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2812B - 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812B
CN103732812B CN201280039647.4A CN201280039647A CN103732812B CN 103732812 B CN103732812 B CN 103732812B CN 201280039647 A CN201280039647 A CN 201280039647A CN 103732812 B CN103732812 B CN 103732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division
spinning
drawing rollers
machines according
described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6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812A (zh
Inventor
森秀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56Supports for drafting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01H13/06Travers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2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纺纱机,通过根据所牵伸的纤维束进行使纤维束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移动或者停止的控制,能够在不使细纱的质量降低的情况下延长牵伸罗拉对的寿命。具备:供引导部(28)和纺纱部(3)安装的活动基座部(25);使活动基座部(25)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26);检测引导部(28)、纺纱部(3)以及活动基座部(25)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位置的检测部(29);以及基于来自检测部(29)的检测信号朝驱动部(26)发送位置指令信号而对活动基座部(25)进行位置控制,由此来调整引导部(28)以及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24)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更牵伸罗拉对(21、22、23、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的控制部(7)。

Description

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牵伸,并对被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来制造细纱的纺纱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纺纱机设置有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多个牵伸罗拉对。牵伸罗拉对通过旋转将所把持的纤维束输出,因此能够通过邻接的牵伸罗拉对之间的输出速度的差异对纤维束进行牵伸。
牵伸罗拉对由经由动力机构旋转的下罗拉和以与该下罗拉接触的状态从动旋转的上罗拉构成。上罗拉是由橡胶等形成的弹性体罗拉,因此存在该上罗拉的表面磨损的情况。特别是当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恒定的情况下,存在与纤维束接触的部分的磨损快速进展的情况。
因此,提出有使纤维束的引导部(喇叭头)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平行移动,变更纤维束(粗纱)的把持位置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在上述构造中,当纤维束粗的情况下,存在构成该纤维束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脱落的情况。若在牵伸罗拉对的旋转停止时引导部移动,则会将处于由牵伸罗拉对把持的状态的纤维束拉长,该纤维束不经意地被切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91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914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根据所要牵伸的纤维束进行使纤维束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移动或者停止的控制,能够在不使细纱的质量降低的情况下延长牵伸罗拉对的寿命的纺纱机。
技术方案1的纺纱机具备:牵伸纤维束的牵伸罗拉对;规定由牵伸罗拉对牵伸的纤维束的宽度(粗细)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对由牵伸罗拉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从而纺出细纱的纺纱部;供引导部以及纺纱部安装的活动基座部;使活动基座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检测引导部、纺纱部以及活动基座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位置的检测部;以及基于来自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朝驱动部发送位置指令信号而对活动基座部进行位置控制,由此来调整引导部以及纺纱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更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的控制部。
技术方案2的纺纱机具备:牵伸纤维束的牵伸罗拉对;规定由牵伸罗拉对牵伸的纤维束的宽度(粗细)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对由牵伸罗拉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从而纺出细纱的纺纱部;供引导部以及纺纱部安装的活动基座部;使活动基座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检测引导部、纺纱部以及活动基座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位置的检测部;以及基于来自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朝驱动部发送位置指令信号和速度指令信号而对活动基座部进行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由此来调整引导部以及纺纱部相对于牵伸罗拉对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更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的控制部。
技术方案3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在纺纱机中,控制部通过对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使活动基座部连续地往复移动。
技术方案4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在纺纱机中,控制部通过对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使活动基座部间歇地输送移动。
技术方案5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在纺纱机中,控制部通过对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使纺纱开始时的牵伸罗拉对和纺纱部的相对位置与原点位置一致。
技术方案6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5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在纺纱机中,控制部根据纤维束的粗细或者/以及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对活动基座部的移动进行控制。
技术方案7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6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在纺纱机中,控制部在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工作,在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停止。
