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4582A -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 - Google Patents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4582A
TW201904582A TW107122781A TW107122781A TW201904582A TW 201904582 A TW201904582 A TW 201904582A TW 107122781 A TW107122781 A TW 107122781A TW 107122781 A TW107122781 A TW 107122781A TW 201904582 A TW201904582 A TW 2019045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growth factor
diene
active ingredient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2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8377B (zh
Inventor
福元隆俊
柏田良樹
田中直伸
嵯峨山和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姿美森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德島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姿美森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德島大學 filed Critical 日商姿美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4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4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8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83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75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hree or more carbon atoms, e.g. cholane, cholestane, ergosterol, sitoste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3Stero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4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baldness or alopec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7/00Preparations for affecting hair growt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rds (AREA)
  • Cosmetic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發揮較習知為優異的效果之新穎毛囊真皮乳頭細胞(follicle dermal papilla cell)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含有此等促進劑之至少一種的生髮劑。該生髮劑係含有羊毛甾醇(lanosterol)、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l)、樺褐孔菌醇(inotodiol)、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3β,21-dihydroxylanost-8, 24-diene)及栓菌酸(trametenolic acid)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Description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
本發明係關於毛囊真皮乳頭細胞(follicle dermal papilla cell)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hair growth agent)。
作為與生髮有關的因子,已知有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等。
據說米諾地爾(minoxidil)、腺苷酸(adenosine)促進上述之FGF-7、VEGF等因子之產生,已知有含有此等作為有效成分的生髮劑(專利文獻1、2)。又,已知自靈芝萃取的某種羊毛甾烷(lanostane)型三萜(triterpene)類具有對雄性禿(androgenic alopecia)之預防及治療有效的5α-還原酶(5α-reductase)抑制作用(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5-49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0-297015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國際公開第2005/079164號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近年,為了獲得顯示較優異生髮效果的生髮劑,對於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要求更高效果。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發揮較習知更優異效果的新穎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含有此等之促進劑之至少一種的生髮劑。
[用於解決課題之手段]   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羊毛甾醇(lanosterol)、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l)、樺褐孔菌醇(inotodiol)、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3β,21-dihydroxylanost-8, 24-diene)及栓菌酸(trametenolic acid)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栓菌酸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樺褐孔菌醇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及樺褐孔菌醇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係特徵為含有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ergosterol)、星魚甾醇(stellasterol)、樺褐孔菌內酯B(inotolactone B)、麥角固醇過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及樺褐孔菌素C(inonotusin C)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betulin)、β-植甾醇(β-sitosterol)、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及樺褐孔菌素三醇A(inonotsutriol A)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樺褐孔菌內酯B及樺腦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β-植甾醇、樺褐孔菌素C及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係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及樺褐孔菌內酯B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係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β-植甾醇、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及樺褐孔菌素三醇A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係特徵為含有羊毛甾烷型三萜作為有效成分。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係含有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之至少一種,或者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及樺褐孔菌素C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的緣故,可較習知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發揮更優異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
本發明之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係含有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之至少一種,或者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β-植甾醇、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及樺褐孔菌素三醇A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的緣故,可較習知之FGF-7產生促進劑發揮更優異的FGF-7產生促進作用。
本發明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係含有栓菌酸,或含有麥角固醇、樺褐孔菌內酯B及樺腦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的緣故,可發揮較習知之VEGF產生促進劑更優異的VEGF產生促進作用。
本發明之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係含有樺褐孔菌醇,或者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β-植甾醇、樺褐孔菌素C及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的緣故,可較習知之IGF-1產生促進劑發揮更優異的IGF-1產生促進作用。
本發明之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係含有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及樺褐孔菌醇之至少一種,或者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及樺褐孔菌內酯B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的緣故,可較習知之HGF產生促進劑發揮更優異的HGF產生促進作用。
本發明之生髮劑係含有具有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作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作用、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作用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作用中任一種或二種以上之作用的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之至少一種、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β-植甾醇、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及樺褐孔菌素三醇A之至少一種,或者含有羊毛甾烷型三萜作為有效成分的緣故,可發揮較習知之生髮劑更優異的生髮效果。
[用以實施發明之型態] 以下,針對與本發明有關的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説明。
本發明者等發現,稱為羊毛甾醇(CAS註冊編號:79-63-0)、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CAS註冊編號:96574-03-7)、樺褐孔菌醇(CAS註冊編號:35963-37-2)、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CAS註冊編號:267649-99-0)及栓菌酸(CAS註冊編號:24160-36-9)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具有關於生髮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作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作用、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作用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作用中之任一或二種以上的作用。此等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係可以下述一般式(LTT)表示。
[化1]
上述一般式(LTT)中,R1 與R2 之組合係選自以下之a)、b)、c)、d)及e)。 a)R1 =CH3 且R2 =H; b)R1 =CHO且R2 =H; c)R1 =CH3 且R2 =OH; d)R1 =CH2 OH且R2 =H; e)R1 =COOH且R2 =H。
上述一般式(LTT)所表示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例如,可自植物體萃取・單離而取得。自植物體的萃取係可利用一般的方法進行。就植物體而言,可列舉白樺茸(Inonotus obliquus)。將自白樺茸的子實體進行溶劑萃取而獲得的萃取物,藉由使用管柱層析法、離子交換層析法、高速液體層析法等之適當分離純化手段而分離・純化,可獲得上述一般式(LTT)所表示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又,於此例,植物係以包含菌類的廣意而使用,植物體則包含菌類之子實體等。
