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3354A - 揀貨系統 - Google Patents

揀貨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3354A
TW202003354A TW108114889A TW108114889A TW202003354A TW 202003354 A TW202003354 A TW 202003354A TW 108114889 A TW108114889 A TW 108114889A TW 108114889 A TW108114889 A TW 108114889A TW 202003354 A TW202003354 A TW 2020033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veyor
conveying
plural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4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7019B (zh
Inventor
上田雄一
宮本雅哉
岩田昌重
木村和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3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01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B65G1/1375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the orders being assembled on a commissioning stacker-crane or tru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6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means for presenting articles for removal at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r level
    • B65G1/065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means for presenting articles for removal at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r level with self propelled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92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cars adapted to travel in storage ais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0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stacker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0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stacker cranes
    • B65G1/0428Transfer means for the stacker crane between the all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85Check-in, check-ou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6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means for presenting articles for removal at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r lev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1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with data re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B65G1/1378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the orders being assembled on fixed commissioning areas remote from the storage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課題]實現一種能夠以有限的空間來有效率地進行從物品的收集到出庫的揀貨系統。 [解決手段]揀貨系統具備:複數層分類裝置,依據訂單將物品分類至複數層銜接口的任一個並排出;容器支撐裝置,可在複數層的容器支撐部支撐容置容器,且進行到按每個訂單的物品之集合即物品群集齊為止;及搬送裝置,將容置有物品的容置容器從容器支撐部搬出,並且將空的容置容器搬入容器支撐部。

Description

揀貨系統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揀貨系統。
發明背景 例如進行電子商務的業者會在物流倉庫中保管有多種的物品,在收到訂單時,有時會從物流倉庫直接對購入者發送所購入的物品。在像這樣的情況下,所使用的是從所保管的複數個物品之中收集需要的物品來出庫的揀貨系統。所述的揀貨系統之一例已揭示於日本專利特開2004-189417號公報(專利文獻1)。
此揀貨系統具備有多數個托架(carriage)122來作為分類裝置,前述托架122具備有在正交於行走方向的方向上傾動自如的分類托盤121。使托架122行走到目的之分類位置後,使分類托盤121傾動而排出物品,並且以回收盒B來接收所排出的物品,藉此進行分類。
在專利文獻1的揀貨系統中,若例如一次匯總來處理的訂單數量變得較多時,會形成為下述情形:要將分類裝置的可動範圍延長,並且在該延長的區域追加回收盒B來應對。因此,空間效率較差。又,在專利文獻1中,關於容置有分類後的物品之回收盒B的搬出及其後的處理並無任何記載,且並未特別針對有效率地搬出分類後的物品之作法進行考慮。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所期望的是一種能夠以有限的空間來有效率地進行從物品的收集到出庫的揀貨系統的實現。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揭示之揀貨系統,是從所保管的複數個物品之中收集需要的物品來出庫的揀貨系統,前述揀貨系統具備: 複數層分類裝置,具有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之複數層的銜接口,並依據訂單將前述物品分類至複數層的前述銜接口的任一個而排出; 容器支撐裝置,具有對應於複數層的前述銜接口的每一個而設置成複數層的複數個容器支撐部,並且可在前述容器支撐部支撐容置容器,前述容置容器是接收並容置從前述銜接口所排出的前述物品,直到按每個前述訂單的前述物品之集合即物品群集齊為止;及 搬送裝置,將容置有前述物品的前述容置容器從前述容器支撐部搬出,並將空的前述容置容器搬入前述容器支撐部。
根據此構成,由於將依據訂單來分類物品的分類裝置以具有複數層銜接口之複數層分類裝置來構成,因此可以利用上下方向之不同高度的各層,來增加可一次匯總來處理的訂單數量。亦即,可以在毋須擴大分類裝置之平面上的設置空間的情形下,提高用於分類的處理效率。又,在此構成中,是將從銜接口排出的物品以被容器支撐裝置的容器支撐部所支撐的容置容器來接收直到各訂單的物品群集齊為止,之後,以搬送裝置來自動搬出。由於藉由此搬出處理而在各容器支撐部中變得不存在有容置容器,因此以搬送裝置將空的容置容器自動搬入以進行填補。如此,由於容置有各訂單的物品群之容置容器的搬出及空的容置容器的搬入是藉由搬送裝置而以自動方式進行,因此可以有效率地進行分類後的搬出、或為了下一次搬出的準備。根據以上,即可以實現能夠以有限的空間來有效率地進行從物品的收集到出庫的揀貨系統。
本揭示之技術的更進一步之特徵與優點,透過參照圖式所記述之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的實施形態之說明應可變得更加明確。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式來說明揀貨系統的第1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是設置於例如進行電子商務的業者所保有的物流設備中,並且是為了從所保管的複數個物品A之中收集需要的物品A(揀貨)來出庫而使用。
如圖1所示,揀貨系統1是作為主要的構成要件而具備:複數層分類裝置2、排列並配置於該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容器支撐裝置3、搬送裝置4、及自動倉庫7。又,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具備物品分散部8與空容器供給裝置9。
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複數層分類裝置2與容器支撐裝置3所排列的方向設為「排列方向Y」。又,在沿著複數層分類裝置2及容器支撐裝置3的排列方向Y之排列方向視角下,將交叉於上下方向Z的方向設為寬度方向X。再者,在本說明書中,有關於各構件的尺寸、配置方向、配置位置等之用語,是設成也作為包含因誤差(在製造上可容許的程度之誤差)所形成之具有差異之狀態的概念來使用。
自動倉庫7是構成為保管多數個物品A,並且在必要時自動地搬出特定的物品A。物品A是按每個種類來收納並保管於原包裝容器。 自動倉庫7具備:複數層的保管架,保管容置有物品A的原包裝容器;及搬出裝置,將容置有特定的物品A的原包裝容器從保管架搬出。搬出裝置亦可為例如對應於保管架的各層而設置之複數層的搬送台車,亦可為堆高式起重機等。
自動倉庫5連接有原包裝供給裝置71。原包裝供給裝置71是用於將從自動倉庫7搬出的原包裝容器朝向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供給的裝置。 原包裝供給裝置71亦可為例如輸送機或搬送台車、天花板搬送車等。
原包裝供給裝置71連接有物品分散部8。物品分散部8是用於從原包裝容器以件為單位來取出物品A,並且供給至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的部位。在此物品分散部8中,亦可由作業人員以人工來進行該作業,或亦可由機械手臂等以自動方式來進行該作業。
物品分散部8連接有原包裝送回裝置72與物品供給裝置81。原包裝送回裝置72是用於將已經在物品分散部8取出需要個數的物品A後的原包裝容器送回至自動倉庫7,而使其再入庫的裝置。原包裝送回裝置72亦可為例如輸送機或搬送台車、天花板搬送車等。物品供給裝置81是用於將在物品分散部8從原包裝容器取出的物品A,依序供給至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的裝置。物品供給裝置81亦可為例如輸送機或搬送台車、天花板搬送車等。
物品供給裝置81的搬送路徑是在搬送方向中的下游側分歧為複數個(具體而言為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個數)。並且,複數個分歧路徑的每一個會延伸至複數層分類裝置2。如此,複數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透過物品分散部8而連接於共通的自動倉庫7,並且形成為以件為單位將需要的物品A供給至複數層分類裝置2。再者,需要的物品A是訂單(揀貨訂單)所指示的種類的物品,前述訂單會顯示應出貨的物品A(可為單一種類,亦可為複數個種類的組合)的種類及數量。
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具備複數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這些裝置是沿著排列方向Y隔著規定間隔並且彼此平行地配置。
如圖2所示,複數層分類裝置2具有上下方向Z的高度不同之複數層的銜接口21。又,複數層分類裝置2具有寬度方向X的位置不同之複數行的銜接口21。亦即,複數層分類裝置2具有由複數層及複數行所形成之正交格子狀配置排列的複數個銜接口21。在此,在例如複數層分類裝置2具備包圍其外周的殼體之情況下,銜接口21亦可為形成於該殼體的複數個開口(窗部)。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並未特別地具備像這樣的殼體之情況下,銜接口21亦可為設定在相向於後述之容器支撐裝置3的各個容器支撐部32的位置之虛擬的開口。
