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5179A -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5179A
TW201415179A TW102147828A TW102147828A TW201415179A TW 201415179 A TW201415179 A TW 201415179A TW 102147828 A TW102147828 A TW 102147828A TW 102147828 A TW102147828 A TW 102147828A TW 201415179 A TW201415179 A TW 2014151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unit
cap
toner container
cap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7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2291B (zh
Inventor
Eisuke Hori
Noriyuki Kimura
Nobuo Takami
Yuji Suzuki
Hideki Kimura
Kenji Kikuchi
Junji Yamabe
Masato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440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276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098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42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097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5981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15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5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2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22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0668Toner discharging opening at one axial en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碳粉容器,其係可拆卸地附接於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以使該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平行於水平方向,包括:圓柱狀盒體,在該縱向方向於該盒體的一端上具有開口,並且配置以朝著該開口傳送容納於其中的碳粉;帽蓋部,該盒體的該開口插入其中,並且在其底部包括碳粉出口,用於在垂直向下的方向上排出已從該盒體的該開口排出的碳粉到該碳粉容器的外部;以及擋門構件,其夾持在該帽蓋部的該底部上,並且沿著該帽蓋部的外週邊移動藉以開啟及關閉該碳粉出口,其中該帽蓋部是由整體造模所形成。

Description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置在影印機、印表機、傳真機以及具有該影印機、該印表機和該傳真機之功能例如多功能外部設備的影像形成裝置之近似圓柱形的碳粉容器,尤其涉及一種包括該碳粉容器的影像形成裝置。
在傳統的影像形成裝置中,例如影印機,可拆卸地附接在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中的碳粉容器(碳粉瓶)已經得到廣泛使用。(對比:例如,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H4-168號1和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02268344號)
專利文獻1和2公開了一種以可替換方式設置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中的碳粉容器(碳粉瓶),其主要包括一盒體(瓶體)和一帽蓋部(托起部分)。
在傳統的碳粉容器中,當該帽蓋部的碳粉出口的開口面積和/或與碳粉出口交匯的碳粉傳送通道的流道面積增加時,能夠配置該帽蓋部的擋門構件,使得擋門構件可在縱向滑動以開啟和關閉碳粉容器,與在縱向方向上將碳粉容器附接到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或從影像形成裝置拆卸的操作同步,藉以只用少量動作,將碳粉容器附接到設備的主體,或從設備的主體拆卸。
然而,在此情況中,該帽蓋部的結構變得複雜,並且當該帽蓋部由黏合或焊接兩個或更多模製組件在一起所形成時,由於黏合或焊接精度的變化,該帽蓋部的自身尺寸將偏離預期尺寸。因此,由於容器主體和該帽蓋部之間的間隙的變化,容器主體與該帽蓋部之間的密封性將減弱,或者由於碳粉出口和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碳粉供應埠之間的位置偏差,碳粉將散落,這是一難題。此外,當該帽蓋部由黏合或焊接兩個或更多模製組件在一起所形成時,該帽蓋部的機械強度將降低,或者製模的成本將增加,這是另一個難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難題,並且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碳粉容器和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中該影像形成裝置能夠實現良好的碳粉容器操作性,甚至當該帽蓋部具有複雜的結構時,確保帽蓋部足夠的尺寸精度和機械強度,以及相對地減少成本。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碳粉容器,其係可拆卸地附接於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以使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平行於水平方向,該碳粉容器包括:一圓柱狀盒體,在縱向方向於盒體的一端上具有開口,並且配置以朝著開口傳送容納於其中的碳粉;一帽蓋部,盒體的開口插入其中,並且在帽蓋部的底部包括碳粉出口,用於在垂直向下的方向上排出已從盒體的該開口排出的碳粉到碳粉容器的外部;以及一擋門構件,其保持在帽蓋部的底部上,並且沿著帽蓋部的外週邊移動藉以開啟及關閉碳粉出口,其中帽蓋部是由整體造模所形成。
仍然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碳粉容器,其係可拆卸地附接於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以使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平行於水平方向。該碳粉容器包括:一圓柱狀盒體,在該縱向方向於盒體的一端上具有開口,並且配置以朝著開口傳送容納於其中的碳粉;一帽蓋部,盒體的開口插入其中,並且在帽蓋部的底部包括碳粉出口,用於在垂直向下的方向上排出已從盒體的開口排出的碳粉到碳粉容器的外部;以及一擋門構件,其保持在帽蓋部的底部上,並且沿著帽蓋部的外週邊移動藉以開啟及關閉碳粉出口,其中該帽蓋部包括複數個與盒體嚙合的爪構件,以及該等爪構件和帽蓋部的一部分是由整體造模所形成,其中帽蓋部的該部分是在盒體的該開口的圓周的一相對位置處。
1Y、1M、1C、1K‧‧‧光敏滾筒
2a‧‧‧清潔葉片
2Y‧‧‧清潔單元
4Y‧‧‧充電單元
5Y‧‧‧顯影裝置
6Y、6M、6C、6K‧‧‧影像形成單元
7‧‧‧曝光裝置
8‧‧‧中間傳送帶
9Y、9M、9C、9K‧‧‧初級傳送偏壓滾輪
12‧‧‧第二傳送支撐滾輪
15‧‧‧中間傳送單元
19‧‧‧第二傳送滾輪
20‧‧‧固定單元
26‧‧‧饋送單元
27‧‧‧饋送滾輪
28‧‧‧套合滾輪對
29‧‧‧排出滾輪對
30‧‧‧堆疊部
32Y、32M、32C、32K‧‧‧碳粉容器
33a‧‧‧瓶開口
33b‧‧‧螺旋狀凸部
33c‧‧‧齒輪
33d‧‧‧爪
33d1‧‧‧軸承爪
33Y‧‧‧盒體
33f‧‧‧攪拌構件
33f1‧‧‧板構件
33f2‧‧‧嵌合部
33f10‧‧‧推板
33f20‧‧‧連接部分
33f100‧‧‧漸狹部
34a‧‧‧第一孔
34b‧‧‧第二孔
34c‧‧‧受壓部
34d‧‧‧擋門構件
34d1‧‧‧擋門主單元
34d2‧‧‧擋門變形單元
34d11‧‧‧舉起部
34d11a‧‧‧嚙合壁
34d11b‧‧‧抑制壁
34d11c‧‧‧側壁
34d12‧‧‧擋門滑道
34d15‧‧‧擋門軌道嚙合部
34d21‧‧‧阻擋器釋放單元
34d22‧‧‧阻擋器
34d120‧‧‧凸部
34e‧‧‧第一嚙合部
34e1‧‧‧漸狹的突起
34f‧‧‧第二嚙合部
34g‧‧‧不相容形狀部
34g1‧‧‧基部
34g2‧‧‧不相容爪構件
34j‧‧‧爪構件
34j2‧‧‧下凹部
34j1、34j3‧‧‧造模孔
34h‧‧‧上凸部
34i‧‧‧爪構件變形單元
34k‧‧‧安裝部
34m‧‧‧凸出部
34n‧‧‧擋門殼單元
34n1‧‧‧滑槽
34n5‧‧‧接觸部
34n6‧‧‧缺口部
34n10‧‧‧孔
34p‧‧‧肋
34q‧‧‧肩部
34r‧‧‧邊緣部
34r1‧‧‧末端
34r2‧‧‧平行部
34s‧‧‧垂直面
34s10‧‧‧第二接觸部
34t‧‧‧擋門軌道
34u‧‧‧柔性構件
34u1‧‧‧柔性部
34u2‧‧‧附接表面
34v‧‧‧附接面
34v1‧‧‧槽
34x、34x1‧‧‧缺口部
34Y‧‧‧帽蓋部
34Ya‧‧‧軸承
34Y1‧‧‧第一構件
34Y2‧‧‧第二構件
34Y2a、34Y2b、34Y2c‧‧‧缺口部
34Y2d‧‧‧小直徑部
34Y1a‧‧‧黏合部
34Y1b‧‧‧側部
34z‧‧‧插入部
35‧‧‧RFID晶片
36‧‧‧擋門密封
37‧‧‧帽蓋密封
40Y‧‧‧密封構件
41Y‧‧‧上凸構件
42Y‧‧‧齒輪構件
41Ya‧‧‧軸
41Ya1‧‧‧末端
41Yb‧‧‧柔性攪拌構件
41Yb1‧‧‧縫隙
42Ya‧‧‧齒輪部
42Yb‧‧‧齒輪嚙合部
43Y‧‧‧帽蓋密封
44Y‧‧‧輪齒
45Y‧‧‧旋轉軸
46Y‧‧‧線圈
47Y‧‧‧橡膠構件
48Y‧‧‧密封構件
49Y‧‧‧帽蓋構件
51Y‧‧‧顯影滾輪
52Y‧‧‧刮刀
53Y、54Y‧‧‧顯影儲存單元
55Y‧‧‧輸送螺桿
56Y‧‧‧密度探測感測器
60Y、60M、60C、60K‧‧‧碳粉供應單元
61Y‧‧‧碳粉罐
62Y‧‧‧碳粉傳送線圈
64Y‧‧‧碳粉傳送管
66Y‧‧‧碳粉末端感測器
70‧‧‧碳粉容器夾具
72a‧‧‧瓶體夾持面
72w‧‧‧碳粉供應埠
72‧‧‧瓶體夾持部
72b‧‧‧阻擋器釋放偏斜部
72d‧‧‧擋門關閉機構
72d1‧‧‧第一夾持單元
72d2‧‧‧第二夾持單元
72d3‧‧‧支撐軸
73‧‧‧帽蓋夾持部
73a‧‧‧主要引導銷
73b‧‧‧副引導銷
73c‧‧‧嚙合部
73d‧‧‧擠壓部
73d1‧‧‧滑道
73d2‧‧‧拉簧
73d5‧‧‧軸承
73d6‧‧‧滑道插入埠
73d7‧‧‧凸部
73d11、73d12‧‧‧斜面
73d13‧‧‧下凹部
73e‧‧‧天線
73q‧‧‧定位構件
73m‧‧‧嚙合的部分
73k‧‧‧軸承
76‧‧‧密封構件
81‧‧‧驅動齒輪
90‧‧‧控制單元
91‧‧‧驅動單元
100‧‧‧影像形成裝置
101Y、101M、101C、101K‧‧‧盒體
195‧‧‧夾具
200‧‧‧模具
201‧‧‧內模
202‧‧‧外模
202a‧‧‧豎立部分
500‧‧‧碳粉容器
501‧‧‧密封構件
510‧‧‧帽蓋部
511‧‧‧收納孔
512‧‧‧帽蓋
513‧‧‧圓柱狀構件
514‧‧‧鉤子部
519‧‧‧碳粉出口
530‧‧‧圓柱狀容器
531‧‧‧容器開口
532‧‧‧螺旋狀溝槽
533‧‧‧外圓周凸部
1100Y、1100M、1100C、1100K‧‧‧碳粉容器
102Y‧‧‧螺旋槽
103Y‧‧‧齒輪部
104Y‧‧‧外圓周凸部
105Y‧‧‧容器開口
150Y、150M、150C、150K‧‧‧帽蓋部
151Y‧‧‧大直徑圓柱部
152Y‧‧‧鉤子部
153Y‧‧‧環狀頂壁
154Y‧‧‧沖模孔
161Y‧‧‧小直徑圓柱部
190Y‧‧‧環狀密封構件
191Y‧‧‧環狀加強構件
270‧‧‧碳粉供應裝置
277‧‧‧容器放置板
278‧‧‧筒體驅動單元
910‧‧‧第一外模
911‧‧‧第二外模
911a‧‧‧鉤模構件
912‧‧‧內模
913‧‧‧第一外模
914‧‧‧第二外模
915‧‧‧鉤模構件
916‧‧‧內模
P‧‧‧記錄介質
L‧‧‧雷射
G‧‧‧顯影劑
W‧‧‧碳粉出口
Q‧‧‧箭頭
A‧‧‧開口
B‧‧‧凹部
第1圖為第一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配置圖;第2圖為影像形成單元的剖面圖;第3圖為碳粉容器如何設置在碳粉供應裝置中的示意圖;第4圖為碳粉容器如何設置在碳粉容器夾具中的透視示意圖;第5圖為從上方傾斜地觀看碳粉容器的透視圖; 第6圖為從下方傾斜地觀看碳粉容器的透視圖;第7圖圖示碳粉容器的六個面;第8圖為從帽蓋部一側觀看的碳粉容器的前視圖;第9圖為碳粉容器之一部分的展開圖;第10圖為碳粉容器的盒體的一頭側(head side)的透視圖;第11圖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透視圖;第12圖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另一透視圖;第13圖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剖面透視圖;第14圖為鄰近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橫剖面圖;第15圖為碳粉容器的擋門構件如何關閉碳粉出口的透視圖;第16圖為碳粉容器的擋門構件如何開啟碳粉出口的透視圖第17圖為第16圖圖示狀態中的帽蓋部內部的透視圖;第18A圖至第18C圖係說明利用擋門構件施行開啟操作與碳粉容器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之附接操作同步的示意圖;第19圖為擋門構件從帽蓋部拆卸後的透視圖;第20圖為擋門構件從帽蓋部拆卸後的另一個透視圖;第21圖為密封構件如何從第19圖之帽蓋部拆卸的透視圖;第22圖為密封構件如何從第20圖之帽蓋部拆卸的透視圖;第23圖為從盒體一側觀看帽蓋部的後視圖;第24A圖及第24B圖為利用吹塑成型(blow molding)製造模具之一部分的示意圖;第25圖為擋門構件的透視圖;第26圖為擋門構件的另一個透視圖;第27A圖至27C圖為從帽蓋部一側觀看的不同類型碳粉容器的前視圖;第28A圖至第28E圖為其他示例的碳粉容器的前視圖;第29圖為於碳粉容器夾具中鄰近瓶狀夾持部的透視圖;第30圖為於碳粉容器夾具中鄰近瓶狀夾持部的另一個透視圖;第31圖為碳粉容器夾具之帽蓋部一部分的展開透視圖;第32圖為碳粉容器夾具的帽蓋保持部的展開透視圖;第33圖為碳粉容器夾具的帽蓋保持部的另一展開透視圖; 第34圖為碳粉容器之帽蓋部如何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的帽蓋保持部的透視圖;第35圖為接著第34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36圖為接著第35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37圖為當碳粉容器的受壓部與碳粉容器夾具的擠壓部嚙合時,帽蓋部如何附接到帽蓋保持部的橫剖面俯視圖;第38圖為接著第37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39圖為接著第38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40圖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如何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的帽蓋夾持部的橫剖面透視圖;第41圖為接著第40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42圖為接著第41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43圖為當碳粉出口與碳粉容器夾具的擋門夾持機構嚙合時,碳粉容器的擋門構件如何開啟碳粉出口的仰視圖;第44圖為接著第43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45圖為接著第44圖中所示之狀態後的狀態圖;第46圖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如何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的帽蓋夾持部的橫剖面側視圖;第47圖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碳粉容器的一部分的透視圖;第48圖為第47圖中所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展開透視圖;第49圖為第47圖中所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另一個展開透視圖;第50圖為與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焊接在一起的透視圖;第51圖為第47圖中所示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內部透視圖;第52圖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透視圖,其中擋門構件係從碳粉容器的帽蓋部拆卸下來;第53圖為根據第四實施例碳粉容器的擋門構件的透視圖;第54A圖至第54B圖為根據第五實施例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爪構件的配置示意圖;第55圖為根據第六實施例碳粉容器的攪拌構件的透視圖;第56圖為第55圖攪拌構件的另一個透視圖; 第57圖為第55圖攪拌構件的三個面的示意圖;第58A-1圖至第58A-4圖為第55圖中攪拌構件如何旋轉的示意圖;第58B-1圖至第58B-4圖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碳粉容器的攪拌構件如何旋轉的示意圖;第59圖為根據第七實施例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橫剖面示意圖;第60圖為安置在第59圖中碳粉容器的碳粉出口旁邊的柔性構件的透視圖;第61A圖至第61G圖為第59圖中碳粉容器的攪拌構件如何旋轉的示意前視圖;第62圖為根據第八實施例碳粉容器的透視圖;第63圖為第62圖中碳粉容器的橫剖面圖;第64圖為第62圖中鄰近碳粉容器之帽蓋部的橫剖面圖;第65圖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碳粉容器的配置圖;第66圖為傳統的圓柱形旋轉碳粉容器的頂部的展開橫剖面圖;第67圖為當圓柱形容器係附接到帽蓋部時之頂部的橫剖面圖;第68圖為根據第九實施例於影像形成裝置中Y碳粉容器的透視圖;第69圖為碳粉容器的展開透視圖;第70圖為影像形成裝置的碳粉容器夾具(碳粉供應裝置)的透視圖;第71圖為碳粉容器的頂部在裝配前的放大縱向剖面圖;第72圖為頂部在組裝後的放大縱向剖面圖;第73圖為從前端側觀看之碳粉容器的帽蓋部的放大透視圖;第74圖為從收容開口側觀看帽蓋部的放大透視圖;第75圖為鄰近帽蓋部的鉤子部的放大透視圖;第76圖為帽蓋部在模具中被模製用於造模的橫剖面圖;第77圖為各種模具和模具被移除後的帽蓋部的橫剖面圖;第78圖為解釋各種直徑的帽蓋部的橫剖面圖;第79圖為解釋根據第九實施例之第一示例影像形成裝置的帽蓋部的各種直徑的橫剖面圖;第80圖為解釋各種直徑的帽蓋部和影像形成裝置的盒體(圓柱狀盒體)的橫剖面圖; 第81圖為密封構件和影像形成裝置的增強構件的放大透視圖;第82圖為密封構件如何附接的透視圖;第83圖為解釋根據第九實施例之第二示例影像形成裝置的帽蓋部的各種直徑的橫剖面圖;第84圖為密封構件如何從帽蓋部的內部移除的橫剖面圖;第85圖為根據一個改變的帽蓋部的放大透視圖;第86圖為為帽蓋部在模具中被模製用於造模的橫剖面圖;第87圖為解釋鉤模構件如何拔模的帽蓋部的橫剖面圖;第88圖為解釋各種模具如何移除的帽蓋部的橫剖面圖;以及第89圖為解釋各種直徑的帽蓋部的橫剖面圖。
以下參考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做詳細描述。在圖式中,相似或者相同的元件將用相同的參考字母或數位表示,其解釋將被適當地簡化或忽略。
第一實施例
以下參考第1圖至第46圖詳細描述第一實施例。
首先描述整個影像形成裝置的構造和操作。
如第1圖所示,與對應的各自顏色(黃色、洋紅色、青色、黑色)相一致的四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可拆卸地配置於碳粉容器夾具70中,該碳粉容器夾具70被提供在影像形成裝置100的上側(同樣參考第3圖、第4圖及第6圖)。
中間傳送單元15配置在碳粉容器夾具70之下。對應於各自顏色(黃色、洋紅色、青色、黑色)的影像形成單元6Y、6M、6C及6K係以串聯方式配置,以便面對著中間傳送單元15的中間傳送帶8。
碳粉供應裝置60Y、60M、60C及60K分別配置在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之下。碳粉供應裝置60Y、60M、60C及60K分別供應容納於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之中的碳粉至影像形成單元6Y、6M、6C及6K之中的顯影裝置。
參考第2圖,用於黃色的影像形成單元6Y包括光敏滾筒1Y,以及 也包括配置在光敏滾筒1Y周圍的充電單元4Y、顯影裝置57(顯影單元)、清潔單元2Y和中和單元(圖未示出)。在光敏滾筒1Y上執行影像形成過程(充電過程、曝光過程、顯影過程、傳送過程和清潔過程),以便在光敏滾筒1Y上形成一黃色影像。
除了要使用的碳粉顏色不同外,其他三個影像形成單元6M、6C及6K具有和用於黃色的影像形成單元6Y幾乎相同的構造,且形成對應於各自碳粉顏色的影像。在下文中,將適當地省略其他三個影像形成單元6M、6C及6K的解釋,並且只提出用於黃色的影像形成單元6Y的解釋。
參考第2圖,光敏滾筒1Y在第2圖中藉由驅動馬達順時針旋轉(圖未示出)。光敏滾筒1Y的表面在充電單元4Y的位置處被均勻地充電(充電過程)。
然後,光敏滾筒1Y的表面到達一個放射雷射L的位置,該雷射L由一曝光裝置7(參考第1圖)發射,其中曝光的光被掃描以形成一個用於黃色的靜電潛像(曝光過程)。
然後,光敏滾筒1Y的表面到達一個面對顯影裝置5Y的位置,其中靜電潛像在該位置顯影並形成一黃色碳粉影像(顯影過程)。
然後,光敏滾筒1Y的表面到達一個面對中間傳送帶8和初級傳送偏壓滾輪9Y的位置,其中在光敏滾筒1Y上的碳粉影像被傳送至中間傳輸帶8(初級傳送過程)。此時,少量的未傳送碳粉殘留在光敏滾筒1Y上。
然後,光敏滾筒1Y的表面到達一個面對清潔單元2Y的位置,其中殘留在光敏滾筒1Y上的未傳送碳粉機械式地由清潔葉片2a收集(清潔過程)。
光敏滾筒1Y的表面最終到達一個面對中和單元(圖未示出)的位置,其中在光敏滾筒1Y上之殘留的潛能被清除。
在此方式中,完成在光敏滾筒1Y上所執行的一系列影像形成過程。
影像形成過程在其他影像形成單元6M、6C及6K上使用和黃色影像形成單元6Y相同的方式執行。特別地,配置在影像形成單元下的曝光裝置7根據影像資訊,朝影像形成單元6M、6C及6K的每個光敏滾筒發射一雷射光L。更具體來說,曝光裝置7從一光源發射雷射光L,並且當用旋轉多角鏡掃描雷射光L時,經複數個光學構件將雷射光L放射到光敏 滾筒上。
接著,通過顯影過程,在各自的光敏滾筒上形成之彩色碳粉影像被疊加且傳送到中間傳送帶8上。在此方式中,在中間傳送帶8上形成一彩色影像。
參考第1圖,中間傳送單元15包括中間傳送帶8、四個初級傳送偏壓滾輪9Y、9M、9C及9K、第二傳送支撐滾輪12、複數個張力滾輪、中間傳送清潔單元等。中間傳送帶8藉由複數個滾輪伸展和支撐,並且在第1圖中箭頭所指方向伴隨著滾輪12的旋轉不停地移動。
四個初級傳送偏壓滾輪9Y、9M、9C及9K分別用光敏滾筒1Y以及1M、1C及1K夾住中間傳送帶8,因此形成初始傳送夾持區。與碳粉的極性相反的傳送偏差施加到初級傳送偏壓滾輪9Y、9M、9C及9K。
中間傳送帶8在箭頭方向移動,並且依序穿過初級傳送偏壓滾輪9Y、9M、9C及9K的初級傳送夾持區。據此,在光敏滾筒1Y、1M、1C及1K上,用於各自顏色之碳粉影像係疊加於中間傳送帶8上,作為初級傳送。
中間傳送帶8攜帶複數個顏色之疊加及傳送的碳粉影像到一面對第二傳送滾輪19位置。在此位置,第二傳輸支撐滾輪12用第二傳輸滾輪19夾住中間傳送帶8,因此形成第二傳送夾持區。在中間傳送帶8上形成的四色碳粉影像被傳送至記錄介質P,例如複製紙,該記錄介質P被傳輸到第二傳送夾持區的位置。此時,還沒有傳遞到記錄介質P的未傳送碳粉殘留在中間傳送帶8上。
然後,中間傳送帶8到達中間傳送清潔單元(圖未示出)的位置,其中在中間傳送帶8上的未傳遞碳粉在該位置處被收集。
在此方式中,完成在中間傳送帶8上所執行的一系列傳送過程。
記錄介質P係自饋送單元26被傳輸到第二傳送夾持區的位置,其中經饋送滾輪27及套合滾輪對28被安置在影像形成裝置100的下邊。
更具體來說,複數個記錄介質P,例如複印紙,堆疊在饋送單元26中。當饋送滾輪27在第1圖中順時針旋轉時,最上層的記錄介質P係饋送到套合滾輪對28之滾輪間的夾持區。
輸送到套合滾輪對28的記錄介質P在套合滾輪對28之滾輪間的夾 持區間暫時停止時,其旋轉係停止的。套合滾輪對28與在中間傳送帶8上的彩色影像同步旋轉,並且記錄介質P朝著第二傳送夾持區傳送。然後,預期的彩色影像傳送到記錄介質P。
其中彩色影像在第二傳送夾持區的位置處被傳送之記錄介質P係被傳送到固定單元20的位置,其中利用由固定滾輪及施壓滾輪所施予的熱及壓力,所傳送至記錄介質P之表面的彩色影像被固定到記錄介質P。
然後,記錄介質P經排出滾輪29之滾輪之間的夾持區被排出至該裝置之外部。由排出滾輪對29所排出到裝置外部的記錄介質P,依序地堆疊在一堆疊部30上,作為輸出影像。
在此方式中,完成在影像形成裝置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影像形成過程。
以下參考第2圖詳細描述在影像形成單元中顯影裝置的構造及操作。
顯影裝置5Y包括:面對光敏滾筒1Y的顯影滾輪51Y;面對顯影滾輪51Y的刮刀52Y;安置在顯影儲存單元53Y及54Y中的兩個輸送螺桿55Y;以及密度探測感測器56Y,用於偵測顯影劑中碳粉的密度。顯影滾輪51Y包括固定在其中的磁鐵、以及圍繞磁鐵旋轉的套管。由載體和碳粉形成的兩種成分顯影劑G儲存在顯影儲存單元53Y和54Y中。顯影儲存單元54Y經形成在顯影儲存單元54Y上側的開口與碳粉傳輸管64Y(碳粉傳輸路徑)相連。
以上顯影裝置之配置其操作如下。
顯影滾輪51Y的套管在第2圖中的箭頭方向旋轉。顯影劑G隨著套管的旋轉沿顯影滾輪51Y移動,顯影劑G藉由磁鐵形成的磁場帶到顯影滾輪51Y上。
控制顯影裝置51Y中的顯影劑G,以便顯影劑中的碳粉的比率(碳粉密度)在預定範圍內。更具體來說,根據顯影裝置5Y中的碳粉消耗,容納於碳粉容器32Y中的碳粉經碳粉供應裝置60Y供應到顯影儲存單元54Y(參考第3圖)。以下將詳細描述碳粉供應裝置的構造和操作。
當用兩個輸送螺桿55Y與顯影劑G混合和攪拌在一起時(如第2圖以垂直方向移動),供應至顯影儲存單元54Y的碳粉在兩個顯影劑儲存單元53Y及54Y中循環。在顯影劑G中的碳粉藉由與載體摩擦充電黏附至載體,並且由於在顯影滾輪51Y上形成的磁力,與載體一起被攜帶到顯影 滾輪51Y上。
被攜帶到顯影滾輪51Y上的顯影劑G在第2圖中的箭頭方向傳送,並且到達刮刀52Y的位置。在此位置,使在顯影滾輸51Y上之顯影劑G的數量適當,然後顯影劑G傳送到面對光敏滾筒1Y的位置(顯影區)。藉由形成在顯影區的電場,碳粉黏附至形成在光敏滾筒1Y上的潛像上。殘留在顯影滾輪51Y上之顯影劑G伴隨著套管的旋轉到達顯影儲存單元53Y的上側,其中顯影劑G自顯影滾輪51Y分開。
參考第3圖和第4圖,碳粉供應裝置60Y、60M、60C及60K詳細描述如下。
參考第3圖,根據對各自顏色在顯影裝置中之碳粉消耗,配置在影像形成裝置100的碳粉容器夾具70中之在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內的碳粉利用碳粉供應裝置60Y、60M、60C及60K適當地將碳粉供應至各個顯影裝置,其中碳粉供應裝置60Y、60M、60C及60K被配置給各自碳粉顏色。
除了用於影像形成過程的碳粉顏色互不相同外,四個碳粉供應單元60Y、60M、60C及60K具有幾乎相同的構造,並且四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具有幾乎相同的構造。因此,只對用於黃色的碳粉供應單元60Y和碳粉容器32Y做解釋,用於另外三種顏色的碳粉供應單元60M、60C及60K及碳粉容器32M、32C及32K將適當地被省略。
如第4圖,當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附接到影像形成裝置100的碳粉容器夾具70時(沿著箭頭Q運動),每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的擋門構件34d與附接操作同步地移動。因此,碳粉出口W開啟,並且碳粉容器夾具70(碳粉供應單元60Y、60M、60C及60K)的碳粉供應埠72w(參看第3圖、和第37圖至第39圖)和碳粉出口W互相附接。結果,容納於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中的碳粉從碳粉出口W排出,並且通過碳粉容器夾具70(碳粉供應單元60Y、60M、60C及60K)的碳粉供應埠72w堆積在碳粉罐61Y中。
