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4294A - 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4294A
CN1354294A CN 01135074 CN01135074A CN1354294A CN 1354294 A CN1354294 A CN 1354294A CN 01135074 CN01135074 CN 01135074 CN 01135074 A CN01135074 A CN 01135074A CN 1354294 A CN1354294 A CN 1354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yarn
axis body
thread
carrier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350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4576C (zh
Inventor
泽田晴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660405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35429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489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15543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489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3681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4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4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45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45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26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in which fibres are controlled by one or more endless apr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装置,具有牵伸装置D、纺纱构件P、卷取部W,纺纱构件P将多台具有中空导纱器轴体28和空气喷射喷嘴21的纱线生成组件并列而构成,中空导纱器轴体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纱线通路32;空气喷射喷嘴使纺纱室20内产生回旋气流;纺纱装置在纺纱构件和卷取部之间设有并纱用导引件8;在并纱用导引器中将单纱Ya、Yb进行合体,在卷取部中将并纱卷取到卷装12上。由于在纺纱构件P和并纱用导引件8之间单纱Ya、Yb不发生气圈,因而不会造成由气圈的干涉而形成的断头和质量降低,能生成使多条沿整个纵长方向都存在卷绕纤维的实捻状细纱并纱而构成的双股纱。

Description

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装置,它是将多条纤维束供给牵伸装置,使回旋气流分别作用在被牵伸的多条纤维束上而进行加捻,由此生成多条纱线,此后将多条纱线合并而制成并纱。
背景技术
以前公知的纺纱装置有如日本专利公开报告实开平3-23161号记载的,它是借助沿纤维束输送的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设的一对压缩空气喷射口(第1喷嘴、第2喷嘴)喷射的空气、分别沿纤维束的输送方向、在二个部位发生2个不同回旋方向的回旋气流,将这些能借助在二个部位发生的回旋气流而生成扎绞纱(卷绕在平行纤维上的卷绕纤维沿纵长方向、空开一定间隔地部分存在的纱线)的纱线形成气圈并列地设置,将并列设置的纱线生成组生成的2条扎绞纱,通过并纱用导纱器而使其合体,由此制造成双股纱。
以前的纺纱装置是将并列设置的纱线生成组件生成的2条扎绞纱,通过并纱用导纱器而使其合体,由此制造双股纱的,在以前的纺纱装置中,由作为纱线生成组件下游侧喷嘴的第2喷嘴喷射出回旋气流,使纤维束发生气圈,将假捻加在纤维束上,从而生成扎绞纱,因此、从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的纱线由于在纱线生成组件和并纱用导纱器之间发生气圈,因而从邻接的2个纱线生成组件分别排出的2条纱线因气圈而相互干涉、时而发生断头等事故、有使双股纱的质量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以前的纺纱装置所存在的问题,不利用专用的并纱机,就能使多条沿整个纵长方向都存在卷绕纤维的实捻状细纱进行并纱,形成并纱而卷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申请第一个发明的纺纱装置,它具有牵伸纤维束的牵伸装置、配置在这牵伸装置的下游侧的纺纱构件、卷取由纺纱构件生成的细纱的卷取部,其中,上述纺纱构件是将多台具有中空导纱器轴体和空气喷射喷嘴的纱线生成组件并列地构成,上述中空导纱器轴体是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纱线通路的;上述空气喷射喷嘴是使处于中空导纱器轴体前端部的纺纱室内产生回旋气流的;而且上述纺纱装置在纺纱构件和卷取部之间还设有并纱用导引件;在用于将多台纱线生成组件生成的单纱加以并纱的导引器中、进行合体;在卷取部中形成并纱后、卷取到卷取卷装上。
在第1个发明中,把从牵伸装置导入到纺纱构件的多条纤维束作成多条细纱,从纺纱构件排出,在并纱用导引器中合体之后、在卷取部作成并纱而卷取到卷取卷装上。在纺纱构件的纱线生成组件中,由作用到中空导纱器轴体前端部的回旋气流,使构成纤维束的纤维后端反转之后,由纤维束(细纱)的行进,一边卷绕在后续纤维的前端部周围,一边进入到纱线通路内。这样,在各个纱线生成组件中,分别生成沿整个纵长方向都存在卷绕纤维的实捻状细纱。
由于根据这样的原理生成细纱,因而从各个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的单线在纺纱构件和并纱用导引器之间不会发生气圈。因此,多条单线不会像以前的使用2个朝相反方向回旋的回旋气流的纺纱装置那样、因气圈而缠绕在一起,或发生断头,不会发生使纱线性质降低的问题。
第2个发明的纺纱装置中,各个纱线生成组件分别设有吸引力发生机构,它是用于发生从中空导纱器轴体的纱线通路入口朝纱线排出口的吸引力的;上述纱线生成组件还设有控制装置,它是在纺纱开始时的纱线引出的纺纱中,使空气喷射喷嘴和吸引力发生机构一起动作,从各个纱线生成组件分别排出细纱;而且在纱线引出的纺纱结束时,使空气喷射喷嘴仍继续动作、停止吸引力发生机构的动作,转换成通常纺纱。
在第2个发明中,当从纺纱停止状态开始纺纱时,使空气喷射喷嘴和吸引力发生机构一起动作而进行纺纱。由于进行这样的纱线引出的纺纱,因而从牵伸装置供给的纤维束不会堵住在纱线生成组件内,能在具有由纱线引出机构引出的强度的状态下,从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细纱。这样,由于不必像必需使卷取侧引出的种纱、相反地通过中空导纱器轴体的接头方法(须从接合)那样、考虑种纱向卷取方向开始行进的时间和纤维束再开始输送的时间等时间因素,因而,能用简单的结构、确实可靠地使制造并纱卷取卷装的纺纱装置的再开始起动。
当通过中空导纱器轴体的纱线通路的细纱受到充分的输送力(引出到下游侧的力)时,在继续保持空气喷射喷嘴仍然动作的状态下,停止吸引力发生机构的动作,由此转换成通常纺纱。由于只停止吸引力发生机构的动作就可以了,因而能顺利地从纱线引出的纺纱转换到通常纺纱。
第3个发明的纺纱装置中,吸引力发生机构设有内部空气通路和辅助喷嘴,上述内部空气通路是形成在中空导纱器轴体上的纱线通路外侧上的;上述辅助喷嘴是将内部空气通路和纱线通路连接的;上述吸引力发生机构从内部空气通路、借助辅助喷嘴、将压缩空气喷射到纱线通路里。
在第3个发明中,能使吸引力发生机构的结构简化,而且能在中空导纱器轴体的纱线通路里发生强大的吸引力。
第4个发明的纺纱装置中,空气喷射喷嘴是能自由地进行喷射压的高低转换的;控制装置从纱线引出的纺纱开始,在规定时间里将空气喷射喷嘴的喷射压维持成低压。
在第4个发明中,在使空气喷射喷嘴和吸引力发生机构(辅助喷嘴)这两者都动作时,由于最初的规定时间是将空气喷射喷嘴的喷射压保持在低压,因而能由回旋气流,抑制从牵伸装置供给的纤维束、在中空导纱器轴体的前端部发生振动;能由吸引力发生机构(辅助喷嘴)的吸引力、确实可靠地将纤维束引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的纱线通路里。这样,就提高了纱线引出的纺纱的可靠性。
第5个发明的纺纱装置中,设有接头部、纺纱侧纱头导引机构和卷取侧纱头导引机构;上述纺纱侧纱头导引机构是由纱线引出的纺纱、将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的纺纱侧纱头导引到接头部;上述卷取侧纱头导引机构是把从卷取卷装开松的卷取侧纱头导引到接头部;在进行接头动作时,使纺纱侧纱头导引机构和卷取侧纱头导引机构动作,在接头部中进行纺纱侧纱头和卷取侧纱头的接头处理。