銜接口21的層數只要為2層以上即可,並無特別限定。隨著層數變多,可如後述地一次匯總來處理的訂單數量即增加,因而較佳。但是,若層數變得過多,則會有初始成本增加或處理能力過剩的可能性。 複數層分類裝置2宜為具有例如5層~30層左右的銜接口21之多層分類裝置。銜接口21的行數只要為2行以上即可,並無特別限定,可為例如5行~40行左右。
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根據訂單將物品A分類至複數層及複數行所形成的複數個銜接口21的任一個並且排出。以往眾所周知的分類裝置是僅以單一層來進行平面上的分類(單層分類裝置),相對於此,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利用上下方向Z的不同高度的各層來進行立體式的分類。因此,可以因應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層數,而增加可一次匯總處理的訂單數量。並且,可以在毋須擴大分類裝置用之平面上的設置空間的情形下,提高用於分類的處理效率。
複數層分類裝置2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分別具有由複數層及複數行所形成的複數個銜接口21。並且,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依據訂單將物品A分類至排列方向Y的兩側的複數個銜接口21的任一個並且排出。在像這樣的構成中,更具有可以倍增可一次匯總來處理的訂單數量之優點。
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的複數層分類裝置2具備複數個(具體而言是因應於銜接口21的層數之個數)搬送台車25。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中,分別對應於複數層的銜接口21而設置有行走軌道24。各層的行走軌道24是沿著寬度方向X而設置。並且,搬送台車25是構成為在各層的行走軌道24上沿著該行走軌道24(沿著寬度方向X)來回行走。又,各層的搬送台車25是構成為可在與複數行的銜接口21相對應的位置上停止。
在搬送台車25中固定有載置物品A的排出輸送機26。排出輸送機26是朝正交於行走軌道24的方向(排列方向Y)驅動。此排出輸送機26是形成為可朝正逆兩方向驅動。藉由正轉驅動排出輸送機26,可將物品A從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的銜接口21排出,藉由逆轉驅動排出輸送機26,可將物品A從排列方向Y中的另一側的銜接口21排出。如此,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形成為可從排列方向Y的兩側的銜接口21排出物品A。
容器支撐裝置3具有複數個容器支撐部32,並且可以將容置容器B支撐於每一個容器支撐部32。如圖3所示,複數個容器支撐部32是對應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所具有的複數層的銜接口21的每一個而設置成複數層。又,複數個容器支撐部32是對應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所具有的複數行的銜接口21的每一個,而設置為複數行。如此,容器支撐裝置3具有由複數層及複數行所形成的正交格子狀配置排列的複數個容器支撐部32。容器支撐裝置3是相對於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分別配置於排列方向Y的兩側。
本實施形態的容器支撐裝置3是由固定於地板面的容器收納架31所構成。 在此情況下,容器支撐部32是由設置於該容器收納架31的架板所構成。 在架板所形成的容器支撐部32中,是形成為能以載置狀態來支撐容置容器B。如此,容器支撐裝置3並不一定要是具有驅動部的裝置,亦可為靜態的設備。再者,容置容器B可以使用例如上方開放型的籠狀體(桶體)等。
容器支撐裝置3是配置成:容器支撐部32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會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銜接口21而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因此,當複數層分類裝置2從各銜接口21排出分類後的物品A時,能夠以對應的容器支撐部32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來接收該物品A。容器支撐部32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會維持在受到該容器支撐部32所支撐的狀態,直到至少對應的訂單的物品A之集合即物品群G集齊為止。在本實施形態中,是維持各容置容器B受到對應的容器支撐部32所支撐的狀態,直到因應於一次匯總處理的全部的訂單的物品群G在各自對應的容置容器B集齊為止。並且,各容置容器B是接收從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銜接口21所排出的物品A並且供其容置。
在本實施形態中,是設成在1批次中匯總處理和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在排列方向Y的單側所具有的銜接口21的個數(層數×行數)相同數量的訂單。例如,各容置容器B是在直到對應的訂單的物品群G於位於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單側的全部的容置容器B中集齊為止,都維持在受到容器支撐部32所支撐的狀態。對應於全部容置容器B的訂單的物品群G已集齊後,宜將各容置容器B從容器支撐部32移載。
搬送裝置4是將從複數層分類裝置2所排出的物品A以受容器支撐部32所支撐的狀態之容置容器B來接收而搬出,並且將空的容置容器B搬入容器支撐部32。 再者,在以下,將空的容置容器B稱為「空容置容器Be」,將容置有物品A(物品群G)的容置容器B稱為「實容置容器Bf」。如圖3等所示,搬送裝置4是相對於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來分別配置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
如圖1及圖3所示,搬送裝置4包含搬入輸送機41、搬出輸送機43、及堆高式起重機45。搬入輸送機41、搬出輸送機43、及堆高式起重機45是按每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各分別設置1個。
搬入輸送機41是設置在空容器供給裝置9的下游側(參照圖1)。搬入輸送機41是將從空容器供給裝置9所供給的空容置容器Be搬入。搬入輸送機41是將至少其下游側的部分是沿著複數層分類裝置2(沿著寬度方向X)而設置成直線狀。又,搬入輸送機41是在容器支撐裝置3(容器收納架31)的上方,並配置在從上下方向Z來觀看為和容器支撐裝置3重複的位置。搬入輸送機41是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僅設置在排列方向Y的一側(在圖3之例中為右側),在另一側(在圖3之例中為左側)並未設置。
搬出輸送機43是將實容置容器Bf朝向出貨區域側搬出。搬出輸送機43是將至少其上游側的部分沿著複數層分類裝置2(沿著寬度方向X)而設置成直線狀。又,搬出輸送機43是在容器支撐裝置3(容器收納架31)的下方,並配置在從上下方向Z來觀看為和容器支撐裝置3重複的位置。 搬出輸送機43也是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僅設置在排列方向Y的一側(在圖3之例中是和搬入輸送機41為相同側即右側),在另一側(在圖3之例中為左側)並未設置。
堆高式起重機45具有移動裝置46與移載機47。移動裝置46具有:行走台車46A,沿著設置於地板面的行走軌道44而來回行走;及升降台46B,沿著從此行走台車46A豎立設置的一對桅桿而升降。在升降台46B上設置有移載機47。移動裝置46是藉由讓行走台車46A涵蓋於各行的容器支撐部32而來回行走,且讓升降台46B涵蓋於各層的容器支撐部32而升降,而使移載機47涵蓋複數個容器支撐部32來移動。移載機47是從容器支撐裝置3的容器支撐部32接收容置容器B(例如實容置容器Bf),並且將容置容器B(例如空容置容器Be)送交至容器支撐部32。移載機47的形式並無特別限定,若為鉤式,則可以將容器支撐裝置3中的容器支撐部32的高度間距抑制得較小,因而較佳。
如圖1及圖3所示,堆高式起重機45是相對於容器支撐裝置3而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來配置。容器支撐裝置3、複數層分類裝置2、容器支撐裝置3、堆高式起重機45是在排列方向Y上依記載的順序來配置。又,將該等設為1個單元,而將複數個單元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而配置。在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中,是形成為以下構成:將屬於一個單元的堆高式起重機45,也共用在相對於該堆高式起重機45而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的其他單元上。亦即,構成為:位於排列方向Y上相鄰的2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彼此之間的堆高式起重機45是讓時期不同來負責以下之搬出的雙方:實容置容器Bf自一邊的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的搬出、以及實容置容器Bf自另一邊的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的搬出。同樣地,該堆高式起重機45是讓時期不同來負責以下之搬入的雙方:空容置容器Be往一邊的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的搬入、以及空容置容器Be往另一邊的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的搬入。關於此點將於後文描述。
揀貨系統1具備控制該揀貨系統1的各部分的動作之控制裝置6。如圖4所示,控制裝置6是控制複數層分類裝置2(搬送台車25及排出輸送機26)及搬送裝置4(搬入輸送機41、搬出輸送機43、及堆高式起重機45)的動作。又,控制裝置6是控制自動倉庫7、原包裝供給裝置71、原包裝送回裝置72、物品供給裝置81、及空容器供給裝置9的動作。具體而言,控制裝置6是藉由驅動控制用於驅動各部分的驅動裝置(例如驅動馬達等),而控制各部分的動作。
再者,在各物品A或各容置容器B上,附有條碼或IC標籤等之識別標誌。並且,在揀貨系統1的複數個位置上設置有條碼讀取器或IC標籤讀取器等之讀取裝置,控制裝置6是構成為可取得來自各讀取裝置的讀取資訊。控制裝置6是依據該讀取資訊,來管理各物品A或各容置容器B的位置。
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的動作之一例。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在每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以1批次來匯總處理和該複數層分類裝置2在排列方向Y的單側所具有的銜接口21的個數(層數×行數)相同數量的訂單。如圖6的上段及圖7所示,在一批次中,依據訂單而藉由複數層分類裝置2分類的物品A,是朝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在圖示的例子中為右側)排出,並且容置至位於該一側的容器支撐裝置3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此時,首先,是將構成該批次的全部訂單所包含的物品A依序來供給至複數層分類裝置2。此時,依據全部的訂單,而將應出貨的全部種類的物品A分別按需要個數而以件為單位來供給。
再者,在複數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同時地運作的情況下,是將分配到複數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每一個的全部訂單所包含的物品A按每個種類集中並集合到一起而由自動倉庫7來供給。之後,依據各訂單,按需要個數來分配到各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針對此點,參照圖5所示的單純化模型來說明。在此圖中,「α」~「δ」是表示物品A的種類。並且,「Aα」~「Aδ」是表示各種類的一個個的物品A(件),「Cα」~「Cδ」是表示容置有各種類的物品A之原包裝容器。
在此例中,在分配至第1複數層分類裝置2A的全部訂單中,需要的種類α的物品A的總數為50個,種類β的物品A的總數為30個,種類γ的物品A的總數為20個,種類δ的物品A的總數為100個。又,在分配至第2複數層分類裝置2B的全部訂單中,需要的種類α的物品A的總數為10個,種類β的物品A的總數為40個,種類γ的物品A的總數為60個,種類δ的物品A的總數為60個。又,在分配至第3複數層分類裝置2C的全部訂單中,需要的種類α的物品A的總數為20個,種類β的物品A的總數為20個,種類γ的物品A的總數為40個,種類δ的物品A的總數為30個。又,在分配至第4複數層分類裝置2D的全部訂單中,需要的種類α的物品A的總數為60個,種類β的物品A的總數為40個,種類γ的物品A的總數為80個,種類δ的物品A的總數為30個。
