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2813A - 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813A
CN103732813A CN201280039657.8A CN201280039657A CN103732813A CN 103732813 A CN103732813 A CN 103732813A CN 201280039657 A CN201280039657 A CN 201280039657A CN 103732813 A CN103732813 A CN 103732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machine
spinning
drawing rollers
maintaining part
movab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813B (zh
Inventor
森秀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1/00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fly or the lik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2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56Supports for draf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纺纱机,通过变更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而实现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并且在进行维护时能够使纺纱部从牵伸罗拉对离开而使得维护变得容易。具备: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的牵伸罗拉对(21、22、23、24);对由牵伸罗拉对(21、22、23、24)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而纺出细纱(Y)的纺纱部(3);保持纺纱部(3)的保持部(26);供保持部(26)安装的活动基座部(25);使活动基座部(25)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27);以及将活动基座部(25)支承为移动自如、并且将保持部(26)保持为使得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24)能够自如地接近或者离开的支承轴(251、252)。

Description

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牵伸,并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来制造细纱的纺纱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纺纱机中,设置有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多个牵伸罗拉对、以及对牵伸后的纤维束进行加捻的纺纱部。
牵伸罗拉对由下罗拉和上罗拉构成,经由动力机构使下罗拉旋转,上罗拉在与上述下罗拉接触的状态下从动旋转。上罗拉是由橡胶等形成的弹性体罗拉,因此,存在该上罗拉的表面磨损的问题。特别是在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恒定的情况下,存在与纤维束接触的部分的磨损快速进展的情况。因此,谋求使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变更而实现该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
在如上的纺纱机中,纺纱部配置在牵伸罗拉对的下游侧附近。这是为了在由牵伸罗拉对输出的纤维束散乱之前纺纱部对纤维束进行加捻。因而,必须使牵伸罗拉对与纺纱部之间的间隙窄,维护性差。因此,谋求在进行维护时能够使纺纱部从牵伸罗拉对离开、从而使得维护变得容易的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91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变更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来实现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并且在进行维护时能够使纺纱部从牵伸罗拉对离开从而维护变得容易的纺纱机。
技术方案1的纺纱机具备: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罗拉对;对由牵伸罗拉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纺出细纱的纺纱部;保持纺纱部的保持部;供保持部安装的活动基座部;使活动基座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以及将活动基座部支承为移动自如、并且将保持部保持为使得纺纱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能够自如地接近或者离开的支承轴。
技术方案2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纺纱机。支承轴形成为轴状,保持部被支承为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自如。
技术方案3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纺纱机。保持部具备:限制朝接近牵伸罗拉对的方向的转动角度的第一抵接部;以及限制朝离开牵伸罗拉对的方向的转动角度的第二抵接部。
技术方案4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或3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还具备对保持部朝转动方向的一方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
技术方案5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还具备对活动基座部朝移动方向的一方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
技术方案6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具备两根支承轴。驱动部在两根支承轴之间构成使活动基座部移动的作用点。
