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28880Y -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28880Y
CN2828880Y CN 200520112877 CN200520112877U CN2828880Y CN 2828880 Y CN2828880 Y CN 2828880Y CN 200520112877 CN200520112877 CN 200520112877 CN 200520112877 U CN200520112877 U CN 200520112877U CN 2828880 Y CN2828880 Y CN 28288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er
containment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length direction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128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史和
板桥奈绪
石井昌宏
岸勲朗
中谷祐希子
普轮崎丈史
福田紘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288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288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将具有相对小的弹性率和大的厚度的刮刀后密封(87)粘贴在刮刀安装部(46)和密封配置部(96)上,将具有相对大的弹性率和小的厚度的海绵密封构件(92)粘贴在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上,通过利用刮刀组件(40)的板弹簧构件(57)将它们按压,刮刀后密封(87)和海绵密封构件(92),在被压缩成相互厚度相等的状态下,被夹持在板弹簧构件(57)与刮刀安装部(46)和密封配置部(96)之间。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光打印机等的成像装置中,通过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并将显影剂从显影装置向该静电潜像供给,能将显影剂像承载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并且,通过将该显影剂像打印在打印纸上,达到图像向打印纸的形成。
显影装置,具有:有向感光鼓开口的开口部的框体;将收容在该框体内的显影剂进行承载的显影剂承载体;对在显影剂承载体上所承载的显影剂的层厚进行限制用的刮刀。显影剂承载体,在框体的开口部上,以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可旋转地被支承着。又,刮刀由向显影剂承载体的轴向延伸的薄板状的弹性刮刀和支承该弹性刮刀的支承板构成。弹性刮刀,在长度方向上需对显影剂承载体均匀地进行按压,在长度方向上将上端部相对支承板以每一定间隔(例如10mm)进行点焊、将下端部与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压接着(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1-356592号公报)。并且,将框体内的显影剂向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供给,随着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通过刮刀与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之间并成为一定厚度的薄层被承载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承载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在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时,向在感光鼓的表面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
在这样的显影装置上,通常,设有防止色粉从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密封构件,被配置在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附近,并向该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表面按压。例如,提出过下述技术方案:用相互弹性不同的上游密封构件和下游密封构件构成这样的密封构件,在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方向上,在上游侧配置弹性大的上游密封构件,在下游侧配置弹性小的下游密封构件(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11-73017号公报)。
但是,在特开平11-7301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结构,由于下游密封构件引起的对显影剂承载体的按压力成为比上游密封构件引起的对显影剂承载体的按压力较小,故存在显影剂从下游密封构件与显影剂承载体之间泄漏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特开2001-35659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结构,若从微观来看,在各焊接部分与各焊接部分之间,弹性刮刀相对支承板的压接力不同,存在在弹性刮刀上产生扭曲的不良情况。当弹性刮刀上产生扭曲时,由于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轴向上、弹性刮刀相对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的按压力产生偏差,故不能对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所承载的显影剂的薄层限制成均匀的厚度,其结果,对于在打印纸上所形成的图像呈现不希望的浓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相互弹性不同的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能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在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泄漏的显影装置;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具有这样的显影装置或处理盒的成像装置。
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刮刀的扭曲等的弯曲、并能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承载有均匀厚度的显影剂的薄层的显影装置;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具有这样的显影装置或处理盒的成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有作成槽形的开口部的框体;沿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框体上的显影剂承载体;及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开口部上、按压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的按压构件,所述第1密封构件,具有第1弹性率,被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开口部上、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框体之间以第1压缩量被压缩后的状态被夹持,防止显影剂从所述开口部上的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所述第2密封构件,具有比所述第1弹性率小的第2弹性率,在所述框体的开口部上、与所述第1密封构件邻接地被配置,并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框体之间以比所述第1压缩量大的第2压缩量被压缩后的状态被夹持,防止显影剂从所述开口部上的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第1弹性率比第2弹性率较大、而第1压缩率比第2压缩率较小,故能减小第1密封构件对按压构件和框体进行按压的力与第2密封构件对按压构件和框体进行按压的力之差异。因此,使用相互弹性不同的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能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通过利用所述按压构件分别以所述第1压缩量和所述第2压缩量被压缩,使在所述框体与所述按压构件的相对方向上的厚度相等。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具有相同的厚度,故能防止在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之间产生台阶,能防止因这样的台阶而在第1密封构件或第2密封构件与按压构件或框体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由具有比所述第1密封构件硬度高的硬质材料构成。
若按压构件的刚性较低,因来自弹性率大的第1密封构件的反作用力,有可能在按压构件与第1密封构件之间产生间隙。但是,采用本结构,由于按压构件由硬质材料构成,故能防止在这样的按压构件与第1密封构件之间产生间隙,并能利用按压构件可靠地将第2密封构件按压。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是一方侧端部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进行按压、并对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上所承载的显影剂的层厚进行限制用的刮刀组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刮刀组件兼作按压构件,故能减少零件个数。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具有:与所述开口部连通、收容显影剂的收容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收容部的连通方向上、沿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相对的面延伸的2个侧部;与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交叉、并在与所述连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向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2个侧部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1密封构件被配置在所述侧部上,所述第2密封构件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配置在侧部的第1密封构件具有大的弹性,故随着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即使第1密封构件从该显影剂承载体受到大的转矩,也能可靠地防止第1密封构件与显影剂承载体的密接性降低。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相互邻接的端部在所述压缩的方向上被重叠地配置,在该相互重叠的所述第1密封构件的端部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端部的任一方,形成有向所述第1密封构件与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邻接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相互重叠的第1密封构件的端部和第2密封构件的端部的任一方形成有突出部,故在用按压构件将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向其相互重叠的方向按压时,由于突出部沿未形成突出部的端部的形状进行变形、或未形成突出部的端部沿突出部的形状进行变形,故能使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不产生间隙地进行连接。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又,在配置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时,由于能容许第1密封构件的端部与第2密封构件的端部重叠,故能减轻在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的配置上所花的工夫。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密封构件被配置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第1密封构件之间。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将弹性率大的第1密封构件的端部配置在弹性率小的第2密封构件的端部上、并利用按压构件和框体将它们按压地夹持,故能使弹性率小的第2密封构件的端部沿弹性率大的第1密封构件的端部的形状进行变形。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在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产生间隙,并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密封构件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至少一方的与所述框体的接触面和与所述按压构件的接触面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凹部和凸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将因按压构件引起的按压力集中于凸部,并提高在该凸部上的与框体或/和按压构件的密接性。因此,能提高在按压构件与框体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在所述接触面上连续地形成。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凹部和凸部延伸的方向上较长的区域中,能提高第1密封构件或/和第2密封构件与框体或/和按压构件的密接性。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向与所述开口部的内侧与外侧连接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着。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凹部和凸部在连接开口部的内侧与外侧的方向、即向与显影剂的泄漏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着,故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第1密封构件与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邻接部分相对并从所述开口部的内侧相对配置的、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所述邻接部分泄漏的堤构件(baffle)。
