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7568A - Finfet/trigate stress-memoriz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Finfet/trigate stress-memoriz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807568A TW200807568A TW096112636A TW96112636A TW200807568A TW 200807568 A TW200807568 A TW 200807568A TW 096112636 A TW096112636 A TW 096112636A TW 96112636 A TW96112636 A TW 96112636A TW 200807568 A TW200807568 A TW 20080756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e
- forming
- layer
- fin
- protect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353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884 ion-beam techniqu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280 amorph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468 ion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953 re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00 charge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320 Panthera le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768 cat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51 rapid thermal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24—Thermal treatment f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e.g. annealing, sinte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6—Bombardment with radiation
- H01L21/263—Bombardment with radiation with high-energy radiation
- H01L21/265—Bombardment with radiation with high-energy radiation producing ion implantation
- H01L21/26586—Bombardment with radiation with high-energy radiation producing ion implant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ngle between the ion beam and the crystal planes or the main crystal surfac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30/00—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 H10D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D30/02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ETs having insulated gates [IGFET]
- H10D30/02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ETs having insulated gates [IGFET] of 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inFE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30/00—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 H10D30/60—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 H10D30/62—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inFET]
- H10D30/6211—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inFET] having fin-shaped semiconductor bodies integral with the bulk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30/00—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 H10D30/60—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 H10D30/791—Arrangements for exerting mechanical stress on the crystal lattice of the channel regions
- H10D30/792—Arrangements for exerting mechanical stress on the crystal lattice of the channel regions comprising applied insulating layers, e.g. stress l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20080756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_實施例-般係關於場效電晶體的應力記憶 法’尤其是關於鰭式或是三閘場效電晶體的應力記憶法。 【先前技術】 馨 電荷載子穿過金氧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EFET) 的通道區域的遷移率直接影響效能。載子的遷移率尤其影 響,荷或電流量,也就是以電子或電洞的形式流過通道的 數量。減少載子遷移率可以減少特定電晶體的轉換速度。 減少載子遷移率也可以減少開和關狀態之間的差異,因此 可以增加對雜訊的敏感度。不同的技術曾被用來改善在這 些元件中的電荷載子遷移率。 舉例來說’平面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元 • 件就可以受惠於已知的應力記憶技術所增加的遷移率。這 個技術使用通道區域的機械應力控制,來增強在 (p-FETs)的電洞遷移率以及在nsFETs (n_FETs)的電 子遷移率。在通道區域的單軸拉伸應變(平行於 向)增加了電子遷料並且減少電洞遷料,而在通道區 域的單軸壓縮應變(平行於電流的方向)增加了電洞遷移 率並減少電子遷移率。 尤其是參照第1圖,這個技術開始於平面FET結構200 6 200807568 。FET 200包含設置在晶圓矽層中的源極/汲極區域220之間 的通道區域230,也包括在通道區域230上的多晶矽閘極 210 (1〇2,參考第2a圖)。在形成FET 200的閘極210和源 極/汲極區域220之後,經過適當選擇的應變層250就沉積在 FET結構上(106,參考第2c圖)。舉例來說,壓縮應變層 可以沉積在p-FET上,而拉伸應變層可以沉積在η-FET上。 不論是在形成應變層250之前或之後,都可以進行非 晶化植入步驟以非晶化源極/汲極區域220和閘極多晶石夕 210兩者的矽(104,參考第2b圖)。快速熱退火步驟可以 用來再結晶石夕源極/沒極區域220以及多晶石夕閘極21 〇,使得 應變層250的應變分別「被記憶」在源極/汲極區域22〇和閘 極210的矽和多晶矽中。