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2274A - 影像形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形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12274A CN1512274A CNA200310110288XA CN200310110288A CN1512274A CN 1512274 A CN1512274 A CN 1512274A CN A200310110288X A CNA200310110288X A CN A200310110288XA CN 200310110288 A CN200310110288 A CN 200310110288A CN 1512274 A CN1512274 A CN 15122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e
- image forming
- forming equipment
- platform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影像形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在该影像形成设备中,通过在打印机主体上安装一个连接盖,并在该连接盖上安装操作面板单元和扫描仪单元,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影像读取部和操作面板部能有效地被装配。这样做的话,操作面板单元和扫描仪单元能通过连接盖可靠地装配到打印机主体上,可以控制住连接盖,并能抬起和搬运组合后的机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形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公知的影像形成设备整体地具有用来读取记载在文件上的影像的影像读取手段和根据影像读取手段读取的信息将影像形成到纸张上的影像形成手段,并且作为具有复印和传真/网络通信功能的数字组合机器、打印机、或类似设备被出售。
在这种型式的影像形成设备中,因为影像读取部、影像形成部和操作部被构成在一起,故而到目前为止,难以单独地替换单个部分或者改变装配;因此,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2-171372号所披露的,各个部分应当做成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
此外,在这种型式的影像形成设备中,压板通过铰链被安装到的设备主体上,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9-261422号所披露的,在压板的重心附近安装一个由弹簧和凸轮构成的阻尼机构,当压板转动时,由于强力的弹簧和结构体,只要使用一个铰链,其他的铰链可制得廉价些。
另外,在这种型式的影像形成设备中,安装有用来控制设备的衬底。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11-174761号披露了,在组合了一个机械模块和一个纸张供给模块后,通过在这两个部件上安装影像控制板能够保证一个大的设定区域。
发明内容
因此,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2-171372号中,读取模块、操作模块、和记录模块被分别构成。操作模块被安装在读取模块和记录模块之间,并且这些模块被相互关联地设置。但是,如果这些部分如上所述被分别做成模块的话,当操作模块在运输期间被抓紧并提升时,或类似情况下,则有可能使操作模块、读取模块和记录模块分离。
另外,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9-261422号中,当压板转动时,包括阻尼机构的铰链被安装在压板的重心附近,但是当压板转动时,该铰链不位于该压板的重心位置。同时,当压板转动时,为了将铰链安装和装配到该压板的重心位置,需要非常仔细的安装操作。
此外,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1-174761号中,影像控制板被安装到组合机械模块和纸张供给模块的一侧,并位于这两个模块的上方。如果读取模块被安装到控制板的上方,则必须考虑将安装在读取模块中的各个部分电连接到该影像控制板上。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形成设备,和该影像形成设备的一种安装方法,其中,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影像读取部和操作面板部能有效地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影像形成设备包括一个用来读取记录在文件上的影像的影像读取单元;一个影像形成设备主体,根据影像读取单元所读取到的影像信息,该影像形成设备主体能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影像;和一个操作面板单元,使用者通过该操作面板单元操作影像读取单元和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并且该操作面板单元是与影像读取单元分开单独提供的。提供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安装到影像形成设备主体上并且支撑该影像读取单元和操作面板单元。
根据这个结构,支撑构件被安装到影像形成设备主体,而影像读取单元和操作面板单元被安装到该支撑构件上;因此,通过该构件,影像读取单元和操作面板单元能被安全地安装到影像形成设备主体上。因此,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影像读取单元和操作面板单元被分别构成,各个部分能被单独地替换或者改变这种装配,并且由于可靠的安装,该支撑构件能被抓紧和搬运。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具有用来安装支撑构件的树脂安装接收部,并且该支撑构件具有安装到影像形成设备主体上的树脂安装部。
根据这个结构,影像形成设备主体的安装接收部和支撑构件的安装部都由树脂做成。因此,在安装部被安装到安装接收部的安装区域中,相比于影像形成设备主体的安装接收部和支撑构件的安装部中的一个是金属而另一个是树脂的情况,热膨胀和热收缩能变得彼此更接近。因此,通过减少安装区域中的支撑构件和影像形成设备主体的变形,能提高装置的刚度。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影像读取单元具有文件在其上被读取的文件台,操作面板单元具有操作键,并且提供一个防止放在文件台上的文件压住该操作键的意外压住限制部。
根据这个结构,该意外压住限制部防止通过影像读取单元被读取的文件因错误而压住该操作键,因此能防止该装置的意外操作。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单元整体地具有一个靠近文件台的平上端面板表面和一个从靠近文件台的平上端面板表面的一侧的相反侧对角向下弯曲并具有操作键的操作面板表面。意外压住限制部具有限制突出部,该限制突出部沿着操作面板表面在上端面板表面和操作面板表面的边界处向上突出。
根据这个结构,当打开的书本放在文件台上时,即使书本的某部分盖住了操作面板表面的操作键的上部,该限制突出部也能防止书本的着部分沿着上端面板和操作面板表面之间的边界的弯曲部分滑动。因此,文件比如在文件台上被读取的书本能防止因错误而压住操作键,所以能防止装置的意外操作。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单元具有其上设置有操作键的操作面板表面,并且意外压住限制部具有调节遮盖接收部,该调节遮盖接收部在垂直于操作面板表面的左/右方向的方向上、距离操作表面预定间隔处遮盖操作面板表面的上部。
根据这个结构,当打开的书本放置在文件台上时,即使书本的某部分盖住了操作面板表面的操作键的上部,书本的该部分被放置在调节遮盖接收部上,所以能防止文件比如文件台上被读取的书本因错误而压住操作键,所以能防止装置的意外操作。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影像读取单元具有用来读取文件的文件台,用来压紧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的文件压紧构件,并且该文件压紧构件以相对于文件台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在该文件压紧构件中,设置至少一个铰链构件以便相对于文件台打开和关闭该文件压紧构件。铰链构件设置在一条垂直于穿过文件压紧构件的重心位置的文件压紧构件的开/关中心轴的直线上。
根据这个结构,仅仅通过安装铰链构件到文件台上,文件压紧构件就能在穿过作为转动支点的文件压紧构件的重心位置的直线上以能开/能关的方式被安装到文件台上,因此文件压紧构件的安全的开/关操作能通过一个简单的装配得以保证。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铰链构件中设置一个转矩产生装置,当文件压紧构件以相对于文件台的一预定角度或更大角度被释放时,该转矩产生装置产生一个转矩,该转矩在文件压紧构件相对于文件台被释放的方向上驱动文件压紧构件,或者保持文件压紧构件的原样。
根据这个结构,当文件压紧构件以相对于文件台一预定角度或更大角度释放时,因为通过转矩产生装置产生的转矩在从文件台释放的方向上驱动文件压紧构件,或者保持文件压紧构件的原样,所以能够防止文件压紧构件因自身重量沿关闭方向落下并激烈地碰撞文件台。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一个用来读取文件的驱动源被设置在影像读取单元上。一个与该驱动源电连接的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主体或支撑构件上。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同一侧。
根据这个结构,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同一侧,因此电连接这些组件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线路能被缩短,装置结构能被简化,并且驱动源和电路衬底之间的可靠连接能得以保证。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中的前/后方向上的同一侧。
根据这个结构,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中的前/后方向上的同一侧,因此电连接这些组件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线路能进一步缩短,装置结构能可进一步简化,可保证驱动源和电路衬底之间的可靠连接。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驱动源和电路衬底是用连接电线作电气连接的,在影像读取单元中布置一个通孔,连接电线就通过该通孔。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通孔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中的右/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与驱动源和电路衬底同一侧。
根据这个结构,通孔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中的右/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与驱动源和电路衬底同一侧,因此电连接这些组件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线路能进一步被缩短,装置结构能进一步被简化,并且驱动源和电路衬底之间的可靠连接能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影像读取单元具有用来读取文件的文件台,用来压紧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压紧构件,并且该文件压紧构件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文件台上。文件台上具有其上放置文件的透明板上,和用来读取放置在透明板上的文件读取手段。文件压紧构件具有用来设定文件的文件设定构件和用来传送设定在文件设定构件上的文件到文件读取手段的文件传送手段。驱动源具有扫描驱动源和文件传送驱动源,扫描驱动源设置在文件台上并扫描与透明板相对的文件读取手段,文件传送驱动源设置在文件压紧构件上并驱动文件传送手段。