在此情況下,在4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A~2D之整體中,種類α的物品A共需要140個,種類β的物品A共需要130個,種類γ的物品A共需要200個,種類δ的物品A共需要220個。於是,可從自動倉庫7搬出容置有140個以上的種類α的物品A之原包裝容器、容置有130個以上的種類β的物品A之原包裝容器、容置有200個以上的種類γ的物品A之原包裝容器、容置有220個以上的種類δ的物品A之原包裝容器。再者,容置有各種類的物品A之原包裝容器在用1個無法供給到需要個數的情況下,亦可分成複數個。
之後,藉由物品分散部8,從各種類的原包裝容器而以件為單位來取出物品A。此時,可取出140個種類α的物品A,取出130個種類β的物品A,取出200個種類γ的物品A,取出220個種類δ的物品A,並且依序送去各複數層分類裝置2側。並且,各種類的物品A是按各自的需要個數來分配而供給至各複數層分類裝置2A~2D。
依序供給的物品A是藉由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按每個訂單來分類。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所具有的複數個銜接口21是分別與1個訂單建立對應。因此,各物品A是在藉由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以搬送台車25搬送到與包含該物品A的訂單相對應的銜接口21的位置後,藉由排出輸送機26而從該銜接口21排出。並且,如圖7所示,從各銜接口21所排出的物品A是容置在容器支撐裝置3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此處理會持續地進行,直到1批次所包含的全部訂單量的分類完成為止,換言之,直到物品群G在排列方向Y的一側的容置容器B集齊為止(參照圖8)。
當一批次之全部的訂單量的分類完成後,即開始下一批次的分類處理。此時,如圖6的下段及圖9所示,在下一批次中,依據訂單來藉由複數層分類裝置2所分類的物品A,是朝排列方向Y中的另一側(在圖示的例子中為左側)排出,而容置到位於該另一側的容器支撐裝置3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中。具體的分類處理的內容和上述是同樣的。
此時,已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在排列方向Y的一側(在圖示的例子中為右側)完成前批次的分類,且在一邊的容器支撐裝置3中支撐有實容置容器Bf。在此,將位於此排列方向Y的一側之實容置容器Bf,依序以堆高式起重機45運出至搬出輸送機43,而從搬出輸送機43搬出。由於在已搬出實容置容器Bf的容器支撐部32中會變得不存在有容置容器B,因此藉由堆高式起重機45將從搬入輸送機41所供給來的空容置容器Be運入該容器支撐部32來填補。此時,由於搬出輸送機43及搬入輸送機41是配置在從上下方向Z觀看為和容器支撐裝置3重複的位置,因此可以將用於容置容器B的搬出或搬入之堆高式起重機45的移動距離抑制得較短。再者,此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及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宜在該批次中的分類處理中完成(參照圖8)。
當全部的訂單量的分類完成後,即開始再下一批次的分類處理。此時,如圖6的上段及圖7所示,在該批次中,依據訂單而藉由複數層分類裝置2分類的物品A,是朝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在圖示的例子中為右側)排出,並且容置到位於該一側的容器支撐裝置3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中。具體的分類處理的內容和上述是同樣的。
此時,已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在排列方向Y的另一側完成前批次的分類,且在另一側的容器支撐裝置3中支撐有實容置容器Bf。在此,將位於此排列方向Y的另一側之實容置容器Bf,依序以堆高式起重機45來運出至搬出輸送機43,而從搬出輸送機43搬出。由於在已搬出實容置容器Bf的容器支撐部32中會變得不存在有容置容器B,因此藉由堆高式起重機45將從搬入輸送機41所供給來的空容置容器Be運入該容器支撐部32來填補。 重複執行以上的動作。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從複數層分類裝置2接收物品A的複數個容置容器B,是因應於排列方向Y中的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位置而分成2組(第1組容器群、第2組容器群)。並且,如圖6~圖9所示,可在時期上重疊而執行:對屬於第1組容器群及第2組容器群當中的一個容器群之容置容器B的搬出及搬入處理、以及對屬於另一個容器群的容置容器B的分類(物品A自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排出)。此外,該等動作是在第1組容器群與第2組容器群交互地執行。再者,在圖6中,「Ast」表示正在進行分類處理,「Bf-out」表示正在搬出實容置容器Bf,「Be-in」表示正在搬入空容置容器Be。
亦即,在一批次中,於搬送裝置4正在進行屬於第1組容器群的容置容器B的搬出及搬入(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及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的期間,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進行物品A往屬於第2組容器群的容置容器B的排出(分類處理)。又,在下一批次中,於搬送裝置4正在進行屬於第2組容器群的容置容器B的搬出及搬入(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及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的期間,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進行物品A往屬於第1組容器群的容置容器B的排出(分類處理)。
由於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是以具有由複數層複數行所形成的複數個銜接口21之複數層分類裝置2來進行分類處理,因此可以增加可一次匯總處理的訂單數量。而且,由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分別具有複數個銜接口21,因此可以更進一步地增加可一次匯總處理的訂單數量。據此,可在毋須擴大分類裝置之平面上的設置空間的情形下,提高用於分類的處理效率。
又,由於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具備搬入輸送機41、搬出輸送機43、及堆高式起重機45來作為搬送裝置4,因此可以分別以自動的方式順暢地進行各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或各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據此,可以有效率地進行分類後的搬出、或用於下一次搬出的準備,且可以提高作為系統整體的處理效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的揀貨系統1中,由於堆高式起重機45是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的2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中共用,因此可以謀求省空間化及低成本化。又,一邊共用堆高式起重機45,一邊在時期上重疊並以第1組容器群與第2組容器群來交互地執行分類處理與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及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據此,由此點也可以提高作為系統整體的處理效率。
[第2實施形態] 接著,說明揀貨系統的第2實施形態。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以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的點為中心來說明。關於未特別說明的點,是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
圖10是示意地顯示揀貨系統1的主要部位之平面圖。圖11是在沿著排列方向Y的排列方向視角下,示意地顯示揀貨系統1的主要部位之圖。再者,圖10與圖11並不是彼此相對應的圖,而是分別顯示揀貨系統1的不同的動作狀態。
如圖10及圖11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搬送裝置4具備搬送輸送機450。此外,在本例中,搬送裝置4具備:中繼搬送裝置420;搬出輸送機430,透過中繼搬送裝置420從搬送輸送機450接收並搬出實容置容器Bf;及搬入輸送機410,透過中繼搬送裝置420將空容置容器Be搬入搬送輸送機450。
在本實施形態中,搬送裝置4是包夾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配置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具體而言,搬送輸送機450、中繼搬送裝置420、搬出輸送機430、及搬入輸送機410的每一個是包夾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配置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
在本實施形態中,搬送輸送機450是構成為具有支撐面4F,並且沿著寬度方向X來搬送支撐面4F所支撐的複數個容置容器B,前述支撐面4F能夠將容置容器B以沿著寬度方向X排列有和複數行的銜接口21(參照圖2)相同數量的狀態來進行支撐。亦即在本例中,是支撐面4F兼作為用於支撐容置容器B的容器支撐部32(參照圖3等)。並且,構成搬送裝置4的一部分之搬送輸送機450兼作為容器支撐裝置3(參照圖3等)。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0所示,由搬送輸送機450所進行之容置容器B的搬送路徑P是設定成封閉的環狀的路徑。換言之,搬送輸送機450是構成為可以藉由沿著搬送路徑P搬送容置容器B,而使該容置容器B在搬送輸送機450內循環。因此,在此,搬送輸送機450除了具有支撐面4F的第1搬送部451之外,還具備:第2搬送部452,支撐及搬送和支撐面4F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的數量相同數量的容置容器B;第1連接搬送部453,連接第1搬送部451的第1端部e11與第2搬送部452的第1端部e21;及第2連接搬送部454,連接第1搬送部451的第2端部e12與第2搬送部452的第2端部e22。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搬送部451是相鄰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配置,且第2搬送部452是配置在比第1搬送部451更遠離複數層分類裝置2之側。並且,第1搬送部451是作為容器支撐部32而發揮功能的部分,前述容器支撐部32是支撐從複數層分類裝置2接收物品A的空容置容器Be。又,第2搬送部452是作為貯留部(暫存區)而發揮功能的部分,前述貯留部是暫時地貯留供給至第1搬送部451的空容置容器Be,以及暫時地貯留從第1搬送部451所供給的實容置容器Bf。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第1搬送部451與第2搬送部452之雙方是構成為形成直線狀的搬送路徑。並且,第1搬送部451與第2搬送部452是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且配置成彼此平行。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搬送部451是沿著寬度方向X而延伸成直線狀。又,第2搬送部452也是沿著寬度方向X而延伸成直線狀。如此,由於第1搬送部451與第2搬送部452之雙方是沿著寬度方向X延伸,因此可以謀求作為揀貨系統1整體,在相對於該寬度方向X而正交的排列方向Y上的省空間化。
第1連接搬送部453是連接第1搬送部451的第1端部e11與第2搬送部452的第1端部e21,並且在排列方向Y上延伸。第1連接搬送部453是構成為可在排列方向Y及寬度方向X之雙方向上搬送容置容器B。具體而言,第1連接搬送部453是構成為可在與第1搬送部451之容置容器B的交接部、以及與第2搬送部452之容置容器B的交接部,朝寬度方向X搬送容置容器B,並且可在其他部分朝排列方向Y搬送容置容器B。第1連接搬送部453是構成為可變更容置容器B的搬送方向,也就是所謂的搬運器(Transer)(搬送方向變更裝置)。再者,第1搬送部451的第1端部e11是該第1搬送部451中的寬度方向X的一側(圖10中的左側)之端部。同樣地,第2搬送部452的第1端部e21是該第2搬送部452中的寬度方向X的一側(圖10中的左側)之端部。