藉由將拉伸或是壓縮應變導入源 極/汲極區域和閘極中,類似的應變可以施加在通道區域 230 (108)。此外,應變層250可以被移除(11〇),並且在 晶圓表面沉積第二應變層,以獲得只有單純沉積應變薄膜 • 的優點(112)。 、 然而,這個應力記憶技術無法直接地適用於非平面 FETs (例如,雙閘極即丁3,譬如鰭sFETs或是三閘即^ )。因此目前需要適用於非平面FETs的應力記憶技術。 【發明内容】 有鍍於此,本發明揭露了適用於形成一或多個非平面 200807568 場效電晶體(FETs),例如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s)以 及三閘FETs,的應力記憶技術的實施例。這個技術在非平 面FET的多晶矽閘極電極中導入選擇的應變,以施加類似 的應變到FET通道區域,以藉此最佳化;pet的效能,並同 時保護半導體鰭片的源極/汲極區域。尤其,保護帽蓋層形 成在鰭片的源極/汲極區域的上表面上,以在接下來的非晶 化離子植入步驟中保護這些區域。鰭片在植入步驟中被進 一步地保護,因為離子束在和鰭片平行的一平面導向閘極 並且與垂直軸傾斜。因此對鰭片的非晶化以及損害就被限 制住。在植入步驟(可以在形成應變層之前或之後進行) 之後,就進行再結晶退火使得應變層的應變「被記憶」在 多晶碎閘極中。 特別的疋,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非平面( 例如fmFET或三閘FET)係形成在基板上。非平面fet可 以包含-半m則,其巾祕/汲極區域在相對的兩端, 而通道區域則設置在源極/没極區域之間的鰭片中央。fet 也可以包括一閘極在相鄰於通道區域之鰭片之上。 保護層(例如,Si〇2或_4)係形成在半導體韓片的 上表壯。根據所形成的FET型式,倾層可以在形成閉 極’或之後形成。舉例來說,如果非平酬了是如聊 或閘fet其巾之—,職保可以在_之後形成 ’使付保護層只形成在_/祕區域上方,而不會在通道 8 200807568 區域的上方。然而如果非平面FET是fmFET,保護層也可 以在閘極之前形成,使得保護層可以位在源極/汲極區域和 通道區域的上方。 如同在傳統的應力記憶技術中,離子被植入以非晶化 閘極。然而本發明於此所揭露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的技 術來植入離子以進一步地避免對鰭片的損害,以及限制鰭 片的源極/汲極區域的非晶化。尤其是,非晶化離子植入步 驟將離子束在和則平行的平面導向閘極,並且以非垂直 角度(也就是讓離子束與垂直軸傾斜)將離子導向到基板 。在鰭片上表面的保護層避免離子穿過源極/汲極的上表面 植入。此外,藉由將離子沿著和鰭片相同的平面導向以及 將離子束無錄傾斜,可以讓離子導人_的相對侧壁 =不會進到鰭片的相對侧壁。因此就可以避傾於韓片 的損害以及對源極/汲極區域的完全非晶化。 接下來在祕上形成騎的應變層。在鮮植入步驟 、口應=層的軸之後,就進行熱退火步驟以再結晶間極, ^及體鰭片上可能在離子植人步驟中被非晶化的區 二。两所述’、這個再結晶步驟使得應變層的應變「被記 S區域上的多晶石夕_中’並因此施加類似的應 雙至鰭片的通道區域中。 變声。在再結晶步驟之後,可以移除應 二贫β夕矛' 交層後,可以選擇性地在FET結構上 一疋閘極上’形成第二應變層,以進-步加強FET通 9 200807568 道區域的應變。 在本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非平面FETs形成 在相同的基板上。非平面FETs可以各包含一半導體鰭片, 其中具有源極/汲極區域位在相對的兩端,以及一通道區域 設置在源極/汲極區域之間的鰭片中央。FETs也可以每個都 包括一閘極在相鄰於通道區域的縛片上。更進一步地,每 馨 個FETs的鰭片可以位向相同方向或是不同的方向。 保護層(例如,Si〇2或S^N4層)係同時形成在每個鰭 片的上表面上。根據使用本發明的方法所形成的FETS的型 式,保護層可以在閘極形成之前或之後形成。舉例來說, 如果非平面FETs是finFETs或是三閘FETs其中之一,那麼 保護層可以在閘極之後形成,使得保護層只形成在源才亟" 汲極區域上方,而不會在通道區域的上方。然而,如果非 藝平面FETs是finFETs,保護層也可以在閘極之前形成,使得 保護層可以位在源極/汲極區域和通道區域的上方。 如同在傳統的應力記憶技術中,離子被植入每個閘極 中。尤其是,非晶化離子植入步驟將離子在與包括該些鰭 片的平面呈平行的平面導向閘極(也就是將離子束導;)曰 ,亚且以非垂直角度(也就是讓離子束與垂直軸傾斜)的 方向導向基板來達成。 10 200807568 舉例來沉,如果鰭片(例如,第—和第二半導體縛片 i j位向乂目_方向,離子就可關時植人_ (例如, 寿4 F甲1極)’以同時非晶化兩個閘極。換言之,離 子束在平行於兩個半導體則的平面導向閘極。此外,離 子束也可以非垂直肖度(例如介於大約爾度)導向基 ,^角度可《預先決定使得植人步驟不會被基板上的任何 八它特徵(例如,被其他閘極、其他元件等)阻擋。 、在鰭#上絲上的賴層戦離子料雜/汲極區 域的上表面植入。此外,藉由將離子束導成和鰭片相同的 平面方向以及傾斜軒束,離子被導人.的相對侧壁中 ’而不是進到H片的相對侧壁中。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 對鰭片的損害以及H片的源極/汲極區域的完全非晶化。 此外,如果鰭片(例如,第一和第二半導體鰭片)位 向不同的方向,非晶化離子植入步驟可以使用遮罩/步進步 驟來,成。舉例來說,第二半導體則和雜可以被遮住 ★。接著離子可以植人第—閘極。尤其,離子可以導成一束 離子束在與第一半導體鰭片平行的第一平面導向第一閘 ,。離子也可以第一非垂直角(例如介於大約50和80度) 導向基板。角度可以預先決定使得植入步驟不會被基板上 的任何其他特徵(例如遮罩、其他元件等)阻擋。在第一 鰭片上表面上的保護層避免離子穿過源極/汲極區域植入 。此外,藉由將離子導成和第一鰭片同平面並傾斜離子束 200807568 ,而不是第一半導體 ,離子尤其可以導向第一閘極的侧壁 鰭片的侧壁。
在第雜被非晶化後,接著除掉第二半導體籍片和 閘極的遮罩’並遮住第—半導體鰭片和_。接著重複植 2驟。也就是將離子植人第二_。離子尤其被導成離 子束’在和第二半導賴片平行的第二平面導向第二閘極 。離子也可以第二錢直角度(例如介於大觸和8〇度) ¥向基板。角度可以預先決定使得植入步驟不會被基板的 任何其它舰崎(例如鮮、其他元件等)。在第二半 導體鯖片上表面上的職層避免離子穿過雜/汲極區域 植入。此外,藉鱗離子導在和第二鰭片相_平面,以 及傾斜離子束,離子被導向第二_的侧壁,而不是第二 半導體鰭片的侧^。因此,可以避免對於則的損害以及 源極/汲極區域完全非晶化。 適西的應變層接著形成在所有的閘極上。舉例來說, 如果所有要形成的FETS是p廉ETs,就可以沉積一壓縮應 ft:層(例如壓縮氮化層)。如果所有要形成的航岐讀 FETs ’就可以沉積一拉伸應變層(例如拉伸氮化層)。如 果⑽抓和p-FETs兩著都要形成在相同基板上,就可以使 用傳統的技細在基板上形成雙應魏,使得p_FETs以雙 應,層的_部份覆蓋,而n_FETs以雙雜層的拉伸部分 覆蓋。熟知相關技術者可以了解,較佳在非晶化閘極之後 12 200807568 再形成應變層,但應魏也可以在非晶化多晶賴極之前 在離子植入步驟和形成應變層兩個步驟之後,就進行 ^退火製程以再結晶閘極(例如第一和第二閘極),以及 f離子植入步驟中已經被非晶化的半導體鰭片的部份區 V 就是第-和第二半導體鰭片的部份區域)。如前所 述這個再結晶步驟使得應變層的應變「被記憶」在多晶 夕閘極中,因此施加類似的應變進入在閘極下面的鰭片中 的通道區域中。 ▲於再結晶步驟之後,可以移除應變層並且形成另一個 應變層於FET結構上,以進一步加強每個FETs的通道區域 中的應變。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各個方面可以藉由之後的詳細描 述以及圖式更加地體會以及了解。細必須了解接下來的 描述指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以及报多特定的細節,僅是 為了祝明而非關。可以在不雜本發賴精神下在本發 明的實施例的細中進行很多更動以及修改,而本發明的 實施例包括所有這些修改。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及各種特點和優點將參考非限 13 200807568 制性的實施例來做更完整的說明,並藉由所附的圖式以及 接下來詳細描述做說明。請注意在圖式中所顯示的特點並 非照比例繪製。關於習知的組件以及製程技術的描述都將 省略,以免對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不必要的混淆。