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0780A - 回旋把柄用蓋部 - Google Patents

回旋把柄用蓋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0780A
TW201600780A TW104104669A TW104104669A TW201600780A TW 201600780 A TW201600780 A TW 201600780A TW 104104669 A TW104104669 A TW 104104669A TW 104104669 A TW104104669 A TW 104104669A TW 201600780 A TW201600780 A TW 2016007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inner body
side uneven
uneven portion
sw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4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9788B (zh
Inventor
Yusuke Iwanaga
Hidenobu Sato
Takahiro Matsuda
Original Assignee
Fujiki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in Kk filed Critical Fujikin Kk
Publication of TW201600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9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97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5/00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 F16K35/02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to be locked or disconnected by means of a pushing or pulling a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60Han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5/00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 F16K35/04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yieldingly resisting the act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1/00Other details not peculiar to particular types of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Actuation Of Valve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用於組裝到控制閥體開閉之回旋把柄上之空間無須較大地,可很容易組裝到前述回旋把柄,在組裝後,可藉簡單的操作,實現可與回旋把柄一同旋轉之狀態,以及與回旋把柄可獨立各自旋轉之狀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 一種回旋把柄用蓋部,被組裝在旋轉軸上,同時被組裝在旋轉前述旋轉軸之回旋把柄上,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內裝體,被組裝使得被固定在前述回旋把柄上;外裝體,內裝前述內裝體;離合器部,相對於前述內裝體而言,使前述外裝體以前述外裝體的旋轉軸為中心,可旋轉或不可旋轉;以及保持部,藉前述離合器部,保持相對於前述內裝體而言可旋轉之前述外裝體的可旋轉狀態。

Description

回旋把柄用蓋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回旋把柄用蓋部,當更詳細說明時,係有關於一種即使係較窄空間,也可很容易組裝到回旋把柄,在組裝到回旋把柄後,可藉簡單的操作,實現切換可與回旋把柄一同旋轉之狀態,以及與回旋把柄可獨立各自旋轉之狀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
先前,提案有一種關於「防止設於機械設備零件上之閥體的把柄誤操作」之閥體把柄蓋體(專利文獻1)。
此專利文獻1所述之「閥體把柄蓋體」,係由專利文獻1中之圖面可知:閥體把柄蓋體2包括可全部收容閥體的把柄1之箱型形狀,此箱型形狀物件在閥體的直徑方向分成兩半,「在使該切割後形狀之兩個箱體,在成為閥體的把柄厚度之處所的單邊安裝鉸鏈」,使得以該鉸鏈為中心,開閉兩個箱體。前述閥體把柄蓋體2,係藉以前述鉸鏈為中心,擴大前述兩個箱體,使把柄進入擴大後之兩個箱體中,之後,關閉兩個箱體。結果,在把柄蓋體2之中收容有把柄之狀態被實現。而且,前述閥體把柄蓋體係包括「因為在前述兩個箱形物件包括鑰匙孔,所以,使用鑰匙孔上鎖」之構造。