第2連接搬送部454是連接第1搬送部451的第2端部e12與第2搬送部452的第2端部e22,並且在排列方向Y上延伸。第2連接搬送部454是構成為可在排列方向Y及寬度方向X之雙方向上搬送容置容器B。具體而言,第2連接搬送部454是構成為可在與第1搬送部451之容置容器B的交接部、以及與第2搬送部452之容置容器B的交接部,朝寬度方向X搬送容置容器B,並且可在其他部分朝排列方向Y搬送容置容器B。第2連接搬送部454是和上述之第1連接搬送部453同樣地構成為可變更容置容器B的搬送方向,也就是所謂的搬運器(Transer) (搬送方向變更裝置)。再者,第1搬送部451的第2端部e12是寬度方向X中的和該第1搬送部451的第1端部e11為相反的相反側(圖10中的右側)之端部(另一端部)。同樣地,第2搬送部452的第2端部e22是寬度方向X中的和該第2搬送部452的第1端部e21為相反的相反側(圖10中的右側)之端部(另一端部)。
如此,由於搬送輸送機450具備彼此直接地或間接地相連接的第1搬送部451、第2搬送部452、第1連接搬送部453、及第2連接搬送部454,因此形成為可以使容置容器B在搬送輸送機450內循環。搬送輸送機450之容置容器B的搬送路徑P是沿著這些第1搬送部451、第2搬送部452、第1連接搬送部453、及第2連接搬送部454而設定。在本例中,搬送裝置4是讓像這樣的搬送輸送機450於上下方向Z的高度上不同而設置有複數層(參照圖11)。在圖11所示的例子中,是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而配置有6層的搬送輸送機450。
如圖10及圖11所示,搬出輸送機430是構成為透過中繼搬送裝置420從搬送輸送機450接收並搬出實容置容器Bf。搬出輸送機430是將實容置容器Bf朝向出貨區域側(圖10~圖12中的右側)搬出。在本實施形態中,搬出輸送機430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是配置成與第2搬送部452及中繼搬送裝置420排列在寬度方向X上(參照圖10)。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搬出輸送機430是構成為透過第2連接搬送部454與中繼搬送裝置420來接收第2搬送部452所支撐的實容置容器Bf。又如圖11所示,在本例中,搬出輸送機430是設置比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而配置有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更少的數量(在此為1個)。在圖示的例子中,搬出輸送機430是設置在和從下數來第3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相同的高度。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搬出輸送機430的設置高度可以設為任意的高度。又,搬出輸送機430的數量可以設為任意的數量。例如,亦可設置和搬送輸送機450相同數量的搬出輸送機430,亦可將搬出輸送機430的數量設為搬送輸送機450的半數。
如圖10及圖11所示,搬入輸送機410是構成為透過中繼搬送裝置420將空容置容器Be搬入搬送輸送機450。搬入輸送機410是例如將從空容器供給裝置(未圖示)所供給的空容置容器Be搬入。在本實施形態中,搬入輸送機410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是配置成與第2搬送部452及中繼搬送裝置420排列在寬度方向X上(參照圖10)。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搬入輸送機410是構成為透過中繼搬送裝置420與第2連接搬送部454,將空容置容器Be移交至第2搬送部452。又如圖11所示,在本例中,搬入輸送機410是設置比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而配置有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更少的數量(在此為1個)。在圖示的例子中,搬入輸送機410是設置在和從下數來第2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相同的高度。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搬入輸送機410的設置高度可以設為任意的高度。又,搬入輸送機410的數量可以設為任意的數量。例如,亦可設置和搬送輸送機450相同數量的搬入輸送機410,亦可將搬入輸送機410的數量設為搬送輸送機450的半數。
如圖10及圖11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搬出輸送機430與搬入輸送機410在沿著上下方向Z的上下方向視角下重複,並且在上下方向Z上分開而配置。藉此,可以將揀貨系統1的整體所佔有的地板面積抑制得較小。
如圖10所示,中繼搬送裝置420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是配置於搬出輸送機430及搬入輸送機410的每一個、及搬送輸送機450之間。並且,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構成為在搬出輸送機430及搬入輸送機410的每一個、及搬送輸送機450之間,中繼傳送容置容器B。在圖示的例子中,中繼搬送裝置420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是配置於搬送輸送機450中的第2搬送部452、與搬出輸送機430及搬入輸送機410的每一個之間。又,中繼搬送裝置420是相對於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而配置有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設置有1個。
在本實施形態中,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構成為在上下方向Z上搬送容置容器B。在本例中,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構成為讓容置容器B以載置支撐的狀態在上下方向Z上升降,也就是作為所謂的升降機(lifter)。又,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構成為也可在寬度方向X上搬送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亦即,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構成為在上下方向Z及寬度方向X上搬送容置容器B。例如,在將實容置容器Bf搬出時,中繼搬送裝置420是上升或下降到和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當中成為對象的搬送輸送機450相對應的位置,並且在該位置接收朝寬度方向X搬送來的實容置容器Bf。並且,中繼搬送裝置420是上升或下降到和搬出輸送機430相對應的位置,並且在該位置上將實容置容器Bf朝寬度方向X搬送,藉此將該實容置容器Bf移交至搬出輸送機430。又,例如,在將空容置容器Be搬入時,中繼搬送裝置420是上升或下降到和搬入輸送機410相對應的位置,並且在該位置接收朝寬度方向X搬送來的空容置容器Be。並且,中繼搬送裝置420是上升或下降到和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當中成為對象的搬送輸送機450相對應的位置,並且在該位置上將空容置容器Be朝寬度方向X搬送,藉此將該空容置容器Be移交至對應的搬送輸送機450。
在此,中繼搬送裝置420可搬送的容置容器B的數量,是比可藉由第1搬送部451或第2搬送部452支撐的容置容器B的數量更少。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第1搬送部451及第2搬送部452的每一個是構成為可一次支撐12個容置容器B。另一方面,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構成為可一次搬送4個容置容器B(參照圖11)。從而,在本例中,中繼搬送裝置420是將可讓第1搬送部451或第2搬送部452集合到一起來支撐的12個容置容器B,分成3次來搬送。
此揀貨系統1是執行:分類處理(Ast:Assort),依據訂單來將物品A分類,並且將已分類的物品A容置於對象的容置容器B;搬出處理(Bf-out),將已完成分類處理(Ast)的實容置容器Bf搬出;及搬入處理(Be-in),將空容置容器Be搬入。此外,在本例中,揀貨系統1是執行:置換處理(Rot:Rotation),將第1搬送部451所支撐的實容置容器Bf與第2搬送部452所支撐的空容置容器Be置換。這些各個處理是藉由控制裝置6(參照圖4)控制各部分的動作來執行。
圖10是顯示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已完成分類處理(Ast)後的狀態。分類處理(Ast)是藉由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動作來執行。在分類處理(Ast)的完成後,藉由第1搬送部451(支撐面4F)所支撐的全部容置容器B即成為實容置容器Bf。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是配置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的第1搬送部451所支撐的12個容置容器B全部都成為實容置容器Bf。又,藉由後述之搬入處理(Be-in),在此時間點下,在配置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的第2搬送部452中,是搬入並支撐有12個空容置容器Be。
並且,在分類處理(Ast)的完成後,如圖12所示,執行置換處理(Rot)。置換處理(Rot)是將第1搬送部451所支撐的實容置容器Bf與第2搬送部452所支撐的空容置容器Be置換。亦即,將原本由第2搬送部452所支撐的空容置容器Be搬送至第1搬送部451,並且將原本由第1搬送部451所支撐的實容置容器Bf搬送至第2搬送部452。在本例中,揀貨系統1是沿著第1搬送部451、第1連接搬送部453、第2搬送部452、及第2連接搬送部454,在搬送輸送機450內使實容置容器Bf及空容置容器Be循環,藉此執行置換處理(Rot)。
並且,在置換處理(Rot)的完成後,執行搬出處理(Bf-out)。在搬出處理(Bf-out)中,是透過中繼搬送裝置420將已支撐在第2搬送部452的實容置容器Bf搬送至搬出輸送機430,且進一步地藉由搬出輸送機430搬出至搬出目的地。在本例的搬出處理(Bf-out)中,中繼搬送裝置420是將已支撐在第2搬送部452的12個實容置容器Bf,按在1次的搬送中每次4個,而分3次搬送至搬出輸送機430。在搬出處理(Bf-out)的完成後,是成為第2搬送部452中未配置有容置容器B的狀態。
並且,在搬出處理(Bf-out)的完成後,執行搬入處理(Be-in)。在搬入處理(Be-in)中,是從搬入輸送機410透過中繼搬送裝置420來對未配置有容置容器B的狀態之第2搬送部452搬送空容置容器Be。在本例的搬入處理(Be-in)中,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按在1次的搬送中每次4個,而分3次將12個空容置容器Be搬送至第2搬送部452。
在此,在執行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的前階段中,在第1搬送部451中是藉由置換處理(Rot)的執行而成為配置有空容置容器Be的狀態。於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的執行中,也會執行將已分類的物品A容置至對象的容置容器B之分類處理(Ast)(Bf-out&Ast、Be-in&Ast)。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必須停止分類處理(Ast)的期間是成為只有在置換處理(Rot)的執行中。因此,可以作為揀貨系統1整體來提升處理效率。再者,亦可將分類處理(Ast)設成僅在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的任一處理的執行中執行。
接著,說明以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單位來執行的各處理的順序之具體例。
如圖13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包夾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設置有搬送裝置4。在圖示的例子中,是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在右側R與左側L之雙方設置有搬送裝置4。一對搬送裝置4的每一個具備6層的搬送輸送機450。如圖13所示,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右側R及左側L的每一側中,從下方起配置有第1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第2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第6層的搬送輸送機450。
