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9515A - 分开扫描复印机 - Google Patents

分开扫描复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9515A
CN85109515A CN85109515.1A CN85109515A CN85109515A CN 85109515 A CN85109515 A CN 85109515A CN 85109515 A CN85109515 A CN 85109515A CN 85109515 A CN85109515 A CN 85109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uplicating
page
original paper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95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63B (zh
Inventor
涩沢光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85109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9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3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08Automatic supply devices interacting with the rest of the apparatus, e.g.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casset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62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 G03B27/6207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in copying cameras
    • G03B27/62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e.g. presence detectors, inver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206Original medium
    • G03G2215/00282Boo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379Copy medium holder
    • G03G2215/00383Casset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05Registration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47Plural types hand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8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duplex mode

Abstract

多种复印方式的复印机,包括:一块接触玻璃板用来将原件面朝下放置在其上面,一个扫描装置用来沿接触玻璃板进行扫描,一个光敏硒鼓,一个成象装置用来在硒鼓上形成复印图象,至少一个存纸的复印纸盒用来存放一定数量的复印纸页,一个尺寸探测装置用来检测存放在纸盒中的复印纸页的长度以及一个控制系统用来按照测得的长度数据来控制复印机的操作。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复印机,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分开扫描的复印机,在这种复印机上,原件支持面被分成两部分,可以将原件图象按分开的两部分分别复印在分开的两个纸面上。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多种操作方式的光电复印机,其中一种方式是分开扫描的复印方式,即原件支持面上放着的两个原件图象可以复印到两个分开的复印机上,比如印在同一页纸的前后两面或者印在单独的两页纸上。
下面先参照图1a说明一种以往的复印机在用放置在原件支持面上的两个原件图象进行两页复印时的情况。在这种以往的复印机上,原始文件2放置在一块接触玻璃板上,这块玻璃板即用作原件的支持面,在接触玻璃板1下面设置有一个光源3。在复印操作过程中,原始文件2的幅面被分成两部分,即原件的第一部分X和原件的第二部分Y,光源3首先从实线所表示的第一个参考位置(原始位置)到单点划线所表示的第二个参考位置,按箭头S所指的方向进行扫描,对原件的第一部分X进行照射,接着,光源3沿同一方向从第二个参考位置移动到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最终位置,对原件的第二部分Y进行照射,这样,分别在原件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的原件图象可以复印到分开的复印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原件第一部分X与第二部分Y之间的分界位置Q将随原始文件2的长度Z变化,因此,光源3开始照射原件第二部分Y的那个第二个参考位置也将按照原始文件的长度Z进行变化。由于这个原因,在以往的复印机上配备有一个用来检测分界位置Q的探测器(图上未示),对于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每一个原始文件2都要用人工将这个探测器移动到分界位置Q那里,因此,对于所要复印的某一个原始文件2都要对分界位置Q或者光源3的第二个参考位置进行调整。但是,对于每一个原始文件都要用人工将探测器移到其正确的位置上这件事不仅是很麻烦的,而且通过把探测器移到分界位置Q处的合适位置上来确定第二个参考位置也是相当困难的。
这种以往的复印机除了上述的分开复印操作方式以外,也可以用于其他复印方式。比如,这种复印机可以从一本书的一页上或者从单张原件的一半上进行复印。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所复印的图象在原件上的位置不同,要求把原件以一种不很方便的方式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比如,在图1b所示,当需要从原件书本的右边一页上复印文件时,书本的这一部分要放置在一个垂直的参考板条85的右边以确定所要复印的原件的位置,此时,原件2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放置,要么将参考板条85盖住如图1b所示,要么把书的上边转到下边来。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原件2有一部分伸到接触玻璃板1的外面,因此设备尺寸就必须做得大一些,同时还必须经常注意不要使原件的伸出部分减小了。在后一种情况下,用人工把原件的上边转到下边来,以调整其位置,这也是很麻烦的事,此外,在需要连续复印很多页的时候,由于原件书本必须在每一次复印以后转动一下,因此就有可能在复印过程中有这么一页或几页没有转动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因为所有的复印件都必须一页一页地检查,看看其方位是否对头。
所以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克服上面所讲的这些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印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可靠而且效率高的分开扫描的复印机。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提供一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操作的光电复印机,它可以把原件支持面上的一个原件图象复印在一页上,可以把一页的两边复印在两个复印件上,也可以把两个原件图象复印到两张单独分开的纸页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分开复印操作的改进的复印机,它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复印纸张的尺寸自动地把原件支持面分开,在这个原件支持面上放置着一个或者几个原件。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和特点可以在下面结合附图所进行的详细说明中看出来。
图1a中的草图说明复印机上原件的支持和扫描情况,从这个原件要复印一页或几页复制件,支持和扫描部分乃光电复印机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1b中的草图说明在以往的复印技术中要从一本书的某一页上进行复印时的情况,书本打开面朝下放置在接触玻璃板上;
图2所示的断面图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设计的光电复印机的结构总图;
图3中的草图是用来检测复印纸尺寸大小的探测器的透视图,该探测器包括一个传感装置以及安装在复印纸盒上的有关部件;
图4所示是沿图2中的N-N线剖开的断面图;
图5所示是控制盘的平面图,包括安装在图2所示复印机机壳上的输入键开关部分;
图6到图9都需要分别把图6a和图6b、图7a和图7b,图8a和图8b以及图9a和图9b合并在一起来看。
图6a和图6b以及图7a和图7b分别合并起来以后表示复印纸页运送条件的操作程序图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
图8a和图8b以及图9a和图9b分别合并起来以后表示图2所示的复印机的光学系统控制的操作程序图;
图10所示的透视图表明一本向左翻的书,书的页码是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的;
图11所示的透视图表明一本向右翻的书,书的页码是从右到左逐渐增大的;
图12所示是需要复印的一本书是如何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上,对与玻璃板1相接触的书页进行复制;
图13到图16是用来说明从图2所示的复印机中输出的复印件的几种收集堆放方法;
图17所示是接触玻璃板1以及配置接触玻璃板1周围的一些指示灯;
图18和图19表示复印纸页放到复印机上的两种不同的方向;
图20所示的操作程序是对图8中所示实施例的一个改进;
图21是图2所示复印机各个控制部分之间关系的方框图;以及
图22所示的功能方框图表明体现本发明的复印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首先参照图22对本发明的主要特点进行简要的说明,该图是体现本发明的复印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方框图。按照本发明的原理,放置所要复印的原始文件如一本书或一页纸的原件支持面被分成两部分,即原件的第一部分和原件的第二部分,每一部分都由一个沿原件支持面移动的光源进行扫描,从而将原件第一部分和原件第二部分上的原件图象分别复印到两个分开的复印面上,比如复印在一页纸的两边或者复印在两页单独分开的纸上。如图22所示,本发明的复印机包括一个用来检测复印纸页尺寸尤其是纸页长度的尺寸探测器110,这些纸页是准备用于复印机上复印的。上述复印机还包括两个主令开关,第一个主令开关111用来发出复印的指令,包括对原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复印的命令,第二个主令开关112用来发出对原件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中的一个进行复印的指令。
根据第一个主令开关111和第二个主令开关112中是哪一个被掀动,光源扫描的范围便可以由一个控制器113计算出来,这个光源用来对放置原始文件的原件支持面的某一部分进行照射,在计算扫描范围时利用光源的一个预定的参考位置并按照由探测器110检测出的复印纸页的长度,接着,按照控制器113的输出信号起动一个灯驱动装置114,从而使光源沿着原件支持面移动,对支持面上需要复印的原件图象进行扫描。采用这种方法,用来对所复印的原始文件进行扫描的光源的移动范围就可以按照复印所使用的复印纸页的尺寸或长度自动地进行确定了。
现在参照图1a来说明本发明基本结构的一例。按照本发明,在需要用移动的光源3对原件第一部分X进行扫描或照射的情况下,还有在需要对原件第二部分Y进行照射的情况下,光源3是从同一个参考位置即用图1a中的实线表示的原始位置开始其照射操作的,因此它的参考位置是固定在这一个位置上。此外,在对原件第一部分X和原件第二部分Y进行照射时光源3移动扫描的距离不是按照原件2的长度Z来确定,而是按照用来复印原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原件图象所用复印纸页的长度来确定。
