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4266Y -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4266Y
CN2884266Y CN200620003217.9U CN200620003217U CN2884266Y CN 2884266 Y CN2884266 Y CN 2884266Y CN 200620003217 U CN200620003217 U CN 200620003217U CN 2884266 Y CN2884266 Y CN 28842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box
moving part
moving
transmission component
devel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200032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木猛行
铃木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42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42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5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 G03G15/0862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the level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03G15/556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for toner consumption, e.g. pixel counting, toner coverage detection or toner density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5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not acting as a pass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8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oner level or concent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891Optical detection
    • G03G2215/0894Optical detection through a light transmissive window in the developer container wal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having lifetime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15Cartridge systems for cleaning or developing but not being a process cartrid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分离地安装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显影剂盒。一种当显影剂盒装入到所述装置主体中时由所述驱动力驱动并沿移动方向移动的传动构件。在传动构件上设置有与传动构件一同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部。在预定检测位置相对于移动方向的下游设置有妨碍部,用以阻碍移动部以防止移动部第二次通过预定检测位置。检测部在预定检测位置检测移动部的通道。信息确定部根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显影剂盒的相关信息。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5年2月28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055105的优先权。该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引用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如激光打印机,以及一种可分离地安装在该成像装置的显影剂盒。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激光打印机中可分离地安装有用以容纳色粉的显影剂盒。这种激光打印机配备有新品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安装在激光打印机中的显影剂盒是否是新的,从而确定显影剂盒从检测到该新品起的使用年限。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0-221781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其中设置有具有下凹部分和凸出部分的扇形齿轮。当新的显影装置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壳体中时,在该扇形齿轮上形成的凸出部分插入到新品侧传感器中,将该新品侧传感器打开。在显影装置装入成像装置的壳体中之后,空转齿轮被驱动并旋转。当空转齿轮开始旋转时,扇形齿轮跟着旋转,并将凸出部分从新品侧传感器移至旧品侧传感器。该凸出部分被插入到旧品侧传感器中,将旧品侧传感器打开。与此同时,空转齿轮到达扇形齿轮的下凹部分,扇形齿轮停止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0-221781中所表述的新品检验装置中,新品侧传感器和旧品侧传感器都是必须的,因为凸出部分或者插入到新品传感器以检测新品,或者插入到旧品传感器中以检测旧品。因此,这种结构增加了显影装置的成本和复杂性。
此外,考虑到使用成本和频率,一些用户要求从多个对应于不同色粉量的不同价格范围的显影剂盒中自由选取最优的显影剂盒。
为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设置容纳不同色粉量的多个显影剂盒。然而,在这些显影剂盒中容纳的色粉具有不同的的搅拌性质,基于色粉量具有不同的退化率。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检测显影剂盒是否是新品是不够的,因为显影剂盒从检测时起的使用年限可能根据其中容纳的色粉量而不同。因此,就不能正确判断显影剂盒的使用年限。结果是,容纳有少量色粉的显影剂盒很可能在此判断做出之前就已经达到使用期限了,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
考虑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判断显影剂盒相关信息的成像装置,同时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并避免结构复杂性的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盒。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根据一个形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驱动力产生部、显影剂盒、检测部和信息确定部。驱动力产生部位于装置主体中并产生驱动力。显影剂盒设置为可分离地安装到装置主体中。显影剂盒包括传动构件、移动部和妨碍部。传动构件设置为当显影剂盒装入到所述装置主体中时由所述驱动力驱动并沿移动方向移动。移动部设置在传动构件上并与传动构件一同在移动方向上移动。妨碍部位于预定检测位置相对于移动方向的下游,从而阻碍移动部并防止移动部第二次通过预定检测位置。检测部在预定检测位置检测移动部的通道。信息确定部根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确定显影剂盒的相关信息。
根据另一形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为可分离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中的显影剂盒。显影剂盒包括传动构件、移动部和妨碍部。传动构件设置为当显影剂盒装入到所述装置主体中时由所述驱动力驱动并沿移动方向移动。移动部位设置在传动构件上并与传动构件一起在移动方向上移动。妨碍部位于预定检测位置相对于移动方向的下游,从而阻碍移动部并防止移动部第二次通过预定检测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形式加以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示范性形式的激光打印机的侧剖面图;
图2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显影剂盒的透视图,其中安装有齿轮罩;
图3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显影剂盒的透视图,其中齿轮罩已被移除;
图4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其中齿轮罩已被移除;
图5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显影剂盒被安装入主壳体中时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6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前移动部件与传动机构相接触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7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前移动部件与妨碍部接触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8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后移动部件与传动机构接触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9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后移动部件与妨碍部接触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10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后移动部件已经过妨碍部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11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前移动部件完成一周并接近传动机构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12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其中显影剂盒被安装入主壳体,后移动部件被省略;
图13是根据另一方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其中齿轮罩被装入主壳体;
图14是根据该另一方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其中移动部件与传动机构相接触;
图15是根据该另一方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其中移动部件与妨碍部接触并枢轴地移动;
图16是根据又一示范性形式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其中齿轮罩已被移除;
图17是根据该又一示范性形式的显影剂盒的剖视图,其中齿轮罩已被移除;
图18是根据该又一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显影剂盒被安装入主壳体中时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19是根据该又一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前移动部件与传动机构相接触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
图20是根据该又一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当前移动部件与妨碍部相接触时的用以检测新品的机构;以及
图21是根据该又一形式的改进型的显影剂盒的横向剖视图,其中齿轮罩已被移除。
具体实施方式
<激光打印机整体结构>
下面将结合图1~1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示范性形式的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加以描述。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包括主壳体2、给纸单元4和成像装置5。给纸单元4和成像装置5收纳于主壳体2中。给纸单元4向成像装置5供给纸张3。成像装置5在所供给的纸张3上形成需要的图像。
<主壳体的结构>
主壳体2的一侧表面(图1中的右侧)上形成有入口2A,用以插入和取出下文中将描述的处理盒17。前盖2B位于主壳体2的另一侧表面,并能够在入口2A上打开和关闭。前盖2B旋转地由插入穿过前盖2B末端的盖轴(未显示)所支撑。当前盖2B依盖轴关闭时,前盖2B将入口2A关闭,如图1所示。当前盖2B依盖轴打开时(向下旋转),入口2A开启,处理盒17便能够经由入口2A装入或从主壳体2中取出。
在下面描述中,设置有前盖2B的一侧定义为“前”,其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后”。