此處所使 用的範例都只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所可以實施的 方式,並進一步地讓熟知相關技彳軒者可以實施本發明的實 施例。因此這些範例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範圍 Ο 如前所述,不同的技術,包括前述並在第丨圖的流程 圖中所示範的應力記憶技術,都被用來改善在平面元件, 例如平面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M〇s)元件,中的電 射載子的遷移率。很不幸地,這個應力記憶技術沒辦法直 接地轉用到非平面FETs,例如雙閘極FETs (也就是鰭式 FETs)或是三閘FETs。 尤其,一併參考第3a-b圖,非平面FETs 300具有位在 半導體鰭片305相對端點的源極/汲極區域32〇以及設置在 鰭片305中央及源極/汲極區域320之間的通道區域33〇的電 晶體’例如鰭式場效電晶體(fmFETs)以及三閘FETs。閘 極310形成於鰭片3〇5上並相鄰於通道區域32〇 (也就是在 鰭片中央區域的上表面以及相對的侧壁上)。 對於fmFET,鰭片305很薄(例如,閘極31〇長度的大 14 200807568 約四分之-或更少)以確保通道區域·為完全 __,也確輪财害驗通奴應,娜臨界^ 的變異以及額外的汲極漏電流。因此,相鄰於通道 的閘極310提供了二維場效應(也就是在籍片相對兩 所具有的場效應)。 ^ ^對於三赃腿,鰭片305則較厚以提供三維場效 也就是在鰭片相對的兩邊以及在鰭片的上表面所具有的 場效應),卻又夠薄使得通道區域33〇可以維持完全/空乏( 例如,鰭片的寬高比介於3:2和2:3之間的範圍)。三維場效 應相較於平面電晶體,可崎到更大__流以及^ 短通道特性。 " 這樣的非平面FETs 300的通道區域33〇可因應力記憶 而有利地·載子遷料。然而,前述並在第丨圖中所顯 示的應力記憶技術並不適用於非平面FETs3〇〇,因為在非 平面FET (例如,flnFET或三閘咖)中的半導體鰭片3〇5 非常易碎,而且在多晶矽閘極31〇以離子植入步驟1〇4中被 非晶化時容易損壞。此外,植入步驟1〇4可以非晶化縛片 305的源極/汲極區域320,使得再結晶鰭片3〇5的步驟1〇8 可能變得困難’因為鰭片305並非整體結晶結構的_部分 有鑑於此,此處所描述者為適用於形成一或多個非平 15 200807568 面場效電晶體(FETs),例如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s) 和二閘FETs,的應力記憶技術之具體實施例。該技術包括 在非平面FET的多晶矽閘極電極施加選定的應變,以施加 類似的應變至FET通道區域,來最佳化FET的效能,同時 保護半導體鰭片的源極/汲極區域。尤其是對於每個FET而 言’保護帽蓋層形成在鰭片的源極/汲極區域的上表面上, 以在接下來的非晶化離子植入步驟保護這些區域。鰭片可 以在植入步驟中被進一步保護,因為離子束在平行於鰭片 的平面導向閘極,並且與垂直軸傾斜。如此一來,可以限 制對鰭片的非晶化以及損害。在植入步驟(可以在應變層 形成之前或之後發生)之後,就進行再結晶退火使得應變 層的應變「被記憶」在多晶矽閘極中。 請參照第4圖,更特別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
半V體非平面FET結構(例如βηρΕΤ結構或是三閘FET 、、、。構其中之一)係形成在基板仙丨上。特別地,半導體鰭 片505可以被形成以及設置在11型或是❹型朽必^丁或是三閘 FET^500 (凊見第5_6圖)其中之一中。鰭片5〇5可以石夕形成 ’亚且可以軸具有雜/祕區域52()在相制兩端,以 及具有设置在源極/汲極區域之間的通道區域53()。源極/ 汲極區域 P型FET其巾之-。此外,包括閘極介電層和多日⑽閘極導 體的閑極別可以形成相鄰於韓片505的通道區域530 (例 士閘極510係形成在鰭片5〇5的上表面上以及中央區域的 16 200807568 相對侧壁)。 保護層550形成在半導體鰭片5〇5的上表面5〇6上,以 覆蓋源極/汲極區域520(401)。舉例而言,保護層55〇可以 藉由沉積氧化層(例如Si〇2)或氮化層(例如Si3N4)來形 成, _ 依照使用本發明的方法所形成的FET型式(例如, fmFET或三閘FET),保護層可以在閘極形成(4〇3_4〇4)之前 或之後形成。尤其是,如果非平面FET 500是fmFET或三 閘FET其中之一,那麼保護層550可以在閘極51〇之後形成 使付保瘦層550只有位在源極/汲極區域52〇的上方,而不 會在通道區域503的上方。然而,若非平面fet 500是 fmFET,保護層550可以在閘極510之前形成,使得保護層 550位在源極/汲極區域520和通道區域530兩者的上方。因 為finFET在通道區域的相對兩邊產生場效應,而不是在上 瞻表面’所以finFET通道區域的上表面上的保護層不會干擾 FET的效能。 和傳統的應力記憶技術(請參考與第1圖相關的敘述 )一樣,離子被植入閘極510以非晶化閘極510(406)。也就 是說’離子使用電場以加速至所需的能量,並且導成一束 離子束570朝向閘極510的表面(請參考第6圖)。離子的能 里决疋了植入的深度’因此這個能量可以預先決定以確保 17 200807568 乡晶石夕閘極510會在植入步驟中完全被非晶化。然而此處 所揭露的方法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來植入離子 以進一步避免鰭片505的損害,並且限制鰭片5〇5的源極/ 汲極區域520的非晶化。尤其是,非晶化離子植入步驟(4〇6) 係藉由將離子在平行包含鰭片5〇5平面的平面555導向閘 極510,並將離子以非垂直角度(也就是將離子束57〇與垂 直軸傾斜)導向基板來達成。在鰭片5〇5的上表面5〇6上的 • 保護層550避免離子穿過源極/汲極區域520的上表面被植 入。此外,藉由將離子束570導向和鰭片相同的平面555中 以及傾斜離子束,離子可以被導向閘極的相對侧壁511, 而不是進到鰭片505的相對侧壁5〇7。如此就可以避免對鰭 片505的損害以及對鰭片5〇5的源極/汲極區域52〇的完全非 晶化。 接著在FET結構500的上面,尤其是閘極51〇上(41〇 參考第7圖)’形成適當的應變層560。舉例來說,壓縮 應變層(例如壓縮氮化層)可以沉積於在p-FET上,或是 拉伸應變層(例如拉伸氮化層)可以沉積於在n-FET上。 熟知相關技術者可以了解,雖然較佳是在閘極多晶矽被非 晶化之後才形成應變層,應變層也可以在非晶化多晶石夕閘 極前形成。 在離子植入步驟406和形成應變層410兩個步驟之後 ,就進行熱退火步驟以再結晶閘極51〇以及在離子植入步 18 200807568 驟412中被非晶化的半導體鰭片505的部份區域。如前所述 ,這個再結晶步驟會導致應變層560的應變「被記憶」在 通道區域530上方的多晶矽閘極51〇中,因此在鰭片505的 通道區域530施加了類似的應變。於再結晶步驟之後,可 以移除應變層550 (414)。 選擇性地,在移除第一應變層550 (步驟414)之後, • 可以在FET結構5〇〇上,尤其是在閘極510之上形成第二應 變層,以進一步強化通道區域53〇的應變(416)。 一旦所需要的應變被施加在FET 500的通道區域530 上,就可以進行傳統的製造步驟以完成FET結構500。 參照第8圖,在本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非 平面FETs (例如複數個frnFETs或三閘FETs )係使用傳統 的製造技術形成在基板上(8〇1)。FETs可以形成使其位向 相同的方向(請參考第9和1〇圖中的FETs 900a-b)或是不 同的方向(請參考第12圖中的FETs 1200a-b) (802)。尤其 ’半導體鰭片905a-b、1205a-b (也就是第一和第二半導體 鰭片)係形成在基板90卜1201上,並設置於p型及/或n型 fmFETs或三閘FETs 900a-b、1200a-b之中。半導體鰭片 900a-b、1200a-b可以矽形成,而且可以形成具有源極\汲極 &域920a-b、1220a-b在相對的兩端,及通道區域930a-b、 1230a-b設置在源極\没極區域92〇a_b、1220a-b之間的中央 19 200807568
區域。每個鰭片905a-b、1205a-b的源極\汲極區域920a-b、 1220a-b以及通道區域930a-b、1230a-b可以因η型或p型FET 而適當地摻雜。 在鰭片形成之後,包括閘極介電層和多晶矽閘極導體 的閘極910a-b、1210a-b係形成以相鄰於每個鰭片9〇5a_b、 l2〇5a-b的通道區域930a-b、1230a-b。舉例來說,第一閘極 910a、1210a可以形成以相鄰於第一鰭片905a、12〇5a的第 一通道區域930a、1230a (也就是在第一半導體鰭片中央 的上表面以及相對的侧壁)。第二閘極91〇b、121〇b也可以 同時形成以相鄰於第二半導體鰭片9〇5b、i2〇5b的第二通 道區域930b、1230b (也就是在第二半導體韓片中央^ 二上表面以及第二相對的側壁)。 、