比方说,当需要先对原件第一部分X进行照射然后再对原件第二部分Y照射的情况下,用来复印原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原件图象的复印纸页的尺寸或长度是提前检测的,并且光源3从实线所表示的参考位置(原始位置)沿着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因此,光源3首先到达用虚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从这里开始,有效的光线照射到原件第一部分X上,接着,光源在箭头S所示方向前移动一个对应于所用复印纸页长度的距离,此时,光源3到达用单点划线所表示的中间位置上。从这以后,光源3再沿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一个对应于前面检测到的复印纸页长度的距离,于是光源到达用双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上,在这期间对原件第二部分进行扫描或者照射。
与此相反,当需要先对原件第二部分Y进行扫描然后再对原件第一部分X扫描,以便从位于原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每一原件进行复印的情况下,光源3首先从其原始位置(用实线表示的位置)沿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当光源3到达有效照射起始位置或中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是用虚线表示的位置)以后,有效光线便照射到原件第二部分Y上。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还要对与所用复印纸页长度相对应的一段距离进行扫描,从单点划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到双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在这期间对原件第二部分Y进行照射。接着,光源3回到其原始位置,然后再一次从这个参考位置沿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对原件第一部分X进行照射。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从虚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到单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所移动的距离,是按照所使用的复印纸页的长度确定的。当然,光源3为了对原件第二部分Y进行照射,从虚线所表示的原始位置到单点划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所移动的距离,也是按照所使用的复印纸页的长度确定的。
在只需要对一本书2的原件第二部分Y或者一页原件的右半部进行复印的情况下,上述原件可以以其正常的状态并且不需转动地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光源3也是从其原始位置开始进行扫描的,当光源3从有效照射起始位置(用单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移动到用双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时,有效的光线对原件第二部分Y进行照射,从而得到放置在原件第二部分Y那里的原件图象的复印件。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进行照射的距离也是按照所使用的复印纸页的长度确定的。
如上所述,原件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在箭头S所示的光源移动的方向上的长度,也就是在照射原件第一部分X和原件第二部分Y的每一部分时光源3在箭头S方向所移动的距离,要么等于复印这两部分X和Y上的原件图象时所使用复印纸页的长度,要么与所使用的复印纸页的长度相对应。因此,如上所述,如果使用一种检测所用复印纸页长度的装置并且使光源3移动的距离与复印纸页长度相对应,那么对于任何一种尺寸的复印纸页来说,都能保证光源3从一个相同的参考位置开始其扫描操作,也就是从本实施例中的原始位置开始扫描,并且移动一个预定的距离进行扫描,从而放置在原件第一部分X和原件第二部分Y上的每一个原件都可以复印,而不会有什么问题。结果,与以往的复印技术不同,这里不再需要配置一个用来检测所印原件的分界位置或中间位置的专用装置,同时光源3开始其扫描操作的位置也不会有什么误差,更不用说它能简化操作了。另外,还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既使在只需要复印原件第二部分Y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把原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上。
现在参照图2对于本发明应用于一个光电复印机上的更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设计的复印机的总体结构示于图2中,所讲的这种复印机具有多种操作方式,比如展开复印方式、或者右半部分复印方式等,这将在后面加以说明。
在图2中所示的复印机    具有一个主体部分或机体4和一个接触玻璃板1,这块玻璃板叫做原件支持面,需要复印一页或多页的原始文件2(在所讲的实施例中原始文件是一本书)可以放置在这块玻璃板上,接触玻璃板安装在复印机的主体部分4的上面。在接触玻璃板1的下面装有一个光学系统5,这个光学系统包括一个光源3用来对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原始文件2进行照射。
在复印过程中,从光学系统5的光源3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原始文件2上,从文件上反射回来的光线再分别由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反射镜6、7和8进行反射,经过这些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在通过一个透镜9以后由固定在复印机主体部分4上的第四个反射镜10再次反射并达到一个光敏硒鼓11圆周表面上的曝光位置12上,光敏硒鼓11安装在复印机主体部分4中可以转动,在光敏硒鼓上形成原件图象的一个投影图象。光源3与第一个反射镜6一起安装在一个扫描装置13上(这将在以后做更为详细的说明),随着扫描装置13的操作,光源3将沿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进行扫描。第二个反射镜7和第三个反射镜8都安装在其他扫描装置(图上未示)上,这些反射镜也在光源3移动的相同方向进行移动。
原始位置用做扫描装置13的一个备用位置,在不复印的时候,有一个原始装置开关40由扫描装置13本身使其处于“接通”(ON)的位置上,或者由一个安装在扫描装置13上的致动元件(图上未示)使其处于“接通”(ON)的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这个开关是一种机械的形式。但是应该指出,这一开关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一种形式,比如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一个光电传感式的开关。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指出,在所讲的这种复印机上通过在透镜9的光轴方向移动透镜9和其他有关的预定的光学元件就可以改变放大比例。
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光敏硒鼓11被传动在顺时针方向以恒定的速度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光敏硒鼓11的圆周表面会通过一个电晕充电器14a进行充电达到预定的极性,一个光图象从原始文件2照射到硒鼓11圆周表面上已经这样充电的部分上,其方式如上面所述,从而在光敏硒鼓1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一个与原始文件2的原件图象相符合的静电潜象。随后,这样形成的潜象移动通过一个显象装置14,在这里潜象被显象、转换成一个上色的图象。在另一方面,从储存在复印纸盒16中的一叠复印纸页17中,最上面的一页纸17被一个取纸辊18从复印纸盒16中取出并朝箭头T所示的方向向前移送,上述的复印纸盒16装在本复印机的喂纸部分15,可以取下来。按照上面所讲的方式送进去的一页复印纸由一对定位辊19使其暂时停止不动(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说明),接着,这页纸被移送与光敏硒鼓11相接触,并与硒鼓11上所形成的上色图象相重合。本复印机的喂纸部分15还配备有第二个复印纸盒20,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复印纸盒16和20中所存放的复印纸具有不同的尺寸并且可以任意选用。
与光敏硒鼓11接触的这一页纸17在与硒鼓11圆周表面附着的同时还向前移动,当它移动通过一个传送充电器21的时候,硒鼓11上的上色图象便转移到复印纸页17上。硒鼓11继续转动,已经转移了上色图象的复印纸页17移动通过一个分离充电器22,从而使复印纸页17从光敏硒鼓11上分离下来,落到一个传送带23上。随后,复印纸页17被传送通过一个固色装置24,在这里,上色图象牢固地附着在复印纸页上。在经过这样的固色以后,复印纸页17经由喂料辊25和其他部件的运送,最后被送到一个出纸槽26中,这在后面还要比较详细地说明。
另一方面,在图象转移到复印纸页上以后,光敏硒鼓11的圆周表面经过一个净化装置27,在这里去除残留在硒鼓圆周表面上的上色剂,接着在下一道工序中借助于一个灯泡28将硒鼓11圆周表面上所残留的任何电荷都消除掉。在硒鼓11的曝光位置12与电晕充电器14a之间安装着一个抹去装置,这一抹去装置一般都包括一个灯,这在后面还要更为详细地予以说明,用这个抹去装置29把硒鼓11圆周表面那一部分上的电荷消除掉,在那里不能再形成潜象,以防止有任何上色剂吸附在硒鼓11这一部分不希望成象的表面上。
从上面的说明并参照图1a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本复印机操作过程中,光源3扫描所移动的距离是按照所使用的复印纸页17的长度确定的。因此,现在参照图2、图3和图4对用来检测复印纸页长度的探测器的一例加以说明,这种探测器可以很适合地用到本发明的复印机上。如图所示,复印纸页长度探测器30一般包括一个光电传感装置31和一个光线遮挡器32,遮挡器固定在用来存放一叠复印纸页17的复印纸盒16上。光电传感装置31包括一个具有C形断面的支撑架33和许多对光源34和光接收元件35(在所讲的实施例中共有五对),这些光源和光接收元件相互对准地安装在C形支撑架的上框和下框上面,使每一个光源34发出的光线都照射到与其相对应的光接收元件35上。
当复印纸盒16装到复印机主体部分4中处于图2所示的那个位置以后,固定在复印纸盒16前端上的那个光线遮挡器32就会伸到一对或者几对光源34和光接收元件35之间,从而使这些光源34所发出的光线被那个光线遮挡器32遮住,不能照射到与其相对应的光线接收元件35上。光线遮挡器32安装在复印纸盒前端的位置是与复印纸盒16中所存放的一叠复印纸页17的长度相联系的。由于这个原因,与复印纸页长度相对的那几对光源34和光线接收元件35在光学上被隔开了,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检测存放在纸盒16中的复印纸页17的长度L。对于存放着不同长度的复印纸页的复印纸盒就需要配置与复印纸页长度相对应的光线遮挡器,它们的位置或者数量不同,因此,当这些复印纸盒被选用、装到复印机的主体部分4中以后,相应的几对光源34和光线接收元件35就会被隔开,从而检测出装到复印机中的这些纸盒中所存放的复印纸页的长度。如图3和图4所示,如果在复印纸页长度探测装置30配置有五对光源34和光线接收元件35,那么就有可能检测25种不同规格的复印纸页,这是通过一对或几对光源34和光线接收元件35的作用进行检测的。从图上可以看到,在复印机上还配有第二个复印纸盒20,这个纸盒也具有相同的复印纸页尺寸探测装置30a。从图2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看到,探测装置30、30a不仅能够检测复印纸页17的长度,而且还可检测其宽度。同时还应该注意到,除了上面所讲的这种探测装置30、30a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式的长度探测装置来检测存放在纸盒16,20中的复印纸页17的长度。
下面详细地说明一下图2所示复印机的各种不同的复印操作方式。
图5所示是控制盘或输入键开关部分36的平面示意图,该控制盘安装在本复印机的主体部分4上。下面对于各种不同的复印操作方式的说明不仅要参照图2来理解,而且要结合图6a和图6b(合并起来看)、图7a和图7b(合并起来看)、图8a和图8b(合并起来看)以及图9a和图9b(合并起来看)一起来理解,这里图6a和图6b以及图7a和图7b中的流程图说明复印机顺着复印纸页的运送方向的主要控制程序,而图8a和图8b以及图9a和图9b中的流程图说明光学系统5的控制程序。
