應功能,諸如細胞毒性及細胞介素產生。Bauer, Science 1999; 285: 727-9。Diefenbach等人, Nat Immunol. 2000; 1:119-26。Groh等人, Nat Immunol. 2001; 2:255-60。然而,腫瘤細胞具有藉由以下來阻止由NKG2D介導之反應的機制:使MICA/B自細胞表面裂解,從而導致MICA/B表面密度降低且可溶性MICA/B (sMICA/B)產生,其下調細胞毒性效應細胞上之NKG2D。Groh等人, Nature 2002; 419:734-8。Salih, J. Immunol. 2002; 169:4098-4102。在腫瘤細胞上,MICA/B之α3結構域與一種二硫化物異構酶/伴隨蛋白,亦即內質網蛋白質5 (ERp5)相互作用,以誘導能夠藉由蛋白酶(包括解整合素及金屬蛋白酶ADAM10及ADAM17)使MICA/B裂解之構形變化。Kaiser, Nature 2007; 447:482-6。
目前,已鑑別出大約有100種編碼79種蛋白質變異體之MICA對偶基因及40種編碼26種蛋白質變異體之MICB對偶基因(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EMBL-EBI)免疫多形現象資料庫:https://www.ebi.ac.uk/ipd/imgt/hla/stats.html (於2017年12月08日訪問))。已在廣泛範圍之腫瘤類型中報導MICA/B之表現,其中高表現與不良預後相關聯。Spear, Cancer Immunity 2013; 13。Ghadially等人, Br. J. Cancer 2017; 116:1208-17。因為已展示長期暴露於高濃度之sMICA中會降低CD8 T及NK細胞上之NKG2D活性,故已將sMICA/B產生視為腫瘤免疫逃逸之機制。Groh等人, Nat. Immunol. 2001; 2:255-60。Salih, J. Immunol. 2002; 169:4098-4102。已在許多人類腫瘤類型中鑑別出sMICA/B蛋白質,該等腫瘤類型包括黑素瘤、肺、結腸、卵巢、乳房、前列腺腫瘤及骨髓瘤。Zhang等人, Sci. Adv. 2017; 3:e1602133。sMICA之含量與用抗CTLA-4抗體伊匹單抗(ipilimumab)治療之患有轉移性黑素瘤之患者的較差存活率相關。Koguchi, Cancer Res. 2015; 75:5084-92。此外,展示對伊匹單抗有反應之黑素瘤患者產生療法誘導之抗MICA/B抗體;此等患者中之一些經歷sMICA含量降低且展現抗腫瘤活性之臨床證據。Zhang等人, Sci. Adv. 2017; 3:e1602133。Jinushi, PNAS. 2006; 103:9190-9195。
病毒及腫瘤設計出逃避NKG2D偵測之機制的程度指示,恢復或增強NK及T細胞之NKG2D依賴性活化的治療策略可為有益的。因此,需要產生及選擇以下抗MICA/B抗體,其結合於MICA/B上接近ERp5結合位點之區域且/或將MICA/B保留在細胞表面處以使得該MICA/B可高效地接合NKG2D,從而引起患者中之抗腫瘤活性增強。
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係有關一種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 (MICA)及/或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 (MICB)之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該VH包含VH互補決定區(CDR) 1、VH-CDR2及VH-CDR3,且該VL包含VL-CDR1、VL-CDR2及VL-CDR3;其中該VH-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7、17、27、37及4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H-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6、16、26、36及4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H-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5、15、25、35及4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L-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8、18、28、38及48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L-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19、29、39及49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L-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20、30、40及50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a) VH-CDR1包含SEQ ID NO: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2包含SEQ ID NO: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3包含SEQ ID NO: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1包含SEQ ID NO: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2包含SEQ ID NO: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CDR3包含SEQ ID NO: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b) VH-CDR1包含SEQ ID NO:1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2包含SEQ ID NO:1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3包含SEQ ID NO:1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1包含SEQ ID NO:1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2包含SEQ ID NO:1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CDR3包含SEQ ID NO:2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c) VH-CDR1包含SEQ ID NO:2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2包含SEQ ID NO:2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3包含SEQ ID NO:2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1包含SEQ ID NO:2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2包含SEQ ID NO:2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CDR3包含SEQ ID NO: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d) VH-CDR1包含SEQ ID NO:3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2包含SEQ ID NO:3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3包含SEQ ID NO:3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1包含SEQ ID NO:3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2包含SEQ ID NO:3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CDR3包含SEQ ID NO:4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或(e) VH-CDR1包含SEQ ID NO:4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2包含SEQ ID NO:4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H-CDR3包含SEQ ID NO:4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1包含SEQ ID NO:4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VL-CDR2包含SEQ ID NO:4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CDR3包含SEQ ID NO:5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特性:(a)該抗體抑制MICA被腫瘤細胞脫落;(b)該抗體增加腫瘤細胞上之膜結合型MICA;(c)該抗體降低患者血清中之可溶性MICA含量;(d)該抗體介導ADCC及/或ADCP增強;(e)該抗體介導細胞之抗原加工及/或交叉呈遞增強;(f)該抗體抑制腫瘤生長及/或癌轉移;(g)該抗體減小腫瘤體積;(h)該抗體增加無惡化存活期;(i)該抗體增加總存活期;及(j)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VH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2、12、22、32及4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H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12、22、32及4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VL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4、14、24、34及44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L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14、24、34及44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a) VH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b) VH包含SEQ ID NO:1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1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c) VH包含SEQ ID NO:2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2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d) VH包含SEQ ID NO:3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或(e) VH包含SEQ ID NO:4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4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a)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c)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d)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或(e)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7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人類MICA中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對應於SEQ ID NO: 51之G254、D255、L257、Y264、W267及其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G254、D255、L257、Y264及W267。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殘基W150-M163。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殘基Y231-T238。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殘基D255-Q265。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原決定基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胺基酸殘基W253-W267。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L201-N220。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T238-Q25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L201-N220及T238-Q25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及R279。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P258、G260、G262及Y264。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1個、至少2個、至少3個、至少4個、至少5個、至少6個、至少7個、至少8個、至少9個或至少10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兩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四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六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3、IgG4或其變異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在重鏈中包含恆定區,且其中該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 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有關一種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 (MICA)及/或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 (MICB)之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該VH包含VH互補決定區(CDR) 1、VH-CDR2及VH-CDR3,且該VL包含VL-CDR1、VL-CDR2及VL-CDR3;其中該VH-CDR1包含SEQ ID NO: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2包含SEQ ID NO: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3包含SEQ ID NO: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1包含SEQ ID NO: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2包含SEQ ID NO: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CDR3包含SEQ ID NO: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在重鏈中包含恆定區,該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 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
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係有關一種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 (MICA)及/或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 (MICB)之抗體,其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由海藻糖基轉移酶之表現降低或消除的細胞株產生。
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係有關一種編碼本文所描述之抗體的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係有關一種包含該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之載體或載體組。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係有關一種包含該抗體、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或載體之宿主細胞。
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係有關一種免疫結合物,其包含該抗體及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細胞毒素、非細胞毒性藥物、放射性藥劑、第二抗體、酶、抗贅生劑及其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毒素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海兔毒素(dolastatin)、單甲基奧瑞他汀E (MMAE)、美登素(maytansine)、倍癌黴素(duocarmycin)、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吡咯并苯并二氮呯、倍癌黴素、森坦黴素(centanamycin)、SN38、小紅莓(doxorubicin)、其衍生物、其合成類似物及其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毒素包含細胞毒素A。
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係有關醫藥組合物,其包含該抗體、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載體或載體組或免疫結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第二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特異性結合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蛋白質:PD-1、PD-L1、CTLA-4、LAG3、TIGIT、TIM3、NKG2a、OX40、ICOS、CD137、KIR、TGFβ、IL-10、IL-8、IL-2、CD96、VISTA、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D27、GITR及其任何組合。
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係有關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治療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抗體、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載體或載體組、宿主細胞、免疫結合物或醫藥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包含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第二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有效量的特異性結合選自以下之蛋白質的抗體:誘導性T細胞共刺激劑(ICOS)、CD137 (4-1BB)、CD134 (OX40)、NKG2A、CD27、CD96、糖皮質激素誘導之TNFR相關蛋白(GITR)及疱疹病毒進入介體(HVEM)、計劃性死亡-1 (PD-1)、計劃性死亡配位體-1 (PD-L1)、CTLA-4、B及T淋巴球衰減子(BTLA)、T細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結構域-3 (TIM-3)、淋巴球活化基因-3 (LAG-3)、腺苷A2a受體(A2aR)、殺手細胞凝集素樣受體G1 (KLRG-1)、自然殺手細胞受體2B4 (CD244)、CD160、具有Ig及ITIM結構域之T細胞免疫受體(TIGIT)及用於T細胞活化之V結構域Ig抑制子(VISTA)的受體、KIR、TGFβ、IL-10、IL-8、IL-2、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EACAM-1、CD52、HER2及其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有效量的聚乙二醇化IL-10、IL-10-Fc或聚乙二醇化IL-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用於癌症之化學治療劑、放射線、使先天性免疫細胞活化之藥劑及/或增強NK及/或CD8+ T細胞之存活的藥劑。
本發明之其他特徵及優點將自以下詳細描述及實例而顯而易見,該等詳細描述及實例不應視為限制性。所引用之所有參考文獻(包括在本申請案通篇中所引用之科學文章、報紙報導、GenBank項、專利及專利申請案)的內容均明確地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特異性結合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 (MICA)及/或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 (MICB)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抗MICA/B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MICA為人類MICA。在一些實施例中,MICB為人類MICB。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係關於治療有需要之個體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特異性結合MICA及/或MICB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癌症,且抗MICA/B抗體在該個體中治療癌症。I. 術語
為了使本發明之描述可更易於理解,首先定義某些術語。額外定義闡述於實施方式通篇中。
應注意,術語「一(a或an)」實體係指一或多個彼實體;例如,「一個核苷酸序列」應理解為表示一或多個核苷酸序列。因此,術語「一個(a/an)」、「一或多個」及「至少一個」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此外,本文所用之「及/或」應視為特定揭示兩種指定特徵或組分中之每一者具有或不具有另一者。因此,諸如本文中「A及/或B」之片語中所用的術語「及/或」意欲包括「A及B」、「A或B」、「A」(單獨)及「B」(單獨)。同樣,諸如「A、B及/或C」之片語中所用的術語「及/或」意欲涵蓋以下態樣中之每一者:A、B及C;A、B或C;A或C;A或B;B或C;A及C;A及B;B及C;A (單獨);B (單獨);及C (單獨)。
應理解,每當本文中用語言「包含」描述態樣時,則亦提供用術語「由……組成」及/或「基本上由……組成」中所描述之類似態樣。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均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之一般技術者通常所理解相同的含義。舉例而言,the Concise Dictionary of Biomedicine and Molecular Biology, Juo, Pei-Show, 第2版, 2002, CRC Press;The Dictionary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第3版, 1999, Academic Press;及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修正版, 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向此項技術者提供本發明中所用之許多術語的通用辭典。
單位、前綴及符號以其國際單位體系(Système International de Unites (SI))接受之形式表示。數值範圍包括界定該範圍之數字。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核苷酸序列沿5'至3'方向從左向右書寫。胺基酸序列沿胺基至羧基方向從左向右書寫。本文所提供之標題並非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限制,其可作為整體由說明書提及。因此,下文緊接著定義之術語通過參考整個說明書來更充分地定義。
術語「約」在本文中用於指大約、大致、在……左右或在……區域中。當術語「約」與數值範圍結合使用時,其藉由相對於所闡述之數值向上或向下擴展邊界來調整其範圍。一般而言,術語「約」可相對於所陳述之值向上或向下調整數值達到上調或下調相差例如10% (更高或更低)。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或「MICA」係指非經典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 I類分子。如本文所用之術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或「MICB」係指非經典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 I類分子。如本文所用之術語「MICA/B」係指MICA及/或MICB。
MICA為一般錨定於細胞膜上的天然表現之經糖基化且多態性之蛋白質。藉由基質金屬蛋白酶及ADAM蛋白酶使膜結合型MICA裂解將可溶形式之MICA釋放至細胞外基質中。MICA為NKG2D之配位體,該NKG2D為在自然殺手(NK)細胞、CD8 T細胞及γδ T細胞之表面上表現的受體。MICA表現在應激期間在健康細胞中得到誘導,且MICA充當誘導對表現MICA之細胞進行的NK及T細胞介導之細胞溶解的信號。有效地,MICA在應激期間充當用於細胞之「殺我」信號。MICA由多種腫瘤細胞表現。
術語「MICA」包括MICA之任何變異體或同功異型物,其由包括(但不限於)腫瘤細胞之細胞天然表現。因此,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與來自除人類以外之物種的MICA (例如食蟹獼猴MICA)交叉反應。或者,抗體可對人類MICA具有特異性,而不展現與其他物種之任何交叉反應性。MICA或其任何變異體及同功異型物可自天然表現其之細胞或組織分離或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技術及/或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技術來以重組方式產生。
人類MICA (SEQ ID NO: 51)由332個胺基酸組成。已鑑別出人類MICA之至少兩種額外同功異型物。同功異型物1稱為MICA1 (UniProt ID No. Q29983-1;SEQ ID NO: 109),其由383個胺基酸組成。同功異型物2稱為MICA2 (UniProt ID No. Q29983-2;SEQ ID NO: 88),其由287個胺基酸組成。相對於MICA1之胺基酸序列,MICA2缺少胺基酸殘基109-204。
下文為三種已知人類MICA同功異型物之胺基酸序列。 (A)人類MICA (SEQ ID NO: 51):
Figure 02_image001
(B)人類MICA同功異型物1 (UniProt ID No. Q29983-1;SEQ ID NO: 109):
Figure 02_image003
(C)人類MICA同功異型物2 (UniProt ID No. Q29983-2;SEQ ID NO: 88):
Figure 02_image005
Figure 02_image007
MICA之信號序列對應於胺基酸1-23 (加下劃線)。因此,MICA、MICA1及MICA2成熟同功異型物分別由胺基酸24至332、383或287組成。成熟人類MICA之細胞外結構域由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4-307組成,且具有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09
Figure 02_image011
存在多種已知MICA (MICA)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MICA為MICA*002 (在本文中亦稱為MICA*002對偶基因),其具有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13
Figure 02_image015
在一些實施例中,MICA為MICA*004 (在本文中亦稱為MICA*004抗原),其具有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17
Figure 02_image019
在一些實施例中,MICA為MICA*008 (在本文中亦稱為MICA*008抗原),其具有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21
Figure 02_image023
在一些實施例中,MICA為MICA*009 (在本文中亦稱為MICA*009抗原),其具有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25
Figure 02_image027
Figure 02_image029
在一些實施例中,MICA為MICA*009 (在本文中亦稱為MICA*009抗原),其具有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31
Figure 02_image033
存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人類MICA之許多不同對偶基因,包括七十三種或超過七十三種MICA對偶基因。參見Frigoul及Lefranc,Recent Res. Devel. Human Genet. 3 :95-145 (2005)。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抗體可結合於MICA之一或多種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於單一MICA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高親和力結合於一或多種MICA對偶基因,且以低親和力結合於其他MICA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於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種MICA對偶基因:MICA*002、MICA*004、MICA*008及MICA*009。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高親和力結合於MICA*004、MICA*008及MICA*009,且視情況以低親和力結合於MICA*002。
食蟹獼猴MICA蛋白質包含以下胺基酸序列(包括信號序列):
Figure 02_image035
Figure 02_image037
MICB為一般錨定於細胞膜上的天然表現之經糖基化且多態性之蛋白質。使膜結合型MICB裂解將可溶形式之MICB釋放至細胞外基質中。MICB為NKG2D之配位體,且充當誘導對表現MICB之細胞進行的NK及T細胞介導之細胞溶解的信號。MICB在應激期間充當用於細胞之「殺我」信號,且由多種腫瘤細胞表現。術語「MICB」包括MICB之任何變異體或同功異型物,其由包括(但不限於)腫瘤細胞之細胞天然表現。
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與來自除人類以外之物種的MICB (例如食蟹獼猴MICB)交叉反應。或者,抗體可對人類MICB具有特異性,而不展現與其他物種之任何交叉反應性。MICB或其任何變異體及同功異型物可自天然表現其之細胞或組織分離或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技術及/或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技術來以重組方式產生。
人類MICB (SEQ ID NO: 132)由383個胺基酸組成(UniProt ID No. Q29980),其具有以下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39
Figure 02_image041
Figure 02_image043
已鑑別出人類MICB之額外同功異型物。MICB之同功異型物2 (UniProt ID No. Q29980-2)具有以下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45
Figure 02_image047
在一些實施例中,術語「抗體」係指包含藉由二硫鍵互連之至少兩個重(H)鏈及兩個輕(L)鏈的蛋白質。各重鏈包含重鏈可變區(本文中縮寫為VH)及重鏈恆定區(本文中縮寫為CH)。在一些抗體(例如天然產生之IgG抗體)中,重鏈恆定區包含一個鉸鏈及三個結構域CH1、CH2及CH3。在一些抗體(例如天然產生之IgG抗體)中,各輕鏈包含輕鏈可變區(本文中縮寫為VL)及輕鏈恆定區。輕鏈恆定區包含一個結構域(本文中縮寫為CL)。VH及VL區可進一步細分成高變區(稱為互補決定區(CDR)),其中穿插有更保守之區(稱為構架區(FR))。各VH及VL由三個CDR及四個FR構成,其自胺基端至羧基端按以下次序排列:FR1、CDR1、FR2、CDR2、FR3、CDR3及FR4。重鏈及輕鏈之可變區含有與抗原相互作用之結合結構域。抗體之恆定區可介導免疫球蛋白與宿主組織或因子的結合,包括與免疫系統之各種細胞(例如效應細胞)及經典補體系統之第一組分(C1q)的結合。重鏈可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除非本文另外指定,否則可變區中之胺基酸使用Kabat編號系統來加以編號,而恆定區中之彼等胺基酸使用EU系統來加以編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用之「IgG抗體」,例如人類IgG1、IgG2、IgG3及IgG4抗體具有天然產生之IgG抗體的結構,亦即,其具有與相同亞類之天然產生之IgG抗體相同數目的重鏈及輕鏈及二硫鍵。舉例而言,抗MICA/B IgG1、IgG2、IgG3或IgG4抗體由兩個重鏈(HC)及兩個輕鏈(LC)組成,其中該兩個HC及LC由數目及位置分別與出現在天然產生之IgG1、IgG2、IgG3及IgG4抗體中相同的二硫橋鍵連接(除非該抗體已經突變以修飾該等二硫橋鍵)。
抗體通常以高親和力特異性地結合於其同源抗原,該高親和力由解離常數(KD )為10-5 至10-11 M或更小反映。大於約10-4 M之任何KD 一般視為指示非特異性結合。如本文所用,「特異性結合」於抗原之抗體係指以高親和力結合於該抗原及基本上相同之抗原但不以高親和力結合於不相關抗原的抗體,該高親和力意謂KD 為10-7 M或更小、10-8 M或更小、5 × 10-9 M或更小或介於10-8 M與10-10 M之間或更小。若抗原與既定抗原展現高度序列一致性,舉例而言,若抗原與既定抗原之序列展現至少80%、至少90%、至少95%、至少97%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則該抗原與該既定抗原「基本上相同」。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B之抗體亦可具有與來自某些靈長類物種之MICA/B抗原(例如食蟹獼猴MICA/B)的交叉反應性,但不能與來自其他物種之MICA/B抗原或與除MICA/B以外之抗原交叉反應。
免疫球蛋白可來自任一通常已知之同型,包括(但不限於) IgA、分泌性IgA、IgG及IgM。IgG同型在某些物種中劃分成亞類:在人類中,IgG1、IgG2、IgG3及IgG4,及在小鼠中,IgG1、IgG2a、IgG2b及IgG3。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具有IgG1亞型。免疫球蛋白(例如IgG1)以若干同種異型存在,該等同種異型彼此相差至多幾個胺基酸。舉例而言,「抗體」包括天然產生及非天然產生之抗體兩者;單株及多株抗體;嵌合及人類化抗體;人類及非人類抗體及全合成抗體。
如本文所用的術語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係指抗體中保留特異性結合於抗原(例如人類MICA/B)之能力的一或多個片段。已展示抗體之抗原結合功能可由全長抗體之片段執行。涵蓋於術語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內的結合片段之實例包括(i)由VL 、VH 、LC及CH1結構域組成的Fab片段(來自木瓜蛋白酶裂解之片段)或類似單價片段;(ii)包含在鉸鏈區處藉由二硫橋鍵連接之兩個Fab片段的F(ab')2片段(來自胃蛋白酶裂解之片段)或類似二價片段;(iii)由VH 及CH1結構域組成之Fd片段;(iv)由抗體單個臂之VL 及VH 結構域組成的Fv片段,(v)由VH 結構域組成之dAb片段(Ward等人, (1989)Nature 341:544-546);(vi)經分離之互補決定區(CDR);及(vii)可視情況藉由合成連接子接合之兩個或超過兩個經分離CDR的組合。此外,儘管Fv片段之兩個結構域VL 及VH 由單獨基因編碼,但其可使用重組方法藉由合成連接子接合,該合成連接子使得該等結構域能夠以單個蛋白質鏈形式製得,其中VL 及VH 區配對以形成單價分子(稱為單鏈Fv(scFv);參見例如Bird等人 (1988)Science 242:423-426;及Huston等人 (1988)Proc. Natl. Acad. Sci. USA 85:5879-5883)。此類單鏈抗體亦意欲涵蓋於術語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內。此等抗體片段係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知技術來獲得,且以與完整抗體相同之方式來篩選供使用之片段。抗原結合部分可藉由重組DNA技術,或藉由完整免疫球蛋白之酶促或化學裂解來產生。
「雙特異性」或「雙功能抗體」為具有兩對不同重鏈/輕鏈及兩個不同結合位點之人工雜交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可藉由包括融合瘤融合或Fab'片段連接之多種方法來產生。參見例如Songsivilai及Lachmann,Clin. Exp. Immunol . 79:315-321 (1990);Kostelny等人,J. Immunol . 148, 1547-1553 (1992)。
如本文所用,術語「單株抗體」係指來自基本上同質之抗體之群體的抗體,亦即,除可能在單株抗體生產期間產生之可能變異體(此類變異體一般以少量存在)以外,該群體中所包含之個別抗體基本上類似且結合相同抗原決定基(例如,該等抗體展示單一結合特異性及親和力)。修飾語「單株」指示抗體之特徵為自基本上同質之抗體群體獲得,且不應解釋為需要藉由任何特定方法產生該抗體。術語「人類單株抗體」係指來自展示單一結合特異性的基本上同質之抗體之群體且具有來源於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之可變區及視情況存在之恆定區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單株抗體係由融合瘤產生,該融合瘤包括與永生化細胞融合的自轉殖基因非人類動物(例如轉殖基因小鼠)獲得之B細胞,其具有包含人類重鏈轉殖基因及輕鏈轉殖基因之基因組。
如本文所用,術語「重組人類抗體」包括藉由重組手段製備、表現、產生或分離之所有人類抗體,諸如(a)自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之轉殖基因或轉染色體動物(例如小鼠)或由其製備之融合瘤分離的抗體;(b)自經轉型以表現抗體之宿主細胞,例如自轉染瘤分離的抗體;(c)自重組、組合人類抗體文庫分離的抗體;及(d)藉由涉及將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序列剪接至其他DNA序列的任何其他手段製備、表現、產生或分離的抗體。此類重組人類抗體包含利用由生殖系基因編碼之特定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但包括隨後例如在抗體成熟期間發生之重排及突變的可變區及恆定區。如此項技術中已知(參見例如Lonberg (2005)Nature Biotech . 23(9): 1117- 1125),可變區含有由重排以形成對外來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抗體的各種基因編碼的抗原結合結構域。除重排之外,可變區亦可藉由多個單胺基酸變化(稱為體細胞突變或高突變)進一步修飾以增加抗體對外來抗原之親和力。恆定區將進一步響應於抗原而發生變化(亦即同型轉換)。因此,響應於抗原而編碼輕鏈及重鏈免疫球蛋白多肽的經重排且經體細胞突變之核酸分子不能具有與原始核酸分子之序列一致性,但替代地將基本上相同或類似(亦即,具有至少80%一致性)。
「人類」抗體(HuMAb)係指具有其中構架區及CDR區均來源於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之可變區的抗體。另外,若該抗體含有恆定區,則該恆定區亦來源於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包括不由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編碼之胺基酸殘基(例如,藉由活體外隨機或位點特異性突變誘發或藉由活體內體細胞突變而引入之突變)。然而,如本文所用,術語「人類抗體」不意欲包括其中來源於另一哺乳動物物種(諸如小鼠)之生殖系的CDR序列已移植至人類構架序列上的抗體。術語「人類」抗體與「完全人類」抗體同義使用。
「人類化」抗體係指其中非人類抗體之CDR結構域外的一些、大部分或所有胺基酸經來源於人類免疫球蛋白之對應胺基酸置換的抗體。在人類化形式之抗體的一些實施例中,CDR結構域外之一些、大部分或所有胺基酸已經來自人類免疫球蛋白之胺基酸置換,而一或多個CDR區內之一些、大部分或所有胺基酸不變。胺基酸之小添加、缺失、插入、取代或修飾為容許的,只要其不消除抗體結合於特定抗原之能力即可。「人類化」抗體保留類似於原始抗體之抗原特異性。
「嵌合抗體」係指其中可變區來源於一個物種而恆定區來源於另一物種之抗體,諸如其中可變區來源於小鼠抗體而恆定區來源於人類抗體之抗體。
如本文所用,「同型」係指由重鏈恆定區基因編碼之抗體類別(例如IgG1、IgG2、IgG3、IgG4、IgM、IgA1、IgA2、IgD及IgE抗體)。
「同種異型」係指特定同型群內的天然產生之變異體,該等變異體相差幾個胺基酸(參見例如Jefferis等人 (2009)mAbs 1:1)。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具有任何同種異型。如本文所用,稱為「IgG1f」、「IgG1.1f」或「IgG1.3f」同型之抗體分別為同種異型「f」之IgG1、無效應IgG1.1及無效應IgG1.3抗體,亦即,根據Kabat中之EU索引,具有214R、356E及358M。
片語「識別抗原之抗體」及「對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抗體」在本文中可與術語「特異性結合於抗原之抗體」互換使用。
如本文所用,「經分離之抗體」意欲指基本上不含其他蛋白質及細胞材料之抗體。
如本文所用,「結合MICA/B」之抗體意欲指例如在使用經人類MICA/B轉染之CHO細胞或MICA/B表現性腫瘤細胞的結合分析中,與MICA/B相互作用之抗體,在此項技術中公認之方法中,例如在本文所描述的基於FACS之結合分析中,其EC50 為約25 μg/mL或更小、約23 μg/mL或更小、約20 μg/mL或更小、約15 μg/mL或更小、約10 μg/mL或更小、約5 μg/mL或更小、約3 μg/mL或更小、約2 μg/mL或更小、約1 μg/mL或更小、約0.5 μg/mL或更小、約0.45 μg/mL或更小、約0.4 μg/mL或更小、約0.35 μg/mL或更小或約0.3 μg/mL或更小。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為約200 nM或更小、約175 nM或更小、約160 nM或更小、約150 nM或更小、約125 nM或更小、約110 nM或更小、約100 nM或更小 約80 nM或更小、約75 nM或更小、約60 nM或更小、約50 nM或更小、約40 nM或更小、約35 nM或更小、約30 nM或更小、約25 nM或更小、約20 nM或更小、約15 nM或更小、約10 nM或更小、約9 nM或更小、約8 nM或更小、約7 nM或更小、約6 nM或更小、約5 nM或更小、約4 nM或更小、約3 nM或更小、約2 nM或更小、約1.9 nM或更小、約1.8 nM或更小、約1.7 nM或更小、約1.6 nM或更小、約1.5 nM或更小、約1.4 nM或更小、約1.3 nM或更小、約1.2 nM或更小、約1.1 nM或更小、約1.0 nM或更小、約0.9 nM或更小、約0.8 nM或更小、約0.7 nM或更小、約0.6 nM或更小、約0.5 nM或更小、約0.4 nM或更小、約0.3 nM或更小、約0.2 nM或更小或約0.1 nM或更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小於約10 nM。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小於約5 nM。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小於約1.5 nM。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為約1 nM或更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為約0.5 nM或更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為約0.3 nM或更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在例如CHO細胞上表現之人類MICA/B,其EC50 為約0.2 nM或更小。
如本文所用,「抑制、阻止或減少」細胞(例如腫瘤細胞)對「MICA/B進行之脫落」的抗體意欲指抑制、阻止或減少可溶性MICA/B自細胞表面之釋放的抗體。在不受機制束縛的情況下,本文所揭示之抗MICA/B抗體減少例如藉由裂解以可溶性MICA/B形式釋放至血漿中之MICA/B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增加細胞表面上之膜結合型MICA/B。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增加表面MICA/B在經人類MICA/B轉染之細胞上的滯留,其MICA/B滯留EC50 為約10 nM或更小、約5 nM或更小、約1 nM或更小、約0.85 nM或更小、約0.8 nM或更小、約0.75 nM或更小、約0.7 nM或更小、約0.65 nM或更小、約0.6 nM或更小、約0.55 nM或更小、約0.5 nM或更小、約0.45 nM或更小、約0.4 nM或更小、約0.35 nM或更小、約0.3 nM或更小、約0.25 nM或更小、約0.2 nM或更小、約0.15 nM或更小或約0.1 nM或更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使表面MICA/B在經人類MICA/B轉染之細胞上的滯留增加至少約1.2倍、至少約1.3倍、至少約1.4倍、至少約1.5倍、至少約1.6倍、至少約1.7倍、至少約1.8倍、至少約1.9倍、至少約2倍、至少約2.1倍、至少約2.2倍、至少約2.3倍、至少約2.4倍、至少約2.5倍、至少約2.75倍、至少約3倍、至少約3.5倍、至少約4倍、至少約4.5倍、至少約5倍、至少約7.5倍、至少約10倍或至少約20倍。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降低患者血清中之可溶性MICA/B (sMICA/B)含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減少自經人類MICA/B轉染之細胞脫落的可溶性MICA/B,其IC50 為約10 nM或更小、約5 nM或更小、約1 nM或更小、約0.7 nM或更小、約0.6 nM或更小、約0.5 nM或更小、約0.45 nM或更小、約0.4 nM或更小、約0.35 nM或更小、約0.3 nM或更小、約0.25 nM或更小、約0.2 nM或更小、約0.19 nM或更小、約0.18 nM或更小、約0.17 nM或更小、約0.16 nM或更小、約0.15 nM或更小、約0.14 nM或更小、約0.13 nM或更小、約0.12 nM或更小、約0.11 nM或更小、約0.1 nM或更小、約0.09 nM或更小、約0.08 nM或更小、約0.07 nM或更小、約0.06 nM或更小、約0.05 nM或更小、約0.04 nM或更小、約0.03 nM或更小、約0.02 nM或更小或約0.01 nM或更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使自經人類MICA轉染之細胞進行的MICA/B之脫落減少約0.9倍或更小、約0.85倍或更小、約0.8倍或更小、約0.75倍或更小、約0.7倍或更小、約0.65倍或更小、約0.6倍或更小、約0.55倍或更小、約0.5倍或更小、約0.45倍或更小、約0.4倍或更小、約0.35倍或更小、約0.3倍或更小、約0.25倍或更小、約0.2倍或更小、約0.15倍或更小、約0.1倍或更小或約0.05或更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使個體血清之可溶性MICA/B減少例如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或至少約90%。
如本文所用,術語「脫落(shed/shedding)」係指可溶性MICA/B自MICA/B表現性細胞之表面的釋放。MICA/B表現為定位於細胞表面之跨膜蛋白。在細胞外結構域內裂解將MICA/B之一部分釋放至血漿中,該一部分其在本文中稱為「可溶性MICA/B」或「sMICA/B」。
「效應功能」係指抗體Fc區與Fc受體或配位體之相互作用,或自其引起之生物化學事件。例示性「效應功能」包括C1q結合、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Fc受體結合、FcγR介導之效應功能(諸如ADCC)及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吞噬作用(ADCP),及細胞表面受體(例如B細胞受體;BCR)之下調。此類效應功能一般需要Fc區與結合結構域(例如抗體可變結構域)組合。
「Fc受體」或「FcR」為結合於免疫球蛋白之Fc區的受體。結合於IgG抗體之FcR包含FcγR家族之受體,包括此等受體之對偶基因變異體及交替剪接形式。FcγR家族由三種活化性受體(在小鼠中,FcγRI、FcγRIII及FcγRIV;在人類中,FcγRIA、FcγRIIA及FcγRIIIA)及一種抑制性受體(FcγRIIB)組成。人類FcγR之各種特性為此項技術中已知。大部分先天性效應細胞類型共同表現一或多種活化性FcγR及抑制性FcγRIIB,而自然殺手(NK)細胞選擇性地表現一種活化性Fc受體(在小鼠中,FcγRIII,而在人類中,FcγRIIIA)但不在小鼠及人類中表現抑制性FcγRIIB。人類IgG1結合於大部分人類Fc受體,且認為其在其所結合於之活化性Fc受體的類型方面等同於鼠類IgG2a。
「Fc區」(可結晶區)或「Fc結構域」或「Fc」係指介導免疫球蛋白與宿主組織或因子的結合,包括結合於位於免疫系統之各種細胞(例如效應細胞)上之Fc受體及經典補體系統之第一組分(C1q)的結合的抗體之重鏈之C端區。因此,Fc區包含除第一恆定區免疫球蛋白結構域(例如CH1或CL)外的抗體之恆定區。在IgG、IgA及IgD抗體同型中,Fc區包含來源於抗體之兩個重鏈之第二(CH2)及第三(CH3)恆定結構域的兩個相同蛋白質片段;IgM及IgE Fc區在各多肽鏈中包含三個重鏈恆定結構域(CH結構域2-4)。對於IgG,Fc區包含免疫球蛋白結構域CH2及CH3及處於CH1與CH2結構域之間的鉸鏈。儘管對免疫球蛋白重鏈之Fc區之邊界的定義可不同,但如本文所定義,人類IgG重鏈Fc區定義為對於IgG1自胺基酸殘基D221,對於IgG2自V222,對於IgG3自L221而對於IgG4自P224延伸至重鏈之羧基端,其中該編號係根據Kabat中之EU索引。人類IgG Fc區之CH2結構域自胺基酸237延伸至胺基酸340,而CH3結構域定位於Fc區中CH2結構域之C端側,亦即,其自IgG之胺基酸341延伸至胺基酸447或446 (若不存在C端離胺酸殘基)或胺基酸445 (若不存在C端甘胺酸及離胺酸殘基)。如本文所用,Fc區可為原生序列Fc,包括任何同種異型變異體或變異型Fc (例如非天然產生之Fc)。
「原生序列Fc區」或「原生序列Fc」包含與在自然界中發現之Fc區之胺基酸序列一致的胺基酸序列。原生序列人類Fc區包括原生序列人類IgG1 Fc區;原生序列人類IgG2 Fc區;原生序列人類IgG3 Fc區;及原生序列人類IgG4 Fc區以及其天然產生之變異體。原生序列Fc包括Fc之各種同種異型(參見例如Jefferis等人 (2009)mAbs 1: 1)。
術語「抗原決定基」或「抗原決定子」係指免疫球蛋白或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例如MICA)上之位點,例如,如由用於鑑別其之特定方法所定義。抗原決定基可由藉由蛋白質之三級摺疊而相鄰的鄰接胺基酸(通常為線性抗原決定基)或非鄰接胺基酸形成(通常為構形抗原決定基)。由鄰接胺基酸形成之抗原決定基在暴露於變性溶劑中後通常但未必總是保留,而藉由三級摺疊形成之抗原決定基在用變性溶劑處理通常消失。抗原決定基通常以獨特空間構形包括至少3、4、5、6、7、8、9、10、11、12、13、14或15個胺基酸。用於確定何種抗原決定基與既定抗體結合之方法(亦即抗原決定基定位)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的,且包括例如免疫墨點法及免疫沈澱分析,其中測試重疊或鄰接肽(例如來自MICA)與既定抗體(例如抗MICA/B抗體)之反應性。確定抗原決定基之空間構形的方法包括在此項技術中之技術及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技術,例如x射線晶體學、x射線共晶體學、抗原突變分析、2維核磁共振及HDX-MS (參見例如Epitope Mapping Protocols,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第66卷, G. E. Morris編, (1996))。
術語「抗原決定基定位」係指鑑別用於抗體-抗原識別之分子決定子的方法。
提及兩種或超過兩種抗體之術語「結合於相同抗原決定基」意謂如藉由既定方法所確定,抗體結合於胺基酸殘基之相同區段。用於確定抗體是否與本文所描述之抗體結合於「MICA上之相同抗原決定基」的技術包括例如抗原決定基定位方法,諸如提供抗原決定基之原子解析的對抗原:抗體複合物之晶體的x射線分析及氫/氘交換質譜(HDX-MS)。其他方法監測抗體與抗原片段或抗原之突變變異體的結合,其中因對抗原序列內之胺基酸殘基進行修飾所致的結合損失通常視為抗原決定基組分之指示。此外,亦可使用抗原決定基定位之計算組合方法。此等方法依賴於所關注之抗體親和分離來自組合噬菌體呈現肽文庫之特定短肽的能力。預期具有相同VH及VL或相同CDR1、2及3序列之抗體結合於相同抗原決定基。
「與另一抗體競爭結合於標靶」之抗體係指抑制(部分或完全)另一抗體與標靶之結合的抗體。兩種抗體是否彼此競爭結合於標靶,亦即一種抗體是否抑制另一抗體與標靶之結合及其抑製程度可使用已知競爭實驗,例如BIACORE® 表面電漿子共振(SPR)分析來加以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與另一抗體競爭且使該另一抗體與標靶之結合抑制至少50%、60%、70%、80%、90%或100%。視何種抗體為「阻斷抗體」(亦即,首先與標靶一起培育之冷性抗體)而定,抑制或競爭之水準可不同。競爭分析可如以下中所描述來進行:例如Ed Harlow及David Lane, Cold Spring Harb Protoc; 2006; doi:10.1101/pdb.prot4277或Ed Harlow及David Lane之「Using Antibodies」第11章,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USA 1999。若兩種抗體彼此雙向阻斷至少50%,亦即,不論是一種抗體還是另一抗體首先與在競爭實驗中抗原接觸,則該等抗體「交叉競爭」,
用於確定兩種抗體是否競爭結合或交叉競爭結合之競爭性結合分析包括:結合於表現MICA/B之細胞的競爭,例如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諸如描述於實例中。其他方法包括:SPR (例如BIACORE® )、固相直接或間接放射免疫分析(RIA)、固相直接或間接酶免疫分析(EIA)、夾心競爭分析(參見Stahli等人,Methods in Enzymology 9:242 (1983));固相直接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EIA (參見Kirkland等人,J. Immunol . 137:3614 (1986));固相直接標記分析、固相直接標記夾心分析(參見Harlow及Lane,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 Cold Spring Harbor Press (1988));使用1-125標記之固相直接標記RIA (參見Morel等人,Mol. Immunol . 25(1):7 (1988));固相直接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EIA (Cheung等人,Virology 176:546 (1990));及直接標記RIA. (Moldenhauer等人,Scand. J. Immunol . 32:77 (1990))。
如本文所用,術語「特異性結合」、「選擇性結合」、「選擇性地結合」及「特異性地結合」係指抗體結合於預定抗原上之抗原決定基。通常,抗體(i)當藉由例如表面電漿子共振(SPR)技術在BIACORE® 2000儀器中使用預定抗原(例如重組人類MICA或MICB)作為分析物且使用抗體作為配位體來測定或藉由對抗體與抗原陽性細胞之結合進行的史卡查分析來測定時,結合之平衡解離常數(KD )為大約小於10-7 M,諸如大約小於10-8 M、10-9 M或10-10 M或甚至更低,及(ii)結合於預定抗原之親和力為其結合於除預定抗原或緊密相關抗原以外之非特異性抗原(例如BSA、酪蛋白)之親和力的至少兩倍。因此,「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B」之抗體係指以10-7 M或更小、諸如大約小於10-8 M、10-9 M或10-10 M或甚至更低之KD 結合於可溶性或細胞結合之人類MICA/B的抗體。「與食蟹獼猴MICA/B交叉反應」之抗體係指以10-7 M或更小、諸如大約小於10-8 M、10-9 M或10-10 M或甚至更低之KD 結合於食蟹獼猴MICA/B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不與來自非人類物種之MICA/B交叉反應的此類抗體在標準結合分析中展現基本上不可偵測的針對此等蛋白質之結合。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kassoc 」或「ka 」意欲指特定抗體-抗原相互作用之締合速率,而如本文所用之術語「kdis 」或「kd 」意欲指特定抗體-抗原相互作用之解離速率。如本文所用,術語「KD 」意欲指解離常數,其係自kd 與ka 之比率(亦即kd /ka )獲得且以莫耳濃度(M)表示。抗體之KD 值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充分確立之方法測定。可供用於測定抗體之KD 的方法包括表面電漿子共振;生物感測器系統,諸如BIACORE® 系統;或流式細胞量測術及史卡查分析。
如本文所用,術語IgG抗體之「高親和力」係指抗體對靶抗原之KD 為10-8 M或更小、10-9 M或更小、或10-10 M或更小。然而,「高親和力」結合對於其他抗體同型可變化。舉例而言,對於IgM同型之「高親和力」結合係指抗體之KD 為10-10 M或更小、或10-8 M或更小。
在使用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進行之活體外或活體內分析的情形下,術語「EC50 」係指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誘導最大反應之50%,亦即介於最大反應與基線之間一半之反應的濃度。
如本文所用,術語「天然產生」在應用於一個對象時係指一個對象可在自然界中發現的事實。舉例而言,存在於可自自然界中之來源分離之生物體(包括病毒)中且尚未由人類在實驗室中有意修飾的多肽或聚核苷酸序列為天然產生。
「多肽」係指包含至少兩個連續連接之胺基酸殘基的鏈,鏈長無上限。蛋白質中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可含有修飾,諸如(但不限於)糖基化、磷酸化或二硫鍵形成。「蛋白質」可包含一或多個多肽。
如本文所用,術語「核酸分子」意欲包括DNA分子及RNA分子。核酸分子可為單股或雙股,且可為cDNA。
「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係指胺基酸殘基經具有類似側鏈之胺基酸殘基取代。此項技術中已定義具有類似側鏈之胺基酸殘基家族。此等家族包括具有鹼性側鏈(例如離胺酸、精胺酸、組胺酸)、酸性側鏈(例如天冬胺酸、麩胺酸)、不帶電荷的極性側鏈(例如甘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酪胺酸、半胱胺酸、色胺酸)、非極性側鏈(例如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脯胺酸、苯丙胺酸、甲硫胺酸)、β分支側鏈(例如蘇胺酸、纈胺酸、異白胺酸)及芳族側鏈(例如酪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組胺酸)之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抗MICA/B抗體中所預測之非必需胺基酸殘基經來自相同側鏈家族之另一胺基酸殘基置換。鑑別不消除抗原結合之核苷酸及胺基酸保守性取代的方法為此項技術中熟知的(參見例如Brummell等人,Biochem . 32: 1180-1187 (1993);Kobayashi等人Protein Eng . 12(10):879-884 (1999);及Burks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412-417 (1997))。
對於核酸,術語「顯著同源性」指示當在具有適當核苷酸插入或缺失的情況下進行最佳比對及比較時,兩個核酸或其指定序列之至少約80%核苷酸、至少約90%至95%、或至少約98%至99.5%核苷酸一致。或者,當區段在選擇性雜交條件下將與該股之互補序列雜交時,存在顯著同源性。
對於多肽,術語「顯著同源性」指示當在具有適當核苷酸插入或缺失的情況下進行最佳比對及比較時,兩個多肽或其指定序列之至少約80%胺基酸、至少約90%至95%、或至少約98%至99.5%胺基酸一致。
在考慮到需要引入以用於兩個序列之最佳比對的間隙之數目及各間隙之長度的情況下,兩個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為由該等序列共有之相同位置之數目的函數(亦即,同源性% =相同位置數/位置總數×100)。如下文非限制性實例中所描述,對序列之比較及對兩個序列之間一致性百分比的測定可使用數學演算法來實現。
兩個核苷酸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使用GCG套裝軟體(可在worldwideweb.gcg.com獲得)中之GAP程式,使用NWSgapdna.CMP矩陣以及間隙權數40、50、60、70或80及長度權數1、2、3、4、5或6來測定。兩個核苷酸或胺基酸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亦可使用已併入ALIGN程式(2.0版)中的E. Meyers及W. Miller (CABIOS , 4: 11-17 (1989))之演算法,使用PAM120權數殘基表、間隙長度罰分12分及間隙罰分4分來測定。另外,兩個胺基酸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使用已併入GCG套裝軟體(可在http://www.gcg.com獲得)中之GAP程式中的Needleman及Wunsch (J. Mol. Biol. (48):444-453 (1970))演算法,使用Blossum 62矩陣或PAM250矩陣以及間隙權數16、14、12、10、8、6或4及長度權數1、2、3、4、5或6來測定。
本文所描述之核酸及蛋白質序列可進一步用作「查詢序列」以針對公共資料庫執行檢索,以例如鑑別相關序列。此類檢索可使用Altschul等人(1990)J. Mol. Biol. 215:403-10之NBLAST及XBLAST程式(2.0版)來執行。BLAST核苷酸檢索可用NBLAST程式,得分=100,字長=12來執行,以獲得與本文所描述之核酸分子同源的核苷酸序列。BLAST蛋白質檢索可用XBLAST程序,得分=50,字長=3來執行,以獲得與本文所描述之蛋白質分子同源的胺基酸序列。為了獲得用於比較目的之間隙比對,可如Altschul等人, (1997)Nucleic Acids Res . 25(17):3389-3402中所描述利用間隙式BLAST。當利用BLAST及間隙式BLAST程式時,可使用各別程式(例如XBLAST及NBLAST)之預設參數。參見worldwideweb.ncbi.nlm.nih.gov。
核酸可存在於全細胞、細胞溶解物或經部分純化或基本上純之形式中。當核酸與其他細胞組分或其他污染物,例如其他細胞核酸(例如,染色體之其他部分)或蛋白質純化分開時,該核酸為「經分離」或「呈現基本上純的」,該純化藉由標準技術,包括鹼性/SDS處理、CsCl顯帶、管柱層析、瓊脂糖凝膠電泳及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其他技術來進行。參見F. Ausubel等人編,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Greene Publishing and Wiley Interscience, New York (1987)。