技术方案7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具备将牵伸罗拉对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一对框架。支承轴构成连结一对框架的梁部件。
技术方案8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部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而纺出细纱。
技术方案9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沿着纤维束的输送方向具备至少三个牵伸罗拉对。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具备将细纱卷取成卷装的卷取部。
根据技术方案1的纺纱机,由于供保持纺纱部的保持部安装的活动基座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因此能够变更该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由此能够实现牵伸罗拉对(详细来说是构成牵伸罗拉对的上罗拉或者/以及下罗拉)的长寿命化。并且,由于保持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自如地接近或者离开,因此在进行维护时能够使由保持部保持的纺纱部从牵伸罗拉对离开。由此能够提高纺纱机的维护性。此外,支承轴具有作为活动基座部的移动引导件的功能以及作为纺纱部的支承引导件的功能,因此能够简化纺纱机整体的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2的纺纱机,由于保持部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因此在进行维护时能够简单地使由保持部保持的纺纱部从牵伸罗拉对离开。由此能够提高纺纱机的维护性。此外,由于利用在该保持部的移动中所使用的支承轴实现保持部的旋转动作,因此能够简化纺纱机整体的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3的纺纱机,由于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限制保持部的转动角度,因此能够防止由该保持部保持的纺纱部与其他部件干涉。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纺纱机的维护性。
根据技术方案4的纺纱机,由于第一施力部件对保持部朝转动方向的一方施力,因此能够决定上述牵伸罗拉对与上述纺纱部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由此能够使由保持部保持的纺纱部的纺纱性能稳定。
根据技术方案5的纺纱机,由于第二施力部件对活动基座部朝移动方向的一方施力,因此能够防止该活动基座部的晃动。因此能够防止与活动基座部一起移动的保持部的晃动。由此能够使由保持部保持的纺纱部的纺纱性能稳定,能够防止细纱的质量降低。
根据技术方案6的纺纱机,由于驱动部在两根支承轴之间构成使活动基座部移动的作用点,因此该活动基座部的移动变得平滑。因此与活动基座部一起移动的保持部的移动也变得平滑。由此能够使由保持部保持的纺纱部的纺纱性能稳定,能够防止细纱的质量降低。
根据技术方案7的纺纱机,由于支承轴构成连结框架的梁部件,因此能够轻量且低成本地确保框架的高刚性。因此能够防止由框架支承的牵伸罗拉对晃动。由此能够使借助牵伸罗拉对实现的牵伸能力稳定,能够防止细纱的质量降低。
根基技术方案8的纺纱机,由于纺纱部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因此能够实现高纺纱速度。若纺纱速度高速化,则利用牵伸罗拉对进行的牵伸也高速化。伴随与此,牵伸罗拉对的每单位时间的损耗的进展也加快。因而,若变更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则对于该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详细来说是构成牵伸罗拉对的上罗拉或者/下罗拉)特别有效。并且,由于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因此存在脱落的纤维堆积在牵伸罗拉对与纺纱部之间的情况。由于纺纱部由保持部保持为相对于牵伸罗拉对能够自如地接近或者离开,因此纺纱部的维护性也好。因而能够提高纺纱部的运转效率。
根据技术方案9的纺纱机,即便在至少具备三个牵伸罗拉对的移动空间具有限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维护性。
根据技术方案10的纺纱机,能够提高利用纺纱机生产卷装的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纺纱机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牵伸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3是从箭头X方向观察牵伸单元的图。
图4是从箭头Y方向观察牵伸单元的图。
图5是从箭头Z方向观察牵伸单元的图。
图6是示出活动基座部以及保持部的移动的图。
图7中,图7A是示出纺纱时的保持部的位置的图,图7B是示出维护时的保持部26的位置的图。
图8中,图8A是示出纺纱时的保持部的位置的图,图8B是示出维护时的保持部26的位置的图。
图9是示出气流纺纱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纺纱机100的整体结构进行简单说明。
纺纱机100是从纤维束F制造细纱Y并制作卷装P的纺纱机械。纺纱机100具备沿着纤维束F以及细纱Y的输送方向按照下述顺序配置的棉条供给部1、牵伸单元2、纺纱部3、纱疵检测部4、张力稳定部5以及卷取部6。纺纱机100与能够朝各部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部7连接(参照图2)。
棉条供给部1朝牵伸单元2供给作为细纱Y的原料的纤维束F(棉条)。棉条供给部1具备棉条筒11和导条架(未图示)。贮存于棉条筒11的纤维束F被导条架引导并被朝牵伸单元2导入。
牵伸单元2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而使该纤维束F的粗细均匀化。牵伸单元2具备沿着纤维束F的输送方向按照下述顺序配置的后罗拉对21、第三罗拉对22、中罗拉对23、前罗拉对24这四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通过旋转将所把持的纤维束F输出,因此,能够通过邻接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之间的输出速度的差异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
纺纱部3通过对牵伸后的纤维束F进行加捻来制造细纱Y。纺纱部3配置在牵伸单元2的前罗拉对24的下游侧。纺纱部3能够从适度牵伸后的纤维束F制造细纱Y。纺纱部3由构成为能够分割的保持部26保持为装卸自如(参照图2中箭头R)。纺纱部3的详细结构后述。
