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78A -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878A CN1165878A CN97101051A CN97101051A CN1165878A CN 1165878 A CN1165878 A CN 1165878A CN 97101051 A CN97101051 A CN 97101051A CN 97101051 A CN97101051 A CN 97101051A CN 1165878 A CN1165878 A CN 11658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ndard yarn
- sliver
- yarn
- spindle
- leading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5/00—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 D01H15/002—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for false-twisting spinn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切断的纱条的尖状前端部因其纤维密度小,将这样的纱条部分供给加捻部而进行接头时,接头部分细而使接头失败,或形成强度小的接头。本发明的方法是不去除所述那样的尖状的前端部分,而又可形成接头不细的接头方法。即,使构成纱条的尖状的前端部的纤维的大致整个部分缠绕于标准纱并形成接头部分时,控制标准纱的开始移动时间。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械中用于将断纱连接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曾经公开了下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即,将卷取侧的纱线端导入纺纱机械的加捻装置,其后通过再次纺纱,而在纺纱过程中将导入加捻装置的纱条的端部和导入加捻装置的卷取侧的纱线(下称标准纱)的端部连接起来。
下面用包含作为具有加捻装置的纺纱机械一例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的图4及图5、作为表示切断了的尖状的纱条的前端部和该前端部被延伸状态的平面图的图6以及作为延伸状态的纱条前端部和标准纱的现有技术的接头部分的平面图的图7,来说明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D是牵引装置,作为一例表示的是4对罗拉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D由4对罗拉,即,后罗拉1、侧罗拉2、架设有龙带的中罗拉3、及前罗拉4来构成。5是设置于侧罗拉2和中罗拉3之间的集棉器(condenser),供给到牵引装置D的纱条S在由牵引装置D延伸后再供给下述的加捻装置,形成纱线。
加捻装置T主要包括:形成回旋气流的空气纺纱喷嘴6、支承上述喷嘴的喷嘴架7、将其前端8a位于空气纺纱喷嘴6的内部6a并具有通孔8b的锭子(导纱管)8、以及支承该锭子的锭子支承部件9。空气纺纱喷嘴6的内部6a是供给到空气纺纱喷嘴6的内部6a的构成纱条S的纤维和穿过锭子8的通孔8b而被引导到空气纺纱喷嘴6的内部6a的标准纱Y’进行接合的接头区域。
在空气纺纱喷嘴6上,穿设为产生回旋气流的多个空气喷射孔6b。10是喷嘴架7和锭子支承部件9之间形成的空气室,空气室10通过抽吸孔11与未图示的以较弱的抽吸压抽吸空气的空气抽吸源相连接,在纺纱中,上述抽吸孔11用作从空气纺纱喷嘴6的空气喷射孔6b喷出的空气的溢出孔,同时还起到抽吸除去纺纱中产生于空气室10内的浮游纤维等的作用。
12是形成于喷嘴架7侧的锭子支承部件9的侧壁上的切缝,此外,13是与锭子支承部件19的侧壁上的切缝12相对的、形成于锭子支承部件9侧的喷嘴架7的侧壁上的切缝。如下所述,喷嘴架7和锭子支承部件9结合时,其构成为:穿过锭子8的通孔8b的标准纱Y’进入切缝12、13,而不被喷嘴架7的侧壁和锭子支承部件9的侧壁所夹持。
14是缸体,在缸体14的活塞杆15的前端安装锭子支承部件9的下部架16。所以,通过使缸体14动作,使锭子支承部件9的左右移动,可使锭子支承部件9或离开喷嘴架7或与喷嘴架7相结合。17是用于抽吸保持标准纱Y’的抽吸部件,所述的标准纱穿过锭子8的通孔8b、从其前端部8a引出之后,再穿过切缝12、13。
18是可自由离合于一直被回转驱动的输出罗拉19的夹持辊,使夹持辊18和输出罗拉19接触,可向未图示的卷取装置的方向移送纺出的纱线Y。
纺纱机械在处于纺出纱线Y的工作状态下,供给到牵引装置D的纱条S在由牵引装置D延伸后,由加捻装置T加捻,制成纱线Y。即,供给到加捻装置T的空气纺纱喷嘴6的构成纱条T的纤维,一边由从空气喷射孔6b喷出的回旋气流使之回转,一边从前端部8a进入锭子8的通孔8b,从而制成纱线Y。
在产生断纱的情况下,由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发出检测信号,与此同时,通过未图示的连接于后罗拉1的离合器,使后罗拉1和侧罗拉2的驱动停止,停止供给纱条S。加捻装置T依然继续工作。在停止的侧罗拉2和继续驱动的中罗拉3之间,纱条S的前端立即被拉断成前端尖的细丝状,如图6(a)。而且,在规定时间后,停止从空气喷射孔6b喷射空气,并使加捻装置停止工作。此外,使夹持辊18离开输出罗拉19。
然后,使缸体14动作,使活塞杆15伸缩,使锭子支承部件9离开喷嘴架7的同时,使标准纱Y’穿过锭子8的通孔8b,从其前端部8a引出,所述的标准纱由公知的抽吸嘴从卷取有标准纱的卷装筒引出或从另外准备的卷装筒引出。然后,使缸体14动作,使活塞杆15后退,将锭子支承部件9和喷嘴架7相结合。即使将锭子支承部件9和喷嘴架7相结合,由于标准纱Y’进入了切缝12、13,所以,标准纱也不会由喷嘴架7的侧壁和锭子支承部件9的侧壁所夹持。插入切缝12、13的标准纱Y’插入抽吸部件17内规定长度并被抽吸保持。
此后,使停止的后罗拉1和侧罗拉2再次回转,将由后罗拉1和侧罗拉2夹持的、其前端部Sa位于侧罗拉2和中罗拉3之间的纱条S移送。紧接后罗拉1和侧罗拉2的再驱动之后,使夹持辊18接触于输出罗拉19,由夹持辊18和输出罗拉19使标准纱Y’移动的同时,使加捻装置再启动,即,使空气从空气喷射孔6a喷出。于是,从前罗拉4送出的构成纱条S的纤维被导入空气纺纱喷嘴6的导入口,在锭子8的前端部8a附近,缠绕于已开始移动的标准纱Y’,完成接头作业。