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堤构件能防止显影剂向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进入。因此,能防止显影剂从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是通过将聚合性单体进行聚合所获得的聚合色粉。
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使用流动性良好的聚合色粉,也能防止该聚合色粉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相对成像装置可装拆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具有能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泄漏的显影装置,故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或处理盒。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具有能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泄漏的显影装置或处理盒,故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或处理盒的泄漏。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有开口部的框体;在所述开口部上被配置成使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后的状态、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框体上、在其表面上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作成向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薄板状、在与该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方侧端部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按压、并对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所承载的显影剂的层厚进行限制用的刮刀;沿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将所述刮刀的另一方侧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装置;在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将所述刮刀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及设置在至少所述第1固定构件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之间、对所述刮刀进行加强用的加强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利用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将刮刀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固定在支承装置上、并在该第1固定构件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设置加强部,故能防止在第1固定构件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刮刀的扭曲或挠曲等的弯曲。其结果,能利用刮刀以均匀的力对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按压,能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承载具有均匀厚度的显影剂的薄层。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被形成为所述支承装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将加强部兼作支承装置,故能减少零件个数。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具有配置在所述刮刀的一方的面上的第1支承构件和配置在所述刮刀的另一方的面上的第2支承构件,所述刮刀被所述第1支承构件和所述第2支承构件夹持着,所述加强部被形成为所述第1支承构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用第1支承构件和第2支承构件将刮刀夹持,故能稳定地支承刮刀。又,由于将加强部兼作第1支承构件,故能减少零件个数。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承构件,具有:沿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延伸、与所述刮刀的所述一方的面接触的接触部;从所述接触部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相反侧的端部、向所述刮刀的与所述一方的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设部,所述延设部被作成所述加强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接触部和延设部能对第1支承构件赋予高的刚性。因此,通过使第1支承构件的接触部与刮刀接触、并利用第1支承构件和第2支承构件来支承刮刀,故能可靠地防止刮刀的弯曲。又,由于将加强部兼作延设部,故能减少零件个数。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承构件相对所述刮刀被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从所述开口部的露出侧,所述延设部,从所述接触部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侧相反侧的端部向所述露出侧延伸着。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使延设部从接触部的与显影剂承载体的相反侧的端部、并从显影剂承载体的开口部的露出侧延伸,故能防止该延设部与显影剂承载体的干扰。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承构件,具有从所述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游端部向与延设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将把持部把持就能容易地将刮刀安装在框体上。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分别贯通所述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所述延设部,具有:在与所述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相对、在延设方向上有第1宽度的2个的端延设部;设置在2个所述端延设部之间、在延设方向上有比所述第1宽度大的第2宽度的中央延设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第1固定构件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利用在延设方向有大的宽度的中央延设部能将刮刀加强,能防止刮刀的扭曲等的弯曲。另一方面,分别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相对的端延设部,由于使延设方向的宽度形成为较小,故在利用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将刮刀固定在支承装置上时,即使从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游端部侧、也能容易地对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进行操作。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从所述中央延设部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端部向与延设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把持部的侧方不存在延设部,故能从侧方容易地将把持部把持。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设部,具有在所述接触部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侧相反侧的端部上的从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向延设方向延伸、在该长度方向两端部上的缺口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延设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有缺口,故在利用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将刮刀固定在支承装置上时,即使从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游端部侧、也能容易地对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进行操作。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分别具有贯通所述第1支承构件、所述刮刀和所述第2支承构件的螺杆;设置在所述螺杆的轴向一端部上、与所述接触部相对配置的螺钉头。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与延设部的螺钉头相对的部分的延设方向的宽度形成为较小,故即使从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游端部侧、也能容易地对螺钉头进行操作。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横跨所述刮刀与所述框体配置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表面进行滑擦的、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泄漏的第1密封构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第1密封构件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泄漏。又,由于在延设部的两端部上的延设方向的宽度形成为较小,故在配置第1密封构件时,能不会与延设部干扰地、容易地配置第1密封构件。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具有: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相对位置上的、有弹性的基材;分别横跨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与所述基材配置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滑擦的滑擦构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延设部的两端部上的延设方向的宽度形成为较小,故在配置滑擦构件时,能不会与延设部干扰地、容易地配置滑擦构件。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别设置在比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更靠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外侧、将所述刮刀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用的安装构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比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更靠刮刀的长度方向外侧设有安装构件,故在第1固定构件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能防止因安装构件的按压引起的刮刀的扭曲地将刮刀安装在框体上。
