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7542B - 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7542B
CN110747542B CN201910652660.0A CN201910652660A CN110747542B CN 110747542 B CN110747542 B CN 110747542B CN 201910652660 A CN201910652660 A CN 201910652660A CN 110747542 B CN110747542 B CN 110747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itude
load torque
fiber bundle
stepping mot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26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7542A (zh
Inventor
森秀茂
须佐见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47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7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7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7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2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rollers of drafting machines; Roller speed contro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2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excessive tension or irregular operation of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2Counting, measuring, recording or register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22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in which fibres are controlled by roller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8/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rotating step by step
    • H02P8/12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of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8/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rotating step by step
    • H02P8/14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peed or speed and torq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Control Of Stepp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在负载监视系统中,马达驱动器具有:负载检测部,该负载检测部检测与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调节部,该调节部根据由负载检测部检测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第一输出部,该第一输出部与步进马达电连接,并将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输出至步进马达;和第二输出部,该第二输出部将与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相关的电信号输出至监视部。监视部基于从第二输出部输出的电信号来监视负载扭矩。

Description

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多个罗拉对、对这些罗拉对的驱动罗拉进行驱动的多个步进马达、和控制各步进马达的动作的控制部的牵伸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243006号公报)。
在像牵伸装置等那样通过步进马达对驱动对象物进行驱动的装置中,为了防止步进马达的失步而通过确保了扭矩余量的恒定大小的驱动电流来驱动步进马达。因此,存在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降低的隐患。另外,为了掌握驱动状态而优选能够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但若使用编码器等的话则成本会增加。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的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负载监视系统具备:步进马达,该步进马达对驱动对象物进行驱动;马达驱动器,该马达驱动器控制步进马达的动作;和监视部,该监视部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马达驱动器具有:负载检测部,该负载检测部检测与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调节部,该调节部根据由负载检测部检测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第一输出部,该第一输出部与步进马达电连接,并将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输出至步进马达;和第二输出部,该第二输出部与监视部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将与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相关的电信号输出至监视部,监视部基于从第二输出部输出的电信号来监视负载扭矩。
在该负载监视系统中,马达驱动器根据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由此,能够在抑制步进马达的失步的同时提高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另外,在马达驱动器设有将与被调节后的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相关的电信号输出至监视部的第二输出部,监视部基于该电信号来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由此,无需使用编码器等就能够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因此,根据该负载监视系统,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负载监视系统具备:步进马达,该步进马达对驱动对象物进行驱动;马达驱动器,该马达驱动器控制步进马达的动作;电流/电压检测部,该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和监视部,该监视部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马达驱动器具有:负载检测部,该负载检测部检测与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和调节部,该调节部根据由负载检测部检测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监视部基于电流/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监视负载扭矩。
在该负载监视系统中,马达驱动器根据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由此,能够在抑制步进马达的失步的同时提高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另外,通过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被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监视部基于电流/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由此,无需使用编码器等就能够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因此,根据该负载监视系统,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负载监视系统中,也可以是,监视部基于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驱动对象物相关的异常及与由驱动对象物处理的处理对象物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低成本进行与驱动对象物相关的异常及与处理对象物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负载监视系统中,也可以是,驱动对象物是牵伸装置所具备的罗拉,处理对象物是由罗拉进行牵伸的纤维束。根据该结构,在牵伸装置中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负载监视系统中,也可以是,监视部是控制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控制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来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负载监视系统中,也可以是,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具备:多个罗拉对,该多个罗拉对分别具有驱动罗拉及随着驱动罗拉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罗拉,对纤维束进行牵伸;步进马达,该步进马达使多个罗拉对中的至少一个罗拉对的驱动罗拉旋转;马达驱动器,该马达驱动器控制步进马达的动作;和监视部,该监视部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马达驱动器具有:负载检测部,该负载检测部检测与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调节部,该调节部根据由负载检测部检测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第一输出部,该第一输出部与步进马达电连接,并将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输出至步进马达;和第二输出部,该第二输出部与监视部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将与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相关的电信号输出至监视部,监视部基于从第二输出部输出的电信号来监视负载扭矩。