如此一來,因為使把柄收容在把柄蓋體2中,所以,在專 利文獻1所述之閥體把柄蓋體中,「不特定多數人的任一者,如果有此閥體把柄蓋體時,就不容易開閉閥體,僅被限定之管理者可操作」,「即使以手握持閥體把柄蓋體,...也無法施力操作閥體」之技術性效果可以發揮(以上,參照專利文獻1的段落號碼0007、0008、0011及0013,還有第1圖及第2圖)。
此專利文獻1所述之閥體把柄蓋體,係當收納閥體時,必須以鉸鏈為中心而左右開閉動作,所以,在相對於閥體的軸而言直交之空間中,必須確保較寬之空間。因此,有在組裝此閥體把柄蓋體時,只要在閥體的周圍無法確保充分寬廣的空間時,就無法組裝閥體把柄蓋體到閥體之技術性問題點。
在專利文獻2開示有流路開閉把柄的鎖固裝置。此鎖固裝置係包括:「擋止器支撐體(12)(22),包括用於嵌入流體控制器本體(5)之本體嵌入用穿孔(19)(23),而且,被固定在流體控制器本體(5);以及擋止器(16)(26),不可旋轉地被設於擋止器支撐體(12)(22)上,而且,卡合在流路開閉把柄(8),以阻止流路開閉把柄(8)的旋轉」(參照專利文獻2的請求項1)。
專利文獻2所述之鎖固裝置,係「一種鎖固裝置,在全開或全閉位置上,鎖固流路開閉把柄(8)」(參照專利文獻2的請求項1),其特徵在於:其包括積極阻止流路開閉把柄的旋轉之構造。
在專利文獻3開示有旋轉閥。該旋轉閥係「一種旋轉閥,藉鎖固機構進行開度的固定,藉固定而可避免誤操作,...即使安裝到在較窄空間,也不妨礙把柄之旋轉,使用同 一閥本本體而僅藉更換把柄,可很容易變更成包括鎖固機構或無鎖固機構,...可使流路之開閉或切換,在確實的切換位置保持固定」(參照專利文獻3的段落號碼0001)。
在此專利文獻3中,開示有一種使閥本體的旋轉軸無法旋轉之機構。
專利文獻4係開示有「一種流體控制器,在擋止器(26)設有:全開時旋轉阻止部(31),阻止全開位置之把柄的旋轉;以及全閉時旋轉阻止部(32),阻止全閉位置之把柄的旋轉」(參照專利文獻4的請求項1)。此流體控制器係包括在全開位置及全閉時,阻止把柄旋轉之構造。
在專利文獻5開示有一種閥的上鎖裝置,前述上鎖裝置包括:鎖固棒,被固定在閥的旋轉動作軸的把柄上,可滑動地被嵌裝在導引筒的內側,導引筒係被配設使得與前述把柄一體旋轉,使下端部自導引筒的下端開口延伸;以及打擊件,卡止下降之此鎖固棒。此上鎖裝置係將積極地抑制旋轉作動軸的動作,使得旋轉作動軸不運動當作原理。
在專利文獻6開示有一種防止誤操作裝置(11),其包括:蓋體支撐構件(12),被固定在流體控制器本體2;筒狀把柄蓋體(13),覆蓋流路開閉把柄(3),而且,被蓋體支撐構件(12)抓住;以及結合機構(14),裝卸自如地結合蓋體支撐構件(12)與筒狀把柄蓋體(13)。此防止誤操作裝置(11)係包括只要不使用鑰匙卸下鎖(24),就不可能旋轉流路開閉把柄(3)之構造。
在專利文獻7開示有「一種流體控制器的流路開 閉把柄的鎖固裝置,使相對於流體控制器本體(5)而言被旋轉之流路開閉把柄(8),在全開或全閉位置鎖固,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擋止器支撐體(12)(22),包括本體嵌入用穿孔(19)(23),而且,被固定在流體控制器本體(5)上;以及擋止器(16)(26),不可旋轉地被設於擋止器指示體(12)(22),而且,卡合在流路開閉把柄(8)以阻止其旋轉」(參照專利文獻7的請求項1)。
以上之專利文獻1~7所述之裝置,皆包括使流路開閉把柄的旋轉軸不旋轉之構造。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0872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1907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30032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005332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0-230667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11-51240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平11-6581號公報
本發明欲解決之課題,係提供一種無須用於組裝到控制閥體開閉之回旋把柄上之較寬空間,也可很容易組裝到前述回旋把柄,在組裝到回旋把柄後,可藉簡單的操作,實現 切換可與回旋把柄一同旋轉之狀態,以及與回旋把柄可獨立各自旋轉之狀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
用於解決上述課題之本發明的手段係(1)一種回旋把柄用蓋部,被組裝在旋轉軸上,同時被組裝在旋轉前述旋轉軸之回旋把柄上,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內裝體,被組裝使得被固定在前述回旋把柄上;外裝體,內裝前述內裝體;離合器部,相對於前述內裝體而言,使前述外裝體以前述外裝體的旋轉軸為中心,可旋轉或不可旋轉;以及保持部,藉前述離合器部,保持相對於前述內裝體而言可旋轉之前述外裝體的可旋轉狀態,(2)依上述(1)所述之回旋把柄用蓋部,其中,前述離合器部包括:內裝體側凹凸部,被形成在前述內裝體之朝向前述外裝體之端緣部;以及外裝體側凹凸部,被形成在前述外裝體之朝向前述內裝體之表面,而且,被配置使得與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相卡合,(3)依上述(2)所述之回旋把柄用蓋部,其中,前述保持部係當卡合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時,自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後退,在分離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時,被中介在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間之移動元件。