根据这个结构,文件读取手段和文件传送手段能分别被扫描驱动源和文件传送驱动源单独驱动,所以能保证精确的操作。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具有在影像形成设备主体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影像形成设备突出的突出部,和设置在突出部上用来提升影像形成设备的手柄部。
根据这个结构,通过抓住手柄部,影像形成设备能轻易地被提起。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影像形成设备包括用来读取记录在文件上的影像读取装置和能根据影像读取装置所读取到的影像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影像的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影像读取装置具有文件台和文件压紧部,文件在文件台上被读取,文件压紧部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文件台上并压紧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用来相对于文件台打开和关闭文件压紧构件的至少一个铰链构件设置在文件压紧构件上,并且该铰链构件设置在一条垂直于穿过文件压紧构件的重心位置的文件压紧构件的开/关中心轴的直线上。
根据这个结构,仅仅通过安装铰链构件到文件台上,文件压紧构件就能在穿过作为转动支点的文件压紧构件的重心位置的直线上以能开/能关的方式被安装到文件台上,因此通过简单的装备,文件压紧构件的安全的开/关操作能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用来读取文件的文件读取手段设置在文件台上。用来设定文件的文件设定构件、用来传送设定在文件设定构件上的文件到文件读取手段的文件传送手段、和用来驱动文件传送手段的文件驱动源被设置在文件压紧构件上。
根据这个结构,如果文件设定在文件压紧构件的文件设定构件上,则文件传送手段被文件传送驱动源驱动,并且该设定文件被传送到文件台的文件读取手段中。因此,即使文件未被放置在文件台中,文件也能通过文件读取手段被读取。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铰链构件中设置一个转矩产生装置,当文件压紧构件以相对于文件台的一预定角度或更大角度被释放时,该转矩产生装置产生一个转矩,该转矩在文件压紧构件相对于文件台被释放的方向上驱动文件压紧构件,或者保持文件压紧构件的原样。
根据这个结构,当文件压紧构件以相对于文件台一预定角度或更大角度释放时,因为通过转矩产生装置产生的转矩在从文件台释放的方向上驱动文件压紧构件,或者保持文件压紧构件的原样,所以能够防止文件压紧构件因自身重量沿关闭方向落下并激烈地碰撞文件台。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影像形成设备包括用来读取记录在文件上的影像读取装置,和能够根据影像读取装置读取到的影像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影像的影像形成设备主体。用来读取文件的驱动源设置在影像读取装置上,电连接到驱动源的电路衬底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主体或支撑构件上,并且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上的同一侧。
根据这个结构,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上的同一侧,所以电连接这些组件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线路能被缩短,装置结构能被简化,并且驱动源和电路衬底之间的可靠连接能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前/后方向上的同一侧。
根据这个结构,驱动源和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前/后方向上的同一侧,所以电连接这些组件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线路能被进一步地缩短,装置结构能被进一步地简化,并且驱动源和电路衬底之间的可靠连接能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驱动源和电路衬底通过连接线电连接,并且连接线穿过其中的通孔被设置在影像读取装置中。
根据这个结构,连接线通过设置在影像读取装置中的通孔电连接驱动源和电路衬底,因此连接线的长度和伸长能被进一步地缩短,并且驱动源和电路衬底之间的可靠连接能进一步地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通孔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与驱动源和电路衬底同侧。
根据这个结构,通孔设置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与驱动源和电路衬底同侧,所以电连接这些组件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线路能被进一步地缩短,装置结构被进一步地简化,驱动源和电路衬底之间的可靠连接能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影像读取单元具有用来读取文件的文件台,用来压紧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压紧构件,并且该文件压紧构件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文件台上。在文件压紧构件中,设置有安装到文件台用来相对于文件台开、关文件压紧构件的至少一个铰链构件。通孔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右/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与铰链构件设置在同侧。
根据这个结构,通孔在影像形成设备的右/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设置与使文件压紧构件相对于文件台打开和关闭的铰链构件的同一侧。因此能防止连接线在文件压紧构件打开和关闭时的接触和缠结。由此,装置的可靠操作能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影像读取装置具有用来读取文件的文件台,和用来压紧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压紧构件,并且该文件压紧构件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文件台上。文件台具有其上放置文件的透明板,和用来读取放置在透明板上的文件读取设备。文件压紧构件具有用来设定文件的文件设定构件,和用来传送设定在文件设定构件上的文件到文件读取设备的文件传送设备。驱动源具有设置在文件台上并扫描与透明板相对的文件读取设备的扫描驱动源和设置在文件压紧构件上并驱动文件传送设备的文件传送驱动源。
根据这个结构,文件读取设备和文件传送设备能分别被扫描驱动源和文件传送驱动源单独驱动,因此精确的操作能得以保证。
在本发明的各个典型实施方式中,一种影像形成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把支撑构件安装到影像形成设备主体上,该支撑构件支撑用来读取记录在文件上的影像的影像读取单元,该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影像;把操作面板单元安装到支撑构件上,使用者通过该操作面板单元来操作影像读取单元和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和把影像读取单元安装到该支撑构件上。
根据这个方法,当支撑构件被安装到影像形成设备主体之后,操作面板和影像读取单元被安装到支撑构件上。因此,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影像读取单元和操作面板单元被分别构成,每一单元都能单独被替换或者能改变装配,并且可靠的装配能得以实现。
另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安装影像读取单元到支撑构件上的步骤包括:安装用来读取文件的文件台到该支撑构件上;和安装压住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的文件压紧构件到该文件台上。
根据这个方法,当文件台被安装到支撑构件后,通过安装文件压紧构件到文件台,可以实现影像读取单元的可靠装配。
在下面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的各个典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描述并显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结合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各个典型实施例,其中:
图1是表示打印机主体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侧视截面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主体的透视图;
图3是在连接盖被安装到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主体的状态下从左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4是在连接盖被安装到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主体的状态下从右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5是在连接盖被安装到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主体的状态下从左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6是在操作面板单元被安装到如图5所示的连接盖的状态下从左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7是在操作面板单元被安装到如图5所示的连接盖的状态下从左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8是在文件台被安装到如图7所示的连接盖的状态下从左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9是在文件台被安装到如图7所示的连接盖的状态下从左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10是在文件台被安装到如图7所示的连接盖的状态下从右前侧看的透视图;
图11是在文件压紧构件被安装到如图10所示的文件台的状态下从左前侧看的放大透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影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打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影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关闭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4是表示如图13所示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关闭的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15是表示如图13所示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关闭的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16是表示如图13所示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关闭的状态下)的右视图;