核酸(例如cDNA)可根據標準技術進行突變以提供基因序列。對於編碼序列,此等突變可視需要影響胺基酸序列。特定言之,考慮與原生V、D、J、恆定、轉換及本文所描述之其他此類序列基本上同源或來源於該等序列的DNA序列(其中,「來源於」表示序列與另一序列一致或自另一序列修飾得到)。
如本文所用,術語「載體」意欲指能夠轉運其已連接之另一核酸的核酸分子。一種類型之載體為「質體」,其係指其中可接合額外DNA區段之環形雙股DNA環。另一類型之載體為病毒載體,其中額外DNA區段可接合至病毒基因組。某些載體能夠在引入有其之宿主細胞中自主複製(例如具有細菌複製起點之細菌載體及游離型哺乳動物載體)。其他載體(例如,非游離型哺乳動物載體)在引入至宿主細胞中時可整合至宿主細胞之基因組中,且藉此與宿主基因組一起複製。此外,某些載體能夠導引與其可操作地連接之基因的表現。此類載體在本文中稱為「重組表現載體」(或簡言之,「表現載體」)。一般而言,用於重組DNA技術中之表現載體常常呈質體形式。在本說明書中,由於質體為載體之最常用形式,故「質體」與「載體」可互換使用。然而,亦包括提供同等功能的其他形式之表現載體,諸如病毒載體(例如複製缺陷反轉錄病毒、腺病毒及腺相關病毒)。
如本文所用,術語「重組宿主細胞」(或簡言之,「宿主細胞」)意欲指包含並非天然存在於該細胞中之核酸的細胞,且可為其中已引入有重組表現載體之細胞。應理解,此類術語意欲不僅指特定個體細胞,而且指此類細胞之後代。因為某些修飾可能由於突變或環境影響而出現在隨後幾代中,所以此類後代實際上無法與親本細胞相同,但仍包括在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宿主細胞」的範疇內。
「免疫反應」如在此項技術中所理解,且一般係指脊椎動物內針對外來藥劑或異常(例如癌細胞)之生物反應,該反應保護生物體免受此等藥劑及由其造成之疾病的影響。免疫反應由免疫系統之一或多種細胞(例如T淋巴球、B淋巴球、自然殺手(NK)細胞、巨噬細胞、嗜伊紅血球、肥大細胞、樹突狀細胞或中性粒細胞)及由此等細胞中之任一者或肝臟產生之可溶性大分子(包括抗體、細胞介素及補體)的作用介導,該作用引起對侵入性病原體、感染有病原體之細胞或組織、癌細胞或其他異常細胞或在自體免疫或病理性炎症之情況下之正常人類細胞或組織的選擇性靶向、與其結合、使其受損、受到破壞及/或自脊椎動物中消除。免疫反應包括例如對T細胞(例如效應T細胞、Th細胞、CD4+ 細胞、CD8+ T細胞或Treg細胞)之活化或抑制,或對免疫系統之任何其他細胞(例如NK細胞)的活化或抑制。
「免疫調節劑」或「免疫調控劑」係指可涉及調節、調控或改變免疫反應之藥劑,例如靶向信號傳導路徑之組分的藥劑。「調節」、「調控」或「改變」免疫反應係指在免疫系統之細胞中或在此類細胞(例如效應T細胞,諸如Th1細胞)之活性中的任何改變。此類調節包括刺激或抑制免疫系統,其可顯現為各種細胞類型之數目的增加或減少、此等細胞之活性的增加或降低、或可在免疫系統內發生之任何其他變化。已鑑別出抑制性與刺激性免疫調節劑,其中一些可在腫瘤微環境中具有增強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靶向T細胞之表面上的分子。「免疫調節性標靶」或「免疫調控性標靶」為受到物質、藥劑、部分、化合物或分子結合所靶向且其活性藉由物質、藥劑、部分、化合物或分子之結合而進行改變的分子,例如細胞表面分子。免疫調節標靶包括例如細胞表面上之受體(「免疫調節性受體」)及受體配位體(「免疫調節性配位體」)。
「免疫療法」係指藉由包含誘導、增強、抑制或以其他方式改變免疫系統或免疫反應之方法治療罹患疾病或具有感染疾病或遭受疾病復發之風險的個體。
「免疫刺激療法」或「免疫刺激性療法」係指引起增加(誘導或增強)個體之免疫反應以用於例如治療癌症的療法。
「增強內源性免疫反應」意謂增加個體中現存之免疫反應的有效性或效力。此有效性及效力增加可例如藉由克服抑制內源性宿主免疫反應之機制或藉由刺激增強內源性宿主免疫反應之機制來達成。
「T效應細胞」(「Teff 」細胞)係指具有溶胞活性之T細胞(例如,CD4+ 及CD8+ T細胞)以及T輔助(Th)細胞(例如Th1細胞),該等細胞分泌細胞介素且活化及導引其他免疫細胞,但不包括調控性T細胞(Treg細胞)。本文所描述之某些抗MICA/B抗體使Teff 細胞活化,例如使CD4+ 及CD8+ Teff 細胞及Th1細胞活化。
刺激免疫反應或免疫系統之能力增加可由T細胞共刺激性受體之促效活性增強及/或抑制性受體之拮抗活性增強引起。刺激免疫反應或免疫系統之能力增加可由量測免疫反應之分析中之EC50 或最大活性水準的增加倍數反映,該分析例如量測細胞介素或趨化因子釋放之變化、溶胞活性(直接在靶細胞上測定或間接經由偵測CD107a或顆粒酶來測定)及增殖的分析。刺激免疫反應或免疫系統活性之能力可增強至少10%、30%、50%、75%、2倍、3倍、5倍或更多倍。
如本文所用,術語「連接」係指兩個或超過兩個分子之締合。連接可為共價或非共價。連接亦可為基因連接(亦即以重組方式融合)。此類連接可使用此項技術公認之各種技術來達成,諸如化學結合及重組蛋白質產生。
如本文所用,「投藥」係指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各種方法及遞送系統中之任一者來向個體物理引入包含治療劑之組合物。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不同投藥途徑包括靜脈內、腹膜內、肌肉內、皮下、脊椎或其他非經腸投藥途徑,例如藉由注射或輸注。如本文所用,片語「非經腸投藥」意謂除經腸及局部投藥以外之投藥模式,通常為注射,且包括(不限於)靜脈內、腹膜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淋巴管內、病灶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網膜下、脊椎內、硬膜外及胸骨內注射及輸注,以及活體內電穿孔。或者,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經由非非經腸途徑進行投與,諸如局部、經表皮或經黏膜投藥途徑,例如鼻內、經口、經陰道、經直腸、舌下或局部。投與亦可執行例如一次、複數次及/或經一或多個延長之時段。
如本文所用,術語「T細胞介導之反應」係指由T細胞,包括效應T細胞(例如CD8+ 細胞)及輔助T細胞(例如CD4+ 細胞)介導之反應。T細胞介導之反應包括例如T細胞細胞毒性及增殖。
如本文所用,術語「細胞毒性T淋巴球(CTL)反應」係指由細胞毒性T細胞誘導之免疫反應。CTL反應主要由CD8+ T細胞介導。
如本文所用,片語「抑制腫瘤生長」包括腫瘤生長中的任何可量測之減小,例如,使腫瘤生長抑制至少約10%,例如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9%或100%。在一些實施例中,對腫瘤生長之抑制量測為腫瘤生長抑制百分比(TGI%)。TGI%可藉由根據下式計算由所處理之所有動物計算的日期「t」時之TGI來確定:[1-((Tt /T0 ) / (Ct /C0 ))] / [(Ct -C0 )/Ct ] × 100 [式1],其中Tt =所處理之動物在時間『t』時之個別腫瘤大小,T0 =所處理之動物在第一次量測時之個別腫瘤大小,Ct =對照動物在時間『t』時之中位腫瘤大小,C0 =對照動物在第一次量測時之中位腫瘤大小。
如本文所用,「癌症」係指特徵為異常細胞在體內不受控生長之一組廣泛疾病。不受調控之細胞分裂可引起惡性腫瘤或細胞形成,該等腫瘤或細胞侵入鄰近組織且可經由淋巴系統或血流轉移至身體遠端部分。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treat/treating/treatment)」係指以反轉、緩解、改善、抑制或減緩或預防與疾病相關聯之症狀、併發症、病狀或生物化學標誌的惡化、發展、嚴重程度或復發或增強總存活期為目標來對個體執行的任何類型之干預或方法或向個體投與活性劑。治療可為治療患有疾病之個體或未患有疾病之個體(例如用於預防)。
術語「有效劑量(effective dose/effective dosage)」定義為足以達成或至少部分地達成所需作用之量。藥物或治療劑「治療有效量」或「治療有效劑量」為當單獨或與另一治療劑組合使用時,促進疾病消退的藥物之任何量,該疾病消退由以下證明:疾病症狀之嚴重程度降低、疾病無症狀時段之頻率及持續時間增加、總存活期增加(自診斷出疾病(諸如癌症)的日期或對疾病起始治療開始,診斷患有該疾病的患者仍存活的時間長度)或預防因患病所致之損傷或失能。藥物之治療有效量或劑量包括「預防有效量」或「預防有效劑量」,其為當單獨或與另一治療劑組合向具有患上疾病或罹患疾病復發之風險的個體投與時,抑制該疾病之發展或復發的藥物之任何量。治療劑促進疾病消退或抑制疾病發展或復發之能力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多種方法,諸如在人類個體中在臨床試驗期間,在預測人類中之功效的動物模型系統中,或藉由在活體外分析中分析藥劑活性來加以評估。
舉例而言,抗癌劑為在個體中促進癌症消退之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有效量之藥物促進癌症消退至消除癌症之點。「促進癌症消退」意謂單獨或與抗贅生劑組合投與有效量之藥物在患者中引起腫瘤生長減緩或大小減小、腫瘤壞死、至少一種疾病症狀之嚴重程度降低、疾病無症狀時段之頻率及持續時間增加、預防因患病所致之損傷或失能或以其他方式改善疾病症狀。另外,關於治療之術語「有效」及「有效性」包括藥理學有效性及生理學安全性兩者。藥理學有效性係指藥物在患者中促進癌症消退之能力。生理學安全性係指由投與藥物引起的毒性水準,或細胞、器官及/或生物體水準之其他不良生理學作用(不良作用)。
對於治療腫瘤,舉例而言,治療有效量或劑量之藥物使細胞生長或腫瘤生長相對於未經治療之個體抑制至少約20%、至少約40%、至少約60%或至少約80%。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有效量或劑量之藥物完全抑制細胞生長或腫瘤生長,亦即,抑制100%細胞生長或腫瘤生長。化合物抑制腫瘤生長之能力可使用下文所描述之分析來加以評估。或者,組合物之此特性可藉由檢查化合物抑制細胞生長之能力來加以評估,此類抑制可藉由熟練從業者已知之分析來進行活體外量測。在本文所描述之一些實施例中,可觀測到腫瘤消退且其繼續至少約20天、至少約40天或至少約60天之時段。
術語「患者」包括接受預防性或治療性治療之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個體。
如本文所用,術語「個體」包括任何人類或非人類動物。舉例而言,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患有癌症之個體。術語「非人類動物」包括所有脊椎動物,例如哺乳動物及非哺乳動物,諸如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綿羊、狗、牛、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等。
如本文所提及,術語「基於重量」之劑量或給藥意謂向患者投與之劑量係基於該患者之重量來計算。舉例而言,當具有60 kg體重之患者需要3 mg/kg之抗MICA/B抗體時,吾人可計算及使用用於投與的抗MICA/B抗體之適當量(亦即180 mg)。
關於本文所描述之組合使用術語「固定劑量」意謂兩種或超過兩種不同抗體(例如,抗MICA/B抗體及第二抗體,例如PD-1或PD-L1抗體)以特定(固定)量或彼此比率存在於組合物中或分別單獨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劑量係基於抗體之重量(例如mg)。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劑量係基於抗體之濃度(例如mg/ml)。在一些實施例中,兩種抗體(例如,抗MICA/B及抗PD1或抗PD-L1)之比率為至少約1:1、約1:2、約1:3、約1:4、約1:5、約1:6、約1:7、約1:8、約1:9、約1:10、約1:15、約1:20、約1:30、約1:40、約1:50、約1:60、約1:70、約1:80、約1:90、約1:100、約1:120、約1:140、約1:160、約1:180、約1:200、約200:1、約180:1、約160:1、約140:1、約120:1、約100:1、約90:1、約80:1、約70:1、約60:1、約50:1、約40:1、約30:1、約20:1、約15:1、約10:1、約9:1、約8:1、約7:1、約6:1、約5:1、約4:1、約3:1或約2:1的第一抗體(例如抗MICA/B抗體)毫克數比第二抗體毫克數。舉例而言,2:1的抗MICA/B抗體與抗PD-1抗體(諸如納武單抗(nivolumab))之比率可意謂小瓶或注射劑可含有約480 mg抗MICA/B抗體及240 mg抗PD-1抗體,或約2 mg/ml之抗MICA/B抗體及1 mg/ml之抗PD-1抗體。
關於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及劑量使用術語「均一劑量」意謂在不考慮患者之重量或體表面積(BSA)的情況下向該患者投與之劑量。因此,均一劑量不以mg/kg劑量形式提供,而實際上以藥劑(例如抗MICA/B抗體)之絕對量形式提供。舉例而言,60 kg個人及100 kg個人將接受相同劑量之抗體(例如,480 mg抗MICA/B抗體)。
如本文所用,術語「ug」及「uM」可分別與「μg」及「μM」互換使用。
在以下子部分中進一步詳細描述本文所描述之各種態樣。 II. 抗人類 MICA/B 抗體
本文描述抗體,例如完全人類抗體,其能夠特異性結合於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B (MICA/B),且抑制、阻止或減少MICA/B被腫瘤細胞脫落,藉此增加MICA/B在腫瘤細胞表面處之滯留。舉例而言,抗體特異性結合人類MICA/B,且更具體言之,人類MICA之細胞外結構域內的特定結構域(例如α3結構域)。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特異性結合於MICA/B,藉此降低血清中之MICA/B含量,而抗體增加膜結合型MICA/B之含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來自一或多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之MICA/B (諸如食蟹獼猴MICA/B)交叉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B之α3結構域及食蟹獼猴MICA/B之α3結構域。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以高親和力結合於人類MICA/B。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展現以下功能特性中之一或多者: (a) 結合於膜結合型人類MICA/B; (b) 結合於膜結合型食蟹獼猴MICA/B; (c) 降低個體血清中之可溶性MICA/B含量; (d) 增加腫瘤細胞上之膜結合型MICA/B; (e) 抑制、阻止或減少MICA/B被腫瘤細胞脫落; (f) 介導細胞之抗原加工及/或交叉呈遞增強; (g) 介導ADCC及/或ADCP增強 (h) 抑制腫瘤生長及/或癌轉移; (i) 減小腫瘤體積; (j) 增加無惡化存活期; (k) 增加總存活期;及 (l) 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以高親和力結合於人類MICA/B,舉例而言,以10-6 M或更小、10-7 M或更小、10-8 M或更小、10-9 M或更小、10-10 M或更小、10-11 M或更小、10-12 M或更小、10-12 M至10-7 M、10-11 M至10-7 M、10-10 M至10-7 M、或10-9 M至10-7 M之KD 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例如使用BIACORE™ (例如,如實例中所描述)所測定,抗MICA/B抗體以10-6 M或更小、10-7 M或更小、10-8 M或更小、10-9 M (1 nM)或更小、10-10 M或更小、10-12 M至10-7 M、10-11 M至10-7 M、10-10 M至10-7 M、10-9 M至10-7 M、或10-8 M至10-7 M之KD 結合於人類MICA/B。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如藉由ELISA (例如MICA/B ELISA套組,例如ABCAM ab100592)所測定,抗MICA/B抗體以EC50 為100 nM或更小、10 nM或更小、1 nM或更小、100 nM至0.01 nM、100 nM至0.1 nM、100 nM至1 nM、或10 nM至1 nM、或10 ug/mL或更小、5 ug/mL或更小、1 ug/mL或更小、0.9 ug/mL或更小、0.8 ug/mL或更小、0.7 ug/mL或更小、0.6 ug/mL或更小、0.5 ug/mL或更小、0.4 ug/mL或更小、0.3 ug/mL或更小、0.2 ug/mL或更小、0.1 ug/mL或更小、0.05 ug/mL或更小、或0.01 ug/mL或更小之EC50 結合於人類sMICA/B。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例如以10-6 M或更小、10-7 M或更小、10-8 M或更小、10-9 M或更小、10-10 M或更小、10-11 M或更小、10-12 M或更小、10-12 M至10-7 M、10-11 M至10-7 M、10-10 M至10-7 M、或10-9 M至10-7 M之KD 結合於食蟹獼猴MICA/B。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如藉由BIACORE™ (例如,如實例中所描述)所測定,抗MICA/B抗體以10-6 M或更小、10-7 M或更小、10-8 M或更小、10-9 M (1 nM)或更小、10-10 M或更小、10-12 M至10-7 M、10-11 M至10-7 M、10-10 M至10-7 M、10-9 M至10-7 M、或10-8 M至10-7 M之KD 結合於可溶性食蟹獼猴MICA/B。例如如藉由ELISA (例如,如實例中所描述)所量測,抗MICA/B抗體可例如以100 nM或更小、10 nM或更小、100 nM至0.01 nM、100 nM至0.1 nM、100 nM至1 nM、或10 nM至1 nM之EC50 結合於食蟹獼猴sMICA/B。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約5 × 10-4 M或更小、約1 × 10-4 M或更小、5 × 10-5 M或更小、約1 × 10-5 M或更小、約1 × 10-6 M或更小、約1 × 10-7 M或更小或約1 × 10-8 M或更小之KD 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B,其中KD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約1 × 10-4 M或更小、約1 × 10-5 M或更小、1 × 10-6 M或更小、約1 × 10-7 M或更小或約1 × 10-8 M或更小之KD 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對偶基因MICA*002,其中KD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約1 × 10-4 M或更小、約1 × 10-5 M或更小、1 × 10-6 M或更小、約1 × 10-7 M或更小或約1 × 10-8 M或更小之KD 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對偶基因MICA*004,其中KD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約1 × 10-4 M或更小、約1 × 10-5 M或更小、1 × 10-6 M或更小、約1 × 10-7 M或更小或約1 × 10-8 M或更小之KD 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對偶基因MICA*008,其中KD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約1 × 10-4 M或更小、約1 × 10-5 M或更小、1 × 10-6 M或更小、約1 × 10-7 M或更小或約1 × 10-8 M或更小之KD 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對偶基因MICA*009,其中KD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約1 × 10-4 M或更小、約1 × 10-5 M或更小、1 × 10-6 M或更小、約1 × 10-7 M或更小或約1 × 10-8 M或更小之KD 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B對偶基因MICB*005,其中KD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至少約1 × 103 ms-1 、至少約5 × 103 ms-1 、至少約1 × 104 ms-1 、至少約5 × 104 ms-1 、至少約1 × 105 ms-1 、至少約5 × 105 ms-1 或至少約1 × 106 ms-1 之締合常數(ka )速率特異性結合人類MICA/B,其中ka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約0.1 s-1 或更小、0.05 s-1 或更小、0.01 s-1 或更小、5 × 10-3 s-1 或更小、1 × 10-3 s-1 或更小、5 × 10-4 s-1 或更小、1 × 10-4 s-1 或更小、5 × 10-5 s-1 或更小或1 × 10-5 s-1 或更小之解離常數(kd )速率特異性結合人類MICA/B,其中kd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進行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於MICA/B。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MICA及MICB。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MICA*002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MICA*004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MICA*008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MICA*009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MICA*002對偶基因、MICA*004對偶基因、MICA*008對偶基因及MICA*009對偶基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MICA*002對偶基因之親和力比結合MICA*004對偶基因、MICA*008對偶基因或MICA*009對偶基因更高。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MICA*004之親和力比結合MICA*002對偶基因、MICA*008對偶基因或MICA*008對偶基因更高。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MICA*008對偶基因之親和力比結合MICA*002對偶基因、MICA*004對偶基因或MICA*009對偶基因更高。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MICA*009對偶基因之親和力比結合MICA*002對偶基因、MICA*004對偶基因或MICA*008對偶基因更高。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該VH包含VH互補決定區(CDR) 1 (VH-CDR1)、VH-CDR2及VH-CDR3,且該VL包含VL-CDR1、VL-CDR2及VL-CDR3;其中該VH-CDR3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7、17、27、37及4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CDR3,該VH-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7、17、27、37及4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如SEQ ID NO: 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CDR2,該VH-CDR2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6、16、26、36及4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CDR2,該VH-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6、16、26、36及4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如SEQ ID NO: 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CDR1,該VH-CDR1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5、15、25、35及4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CDR1,該VH-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5、15、25、35及4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如SEQ ID NO: 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CDR1,該VL-CDR1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8、18、28、38及48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CDR1,該VL-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8、18、28、38及48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如SEQ ID NO: 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CDR2,該VL-CDR2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9、19、29、39及49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CDR2,該VL-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19、29、39及49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如SEQ ID NO: 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CDR3,該VL-CDR3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10、20、30、40及50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CDR3,該VL-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20、30、40及50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如SEQ ID NO: 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參考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參考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參考抗體結合於相同抗原決定基,該參考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1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1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1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1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2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參考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該參考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1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1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1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1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2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2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2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2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2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2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參考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該參考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2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2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2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2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2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3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3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3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3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3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4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參考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該參考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3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3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3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3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3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4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4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4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4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4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4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5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參考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該參考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4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1、包含SEQ ID NO:4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2、包含SEQ ID NO:4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CDR3、包含SEQ ID NO:4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1、包含SEQ ID NO:4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2及包含SEQ ID NO:5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該VH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2、12、22、32及4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H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12、22、32及4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該VL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4、14、24、34及44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L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14、24、34及44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該VH包含與SEQ ID NO:2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該VL包含與SEQ ID NO:4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L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在另一個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其中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根據EU編號,亦稱為「G236A」)。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該VH包含與SEQ ID NO:12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1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該VL包含與SEQ ID NO:14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L包含SEQ ID NO:1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1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1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SEQ ID NO:1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該VH包含與SEQ ID NO:22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2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該VL包含與SEQ ID NO:24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L包含SEQ ID NO:2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2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2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2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SEQ ID NO:2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該VH包含與SEQ ID NO:32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3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該VL包含與SEQ ID NO:34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L包含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3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L包含在SEQ ID NO: 34之位置95與96之間具有Ser殘基插入的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L包含在SEQ ID NO: 34之位置95與96之間具有Ala殘基插入的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L包含在SEQ ID NO: 34之位置95與96之間具有Gly殘基插入的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3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H,該VH包含與SEQ ID NO:42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42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VL,該VL包含與SEQ ID NO:44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VL包含SEQ ID NO:4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VH包含SEQ ID NO:4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VL包含SEQ ID NO:4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4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SEQ ID NO:4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VL。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與選自SEQ ID NO: 58、62、66、70及74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選自SEQ ID NO: 58、130、62、66、70及74之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重鏈胺基酸序列在免疫球蛋白恆定區內,例如在CH1結構域、CH2結構域、CH3結構域或鉸鏈區內包含一或多個缺失、取代或突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與選自SEQ ID NO: 60、64、68、72及76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選自SEQ ID NO: 60、64、68、72及76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與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與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與SEQ ID NO:6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與SEQ ID NO:6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與SEQ ID NO:6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與SEQ ID NO:6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與SEQ ID NO:7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與SEQ ID NO:7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7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7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與SEQ ID NO:7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與SEQ ID NO:7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至少約65%、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7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以下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MICA/B,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7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3、IgG4或其變異體。在某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為IgG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為人類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為人類化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為嵌合抗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 A. 人類MICA/B抗原決定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B上之特定抗原決定基。如本文所用,術語「抗原決定基」包括能夠與抗原結合蛋白(諸如抗體)結合之任何決定子。抗原決定基為抗原中與靶向該抗原之抗原結合蛋白結合的區,且當該抗原為蛋白質時,該抗原決定基包括直接接觸抗原結合蛋白之特定胺基酸。抗原決定基決定子可包括分子之化學活性表面群組(諸如胺基酸、糖側鏈、磷醯基或磺醯基),且可具有特定三維結構特徵及/或特定電荷特徵。一般而言,對特定靶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抗體在蛋白質及/或大分子之複雜混合物中將優先識別該靶抗原上之抗原決定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決定基包含至少一個胺基酸、至少兩個胺基酸、至少三個胺基酸、至少四個胺基酸、至少五個胺基酸、至少六個胺基酸、至少七個胺基酸、至少八個胺基酸、至少九個胺基酸或至少十個胺基酸。在抗原決定基包含超過一個胺基酸的情況下,該超過一個胺基酸可為連續的,例如G254及D255;或由超過一個不與抗MICA/B抗體直接相互作用或並非抗MICA/B結合所需要之胺基酸分隔開,例如D255及L257。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決定基包含兩個連續胺基酸、三個連續胺基酸、四個連續胺基酸、五個連續胺基酸、六個連續胺基酸、七個連續胺基酸、八個連續胺基酸、九個連續胺基酸、十個連續胺基酸或超過十個連續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決定基包含至少兩個胺基酸,該等胺基酸並非連續位置,但當存在人類MICA/B時在其三維構形中之位置接近。
抗原上之抗原決定基,例如人類MICA/B上與抗MICA/B抗體結合之抗原決定基可為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來加以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決定基使用酵母表面展示來加以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決定基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來加以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之表面上的抗原決定基。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之α3結構域內的抗原決定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190與23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195與22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00與221之間。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L201-N220。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6。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0與26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5與25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7與253之間。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T238-Q25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7。
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L201-N220及T238-Q25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6及57。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140與17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145與16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149與164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2。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20與25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25與24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0與239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3。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N234及/或L237。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45與27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50與27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52與268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5。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54與266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4。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D255-Q265及W267。
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2-54。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HDX-MS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SEQ ID NO: 52、53及55。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0與29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5與28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9與28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0與25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5與25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39與245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45與27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50與27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53與268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位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257與265之間。
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以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胺基酸: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G254、D255、L257、P258、G260、G262、Y264、W267及R279。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以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胺基酸:對應於SEQ ID NO:51之G254、D255、L257、Y264及W267。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以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胺基酸G254、D255、L257、Y264及W267。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以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胺基酸: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及R279。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以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胺基酸R240、Q241、D242、V244及R279。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以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胺基酸:對應於SEQ ID NO:51之P258、G260、G262及Y264。在某些實施例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抗體結合以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P258、G260、G262及Y264。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抗MICA/B抗體結合於人類MICA時,如藉由晶體學,例如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條件所確定,該抗體定位於距離人類MICA之以下殘基中的至少一者約30埃或更小、25埃或更小、30埃或更小、約15埃或更小、約10埃或更小、約9埃或更小、約8埃或更小、約7埃或更小、約6埃或更小、約5埃或更小、約4埃或更小、約3埃或更小或約2埃或更小: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G254、D255、L257、P258、G260、G262、Y264、W267及R279。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抗MICA/B抗體結合於人類MICA時,如藉由晶體學,例如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條件所確定,該抗體定位於距離人類MICA之以下殘基中的至少一者約10埃或更小: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G254、D255、L257、P258、G260、G262、Y264、W267及R279。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抗MICA/B抗體結合於人類MICA時,如藉由晶體學,例如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條件所確定,該抗體定位於距離人類MICA之以下殘基中的至少一者約10埃或更小:對應於SEQ ID NO:51之G254、D255、L257、Y264及W267。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抗MICA/B抗體結合於人類MICA時,如藉由晶體學,例如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條件所確定,該抗體定位於距離人類MICA之以下殘基中的至少一者約10埃或更小: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及R279。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抗MICA/B抗體結合於人類MICA時,如藉由晶體學,例如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條件所確定,該抗體定位於距離人類MICA之以下殘基中的至少一者約10埃或更小:對應於SEQ ID NO:51之P258、G260、G262及Y264。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抗MICA/B抗體結合於人類MICA時,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例如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條件所確定,該抗體定位於距離人類MICA之以下殘基中的至少一者約30埃或更小、25埃或更小、20埃或更小、約15埃或更小、約10埃或更小、約9埃或更小、約8埃或更小、約7埃或更小、約6埃或更小、約5埃或更小、約4埃或更小、約3埃或更小或約2埃或更小: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G254、D255、L257、P258、G260、G262、Y264、W267及R279。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1個、至少2個、至少3個、至少4個、至少5個、至少6個、至少7個、至少8個、至少9個或至少10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兩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四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六個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抗MICA/B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
本文所描述之VH結構域或其一或多個CDR可連接於恆定結構域以用於形成重鏈,例如全長重鏈。類似地,本文所描述之VL結構域或其一或多個CDR可連接於恆定結構域以用於形成輕鏈,例如全長輕鏈。全長重鏈(視情況,除C端離胺酸(K)之外或除C端甘胺酸及離胺酸(GK)之外,該等胺基酸可不存在)及全長輕鏈可組合以形成全長抗體。
本文所描述之VH結構域可與天然產生或經修飾之人類IgG (例如IgG1、IgG2、IgG3或IgG4)的恆定結構域融合,例如,如本文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VH結構域可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何VH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與人類IgG (例如IgG1)恆定區融合,該恆定區諸如以下野生型人類IgG1恆定結構域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49
Figure 02_image051
或與SEQ ID NO: 91之同種異型變異體的胺基酸序列融合,且具有以下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53
Figure 02_image055
(SEQ ID NO: 92;同種異型特異性胺基酸殘基為粗體且加有下劃線)。
抗MICA/B抗體之VH結構域可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何VH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與無效應恆定區融合,該無效應恆定區例如以下無效應人類IgG1恆定結構域胺基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57
Figure 02_image059
(SEQ ID NO:93;包含取代L234A、L235E、G237A A330S及P331S之「IgG1.1f」,其加有下劃線) 或
Figure 02_image061
Figure 02_image063
Figure 02_image065
(SEQ ID NO: 94;包含取代L234A、L235E及G237A之「IgG1.3f」,其加有下劃線)。
舉例而言,IgG1之同種異型變異體包含如在SEQ ID NO: 91中所編號之K97R、D239E及/或L241M (上文加有下劃線且加粗)。在全長重鏈恆定區(例如MICA 36 (SEQ ID NO: 58))內且根據EU編號,此等胺基酸取代編號為K214R、D356E及L358M。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之恆定區可進一步包含處於如在SEQ ID NO: 92、93及94中所編號之胺基酸L117、A118、G120、A213及P214 (上文加有下劃線)或按照EU編號之L234、A235、G237、A330及P331處的一或多個突變或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之恆定區包含處於SEQ ID NO: 91之胺基酸L117A、A118E、G120A、A213S及P214S或按照EU編號之L234A、L235E、G237A、A330S及P331S處的一或多個突變或取代。抗MICA/B抗體之恆定區亦可包含以下一或多個突變或取代:SEQ ID NO: 91之L117A、A118E及G120A或按照EU編號之L234A、L235E及G237A
或者,抗MICA/B抗體之VH結構域可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何VH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與人類IgG4恆定區融合,該恆定區例如以下人類IgG4胺基酸序列或其變異體:
Figure 02_image067
Figure 02_image069
(SEQ ID NO: 95,包含S228P)。
本文所描述之VL結構域可與人類κ或λ輕鏈之恆定結構域融合。舉例而言,抗MICA/B抗體之VL結構域可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何VL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與以下人類IgG1κ輕鏈胺基酸序列融合:
Figure 02_image071
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恆定區在C端包含離胺酸或另一個胺基酸,例如,其在重鏈中包含以下最後胺基酸:LSPGK (SEQ ID NO: 97)。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恆定區在C端缺少一或多個胺基酸,且具有例如C端序列LSPG (SEQ ID NO: 98)或LSP (SEQ ID NO: 99)。
例示性重鏈及輕鏈之胺基酸序列描述於本文中。
本文提供經分離之抗人類MICA/B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其包含: (a1) 分別包含SEQ ID NO: 58及60之重鏈及輕鏈序列; (a2) 分別包含SEQ ID NO: 130及60之重鏈及輕鏈序列; (a3) 分別包含SEQ ID NO: 62及64之重鏈及輕鏈序列; (a4) 分別包含SEQ ID NO: 66及68之重鏈及輕鏈序列; (a5) 分別包含SEQ ID NO:70及72之重鏈及輕鏈序列; (a6) 分別包含SEQ ID NO: 74及76之重鏈及輕鏈序列; 其中該抗體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ICA/B。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本文例如在前述段落中所闡述之重鏈及輕鏈序列的組合,其中該抗體包含兩個重鏈及兩個輕鏈,且可進一步包含將兩個重鏈連接在一起之至少一個二硫鍵。抗體亦可包含將每一個輕鏈連接於每一個重鏈之二硫鍵。
包含與本文所闡述之任一重鏈或輕鏈至少99%、98%、97%、96%、95%、90%、85%、80%、75%或7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輕鏈(或其可變區),例如SEQ ID NO: 58及60可用於形成具有所期望之特徵的抗人類MICA/B抗體,例如本文進一步描述之彼等抗體。例示性變異體為包含同種異型變異(例如在恆定結構域中)及/或可變或恆定區中之突變(諸如本文所揭示之突變)的彼等變異體。包含與本文所闡述之任一重鏈或輕鏈相差至多1-30、1-25、1-20、1-15、1-10、1-5、1-4、1-3、1-2或1個胺基酸(藉由取代、添加或缺失)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輕鏈(或其可變區)可用於形成具有所期望之特徵的抗人類MICA抗體,例如本文進一步描述之彼等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來自特定生殖系重鏈免疫球蛋白基因之重鏈可變區及/或來自特定生殖系輕鏈免疫球蛋白基因之輕鏈可變區。
如本文所表明,已製備對MICA/B具有特異性之人類抗體,其包含本身為人類生殖系之產物或來源於人類生殖系的重鏈可變區。因此,本文提供經分離之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其包含本身為人類VH生殖系基因之產物或來源於人類VH生殖系基因的重鏈可變區及其任何組合,該人類VH生殖系基因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3-09、3-10、3-33、3-48、5-51、6-13、JH3b、JH4b、JH6b及其任何組合。
已製備對MICA/B具有特異性之人類抗體,其包含本身為人類生殖系之產物或來源於人類生殖系的輕鏈可變區。因此,本文提供經分離之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其包含本身為人類VK生殖系基因之產物或來源於人類VK生殖系基因的輕鏈可變區及其任何組合,該人類VK生殖系基因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27、L6、L18、JK1、JK2、JK3、JK5及其任何組合。