在第5个发明中,由于在进行接头动作中、是将转换成通常纺纱后的纺纱侧的细纱和卷取侧的细纱连接,因而纱线引出的纺纱部分的细纱不会混入到卷取卷装里。这样,就能使卷取卷装中的细纱质量均匀一致。
第6个发明的纺纱装置,它具有牵伸纤维束的牵伸装置、配置在这牵伸装置的下游侧的纺纱构件、卷取由纺纱构件生成的细纱的卷取部,其中,上述纺纱机构是将多台具有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纺纱喷嘴部的纱线生成组件并列地构成,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具有形成沿轴向延伸纱线通路的中空导纱器轴体,纺纱喷嘴部具有使处于中空导纱器轴体前端部上的纺纱室内产生回旋气流的空气喷射喷嘴,多个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多个纺纱喷嘴部可由共同的驱动机构连接或分离地构成;
在纺纱构件和卷取部之间设有并纱用的导引器;
在并纱用的导引器中把由多台纱线生成组件生成的单纱加以合体,在卷取部中形成并纱后卷取成卷装。
在第6个发明中,与在第1个发明中那样,把从牵伸装置导入到纺纱构件的多条纤维束作成多条细纱,从纺纱构件排出,在并纱用导引器中合体之后、在卷取部作成并纱而卷取到卷取卷装上。在纺纱构件的纱线生成组件中,由作用到中空导纱器轴体前端部的回旋气流,使构成纤维束的纤维后端反转之后,由纤维束(细纱)的行进,一边卷绕在后续纤维的前端部周围,一边进入到纱线通路内。这样,在各个纱线生成组件中,分别生成沿整个纵长方向都存在卷绕纤维的实捻状细纱。
由于根据这样的原理生成细纱,因而从各个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的单线在纺纱构件和并纱用导引器之间不会发生气圈。因此,多条单线不会像以前的使用2个朝相反方向回旋的回旋气流的纺纱装置那样,因气圈而缠绕在一起,或发生断头,不会发生使纱线性质降低的问题。
由于是在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纺纱喷嘴处于合体的状态下进行纺纱,在断头时(纺纱中断时)使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纺纱喷嘴部离开,因而、即使在纤维堵塞住处于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纺纱喷嘴部之间的纺纱室或它周围的场合下,也能确实可靠地自动除去这种堵塞。特别是能由共同驱动机构使多个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多个纺纱喷嘴部分离或连接,能使结构简化,而且能确实地进行多个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多个纺纱喷嘴部的合体和分离的动作。
第7个发明的纺纱装置中,设有用于将各个纱线生成组件中的纺纱室相互屏蔽的屏蔽部,它被做成在纺纱时、能使各个纺纱室内的回旋气流相互不干扰。
在第7个发明中,由于空气喷射喷嘴引起的各个纺纱室内的回旋气流相互不干扰,因而不会发生由干扰形成的回旋气流的乱流,能进行良好的纱线引出的纺纱和通常纺纱。能使纱线引出的纺纱的成功率提高,而且能防止通常纺纱中生成的细纱质量降低。
第8个发明的纺纱装置中,设有第1臂和第2臂;上述第1臂安装有多个纺纱喷嘴部,并具有与各个纺纱喷嘴部相对应的多个嵌合孔;上述第2臂被做成能安装多个安装座、能相对于第1臂自由地结合或分离;
多个安装座上分别安装着中空导纱器轴体;在两个臂接近时,安装在第2臂上的多个安装座的一部分分别插入到第1臂上形成的多个嵌合孔里,进行中空导纱器轴体相对于空气喷射喷嘴的定位。
在第8个发明中,由于安装着中空导纱器轴体的安装座是插入到嵌入孔里而定位,因而能使结构更简化,由此,在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纺纱喷嘴部合体时,能正确地按纺纱状态的位置关系将各个中空导纱器轴体相对于各个空气喷射喷嘴进行定位。
第9个发明的纺纱装置中,借助弹性体,将多个安装座能各自分别自由调心地、相对于第2臂而支持,在两个臂接近时,在将安装座的一部分插入到嵌合孔里时,将各个安装座各自分别地相对各个嵌合孔而调心,同时由上述弹性体的弹力,使安装座对纺纱喷嘴部进行压接。
在第9个发明中,由于在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纺纱喷嘴部合体时,各个安装座分别地调芯,因而能将各个中空导纱器轴体分别正确地相对各个空气喷射喷嘴定位。又因为由弹性体的弹力使安装座压接在纺纱喷嘴部上,所以能确实可靠地防止空气从安装座与纺纱喷嘴部(嵌合孔)之间漏泄,能时常良好地把空气喷射喷嘴喷射到纺纱室里的空气排出的同时进行纺纱。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
图1是构成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组件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纺纱装置中所使用的中空导纱器轴体等的侧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构件等的局部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构件等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从图4的相反侧所看到的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构件等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构件等的局部斜视图。
图7是构成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组件和接头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纺纱装置中的纺纱开始时动作的时间图。
图9是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构件等的局部侧断面图。
图10是和图3同样的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构件等的局部斜视图。
图11是和图9同样的本发明纺纱装置的纺纱构件等的局部侧断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纺纱装置中所使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中空导纱器轴体等的侧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它不是超越本发明主题的限制,本发明也不受本实施例任何的限定。在下面的说明中,把一个将2条纱线并纱而制造成双股纱的实例作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纺纱装置进行说明。
先用图1对作为一个例子的本发明纺纱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1a、1b是收容在棉条筒2a、2b里的纤维束(纱条),3a、3b是配置在牵伸装置D入口处的筒状的纤维束用导纱器。D是由后罗拉4、第3罗拉5、附加着输送带6’的第2罗拉6和前罗拉7构成的作为一个例子的4线式牵伸装置。牵伸装置D利用罗拉之间的圆周速度差而牵伸纤维束1a、1b。P是下述的纺纱构件,配置在离牵伸装置D很近的下游侧、里边安装着2组纱线生成组件。8是并纱用导引器,9是由夹持辊9a和送出辊9b构成的喂纱构件(进纱构件)。并纱用导引器8配置在纺纱构件P和喂纱构件9之间。10是松弛管(纱线停留构件),在进行接头作业时,用于使从再开始纺纱的纺纱构件P排出的双股纱暂时停留。11是清纱器(纱线粗细检测器)。12是卷绕在筒管13上的卷装、而筒管是支承在图中没表示的筒管支架上的。卷装12做成借助摩擦辊14与其表面相接触而回转。15是图中没表示的往复动程装置的往复动程导纱器。并且,由支承在筒管支架上的筒管13、摩擦辊14和往复动程导纱器15等构成卷取部W。
从棉条筒2a、2b分别引出的纤维束1a、1b由共同的牵伸装置D牵伸之后,进入到构成纺纱构件P的2组纱线生成组件,由各个纱线生成组件生成2条纱线Ya、Yb,此后,生成的2条纱线Ya、Yb由并纱用的导引器8合体,形成双股纱Y。然后,双股纱Y由构成喂纱构件9的夹持辊9a和送出辊9b夹持,将其沿卷取部W方向输送。然后在卷取部W由复往动程导纱器15使其一边往复移动、一边与摩擦辊14相接触而被卷取在正在回转着的卷装12上。为了将2条由2组纱线生成组件分别生成的纱线Ya、Yb、与将这2条纱线Ya、Yb合体而形成的双股纱明确地区分开,下面将纱线Ya、Yb称为单纱。
如上所述,纺纱装置是将多台纺纱组件并列地设置而形成,而这些纺纱组件都分别由牵伸装置D、纺纱构件P、喂纱构件9、松弛管10、清纱器11和卷取部W等构成。
下面、主要参照图2~图6,对内部安装着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的纺纱构件P进行说明。由于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因而对一方的纱线生成组件Ua进行说明。对一些共同结构的构件,将相同的计算数字作为附图中的参照符号,而且,根据需要,对一方的纱线生成组件Ua、在计算数字上添加罗马字母a来表示;对另一方的纱线生成组件Ub、在计算数字上添加罗马字母b来表示,但是如图2等所示、在说明共同的结构时,则不添加罗马字母a或b,只用计算数字来说明结构中的构件。
