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3410A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 spool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 spoo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3410A
TW200523410A TW093135818A TW93135818A TW200523410A TW 200523410 A TW200523410 A TW 200523410A TW 093135818 A TW093135818 A TW 093135818A TW 93135818 A TW93135818 A TW 93135818A TW 200523410 A TW200523410 A TW 2005234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nozzle
elastic
elastic yarn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5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erino Grassi
Samuele Gorgaini
Original Assignee
Giudici S P 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BO2003072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BO20030727A1/it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FI2004008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FI20040089A1/it
Application filed by Giudici S P A filed Critical Giudici S P A
Publication of TW200523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341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65H49/2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B65H65/005Securing end of yarn in the wound or completed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spent cores or receptacles and replacing by supply packages at paying-out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2Elastic yarns or threads ; Production of plied or cored yarns, one of which i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8Interlacing constituent filaments without breakage thereof, e.g. by use of turbulent air str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9Elastic threads

Description

• 20052341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用於生產複合紗的方法與裝置,此類 的複合紗包含有一個由至少一彈性紗所組成之紗心部件, 以及包含有一個由至少一包覆紗所組成之外部包覆層,該 包覆紗例如是一種不具彈性之紗線,或是在任何應用實例 中’此包覆紗為一種彈性小於核心紗線之紗線。 本發明更特別有關一種於彈性紗之線軸被用完或接近 用完時’容許該彈性紗之線軸能夠以自動、簡化和可靠之 方式來更換的方法與裝置。 【先前技術】 由一内部彈性紗(例如是:單股紗線)所組成的複合
> ,Λ TF呆逆度慢。 一種全新之被覆或包覆彈性 ^的加工程序最近逐漸受 •200523410 到注意。此種被稱為交錯編織或氣動式包覆(airc〇vermg: 之加工程序係使用一個通常被稱為是編織用喷嘴之氣壓裝 置’連同一個谷許該二包覆紗與彈性紗能夠通過其中之導 官。一個咼壓空氣噴嘴會於該導管内輸送高壓空氣氣流。 於该導官内所產生的亂流會導致包覆紗被編織到彈性紗之 周圍。依據此技術之裝置與方法是被描述於專利 US-A-6393817、專利 US-A-5008992、專利 US-A-4829757 和專利 US-A-3940917 中。 此技術採用一初始是被發展用來加工多股捻線的氣壓 系統’以增加尺寸和同時結合單股捻線成為多股捻線。針 對此應用方式而開發出來,以及能夠被用來編織彈性紗或 彈性體紗與包覆紗之編織用喷嘴的應用實例被描述於專利 US-A-5970593、專利 US-A-5 146660、專利 US-A-501063 1、 專利 US-A-4430780 、專利 EP_B-564400 和專利 JP-A-3279437 中。 在用於生產包覆彈性紗之系統所採用的彈性紗或彈性 體紗之線軸包含有比包覆紗之線軸或是管紗還要更少的紗 線。一般而言,位於一個線軸上之彈性紗是足夠製造出單 一複合紗的管紗,同時,纏繞於一個線軸上之包覆紗則足 夠製造出若干個複合紗的管紗。此結果造成於更換二個相 接續的包覆紗管紗之間,必須要經常更換彈性紗之線轴。 更換操作是以手動方式施行。在一項通常是被配置有若干 個不同頭部之系統中,每一個頭部是被用來生產_個複合 紗之管紗,紗線末端感測器被提供用來於彈性紗之個別不 •200523410 同線軸被用畢之後,中斷頭部之操作。此時’操作人員必 須手動來更換用畢的彈性紗線軸,並且將全新彈性紗之管 紗插入到該編織用喷嘴内’以啟動全新複合紗之管紗的捲 線循環動作。在手動系統中,操作人員亦必須以一個其巾 有王新複。紗纏繞於其上之全新管子來更換加工完成的管 紗。在此操作過程中,包覆紗的輸送動作被中斷。 此種操作方法是具有若干明顯的缺點。首先是停機時 間:長,由於單獨一位操作人員要監控大量的工作頭部, :疋。相田夕的時間會花費在更換彈性紗的用畢線轴與操籲 作人=啟動頭部去開始隨後的捲線循環動作之間。此外, 特別是要避免出現過多的機器停機時間,在某些應用實例 中,複合紗之線軸是可以於其被完全用畢之前即可被更 =。=中所殘留的紗線就無法被使用。此結果顯示相當大 里的坪ί生紗會被浪費掉,代表著出現此種材料每單位長度 之成本過高的明顯缺點。 另外方面,操作人員是無法預先準備好複合紗之備 用線以及無法即時將頭部或是備用線軸之紗線的啟# · 由^口到位於即將被加工處理之線軸上的紗線尾端, 、。果谷彳在線軸結束或是使用完畢全部即將被加工處理 ^線轴之前’能夠預先準備好線轴的更換動作。由於彈性 :之線軸是無法以保持固定之方式而被鬆開,但是必須沿 者線轴之軸心旋轉來輸送出缠繞於其上的紗線,因此,上 =之操作方式不可行。於是,操作人員是無法握持住即將 子加工處理之線軸的末端或是尾端,並且將此線軸的末端 8 200523410 或是尾端結合到位^^若田μ + 於備用線軸上之紗線的啟始末端。當更
換包覆紗之管紗時,桃其A 你右g紗的鬆開是必須沿著其軸心而 旋轉,以上問韻脾尤六士 ’ 存在。此結果容許纏繞於意欲被依序 鬆開之管紗上的紗绩@ & π a 線此夠碩部一尾端相連結,確保包覆紗 的連續進料。此外,句庐 卜匕覆紗之管紗是包含有大量的紗線, 於是’紗線的接合握彳七9 Ab 4 、、 钿作疋犯夠以彼此相互間隔相當長時間 之方式而被施加。 在若干系統中,包覆紗編織用裝置被提供於紗線輸送 官紗與編織用喷嘴之間(參考專利us-A-6393817特別是 利US-A-5008992 )。此編蟠用駐番4 k 士 專 此編織用裝置包括有一個容許該包 紗通過其中之加熱爐。此έ士里筋_ W & 復 墟此結果顯不紗線必須是被連續進 料事實上,甚至只是暫時停止紗線在加熱爐 會導致紗線受損哎是產^: 1人, 呆作亦 又相次疋產生無法令人接受之傷害。當頭部被 分止時,甚至僅短時間停 使“呆作人員能夠更換用畢 之㈣V線軸’包覆紗則必須從編織中之區段部份的 處被切斷,亦即是從加熱爐的上游 能夠再度被啟動時,由於操作人員心::組成頭部 ^丨、 保作人貝已凡成更換線軸和將彈 /之自由^插入到該織編用噴嘴内所需的操作步驟,操 人貝必須要將包覆紗重新穿線經過從管紗到該編織用喷 全部通道。此結果伴隨著產生冗長的停機時間,於θ、 ^生土的損失。倘若操作人員能夠在機器自動切斷二’ 冕ν之剛,迅速地作動去更換彈性紗之線軸,以上μ匕 料以避免產生。由於無法同步作動之大量頭部是== -位麵作人員所監控’所以’操作人員是無法迅速及時完 200523410 成在系統中全部頭部所需之動作。另外一方面, 操作人員將會造成人力成本的增加。 夕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種用於在生產包覆彈性 置中㈣更換彈性紗線轴的有效與可靠方法,此包覆彈性 紗亦即疋包含有一個彈 $ 1固弹性紗心和-個由-包覆紗或更多包 覆紗所組成之包覆層的複合紗。 依照—項不同的態樣,本發明之目的是在提供 不需要中斷包覆紗之狀況下,能夠以自動更換彈性體炒t 軸來連縯生產複合紗之管紗的有*與可靠方法。 基本上,依照第-項態樣’―種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一以大致連續之方4# ^ 、 式/σ者—進料通道來將包覆紗進 給經過至少一個第一編織用噴嘴; 乂進 喷嘴了將第-彈性紗從該第一線軸輸送經過該第一編織用 —以該包覆紗來包覆該第-彈性紗,以組成該複合紗 並將該複合紗纏繞到管紗上; —將第二彈性紗之第二線轴準備到待命位置; —握持該第二彈性紗之最初部位靠近該第-編織用噴 嘴; 只 -當該第-彈性紗的輸送心斷時,以—全新管子來 更換複合紗之管紗; 一釋放該第二彈性紗之啟始部位; —使用該第—編織用喷嘴將該包覆紗接合到該第二彈 •200523410 性紗; —重新開始生產複合紗,其中以該包覆紗包覆該第二 彈性紗並將該複合紗纏繞到該全新管子上。