m9〇5a七、職七的上表面上,覆蓋於源極/沒極區 域920a-b、1220a-b的上方⑽)。舉例來說, 補仏點的上絲906a上,㈣二保護層9鄉_ - +導體鰭㈣5b的相對端點的上表猶你上 弟 層(例如嶋)可以藉由沉 = 兄 )或氮化層(例如SigHO來形成。 ^如^02 依照使財發日⑽权所軸_平㈣式的場效 20 200807568 電晶體(例如fmFETs或三閘FETs),保護層(例如層95〇a-b )可以在閘極形成之前或之後形成(803-804)。舉例來說 ,如果非平面FETs是fmFETs或三閘FETs其中之一,那麼 保濩層可以在閘極之後形成,使得保護層只有位在源極/ 汲極區域的上方,而不會在通道區域的上方。然而若非平 面FET是finFETs,保護層可以在閘極之前形成,使得保護 層位在鰭片的源極/汲極區域和通道區域兩者的上方。 和傳統的應力記憶技術一樣,離子被植入每一個閘極 以非晶化閘極910a-b、1210a_b (806)。也就是說,離子使 用電場以加速至所需的能量,並且導成一束離子束朝向閘 極的表面。離子的能量決定了植入的深度,因此這個能量 可以預先決定以確保多晶石夕閘極會在植入步驟中完全被 非晶化。然而,此處所揭露的方法的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新 的技術來植入離子以進一步避免鰭片的損害,並且限制鰭 片的源極/汲極區域的非晶化。非晶化離子植入步驟獅尤 其是將離子在平行包含鰭片平面的平面中導向閘極(8〇7 ),並將離子以非垂直角度(也就是相對垂直軸傾斜離子 束)導向基板(808)來達成。 舉例來就’請參考第9-11圖,如果鰭片(例如第一和 =二半導體鰭片905a-b)係位向相同的方向,離子可以同 時被植入間極(例如第一和第二閘細㈣),以同時非晶 化兩個閘極91〇a-b。換句話說,離子束97〇在與兩個半導體 21 200807568 鰭片905a-b平行的平面955被導向閘極91〇a_b (8〇7,參照 第10圖)。此外,離子束97〇也被以非垂直角度98〇 (例如 大約50和80度之間)導向基板901 (808,參考第11圖 角度980可以預先決定,使得植入步驟不會被基板上的任
何其他特徵所阻擋(例如第丨丨圖所示的其他閘極、其他元 件等等)。 N • 在鰭片905a七的上表面上的保護層避免離子穿過源極 /汲極區域92〇a_b的上表面被植入。此外,藉由將離子束97〇 導向和鰭片905a-b相同的平面,以及將離子束97〇傾斜,離 子被^"進閘極91〇a-b的相對侧壁911a-b中,而不是進到鰭 片905a-b的相對側壁9〇7a-b中。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對 鰭片905a-b的損害以及對鰭片9〇5a七的源極/汲極區域 920a-b的完全非晶化。 _ 此外,請參考第1L14圖,如果鰭片(例如第一和第二 半導體鰭片1205a-b)位向不同的方向(例如鋸齒的圖案) ,非晶化離子植入步驟(806)可以使用遮罩/步進的步驟 來達成。舉例來說,第二半導體鰭片2205b和閘極12i〇b可 以被遮住(例如第13圖中的遮罩129〇b)。接著離子可以被 植入第一閘極121〇a。尤其是,離子可以導成離子束127如 在平行於第一半導體鰭片1205a的第一平面1255a導向第 一閘極1210a (807)。離子可以第一非垂直角128〇a (例如 介於大約50和80度)導向基板1201。角度i28〇a可以預先 22 200807568 决疋,使彳于植入步驟不會被基板上的任何其他特徵所阻撞 (例如圖中所示的遮罩1290b、其他元件等)。在第一鳍片 1205a的上表面上的保護層125〇a避免離子穿過源極/汲極 區域1220a被植入。此外,藉由將離子導向和第一鰭片 1205a相同的平面1255a並且傾斜離子束1270a,離子特別被 導向第一閘極1210a的侧壁1211a,而不是朝向第一半導體 鰭片1205a的侧壁1207a。 在第一閘極1210a被非晶化之後,第二半導體鰭片 1205b和閘極的遮罩被移除,而第一半導體鰭片12〇5a和閘 極被遮住(參考第14圖中的遮罩1290a)。接著重覆植入步 驟。也就是將離子植入第二閘極12i〇b。尤其是,離子被 導成離子束1270b,以平行於第二半導體鰭片12〇5b的第二 平面1255b導向第二閘極1210b。離子也以非垂直角度 1280b(例如介於大約50和80度)導向基板12〇1。角度128〇b 可以預先決定,使得植入步驟不會被基板上的任何其他特 徵(例如圖中所示的遮罩1290a、其他元件等)所阻擔。 在第二鰭片1205b的上表面上的保護層1250b避免離子穿 過源極/没極區域1220b被植入。此外,藉由將離子導成和 弟二鰭片1205b相同的平面1255b並且傾斜離子束1270b, 離子特別被導向第二閘極1210b的侧壁1211b,而不是朝向 弟'一半^^體縛片1205b的側壁1207a。如此一來,可以避免 對鰭片1205a-b的損害以及對鰭片I205a-b的源極/汲極區域 1220a-b的完全非晶化。 23 200807568 適當的應變層可以接著被形成於所有的閘極(810) 上(參考第15圖中在FETs900a-b的閘極910a-b上的應變層 960)。特別地是,如果所有將要形成的!^丁8 9〇〇a-bgpS FETs,那麼就可以沉積一壓縮應變層960 (例如壓縮氮化 層)。但是,如果所有將要形成的1^丁8 9〇〇a-b為η型FETs ,那麼就可以沉積一拉伸應變層960 (例如拉伸氮化層)。 如果n-FETs 900a和p-FETs 900b要形成在相同的基板上,就 可以使用傳統的技術形成雙應變層於基板上,使得n_FETs 900a被雙應變層960的拉伸部分961a所覆蓋,而p-FETs 900b被雙應變層960的壓縮部份961b所覆蓋。熟知相關技 術者可以暸解應變層960,較佳地係在閘極9i〇a_b非晶化之 後形成,應變層960也可以在步驟806之非晶化多晶矽閘極 之前形成。 在離子植入步驟(806)和應變層形成(810)的步驟 之後,就進行熱退火步驟以再結晶閘極(即第一和第二閘 極)’以及在離子植入步驟(812)中可能被非晶化的半導 體鰭片的部份區域(即第—和第二半導體鰭片的部份區域 如前所述,這個再結晶步驟使得應變層的應變「被記 憶」在多晶石夕閘極中,並因而將類似的應變施加在閘極下 面的鰭片中的通道區域中。 於再結晶步驟之後,應變層可以被移除(814),而且 24 200807568 另一個應變層可以選擇性地形成在FET結構上,以進一步 強化每個FETs的通道區域中的應變(816)。 一旦所需要的應變已經施加在FETs 90〇a-b、120(k_b 的通道區域930a-b、1230a_tUi,就可以進行傳統的製程步 驟以完成FET結構(818)。 因此,前面所揭露的是適用於形成一或多個非平面 FETs (例如:fmFETs或三閘FETs)的應力記憶技術的實 施例。該技術在非平面FET的多晶矽閘極電極中引致選定 的應變,以施加類似的應變至FET的通道區域,因而最佳 化FET的效能,並且同時保護半導體鰭片的源極/汲極區域 。特別地是,對每個FET而言,保護帽蓋層係形成在鰭片 的源極/汲極區域的上表面上,以在接下來的非晶化離子植 入步驟中保護這些區域。這些鰭片可以在植入步驟中被進 一步保濩,因為離子束以在和鰭片平行的平面以相對於垂 直軸傾斜的方式導向閘極。因此限制了對鰭片的非晶化以 及損害。在植入步驟(可以在應變層形成之前或之後進行 )之後,就進行再結晶退火,使得應變層的應變「被記憶 」在多晶矽閘極中。藉著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所形成的非平 面FETs ’、可以增加FET的驅動電流,以導致電路延遲的減 少以及/或能量消耗的減少。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所形成的非 平面FETs可以進一步地應用以減少電路密度,並因而減少 製造的成本,因為可以在電路中加人較少_片以達到相 25 200807568 同的轉換速率