纱疵检测部4检测所制造的细纱Y的纱疵部。具体说明,纱疵检测部4以发光二极管(省略图示)作为光源照射细纱Y,并检测来自该细纱Y的反射光量。纱疵检测部4经由解析器(省略图示)与控制部7连接。因此,控制部7能够基于来自纱疵检测部4的检测信号判断有无纱疵部。对于纱疵检测部4所能够检测的纱疵部,除了包括细纱Y的粗细的异常之外,还包括在细纱Y夹杂有聚丙烯等异物的情况。纱疵检测部4除了能够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式传感器以外,还能够使用经电容式传感器。
张力稳定部5适度地保持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并使之稳定。张力稳定部5具备退绕部件51和罗拉52。退绕部件51在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低的情况下与罗拉52一起旋转,将细纱Y缠绕于该罗拉52。退绕部件51在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高的情况下相对于罗拉52独立地旋转,对缠绕于该罗拉52的细纱Y进行退绕。
卷取部6卷取细纱Y而制作成卷装P。卷取部6具备驱动罗拉61和摇架(未图示)。驱动罗拉61使由摇架把持的筒管B旋转。因此,卷取部6能够卷取细纱Y而制作成卷装P。另外,卷取部6利用未图示的横动装置使细纱Y横动,因此能够防止卷装P中的细纱Y的偏向。
只要具备牵伸单元2和纺纱部3即可,详细结构是任意的。对于棉条供给部1、纱疵检测部4、张力稳定部5、卷取部6以及/或者其他结构、配置关系并不限定。
其次,参照图2至图5对牵伸单元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图2中,并未图示支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框架20。
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分别由下罗拉21A、22A、23A以及24A和上罗拉21B、22B、23B以及24B构成。在构成中罗拉对23的下罗拉23A以及上罗拉23B卷绕有合成橡胶制的牵伸皮圈23C以及23C。
下罗拉21A、22A、23A以及24A借助未图示的动力机构朝纤维束F的行进方向旋转。上罗拉21B、22B、23B以及24B在与下罗拉21A、22A、23A以及24A接触的状态下从动旋转。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设定成沿着纤维束F的输送方向而旋转速度依次变快。
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的纤维束F每当通过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时速度就加快,在邻接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之间被牵伸。这样,牵伸单元2能够使纤维束F的宽度(粗细)逐渐变细而使之均匀化。
在牵伸单元2,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平行地设置有两根支承轴251以及252。对于活动基座部25,在支承轴251以及252插通于设置在该活动基座部25的两端部的滑动孔的状态下被支承。保持部26在组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凹部25C的状态下由支承轴251支承。
详细说明,在活动基座部25的牵伸方向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矩形状的凹部25C(参照图3以及图4)。保持部26在凹部25C的内侧以支承轴251插通于设置在该保持部26的滑动孔的状态下被支承。即,保持部26由支承活动基座部25的一个支承轴251支承。因而,支承轴251以及252具有作为活动基座部25的移动引导件和保持部26的支承引导件的功能,因此能够简化牵伸单元2的结构。
在活动基座部25的下方(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所被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驱动部27。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27具备步进马达271、凸轮272以及凸轮从动件273。步进马达271使凸轮272旋转,由此使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凸轮从动件273旋转。活动基座部25由装配于支承轴251以及252的弹簧253施力,因此能够追随于凸轮272的形状。
因而,活动基座部25能够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参照图3以及图4的箭头T)。因此组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凹部25C的保持部26也能够与活动基座部25一起移动。即,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与活动基座部25一起移动自如。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27采用借助凸轮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结构。但是,驱动部27也能够利用螺旋轴和螺母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并且,驱动部27也能够利用齿条和小齿轮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27具备步进马达,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例如驱动部27也可以具备伺服马达。
牵伸单元2在后罗拉对21的上游侧具备第一引导部28。第一引导部28将从棉条供给单元1供给的纤维束F朝后罗拉对21引导。第一引导部28经由支承该第一引导部28的支架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
牵伸单元2在第三罗拉对22与中罗拉对23之间具备第二引导部29。第二引导部29将从第三罗拉对22输出的纤维束F朝中罗拉对23引导。第二引导部29经由支承该第二引导部29的支架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
因而,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第一引导部28以及第二引导部29能够与活动基座部25为一体地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参照图3以及图4的箭头T)。即,第一引导部28和第二引导部29能够在将相对于纺纱部3的位置保持恒定的状态下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