當依據本發明時,使回旋把柄用蓋部,沿著回旋把柄的旋轉軸的方向,使內裝體組裝在回旋把柄,藉此,可組 裝回旋把柄用蓋部到回旋把柄上,所以,在回旋把柄之直交的旋轉軸之方向上,組裝之必要空間無須很寬。當依據本發明時,當藉離合器部,相對於內裝體而言,可將外裝體的旋轉軸當作中心,以可旋轉外裝體,同時藉保持部,保持相對於內裝體而言之外裝體的可旋轉狀態時,即使旋轉力被施加在外裝體上,產生於外裝體上之旋轉不被傳遞到內裝體,因此,可實現相對於內裝體而言,僅外裝體旋轉之狀態。又,當藉離合器部及保持部,實現內裝體與外裝體一同旋轉之旋轉狀態時,回旋把柄也會旋轉。此時,外裝體的直徑大於回旋把柄,所以,可以用較小的旋轉力,很容易旋轉回旋把柄。
當依據本發明時,其提供一種前述離合器部包括:內裝體側凹凸部,被形成在前述內裝體之朝向前述外裝體之端緣部;以及外裝體側凹凸部,被形成在前述外裝體之朝向前述內裝體之表面,而且,被配置使得與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相卡合;所以,藉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外裝體側凹凸部之卡合,外裝體的旋轉力被確實傳遞到內裝體,因此,當旋轉外裝體後,外裝體的旋轉力的一部份或全部不被傳遞到內裝體,藉此,外裝體不空轉之回旋把柄用蓋部。
當依據本發明時,前述保持部係當卡合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時,自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後退,在分離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時,被中介在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間之移動元件,所以,僅藉移動元件之前進後退,可很容易實現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 相卡合之狀態,與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彼此分開之狀態。
1‧‧‧流體控制器
2‧‧‧流體控制器本體
3‧‧‧入口管接頭部
4‧‧‧出口管接頭部
5‧‧‧閥蓋
6‧‧‧閥蓋螺帽
7‧‧‧面板螺帽
8‧‧‧回旋把柄
8A‧‧‧凹狀凹槽
10‧‧‧回旋把柄用蓋部
11‧‧‧內裝體
12‧‧‧外裝體
13‧‧‧端緣部
14‧‧‧內裝體側凹凸部
15‧‧‧凹凸
16‧‧‧定位用凹部
17‧‧‧圓筒體部
18‧‧‧環狀圓盤體
19‧‧‧緣邊部
20‧‧‧內端
21‧‧‧安裝突起
22‧‧‧安裝孔
23‧‧‧外裝體側凹凸部
24‧‧‧凹凸
25‧‧‧離合器部
26‧‧‧球體組裝孔
27‧‧‧球體
28‧‧‧安裝閉鎖構件
29‧‧‧線圈彈簧
30‧‧‧保持部
31‧‧‧銷體
32‧‧‧安裝基座
33‧‧‧貫穿孔
34‧‧‧導引凹槽
35‧‧‧固定螺絲
36‧‧‧操作片
第1圖係表示組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到流體控制器,而且,藉離合器部而相對於內裝體而言,外裝體與內裝體一同旋轉之狀態之說明圖。
第2圖係表示組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到流體控制器,而且,藉離合器部而相對於內裝體而言,與內裝體各自獨立地,外裝體會旋轉之狀態之說明圖。
第3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組裝在流體控制器後之狀態之立體圖。
第4圖係表示自流體控制器卸下回旋把柄用蓋部後之狀態之立體圖。
第5圖係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中,表示藉離合器部,外裝體相對於內裝體而言,成為可旋轉狀態中之保持部之局部放大一部份剖開圖。
第6圖係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中,表示藉離合器部,外裝體相對於內裝體而言,成為不可旋轉狀態中之保持部之局部放大一部份剖開圖。
說明組裝有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之流體控制器。
如第1圖~第3圖所示,流體控制器1係例如眾 所周知之隔膜閥,其包括:流體控制器本體2(也被稱作本體),包括入口管接頭部3與出口管接頭部4;閥蓋5,略呈筒狀,嵌合覆蓋流體控制器本體2的上部;閥蓋螺帽6,固定閥蓋5到流體控制器本體2上;面板螺帽7,嵌合覆蓋閥蓋5;回旋把柄8,往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閥棒(未圖示),隨著回旋把柄8的旋轉而上下移動之旋轉軸;以及隔膜(未圖示),隨著前述閥棒的上下移動,遮斷或開放流體控制器本體2內的入口通路與出口通路。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入口管接頭部3係延長使得在流體控制器本體2的一邊(例如左邊)突出,出口管接頭部4係延長使得在流體控制器本體2的另一邊(例如右邊)突出。回旋把柄8係自俯視觀之,亦即,自做為閥棒之旋轉軸的中心軸線方向觀之係形成圓柱形,前述圓柱形係包括略呈圓形之上表面,與自前述上表面的緣邊,沿著前述中心軸線方向設置之周側面。在回旋把柄8的前述周側面,沿著中心軸線方向而形成縱向較長之複數凹狀凹槽8A,係以既定間隔被形成。此凹狀凹槽8A係當旋轉操作此回旋把柄8時,成為例如手指之止滑物。此回旋把柄8係藉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此回旋把柄8,可使入口管接頭部3中之流路與出口管接頭部4中之流路成開狀態或閉狀態。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10,係包括內裝體11與外裝體12。