正常复印操作方式:
这与图1a所示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种复印操作是把原件支持面分成两部分,这里的“正常复印方式”在通常情况下是对原件支持面进行一次扫描以完成一个复印操作过程。因此,在这种操作方式中,原件2放到接触玻璃板1上的位置是使其左侧边缘对准那个垂直的参考板条85。应该注意到,原件在接触玻璃板1上放置的位置,对于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任何其他操作方式来说都是这样的。
将原件2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的这个位置上以后,当图5所示的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的“复印键开关”37被掀动(见图6a,S1)时,各个装置如充电器14a、21和22,去电灯28、抹去装置29、显象装置14,净化装置27以及光敏硒鼓11都被致动处于准备控制操作的状态下(见图6a,S2)。接着,取纸辊18被接通(见图6a,S3),从而将存放在复印纸盒16中的一叠复印纸的最上面一页被喂入定位辊19中去。当这一页纸17的前端喂进去以后就会接通第一个复印纸传感器38,这个传感器安装在靠近定位辊19的附近(见图6a,S4),在此发出一点检测信号,使取纸辊18停止动作(见图6a,S5),从而使复印纸页17不再移动,而其前端仍然处于定位辊19中。
随后,结合光敏硒鼓11的转动时间发出一个“开始定位信号”(这一点将在后面说明)(见图6a,S6),从而使定位辊19开始转动(见图6a,S7),于是复印纸页17被向前运送到光敏硒鼓11。另一方面,在光学系统5中,处于图2中实线所表示的原始位置上的扫描装置13和光源3通过一台步进电机(图上未示)带动沿着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并且首先到达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也就是有效光线开始照射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原始文件2表面的那个位置,接着,扫描装置和光源继续沿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在此期间原始文件2的表面被扫描照射,从而在硒鼓11上形成一个静电的潜象。在到达最终位置以后,那个步进电机就朝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也沿着与箭头S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朝其原始位置移动。应该注意到,在所讲的这个实施例中,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原始文件2的整个长度Z在“正常复印操作方式”中进行复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的最终位置是图2中双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
当光源3从原始位置移动到虚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的时候,光敏硒鼓11也在转动,从而使其圆周表面被电晕充电装置14a充电了一定的距离。因此,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硒鼓11上这相应的部分就会被显象装置14显象,从而使上色剂附着在这一部分上而这里是不应该附有上色剂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准备控制操作(见图6a,S2)期间,要使抹去装置29接通,以便把硒鼓11圆周表面上不应该形成潜象的那一部分上所存在的任何电荷都抹去,当光源3已经到达那个有效照射起始位置(或者这一位置的前后)后就可将抹去装置29断开,从而允许在需要成象的硒鼓1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象。此外,在光源3到达最终位置并开始返回向原始位置移动时(或者在这个位置的前后),抹去装置29又接通,以便去除硒鼓表面没有形成潜象的那一部分上所残留的电荷。顺便说一下,在所讲的这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起见,在下面的说明中假定抹去装置29是在光源已经到达有效照射起始位置时被断开,而在光源3刚刚到达最终位置时被接通,并且同时开始返回移动。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这一假定对于“正常复印操作方式”以外的其他复印方式也都是适用的。不过,还必须指出,光源3的真正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和最终位置可能会随复印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一点将在以后再加以说明。
上述扫描装置13和光源3各项操作的开始时间、每一装置所移动的距离以及抹去装置29的上述接通和断开控制都是按照图8a、图8b和图9a、图9b所示的方式进行的。
首先查对一下那个选择“右半部复印操作方式”的右半部键开关101(图5)是否已经接通(见图8a,S50),这里所提到的“右半部复印操作方式”将在后面说明。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选择了“正常复印操作方式”,所以在查对了“右半部复印方式”以后,就要查对一下是否在“展开复印方式”的位置上(见图8a,S53)。在查对了“展开复印方式”以后,就要进行下一步,用探测装置30来检测复印纸页17的长度。这就是在光源3开始其扫描操作以前,要用图2-图4所示的探测装置30来检测复印纸页17的长度L,并且要把这样测出来的长度数据输入一台微计算机的存储器ACC中(见图8a,S67),这个数据在这里进行运算(见图8a,S68),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有三种扫描数据一次储存到一个存储器中作为与读数相对应的数值,然后分别储存到各自的寄存器R1,R2和R3中。
(1)储存在寄存器R1中的扫描数据
这个时间数据是从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一起由原始位置开始移动而把那个“原始位置开关”40断开的时间,到光源3到达有效照射起始位置而把抹去装置29断开的时间。
(2)储存在寄存器R2中的扫描数据
这个时间数据是从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一起由原始位置开始移动而把那个“原始位置开关”40断开的时间,到产生上面所讲的那个“定位开始信号”的时间。
(3)储存在寄存器R3中的扫描数据
这个时间数据是从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一起由原始位置开始移动而把那个“原始位置开关”40断开的时间,到光源3到达最终位置的时间。
上面所讲的三种扫描数据随着复印纸页17的长度而变化,也就是随着由长度探测装置30所检测的长度数据而变化,同时还随着所选择的复印操作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在“正常复印操作方式”中,根据上面所讲的扫描数据来实现图8和图9中步骤S69所示的“SCAN    Z”。这就是说,每一个扫描数据一次储存到存储器中,在执行“SCAN    Z”的时候就取出来并储存到每一个寄存器中。图9中步骤S69所示的扫描数据Z1,Z2和Z3就是上面所讲的“正常复印操作方式”中的(1)~(3)的扫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扫描数据都要按照放大比例转换成一个数值(见图9,S83),这个放大比例是事先在输入键开关部分36(图5)上掀动任何一个放大键39来确定的。这是因为光源3扫描过程中所移动的距离是根据这个放大比例而变化的,尽管复印纸页17的长度L都是一样的,所以扫描数据必须根据放大比例来进行校正。另外也可以这样做,那就是事先把这个放大比例考虑在内去计算扫描数据。随后,如上所述,光源3和抹去装置29都接通,也就是都发光,从而使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一起从原始位置开始移动(见图9,S84)。此时,光敏硒鼓11开始进行图象曝光,并且在此同时,如前所述,用抹去装置29去除掉硒鼓上没有成象的那一部分表面上的电荷。当扫描装置13开始从原始位置移动的时候,那个“原始位置开关”40便断开,从而检测到光源3操作开始的信息(见图9,S84)。这就是说,当这个开关40断开的时候,脉冲计数器就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数(见图9,S85),当脉冲计数器的计数与存储在寄存器R1中的扫描数据Z1相一致的时候(见图9,S86),抹去装置29便断开(见图9,S87)。在这个时候,光源3已经到达图2中用虚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上,因此在光敏硒鼓11上所形成的静电潜象的前面边部的位置就可以及时地定在这一点上。此后,当脉冲计数器的计数与储存在寄存器R2中的扫描数据Z2相一致的时候(见图9,S88),便会产生一个前面所讲过的那个“定位开始信号”(见图6,S6,及图9,S89),从而使定位辊19开始转动,如前所述,使复印纸页17被运送到光敏硒鼓11那里。
再往后,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一起在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进行扫描,并且当脉冲计数器的计数与扫描数据Z3相一致的时候(见图9,S90),也就是当光源3到达了双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时,光源3便如前所述断开了,(见图9,S91),与此同时,抹去装置29被接通(见图9,S92),于是扫描装置13和光源3开始返回到其原始位置(见图9,S93)。当光源3已经到达原始位置后,前面所讲的那个“原始位置开关”40便接通(见图9,S94),从而使扫描装置13停下来(见图9,S95)等待下一个开始的信号。上述这样的扫描操作过程反复进行一定的次数,而这个复印次数是由CNTS1来确定,并且是事先在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掀动那个“印数键”41来加以确定。
当扫描装置13和光源3已经到达有效照射起始位置或者最终位置的时候,通过操作前面所讲的“原始位置开关”40就可以执行一个预定的操作,而当扫描装置13和光源3已经回到其原始位置以后,通过操作这个开关40就会使扫描装置13停止移动。采用这样的方式,扫描装置13和光源3就是以其原始位置为参考位置进行操作了。另一方面,比如扫描数据Z1也可以按照光源3的原始位置与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光源3的扫描速度进行计算,此外,扫描数据Z3可以按照复印纸页的长度L(当放大比例为1的时候,L=Z)和原始位置与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相加的和以及光源3的移动速度来进行计算。除此之外,扫描数据Z2可以按照某种关系来计算,比如按照从定位辊19到传送装置的距离与硒鼓11上所形成潜象的前面边部位置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这样,硒鼓11上所形成的上色图象的前面边部就可以与复印纸页17的前面边部相对应一致。不过,由于从原始位置到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总是一个常数,而与所使用的复印纸页的长度无关,所以也就不需要每次都进行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个扫描数据都是用光源的参考位置作为参考计算出来的,在所讲的这个实施例中,原始位置就是这里所说的参考位置。
另一方面,复印纸页17在离开光敏硒鼓11并且通过固色装置24以后便于第二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2(图2)相接触,从而使其接通(见图6,S8),于是复印纸页便在导板43,44的引导下沿图2中箭头U所示方向向前移送。接着查对一下是否处于“正常复印操作方式”(见图6,S9)下,同时,复印纸页通过第三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6,这个传感器设置在一对出纸夹辊45的附近,通过这对夹辊可把复印纸页送入出纸槽26中。当复印纸页17的后面边部通过去以后,第三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6便断开(见图6,S20),借此进行复印纸页的计数。当这里的计数(CNTS    2)与预定设定的重复次数(CNTS    1)相一致时(见图6,S23及图8,S70),就要进行控制操作停止(见图6,S24)。相反,如果上面的计数并不一致,那么下一页复印纸就会被喂入,送到硒鼓11那里。
顺便说一下,图6中用S21和S22分别表示的那个第二个转换门断开和转向辊断开将在后面介绍其他几种操作方式时加以说明。
展开单面复印方式