图17是表示如图13所示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关闭的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18是表示如图13所示的组合机器的操作面板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
图19是表示如图13所示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关闭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视截面图;
图2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影像形成设备的另一实施例(提供手插入托盘的模式)的组合机器(文件压紧盖关闭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13是表示本发明的影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机器F的透视图。在这个组合机器F中,作为影像读取单元的平板型扫描仪单元81安装在作为影像形成设备主体的打印机主体1中,并具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和网络通信功能等。
图1是表示打印机主体1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侧视截面图。首先,参照图1阐述打印机主体1。
在图1中,打印机主体1构成一台激光打印机,在其树脂主体机架2中具有:提供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3的纸张供给部4,在纸张3上形成影像的影像形成部5,排出形成有影像的纸张3的排出部6等。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设置打印机主体1的供纸辊8的一侧作为正面(前表面侧),安装后面所描述的定影部28的一侧是后面(后表面侧)。
此外,在主体机架2中,安装有驱动机构的左侧机架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构成,右侧机构由PS(聚苯乙烯)构成。特别地,左、右侧机架由不含诸如玻璃纤维的增强剂的树脂构成。
纸张供给部4具有供纸盒7,供纸辊8和向上设置在供纸盒7的端部的一端侧(前面)的供纸垫9,翻转从供纸辊8供给的纸张3并传送到后侧的供纸通道10,和纸屑去除辊11和对着供纸通道10的阻挡辊12。
供纸盒7形成为上部打开的箱子形状。在主体机架2的底部,供纸盒7从前侧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的主体机架2上。在供纸盒7里面,设置纸张压板13和弹簧14。
纸张压板13能以堆状堆叠纸张3。通过在远离供纸辊8的端部可移动地被支撑,靠近供纸辊8的端部能在上/下方向移动。另外,设置弹簧14,以使在纸张压板13中的靠近供纸辊8的端部的后表面适合向上方向。因此,随着纸张3的堆叠量的增加,通过用远离供纸辊8的端部作为支点,纸张压板13逆着弹簧14的驱动力向下移动。
供纸辊8和供纸垫9以相对的状态设置,供纸垫9被设置在供纸垫9的后侧的弹簧15朝着供纸辊8挤压。
纸张压板13上的最上面的纸张3被弹簧14从纸张压板13的后侧挤压到供纸辊8。在被供纸辊8供纸垫9夹住以后,供纸辊8转动,由此,随着纸张3一张接一张被供纸辊8和供纸垫9分离,纸张3被提供到供纸通道10。
另外,提供的纸张3被安排在供纸通道10的供纸辊8的上方,并在纸屑被由一对辊子构成的纸屑去除辊11去除以后被送至阻挡辊12。
阻挡辊12由一对辊子构成,并在阻挡完成之后传送纸张3到影像形成位置(与感光鼓37和转印辊39相接触的位置)。
此外,供纸部14进一步具有多用途供纸部21,该供纸部能按纸张3堆叠的不同尺寸供纸。也就是,在这个打印机主体1中,前盖16设置在主体机架2的前表面,多用途供纸部21设置在前盖16中。
如图12所示,前盖16近似为浅侧(面向主体机架2的前表面的那侧)打开的箱状。侧表面视图近似为U形,前表面视图近似为矩形。作为将在后面描述的接收表面的突出部的前壁17、上侧壁18、下侧壁19和两个侧壁20被构成在一起。
在主体机架2的前表面中,通过设置在下侧壁19中的一个未作描述的铰链,这个前盖16被主体机架2可移动地支撑着。如图1的虚线所示,这样设置使得当上侧壁18在前-后方向(纸张3的纸张排出方向,下文同)上移动时,能相对于机架主体2进行打开和关闭。
如图15和16所示,在透视图中,这个前盖16从连接盖61的侧盖63向前突出,连接盖61将在后面描述。上侧壁18的顶面以从后侧到前侧向下倾斜的形状构成。
此外,主体侧连续部22,它在宽度方向(垂直于纸张3的纸张排出方向的方向,下文同)上在上侧壁18的两端部处与随后描述的连接盖61的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相连续,被构成一种无阶梯部的与前端凹部66相连续的形状。用与前端凹部66相同的方式,一个倾斜部以在两外侧处向后弯曲的弯曲形状形成。
另外,如图1所示,多用途供纸部21具有一个设置在前盖16的前壁17中作为记录介质支撑设备的多用途盘23,和前盖16里面的一个被主体机架2的前侧低端部转动支撑的多用途侧供纸辊24,和一个多用途侧供纸垫25。
如图12所示,从前面看,多用途盘23具有大致矩形板形状。如图1中虚线所示,该多用途盘23通过一个设置在低端部中的未作描述的铰链被前盖16的前壁17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当上端部在前后方向移动时,能被设置成相对于前盖16的前壁17开关。
多用途侧供纸辊24和多用途侧供纸垫25被设置成彼此相互对立的状态。多功能侧供纸辊24被设置在多用途侧供纸垫25的后侧上的一个未作描述的弹簧积压朝向多用途侧供纸辊24。当以展开状态堆叠在多用途盘23上的纸张3被夹在多用途侧供纸垫25和多用途侧供纸辊24之间后,多用途侧供纸辊24转动,随着纸张3被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它被供应到供纸通道10。
影像形成部5配备扫描仪26,处理部27,定影部28等。
扫描仪26设置在主体机架2的上部并具有激光发射器(未作描述),被转动驱动的多角镜29,透镜30、31,反射镜32、33、34等。如连续线所示,基于影像数据的激光束,其中影像数据的光线是从激光发射器发出的,依次穿过或反射到多角镜29、透镜30、和反射镜32、33、透镜31、反射镜34,并被扫描照射到处理部27的感光鼓37的表面上。
处理部27设置在扫描仪26的下部并具有在可移动地安装到主体机架2上的鼓盒35里面的显影盒36、感光鼓37、栅控型电晕充电器38、转印辊39或其他部件。此外,当设置在主体机架2的前面的前盖16打开和关闭时,鼓盒35可从主体机架2上拆卸下来。
显影盒36可拆卸地安装到鼓盒35上并具有显影辊40、层厚调节刀片41,供应辊42、色粉漏斗43等。
带正电属性的非磁性单组分色粉被填充到色粉漏斗43中用作显影剂。对于这种色粉,使用能通过用已知的聚合方法,如悬浮聚合作用,共聚聚合物单体而获得的聚合色粉,聚合单体例如有,如苯乙烯基单体,如苯乙烯,或如丙烯酸盐单体,如丙烯酸、烷基(C1-C4)丙烯酸盐、烷基(C1-C4)偏丙烯酸盐。这一类的聚合色粉具有大致圆形的形状,流动性很好,并能以高影像质量进行成像。
此外,如炭黑、石蜡之类的色剂被混合到这种类型的色粉中。另外,为了提高流动性,加入如二氧化硅之类的外部添加剂。粉末颗粒直径近似为6-10μm。
另外,色粉漏斗43中的色粉通过被设置在色粉漏斗43中心的转动轴44所支撑的搅拌器45的转动以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搅拌,并且在色粉漏斗43的侧部上的从色粉供应部46排出。
在色粉供应部46的侧面位置,可转动地安装一供应辊42,一显影辊40可转动的设置在这个供应辊42的对面。另外,供应辊42以各个辊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状态与显影辊40接触。
供应辊42以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供应辊42由涂覆有导电性泡沫材料的金属辊轴构成。
此外,显影辊40以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显影辊40由涂覆有导电性橡胶材料的金属辊轴构成。更具体地,显影辊40的滚筒由覆盖在滚筒主体表面上的聚氨酯橡胶或含氟硅橡胶涂层构成,滚筒主体用导电性聚氨酯橡胶或含碳微粒的硅橡胶等制造。此外,显影偏压施加给显影辊40。
另外,层厚调节刀片41设置在显影辊40的附近。该层厚调节刀片41具有横截面半圆形的挤压部,该挤压部由金属片弹簧材料做成的刀片主体的顶端部的绝缘硅橡胶制成,该层厚调节刀片41由显影辊40附近的显影剂盒36支撑,以至于挤压部通过刀片主体的弹力压住显影辊40。
另外,从色粉供应部46喷出的色粉通过供应辊42的转动而供应给显影辊40,并在供应辊42和显影辊40之间摩擦带正电。此外,供应到显影辊40上的色粉随着显影辊40的转动进入显影辊40和层厚调节刀片41的挤压部之间,并且以预订厚度的薄层保留在显影辊40上。
在显影辊40的侧面位置,在感光鼓37与显影辊40相对的情况下,感光鼓37以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可转动的安装在鼓盒35中。感光鼓37由具有正带电属性的光敏层构成,并且鼓主体接地,其表面由聚碳酸酯等构成。
在感光鼓37的上面,栅控型电晕充电器38以一定的间隔设置,这样它不与感光鼓37相接触。栅控型电晕充电器38是一个用来充正电的电晕充电器,它从充电线如钨等中产生电晕放电,并且感光鼓37的表面能被均匀地带正电。
转印辊39设置在感光鼓37的下面与之相对,并被鼓盒35支撑以至于能以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印辊39构成为在转印的时候被施加偏压,并且滚筒由覆盖在金属辊轴上的导电性橡胶材料组成。
当感光鼓37转动时,首先,当感光鼓37被来自扫描仪26的激光束曝光后,其表面通过栅控型电晕充电器38被均匀的充正电,形成静电潜影。此后,当它面向显影辊40时,由于施加在显影辊40上的显影偏压而涂覆在显影辊40上的带正电色粉被供应给形成在感光鼓37表面上的静电潜影,也就是,在原始均匀带正电的感光鼓37的表面上曝光部分,曝光部分通过激光束曝光,同时电势降低。
此后,当纸张3进入感光鼓37和转印辊39之间时,涂覆在感光鼓37的表面上的色粉影像通过施加到转印辊37转印偏压被转印到纸张3上。
定影部28位于处理部27的侧面,并设置在纸张3的传送方向的下游。定影部28具有加热辊47,挤压加热辊47的挤压辊48,和一对设置在加热辊47和挤压辊48的下游侧的转印辊49。
加热辊47具有金属管形状并装有由卤素灯构成的加热器,这样构造使加热辊通过加热器加热。
此外,挤压辊48挤压这个加热辊47,并且随着加热辊47的转动而转动。
另外,在定影部28中,当纸张3进入加热辊47和挤压辊48之间时,在处理部27中被转印到纸张3上的色粉被热定影。此后,纸张3通过转印辊49被传送到纸张排出部6的纸张排出通道50。
纸张排出部6具有纸张排出通道50,作为排出设备的纸张排出辊51,作为接收表面的纸张排出盘52。纸张排出通道50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从转印辊49延伸到设置在转印辊49上面的纸张排出辊51的一个通道。
平面图中,纸张排出盘52具有大致矩形板形状。后端部设置在转印辊49和纸张排出通道51之间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从后端部向上倾斜到前端的斜板部53被构成在一起以至于与一平板部54相连续,该平板部在与斜板部53的前端部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以平板形状形成,其中的前端部面向前盖16的上侧壁18的一个自由端部。
此外,一个阻止纸张3排出的制动件55设置在纸张排出盘52的平板部分54中。
也就是说,在平板部分54中,平面看大致为矩形形状的凹部形成在大致中心部分的宽度方向上,并且制动件55设置在该凹部中。制动件55从平面看具有来大致矩形形状,并且通过设置在前端部的铰链56相对于平板部分54可转动地安装。此外,当后端部在前-后方向移动时,通过使用设置在作为支点前端部中的铰链56,制动件55够成能相对于平板部54打开或关闭。在展开状态下(如图1虚线所示的状态),设置成向前端倾斜的角度大于斜板部53的角度;因此,防止了被排出的纸张3从纸张排出盘52的前端部落下。
此外,通过转印辊49送到纸张排出通道50的纸张3被送给纸张排出辊51,并且通过纸张排出辊51从纸张排出盘52上面的后侧(后表面侧)排出到前侧(前表面侧)。
另外,在打印机主体1中,为了在纸张3的两面都形成影像,设置一个作为双面打印设备的反向传送部57。该反向传送部57具有纸张排出辊51,反向传送通道58,挡板59和多个反向传送辊60。
