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1544A - 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并自动更换喂纱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并自动更换喂纱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1544A
CN1791544A CNA2004800135018A CN200480013501A CN1791544A CN 1791544 A CN1791544 A CN 1791544A CN A2004800135018 A CNA2004800135018 A CN A2004800135018A CN 200480013501 A CN200480013501 A CN 200480013501A CN 1791544 A CN1791544 A CN 1791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obbin
interlacing nozzle
stretch
w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35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1544B (zh
Inventor
N·格拉西
S·戈尔加伊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SM Giudici SRL
Original Assignee
Giudici S P 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BO2003072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BO20030727A1/it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FI2004008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FI20040089A1/it
Application filed by Giudici S P A filed Critical Giudici S P A
Publication of CN1791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1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91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1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65H49/2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B65H65/005Securing end of yarn in the wound or completed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spent cores or receptacles and replacing by supply packages at paying-out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2Elastic yarns or threads ; Production of plied or cored yarns, one of which i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8Interlacing constituent filaments without breakage thereof, e.g. by use of turbulent air str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9Elastic threads

Abstract

本发明装置包括下列部分:第一交缠喷嘴(19);朝向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所述包覆纱(FT)的喂入通道和所述弹力纱(F1,F2)的喂入通道;弹力纱线轴(R1,R2)的支撑装置(37A,37B);用于在形成筒管(BC)上卷绕复合纱(FC)的卷绕元件(54);中断装置,用于中断复合纱喂到所述形成筒管上,并开始在新的卷绕管子上卷绕复合纱。所述弹力纱线轴的支撑装置适于支撑至少一个橡筋纱的第一线轴和至少一个弹力纱第二线轴;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连接的是一个保持元件(20),以握持所述第二线轴的弹力纱的初始自由端,一个偏转元件用于在第一弹力纱到交缠喷嘴的传递过程中,握持所述第二线轴的初始部分;一个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弹力纱的喂到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中断;一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初始部分的释放,当第一弹力纱的喂入中断被探测到后。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并自动更换喂纱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由芯纱和外包覆纱组成的复合纱的方法和装置,该芯纱至少有一种弹力纱组成,该包覆纱至少有一种包覆或敷层纱组成,例如,包覆纱为基本非弹力的纱线或在任何情况下,都比芯纱的弹力小的纱线。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当纱线被耗完或基本被耗完时,用一种自动简单可靠的方法来更换弹力纱线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包含一内部弹力纱例如由Lycra,Elastan其它的聚氨酯纤维或者类似物制造的单根长丝纱的复合弹力纱,通常被用来生产织物尤其是针织物,例如,袜子。所述弹力纱被弹力很小的也可以被认为是基本非弹力的纱线包覆,所述非弹力纱线例如,Nylon或其它的聚酰胺、聚酯或等同物,且有典型的复丝结构,也就是,由丝束组成。因为这种纱线常被用来形成弹力纱的敷层或包覆层因此被称为包覆纱。
弹力纱的敷层(coating)也可以通过包覆工艺获得,在该工艺中,弹力纱被用一根包覆纱螺旋缠绕。这个工艺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效率低。
最近兴起一种新的敷层或包覆弹力纱的工艺。这个工艺,被称为交缠(interlacing)或空气包覆(air covering),包括使用一个气动装置,通常被成为交缠喷嘴(interlacing jet),具有一个导管,包覆纱和弹力纱穿过其中。一个压缩空气喷嘴在导管内部喷送压缩空气。在导管内部产生的湍流引起围绕弹力纱的包覆纱的交缠。建立在这一技术基础上的方法和装置在US-A-6393817、US-A-5008992、US-A-4829757和US-A-3940917中有描述。
这项技术使用了气动系统,这种气动系统源自加工复丝纱以增加膨松度并同时将这些复丝组合起来。交缠喷嘴在这方面的应用以及被用来交缠具有包覆或敷层纱的弹力纱或弹性体纱线的例子在US 5970593、US-A-5146660、US-A-5010631、US-A-4430780、EP-B-564400和JP-A-3279437中有描述。
在系统中使用的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的弹力纱或弹性体纱线的线轴所具有的纱线量比包覆纱的线轴或筒管上的纱线量少得多。典型的,在一个线轴上的弹力纱足以生产一个筒管的复合纱,而卷绕在一个筒管上的包覆纱足以生产几个筒管的复合纱。这就需要在两个相继的包覆或敷层纱筒管的改变之间频繁地更换弹力纱的线轴。更换是手动进行的。在通常具有数个端头(head)的系统内,每个端头都生产一筒管复合纱,当每个弹力纱的线轴耗完时,纱线末端检测器都会中断相应端头的运行。操作人员必需手动地更换用完的弹力纱线轴,并将新的弹力纱自由端插入交缠喷嘴,开始一个新筒管复合纱的卷绕循环。在手动系统中,操作人员还必需用一个用来卷绕新复合纱的新管子来替换已完成的筒管。在这个操作中,包覆纱的传送也被中断。
