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6130A - 自动文件进给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文件进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6130A
CN1946130A CNA2006100922118A CN200610092211A CN1946130A CN 1946130 A CN1946130 A CN 1946130A CN A2006100922118 A CNA2006100922118 A CN A2006100922118A CN 200610092211 A CN200610092211 A CN 200610092211A CN 1946130 A CN1946130 A CN 1946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transfer path
roller
input disc
re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22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6130B (zh
Inventor
洞口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46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6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2Paper handling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面读取文件的自动文件传送装置或者进给器。自动文件进给器包括设置以接收文件的输入盘,设置在所述输入盘上方或下方的输出盘,用于从输入盘向输出盘传送文件的传送元件,设置以在文件从输入盘经过扫描位置传送至输入盘上方的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文件的输入传送路径,以及设置以在文件从末端处经过扫描位置传送至输出盘的过程中引导文件的输出传送路径。该文件进给器可包括中间路径,其设置以在文件从末端处经过扫描位置再传送至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文件。

Description

自动文件进给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基于2005年6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5-175332的日本专利申请,并要求其优先权,在此结合其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方面涉及一种适用于文件的双面读取的自动文件进给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安装在具有成像装置(former)功能的复印机或扫描仪或多功能装置中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自动文件进给器,其称作ADF(自动文件进给器)用于将文件从输入盘通过传送路径传送至输出盘。也已知用于读取文件以打印其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在该装置中,文件在传送时通过可逆辊子将该文件的前端和尾端转换。
图59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自动文件进给器的传送路径,其可实现双面读取。如所示,设置在输入盘90上且第一面(或第一页)向上的文件P通过进给辊91进给至传送路径92。在传送路径92中,将文件P传送至适当设置的传送辊93,因此在经过读取位置X时通过图像读取元件如CCD或CIS对该文件P的第一面进行读取。当传感器探测到已读取第一面的文件P的尾端时,在夹紧文件的尾端时可逆辊子94停止。可逆辊子94将夹紧文件P的传送方向转换为返回路径95。再将文件P从返回路径95传送至传送路径92的读取位置X的上游侧。结果,对文件P的前端和尾端进行转换。接着,通过传送辊93传送文件P,因此在经过读取位置X时通过图像读取元件读取文件P的第二面。当通过传感器探测到两面都已读取的文件P的尾端,在夹紧文件的尾端时可逆辊子94再次停止。再次从返回路径95传送至传送路径92的文件P在其前端和尾端再次转换进入第一面与读取位置X相对的状态。接着,将文件P通过传送路径92进行传送,然后将文件P以其第一面相对于输出盘96向下的方式而排出。结果,读取文件P的两面,并排出至输出盘96,其中与当文件设置在输入盘90上时文件的相同面面向上方。
在进行双面读取的JP-A-8-133551的自动文件读取器中,如所示,形成用于返回文件的返回路径95,以将靠近输出盘96的传送路径92的读取位置X的下游侧与靠近弯曲部分的传送路径92的读取位置X的上游侧连接起来。结果,将传送路径92和返回路径95设置为在读取部分X上方重叠。考虑到为了文件P的平滑传送的弯曲形状和传送辊93或者为了探测文件P的传感器等的设置,将读取部分X上方的装置空间增大,使得很难减小装置的尺寸。
当将文件P传送至返回路径95时,如上文中所述,在被可逆辊子94夹紧时文件P的一部分暂时排出到输出盘96上。文件P的伸出部分与输出盘96相粘连,因此与在图像已读取后排出至输出盘96的文件P进行接触。输出盘96上的文件P码放为排出状态。所以,当排出的文件P返回时,与文件P的部分接触的文件的码放状态被扰乱。结果,文件P可能会从输出盘96散落。在进行两次返回的情况下,为返回而排出的文件P的一部分与输出盘96上的文件P两次接触,因此加剧了对输出盘96上的文件P的扰乱。当传送路径92由合成树脂部件制成时,在传送过程中与制成传送路径92的部件接触时文件P会带电,因此,文件P很容易彼此接触。所以,文件P在输出盘96上彼此接触的问题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方面涉及适用于文件的双面读取的自动文件进给器。根据至少一些示例方面,自动文件进给器包括设置以接收文件的输入盘;设置在输入盘的上方和下方之一的输出盘;用于从输入盘向输出盘传送文件的传送元件。将输入传送路径设置为在将文件从输入盘经过扫描处至设置在输入盘上方的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文件。将输出传送路径设置为在将文件从末端处经过扫描处传送至输出盘的过程中引导文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示出了第一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示出了第二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示出了第一前传感器(firstfront sensor)的放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示出了第一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示出了第一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示出了第一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示出了交会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39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40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示出了交会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41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示出了第三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42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43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44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45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46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47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4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49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50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示出了第四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51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示出了分支位置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52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53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54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55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56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57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5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方面图示了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59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结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相应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方面进行说明。这些方面仅仅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不言而喻,可不偏离本发明的要点对这些方面进行适当的修改。
图1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1的主要结构。图像读取装置1作为读取文件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其例如用在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或者多功能装置(MFD)中,它们整体地具有各个装置的功能。
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所示,将具有自动文件进给器(ADF)3的文件盖4与用作FBS(平台式扫描仪)的文件放置台(documentplacing table)2铰接。该ADF 3构成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自动文件进给器。
在与文件盖4相对的文件放置台2的上侧上设置有玻璃台板20和21。当打开该文件盖4时,露出作为文件放置台2的上表面的玻璃台板20和21。在另一方面,当闭合文件盖4时,覆盖了包括玻璃台板20和21的文件放置台2的整个上表面。在该文件放置台2中,安装了与玻璃台板20和21方向相对的文件读取单元22(或图像读取装置)。
当图像读取装置1用作FBS时将文件放置在玻璃台板20上,例如该玻璃台板20可由透明玻璃板制成。在文件放置台2的上表面的中央,形成了用于将玻璃台板20暴露在外的开口,因此从该开口所暴露的玻璃台板20的区域用作FBS中的图像读取区域。
当使用图像读取装置的ADF 3时,玻璃台板21用作读取位置,例如该玻璃台板21由透明玻璃板制成。玻璃台板21在图1的深度方向上延伸以对应图像读取单元22在主要扫描方向上的长度。
在玻璃台板20和玻璃台板21之间,插入了定位部件23。该定位部件23是伸长的平板部件,其与玻璃台板21类似在图1的深度方向上延伸。当将文件设置在玻璃台板20或FBS的文件放置台上时,该定位部件23用作文件定位参照。在定位部件23的上表面设置有指示各种文件尺寸如A4尺寸或B5尺寸的中央位置和两端位置的标记。定位部件23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面,其由ADF 3形成以引导(或使之转向)文件在玻璃台板21上通过并回到ADF 3。
图像读取单元22是所谓的“图像传感器”,其用于从光源通过玻璃台板20和21而照射文件,因此从文件反射的光通过透镜会聚在光接收元件上并转换为电信号。该图像读取单元22可使用接触式CIS(接触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或者还原光学系统(reducing optical system)CCD(电荷耦合器件)。此外,图像读取单元22可通过皮带驱动机构而动作,作为扫描机构在玻璃台板20和21下方进行扫描,并且通过滑架电机的驱动力而被扫描,以与玻璃台板20和21平行地往复运动。
文件盖4设置有ADF 3以从输入盘30通过传送路径32连续地将文件进给至输出盘31。在ADF 3所执行的传送路径中,文件通过玻璃台板21,因此可通过设置在玻璃台板21下方的文件读取单元22读取图像。
如图1所示,文件盖4设置有在垂直方向上设置为两层的输入盘30和输出盘31,且使得输入盘30设置在上侧。将ADF 3所读取的图像的文件设置在输入盘30上。将文件设置在输入盘30上,因此其在纸张进给方向的前端以第一面向上而插入传送路径32中。
将输出盘31设置在距输入盘30的下侧一定垂直距离处,并且与文件盖4的上表面成一体。所以,在文件从ADF 3排出时将文件保持在排出盘31上,使得在文件与输入盘30上的其它文件分离时其第一面向下。
如所示,在ADF 3中,形成在纵向剖面视图大体呈U形的传送路径32以将输入盘30与输出盘31连接。形成ADF本体与导板的部件的传送路径32形成为预定宽度的连续通道,以让文件通过。具体地,在纵剖面视图大体呈U形的传送路径32从输入盘30延伸至文件盖4的一端侧(即,视图的左手侧),继续弯曲至转向下到玻璃台板21的读取位置,并从该读取位置延伸至输出盘31。该传送路径32大致由形成该U形的两个上和下直部的上侧部32A和下侧部32C以及弯曲以连接上侧部32A和下侧部32C的弯曲部32B三个部分构成。该传送路径32是通过ADF 3对文件进行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的共用传送路径。
在传送路径32中,设置了用于传送文件的传送装置。具体地如所示,该传送装置由独立设置在传送路径32中的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以及被推靠在上述辊子上的压紧辊37而构成。这里,构成传送装置的各个辊等的结构作为示例而提出,可通过修改辊的数量和/或设置而自然地得到其它已知的传送装置。
在传送路径32的最上部附近,设置了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捡拾辊33可旋转地设置在与分离辊34的旋转轴共轴设置的臂29的前端部。另一方面,将分离辊34旋转地设置在从捡拾辊33在进给方向间隔开的位置,从而与传送路径32的相对表面接靠。通过传送电动机所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地驱动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并且还通过传送电动机所传递的驱动力摆动臂29。此外,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还设置有相同的直径并以相同的圆周速度而旋转。在与分离辊34相对的位置,设置了分离垫,其被推靠到分离辊34的辊面上以通过摩擦力而分离文件。
将传送辊35设置在传送路径32的预定位置。具体地,该预定位置位于分离辊34的下游,在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和传送路径32的下侧部32C,即,传送辊35设置在读取位置上游和下游的四个部分。然而,该设置仅仅是示例,并不表示不能对传送辊35的设置做出适当的改变。通过传送电动机所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地驱动传送辊35。