前述內裝體11係形成兩端開口之圓筒體。前述內裝體11的圓筒體的一端開口部的內徑係被決定,使得可嵌合 前述回旋把柄8到該圓筒體的內部。又,做為此圓筒體之內裝體11的中心軸線方向尺寸係被決定,使得當在嵌合狀態下,內裝前述回旋把柄8到此內裝體11的內部後,內裝體11的一端開口部的端緣,僅比前述回旋把柄8的下端部的下表面的緣邊長些許。
形成此內裝體11之材質,係被決定使得當旋轉此內裝體11時,前述回旋把柄8也一同旋轉。
可藉適宜材料形成,使得包括例如藉壓入到此內裝體11的內部,可組裝前述回旋把柄8到內裝體11的內部,又,當結束內裝前述回旋把柄8後,使被內裝之前述回旋把柄8鎖固內裝體11中之內周面之程度之彈性,與當旋轉內裝體11時,前述回旋把柄8可滑順地旋轉之程度之剛性。當此內裝體11係以包括適度的彈性與剛性之材料形成時,藉內裝體11的彈性,內裝體11可藉彈性鎖固被內裝在內裝體11之前述回旋把柄8,藉包括適度的剛性,當使前述回旋把柄8對應內裝體11的旋轉而旋轉時,內裝體11不因為旋轉力而變形。在此發明中,「回旋把柄」係可在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旋轉,又,可在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上,比既定角度再更進一步旋轉。
而且,當使此內裝體11以彈性較小且剛性適宜之材料形成時,雖然未圖示,但是,在前述回旋把柄8的外周面上,當形成有平行形成在該中心軸線上之卡止用凹槽時,在前述內裝體11的內周面上,事先形成可嵌入前述卡止用凹槽之卡止用鍵體,藉此,當旋轉包括剛性之內裝體11時,可使前述回旋 把柄8滑順地旋轉。又,不侷限於這種卡止用凹槽與卡止用鍵體之組合,可適宜採用當旋轉前述內裝體11時,可旋轉前述回旋把柄8之機械性構成。又,換言之,相對於前述回旋把柄8而言,沿著該中心軸線以壓入內裝體11,藉此,可滑順地插入及嵌合前述回旋把柄8,到內裝體11的內部空間內,而且,只要藉前述回旋把柄8的旋轉,前述內裝體11沒有大幅變形,則可適宜決定內裝體11的材料,又,可適宜採用可使前述回旋把柄8的旋轉與內裝體11的旋轉同時進行之機械性結合構造。
在內裝體11的另一端,也就是朝向內裝此內裝體11之外裝體12之端緣部13,形成有內裝體側凹凸部14。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14,係將中心軸線當作中心而形成環狀,同時朝向外裝體12。
在此內裝體側凹凸部14,藉與將內裝體11的中心軸線當作中心之半徑線一致之稜線,以及被設於此稜線與鄰接稜線之間,與前述內裝體11的中心軸線當作中心之半徑線一致之谷線,形成有山與谷交互重複之凹凸15。當自中心軸線方向觀看時,被形成圓盤狀之內裝體側凹凸部14,包括圓形的開口部。當內裝前述回旋把柄8到內裝體11時,在前述開口部中,前述回旋把柄8的表面露出。
在此內裝體11中之圓筒體的外周面,設有定位用凹部16。定位用凹部16係形成使得使此外周面,以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一周。
前述外裝體12係包括圓筒體部17與環狀圓盤體 18。圓筒體部17係被形成圓筒體狀,使得兩端開口。
此圓筒體部17的一端,係開口使得可藉嵌合或插入前述內裝體11而組裝,在此圓筒體部17的另一端,形成有環狀的緣邊部19。此緣邊部19係包括內端20。內端20係成圓形開口,使得藉嵌合或插入到內裝在外裝體12之內裝體11的內部,而組裝之回旋把柄8的端面露出。使內端20的內周面與前述內裝體11的另一端開口部的內周面一致,以可無障礙地觀察被內裝之回旋把柄8的端面。
此環狀圓盤體18,係在其上端面包括安裝突起21。此環狀圓盤體18係使該安裝突起21,插入貫穿環狀的緣邊部19之安裝孔22,緣邊部19係被形成在前述圓筒體部17的另一端,藉此,被固定組裝在前述緣邊部19。
在與此環狀圓盤體18的設有前述安裝突起21之表面相反之面,換言之,在當外裝體12內裝有內裝體11時,此環狀圓盤體18的朝向內裝體11之表面,形成有外裝體側凹凸部23。
此外裝體側凹凸部23,藉與將外裝體12的中心軸線當作中心之半徑線一致之稜線,以及被設於此稜線與鄰接稜線之間,與前述外裝體12的中心軸線當作中心之半徑線一致之谷線,形成有山與谷交互重複之凹凸24。此外裝體側凹凸部23中之前述凹凸24,係被形成使得與被形成在前述內裝體11上之內裝體側凹凸部14中之前述凹凸15相咬合。
在此回旋把柄用蓋部10中,藉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形成有離合器部25。