如圖中所示,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包括有包含重鏈可變區且亦包含輕鏈可變區之彼等抗體,該重鏈可變區本身為上文所列人類生殖系VH基因之一的產物或來源於上文所列人類生殖系VH基因之一,該輕鏈可變區本身為上文所列人類生殖系VK基因之一的產物或來源於上文所列人類生殖系VK基因之一。
如本文所用,若人類抗體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自使用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基因之系統獲得,則該抗體包含本身為特定生殖系序列「之產物」或「來源於」特定生殖系序列的該等可變區。此類系統包括用所關注之抗原對攜帶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之轉殖基因小鼠進行免疫接種或用所關注之抗原篩選呈現在噬菌體上之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文庫。本身為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之「產物」或「來源於」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的人類抗體可藉由將該人類抗體之胺基酸序列與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之胺基酸序列進行比較且選擇按序列最接近人類抗體之序列(亦即最大一致性%)的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來如此識別。本身為特定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之「產物」或「來源於」特定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的人類抗體與該生殖系序列相比可含有胺基酸差異,此歸因於例如天然產生之體細胞突變或有意引入定點突變。然而,所選人類抗體通常在胺基酸序列中與由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之胺基酸序列至少90%一致,且含有當與其他物種之生殖系免疫球蛋白胺基酸序列(例如鼠類生殖系序列)相比時將該人類抗體鑑別為人類的胺基酸殘基。在一些情況下,人類抗體在胺基酸序列中可與由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之胺基酸序列至少95%或甚至至少96%、97%、98%或99%一致。通常,來源於特定人類生殖系序列之人類抗體與由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之胺基酸序列相比將呈現不超過10個胺基酸差異。在某些情況下,人類抗體與由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之胺基酸序列相比可呈現不超過5個或甚至不超過4、3、2或1個胺基酸差異。
抗MICA/B抗體可包含有包含CDR1、CDR2及CDR3序列之重鏈可變區及包含CDR1、CDR2及CDR3序列之輕鏈可變區,其中此等CDR序列中之一或多者包含基於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指定胺基酸序列或其保守性修飾,且其中該等抗體保留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所期望的功能特性。
除不在CDR中以外,保守性胺基酸取代可在抗體之部分中進行,或除在CDR中之外,保守性胺基酸取代可亦在抗體之部分中進行。舉例而言,保守性胺基酸修飾可在構架區中或在Fc區中進行。可變區或重鏈或輕鏈相對於本文所提供之抗MICA/B抗體序列可包含1、2、3、4、5、1-2、1-3、1-4、1-5、1-10、1-15、1-20、1-25或1-50個保守性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包含保守性及非保守性胺基酸修飾之組合。
亦提供經工程改造且經修飾之抗體,其可使用具有本文所揭示之VH及/或VL序列中之一或多者的抗體作為起始材料對經修飾之抗體進行工程改造來加以製備,該經修飾之抗體可具有與起始抗體相比改變之特性。抗體可藉由修飾一個或兩個可變區(亦即,VH及/或VL)內,例如一或多個CDR區內及/或一或多個構架區內之一或多個殘基來進行工程改造。另外或或者,抗體可藉由修飾恆定區內之殘基,例如以改變該抗體之效應功能來進行工程改造。
可執行的一種類型之可變區工程改造為CDR移植。抗體主要經由位於六個重鏈及輕鏈互補決定區(CDR)中之胺基酸殘基而與靶抗原相互作用。出於此原因,與CDR外之序列相比,CDR內之胺基酸序列在個別抗體之間更多樣化。因為CDR序列負責大部分抗體-抗原相互作用,所以有可能藉由構築包括來自天然產生之特定抗體的CDR序列接枝至來自具有不同特性之不同抗體的構架序列上的表現載體來表現模擬天然產生之特定抗體之特性的重組抗體(參見例如Riechmann, L.等人 (1998)Nature 332:323-327;Jones, P.等人 (1986)Nature 321 :522-525;Queen, C.等人 (1989)Proc. Natl. Acad. Sci. U.S.A. 86: 10029-10033;Winter之美國專利第5,225,539號;及Queen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530,101號、第5,585,089號、第5,693,762號及第6,180,370號)。
因此,本文所描述之一些實施例係關於一種經分離之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其包含有包含本文所描述之CDR1、CDR2及CDR3序列的重鏈可變區及包含本文所描述之CDR1、CDR2及CDR3序列的輕鏈可變區。因此,此類抗體含有本文所描述之單株抗體的VH及VL CDR序列,亦可含有來自此等抗體之不同構架序列。
此類構架序列可自包括生殖系抗體基因序列的公共DNA資料庫或公開之參考文獻獲得。舉例而言,用於人類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基因之生殖系DNA序列可見於「VBase」人類生殖系序列資料庫(可在網際網路上在www.mrc-cpe.cam.ac.uk/vbase獲得)中,以及Kabat, E. A.等人 (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五版,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IH出版物第91-3242號;Tomlinson, I. M.等人 (1992) 「The Repertoire of Human Germline VH Sequences Reveals about Fifty Groups of VH Segments with Different Hypervariable Loops」J. Mol. Biol . 227:776-798;及Cox, J. P. L.等人 (1994) 「A Directory of Human Germ-line VH Segments Reveals a Strong Bias in their Usage」Eur. J. Immunol . 24:827-836中;其中之每一者的內容均明確地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中的構架序列為在結構上類似於由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使用之構架序列的彼等構架序列。VH CDR1、CDR2及CDR3序列以及VL CDR1、CDR2及CDR3序列可移植至具有與得到構架序列之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基因中所見序列相同之序列的構架區上,或該等CDR序列可移植至與生殖系序列相比含有一或多個突變之構架區上。舉例而言,已發現在某些情況下,有益的是使構架區內之殘基突變以維持或增強抗體之抗原結合能力(參見例如Queen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530,101號;第5,585,089號;第5,693,762號;及第6,180,370號)。
本文所描述的經工程改造之抗MICA/B抗體包括其中已對VH及/或VL內之構架殘基進行修飾以例如改良抗體之特性的彼等抗體。通常,進行此類構架修飾以降低抗體之免疫原性。舉例而言,一種方法為使一或多個構架殘基「回復突變(backmutate)」成對應之生殖系序列。更具體言之,已進行體細胞突變之抗體可含有與得到該抗體之生殖系序列不同的構架殘基。此類殘基可藉由比較抗體構架序列與得到抗體之生殖系序列來加以鑑別。為了使構架區序列恢復成其生殖系組態,體細胞突變可藉由例如定點突變誘發或PCR介導之突變誘發而「回復突變」成生殖系序列。亦意欲涵蓋此類「回復突變」之抗體。另一類型之構架修飾涉及使構架區內或甚至一或多個CDR區內之一或多個殘基突變,以移除T細胞抗原決定基,藉此降低抗體之潛在免疫原性。此方法亦稱為「脫免疫」,且進一步詳細描述於Carr等人之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030153043號中。
另一類型之可變區修飾為使VH及/或VL CDR1、CDR2及/或CDR3區內之胺基酸殘基突變,藉此改良所關注之抗體的一或多種結合特性(例如親和力)。可執行定點突變誘發或PCR介導之突變誘發以引入突變,且對抗體結合或所關注之其他功能的影響可在如本文所描述及實例中所提供之活體外或活體內分析中加以評估。在一些實施例中,引入保守性修飾(如上文所論述)。突變可為胺基酸取代、添加或缺失。此外,通常,CDR區內之不超過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或五個殘基進行改變。
抗體之CDR中的甲硫胺酸殘基可經氧化,引起潛在化學降解且因此降低抗體之效能。因此,亦提供重鏈及/或輕鏈CDR中之一或多個甲硫胺酸殘基經不進行氧化降解之胺基酸殘基置換的抗MICA/B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CDR中的甲硫胺酸殘基經不進行氧化降解之胺基酸殘基置換。
類似地,脫醯胺化位點可自抗MICA/B抗體,尤其在CDR中移除。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可變區可連接(例如,共價連接或融合)於Fc,例如IgG1、IgG2、IgG3或IgG4 Fc,其可具有任何同種異型或同型同種異型,例如,對於IgG1:G1m、G1ml(a)、G1m2(x)、G1m3(f)、G1m17(z);對於IgG2:G2m、G2m23(n);對於IgG3:G3m、G3m21(g1)、G3m28(g5)、G3mll(b0)、G3m5(b1)、G3ml3(b3)、G3ml4(b4)、G3ml0(b5)、G3ml5(s)、G3ml6(t)、G3m6(c3)、G3m24(c5)、G3m26(u)、G3m27(v);及對於K:Km、Km1、Km2、Km3 (參見例如Jefferies等人 (2009) mAbs 1:1)。
一般而言,本文所描述之可變區可連接於包含一或多個修飾之Fc,以通常改變抗體之一或多種功能特性,諸如血清半衰期、補體結合(complement fixation)、Fc受體結合、抗原依賴性細胞毒性及/或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此外,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經化學修飾(例如,一或多個化學部分可附接至抗體)或經修飾以改變其糖基化,以改變抗體之一或多種功能特性。此等實施例中之每一者進一步詳細描述於下文中。Fc區中之殘基的編號為Kabat EU索引之編號。
Fc區涵蓋來源於免疫球蛋白之恆定區的結構域,包括該恆定區之片段、類似物、變異體、突變體或衍生物。適合之免疫球蛋白包括IgG1、IgG2、IgG3、IgG4及其他類別,諸如IgA、IgD、IgE及IgM,免疫球蛋白之恆定區定義為與免疫球蛋白C端區同源的天然產生或以合成方式產生之多肽,且可分別單獨或組合地包含CH1結構域、鉸鏈、CH2結構域、CH3結構域或CH4結構域。
Ig分子與多種類別之細胞受體相互作用。舉例而言,IgG分子與對抗體之IgG類別具有特異性之三類Fcγ受體(FcγR),即FcγRI、FcγRII及FcγRIII相互作用。已報導,對IgG與FcγR受體結合而言重要之序列位於CH2及CH3結構域中。抗體之血清半衰期受抗體結合於Fc受體(FcR)之能力影響。
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為變異型Fc區,例如已相對於親本Fc序列(例如,隨後經修飾以產生變異體的未經修飾之Fc多肽)進行修飾(例如藉由胺基酸取代、缺失及/或插入)之Fc序列,以提供所需結構特徵及/或生物活性,
一般而言,恆定區或其部分(例如CH1、CL、鉸鏈、CH2或CH3結構域)之變異體可包含1、2、3、4、5、6、7、8、9、10或更多個突變及/或至多10、9、8、7、6、5、4、3、2或1個突變或1-10或1-5個突變,或包含與對應之野生型區或結構域(分別為CH1、CL、鉸鏈、CH2或CH3結構域)至少約75%、80%、85%、90%、95%、96%、97%、98%或99%一致的胺基酸序列,其限制條件為包含特定變異體之重鏈恆定區保留必要生物活性。
舉例而言,吾人可在Fc區中進行修飾以便產生Fc變異體,相對於親本Fc,該Fc變異體(a)介導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ADCC)及/或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ADCP)增加或減小,(b)介導補體介導之細胞毒性(CDC)增加或減小,(c)對C1q之親和力增加或減小及/或(d)對Fc受體之親和力增加或減小。此類Fc區變異體將一般在Fc區中包含至少一個胺基酸修飾。認為組合胺基酸修飾為尤其合乎需要。舉例而言,變異型Fc區可在其中包括例如對本文所鑑別之特定Fc區位置的兩個、三個、四個、五個等取代。
變異型Fc區亦可包含其中涉及二硫鍵形成之胺基酸經移除或經其他胺基酸置換的序列改變。此類移除可避免與存在於用於產生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宿主細胞中的其他含半胱胺酸之蛋白質反應。即使當移除半胱胺酸殘基時,單鏈Fc結構域仍可形成非共價地保持在一起之二聚Fc結構域。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可經修飾以使其與所選宿主細胞更相容。舉例而言,吾人可移除典型原生Fc區之N端附近的PA序列,該序列可由大腸桿菌中之消化酶,諸如脯胺酸亞胺基肽酶識別。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移除Fc結構域內之一或多個糖基化位點。通常經糖基化之殘基(例如天冬醯胺)可賦予溶胞反應。此類殘基可缺失或經未糖基化之殘基(例如丙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Fc區移除涉及與補體之相互作用的位點,諸如C1q結合位點。舉例而言,吾人可使人類IgG1之EKK序列缺失或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移除影響與Fc受體之結合的位點,較佳為除救助受體結合位點以外之位點。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可經修飾以移除ADCC位點。ADCC位點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關於IgG1中之ADCC位點,參見例如Molec. Immunol . 29 (5): 633-9 (1992)。變異型Fc結構域之具體實例揭示於例如WO 97/34631、WO 96/32478及WO07/041635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Fc之鉸鏈區經修飾以使得鉸鏈區中之半胱胺酸殘基的數目改變,例如增加或減少。此方法進一步描述於Bodmer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677,425號中。Fc之鉸鏈區中的半胱胺酸殘基之數目進行改變以例如促進輕鏈及重鏈之組裝,或提高或降低抗體之穩定性。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之Fc鉸鏈區經突變以減少抗體之生物半衰期。更具體言之,將一或多個胺基酸突變引入至Fc-鉸鏈片段之CH2-CH3結構域介接區中,以使得抗體對葡萄球菌蛋白A (SpA)之結合相對於原生Fc-鉸鏈結構域SpA結合減弱。此方法進一步詳細描述於Ward等人之美國專利第6,165,745號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藉由用不同胺基酸殘基置換至少一個胺基酸殘基來進行改變,以改變抗體之效應功能。舉例而言,選自胺基酸殘基234、235、236、237、297、318、320、322、330及/或331之一或多個胺基酸可經不同胺基酸殘基置換,以使得抗體對效應配位體之親和力改變,但保留親本抗體之抗原結合能力。親和力改變之效應配位體可為例如Fc受體或補體之C1組分。此方法進一步詳細描述於Winter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624,821號及第5,648,260號中。
在另一實例中,選自胺基酸殘基329、331及322之一或多個胺基酸可經不同胺基酸殘基置換,以使得抗體具有改變之C1q結合及/或降低或消除之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此方法進一步詳細描述於Idusogie等人之美國專利第6,194,551號中。
在另一實例中,胺基酸位置231及239內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進行改變,藉此改變抗體固定補體之能力。此方法進一步描述於Bodmer等人之PCT公開案WO 94/29351中。
在另一實例中,Fc區可經修飾以增強對Fcγ之親和力且增加巨噬細胞介導之吞噬作用。參見例如Richard等人, Mo. Cancer. Ther. 7(8):2517-27 (2008),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某些實施例中,Fc區可經修飾以使對FcγRIIa之親和力相對於抑制性FcγRIIb增加。一個特定點突變G236A (其編號係根據EU索引)已識別為對FcγRIIa之親和力相對於抑制性FcγRIIb增加。此對FcRIIa之親和力增加與巨噬細胞介導之吞噬作用相對於原生IgG1增加相關。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之Fc區包含選自以下的一或多個突變或突變之組合:G236A、I332E、S239/I332E、I332E/G236A及S239D/I332E/G236A。對Fc區之其他修飾可增加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例如藉由增加對活化性受體(諸如FcγRI及/或FcγRIIIa)之親和力來進行增加。舉例而言,G236A取代及G236A取代與改良對活化性受體(例如FcγRI及/或FcγRIIIa)之親和力的修飾(例如包括(但不限於) 332及239處之取代)的組合提供相對於親本WT抗體顯著改良之ADCC。參見美國專利第9,040,041號,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另一實例中,Fc區可經修飾以減小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及/或減小對Fcγ受體之親和力,其藉由對以下位置處之一或多個胺基酸進行修飾來進行:234、235、236、238、239、240、241 、243、244、245、247、248、249、252、254、255、256、258、262、263、264、265、267、268、269、270、272、276、278、280、283、285、286、289、290、292、293、294、295、296、298、299、301、303、305、307、309、312、313、315、320、322、324、325、326、327、329、330、331、332、333、334、335、337、338、340、360、373、376、378、382、388、389、398、414、416、419、430、433、434、435、436、437、438或439。例示性取代包括236A、239D、239E、268D、267E、268E、268F、324T、332D及332E。例示性變異體包括239D/332E、236A/332E、236A/239D/332E、268F/324T、267E/268F、267E/324T及267E/268F7324T。用於增強FcγR及補體相互作用之其他修飾包括(但不限於)取代298A、333A、334A、326A、2471、339D、339Q、280H、290S、298D、298V、243L、292P、300L、396L、3051及396L。此等及其他修飾綜述於Strohl, 2009,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0:685-691中。
增加與Fcγ受體之結合的Fc修飾包括以下任何一或多個胺基酸位置處之胺基酸修飾:Fc區之238、239、248、249、252、254、255、256、258、265、267、268、269、270、272、279、280、283、285、298、289、290、292、293、294、295、296、298、301、303、305、307、312、315、324、327、329、330、335、337、338、340、360、373、376、379、382、388、389、398、414、416、419、430、434、435、437、438或439,其中該Fc區中殘基之編號為Kabat中之EU索引的編號(WO00/42072)。
視情況,Fc區可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額外及/或替代性位置處包含非天然產生之胺基酸殘基(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5,624,821號;第6,277,375號;第6,737,056號;第6,194,551號;第7,317,091號;第8,101,720號;第9,040,041號;PCX專利公開案WO 00/42072;WO 01/58957;WO 02/06919;WO 04/016750;WO 04/029207;WO 04/035752;WO 04/074455;WO 04/099249;WO 04/063351;WO 05/070963;WO 05/040217;WO 05/092925;及WO 06/0201 14)。
Fc區對其配位體之親和力及結合特性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多種活體外分析方法(基於生物化學或免疫之分析)來確定,該等方法包括(但不限於)平衡方法(例如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或放射免疫分析(RIA))或動力學(例如BIACORE分析)及其他方法,諸如間接結合分析、競爭性抑制分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凝膠電泳及層析(例如凝膠過濾)。此等及其他方法可利用所檢驗之一或多種組分上的標記及/或採用多種偵測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發色、螢光、發光或同位素標記。結合親和力及動力學之詳細描述可見於Paul, W. E.編, Fundamental immunology, 第4版, Lippincott-Raven, Philadelphia (1999),其聚焦於抗體-免疫原相互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經修飾以增加其生物半衰期。各種方法為可能的。舉例而言,此可藉由增加Fc區對FcRn之結合親和力來進行,舉例而言,如美國專利第6,277,375號中所描述,以下殘基中之一或多者可經突變:252、254、256、433、435、436。具體例示性取代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T252L、T254S及/或T256F。或者,如Presta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869,046號及第6,121,022號中所描述,為了增加生物半衰期,抗體可在CH1或CL區內進行改變,以含有自IgG之Fc區之CH2結構域的兩個環取得的救助受體結合性抗原決定基。增加與FcRn之結合及/或改良藥物動力學特性的其他例示性變異體包括位置259、308、428及434處之取代,包括例如2591、308F、428L、428M、434S、4341 1. 434F、434Y及434X1。增加Fc與FcRn之結合的其他變異體包括:250E、250Q、428 L、428F、250Q/428L (Hinton等人 2004,J. Biol. Chem . 279(8): 6213-6216,Hinton等人 2006Journal of Immunology 176:346-356)、256A、272A、286A、305A、307A、307Q、311A、312A、376A、378Q、380A、382A、434A (Shields等人,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2001, 276(9):6591-6604)、252F、252T、252Y、252W、254T、256S、256R、256Q、256E、256D、256T、309P、311S、433R、433S、4331、433P、433Q、434H、434F、434Y、252Y/254T/256E、433K/434F/436H、308T/309P/311S (Dall Acqua等人Journal of Immunology , 2002, 169:5171-5180,Dall'Acqua等人, 2006,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81:23514-23524)。用於調節FcRn結合之其他修飾描述於Yeung等人, 2010,J Immunol , 182:7663-7671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具有特定生物特性之雜交IgG同型。舉例而言,IgG1/IgG3雜交變異體可藉由用來自IgG3之胺基酸在兩種同型不同之位置處取代CH2及/或CH3區中之IgG1位置來構築。因此,可構築雜交變異型IgG抗體,其包含一或多個取代,例如274Q、276K、300F、339T、356E、358M、384S、392N、397M、4221、435R及436F。在本文所描述之一些實施例中,IgG1/IgG2雜交變異體可藉由用來自IgG1之胺基酸在兩種同型不同之位置處取代CH2及/或CH3區中之IgG2位置來構築。因此,可構築雜交變異型IgG抗體,其包含一或多個取代,例如以下胺基酸取代中之一或多者:233E、234L、235L、-236G (係指在位置236處插入甘胺酸)及327A。
此外,人類IgG1上對FcγRI、FcγRII、FcγRIII及FcRn之結合位點已經定位,且具有改良之結合的變異體已有描述(參見Shields, R.L.等人 (2001)J. Biol. Chem . 276:6591-6604)。展示位置256、290、298、333、334及339處之特定突變改良與FcγRIII之結合。另外,展示以下組合突變體改良FcγRIII結合:T256A/S298A、S298A/E333A、S298A/K224A及S298A/E333A/K334A,已展示其展現FcγRIIIa結合及ADCC活性增強(Shields等人, 2001)。已鑑別與FcγRIIIa之結合強烈增強的其他IgG1變異體,包括具有S239D/I332E及S239D/I332E/A330L突變之變異體,其展示對FcγRIIIa之親和力的最大增加、FcγRIIb結合之減小及在食蟹獼猴中之強烈細胞毒活性(Lazar等人, 2006)。將三重突變引入至諸如阿侖單抗(alemtuzumab) (CD52特異性)、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HER2/neu特異性)、利妥昔單抗(rituximab) (CD20特異性)及西妥昔單抗(cetuximab) (EGFR特異性)之抗體中轉換成活體外ADCC活性極大地增強,且S239D/I332E變異體展示在猴中耗乏B細胞之能力增強(Lazar等人, 2006)。另外,在B細胞惡性病及乳癌之模型中已鑑別含有L235V、F243L、R292P、Y300L及P396L突變之IgG1突變體,其在表現人類FcγRIIIa之轉殖基因小鼠中展現與FcγRIIIa之結合增強且同時ADCC活性增強(Stavenhagen等人, 2007;Nordstrom等人, 2011)。可使用之其他Fc突變體包括:S298A/E333A/L334A、S239D/I332E、S239D/I332E/A330L、L235V/F243L/R292P/Y300L/ P396L及M428L/N434S。
展示位置234、235、236、239、267、268、293、295、324、327、328、330及332處之特定突變改良與FcγRIIa之結合且/或減小與FcγRIIb之結合於,引起ADCC及/或ADCP活性增強(Richards等人,Mol. Cancer Ther. 7(8) :2517-2527;美國專利第9,040,041號)。特定言之,選擇性地使與一或多種人類活化性受體之結合相對於FcγRIIb改良或選擇性地使與FcγRIIb之結合相對於一或多種活化性受體改良的Fc變異體可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取代:234G、234I、235D、235E、235I、235Y、236A、236S、239D、267D、267E、267Q、268D、268E、293R、295E、324G、324I、327H、328A、328F、328I、330I、330L、330Y、332D及332E。亦可組合之額外取代包括調節FcγR親和力及補體活性之其他取代,包括(但不限於) 298A、298T、326A、326D、326E、326W、326Y、333A、333S、334L及334A (美國專利第6,737,056號;Shields等人,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1, 276(9):6591-6604;美國專利第6,528,624號;Idusogie等人, 2001, J. Immunology 166:2571-2572)。可尤其適用於與其他Fc變異體組合之較佳變異體包括有包含取代298A、326A、333A及334A之彼等變異體。可與FcγR選擇性變異體組合之額外取代包括247L、255L、270E、392T、396L及421K (美國第10/754,922號;美國第10/902,588號);及280H、280Q及280Y (美國第10/370,749號)。
當使用IgG4恆定結構域時,其可包括取代S228P,其模擬IgG1中之鉸鏈序列且藉此使IgG4分子穩定。 III. 非海藻糖基化、低海藻糖基化及海藻糖基化降低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之糖基化可經修飾。舉例而言,可製得無糖基化抗體(亦即,缺乏糖基化之抗體)。糖基化可經改變以例如增加抗體對抗原之親和力。此類碳水化合物修飾可藉由例如改變抗體序列內之一或多個糖基化位點來實現。舉例而言,可進行一或多個胺基酸取代,其消除一或多個可變區構架糖基化位點,藉此消除該位點處之糖基化。此類無糖基化可增加抗體對抗原之親和力。此類方法進一步詳細描述於Co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714,350號及第6,350,861號中。
N297上恆定區之糖基化可藉由使N297殘基突變為例如N297A之另一殘基來阻止,及/或藉由使例如298之相鄰胺基酸突變,藉此降低N297上之糖基化來阻止。
抗體與FcγR之相互作用亦可藉由修飾附接至N297殘基處之各Fc片段的聚糖部分來增強。特定言之,核心海藻糖殘基之缺少經由在不改變抗原結合或CDC之情況下使IgG與活化性FcγRIIIA之結合改良來增強ADCC。Natsume等人 (2009)Drug Des. Devel. Ther. 3:7。存在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無海藻糖基化之腫瘤特異性抗體在活體內小鼠模型中轉換成治療活性增強。Nimmerjahn及Ravetch (2005)Science 310:1510;Mossner等人 (2010)Blood 115:4393。抗體糖基化之修飾可藉由例如在具有經改變之糖基化機構的宿主細胞中表現抗體來實現。具有經改變之糖基化機構的細胞已描述於此項技術中,且可用作表現本發明之重組抗體以藉此產生具有經改變之糖基化之抗體的宿主細胞。舉例而言,細胞株Ms704、Ms705及Ms709缺乏海藻糖基轉移酶基因FUT8 (α-(1,6)海藻糖基轉移酶) (參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40110704號;Yamane-Ohnuki等人 (2004)Biotechnol. Bioeng . 87: 614),以使得在此等細胞株中表現之抗體在其碳水化合物上缺乏海藻糖。作為另一實例,EP 1176195亦描述具有功能性破壞之FUT8基因的細胞株以及具有極少或沒有用於將海藻糖添加至N-乙醯基葡糖胺(其與抗體之Fc區結合)之活性的細胞株,例如大鼠骨髓瘤細胞株YB2/0 (ATCC CRL 1662)。PCT公開案WO 03/035835描述一種變異型CHO細胞株Lec13,其將海藻糖附接至Asn (297)連接之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降低,亦使得在彼宿主細胞中表現之抗體低海藻糖基化。亦參見Shields等人 (2002)J. Biol. Chem. 277:26733。如PCT公開案第WO 2006/089231號中所描述,具有經修飾之糖基化分佈的抗體亦可產生於雞蛋中。或者,具有經修飾之糖基化分佈之抗體可產生於諸如浮萍(Lemna )之植物細胞中。參見例如美國公開案第2012/0276086號。PCT公開案第WO 99/54342號描述經工程改造以表現經糖蛋白修飾之糖基轉移酶(例如β(1,4)-N-乙醯基葡糖胺基轉移酶III (GnTIII))的細胞株,使得在經工程改造之細胞株中表現的抗體展現二等分GlcNac結構增加,引起抗體之ADCC活性增加。亦參見Umaña等人 (1999)Nat. Biotech. 17:176。或者,抗體之海藻糖殘基可使用海藻糖苷酶裂解開。舉例而言,酶α-L-海藻糖苷酶將海藻糖基殘基自抗體移除。Tarentino等人 (1975)Biochem. 14:5516。如在美國專利第8,642,292號所描述,海藻糖基化降低之抗體亦可在具有編碼使用GDP-6-脫氧-D-來蘇糖-4-己酮糖作為受質之酶,諸如GDP-6-脫氧-D-來蘇糖-4-己酮糖還原酶(RMD)之重組基因的細胞中產生。或者,細胞可在含有海藻糖類似物之培養基中生長,該海藻糖類似物阻斷將海藻糖殘基添加至N連接之聚糖或糖蛋白,諸如抗體,該N連接之聚糖或糖蛋白由在該培養基中生長之細胞產生。美國專利第8,163,551號;WO 09/135181。
因為非海藻糖基化抗體展現ADCC及/或ADCP與海藻糖基化抗體相比極大地增強,所以抗體製劑不必完全不含海藻糖基化重鏈即可適用於本發明中。殘餘含量之海藻糖基化重鏈將不會明顯干擾基本上具有非海藻糖基化重鏈之製劑的ADCC及/或ADCP活性。在完全勝任將核心海藻糖添加至N-聚醣之習知CHO細胞中產生的抗體仍可包含百分之幾至15%之非海藻糖基化抗體。非海藻糖基化抗體可展現對CD16之親和力高十倍且ADCC及/或ADCP活性增強高達30至100倍,因此即使非海藻糖基化抗體比例較小增加,仍可大幅度增加製劑之ADCC及/或ADCP活性。在培養物中所包含之非海藻糖基化抗體比在正常CHO細胞中將產生者更多的任何製劑均可展現一定水準之ADCC及/或ADCP增強。此類抗體製劑在本文中稱為海藻糖基化降低之製劑。視自正常CHO細胞獲得的非海藻糖基化之原始水準而定,海藻糖基化降低之製劑可包含80%、70%、60%、50%、30%、20%、10%及甚至5%之非海藻糖基化抗體。海藻糖基化降低在功能上可定義為製劑展現ADCC及/或ADCP與在正常CHO細胞中製備之抗體相比增強30%、40%、50%、60%、70%、80%、90%、100%、兩倍、三倍或更大,而非提及任何固定百分比之非海藻糖基化物種。
非海藻糖基化之水準可在結構上加以界定。如本文所用,「非海藻糖基化」或「無海藻糖基化」(術語同義地使用)係指在抗體製劑中,超過95%,諸如超過96%、超過97%、超過98%、超過99%或100%之重鏈缺乏海藻糖。術語「低海藻糖基化」係指在抗體製劑中,超過80%且少於或等於95%之重鏈缺乏海藻糖;例如在抗體製劑中,介於85%與95%之間、介於80%與85%之間、介於80%與90%之間、介於85%與90%之間或介於90%與95%之間的重鏈缺乏海藻糖。術語「低海藻糖基化或非海藻糖基化」係指在抗體製劑中,80%或更多之重鏈缺乏海藻糖。術語「海藻糖基化降低」係指在抗體製劑中,介於10%與80%之間,諸如20%-80%、30%-80%、40%-80%、50%-80%、60%-80%、70%-80%、20%-70%、30%-70%、40%-70%、50%-70%、60%-70%、20%-60%、30%-60%、40%-60%、50%-60%、20%-50%、30%-50%、40%-50%、20%-40%、30%-40%、10%-20%、10%-30%或20%-30%的重鏈缺乏海藻糖。
在一些實施例中,低海藻糖基化或非海藻糖基化抗MICA/B抗體可在缺乏海藻糖基化必需之酶(諸如FUT8)的細胞中產生(例如美國專利第7,214,775號),或在其中外源性酶部分地耗乏用於海藻糖基化之代謝前驅體池的細胞中產生(例如美國專利第8,642,292號),或在於存在涉及海藻糖基化之酶之小分子抑制劑的情況下培養之細胞中產生(例如WO 09/135181)。
抗體製劑中海藻糖基化之水準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來加以確定,包括(但不限於)凝膠電泳、毛細電泳、液相層析及質譜。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製劑中海藻糖基化之水準可藉由親水作用層析(或親水作用液相層析,HILIC)來加以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確定抗體製劑之海藻糖基化水準,使樣品變性,且用jpg酶F來處理以使N連接之聚糖裂解,隨後分析海藻糖含量。對全長抗體鏈之LC/MS為偵測抗體製劑之海藻糖基化水準的替代性方法,但質譜之定量性固有地較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海藻糖基化降低,或為低海藻糖基化或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海藻糖基化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為低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為非海藻糖基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包含i)對Fc區進行之一或多個胺基酸突變以改變FcγR結合,及視情況ii)海藻糖基化降低消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包含對Fc區進行之一或多個胺基酸突變以改變FcγR結合,且可為低海藻糖基化或非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包含對Fc區進行之一或多個胺基酸突變以改變FcγR結合,且可為非海藻糖基化。
對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另一種修飾為聚乙二醇化。抗體可經聚乙二醇化以例如增加抗體之生物(例如血清)半衰期。為使抗體發生聚乙二醇化,通常使抗體或其片段與聚乙二醇(PEG) (諸如PEG之反應性酯或醛衍生物)在其中使一或多個PEG基團附接至抗體或抗體片段的條件下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聚乙二醇化經由與反應性PEG分子(或類似反應性水溶性聚合物)之醯化反應或烷基化反應進行。如本文所用,術語「聚乙二醇」意欲涵蓋已用於衍生得到其他蛋白質之任一種PEG形式,諸如單(C1-C10)烷氧基-或芳基氧基-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順丁烯二醯亞胺。在某些實施例中,待聚乙二醇化之抗體為無糖基化抗體。用於使蛋白質發生聚乙二醇化之方法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且可應用於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參見例如Nishimura等人之EP 0 154 316及Ishikawa等人之EP 0 401 384。 IV. 抗體物理特性
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抗體具有本文所描述之特定抗MICA/B抗體的一些或所有物理特徵,諸如實例中所描述之特徵。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在輕鏈或重鏈可變區中含有一或多個糖基化位點。此類糖基化位點可由於抗原結合改變而引起抗體之免疫原性增加或抗體之pK改變(Marshall等人, (1972)Annu Rev Biochem 41:673-702;Gala及Morrison (2004)J. Immunol 172:5489-94;Wallick等人, (1988)J Exp Med 168: 1099-109;Spiro (2002)Glycobiology 12:43R-56R;Parekh等人, (1985)Nature 316:452-7;Mimura等人, (2000)Mol Immunol 37:697-706)。已知糖基化在含有N-X-S/T序列之基元處進行。在一些情況下,抗MICA/B抗體不含有可變區糖基化。此可藉由選擇在可變區中不含糖基化基元之抗體或藉由使糖基化區內之殘基突變來達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不含有天冬醯胺異構位點。天冬醯胺之脫醯胺化可在N-G或D-G序列上發生且引起產生異天冬胺酸殘基,其將扭接引入至多肽鏈中且降低其穩定性(異天冬胺酸作用)。
各抗體將具有獨特等電點(pi),其一般在介於6與9.5之間的pH值範圍內。IgG1抗體之pi通常在7至9.5之pH值範圍內,且IgG4抗體之pi通常在6至8之pH值範圍內。由此推測pi在正常範圍外之抗體在活體內條件下可能具有一定展開及不穩定性。因此,抗MICA/B抗體可含有處於正常範圍內之pi值。此可藉由選擇pi在正常範圍內之抗體或藉由使帶電表面殘基突變來達成。
各抗體將具有特徵性熔融溫度,其中較高熔融溫度指示較大活體內總體穩定性(Krishnamurthy R及Manning M C (2002)Curr Pharm Biotechnol 3:361-71)。一般而言,TM i (初始展開之溫度)可大於60℃,大於65℃,或大於70℃。抗體之熔點可使用差示掃描熱量測定(Chen等人, (2003)Pharm Res 20: 1952-60;Ghirlando等人, (1999)Immunol Lett 68:47-52)或圓二色性(Murray等人, (2002)J. Chromatogr Sci 40:343-9)來進行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不快速降解之抗體。抗體之降解可使用毛細電泳(CE)及MALDI-MS (Alexander A J及Hughes D E (1995)Anal Chem 67:3626-32)來進行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具有最低聚集作用之抗體,該等聚集作用可導致觸發不必要之免疫反應及/或改變或不利之藥物動力學特性。一般而言,可接受抗體之聚集為25%或更小、20%或更小、15%或更小、10%或更小或5%或更小。聚集可藉由若干技術來進行量測,包括尺寸排阻管柱(SEC)、高效液相層析(HPLC)及光散射。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呈現所需溶解度,例如允許商業製造之溶解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在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下的溶解度為至少10 mg/ml、至少15 mg/ml、至少20 mg/ml、至少25 mg/ml、至少30 mg/ml、至少40 mg/ml、至少50 mg/ml、至少60 mg/ml或至少70 mg/ml。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體的穩定性比參考抗體高。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體的熔融溫度比參考抗體高。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體的聚集傾向比參考抗體低。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體的溶解度比參考抗體高。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參考抗體相比,本文所描述之抗體的吸收速率較高,毒性較低,生物活性及/或標靶選擇性較高,可製造性較好,及/或免疫原性較低。參考抗體可為結合於MICA/B之另一抗體或其片段或其結合物。 V. 抗體進行工程改造之方法
如上文所論述,具有本文所揭示之VH及VL序列的抗MICA/B抗體可用於藉由對VH及/或VL序列或與其附接之恆定區進行修飾來產生新抗MICA/B抗體。因此,在本文所描述之另一態樣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結構特徵用於產生結構上相關之抗MICA/B抗體,該等抗體保留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至少一種功能特性,諸如結合於人類MICA/B及食蟹獼猴MICA/B。舉例而言,如上文所論述,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一或多個CDR區可以重組方式與已知構架區及/或其他CDR組合以產生額外的以重組方式工程改造的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其他類型之修飾包括先前部分中所描述之彼等修飾。用於工程改造方法之起始材料為本文所提供之VH及/或VL序列中的一或多者或其一或多個CDR區。為了產生經工程改造之抗體,不必實際上製備(亦即,以蛋白質形式表現)具有本文所提供之VH及/或VL序列中之一或多者或其一或多個CDR區的抗體。相反地,序列中所含有之資訊用作起始材料以產生來源於初始序列之「第二代」序列,且隨後製備「第二代」序列且將其表現為蛋白質。
因此,本文提供用於製備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方法。
改變之抗體可展現本文所設定之至少一種功能特性。改變之抗體的功能特性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可獲得及/或本文所描述之標準分析,諸如實例中所闡述之彼等分析(例如,ELISA、FACS)來加以評定。
在對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進行工程改造之方法的一些實施例中,可沿著抗MICA/B抗體編碼序列之全部或部分隨機或選擇性地引入突變,且所得經修飾之抗MICA/B抗體可針對結合活性及/或如本文所描述之其他功能特性加以篩選。突變方法已描述於此項技術中。舉例而言,Short之PCT公開案WO 02/092780描述使用飽和突變誘發、合成接合組裝或其組合來產生及篩選抗體突變之方法。或者,Lazar等人之PCT公開案WO 03/074679描述使用計算篩選方法使抗體之生理化學特性最佳化的方法。 VI. 核酸分子
本文所描述之另一態樣係關於編碼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核酸分子。核酸可存在於全細胞、細胞溶解物或經部分純化或基本上純之形式中。當核酸與其他細胞組分或其他污染物,例如其他細胞核酸(例如其他染色體DNA,例如在自然中連接於經分離之DNA的染色體DNA)或蛋白質純化分開時,該核酸為「經分離」或「呈現基本上純的」,該純化藉由標準技術,包括鹼性/SDS處理、CsCl顯帶、管柱層析、限制酶、瓊脂糖凝膠電泳及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其他技術來進行。參見F. Ausubel等人編, (1987)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Greene Publishing and Wiley Interscience, New York。本文所描述之核酸可為例如DNA或RNA,且可含有或可不含有內含子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為cDNA分子。
本文所描述之核酸可使用標準分子生物學技術來獲得。對於由融合瘤(例如,如下文進一步描述,由攜帶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之轉殖基因小鼠製備的融合瘤)表現之抗體,編碼由該融合瘤製得之抗體之輕鏈及重鏈的cDNA可藉由標準PCR擴增或cDNA選殖技術來獲得。對於自免疫球蛋白基因文庫(例如使用噬菌體呈現技術)獲得之抗體,可自文庫回收編碼抗體之核酸。
本文所描述之一些核酸分子為編碼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抗體之VH及VL序列的彼等分子。編碼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VH序列的例示性DNA序列分別闡述於SEQ ID NO: 1、11、21、31及41中。編碼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VL序列的例示性DNA序列分別闡述於SEQ ID NO: 3、13、23、33及43中。編碼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重鏈序列的例示性DNA序列分別闡述於SEQ ID NO: 59、63、67、71及75中。編碼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輕鏈序列的例示性DNA序列闡述於SEQ ID NO: 61、65、69、73及77中。
編碼MICA.36抗體之成熟VH及VL結構域的例示性核酸分別闡述為SEQ ID NO: 1及3。編碼MICA.36抗體之成熟重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59及131,且編碼MICA.36抗體之成熟輕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61。
編碼MICA.52抗體之成熟VH及VL結構域的例示性核酸分別闡述為SEQ ID NO: 11及13。編碼MICA.52抗體之成熟重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63,且編碼MICA.52抗體之成熟輕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65。
編碼MICA.54抗體之成熟VH及VL結構域的例示性核酸分別闡述為SEQ ID NO: 21及23。編碼MICA.54抗體之成熟重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67,且編碼MICA.54抗體之成熟輕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69。
編碼MICA.2抗體之成熟VH及VL結構域的例示性核酸分別闡述為SEQ ID NO: 31及33。編碼MICA.2抗體之成熟重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71,且編碼MICA.2抗體之成熟輕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73。
編碼71C2抗體之成熟VH及VL結構域的例示性核酸分別闡述為SEQ ID NO: 41及43。編碼71C2抗體之成熟重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75,且編碼71C2抗體之成熟輕鏈的例示性核酸闡述為SEQ ID NO: 77。
上文例示性核酸可進一步包括SEQ ID NO: 100-105中所闡述之信號肽。編碼信號肽之核苷酸序列闡述為SEQ ID NO: 106-107。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肽包含MRAWIFFLLCLAGRALA (SEQ ID NO: 105)。
本文所描述之核酸分子可經修飾以使特定序列(例如限制酶識別序列)缺失,或使密碼子最佳化。
一種用於製得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方法可包含在包含編碼重鏈及輕鏈與信號肽之核苷酸序列(例如,對於MICA.36,分別為SEQ ID NO: 59及61,或分別為SEQ ID NO: 131及61)的細胞株中表現該等重鏈及輕鏈。一種用於製得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方法可包含在包含編碼重鏈及輕鏈與信號肽之核苷酸序列的細胞株中表現該等重鏈及輕鏈。包含此等核苷酸序列之宿主細胞涵蓋於本文中。
一旦獲得編碼VH及VL區段之DNA片段,則可藉由標準重組DNA技術進一步操縱此等DNA片段,以例如將可變區基因轉化成全長抗體鏈基因、Fab片段基因或scFv基因。在此等操縱中,編碼VL或VH之DNA片段可操作地連接於編碼另一蛋白質(諸如抗體恆定區或柔性連接子)之另一DNA片段。如此情形下所用,術語「可操作地連接」欲意謂兩個DNA片段以使得由該兩個DNA片段編碼之胺基酸序列保持同框的方式接合。
編碼VH區的經分離之DNA可藉由將編碼VH之DNA可操作地連接於編碼重鏈恆定區(鉸鏈、CH1、CH2及/或CH3)之另一DNA分子而轉化成全長重鏈基因。人類重鏈恆定區基因之序列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參見例如Kabat, E. A.等人 (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五版,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IH出版物第91-3242號),且涵蓋此等區之DNA片段可藉由標準PCR擴增來獲得。重鏈恆定區可為IgG1、IgG2、IgG3、IgG4、IgA、IgE、IgM或IgD恆定區,例如IgG1區。對於Fab片段重鏈基因,編碼VH之DNA可操作地連接於僅編碼重鏈CH1恆定區之另一DNA分子。
編碼VL區的經分離之DNA可藉由將編碼VL之DNA可操作地連接於編碼輕鏈恆定區CL之另一DNA分子而轉化成全長輕鏈基因(以及Fab輕鏈基因)。人類輕鏈恆定區基因之序列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參見例如Kabat, E. A.等人 (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五版,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IH出版物第91-3242號),且涵蓋此等區之DNA片段可藉由標準PCR擴增來獲得。輕鏈恆定區可為κ或λ恆定區。
為了產生scFv基因,將編碼VH及VL之DNA片段可操作地連接於編碼柔性連接子,例如編碼胺基酸序列(Gly4 -Ser)3 之另一片段,以使得該等VH及VL序列可表現為鄰接單鏈蛋白質,其中該等VL及VH區藉由該柔性連接子接合(參見例如Bird等人, (1988)Science 242:423-426;Huston等人, (1988)Proc. Natl. Acad. Sci. USA 85:5879-5883;McCafferty等人, (1990)Nature 348:552-554)。
本文亦提供編碼與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抗體之VH及VL序列同源之彼等序列的核酸分子。例示性核酸分子編碼VH及VL序列,其與編碼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抗體之VH及VL序列的核酸分子至少70%一致,例如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一致。本文亦提供具有保守性取代(亦即,在核酸分子轉譯時不改變所得胺基酸序列之取代)的核酸分子,例如用於密碼子最佳化。
亦提供編碼抗MICA/B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之VH及/或VL區的核酸,該等核酸包含與編碼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之VH及/或VL區的任一核苷酸序列至少約75%、80%、85%、90%、95%、96%、97%、98%或99%一致的核苷酸序列。
亦提供編碼抗MICA/B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之重鏈及/或輕鏈的核酸,該等核酸包含與編碼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之重鏈及/或輕鏈的任一核苷酸序列至少約75%、80%、85%、90%、95%、96%、97%、98%或99%一致的核苷酸序列。 VII. 抗體產生
本文所描述之單株抗MICA/B抗體可使用多種已知技術來產生,諸如由Kohler及Milstein,Nature 256: 495 (1975)所描述之標準體細胞雜交技術。儘管體細胞雜交程序在原則上較佳,但亦可採用用於產生單株抗體之其他技術,例如,B淋巴球之病毒或致癌轉型、使用人類抗體基因文庫之噬菌體呈現技術。
用於製備融合瘤之較佳動物系統為鼠類系統。在小鼠中產生融合瘤為極充分確立之程序。用於分離經免疫接種之脾細胞用於融合之免疫接種方案及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已知。融合搭配物(例如鼠類骨髓瘤細胞)及融合程序亦為已知。
本文所描述之嵌合或人類化抗MICA/B抗體可基於如上文所描述而製備的鼠類單株抗體之序列來加以製備。編碼重鏈及輕鏈免疫球蛋白之DNA可使用標準分子生物學技術而自所關注之鼠類融合瘤獲得且經工程改造以含有非鼠類(例如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舉例而言,為了產生嵌合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將鼠類可變區連接於人類恆定區(參見例如Cabilly等人之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為了產生人類化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將鼠類CDR區插入至人類構架中(參見例如Winter之美國專利第5,225,539號;及Queen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530,101號、第5,585,089號、第5,693,762號及第6,180,370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為人類單株抗體。此類針對MICA/B之人類單株抗體可使用攜帶人類免疫系統之部分而非小鼠系統的轉殖基因或轉染色體小鼠來產生。此等轉殖基因及轉染色體小鼠包括在本文中分別稱為HuMAb小鼠及KM小鼠之小鼠,且在本文中統稱為「人類Ig小鼠」。
HUMAB-MOUSE® (Medarex, Inc.)含有編碼未經重排之人類重鏈(µ及γ)及κ輕鏈免疫球蛋白序列的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微型基因座;以及使內源性µ及κ鏈基因座失活的目標突變(參見例如Lonberg等人, (1994)Nature 368(6474): 856-859)。因此,小鼠展現小鼠IgM或κ之表現減小,且響應於免疫接種,所引入之人類重鏈及輕鏈轉殖基因進行類別轉換及體細胞突變以產生高親和力人類IgGK單株(Lonberg, N.等人 (1994), 同前文獻;綜述於Lonberg, N. (1994)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113:49-101中;Lonberg, N.及Huszar, D. (1995)Intern. Rev. Immunol . 13: 65-93,及Harding, F.及Lonberg, N. (1995)Ann. N.Y. Acad. Sci. 764:536-546)。HuMab小鼠之製備及用途及由此類小鼠攜帶之基因組修飾進一步描述於Taylor, L.等人 (1992)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6287-6295;Chen, J.等人, (1993)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5: 647-656;Tuaillon等人 (1993)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3720-3724;Choi等人 (1993)Nature Genetics 4:117-123;Chen, J.等人 (1993)EMBO J. 12: 821-830;Tuaillon等人 (1994)Immunol . 152:2912-2920;Taylor, L.等人 (1994)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6: 579-591;及Fishwild, D.等人 (1996)Nature Biotechnology 14: 845-851中。此外,參見全部頒予Lonberg及Kay之美國專利第5,545,806號、第5,569,825號、第5,625,126號、第5,633,425號、第5,789,650號、第5,877,397號、第5,661,016號、第5,814,318號、第5,874,299號及第5,770,429號;Surani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545,807號;Lonberg及Kay之PCT公開案第WO 92/03918號、第WO 93/12227號、第WO 94/25585號、第WO 97/13852號、第WO 98/24884號及第WO 99/45962號;及Korman等人之PCT公開案第WO 01/14424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使用在轉殖基因及轉染色體上攜帶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之小鼠,諸如攜帶人類重鏈轉殖基因及人類輕鏈轉染色體之小鼠來進行培育。此類小鼠(在本文中稱為「KM小鼠」)詳細描述於Ishida等人之PCT公開案WO 02/43478中。
再此外,表現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之替代性轉殖基因動物系統可在此項技術中獲得,且可用於培育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舉例而言,可使用稱為Xenomouse (Abgenix, Inc.)之替代性轉殖基因系統;此類小鼠描述於例如Kucherlapati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939,598號、第6,075,181號、第6,114,598號、第6,150,584號及第6,162,963號中。
此外,表現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之替代性轉染色體動物系統可在此項技術中獲得,且可用於培育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舉例而言,可使用稱為「TC小鼠」的攜帶人類重鏈轉染色體及人類輕鏈轉染色體兩者之小鼠;此類小鼠描述於Tomizuka等人 (2000)Proc. Natl. Acad. Sci. USA 97:722-727中。此外,攜帶人類重鏈及輕鏈轉染色體之牛已描述於此項技術中(Kuroiwa等人 (2002)Nature Biotechnology 20:889-894),且可用於培育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
此項技術中所描述的用於培育人類抗體,例如人類抗MICA/B抗體之額外小鼠系統包括(i) VELOCLMMUNE® 小鼠(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其中內源性小鼠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已經由同源重組經人類重鏈及輕鏈可變區置換,該等可變區可操作地連接於內源性小鼠恆定區,以使得嵌合抗體(人類V/小鼠C)在小鼠中進行培育,且隨後使用標準重組DNA技術來轉化成完全人類抗體;以及(ii) MEMO®小鼠(Merus Biopharmaceuticals, Inc.),其中小鼠含有未經重排之人類重鏈可變區,但含有單個經重排之人類常見輕鏈可變區。此類小鼠及其培育抗體之用途描述於例如WO 2009/15777、US 2010/0069614、WO 2011/072204、WO 2011/097603、WO 2011/163311、WO 2011/163314、WO 2012/148873、US 2012/0070861及US 2012/0073004中。
本文所描述之人類單株抗MICA/B抗體亦可使用用於篩選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文庫之噬菌體呈現方法來加以製備。此類用於分離人類抗體之噬菌體呈現方法在此項技術中確立。參見例如:Ladner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223,409號、第5,403,484號及第5,571,698號;Dower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427,908號及第5,580,717號;McCafferty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969,108號及第6,172,197號;及Griffiths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885,793號、第6,521,404號、第6,544,731號、第6,555,313號、第6,582,915號及第6,593,081號。
本文所描述之人類單株抗MICA/B抗體亦可使用人類免疫細胞已重建於其中以使得可在免疫接種時產生人類抗體反應的SCID小鼠來加以製備。此類小鼠描述於例如Wilson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476,996號及第5,698,767號中。 VII.A. 免疫接種
為了產生針對MICA/B之完全人類抗體,可用人類MICA/B抗原(例如MICA*002、MICA*004、MICA*008、MICA*009、MICB*005或其任何組合)之純化或富集製劑及/或表現MICA或其片段之細胞對含有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之轉殖基因或轉染色體小鼠(例如HCol2、HCo7或KM小鼠)進行免疫接種,如例如由Lonberg等人, (1994)Nature 368(6474): 856-859;Fishwild等人, (1996)Nature Biotechnology 14: 845-851及WO 98/24884對其他抗原所描述。或者,可用編碼人類MICA/B之DNA或其片段對小鼠進行免疫接種。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次輸注時,小鼠可為6-16週齡。舉例而言,重組MICA/B抗原之純化或富集製劑(5-50 μg)可用於對HuMAb小鼠進行腹膜內免疫接種。在使用MICA/B抗原之純化或富集製劑進行免疫接種不產生抗體的情況下,亦可用表現之MICA/B細胞,例如細胞株對小鼠進行免疫接種以促進免疫反應。例示性細胞株包括過度表現MICA/B之穩定CHO及Raji細胞株。