在各个传送辊35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了压紧辊37。各个压紧辊37通过弹簧将其销弹性地推动以与各个传送辊35的辊面接靠。随着传送辊35的旋转,压紧辊37随着旋转,通过这些压紧辊37,将文件推上传送辊35,因此将传送辊35的旋转力传递至文件。
将排出辊36靠近传送路径32最下游侧而设置,并通过传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像传送辊35那样而旋转驱动。在传送辊36的相对位置,设置了压紧辊37,其通过弹簧而弹性地推动以与排出辊36接靠。
在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形成了用于将已在读取位置读取第一面的文件再传送至传送路径32的双向路径39。具体地,该双向路径39从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的第一分支位置38分支倾斜向上至输入盘30,所述第一分支位置位于读取位置的上游。此外,该双向路径39的终端40开口在ADF 3的上表面。双向路径39所形成的传送路径的长度设置得比在传送方向上最大尺寸文件的长度短,因此已进入双向路径39的文件部分地伸出终端40至ADF 3之外。这使得不必将双向路径39的传送路径的长度与进给方向可读的最大文件设置为相等或更长。
通过这样形成的双向路径39从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向上倾斜向输入盘30,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输入盘30的上侧空间。此外,从输入盘30侧至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32的传送通道和从双向路径39至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32的传送通道在第一分支位置38以锐角相交。因此,文件不会在第一分支位置38从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传送至双向路径39,并且从双向路径39返回的文件不会进入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这使得可以简单地构造用于将文件在第一分支位置38导向至预定传送通道的导向部件(或导向板(guide flap)46)。这里,双向路径39用于在读取文件后,翻转文件的表面和背面,因此在读取文件之前没有将文件从第一分支位置38引导至双向路径39。因此,即使从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至第一分支位置38的传送通道与从双向路径39至第一分支位置38的传送通道以锐角而相交,对文件的传送也不会有不良影响。
从双向路径39的终端40在输入盘30侧,形成了文件支撑部41,其从终端40而延伸。文件支撑部41支撑从双向路径39的终端40突出的文件,并且在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的上侧形成ADF 3的壳体。ADF 3的该壳体形成为覆盖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构成壳体的文件支撑部41从终端40向输入盘30延伸,以延伸至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附近的纸张进给位置的上游。所以,在双面读取中,进入双向路径39并从终端40突出至ADF 3外侧的文件并不会从码放在输入盘30上的文件的进给位置向下垂至下游侧(在附图中左手侧),因此不会打乱在进给位置的文件。
在双向路径39上,设置了可逆辊42。当从传送电动机传递驱动力时,可正向和反向旋转驱动可逆辊42。另一方面,在与可逆辊42相对的位置,设置了压紧辊43。通过弹簧将压紧辊43的轴与可逆辊42的辊面接靠,使得该压紧辊43随着可逆辊42的旋转而旋转。通过压紧辊43,将文件推向可逆辊42,从而将可逆辊42的旋转力传递至文件。可逆辊42与压紧辊43转换文件的传送方向。
在传送路径32的下侧部32C以及在读取位置的下游侧,形成了用于在双面读取情况中,将在读取位置处已读取第一面的文件引导至双向路径39的旁路44。具体地,旁路44从传送路径32的下侧部32C以及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第二分支位置分支,并且被引导倾斜向上以并入第一分支位置38。通过这样设置第一分支位置38,即在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处从侧向为U形的传送路径32上分支至双向路径39,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分支位置45,即在传送路径32的下侧部32C处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分支至旁路44以与双向路径39连接,从而可简化传送路径32的弯曲部32B的结构。
此外,从旁路44至双向路径39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但是从旁路44至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的传送通道是弯曲的,因此从旁路39传送至第一分支位置38的文件不会进入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而是直接到达双向路径39。结果,简化了用于在第一分支位置38引导文件至预定传送路径的导向部件(即,导向板46)的结构。
此外,双向路径39从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经过旁路44形成的传送通道在纵向截面视图形成S形。该形状使得文件从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经过旁路44至双向路径39的传送更加平滑,从而阻止了纸张在第一分支位置38、第二分支位置45等处堵塞。另外,双向路径39从传送路径32的U形的直部的上侧部32A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形成的传送通道也在纵向截面视图形成S形。结果,文件从双向路径39经过第一分支位置38至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的传送更加平滑,以阻止纸张在第一分支位置38等处堵塞。通过将两个传送通道形成为S形,如上所述,简化了第一分支位置38处的导向部件(即,导向板46)的结构。
另外,从传送路径32的第一分支位置38通过读取位置和第二分支位置45并从旁路44延伸至第一分支位置38的环形传送通道的长度设置为比最大尺寸可读文件在传送方向的长度更长。例如,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为A4尺寸的297mm,信纸尺寸的11英寸长度,和标准尺寸(legal size)的14英寸。因此,将上文中所述的环形传送通道的长度设置为比所述文件长度更长。所以,在双面读取中,当文件的前端通过读取位置并前进至第一分支位置38时,文件的尾端不会还未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因此可阻止第一分支38受到纸张堵塞等。
在第一分支位置38,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了用于将文件引导入所需传送路径的导向板46(即,第一导向部件)。将导向板46设置为在销47上摆动,因此该导向板46在图2中实线所指示的位置与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之间转换。当该导向板46处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输入盘30侧(即,附图中右手侧)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继续至读取位置侧(即,附图中的左手侧)。所以,将从输入盘30进给的文件在第一分支位置38引导向在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在另一方面,当如双点线所指示而设置导向板46时,传送通道从旁路44继续至双向路径39。结果,将在旁路44中向上游传送的文件在第一分支位置38处引导进入双向路径39。
通过文件的紧靠而进行导向板46对传送通道的转换。具体地,在正常时间将导向板46设置在如图2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因此传送通道从输入盘30侧(即,附图的右手侧)的传送路径32延续至读取位置侧(即,附图的左手侧)。此外,当传送至旁路44上侧的文件与导向板46接靠时,将导向板46向上推以摆动到如图2的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因此,文件通过传送路径32前进进入双向路径39。此外,从双向路径39传送至第一分支位置38的文件与导向板46接靠。然而,导向板46不从如图2的实线所指示的位置向下摆动,因此在导向板46的引导下,文件在传送路径32的上侧部32A前进至读取位置侧(即,附图的左手侧)。这里,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39至上侧部32A的输入盘30侧(即,附图的右手侧)以锐角弯曲,因此从双向路径39传送至第一分支位置38的文件不会前进至输入盘30侧。所以,将导向板46设置在第一分支位置38以引导文件至所需传送通道。这里,在该说明方面,导向板46通过文件的接靠而转换,但是也可通过传送辊等的驱动力而主动转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二分支位置45,设置了用于将文件引导入所需传送通道的导向板48(即,第二导向部件)。将该导向板48设置为在销49上摆动,因此其可在图3中的实线所指示的位置与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之间转换。当导向板48处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即,附图的左手侧)的传送路径32延续至输出盘31侧(即,附图的右手侧)。因此,将已通过读取位置的文件在传送路径32的下侧部32C的第二分支位置45引导向输出盘31。另一方面,当导向板48处于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传送路径32的下侧部32C的读取位置的下游侧延续至旁路44。因此,将通过读取位置的文件在第二分支位置45引导前进至旁路44。所以,将导向板48设置在第二分支位置45以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传送通道。
如图1所示,传送路径32和旁路44设置有用于探测文件的传送的传感器。更具体地,在传送路径32中,在分离辊3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了第一前传感器50和第二前传感器51。将后传感器52设置在读取位置的紧上游侧。在另一方面,在旁路44中,设置了传感器53。这些独立传感器是所谓的“光学传感器”,除了由于探测位置的不同其探测器具有不同形状外,其具有相似的构造。所以,例如根据第一前传感器50对该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设置第一前传感器50包括从传送路径32的下表面突出并且当与文件G接触时转向从传送路径32缩回的探测器54,以及用于探测探测器54的转向动作的光电断路器55。该探测器54整体地设置有用于光电断路器55的探测的遮挡部分56,并且可在销57上枢轴地转动。该探测器54由未示出的推动装置,如弹簧而弹性地推动,以突起进入传送路径32,即,如所示逆时针转动。没有外力施加在探测器54上,所以,探测器54如附图中的实线所示突起进入传送路径32,因此遮挡部分56插入光电断路器55的光发射部分与光接收部分之间。结果,阻挡了光电断路器55的光传输,因此第一前传感器50关闭。
在另一方面,当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30上时,该文件G与探测器54紧靠,从而将探测器54从传送路径32转离开。接着,遮挡部分56和探测器54一起转动,因此如附图中的双点线所示,遮挡部分56离开光电断路器55的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之间的空间。结果,未阻挡光电断路器55的光传输,以开启第一前传感器50。按照第一前传感器50的ON/OFF而探测到文件G是否设置在输入盘30上。
在另一方面,设置在分离辊34紧下游的第二前传感器51根据其ON/OFF状态探测到在传送路径32中传送的文件G的前端或后端。文件G的后端是否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是在第二前传感器51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后,根据编码器或传送电动机的步数等通过监控传送辊35的速度而确定。
在另一方面,设置在读取位置紧上游的后传感器52根据其ON/OFF状态探测要在传送路径32中传送的文件G的前端或后端。文件G的前端或后端是否达到读取位置是在后传感器52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或后端后,根据编码器或传送电动机的步数等通过监控传送辊35的速度而确定。文件读取单元22的图像读取是根据后传感器52的信号而控制,因此当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部分时启动图像读取,而当文件G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时结束图像读取。
在另一方面,设置在旁路44中的传感器53根据其ON/OFF状态而探测在旁路44中传送的文件G的前端或后端。文件G的后端是否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是在传感器53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后,根据编码器或传送电动机的步数等通过监控传送辊35和可逆辊42的速度而确定。
在下文中对本图像读取装置1的图像读取动作进行说明。
图像读取装置1可用作FBS或ADF 3,但是用作FBS并不特别涉及本发明,所以省略了详细说明。在用作ADF 3的情况下,文件盖4相对于文件放置台2关闭。将读取的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30上。文件G以所谓的“面朝上”将读取面(或第一面)向上而放置在输入盘30上。此外,文件G可以有一张或多张。当相同尺寸的文件G将进行图像读取时,将其码放在输入盘30上,且每份文件G的第一页的第一面向上设置。
当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1时,启动滑架电机和传送电动机以在预定的定时旋转地驱动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排出辊36和可逆辊42。此外,将臂部29降低以将捡拾辊33紧靠输入盘30上的文件G。接着,将文件G从接受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的旋转力的最高文件处一张接一张地分离,从而将分离纸张进给至传送路径32。在传送路径32的引导下,将这样进给的文件传送至读取位置,所以在读取位置下方的图像读取单元22读取文件的图像。将完成图像读取的文件排出至输出盘31。在这些图像读取动作中,文件G的传送通道在文件G的单面读取情况和双面读取情况之间是不同的。在开始图像读取之前,设定好文件G是进行单面读取或双面读取。
对单面读取进行第一说明。如图5所示,当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1时,导向板48在第二分支位置45转换传送通道,以从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侧延续至输出盘31侧。这里,当没有文件G接靠时,设置导向板46,以在第一分支位置38使得传送通道从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延续至读取位置侧。