在该牵伸装置中,马达驱动器根据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由此,能够在抑制步进马达的失步的同时提高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另外,在马达驱动器设有将与被调节后的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相关的电信号输出至监视部的第二输出部,监视部基于该电信号来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由此,无需使用编码器等就能够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因此,根据该牵伸装置,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具备:多个罗拉对,该多个罗拉对分别具有驱动罗拉及随着驱动罗拉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罗拉,对纤维束进行牵伸;步进马达,该步进马达使多个罗拉对中的至少一个罗拉对的驱动罗拉旋转;马达驱动器,该马达驱动器控制步进马达的动作;电流/电压检测部,该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和监视部,该监视部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马达驱动器具有:负载检测部,该负载检测部检测与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和调节部,该调节部根据由负载检测部检测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由调节部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监视部基于电流/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监视负载扭矩。
在该牵伸装置中,马达驱动器根据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由此,能够在抑制步进马达的失步的同时提高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另外,通过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被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监视部基于电流/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由此,无需使用编码器等就能够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因此,根据该牵伸装置,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监视部基于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低成本进行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还具备存储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监视部在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存储部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结构,能够确实地进行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监视部在纤维束的牵伸过程中,基于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结构,能够实时进行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监视部在负载扭矩的大小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根据该结构,能够恰当地检测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第一阈值以及后述的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优选预先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第一阈值基于纤维束被正常牵伸时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根据该结构,能够考虑牵伸装置之间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偏差来检测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还具备受理针对纤维束的牵伸条件的设定的受理部,第一阈值基于由受理部受理的牵伸条件而设定。根据该结构,能够考虑牵伸条件来检测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监视部在负载扭矩的大小比基于纤维束未被牵伸时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的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根据该结构,能够恰当地检测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多个罗拉对在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前罗拉对,监视部对作用于使后罗拉对的驱动罗拉旋转的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进行监视。根据该结构,能够更恰当地监视纤维束的牵伸过程中的负载扭矩的变化,能够更稳定地对纤维束进行牵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监视部是控制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控制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来监视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是,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纺纱单元具备:上述牵伸装置;对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的纺纱装置;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和监视纱线的纱线监视装置。根据该纺纱单元,根据上述理由而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纺纱单元中,也可以是,牵伸装置具备存储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在由纱线监视装置在纱线中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监视部在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存储部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基于纱线监视装置的纱线异常检测作为触发来进行与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纺纱单元中,也可以是,监视部在负载扭矩的大小为第三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未向多个罗拉对供给纤维束,在负载扭矩的大小比第三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纱线发生了断纱。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未向多个罗拉对供给纤维束的异常及纱线发生了断纱的异常区分开检测。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纺纱机具备多个上述纺纱单元,在该纺纱机中,多个罗拉对在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前罗拉对,使后罗拉对的驱动罗拉旋转的步进马达分别设于多个纺纱单元的每一个。根据该结构,在各纺纱单元中,能够不受在其它纺纱单元产生的变化的影响地恰当地监视纤维束的牵伸过程中的负载扭矩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步进马达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监视的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牵伸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基于马达驱动器的驱动电流的调节控制的图表。
图3B是用于说明基于马达驱动器的驱动电流的调节控制的图表。