这种操作方法有着相当多的缺点。首先,有许多显著的停工期,因为单个工人监视大量的工作端头,因此,在弹力纱线轴用完与工人使端头开始下一个卷绕循环的操作之间,耗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此外,特别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停工期,在一些情形下,复合纱的线轴也可以在它们完全结束之前就被更换。残余的纱线不能使用。这意味着,大量的弹力纱被浪费,由于这种材料的单位长度的高成本,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另一方面,对于工人而言,不可能事先准备好一个备用的复合纱线轴,并将备用线轴的纱线端头或初始自由端连接到正在被加工的线轴上的纱线尾部上,尽管这一措施可以使线轴的更换在其结束前就可以被准备好,并还能使正在被加工的整根线轴完全消耗尽。这一操作的不可能实现也是由于弹力纱的线轴不是静止地退绕而是绕着它们的轴线旋转来传送卷绕在其上的纱线。因此,对于工人而言,不可能抓住正在被加工的线轴的末端或尾部并将其连接到备用线轴上的纱线的初始末端。当筒管退绕时并不绕着它们的轴线旋转,因此替换包覆纱的筒管就不会发生这一问题。这就使得卷绕在将要顺次被退绕的筒管上的纱线的头尾相接能够实现,确保了包覆纱的连续喂入。此外,包覆纱的筒管容纳有大量纱线,因此,执行接合操作的频率就可以有相当大的间隔。
在某些系统内(特别参见US-A-6393817和US-A-5008992),在纱线传送筒管和交缠喷嘴之间还有包覆纱变形装置。变形装置包括一个包覆纱从中穿过的烘箱。这意味着纱线必需被连续喂入。实际上,即使纱线在炉内暂时地停止也将引起破坏或不能接受的损害。当端头工作停止时,即使仅是很短的时间以使工人能够更换处理完的弹力纱线轴,包覆纱也必需被切断变形部分的上游,也就是,在烘箱的上游切断。当复合纱形成端头再次启动,由于工人已经完成了所需的更换线轴的操作,并将弹力纱的自由端插入交缠喷嘴中,所以他必需再次将包覆纱穿引过从筒管到交缠喷嘴的整个通路。这花费较长的停工期并因此造成产量下降。当工人能够迅速动作而在机器自动切断包覆纱之前更换弹力纱的线轴时,这个问题才能被避免。由于有大量的工作端头,这些端头还不能被同步,只能有一个工人来监视,因此在系统内,决不可能迅速作用于所有的工作端头。使用过多的工人,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劳动力成本不可接受的增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可靠的方法用于在生产包覆弹力纱的设备中,自动更换弹力纱的线轴,所述的包覆弹力纱也就是包括弹力纱总和由一根或多根包覆纱构成的覆层的复合纱线。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用于有效的可靠的连续生产所述复合纱的筒管,其能够自动更换弹性体筒管无需中断包覆纱。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纱的方法,该复合纱包括由至少一根包覆纱包覆的至少一根弹力纱,该方法能自动更换弹力纱的线轴,包括以下步骤:
-用基本连续的方式沿着喂入通道穿过至少第一个交缠喷嘴喂入所述包覆纱;
-传送来自第一线轴的第一弹力纱穿过所述第一交缠喷嘴;
-用所述包覆纱包覆所述第一弹力纱形成复合纱并在筒管上卷绕复合纱;
-在备用位置安放第二弹力纱的第二线轴;
-握持所述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接近所述第一交缠喷嘴;
-当第一弹力纱的所述传送被中断时,用一个新的管子替换复合纱的所述筒管;
-释放第二弹力纱的所述初始部分;
-用第一交缠喷嘴将所述包覆纱和所述第二弹力纱接合;
-继续生产用所述包覆纱包覆第二弹力纱形成的复合纱,并在所述新的管子上卷绕该复合纱。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交缠喷嘴可相对于纱线移动,使得由第一交缠喷嘴进行的包覆纱和第二弹力纱的接合通过向第二弹力纱移动交缠喷嘴来获得。当第二弹力纱在备用位置时,其初始自由端被一个保持元件握持。当第二弹力纱将要替换第一弹力纱时,第一交缠喷嘴移向第二弹力纱,该第二弹力纱进入喷嘴中,并被所述保持元件释放。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弹力纱的初始自由端由一个保持元件握持,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可由一个偏转元件接合。当需要开始向交缠喷嘴喂送的时候,偏转元件被控制释放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
偏转元件可以被设计成在第一交缠喷嘴的外部握持第二弹力纱,而当第二弹力纱被从所述偏转元件释放时,第二弹力纱被设置成自动插入所述第一交缠喷嘴。有利地是,第二弹力纱可以通过由保持元件施加的张力效应而插入第一交缠喷嘴。
在一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弹力纱被插入第一交缠喷嘴并被保持在那里,为第一弹力纱的中断做好准备。
在一个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可能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弹力纱的传送中断时,第一交缠喷嘴被暂时停止运行,而包覆纱持续被喂入;在来自第二线轴的第二弹力纱开始被传送通过第一交缠喷嘴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被重新起动接合第二弹力纱到所述包覆纱,继续生产所述复合纱。在这种情形中,单个的交缠喷嘴既用来生产复合纱又用来开始喂送第二线轴的弹力纱。当第一弹力纱的喂入被中断时,第二弹力纱已经在第一交缠喷嘴的内部准备好。
在一个不同的实施例中,弹力纱由第二交缠喷嘴作用将包覆纱包覆,第二交缠喷嘴沿着包覆纱的路径被安置在第一交缠喷嘴的下游。在这种情形中,第一交缠喷嘴唯一的功能就是当用新的弹力纱线轴替换空线轴时,将第二弹力纱约束在包覆纱上。因此,第一喷嘴只在转换时被起动,并在由第二喷嘴进行的复合纱的生产过程中保持不起作用。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方面,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
(a)持续喂入包覆纱到所述第二交缠喷嘴;
(b)同时将从安置在工作位置的第一线轴上退绕的第一弹性体纱线喂到所述第二交缠喷嘴,以获得所述包覆纱和所述弹性体纱线的交缠;
(c)握持卷绕在第二线轴上的第二弹性体纱线的自由端,该第二线轴安置在保持区域内备用位置中;
(d)探测所述第一弹性体纱线的喂入中断,以便以适当的时间关系,控制所述弹性体纱线的第二线轴转移到所述工作位置以及所述弹性体纱线第一线轴转移到所述备用位置;
(e)执行所述包覆纱相对于第二弹性体纱线的相对运动,接近第二弹性体纱线的所述自由端的所述保持区域,以便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相接触;
(f)使用交缠喷嘴使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与所述包覆纱相结合,同时,释放第二弹性体纱线的所述自由端,继续喂入所述各纱线到所述第二交缠喷嘴。
根据本发明的不同方面,提供了一个用于生产复合纱的装置,该复合纱由至少一根包覆纱包覆的至少一根弹力纱形成,该装置包括:第一交缠喷嘴;向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所述包覆纱的喂入通道和所述弹力纱的喂入通道;弹力纱线轴的支撑装置;用于在形成筒管上卷绕复合纱的卷绕元件;中断装置,用于中断复合纱喂到所述形成筒管上并开始在新的卷绕管子上卷绕所述复合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线轴的支撑装置适于支撑至少一根弹力纱第一线轴和至少一个弹力纱第二线轴;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相连的保持元件,以握持所述第二线轴的弹力纱的初始自由端;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弹力纱的喂到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中断;控制装置,用于当第一弹力纱的喂入中断被探测到时控制所述初始自由端的释放。
有利地是,保持元件可以是一个抽吸元件。
根据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设有当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位于备用位置时用于将第一交缠喷嘴和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的装置。然后,当第一弹力纱被中断时,第二弹力纱进入第一交缠喷嘴。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与第一交缠喷嘴相连接的还有一个偏转元件,在传送第一弹力纱到第一交缠喷嘴的过程中,用于握持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
根据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保持元件和偏转元件相对于第一交缠喷嘴设置成,使得在第一交缠喷嘴的外面握持住第二弹力纱。而且,保持元件被设计和布置成用于张紧第二弹力纱,从而当偏转元件释放所述第二弹力纱时,促使第二弹力纱插入第一交缠喷嘴。