纱线生成组件U主要由固定在下述的第1摆动臂上的纺纱喷嘴部N和相对于纺纱喷嘴部N能合体或分开的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构成。
纺纱喷嘴部N具有由导引孔16和针17构成的针架18,针架18安装在喷嘴座19上,上述针架的导引孔16用于把由牵伸装置D牵伸的纤维束1导入,而针17设置在从导引孔16排出的纤维束1的流路上。大致形成筒状的喷嘴座19在内部具有纺纱室20,而且具有多个用于使纺纱室20内发生回旋气流的空气喷射喷嘴21。空气喷射喷嘴21相对于断面形成圆形的纺纱室,朝其切线方向开口。针架18的前端部嵌入在台架22的开口22’里,位于台架22内的喷嘴座19借助中间板材23而嵌入地安装在第1摆动臂24上所形成的开口24’上,上述中间板23具有能嵌入喷嘴座19的开口23’。25是以包围空气喷射喷嘴21的压缩空气导入口的方式形成在台架22内的空气停留容器,空气停留容器25与压缩空气用通路26相连通,形成压缩空气用通路26的管体27与图中没表示的压缩空气供给源相连接。在空气喷射喷嘴21和压缩空气供给源之间设有电磁阀,用于对喷嘴21的进行压缩空气喷射和停止喷射的动作转换,这电磁阀根据下述的控制装置输出的转换信号进行转换。
经过压缩空气用通路26等构件而供给空气停留容器25的压缩空气、从空气喷射喷嘴21向下述的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前端部29方向喷射,使纺纱室20内产生回旋气流,同时在针架18的导引孔16内,产生朝纺纱室20方向的空气流,这样,位于导引孔16的前罗拉7侧的纤维束导入口附近就产生吸引空气流。由这吸引空气流的作用就能容易地将前罗拉7排出的纤维束1导入到针架18的导引孔16里。
构成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的中空导纱器轴体28具有圆锥台状的前端部29和设有环状的内部空气通路30的筒体部31,在中心部沿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轴线形成纱线通路32。内部空气通路30和纱线通路32由辅助喷嘴33连接着,而内部空气通路30借助连接件35,与图中没表示的压缩空气供给源相连接的管子36连接着,上述连接件35是与筒体部31上形成的通孔34相连接的。辅助喷嘴33设置在比筒体部31上形成的通孔34还靠前端部29侧的位置上。
从辅助喷嘴33喷射出的压缩空气进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中形成的纱线通路32里,朝着纱线排出口28’方向流动,上述纱线排出口28’是处于与中空导纱器轴体28前端部29的相反一侧的位置上。
37是装着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轴体安装座,轴体安装座37具有基盘部38、圆锥台部39、圆筒部40和脚部42;上述基盘部38具有将圆板的一部分沿着弦切除的形状;上述圆锥台部39位于基盘部38中央;而上述圆筒部40位于与圆锥台部39相反一侧的基盘部38中央;上述脚部42突出地设置在圆筒部40侧的基盘部38上、并且在脚部42上形成螺孔41。在沿着轴体安装座37的轴线而形成的通孔43上、插入地安装着中空导纱器轴体28,而且,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前端部29从圆锥台部39突出着。
44是第2摆动臂,在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沿水平方向并列地设置2个安装孔46,它们能以插入的方式、安装轴体安装座37的圆筒部40。而且,在安装基座部45上形成的2个安装孔46的周围,穿透地设有脚部插装孔47,用于插装轴体安装座37上形成的脚部42。在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是这样的实例、即、相对于1个轴体安装座37形成3个脚部42,由于安装基座部45上安装着2个轴体安装座37,因而在安装基座部45上穿透地设有6个脚部插装孔47。在安装基座部45上形成脚部插装孔47的与插装脚部42侧的相反一侧部分,形成内径比脚部插装孔47大的空间部49,其中能插入螺栓48的头部48’,而且,在与脚部插装孔47和空间部49的交界处相邻接的脚部插装孔47的内周面上,突出地设置着环状突部50。可根据螺栓48的头部48’的尺寸大小,将空间部49的内径做成与脚部插装孔47的内径相同或者比其小。在将空间部49的内径做成比脚部插装部47的内径小的场合下,由于在脚部插装孔47和空间部49的交界处形成了台阶,因而可省略为了下述目的而形成的上述环状突部50。
下面,对用于将中空导纱器轴体28安装到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的安装轴体安装座37的安装机构进行说明。
将安装有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轴体安装座37的圆筒部40,插装到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形成的安装孔46里,与此同时,将轴体安装座37上所形成的脚部42,插装到预先插入螺旋弹簧51的安装基座部45上所形成脚部插装孔47里。插入到使脚部插装孔47里的螺旋弹簧51的空间部91侧的端部,与突出地设置在脚部插装孔47的内周面上的环状突部50相接触。接着,从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所形成的空间部49侧、将螺栓48、插入通过被插入到脚部插装孔47里的螺旋弹簧51内,使螺栓48的前端部与轴体安装座37上形成的脚部42的螺孔41螺纹结合,由此、将用于安装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轴体安装座37安装在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在本实施例中,在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能安装2个轴体安装座37。而且2个轴体安装座37是配置成这样,即、在轴体安装座37的基盘部38缘部上形成的直线部38a’、38b’是相对地配置成平行状态的。
在将用于安装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轴体安装座37安装到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时,如上所述地、将轴体安装座37的脚部42插装到安装基座部45上所形成的脚部插装孔47里,而且使插入在脚部插装孔47里的螺旋弹簧51的空间部49侧的端部与突出地设置在脚部插装孔47内周面上的环状突部50相接触,使螺旋弹簧51的另一方端部与脚部42的底面相接触,这样,由螺旋弹簧51的弹力、使轴体安装座37的脚部42、从安装基座部45上所形成的脚部插装孔47中弹向脱出方向。为了使轴体安装座37的脚部42不会完全从安装基座部45上所形成的脚部插装孔47中脱出,在轴体安装座37的脚部42从安装基座部45上所形成的脚部插装孔47中脱出之前,使螺栓48的头部48’与脚部插装孔47和空间部49的交界处形成的台阶52相接触。
安装在上述第1摆动臂24前端部上的台架22上形成开口22’,它能嵌装上述针架18,由于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是具有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的纺纱装置,因而开口22’也水平地形成2个,能嵌入2个针架18。而且在第1摆动臂24前端部还形成2个嵌合孔53,它们与台架22上形成的2个开口22’相对应,在这些嵌合孔53里插入轴体安装座37的圆锥台部39,而轴体安装座37上安装着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所配设的中空导纱器轴体28。
如图6所示,在第1摆动臂24的内部、沿其纵长方向、形成空体部55,它在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下端设有开口54,空体部55在其中间分成2股、一方的分支通路56与第1摆动臂24前端部上形成的2个嵌合孔53中的一方嵌合孔53相连通;而另一方分支通路56则与第1摆动臂24前端部上形成的2个嵌合孔53中的另一方嵌合孔53相连通。在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下端所形成的开口54上,连接着与图中没表示的空气吸引源相连的管子57。如下所述,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是合体的,安装在纺纱构件P里的纱线生成组件Ua、Ub在生成单纱Ya、Yb的纺纱状态下,借助管子57和分支通路56、使嵌合孔53内发生弱的吸引空气,将纺纱中产生的浮游纤维和灰尘吸引后除去,而且具有使喷嘴座19的空气喷射喷嘴21喷射的压缩空气排放的功能。
下面,说明使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摆动的机构。