由於白樺茸之萃取物包含上述之五種類羊毛甾烷型類萜烯(lanostane tyope terpenoid)全部,藉由自白樺茸萃取・單離,可有效率地獲得此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萜烯。
前述之五種化合物未必需要自單一植物體萃取・單離,可藉由任意方法取得,例如,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各自可自個別植物體萃取・單離而取得。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萜烯亦可為經化學合成者。
又,本發明者們發現,於麥角固醇(CAS註冊編號:57-87-4)、星魚甾醇(CAS註冊編號:2465-11-4)、樺褐孔菌內酯B(CAS註冊編號:1587735-79-2)、樺腦(CAS註冊編號:473-98-3)、β-植甾醇(CAS註冊編號:83-46-5)、麥角固醇過氧化物(CAS註冊編號:2061-64-5)、樺褐孔菌素C(CAS註冊編號:1889275-09-5)、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CAS註冊編號:106483-69-6)、樺褐孔菌素三醇A(CAS註冊編號:374797-72-5)(以下,總結此等九種類之化合物而有時稱為化合物九種),亦具有關於生髮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作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作用、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作用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作用中之任一或二種以上之作用。化合物九種中之樺褐孔菌內酯B、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樺褐孔菌素三醇A為羊毛甾烷型類萜烯。
於化合物九種之每一者,亦與上述一般式(LTT)所表示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以下,有時將此等五種類之化合物總稱而稱為化合物五種)相同,例如,可自植物體萃取而取得,可利用一般的方法自植物體萃取。關於化合物九種,就植物體而言,亦可列舉白樺茸。將自白樺茸之子實體進行溶劑萃取而獲得的萃取物,藉由使用管柱層析法、離子交換層析法、高速液體層析法等之適當分離純化手段而分離・純化,獲得化合物九種。白樺茸之萃取物中,由於包含化合物九種之全部的化合物,藉由自白樺茸萃取,可有效率地獲得化合物九種之各化合物。由於自白樺茸可取得化合物五種之全部的化合物同時可取得化合物九種之全部的化合物,因而將白樺茸作為材料係非常有用。
化合物九種之各化合物未必需要為自單一植物體獲得者,可藉由任意之方法取得,例如,可將化合物九種之各化合物各自自個別植物體萃取而取得。又,化合物九種亦可為經化學合成者。
亦可將上述化合物五種之化合物及化合物九種之化合物組合而使用。於此情形,組合的化合物五種之化合物及化合物九種之化合物可為自不同植物體萃取者,亦可為彼等之一者或兩者為經化學合成者。
以下,有時將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產生促進劑稱為FGF-7產生促進劑或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又,有時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產生促進劑稱為VEGF產生促進劑或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將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產生促進劑稱為IGF-1產生促進劑或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將肝細胞生長因子產生促進劑稱為HGF產生促進劑或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
藉由使用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β-植甾醇、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樺褐孔菌素三醇A之至少一種,可獲得如以下説明之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
上述十四種之化合物中之一般式(LTT)所表示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及樺褐孔菌內酯B、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樺褐孔菌素三醇A為羊毛甾烷型萜烯(terpene),本發明者等發現羊毛甾烷型類萜烯中特別是羊毛甾烷型萜烯有用於作為生髮劑。即,發現羊毛甾烷型萜烯具有關於生髮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作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作用、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作用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作用之任一或二種以上的作用。
又,於以下之説明,有時將羊毛甾醇稱為化合物Z1,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稱為化合物Z2,將樺褐孔菌醇稱為化合物Z3,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稱為化合物Z4,將栓菌酸稱為化合物Z5,將麥角固醇稱為化合物Z6,將星魚甾醇稱為化合物Z7,將樺褐孔菌內酯B稱為化合物Z8,將樺腦稱為化合物Z9,將β-植甾醇稱為化合物Z10,將麥角固醇過氧化物稱為化合物Z11,將樺褐孔菌素C稱為化合物Z12,將3β,22R,25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稱為化合物Z13,將樺褐孔菌素三醇A稱為化合物Z14或標記其名稱。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 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係含有羊毛甾醇(化合物Z1)、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栓菌酸(化合物Z5)、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進一步因應必要含有其他成分。就有效成分而言,可單獨使用前述之十種化合物中一種,或併用二種以上。併用二種以上的情形,可將五種化合物之化合物彼此、九種化合物之化合物彼此組合使用,亦可將五種化合物與九種化合物組合使用。又,關於此種化合物之組合,於其他之促進劑、生髮劑亦為相同的。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中之有效成分之含量,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並未特別限定。有效成分之含量,例如可作成每單位投藥量劑型1μg~100mg左右。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可為前述之有效成分本身。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中的其他成分,只要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並未特別限定,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就其他成分而言,可列舉例如,藥理學上可容許的載體。載體,例如,於將前述之有效成分使用作為各種之劑型的情形,因應該劑型可加以適當選擇。
劑型並未特別限定,可因應投予方法加以適當選擇。就劑型而言,可列舉例如,經口固形劑(錠劑、包衣錠劑、顆粒劑、散劑、膠囊劑、口含錠等)、經口液劑(內服液劑、糖漿劑、酏劑等)、注射劑(溶液、懸浮液、用時溶解用固形劑等)、吸入散劑、軟膏劑、外用液劑、貼附劑、塗布劑、點眼劑、點鼻劑及點耳劑。
經口固形劑,可列舉例如,於前述之有效成分中加入賦形劑,因應必要加入結合劑、崩解劑、潤滑劑、著色劑、矯味・矯臭劑等之添加劑,可利用一般的方法來製造。就賦形劑而言,可列舉例如,乳糖、白糖、氯化鈉、葡萄糖、澱粉、碳酸鈣、高嶺土、微結晶纖維素及矽酸等。
添加劑,並未特別限定,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就結合劑而言,可列舉例如,水、乙醇、丙醇、單糖漿、葡萄糖液、澱粉液、明膠液、羧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澱粉、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蟲膠(shellac)、磷酸鈣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等。
就崩解劑而言,可列舉例如,乾燥澱粉、海藻酸鈉、瓊脂粉末、碳酸氫鈉、碳酸鈣、月桂基硫酸鈉、硬脂酸單甘油酯及乳糖等。就潤滑劑而言,可列舉例如,精製滑石、硬脂酸鹽、硼砂及聚乙二醇等。就著色劑而言,可列舉例如氧化鈦、氧化鐵等。就矯味・矯臭劑而言,可列舉例如,白糖、橙皮、檸檬酸及酒石酸等。
經口液劑係例如,可於前述之有效成分中,加入矯味・矯臭劑、緩衝劑、安定化劑等之添加劑,而藉由一般的方法加以製造。添加劑並未特別限定,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就矯味・矯臭劑而言,可列舉例如,白糖、橙皮、檸檬酸及酒石酸等。就緩衝劑而言,可列舉例如,檸檬酸鈉等。就安定劑而言,可列舉例如,西黃蓍膠(tragacanth)、阿拉伯膠(gum arabic)及明膠等。
注射劑係例如,可於前述之有效成分,添加pH調節劑、緩衝劑、安定化劑、等張化劑、局部麻醉劑等,藉由一般的方法而製造。注射劑為皮下用注射劑、肌肉內用注射劑、或靜脈內用注射劑。就pH調節劑及緩衝劑而言,可列舉例如,檸檬酸鈉、酢酸鈉及磷酸鈉等。
就安定化劑而言,可列舉例如,焦亞硫酸鈉、EDTA、硫代乙醇酸(thioglycolic acid)及硫代乳酸(thiolactic acid)等。就等張化劑而言,可列舉例如,氯化鈉、葡萄糖等。就局部麻醉劑而言,可列舉例如,普羅卡因鹽酸鹽(procaine hydrochloride)、利多卡因鹽酸鹽(lidocaine hydrochloride)等。
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由於含有具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的有效成分,因而藉由毛囊真皮乳頭細胞的增殖促進作用,可將毛乳頭(hair papilla)活性化。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係可利用於例如,毛囊真皮乳頭細胞之增殖促進機制、藉由毛囊真皮乳頭細胞之增殖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研究、藉由毛囊真皮乳頭細胞之增殖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預防或治療。
就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之具體的態様而言,可列舉例如,試藥用途之促進劑、症狀(包含疾病、脱毛等之「不佳症狀」)之預防・治療用途之促進劑。就症狀而言,可列舉例如,稀疏毛髮、脱毛及雄性禿等。
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之使用方法,並未特別限定,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例如,可以任意之方法,使與毛囊真皮乳頭細胞直接接觸而使用。與本發明有關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係可以任意方法使與頭髪及頭皮的一者或兩者接觸而使用。
<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 與本發明有關的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係含有羊毛甾醇(化合物Z1)、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樺腦(化合物Z9)、β-植甾醇(化合物Z10)、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化合物Z13)及樺褐孔菌素三醇A(化合物Z14)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因應必要,如上述含有其他成分。就有效成分而言,可單獨使用前述之十三種化合物中之一種,或併用二種以上。
FGF-7產生促進劑中的有效成分之含量係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並未特別限定。有效成分之含量,例如可作成每單位投藥量劑型1μg~100mg左右。與本發明有關的FGF-7產生促進劑係可為前述之有效成分本身。
與本發明有關的FGF-7產生促進劑係含有具有FGF-7產生促進作用的有效成分。據此,與本發明有關的FGF-7產生促進劑係可利用於例如,FGF-7產生之促進機制、藉由FGF-7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研究、藉由FGF-7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預防或治療。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 與本發明有關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係含有栓菌酸(化合物Z5)、麥角固醇(化合物Z6)、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及樺腦(化合物Z9)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因應必要,含有如上述的其他成分。就有效成分而言,可單獨使用前述之四種化合物中之一種,或可併用二種以上使用。VEGF產生促進劑中的有效成分之含量,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有效成分之含量,可作成例如每單位投藥量劑型1μg~100mg左右。與本發明有關的VEGF產生促進劑係可為前述之有效成分本身。
與本發明有關的VEGF產生促進劑係含有具有VEGF產生促進作用的有效成分。據此,與本發明有關的VEGF產生促進劑係可利用於例如,VEGF產生之促進機制、藉由VEGF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研究、藉由VEGF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預防或治療。