接着,第一前传感器50探测到文件G是否设置在输入盘30上。当文件G没有设置在输入盘30上时,在图像读取装置1的显示单元上作出错误显示“没有文件”。如果将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30上,那么从传送电动机传递驱动力,所以臂29向下移动。结果,捡拾辊33与输入盘30上的文件G紧靠。接着,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旋转以将文件G进给到传送路径32中。当将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30上时,在最上方的文件G紧下方的文件会和最上方的文件共同被进给。该第二文件由设置在分离辊34的相对位置处的分离垫阻隔。
在传送路径32中,将传送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因此将辊旋转以将文件G从传送路径32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这样从输入盘30至传送路径32进给的文件G通过传送辊35和夹紧辊37而夹紧,因此文件通过所传递的旋转力而在传送路径32中传送。如图6所示,在第一分支位置38处将文件G传送至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的上游侧。从输入盘30侧至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32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但是从传送路径32侧的输入盘30至双向路径39的传送通道以锐角而弯曲,所以从输入盘30进给的文件G不进入双向路径39。此外,从第一分支位置38至旁路44的传送通道由导向板46关闭。结果,在第一分支位置38通过导向板46将文件引导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
如图7所示,通过传送路径32的弯曲部分32B将文件G调转向下传送,并且通过后传感器52而探测其前端。在后传感器52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当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文件G的图像读取。
如图8所示,文件G通过读取位置,其中其第一面与图像读取单元22相对,因此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读取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当后传感器52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接着,在第二分支位置45通过导向板48引导文件G,所以在传送路径32中将文件传送向输出盘31侧。如图9所示,通过排出辊36和夹紧辊37将文件G夹紧,所以将文件从传送路径32排出至输出盘31。当将下一份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30中时,重复所述动作以将输入盘30上的文件G一张接一张地传送以进行图像读取操作。
接着,在下文中对双面读取进行说明。在进给文件G之前,如图10所示而设置导向板46,以在第一分支位置38将传送通道从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延续至读取位置侧。这里在附图中由“1”所指示的文件G的表面是在双面读取中首先读取的第一面,且由“2”所指示的表面是稍后读取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是前后的关系。
在单面读取情况中,通过第一前传感器50探测到文件G是否设置在输入盘30中。臂29向下移动,且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以将文件G进给入传送路径32中。在该传送路径32中,旋转传送辊35以将文件G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所以在第一分支位置38通过导向板46引导从输入盘30进给至传送路径32的文件G时,将其传送向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32。
如图11所示,在文件G到达第一分支位置38和第二分支位置45之间的传送路径32部分时,导向板48转换传送路径。具体地,当在第二前传感器51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后经过预定时间时,文件G的后端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所以,可通过计算第二前传感器51的探测信号和传送辊35的传送距离或时间而确定文件G到达第一分支位置38与第二分支位置45之间的部分。在这之后,转换导向板48以将第二分支位置45的传送通道从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侧延续至旁路44。
这里在该说明方面,在文件G到达第一分支位置38和第二分支位置45之间的传送路径32的部分后,导向板48转换第二分支位置45处的传送通道,以从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侧延续至输出盘31侧。然而,如果将双面读取和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1中,那么当进给文件G时,也可转换导向板48以将第二分支位置45的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32延续至旁路44。当从传送路径32的第一分支位置38穿过读取位置到达第二分支位置45的传送通道的长度短于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时,可在文件后端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时,将最大尺寸的文件G的前端引导至旁路44。
此外,通过传送路径32的弯曲部分32B将文件G返回向下传送,并且其前端通过后传感器52而探测并到达读取位置。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读取。如图12所示,第一面已读取的文件G在导向板48的引导下前进通过第二分支位置45从传送路径32进入旁路44。当通过后传感器52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时,该文件G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所以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文件G的图像读取。
如图13所示,已进入旁路44的文件G紧靠导向板46,以将导向板46向上推,所以文件G前进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从旁路44到达双向路径39。换言之,该导向板46在第一分支位置38处引导文件G以让文件G从旁路44直线移动至双向路径39。由于从旁路44至双向路径39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所以从第一分支位置前进的文件G不会到达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而会到达双向路径39。接着,在可逆辊42与夹紧辊43之间夹紧文件G,所以将其在双向路径39中通过可逆辊42的旋转而传送至终端40侧。
在文件G完全前进进入双向路径39后,可逆辊42停止。更具体地,如图13所示,在传感器53探测到旁路44中的传送的文件G的后端之后经过预定时间时,文件G的后端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所以,通过计算传感器53所探测到的信号和传送辊35的传送距离或时间,可确定文件G已经完全进入双向路径39。在这之后,停止可逆辊42,所以如图14所示,在文件G停止时被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夹紧。这时,文件G的一部分从双向路径39的终端40突出至ADF 3的外侧,然而文件G的突出部通过文件支撑部分41而支撑。
由于文件G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并且离开导向板46,所以导向板46转向下,其位置使得在第一分支位置38的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39延续至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的上游侧。在这之后,可逆辊42反转,所以文件G在双向路径39中向后传送至传送路径32的一侧。
如图15所示,从双向路径39返回的文件G将直接通过第一分支位置38。然而,导向板46关闭了到旁路44的传送通道,所以在导向板46的引导下,文件G从双向路径39前进至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的上游侧。从双向路径39至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的传送通道比从双向路径39至传送路径32的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传送通道更加尖锐地弯曲。结果,从双向路径39返回的文件G不会从第一分支位置38进入输入盘30侧的传送路径32。因此,文件G从双向路径39返回至传送路径32,所以在传送路径32中再次传送文件G,其中其前端和后端与第一次通过传送路径32时相反。因此,文件G在传送路径32中传送,其第二面与读取位置相对。
如图16所示,通过后传感器52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并且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接着,如图17所示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二面的图像读取。在导向板48的引导下,已读取其第二面的文件G前进至从传送路径32到旁路44的第二分支位置45。这里,通过后传感器52探测文件G的后端,并且后端到达读取位置。接着,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文件G的图像读取。
进入旁路44的文件G升起导向板46,并前进至第一分支位置38从旁路44进入双向路径39。如图18所示,在文件G完全进入双向路径39以后,可逆辊42停止。在另一方面,文件G通过导向板46,从而将第一分支位置38的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39返回至引导向读取位置侧传送路径32的位置。在这之后,可逆辊42反转,且文件G通过双向路径39返回至传送路径32侧,所以前端和后端再次逆转。
在文件G到达第一分支位置38和第二分支位置45之间的传送路径32的部分时,导向板48将传送通道转换为从读取位置侧传送路径32至输出盘31侧的第二分支位置45。所以,如图19所示,通过导向板48在第二分支位置45引导文件G,所以文件传送至输出盘31侧的传送路径32,并且以第一面向下而排出输出盘31。当将下一份文件设置在输入盘30上时,重复所述动作以将输入盘30上的文件G一页接一页地传送以进行图像读取操作。此外,将文件G以第一面向下而依次地排出至输出盘31,所示输入盘30保持文件G的码放。
因此,根据图像读取装置1,用于将第一面或第二面已读取的文件G再次传送至传送路径32的双向路径39从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第一传送路径32的分支位置38分支,并且用于将第一面或第二面已读取的文件G从传送路径32引导至双向路径39的旁路44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传送路径32的第二分支位置45分支至第一分支位置38。所以,不需在传送路径32的U形部分的弯曲部分32B形成传送路径。结果,可减低装置的高度,从而可实现尺寸的减小。
此外,通过可逆辊42将第一面已读取的文件在传送方向逆转,从而该文件后端向前至传送路经32的上侧部32A而再次传送。通过设置在上侧部32A的传送辊35和压紧辊37,所以,可以在传送路径32的水平部分修正倾斜走纸。结果,在读取文件的第二面的时候也可进行倾斜走纸修正。
这里在该说明方面,对图像读取装置1的双面读取动作进行了说明,其中将放置在输入盘30上的文件G排出并保持其到达输出盘31的顺序。然而,当不必要保证放置在输入盘30上的文件G的顺序和排出至输出盘31的文件G的顺序时,如图17所示,在文件G的第二面与读取位置相对地传送后,不必将文件G再次送入旁路44,而可通过第二分支位置45传送至输出盘31侧并排出至输出盘31。结果,没有保持文件G在输出盘31上的顺序,但是可省略第三传送路径以缩短读取文件G的两面所需的时间。在说明方面,导向板46和48用作导向部件,然而例如弹性变形薄膜也可代替导向板46而用作导向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说明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5与根据上文中所说明的说明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不同在于输入盘30、输出盘31和双向路径39的位置关系。由于与上文中所提供的说明相似,这里省略了对文件放置台2的玻璃台板20和21以及图像读取单元22的结构的说明。在附图中,与上文中所说明的本发明的说明方面相同的参考编号指示相同的元件。
如图20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5的ADF 6(即,自动文件进给机构)中,将用于排出文件G的输出盘61(即,文件排出单元)设置在输入盘60(即,文件放置部分)上方,形成垂直的两级,用于在其上放置文件G。在纵向截面视图上大体为U形的传送路径62(即,第一传送路径)形成以连接输入盘60和输出盘61。在纵向剖面视图大体U形的传送路径62从输入盘60延伸至图像读取单元22附近的读取位置,继续从读取位置向上弯曲并延伸至输出盘61。传送路径62大体由形成U形的两个上和下直线部分的上侧部62A和下侧部62C,以及弯曲以连接上侧部62A和下侧部62C的弯曲部分62B三个部分而构成。该传送路径62用作通过ADF 6对文件进行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的共用文件传送通道。
在传送路径62中,设置了用于将文件传送至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排出辊36和推动以推靠这些辊的压紧辊37的传送装置。其中,将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设置在与输入盘60对应的传送路径62的最上游位置,且将排出辊36设置在与输出盘61对应的传送路径62的最下游侧。在另一方面,将图像读取装置5的ADF 6以所谓的“面向下”的方式设置在输入盘60上,其中将读取的文件G的读取面(即,第一面)向下设置。所以,将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设置在传送路径62的下侧,因此其辊面部分地暴露在传送路径62中。推动夹紧垫77和78以与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紧靠或离开。剩下的结构与上文中所说明的说明方面类似。
在传送路径62的上侧部62A处,形成了用于再次传送已在读取位置读取了第一面的文件G至传送路径62的的双向路径63。具体地,该双向路径63从传送路径62的上侧部62A的第一分支位置处分支,并位于读取位置的下游,相对于传送路径62倾斜向下至输入盘60。此外,双向路径63的终端64开口在ADF 6的上表面。双向路径63的传送通道的距离设置为比文件在传送方向长度最大尺寸短,所以已进入双向路径63的文件G部分地突出终端64至ADF 6的外侧。这使得不必要保持双向路径63的传送通道的距离等于或长于在读取方向的最大可读文件。
通过这样形成从传送路径62的上侧部62A倾斜向下到输入盘60的双向路径63,可有效地利用输入盘60的上侧空间。此外,传送路径62到输出盘16侧的传送通道和从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62到双向路径63的传送通道在第一分支位置65以锐角而相交。因此,从双向路径63返回的文件不会进入输出盘61侧的传送路径62。这使得构成用于在第一分支位置65将文件引导至预定传送通道的导向部件(或导向板69、70)更加简单。
从双向路径63的终端64在输入盘60侧形成了文件支撑部66,其从该终端64而延续。该文件支撑部66支撑从双向路径63的终端64突出的文件,并且形成夹紧垫77和78的上盖。构成夹紧垫77和78的上盖的该文件支撑部66从终端64延伸向输入盘60,从而延伸至捡拾辊33、分离辊34和夹紧垫77与78附近的纸张进给位置的上游。所以,在双面读取中,已进入双向路径63并从终端64突出至ADF 6的外侧的文件G不会垂下至码放在输入盘60上的文件G的进给位置的下游侧,所以不会扰乱进给位置处的文件G。