如图1所示,“展开复印方式”就是这样的一种复印操作方式,具有两个原件图象的原件2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在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上有一个原件,在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上有另一个原件,原件支持面的这两部分X和Y中的一部分首先被扫描,在第一个复印面上得到一个复印图象,接着另一部分被扫描,在第二个复印面上得到一个复印图象。这样,原件支持面被有效地分成两部分X和Y,在扫描操作过程中这两部分在分开的周期中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扫描。因此,这种“展开复印方式”直接与本发明有关。又“展开单面复印方式”是这样一种复印操作方式,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开的扫描操作过程中所复印的图象是在分开的两页复印纸上形成的,而“展开双面复印方式”则是这样的一种复印操作方式,所复印的两个图象是在同一页复印纸的两面上形成的,每一面有一个图象。
在图5所示的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掀动一个“展开键开关”47就可以进行这种“展开复印操作。如果再一次掀动同一个键开关47,则这种操作方式就解除了。
“展开复印方式”不仅仅是用于书本原件的复印,而且也可用于单张的原件,但是由于这一复印原理属于分开扫描这一类,也就是原件支持面被分成两部分,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扫描,所以这种复印方式多半是用于书本原件的复印。因此,这里首先来看看用书本原件复印的情况。书本原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这就是图10中所示的这种书本原件可以被称作“左开书本”,因为它的页码是从左到右编的,所以每一页都是向左翻。相反,图11中所示的是另一种书本原件,可以称作为“右开书本”,因为它的页码是右到左编的。从经验得出,人们在从书本原件上复印的时候,通常是从小页码开始进行复印的。
考虑到这一因素,本复印机是这样进行安排,书本原件2打开使其图象面朝下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上,使书本原件图象与玻璃板的上表面紧贴在一起,如图1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书本原件2的上边部2a离复印机操作人员远,而书本的下边部2b离复印机操作人员近,并且书本与接触玻璃板1的底边对齐。书本原件2的左边部与接触玻璃板1的左边部对齐,此时书本是面朝下放着的。此外,展开的两页书中有一页位于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的地方,而另一页则处于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的位置上。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在接触玻璃板1上面并没有注明哪里是原件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哪里是原件支持面的第二部分Y,但是当书本原件2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上面以其一边与接触玻璃板1的左边部对齐,书的下边部与接触玻璃板1的下边部对齐以后,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就自然而然地确定下来了,如图12所示。
现在来说一说用一本“左开书本”原件以“展开复印方式”进行复印时的情况。如图2至图12所示,有一本“左开书本”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的上面。在这种情况下,书本打开的两页被认为是原件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此时,右手这边的一页,也就是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这边的一页的页码将小于左手边的一页,也就是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这边一页的页码。比如,图10所示的这样一本书本原件2面朝下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上以后,第53页是在原件支持面的第二部分Y那里,而第54页在原件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那里。
现在将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的“展开键开关”47掀下,接着掀动一个“左开键开关”48并且接通“复印键开关”37,于是就和在“正常复印方式”的情况相同,进行从复印准备控制操作开始到取纸辊停止(见图6,S1-S5)为止的各个步骤的控制程序,从而使复印纸页17在定位辊19前面处于备用状态,直到发出“定位开始信号”为止。
在另一方面,光学系统5的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从其原始位置向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对原件表面进行扫描,在这段时间内,为了使所复印出来的复印纸页能够按照原件的页码顺序排好,页码较小的书页应该先扫描和照射。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原件支持面的第二部分Y将先行扫描和照射。在这种情况下,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从其原始位置(也就是用实线所表示的那个参考位置)向前移动,通过用单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这就是那个有效照射起始位置,在用“展开单面复印方式”对一本“左开书本”的原件面Y进行复印时,这里是其有效照射起始位置),在这里有效光线可以照射到原件支持面的第二部分Y上,从而使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被扫描和照射,直到它们到达用双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为止,并且在这以后,它们又回到其原始位置上。还是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从原始位置到达那个有效照射起始位置的这段时间以及光源3从最终位置回到其原始位置的这段时间内,抹去装置29是接通的,以便去除掉硒鼓11上的电荷,避免将不必要的上色剂吸附到光敏硒鼓11的表面上。在复印完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以后,再来复印原件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在这个期间,光学系统的操作与“正常复印方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最终位置是由单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的各个步骤的控制程序下面将详细地加以说明。
如图8中的步骤S53所示,先查对一下复印方式是不是“展开复印操作方式”,接着用长度探测器30检测复印纸页的长度。与“正常复印方式”的情况相同,要把复印纸页的长度数据输入到一个存储器Acc(见图8,S54)中,随后进行扫描数据的计算(见图8,S55)、把数据暂时以对应于计数的数值储存起来并把这些数据分别储存到寄存器R1、R2和R3中,即在执行以后将要说明的“扫描Y”(SCAN    Y)和“扫描X”(SCAN    X)的时候,把这些数据存到寄存器中。这些扫描数据就是在说明“正常复印方式”时已经说过的(1)~(3)的那些扫描数据,只是其实际数值与“正常复印方式”中的有所不同,同时,在“展开复印方式”中,扫描数据Y1、Y2、Y3以及X1、X2、X3(见图9,S80,S81)是计算出来的。这就是说,扫描数据Y1是从虚线所表示的原始位置到达单点划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的时间数据;Y2是从光源3离开原始位置的时间到发出定位开始信号以便使复印纸页喂入光敏硒鼓的时间数据,复印纸页喂入硒鼓的时间要与光敏硒鼓上与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相对应的上色图象一致起来;扫描数据Y3是光源从原始位置到达双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的时间数据。对于扫描数据Z1、Z2和Z3来说也是这样,这些数据是把光源3的原始位置作为参考位置、根据光源3的扫描移动速度和复印纸页的长度L计算出来的。比如,扫描数据Y1可以用光源从原始位置到达虚线所表示的位置的距离与复印纸页17长度L(当复印时的放大比例为1的时候,L等于原件长度Z之半)相加之和以及光源的移动速度来进行计算,同样,扫描数据Y3可以用光源原始位置到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与复印纸页长度L之两倍(当复印时的放大比例为1的时候,复印纸页长度等于原件长度Z)相加之和以及光源3的移动速度来进行计算。在另一方面,扫描数据X1是指光源从原始位置到达虚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的时间数据;扫描数据X2是从光源3开始移动直到发出一个定位开始信号以便使复印纸页喂入光敏硒鼓11的时间数据,复印纸页喂入硒鼓的时间要与光敏硒鼓上与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相对应的上色图象一致起来;而扫描数据X3是光源3从其原始位置到达单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的时间数据。这些时间数据在具体数值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按照计算Z1、Z2、Z3以及Y1、Y2、Y3时所用的同样办法来进行计算。
在扫描数据计算完以后,如果原件2是一本“左开书本”(见图8,S56),则将按照上面所讲的扫描数据先进行“SCAN    Y”(见图8和图9,S57)。为了进行“扫描Y”(SCAN    Y),要在执行过程中从存储器中取出扫描数据Y1、Y2和Y3,存入寄存器中并且按图9中S83-S95所示的扫描Z那样来进行同样的处理过程。这就是说,扫描装置13以其原始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开始操作,当扫描装置13和光源3一起离开原始位置时,“原始位置开关”40断开(见图9,S84),从而使脉冲计数器归零并开始计数(见图9,S85)。接着,如图9中的步骤S86所示,由于抹去装置29在脉冲计数器的计数与储存在寄存器R1中的扫描数据Y1相符合一致以前一直是接通的,也就是说在光源3到达图2中用单点划线所表示的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以前一直是接通的,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抹去装置不断地从光敏硒鼓11表面上去除电荷。当光源3到达那个有效照射起始位置后,抹去装置29被断开,从而确定了光敏硒鼓上潜象的前面边部。在这个时候,在用书本原件复印的情况下,在展开的两页之间的分界部分(图2)是向书本原件的装订处凹进去的,因此从书本2的这一部分反射出来的光线很难到达光敏硒鼓11上。这样,如果与这一部分2c相对应的那一部分硒鼓表面被显象出来,那么这一部分在上色以后就会是一个阴影,所以最好是使抹去装置29稍稍迟一会再断开,这样就可以把接受了书本原件2分界部分2c反射的光线的那一部分硒鼓表面上的电荷也抹去,从而得到一个没有上述阴影的复印件。
在这以后,就象在“正常复印方式”中那样,当脉冲计数器的计数与寄存器R2中的内容相符合一致的时候,也就是与扫描数据Y2(见图9,S88)一致的时候,就会发出“定位开始信号”(见图9,S89及图6,S6)。接着,光源3到达双点划线所表示的最终位置,由此,脉冲计数器的计数与寄存器R3中的内容Y3相符合一致(见图9,S90),从而结束对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的照射(见图9,S9)。在这以后,光源3和扫描装置13返回到其原始位置(见图9,S93),从而使“原始位置开关”40被接通(见图9,S94),于是光源3和扫描装置13都停止不动(见图9,S95)同时处于一种备用的状态,准备下一个操作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的开始移动和停止都是以原始位置作为其参考位置。