<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 與本發明有關的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係含有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β-植甾醇(化合物Z10)、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及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化合物Z13)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因應必要,含有如上述的其他成分。就有效成分而言,可單獨使用前述之七種化合物中之一種,或可併用二種以上使用。IGF-1產生促進劑中的有效成分之含量,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有效成分之含量係可作成例如每單位投藥量劑型1μg~100mg左右。與本發明有關的IGF-1產生促進劑係可為前述之有效成分本身。
與本發明有關的IGF-1產生促進劑係含有具有IGF-1產生促進作用的有效成分。據此,與本發明有關的IGF-1產生促進劑可利用於例如,IGF-1產生之促進機制、藉由IGF-1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研究、藉由IGF-1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預防或治療。
<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 與本發明有關的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係含有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及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因應必要,含有如上述的其他成分。就有效成分而言,可單獨使用前述之五種化合物中之一種,或可併用二種以上使用。HGF產生促進劑中的有效成分之含量,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有效成分之含量,可作成例如每單位投藥量劑型1μg~100mg左右。與本發明有關的HGF產生促進劑係可為前述之有效成分本身。
與本發明有關的HGF產生促進劑係含有具有HGF產生促進作用的有效成分。據此,與本發明有關的HGF產生促進劑係可利用於例如,HGF產生之促進機制、藉由HGF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研究、藉由HGF產生之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預防或治療。
<生髮劑> 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係含有羊毛甾醇(化合物Z1)、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栓菌酸(化合物Z5)、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樺腦(化合物Z9)、β-植甾醇(化合物Z10)、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化合物Z13)、樺褐孔菌素三醇A(化合物Z14)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就有效成分而言,可單獨使用前述之十四種化合物中之一種,或可併用二種以上使用。例如使用含有化合物Z1~Z5之五種化合物的白樺茸的萃取物的情形,生髮劑中的萃取物之含量可為0.1~5.0質量%左右。又,使用含有化合物Z1~Z14之十四種化合物的白樺茸之萃取物的情形,生髮劑中的萃取物之含量可作成0.1~10質量%左右。
又,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係含有羊毛甾烷型三萜作為有效成分。作為有效成分之為羊毛甾烷型三萜的化合物,可單獨含有一種,或含有二種以上。
於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中,因應必要,可摻合水、低級醇(甲醇、乙醇、變性乙醇、異丙醇等)、溶解輔助劑、界面活性劑、乳化安定劑、膠凝劑、黏著劑,此外,為了獲得冀望的劑型,可摻合通常使用的基劑成分。
因應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之使用目的,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可摻合生髮劑慣用的其他成分。就其他成分而言,可列舉例如,米諾地爾、卡普氯銨(carpronium chloride)等之血管擴張劑;螺甾內酯(spironolactone)、氟他胺(flutamide)、醋酸環丙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奥生多龍 (oxendolone)等之男性激素受體抑制劑;非那雄胺(finasteride)、依立雄胺(epristeride)等之類固醇-5α-還原酶抑制劑;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亞絡連(azulene)等之抗炎症劑;醋酸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acetate)、醋酸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acetate)等之副腎皮質激素;尿素、水楊酸等之角質溶解劑;丙二醇、1,3-丁二醇、聚乙二醇(macrogol)、甘油、二丙二醇、乙醇、異丙醇等之醇類;甘油單十五酸酯(glyceryl monopentadecanoate)等之脂肪酸甘油酯;鹽酸二苯胺(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等之抗組織胺劑等。
再者,可列舉葡萄糖酸洛赫西定(chlorhexidine gluconate)、異丙基甲基酚(isopropylmethylphenol)、第4級銨鹽、扁柏醇(hinokitiol)、吡羅克酮乙醇胺鹽(piroctone olamine)等之殺菌劑;透明質酸鈉、甘油、軟骨素硫酸等之保濕劑;紅豆杉(Taxus)、牡丹皮(Moutan Bark)、甘草(licorice)、小連翹(Hypericum erectum)、附子(Processed Aconite Root)、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茵蔯蒿(Artemisia capillaris)、康復力(Comfrey)、明日葉(Angelica keiskei)、番紅花(saffron)、梔子(Gardenia fruit)、迷迭香(Rosemary)、藥用鼠尾草(Sage)、木香(Saussureae Radix)、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忽布(Hop)、胎盤素(placenta)等之動植物之萃取物;視黃醇乙酸酯(retinol acetate)、鹽酸吡哆醇(pyridoxine hydrochloride)、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硝酸硫胺素(thiamine nitrate)、氰鈷素(cyanocobalamin)、生物素(biotin)、生育酚乙酸酯(tocopherol acetate)等之維生素類;肉荳蔻酸異丙酯 (isopropyl myristate)、棕櫚酸異丙 (isopropyl palmitate)、角鯊烷(squalane)、液體石蠟(liquid paraffin)、卵磷脂(lecithin)等之油分;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山梨醇酐脂肪酸酯(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聚氧乙烯脂肪酸酯(polyoxyethylene fatty acid ester)、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polyoxyethylene hardened castor oil)等之界面活性劑;二丁基羥基甲苯(dibutyl hydroxy toluene)、没食子酸異丙酯(isopropyl gallate)等之抗氧化劑、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等之螯合劑、薄荷醇(menthol)、樟腦(camphor)等之清涼化劑。依情況,可摻合色素、香料、經皮吸收促進劑等。
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係較佳為外用劑,可使用作為外用劑之通常使用的任意劑型。就劑型而言,可列舉例如洗淨劑、乳劑、霜劑、滋補劑(tonic agent)、軟膏劑、凝膠劑及氣霧劑等,但未被限定。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例如,可一日一次~數次,對頭皮塗布適量而使用。
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例如,可利用於生髮機制、由於生髮而被改善的症狀之研究、由於生髮促進而被改善的症狀之預防或治療。就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之具體的態樣而言,可列舉例如,試藥用途之生髮劑、症狀之預防・治療用途之生髮劑。就症狀而言,可列舉例如,雄性禿等。
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係由於含有羊毛甾醇(化合物Z1)、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栓菌酸(化合物Z5)、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樺腦(化合物Z9)、β-植甾醇(化合物Z10)、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化合物Z13)、樺褐孔菌素三醇A(化合物Z14)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而具備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FGF-7產生促進作用、VEGF產生促進作用、IGF-1產生促進作用及HGF產生促進作用中之任一或二種以上之作用。
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係除了上述作用之外,進一步具有睪固酮5α-還原酶(testosterone 5α-reductase)活性抑制作用。據此,例如,藉由包含五種類之為羊毛甾烷型類三萜的化合物Z1~Z5全部,可獲得具備優異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FGF-7產生促進作用、VEGF產生促進作用、IGF-1產生促進作用及HGF產生促進作用,同時具備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生髮劑。當然,藉由組合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之一者或兩者,與化合物五種及九種化合物之外的一或複數種化合物,亦可獲得具備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生髮劑。 [實施例]
以下説明實施例,但本發明完全未受限於此等實施例。
(實施例1) 實施例1係自白樺茸萃取萃取物的實施例。 1)於白樺茸之子實體的切物5.0kg(俄羅斯產;批號No.131008、Chihaya股份有限公司)中加入80%乙醇,並於室溫萃取。 2)將上述1)所獲得的萃取物以50%乙醇溶解・作抽氣過濾,獲得不溶部分分(56.1g)及可溶部分分(183.0g)。即,藉由將以50%乙醇溶解處理萃取物的處理液進行抽氣過濾,分離成可溶部分及不溶部分。又,經溶解處理所獲得的處理液為懸浮狀態的懸浮液。 又,80%乙醇、50%乙醇皆為乙醇水溶液,乙醇體積相對於乙醇水溶液之全部體積為80%、50%。以下,同樣地表示。
於不溶部分含有、極性低的化合物,即低極性化合物。另一方面,極性高的化合物,即高極性化合物,例如由於肌醇(inositol)對25℃中的水的溶解度為14g/100mL,因而含於可溶部分。
(實施例2) 實施例2係自實施例1所獲得的白樺茸的萃取物,將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化合物Z1~Z5)加以單離的實施例。
自獲得的50%乙醇不溶部分1g,將化合物A(84.8mg)、化合物B(55.0mg)、化合物C(219.9mg)、化合物D(28.1mg)及化合物E(117.6mg)單離。具體而言,以矽膠管柱層析法,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12:1→10:1→9:1→8:1→4:1→2:1),進行梯度沖提(gradient elution)(分級操作1)。
利用13 C-NMR及1 H-NMR解析經單離的化合物A、B、C、D及E之分子構造,將實測値與文獻値作比較。該結果係如以下記載,確認化合物A、B、C、D及E皆為上述一般式(LTT)所表示的羊毛甾烷型類三萜。
又,於此實施例,可溶部分意指包含實際上溶解於乙醇水溶液的物質(化合物)的溶解部分,又不溶部分或50%乙醇不溶部分意指包含實際上未溶解的物質(化合物)的非溶解部分。於本實施例,雖然化合物Z1~Z5自不溶部分萃取,但未否定自可溶部分的萃取。對於後述之化合物Z6~Z14的萃取亦為相同。
將關於化合物A、B、C、D及E之13 C-NMR及1 H-NMR的實測値示於下述表1、2、3、4及5。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將以上之實測値,與下述文獻1)~4)的値作比較,鑑定化合物A~D。 1)秋久俊博,松本太郎,固醇(sterol)及三萜醇之13 C-NMR光譜,油化學,Vol.36(5):301-319,1987 2)Satoru Sawai, Tomoyoshi Akashi, Nozomu Sakurai, Hideyuki Suzuki, Daisuke Shibata, Shin-ichi Ayabe, and Toshio Aoki Satoru, Plant Lanosterol Synthase: Divergence of the Sterol and Triterpene Biosynthetic Pathways in Eukaryotes, Plant Cell Physiol (May 2006) 47 (5): 673-677, supplementary data 3)Zheng-Fei Yan, Yang Yang, Feng-Hua Tian, Xin-Xin Mao, Yu Li, and Chang-Tian Li, Inhibitory and Acceleratory Effects of Inonotus obliquus on Tyrosinase Activity and Melanin Formation in B16 Melanoma Cell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Vol.2014, 1-11. 4)Kahlos, Kirsti; Hiltunen, R.; Von Schantz, M., 3β-Hydroxylanosta-8,24-dien-21-al, a new triterpene from Inonotus obliquus, Planta Medica (1984), 50(2), 197-8.