又,圖14是顯示將橫軸設為時間軸的時序圖。圖14中的「R1」是顯示圖13中的右側R的第1層的搬送輸送機450,「R2」是顯示右側R的第2層的搬送輸送機450。針對「R3」~「R6」也是以同樣的規則來顯示圖13中的右側R的各層的搬送輸送機450。圖14中的「L1」是顯示圖13中的左側L的第1層的搬送輸送機450,「L2」是顯示左側L的第2層的搬送輸送機450。針對「L3」~「L6」也是以同樣的規則來顯示圖13中的左側L的各層的搬送輸送機450。並且,圖14是顯示在各層各側的搬送輸送機450中所執行的動作與時間經過的關係。
在本實施形態中,揀貨系統1(控制裝置6:參照圖4)是使時期重複來使下述搬送輸送機動作:配置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例如右側R)的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當中一部分的搬送輸送機450、以及配置於另一側(例如左側L)的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當中一部分的搬送輸送機450。並且,揀貨系統1是使時期重複來使下述搬送輸送機動作:配置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排列方向Y中的一側(例如右側R)的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當中其餘的一部分的搬送輸送機450、以及配置於另一側(例如左側L)的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當中其餘的一部分的搬送輸送機450。
具體而言,如圖14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揀貨系統1是將配置於右側R的第1層、第3層、及第5層的搬送輸送機(R1、R3、R5)、以及配置於左側L的第2層、第4層、及第6層的搬送輸送機(L2、L4、L6),作為第1輸送機群組U1,並使時期重複來使這些搬送輸送機動作。又,揀貨系統1是將配置於右側R的第2層、第4層、及第6層的搬送輸送機(R2、R4、R6)、以及配置於左側L的第1層、第3層、及第5層的搬送輸送機(L1、L3、L5),作為第2輸送機群組U2,並使時期重複來使這些搬送輸送機動作。
在本實施形態中,複數層分類裝置2是成為在複數層的每一層搬送物品A並進行分類的構成。因此,屬於第1輸送機群組U1與第2輸送機群組U2的每一個之搬送輸送機450是設定成不會有下述情形:相同層的左右的搬送輸送機450使時期重複而成為分類處理(Ast)的對象。藉此,因為可以有效地活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各層的分類能力,所以可以提高分類處理的效率。再者,因為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之構成,所以構成第1輸送機群組U1或第2輸送機群組U2的各搬送輸送機450的組合,亦可因應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構成來適當地設定。
如圖14所示,在本例中,揀貨系統1在第1期間(Term1),是在第1輸送機群組U1中執行分類處理(Ast),並且在第2輸送機群組U2中執行置換處理(Rot)、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
具體而言,揀貨系統1在第1期間(Term1)中是執行分類處理(Ast),前述分類處理(Ast)是藉由複數層分類裝置2來將按每個訂單所分類出的物品A,容置至屬於第1輸送機群組U1的各搬送輸送機(R1、R3、R5、L2、L4、L6)所支撐的容置容器B。
又,在此第1期間(Term1)的期間中,揀貨系統1在屬於第2輸送機群組U2的各搬送輸送機(R2、R4、R6、L1、L3、L5)中,首先是執行置換處理(Rot),使第1搬送部451所支撐的12個實容置容器Bf移動至各搬送輸送機(R2、R4、R6、L1、L3、L5)中的第2搬送部452,並且使第2搬送部452所支撐的12個空容置容器Be移動至第1搬送部451。再者,在此第1搬送部451所支撐的12個實容置容器Bf是在未圖示的之前的期間中的分類處理(Ast)的結果,第2搬送部452所支撐的12個空容置容器Be是在未圖示的之前的期間中的搬入處理(Be-in)的結果。藉由置換處理(Rot)的執行,即可以將空容置容器Be配置在可容置從複數層分類裝置2排出的物品A之位置,並且可以將實容置容器Bf配置在可藉由中繼搬送裝置420來搬送的位置。藉此,即作好在接著的第2期間(Term2)中的分類處理(Ast)之準備、以及在此第1期間(Term1)中的搬出處理(Bf-out)之準備。並且,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右側R與左側L的每一個中,中繼搬送裝置420是按每1層來執行搬出處理(Bf-out)與搬入處理(Be-in)。
在本例中,如圖14所示,在第1期間(Term1)中,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右側R,是依第2層的搬送輸送機R2、第4層的搬送輸送機R4、第6層的搬送輸送機R6的順序來執行搬出處理(Bf-out)。並且,以和此同時進行的方式而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左側L,依第1層的搬送輸送機L1、第3層的搬送輸送機L3、第5層的搬送輸送機L5的順序來執行搬出處理(Bf-out)。
又,當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右側R中結束搬出處理(Bf-out)後,各搬送輸送機(R2、R4、R6)的第2搬送部452會成為未配置有容置容器B之空的狀態。於是,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右側R,照第2層的搬送輸送機R2、第4層的搬送輸送機R4、第6層的搬送輸送機R6的順序來執行搬入處理(Be-in)。同樣地,當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左側L中結束搬出處理(Bf-out)後,各搬送輸送機(L1、L3、L5)的第2搬送部452會成為未配置有容置容器B之空的狀態。於是,在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左側L,依第1層的搬送輸送機L1、第3層的搬送輸送機L3、第5層的搬送輸送機L5的順序來執行搬入處理(Be-in)。所期望的是,如以上之在第1期間(Term1)中的第2輸送機群組U2的置換處理(Rot)、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是在第1輸送機群組U1的分類處理(Ast)的完成前完成。
在第1期間(Term1)結束後,在第2期間(Term2)中,如圖14所示,揀貨系統1是在屬於第2輸送機群組U2的各搬送輸送機(R2、R4、R6、L1、L3、L5)中執行分類處理(Ast),並且在屬於第1輸送機群組U1的各搬送輸送機(R1、R3、R5、L2、L4、L6)中執行置換處理(Rot)、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
亦即,在第2期間(Term2)中,是將第1期間(Term1)中原本在各輸送機群組(U1、U2)所執行的各處理作置換,而在各輸送機群組(U1、U2)中執行該等的各處理。再者,由於第1輸送機群組U1中的置換處理(Rot)、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是以和上述之第2輸送機群組U2中的置換處理(Rot)、搬出處理(Bf-out)、及搬入處理(Be-in)同樣的流程來執行,因此省略說明。
並且,在第2期間(Term2)結束後,在第3期間(Term3)中,是將在第2期間(Term2)中原本在各輸送機群組(U1、U2)所執行的各處理再次作置換,並且在各輸送機群組(U1、U2)中執行該等的各處理。如此,在揀貨系統1中,是按每個各期間(Term1、Term2、Term3、…)而將各輸送機群組(U1、U2)中的處理置換來執行。藉此,可以有效率地使包含複數層分類裝置2及搬送裝置4的各裝置合作來運用,並且作為揀貨系統1整體可以實現較高的處理效率。
[其他的實施形態] (1)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是針對複數層分類裝置2具備複數台搬送台車25而構成的例子來說明,且前述搬送台車25具有排出輸送機26。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複數層分類裝置2亦可具備例如在對應於各銜接口21的位置設置有擠出機構之複數層的板條式輸送機而構成。又,複數層分類裝置2只要是將物品A分類於複數個銜接口21的任一個並排出之構成即可,亦可使用任意的構造。
(2)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複數層分類裝置2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具有銜接口21,並相對於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在排列方向Y的兩側配置有容器支撐裝置3。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亦可為例如複數層分類裝置2僅在排列方向Y的單側具有銜接口21,且僅在該銜接口21之側配置有容器支撐裝置3。
(3)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是以揀貨系統1具備有複數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構成為例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例如揀貨系統1亦可僅具備單一的複數層分類裝置2而構成。
(4)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容置容器B是成為可在容器支撐裝置3的容器支撐部32中以載置狀態來支撐。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容置容器B亦可構成為例如在容器支撐裝置3的容器支撐部32中以懸吊狀態來支撐。在此情況下,容器支撐部32或容置容器B的構造是設成適合於懸吊支撐之構成。
(5)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主要是設想下述構成來說明:堆高式起重機45的移載機47是1個接著1個地進行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或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之構成。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移載機47亦可構成為每次複數個同時地進行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或空容置容器Be的移載。
(6)在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堆高式起重機45是被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的2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所共用之構成。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如例如圖15所示,亦可使在排列方向Y上相鄰的2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在其等之間分別具備專用的堆高式起重機45。在此情況下,每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分別設置2個專用的堆高式起重機45。
(7)在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是以搬送裝置4包含堆高式起重機45的構成為例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搬送裝置4亦可為例如包含搬送台車而構成,且前述搬送台車是對應於容器支撐裝置3的容器支撐部32的各層而設置在複數層上。