又,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刮刀的一方侧端部上向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延伸、向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按压至的按压体,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在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按压体的两端缘的内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刮刀的长度方向上、若将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设置在按压体的两端缘的内侧,就能使按压体的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相对的部分可靠地与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抵接。因此,在按压体的长度方向上能防止产生一方端部侧对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按压的按压力与另一方端部侧对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按压的按压力之差异。
又,本实用新型的相对成像装置可装拆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具有能防止刮刀扭曲或挠曲等的弯曲的显影装置,故能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承载均匀厚度的显影剂的薄层,能将适量的显影剂向在处理盒中所具有的像承载体的表面供给。
又,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或处理盒。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具有能防止刮刀扭曲或挠曲等的弯曲的显影装置,故能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承载均匀厚度的显影剂的薄层,能将适量的显影剂向在处理盒中所具有的像承载体的表面供给。其结果,能形成没有不希望的浓淡的优质的图像。
采用本实用新型,使用相互弹性不同的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能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刮刀组件兼作按压构件,故能减少零件个数。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将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不产生间隙地进行连接,并能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的泄漏。又,能减轻在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的配置上所花的工夫。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可靠地防止在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产生间隙,并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在按压构件与框体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防止显影剂从第1密封构件与第2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防止流动性良好的聚合色粉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按压构件与框体的间隙中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与框体的开口部上的显影剂承载体的间隙中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或处理盒的泄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防止刮刀的扭曲或挠曲等的弯曲。其结果,能利用刮刀以均匀的力对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按压,能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承载具有均匀厚度的显影剂的薄层。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减少零件个数。
采用本实用新型,既能稳定地支承刮刀,又能减少零件个数。
采用本实用新型,既能可靠地防止刮刀的弯曲,又能减少零件个数。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防止延设部与显影剂承载体的干扰。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将把持部把持而能容易地将刮刀安装在框体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防止刮刀的扭曲等的弯曲,并在利用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将刮刀固定在支承装置上时,即使从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游端部侧、也能容易地对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进行操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从侧方容易地将把持部把持。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利用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将刮刀固定在支承装置上时,即使从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游端部侧、也能容易地对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进行操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即使从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游端部侧、也能容易地对螺钉头进行操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利用第1密封构件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泄漏。又,能容易地配置第1密封构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容易地配置滑擦构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第1固定构件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能防止因安装构件的按压引起的刮刀的扭曲地将刮刀安装在框体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按压体的长度方向上、能防止产生一方端部侧对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按压的按压力与另一方端部侧对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按压的按压力之差异。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将适量的显影剂向在处理盒中所具有的像承载体的表面供给。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形成没有不希望的浓淡的优质的图像。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作为达到目的进一步的结构、特征,在以下结合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的激光打印机的一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显影盒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显影盒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刮刀组件的后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刮刀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刮刀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的刮刀组件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显影盒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图2所示的显影盒的框体的开口部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2所示的显影盒的框体的开口部上粘贴刮刀后密封和侧密封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11是对图10所示的刮刀后密封和侧密封的粘贴位置进行说明用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安装刮刀组件以前的开口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0所示的安装刮刀组件以前的开口部的状态的另一实施形态的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显影盒的另一实施形态(将海绵密封构件的上端部重叠地配置在刮刀后密封的密封侧部的下端部上的形态)的后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显影盒的宽度方向一方侧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4所示的显影盒的宽度方向另一方侧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A和17B是表示对图14所示的刮刀后密封与海绵密封构件的连接状态进行说明用的立体图;
图18A和18B是表示对图14所示的海绵密封构件没有突出部场合的不良情况进行说明用的立体图;
图19是图解地表示刮刀后密封和海绵密封构件的另一实施形态(刮刀后密封形成为细长的矩形板状,并具有与刮刀后密封与海绵密封构件的连接部分相对的堤构件的形态)的后视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刮刀后密封的立体图;及
图21A和21B是对图19所示的刮刀后密封与海绵密封构件的连接状态进行说明用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刮刀组件的另一实施形态(已设有定位用的孔的形态)的后视图;
图23是表示显影盒的框体的另一实施形态(已设有定位用的销柱的形态)的后视图;
图24是在图23所示的显影盒的框体中安装了图22所示的刮刀组件状态中的显影盒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结构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的激光打印机的一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在图1中,激光打印机1,在本体外壳2内,具有供给打印纸3用的进给部4及在供给的打印纸3上形成图像用的图像形成部5等。
在本体外壳2的一侧侧壁上,形成有将后述的处理(日文:プロセス)盒18装拆用的装拆口6,并设有将该装拆口6开闭用的前罩7。该前罩7,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在插通于其下端部的未图示的罩轴上。由此,当以罩轴为中心将前罩7关闭时,利用前罩7将装拆口6闭锁,当以罩轴为支点将前罩7打开时(倾倒时),装拆口6被开放,从该装拆口6,能将处理盒18相对本体外壳2进行装拆。又,在前罩7上,埋设着具有操作键及LED显示部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
另外,以下,在该激光打印机1中,将设有前罩7的一侧作为″前侧″,将其相反侧作为″后侧″。
进给部4,在本体外壳2内的底部上具有:可装拆地安装的供纸盘8、设置在供纸盘8的前端部的上方的供纸辊9和供纸垫10、设置在供纸辊9的后侧的拾纸辊11、在供纸辊9的前侧下方相对配置的压纸辊12、设置在供纸辊9的后侧上方的记数(日文:レジスト)辊13。
在供纸盘8的内部,具有可将打印纸3载置成层叠状的打印纸压板14。该打印纸压板14,后端部通过可摆动地被支承,前端部能向上下方向移动。
又,在供纸盘8的前端部,设有将打印纸压板14的前端部向上方抬起用的杠杆15。该杠杆15,从打印纸压板14的前侧向下侧进入地形成为剖面大致L字形,其上端部,被安装在供纸盘8的前端部所设置的杠杆轴16上,其后端部,与打印纸压板14的下面的前端部抵接着。由此,当将图中围绕顺时针的旋转驱动力向杠杆轴16输入时,杠杆15以杠杆轴16为支点进行旋转,杠杆15的后端部将打印纸压板14的前端部抬起。
当将打印纸压板14的前端部抬起时,位于打印纸压板14上的最上位的打印纸3,被拾纸辊11按压,通过该拾纸辊11的旋转,开始向供纸辊9与供纸垫10之间搬送。