技术方案8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7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在纺纱机中,控制部在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驱动部停止。
技术方案9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8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9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部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而纺出细纱。
技术方案11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10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具备能够设定驱动部的控制方式的设定部。
技术方案12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11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具备将细纱卷取成卷装的卷取部。
技术方案13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12的任一方案的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纺纱机具备:存储驱动部的驱动量的存储部;以及收纳牵伸罗拉对的耐久阈值的收纳部。控制部基于存储于存储部的驱动量和收纳于收纳部的耐久阈值变更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能够起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纺纱机,由于对活动基座部进行位置控制,因此能够使活动基座部准确地移动。由此,能够在不使细纱的质量降低的情况下延长牵伸罗拉对(详细来说是构成牵伸罗拉对的上罗拉或者/以及下罗拉)的寿命。并且,即便在纤维束粗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构成该纤维束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2的纺纱机,由于对活动基座部进行位置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因此能够使活动基座部准确地移动。由此,能够减少使细纱的质量降低的周期不均的产生等。并且,即便在纤维束粗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构成该纤维束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3的纺纱机,能够使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连续地变更。由此,能够防止在牵伸罗拉对(详细来说是构成牵伸罗拉对的上罗拉或者/以及下罗拉)的一部分磨损进展,能够实现该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
根据技术方案4的纺纱机,能够使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间歇地变更。由此,能够在牵伸罗拉对(详细来说是构成牵伸罗拉对的上罗拉或者/以及下罗拉)的磨损超过容许范围之前使把持位置变更,能够实现该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并且,在使把持位置连续地变化的情况下,难以以超低速对驱动部进行控制。因此,通过使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间歇地变更,由此能够防止纱线质量降低。
根据技术方案5的纺纱机,能够在开始纺纱时将纺纱部配置在原点位置。当开始纺纱时,将利用牵伸罗拉对牵伸后的纤维束F导入纺纱部。因此,通过在将纺纱部配置于原点位置的状态下开始纺纱,能够顺畅地开始纺纱。
根据技术方案6的纺纱机,能够最大限度宽广地确保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可把持区域。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并且,即便在纤维束粗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构成该纤维束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7的纺纱机,在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能够使活动基座部的移动停止。由此,活动基座部不会拉伸处于由牵伸罗拉对把持的状态的纤维束,能够避免纤维束不经意的切断。
根据技术方案8的纺纱机,当纤维束比规定的值粗的情况下能够使活动基座部的移动停止。由此,即便在纤维束粗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构成该纤维束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9的纺纱机,通过使用步进马达,能够实现简单的控制系统。由此,能够降低驱动部以及控制系统的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10的纺纱机,由于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因此能够实现高纺纱速度。若纺纱速度高速化,则纤维束的纤维的举动容易受到外部变化的影响。并且,由于被高速牵伸的纤维束,牵伸罗拉对(详细来说是构成牵伸罗拉对的上罗拉或者/以及下罗拉)的磨损的进展也变快。通过进行活动基座部的位置控制并使该活动基座部移动,能够在不对纤维束的纤维的举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适当地实现至少牵伸罗拉对的长寿命化。
根据技术方案11的纺纱机,能够通过对设定部进行操作来设定或者选择控制方式。由此,纺纱机能够进行与纤维束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控制。
根据技术方案12的纺纱机,能够提高纺纱机生产卷装的生产能力。
根据技术方案13的纺纱机,能够将牵伸罗拉对(详细来说是构成牵伸罗拉对的上罗拉或者/以及下罗拉)使用至极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纺纱机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牵伸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3是从箭头X方向观察牵伸单元的图。
图4是从箭头Y方向观察牵伸单元的图。
图5是从箭头Z方向观察牵伸单元的图。
图6中,图6A是示出利用螺旋轴和螺母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滑动运动的结构的图,图6B是示出利用齿条和小齿轮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滑动运动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纺纱部等的经时变位的图。
图8是示出纺纱部等的经时变位的图。
图9是示出气流纺纱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纺纱机100的整体结构进行简单说明。纺纱机100是从纤维束F制造细纱Y从而制作成卷装P的纺织机械。纺纱机100具备沿着纤维束F以及细纱Y的输送方向按照以下顺序配置在棉条供给部1、牵伸单元2、纺纱部3、纱疵检测部4、张力稳定部5以及卷取部6。纺纱机100与能够对各部分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部7连接(参照图2)。
棉条供给部1将作为细纱Y的原料的纤维束F(棉条)朝牵伸单元2供给。棉条供给部1具备棉条筒11和导条架(未图示)。贮存于棉条筒11的纤维束F由导条架引导并被导入牵伸单元2。
牵伸单元2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并将该纤维束F合并成规定的粗细。牵伸单元2具备沿着纤维束F的输送方向按照以下顺序配置的后罗拉对21、第三罗拉对22、中罗拉对23、前罗拉对24这四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通过旋转将所把持的纤维束F送出,因此能够利用与邻接的牵伸罗拉对之间的输出速度的差异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
纺纱部3通过对被牵伸成规定的粗细的纤维束F加捻来制造细纱Y。纺纱部3配置在牵伸单元2的前罗拉对24的下游侧。纺纱部3能够从被牵伸成规定的粗细的纤维束F制造细纱Y。纺纱部3的详细结构后述。