參考第3圖的示意圖,碳粉容器32Y是一近似圓柱形的碳粉瓶,並且主要包括:帽蓋部34Y,其藉由碳粉容器夾具70非旋轉地夾持著;以及盒體(瓶體)33Y,其具有整體形成的齒輪33c。盒體33Y被夾持,以 便相對帽蓋部34Y旋轉,並且藉由驅動單元91(其包括驅動馬達、驅動齒輪81等,參看第42圖)在第3圖中的箭頭方向旋轉。隨著盒體33Y的旋轉,容納於碳粉容器32Y(盒體33Y)中的碳粉,藉由形成在盒體33Y的內圓周表面上的螺旋狀凸部33b,在縱向方向(在第3圖中從左到右輸送)被輸送,並且碳粉從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排出。即,驅動單元91適當地旋轉碳粉容器32Y的盒體33Y,以便將碳粉適當地供應到碳粉罐61Y。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在它們的使用壽命結尾(當消耗完幾乎所有的儲存的碳粉並且容器變空時)時可替換為新的。
參考第3圖,每個碳粉供應單元60Y、60M、60C及60K包括碳粉容器夾具70、碳粉罐61Y、碳粉傳送器線圈62Y、碳粉末端感測器66Y以及驅動單元91。
碳粉罐61Y配置在碳粉容器32Y的碳粉出口W下,用於堆積從碳粉容器32Y的碳粉出口W排出的碳粉。碳粉罐61Y的底部附接至碳粉傳送管64Y的上游部分。
用來偵測堆積在碳粉罐61Y中的碳粉的數量等於或者小於一預定數量的碳粉末端感測器66Y係設置在碳粉罐61Y的壁面上(在距離底部預定高度的位置)。靜摩擦電感測器或類似物可用來當作碳粉末端感測器66Y。當使用碳粉末端感測器66Y,控制單元90偵測堆積在碳粉罐61Y中的碳粉數量等於或小於該預定數量(碳粉末端偵測)時,控制單元90控制驅動單元91(驅動齒輪81)使碳粉容器32Y的盒體33Y以預定的時間旋轉,以供應碳粉到碳粉罐61Y。即便重複上述控制後,當由碳粉末端感測器66Y的碳粉末端偵測沒被取消時,催促替換碳粉容器32Y的資訊被顯示在影像形成單元100的顯示單元上(圖未示出),表示碳粉容器32Y的碳粉空了。
碳粉傳送線圈62Y配置在碳粉傳送管64Y的內部,並且通過碳粉傳送管64Y,向顯影裝置5Y傳送堆積在碳粉罐61Y中的碳粉,儘管該細節並未在圖中示出。更具體來說,碳粉傳送器線圈62Y從碳粉罐61Y的底部(一最下端的點),沿著碳粉傳送管64Y,朝顯影裝置的上側傳送碳粉。藉由碳粉傳送器線圈62Y輸送的碳粉供應到顯影裝置5Y(顯影儲存單元54Y)之中。
參考第4圖,碳粉容器夾具70主要包括:帽蓋夾持部73,用於夾持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以及瓶體夾持部72(盒體夾持部),用於夾持碳粉容器32Y的盒體33Y。以下參考第29圖到第46圖詳細描述碳粉容器夾具70(瓶體夾持部72和帽蓋夾持部73)的構造和操作。
參考第1圖,當配置在影像形成裝置100的前側(在第1圖的紙張的法線方向的前側)上部的主體蓋(圖中未示)開啟時,瓶體夾持部72露出。當每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係傾斜以便其縱向方向平行於水平方向時,則從影像形成裝置100的上前側執行每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的附接/拆卸操作(附接/拆卸操作是用碳粉容器的縱向作為附接/拆卸方向)。
更具體來說,當附接到影像形成裝置100時,從影像形成裝置100之上側當主體蓋開啟時每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置於碳粉容器夾具70上,當帽蓋部34Y位於前端時且接著以垂直方向推入碳粉容器夾具70中。另一方面,當從影像形成裝置100拆卸時,每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以附接操作之相反順序來拆卸。
在第一實施例中,天線73e(RFID天線)係安裝於碳粉容器夾具70的帽蓋夾持部73上,其中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以串聯方式(參看第30圖和第31圖)可拆卸地安裝在該碳粉容器夾具70中。更具體來說,天線73e是用於與RFID晶片35(參看第5圖和第9圖)執行非接觸無線電通訊,該RFID晶片35是一電子資訊儲存構件,安裝在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的一端面上。
每個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的RFID晶片35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天線73e交換必要的資訊。晶片和天線交換的資訊的例子包括:碳粉容器的製造編號和再利用時間數的資訊;碳粉數量、碳粉的批號和碳粉顏色的資訊;以及影像形成裝置100的使用資訊。上述電子資訊係在RFID晶片35安裝到影像形成裝置100前,事先儲存在RFID晶片35中(或從影像形成裝置100接收的資訊在晶片被安裝之後再被儲存)。
參考第5圖至第28圖,將詳細描述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
如第5圖至第7圖所示,碳粉容器32Y主要包括盒體33Y(瓶體)和配置在盒體頭部的帽蓋部34Y(瓶蓋)。參考第9圖,碳粉容器32Y除了盒 體33Y和帽蓋部34Y外,還包括:攪拌構件33f、作為密封構件的帽蓋密封37、擋門構件34d、擋門密封36、和作為電子資訊儲存構件的RFID晶片35。
齒輪33c與盒體33Y一起旋轉,即,與開口一起旋轉,該齒輪33c及開口A在縱向方向上(垂直於第8圖的紙張方向)配置於盒體33Y一端上的盒體33Y的頭部上(參看第9圖)。開口A設置在盒體33Y的頭部上(在附接操作中的前端位置),並且用於將容納於盒體33Y中的碳粉排出至帽蓋部34Y的空間(腔室B,參看第14圖)。
碳粉適當地從盒體33Y傳送到帽蓋部34Y中的腔室B(盒體33Y係旋轉的),來達到帽蓋部34Y中的碳粉沒有降到一預定基準線(draft line)之下的程度。
齒輪33c與配置在影像形成裝置100的碳粉容器夾具70中的驅動齒輪81嚙合,藉以使盒體33Y對一旋轉軸旋轉。更具體來說,形成齒輪33c在開口A的環狀曲面上,並且包括複數個齒,該等齒係以關於盒體33Y的旋轉軸呈放射狀地排列。一部分齒輪33c從形成在帽蓋部34Y上的缺口部34x(參看第16圖)被露出,並且在第8圖的斜下方的嚙合位置,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驅動齒輪81嚙合。驅動力從驅動齒輪81傳送到齒輪33c,以便在第8圖中之盒體33Y順時針旋轉。在第一實施例中,驅動齒輪81和齒輪33c為正齒輪。
參看第5圖和第6圖,夾爪33d於縱向方向上配置在盒體33Y的另一端(附接方向的後端),以便使用者可以抓緊它來附接/拆卸碳粉容器32Y。使用者通過抓緊爪33d,將碳粉容器32Y附接到影像形成裝置100(碳粉容器32Y的移動如第5圖的箭頭方向所示)。
螺旋形凸部33b配置在盒體33Y的內圓周面上(當從外圓周面一側觀看時,是一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凸部33b被用來伴隨著盒體33Y以一預定方向的旋轉從開口A排出碳粉。如上述所配置的盒體33Y可用吹塑成型與配置在內部表面之齒輪33c以及爪33d一起來製造。
參考第9圖和第10圖,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攪拌構件33f,其與盒體33Y一起旋轉,並且附接至瓶開口33a(開口A)。攪拌構件33f由一對板構件形成,其從帽蓋部34Y中的腔室B延伸到盒體33Y 的內部(參看第14圖)。形成該攪拌構件33f使得一對板構件互相傾斜。配置攪拌構件33f,以使當帽蓋部34Y和盒體33Y裝配在一起時,其前端到達帽蓋部34Y中碳粉出口W的上面,且其後端(相反側的一端)到達勺部(scooping portion)(在第9圖和第10圖中用虛線圈起來的部分)。攪拌構件33f和盒體33Y的開口A一起旋轉,能夠提升開口A的碳粉排出性能。
參考第9圖和第10圖,嚙合構件(凸部)與帽蓋部34Y的爪構件34j嚙合,為使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互相附接,該嚙合構件形成在盒體33Y的瓶開口33a的外圓周面上。如上所述,盒體33Y與帽蓋部34Y嚙合,以便使其相對帽蓋部34Y旋轉。因此,齒輪33c相對帽蓋部34Y旋轉。
盒體33Y(靠近形成齒輪33c的位置)頭部的內徑小於容納碳粉的容器部分(形成螺旋形凸部33b的位置)的內徑(參看第14圖)。內環形表面向內凸出的勺部(在第9圖、第10圖中用虛線圈起來部分)設置在盒體33Y的頭部上。利用螺旋形凸部33b伴隨著盒體33Y的旋轉,朝開口A傳送的碳粉被勺部(在第9圖、第10圖中用虛線圈起來的部分)舀入頭部的小直徑部分。舀入頭部之小直徑部分的碳粉被攪拌構件33f攪拌,並且經開口A將該碳粉排出到帽蓋部34Y的腔室B。
參考第11圖至第14圖,擋門構件34d、擋門密封36、蓋帽密封37(密封構件)和RFID晶片35配置在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上。
帽蓋部34Y包括插入部34z,其內徑大於腔室B的內徑(參看第17圖),並且盒體33Y的開口A插入插入部34z。參考第13圖及第16圖,碳粉出口W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底部,以使從盒體33Y的開口A排出的碳粉以垂直向下方向(因自己的重量下降)排出到碳粉容器500的外部。用於開啟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可滑動地夾持在帽蓋部34Y的底部。更具體來說,擋門構件34d在縱向方向上,從帽蓋部34Y的一側相對地移動至盒體33Y的一側(在第14圖中移動至左邊)來開啟碳粉出口W。此外,擋門構件34d在縱向方向上從盒體33Y側相對地移動至帽蓋部34Y側(在第14圖中移動至右邊)以關閉碳粉出口W。執行擋門構件34d(碳粉出口W的開啟/關閉操作)的開啟/關閉操作係與碳粉容器32Y在縱向方向上附接/拆卸至碳粉容器夾具70(影像形成裝置100)的 操作同步。
第15圖和第16圖圖示從開始到完成開啟碳粉出口W之檔門構件34d的操作。第18A圖到第18C圖為擋門構件34d(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開啟操作的示意圖。
參照第11圖到第12圖,第一孔34a(主引導孔)形成在帽蓋部34Y的上部(頂板部分),使得第一孔34a在縱向方向上從垂直於該縱向方向的帽蓋部34Y的底面延伸。第一孔34a功能為用作在影像形成裝置100中定位帽蓋部34Y的主要引導件。更具體來說,將帽蓋部34Y的第一孔34a與帽蓋夾持部73的主要引導銷73a(參看第32圖和第36圖)嚙合,與碳粉容器32Y在縱向方向上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操作同步。
第二孔34b(副引導孔)形成在帽蓋部34Y的下部(底部),使得第二孔34b在縱向方向上,從垂直於縱向方向的帽蓋部34Y的一端面延伸,而不到達碳粉出口W的位置。第二孔34b的功能為在影像形成裝置100中作為用於定位帽蓋部34Y的副引導件。更具體來說,帽蓋部34Y的第二孔34b與帽蓋夾持部73的副引導銷73b(參看第32圖和第36圖)嚙合,與碳粉容器32Y在縱向方向上附接到帽蓋部34Y的操作同步。如第8圖所示,第二孔34b是一延伸孔,該延伸方向平行於垂直方向(“該延伸方向”係不同於上下文的碳粉容器32Y的“縱向方向”)。
使用上述配置的兩孔(第一孔34a和第二孔34b),帽蓋部34Y定位在碳粉容器夾具70中。參考第8圖,當於垂直於縱向方向的平面上觀看時,經過第一孔34a中心的虛擬垂直線,和經過第二孔34b的中心的虛擬垂直線係在同一直線上,並且經過帽蓋部34的圓心。
參考第14圖,第一孔34a的深度(主要引導銷73a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大於第二孔34b的深度(副引導銷73b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因此,在縱向方向上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操作期間,首先開始主要引導銷73a與第一孔34a的嚙合作為主定位引導,其後,開始副引導銷73b與第二孔34b的嚙合作為副定位引導。這使得碳粉容器32Y能夠平穩地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帽蓋夾持部73)。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孔34a的開口和第二孔34b的開口形成在相同的虛平面上(垂直於附接方向的虛平面),並且主要引導銷73a的基部和副引 導銷73b的基部形成在相同的虛平面(垂直於附接方向的虛平面)。然而,即使當開口或基部沒有形成在相同的虛平面上,當附接方向上主要引導銷73a的末端位置和副引導銷73b的末端位置之間的位置差做成大於附接方向上第一孔34a的開口位置和第二孔34b的開口位置之間的位置差時,也能首先開始將主要引導銷73a與第一孔34a嚙合作為主定位引導,然後開始將副引導銷73b與第二孔34b嚙合作為副定位引導,與第一實施例相似。
在縱向方向上長的第一孔34a設置在帽蓋部34Y的頂板部上(未埋入碳粉的一部分),以便在帽蓋部34Y中的碳粉輸送性能不受第一孔的影響。在縱向方向上短的第二孔34b設置在帽蓋部34Y的底部上,但是第二孔可使用帽蓋部34Y的端面和碳粉出口W的位置之間的小空間附接,並且可完全發揮副定位引導的功能。
參考第11圖和第12圖,第一嚙合部34e和第二嚙合部34f形成在帽蓋部34Y的頂板部分上,並且它們的功能係作為調整部分,用於在影像形成裝置100中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水平方向上調整帽蓋部34Y的姿態。當在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橫截面(平行於第8圖的主視圖的橫截面)內觀看時,第一嚙合部34e和第二嚙合部34f在垂直方向上從帽蓋部34Y的外環形表面向上凸出,以便對於經過第一孔34a的中心的虛垂線軸對稱,並且第一嚙合部34e和第二嚙合部34f在縱向方向(垂直於第8圖的紙張方向)上延伸。第一嚙合部34e和第二嚙合部34f與第29圖中圖示的帽蓋夾持部73之嚙合的部分73m嚙合。因此,當帽蓋部34Y在水平方向的姿態調整時,帽蓋部34Y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且從帽蓋夾持部73拆卸,且當帽蓋部34Y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時,也調整在水平方向之帽蓋部34Y的姿態。
更進一步,第一嚙合部34e(調整部分)剛好形成在第一孔34a之上,並且當在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橫截面內觀看時,其具有近似矩形的橫截面。第一嚙合部34e包括突起34e1,該突起34e1在縱向方向(附接方向)上相對第一孔34a的端面凸出。該突起34e1的末端具有錐形,如第11圖所示。第二嚙合部34f形成在第一嚙合部34e的兩邊,以便夾住第一嚙合部34e。第一嚙合部34e和第二嚙合部34f附接到形成在帽蓋夾持部73上之嚙合的分部73m中並與其嚙合。當帽蓋部34Y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時, 第一嚙合部34e的突起34e1在第二嚙合部34f前與嚙合的部分73m嚙合,以便帽蓋部34Y可平穩地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
參考第11圖和第12圖,肩部34q形成在插入部34z的位置之外圓周上及34Y的兩上側上。每個肩部34q都具有一平頂面和一平側面,並且它們幾乎互相垂直。
當碳粉容器32Y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時,肩部34q與定位構件73q接觸(參看第29圖)和附接操作同步,其中該定位構件73q配置在碳粉容器夾具70的帽蓋夾持部73上。因此,可以抑制在帽蓋夾持部73中的帽蓋部34Y的振動,以便帽蓋部34Y可平穩地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
參考第11圖和第12圖,受壓部34c在帽蓋部34Y的兩側面上並從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凸出。當帽蓋部34Y附接(或拆卸)到碳粉容器夾具70(影像形成裝置100)的帽蓋夾持部73時,在附接方向(或拆卸方向)上,該受壓部34c在擠壓帽蓋夾持部73(參看第29圖和第37圖到第39圖)的擠壓部73d的力的反作用方向上受壓。因此,在碳粉容器32Y到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操作期間(或拆卸操作期間),使用者可以在受壓部34c及擠壓部73d互相嚙合的位置處,感覺到在附接方向上的操作力的反作用力,且因此,使用者在附接方向(或拆卸方向)上增加操作力來一舉完成附接操作(或拆卸操作)。因此,使用者在碳粉容器32Y到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操作(或拆卸操作)中能獲得良好的點擊感。
參考第8圖,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兩個側面的受壓部34c,形成在一虛擬水平平面和末端的外圓周面上,該平面穿過帽蓋部34Y的末端的中心(一小直徑部分,受壓部34C及不相容形狀部34g形成在該處)。在水平方向上,受壓部34c從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在兩側上凸出,使得受壓部34c設置於一虛擬水平線上,當在縱向方向的橫截面內看時,該水平線穿過連接第一孔34a的中心和第二孔34b的中心的虛擬線的中點。同樣地,受壓部34c在縱向方向(垂直於第8圖的紙張方向)凸出。
更具體來說,如第11圖和第12圖所示,受壓部34c沿著縱向方向(附接方向)形成為圓錐形。形成受壓部34c的該圓錐形,以使末端側的斜度比容器主體側的斜度更平緩。因此,當執行碳粉容器32Y到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拆卸操作時,使用者能平穩地執行附接/拆卸操作,同時具有良 好的點擊感。
參考第11圖和第12圖,RFID晶片35是一儲存各種電子資訊的電磁資訊儲存構件,其安置於安裝部34k(被凸形部分包圍)上,該安裝部34k形成在帽蓋部34Y的端面上的第一孔34a和第二孔34b之間。配置RFID晶片35以便當帽蓋部34Y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帽蓋夾持部73)時,其以一預定距離面對帽蓋夾持部73的天線73e(RFID天線)。當帽蓋夾持部73保持帽蓋部34Y時,該RFID晶片35使用天線73e執行非接觸式通信(廣播通信)。
在第一實施例中,因為RFID晶片35固定於第一孔34a(主要引導孔)和第二孔34b(副引導孔)之間,該RFID晶片35相對於帽蓋夾持部73的天線73e的位置能以高精度固定。因此,可以防止由於RFID晶片35關於天線73e的位置偏差而導致的通信失敗。
配置突起34e1和凸出部34m以便相對於形成在安裝部34k的圓周上的凸形部(肋)向前端側(在第14圖中的右側)凸出。因此,即使當碳粉容器32Y置於盒體33Y側向上和帽蓋部34Y側向下時,能夠防止保持在安裝部34k上的RFID晶片35與定位表面直接接觸,藉以防止該RFID晶片35受損。
參考第11圖和第12圖,用於確保碳粉容器32Y的不相容性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上。即,根據本實施例,不相容形狀部34g沒有配置在盒體33Y上,而是配置在帽蓋部34Y外圓周面上。
當正確執行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附接操作時(當附接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正確位置時),配置不相容形狀部34g以與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參看第32圖)嚙合。
更進一步說,參考第8圖和第27A圖至第27C圖,不相容形狀部34g根據容納於碳粉容器(盒體)中碳粉的顏色而具有不同的形狀。如第27A圖所示,對應於青色的碳粉容器32C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具有只能與碳粉容器夾具70中青色的嚙合部73c嚙合的形狀。如第27B圖所示,對應於洋紅色的碳粉容器32M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具有只能與碳粉容器夾具70中洋紅色的嚙合部73e嚙合的形狀。如第8圖所示,對應於黃色的碳粉容 器32Y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具有只能與碳粉容器夾具70中黃色的嚙合部73c嚙合的形狀。如第27C圖所示,對應於黑色的碳粉容器32K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具有只能與碳粉容器夾具70中黑色的嚙合部73c嚙合的形狀。
具有以上構造,能夠防止一確定顏色的碳粉容器(例如,黃色的碳粉容器)設置到一不同顏色的碳粉容器夾具(例如,青色的碳粉容器夾具)中,藉以防止形成一預期彩色影像的失敗。即,能夠防止碳粉容器被錯誤地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中。
不同碳粉容器的不相容形狀部34g的形狀不侷限於如第8圖和第27A圖至第27B圖所示的形狀。例如,也可以使用第28A圖至第28E圖所示的形狀。
形成第一實施例的帽蓋部34Y,藉由利用在縱向方向上的末端位置作為基點,使得每個不相容形狀部34g向盒體33Y側延伸。此外,形成不相容形狀部34g使得它們的末端(在附接方向上和在第14圖中的右側的末端)相對於至少碳粉出口W在附接方向(在第14圖中的右側)上位於前端側上。
用此構造,當依第4圖所執行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時,並且當附接不同顏色的碳粉容器後,安裝在帽蓋部34Y的末端的不相容形狀部34g不是與在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的任何其他部分嚙合,而是與該嚙合部73c相干。因此,與不相容形狀部34g安裝在盒體33Y上的情況相比,該構造能夠更加可靠地防止擋門構件34d被開啟,其中該擋門構件34d蓋住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並且防止一不同顏色的碳粉被錯誤地從碳粉出口W供應至影像形成裝置100。
進一步說,如第4圖所示,因為第一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100的配置為:碳粉容器32Y從上面放置在碳粉容器夾具70上,並且在水平方向(縱向方向)上相對短距離地滑動來完成附接操作,當不相容形狀部34g安裝在盒體33Y上時,則很難確定碳粉容器的不相容性。因此,當按照本實施例的方式附接碳粉容器32Y時,有必要在碳粉容器夾具70的帽蓋夾持部73的位置處確定碳粉容器的不相容性。因此上述構造,不相容形狀部34g形成在帽蓋部34Y的末端上是有用的。
參考第8圖到第12圖,不相容形狀部34g為兩個凸部,其呈放射狀 地形成在帽蓋部34Y的末端的上部。兩個凸部(不相容形狀部34g)的每一個包括基部34g1和從該基部34g1突出的兩個不相容爪構件34g2。基部34g1具有向外隆起的梯形形狀。兩個不相容爪構件34g2被配置以便從基部34g1的上端面呈放射狀地凸起。
根據容納於碳粉容器中的碳粉類型(顏色)來切除不相容爪構件34g2,以實現每個顏色不相容功能。即,如第8圖所示,使用例如鉗子或刀具的切除工具從在左側和右側上具有四個不相容爪構件34g2的帽蓋部34Y上切除部分不相容爪構件34g2,故其可以形成各種形狀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如第27A圖至第27C圖和第28A圖至第28E圖所示。
用以上構造,沒有必要製造與碳粉容器(帽蓋)的類型數目相同的模具,並且可以使用一個模具來形成複數個類型之不相容的帽蓋部。因此,能夠減少複數個類型的碳粉容器的整個製造費用。
參考第8圖和第12圖,在不相容形狀部34g的兩個不相容爪構件34g2之間設置一相對較大的空間,以便可以使用切除工具,例如鉗子或刀具,輕易地切除不相容爪構件34g2。
參考第11圖和第12圖,不相容形狀部34g配置在帽蓋部34Y的上面。因此,即使當碳粉容器32Y(帽蓋部34Y)插入到帽蓋夾持部73中,而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對於水平方向傾斜時,因為不相容形狀部34g在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的位置處引起干涉,能可靠地確定如上述的碳粉容的不相容性。
在帽蓋部34Y的末端的不相容形狀部34g根據每個碳粉容器的類型,以凸形在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的不同位置處的縱向方向上延伸,因此每個類型都可識別。不相容形狀部34g除了識別容納於碳粉容器的碳粉的顏色,也可用於另一目的。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帽蓋部34Y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形成為凸形,並且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形成為凹形。然而,能夠以凹形形成帽蓋部34Y的不相容形狀部34g,並且以凸形形成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
參考第12圖,第一實施例的帽蓋部34Y包括上凸部34h,用於識別碳粉容器的目的地(例如,到日本、北美、歐洲和其他地區)。當影像形成裝置100的設置目的是相容時(當帽蓋部設置在校正裝置主體影像形成 裝置100中時),上凸部34h配置成與形成在瓶體夾持部72中的嚙合構件(圖未示出)嚙合。
參考第12圖,缺口部34x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上,其中盒體33Y的齒輪33c的一部分從該缺口部34x露出。當碳粉容器32Y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時,從帽蓋部34Y的缺口部34x露出來的齒輪33c與安裝在帽蓋夾持部73中的驅動齒81(設置在第29圖中以虛線示出的位置,以及參看第40圖至第42圖)嚙合,以便驅動齒輪81使盒體33Y和齒輪33c一起旋轉。
參考第13圖和第14圖,擋門殼單元34n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底部,為了當搜索擋門構件34d打開碳粉出口W時,收納一部分擋門構件34d(擋門變形單元34d2)。擋門殼單元34n是插入部34z的底面在該處向下隆起的部分。當從垂直於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方向(縱向方向)的橫截面觀看時,插入部34z的內圓周面在靠近盒體33Y的外圓的一近似圓形中,但是擋門殼單元34n設置為由近似矩形部分形成的向下凸出的空間。盒體33Y將插入的部分(插入部34z)和擋門殼單元34n沒有被一隔板明確地互相分開,但被整合為一連續空間。因此,當盒體33Y插入到帽蓋部34Y中時,具有近似矩形橫截面的空間在插入部34z的下面是空的。
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在擋門構件34d開啟碳粉出口W後,托住並且收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參考第11圖和第12圖,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參看第20圖)和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形成在擋門殼單元34n的內表面上,其中它們的功能為引導擋門構件34d的開啟/關閉操作的導軌單元。滑槽34n1為凹槽,從擋門殼單元34n的前端側(在第14圖中的右側)平行於帽蓋部34Y的縱向方向延伸。滑槽34n1和擋門軌道34t在縱向方向上互相平行地設置。擋門軌道34t沒有延伸至擋門殼單元34n,因此在擋門軌道34t和擋門殼單元34n之間留有空間。以下詳細描述擋門構件34d的構造和操作。
以上配置的帽蓋部34Y通過開口A與盒體33Y相通,並且從碳粉出口W排出碳粉(在第3圖中的虛線箭頭方向移動),其中該碳粉已從開口A排出。
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參考第14圖,在近似圓柱形中的腔室B(空 間)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內部,使得腔室B在縱向方向上延伸(在第14圖中的水平方向)。如第17圖所示,腔室B的內徑小於插入部34z(盒體33Y的頭部插入其中的部分)的內徑。碳粉落下路徑C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內部,具有從近似圓柱形腔室B的下圓周表面至碳粉出口W之具有恒定流動通道區域(流動通道的截面區域)的圓柱形形狀。因此,已從盒體33Y的開口A排出到帽蓋部34Y的腔室B的碳粉藉由自己的重量通過圓柱形碳粉落下路徑C落下,並且平穩地從碳粉出口W排出到容器的外部(碳粉罐61Y)。
參考第21圖和第22圖,帽蓋部34Y(從中拆離擋門構件34d、擋門密封36、帽蓋密封37、RFID晶片35)不是藉由將複數個模製元件焊接在一起來形成的,而是由一體造模所形成。
更具體來說,帽蓋部34Y具有一複雜結構,該結構具有爪構件34j、不相容形狀部34g、受壓部34c、碳粉出口W以及碳粉落下路徑C。為了通過一體造模而不使用複數對模具來形成具有該複雜結構的帽蓋部34Y,所有的構件(如爪構件34j、用於形成爪構件34j設置在爪構件34j附近的複數個造模孔34j1和34j3、不相容形狀部34g、受壓部34c、碳粉出口W、碳粉落下路徑C)必須配置成,當在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投影平面內觀看時(以一模具分開方向觀看時),它們不能與另一個重疊。尤其是,當從如上述的投影平面內觀看時,因為爪構件34j以及造模孔34j1和34j3設置於圓周上,所以他們必須形成為不與其他部分(不相容形狀部34g、受壓部34c、碳粉出口W和碳粉落下路徑C)重疊。