關於特定實施的描述清楚的顯示本發明的特 以在不悖離本發明的精神1Γ,應用現有的 及"雍田二-或疋使用於不同的應用。因此,這樣的修改以 ,二該、被視為所揭露的實施例所均等的範圍以及涵 # θ ΛΑ。清注意此處所使用的語法或是術語都是為了說明 二二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因此熟知__者可以了 的實施例可以在所_中請專娜_精神以 及辄圍中進行修改以實行。 【圖式簡單說明】 一本發明的實施例將可藉由詳細的描述並參考下列的 圖示得到清楚的了解: 弟1圖係說明應力記憶技術的示意圖; 第2 a- C圖係說明根據第1圖的方法部分完成的平面 FET200的示意圖; 第3 a_b圖分別為說明例示的非平面FET 3 〇 〇的剖面圖\ 以及上視圖; 第4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5圖係根據第4圖的方法所形成部分完成的非平面 FET500的示意圖; 第6圖係根據第4圖的方法所形成的部分完成的非平 面FET 500的示意圖; 第7圖係根據第4圖的方法所形成的部分完成的非平 26 200807568 面FET 500的示意圖; 第8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9圖係根據第8圖的方法所形成的複數個部分完成 的非平面FET900a-b的示意圖; 第10圖係根據第8圖的方法所形成的複數個部分完成 的非平面FET900a-b的示意圖; 第11圖係根據第8圖的方法所形成的複數個部分完成 的非平面FET900a-b的示意圖; 第12圖係根據第8圖的方法所形成的複數個部分完成 的非平面FET 1200a-b的示意圖; 、第13-14圖係根據第8圖的方法所形成的複數個部分完 成的非平面FET1200a-b的示意圖·, 第15圖係根據第8圖的方法所形成的複數個完成 的非平面FET 900a-b的示意圖 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00 :平面 FET 330 :通道區域 210 ·多晶砍閘極 401 ·基板 220 ·源極/>及極區域 500 :非平面FET 230 =通道區域 503 :通道區域 250 :應變層 505 :半導體鰭片 300 :非平面FETs 506 ·上表面 3〇5 半導體鰭片 507 :側壁 310 ·閑才亟 510 :閘極 320 ·源極/>及極區域 511 :側壁 27 200807568
520 :源極/汲極區域 530 :通道區域 550 :保護層 555 :平面 560 :應變層 570 :離子束
900a-b : FET 901 ··基板 905a-b :半導體鰭片 906a-b :上表面 907a-b :側壁 910a-b :閘極 911a-b :側壁 920a-b :源極\汲極區域 930a-b :通道區域 950a-b :保護層 955 :平面 960 :應變層 961a :拉伸部分 961b :壓縮部份 970 :離子束 980 :角度 1200a-b : FET 1201 :基板 1205a-b :半導體鰭片 1207a-b :侧壁 1210a-b :閘極 1211a-b :側壁 1220a-b ··源極\汲極區域 1230a-b :通道區域 1250a«b :保護層 1255a-b :平面 1270a-b :離子束 1280a-b :角度 1290a-b :遮罩 28
Claims (1)
- 20080756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形成-場效電晶_方法,該方法包含: 形成一閘極於一半導體H jy . 、身 聪一曰片之一上表面及相對的侧壁上 ’並相鄰於該,鰭片之一通道區域· 形成-保護層於該鰭片之源極級極區域上方之該上表面 上; 植入離子至該閘極以非晶化該閑極,其中該植入步驟包含1該離子在與該則平行之_平面並以—非垂 閘極; 形成一應變層於該閘極上;以及 進行一熱退火製程以再結晶該閘極。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形成該應變層之 步驟包含以下其中之-:形成—拉伸氮⑽,及—壓縮氮化層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形成該應變層之 步驟包含町其中之在雜人該離子之後形成該應變層, 以及在該植入該離子之前形成該應變層。 4·如,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巾該場效電晶體係一 鰭式場效電晶體喝且其找形成該倾層之步驟包含以下其 中之一 ··在該形成該閘極之後形成該保護層,使得該保護層僅 形成在該源極/汲極區域之上,以及在該形成該閘極之前形成 29 200807568 該保漢層’使彳于該保護層均形成在該源極/没極區域以及該通 道區域^。 5·,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場效電晶體係三 閘場效電晶體,而且其巾該形成該保護層之步驟包含在該形成 該閘極之後形成該保護層,使得該保護層僅形成在該源極級 極區域之上。 6· 一種形成一場效電晶體之方法,包含: 形成一閘極於一半導體鮪片之一上表面及相對的侧壁上 ,並相鄰於該鰭片之一通道區域; 形成一保護層於在該鰭片之源極/汲極區域上方之該上表 面上; 鍵植^離子至該閘極中以非晶化該閘極,其中該離子在與該 -曰片平行之一平面並以一非垂直角度導向該閘極; 形成一第一應變層於該閘極上; 進行一熱退火製程以再結晶該閘極; 移除該第一應變層;以及 形成一第二應變層於該閘極上。 展如^月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形成該第一應變 运及忒形成該第二應變層之步驟各包含形成以下其中之一 一 拉伸氮化層及一壓縮氮化層。 、 · 30 200807568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形成該第一應變 層之步驟包含以下其中之一:在該植入該離子之後形成該第一 應變層’以及在植入該離子之前形成該第一應變層。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場效電晶體係一 鰭式場效電晶體,而且其中該形成該保護層之步驟包含以下其 中之一 ··在該形成該閘極之後形成該保護層,使得該保護層僅 形成在該源極/汲極區域之上,以及在該形成該閘極之前形成 該保護層,使_倾層均軸在該_級極區域以及該通 道區域之上。 1一〇·如申明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場效電晶體係 三閘場效電晶體’而且其中該形成該保之步含在該形 成該閘極之伽成魏護層’使得雜護層僅碱在該源極/ >及極區域之F。11· 一種形成複數個場效電晶體之方法,包含: 形成一弟一閘極於一第一丰篆雜此u Ms . i w k 千蛉體鮪片之一第一上表面以 及弟-相·繼上,並姆於辦— ,以及形成-第二閘極於一第一丰‘:曰片#、、£域 及第二相對的上,並相體㈣之—第二上表面以 • 邻州於5亥弟二鰭片之一第二通道區域 9 形成一保護層於該第一鰭片 外墙 μ主二L ” 乃之弟一源極/汲極區域上方之 该弟一上表面上,以及該第二鈇 *曰月之第二源極/没極區域上方 200807568 之該第二上表面上; 第一 雜及該第二驗中明時非晶化該 第-半钟射雜碌㈣含觸離子在與該 預 ΐ之====彻㈣恤-平面並以一 角度ν向該弟一閘極及該第二閘極; 形成一應變層於該第-閘極及該第二閘極上;以及 進仃-熱退火製独再結晶該第—祕及該第二閉極。 ,其_成該應變層 V 1 π成以下其中之—:—拉伸氮化層、—雙應變氮化 層、以及一壓縮氮化層。 i·如申4專她圍第丨丨項所述之方法,其巾該場效電晶體係 .、、、曰式場效電紐,而且其巾該軸該保護層之步驟包含以下其 中之·在該形成該第一閘極及該第二閘極之後形成該保護層 ’以及在該形成該第—祕及該第二閘極之前形成該保護層。 1 一4·如申凊專利範圍第η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場效電晶體係 二閘場效電晶體,而且其中該形成該保護層之步驟包含在該形 成該第一閘極及該第二閘極之後形成該保護層。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設角度的範 圍係大約50至80度之間。 32 200807568 16· —種形成複數個場效電晶體之方法,包含· 形成一第-閘極於-第-半導體綠片之—第—上表面以 及第-相對的侧壁上,並相鄰於該第1片之一第一通道區域 ’以及形成-第二閘極於-第二半導體糾之—第二上表面以 及第二相對的侧壁上’並相祕該第二鰭片之—第:通道區域 9 上 形成-保護層於第-源極/没極區域上方之該第一上表面 ,以及於苐^一源極/没極區域上方之該第-上表面上· 植入離子至該第-閘極以非晶化該第Γ閘極,^該植入 步驟包含將該離子在與該第-半導體鰭片平行之—第面 並以一弟一非垂直角度導向該第一閘極; 植入離子至該第二閘極以非晶化該第二間極,其中該植入 步驟包含將該離子在與該第二半導體鰭片平行之—第二平面 並以一弟二非垂直角度導向該第二閘極; 形成-應變層於該第-閘極及該第二閘極上;以及 進打-熱敎齡以再結晶該第—雜及該第二閉極。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在將該離 子植入該第-閘極之前,遮住該第二鰭片以及該第二間極,·以 及在將該離子植人該第二馳之前,遮住該第—鰭片以及該第 一閘極。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決定該第 角度及《亥第一角度,以石雀保該第—閉極之該植入以及該第二 33 200807568 閘極之該植入沒有被擋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其中該形成該應變層 之步驟包含形成以下其中之—:_拉伸氮化層、—雙應變氮化 層、以及一壓縮氮化層。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若是該場效電晶 體係鰭式場效電晶體,則該保護層可以在該形成該第一閘極和 該第二閘極之前或之後形成,而且其中若是該場效電晶體係三 閘場效電晶體,該保護層只可以在該形成該第一閘極和該第二 閘極之後形成。3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379,581 US7341902B2 (en) | 2006-04-21 | 2006-04-21 | Finfet/trigate stress-memorization method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07568A true TW200807568A (en) | 2008-02-01 |