纱疵检测部4检测所制造的细纱Y的纱疵部。具体说明,纱疵检测部4以发光二极管(省略图示)作为光源照射细纱Y,并检测来自该细纱Y的反射光量。纱疵检测部4经由解析器(省略图示)与控制部7连接,能够朝该控制部7发送检测信号。控制部7能够基于来自纱疵检测部4的检测信号判断有无纱疵部。纱疵检测部4所能够检测出的纱疵部除了包括细纱Y的粗细的异常之外,还包括在细纱Y夹杂有聚丙烯等异物的情况。纱疵检测部4除了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式传感器之外,也可以采用静电容式传感器。
张力稳定部5使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适度地保持稳定。张力稳定部5具备退绕部件51和罗拉52。退绕部件51在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低的情况下与罗拉52一起旋转,将细纱Y缠绕于该罗拉52。退绕部件51在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高的情况下相对于罗拉52独立地旋转,将缠绕于该罗拉52的细纱Y退绕。
卷取部6卷取细纱Y而制作成卷装P。卷取部6具备驱动罗拉61和摇架(未图示)。驱动罗拉61使由摇架把持的筒管B旋转。卷取部6能够卷取细纱Y而制作成卷装P。卷取部6利用未图示的横动装置使细纱Y横动,因此能够防止细纱Y在卷装P中偏靠于一方。
只要具备作为纺纱机100的特征部分的牵伸单元2即可,详细结构并不限制。棉条供给部1、纺纱部3、纱疵检测部4、张力稳定部5、卷取部6以及/或者其他的结构并无限定。各部所配置的位置等也没有限定。
其次,对牵伸单元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分别由下罗拉21A、22A、23A以及24A和上罗拉21B、22B、23B以及24B构成。在构成中罗拉对23的下罗拉23A以及上罗拉23B卷绕有合成橡胶制的牵伸皮圈23C以及23C。
下罗拉2lA、22A、23A以及24A借助未图示的动力机构朝纤维束F的行进方向旋转。上罗拉21B、22B、23B以及24B以与下罗拉21A、22A、23A以及24A接触的状态从动旋转。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设定成沿着纤维束F的输送方向而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圆周速度依次变快。
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的纤维束F每当通过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时其输送速度就增加,在邻接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之间被牵伸。这样,牵伸单元2能够使纤维束F的宽度(粗细)逐渐变细而使之成为规定的粗细。
纺纱部3经由保持该纺纱部3的支架被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活动基座部25由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平行设置的两个引导轴251支承。活动基座部25在引导轴251插通于该活动基座部25的滑动孔的状态下被支承。
驱动部26配置在活动基座部25的下方(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所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26具备步进马达261、凸轮262以及凸轮从动件263。步进马达261通过使凸轮262旋转而使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凸轮从动件263从动。活动基座部25由装配于引导轴251的弹簧253施力,因此能够追随凸轮262的形状。
活动基座部25能够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平行地顺畅移动(参照图3以及图4的箭头T)。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纺纱部3也能够与活动基座部25为一体地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平行移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26采用利用凸轮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结构。如图6A所示,能够利用螺旋轴264和螺母265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如图6B所示,能够利用齿条266和小齿轮267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26也可以并不由步进马达而是由伺服马达等实现。通过使用步进马达作为驱动部26的动力源,能够简化控制系统。由此能够降低驱动部26以及控制系统的成本。
牵伸单元2在后罗拉对21的上游侧具备第一引导部27。第一引导部27将从棉条供给单元1供给的纤维束F朝后罗拉对21引导。第一引导部27经由支承该第一引导部27的支架被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
牵伸单元2在第三罗拉对22与中罗拉对23之间具备第二引导部28。第二引导部28将从第三罗拉对22送出的纤维束F朝中罗拉对23引导。第二引导部28经由支承该第二引导部28的支架被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
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第一引导部27和第二引导部28能够与活动基座部25为一体而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平行移动(参照图3以及图4的箭头T)。第一引导部27和第二引导部28能够在相对于纺纱部3的位置保持恒定的状态下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平行移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导部27被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由此能够与纺纱部3同样地移动。第一引导部27也可以安装于纺纱机100的机架等而形成为不移动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27、第二引导部28以及纺纱部3配置在直线上。也可以将第一引导部27、第二引导部28和纺纱部3配置在大致直线上。当第一引导部27被固定于机架的情况下,第一引导部27也可以相对于第二引导部28和纺纱部3并不配置在直线上。
作为将第一引导部27形成为不移动的结构的情况,能够举出纤维束F粗的情况。当被后罗拉对21把持时的纤维束F的宽度(粗细)相对于后罗拉对21的宽度尺寸不存在余裕的情况下,若使第一引导部27移动,则构成纤维束F的纤维会从后罗拉对21脱落。因而,当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优选设置成使第一引导部27不移动。
在牵伸单元2,在活动基座部25的附近安装有检测部29。检测部29是能够检测安装于活动基座部25的磁铁M的磁力的磁性传感器(霍尔IC)。具体说明,检测部29能够根据磁通密度的变化转换输出电压,并根据输出电压的值检测磁铁M的位置。检测部29经由解析器(省略图示)与控制部7连接。因此,控制部7能够基于来自检测部29的检测信号掌握磁铁M的位置、即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磁铁M的安装位置等并无限定。
控制部7能够基于来自检测部29的检测信号朝驱动部26发送控制信号。控制部7能够基于来自检测部29的检测信号控制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即纺纱部3等的位置。
如图6A所示,在利用螺旋轴264和螺母265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滑动运动的结构中,需要防止活动基座部25的过冲。因此,也可以将检测部29设置在活动基座部25的移动范围两侧。除了该实施方式之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检测部29的安装位置也没有限定。并且,检测部29的数量也没有限定。
其次,对纺纱机100的控制方式进行说明。图7的纵轴示出经过时间t。图7的横轴示出纺纱部3等的变位。纺纱部3等的变位是指纺纱部3、第一引导部27以及第二引导部28从原点位置O开始的移动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由此使活动基座部25连续地往复移动。由于纺纱机100具备能够设定驱动部26的控制方式的设定部8(参照图2),因此能够设定与纤维束F的种类相应的控制方式。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基于设定部8的设定控制驱动部26,由此能够使活动基座部25连续地往复移动。