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另外的优点和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下文中将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参照描述并结合附图将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显示了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包括包覆纱变形区域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所示为所述装置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4和5所示为图1中复合纱筒管的卷绕区域的部线III-III部分的各种设置;
图6所示为与图2相似的一个改性实施例;
图7A和7B所示为在两个操作状态中,第一交缠喷嘴的近似前视图;
图8、9和10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所示为包括多个用来制造复合纱筒管的卷绕端头的系统的侧视图,该系统带有根据本发明的一系列装置。图中只给出了一个卷绕端头,其它卷绕端头在与图所在的平面成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数字1总体表示包覆纱筒管B1所在的区域,包覆纱可以是,例如,聚酯、尼龙或其它等同的纱线,尤其是复丝纱。从筒管B1上退绕的纱线被喂入本身已知的常规型式的变形部,用3表示。变形区有加热烘箱5,冷却区6,用于假捻操作的区域8,结束于一对第一罗拉7A和7B,用于给纱或喂送经变形的包覆纱FT,该包覆纱被喂到区域9,在该区域内设有弹力纱线轴、交缠喷嘴、实际绕丝头和更换弹力纱线轴所需的所有元件。除了绕丝头以外,图2中详细示出了这一区域。
在区域9中纱线FT穿过烘箱11(以使纱线稳定化)并能够沿着它的喂入通道Pft到达交缠喷嘴,在那里,它包覆从两个线轴R1、R2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喂送的弹力纱F1或F2,所述线轴由下文要描述的支撑装置支撑。
第一交缠喷嘴2沿着Pft通道被设置,其目的是在于,当用一个新的弹力纱线轴R2替换一个已经用完的线轴R1时,根据下述的一个过程,将新线轴的弹力纱接合到变形包覆纱FT上。在图2的设置中,交缠喷嘴2通常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开始退绕一个新弹力纱线轴的过程中,才被运行。交缠喷嘴2的入口沿着倾斜于纱线FT的喂入方向取向,以使通过一个固定引导元件4导入交缠喷嘴2的内部,例如,具有低摩擦系数的陶瓷导纱器。
设置在第一交缠喷嘴2下游的是一个牵伸区域13,在该区域内有一个牵伸组件或喂入组件,由第二罗拉对15、17组成,第一个罗拉是传动辊,第二个是惰辊,两个罗拉形成罗拉钳口,通过该钳口,纱线被喂入。罗拉15和17的圆周速度和罗拉7A、7B的圆周速度互相协调,用于牵伸或松弛弹力纱和包覆纱。
设置在牵伸组件15、17下游的是第二交缠喷嘴,整体用9表示,可以是一种本身已知的类型,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加工喷嘴,即,用包覆纱包覆弹力纱的喷嘴。
从弹力纱的第一线轴R1上退绕的第一弹力纱F1喂入牵伸组件13的牵伸罗拉15、17形成的罗拉钳口。线轴R1由与其相接触的驱动退绕罗拉35退绕。退绕罗拉35和罗拉15、17的速度可调节,以对纱线F1施加所需的牵伸程度。此外,罗拉15和17的速度可相对于罗拉对7A、7B的速度进行调节,以对纱线FT施加一个牵伸度,该牵伸度可以相等或者不同于施加到纱线F1上的牵伸,或者松弛纱线FT。从线轴R1喂入的纱线F1穿过变形包覆纱FT附近的第一交缠喷嘴2。因为喷嘴2在正常喂入纱线FT和F1过程中不起作用,因此,对这些纱线不产生作用。
线轴R1由一个相对于垂直于图面的轴线39摆动的臂37A支撑。除由活塞缸式执行元件41控制的摆动之外,臂37A在平行于臂长度延伸方向上作平移运动,由另一个活塞缸式执行元件43控制。另一个与臂37A基本相同的臂37B铰接在同一个轴线39上,它相对于轴线39的摆动由另一个活塞缸式执行元件控制,该控制元件在图2中被执行元件41挡住看不到。臂37B也在平行于臂长度延伸方向上作平移运动,由一个与执行元件43相似的执行元件控制在图中看不到。
摆臂37B支撑第二线轴R2,第二弹力纱F2卷绕其上。线轴R2
(在图2的安置中)在备用位置,当R1用完时替换R1。由于臂从执行元件41、43获得的摆动和伸缩运动,两个臂37A和37B的位置可以交换。
纱线F2沿着备用通道准备,该备用通道从线轴R2向下延伸穿过第一交缠喷嘴2到达保持元件20,保持元件20有一个抽吸嘴,第二弹力纱F2的线头或自由端被塞入该抽吸嘴。一个机械保持系统可以与保持元件20的抽吸嘴连接在一起,以使在等待过程中用纱线F2替换纱线F1之前,通过抽吸嘴的抽吸可以撤掉,而纱线F2的自由端只被机械式握持。在两个线轴R1和R2交换的过程中,纱线F2被由抽吸嘴抽吸,这么做的原因将在后面明了。
保持元件20与罗拉对15、17相邻,并相对于罗拉17靠后安装,即,相对于线轴R2而言,位于罗拉17的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的相对侧。
沿着从线轴R2开始到保持元件20的通道,第二弹力纱F2停留在可垂直于图2平面运动的偏转元件6上。偏转元件可由陶瓷或具有低摩擦系数的其它材料制成的滚筒构成,与活塞缸式执行元件的杆相连。当已耗完的线轴R1必须被线轴R2替换时或当纱线F1断裂而必须用纱线F2替换时,活塞缸式执行元件的杆收缩可从偏转元件6上释放第二弹力纱F2。
偏转元件6握持处于传感器59的作用范围以外的第二弹力纱F2,该传感器沿着弹力纱F1的通道,被安装在线轴R1和第一交缠喷嘴2之间。传感器59,例如,可以是光学传感器,探测纱线F1的通过,当线轴R1的纱线F1的传送被中断时,发出开始用线轴R2替换线轴R1的循环的信号。将纱线F1保持在传感器59的探测范围之外,可以防止所述传感器的操作被扰乱。
牵伸组件15、17的下游,两根纱线F1和FT顺着同一个通道到达第二交缠喷嘴19,在喷嘴内,用一种本身已知的方法,弹力纱F1用纱线FT包覆形成复合纱或者交缠纱FC。
交缠喷嘴19的下游,复合纱FC到达喂入组件53的钳口,该喂入组件由第三罗拉对组成,包括一个传动辊54和一个惰辊56。罗拉54、56的圆周速度与组件13的罗拉15和17的速度相关,使得这两个罗拉对之间的纱线F1和FT以及纱线FC都可以受到所需的松弛和/或牵伸程度。
喂入组件53的下游,纱线FC被一个叉形件52偏转和引导,到达卷绕区域,整体用55表示,在该区域,纱线FC被卷绕到卷绕管子T上形成复合纱筒管BC。安装在卷绕区域55内的机构本身是已知的,在这里就不再描述,该机构可以自动卸载已经完成的筒管BC,并新的卷绕管子T替换每个已经完成的筒管BC。57用来整体表示下述装置:用于在卷绕筒管BC结束时中断复合纱FC;用一个抽吸嘴握持纱线,所述纱线在用新的卷绕管子T替换筒管BC阶段和用线轴R2替换弹力纱R1线轴的阶段时也能连续被传送;并继续在新的卷绕管子T上卷绕纱线FC。根据图1中的线III-III,在图3-5中详细示出了装置57的三个不同的操作位置。
在图3中,装置57位于开始卷绕新的交缠纱FC筒管BC前的备用位置。附图标记T表示用于卷绕的筒管,60表示一个环,该环本身是公知的,这个环与管子T共轴线,用来开始在筒管上卷绕纱线。管子T和在其上形成的筒管BC由安装在下方的传动辊54(见图1)带动旋转,确保随着成形筒管直径的改变恒定的圆周速度。56表示一个导纱器或者“横动装置”,可以按照双箭头f56所示进行交替摆动或者平移运动,在管子T和形成的筒管BC上分配纱线匝。
装置57包括铰接在几乎垂直于图3-5平面的轴线64上的臂62,该臂上还携带有一个前开式抽吸导管,用66表示,一个叉形件68,可以按照f68所示沿着臂并且平行于抽吸导管66作往复运动,一个导纱元件70与导管66一体,朝向抽吸导管66的嘴牵引纱线。
在图3所示的排列中,纱线FC被抽吸入导管66。在这个阶段,纱线实际上只有包覆纱FT组成,而没有交缠纱FC,因为先前从相应的线轴R1或R2传送过来的弹力纱F1或F2在这个阶段耗完了,而即使弹力纱F1或F2缺失,纱线FT也被持续喂入。而且,如上所述,如果筒管BC在弹力纱线轴R1或R2耗完之前(因为线轴有足够的纱线来生产,例如,两筒管复合纱FC)被新的卷绕管子T替换,在用管子T替换筒管BC的阶段里,装置将在管道66的内部抽吸复合纱直到新的卷绕操作开始。
在纱线F1(被耗完或者断裂)已经被纱线F2替换(用下面详细描述的方式),并且交缠喷嘴已经开始用被纱线FT包覆的纱线F2生产复合纱FC后,交缠或复合纱线FC可以开始卷绕在新的管子T上,为实现此目的,新的筒管绕它的轴线旋转。
通过叉形件68,纱线FC被牵引接近环60,环60与筒管一起旋转,紧握纱线使其围绕所述筒管卷绕。图4所示为牵引纱线FC接近60的状态。当纱线在管子T上形成第一个卷绕纱圈时,一个刀片(未示出)切断纱线使其与抽吸导管66内的部分发生分离。这产生一个纱线自由端,通过卷绕作用锚固在筒管上。通过持续卷绕被传送的纱线到筒管T上,导纱叉52和管子T之间的纱线FC的通道被导纱器56从中间拦截,导纱器56接合纱线并按照双箭头f56所示作交替运动,从而,开始沿着筒管整个轴线延伸范围分布纱线。