化合物A之實測値與文獻1)~3)記載的値比較,化合物B、D之實測値與文獻4)記載的値比較。化合物C、E之實測値與文獻3)、4)記載的値比較。
化合物A係於上述一般式(LTT),R1 =CH3 且R2 =H之化合物,即,鑑定為下述化學式(S1)所表示的羊毛甾醇(化合物Z1)。
[化2]
化合物B係於上述一般式(LTT),R1 =CHO且R2 =H之化合物,即,鑑定為下述化學式(S2)所表示的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
[化3]
化合物C係於上述一般式(LTT),R1 =CH3 且R2 =OH之化合物,即,鑑定為下述化學式(S3)所表示的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
[化4]
化合物D係於上述一般式(LTT),R1 =CH2 OH且R2 =H之化合物,即,鑑定為下述化學式(S4)所表示的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
[化5]
化合物E係於上述一般式(LTT),R1 =COOH且R2 =H之化合物,即,鑑定為下述化學式(S5)所表示的栓菌酸(化合物Z5)。
[化6]
(實施例3) 實施例3係對於實施例2所單離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化合物Z1~Z5),進行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的實施例。
首先,培養正常人類頭髪毛囊真皮乳頭細胞(東洋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人類頭髪毛囊真皮乳頭細胞 Human Follicle Dermal Papilla Cells (HFDPC)(代號CA60205a)」)。使用的培養基為於為低血清培養基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培養基(東洋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培養基」(PCGM)(代號TMTPGM-250))之基礎培養基250mL中,添加為培養基添加物的胎牛血清(FCS)2.5mL、胰島素・轉鐵蛋白・三碘甲腺胺酸(insulin・transferrin・triiodothyronine)混合液(ITT)1.25mL、牛腦下垂體萃取液(BPE)2.5mL及醋酸環丙孕酮(Cyp)1.25mL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培養基。
將於37℃、5%CO2 培養的細胞,藉由胰蛋白酶(trypsin)/EDTA溶液(0.05%濃度)作胰蛋白酶處理。處理後之細胞,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含有杜爾貝科改良伊格爾培養基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DMEM)(Nacalai Tesque股份有限公司製,以下,縮寫為「DMEM」),稀釋為1.0×104 細胞/mL之濃度。將稀釋的細胞,以200μL/井接種於96井微量盤Falcon(註冊商標)(Becton Dickinson Labware公司製、商品名「MICROTESTTM 96」)。培養3日後,吸除培養基。
將作為被驗試料的化合物Z1~Z5,以指定濃度溶解於無血清DMEM。濃度設為0.01953μmol/L、0.078125μmol/L、0.3125μmol/L、1.25μmol/L、5μmol/L、20μmol/L。將經溶解的各被驗試料,以200μL/井之量添加於接種上述之細胞的96井微量盤之各井。進一步培養4日後,吸除上述培養基。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作用係使用MTT試驗加以測定。即,將MTT(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氮唑溴鹽(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以終濃度0.4mg/mL溶解於無血清之DMEM,以100μL/井添加。
培養2小時後,確認細胞內有甲䐶(formazan)生成。將此甲䐶,以50μL之2-丙醇萃取。萃取後,測定波長570nm中的吸光度,獲得第一吸光度。同時,測定作為濁度之波長650nm中的吸光度,獲得第二吸光度。以第一吸光度及第二吸光度的差作為甲䐶生成量。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係利用下述式(1)算出。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A1/B1 × 100・・・式(1) A1:被驗試料添加時之甲䐶生成量 B1:被驗試料無添加時之甲䐶生成量
將各自針對化合物Z1~Z5算出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總結於下述表6。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係於化合物Z1~Z5之各濃度,各自求得6點。將6點之平均値及標準誤差呈(平均値±標準誤差)示於表6中。就參照而言,使用已知具有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的米諾地爾。
[表6]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 *:ρ<0.05,***:ρ<0.001,※:細胞生存率<80% 參照)米諾地爾 80μmol/L 116.1±3.5*
如上述表6所示,觀察到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於0.3125μmol/L的低濃度,顯示與80μmol/L之米諾地爾相當程度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又,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於1.25μmol/L之濃度,獲得超過80μmol/L之米諾地爾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
又,栓菌酸(化合物Z5)於0.3125μmol/L的低濃度,獲得與80μmol/L之米諾地爾相同程度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於0.3125μmol/L之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及20μmol/L之羊毛甾醇(化合物Z1),亦確認有接近80μmol/L之米諾地爾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
將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化合物Z1~Z5)之低濃度中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的結果,示於下述表7及圖1。於此等之表7及圖1,為了作比較,亦合併呈示米諾地爾的結果。
[表7]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低濃度區) 平均值±S.E.,n=4,*:ρ<0.05,**:ρ<0.01,***:ρ<0.001
又,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亦於0.01953μmol/L及0.078125μmol/L的低濃度,獲得超過80μmol/L之米諾地爾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
由實施例3之結果,確認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化合物Z1~Z5)可成為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之有效成分。此等之化合物Z1~Z5於較米諾地爾更低濃度,顯示超過米諾地爾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據此可知,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化合物Z1~Z5)係較米諾地爾更優異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
(實施例4) 實施例4係針對於實施例2所單離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化合物Z1~Z5)之混合物,進行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的實施例。
混合物中的各化合物之濃度(選擇濃度)係設為羊毛甾醇(20μmol/L)、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0.3125μmol/L)、樺褐孔菌醇(0.3125μmol/L)、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5μmol/L)及栓菌酸(1.25μmol/L)。
於此混合物,藉由與上述相同的手法,進行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將算出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與於各種濃度之米諾地爾的結果一起總結於下述表8。
[表8]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 平均值±S.E.,n=4,*:p<0.05,**:p<0.01,***:p<0.001
如上述表8所示,以指定濃度含有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萜烯的化合物Z1~Z5的混合物係觀察到顯示超過20μmol/L之米諾地爾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
(實施例5) 實施例5係針對實施例2所單離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化合物Z1~Z5),進行對關於毛髮週期的各種生長因子基因的產生促進試驗的實施例。產生促進試驗係藉由評價mRNA的表現的mRNA表現促進作用試驗進行。