另一方面,当使供纸盘8从本体外壳2脱离时,打印纸压板14,利用其自重,前端部向下方移动,成为沿供纸盘8的底面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将打印纸3层叠状地载置在打印纸压板14上。
利用拾纸辊11向供纸辊9与供纸垫10之间送出的打印纸3,通过供纸辊9的旋转,在供纸辊9与供纸垫10之间被夹持时,能可靠地将每1张纸分开地进行供纸。供纸后的打印纸3,通过供纸辊9与压纸辊12之间,向记数辊13搬送。
记数辊13,由相互相对的一对辊构成,在记数后将打印纸3向图像形成部5的打印位置(是后述的感光鼓28与打印辊30之间的夹紧位置,是将感光鼓28上的着色像向打印纸3打印的位置)进行搬送。
图像形成部5,具有:扫描部17、处理盒18、定影部19等。
扫描部17,具有:被设在本体外壳2内的上部、未图示的激光光源;被旋转驱动的多面反射镜20;fθ透镜21;反射镜22;透镜23及反射镜24等。根据从激光光源所发光的图像数据的激光束,如点划线(译者注:图1中画的却是虚线。)所示,在多面反射镜20中偏转并通过fθ透镜21后,利用反射镜22使光路折返,再通过透镜23后,通过利用反射镜24进一步使光路向下方折弯而在处理盒18的后述的感光鼓28的表面上高速扫描地进行照射。
处理盒18,在扫描部17的下方,可装拆地安装在本体外壳2上。该处理盒18,具有:鼓盒25、可装拆地安装在鼓盒25上的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盒26。
鼓盒25,分别向前后方向延伸,在与该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图1中的与纸面交叉的方向。以下,仅称为″宽度方向″。)上、在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侧板27之间,在前侧安装有显影盒26,在其后侧具有感光鼓28、栅控式电晕(日文:スコロトロン)充电器29、打印辊30和清扫刷子31。
感光鼓28,具有:利用最表层由聚碳酸脂等构成的带正电性的感光层所形成的圆筒形的鼓本体32;在该鼓本体32的轴心上、沿鼓本体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鼓轴33。鼓轴33不能旋转地支承在鼓盒25的两侧板27上,通过将鼓本体32可旋转地支承在该鼓轴33上,感光鼓28能以鼓轴33为中心可旋转地设置在两侧板27之间。
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9,在感光鼓28的后侧斜上方,以与感光鼓28不接触的状态、留有间隔地相对配置着。该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9,是从钨等的带电用金属丝发生电晕放电的带正电用的司考洛托龙型带电器,将感光鼓28的表面设置成能一样地带有正极性的电。
打印辊30,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鼓盒25的两侧板27上,在上下方向与感光鼓28相对地接触,并配置成在与感光鼓28之间形成夹紧的状态。该打印辊30,通过用由导电性的橡胶材料构成的辊35将金属制的辊轴34包覆来构成。对于打印辊30,在打印时施加打印偏压。
清扫刷子31,在感光鼓28的后方,以刷子的前端与感光鼓28的鼓本体32的表面接触的状态配置着。
显影盒26,如图2所示,具有:框体36;在该框体36内的、色粉收容室37、供给辊38、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辊39和作为按压构件的刮刀组件40。
框体36,形成为在后端部具有呈槽形的开口部41的箱状。
具体地说,如图2和3所示,框体36,具有:在上下方向相互相对的上壁42和下壁43;设置成从宽度方向两侧将这些上壁42与下壁43之间开口封闭的一对侧壁44;设置成从前侧将上壁42与下壁43之间开口封闭的前壁79。
上壁42,如图2所示,在前后方向途中具有从靠近后侧的部分向下壁43延伸的分隔板45。利用该分隔板45,将框体36的内部空间分隔,将其前侧的内部空间划分作为色粉收容室37。又,在上壁42的后端部,设有用于安装刮刀组件40的作为连接部的刮刀安装部46,由该刮刀安装部46、下壁43和一对侧壁44,划分出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形开口部41。将色粉收容室37与开口部41连通的方向称作连通方向。即,在本实施形态中,连通方向与前后方向是一致的。
刮刀安装部46,侧剖面呈L字形。具体地说,刮刀安装部46,具有:与下壁43相对、在宽度方向延伸、在前后方向有宽度的板状的上安装部47;从该上安装部47的前端部向下方弯曲、在宽度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有宽度、形成有在后视中为格子状凹部的前安装部48。该刮刀安装部46,既可以与上壁42分体地形成后固定在上壁42上,也可以与上壁42一体地形成。刮刀安装部46,若与上壁42一体地形成,就能减少该激光打印机1的零件个数,能使结构简单化。
在前安装部48上,如图3所示,通过从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下端缘切出半圆形的缺口,形成避免与后述的组装螺钉94碰撞用的凹部82。又,在前安装部48上,在与各凹部82相对地在长度方向外侧隔有间隔的位置上,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前安装部48)上时,形成将后述的安装螺钉100旋入用的螺孔83。另外,在前安装部48的螺孔83的上方,通过刮刀组件40与后述的弯曲防止构件58卡合,形成将刮刀组件40相对框体36进行定位用的定位凸肋131和132。定位凸肋131,与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相对对刮刀组件40进行定位。定位凸肋132,将刮刀组件40相对开口部41的上下方向进行定位。该定位凸肋131和132,在利用安装螺钉100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时,就能防止因螺钉紧固而产生的位置偏差。
下壁43的前端部,如图2所示,向前侧斜上方延伸、并以与前壁79连续的状态连接着。又,在下壁43的后侧上面,形成有沿显影辊39的轴向延伸的塑料薄片配置部121。在该塑料薄片配置部121上,配置有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作为材质、与显影辊39的辊56的周面沿其轴向一样地进行滑擦的下塑料薄片122。下塑料薄片122,在下壁43的上方,通过与显影辊39的辊56的周面沿其轴向一样地进行滑擦,能防止从下壁43与显影辊39之间泄漏色粉。另外,在下壁43的下面,如图3所示,多个凸肋103,在宽度方向隔有间隔地、分别向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在下壁43的下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所形成的凸肋103,兼作沿下述的密封配置部96的下面102的宽度方向内侧端缘向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后述的毛毡密封构件93配置用的导向部。
侧壁44,如图3所示,具有:在开口部41上对显影辊39支承用的支承板部95;后述的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及配置有侧密封91的作为侧部的密封配置部96。
支承板部95,形成有作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并支承后述的显影辊39的辊轴55用的轴承孔97。该轴承孔97,形成为:侧面看构成U字形、其后方侧端部作成开口、从该开口能接受显影辊39的辊轴55的状态。
密封配置部96,相对支承板部95邻接地设置在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内侧,相对后述的显影辊39的辊56的轴向端部和后述的刮刀组件40的板弹簧构件57的下端部,具有沿该辊56的外周面形成为弯曲状的辊相对面98。又,在密封配置部96的上下方向途中,接受后述的供给辊38的辊轴53的凹部99在斜前侧形成为凹陷的状态。
又,如图2所示,在前壁79上,通过从与上壁42的连接部分向前方延伸、并向下方折返,设有在将显影盒26相对鼓盒25进行装拆时用于把持的把手49。
在作为收容部的色粉收容室37内,收容有作为显影剂的带正电性的非磁性1成分的色粉。作为该色粉,能使用将聚合性单体、例如苯乙烯等的苯乙烯类单体;或丙烯酸、烷(C1~C4)丙烯酸酯、烷(C1~C4)偏丙烯酸酯等的丙烯类单体利用悬浊聚合等的公知的聚合方法通过共聚合所获得的聚合色粉。这样的聚合色粉,作成球状,流动性极其良好,能达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
另外,在这样的色粉中,配合有碳黑等的色粉及石蜡等,又,为了提高流动性,添加二氧化硅等的添加剂。其粒子直径为约6~10μm程度。
又,在色粉收容室37内,设有对该色粉收容室内的色粉进行搅拌用的搅拌器50。搅拌器50,在色粉收容室37的中心部,被支承在向轴向延伸的旋转轴51上,通过将该旋转轴51作为支点、使搅拌器50进行旋转,色粉收容室37内的色粉被搅拌并从分隔板45与下壁43之间的连通口52向后侧放出。
供给辊38,被配置在连通口52的后侧斜下方,并可旋转地支承在框体36的一对侧壁44之间。该供给辊38,通过将金属制的辊轴53用由导电性的发泡材料构成的辊54包覆来构成。
显影辊39,在供给辊38的后侧、在开口部41上沿宽度方向被配置、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框体36的一对侧壁44的支承板部95之间。又,显影辊39,被配置成其表面的一部分从框体36的开口部41向后方突出地露出的状态,在将显影盒26安装在鼓盒25上的状态下,与感光鼓28在前后方向相对地接触。该显影辊39,通过在金属制的辊轴55上包覆由导电性橡胶材料构成的辊辊56而构成。显影辊39的辊56,在由包含碳微粒子等的导电性的聚胺脂橡胶或硅酮橡胶构成的辊层的表面上,覆盖含有氟的聚胺脂橡胶或硅酮橡胶的涂覆层。又,显影辊39的辊56,与供给辊38的辊54接触地配置成相互被压缩的状态。
并且,供给辊38,如用箭头所示,与显影辊39接触的部分从上向下地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又,显影辊39,如用箭头所示,从框体36露出的部分从上向下地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刮刀组件40,如图4、5、6和7所示,具有:作为刮刀的板弹簧构件57;支承该板弹簧构件57用的作为支承装置的第1支承构件的弯曲防止构件58和作为支承装置的第2支承构件的加强板59;将它们相互进行固定用的作为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的2个组装螺钉94、密封垫圈84。构成刮刀组件40的各构件,由作为硬质材料的金属构成。这里所使用的金属,至少具有比后述的海绵密封构件92高的硬度。如后述那样,该刮刀组件40,在用弯曲防止构件58和加强板59将板弹簧构件57夹持的状态下,相对刮刀安装部46,被安装成加强板59与前安装部48相对接触的状态。
板弹簧构件57,由金属的薄板弹簧材料构成,形成为具有与显影辊39的辊56的轴向的宽度大致相同宽度的长方形。该板弹簧构件57的上端部,被弯曲防止构件58和加强板59夹持着。又,在板弹簧构件57的下端部,将由绝缘性的硅酮橡胶构成的剖面矩形的按压橡胶构件60向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设置着。另外,按压橡胶构件60,不设置在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在该两端部上,形成为能将后述的毛毡密封构件93的上端部进行粘贴的状态。
另外,在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在前后方向与后述的螺纹孔80相对的位置,将插通各组装螺钉94的插通孔(未图示)形成为贯通厚度方向的状态。各插通孔,在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按压橡胶构件60的两端缘的内侧。又,在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上,在各插通孔的两外侧,插通后述的安装螺钉100用的安装孔81形成为贯通厚度方向的状态。各安装孔81,形成于与刮刀安装部46的前安装部48上所形成的各螺孔83在前后方向对应的位置。
弯曲防止构件58,侧剖面作成L字形,向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板弹簧构件57的表面的上端部相对配置着。该弯曲防止构件58,一体地具有:与板弹簧构件57的表面接触的长方形板状的接触部61;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的状态下、从接触部61的上端缘向后方延伸的加强板的延设部62;从延设部62的后端部(延设方向的游端部)向下方延伸的2个把持部63。另外,弯曲防止构件58,具有在其上端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与前述的前安装部48的定位凸肋131和132进行卡合的槽141及突起142。如图8所示,通过将定位凸肋131插入于槽141中,能进行刮刀组件40在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上的定位。通过利用定位凸肋132从上下方向将突起142夹持,能进行刮刀组件40在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上的定位。
延设部62,具有:从接触部61的上端缘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以第1宽度延伸的两端延设部64;设置在这些两端延设部64之间、并从接触部61的上端缘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以比第1宽度大的第2宽度延伸的中央延设部65。换句话说,延设部62,从接触部61的上端缘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向后方延伸着、并在该长度方向两端部具有缺口部66。
2个把持部63,分别从中央延设部65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相对中央延设部65向斜后方往下地延伸,在后视中形成为矩形。
另外,在接触部6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并在与各两端延设部64上下方向地相对、且在与后述的螺纹孔80前后方向地相对的位置上,插通各组装螺钉94的插通孔(未图示)形成为贯通厚度方向的状态。又,在接触部61的长度方向上,在各插通孔的两外侧,与板弹簧构件57的各安装孔81对应的安装孔81形成为贯通厚度方向的状态。