Family
ID=38619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12636A TW200807568A (en) | 2006-04-21 | 2007-04-11 | Finfet/trigate stress-memorization method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41902B2 (zh) |
CN (1) | CN100505188C (zh) |
TW (1) | TW200807568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86977A1 (en) | 2004-10-25 | 2006-04-27 | Uday Shah | Nonplanar device with thinned lower body porti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
US7518196B2 (en) | 2005-02-23 | 2009-04-14 | Intel Corporation |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with narrow bandgap source and drain region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
US7547637B2 (en) | 2005-06-21 | 2009-06-16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patterning a semiconductor film |
US7678630B2 (en) * | 2006-02-15 | 2010-03-16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traine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EP1892765A1 (en) * | 2006-08-23 | 2008-02-27 |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IMEC) | Method for doping a fin-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
JP2009054705A (ja) * | 2007-08-24 | 2009-03-12 | Toshiba Corp | 半導体基板、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7902005B2 (en) * | 2007-11-02 | 2011-03-08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fin-shap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a fin-shap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
US20090152626A1 (en) * | 2007-12-18 | 2009-06-1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uper Halo Formation Using a Reverse Flow for Halo Implants |
US8362566B2 (en) | 2008-06-23 | 2013-01-29 | Intel Corporation | Stress in trigate devices using complimentary gate fill materials |
US8124487B2 (en) * | 2008-12-22 | 2012-02-28 | Vari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ssociates, Inc. | Method for enhancing tensile stress and source/drain activation using Si:C |
US8969969B2 (en) * | 2009-03-20 | 2015-03-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igh threshold voltage NMOS transistors for low power IC technology |
US8039349B2 (en) * | 2009-07-30 | 2011-10-18 | Globalfoundries Inc. |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non-planar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stress memory |
US20110147804A1 (en) * | 2009-12-23 | 2011-06-23 | Rishabh Mehandru | Drive current enhancement in tri-gate MOSFETS by introduction of compressive metal gate stress using ion implantation |
US8709928B2 (en) * | 2010-01-19 | 2014-04-29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 Semiconductor fi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ing high tilt angle implant |
US8729627B2 (en) * | 2010-05-14 | 2014-05-20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Strained channel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
US9461169B2 (en) * | 2010-05-28 | 2016-10-04 | Globalfoundries Inc. |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in semiconductor channel and buried strain memorization layer |
CN101969047B (zh) * | 2010-08-12 | 2014-02-12 | 电子科技大学 | 用于制备应变沟道cmos的等效应变记忆方法 |
US8551845B2 (en) | 2010-09-21 | 2013-10-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strain in a device |