图4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其它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牵伸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所示,纺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纱台车3、落纱台车(省略图示)、第一端架4、第二端架5和多个单元控制器10。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成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纱线Y并将其卷绕成卷装P。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纱线Y因某些理由而断开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在该纺纱单元2中进行接纱动作。落纱台车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对该卷装P进行落纱,并将新的纱管B供给至该纺纱单元2。
在第一端架4中收纳有对在纺纱单元2中产生的纤维屑及线头等进行回收的回收装置等。在第二端架5中收纳有对向纺纱机1供给的压缩空气(空气)的气压进行调节并向纺纱机1的各部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以及用于向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
在第二端架5中设有机台控制装置5a及触摸面板画面5b。机台控制装置5a集中地管理及控制纺纱机1的各部分。触摸面板画面5b能够显示与纺纱单元2的设定内容及状态中的至少一方相关的信息等。操作人员通过使用显示于触摸面板画面5b的按钮5c进行适当的操作而能够进行纺纱单元2的设定作业。
单元控制器10按每规定数量的纺纱单元2而设置。单元控制器10控制纺纱单元2的动作。单元控制器10例如由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及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的计算机构成。在ROM内存储有用于控制纺纱单元2的程序。CPU执行存储于ROM内的程序。单元控制器10与机台控制装置5a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基于输入至机台控制装置5a的运转条件来控制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的动作。
各纺纱单元2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蓄留装置11、涂蜡装置12和卷绕装置13。
牵伸装置6对纤维束(纱条、处理对象物)F进行牵伸。牵伸装置6在纤维束F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第一罗拉对)14、第三罗拉对(后罗拉对、第二罗拉对)15、中间罗拉对16和前罗拉对17。关于牵伸装置6详见后述。
空气纺纱装置7通过回旋空气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虽然图中未示出,但空气纺纱装置7具有纺纱室、纤维引导部、回旋空气流产生喷嘴和中空引导轴体。纤维引导部将从上游侧的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引导至纺纱室内。回旋空气流产生喷嘴配置于纤维束F行进的路径周围。通过从回旋空气流产生喷嘴喷射空气而在纺纱室内产生回旋空气流。通过该回旋空气流将构成纤维束F的多根纤维的各纤维端反转并使之回旋。中空引导轴体将纱线Y从纺纱室内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外部引导。
纱线监视装置8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监视行进的纱线Y的状态,并基于监视到的信息来检测有无纱线缺陷(异常)。纱线监视装置8例如将纱线Y的粗细异常及纱线Y中含有的异物中的至少一方检测为纱线缺陷。另外,纱线监视装置8检测纱线Y的纱道中有无纱线Y。纱线监视装置8将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
张力传感器9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测定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在单元控制器10基于纱线监视装置8的检测结果及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方判断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在纺纱单元2中切断纱线Y。具体而言,通过停止向空气纺纱装置7供给空气并中断纱线Y的生成来切断纱线Y。或者,也可以通过另行设置的切断器切断纱线Y。
纱线蓄留装置11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卷绕装置13之间消除纱线Y的松弛。纱线蓄留装置11具备通过在外周面上缠绕纱线Y来蓄留纱线Y并消除纱线Y的松弛的纱线蓄留罗拉。纱线蓄留装置11具有以下功能:从空气纺纱装置7稳定地引出纱线Y的功能;在由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动作时等使从空气纺纱装置7送出的纱线Y滞留来防止纱线Y松弛的功能;以及防止与纱线蓄留装置11相比位于下游侧的纱线Y的张力的变动传递至空气纺纱装置7的功能。
涂蜡装置12在纱线蓄留装置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对纱线Y进行涂蜡。卷绕装置13将纱线Y卷绕于纱管B而形成卷装P。卷绕装置13例如具有摇架臂、卷绕筒及横动引导器等,一边使纱线Y横动一边将其卷绕而形成卷装P。
接着,详细说明牵伸装置6。如图2所示,后罗拉对14具有隔着供纤维束F行进的行进路径R而彼此相对的后下罗拉(驱动对象物)14a及后上罗拉14b。第三罗拉对15具有隔着行进路径R而彼此相对的第三下罗拉(驱动对象物)15a及第三上罗拉15b。中间罗拉对16具有隔着行进路径R而彼此相对的中间下罗拉16a及中间上罗拉16b。在中间下罗拉16a及中间上罗拉16b上分别设有龙带(省略图示)。前罗拉对17具有隔着行进路径R而彼此相对的前下罗拉17a及前上罗拉17b。各罗拉对14、15、16及17一边对从条筒(省略图示)供给且由纤维束引导件引导的纤维束F进行牵伸一边将其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
牵伸装置6还具备步进马达(第一步进马达)M14、步进马达(第二步进马达)M15、马达驱动器D14、马达驱动器D15和控制部(监视部)18。步进马达M14使后下罗拉14a旋转。在步进马达M14的旋转轴和后下罗拉14a的旋转轴上架设有皮带B14。步进马达M14的扭矩经由皮带B14被传递至后下罗拉14a。步进马达M15使第三下罗拉15a旋转。在步进马达M15的旋转轴和第三下罗拉15a的旋转轴上架设有皮带B15。步进马达M15的扭矩经由皮带B15被传递至第三下罗拉15a。
后下罗拉14a是通过来自步进马达M14的动力而旋转的驱动罗拉。第三下罗拉15a是通过来自步进马达M15的动力而旋转的驱动罗拉。中间下罗拉16a是通过来自设于第二端架5中的驱动马达的动力而旋转的驱动罗拉。前下罗拉17a是通过来自设于第二端架5中的另一驱动马达的动力而旋转的驱动罗拉。即,后下罗拉14a和第三下罗拉15a按每个纺纱单元2/按每个牵伸装置6而被驱动(单锤驱动)。中间下罗拉16a和前下罗拉17a在多个纺纱单元2/多个牵伸装置6中被统一驱动(一齐驱动)。下罗拉14a、15a、16a及17a以越是位于下游侧其旋转速度越快的方式以互不相同的旋转速度旋转。上罗拉14b、15b、16b及17b是分别与下罗拉14a、15a、16a及17a接触且随着下罗拉14a、15a、16a及17a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罗拉。在图2中,用虚线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罗拉对14、15、16及17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的情况。
马达驱动器D14经由布线W14a与步进马达M14电连接,并通过使在布线W14a中流动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来控制步进马达M14的动作。马达驱动器D15经由布线W15a与步进马达M15电连接,并通过使在布线W15a中流动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来控制步进马达M15的动作。
控制部18控制步进马达M14及M15的动作。控制部18例如设于牵伸装置6的从属基板SL上,控制牵伸装置6的动作。控制部18例如由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及ROM(Read Only Memory)等的计算机(例如微型计算机)构成。在ROM内存储有用于控制牵伸装置6的程序。CPU执行存储于ROM的程序。控制部18具备用于存储后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18a。控制部18与单元控制器1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一边与单元控制器10通信一边控制牵伸装置6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驱动器D14及D15也设于从属基板SL上,但控制部18和马达驱动器D14及D15的配置并不限定于该例。
参照图3对基于马达驱动器D14及D15的驱动电流的调节控制进行说明。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步进马达的失步而通过确保了扭矩余量(torque margin)的恒定大小的驱动电流来驱动步进马达。因此,如图3B所示,即使在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减少了的情况下,驱动电流的大小也不会变化。因此,由于在负载扭矩小的时间段内施加必要以上的驱动电流,所以存在驱动效率降低的隐患。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器D14具有逐次检测作用于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并根据所检测到的该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的功能。因此,如图3A所示,在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减少了的情况下,能够在确保扭矩余量的同时使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流减少。在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增加了的情况下,能够在确保扭矩余量的同时使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流增加。即,马达驱动器D14根据作用于动作过程中的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来实时地使驱动电流自动优化。