另一方面,在上文中所述的双向路径63中,设置了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该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与上文的说明方面中的类似,并且可逆转文件G的前端和后端,并将文件G返回至传送路径62。
在双面读取情况下,在传送路径62的下侧部62C,和在读取位置的下游侧,形成了用于将第一面已在读取位置读取的文件G从双向路径63引导至传送路径62的旁路67。具体地,旁路67从传送路径62的下侧部62C的第二分支位置68和读取位置的上游侧分支,并且倾斜向上以合并入第一分支位置65。通过设置第一分支位置65,在传送路径62的上侧部62A从横向U形的传送路径62分支至双向路径63,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分支位置68,在传送路径62的下侧部62C从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传送路径62分支,从而可简化传送路径62的弯曲部分62B的结构。
此外,从输入盘60侧的传送路径62到读取位置侧的传送通道和从旁路67到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62的传送通道以锐角而相交。结果,从输入盘60传送至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的文件G不会进入旁路67,并且从旁路67传送至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62的文件G不会进入输入盘60侧的传送路径62。该结构可省略在第二分支位置68将文件引导进预定传送通道的导向部件。
另一方面,从双向路径63通过旁路67到达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的传送通道形成为在纵剖视图为S形。结果,将文件从双向路径63通过第一分支位置65和第二分支位置68传送到达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更加平滑,以阻止纸张在第一分支位置65、第二分支位置68等处拥塞。
此外,将从传送路径62的第一分支位置65延伸通过旁路67、第二分支位置68和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再到第一分支位置65的环形传送通道长度设置为比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更长。例如,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为A4尺寸的297mm、信纸尺寸的11英寸和标准尺寸的14英寸。所以,将上文中所述的环形传送路径的长度设置为长于所述长度。因此,在双面读取中,当通过双向路径63逆转和传送,文件的前端通过读取位置并再次进入到第一分支位置65时,文件的后端决不会未通过第一分支位置65,所以可阻止第一分支位置65受到纸张堵塞等。
如图20至图23,在第一分支位置65处,设置了用于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传送通道的导向板69(即,第三导向部件)和导向板70(即,第四导向部件)。将导向板69设置为在销71上摆动,所以其可在图21所示的位置和图22所示的位置之间转换。当导向板69位于图21所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即,附图中的左手侧)的传送路径62延续至输出盘61侧(即,附图中的上侧)。所以,将已通过读取位置的文件从读取位置侧(即,附图的左手侧)的传送路径62的上侧部62A向输出盘61侧(即,附图的上侧)引导至第一分支位置65,如图21中的箭头所示。这里,当导向板69位于图21所示的位置时,导向板70与导向板69紧靠,所以将导向板70推向下。然而,还可设置导向板69和导向板70使其不相互干扰。
在另一方面,如图22所示,当设置导向板69时,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即,附图的左手侧)的传送路径62延续至双向路径63(即,附图的右手侧)。所以,如图22的箭头所示,在第一分支位置65处引导在传送路径62中的文件G以进入双向路径63。这时,将导向板70设置在一个位置,其中如图22所示传送通道从传送路径62延续至双向路径63。
将导向板70设置为在销72上摆动,所以其可在图22所示的位置和图23所示的位置之间转换。当导向板70处于图22所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传送路径62(即,附图的左手侧)延续至双向路径63(即,附图的右手侧)。结果,在第一分支位置65处引导将在传送路径62中传送的文件G,从而如图22的箭头所示进入双向路径63。
在另一方面,当导向板70设置在图23所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63(即,附图的右手侧)延续至旁路67(即,附图的下侧)。所以,在第一分支位置65引导从双向路径63返回的文件G,从而如图23的箭头所指示从双向路径63(即,附图的右手侧)前进至旁路67(即,附图的下侧)。当导向板70位于图23所示的位置时,导向板69接靠导向板70,所以导向板69上升。然而,也可设置导向板69和导向板70不相互干扰。
此外,如图20所示,在传送路径62和双向路径63设置有用于探测文件的传送的传感器。更具体地,在传送路径62中,分别在分离辊3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设置了第一前传感器73和第二前传感器74。将后传感器75设置在读取位置的紧上游侧。将传感器76设置在双向路径63中,比可逆辊42更靠近第一分支位置65侧。这些独立传感器是所谓的“光学传感器”,其与上文中所说明的说明方面的第一前传感器50的具体结构类似。
在下文中对图像读取装置5的图像读取动作进行说明。
当使用图像读取装置5的ADF 6时,将读取的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60上。如图20所示,将文件G“面朝下”放置在输入盘60上,其中将文件G的读取面(即,第一面)面向下。接着,选择单面读取或双面读取,并且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5中。当输入读取启动时,激活滑架电机和传送电动机以在预定定时旋转地驱动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排出辊36和可逆辊42。结果,将文件G从输入盘60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并进给至传送路径62,所以可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在读取位置读取文件G的图像。将已完成图像读取的文件G排出至输出盘61。在图像读取动作中,文件G的传送通道在文件G的单面读取情况和双面读取情况之间是不同的。
首先对单面读取进行说明。当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5时,如图21所示,导向板69在第二分支位置65处将传送通道转换至从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62延续至输出盘61侧。
接着,第一前传感器73探测到文件G是否设置在输入盘60上。当文件G没有设置在输入盘60上时,在图像读取装置5的显示单元上做出错误显示“没有文件”。如果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60上,从传送电动机传递驱动力,从而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通过夹紧垫77和78推动输入盘60上的文件G与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接靠,所以将文件G从最下面位置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并进给至传送路径62。
在传送路径62中,将来自传送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从而旋转这些辊以将文件G从传送路径62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通过传送辊35和夹紧辊37将从输入盘60进给至传送路径62的文件G夹紧,从而通过所传递的旋转力而在传送路径62中传送。如图24所示,在第二分支位置68传送文件G至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侧。从输入盘60侧的传送路径62到读取位置侧的传送通道与从旁路67至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62以锐角而相交,所以从输入盘60进给的文件G不进入旁路67。如所示,后传感器75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当后传感器75探测到文件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当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开始对文件G进行图像读取。
文件G以第一面与图像读取单元22相对而通过读取位置。当后传感器75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以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如图25所示,通过导向板69在第一分支位置65引导文件G,从而将文件G在传送路径62中传送向输出盘61侧。接着,通过排出辊36和夹紧辊37而夹紧文件G,所以将文件从传送路径62排出至输出盘61。当下一份文件设置在输入盘60中时,重复动作以将输入盘60上的文件G一张接一张地传送以进行图像读取操作。
接着,在下文中对双面读取进行说明。当选择双面读取时,使得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5,如图22转换导向板69和导向板70以将到达第一分支位置65的传送通道从传送路径62延续至双向路径63。这里在附图中,文件G的“1”所指示的面是在双面读取中首先读取的第一面,而“2”所指示的面是稍后读取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是前后关系。
如同在单面读取情况中,第一前传感器73探测到文件G是否放置在输入盘60上。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以将文件G一张接一张地从底部进给入传送路径62。在传送路径62中,旋转传送辊35以将文件G从上游侧传送至下游侧,所以将从输入盘60进给至传送路径62的文件G向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侧传送至第二分支位置68。此外,当后传感器75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读取。当后传感器75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
如图26所示,由于导向板69和导向板70的引导,文件G在第一分支位置65向双向路径63传送。接着,在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之间夹紧文件G,所以通过可逆辊42的旋转将文件在双向路径63中传送至终端64侧。
在文件G完全进入双向路径63后,可逆辊42停止。更具体地,如图26所示,传感器76探测到通过双向路径63的文件G的后端。所以,确定文件G已完全进入双向路径63。接着,如图27所示,可逆辊42停止,所以文件G在由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夹紧时停止。这时,文件G的部分从双向路径63的终端64突出至ADF 6的外侧,但是文件G的突出部分由文件支撑部66而支撑。
如图23所示,当文件G在双向路径63中停止时,转换导向板70以在第一分支位置65处将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63延续至旁路67。如图28所示,由于通过导向板70引导至第一分支位置65,所以从双向路径63返回的文件G从双向路径39前进至旁路67。
此外,已经进入旁路的文件G从第二分支位置68前进至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从旁路67至输入盘60侧的传送路径62的传送通道比从旁路67至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的传送通道更加尖锐地弯曲。结果,从旁路67返回的文件G不会从第二分支位置68进入输入盘60侧的传送路径62。因此,将文件G从双向路径63通过旁路67向后传送至传送路径62,所以再次在传送路径62中传送文件G,其中文件G的前端和后端与第一次传送通过传送路径62的状态相反。因此,将文件G以第二面与读取位置相对而在传送路径62中传送。
如图29所示,与第一面的图像读取类似,文件G的前端由后传感器75探测并到达读取位置。接着,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二面的图像读取。这里,文件G的后端由后传感器75探测并到达读取位置。接着,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第二面的图像读取。
当文件G的后端已逆转并传送通过第一分支位置65时,如图22所示,转换导向板69和导向板70以在第一分支位置65将传送通道从传送路径62的读取位置侧延续至双向路径63。通过传感器76探测到在双向路径63中传送的文件G的后端。接着,当传感器75探测到后端以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文件G的后端通过第一分支位置65。所以,当传感器75探测到经逆转并传送的文件G的后端时,如果经过预定时间,那么确定文件G已通过第一分支位置65。
由于在第一分支位置65处由导向板69和导向板70进行引导,所以将第二面图像已读取的文件G传送向双向路径63。在文件G完全进入双向路径63后,可逆辊42停止。在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转换导向板70以在第一分支位置65将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63延续至旁路67。之后,将可逆辊42反转,在第一分支位置65由导向板70引导下,从双向路径63返回的文件G从双向路径63通过旁路67返回至传送路径62,所以前端和后端再次逆转。
当经逆转并传送的文件G后端经过第一分支位置65时,如图21所示,转换导向板69以在第一分支位置65将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的传送路径62延续至输出盘61侧。所以,如图25所示,通过导向板69在第一分支位置65引导文件G,所以将文件G传送向输出盘61侧的传送路径62。接着,将文件G以第二面向下地夹在排出辊36和夹紧辊37之间的方式从传送路径62排出至输出盘61。当将下一份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60上时,重复动作以将输入盘60上的文件G一张接一张地进行传送以对第一面和第二面进行图像读取操作。此外,文件G以第二面向下的方式相继排出至输出盘61,所以其可一张紧接一张地顺序地码放。结果,输入盘60保持文件G的码放。
因此,根据图像读取装置5,用于再次传送第一面或第二面已读取的文件G至传送路径62的双向路径63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第一分支位置65处分支,且用于将已读取的文件G从双向路径63引导至传送路径62的旁路67从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传送路径62的第二分支位置68分支至第一分支位置65。结果,可减低装置的高度,从而减小尺寸。
这里,在该说明方面,所说明的图像读取装置5的双面读取动作使得设置在输入盘60上的文件G顺序地排出至输出盘61。当不需要保证设置在输入盘60上的文件G的顺序和排出至输出盘61的文件G的顺序时,在将文件G的第二面与读取位置相对后,不需将文件G再次送入双向路径63,而是可将文件G通过第一分支位置65传送至输出盘61侧并排出至输出盘61。结果,没有保持文件G在输出盘61上的顺序,但是可省略第三传送路径以缩短读取文件G的两面所需的时间。
根据其它说明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7与根据上文中所说明的图像读取装置1在图像读取装置7的ADF 3中的传送通道是不同的。由于与前面所说明的方面相似,这里省略了对文件放置台2的玻璃台板20和21以及图像读取单元22的结构的说明。在图中,与上文中所说明的方面相同的参考编号指示相同的元件。