在前述外裝體12中之圓筒體部17的周側面,開設有自外表面貫穿內周面之球體組裝孔26。此球體組裝孔26係在前述圓筒體部17的周側面中,於直交圓筒體部17的中心軸線之假想平面內,將前述中心軸線當作中心之中心角係例如以90度間隔,設有四個。而且,設於圓筒體部17的周側面之球體組裝孔26的個數,並不侷限於四個,也可以係兩個或三個。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兩個球體組裝孔26皆係相同形狀,在該球體組裝孔26內,收容有一個球體27,藉球體組裝孔26的被組裝在安裝閉鎖構件28上之推壓構件(例如線圈彈簧29),球體27係往圓筒體部17的內部空間被推壓。安裝閉鎖構件28係被組裝在圓筒體部17的外周面側的開口部上。而且,此球體27雖然藉線圈彈簧29而被推壓,但是,前述球體組裝孔26的前述圓筒體部17的內周面側的開口部,係包括比前述球體組裝孔26的內部中之直徑僅小些許之直徑,所以,前述球體27不會自前述圓筒體部17的內周面側的開口部脫離。
而且,在此例中,係使外裝體12的圓筒體部17形成厚壁,所以,前述球體組裝孔26雖然形成為自外裝體12的周側面貫穿內周面之孔,但是,當外裝體12的圓筒體部17不包括組裝球體27之充分壁厚時,如第3圖~第6圖所示,適宜組裝用於形成球體組裝孔26之安裝構件,藉此,可確保組裝球體27及其推壓構件之充分大小。
在內裝內裝體11到外裝體12的內部之狀態下,如第1圖所示,被前述線圈彈簧29推壓之球體27,係按壓內 裝體11的外周面。當使前述外裝體12沿著中心軸線方向移動,使得自內裝體11拉出前述外裝體12時,與前述外裝體12的移動一同地,前述球體27係在內裝體11的外周面轉動,如第2圖所示,前述球體27的一部份係嵌入定位用凹部16。當球體27嵌入定位用凹部16時,只要線圈彈簧29的推壓力,大於自內裝體11拔出外裝體12之力量,則即使自內裝體11欲更加拔出外裝體12,外裝體12也無法自內裝體11拔出,在外裝體12的內部內裝有內裝體11之狀態被維持。
外裝體12係被形成使得相對於內裝體11而言,可在內裝體11的外周面上,且以中心軸線為中心而滑順地旋轉或回旋,又,相對於內裝體11而言,可沿著中心軸線滑順地直進。當外裝體12的內周面接觸到內裝體11的外周面時,外裝體12的材料,係自滑動摩擦較小之材料適宜被選擇,使得相對於內裝體11的外周面而言,外裝體12的內周面可滑順地移動。
在外裝體12設有做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保持部30。如第1圖~第6圖所示,保持部30係卡合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23,例如當咬合時,自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23後退,當分離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23時,被中介在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23間之移動元件(例如銷體31)。
如第3圖~第5圖所示,此銷體31係在外裝體12的外周面上,被配置於自此外周面突出形成之安裝構件(例如 安裝基座32)的上端面上。
此安裝基座32,在此實施例中,係在外裝體12的外周面,成盒狀突出形成。在此安裝基座32的上表面,亦即,於做為直交外裝體12的中心軸線之平面之上表面上,銷體31係被配置成可在安裝基座32的上表面前進後退。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此銷體31包括:導引凹槽34,沿著外裝體12的徑向延伸;以及貫穿孔33,被形成長孔,被形成在此導引凹槽34的底面,自導引凹槽34貫穿到銷體31的底面。在此導引凹槽34上,固定螺絲35係貫穿貫穿孔33,在配置有銷體31之安裝基座32上,例如藉螺合而固定有固定螺絲35。因此,藉此固定螺絲35,銷體31無法自安裝基座32脫落。此銷體31前進後退時之銷體31的前進後退方向中之長度,與前述導引凹槽34的前進後退方向中之長度,係被適宜決定,使得當此銷體31在前述安裝基座32的上表面充分前進後,銷體31的尖端部,係位於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23,與相向此外裝體側凹凸部23被配置之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14之間,又,當此銷體31在前述安裝基座32的上表面充分後退後,銷體31的尖端部,係位於自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23,與相向此外裝體側凹凸部23被配置之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14之間隙後退之位置。
在此銷體31設有操作片36。此操作片36係例如藉以手指下壓銷體31,又,捏著此操作片36等,銷體31很容易可前進後退。
此回旋把柄用蓋部10係如下動作。
此回旋把柄用蓋部10,第1圖所示,最初係內裝 體11被內裝在外裝體12的內部,成為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相咬合之狀態,而內裝體11與外裝體12成為一體。
如第4圖所示,在流體控制器1中之回旋把柄8,組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回旋把柄用蓋部10。
當在回旋把柄8安裝回旋把柄用蓋部10時,組裝回旋把柄用蓋部10之操作很簡單。因為對於回旋把柄8配置回旋把柄用蓋部10,使得回旋把柄8的中心軸線與回旋把柄用蓋部10的中心軸線大概共通。接著,使回旋把柄用蓋部10沿著中心軸線,對回旋把柄8直進。重要的是:壓入回旋把柄用蓋部10,使得回旋把柄8被內裝在回旋把柄用蓋部10中。