对于牵伸单元2,纺纱部3、第一引导部28以及第二引导部29能够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因此,牵伸单元2能够变更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由此,能够实现上罗拉21B、22B、23B以及24B的长寿命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牵伸皮圈23C以及23C卷绕于中罗拉对23,因此,当提及牵伸罗拉对23时,准确地说能够实现牵伸皮圈23C的长寿命化。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导部28通过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而与该活动基座部25一体移动。但是,第一引导部28也能够安装于后述的框架20等而形成为不移动的结构。
作为形成为第一引导部28不移动的结构的情况,能够举出纤维束F粗的情况。即,存在由后罗拉对21把持时的纤维束F的宽度(粗细)相对于后罗拉对21的宽度尺寸具有余裕的情况。若在这种状态下使第一引导部28移动,则构成纤维束F的纤维从后罗拉对21脱落。因而,在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优选将第一引导部28设置成不移动。
在牵伸单元2,在活动基座部25附近安装有检测部30。检测部30是能够检测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磁铁M的磁力的磁性传感器(霍尔IC)。具体说明,检测部30能够根据磁通密度的变化转换输出电压,并根据输出电压的值检测磁铁M的位置。检测部30经由省略图示的解析器与控制部7连接。控制部7能够基于来自检测部30的检测信号掌握磁铁M的位置、即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磁铁M的安装位置等并无限定。
图6的纵轴表示经过时间t。图6的横轴表示活动基座部25以及保持部26的变位L。活动基座部25以及保持部26的变位L是该活动基座部25以及保持部26从原点位置O起的移动距离。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通过控制驱动部27而使活动基座部25连续地往复。因此,组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凹部25C的保持部26也连续地往复。由于目的在于通过变更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来实现上罗拉21B、22B以及24B的长寿命化,因此关于驱动部27的控制方式并无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点位置O设定为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原点位置O也可以并不是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旋转轴方向端部。原点位置O并不限定于特定的位置。
保持部26能够以支承轴251为中心转动(参照图2的箭头S)。因此,保持部26能够相对于前罗拉对24接近或者离开。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能够自如地相对于前罗拉对24接近或离开。
在牵伸单元2中,保持部26能够以支承轴251为中心转动。因此,牵伸单元2在进行维护时能够使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从前罗拉对24离开。由此能够提高纺纱机100的维护性。进一步,由于借助在该保持部26的移动中所使用的支承轴251实现保持部26的转动动作,因此能够简化牵伸单元2的结构。图7A以及图7B并未示出支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框架20。如图7A所示,纺纱时的纺纱部3与前罗拉对24的间隙D-close设定得窄。由此,纺纱部3能够在由前罗拉对24输出的纤维束F散乱之前对纤维束F进行加捻。如图7B所示,通过保持部26转动,能够确保维护时的纺纱部3与前罗拉对24的间隙D-open宽。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保持部26转动,则吸引管的开口部266呈现出来。因此,能够经由吸引管废弃线头等。
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也可以通过使用气缸265使保持部26相对于前罗拉对24接近或者离开。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手动地使保持部26转动。但是,在进行维护时也能够利用气缸265使保持部26自动转动。
其次,对限制保持部26的转动角度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26具备限制该保持部26的转动角度的第一抵接部261和第二抵接部262。第一抵接部261在保持部26朝接近前罗拉对24的方向转动时与定位销263抵接(参照图7A)。第二抵接部262在保持部26朝从前罗拉对24离开的方向转动时与定位销263抵接(参照图7B)。
因而,第一抵接部261能够限制保持部26的转动角度,以免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与配置在该保持部26的上游侧的部件(前罗拉对24)过度接近。第二抵接部262能够限制保持部26的转动角度,以免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与配置在该保持部26的下游侧的部件(例如输出罗拉)过度接近。
对于牵伸单元2,由于第一抵接部261和第二抵接部262限制保持部26的转动角度,因此能够防止由该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与其他部件干涉。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纺纱机100的维护性。第一抵接部261能够决定前罗拉对24的把持点(夹持点)N与纺纱部3的距离。
其次,对能够防止细纱Y的质量降低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26由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弹簧264朝转动方向的一方施力。弹簧264是拉伸弹簧,对保持部26朝接近前罗拉对24的方向施力。由于目的在于通过对保持部26朝转动方向的一方施力来防止该保持部26的晃动,因此施力方向等并无限定。
对于牵伸单元2,由于弹簧264对保持部26朝转动方向的一方施力,因此能够决定前罗拉对24与纺纱部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此能够使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的纺纱性能稳定。
如图3至图5所示,活动基座部25由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弹簧253朝移动方向的一方施力。弹簧253是压缩弹簧,朝将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凸轮从动件273按压于凸轮272的方向施力。由于目的在于通过对活动基座部25朝移动方向的一方施力来防止该活动基座部25的晃动,因此施力方向等并无限定。