在一可能的實施例中,該第一編織用噴嘴可以相對於 紗線而移動,使得由該第一編織用喷嘴之作用而將該包覆 紗接合到該第二彈性紗的動作由移動該編織用喷嘴朝向該 第二彈性紗而獲得。該第二彈性紗的啟始自由端由一保持 用構件所握持,同時,該第二彈性紗是在待命位置處。當 以該第二彈性紗更換該第一彈性紗時,該第一編織用噴嘴 被移動朝向該第二彈性紗,該第二彈性紗則進入該喷嘴内 並從該保持用構件中被釋放。 在依照本發明之方法的另外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 彈,紗的啟始自由端由一個保持用構件所握持,而且該第 ^彈性紗的啟始部位會被一個偏向用元件接合。當該第二 彈性紗被進給朝向該編織用喷嘴内的動 I動y 該偏向用元件則會被控制去釋放該第二彈性紗的二
〇 I
該偏向用&件能夠被設計成用純持該第二彈性紗 編織用噴嘴,同時,當該第二彈性紗從該偏向 破釋放時,該第二彈性紗被配置成能夠自動被插 編織用噴嘴内。較佳地,該第二彈性紗藉由节 持用構件斛# a 汁丨乂稽田該 也加之張力而能被插入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内 織用噴喈!同的貫施例中’該第二彈性紗被插入該第-、並且被保持於該喷嘴中,並且等待該第一 11 200523410 紗的中斷。 在依照本發明之方法的可能實施例中,當該 性紗的輸送被中斷時,該第一:以 、、為織用噴嚅會暫時停止操 作,同4,該包覆紗則被持續 、、只進、、、口通過该編織用噴嘴;在 该弟一 5早性紗從該第二線 開始被輸迗經過該第一編織 用贺备之後,該第一編織用喷嘴被重新啟動 彈性紗接合到該包覆紗 乂將該第一 Φ H 汗Ί始生產該複合紗。在此實例 m/嘴被用來同時生產該複合紗並開始進給 f弟一線軸之彈性紗。當該第一彈性紗的進料動作被中斷 %,該弟二彈性紗能夠於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内待命。 在一不同的實施例中,該彈性紗會由 ^ 嘴所產生之包覆紗所包覆 第-編織用喷 覆沙之iim Λ第一,、爲織用噴嘴則沿著該包 "之通道而被配置於該第一編織用噴嘴的下游产。在此 ::中’當空的線軸是被全新之彈性紗線軸所更換時,咳 弟一編織用噴嘴具有將該第二彈性紗覆: 獨力-〜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僅 動,並且扃尨田#始 入佚丨白&才能被作 一在知用该第二編織用喷嘴來生產該複合 中,5亥第一編織用噴嘴保持不動。 β 依照一項不同的態樣,本發明是有關於 步驟之方法: 、種包含下列 ⑷從運轉中之機H或是機器被 進給到空氣噴射編織用裝置; I 續將包覆紗 ⑻同步將從第一線軸鬆開之第— 織用裝置’該第-線軸則被安置於-工作位到該編 位置處,以得到 12 •200523410 該包覆紗編織到該彈性體紗的結果,· * 握持被纏繞於第二線軸上之第二彈性體紗的自由 端:該第二線軸則被安置於位在一保持區域内的待命
/ST 、—(dH貞測出該第-彈性體紗的進料動作被中斷,以依照 適宜之時間關係來控制該彈性體紗之第二線軸被輪送^ 工作位置處,並控制該彈性體紗之第一線 : 命位置處; π得
其特徵為包括有下列額外步驟·· ⑷相對於該第二彈性體紗’將該包覆紗移動到接近該 弟二彈性體紗之自由端的保㈣g,以與該第二彈性體紗 ((f)採用—空氣喷嘴來將該第二彈性體紗結合到該包覆 /同步釋放该第二彈性體紗之自由端,以重新將該二紗 線進給到該編織用裝置。
^依照本發明之一項不同的態樣,一個裝置是被提供 2 W由至V包覆著至少一包覆紗之彈性紗所組成的 :、(、亥裝置組合地包含有下列元件:-個第-編織用 2 個忒包覆紗的進料通道與一個該彈性紗的進料 妒而忒一進料通道均朝向該第一編織用喷嘴;用於彈 =糾線軸的支撐用機構;用於將複合紗纏繞到即將成形 ,t的捲線構件;一個用於中斷該複合紗進料到即將 y之s b上並開始將該複合紗纏繞到全新捲線用管上的 斷裝置。豆牯料炎 /、 文為·用於彈性紗之線轴的支撐用機構是 13 ^ 200523410 合用來支撐至少彈性紗之第-線軸與至少彈性紗之第二線 軸。此外,-個與該第一編織用噴嘴相結合之 件 、/之弟一線軸的啟始自由端。另外,亦提供 有-個感測器,以偵測該第一彈性紗被進料到該第一編織 用喷嘴的中斷狀況,以及被提供有一個控制器,以於㈣ 一彈性紗之進料被中斷的狀況已制_之後,控制該第 二彈性紗之啟始部位的釋放。 $ 上述之保持用構件以是一吸附構件為較佳。
依照-可能的實施例,當該第二彈性紗是在一待命位 ,時,機構被提供來將該第二彈性紗之啟始部位移動到該 第一編織用噴嘴。因此,者辞楚 yl 士 匕田該第一弹性紗的操作已被中斷 時,此第二彈性紗能夠進入該第一編織用喷嘴。 依照另外一實施例,一摘值田- AL丄入 J 個偏向用疋件亦會與該第一編 織用噴嘴相結合,在該第一彈性紗輸送到該第一編織用喷 嘴的期間,此偏向用元件會握持該第二彈性紗的啟始部位。
依照一可能的實施例,該保持用構件與偏向用元件是 :對於該第-編織用噴嘴而被配置,用以握持住第二彈性 二離開该第-編織用噴嘴。此外,當該偏向用元件釋放出 4第-彈性紗時,此保持用構件是被設計與配置成張開該 1二彈性紗,導致第二彈性紗能夠被插入到第一編織用喷 嘴内。 本發明之裝置與方法的進一步特點和實施例均被說明 :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並於下文中參考若干實施例來 洋加描述。 14 .200523410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被顯示於圖i到圖5中。 圖1顯示一個包含複數個捲線頭部(windinghea 系統的側視圖,此系統是藉由—連串依照本發明之裝置而 生產出複合紗之管紗。僅右一 ^ 個頭部被顯示在圖形中,盆 他頭部則是以與圖形平面保持直角之方向被對準。、 元件符號1通常表示包覆紗 丁匕復之官紗B1的安裝區域,盆 f覆紗例如是聚醋、尼龍或其他相類似紗線,一般型 式則是多股紗線。從一管紗B i所鬆開之紗線會被進料經過 一個在先前技術中習知並以元件符號3表示的傳統編織用 區段部份。此編織用區域具有—個加熱心、—個冷卻區域 6、-個錯誤撚紗(心,—)操作區域8,以及其末 端具有用於收集或進給編織過包覆紗ft的第—組滚輪 7A、7B,此編織過包覆紗FT是被進料到一個區域9内,其 中彈性紗m織用噴嘴、真正的捲線頭部和用於^ 換彈性紗之線軸所需的全部構件均被安置於此區域9内。 排除上述之捲線頭部,此區域在圖2中會被詳加描述。 在β亥區域9中’紗線FT會通過一個加熱爐"(用於穩 定紗線)並沿著紗線之進料通道pft而 嘴,如下述,紗線FT會包覆從支樓用機構所承載 R1、R2的彈性紗F1〇2。 戰之一線軸 依照將於下文所描述之步驟,第一編織用噴嘴2沿著 通道Pft被安置,當-個用盡線轴RMp彈性紗之全㈣ 軸R2所更換時,此第一編織用噴嘴2是被用來將全新線軸 15 • 200523410 之彈性紗接合到編織過的包覆紗FT。在圖2之配置中,該 編織用喷嘴2 —般是不會作動,並僅有在當開始鬆開一彈 f生、V之線軸的階段才會被操作。此編織用喷嘴2的入口會 被配置成一個相對於紗線FT之進料方向而保持傾斜的方向 使得藉由一固定式導引元件4之作用,該紗線能夠 被導引於此編織用喷嘴2内,該固定式導引元件例如是一 個具有低摩擦係數的陶瓷捻線導件(ceramic thread guide)。 個被k t、有一伸展單元(stretching unit )或進料單 元之伸展單元13被安置於該第一編織用喷嘴2的下游處,籲 該:展單元或進料單元則是由第二組滾輪15、17所組成, 該,二組滾輪中的第一個滾輪是從動輪,而該第二個滾輪 則疋h輪並共同組成一個容許紗線被進料經過其中的挾 持。(M立(mp)。該等滾輪15和17的周邊速度與該對滾輪 組7A、7B的周邊速度彼此相互協調,以伸展或放鬆彈性紗 與包覆紗。 ★整^以元件符號19表示之第二編織用噴嘴被安置於該 等伸展早兀15、17的下游處,該第二編織用喷嘴的種類亦籲 為在先前技術中所習知,並且在該實施例中,該第二 用噴嘴是加工噴嘴,亦即是用於以該包覆紗包覆該彈 之噴嘴。 、 從彈性紗之第-線軸R1所鬆開的第—彈性紗Η被 料經過由組成伸展單元13之伸展滚輪15、17所界定 持部位。該線軸R1被一個與其相接觸之從動鬆開滾輪乃 所鬆開。該鬆開滾輪35與該等滾輪15、17的速度可被調 16 -200523410 整,以對紗、線F1施加所需的伸展程度。此外,該等滾輪15、 I:的速度亦可相對於滚輪組7a、7b之速度而調整,以對 "線FT靶加所需的伸展程度(紗線FT的伸展程度是等於 或異於施加到紗線F1之伸展程度),或放鬆紗線Μ。從線 車 進°的^線F 1是會通過與上述之編織過包覆紗FT相 鄰接的第一編織用σ# u皆〇丄 Α用贺S 2。由於該噴嘴2在正常進給二紗線 FT和F1之狀況下是不會作動,所以,喷嘴不會對這些紗線 產生作用。 口亥線轴R1被一個外装 . σ著一與圖形平面正交之軸心39而 振動的振動臂37α讲士 _ 芽。除了由一活塞氣缸致動器41所 控制之振動作用外,兮 卜遠振動臂37Α亦被提供有沿著一平行 於振動臂之縱向伸出八 σ卩刀的方向而產生的移動,此移動作 用則由另外一個活卖名+ , 基虱缸致動器43所控制。