根据这种控制方式,纺纱机100能够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对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连续地变更。由此,能够防止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lB、22B以及24B)磨损超过容许范围,能够实现该上罗拉2lB、22B、23B以及24B的长寿命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中罗拉对23卷绕有牵伸皮圈23C以及23C,因此,若言及中罗拉对23,则准确地说能够实现牵伸皮圈23C的长寿命化。
纺纱部3的目标位置是指基于根据纤维束F的特性变化的理想的控制决定的每单位时间的纺纱部3的理想位置。控制部7能够通过每隔单位时间使纺纱部3移动至理想位置而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控制、即位置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活动基座部25实现纺纱部3、第一引导部27以及第二引导部28的位置控制。
由此,由于能够根据例如纤维束F的粗细变更振幅以及/或者周期,因此能够在不使细纱Y的质量降低的情况下延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lB、22B以及24B)的寿命。由于能够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位置控制,因此,即便在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构成该纤维束F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也能够通过设定纺纱部3的目标位置和目标速度并控制驱动部26而使活动基座部25连续地往复移动。
纺纱部3的目标速度是指基于根据纤维束F的特性变化的理想的控制决定的每单位时间的纺纱部3的理想速度。控制部7能够通过每隔单位时间使纺纱部3加速或者减速至理想速度而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控制、即速度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活动基座部25实现纺纱部3、第一引导部27以及第二引导部28的速度控制。
由此,由于能够根据例如纤维束F的粗细变更振幅、周期、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任一个,因此能够降低使细纱Y的质量降低的周期不均的产生等。由于能够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位置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因此,即便在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构成该纤维束F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以使得纺纱开始时的纺纱部3的位置与原点位置O一致。所谓开始纺纱,除了包括开始将细纱Y卷取于新的筒管B的情况之外,还包括由于因纱疵检测部4检测到纱疵部而进行的纱线切断以及/或者卷取中途的断纱而中断卷取之后再次开始卷取的情况。以下,针对开始将细纱Y卷取于新的筒管B的情况、和再次开始卷取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当开始将细纱Y卷取于筒管B的情况下,将由牵伸单元2牵伸后的纤维束F导入纺纱部3,在纺纱部3内利用两个不同方向的旋转气流进行纺纱,从而纺出细纱Y。利用未图示的吸引管吸引从纺纱部3纺出的细纱Y,并将细纱Y相对于筒管B定位,利用上述的方法卷取卷装P。
当再次开始卷取的情况下,利用未图示的吸引管吸引从纺纱部3纺出的细纱Y,并朝未图示的接头装置引导。与此同时、或者在此前后,另外的吸引管吸引卷装P侧的细纱Y,并朝接头装置引导。接头装置进行所被引导来的细纱Y彼此的接头作业。
在上述的情况下,当使纺纱部3的位置与原点位置O一致并将纤维束F导入纺纱部3时,能够笔直地形成细纱Y的纱线通道,纤维束F的导入的成功率稳定。若纺纱部3位于原点位置O,则未图示的吸引管吸引细纱Y时的位置恒定。结果,吸引管对来自纺纱部3的细纱Y的吸引的成功率稳定。
例如,当发生纱线切断或者断纱的情况下,能够在使纺纱部3的位置与原点位置O一致之后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停止。但是,当发生纱线切断或者断纱的情况下,也可以立刻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停止,并在纺纱开始时(再次开始纺纱时)使纺纱部3的位置与原点位置O一致。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点位置O设定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轴向中央部。原点位置O也可以并不设定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轴向中央部,例如也可以设定在轴向端部。原点位置O的位置并无限定。原点位置O例如是在纺纱开始前通过操作者进行驱动部26的原点定位操作而预先设定的位置。
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纺纱部3等的变位在从原点位置O出发后朝图面的左侧(相对于纤维束F的行进方向为右侧)移动。纺纱部3等的变位也可以是在从原点位置O出发后朝图面的右侧(相对于纤维束F的行进方向为左侧)移动。
其次,对本纺纱机100的其他的控制方式进行说明。图8的纵轴示出经过时间t。图8的横轴示出纺纱部3等的变位。纺纱部3等的变位是指纺纱部3、第一引导部27以及第二引导部28从原点位置O起的移动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通过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而使活动基座部25间歇地输送移动。具体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通过设定纺纱部3的目标位置而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来使活动基座部25间歇地输送移动。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纺纱机100能够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间歇地变更。由此,能够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1B、22B以及24B)的磨损超过容许范围之前变更把持位置,能够实现该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长寿命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中罗拉对23卷绕有牵伸皮圈23C以及23C,因此,当言及中罗拉对23时,准确地说能够实现牵伸皮圈23C的长寿命化。
纺纱部3的目标位置是指基于根据纤维束F的特性而变化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1B、22B、24B)的磨损的进展速度决定的每隔规定时间的纺纱部3的理想位置。控制部7每隔规定时间使纺纱部3移动至理想位置,由此能够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控制、即位置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活动基座部25实现纺纱部3、第一引导部27和第二引导部28的位置控制。
由此,由于能够根据例如纤维束F的粗细变更移动距离以及/或者移动时期,因此能够延长上罗拉21B、22B以及24B的寿命。由于能够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位置控制,因此,即便在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构成该纤维束F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脱落。
在使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间歇地变更的情况下,也包括例如通过将由步进马达261构成的驱动部26呈步进状地驱动而随时切换把持位置的移动和保持的情况。在图8中,图示出把持位置从原点位置O阶段性地移动至可移动距离L的实施方式。控制部7也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控制:在把持位置移动至可移动距离L之后,一边将把持位置保持在到达可移动距离L前未被保持的位置一边再次到达原点位置O。