(8)在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將容器支撐裝置3以容器收納架31來構成,且搬送裝置4包含和容器收納架31分開獨立的堆高式起重機45。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如例如圖16所示,亦可將容器支撐裝置3與搬送裝置4的一部分以送出輸送機49的方式來兼用,前述送出輸送機49是對應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銜接口21的各層而設置成複數層。此送出輸送機49在停止狀態下是以載置支撐於其上的容置容器B來接收從複數層分類裝置2所排出的物品A,且在驅動狀態下是進行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或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
(9)在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將複數個容置容器B因應於排列方向Y中的相對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位置而分成2組(第1組容器群、第2組容器群)。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複數個容置容器B亦可因應於例如容器支撐裝置3中的容器支撐部32的位置(例如,奇數層/偶數層、上半側層/下半側層、奇數行/偶數行、右半側層/左半側層、…)來分成2組。
(10)在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以1批次來匯總處理和1個複數層分類裝置2在排列方向Y的單側所具有的銜接口21的個數(層數×行數)相同數量的訂單。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以1批次來匯總處理的訂單數量亦可作適當變更。
(11)在上述之第2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第1搬送部451及第2搬送部452是形成為沿著寬度方向X的直線狀。但是,該等搬送部的形狀並不限定於沿著寬度方向X的直線狀。但是,第1搬送部451必須配置在可接收從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各層的複數個銜接口21所排出的物品A之位置。從而,所期望的是,將第1搬送部451設成相應於複數層分類裝置2的複數個銜接口21的寬度方向X之配置形狀。另一方面,第2搬送部452是形狀的自由度比第1搬送部451更高。例如,即使是第1搬送部451在寬度方向X上延伸的情況下,針對第2搬送部452,亦可為未在寬度方向X上延伸。又,針對第2搬送部452的平面視角下的形狀,亦可形成為例如圓弧狀或S字形等之曲線狀。
(12)在上述之第2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搬送輸送機450除了第1搬送部451之外,還具備第2搬送部452、第1連接搬送部453、及第2連接搬送部454。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根據第2搬送部452的形狀,亦可將搬送輸送機450設為不具備第1連接搬送部453及第2連接搬送部454,而是將第1搬送部451與第2搬送部452直接連接之構成。或者,搬送輸送機450亦可不具備第2搬送部452、第1連接搬送部453、及第2連接搬送部454。在此情況下,亦可將第1搬送部451與中繼搬送裝置420構成為直接地交接容置容器B。例如,宜在第1搬送部451中的寬度方向X的兩側的每一側設置中繼搬送裝置420,而構成為從一邊的中繼搬送裝置420(例如第1中繼搬送裝置)將空容置容器Be搬送至第1搬送部451,並且構成為從該第1搬送部451將實容置容器Bf搬送至另一邊的中繼搬送裝置420(例如第2中繼搬送裝置)。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僅在第1搬送部451中的寬度方向X的一側設置中繼搬送裝置420,而構成為讓該中繼搬送裝置420進行空容置容器Be對第1搬送部451的移交、以及實容置容器Bf自第1搬送部451的接收之雙方。
(13)在上述之第2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中繼搬送裝置420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是配置於搬送輸送機450中的第2搬送部452、與搬出輸送機430及搬入輸送機410的每一個之間。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中繼搬送裝置420亦可對應於搬送輸送機450中的第1搬送部451與第2搬送部452之雙方,而相對於1個搬送輸送機450設置有一對。在此情況下,宜將一邊的中繼搬送裝置420(例如第1中繼搬送裝置)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構成為配置在第1搬送部451與搬入輸送機410之間,並且將從搬入輸送機410所接收的空容置容器Be搬送至第1搬送部451。並且,宜將另一邊的中繼搬送裝置420(例如第2中繼搬送裝置)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構成為配置在第2搬送部452與搬出輸送機430之間,並且將從第2搬送部452所接收的實容置容器Bf搬送至搬出輸送機430。
(14)在上述之第2實施形態中,是以下述構成為例來說明:搬出輸送機430與搬入輸送機410在沿著上下方向Z的上下方向視角下重複,並且在上下方向Z上分開而配置。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搬出輸送機430與搬入輸送機410亦可配置成在上下方向視角下不重複。在此情況下,搬出輸送機430與搬入輸送機410亦可在上下方向Z上分開來配置,亦可配置在上下方向Z中的相同的位置(相同的高度)。
(15)在上述之第2實施形態中,是針對將中繼搬送裝置420構成為在上下方向Z及寬度方向X上搬送容置容器B的例子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例如,中繼搬送裝置420亦可構成為除了在上下方向Z及寬度方向X上之外,也在排列方向Y上搬送容置容器B。或者,中繼搬送裝置420例如是作為僅在寬度方向X上搬送容置容器B的輸送機而構成,且宜因應於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並配置有複數層的搬送輸送機450的數量來設置。在此情況下,較理想的是,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並配置有複數層的中繼搬送裝置420的每一個,是在與寬度方向X中的搬送輸送機450為相反的相反側,連接於可執行容置容器B的搬出及搬入之雙方的搬出入輸送機。搬出入輸送機是構成為可朝向寬度方向X的兩側的每一側來搬送容置容器B,並且因應於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並配置有複數層的中繼搬送裝置420的數量來設置。再者,搬出入輸送機是在與寬度方向X中的中繼搬送裝置420為相反的相反側,連接於搬入空容置容器Be的搬入路線及搬出實容置容器Bf的搬出路線之雙方。再者,在中繼搬送裝置420作為輸送機而構成的情況下,作為該中繼搬送裝置420,亦可採用例如將容置容器B沿著螺旋狀的搬送路徑來搬送之螺旋輸送機、可將傾斜角度變更自如的可變傾斜輸送機、或其他習知的輸送機。中繼搬送裝置420的數量可因應於其構成來適當設定。再者,較理想的是,在利用可變傾斜輸送機來作為中繼搬送裝置420的情況下,亦可將其設為以如下方式變更角度的構成:例如在該可變傾斜輸送機為第1傾斜角度的狀態下,藉由該可變傾斜輸送機來連接搬送輸送機450與搬入輸送機410,在該可變傾斜輸送機為第2傾斜角度的狀態下,藉由該可變傾斜輸送機來連接搬送輸送機450與搬出輸送機430。
(16)在上述各實施形態(包含上述之實施形態及其他實施形態,以下相同)中所揭示之構成,只要不產生矛盾,也可與其他實施形態所揭示之構成加以組合而適用。關於其他構成,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實施形態在各方面都僅是例示,可在不脫離本揭示之要旨的範圍內適當地改變。
[實施形態之概要] 總結以上,較理想的是,本揭示之揀貨系統具備以下之各構成。
一種揀貨系統,為從所保管的複數個物品之中收集需要的物品來出庫,前述揀貨系統具備: 複數層分類裝置,具有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之複數層的銜接口,並依據訂單將前述物品分類至複數層的前述銜接口的任一個而排出; 容器支撐裝置,具有對應於複數層的前述銜接口的每一個而設置成複數層的複數個容器支撐部,並且可在前述容器支撐部支撐容置容器,前述容置容器是接收並容置從前述銜接口所排出的前述物品,直到按每個前述訂單的前述物品之集合即物品群集齊為止;及 搬送裝置,將容置有前述物品的前述容置容器從前述容器支撐部搬出,並將空的前述容置容器搬入前述容器支撐部。
根據此構成,由於將依據訂單來分類物品的分類裝置以具有複數層銜接口之複數層分類裝置來構成,因此可以利用上下方向之不同高度的各層,來增加可一次匯總來處理的訂單數量。亦即,可以在毋須擴大分類裝置之平面上的設置空間的情形下,提高用於分類的處理效率。又,在此構成中,是將從銜接口排出的物品以被容器支撐裝置的容器支撐部所支撐的容置容器來接收直到各訂單的物品群集齊為止,之後,以搬送裝置來自動搬出。由於藉由此搬出處理而在各容器支撐部中變得不存在有容置容器,因此會以搬送裝置將空的容置容器自動搬入以進行填補。如此,由於容置有各訂單的物品群之容置容器的搬出及空的容置容器的搬入是藉由搬送裝置而以自動方式進行,因此可以有效率地進行分類後的搬出、或為了下一次搬出的準備。根據以上,即可以實現能夠以有限的空間來有效率地進行從物品的收集到出庫的揀貨系統。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是在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及前述容器支撐裝置的排列方向的兩側分別具有前述銜接口, 且相對於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而在前述排列方向的兩側分別配置有前述容器支撐裝置及前述搬送裝置。
根據此構成,和複數層分類裝置僅在單側具有銜接口而僅在單側排出物品之類的構成相較之下,可以使可一次匯總處理的訂單數量倍增。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沿著前述排列方向而設置有複數個, 位於前述排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彼此之間的前述搬送裝置是構成為負責以下之搬出的雙方:前述容置容器自一邊的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側之搬出、以及前述容置容器自另一邊的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側之搬出。
根據此構成,和在排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複數層分類裝置彼此之間分別設置專用的搬送裝置的構成相較之下,由於在2個複數層分類裝置中共用1個搬送裝置,因此可以謀求相應的省空間化及低成本化。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前述搬送裝置包含堆高式起重機,前述堆高式起重機具有:移載機,從前述容器支撐部接收前述容置容器以及將前述容置容器送交至前述容器支撐部;及移動裝置,使前述移載機涵蓋複數個前述容器支撐部而移動。
根據此構成,可以利用包含在堆高式起重機之可上下移動的移動裝置與移載機,而使用共通的堆高式起重機來將在容器支撐裝置中涵蓋複數層而被支撐的各層的容置容器搬出。又,可以使用共通的堆高式起重機,將空的容置容器搬入容器支撐裝置的各層的容器支撐部。據此,和例如搬送裝置包含複數層的輸送機之類的構成相較之下,可以謀求搬送裝置的構造之簡單化。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前述搬送裝置包含:搬出輸送機,從前述堆高式起重機接收並搬出容置有前述物品的前述容置容器;及搬入輸送機,將空的前述容置容器搬入並移交至前述堆高式起重機, 前述搬出輸送機及前述搬入輸送機是配置在於前述上下方向上觀看為和前述容器支撐裝置重複的位置。
根據此構成,可以使用搬出輸送機來從於上下方向上觀看為和容器支撐裝置重複的位置將容置有物品的容置容器搬出,並且可以使用搬入輸送機來將空的容置容器搬入於上下方向上觀看為和容器支撐裝置重複的位置。從而,可以用較短的距離進行使用了堆高式起重機之容置容器的搬出或搬入。據此,在搬送裝置為包含堆高式起重機而構成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率地進行分類後的搬出、或為了下一次搬出的準備。此時,由於可以利用容器支撐裝置的上下的空間來配置搬出輸送機及搬入輸送機,因此可以將作為系統整體之平面上的設置空間抑制得較小。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在沿著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及前述容器支撐裝置的排列方向之排列方向視角下,將交叉於前述上下方向的方向設為寬度方向, 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具有前述寬度方向的位置不同之複數行的前述銜接口, 前述搬送裝置具備搬送輸送機, 前述搬送輸送機具有支撐面,並且沿著前述寬度方向來搬送前述支撐面所支撐的複數個前述容置容器,前述支撐面能夠將前述容置容器以沿著前述寬度方向排列有和複數行的前述銜接口相同數量的狀態來進行支撐, 前述支撐面兼作為前述容器支撐部, 前述搬送輸送機兼作為前述容器支撐裝置。