对于牵伸单元2,由于弹簧253对活动基座部25朝移动方向的一方施力,因此能够防止该活动基座部25的晃动。因此,也能够防止与活动基座部25一起移动的保持部26的晃动。由此能够使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的纺纱性能稳定,因此能够防止细纱Y的质量降低。
此外,如图2以及图4所示,驱动部27在两根支承轴251以及252之间构成使活动基座部25移动的作用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活动基座部25移动的作用点设定成两根支承轴251以及252的中间地点。由于目的在于通过将使活动基座部25移动的作用点设定在两根支承轴251以及252之间来降低作用于该活动基座部25的转矩,因此驱动部27的严格位置并无限定。
在牵伸单元2中,驱动部27在两根支承轴251以及252之间构成使活动基座部25移动的作用点,因此该活动基座部25的移动变得平滑。因此,与活动基座部25一起移动的保持部26的移动也变得平滑。由此,能够使由保持部26保持的纺纱部3的纺纱性能稳定,能够防止细纱Y的质量降低。
如图3至图5所示,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由一对框架20支承为旋转自如。一对框架20借助支承轴251以及252连结。支承轴251以及252构成连结一对框架20的梁部件。由此能够确保框架20具有高刚性。因此能够防止由框架20支承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晃动。结果,能够使借助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实现的牵伸能力稳定,能够防止细纱Y的质量降低。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100的其他特征点进行说明。
构成本纺纱机100的纺纱部3是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的所谓的气流纺纱装置3。气流纺纱装置3在纺纱室SC内形成旋转空气流,利用该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纺纱室SC分为构成在导纱器31和锭子32之间的空间SC1和构成在锭子32与喷嘴块33之间的空间SC2。
在空间SC1中,利用旋转空气流使构成纤维束F的纤维的后端部反转(参照图9中双点划线)。在空间SC2中,利用旋转空气流使反转后的各纤维的后端部旋转(参照图9中双点划线)。旋转的纤维的后端部依次缠绕于中心部的纤维。这样,气流纺纱装置3能够从纤维束F纺出细纱Y。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3中,在导纱器31设置有针。针是为了将纤维束F朝锭子32引导、且防止纤维的捻转朝上游侧传递而设置的。但是,导纱器31的针也可以省略。
对于纺纱机100,由于纺纱部3借助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因此能够实现高纺纱速度。若纺纱速度高速化,则利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进行的牵伸也高速化。伴随与此,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每单位时间的损耗的进展也加快。因而,若变更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则对于该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长寿命化特别有效。由于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因此存在脱落的纤维堆积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与纺纱部3之间的情况。由于纺纱部3由保持部保持为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能够自如地接近或者离开,因此纺纱部3的维护性也好。因而能够提高纺纱部3的运转效率。
只要是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的结构即可,对于详细的结构并无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形成两条相互朝不同方向流动的旋转空气流,并利用这两条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的结构(例如日本特开平5-86510、日本特开2006-161171等)。
此外,如上所述,本纺纱机100具备卷取细纱Y而制作成卷装P的卷取部6(参照图1)。本纺纱机100能够延长上罗拉对21B、22B、23B以及24B的寿命,因此能够长期连续地制造卷装P。并且,容易进行在前罗拉对24与纺纱部3之间的空间进行的维护。即,能够提高利用本纺纱机100生产卷装P的生产能力。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纺纱机100能够延长由橡胶等形成的上罗拉21B、22B以及24B的寿命。但是,当下罗拉21A、22A以及24A由橡胶等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该下罗拉21A、22A以及24A的寿命。即便在上罗拉21B、22B以及24B和下罗拉21A、22A以及24A均由会磨损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各牵伸罗拉的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纱机100设置有一台。但是,也可以并排配置多个纺纱机100而构成纤维机械。在该情况下,在相邻的纺纱机100中可以使活动基座部25朝相同方向移动,也可以使其朝不同方向移动。在使其朝不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活动基座部25朝相同方向移动而产生的振动。
纺纱机100具备: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对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而纺出细纱Y的纺纱部3;保持纺纱部3的保持部26;供保持部26安装的活动基座部25;使活动基座部25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27;以及将活动基座部25支承为移动自如,且将保持部26支承为使得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能够自如地接近或者离开的支承轴251以及252。
支承轴251以及252形成为轴状。保持部26被支承为以支承轴251为中心转动自如。保持部26具备:限制朝接近前罗拉对24的方向的转动角度的第一抵接部261;以及限制朝从前罗拉对24离开的方向的转动角度的第二抵接部262。