但是,再次驱动已停止的后罗拉1和侧罗拉2,则如图6(a)所示,在侧罗拉2和中罗拉3之间拉断成尖状的纱条S的前端部Sa向中罗拉方向移动,由中罗拉3和前罗拉4延伸,如图6(b)所示,形成细长的针状部分Sb。例如,假设侧罗拉2和中罗拉3之间的牵引比为40-50倍,在侧罗拉2和中罗拉3之间拉断成尖状的纱条S的前端部Sa的长度为10mm,则,由中罗拉3和前罗拉4延伸成细长针状部分Sb的长度为400-500mm。
还有,一般情况下,穿过锭子8的通孔8b且由抽吸部件17抽吸保持的标准纱Y’的从锭子8的前端部8a伸出的长度通常为200mm,所以,纱线接头部分的状态如图7所示,只不过是细长的针状部分Sb的前端部Sb’缠绕于标准纱Y’上。所以,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缠绕于标准纱Y’上的细长的针状部分Sb的前端部Sb’或是从标准纱脱落而再次断纱,或是在缠绕于标准纱Y’上的细长的针状部分Sb的前端部Sb’的强度薄弱部分再次产生断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机械的接头装置,不仅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可形成粗细、形状都好的接头部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接头方法,在常时回转的牵引辊和已停止的牵引辊之间切断纱条后,将标准纱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然后,通过牵引辊、加捻装置的再驱动以及标准纱的开始移动而进行接头,在这种接头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使构成已切断的纱条的尖状的前端部的大致全部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而形成接头部分。本发明的第二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使标准纱停止的状态,使构成切断的纱条的尖状前端部的纤维接触于标准纱,然后使标准纱开始移动。本发明的第三接头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构成切断的纱条的尖状的前端部的纤维和移动中的标准纱相接触。
图面说明
图1是由本发明方法形成的接头部分的平面图。
图2是由本发明方法形成的另一接头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由本发明方法形成的再一个接头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包含作为具有加捻装置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面图。
图5同样是包含作为具有加捻装置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切断的尖状纱条的前端部和该前端部被延伸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延伸状态的纱条的前端部和标准纱的过去的接头部分的平面图。
图8包含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面图。
图9是为说明本发明接头工序的与图8同样的纺纱机械的侧面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接头工序的与图8同样的纺纱机械的侧面图。
图11是为说明本发明接头工序的与图8同样的纺纱机械的侧面图
图12是由本发明的接头方法使用的吸气管部件的头部的垂直断面图。
图13是由本发明的接头方法使用的吸气管部件的头部的斜视图。
图14是纱条的切断部的平面图。
图15是再度切断的纱条的平面图。
图16是由本发明方法形成的接头部分的平面图。
图17是由本发明方法形成的接头部分的平面图。
实施例
下面,以图1-3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图1-图3是由本发明方法形成的接头部分的平面图。
如上所述,在进行接头时,使标准纱Y’穿过锭子8的通孔8b,从其前端部8a引出,经相互结合的支承部件9和喷嘴架7的切缝12、13插入抽吸部件17并被抽吸保持。之后,使停止的后罗拉1和侧罗拉2再次回转,紧接着使夹持辊18接触于输出罗拉19,由夹持辊18和输出罗拉19使标准纱Y’移动的同时,使加捻装置再启动,从而,供给空气纺织喷嘴6的内部6a的构成纱条S的纤维缠标准纱Y’而完成接头。
但是,在发生断纱的场合,后罗拉1和侧罗拉2的回转停止,纱条S在停止回转的侧罗拉2和继续回转的中罗拉3之间,如图6(a)所示,其前端部Sa被拉断为尖状,但是,此尖状的前端部的长度La是一定的,假如使用的纱条、纺纱机械的驱动条件等相同的话。此外,该前端部Sa由中罗拉3和前罗拉4延伸,如图6(b)所示的那样,虽形成细长的针状部分Sb,但其长度Lb为由中罗拉3和前罗拉4产生的牵引比(R)乘于上述的尖状的前端部Sa的长度La,即,Lb=La×R。
此外,在进行接头时,在使夹持辊18接触于输出罗拉19而使标准纱Y’移动的同时,再次启动加捻装置T。而且,在由夹持辊18和输出罗拉19使标准纱Y’开始移动的规定时间之前,使已停止的后罗拉1和侧罗拉2再次回转。该规定时间为被切断了的、且构成位于侧罗拉2和中罗拉3之间的纱条S的尖状的前端部Sa的纤维由中罗拉3和前罗拉4延伸而到达锭子8的前端部8a的时间(t)。
所以,从构成纱条S尖状前端部的纤维向标准纱Y’进行缠绕的锭子8的前端部8a到由抽吸部件17抽吸保持的标准纱Y’的前端的长度Ly设定为由上述中罗拉3和前罗拉4产生的牵引比R乘于上述尖状前端部Sa的长度(La),即,大致和细长针状部分Sb的长度Lb=La×R相同。此外,如果使后罗拉1和侧罗拉2开始回转的时间比由夹持辊18和输出罗拉19而使标准纱Y’开始移动的时间仅早于一个位于侧罗拉2和中罗拉3之间的构成纱条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由中罗拉3和前罗拉4延伸而到达锭子8的前端部8a的时间t的话,则如图1所示,由中罗拉3和前罗拉4延伸的细长针状部分Sb在其全长上缠绕于标准纱Y’,从而不会象图7那样在纺出的纱线上形成细的、强度低的部分。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使夹持辊19和输出罗拉19相接触而使标准纱Y’开始移动的时刻,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位于锭子8的前端部8a且到达正要移动的标准纱Y’处。即,构成纱条的尖状前端部的纤维在到达锭子8的前端部8a的时刻,标准纱Y’开始移动。