配设在纺纱装置适当的底座F上的水平轴59,嵌入在第2摆动臂44下端部上所形成的水平轴孔58里,此外,配设在纺纱装置的适当的底座F上的油缸60的活塞杆61,能绕支轴转动地支承在第2摆动臂44的分支臂44’上,这样,通过使油缸60动作,就能使活塞杆61进退地动作。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是能由共同驱动源的油缸60的作用而进行摆动的,由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的摆动,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28就能分别在纺纱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从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处在纺纱位置的纺纱状态(合体状态)开始,使油缸60动作,由此直到过程中途、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一起摆动,而且在规定的位置上,由安装在底座F上的适当位置的挡块(图中没表示)限制第1摆动臂24摆动,此后,只有第2摆动臂44摆动到退避位置。这样,当第1和第2摆动臂24、44摆动到退避位置时,在牵伸装置D和纺纱喷嘴部N之间,以及在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之间形成规定的空间。
从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处在后退位置的状态开始,使活塞杆61前进时,使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向前罗拉7摆动,最终,将配设在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的轴体安装座37的圆锥台部39,插入在第1摆动臂24前端部上形成的嵌合孔53里,同时使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平坦侧面24″与安装在第2摆动臂44上的轴体安装座37的基盘部38面接触。在使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平坦侧面24″与安装在第2摆动臂44上的轴体安装座37的基盘部38面接触时,通过插入在安装基座部45上所形成的脚部插装孔47里的螺旋弹簧51的弹力,使安装在第2摆动臂44上的轴体安装座37的基盘部38压接在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平坦侧面24″上。而且在使活塞杆61后退时,最终、将配设在第1摆动臂24上的纺纱喷嘴部N和配设在第2摆动臂44上的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分离。
而且,使活塞杆61前进,将配设在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基座部45上的轴体安装座37的圆锥台部39,插入到第1摆动臂24前端部上所形成的嵌合孔53里,将配设在第1摆动臂24上的纺纱喷嘴N与配设在第2摆动臂44上的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合体时,与纺纱喷嘴部N的针17相接近,来配置上述的构成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的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前端部29。即、当纺纱喷嘴部N与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合体时,就将中空导纱器轴体28相对于空气喷射喷嘴21和针17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上。
第1摆动臂24从它的前端部开始分成2股,有2个分支臂62;配设在上述纺纱装置的适当底座F上的水平轴59,嵌入地安装在分支臂62上穿透地设置着的水平轴孔62’里。而且,位于牵伸装置D的前罗拉7和针座18的下方、上部有开口的吸引孔口63,安装在第1摆动臂24上,吸引孔口63借助与吸引孔口63相连接的管子64,与图中没表示的空气吸引源相连接。吸引孔口63具有将其附近的浮游纤维和尘埃等吸引而加以除去的功能。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纱线生成组件U中的纱线生成过程进行说明。对棉条筒2a、2b内的从一方棉条筒2引出并加以牵伸的纤维束1进行说明。
在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分别处于纺纱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纱线生成过程的纺纱,在这个状态下,轴体安装座37的圆锥台部39插入在第1摆动臂24上所形成的嵌合孔53里。这样,在纱线生成过程中,使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合体,而且,从棉条筒2引出而供给牵伸装置D的纤维束1分别由牵伸装置D牵伸之后,借助由空气喷射喷嘴21喷射的喷射空气作用而发生的、在针座18的导引孔16附近的吸引空气流,进入到导引孔16里,此后、沿针17的周围而输送,进入到纺纱室20。
构成上述被吸入到纺纱室20内的纤维束1的纤维,在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前端部29附近,受到从空气喷射喷嘴21喷射的高速回旋的回旋气流作用,从纤维束1分离的同时,后端反转到下游侧,沿回旋气流的方向而加捻。即、由回旋气流的作用,构成纤维束1的纤维的后端部分,以反转到下游侧的状态,在中空导纱器轴体28前端部29的周围进行卷绕,在进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路32内时,依次卷绕到处于中心部分的纤维束周围,由此就生成沿整个纵长方向都有卷绕纤维的实捻状细纱。在纺纱过程中、由回旋气流作用而加上的一部分捻转会向前罗拉7方向传播,但是,这个传播受到针17的阻止,从前罗拉7送出的纤维束1未被上述捻转而捻入。
如上所述地被加捻的纤维,依次生成大部分成为卷绕纤维的实捻状单纱Ya、Yb,通过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路32,从纱线排出口28’排出。这样,在通常的单纱Ya、Yb生成过程中,压缩空气没从压缩空气供给源、经过管子36和连接件35、供给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内部空气通路30,因此、压缩空气没从辅助喷嘴33供到纱线通路32内。
由于纺纱构件P里装着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因而由上述纱线生成过程生成2条单纱Ya、Yb。由各个纱线生成组件Ua、Ub生成的单纱Ya、Yb通过并纱用的导引器8而合体,由此形成双股纱Y,此后、由构成喂纱构件9的夹持辊9a和送出辊9b夹持,向卷装12方向输送,此后,由往复动程装置15使其进行往复运动,同时与摩擦辊14相接触,被卷取到正在回转着的卷装12上。
下面,说明纺纱装置的起动和发生断头之后的再开始纺纱作业。
纺纱装置起动前或发生断头时,牵伸罗拉的一部分是停止着的,而且不从空气喷射喷嘴21和辅助喷嘴33喷射压缩空气,空气喷射喷嘴21和辅助喷嘴33处于不动作状态。通过使后罗拉4和第3罗拉5回转驱动,将前端被停止着的第3罗拉5把持着的纤维束1送出,而且经过第2罗拉6和前罗拉7而供给纺纱构件P的纱线生成组件U。与停止着的牵伸罗拉开始驱动的同时,开始从空气喷射喷嘴21和辅助喷嘴33喷射压缩空气。即、在进行接头作业的再开始纺纱时,在纱线生成组件U中,从空气喷射喷嘴21喷射压缩空气,而且从压缩空气供给源经过管子36和连接件35,将压缩空气供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内部空气通路30里,因此,也从辅助喷嘴33将压缩空气喷射到纱线通路32内。
由于空气喷射喷嘴21是做成向纤维束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倾斜的,从空气喷射喷嘴21喷射的压缩空气一边回旋,一边向纤维束1的输送方向流动,因而被导入到针座18的导引孔16里的纤维束1由回旋气流作用,形成松的假捻状态,同时经针17而送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前端所形成的开口28″附近。
而从辅助喷嘴33喷射的压缩空气则在中空导纱器轴体28上形成的纱线通路32内沿内周面流动,形成回旋气流,而且在中空导纱器轴体28前端所形成的开口28″处,发生吸引方向(朝中空导纱器轴体28内的方向)的空气流。由此、能将纤维束1连续地引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路32里。
被输送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前端所形成的开口28″附近的假捻状的纤维束1,如上所述地、通过从开口28″开始的吸引流作用而从开口28″被吸引到纱线通路32里。然后,纤维束1在纱线通路32内,暴露在由辅助喷嘴33喷射的压缩空气所发生的回旋气流中,借助由空气喷射喷嘴21喷射的压缩空气,在纺纱室20内发生的回旋气流的作用;和借助由辅助喷嘴33喷射的压缩空气,在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路32内发生的回旋气流(与空气喷射喷嘴21形成的回旋气流方向相反)的作用,将松的假捻状态的纤维束1纺纱成包缠纤维状的纱线(扎绞纱),同时从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排出口28’排出。将这样的由空气喷射喷嘴21和辅助喷嘴33的作用而形成包缠纤维状纱线的纺纱状态称为纱线引出的纺纱。