人類正常毛囊真皮乳頭細胞(HFDPC:源自頭頂部)接種於60mm培養皿(Petri dish),使用人類正常毛囊真皮乳頭細胞用培養基(PCGM)作培養。細胞融合後,將培養基交換為含有10%FBS的DMEM培養基,培養2小時。作為被驗試料之化合物Z1~Z5,以指定濃度溶解於無血清之DMEM培養基。濃度係設為1.25μmol/L、5μmol/L、20μmol/L。
將溶解的各被驗試料,各添加3mL於培養後之各培養皿。進一步培養6小時後,藉由一般的方法調製總RNA。於被驗試料無添加培養的細胞,亦同樣地調製總RNA。將各自之RNA量以分光光度計測定,調製總RNA成為200ng/μL。
將此總RNA作為模板,測定關於毛髮週期的各種生長因子及為內部標準的GAPDH之mRNA的表現量。檢測係使用即時PCR(Real time PCR)裝置Smart Cycler(註冊商標)(Cepheid公司),藉由利用TaKaRa SYBR(註冊商標)Prime Script TM RT-PCR Kit (Perfect Real Time)(代號RR063A)的即時2步驟RT-PCR反應而進行。
各種生長因子之mRNA表現量係以GAPDH mRNA的表現量作補正而算出。各種生長因子mRNA之表現率係利用下述式(2)算出。 各種生長因子mRNA發現率(%)=A2/B2 × 100 ・・・式(2) A2:被驗試料添加時之補正値 B2:被驗試料無添加時(對照)之補正値
作為上述生長因子,調查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
將於化合物Z1~Z5各自之各種生長因子mRNA表現率,總結於下述表9~表13。表9~表13所示的mRNA表現率係於各自1點中將對照設為100%的相對値。再者,關於習知已知具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作用的腺苷酸,將mRNA表現率總結於下述表14。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表14]
如上表所示,於羊毛甾醇(化合物Z1)、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觀察到被驗試料無添加之1.2~1.6倍左右的FGF-7 mRNA產生促進作用。
由實施例5之結果,確認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1~Z4)各自可成為FGF-7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可知此等之化合物Z1~Z4,任一者皆於5μmol/L的低濃度,顯示與25μmol/L之腺苷酸同等以上的產生促進作用,因而較習知的腺苷酸,FGF-7產生促進作用更優異。
如上述表13所示,20μmol/L之栓菌酸(化合物Z5)觀察到被驗試料無添加之1.5倍左右的VEGF mRNA表現促進作用。栓菌酸(化合物Z5)可成為VEGF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示於實施例5之結果。此外,栓菌酸(化合物Z5)即使於20μmol/L也顯示超過25μmol/L之腺苷酸的VEGF mRNA表現促進作用,較習知的腺苷酸,VEGF產生促進作用更優異。
再者,於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確認被驗試料無添加之1.2倍左右的IGF-1 mRNA表現促進作用。於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及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確認HGF mRNA表現促進作用。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係可使用作為IGF-1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化合物Z2)及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各自可使用作為HGF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
(實施例6) 實施例6係針對實施例2所單離的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化合物Z1~Z5)進行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試驗的實施例。
將睪固酮溶解於丙二醇,調製濃度4.2mg/mL之溶液。將此溶液20μL、及含有1mg/mL NADPH的5mmol/L Tns-HCl緩衝液(pH7.13)825μL,於附蓋的V底試驗管混合。作為被驗試料之化合物Z1~Z5,溶解於乙醇、50%乙醇或純水而調製溶液。
於前述之附蓋V底試驗管中之混合液,添加被驗試料之溶液80μL及S-9大鼠肝臟均質物75μL,再次混合。使試驗管中之內容物於37℃反應60分鐘後,添加二氯甲烷1mL而使反應停止。將反應後之混合物離心分離(1600×g、10分鐘),針對二氯甲烷相,以下述之條件進行氣相層析法分析。進一步以相同方法進行空白試驗。
為了求得自睪固酮變換為3α-雄固烷二醇(androstanediol)及二氫睪固酮之變換率,事先將3α-雄固烷二醇、二氫睪固酮及睪固酮之標準品的乙醇溶液作氣相層析法分析,求得此等三種化合物之波峰面積。
於利用S-9的反應後之3α-雄固烷二醇、二氫睪固酮及睪固酮各自的波峰面積,依據下述式(3)求得相對於標準品之波峰面積的相對比。之後,按照式(4)算出被驗試料的變換率。
相對比=被驗試料之波峰面積/標準品之波峰面積 ・・・式(3) 變換率(%)=(A3+B3)/(A3+B3+C3)×100 ・・・式(4) A3:3α-雄固烷二醇之相對比 B3:二氫睪固酮之相對比 C3:睪固酮之相對比
基於算出的變換率,按照下述式(5)求得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率。 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率(%) =(1-E/D)×100 ・・・式(5) D:於空白試驗之變換率 E:於被驗試料添加的變換率
又,氣體層析法之條件如下。 使用機器 :Shimadzu GC-2010 管柱 :DB-1701 (φ0.53mm×30m。膜厚:1.0μm) 管柱/注入溫度 :240℃/300℃ 檢出器 :FID 載氣 :氮氣體
將於化合物Z1~Z5之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率及50%抑制濃度(IC50 ),與作為陽性對照之β-雌二醇(β-estradiol)之結果一起總結於下述表15。
[表15]
由實施例6之結果,確認樺褐孔菌醇(化合物Z3)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化合物Z4)具有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
(實施例7) 實施例7係自由實施例1所獲得的白樺茸的萃取物,各自萃取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樺腦(化合物Z9)、β-植甾醇(化合物Z10)、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化合物Z13)、樺褐孔菌素三醇A(化合物Z14)而萃取的實施例。
自於實施例1所獲得的50%乙醇不溶部分,藉由以下説明的順序,獲得化合物F、化合物G、化合物H1、化合物H2、化合物I、化合物J、化合物K、化合物L、化合物M、化合物N。
於實施例2之分級操作1時所獲得的18個之級分FA1~FA18中第5~7位的級分FA5~FA7各自去除溶離溶媒而獲得拆分物。級分FA5~FA7獲得的拆分物之混合物,以矽膠管柱層析法(溶離溶媒:「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12:1)」),分級為9個級分FB1~FB9(分級操作2)。
自分級操作2所獲得的級分FB1~FB9中第6及7位的級分FB6、FB7各自去除溶離溶媒而獲得拆分物。將自級分FB6、FB7獲得的拆分物之混合物,以矽膠管柱層析法(溶離溶媒:甲苯→「甲苯:丙酮之混合溶媒(30:1→15:1)」→乙酸乙酯),分級成10個級分FC1~FC10(分級操作3)。
又,上述溶離溶媒之説明中的箭號係表示使溶離溶媒的組成及其中使用的混合溶媒之比率變化,意指進行梯度沖提。後述之用於高速液體層析法的溶離液亦相同。
取得自分級操作3所獲得的級分FC1~FC10中第3位級分FC3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F(12.0mg)。又,取得自第4位級分FC4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G(4.3mg)。
又,將實施例1所獲得的50%乙醇不溶部分39.4g,以矽膠管柱層析(溶離溶媒:「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12:1→11:1→10:1→9:1→8:1→6:1→4:1→2:1)」),分級為8個級分FD1~FD8(分級操作4)。
將自級分FD1~FD8中第4位級分FD4去除溶離溶媒者,以矽膠管柱層析(溶離溶媒:「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15:1→13:1→10:1→8:1→6:1→4:1)」)分級成11個級分FE1~FE11(分級操作5)。
自級分FE1~FE11中第8位及第9位級分FE8、FE9各自去除溶離溶媒而獲得拆分物。將自級分FE8、FE9獲得的拆分物之混合物以矽膠管柱層析(溶離溶媒:「甲苯:丙酮之混合溶媒(20:1→19:1→18:1)」)分級為6個級分FF1~FF6(分級操作6)。
自經由分級操作5的級分FE1~FE11中之第6位及第7位級分FE6、FE7、及經由分級操作6的級分FF1~FF6中之第1位級分FF1各自將溶離溶媒去除,各自獲得拆分物。將自級分FE6、FE7及級分FF1獲得的各拆分物之混合物,以矽膠管柱層析(溶離溶媒:「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12:1→10:1→9:1→8:1→7:1)」)分級成14個級分FG1~FG14(分級操作7)。
去得自上述分級操作7所獲得的級分FG1~FG14中之第8位級分FG8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J(113.9mg)。
將自經由分級操作4的級分FD1~FD8中第6位級分FD6去除溶離溶媒的拆分物,以矽膠管柱層析法(溶離溶媒:「甲苯:丙酮之混合溶媒(30:1→25:1→20:1→15:1)」),分級成10個級分FH1~FH10(分級操作8)。