如图30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7的ADF 8(即,自动文件进给机构)中,将用于排出文件G的输出盘81(即,文件排出单元)以在垂直方向上分成两层的方式设置在输入盘80(即,文件放置部分)上,以在其上放置文件G。形成传送路径82(即第四传送路径)以穿过图像读取单元22附近的读取位置而连接输入盘80和输出盘81。该传送路径82设置有交叉部分83,以形成包括读取位置的环形部分82A。该传送路径82用作文件传送通道,可共用于通过ADF 8的文件G的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
此外,从传送路径82的交叉部分83延伸经过读取部分再到交叉部分83的环形部分82A传送通道的长度设置得比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更长。例如,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为A4尺寸的297mm,信纸尺寸的11英寸长度,和标准尺寸的14英寸。所以,环形传送通道的长度设置为比所述长度更长。因此,在ADF 8的图像读取中,当文件G的前端通过读取位置并再次到达交叉位置83时,文件的后端决不会未通过交叉位置83,因此可阻止交叉位置83受到纸张堵塞等。
在前文中所述的传送路径82中,设置了作为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文件的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和排出辊84,以及推动以紧靠上述辊的压紧辊37。除了将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设置在与输入盘80对应的传送路径82的最上游位置外,该结构与上文所述的方面类似。在另一方面,排出辊84可正转和反转,并且可与压紧辊37共同将文件G的传送方向逆转。
如图30和图31所示,在交叉位置83设置了用于将文件引导入所需传送通道的导向板85(即,第五导向部件)。将导向板85设置为在销86上摆动,所以其可在图31的实线所指示的位置与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之间转换。当导向板85处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输入盘80侧(即,附图中的右手下侧)的传送路径82延续至读取位置上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82。所以,将从输入盘80进给的文件G从交叉位置83引导向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形位置82A。在另一方面,当如双点线所示设置导向板85时,传送通道从输出盘81侧(即,右手上侧)的传送路径82延续至读取部分的上游侧(即,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82。结果,将从输出盘81侧返回的文件G从交叉位置83引导向读取位置的上游位置的环形部分82A。另一方面,当导向板85处于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下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下侧)的环形部分82A延续至输出盘81侧(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的传送路径82。所以,将要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传送通过读取位置的文件G从交叉位置83引导向输出盘81侧。
通过文件G的接靠由导向板85对传送通道进行转换。具体地,如图31的实线所示,在正常时间将导向板85设置成传送通道从输入盘80侧(即,附图的右手下侧)的传送路径82延续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82。此外,当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传送向输出盘81侧的文件与导向板85接靠时,向上推动导向板85以摆动至图31中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所以文件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前进到输出盘81侧。此外,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传送至交叉位置83的文件与导向板85接靠。然而,导向板85不会从附图中实线所指示的位置向下摆动,所以文件G在导向板85的引导下前进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因此,将导向板85设置在交叉位置83以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位置。这里在该说明方面,通过文件G的接靠而转换导向板85,但是也可通过传送辊等的驱动力而主动地摆动。
此外,从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的传送通道与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至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的传送通道以锐角而相交。所以,已从输入盘80进入交叉位置83的文件G不会进入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并且从输出盘81返回指交叉位置83的文件G不会进入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此外,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至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但是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到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的传送通道是弯曲的。结果,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进入交叉位置83的文件G不会进入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所以,用于在交叉位置83将文件引导至预定传送路径的导向部件(即,导向板85)可由简单结构构成。
此外,从传送路径82的读取位置通过交叉位置83到达输出盘81的传送通道在纵向剖视图中形成S形。结果,在交叉位置83的文件的传送更加平滑以阻止纸张堵塞。另外,简化了在交叉位置83的导向部件(即,导向板85)的结构。
如图30所示,传送路径82设置有用于探测文件G的传送的传感器。更具体地,在传送路径82中,其中在分离辊3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了第一前传感器86和第二前传感器87。将后传感器88设置在读取位置的紧上游侧。将传感器89设置在排出辊84的紧上游侧。各个传感器是所谓的“光学传感器”,其在具体结构上与在至少一些所述方面中所说明的第一前传感器50类似。
在下文中对图像读取装置7的图像读取动作进行说明。
当使用图像读取装置7的ADF 8时,将要读取的文件G放置在输入盘80上。如图30所示,放置在输入盘80上的文件G“面向上”,其中将文件G的读取面(即,第一面)面向下。接着,选择单面读取或者双面读取,并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7。当输入读取启动时,激活滑架电机和传送电动机以在预定定时旋转地驱动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和排出辊86,并且降低臂29。接着,将文件G从输入盘80一张接一张地分开并进给至传送路径82,所以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在读取位置读取文件G的图像。将完成图像读取的文件G排出至输出盘81。在该图像读取动作中,文件G的传送通道在文件G的单面读取情况和双面读取情况之间是不同的。
该第一说明对单面读取进行说明。如图30所示,这样设置导向板85,而不需要紧靠文件G,从而在交叉位置83将传送通道从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延续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
接着,通过第一前传感器86探测文件G是否设置在输入盘80上。当文件G没有放置在输入盘80上时,在图像读取装置7的显示单元上做出错误显示“没有文件”。如果文件G已设置在输入盘80上,那么从传送电动机传递驱动力以降低进给臂29,并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结果,将输入盘80上的文件G从最高位置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并进给至传送路径82。
在传送路径82中,将驱动力从传送电动机传递至传送辊35和排出辊84,所以旋转辊将文件G从传送路径82的上游侧传送至下游侧。如图32所示,在导向板85的引导下,将这样进给的文件G在交叉位置83从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侧传送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从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的传送通道,与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至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的传送通道以锐角而交叉,所以从输入盘80进给的文件G不会进入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这里,从输入盘80侧至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的传送通道由导向板85而闭合。
将从输入盘80进给至环形部分82A上侧的文件G通过传送辊35和夹紧辊37而夹紧,所以通过传递的旋转力而将文件G传送进入环形部分82A到达读取位置,并通过后传感器88而探测文件G的前端。当后传感器88探测到前端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如图33所示,当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读取。
文件G以第一面与图像读取单元22相对而通过读取位置。当后传感器88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之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文件G的图像读取。
此外,如图34所示,第一面图像已读取的文件G在交叉位置83与导向板85紧靠,以向上推动导向板85,并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前进至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简而言之,通过让文件G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前进,导向板85将文件G引导至输出盘81侧。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至输出盘81侧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所以,在交叉位置83,文件G不会前进至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而是前进至输出盘81侧。接着,通过排出辊84和夹紧辊37将文件G夹紧,并将文件G从传送路径82排出至输出盘81。当将下一份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80上时,重复所述动作以一张接一张地传送输入盘80上的文件G,并读取其图像。
接着,在下文中对双面读取进行说明。如图30所示,在进给文件G之前,设置导向板85以在交叉位置83将传送通道从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延续至读取部分的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这里在附图中,文件G的由“1”所指示的面是在双面读取中读取的第一面,而“2”所指示的面是稍后读取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是前后关系。
在单面读取情况中,第一前传感器86探测到文件G是否设置在输入盘80中。臂29向下移动,且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以将文件G进给至传送路径82中。在该传送路径82中,传送辊35旋转以将文件G从上游侧传送至下游侧,所以在交叉部分83通过导向板85的引导下,将从输入盘80进给至传送路径82的文件G传送向环形部分82A的读取位置的上游侧。
接着,通过环形部分82A将文件G转向下。当后传感器88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读取。另一方面,当后传感器52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文件G的图像读取。如图34所示,由于在交叉位置83将导向板85推向上,从而将第一面已读取的文件G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82A进给至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侧。
在文件G完全通过交叉位置83后,排出辊84停止。更具体地,如图35所示,当传感器89探测到在传送路径82中传送的文件G的后端时,确定文件G已完全通过交叉位置83。通过停止排出辊84,在将文件G夹紧在排出辊84和夹紧辊37之间时将文件G停止。
由于文件G通过交叉位置83并离开导向板85,所以导向板85转向下,以在交叉位置83将传送通道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延续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在这之后,将排出辊84反转,并相应地传送文件G以通过传送路径82返回至交叉位置83侧。
如图36所示,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返回的文件G在交叉位置83前进,但是到达环形部分82A的下游侧的读取位置的传送通道由导向板85关闭。所以,在导向板85的引导下,文件G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前进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至输入盘80的传送通道在交叉位置83尖锐地弯曲,所以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返回的文件G不会在交叉位置83前进到输入盘80侧。因此,文件G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返回到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所以文件G以前端和后端与首先在传送路径82中传送的状态相反的状态而再次传送。接着,文件G在环形部分82A中传送,所以其第二面与读取位置相对。
当后传感器88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时,如图37所示,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二面的图像读取。另一方面,当后传感器88确定文件G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文件G的图像读取。接着,由于将导向板85向上推动,所以第二面已读取的文件G从交叉位置83前进至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在文件G完全通过交叉位置83后,排出辊84停止。此外,当文件G通过后,导向板85返回,在交叉位置83的传送通道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延续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在此之后,排出辊84反转,且文件G从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相应地返回到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82A,所以其前端和后端再次逆转。