加强板59,由细长的矩形的金属板构成,沿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为比板弹簧构件57的各安装孔81之间较短。该加强板59,在板弹簧构件57的背面夹着板弹簧构件57与弯曲防止构件58的接触部61相对,并被配置在其下端面与接触部61的下端面在上下方向的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又,加强板59,形成为比弯曲防止构件58的接触部61的宽度(上下方向的宽度)稍微狭窄的宽度。并且,该加强板59,在与弯曲防止构件58之间对板弹簧构件57的上端部以夹持状态进行支承,将该板弹簧构件57进一步加强。又,在加强板5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形成有将各组装螺钉94进行螺装的螺纹孔80。
各组装螺钉94,一体地具有螺钉头85和从该螺钉头85延伸的螺杆86。各组装螺钉94,在利用弯曲防止构件58和加强板59将板弹簧构件57的上端部夹持的状态下,将各螺杆86从弯曲防止构件58侧、向弯曲防止构件58和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所形成的插通孔(未图示)进行插通,并使螺钉头85与接触部61相对,通过向在加强板59的两端部上所形成的螺纹孔80进行螺装,将板弹簧构件57与将其夹持的弯曲防止构件58和加强板59相互固定着。
另外,仅利用2个组装螺钉94将板弹簧构件57、弯曲防止构件58和加强板59相互固定。
密封垫圈84,由橡胶材料构成,并形成为可插通组装螺钉94的螺杆86的圆环板状。在利用上述的组装螺钉94的组装中,在将组装螺钉94的螺杆86向该密封垫圈84中插通后,通过将该螺杆86插通于弯曲防止构件58、板弹簧构件57和加强板59中,能将密封垫圈84夹装在组装螺钉94的螺钉头85与弯曲防止构件58的接触部61之间。通过夹装该密封垫圈84,能将组装螺钉94的螺钉头85与弯曲防止构件58的接触部61之间密封,能防止向螺杆86与螺纹孔80之间进入的色粉从螺钉头85与接触部61之间泄漏的情况。
并且,刮刀组件40,如图2所示,相对刮刀安装部46,使弯曲防止构件58的延设部62隔有间隔地与上安装部47相对,并被安装成加强板59与前安装部48相对接触的状态。
在该刮刀组件40的安装中,如图8所示,将作为安装构件的安装螺钉100插通于接触部61和板弹簧构件57的各安装孔81中,通过将该安装螺钉100螺装在刮刀安装部46的螺孔83中,能将刮刀组件40固定在刮刀安装部46上。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接触部61和板弹簧构件57的各安装孔81中,一方的安装孔81,形成为与安装螺钉100的螺杆的外径对应的圆孔,另一方的安装孔81,形成为在板弹簧构件57和加强板59的长度方向上稍长的长孔。通过将一方的安装孔81形成为长孔,对于长度方向上的安装孔81的形成位置能具有公差,能容易地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
又,在刮刀组件40向刮刀安装部46的安装中,由于从加强板59突出的组装螺钉94的螺杆86的前端部进入前安装部48的凹部82中,故能避免该螺杆86的前端部与前安装部48的冲突。因此,能使加强板59与前安装部48无间隙地接触。
另外,在刮刀组件40的安装中,从缺口部66将把持部63把持,由于能使刮刀组件40与刮刀安装部46的位置对准,故能容易地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
又,在刮刀组件40被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的状态下,弯曲防止构件58,相对板弹簧构件57被配置在显影辊39从开口部41露出的露出侧(后侧),延设部62被配置成向后方延伸的状态。
并且,利用搅拌器50的旋转从连通口52向框体36的后侧的内部空间放出的色粉,通过供给辊38的旋转,向显影辊39的辊56上供给,这时,在供给辊38的辊54与显影辊39的辊56之间带有正的摩擦电。向显影辊39的辊56上供给的色粉,随着显影辊39的旋转,进入刮刀组件40的按压橡胶构件60与显影辊39的辊56之间,这里,也产生摩擦带电、并成为一定厚度的薄层、且承载在显影辊39的辊56上。
另外,在该显影盒26中,板弹簧构件57的下端缘与供给辊38的辊54的最上位置之间的铅垂方向的间隔D1,为2mm以下,由于具有这样的间隔D1,故在供给辊38的辊54与显影辊39的辊56之间能将带电的色粉迅速地向按压橡胶构件60的位置输送,能不希望色粉的高带电。又,在加强板59(弯曲防止构件58的接触部61)的下端缘与供给辊38的辊54的最上位置之间的铅垂方向的间隔D2,为15mm以上,由于具有这样的间隔D2,故能将色粉收容室37内的色粉顺利地向显影辊39侧供给。
另一方面,感光鼓28的表面,如图1所示,在利用司考洛托龙型带电器29一样地带正电后,利用来自扫描部17的激光束的高速扫描进行暴光,形成根据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接着,利用显影辊39的旋转、被承载在显影辊39上且带上正电的色粉,在与感光鼓28相对地接触时,向在感光鼓28的表面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即,在一样地带正电的感光鼓28的表面中,向利用激光束进行暴光而使电位下降后的暴光部分供给,通过有选择地承载而可视像化,由此,利用翻转现象来形成着色像。
然后,感光鼓28与打印辊30,将打印纸3夹持搬送至它们之间并进行旋转驱动,通过将打印纸在感光鼓28与打印辊30之间进行搬送,能将承载在感光鼓28的表面上的着色像打印在打印纸3上。
另外,在打印后,因与打印纸3接触而附着在感光鼓28的表面上的纸粉,随着感光鼓28的旋转,在该感光鼓28的表面与清扫刷子31的刷子相对时,被该刷子除去。
定影部19,被设在处理盒18的后侧,具有:定影框架67;在该定影框架67内的加热辊68及按压辊69。
加热辊68,具有金属管坯和对该金属管坯内加热用的卤素灯,并利用来自未图示的电机的动力输入被旋转驱动。
按压辊69,在加热辊68的下方,被相对配置成将加热辊68按压的状态。该按压辊69,通过用由橡胶材料构成的辊将金属制的辊轴包覆来构成,随着加热辊68的旋转驱动而从动。
在定影部19中,将在打印纸3上所打印的色粉在通过加热辊68与按压辊69之间的期间对打印纸3进行热定影。色粉定影后的打印纸3,向本体外壳2的上面并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排纸通道70搬送。向排纸通道70搬送的打印纸3,利用设在其上端的排纸辊71,向在本体外壳2的上面所形成的排纸盘72上进行排纸。
又,在该显影盒26中,如图9所示,在刮刀组件40的板弹簧构件57和弯曲防止构件58、与刮刀安装部46的前安装部48和各侧壁44的密封配置部96之间,夹持有将板弹簧构件57和弯曲防止构件58与前安装部48和密封配置部96之间密封用的作为第2密封构件的刮刀后密封87。
刮刀后密封87,由聚胺脂泡末塑料等的海绵材料构成,如图10所示,一体地具有:配置在各侧壁44的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的上部的密封侧部88;沿刮刀安装部46的前安装部48的上端缘延伸、并将两密封侧部88连接的密封连接部89。并且,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刮刀后密封87,分别在加强板59的长度方向两侧使密封侧部88与板弹簧构件57的背面侧接触,在加强板59的上侧使密封连接部89与弯曲防止构件58的背面侧接触。因此,不会将刮刀后密封87夹入于加强板59与前安装部48和两侧壁44的密封配置部96之间,能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
又,刮刀后密封87,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以前的状态下,具有比加强板59的前后方向(与板弹簧构件57交叉的方向)的厚度较大的厚度。并且,在刮刀组件40被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时,刮刀后密封87,利用板弹簧构件57和弯曲防止构件58向刮刀安装部46的前安装部48和两侧壁44的密封配置部96按压,并在板弹簧构件57和弯曲防止构件58与前安装部48和密封配置部96的相对方向上被压缩,分别将板弹簧构件57、弯曲防止构件58、前安装部48和密封配置部96弹性地进行按压。
通过设有该刮刀后密封87,并利用各密封侧部88能将板弹簧构件57与前安装部48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之间进行密封,且利用密封连接部89将弯曲防止构件58与前安装部48之间进行密封。因此,能阻止向板弹簧构件57的背面进入的色粉、从该背面跨越板弹簧构件57的上端部而向弯曲防止构件58上绕入,能可靠地防止从刮刀安装部46的上安装部47与刮刀组件40之间漏出。
另外,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以前,利用双面胶带,将刮刀后密封87粘贴在刮刀安装部46和密封配置部96上。例如,在将双面胶带的1个面向刮刀后密封87粘贴后,通过将双面胶带的另一面向刮刀安装部46和密封配置部96粘贴,能将刮刀后密封87粘贴在刮刀安装部46和密封配置部96上。这时,若使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作为基材的双面胶带,由于这样的双面胶带身骨强固,故即使以较大的力施加在刮刀后密封87上,也能防止刮刀后密封87的变形(伸长)。因此,能更高精度地粘贴刮刀后密封87。
又,在该显影盒26中,如图9和10所示,在各侧壁44的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的下部,配置有防止来自显影辊39的轴向两端部的色粉的泄漏用的、作为第1密封构件的侧密封91。
侧密封91,在显影辊39的辊56的轴向两端部上,被设置成与该辊56的表面滑擦的状态。该侧密封91,具有:作为基材的海绵密封构件92;在该海绵密封构件92上所层叠的作为滑擦构件的毛毡密封构件93。
海绵密封构件92,由聚胺脂泡末塑料等的海绵材料构成,更具体地说,由在海绵材料中刚性比较高的海绵形式的海绵材料(商品名称:坡龙(日文:ポロン),日本ロジャ一スィノァック公司制)构成,具有比刮刀后密封87的弹性率(例如在压缩25%后的场合表示2000Pa的压力)大的弹性率(例如在压缩25%后的场合显示12000Pa的压力)。又,海绵密封构件92,如图12所示,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以前的状态下,在与该显影辊39的辊56的相对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比刮刀后密封87的厚度(例如4mm)较小(例如3mm)。
图13是表示安装刮刀组件以前的开口部的状态的另一实施形态的侧剖视图。如图13所示,海绵密封构件92,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以前的状态下,与该显影辊39的辊56的相对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与刮刀后密封87的厚度相等。其它部分的结构,是与图12所示的形态同样的,对于对应的结构构件标上与图12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并且,该海绵密封构件92,在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上,沿显影辊39的旋转方向向上下方向延伸,并被连接成其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上端面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的下端面邻接的状态,且被配置成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下端面与密封配置部96的后端面101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同一面的状态。又,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一起,被配置在板弹簧构件57与密封配置部96之间,并被它们夹持着。另外,海绵密封构件92,与刮刀后密封87同样,利用双面胶带,被粘贴在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上。
毛毡密封构件93,由聚脂类的纤维构成的毛毡作成,在宽度方向上与海绵密封构件92的宽度形成为相同的宽度。又,毛毡密封构件93,在与显影辊39的相对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比海绵密封构件92的厚度较小。
并且,该毛毡密封构件93,其显影辊39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上端部跨在板弹簧构件57的下端部和海绵密封构件92上,并沿海绵密封构件92延伸,还经过密封配置部96的后端面101,被配置成向密封配置部96的下面102绕入的状态。毛毡密封构件93的与显影辊39的辊56相对的面,被作成与该辊56滑擦的滑擦面。另外,毛毡密封构件93,与刮刀后密封87同样,利用双面胶带从板弹簧构件57的下端部经过海绵密封构件92沿密封配置部96的下面102粘贴着。
在组装显影盒26时,在将刮刀后密封87密贴在刮刀安装部46和密封配置部96上后,以密封配置部96的后端面101作为基准,海绵密封构件92,在前后方向上使该后端面101与海绵密封构件92上的显影辊39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下端面位置对准成为同一面的状态,并被粘贴在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上。并且,在该海绵密封构件92的配置后,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这时,利用刮刀组件40的弯曲防止构件58的上端部,将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连接部89向前安装部48按压,又,利用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将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一起向密封配置部96按压。然后,毛毡密封构件93,从板弹簧构件57的下端部,经过海绵密封构件92沿密封配置部96的下面102被粘贴后,通过将显影辊39的辊轴55的两端部收容在两侧壁44的各支承板部95的轴承孔97中,而将显影辊39支承在两侧壁44的支承板部95之间。这时,从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中央部至下端部,通过毛毡密封构件93,被显影辊39的辊56的轴向两端部向密封配置部96按压。其结果,海绵密封构件92,在与该显影辊39的辊56的相对方向上的厚度,被作成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的厚度相同。