为了把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更确实地缠绕于从锭子8的前端部8a伸出的标准纱上,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在到达锭子8的前端部8a的时刻,最好标准纱停止移动一规定时间。而且,在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缠绕于停止的标准纱上后,使夹持辊19和输出罗拉19相接触而使标准纱Y’开始移动。在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在到达锭子8的前端部8a的时刻,由于标准纱停止移动,所以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的最前端部分与标准纱Y’冲撞而形成瘤状部分s。此瘤状部分s如图2所示缠绕于标准纱Y’,形成后续的构成纱条S的纤维向标准纱Y’缠绕的依附点,可更确实地进行接头。在该实施例中,因标准纱Y’停止移动一定时间,所以从锭子8的前端部8a到由抽吸部件17抽吸保持的标准纱Y’的前端的长度可比上述的长度La×R短。
如上所述,由于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接触于停止移动的标准纱Y’,因此和与移动的标准纱相接触相比,可更确实地将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Y’上。该实施例对使用的少立起毛茸的纱条S或表面光滑的纱条有效。
此外,在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位于锭子8的前端部8a的时刻,标准纱已开始移动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标准纱Y’已开始移动,所以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难于在标准纱Y’的表面上滑动缠绕,构成纱条S的尖状前端部Sa的纤维的最前端部分由来自空气纺纱喷嘴6的空气喷射孔6b喷出空气而形成的旋转气流形成线状。而且,这样形成的线状部分,如图3所示,缠绕于移动的标准纱上而进行接头。在该实施例中,因预先使标准纱Y’开始移动,所以,最好使从锭子8的前端部8a到抽吸部件17抽吸保持的标准纱Y’的前端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的长度Lb=Lb×R。
本发明因具有上述的结构,所以达到下述的效果。
使切断的构成纱条的尖状前端部的纤维的绝大部分与接头部分相关,所以提高接头成功率,同时可形成强度大的接头部分。
下面,按图8-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的发明中,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常时回转的牵引辊和已停止的牵引辊之间切断纱条后,将标准纱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然后,使停止的牵引辊驱动规定时间之后停止,然后通过牵引辊、加捻装置的再驱动以及标准纱的开始移动而进行接头。本发明的第二接头方法的特征在于:分梳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的标准纱的前端部分。本发明的第三接头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构成纱条的纤维的缠绕部分之间,存在纤维没有缠绕的部分。
下面用包含作为适用本发明的纺纱机械一例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的图8、作为说明本发明的接头工序的和图8相同的纺纱机械等的侧面图的图9-图11、作为由本发明的接头方法使用的吸气管部件的头部的垂直断面图的图12、作为由本发明的接头方法使用的吸气管部件的头部的立体图的图13、作为纱条的切断部的平面图的图14和再次被切断的纱条的平面图的图15、以及作为由本发明方法形成的接头的平面图的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在不超出其发明本质的范围内,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首先,用图8来说明适用本发明方法的纺纱机械。
D是牵引装置,作为一例表示的是4对罗拉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D由4对罗拉,即,后罗拉101、侧罗拉102、架设有龙带的中罗拉103、及前罗拉104来构成。105是设置于侧罗拉102和中罗拉103之间的集棉器(condenser),供给到牵引装置D的纱条106在由牵引装置D延伸后再供给下述的加捻装置,形成纱线。
加捻装置T主要包括:由压缩空气的喷射而形成回旋气流的空气纺纱喷嘴107、支承上述喷嘴的喷嘴架108、将其前端109a位于空气纺纱喷嘴107的内部107a并具有通孔109b的锭子(导纱管)109、以及支承该锭子的支承部件110。空气纺纱喷嘴107的内部107a是供给到空气纺纱喷嘴107的内部107a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和穿过锭子109的通孔109b而被引导到空气纺纱喷嘴107的内部107a的标准纱Y’进行接合的接头区域。
在空气纺纱喷嘴107上,穿设为产生回旋气流的多个空气喷射孔107b。111是喷嘴架108和锭子支承部件110之间形成的空气室,空气室111通过抽吸孔112与未图示的以较弱的抽吸压抽吸空气的空气抽吸源相连接,在纺纱中,上述抽吸孔112用作从空气纺纱喷嘴107的空气喷射孔107b喷出的空气的溢出孔,同时还起到抽吸除去纺纱中产生于空气室111内的浮游纤维等的作用。
113是形成于喷嘴架108侧的锭子支承部件110的侧壁上的切缝,此外,114是与锭子支承部件110的侧壁上的切缝113相对的、形成于锭子支承部件110侧的喷嘴架108的侧壁上的切缝。如下所述,喷嘴架108和锭子支承部件110结合时,其构成为:穿过锭子109的通孔109b并从其前端部109a引出的标准纱Y’进入切缝113、114,而不被喷嘴架108的侧壁和锭子支承部件110的侧壁所夹持。
115是缸体,在缸体115的活塞杆116的前端安装锭子支承部件110的下部架117。所以,通过使缸体115动作,使锭子支承部件110的左右移动,可使锭子支承部件110或离开喷嘴架108或与喷嘴架108相结合。
118是可自由离合于一直被回转驱动的输出罗拉119的夹持辊,使夹持辊118和输出罗拉119接触,可向未图示的卷取装置的方向移送纺出的纱线Y或进行接头作业时的标准纱Y’。
纺纱机械在处于纺出纱线Y的工作状态下,供给到牵引装置D的纱条106在由牵引装置D延伸后,由加捻装置T加捻,制成纱线Y。即,供给到加捻装置T的空气纺纱喷嘴107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一边由从空气喷射孔107b喷出的回旋气流使之回转,一边从前端部109a进入锭子109的通孔109b,从而制成纱线Y。制成的纱线Y由常时被回转驱动的输出罗拉119和与该输出罗拉相接触的夹持辊118移送,由未图示的卷装筒卷取。