接着,文件G在环形部分82A中传送,并再次返回交叉位置,所以由于文件G将导向板83向上推,从而进入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如图38所示,通过排出辊84将文件G以第一面向下而排出至输出盘81。当在输出盘80上设置下一份文件G时,通过重复所述动作一张接一张地传送输出盘80上的文件,并读取其图像。此外,文件G以第二面向下而相继地排出至输出盘81,所以其可彼此紧接地码放。结果,输入盘80保持文件G的码放。
因此,根据图像读取装置7,传送路径82相交而形成包括读取位置的环形部分82A。这使得不必形成用于通过逆转文件G的前端和后端而返回文件G的旁路等。结果,可简化传送路径82的结构从而缩小装置的尺寸。
这里,在所说明的方面中,所说明的图像读取装置7的双面读取动作使得排出放置在输入盘80上的文件G时保持了其到达输出盘81的顺序。然而,当不必保证放置在输入盘80上的文件G的顺序和排出至输出盘81的文件G的顺序时,文件G不必经过第三传送路径,而是传送和排出至输出盘81。结果,没有在输出盘81上保持文件G的顺序,但是可省略第三传送路径以减短用于读取文件G的两面所需的时间。
在该说明方面,通过文件G的接靠而使得导向板85转换传送路径。然而,通过从传送电动机等向导向板85施加驱动力,可也将导向板85构成为不受文件G的接靠影响而独立地转换选送路径。在该修改中,例如,可任意根据第二前传感器87的探测信号或传感器89的探测信号,确定文件G是否通过交叉位置而进入环形部分82A。在该说明方面,导向部件可作为导向板85而实现,然而弹性可变形导向膜也可替代导向板85而用作导向部件。
此外,通过将输出盘81设置在输入盘80的上方而例示该说明方面,这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调转。在该修改中,将捡拾辊33、分离辊34等设置在输入盘80侧的传送路径82中,而将排出辊84等设置在输出盘81侧的传送路径82中。
根据另一个说明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9与根据上文中所说明的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1在图像读取装置1的ADF 3的传送通道上是不同的。由于与第一说明方面类似,这里省略了对文件放置台2的图像读取单元22的玻璃台板20和21的结构的说明。在附图中,与所说明的方面相同的参考编号指示相同的元件。
如图39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9的ADF 10(即,自动文件进给机构)中,用于排出文件G的输出盘101设置在输入盘100(即,文件放置部分)上方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两级,以在其上放置文件G。形成传送路径102(即第四传送路径)以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附近的读取位置而将输入盘100与输出盘101连接起来。该传送路径102设置有交叉部分103,以形成包括读取位置的环形部分102A。该传送路径102用作通过ADF 10对文件G进行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的共用传送通道。
此外,从传送路径102的交叉位置103延伸经过读取位置再到达交叉位置103的环形部分102A传送通道的长度设置为比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更长。例如,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为A4尺寸的297mm,信纸尺寸的11英寸长度,和标准尺寸的14英寸。所以,环形传送通道的长度设置为比所述长度更长。因此,在ADF 10的图像读取中,当文件G的前端从交叉位置103通过读取位置再到达交叉位置103时,文件的后端决不会未通过交叉位置103,因此可阻止交叉位置103受到纸张堵塞等。
在前文中所述的传送路径102中,设置了作为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文件的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以及推动以紧靠上述辊的压紧辊37。对于这些辊,将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设置在与输入盘100对应的传送路径102的最上游处。此外,将排出辊36设置在与输入盘100对应的传送路径102的最下游侧。此外,在本图像读取装置9的ADF 10中,将读取的文件G以“面向下”放置在输入盘100中,其中将文件G的读取面(即,第一面)向下放置。所以,将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设置在传送路径102的下侧,所以其辊面部分地暴露在传送路径102中,并且夹紧垫77和78可与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紧靠和分离。剩下的结构与上文中所述的说明方面类似。
在交叉部分103的上游侧的传送路径102中,形成了用于再次传送第一面已在读取位置读取的文件至传送路径102的双向路径104(即,第五传送路径)。具体地,该双向路径104从位于交叉位置103的上游侧的传送路径102的第三分支位置105分支,并向输入盘100倾斜向上。此外,双向路径104将其终端106开口在ADF 10的外侧。双向路径104的传送通道的距离比最大尺寸的文件在传送方向的长度短,所以已进入双向路径104的文件G部分地突出终端106至ADF 10外侧。这使得不必保持双向路径104的传送通道的距离等于或长于最大可读文件在进给方向的长度。
这样形成的双向路径104从传送路径102向输入盘100倾斜地向上,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输入盘100的上方空间。
在输入盘100侧,从双向路径104的终端106形成了文件支撑部分107,其从终端106而连续。该文件支撑部分107支撑从双向路径104的终端106突出的文件G,并在夹紧垫77和78上侧形成ADF 10的壳体。形成ADF 10的壳体以覆盖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并且构成壳体的文件支撑部分107从终端106向输入盘100而延伸,从而延伸至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附近以及夹紧垫77和78附近的纸张进给位置的上游。所以,在双面读取中,已进入双向路径104并从终端106突出至ADF 10外侧的文件G不回悬挂至码放在输入盘100上的文件G的进给位置的下游侧,从而不会在进给位置受到扰乱。
在双向路径104中,设置了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
如图39和图40所示,在上文中所述的交叉位置103,设置了用于适当地转换文件G的传送路径的导向板108(即,第六导向部件)。这样设置导向板108以在销109上摆动,从而其可在图40中实线所指示的位置和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之间转换。当导向板108处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输入盘100侧(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下侧)的环形部分102A。此外,从输入盘100侧(即,附图中的右手上侧)至读取位置的上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下侧)的环形部分102A的传送通道是直的,但是从输入盘100侧(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的传送通道102至读取位置下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下侧)的环形部分102A的传送通道是弯曲的。所以,将文件G从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通过交叉位置103传送向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
另一方面,当导向板108在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下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102A延续至输出盘101侧(即,附图的右手下侧)的传送路径102。此外,从读取位置下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102A至传送路径102的输出盘101侧(即,附图的右手下侧)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但是从读取位置下游侧(即,附图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102A至输入盘100侧(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的传送路径102的传送通道,或者到达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的传送通道是弯曲的。结果,将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传送的文件通过交叉位置103传送向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
通过所述的导向板108而转换传送通道是通过文件的接靠以及通过导向板108的摆动调节而进行。具体地,如图40的实线所指示,设置导向板108以总是将传送通道从输入盘100侧(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读取位置上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下侧)的环形部分102A。在正常时间,可将导向板108摆动至图4的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从而通过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所传送的文件G的接靠而将该导向板108向下推。结果,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所传送的文件G通过交叉位置103向输出盘101前进。
在另一方面,当将用于双面读取的文件G传送至双向路径104时,调节导向板108的摆动动作。结果,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下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102A延续至双向路径104侧(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的传送路径102。与从读取位置下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上侧)的环形部分102A至输入盘100侧(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的传送路径102的传送通道相反,到读取位置上游侧(即,附图的左手下侧)的环形部分102A的传送通道是尖锐地弯曲的。结果,通过导向板108将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传送的文件G引导至双向路径104。因此,将导向板108可改变地设置在交叉位置103,以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位置。这里在该说明方面,通过文件的接靠而转换导向板108,然而也可通过传送辊等的驱动力而主动地摆动或固定导向板108。
如图39和图41所示,在前文中所说明的第三分支位置105,设置了用于适当地转换文件G的传送通道的导向板110(即,第七导向部件)。设置该导向板110以在销111上摆动从而转换到图41中实线所指示的位置以及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当导向板110处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输入盘侧(即,附图的右手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交叉位置103侧(即,附图的左手侧)。所以,从输入盘100进给的文件G通过第三分支位置105进入交叉位置103。另一方面,当如双点线所指示而设置导向板110时,传送通道从交叉位置103侧(即,附图的左手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双向路径104(即,附图的上侧)。结果,通过读取位置传送至交叉位置103的文件G经过第三分支位置105进入双向路径104。因此,将导向板110可改变地设置在第三分支位置105以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位置。
此外,从输入盘100经过交叉位置103到达传送路径102的读取位置的传送通道在纵剖面视图形成为S形。此外,从双向路径104经过第三分支位置105和交叉位置103到达读取位置的传送通道也在纵剖面视图形成S形。结果,文件从输入盘100或双向路径104经过第三分支位置105和交叉位置103到达读取位置的传送更加平滑,以阻止在交叉位置103、第三分支位置105等处发生纸张堵塞。此外,简化了交叉位置103的导向部件(即,导向板108)的结构。
如图39所示,传送路径102设置有用于探测文件G的传送的传感器。更具体地,在传送路径102中,在分离辊3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了第一前传感器112和第二前传感器113。将后传感器114设置在读取位置的紧上游侧。将传感器115设置在双向路径104的可逆辊42的紧上游侧。这些单独的传感器是所谓的“光学传感器”,其在具体结构上与说明方面的第一前传感器50类似。
在下文中对图像读取装置9的图像读取动作进行说明。
当使用图像读取装置9的ADF 10时,将读取的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100上。如图39所示,将文件G以“面向下”而放置在输入盘100上,其中将文件G的读取面(即,第一面)向下设置。接着,选择单面读取或双面读取,并且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9中。当输入读取启动时,激活滑架电机和传送电动机以在预定定时旋转地驱动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接着,将文件G从输入盘100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并进给至传送路径102,从而在读取位置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对文件G的图像进行读取。将完成图像读取的文件G排出至输出盘101。在图像读取动作中,文件G的传送通道在文件G的单面读取情况下和双面读取情况下是不同的。
下文中对单面读取进行说明。如图39所示,当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9时,导向板110在第三分支位置105将传送通道转换为从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交叉位置103侧。在另一方面,不接靠文件G而设置导向板108,从而在交叉位置103将传送通道从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导向板108摆动。