<给纸单元结构>
给纸单元4位于主壳体2的下半部分内,包括供纸盘6,压纸板7,供纸辊8,供纸垫9,纸粉清除辊10、11,以及一对校准辊12。供纸盘6相对于主壳体2可分离地被安装。压纸板7可绕枢轴移动地设置在供纸盘6内部。供纸辊8和供纸垫9设置在供纸盘6的一端上。纸粉清除辊10、11位于供纸辊8在纸张3传送方向上的下游。校准辊12位于纸粉清除辊10、11在纸张3传送方向上的下游。
压纸板7用于支撑一叠纸张3。压纸板7枢轴地被支撑在其远离供纸辊8的一端,使得压纸板7的另一端即靠近供纸辊8的一端可垂直移动。虽然图中未显示,但压纸板7的背面设置有向上推压压纸板7的弹簧。因此,压纸板7随着层叠在压纸板7上的纸张3的数量的增加而向下依枢轴旋转。此时,压纸板7依其远离供纸辊8的一端向下旋转,克服弹簧的推力。供纸辊8和供纸垫9相对设置。供纸垫9之下设置有弹簧13,用以将供纸垫9推向供纸辊8。
压纸板7下面的弹簧的推力将压纸板7上的最上一张纸张3推向供纸辊8,这样供纸辊8的转动使得最上一张纸张3在供纸辊8和分离垫13之间移动。这样,从一叠纸张上每次分离一张纸张3并供给纸粉清除辊10、11。
纸粉清除辊10、11清除所供给的纸张3的纸粉,进一步将其传送给校准辊12。一对校准辊12按要求对所供给的纸张3进行校准操作。然后纸张3被运送至图像形成位置。在图像形成位置处,感光鼓27和转印辊30彼此接触。换句话说,图像形成位置是当纸张3在感光鼓27和转印辊30之间通过时,可见色粉图像从感光鼓27的表面转印到纸张3上的转印位置。
给纸单元4进一步包括多功能盘14、多功能供纸辊15和多功能供纸垫25。多功能供纸辊15和多功能供纸垫25相对设置,用以供给层叠在多功能盘14上的纸张3。多功能供纸垫25下面设置有弹簧26,用以向上将多功能供纸垫25推向多功能供纸辊15。
多功能供纸辊15旋转,从多功能盘14上的一叠纸上将纸张3一次一张移至多功能供纸垫25和多功能供纸辊15之间的位置处,使得在多功能盘14上的纸张3一次一张的供应到图像形成位置。
<成像区结构>
成像区5包括扫描区16,处理盒17和定影区18。
<扫描区结构>
扫描区16位于壳体2的上部,配备有激光发射区(未显示),从动旋转多角镜19,透镜20,21,以及反射镜22,23,24。激光发射区基于要求的图像数据发射激光束。如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在高速扫描操作中,激光束顺序经由镜19,透镜20,反射镜22和23,透镜21,以及反射镜24透射或反射后照射到处理盒17的感光鼓27的表面上。
<处理盒结构>
处理盒17位于扫描装置16的下方,包括可分离地装入主壳体2中的处理框架51。在处理框架51内,处理盒17还包括显影剂盒28,感光鼓27,电晕充电器29,导电刷52,以及转印辊30。
处理框架51包括上框架53和下框架54。上框架53和下框架54之间形成有纸张传送通道,纸张3沿着盖纸张传送通道被传送。上框架53容纳有感光鼓27、充电器29和刷子52。显影剂盒28被可分离地安装在上框架53上。下框架54容纳有转印辊30。
感光鼓27为圆柱形。感光鼓27的最外层表面是由聚碳酸酯等的充正电感光层形成的。感光鼓27由沿着感光鼓27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过其轴心的金属鼓轴(未显示)支撑在上框架53上。感光鼓27能够依鼓轴在处理框架51中旋转。此外,感光鼓27受到来自马达59(见图4)输入的驱动力的驱动而旋转。
充电器29支撑在上框架53上,并在上框架53上的位置处与感光鼓27相对。充电器29距离感光鼓27有预定距离以避免与其接触。充电器29为充正电型电晕充电器,其由钨等制成的放电导线产生电晕放电,从而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正电荷。
转印辊30与感光鼓27相对,并从感光鼓27的下方与其接触。转印辊30被支撑在下框架54上,以便能以箭头所示的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印辊30为离子电导转印辊,通过在金属辊轴上覆盖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辊而形成。在传送操作期间,通过定流控制在转印辊30上施加转印偏压。此外,转印辊30受到来自马达59输入的驱动力的驱动而旋转。
刷子52在感光鼓27的后侧与其相对(图1中左侧)。刷子52被固定到上框架53上以使刷子52的活动端与感光鼓27的表面接触。
显影剂盒28包括壳体55和在壳体55内部的显影辊31、厚度调节刮板32和供给辊33。
显影剂盒28被可分离地安装在处理框架51上。从而,当处理盒17装入主壳体2中时,先打开前盖2B,然后经由入口2A插入显影剂盒28并将显影剂盒28安装在处理盒17上,从而将显影剂盒28装入到主壳体2中。
壳体55具有背后开苦的箱形状。在壳体55中沿前后方向的中间设置有隔板56,用以分隔壳体55的内部空间。被隔板56分隔出的壳体55前区作为用来容纳色粉的色粉容纳盒34,而被隔板56分隔出的壳体55的后区作为显影盒57,其中设置有显影辊31,厚度调节刮板32和供给辊33。隔板56的下方形成有开启37,以便色粉沿前后方向通过。
色粉容纳盒34内装有充正电的无磁性单组分色粉。在本实施方式中,色粉使用的是聚合色粉。聚合色粉基本成球状颗粒并具有优秀的流动性。为了制造聚合色粉,聚合单体要经过共聚合过程,如悬浮聚合。聚合单体的例子包括苯乙烯型单体或丙烯酸型单体。苯乙烯型单体的例子有苯乙烯。丙烯酸型单体的例子有丙烯酸,丙烯酸烷(C1-C4)酯和甲基丙烯酸烷(C1-C4)酯。由于聚合色粉具有优秀的流动性,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图像显影以形成高质量图象。色粉中分散有如蜡和着色剂等材料。着色剂可以是例如炭黑。此外,外部添加剂如二氧化硅可加入到色粉中以进一步改善流动性。色粉的粒径约为6~10μm。
色粉容纳盒34的中心设置有搅拌器转轴35。搅拌器转轴35可旋转地支撑于壳体55的侧壁58中(见图4)。侧壁58彼此横向相对(垂直于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方向),但彼此又以预定距离分离。搅拌器36设置在搅拌器转轴35上。马达59(见图4)产生驱动力输入给搅拌器转轴35以驱动搅拌器36旋转。通过驱动搅拌器36旋转来搅拌色粉容纳盒34内的色粉,以使部分色粉通过在隔板56下方形成的开口37朝向供给辊33被放电。
色粉观察窗38(见图4)设置在壳体55的两边侧壁58上对应于色粉容纳盒34的位置上,用来观察色粉容纳盒34剩余的色粉量。色粉观察窗38在色粉容纳盒34的横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发光元件(未显示)设置主壳体2上一个色粉观察窗38外侧,主壳体2上另一色粉观察窗38外侧则设置有光接收元件(未显示)。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由色粉观察窗38进入色粉容纳盒34。当光穿过色粉容纳盒34并从另一色粉观察窗38射出时,光接收元件探测该作为探测光的光。根据探测结果,激光打印机1能够确定剩余色粉的数量。此外,搅拌器转轴35上设置有清洁器39,用以清洁色粉观察窗38。
供给辊33位于开口37的后方,包括金属供给辊轴60和覆盖其上的由导电泡沫材料制成的海绵辊61。金属供给辊轴60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55的两边侧壁58上与显影盒57相对应的位置处。供应辊33受到马达59输给金属供给辊轴60的驱动力的驱动而旋转。
显影辊31位于供应辊33的后方并与和供应辊33压力接触以使两者都受压。显影辊31包括金属显影辊轴62和由覆盖该金属显影辊轴62的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辊63形成。金属显影辊轴62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55的两边侧壁58上与显影盒57相对应的位置处。橡胶辊63更具体地说是由含有细碳粒子的导电聚氨酯橡胶或硅橡胶形成,其表面涂覆有含氟聚氨酯橡胶或硅橡胶。显影辊31受到马达59输给金属显影辊轴62的驱动力的驱动而旋转。在显影操作期间在显影辊31上施加显影偏压。
层厚调节刮板32靠近显影辊31。层厚调节刮板32包括由金属簧片制成的刮板和设置在刮板活动端的按压部件40。按压部件40的截面视图为半圆形。按压部件40由具有电绝缘性质的硅橡胶形成。层厚调节刮板32支撑在壳体55靠近显影辊31的位置上。刮板的回弹力将按压部件40压向显影辊31的表面。
供给辊33通过旋转向显影辊31供应经开口37放电的色粉。此时,色粉因在供给辊33和显影辊31之间摩擦生电而被充以正电。然后,随着显影辊31的旋转,供给到显影辊31上的色粉在显影辊31和层厚调节刮板32的按压部件40之间移动。这能够使显影辊31表面上的的色粉的厚度降到均匀厚度的一薄层。
随着感光鼓27的旋转,充电器29对感光鼓27充电,使其表面具有均匀的正电性。随后,扫描单元16在高速扫描中照射激光束在壳体55的带正电表面上,以形成与将要在纸张3上形成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然后,进行一次逆显影操作。也就是说,随着显影辊31的旋转,显影辊31表面上承载的充正电色粉与感光鼓27相接触。此时,显影辊31上的色粉被供给感光鼓27上的静电潜像的低电势区域。结果是,色粉有选择地加载在感光鼓27上,使静电潜像显现为可见的色粉图像。
随后,随着校准辊12传送纸张3经过位于感光鼓27和转印辊30之间的转印位置时,加载在感光鼓27上的色粉图像因施加到转印辊30上的转印偏压而被转印到纸张3上。在色粉图像被转印之后,纸张3被传送到定影单元18。
传送操作期间,纸粉在感光鼓27与纸张3接触时沉积到感光鼓27的表面上。由于感光鼓27在传送操作之后继续旋转,刷子52便随着感光鼓27的表面与刷子52的相对旋转而将感光鼓27上的色粉清除。
在激光打印机1中,在对纸张3的一次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27表面上的色粉被显影辊31回收。也就是说,使用所谓无清洁剂法回收残余色粉。通过使用无清洁剂法回收残余色粉,就免去使用色粉清除装置和废粉储存器,简化了装置结构。
<定影区结构>
如图1所示,定影区18位于处理盒17的下游侧,包括加热辊41,按压辊42和传送辊43。按压辊42按压加热辊41。传送辊43设置在加热辊41和按压辊42的下游侧。
加热辊41包括金属管和其中的卤素灯。卤素灯加热金属管,使得当处理盒17中的纸张3通过加热辊41和按压辊42之间时,转印到纸张3上的色粉被热定影在纸张3上。然后,纸张3由传送辊辊43运送至排纸通道44,并通过排纸辊45排放到排纸盘46上。
<双面打印机构的结构>
激光打印机1进一步配备有翻转传输装置47(双面打印机构),用于翻转已被打印过一次的纸张3并使纸张3回到成像装置5中,从而在纸张3的两个面上形成图像。翻转传输装置47包括排纸辊45,逆向传送通道48,活动挡板49,以及多个逆向传送辊50。
排纸辊45是一对可顺向或逆向旋转的辊子。排纸辊45顺向旋转可将纸张3排放到排纸盘46上,当纸张被翻转时则逆向旋转。
逆向传送辊50位于成像装置5的下方。逆向传送通道48垂直延伸在排纸辊45和逆向传送辊50之间。逆向传送通道48的上游端靠近排纸辊45,其下游端靠近逆向传送辊50,使得纸张3能够从排纸辊45被向下运送到逆向传送辊50。
活动挡板49可摆动的设置在排纸通道44和逆向传送通道48之间的交点处。通过激励或去激励电磁线圈(未显示),活动挡板49能够有选择地在图1中虚线所示的方向和实线所示的方向之间摆动。图1中实线所示的方向是将单面打印的纸张3运送给排纸辊45的方向。图1中虚线所示的方向是将纸张从排纸辊45传送进逆向传送通道48的方向,而不是倒进排纸通道44的方向。
逆向传送辊50水平地位于供纸盘6之上。上游最远处的一对逆向传送辊50靠近逆向传送通道48的后端。下游最远处的一对逆向传送辊50位于校准辊12的下方。
当在纸张3的两个面上形成图像时,翻转传输装置47按以下方式操作。已在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3被传送辊43从排纸通道44运送到排纸辊45。排纸辊45带着夹在其间的纸张3顺向旋转直至几乎全部纸张3从激光打印机1中送出到排纸盘46上方。一旦纸张3的末端位于排纸辊45之间时,排纸辊45停止顺向旋转。然后,活动挡板49切换纸张3的传送方向朝向逆向传送通道48,与此同时,驱动排纸辊45逆向旋转。结果是,纸张3被运送入逆向传送通道48。一旦纸张3被传送至逆向传送通道48,活动挡板49还原到其初始位置。也就是说,活动挡板49转回至将纸张从传送辊43运送至排纸辊45的位置。
然后,经翻转的纸张3被传送通过逆向传送通道48到逆向传送辊50,然后从逆向传送辊50到校准辊12。校准辊12对纸张3的前沿进行校准。然后,纸张3被运至图像形成位置。此时,从图像在纸张3上形成开始,纸张3的上下表面被翻转,从而可以在另一面上形成图像。这样,图像便形成在纸张3的两个面上。
沿着排纸辊45的排纸通道44上游设置有排纸感应器64。每当纸张3沿着排纸通道44的排纸方向通过排纸感应器64时,排纸感应器64就会依轴旋转。位于主壳体2中的CPU100(见图4)计算排纸感应器64旋转的次数,并存储已引纸张的数量的数字。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激光打印机1中,CPU100决定主壳体2中安装的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品,当认定其为全新时,确定该显影剂盒28所能印的纸张的最大数量,这将在下文中描述。CPU100对自安装新的显影剂盒28开始的已印纸张的实际数量和该显影剂盒28能够打印的最大数量进行比较,当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接近可印纸张数目时,发出色粉用尽警告。
<根据示范性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结构>
图2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移除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移除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图5~图11是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用来检测新品的机构。
如图4所示,显影剂盒28包括用以转动搅拌器36的搅拌器转轴35、供给辊33的金属供给辊轴60和显影辊31的金属显影辊轴62的齿轮机构65,以及用以覆盖该齿轮机构65的齿轮罩66,如图2所示。
齿轮机构65设置在构成显影剂盒28的壳体55的一个侧壁上。齿轮机构65包括输入齿轮67,供给辊传动齿轮68,显影剂辊传动齿轮69,中间齿轮70,和搅拌器传动齿轮71。