在产生断纱的情况下,由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发出检测信号,与此同时,通过未图示的连接于后罗拉101的离合器,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的驱动停止,停止供给纱条106。加捻装置T依然继续工作。在停止的侧罗拉102和继续驱动的中罗拉103之间,纱条106的前端被拉断成前端呈笔尖状的细丝状。而且,在规定时间后,停止从空气喷射孔107b喷射空气,并使加捻装置T停止工作。此外,使夹持辊118离开输出罗拉119。
然后,使缸体115动作,使活塞杆116伸缩,使锭子支承部件110离开喷嘴架108的同时,使由一对驱动辊120、121把持标准纱Y’的前端部的输送臂A接近锭子109的纱线排出口109C地来设置该臂,所述的标准纱由公知的抽吸嘴从卷取有标准纱的卷装筒引出或从另外准备的卷装筒引出。另一方面,在锭子支承部件110和喷嘴架108之间,使之接近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地配置吸气管部件S的头部S’。此后,通过由头部S’的抽吸动作和输送臂部件A的驱动罗拉120、121所产生的标准纱的送出的送出动作,标准纱Y’穿过锭子9的通孔9b,同时,根据需要如下所述,由头部S’进行标准纱Y’的分梳作业(参考图9、10)。
接下来,如图11所示的那样,使抽吸保持标准纱Y’的吸气管部件S下降的同时,使缸体115动作,使活塞杆116后退,将锭子支承部件110和喷嘴架108相结合。即使将锭子支承部件110和喷嘴架108相结合,由于标准纱Y’进入了切缝113、114,所以,标准纱也不会由喷嘴架108的侧壁和锭子支承部件110的侧壁所夹持。
在上述的标准纱Y’穿过锭子109的通孔109b的作业后,在由夹持辊118和输出罗拉119使标准纱Y’开始移动及加捻装置T的再启动而进行接头作业之前,使停止的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驱动一定时间后再使之停止,从而,再次在常时回转的中罗拉103和再次停止的侧罗拉102之间切断纱条106的切断部b1,形成切断的尖状部b3。如图11所示,调整再回转的后罗拉101和/或侧罗拉102的驱动时间,以使切断的尖状部b3由中罗拉103或/和前罗拉104来夹持。如果再驱动的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的驱动时间长,那么切断的尖状部b3就到达了空气纺纱喷嘴107的导入口,阻塞该导入口107C,产生不能进行接头的问题。
此后,使再次停止的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再次回转,将切断的尖状部b3和短的尖状的切断部b2位于侧罗拉102和中罗拉103之间的纱条106一起移送。此外,紧接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的驱动之后,使夹持辊118和输出罗拉119相接触,由夹持辊118和输出罗拉119夹持标准纱Y’移动的同时,再启动加捻装置T,即,使空气从空气喷射孔107b喷出。
于是,首先,最先切断的尖状部b3导入空气纺纱喷嘴107的导入口107C,已切断的、构成尖状部b3的纤维在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附近缠绕于开始移动的标准纱Y’。之后,在后续的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Y’上之前,由于不存在缠绕于标准纱Y’的纤维,所以(尖状部b3缠绕于标准纱Y’之后的部分)仅为标准纱Y’,其后,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Y’上,进行接头。
所以,如图16(a)所示,在标准纱Y’上,接头具有三部分,即P1、P2、P3,所述的接头部分P1是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Y’上而形成的,所述的接头部分P2仅包括标准纱Y’,所述的接头部分P3是切断的构成尖状部b3的纤维在缠绕于开始移动的标准纱Y’上形成的,而其与上述的接头部分P1相分开。与上述的接头部分P1相分开的接头部分P3仅卷绕于标准纱Y’上,所以,在纱线卷取于卷装筒上之前,有时会飞散、除去,或通过喷出空气将之从标准纱Y’上除去。当然,使之仍附着于标准纱Y’上也可。
在接头作业时,为了使构成纱条106的纤维更确实地附着于由夹持辊118和输出罗拉119夹持、移动的标准纱Y’上,最好使穿过锭子109的标准纱Y’分梳,产生立起的毛茸。特别是,位于离开上述的接头部分P1的部分P3处的标准纱Y’不分梳,以便容易去除分离的部分P3,还有,分梳位于接头部分P1的标准纱Y’,通过产生立起的毛茸,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和标准纱Y’立起毛茸的纤维交络,可更确实地进行接头,同时,可形成强度大的接头部,所以,最好使穿过锭子109的标准纱Y’的前端部分在一定的长度上分梳。
下面,用图2-13来说明对上述的标准纱Y’进行抽吸和分梳的吸气管部件S进行说明。
s1是吸气管部件S的头部S’的框架,在框架s1上安装中空的圆筒体s2,在设置于圆筒体s2的外周上的周槽s3、s4、s5中分别插入O形环s6、s7、s8。s9是圆筒体s2的圆筒形盖。在上述的圆筒形盖s9上穿设通孔s10。还有,在设置于圆筒体内周的周槽s11和设置于圆筒形盖s9的外周上的小径部s12之间插入O形环s13。s14是设置于中空的圆筒体s2内的滑动喷嘴,在滑动喷嘴的圆筒状侧壁s15上穿设孔s16。
s17和s18是突设于圆筒状侧壁上的和该圆筒状侧壁s15垂直的环形部件,配置成接近于圆筒体s2的内壁,在环形部件s17、s18和圆筒体s2之间的空间内插入未图示的具有适当的摩擦系数的部件,滑动喷嘴构成为不能简单地因吸气管的倾斜而移动。而且,这样的空间如s19所示,根据需要也可设置于圆筒形盖s9上,且可插入具有适当摩擦系数的部件。滑动喷嘴s14的外壁构成为于圆筒状侧壁s15相连,由比圆锥状外壁s20和圆筒状侧壁s15直径小的圆筒状侧壁s21构成,小直径侧壁s21不和圆筒状盖s9的通孔s10的内壁相接触地插入于通孔s10内。
s22是设置于滑动喷嘴14内的穿设有纱线通过孔s23大致为圆锥形的内部喷嘴,在内部喷嘴s22的外壁上设置适当数目的平行于内部喷嘴s22的轴线的凸片。s25是安装于滑动喷嘴s14上的圆筒形盖,在该圆筒形盖上穿设通孔s25’。在设置于滑动喷嘴s14的内周的周槽s26和设置于圆筒形盖s25的小径部s25”之间插入O形环s27。