各種抗原之累積經歷已展示,當最初用含抗原之Ribi佐劑進行腹膜內(IP)或皮下(SC)免疫接種,繼而每隔一週用含抗原之Ribi佐劑進行IP/SC免疫接種(至多總共10次)時,HuMAb轉殖基因小鼠反應最佳。免疫反應可在免疫接種方案之整個過程中受到監測,其中血漿樣品藉由眶後採血來獲得。血漿可藉由ELISA及FACS (如下文所描述)來篩選,且具有抗MICA/B人類免疫球蛋白之足夠效價的小鼠可用於融合。小鼠可靜脈內加打抗原3天,之後處死且移除脾及淋巴結。預期對於各免疫接種,可需要執行2-3次融合。對於各抗原,通常對6至24隻小鼠進行免疫接種。通常,使用HCo7、HCol2及KM品系。另外,HCo7及HCol2轉殖基因兩者可一起繁殖至具有兩種不同人類重鏈轉殖基因(HCo7/HCol2)之單一小鼠中。 VII.B. 產生製造用於 MICA/B 單株抗體的融合瘤
為產生製造本文所描述之人類單株抗MICA/B抗體的融合瘤,可分離來自免疫接種小鼠之脾細胞及/或淋巴結細胞且將其與適當永生化細胞株,諸如小鼠骨髓瘤細胞株融合。可針對抗原特異性抗體之產生來篩選所得融合瘤。舉例而言,來自免疫接種小鼠之脾淋巴球的單細胞懸浮液可在PEG存在下與Sp2/0非分泌性小鼠骨髓瘤細胞(ATCC,CRL 1581)融合。可將細胞接種在平底微量滴定盤中,繼而在選擇培養基中進行培育。在若干週之後,細胞可在培養基中進行培養。隨後可針對人類單株IgM及IgG抗體,藉由ELISA來篩選個別孔。一旦發生大量融合瘤生長,則通常可在10-14天之後觀測培養基。可置換抗體分泌性融合瘤,再次進行篩選,且若對人類IgG仍為陽性,則可藉由限制稀釋法對單株抗體進行次選殖至少兩次。隨後可活體外培養穩定次純系以在組織培養基中產生少量抗體,其用於表徵。
為了純化人類單株抗體,所選融合瘤可在兩公升旋轉瓶中生長以用於單株抗體純化。可過濾且濃縮上清液,之後用蛋白A-瓊脂糖(Pharmacia, Piscataway, N.J.)進行親和層析。經溶離之IgG可藉由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層析檢查以確保純度。可將緩衝溶液更換為PBS,且濃度可藉由OD280使用1.43消光係數測定。可將單株抗體等分及儲存。 VII.C. 產生製造用於 MICA/B 單株抗體的轉染瘤
抗體可使用例如,如此項技術中熟知的重組DNA技術與基因轉染方法之組合(Morrison, S. (1985)Science 229: 1202)來在宿主細胞轉染瘤中產生。
舉例而言,為了表現抗體或其抗體片段,編碼部分或全長輕鏈及重鏈之DNA可藉由標準分子生物學技術(例如,使用表現所關注抗體之融合瘤進行的PCR擴增或cDNA選殖)獲得,且該等DNA可插入至表現載體中,以使得基因可操作地連接於轉錄及轉譯控制序列。在此情形下,術語「可操作地連接」欲意謂抗體基因接合至載體,以使得該載體內之轉錄及轉譯控制序列發揮其調控抗體基因之轉錄及轉譯的預期功能。表現載體及表現控制序列經選擇以與所用表現宿主細胞相容。抗體輕鏈基因及抗體重鏈基因可插入至單獨載體中,或兩種基因插入至同一表現載體中。抗體基因藉由標準方法(例如對抗體基因片段及載體上之互補限制位點的接合,或在無限制位點存在的情況下之鈍端連接)插入至表現載體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輕鏈及重鏈可變區可用於產生任何抗體同型之全長抗體基因,其藉由將該等可變區插入至已編碼所需同型之重鏈恆定及輕鏈恆定區的表現載體中,以使得VH 區段可操作地連接於載體內之CH 區段且VL 區段可操作地連接於載體內之CL 區段來進行。
另外或或者,重組表現載體可編碼促進抗體鏈自宿主細胞分泌之信號肽。可將抗體鏈基因選殖至載體中,以使得信號肽同框連接於抗體鏈基因之胺基端。信號肽可為免疫球蛋白信號肽或異源信號肽(亦即,來自非免疫球蛋白蛋白質之信號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來自人類抗體重鏈及輕鏈之以下信號肽:
Figure 02_image073
Figure 02_image075
Figure 02_image077
Figure 02_image079
Figure 02_image081
Figure 02_image083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表現本文所描述之任一抗MICA/B抗體的信號序列為SEQ ID NO: 105。抗MICA/B抗體之重鏈及輕鏈可與各別信號序列一起表現,該信號序列在其中選殖得到該等重鏈及輕鏈之融合瘤中連接於各鏈。下文為各種抗MICA/B抗體之信號序列,如在選殖得到該等抗體之融合瘤中所存在,該等信號序列可用於表現相同抗體或另一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例如MICA.36)之重鏈及輕鏈可經工程改造以具有與存在於選殖得到該等重鏈及輕鏈之融合瘤中的彼等序列不同的信號序列。此類序列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i) 用於重鏈之信號序列的核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85
(ii) 用於輕鏈之信號序列的核酸序列:
Figure 02_image087
(iii) 用於重鏈及輕鏈之信號序列的胺基酸序列:MRAWIFFLLCLAGRALA (SEQ ID NO: 105)。
除抗體鏈基因之外,重組表現載體亦可攜帶控制抗體鏈基因在宿主細胞中之表現的調控序列。術語「調控序列」意欲包括啟動子、強化子及控制抗體鏈基因之轉錄或轉譯的其他表現控制元件(例如聚腺苷酸化信號)。此類調控序列描述於例如Goeddel (Gene Expression Technology. Methods in Enzymology 185,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CA (1990))中。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表現載體之設計(包括調控序列之選擇)可視諸如以下之因素而定:待轉型之宿主細胞的選擇、所需蛋白質之表現量等。用於哺乳動物宿主細胞表現之較佳調控序列包括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引導高蛋白質表現量之病毒元件,諸如來源於細胞巨大病毒(CMV)、猴病毒40 (SV40)、腺病毒(例如腺病毒主要晚期啟動子(AdMLP))及多瘤病毒之啟動子及/或強化子。或者,可使用非病毒調控序列,諸如泛素啟動子或β-血球蛋白啟動子。再此外,調控元件由來自不同來源之序列構成,諸如SRa啟動子系統,其含有來自SV40早期啟動子之序列及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之長末端重複序列(Takebe, Y.等人 (1988)Mol. Cell. Biol . 8:466-472)。
除抗體鏈基因及調控序列之外,重組表現載體可攜帶額外序列,諸如調控載體在宿主細胞中之複製的序列(例如複製起點)及可選標記基因。可選標記基因促進對已引入有載體之宿主細胞的選擇(參見例如,全部頒予Axel等人之美國專利第4,399,216號、第4,634,665號及第5,179,017號)。舉例而言,在已引入有載體之宿主細胞上,可選標記基因通常賦予對諸如G418、潮黴素或甲胺喋呤之藥物的耐藥性。較佳可選標記基因包括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基因(用於用甲胺喋呤進行之dhfr-宿主細胞選擇/擴增)及neo基因(用於G418選擇)。
對於輕鏈及重鏈之表現,將編碼重鏈及輕鏈之表現載體藉由標準技術轉染至宿主細胞中。術語「轉染」之各種形式意欲涵蓋常用於將外源性DNA引入至原核或真核宿主細胞中的多種技術,例如電穿孔、磷酸鈣沈澱、DEAE-聚葡萄糖轉染及其類似技術。
有可能在原核或真核宿主細胞,諸如哺乳動物細胞中表現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
用於表現本文所描述之重組抗MICA/B抗體的某些哺乳動物宿主細胞包括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細胞) (包括Urlaub及Chasin, (1980)Proc. Natl. Acad. Sci. USA 77:4216-4220中所描述之dhfr- CHO細胞,與DHFR可選標記物一起使用,例如如R. J. Kaufman and P. A. Sharp (1982) Mol. Biol. 759:601-621中所描述)、NSO骨髓瘤細胞、COS細胞及SP2細胞。特定言之,對於與NSO骨髓瘤細胞一起使用,另一表現系統為WO 87/04462、WO 89/01036及EP 338,841中所揭示之GS基因表現系統。當將編碼抗體基因之重組表現載體引入至哺乳動物宿主細胞中時,抗體藉由將該等宿主細胞培養足以允許在該等宿主細胞中表現該抗體或更佳地,將該抗體分泌至生長該等宿主細胞之培養基中的時間段來產生。抗體可使用標準蛋白質純化方法而自培養基回收。 VIII. 免疫結合物、抗體衍生物及診斷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用於診斷目的,包括樣品測試及活體內成像,且出於此目的,該抗體(或其結合片段)可與適當可偵測藥劑結合以形成免疫結合物。出於診斷目的,對於全身成像,適當藥劑為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之可偵測標記,而對於樣品測試,適當藥劑為放射性同位素、酶、螢光標記及其他適合之抗體標籤。
可連接於本文所描述之任何抗MICA/B抗體的可偵測標記可為目前用於活體外診斷領域中的各種類型中之任一者,包括微粒標記,包括金屬溶膠,諸如膠態金;同位素,諸如I125 或Tc99 ,其例如與N2 S2 、N3 S或N4 型之肽螯合劑一起呈現;發色團,包括螢光標記物、發光標記物、磷光標記物及其類似物;以及將既定受質轉化成可偵測標記物之酶標記,及在擴增(諸如藉由聚合酶鏈反應)後顯露之聚核苷酸標籤。適合之酶標記包括辣根過氧化酶、鹼性磷酸酶及其類似物。舉例而言,標記可為酶鹼性磷酸酶,其藉由在使1,2二氧雜環丁烷受質(諸如金剛烷基甲氧基磷醯基氧基苯基二氧雜環丁烷(AMPPD)、3-(4-(甲氧基螺{1,2-二氧雜環丁烷-3,2'-(5'-氯)三環{3.3.1.1 3,7}癸}-4-基)苯基磷酸二鈉(CSPD))以及CDP及CDP-STAR® 或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其他發光受質(例如適合之鑭系元素,諸如鋱(III)及銪(III)的螯合物)轉化後量測化學發光之存在或形成來加以偵測。偵測手段由所選標記決定。標記或其反應產物之出現可在其中標記為微粒且在適當含量下積聚的情況下使用裸眼得到,或使用諸如分光光度計、光度計、螢光計及其類似物之儀器得到,其均根據標準實踐來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結合方法產生基本上(或接近)非免疫原性之鍵,例如,肽鍵(亦即醯胺鍵)、硫鍵(空間受阻)、二硫鍵、腙鍵及醚鍵。此等鍵接近非免疫原性,且在血清內展示合理穩定性(參見例如Senter, P. D.,Curr. Opin. Chem. Biol. 13 (2009) 235-244;WO 2009/059278;WO 95/17886)。
視部分及抗體之生物化學性質而定,可採用不同結合策略。在部分為具有50至500個胺基酸之天然產生或重組之部分的情況下,在課本中存在描述用於合成蛋白質結合物之化學的標準程序,其可由熟練技術人員容易地遵循(參見例如Hackenberger, C. P. R.及Schwarzer, D., Angew.Chem. Int. Ed. Engl. 47 (2008) 10030-10074)。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順丁烯二醯亞胺基部分與抗體或部分內之半胱胺酸殘基反應。在使用例如抗體之Fab或Fab'片段的情況下,此為尤其適合的偶聯化學。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執行與抗體或部分之C端的偶聯。對蛋白質(例如Fab片段)之C端修飾可如所描述執行(Sunbul, M.及Yin, J.,Org. Biomol. Chem. 7 (2009) 3361-3371)。
一般而言,位點特異性反應及共價偶聯係基於將天然胺基酸轉變成具有與所存在其他官能基之反應性正交之反應性的胺基酸。舉例而言,罕見序列情形內之特定半胱胺酸可酶促轉化成醛(參見Frese, M. A.及Dierks, T.,ChemBioChem . 10 (2009) 425-427)。亦有可能藉由利用某些酶在既定序列情形下與天然胺基酸之特異性酶反應性來獲得所需胺基酸修飾(參見例如Taki, M.等人,Prot. Eng. Des. Sel. 17 (2004) 119-126;Gautier, A.等人Chem. Biol . 15 (2008) 128-136;且C-N鍵之蛋白酶催化形成由Bordusa, F., Highlights in Bioorganic Chemistry (2004) 389-403使用)。位點特異性反應及共價偶聯亦可藉由末端胺基酸與適當修飾試劑之選擇性反應來達成。
N端半胱胺酸與苯甲腈之反應性(參見Ren, H.等人,Angew. Chem. Int. Ed. Engl. 48 (2009) 9658-9662)可用於達成位點特異性共價偶聯。
原生化學接合亦可依賴於C端半胱胺酸殘基(Taylor, E. Vogel; Imperiali, B,Nucleic Acid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9), 22 (Protein Engineering), 65-96)。
US6437095 B1描述一種結合方法,其係基於帶負電胺基酸鏈段內之半胱胺酸與位於帶正電胺基酸鏈段中之半胱胺酸的反應更快。
部分亦可為合成肽或肽模擬物。在多肽由化學合成的情況下,具有正交化學反應性之胺基酸可在此類合成期間併入(參見例如de Graaf, A. J.等人,Bioconjug. Chem . 20 (2009) 1281-1295)。因為多種正交官能基至關重要且可引入至合成肽中,故此類肽與連接子之結合為標準化學。
為了獲得單標記之多肽,化學計量為1:1之結合物可藉由層析而與其他結合副產物分離。此程序可藉由使用經染料標記之結合對成員及帶電連接子來促進。藉由使用此類經標記且高度帶負電之結合對成員,單結合之多肽容易地與未標記之多肽及攜帶超過一個連接子之多肽分離,此係因為電荷及分子量之差異可用於分離。螢光染料可適用於將複合物與未結合之組分(如經標記之單價結合劑)純化分開。
在一些實施例中,附接至抗MICA/B抗體之部分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結合部分、標記部分及生物活性部分。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亦可與治療劑結合以形成免疫結合物,諸如抗體-藥物結合物(ADC)。適合之治療劑包括抗代謝物、烷基化劑、DNA小溝結合劑、DNA嵌入劑、DNA交聯劑、組蛋白脫乙醯基酶抑制劑、核輸出抑制劑、蛋白酶體抑制劑、拓樸異構酶I或II抑制劑、熱休克蛋白抑制劑、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抗生素及抗有絲分裂劑。在ADC中,抗體及治療劑較佳經由可裂解之連接子,諸如肽基、二硫化物或腙連接子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為肽基連接子,諸如Val-Cit、Ala-Val、Val-Ala-Val、Lys-Lys、Pro-Val-Gly-Val-Val (SEQ ID NO: 108)、Ala-Asn-Val、Val-Leu-Lys、Ala-Ala-Asn、Cit-Cit、Val-Lys、Lys、Cit、Ser或Glu。ADC可如美國專利第7,087,600號、第6,989,452號及第7,129,261號;PCT公開案WO 02/096910、WO 07/038658、WO 07/051081、WO 07/059404、WO 08/083312及WO 08/103693;美國專利公開案20060024317、20060004081及20060247295中所描述來加以製備。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細胞毒素、非細胞毒性藥物、放射性藥劑、第二抗體、酶、抗贅生劑及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細胞毒素。細胞毒素可選自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細胞毒素。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毒素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海兔毒素、單甲基奧瑞他汀E (MMAE)、美登素、倍癌黴素、卡奇黴素、吡咯并苯并二氮呯、倍癌黴素、森坦黴素、SN38、小紅莓、其衍生物、其合成類似物及其任何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細胞毒素A。在其他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非細胞毒性藥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放射性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放射性藥劑為放射性核苷酸。在某些實施例中,放射性藥劑包含放射性碘。在特定實施例中放射性藥劑包含131-碘。在其他實施例中,放射性藥劑包含放射性同位素釔-90。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第二抗體。第二抗體可為本發明中所描述之任何抗體,包括(但不限於)特異性結合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蛋白質的抗體:PD-1、PD-L1、CTLA-4、LAG3、TIGIT、TIM3、NKG2a、OX40、ICOS、CD137、KIR、TGFβ、IL-10、IL-2、IL-8、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VISTA、CD96、CD27、GITR及其任何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抗PD-1抗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納武單抗。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聚乙二醇化IL-2或聚乙二醇化IL-10。
在某些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酶。在一些實施例中,酶包含葡萄糖氧化酶。在一些實施例中,酶包含過氧化酶。在一些實施例中,酶包含髓過氧化酶。在一些實施例中,酶包含葡萄糖氧化酶。在一些實施例中,酶包含辣根過氧化酶。
在某些實施例中,免疫結合物包含抗MICA/B抗體及抗贅生劑。抗贅生劑可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此類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贅生劑為表柔比星(epirubicin)。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贅生劑為超抗原。在某些實施例中,超抗原為葡萄球菌腸毒素A (SEA/E-120;estafenatox)。
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抗體)亦可用於偵測MICA/B,諸如人類MICA/B,例如細胞表面上之人類MICA/B或血清中之可溶性MICA/B。抗體可用於例如分析或流式細胞量測術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使抗MICA/B抗體與細胞或血清接觸持續適合於特異性結合發生之時間,且隨後添加偵測抗MICA/B抗體之試劑,例如抗體。例示性分析提供於實例中。用於偵測MICA/B (例如,表面表現之MICA/B或樣品(血清)中之可溶性MICA/B (sMICA/B))的例示性方法包含(i)使樣品與抗MICA/B抗體接觸持續足以允許抗MICA/B抗體特異性結合於樣品中之MICA/B的時間,及(2)使樣品與特異性結合於抗MICA/B抗體(諸如抗MICA/B抗體之Fc區)的偵測試劑(例如抗體)接觸,藉此偵測與抗MICA/B抗體結合之MICA/B。洗滌步驟可包括在與抗體及/或偵測試劑一起培育之後。由於可使用單獨偵測劑,故用於此等方法中之抗MICA/B抗體不必連接於標記或偵測劑。
抗MICA/B抗體之其他用途,例如作為單藥療法或組合療法之用途提供於本文中其他地方,例如在關於組合治療之部分中。 IX. 雙特異性分子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用於形成雙特異性分子。抗MICA/B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可衍生得到或連接於另一功能性分子,例如另一肽或蛋白質(例如,用於受體之另一抗體或配位體),以產生結合於至少兩個不同結合位點或靶分子之雙特異性分子。舉例而言,抗MICA/B抗體可連接於抗體或scFv,該抗體或scFv特異性結合於可用作組合治療之潛在標靶的任何蛋白質,諸如本文所描述之蛋白質(例如,針對PD-1、PD-L1、CTLA-4、LAG3、TIGIT、TIM3、NKG2a、OX40、ICOS、CD137、KIR、TGFβ、IL-10、IL-2、IL-8、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D27、CD96、VISTA或GITR或聚乙二醇化IL-2或聚乙二醇化IL-10之抗體)。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實際上可衍生得到或連接於超過一個其他功能性分子以產生結合於超過兩個不同結合位點及/或靶分子之多特異性分子;此類多特異性分子亦意欲由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雙特異性分子」涵蓋。為了產生本文所描述之雙特異性分子,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在功能上連接(例如,藉由化學偶聯、基因融合、非共價締合或以其他方式連接)於一或多個其他結合分子(諸如另一抗體、抗體片段、肽或結合模擬劑),以得到雙特異性分子。
因此,本文提供包含對MICA/B之至少一種第一結合特異物及對第二靶抗原決定基之第二結合特異物的雙特異性分子。在本文所描述的其中雙特異性分子具有多特異性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分子可進一步包括第三結合特異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包含至少一種抗體或其抗體片段作為結合特異物,包括例如Fab、Fab'、F(ab')2、Fv或單鏈Fv (scFv)。如Ladner等人 美國專利第4,946,778號中所描述,抗體亦可為輕鏈或重鏈二聚體或其任何最小片段,諸如Fv或單鏈構築體。
雖然人類單株抗體為較佳的,但在本文所描述之雙特異性分子中可採用的其他抗體為鼠類、嵌合及人類化單株抗體。
本文所描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可藉由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使構成性結合特異物結合來加以製備。舉例而言,雙特異性分子之各結合特異物可分別單獨產生,且隨後彼此結合。當結合特異物為蛋白質或肽時,多種偶聯劑或交聯劑可用於共價結合。交聯劑之實例包括蛋白A、碳化二亞胺、S-乙醯基-硫代乙酸N-丁二醯亞胺酯(SATA)、5,5'-二硫基雙(2-硝基苯甲酸) (DTNB)、鄰伸苯基二順丁烯二醯亞胺(oPDM)、3-(2-吡啶基二硫基)丙酸N-丁二醯亞胺酯(SPDP)及4-(N -順丁烯二醯亞胺基甲基)環己烷-1-甲酸磺基丁二醯亞胺酯(磺基-SMCC) (參見例如Karpovsky等人 (1984)J. Exp. Med . 160: 1686;Liu, MA等人 (1985)Proc. Natl. Acad. Sci. USA 82:8648)。其他方法包括Paulus (1985)Behring Ins. Mitt . No. 78, 118-132;Brennan等人 (1985)Science 229:81-83)及Glennie等人 (1987)J. Immunol . 139: 2367-2375)中所描述之彼等方法。一些結合劑為SATA及磺基-SMCC,兩者均可購自Pierce Chemical Co. (Rockford, IL)。
當結合特異物為抗體時,其可經由兩條重鏈之C端鉸鏈區的硫氫基鍵結來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結合之前,鉸鏈區經修飾以含有奇數個,較佳一個硫氫基殘基。
或者,兩種結合特異物可在同一載體中編碼,且在同一宿主細胞中表現及組裝。此方法尤其適用於雙特異性分子為mAb×mAb、mAb×Fab、mAb×(scFv)2 、Fab×F(ab')2 或配位體×Fab融合蛋白質的情況。雙特異性抗體可包含在各重鏈之C端處包含scFv之抗體。本文所描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可為包含一個單鏈抗體及一個結合決定子之單鏈分子,或包含兩個結合決定子之單鏈雙特異性分子。雙特異性分子可包含至少兩個單鏈分子。用於製備雙特異性分子之方法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5,260,203號、美國專利第5,455,030號、美國專利第4,881,175號、美國專利第5,132,405號、美國專利第5,091,513號、美國專利第5,476,786號、美國專利第5,013,653號、美國專利第5,258,498號及美國專利第5,482,858號中。
雙特異性分子與其特異性標靶之結合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之方法,諸如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FACS分析、生物分析(例如生長抑制)或西方墨點法分析來確認。此等分析中之每一者一般藉由採用對尤其受關注之蛋白質-抗體複合物具有特異性的標記試劑(例如抗體)來偵測該受關注之複合物的存在。 X. 組合物
進一步提供組合物,例如醫藥組合物,其含有本文所描述的一種抗MICA/B抗體或其組合,或其與針對其他標靶之抗體的組合,或其抗原結合部分,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一起進行調配。此類組合物可包括本文所描述之一種抗體或免疫結合物或雙特異性分子,或(例如兩種或超過兩種不同的)本文所描述之抗體或免疫結合物或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舉例而言,本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可包含結合於靶抗原上不同抗原決定基或具有互補活性之抗體(或免疫結合物或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濃度為至少1 mg/ml、5 mg/ml、10 mg/ml、50 mg/ml、100 mg/ml、150 mg/ml、200 mg/ml、1-300 mg/ml或100-300 mg/ml之抗MICA/B抗體。
本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亦可在組合療法中進行投與,亦即與其他藥劑組合。舉例而言,組合療法可包括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與至少一種其他抗癌劑及/或免疫調節劑,例如T細胞刺激劑(例如活化劑)組合。可用於組合療法中之治療劑的實例更詳細地描述於下文關於本文所描述之抗體之用途的部分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至少一種其他藥劑組合,該藥劑選自化學療法藥物、小分子藥物及刺激對既定癌症之免疫反應的抗體。在一些情況下,抗MICA/B抗體可與例如以下中之一或多者組合:抗CTLA-4抗體、抗PD-1抗體、抗PD-L1抗體、抗OX40 (亦稱為CD134、TNFRSF4、ACT35及/或TXGP1L)抗體(例如BMS986178或MDX-1803)、抗CD137抗體、抗LAG-3抗體、抗GITR抗體、抗KIR抗體、抗TGFβ抗體、抗IL-10抗體、長效IL-10分子(例如IL-10-Fc融合物或聚乙二醇化IL-10,諸如ARMO BioSciences之AM0010)、長效IL-2 (例如聚乙二醇化IL-2分子,諸如Nektar之NKTR-214;參見US 8,252,275、WO12/065086及WO15/125159)、抗VISTA抗體、抗CD96抗體、抗IL-8抗體、抗B7-H4、抗Fas配位體抗體、抗CXCR4抗體、抗間皮素抗體、抗CD27抗體或其任何組合。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第二抗體一起進行調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特異性結合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蛋白質:PD-1、PD-L1、CTLA-4、LAG3、TIGIT、TIM3、NKG2a、OX40、ICOS、CD137、KIR、TGFβ、IL-10、IL-2、VISTA、CD96、IL-8、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D27、GITR及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PD-1抗體。抗PD-1抗體可為結合PD-1且抑制PD-1及PD-L1之相互作用的任何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PD-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納武單抗。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派立珠單抗(pembrolizumab)。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PD-L1抗體。抗PD-L1抗體可為結合PD-L1且抑制PD-1及PD-L1之相互作用的任何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PD-L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艾維路單抗(avelumab)。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CTLA-4抗體。抗CTLA-4抗體可為結合CTLA-4且抑制其活性之任何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TLA-4抗體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CTLA-4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曲美單抗(tremelimuma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伊匹單抗。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LAG3抗體。抗LAG3抗體可為結合LAG-3且抑制其活性之任何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LAG3抗體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LAG3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25F7。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CD137抗體。抗CD137抗體可為結合CD137且抑制其活性之任何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CD137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烏瑞魯單抗(urelumab)。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KIR抗體。抗KIR抗體可為結合KIR且抑制其活性之任何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KIR抗體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KI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利瑞路單抗(lirilumab)。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GITR抗體。抗GITR抗體可為結合GITR且抑制其活性之任何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GIT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MK4166。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TRX518。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CD96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TIM3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VISTA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NKG2a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ICOS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OX40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IL8抗體,諸如HuMax®-IL8 (BMS-986253)。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長效IL-10分子一起進行調配。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IL-10-Fc融合分子一起進行調配。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聚乙二醇化IL-10,諸如ARMO BioSciences之AM0010一起進行調配。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長效IL-2一起進行調配。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聚乙二醇化IL-2分子,諸如Nektar之NKTR-214一起進行調配;參見US 8,252,275、WO12/065086及WO15/125159。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合物進一步包含增積劑。增積劑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NaCl、甘露糖醇、甘胺酸、丙胺酸及其任何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穩定劑。穩定劑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蔗糖、海藻糖(trehalose)、棉子糖、精胺酸或其任何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聚山梨醇酯80 (PS80)、聚山梨醇酯20 (PS20)及其任何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螯合劑。螯合劑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伸乙三胺五乙酸(DTPA)、乙二胺四乙酸、次氮基三乙酸及其任何組合
在其他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第三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抗體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NaCl、甘露糖醇、噴替酸(pentetic acid,DTPA)、蔗糖、PS80及其任何組合。
如本文所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生理學上相容之任何及所有溶劑、分散介質、包衣、抗細菌劑及抗真菌劑、等張劑及吸收延遲劑及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載劑適用於靜脈內、肌肉內、皮下、非經腸、經脊椎或經表皮投與(例如藉由注射或輸注)。用於皮下注射之選項係基於Halozyme Therapeutics該等ENHANZE®藥物遞送技術,其涉及由於細胞外基質而可皮下遞送的Ab與重組人類玻尿酸酶(rHuPH20)之共同調配物,該酶移除對生物製劑及藥物之體積的傳統限制(美國專利第7,767,429號)。視投藥途徑而定,活性化合物(亦即抗體、免疫結合物或雙特異性分子)可在材料中進行包覆以保護化合物免受酸及可能使化合物失活之其他天然條件的作用影響。
本文所描述之醫藥化合物可包括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保留母體化合物之所需生物活性且並不賦予任何非所需毒理學作用的鹽(參見例如Berge, S. M.等人 (1977)J. Pharm. Sci. 66: 1-19)。此類鹽之實例包括酸加成鹽及鹼加成鹽。酸加成鹽包括衍生自無毒無機酸之彼等鹽,該等無機酸諸如鹽酸、硝酸、磷酸、硫酸、氫溴酸、氫碘酸、亞磷酸及其類似物;以及衍生自無毒有機酸之彼等鹽,該等有機酸諸如脂族單羧酸及脂族二羧酸、經苯基取代之烷酸、羥基烷酸、芳族酸、脂族及芳族磺酸及其類似物。鹼加成鹽包括衍生自鹼土金屬之彼等鹽,該等鹼土金屬諸如鈉、鉀、鎂、鈣及其類似物;以及衍生自無毒有機胺之彼等鹽,該等有機胺諸如N,N'-二苯甲基乙二胺、N-甲基葡糖胺、氯普魯卡因(chloroprocaine)、膽鹼、二乙醇胺、乙二胺、普魯卡因(procaine)及其類似物。
本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亦可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抗氧化劑。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抗氧化劑的實例包括:(1)水溶性抗氧化劑,諸如抗壞血酸、半胱胺酸鹽酸鹽、硫酸氫鈉、偏亞硫酸氫鈉、亞硫酸鈉及其類似物;(2)油溶性抗氧化劑,諸如抗壞血酸棕櫚酸酯、丁基化羥基大茴香醚(BHA)、丁基化羥基甲苯(BHT)、卵磷脂、沒食子酸丙酯、α-生育酚及其類似物;及(3)金屬螯合劑,諸如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山梨糖醇、酒石酸、磷酸及其類似物。
可在本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中採用的適合之水性及非水性載劑的實例包括水、乙醇、多元醇(諸如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其類似物)及其適合之混合物、植物油(諸如橄欖油)及可注射之有機酯(諸如油酸乙酯)。適當流動性可例如藉由使用諸如卵磷脂之包衣材料、在分散液之情況下藉由維持所需粒度及藉由使用界面活性劑來維持。
此等組合物亦可含有佐劑,諸如防腐劑、濕潤劑、乳化劑及分散劑。預防微生物之存在可藉由滅菌程序(同前文獻)及藉由包括各種抗細菌及抗真菌劑(例如對羥基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山梨酸及其類似物)來確保。亦可需要在組合物中包括等張劑,諸如糖、氯化鈉及其類似物。另外,可注射醫藥形式之吸收延長可藉由包括延遲吸收之藥劑(諸如單硬脂酸鋁及明膠)來實現。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無菌水溶液或分散液及用於臨時製備無菌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之無菌粉末。此類介質及藥劑用於醫藥學上活性之物質的用途為此項技術中已知。除非任何習知介質或藥劑與活性化合物不相容,否則考慮將其用於本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中。醫藥組合物可包含防腐劑或可不含防腐劑。補充活性化合物可併入至組合物中。
治療性組合物通常必須在製造及儲存條件下無菌且穩定。組合物可調配為溶液、微乳液、脂質體或適合於高藥物濃度之其他有序結構。載劑可為含有例如水、乙醇、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及液體聚乙二醇及其類似物)及其適合之混合物的溶劑或分散介質。恰當流動性可例如藉由使用諸如卵磷脂之包衣、在分散液之情況下藉由維持所需粒度及藉由使用界面活性劑來維持。在許多情況下,組合物可在組合物中包括等張劑,例如糖、多元醇(諸如甘露糖醇、山梨糖醇)或氯化鈉。可注射組合物之吸收延長可藉由在組合物中包括延遲吸收劑(例如單硬脂酸鹽及明膠)來實現。
無菌可注射溶液可藉由視需要將所需量之活性化合物與上文所列舉之一種成分或成分組合一起併入適當之溶劑中,繼而進行滅菌微過濾來加以製備。一般而言,分散液藉由將活性化合物併入含有鹼性分散介質及來自上文所列舉彼等成分中之所需其他成分的無菌媒劑中來加以製備。在無菌粉末用於製備無菌可注射溶液的情況下,一些製備方法為真空乾燥及冷凍乾燥(凍乾),其自其預先無菌過濾之溶液得到活性成分加任何額外所需成分之粉末。
可與載劑材料組合以產生單一劑型的活性成分之量將視所治療之個體及特定投藥模式而變化。可與載劑材料組合以產生單一劑型的活性成分之量將一般為產生治療作用的組合物之量。一般而言,按100%計,此量將在約0.01%至約99%之活性成分、約0.1%至約70%或約1%至約30%之活性成分的範圍內,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組合。
調整給藥方案以提供最佳所需反應(例如治療反應)。舉例而言,可投與單個藥團,可隨時間投與若干分次劑量,或可如治療情況之緊急性所指示按比例減少或增加劑量。就投與之簡便性及劑量之均勻性而言,尤其有利是將非經腸組合物調配成單位劑型。如本文所用之單位劑型係指適合作為單個劑量用於待治療之個體的物理上離散之單位;各單位含有與所需醫藥載劑結合,經計算以產生所需治療作用的預定量之活性化合物。本文所描述之單位劑型的規格係由以下指定且直接取決於:(a)活性化合物之獨特特徵及欲達成之特定治療作用,及(b)在對用於治療個體過敏性之此類活性化合物進行混配之技術中所固有的限制。
對於投與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劑量在約0.0001至100 mg/kg範圍內。抗MICA/B抗體可以均一劑量進行投與(均一劑量方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以固定劑量與另一抗體一起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以按體重計之劑量進行投與。
在一些方法中,具有不同結合特異性之兩種或超過兩種單株抗體同時進行投與,在此情況下,所投與的各抗體之劑量在所指示之範圍內。抗體通常多次進行投與。單次給藥之間的時間間隔可為例如每週、每月、每三個月或每年。間隔亦可為不規律的,如藉由量測患者中針對靶抗原之抗體的血液含量所指示。在一些方法中,調整劑量以達成約1-1000 μg/ml之血漿抗體濃度,且在一些方法中達成約25-300 μg/ml。
抗MICA/B抗體可在另一抗體之給藥方案中與該另一抗體一起進行投與。舉例而言,抗MICA/B抗體可與抗PD-1抗體,諸如納武單抗(OPDIVO® )一起每兩週以經60分鐘靜脈內輸注之形式進行投與,直至疾病惡化或發生不可接受之毒性為止。抗MICA/B抗體可與派立珠單抗(KEYTRUDA® )一起每3週以經30分鐘靜脈內輸注之形式進行投與,直至疾病惡化或發生不可接受之毒性為止。抗MICA/B抗體可與阿特珠單抗(TECENTRIQTM )一起每3週以經60或30分鐘靜脈內輸注之形式進行投與,直至疾病惡化或發生不可接受之毒性為止。
抗體可以持續釋放調配物之形式進行投與,在此情況下,所需要之投藥頻率較小。劑量及頻率視抗體在患者中之半衰期而變化。一般而言,人類抗體展示最長半衰期,繼而為人類化抗體、嵌合抗體及非人類抗體。投藥之劑量及頻率可視治療是預防性還是治療性而變化。在預防性應用中,在長時間段內,以相對不頻繁之時間間隔投與相對低之劑量。一些患者在其餘生中持續接受治療。在治療性應用中,有時需要以相對短時間間隔投與相對高劑量,直至疾病之惡化減小或終止,且直至患者展示疾病之症狀的部分或完全改善。其後,可向患者投與預防性方案。
本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之實際劑量水準可變化,以便獲得有效達成特定患者、組合物及投藥模式之所需治療反應而對患者無毒性的活性成分之量。所選劑量水準將視多種藥物動力學因素而定,包括所採用的本文所描述之特定組合物或其酯、鹽或醯胺的活性,投藥途徑、投藥時間、所採用之特定化合物的排泄速率、治療持續時間,與所採用之特定組合物組合使用的其他藥物、化合物及/或材料,所治療之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條件、一般健康狀況及先前病史,以及醫學技術中熟知之類似因素。
「治療有效劑量」的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引起疾病症狀之嚴重程度降低、無疾病症狀期之頻率或持續時間增加、或對因患病所致之損傷或失能的預防。在癌症之情形下,治療有效劑量可引起存活期(例如總存活期)延長,及/或對與癌症相關之身體症狀進一步惡化的預防。癌症之症狀為此項技術中熟知的,且包括例如異常痣特徵;痣外觀改變,包括不對稱性、邊界、顏色及/或直徑;新的有色皮膚區域;異常痣;指甲下區域變暗;乳房結塊;乳頭改變;乳房囊腫;乳房疼痛;死亡;體重減輕;無力;過度疲乏;難以進食;食慾不振;慢性咳嗽;呼吸困難加重;咳血、尿血、便血、噁心、嘔吐、肝癌轉移、肺癌轉移、骨骼癌轉移、腹痛下墮、腹脹、腹膜腔液、陰道出血、便秘、腹部膨脹、結腸穿孔、急性腹膜炎(感染、發熱、疼痛)、疼痛、吐血、大量出汗、發熱、高血壓、貧血、腹瀉、黃疸、眩暈、發冷、肌肉痙攣、結腸癌轉移、肺癌轉移、膀胱癌轉移、肝癌轉移、骨骼癌轉移、腎癌轉移及胰臟癌轉移、吞咽困難及其類似症狀。
治療有效劑量可預防或延遲癌症發作,諸如當存在疾病之早期或初始病徵時可能需要。癌症診斷中所利用之實驗室測試包括化學(包括量測MICA/B含量)、血液學、血清學及放射學。因此,監測前述任一者之任何臨床或生物化學分析可用於確定特定治療是否為治療癌症之治療有效劑量。一般技術者將能夠基於諸如以下之因素來確定此類量:個體之體型、個體之症狀的嚴重程度及所選特定組合物或投藥途徑。
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可經由一或多種投藥途徑,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多種方法中的一或多者來進行投與。如熟練技術人員應瞭解,投藥途徑及/或模式將視所需結果而變化。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投藥途徑可包括靜脈內、肌肉內、皮內、腹膜內、皮下、脊椎或其他非經腸投藥途徑,例如藉由注射或輸注。如本文所用,片語「非經腸投藥」意謂除經腸及局部投藥以外的通常藉由注射進行之投藥模式,且包括(但不限於)靜脈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腹膜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網膜下、脊椎內、硬膜外及胸骨內注射及輸注。
或者,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潛在地經由非非經腸途徑進行投與,諸如局部、經表皮或經黏膜投藥途徑,例如鼻內、經口、經陰道、經直腸、舌下或局部。
活性化合物可與將保護化合物免於快速釋放之載劑一起製備,該等載劑諸如受控釋放調配物,包括植入物、經皮貼劑及微膠囊化遞送系統。可使用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聚酸酐、聚乙醇酸、膠原蛋白、聚原酸酯及聚乳酸。用於製備此類調配物之許多方法已獲得專利或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大體所知。參見例如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s, J.R. Robinson編,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1978。
治療性組合物可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醫學裝置來進行投與。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治療性組合物可用無針皮下注射裝置來進行投與,諸如美國專利第5,399,163號、第5,383,851號、第5,312,335號、第5,064,413號、第4,941,880號、第4,790,824號或第4,596,556號中所揭示之裝置。與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一起使用的熟知植入物及模組之實例包括:美國專利第4,487,603號,其揭示一種用於以受控速率施配藥物之植入式微量輸注泵;美國專利第4,486,194號,其揭示一種用於經由皮膚投與藥劑之治療裝置;美國專利第4,447,233號,其揭示一種用於以精確輸注速率遞送藥物之藥物輸注泵;美國專利第4,447,224號,其揭示一種用於連續藥物遞送之可變流量植入式輸注設備;美國專利第4,439,196號,其揭示一種具有多腔室隔室之滲透性藥物遞送系統;以及美國專利第4,475,196號,其揭示一種滲透性藥物遞送系統。此等專利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許多其他此類植入物、遞送系統及模組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經調配以確保恰當活體內分佈。舉例而言,血腦障壁(BBB)排除多種高度親水性化合物。為了確保本文所描述之治療性化合物穿過BBB (若需要,例如用於腦癌),其可例如在脂質體中進行調配。關於製造脂質體之方法,參見例如美國專利4,522,811、5,374,548及5,399,331。脂質體可包含選擇性地轉運至特定細胞或器官中之一或多個部分,由此增強目標藥物遞送(參見例如V.V. Ranade (1989)J. Clin. Pharmacol . 29:685)。例示性靶向部分包括葉酸類或生物素(參見例如Low等人之美國專利5,416,016);甘露糖苷(Umezawa等人, (1988)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 153: 1038);抗體(P.G. Bloeman等人 (1995)FEBS Lett. 357: 140;M. Owais等人 (1995)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 39: 180);界面活性劑蛋白A受體(Briscoe等人 (1995)Am. J. Physiol. 1233: 134);pl20 (Schreier等人 (1994)J. Biol. Chem . 269:9090);亦參見K. Keinanen; M.L. Laukkanen (1994)FEBS Lett . 346: 123;J.J. Killion; I.J. Fidler (1994)Immunomethods 4:273。 XI. 用途及方法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係有關治療個體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本文所揭示之抗MICA/B抗體、編碼該抗MICA/B抗體之聚核苷酸、包含該聚核苷酸之載體、包含該聚核苷酸之宿主細胞、包含抗MICA/B抗體之免疫結合物或其任何組合。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係有關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治療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劑量的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例如,抗體、聚核苷酸、載體、宿主細胞、免疫結合物或醫藥組合物)。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抑制MICA被腫瘤細胞脫落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劑量的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減少血清中脫落之MICA/B及/或將MICA/B保留在細胞表面上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劑量的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殺滅腫瘤細胞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劑量的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減小腫瘤大小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劑量的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係有關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抑制腫瘤之癌轉移,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劑量的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人類。
本發明之組合物可使用任何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途徑來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例如,抗體、聚核苷酸、載體、宿主細胞、免疫結合物或醫藥組合物)靜脈內、腹膜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淋巴管內、病灶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網膜下、脊椎內、硬膜外、胸骨內、局部、經表皮、經黏膜或其任何組合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靜脈內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皮下進行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在個體中減小癌症大小,例如腫瘤大小。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大小減小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或至少約90%。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增加個體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總存活期相對於患有相同癌症但用不同療法治療之個體的平均總存活期增加。在某些實施例中,總存活期增加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50%、至少約2倍、至少約3倍、至少約5倍。在一些實施例中,總存活期增加至少約一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15個月、至少約18個月、至少約21個月、至少約2年、至少約3年、至少約4年、至少約5年或至少約10年。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增加個體之無惡化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無惡化存活期相對於患有相同癌症但用不同療法治療之個體的平均無惡化存活期增加。在某些實施例中,無惡化存活期增加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50%、至少約2倍、至少約3倍、至少約5倍。在一些實施例中,無惡化存活期增加至少約一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15個月、至少約18個月、至少約21個月、至少約2年、至少約3年、至少約4年、至少約5年或至少約10年。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增加個體之客觀反應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在個體中誘導完全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在個體中誘導部分反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投與本文所揭示之抗MICA/B抗體(或聚核苷酸、載體、宿主細胞或免疫結合物)及第二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在抗MICA/B抗體之前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在抗MICA/B抗體之後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與抗MICA/B抗體同時進行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及第二療法分開地進行投與。在其他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及第二療法在單個調配物中進行投與。
第二療法可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其他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免疫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化學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放射線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手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投與第二治療劑。
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治療劑包含第二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治療劑包含有效量的特異性結合選自以下之蛋白質的抗體:誘導性T細胞共刺激劑(ICOS)、CD137 (4-1BB)、CD134 (OX40)、NKG2A、CD27、糖皮質激素誘導之TNFR相關蛋白(GITR)及疱疹病毒進入介體(HVEM)、計劃性死亡-1 (PD-1)、計劃性死亡配位體-1 (PD-L1)、CTLA-4、B及T淋巴球衰減子(BTLA)、T細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結構域-3 (TIM-3)、淋巴球活化基因-3 (LAG-3)、腺苷A2A受體(A2aR)、殺手細胞凝集素樣受體G1 (KLRG-1)、自然殺手細胞受體2B4 (CD244)、CD160、具有Ig及ITIM結構域之T細胞免疫受體(TIGIT)及用於T細胞活化之V結構域Ig抑制子(VISTA)的受體、NKG2a、KIR、TGFβ、IL-10、IL-8、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EACAM-1、CD96、CD52、HER2及其任何組合。 XI.A. PD-1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PD-1抗體。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抗PD-1抗體可用於本發明所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以高親和力特異性地結合於PD-1之各種人類單株抗體已揭示於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中。已表明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中所揭示之抗PD-1人類抗體展現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a)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使用Biacore生物感測器系統所測定,以1 × 10-7 M或更小之KD 結合於人類PD-1;(b)不顯著結合於人類CD28、CTLA-4或ICOS;(c)在混合淋巴球反應(MLR)分析中增加T細胞增殖;(d)在MLR分析中增加干擾素-γ產生;(e)在MLR分析中增加IL-2分泌;(f)結合於人類PD-1及食蟹獼猴PD-1;(g)抑制PD-L1及/或PD-L2與PD-1之結合;(h)刺激抗原特異性記憶反應;(i)刺激抗體反應;及(j)抑制活體內腫瘤細胞生長。可用於本發明中之抗PD-1抗體包括特異性地結合於人類PD-1且展現前述特徵中之至少一個,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五個的單株抗體。
其他抗PD-1單株抗體已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6,808,710號、第7,488,802號、第8,168,757號及第8,354,509號;美國公開案第2016/0272708號;及PCT公開案第WO 2012/145493號、第WO 2008/156712號、第WO 2015/112900號、第WO 2012/145493號、第WO 2015/112800號、第WO 2014/206107號、第WO 2015/35606號、第WO 2015/085847號、第WO 2014/179664號、第WO 2017/020291號、第WO 2017/020858號、第WO 2016/197367號、第WO 2017/024515號、第WO 2017/025051號、第WO 2017/123557號、第WO 2016/106159號、第WO 2014/194302號、第WO 2017/040790號、第WO 2017/133540號、第WO 2017/132827號、第WO 2017/024465號、第WO 2017/025016號、第WO 2017/106061號、第WO 2017/19846號、第WO 2017/024465號、第WO 2017/025016號、第WO 2017/132825號及第WO 2017/133540號中,其中之每一者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納武單抗(亦稱為OPDIVO®、5C4、BMS-936558、MDX-1106及ONO-4538)、拉立珠單抗(Merck;亦稱為KEYTRUDA®、lambrolizumab及MK-3475;參見WO2008/156712)、PDR001 (Novartis;參見WO 2015/112900)、MEDI-0680 (AstraZeneca;亦稱為AMP-514;參見WO 2012/145493)、測米匹單抗(Regeneron;亦稱為REGN-2810;參見WO 2015/112800)、JS001 (TAIZHOU JUNSHI PHARMA;參見Si-Yang Liu等人,J. Hematol. Oncol. 10 :136 (2017))、BGB-A317 (Beigene;參見WO 2015/35606及US 2015/0079109)、INCSHR1210 (Jiangsu Hengrui Medicine;亦稱為SHR-1210;參見WO 2015/085847;Si-Yang Liu等人,J. Hematol. Oncol. 10 :136 (2017))、TSR-042 (Tesaro Biopharmaceutical;亦稱為ANB011;參見WO2014/179664)、GLS-010 (Wuxi/Harbin Gloria Pharmaceuticals;亦稱為WBP3055;參見Si-Yang Liu等人,J. Hematol. Oncol. 10 :136 (2017))、AM-0001 (Armo)、STI-1110 (Sorrento Therapeutics;參見WO 2014/194302)、AGEN2034 (Agenus;參見WO 2017/040790)、MGA012 (Macrogenics,參見WO 2017/19846)及IBI308 (Innovent;參見WO 2017/024465、WO 2017/025016、WO 2017/132825及WO 2017/133540)。
在一個實施例中,抗PD-1抗體為納武單抗。納武單抗為完全人類IgG4 (S228P) 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體,其選擇性地阻止與PD-1配位體(PD-L1及PD-L2)之相互作用,藉此阻斷抗腫瘤T細胞功能之下調(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Wang等人, 2014Cancer Immunol Res. 2(9) :846-56)。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PD-1抗體為派立珠單抗。派立珠單抗為針對人類細胞表面受體PD-1 (計劃性死亡-1或計劃性細胞死亡-1)之人類化單株IgG4 (S228P)抗體。派立珠單抗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8,354,509號及第8,900,587號中。
可用於所揭示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抗PD-1抗體亦包括特異性地結合於人類PD-1且與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PD-1抗體(例如納武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1的經分離之抗體(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及第8,779,105號;WO 2013/17322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與本文所描述之任一抗PD-1抗體(例如納武單抗)結合相同抗原決定基。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抗原之能力指示此等單株抗體結合於抗原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且在空間上阻礙其他交叉競爭抗體與該特定抗原決定基區之結合。預期此等交叉競爭抗體之功能特性極類似參考抗體(例如納武單抗)之彼等功能特性,此係由於其結合於PD-1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交叉競爭抗體可基於其在標準PD-1結合分析,諸如Biacore分析、ELISA分析或流式細胞量測術中與納武單抗交叉競爭之能力來容易地加以鑑別(參見例如WO 2013/173223)。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納武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1,或與其結合於人類PD-1抗體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的抗體為單株抗體。對於向人類個體投與,此等交叉競爭抗體為嵌合抗體、經工程改造之抗體、或人類化或人類抗體。此類嵌合、經工程改造、人類化或人類單株抗體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來加以製備及分離。