US8748272B2 (en) | 2011-01-14 | 2014-06-10 |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ethod of introducing strain into channel and device manufactured by using the method |
CN102593001B (zh) * | 2011-01-14 | 2015-01-14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向沟道中引入应变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制作的器件 |
JP5271372B2 (ja) * | 2011-03-18 | 2013-08-21 | 株式会社東芝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02983104B (zh) * | 2011-09-07 | 2015-10-21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C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
CN103021827B (zh) * | 2011-09-27 | 2015-07-08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鳍式场效应管、cmos鳍式场效应管的形成方法 |
US8697523B2 (en) | 2012-02-06 | 2014-04-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tegration of SMT in replacement gate FINFET process flow |
US20130237026A1 (en) * | 2012-03-09 | 2013-09-12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Tsmc") | Finfet device having a strained region |
CN103515231B (zh) * | 2012-06-20 | 2016-12-07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FinFET制造方法 |
CN103779281A (zh) * | 2012-10-19 | 2014-05-07 | 德州仪器公司 | 制作晶体管的方法 |
CN103839822B (zh) * | 2012-11-27 | 2017-08-25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
EP2741320B1 (en) | 2012-12-05 | 2020-06-17 | IMEC vzw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infet device with dual-strained channels |
DE102013106539B4 (de) * | 2013-03-12 | 2020-06-18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Verfahren zur Verifikation eines Layouts für Polysilizium-Zellrandstrukturen in FinFET-Standardzellen |
CN104517839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鳍形场效晶体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US9252271B2 (en) * | 2013-11-27 | 2016-02-02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
US9373512B2 (en) | 2013-12-03 | 2016-06-21 | GlobalFoundr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ser heating and ion implantation |
JP6361180B2 (ja) * | 2014-03-10 | 2018-07-25 |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05097536A (zh) * | 2014-05-12 | 2015-11-25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TWI633451B (zh) * | 2014-06-04 | 2018-08-21 |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設計至非平面設計之轉換方法 |
US9577100B2 (en) | 2014-06-16 | 2017-02-21 | Globalfoundries Inc. | FinFET and nanowire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suspended channel regions and gate structures surrounding the suspended channel regions |
CN105784743B (zh) * | 2014-12-24 | 2019-02-15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栅氧化层失效分析方法 |
CN104900528B (zh) * | 2015-04-13 | 2018-06-22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应力记忆技术制造FinFET结构的方法 |
US9431521B1 (en) | 2015-09-18 | 2016-08-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ress memorization technique for strain coupling enhancement in bulk finFET device |
KR102385567B1 (ko) | 2017-08-29 | 2022-04-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장치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CN109599338B (zh) * | 2017-09-30 | 2022-04-15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WO2019132863A1 (en) | 2017-12-26 | 2019-07-04 | Intel Corporation | Stacked transistors with contact last |
CN111133584A (zh) * | 2018-01-12 | 2020-05-08 | 英特尔公司 | 改进沟道应力的隔离壁应力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US11430814B2 (en) | 2018-03-05 | 2022-08-3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allization structures for stacked device connectivity and their methods of fabrication |
KR102414957B1 (ko) | 2018-06-15 | 2022-06-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US11450571B2 (en) * | 2018-09-27 | 2022-09-20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13802B1 (en) | 2000-10-23 | 2002-07-02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Finfet transistor structures having a double gate channel extending vertically from a substrat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