s28、s29是与圆筒体s2上间隔规定的间隔而穿设的孔s30、s31相对地设置于框架s1上的空气供给管,空气供给管s28和穿设于圆筒体s2上的孔s30穿设成与空间s33相对,所述的空间s33是由突设于滑动喷嘴s14的圆筒状侧壁s15上的O形部件s18和圆筒体s2的缘部s32形成的。
s34是配置于和上述的框架s1设为一体的框架s35上的分梳管,在分梳管s34上穿设倾斜孔s36。s37是嵌于分梳管s34和框架s35之间的中间圆筒体,且在其周围具有和凹部s37’和分梳管s34上穿设的孔s36可连通的孔s37”,s38是空气供给管。而且,最好是在中间圆筒体s37上的再转过90度角的位置穿设另一可于穿设于分梳管s34是的孔s36连通孔s37”,从而,通过使分梳管s34回转90度,即可切换在分梳管s34内产生的旋回气流的旋回方向。
具有上述构成的头部S’的滑动喷嘴s14通常完全收纳于圆筒体s2内,但是,在头部S’的滑动喷嘴s14接近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而设置时(所述的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配置于离开喷嘴架108的锭子支承部件110),首先,向空气供给管s29供给压缩空气,则压缩空气送入滑动喷嘴s14和圆筒体s2之间形成的空间,压缩空气推压突设于滑动喷嘴s14的圆筒状侧壁s15的O形环部件,使滑动喷嘴s14在图2中向左移动,所以,使安装于滑动喷嘴s14的圆筒状盖s25从圆筒体s2突出,使锭子9的前端部9a嵌合于圆筒状盖s25的通孔s25’。
在将标准纱Y’穿过锭子109的通孔109b之后,为将从圆筒体s2突出的圆筒状盖s25再次收纳于圆筒体s2,在停止向空气供给管s29供给压缩空气后,向空气供给管s28供给压缩空气。于是,压缩空气进入由突设于滑动喷嘴s14的圆筒状侧壁s15的O形环s18和圆筒体s2的缘部s32形成的空间s33,使安装有圆筒状盖s25的滑动喷嘴14在图12中向左向移动,将从圆筒体s2突出的圆筒状盖s25再次收纳于圆筒体s2。
从空气供给管s29供给的压缩空气使圆筒状盖s25从圆筒体s2突出的同时,从穿设于滑动喷嘴s14的圆筒状侧壁s15的孔s16进入滑动喷嘴s14和内部喷嘴s22之间形成的空间,从穿设于圆筒状盖s9的通孔s10排出,所以,在内部喷嘴s22的纱线通过孔s2内产生抽吸气流。并且,设置于内部喷嘴s22的外壁上的凸片s24用于防止在滑动喷嘴s14和内部喷嘴s22之间的空间流动的空气成为旋回气流。
s39是抽吸口s39’与分梳管s34的排出口s34’接近设置的抽吸管,该抽吸管s39安装于头部S’的框架s1。抽吸管s39与空气抽吸源相连接,是用于抽吸保持插入分梳管s34且前端部被分梳的标准纱Y’。
下面,就割刀部h进行说明。该割刀部设置于穿设在圆筒状盖s9的通孔s10,而圆筒状盖s9位于头部S’的抽吸气流排出侧。
h1是插在穿设于圆筒状盖s9的通孔s10的大致为圆筒状的固定刃支承部件,在固定刃支承部件h1的缘部h1’和设置于圆筒状盖s9的内壁的台阶s9’之间,设置将固定刃支承部件h1从圆筒状盖s9向压出方向推压的压缩弹簧h2。h3是安装在设置于固定刃支承部件h1的缘部h1’的凹部h1”的环状的固定刃,在穿设于固定刃h3的中央部的通孔h3’的缘部h3”上形成刀刃。
h4是一端枢着于立设在头部S’的框架s1的支柱h5的可动刃支承部件,在设于可动刃支承部件h4的凹部h4’安装可和固定刃h3相接触的可动刃h6。在可动刃h6上,和上述的固定刃同样地穿设和固定刃的通孔h3’大致同心配置的通孔h6’,在穿设于可动刃的通孔h6’的缘部h6”形成刀刃。h7是立设于框架s35上的支柱,支柱h7的前端部嵌合和导孔h4”,导孔h4”是穿设于可动刃支承部件是的月牙形孔。而且,在可动刃支承部件h4的自由端上,枢着通过适当的框架s35’而设置于框架s35上的缸体h8的活塞杆h9。
所以,通过使缸体h8动作而活塞杆h9伸缩自如,使可动刃支承部件h4以支柱h5为中心回转,以便可以切断穿过固定刃h3的通孔h3’和可动刃h6上的通孔h6’的标准纱Y’。利用上述的割刀部件h,在抽吸标准纱Y’的状态,即,在使抽吸空气作用的状态,可切断标准纱Y’,不会象剪刀状的割刀那样,标准纱在被剪切时闪开,可确实地切断标准纱Y,并可将之剪成一定长度。
下面,用图9-图13来说明接头作业中吸气管部件的更具体的动作。
如上所述,在发生断纱的场合,使缸体115动作,使锭子支承部件110离开喷嘴架108。而且,在将由一对驱动罗拉120、121把持标准纱Y’的前端部的输送臂部件A接近配置于锭子109的纱线排出口109C的同时,在锭子支承部件110和喷嘴架108之间,如图9所示的那样,配置吸气管部件S以使收纳于圆筒体s2的圆筒状盖s25的通孔s25’位于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附近。
然后,将压缩空气供给压缩空气供给管s29,则压缩空气被送入在滑动喷嘴s14和圆筒体s2之间形成的空间,压缩空气推压突设于滑动喷嘴s14的圆筒状外壁s15的O形环s17,使滑动喷嘴s14在图12中向左方移动,所以,使安装于滑动喷嘴s14上的圆筒状盖s25从圆筒体s2突出,使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嵌合于圆筒状盖s25的通孔s25’。
此外,将压缩空气供给压缩空气供给管s29,则如上所述在内部喷嘴s22的纱线通过孔s23内产生抽吸气流,所以,使输送臂部件A的驱动罗拉120、121回转,一旦将由该驱动罗拉120、121所夹持的标准纱送出,则标准纱Y’由内部喷嘴s22的纱线通过孔s23所产生的抽吸气流而穿过锭子109的通孔109b。在标准纱通过锭子109的通孔109b后,,使输送臂部件A的驱动罗拉120、121回转停止,标准纱Y’被停止送出。然后,使缸体h8动作,使活塞杆h9伸出,使可动刃支承部件h4回转,由可动刃h6和固定刃h3将从纱线通过孔s23伸出的标准纱Y’切断。
接下来,在停止向空气供给管s29供给压缩空气后,向空气压缩管s28供给压缩空气。于是,压缩空气进入由突设于滑动喷嘴s14的圆筒状侧壁s15的O形环部件s18和圆筒体s2的缘部s32形成的空间s33内,使安装有圆筒状盖s25的滑动喷嘴s14在图12中向右方移动,将从中空的圆筒体s2突出的圆筒状盖s25再度收纳于圆筒体s2内。
然后,如图10所示的那样,使吸气管S下降直到吸气管部件S的头部S’的分梳管s34位于锭子109的下方,与此同时,在分梳管产生与标准纱Y’的加捻方向相反的向着喷嘴架108的旋回气流,在分梳管s34抽吸标准纱Y’的前端部的同时,对标准纱Y’的前端部进行分梳,使标准纱Y’起茸。
在标准纱Y’的前端部的分梳作业终了的时刻,停止从空气供给管s38向分梳管s34的空气供给,停止由分梳管s34进行的分梳作业。然后,再次使输送臂部件A的驱动罗拉120、121回转,开始标准纱Y’的送出,从而送出形成接头的规定长度的标准纱Y’,由接近分梳管s34的标准纱Y’的排出口s34’设置的抽吸管s39抽吸被送出的标准纱Y’。