由此,由于能够根据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使驱动电流增减,所以能够抑制步进马达M14的失步,同时提高步进马达M14的驱动效率。同样地,马达驱动器D15具有逐次检测作用于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并根据所检测到的该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M15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的功能。作为这种驱动电流的调节方法,例如能够使用下述参考文献中记载的技术等。
参考文献:白皮书[2017年8月]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jp/product/linear/motordriver/detail.TB67S289FTG.html
如图2所示,马达驱动器D14具有负载检测部141、调节部142、第一输出部D14a和第二输出部D14b。负载检测部141检测与作用于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负载检测部141检测作用于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本身。调节部142根据由负载检测部141检测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调节部142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步进马达M14的旋转速度为恒定的范围(换言之步进马达M14的旋转速度不会变化的范围)内调节驱动电流的大小。
第一输出部D14a经由布线W14a与步进马达M14电连接,并将由调节部142调节后的驱动电流输出至步进马达M14。第二输出部D14b经由布线W14b与控制部18电连接,并将与由调节部142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相关的电信号ES1输出至控制部18。第一输出部D14a及第二输出部D14b例如是输出端子。电信号ES1例如是被调节后的驱动电流本身(模拟信号),但也可以是被编码化的数字信号。控制部18基于所受理的电信号ES1来计算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并将所计算出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利用于负载扭矩的监视及牵伸装置6的运转异常的检测中的至少一方。
这样,在马达驱动器D14内进行(完成)负载扭矩的检测和驱动电流的调节。步进马达M14被控制为其旋转速度恒定。而且,通过与马达驱动器D14分开设置的控制部18来监视负载扭矩。
马达驱动器D15具有负载检测部151、调节部152、第一输出部D15a和第二输出部D15b。负载检测部151检测与作用于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负载检测部151检测作用于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本身。调节部152根据由负载检测部151检测到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M15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调节部152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步进马达M15的旋转速度为恒定的范围(换言之步进马达M15的旋转速度不会变化的范围)内调节驱动电流的大小。
第一输出部D15a经由布线W15a与步进马达M15电连接,并将由调节部152调节后的驱动电流输出至步进马达M15。第二输出部D15b经由布线W15b与控制部18电连接,并将与由调节部152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相关的电信号ES2输出至控制部18。第一输出部D15a及第二输出部D15b例如是输出端子。电信号ES2是模拟信号,但也可以是从模拟信号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控制部18基于所受理的电信号ES2来计算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并将所计算出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利用于负载扭矩的监视及牵伸装置6的运转异常的检测中的至少一方。
这样,在马达驱动器D15内进行(完成)负载扭矩的检测和驱动电流的调节。步进马达M15被控制为其旋转速度恒定。而且,通过与马达驱动器D15分开设置的控制部18来监视负载扭矩。
接着,参照图4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由控制部18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以下,对在一个牵伸装置6(纺纱单元2)中进行的控制进行说明,但对于其它牵伸装置6(纺纱单元2)也同样地进行控制。概略地说,控制部18在由牵伸装置6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的过程中,基于电信号ES1及ES2来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另外,控制部18在由纱线监视装置8在纱线Y中检测到了异常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判定异常原因的判定处理。在图4所示的处理开始时,牵伸装置6(纺纱单元2)的运转为停止中。
首先,控制部18受理针对纤维束F的牵伸条件的设定(步骤S1)。例如,机台控制装置5a经由触摸面板画面5b受理针对纤维束F的牵伸条件的设定。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台控制装置5a(触摸面板画面5b)作为受理牵伸条件的设定的受理部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由作为受理部发挥功能的机台控制装置5a构成牵伸装置6。
当受理了牵伸条件的设定时,机台控制装置5a经由单元控制器10向控制部18指示该牵伸条件下的纤维束F的牵伸。牵伸条件例如包括纺纱速度、牵伸比、纱线种类、纤维束F的粗细、牵伸隔距(draft gauge)、纤维束引导部件(例如漏斗状筒(trumpet)或集棉器(condenser))的引导部的宽度或孔径中的至少一个。纺纱速度是空气纺纱装置7生成纱线Y的速度。总牵伸比是由前罗拉对17处理之后的纤维束F的纤维量或纤维根数相对于被导入后罗拉对14之前的纤维束F的纤维量或纤维根数的比率。
控制部18基于由机台控制装置5a受理的牵伸条件来设定在后述的步骤S5中使用的下限值(第一阈值、第三阈值)L。例如,控制部18预先存储有下限值L与牵伸条件彼此对应关联的表格,参照该表格将与所受理的牵伸条件对应的值设定为下限值L。
接着,控制部18使牵伸装置6开始纤维束F的牵伸(步骤S2)。控制部18在纤维束F的牵伸过程中基于由机台控制装置5a受理的牵伸条件来控制牵伸装置6的各部分。控制部18在纤维束F的牵伸过程中基于电信号ES1及ES2来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控制部18在纤维束F的牵伸过程中基于电信号ES1及ES2来逐次计算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并使存储部18a将所计算出的负载扭矩作为时序信息而存储。
接着,控制部18判定是否由纱线监视装置8在纱线Y中检测到了异常(步骤S3)。控制部18在判定为由纱线监视装置8在纱线Y中检测到了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3为是)进入步骤S4,在判定为未由纱线监视装置8在纱线Y中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3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3的处理。如上所述,在由纱线监视装置8在纱线Y中检测到了异常的情况下,切断纱线Y并中断牵伸装置6(纺纱单元2)的运转。
在步骤S4中,控制部18基于纱线监视装置8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控制部18在判定为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4为是)进入步骤S5,在判定为未发生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4为否)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5中,控制部18判定在牵伸装置6的运转即将中断之前的牵伸过程中存储于存储部18a内的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是否为下限值L以下。控制部18在判定为该负载扭矩的大小为下限值L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5为是)进入步骤S7,在判定为该负载扭矩的大小比下限值L大的情况下(步骤S5为否)进入步骤S8。
在由纱线监视装置8在纱线Y中检测异常的情况下,例如包括产生了纱线缺陷的情况和纱道中无纱线Y的情况。在步骤S6中,控制部18判定为产生了纱线缺陷并使纱线缺陷警报输出。纱线缺陷警报是用于通知操作人员产生了纱线缺陷的警报,例如是显示于触摸面板画面5b的图像或从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等。
另一方面,在纱道中无纱线Y的情况下产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纱道中无纱线Y的情况包括因原料断供而未向罗拉对14、15、16及17供给纤维束F的情况、和断纱的情况、即因对纱线Y施加过剩的张力而导致纱线Y断开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原料断供和断纱区别开检测。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6中,通过利用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能够将原料断供和断纱区别开检测。