取得自分級操作8所獲得的級分FH1~FH10中第5位級分FH5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H1(209mg)。又,取得自第6位FH6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H2(120.8mg)。
獲得自級分FH1~FH10中第7位及第8位級分FH7、FH8各自去除溶離溶媒的拆分物。自級分FH7、FH8獲得的拆分物之混合液,以高速液體層析(管柱:N-2型、溶離液:「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8:2)」、流量7.0mL/分),分級成8個級分FI1~FI8(分級操作9)。
取得自分級操作9獲得的級分FI1~FI8中第4位級分FI4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I(10.2mg)。
又,獲得自經由分級操作8獲得的級分FH1~FH10中之第9位級分FH9去除溶離溶媒的拆分物,將此拆分物以矽膠管柱層析(溶離溶媒:「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6:1→5:1→4:1→3:1)」),分級成12個級分FJ1~FJ12(分級操作10)。
將自分級操作10所獲得的級分FJ1~FJ12中之第9位之級分FJ9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K(9.4mg)而取得。
將自經由分級操作4的級分FD1~FD8中之第8位級分FD8去除溶離溶媒的拆分物,以矽膠管柱層析(溶離溶媒:「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6:1→4:1→2:1→1:1)」),分級為13個級分FK1~FK13(分級操作11)。
獲得自經由分級操作11獲得的級分FK1~FK13中第10位之級分FK10去除溶離溶媒的拆分物。將自此級分FK10獲得的拆分物,以高速液體層析(管柱:N-6型,溶離液:「己烷:乙酸乙酯之混合溶媒(6:1)」、流量3.0mL/分),分級為18個之級分FL1~FL18(分級操作12)。
將級分FL1~FL18中之第17位的級分FL17,以高速液體層析(管柱:R-41型、溶離液:「乙腈(CH3 CN):水(H2 O)之混合溶媒(7:3)」、流量5.0mL/分),分級為12個級分FL1~FL12(分級操作13)。
各自將自分級操作13所獲得的級分FL1~FL12中之第2位之級分FL2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M(7.7mg),將自第12位之級分FL12去除溶離溶媒者作為化合物N(47.3mg)而取得。
利用13 C-NMR及1 H-NMR解析如以上獲得的化合物F、G、H1、H2、I~N之分子構造。此結果為,確認化合物H1及化合物H2係萃取相同之化合物者。又,確認化合物L(47.3 mg)係萃取與自分級操作1獲得的級分FA1~FA18中第10位之級分FA10所取得的化合物相同的化合物。再者,各自確認化合物I係與萃取自第12位之級分FA12所取得的化合物為相同的化合物,化合物N係與萃取自第16位之級分FA16所取得的化合物為相同的化合物者。
將化合物F、G、H1、H2及I~N之13 C-NMR及1 H-NMR的實測値與文獻値比較。其結果,如以下記載,確認化合物F、G、H1、H2及I~N係萃取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樺腦(化合物Z9)、β-植甾醇(化合物Z10)、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羊毛甾-8,23 E-二烯-3β-,22R,25-三醇(化合物Z13)、樺褐孔菌素三醇A(化合物Z14)。
將於化合物F、G、H1、H2及I~N之13 C-NMR及1 H-NMR之實測値示於表16~表24。又,於表21顯示確認與其他分級操作所獲得的化合物K相同的化合物K0之實測値,於表22顯示自級分FA10所取得的化合物L0的實測値。 [表16]
[表17]
[表18]
[表19]
[表20]
[表21]
[表22]
[表23]
[表24]
化合物之鑑定係藉由將實測値與上述文獻1)及下列文獻5)~14)記載的文獻値加以比較而進行。 5) Seo, Hyo Won; Arch.Pharm. Res., 2009, 32(11), 1573-1579 6) Jeffrey L.C. Wright, Can. J. Chem.,1979, 57,2569-2571 7) Alejandro F. Barrero,et.al.,A.C.S.and A.S.P,1998,1491-1496 8) You-Min Ying,et.al.,Phytochemistry,2014,108,171-176 9) Mochammad Sholichin,Kazuo Yamasaki, Ryoji Kasai and Osamu,Chem.Pharma.Bull.,1980, 28(3), 1006-1008 10) Kuo-Ching Kao, Yu-Ling Ho, I-Hsin Lin,Li-Kang Ho and Yuan-Shiun Chang, J. Chin. Chem. Soc.,2004, 51(1),199-204 11) Garg. V.K., and Nes, W.R., Phytochemistry, 1984, 23, 2925-2929 12) T. Akihisa, S. Thakur, F.U. Rosenstein, T. Matsumoto, Lipids, 1986, 21, 39-47 13) Zhao Fenqin, et.al.Fitoterapia,2015,101,34-40 14) S Taji,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43 (2008),2373-2379 15) Sayaka Taji, Takeshi Yamada and Reiko Tanaka,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8,91,1513-1524
化合物F、G之實測値係與文獻1)、5)~7)記載的値比較,化合物H之實測値係與文獻8)記載的値比較,化合物I之實測値係與文獻9)、10)記載的値比較。又,化合物J之實測値係與文獻1)、11)、12)記載的値比較,化合物K之實測値係與文獻5)記載的値比較,化合物L之實測値係與文獻13)記載的値比較。再者,化合物M之實測値係與文獻14)記載的値比較,化合物N之實測値係與文獻15)記載的値比較。
化合物F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6)所表示的麥角固醇(化合物Z6)。
[化7]
化合物G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7)所表示的星魚甾醇(化合物Z7)。
[化8]
化合物H1、H2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8)所表示的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
[化9]
化合物I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9)所表示的樺腦(化合物Z9)。
[化10]
化合物J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10)所表示的β-植甾醇(化合物Z10)。
[化11]
化合物K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11)所表示的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
[化12]
化合物L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12)所表示的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
[化13]
化合物M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13)所表示的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化合物Z13)。
[化14]
化合物N可判斷為下述化學式(S14)所表示的樺褐孔菌素三醇A(化合物Z14)。
[化15]
(實施例8) 實施例8係針對實施例7所獲得的化合物Z6~Z12,進行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的實施例。
利用與上述之實施例3相同的手法,進行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針對實施例7所獲得的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樺腦(化合物Z9)、β-植甾醇(化合物Z10)、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及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求得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呈被驗試料之化合物Z6~Z12之濃度為0.3125μmol/L、1.25μmol/L、5μmol/L、20μmol/L。化合物Z6~Z10之試驗與化合物Z1、Z12之試驗係分別進行。於各試驗,使用化合物Z1及米諾地爾作為參照。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係由前述之式(1)算出。各自將針對化合物Z6~Z10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示於表25及圖2的圖表,將針對化合物Z11、Z12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示於表26及圖3的圖表。於表25、表26,一起顯示針對各濃度之羊毛甾醇(化合物Z1)及米諾地爾的結果。表25、表26所示的化合物Z6~Z12、Z1及米諾地爾之每個濃度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各自為3點之平均値±標準誤差。
[表25]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 n=3,**P<0.01,*P<0.05,平均±S.E.