在由抽吸管s39抽吸一形成接头的规定长度的标准纱Y’的时刻,使输送臂部件A的驱动罗拉118、119停止回转,停止送出标准纱Y’,与此同时,输送臂部件A返回待机位置。此外,关于输送臂部件A的构成已由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特愿平4-325021(实开平6-173129号公报)、特愿平6-284269等公开,所以,省略了其说明,但是,能够在把持标准纱Y’的同时,使标准纱Y’移动的任何机构均可。
此后,如图11所示,在使由抽吸管s39抽吸把持前端部被分梳的标准纱Y’的吸气管部件S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使缸体115动作,使活塞杆116收缩,将锭子支承部件110和喷嘴架108结合。
然后,在驱动已停止的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规定时间后,使之停止,这样,在常时回转的中罗拉103和再度停止的侧罗拉102之间,再次切断纱条106的切断部b1,形成切断的尖状部分b3。如图11所示,调整再回转的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的驱动时间,以使被切断的尖状部分b3由中罗拉103和/或前罗拉104之间。
之后,再次使再度停止的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开始回转,一起移送被切断的尖状部b3和短尖状的切断部b2位于侧罗拉102和中罗拉103之间的纱条106。此外,在紧接后罗拉101和侧罗拉102的驱动之后,使输送辊s119接触于夹持辊118,由输送辊119金额夹持辊118夹持标准纱Y’而使之移动,与此同时,使加捻装置工作,进行接头作业。
首先,最先切断的尖状部b3导入空气纺纱喷嘴107的导入口107c,切断的构成尖状部b3的纤维在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附近以螺旋状缠绕于开始移动的未分梳的标准纱Y’。切断的构成尖状部b3的纤维缠绕于开始移动的标准纱Y’之后,在后续的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Y’上之前,由于不存在缠绕于标准纱Y’的纤维,所以(尖状部b3缠绕于标准纱Y’之后的部分)仅为标准纱Y’,其后,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以螺旋状缠绕于标准纱Y’上,进行接头。这样,形成接头部分的、进行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和标准纱Y’的接头的标准纱Y’的前端部为被分梳的起茸状态,所以,构成纱条的纤维和标准纱Y’的起茸纤维进行交络,在可更进行接头的同时,可以形成强度大的接头。
所以,如图16(b)所示,在标准纱Y’上,接头具有三部分P1、P2、P3,所述的接头部分P1是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缠绕于分梳的标准纱Y’上而形成的,所述的接头部分P2仅包括标准纱Y’,所述的接头部分P3是切断的构成尖状部b3的纤维在缠绕于未分梳的的标准纱Y’上形成的,而其与上述的接头部分P1相分开。与上述的接头部分P1相分开的接头部分P3仅缠绕于标准纱Y’上,此部分可以分梳也可不分梳。
由本实施例形成的接头由于具有上述的三部分P1、P2、P3,所述的接头部分P1是具有短尖状切断部b2的构成纱条106的纤维缠绕于分梳的标准纱Y’上而形成的,所述的接头部分P2仅包括标准纱Y’,所述的接头部分P3是切断的构成尖状部b3的纤维在缠绕于未分梳的的标准纱Y’上形成的,而其与上述的接头部分P1相分开,而与上述的接头部分P1相分开的接头部分P3仅缠绕于标准纱Y’上,所以,容易去除缠绕于未分梳的标准纱Y’上而形成的接头部分P3。此外,由于接头部分P1由纤维密度高的短尖状的切断部构成,所以不会产生接头细、接头形状差、或接头强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因具有上述的结构,所以达到下述的效果。
由于不除去切断的尖状部分而进行接头作业,所以可缩短接头时间,同时实现装置的简化。
由于分梳了标准纱的前端部,所以可提高接头的成功率,同时形成强度大的接头。
构成切断的尖状部分的纤维的缠绕部分与接头部分分离,所以容易从接头去除构成切断的尖状部分的纤维的缠绕部分。
而且,从向纱条106的尖状部106a的纤维的标准纱Y’进行缠绕的锭子109的前端部109a到经由吸气管部件S的分梳管s34而由抽吸管s39抽吸保持的标准纱Y’的前端的全长上,由上述的分梳管s34分梳标准纱Y’,使标准纱Y’起茸,这样,如图17所示,从标准纱Y’的表面起茸的纤维和构成纱条106的尖状前端部106a的纤维之间产生缠绕,可以确实地进行接头,与此同时,通过从标准纱Y’的表面起茸的纤维和构成纱条106的尖状前端部106a的纤维之间产生缠绕,形成的接头宛如一根纱线,因此可以形成形状好的接头部分。
通过分梳大致全部的形成接头部分的标准纱,可更稳定地、确实地进行接头这样。
通过切断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的标准纱,标准纱的端部位置被确定,所以可任意控制标准纱的分梳部分。
Claims (8)
1、一种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在常时回转的牵引辊和已停止的牵引辊之间切断纱条后,将标准纱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然后,通过牵引辊、加捻装置的再驱动以及标准纱的开始移动而进行接头,在这种接头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使构成已切断的纱条的尖状的前端部的大致全部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而形成接头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标准纱停止的状态,使构成切断的纱条的尖状前端部的纤维接触于标准纱,然后使标准纱开始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构成切断的纱条的尖状的前端部的纤维和移动中的标准纱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时回转的牵引辊和已停止的牵引辊之间切断纱条后,将标准纱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然后,使停止的牵引辊驱动规定时间之后停止,然后通过牵引辊、加捻装置的再驱动以及标准纱的开始移动而进行接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梳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的标准纱的前端部分。