即,在原料断供的情况下,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减小,相对于此,在断纱的情况下,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不像纤维束F的原料断供的情况那样减小。因此,通过判定负载扭矩的大小是否为下限值L以下,能够将原料断供和断纱区分开检测。
具体而言,在步骤S7中,控制部18判定为发生了原料断供,并使原料断供警报输出。原料断供警报是用于通知操作人员原料断供了的警报,例如是显示于触摸面板画面5b的图像或从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等。另一方面,在步骤S8中,控制部18判定为发生了断纱,并使断纱警报输出。断纱警报是用于通知操作人员发生了断纱的警报,例如是显示于触摸面板画面5b的图像或从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牵伸装置6中,马达驱动器D14根据作用于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由此,能够抑制步进马达M14的失步同时提高步进马达M14的驱动效率。另外,也能抑制步进马达M14的旋转不稳定。另外,在马达驱动器D14设有将与被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相关的电信号ES1输出至控制部18的第二输出部D14b,控制部18基于该电信号ES1来监视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由此,无需使用编码器或CS传感器等就能监视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因此,根据牵伸装置6,能够实现步进马达M14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监视。即,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步进马达M14及M15中未设置用于检测负载扭矩的位置传感器(旋转检测传感器)。
在牵伸装置6中,基于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由此,能够以低成本进行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的检测。
在牵伸装置6中,在纤维束F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存储部18a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由此,能够确实地进行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的检测。
在牵伸装置6中,在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为下限值L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由此,能够恰当地检测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
在牵伸装置6中,下限值L基于由机台控制装置5a受理的牵伸条件而设定。由此,能够考虑牵伸条件来检测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
在牵伸装置6中,对作用于使后下罗拉14a旋转的步进马达M14及使第三下罗拉15a旋转的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进行监视。由此,能够更恰当地监视纤维束F的牵伸过程中的负载扭矩的变化,能够更稳定地牵伸纤维束F。即,随着牵伸的进行,纤维束F逐渐变细,纤维束F的牵伸力变小。因此,最上游的后下罗拉14a是牵伸最粗的纤维束F且旋转速度最慢的驱动罗拉。因此,从机械性负载与牵伸负载的平衡的观点来看容易检测后下罗拉14a或第三下罗拉15a的牵伸负载。
在纺纱单元2中,在由纱线监视装置8在纱线Y中检测到了异常的情况下,停止纤维束F的牵伸,并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存储部18a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的至少一方。由此,能够将基于纱线监视装置8进行的纱线Y的异常检测作为触发来进行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的检测。
在纺纱单元2中,在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为下限值L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未向罗拉对14、15、16及17供给纤维束F(原料断供),在负载扭矩的大小比下限值L大的情况下,判定为纱线Y发生了断纱。由此,能够将原料断供和断纱区分开检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图5所示的处理也可以由控制部18执行。在图4的处理中是在纤维束F的牵伸停止后判定是否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但在图5的处理中是在纤维束F的牵伸过程中判定是否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在图5的处理中也是,控制部18在纤维束F的牵伸过程中基于电信号ES1及ES2来监视作用于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在图5的处理中,也可以是,控制部18基于电信号ES1及ES2来逐次计算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但不使存储部18a存储所计算出的负载扭矩。
在图5的步骤S9中,控制部18判定当前的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是否为下限值L以下。控制部18在判定为负载扭矩的大小为下限值L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9为是)进入步骤S10,在判定为负载扭矩的大小比下限值L大的情况下(步骤S9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9的处理。在步骤S10中,控制部18使步进马达M14的动作停止,使牵伸装置6(纺纱单元2)的运转中断。接着,控制部18判定为发生了原料断供,使原料断供警报输出(步骤S11)。
根据这种变形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实现步进马达M14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监视。另外,由于在纤维束F的牵伸过程中判定是否发生了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所以能够实时进行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的检测。在该变形例中,纺纱单元2也可以不必具备纱线监视装置8。
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变形例那样构成牵伸装置6。在该变形例中,牵伸装置6还具备电流检测部T14和电流检测部T15。电流检测部T14检测从马达驱动器D14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电流检测部T14例如是使用了分流电阻的电流检测器等。电流检测部T15检测从马达驱动器D15对步进马达M15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电流检测部T15例如是使用了分流电阻的电流检测器等。
各电流检测部T14及T15与控制部18电连接,将所检测到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输出至控制部18。控制部18基于电流检测部T14及T15的检测结果来计算作用于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并将所计算出的负载扭矩的大小利用于负载扭矩的监视及牵伸装置6的运转异常的检测中的至少一方。在该变形例中,马达驱动器D14也可以不具备第二输出部D14b,马达驱动器D15也可以不具备第二输出部D15b。根据这种变形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实现步进马达M14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作为其它变形例,在图4的步骤S5中,也可以在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是否为下限值L以下的判定的基础上或者代替该判定,而判定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是否为下限值L以下。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双方均为下限值L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原料断供,也可以在步进马达M14或M15的负载扭矩中的任一方为下限值L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原料断供。与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进行比较的下限值L、和与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进行比较的下限值L可以不同。这是因为步进马达M14的减速比与步进马达M15的减速比不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监视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而省略步进马达M15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由机台控制装置5a受理的牵伸条件来设定下限值L。在该情况下,对各牵伸装置6设定相同的下限值L。作为变形例,下限值L也可以基于纤维束F被正常牵伸时的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例如,也可以是,在各牵伸装置6中,将纤维束F被正常牵伸时的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存储于存储部,并根据存储于存储部的该负载扭矩的大小(例如相对于该负载扭矩乘以规定系数而得到的值)来设定下限值L。