形成爪構件34j的爪構件變形單元34i設置於插入部34z和帽蓋部34Y的腔室B之間。爪構件變形單元34i的外徑小於插入部34z的外徑,並且大於形成腔室B的部分的外徑。相似地,爪構件變形單元34i的內徑小於插入部34z的內徑,並且大於形成腔室B的部分的內徑。
更具體來說,向內凸出的鉤子部形成在每個爪構件34j的端部,以便與盒體33Y的瓶開口33a(開口A)嚙合。第24A圖和第24B圖為使用吹塑成型製造具有爪構件34j的帽蓋部34Y的一部分模具200的示意圖。
模具200由內模201和外模202構成。如第24A圖所示,內模201和外模202結合在一起後,將融化的樹脂材料倒入內模201和外模202之 間,然後執行冷卻過程來形成爪構件34j(帽蓋部34Y)。此後,如第24B圖所示,將內模201和外模202互相分開來取出爪構件34j(帽蓋部34Y)。用於形成每個爪構件34j的鉤子部的豎立部202a形成在外模202上。造模孔34j1配置於每個帽蓋部34Y的爪構件34j附近,以使外模202的豎立部202a脫落,以便將內模201和外模202互相分開,其中該造模孔34j1為用於模具加工的造模孔。更進一步說,一站立壁設置於爪構件變形單元34i的外圓周和腔室B的外圓周之間,並且造模孔34j1設置於壁上。如第23圖,造模孔34j1是形成在每個爪構件34j的內圓周面上的造模孔34j1。參考第21圖,形成在爪構件34j的內圓周面上的造模孔34j1形成在附接面34v上,其中帽蓋密封37附接到該附接面34v上。然而,為了實現帽蓋密封37的功能(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密封性能),其構造為,帽蓋密封37的大部分面積可設置於附接面34v上,除了造模孔34j1的位置。
參考第23圖,形成在每個爪構件34j的外圓周面上的造模孔34j3,用於形成爪構件34j的背面(鉤子部沒有在其上凸出的一側上的面)。更進一步說,造模孔34j3為形成在壁面上的開口,該壁面處於爪構件變形單元34i和插入部34z之間。參考第23圖,缺口部34x的功能為形成在右下側上的爪構件34j的造模孔34j3。參考第23圖,下凹部34j2的功能為形成在最上側上的爪構件34j的造模孔34j3。
如上述,根據第一實施例,因為帽蓋部34Y是由一體造模所製成,所以和使用黏合或焊接兩個或更多模製元件在一起所形成的帽蓋部相比,由於黏合或焊接精度變化引起的相對預期尺寸的尺寸偏差不會發生在帽蓋部本身。因此,在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間隙變化的可能性更小。所以,能夠防止元件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帽蓋密封37的密封性的減少,並且防止由於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和影像形成裝置100的碳粉供應埠72w之間的位置偏差而引起的碳粉散播。此外,因為帽蓋部34Y是由一體造模所形成,所以帽蓋部34Y本身的機械強度變得更高,並且一模具的費用比使用黏合或焊接兩個或更多模製元件在一起所形成的帽蓋部的費用更低。
在第一實施例中,帽蓋部34Y是由一體造模所製成。然而,即使當 帽蓋部使用黏合或焊接兩個或更多模製元件在一起所形成時,如果模製元件之一配置成至少爪構件34j和帽蓋密封37的附接面34v(即,面對盒體33Y開口的圓周之帽蓋部34Y的一部分)互相整合在一起,則帽蓋密封37和盒體33Y之間的位置精度將會增加,並且能夠防止碳粉從盒體33Y和帽蓋密封37之間的接觸面漏出(防止密封性降低)。
參考第19圖至第22圖,作為密封構件的環形帽蓋密封37附接至帽蓋部34Y的相反表面(面對形成在盒體33Y的開口A的圓周上的瓶開口33a的表面,即,附接面34v)。帽蓋密封37用於密封在開口A的圓周處之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相反表面的間隙,並且該帽蓋密封37是由例如聚氨酯泡沫橡膠(泡沫樹脂材料)的彈性材料所製成。
參考第21圖和第22圖,根據第一實施例,槽34v1形成在帽蓋部34Y的附接面34v上,以便將帽蓋密封37從帽蓋部34Y分開。作為插入埠的缺口部34x形成在面對槽34v1的位置處,並且在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上,其中用於將帽蓋密封37從帽蓋部34Y分開的一條形夾具插入插入埠。用作夾具的樞軸點的缺口部34x1形成在缺口部34x(插入埠)的一部分內。
由於此構造,即使當碳粉容器32Y(帽蓋部34Y)再利用或經過維修後,帽蓋密封37能從帽蓋部34Y輕易地分開。更進一步說,一條形夾具(例如,十字槽螺旋起子)從缺口部34x(插入埠)插入,並且夾具的末端插入槽34v1中。那就是,夾具的末端插入帽蓋密封37的下面(在附接表面一側上)的一部分中。然後,藉以將條形夾具的中心部與缺口部34x1嚙合,並且缺口部34x1用作一樞軸點,帽蓋密封37從附接表面34v分開。
在第一實施例的帽蓋密封37中,帽蓋密封37a附接至要附接到帽蓋部34Y的表面。帽蓋密封37a由一種例如聚酯薄膜的材料所製成,該材料比用於形成帽蓋密封37的主體的泡沫樹脂材料更硬。因此,能夠增加使用夾具的分開操作的性能。
用於分開帽蓋密封37的槽34v1形成在對應於帽蓋密封37的圓周面內側處,該位置與相一致,並且不同於帽蓋密封37與盒體33Y相接觸的的區域。也就是,槽34v1形成在帽蓋密封37中實際發揮密封性能的區域之外的部分內,並且按此方式,槽34v1面對帽蓋密封37。因此,槽34v1 不會使夾在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帽蓋密封37變形,以便能夠防止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密封性能的降低。
參考第20圖,第一實施例的帽蓋部34Y配置為,在相對於受壓部34c的縱向方向上,使得帽蓋密封37設置在盒體33Y一側上(在第14圖中的左邊),其中該受壓部34c在縱向方向上設置於帽蓋部34Y的末端。在此方式中,因為受壓部34C及帽蓋密封37設置於不同的位置,所以能夠防止帽蓋部34Y的尺寸的增加(直徑的增加),其中該受壓部34c從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凸出,並且增加了34的外徑,該帽蓋密封37需要一依據盒體33Y的瓶開口33a(開口A)的尺寸之確定的附接面積(或帽蓋部34Y的外徑)。
更進一步說,形成帽蓋部34Y使得受壓部34c形成處的末端的外徑做成小於帽蓋密封37的附接面34v形成處的部分的外徑。因此,即使當受壓部34c形成在末端時,帽蓋部34Y的末端外徑並不會增加太多。所以,能夠為帽蓋密封37確保一相對較大的附接表面。也就是,能夠維持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高密封性,而不增加帽蓋部34Y的尺寸,並且允許碳粉容器32Y之平穩的附接/拆卸操作。
如第11圖和第14圖所示,安裝RFID晶片35的安裝部34k形成在帽蓋部34Y的末端部。安裝部34k形成為一壁面部分,該部分的圓周從帽蓋部34Y的端面部分凸出。用於固定近似矩形的RFID晶片35的四個角的基部形成在安裝部34k內部的矩形壁面部分的四個角。藉由將RFID晶片35放置在該基部上,形成在RFID晶片35的背面(面對一第一構件34Y1的表面)的電子設備不與該第一構件34Y1接觸。RFID晶片35是按照以下方式固定在基部上,首先將RFID晶片35放在該基部上,將熱和壓力施加到部分基部而熔融,然後冷卻該基部來固化並與RFID晶片35的四個角附接。
如第20圖所示,用於引導擋門構件34d在縱向方向上移動的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底部的兩側,為了開啟和關閉碳粉出口W。更進一步說,形成擋門軌道34t,以使肋型突起在長邊緣方向(平行於碳粉容器32Y的縱向方向的方向)延伸。其中該肋型突起在碳粉出口W形成處底面的邊緣的短邊緣方向(垂直於碳粉容器32Y的縱 向方向的方向,即,第14圖的紙張的法線方向)凸出。每個突起的一端部功能為如上述的垂直面34s。
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兩側邊緣的兩個垂直面34s,在縱向方向上(附接方向)從擋門構件34d的端部延續到突起的位置,該擋門構件34d在關閉方向上關閉碳粉出口W的位置(也參看第45圖)。用於防止擋門構件34d向前面側脫落的鎖附凸部形成在每個擋門軌道34t端部的上面上。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將從鎖附凸部向盒體33Y延伸的部分用作擋門軌道34t。垂直面34s從鎖附凸部的位置向前面側進一步延伸。
更進一步說,從垂直於縱向方向的帽蓋部34Y的端面在縱向方向(附接方向)上凸起的兩個凸出部34m(角狀構件)形成在帽蓋部34Y上。設置該兩個凸出部34m以便在短邊緣方向(第14圖的紙張的法線方向)上,在第二孔34b的底邊緣附近夾住第二孔34b。兩個垂直面34s包括該兩個凸出部34m的側邊緣各別垂直的表面。那就是,在該兩個凸出部34m的外側邊緣的垂直面和形成擋門軌道34t在其上的肋型垂直面34s係在相同平面上。
該兩個凸出部34m每一個的基部延伸至與形成第二孔34b的肋(第二孔34b的邊緣)相同的高度,並且該基部形成該肋的一部分。第二孔34b的邊緣和該兩個凸出部34m的基部形成在其上的端面係與擋門密封36的末端面(前面側上的端面)在近似相同的平面上,隨後將進行描述。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提供成對的角狀凸出部34m以形成垂直面34s。然而,能夠將成對的角狀凸出部34m的末端面連接成一個平整凸部,並且使用該凸部的兩個側面作為垂直面34s。
以上配置的垂直面34s為由帽蓋夾持部73(碳粉容器夾具70)的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第一夾持單元72d1托起的托起面(參見第45圖)。那就是,在帽蓋夾持部73中設置之帽蓋部34Y的擋門構件34d姿態藉由擋門關閉機構72d固定,該擋門關閉機構72d的功能也是擋門夾持機構。
因為功能為托起表面的垂直面34s在附接方向上延伸(到第45圖中的右邊),當碳粉容器32Y從碳粉容器夾具70移除時,在擋門關閉機構72d(第二夾持單元72d2)使用垂直面34s解除擋門構件34d的夾持的時序, 可相對於擋門關閉機構72d完全關閉擋門構件34d的時序而延遲。因此,在擋門構件34d完全關閉碳粉出口W之前,能夠防止將碳粉容器32Y從影像形成裝置100移除。進一步說,因為在縱向方向(附接方向)上設有該兩個凸出部34m的末端,以便相對於第一孔34a的端面在縱向方向(附接方向)上凸出,所以在從帽蓋夾持部73移除帽蓋部34Y的端部處,擋門關閉機構72d(第二夾持單元72d2)解除對擋門構件34d的夾持。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擋門構件34d關閉失敗。
以下參考第43圖至第45圖詳細描述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構造和操作。
具有擋門密封36的擋門構件34d設置在如上述配置的帽蓋部34Y的底部,其中該擋門密封36附接在面對碳粉出口W的表面上。如第15圖至第17圖所示,擋門構件34d開啟和關閉碳粉出口W,與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附接/拆卸操作同步。
更進一步說,參考第25圖和第26圖,擋門構件34d包括平板形擋門主單元34d1和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比擋門主單元34d1更薄,並且具有彈性,其中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從擋門主單元34d1凸出到盒體33Y一側(在帽蓋部34Y和盒體33Y裝配在一起的狀態中之被收納的主體側)。成對的擋門滑道34d12形成在擋門主單元34d1的兩個外側上,並且成對的擋門軌道嚙合部34d15形成在擋門主單元34d1的兩內側上。擋門滑道34d12為凸部,其在擋門主單元34d1的側邊部分延伸,並且平行與碳粉容器32Y的插入方向。擋門軌道嚙合部34d15為凸部,其在關於擋門密封36的一預定間隔處在擋門主單元34d1內(與擋門滑道34d12突起所在的一側相對的那側)凸起。
擋門主單元34d1的每個擋門滑道34d12與對應於一個帽蓋部34Y的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嚙合,並且帽蓋部34Y的每個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匹配並且夾在對應於擋門主單元34d1的一個擋門軌道嚙合部34d15和擋門密封36之間。因此,擋門構件34d沿著導軌單元滑槽34n1和擋門軌道34t移動,以使擋門主單元34d1開啟和關閉碳粉出口W。
在第一實施例中,參考第20圖,在縱向方向上,形成在擋門殼單元 34n中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的縱向長度(碳粉容器70之插入方向的長度),比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的長度更短。
作為密封構件的擋門密封36附接到擋門主單元34d1的頂面(面對碳粉出口W的面)。當擋門主單元34d1關閉碳粉出口W後,擋門密封36防止碳粉在擋門主單元34d1(擋門構件34d)和碳粉出口W之間漏出。擋門密封36是由泡沫樹脂材料或類似材料所製成。
如第25圖和第26圖所示,在關閉方向上,第一實施例的擋門密封36設置成以便在縱向方向(附接方向)上從擋門構件34d的一端凸出。當帽蓋部34Y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時,擋門密封36的末端與形成在碳粉供應埠72w(參看第29圖)的圓周上的壁面接觸,並且作為密封構件的功能,來防止碳粉容器32Y中的碳粉漏出到碳粉供應埠72w的周圍。
參考第25圖和第26圖,藉由使用擋門變形單元34d2和擋門主單元34d1之間的附接位置作為基點(在第18B圖和第18C圖中虛線圍住的部分),擋門構件34d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一體造模在上述擋門主單元34d1上,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在垂直方向上可彈性變形。擋門變形單元34d2在縱向方向上相對於擋門主單元34d1設置於盒體33Y一側上(參看第15圖)。阻擋器34d22和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形成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擋門變形單元34d2從擋門主單元34d1傾斜向下延伸(在第14圖中向下側)。
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阻擋器34d22係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開啟方向上(第18A圖到第18C圖的左側)形成在最末端部(在擋門主單元34d1的相反方向上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末端)的壁面。阻擋器34d22與形成在帽蓋部34Y的擋門殼單元34n上的接觸部34n5接觸,藉此在已經關閉的碳粉出口W開啟的方向控制擋門構件34d的運動。即,當碳粉容器32Y保持獨立時(當碳粉容器32Y沒有設置在影像形成裝置100中時),擋門構件34d的阻擋器34d22與接觸部34n5接觸,以便擋門構件34d不會在開啟方向上自己移動來開啟碳粉出口W。
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停止銷釋放凸台)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凸出。擋門變形單元34d2受到來自下方的外力作用時,向上發生彈性變形,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伴隨著該變形向上位移阻擋器 34d22,藉此放開阻擋器34d22和接觸部34n5之間的接觸狀態。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形成於阻擋器34d22和附接位置(擋門主單元34d1和擋門變形單元34d2之間的附接位置)之間,並且是一錐形凸部,在其兩側在縱向方向上具有坡度。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和形成在瓶體夾持部72上的瓶體夾持部72b接觸(參看第29圖),這與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附接操作同步,並且被瓶體夾持部72b向上推(受到來自下方的外力)。因此,擋門變形單元34d2向上彈性變形,並且阻擋器34d22向上位移。因而,放開了阻擋器34d22和接觸部34n5之間的接觸狀態,以便擋門構件34d可以在開啟方向移動。
在第一實施例中,擋門變形單元34d2如上述向下傾斜,因此當瓶體夾持部72b向上推動擋門變形單元34d2並使其彈性變形時,該傾斜消失並且擋門變形單元34d2對擋門主單元34d1成一直線。因此,擋門變形單元34d2在向上方向上關於擋門殼單元34n中擋門主單元34d1的翹曲量可以減少(或者翹曲量為0)。因此,能夠防止容置於擋門殼單元34n中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與盒體33Y接觸,以便能夠有效地利用擋門殼單元34n中的空間。
參考第18A圖至第18C圖,以下詳細描述擋門構件34d的操作,該操作與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附接操作同步。擋門構件34d在第18A圖至第18C圖中的位置對應於在第15圖和第16圖中之擋門構件34d的位置。
如第18A圖所示,當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附接操作(移動至第18A圖右側)已經開始,但是擋門構件34d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沒有到達形成在瓶體夾持部72上的瓶體夾持部72b的位置時,擋門構件34d的阻擋器34d22與接觸部34n5接觸,並且在開啟方向控制擋門構件34d的運動。
如第18B圖所示,當進行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時,瓶體夾持部72b向上推動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並且擋門變形單元34d2使用連接位置(虛線圈住的部分)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因此,放開了阻擋器34d22和接觸部34n5之間的接觸狀態,並且擋門構件34d能在開啟方向相對移動。
接著,擋門構件34d與形成在帽蓋夾持部73的碳粉供應埠72w的圓周上的壁面接觸(參看第29圖),因此控制了碳粉容器夾具70(帽蓋夾持部73)中擋門構件34d的運動(擋門構件34d絕對不能在縱向方向移動)。然而,碳粉容器32Y允許在附接方向上移動,因此擋門構件34d在開啟方向上相對移動。即,如第18C圖所示,擋門構件34d相對地移動至盒體33Y一側,並且擋門變形單元34d2容置於擋門殼單元34n(容置單元)中。因此,擋門構件34d的運動在開啟方向上完全開啟碳粉出口W。此時,擋門構件34d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儲存於擋門殼單元34n的缺口部34n6中(也參看第17圖)。
如上所述,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擋門主單元34d1的附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該碳粉容器32Y還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包括阻擋器34d22,用於控制擋門構件34d在開啟方向上的運動、以及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用於解除該控制。因此,當碳粉容器32Y單獨存在時,擋門構件34d不能自己開啟碳粉出口W,但是只當碳粉容器32Y設置於影像形成裝置100中時,其開啟碳粉出口W,與附接操作同步。
擋門主單元34d1的擋門軌道嚙合部34d15(參看第25圖)的功能也作為第二停止銷,其與形成在帽蓋部34Y上的第二接觸部34s10接觸,並且在關閉方向上(阻擋器34d22執行控制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控制擋門構件34d的運動。即,當擋門構件34d從碳粉出口W開啟的狀態(如第16圖和第17圖圖示的狀態)過渡到碳粉出口W關閉的狀態(如第15圖所示的狀態)時,擋門構件34d的擋門軌道嚙合部34d15(第二停止銷)在關閉方向的前側與第二接觸部34s10接觸,並且擋門構件34d的阻擋器34d22在關閉方向的後側與接觸部34n5接觸。因此,擋門構件34d在關閉狀態時的位置固定。
參考第20圖,具有和擋門軌道34t的垂直面34s(或平行於垂直平面的垂直表面)在相同垂直平面的垂直表面的肋34p在上述擋門軌道34t的上側沿縱向方向延伸,而凹槽部插設於肋和擋門導軌之間。如第43圖到第45圖所示,當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第一夾持單元72d1夾持擋門軌道34t的垂直面34s時,肋34p防止第一夾持單元72d1在擋門 軌道34t的上側進入凹槽部。即,肋34p和擋門軌道34t之間的距離(凹槽部的距離)設置成比第一夾持單元72d1的高度(在垂直於第43圖的紙張方向的長度)更短。
只要肋34p橫向突起(在第14圖的紙張的法線方向上)並且在縱向方向(第14圖的水平方向)延伸,該等肋34p能實現它們的功能。因此,肋34p並不總是需要如上述的垂直表面。
參考第25圖和第26圖,一對舉起部34d11在附接方向上形成在擋門構件34d的擋門主單元34d1的兩個邊緣的末端。如第43圖和第45圖所示,在擋門構件34d的開啟/關閉操作時,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第二夾持單元72d2夾持舉起部34d11。每個舉起部34d11由在附接方向立在擋門主單元34d1的末端的嚙合壁34d11a、在舉起部34d11的上側延伸並且平行於附接方向的抑制壁34d11b、以及側壁34d11c(其功能作為擋門主單元34d1的側壁)所形成。
在擋門構件34d的開啟/關閉操作時,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第二夾持單元72d2夾持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並且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第一夾持單元72d1夾持帽蓋部34Y的垂直面34s,因此在帽蓋夾持部73中的擋門構件34d和帽蓋部34Y的姿態在擋門構件34d的開啟/關閉操作時是固定的。在此時,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第二夾持單元72d2夾持舉起部34d11(擋門主單元34d1)的側壁34d11c,並且抑制壁34d11b的功能作為阻止舉起部34d11相對於擋門關閉機構72d2的垂直運動。舉起部34d11的嚙合壁34d11a與第二夾持單元72d2嚙合,這將在以下描述。
參考第15圖,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配置成擋門構件34d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在縱向方向上相對於帽蓋部34Y的不相容形狀部設置在盒體33Y一側上(第14圖中的左側)。即,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相對於形成不相容形狀部34g的位置形成在第14圖中的左側。
由於這種構造,當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按照第4圖圖示執行時,並且如果附接了不同顏色的碳粉容器,形成在帽蓋部34Y末端的不相容形狀部34g與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接觸但並不與其他部分嚙合。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蓋住帽蓋部的碳粉出口W之擋門構件34d啟動打 開操作(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放開阻擋器34d22的操作)並且防止不同顏色的碳粉從碳粉出口W錯誤地供應到影像形成裝置100。
尤其是,如第4圖所示,因為第一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100的構造為碳粉容器32Y從上側放置在碳粉容器夾具70上並且在水平方向(縱向方向)滑動來完成附接操作,有必要在碳粉容器夾具70中的帽蓋夾持部73的位置確定碳粉容器的不相容性。因此,不相容形狀部34g設置於帽蓋部34Y的末端的上述構造是有用的。
如上所述,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和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它們作為用於引導擋門構件34d的擋門主單元34d1來開啟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導軌單元。參考第20圖,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延伸,以支撐擋門構件34d1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一側(第14圖中的左側)。另一方面,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延伸,以支撐與擋門變形單元34d2一側相對的擋門主單元34d1的一側(第14圖中的右側)。即,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和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支撐擋門構件34d1的兩側。
參考第20圖,擋門殼單元34n的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的長度(在碳粉容器32Y插入方向上的長度)做成比擋門軌道34t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更短。滑槽34n1也做成比擋門構件34d的擋門滑道34d12更短。
更具體地,參考第20圖,擋門軌道34t(夾在垂直面34s和肋34p之間的凹槽部)形成為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相對較長,在15mm至20mm範圍之間。另一方面,參考第19圖和第20圖,滑槽34n1(上壁面、側壁面和下壁面圍住的凹槽部,在圖中以虛線圍住)形成為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相對較短,在1mm至2mm範圍之間。滑槽34n1的端部係與帽蓋部34Y內的其他壁面在相同的平面上。即,滑槽34n1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與帽蓋部34Y的厚度相同。
換言之,第一實施例的帽蓋部34Y配置為,隨著擋門構件34d開啟碳粉出口W的操作進行,在擋門主單元34d1中滑槽34n1支撐的部分和擋門軌道34t支撐的部分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即,隨著擋門構件34d的 開啟操作進行,在第20圖中圖示的滑槽34n1的位置(滑槽34n1和擋門滑道34d12互相接觸的位置)和擋門軌道34t與擋門滑道34d12互相接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在縱向方向上的距離)逐漸地縮短。
因此,當擋門構件34d完全開啟碳粉出口W時(在第16圖和第17圖中圖示的狀態,其中擋門變形單元34d2收容於擋門殼單元34n中),擋門主單元34d1由滑槽34n1和擋門軌道34t之間的短跨距支撐。因此,與被長跨距支撐的擋門主單元34d1相比(第15圖所示的狀態),擋門構件34d容易在垂直方向移動,因此減小了連接至擋門主單元34d1末端(盒體33Y一側上的末端)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接觸擋門殼單元34n而發生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程度。當與擋門構件34d的開啟操作一起連續觀看時,當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釋放阻擋器34d22時(當影像形成裝置100的瓶體夾持部72b向上推動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時),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性變形量變成最大,此後,彈性變形量與隨著滑槽34n1和擋門軌道34t支撐擋門主單元34d1的跨距減小一起逐漸減小。
由於具有此構造,即使當擋門構件34d長時間保持碳粉出口W開啟(第16圖和第17圖所示的狀態,其中擋門變形單元34d2容納於擋門殼單元34n中),也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的彈性變形,類似於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關閉(第15圖所示的狀態)。因此,即使在擋門構件34d執行完開啟/關閉操作之後,也能夠防止碳粉從擋門構件34d的圓周外漏。此外,由於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性變形量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進行而逐漸減小,因此可以平穩地執行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