输入齿轮67位于金属显影辊轴62和搅拌器转轴35之间并旋转地支撑在横向突出于一侧侧壁58外的输入齿轮支撑轴72上。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用以从设置在主壳体2中的马达59输入驱动力的输入齿轮67的轴中心处设置有联结接收部分73。
供给辊传动齿轮68设置在金属供给辊轴60的轴端,输入齿轮67的下方,以便与输入齿轮67啮合。供给辊传动齿轮68不能依金属供给辊轴60旋转。
显影剂辊传动齿轮69设置在金属显影辊轴62的轴端,输入齿轮67的对角的后下方,以便与输入齿轮67啮合。显影剂辊传动齿轮69不能依金属显影辊轴62旋转。
中间齿轮70旋转地支撑在中间齿轮支撑轴74上的输入齿轮67的前面。中间齿轮支撑轴74横向突出于一侧侧壁58之外。中间齿轮70是一个两级齿轮,由与输入齿轮67啮合的外齿75和与搅拌器传动齿轮71啮合的内齿76一体化形成。
搅拌器传动齿轮71设置在搅拌器转轴35的轴端,中间齿轮70的对角前下方。搅拌器传动齿轮71不能依搅拌器转轴35旋转。
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马达59与显影剂盒28中的联结接收部分73相联。因此,当马达59被驱动时输入齿轮67开始旋转。当输入齿轮67旋转时,直接与输入齿轮67相联的供给辊传动齿轮68、显影剂辊传动齿轮69和中间齿轮70,以及通过中间齿轮70与输入齿轮67相联的搅拌器传动齿轮71随之旋转。
中间齿轮70上形成有圆柱部77,其横向突出于外齿75与内齿76相对一侧的端面之外。两个移动部件78被连接到圆柱部77与外齿75相对一侧的端面上。每个移动部件78基本上为杆状并具有一个基端和一个顶端。每个移动部件78的基端枢轴地支撑在横向突出于圆柱部77与外齿75相对一侧的端面之外的枢轴79上。每个移动部件78的顶端沿着中间齿轮支撑轴74的径向方向往外延伸。支撑这两个移动部件78的两个枢轴79以一定间隔设置在圆柱部77的端面上,该间隔相对于中间齿轮支撑轴74成90度角。
移动部件78可不受接触倒齿86(下文中描述)阻碍的情况下通过下文中将描述的检测位置(通过位置),即使移动部件78与接触倒齿86在检测位置发生接触。移动部件78以一适当的摩擦力与枢轴79联结,使得当接触妨碍部94(下文中描述)时允许移动部件78依枢轴旋转。
移动部件78的数量与使用新显影剂盒28时的有关色粉容纳盒34中容纳的色粉量的信息相对应。换句话说,移动部件78的数量对应于有关色粉容纳盒34中容纳的色粉量能够形成图像的纸张3的最大数量(以下称最大可印纸张数)。
更具体地说,当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两个移动部件78时,移动部件78的数量所对应的最大可印纸张数为6000。当仅设置一个移动部件78时,移动部件78的数量对应的最大可印纸张数是3000。
如图2所示,齿轮罩66安装在显影剂盒28的一个侧壁58上,用以覆盖齿轮机构65。齿轮罩66的后侧形成有开口80,用以显露联结接收部分73。此外,齿轮罩66的前侧形成有中间齿轮罩92,用以覆盖中间齿轮70。
中间齿轮罩92整体的设置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周壁92A,其横向突出于齿轮罩66之外用以容纳中间齿轮70;以及用来在纬度方向上覆盖外周壁92A外端面的端面壁92B。探测窗口93是在中间齿轮罩92的后部中沿外周壁92A的圆周方向形成的开口。探测窗口93暴露出随中间齿轮70旋转而做圆周移动的移动部件78的顶端。
如图5所示,妨碍部94形成于探测窗口93的下沿上并向后延伸入中间齿轮罩92。妨碍部94位于检测位置相对于移动部件78的移动方向的下游。
主壳体2上设置有信息检测机构81和CPU100。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移动部件78的通道。CPU100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检验移动部件78的次数来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更具体地说,CPU100决定所安装的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并确定当显影剂盒28为新品时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如上所述。
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如图4所示,信息检测机构81位于主壳体2的内壁(未显示)上显影剂盒28的横向外侧。信息检测机构81包括执行机构82和光学传感器83。
执行机构82枢轴地支撑在横向向内突出在主壳体2内表面上的枢轴84上。执行机构82整体地设置有:插入有枢轴84的圆柱形插入部85,从圆柱形插入部85向前延伸作为接触部分的接触倒齿86,以及从圆柱形插入部85向后延伸的光阻断部87。
如图4所示,接触倒齿86略微向下倾斜,而光阻断部87基本沿水平方向延伸。光阻断部87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足以阻断由光学传感器83发出的探测光。
弹簧啮合部88形成在光阻断部87上长度方向的中点处。拉簧89的一端与弹簧啮合部88相啮合。拉簧89从弹簧啮合部88处向下延伸,而其另一端则固定在主壳体2(未显示)的内表面上。
圆柱形插入部85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突出制动器90,从圆柱形插入部85的顶侧向外放射状地突出。制动接触部91形成在主壳体2上靠近突出制动器90后侧并与其接触。如图4所示,执行机构82的阻断部87连续地被拉簧89推向下。推力受到与制动接触部91接触的突出制动器90的限制。在这种状态下,执行机构82保持为使得光阻断部87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延伸,而接触倒齿86则从前侧略微向下倾斜。在这种状态下,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位于检测位置处,在那里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移动部件78的通道,也就是移动部件78通过信息检测机构81的位置。
正如下面将要描述的,当移动部件78在检测位置接触接触倒齿86时,接触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被压向下。因此,绕着圆柱形插入部85以反作用于拉簧89的推力的方向,光阻断部87向上旋转,接触倒齿86向下旋转(见图6和图8)。结果是,突出制动器90从制动接触部91中分离。随后,当移动部件78和接触倒齿86间的接触断开时,拉簧89的推力导致光阻断部87依圆柱形插入部85向下旋转而接触倒齿86依圆柱形插入部85向上旋转,直到突出制动器90接触制动接触部91(见图7和图9)。
虽然附图中未显示,但光学传感器83设置在平面图中基本为U形的底座部件上,并一端开口以使光学传感器83的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以一间隔彼此相对。光学传感器83设置为使得执行机构82的光阻断部87插在底座部件之间。更具体地说,如上所述(见图6和图8),光学传感器83设置为:当执行机构82处于其标准状态(见图5)下时,光阻断部87阻断从发光元件射向光接收元件的探测光;而当移动部件78接触接触倒齿86并导致光阻断部87向上旋转时,从发光元件射向光接收元件的探测光被光接收元件接收。
<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一种确定安装在主壳体中的显影剂盒28是新或旧,以及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打开前盖2B,将装有新显影剂盒的处理盒17从入口2A插入到主壳体2中。或者,打开前盖2B,将新的显影剂盒28从入口2A插入到已经安装在主壳体2上的处理盒17中。
如图5所示,两个移动部件78设置在显影剂盒28中的中间齿轮70上。当显影剂盒28是新的时,如图5所示,移动部件78设置为沿中间齿轮支撑轴74的径向延伸(第一位置)。同时,移动部件78位于检测位置的上游。因此,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移动部件78不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接触,且执行机构82处于光阻断部87阻断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的常规状态。
此外,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用来传送来自主壳体2中的马达59的驱动力的联结插入部(未显示)被插入到显影剂盒28中的输入齿轮67的联结接收部73中。结果是,来自马达59的驱动力驱动输入齿轮67、供给辊传动齿轮68、显影剂辊传动齿轮69、中间齿轮70以及齿轮机构65的搅拌器传动齿轮71。
然后,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CPU100启动预热程序,进行搅拌器36空转的操作。
在空转操作中,CPU100驱动设置于主壳体2中的马达59。马达59的驱动力通过联结接收部73从联结插入部输入给显影剂盒28的输入齿轮67,并驱动输入齿轮67旋转。此时,与输入齿轮67啮合的供给辊传动齿轮68被驱动旋转。金属供给辊轴60的旋转依次使供给辊33旋转。此外,与输入齿轮67啮合的显影剂辊传动齿轮697被驱动旋转,金属显影辊轴62的旋转依次使显影辊31旋转。此外,与输入齿轮67啮合的中间齿轮70经由外齿75被驱动旋转,导致与外齿75整体形成的内齿76也旋转。当中间齿轮70的内齿76旋转时,与内齿76啮合的搅拌器传动齿轮71被驱动旋转。搅拌器转轴35的旋转使搅拌器36旋转,其搅拌在色粉容纳盒34中的色粉并产生色粉流。
当中间齿轮70被驱动旋转时,安装在圆柱部77上的移动部件78沿圆周方向A(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移动。此时,如图6所示,(前)导移动部件78的顶端在向下运动中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在检测位置处接触。执行机构82围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克服拉簧89的推力的方向旋转,使得接触倒齿86向下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上移动,如图6中的箭头B所示。从而,光接收元件接受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在这之前当执行机构82处于常规状态时,该检测光是被光阻断部87所阻断。光学传感器83根据接收到的光发出收到信号给CPU100。CPU100将该收到信号识别为第一收到信号,并将重置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的已印纸张的数量。
随着中间齿轮70进一步被驱动旋转,导移动部件78的顶端在沿着接触倒齿86滑动的同时进一步按压接触倒齿86,并随后通过并与接触倒齿86相分离,如图7所示。因此,当移动部件78和接触倒齿86之间的触点被移除时,拉簧89的推力导致执行机构82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与图6中的箭头B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接触倒齿86向上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下移动,直到执行机构82回到它的常规状态。此时,光阻断部87再一次阻断已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当中间齿轮70进一步被驱动旋转时,(后)尾移动部件78的顶端在下向运动中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在检测位置处接触,如图8所示。执行机构82围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克服拉簧89的推力的方向旋转,使得接触倒齿86向下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上移动,如图6中的箭头B所示。从而,光接收元件接受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在这之前当执行机构82处于常规状态时,该检测光是被光阻断部87所阻断。光学传感器83根据接收到的光发出收到信号给CPU100。CPU100将收到信号识别为第二收到信号。
随着中间齿轮70进一步被驱动旋转,尾(后)移动部件78的顶端在沿着接触倒齿86滑动的同时进一步按压接触倒齿86,并随后通过并与接触倒齿86相分离,如图9所示。因此,当移动部件78和接触倒齿86之间的触点被移除时,拉簧89的推力导致执行机构82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与图6中的箭头B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接触倒齿86向上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下移动,直到执行机构82回到它的常规状态。此时,光阻断部87再一次阻断已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如图7和图9所示,在每个移动部件78都经过检测位置后,每个部件的顶端与妨碍部94相接触。随着中间齿轮70被进一步从该位置驱动旋转,每个移动部件78在对着妨碍部94滑动的同时被迫依各自的枢轴79旋转,直到到达移动部件78的顶端不突出于圆柱部77外表面的位置处(第二位置)。从而,由于受到移动部件78和枢轴地支撑移动部件78的枢轴79之间的摩擦力作用,移动部件78不可逆的从第一位置切换(转移)到第二位置。
在移动部件78转入第二位置后,随着中间齿轮70继续旋转,移动部件78的顶端不再通过检测位置。从而,妨碍部94再一次防止了移动部件78通过检测位置。因此,在CPU100识别第二收到信号之后,执行机构82不再随中间齿轮70的旋转而旋转,光接收元件不再接收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在该空转操作期间,CPU100根据收到信号是否从光学传感器83被输入来确定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品,并根据从光学传感器83输入的收到信号的数目来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更具体地说,在图5~11所示的例子中,CPU100根据识别第一收到信号来确定显影剂盒28是新的,如上所述。