在另一方面,在发出了上面所讲的“定位开始信号”以后,定位辊19便开始转动(见图6,S7),将一页复印纸17送向光敏硒鼓11,在此,硒鼓11上的上色图象转移到这一复印纸页17上,在此以后,复印纸页17移动通过一个图象固色装置24和第二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2,这种情况与“正常复印方式”是相同的。当传感器42被接通(见图6,S8)以后,就要查对一下是否处于“正常复印方式”下(见图6,S9),接下去就是查对是否在“右半部复印方式”(见图6,S10),由于现在既不是处于“正常复印方式”下,也不是“右半部复印方式”,因此就要进行下一步,查对一下是不是“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这种复印方式将在后面说明)(见图6,S11),不过,由于现在进行的并不是这种“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所以那个转换门49被接通(见图6,S12)。
如图2所示,第一个转换门49设置在传送辊50,51的下游,而这对传送辊布置在导板43和44的中间,转换门49是可以摆动的,它可以处于实线所示的“断开”位置上也可以处于虚线所示的“接通”位置上。在“正常复印方式”中,第一个转换门49是处于实线所示的“断开”位置上,因此离开固色装置24的复印纸页17沿着预定的路线、由导板43、44导向前进,最后被送入出纸槽26中。与此相反,当采用“展开单面复印方式”时,第一个转换门49是处于虚线所示的位置上,如图所示。这样,由传送辊50、51运送的复印纸页17是沿图2中箭头V所示的方向移送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个转换门54是处于实线所表示的“断开”位置上,从而使复印纸页17进入由转向导板55限定的路线而不受转换门54的妨碍,从图上可见,转换门54是可以围绕销钉53转动的。
在另一方面,当设置在传送辊50、51前面的第四个复印纸页传感器56被复印纸页17的后面边部“断开”(见图6,S13)以后,计时器T1、T2均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见图6,S14)。接着,在查对是否处于“展开单面复印方式”(见图6,S15)以后,当复印纸页17的后面边部已经通过第二个转换门54时,计时器T1的时间已到(见图6,S16),从而使第一个转换门49“断开”,摆到实线所表示的“断开”位置上(见图6,S17),与此同时,第二个转换门54被“接通”,处于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上(见图6,S18)。此时,两个转向辊57都接通,也就是说这两个辊子都压向复印纸页17,把复印纸页夹在中间(图6,S19),从而使复印纸页17沿着箭头D所示的方向被传送到出纸槽那里。这样,复印纸页17就翻了一面进入那个出纸槽26中。
当复印纸页17的后面边部已经通过第三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6而使这个传感器断开(见图6,S20),第二个转换门54“断开”,回到实线所表示的那个位置上,从而使转向辊57断开,使这两个辊子57互相分开(见图6,S21,S22)。这些操作过程反复进行,重复的次数由CNTS1来确定(见图6,S23及图8,S58),在此以后,用来记录复印纸页的计数器CNT归零(见图8,S59)。
如上所述,在完成了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的复印操作以后,以前所计算的扫描数据X1、X2和X3均由存储器中取出,并被存储到各自的寄存器中,从而可以进行“SCAN    X”(见图8和图9,S60)。在“扫描X”(“SCAN    X”)中,光源3开始从原始位置移动,并且通过图2中用虚线所表示的位置,即那个有效照射起始位置,以便将有效的光线照射到原件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上,在到达单点划线(图2)所表示的最终位置以后,光源便回到其原始位置。与光源3的这一扫描操作相配合,还要进行与“扫描Y”(“SCAN    Y”)相同的操作,只是要用抹去装置29把光敏硒鼓11的不应该形成潜象的那一部分表面上的电荷去除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和扫描装置13是在原始位置上开始其扫描操作,也在原始位置上结束扫描操作。这一扫描操作是通过“原始位置开关”40的动作来控制。在“扫描X”(“SCAN    X”)已经完成了预定的次数以后,(图8,S61及图6,S23),复印机将停止其控制程序并停止操作(见图6,S24)。如果必要的话,要暂时把书本原件2从接触玻璃板1拿起来,在翻到新的页码以后再放回到接触玻璃板1上,接着按照上面所讲的方法进行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的复印工作。
如上所述,在“展开复印方式”中,与图1所讲的情况相同,光源3在照射原件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的时候和在照射原件支持面的第二部分Y的时候都是从同一个参考位置(在所讲的实施例中就是原始位置)开始其扫描动作的,同时,由于扫描数据X1、X2、X3和Y1、Y2、Y3是事先按照为复印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上的每一个原件图象所使用的复印纸页的长度计算出来的,这些数据用来确定光源3照射每一个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所需要移动的距离。由于这个原因,就不必要象以往的技术那样用一个探测装置来检测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之间的分界位置了。
另外,在所讲的这个实施例中,在进行“扫描X”(“SCAN    X”)和“扫描Y”(“SCAN    Y”)的时候,一个靠一个地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两个原件进行连续不断的复印,以便按照书页页码的次序复印,由于复印纸页17是经转向导板55转向以后送到出纸槽26中去的,所以所复印的复印纸页17在出纸槽26中是按照复印的页码顺序叠放的。图13到图15所示是复印书本原件2的第51到54页时,复印中的复印纸页17是如何堆放的。在这些图中,在复印纸页17上复印图象所在页码都注明在相应的复印纸页17的下面。图13表示书本第51~54页的每一页各复印三份;图14所示是第51~54页的每一页只复印一份;而图15所示是在复印机上配置了一个内行都很熟习的分页装置,已经从第51~54页每一页复印了三份的复印纸页分别收集在三个单独的纸盒58中。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所复印的复印纸页17是按照原件的页码顺序堆放的。
“左开书本”原件的复印操作过程已经在上面讲过了。现在,在“右开书本”进行复印的情况下,要先掀动“展开键开关”47及“右开键开关”60。在这种情况下,书本原件2要面朝下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上,如图12所示,此时,页码较小的一页是在图2的左边部分,因此,在复印过程中,位于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的页码较小的一页要先行复印,接着再复印位于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的页码较大的一页,从而可以使复印的纸页17的页码是逐渐增加的。在这种复印操作方式中,光源3也是从其原始位置开始其扫描操作的,具体的复印操作过程大体上与前面所讲的“左开书本”的复印过程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之间复印次序要反过来;因此,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参见图8,S62~S66)。
可以这样说,在某些领域内,“左开书本”的数量要多于“右开书本”的数量。因此,从“左开书本”上复印的机会就要多些。从这一点出发,最好是把复印机设计成自动选择“左开书本”的复印方式,只要掀动那个“展开键开关”47,而无需掀动“左开键开关”48就可以进行“左开书本”的复印操作,当需要复印“右开书本”时,只需要掀动那个“右开键开关”60就行了。如果复印机这样设计的话,“左开键开关”48就能够省去,从而可以简化操作和设备结构。
右半部复印方式
如上所述,在这种复印操作方式中,原件2是面朝下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其左面边部靠在一个垂直的参考板条85上,并且只有位于远离垂直板条85的原件表面的右半部分,也就是原件支持面的第二部分Y(图2)才需要复印。在有的复印机上,那个垂直的参考板条是在右手边,也就是在图2所示位置的相反一边,这种复印机的结构是这样的,扫描操作是从复印机的右手边开始,原件的相对的一半,即原件支持面的第一部分X或左面部分先进行复印。上述这种情况应该称作是“左半部复印方式”。在两种情况中,只是复印离开那个垂直参考板条较远的那一半原件上的图象,书本原件的一边就是靠在这块垂直的参考板条上。
“右半部复印方式”是通过掀动图5所示的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的“右半部键开关”101来选择的,如果第二次再掀动同样的这个键开关,“右半部复印方式”也就解除了。在选择了这一种复印方式以后,如果掀动“复印键开关”37,则与前面讲过的每一种复印方式的情况一样,便可以进行从复印准备控制操作到取纸辊停止动作为止的一系列的操作步骤(见图6,S1~S5),接着,这样喂入的复印纸页17便在定位辊19的前面处于备用的状态下,直到发出“定位开始信号”为止。
在另一方面,就象前面讲过的复印方式那样,光学系统的光源3和扫描装置13从其原始位置开始在箭头S所示方向移动进行扫描。因此,现在说明一下在这种情况下的控制操作程序。
如图8中步骤S50所示,首先查对一下本复印方式是不是“右半部复印方式”,再用探测器30检测复印纸页17的长度,检测出来的复印纸页长度被储存到存储器Acc(见图8,S51),计算扫描数据(见图8,S52)并将这些扫描数据按其相应的计数储存到存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扫描数据包括Y1,Y2和Y3(见图9,S80),在计算了扫描数据以后便从存储器中读出并存到各自的寄存器中。就和在“展开复印方式”中复印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时的复印操作一样,“扫描Y”(“SCAN    Y”)是根据扫描数据Y1、Y2和Y3从图8中的步骤S65进行的,因此复印操作只是为了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而进行的。
在另一方面,复印纸页17是按照下列方式进行运送的。在图6中的步骤S9后面是步骤S10,这一步骤就是要查对一下是不是“右半部复印方式”,由于本复印方式事实上是“右半部复印方式”,所以下面的步骤就和在“正常复印方式”中的情况相同。这样,既使是在只需要复印原件2的一半的情况下,原件2也可以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以其一边靠到那块垂直的参考板条85上,就和其他的复印方式一样。因此,就没有必要按照哪一部分原件需要复印来改变原件2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放置方法。
双面复印方式
在这种复印方式中不需要象图2所示的那样把原件表面分成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原件图象是复印在一张复印纸页17的两面上;与此相反,在“展开双面复印方式”中(这种方式将在后面说明),原始文件2不论是单张的还是书本的形式都要分成两部分X和Y,这两部分是在两个分开的操作中连续进行扫描的,从而使这两部分复印在一张复印纸页17的两面上。应该认为,后面这种复印方式是与本发明直接有关的。
“双面复印方式”是通过掀动图5所示的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的“双面键开关”61来选择的。光学系统的操作程序以及从已经转移了上色图象的复印纸页17离开固定装置24这一步骤直到复印纸页17由辊子25、50和51运送这一步骤,在这种复印方式中是与前面所讲的“正常复印方式”相同的。因此,对于复印纸页17所进行的操作可以从第二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2已经被复印纸页17接通这一步骤以后开始说明,此时是在复印纸页17的一个面或在正面上复印一个图象。应该指出,为了便于说明起见,从复印纸页17的正面上形成图象的时间到复印纸页17被送入以后将要说明的中间纸槽的时间其间的步骤可以称作为“双面第一面复印方式”,而从复印纸页17的背面上形成另一个图象的时间到复印纸页17从复印机中送出去的时间其间的步骤则可以称作为“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