在驱动部26由步进马达261构成的情况下,步进马达261的转子以正反旋转的方式被驱动。虽然优选转子的正向旋转量与反向旋转量相等,但也可以不同。也可以形成为:根据检测部29的安装位置,在控制部7预先设定转子恢复至原点位置为止的旋转量的修正值,以吸收检测部29的检测误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能够通过设定纺纱部3的目标位置和目标速度而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来使活动基座部25间歇地输送移动。
纺纱部3的目标速度是指基于根据纤维束F的特性而变化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1B、22B以及24B)的磨损的进展速度决定的每隔规定时间的纺纱部3的理想速度。控制部7能够通过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1B、22B以及24B)的磨损超过容许范围之前使纺纱部3加速至理想速度而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控制、即速度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活动基座部25实现纺纱部3、第一引导部27和第二引导部28的速度控制。
由此,由于能够根据例如纤维束F的粗细变更移动距离、移动时期、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任一个,因此能够延长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lB、22B、24B)的寿命,并且能够降低使细纱Y的质量降低的周期不均的产生等。由于能够实现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位置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因此,即便在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构成该纤维束F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脱落。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纺纱机100能够延长由橡胶等形成的上罗拉2lB、22B以及24B的寿命。在下罗拉2lA、22A以及24A由橡胶等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延长该下罗拉2lA、22A以及24A的寿命。即便在上罗拉2lB、22B以及24B和下罗拉2lA、22A以及24A均由会磨损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寿命。
其次,对附加于上述控制方式的其他的特征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根据纤维束F的粗细或者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宽度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4B的宽度尺寸:参照图3)设定活动基座部25的可移动距离L(参照图7以及图8)。也可以根据纤维束F的粗细和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宽度尺寸W设定活动基座部25的可移动距离L。
可移动距离L是指构成纤维束F的纤维不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脱落的、从原点位置O起的最大距离。由于基于纤维束F的粗细等设定可移动距离L,因此,即便在牵伸罗拉对2所牵伸的纤维束F的种类变更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100也能够应对。
根据这种控制方式,本纺纱机100能够最大限度宽广地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可把持区域。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上罗拉2lB、22B以及24B的长寿命化。即便在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构成该纤维束F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脱落。
控制部7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工作,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不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停止。在牵伸纤维束F的情况下实施纺纱部3的移动,在不牵伸纤维束F的情况下使纺纱部3等的移动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后罗拉对21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工作,当后罗拉对21不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停止。优选在多个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中的至少把持纤维束F的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工作。
根据这种控制方式,能够避免在牵伸单元2停止的情况下处于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的状态的纤维束不经意地被切断。
控制部7在纤维束F比规定值粗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停止。具体而言,操作者从设定部8输入要由纺纱机100纺织的纤维束F的种类。控制部7基于所输入的纤维束F的信息判断该纤维束F的粗细是否超过规定的值。控制部7以当在纤维束F的粗细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驱动部26停止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这种控制方式,对于本纺纱机100,即便在纤维束F粗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构成该纤维束F的纤维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脱落。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100的其他特征点进行说明。
构成本纺纱机100的纺纱部3是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的气流纺纱装置3。气流纺纱装置3在纺纱室SC内形成旋转空气流,利用该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纺纱室SC被划分成在导纱器31与锭子32之间构成的空间SCl、和在锭子32与喷嘴块33之间构成的空间SC2。
在空间SCl中,利用旋转空气流使构成纤维束F的纤维的后端部反转(参照图中双点划线)。在空间SC2中,利用旋转空气流使反转后的各纤维的后端部旋转(参照图中双点划线)。旋转的纤维束的后端部依次缠绕于中心部的纤维。这样,气流纺纱装置3能够从纤维束F纺出细纱Y。
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3中,在导纱器31设置有针。针是为了将纤维束F引导至锭子32、并防止纤维的捻转传递至上游侧而设置的。但是,导纱器31的针也可以省略。
纺纱机100能够以高纺纱速度纺出细纱Y。若纺纱速度高速化,则纤维束F的纤维的举动也容易受到外部变化的影响。因以高速被牵伸的纤维束F,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1B、22B以及24B)的磨损的进展也变快。通过进行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控制并使该活动基座部25移动,能够在不对纤维束F的纤维的举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适当地实现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长寿命化。
纺纱部3只要是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的结构即可,详细结构并无限定。例如,也可以形成两条相互朝不同方向流动的旋转空气流,利用这两条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例如日本特开平5-86510、日本特开2006-161171等)。纺纱机100能够进行与纤维束F的特性相应的最佳的控制。