此外,CPU100将输入的收到信号的数目与有关最大可印纸张数的信息相关联。具体地说,例如当输入两个收到信号时,CPU100将此数目关联为最大6000待印纸张。当输入单个收到信号时,CPU100将此数目关联为最大3000待印纸张。
在上述图5~11的例子中,CPU100在空转操作结束前的预定持续时间内识别第一和第二收到信号。在识别第二收到信号之后,CPU100将新的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确定为6000。
从而,当图5~11的例子中的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新的,并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为6000。安装显影剂盒28后,CPU100计算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到的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当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接近或达到6000时通过控制面板等发出色粉用尽警告(未显示)。
然而,当两个移动部件78中的一个(尾移动部件78)从图5~11的例子中略去以使显影剂盒28仅装备有一个移动部件78(见图12)时,CPU100在安装显影剂盒28时仅识别一个收到信号。因此,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新的以及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是3000。安装显影剂盒28后,CPU100计算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到的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当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接近或达到3000时通过控制面板等发出色粉用尽警告(未显示)。
然而,如果主壳体2中装入的一个新显影剂盒28被暂时取出后又重新装入,CPU100启动预热程序,进行空转操作以转动搅拌器36。此时,如上所述,移动部件78不通过检测位置,且光学传感器83不向CPU100中输入收到信号。因此,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旧的,因为空转其间没有识别到收到信号。
这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影剂盒28不局限于具有一个或两个移动部件78的结构,而可以配置三个或更多移动部件78。在这种情况下,CPU100能够确定与移动部件78的数目相对应的显影剂盒28的信息。
<根据该示范性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效果>
在如上所述的激光打印机1中,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马达59驱动中间齿轮70。当中间齿轮70被驱动时,移动部件78移动并通过检测位置。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移动部件78的通道。CPU100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的检测结果(是否有收到信号输入以及输入的收到信号的数目)来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以及如果是新的,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因此,通过一种配备有单个信息检测机构81的简单结构,就可以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的激光打印机1。
在信息检测机构81检验了移动部件78的通道后,妨碍部94阻碍了移动部件78,以防止移动部件78通过检测位置。因此,当显影剂盒28被装入主壳体2中且马达59驱动中间齿轮70时,本示范性形式的激光打印机1能够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对移动部件78通道的检测来容易并可靠地确定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从而,激光打印机1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从被确定是新的时开始的使用年限。
由于信息检测机构81在检测通道时为移动部件78让出通道,因此有可能设置多个移动部件78,使多个移动部件78通过检测位置。结果是,CPU100能够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所检测的移动部件78的数目来确定多个显影剂盒28的信息。如果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包括根据显影剂盒28中所容纳色粉量的最大可印纸张数,则有可能精确地确定装入主壳体2中的显影剂盒28的使用年限并适当的替换显影剂盒28,即使当使用不同色粉量的显影剂盒28。
在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了位于第一位置的移动部件78的通道后,妨碍部94挡住了移动部件78并使移动部件78不可逆的转移(旋转)到第二位置,从而防止信息检测机构81再次检测移动部件78的通道。从而,通过一种具有不可逆的从第一位置转到第二位置的移动部件78的简单结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制造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相关信息的激光打印机1。
通过在显影剂盒28中的中间齿轮70上设置移动部件78,就无需设置一个新的用以将马达59的驱动力传给移动部件78的传动构件。因此,有可能制造更为紧凑的装置,同时避免了制造成本和结构复杂性的升高。
通过在位置比输入齿轮67和搅拌器传动齿轮71更为自由的中间齿轮70上设置移动部件78,可以使移动部件78的处于更易于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的位置上。
此外,设置在中间齿轮70上的移动部件78和妨碍部94之间的接触位置可通过在齿轮罩66上设置妨碍部94并用齿轮罩66覆盖中间齿轮70的方式来确定。这种结构确保妨碍部94能够可靠地阻碍移动部件78。
由于移动部件78在第一位置时被设置为沿中间齿轮支撑轴74的径向延伸,因此有可能防止显影剂盒28在宽度方向上变大,使显影剂盒28制造得更为紧凑。
虽然移动部件78接触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但移动部件78能够通过检测位置并随后接触妨碍部94,而不受接触倒齿86所阻碍。从而,信息检测机构81能够可靠地检测移动部件78的通道。
<根据另一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结构>
图13~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其中相同部件用同一标号表示以避免重复描述。
如图13所示,根据该另一形式的显影剂盒28具有移动部件178。与示范性形式中基本上为杆状的的移动部件78不同,根据该另一形式的移动部件178基本上成扇形(或类似于扇形的形状)并具有弧形外周面178A。显影剂盒28包括单个移动部件178,起连接到圆柱部77与外齿75相对一侧的端面上。移动部件178的基端位于形成弧形外周面178A的圆心角一侧。移动部件178被枢轴地支撑在位于基端的枢轴79上,该枢轴79横向突出于圆柱部77与外齿75相对的一侧端面外。移动部件178形成有弧形外周面178A的顶端相对于中间齿轮支撑轴74放射状地向外延伸。
弧形外周面178A的圆周长度作为使用新显影剂盒28时涉及色粉容纳盒34中容纳的色粉量的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具体地说,弧形外周面178A对应于有关色粉容纳盒34中容纳的色粉量能够形成图像的纸张3的最大数量(以下称最大可印纸张数)。
更具体地说,如果移动部件78基本上为图12所示的杆状,这样的形状对应的信息是最大可印纸张数是3000。然而,如果移动部件178基本上为图13所示的扇形,这样的形状对应的信息是最大可印纸张数是6000。
<根据该另一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确定根据该另一形式的安装在主壳体中的显影剂盒28是新或旧,以及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打开前盖2B,将装有新显影剂盒的处理盒17从入口2A插入到主壳体2中。或者,打开前盖2B,将新的显影剂盒28从入口2A插入到已经安装在主壳体2上的处理盒17中。
如图13所示,单个基本上成扇形(或类似扇形的形状)的移动部件178设置在显影剂盒28中的中间齿轮70上。当显影剂盒28是新的时,如图13所示,移动部件178设置为沿中间齿轮支撑轴74的径向延伸(第一位置)。同时,移动部件178位于检测位置的上游。因此,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移动部件178不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接触,且执行机构82处于光阻断部87阻断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的常规状态。
在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之后,CPU100启动预热操作,进行空转操作使搅拌器36旋转。在该操作运行期间,中间齿轮70受到马达59的驱动而与其一同旋转,导致安装在圆柱部77上的移动部件178沿圆周方向C(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移动。此时,如图14所示,移动部件178的顶端在向下运动中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在检测位置处接触。执行机构82围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克服拉簧89的推力的方向旋转,使得接触倒齿86向下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上移动,如图14中的箭头D所示。从而,光接收元件接受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在这之前当执行机构82处于常规状态时,该检测光是被光阻断部87所阻断。光学传感器83根据接收到的光发出收到信号给CPU100。CPU100将该收到信号识别为第一收到信号,并将重置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的已印纸张的数量。
随着中间齿轮70被进一步驱动旋转,移动部件178的弧形外周面178A在沿着接触倒齿86滑动的同时进一步按压接触倒齿86,并随后通过并与接触倒齿86相分离。因此,当移动部件178和接触倒齿86之间的触点被移除时,拉簧89的推力导致执行机构82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与图14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接触倒齿86向上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下移动,直到执行机构82回到它的常规状态。此时,光阻断部87再一次阻断已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如在示范性形式中所述,在移动部件178通过检测位置后,移动部件178的顶端与妨碍部94相接触。随着中间齿轮70被进一步从该位置驱动旋转,每个移动部件178在对着妨碍部94滑动的同时被迫依各自的枢轴79旋转,直到到达移动部件178的弧形外周面178A不突出于圆柱部77外表面的位置处(第二位置),如图15所示。从而,由于受到移动部件178和枢轴地支撑移动部件178的枢轴79之间的摩擦力作用,移动部件178不可逆的从第一位置切换(转移)到第二位置。
如在该示范性形式中,在移动部件178转入第二位置后,随着中间齿轮70继续旋转,移动部件178的顶端不再通过检测位置。从而,妨碍部94再一次防止了移动部件178通过检测位置。因此,在CPU100识别第一收到信号之后,执行机构82不再随中间齿轮70的旋转而旋转,光接收元件不再接收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在该空转操作期间,CPU100根据收到信号是否从光学传感器83被输入来确定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品,并根据从光学传感器83输入的收到信号的数目来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
具体地说,在如图13~15所示的另一形式的空转操作中,移动部件178接触接触倒齿86,如图14所示图,并随后沿着接触倒齿86滑过检测位置。由于基本上为扇形,移动部件178需要更长的时间通过接触倒齿86。从而,光学传感器83在对应于此较长时间内向CPU100输入收到信号。
然而,由于图12中的移动部件78基本上为杆状,在空转操作中初次接触接触倒齿86之后,移动部件78需要较短的时间滑过接触倒齿86。从而,光学传感器83在一较短时间内向CPU100输入收到信号。
这样,CPU100能够根据收到信号的输入时间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例如,当输入时间短时,CPU100确定最大可印纸张数是3000,当输入时间长时,确定最大可印纸张数是6000。