以上描述的構造可修改成當擋門構件34d完全打開碳粉出口W時(第16圖和第17圖所示的狀態),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所支撐的擋門主單元34d1的部分從擋門軌道34t分開,並且擋門主單元34d1只由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支撐。
在此情況中,因為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完全打開時,擋門主單元34d1只被滑槽34n1支撐,擋門主單元34d1的移動量可進一步增加,並且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性變形量可進一步減小。結果是,能夠進一步確保以上描述的效果。
在第一實施例中,參考第15圖,缺口部34n6是減少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和擋門殼單元34n之間的接觸力的一個孔,該缺口部34n6形成在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的位置上,並且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穿過該缺口部34n6。因為缺口部(孔)34n6設置在擋門殼單元34n上,當擋門變形單元34d2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容納於擋門殼單元34n中時,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不和擋門殼單元34n的上表面接觸(不是被推動)。因此,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操作,可以減少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性變形。
在第一實施例中,形成缺口部(孔)34n6來減少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和擋門殼單元34n之間的接觸力。然而,能夠在上述的相同區域設置一個凹槽來代替缺口部(孔)34n6。
在第一實施例中,缺口部(孔)34n6形成在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穿過的位置(區域)。然而,能夠在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在擋門構件34d打開操作的末端停留的位置處形成一個孔或凹槽。在此情況中,當擋門變形單元34d2容納於擋門殼單元34n中時(第16圖和第17圖所示的狀態),能夠減少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性變形。
第一實施例的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用於平穩地執行擋門構件34d的打開/關閉操作。這就是,因為擋門殼單元34n設置在帽蓋部34Y上,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按照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關閉時相同的方式,擋門構件34d和帽蓋部34Y保持成一體,而不從帽蓋部34Y向下凸出。因此,可以平穩地執行擋門構件34d的打開/關閉操作。
如第23圖所示,第一實施例的帽蓋部34Y配置成當從垂直於縱向的截面觀看時,平行於圓周方向設置並且可旋轉地支撐盒體33Y的五個該爪構件34j之一設置於在帽蓋部34Y中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反的上部,並且任意爪構件34j沒有設置於擋門殼單元34n的位置處。如上所述,因為擋門殼單元34n是用於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部分,和盒體33Y的間隙仍然很大,並且由於此結構很難在擋門殼單元34n上形成爪構件34j。因此,因為此結構,減少了在帽蓋部34Y的底部(設置擋門殼單元34n 的部分)支撐盒體33Y的力。然而,根據第一實施例,因為爪構件34j設置於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反的上部上,即使當帽蓋部34Y的調整力在盒體33Y的下側較小,並且盒體33Y將要在垂直方向上傾斜時,設置在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反的上部上的爪構件34j可支撐該盒體33Y,因而可抵消該傾斜。因此,帽蓋部34Y可在圓周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平衡支撐盒體33Y。
此外,參考第14圖,第一實施例的帽蓋部34Y包括一個突起H,該突起設置於擋門殼單元34n附近用於減少和盒體33Y的間隙。
由於具有此構造,如上所述,即使當帽蓋部34Y的調整力在盒體33Y的下側上較小,並且盒體33Y將要在垂直方向上傾斜時,此傾斜被帽蓋部34Y的突起H和盒體33Y之間的接觸調整。因此,帽蓋部34Y可在圓周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平衡支撐盒體33Y。
參考第16圖和第45圖,當從垂直方向的下側觀看時,被上述配置的擋門構件34d打開和關閉的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具有六角形。
更具體地說,向下凸出的邊緣部34r形成在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的圓周上。邊緣部34r在縱向方向(第45圖的水平方向)的兩側具有末端34r1。每個末端34r1具有尖角形狀,該尖角形狀在縱向方向上呈尖角,以便從碳粉出口W的中心分開。更具體地說,當從垂直方向的下側觀看時,邊緣部34r是六角形邊緣部,該六角形邊緣部具有平行部34r2,其沿著縱向方向彼此相對、以及頂點部34r1,其位於在縱向方向上互相相對的末端上。碳粉出口W具有六角形狀,該六角形狀嵌合邊緣部34r的六角形狀。
在此方式中,形成在縱向方向(擋門構件34d打開和關閉的方向)碳粉出口W的圓周上之邊緣部34r上的末端34r1具有尖角形狀,因此當關閉擋門構件34d時,附接到擋門構件34d的擋門密封36首先在末端34r1與邊緣部34r小面積地滑接,此後,滑接的面積逐漸增加。因此,擋門密封36被剝離或者由於與邊緣部34r接觸而被損壞的可能性更小。當打開擋門構件34d時,滑接的面積逐漸減少,因此減少了擋門密封36上由於和邊緣部34r接觸的損壞。
參考第46圖,由發泡樹脂材料所製造的密封構件76安裝在帽蓋夾 持部73的碳粉供應埠72w的圓周上,因此能夠防止碳粉從碳粉供應埠72w散落,該碳粉供應埠72w和碳粉容器32Y的碳粉出口W相連。即使當帽蓋部34Y的邊緣部34r在縱向方向上隨著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與設置在碳粉供應埠72w的圓周上的密封構件76滑接時,邊緣部34r和密封構件76首先在邊緣部34r小面積地彼此滑接,接著,滑接的面積逐漸增加。因此,碳粉供應埠72w的密封構件76被剝離或者由於與邊緣部34r接觸而被損壞的可能性更小。此外,當在縱向方向執行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時,碳粉供應埠72w的密封構件76和邊緣部34r之間的滑接區域逐漸增加,因此可以減少在碳粉供應埠72w的密封構件76上由於與邊緣部34r接觸的損壞。
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容納於碳粉容器32Y的碳粉(或殘留碳粉)隨著碳粉容器32Y到影像形成裝置100的附接/拆卸操作而散播到外面。
參考第16圖,在第一實施例中,帽蓋部34Y的邊緣部34r配置成正交於縱向方向的平面(和末端34r1接觸的平面)具有漸狹的形狀,因此向下的突起量從碳粉出口W的中心減少。
由於具有此構造,即使當附接到擋門構件34d的擋門密封36隨著碳粉容器32Y在縱向方向上的附接/拆卸操作被邊緣部34r摩擦時,擋門密封36受損的可能性更小。類似地,即使當設置在帽蓋夾持部73的碳粉供應埠72w的圓周的密封構件76(參看第46圖)隨著碳粉容器32Y在縱向方向上的附接/拆卸操作被邊緣部34r摩擦時,密封構件76受損的可能性更小。
在第一實施例中,假設容納於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的碳粉的體積平均粒徑是Dv(μm),數量平均粒徑是Dn(μm),滿足以下關係。
因此,在顯影過程時選擇對應於影像圖案的碳粉顆粒,因而可以維持良好的影像品質,同時,即使當碳粉在顯影裝置中被長時間攪動時,也可以維持良好的顯影性。此外,可以有效地且可靠地輸送碳粉,而不阻塞碳粉供應通道,例如管71。
例如,可以使用庫爾特計數器(Coulter-counter)粒度分佈測量裝置,如“庫爾特計數器TA-2”(COUNLTER COUNTER TA-2)(Beckman Coulter公司)或“庫爾特多尺寸2”(COULTER MULTISIZER 2)(Beckman Coulter公司),來測量體積平均粒徑和數量平均粒徑。
在第一實施例中,由於容納於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中的碳粉近似球狀碳粉,它具有的形狀因數SF-1的範圍是100-180,形狀因數SF-2的範圍是100-180。因此,能夠維持高傳送效率並且防止清潔性能的降低。此外,可以有效地且可靠地傳送碳粉,而不阻塞碳粉供應通道,例如管71。
形狀因數SF-1表示碳粉顆粒的球形度,並且它是通過以下方程獲得。
SF-1=(M2/S)×(100π/4)
在以上方程中,M是碳粉顆粒的投影平面上的最大顆粒尺寸(在各種顆粒尺寸中的最大顆粒尺寸),並且S是碳粉顆粒的投影平面的面積。因此,具有100的形狀因數SF-1的碳粉顆粒較佳為球形,由於形狀因數大於100,球形度減小。
形狀因數SF-2表示碳粉顆粒的不規則度,並且它是由以下方程確定。
SF-2=(N2/S)×(100/4π)
在該方程中,N是碳粉顆粒在投影平面上的周長,並且S是碳粉顆粒的投影平面的面積。因此,具有100的形狀因數SF-2的碳粉顆粒沒有不規則度,由於形狀因數大於100,不規則度增加。
形狀因數SF-1和形狀因數SF-2是通過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800”(日立公司製造)照相,並且使用影像分析儀“LUSEX3”(仁力克Nireco公司製造)分析所獲取的碳粉顆粒的相片而獲得的。
以下參考第29圖至第46圖詳細描述碳粉容器夾具70(瓶體夾持部72和帽蓋夾持部73)。
如以上參考第4圖,碳粉容器夾具70包含瓶體夾持部72和帽蓋夾持部73。當碳粉容器32Y定位成縱向方向平行於水平方向時,使用者首先將碳粉容器32Y從上側放置在瓶體夾持部72的瓶體夾持面72a上,然後,通過帽蓋部34Y位於盒體33Y的前端,當碳粉容器32Y沿著附接方向的縱向方向在瓶體夾持面72a上滑動時,將該碳粉容器32Y推入帽蓋夾 持部73中。
參考第29圖和第30圖,每個顏色的瓶體夾持面72a形成在瓶體夾持部72上,並且每個顏色的帽蓋夾持部73形成在瓶體夾持部72上。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插入相應的瓶體夾持部72a和相應的帽蓋夾持部73中(在白色箭頭方向),因此每個瓶體夾持部72不可旋轉地夾持每個帽蓋部。
在第29圖、第30圖、第34圖至第36圖,和第40圖至第42圖中,為了澄清瓶體夾持部72的構造,四個帽蓋夾持部73有些沒有被示出。
參考第29圖至第31圖,碳粉容器夾具70的瓶體夾持部72包含瓶體夾持面72a、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作為擋門夾持機構的擋門關閉機構72d、碳粉供應埠72w、以及密封構件76。
瓶體夾持面72a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拆卸操作時作用為滑動面,並且在碳粉容器32Y的設置完成之後作用為可旋轉盒體33Y的夾持單元。
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是形成在瓶體夾持面72a上帽蓋夾持部73一側(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方向的下游一側)的梯形肋。如參考第18圖所示,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向上推動帽蓋部34Y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以解除阻擋器34d22和接觸部34n5之間的接觸狀態,並且與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同步(為了允許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
參考第29圖至第31圖,和第43圖至第45圖,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設置在被帽蓋夾持部73蓋住之瓶體夾持部72上的位置,並且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方向上碳粉供應埠72w的上游一側上。在第43圖中,成對的擋門關閉機構72d是近似馬蹄形的構件,該構件設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互相面對,並且可相關支撐軸72d3旋轉,其中設置扭轉盤簧。第一夾持單元72d1形成在相應的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一端,並且第二夾持單元72d2形成在擋門關閉機構72d的另一端。如上所述,在碳粉容器32Y中擋門構件34d的打開/關閉操作時,第二夾持單元72d2夾持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並且第一夾持單元72d1夾持帽蓋部34Y的垂直面34s,因此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關閉操作時,固定了帽蓋夾持部73中擋門構件34d和帽蓋部34Y的姿態。結果,能夠平穩地執行打開/關閉操作。
隨後將參考第43圖至第45圖描述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操作,該操作伴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關閉操作。
參考第29圖至33圖,碳粉容器夾具70的帽蓋夾持部73包含主要引導銷73a、副引導銷73b、嚙合部73c、擠壓部73d、嚙合的部分73m、天線73e(RFID天線)、驅動齒輪81、以及軸承73k。
如上述參考第11圖,主要引導銷73a和副引導銷73b分別與帽蓋部34Y的第一孔34a和第二孔34b嚙合。因此,固定了帽蓋部34Y在帽蓋夾持部73中的位置。
參考第32圖和第46圖,主要引導銷73a在縱向方向上比副引導銷73b更長(作用為形成在相同平面上的基部之引導表面的位置)。主要引導銷73a和副引導銷73b兩者都在縱向方向(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拆卸方向)延伸。主要引導銷73a形成為尖角漸漸變尖。因此,在碳粉容器32Y到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操作中能夠平穩地在縱向方向上將碳粉容器32Y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
嚙合的部分73m與形成在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上的第一嚙合部34e和第二嚙合部34f(調整部)嚙合。因此,當調整帽蓋部34Y的姿態時,帽蓋部34Y附接帽蓋夾持部73,並且從該帽蓋夾持部73拆卸。此外,當帽蓋部34Y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時,調整了帽蓋部34Y的姿態。
嚙合部73c與形成在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的末端的不相容形狀部34g嚙合。因為嚙合部73c對應於碳粉容器32Y的不相容形狀部34g,該嚙合部73c設置在帽蓋夾持部73上,能夠防止某種顏色的碳粉容器(例如,黃色的碳粉容器)被錯誤地設置到另一個顏色的碳粉容器(例如,青色的碳粉容器)夾持體中。
參考第32圖,嚙合部73c在縱向方向上設置在帽蓋夾持部73上靠近瓶體夾持部72的一側。因此,由於設置在帽蓋部34Y末端上的不相容形狀部34g沒有與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在任何其他部分嚙合,而是與該嚙合部73c相干,能夠可靠地防止蓋住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被打開,並且防止另一個顏色的碳粉被錯誤地從碳粉出口W向影像形成裝置100供應。
具體地說,如第4圖所示,因為將第一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100 配置成:從上側放置到碳粉容器夾具70上,並且在水平方向(縱向方向)滑動完成附接操作,有必要在靠近帽蓋夾持部73中的瓶體夾持部72的位置處確定碳粉容器的不相容性。因此,嚙合部73c設置在靠近瓶體夾持部72一側的上述構造是有用的。
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夾具70配置成: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期間,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和嚙合部73c的位置關係設置成:帽蓋部34Y的不相容形狀部34g首先與嚙合部73c嚙合,接著,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與帽蓋部34Y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嚙合。
因此,因為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時在確定不相容性之後執行,能夠更加可靠地防止錯誤地設置碳粉容器500和供應不同顏色的碳粉。
參考第31圖至第33圖和第40圖,軸承73k在帽蓋夾持部73上可旋轉地夾持驅動單元91的驅動齒輪81的驅動軸。
天線73e安裝在帽蓋夾持部73的後端面上。該天線73e用於執行和RFID晶片35(參看第5圖和第9圖)的非接觸廣播通信,該RFID晶片35安裝在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的端面上。
參考第31圖至第33圖,帽蓋夾持部73的擠壓部73d設置在帽蓋夾持部73的兩個側壁上,並且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方向的下游側。
參考第31圖至第33圖,每個擠壓部73d包含滑道73d1和拉簧73d2。滑道73d1的末端為錐形。更具體地說,參考第33圖,滑道73d1具有錐形,其中在瓶體夾持部72一側的斜面73d11比在背側(附接方向的背側)的斜面73d12更平緩。因此,使用者可平穩地執行附接/拆卸操作,在碳粉容器32Y到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拆卸操作期間具有良好的點擊感。
滑道73d1的下凹部(凹槽)73d13夾持拉簧73d2的一端。滑道73d1插入帽蓋夾持部73的滑道插入埠73d6中,並且拉簧73d2的線圈部插入帽蓋夾持部73的軸承73d5中。帽蓋夾持部73的凸部73d7夾持拉簧73d2的另一端。由於具有此構造,在第37圖中,拉簧73d2的彈力使成對的滑道73d1偏向箭頭方向(朝著碳粉容器32Y的方向)。
當碳粉容器32Y(帽蓋部34Y)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帽蓋夾持部73)(或從碳粉容器夾具70拆卸)時,如上述配置之成對的擠壓部73d(滑道73d1)在附接方向(或拆卸方向)上以力的作用方向推動帽蓋部 34Y的受壓部34c。因此,在碳粉容器32Y到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操作(或拆卸操作)期間,使用者在受壓部34C及擠壓部73d互相嚙合的位置處感覺到在附接方向上(或拆卸方向)的操作力的作用力,因此,使用者增加在附接方向(或拆卸方向)上的操作力來一舉完成附接操作(或拆卸操作)。如此,使用者在碳粉容器32Y到帽蓋夾持部73的附接操作(或拆卸操作)中獲得了良好的點擊感。
第34圖至第36圖為圖示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如何依序地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帽蓋夾持部73的透視圖。第37圖至第39圖為俯視剖視圖,圖示了當碳粉容器32Y的受壓部34c與帽蓋夾持部73的擠壓部73d嚙合時,帽蓋部34Y如何依序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第40圖至第42圖為橫截面圖,圖示了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如何依序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
如第34圖、第37圖和第40圖所示,將碳粉容器32Y放置在瓶體夾持部72上,然後將其推動並朝著帽蓋夾持部73滑動。
此後,如第35圖、第38圖和第41圖所示,碳粉容器32Y的受壓部34c與擠壓部73d接觸(滑道73d1的斜面73d11)。進一步推動碳粉容器32Y,則當擠壓部73d和受壓部34c的斜面滑接時,該擠壓部73d在遠離帽蓋部34Y的方向(第37圖中的箭頭方向的反方向)上對抗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力移動。
然後,如第36圖、第39圖和第42圖所示,滑道73d1越過受壓部34c斜面的頂點,並且滑道73d1後側的斜面73d12與盒體33Y一側上的受壓部34c的斜面接觸。此時,因擋門變形單元34d2使滑道73d1偏斜,滑道73d1的斜面73d12在後側推出盒體33Y一側上受壓部34c的斜面,因此帽蓋部34Y一舉向帽蓋夾持部73的後側移動。結果,帽蓋部34Y達到碳粉出口W重疊碳粉供應埠72w的位置處(正確附接位置)。
當滑道73d1和受壓部34c的斜面頂點接觸時,滑道73d1在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方向上推動受壓部34c。
在碳粉容器32Y的一系列附接操作中,當使用者在插入開始時感覺到有點阻力時,使用者繼續將碳粉容器32Y插入帽蓋夾持部73,當推動滑道73d1到受壓部34c時,使用者則感覺到相對較大的阻力,使用者感 覺到碳粉容器32Y一舉牢靠地固定於背面。在此方式中,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期間,使用者確實能夠獲得點擊感。因此,能夠防止將帽蓋部34Y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的正確附接位置的設置故障。
將碳粉容器32Y(帽蓋部34Y)從碳粉容器夾具70(帽蓋夾持部73)拆卸的操作是按照如上述的附接操作相反的順序執行。
將在盒體33Y上的帽蓋部34Y的受壓部34c的斜面做成比在末端一側的斜面更陡(近似垂直)。將帽蓋夾持部73的滑道73d1的斜面73d12的斜度做成和受壓部34c相一致地陡。因此,完全附接到帽蓋夾持部73的碳粉容器32Y(帽蓋部34Y)不會輕易地掉落。
參考第8圖,在第一實施例中,形成在帽蓋部34Y的兩側部分的受壓部34c設置在一虛擬水平平面上,該水平平面穿過帽蓋部34Y的末端(受壓部34C及不相容形狀部34g形成在其上的小徑部分)的中心,並且在小徑部分的外圓周面上。類似地,帽蓋夾持部73的擠壓部73d設置在上述虛擬水平面的相對部分,以便和成對的受壓部34c接觸。
參考第38圖,由於具有此構造,當成對的擠壓部73d和成對的受壓部34c接觸時,成對的擠壓部73d施加於受壓部34c的力的向量(第38圖中箭頭表示的力的向量),與盒體33Y相應的旋轉軸成線對稱。因此,在卸碳粉容器32Y時,當成對的擠壓部73d擠壓成對的受壓部34c時,帽蓋部34Y在第38圖中的垂直方向上均勻地受壓。因此,能夠防止帽蓋部34Y不均勻地受壓,和配置在帽蓋部34Y和盒體33Y之間的帽蓋密封37被扭轉,藉此防止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之間的密封性降低。此外,能夠很平衡執行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拆卸操作。
在第一實施例中,參考第46圖作為示例,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中,帽蓋夾持部73的主要引導銷73a開始來與帽蓋部34Y的主要引導孔34a嚙合的時序,先於帽蓋夾持部73的擠壓部73d開始來與帽蓋部34Y的受壓部34c嚙合的時序。更具體地說,主要引導孔34a的開口形成在相對於帽蓋部34Y中受壓部34c的頂點的末端一側,並且主要引導銷73a在相對於設置在帽蓋夾持部73中擋門主要單元34d1的位置處延伸至瓶體夾持部72一側。
由於具有此構造,當帽蓋部34Y在帽蓋夾持部73中的位置固定之 後,擠壓部73d開始擠壓受壓部34c。因此,在碳粉容器32Y附接/拆卸時,當成對的擠壓部73d擠壓成對的受壓部34c時,帽蓋部34Y在第38圖中的垂直方向上均勻地受壓。
第43圖至第45圖為簡圖,圖示了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操作,和擠壓部73d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關閉操作的操作。
如第43圖所示,當執行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時,伴隨著碳粉容器32Y在白色箭頭方向上的附接操作,第一夾持單元72d1與凸出部34m接觸,並且第二夾持單元72d2和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接觸。
接著,如第44圖所示,當碳粉容器32Y在白色箭頭方向上的附接操作進行時,擋門關閉機構72d相關支撐軸72d3旋轉,因此當第二夾持單元72d2與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的嚙合壁34d11a嚙合時,第一夾持單元72d1夾持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的垂直面34s,並且第二夾持單元72d2夾持擋主單元34d1(舉起部34d11))的側壁34d11c(擋門構件34d)。
然後,擋門構件34d與形成在帽蓋夾持部73的碳粉供應埠72w的圓周上的壁面接觸(參看第29圖)。因此,當擋門構件34d被夾在壁面和第二夾持單元72d2之間時(擋門構件34d不在縱向方向絕對移動),就調整帽蓋夾持部73中的擋門構件34d的移動。然而,碳粉容器32Y可以在附接方向上移動,並且擋門構件34d可在打開方向上相對移動。那就是,如第45圖所示,擋門構件34d相對移動到盒體33Y一側以藉此打開碳粉出口W。此時,如第45圖所示,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執行為:當第二夾持單元72d2與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嚙合時,第一夾持單元72d1夾持帽蓋部34Y的垂直面34s,並且第二夾持單元72d2夾持擋門構件34d。因此,固定了帽蓋夾持部73中擋門構件34d和帽蓋部34Y的姿態,並且能夠平穩地執行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
當從碳粉容器夾具70(帽蓋夾持部73)上移除(拆卸)碳粉容器32Y時,按照與以上述的附接操作的相反順序執行操作。那就是,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操作伴隨著擋門構件34d的關閉操作是按照第45圖、第44圖和第43圖的序列執行。
參考第45圖,在第一實施例中,因為作用為要被第一夾持單元72d1 夾持的支撐面的垂直面34s在附接方向延伸(至第45圖的右邊)(因為附接了凸出部34m),當從碳粉容器夾具70移除了碳粉容器32Y時,在擋門關閉機構72d(第二夾持單元72d2)解除使用垂直面34s夾持擋門構件34d(舉起部34d11)的時序,可相對於擋門關閉機構72d完全關閉擋門構件34d的時序延遲。那就是,因為延伸垂直面34s(凸出部34m)以便凸出到第44圖的右側,當執行擋門構件34d的關閉操作時(從第45圖所示的狀態相對移動到第44圖所示的狀態),如第43圖所示,防止了擋門關閉機構72d的旋轉,並且可以完成擋門構件34d的關閉操作,此時第一夾持單元72d1夾持著凸出部34m的垂直面34s,並且第二夾持單元72d2夾持著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換言之,當沒有延伸垂直面34s以便凸出到第45圖的右側時,第一夾持單元72d1以更早的時序釋放垂直面34s的夾持,並且擋門關閉機構72d1立即旋轉,如第43圖所示,因此,第二夾持單元72d2也釋放擋門構件34d的舉起部34d11的夾持。結果,擋門構件34d不能完全完成關閉操作。
在此方式中,根據第一實施例,因為凸出部34m設置在帽蓋部34Y上,能夠防止碳粉容器32Y在擋門構件34d完全關閉碳粉出口W之前被移除。
參考第43圖至第45圖,根據第一實施例,在擠壓部73d擠壓帽蓋部34Y的壓力變大的時序(滑道73d1達到受壓部34c的頂點的時序),不同於在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拆卸操作中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嚙合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的時序(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性變形最大化的時序)。