此外,如上所述,纺纱机100具备卷取细纱Y而制作成卷装P的卷取部6(参照图1)。由于纺纱机100能够延长上罗拉21B、22B、23B以及24B的寿命,因此能够长期地连续制造卷装P。能够提高纺纱机100生产卷装P的生产能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部29检测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控制部7基于检测部29的检测结果控制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或者/以及速度。控制部7也可以还具备:根据检测部29的检测结果存储表示前罗拉对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的经历和把持位置的变化(速度和时间)的驱动部26的驱动量的存储部(未图示);以及收纳前罗拉对24的耐久阈值的收纳部(未图示)。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7对存储于存储部的驱动量和收纳于收纳部的耐久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残留有能够利用前罗拉对24进行进一步的牵伸的部分。当控制部7判断出残留有能够进行牵伸的部分的情况下,控制部7控制活动基座部25的位置或者/以及速度,以便使纤维束F位于该部分而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由此,能够将因高速纺织而容易磨损的前罗拉对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罗拉24B)使用至极限。
也可以形成为:操作者在将上罗拉24B更换为新的上罗拉24B的情况下,将进行了更换的情况输入至控制部7,将存储于存储部的内容复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纱机100设置有一台。但是,也可以并排配置多个纺纱机100而构成纤维机械。在该情况下,在相邻的纺纱机100,可以使活动基座部25朝相同方向移动,也可以使之朝不同方向移动。在使之朝不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活动基座部25朝相同方向移动而导致的振动。
纺纱机100具备:牵伸纤维束F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规定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的纤维束F的宽度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27以及28;对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从而纺出细纱Y的纺纱部3;供引导部27、28以及纺纱部3安装的活动基座部25;使活动基座部25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26;检测引导部27、28、纺纱部3以及活动基座部25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位置的检测部29;以及基于来自检测部29的检测信号朝驱动部26发送位置指令信号而对活动基座部25进行位置控制,由此来调整引导部27、28以及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更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的控制部7。
纺纱机100具备:牵伸纤维束F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规定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的纤维束F的宽度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27以及28;对由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从而纺出细纱Y的纺纱部3;供引导部27、28以及纺纱部3安装的活动基座部25;使活动基座部25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26;检测引导部27、28、纺纱部3以及活动基座部25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位置的检测部29;以及基于来自检测部29的检测信号朝驱动部26发送位置指令信号和速度检测信号而对活动基座部25进行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由此来调整引导部27、28以及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更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的控制部7。
控制部7通过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而使活动基座部25连续地往复移动。控制部7通过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而使活动基座部25间歇地输送移动。
控制部7通过对驱动部26进行控制而使纺纱开始时的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和纺纱部3的相对位置与原点位置一致。控制部7根据纤维束F的粗细或者/以及上述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对活动基座部25的移动进行控制。
控制部7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工作,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不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停止。控制部7在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牵伸的纤维束F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驱动部26停止。
驱动部26使用步进马达构成。纺纱部2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而纺出细纱Y。
纺纱机100具备能够设定驱动部26的控制方式的设定部8。纺纱机100具备将细纱Y卷取成卷装P的卷取部6。
纺纱机100具备存储驱动部26的驱动量的存储部、和收纳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的耐久阈值的收纳部。控制部7基于存储于存储部的驱动量和收纳于收纳部的耐久阈值变更牵伸罗拉对21、22、23以及24把持纤维束F的把持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纺纱机能够在不使细纱的质量降低的情况下延长牵伸罗拉对的寿命,因此在产业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0:纺纱机;1:棉条供给部;2:牵伸单元;21:后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lA:下罗拉;2lB:上罗拉;22:第三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2A:下罗拉;22B:上罗拉;23:中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3A:下罗拉;23B:上罗拉;24:前罗拉对(牵伸罗拉对);24A:下罗拉;24B:上罗拉;25:活动基座部;26:驱动部;27:第一引导部;28:第二引导部;29:检测部;3:纺纱部;4:纱疵检测部;5:张力稳定部;6:卷取部;7:控制部;F:纤维束(棉条);Y:细纱。

Claims (85)

1.一种纺纱机,
所述纺纱机具备:
牵伸纤维束的牵伸罗拉对;
规定由所述牵伸罗拉对牵伸的纤维束的宽度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对由所述牵伸罗拉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从而纺出细纱的纺纱部;以及
供所述引导部以及所述纺纱部安装的活动基座部,
所述纺纱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还具备:
使所述活动基座部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
检测所述引导部、所述纺纱部以及所述活动基座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位置的检测部;以及
基于来自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朝所述驱动部发送位置指令信号而对所述活动基座部进行位置控制,由此来调整所述引导部以及所述纺纱部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更所述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的控制部。