根据这种变形例,能够考虑牵伸装置6之间的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偏差来检测与纤维束F相关的异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8也可以在上述判定处理的基础上或者代替该判定处理,而在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比基于纤维束F未被牵伸时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的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罗拉对14、15、16及17相关的异常。纤维束F未被牵伸的情况例如是预热运转等牵伸力(纺纱负载)未作用于步进马达M14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仅对步进马达M14作用机械性负载。因此,在发生了与罗拉对14、15、16及17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即在发生了例如皮带B14断开的情况等机械性异常的情况下,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比第二阈值小。在该变形例中,例如在各牵伸装置6中将纤维束F未被牵伸时的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存储于存储部,并根据存储于存储部的该负载扭矩的大小(例如相对于该负载扭矩乘以规定系数而得到的值)来设定第二阈值。根据该变形例能够恰当地检测与罗拉对14、15、16及17相关的异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控制部18而由单元控制器10执行图4的处理。即,也可以由单元控制器10构成监视部来监视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或者,也可以由机台控制装置5a构成监视部来监视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在这些情况下,能够视为也由构成监视部的单元控制器10或机台控制装置5a构成牵伸装置6。或者,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监视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例如,牵伸装置6也可以除了用于控制马达驱动器D14及D15的动作的控制部之外还具备用于监视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的监视部。该监视部例如可以由微型计算机等计算机构成。第二输出部D14b可以直接与监视部连接,也可以经由其它要素间接地与监视部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机台控制装置5a作为受理牵伸条件的设定的受理部而发挥功能,但也可以通过机台控制装置5a以外的结构受理牵伸条件的设定。受理部也可以是键盘或按压按钮等。在纺纱机1构成为能够与便携终端或其它外部装置通信的情况下,受理部也可以将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信息作为牵伸条件的设定而受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监视部也可以作为用于设定步进马达M14的旋转速度(目标旋转速度)的设定部发挥功能。即,监视部也可以对马达驱动器D14提供旋转速度的指令。在该情况下,监视部也可以是对从上位控制器提供的指令进行中继的要素。例如,机台控制装置5a受理牵伸条件的设定,决定满足该设定的步进马达M14的目标旋转速度(恒定值)并将其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单元控制器10将与该目标旋转速度相应的指令发送至马达驱动器D14。马达驱动器D14以成为该恒定的目标旋转速度的方式根据负载扭矩调节驱动电流。同样地,监视部也可以作为用于设定步进马达M15的旋转速度(目标旋转速度)的设定部发挥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出部D14b只要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控制部18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即可,例如也可以是用于通过无线方式将电信号ES1发送至控制部18的发送部。第二输出部D14b既可以直接与控制部18连接,也可以经由其它要素间接地与控制部18连接。马达驱动器D14也可以根据作用于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压的大小。在该情况下,第二输出部D14b将与被调节后的驱动电压相关的电信号ES1输出至控制部18。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8也能基于电信号ES1来监视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这些点对于马达驱动器D15及第二输出部D15b来说也是同样的。上述变形例的牵伸装置6也可以代替电流检测部T14而具备检测从马达驱动器D14对步进马达M14施加的驱动电压的大小的电压检测部。上述变形例的牵伸装置6也可以代替电流检测部T15而具备检测从马达驱动器D15对步进马达M15施加的驱动电压的大小的电压检测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能将马达驱动器D14的负载检测部141视为负载反映部。即,也可以构成为:马达驱动器具备反映作用于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的负载反映部,调节部根据由该负载反映部反映的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也可以在省略步进马达M15、且步进马达M14使后下罗拉14a及第三下罗拉15a旋转的结构中执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实现步进马达M14的驱动效率的提高及失步的抑制,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步进马达M14的负载扭矩的监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下罗拉17a及中间下罗拉16a由设于第二端架5的各驱动马达来驱动,但也可以在各牵伸装置6中设置驱动前下罗拉17a及中间下罗拉16a中的至少一方的步进马达。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与步进马达M14及M15同样地监视该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气纺纱装置7通过回旋空气流对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但也可以通过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对纤维束加捻的一对空气喷嘴来生成纱线Y。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纱线蓄留装置11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但也可以通过引纱罗拉和夹持罗拉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在通过引纱罗拉和夹持罗拉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纱线蓄留装置11而设置通过吸引空气流吸收纱线Y的松弛的松管或机械性补偿器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电信号ES1及ES2计算出的步进马达M14及M15的负载扭矩的大小也可以被利用于上述判定处理以外的处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纺纱机1、纺纱单元2或牵伸装置6构成了负载监视系统,但本发明的负载监视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结构,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印刷装置。在该情况下,由步进马达驱动的驱动对象物是送纸辊,由驱动对象物处理的处理对象物是纸张。或者,本发明的负载监视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具备多个卷绕单元的自动络纱机(纱线卷绕机),该卷绕单位将从喂纱纱管退绕下来的纱线卷绕于卷绕纱管而形成卷装。在该情况下,例如驱动对象物是对用于在纱管搬送装置中搬送托盘的平皮带进行驱动的驱动辊,处理对象物是平皮带及托盘中的至少一方。在自动络纱机中,支承着喂纱纱管的托盘由平皮带搬送。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也可以是粗纱(roving)。纤维机械并不限于纺纱机1(纺纱单元2),也可以是并条机、粗纺机或环锭细纱机等。并条机、粗纺机及环锭细纱机具备牵伸装置。在纤维机械是环锭细纱机的情况下,处理对象物即纤维束F是粗纱。本发明可以在不变更各技术方案记载的要旨的范围内变形。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适当组合。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的至少一部分任意组合。

Claims (44)

1.一种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单元,
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具备牵伸装置,
所述牵伸装置具备:
多个罗拉对,该多个罗拉对分别具有驱动罗拉及随着所述驱动罗拉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罗拉,对纤维束进行牵伸;
步进马达,该步进马达使所述多个罗拉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罗拉对的所述驱动罗拉旋转;
马达驱动器,该马达驱动器控制所述步进马达的动作;和
监视部,该监视部监视作用于所述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
所述马达驱动器具有:
负载检测部,该负载检测部检测与作用于所述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
调节部,该调节部根据由所述负载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所述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第一输出部,该第一输出部与所述步进马达电连接,并将由所述调节部调节后的所述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输出至所述步进马达;和