另外一個大致 與该振動臂37Α相同之撫說辟 振動煮37Β是以鉸鏈固定在相同的 軸心39上,而該振動 .,. 動# 37B沿著軸心39的振動作用由另 ., °斤控制,此活塞氣缸致動器在圖2 中未被顯示,而是被該 扯担糾士 欠動裔41所擋住。該振動臂37Β亦 被徒供有一個平行於苴 一向伸出部分而產生的移動,此移 動作用則由一個與該 的絲私抑 勒裔43相似,而在圖形中未被看到 的致動器所控制。 該振動臂37Β支撐—加林 .^ ^ Α 個其中第二彈性紗F2是纏繞於其 上的第二線軸R2。當 m ? % — μ、、泉轴R1使用完畢時,該線轴R2(在 圖2所不之配置中) 由於兮撫紅辟 牧—待命位置處,以更換該線軸Rl〇 由於忒振動臂之振動和 ® /縮回運動是由該等致動器41、 17 •200523410 振動臂37A、37B的位置是可相互 43而獲得,所以,該 交換。 備,此待务、t著個待命通道(standby path)而被加以準 用喷嘴2 =相聽轉轴R2往τ延伸經㈣第一編織 彈Γ 一個具有1附口部之保持用構件2。,其 ㈣個嫉紗F2的頭部或是自由端會被插入到該吸附口 =合二?械式保持用系統能與該保持用構件則口部 r由^ A侍在以紗線F2更換紗線F1之前的待命期間, 經由該口部之吸Μ你 用力即可被停止作動,並且僅以機械作 至'V線F2的自由端。在二線軸R1與R2之交換 過程中,紗線⑴字會被該口部所吸附。 之又換 ▲該保持用構件20鄰接於該滾輪組"π,並且 於该滾輪1 7而被安f &彳_ 赫容署於“於後方,亦即是相對於該線軸R2而 被女置於一個包含有滾輪 處。 有,袞輪17之軸心的垂直平面之對置側邊 沿著其從該線軸R2到該保持用構件2 彈性紗F2是抵靠在-個偏向用元件6上,該偏向用元:: ^ 所不之千面正交的運動。該偏向用 :可由一個以_或其他具有低摩擦係數之材料製成的= 缸所組成,該氣紅則被連結到-個活塞氣缸致動二: 子。當必須以線軸R2來更換用完的線軸R1時,或: F1斷掉而必須以紗線F2更換時,該活塞氣缸致動器 縮回動作會造成從該偏向用以6釋放該第二彈性紗ρ子的 該偏向用元件6將該箆-踩^丨η Ζ。 亥第—彈性紗F2握持在超出感剛器 18 •200523410 59的作動範圍(該感測器59 〜作勳乾圍則沿著彈性紗F j 之通道而被配置在該線軸R1盥 邊弟一編織用喷嘴2之 間)。當從該線軸R1所輸送之紗線F"皮中斷時,例如一 ::感測㈣測器59被用來偵測該彈性紗F1的通過並 如夂吼號來啟動以該線軸R2更 文換該線軸R1之循環動作。 猎由將該紗線F1保持在該感 Λ j為59的偵測範圍之外,能 夠防止該感測器的操作被干擾。 在該等伸展單元15、17之下、检老 y
下游處,二個紗線F1和FT 依循著一個共用平面而到達該第二編織用噴嘴19,在該第 二編織用喷嘴19内,採用-先前技術中習知之加工方式, 該彈性紗?1會被包覆著紗、線FT,以組成複合紗或編 FC 〇 在該編織用噴嘴19之下游處,該複合紗Fc會到達由 該第三組滾輪所組成之進料單元53的挾持部位,而該第三 組滾輪則包含-個從動滾輪54和—個惰輪滾輪%。滾輪 54:曰56的周邊速度被連結到單元13之滾輪Η、”的速度: 使得在二組滾輪之間的紗線F1和ft、紗線fc均能承:到 所需之放鬆和/或伸展程度。 在该進料单兀53之下游處,紗線FC被一個又狀部位 52所導引和偏向,並且到達一個以元件符號乃來表示之捲 線區域’在該捲線區域55内,紗線FC被纏繞到一捲線用 管τ上’以組成一複合紗之管紗bc。在先前技術中所習知 但未在此描述之機構是被安置於該捲線區域55内’當管紗 BC用畢時,該機構被用來自動卸下該管紗bc,並以一全 19 • 200523410 新捲線用管τ來更換每一個用畢之管紗Bc。元件符號57 表不一個中斷裝置,此中斷裝置具有以下功能:中斷纏繞 於一官紗BC之末端處的複合紗FC;在以一全新捲線用管τ 來更換該官紗BC並以該線軸R2來更換彈性紗之線軸R1 的階段’採用一吸附口部來握持被連續輸送的紗線;以及 重新將讜紗線FC纏繞到全新捲線用管τ上。該中斷裝置 57是被詳細顯示於圖3、圖4和圖5之視圖中,此三視圖 則分別顯示依照圖1中直線所取的三種不同操作位 置。 在囷3中,e亥裝置5 7被顯示在開始纏繞一編織過紗線 FC的全新官紗Bc之前的待命位置處。元件符號τ代表被 用來捲線之管子,而元件符號60表示出一個環體,如先前 技術所習知之方式,該環體是會與管子T保持在同一軸心, ::㈣開始將紗線纏繞於管子上。管子和成形於其上的 吕心BC Φ 一個被安置於下方的從動滾輪54之作用而能夠 產生% :(參考圖1 ),以確保隨著管紗之成形而改變其直 仫尺寸吟此夠維持固定的周邊速度。元件符號56表示一 個捻線導件或是,卞人# ’、 卞飞疋检向裝置”,此捻線導件依照雙向箭頭f5 而羞' 生》交替出Ϊ見4· <振動或移動,以將紗線分佈到該管子 並分佈到成形於管子上的管紗BC。 該裝置57句紅士 , L括有一個以鉸鏈固定到一軸心64的振動 Μ由心Μ幾乎是與在圖3、 、 交,而該裝置57、萝a 丫幻十面正 還印承載有一個前方開啟之吸附導管 一個叉狀部位从 反一 守吕66、 並且依照箭頭方向f68而沿著該振動臂 20 200523410 和平行於該吸附導管66產生移動,另外,一個導引構件7〇 是會與該吸附導管66相結合,以拉動紗線朝向該吸附導管 6 6的口部。 在圖3之配置方式中,紗線FC會被吸入到該導管% 内。在此一階段中,隨著先前從相對應之線軸Ri或^輸 送出來的彈性紗F1或F2會於此階段中被用盡,同時,甚 至倘若彈性紗F1或F2不再存在時,紗線FT亦持續被進料, 因此,真正所成形之紗線僅有包覆紗FT,而非編織過紗線 FC。然而,如先前所提之内容,在彈性紗的線軸汉丨或 用盡之前(此時,線軸是具有足夠的紗線來生產例如是二 複合紗之管紗),倘若管紗BC是以一全新的捲線用管丁所 更換,在以管子T來更換管紗Bc之階段中,該裝置57則 會將邊複合紗吸附到該導管66内,直到全新的捲線操作開 始啟動。 在該紗線F1 (用盡或是斷掉)已被紗線Ρ2所更換(其 更換方式將於下文中詳加描述)之後,以及編織用嘴嘴已 開始生產以紗線F2包覆紗線FT所得到之複合紗Fc時,該 編織紗或複合紗FC則可以被纏繞於全新管子τ上,為了達 到此目的,此全新管子是沿著其軸心而旋轉。 藉由該叉狀部位68之作用,該紗線FC被拉動鄰接於 该環體60,此環體則是會結合管子一起旋轉,並且握持紗 線而將該紗線纏繞於該管子的周圍。用於拉動紗線FC鄰接 於環體60之階段是被顯示在圖4中。當紗線在該管子τ上 、纏繞第一圈時,一個刀刃(未顯示)會將該紗線切斷,以 21 •200523410 從位於該吸附導管66内之紗線部位中分割出紗線。此結果 導致經由捲線之作用,紗線的自由端依然能夠保持被固定 到官子上。藉由持續將紗線FC纏繞到該管子τ上,在該導 引叉狀部位52與該管子τ中間之紗線FC的通道會被與紗 線相結合之捻線導件56所截斷,於是,能以依照雙向箭碩 f56所示之交替產生運動而開始將紗線pc分佈成沿著管子 的全部軸向伸出部分。 在苔紗已被纏繞到該管子T上之後,該振動臂 62會被移動到圖5所示之位置處,並且連同導引構件被 配置來截斷紗線FC的通道,此紗線則被交替產生運動之捻 線導件56所拉動。該導引構件7〇具有一個傾斜表面7〇a: 當此傾斜表面被紗線FC所截斷時,該紗線FC會被升高到 該吸附導管66的口部。同時,紗線FC是會被一個位於用 盡管紗與導引構件70中間之中央位置處的刀刃(圖形中未 顯示和由捻線導件56所承載)所切斷。切口的自由端下游 部位是會被纏繞到管紗BC上,接著,管紗BC會被移除, 同時’切口的自由端上游部位被插人到該吸附導管66内, (如上述),該吸附導管將會開始吸附紗線,紗線持續被 輸送,而彈性紗之線轴被更換以及用盡的管紗bc是以一全 新管子來更換。從此位置處聞私 _ . 处開始’该振動臂62回復到圖3 所不之位置處,待命用來完成全新的捲線加工動作,只要 編織用喷嘴19再一次開始輪读田蚩★々丨广 卿送用盡之紗線FC,此全新的捲 線加工動作則立即啟動’亦即是在進給全新的彈性紗以之 後就立即啟動此捲線加工動作。 22 •200523410
上述之裝置的全部操作在下文中說明。在圖2之配置 方式中,於滚輪組7A、7B之上游處被編織的包覆紗打被 進給到該伸展單71 15、17,並且是從此位置處到達該編織 用噴嘴19。從由該鬆開滾輪35所驅動之線軸以輸送出來 的彈性紗^與該包覆紗”保持平行,該彈性紗n亦會被 進給到該伸展單元15、17 ’接著再到達該編織用喷嘴19。 複合紗FC是㈣繞於該管紗Bc上’該管紗%則是成形 於由位在該捲線區域55内之振動臂56所支撐的捲線用管T 上。第二彈性紗F2是在待命位置處,其啟始自由端是會與 保持用構件20相接合,並且被該偏向用元件6予以偏向, 使仔其啟始自由端不受到感測器59的干擾。該等紗線F i 和FT則移動通過暫時未產生作動的第一編織用喷嘴2。 § 5亥感測器5 9摘測到從線軸r 1所輸送出來的第一彈 性紗F 1已被用盡或中斷時,以該線軸R2來更換線軸R1和