可用於所揭示之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抗PD-1抗體亦包括上文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已充分表明抗體之抗原結合功能可由全長抗體之片段執行。
適用於所揭示之方法或組合物中的抗PD-1抗體為以高特異性及親和力結合於PD-1、阻斷PD-L1及或PD-L2之結合且抑制PD-1信號傳導路徑之免疫抑制作用的抗體。在本文所揭示之任一組合物或方法中,抗PD-1「抗體」包括結合於PD-1受體且展現功能特性在抑制配位體結合及上調免疫系統方面類似於全抗體之彼等功能特性的抗原結合部分或片段。在某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與納武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1。 XI.B. PD-L1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PD-L1抗體。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抗PD-L1抗體可用於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中。適用於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抗PD-L1抗體之實例包括美國專利第9,580,507號中所揭示之抗體。已表明美國專利第9,580,507號中所揭示之抗PD-L1人類單株抗體展現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a)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使用Biacore生物感測器系統所測定,以1 × 10-7 M或更小之KD 結合於人類PD-L1;(b)在混合淋巴球反應(MLR)分析中增加T細胞增殖;(c)在MLR分析中增加干擾素-γ產生;(d)在MLR分析中增加IL-2分泌;(e)刺激抗體反應;及(f)逆轉T調控細胞對T細胞效應細胞及/或樹突狀細胞之作用。可用於本發明中之抗PD-L1抗體包括特異性地結合於人類PD-L1且展現前述特徵中之至少一個,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五個的單株抗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BMS-936559 (亦稱為12A4、MDX-1105;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7,943,743號及WO 2013/173223)、阿特珠單抗(Roche;亦稱為TECENTRIQ®;MPDL3280A、RG7446;參見US 8,217,149;亦參見Herbst等人 (2013) J Clin Oncol 31(增刊):3000)、德瓦魯單抗(AstraZeneca;亦稱為IMFINZI™、MEDI-4736;參見WO 2011/066389)、艾維路單抗(Pfizer;亦稱為BAVENCIO®、MSB-0010718C;參見WO 2013/079174)、STI-1014 (Sorrento;參見WO2013/181634)、CX-072 (Cytomx;參見WO2016/149201)、KN035 (3D Med/Alphamab;參見Zhang等人,Cell Discov. 7 :3 (2017年3月)、LY3300054 (Eli Lilly Co.;參見例如WO 2017/034916)及CK-301 (Checkpoint Therapeutics;參見Gorelik等人, AACR:Abstract 4606 (2016年4月))。
在某些實施例中,PD-L1抗體為阿特珠單抗(TECENTRIQ®)。阿特珠單抗為完全人類化IgG1單株抗PD-L1抗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PD-L1抗體為德瓦魯單抗(IMFINZI™)。德瓦魯單抗為人類IgG1κ單株抗PD-L1抗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PD-L1抗體艾維路單抗(BAVENCIO®)。艾維路單抗為人類IgG1λ單株抗PD-L1抗體。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PD-L1單株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28-8、28-1、28-12、29-8、5H1及其任何組合。
可用於所揭示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抗PD-L1抗體亦包括特異性地結合於人類PD-L1且與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PD-L1抗體(例如阿特珠單抗、德瓦魯單抗及/或艾維路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L1的經分離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與本文所描述之任一抗PD-L1抗體(例如阿特珠單抗、德瓦魯單抗及/或艾維路單抗)結合相同抗原決定基。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抗原之能力指示此等抗體結合於抗原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且在空間上阻礙其他交叉競爭抗體與該特定抗原決定基區之結合。預期此等交叉競爭抗體之功能特性極類似參考抗體(例如阿特珠單抗及/或艾維路單抗)之彼等功能特性,此係由於其結合於PD-L1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交叉競爭抗體很容易基於其在標準PD-L1結合分析(諸如Biacore分析、ELISA分析或流式細胞量測術)中與阿特珠單抗及/或艾維路單抗交叉競爭之能力來鑑別(參見例如WO 2013/173223)。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阿特珠單抗、德瓦魯單抗及/或艾維路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L1,或與其結合於人類PD-L1抗體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的抗體為單株抗體。對於向人類個體投與,此等交叉競爭抗體為嵌合抗體、經工程改造之抗體、或人類化或人類抗體。此類嵌合、經工程改造、人類化或人類單株抗體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來加以製備及分離。
可用於所揭示之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抗PD-L1抗體亦包括上述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已充分證實抗體之抗原結合功能可由全長抗體之片段執行。
適用於所揭示之方法或組合物中的抗PD-L1抗體為以高特異性及親和力結合於PD-L1、阻斷PD-1之結合且抑制PD-1信號傳導路徑之免疫抑制作用的抗體。在本文所揭示之任一組合物或方法中,抗PD-L1「抗體」包括結合於PD-L1且在抑制受體結合及上調免疫系統方面之功能特性上展現類似全抗體之彼等功能特性的抗原結合部分或片段。在某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與阿特珠單抗、德瓦魯單抗及/或艾維路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L1。 XI.C. CTLA-4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CTLA-4抗體。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抗CTLA-4抗體可用於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中。本發明之抗CTLA-4抗體結合於人類CTLA-4,以便破壞CTLA-4與人類B7受體之相互作用。因為CTLA-4與B7之相互作用會轉導引起攜有CTLA-4受體之T細胞失活的信號,所以破壞該相互作用會有效地誘導、增強或延長此類T細胞之活化,藉此誘導、增強或延長免疫反應。
以高親和力特異性地結合於CTLA-4之人類單株抗體已揭示於美國專利第6,984,720號中。其他抗CTLA-4單株抗體已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5,977,318號、第6,051,227號、第6,682,736號及第7,034,121號以及國際公開案第WO 2012/122444號、第WO 2007/113648號、第WO 2016/196237號及第WO 2000/037504號中,其中之每一者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已表明美國專利第6,984,720號中所揭示之抗CTLA-4人類單株抗體展現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a)如藉由Biacore分析所測定,以由平衡締合常數(K a )為至少約107 M-1 或約109 M-1 或約1010 M-1 至1011 M-1 或更高所反映之結合親和力特異性結合於人類CTLA-4;(b)動力學締合常數(k a )為至少約103 、約104 或約105 m-1 s-1 ;(c)動力學解離常數(k d )為至少約103 、約104 或約105 m-1 s-1 ;及(d)抑制CTLA-4與B7-1 (CD80)及B7-2 (CD86)之結合。適用於本發明之抗CTLA-4抗體包括特異性地結合於人類CTLA-4且展現前述特徵中之至少一個、至少兩個或至少三個的單株抗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CTLA-4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伊匹單抗(亦稱為YERVOY®、MDX-010、10D1;參見美國專利第6,984,720號)、MK-1308 (Merck)、AGEN-1884 (Agenus Inc.;參見WO 2016/196237)及曲美單抗(AstraZeneca;亦稱為替西單抗(ticilimumab)、CP-675,206;參見WO 2000/037504及Ribas,Update Cancer Ther. 2(3) : 133-39 (2007))。在特定實施例中,抗CTLA-4抗體為伊匹單抗。
在特定實施例中CTLA-4抗體為用於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伊匹單抗。伊匹單抗為完全人類IgG1單株抗體,其阻斷CTLA-4與其B7配位體之結合,藉此刺激T細胞活化且改善患有晚期黑素瘤之患者中的總存活期(OS)。
在特定實施例中,CTLA-4抗體為曲美單抗。
在特定實施例中,CTLA-4抗體MK-1308。
在特定實施例中,CTLA-4抗體為AGEN-1884。
在一些實施例中,CTLA-4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或低海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CTLA-4抗體展現ADCC及/或ADCP活性增強。在一些實施例中,CTLA-4抗體為如PCT/US18/19868中所描述之BMS-986218。
可用於所揭示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抗CTLA-4抗體亦包括特異性地結合於人類CTLA-4且與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抗CTLA-4抗體(例如伊匹單抗及/或曲美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CTLA-4的經分離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TLA-4抗體與本文所描述之任一抗CTLA-4抗體(例如伊匹單抗及/或曲美單抗)結合相同抗原決定基。抗體交叉競爭結合於抗原之能力指示此等抗體結合於抗原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且在空間上阻礙其他交叉競爭抗體與該特定抗原決定基區之結合。預期此等交叉競爭抗體之功能特性極類似參考抗體(例如伊匹單抗及/或曲美單抗)之彼等功能特性,此係由於其結合於CTLA-4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交叉競爭抗體可基於其在標準CTLA-4結合分析,諸如Biacore分析、ELISA分析或流式細胞量測術中與伊匹單抗及/或曲美單抗交叉競爭之能力來容易地加以鑑別(參見例如WO 2013/173223)。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伊匹單抗及/或曲美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CTLA-4,或與其結合於人類CTLA-4抗體之相同抗原決定基區的抗體為單株抗體。對於向人類個體投與,此等交叉競爭抗體為嵌合抗體、經工程改造之抗體、或人類化或人類抗體。此類嵌合、經工程改造、人類化或人類單株抗體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來加以製備及分離。
可用於所揭示之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中的抗CTLA-4抗體亦包括上文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已充分表明抗體之抗原結合功能可由全長抗體之片段執行。
適用於所揭示之方法或組合物中的抗CTLA-4抗體為以高特異性及親和力結合於CTLA-4、阻斷CTLA-4之活性以及破壞CTLA-4與人類B7受體之相互作用的抗體。在本文所揭示之任一組合物或方法中,抗CTLA-4「抗體」包括結合於CTLA-4且展現功能特性在抑制CTLA-4與人類B7受體之相互作用及上調免疫系統方面類似於全抗體之彼等功能特性的抗原結合部分或片段。在某些實施例中,抗CTLA-4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與伊匹單抗及/或曲美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CTLA-4。 XI.D. LAG-3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LAG-3抗體。本發明之抗LAG-3抗體結合於人類LAG-3。結合於LAG-3之抗體已揭示於國際公開案第WO/2015/042246號及美國公開案第2014/0093511號及第2011/0150892號中。
適用於本發明之例示性LAG-3抗體為25F7 (描述於美國公開案第2011/0150892號中)。適用於本發明中之額外例示性LAG-3抗體為BMS-986016。在一個實施例中,適用於組合物之抗LAG-3抗體與25F7或BMS-986016交叉競爭。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適用於組合物之抗LAG-3抗體與25F7或BMS-986016結合於相同抗原決定基。在其他實施例中,抗LAG-3抗體包含25F7或BMS-986016之六個CDR。 XI.E. CD137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CD137抗體。抗CD137抗體特異性結合於CD137表現性免疫細胞且使其活化,刺激針對腫瘤細胞之免疫反應尤其細胞毒性T細胞反應。結合於CD137之抗體已揭示於美國公開案第2005/0095244號及美國專利第7,288,638號、第6,887,673號、第7,214,493號、第6,303,121號、第6,569,997號、第6,905,685號、第6,355,476號、第6,362,325號、第6,974,863號及第6,210,669號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為美國專利第7,288,638號中所描述之烏瑞魯單抗(BMS-663513) (20H4.9-IgG4 [10C7或BMS-66351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為美國專利第7,288,638號中所描述之BMS-663031 (20H4.9-IgG1)。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為美國專利第6,887,673號中所描述之4E9或BMS-554271。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為美國專利第7,214,493號、第6,303,121號、第6,569,997號、第6,905,685號或第6,355,476號中所揭示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為美國專利第6,362,325號中所描述之1D8或BMS-469492;3H3或BMS-469497;或3E1。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為頒予之美國專利第6,974,863號中所揭示的抗體(諸如53A2)。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為頒予之美國專利第6,210,669號中所揭示的抗體(諸如1D8、3B8或3E1)。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Pfizer之PF-05082566 (PF-2566)。在其他實施例中,適用於本發明之抗CD137抗體與本文所揭示之抗CD137抗體交叉競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137抗體與本文所揭示之抗CD137抗體結合於相同抗原決定基。在其他實施例中,適用於本發明之抗CD137抗體包含本文所揭示之抗CD137抗體的六個CDR。 XI.F. KIR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KIR3抗體。特異性結合於KIR之抗體阻斷NK細胞上殺手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KIR)與其配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阻斷此等受體促進NK細胞之活化,且可能促進後者對腫瘤細胞之破壞。抗KIR抗體之實例已揭示於國際公開案第WO/2014/055648號、第WO 2005/003168號、第WO 2005/009465號、第WO 2006/072625號、第WO 2006/072626號、第WO 2007/042573號、第WO 2008/084106號、第WO 2010/065939號、第WO 2012/071411號及第WO/2012/160448號中。
適用於本發明中之一種抗KIR抗體為利瑞路單抗(亦稱為BMS-986015、IPH2102或1-7F9之S241P變異體),其首次描述於國際公開案第WO 2008/084106號中。適用於本發明中之額外抗KIR抗體為國際公開案第WO 2006/003179號中所描述之1-7F9 (亦稱為IPH2101)。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組合物之抗KIR抗體與利瑞路單抗或I-7F9交叉競爭結合於KIR。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KIR抗體與利瑞路單抗或I-7F9結合於相同抗原決定基。在其他實施例中,抗KIR抗體包含利瑞路單抗或I-7F9之六個CDR。 XI.G. GITR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GITR抗體。抗GITR抗體可為特異性結合於人類GITR標靶且使糖皮質激素誘導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GITR)活化的任何抗GITR抗體。GITR為在包括調控性T細胞、效應T細胞、B細胞、自然殺手(NK)細胞及活化樹突狀細胞之多種類型免疫細胞之表面上表現的TNF受體超家族的成員(「抗GITR促效型抗體」)。具體言之,GITR活化增加效應T細胞之增殖及功能,以及消除由活化T調控細胞誘導之抑制。另外,GITR刺激藉由增加諸如NK細胞、抗原呈遞細胞及B細胞之其他免疫細胞的活性來促進抗腫瘤免疫性。抗GITR抗體之實例已揭示於國際公開案第WO/2015/031667號、第WO2015/184,099號、第WO2015/026,684號、第WO11/028683號及第WO/2006/105021號、美國專利第7,812,135號及第8,388,967號以及美國公開案第2009/0136494號、第2014/0220002號、第2013/0183321號及第2014/0348841號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適用於本發明中之抗GITR抗體為TRX518 (描述於例如Schaer等人Curr Opin Immunol . (2012) 4月; 24(2): 217-224及WO/2006/105021中)。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係選自MK4166、MK1248以及WO11/028683及U.S. 8,709,424中所描述之抗體,且該等抗體包含例如包含SEQ ID NO: 104之VH鏈及包含SEQ ID NO: 105之VL鏈(其中該等SEQ ID NO來自WO11/028683或U.S. 8,709,424)。在某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為WO2015/031667中所揭示之抗GITR抗體,例如,包含分別包含WO2015/031667之SEQ ID NO: 31、71及63的VH CDR 1-3及包含WO2015/031667之SEQ ID NO: 5、14及30的VL CDR 1-3的抗體。在某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為WO2015/184099中所揭示之抗GITR抗體,例如抗體Hum231#1或Hum231#2或其CDR或其衍生物(例如pab1967、pab1975或pab1979)。在某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為JP2008278814、WO09/009116、WO2013/039954、US20140072566、US20140072565、US20140065152或WO2015/026684中所揭示之抗GITR抗體,或為INBRX-110 (INHIBRx)、LKZ-145 (Novartis)或MEDI-1873 (MedImmune)。在某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為PCT/US2015/033991中所描述之抗GITR抗體(例如,包含28F3、18E10或19D3之可變區的抗體)。舉例而言,抗GITR抗體可為包含以下VH及VL鏈或其CDR之抗體:
VH:
Figure 02_image089
Figure 02_image091
,及
VL:
Figure 02_image093
Figure 02_image095
;或
VH:
Figure 02_image097
Figure 02_image099
,及
VL:
Figure 02_image101
Figure 02_image103
;或
VH:
Figure 02_image105
Figure 02_image107
,及
VL:
Figure 02_image109
Figure 02_image111
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一對上文VH及VL輕鏈或其CDR之抗體包含野生型或經突變的IgG1同型之重鏈恆定區,例如待無效應之重鏈恆定區。在一個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包含以下重鏈及輕鏈胺基酸序列:
重鏈:
Figure 02_image113
Figure 02_image115
,及
輕鏈:
Figure 02_image117
Figure 02_image119
Figure 02_image121
,或
重鏈:
Figure 02_image123
Figure 02_image125
,及
輕鏈:
Figure 02_image127
Figure 02_image129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與本文所描述之抗GITR抗體(例如,TRX518、MK4166或包含本文所描述之VH結構域及VL結構域胺基酸序列的抗體)交叉競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所結合之抗原決定基與本文所描述之抗GITR抗體(例如,TRX518、MK4166或包含本文所描述之VH結構域及VL結構域胺基酸序列的抗體)所結合的抗原決定基相同。在某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包含TRX518、MK4166之六個CDR或包含本文所描述之VH結構域及VL結構域胺基酸序列之抗體的彼等六個CDR。 XI.H. TIM3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TIM3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TIM3抗體可選自國際公開案第WO2018013818號、第WO/2015/117002號(例如MGB453,Novartis)、第WO/2016/161270號(例如TSR-022,Tesaro/AnaptysBio)、第WO2011155607號、第WO2016/144803號(例如STI-600,Sorrento Therapeutics)、第WO2016/071448號、第WO17055399號;第WO17055404號、第WO17178493號、第WO18036561號、第WO18039020號(例如Ly-3221367,Eli Lilly)、第WO2017205721號、第WO17079112號、第WO17079115號、第WO17079116號、第WO11159877號、第WO13006490號、第WO2016068802 WO2016068803號、第WO2016/111947號、第WO/2017/031242號中所揭示之抗TIM3抗體。 XI.I. OX40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OX40 (亦稱為CD134、TNFRSF4、ACT35及/或TXGP1L)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OX40抗體可為國際公開案第WO20160196228號中所描述之BMS-98617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在一些實施例中,抗OX40抗體可選自國際公開案第WO95012673號、第WO199942585號、第WO14148895號、第WO15153513號、第WO15153514號、第WO13038191號、第WO16057667號、第WO03106498號、第WO12027328號、第WO13028231號、第WO16200836號、第WO 17063162號、第WO17134292號、第WO 17096179號、第WO 17096281號及第WO 17096182號中所描述之抗OX40抗體。XI.J. NKG2A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NKG2A抗體。NKG2A為在自然殺手(NK)細胞及T淋巴球子組上表現之C類凝集素受體家族的成員。具體言之,NKG2A主要在腫瘤浸潤性先天性免疫效應NK細胞以及一些CD8+ T細胞上表現。其天然配位體人類白細胞抗原E (HLA-E)在實體及血液腫瘤上進行表現。NKG2A為與HLA-E結合之抑制性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NKG2A抗體可為BMS-986315,一種阻斷NKG2A與其配位體HLA-E之相互作用,由此允許抗腫瘤免疫反應活化的人類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NKG2A抗體可為使T細胞、NK細胞及/或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活化之檢查點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抗NKG2A抗體可選自在以下中所描述之抗NKG2A抗體,例如WO 2006/070286 (Innate Pharma S.A.;University of Genova);美國專利第8,993,319號(Innate Pharma S.A.;University of Genova);WO 2007/042573 (Innate Pharma S/A;Novo Nordisk A/S;University of Genova);美國專利第9,447,185號(Innate Pharma S/A;Novo Nordisk A/S;University of Genova);WO 2008/009545 (Novo Nordisk A/S);美國專利第8,206,709號、第8,901,283號、第9,683,041號(Novo Nordisk A/S);WO 2009/092805 (Novo Nordisk A/S);美國專利第8,796,427號及第9,422,368號(Novo Nordisk A/S);WO 2016/134371 (Ohio State Innovation Foundation);WO 2016/032334 (Janssen);WO 2016/041947 (Innate);WO 2016/041945 (Academisch Ziekenhuis Leiden H.O.D.N. LUMC);WO 2016/041947 (Innate Pharma);及WO 2016/041945 (Innate Pharma)。XI.K. ICOS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ICOS抗體。ICOS為本身為CD28超家族之成員的免疫檢查點蛋白質。ICOS為55-60 kDa I型跨膜蛋白,其在T細胞活化之後在T細胞上表現且在結合其配位體ICOS-L (B7H2)之後共刺激T細胞活化。ICOS亦稱為誘導性T細胞共刺激子、CVID1、AILIM、誘導性共刺激子、CD278、活化誘導性淋巴球免疫介導性分子及CD278抗原。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ICOS抗體可為BMS-986226,一種結合於且刺激人類ICOS之人類化IgG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ICOS抗體可選自以下中所描述之抗ICOS抗體,例如WO 2016/154177 (Jounce Therapeutics、Inc.)、WO 2008/137915 (MedImmune)、WO 2012/131004 (INSERM,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EP3147297 (INSERM,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WO 2011/041613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EP 2482849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WO 1999/15553 (Robert Koch Institute)、美國專利第7,259,247號及第7,722,872號(Robert Kotch Institute);WO 1998/038216 (Japan Tobacco Inc.)、美國專利第7,045,615號、第7,112,655號及第8,389,690號(Japan Tobacco Inc.)、美國專利第9,738,718號及第9,771,424號(GlaxoSmithKline)以及WO 2017/220988 (Kymab Limited)。XI.L. TIGIT 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抗體可為抗TIGIT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TIGIT抗體可為BMS-986207。在一些實施例中,抗TIGIT抗體可為如WO 2016/106302中所描述之純系22G2。在一些實施例中,抗TIGIT抗體可為如WO 2017/053748中所描述之MTIG7192A/RG6058/RO7092284或純系4.1D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TIGIT抗體可選自以下中所描述之抗TIGIT抗體,例如WO 2016/106302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及WO 2017/053748 (Genentech)。 XI.M. 額外抗癌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IL-10抗體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長效IL-10分子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IL-10分子可為IL-10-Fc融合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IL-10分子可為聚乙二醇化IL-10,諸如AM0010 (ARMO BioSciences)。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IL-2抗體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長效IL-2分子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IL-2可為聚乙二醇化IL-2,諸如NKTR-214 (Nektar;參見US 8,252,275、WO12/065086及WO15/125159)。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VISTA抗體組合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CD96抗體組合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IL-8抗體,例如與HuMax®-IL8組合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TGFβ抗體組合使用。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B7-H4抗體組合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抗B7-H4抗體為國際公開案第WO/2009/073533號中所揭示之抗B7-H4。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Fas配位體抗體組合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抗Fas配位體抗體為國際公開案第WO/2009/073533號中所揭示之抗Fas配位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CXCR4抗體組合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抗CXCR4抗體為美國公開案第2014/0322208號中所揭示之抗CXCR4 (例如,尤洛庫單抗(Ulocuplumab) (BMS-936564))。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間皮素抗體組合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抗間皮素抗體為美國專利第8,399,623號中所揭示之抗間皮素。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HER2抗體組合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抗HER2抗體為賀癌平(Herceptin) (美國專利第5,821,337號)、曲妥珠單抗或曲妥珠單抗-美坦新偶聯物(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Kadcyla,例如WO/2001/000244)。
在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CD27抗體組合使用。在實施例中,抗CD-27抗體為瓦里木單抗(Varlilumab) (亦稱為「CDX-1127」及「1F5」),如例如美國專利第9,169,325號中所揭示,其為本身為人類CD27之促效劑的人類IgG1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抗CD73抗體組合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抗CD73抗體為CD73.4.IgG2C219S.IgG1.1f。
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投與化學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誘導腫瘤細胞上之MICA/B表現。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係選自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IMiD)、Bet抑制劑及其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蛋白酶體抑制劑係選自硼替佐米(bortezomib)、依薩佐米(ixazomib)、卡非佐米(carfilzomib)、奧普洛佐米(oprozomib)及馬瑞佐米(marizomib)。在某些實施例中,蛋白酶體抑制劑包含硼替佐米。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放射線療法。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放射線療法可用作第二療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投與使先天性免疫細胞活化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使先天性免疫細胞活化之藥劑包含NLRP3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NLRP3促效劑包含尿酸單鈉單水合物(MSU)及/或疫苗佐劑明礬。在一些實施例中,使先天性免疫細胞活化之藥劑為鐸樣受體7 (TLR7)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TLR7促效劑包含咪喹莫特(imiquimod) (R837)、GS-9620 (參見Tsai等人, J. Virology doi:10.1128/JVI.02166-16 (2017年2月8日))、ORN R-2336 (Miltenyl Biotec)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投與增強自然殺手(NK)細胞、CD8+ T細胞或兩者之存活期的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藥劑包含IL-2。在某些實施例中,藥劑包含聚乙二醇化IL-2。
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療法包含投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藥劑:小紅莓(ADRIAMYCIN®)、順鉑(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硫酸博萊黴素(bleomycin sulfate)、卡莫司汀(carmustine)、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 (瘤克寧® (LEUKERAN®))、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 (CYTOXAN®;NEOSAR®)、來那度胺(lenalidomide) (瑞複美® (REVLIMID®))、硼替佐米(萬科® (VELCAD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依託泊苷(etoposide)、阿糖胞苷(cytarabine)、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 (TREANDA®)、利妥昔單抗(RITUXAN®)、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長春新鹼(vincristine) (ONCOVIN®)、氟達拉濱(fludarabine) (FLUDARA®)、沙立度胺(thalidomide) (THALOMID®)、阿侖單抗(CAMPATH®)、奧伐木單抗(ofatumumab) (ARZERRA®)、依維莫司(everolimus) (癌伏妥® (AFINITOR®)、ZORTRESS®)、卡非佐米(KYPROLISTM)及其任何組合。 XI.N. 癌症
抗MICA/B抗體可在癌症患者中增強對癌細胞之免疫反應。本文提供用於治療患有癌症之個體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以使得該個體得到治療,例如,以使得癌性腫瘤之生長得到抑制或減小,及/或腫瘤消退,及/或達成存活期延長。抗MICA/B抗體可以單獨使用以抑制癌性腫瘤之生長。或者,抗MICA/B抗體可與如下文所描述之另一藥劑,例如另一免疫原性藥劑、標準癌症治療或另一抗體結合使用。
因此,本文提供在個體中治療癌症,例如藉由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來治療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例如具有野生型IgG恆定區或效應功能改變之恆定區變異體的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抗體可為人類抗MICA/B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一人類抗人類MICA/B抗體)。生長可使用本發明之抗體來加以抑制的癌症包括通常對免疫療法有反應之癌症及通常對免疫療法無反應之彼等癌症。可治療之癌症亦包括MICA/B陽性癌症。癌症可為具有實體腫瘤或血液惡性病(液體腫瘤)之癌症。用於治療之癌症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鱗狀細胞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非鱗狀NSCLC、神經膠質瘤、胃腸癌、腎癌(renal cancer) (例如透明細胞癌)、卵巢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kidney cancer) (例如腎細胞癌(RCC))、前列腺癌(例如激素難治性前列腺腺癌)、甲狀腺癌、神經母細胞瘤、胰臟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子宮頸癌、胃癌、膀胱癌、肝腫瘤(hepatoma)、乳癌、結腸癌及頭頸癌(或癌瘤)、胃癌、生殖細胞腫瘤、兒科肉瘤、鼻腔鼻竇自然殺手、黑素瘤(例如轉移性惡性黑素瘤,諸如皮膚或眼內惡性黑素瘤)、骨癌、皮膚癌、子宮癌、肛門區癌、睪丸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食道癌、小腸癌、內分泌系統癌、副甲狀腺癌、腎上腺癌、軟組織肉瘤、尿道癌、陰莖癌、兒童實體腫瘤、輸尿管癌、腎盂癌、中樞神經系統(CNS)贅瘤、原發性CNS淋巴瘤、腫瘤血管生成、脊椎軸線腫瘤、腦癌、腦幹神經膠質瘤、垂體腺瘤、卡堡氏肉瘤(Kaposi's sarcoma)、表皮樣癌、鱗狀細胞癌、環境誘發之癌症(包括由石棉誘發之癌症)、病毒相關癌症或病毒起源之癌症(例如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相關或起源之腫瘤);及該等癌症之任何組合。
用於處理之癌症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來源於兩個主要血球譜系,亦即骨髓細胞株(其產生顆粒球、紅血球、血小板、巨噬細胞及肥大細胞)或淋巴細胞株(其產生B、T、NK及漿細胞)中之任一者的血液惡性病,諸如所有類型之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例如急性、慢性、淋巴球性及/或骨髓性白血病,諸如急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未分化AML (MO)、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Ml)、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M2;伴隨細胞成熟)、前髓細胞性白血病(M3或M3變異型[M3V])、骨髓單核球性白血病(M4或伴隨嗜伊紅血球增多症之M4變異型[M4E])、單核球性白血病(M5)、紅白血病(M6)、巨核母細胞性白血病(M7)、經分離之顆粒球性肉瘤及綠色瘤;淋巴瘤,諸如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B細胞血液惡性病,例如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淋巴漿細胞樣淋巴瘤、單核球樣B細胞淋巴瘤、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退行性(例如Ki 1+)大細胞淋巴瘤、成人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套細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細胞T細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瘤、腸T細胞淋巴瘤、原發性縱隔B細胞淋巴瘤、前體T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T淋巴母細胞;及淋巴瘤/白血病(T-Lbly/T-ALL)、外周T細胞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病症、真組織細胞淋巴瘤、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LBL)、淋巴譜系之造血腫瘤、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伯基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濾泡性淋巴瘤、彌漫性組織細胞淋巴瘤(DHL)、免疫母細胞性大細胞淋巴瘤、前體B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皮膚T細胞淋巴瘤(CTLC) (亦稱為蕈樣黴菌病或塞紮萊症候群(Sezary syndrome))及伴隨瓦爾登斯特倫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之淋巴漿細胞樣淋巴瘤(LPL);骨髓瘤,諸如IgG骨髓瘤、輕鏈骨髓瘤、非分泌型骨髓瘤、和緩性骨髓瘤(亦稱為惰性骨髓瘤)、孤立性漿細胞瘤及多發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毛狀細胞淋巴瘤;骨髓譜系之造血腫瘤,間質來源之腫瘤,包括纖維肉瘤及橫紋肌肉瘤;精原細胞瘤、畸胎上皮癌,中央及外周神經之腫瘤,包括星形細胞瘤、神經鞘瘤;間質來源之腫瘤,包括纖維肉瘤、橫紋肌肉瘤及骨肉瘤;及其他腫瘤,包括黑素瘤、著色性乾皮病、角化棘皮瘤、精原細胞瘤、甲狀腺濾泡性癌症及畸胎上皮癌,淋巴譜系之造血腫瘤,例如T細胞及B細胞腫瘤,包括(但不限於)T細胞病症,諸如T前淋巴球性白血病(T-PLL),包括小細胞及腦狀細胞類型之T-PLL;T細胞類型之大顆粒狀淋巴球白血病(LGL);a/d T-NHL肝脾淋巴瘤;外周/胸腺後T細胞淋巴瘤(多形性及免疫母細胞性亞型);血管中心性(鼻) T細胞淋巴瘤;及該等癌症之任何組合。
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亦可用於治療轉移性癌症、不可切除之難治性癌症(例如難以用先前免疫療法,例如用阻斷CTLA-4或PD-1抗體治療之癌症)及/或復發性癌症。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選自以下之癌症: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黑素瘤、膀胱癌、胰臟癌、胃癌、結腸癌、腎細胞癌(RCC)、小細胞肺癌(SCLC)、間皮瘤、肝細胞癌、前列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及該等癌症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選自以下之癌症: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黑素瘤、膀胱癌、胰臟癌、胃癌、結腸癌及該等癌症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向患有展現對先前治療(例如,使用免疫腫瘤學或免疫療法藥物進行之先前治療)之反應不充分或出現惡化之癌症的患者進行投與,或向患有難治性或耐藥性癌症,即固有地難治性或耐藥性(例如,難以用PD-1路徑拮抗劑治療)或其中獲取耐藥性或難治性狀態之癌症的患者進行投與。舉例而言,對第一療法無反應性或反應不充分之個體或在治療(例如抗PD-1治療)後發現疾病惡化之個體可藉由投與抗MICA/B抗體單獨或與另一療法(例如與抗PD-1療法)之組合來進行治療。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向先前未接受免疫腫瘤學藥劑(例如PD-1路徑拮抗劑) (亦即,未用其治療)之患者進行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在個體中治療癌症之方法包含,首先確定該個體是否為MICA/B陽性,例如是否具有表現MICA/B之腫瘤細胞,及若該個體患有MICA/B陽性癌症,則向該個體投與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一種用抗MICA/B抗體治療患有癌症之個體的方法可包含向具有表現MICA/B之癌細胞的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MICA/B抗體。本文亦提供用於預測個體是否將對用抗MICA/B抗體進行之治療有反應的方法,其中該等方法包含測定患者之癌細胞中的MICA/B含量,及若個體之癌細胞為MICA/B陽性,則該個體很可能對用MICA/B抗體進行之治療有反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在個體中治療癌症之方法包含,首先確定該個體是否為PD-L1或PD-1陽性,例如是否具有表現PD-L1或PD-1之腫瘤細胞或TIL,及若該個體具有PD-L1或PD-1陽性癌症或TIL細胞,則向該個體投與抗MICA/B抗體(及視情況,PD-1或PD-L1拮抗劑),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一種用抗MICA/B抗體(及視情況,PD-1或PD-L1拮抗劑)治療患有癌症之個體的方法可包含向具有表現PD-L1或PD-1之癌細胞或TIL細胞的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MICA/B抗體(及視情況,PD-1或PD-L1拮抗劑)。本文亦提供用於預測個體是否將對用抗MICA/B抗體(及視情況,PD-1或PD-L1拮抗劑)進行之治療有反應的方法,其中該等方法包含測定患者之癌細胞或TIL細胞中的PD-L1或PD-1含量,及若個體之癌細胞或TIL細胞為PD-L1或PD-1陽性,則該個體很可能對用MICA抗體(及視情況,PD-1或PD-L1拮抗劑)進行之治療有反應。
抗MICA/B抗體可與標準照護治療一起進行投與。抗MICA/B抗體可以維持療法,例如意欲預防腫瘤出現或復發之療法的形式進行投與。
抗MICA/B抗體可為與另一治療,例如放射線、手術或化學療法一起進行投與。舉例而言,可在具有可能存在微小轉移灶之風險時及/或為了降低復發之風險而投與抗MICA/B抗體輔助療法。
抗MICA/B抗體可以單藥療法形式或以唯一免疫刺激療法形式進行投與。針對MICA/B之抗體(例如抗MICA/B)亦可與免疫原性藥劑,諸如癌細胞、經純化之腫瘤抗原(包括重組蛋白質、肽及碳水化合物分子)、細胞及經編碼免疫刺激性細胞介素之基因轉染的細胞組合(He等人, (2004)J. Immunol . 173:4919-28)。可使用之腫瘤疫苗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黑素瘤抗原之肽,諸如gp100、MAGE抗原、Trp-2、MART1及/或酪胺酸酶之肽,或經轉染以表現細胞介素GM-CSF之腫瘤細胞(下文進一步論述)。
在人類中,已展示一些腫瘤具有免疫原性,諸如黑素瘤。藉由降低血漿中可溶性MICA/B之含量來降低T細胞活化之閾值,宿主中之腫瘤反應可得到,從而允許治療非免疫原性腫瘤或免疫原性有限之彼等腫瘤。
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與疫苗接種方案組合。已設計許多用於針對腫瘤進行疫苗接種之實驗策略(參見Rosenberg, S., 2000, Development of Cancer Vaccines, ASCO Educational Book Spring: 60-62;Logothetis, C, 2000, ASCO Educational Book Spring: 300-302;Khayat, D. 2000, ASCO Educational Book Spring: 414-428;Foon, K. 2000, ASCO Educational Book Spring: 730-738;亦參見Restifo, N.及Sznol, M., Cancer Vaccines, 第61章, 第3023-3043頁, DeVita等人 (編), 1997,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 第五版))。在此等策略中之一者中,疫苗使用自體或同種異體腫瘤細胞來加以製備。已展示此等細胞疫苗在腫瘤細胞經轉導以表現GM-CSF時最有效。已展示GM-CSF為用於腫瘤疫苗接種之抗原呈遞的強效活化劑(Dranoff等人 (1993)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 3539-43)。
對各種腫瘤中之基因表現及大規模基因表現模式的研究已引起對所謂的腫瘤特異性抗原進行定義(Rosenberg, S A (1999)Immunity 10: 281-7)。在許多情況下,此等腫瘤特異性抗原為在腫瘤中及出現腫瘤之細胞中表現的分化抗原,例如黑素細胞抗原gp100、MAGE抗原及Trp-2。更重要的是,許多此等抗原可展示為在宿主中發現之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標靶。抗MICA/B抗體治療可與在腫瘤中表現之一批重組蛋白質及/或肽結合使用,以便產生針對此等蛋白質之免疫反應。此等蛋白質通常被免疫系統視為自身抗原且因此對其具耐受性。腫瘤抗原可包括蛋白質端粒酶,其為染色體端粒之合成所需的且在超過85%之人類癌症中表現且僅在有限數目之體細胞組織中表現(Kim等人 (1994)Science 266: 2011-2013)。腫瘤抗原亦可為因體細胞突變而在癌細胞中表現之「新抗原」,該等突變改變蛋白質序列或在兩個不相關序列之間產生融合蛋白質(亦即,費城染色體中之bcr-abl),或為來自B細胞腫瘤之個體基因型。
其他腫瘤疫苗可包括來自人類癌症中所牽涉之病毒的蛋白質,該等病毒諸如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肝炎病毒(HBV及HCV)及卡堡氏疱疹肉瘤病毒(KHSV)。可與抗MICA/B抗體之投與結合使用的另一形式之腫瘤特異性抗原為自腫瘤組織本身分離的經純化之熱休克蛋白(HSP)。此等熱休克蛋白質含有來自腫瘤細胞之蛋白質的片段,且此等HSP高效遞送至抗原呈遞細胞以引發腫瘤免疫性(Suot及Srivastava (1995)Science 269: 1585-1588;Tamura等人 (1997)Science 278: 117-120。
樹突狀細胞(DC)為可用於引發抗原特異性反應之強效抗原呈遞細胞。DC可離體產生且負載有各種蛋白質及肽抗原以及腫瘤細胞提取物(Nestle等人 (1998)Nature Medicine 4: 328-332)。DC亦可藉由基因手段轉導以亦表現此等腫瘤抗原。DC亦已出於免疫接種之目的而與腫瘤細胞直接融合(Kugler等人 (2000)Nature Medicine 6:332-336)。作為一種疫苗接種方法,DC免疫接種可有效地與抗MICA/B抗體之投與組合以使更強效之抗腫瘤反應活化。
抗MICA/B抗體之投與亦可與標準癌症治療(例如,手術、放射線及化學療法)組合。抗MICA/B抗體之投與可有效地與化學治療方案組合。在此等情況下,有可能減少所投與之化學治療試劑的劑量(Mokyr等人 (1998)Cancer Research 58: 5301-5304)。此類組合之一個實例為抗MICA/B抗體與達卡巴嗪(decarbazine)組合用於治療黑素瘤。此類組合之另一實例為抗MICA/B抗體與介白素-2 (IL-2) (例如乙二醇化IL-2)組合用於治療黑素瘤。支持抗MICA/B抗體與化學療法組合使用之科學基本原理在於作為大部分化學治療化合物之細胞毒性作用結果的細胞死亡應引起抗原呈遞路徑中之腫瘤抗原的含量增加。可在整個細胞死亡中引起與抗MICA/B抗體之投與之協同作用的其他組合療法為放射線、手術及激素剝奪法。此等方案中之每一者在宿主中產生腫瘤抗原之來源。血管生成抑制劑亦可與抗MICA/B抗體之投與組合。抑制血管生成引起腫瘤細胞死亡,其可將腫瘤抗原饋送至宿主抗原呈遞路徑中。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亦可與將Fcα或Fcγ受體表現性效應細胞靶向至腫瘤細胞之雙特異性抗體組合使用(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5,922,845號及第5,837,243號)。雙特異性抗體可用於靶向兩個單獨抗原。舉例而言,抗Fc受體/抗腫瘤抗原(例如Her-2/neu)雙特異性抗體已用於將巨噬細胞靶向至腫瘤位點。此靶向可更有效地使腫瘤特異性反應活化。此等反應之T細胞組將藉由抗MICA/B抗體之作用而擴充。或者,可藉由使用結合於腫瘤抗原及樹突狀細胞特異性細胞表面標記物之雙特異性抗體將抗原直接遞送至DC。
腫瘤藉由多種機制逃避宿主免疫監視。許多此等機制可藉由使由腫瘤表現且具免疫抑制性之蛋白質失活來加以克服。此等蛋白質尤其包括TGF-β (Kehrl等人 (1986)J. Exp. Med . 163: 1037-1050)、IL-10 (Howard及O'Garra (1992)Immunology Today 13: 198-200)及Fas配位體(Hahne等人 (1996)Science 274: 1363-1365)。針對此等實體中之每一者的抗體可與抗MICA/B抗體組合使用,以抵消免疫抑制劑之作用且促進宿主之腫瘤免疫反應。
使宿主免疫反應活化之其他抗體可與抗MICA/B抗體組合使用。此等抗體包括樹突狀細胞表面上的使DC功能及抗原呈遞活化之分子。抗CD40抗體能夠有效取代T細胞輔助活性(Ridge等人 (1998)Nature 393: 474-478)且可與抗MICA/B抗體結合使用。使針對T細胞共刺激性分子,諸如CTLA-4 (例如美國專利第5,811,097號)、OX-40 (Weinberg等人 (2000)Immunol 164: 2160-2169)、4-1BB (Melero等人 (1997)Nature Medicine 3: 682-685 (1997)及ICOS (Hutloff等人 (1999)Nature 397: 262-266)之抗體活化亦可使T細胞活化之水準增加。PD1或PD-L1之抑制劑亦可與抗MICA/B抗體結合使用。其他組合提供於本文中其他地方。
骨髓移植目前用於治療多種造血來源之腫瘤。雖然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為此治療之後果,但可自移植物抗腫瘤反應獲得治療益處。MICA/B抑制可用於增加供體移植之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有效性。
亦存在涉及抗原特異性T細胞之離體活化及擴增以及將此等細胞授受性轉移至接受者中以便刺激針對腫瘤之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若干實驗性治療方案(Greenberg及Riddell (1999)Science 285: 546-51)。此等方法亦可用於使針對諸如CMV之感染劑的T細胞反應活化。在抗MICA/B抗體存在下之離體活化可增加授受性轉移之T細胞的出現率及活性。 XI.O. 感染性疾病
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亦可用於治療已暴露於特定毒素或病原體中之患者。因此,本文所描述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在個體中治療感染性疾病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抗MICA/B抗體,以使得該個體之感染性疾病得到治療。
類似於如上文所論述的其對腫瘤之應用,抗MICA/B抗體可單獨或以佐劑形式與疫苗組合進行投與,以刺激針對病原體、毒素及自身抗原之免疫反應。此治療方法尤其適用於病原體的實例包括當前無有效疫苗之病原體,或習知疫苗不完全有效之病原體。此等病原體包括(但不限於) HIV、肝炎(A、B及C)、流感、疱疹、梨形鞭毛蟲(Giardia)、瘧疾、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綠膿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抗MICA/B抗體可適用於針對由在感染過程中呈遞改變之抗原的藥劑(諸如HIV)確立的感染。此等新穎抗原決定基在抗人類MICA/B抗體投與時識別為外來物,因此引起強T細胞反應。 XI.P. 組合療法
除上文所提供之組合療法之外,如下文所描述,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抗體)亦可用於組合療法中,例如用於治療癌症之組合療法中。
本文提供組合療法之方法,其中抗MICA/B抗體與一或多種有效刺激免疫反應之額外藥劑(例如小分子藥物、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一起進行共投與,以藉此在個體中進一步增強、刺激或上調免疫反應。
一般而言,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與以下組合:(i)免疫細胞(諸如T細胞)上之刺激性(例如共刺激性)分子(例如受體或配位體)的促效劑及/或(ii)抑制性信號或分子(例如受體或配位體)的拮抗劑,其兩者均引起免疫反應,諸如抗原特異性T細胞反應擴大。在一些態樣中,免疫腫瘤學藥劑為(i)細胞上之刺激性(包括共刺激性)分子(例如受體或配位體)的促效劑或(ii)抑制性(包括共抑制性)分子(例如受體或配位體)的拮抗劑,該等細胞例如抑制T細胞活化之彼等細胞或涉及先天性免疫性之彼等細胞,例如NK細胞,且其中該免疫腫瘤學藥劑增強先天性免疫性。此類免疫腫瘤學藥劑通常稱為免疫檢查點調控子,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免疫檢查點刺激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靶向刺激性或抑制性分子之藥劑一起進行投與,該分子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之成員。舉例而言,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可與靶向IgSF家族之成員的藥劑一起向個體進行投與以增加免疫反應。舉例而言,抗MICA/B抗體可與靶向(或特異性結合於) B7家族膜結合型配位體之成員或特異性結合於B7家族成員之共刺激性或共抑制性受體或配位體的藥劑一起進行投與,該B7家族包括B7-1、B7-2、B7-H1 (PD-L1)、B7-DC (PD-L2)、B7-H2 (ICOS-L)、B7-H3、B7-H4、B7-H5 (VISTA)及B7-H6。
抗MICA/B抗體亦可與靶向TNF及TNFR家族分子(配位體或受體)之成員的藥劑一起進行投與,該等分子諸如CD40及CD40L、OX-40、OX-40L、CD70、CD27L、CD30、CD30L、4-lBBL、CD137、TRAIL/Apo2-L、TRAILR1/DR4、TRAILR2/DR5、TRAILR3、TRAILR4、OPG、RANK、RANKL、TWEAKR/Fn 14、TWEAK、BAFFR、EDAR、XEDAR、TACI、APRIL、BCMA、LTpR、LIGHT、DcR3、HVEM、VEGI/TL1A、TRAMP/DR3、EDA1、EDA2、TNFR1、淋巴毒素a/TNFp、TNFR2、TNFa、LTpR、淋巴毒素a 1β2、FAS、FASL、RELT、DR6、TROY及NGFR (參見例如Tansey (2009)Drug Discovery Today 00: 1)。
T細胞反應可由具有例如MICA.36、MICA.52、MICA.54、MICA.2及71C2之可變區的抗MICA/B抗體與以下藥劑中之一或多者的組合來刺激:
(1)抑制T細胞活化之蛋白質的拮抗劑(抑制劑或阻斷劑) (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該蛋白質諸如CTLA-4、PD-1、PD-L1、PD-L2、GITR及LAG-3、半乳糖凝集素9、CEACAM-1、BTLA、CD69、半乳糖凝集素-1、TIGIT、CD113、GPR56、VISTA、B7-H3、B7-H4、2B4、CD48、GARP、PD1H、LAIR1、TIM-1、TIM-3及TIM-4;及/或
(2)刺激T細胞活化之蛋白質的促效劑,該蛋白質諸如B7-1、B7-2、CD28、4-1BB (CD137)、4-1BBL、GITR、ICOS、ICOS-L、OX40、OX40L、CD70、CD27、CD40、DR3及CD28H。