第二输出部,该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监视部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将与由所述调节部调节后的所述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相关的电信号输出至所述监视部,
所述监视部基于从所述第二输出部输出的所述电信号来监视所述负载扭矩,
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还具备对所述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的纺纱装置,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为第三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未向所述多个罗拉对供给所述纤维束,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比所述第三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纱线发生了断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基于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存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存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过程中,基于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过程中,基于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阈值基于所述纤维束被正常牵伸时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受理针对所述纤维束的牵伸条件的设定的受理部,
所述第一阈值基于由所述受理部受理的所述牵伸条件而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比基于所述纤维束未被牵伸时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的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比基于所述纤维束未被牵伸时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的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
12.根据权利要求1~6、8、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是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是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是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6、8、9、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6、8、9、11、13、14、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还具备:
卷绕所述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和
监视所述纱线的纱线监视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伸装置具备存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
在由所述纱线监视装置在所述纱线中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罗拉对在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前罗拉对,
使所述后罗拉对的所述驱动罗拉旋转的所述步进马达分别设于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罗拉对在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前罗拉对,
使所述后罗拉对的所述驱动罗拉旋转的所述步进马达分别设于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
23.一种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单元,
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具备牵伸装置,
所述牵伸装置具备:
多个罗拉对,该多个罗拉对分别具有驱动罗拉及随着所述驱动罗拉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罗拉,对纤维束进行牵伸;
步进马达,该步进马达使所述多个罗拉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罗拉对的所述驱动罗拉旋转;
马达驱动器,该马达驱动器控制所述步进马达的动作;
电流/电压检测部,该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对所述步进马达施加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和
监视部,该监视部监视作用于所述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
所述马达驱动器具有:
负载检测部,该负载检测部检测与作用于所述步进马达的负载扭矩的大小相应的值;和
调节部,该调节部根据由所述负载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调节对所述步进马达施加的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所述电流/电压检测部检测由所述调节部调节后的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所述监视部基于所述电流/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监视所述负载扭矩,
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还具备对所述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的纺纱装置,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为第三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未向所述多个罗拉对供给所述纤维束,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比所述第三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纱线发生了断纱。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基于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存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存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过程中,基于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过程中,基于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29.根据权利要求23~2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阈值基于所述纤维束被正常牵伸时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受理针对所述纤维束的牵伸条件的设定的受理部,
所述第一阈值基于由所述受理部受理的所述牵伸条件而设定。
32.根据权利要求23~28、30、31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比基于所述纤维束未被牵伸时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的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比基于所述纤维束未被牵伸时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而设定的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
34.根据权利要求23~28、30、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是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是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是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
37.根据权利要求23~28、30、31、33、35、3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于在调节前及调节后所述步进马达的旋转速度恒定的范围内,调节所述驱动电流的大小或驱动电压的大小。
41.根据权利要求23~28、30、31、33、35、36、38~40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还具备:
卷绕所述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和
监视所述纱线的纱线监视装置。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伸装置具备存储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的存储部,