以一全新管子T來更換管紗BC的階段則開始啟動。在此階 段中,編織過的包覆紗FT是被連續輸送,且未被中斷,同 時是大致保持固定速度為較佳。該感測器59是可以採用其 他種類的感測器來取代,此種感測器例如是能夠偵測出即 將用盡之線軸R1的直徑尺寸或是偵測出紗線F 1的輸送數 量。一種依照重量和/或長度之量測值而偵測出纏繞於管紗 BC上之紗線數量的感測器亦可以結合上述之感測器59或 其他相類似之裝置。甚至當紗線F1尚未被用盡,但該管紗 B C已被完成時,上述之額外感測器可以被用來啟動該項更 換作業。 23 200523410 在更換階段之過程中,後續的操作會被施行。介於該 完成管紗BC與該中斷裝置57之間的複合紗代是會被‘ 斷’以組成-個已完全纏繞於管紗上的紗 如以上參考圖5所描述之内容,由切口戶另 自由端會被該裝置57所握持,並被該吸附口部66所吸 附住,而開始啟動全新的捲線加卫程序。以此方式,依铁 連續被進料之彈性紗F1與包覆紗打的末端部份被該錢 口部所吸附,而該包覆紗FT沿著其全部通道被保持適當地 拉緊。 該等振動臂37A、37B與隨後用盡之彈性紗線軸以、 待命之彈性紗線軸R2可被交換’使得具有已用盡線轴幻 的振動臂37A能被安置成與鬆開或輸送滾輪35相隔一段距 :,承载有線軸R2的振動臂37B則是與此鬆開 接觸。 仰 當該振動臂37A已到達其中已用盡線^Ri是在適宜位 置處之最終位置時,在將線軸以鬆開之全 時候’操作人員可採用一全新彈性紗之線轴來更換已用: ^轴R1,另外當線軸R2依序被使用完畢或是當該 思外因斷掉而被中斷時’亦可採用相同方式來更換線軸。 送二藉由鬆開或輸送滾輪35之作用而開始輪 =之别,吸附作用經由該保持用構件2〇之吸附口部而 =,使得當該線軸R2的鬆開動作經由旋轉該鬆開或輸 到:\35而被作動時’紗線Μ能夠開始累積或是被拉動 到…内。此一階段會持續極短的時間,以將紗線_ 24 •200523410 所需速度調整到大約與編織過包覆紗FT之速度保持一致。 一旦已被插入到該第 '編織用喷嘴2内之二紗線以和 FT以大約相同的速度移動時,該第一編織用喷嘴2被作動 保持-段時間。高壓空氣氣流會撞擊到位於該噴嘴2之 槽内的該二紗線”和F2,導致該二紗線㈣F2接合在 -起:接著,#開始一起被往前移動朝向第二編織用噴嘴 19。當紗、線F2已被接合到紗線ft時,位於編織用喷嘴2 内的高壓氣流是會被中斷,並且紗線F2是會被紗線打拉 動朝向該喷嘴19。一旦紗線F2到達第二編織用噴嘴19, 精由將包覆紗FT包覆住該彈性紗是可以生產出複合紗 Fc。在複合紗的生產動作開始之前,該第二編織用喷嘴η 是暫時未被作動,以避免該第二編織用喷嘴19對於通過其 中之紗線FT產生任何作用。 ’、 在開始該線軸更換的動作循環之後(亦即,在該感测 恭59偵測到該彈性紗F1的進料被中斷之後),該偏向用 元件可被縮回。以此方式,該感測器會開始偵測該紗線F2 是否通過。當複合紗FC到達裝置57時,該紗線FC則開始 纏繞到一全新捲線用管T上,而該紗線FC被切斷,於是中 斷了經由該吸附導管66之口部所產生的吸附作用,以上結 果可以參考圖3到圖5而被詳加描述。 如前述之内容,由於該第二彈性紗F2採用具有極少移 動件之簡易方式而被插入到該加工喷嘴内,因此,本裝置 是具有特別的可靠性。事實上,其中僅有該偏向用裝置6 會產生運動,該偏向用裝置則是一個體積縮小的非常簡單 25 * 200523410 構件。此外,由於該偏向用裝置的作用是為了保持 離開感測器59之债測範圍,所以,該偏向用裝置的移動毋 須與線軸R1、R2之交換動作同步發生,同時,紗線心 紗線FT相結合和被插人到該加工喷嘴Η内的動作= 該構件產生移動,特別是毋須該二編織用喷嘴2、19產1、 運動。以上這些喷嘴亦可以製作成是一種不具有用於插入 紗線所需之可控制式開啟和關閉系統的配置方式。 在以上所描述之示例用實施例中,可以參考_個 供有三組進料滾輪7A、7B; 13、15和54、%的機器或是 裝置。然而’依照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該對滾輪組Μ、 56可被刪除,二個編織用喷嘴中的一個喷嘴亦可以被刪 二此種解決方案被顯示於圖6中,其中該裝置的中央部 伤疋被顯示成與圖2相類似,而參考如圖i到目5所述之 内容’該裝置的其餘部份則大致維持不變。 立在圖6中,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與在先前圖形中所示 之部件相同或是相類似的元件。其中該織編用噴嘴Μ已被 刪除’僅以元件符號2Χ表示之第—編織用噴嘴被維持成沿 者紗線的通道,並且於該第一編織用喷嘴2Χ0,同時施= a以線F2、FT並以該紗線ft包覆彈性紗F1或ρ2之 重操作。 當該第二彈性紗F2預備將更換正在加工中的 紗p】生 不 汗|王 #时夺,為了要防止該第二彈性紗F2干擾到該喷嘴2Χ與 :59的操作,在此情況中,該紗線F2的啟始部份被 -個雙重偏向用元件6、8所握持。此雙重偏向用元件由一 26 •200523410 組活塞氣缸致動器所組成,装 c ^ θ ,、中帶有二個被塗佈著低摩捧 材枓(一般疋陶㈣料)的偏向用構件,並且处入: 塞桿。該二偏向用構件的配置方式使得自。二 :夠與保持用構件20相接合,並能將該偏=由二 其X作動位置處,該紗、㈣的啟始部位則位於該編織用二: 紗線;!亥偏向用元:8會被適當地安置成保持該
用喷嘴2X二I : Μ的伯測耗圍以外待命,並離開該編織 用贺鳴2X的内部溝槽。 當該感測器59谓測到該第一彈性紗以被中斷時 換線軸的程序則被啟動。如先前之情況,該包覆紗FT大致 以相同之速度被連續進給經過該編織用喷嘴2X,在整 工循環中心更換紗線㈣F2之部份,該編織用噴嘴^ 則不會作動1複合紗^之管紗Bc是以__全新管子丁來 更換,同時,該包覆紗FT藉由與該管紗BC之捲線系统相 結合的吸附口部而能夠被累積。該等振動臂37a、37b的位
置已被交換’或更精確地說明’該振動臂37B承載有與鬆 開或輸送滾輪35相接觸的線軸R2,同時,該振動臂似 則被安置於-個容許操作人員能夠方便以一全新線轴來更 換已用盡線軸R1的位置處。 -旦全新的管子T是在適當的位置處(或甚至是稍微 在此刻之前),此全新管子的旋轉則會啟動該紗線F2之進 料。該保持用構件2()之口部會吸附該紗線F2,同時藉由一 個協凋過之運動,該偏向用元件6、8會被移到縮回位置處, 27 •200523410 使付H線F2能進入到該感測器59的4貞測範圍内,並開 始啟動該編織用噴嘴2X。不同操作程序的同步作動使得全 新之彈性紗F2能與該包覆紗相接合,而且經由該噴嘴2χ 之作用來共同進給該等紗線FW FT,於是,開始生產出複 合紗FC。 在此第二解決方案中,經由刪除第三進料單元53連同 其滾輪54、56,本裝置能夠被更加簡化。藉由協調該進料 單元7A和7B,由滾輪15和17所組成之進料單元η,以 及鬆開或輸送滾輪35的進料速度,於即將被加王之紗線是 # 可以得θ到伸展和/或放鬆的作用。更特別地,該彈性紗ρι 或F2是被伸展於輸送或鬆開該滚輪35與該進料單元η之 間’該等滾輪15、17所設定的周邊速度高於該滾輪35之 周邊速度,同時,藉由該等調整滾輪15、17與該等滾輪7A、 7B的周邊速度比’該包覆紗ρτ能夠被伸展或放鬆。 圖7A、圖7B以概略之方式顯示該編織用喷嘴2χ和該 偏向用構件8。該喷嘴2Χ具有一個產生於一區塊部位Μ 内之溝槽7卜由-高壓空氣管線73所進給的高壓空氣喷嘴籲 被配置成與6亥溝槽72保持橫向。在圖7Α中,該等包覆紗 FT和該第一彈性紗F1被進料經過上述之溝槽72。該第二 彈性紗F2是在待命位置處,連同其啟始自由端被接合於: 持用構件2G的π部内。—個機械式保持用裝置(未顯示) 是能與該吸附口部相結合,以容許吸附作用依然維持尚未 作動,直到在更換該等線軸R1、R2的階段才開始作動。 在該待命位置處,該紗線F2倚靠於一個活塞氣缸致動 28 200523410 态8B的陶瓷包覆桿8a上。 用、、且成構件6的類似活塞氣 紅双助為疋未顯示在圖 $卜方。、 甲並且疋被安置於該感測器59 以此方式’該紗線F2赫擔姓少j 被握持在該喷嘴2X之入口 區域内保持待命,該入口 m V ^ ^ L L坺則由側邊Μ、75組成之非對 插V子形外形輪廓 持用槿株μ 在此所祝明之實例中,經由保 符用構件20之分枝位置所產 生的作用,該紗線F2倚靠於 〜 邊75上。一個被導入到溝 荐槽71内的細縫從該V字形 外形輪廓之頂點處延伸出去。 構件被送μ施行加卫作用時,該紗線從該等 产皮該構件6未被提供時,則僅藉由該構件 8)處被釋放,並聽由與該保持用構件2q相結合之口部 吸附動作所施加的張力之作用,該紗線以被安置於v字妒 外形輪廓74、75的頂點處,通盆 ^ 、/、T的細縫和從此位置進 入到該噴嘴2Χ之加工溝槽71,並且成
At 乂苟如圖7B所示之狀 怨,其中該等紗線FT和F2被進料經過該噴嘴。 相同種類的噴嘴是可如該喷嘴2 _般而被使用於圖2 所不之配置方式中。在此情況中’該噴嘴未於其上產生任 何作用的紗線FT和F2是會通過該導管7 问時,該紗線 F2於導管内被維持待命狀態,直到該紗線η用盡為止。 值付瞭解之處為在如圖2所示之配署古4 u且乃式中,該第二 彈性紗F2亦可以被握持在該㈣2之溝槽的前方處待命y 並且是連同-個如圖6所示之實例中的雙重偏向用機構。 本發明之另一個實施例被顯示於圖$、圖 _ y和圖1 〇中。 特別參照以上這些圖形,元件符號101矣一 表不一個彈性體紗 29 200523410 線的自動檢線褒置,此自動掩線裝置則位在一個用 編織過之複合、紗1G2的機器内,複合紗的編織來自一 紗1 20和來自一彈性體紗12丨。 匕 忒包覆紗12〇是沿著一個由一連串滾輪所界定 而被連縯地加以鬆開’該一連串滾輪則是由相對應心軸: 作動而能夠獨立旋轉,其中包含有至少―個拉動用心轴⑻ 和:個伸展用心軸1G4,而該包覆紗m被進料到—個高壓 空氡編織用噴嘴1 〇 5内。 ° 該編織用噴嘴105是同步連同該第一彈性體紗121而 被連續進料,以得到該包覆紗120與該彈性體紗121相互 扁、歲在起,於是,能夠以該包覆紗來包覆該彈性體紗 =1。此第一彈性體紗121從該第一線軸123處被鬆開,該 第一線軸123則是預先被安置於一個在機器上的工 處。 彈性體紗122之第二線軸124會被預先安置於一待命 位置處,並且於該第一彈性體紗121之進料被中斷時,該 彈性體炒122之第二線軸124是適合由任何適宜機構(例 如疋參照先前圖式而被詳加描述之機構)輸送到前述之工 作位置處。 依照本發明,藉由一個適合與適宜吸附機構相連結的 官狀保持用構件106之作用,該第二彈性體紗122的自由 端被握持於一個位在該編織用裝置105之上游處的保持區 域内。 值得注意之處是該第二彈性體紗122沿著直線方向而 30 •200523410 從該第二線軸124鬆開到達該吸附構件1〇6的入口,該吸 附構件106則被安置於該握持有紗線122之自由端的保持 區域内。 一個連結構件1 1 〇是被配置成接近該第二彈性體紗1 2 2 之自由端的保持區域,事實上是位於該吸附構件1〇6之上 方,該包覆紗120和該第一彈性體紗丨2丨被連續進料經過 該連結構件1 10,以一併被進料到該高壓空氣編織用裝置 105 °