接着,通过第一前传感器112探测到文件G是否设置在输入盘100上。当文件G没有设置在输入盘100上时,在图像读取装置9的显示单元上进行错误显示“没有文件”。如果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100上,那么从传送电动机传递驱动力,从而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通过夹紧垫77和78推动文件G与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接靠,从而将输入盘100上的文件G从最低位置处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并进给至传送路径102。
在传送路径102中,将传送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从而旋转辊以将文件G从传送路径102的上游侧传送至下游侧。将从输入盘100进给至传送路径102的文件G通过传送辊35和夹紧辊37而夹紧,从而通过所传递的传送力而传送进入传送路径102。如图42所示,在第三分支位置105将文件G传递至交叉位置103侧的传送路径。这里,通过导向板110而闭合从第三分支位置105至双向路径104的传送路径。
此外,从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如图42所示,在交叉位置103,文件G不会前进到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或者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而是直线前进。
接着,将文件G传送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所以通过后传感器114探测到其前端。当后传感器114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之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所以,当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开始对文件G进行图像读取。
如图43所示,文件G以第一面与图像读取单元22相对而通过读取位置,从而图像读取单元22读取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当后传感器114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
此外,文件G在环形部分102A中向后转并传送至读取位置的下游侧,从而其到达交叉位置103并与导向板108接靠。导向板108允许摆动,所以通过文件G将其向下推。如图44所示,文件G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前进至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由于从读取位置的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至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所以文件G在交叉位置103直线前进而不会到达读取位置上游侧的或者输入盘100侧的环形部分102A。
接着,通过排出辊36和夹紧辊37而夹紧文件G,并且将其从传送路径102排出至输出盘101。当将下一份文件G设置在输入盘100上时,通过重复所述动作而一张接一张地传送输入盘100上的文件G,从而对其图像进行读取。
接着,在下文中对双面读取进行说明。这里,文件G的由“1”所指示的面是在双面读取中首先读取的第一面,而“2”所指示的面是稍后读取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是前后关系。
在单面读取的情况中,当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9中时,转换导向板105以在第三分支位置105将传送通道从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交叉位置103。在另一方面,设置导向板108以在交叉位置103不需要文件G的接靠而将传送通道从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在该状态下,允许导向板108摆动。
接着,通过第一前传感器112探测到文件是否放置在输入盘100上,并且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以在传送路径102中进给文件G。在传送路径102中,旋转传送辊35以将文件G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所以从输入盘100向传送路径102进给的文件G在第三分支位置105向交叉位置103侧的传送路径102而传送。
如图45所示,文件G的后端通过传送路径102的交叉位置103并到达环形部分102A,而导向板110转换第三分支位置105的传送通道。具体地,当第二前传感器113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之后的预定时间过去时,文件G的后端通过交叉位置103。所以,确定文件G已到达传送路径102的环形部分102A的内侧。接着,转换导向板110而将第三分支位置105的传送通道从交叉位置103侧的传送路径102延续至双向路径104。当确定文件G已到达传送路径102的环形部分102A的内测时,调节导向板108的摆动运动。
当后传感器114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时,其到达读取位置,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读取。当后传感器114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时,其到达读取位置,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如图46所示,第一面已读取的文件G在导向板108的引导下,在交叉位置103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前进至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此外,通过导向板110引导文件G在传送路径102的第三分支位置105前进至双向路径104。
接着,通过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而夹紧文件G并通过可逆辊42的旋转在双向路径104中将文件G传送至终端106侧。在文件G完全进入双向路径104以后,可逆辊42停止。具体地,如图47所示,当传感器115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已进入双向路径104时,确定文件G已完全进入双向路径104。如图47所示,当可逆辊42停止时文件G停止,文件G由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而夹紧。这时,文件G从双向路径104的终端106部分地突出至ADF 10外侧,但是文件G的突出部分由文件支撑部分107支撑。在此之后,反转可逆辊42,所以相应地传送文件G从而在传送路径102侧的双向路径104中返回。
如图48所示,从双向路径104返回的文件从第三分支位置105前进至交叉位置103侧的传送路径102。这里在第三分支位置105,通过导向板110而闭合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的传送通道。此外,文件G在交叉位置103直线地前进进入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从双向路径104侧的传送路径102至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的传送通道是弯曲的,所以从双向路径104返回的文件G不会在交叉位置103前进至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这里,通过导向板108而闭合到达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的传送通道。因此,文件G从双向路径104传送至传送路径102,所以将文件G以前端和后端与第一次在环形部分102A中传送的状态相反的状态而再次在环形部分102A中传送。接着,在环形部分102A中传送文件G,从而其第二面与读取位置相对。
当后传感器114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时,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二面的图像读取。在另一方面,当传感器114确定文件G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停止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接着,在导向板108的引导下,第二面已读取的文件G从交叉位置103前进至输入盘100侧的传送路径102。文件G在传送路径102的第三分支位置105处进一步前进至双向路径104。在文件G完全进入双向路径104之后,可逆辊42停止。在此之后,可逆辊42反转,且文件G相应地从双向路径104返回第三分支位置到达交叉位置103侧的传送路径102,并且在交叉位置103直线地前进到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02A,从而其前端和后端再次逆转。当确定文件G已到达传送路径102的环形部分102A时,允许已调节的导向板108摆动。
接着,如图44所示,文件G在环形部分102A中传送,并再次回到交叉位置103,所以其在将导向板108向下推时进入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然后,通过排出辊36将文件G以第一面向上地排出至输出盘101。当在输入盘100中设置下一份文件G时,通过重复所述动作将输入盘100上的文件G一张接一张地传送,从而对其上的图像进行读取。此外,将文件G以第二面向上而相继地排出至输出盘101,所以文件G可彼此顺序地码放。结果,输出盘100保持了文件G的码放。
因此,根据图像读取装置9,传送路径102交叉以形成包括读取部分的环形部分102A,并且在交叉位置103从输入盘100侧的第三分支位置105分支,从而形成用于再次将已读取文件G进给至读取位置的双向路径104。所以,不必要在传送路径102的环形部分102A形成传送路径。结果,可将装置降低以实现其尺寸的缩小。
这里在该说明方面,已对图像读取装置9的双面读取动作进行了说明,从而将放置在输入盘100上的文件G排出至输出盘101且保持其顺序。然而,当不必保持文件G放置在输入盘100上以及排出至输出盘101的文件G的顺序时,文件G不必再通过第三传送路径,而是传送和排出至输出盘101。结果,在输出盘101上没有保持文件G的顺序,但是可省略第三传送路径以缩短用于读取文件G的两面的时间。
在该说明方面,通过文件G的紧靠而使得导向板108转换传送路径。然而,通过从传送电动机等向导向板108施加驱动力,导向板108也可构成为不受文件G紧靠的影响而独立地转换传送路径。在该修改中,例如,可任意根据第二前传感器113的探测信号或者传感器115的探测信号而确定文件G是否已通过交叉位置103进入环形部分102A。在该说明方面,该导向部件可以导向板108和110而实现,但是弹性可变形导向膜也可替代导向板108而用作导向部件。
此外,在说明性方面中将输出盘101设置在输入盘100上方,但也可以垂直调换。在该修改中,将捡拾辊33、分离辊34等设置在输入盘100的上侧,而从交叉位置103的上游侧的第三分支位置105形成双向路径104,排出辊36等设置在输出盘101侧的传送路径102中。
根据另一说明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11与根据上文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1在图像读取装置7的ADF 3中的传送通道是不同的。由于与第一说明方面类似,这里省略了对文件放置台2的图像读取单元22的玻璃台板20和21的结构的说明。此外,在附图中,与所说明的方面相同的参考编号指示相同的元件。
如图49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ADF 12(即,自动文件进给装置)中,将用于排出文件G的输出盘121(即,文件排出单元)设置在输入盘120(即,文件放置部分)下方,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两级,以在其上放置文件G。形成传送路径122(即,第四传送路径)以穿过图像读取单元22附近的读取位置而将输入盘120与输出盘121连接。该传送路径122设置有交叉部分123,以形成包括读取部分的环形部分122A。该传送路径122用作通过ADF 12对文件G进行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的共用文件传送通道。
此外,从传送路径122的交叉位置123延伸穿过读取位置再次到达交叉位置123的环形部分122A传送路径的长度设置为比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更长。例如,最大可读文件的传送方向长度为A4尺寸的297mm,信纸尺寸的11英寸长度,和标准尺寸的14英寸。因此,将上文中所述的环形传送通道的长度设置为比所述文件长度更长。所以,在通过ADF 12的图像读取中,当文件G的前端从交叉位置123通过读取位置并再次前进至交叉位置123时,文件的尾端不会未通过交叉位置123,因此可阻止交叉位置123受到纸张堵塞等。
在交叉位置123中,从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且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至输出盘121侧的传送路径122的传送通道也大体是直的。另一方面,从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至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以及至输出盘121侧的传送通道是弯曲的。此外,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至输入盘120的传送路径122的传送通道与到读取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的传送通道都是弯曲的。所以,从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传送的文件G直线地穿过交叉位置123朝向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并且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传送的文件G在交叉位置123直线地穿过朝向输出盘121侧的传送路径122。所以在该交叉位置123,可省略用于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传送路径的导向部件。
在前文中所说明的传送路径122中,设置了作为传送文件的传送装置的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以及推动以与所述辊紧靠的夹紧辊37。在这些辊中,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设置在与输入盘120对应的传送路径122的最上游位置。此外,将排出辊36设置在与输入盘120对应的传送路径122的最下游位置。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ADF 12中,将读取的文件G“面向下”地设置在输入盘120中,其中将文件G的读取面(即,第一面)向下设置。所以,将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设置在传送路径122的下侧,所以其辊面部分地暴露在传送路径122中,并且可将夹紧垫77和78与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紧靠或分离。剩下的结构与前文中所说明的方面类似。
在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在传送路径122中形成了转换路径124(即,第六传送路径),其用于将第一面已在读取位置读取的文件再次传送至传送路径122。具体地,将双向路径124形成为Y形,其中两个分支部分124B和124C从主路径部分124A分支。分支部分124B从环形部分122A上侧部的传送路径122的第四分支位置125分支并倾斜向上延伸至输入盘120。此外,分支部分124C从相比交叉位置123更靠近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的第五分支位置126而分支,并向上倾斜至输入盘120。另外,分支部分124B与分支部分124C在分支位置127交叉并延续至主路径部分124A。