即,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将显影辊39支承在两支承板部95之间时,通过具有相对大的弹性率的海绵密封构件92,以相对小的压缩量被压缩,具有相对小的弹性率的刮刀后密封87,以相对大的压缩量被压缩,故在与显影辊39的辊56的相对方向上、能将海绵密封构件92的厚度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的厚度作成相同。
因此,若分别将海绵密封构件92的弹性率、刮刀后密封87的弹性率、它们的压缩量设定成使海绵密封构件92的弹性率与海绵密封构件92的压缩量相乘所得的值、与刮刀后密封87的弹性率与刮刀后密封87的压缩量相乘所得的值成为一致的状态,就能使海绵密封构件92对刮刀组件40和密封配置部96按压的力、与刮刀后密封87对刮刀组件40和密封配置部96按压的力相互相等。因此,使用相互弹性不同的海绵密封构件92和刮刀后密封87,能可靠地防止色粉从框体36的开口部41中的刮刀组件40与框体36的间隙中泄漏。因此,作为显影剂,即使使用流动性良好的聚合色粉,也能防止该聚合色粉从与框体36的开口部41中的显影辊39的间隙中泄漏。
又,由于海绵密封构件92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有相同的厚度,故能防止海绵密封构件92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之间产生台阶,并能防止由于这样的台阶而在海绵密封构件92与板弹簧构件57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从与框体36的开口部41中的显影辊39的间隙中泄漏。
又,当将海绵密封构件92和刮刀后密封87按压的刮刀组件40的刚性低时,因来自弹性率大的海绵密封构件92的反作用力,在该刮刀组件40与海绵密封构件92之间有可能产生间隙。但是,由于刮刀组件40由金属构成、有比海绵密封构件92高的刚性,故不仅能防止在刮刀组件40与海绵密封构件92之间因来自海绵密封构件92的反作用力而产生间隙的情况,而且,能利用刮刀组件40可靠地将弹性率小的刮刀后密封87按压。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从框体36的开口部41中的刮刀组件40与框体36的间隙中泄漏。
而且,由于刮刀组件40兼作将海绵密封构件92和刮刀后密封87进行按压的按压构件,故能减少显影盒26的零件个数。
另外,配置在密封配置部96上的海绵密封构件92,由于具有大的弹性,故即使因显影辊39的旋转引起的大的转矩通过毛毡密封构件93作用在海绵密封构件92上,也能防止毛毡密封构件93与显影辊39的密接性降低。因此,能可靠地防止色粉从显影辊39的轴向两端部的泄漏。
又,处理盒18,由于具有能防止色粉从框体36的开口部41中的刮刀组件40与框体36的间隙中泄漏的显影盒26,故能防止色粉从显影盒26的泄漏。并且,在具有那样的处理盒18的激光打印机1中,也能防止色粉从显影盒26或处理盒18的泄漏。
图14是表示显影盒26的另一实施形态的后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各部分对应的部分,在图14中标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并在以下省略其说明。
在图14所示的显影盒26中,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以前的状态下,将各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在前后方向(将密封侧部88和海绵密封构件92压缩的方向)与刮刀后密封87的两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重叠地配置着。并且,如图15和16所示,在各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分别形成有向各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海绵密封构件92与密封侧部88的邻接方向)突出的三角板状的2个突出部114。
在组装该显影盒26时,在将刮刀后密封87粘贴在刮刀安装部46和密封配置部96后,如图17A所示,将海绵密封构件92位置对准成密封配置部96的后端面101与海绵密封构件92的显影辊39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下端面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同一面的状态,并粘贴成在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参照图9)上延伸、突出部114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重叠的状态。并且,在该海绵密封构件92的配置后,将刮刀组件40(参照图9)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利用刮刀组件40的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将海绵密封构件92的突出部114向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按压。
这样,在弹性率小的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上配置弹性率大的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通过利用板弹簧构件57和密封配置部96将它们按压地夹持,如图17B所示,能使弹性率小的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沿弹性率大的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的突出部114的形状进行变形。因此,能防止在密封侧部88与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产生间隙,能防止色粉从密封侧部88与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尤其,由于将突出部114形成在海绵密封构件92上,故在用板弹簧构件57将海绵密封构件92向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按压时,该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沿突出部114的形状进行变形。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在海绵密封构件92与密封侧部88的连接部分产生间隙的情况。其结果,能可靠地防止色粉从海绵密封构件92与密封侧部88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即,如图18A所示,在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未形成突出部114的场合,将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与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上重叠地配置,在利用板弹簧构件57将它们按压时,如图18B所示,有可能在密封侧部88与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产生间隙。与此相反,若在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形成突出部114,则在用板弹簧构件57将海绵密封构件92向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按压时,该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沿突出部114的形状进行变形,能防止产生图18B所示那样的间隙的情况。
另外,在配置海绵密封构件92时,由于能容许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与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重叠,故能减轻配置海绵密封构件92所花费的工夫。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在刮刀后密封87的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上配置了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但也可以先粘贴海绵密封构件92,接着粘贴刮刀后密封87,并在弹性率大的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配置弹性率小的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该场合,通过将海绵密封构件92和密封侧部88的端部从弹性率小的密封侧部88侧向密封配置部96按压,能将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沿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的突出部114的形状容易地进行变形。
又,在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形成了2个突出部114,但也可以仅形成1个突出部114,还可以将3个以上的突出部114形成在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另外,也可以将那样的突出部114形成在密封侧部88的下端部。
图19是图解地表示刮刀后密封87和海绵密封构件92的实施形态的后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各部分对应的部分,在图19中标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并在以下省略其说明。
图19所示的刮刀后密封87,由聚胺脂泡末塑料等的海绵材料构成,形成为细长的矩形板状,并沿作为连接部的刮刀安装部46的前安装部48的上端缘延伸着。又,如图20所示,在刮刀后密封87的背面(与板弹簧构件57的接触面)上,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状的凹部115和凸部116在与其长度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隔有间隔地交替地配置着。
另一方面,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以前的状态下,海绵密封构件92,在作为侧部的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参照图9)上,沿显影辊39的旋转方向向上下方向地延伸,其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上端部,如图21A所示,以进入刮刀后密封8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前安装部48之间的状态,与刮刀后密封8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前后方向(将刮刀后密封87和海绵密封构件92压缩的方向)重叠地配置着。另外,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与刮刀后密封8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下部重叠,刮刀后密封8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上部从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露出。
又,如图19所示,在刮刀安装部46的前安装部48上,对于刮刀后密封87与各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从开口部41的内侧相对配置,并设有防止色粉从该连接部分泄漏用的L字形的堤构件117。更具体地说,该堤构件117,具有:从前安装部48向后方突出的、沿海绵密封构件92延伸的侧堤部118;从前安装部48向后方突出的、与侧堤部118交叉并沿刮刀后密封87的方向延伸的上堤部119。
刮刀后密封87和海绵密封构件92,在配置成上述那样的状态后,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时,利用刮刀组件40分别向前安装部48和密封配置部96的辊相对面98进行按压。由此,如图21B所示,弹性率小的刮刀后密封8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弹性率大的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上端部的形状进行变形,在刮刀后密封87与各海绵密封构件92连接的部分不会产生间隙地连接着。因此,能防止色粉从刮刀后密封87与各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另外,利用堤构件117能防止色粉进入刮刀后密封87与各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从刮刀后密封87与各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的泄漏。
又,由于在刮刀后密封87的与板弹簧构件57接触的面上形成有凹部115和凸部116,故在利用板弹簧构件57按压时,由该板弹簧构件57引起的按压力向凸部116集中,在该凸部116上,能使板弹簧构件57与刮刀后密封87的密接性提高。因此,能提高板弹簧构件57与刮刀后密封87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从与开口部41中的显影辊39的间隙中泄漏。