實際上,該連結構件110是一個由一承載有又狀部位 112之操作頭部ln所組成的編織用噴嘴,此叉狀部位 界定出一個穿通溝槽113,其中此操作頭部ln還帶有一個 用於紗線120和121之垂直軸;該編織用喷嘴11〇之溝槽 113的前方是會被開啟,以將該紗線12〇、ΐ2ι插入其中。 該叉狀部位1 12由一陶瓷材料所製成為較佳。
叉狀部位112的形狀特別是一個向外展開入口 ιΐ4,該 向外展開入口被預先配置的高度使得該第二彈性體紗122 能夠沿著直線方向而從該第二、絲124鬆開到達握持有該 第一彈性體紗122之自由端的吸附構件1 06。 一個與該操作頭部丨丨丨相結合之用於輸送高壓空氣 導管115是適合被連結到用於進給高壓空氣之傳統式 構。藉由-個被製作成是與該叉狀部纟112保持橫向的 宜孔洞,該導管U5是沿著橫向而被導人到該溝槽ιΐ3内 藉由-個交替作動之致動器構件116,該操作頭部i 是適合沿著一水平方向移動,該致動器構件例如是一個 31 200523410 連、…到固疋在機器框架上之支架117的氣壓缸。該支架 117亦具有一個能夠自由旋轉的偏向用滾輪I”,此偏向用 滾輪11 8疋適合被用來依照一垂直方向而預先配置包覆紗 120 ’此垂直方向大致與該叉狀部位"2之溝槽⑴的軸心 對準。 此外,一個感測器構件1〇7是被安置於該編織用喷嘴 110之上方。邊感測器構件丨07用來偵測該第一彈性體紗 121的進料狀況是否被中斷,以控制將該彈性體紗之第二線 軸124輸达到工作位置的動作,以及控制將該彈性體紗之 _ 第一線軸123輸送到待命位置的動作。 從前述内容中,可以很容易瞭解到自動更換彈性體紗 的方法。 在機器的正常操作狀況下,從被配置於工作位置中之 相對線軸12 3所鬆開的包覆紗12 〇和該第一彈性體紗121 以相互平行之方式被輸送經過用於編織用喷嘴丨丨〇、u i, 接著,再一起被進料到該第二編織用喷嘴1〇5。已從相對線 軸124鬆開之第二彈性體紗丨22的第一部位是被安置於待 鲁 命位置處,而且該第二彈性體紗122的自由端是由被安置 於編織用噴嘴110、111之下方處的吸附構件i06所保持。 在此狀況下,值得注意之處是,該第二彈性體紗122 之從該第二線軸124延伸到該吸附構件106的部位被配置 於該編織用喷嘴110、111之交叉部位112的向外展開入口 114之高度。 當該感測器構件107偵測到由於該線轴123被用盡或 32 * 200523410 紗線斷掉所產生的第—彈性體紗進料中斷情形,該感測器 構件H)7會以適宜的時間關係來產生控制動作,將該彈性 體紗之第二線# m輸送到該工作位置,以及將該彈性體 紗之第-線軸123輸送到待命位置。’然而,值得注意之處 是在此實施财’以及錢前的實施例中,該:彈性紗線 轴的待命位置和卫作位置是可以被以,亦即是當該紗線 已被置入來進行加工時,該二位置是無法被改變。 同樣地藉由乂替作動之致動器構件116,該編織用喷 嘴110、111的移動是沿著與該紗線之進料方向保持橫向的 方向,以方便接觸到該第二彈性體紗1 22。
實際上,操作頭部n】县、、;L芏 Η疋/口者直線方向而被移動於一 縮回位置與一前進位署夕pq 置之間’该縮回位置會佔用到進給紗 線到編織用喷冑1G5所需的正常操作狀況,而前進位置則 是以-點鏈線l1Ga來表示,其中該第二彈性體紗122被插 入到該操作頭部m之又狀部位112的溝槽113内。在此 刚進位置處’藉由該導I 115之作用m氣會被輸送
到。亥編織用喷嘴11 〇、i丨丨,以將該第二彈性體紗122接合 到孩匕覆、、:/ 120。同時,該第二彈性體紗i 22的自由端是由 該吸附構件1 06所釋放。 接著,該編織用噴嘴Π0、111是再一次被移動到正常 操作之縮回位置處’以重新開始將該等紗線j 2〇、i 22進料 到該編織用喷嘴1 〇5。 於是’在此所述之方法與裝置是能以一安全和有效的 方式來軛仃下列目標··於生產編織過紗線之機器中,完成 33 •200523410 彈性體紗的自動捻線動作 生斷掉之現象。 特別是能夠避免該彈性體紗產 事貝上’被配置於待命位置處之彈性體紗是沿著直線 方向而從相對線軸處鬆開一小段部位,並且到 持 有自由端之吸附構件,此F衫 土 ,、甲握符 此區域則疋运離該編織用裝置1〇5。 於是’在自動更換線細之ISl B主 „ “ 同時,該彈性體紗並不會受到例 如處理動作、磨光或是造成其損壞之任何其他步驟。
此種配置方式亦被視為是有助於定期將彈性紗 安置於待命位置處,亦能夠採用傳統設備來將該紗線之自 由端安置於吸附構件之入口的高度位置。 依照本發明之方法與裝置的特殊之處為當線軸被更換 時,全新彈性體紗是藉由-高壓空氣噴嘴之作用而被局部 接合到正持續前進中的包覆紗,使得該二紗線被平行進給 到該編織用噴嘴的動作能夠立即被重新啟動。 在停機或運轉之狀況下,該彈性體紗的插入動作均能 夠被施行。
更換複合紗之管紗所需的機構並未顯示在圖8、圖9和 圖10中:其設計方式已被顯示在先前的實施例中。 值付注意之處是附圖僅顯示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在 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下是可以在型式與配置上被改變。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將依據下述内容及附圖而被更清楚瞭解,其中 附圖顯不本發明之非限定與示例用實施例。其中: Η 1 ·、、、員不元成具有包覆紗編織用區域之裝置的側視圖; 34 * 200523410 圖2顯示裝置之一部位的側視圖; 圖3、圖4和圖5以數種配置的方式分別顯示依照圖工 中直線Π - Π所取之複合紗管紗之捲線區域的視圖; 圖6顯示與圖2類似之修改的實施例之側視圖; 圖7Α和圖7Β顯示在二操作狀態下之第一編織用噴嘴 的正視圖; 圖8 '圖9和圖1 0概略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2Χ 3 4 5 6 7Α 7Β 8 8Α 8Β 包覆紗之管紗安裝區域 第一編織用喷嘴 第一編織用喷嘴 傳統式編織用區段部份 固定式導引元件 加熱爐
冷卻區域/偏向用元件 滾輪/進料單元 滚輪/進料單 錯誤樵紗操作區域/偏元向用元件 陶瓷包覆桿 活塞氣缸致動器 彈性紗線轴區域 加熱爐 伸展區域/伸展單元/進# I% 滾輪/伸展滾輪/伸展單元 35 •200523410 17 滾輪/伸展滚輪/伸展單元 18 加工喷嘴 19 第二編織用喷嘴 20 保持用構件 35 從動鬆開滾輪/輸送滾輪 37A 振動臂 37B 振動臂 39 轴心 41 致動器/活塞氣缸致動器 43 活塞氣缸致動器 52 導引叉狀部位 53 進料單元 54 從動滾輪/捲線構件 55 捲線區域 56 惰輪滾輪/捻線導件/橫向裝置 57 中斷裝置 59 感測器 60 環體 62 振動臂 64 轴心 66 吸附導管/吸附口部 68 叉狀部位 70 導引構件 70A 傾斜表面
36 • 200523410 71 溝槽/導管 72 區塊部位/溝槽 73 高壓空氣管線 74 側邊/V字形外形輪廓 75 側邊/V字形外形輪廓 101 自動捻線裝置 102 複合紗 103 拉動用心軸 104 伸展用心軸 105 高壓空氣編織用喷嘴/編織用裝置 106 管狀保持用構件/吸附構件 107 感測器構件 110 連結構件/編織用喷嘴 111 操作頭部/編織用喷嘴 111a 一點鏈線 112 叉狀部位 113 溝槽 114 向外展開入口 115 導管 116 致動器構件 117 支架 118 偏向用滾輪 120 包覆紗 121 彈性體紗 37 .200523410 122 彈性體紗 123 第二線軸 124 第二線軸 f5 6 雙向箭頭 f6 8 箭頭方向 B1 管紗 BC 管紗 FI 彈性紗 F2 彈性紗/第二彈性紗 FC 複合紗/編織紗 FT 編織過包覆紗 Pft 通道 R1 用畢線轴/第一線轴 R2 全新線轴/第一線轴 T 管子/捲線用管 38

Claims (1)

  1. 200523410 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用於生產由至少一彈性紗 / L復至少一句覆紗所 組成之複合紗,以及用於自動更換 π I王、v之線軸方法, 其包含下列步驟’· —以大致連續之方式,沿著一 , M t %针通道將該包覆紗進 給經過至少第一編織用喷嘴; U 4 —將該第一彈性紗從該箆一綠έ 疋°亥第、線軸輸送經過該第一編織 用噴嘴; 一以該包覆紗來包覆該第一彈 ^ 、 斤1王、ν 以組成該複合紗 和將該複合紗纏繞到一管紗上; —將第二彈性紗之第-綠查 昂一線軸配置於一待命位置處; 一握持该弟二彈性紗夕敌从立R “ y之啟始部位接近該第一編織用喷 嘴; -當該第-彈性紗的輸送被中斷時,以—全新管子來 更換該複合紗之管紗; 一釋放該第二彈性紗之啟始部位; _使用該第一編織用喷嘴來將該包覆紗接合到該第二 彈性紗; ^ —重新開始生產該複合紗,其中以該包覆紗包覆住該 第一彈性紗和將該複合紗纏繞到該全新管子上。 2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彈 性紗的啟始自由端由一保持用構件所握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彈 性紗的啟始部位與一偏向用元件相接合;而該偏向用元件 39 • 200523410 被控制去釋放該第二彈性紗之啟始部位。 4. 如^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偏向用 :件將-亥第—彈性紗握持成離開該第一編織用喷嘴,當該 弟一弹性紗從該偏向用元件中被釋放時,該第二彈性紗被 配置成能夠自動插入到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由該保持 用構件所知加的張力之作用,該第二彈性紗被插入到該第 一編織用喷嘴内。 