下面,参照着图7,对含有接头装置80的整体结构和接头装置80进行的接头动作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纺纱装置的机座配设着接头装置80,它是上述的多台纺纱组件并列地设置而构成的,并且能沿着这些纺纱组件并列设置方向自由行进。接头装置80在某个纺纱组件发生断头时,接受到接头的要求后,行进到发生断头的组件处,进行纺纱侧的双股纱Y和卷取侧的双股纱Y的接头。
接头装置80具有接头部81、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和卷取侧纱头导引构件83。接头部81是对被导入的纺纱侧双股纱Y和卷取侧双股纱Y进行接头的;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用于捕捉纺纱构件P排出的双股纱Y后,将其导入到接头部81里;卷取侧纱头导引构件83用于使卷取卷装12反转、将被送出的双股纱Y捕捉住,导入到接头部81。
接头部81例如可使用两种方式,使用回旋空气流将两个纱头接头的空气式(空气捻接器)、或借助打结器头部的回转使两个纱头连接而进行接头(机械式打结器)的方式。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使用能自由地朝上下方向回旋的吸引管,在回旋到上方的纱线捕捉位置的状态下,捕捉住从纺纱构件P排出的多条纱线Ya和Yb,在这状态下,回旋到下方的纱线导引位置就能将纱线Ya、Yb导入到接头部81里。本实施例是由构成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的1条吸引管对多台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的多条纱线Ya、Yb同时地进行捕捉和导引。构成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的吸引管具有这样大小的吸引口83,即、它能同时覆盖多台纱线生成组件的纱线排出口28’、28’,在处于纱线捕捉位置的状态下,能从共同的吸引口83同时捕捉从纺纱构件P排出的多条纱线Ya、Yb。
由上述的结构,当某个纺纱组件发生断头时,接头装置80就行进到该发生断头的组件处,进行接头动作。在接头动作中,使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回旋到吸引口83与纺纱构件P的纱线排出口28’、28’面对着的位置(纱线捕捉位置),在这状态下进行纱线引出的纺纱,将由纱线引出的纺纱而从纺纱构件P排出的细纱Ya、Yb吸引而捕捉到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上。
下面,参照着图8,对纱线引出的纺纱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下面说明的纱线引出的纺纱中,由图中没表示的控制装置控制空气喷射喷嘴21,辅助喷嘴33和后罗拉4(第3罗拉5)的动作。在纱线引出的纺纱中,先在时刻T0,使停止着的牵伸罗拉(后罗拉4、第3罗拉5)再驱动,由此开始纤维束1(1a、1b)的供给,同时使各个纱线生成组件的空气喷射喷嘴21和辅助喷嘴33动作,使用朝相反方向回旋的2个回旋空气流,从纤维束1(1a、1b)生成包缠细纱Ya、Yb。由中空导纱器轴体28和两个喷嘴21、33的协同动作,借助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的向下方的回旋,能生成具有能引出强度的细纱Ya、Yb。这样的纱线引出的纺纱在纺纱构件P的各个纱线生成组件上是分别同时地进行的。
从开始进行纱线引出的纺纱(时刻T0)起,在规定的时间ΔT里,将空气喷射喷嘴21的喷射压保持在低压PL状态下,当经过规定时间ΔT后,在时刻T1,将空气喷射喷嘴21的喷射压转换成高压PH。由于在纱线引出的纺纱开始之后就将空气喷射喷嘴21的喷射压保持成低压,因而能抑制由回旋空气流形成的纤维束1的摆动,能确实地把由导引孔16供给的纤维束1取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管32里。由此能使纱线引出的纺纱成功率提高。
在纱线引出的纺纱中,在将各个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的纱线Ya、Yb吸引而捕捉的状态下、使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回旋到下方的纱线导引位置时,各条纱线Ya、Yb通过并纱用导引器8,被并纱而成为双股纱Y,在时刻T2,被夹持在喂纱构件9的辊9a、9b间,而且被导入接头部81。由图中没表示的控制装置使喂纱构件9形成的输送力作用在各条纱线Ya、Yb上之后(开始将双股纱Y稳定地送进之后)的时刻(时刻T3),只使两个喷嘴21、33中的辅助喷嘴33停止动作,转换成使用中空导纱器轴体28和空气喷射喷嘴21的通常纺纱。在开始由喂纱构件9形成的双股纱Y的稳定送进之后,从纱线引出的纺纱转换成通常纺纱,而且借助空气喷射喷嘴21仍然继续动作,只停止辅助喷嘴33动作的转换,就能顺利地进行从纱线引出的纺纱向通常纺纱的转换。
然后,把这样的由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形成的双股纱Y向接头部81导入相平行地、由卷取侧纱头导引构件84、将已卷取到卷取卷装12上的卷取侧纱头(双股纱Y)也导入接头部81。在将纺纱侧和卷取侧的两个纱头都导入到接头部81时,将接头部81驱动,将双方的双股纱Y连接上地进行接头。在接头部81进行接头处理中,把从纺纱构件P纺出来的双股纱Y停留在处于喂纱构件9下游侧的停留构件(松弛管10)上。
在这样的接头动作中,把由纱线引出的纺纱生成的包缠细纱全部吸引而清除到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82内,在接头部81转换成通常纺纱之后生成的实捻状细纱(双股纱Y)与卷取例的纱头(双股纱Y)接头。由此,就能在卷取卷装12上只卷取由通常纺纱生成的实捻状细纱Ya、Yb合并的双股纱Y。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纺纱室20内将回旋的纤维束1吸引后,导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路32内,在中空导纱器轴体28前端所形成的开口28″处设置这样的机构,即、它是在发生断头而进行接头作业时、或者在开始纺纱而进行接头作业时,发生吸引方向(朝中空导纱器轴体28内的方向)的空气流的机构,由于在进行接头作业时,能容易地将纺纱侧的纤维束1引入到中空导纱器轴体28内,而且能通过纺纱侧纱头导引构件,将具有引出强度的扎绞线从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排出口28’排出,因而能确实可靠而且迅速地进行接头作业。可在纱线通路32内设置用于发生回旋气流的辅助喷嘴33,将其作成上述的产生朝向中空导纱器轴体28内的空气流的机构,但也不必局限于这种发生回旋气流的结构,也可设置用于产生从开口28″朝纱线排出口28’的直流气流的结构。
须丛接合的接头方法是一种公知的方法,它是在进行接头作业时,将另外准备的从卷装或卷取卷装退绕的纱线(下面、把这种纱线称为基本纬纱)相反地从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排出口28’通过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路32,此后,使停止着的第3罗拉5再开始驱动,再开始向纺纱室20内供给纤维束,而且将种纱沿卷装方向导引,由此进行纤维束1和种纱的接头。但在这种方法中,当种纱沿卷装方向导引的时间与特地将纤维束1夹持、使停止着的第3罗拉5驱动的时间错开时,会使接头失败。可是,在上述利用由空气喷射喷嘴21和辅助喷嘴33形成的纱线引出纺纱的那种纱线生成方法中,由于不必像利用种纱的须丛接合的接头方法那样地考虑时间因素,例如、种纱的导引时间和再开始输送纤维束的时间等,因而就能简单而且确实可靠地再开始纺纱装置的起动。
下面,参照着图9~图11,对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的合体和分离机构进行说明。
在清纱器(纱线粗细检测器)11发现双股纱Y上有比规定的粗细度更粗的部分或更细的部分等缺陷时,由装在清纱器11内的割刀将双股纱Y切断,如下所述地、暂时将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和纺纱喷嘴部N分离,此后进入上述的再开始纺纱作业。在使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和纺纱喷嘴部N分离时,如上所述地、从两者S、N合体的纺纱状态开始,使油缸60动作,从而使活塞61后退时,使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以水平轴59为中心地摆动,此后,如上所述地、由挡块限制第1摆动臂24的摆动,这以后,只使第2摆动臂44摆动到退避位置,从而使配设在第2摆动臂44上的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与纺纱喷嘴部N分离。