在管子T上卷绕筒管BC之后,臂62被带到图5所示的位置,导纱元件70拦截由导纱器56的往复运动而牵引的纱线FC的路径。导纱元件70有一个斜面70A,当被纱线FC拦截时,斜面使纱线FC上升到抽吸导管66的嘴。同时,纱线FC在位于已完成的筒管和导纱元件70之间的中间位置被一个刀片切断(未示出,由导纱器56携带)。切断位置的下游自由端卷绕在筒管BC上,然后被移走,而切断位置的上游自由端被插入抽吸导管66,抽吸导管(如上所述)开始抽吸纱线;纱线持续被传送,而弹力纱的线轴被更换,用一个新的管子来替换已完成的筒管BC。臂62从这个位置退回到图3中的位置,以备一旦交缠喷嘴19开始再次输送成品纱线FC即,新的弹力纱F2开始喂入之后,起动新的卷绕加工过程。
上述装置的所有操作在以下进行描述。在图2所示中,在罗拉对7A和7B的上游被变形的包覆纱FT被喂入牵伸组件15、17并从这儿到交缠喷嘴19。另外,并行的由退绕辊35转动而从线轴R1传输的弹力纱F1也被喂到牵伸组件15、17,然后到交缠喷嘴19。在卷绕区55中,复合纱FC被卷绕到在卷绕管子T上形成的筒管BC上,管子T由臂56支撑。第二弹力纱F2位于备用位置,其初始自由端由保持元件20接合,并由偏转元件6偏转以便不干涉传感器59。纱线F1和FT穿过第一交缠喷嘴2,该喷嘴暂时不发生作用。
当传感器59探测到从线轴R1传送的第一弹力纱F1已经耗完或中断时,就开始了用线轴R2更换线轴R1和用新的管子T替换筒管BC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变形后的包覆纱FT优选的以一个基本恒定的速度被无中断地持续传送。传感器59可以用其它形式的传感器代替,例如,通过探测线轴R1的直径来判断纱线F1耗完或者被输送的数量。根据测量的重量或长度来探测卷绕到筒管BC上的纱线数量的传感器可以与传感器59或其它等同装置联合使用。这个额外的传感器也可以被用来触发更换过程,甚至当纱线F1没有耗完但是筒管BC已经完成时。
下述操作可以在更换阶段被执行。复合纱FC在成品筒管BC和装置57之间被切断,形成一个头或者尾端,被完全卷绕在筒管上。由切断形成的另外一个自由端由装置57握持并被抽吸嘴66抽吸,如上述附图3-5所述的那样,并准备开始新的卷绕循环。以这个方式仍就被持续喂入的弹力纱F1和包覆纱FT的末端被抽吸嘴抽吸,纱线FT沿着整个通道被保持足够地张紧。
臂37A、37B、耗完的弹力纱线轴R1以及备用的线轴R2可以交换,使得带有耗完线轴R1的臂37A位于与退绕或传输辊35之间有一个距离的位置处,臂37B携带线轴R2与退绕辊35接触。
当臂37A已经达到最终位置,耗完的线轴R1在合适的位置,工人可以在线轴R2的整个退绕循环内的任何时刻,用一个新的弹力纱线轴来替换耗完的线轴R1,随后也可以相同的方式更换消耗完的线轴R2或者当纱线F2,例如由于意外断裂,而被中断时。
在线轴R2通过退绕或传送辊35开始传送纱线前,穿过保持元件20的抽吸嘴的抽吸作用被起动,从而,当退绕线轴R2通过传送或退绕辊35的旋转而被起动时,纱线F2开始在这个抽吸嘴内聚集或被牵引进抽吸嘴。这个阶段持续的最小时间是纱线F2的速度达到和变形包覆纱FT的速度几乎相同时所需的时间,因此,所需时间相对较短。
一旦已经被插入第一交缠喷嘴的两根纱线F2和FT以几乎相同的速度运动时,第一交缠喷嘴2在短时期内就可以被起动。在喷嘴2的通道内,压缩空气对两根纱线F2和FT的短距离喷射引起它们的接合,因此,纱线开始朝着第二交缠喷嘴19一起向前运动。当纱线F2已经接合到纱线FT上并被后者向喷嘴19牵引时,在交缠喷嘴2内的空气射流可以被中断。一旦纱线F2到达第二交缠喷嘴19,由包覆纱FT包覆弹力纱生产复合纱FC就可以继续。在此发生之前,第二交缠喷嘴19可以暂时被不起作用以防止作用在穿过的纱线FT上。
在更换循环已经开始之后,即传感器59已经探测到弹力纱F1的中断后,探测元件可 以被收缩。用这个方式传感器开始探测纱线F2的通道。当复合纱FC到达装置57时,开始在新的卷绕管子T上卷绕纱线FC,并且,纱线被切断,从而,通过抽吸管道66的嘴的抽吸中断,如附图3-5中所详细描述的那样。
从上述描述已经明白,由于可以使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将第二弹力纱F2插入到加工过程中去,且运动的部件具有最少数量,该设备特别可靠。事实上,仅有的运动是偏转元件6,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元件,体积简化。而且,它的运动不需要与线轴R1、R2的更换完全同步,它的唯一目的就是保持纱线F2处于探测器59的范围之外,而纱线F2接合到纱线FT上并被插入处理喷嘴18内,无需元件发生运动,尤其是无需交缠喷嘴2和19不发生运动。这些喷嘴也可以不具有可控制的用于纱线插入的开口和关闭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机器或装置具有三对喂入罗拉7A,7B;13,15和54,56。但是,根据不同的实施例,罗拉对54,56也可以被省略,两个交缠喷嘴也可以被取消其中之一。这种类型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装置的中间部分与图2相似,而其余部分相对于图1-图5中所描述的内容基本不变。
在图6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与前图中表示相同或者相等同的部件。交缠喷嘴19已经被取消,只有一个第一交缠喷嘴,用2X表示,依然沿着纱线通道,这里,其可以执行纱线F2和FT接合以及用纱线FT包覆弹力纱F1或者F2的双重操作。
为了防止以备替换被处理的第一弹力纱F1的第二弹力纱F2干扰喷嘴2X和传感器59的运转,在这个情形中,纱线F2的初始部分由双偏转元件6、8握持。这个元件可以包括一对活塞缸式执行元件,两个偏转元件用低摩擦系数的材料涂覆(典型的是陶瓷材料),并与活塞杆连接。这两个偏转元件可以这样安置,保持元件20接合纱线F2的自由端并使偏转元件处于它们的有效位置,纱线F2的初始部分在交缠喷嘴2X的前部和外部。也可能是使用单个偏转元件8,该偏转元件合适地安置可以将备用的纱线F保持在传感器59的探测范围之外和交缠喷嘴2X的内部通道之外。
当传感器59探测到第一弹力纱F1的中断时,它能起动更换循环。如前面情形,包覆纱FT以基本相同的速度被持续喂送穿过交缠喷嘴2X,该喷嘴可以在整个循环或是循环的一部分时间内都保持工作,以替换或更换纱线F1和F2。用新的管子T替换复合纱FC的筒管BC,而包覆纱FT由与筒管BC的卷绕系统相关的抽吸嘴聚集。臂37A、37B的位置可以交换,或者更准确的是,臂37B携带与退绕或传送辊35接触的线轴R2,而臂37A被安放的位置可以使工人轻易就能用新的线轴替换耗完的线轴R1。
一旦新的管子T被放置到位并旋转(或者甚至稍微在这个运动之前)就可以进行喂入纱线F2的启动。保持元件20的抽吸嘴抽吸纱线F2,而协同运动的偏转元件6、8处于收缩位置,以使纱线F2进入传感器59的探测范围,进入交缠喷嘴2X,并且,交缠喷嘴被起动。各项操作的同步是这样进行的:新的弹力纱F2与包覆纱FT接合,并穿过喷嘴2X,纱线F2和FT的联合喂入,即复合纱FC的生产开始。
在第二个技术方案中,通过取消带有罗拉54、56的第三个喂入组件53,装置被进一步简化。在被处理纱线上的牵伸或松弛的效果可以通过喂入组件7A、7B的喂入速度、由罗拉15、17构成的喂入组件13的喂入速度以及退绕或传送辊35的喂入速度之间的配合来获得。更特别的是,弹力纱F1或F2在传送或退绕辊35与组件13之间被牵伸,设定罗拉15和17的圆周速度高于辊子35的圆周速度,而包覆纱FT一方面通过作用在罗拉15和17上的圆周速度比,另一方面是作用在罗拉7A、7B上的速比,可以被牵伸或松弛。
图7A,7B示意性地给出了交缠喷嘴2X和偏转元件8。喷嘴2X有一个在部件72内产生的通道71。由压缩空气管73供气的压缩空气喷嘴相对于通道72横向安装。在图7A中,包覆纱FT和第一弹力纱F1通过所述通道喂入。第二弹力纱F2位于备用位置,其初始自由端被接合在保持元件20的吸嘴里。机械保持装置(未示出)可以和抽吸嘴联合使用,以使抽吸保持工作状态,直到更换线轴R1,R2的阶段开始。
在这个备用位置,纱线F2搁置在活塞缸式执行元件8B的陶瓷涂层的杆8A上。相似的活塞缸式执行元件,形成元件6,在图7中没有给出,被安装在传感器59的上方。用这个方式,纱线F2在喷嘴2X的入口区内被握持备用,该入口区域是由侧边74、75形成的不对称的V形轮廓。在示出的例子中,通过保持元件20的偏置位置效用,纱线F2搁置在侧边75上。引入通道71的狭缝从V形轮廓的顶点延伸。
当纱线F2进入该过程,被从元件6,8释放(或者,当没有元件6时,从元件8释放),通过与保持元件20相关的抽吸嘴的抽吸施加的张力作用,纱线F2位于V形轮廓74,75的顶端,穿过其中的狭缝,从狭缝进入喷嘴2X的处理通道71,处于图7B中的状态,在该通道内,纱线FT和F2被喂入喷嘴。
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同样类型的喷嘴可以用作喷嘴2。在这中情况下,纱线FT和F2,喷嘴不对其发生作用,穿过导管71,而纱线F2在导管的内部备用,直到纱线F1耗完。
也能理解在图2中的结构中,第二弹力纱F2也可以如图6的例子那样被一个双偏转机构握持在喷嘴2的通道前部备用。
图8-10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数字101表示的是用于在从包覆纱120和弹性体纱121生产交缠复合纱102的机器中将弹性体纱线的自动引纱的装置整体。
包覆纱120沿着由相关的转轴独立转动的一系列罗拉构成的通道持续退绕,然后被喂入空气交缠喷嘴105所述转轴包括至少一个牵引转轴103和一个拉伸转轴104。