2.一种纺纱机,
所述纺纱机具备:
牵伸纤维束的牵伸罗拉对;
规定由所述牵伸罗拉对牵伸的纤维束的宽度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对由所述牵伸罗拉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从而纺出细纱的纺纱部;以及
供所述引导部以及所述纺纱部安装的活动基座部,
所述纺纱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还具备:
使所述活动基座部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移动的驱动部;
检测所述引导部、所述纺纱部以及所述活动基座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位置的检测部;以及
基于来自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朝所述驱动部发送位置指令信号和速度指令信号而对所述活动基座部进行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由此来调整所述引导部以及所述纺纱部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更所述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的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包括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配置于纤维束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且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牵伸罗拉对不移动,
安装于所述活动基座部的所述引导部配置于沿着纤维束的输送方向配置的多个所述牵伸罗拉对之间,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使所述活动基座部连续地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使所述活动基座部间歇地输送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使纺纱开始时的所述牵伸罗拉对和所述纺纱部的相对位置与原点位置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使纺纱开始时的所述牵伸罗拉对和所述纺纱部的相对位置与原点位置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纤维束的粗细或者/以及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对所述活动基座部的移动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纤维束的粗细或者/以及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对所述活动基座部的移动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纤维束的粗细或者/以及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对所述活动基座部的移动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纤维束的粗细或者/以及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对所述活动基座部的移动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纤维束的粗细或者/以及所述牵伸罗拉对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对所述活动基座部的移动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牵伸罗拉对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工作,在所述牵伸罗拉对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4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4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牵伸罗拉对所牵伸的纤维束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4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4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4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4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4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4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4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4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5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6.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6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0.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1.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5.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6.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7.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8.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79.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80.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81.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用步进马达构成。
8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部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而纺出细纱。
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能够设定所述驱动部的控制方式的设定部。
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将所述细纱卷取成卷装的卷取部。
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
存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量的存储部;以及
收纳所述牵伸罗拉对的耐久阈值的收纳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驱动量和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耐久阈值变更所述牵伸罗拉对把持纤维束的把持位置。
CN201280039647.4A 2011-08-31 2012-08-22 纺纱机 Active CN103732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9726A JP2013049937A (ja) 2011-08-31 2011-08-31 紡績機
JP2011-189726 2011-08-31
PCT/JP2012/071227 WO2013031606A1 (ja) 2011-08-31 2012-08-22 紡績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812A CN103732812A (zh) 2014-04-16
CN103732812B true CN103732812B (zh) 2015-12-23