調節上文蛋白質之一且可與抗MICA/B抗體(例如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抗體)組合用於治療癌症的例示性藥劑包括:YERVOY® (伊匹單抗)或曲美單抗(針對CTLA-4)、加利昔單抗(galiximab) (針對B7.1)、BMS-936558 (針對PD-1)、MK-3475 (針對PD-1)、阿特珠單抗(TECENTRIQ® )、AMP224 (針對B7DC)、BMS-936559 (針對B7-H1)、MPDL3280A (針對B7-H1)、MEDI-570 (針對ICOS)、AMG557 (針對B7H2)、MGA271 (針對B7H3)、IMP321 (針對LAG-3)、BMS-663513 (針對CD137)、PF-05082566 (針對CD137)、CDX-1127 (針對CD27)、抗OX40 (Providence Health Services)、huMAbOX40L (針對OX40L)、阿塞西普(Atacicept) (針對TACI)、CP-870893 (針對CD40)、魯卡木單抗(Lucatumumab) (針對CD40)、達西珠單抗(Dacetuzumab) (針對CD40)、莫羅單抗(Muromonab)-CD3 (針對CD3);抗GITR抗體MK4166、TRX518、Medi1873、INBRX-110、LK2-145、GWN-323、GITRL-Fc或其任何組合。
可與抗MICA/B抗體組合用於治療癌症的其他分子包括NK細胞上之抑制性受體的拮抗劑或NK細胞上之活化性受體的促效劑。舉例而言,抗MICA/B抗體可與KIR拮抗劑(例如利瑞路單抗)組合。
T細胞活化亦由可溶性細胞介素調控,且抗MICA/B抗體可與抑制T細胞活化之細胞介素的拮抗劑或刺激T細胞活化之細胞介素的促效劑一起向例如患有癌症之個體進行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可與以下組合使用:(i)抑制T細胞活化之IgSF家族或B7家族或TNF家族蛋白質的拮抗劑(或抑制劑或阻斷劑)或抑制T細胞活化之細胞介素(例如IL-6、IL-10、TGF-β、VEGF;「免疫抑制性細胞介素」)的拮抗劑及/或(ii) IgSF家族、B7家族或TNF家族之刺激性受體或刺激T細胞活化之細胞介素的促效劑,以用於刺激免疫反應,例如用於治療增生性疾病,諸如癌症。
用於組合療法之又其他藥劑包括抑制或耗乏巨噬細胞或單核球之藥劑,包括(但不限於) CSF-1R拮抗劑,諸如CSF-1R拮抗劑抗體,包括RG7155 (WO11/70024、WO11/107553、WO11/131407、W013/87699、W013/119716、WO13/132044)或FPA-008 (WO11/140249、W013169264、WO14/036357)。
抗MICA/B抗體亦可與抑制TGF-β信號傳導之藥劑一起進行投與。
可與抗MICA/B抗體組合之額外藥劑包括增強腫瘤抗原呈遞之藥劑,例如樹突狀細胞疫苗、GM-CSF分泌性細胞疫苗、CpG寡核苷酸及咪喹莫特;或增強腫瘤細胞之免疫原性的療法(例如蒽環黴素)。
可與抗MICA/B抗體組合之又其他療法包括耗乏或阻斷Treg細胞之療法,例如特異性結合於CD25之藥劑。
可與抗MICA/B抗體組合之另一療法為抑制代謝酶之療法,該代謝酶諸如吲哚胺雙加氧酶(IDO)、雙加氧酶、精胺酸酶或氧化氮合成酶。適合之IDO拮抗劑包括例如INCB-024360 (WO2006/122150、WO07/75598、WO08/36653、WO08/36642)、因多莫得(indoximod)、NLG-919 (WO09/73620、WO09/1156652、WO11/56652、WO12/142237)或F001287。
可與抗MICA/B抗體一起使用之另一類藥劑包括抑制腺苷形成(例如CD73抑制劑)或抑制腺苷A2A受體之藥劑。
可與抗MICA/B抗體組合用於治療癌症之其他療法包括逆轉/防止T細胞無反應性(anergy)或耗竭(exhaustion)之療法及在腫瘤位點處觸發先天性免疫活化及/或發炎之療法。
抗MICA/B抗體可與超過一種免疫腫瘤學藥劑組合,且可例如與靶向免疫路徑之多個元件的組合方法組合,諸如以下中之一或多者:增強腫瘤抗原呈遞之療法(例如樹突狀細胞疫苗、GM-CSF分泌性細胞疫苗、CpG寡核苷酸、咪喹莫特);抑制負向免疫調控之藥劑,例如藉由抑制CTLA-4路徑及/或PD1/PD-L1/PD-L2路徑及/或耗乏或阻斷Treg或其他免疫抑制細胞來進行;刺激正向免疫調控之療法,例如使用刺激CD-137、OX-40及/或CD40或GITR路徑及/或刺激T細胞效應功能之促效劑來進行;全身性地增加抗腫瘤T細胞之出現率的療法;耗乏或抑制Treg (諸如腫瘤中之Treg)的療法,例如使用CD25拮抗劑(例如達利珠單抗(daclizumab))或藉由離體抗CD25珠粒耗乏來進行;影響腫瘤中之抑制性骨髓細胞之功能的療法;增強腫瘤細胞免疫原性之療法(例如蒽環黴素);授受性T細胞或NK細胞轉移,包括經基因修飾之細胞,例如經嵌合抗原受體修飾之細胞(CAR-T療法);抑制代謝酶(諸如吲哚胺雙加氧酶(IDO)、雙加氧酶、精胺酸酶或氧化氮合成酶)之療法;逆轉/防止T細胞無反應性或耗竭之療法;在腫瘤位點處觸發先天性免疫活化及/或發炎之療法;投與免疫刺激性細胞介素;或阻斷免疫抑制性細胞介素。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與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一起使用:接合正向共刺激性受體之促效劑、減弱經由抑制性受體之信號傳導的阻斷劑、拮抗劑及一或多種全身性地增加抗腫瘤T細胞之出現率的藥劑、克服腫瘤微環境內之不同免疫抑制路徑(例如阻斷抑制性受體接合(例如PD-L1/PD-1相互作用),耗乏或抑制Treg (例如使用抗CD25單株抗體(例如達利珠單抗)或藉由離體抗CD25珠粒耗乏),抑制代謝酶(諸如IDO),或逆轉/防止T細胞無反應性或耗竭)的藥劑及在腫瘤位點處觸發先天性免疫活化及/或發炎之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個體為BRAF V600突變陽性,則抗MICA/B抗體與BRAF抑制劑一起向該個體進行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特異性結合以下之抗體一起向個體進行投與:PD-1、PD-L1、CTLA-4、LAG3、TIGIT、TIM3、NKG2a、OX40、ICOS、CD137、KIR、TGFβ、IL-10、IL-8、IL-2、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D27、VISTA、CD96、GITR或其任何組合。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及組合療法亦可與其他熟知之因針對所治療適應症(例如癌症)之特定適用性而選擇的療法結合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的組合可與已知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藥劑依序使用。
舉例而言,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及組合療法可與以下額外治療組合使用(例如同時或分開):諸如輻射及/或化學療法(例如使用喜樹鹼(camptothecin) (CPT-11)、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順鉑、小紅莓、伊立替康(irinotecan)、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吉西他濱(gemcitabine)、順鉑、太平洋紫杉醇、卡鉑-太平洋紫杉醇(紫杉醇(Taxol))、小紅莓或喜樹鹼 + apo2l/TRAIL (6X聯合體))、一或多種蛋白酶體抑制劑(例如硼替佐米或MG132)、一或多種Bcl-2抑制劑(例如BH3I-2' (bcl-xl抑制劑)、吲哚胺雙加氧酶-1抑制劑(例如INCB24360、因多莫得、NLG-919或F001287)、AT-101 (R-(-)-棉籽醇衍生物)、ABT-263 (小分子)、GX-15-070 (奧巴拉西(obatoclax))或、MCL-1 (骨髓白血病細胞分化蛋白質-1)拮抗劑), iAP (細胞凋亡蛋白質之抑制劑)拮抗劑(例如smac7、smac4、小分子smac模擬物、合成smac肽(參見Fulda等人,Nat Med 2002;8:808-15)、ISIS23722 (LY2181308)或AEG-35156 (GEM-640))、HDAC (組蛋白脫乙醯基酶)抑制劑、抗CD20抗體(例如利妥昔單抗)、血管生成抑制劑(例如貝伐單抗)、靶向VEGF及VEGFR之抗血管生成劑(例如癌思停(Avastin))、合成三萜化合物(參見Hyer等人,Cancer Research 2005;65:4799-808)、c-FLIP (細胞FLICE抑制性蛋白質)調節劑(例如PPARy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劑活化受體γ)之天然及合成配位體、5809354或5569100)、激酶抑制劑(例如索拉非尼(Sorafenib))、曲妥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坦羅莫司(Temsirolimus)、mTOR抑制劑(諸如雷帕黴素(rapamycin)及坦羅莫司)、硼替佐米、JAK2抑制劑、HSP90抑制劑、PI3K-AKT抑制劑、來那度胺、GSK3P抑制劑、IAP抑制劑及/或遺傳毒性藥物。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及組合療法可進一步與一或多種抗增殖性細胞毒性劑組合使用。可用作抗增殖性細胞毒性劑之化合物類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烷基化劑(包括(但不限於)氮芥(nitrogen mustards)、伸乙基亞胺衍生物、烷基磺酸酯、亞硝基脲(nitrosourea)及三氮烯(triazene):尿嘧啶氮芥(Uracil mustard)、氮芥(Chlormethine)、環磷醯胺(CYTOXANTM ) 、異環磷醯胺、美法侖(Melphalan)、苯丁酸氮芥、哌泊溴烷(Pipobroman)、三伸乙基三聚氰胺(Triethylenemelamine)、三伸乙基硫代磷胺(Triethylenethiophosphoramine)、白消安(Busulfan)、卡莫司汀、洛莫司汀(Lomustine)、鏈脲菌素(Streptozocin)、達卡巴嗪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抗代謝物(包括(但不限於)葉酸拮抗劑、嘧啶類似物、嘌呤類似物及腺苷脫胺酶抑制劑):甲胺喋呤(Methotrexate)、5-氟尿嘧啶、氟尿苷(Floxuridine)、阿糖胞苷、6-巰基嘌呤、6-硫代鳥嘌呤、磷酸氟達拉賓、噴司他丁及吉西他濱。
用於與抗MICA/B抗體組合的適合之抗增殖劑(但不限於):紫杉烷(taxane)、太平洋紫杉醇(太平洋紫杉醇可以TAXOL™購得)、多烯紫杉醇(docetaxel)、迪斯德莫來(discodermolide,DDM)、迪克斯汀(dictyostatin,DCT)、派洛西德A(Peloruside A)、埃博黴素(epothilone)、埃博黴素A、埃博黴素B、埃博黴素C、埃博黴素D、埃博黴素E、埃博黴素F、呋喃并埃博黴素D (furanoepothilone D)、脫氧埃博黴素Bl、[17]-脫氫脫氧埃博黴素B、[18]脫氫脫氧埃博黴素B、C12,13-環丙基-埃博黴素A、C6-C8橋接埃博黴素A、反-9,10-脫氫埃博黴素D、順-9,10-脫氫埃博黴素D、16-脫甲基埃博黴素B、埃博黴素BIO、迪斯德莫來(discoderomolide)、帕土匹龍(patupilone) (EPO-906)、KOS-862、KOS-1584、ZK-EPO、ABJ-789、XAA296A (迪斯德莫來)、TZT-1027 (索利多汀(soblidotin))、ILX-651 (塔斯汀鹽酸鹽(tasidotin hydrochloride))、軟海綿素B、甲磺酸艾日布林(Eribulin mesylate) (E-7389)、哈米特林(Hemiasterlin) (HTI-286)、E-7974、斯普新(Cyrptophycin)、LY-355703、類美登素免疫結合物(DM-1)、MKC-1、ABT-751、T1-38067、T-900607、SB-715992 (伊斯平斯(ispinesib))、SB-743921、MK-0731、STA-5312、艾榴塞洛素(eleutherobin)、17β-乙醯氧基-2-乙氧基-6-側氧基-B-高-雌甾-1,3,5(10)-三烯-3-醇、環斯特里蛋白(cyclostreptin)、異萊利黴素(isolaulimalide)、萊利黴素(laulimalide)、4-表-7-脫羥基-14,16-二脫甲基-(+)-迪斯德莫來及克里普黴素(cryptothilone) 1,以及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微管蛋白穩定劑。
在其中需要結合用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進行治療或在用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治療之前使異常增殖細胞休眠的情況下,亦可向患者投與激素及類固醇(包括合成類似物),諸如17a-炔雌醇、二乙基己烯雌酚、睪固酮、潑尼松(Prednisone)、氟甲睾酮(Fluoxymesterone)、丙酸屈他雄酮(Dromostanolone propionate)、睾內酯、乙酸甲地孕酮(Megestrolacetate)、甲基潑尼龍(Methylprednisolone)、甲基-睪固酮(Methyl-testosterone)、潑尼龍(Prednisolone)、曲安西龍(Triamcinolone)、氯三芳乙烯(Chlorotrianisene)、羥基孕酮(Hydroxyprogesterone)、胺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雌莫司汀(Estramustine)、乙酸甲羥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acetate)、亮丙立德(Leuprolide)、氟他胺(Flutamide)、托瑞米芬(Toremifene)、ZOLADEX® 。當採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組合物時,在臨床環境中調節腫瘤生長或癌轉移所用之其他藥劑,諸如止吐劑亦可按需要進行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本文所論述之第二藥劑的組合可以單一組合物形式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中同時進行投與,或以抗MICA/B抗體及第二藥劑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中的單獨組合物形式同時進行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與第二藥劑之組合可依序進行投與。兩種藥劑之投與可在相隔例如30分鐘、60分鐘、90分鐘、120分鐘、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48小時、3天、5天、7天或一或多週之時間開始,或第二藥劑之投與可在已投與第一藥劑之後例如30分鐘、60分鐘、90分鐘、120分鐘、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48小時、3天、5天、7天或一或多週時開始。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與抗MICA/B抗體及/或第二藥劑組合之抗贅生性抗體包括RITUXAN® (利妥昔單抗)、HERCEPTIN® (曲妥珠單抗)、BEXXAR® (托西莫單抗(tositumomab))、ZEVALIN® (異貝莫單抗(ibritumomab))、CAMPATH® (阿侖單抗)、LYMPHOCIDE® (依帕珠單抗(eprtuzumab))、AVASTIN® (貝伐單抗)及TARCEVA® (厄洛替尼(erlotinib))或其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適用於與抗MICA/B抗體之組合療法的第二抗體可為抗體藥物結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MICA/B抗體單獨或與另一藥劑之組合與骨髓移植同時或依序使用以治療多種造血來源腫瘤。
本文提供用於改變與用免疫刺激劑治療過度增生性疾病(例如癌症)相關聯之不良事件的方法,其包含在存在或不存在第二藥劑的情況下向個體投與抗MICA/B抗體。舉例而言,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提供一種降低免疫刺激性治療抗體誘發之結腸炎或腹瀉之發病率的方法,其藉由向患者投與不可吸收性類固醇來進行。如本文所用,「不可吸收性類固醇」為展現極大首過代謝以使得在於肝中代謝後,類固醇之生物可用率較低,亦即小於約20%的糖皮質激素。在本文所描述之一些實施例中,不可吸收性類固醇類固醇為布地奈德(budesonide)。布地奈德為局部起效之糖皮類固醇,其在口服後主要藉由肝臟大量代謝。ENTOCORT EC® (Astra-Zeneca)為經研發以使遞送至回腸且通過整個結腸之藥物遞送最佳化的布地奈德之pH及時間依賴性口服調配物。ENTOCORT EC® 在美國被批准用於治療涉及回腸及/或升結腸之輕度至中度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在一些實施例中,與不可吸收性類固醇結合之抗MICA/B抗體可進一步與水楊酸鹽組合。水楊酸鹽包括5-ASA藥劑,諸如: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 (AZULFIDINE® ,Pharmacia & Up John);奧沙拉嗪(olsalazine) (DJPENTUM® ,Pharmacia & Up John);巴柳氮(balsalazide) (COLAZAL® ,Salix Pharmaceuticals, Inc.);及美沙拉嗪(mesalamine) (ASACOL® ,Procter & Gamble Pharmaceuticals;PENTASA® ,Shire US;CANASA® ,Axcan Scandipharm, Inc.;ROWASA® ,Solvay)。 1 . 序列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本發明之實踐將採用細胞生物學、細胞培養、分子生物學、轉殖基因生物學、微生物學、重組DNA及免疫學之習知技術,此等習知技術屬於此項技術之技能範圍內。此類技術在文獻中得到充分解釋。參見例如Sambrook等人編 (1989)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第2版;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Sambrook等人編 (1992)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s Harbor Laboratory, NY);D. N. Glover編, (1985) DNA Cloning, 第I及II卷;Gait編 (1984)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Mullis等人 美國專利第4,683,195號;Hames及Higgins編 (1984)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Hames及Higgins編 (1984)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Freshney (1987) Culture Of Animal Cells (Alan R. Liss, Inc.); Immobilized Cells And Enzymes (IRL Press) (1986);Perbal (1984) A Practical Guide To Molecular Cloning; 論叢Methods In Enzymology (Academic Press, Inc., N.Y.);Miller及Calos編 (1987) Gene Transfer Vectors For Mammalian Cells,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Wu等人編, Methods In Enzymology, 第154及155卷;Mayer及Walker編 (1987) Immunochemical Methods In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Academic Press, London);Weir及Blackwell編, (1986)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第I-IV卷; Manipulating the Mouse Embryo,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1986);Crooks, Antisense drug Technology: 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第2版 CRC Press (2007),及Ausubel等人 (1989)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Baltimore, Md.)。
以下實例係以說明而非限制之方式提供。實例 實例 1 . 抗體產生及篩選
用經全長人類MICA/B轉染之CHO細胞對人類IgG轉殖基因(Hco7:01 [J/K] (BALB/c))小鼠進行免疫接種。使來自經免疫接種之小鼠的脾細胞與SP2/0融合搭配物融合。首先使用HTRF分析針對人類IgG抗體之存在來篩選融合瘤上清液。隨後藉由在ELISA中與hMICA之結合,繼而藉由使用表現人類MICA/B各種對偶基因之CHO細胞進行的FACS分析來測定抗原特異性。使此等FACS陽性mAb在功能分析中經受對親和力及效能之進一步表徵。融合瘤3F5、16A5、71C2、19G6及24G11為代表性抗體純系。實例 2. MICA/B 抗體之重組表現
本文所描述之抗MICA/B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常可獲得之選殖及重組表現技術來進行表現。舉例而言,由融合瘤純系3F5製備總RNA,且製備VH及VK cDNA。對抗體之重鏈(VH)及輕鏈(VL)的可變區進行選殖及定序(分別為圖4A及圖4C)。將3F5 VH序列(SEQ ID NO: 31)選殖至含有黏骨素(osteonectin)信號序列及人類IgG.1f恆定區之載體pICOFSCpurG中,從而產生質體pICOFSCpurG(MICA.2)。將3F5 VL序列(SEQ ID NO: 33)選殖至含有黏骨素信號序列及人類κ恆定區之載體pICOFSCneoK中,從而產生質體pICOFSCneoK(MICA.2)。將質體pICOFSCpurG(MICA.2)及pICOFSCneoK(MICA.2)共轉染至CHO-S細胞中,且選擇穩定純系且針對重組表現對其進行篩選。3F5之重組抗體稱為「MICA.2」。在MICA.2之VL (例如CDR3)中進行突變以改良抗體之溶解度。MICA.2之此類突變體包括MICA.20 (VH:SEQ ID NO:115;VL:SEQ ID NO:116)、MICA.21(VH:SEQ ID NO:117;VL:SEQ ID NO:118)、MICA.22 (VH:SEQ ID NO:119;VL:SEQ ID NO:120)、MICA.38 (VH:SEQ ID NO:121;VL:SEQ ID NO:122)、MICA.39 (VH:SEQ ID NO:123;VL:SEQ ID NO:124)及MICA 40 (VH:SEQ ID NO:125;VL:SEQ ID NO:126)。此等突變體含有處於MICA.2之VL中之位置96處或附近的突變或插入。
包含融合瘤抗體19G6 (MICA.36;VH及VL分別參見圖1A及圖1C)、16A5 (MICA.52 (VH及VL分別參見圖2A及圖2C)及MICA.53)及24G11 (MICA.54;VH及VL分別參見圖3A及圖3C) 之CDR及/或可變結構域的抗體亦以重組方式在宿主細胞中進行表現。重組抗體在本文中以諸如MICA.36 (19G6)、MICA.52及MICA.53 (16A5)以及MICA.54 (24G11)之名稱提及。當以其名稱提及此等重組抗體中之任一者時,未提及特定恆定區,亦即,抗體MICA.2、MICA.20、MICA.21、MICA.22、MICA.36、MICA.38、MICA.39及MICA.40、MICA.52、MICA.53及MICA.54可具有任何所需恆定區。在MICA.36之重鏈恆定區中進行G236A突變(根據EU編號)以產生抗體MICA.36-G236A。藉由將MICA.36-G236A序列選殖至可購自BioWa, Inc. (Princeton, NJ)之FUT8基因剔除CHO細胞(POTELLIGENT® 細胞)中來表現非海藻糖基化之抗MICA/B抗體MICA.36-IgG1-NF-G236A。實例 3. 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測定的抗 MICA/B 抗體與人類 MICA 對偶基因之結合親和力
抗MICA/B抗體對人類MICA對偶基因之動力學及親和力在Biacore T200儀器上於37℃下用pH 7.4操作緩衝液(0.01 M HEPES pH 7.4、0.15 M NaCl、0.05% v/v界面活性劑P20、1 mg/mL BSA)來測定。抗MICA/B抗體捕獲至α-人類Fc表面上。以較高及較低奈莫耳濃度(除非另外指示,否則為500 nM及50 nM)注射MICA對偶基因抗原。抗體MICA.36及MICA.38 (在輕鏈中殘基95與96之間插入有Ser的MICA.2)的結果展示於下表2中。MICA.36及MICA.38抗體之MICA對偶基因動力學擬合結果展示於圖6A-圖6H中。 2 . 藉由SPR得到的抗體對MICA對偶基因之親和力
Figure 108110160-A0304-0001
* 此等結果使用100 nM及10 nM抗原濃度來獲得。
抗MICA/B抗體MICA.2、19G6、16A5及71C2針對人類MICA對偶基因(huMICA-his對偶基因*002、*004、*008及*009)之動力學及親和力亦在Biacore 3000儀器上使用以下條件來測定: - 操作緩衝液:HES-EP操作緩衝液 - 晶片:CM5蛋白G晶片 Fc1:空白。Fc2-4:約200 Ru - Ab:5 ug/mL,10 uL,以10 uL/min - Ag結合:以25 uL/min,5分鐘締合,7分鐘解離, - 再生:甘胺酸1.7,以100 uL/min,10 uL,繼而用HES-EP洗滌60秒
Biacore分析之結果展示於下表3中。MICA.2、19G6、16A5及71C2之MICA對偶基因的動力學擬合結果展示於圖6I-圖6L中。 3 藉由SPR得到的抗體對MICA對偶基因之親和力
Figure 108110160-A0304-0002
實例 4. 藉由史卡查分析測定的抗 MICA/B 抗體對人類及食蟹獼猴 MICA/B 之結合親和力
使用IODO-GEN® 固相碘化試劑(1,3,4,6-四氯-3a-6a-二苯基甘脲;Pierce,目錄28601)用125 I-Na (1 mCi;PerkinElmer目錄NEZ033H001 MC)對MICA.36抗體進行放射性碘標記。使用脫鹽管柱(Pierce,目錄43243)移除過量碘化物。收集經標記之抗體的級分,且在Wizard 1470γ計數器上分析其放射活性。用來自Invitrogen之Qubit螢光計計算各級分中之125 I-MICA.36抗體濃度。藉由對峰值蛋白質及放射性級分進行之薄層層析(Pinestar Technology,目錄151-005)來確立放射純度。
經放射性碘標記之MICA.36抗體與在786-0及SW480細胞以及經人類MICA、人類MICB或食蟹獼猴MICA/B轉導之CHO細胞上內源性表現之人類MICA/B的結合藉由將細胞與一定滴定濃度之125 I-MICA.36一起培育來表明。藉由在存在滴定為莫耳過量100倍之未標記抗體的情況下進行結合來測定非特異性結合,且自總計數/分鐘(CPM)減去該非特異性結合來計算特異性結合。使用125 I-MICA.36濃度對比CPM之線性標準曲線來外推比活性,結合型125 I-MICA.36之最大nM值,且藉此計算每細胞之受體數目。
經碘標記之MICA.36的比活性藉由在標準曲線中針對相關CPM繪製抗體滴定濃度來測定(圖7A)。在1 nM之125 I-MICA.36中,比活性計算為164,214 CPM。每細胞受體之數目藉由以下等式來計算:(Bmax) × (亞佛加厥數) × (分析體積) / 每孔細胞數。
結果展示MICA.36抗體對在CHO細胞上過度表現之人類MICA*008 (圖7B)及MICB*005 (圖7C)的親和力為約1-2 nM,對過度表現之食蟹獼猴MICA/B (圖7D及圖7E)的親和力為約5-11 nM,且對在786-0 (圖7F)及SW480 (圖7G)細胞上內源性表現之人類MICA/B的親和力為約0.4 nM。實例 5. 在流式細胞量測術中得到的抗 MICA/B 抗體與細胞表面人類 MICA/B 之結合及抗 MICA/B 抗體與食蟹獼猴 MICA/B 分子之交叉反應性
將MICA.36-IgG1-NF-G236A mAb之連續稀釋液與經人類MICA/B常見對偶基因轉導之CHO細胞或內源性表現MICA/B之人類腫瘤細胞株一起培育。隨後洗滌細胞兩次,且使用與螢光團結合之二級抗人類抗體來偵測細胞結合型抗體。使用FACSCantoII或FACS Fortessa X-20流式細胞儀來執行流式細胞量測分析。使用FlowJo分析軟體來測定結合於細胞之MICA.36-IgG1-NF-G236A mAb的幾何平均螢光強度。使用Prism軟體來產生劑量-反應曲線且計算EC50。
為了量測與食蟹獼猴(「cyno」) MICA/B分子之交叉反應性,將MICA.36-IgG1-NF-G236A mAb之連續稀釋液與經兩種食蟹獼猴MICA/B純系轉染之CHO細胞一起培育。使用與螢光團結合之二級抗人類抗體來偵測細胞結合型抗體。使用Fortessa X-20來執行流式細胞量測分析。在對FSC-SSC-7AAD參數進行閘控以排除碎片及死細胞之後,使用FlowJo分析軟體來測定MICA.36-IgG1-NF-G236A mAb之平均螢光強度。
在流式細胞量測術實驗中,對異位表現人類MICA/B常見對偶基因之CHO細胞上的19G6 mAb進行滴定展示,19G6充分結合於原生人類MICA/B分子。資料展示於圖8A及圖8B中。
19G6與食蟹獼猴MICA/B之交叉反應性藉由19G6與轉染至CHO細胞中之兩種食蟹獼猴MICA/B純系的結合來表明。在流式細胞量測術實驗中,19G6充分結合於CHO-食蟹獼猴MICA純系#4及CHO-食蟹獼猴MICA純系#6。來自一個代表性實驗之資料展示於圖8C中。EC50對於食蟹獼猴純系#4為1.08 nM且對於食蟹獼猴純系#6為22.02 nM,指示19G6結合食蟹獼猴MICA/B之效力與其結合人類MICA/B類似。
MICA.36-IgG1-NF-G236A結合於在多種人類腫瘤細胞株上內源性表現之MICA/B (圖8B)。結合於表現MICA對偶基因(在括號中)之人類腫瘤細胞株786-0 (*008)、HeLa (*008)、A2058 (*008/*018)及RPMI-8226的EC50值分別為1.37 nM、1.76 nM、5.4 nM及3.90 nM。
使用類似方法測試其他抗MICA/B抗體,例如24G11、71C2、16A5 (#1及#2來源於來自相同純系之兩個融合瘤株) (下表4及5) (圖8D-圖8H)
4 抗MICA/B抗體對常見人類MICA/B對偶基因及食蟹獼猴MICA/B之EC50 (nM)
Figure 108110160-A0304-0003
5 抗MICA/B抗體對在人類腫瘤細胞株上內源性表現之MICA/B的EC50 (nM)
Figure 108110160-A0304-0004
實例 6. MICA/B 抗體之分組
分組實驗在Octet HTX儀器上於25℃下在HEPES緩衝鹽水(10 mM HEPES pH 7.4、150 mM NaCl、0.05% v/v界面活性劑P20及1 mg/mL BSA)中執行。在抗Fc尖端上捕獲抗MICA/B抗體及NKG2D-mFc,且用過量之陰性對照IgG阻斷剩餘捕獲位點。重組可溶性MICA (對偶基因8)結合,且測試抗MICA/B抗體之後續結合(「包夾」)。
所測試之抗體屬於兩種不重疊之抗原決定基框組。各框組之成員不能同時結合於MICA (指示重疊抗原決定基),但不同框組之成員可同時結合。
分組實驗之結果呈現於表6中。抗體MICA.2、MICA.38、MICA.39及MICA.40在同一抗原決定基框組中。抗體24G11 (MICA.54)及MICA.36形成不重疊之第二框組。此等抗體不阻斷NKD2D與MICA之結合。 6. 抗MICA/B抗體之分組
Figure 108110160-A0304-0005
(「0」=無同時結合;「1」=同時結合)實例 7 . 藉由 HDX 進行之 抗原決定基定位
在正常及高解析度模式下進行之氫/氘交換質譜(HDX-MS)用於探測MICA與mAb MICA.2、MICA.39、MICA.40、MICA.36 NF G236A及MICA.36結合之結合性抗原決定基。
HDX-MS在溶液中藉由監測主鏈醯胺氫原子之氘交換的速率及程度來探測蛋白質構形及構形動力學。HDX之水準視主鏈醯胺氫原子之溶劑可接近性及蛋白質氫鍵而定。可藉由MS精確量測蛋白質在HDX後之質量增加。當此技術與酶消化配對時,可以肽水準解析結構特徵,使得能夠將表面暴露之肽與內側摺疊之彼等肽相區別。增加藉由MS對所選肽區進行之氣相碎片化以胺基酸水準提供高解析度HDX資訊。通常,執行氘標記及後續淬滅實驗,繼而執行酶消化、肽分離及MS分析。
在抗原決定基定位實驗之前,進行非氘化實驗以對自產之人類MICA-His tag (對偶基因08,15 µM)的重組全長細胞外結構域(ECD)及MICA與mAb之蛋白質複合物(1:1莫耳比)產生常見肽之清單。在HDX-MS實驗中,將5 µL各樣品(MICA或MICA與mAb)稀釋至55 µL D2 O緩衝液(10 mM磷酸鹽緩衝液,D2 O,pH 7.0)中以開始標記反應。反應進行不同時段:20秒、1分鐘、10分鐘及240分鐘。在各標記反應時段結束時,藉由添加淬滅緩衝液(含1M TECP之8M脲,pH 2.5,1:1,v/v)來使反應淬滅,且將50 µL經淬滅之樣品注射至Waters HDX-MS系統中用於分析。在不存在/存在MICA/B mAb的情況下監測常見胃酶解肽之氘攝取量。對於高解析度HDX實驗,在MICA與具有MICA.36抗體之Fab的MICA之間監測HDX差異,且藉由MS/MS對MICA中在MICA.36抗體之Fab結合後展示顯著HDX減少的肽區進行進一步碎片化。在不存在/存在MICA.36之Fab的情況下監測胺基酸殘基之氘攝取量。
對MICA中MICA.2 (圖9A)、MICA.39 (圖9B)及MICA.40 (圖9C)之HDX-MS資料分析指示,所有三種mAb均具有包含MICA之兩個區的相同結合性抗原決定基:
區1:201 LRRTVPPMVNVTRSEASEGN220 (SEQ ID NO: 56)
區2:238 TWRQDGVSLSHDTQQ252 (SEQ ID NO: 57)
基於相對氘攝取差異,區2在氘攝取中之變化最顯著。
對MICA中之MICA.36 NF G236A及MICA.36的HDX-MS資料分析指示,兩個分子具有相同抗原決定基,其包含MICA之三個區(圖9D及圖9E)。移除海藻糖及G236A突變對結合性抗原決定基無影響。
區1:150 WTVPQSSRAQTLAM163 (SEQ ID NO: 52)
區2:231 YPRNIILT238 (SEQ ID NO: 53)
區3:253 WGDVLPDGNGTYQTW267 (SEQ ID NO: 55)
基於相對氘攝取差異,三個肽區可定級為區3 > 2 > 1,其中區3在氘攝取中之變化最顯著。
此HDX研究指示,MICA.2之穩定化變異體(MICA.39及MICA.40)保留與MICA.2相同之抗原決定基定位。MICA上之MICA.36的結合性抗原決定基表徵為含有如下不連續結合區:150 WTVPQSSRAQTLAM163 (SEQ ID NO: 52)、231 YPRNIILT238 (SEQ ID NO: 53)及253 WGDVLPDGNGTYQTW267 (SEQ ID NO: 55),且移除海藻糖及G236A突變對結合性抗原決定基無影響。
在使用MICA.36 Fab之高解析度HDX實驗中,基於HDX降低之水準,選擇MICA.36抗原決定基區2及3用於氣相碎片化。高解析度HDX結果允許將抗原決定基優化為:
區1:150 WTVPQSSRAQTLAM163 (SEQ ID NO: 52)
區2:234 N、237 L
區3:255 DVLPDGNGTYQ265 (SEQ ID NO: 54)、267 W
圖9F展示,在MICA結合於NKG2D之晶體結構上,此等殘基疊置。實例 8 . 藉由酵母展示進行之抗原決定基定位
使用Genemorph II突變誘發套組產生MICA-ECD純系之文庫。在半乳糖誘導性啟動子作用下,使用C端myc-Aga1融合物將突變型MICA-ECD分子之此文庫呈現於釀酒酵母(S.cerevisiae )之表面上。首先用100 nM人類抗MICA/B抗體及100 nM小鼠抗myc抗體9E10標記半乳糖誘導之酵母細胞。隨後用PE結合之山羊抗人類抗體及Alexa-633結合之山羊抗小鼠抗體標記細胞。為了分離阻斷抗體-抗原相互作用之文庫群體,使用螢光活化細胞分選來分選展示與抗myc抗體之結合良好但與抗MICA/B抗體之結合減小的經標記之細胞。隨後如上文所描述,使經分選之細胞群體生長,且藉由另一輪標記及分選來富集。自第二輪經分選之細胞及起始文庫來分離DNA。使用Nextera XT文庫製備套組來製備用於NGS定序之DNA樣品,且使用Miseq NGS定序來進行多工化及定序。分析所得DNA序列讀段以鑑別在經分選之群體中所發現的相對於起始文庫尤其富集之序列。在MICA-NKG2D複合物(PDB ID: 1HYR)之結構上對此等富集之突變進行定位,且在蛋白質表面上展示明確界定之斑塊(圖10D-圖10F)。MICA.36、MICA.2及24G11 (MICA.54)抗體結合於MICA之α3結構域。抗原決定基如下:
MICA.36:G254、D255、L257、Y264、W267 (圖10A)
MICA.2:R240、Q241、D242、V244、R279 (圖10B)
24G11:P258、G260、G262、Y264 (圖10C)實例 9. 活體外藉由抗 MICA/B 抗體使表面 MICA 滯留且使可溶性 MICA (sMICA) 減少
將異位表現MICA/B之非人類細胞株與MICA.36-IgG1-NF-G236A或同型對照一起培養48小時。在培養之後,收集細胞,且藉由用抗MICA/B抗體純系6D4染色來量測表面MICA/B含量。收集上清液,且使用MICA ELISA套組(Abcam ab100592)來量測可溶性MICA (sMICA)含量。與同型對照(IgG1 NF)相比,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來量測,MICA.36-IgG1-NF-G236A增加細胞上之表面MICA含量(圖11A-圖11D),且藉由ELISA來量化,MICA.36-IgG1-NF-G236A減少培養物上清液中sMICA之量(圖12A-圖12D)。
另外,將內源性表現MICA之人類細胞株與MICA.36-IgG1-NF-G236A或同型對照一起培養48小時。在培養之後,收集細胞,且藉由用抗MICA/B抗體純系6D4染色來量測表面MICA/B含量。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來量測,MICA.36-IgG1-NF-G236A增加細胞上之表面MICA含量(圖13A-圖13E),且藉由ELISA來量化,MICA.36-IgG1-NF-G236A減少培養物上清液中sMICA之量(圖14A-圖14C)。因此,MICA.36-IgG1-NF-G236A將MICA/B保留在腫瘤細胞表面上,且引起sMICA/B減少。MICA滯留EC50 (nM)及sMICA IC50減小(nM)展示於表7中: 7 表面MICA滯留及sMICA減少
Figure 108110160-A0304-0006
實例 10 MICA.36-IgG1-NF-G236A 展示對 CD16a CD32a 親和力增強
在重鏈中含有經工程改造之突變G236A的非海藻糖基化(NF)人類IgG1抗體MICA.36-IgG1-NF-G236A展示其對CD16a (FcγRIIIa)及CD32a (FcγRIIa)之親和力比原生IgG1高。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SPR)來研究人類FcγR與MICA.36-IgG1-NF-G236A之結合,且將其與具有野生型人類IgG1之MICA.36抗體、IgG1f-G236A及IgG1f-NF同型以及非MICA結合性對照人類IgG1及NF抗體相比。對於此等研究,使用標準乙基(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EDC)/N-羥基丁二醯亞胺(NHS)化學,在用乙醇胺封閉的情況下,在10 mM HEPES pH 7.4、150 mM NaCl、3 mM EDTA、0.05%界面活性劑p20之操作緩衝液中將蛋白A固定在CM5感測器晶片之流槽1-4上,達到密度為約3000 RU。在蛋白A表面上捕獲3 μg/mL之抗體,達到密度為約200-400 RU,且在由10 mM NaPO4、130 mM NaCl、0.05% p20、緩衝液(PBS-T)pH 7.1組成之操作緩衝液中,於25℃下,在30 μL/min之流動速率下使用120秒締合時間及180秒解離時間來測試FcγR分析物之結合。為了測定結合之動力學及親和力,測試1 μM降至0.15 nM (CD64蛋白質)或10 μM降至1.5 nM (所有其他FcγR)之FcγR濃度系列(3:1稀釋)。使用Biacore T200評估軟體將動力學資料相對於1:1朗格繆爾模型或穩態模型擬合。
表8展示如藉由SPR所量測,MICA.36-IgG1-NF-G236A與人類CD16a及CD32a對偶基因之結合親和力增強。
Figure 108110160-A0304-0007
實例 11 MICA.36-IgG1-NF-G236A 介導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 (ADCP) 及抗原交叉呈遞增強
樹突狀細胞(DC)具有吞噬腫瘤細胞、加工及呈遞腫瘤抗原以及激活腫瘤特異性T細胞反應之能力。已展示使用抗MICA/B抗體對MICA/B表現性腫瘤細胞株進行之助噬可增強樹突狀細胞對腫瘤抗原之交叉呈遞及後續對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之激活(Groh, V., PNAS 2005;102:6461-6)。評定抗體MICA.36-IgG1-NF-G236A之ADCP及抗原交叉呈遞。來自人類Fc轉殖基因小鼠(其中使所有小鼠FcγR缺失且插入以轉殖基因形式編碼之人類FcγR,從而引起人類FcγR表現重演的小鼠品系)之骨髓源性樹突狀細胞(BMDC) (Smith, P.等人, 2013,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09:6181-6)用作效應子。為了製得BMDC,自人類Fc轉殖基因小鼠分離骨髓,且將其與mGM-CSF (10 ng/ml)及mIL-4 (5 ng/ml)一起活體外培養,且在第2天及第4天更換一半培養基。在第5天採集BMDC。通常,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染色得到,總細胞之超過80%為CD11c陽性,指示良好BMDC誘導。經MICB、GFP及Ova轉導之B16.F10黑素瘤細胞稱為B16.F10-MICB-GFP-ova細胞,其用作靶細胞。
對於ADCP分析,在4℃下用MICA.36 Ab對B16.F10-MICB-GFP-ova細胞進行助噬持續30分鐘。隨後對細胞進行輻射以停止生長,且將其與BMDC一起培育24小時,其後用抗小鼠CD11c抗體對培養物進行染色,且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來評定吞噬作用。吞噬作用以CD11c+ GFP+細胞在總CD11c+樹突狀細胞中之百分比進行計算。與MICA.36之IgG1或IgG1 NF變異體相比,在使用抗體之G236A變異體(MICA.36-IgG1-NF-G236A及MICA.36 IgG1 G236A)的情況下觀測到ADCP增強(圖15A)。當來自人類FcγR轉殖基因小鼠之BMDC用作效應子且B16-MICB-GFP-Ova細胞用作靶細胞時,對MICA.36-IgG1-NF-G236A所量測之EC50為10.7 nM。
對於抗原交叉呈遞分析,對ova抗原具特異性之OT-I CD8+ T細胞的增殖為BMDC加工來自B16.F10-MICB-GFP-ova細胞之ova抗原且將其交叉呈遞至CD8+ T細胞之效率如何的指標。
為了量測抗原交叉呈遞,在4℃下用MICA.36抗體對B16.F10-MICB-GFP-ova細胞進行助噬持續30分鐘。隨後對細胞進行輻射以停止生長,且將其與BMDC一起培育24小時。隨後用Cell Trace Violet標記自OT-I小鼠(C57BL/6-Tg(TcraTcrb)1100Mjb/J,The Jackson Laboratory)之脾純化的CD8+ T細胞,且將其添加至培養物中持續4天。隨後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來評定增殖。增殖以具有Cell Trace Violet稀釋之CD8+ T細胞在總CD8+ T細胞中的百分比進行計算。OT-I CD8+ T細胞之增殖充當BMDC加工Ova肽且將其交叉呈遞至CD8+ T細胞之效率如何的指標。在使用MICA.36-IgG1-NF-G236A的情況下觀測到OT-I CD8+ T細胞增殖增強,其EC50為1.6 nM (圖15A)。實例 12 MICA.36-IgG1-NF-G236A 介導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 (ADCC) 增強
使用人類NK細胞作為效應子且使用異位表現MICA*009之Raji細胞或內源性表現MICA之A375黑素瘤細胞作為靶細胞來測試抗MICA/B抗體介導ADCC活性之能力。
以5,000個細胞/孔(A375)或10,000個細胞/孔(Raji-MICA)將靶細胞接種在96孔白色平底(A375)或V底(Raji-MICA)培養盤中。向靶細胞中添加等體積的經過滴定之測試或對照抗體,切在37℃下培育2天。
在第二天,藉由密度梯度離心自肝素化之全血樣品純化PBMC,且用補充有2% FBS之PBS (HyClone)洗滌。藉由負向選擇使用基於磁珠之分離套組(Miltenyi Biotec)自PBMC分離NK細胞。以1×106 個細胞/毫升將經純化之NK細胞再懸浮於補充有500 IU/mL IL-2之MYELOCULT™ (Stemcell Technologies)培養基中,且在37℃下培育隔夜。
在隔夜培育之後,在ADCC分析培養基(具有L-麩醯胺酸、不含酚紅且補充有10%超低IgG FBS之RPMI-1640)中洗滌經活化之NK效應細胞兩次,且將濃度調整至5×105 個細胞/毫升。洗滌與測試抗體一起培育之靶細胞,且將其再懸浮於100 uL培養基中。隨後添加經活化之NK效應細胞(100微升/孔),以得到最終效應細胞比靶細胞比率(E:T)為10:1。隨後將培養盤置放於潮濕37℃培育箱中持續4小時。
對於黏附性A375細胞,移除含NK細胞之上清液,且用培養基洗滌靶細胞,之後添加100 uL培養基。製備CellTiter-Glo試劑(Promega),且在室溫下平衡,之後以100微升/孔添加至靶細胞中。在Envision培養盤讀取器上偵測發光,其中信號與活細胞數目成比例。比細胞溶解之百分比使用式[100 - ((樣品之發光-最大殺滅之發光)/(自發性溶解之發光-最大殺滅之發光)×100)]來進行計算。
對於懸浮性Raji-MICA細胞,使用eBioscience可固定存活染料(Invitrogen)對靶細胞及效應細胞之CD3及CD56進行染色(Biolegend),且藉由LSRFortessa流式細胞儀(BD Biosciences)來讀取螢光。排除NK細胞(CD3-,CD56+),且評定剩餘細胞之細胞死亡(FVD+)。比細胞溶解之百分比使用式[樣品細胞死亡百分比-自發性細胞死亡百分比]來進行計算。
在分析中,單獨靶細胞提供自發性溶解之對照物,而用100微升/孔之5% Tween-20溶解緩衝液溶解之靶細胞呈現最大殺滅。使用來自GraphPad Inc之Prism v7軟體來對各抗體繪製靶細胞溶解之百分比。
與MICA.36之IgG1或IgG1 G236A變異體相比,在使用抗體之NF變異體(MICA.36-IgG1-NF-G236A及MICA.36 IgG1 NF)的情況下觀測到ADCC增強(圖16A及圖16B)。實例 13 :在 B16.F10-MICA 肺癌轉移模型中之功效研究
人類MICA/B由鼠類NKG2D受體識別,其使得能夠在具有充分免疫活性之小鼠模型中測試抗MICA/B抗體。在鼠類B16F10黑素瘤、MC38結腸腺癌及EG7-ova胸腺瘤細胞株中異位表現全長MICA蛋白質,且分別使用人類FcγR-Tg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品系(表現鼠類FcγR)來評估具有人類Fc (IgG1 NF G236A、IgG1 NF或IgG1)或小鼠Fc (IgG2a或IgG1-D265A)之MICA.36抗體的活性。
在第0天,向小鼠(C57BL/6 huFcγR轉殖基因小鼠)給予以2 × 106 個細胞/毫升之濃度向側尾靜脈中靜脈內(IV)注射200 µL B16.F10-MICA細胞(經MICA轉導之B16.F10黑素瘤細胞)。在第3天及第8天,向動物給予以5 mg/kg腹膜內(IP)注射MICA.36-IgG1-NF-G236A。在第14天,採集肺以用於量測B16.F10-MICA細胞腫瘤轉移。人類IgG1非海藻糖基化mAb (自產)充當同型對照。
簡言之,在存在定位於與肺相同之水平面上的公制比例尺的情況下對肺進行攝影。使用ImageJ軟體,對影像進行按比例縮放,進行顏色平衡調整,設定閾值,且選擇所關注之區域。執行癌轉移粒度測定及計數。藉由既定表面區域中癌轉移之累積面積(mm2 )或藉由既定表面區域中癌轉移之總計數來進行分析。
在第14天,收集血清,且將其儲存於-20℃下,之後使用ELISA套組(Abcam ab100592)來量測sMICA。
與同型對照相比,具有IgG1 NF同型之MICA.36抗體(MICA.36-IgG1-NF-G236A及MICA.36 IgG1 NF)有效減小由B16F10-MICA腫瘤細胞形成之總腫瘤面積以及小鼠血清中之sMICA含量(參見圖17A及圖17B)。實例 14 :在 B16.F10-MICA 肺癌轉移模型中之劑量遞增研究
在第0天,向小鼠(C57BL/6 huFcγR轉殖基因小鼠)給予以1× 107 個細胞/毫升之濃度向側尾靜脈中靜脈內(IV)注射100 µL B16.F10-MICA細胞。在第1天,向動物給予以指定濃度腹膜內(IP)注射抗體。在第14天,採集肺以用於量測癌轉移。人類IgG1非海藻糖基化mAb (BMS)充當同型對照。
簡言之,在存在定位於與肺相同之水平面上的公制比例尺的情況下對肺進行攝影。使用ImageJ軟體,對影像進行按比例縮放,進行顏色平衡調整,設定閾值,且選擇所關注之區域。執行癌轉移粒度測定及計數。藉由既定表面區域中癌轉移之累積面積(mm2 )或藉由既定表面區域中癌轉移之總計數來進行分析。
來自兩個單獨研究之結果展示,與同型對照(3 mg/kg)相比,用MICA.36-IgG1-NF-G236A (MICA.36 NF G236A)投與之小鼠中的總腫瘤面積減小(圖18A及圖18B)。實例 15 MICA.36-IgG1-NF-G236A (MICA.36 NF G236A) 在具有 EG7-MICA 腫瘤之 MICA 轉殖基因小鼠中的功效
為了評估抗MICA/B抗體在MICA耐受性小鼠中之治療功效,產生其中在probasin啟動子控制下在C57BL/6小鼠之前列腺中表現人類MICA *009的轉殖基因小鼠(MICA轉殖基因(Tg)小鼠) (Liu, G.等人, 2013; J. Clin. Invest. 123, 4410-22)。MICA-Tg雄性小鼠能夠耐受異位表現MICA之MC38細胞(MC38-MICA)的生長,而在C57BL6或人類FcγR-Tg小鼠或MICA-Tg雌性小鼠中植入之相同腫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排斥。因此,在MC38-MICA植入後,與野生型C57BL6或人類FcγR-Tg小鼠相比,雄性MICA-Tg小鼠展示針對人類MICA之自體抗體產生較低。總之,此等結果表明MICA-Tg小鼠對MICA蛋白質及MICA表現性腫瘤具耐受性。
使用皮下(SubQ)植入表現高含量之MICA的EL4胸腺瘤細胞株EG7及肽卵白蛋白來評估抗MICA/B抗體之功效。單獨或與抗PD-1抗體組合測試具有Fc功能性之MICA.36抗體(具有最類似於IgG1 NF之小鼠Fc的MICA.36-mg2a)或具有Fc惰性之MICA.36抗體(在mIgG1中具有消除與小鼠CD16之結合的突變的MICA.36-mg1-D265A)。
在研究中,將腫瘤植入當天指定為第0天。向B6.F10-MICA轉殖基因小鼠給予以5 × 107 個細胞/毫升之濃度SubQ注射100 µl EG7-MICA腫瘤細胞(5 × 106 個細胞/小鼠)。在植入之後五天時,對小鼠進行隨機分組,且開始給藥。向小鼠給予每3天一次以10 mL/kg之各抗體的劑量體積腹膜內(IP)注射(多種)指定抗體持續總計3個劑量。以各種組合測試以下抗體:具有D265A Fc突變之抗小鼠PD-1 mIgG1、抗人類MICA.36 mIgG2a、具有D265A Fc突變之抗人類MICA.36 mIgG1以及同型對照mIgG1 (MOPC-21,BioXCell)及mIgG2a mAb (C1.18.4,BioXCell)。
藉由一週兩次用測徑規量測腫瘤來確定腫瘤反應,直至腫瘤達到1 cm3 之預定「目標」大小為止(圖19A及圖19B)。腫瘤體積[mm3 ]由下式估算:腫瘤體積[mm3 ] = (長度[mm] × 寬度[mm]2 ) /2。
各處理組之腫瘤生長抑制百分比(TGI%)藉由計算該組之中位個體TGI來加以確定(圖19C)。有所處理之所有動物計算的第『t』天之個別TGI藉由下式來加以確定: [1-((Tt /T0 ) / (Ct /C0 ))] / [(Ct -C0 )/Ct ] × 100 [式1]
其中Tt =所處理之動物在時間『t』時之個別腫瘤大小,T0 =所處理之動物在第一次量測時之個別腫瘤大小,Ct =對照動物在時間『t』時之中位腫瘤大小,C0 =對照動物在第一次量測時之中位腫瘤大小。
被視為在時間『t』時『無惡化』之動物的腫瘤大小(mm3 )比其初始量測結果小4倍(圖19D)。
在第11天收集血清。使用Meso Scale Discovery (MSD)平台來量測血清sMICA含量(圖19E)。MICA.38用作捕獲抗體,且MICA.2用作偵測抗體。與同型對照相比,MICA.36抗體減少血清中之sMICA(圖19E)。
雖然在此研究中,MICA.36-mg2a不展現明顯單一藥劑活性,但在另一研究中,抗體展示對腫瘤生長抑制之作用(實例16)。然而,與單一抗體處理相比,組合的MICA.36-mg2a/抗PD-1處理增強腫瘤消退且延長存活期(圖19C及圖19D)。在組合處理後,70%之小鼠無腫瘤(TF),而在單獨投與MICA.36-mg2a及抗PD-1抗體後,分別有10%及50%為TF。與在肺癌轉移模型中之觀測結果相符,MICA.36抗體單獨或與抗PD-1抗體組合引起血清sMICA顯著減少(圖19E)。用MICA.36-mg2a/抗PD-1組合處理使抗腫瘤活性增強與T及NK細胞向腫瘤中之浸潤增加以及腫瘤引流淋巴結中T及NK細胞上之Ki67及活化標記物的表現量增加相關聯。Fc惰性MICA.36 (MICA.36-mg1-D265A)在作為單一藥劑或與抗PD-1抗體組合的情況下無活性(儘管引起血清sMICA減少)。實例 16 :在 B6-MICA 轉殖基因小鼠中之活體內研究
在此實驗中,向B6-MICA轉殖基因小鼠給予皮下(SubQ)注射100 µl EG7-MICA腫瘤細胞。在植入之後六天時,對小鼠進行隨機分組,且開始給藥。如實例15中所描述,每3天一次以10 mL/kg之各抗體的劑量體積向小鼠給予抗體抗小鼠CTLA4 mIgG2a、抗人類MICA.36 mIgG2a及同型對照mIgG2a mAb (C1.18.4,BioXCell)之組合持續總計3個劑量。
MICA.36抗體單獨及與抗CTLA4抗體組合減小腫瘤體積且增加TGI(圖20A-圖20C)。與單一抗體處理相比,MICA.36及抗CTLA4抗體組合展示無惡化存活期延長(圖20D)。實例 17 :在 B6-MICA 轉殖基因小鼠中之活體內研究
向B6-MICA轉殖基因小鼠給予皮下(SubQ)注射100 µl EG7-MICA腫瘤細胞,且如實例16中所描述用以下抗體處理(每3天一次以10 mL/kg之各抗體的劑量體積持續總計3個劑量):具有D265A Fc突變之抗小鼠PD-1 mIgG1、抗人類MICA.36 mIgG2a及同型對照mIgG1 (MOPC-21,BioXCell)、mIgG2a mAb (C1.18.4,BioXCell)。
MICA.36抗體單獨及與抗PD-1抗體組合減小腫瘤體積且增加TGI(圖21A-圖21C)。MICA.36及抗PD-1抗體組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圖21D)。實例 18. MICA/B 抗體之溶解度
MICA.2及MICA.36抗體藉由重組方法在CHO細胞中進行表現。使1 mL冷凍小瓶之MICA.36 CHO純系或MICA.2 CHO純系解凍以用於規模放大生產。在設定點為37℃下及8% CO2 之培育箱中,在補充有8 mM麩醯胺酸、1×HT及500 ug/mL G418之CD CHO培養基中培育細胞培養物。細胞最初在250 mL搖瓶中以100 mL工作體積生長,且在兩個3L Corning費恩巴赫培養瓶(Fernbach flask)中規模放大至2L以用於分批生產。在生產階段期間,培育培養物持續10天,且當存活力下降至低於40%時進行採集。使培養物澄清且用0.8/0.2 um無菌過濾器來過濾,且供用於下游加工。
將細胞培養物上清液施用於使用pH 7.5下之PBS預平衡的蛋白A親和層析管柱上。用PBS (5倍管柱體積)洗滌管柱。使用pH 3下之0.1M檸檬酸鹽緩衝液使抗體溶離。立即用pH 8.5下之2 M Tris緩衝液中和含抗體之級分,以使其最終pH值達到7.2。隨後針對PBS或組胺酸蔗糖緩衝液對抗體進行透析。將抗體儲存於4℃-8℃。
MICA.2抗體展示不良溶解度。其在溶離及中和步驟期間展示渾濁,且在透析及即使以低濃度(<2 mg/ml)在4℃-8℃下儲存期間展示大量沈澱。由於沈澱,故存在大量材料損失。MICA.2抗體在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下之最大溶解度為2 mg/ml。努力調配不能使MICA.2抗體之溶解度增加至超過15 mg/ml,其對於製造目的將不可接受。
MICA.36抗體在所有純化及以7.88 mg/ml之濃度在4℃下儲存的步驟期間不展示渾濁。即使處於高於7 mg/ml之濃度,其在於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下之水性緩衝液中儲存期間仍不沈澱。MICA.36抗體之變異體MICA.36-NF-G236A抗體以50 mg/ml濃度在40℃下穩定3個月。
因此,與MICA.2抗體相比,MICA.36及MICA.36-NF-G236A抗體之溶解度特性優越。實例 19. 藉由 X 射線共晶體學得到之抗原決定基定位
蛋白質表現及純化:
將MICA*02之ECD選殖至具有N端蜜蜂蜂毒素信號肽及C端His6 標籤之pVL1393載體中,且在T.ni細胞(EXPRESSION SYSTEMS)中進行表現。將MICA.36重鏈及輕鏈單獨地選殖在具有N端黏骨素信號肽之pTT5載體中。重鏈亦與C端His6 標籤融合。MICA.36 Fab在Expi293懸浮細胞中進行表現。使用Ni瓊脂糖樹脂來純化MICA ECD及MICA.36 Fab。
結晶及結構確定:
以1.2:1之莫耳比形成MICA.36:MICA ECD複合物,且藉由在50 mM NaCl、10 mM Tris pH 8中進行凝膠過濾來將複合物與未結合之Fab純化分開。藉由將0.2 µL濃蛋白質樣品(22 mg/mL)與0.2 µL母液(0.2 M脫水酒石酸二鈉,30% PEG MME 550)混合,藉由在20℃下進行座滴蒸氣擴散來使晶體生長。將晶體在液氮中急驟冷卻,且在Advanced Photon Source之IMCA-CAT 17-ID射束線上收集精確至3.6 Å之繞射資料。使用XDS以P65 空間群處理資料集,且藉由使用來自PDB ID 4NM4之Fab恆定結構域、來自PDB ID 1HEZ的CDR經修整之Fab可變結構域及來自PDB ID 1HYR之MICA α3結構域,用Phaser進行分子置換來確定結構。無法藉由分子置換發現MICA α1-α2結構域。MICA α3:MICA.36 Fab複合物之一個複本見於不對稱單元中,且使用Phenix來優化且使用COOT來建構。
結構分析:
在Fab結合後埋入內部之MICA上的溶劑可接近表面積使用AREAIMOL,用1.4Å之探針半徑來計算。在MICA.36結合後埋入內部之MICA殘基為: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 (圖22A-圖22C)。實例 20. 對與 MICA 結合的比較研究
將MICA.2與表現MICA之細胞的結合與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案WO2013/049517中所揭示之抗MICA抗體Ab2 (CM24002 Ab2)及Ab29 (CM33322 Ab29)以及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案WO2015085210中所揭示之Ab28 (CM33322 Ab28)相比。
抗體Ab2、Ab28及Ab29亦藉由重組方法在CHO細胞中進行表現(分別為MICA.5、MICA.7及MICA.6)。以100,000個細胞/孔接種經MICA對偶基因002、004、008,009、010轉導之CHO細胞。使細胞與經純化之抗MICA/B抗體一起培育30分鐘。使用與螢光團結合之二級抗人類F(ab')2抗體來偵測抗體與細胞之結合。使用FACSCantoII細胞儀來執行流式細胞量測分析。使用FlowJo分析軟體來測定結合於細胞之抗體的幾何平均螢光強度。MICA.2展示其與所有表現各種MICA對偶基因之CHO細胞株的結合明顯強於MICA.5、MICA.7及MICA.6 (圖23A及圖23B)。
亦測試抗體與人類RPMI-8226細胞之結合。以100,000個細胞/孔接種細胞,且將其與抗MICA/B抗體一起培育30分鐘。使用與螢光團結合之二級抗人類F(ab')2抗體來偵測抗體之結合。使用FACSCantoII細胞儀來執行流式細胞量測分析。使用FlowJo分析軟體來測定結合於細胞之抗體的幾何平均螢光強度。MICA.1及MICA.2展示其與RPMI-8226細胞之結合明顯強於Ab2、Ab28及Ab29以及來自表現其重組對應物MICA.5、MICA.7及MICA.6之CHO細胞株的上清液(「supe」) (圖24A及圖24B)。實例 21. 血清 sMICA 量測
向B6-MICA轉殖基因小鼠給予以5e7個細胞/毫升之濃度皮下(SubQ)注射100 ul EG7-MICA細胞(5e6個細胞/小鼠)。將腫瘤植入當天指定為第0天。在第5天,向動物給予以10 mL/kg之劑量體積腹膜內(IP)注射指定抗體。在第8及12天(在抗體給予之後72及168小時時)收集血清樣品以用於sMICA量測。
在Meso Scale Discovery (MSD)平台上進行之定性配位體結合分析用於量測EG7-MICA小鼠血清中之總可溶性MICA (sMICA)。簡言之,首先用生物素化捕獲MICA抗體(MICA.1-bioin)塗佈MSD金96孔抗生蛋白鏈菌素培養盤。隨後將培養盤與樣品一起培育,且允許在該培養盤上捕獲sMICA。添加釕化偵測MICA抗體(MICA.2-Ru)以完成夾心免疫分析。總sMICA分析在存在MICA.36-mIgG2a的情況下偵測到重組及內源性MICA形式兩者。分析讀數為電化學發光(ECL)。在添加讀取緩衝液及在MSD SECTOR儀器上讀取培養盤之後獲得ECL。所得ECL為存在於樣品中之sMICA之量的定量量度。在抗體給予之後72小時時,用1 mg/kg及10 mg/kg之MICA.36-mIgG2a處理的小鼠在其血清中之sMICA的量增加;此類增加在抗體給予之後168小時時未觀測到(圖25)。實例 22. sMICA 藥物動力學 (PK) 研究
為了量測IV PK,在存在及不存在MICA.36-mIgG2a抗體的情況下,在B6-MICA轉殖基因小鼠(未攜有腫瘤)中以0.1及10 ug/kg之劑量評估sMICA *009。首先,經由腹膜內途徑(IP)投與10 mpk (10 mg/kg)劑量之MICA.36-mIgG2a抗體或KLH同型對照。接著,在給予MICA.36-mIgG2a抗體後72小時時,以IV快速注射形式投與sMICA*009。在對小鼠進行sMICA給予後2分鐘、15分鐘、30分鐘、1小時、6小時、24小時、72小時、168小時及336小時時,收集用於PK分析之血清樣品。非分室PK分析用於估算sMICA及MICA.36-mIgG2a抗體之PK參數。以0.1 μg/kg給藥之動物中的sMICA之含量低於定量水準(BLQ)。當單獨給予時,10 ug/kg之sMICA的T1/2為0.07小時,但在存在MICA.36-mIgG2a的情況下,sMICA半衰期明顯更長(3.5小時) (圖26),很可能歸因於sMICA-mAb複合物之T1/2 相對於sMICA之T1/2 更長。MICA.36-mIgG2a之PK與先前研究相符,且不受sMICA給予影響。
對特定實施例之前述描述將充分揭露本發明之一般性質,以使得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一般概念的情況下,其他人可藉由應用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瞭解之知識針對各種應用而容易地修改及/或調適此類特定實施例,而無需進行不當實驗。因此,基於本文所呈現之教示及導引,此類調適及修改意欲處於所揭示之實施例之等效者的含義及範圍內。應理解,本文中之措辭或術語係出於描述而非限制之目的,以使得本說明書之術語或措辭應由熟練技術人員鑒於教示及導引來進行解譯。
考慮本文所揭示的本發明之說明書及實踐,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清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意欲使本說明書及實例僅視為例示性的,其中本發明之真正範疇及精神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指示。
本文所揭示之所有公開案、專利及專利申請案以引用之方式併入,如同各個別公開案、專利或專利申請案具體且個別地指示為以引用之方式併入一般。
本申請案主張2018年3月23日提交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647,556號及2018年5月4日提交之第62/667,170號的權益,該等申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1A-圖1D為抗MICA/B抗體MICA.36 (19G6)重鏈可變區(圖1A-圖1B;核苷酸:SEQ ID NO: 1;胺基酸:SEQ ID NO: 2)及輕鏈可變區(圖1C-圖1D;核苷酸SEQ ID NO: 3;胺基酸:SEQ ID NO: 4)之序列比對。圖1A及圖1C展示MICA.36 (19G6)重鏈可變區(圖1A)及輕鏈可變區(圖1C)的核苷酸序列及對應之胺基酸序列。圖1B及圖1D展示重鏈可變區(圖1B)及輕鏈可變區(圖1D)相對於MICA.36 (19G6) (「輸入」)序列之生殖系序列。由Kabat編號確定之互補決定區(CDR)由水平線標記,且相應地加以標註(圖1A-圖1D)。
圖2A-圖2F為抗MICA/B抗體MICA.52 (16A5)重鏈可變區(圖2A-圖2B;核苷酸:SEQ ID NO: 11;胺基酸:SEQ ID NO: 12)、輕鏈可變區1 (圖2C-圖2D;核苷酸SEQ ID NO: 13;胺基酸:SEQ ID NO: 14)及輕鏈可變區2 (圖2E-圖2F;核苷酸:SEQ ID NO: 127;胺基酸:SEQ ID NO: 128)之序列比對。圖2A、圖2C及圖2E展示抗MICA/B抗體16A5重鏈可變區(圖2A)及輕鏈可變區1 (MICA.52)及2 (MICA.53) (分別為圖2C及圖2E)的核苷酸序列及對應之胺基酸序列。圖2B、圖2D及圖2F展示重鏈可變區(圖2B)及輕鏈可變區1及2 (圖2D及圖2F)相對於MICA.52或MICA.53 (16A5) (「輸入」)序列之生殖系序列。由Kabat編號確定之互補決定區(CDR)由水平線標記,且相應地加以標註(圖2A-圖2F)。
圖3A-圖3D為抗MICA/B抗體MICA.54 (24G11)重鏈可變區(圖3A-圖3B;核苷酸:SEQ ID NO: 21;胺基酸:SEQ ID NO: 22)及輕鏈可變區(圖3C-圖3D;核苷酸SEQ ID NO: 23;胺基酸:SEQ ID NO: 24)之序列比對。圖3A及圖3C展示抗MICA/B抗體MICA.54 (24G11)重鏈可變區(圖3A)及輕鏈可變區(圖3C)的核苷酸序列及對應之胺基酸序列。圖3B及圖3D展示重鏈可變區(圖3B)及輕鏈可變區(圖3D)相對於MICA.54 (24G11) (「輸入」)序列之生殖系序列。由Kabat編號確定之互補決定區(CDR)由水平線標記,且相應地加以標註(圖3A-圖3D)。
圖4A-圖4D為抗MICA/B抗體MICA.2 (3F5)重鏈可變區(圖4A-圖4B;核苷酸:SEQ ID NO: 31;胺基酸:SEQ ID NO: 32)及輕鏈可變區(圖4C-圖4D;核苷酸SEQ ID NO: 33;胺基酸:SEQ ID NO: 34)之序列比對。圖4A及圖4C展示抗MICA/B抗體MICA.2 (3F5)重鏈可變區(圖4A)及輕鏈可變區(圖4C)的核苷酸序列及對應之胺基酸序列。圖4B及圖4D展示重鏈可變區(圖4B)及輕鏈可變區(圖4D)相對於MICA.2 (3F5) (「輸入」)序列之生殖系序列。由Kabat編號確定之互補決定區(CDR)由水平線標記,且相應地加以標註(圖4A-圖4D)。