交缠喷嘴105同时被连续喂入一根第一弹性体纱线121,获得弹性体纱线121与包覆纱120的交缠,然后用包覆纱包覆弹力纱121。第一弹性体纱线121从预先安排在机器上的工作位置的第一线轴123上退绕。
弹性体纱线122的第二线轴124被预先安排在备用位置,适于当第一弹力纱121的喂入中断时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被传输到上述工作位置,所述合适的装置例如,参照前面的附图被更加详细描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弹性体纱线122的自由端被适于连接到合适的抽吸装置的管状元件106握持在交缠装置105上游的保持区域。
必须明白,第二弹性体纱线122被从第二线轴124上直线退绕到安装在所述保持区域中的抽吸元件106入口,在该入口处,纱线122的自由端被握持。
靠近第二弹性体纱线122的自由端保持区安装的是一个耦合元件110,实际上直接位于抽吸元件106的上方,通过该耦合元件,包覆纱120和第一弹性体纱线121被连续传送,被一同喂给空气交缠装置105。
所述耦合元件110实质上是一个交缠喷嘴,实质上由支撑一个叉形件112的一个操作头111构成,该叉形件112构成纱线120和121穿过的通道113,该通道具有一个竖直轴线;交缠喷嘴110的通道113在前端开口,用于所述纱线120和121的插入。叉形件112优选的用陶瓷材料制成。
特别的,叉形件112的形状为漏斗形入口114,被预先安排在第二弹性体纱线122的下述一部分所处的高度,该部分是指从第二线轴124上直线退绕到抽吸元件106的部分,其自由端由该抽吸元件保持。
与操作端头111相连的是一个传输压缩空气射流的管道115,其适合于连接到用于压缩空气输入的传统装置上。管道115通过一个在叉形件112上横向形成的合适孔横向引入通道113内。
操作端头111适于在水平方向上由一个交替执行元件16作用而移动,该交替执行元件16例如为气动缸,其被连接到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件117上。这个支撑件117也可以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偏转辊118,适于按照沿着基本与叉形件112的通道113的轴线相对准的竖直方向,预先安排包覆纱120。
此外,传感器元件107被安装在交缠喷嘴110的上方。传感器元件107适于探测第一弹性体纱线121的喂入中断,适于控制将弹性体纱线的第二线轴124传递到工作位置,并相应地传递弹性体纱线的第一线轴123到备用位置。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弹性体纱线的自动更换的方法。
在机器正常运行条件下,包覆纱20和被从安装在工作位置的相应的线轴123上退绕的第一弹性体纱线121,被平行输送通过交缠喷嘴110,111,然后一起喂到第二交缠喷嘴105。第二弹性体纱线122,其已经被从相应的线轴124上退绕的第一部分布置在备用位置,它的自由端由抽吸元件106保持,保持位置稍稍低于交缠喷嘴110,111。
必须注意的是,在这个条件下,从第二线轴124上延伸到抽吸元件106的第二弹性体纱线122的一部分被安置在交缠喷嘴110,111的叉形件112的漏斗入口高度。
当传感器元件107探测到,由于线轴123的耗完或者纱线断头而导致的第一弹性体纱线121的喂入中断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关系内控制将弹性体纱线的第二线轴124传递到工作位置,并相应地传递弹性体纱线的第一线轴123到备用位置。此外,应该能理解,在前面的和现在的这两个实施例中,两根弹力纱线轴的备用和工作位置也可以被固定,即,当纱线被引入处理过程时,位置可以不改变。
同时,通过交替执行元件116,交缠喷嘴110,111在相对于纱线喂入方向的横向上运动,从而与第二弹性体纱线122接触。
在实际中,端头111在一个回缩位置和一个前进位置之间线性运动,所述回缩位置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占据,将纱线喂送到交缠喷嘴105,所述前进位置用虚线111A表示,在该位置,第二纱线122被插入端头111的叉形件112的通道113内。在这个前进位置,通过管道115,压缩空气射流被传输到交缠喷嘴110,111以将第二弹性体纱线122和包覆纱120接合。同时,第二弹性体纱线122的自由端被抽吸元件106释放。
交缠喷嘴110,111然后被再次移动到正常运转时的回缩位置,恢复喂送纱线120,122到交缠喷嘴105。
以上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实现用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生产交缠纱的机器中自动穿引弹性体纱线的目的,尤其可以避免弹性体纱线可能发生的断裂。
实际上,安置在备用位置的弹性体纱线,在离交缠装置105相当远的区域内,从相应的线轴上线性退绕一小部分纱线到保持其自由端的抽吸元件。在自动更换线轴的时刻,这个弹性体纱线不会经受装卸、摩擦或其它会引起断裂的操作影响。
这种布置也大大方便了弹性体纱线线轴在备用位置的周期性安排,也足够将这个纱线的自由端带到使用传统设备的抽吸元件的入口处。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特性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当更换线轴时,新的弹性体纱线用压缩空气流局部接合到包覆纱,包覆纱持续前进,使得两根纱线到交缠喷嘴的平行喂送可以立刻继续进行。
显然,在机器停机时和机器运行时一样可以进行弹性体纱线的插入。
在图8-10中没有示出用于替换复合纱筒管的装置,但它们可以设计得和前面的实施例相同。
可以这样理解,附图只给出了本发明的实际的实施例,它也可以作各种形式的变形和排列,而不脱离本发明所基于的范围。

Claims (45)

1.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纱的方法,该复合纱包括由至少一根包覆纱包覆的至少一根弹力纱,该方法能自动更换弹力纱的线轴,包括以下步骤:
-用基本连续的方式沿着喂入通道穿过至少第一个交缠喷嘴喂入所述包覆纱;
-传送来自第一线轴的第一弹力纱穿过所述第一交缠喷嘴;
-用所述包覆纱包覆所述第一弹力纱形成复合纱并在筒管上卷绕复合纱;
-在备用位置安放第二弹力纱的第二线轴;
-握持所述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接近所述第一交缠喷嘴;
-当第一弹力纱的所述传送被中断时,用一个新的管子替换复合纱的所述筒管;
-释放第二弹力纱的所述初始部分;
-用第一交缠喷嘴将所述包覆纱和所述第二弹力纱接合;
-继续生产用所述包覆纱包覆第二弹力纱形成的复合纱,并在所述新的管子上卷绕该复合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弹力纱的初始自由端由一个保持元件握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由一个偏转元件接合;并且所述偏转元件受控制以释放所述第二弹力纱的初始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元件在第一交缠喷嘴的外部握持所述第二弹力纱,当第二弹力纱被从所述偏转元件释放时,它被安排自动插入所述第一交缠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纱通过由所述保持元件施加的张力作用被插入第一交缠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纱被插入所述第一交缠喷嘴,并被保持在其中,以备第一弹力纱的中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至少部分靠抽吸握持所述初始自由端。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弹力纱的喂入在接合到所述包覆纱之前开始。