纸张排出辊51有一对滚筒构成,并构成是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能相互转换。如上所述,当纸张3被排除到纸张排出盘52上时,纸张排出辊51以正向转动,但当纸张3被翻转后,它以反向转动。
反向传送通道58构成为一个沿上/下方向的通道,这样纸张3能从纸张排出辊51传送到多个设置在影像形成部5的下面的反向传送辊60。上侧端部设置在纸张排出辊51的附近,下侧端部设置在反向传送辊60的附近。
挡板59可移动的设置以至于面向着纸张排出通道50的一个分支部和反向传送通道58。通过一个未作描述的螺线管的励磁和非励磁,被纸张排出辊51翻转的纸张3的传送方向能从面向纸张排出通道50的方向转换为面向反向传送通道58的方向。
在供纸盒7的上面,多个反向传送辊60以大致水平的方向设置。最远离上侧的反向传送辊60设置在反向传送通道58的后端部附近,而最远离下侧的反向传送辊60设置在阻挡辊12的下面。
另外,当影像形成在纸张3的两面时,下面显示了这个反向传送部57是如何运转的。也就是说,当一面已形成有影像的纸张3被转印辊49从纸张排出通道50送到纸张排出辊51时,纸张排出辊51以纸张3被夹住的状态正向转动,纸张3被临时传送到外部(纸张排出盘52侧),并且当大部分的纸张3被送到纸张排出盘52,并且纸张3的后端被纸张排出通道51夹住时,纸张排出辊51的正向转动被延迟。
接下来,纸张排出辊51反向转动,挡板59改变转印方向,这样纸张3被传送到反向传送通道58,纸张3以前后反向的状态被传送到反向传送通道58。另外,当纸张3的转印完成时,挡板59被改变到原始状态,即:自转印辊49传送的纸张3被送到纸张排出通道51的状态。
接下来,以反方向传送到反向传送通道58的纸张3被传送到反向传送辊60,从这个反向传送辊60翻转成向上方向,被传送到供纸通道10,并被送到阻挡辊12。在反面被阻挡后,传送到阻挡辊12的纸张3又被送至影像形成位置;因此,影像被形成在纸张3的两面。
此外,在打印机主体1的反向传送部57中,能够进行双面打印的纸张3的最大尺寸设置为A4大小。
另外,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主体1中,作为控制组合机器F的各个部分的电路板的主衬底95设置在主体机架2的左后侧的一个侧面上。
此外,相对于组合机器F,操作面板单元71(见图2)和扫描仪单元81(见图12)都被装配在打印机主体1中。
下面参考图2-19阐述这种类型的组合机器F的一种装配方法。
首先,在该方法中,如图3和4所示,作为支撑构件(影像读取装置支撑构件和操作面板支撑构件)的连接盖61被安装到图2所示的打印机主体1的主体机架2上。
连接盖61用不含如玻璃纤维的增强剂的PS(聚苯乙烯)树脂模塑的。如图3和4所示,覆盖主体机架2的顶部并且其中安装了扫描仪单元81的扫描仪安装部62,作为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下文同)上覆盖主体机架2的两侧的侧盖63,覆盖主体机架2的后侧的后盖64,和覆盖主体机架2的上前侧并且其中安装了操作面板71的操作面板安装部65模塑在一起。
如图14所示,在扫描仪安装部62中,在面对着纸张排出盘52的位置,两个侧壁62a、一个上壁62b和一个后壁62c被连续的形成。从前面看,被环绕而具有四方形形状,其中下部和前侧被打开,内侧空间形成一纸张排出空间,后面所书的纸张排出部99中的纸张3在该纸张排出空间中被排出。
另外,两侧壁62a构成为与随后描述的各个侧盖63的前侧凹部66相连续。
在连接盖61被安装到主体机架2的情况下,侧盖63通过将供纸盘62夹在中间而被设置,下端部形成有一个能够覆盖宽度方向上的主体机架2的两侧的宽度。另外,从前面看(见图14),侧盖63大致形成为蘑菇状,从下面伸展到上面,并且当他们从下端部延伸到上端部的时候(特别地,当他们在上端部附近急剧弯曲时),侧盖63被弯曲以至于从主体机架2的两侧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这样,上端的突出部63a能接收扫描仪单元81。
此外,在侧盖63的突出部63a的下表面上,用来抬升组合机器F的保持部80以凹槽形状沿前后方向设置(见图15和16)。
通过以这种类型的形状构成侧盖63,在连接盖61中左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3a的保持部80能被抓住,组合机器F就能被抬起且易于搬运。
另外,侧盖63的前侧(纸张排出方向的下端,下文同)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弯曲,前端凹部66构成为一个圆弧形朝后侧(纸张排出方向的上端,下文同)挤压的的凹部,这样在上下方向上,它的中心部在前表面处变得最深(见图15和16)。
另外,在各个前端凹部66得最远侧被挤压的上下方向中心部的最深部(即,纸张排出方向的前端凹部66的上侧端部)比随后描述的扫描仪单元81的文件台82的前端部82a更靠前(见图15和16)。同样,在双面打印的时候,当一个面已经形成有影像的A4纸张3通过纸张排出辊51被临时送至纸张排出盘52时,最深部66a被形成以至于被设置得比传送的纸张3的后段部M更靠前(即,打印机主体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见图19)。
此外,在封装状态下,各个前端凹部66构成使各个前端凹部66的最深部66a比制动件55的前端部(设置了铰链56的支撑侧端部)更靠前,并且在打开状态下,设置得比制动件55的后端部(与设置了铰链56的那一侧相反的自由端侧)更靠后(见图19)。
此外,各个侧盖63的各个前端凹部66构成为弯曲的斜面66b,其中在宽度方向上前表面的外部在两个外侧处向后弯曲(见图14)。
此外,如图3和4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各个侧盖63的下端部的中间,作为插入了丝锥收紧型螺钉67的安装部,树脂安装部68被构成为向下展开为大致矩形形状。
后盖64在后表面中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宽度方向上,下端部的两侧端部,按与侧盖63相同的方式,作为插入了丝锥收紧型螺钉67的安装部的树脂安装部68向下构成为大致矩形形状。
在扫描仪安装部62的前侧,操作面板单元安装部65被构成以至于比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更向前突出(见图15和16)。与操作面板单元安装部65中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相连的操作面板侧连续部69构成为与前端凹部66光滑连续的形状(见图15和16)。
此外,从平面看,操作面板单元安装部65的上侧大致构成为与操作面板单元71相同的形状,以便于接收操作面板单元71,四个用于拧紧操作面板单元71的螺钉基座部70以预定间隔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在朝向操作面板单元71的后端部的位置上。
此外,在连接盖61中,同时也在扫描仪单元安装部62的后盖64的附近,拧紧扫描仪单元81的文件台82的两个螺钉基座部70被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宽度方向上。
另外,如图3所示,在连接盖61中,在左后侧的侧面上,设置打印机主体1的主衬底95和作为接替配线96的电路板的继电器衬底95a,其中,随后描述的扫描马达84a与随后描述的传送马达90a电连接。
如图3和4所示,当连接盖61安装在主体机架2的顶部时,丝锥收紧型螺钉67被插入到后盖64的各个定影部68和各个侧盖63中,各个螺钉67被啮合安装到树脂主体机架2,并被安装到如图5所示的主体机架2上。
更具体地,通过定影部68啮合安装螺钉67被拧入并被安装在树脂主体机架2中,同时使主体机架2的安装部朝着定影部68变形。因此,如果树脂安装部68通过螺钉67安装到树脂主体机架2上,即,连接盖61和打印机主体1的安装部都是树脂,相比于安装部为树脂和金属的情况,各个部分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变得彼此接近。因此,在安装部中连接盖61和打印机主体1的扭曲能减小而装置的刚度能得以提高。
接下来,在装配方法中,如图6和7所示,作为操作面板的操作面板单元71安装在连接盖61的操作面板单元安装部65中。
从平面看,区别于扫描仪单元81,操作面板单元71构成为大致长方形板形状。在安装到连接盖61的情况下,一个在大致相同的板上与随后描述的文件台82相邻的面板平形状的顶端面板表面72,弯曲的并在顶端面板表面72的处对角向下方向上构成的倾斜操作面板表面73,与文件台82相邻侧的反侧被整合在一起。在操作面板表面73,使用者用来操作打印机主体1和扫描仪单元81的各种操作键组74被设置。
此外,在这个操作面板单元71中,如图18所示,在随后描述的扫描仪单元81的文件台82上,如果放置打开的书本77作为文件,则上限制突出部75、下限制突出部75b和盖板76被设置用作意外压住限制部,这样,书本77的一部分不会因错误而压住操作键组74。
上限制突出部75通过在前后方向上以适当突出形状构成操作面板表面73而构成,这样,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到操作面板表面73的整个宽度,且与顶端面板表面73相连的顶端部弯曲,以至于在上端面板表面72和操作面板表面73之间的分界线的弯曲部分向上突出。这样做的话,如果打开的书本77放置在文件台82上,即使一部分的书本盖住了操作面板表面73的操作键组74的顶部,上限制突出部75也能防止书本77沿着上端面板表面72和操作面板表面73的分界线的弯曲部分弯曲,并能防止书本77压住操作键组74。
下限制突出部75b构成为: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操作面板73的整个宽度下端部相对于操作面板表面73在比操作面板单元73的操作键组74更靠前的位置向上突出。这样做的话,如果打开的书本77放置在文件台82上,当书本77接触上限制突出部75和下限制突出部75b时,能防止书本77的一部分压住操作键组74。
如图12和18所示,盖板76设置为能覆盖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操作面板单元71的中心部的显示部分,并能在相距操作面板表面73一预定空间处覆盖操作面板表面73的前后方向。该盖板76有透明树脂板构成,并且构成为能在覆盖操作面板的情况下从操作面板表面73处稍微地抬起。这样做的话,当打开书本77放置在文件台82上时,即使书本77的一部分盖住了操作面板表面73的操作键组74的顶部,书本也放在盖板76上,这样就能防止操作键组74被书本77压下。
因此,由于上限制突出部75、下限制突出部75b和盖板76,故能防止被扫描仪单元81读取的文件例如书本77因失误而压住操作键组74,这样能防止装置的误操作。
此外,在操作面板单元71中,如图6所示,后段部以能够接触到连接盖61的螺钉基座部70的高度构成,四个安装孔78在后段部的宽度方向上以一定间隔构成。在这个操作面板单元71被安装在操作面板单元安装部65上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通过插入螺钉79到相关的安装孔78中,并保证相关的螺钉79固定设置在连接盖61中的相应的螺钉基座部70中,操作面板单元71被安装到连接盖61上。
如图19所示,这样安装的操作面板单元71设置为能比打印机主体1更向前突出。此外,操作面板单元71的前端部在其未被使用的时候,位于封装状态下处于连接盖61中的多用途盘23的自由端部(与用未作描述的铰链支撑的一侧的端部相反的端部)的前侧,当它如虚线所示使用时,被设置为自前盖16起,比打开状态下的多用途盘23的自由端部更靠后。
接下来,在这个装配方法中,如图8-17所示,扫描仪单元81被安装到连接盖61。
如图12所示,扫描仪单元81具有文件台82,和作为安装到文件台82上以至于能打开和关闭的文件压紧构件的文件压紧盖83。
文件台82构成为大致矩形厚板状。在顶面上,玻璃板85被设置为大致矩形透明板,其上放置有文件。作为读取文件的文件读取设备的CCD传感器84,和作为平行于玻璃板85扫描CCD传感器84的扫描驱动源的扫描马达84a(见图17)被包含在其中。
CCD传感器84通常设置在玻璃板85的左侧。扫描马达84a(见图17)位于CCD传感器84的附近,更具体地是被封装在文件台82的左后侧。CCD传感器84在左右方向上被扫描以至于被扫描马达84a驱动朝向玻璃板85。
此外,如图8所示,在这个文件台82中,两个穿过固定螺钉86的通孔87以一定的间隔在宽度方向上构成在后端部。另外,在文件台82中,铰链安装槽88a和铰链安装槽88b以一定的间隔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在后端部,其中铰链安装槽中,随后描述的主铰链91和副铰链92被啮合以自由打开/关闭的状态安装文件压紧盖83。此外,插入随后描述的主铰链91的铰链安装槽88a设置在文件压紧盖83的左后侧,在通孔87的附近,位于通孔87的左面和后面。