Family

ID=4775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647.4A Active CN103732812B (zh) 2011-08-31 2012-08-22 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752513B1 (zh)
JP (1) JP2013049937A (zh)
CN (1) CN103732812B (zh)
WO (1) WO20130316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059A (zh) * 2017-04-27 2017-11-21 周鑫 一种并条机凹凸罗拉检测装置
JP2020066820A (ja) * 2018-10-24 2020-04-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トラバース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LU502705B1 (de) * 2022-08-25 2024-02-26 Saur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G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Streckwerkeinheit für eine Spinnstell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6373U (zh) * 1990-02-16 1991-11-01
US6088882A (en) * 1997-07-01 2000-07-18 Trutzschler Gmbh & Co. Kg Regulated sliver drawing unit having at least one drawing field and method of regulation
CN1707001A (zh) * 2004-05-29 2005-12-14 利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牵伸纤维结合条子的牵伸装置的精纺准备机及其应用的方法
CN1732296A (zh) * 2002-12-09 2006-02-08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生产纺成纱的装置
CN101550617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装置
CN101676454A (zh) * 2008-09-17 2010-03-2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JP2010174387A (ja) * 2009-01-27 2010-08-12 Murata Machinery Ltd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紡績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49B2 (ja) * 1977-03-15 1985-01-08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結束状糸の製造法
JPH0586510A (ja) 1991-09-20 1993-04-06 Murata Mach Ltd 空気紡績ノズル
DE10133604A1 (de) * 2001-07-13 2003-02-06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in- und Herbewegen von Luntenführern
JP2006161171A (ja) 2004-12-02 2006-06-22 Murata Mach Ltd 空気紡績ノズル
DE102007015694A1 (de) * 2007-03-31 2008-10-02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pinnmaschine
JP2009227413A (ja) * 2008-03-24 2009-10-08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機
JP5526885B2 (ja) 2009-10-07 2014-06-1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6373U (zh) * 1990-02-16 1991-11-01
US6088882A (en) * 1997-07-01 2000-07-18 Trutzschler Gmbh & Co. Kg Regulated sliver drawing unit having at least one drawing field and method of regulation
CN1732296A (zh) * 2002-12-09 2006-02-08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生产纺成纱的装置
CN1707001A (zh) * 2004-05-29 2005-12-14 利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牵伸纤维结合条子的牵伸装置的精纺准备机及其应用的方法
CN101550617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装置
CN101676454A (zh) * 2008-09-17 2010-03-2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JP2010174387A (ja) * 2009-01-27 2010-08-12 Murata Machinery Ltd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紡績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2513B1 (en) 2017-03-22
WO2013031606A1 (ja) 2013-03-07
EP2752513A1 (en) 2014-07-09
CN103732812A (zh) 2014-04-16
EP2752513A4 (en) 2015-07-29
JP2013049937A (ja) 201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7870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CN102534879B (zh) 空气纺纱装置、使用了该装置的纺纱方法及纺纱单元
CN106567170B (zh) 纺织机以及控制装置
CN103732812B (zh) 纺纱机
EP2573231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03010816A (zh) 纱线卷取机
JP2013067483A (ja) 紡績機
CN103508259A (zh) 纺丝卷取机
DE60313523D1 (de) Fadenführungseinrichtung für Offenend-Spinnmaschinen
CN102212900A (zh) 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
CN109704130B (zh) 往复单元、往复单元运行的方法以及具有往复单元的工位
CN105297197A (zh)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CN103732813B (zh) 纺纱机
CN214652613U (zh) 一种卷绕机双导丝装置
CN101920873A (zh) 卷绕平衡装置
CN104828646A (zh)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CN108069289A (zh) 用于机械纱线蓄能器的纱线偏转辊
CN105648591B (zh) 纤维回收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织机
EP3176294A1 (en) Tensor,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10747542B (zh) 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
CN108286093B (zh) 一种纺纱机
WO2016030462A2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cladded yarn
CN101372785B (zh) 分丝机的往复机构
CN109715540B (zh) 纤维机械及其操作方法
CN208055532U (zh) 纤维机械用驱动装置、牵伸装置以及气流纺纱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