9.根据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合到包覆纱之前被传送的第二弹力纱被所述保持元件抽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它们的路径,包覆纱和弹力纱穿过由一对位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下游的罗拉所形成的钳口。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它的路径,所述复合纱穿过由一对罗拉形成的钳口。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交缠喷嘴作用所述弹力纱被所述包覆纱包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弹力纱的传递被中断时,所述第一交缠喷嘴暂时停止运转,而包覆纱继续被喂入;在第二弹力纱被从第二线轴开始传递通过第一交缠喷嘴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重新起动将第二弹力纱接合到所述包覆纱上,并继续生产所述复合纱。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弹力纱的喂入被中断时,所述第二弹力纱已经备用在第一交缠喷嘴的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缠喷嘴作用所述弹力纱被所述包覆纱包覆,该第二交缠喷嘴沿着包覆纱的路径安装在第一交缠喷嘴的下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被暂时启动来接合包覆纱和第二弹力纱,随后,停止工作,同时第二交缠喷嘴至少保持工作,以生产由包覆纱包覆弹力纱的复合纱。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缠喷嘴在第一弹力纱的喂入中断和第二弹力纱的喂入开始之间,被暂时停止工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纱的传送被中断时,包覆纱被喂入不工作的第一交缠喷嘴;在从第二线轴传送第二弹力纱开始后,第一交缠喷嘴被暂时起动以接合第二弹力纱到所述包覆纱上,随后停止工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纱被喂入穿过一对罗拉之间的第一钳口和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该一对罗拉中的至少一个被驱动;
-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传送出来的复合纱被喂到第二对罗拉之间的第二个钳口;
-所述第二对罗拉的圆周速度相对于第一罗拉对来说较低,以松弛所述第二钳口和所述第一钳口之间的包覆纱;
-弹力纱由一个传送罗拉喂入穿过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该传送罗拉的圆周速度低于所述第二罗拉对的圆周速度,以使所述第二钳口和所述传送罗拉之间的所述弹力纱受到牵伸作用。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纱是一根变形纱,优选的,是复丝变形纱。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纱在所述交缠喷嘴的上游被变形作用。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持续喂入包覆纱到所述第二交缠喷嘴;
(b)同时将从安置在工作位置的第一线轴上退绕的第一弹性体纱线喂到所述第二交缠喷嘴,以获得所述包覆纱和所述弹性体纱线的交缠;
(c)握持卷绕在第二线轴上的第二弹性体纱线的自由端,该第二线轴安置在保持区域内备用位置中;
(d)探测所述第一弹性体纱线的喂入中断,以便以适当的时间关系,控制所述弹性体纱线的第二线轴转移到所述工作位置以及所述弹性体纱线第一线轴转移到所述备用位置;
(e)执行所述包覆纱相对于第二弹性体纱线的相对运动,接近第二弹性体纱线的所述自由端的所述保持区域,以便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相接触;
(f)使用交缠喷嘴使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与所述包覆纱相结合,同时,释放第二弹性体纱线的所述自由端,继续喂入所述各纱线到所述第二交缠喷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被从所述第二线轴上线性退绕到位于所述第二交缠喷嘴上游的所述保持区。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的自由端被抽吸装置保持在所述保持区。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纱和所述第一弹性体纱线被持续传递通过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该交缠喷嘴可以在纱线喂入方向的横向方向上执行交替运动,使得所述包覆纱线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接触。
26.一个用于生产复合纱的装置,该复合纱由至少一根包覆纱包覆的至少一根弹力纱形成,该装置包括:第一交缠喷嘴;向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所述包覆纱的喂入通道和所述弹力纱的喂入通道;弹力纱线轴的支撑装置;用于在形成筒管上卷绕复合纱的卷绕元件;中断装置,用于中断复合纱喂到所述形成筒管上并开始在新的卷绕管子上卷绕所述复合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线轴的支撑装置适于支撑至少一根弹力纱第一线轴和至少一个弹力纱第二线轴;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相连的保持元件,以握持所述第二线轴的弹力纱的初始自由端;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弹力纱的喂到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中断;控制装置,用于当第一弹力纱的喂入中断被探测到时控制所述初始自由端的释放。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是抽吸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弹力纱传到第一交缠喷嘴期间,由一偏转元件握持所述第二弹力纱的初始自由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和所述偏转元件相对于第一交缠喷嘴安装成,在所述交缠喷嘴的外部握持第二弹力纱,以及所述保持元件被设计和安装成可以张紧所述第二弹力纱,使得当偏转元件释放所述第二弹力纱时,引起第二弹力纱被插入到所述第一交缠喷嘴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被设计和控制成用空气射流将包覆纱包覆弹力纱。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对牵引罗拉,沿着包覆纱的喂入路径在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上游形成第一钳口,还包括第二对牵引罗拉,在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下游形成第二钳口;所述第二对罗拉可以低于所述第一对罗拉圆周速度的速度被控制旋转。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罗拉用于传送弹力纱,传送速度比所述第二对罗拉的圆周速度低。
33.根据权利要求28、30、31、32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和所述偏转元件相对于第一交缠喷嘴安装成,使得在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内部握持第二弹力纱。
34.根据权利要求26、27、28、29和33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交缠喷嘴安装在所述第一交缠喷嘴下游弹力纱和包覆纱都被喂到该第二交缠喷嘴,执行用包覆纱包覆弹力纱。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交缠喷嘴被控制只暂时用作将第二弹力纱接合到包覆纱。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第二交缠喷嘴下游的是第三对罗拉,形成从第二交缠喷嘴传送过来的复合纱穿过的钳口。
37.根据权利要求26-36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包覆纱的变形装置。
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6-37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被用来在工作位置支撑所述第一线轴,在备用位置支撑所述第二线轴,并从所述工作位置移除第一线轴,并将第二线轴从备用位置传递到工作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26-38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随着第一弹力纱喂入的中断,弹力纱的第一和第二线轴的所述支撑装置被控制来起动用弹力纱第二线轴替换弹力纱第一线轴的循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探测所述第一线轴的弹力纱的末端。