因此,當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和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嚙合時,即使沒有藉由增加對應於施加到帽蓋部34Y的力,設置相對較大的壓力到擠壓部73d來擠壓受壓部34c,也能夠在附接操作/拆卸操作期間獲得上述的受壓部34c的點擊感。
參考第43圖至第45圖,根據第一實施例,當碳粉容器32Y(帽蓋部34Y)附接到碳粉容器夾具70時,擋門構件34d伴隨著夾持擋門構件34d的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操作,首先開始打開操作,接著,擠壓部73d開始擠壓受壓部34c的操作。此外,當碳粉容器32Y(帽蓋部34Y)從碳粉容器夾具70拆卸時,擠壓部73d首先結束受壓部34c 的操作以從受壓部34c分開擠壓部73d,然後,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隨著擋門構件34d的關閉操作,解除擋門構件34d的夾持。
因此,在附接了碳粉容器32Y的時候,當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開始夾持擋門構件34d時,帽蓋部34Y沒有受到來自擠壓部73d的壓力。結果,可隨著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夾持操作,平穩地執行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不發生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故障)。當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在拆卸了碳粉容器32Y的時候停止夾持擋門構件34d時,帽蓋部34Y沒有受到來自擠壓部73d的壓力。因此,可隨著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的夾持操作,平穩地執行擋門構件34d的關閉操作(不發生擋門構件34d的關閉故障)。
當進行碳粉容器32Y到碳粉容器夾具70的附接操作時,瓶體夾持部72中的每個部分和帽蓋夾持部73中的每個部分按照下述的順序嚙合。
帽蓋部34Y在瓶體夾持面72a上滑動,並且不相容形狀部34g與帽蓋夾持部73的嚙合部73c嚙合。第一嚙合部34e和帽蓋部34Y的擋門構件34d與帽蓋夾持部73之嚙合的部分73m嚙合,因此調整了帽蓋夾持部73中帽蓋部34Y的姿態。隨後,帽蓋部34Y的第一孔34a與帽蓋夾持部73的主要引導銷73a嚙合,因此固定了主導軌的位置。接著,帽蓋部34Y的第二孔34b與帽蓋夾持部73的副引導銷73b嚙合,因此固定了主導軌和副導軌的位置。在此定位完成之前,當擋門關閉機構72d(擋門夾持機構)固定了帽蓋夾持部73中擋門構件34d和帽蓋部34Y的姿態時,擋門構件34d開始打開操作,然後,擠壓部73d開始擠壓受壓部34c。在不同於擠壓部73d擠壓受壓部34c的時序的時序,阻擋器釋放偏斜部72b解除阻擋器34d22和帽蓋部34Y的擋門構件34d的接觸部34n5之間的接觸狀態。因此,在帽蓋部34Y中打開的碳粉出口W與帽蓋夾持部73的碳粉供應埠72w彼此附接,這就完成了帽蓋夾持部73(碳粉容器夾具70)中帽蓋部34Y(碳粉容器32Y)的設置。在此時,盒體33Y的齒輪33c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驅動齒輪81嚙合,並且帽蓋部34Y的RFID晶片35位於一個最優來執行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天線73e通信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使用者將碳粉容器32Y放置在瓶體夾持部72上,並且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碳粉容器32Y的少量動 作,使得擋門構件34d同步於使用者的操作執行碳粉出口W的打開/關閉操作,並且完成碳粉容器32Y的附接/拆卸操作。
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配置成具有相對較大的開口區域的碳粉出口W設置在垂直方向向下。因此,藉由碳粉重量可有效地直接從碳粉出口W排出碳粉。
此外,碳粉容器32Y設置在影像形成裝置100中,以便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平行於水平方向。因此,能夠增加碳粉容器32Y的碳粉容積,並且減少碳粉容器32Y的替換頻率,而不影響整個影像形成裝置100在高度方向上的佈局。
參考第30圖,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夾具70配置成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不同於在不同顏色的四個瓶體夾持面72a(瓶體夾持部72)中相鄰的瓶體夾持面72a(瓶體夾持部72)。更具體地說,在垂直方向的高度按照以下序列依次降低:黃色的瓶體夾持面72a、洋紅色的瓶體夾持面72a、青色的瓶體夾持面72a、和黑色的瓶體夾持面72a(四個瓶體夾持面72a成階梯狀佈置)。
由於具有此構造,能夠平行地佈置四個帽蓋夾持部73,而不與在水平方向上凸出之相鄰的帽蓋夾持部73之間的部分(總體上,設置擠壓部73d的部分)相干。因此,影像形成裝置100(碳粉容器夾具70)可在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縮小。
如上所述,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構件34d在打開方向上的移動的阻擋器34d22、以及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和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結果,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不會輕易地移動。因此,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帽蓋部34Y凸出。
更具體地說,在傳統技術中,當關閉碳粉出口,為了防止當碳粉容器沒有留在裝置主體中而是單獨留下時,容納於碳粉容器中的碳粉洩漏到 外面,必須將擋門構件配置成擋門構件不會輕易地移動。此外,為了平穩地打開/關閉擋門構件,擋門構件必須配置成即使當擋門構件保持碳粉出口打開時,它和帽蓋部保持一體,而不從帽蓋部凸出,類似於當擋門構件保持碳粉出口關閉。相比之下,根據第一實施例,如上所述,能夠提供一種碳粉容器和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中當碳粉容器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的擋門構件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擋門構件不會從帽蓋部凸出,即使當擋門構件保持碳粉出口打開。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此外,因為帽蓋部34Y由一體造模所形成,即使當帽蓋部34Y的結構複雜時,可充分地確保尺寸精度和機械強度,並且可相對降低成本。
第二實施例
以下參考第47圖至第51圖詳細描述第二實施例。
第47圖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的一部分的透視圖。第48圖和第49圖為帽蓋部34Y的爆炸透視圖。第50圖為具有第一構件34Y1和第二構件34Y2焊接在一起的帽蓋部34Y的透視圖。第51圖為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內部的透視圖。
第二實施例的碳粉容器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第二實施例的帽蓋部是由焊接或黏結兩個模製元件所形成,而第一實施例的帽蓋部是由一體成型所形成。
第二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盒體33Y(瓶身)、和設置在容器主體頭部的帽蓋部34Y。碳粉容器32Y除了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以外,進一步包括攪拌構件33f、帽蓋密封37、擋門構件34d、擋門密封36、以及RFID晶片35,。
參考第47圖至第51圖,第二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帽蓋部34Y(帽蓋密封37、擋門構件34d、擋門密封36、和RFID晶片35已經從其上移除)是由焊接(或黏合)兩個模製元件第一構件34Y1和第二構件34Y2所形成。
更具體地說,帽蓋部34Y包括第一構件34Y1和第二構件34Y2。第一構件34Y1包括碳粉出口W、受壓部34c、以及附接帽蓋密封37的附接面34v。第二構件34Y2包括蓋住一部分第一構件34Y1的小直徑部 34Y2d、和具有比小直徑部34Y2d更大直徑的大直徑部(形成插入部34z的部分)。第一構件34Y1的上部(形成有第一孔34a的部分)、側部34Y1b(形成受壓部34c的部分)和底部(形成碳粉出口W的部分)嵌合到第二構件34Y2的缺口部34Y2a、34Y2b和34Y2c,第二構件34Y2的小直徑部34Y2d嵌合並黏結(焊接)到第一構件34Y1的黏合部34Y1a。
參考第47圖和第50圖,第一構件34Y1的受壓部34c形成在第二構件34Y2的小直徑部34Y2d的外徑的範圍內。那就是,當從垂直於縱向平面的投影平面內觀看帽蓋部34Y時,第一構件34Y1的受壓部34c配置成不從第二構件34Y2的小直徑部34Y2d的外圓周凸出。第一構件34Y1的附接面34v形成為附接面34v剛好嵌合到第二構件34Y2的小直徑部34Y2d的內徑範圍。
在此方式中,形成從帽蓋部34Y的外圓周面凸出並增加帽蓋部34Y的外徑的受壓部34c,以便不從第二構件34Y2的小直徑部34Y2d的外圓周凸出。因此,能夠防止帽蓋部34Y的尺寸的增加(直徑的增加)。
此外,因為第二實施例的帽蓋部34Y包括兩個模製元件第一構件34Y1和第二構件34Y2,與帽蓋部34Y由一個模製元件所形成的第一實施例相比,能夠相對地提高各部分如爪構件34j、不相容形狀部34g、受壓部34c、碳粉出口W和碳粉落下路徑C的設置柔性。
如上所述,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構件34d在打開方向上的移動的阻擋器34d22和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因此,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並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並沒有輕易地移動,並且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帽蓋部34Y凸出。
第三實施例
以下參考第52圖詳細描述第三實施例。
第52圖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的透視圖,其中拆卸了擋門構件34d。這和圖示第一實施例的第19圖具有可比較性。
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碳粉容器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設置孔34n10來減少由擋門構件34d的阻擋器34d22施加於帽蓋部34Y的擋門殼單元34n的接觸力(壓力)。
如第52圖所示,第三實施例的帽蓋部34Y包括在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中的孔34n10,該孔34n10形成在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阻擋器34d22通過的位置,並且不同於接觸部34n5的位置,為了減少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由阻擋器34d22施加到擋門殼單元34n的接觸力(壓力)。如上所述,因為孔34n10設置在擋門殼單元34n中,當擋門變形單元34d2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容納於擋門殼單元34n中時,阻擋器34d22就不與擋門殼單元34n的上表面接觸(阻擋器沒有對抗擋門殼單元受壓)。因此,能夠減小擋門變形單元34d2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而發生的彈性變形。
在第三實施例中,形成孔34n10來減少阻擋器34d22對抗擋門殼單元34n的接觸力。然而,能夠在相同的區域中設置凹槽,來代替孔34n10。
在第三實施例中,孔34n10形成在隨著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阻擋器34d22通過的位置(排除接觸部34n5的範圍)。然而,能夠在當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時,在阻擋器34d22停止的位置處形成孔或凹槽。在此情況中,能夠減少當擋門變形單元34d2容納於擋門殼單元34n中時(第16圖和第17圖所示的狀態),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彈性變形力。
如上所述,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構件34d在打開方向上的阻擋器34d22和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該擋門殼單元34n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因此,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即使當擋 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帽蓋部34Y凸出。
第四實施例
以下第53圖詳細描述第四實施例。
第53圖為根據第四實施例碳粉容器32Y的擋門構件34d的透視圖。這和圖示第一實施例的第25圖具有可比性。
第四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在擋門構件34d的擋門滑道34d12上形成有複數個凸部34d120。
如第53圖所示,第四實施例的擋門構件34d(擋門構件34d1)包括與導軌單元(滑槽34n1和擋門軌道34t)點接觸的凸部34d120。
更具體地說,成對的兩個凸部34d120形成在擋門主單元34d1的擋門滑道34d12上,該擋門滑道34d12嚙合帽蓋部34Y的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和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
因此,能夠減少擋門滑道34d12的滑動面積,該擋門滑道34d12嚙合帽蓋部34Y的滑槽34n1(第一導軌單元)和擋門軌道34t(第二導軌單元)。結果,能夠在擋門構件34d打開和關閉時,減少在其上的負載,提高了碳粉容器32Y的附接和拆卸的操作性。
如上所述,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構件34d在打開方向上的阻擋器34d22和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該擋門殼單元34n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因此,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帽蓋部34Y凸出。
第五實施例
以下參考第54A圖和第54B圖詳細描述第五實施例。
第54A圖和第54B圖為圖示根據第五實施例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 34Y的爪構件34j的配置。
第五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帽蓋部34Y的爪構件34j是以不同方式設置。
如第54A圖和第54B圖所示,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第五實施例的帽蓋部34Y包括爪構件34j,當從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投影平面觀看帽蓋部34Y時,該爪構件34j設置成平行於圓周方向,以便可旋轉地支撐盒體33Y。至少一個爪構件34j配置在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對的上部,並且任何爪構件34j都沒有配置在擋門殼單元34n的位置。
在第54A圖中,三個爪構件34j配置在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對的上部。在第54B圖中,兩個爪構件34j配置在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對的下部。
因為擋門殼單元34n是用於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的一部分,和盒體33Y之間的間隙留得很大,因為這種結構很難在擋門殼單元34n上形成爪構件34j。因此,由於這種結構,在帽蓋部34Y的底部(設置擋門殼單元34n的位置)減少了用於支撐盒體33Y的力(調整力)。然而,根據第五實施例,因為爪構件34j的至少之一設置在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對的上部,即使當帽蓋部34Y的調整力在盒體33Y的下側較小,並且盒體33Y將要在垂直方向傾斜時,設置在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對的上部的爪構件34j可支撐盒體33Y,因此可以抵消該傾斜。因此,帽蓋部34Y在圓周方向上能夠具有良好平衡支撐盒體33Y。
在第五實施例中,當從垂直於縱向平面的橫截面觀看帽蓋部34Y時,爪構件34j配置成,配置在與擋門殼單元34n相對的爪構件34j(設置在圖中以虛線圈起來的區域中的爪構件34j)之間的節距,比配置在下部的爪構件34j(設置在圖中虛線圈起來的區域之外的爪構件34j)之間的節距更小。
由於具有此構造,帽蓋部34Y能夠可靠地在圓周方向上具有良好平衡支撐盒體33Y。
如上所述,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第五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構件34d在打開方向上的阻擋器34d22 和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該擋門殼單元34n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因此,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帽蓋部34Y凸出。
第六實施例
以下參考第55圖至第58B圖詳細描述第六實施例。
根據第六實施例的碳粉容器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攪拌構件33f是以不同方式配置。
第六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主要包括,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盒體33Y(瓶身)和設置在該盒體的帽蓋部34Y(瓶蓋)。第六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除了盒體33Y和帽蓋部34Y以外,進一步包括攪拌構件33f、帽蓋密封37、擋門構件34d、作為密封構件的擋門密封36、以及作為電子資訊儲存構件的RFID晶片35(參看第9圖)。
在第六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中,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和盒體33Y一起旋轉的攪拌構件33f嵌合到瓶開口33a(開口A)。更具體地說,參考第55圖至第57圖,攪拌構件33f的嵌合部33f2擠壓嵌合到瓶開口33a(開口A)中。
如第55圖至第57圖所示,第六實施例的攪拌構件33f包括成對的板構件33f1,該板構件33f1從帽蓋部34Y中的腔室B向盒體33Y的內部延伸。攪拌構件33f的板構件33f1是交替傾斜的,類似於第一實施例。攪拌構件33f配置成當帽蓋部34Y和盒體33Y組裝在一起時,它的末端(在形成推板33f10的一側)達到帽蓋部34Y中碳粉出口W的上側,並且它的另一端(在相反側的一端)達到勺部(第9圖和第10圖以虛線圈起來的部分)。攪拌構件33f和盒體33Y的開口A一起旋轉,增加了開口A的碳粉排出性能。
如第55圖至第57圖所示,第六實施例的攪拌構件33f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推板33f10是佈置在板構件33f1的末端上(朝著帽蓋部34Y內部的一側上)。推板33f10為板構件,它豎立成近似地垂直於板構 件33f1的主體。每個推板33f10在它的外圓周上都包括漸狹部33f100。
如上所述,因為推板33f10設置在攪拌構件33f的板構件33f1的末端上,隨著攪拌構件33f的旋轉,推板33f10朝著帽蓋部34Y內的碳粉出口W推動碳粉。因此,即使當推板33f10(碳粉落下路徑C)的附近被碳粉阻塞,也可以將碳粉平穩地從碳粉出口W排出。
第58A-1圖至第58A-4圖為攪拌構件33f在碳粉容器32Y中如何旋轉的簡要主視圖,其中該碳粉容器32Y具有設置有推板33f10的攪拌構件33f(第六實施例的攪拌構件33f)。第58B-1圖至第58B-4圖為攪拌構件33f在碳粉容器32Y中如何旋轉的簡要主視圖,其中該碳粉容器32Y具有不設置推板33f10的攪拌構件33f(第一實施例的攪拌構件33f)。
在第58A-1圖至第58B-1圖中,黑色箭頭表示攪拌構件33f向碳粉出口W(碳粉供應埠72w)傳送碳粉的碳粉傳送方向。
如第58B-1圖所示,當推板33f10沒有設置在攪拌構件33f的板構件33f1的末端上時,隨著攪拌構件33f的旋轉,碳粉沿著帽蓋部34Y的內圓周在圓周方向傳送。相比之下,如第58A-1圖所示,當推板33f10設置在攪拌構件33f的板構件33f1的末端上時,隨著攪拌構件33f的旋轉,推板33f10向碳粉出口W(關於帽蓋部34Y的內圓周的近似法線方向傳送)傳送碳粉。
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第六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變形單元34d2在打開方向上的阻擋器34d22和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該擋門殼單元34n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
因此,根據第六實施例,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帽蓋部34Y凸出。
第六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是由一體造模所形成。因 此,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第六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具有良好操作性,並且即使當帽蓋部34Y的結構複雜時,可充分地確保尺寸精度和機械強度,並且可相對降低成本。
第七實施例
以下參考第59圖至第61圖詳細描述第七實施例。
根據第七實施例的碳粉容器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柔性構件34u設置在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的附近。
第七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主要包括,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盒體33Y(瓶身)和設置在該盒體的帽蓋部34Y(瓶蓋)。第七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除了盒體33Y和帽蓋部34Y外,進一步包括攪拌構件33f、帽蓋密封37、擋門構件34d、作為密封構件的擋門密封36、和作為電子資訊儲存構件的RFID晶片35,(參看第9圖)。
在第七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中,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和盒體33Y一起旋轉的攪拌構件33f嵌合到瓶開口33a(開口A)。
如第59圖所示,第七實施例的攪拌構件33f包括成對的板構件33f1,該板構件33f1從帽蓋部34Y中的腔室B向盒體33Y的內部延伸(該板構件33f1是交替傾斜的)。第七實施例的攪拌構件33f進一步包括在板構件33f1末端(在朝著帽蓋部34Y內部的一側)的推板33f10,類似於第六實施例。
參考第59圖和第61A圖至第61G圖,第七實施例的帽蓋部34Y不同於第六實施例的部分在於,帽蓋部34Y包括由例如從碳粉落下路徑C到腔室B的厚度約為0.188mm至0.5mm的聚酯薄膜的柔性材料所製造的柔性構件34u。更具體地說,如第60圖所示,一部分柔性構件34u是彎曲的,並且作為附接表面34u2(具有比柔性部34u1更寬的寬度)附接(固定)至碳粉落下路徑C的內壁面(在碳粉出口W附近一側上並且在攪拌構件33f旋轉方向的下游一側上的內壁面)。特別地,附接表面34u2附接至碳粉落下路徑C的內壁面,因此柔性構件34u的彎曲部可位於碳粉落下路徑C內。柔性構件34u的柔性部34u1為自由端,並且從碳粉落下路徑C延伸至腔室B的內部。隨著攪拌構件33f的旋轉,柔性部34u1的末端和推板33f10接觸,因此即使當碳粉出口W(碳粉落下路徑C)的附近被 碳粉阻塞,也可以將碳粉平穩地從碳粉出口W排出。
更具體地說,如第61A圖至第61D圖所示,隨著攪拌構件33f的旋轉,推板33f10推動柔性構件34u(柔性部34u1),因此柔性構件34u逐漸地彎曲成拱線。此時,即使當在碳粉落下路徑C的內壁和柔性構件34u之間填滿了碳粉,如第61A圖所示的狀態,因為柔性構件34u非常彎曲成拱線,且碳粉落下路徑C的內壁和柔性構件34u之間的空隙增加,如第61D圖所示,也就疏鬆了填滿碳粉落下路徑C的碳粉。
接著,如第61E圖所示,推板33f10的平面部分和柔性構件34u的平面部分重疊在一起,並且柔性構件34u發生變形,因此附接表面34u2和柔性部34u1彼此變成近似平面。在此期間,柔性構件34u和碳粉之間的空隙漸寬,因此碳粉越來越疏鬆,並且推板33f10推動碳粉而供應到空隙(第59圖所示的狀態)。因此,增加了碳粉出口W(碳粉落下路徑C)處的碳粉排出性能和碳粉疏鬆性能。此後,如第61F圖所示,完全扭曲了柔性構件34u,並且釋放了與推板33f10的接觸。然後,如第61G圖所示,柔性構件34u的彈性力使該柔性構件34u恢復至初始狀態。此時,碳粉收到由柔性構件34u的彈性力所引起的回力,因此加速了碳粉落下路徑C處的碳粉疏鬆和碳粉排出。
柔性構件34u的形狀並不侷限於第七實施例。例如,柔性構件34u可以沒有彎曲部,或者具有不同形狀的附接表面34u2。
類似於上述的實施例,第七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附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構件34d在打開方向上的阻擋器34d22和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該擋門殼單元34n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
因此,根據第七實施例,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帽蓋部34Y凸出。
第七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是由一體造模所製造。因此,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第七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具有良好操作性,並且即使當帽蓋部34Y的結構複雜時,可充分地確保尺寸精度和機械強度,並且可相對降低成本。
第八實施例
以下參考第62圖至第64圖詳細描述第八實施例。
第八實施例的碳粉容器500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在於,第八實施例的盒體33Y是由碳粉容器夾具70與帽蓋部34Y一起不可旋轉地夾持,而上述實施例的盒體33Y是由碳粉容器夾具70可旋轉地夾持。
參考第62圖,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第八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主要包括盒體33Y(瓶身)和設置在該盒體的頭部上的帽蓋部34Y(瓶蓋)。
第八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不同於上述實施例的部分在於,盒體33Y(瓶身)使用任何固定方式,例如黏結、熔接或嚙合,固定至帽蓋部34Y(瓶蓋)。即,盒體33Y不是連接至帽蓋部34Y以便相對旋轉,但是固定至帽蓋部34Y以便不能相對旋轉。