I 士申明專利1&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彈 性紗被插Μ㈣-編織用喷嘴内和被握持在該喷嘴,待 命用於該第一彈性紗的中斷。 7·士申明專利it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彈 性紗被插入到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内並被握持在該噴嘴,待 命用於該第一彈性紗的中斷。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彈 性紗被插人到該第—編織用噴嘴内並被握持在該噴嘴,待 命用於該第一彈性紗的中斷。 9·如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到第8項中任何—項所述之方 f,其中’該保持用構件藉由至少部份是吸附作用力而能 握持該啟始自由端。 項所述之 之前開始 10·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到第8項中任何— 方法’其中’該第二彈性紗在其與該包覆紗接合 被進料。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〇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接合到 200523410 該包覆紗之前被輸送的第二彈性紗由該保持用構件所吸 附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到第8項中任何一項所述之 方法,其中,沿著該包覆紗和彈性紗之通道,該包覆紗和 彈性紗經過一個由一組位於該第一編織用噴嘴上游處之滚 輪所界定的挾持部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到第8項中任何一項所述之
    方法,其中,沿著該複合紗之通道,該複合紗經過一個由 一組滾輪所界定的挾持部位。 14·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到第8項中任何一項所述之 方法’其中’ #由該第—編織用喷嘴之作用,該彈性紗被 該包覆紗所包覆。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 :彈性紗的輸送被中斷時,㈣一編織用噴嘴會暫:; 刼作二同時’該包覆紗則被持續進給通過該編織用喷嘴
    在該第二彈性紗從㈣二線軸處開始被輸送經過該第一 織用噴嘴之後,該第—編織用噴嘴被线啟動,=將該 二彈性紗接合到該包覆紗並開始生產該複合紗。以 1 6.如申咕專利範圍第丨5項所述之方法,其告 弹〜的進料動作被中斷時,該第二彈性紗已‘ 一編織用噴嘴内待命。 b在μ . 方广::請專利範圍第1項到第8項中任何一項所述: =二中,該彈性紗由該第二編織用喷嘴所產生之包! 盍,該第二編織用喷嘴則沿著該包覆紗之通道⑽ 41 200523410 配置於該第—編織用喷嘴的下游處。 編織1 用8·ΓΓ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 紗,隨後再:暫時作動,以接合該包覆紗和該第二彈性 持作動,以生產出由該包覆紗彈:喷嘴是依然保 紗。 y匕復垓弹性紗所組成的複合 一 19.如^專利範㈣18項所述之方法, :::的進料被中斷與該第二彈性紗的進料被開:之 Μ弟—編織用噴嘴被暫時停止作動。 第-編織用喷嘴;在=第進料經過未作動- 的動作開始之後,該第-編織用噴=二彈性紗 第二彈性紗結合到該包覆紗,隨後再== 乍動’以將該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 —該包覆紗是被進料經過介於— - 持部位,該組滚輪中至少 α輪之間的第一挾 -編織用喷嘴; 固滾輪被驅動,並經過該第 -從該第-編織用噴嘴輸出之複 於第二組滾輪之間的第二挾持部位.〜破進料到-個介 —相較於該第一組滾輪,該 紗 低’以放鬆在該第二抉持部位:第二:輪的周邊速度較 ; 一第一挾持部位之間的包覆 ^纟亥弹性紗被一輪i关、吞aa '滚輪進料經過該第'編織用嘴 42 200523410 嘴,相較於該第二組滾輪的逮度, 較低,以施加在該第- 以月·J β輪的輪送速 持部位與該輸送滾輪之Fh 作用予該彈性紗。 t間的伸展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到第8項中任何— 方法,其中,該包覆紗是一編 項所述之 線為較佳。 疋,為織過紗線,以多股編織過紗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 紗是被編織於該編織用喷嘴之上游纟。 、3亥包覆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 步驟: ”包含有下列 ⑷連續將一包覆紗進給到該第二編織用噴嘴; (b)同步將從該第一線軸鬆開之第一 第二編舛田+ — 泮性體紗進給到該 弟、為織用贺嘴,該第一線軸則被安置於一 以獲得該包覆紗編織到該彈性體紗的結果; 立置處, (C)握持被纏繞於該第二線軸上 端H第一弹性體紗的自由 處;以―線軸則被安置於位在一保持區域内的待命位置 _測出該第-彈性體紗的進料動作被中斷,用以依 之時間關係來控制該彈性體紗之第二線軸被輸送到 :待以及控制該彈性體紗之第-線軸被輸送到 ⑷相對於該第二彈性體紗’將該包覆紗移動到接近該 ^彈性體紗之自由端的保持區域,以將該包覆紗接觸到 μ弟二彈性體紗; 43 •200523410 (f)用一編織用噴嘴來將該第二彈性體紗結合到該包覆 紗,同步釋放該第二彈性體紗之自由端,以重新進給該2 紗線到該第二編織用噴嘴。 ~ —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 彈性體紗沿著直線方向而從該第二線軸鬆開到該保㈣ 域,而該保持區域則被安置於該第二編織用噴嘴的上游處。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 彈性體紗的自由端是藉由該吸附機構之作用而被握持於該 保持區域内。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包覆 紗和該第-彈性體紗被連續輸送經過該第一編織用喷乂嘴, 而該第'編織用t嘴適合用纟沿著一個與該二紗線之進料 方向保持橫向#方向而產生相纟交錯的運冑,以將該包覆 紗接觸到該第二彈性體紗。 種用於生產由至少一包覆至少一包覆紗之彈性紗 =組成之複合紗的裝置,其包含有下列元件:一個第一編 、我用噴嘴,一個該包覆紗的進料通道和一個該彈性紗的進 ^通道,而该二進料通道均朝向該第一編織用噴嘴;用於 彈〖生、、y之線軸的支撐用機構;用於將該複合紗纏繞到一即 將成形之官紗上的捲線構件;一個用於中斷該複合紗進料 咏將成I之官紗上和開始將複合紗纏繞到一全新捲線用 *的中斷裝置,其特徵為用於:該彈性紗之線軸的支撐 用機構適合用來支撐至少彈性紗之第一線轴與至少彈性紗 之第二線軸;而且其中,該裝置更包括有:一個與該第一 -200523410 、扁4用嘴嘴相結合之保持用構件,而該保持用構件握持該 第二線軸之彈性紗的啟始自由端;一個用於伯測該第一彈 性紗被進料到該第-編織用噴嘴之中斷狀況是否出現的感 測器;-個用於在該第一彈性紗之進料被中斷的狀況已被 偵測到之後,控制去釋放該啟始部位的控制器。 Μ.如申請專利範圍帛28韻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保 持用構件是一吸附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28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在該
    第一弹性紗被輸送到第一編織用喷嘴之過程中,一個偏向 用元件被配置來握持該第二彈性紗的一啟始部份。 μ 3」·如中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在該 弟-彈性紗被輸送到該第一編織用噴嘴之過程中,一個偏 向用元件被配置來握持該第二彈性紗的一啟始部份。
    32.如巾料圍第3Q項料之裝置,其特徵為該保 持用構件與該偏向用元件是相對於該第一編織用噴嘴而被 配置,以將該第二彈性紗握持離開該第一編織用喷嘴,以 及當該偏向用元件釋放該第二彈性紗時’該保持用構件被 设計與配置成張開該第二彈性紗,導致該第二彈 入到該第一編織用噴嘴内。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裝置,其 持用構件與該偏向用元件相對於該第—編織用嘴嘴而、^、 置’以將該第二彈性紗握持離開該第一編織用噴嘴,以配 當該偏向用元件釋放出該第二彈性紗時,該保持 = 被設計與配置成張開該第二彈性紗,導致該第二彈性紗: 45 200523410 插入到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内。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以項到第33項中任 之裝置’其特徵為該第 、斤述 -高㈣來用該包覆紗包覆該彈喷和控制成採用 置:第申請=圍第34項所述之裝 來界第-組拉動用滾輪被用 、音沾筮一朴处 飞用贺^上游處之包覆紗進料通 :㈣ ,以及包含有用於界定出在該第-編气 夠以較低之周邊速度旋轉被控制。 第--滚輪能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裝置 = 輪送該彈性紗的輪送滾輪,該輸= 的輸达速度疋會低㈣第二組滚輪之周邊速度。