当第二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2被复印纸页17的前面边部接通(见图6,S8)时,首先查对一下是不是“正常复印方式”,接着查对是不是“右半部复印方式”,再查对是不是“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见图6,S9、S10和S11)。由于所选择的这个复印方式全不是上述这些复印方式,所以第一个转换门49被“接通”(见图6,S12),使这个转换门49摆动到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上。在这个时候,由于第二个转换门54处于实线所表示的“断开”位置上,所以复印纸页17将沿着箭头V(图2)所示方向移送,从而被喂入由转向导板55所限定的路线上。随后,当复印纸页17的后面边部将第四个传感器56断开(见图6,S15)时,计时器T1,T2便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见图6,S14)。接着查对一下是不是“展开单面复印方式”(见图6,S15),并且当复印纸页17的后面边部到达设置在第二个转换门54前面的那个喂纸转向辊63的位置以后,计时器T2的时间已到(见图7,S25),从而使这个喂纸转向辊63下降、落到复印纸页17上(喂纸转向辊“接通”,见图7,S26),在这之前,这个喂纸转向辊一直处于离开纸页通道的位置并在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由于那两个转向辊57相互靠拢、将复印纸页17夹在中间并与转向辊相接触(转向辊“接通”,见图7,S27),从而使复印纸页17朝着箭头V所示的相反方向移送。结果,复印纸页17借助于传送辊51和63a的传动、通过活门装置64送入一个中间纸槽65中,并且当复印纸页17的前面边部碰到挡板66的时候,复印纸页要停顿一下,上述挡板66安装在中间纸槽65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复印纸页17只是靠传送辊51和63a简单地送入中间纸槽65中,那么当复印纸页17比较长的时候,复印纸页17的前面边部将会碰到挡板66上,但是如果复印纸页17太短,那么就有可能碰不上挡板66。为了克服这一个缺点,在这里配置了一个活门装置64。在所讲的实施例中,这个活门装置包括几个活门,在所讲的实施例中是三个活门,即第一活门67、第二活门68和第三活门69,这些活门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如图2所示。这三个活门分别装在转轴70、71和72上,可以转动。在这些活门的对面设置了一个导向皮带75,皮带绕在一对辊子73和74上面,并且被传动朝着箭头E所示的方向运动。此外,还装有一对传送辊76和77,分别与辊子73和74组成一对,除此之外还加了两对中间辊子78和79。
如果复印纸页17比较长,则第一活门67摆动到实线所表示的位置上,从而引导复印纸页17沿着箭头F所示方向进入中间纸槽65中。如果复印纸页17更长一些,则第二活门68而不是第一活门67摆动到实线所表示的位置上,从而复印纸页17经导向皮带75和辊子78向前运送,然后按照箭头G所示方向引入中间纸槽中。同样,如果复印纸页17还要再长些,那么复印纸页17将由第三活门69引导按箭头H所示的方向运送。另外,复印纸页17也可以引导进入辊子74和77之间,沿箭头I所示的方向运送。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保证复印纸页17的前面边部都能碰上挡板并停顿下来,而与复印纸页的长度无关。
如上所述,活门装置64的每一个活门在运转(见图7,S28),接着,当设置在传送辊51和63a的下游的第五个复印纸页传感器80被复印纸页17的后面边部“断开”时(见图7,S39),喂纸转向辊63便升起(辊子63“断开”,见图7,S40),从而使两个转向辊57“断开”,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见图7,S41)。
在另一方面,当复印纸页17被送入中间纸槽65中的时候,第六个复印纸页传感器81被复印纸页17“接通”,(见图7,S42),这个传感器就设置在中间纸槽65的上方,在这个传感器接通以后,有一个复印纸页收集装置就会动作(见图7,S29),使复印纸页17在中间纸槽65中排好,上述复印纸页收集装置没有表示在图上,但却是这方面的内行所熟习的。当复印纸页的前面边部与挡板66碰上以后,复印纸页便停顿一下,此时,由于复印纸页17已经翻了一面,或者说被转向导板55转了一个向,已经复印了图象的正面现在是朝上放的。
上面所讲的这些步骤反复进行预定的次数CNTS    1(见图7,S30),因而也就有这么多复印纸页17,一页一页地放在中间纸槽65中,在这以后,第一个转换门49摆动到实线所表示的位置上(见图7,S31),由此准备下一步进行“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见图7,S32),由于所进行的不是“展开双面复印方式”(见图7,S33),因此控制程序停止(见图7,S43)。这就是“双面第一面复印方式”的操作步骤和程序。
在把接触玻璃板1上面的原始文件2按需要更换过以后,再次掀动“复印键开关”37(见图7,S44),就可以实现复印准备控制程序(见图7,S45),并且在这以后使挡板66的电磁阀通电(见图7,S34),从而使挡板退回到图2中用单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接着,计时器T3归零和重新开始计时(见图7,S35),并且当计时器T3的时间到了以后(见图7,S39),设置在中间纸槽65上方的一个喂纸辊82被“接通”,使这个辊子82开始转动(见图7,S37)。这样,复印纸页17就会从中间纸槽65沿着箭头J所示的方向移送,并且当复印纸页17的前面边部接近定位辊19时就会使第一个复印纸页传感器38接通(见图7,S38),此时,复印纸页处于暂时停止的状态下,在那里不动直到下一个“定位开始信号”发出为止。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光学系统5按照前面所讲的“正常复印方式”中的程序进行操作,并且当“定位开始信号”发出以后(见图6,S6),定位辊便开始转动(见图6,S7),从而使复印纸页17再次被送向光敏硒鼓11,在此,将硒鼓11上的上色图象便转移到复印纸页17的背面上。接着,这一复印纸页17通过固色装置24,并且在它通过第二个复印纸页传感器42以后(见图6,S8),要查对一下是不是“正常复印方式”(见图6,S9),再查对一下是不是“右半部复印方式”(见图6,S10),随后查对是不是“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见图6,S11)。由于现在进行的是“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与“正常复印方式”相同,所以不需要通过转向导板55和中间纸槽65,复印纸页17在导板43、44的引导下移动经过第三个复印纸页传感器(见图6,S20)并且最后进入复印机外面的出纸槽26中。在反复进行上述操作达到预定的次数以后,就停止操作程序(见图6,S23及S24)。
展开双面复印方式
在图5所示的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掀动“展开键开关”47和“双面键开关”61就可以选择这种复印方式。光学系统5的光源3和扫描装置13的操作方法与“展开单面复印方式”相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也是从原始位置开始其操作,对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以及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进行照射扫描。复印纸页17的移动路线与“双面复印方式”的情况大体相同,所不同的一点是在完成了“双面第一面复印方式”以后进入“双面第二面复印方式”的时候,不再需要掀动“复印键开关”37(见图7,S33~34)。在“展开双面复印方式”中,由于接触玻璃板1的同一个原件2的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被复印在同一张复印纸页17的正面和背面上,所以在复印完了第一部分X或第二部分Y以后没有必要更换原件2。这样,不用再一次掀动“复印键开关”37就可以自动地把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中的另一部分连续地复印到同一复印纸页17的另外一面上。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得很清楚,在一般的“双面复印方式”和“展开双面复印方式”中,复印出来的复印纸页17的页码顺序都可以按照原件2的页码排好。图16所示的例子说明在这些复印操作方式中,复印的纸页17是如何收集在出纸槽26中的,在图中相应纸页17旁边写的数目是所复印原件2的页码编号。
在图5所示的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有几个划阴影线的小长方块位于几个键开关的上方,这些小长方块表示几个指示灯,当相对应的键开关被掀动时,这个指示灯就会发亮,这些指示灯最好是用发光二极管,它们可以告诉操作者相应的键开关是处于接通的状态下。
在上面所讲的实施例中,当采取“右半部复印方式”进行复印时,复印纸页17的运送方式与“正常复印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上的原件图象只复印在复印纸页17的一面上。不过,如果同时掀动“右半部键开关”101和“双面键开关”61,那就和正常的“双面复印方式”一样操作,有一面已经复印了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上的原件图象的复印纸页17被运送到中间纸槽65中,然后再用同一张复印纸页17、在其另一面上复印同一个原件或不同原件2上的另外一个图象,接着就是把已经在两面都复印了图象的复印纸页17送出复印机。复印纸页17在这种复印操作过程的运送情况可以从图6和图7中看得很清楚,前面也已经讲到了,因此不再重复说明。照这样,如果采用这种操作方法,不论是选用“单面复印方式”还是“双面复印方式”,既使是用“右半部复印方式”都会大大增加其方便程度。
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复印机所能够进行的各种不同的复印方式已经一一详细说明了。不过,在上面所讲的这种复印机上,为了使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的原始文件2更加容易操作一些,这块接触玻璃板1在结构上要能够指示出原件2面朝下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上,因此现在对本发明在这方面的想法说明如下。
图17所示是复印机的顶视平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这块接触玻璃板1是如何固定在复印机机壳4上面的。在接触玻璃板1的左侧装有一块垂直的参考板条85,这块板条是用来在左右方向上为原件2在接触玻璃板1上定位的。这就是说,当原件2面朝下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的时候,原件2的左面边部应该靠在这一垂直的参考板条85上,实际上,原件2就是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的用虚线表示的位置上(见图17)。在复印机机壳4上还有一些指示灯86安装在接触玻璃板1的周围,沿着垂直参考板条85布置在那里,另外在接触玻璃板1的下面也设置了一排指示灯87。
另一方面,前面已经讲过了,复印纸页17的长度和宽度或者其整个尺寸都由长度探测器30来检测(图3及图4),根据这样检测出来的数据而有选择地使这些指示灯86和87发亮。比如,按照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复印来考虑:放大比例为1,当原件书本打开或展开时它的尺寸为B4,书本每一页的尺寸为B5,在“展开(单面或双面)复印方式”下进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使用具有B5尺寸的复印纸页17。在所使用的复印纸页17的尺寸被检测、同时图5中所示的“展开键开关”47被掀动以后,宽度方向的指示灯86当中有两个标有“B5H”的指示灯86a接通发亮,而在另外一组指示灯87当中有两个分别标有“B5H”和“B4”的指示灯87a和87b接通发亮。这样一来,操作人员便可以很容易地把原件书本面朝下地放置在接触玻璃板1上,使其在宽度方向与两个发亮的指示灯86a对齐,而在长度方向与发亮的指示灯87b对齐,如图17中虚线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沿着接触玻璃板1下面边缘水平布置的指示灯中还有一个灯87a也接通发亮了,所以操作人员就可以确认这个原件书本2是要分开进行扫描,即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Y这两部分一前一后按顺序进行扫描复印。
如果复印操作是采取“展开复印方式”以外的其他复印方式的话,比如,在用放大比例为1的方式将尺寸为B5的原件2复印到尺寸为B5的复印纸页17上的时候,只有上述的两个指示灯86a和另外一个灯87a是接通发亮的,从而指示操作人员应该把尺寸为B5的原件2放在接触玻璃板1的哪个位置上。
在上面所讲的两个实施例中,都假定复印纸页17是象图18所示的那样横着送进的,也就是复印纸页17的长边17m垂直于复印纸页17的前进方向T,而其短边17n平行于复印纸页的前进方向T,这样在复印机中通过一定的路线。与此相反,图19所示是复印纸页17以垂直方向运送的情况,与复印纸页的特殊方向相关的一个或几个指示灯被接通发亮。比如,尺寸为A4的原件要复印到尺寸为A4的复印纸页17上,复印纸页是以垂直方向送入复印机中,放大比例为1,采取“正常复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垂直的一排指示灯中对应于“A4V”的两个灯86b以及与“A4V”相对应的一个灯87c被接通发亮,因此原件2可以在这些灯的引导下很方便地放到接触玻璃板1上。与此相反,如果是将尺寸为A4的原件2复印到尺寸为A4的复印纸页上,复印纸页是横向进入复印机中,放大比例为1,采取“正常复印方式”,那么,在垂直的一排指示灯中对应于“A4H”的两个灯8c以及在水平的一排指示灯中的对应于“A4H”的一个灯87d被接通发亮。照这样,按照所使用的复印纸页17的尺寸大小以及复印纸页17的方向(横向或垂直)可以有选择地使某些指示灯86和87发亮,从而可使操作人员利用这些指示灯86和87的引导很容易地把原件2放置到接触玻璃板1上。