圖5A-圖5D為抗MICA/B抗體71C2重鏈可變區(圖5A-圖5B;核苷酸:SEQ ID NO: 41;胺基酸:SEQ ID NO: 42)及輕鏈可變區(圖5C-圖5D;核苷酸SEQ ID NO: 43;胺基酸:SEQ ID NO: 44)之序列比對。圖5A及圖5C展示抗MICA/B抗體71C2重鏈可變區(圖5A)及輕鏈可變區(圖5C)的核苷酸序列及對應之胺基酸序列。圖5B及圖5D展示重鏈可變區(圖5B)及輕鏈可變區(圖5D)相對於71C2 (「輸入」)序列之生殖系序列。由Kabat編號確定之互補決定區(CDR)由水平線標記,且相應地加以標註(圖5A-圖5D)。
圖6A-圖6H為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SPR)所量測,抗MICA/B抗體MICA.36 (圖6A-圖6D)及MICA.38 (圖6E-圖6H)對MICA對偶基因MICA*002 (圖6A及圖6E)、MICA*004 (圖6B及圖6F)、MICA*008 (圖6C及圖6G)及MICA*009 (圖6D及圖6H)之結合親和力動力學的圖形表示。
圖6I-圖6L為如藉由SPR使用Biacore 3000儀器所量測,抗MICA/B抗體MICA.2 (圖6I)、16A5 (圖6J)、19G6 (圖6K)及71C2 (圖6L)對MICA對偶基因MICA*002、MICA*004、MICA*008及MICA*009之結合親和力動力學的圖形表示。
圖7A-圖7G為用史卡查曲線圖(Scatchard plot)所分析的,MICA.36與由細胞表現之MICA/B抗原活體外特異性結合之活性的圖形表示。圖7A為所滴定之抗體濃度(x軸;nM抗體)針對每分鐘締合計數(y軸;CPM)繪製的標準曲線。圖7B-圖7F展示MICA.36與在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中過度表現之人類MICA*008 (圖7B)、人類MICB*005 (圖7C)及食蟹獼猴MICA/B (純系#4及#6) (圖7D-圖7E);及在786-O細胞(圖7F)及SW480細胞(圖7G)上內源性表現之人類MICA/B的特異性結合、總結合及非特異性結合(NSB)。
圖8A-圖8N展示使用螢光活化細胞分選(FACS)所得到的,MICA/B抗體與在各種細胞株上表現之MICA或MICB常見對偶基因的結合親和力。圖8A、圖8D、圖8F、圖8H、圖8J及圖8L展示在遞增之抗體濃度下,19G6 (8A)、24G11(圖8D)、71C2 (圖8F)、16A5 (圖8H及圖8J,兩種次純系)及MICA.2 (圖8L)與在CHO細胞表面上表現之MICA/B抗原MICA*002 (三角形)、MICA*004 (倒三角形)、MICA*008 (空心菱形)、MICA*009 (實心方形)、MICA*010 (實心圓形)及MICB (空心方形)的結合。圖8B、圖8E、圖8G、圖8I、圖8K及圖8M展示19G6 (8B)、24G11(圖8E)、71C2 (圖8G)、16A5 (圖8I及圖8K)及MICA.2 (圖8M)與MICA-表現性786-O (方形)、A2058 (三角形)、HeLa (倒三角形)及RPMI-8226 (圓形)細胞株的結合。圖8C及圖8N展示與陰性對照物(CHO)相比,19G6(圖8C)及MICA.2 (圖8N)與在CHO細胞純系#4及#6表面上表現之食蟹獼猴MICA/B的交叉反應性。
圖9A-圖9F展示使用氫/氘交換(HDX)質譜(MS)對各種抗MICA/B抗體進行抗原決定基定位的結果。圖9A-圖9E為如使用質譜所量測,MICA在與mAb MICA.2 (圖9A)、MICA.39 (圖9B)、MICA.40 (圖9C)、具有含G236A之Fc的非海藻糖基化MICA.36 (圖9D)及MICA.36 (圖9E)相互作用後之差異性HDX的圖形表示。圖9F為人類MICA結合於自然殺手細胞受體(NKG2D)之晶體結構的帶狀圖,其中突出顯示所定位之MICA.36抗原決定基。
圖10A-圖10F展示使用酵母展示對各種抗MICA/B抗體進行抗原決定基定位的結果。圖10A-圖10C展示MICA.36 (圖10A)、MICA.2 (圖10B)及24G11 (圖10C)之個別抗原決定基。圖10D-圖10F展示對於MICA.2 (圖10D)、MICA.36 (圖10E)及24G11 (圖10F),在MICA結合於NKG2D之晶體結構的帶狀圖上疊置的相同抗原決定基。
圖11A-圖11D為如藉由FACS所量測,與暴露於同型對照(圓形)中相比,在暴露於遞增濃度之抗MICA/B抗體MICA.36 (非海藻糖基化,G236A變異體;倒三角形)中後,如藉由最大螢光強度在異位表現MICA (圖11A-圖11C)或MICB (圖11D)之LLC細胞(圖11A)、E.G7-Ova細胞(圖11B)及B16細胞(圖11C及圖11D)上所量測之表面MICA或MICB含量的圖形表示。
圖12A-圖12D為與暴露於同型對照(圓形)中相比,在暴露於遞增濃度之抗MICA/B抗體MICA.36 (非海藻糖基化,G236A變異體;倒三角形)中後,對於異位表現MICA/B (圖12A-圖12C)或重組MICA*008抗原(圖12D)之LLC細胞(圖12A)、E.G7-Ova細胞(圖12B)及B16細胞(圖12C)及CHO細胞(圖12D),如藉由ELISA所量測,存在於細胞培養物之上清液中的可溶性MICA/B之濃度的圖形表示。
圖13A-圖13E為在內源性表現MICA/B之人類細胞株的表面上之表面MICA/B含量的圖形表示。與暴露於同型對照(圓形)中相比,在暴露於遞增濃度之抗MICA/B抗體MICA.36 (非海藻糖基化,G236A變異體;倒三角形)中後,在SW480細胞(圖13A)、HeLa細胞(圖13B)、HCT-116細胞(圖13C)、786-O細胞(圖13D)及A2058細胞(圖13E)之表面上使用FACS藉由最大螢光強度來量測MICA/B之表面定位。
圖14A-圖14C為與暴露於同型對照(圓形)中相比,在暴露於遞增濃度之抗MICA/B抗體MICA.36 (非海藻糖基化,G236A變異體;倒三角形)中後,如藉由ELISA在經培養之HeLa細胞(圖14A;表現MICA*008)、HCT-116細胞(圖14B)及786-O細胞(圖14C)的培養基中所量測,內源性表現MICA/B之人類細胞株的培養基中之可溶性MICA/B濃度的圖形表示。
圖15A為在與遞增濃度之MICA.36 IgG1 (圓形)、MICA.36 IgG1 G236A (實心方形)、非海藻糖基化MICA.36 IgG1(NF;倒三角形)及MICA.36-IgG1-NF-G236A (三角形)或同型對照(hIgG1,空心方形)一起培養後,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ADCP)之水準的圖形表示。圖15B為在與遞增濃度之MICA.36 IgG1 (倒三角形)、MICA.36 IgG1 NF (圓形)、MICA.36 IgG1 G236A (實心方形)、MICA.36-IgG1-NF-G236A (三角形)或同型對照(空心方形)一起培養後,如藉由增殖性CD8 T細胞之百分比所量測之抗原交叉呈遞的圖形表示。
圖16A及16B為在暴露於遞增濃度之MICA.36 NF G236A (三角形)、MICA.36 IgG1 (倒三角形)、MICA.36 IgG1 NF (圓形)、MICA.36 IgG1 G236A (實心方形)或同型對照(空心方形)中後,MICA/B表現性Raji細胞(圖16A)及A375細胞(圖16B)之比溶解百分比的圖形說明。
圖17A及圖17B展示所投與之抗MICA/B抗體MICA.36 NF G236A對誘發產生肺部腫瘤之小鼠中之總腫瘤面積(圖17A)及可溶性MICA/B血清含量(圖17B)的活體內作用。
圖18A及圖18B展示在誘發產生肺部腫瘤之小鼠中之兩個劑量遞增研究的結果,其在投與不同劑量(10 mg/kg (mpk)、3 mpk、1 mpk或0.3 mpk)之抗MICA/B抗體MICA.36 NF G236A或同型對照後量測總腫瘤大小。
圖19A-圖19E展示向表現出EG7-MICA腫瘤之MICA轉殖基因小鼠投與單獨或與抗PD-1抗體組合之抗MICA/B抗體的結果。圖19A及圖19B為在投與以下之小鼠中之平均腫瘤體積(圖19A)及中位腫瘤體積(圖19B)的圖形表示:同型對照(實心圓形)、MICA.36 mIgG2a及同型對照mIgG1 (方形)、MICA.36 mIgG1 D265A及同型mIgG2a (三角形)、抗PD-1 mIgG1 D265A及同型mIgG2a (倒三角形)、MICA.36 mIgG2a及抗PD-1 mIgG1 D265A (菱形)、或MICA.36 mIgG1 D265A及抗PD-1 mIgG1 D265A (空心圓形)。圖19C為對於以下各處理組所計算之腫瘤生長抑制百分比(TGI%)的圖形表示: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1 (圓形)、10 mg/kg MICA.36 mIgG1 D265A及10 mg/kg同型mIgG2a (方形)、10 mg/kg 抗PD-1 mIgG1 D265A及10 mg/kg同型mIgG2a (三角形)、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 抗PD-1 mIgG1 D265A (倒三角形)、及10 mg/kg MICA.36 mIgG1 D265A及10 mg/kg 抗PD-1 mIgG1 D265A (菱形)。圖19D展示在用以下處理後,表現出EG7-MICA腫瘤之轉殖基因小鼠的無惡化存活率(PFS%):同型10 mg/kg mIgG1及10 mg/kg同型mIgG2a雙重對照物(圓形)、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1 (方形)、10 mg/kg抗PD-1 mIgG1 D265A及10 mg/kg同型mIgG2a (倒三角形)、或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抗PD-1 mIgG1 D265A (菱形)。圖19E展示在用以下處理後,患有EG7-MICA腫瘤之轉殖基因小鼠之血清中的可溶性MICA之濃度:同型對照、MICA.36 mIgG2a、MICA.36 mIgG1 D265A、抗PD-1 mIgG1 D265A、MICA.36 mIgG2a及抗PD-1 mIgG1 D265A、或MICA.36 mIgG1 D265A及抗PD-1 mIgG1 D265A。
圖20A-圖20D展示抗MICA/B抗體在患有EG7-MICA/B腫瘤之B6-MICA轉殖基因小鼠中之活體內作用的結果。圖20A及圖20B為在用以下處理之小鼠中之平均腫瘤體積(圖20A)及中位腫瘤體積(圖20B)的圖形表示:20 mg/kg同型mIgG2a (圓形)、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對照mIgG2a (方形)、10 mg/kg抗CTLA-4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2a (三角形)、或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抗CTLA-4 mIgG2a (倒三角形)。圖20C展示對於以下各處理組所計算之腫瘤生長抑制百分比(TGI%):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2a (圓形)、10 mg/kg抗CTLA-4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2a (方形)、及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抗CTLA-4 mIgG2a (三角形)。圖20D展示在用以下處理後,患有EG7-MICA/B腫瘤之轉殖基因小鼠的無惡化存活率(PFS%):20 mg/kg同型mIgG2a (圓形)、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對照mIgG2a (方形)、10 mg/kg抗CTLA-4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2a (三角形)、或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抗CTLA-4 mIgG2a (倒三角形)。
圖21A-圖21D展示抗MICA/B抗體在用EG7-MICA/B腫瘤細胞皮下注射之B6-MICA轉殖基因小鼠中之活體內作用的結果。圖21A及圖21B為在用以下處理之小鼠中之平均腫瘤體積(圖21A)及中位腫瘤體積(圖21B)的圖形表示:10 mg/kg同型mIgG1及10 mg/kg同型mIgG2a (圓形)、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1 (方形)、10 mg/kg抗PD-1 mIgG1 D265A及10 mg/kg同型mIgG2a (三角形)、或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2a抗PD-1 mIgG1 (倒三角形)。圖21C為對於以下各處理組所計算之腫瘤生長抑制百分比(TGI%)的圖形表示: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1 (圓形)、10 mg/kg抗PD-1 mIgG1 D265A及10 mg/kg同型mIgG2a (方形)、及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抗PD-1 mIgG1 D265A (三角形)。圖21D展示在用以下處理後,用EG7-MICA腫瘤細胞皮下注射之轉殖基因小鼠的無惡化存活率(PFS%):10 mg/kg同型mIgG1及10 mg/kg同型mIgG2a (圓形)、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同型mIgG1 (方形)、10 mg/kg抗PD-1 mIgG1 D265A及10 mg/kg同型mIgG2a (三角形)、或10 mg/kg MICA.36 mIgG2a及10 mg/kg抗PD-1 mIgG1 D265A (倒三角形)。
圖22A-圖22C展示使用X射線共晶體學進行抗原決定基定位的結果。圖22A為MICA之α3結構域的表面表示,其中抗原決定基殘基以黑色展示,而剩餘表面殘基以灰色展示。圖22B及圖22C展示MICA.36 Fab (帶狀表示)與MICA之α3結構域(表面表示,如圖22A中所示)複合的兩種定向。MICA之α3結構域上的MICA.36抗原決定基以黑色展示,而MICA之α3結構域的剩餘殘基以灰色展示。
圖23A-圖23B展示使用FACS得到的抗MICA/B抗體與在CHO細胞上表現之MICA常見對偶基因的結合親和力。圖23B展示與圖23A中相同,但重組抗體MICA.5、MICA.6及MICA.7及同型對照之Y軸不同的資料。
圖24A-圖24B展示使用FACS得到的抗MICA/B抗體與在RPMI-8226細胞上內源性表現之MICA的結合親和力。圖24B展示與圖24A中相同,但Ab2、Ab28、Ab29、同型對照及來自表現重組抗體MICA.5、MICA.6及MICA.7之CHO細胞株之上清液(「supe」)的Y軸不同的資料。
圖25展示在以1 mg/kg或10 mg/kg給予抗體MICA.36-mIgG2a或給予同型對照之後72小時及168小時時,B6-MICA轉殖基因小鼠中可溶性MICA/B之血清含量。
圖26展示在給予sMICA及抗體MICA.36-mIgG2a或同型對照之後,對B6-MICA轉殖基因小鼠中sMICA進行之PK分析的結果。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Figure 12_A0101_SEQ_0023
Figure 12_A0101_SEQ_0024
Figure 12_A0101_SEQ_0025
Figure 12_A0101_SEQ_0026
Figure 12_A0101_SEQ_0027
Figure 12_A0101_SEQ_0028
Figure 12_A0101_SEQ_0029
Figure 12_A0101_SEQ_0030
Figure 12_A0101_SEQ_0031
Figure 12_A0101_SEQ_0032
Figure 12_A0101_SEQ_0033
Figure 12_A0101_SEQ_0034
Figure 12_A0101_SEQ_0035
Figure 12_A0101_SEQ_0036
Figure 12_A0101_SEQ_0037
Figure 12_A0101_SEQ_0038
Figure 12_A0101_SEQ_0039
Figure 12_A0101_SEQ_0040
Figure 12_A0101_SEQ_0041
Figure 12_A0101_SEQ_0042
Figure 12_A0101_SEQ_0043
Figure 12_A0101_SEQ_0044
Figure 12_A0101_SEQ_0045
Figure 12_A0101_SEQ_0046
Figure 12_A0101_SEQ_0047
Figure 12_A0101_SEQ_0048
Figure 12_A0101_SEQ_0049
Figure 12_A0101_SEQ_0050
Figure 12_A0101_SEQ_0051
Figure 12_A0101_SEQ_0052
Figure 12_A0101_SEQ_0053
Figure 12_A0101_SEQ_0054
Figure 12_A0101_SEQ_0055
Figure 12_A0101_SEQ_0056
Figure 12_A0101_SEQ_0057
Figure 12_A0101_SEQ_0058
Figure 12_A0101_SEQ_0059
Figure 12_A0101_SEQ_0060
Figure 12_A0101_SEQ_0061
Figure 12_A0101_SEQ_0062
Figure 12_A0101_SEQ_0063
Figure 12_A0101_SEQ_0064
Figure 12_A0101_SEQ_0065
Figure 12_A0101_SEQ_0066
Figure 12_A0101_SEQ_0067
Figure 12_A0101_SEQ_0068
Figure 12_A0101_SEQ_0069
Figure 12_A0101_SEQ_0070
Figure 12_A0101_SEQ_0071
Figure 12_A0101_SEQ_0072
Figure 12_A0101_SEQ_0073
Figure 12_A0101_SEQ_0074
Figure 12_A0101_SEQ_0075
Figure 12_A0101_SEQ_0076
Figure 12_A0101_SEQ_0077
Figure 12_A0101_SEQ_0078
Figure 12_A0101_SEQ_0079
Figure 12_A0101_SEQ_0080
Figure 12_A0101_SEQ_0081
Figure 12_A0101_SEQ_0082
Figure 12_A0101_SEQ_0083

Claims (109)

  1. 一種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 (MICA)及/或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 (MICB)之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該VH包含VH互補決定區(CDR) 1、VH-CDR2及VH-CDR3,且該VL包含VL-CDR1、VL-CDR2及VL-CDR3;其中該VH-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7、17、27、37及4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2. 如請求項1之抗體,其中該VH-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6、16、26、36及4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3. 如請求項1或2之抗體,其中該VH-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5、15、25、35及4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VL-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8、18、28、38及48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VL-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19、29、39及49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VL-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20、30、40及50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 (a) 該VH-CDR1包含SEQ ID NO: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2包含SEQ ID NO: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3包含SEQ ID NO: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1包含SEQ ID NO: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2包含SEQ ID NO: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CDR3包含SEQ ID NO: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b) 該VH-CDR1包含SEQ ID NO:1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2包含SEQ ID NO:1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3包含SEQ ID NO:1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1包含SEQ ID NO:1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2包含SEQ ID NO:1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CDR3包含SEQ ID NO:2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c) 該VH-CDR1包含SEQ ID NO:2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2包含SEQ ID NO:2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3包含SEQ ID NO:2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1包含SEQ ID NO:2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2包含SEQ ID NO:2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CDR3包含SEQ ID NO: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d) 該VH-CDR1包含SEQ ID NO:3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2包含SEQ ID NO:3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3包含SEQ ID NO:3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1包含SEQ ID NO:3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2包含SEQ ID NO:3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CDR3包含SEQ ID NO:4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或 (e) 該VH-CDR1包含SEQ ID NO:4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2包含SEQ ID NO:4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H-CDR3包含SEQ ID NO:4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1包含SEQ ID NO:4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該VL-CDR2包含SEQ ID NO:4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CDR3包含SEQ ID NO:5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特性: (a) 該抗體抑制MICA被腫瘤細胞脫落; (b) 該抗體增加腫瘤細胞上之膜結合型MICA; (c) 該抗體降低患者血清中之可溶性MICA含量; (d) 該抗體介導ADCC及/或ADCP增強; (e) 該抗體介導增強細胞之抗原加工及/或交叉呈遞; (f) 該抗體抑制腫瘤生長及/或癌轉移; (g) 該抗體減小腫瘤體積; (h) 該抗體增加無惡化存活期; (i) 該抗體增加總存活期;及 (j) 其任何組合。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VH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2、12、22、32及4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VH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12、22、32及4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VL包含與選自由SEQ ID NO: 4、14、24、34及44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VL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14、24、34及44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 (a) 該VH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b) 該VH包含SEQ ID NO:1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SEQ ID NO:1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c) 該VH包含SEQ ID NO:2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SEQ ID NO:2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d) 該VH包含SEQ ID NO:3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SEQ ID NO:3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或 (e) 該VH包含SEQ ID NO:4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SEQ ID NO:4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 (a) 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b) 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c) 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d) 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6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或 (e) 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7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7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人類MICA中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對應於SEQ ID NO: 51之G254、D255、L257、Y264、W267及其任何組合。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G254、D255、L257、Y264及W267。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殘基W150-M163。
  18.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殘基Y231-T238。
  19.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 51之胺基酸殘基D255-Q265。
  20. 如請求項19之抗體,其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該抗原決定基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胺基酸殘基W253-W267。
  21.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L201-N220。
  22. 如請求項1至14及21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T238-Q252。
  23. 如請求項1至14、21及22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氫/氘交換質譜(HDX-MS)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L201-N220及T238-Q252。
  24.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R240、Q241、D242、V244及R279。
  2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酵母表面展示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對應於SEQ ID NO:51之P258、G260、G262及Y264。
  26.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一個殘基。
  27.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兩個殘基。
  28.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選自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之至少三個殘基。
  29.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如藉由X射線共晶體學所確定,該抗體結合人類MICA上之抗原決定基,其包含T222、T224、R226、W233、N234、H248、D249、Q251、Q252、W253、G254、D255、V256、L257、P258、D259、G260、N261、Y264、Q265、W267及A269。
  30. 如請求項1至29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 × 10-4 M或更小之KD 特異性結合人類MICA,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量測KD
  31. 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 × 10-4 M 1/Ms或更大之結合速率(kon )特異性結合人類MICA,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量測kon
  32. 如請求項1至31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 × 10-4 M 1/s或更小之解離速率(koff )特異性結合人類MICA,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Biacore)分析來量測koff
  33. 如請求項1至32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3、IgG4或其變異體。
  34. 如請求項1至33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為IgG1抗體。
  35. 如請求項1至34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
  36. 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在該重鏈中包含恆定區,且其中該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 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
  37. 如請求項1至36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為人類抗體、人類化抗體或嵌合抗體。
  38. 一種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 (MICA)及/或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 (MICB)之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該VH包含VH互補決定區(CDR) 1、VH-CDR2及VH-CDR3,且該VL包含VL-CDR1、VL-CDR2及VL-CDR3;其中 該VH-CDR1包含SEQ ID NO:5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該VH-CDR2包含SEQ ID NO:6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該VH-CDR3包含SEQ ID NO:7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該VL-CDR1包含SEQ ID NO: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該VL-CDR2包含SEQ ID NO:9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 該VL-CDR3包含SEQ ID NO:1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 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
  39. 如請求項38之抗體,其中該VH包含SEQ ID NO:2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SEQ ID NO:4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
  40. 如請求項39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在該重鏈中包含恆定區,該恆定區在對應於SEQ ID NO: 58中之殘基234的位置處包含G變為A之突變。
  41. 如請求項38至40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42. 如請求項38或39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有包含SEQ ID NO:13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
  43. 如請求項41或42之抗體,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
  44. 如請求項41或42之抗體,其中該抗體為低海藻糖基化。
  45. 一種特異性結合於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A (MICA)及/或人類MHC I類多肽相關序列B (MICB)之抗體,其包含有包含SEQ ID NO:58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及包含SEQ ID NO:60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其中該抗體為非海藻糖基化。
  46. 如請求項43至45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係由已降低或消除海藻糖基轉移酶表現的細胞株產生。
  47. 如請求項43至45之抗體,其係由缺乏FUT8基因或具有功能性破壞之FUT8基因(編碼α-(1,6)海藻糖基轉移酶)的細胞株產生。
  48. 一種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其編碼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
  49. 一種載體或載體組,其包含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
  50. 一種宿主細胞,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或如請求項49之載體或載體組。
  51. 一種免疫結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及治療劑。
  52. 如請求項51之免疫結合物,其中該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細胞毒素、非細胞毒性藥物、放射性藥劑、第二抗體、酶、抗贅生劑及其任何組合。
  53. 如請求項52之免疫結合物,其中該細胞毒素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海兔毒素(dolastatin)、單甲基奧瑞他汀E (MMAE)、美登素(maytansine)、倍癌黴素(duocarmycin)、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吡咯并苯并二氮呯、倍癌黴素、森坦黴素(centanamycin)、SN38、小紅莓(doxorubicin)、其衍生物、其合成類似物及其任何組合。
  54. 如請求項53之免疫結合物,其中該細胞毒素包含細胞毒素A。
  55.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如請求項49之載體或載體組或如請求項51至54中任一項之免疫結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56.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及第二抗體。
  57. 如請求項56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特異性結合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蛋白質:PD-1、PD-L1、CTLA-4、LAG3、TIGIT、TIM3、NKG2a、OX40、ICOS、CD137、KIR、TGFβ、IL-10、IL-8、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D27、GITR及其任何組合。
  58. 如請求項56或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抗PD-1抗體。
  59. 如請求項56至58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納武單抗(nivolumab)或派立珠單抗(pembrolizumab)。
  60. 如請求項56或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抗PD-L1抗體。
  61. 如請求項56或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抗CTLA-4抗體。
  62. 如請求項61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抗CTLA-4抗體包含曲美單抗(tremelimumab)或伊匹單抗(ipilimumab)。
  63. 如請求項56或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抗LAG3抗體。
  64. 如請求項63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抗LAG3抗體包含25F7。
  65. 如請求項56或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抗CD137抗體。
  66. 如請求項65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抗CD137抗體包含烏瑞魯單抗(urelumab)。
  67. 如請求項56或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抗KIR抗體。
  68. 如請求項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抗KIR抗體包含利瑞路單抗(lirilumab)。
  69. 如請求項56或57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第二抗體包含抗GITR抗體。
  70. 如請求項69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抗GITR抗體包含MK4166或TRX518。
  71. 如請求項55至70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經調配以用於靜脈內、腹膜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淋巴管內、病灶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網膜下、脊椎內、硬膜外、胸骨內、局部、經表皮或經黏膜投藥。
  72. 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治療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如請求項49之載體或載體組、如請求項50之宿主細胞、如請求項51至54中任一項之免疫結合物或如請求項55至71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
  73.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癌症包含腫瘤。
  74. 如請求項72或73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NSCLC)、鱗狀NSCLC、非鱗狀NSCLC、神經膠質瘤、胃腸癌、腎癌(renal cancer)、透明細胞癌、卵巢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kidney cancer)、腎細胞癌(RCC)、前列腺癌、激素難治性前列腺腺癌、甲狀腺癌、神經母細胞瘤、胰臟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子宮頸癌、胃癌、膀胱癌、肝腫瘤(hepatoma) (肝細胞癌)、乳癌、結腸癌、頭頸癌(或癌瘤)、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胃癌、生殖細胞腫瘤、兒科肉瘤、鼻腔鼻竇自然殺手、黑素瘤、轉移性惡性黑素瘤,皮膚或眼內惡性黑素瘤、間皮瘤、骨癌、皮膚癌、子宮癌、肛門區癌、睪丸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食道癌、小腸癌、內分泌系統癌、副甲狀腺癌、腎上腺癌、軟組織肉瘤、尿道癌、陰莖癌、兒童實體腫瘤、輸尿管癌、腎盂癌、中樞神經系統(CNS)贅瘤、原發性CNS淋巴瘤、腫瘤血管生成、脊椎軸線腫瘤、腦癌、腦幹神經膠質瘤、垂體腺瘤、卡堡氏肉瘤(Kaposi's sarcoma)、表皮樣癌、鱗狀細胞癌、環境誘發之癌症(包括由石棉誘發之癌症)、病毒相關癌症或病毒起源之癌症、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相關或起源之腫瘤,及該等癌症之任何組合。
  75. 如請求項72或73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選自急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未分化AML、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前髓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單核球性白血病、單核球性白血病、紅白血病、巨核母細胞性白血病、經分離之顆粒球性肉瘤、綠色瘤、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淋巴漿細胞樣淋巴瘤、單核球樣B細胞淋巴瘤、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退行性大細胞淋巴瘤、成人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套細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細胞T細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瘤、腸T細胞淋巴瘤、原發性縱隔B細胞淋巴瘤、前體T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T淋巴母細胞;外周T細胞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病症、真組織細胞淋巴瘤、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LBL)、淋巴譜系之造血腫瘤、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伯基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濾泡性淋巴瘤、彌漫性組織細胞淋巴瘤(DHL)、免疫母細胞性大細胞淋巴瘤、前體B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皮膚T細胞淋巴瘤(CTLC)、伴隨瓦爾登斯特倫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之淋巴漿細胞樣淋巴瘤(LPL);骨髓瘤、IgG骨髓瘤、輕鏈骨髓瘤、非分泌型骨髓瘤、和緩性骨髓瘤(惰性骨髓瘤)、孤立性漿細胞瘤、多發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毛狀細胞淋巴瘤;及該等癌症之任何組合。
  76. 如請求項72至7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選自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黑素瘤、膀胱癌、胰臟癌、胃癌、結腸癌、腎細胞癌(RCC)、小細胞肺癌(SCLC)、間皮瘤、肝細胞癌、前列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及該等癌症之組合。
  77. 如請求項72至7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選自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黑素瘤、膀胱癌、胰臟癌、胃癌、結腸癌及該等癌症之組合。
  78. 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抑制MICA被腫瘤細胞脫落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如請求項49之載體或載體組、如請求項50之宿主細胞、如請求項51至54中任一項之免疫結合物或如請求項55至71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
  79. 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減少血清中脫落之MICA及/或將MICA保留在腫瘤細胞表面上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如請求項49之載體或載體組、如請求項50之宿主細胞、如請求項51至54中任一項之免疫結合物或如請求項55至71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
  80. 一種在有需要之個體中殺滅腫瘤細胞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抗體、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如請求項49之載體或載體組、如請求項50之宿主細胞、如請求項51至54中任一項之免疫結合物或如請求項55至71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
  81. 如請求項78至8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選自以下之癌症: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黑素瘤、膀胱癌、胰臟癌、胃癌、結腸癌、腎細胞癌(RCC)、小細胞肺癌(SCLC)、間皮瘤、肝細胞癌、前列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及該等癌症之組合。
  82. 如請求項67至7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該聚核苷酸或該聚核苷酸組、該載體或該載體組、該宿主細胞、該免疫結合物或該醫藥組合物係經靜脈內、腹膜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淋巴管內、病灶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網膜下、脊椎內、硬膜外、胸骨內、局部、經表皮或經黏膜進行投與。
  83. 如請求項72至8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為人類。
  84. 如請求項72至8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向該個體投與第二療法。
  85. 如請求項84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有效量的抗體,其特異性結合選自以下之蛋白質:誘導性T細胞共刺激劑(ICOS)、CD137 (4-1BB)、CD134 (OX40)、NKG2A、CD27、CD96、糖皮質激素誘導之TNFR相關蛋白(GITR)及疱疹病毒進入介體(HVEM)、計劃性死亡-1 (PD-1)、計劃性死亡配位體-1 (PD-L1)、CTLA-4、B及T淋巴球衰減子(BTLA)、T細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結構域-3 (TIM-3)、淋巴球活化基因-3 (LAG-3)、腺苷A2a受體(A2aR)、殺手細胞凝集素樣受體G1 (KLRG-1)、自然殺手細胞受體2B4 (CD244)、CD160、具有Ig及ITIM結構域之T細胞免疫受體(TIGIT)及用於T細胞活化之V結構域Ig抑制子(VISTA)的受體、KIR、TGFβ、IL-10、IL-8、B7-H4、Fas配位體、CXCR4、間皮素、CEACAM-1、CD52、HER2及其任何組合。
  86.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抗PD-1抗體。
  87.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納武單抗或派立珠單抗。
  88.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抗PD-L1抗體。
  89.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選自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及艾維路單抗(avelumab)之抗PD-L1抗體。
  90.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抗CTLA-4抗體。
  91.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曲美單抗或伊匹單抗。
  92.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抗LAG3抗體。
  93. 如請求項92之方法,其中該抗LAG3抗體包含25F7。
  94.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抗CD137抗體。
  95.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抗CD137抗體包含烏瑞魯單抗。
  96.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抗KIR抗體。
  97.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抗KIR抗體包含利瑞路單抗。
  98.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治療劑包含抗GITR抗體。
  99. 如請求項98之方法,其中該抗GITR抗體包含MK4166或TRX518。
  100. 如請求項84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用於癌症之化學治療劑、放射線、使先天性免疫細胞活化之藥劑及/或增強NK及/或CD8+ T細胞之存活的藥劑。
  101.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誘導腫瘤細胞上之MICA/B表現的化學治療劑。
  102. 如請求項100或10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選自蛋白酶體抑制劑、IMiD及Bet抑制劑之化學治療劑。
  103. 如請求項102之方法,其中該蛋白酶體抑制劑為硼替佐米(bortezomib)。
  104.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聚乙二醇化IL-10及IL-10-Fc融合物。
  105.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增強NK及/或CD8+ T細胞之存活的藥劑,該藥劑選自聚乙二醇化IL-2。
  106. 如請求項84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選自以下之藥劑:小紅莓(ADRIAMYCIN®)、順鉑(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硫酸博萊黴素(bleomycin sulfate)、卡莫司汀(carmustine)、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 (瘤克寧® (LEUKERAN®))、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 (CYTOXAN®;NEOSAR®)、來那度胺(lenalidomide) (REVLIMID®)、硼替佐米(bortezomid)(VELCAD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依託泊苷(etoposide)、阿糖胞苷(cytarabine)、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 (TREANDA®)、利妥昔單抗(RITUXAN®)、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長春新鹼(vincristine) (ONCOVIN®)、氟達拉濱(fludarabine) (FLUDARA®)、沙立度胺(thalidomide) (THALOMID®)、阿侖單抗(CAMPATH®)、奧伐木單抗(ofatumumab) (ARZERRA®)、依維莫司(everolimus) (AFINITOR®、ZORTRESS®)及卡非佐米(KYPROLISTM)。
  107. 如請求項84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療法包含IDO拮抗劑。
  108. 一種製備抗體之方法,其包含在宿主細胞中在適合之條件下表現如請求項48之聚核苷酸或聚核苷酸組或如請求項49之載體或載體組。
  109. 如請求項10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收集該抗體。
TW108110160A 2018-03-23 2019-03-22 抗mica及/或micb抗體及其用途 TW2020035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47556P 2018-03-23 2018-03-23
US62/647,556 2018-03-23
US201862667170P 2018-05-04 2018-05-04
US62/667,170 2018-05-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565A true TW202003565A (zh) 2020-01-16

Family

ID=66041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160A TW202003565A (zh) 2018-03-23 2019-03-22 抗mica及/或micb抗體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11242393B2 (zh)
EP (1) EP3768715A1 (zh)
JP (1) JP7351845B2 (zh)
KR (1) KR20200135830A (zh)
CN (1) CN111886256A (zh)
AU (1) AU2019236865A1 (zh)
BR (1) BR112020018539A2 (zh)
CA (1) CA3093407A1 (zh)
CL (1) CL2020002446A1 (zh)
CO (1) CO2020013089A2 (zh)
IL (1) IL277287A (zh)
MX (1) MX2020009861A (zh)
PE (1) PE20210665A1 (zh)
SG (1) SG11202008767XA (zh)
TW (1) TW202003565A (zh)
WO (1) WO20191835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6621B (zh) * 2021-12-28 2023-09-21 大陸商合肥天港免疫藥物有限公司 抗體及其應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5076B2 (en) * 2016-10-29 2023-01-17 Genentech, Inc. Anti-MIC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EP3831849A1 (en) * 2019-12-02 2021-06-09 LamKap Bio beta AG Bi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ceacam5 and cd47
JP2023540452A (ja) 2020-08-10 2023-09-25 イナート・ファルマ・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抗体を使用した細胞表面mica及びmicbの検出
CA3201348A1 (en) 2020-12-28 2022-07-07 Masano HUANG Antibod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A3196999A1 (en) 2020-12-28 2022-07-07 Masano HUANG Methods of treating tumors
CN115611982A (zh) * 2021-07-14 2023-01-17 浙江大学 一种抗人MICA/Bα3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N113637077B (zh) * 2021-10-14 2021-12-24 尚健单抗(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mica的抗体及其应用
WO2023235847A1 (en) 2022-06-02 2023-12-07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Antibod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24026414A1 (en) * 2022-07-28 2024-02-01 Cullinan Mica Corporation Anti-mica/b antibodies with enhanced effector function and methods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9017A (en) 1980-02-25 1993-01-12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Processes for inserting DNA into eucaryotic cells and for producing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US4634665A (en) 1980-02-25 1987-01-06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Processes for inserting DNA into eucaryotic cells and for producing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US4399216A (en) 1980-02-25 1983-08-16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Processes for inserting DNA into eucaryotic cells and for producing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US4475196A (en) 1981-03-06 1984-10-02 Zor Clair G Instrument for locating faults in aircraft passenger reading light and attendant call control system
US4447233A (en) 1981-04-10 1984-05-08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Medication infusion pump
US4439196A (en) 1982-03-18 1984-03-27 Merck & Co., Inc. Osmotic drug delivery system
US4522811A (en) 1982-07-08 1985-06-11 Syntex (U.S.A.) Inc. Serial injection of muramyldipeptides and liposomes enhances the anti-infective activity of muramyldipeptides
US4447224A (en) 1982-09-20 1984-05-08 Infusaid Corporation Variable flow implantable infusion apparatus
US4487603A (en) 1982-11-26 1984-12-11 Cordis Corporation Implantable microinfusion pump system
US4816567A (en) 1983-04-08 1989-03-28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US4486194A (en) 1983-06-08 1984-12-04 James Ferrara Therapeutic device for administering medicaments through the skin
DE3572982D1 (en) 1984-03-06 1989-10-19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hemically modified lymphokine and production thereof
US4596556A (en) 1985-03-25 1986-06-24 Bioject, Inc. Hypodermic injection apparatus
US4683195A (en) 1986-01-30 1987-07-28 Cetu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amplifying, detecting, and/or-cloning nucleic acid sequences
US5374548A (en) 1986-05-02 1994-12-20 Genentech,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attachment of proteins to liposomes using a glycophospholipid anchor
MX9203291A (es) 1985-06-26 1992-08-01 Liposome Co Inc Metodo para acoplamiento de liposomas.