根據此構成,可以藉由兼作為搬送裝置與容器支撐裝置的搬送輸送機來進行容置容器的支撐及搬送。因此,和分開地設置搬送裝置與容器支撐裝置的情況相較之下,作為系統整體可以謀求構成的簡單化與省空間化。又,根據本構成,藉由兼作為容器支撐部的搬送輸送機的支撐面,可以將排列有和複數行的銜接口相同數量的容置容器集合到一起來支撐,並且可以將這些容置容器集合到一起來沿著寬度方向搬送。因此,可以提高容置容器的搬送效率。
作為一個態樣,前述搬送輸送機除了具有前述支撐面的第1搬送部之外,還具備:第2搬送部,支撐及搬送和前述支撐面所支撐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數量相同數量的前述容置容器;第1連接搬送部,連接前述第1搬送部的第1端部與前述第2搬送部的第1端部;及第2連接搬送部,連接前述第1搬送部的第2端部與前述第2搬送部的第2端部。
根據此構成,第1搬送部及第2搬送部的每一個可以支撐互相為相同數量的容置容器,又,可將這些搬送部藉由第1連接搬送部與第2連接搬送部來互相連接。因此,在例如第1搬送部支撐複數個容置有物品的容置容器(實容置容器),且第2搬送部支撐有和第1搬送部相同數量之未容置有物品的空的容置容器(空容置容器)的狀態下,可以將這些實容置容器與空容置容器一次在第1搬送部與第2搬送部之間進行調換。因此,可以將為了等待實容置容器與空容置容器的調換而讓物品的分類作業停止的時間設得較短。從而,根據本構成,作為系統整體可以提高處理效率。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前述搬送裝置具備:中繼搬送裝置;搬出輸送機,透過前述中繼搬送裝置從前述搬送輸送機接收並搬出容置有前述物品的前述容置容器;及搬入輸送機,透過前述中繼搬送裝置將空的前述容置容器搬入前述搬送輸送機, 前述搬出輸送機與前述搬入輸送機在沿著前述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視角下重複,並且在前述上下方向上分開而配置, 前述中繼搬送裝置是在前述上下方向上搬送前述容置容器。
根據此構成,因為用於搬出容置容器的搬出輸送機與用於搬入容置容器的搬入輸送機,為在上下方向視角下重複並且在上下方向上分開而配置,所以可以將藉由系統整體而佔有的地板面積抑制得較小。又,即使是像這樣地將搬出輸送機與搬入輸送機在上下方向上分開而配置的構成,因為中繼搬送裝置是構成為在上下方向上搬送容置容器,所以仍然可以在搬出輸送機及搬入輸送機的每一個與搬送輸送機之間適當地搬送容置容器。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在從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接收前述物品的複數個前述容置容器中包含有:屬於第1組的前述容置容器的集合即第1組容器群、及屬於第2組的前述容置容器的集合即第2組容器群, 於前述搬送裝置正在進行屬於前述第1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搬出及搬入的期間,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是進行前述物品往屬於前述第2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排出, 於前述搬送裝置正在進行屬於前述第2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搬出及搬入的期間,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是進行前述物品往屬於前述第1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排出。
根據此構成,可以在時期上重疊而執行:對屬於第1組容器群及第2組容器群當中的一個容器群之容置容器的搬出及搬入處理、以及對屬於另一個容器群的容置容器的分類(物品自複數層分類裝置的排出)。並且,可以藉由以第1組容器群與第2組容器群來交互地進行該等動作,而提升作為揀貨系統整體的處理效率。
作為一個態樣,較理想的是,更具備保管前述物品的自動倉庫, 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設置有複數個,並且複數個複數層分類裝置連接於共通的前述自動倉庫, 與複數個的複數層分類裝置的每一個相對應的前述訂單所包含的前述物品是按每個種類來集中並從前述自動倉庫側供給,之後,按需要個數來分配到各個複數層分類裝置。
根據此構成,和從自動倉庫側依序對一個個的複數層分類裝置供給各訂單所包含的物品之類的構成相較之下,可以將自動倉庫的動作量抑制得較少。據此,可以順利地進行物品從自動倉庫對複數個的複數層分類裝置的每一個的供給。又,可以提高作為系統整體的處理效率。
本揭示之揀貨系統只要能夠達到上述之各個效果當中的至少1個即可。
1‧‧‧揀貨系統 2‧‧‧複數層分類裝置 2A‧‧‧第1複數層分類裝置 2B‧‧‧第2複數層分類裝置 2C‧‧‧第3複數層分類裝置 2D‧‧‧第4複數層分類裝置 3‧‧‧容器支撐裝置 4‧‧‧搬送裝置 4F‧‧‧支撐面 6‧‧‧控制裝置 7‧‧‧自動倉庫 8‧‧‧物品分散部 9‧‧‧空容器供給裝置 21‧‧‧銜接口 24‧‧‧行走軌道 25‧‧‧搬送台車 26‧‧‧排出輸送機 31‧‧‧容器收納架 32‧‧‧容器支撐部 41‧‧‧搬入輸送機 43‧‧‧搬出輸送機 44‧‧‧行走軌道 45‧‧‧堆高式起重機 46‧‧‧移動裝置 46A‧‧‧行走台車 46B‧‧‧升降台 47‧‧‧移載機 49‧‧‧送出輸送機 71‧‧‧原包裝供給裝置 72‧‧‧原包裝送回裝置 81‧‧‧物品供給裝置 410‧‧‧搬入輸送機 420‧‧‧中繼搬送裝置 430‧‧‧搬出輸送機 450、R1~R6、L1~L6‧‧‧搬送輸送機 451‧‧‧第1搬送部 452‧‧‧第2搬送部 453‧‧‧第1連接搬送部 454‧‧‧第2連接搬送部 A‧‧‧物品 B‧‧‧容置容器 Be‧‧‧空容置容器 Bf‧‧‧實容置容器 e11、e21‧‧‧第1端部 e12、e22‧‧‧第2端部 G‧‧‧物品群 L‧‧‧左側 P‧‧‧搬送路徑 R‧‧‧右側 U1‧‧‧第1輸送機群組 U2‧‧‧第2輸送機群組 X‧‧‧寬度方向 Y‧‧‧排列方向 Z‧‧‧上下方向
圖1是揀貨系統的概略平面圖。 圖2是複數層分類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揀貨系統的側面圖。 圖4是控制方塊圖。 圖5是顯示各物品的供給、分配的情形之模型圖。 圖6是顯示揀貨系統的動作順序的示意圖。 圖7是顯示揀貨系統的動作中的一種樣態的示意圖。 圖8是顯示揀貨系統的動作中的一種樣態的示意圖。 圖9是顯示揀貨系統的動作中的一種樣態的示意圖。 圖10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揀貨系統的主要部位的概略平面圖。 圖11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揀貨系統的主要部位的排列方向視圖。 圖12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揀貨系統的各個處理的說明圖。 圖13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揀貨系統的主要部位的寬度方向視圖。 圖14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揀貨系統的各個處理的流程的時序圖。 圖15是其他態樣之揀貨系統的側面圖。 圖16是其他態樣之揀貨系統的側面圖。
1‧‧‧揀貨系統
2‧‧‧複數層分類裝置
3‧‧‧容器支撐裝置
4‧‧‧搬送裝置
21‧‧‧銜接口
24‧‧‧行走軌道
25‧‧‧搬送台車
31‧‧‧容器收納架
32‧‧‧容器支撐部
41‧‧‧搬入輸送機
43‧‧‧搬出輸送機
44‧‧‧行走軌道
46‧‧‧移動裝置
46A‧‧‧行走台車
46B‧‧‧升降台
47‧‧‧移載機
B‧‧‧容置容器
Y‧‧‧排列方向
Z‧‧‧上下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揀貨系統,是從所保管的複數個物品之中收集需要的物品來出庫,前述揀貨系統具備以下: 複數層分類裝置,具有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之複數層的銜接口,並依據訂單將前述物品分類至複數層的前述銜接口的任一個而排出; 容器支撐裝置,具有對應於複數層的前述銜接口的每一個而設置成複數層的複數個容器支撐部,並且可在前述容器支撐部支撐容置容器,前述容置容器是接收並容置從前述銜接口所排出的前述物品,直到按每個前述訂單的前述物品之集合即物品群集齊為止;及 搬送裝置,將容置有前述物品的前述容置容器從前述容器支撐部搬出,並且將空的前述容置容器搬入前述容器支撐部。
  2. 如請求項1之揀貨系統,其中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是在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及前述容器支撐裝置的排列方向的兩側分別具有前述銜接口, 相對於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而在前述排列方向的兩側分別配置有前述容器支撐裝置及前述搬送裝置。
  3. 如請求項2之揀貨系統,其中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沿著前述排列方向而設置有複數個, 位於前述排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彼此之間的前述搬送裝置是構成為負責以下之搬出的雙方:前述容置容器自一邊的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側之搬出、以及前述容置容器自另一邊的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側之搬出。
  4. 如請求項1之揀貨系統,其中前述搬送裝置包含堆高式起重機,前述堆高式起重機具有:移載機,從前述容器支撐部接收前述容置容器以及將前述容置容器送交至前述容器支撐部;及移動裝置,使前述移載機涵蓋複數個前述容器支撐部而移動。
  5. 如請求項4之揀貨系統,其中前述搬送裝置包含:搬出輸送機,從前述堆高式起重機接收並搬出容置有前述物品的前述容置容器;及搬入輸送機,將空的前述容置容器搬入並移交至前述堆高式起重機, 前述搬出輸送機及前述搬入輸送機是配置在於前述上下方向上觀看為和前述容器支撐裝置重複的位置。
  6. 如請求項1之揀貨系統,其中在沿著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及前述容器支撐裝置的排列方向之排列方向視角下,將交叉於前述上下方向的方向設為寬度方向, 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具有前述寬度方向的位置不同之複數行的前述銜接口, 前述搬送裝置具備搬送輸送機, 前述搬送輸送機具有支撐面,並且沿著前述寬度方向來搬送前述支撐面所支撐的複數個前述容置容器,前述支撐面能夠將前述容置容器以沿著前述寬度方向排列有和複數行的前述銜接口相同數量的狀態來進行支撐, 前述支撐面兼作為前述容器支撐部, 前述搬送輸送機兼作為前述容器支撐裝置。
  7. 如請求項6之揀貨系統,其中前述搬送輸送機除了具有前述支撐面的第1搬送部之外,還具備:第2搬送部,支撐及搬送和前述支撐面所支撐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數量相同數量的前述容置容器;第1連接搬送部,連接前述第1搬送部的第1端部與前述第2搬送部的第1端部;及第2連接搬送部,連接前述第1搬送部的第2端部與前述第2搬送部的第2端部。
  8. 如請求項6之揀貨系統,其中前述搬送裝置具備:中繼搬送裝置;搬出輸送機,透過前述中繼搬送裝置從前述搬送輸送機接收並搬出容置有前述物品的前述容置容器;及搬入輸送機,透過前述中繼搬送裝置將空的前述容置容器搬入前述搬送輸送機, 前述搬出輸送機與前述搬入輸送機在沿著前述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視角下重複,並且在前述上下方向上分開而配置, 前述中繼搬送裝置是在前述上下方向上搬送前述容置容器。