當壓入結束時,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成為回旋把柄8的外周面,接觸到內裝體11的內周面之狀態。又,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成為相咬合之狀態,而且,成為在內裝體11中組裝有回旋把柄8之狀態。在此狀態下,當使外裝體12以其中心軸線為中心而旋轉時,回旋把柄8也旋轉。此時,外裝體12的直徑大於回旋把柄8,所以,可用較少之旋轉力旋轉回旋把柄8。
接著,抓住外裝體12,沿著內裝體11的中心軸線方向,自內裝體11拉伸外裝體12。即使外裝體12的內周面與內裝體11的外周面相接觸,球體27也在內裝體11的外周面上滾動,所以,在相對於內裝體11拉伸外裝體12時,可使外裝體12無阻力感地直進移動。當相對於內裝體11而言,外裝體12相對移動時,前述球體27嵌入定位用凹部16。當球體 27嵌入定位用凹部16時,該嵌入時之衝擊感傳遞到操作外裝體12之手指,所以,操作者停止進一步從內裝體11拔出外裝體12之動作。又,即使不管有衝擊感,操作者欲自內裝體11進一步拔出外裝體12,球體27也嵌入定位用凹部16,所以,無法自內裝體11再進一步拔出外裝體12。
如第2圖所示,在球體27嵌入定位用凹部16後之狀態下,內裝體11中之內裝體側凹凸部14的凹凸15,與外裝體12中之外裝體側凹凸部23的凹凸24,係在分離而不相咬合之狀態。
此時,在保持部30中,如第6圖所示,銷體31係處於自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後退之初期狀態。
在此,以手指下壓操作片36等,使操作片36往外裝體12按壓。一體結合在被按壓之操作片36上之銷體31係前進。位於外裝體12與內裝體11之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係包括間隔而分離,所以,前述銷體31進入前述間隔。在銷體31上之做為長孔之導引凹槽34上,安裝有固定螺絲35,所以,固定螺絲35的頭部抵接在導引凹槽34的內壁,藉此,銷體31無法更進一步前進。如第5圖所示,當銷體31前進到無法再前進處時,銷體31的尖端部成為進入到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之間隔之狀態。
在銷體31的尖端部進入到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之間隔後之狀態下,在內裝體側凹凸部14與外裝體側凹凸部23之間隔中介有銷體31,藉此,外裝體12 無法沿著其中心軸線移動到內裝體11。又,球體27的局部係嵌入被設於內裝體11的外表面上之定位用凹部16,所以,外裝體12相對於內裝體11而言可旋轉。
當相對於內裝體11而言,外裝體12可旋轉時,即使例如因為何種原因而旋轉力負載在外裝體12上時,也外裝體12旋轉,但是,內裝體11不旋轉。
因此,在回旋把柄用蓋部10不存在,而卸下回旋把柄8後之狀態下,當任何旋轉力或衝擊被負載到回旋把柄8時,雖然回旋把柄8有時會旋轉,但是,當回旋把柄用蓋部10組裝到回旋把柄8時,即使任何旋轉力或衝擊被施加到外裝體12時,此時,也僅外裝體12旋轉,內裝體11及回旋把柄8不旋轉。因此,當例如使回旋把柄8位於成為開放狀態之位置時,如果此回旋把柄用蓋部10組裝在回旋把柄8上時,即使任何旋轉力或衝擊施加在外裝體12上,回旋把柄8的既定位置也不改變。即使回旋把柄8位於成為閉鎖狀態之位置時,同樣地,如果此回旋把柄用蓋部10組裝在回旋把柄8上時,即使任何旋轉力或衝擊施加在外裝體12上,回旋把柄8的既定位置也不改變。
因此,當本發明之回旋把柄用蓋部10被組裝在回旋把柄8時,即使不更使用鎖固裝置到回旋把柄8,回旋把柄8也被維持一定之狀態。
以上,雖然說明過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
本發明之回旋把柄用蓋部,係包括外裝體、內裝 體、離合器部及保持部,前述離合器部也可以實現外裝體與內裝體之卡合狀態及非卡合狀態之任一狀態,又,只要保持部可維持使外裝體與內裝體為非卡合狀態,離合器部及保持部係可採取種種態樣。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回旋把柄係圓筒形或圓盤形,但是,回旋把柄也可以係例如包括日本特開2011-208726號公報中之第1圖所示之形狀之閥把柄,或者,也可以係如日本特開2008-190722號公報中之第3圖或第5圖所示,俯視觀之,略呈橢圓形狀之流路開閉把柄。不管回旋把柄採用何種形狀,只要內裝體包括可固定組裝回旋把柄到內裝體內之結構即可。
在本發明中,只要藉離合器部,可使外裝體相對於內裝體而言,可旋轉及不可旋轉,而且,內裝體被固定在回旋把柄,內裝體與外裝體可採用種種形狀及構造。
又,本發明中之離合器部,係只要使外裝體相對於內裝體而言,可旋轉及不可旋轉,則可採用種種機構或構造。
做為構成保持部之一例之移動元件,並不侷限於前述銷體,只要係藉位於被形成在內裝體用凹凸部與外裝體用凹凸部間之間隙,可阻止前述內裝體用凹凸部與外裝體用凹凸部成為卡合狀態,又,藉自內裝體用凹凸部與外裝體用凹凸部後退,可實現內裝體用凹凸部與外裝體用凹凸部相卡合之卡合狀態,則可採用種種機械性構成。
1‧‧‧流體控制器
2‧‧‧流體控制器本體
3‧‧‧入口管接頭部
4‧‧‧出口管接頭部
5‧‧‧閥蓋
6‧‧‧閥蓋螺帽
7‧‧‧面板螺帽
8‧‧‧回旋把柄
8A‧‧‧凹狀凹槽
10‧‧‧回旋把柄用蓋部
11‧‧‧內裝體
12‧‧‧外裝體
13‧‧‧端緣部
14‧‧‧內裝體側凹凸部
15‧‧‧凹凸
16‧‧‧定位用凹部
17‧‧‧圓筒體部
18‧‧‧環狀圓盤體
19‧‧‧緣邊部
20‧‧‧內端
21‧‧‧安裝突起
22‧‧‧安裝孔
23‧‧‧外裝體側凹凸部
24‧‧‧凹凸
25‧‧‧離合器部
26‧‧‧球體組裝孔
27‧‧‧球體
28‧‧‧安裝閉鎖構件
29‧‧‧線圈彈簧
30‧‧‧保持部