另外,由于在接触面上连续地形成凹部115和凸部116,故能在其长度方向长的区域、提高刮刀后密封87与刮刀组件40的密接性。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从与开口部41中的显影辊39的间隙中泄漏。
此外,由于凹部115和凸部116向与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即向与色粉从开口部41的上端泄漏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故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从开口部41中的刮刀组件40与框体36的间隙中泄漏。
另外,在刮刀后密封87的与板弹簧构件57接触的面上形成了凹部115和凸部116,但也可以将凹部115和凸部116形成在刮刀后密封87的与刮刀安装部46的前安装部48接触的面上,还可以形成在刮刀后密封87的、与刮刀组件40的接触面和与前安装部48的接触面的双方。又,也可以将凹部115和凸部116形成在海绵密封构件92的、与刮刀组件40的接触面和与密封配置部96的接触面的一方或双方。在将凹部115和凸部116形成在海绵密封构件92上的场合,沿与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即,与色粉泄漏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连续地形成。
又,防止色粉从刮刀后密封87与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泄漏用的堤构件,也可以设置在图10所示的结构的显影盒26中。该场合,堤构件,对于刮刀后密封87的各密封侧部88与各海绵密封构件92的连接部分,形成与开口部41的内侧相对、沿显影辊39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板状。
在本实施形态中,具有以上那样结构的刮刀组件40,在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将板弹簧构件57利用组装螺钉94相对弯曲防止构件58和加强板59固定着。并且,弯曲防止构件58,由于在2个组装螺钉94之间具有从接触部61的上端缘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向后方延伸的中央延设部65,故利用该中央延设部65能在2个组装螺钉94之间将板弹簧构件57进行加强。因此,能防止板弹簧构件57的扭曲或挠曲。其结果,利用按压橡胶构件60,能以均匀的力对显影辊39的辊56的表面进行按压,能在辊56的表面上承载具有均匀厚度的色粉的薄层。而且,由于与接触部61一体地形成的中央延设部65兼作对板弹簧构件57进行加强的加强部,故能减少显影盒26的零件个数。
又,由于弯曲防止构件58一体地具有接触部61和延设部62,故能对弯曲防止构件58赋予高的刚性,使该弯曲防止构件58的接触部61与板弹簧构件57接触,通过对板弹簧构件57的上端部进行支承,能可靠地防止板弹簧构件57的弯曲。
另外,通过用弯曲防止构件58和加强板59将板弹簧构件57的上端部进行夹持,既能防止板弹簧构件57的扭曲或挠曲等的弯曲,又能稳定地对板弹簧构件57进行支承。
又,由于将延设部62(中央延设部65)配置成从接触部61的上端部相对板弹簧构件57向后方延伸的状态,故能防止延设部62与显影辊39的干扰。
另外,弯曲防止构件58,由于具有把持部63,能将该把持部63把持、并容易地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而且,在把持部63的外侧方,由于形成缺口部66、且不存在延设部62,故在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时,能从外侧方将把持部63把持。
又,延设部62的与各组装螺钉94在上下方向相对的部分、即延设部6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由于形成有缺口部66,故即使是从延设部62的游端部侧、也能容易地将各组装螺钉94向弯曲防止构件58的接触部61的各插通孔插入,又,能用螺丝刀等的工具容易地对各组装螺钉94的螺钉头85进行操作。
另外,通过设有侧密封91,能防止色粉从显影辊39的轴向两端部的泄漏。而且,由于侧密封91的与显影辊39的辊56滑擦的滑擦面由毛毡构成,故不仅能降低显影辊39的辊56与侧密封91的滑动阻力,而且能可靠地防止色粉从显影辊39的轴向两端部的泄漏。
又,由于在延设部6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缺口部66,故在粘贴毛毡密封构件93时,能不会与延设部62干扰地容易地配置毛毡密封构件93。
另外,刮刀组件40,在离2个组装螺钉94的长度方向外侧,由于利用安装螺钉100被安装在刮刀安装部46上,故在2个组装螺钉94之间,既能防止因安装螺钉100的按压引起的板弹簧构件57的扭曲、还能将刮刀组件40安装在框体36上。
此外,在板弹簧构件57的长度方向上,由于在按压橡胶构件60的两端缘的内侧设有各组装螺钉94,故能可靠地使按压橡胶构件60的与各组装螺钉94相对的部分相对显影辊39的辊56的表面抵接。因此,在按压橡胶构件60的长度方向上,能防止一方端部侧对辊56的表面按压的按压力与另一方端部侧对辊56的表面按压的按压力产生差异的情况。其结果,能将具有更均匀的厚度的色粉的薄层承载在辊56上。
又,处理盒18,由于具有能防止板弹簧构件57的扭曲或挠曲等的弯曲的显影盒26,故能将具有均匀厚度的色粉的薄层承载在显影辊39的辊56的表面上,能将适量的色粉向感光鼓28的表面供给。并且,在具有那样的处理盒18的激光打印机1中,能形成没有不希望的浓淡的优质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将刮刀组件40相对框体36的定位利用定位凸肋131、132和槽141、突起142来进行,但也可以如图22~24所示,利用销柱161和孔151来进行、以代替定位凸肋131、132和槽141、突起142。即,在框体36的前安装部48上,将从前安装部48表面向显影辊的露出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的销柱161设置在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两端,并在刮刀组件40上、在与销柱161对应的位置设有孔151。该场合,最好设置成销柱161与开口部41相对、并位于刮刀后密封87的外方的状态。这是由于若设置在内方、色粉就会从销柱161与孔151的间隙泄漏的缘故。又,孔151,在弯曲防止构件58的插通组装螺钉94的插通孔与插通安装螺钉100的安装孔81的连接线A上,设置在它们之间。由此,与从线A上向上下方向使孔151偏移地形成的情况相比,就能进一步缩小处理盒18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另外,一方的孔151,在开口部41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为稍长的长孔。由此,能在长度方向的孔151的形成位置具有公差。

Claims (30)

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有槽形的开口部的框体;
沿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框体上的显影剂承载体;
及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开口部上、按压第1密封构件和第2密封构件的按压构件,
所述第1密封构件,具有第1弹性率,被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开口部、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框体之间以第1压缩量被压缩后的状态被夹持,
所述第2密封构件,具有比所述第1弹性率小的第2弹性率,在所述框体的开口部、与所述第1密封构件邻接地被配置,并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框体之间以比所述第1压缩量大的第2压缩量被压缩后的状态被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通过利用所述按压构件分别以所述第1压缩量和所述第2压缩量被压缩,使在所述框体与所述按压构件的相对方向上的厚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由具有比所述第1密封构件硬度高的硬质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是一侧端部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进行按压、对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上所承载的显影剂的层厚进行限制用的刮刀组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具有:
与所述开口部连通、收容显影剂的收容部;
位于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收容部的连通方向上、沿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相对的面延伸的2个侧部;
与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交叉、并在与所述连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所述开口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2个侧部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第1密封构件被配置在所述侧部上,
所述第2密封构件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相互邻接的端部在所述压缩的方向上被重叠地配置,在该相互重叠的所述第1密封构件的端部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端部的任一方,形成有向所述第1密封构件与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邻接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密封构件被配置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第1密封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密封构件和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至少一方的、与所述框体的接触面和与所述按压构件的接触面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凹部和凸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在所述接触面上连续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在与将所述开口部的内侧与外侧连接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着。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从所述开口部的内侧相对所述第1密封构件与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邻接部分相对配置的堤构件(baffle)。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是通过将聚合性单体进行聚合所获得的聚合色粉。
13.一种相对成像装置可进行装拆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
14.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
15.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有开口部的框体;
在所述开口部上被配置成使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框体上、在其表面上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
呈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薄板状、在与该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对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按压、对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所承载的显影剂的层厚进行限制用的刮刀;
沿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对所述刮刀的另一侧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装置;
在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将所述刮刀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
及设置在至少所述第1固定构件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之间、对所述刮刀进行加强用的加强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被形成为所述支承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装置,具有配置在所述刮刀的一侧面上的第1支承构件和配置在所述刮刀的另一侧面上的第2支承构件,
所述刮刀被所述第1支承构件和所述第2支承构件夹持着,
所述加强部被形成为所述第1支承构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支承构件,具有:沿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延伸、与所述刮刀的所述一侧面接触的接触部;从所述接触部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相反侧的端部、向与所述刮刀的所述一侧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设部,