  9. 如請求項1之揀貨系統,其中在從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接收前述物品的複數個前述容置容器中包含有:屬於第1組的前述容置容器的集合即第1組容器群、及屬於第2組的前述容置容器的集合即第2組容器群, 於前述搬送裝置正在進行屬於前述第1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搬出及搬入的期間,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是進行前述物品往屬於前述第2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排出, 於前述搬送裝置正在進行屬於前述第2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搬出及搬入的期間,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是進行前述物品往屬於前述第1組容器群的前述容置容器的排出。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揀貨系統,其更具備保管前述物品的自動倉庫, 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設置有複數個,並且複數個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連接於共通的前述自動倉庫, 與複數個前述複數層分類裝置的每一個相對應的前述訂單所包含的前述物品是按每個種類來集中並從前述自動倉庫側供給,之後,按需要個數來分配到各個複數層分類裝置。
TW108114889A 2018-05-23 2019-04-29 揀貨系統 TWI807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9126 2018-05-23
JP2018-099126 2018-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354A true TW202003354A (zh) 2020-01-16
TWI807019B TWI807019B (zh) 2023-07-01

Family

ID=6861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889A TWI807019B (zh) 2018-05-23 2019-04-29 揀貨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807458B2 (zh)
JP (2) JP6939990B2 (zh)
KR (1) KR20210011915A (zh)
CN (2) CN114701792B (zh)
TW (1) TWI807019B (zh)
WO (1) WO20192252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44464B1 (en) 2017-10-19 2019-12-23 Autostore Tech As Vehicle for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JP7327145B2 (ja) * 2019-12-19 2023-08-16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FI130566B (fi) * 2020-05-29 2023-11-21 Dieffenbacher Panelboard Oy Lastu-, osb- ja mdf-levytehtaissa käytettävä varastojärjestelmä levypinojen varastoimiseksi
IT202100018845A1 (it) * 2021-07-16 2023-01-16 Clevertech S P A Sistema e metodo di movimentazione di contenitori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506A (ja) 1983-07-21 1985-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3分岐型光分岐結合器
JPS624506A (ja) 1985-06-28 1987-01-10 Nippon Chikasui Kaihatsu Kk スクリン用管のスリツト加工装置
JP2531404B2 (ja) * 1992-01-29 1996-09-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3348796B2 (ja) * 1993-07-29 2002-11-20 日立電子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ライブラリ装置の光ディスク搬送制御方法
JPH07206112A (ja) 1994-01-12 1995-08-08 Toyo Kanetsu Kk 自動倉庫用入出庫装置
JP3218158B2 (ja) * 1994-11-04 2001-10-15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クレビオ 自動倉庫の取り出し制御方法
TW310310B (en) * 1996-03-07 1997-07-11 Shuenn-Der Jang Multiple materials handling system
JPH09253162A (ja) * 1996-03-19 1997-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薬液用容器の貯蔵供給装置
JP3538554B2 (ja) * 1998-10-19 2004-06-14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クレビオ 自動倉庫
JP3926258B2 (ja) 2002-12-11 2007-06-06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シューティング形態可変機構付き物品仕分け装置
KR100557350B1 (ko) * 2004-07-06 2006-03-03 이완영 무팔레트 화물보관시스템의 입출고용 적재대
JP4680547B2 (ja) * 2004-07-23 2011-05-11 株式会社Techno File Japan 個別配分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1234677B (zh) * 2008-02-19 2010-07-28 姜广峻 货物分拣分装设备及其方法
JP5187346B2 (ja) * 2010-05-27 2013-04-24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ピッキング設備
JP5609414B2 (ja) 2010-08-19 2014-10-22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ピッキング設備およびピッキング設備におけるバッテリの充電方法
TW201234995A (en) * 2011-02-23 2012-09-01 Chong-Yao Chen Draw-pull synchronization device of side-sliding slide rail and slide rail unit thereof
JP5578278B2 (ja) * 2011-04-28 2014-08-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物品収容システム、物品収容搬出方法
KR101495629B1 (ko) * 2011-05-25 2015-02-25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로드 포트 장치, 반송 시스템 및 컨테이너 반출 방법
WO2013075076A1 (en) * 2011-11-20 2013-05-23 Vertique, Inc.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s
JP2013136447A (ja) 2011-12-28 2013-07-11 Tsubakimoto Chain Co 搬送装置
CN102616518B (zh) * 2012-03-29 2013-12-11 缪慰时 用于高密度自动仓库中的遥控穿梭车
JP6183278B2 (ja) 2014-04-04 2017-08-23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ピッキング設備
WO2016031352A1 (ja) * 2014-08-26 2016-03-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仕分けシステムと仕分け方法
JP6571916B2 (ja) * 2014-08-27 2019-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入出荷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入出荷支援方法
CN113830474B (zh) * 2015-01-16 2024-04-30 西姆伯蒂克有限责任公司 储存和取回系统
CN107924857B (zh) * 2015-08-28 2022-04-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保管装置和保管方法
JP6485333B2 (ja) * 2015-11-18 2019-03-2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移載装置及び物品搬送設備
CN107042976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富巨春股份有限公司 货柜场自动化货柜进出及装卸系统
JP6705227B2 (ja) 2016-03-14 2020-06-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CN110582455A (zh) * 2016-10-06 2019-12-17 多尔福有限公司 自动化仓库履行操作和系统
JP7099168B2 (ja) * 2018-08-22 2022-07-1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21569A (ja) 2021-08-26
US20210130095A1 (en) 2021-05-06
CN112074470B (zh) 2022-07-15
US11807458B2 (en) 2023-11-07
JP7140236B2 (ja) 2022-09-21
KR20210011915A (ko) 2021-02-02
US20240025646A1 (en) 2024-01-25
CN112074470A (zh) 2020-12-11
CN114701792B (zh) 2024-03-01
TWI807019B (zh) 2023-07-01
CN114701792A (zh) 2022-07-05
WO2019225234A1 (ja) 2019-11-28
JPWO2019225234A1 (ja) 2020-12-10
JP6939990B2 (ja)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4673B2 (en) Warehou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TW202003354A (zh) 揀貨系統
US9499349B2 (en) Picking station and method for picking articles
US7991506B2 (en) Automated order-picking system having an integrated sorting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ystem
WO201909451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orage, retrieval, and sortation in supply chain
JP6364087B2 (ja) 包装ステーションにおいて所望の順序で保管ユニットを保管設備から利用できるようにすることによる注文調達方法
JP7007271B2 (ja) 選別ステーションにおいて所望の順序で保管ユニットを保管設備から利用可能にすることによる注文調達方法
CN105473469A (zh) 通过在分拣站处准备储藏单元的订单履行方法
CN112020469B (zh) 通过在包装站按所需顺序从储存设施获得储存单元来履行订单的方法
CN113727920B (zh) 服务区之间工作流的节省空间订单履行系统
JP7147112B2 (ja) 物流システム
CN110525853B (zh) 拣选系统
JP7408892B2 (ja) 物品出庫システム
CN115432340A (zh) 立体分拣站、分拣方法及分拣出库方法
JP7247436B2 (ja) 物流システム
AU2018232402B2 (en) Method for removing goods from a storage device in order to fulfill an order
CN117985390A (zh) 具有地面层订单履行区和用于单元负载的存储系统的订单履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