从而,当图13~15的例子中的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新的,并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为6000。安装显影剂盒28后,CPU100计算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到的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当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接近或达到6000时通过控制面板等发出色粉用尽警告(未显示)。
然而,如果主壳体2中装入的一个新显影剂盒28被暂时取出后又重新装入,CPU100启动预热程序,进行空转操作以转动搅拌器36。此时,如上所述,移动部件178不通过检测位置,且光学传感器83不向CPU100中输入收到信号。因此,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旧的,因为空转其间没有识别到收到信号。
这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影剂盒28不局限于具有一个移动部件178的结构,而可以配置两个或更多个移动部件178。
<根据该另一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效果>
在如上所述的激光打印机1中,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马达59驱动中间齿轮70。当中间齿轮70被驱动时,移动部件178移动并通过检测位置。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移动部件178的通道。CPU100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的检测结果(是否有收到信号输入以及输入收到信号的持续时间)来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以及如果是新的,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持续时间)。因此,通过一种配备有单个信息检测机构81的简单结构,就可以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的激光打印机1。
在信息检测机构81检验了移动部件178的通道后,妨碍部94阻碍了移动部件178,以防止其随后通过检测位置。因此,当显影剂盒28被装入主壳体2中且马达59驱动中间齿轮70时,根据该另一形式的激光打印机1能够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对移动部件178通道的检测来容易并可靠地确定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从而,激光打印机1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从被确定是新的时开始的使用年限。
此外,通过将扇形(圆形区段形状)移动部件178的弧形外周面178A的周长设定为与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最大可印纸张数)相对应,CPU100能够基于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移动部件178的持续时间来确定与这些周长对应的多个显影剂盒28的信息。
在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了位于第一位置的移动部件178的通道后,妨碍部94挡住了移动部件178并使移动部件178不可逆的转移(旋转)到第二位置,从而防止信息检测机构81再次检测移动部件178的通道。从而,通过一种具有不可逆的从第一位置转到第二位置的移动部件178的简单结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制造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相关信息的激光打印机1。
通过在显影剂盒28中的中间齿轮70上设置移动部件178,就无需设置一个新的用以将马达59的驱动力传给移动部件178的传动构件。因此,有可能制造更为紧凑的装置,同时避免了制造成本和结构复杂性的升高。
通过在位置比输入齿轮67和搅拌器传动齿轮71更为自由的中间齿轮70上设置移动部件178,可以使移动部件178的处于更易于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的位置上。
此外,设置在中间齿轮70上的移动部件178和妨碍部94之间的接触位置可通过在齿轮罩66上设置妨碍部94并用齿轮罩66覆盖中间齿轮70的方式来确定。这种结构确保妨碍部94能够可靠地阻碍移动部件178。
由于移动部件178在第一位置时被设置为沿中间齿轮支撑轴74的径向延伸,因此有可能防止显影剂盒28在宽度方向上变大,使显影剂盒28制造得更为紧凑。
虽然移动部件178接触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但移动部件178能够通过检测位置并随后接触妨碍部94,而不受接触倒齿86所阻碍。从而,信息检测机构81能够可靠地检测移动部件178的通道。
<根据又一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结构>
图16是根据又一形式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其中齿轮罩已被移除。图17是根据该又一形式的显影剂盒的剖视图,其中齿轮罩已被移除。图18~20是根据此又一形式的已移除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侧剖面图,显示了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结构。在根据该又一形式的显影剂盒中,与上述示范性形式中的显影剂盒相同的组件使用同一编号以避免重复描述。
如图16和图17所示,与前述示范性形式中的移动部件78不同,移动部件278没有被枢轴地支撑,而是形成为突出于圆柱部77外表面的突起。根据此又一形式的显影剂盒28设置有两个移动部件278,它们沿中间齿轮支撑轴74的径向突出于圆柱部77与外齿75相对的一侧的外表面上。每个移动部件278具有固定在圆柱部77外表面的基端和沿中间齿轮支撑轴74径向向外延伸的顶端。移动部件278的底部沿着圆柱部77的外表面以一定间隔排布,使得以中间齿轮支撑轴74作为顶点时形成90°角。
中间齿轮主体95整体地具有外齿75和内齿76。中间齿轮70的圆柱部77通过固定件96(图17)旋转地连接在中间齿轮主体95上,并与中间齿轮支撑轴共轴。端面壁77A将圆柱部77在中间齿轮主体95一侧的端面封闭。下凹部分95A基本上为圆形并与圆柱部77的外周面相对应,且形成在中间齿轮主体95在圆柱部77一侧的端面中。圆柱部77的端面壁77A配合入下凹部分95A中。通孔77B在端面壁77A的中心沿其厚度方向穿过。
固定件96包括:轴部96A,和形成在轴部96A一端且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面积比轴部96A大的头部96B。固定件96的轴部96A插入并穿过在端面壁77A中形成的通孔77B,并被固定地插入中间齿轮支撑轴74。以这种结构,固定件96设置在圆柱部77的内侧和横向地在中间齿轮支撑轴74的外侧。当固定件96被固定时,头部96B和端面壁77A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在该间隙中围绕着固定件96的轴部96A设置有压簧97。压簧97的一端与圆柱部77的端面壁77A相接触,其另一端则与固定件96的头部96B相接触以使压簧97被压缩到一定程度。
由毡制成的摩擦件98贴在端面壁77A与中间齿轮主体95相对的表面上。压簧97的推力将圆柱部77推向中间齿轮主体95,圆柱部77则通过下凹部分95A和摩擦件9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与中间齿轮主体95相接合。更具体地说,中间齿轮70的圆柱部77通过摩擦件98的摩擦力与中间齿轮主体95接合在一起,该摩擦力在妨碍部94没有阻碍移动部件278时能够防止圆柱部77相对于中间齿轮主体95移动,在妨碍部94阻碍移动部件278时则能够允许圆柱部77相对于中间齿轮主体95移动,正如下面将描述的。以这种结构,与移动部件278整体形成的圆柱部77作为连接移动部件278和中间齿轮主体95的接合构件。
移动部件278的数量与使用新显影剂盒28时的有关色粉容纳盒34中容纳的色粉量的信息相对应。换句话说,移动部件278的数量对应于有关色粉容纳盒34中容纳的色粉量能够形成图像的纸张3的最大数量(以下称最大可印纸张数)。
更具体地说,当设置如图16所示的两个移动部件278时,移动部件278的数量所对应的最大可印纸张数为6000。当仅设置一个移动部件278时,移动部件278的数量对应的最大可印纸张数是3000。
在此又一形式中,设置在齿轮罩66的中间齿轮罩92上的妨碍部94设置在检测位置相对于移动部件278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并并放射状地从外周壁92A的内侧周面上向内突出(见图18)。
<根据该又一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确定根据该又一形式的安装在主壳体中的显影剂盒28是新或旧,以及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打开前盖2B,将装有新显影剂盒的处理盒17从入口2A插入到主壳体2中。或者,打开前盖2B,将新的显影剂盒28从入口2A插入到已经安装在主壳体2上的处理盒17中。
如图18所示,两个移动部件278设置在显影剂盒28中的中间齿轮70上。当显影剂盒28是新的时,移动部件278设置在检测位置的上游,如图18所示。因此,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移动部件278不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接触,且执行机构82处于光阻断部87阻断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的常规状态。
在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之后,CPU100启动预热操作,进行空转操作使搅拌器36旋转。在该操作运行期间,中间齿轮70受到马达59的驱动而与其一同旋转,导致安装在圆柱部77上的移动部件278沿圆周方向E(图18中的逆时针方向)移动。此时,如图19所示,(前)导移动部件278的顶端在向下运动中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在检测位置处接触。执行机构82围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克服拉簧89的推力的方向旋转,使得接触倒齿86向下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上移动,如箭头F所示。从而,光接收元件接受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在这之前当执行机构82处于常规状态时,该检测光是被光阻断部87所阻断。光学传感器83根据接收到的光发出收到信号给CPU100。CPU100将该收到信号识别为第一收到信号,并将重置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的已印纸张的数量。
随着中间齿轮70进一步被驱动旋转,(前)导移动部件278的顶端在沿着接触倒齿86滑动的同时进一步按压接触倒齿86,并随后通过并与接触倒齿86相分离。因此,当移动部件278和接触倒齿86之间的触点被移除时,拉簧89的推力导致执行机构82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与图19中的箭头F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接触倒齿86向上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下移动,直到执行机构82回到它的常规状态。此时,光阻断部87再一次阻断已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类似的,当中间齿轮70进一步被驱动旋转时,(后)尾移动部件278的顶端在下向运动中与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在检测位置处接触。执行机构82围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克服拉簧89的推力的方向旋转,使得接触倒齿86向下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上移动,如图19中的箭头F所示。从而,光接收元件接受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在这之前当执行机构82处于常规状态时,该检测光是被光阻断部87所阻断。光学传感器83根据接收到的光发出收到信号给CPU100。CPU100将收到信号识别为第二收到信号。
随着中间齿轮70进一步被驱动旋转,(后)尾移动部件278的顶端在沿着接触倒齿86滑动的同时进一步按压接触倒齿86,并随后通过并与接触倒齿86相分离。因此,当移动部件278和接触倒齿86之间的触点被移除时,拉簧89的推力导致执行机构82绕圆柱形插入部85以与图19中的箭头F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接触倒齿86向上移动而光阻断部87向下移动,直到执行机构82回到它的常规状态。此时,光阻断部87再一次阻断已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如图20所示,当中间齿轮70随后进一步旋转时,(前)导移动部件278的顶端与突出于外周壁92A内侧周面的最低部分上的妨碍部94相接触。当导移动部件278的顶端接触妨碍部94后,圆柱部77能够相对于中间齿轮主体95滑动,中间齿轮主体95相对于圆柱部77空转。从而,防止移动部件278与中间齿轮主体95一起移动。因此,即使当中间齿轮主体95继续旋转时,移动部件278保持与妨碍部94的接触,结果是移动部件278的顶端随后不通过检测位置。从而,妨碍部94再一次防止了移动部件278通过检测位置。因此,在CPU100识别第二收到信号之后,执行机构82不再随中间齿轮70的旋转而旋转,光接收元件不再接收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在该空转操作期间,CPU100根据收到信号是否从光学传感器83被输入来确定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品,并根据从光学传感器83输入的收到信号的数目来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