除此之外,当放大比例不是1而是其他比例时,指示灯86和87也可以有选择地按照所选定的放大比例来接通发亮。比如,在把原件2复印到尺寸为B5的复印纸页17上的时候,如果复印纸页是横向进入复印机中,放大比例为0.865,采取“展开复印方式”,则在垂直的一排指示灯中对应于“A4H”的两个灯86c以及在水平的一排指示灯中对应于“A4H”的一个灯87d被接通发亮,同时,与“A3”相对应的其他一个灯87e也被接通发亮。
接触玻璃板1的尺寸是有限的,并且尺寸大于接触玻璃板1的那些原件就不可能在一次复印过程中得到一个完整的复印件。在图17所示的这个尺寸的接触玻璃板1的情况下,小于A3(即指示灯87e的位置)的原件2可以在一次复印过程中得到一个完整的复印件,而大于这个尺寸的原件2就不可能在一次复印操作中得到一个完整的复印件。因此,如果想要用尺寸为A4的复印纸页17进行复印,复印纸页是横向进入复印机中,放大比例为0.5,采取“展开复印方式”,那么相对应的原件2的尺寸是A3,并且这个尺寸为A3的原件必须面朝下以横着的方向放到接触玻璃板1上;不过,如果这样的原件2要是按这个样子放到接触玻璃板1上,原件2将会伸到图17所示的接触玻璃板1的上下两边的外面去,因此原件2伸到外面的这一部分就不能复印到同一张复印纸页17上。在这种情况下,当选择了这种复印不完整的操作条件,就会有一个报警灯88发亮,比如,这个灯可以安设在图5所示的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上,另外也可以在复印机上装设一个音响器,用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已经选择了一个不完整复印的操作条件。
如上所述,尺寸小于A3的原件2可以在备有图17所示的接触玻璃板1的复印机上得到一个完整的复印件。一般,使用复印机的操作人员会按照原件2的尺寸以及所选的复印纸页17来选择所使用的复印纸页17的尺寸。不过,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错误或者手边没有尺寸合适的复印纸页17,有可能使用了比所复印的图象大的复印纸页17。比如,当所复印的原件书本2的每一页尺寸为A4,因而打开或展开后的尺寸就是A3,如果放大比例为1,采取“展开复印方式”,那么就可以使用尺寸为A4的复印纸页17,并且是以横着的方向进入复印机中。不过,由于某些原因,如前所述,也有可能使用大于A4的复印纸页17,比如用A3的复印纸页。在这种情况下,所选用的复印纸页17将由前面所讲的长度探测器30来进行检测,并且将测得的数据储存到存储器Acc(见图8,S54),随后按这一数据来计算扫描数据(见图8,S55)并计算光源3和扫描装置13的扫描距离。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的话,光源3所移动的距离将等于一般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扫描所需要的距离的二倍,因此,原件2不可能采取“展开复印方式”很好地复印到复印纸页17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可能出现上述这种麻烦的话,最好是把图8中用虚线括起来的那些控制程序用图20所示的其他程序代替。在图20所示的这一例子中,在选用“展开复印方式”的时候,要先查对一下复印纸页17的尺寸是不是A4或更大一些(见图20W1),如果是小于A4,就和图8所示的情况一样,复印纸页的长度数据被输入存储器Acc中(见图20,W2),并且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扫描数据。与此相反,如果复印纸页17的尺寸是A4或更大,那么复印纸页17就一定得调到A4,并且这一数据被输入存储器Acc(图20,W3),接着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扫描数据。如果是这样安排的话,在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上的原件图象就可以很好地复印到尺寸为A4或者大一些的复印纸页17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尺寸为A4或更大一些的复印纸页的边部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空白边,但是整个原件图象都已复印到复印纸页17上了,原件图象一点也没有被遗漏。从图20所示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到,为了照射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光源3扫描移动的距离将根据前面所讲的复印纸页17的长度并考虑到其他实施例来进行设定。
图21所示的功能块图解是进行各种控制操作所需要的不同控制装置,该图是以简单的形式来说明。图21中所示的系统包括一个光学系统控制装置89,这个控制装置用来进行图8和图9中所示的光学系统的控制操作。可以看到,这个光学系统控制器89还用来转换放大比例。图21所示的系统还包括一个主控制器90,这个主控制器用来进行图6和图7所示的各种不同的控制操作以及除了与光学系统有关的装置以外的复印机其他装置的主控制操作,另外,这个主控制器90还作为操作控制器91和光学系统控制器89之间的接口。操作控制器91用来对一个显示器92进行操作控制,显示器92包括那些指示灯以及图5和图17中所示的其他显示装置,操作控制器91还用来控制输入键开关部分36。主控制器90与光学系统控制器89之间的联系是在查对程序中进行,比如,从复印纸页17已经从复印纸盒16(如图17所示)中送向定位辊19的时间到第一个复印纸页传感器38被接通的时间。此外,图21所示的系统还包括一个传感器93,它是第一个复印纸页传感器到第六个复印纸页传感器38、42、46、56、80和81等的组合体,从这些传感器中发出的信号都被送到主控制器90中。除此之外,图21的这个系统还包括另外一个传感器98,它是另外一些传感器的组合体,这里包括那个“原始位置开关”40和那个长度探测装置30,当光源3和扫描装置13每一次从原始位置开始移动以及返回到原始位置时这个“原始位置开关”40都要动作一次,而长度探测装置30是用来在复印机上检测复印纸页17的长度。从这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被送到光学系统控制器89。另外,图21的系统还包括一个负载94,它一般是指光学系统5的扫描装置13,它通过一个有关的驱动器95接受来自光学系统控制器89的输出信号。同样,在图21的系统中还包括另外一个负载96,它包括除光学系统以外的图2所示复印机的其他各种装置,比如光敏硒鼓11和显象装置14等,这个负载96通过有关的驱动器97接受来自主控制器90的输出信号。
在上面所讲的这些实施例中,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X和第二部分Y中的每一部分的照射或扫描,也就是照射光线在照射这两部分所需要的长度或时间,是由抹去装置29和光源3的接通/断开(ON/OFF)控制装置以及扫描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光源3可以确定在光敏硒鼓11上形成的静电潜象的前面边部的位置,而扫描控制装置可以使原件扫描装置从前进运动转换到返回运动,这一控制是结合向光敏硒鼓11移送复印纸页17时的复印纸页喂进时间控制来实现;不过,应该注意到,本发明不应该局限于上述这种结构,还有各种不同的复印方式也可以应用。比如,本发明也可以用于放大比例固定不变的复印机,另外,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原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张单页的原始文件。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不需要配备任何专门的探测装置来检测原始文件的尺寸和把原始文件分成两部分,这里所提供的是操作简单的复印机,它可以准确地把原件表面分成两部分。此外,在把原始文件面朝下放置到接触玻璃板上的操作方面也大大地方便了,既使是只需复印原始文件的一半的时候也不需要把原始文件放在很不好操作的位置上。
上面已经把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做了全面和充分的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真正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进行各种的改进和变化。所以,以上的说明不应该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规定的。

Claims (12)

1、一种复印装置,其特征包括:
复印机机体;
上述机体上装的支持面装置,用来放置所要复印的原件;
存纸装置,用来存放一定数量的复印纸页;
探测装置,用来检测存放在上述存纸装置中的上述复印纸页的尺寸;上述探测装置至少可以检测上述复印纸页的长度;
运送装置,用来在复印机的上述机体内的至少一部分操作路线上运送一页一页的复印纸页;
成象装置,它安装在复印机的上述机体内,用来在上述复印纸页由上述运送装置移送过程中在上述复印纸页上形成一个复印图象,上述成象装置包括扫描装置,用来对放置在上述支持面装置上的上述原件进行扫描。
输入键开关装置,可以人工输入操作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指令,这些指令可以由上述复印机有选择地执行;以及
控制装置,用来按照由上述输入键开关装置输入的至少一个操作指令来控制上述运送装置和上述成象装置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上述的控制装置具有一个确定上述扫描装置的扫描移动范围的功能,也就是根据由上述探测装置检测出来的上述复印纸页的长度来确定上述扫描装置从一个预定的参考位置的扫描移动范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存储器用来储存三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是指示离开上述预定的参考位置一段距离(第一个距离)的第一个位置的,第二个数据是指示离开上述预定的参考位置一段距离(第二个距离)的第二个位置的,而第三个数据是指示离开上述预定的参考位置一段距离(第三个距离)的第三个位置的,这里的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数据是按照上述探测装置提供的数据并相对应于在上述支持面上放置的上述原件在左手边、中间和右手边的位置来确定的,借此将上述原件表面分成由上述第一个位置和第二个位置限定的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以及由上述第二个位置和第三个位置限定的原件支持面第二部分这样两个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的输入键开关装置包括两个输入键开关,当掀动第一个输入键开关时即向上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一个指令,从上述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按照预定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复印很多份,当掀动第二个输入键开关时即发出第二个指令,从上述原件支持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部分至少复印一份。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扫描装置在掀动上述第一个输入键开关和第二个输入键开关中的一个进行复印的时候,总是从上述的预定的参考位置开始其扫描操作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存纸装置包括一系列的复印纸盒,每一个复印纸盒都装在复印机上述机体的一定位置上,每一个复印纸盒都可以存放一定数量的尺寸不同的复印纸页,并且上述探测装置的结构可以检测存放在上述这些复印纸盒中所有复印纸页的长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成象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复印机机体中的可以转动的光敏硒鼓,这个硒鼓被传动在预定的方向转动,上述硒鼓具有一个可以在上面成象的圆筒形表面,成象装置还包括:用来为上述圆筒形表面均匀充电的充电装置,用来为上述已充电的圆筒形表面至少曝光上述原件的一部分的曝光装置以形成静电潜象,用来使上述潜象显象以形成上色的图象的显象装置,用来在用运送装置运送时把上述上色图象转移到上述复印纸页上的转移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成象装置还包括一个净化装置用来在上述上色图象由上述转移装置转移以后对上述硒鼓圆筒形表面进行净化,此外,成象装置还包括第一个照射装置用来对上述圆筒形表面进行第一次照射,以便在净化以后把上述圆筒形表面上残留的电荷去除掉。