所述延设部被作为所述加强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支承构件相对所述刮刀被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从所述开口部露出的露出侧;
所述延设部,从所述接触部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侧相反侧的端部向所述露出侧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承构件,具有从所述延设部的延设方向的自由端部向与延设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
21.如权利要求18~2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分别贯通所述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
所述延设部,具有:在与所述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相对、在延设方向上有第1宽度的2个的端延设部;
设置在2个所述端延设部之间、在延设方向上有比所述第1宽度大的第2宽度的中央延设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从所述中央延设部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端部向与延设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23.如权利要求18~2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设部,从所述接触部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侧相反侧的端部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向延设方向延伸、在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具有缺口部。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分别具有贯通所述第1支承构件、所述刮刀和所述第2支承构件的螺杆;
设置在所述螺杆的轴向一端部上、与所述接触部相对配置的螺钉头。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横跨所述刮刀与所述框体配置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表面进行滑擦的第1密封构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具有:
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相对位置上的、有弹性的基材;
分别横跨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与所述基材上设置的、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滑擦的滑擦构件。
27.如权利要求15~2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分别设置在比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更靠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外侧、将所述刮刀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用的安装构件。
28.如权利要求15~2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刮刀的一侧端部上、向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按压所述显影剂承载体表面按压的按压体,
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在所述刮刀的长度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按压体的两端缘的内侧。
29.一种相对成像装置可进行装拆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2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
30.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2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或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处理盒。
CN 200520112877 2004-07-29 2005-07-29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828880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2535A JP4385294B2 (ja) 2004-07-29 2004-07-29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22535 2004-07-29
JP2004222537 2004-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28880Y true CN2828880Y (zh) 2006-10-18

Family

ID=3590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95597A Active CN100454163C (zh) 2004-07-29 2005-07-28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CN 200520112877 Expired - Lifetime CN2828880Y (zh) 2004-07-29 2005-07-29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95597A Active CN100454163C (zh) 2004-07-29 2005-07-28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85294B2 (zh)
CN (2) CN10045416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721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8955A (ja) * 2006-04-05 2007-11-1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現像装置
JP4940833B2 (ja) * 2006-08-31 2012-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像担持体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08704B2 (ja) * 2008-04-25 2013-10-09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トナーシール部材
EP2175325B1 (en) 2008-10-10 2016-08-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ealing arrangement
US8818247B2 (en) 2009-12-25 2014-08-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375377B (zh) * 2011-11-11 2013-09-18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及成像装置
JP6015105B2 (ja) 2012-04-27 2016-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015104B2 (ja) 2012-04-27 2016-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CN114089613B (zh) * 2020-08-24 2023-11-2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碳粉补给组件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4494A (ja) * 1993-11-12 1995-05-23 Nec Corp 現像装置
JPH08129303A (ja) * 1994-10-31 1996-05-21 Canon Inc 弾性ブレード及び現像装置
JPH101991A (ja) * 1996-06-13 1998-01-06 Toto Ltd 浴室ユニット
JP3327834B2 (ja) * 1997-06-16 2002-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DE69816523T2 (de) * 1997-05-27 2004-06-03 Sharp K.K. Entwicklungsgerät
US6336014B1 (en) * 1999-06-18 2002-01-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with sealing members for preventing toner leakage
JP2001027844A (ja) * 1999-07-14 2001-01-30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6496668B2 (en) * 1999-07-14 2002-12-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with sealing members for preventing toner leakage
JP3469842B2 (ja) * 2000-03-10 2003-11-25 優章 荒井 交通信号機
JP3938114B2 (ja) * 2002-08-14 2007-06-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721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2200721B (zh) * 2010-03-24 2014-07-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8855524B2 (en) 2010-03-24 2014-10-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4163C (zh) 2009-01-21
CN1728011A (zh) 2006-02-01
JP2006039428A (ja) 2006-02-09
JP4385294B2 (ja)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28880Y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CN1140847C (zh) 安装件、鼓法兰、感光鼓和处理盒
CN2779451Y (zh) 影像形成设备
CN2919308Y (zh) 感光构件盒、显影剂盒以及处理盒
CN2736810Y (zh) 显影盒、处理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39773C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90768C (zh) 显影盒及使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940744A (zh) 具有将显影辊从感光鼓分离的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91610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534399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497383A (zh) 处理盒或显影装置的再生产方法
CN2786663Y (zh) 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N2891011Y (zh) 成像装置
CN115213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墨粉补充装置以及装于其上的墨筒
CN1959557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63662A (zh) 成像设备
CN1497373A (zh) 显影盒,侧盖板安装方法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831671A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340748A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CN1503070A (zh) 显影剂载体、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734362A (zh) 成像装置
CN1892485A (zh) 显影盒
CN1512274A (zh) 影像形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01059682A (zh) 处理单元、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879247Y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