41.根据权利要求26-40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可移动使得第二橡筋纱进入所述第一交缠喷嘴。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可在所述纱线的喂入方向的横向上在回缩位置和前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前进位置中所述第一交缠喷嘴被起动用来接合所述第二弹性体纱线到所述包覆纱上。
43.根据权利要求26-42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元件,用于收集在第一弹力纱的中断和开始用第二弹力纱形成的复合纱之间被传送的包覆纱。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元件包括一个抽吸元件。
45.根据权利要求26-43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缠喷嘴的上游沿着所述包覆纱的路径安装了一个烘箱。
CN2004800135018A 2003-12-02 2004-11-25 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并自动更换喂纱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791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BO2003A000727 2003-12-02
ITBO20030727 ITBO20030727A1 (it) 2003-12-02 2003-12-02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infilaggio automatico del filato
ITFI2004A000089 2004-04-16
ITFI20040089 ITFI20040089A1 (it) 2004-04-16 2004-04-16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produzione di un filato elastico rivestito e per la sostituzione automatica delle rocche di alimentazione
PCT/IT2004/000650 WO2005054106A1 (en) 2003-12-02 2004-11-25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s spoo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1544A true CN1791544A (zh) 2006-06-21
CN1791544B CN1791544B (zh) 2010-08-25

Family

ID=3465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35018A Active CN1791544B (zh) 2003-12-02 2004-11-25 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并自动更换喂纱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426820B2 (zh)
EP (1) EP1689664B1 (zh)
JP (1) JP4896732B2 (zh)
KR (1) KR20060111548A (zh)
CN (1) CN1791544B (zh)
AT (1) ATE507179T1 (zh)
DE (1) DE602004032464D1 (zh)
TW (1) TW200523410A (zh)
WO (1) WO200505410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830A (zh) * 2010-10-30 2013-07-31 P·贝纳利 弹力纱、制造所述纱的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弹力织物
CN107055211A (zh) * 2015-11-11 2017-08-1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供给装置
CN108796739A (zh) * 2018-07-04 2018-11-13 张家港市凯利雅特种纺织纱线有限公司 一种并纱包覆热定型装置
CN110004537A (zh) * 2019-03-29 2019-07-12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一步法生产涤氨空包纱换丝的方法
CN110790088A (zh) * 2019-09-30 2020-02-14 桐乡市恒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纱卷连续移送机构
CN110911523A (zh) * 2015-02-11 2020-03-24 M10 工业股份公司 太阳能电池链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11051230A (zh) * 2017-09-26 2020-04-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长丝络纱装置以及长丝络纱装置中的挂纱方法
CN113962962A (zh) * 2021-10-22 2022-01-21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的短切纱罗拉绕丝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5947B2 (ja) 2005-10-12 2011-02-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装置、集積回路、及び電力線通信方法
ITMI20060648A1 (it) * 2006-04-03 2007-10-04 Menegatto Srl Apparato alimentatore per l'inserimento automatico di filato
WO2008092472A1 (de) * 2007-01-31 2008-08-07 SSM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Elastangarnwechselverfahren
ITFI20070202A1 (it) * 2007-09-10 2009-03-11 Giudici S P A "macchina testurizzatrice-interlacciatrice con doppio forno"
WO2010060678A1 (de) * 2008-11-27 2010-06-0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grasgarnes
ITBO20120240A1 (it) * 2012-05-03 2013-11-04 Gorgaini Graziano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filati interlacciati
ITFI20130125A1 (it) 2013-05-29 2014-11-30 Ssm Giudici S R L "macchina per la produzione di bobine di filo con posizioni di avvolgimento sovrapposte a motorizzazione multipla"
ITFI20130127A1 (it) * 2013-05-29 2014-11-30 Ssm Giudici S R L "un modulo per una macchina per la produzione di bobine di filo"
CN103350914B (zh) * 2013-07-02 2014-05-21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橡筋机的送料装置
WO2016058987A1 (en) * 2014-10-13 2016-04-21 Ssm Giudici S.R.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ncy yarns
WO2017065783A1 (en) * 2015-10-16 2017-04-20 Ave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licing nose wire in a facemask manufacturing process
MX2018004430A (es) 2015-10-16 2018-05-11 Avent Inc Metodo y sistema para cortar y colocar tiras metalicas adaptables en un proceso de fabricacion de mascarillas.