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成象装置还包括第二个照射装置,它安装在上述充电装置和上述曝光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次照射来去除上述圆筒形表面的某一部分上的电荷。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的预定运送路线包括三个运送路线,第一个运送路线是从上述存纸装置到那个设置运送上述复印纸页的运送装置的运送站,第二个运送装置是从上述这个运送站到复印机上述机体的一个输出装置。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的预定运送路线还包括一个与上述第二个运送路线相连接的返回路线,以及第三个运送路线,第三个运送路线从上述第二个运送路线到上述的运送站。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讲的复印机还包括指示装置,这些指示装置安装在复印机机体的支持面装置的周围,上述指示装置用来指示上述原件在上述支持面装置上放置的位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讲的复印机,其中上述支持面装置包括一块长方形的接触玻璃板,上述原件面朝下放置在这块接触玻璃板上,上述指示装置包括两排指示灯,第一排指示灯沿上述接触玻璃板的垂直边布置成垂直的一排,而第二排指示灯沿上述接触玻璃板的水平边布置成水平的一排,通过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有选择地使上述第一排和第二排指示灯接通发亮,从而可以指示操作人员应该把上述原件放置在上述接触玻璃板的什么位置上。
CN85109515A 1984-12-03 1985-12-03 分开扫描复印机 Expired CN1012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9254166A JPS61132941A (ja) 1984-12-03 1984-12-03 複写装置
JP254166/84 1984-12-03
JP59-254166 1984-1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9515A true CN85109515A (zh) 1986-10-22
CN1012763B CN1012763B (zh) 1991-06-05

Family

ID=1726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9515A Expired CN1012763B (zh) 1984-12-03 1985-12-03 分开扫描复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4696563A (zh)
JP (1) JPS61132941A (zh)
CN (1) CN1012763B (zh)
DE (1) DE35427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038A (zh) * 2010-05-21 2011-11-23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对齐标记的扫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5338B2 (ja) * 1986-04-17 1994-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複写装置
JPS6374844A (ja) * 1986-09-18 1988-04-05 Minolta Camera Co Ltd 自動原稿給送装置
DE3732793A1 (de) * 1986-09-29 1988-04-07 Minolta Camera Kk Kopiergeraet mit der moeglichkeit zur herstellung von geteilten kopien
US5006904A (en) * 1987-05-01 1991-04-09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opy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S6423265A (en) * 1987-07-17 1989-01-25 Minolta Camera Kk Copying machine
JPH0699070B2 (ja) * 1987-11-10 1994-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取扱い装置
JP2859278B2 (ja) * 1988-03-02 1999-02-17 オーセ プリンテイング システム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両面および片面動作のための枚葉紙ページプリンター
JP2508820B2 (ja) * 1988-10-29 1996-06-19 岩崎通信機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製版機
JPH03147629A (ja) * 1989-11-01 1991-06-24 Ricoh Co Ltd 記録紙長検知装置
JPH04164752A (ja) * 1990-10-25 1992-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複写機
US5293204A (en) * 1990-10-25 1994-03-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pier with a superposed-sheet separation mechanism
US5057869A (en) * 1990-11-30 1991-10-15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scanning signature pages
US5190280A (en) * 1991-08-05 1993-03-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Sheet size indication means for a universal sheet feed cassette
JPH08154157A (ja) * 1994-11-28 1996-06-11 Ricoh Co Ltd 本原稿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3666954B2 (ja) * 1995-10-24 2005-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複写機及びその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09191376A (ja) 1996-01-10 1997-07-22 Minolta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HRP960497B1 (en) * 1996-10-28 2003-08-31 Pliva Pharm & Chem Works 9-n-ethenyl derivatives of 9(s)-erythromycylamine
US6389262B1 (en) * 2001-04-06 2002-05-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dia reprodu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media reproduction systems
US7518762B2 (en) * 2004-12-30 2009-04-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lluminated media position indicator and method of use
JP4552993B2 (ja) * 2007-10-11 2010-09-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7173A (en) * 1974-01-11 1977-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pying apparatus for copying a plurality of original surfaces with a single scan
JPS5460930A (en) * 1977-10-24 1979-05-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S5930254B2 (ja) * 1978-03-09 1984-07-26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複写領域表示装置
US4279504A (en) * 1979-12-26 1981-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pier and multifunction paper cassette
US4609281A (en) * 1984-02-08 1986-09-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Portable electrosta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038A (zh) * 2010-05-21 2011-11-23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对齐标记的扫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3542712C2 (zh) 1993-02-11
CN1012763B (zh) 1991-06-05
DE3542712A1 (de) 1986-06-05
US4696563A (en) 1987-09-29
JPS61132941A (ja) 1986-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63B (zh) 分开扫描复印机
US2005021169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856C (zh) 影象形成装置
GB2167046A (en) Storing sheets during overlay printing
CN1145852C (zh) 能缩短清洁等待时间的具有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10830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264069C (zh) 成像设备及其初始化控制方法
CN100456161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S63113568A (ja) 多色画像記録装置
JPH05110770A (ja) 画像読取装置
EP0177843B1 (en) An operation panel and a displaying method of a copying machine
JP3002156B2 (ja) 原稿露光装置
JP6150158B2 (ja) 原稿読取方法、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223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2500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712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78692B2 (ja) 原稿走査装置
JP3434026B2 (ja) 複写機等の制御装置
JPH06282178A (ja) 転写装置
JP29840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5922043A (ja) 複写装置
JPH04135073U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21630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1229726A (ja) 両面記録装置
JPH0635083A (ja) 複写機の原稿サイズ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