31‧‧‧銷體

Claims (3)

  1. 一種回旋把柄用蓋部,被組裝在旋轉軸上,同時被組裝在旋轉前述旋轉軸之回旋把柄上,其特徵在於包括:內裝體,被組裝使得被固定在前述回旋把柄上;外裝體,內裝前述內裝體;離合器部,相對於前述內裝體而言,使前述外裝體以前述外裝體的旋轉軸為中心,可旋轉或不可旋轉;以及保持部,藉前述離合器部,保持相對於前述內裝體而言,可旋轉之前述外裝體的可旋轉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回旋把柄用蓋部,其中,前述離合器部包括:內裝體側凹凸部,被形成在前述內裝體之朝向前述外裝體之端緣部;以及外裝體側凹凸部,被形成在前述外裝體之朝向前述內裝體之表面,而且,被配置使得與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相卡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回旋把柄用蓋部,其中,前述保持部係當卡合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時,自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後退,在分離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時,被中介在前述內裝體側凹凸部與前述外裝體側凹凸部間之移動元件。
TW104104669A 2014-02-28 2015-02-12 Cyclone handle cover TWI639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9926 2014-02-28
JP2014039926 2014-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780A true TW201600780A (zh) 2016-01-01
TWI639788B TWI639788B (zh) 2018-11-01

Family

ID=5400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4669A TWI639788B (zh) 2014-02-28 2015-02-12 Cyclone handle cov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51882B2 (zh)
JP (1) JP6525160B2 (zh)
KR (1) KR101876258B1 (zh)
CN (1) CN105723138B (zh)
TW (1) TWI639788B (zh)
WO (1) WO20151291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608B (zh) * 2016-10-20 2023-12-19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限温调节装置
GB2566285B (en) * 2017-09-07 2020-01-29 Pegler Yorkshire Group Ltd Valve handle locking mechanism
WO2019064720A1 (ja) 2017-09-26 2019-04-04 株式会社キッツエスシーティー ワンタッチ式ロックバルブと原料容器
US10458601B1 (en) * 2017-10-25 2019-10-29 Robert Gorham Safety system for gas cylinder valves and method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95839A (en) * 1928-09-06 1931-03-10 Walter C Credle Tamperproof valve
US2838270A (en) * 1952-09-08 1958-06-10 All Power Mfg Co Handle structures for valves and the like
US3001551A (en) * 1958-09-16 1961-09-26 Wyser Walter Valve for radiators and the like
US3193243A (en) * 1962-07-05 1965-07-06 Bastian Blessing Co Control valve safety clutch mechanism
US4549716A (en) * 1983-12-15 1985-10-29 Warren Timothy P Control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fluid control valve
US4623120A (en) * 1984-05-15 1986-11-18 Air Dr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afe high pressure instrument valve
US6382001B1 (en) * 1994-10-03 2002-05-07 Neelchine Engineering, Inc. Keyless lock for lockout device
US5551124A (en) * 1995-04-26 1996-09-03 Zeringue; Clay M. Faucet safety handle