第八實施例的盒體33Y不同於上述實施例的部分在於,螺旋狀凸部不是形成在它的圓周上。齒輪33c不是一體地形成在盒體33Y上,這和上述實施例不同。設置齒輪構件42Y(參看第64圖)和攪拌構件33f以便相對盒體33Y和帽蓋部34Y旋轉。用於向開口A傳送容納於盒體33Y中的碳粉的上凸構件41Y(參看第63圖)設置在盒體33Y的內部,這和上述實施例不同。
除了盒體33Y卡(固定)於該帽蓋部34Y外,帽蓋部34Y可配置成類似於上述實施例。
參考第63圖至第64圖,以下作出詳細解釋。
參考第63圖,在第八實施例中,爪33d在縱向方向上設置在盒體33Y的一端上(與帽蓋部34Y在縱向方向上設置的那端相對的一端,和在附接方向上附接影像形成裝置100的後端),因此使用者可以抓取它來安裝/拆卸碳粉容器32Y。從盒體33Y的內部引出到外部的通孔形成在爪33d上,並且帽蓋構件49Y可拆卸地附接至通孔。在製造或再利用的時候,該帽蓋構件49Y用於供應(或清除)碳粉至碳粉容器32Y。當碳粉將被供 應(或清除)時,從盒體33Y移除帽蓋構件49Y。此後,當完成碳粉供應時,將帽蓋構件49Y附接至盒體33Y。
參考第63圖,設置在盒體33Y內部的上凸構件41Y是藉由將薄柔性攪拌構件41Yb附接至軸軸41Ya所形成,其中該柔性攪拌構件41Yb是由如聚酯薄膜的材料所製造。上凸構件41Y的軸41Ya配置成在其縱向方向一側的末端41Ya1(參看第64圖)與設置在攪拌構件33f的旋轉中心的連接部分33f20嚙合,並且在縱向方向另一側的末端是由軸承爪33d1(其是爪33d的基部,並且形成在盒體33Y的內部)可旋轉地夾持。當驅動單元91施加的驅動力使攪拌構件33f和齒輪構件42Y一起旋轉,而盒體33Y和帽蓋部34Y是由碳粉容器夾具70不可旋轉地夾持時,隨著攪拌構件33f的旋轉,在連接部分33f20的位置連接至攪拌構件33f的上凸構件41Y旋轉。因此,設置在上凸構件41Y上的柔性攪拌構件41Yb的傳送力使容納於盒體33Y中的碳粉向帽蓋部34Y一側傳送。
上凸構件41Y的柔性攪拌構件41Yb包括在縱向方向上複數個位置(在第八實施例中六個位置)的縫隙41Yb1。因此,隨著上凸構件41Y的旋轉,柔性攪拌構件41Yb的邊緣(沒有被軸41Ya支撐的自由端一側)與盒體33Y的內圓周面滑接,並且在旋轉期間,柔性攪拌構件41Yb被適當地扭轉和彎曲,因此攪動和傳送容納於盒體33Y中的碳粉到第63圖的右側。
因此,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第八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可從帽蓋部34Y的碳粉出口W排出碳粉。
參考第64圖,齒輪構件42Y可旋轉地安裝於盒體33Y。
更具體地說,形成在齒輪構件42Y上的齒輪嚙合部42Yb與形成在瓶開口33a的外圓周面上的凸部嚙合,因此盒體33Y可旋轉地夾持齒輪構件42Y。齒輪部42Ya(直齒)形成在齒輪構件42Y的外圓周面上。當碳粉容器32Y設置於影像形成裝置100內時,齒輪部42Ya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驅動齒輪81嚙合。
為了防止碳粉漏出到碳粉容器32Y的外面,在齒輪構件42Y和瓶開口33a的一端面設置密封構件40Y。該密封構件40Y是由泡沫彈性材料所製造,例如泡沫聚氨酯。密封構件40Y為環狀以便匹配瓶開口33a的端面, 並且附接到齒輪構件42Y。當齒輪構件42Y設置於碳粉容器32Y中時,倚靠瓶開口33a的端面推動密封構件40Y,因此可以確保盒體33Y和齒輪構件42Y之間的密封性。
齒輪構件42Y甚至沒有固定於帽蓋部34Y,而是關於帽蓋部34Y的爪構件34j可旋轉地支撐。帽蓋部34Y夾持齒輪構件42Y的方式類似於上述實施例帽蓋部34Y之夾持盒體33Y的瓶開口33a的方式。即,帽蓋部34Y的爪構件34j設置在齒輪構件42Y上的法蘭狀嚙合部,因此帽蓋部34Y能夠可旋轉地支撐齒輪構件42Y。由泡沫彈性材料製造的帽蓋密封43Y附接到帽蓋部34Y的一部分,齒輪構件42Y的端面(與盒體33Y相對的一側的端面)被推向該帽蓋部34Y。因此,能夠防止碳粉漏出到齒輪構件42Y和帽蓋部34Y之間。
將攪拌構件33f附接至齒輪構件42Y的內徑部分。將上凸構件41Y的軸41Ya(在一端面上的末端41Ya1)附接至如上述的攪拌構件33f的附接部分33f20。
在第八實施例中,形成在帽蓋部34Y上的碳粉落下路徑C1和C2配置成一流動通過面積從上游側(近似圓柱腔室B的下側)到下游側(碳粉出口W)逐漸增加。即,如第64圖所示,在垂直方向下側的碳粉落下路徑C2的流動通過面積做成比在垂直方向上側的碳粉落下路徑C1的流動通過面積更大(C1<C2)。因此,能夠進一步防止碳粉阻塞碳粉落下路徑,並允許碳粉平穩地從碳粉出口W排出。
類似於如上述實施例,第八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包括在擋門構件34d上的擋門變形單元34d2,該擋門變形單元34d2藉由使用含擋門主單元34d1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發生彈性變形,並且還包括,在擋門變形單元34d2上,用於調整擋門構件34d在打開方向上的阻擋器34d22和用於解除調整的阻擋器釋放單元34d21。帽蓋部34Y包括擋門殼單元34n(殼單元),該擋門殼單元34n在擋門構件34d的打開操作完成之後,用於支撐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34d2。
因此,根據第八實施例,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當碳粉容器32Y單獨留下時,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W的擋門構件34d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即使當擋門構件34d保持碳粉出口W打開時,能夠防止擋門構件34d從 帽蓋部34Y凸出。
第八實施例的是碳粉容器32Y的帽蓋部34Y是由一體造模所形成。因此,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第八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2Y具有良好操作性,並且即使當帽蓋部34Y的結構複雜時,可充分地確保尺寸精度和機械強度,並且可相對降低成本。
在上述實施例中,只有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中容納碳粉。然而,在影像形成裝置的碳粉容器32Y、32M、32C及32K中能夠容納二元組分顯影劑,該等碳粉容器適當地供應由碳粉和載體所形成的二元組分顯影劑到顯影裝置中。即使在此情況中,也能實現如上的優點。
在上述實施例中,影像形成單元6Y、6M、6C及6K的一部分或全部可配置成過程濾光鏡。即使在此情況中,也能實現如上述的優點。
在第一實施例至第七實施例中,將盒體33Y做成可旋轉的,因此容納於該盒體33Y中的碳粉可向開口A傳送。然而,盒體33Y可配置成碳粉容器夾具70和帽蓋部34Y一起不可旋轉地夾持盒體33Y,並且盒體33Y包括,在該盒體33Y中,傳送構件,用於向開口A傳送碳粉因此容納於盒體33Y中的碳粉可向開口A傳送(例如,在軸部上具有傳送線圈或複數個傳送翼的傳送構件,其由與盒體分開的齒輪在預定方向旋轉)(參看第65圖)。
更具體地說,如第65圖中,碳粉容器32Y主要包括盒體33Y、齒輪44Y和帽蓋部34Y(瓶蓋)。開口A設置在盒體33Y的頭部,並且齒輪44Y可旋轉地設置在開口A的外圓周上。齒輪44Y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驅動齒輪嚙合以使線圈46Y相關旋轉軸旋轉。開口A用於排出容納於盒體33Y中的碳粉到帽蓋部34Y的內部空間中。旋轉軸45Y一體造模地設置在齒輪44Y上,並且螺旋狀線圈46Y(傳送線圈)附接至旋轉軸45Y。帽蓋部34Y的軸承34Ya支撐旋轉軸45Y的一端。線圈46Y從開口A延伸至盒體33Y之內的底部。齒輪44Y繞盒體33Y旋轉,藉以旋轉旋轉軸45Y和線圈46Y。因此,線圈46Y的碳粉傳送力傳送容納於盒體33Y中的碳粉到開口A一側。齒輪44Y插入開口A的外圓周中,以便被盒體33Y和帽蓋部34Y夾住。橡膠構件47Y設置在齒輪44Y的端面一側的齒輪44Y和盒體33Y之間。密封構件48Y設置在齒輪44Y的另一端面一側的齒輪 44Y和帽蓋部34Y之間。由於具有此構造,可以確保碳粉容器32Y作為一個整體的密封性。即,能夠防止碳粉從齒輪44Y和盒體33Y之間以及齒輪44Y和帽蓋部34Y之間漏出。
本發明還可以應用於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的上述碳粉容器32Y。因此,能夠實現上述實施例的相同優點。
在第一實施例至第七實施例中,帽蓋部34Y中的碳粉落下路徑C從上游側(近似圓柱狀腔室B的下側)至下游側(碳粉出口W)具有一均一的流動通過面積。然而,能夠將第一實施例至第七實施例的碳粉落下路徑C修改為第八實施例的碳粉落下路徑C1和C2(參看第64圖),因此流動通過面積從上游側(近似圓柱狀腔室B的下側)至下游側(碳粉出口W)逐漸地增加。在此情況中,能夠進一步防止碳粉阻塞碳粉落下路徑C,並且允許從碳粉出口W中平穩地排出碳粉。
根據一個實施例,碳粉容器可拆卸地附接至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因此該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平行於水平方向,該碳粉容器包括:旋轉盒體,在其縱向方向的一端具有一開口,並且配置成向該開口傳送容納於其中的碳粉;帽蓋部,盒體的開口插入其中,並且在其底部包括在垂直向下方向排出碳粉到碳粉容器外面的碳粉出口,該碳粉已從盒體的開口排出;以及擋門構件,被夾持在帽蓋部的底部,並且沿著帽蓋部的外邊緣移動,藉以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在該碳粉容器中,擋門構件包括:擋門主單元,與設置在帽蓋部的導軌單元嚙合,並且沿著導軌單元移動,藉以打開和關閉碳粉出口;以及擋門變形單元,一體形成在該擋門主單元上,並且藉由使用擋門變形單元和擋門主單元之間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在垂直方向上可發生彈性變形。此外,在該碳粉容器中,擋門變形單元包括:阻擋器,與形成在帽蓋部的接觸部接觸,藉以調整擋門構件在打開已經關閉的碳粉出口的方向上的運動;以及阻擋器解除單元,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凸出,並且隨著在收到來自下側的外力後擋門變形單元向上彈性變形,向上替換阻擋器,藉以解除阻擋器和接觸部之間的接觸狀態。此外,在該碳粉容器中,帽蓋部包括殼單元,設置在縱向方向上相對於擋門主單元的盒體一側上,用於在擋門構件打開碳粉出口之後,夾持並容納擋門變形單元。
根據另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的殼單元具有 用於減少阻擋器釋放單元和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隨著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擋門變形單元的阻擋器釋放單元穿過的位置。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的殼單元具有用於減少阻擋器釋放單元和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在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結束時,擋門變形單元的阻擋器釋放單元停止的位置。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的殼單元具有用於減少阻擋器和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隨著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擋門變形單元的阻擋器釋放單元穿過並不同於接觸部的位置的位置。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的殼單元具有用於減少阻擋器和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在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結束時,擋門變形單元的阻擋器釋放單元停止的位置。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擋門構件的擋門主單元包括和導軌單元點接觸的複數個凸部。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的導軌單元包括:第一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以支撐擋門主單元的擋門變形單元一側;以及第二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以支撐與擋門變形單元一側相對的擋門主單元的一側,其中,在縱向方向上的第一導軌單元的長度製造成比第二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更短。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當擋門構件完全打開碳粉出口時,由第二導軌單元支撐的一部分擋門主單元與第二導軌單元分開,並且只有第一導軌單元支撐擋門主單元。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包括複數個爪構件,該等爪構件與盒體嚙合以可旋轉地夾持盒體,並且設置在平行於帽蓋部的圓周方向,因此當從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橫截面觀看帽蓋部時,任意爪構件都沒有設置在殼單元的位置,並且該等爪構件的至少之一設置在與殼單元相對的上部。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當從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橫截面觀看帽蓋部時,設置在與殼單元相對的上部上的爪構件之間的節距,製造成比設置在帽蓋部的端部的爪構件之間的節距更小。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包括一突起,該突起設置在殼單元附近,用於減少帽蓋部和盒體之間的間隙。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阻擋器形成在擋門變形單元的一末端,在與擋門主單元相對的一側的末端,並且擋門釋放單元形成在阻擋器和連接位置之間。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盒體在其內圓周面上包括一螺旋狀凸部,並且被支撐以便相對於帽蓋部旋轉。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包括:圓柱狀腔室,形成在帽蓋部的內部,並且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以及碳粉落下路徑,為圓柱狀,具有從該腔室的下圓周面到碳粉出口之一恒定的流動通過面積。
根據又一實施例,影像形成裝置包括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該碳粉容器設置在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內。
第九實施例
碳粉容器之一如碳粉盒,是可拆卸地附接至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已知圓柱形旋轉碳粉容器包括盒體(圓柱狀容器)、以及可旋轉地夾持該盒體的末端部的帽蓋部(參看,例如,日本第3628539號專利)。第66圖為傳統的圓柱狀旋轉碳粉容器的末端部的橫截面分解圖。在該圖中,碳粉容器500包括環形密封構件501、具有類似於儲茶罐的帽蓋部510、以及長圓柱狀式的圓柱狀容器530,在此圖中,為了方便而分開帽蓋部510、密封構件501和圓柱狀容器530;但是,它們實際上是組裝成如第67圖所示之整體的方式。此外,為了方便只圖示了在筒體軸向的圓柱狀容器530的末端部。
如第66圖所示,帽蓋部510主要包括帽蓋512和圓柱狀構件513。筒體軸向的帽蓋512的一端為打開,並且該帽蓋512的另一端為關閉。相比之下,筒體軸向的圓柱狀構件513的兩端為打開。圓柱狀構件513的內徑稍微比帽蓋512的外徑更大並且帽蓋512嵌合並焊接到圓柱狀構件513 的內部。用於收納圓柱狀容器530的收納孔511形成在筒體軸向的帽蓋512的一端。在筒體的厚度方向貫穿圓柱狀構件513和帽蓋512的通孔,分別形成在圓柱狀構件513和帽蓋512的圓周面的指定位置。帽蓋512插入圓柱狀構件513中以便它的通孔與圓柱狀構件513的通孔相連。因此,用於排出容納於帽蓋部510中的碳粉到外面的碳粉出口519,形成在帽蓋部510的圓周面的指定位置。
向筒體內部凸出的鉤子部514形成在圓柱狀構件513的內圓周面上。鉤子部514在收納孔511一側上具有漸狹的形狀,並且具有壁狀,從它的圓周面近似垂直地豎立在帽蓋512一側。近似垂直地豎立面作用為鉤面,外圓周凸部533鉤在該鉤面上,以下將描述該外圓周533。
圓柱狀容器530在其末端包括容器開口531。圓柱狀容器530還包括延伸在圓柱狀容器的末端的外圓周面的整個圓周上的外圓周凸部533。圓柱狀容器530具有在圓周壁面上的螺旋狀溝槽532(以下指“螺旋溝槽532”),該螺旋溝槽532是從容器的外部以和印花相同的方式向內刻槽。當從容器的外部觀看時螺旋溝槽532是一螺旋狀下凹部,當從容器的內部觀看時,該螺旋溝槽532是一螺旋狀上凸部。
環形密封構件501和圓柱狀容器530的末端部插入帽蓋部510中,按照圖中箭頭所示。此時,環形密封構件501牢固地黏附至帽蓋部510內部的帽蓋512的後端。圓柱狀容器530的外圓周凸部533穿過帽蓋部510的圓柱狀構件513的鉤子部514的漸狹突起。因此,圓柱狀容器530的末端牢固地黏附至密封構件501。在此狀態中,圓柱狀容器530的外圓周凸部533鉤在鉤子部514的鉤面,因此帽蓋部510可以可旋轉地夾持圓柱狀容器530,而不會從帽蓋部510脫落,如第67圖所示。
當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驅動單元(未示出)旋轉碳粉容器500的圓柱狀容器530時,容納於圓柱狀容器530中的碳粉(未示出)隨著螺旋溝槽532的旋轉運動從圖中的右邊移動到左邊。因此,通過圓柱狀容器530的碳粉開口(第66圖中的容器開口531),碳粉移動至帽蓋部510的帽蓋512的內部。接,碳粉從帽蓋部510的碳粉出口519排出,並且供應至影像形成單元一部分的顯影裝置(未示出)。
在具有上述構造的碳粉容器500中,帽蓋512和帽蓋部510的圓柱 狀構件513分開形成,以便形成鉤子部514的鉤面。更具體地說,鉤子部514的鉤面必須形成為如上述之從圓柱狀構件513的內圓周面近似垂直地豎立的面,以實現鉤住插入帽蓋部510中圓柱狀容器530的外圓周凸部533的功能。當帽蓋512和圓柱狀構件513不是分開形成,而是一體造模時,成型筒體的內模必須從筒體的內部抽出來,而不是鉤在近似垂直地豎立的鉤子部514的鉤面上。為了此目的,必須使用低剛度材料,如聚乙烯或聚丙烯作為帽蓋部510的材料,以便當抽出內模時,使圓柱狀構件513瞬間發生大變形。然而,由這種低剛度材料做成的帽蓋部510可能不具有必要的機械強度。此外,帽蓋部510可能相對容易變形,或者尺寸或平面精度減小。因此,很難成功地將圓柱狀容器530的外圓周凸部533鉤在鉤子部514上,或者可降低密封構件501的密封性。在另一方面,當使用高剛度材料,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聚苯乙烯,能夠獲得期望的機械強度、期望的尺寸精度和期望的平面精度。然而,當帽蓋512和圓柱狀構件513是由一體造模所形成,就不能從筒體的內部抽出內模。因此,傳統上使用這樣一種方法:由高剛度材料製造的帽蓋512和由高剛度材料製造的圓柱狀構件513藉由使用不同模具成型,接著,將他們嵌合並焊接在一起。
但是,在此方法中,必須完成複雜的操作,其中帽蓋512和圓柱狀構件513互相嵌合,因此碳粉出口的各個通孔可以互相連接,接著,將帽蓋512和圓柱狀構件513焊接在一起。這導致了成本的增加。此外,當焊接品質不穩定時,圓柱狀構件513在帽蓋512上的姿態可能稍微變化,這使得圓柱狀容器530不能插入帽蓋部510中。
根據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碳粉容器,它能夠解決由於使用不同模具成型主體和帽蓋部的鉤子部所產生的問題,並且還能夠確保帽蓋部所期望的機械強度、所期望的尺寸精度、和所期望的平面精度。
本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印表機)的基本配置和第一實施例至第六實施例的配置相同。
具有上述配置的影像形成裝置包括四個影像形成單元(加工盒)1Y、1M、1C及1K、光學書寫單元20等,這形成一形成碳粉影像的影像形成裝置。
第68圖為Y碳粉容器1100Y(碳粉盒)的透視圖。在該圖中,Y碳粉容器1100Y包括容納Y碳粉(未示出)的盒體(圓柱容器)101Y、以及帽蓋部150Y。碳粉容器1100Y還包括密封構件(未示出),這將在以下描述。
如69圖所示,帽蓋部150Y在其中收納盒體101Y的末端部,以便在筒體的軸向上蓋住盒體101Y的末端部。從容器外部在內螺旋下凹的螺旋槽102Y形成在盒體101Y的圓周面上。與碳粉供應裝置的驅動齒嚙合的齒輪部103Y、和在圓周方向上突起在整個圓周上的外圓周凸部104Y還形成在盒體101Y的圓周面上。此外,具有圓孔狀的容器開口105Y形成在筒體的軸向的盒體101Y的末端,使得碳粉開口面向筒體的軸向。
第70圖為影像形成裝置的碳粉供應裝置的透視圖。在該圖中,作為碳粉容器夾具的碳粉供應裝置270包括容器置放板(盒置放板)277,用於放置四個碳粉容器1100Y、1100M、1100C及1100K、以及筒體驅動單元278,其單獨旋轉相應的碳粉容器的盒體101Y、101M、101C及101K。設置在容器放置板277上的碳粉容器1100Y、1100M、1100C及1100K的帽蓋部150Y、150M、150C及150K與碳粉容器夾具(碳粉供應裝置)270的筒體驅動單元278嚙合。在此圖中如箭頭X1所示,當與筒體驅動單元278嚙合的碳粉容器1100K在遠離筒體驅動單元278的方向上在容器放置板277上滑動時,碳粉容器1100K的帽蓋部就從筒體驅動單元278上拆卸。在此方式中,可從碳粉容器夾具270拆卸碳粉容器1100K。
在沒有附接碳粉容器1100K的碳粉供應裝置270中,當碳粉容器1100K在容器放置板277上朝著筒體驅動單元278的方向滑動時,如此圖中箭頭X2所示,碳粉容器1100K的帽蓋部與筒體驅動單元278嚙合。在此方式中,碳粉容器1100K可以附接至碳粉供應裝置270。其他顏色的碳粉容器1100Y、1100M和1100C也可以以相同的操作附接至碳粉供應裝置270,並從該碳粉供應裝置270拆卸。
如上述的齒輪部(圖未示出)形成在每個碳粉容器1100Y、1100M、1100C及1100K的盒體101Y、101M、101C及101K的末端部的外圓周面上。當碳粉容器1100Y、1100M、1100C及1100K的帽蓋部150Y、150M、150C及150K與筒體驅動單元278嚙合,設置在筒體驅動單元278上的Y、 M、C及K的驅動齒(圖未示出)與盒體101Y、101M、101C及101K之相應的齒輪部嚙合。當筒體驅動單元278上的Y、M、C及K的驅動齒(圖未示出)被驅動系統(圖未示出)旋轉時,隨著驅動齒的旋轉,盒體101Y、101M、101C及101K在帽蓋部150Y、150M、150C及150K上旋轉。
在如上述的第68圖中,當盒體101Y在如上述的帽蓋部150Y上旋轉時,盒體101Y中的Y碳粉(黃色碳粉)沿著螺紋狀螺旋凹槽102Y在旋轉軸方向從後端側移動到前端側。Y碳粉通過設置在盒體101Y末端的容器開口(第69圖中的容器開口105Y)流入帽蓋部150Y中。
以下描述根據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特徵構造。在如上述第69圖中,帽蓋部150Y為兩臺階結構,其中大直徑圓柱部151Y和小直徑圓柱部161Y在軸向同心地堆疊,該大直徑圓柱部151Y為具有相對較大直徑的筒體式結構體,小直徑圓柱部161Y為具有相對較小直徑的筒體式結構體。
第71圖為組裝前碳粉容器1100Y的末端部的放大縱向剖視圖。在圖中所示的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151Y中,在筒體的軸向方向的一端側(在圖中的右側)沒有形成一側壁,並且此端開口為圓形。該開口是收納盒體101Y末端部的收納孔。另一方面,小直徑圓柱部161Y在筒體的軸向方向上連接至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另一端。在連接位置(堆疊位置)處,大直徑圓柱部151Y在法線方向從小直徑圓柱部161Y凸出成環狀。該環狀凸出部作用為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153Y。環狀頂壁153Y的內表面是由彈性材料所做成的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的附接面。使用黏結劑將該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的內表面。
盒體101Y的末端部為漸狹的。從筒體的外圓周面的整個圓周凸出的外圓周凸部104Y形成在一在稍後面末端部開始漸狹的位置的位置處。齒輪部103Y在外圓周面上的外圓周凸部104Y後面的位置凸出。
鉤子部152Y設置在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內圓周面上,以便向筒體的內部凸出。每個鉤子部152Y在筒體軸向方向的後端側具有朝著前端側傾斜豎立之漸狹的形狀,並且每個鉤子部152Y的前端側從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內圓周面近似垂直地豎立。近似垂直地豎立的面作用為鉤住外圓周凸部104Y的鉤面。
當盒體110Y的末端部插入帽蓋部150Y中時,盒體101Y的外圓周凸部104Y穿過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鉤子部152Y。因此,盒體101Y的末端牢固地黏附至由泡沫聚氨酯所製造的環狀密封構件190Y,如第72圖所示。在此狀態下,盒體101Y的外圓周凸部104Y鉤在鉤子部152Y的鉤面上。因此,帽蓋部150Y能夠可旋轉地夾持盒體101Y,而不會從帽蓋部150Y上脫落。
第73圖為從前端側觀看帽蓋部150Y的放大透視圖。第74圖為從收納孔一側觀看帽蓋部150Y的放大透視圖。如第74圖所示,鉤子部152Y在圓周方向上延伸幾個釐米(cm),而不是在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內圓周面的整個圓周上延伸。四個鉤子部152Y設置於一同心圓上,該同心圓的中心處於筒體的軸線上,以便具有90°的相角。在圓周方向上每個鉤子部152Y的兩側設置有輸送螺桿155Y。輸送螺桿155Y使形成鉤子部的部分與另一部分在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圓周壁面上的鉤子部的兩側上與其他部分分開,因此在圓周壁面上形成鉤子部的部分可以輕易地在法線方向上彎曲,如第75圖所示。
從筒體的內圓周面上每個鉤子部152Y的突起量大約是1毫米(mm)。每個鉤子部152Y在圓周方向上的長度大約是9mm。
如第73圖和第74圖所示,沖模孔154Y形成在大直徑圓柱部151Y上。該沖模孔154Y形成在面對四個鉤子部152Y相應的鉤面的區域,該四個鉤子部152Y在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153Y的整個區域內,從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內圓周面凸出。每個沖模孔154Y在圓周方向上的長度與每個鉤子部152Y在圓周方向上的長度相同,即,9mm。每個沖模孔154Y在短邊緣方向上的長度是2mm。
第76圖是在成型模具中成型的帽蓋部150Y的橫截面視圖。帽蓋部150Y是通過使用第一外模910、內模912和第二外模911所成型的,其中該第一外模910用於成型大直徑圓柱部的外圓周面,該內模912用於成型大直徑圓柱部與小直徑圓柱部的內圓周面,該第二外模911用於成型小直徑圓柱部的外圓周和大直徑圓柱部的環狀頂壁。第一外模910具有管狀結構,該結構具有用於成型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的外圓周面的內圓周面。內模912具有兩臺階圓柱狀結構,該結構用於成型帽蓋部150Y的 小直徑圓柱部與大直徑圓柱部的內表面。大部分第二外模911用於成型上帽蓋部150Y的小直徑圓柱部的外表面和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的環狀頂壁的外表面,並且一部分第二外模911作為成型鉤子部(第71圖中的鉤子部152Y),用於成型鉤子部的鉤面。當鉤模構件911a穿入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的環狀頂壁時,該鉤模構件911a從第二外模911的主體的底面延伸,並且進入大直徑圓柱部的內部。如第77圖,當成型之後,在筒體的軸向方向上,從帽蓋部150Y抽出第二外模911時,也從大直徑圓柱部中一起抽出已經進入大直徑圓柱部內的鉤模構件911a。鉤模構件911a在大直徑圓柱部的整個區域內穿入的部分留下作為沖模孔154Y。在第77圖中,為了方便起見,只圖示了兩個鉤模構件911a;然而,實際上是從第二外模911的主體的底面凸出的四個鉤模構件911a。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用於單獨成型鉤子部152Y的鉤面的鉤模構件911a,通過四個沖模孔154Y,可單獨地從帽蓋部150Y的內部抽出到外面,藉由鉤模構件它們本身在成型帽蓋部150Y的過程中,將該四個沖模孔154Y成型在環狀頂壁153Y上。由於具有此構造,用於單獨成型帽蓋部150Y的鉤子部152Y的鉤面的鉤模構件911a,在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內成型鉤子部152Y的鉤面,並且還在環狀頂壁153Y上成型沖模孔154Y,該沖模孔154Y用於在成型之後,從大直徑圓柱部的內部到外面抽出鉤模構件。因此,即使當帽蓋(在實施例中,對應於小直徑圓柱部)和鉤子部152Y是由一體造模所形成,也能夠輕易地將位於帽蓋部150Y內部的鉤模構件911a抽出到沖模孔154Y的外部,而不強制使帽蓋部150Y變形。結果,通過使用高剛度材料,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聚苯乙烯,來作為帽蓋部150Y的材料能夠確保期望的機械強度、期望的尺寸精度和期望的平面精度,並且還藉由一體造模帽蓋和帽蓋部150Y的鉤子部152Y,解決了單獨成型的問題。