在如上所述地、使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分离的状态(纺纱喷嘴部N与前罗拉7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将压缩空气(空气淋喷)喷射到纺纱喷嘴部N的导引孔16的纤维导束导入口附近,就能将附着在这附近的飞花等确实可靠地除去。
在为了使处于分离状态的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合体时,当使油缸60动作、使活塞61前进时,第2摆动臂44以水平轴59为中心,沿第1摆动臂24方向转动,配设在第2摆动臂44上的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就和纺纱喷嘴部N合体。在本实施例中,在第2摆动臂44的分支臂44’上所安装的短轴65和第1摆动臂24上所安装的销66之间张紧地设置着螺旋弹簧67,由螺旋弹簧67的弹力,时常将第2摆动臂44弹向第1摆动臂24方向。因此,在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合体后,即使停止向油缸60供给空气等流体,也能确实可靠地维持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的合体状态。
在上述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的合体作业中,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底座部45上所配设的轴体安装座37的圆锥台部39插入到第1摆动臂24前端部上所形成的嵌合孔53里,而且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第2摆动臂44侧的平坦侧面24″、和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底座部45上所配设的轴体安装座37的基盘部38的第1摆动臂24侧的侧面38″形成面接触。此外,在进行第2摆动臂44向第1摆动臂24方向转动作业的最终阶段中,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底座部45上所配设的轴体安装座37的基盘部38的第1摆动臂24侧的侧面38″与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第2摆动臂44侧的平坦侧面24″相接触;而且,当使第2摆动臂44进一步向第1摆动臂24方向转动时,就克服配设在第2摆动臂44上的轴体安装座37的脚部插装孔47内所收容的螺旋弹簧51的弹力,使轴体安装座37的脚部42插入到脚部插装孔47内,压缩螺旋弹簧51,这样,由螺旋弹簧51的弹力,使第2摆动臂44上所配设的轴体安装座37压紧第1摆动臂24前端部。因此,第1摆动臂24前端部的第2摆动臂44侧的平坦侧面24″、和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底座部45上配设的轴体安装座37的基盘部38的第1摆动臂24侧的侧面38″就面接触成压接状态,在上述的侧面24″、38″之间不形成间隙,能防止空气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图12所示的是一个从上述中空导纱器轴体28除去内部空气通路30和辅助喷嘴33等结构的实施例,虽然是与通常纺纱状态下的纱线生成方法相同,但由于没形成辅助喷嘴33,因而不能进行纱线引出的纺纱。因此,在进行使纺纱装置起动时的接头作业和发生断头时的接头作业时,就必需进行用上述的种纱的接头。即、使种纱相反地、从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排出口28’通过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纱线通路32,此后,使停止着的第3罗拉5再开始驱动,再开始向纺纱室20内供给纤维束,而且把种纱沿卷装方向引导,由此进行接头。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发明中、将装有喷嘴座19的纺纱喷嘴部N和装有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构成的纱线生成组件用作装在纺纱构件P内的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上述喷嘴座19还设有用于发生回旋气流的空气喷射喷嘴21;因而在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的纱线排出口28’和并纱用导引器8之间生成的单纱Ya、Yb不会起圈,因此不会发生上述以前双股纱纺纱装置那样的由气圈形成的断头等事故,也不会降低双股纱的质量。
而且,由于在进行纺纱喷嘴部N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的合体作业中,使第2摆动臂44的安装底座部45上配设的轴体安装座37的圆锥台部39插入到第1摆动臂24前端部上形成的嵌合孔53里,因而能确实可靠而且迅速地进行中空导纱器轴体部S上所配设的中空导纱器轴体28和纺纱喷嘴部N上配设的喷嘴座19的调心。
如上所述,最好在纺纱构件P里装着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在再开始纺纱时,借助形成压缩空气通路26的管体27,由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的空气喷射喷嘴21,同时喷射出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与管体27a、27b相连接的管子68a、68b在中途与1根主管69合流,通过配设在主管69的中途的电磁阀70等共同的转换机构,使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的空气喷射喷嘴21同时进行压缩空气的喷射(参照图10)。
同样,由于在再开始纺纱时,最好也从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的各个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辅助喷嘴33同时地喷射出压缩空气,因而将2根借助连接件35而与各个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筒体部31相连接的管子36a、36b在中途与1根主管71合流,由配设在主管71途中的电磁阀72等共同的转换机构,使2组纱线生成组件Ua、Ub的辅助喷嘴33同时进行压缩空气的喷射(参照图4)。
如上所述,形成在第1摆动臂24上的各个嵌合孔53分别与各个纺纱室20相连通,在第1摆动臂24上设置着用于分隔各个嵌合孔53之间的壁(屏蔽壁)。在第1摆动臂24上,各个嵌合孔53分别各自向外部开放,但是由螺旋弹簧51的调心和压接作用,在第1摆动臂24和第2摆动臂44接近时,中空导纱器轴体28的多个安装座37分别确实可靠地与各个嵌合孔53嵌合,将各个纺纱室20完全屏蔽。因此各个纺纱室20内的回旋气流彼此间不会干扰,能防止由回旋气流的干扰而形成的单纱Ya、Yb的质量降低。
若采用本发明,即使在使用以前双股纱的纺纱装置不能实现的纤维束1是纤维长度较短的棉占100%的纤维束场合下,也能进行纺纱,而且能进行譬如300m/分以上的高速纺纱。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而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由于纺纱构件是将多台纱线生成组件并列地构成,上述纱线生成组件都具有用于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纱线通路的中空导纱器轴体、使位于中空导纱器轴体前端部的纺纱室内产生回旋气流的空气喷射喷嘴;而且在纺纱构件和卷取部之间设有并纱用的导引器,把由多台纱线生成组件生成的单纱在并纱用导引器中进行合体,在卷取部中形成并纱,卷取成卷取卷装,因而由纺纱构件生成的单纱在纺纱构件和并纱用导引器之间不会发生气圈,这样,不会像以前的纺纱装置那样发生由气圈形成的断头等事故,而且,不会由单纱彼此间的绕缠而使气圈紊流、并由此降低并纱的质量。

Claims (9)

1、一种纺纱装置,它具有牵伸纤维束的牵伸装置、配置在该牵伸装置的下游侧的纺纱构件、卷取由纺纱构件生成的细纱的卷取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构件是将多台具有中空导纱器轴体和空气喷射喷嘴的纱线生成组件并列而构成,上述中空导纱器轴体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纱线通路;上述空气喷射喷嘴使位于中空导纱器轴体的前端部的纺纱室内产生回旋气流;而且在上述纺纱构件和卷取部之间还设有并纱用导引件;将多台纱线生成组件生成的单纱在并纱用导引器中进行并纱;在卷取部中将并纱卷取到卷取卷装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纱线生成组件分别设有吸引力发生机构,用于从中空导纱器轴体的纱线通路入口朝纱线排出口产生吸引力;上述纱线生成组件还设有控制装置,它是在纺纱开始时的纱线引出的纺纱中,使空气喷射喷嘴和吸引力发生机构一起动作,从各个纱线生成组件分别排出细纱;而且在纱线引出的纺纱结束时,使空气喷射喷嘴仍继续动作、停止吸引力发生机构的动作,转换成通常的纺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引力发生机构设有内部空气通路和辅助喷嘴,上述内部空气通路形成在中空导纱器轴体上的纱线通路外侧;上述辅助喷嘴将内部空气通路和纱线通路连接;上述吸引力发生机构借助辅助喷嘴,从内部空气通路将压缩空气喷射到纱线通路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喷射喷嘴能自由地进行喷射压高低转换;控制装置从纱线引出的纺纱开始,在规定时间里将空气喷射喷嘴的喷射压维持成低压。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接头部、纺纱侧纱头导引机构和卷取侧纱头导引机构;上述纺纱侧纱头导引机构通过纱线引出的纺纱,将纱线生成组件排出的纺纱侧纱头导引到接头部;上述卷取侧纱头导引机构把从卷取卷装上退绕的卷取侧的纱头导引到接头部;