更具体地说,在图18~20所示的例子中,CPU100根据识别第一收到信号来确定显影剂盒28是新的,如上所述。
此外,CPU100将输入的收到信号的数目与有关最大可印纸张数的信息相关联。具体地说,例如当输入两个收到信号时,CPU100将此数目关联为最大6000待印纸张。当输入单个收到信号时,CPU100将此数目关联为最大3000待印纸张。
在上述图18~20的例子中,CPU100在空转操作结束前的预定持续时间内识别第一和第二收到信号。在识别第二收到信号之后,CPU100将新的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确定为6000。
从而,当图18~20的例子中的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新的,并确定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为6000。安装显影剂盒28后,CPU100计算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到的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当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接近或达到6000时通过控制面板等发出色粉用尽警告(未显示)。
然而,当两个移动部件2278中的一个(尾移动部件278)从图18~20的例子中略去以使显影剂盒28仅装备有一个移动部件2278(见图12)时,CPU100在安装显影剂盒28时仅识别一个收到信号。因此,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新的以及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是3000。安装显影剂盒28后,CPU100计算由排纸感应器64检测到的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当已印纸张的实际数目接近或达到3000时通过控制面板等发出色粉用尽警告(未显示)。
然而,如果主壳体2中装入的一个新显影剂盒28被暂时取出后又重新装入,CPU100启动预热程序,进行空转操作以转动搅拌器36。此时,如上所述,移动部件278不通过检测位置,且光学传感器83不向CPU100中输入收到信号。因此,CPU100确定显影剂盒28是旧的,因为空转其间没有识别到收到信号。
这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影剂盒28不局限于具有一个或两个移动部件278的结构,而可以配置三个或更多移动部件278。在这种情况下,CPU100能够确定与移动部件278的数目相对应的显影剂盒28的信息。
<根据该又一形式的用以检测新显影剂盒的效果>
在如上所述的激光打印机1中,当显影剂盒28装入主壳体2中时,马达59驱动中间齿轮70。当中间齿轮70被驱动时,移动部件278移动并通过检测位置。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移动部件278的通道。CPU100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的检测结果(是否有收到信号输入以及输入的收到信号的数目)来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以及如果是新的,显影剂盒28的最大可印纸张数)。因此,通过一种配备有单个信息检测机构81的简单结构,就可以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的激光打印机1。
在信息检测机构81检验了移动部件278的通道后,妨碍部94阻碍了移动部件278,以防止其随后通过检测位置。因此,当显影剂盒28被装入主壳体2中且马达59驱动中间齿轮70时,根据该又一形式的激光打印机1能够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对移动部件278通道的检测来容易并可靠地确定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从而,激光打印机1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从被确定是新的时开始的使用年限。
由于信息检测机构81在检测通道时为移动部件278让出通道,因此有可能设置多个移动部件278,使多个移动部件278通过检测位置。结果是,CPU100能够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所检测的移动部件278的数目来确定多个显影剂盒28的信息。由于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包括根据显影剂盒28中所容纳色粉量的最大可印纸张数,则有可能精确地确定装入主壳体2中的显影剂盒28的使用年限并适当的替换显影剂盒28,即使当使用不同色粉量的显影剂盒28。
通过在显影剂盒28中的中间齿轮70上设置移动部件278,就无需设置一个新的用以将马达59的驱动力传给移动部件278的传动构件。因此,有可能制造更为紧凑的装置,同时避免了制造成本和结构复杂性的升高。
通过在位置比输入齿轮67和搅拌器传动齿轮71更为自由的中间齿轮70上设置移动部件278,可以使移动部件278的处于更易于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的位置上。
此外,设置在中间齿轮70上的移动部件278和妨碍部94之间的接触位置可通过在齿轮罩66上设置妨碍部94并用齿轮罩66覆盖中间齿轮70的方式来确定。这种结构确保妨碍部94能够可靠地阻碍移动部件278。
虽然移动部件278接触执行机构82的接触倒齿86,但移动部件278能够通过检测位置并随后接触妨碍部94,而不受接触倒齿86所阻碍。从而,信息检测机构81能够可靠地检测移动部件278的通道。
此外,在信息检测机构81检验了移动部件278的通道之后,妨碍部94阻碍了移动部件278,并通过保持移动部件278处于被阻碍状态来防止移动部件278与中间齿轮70一起移动。这样,妨碍部94防止了信息检测机构81随后再次检测移动部件278的通道。从而,通过一种包括移动部件278的简单结构和设置能够阻碍移动部件278以使其不再与中间齿轮70一起移动的妨碍部94,能够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相关信息的激光打印机1。
此外,通过摩擦件98将中间齿轮70的圆柱部77与中间齿轮主体95接合起来,移动部件278和中间齿轮70就能借助摩擦力以一种简单结构相接合,从而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使激光打印机1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
此外,如果移动部件278的周长根据显影剂盒28的相关信息而修改,CPU100就能根据信息检测机构81检测移动部件278的持续时间来确定多个对应于不同长度的显影剂盒的相关信息。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用上述方式加以了详细的描述,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来说,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前提下做各种改变和变型。
<根据该又一形式的改变形式的显影剂盒>
图21是根据又一形式的改进形式的安装有齿轮罩的显影剂盒的剖视图,其中相同部件用同一标号表示以避免重复描述。
在图21所示的改进形式中,中间齿轮70的圆柱部77没有通过摩擦件98的摩擦力与中间齿轮主体95接合在一起,而是通过从与中间齿轮主体95相对的端面壁77A上向中间齿轮主体95突出的剪切销99与中间齿轮主体95相接合的。啮合孔95B形成于中间齿轮主体95的下凹部分95A上与剪切销99的位置处。通过将剪切销99插入啮合孔95B而将圆柱部77与中间齿轮主体95接合。
当妨碍部94不阻碍移动部件278时,中间齿轮70的圆柱部77通过剪切销99和啮合孔95B之间的啮合而与中间齿轮主体95整体地移动。当妨碍部94阻碍移动部件278时,剪切销99断裂,解除了中间齿轮70与中间齿轮主体95一起移动。因此,如图20所示,在(前)导移动部件278的顶端接触妨碍部94之后,移动部件278不与中间齿轮主体95一起移动。因此,即使当中间齿轮主体95继续旋转时,移动部件278保持与妨碍部94的接触,结果是移动部件278的顶端随后不通过检测位置。从而,妨碍部94再一次防止了移动部件278通过检测位置。因此,在CPU100识别第二收到信号之后,执行机构82不再随中间齿轮70的旋转而旋转,光接收元件不再接收来自光学传感器83的检测光。
从而,在如上所述的改进型中,通过一种包括移动部件278的简单结构和设置能够阻碍移动部件278以使其不再与中间齿轮70一起移动的妨碍部94,能够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能够确定显影剂盒28相关信息的激光打印机1。
在上述形式中,移动部件78、移动部件178和移动部件278设置在中间齿轮70上。然而,这些移动部件也可以设置在另一齿轮上,例如搅拌器传动齿轮71或显影剂辊传动齿轮69。
在上述形式中,显影剂盒28相对于处理框架51为独立设置,感光鼓27设置在处理框架51中。但是,显影剂盒也可与处理框架51一体形成。

Claims (37)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用以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力产生部;
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的显影剂盒,所述显影剂盒包含:
传动构件,其被构成当显影剂盒装入到所述装置主体中时由所述驱动力驱动并沿移动方向移动;
移动部,其设置在所述传动构件上并与所述传动构件在移动方向上一同移动;
妨碍部,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移动方向的预定检测位置的下游,从而阻碍移动部和防止移动部第二次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
在所述预定检测位置检测移动部的通道的检测部;以及
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的信息确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被构成不可逆地从允许移动部通过预定检测位置的第一位置变换到禁止移动部通过预定检测位置的第二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妨碍部阻碍所述移动部以便使移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变换到所述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支撑在所述传动构件上以便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轴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基本成杆形,其一端枢轴地支撑在所述传动构件上,另一端设置为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并被所述妨碍部所阻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基本成扇形,其圆心角一侧枢轴地支撑在所述传动构件上,弧外周侧设置为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并被所述妨碍部所阻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部被所述妨碍部阻碍时所述移动部不与所述传动构件一同移动;以及
其中在所述移动部被所述妨碍部阻碍之后所述移动部保持着与所述妨碍部相阻碍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插入在所述移动部和传动构件之间以便与所述移动部一同移动的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为当移动部没有被妨碍部阻碍时与传动构件一同移动,当移动部被妨碍部阻碍时不与传动构件一同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构件与所述移动部整体地形成,并通过摩擦力与所述传动构件相接合,当移动部没有被妨碍部阻碍时所述摩擦力防止移动部相对传动构件移动,当移动部被妨碍部阻碍时所述摩擦力允许移动部相对传动构件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基本成突起状,其一端被固定到所述接合构件上,另一端设置为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并被所述妨碍部所阻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含多个移动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移动部的数量与显影剂盒上的信息相对应;以及
其中所述信息确定部根据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多个移动部的数量来确定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在移动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相对应;以及
其中所述信息确定部根据检测部检测移动部时的检测周期来确定所述显影剂盒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包括指示显影剂盒是否为新品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包括所述显影剂盒中容纳的显影剂量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包含齿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进一步包含:
当所述显影剂盒装入所述装置主体中时与所述驱动力产生部接合的输入齿轮;
用以搅拌所述显影剂盒中所容纳的显影剂的搅拌器;以及
与所述搅拌器接合的搅拌齿轮,
其中所述传动构件包含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输入齿轮传给所述搅拌齿轮的中间齿轮。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包含覆盖所述传动构件的盖子部件;以及
其中所述妨碍部设置在所述盖子部件上。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包含用以旋转地支撑所述传动构件的转轴;
其中当所述显影剂盒装入所述装置主体中时所述驱动力产生部设置为驱动所述传动构件绕转轴旋转;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传动构件上以便沿着转轴的径向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含接触部,当所述移动部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移动部接触;以及
其中所述移动部设置为当被接触部接触时可不受接触部的阻碍而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
20.一种可分离地安装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该显影剂盒包含:
传动构件,其被构成当显影剂盒装入到所述装置主体中时由所述驱动力驱动并沿移动方向移动;
移动部,其设置在所述传动构件上并与所述传动构件在移动方向上一同移动;
妨碍部,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移动方向的预定检测位置的下游,从而阻碍移动部和防止移动部第二次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被构成不可逆地从允许移动部通过预定检测位置的第一位置变换到禁止移动部通过预定检测位置的第二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妨碍部阻碍所述移动部以便把移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变换到所述第二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支撑在所述传动构件上以便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轴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基本成杆形,其一端枢轴地支撑在所述传动构件上,另一端设置为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并被所述妨碍部所阻碍。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基本成扇形,其圆心角一侧枢轴地支撑在所述传动构件上,弧外周侧设置为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并被所述妨碍部所阻碍。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部被所述妨碍部阻碍时所述移动部不与所述传动构件一同移动;以及
其中在所述移动部被所述妨碍部阻碍之后所述移动部保持着与所述妨碍部相阻碍的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插入在所述移动部和传动构件之间以便与所述移动部一同移动的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为当移动部没有被妨碍部阻碍时与传动构件一同移动,当移动部被妨碍部阻碍时不与传动构件一同移动。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构件与所述移动部整体地形成,并通过摩擦力与所述传动构件相接合,当移动部没有被妨碍部阻碍时所述摩擦力防止移动部相对传动构件移动,当移动部被妨碍部阻碍时所述摩擦力允许移动部相对传动构件移动。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基本成突起状,其一端被固定到所述接合构件上,另一端设置为通过所述预定检测位置并被所述妨碍部所阻碍。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含多个移动部。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移动部的数量与显影剂盒上的信息相对应。
3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在移动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相对应。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包括指示显影剂盒是否为新品的信息。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上的信息包括所述显影剂盒中容纳的显影剂量的信息。
3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包含齿轮。
3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当所述显影剂盒装入所述装置主体中时与所述驱动力产生部接合的输入齿轮;
用以搅拌所述显影剂盒中所容纳的显影剂的搅拌器;以及
与所述搅拌器接合的搅拌齿轮,
其中所述传动构件包含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输入齿轮传给所述搅拌齿轮的中间齿轮。
3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覆盖所述传动构件的盖子部件,
其中所述妨碍部设置在所述盖子部件上。
3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包含用以旋转地支撑所述传动构件的转轴;
其中当所述显影剂盒装入所述装置主体中时所述驱动力产生部设置为驱动所述传动构件绕转轴旋转;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传动构件上以便沿着转轴的径向延伸。
CN200620003217.9U 2005-02-28 2006-02-28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884266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55105A JP4310703B2 (ja) 2005-02-28 2005-02-28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55105 2005-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4266Y true CN2884266Y (zh) 2007-03-28

Family

ID=3654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5011.5A Active CN100489686C (zh) 2005-02-28 2006-02-27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CN20062000321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884266Y (zh) 2005-02-28 2006-02-28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5011.5A Active CN100489686C (zh) 2005-02-28 2006-02-27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63834B2 (zh)
EP (1) EP1696278B1 (zh)
JP (1) JP4310703B2 (zh)
CN (2) CN100489686C (zh)
AT (1) ATE551634T1 (zh)
HK (1) HK1090991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7567B2 (en) 2010-08-31 2015-12-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p configuration for a toner cartridge
US9594329B2 (en) 2014-03-31 2017-03-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US9599954B2 (en) 2014-03-31 2017-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US9599929B2 (en) 2010-03-31 2017-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599953B2 (en) 2014-03-31 2017-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US9606503B2 (en) 2014-03-31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US9606473B2 (en) 2014-03-31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detected member
US9605734B2 (en) 2013-06-28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movable detected body
US9606504B2 (en) 2013-09-20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612548B2 (en) 2011-11-24 2017-04-04 Brother Kogyo L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pivotable member for new product detection
US9612553B2 (en) 2013-10-31 2017-04-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agitator and rotary member with detected portion
US9612569B2 (en) 2014-03-31 2017-04-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with multiple rotary members
US9618879B2 (en) 2014-01-06 2017-04-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9639026B2 (en) 2014-03-31 2017-05-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with transmission gear and toothless gear
US9714696B2 (en) 2013-06-28 2017-07-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body for new product detec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8632B2 (ja) * 2005-02-28 2009-10-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630166B2 (ja) * 2005-09-27 2011-02-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93369B2 (ja) * 2007-02-28 2012-03-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6037B2 (ja) * 2007-02-28 2011-0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体
WO2008105556A1 (en) * 2007-02-28 2008-09-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JP5332167B2 (ja) * 2007-10-01 2013-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2008B2 (ja) * 2007-12-28 2010-07-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01625537B (zh) * 2009-08-05 2013-03-13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计数机构的显影盒
CN102799090B (zh) * 2009-08-05 2014-03-19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计数机构的显影盒