鉤子部152Y的數量並不侷限於四個。由於上述詳細解釋了Y碳粉容器1100Y,其他顏色的碳粉容器1100M、1100C及1100K具有相同的構造。
如第78圖所示,在帽蓋部150Y中,形成在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153Y的同心圓區域上之四個沖模孔154Y(圖中是圖示出兩個)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1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 大。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是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153Y的環內徑。即,在影像形成裝置中,設置沖模孔154Y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1係大於環狀頂壁153Y的環內徑(D2)。因此,在環狀頂壁153Y中,一環狀平坦區域形成在內徑D1和內徑D2之間,從而可在該平坦區域上確保附接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區域。
根據實施例,沖模孔154Y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1是35mm。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是30mm。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153Y在法線方向上的寬度是2.5mm。
根據本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附加特徵構造的示例將描述如下。
第一示例
第79圖為根據第一示例影像形成裝置中環狀密封構件190Y之Y帽蓋部150Y的橫截面視圖。一密封構件用作環狀密封構件190Y,該密封構件的外徑D3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並且比圓軌道的內徑D5更小,其中四個鉤子部152Y設置在該圓軌道中。由於具有此構造,因為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環狀密封構件190Y可牢固地附接到環狀頂壁153Y的整個圓周。此外,因為四個鉤子部152Y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5比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更大,當維持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形狀而不發生變形時,能夠將環狀密封構件190Y插入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151Y中。在第一示例中,設置有四個鉤子部152Y的圓軌道的內徑D5是39.4mm,並且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是帽蓋密封37mm。
此外,一密封構件用作環狀密封構件190Y,該密封構件的外徑D3比圓軌道的內徑D1更小,平行排列在具有和環狀頂壁153Y相同的直徑的虛擬圓上四個沖模孔154Y設置在該圓軌道中,並且該環狀密封構件190Y具有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的內徑D4。其原因如下。也就是,在沖模孔154Y的圓周上或環狀頂壁153Y的環內部上難免產生毛刺。在毛刺點處,由於突起的毛刺,環狀密封構件190Y到頂壁的內表面的黏性降低。因此,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製造成比沖模孔154Y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1更小,並且內徑D4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分161Y的內徑D2更大。由於具有此構造,環狀密封構件190Y可牢固 地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上的內徑D1和內徑D2之間的部分。因此,能夠防止毛刺和環狀密封構件190Y之間的黏附。
如第80圖所示,盒體101Y形成為末端的外徑D6小於沖模孔154Y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1,並且內徑D7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由於具有此構造,盒體101Y的環狀末端面的整個區域可牢靠地被推著對抗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153Y的內表面。在實施例中,盒體101Y的末端的外徑D6是34mm,並且沖模孔154Y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5是35mm。
如第81圖所示,環狀加強構件191Y固定至環狀密封構件190Y。環狀加強構件191Y具有和環狀密封構件190Y一樣的尺寸。環狀加強構件191Y的厚度等於或大於0.05mm。因為環狀加強構件191Y固定至環狀密封構件190Y,所以能夠防止由泡沫聚氨酯製造的環狀密封構件190Y彎曲,能夠可靠地且牢固地將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的有限的附接區域,並且防止撕裂或破壞環狀密封構件190Y。在本實施例中,厚度為0.05mm且由聚酯薄膜所製成的構件用作環狀加強構件191Y。 使用Nitto Denko公司製造的編號為530R的雙面膠帶,作為將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的雙面膠帶(圖中未示)。使用INOAC公司製造的PORON LE-20LF(厚度為3mm)作為由泡沫聚氨酯製成的材料,用於形成環狀密封構件190Y。如第82圖所示,環狀密封構件190Y和環狀加強構件191Y附接至特製夾具195,當維持在正確姿態時,將該特製夾具195插入帽蓋部150Y中,因此環狀密封構件190Y和環狀加強構件191Y可附接至帽蓋部150Y的環狀頂壁153Y。
在第一示例中,盒體101Y的末端擠壓環狀密封構件190Y到0.5mm至1.5mm。
第二示例
如第83圖所示,在根據第二示例的影像形成裝置中,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製造成比圓軌道的內徑D1更大,其中設置四個沖模孔154Y平行排列在環狀頂壁153Y的圓形方向上。更具體地說,外徑D3為37mm,並且內徑D1為35mm。
由於具有此構造,如第84圖所示,附接至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內 表面的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邊緣部分通過沖模孔154Y露出到外面。因此,如該圖所示,藉由插入沖模孔154Y的薄夾具,能夠輕易地從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外面拆卸環狀密封構件190Y。結果,當再利用帽蓋部150Y時,能夠輕易地替換環狀密封構件190Y。
第85圖為根據一個修改的影像形成裝置中的Y帽蓋部150Y的放大透視圖。在該修改的影像形成裝置中,沖模孔154Y不是設置在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上,而是設置在平行於圓周方向上的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圓周壁上。
第86圖為在成型模具中成型的帽蓋部150Y的橫截面圖。藉以使用第一外模913、內模916、第二外模914和鉤模構件915來成型帽蓋部150Y,該第一外模913用於成型大直徑圓柱部的外圓周面,該內模916用於成型大直徑圓柱部與小直徑圓柱部的內圓周,該第二外模914用於成型小直徑圓柱部的外圓周和大直徑圓柱部的環狀頂壁,該鉤模構件915用於成型鉤子部(152Y)的鉤面。第一外模913為模具,該模具基本上具有圓柱結構,該圓柱結構的內圓周面具有和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的外圓周面相同的直徑,並且在對應於帽蓋部150Y之各自的四個鉤子部的位置具有矩形開口。設置有四個鉤模構件915,並且它們插入形成在第一外模913上之各自的四個矩形開口。鉤模構件915的末端部通過貫穿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的圓周壁,進入小直徑圓柱部內部,因此該末端部形成鉤子部的鉤面。如第87圖所示,當鉤子部的鉤面成型之後,從第一外模913中抽出鉤模構件915時,在大直徑圓柱部的圓周壁的整個範圍內,留下了鉤模構件915貫穿的部分作為沖模孔154。
如上所述,根據修改的影像形成裝置,用於單獨成型四個鉤子部(152Y)的鉤面的鉤模構件915可單獨地通過沖模孔154Y,從成形的帽蓋部150Y的內部抽出到外部,在成型帽蓋部150Y的過程中,該四個沖模孔154Y成型藉由鉤模構件它們自身成型在大直徑圓柱部的圓周壁上。由於具有此構造,用於單獨成型帽蓋部150Y的鉤子部(152Y)的鉤面的鉤模構件915在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內部成型鉤子部152Y的鉤面,並且在圓周壁上還成型沖模孔154Y,該沖模孔154Y用於成型之後從大直徑圓柱部的圓周壁抽出鉤模構件915。因此,即使當帽蓋(在示例中, 對應於小直徑圓柱部)和帽蓋部150Y的鉤子部(152Y)是由一體造模所形成時,也能夠將位於帽蓋部150Y內部的鉤模構件915,通過沖模孔154Y輕易地抽出,而不使帽蓋部150Y強迫變形。結果,藉由使用高剛度材料,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聚苯乙烯,作為帽蓋部150Y的材料能夠確保期望的機械強度、期望的尺寸精度和期望的平面精度,並且還藉由一體造模帽蓋和帽蓋部150Y的鉤子部152Y,解決了單獨成型的問題。
如第88圖所示,在鉤模構件915從第一外模913抽出之後,就從帽蓋部150Y移除了第一外模913、第二外模914和內模916。
在上述第86圖中,在帽蓋部150Y的環狀頂壁的整個內表面中,在鉤模構件915和內模916之間的邊界處的模具邊緣部X1產生毛刺,也稱為分模線。在修改的影像形成裝置中,如第89圖所示,因為成型鉤子的鉤模構件(在第86圖中的鉤模構件915)和內模(第86圖中的內模916)之間的邊界,產生在環狀頂壁的內表面上的四條分模線設置於圓軌道(X1)中,將該圓軌道的內徑D8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的內徑D2更大。 小直徑圓柱部的內徑D2是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的圓環的內徑。那就是,在影像形成裝置中,分模線的圓軌道的內徑D8大於環狀頂壁的圓環的內徑(D2)。因此,在環狀頂壁中,在內徑D8和內徑D2之間形成一環狀平坦區域,因此可以在該平坦區域上確保用於附接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區域。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提供了一個具有雙臺階圓柱狀結構的帽蓋部150Y,大直徑圓柱部151Y和小直徑圓柱部分161Y在軸向方向上同心地堆疊在該雙臺階圓柱狀結構中,該帽蓋部150Y具有從大直徑圓柱部151Y一側收納盒體101Y的末端部的收納孔。此外,在平行於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圓周面上的圓周方向上設置四個鉤子部152Y,並且對應於鉤子部152Y的四個沖模孔154Y分別在虛擬圓上平行設置,在軸向方向上大直徑圓柱部151Y和小直徑圓柱部161Y互相重疊的位置處,該環狀頂壁153Y從小直徑圓柱部161Y在法線方向上凸出並且為環狀。再者,圓孔形成為盒體101Y的開口。此外,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的內表面。由於具有此構造,在成型期間已經位於帽蓋部150Y內部的鉤模構件911a,可在成型之後,通過形成在帽蓋部 150Y的環狀頂壁153Y上的沖模孔154Y,從帽蓋部150Y抽出。此外,由於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能夠防止環狀密封構件190Y由於與盒體101Y滑接而被扭轉。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提供了一個具有雙臺階圓柱狀結構的帽蓋部150Y,大直徑圓柱部151Y和小直徑圓柱部161Y在軸向方向上同心地堆疊在該雙臺階圓柱狀結構中,該帽蓋部150Y具有從大直徑圓柱部151Y一側收納盒體101Y的末端部的收納孔。此外,在平行於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圓周面上的圓周方向設置四個鉤子部152Y,並且對應於鉤子部152Y的四個沖模孔154Y分別平行設置在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圓周壁上的圓周方向。再者,圓孔設置為盒體101Y的開口。此外,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的內表面,在軸向方向上大直徑圓柱部151Y和小直徑圓柱部161Y互相重疊的位置處,該環狀頂壁153Y從小直徑圓柱部161Y在法線方向上凸出並且為環狀。由於具有此構造,在成型期間已經位於帽蓋部150Y內部的鉤模構件915,可在成型之後,通過形成在帽蓋部150Y的環狀頂壁153Y上的沖模孔154Y,從帽蓋部150Y抽出。此外,由於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能夠防止環狀密封構件190Y由於與盒體101Y滑接而被扭轉。
再者,根據本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平行排列在具有和環狀頂壁153Y相同的直徑的虛擬圓上的四個沖模孔154Y設置在其中之圓軌道的內徑D1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由於具有此構造,能夠在內徑D1和內徑D2之間形成一環狀平坦區域,因此可以在該平坦區域上確保以附接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區域。
另外,根據修改的影像形成裝置,複數個分模線位於其中的圓軌道X的內徑D8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該等分模線由於四個鉤模構件915和用於成型帽蓋部150Y的內部的內模916之間的邊界,在成型帽蓋部150Y的過程中產生在環狀頂壁(153Y)的內表面上。由於具有此構造,在環狀頂壁中,能夠在內徑D8和內徑D2之間形成一環狀平坦區域,因此可以在該平坦區域上確保用於附接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區域。
再者,根據第一示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環狀加強構件191Y固定於環 狀密封構件190Y。由於具有此構造,能夠防止環狀密封構件190Y彎曲,能夠可靠地將環狀密封構件190Y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之有限的附接區域,並且防止撕裂或破壞環狀密封構件190Y。
此外,根據第一示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並且四個鉤子部152Y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5製造成比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更大。由於具有此構造,因為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分161Y的內徑D2更大,能夠將環狀密封構件190Y牢固地附接至環狀頂壁153Y的整個圓周。另外,因為四個鉤子部152Y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5製造成比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更大,當維持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形狀且不變形時,能夠將環狀密封構件190Y插入帽蓋部150Y的大直徑圓柱部151Y中。
再者,根據第一示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盒體101Y的末端的外徑D6製造成比圓軌道的外徑D1更小,在該圓軌道中設置平行排列在具有與環狀頂壁153Y相同的直徑的虛擬圓上的四個沖模孔154Y,並且盒體101Y的末端的內徑D7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由於具有此構造,能夠可靠地對抗大直徑圓柱部151Y的環狀頂壁153Y的內表面推動盒體101Y的環狀末端面的整個區域。
此外,根據第二示例的影印機,環狀密封構件190Y的外徑D3製造成比圓軌道的內徑D1更大,在該圓軌道中設置平行排列在具有與環狀頂壁153Y相同的直徑的虛擬圓上的四個沖模孔154Y。由於具有此構造,通過從大直徑圓柱部分151Y的外部插入沖模孔154Y中的薄夾具,能夠輕易地拆卸環狀密封構件190Y。因此,當再利用帽蓋部150Y時,能夠輕易地替換環狀密封構件190Y。
很明顯的是本發明並非侷限於實施例和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不同於實施例中暗示的實施例之以各種形式適當地改變的實施例。此外,數量、位置和元件的形狀並非由本實施例限制,並且可以改變為適合來實施本發明的數量、位置和元件的形狀。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可拆卸地附接至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的碳粉容器包括:圓柱狀容器,具有用於容納碳粉的圓柱狀主體,並且具有 在圓周方向上設置於主體的外圓周面上的外圓周凸部;帽蓋部,它的內圓周面上平行設置有複數個鉤子部,從而該鉤子部與外圓周凸部嚙合以夾持圓柱狀容器,當帽蓋部容納圓柱狀容器的末端部時,該圓柱狀容器能夠在環形方向旋轉;以及密封構件,設置於圓柱狀容器在旋轉軸方向的末端部和容納該末端部的帽蓋部的內表面之間。在該碳粉容器中,隨著圓柱狀容器的旋轉,容納於圓柱狀容器中的碳粉從設置於圓柱狀容器的末端部的開口排出到帽蓋部的內部,並且容納於該帽蓋部中的碳粉從形成在該帽蓋部上的碳粉出口排出到外面。此外,在該碳粉容器中,用於單獨成型鉤子部的鉤面以鉤住外圓周凸部的鉤模構件可單獨地通過複數個沖模孔從內部抽出到帽蓋部的外面,在成型帽蓋部的過程中,該等沖模孔藉由鉤模構件它們自身成型在帽蓋部上。
根據另一個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為兩臺階圓柱狀結構,大直徑圓柱部和小直徑圓柱部在軸向同心地堆疊在該兩臺階圓柱狀結構中,其中該大直徑圓柱部為具有相對較大直徑的圓柱結構體,該小直徑圓柱部具有相對較小直徑的圓柱結構體。此外,帽蓋部具有從大直徑圓柱部一側收納圓柱狀容器的末端部的收納孔。再者,鉤子部平行設置在大直徑圓柱部的圓周面上的圓周方向。此外,對應於鉤子部的沖模孔分別平行設置在具有與環狀頂壁相同的直徑的虛擬圓上,在軸向方向上大直徑圓柱部和小直徑圓柱部互相重疊的位置處,該環狀頂壁從小直徑圓柱部在法線方向上凸出並且為環狀。再者,密封構件為環狀,並且附接至環狀頂壁的內表面。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帽蓋部為兩臺階圓柱狀結構,大直徑圓柱部和小直徑圓柱部在軸向同心地堆疊在該兩臺階圓柱狀結構中,其中該大直徑圓柱部為具有相對較大直徑的圓柱結構體,該小直徑圓柱部具有相對較小直徑的圓柱結構體。此外,帽蓋部具有從大直徑圓柱部一側收納圓柱狀容器的末端部的收納孔。再者,鉤子部平行設置在大直徑圓柱部的圓周面上的圓周方向。此外,對應於鉤子部的沖模孔平行設置在大直徑圓柱部的圓周壁面上。再者,密封構件具有環形形狀,並且附接至環狀頂壁的內表面,在軸向方向上大直徑圓柱部和小直徑圓柱部互相重疊的位置處,該環狀頂壁從小直徑圓柱部在法線方向上凸出並且為環 狀。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平行排列在具有與環狀頂壁相同直徑的虛擬平面上的沖模孔設置在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1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的內徑D2更大。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複數個分模線位於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8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的內徑D2更大,該等分模線因為鉤模構件和用於成型帽蓋部的內部的內模之間的邊界,在成型帽蓋部的過程中,產生在環狀頂壁的內表面上。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一加強構件固定至密封構件。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環形密封構件的外徑D3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161Y的內徑D2更大,並且四個鉤子部設置其中的圓軌道的內徑D5製造成比環狀密封構件的外徑D3更大。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圓柱狀容器的末端的外徑D6製造成小於圓軌道的內徑D1,在該圓軌道中設置平行排列在具有與環狀頂壁相同的直徑的虛擬圓上的沖模孔,並且圓柱狀容器的末端的內徑D7製造成比小直徑圓柱部的內徑D2更大。
根據又一實施例,在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中,環狀密封構件的外徑D3製造成比圓軌道的內徑D1更大,在該圓軌道中設置平行排列在具有與環狀頂壁相同的直徑的虛擬圓上的沖模孔。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影像形成裝置包括使用碳粉形成影像的影像形成單元;以及碳粉容器,其容納將要供應至該影像形成單元的碳粉並且可拆卸地附接至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其中,上述提及的碳粉容器應用為該碳粉容器。
根據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製造可拆卸地附接至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的碳粉容器的方法,該碳粉容器包括:圓柱狀容器,具有用於容納碳粉的圓柱狀主體,並且具有在圓周方向上設置於主體的外圓周面上的外圓周凸部;帽蓋部,其內圓周面上平行設置有複數個鉤子部,從而該鉤子部與外圓周凸部嚙合以夾持圓柱狀容器,當帽蓋部容納圓柱狀容器的末端時,該圓柱狀容器能夠在環形方向旋轉;以及密封構件,設置於圓柱狀容器在 旋轉軸方向的末端部和容納該末端部的帽蓋部的內表面之間,其中,隨著圓柱狀容器的旋轉,容納於圓柱狀容器中的碳粉從設置於圓柱狀容器的末端部的開口排出到帽蓋部的內部,並且容納於該帽蓋部中的碳粉從形成在該帽蓋部上的碳粉出口排出到外面。該方法包括:藉由使用一模具成型帽蓋部的步驟,該模具具有複數個鉤模構件,用於單獨成型用以鉤在外圓周凸部上的鉤子部的鉤面,其中,該步驟包括藉由鉤模構件在帽蓋部內成型鉤面;以及在帽蓋部上成型沖模孔,該沖模孔用於藉由鉤模構件它們自身將鉤模構件從帽蓋部的內部抽出到外部。
根據又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再利用使用過的碳粉容器的方法,該碳粉容器可拆卸地附接至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該碳粉容器包括:圓柱狀容器,具有用於容納碳粉的圓柱狀主體,並且具有在圓周方向上設置於主體的外圓周面上的外圓周凸部;帽蓋部,其內圓周面上平行設置有複數個鉤子部,從而該鉤子部與外圓周凸部嚙合以夾持圓柱狀容器,當帽蓋部容納圓柱狀容器的末端部時,該圓柱狀容器能夠在環形方向旋轉;以及密封構件,設置於圓柱狀容器在旋轉軸方向的末端部和容納該末端部的帽蓋部的內表面之間,其中,隨著圓柱狀容器的旋轉,容納於圓柱狀容器中的碳粉從設置於圓柱狀容器的末端部的開口排出到帽蓋部的內部,並且容納於該帽蓋部中的碳粉從形成在該帽蓋部上的碳粉出口排出到外面。該方法包括:從帽蓋部抽出圓柱狀容器的步驟,複數個沖模孔藉由鉤模構件它們自身成型在該帽蓋部上,用於單獨成型用以鉤在外圓周凸部上的鉤子部的鉤面的複數個鉤模構件,可通過該等沖模孔,從帽蓋部的內部抽出到外部;從圓柱狀容器或帽蓋部拆卸密封構件的步驟;將一新的密封構件固定至圓柱狀容器或帽蓋部的步驟;填充碳粉至圓柱狀容器的步驟;以及將填充碳粉的該圓柱狀容器與帽蓋部嚙合的步驟,藉此獲得一再利用的碳粉容器。
儘管本發明的內容就其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出了完整而清晰的描述,但其不僅限於此。對於所屬技術領域的人員來說,通過這些表述的指導而對本發明作出改進和替代是有可能發生的,且這些改進和替代包含在本發明之中。
1Y、1M、1C、1K‧‧‧光敏滾筒
6Y、6M、6C、6K‧‧‧影像形成單元
7‧‧‧曝光裝置
8‧‧‧中間傳送帶
12‧‧‧第二傳送支撐滾輪
15‧‧‧中間傳送單元
19‧‧‧第二傳送滾輪
20‧‧‧固定單元
26‧‧‧饋送單元
27‧‧‧饋送滾輪
28‧‧‧套合滾輪對
29‧‧‧排出滾輪對
30‧‧‧堆疊部
9Y、9M、9C、9K‧‧‧初級傳送偏壓滾輪
32Y、32M、32C、32K‧‧‧碳粉容器
60Y、60M、60C、60K‧‧‧碳粉供應單元
70‧‧‧碳粉容器夾具
100‧‧‧影像形成裝置
P‧‧‧記錄介質

Claims (16)

  1. 一種碳粉容器,該碳粉容器為可拆卸地附接至一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其特徵在於,該碳粉容器包括:一帽蓋部,在其底部包括有在垂直向下方向排出碳粉到該碳粉容器外面的碳粉出口;一擋門構件,其夾持在該帽蓋部的該底部上,並且沿著該帽蓋部的外週邊移動藉以開啟及關閉該碳粉出口;其中該擋門構件包括:一擋門主單元,藉以打開和關閉該碳粉出口;以及一擋門變形單元,係形成為藉由該擋門變形單元和該擋門主單元之間的連接位置作為基點在垂直方向上可發生彈性變形;該擋門變形單元包括有:一阻擋器,該阻擋器與形成在該帽蓋部的接觸部接觸,藉以調整該擋門構件在打開已經關閉的該碳粉出口的方向上的運動;以及一阻擋器釋放單元,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凸出,並且隨著在收到來自下側的外力後該擋門變形單元向上彈性變形,使該阻擋器向上移位,藉以解除該阻擋器和該接觸部之間的接觸狀態;且該帽蓋部包括一殼單元,用於在該擋門構件打開該碳粉出口之後,夾持並容納該擋門變形單元。
  2.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帽蓋部的該殼單元具有用於減少該阻擋器釋放單元和該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隨著該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該擋門變形單元的該阻擋器釋放單元穿過的位置。
  3.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帽蓋部的該殼單元具有用於減少該阻擋器釋放單元和該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當該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結束時,該擋門變形單元的該阻擋器釋放單元停止的位置。
  4.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 該帽蓋部的該殼單元具有用於減少該阻擋器和該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隨著該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該擋門變形單元的該阻擋器穿過之不同於該接觸部位置的位置。
  5.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帽蓋部的該殼單元具有用於減少該阻擋器和該殼單元之間的接觸力的孔或凹槽,該孔或凹槽形成在當該擋門構件的打開操作結束時,該擋門變形單元的該阻擋器停止的位置。
  6.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帽蓋部包括有嚙合該擋門主單元之導軌單元,該擋門主單元沿著該導軌單元移動。