在进行接头动作时,使纺纱侧纱头导引机构和卷取侧纱头导引机构动作,在接头部中进行纺纱侧纱头和卷取侧纱头的接头处理,在进行接头动作时,将通过纱线引出的纺纱生成的细纱全部去除,对切换为通常纺纱后的细纱继续接头。
6、一种纺纱装置,具有牵伸纤维束的牵伸装置、配置在这牵伸装置的下游侧的纺纱构件、卷取由纺纱构件生成的细纱的卷取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机构将多台具有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纺纱喷嘴部的纱线生成组件并列而构成,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具有形成沿轴向延伸纱线通路的中空导纱器轴体,纺纱喷嘴部具有使位于中空导纱器轴体前端部的纺纱室内产生回旋气流的空气喷射喷嘴,多个中空导纱器轴体部和多个纺纱喷嘴部可通过共同的驱动机构连接或分离;
在纺纱构件和卷取部之间设有并纱用的导引器;
在并纱用的导引器中把由多台纱线生成组件生成的单纱加以合体,在卷取部中将并纱卷取成卷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将各个纱线生成组件中的纺纱室相互屏蔽的屏蔽部,它被做成在纺纱时,能使各个纺纱室内的回旋气流相互不干扰。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第1臂和第2臂;上述第1臂安装有多个纺纱喷嘴部,并具有与各个纺纱喷嘴部相对应的多个嵌合孔;上述第2臂安装有多个安装座,能相对于第1臂自由地结合或分离;
多个安装座上分别安装着中空导纱器轴体;在两个臂接近时,安装在第2臂上的多个安装座的一部分分别插入到第1臂上形成的多个嵌合孔里,进行中空导纱器轴体相对于空气喷射喷嘴的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弹性体,多个安装座能各自分别自由调心地被第2臂支持,在两个臂接近时,在将安装座的一部分插入到嵌合孔里时,将各个安装座各自分别地相对各个嵌合孔调心,同时由上述弹性体的弹力,使安装座对纺纱喷嘴部进行压接。
CNB011350741A 2000-11-16 2001-11-16 纺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5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8974/2000 2000-11-16
JP2000348975A JP2002155432A (ja) 2000-11-16 2000-11-16 紡績装置
JP348975/2000 2000-11-16
JP2000348974A JP3536810B2 (ja) 2000-11-16 2000-11-16 紡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4294A true CN1354294A (zh) 2002-06-19
CN100434576C CN100434576C (zh) 2008-11-19

Family

ID=2660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50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576C (zh) 2000-11-16 2001-11-16 纺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207225B2 (zh)
CN (1) CN100434576C (zh)
DE (1) DE60120082T9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8368B (zh) * 2009-07-09 2011-04-13 朱爱萍 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装置
CN102021688A (zh) * 2009-09-18 2011-04-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械
CN102534880A (zh) * 2010-12-13 2012-07-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3732813A (zh) * 2011-08-31 2014-04-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3787150A (zh) * 2012-10-30 2014-05-1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03827365A (zh) * 2011-07-01 2014-05-28 里特机械公司 生产粗纱的粗纱机和拼接纤维棉条的方法
CN104562314A (zh) * 2015-01-16 2015-04-29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并粗一体化小样机
CN104651984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织装置及纺织机
CN105239224A (zh) * 2011-06-20 2016-01-1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空导向轴体单元
CN105274667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及纤维除去方法
CN105525396A (zh) * 2014-10-16 2016-04-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6048797A (zh) * 2015-04-16 2016-10-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CN109252258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装置及空气精纺机
CN109930260A (zh) * 2017-12-19 2019-06-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和纱线捕捉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1826A1 (de) 2003-03-13 2004-09-23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gesponnenen Fadens
DE10358484A1 (de) * 2003-12-11 2005-07-07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gesponnenen Fadens aus einem Stapelfaserverband
DE102004044345A1 (de) * 2004-09-09 2006-03-16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Luftdüsenspinnvorrichtung
DE102005055717A1 (de) * 2005-11-23 2007-05-24 Saurer Gmbh & Co. Kg Saugluftdüse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DE102007006674A1 (de) * 2007-02-10 2008-08-14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Luftspinnvorrichtung
DE102016110304A1 (de) * 2016-06-03 2017-12-07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in Form einer Streck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IT201800009292A1 (it) * 2018-10-09 2020-04-09 Savio Macch Tessili Spa Apparato e metodo di stiro e filatura di filati misti per macchine di filatura ad aria con alimentazioni multip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3979B2 (ja) * 1988-08-09 1994-07-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の製造方法