US5513831A (en) * 1995-05-17 1996-05-07 Seward; Alfred L. Safety control knob for hot water valve
IL124146A (en) 1997-04-22 2001-08-08 Fujikin Kk Device for locking channel opening-closing handle of fluid controller
JP4217813B2 (ja) 1997-04-22 2009-02-04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流体制御器の流路開閉ハンドルのロック装置
US5741003A (en) 1997-05-13 1998-04-21 Emhart Inc. Child-resistant handle
JPH1151240A (ja) 1997-08-05 1999-02-26 Fujikin:Kk 流体制御器
JP4266424B2 (ja) 1999-02-09 2009-05-20 美和ロック株式会社 弁の錠装置
JP4677655B2 (ja) 2000-06-16 2011-04-27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流体制御器
CN1261708C (zh) * 2002-06-10 2006-06-28 刘金凤 带锁阀门
US6769278B1 (en) * 2003-01-17 2004-08-03 Wen-Kwei Chang Anti-burglar device of a door locker
DE10317808A1 (de) * 2003-04-16 2004-11-04 Georg Fischer Rohrleitungssysteme Ag Handgriff für Ventile
CN2658511Y (zh) * 2003-10-31 2004-11-24 陈立东 离合式阀门防盗器
JP5082265B2 (ja) 2005-03-22 2012-11-28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弁
US20090146090A1 (en) 2005-07-12 2009-06-11 Inax Corporation Pilot Type Water Discharging/Stopping and Flow Regulating Valve Device
CN201041256Y (zh) * 2007-06-20 2008-03-26 陈震宇 一种调温保护装置
JP4627799B2 (ja) 2008-12-19 2011-02-09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手動弁
JP2011208726A (ja) 2010-03-30 2011-10-20 Shoji Hiratsuka バルブハンドルカバ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29174A1 (ja) 2015-09-03
KR20160063388A (ko) 2016-06-03
JPWO2015129174A1 (ja) 2017-03-30
KR101876258B1 (ko) 2018-08-02
US9951882B2 (en) 2018-04-24
US20160341332A1 (en) 2016-11-24
JP6525160B2 (ja) 2019-06-05
CN105723138B (zh) 2018-01-30
TWI639788B (zh) 2018-11-01
CN105723138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9788B (zh) Cyclone handle cover
US9534693B2 (en) Valve with a hinged valve core
JP6511165B2 (ja) ハンドル機構
JP3223612U (ja) キーの保持を伴う圧縮ラッチ
EP3026305B1 (en) Hinged valve
TWI554701B (zh) 用於一閥之電氣的回饋裝置
JP2014508902A (ja) クイック接続流体カップリング
JPH0664505B2 (ja) 施錠可能な機素駆動機構
JP6128591B2 (ja) ロック装置及び弁装置
EP2378170B1 (en) Ball valve
BRPI0708598A2 (pt) dispositivo mecánico anti-recuo de mola
CN103090023B (zh) 一种具有铰接式阀芯的阀门
JP5683881B2 (ja) バルブの開閉位置ロック装置
TWI557350B (zh) 熱水端具安全操作模式之水龍頭
JP2005299766A (ja) ロック機構付き弁装置
JP7402472B2 (ja) 開度固定器
JP2000193133A (ja) バタフライバルブのロック装置
CN210563871U (zh) 闩锁
JP5021421B2 (ja) クラッチ機構
JP2009036228A (ja) ガス栓
JP2927342B2 (ja) ガス栓
JP3038463U (ja) 管継ぎ手
JP2020085149A (ja) 回転弁
JP6173153B2 (ja) 回転バルブ
CN112211504A (zh) 闩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