  7.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6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擋門構件的該擋門主單元包括與該導軌單元點接觸的複數個凸部。
  8.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帽蓋部的該導軌單元包括:一第一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以支撐該擋門主單元的該擋門變形單元一側;以及一第二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以支撐與該擋門變形單元一側相對的該擋門主單元的一側,其中,在縱向方向上的該第一導軌單元的長度製造成比該第二導軌單元在縱向方向上的長度更短。
  9.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8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當該擋門構件完全打開該碳粉出口時,由該第二導軌單元支撐的一部分該擋門主單元與該第二導軌單元分開,並且只有該第一導軌單元支撐該擋門主單元。
  10.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 中,該帽蓋部包括複數個爪構件,該等爪構件與一盒體嚙合以可旋轉地夾持該盒體,並且設置在平行於該帽蓋部的圓周方向,當從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橫截面觀看該帽蓋部時,任意爪構件都沒有設置在該殼單元的位置,並且該等爪構件的至少之一設置在與該殼單元相對的上部。
  11.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0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複數個爪構件,當從垂直於縱向方向的橫截面觀看該帽蓋部時,設置在與該殼單元相對的上部上的該複數個爪構件之間的節距製造成比設置在該帽蓋部的端部的該複數個爪構件之間的節距更小。
  12.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具備一圓柱狀盒體,在其一端上具有一開口,並且配置以朝著該開口傳送容納於其中的碳粉,該帽蓋部將該盒體的該開口插入其中,該帽蓋部包括一突起,該突起設置在該殼單元附近,用於減少該帽蓋部和該盒體之間的間隙。
  13.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阻擋器形成在該擋門變形單元的一末端,該末端為在離開該擋門主單元之與該擋門主單元相對的一側,並且該擋門釋放單元形成在該阻擋器和該連接位置之間。
  14.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具備一圓柱狀盒體,在其一端上具有一開口,並且配置以朝著該開口傳送容納於其中的碳粉,該帽蓋部將該盒體的該開口插入其中,且該盒體在其內圓周面上包括一螺旋狀凸部,並且被支撐以便相對於該帽蓋部旋轉。
  15.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其中,該帽蓋部包括:一圓柱狀腔室,形成在該帽蓋部的內部,並且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以及一碳粉落下路徑,為圓柱狀,具有從該腔室的下圓周面 到該碳粉出口之一恒定的流動通過面積。
  16.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係將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碳粉容器設置在該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內。
TW102147828A 2010-03-01 2011-03-01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TWI502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4045A JP5327648B2 (ja) 2010-03-01 2010-03-01 トナー収容器、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収容器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収容器再生方法。
JP2010052625 2010-03-10
JP2010052559 2010-03-10
JP2010134325 2010-06-11
JP2010134524 2010-06-11
JP2011009849A JP5664266B2 (ja) 2010-03-10 2011-01-20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09782A JP5659815B2 (ja) 2010-03-10 2011-01-20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5179A true TW201415179A (zh) 2014-04-16
TWI502291B TWI502291B (zh) 2015-10-01

Family

ID=4675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7828A TWI502291B (zh) 2010-03-01 2011-03-01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TW100106683A TWI428714B (zh) 2010-03-01 2011-03-01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6683A TWI428714B (zh) 2010-03-01 2011-03-01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8989636B2 (zh)
EP (1) EP2542945B1 (zh)
CN (2) CN102884482B (zh)
AU (1) AU2011221816B2 (zh)
CA (1) CA2791357C (zh)
HK (1) HK1208533A1 (zh)
MX (2) MX348142B (zh)
NZ (1) NZ601930A (zh)
SG (3) SG183519A1 (zh)
TW (2) TWI502291B (zh)
WO (1) WO20111087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0963B2 (ja) * 2012-02-21 2015-11-11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CN102540822B (zh) * 2012-02-23 2013-09-1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芯片接触机构和显影剂盒
TWI715931B (zh) * 2012-06-03 2021-01-11 日商理光股份有限公司 粉末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JP6015252B2 (ja) 2012-08-31 2016-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64681B2 (ja) 2013-03-01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収納容器から現像剤を補給する現像剤補給装置、それが搭載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収納容器から粉体もしくは流体を搬送する搬送装置
EP3842870A1 (en) * 2013-03-15 2021-06-30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55595B2 (ja) * 2013-03-27 2016-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D734386S1 (en) * 2013-05-17 2015-07-14 Ricoh Company, Ltd. Portion of a powder container
JP5902643B2 (ja) * 2013-05-21 2016-04-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52699B2 (ja) 2013-05-21 2017-06-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7941B2 (ja) 2013-05-21 2016-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75896B2 (ja) 2013-05-21 2017-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補給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9509B2 (ja) 2013-05-21 2017-06-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3674B2 (ja) 2013-05-21 2016-09-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294785B1 (ko) 2013-05-30 2021-08-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토너 용기,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15036802A (ja) * 2013-08-16 2015-02-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308511B (zh) * 2014-03-17 2019-12-20 株式会社理光 喷嘴接收装置、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KR101897431B1 (ko) * 2014-03-17 2018-09-10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노즐 수용체, 분체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6379753B2 (ja) 2014-07-04 2018-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1972B2 (ja) * 2014-08-08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1883B2 (ja) * 2014-08-08 2019-03-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32826B2 (ja) 2014-08-11 2018-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58576B2 (en) 2014-12-11 2017-05-23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9360816B1 (en) 2014-12-15 2016-06-0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bottle driv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043212B1 (en) 2015-01-09 2020-07-22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7111266B (zh) 2015-01-14 2020-08-18 株式会社理光 粉末容器和成像装置
JP6860281B2 (ja) 2015-01-14 2021-04-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9594331B2 (en) 2015-02-27 2017-03-14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205229672U (zh) * 2015-12-16 2016-05-11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匣
JP6460002B2 (ja) * 2016-02-15 2019-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272362B (zh) * 2016-04-07 2021-01-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72361B (zh) * 2016-04-07 2020-12-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106081A (ja) * 2016-12-27 2018-07-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コンテナの装着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19831B2 (ja) * 2017-05-18 2021-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629577B (zh) * 2017-06-07 2018-07-11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oner cartridge
CN107168025B (zh) * 2017-06-16 2020-02-14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墨粉盒
US20200223138A1 (en) * 2017-10-05 2020-07-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uide portion for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US11673331B2 (en) * 2017-10-05 2023-06-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upply station for dispensing build material
KR20200025329A (ko) * 2018-08-30 2020-03-10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주사기형 토너 리필 카트리지의 플런저 로킹 구조
JP1633452S (zh) * 2018-09-21 2019-06-10
US11048189B2 (en) * 2019-03-13 2021-06-29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sheet member with two portions to move toner
WO2020214137A1 (en) * 2019-04-14 2020-10-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ainer
JP2022158083A (ja) 2021-04-01 2022-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19737A (ja) * 2022-02-17 2023-08-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7628A (en) * 1989-04-07 1990-06-26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JPH041681A (ja) 1990-04-18 1992-0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3336808B2 (ja) 1994-04-11 2002-10-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型現像装置
JP3471992B2 (ja) 1995-10-26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50757B2 (ja) * 1998-09-22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3628539B2 (ja) 1999-01-25 2005-03-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
JP2002162819A (ja) * 2000-11-28 2002-06-07 Konica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427299B2 (ja) * 2000-11-30 2003-07-14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そ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268344A (ja) 2001-03-06 2002-09-18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剤補給装置
US6826381B2 (en) 2001-12-28 2004-11-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agent supplying device including absorber conveying by negative pressure
JP3741691B2 (ja) 2002-04-12 2006-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205531B2 (ja) 2003-08-25 2009-0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2091A (ja) * 2003-09-19 2005-04-0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収納容器
JP4167589B2 (ja) 2003-12-17 2008-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収納容器、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21825A (ja) 2004-02-06 2005-08-18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343074B2 (ja) 2004-03-19 2009-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容器収納装置、該容器収納装置を備えた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92630A (ja) * 2004-04-02 2005-10-20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589384B1 (en) 2004-04-23 2020-01-0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container
WO2006006737A1 (en) 2004-07-14 2006-01-19 Ricoh Company, Limite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69465B2 (ja) 2005-01-26 2011-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56957B2 (ja) 2004-08-06 2010-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23140B2 (ja) 2004-08-31 2010-03-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7720416B2 (en) 2004-08-16 2010-05-1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toner bottl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ectively supplying toner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20349B2 (en) * 2005-03-15 2009-11-17 Ricoh Co., Ltd. Agent containing unit having improved usability, agent refill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332128B (en) * 2005-04-27 2010-10-21 Ricoh Co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49860C (zh) * 2005-06-07 2009-10-14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容器和成像装置
ES2533553T3 (es) 2005-06-07 2015-04-13 Ricoh Company, Ltd. Recipiente de tóner y aparato de formación de imagen
US7460819B2 (en) * 2005-12-21 2008-1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40901B2 (ja) * 2006-07-13 2010-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33090A (ja) 2006-07-31 2008-02-14 Ricoh Co Ltd 粉体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40438B2 (ja) 2007-01-24 2013-02-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コンテナ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92544B2 (ja) * 2007-05-29 2012-1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126373B2 (en) * 2007-09-28 2012-02-28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events toner from being scattered from the device
JP4698694B2 (ja) * 2008-03-17 2011-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271280A (ja) 2008-05-07 2009-11-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トナー容器、トナー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補給方法
JP2009271279A (ja) * 2008-05-07 2009-11-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トナー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方法
JP5382499B2 (ja) 2008-07-01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299686B2 (ja) 2008-08-08 2013-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18030B2 (en) 2008-11-27 2014-12-23 Ricoh Company, Limited Powd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202009002214U1 (de) * 2009-02-17 2009-07-16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Wu-Chi Schaltmechanismus für Tonerpatrone
CN102597887B (zh) * 2009-09-04 2014-06-18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JP5483101B2 (ja) 2009-09-04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69241B2 (ja) * 2010-08-09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482B (zh) 2015-06-03
TWI502291B (zh) 2015-10-01
SG183519A1 (en) 2012-10-30
MX2012009994A (es) 2012-10-01
NZ601930A (en) 2014-03-28
US8989636B2 (en) 2015-03-24
HK1208533A1 (zh) 2016-03-04
CN102884482A (zh) 2013-01-16
AU2011221816A1 (en) 2012-09-20
TW201135378A (en) 2011-10-16
MX348142B (es) 2017-05-30
CA2791357C (en) 2018-10-23
US20150147096A1 (en) 2015-05-28
EP2542945A1 (en) 2013-01-09
CA2791357A1 (en) 2011-09-09
CN104749927A (zh) 2015-07-01
SG10201501511VA (en) 2015-04-29
TWI428714B (zh) 2014-03-01
AU2011221816B2 (en) 2014-02-06
EP2542945A4 (en) 2017-11-01
US20120321341A1 (en) 2012-12-20
US20160342109A1 (en) 2016-11-24
US9690232B2 (en) 2017-06-27
CN104749927B (zh) 2020-01-14
WO2011108741A1 (en) 2011-09-09
SG10201606463TA (en) 2016-09-29
US9429874B2 (en) 2016-08-30
EP2542945B1 (en) 202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2291B (zh) 碳粉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EP3620863B1 (en)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122202B2 (en) Toner contai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474864B1 (en)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772004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69050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60378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64266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2639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59815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50474A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BR112012021908B1 (pt) recipiente de toner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