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或31項所述1裝 並 徵為匕該保持用構件與該偏向用㈣是相對於該第—編織2 =而被配置,以將該第二彈性紗握持於該第—編織用噴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第29項、第3〇項 3 1;項★帛32項和帛33項中任何一項所述之襄置,其特徵 為該第二編織用噴嘴是被配置於該第一、編織用冑嘴之下游 處’該彈性紗和該包覆紗均會被進料到該第二編織用喷嘴 内,並且將該包覆紗包覆住彈性紗。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第 46 200523410 -編織时嘴被控制成僅暫❹生作動1將 紗接合到該包覆紗。 一弹在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第三 組拉動用滾輪是被配置於該第- μ ^ 織用噴嘴之下游處,以 ’疋出個谷蜂從該第二編織用噴嘴輪屮夕%入… 過其中的挾持部位。^噴嘴輸^複合紗能夠通 之二I如Li專利範圍第28項到第33項中任何-項所述 之;置,其特徵為該裝置包含 用工作站。 有個用於该包覆紗之編織 如申:專利範圍第28項到第”項中任何_項所述 特徵為該支撐用機構是被製作成將該第一線軸 :=工作位置並將該第二線軸握持於-待命位置,以 第二線軸輸送到=:出第一線軸和從待命位置中將該 之/Hr專利範圍第28項到第33項中㈣—項所述 用機… 該彈性紗之第一線軸和第二線軸的支撐 A構被控制成於接靖| . 帛—料㈣進料被中斷之 2啟動以該彈性紗之第二線軸來更換該彈性紗之第 線軸的循環動作。 測:::申晴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感 心會偵測出該彈性紗之第一線軸的末端。 之/置I如Γ請專利範圍第28項到第33項中任何-項所述 第特徵為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可被移動,以導致該 早紗進入到該第一編織用喷嘴内。 47 200523410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一編織用嘖嘴、荖個t a之'"置,卉特徵為該聋 ▼為/σ者一個與該紗線之進料方向 向而產生移動,祐孩私你 ^ ”、只向的力 門,I中'疋;—縮回位置與—前進位置之 間八中该弟一編織用喷嘴會 紗接合到該包覆紗。 乍“將該弟二彈性體
    •,專利範圍第28項到第33項中任何一項所述 :二其特徵為該裝置包含有一個用於收集包覆紗之構 :H紗則被輸送於該第一彈性紗的中斷動作與由該 弟一弹性紗所組成之複合紗的開始輸送動作之間。 伙如申請專利範圍帛㈣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收 集用構件包含有一吸附構件。 4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到第33項中任何一項所述 ,4置纟特徵為一個加熱爐沿著一個位於該第一編織用 喷嘴之上游處的包覆紗通道被配置成。 十一、圖式:
    如次頁。 48
TW093135818A 2003-12-02 2004-11-2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 spools TW20052341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BO20030727 ITBO20030727A1 (it) 2003-12-02 2003-12-02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infilaggio automatico del filato
ITFI20040089 ITFI20040089A1 (it) 2004-04-16 2004-04-16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produzione di un filato elastico rivestito e per la sostituzione automatica delle rocche di alimentazio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3410A true TW200523410A (en) 2005-07-16

Family

ID=3465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5818A TW200523410A (en) 2003-12-02 2004-11-2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 spools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426820B2 (zh)
EP (1) EP1689664B1 (zh)
JP (1) JP4896732B2 (zh)
KR (1) KR20060111548A (zh)
CN (1) CN1791544B (zh)
AT (1) ATE507179T1 (zh)
DE (1) DE602004032464D1 (zh)
TW (1) TW200523410A (zh)
WO (1) WO2005054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5947B2 (ja) 2005-10-12 2011-02-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装置、集積回路、及び電力線通信方法
ITMI20060648A1 (it) * 2006-04-03 2007-10-04 Menegatto Srl Apparato alimentatore per l'inserimento automatico di filato
WO2008092472A1 (de) * 2007-01-31 2008-08-07 SSM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Elastangarnwechselverfahren
ITFI20070202A1 (it) * 2007-09-10 2009-03-11 Giudici S P A "macchina testurizzatrice-interlacciatrice con doppio forno"
WO2010060678A1 (de) * 2008-11-27 2010-06-0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grasgarnes
IT1404727B1 (it) * 2010-10-30 2013-11-29 Benelli Filato elasticizzato, tessuto elasticizzato prodotto con detto filato elasticizzato e metodo per la produzione di detto filato
ITBO20120240A1 (it) * 2012-05-03 2013-11-04 Gorgaini Graziano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filati interlacciati
ITFI20130125A1 (it) 2013-05-29 2014-11-30 Ssm Giudici S R L "macchina per la produzione di bobine di filo con posizioni di avvolgimento sovrapposte a motorizzazione multipla"
ITFI20130127A1 (it) * 2013-05-29 2014-11-30 Ssm Giudici S R L "un modulo per una macchina per la produzione di bobine di filo"
CN103350914B (zh) * 2013-07-02 2014-05-21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橡筋机的送料装置
WO2016058987A1 (en) * 2014-10-13 2016-04-21 Ssm Giudici S.R.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ncy yarns
DE102015101973B4 (de) * 2015-02-11 2016-09-22 M 10 Industr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olarzellsträngen
WO2017065783A1 (en) * 2015-10-16 2017-04-20 Ave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licing nose wire in a facemask manufacturing process
MX2018004430A (es) 2015-10-16 2018-05-11 Avent Inc Metodo y sistema para cortar y colocar tiras metalicas adaptables en un proceso de fabricacion de mascarillas.