GB8601597D0 (en) 1986-01-23 1986-02-26 Wilson R H Nucleotide sequences
US5225539A (en) 1986-03-27 1993-07-06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combinant altered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ltered antibodies
US4881175A (en) 1986-09-02 1989-11-14 Genex Corporation Computer 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displaying possible chemical structures for converting double- or multiple-chain polypeptides to single-chain polypeptides
US4946778A (en) 1987-09-21 1990-08-07 Genex Corporation Single polypeptide chain binding molecules
US5260203A (en) 1986-09-02 1993-11-09 Enzon, Inc. Single polypeptide chain binding molecules
JP3101690B2 (ja) 1987-03-18 2000-10-23 エス・ビィ・2・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変性抗体の、または変性抗体に関する改良
US5013653A (en) 1987-03-20 1991-05-07 Creative Biomolecules, Inc. Product and process for introduction of a hinge region into a fusion protein to facilitate cleavage
ATE120761T1 (de) 1987-05-21 1995-04-15 Creative Biomolecules Inc Multifunktionelle proteine mit vorbestimmter zielsetzung.
US5091513A (en) 1987-05-21 1992-02-25 Creative Biomolecules, Inc. Biosynthetic antibody binding sites
US5258498A (en) 1987-05-21 1993-11-02 Creative Biomolecules, Inc. Polypeptide linkers for production of biosynthetic proteins
US5132405A (en) 1987-05-21 1992-07-21 Creative Biomolecules, Inc. Biosynthetic antibody binding sites
US4941880A (en) 1987-06-19 1990-07-17 Bioject, Inc. Pre-filled ampule and non-invasive hypodermic injection device assembly
US4790824A (en) 1987-06-19 1988-12-13 Bioject, Inc. Non-invasive hypodermic injection device
GB8717430D0 (en) 1987-07-23 1987-08-26 Celltech Ltd Recombinant dna product
US5677425A (en) 1987-09-04 1997-10-14 Celltech Therapeutics Limited Recombinant antibody
GB8809129D0 (en) 1988-04-18 1988-05-18 Celltech Ltd Recombinant dna methods vectors and host cells
US5476996A (en) 1988-06-14 1995-12-19 Lidak Pharmaceuticals Human immune system in non-human animal
US5223409A (en) 1988-09-02 1993-06-29 Protein Engineering Corp. Directed evolution of novel binding proteins
GB8823869D0 (en) 1988-10-12 1988-11-16 Medical Res Council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US6303121B1 (en) 1992-07-30 2001-10-16 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Method of using human receptor protein 4-1BB
US6355476B1 (en) 1988-11-07 2002-03-12 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inc Nucleic acid encoding MIP-1α Lymphokine
US6362325B1 (en) 1988-11-07 2002-03-26 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Inc. Murine 4-1BB gene
EP0401384B1 (en) 1988-12-22 1996-03-13 Kirin-Amgen, Inc. Chemically modified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US5530101A (en) 1988-12-28 1996-06-25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Humanized immunoglobulins
US5108921A (en) 1989-04-03 1992-04-28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for enhanced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of exogenous molecules
US5064413A (en) 1989-11-09 1991-11-12 Bioject, Inc. Needleless hypodermic injection device
US5312335A (en) 1989-11-09 1994-05-17 Bioject Inc. Needleless hypodermic injection device
US6673986B1 (en) 1990-01-12 2004-01-06 Abgenix, Inc. Generation of xenogeneic antibodies
ATE139258T1 (de) 1990-01-12 1996-06-15 Cell Genesys Inc Erzeugung xenogener antikörper
US6150584A (en) 1990-01-12 2000-11-21 Abgenix, Inc. Human antibodies derived from immunized xenomice
US6075181A (en) 1990-01-12 2000-06-13 Abgenix, Inc. Human antibodies derived from immunized xenomice
US5427908A (en) 1990-05-01 1995-06-27 Affymax Technologies N.V. Recombinant library screening methods
US6172197B1 (en) 1991-07-10 2001-01-09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ethods for producing members of specific binding pairs
GB9015198D0 (en) 1990-07-10 1990-08-29 Brien Caroline J O Binding substance
US5770429A (en) 1990-08-29 1998-06-23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WO1994025585A1 (en) 1993-04-26 1994-11-10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814318A (en) 1990-08-29 1998-09-29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6300129B1 (en) 1990-08-29 2001-10-09 Genpharm International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789650A (en) 1990-08-29 1998-08-04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625126A (en) 1990-08-29 1997-04-29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877397A (en) 1990-08-29 1999-03-02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of various isotypes
US5633425A (en) 1990-08-29 1997-05-27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EP0546073B1 (en) 1990-08-29 1997-09-10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production and use of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874299A (en) 1990-08-29 1999-02-23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661016A (en) 1990-08-29 1997-08-26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of various isotypes
US6255458B1 (en) 1990-08-29 2001-07-03 Genpharm International High affinity human antibodies and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digoxin
US5545806A (en) 1990-08-29 1996-08-13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LU91067I2 (fr) 1991-06-14 2004-04-02 Genentech Inc Trastuzumab et ses variantes et dérivés immuno chimiques y compris les immotoxines
US5851795A (en) 1991-06-27 1998-12-22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Soluble CTLA4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PT1024191E (pt) 1991-12-02 2008-12-22 Medical Res Council Produção de auto-anticorpos a partir de reportórios de segmentos de anticorpo e exibidos em fagos
AU3328493A (en) 1991-12-17 1993-07-19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714350A (en) 1992-03-09 1998-02-03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Increasing antibody affinity by altering glycosylation in the immunoglobulin variable region
CA2118508A1 (en) 1992-04-24 1993-11-11 Elizabeth S. Ward Recombinant production of 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s in prokaryotic cells
US5383851A (en) 1992-07-24 1995-01-24 Bioject Inc. Needleless hypodermic injection device
WO1994029351A2 (en) 1993-06-16 1994-12-22 Celltech Limited Antibodies
US5821332A (en) 1993-11-03 1998-10-1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Receptor on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D4+ T-cells: ACT-4
WO1995017886A1 (en) 1993-12-27 1995-07-0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Water soluble non-immunogenic polyamide cross-linking agents
US5869046A (en) 1995-04-14 1999-02-09 Genentech, Inc. Altered polypeptides with increased half-life
US6121022A (en) 1995-04-14 2000-09-19 Genentech, Inc. Altered polypeptides with increased half-life
US6096871A (en) 1995-04-14 2000-08-01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s altered to contain an epitope from the Fc region of an IgG molecule for increased half-life
US6410690B1 (en) 1995-06-07 2002-06-25 Medarex, Inc. Therapeutic compounds comprised of anti-Fc receptor antibodies
US6051227A (en) 1995-07-25 2000-04-1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Blockade of T lymphocyte down-regulation associated with CTLA-4 signaling
US5811097A (en) 1995-07-25 1998-09-2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lockade of T lymphocyte down-regulation associated with CTLA-4 signaling
CA2249195A1 (en) 1996-03-18 1997-09-25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Immunoglobin-like domains with increased half lives
US5922845A (en) 1996-07-11 1999-07-13 Medarex, Inc. Therapeutic multispecific compounds comprised of anti-Fcα receptor antibodies
WO1998016249A1 (en) 1996-10-11 1998-04-2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mmunomodulation
EP0937258A2 (en) 1996-10-29 1999-08-25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Inc. Cell stress regulated human mhc class i gene
JP3521382B2 (ja) 1997-02-27 2004-04-19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細胞間接着及びシグナル伝達を媒介する細胞表面分子
US7112655B1 (en) 1997-02-27 2006-09-26 Japan Tobacco, Inc. JTT-1 protein and methods of inhibit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US6277375B1 (en) 1997-03-03 2001-08-21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s with increased half-lives
CA2290485C (en) 1997-05-21 2008-08-05 Biovation Limite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non-immunogenic proteins
CA2305350C (en) 1997-09-23 2015-04-07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Letztvertreten Durch Den Direktor Des Robert-Koch-Instituts Costimulating polypeptide of t cell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he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DE19821060A1 (de) 1997-09-23 1999-04-15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Let Ko-stimulierendes Polypeptid von T-Zellen, monoklonale Antikörper sowie die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PT1060247E (pt) 1998-02-24 2008-12-22 Sisters Of Providence In Orego Composições que contêm um agente de ligação ao receptor ox-40 ou um ácido nucleico que codifica para o mesmo e métodos para melhorar a resposta imunitária específica do antigénio
US6528624B1 (en) 1998-04-02 2003-03-04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 variants
US6194551B1 (en) 1998-04-02 2001-02-27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 variants
DK1071700T3 (da) 1998-04-20 2010-06-07 Glycart Biotechnology Ag Glykosylerings-modifikation af antistoffer til forbedring af antistofafhængig cellulær cytotoksicitet
HU229566B1 (en) 1998-12-23 2014-02-28 Pfizer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ctla-4
EE05627B1 (et) 1998-12-23 2013-02-15 Pfizer Inc. CTLA-4 vastased inimese monoklonaalsed antikehad
EP1141024B1 (en) 1999-01-15 2018-08-08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 COMPRISING A VARIANT HUMAN IgG1 Fc REGION
US6737056B1 (en) 1999-01-15 2004-05-18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 variants with altered effector function
DK2270150T4 (da) 1999-04-09 2019-08-26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Fremgangsmåde til at kontrollere aktiviteten af immunologisk funktionelt molekyle.
JP4780633B2 (ja) 1999-06-25 2011-09-28 イムノゲン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ィッド 抗−ErbB抗体−メイタンシノイド複合体を用いた治療方法
EP1074563A1 (en) 1999-08-02 2001-02-07 F. Hoffmann-La Roche Ag Chimeric polypeptides enhancing dimer formation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and disulfide bo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and uses thereof
WO2001014557A1 (en) 1999-08-23 2001-03-01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Inc. Pd-1, a receptor for b7-4, and uses therefor
CN1371416B (zh) 1999-08-24 2012-10-10 梅达里克斯公司 人ctla-4抗体及其应用
AU2001233027A1 (en) 2000-01-27 2001-08-07 Genetics Institute, Llc Antibodies against ctla4 (cd152), conjugates comprising same, and uses thereof
JP5179689B2 (ja) 2000-02-11 2013-04-10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抗体ベース融合タンパク質の循環系内半減期の増強
US6725230B2 (en) 2000-07-18 2004-04-20 Aegis Analytical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ssembling process data of multi-database origins using a hierarchical display
DE60131456T2 (de) 2000-11-30 2008-07-10 Medarex, Inc., Milpitas Transchromosomale transgen-nagetiere zur herstellung von humanen antikörpern
EP1421203A4 (en) 2001-05-17 2005-06-01 Diversa Corp NEW ANTIGEN-BINDING MOLECULES FOR THERAPEUTIC, DIAGNOSTIC, PROPHYLACTIC, ENZYMATIC,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AND SCREENING THEREOF
US6989452B2 (en) 2001-05-31 2006-01-24 Medarex, Inc. Disulfide prodrugs and linkers and stabilizers useful therefor
KR100988949B1 (ko) 2001-10-25 2010-10-20 제넨테크, 인크. 당단백질 조성물
US20040002587A1 (en) 2002-02-20 2004-01-01 Watkins Jeffry D. Fc region variants
US7317091B2 (en) 2002-03-01 2008-01-08 Xencor, Inc. Optimized Fc variants
AU2003217912A1 (en) 2002-03-01 2003-09-16 Xencor Antibody optimization
US20040132101A1 (en) 2002-09-27 2004-07-08 Xencor Optimized Fc variants and methods for their generation
CA2481657A1 (en) 2002-04-09 2003-10-16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Cells of which genome is modified
AU2003225093A1 (en) 2002-04-22 2003-11-03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Soluble mic polypeptides as markers for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or conditions
DE60317677T2 (de) 2002-06-13 2008-10-30 Crucell Holland B.V. Ox40 (=cd134) rezeptor agonisten und therapeutische verwendung
EP1539237A4 (en) 2002-07-30 2006-05-24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HUMANIZED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4-1BB
JP4459810B2 (ja) 2002-08-14 2010-04-28 マクロジェニ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FcγRIIB特異的抗体とその利用法
EP2364996B1 (en) 2002-09-27 2016-11-09 Xencor Inc. Optimized FC variants and methods for their generation
DE60334141D1 (de) 2002-10-15 2010-10-21 Facet Biotech Corp VERÄNDERUNG VON FcRn-BINDUNGSAFFINITÄTEN ODER VON SERUMHALBWERTSZEITEN VON ANTIKÖRPERN MITTELS MUTAGENESE
AU2003288675B2 (en) 2002-12-23 2010-07-22 Medimmune Limited Antibodies against PD-1 and uses therefor
JP2006524039A (ja) 2003-01-09 2006-10-26 マクロジェニ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変異型Fc領域を含む抗体の同定および作製ならびにその利用法
US7960512B2 (en) 2003-01-09 2011-06-14 Macrogenics, Inc. Identification and engineering of antibodies with variant Fc reg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DK2163643T3 (en) 2003-03-05 2015-03-23 Halozyme Inc Soluble hyaluronidaseglycoprotein (sHASEGP),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overed
US20100069614A1 (en) 2008-06-27 2010-03-18 Merus B.V. Antibody producing non-human mammals
DK1673397T3 (da) 2003-07-02 2011-03-07 Univ Genova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og evaluering af cytotoksicitet af KIR2DL NK-receptorer antistoffer
EP2292264A3 (en) 2003-07-24 2012-12-19 Innate Pharma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 using NK cell potentiating compounds
US8101720B2 (en) 2004-10-21 2012-01-24 Xencor, Inc. Immunoglobulin insertions, deletions and substitutions
US7288638B2 (en) 2003-10-10 2007-10-30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Fully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4-1BB
GB0324368D0 (en) 2003-10-17 2003-11-19 Univ Cambridge Tech Polypeptides including modified constant regions
UA86605C2 (ru) 2004-01-12 2009-05-12 Аплайд Молекьюлер Иволюшн, Инк. Антитело, которое содержит вариант исходного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fс-участка
US7276585B2 (en) 2004-03-24 2007-10-02 Xencor, Inc. Immunoglobulin variants outside the Fc region
AU2005244980B2 (en) 2004-05-19 2011-09-15 E. R. Squibb & Sons, L.L.C. Chemical linkers and conjugates thereof
RU2402548C2 (ru) 2004-05-19 2010-10-27 Медарекс, Инк. Химические линкеры и их конъюгаты
JP5112863B2 (ja) 2004-07-01 2013-01-09 ノヴォ ノルディスク アー/エス ヒト抗−kir抗体
BR122018016031B8 (pt) 2004-08-04 2021-07-27 Applied Molecular Evolution Inc processo para produzir um anticorpo monoclonal variante com resposta de adcc realçada
ES2557325T5 (es) 2004-12-28 2023-11-15 Innate Pharma Sa Anticuerpos monoclonales contra NKG2A
SI1836225T1 (sl) 2005-01-06 2012-06-29 Novo Nordisk As Kir vezujoäśa sredstva in postopki za njihovo rabo
EP1835929B8 (en) 2005-01-06 2016-07-27 Novo Nordisk A/S Anti-kir combination treatments and methods
NZ560414A (en) 2005-02-18 2011-04-29 Medarex In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 lacking in fucosyl residues
PT2343320T (pt) 2005-03-25 2018-01-23 Gitr Inc Anticorpos anti-gitr e as suas utilizações
US7714016B2 (en) 2005-04-08 2010-05-11 Medarex, Inc. Cytotoxic compounds and conjugates with cleavable substrates
KR101498834B1 (ko) 2005-05-09 2015-03-05 오노 야꾸힝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예정 사멸 인자 1(pd-1)에 대한 인간 모노클로날 항체, 및 항-pd-1 항체를 단독 사용하거나 기타 면역 요법제와 병용한 암 치료 방법
AU2006244068B9 (en) 2005-05-10 2012-10-25 Incyte Holdings Corporation Modulators of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RS53968B1 (en) 2005-06-16 2015-08-31 Nektar Therapeutics CONJUGATES WHICH HAVE A COUPLING WHICH MAY BE DEGRADED AND POLYMER REAGENTS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CH CONJUGATES
HUE026039T2 (en) 2005-07-01 2016-05-30 Squibb & Sons Llc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programmed for death ligand 1 (PD-L1)
CA2623652C (en) 2005-09-26 2013-11-26 Medarex, Inc.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e
CA2624189A1 (en) 2005-10-03 2007-04-12 Xencor, Inc. Fc variants with optimized fc receptor binding properties
AU2006301163B2 (en) 2005-10-14 2012-02-23 Innate Pharm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roliferative disorders
DK1940789T3 (da) 2005-10-26 2012-03-19 Medarex Inc Fremgangsmåder og forbindelser til fremstilling af CC-1065-analoger
US20070248607A1 (en) 2005-11-03 2007-10-25 Thomas Spies Negative immuno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by nkg2d-positive cd4+ cells
WO2007059404A2 (en) 2005-11-10 2007-05-24 Medarex, Inc. Duocarmycin derivatives as novel cytotoxic compounds and conjugates
CA2634198C (en) 2005-12-20 2014-06-03 Incyte Corporation N-hydroxyamidinoheterocycles as modulators of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EP1976883B1 (en) 2006-01-17 2012-10-03 Medarex, In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cd30 lacking in fucosyl and xylosyl residues
CA2647282A1 (en) 2006-04-05 2007-10-11 Pfizer Products Inc. Ctla4 antibody combination therapy
JP5829004B2 (ja) 2006-06-30 2015-12-09 ノボ・ノルデイスク・エー/エス 抗nkg2a抗体とその使用
CL2007002650A1 (es) 2006-09-19 2008-02-08 Incyte Corp Compuestos derivados de heterociclo n-hidroxiamino; composicion farmaceutica, util para tratar cancer, infecciones virales y desordenes neurodegenerativos entre otras.
JP5319532B2 (ja) 2006-09-19 2013-10-16 インサイト・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インドールアミン2,3−ジオキシゲナーゼのモジュレーターとしてのn−ヒドロキシアミジノヘテロサイクル
WO2008036981A1 (en) 2006-09-22 2008-03-27 Dana-Farber Cancer Research, Inc. Methods for treating mica-related disorders
TWI412367B (zh) 2006-12-28 2013-10-21 Medarex Llc 化學鏈接劑與可裂解基質以及其之綴合物
CN105037549B (zh) 2007-01-11 2018-09-28 诺和诺德公司 抗-kir抗体、制剂及其应用
KR20090122439A (ko) 2007-02-21 2009-11-30 메다렉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단일 아미노산을 갖는 화학적 링커 및 이의 접합체
CN101636498B (zh) * 2007-02-26 2013-07-24 孟山都技术公司 用于dmo的有效靶向的叶绿体转运肽及其用途
CA2900172C (en) 2007-04-23 2018-08-28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Negative immuno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by erp5
EP2703011A3 (en) 2007-05-07 2014-03-26 MedImmune, LLC Anti-icos antibodies and their use in treatment of oncology, transplanta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
JP2008278814A (ja) 2007-05-11 2008-11-20 Igaku Seibutsugaku Kenkyusho:Kk アゴニスティック抗ヒトgitr抗体による免疫制御の解除とその応用
DK2170959T3 (da) 2007-06-18 2014-01-13 Merck Sharp & Dohme Antistoffer mod human programmeret dødsreceptor pd-1
CN101801413A (zh) 2007-07-12 2010-08-11 托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gitr结合分子的联合疗法
DE102007036200A1 (de) 2007-08-02 2009-02-0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Induktiver Weg- oder Drehwinkelsensor mit zwischen zwei Spulen angeordnetem Abschirmblech
PL2195017T3 (pl) 2007-10-01 2015-03-31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Ludzkie antyciała, które wiążą mezotelinę i ich zastosowania
EP2214700A4 (en) 2007-11-02 2012-08-22 Janssen Biotech Inc HALF-SYNTHETIC GLP-1 PEPTIDE FUSION CONSTRUCTS, METHOD AND USES
WO2009073620A2 (en) 2007-11-30 2009-06-11 Newlink Genetics Ido inhibitors
CL2008003526A1 (es) 2007-11-30 2010-01-11 Medarex Inc Conjugado de anticuerpo-molécula asociada que comprende un anticuerpo monoclonal humano anti b7-h4/08e/b7x/b7s1/bl-cam/b3/leu-14/lyb-8 humana; composición que lo comprende; método in vitro de inhibición de célula tumoral que expresa b7-h4/08e/b7x/b7s1/bl-cam/b3/leu-14/lyb-8; y uso para tratar cancer.
BRPI0908508A2 (pt) 2008-01-24 2016-03-22 Novo Nordisk As anticorpo monoclonal nkg2a anti-humano humanizado
WO2009114335A2 (en) 2008-03-12 2009-09-17 Merck & Co., Inc. Pd-1 binding proteins
ES2458541T3 (es) 2008-05-02 2014-05-06 Seattle Genetics, Inc. Métodos y composiciones para elaborar anticuerpos y derivados de anticuerpos con fucosilación del núcleo reducida
AR072999A1 (es) 2008-08-11 2010-10-06 Medarex Inc Anticuerpos humanos que se unen al gen 3 de activacion linfocitaria (lag-3) y los usos de estos
US8182809B1 (en) * 2008-09-08 2012-05-22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by inhibiting MIC shedding
US8709411B2 (en) 2008-12-05 2014-04-29 Novo Nordisk A/S Combination therapy to enhance NK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
TWI686405B (zh) 2008-12-09 2020-03-01 建南德克公司 抗pd-l1抗體及其於增進t細胞功能之用途
AU2010289677B2 (en) 2009-09-03 2014-07-31 Merck Sharp & Dohme Llc Anti-GITR antibodies
EA026336B1 (ru) 2009-09-22 2017-03-31 Пробиоген Аг Клетка позвоночного или насекомого для продукции белка или липида, не содержащего фукозу или содержащего сниженное количество фукозы,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я
CN102740887B (zh) 2009-09-30 2015-04-15 斯隆凯特林防癌纪念中心 用于治疗癌症的组合免疫疗法
US8722720B2 (en) 2009-10-28 2014-05-13 Newlink Genetics Corporation 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IDO inhibitors
KR101790767B1 (ko) 2009-11-24 2017-10-26 메디뮨 리미티드 B7―h1에 대한 표적화된 결합 물질
CN102791738B (zh) 2009-12-10 2015-10-07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优先结合人csf1r胞外域4的抗体及其用途
CA2782936C (en) 2009-12-10 2019-06-18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Mice that make heavy chain antibodies
US20120021409A1 (en) 2010-02-08 2012-01-26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Common Light Chain Mouse
LT3095871T (lt) 2010-02-08 2019-05-27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Bendros lengvosios grandinės pelė
CN102918061B (zh) 2010-03-05 2016-06-08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针对人csf-1r的抗体及其用途
US9169323B2 (en) 2010-03-05 2015-10-27 Hoffmann-La Roche Inc.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CSF-1R
EP2558498B1 (en) 2010-04-13 2016-10-12 Celldex Therapeutics, Inc. Antibodies that bind human cd27 and uses thereof
TWI595008B (zh) 2010-05-04 2017-08-11 戊瑞治療有限公司 與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結合之抗體類
PL2581113T3 (pl) 2010-06-11 2018-11-30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Przeciwciało anty-tim-3
WO2011159877A2 (en) 2010-06-18 2011-12-22 Th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c. Bi-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tim-3 and pd-1 for immunotherapy in chronic immune conditions
BR112012033248A2 (pt) 2010-06-22 2017-11-28 Regeneron Pharma camundongos expressando uma cadeia leve com variável de lâmbda humana e regiões constantes de camundongo
PE20131403A1 (es) 2010-08-23 2014-01-10 Univ Texas Anticuerpos anti-ox40 y metodos de uso de los mismos
WO2013028231A1 (en) 2011-08-23 2013-02-28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nti-ox40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EA037083B1 (ru) 2010-11-12 2021-02-03 Нектар Терапьютикс Иммуномодулирующий конъюгат, включающий il-2 и водорастворимые полимеры
EA035033B1 (ru) 2010-11-22 2020-04-20 Иннейт Фарма Са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ге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предракового или ге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ракового заболеваний
MX360254B (es) 2011-03-10 2018-10-26 Pfizer Combinacion de terapias inmunomoduladoras local y sistemica para tratamiento mejorado del cancer.
CN103517922B (zh) 2011-03-31 2016-10-19 国家医疗保健研究所 抗icos的抗体及其用途
NO2694640T3 (zh) 2011-04-15 2018-03-17
DK2699264T3 (en) 2011-04-20 2018-06-25 Medimmune Llc ANTIBODIES AND OTHER MOLECULES BINDING B7-H1 AND PD-1
JP6342325B2 (ja) 2011-05-25 2018-06-13 イナート・ファルマ・ソシエテ・アノニムInnate Pharma Pharma S.A. 炎症性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抗kir抗体
US8753640B2 (en) * 2011-05-31 2014-06-17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For Commercialization MIC-binding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13006490A2 (en) 2011-07-01 2013-01-10 Cellerant Therapeutics, Inc. Antibodies that specifically bind to tim3
WO2013039954A1 (en) 2011-09-14 2013-03-21 Sanofi Anti-gitr antibodies
GB201116092D0 (en) 2011-09-16 2011-11-02 Bioceros B V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ES2757473T3 (es) 2011-09-30 2020-04-29 Dana Farber Cancer Inst Inc Péptidos terapéuticos que comprenden anticuerpos que se unen a la secuencia A relacionada con el polipéptido del CMH de clase I (MICA)
SG11201401386XA (en) 2011-11-09 2014-10-30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with an anti-cxcr4 antibody
DK2785375T3 (da) 2011-11-28 2020-10-12 Merck Patent Gmbh Anti-pd-l1-antistoffer og anvendelser deraf
KR20140113683A (ko) 2011-12-15 2014-09-24 에프. 호프만-라 로슈 아게 인간 csf-1r에 대한 항체 및 이의 용도
MX2014008961A (es) 2012-02-06 2014-10-14 Genentech Inc Composiciones y metodos para utilizar inhibidores de csf1r.
CN104244977A (zh) * 2012-02-07 2014-12-24 先天制药公司 Mica结合剂
AR090263A1 (es) 2012-03-08 2014-10-29 Hoffmann La Roche Terapia combinada de anticuerpos contra el csf-1r humano y las utilizaciones de la misma
EP3539984A1 (en) 2012-05-11 2019-09-18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with antibodies that bind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BR112014028826A8 (pt) 2012-05-15 2021-07-20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anticorpos monoclonais, uso de anticorpos anti-pd1, anti-pd-l1 e anti-ctla-4 em imunoterapia e tratamento de câncer, bem como kits e processo de seleção de indivíduo para tratamento com anticorpo anti-pd-1
CN104736168B (zh) 2012-05-31 2018-09-21 索伦托治疗有限公司 与pd-l1结合的抗原结合蛋白
KR101566538B1 (ko) 2012-06-08 2015-11-05 국립암센터 신규한 Th17 세포 전환용 에피토프 및 이의 용도
UY34887A (es) 2012-07-02 2013-12-31 Bristol Myers Squibb Company Una Corporacion Del Estado De Delaware Optimización de anticuerpos que se fijan al gen de activación de linfocitos 3 (lag-3) y sus usos
SG11201501413YA (en) 2012-08-31 2015-03-30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with antibodies that bind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PL2904011T3 (pl) 2012-10-02 2018-01-31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Połączenie przeciwciał anty-kir i przeciwciał anty-pd-1 w leczeniu raka
WO2014140884A2 (en) 2013-03-15 2014-09-18 Novelogics Bio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moval of immunosuppressive ligands
SG11201506766PA (en) 2013-03-15 2015-09-29 Dana Farber Cancer Inst Inc Therapeutic peptides
WO2014140904A2 (en) 2013-03-15 2014-09-18 Novelogics Biotechnology, Inc. Antibodies to mica and micb proteins
PL2976361T3 (pl) 2013-03-18 2018-12-31 Biocerox Products B.V. Humanizowane przeciwciała anty-CD134 (OX40) i ich zastosowania
RS61400B1 (sr) 2013-05-02 2021-02-26 Anaptysbio Inc Antitela usmerena protiv programirane smrti-1 (pd-1)
CN111423511B (zh) 2013-05-31 2024-02-23 索伦托药业有限公司 与pd-1结合的抗原结合蛋白
CN104250302B (zh) 2013-06-26 2017-11-14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pd‑1抗体及其应用
EP3708189B1 (en) 2013-07-05 2023-11-2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for Commercialization Soluble mic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treating cancer
AR097306A1 (es) 2013-08-20 2016-03-02 Merck Sharp & Dohme Modulación de la inmunidad tumoral
TW201605896A (zh) 2013-08-30 2016-02-16 安美基股份有限公司 Gitr抗原結合蛋白
HUE060420T2 (hu) 2013-09-13 2023-02-28 Beigene Switzerland Gmbh Anti-PD1 antitestek, valamint terapeutikumként és diagnosztikumként történõ alkalmazásuk
ES2728578T3 (es) 2013-09-20 2019-10-25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Combinación de anticuerpos anti-LAG-3 y anticuerpos anti-PD-1 para tratar tumores
WO2015085210A1 (en) * 2013-12-06 2015-06-11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Inc. Therapeutic peptides
SG11201604738TA (en) 2013-12-12 2016-07-28 Shanghai Hengrui Pharm Co Ltd Pd-1 antibody, antigen-binding fragment thereof, and medical application thereof
TWI681969B (zh) 2014-01-23 2020-01-11 美商再生元醫藥公司 針對pd-1的人類抗體
JOP20200094A1 (ar) 2014-01-24 2017-06-16 Dana Farber Cancer Inst Inc جزيئات جسم مضاد لـ pd-1 واستخداماتها
JOP20200096A1 (ar) 2014-01-31 2017-06-16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Corp جزيئات جسم مضاد لـ tim-3 واستخداماتها
MX2016010870A (es) 2014-02-21 2016-10-26 Nektar Therapeutics (India) Pvt Ltd Agonistas il-2rbeta-selectivos en combinacion con un anticuerpo anti-ctla-4 o un anticuerpo anti-pd-1.
CN106132439A (zh) 2014-03-31 2016-11-16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包含抗血管发生剂和ox40结合激动剂的组合疗法
MA40682B1 (fr) 2014-03-31 2020-01-31 Hoffmann La Roche Anticorps anti-ox40 et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correspondants
NZ726513A (en) 2014-05-28 2023-07-28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Anti-gitr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SG10201810507WA (en) 2014-06-06 2018-12-28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Antibodies against 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gitr) and uses thereof
KR20170051462A (ko) 2014-08-28 2017-05-11 아카데미슈 지켄후이스 라이덴 Cd94/nkg2a 및/또는 cd94/nkg2b 항체, 백신 조합물
HUE044704T2 (hu) 2014-09-16 2019-11-28 Innate Pharma Kezelési rendek anti-NKG2A ellenanyagok alkalmazásával
CN113929782A (zh) 2014-09-16 2022-01-14 依奈特制药公司 对淋巴细胞中抑制途径的中和
TW201619200A (zh) 2014-10-10 2016-06-01 麥迪紐有限責任公司 人類化抗-ox40抗體及其用途
CN110294807B (zh) 2014-10-27 2023-05-12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抗tim-3抗体
GB201419094D0 (en) 2014-10-27 2014-12-10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Anti-TIM-3-antibodies
SI3215532T1 (sl) 2014-11-06 2020-02-28 F. Hoffmann-La Roche Ag Protitelesa proti TIM3 in postopki uporabe
CA3175979A1 (en) 2014-12-22 2016-06-30 Pd-1 Acquisition Group, Llc Anti-pd-1 antibodies
BR112017013385A2 (pt) 2014-12-23 2018-02-06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anticorpos para tigit
US20160200815A1 (en) 2015-01-05 2016-07-14 Jounce Therapeutics, Inc. Antibodies that inhibit tim-3:lilrb2 interactions and uses thereof
MA41414A (fr) 2015-01-28 2017-12-05 Centre Nat Rech Scient Protéines de liaison agonistes d' icos
AU2016219785B2 (en) 2015-02-20 2021-10-28 Ohio State Innovation Foundation Bivalent antibody directed against NKG2D and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
JP2018510151A (ja) 2015-03-06 2018-04-12 ソレント・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Tim3に結合する抗体医薬
MA42971A (fr) 2015-03-13 2018-08-15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Anticorps anti-pdl1, anticorps anti-pld1 activables, et leurs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BR112017020054A2 (pt) 2015-03-23 2018-06-05 Jounce Therapeutics Inc anticorpos para icos
US10744157B2 (en) 2015-03-26 2020-08-18 The Trustees Of Dartmouth College Anti-MICA antigen binding fragments, fusion molecules, cells which express and methods of using
MA41867A (fr) 2015-04-01 2018-02-06 Anaptysbio Inc Anticorps dirigés contre l'immunoglobuline de cellule t et protéine 3 de mucine (tim-3)
UY36687A (es) 2015-05-29 2016-11-30 Bristol Myers Squibb Company Una Corporación Del Estado De Delaware Anticuerpos contra ox40 y sus usos
MA44594B1 (fr) 2015-05-29 2020-09-30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Anticorps anti-ctla-4 et méthodes d'utilisation de ceux-ci
CN107810011A (zh) 2015-06-08 2018-03-16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使用抗ox40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
US10696745B2 (en) 2015-06-11 2020-06-30 Wuxi Biologics (Shanghai) Co. Ltd. Anti-PD-L1 antibodies
EP3328419B1 (en) 2015-07-30 2021-08-25 MacroGenics, Inc. Pd-1-binding molecul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17020291A1 (en) 2015-08-06 2017-02-09 Wuxi Biologics (Shanghai) Co. Ltd. Novel anti-pd-l1 antibodies
WO2017024465A1 (en) 2015-08-10 2017-02-16 Innovent Biologics (Suzhou) Co., Ltd. Pd-1 antibodies
WO2017024515A1 (en) 2015-08-11 2017-02-16 Wuxi Biologics (Cayman) Inc. Novel anti-pd-1 antibodies
CA2993276A1 (en) 2015-08-11 2017-02-16 Yong Zheng Novel anti-pd-1 antibodies
WO2017031242A1 (en) 2015-08-20 2017-02-23 Sutro Biopharma, Inc. Anti-tim-3 antibodie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ti-tim-3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anti-tim-3 antibodies
AR105654A1 (es) 2015-08-24 2017-10-25 Lilly Co Eli Anticuerpos pd-l1 (ligando 1 de muerte celular programada)
CN107949573B (zh) 2015-09-01 2022-05-03 艾吉纳斯公司 抗-pd-1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CR20180225A (es) 2015-09-25 2018-07-09 Genentech Inc Anticuerpo anti-tigit y métodos de uso
JP6734919B2 (ja) 2015-10-02 2020-08-05 エフ.ホフマン−ラ ロシュ アーゲーF. Hoffmann−La Roche Aktiengesellschaft 同時結合を測定するための細胞ベースのfretアッセイ法
KR102146319B1 (ko) 2015-10-02 2020-08-25 에프. 호프만-라 로슈 아게 Pd1 및 tim3에 특이적인 이중특이성 항체
JP6771551B2 (ja) 2015-10-15 2020-10-21 ディンフー バイオターゲット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抗ox40抗体及びその応用
MA43186B1 (fr) 2015-11-03 2022-03-31 Janssen Biotech Inc Anticorps se liant spécifiquement à pd-1 et leurs utilisations
MA43389A (fr) 2015-12-02 2021-05-12 Agenus Inc Anticorps anti-ox40 et leurs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AU2016364889B2 (en) 2015-12-02 2024-01-04 Agenus Inc.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AU2016364891A1 (en) 2015-12-03 2018-06-07 Agenus Inc. Anti-OX40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AU2016370376B2 (en) 2015-12-14 2023-12-14 Macrogenics, Inc. Bispecific molecules having immunoreactivity with PD-1 and CTLA-4,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KR20180101417A (ko) 2016-01-11 2018-09-12 아르모 바이오사이언시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항원-특이적 cd8+ t 세포의 제조에서 인터루킨-10 및 이의 사용 방법
WO2017132825A1 (zh) 2016-02-02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发射功率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7132827A1 (en) 2016-02-02 2017-08-10 Innovent Biologics (Suzhou) Co., Ltd. Pd-1 antibodies
WO2017134292A1 (en) 2016-02-04 2017-08-10 Glenmark Pharmaceuticals S.A. Anti-ox40 antagonistic antibod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CN108779178A (zh) 2016-03-15 2018-11-09 依奈特制药公司 抗mica抗体
MX2018012076A (es) 2016-04-12 2019-02-20 Symphogen As Composiciones y anticuerpos anti proteina 3 que contiene inmunoglobulina de linfocitos t y el dominio de mucina (tim-3).
KR20230091191A (ko) 2016-05-27 2023-06-22 아게누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항-tim-3 항체 및 이의 사용 방법
MX2018016364A (es) 2016-06-20 2019-11-28 Kymab Ltd Anticuerpos anti-pd-l1.
JP7027401B2 (ja) 2016-07-14 2022-03-01 ブリストル-マイヤーズ スクイブ カンパニー Tim3に対する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JOP20190013A1 (ar) 2016-08-25 2019-01-31 Lilly Co Eli أجسام مضادة لـ (تي آي ام -3)
NZ751246A (en) 2016-08-26 2023-04-28 Beigene Ltd Anti-tim-3 antibodies and use thereof
US11555076B2 (en) 2016-10-29 2023-01-17 Genentech, Inc. Anti-MIC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SG11201907867TA (en) 2017-02-28 2019-09-27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Use of anti-ctla-4 antibodies with enhanced adcc to enhance immune response to a vaccine
KR20190133213A (ko) * 2017-03-31 2019-12-02 브리스톨-마이어스 스큅 컴퍼니 종양을 치료하는 방법
JP2020536894A (ja) * 2017-10-15 2020-12-17 ブリストル−マイヤーズ スクイブ カンパニー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腫瘍処置法
CA3089478A1 (en) 2018-01-25 2019-08-01 Pdi Therapeutics, Inc. Mica/b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CN111971306A (zh) * 2018-03-30 2020-11-20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治疗肿瘤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6621B (zh) * 2021-12-28 2023-09-21 大陸商合肥天港免疫藥物有限公司 抗體及其應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35830A (ko) 2020-12-03
WO2019183551A1 (en) 2019-09-26
JP2021518140A (ja) 2021-08-02
US20220281980A1 (en) 2022-09-08
AU2019236865A1 (en) 2020-10-01
IL277287A (en) 2020-10-29
CL2020002446A1 (es) 2021-03-05
JP7351845B2 (ja) 2023-09-27
US20190315870A1 (en) 2019-10-17
SG11202008767XA (en) 2020-10-29
CA3093407A1 (en) 2019-09-26
BR112020018539A2 (pt) 2020-12-29
CO2020013089A2 (es) 2020-10-30
PE20210665A1 (es) 2021-03-31
CN111886256A (zh) 2020-11-03
EP3768715A1 (en) 2021-01-27
US11242393B2 (en) 2022-02-08
MX2020009861A (es)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20555B2 (ja) グルココルチコイド誘導腫瘍壊死因子受容体(gitr)に対する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JP7119051B2 (ja) Ox40に対する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US11008390B2 (en) Antibodies to TIGIT
TWI780057B (zh) 針對tim3之抗體及其用途
JP6805142B2 (ja) Cd73に対する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JP7351845B2 (ja) Micaおよび/またはmicbに対する抗体ならびにそれらの使用
JP2022028666A (ja) Cd40に対する抗体
JP2020515239A (ja) 抗icosアゴニスト抗体およびそれらの使用
US20210139598A1 (en) Antibodies to cd40 with enhanced agonist activity
US20230192867A1 (en) Antibodies to garp
JP7284759B2 (ja) 抗cd40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JP2024509916A (ja) インテグリンヘテロ二量体に対する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