纺纱部100还具备对保持部26朝转动方向的一方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264。纺纱机100还具备对活动基座部25朝移动方向的一方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253。
纺纱机100具备两根支承轴251以及252。驱动部27在两根支承轴251以及252之间构成使活动基座部25移动的作用点。
纺纱机100具备将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一对框架20。支承轴251以及252构成连结一对框架20的梁部件。
纺纱部3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而纺出细纱Y。纺纱机100沿着纤维束F的输送方向具备至少三个牵伸罗拉对22、23以及24。纺纱机100具备将细纱Y卷取成卷装P的卷取部6。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纺纱机能够实现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并且能够提高维护性,因此在产业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0:纺纱机;1:棉条供给部;2:牵伸单元;20:框架;21:后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1A:下罗拉;21B:上罗拉;22:第三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2A:下罗拉:22B:上罗拉;23:中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3A:下罗拉;23B:上罗拉;24:前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4A:下罗拉;24B:上罗拉;25:活动基座部;251:支承轴;252:支承轴;253:弹簧(第二施力部件);26:保持部;261:第一抵接部;262:第二抵接部;263:定位销;264:弹簧(第一施力部件);27:驱动部;28:第一引导部;29:第二引导部;3:纺纱部;4:纱疵检测部;5:张力稳定部;6:卷取部;7:控制部;F:纤维束(棉条);Y:细纱。

Claims (10)

1.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
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罗拉对;
对由所述牵伸罗拉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纺出细纱的纺纱部;
保持所述纺纱部的保持部;
供所述保持部安装的活动基座部;
使所述活动基座部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以及
将所述活动基座部支承为移动自如、并且将所述保持部保持为使得所述纺纱部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能够自如地接近或者离开的支承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轴形成为轴状,
所述保持部被支承为以所述支承轴为中心转动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具备:限制朝接近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方向的转动角度的第一抵接部;以及限制朝离开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方向的转动角度的第二抵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还具备对所述保持部朝转动方向的一方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还具备对所述活动基座部朝移动方向的一方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两根所述支承轴,
所述驱动部在两根所述支承轴之间构成使所述活动基座部移动的作用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将所述牵伸罗拉对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一对框架,
所述支承轴构成连结一对所述框架的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部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而纺出细纱。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沿着纤维束的输送方向具备至少三个所述牵伸罗拉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将细纱卷取成卷装的卷取部。
CN201280039657.8A 2011-08-31 2012-08-22 纺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2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9727A JP2013049938A (ja) 2011-08-31 2011-08-31 紡績機
JP2011-189727 2011-08-31
PCT/JP2012/071228 WO2013031607A1 (ja) 2011-08-31 2012-08-22 紡績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813A true CN103732813A (zh) 2014-04-16
CN103732813B CN103732813B (zh) 2016-03-23

Family

ID=4775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6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2813B (zh) 2011-08-31 2012-08-22 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752512B1 (zh)
JP (1) JP2013049938A (zh)
CN (1) CN103732813B (zh)
WO (1) WO20130316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00825A1 (de) 2015-01-21 2016-07-2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düs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Öffnen derselbe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6523A (ja) * 1987-12-14 1989-06-20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