[表26]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 n=3,**P<0.01,*P<0.05,平均±S.E.
如表25所示,證實濃度為1.25μmol/L之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及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顯示較同濃度及其以上之濃度的羊毛甾醇(化合物Z1)及米諾地爾更強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又,如表26所示,證實濃度為0.315μmol/L之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及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較同濃度之羊毛甾醇(化合物Z1)及同濃度以上的米諾地爾更強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此等暗示羊毛甾烷骨格對於活性為重要的。
由實施例8之結果,確認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及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可成為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之有效成分。此等之化合物Z6~Z8、Z11、Z12於較米諾地爾更低濃度,顯示超過米諾地爾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因此,得知化合物Z6~Z8、Z11、Z12較米諾地爾,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為優異。
(實施例9) 實施例9係針對實施例2所獲得的化合物Z6~Z14,進行關於毛髮週期的各種生長因子基因的產生促進試驗的實施例。產生促進試驗係利用評價Mrna之表現的mRNA表現促進作用試驗而進行。
將麥角固醇(化合物Z6)、星魚甾醇(化合物Z7)、樺褐孔菌內酯B(化合物Z8)、樺腦(化合物Z9)、β-植甾醇(化合物Z10)、麥角固醇過氧化物(化合物Z11)、樺褐孔菌素C(化合物Z12)、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化合物Z13)、樺褐孔菌素三醇A(化合物Z14)作為被驗試料,藉由與上述及實施例5相同的手法,進行mRNA表現促進作用試驗。各被驗試料之濃度設為1.25μmol/L、5μmol/L、20μmol/L。
利用上述試驗,求得作為生長因子之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之各mRNA表現量。生長因子之mRNA表現量係以GAPDH mRNA之表現量作補正,利用前述之式(2)算出生長因子mRNA表現率(%)。將對於化合物Z6~Z14之各自的各種生長因子mRNA表現率整理於表27~35。表27~35所示的mRNA表現率(單位:%)係各自於1點,將對照組設為100%的相對値。又,對於濃度為25μmol/L之腺苷酸,將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之mRNA表現率(%)示於表36。
[表27]
[表28]
[表29]
[表30]
[表31]
[表32]
[表33]
[表34]
[表35] #:內部標準GAPHH<70%
[表36]
如表27~表35所示,於化合物Z6~Z14,證實被驗試料無添加的情形的1.15~1.6倍左右之FGF-7 mRNA產生促進作用。由此實施例9之結果,確認化合物Z6~Z14可成為FGF-7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尤其,確認20μmol/L之化合物Z6、化合物Z8及化合物Z10為25μmol/L之腺苷酸的1.01~1.08倍左右之FGF-7 mRNA產生促進作用,得知FGF-7產生促進作用較習知的腺苷酸為優異。
如表27、表29、表30所示,證實化合物Z6、化合物Z8及化合物Z9係例如於1.25μmol/L,被驗試料無添加之1.1倍~1.2倍左右的VEGF mRNA表現促進作用,又於20μmol/L,被驗試料無添加之1.2~2.1倍左右的VEGF mRNA表現促進作用。由此實施例9之結果,確認化合物Z6、化合物Z8及化合物Z9可成為VEGF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此外,化合物Z6、化合物Z8及化合物Z9即使為20μmol/L以下,亦顯示相當於25μmol/L之腺苷酸至超過的VEGF mRNA表現促進作用,得知較習知的腺苷酸更優異的VEGF產生促進作用。
如表27~表29、表31、表33、表34所示,確認化合物Z6~Z8、Z10、Z12、Z13為被驗試料無添加的1.1~1.55倍左右的IGF-1 mRNA表現促進作用。據此,得知化合物Z6~Z8、Z10、Z12、Z13可使用作為IGF-1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
如表27~表29所示,確認化合物Z6~Z8為被驗試料無添加之1.3~1.4倍左右的HGF mRNA表現促進作用。據此,得知可使用作為HGF產生促進劑之有效成分。
由以上之各實施例的結果,得知化合物Z1~Z14係作為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及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之新穎有效成分。又,推測化合物Z1~Z14對於FGF-7、VEGF、IGF-1及HGF之mRNA表現,可透過不同機制而刺激毛髪的成長。此效果似乎與羊毛甾烷骨格的8位之雙鍵及4位之二甲基的有無並無關係,但與羊毛甾烷型類三萜的側鏈有關係。
(實施例10) 實施例10係針對實施例1所獲得的80%乙醇萃取物(50%乙醇不溶部分及可溶部分),進行與頭髮生長有關的活性評價試驗的結果。
於下述表37,呈示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之結果。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試驗係利用實施例3所説明的手法進行。
[表37]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P<0.001,**P<0.01,平均值±S.E.,n=6,※:細胞生存率<80% 參考) 米諾地爾 20μM(4.185μg/mL):104.6±1.4*,*P<0.05
如上述表37所示,50%乙醇不溶部分,觀察到於3.125μg/mL的低濃度,超過4.185μg/mL之米諾地爾的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作用。此時之不溶部分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作用相當於12.5μg/mL之可溶部分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作用。
於下述表38、表39,呈示對關於毛髮週期的各種增殖基因的產生促進試驗之結果。對各種增殖基因的產生促進試驗係利用實施例5所説明的手法進行。表38為將濃度設為3.125μg/mL時的結果,表39為將濃度設為12.5μg/mL時的結果。再者,將針對腺苷酸的結果整理於下述表40。
[表38]
[表39]
[表40]
如上述表所示,50%乙醇不溶部分,觀察到於3.125μg/mL的低濃度,顯示與13.4μg/mL之腺苷酸相當的FGF-7產生促進作用及VEGF產生促進作用。
於下述表41,呈示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試驗之結果。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試驗係利用實施例6所説明的手法進行。
[表41]*:具有強的作用
於上述表41,呈示50%乙醇不溶部分具有睪固酮5α-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
再者,針對50%乙醇不溶部分及可溶部分,進行雄性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拮抗抑制作用試驗。以下説明試驗方法。
首先,將選殖自小鼠自然發生乳癌(鹽野義癌(Shionogi carcinoma),SC-115)的SC-3細胞,使用含有2%DCC-FBS及10-8 mol/L睪固酮的MEM培養基(MEM/2培養基)培養後,利用胰蛋白酶處理而回收細胞。將經回收的細胞,以MEM/2培養基稀釋成1.0×105 細胞/mL之濃度。將經稀釋的細胞,以100μL/井接種於96井盤。
培養一晩後,取出培養基。添加100μL之溶解於含有0.5%BSA的Ham F12+MEM(HMB)的10-9 mol/L二氫睪固酮及被驗試料。培養48小時後,以100μL/井添加以終濃度0.4mg/mL溶解於MEM/2的MTT。
培養2小時後,確認甲䐶之生成。以2-丙醇200μL萃取此甲䐶。萃取後,測定波長570nm中的吸光度,獲得第一吸光度。同時,測定波長650nm中的吸光度作為濁度,獲得第二吸光度。以第一吸光度與第二吸光度的差作為甲䐶生成量。
使用僅以HMB培養的細胞作為空白試驗,使用僅含有10-9 mol/L之DHT的HMB培養的細胞作為陽性對照,以相同方法進行試驗而補正。將獲得的結果示於下述表42。
[表42]*:具有中程度的作用     對照) 醋酸環丙孕酮      IC50 =5.74nM(0.00239μg/mL), n=4
於上述表42,呈示50%乙醇不溶部分具有中程度的雄性素受體拮抗抑制作用。
(實施例8) 以下,呈示與本發明有關的生髮劑之處方例。 白樺茸萃取物 0.5g 甘草酸二鉀(dipotassium glycyrrhizinate) 0.1g 胡蘿蔔萃取物 0.2g D-泛酸醇(D-pantothenyl alcohol) 0.1g 透明質酸鈉 0.3g 日本獐牙菜(Swertia japonica)萃取物 0.2g 枇杷葉萃取物 0.1g 1,3-丁二醇 5.0g 乙醇 25.0g 香料 適量 純水 剩餘部分 合計 100.0g
[圖1]呈示五種類之羊毛甾烷型類三萜(triterpenoid)及米諾地爾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的圖。 [圖2]呈示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β-植甾醇、羊毛甾醇及米諾地爾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的圖。 [圖3]呈示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羊毛甾醇及米諾地爾之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率的圖。

Claims (13)

  1. 一種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羊毛甾醇(lanosterol)、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l)、樺褐孔菌醇(inotodiol)、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3β,21-dihydroxylanost-8, 24-diene)及栓菌酸(trametenolic acid)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2. 一種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及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3. 一種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栓菌酸作為有效成分。
  4. 一種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樺褐孔菌醇作為有效成分。