MX2018004433A (es) 2015-10-16 2018-05-11 Avent Inc Metodo y sistema para colocar tiras metalicas adaptables precortadas en un proceso de fabricacion de mascarillas.
MX2018004397A (es) 2015-10-16 2018-05-11 Avent Inc Metodo y sistema para apilado y carga automatizados de mascarillas envueltas en una caja de carton en una linea de fabricacion.
JP6735343B2 (ja) 2015-10-16 2020-08-05 オーアンドエム ハリヤード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アンリミテッド カンパニー 製造ラインにおいて、包装されたフェイスマスクをカートン内に自動的に積層させて充填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7088326A (ja) * 2015-11-11 2017-05-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ボビン供給装置
DE112018005488T5 (de) * 2017-09-26 2020-10-15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amentwickelvorrichtung und garneinfädelverfahren in der filamentwickelvorrichtung
DE102017122851A1 (de) * 2017-10-02 2019-04-0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zum Ansetzen eines Fadens a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Textilmaschine mit einer Saugdüse und mit einem Zubringerorgan
CN108796739A (zh) * 2018-07-04 2018-11-13 张家港市凯利雅特种纺织纱线有限公司 一种并纱包覆热定型装置
CN110004537B (zh) * 2019-03-29 2021-09-28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一步法生产涤氨空包纱换丝的方法
EP3771673B1 (en) * 2019-07-30 2023-09-06 TMT Machinery, Inc. Peg, package exchanging device, and yarn processing system
CN110790088B (zh) * 2019-09-30 2021-02-19 厉畅 一种纱卷连续移送机构
CN113962962B (zh) * 2021-10-22 2022-07-22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的短切纱罗拉绕丝检测方法
CN114250537B (zh) * 2021-12-24 2022-12-09 杭州聚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捻纱单元及气流捻纱单元的纺纱系统及其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0917A (en) 1974-09-05 1976-03-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mposite elastic yarn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m
JPS51112955A (en) * 1975-03-26 1976-10-05 Toray Industries Method of producing coated elastic yarn
US4430780A (en) 1982-01-11 1984-02-14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Fluid flow comingling jet
EP0269184B1 (en) 1986-11-26 1994-02-02 FADIS S.p.A. Machine for the air jet coupling of different yarns
EP0364874B1 (de) 1988-10-15 1993-09-29 Barma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fadens
CH676559A5 (zh) 1989-02-15 1991-02-15 Heberlein & Co Ag
JPH02300337A (ja) * 1989-05-15 1990-12-12 Murata Mach Ltd カバリング糸の製造方法
JPH03234839A (ja) * 1990-02-05 1991-10-18 Toray Eng Co Ltd 空気式交絡糸の製造装置
JPH03279437A (ja) * 1990-03-22 1991-12-10 Ishikawa Seisakusho Ltd エアカバリング機における弾性糸送り出しローラ
CH681633A5 (zh) 1990-07-02 1993-04-30 Heberlein & Co Ag
EP0564400B1 (de) 1992-04-03 1995-12-06 Heberlein Maschinenfabrik AG Vorrichtung zum Verwirbeln von Multifilamentgarnen
US5568719A (en) * 1992-06-11 1996-10-29 Prospin Industries, Inc. Composite yarn including a staple fiber covering a filament yarn component and confining the filament yarn component to a second thickness that is less than a first thickness of the filament in a relaxed state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SE508660C2 (sv) 1992-08-04 1998-10-26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Trådutmatningsanordning för elastomer tråd
US5970593A (en) 1997-09-12 1999-10-26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Jet for interlacing textile yarns
IT1302607B1 (it) 1998-10-06 2000-09-29 Fadis Spa Procedimento e relativa macchina per l'accoppiamento di un filoelastomerico ad un filo inestensibile.
JP3552618B2 (ja) * 1999-12-13 2004-08-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694719B2 (en) * 2001-08-21 2004-02-2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ut resistant yarn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fabric and glove
ITMI20010600U1 (it) 2001-11-14 2003-05-14 Giudici Davide E Figli S N C D Macchina testurizzatrice
EP1411014A1 (en) * 2002-10-17 2004-04-21 Giudici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ally replacing feeding spools
US6848151B2 (en) * 2003-03-31 2005-02-01 Invista Norh America S.à.r.l Air-jet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elastic yarns
EP1630268B1 (de) * 2004-08-26 2007-01-10 SSM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Garnqualitätssicherungsverfahren und Garnbearbeitungs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89664A1 (en) 2006-08-16
ATE507179T1 (de) 2011-05-15
US7426820B2 (en) 2008-09-23
KR20060111548A (ko) 2006-10-27
US20060277890A1 (en) 2006-12-14
WO2005054106A1 (en) 2005-06-16
DE602004032464D1 (de) 2011-06-09
CN1791544A (zh) 2006-06-21
CN1791544B (zh) 2010-08-25
EP1689664B1 (en) 2011-04-27
JP2007513265A (ja) 2007-05-24
JP4896732B2 (ja)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23410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 spools
JP2014181437A (ja) 紡糸機における紡糸機構および紡糸機構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ITRM930159A1 (it) Metodo ed apparecchio di giunzione in una macchina di filatura.
KR20140064932A (ko) 편성포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TW200932976A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knitted fabrics
US73603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ally replacing feeding spools
JP2863318B2 (ja) 糸の供給方法
TW583359B (en) Method of restarting the spinning of a component yarn on a rotor spinning machine and a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TW200819577A (en)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ing knitted fabric
CN104846512B (zh) 用于喷气织机的引纬方法以及穿行促进体附装装置
JP6762929B2 (ja) 粗糸を製造するのに用いられる繊維機械およびこのような繊維機械を運転する方法
WO2015051542A1 (zh) 无缝填充织带单元、罐输纱设备及其填充工艺
CN102162159B (zh) 接头装置
ES2361747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 hilo elástico cubierto y la sustitución automática de los carretes de alimentación.
JP2006299478A (ja) 流体噴射式織機の貯留ドラムの緯糸解舒装置
CN107963518A (zh)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接头方法
JP2004277944A (ja) 紡績機
JPS62104931A (ja) 摩擦式紡績装置の紡績開始の方法
JPS63501159A (ja) オ−プンエンドフリクション紡績装置の糸継ぎを行う方法および装置
CZ171292A3 (en) Thread-changing and feeding device of a double-cylinde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JP2002069761A (ja) 紡績方法
US7082745B2 (en) Clump cutter apparatus of elastic yarn
JPH0192452A (ja) 無杼織機の緯糸処理装置
JPS6156335B2 (zh)
JPH05162921A (ja) 弾性糸繰り出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