US6593181B2 (en) | 2001-04-20 | 2003-07-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ailored insulator properties for devices |
JP2003229568A (ja) | 2002-02-04 | 2003-08-15 | Hitachi Ltd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
US6774015B1 (en) | 2002-12-19 | 2004-08-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rained silicon-on-insulator (SSOI) and method to form the same |
CN1320641C (zh) * | 2002-12-19 | 2007-06-06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形成隔离层的方法和鳍片场效应晶体管 |
KR100521382B1 (ko) * | 2003-06-30 | 2005-10-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핀 전계효과 트랜지스터 제조 방법 |
US6916694B2 (en) | 2003-08-28 | 2005-07-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rained silicon-channel MOSFET using a damascene gate process |
US6951783B2 (en) * | 2003-10-28 | 2005-10-04 |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 Confined spacers for double gate transistor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process |
US8008724B2 (en) | 2003-10-30 | 2011-08-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enhance both nFET and pFET performance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stressed layers |
-
2006
- 2006-04-21 US US11/379,581 patent/US734190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4-03 CN CNB2007100916319A patent/CN10050518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4-11 TW TW096112636A patent/TW200807568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341902B2 (en) | 2008-03-11 |
US20070249130A1 (en) | 2007-10-25 |
CN100505188C (zh) | 2009-06-24 |
CN101060085A (zh) | 2007-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807568A (en) | Finfet/trigate stress-memorization method | |
US7906814B2 (en) | 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having low leakage curr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inFET | |
US7449753B2 (en) | Write margin improvement for SRAM cells with SiGe stressors | |
US8039843B2 (en) | Semiconductor wafe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US7547947B2 (en) | SRAM cell | |
CN100378957C (zh) | 半导体结构以及形成半导体晶体管的方法 | |
US8916928B2 (en) | Threshold voltage adjustment in a fin transistor by corner implantation | |
US8247275B2 (en) | Strain engineering in three-dimensional transistors based on globally strained semiconductor base layers | |
CN107958873B (zh) | 鳍式场效应管及其形成方法 | |
US20160293734A1 (en) | Forming punch-through stopper regions in finfet devices | |
US20050272190A1 (en) | Methods of fabricating 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having silicide gate electrodes and related devices | |
US20150041858A1 (en) | 3d transistor channel mobility enhancement | |
US20120025312A1 (en) | Strain Engineering in Three-Dimensional Transistors Based on a Strained Channel Semiconductor Material | |
JP2006522488A (ja) | Finfetデバイス中の構造を形成する方法 | |
US20110027978A1 (en) |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non-planar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stress memory | |
CN108122976B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以及sram | |
US20150270399A1 (en) |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WO2013040833A1 (zh) | Sram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 |
US20150137235A1 (en) | Finfet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local buried oxide | |
CN102569395A (zh) |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
TWI805947B (zh) | 水平gaa奈米線及奈米平板電晶體 | |
CN103378129B (zh)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US10714477B2 (en) | SiGe p-channel tri-gate transistor based on bulk silic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WO2013040835A1 (zh) | Sram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087859A (zh) |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