DE10019436A1 (de) * 2000-04-19 2001-10-2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CN1354294A (zh) * 2000-11-16 2002-06-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装置
CN1732296A (zh) * 2002-12-09 2006-02-08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生产纺成纱的装置
CN101311395A (zh) * 2007-05-21 2008-11-26 叙森芯轴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牵伸装置区域中的喷气嘴的固定部件
JP2009068126A (ja) * 2007-09-11 2009-04-02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101994172A (zh) * 2009-08-11 2011-03-3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及具备该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6510A (ja) 1991-09-20 1993-04-06 Murata Mach Ltd 空気紡績ノズル
JPH08337934A (ja) * 1995-06-09 1996-12-24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における糸継ぎ方法
JP2002155432A (ja) * 2000-11-16 2002-05-31 Murata Mach Ltd 紡績装置
JP2006161171A (ja) 2004-12-02 2006-06-22 Murata Mach Ltd 空気紡績ノズ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6523A (ja) * 1987-12-14 1989-06-20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
DE10019436A1 (de) * 2000-04-19 2001-10-2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CN1354294A (zh) * 2000-11-16 2002-06-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装置
CN1732296A (zh) * 2002-12-09 2006-02-08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生产纺成纱的装置
CN101311395A (zh) * 2007-05-21 2008-11-26 叙森芯轴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牵伸装置区域中的喷气嘴的固定部件
JP2009068126A (ja) * 2007-09-11 2009-04-02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101994172A (zh) * 2009-08-11 2011-03-3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及具备该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2512A1 (en) 2014-07-09
EP2752512A4 (en) 2015-01-14
EP2752512B1 (en) 2017-11-29
JP2013049938A (ja) 2013-03-14
WO2013031607A1 (ja) 2013-03-07
CN103732813B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4942B (zh) 纺纱机
CN102534879B (zh) 空气纺纱装置、使用了该装置的纺纱方法及纺纱单元
EP2573231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03010816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3014941A (zh) 气流纺纱机以及细纱的制造方法
CN107829173B (zh) 环锭纺纱机以及使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方法
CN103508259A (zh) 纺丝卷取机
CN103732812B (zh) 纺纱机
CN106048789A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CN103732813B (zh) 纺纱机
CN105648584A (zh) 芯线供给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CN103014964A (zh) 纤维机械
CN101462656B (zh) 弹性纤维卷绕机及其卷绕方法
CN103510209A (zh) 纤维机械
CN214458527U (zh) 牵伸装置、纺纱机以及牵伸辊
JP2018080059A (ja) クロス捲きパッケージを生産する繊維機械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における綾振り三角形領域に配置された機械式糸貯留装置用糸ガイドプーリー
CN106948043A (zh) 张力器、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CN103014952A (zh) 牵伸装置及纺纱机械
CN107829180B (zh) 用于环锭纺纱机的锭轨
CN102851796A (zh) 牵伸辊、纺纱单元、纺纱机以及纺纱的制造方法
CN105648586A (zh) 用于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在交叉卷绕筒管上卷绕纱线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EP245200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core yarn
CN101372785B (zh) 分丝机的往复机构
CN208055532U (zh) 纤维机械用驱动装置、牵伸装置以及气流纺纱机械
TWI631247B (zh) 用於牽引粗紡紗的牽引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