此外,在文件台82上,插入随后描述的主铰链91的铰链安装槽88a的左面,当嵌通作为电连接随后描述的ADF装置90的传送马达90a和主衬底95的配线96(见图11)的通孔,设置开口97以便在上下方向上穿过文件台82。
另外,如图8所示,当文件台82被安装成前端部与操作面板单元71的后端部重叠,而后端部被放置使得各个通孔87朝向连接盖61的各个螺钉基座部70之后,固定螺钉86被插入到各个通孔87中,且各个固定螺钉86被啮合安装到各个螺钉基座部70上,因此,如图9和10所示,文件台82被安装到连接盖61上。
此外,当文件台82被安装到连接盖61之后,如图9和10所示,侧盖构件93被安装到主体机架2的两侧,后盖构件93被安装到主体机架2的后侧。
如图12和13所示,在文件压紧盖83的顶面上,设置作为堆叠文件能被放置的文件设定构件的文件设定板89和作为文件传送设备的ADF(自动文件传送器)装置90。
ADF(自动文件传送器)装置90设置在文件压紧盖83的左后侧,并从右侧连接到文件设定板89。在这个ADF装置中,设置作为文件传送驱动源的传送马达90a(见图17),设置在文件压紧盖83的左后侧上马达盖98中,和一个未叙述的文件检测传感器。如下面的描述,当文件检测传感器经由被按下的扫描键所触发而检测到设定在文件设定板89的文件时,CCD传感器84通过扫描马达84a的驱动被移动到位于玻璃板85的左侧的ADF文件读取位置84a,通过传送马达90a的驱动,设定在文件设定板89上的文件自动的传送到ADF文件读取位置84a,文件被CCD传感器84读取。
此外,在文件压紧盖83中,如图11所示,在后端部,作为用来将文件压紧盖83以打开/关闭的方式安装到文件台82上的铰链构件,主铰链91和副铰链92在宽度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设置。
相对于主铰链91和副铰链92,下端部构成为大致矩形厚板状,能啮合文件台82的铰链安装槽88。
由于ADF装置90的重量,文件压紧盖83的重心在文件压紧盖83的左后侧。在左后侧,主铰链91设置在线L上,线L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大体穿过文件压紧盖83的重心位置。在这个主铰链91中,封装了由未作描述的弹簧构成的转矩产生装置91a、凸轮和滑动器。当文件压紧盖83以一预定角度或更大角度相对于文件台打开时,转矩产生装置91a在文件压紧盖83项对于文件台82打开的方向上产生一应用转矩(或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一保持转矩)。
通过设置这种型式的转矩产生装置91a,当文件压紧盖83以一预定角度或更大角度相对于文件台82打开时,通过转矩产生装置91a产生的转矩,文件压紧盖83在文件压紧盖83相对于文件台82打开的方向上被驱动(或在这种情况下被保持)。因此,即使其中包含有传送马达90a等而具有一定重量的ADF装置90设置在文件压紧盖83上,也能防止文件压紧盖83在关闭方向上因其自身重量而下落,以至于不会重重的撞击文件台82。
此外,通过在线L上设置包含有这种转矩产生装置90a的主铰链91,直线L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大体穿过文件压紧盖83的重心位置。因为该主铰链91,文件压紧盖83能绕穿过重心位置作为转动支点的直线打开和关闭。因此,其他副铰链92可以没有转矩产生装置91等而不会很昂贵,并且文件压紧盖83的可靠的打开/关闭操作能得以保证。
另外,如图11所示,通过插入文件压紧盖83的主铰链91和副铰链92到文件台82的各个铰链安装槽88a和88b中,如图12和13所示,文件压紧盖83被安装到文件台上以至于能开能关。
另外,如图11所示,ADF装置90的传送马达90a通过继电器衬底95a被穿过文件台82的连接开口97的配线96电连接到主衬底95。另外,虽然未作说明,但是,包含在文件台82中的扫描CCD传感器84的扫描马达84a同样通过继电器衬底95a被从上下方向上从连接开口97的中间穿过连接开口97的配线96电连接到主衬底95。
另外,用配线96和未作描述的配线完成连接后,如图15所示,衬底覆盖构件93a被安装到朝向主体机架的主衬底95的位置。
此外,在这样装配的组合机器F中,在打印机主体1上面,操作面板单元71和扫描仪单元81被支撑在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上的连接盖61上,由连接盖61在扫描仪单元81和打印机主体1之间构成的耦合部,包括前盖16的上侧壁18和打印机主体1的纸张排出盘52,是排出纸张3的纸张排出部99。
在这种型式的纸张排出部99中,被两个侧壁62a、上壁62b和后壁63c在连接盖61中环绕构成的内部空间为排出纸张3的纸张排出空间,并且前盖16的上侧壁18和打印机主体1的纸张排出盘52为接收纸张3的接收表面。
此外,在这种型式的纸张排出部99中,连接盖61的侧盖63和后盖64被设置为能用作纸张排出部99的外壁。
此外,在这个扫描仪单元81中,例如如图12所示,当文件压紧盖83打开且文件放置到文件台82的玻璃板85上之后,如果文件压紧盖83关闭且被按下,CCD传感器84在扫描马达84a的驱动下,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文件台82的地玻璃板85扫描,记录在文件上的影像因此被CCD传感器84读取。
另外,例如如图13所示,如果文件压紧盖83关闭,文件被设定在文件设定板89上,按下操作面板单元71的操作键组74中的扫描键,未作描述的文件检测传感器检测文件设定板89中文件的设定,ADF装置90被传送马达90a驱动而自动传送文件至设置在左端的CCD传感器84,文件成功的朝向设置在左端的CCD传感器84,记录在文件上的影像因此被CCD传感器84读取。此外,被CCD传感器84读取的文件排出到文件压紧盖83的上表面。
因此,如果CCD传感器84和ADF装置90分别被扫描仪马达84a和传送马达90a单独驱动,基于文件设定位置的可靠操作能得以保证。
特别在文件压紧盖83中,设置了文件设定板89和ADF装置90,这样,如果多个文件以堆叠状设置在文件设定部89中,通过传送马达90a的驱动,ADF装置90成功地自动传送文件至CCD传感器。因此,不必逐一地将文件放置在文件台82的玻璃板85上,文件也能有效的被CCD传感器84读取。
另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被CCD传感器读取的影像数据被传送到打印机主体1。在打印机主体1中,基于这些数据,通过在纸张3上形成影像,就能实现复印功能。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连接盖61被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操作面板单元71和扫描仪单元81被安装到连接盖61。因此,通过连接盖61,操作面板单元71和扫描仪单元81能可靠的装配到打印机主体1中。因此,打印机主体1,操作面板单元71,扫描仪单元81被分别构成,且各个部分能单独替换,或改变其组合。另外,由于可靠的装配,通过抓紧连接盖61的保持部80,他们就能被搬运。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仅通过插入主铰链91和副铰链92到文件台82的各个铰链安装槽88a和88b中,使用穿过文件压紧盖83的重心位置的直线L作为转动支点,文件压紧盖83就能以能开/能关的方式被安装,因此通过简化装配能保证文件压紧盖83的开关操作。
此外,直线L穿过重心位置83a并大致垂直于文件压紧盖83开关的中心轴。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打印机主体1的主衬底95,连接盖61的继电器衬底95a,文件台82的扫描马达84a,文件压紧盖83的驱动马达90a都设置在相同侧,也就是,盖组合机器F的左后侧。因此,电连接这些构件的配线96的长度和线路能被缩短,装置结构能被简化,驱动马达90a、扫描马达84a、继电器衬底95a和主衬底95之间的可靠的连接能得以保证。
特别地,ADF装置90的驱动马达90a通过配线96电连接到继电器衬底95a和主衬底95,配线96穿过形成在继电器衬底95a和主衬底95的同一侧,也就是在组合机器F的左后侧的文件台82的连接开口97。因此,配线96的长度和线路被进一步缩短,减少电噪声的产生,并且驱动马达90a、继电器衬底95a和主衬底95之间的可靠的连接能进一步得以保证。
另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在文件台82中,插入了主铰链91的铰链安装槽88a设置到连接开口97的右面,也就是,连接开口97设置在与用来相对于文件台82打开和关闭的文件压紧盖83的铰链91的同一侧,即组合机器F的左后侧。因此,能防止配线96与打开或关闭的文件压紧盖83接触或缠绕。因此,装置的可靠操作能得以保证。
此外,在这种装配方法中,当连接盖61被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之后,操作面板单元71和扫描仪单元81被安装到连接盖61。因此,打印机主体1,扫描仪单元81和操作面板单元71被分别构成,各个部分能单独被替换,或者改变组合方式,因此,能实现可靠的装配。
此外,在这种装配方法中,在扫描仪单元81的安装方面,当文件台82安装到连接盖61之后,文件压紧盖83被安装到文件台82,因此能实现扫描仪单元81的可靠装配。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各个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构成为能以圆弧形状挤压后侧,因此,扫描仪单元81被连接盖61支撑,排出的纸张3容易从前端凹部66的压低部在侧面方向上平坦地移动。因此,装置的刚度能得以保证,操作性能得以提高。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如图19的点P所示,组合机器的重心在打印机主体1的扫描仪26的后侧附近,但相对于重心P而言,纸张排出辊51设置在后侧,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设置在前侧。因此,刚度提供给一个伸出部,通过抓紧侧盖的保持部80,组合机器F能进行搬运。因此,纸张排出部99设置在扫描仪单元81和打印机主体1之间,并能保证足够的刚度。
此外,在纸张排出部99中,连接盖61也用作外壁,这样能保证装置的刚度,并减少构件的数量。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如图15和16所示,各个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的最深部66a设置的比扫描仪单元81的文件台82的前端部82a更靠前,这样在侧盖63中,能保证足够的刚度以支撑文件台。因此,即使文件台用手重重的挤压,也能避免装置的损坏。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当双面打印时,通过反向传送部57的纸张排出辊51临时将影像已经形成在一个面的纸张3送至纸张排出部99,然后再次缩回,纸张3的前后就被翻转。但是,在这种双面打印的中间,当影像已经形成在一个面的A4纸张3通过纸张排出辊51被临时送到纸张排出盘52时,各个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的最深部66a设置得比排出的纸张3的后端部M更靠后(见图19)。因此,可以在影像尚未形成在另一面上时防止纸张3被使用者错误地移去。因此,能保证可靠的双面打印,并能提高操作性能。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如图15和16所示,操作面板单元71设置为能从打印机主体1突出到前侧(前表面侧)。因此,操作面板单元71能设置在使用者执行操作时的前侧的最前面。因此,能提高操作性能。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如图19所示,操作面板单元71的前端部设置成比对多用途盘23的前端部(与被未作描述的铰链支撑的一侧的端部相反的端部)更靠前,在不使用的时候,多用途盘23封装在前盖16中,如虚线所示,在使用的时候,操作面板单元71的前端部设置为位于从前盖16中打开的多用途盘23的自由端部更靠后的位置。
因此,当多用途盘23处于关闭状态时,也就是,当多用途盘23未使用时,操作面板单元71的前端部设置成比多用途盘23的前端部更靠前,也就是,前表面侧上的多用途盘23的前面。另外,当多用途盘23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就是,当多用途盘23被使用时,操作面板单元71的前端部设置成比多用途盘23的自由端部更靠后,也就是,多用途盘23设置在前侧上的操作面板单元71的前面。因此,当多用途盘23未使用时,能保证操作面板单元71的操作性能,并且当多用途盘23使用时,能提高多用途盘23的操作性能。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如图19所示,相对于各个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各个前端凹部66得最深部66a比遮蔽状态下的制动件55的前端部(设置了铰链56的支撑侧上的端部)更靠前,并设置成比打开状态下的制动件55的后端部(与设置了铰链56的一侧相反的自由端部)更靠后。