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在常时回转的牵引辊和已停止的牵引辊之间切断纱条后,将标准纱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然后,通过牵引辊、加捻装置的再驱动以及标准纱的开始移动而进行接头,在这种接头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分梳形成接头部分的标准纱的至少一部分,同时将之抽吸把持,使构成已切断的纱条的尖状的前端部的纤维缠绕于标准纱而形成接头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梳大致全部形成接头部分的标准纱。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断穿过加捻装置的锭子的标准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663896A JP2933012B2 (ja) | 1996-05-16 | 1996-05-16 | 紡績機のピーシング方法 |
JP14664196A JPH09302540A (ja) | 1996-05-16 | 1996-05-16 | 紡績機のピーシング方法 |
JP146641/96 | 1996-05-16 | ||
JP146638/96 | 1996-05-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878A true CN1165878A (zh) | 1997-11-26 |
Family
ID=2647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01051A Pending CN1165878A (zh) | 1996-05-16 | 1997-01-27 |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802831A (zh) |
EP (1) | EP0807700A3 (zh) |
KR (1) | KR100280091B1 (zh) |
CN (1) | CN1165878A (zh) |
TW (1) | TW34160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7011A (zh) * | 2013-08-19 | 2013-12-11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耐磨纱线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301483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73961B2 (ja) * | 1997-01-13 | 1999-11-08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紡績機のピーシ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TW504526B (en) * | 1998-12-25 | 2002-10-01 | Murata Machinery Ltd | Hairiness suppress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winder |
JP2002155435A (ja) * | 2000-11-15 | 2002-05-31 | Murata Mach Ltd | 紡績機におけるピーシ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EP1219737B2 (de) * | 2000-12-22 | 2012-01-18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Verfahren zum Ansetzen eines in einer Spinnstelle gebildeten Garnes oder zum Anspinnen, sowi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ausgerüstete Spinnstelle |
EP1375709B1 (de) * | 2002-06-21 | 2014-08-06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Ansetzverfahren oder Anspinnen für Spinnstellen von Luftspinnmaschinen |
EP1564317A1 (de) * | 2004-02-10 | 2005-08-17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Verfahren zum Erreichen einer Konstanten Ansetzermasse bei Vortex-Luftspinnverfahren |
US9018294B2 (en) * | 2008-12-12 | 2015-04-28 | Acushnet Company | Cationic polyurea cover compositions for a multi-layer golf ball |
CH709953A1 (de) * | 2014-07-30 | 2016-02-15 | Rie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744758A1 (de) * | 1987-03-02 | 1988-12-29 |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spinnen einer mit einem pneumatischen drallorgan arbeitenden spinnvorrichtung |
DE3807014C2 (de) * | 1988-03-04 | 1997-03-20 |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 Verfahren zum Ansetzen eines Faserbandes an ein ablaufendes Faserband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DE3821570A1 (de) * | 1988-06-25 | 1989-12-28 | Fritz Stahlecker | Verfahren zum verspleissen der enden von zwei doppelfaeden |