MX2018004433A (es) 2015-10-16 2018-05-11 Avent Inc Metodo y sistema para colocar tiras metalicas adaptables precortadas en un proceso de fabricacion de mascarillas.
MX2018004397A (es) 2015-10-16 2018-05-11 Avent Inc Metodo y sistema para apilado y carga automatizados de mascarillas envueltas en una caja de carton en una linea de fabricacion.
JP6735343B2 (ja) 2015-10-16 2020-08-05 オーアンドエム ハリヤード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アンリミテッド カンパニー 製造ラインにおいて、包装されたフェイスマスクをカートン内に自動的に積層させて充填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DE102017122851A1 (de) * 2017-10-02 2019-04-0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zum Ansetzen eines Fadens a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Textilmaschine mit einer Saugdüse und mit einem Zubringerorgan
EP3771673B1 (en) * 2019-07-30 2023-09-06 TMT Machinery, Inc. Peg, package exchanging device, and yarn processing system
CN114250537B (zh) * 2021-12-24 2022-12-09 杭州聚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捻纱单元及气流捻纱单元的纺纱系统及其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0917A (en) 1974-09-05 1976-03-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mposite elastic yarn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m
JPS51112955A (en) * 1975-03-26 1976-10-05 Toray Industries Method of producing coated elastic yarn
US4430780A (en) 1982-01-11 1984-02-14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Fluid flow comingling jet
EP0269184B1 (en) 1986-11-26 1994-02-02 FADIS S.p.A. Machine for the air jet coupling of different yarns
EP0364874B1 (de) 1988-10-15 1993-09-29 Barma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fadens
CH676559A5 (zh) 1989-02-15 1991-02-15 Heberlein & Co Ag
JPH02300337A (ja) * 1989-05-15 1990-12-12 Murata Mach Ltd カバリング糸の製造方法
JPH03234839A (ja) * 1990-02-05 1991-10-18 Toray Eng Co Ltd 空気式交絡糸の製造装置
JPH03279437A (ja) * 1990-03-22 1991-12-10 Ishikawa Seisakusho Ltd エアカバリング機における弾性糸送り出しローラ
CH681633A5 (zh) 1990-07-02 1993-04-30 Heberlein & Co Ag
EP0564400B1 (de) 1992-04-03 1995-12-06 Heberlein Maschinenfabrik AG Vorrichtung zum Verwirbeln von Multifilamentgarnen
US5568719A (en) * 1992-06-11 1996-10-29 Prospin Industries, Inc. Composite yarn including a staple fiber covering a filament yarn component and confining the filament yarn component to a second thickness that is less than a first thickness of the filament in a relaxed state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SE508660C2 (sv) 1992-08-04 1998-10-26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Trådutmatningsanordning för elastomer tråd
US5970593A (en) 1997-09-12 1999-10-26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Jet for interlacing textile yarns
IT1302607B1 (it) 1998-10-06 2000-09-29 Fadis Spa Procedimento e relativa macchina per l'accoppiamento di un filoelastomerico ad un filo inestensibile.
JP3552618B2 (ja) * 1999-12-13 2004-08-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694719B2 (en) * 2001-08-21 2004-02-2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ut resistant yarn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fabric and glove
ITMI20010600U1 (it) 2001-11-14 2003-05-14 Giudici Davide E Figli S N C D Macchina testurizzatrice
EP1411014A1 (en) * 2002-10-17 2004-04-21 Giudici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ally replacing feeding spools
US6848151B2 (en) * 2003-03-31 2005-02-01 Invista Norh America S.à.r.l Air-jet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elastic yarns
EP1630268B1 (de) * 2004-08-26 2007-01-10 SSM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Garnqualitätssicherungsverfahren und Garnbearbeitungsmaschin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830A (zh) * 2010-10-30 2013-07-31 P·贝纳利 弹力纱、制造所述纱的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弹力织物
CN103228830B (zh) * 2010-10-30 2016-05-25 P·贝纳利 弹力纱、制造所述纱的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弹力织物
CN110911523A (zh) * 2015-02-11 2020-03-24 M10 工业股份公司 太阳能电池链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10911523B (zh) * 2015-02-11 2023-12-12 M10 工业股份公司 太阳能电池链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07055211A (zh) * 2015-11-11 2017-08-1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供给装置
CN111051230A (zh) * 2017-09-26 2020-04-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长丝络纱装置以及长丝络纱装置中的挂纱方法
CN108796739A (zh) * 2018-07-04 2018-11-13 张家港市凯利雅特种纺织纱线有限公司 一种并纱包覆热定型装置
CN110004537A (zh) * 2019-03-29 2019-07-12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一步法生产涤氨空包纱换丝的方法
CN110790088A (zh) * 2019-09-30 2020-02-14 桐乡市恒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纱卷连续移送机构
CN110790088B (zh) * 2019-09-30 2021-02-19 厉畅 一种纱卷连续移送机构
CN113962962A (zh) * 2021-10-22 2022-01-21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的短切纱罗拉绕丝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89664A1 (en) 2006-08-16
ATE507179T1 (de) 2011-05-15
US7426820B2 (en) 2008-09-23
KR20060111548A (ko) 2006-10-27
US20060277890A1 (en) 2006-12-14
WO2005054106A1 (en) 2005-06-16
DE602004032464D1 (de) 2011-06-09
CN1791544B (zh) 2010-08-25
EP1689664B1 (en) 2011-04-27
TW200523410A (en) 2005-07-16
JP2007513265A (ja) 2007-05-24
JP4896732B2 (ja)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1544A (zh) 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并自动更换喂纱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CN1324177C (zh)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CN1079853C (zh) 假捻变形机及变形方法
CN1028039C (zh)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TWI513869B (zh) 用於生產針織品之設備和方法
CN100402719C (zh) 气流纺纱机重新接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651622A (zh) 纺织机械
CN1066785C (zh) 卷绕装置
CN1533975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32370A (zh) 纤维条自动喂给的方法和装置
CN1159492A (zh)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59493A (zh) 纺纱机的接头方法
CN103010816B (zh) 纱线卷取机
CN211394850U (zh) 设有送线单元和针织单元的同步转动移动单元的针通机
CN1354294A (zh) 纺纱装置
JP6762928B2 (ja) 繊維機械および繊維機械を運転する方法
EP2636624A2 (en) Take-up apparatus
CN1407154A (zh) 气流纺纱机上重新开始组分纱线纺纱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165878A (zh)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CN1639396A (zh) 变形机
CN106167201A (zh) 纱线卷取机
CN1227399C (zh) 拆开针织物的方法
CN1012442B (zh) 纺纱设备中捻接纱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14821B (zh) 用于生产粗纱的纺织机及用于启动在这种纺织机上的粗纱生产的方法
CZ2003148A3 (cs) Efektní složková rotorová příze obsahující kontinuální složku a vypřádanou složku a způsob a zařízení pro její výrob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SM GIUDICI S.R.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IUDICI S. P. A.

Effective date: 201301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16

Address after: Italy ryco

Patentee after: SSM GIUDICI S.R.L.

Address before: Italy.

Patentee before: Giudici S. P.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