因此,当制动件55处于关闭状态时,也就是,当制动件55未被使用时,各个前端凹部66的最深部66a比制动件55更靠前,也就是,各个前端凹部66的最深部66a设置在前侧上的制动件55的前面。此外,当制动件55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就是,当制动件55使用时,各个前端凹部66的最深部66a比制动件55更靠后,也就是,制动件55在前侧上设置在各个前端凹部66的最深部66a的前面。因此,装置的刚度能得以保证,并且当使用制动件55时,堆叠在制动件55上的纸张3能容易地从侧向移去,能提高操作性能。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在纸张排出部99中,前盖16的上侧壁18的顶面形成为在从后侧到前侧的方向上向下倾斜的形状。因此,在排出到纸张排出盘52的纸张3后端部S与上壁侧18的顶面之间能形成一个空间。因此,纸张3容易用手从后端部S的下面移去。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构成为能以圆弧形状向下挤压后侧。此外,与连接盖61的操作面板单元安装部65中的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相连续的操作面板侧连续部69以不需阶梯部就与前端凹部66相连续的形状构成。此外,与前盖16的上侧壁18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相连续的主体侧连续部22以不需阶梯部就与前端凹部66相连续的形状构成。因此,当纸张3移去时,能防止纸张3在侧盖63上或操作面板单元71侧、打印机主体1侧和侧盖63的分界处被卡住。因此,纸张3能被适当地移去。
此外,在这种组合机器F中,如图12所示,在宽度方向上各个侧盖63的前端凹部66的前表面的外侧构成为朝外侧的后面向下倾斜的弯曲斜面66b。因此,当纸张3移去时,能防止纸张3卡在侧盖63上。此外,由于这种形式的斜面,刚度能得以提高。
此外,在上面的阐述中,在打印机主体1的前盖16的前表面中,设置一个多用途供纸部21,能堆叠和提供不同尺寸的纸张3。但是,例如图20所示,除了多用途供纸部21,也可以设置用手插入纸张3的手动插入部101。也就是在图20中,作为手动输入部101,可转动地设置一个手动插入盘102作为在前盖16的前表面打开和关闭的记录介质供应设备。
此外,多用途供纸盘21和手动插入部101被设置成能被打开和关闭,但也能设置成能滑动移动。
此外,在上面的阐述中,文件设定部89和ADF装置90被设置在文件加压盖83上,根据用途和目的,也有文件加压盖83不具有文件设定件89和ADF装置90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影像读取单元和操作面板单元被分别构成,每一部件都能单独地替换,或者改变组合方式,因此,支撑构件能通过可靠的装配被保持和搬运。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装置的刚度能通过减少安装区域的影像形成设备主体和支撑构件的变形来提高。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调节突出部能防止文件台上被读取的文件因错误而压住操作键,并能防止装置的意外操作。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当书本的一部分放置在被限制的盖部时,能防止在文件台上被读取的文件,比如书本因错误而压住操作键,并能防止装置的意外操作。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简单的装配,文件压紧构件的可靠的打开/关闭操作能得以保证。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能防止文件压紧构件因自身的重量沿关闭方向上落下而重重地撞击文件台。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装置结构被简化,驱动源和电路衬底的可靠连接能得以保证。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电连接驱动源和电路衬底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线路能被进一步地缩短,装置结构能被进一步简化,驱动源和电路衬底间的可靠连接能得以保证。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文件读取设备和文件传送设备分别被扫描驱动源和文件传送驱动源单独驱动,所以能保证精确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保持部被抓住,影像形成设备被抬起并易于搬运。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通过简单的装配能保证文件压紧构件的可靠的开关操作。
在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不需将文件放在文件台上,文件就能被影像读取设备读取。
虽然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申请人或其他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那些当前未预见到的替换,修改、变化、改进或使用本质相同的替代物。因此,提交和可能修改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目的是要包括所有的这些替换,修改,变化,改进或使用本质相同的替换物。
Claims (30)
1.一种影像形成设备,包括:
多个操作单元;和
一个支撑构件,所述多个操作单元安装到所述支撑构件上并相互配合,所述多个操作单元中的每一个可从所述支承构件上独立地拆卸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主机架,所述主机架包括一个在其中安装支撑构件的安装接受部分,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一个安装到所述主机架的安装接受部分的安装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操作单元包括:
一个安装到支撑构件,从文件中读出影像信息的影像读取单元;和
一个安装到支撑构件,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面板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操作面板单元,所述操作面板单元包括:
一个操作键;
一个在其中布置有所述操作键的操作面板表面;和
一个防止放在文件台上的文件压住操作键的意外压住限制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意外压住限制部分包括一个在垂直于操作面板表面的右/左方向上离开操作面板表面上部预定距离,并遮盖操作面板表面上部的限制遮盖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影像读取单元和一个操作面板单元,其中:
所述影像读取单元包括一个在其上面放置文件夹的文件台,和
所述操作面板单元包括:
一个上端面板表面,其一侧邻接文件台,相对侧邻接操作面板表面,所述操作面板表面含有一个操作键并沿远离文件台的方向向下弯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意外压住限制部分,包括一个在垂直于操作面板表面的右/左方向上离开操作面板表面上部预定距离,并遮盖操作面板表面上部的限制遮盖部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读取单元包括一个在其上放置要读取的文件的文件台,和一个以相对于所述文件台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的、压紧文件的文件压紧构件,
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包括一个铰链构件,铰链构件使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相对于所述文件台关闭和打开,和
所述铰链构件沿着垂直于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的打开/关闭中心轴的直线设置,并且基本上通过文件压紧构件的重心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构件包括一个转矩产生机构,当所述文件压紧构件释放到等于或者大于相对于所述文件台的预定角度时,所述转矩产生机构产生一转矩,该转矩在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相对于所述文件台被释放的方向上驱动所述文件压紧构件,或者保持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的原样。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读取单元包括一个驱动源,所述影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与所述驱动源电连接的电路衬底,该电路衬底设置在所述主机架或所述支撑构件上,
其中,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被设置在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上的同一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垂直于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上的同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通过连接线电连接,和
所述影像读取单元包括一个所述连接线穿过其中的通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设置在同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读取装置包括一个文件台和一个压紧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的文件压紧构件,所述文件压紧构件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文件台,
所述文件台包括一个其上放置文件的透明板,和一个读取所述文件的文件读取装置,和
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包括一个在文件放置到所述透明板上之前设定所述文件的文件设定构件,和一个文件传送装置,该装置将设定在所述文件设定构件上的文件传送到所述文件读取装置并将文件放置在所述透明板上,和
所述驱动源包括一个扫描驱动源和一个文件传送驱动源,所述扫描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文件台上并在所述透明板的放置文件相对侧扫描所述文件读取设备,所述文件传送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文件压紧构件上并驱动所述文件传送设备。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一个在所述主机架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主机架突出的突出部,和
所述突出部包括一个用来抬起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抓握部。
16.一种影像形成设备,包括:
一个文件压紧构件;
一个文件台;和
一个铰链,沿着一条线将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安装到所述文件台上,这条线基本延伸通过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的重心位置并基本垂直与所述铰链的转动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个主机架;和