JP5556290B2 (ja) 2010-03-24 2014-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556291B2 (ja) 2010-03-24 2014-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136582B2 (ja) 2010-03-24 2013-0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440310B2 (ja) 2010-03-24 2014-03-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803218B2 (ja) * 2011-03-31 2015-11-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716498B2 (ja) 2011-03-31 2015-05-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273194B2 (ja) * 2011-04-28 2013-08-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884343B2 (ja) * 2011-08-31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887931B2 (ja) * 2011-12-28 2016-03-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7930B2 (ja) * 2011-12-28 2016-03-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9378B2 (ja) * 2012-10-24 2017-06-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20769B2 (ja) * 2013-12-19 2015-05-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345051B2 (ja) * 2014-09-10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37792B2 (ja) * 2015-02-06 2018-06-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560918B2 (ja) * 2015-07-10 2019-08-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検出装置及び現像装置
JP2017161722A (ja) 2016-03-09 2017-09-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EP3333634B1 (en) * 2016-12-09 2019-05-15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Toner cas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80208B2 (ja) * 2018-05-24 2019-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5764A (ja) 1986-09-30 1988-04-16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US5493366A (en) * 1990-09-07 1996-02-20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060725B2 (ja) * 1992-06-30 2000-07-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58910A (ja) 1993-03-03 1994-09-16 Canon Inc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6348A (ja) 1993-07-23 1995-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用カートリッジ
BR9700989C1 (pt) * 1996-02-16 2000-04-25 Lexmark Int Inc Cartucho para uma máquinas eletrofotográfica
JPH11153929A (ja) * 1997-11-19 1999-06-08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0221781A (ja) 1999-01-28 2000-08-11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3871460B2 (ja) 1999-01-29 2007-01-2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44534A (ja) * 2000-12-13 2002-08-30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US6991308B2 (en) * 2001-12-12 2006-01-3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ation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initializ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itializing program
JP2003228212A (ja) 2002-02-04 2003-08-15 Hitachi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交換部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320571B2 (ja) 2003-08-07 2009-08-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9929B2 (en) 2010-03-31 2017-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612552B2 (en) 2010-03-31 2017-04-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612551B2 (en) 2010-08-31 2017-04-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p configuration for a toner cartridge
US9207567B2 (en) 2010-08-31 2015-12-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p configuration for a toner cartridge
US9612548B2 (en) 2011-11-24 2017-04-04 Brother Kogyo L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pivotable member for new product detection
US9605734B2 (en) 2013-06-28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movable detected body
US9714696B2 (en) 2013-06-28 2017-07-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body for new product detection
US9606504B2 (en) 2013-09-20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612553B2 (en) 2013-10-31 2017-04-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agitator and rotary member with detected portion
US9618879B2 (en) 2014-01-06 2017-04-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9606473B2 (en) 2014-03-31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detected member
US9606503B2 (en) 2014-03-31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US9612569B2 (en) 2014-03-31 2017-04-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with multiple rotary members
US9599953B2 (en) 2014-03-31 2017-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US9599954B2 (en) 2014-03-31 2017-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US9639026B2 (en) 2014-03-31 2017-05-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with transmission gear and toothless gear
US9594329B2 (en) 2014-03-31 2017-03-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43072A (ja) 2006-09-14
ATE551634T1 (de) 2012-04-15
CN100489686C (zh) 2009-05-20
EP1696278A2 (en) 2006-08-30
CN1828447A (zh) 2006-09-06
US20060193643A1 (en) 2006-08-31
HK1090991A1 (en) 2007-01-05
EP1696278A3 (en) 2008-04-02
JP4310703B2 (ja) 2009-08-12
EP1696278B1 (en) 2012-03-28
US7463834B2 (en) 2008-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84266Y (zh)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JP4320571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107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58489B (zh) 显影剂盒
US6337964B2 (en) Agitating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720035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witching developing rollers of mounted process cartridges between contact and spaced states and switching the contact position of a feeding belt contactable to drums of the mounted cartridges
EP1515198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01054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92223C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和显影剂盒
AU713445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868239B2 (en) Developer detection device and printer
US7116928B2 (en) Powder dischar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970001390B1 (ko) 프로세스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장착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EP0908793B1 (en) A developing device
CN101387849A (zh) 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US2021040557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940458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19473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replenishment
CN113906352B (zh) 具有定位特征的墨粉盒
JP20022150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04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957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1296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供給装置
JPH061754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
AU702249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