  5. 一種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及樺褐孔菌醇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6. 一種生髮劑,其特徵為含有羊毛甾醇、3β-羥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樺褐孔菌醇、3β,21-二羥基羊毛甾-8,24-二烯及栓菌酸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7. 一種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ergosterol)、星魚甾醇(stellasterol)、樺褐孔菌內酯B(inotolactone B)、麥角固醇過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及樺褐孔菌素C(inonotusin C)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8. 一種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betulin)、β-植甾醇(β-sitosterol)、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及樺褐孔菌素三醇A(inonotsutriol A)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9. 一種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樺褐孔菌內酯B及樺腦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10. 一種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β-植甾醇、樺褐孔菌素C及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11. 一種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其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及樺褐孔菌內酯B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12. 一種生髮劑,其特徵為含有麥角固醇、星魚甾醇、樺褐孔菌內酯B、樺腦、β-植甾醇、麥角固醇過氧化物、樺褐孔菌素C、3β,22R,25-三羥基羊毛甾-8,23E-二烯及樺褐孔菌素三醇A之至少一種作為有效成分。
  13. 一種生髮劑,其特徵為含有羊毛甾烷型三萜作為有效成分。
TW107122781A 2017-06-30 2018-07-02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 TWI788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9244 2017-06-30
JP2017129244 2017-06-30
??PCT/JP2018/024979 2018-06-29
PCT/JP2018/024979 WO2019004479A1 (ja) 2017-06-30 2018-06-29 毛乳頭細胞増殖促進剤、線維芽細胞増殖因子-7(fgf-7)産生促進剤、血管内皮増殖因子(vegf)産生促進剤、インシュリン様増殖因子-1(igf-1)産生促進剤、肝細胞増殖因子(hgf)産生促進剤及び育毛剤
WOPCT/JP2018/024979 2018-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582A true TW201904582A (zh) 2019-02-01
TWI788377B TWI788377B (zh) 2023-01-01

Family

ID=64742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2781A TWI788377B (zh) 2017-06-30 2018-07-02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82322B2 (zh)
CN (1) CN110891577B (zh)
TW (1) TWI788377B (zh)
WO (1) WO20190044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3960B (zh) * 2019-05-07 2021-05-18 三峡大学 3-氢化松苓酸b氰甲酯的制药用途
CN111253460B (zh) * 2020-03-17 2021-06-1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三萜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193820A1 (ja) * 2020-03-26 2021-09-30 味の素株式会社 毛髪の太毛化促進用組成物、毛周期の成長期維持用組成物およびvegf産生促進用組成物、毛周期の休止期から成長期への移行促進用組成物およびfgf7産生促進用組成物、ならびに毛周期の正常化促進用組成物
US20230330120A1 (en) * 2020-08-25 2023-10-19 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 Ltd.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hair loss or promoting hair regrow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31A (ja) * 1993-06-17 1995-01-06 Kotaku Rin 育毛剤
JP3034410B2 (ja) * 1993-10-08 2000-04-17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エルゴステロール配糖体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発毛・育毛料
JP3574495B2 (ja) * 1994-03-31 2004-10-06 臼杵製薬株式会社 頭髪料
JP4406780B2 (ja) * 1997-10-23 2010-02-03 和夫 佐久間 カバノアナタケの有効成分を用いた抗インフルエンザウイルス剤及びその他の薬剤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健康飲食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02047207A (ja) * 2000-08-04 2002-02-12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発毛・育毛促進剤
JP2004002258A (ja) * 2002-04-01 2004-01-08 Noevir Co Ltd Vegf産生促進剤
JP2005126403A (ja) * 2003-10-27 2005-05-19 Akira Abe カバノアナタケエキス養毛剤
KR101315813B1 (ko) * 2005-02-22 2013-10-08 마루젠세이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두발(頭髮) 화장료
JP5654214B2 (ja) * 2008-06-04 2015-01-14 丸善製薬株式会社 抑毛剤及び抑毛用皮膚化粧料
CN101623417A (zh) * 2008-07-09 2010-01-13 刘吉晨 治疗糖尿病的药用真菌生物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JP6257876B2 (ja) * 2010-07-02 2018-01-10 花王株式会社 Vegf産生促進剤
WO2014087960A1 (ja) * 2012-12-03 2014-06-12 国立大学法人徳島大学 アルカリ性フォスファターゼまたは/及びナフトール-as-bi-フォスフォヒドロラーゼに対する酵素活性促進剤、並びにそれを利用した発毛または育毛剤
CN103159821B (zh) * 2013-03-28 2014-11-05 昆明理工大学 羊毛甾烷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665080B (zh) * 2013-12-05 2015-06-10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萜化合物及其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TWI600429B (zh) * 2015-08-17 2017-10-01 中國醫藥大學 麥角固醇之用途
CN107115244A (zh) * 2017-06-14 2017-09-01 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桦木脑的护发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82322B2 (ja) 2019-10-02
WO2019004479A1 (ja) 2019-01-03
TWI788377B (zh) 2023-01-01
JPWO2019004479A1 (ja) 2019-06-27
CN110891577A (zh) 2020-03-17
CN110891577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8377B (zh) 毛囊真皮乳頭細胞增殖促進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7(fgf-7)產生促進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促進劑、似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產生促進劑、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產生促進劑及生髮劑
KR20060034237A (ko) 텔로머라제 활성을 위한 조성물 및 방법
MX2008014525A (es) Uso de ginsenosidos y extractos que los contienen.
KR101382114B1 (ko) 홍삼 다당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AU2005219032A1 (en) Composition for regulating the trophism of hair follicles and the cutaneous production of sebum and use thereof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
UA89510C2 (uk) Композиція на рослинних екстрактах ajuga reptans для профілактики втрати волосся, стимулювання росту волосся, регулювання секреції сальних залоз
JP2011105666A (ja) ドーパオキシダーゼ活性抑制剤及び美白剤
JP6698019B2 (ja) 同種異系脱毛症の治療方法および治療用化合物
GB2461037A (en) A method of treating alopecia using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cardiac glycoside
KR101654308B1 (ko) 탈모 예방 및 양모 효과를 갖는 모발 개선용 조성물
WO2017057910A1 (ko) 소야사포닌을 함유하는 발모 및/또는 육모 촉진용 조성물
KR101574555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Rg3, Rg5 및 Rk1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발모, 육모촉진 및 탈모 방지용 화장료조성물
CN106794192A (zh) 包含齐墩果酸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于防止脱发或促进毛发生长的组合物
JP3276327B2 (ja) テストステロン5α−リダクターゼ阻害剤
JPS63211214A (ja) 養毛料
JP2016079152A (ja) エストロゲン受容体β活性化剤
US20240189201A1 (en) Hair serum and supplement
JP2014058471A (ja) テストステロン−5α−リダクターゼ阻害剤
JPS61148111A (ja) 発毛促進剤
JPH10226642A (ja) 皮膚増殖疾患の治療剤
JPH08509975A (ja) 損なわれた毛成長の処置用組成物
JP2001354526A (ja) 毛髪発生又は育毛剤
JP2024537702A (ja) 脱毛防止又は発毛促進活性を有するペプチドとその用途
JP2024537698A (ja) 脱毛防止又は発毛促進活性を有するペプチドとその用途
KR20230076422A (ko) 데커신을 포함하는 탈모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약학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