在由所述纱线监视装置在所述纱线中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监视部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停止后,基于在该牵伸过程中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负载扭矩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与所述多个罗拉对相关的异常及与所述纤维束相关的异常中的至少一方。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罗拉对在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前罗拉对,
使所述后罗拉对的所述驱动罗拉旋转的所述步进马达分别设于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罗拉对在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前罗拉对,
使所述后罗拉对的所述驱动罗拉旋转的所述步进马达分别设于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
CN201910652660.0A 2018-07-23 2019-07-18 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 Active CN1107475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7491 2018-07-23
JP2018137491A JP2020018031A (ja) 2018-07-23 2018-07-23 負荷監視システム、ドラフト装置、紡績ユニット、紡績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7542A CN110747542A (zh) 2020-02-04
CN110747542B true CN110747542B (zh) 2023-04-21

Family

ID=67438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2660.0A Active CN110747542B (zh) 2018-07-23 2019-07-18 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99299B1 (zh)
JP (1) JP2020018031A (zh)
CN (1) CN1107475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2022490A3 (cs) * 2022-11-22 2024-05-29 Rieter Cz S.R.O. Způsob detekce přítomnosti vlákenného pramene na vstupu do pracovního místa textilního stroje pro zpracování vlákenného pramene, zejména stroje pro výrobu příze,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podávací nebo průtahové ústrojí pramene vláken a textilní stroj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393A (zh) * 2005-07-19 2007-01-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控制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的方法和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的控制器
CN105316818A (zh) * 2014-06-13 2016-02-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纺纱方法及纺纱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14473A1 (de) * 1989-05-02 1990-11-08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pinnmaschine, insbesondere ringspinnmaschine oder flyer
JP2000160441A (ja) * 1998-11-27 2000-06-13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紡機の異常検出装置
DE19914865A1 (de) * 1999-04-01 2000-10-05 Schlafhorst & Co W 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des auf ein kurvenscheibengesteuertes Aggregat einer 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r Textilmaschine übertragenen Drehmoments
JP2003166135A (ja) * 2001-11-26 2003-06-1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のドラフト装置の異常検出方法及び異常検出装置並びに紡機の制御装置
JP2006002300A (ja) * 2004-06-18 2006-01-0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の異常検出装置
US7880422B2 (en) * 2007-03-22 2011-02-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ppropriately setting current value for driving motor
JP2009243006A (ja) 2008-03-31 2009-10-22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装置
JP2013067916A (ja) * 2011-09-22 2013-04-18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巻取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WO2014181936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tor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o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393A (zh) * 2005-07-19 2007-01-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控制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的方法和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的控制器
CN105316818A (zh) * 2014-06-13 2016-02-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纺纱方法及纺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7542A (zh) 2020-02-04
JP2020018031A (ja) 2020-01-30
EP3599299B1 (en) 2024-01-10
EP3599299A1 (en) 2020-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9096B1 (en) Spinning machine
EP2727870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EP2573217B1 (en) Spinning unit, spinning machine and yarn processing method
CN106567170B (zh) 纺织机以及控制装置
EP2573224B1 (en) Spinning unit and spinning device
WO2018101240A1 (ja) 自動ワインダ、糸巻取システム及び糸巻取方法
JP2014040325A (ja) 駆動状態検出装置、巻取ユニット、巻取機、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CN110747542B (zh) 负载监视系统、牵伸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
EP2573019B1 (en) Spinning unit with a yarn pool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EP2573225B1 (en) Spinning unit and spinning machine
EP2573018B1 (en) Spinning unit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11683888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09385702B (zh) 气流纺纱机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5072478A (zh) 纺纱机
CN108977945B (zh) 辊单元、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CN111793863B (zh) 纺纱方法以及纺纱机械
JP2014009405A (ja) 紡績機
EP3686330B1 (en) Spinning method, spinning machine, and spinning program
CN110205717B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纱单元
CN108622728B (zh) 纱线卷取机
CN112779634A (zh) 纺纱机械
JP2019002083A (ja)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空気紡績機
JP2019007104A (ja) ドラフト装置、ドラフトシステム、紡績システム、及び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