CH684515B5 (de) * 1988-10-26 1995-04-13 Murata Machinery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lagigen Spinngarns und eines flauschigen Spinngarns.
US5159806A (en) 1989-11-14 1992-11-03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pun yarns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8368B (zh) * 2009-07-09 2011-04-13 朱爱萍 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装置
CN105568445B (zh) * 2009-09-18 2018-05-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械
CN102021688A (zh) * 2009-09-18 2011-04-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械
CN105568445A (zh) * 2009-09-18 2016-05-1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械
CN104328539A (zh) * 2009-09-18 2015-02-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单元、纺纱机械以及纺纱机械中的洗涤剂供给方法
CN102021688B (zh) * 2009-09-18 2016-10-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械
CN102534880A (zh) * 2010-12-13 2012-07-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2534880B (zh) * 2010-12-13 2016-03-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5239224A (zh) * 2011-06-20 2016-01-1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空导向轴体单元
CN103827365A (zh) * 2011-07-01 2014-05-28 里特机械公司 生产粗纱的粗纱机和拼接纤维棉条的方法
CN103827365B (zh) * 2011-07-01 2017-03-15 里特机械公司 生产粗纱的粗纱机和拼接纤维棉条的方法
CN103732813B (zh) * 2011-08-31 2016-03-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3732813A (zh) * 2011-08-31 2014-04-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3787150A (zh) * 2012-10-30 2014-05-1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04651984B (zh) * 2013-11-25 2018-07-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装置及纺纱机
CN104651984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织装置及纺织机
CN105274667B (zh) * 2014-07-10 2019-07-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及纤维除去方法
CN105274667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及纤维除去方法
CN105525396A (zh) * 2014-10-16 2016-04-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4562314A (zh) * 2015-01-16 2015-04-29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并粗一体化小样机
CN106048797A (zh) * 2015-04-16 2016-10-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CN106048797B (zh) * 2015-04-16 2020-05-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CN109252258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装置及空气精纺机
CN109252258B (zh) * 2017-07-12 2022-06-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装置及空气精纺机
CN109930260A (zh) * 2017-12-19 2019-06-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和纱线捕捉方法
CN109930260B (zh) * 2017-12-19 2022-04-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和纱线捕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20082D1 (de) 2006-07-06
EP1207225A2 (en) 2002-05-22
EP1207225A3 (en) 2003-01-08
DE60120082T2 (de) 2007-01-04
CN100434576C (zh) 2008-11-19
EP1207225B1 (en) 2006-05-31
DE60120082T3 (de) 2012-01-05
EP1207225B2 (en) 2011-08-31
DE60120082T9 (de) 201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54294A (zh) 纺纱装置
CN1324177C (zh)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CN1769551A (zh) 纺纱装置及用于检测纤维蓄积状态的方法
CN1028039C (zh)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88101866A (zh)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1994176B (zh) 纺纱机械
US5647197A (en) Fiber spin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a twisting guide
CN1407153A (zh) 纺纱装置
CN1298903C (zh) 纺纱装置
CN1117095A (zh) 纺纱机的纱线接头方法
CN1182284C (zh) 穿线装置和纺纱装置
CN1118388A (zh)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
CN109385703A (zh) 气流纺纱机
JP2012096909A (ja) 糸継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CN1530478A (zh) 纺纱机
CN101498067A (zh) 气流纺纱装置
CN1353218A (zh) 纺纱机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
CN103014962B (zh) 纺纱机
CN1445394A (zh) 纺织方法及其设备
CN1062039C (zh) 一种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CN1871381A (zh) 喷气嘴纺纱装置
CN103215700B (zh) 一种生产花式纱的涡流复合纺纱方法
CN1165878A (zh)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CN103030032B (zh)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的吸嘴
CN109594159A (zh) 接纱喷嘴、接纱装置、纱线卷绕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