一个影像读取单元,所述影像读取单元包括所述文件台和所述文件压紧构件,所述文件压紧构件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文件台上;
其中,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压紧放置在所述文件台上的文件;
所述影像读取单元从文件中读取影像信息,和
所述主机架基于所述影像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影像。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个设置在所述文件台上用来读取文件的文件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包括:
一个设定文件的文件设定构件;
一个将设定在所述文件设定构件的文件传送到所述文件读取装置的文件传送装置;
和一个驱动所述文件传送装置的文件传送驱动源。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构件包括一个转矩产生装置,当所述文件压紧构件被释放至等于或者大于相对于所述文件台的预定角度时,所述转矩产生装置产生一转矩,该转矩在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相对于所述文件台被释放的方向上驱动所述文件压紧构件,或者保持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的原样。
20.一种影像形成设备,包括:
一个具有驱动源的影像读取单元;和
一个电连接所述驱动源的电路衬底,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设置在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上的同一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个主机架;和
一个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的支撑构件,
其中:
所述影像读取装置安装到所述支撑构件上并从文件中读取影像信息,和
所述电路衬底设置在所述主机架或所述支撑构件上。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被设置在垂直于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上的同一侧。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影像读取单元进一步包括一个所述连接线穿过其中的通孔。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源和所述电路衬底设置在同一侧。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读取单元包括一个读取放置在其上的文件的文件台,和一个文件压紧构件,该文件压紧构件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文件台并压紧文件;
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包括一个铰链构件,该铰链构件安装到所述文件台上以使所述文件压紧构件相对与所述文件台能开/能关,
其中,在所述影像形成设备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所述铰链构件与通孔设置在同一侧。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读取单元包括一个读取放置在其上的文件的文件台,和一个压紧文件的文件压紧构件,所述文件压紧构件以能开/能关的方式安装到文件台上。
所述文件台包括一个其上放置文件的透明板,和一个读取所述文件的文件读取装置,
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包括一个在文件放置到所述透明板上之前设定所述文件的文件设定构件,和一个文件传送装置,该装置将设定在所述文件设定构件上的文件传送到所述文件读取装置,并将文件放置在所述透明板上,和
所述驱动源包括一个扫描驱动源和一个文件传送驱动源,所述扫描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文件台上并在所述透明板的放置文件相对侧扫描所述文件读取设备,所述文件传送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文件压紧构件上并驱动所述文件传送设备。
27.一种影像形成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支撑构件;和
安装多个影像形成操作单元到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多个影像形成操作单元彼此相互配合,所述多个影像形成操作单元中的每一个可从所述支撑构件中独立地拆卸下。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多个影像形成操作单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安装一个影像读取单元,所述影像读取单元从文件中读取影像信息;和
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安装一个操作面板单元,所述操作面板单元接收用户输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影像形成设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一个影像读取单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安装一个文件台;和
在所述文件台上安装一个文件压紧构件,
其中,所述文件台读取放置在其上的文件,所述文件压紧构件压紧文件。
30.一个影像形成设备,包括:
用来从文件中读取影像信息的影像读取手段;
用来基于所述影像信息形成影像的影像形成设备;
用来接收用户输入并根据用户输入操作所述影像读取手段和所述影像形成手段的操作手段;
用来支撑所述影像读取手段、操作手段和影像形成手段的支撑手段,这样所述影像读取手段、操作手段和影像形成手段中的每一个都可从所述支撑手段上单独地拆卸下,
所述影像读取手段包括:
用来读取放置在所述文件手段上的文件的文件读取手段;
用来压紧所述文件的文件压紧手段;和
用来以相对于所述文件读取手段关闭和打开的方式铰接所述文件压紧手段的铰接手段,所述铰接手段被设置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垂直于所述文件压紧手段的开/关中心轴并基本穿过所述文件压紧手段的重心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79794 | 2002-12-27 | ||
JP2002379794A JP3758637B2 (ja) | 2002-12-27 | 2002-12-27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12274A true CN1512274A (zh) | 2004-07-14 |
CN100468229C CN100468229C (zh) | 2009-03-11 |
Family
ID=328161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32013190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758825Y (zh) | 2002-12-27 | 2003-12-26 | 影像形成设备 |
CNB20031011028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8229C (zh) | 2002-12-27 | 2003-12-26 | 影像形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32013190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758825Y (zh) | 2002-12-27 | 2003-12-26 | 影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39825B2 (zh) |
JP (1) | JP3758637B2 (zh) |
CN (2) | CN2758825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44100B2 (en) | 2004-12-27 | 2008-10-2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removable holder for holding developing devices |
CN102202154A (zh) * | 2010-03-25 | 2011-09-2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多功能设备 |
US8564857B2 (en) | 2010-03-25 | 2013-10-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8587840B2 (en) | 2010-03-25 | 2013-11-1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CN106464770A (zh) * | 2014-06-26 | 2017-02-22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11255790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固定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03551A (ja) * | 2004-06-16 | 2006-01-05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レーザプリンタ装置 |
JP4437536B2 (ja) * | 2004-06-17 | 2010-03-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19236A (ja) * | 2004-10-20 | 2006-05-11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137880B2 (ja) * | 2004-12-20 | 2008-08-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06414B2 (ja) * | 2005-09-26 | 2011-06-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50707B2 (ja) * | 2005-09-29 | 2010-09-22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処理装置 |
US7639966B2 (en) | 2005-12-01 | 2009-12-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n image scanning unit |
JP4626502B2 (ja) * | 2005-12-01 | 2011-02-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TW200830857A (en) * | 2007-01-04 | 2008-07-16 | Benq Corp | Scanning device |
US7751751B2 (en) * | 2007-07-19 | 2010-07-06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amper |
JP2009205087A (ja) * | 2008-02-29 | 2009-09-10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93257B2 (ja) * | 2010-07-16 | 2013-05-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33410B2 (ja) * | 2010-10-25 | 2013-11-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原稿読取装置 |