DE4121980A1 (de) * | 1991-07-03 | 1993-01-07 | Fritz Stahlecker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setzen eines faserbandes |
JPH07122167B2 (ja) * | 1992-03-16 | 1995-12-2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紡績装置の糸継ぎ方法 |
JP2596298B2 (ja) * | 1992-12-04 | 1997-04-02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紡績機のピーシング方法 |
JP2616428B2 (ja) * | 1994-01-25 | 1997-06-04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紡績機の糸継ぎ方法 |
JP2658901B2 (ja) * | 1994-09-05 | 1997-09-30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紡績装置 |
KR100296977B1 (ko) * | 1996-01-30 | 2001-11-22 | 무라타 기카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방적기의피이싱방법 |
-
1996
- 1996-12-31 TW TW085116359A patent/TW341605B/zh active
-
1997
- 1997-01-27 CN CN97101051A patent/CN1165878A/zh active Pending
- 1997-03-12 KR KR1019970008374A patent/KR10028009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5-12 EP EP97107727A patent/EP0807700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7-05-14 US US08/856,171 patent/US5802831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7011A (zh) * | 2013-08-19 | 2013-12-11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耐磨纱线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301483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807700A2 (en) | 1997-11-19 |
US5802831A (en) | 1998-09-08 |
KR100280091B1 (ko) | 2001-03-02 |
EP0807700A3 (en) | 1998-07-29 |
TW341605B (en) | 1998-10-01 |
KR970075001A (ko) | 1997-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4177C (zh) |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 |
CN1028039C (zh) |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2370A (zh) | 纤维条自动喂给的方法和装置 | |
CN1405377A (zh) | 气流纺纱机重新接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2315C (zh) | 在卷筒更换时用来引导和切断输入的长丝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65878A (zh) |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 |
CN1027000C (zh) | 一种自由端纺纱装置和起动该装置的方法 | |
CN101078140A (zh) |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3187C (zh) |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59493A (zh) | 纺纱机的接头方法 | |
CN1791544A (zh) | 用于生产包覆弹力纱并自动更换喂纱线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0331C (zh) |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 |
CN1354294A (zh) | 纺纱装置 | |
CN1407153A (zh) | 纺纱装置 | |
CN1118388A (zh) |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 | |
CN1267592C (zh) | 抑制气圈的纺纱方法和装置 | |
CN112079182A (zh) | 一种加弹机落筒吸丝送丝装置 | |
CN1445394A (zh) | 纺织方法及其设备 | |
CN202181395U (zh) | 转杯纺纱机接头装置 | |
CN1353218A (zh) | 纺纱机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 | |
CN1648300A (zh) |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自由端纺纱单元的移动维护装置 | |
US20020095927A1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 staple fiber yarn | |
CN1619025A (zh) | 一个自由端纺纱转杯中的纱线头的引入/移出装置 | |
CN1619024A (zh) |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维护小车 | |
CN1280465C (zh) | 气流纺纱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