JP5751089B2 (ja) * | 2011-08-18 | 2015-07-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15768A (ja) * | 2011-11-30 | 2013-06-10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合機 |
JP6067994B2 (ja) * | 2012-04-16 | 2017-01-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45117B2 (ja) * | 2014-02-14 | 2015-07-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45116B2 (ja) * | 2014-02-14 | 2015-07-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2069210B2 (en) * | 2020-12-03 | 2024-08-2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41196A (en) * | 1990-10-24 | 1994-08-23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equipment using a toner cartridge |
JP2001290323A (ja) | 1991-07-09 | 2001-10-1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700365B2 (ja) | 1991-08-20 | 1998-0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
JPH05264916A (ja) * | 1992-03-18 | 1993-10-15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光走査装置 |
JP3467061B2 (ja) * | 1993-06-25 | 2003-11-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操作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6337A (ja) | 1994-06-16 | 1996-01-12 | Konica Corp | 記録装置 |
JP3526969B2 (ja) | 1995-06-12 | 2004-05-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9244161A (ja) | 1996-03-06 | 1997-09-19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H09261422A (ja) | 1996-03-26 | 1997-10-03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25884A (ja) | 1997-07-03 | 1999-01-29 | Sony Corp | コンバージェンス補正装置 |
JPH11119496A (ja) | 1997-10-09 | 1999-04-3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トレイ構造 |
JP3606722B2 (ja) | 1997-10-15 | 2005-01-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174761A (ja) | 1997-12-15 | 1999-07-02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装置のモジュール連結構造 |
JPH11212309A (ja) * | 1998-01-29 | 1999-08-06 | Sharp Corp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を備えた複写機 |
US6366747B1 (en) * | 1999-06-24 | 2002-04-02 | Xerox Corporation | Customizable control panel for a functionally upgradable image printing machine |
JP3475402B2 (ja) | 2000-06-29 | 2003-12-08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原稿搬送装置のヒンジ機構 |
JP2002135471A (ja) | 2000-10-18 | 2002-05-1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171372A (ja) | 2000-11-30 | 2002-06-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21754B2 (ja) | 2001-05-10 | 2009-02-12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組付方法 |
JP3356172B2 (ja) | 2001-06-11 | 2002-12-0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2
- 2002-12-27 JP JP2002379794A patent/JP375863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12-26 CN CNU2003201319045U patent/CN275882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2-26 CN CNB200310110288XA patent/CN10046822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29 US US10/746,058 patent/US723982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44100B2 (en) | 2004-12-27 | 2008-10-2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removable holder for holding developing devices |
US7769319B2 (en) | 2004-12-27 | 2010-08-0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removable holder for holding developing devices |
CN102202154A (zh) * | 2010-03-25 | 2011-09-2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多功能设备 |
US8564857B2 (en) | 2010-03-25 | 2013-10-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8587840B2 (en) | 2010-03-25 | 2013-11-1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8619273B2 (en) | 2010-03-25 | 2013-12-3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
US8792146B2 (en) | 2010-03-25 | 2014-07-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CN102202154B (zh) * | 2010-03-25 | 2015-09-1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多功能设备 |
CN106464770A (zh) * | 2014-06-26 | 2017-02-22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6464770B (zh) * | 2014-06-26 | 2019-01-1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11255790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固定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11255790B (zh) * | 2018-11-30 | 2021-11-23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固定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758637B2 (ja) | 2006-03-22 |
CN100468229C (zh) | 2009-03-11 |
CN2758825Y (zh) | 2006-02-15 |
JP2004214803A (ja) | 2004-07-29 |
US20040247337A1 (en) | 2004-12-09 |
US7239825B2 (en) | 2007-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58825Y (zh) | 影像形成设备 | |
CN2689295Y (zh) | 显影装置和影像形成设备 | |
CN2852206Y (zh) | 成像装置 | |
CN1828450A (zh) | 成像装置及其使用的显影盒 | |
CN2872417Y (zh) | 成像装置 | |
CN1831671A (zh)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CN1828447A (zh) |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 |
CN1763662A (zh) | 成像设备 | |
CN1291733A (zh) | 成像设备 | |
CN1228692C (zh) | 图像记录系统、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及中继单元 | |
CN1946130A (zh) | 自动文件进给器 | |
CN1799970A (zh) | 供纸装置和成像装置 | |
US7099618B2 (en) | Paper discharge tray | |
CN101046673A (zh) | 处理单元、色粉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200965624Y (zh) |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剂盒 | |
CN1283469C (zh) | 成像控制方法 | |
CN1799009A (zh) | 纸张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周边装置的安装方法和装置连接方法 | |
CN2862122Y (zh) | 成像装置 | |
CN1577143A (zh) | 成像装置 | |
CN1689946A (zh) | 送纸装置 | |
US7046941B2 (en) |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 |
CN2705808Y (zh) | 纸张放出盘 | |
CN1158848C (zh) | 图象形成装置 | |
CN2632726Y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26147C (zh) | 排出纸张叠放台及具有该排出纸张叠放台的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