主路径部分124A也向输入盘120延伸,并将其终端128开口在ADF 12的外侧。将双向路径124形成的传送通道的距离设置为比最大尺寸的文件在传送方向的长度更短,所以已进入双向路径124的文件G部分地突出终端128到达ADF 12的外侧。这使得不必保持双向路径124的传送通道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最大可读文件在进给方向的长度。
通过这样将双向路径124从传送路径122倾斜向上向输入盘120而形成,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输入盘120的上部空间。此外,从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至交叉位置123的传送通道与从双向路径124的分支部分124C至交叉位置12侧的传送通道以锐角而交叉。所以,文件G不会从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前进至分支部分124C,且从分支部分124C返回的文件G不会前进至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结果,可省略用于在第五分支位置126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传送路径的导向部件。
在输入盘120侧从双向路径124的终端128,形成了文件支撑部分129,其自该终端128而连续。该文件支撑部129支撑从双向路径124的终端128突出的文件G,并且形成用于ADF 12在夹紧垫77和78上方的壳体。形成该ADF 12的壳体以覆盖夹紧垫77和78,且构造成壳体的文件支撑部分129从终端128向输入盘120延伸,以延伸至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附近以及夹紧垫77和78附近的纸张进给位置的上游侧。所以,在双面读取中,已进入双向路径124并从终端128向ADF12外侧突出的文件G不会垂下到码放在输入盘120上的文件G的进给位置的下游侧,所以不会在进给位置扰乱文件G。
在双向路径124的主路径部分124A中,设置了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
如图49和图50所示,在前文中所述的第四分支位置125处,设置了用于适当转换文件G的传送路径的导向板130(即,第八导向部件)。这样设置导向板130以在销131上摆动,从而其可在图50的实线所指示的位置与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之间转换。当导向板130处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即,附图的左手侧)的环形部分122A延续至交叉位置123侧(即,附图的左手下侧)。所以,将从读取位置传送的文件G在第四分支位置125引导向交叉位置123。另一方面,当导向板130处于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即,附图的左手侧)的环形部分122A延续至双向路径124的分支部分124B(即,附图的右手上侧)。结果,将从读取位置传送的文件G在第四分支位置125引导至进入双向路径124的分支位置124B。因此,将导向板130设置在第四分支位置105以将文件引导至所需传送通道。
如图49和图51所示,在上文中所述的分支位置127,设置了用于适当转换文件G的传送通道的导向板132(即,第九导向部件)。设置该导向板132以在销133上摆动,所以将可其转换到图51中实线所指示的位置以及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当导向板132处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时,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124的主路径部分124A(即,附图的右手侧)延续至分支部分124C(即,附图的下侧)。所以,将从主路径部分124A返回的文件G在分支部分127引导向分支部分124C。在另一方面如双点线所示,当设置导向板132时,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124的分支部分124B(即,附图的左手侧)延续至主路径部分124A(即,附图的右手侧)。所以,将从分支部分124B传送的文件G从分支部分127引导向主路径部分124A。因此,设置导向板130以将文件从分支位置127引导至所需传送通道。
通过导向板132转换传送通道是通过文件G的接靠而进行的。具体地,在正常时间将导向板132如图51的实线所示设置,以将传送通道从双向路径124的主路径部分124A(即,附图的右手侧)延续至分支位置124C(即,附图的下侧)。此外,当在分支部分124B中传送的文件G与导向板132接靠时,将导向板132推开以摆动至图51中双点线所指示的位置,所以文件G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因此,设置导向板132以在分支部分127适当地转换传送通道。这里在该说明方面,通过文件G的接靠而转换导向板132,但是也可通过传送辊等的驱动力而主动地摆动。
此外,如图49所示,传送路径122设置有用于探测文件G的传送的传感器。更具体地,在传送路径122中,在分离辊3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了第一前传感器133和第二前传感器134。将后传感器135设置在读取位置的紧上游侧。将传感器136设置在双向路径124的主路径部分124A的可逆辊42的紧上游侧。所述传感器是所谓的“光学传感器”,其与上文所说明方面的第一前传感器在具体结构上类似。
在下文中对图像读取装置11的图像读取动作进行说明。
当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1的ADF 12时,将读取的文件G放置在输入盘120上。如图49所示,将文件G“面向下”地设置在输入盘120上,其中将文件G的读取面(即,第一面)向下设置。接着,选择单面读取或者双面读取,且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11。当输入读取启动时,激活滑架电机和传送电动机以在预定时间旋转地驱动捡拾辊33、分离辊34、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接着,从输入盘120一张接一张地分离文件G以将其进给至传送路径122,从而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在读取位置读取文件G的图像。将完成图像读取的文件G排出至输出盘121。在图像读取动作中,文件G的传送通道在文件G的单面读取情况和双面读取情况之间是不同的。
首先对单面读取进行说明。如图49所示,当将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11时,导向板130在第三分支位置125将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的环形部分122A延续至交叉位置123侧。
接着,通过第一前传感器133对文件G是否放置在输入盘120上进行探测。当文件G没有放置在输入盘120上时,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显示单元上做出错误显示“没有文件”。如果文件放置在输入盘120上,那么从传送电动机传递驱动力,从而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将放置在输入盘120上并通过夹紧垫77和78推动与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紧靠的文件G,从最下面位置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并进给至传送路径122。
在传送路径122中,将来自传送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传送辊35和排出辊36,所以旋转所述辊以将文件G从传送路径122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将从输入盘120向传送路径122这样进给的文件G通过传送辊35和夹紧辊37夹紧,所以通过所传递的旋转力而在传送路径122中传送文件G。如图52所示,在第五分支位置126将文件传送至交叉位置123侧的传送路径122。此外,从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在交叉位置123处,文件G不会前进至输出盘121侧的传送路径122或者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而是直线前进。
接着,文件G传送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从而通过后传感器135探测到其前端。当后传感器135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时,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所以,当文件G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开始对文件G进行图像读取。
如图53所示,文件G以第一面与图像读取单元22相对而通过读取位置,所以图像读取单元22读取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当后传感器135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
此外,如图54所示,将文件G传送至上侧,在环形部分122A处调转,并通过导向板130在第四分支位置125处引导,所以将文件G从读取位置侧的环形部分122A传送至交叉位置123侧。接着,文件G到达交叉位置123,并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前进至输出盘121侧的传送路径122。由于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至输出盘121侧的传送路径122的传送通道大体是直的,所以文件G直接前进至交叉位置123,而不到达读取位置上游侧或者输入盘120侧的的环形部分122A。
接着,通过排出辊36和夹紧辊37夹紧文件G,并从传送路径122排出至输出盘121。当在输出盘120上设置下一份文件G时,通过重复所述动作而将输出盘120上的文件一张接一张地传送,从而对文件G的图像进行读取。
接着,在下文中对双面读取进行说明。这里,由“1”所指示的文件G的表面是在双面读取中首先读取的第一面,且由“2”所指示的表面是稍后读取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是前后的关系。
当读取启动输入图像读取装置11时,转换导向板130以在第四分支位置125将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的环形部分122A延续至分支位置124B侧的双向路径124。另一方面,不需要接靠文件G而设置导向板132,以在分支位置127将传送通道从主路径部分124A延续至分支部分124C。
接着,通过第一前传感器133探测文件G是否放置在输入盘120上,并且旋转捡拾辊33和分离辊34以让文件G进入传送路径122中。在传送路径122中,旋转传送辊35以将文件G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从而将从输入盘120向传送路径122进给的文件G从第五分支位置126传送向交叉位置123侧的传送路径122。此外,文件G在交叉位置123直线前进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
当后传感器135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时,其到达读取位置,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一面的图像读取。当后传感器135探测到文件G的后端时,其到达读取位置,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如图55所示,在导向板130的引导下,第一面已读取的文件G在第四分支位置125处从读取位置侧的环形部分122A前进至双向路径124的分支部分124B。
传送至分支部分124B的文件G在分支位置127与导向板132接靠。接着如图56所示,由于推动和摆动导向板132,文件G在分支位置127从双向路径124的分支部分124B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
然后,文件G通过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夹紧,并且在双向路径124的主路径部分124A通过可逆辊42的旋转而传送至终端128侧。在文件G完全进入主路径124A以后,可逆辊42停止。具体地,如图57所示,当传感器136探测到已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的文件G的后端时,确定文件G已完全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如图57所示,当可逆辊42停止时,文件G停止,并由可逆辊42和夹紧辊43而夹紧。这时,文件G从双向路径124的终端128部分地突出至ADF 12外侧,但是文件G的突出部分由文件支撑部分129支撑。之后,可逆辊42反转,所以相应地传送文件G以返回至分支位置127侧的主路径部分124A。另一方面,随着文件G的离开,由文件G摆动的导向板132恢复初始状态,其中分支部分124C从主路径部分124A连续。
如图58所示,将从双向路径124的主路径部分124A返回的文件G在分支位置127通过导向板132而引导进入分支部分124C。此外,文件G在第五分支位置126从分支部分124C前进至交叉位置123侧的传送路径122。从分支部分124C至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的传送通道是尖锐地弯曲的,因此文件G不会从分支部分124C前进至输入盘120侧的传送路径122。此外,文件G在交叉位置123直线前进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因此,将文件G从双向路径124传送至传送路径122,因此文件G以前端和后端与第一次在环形部分122A中传送的状态相反的状态而再次在环形部分122A中传送。接着,文件G以第二面与读取位置相对而在环形部分122A中传送。
当后传感器135探测到文件G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时,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2启动对文件G的第二面的图像读取。另一方面,当后传感器135确定文件G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时,图像读取单元22结束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接着,第二面已读取的文件G在导向板130的引导下在第四分支位置125从环形部分122A向双向路径124的分支部分124B前进。文件G在分支位置127进一步前进至主路径124的分支位置127。在文件G完全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后,可逆辊42停止。之后,可逆辊42反转。相应地,文件G在分支部分127从主路径部分124A进入分支部分124C,并从第五分支位置126返回至交叉位置123侧的传送路径122。在该交叉位置123,文件G直接前进至读取位置上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所以其前端和后端再次逆转。当文件G第二次完全前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时,转换导向板130以在第四分支位置125将传送通道从读取位置侧的环形部分122A延续至交叉位置123侧。传感器136第二次探测到文件已完全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接着发出使得导向板130从图50所示双点线位置改变至实线位置的信号。
接着,文件G在环形部分122A中传送,并到达第四分支位置125。如图54所示,在第四分支位置125通过导向板130的引导,将文件G从读取位置侧的环形部分122A传送至交叉位置123侧。接着,文件G到达交叉位置123并从读取位置下游侧的环形部分122A前进至排出盘121侧的传送路径122。然后,通过排出辊36将文件G以第一面向上设置而排出至输出盘121。当在输入盘120上设置下一份文件G时,通过重复所述动作而一张接一张地传送输入盘120上的文件G,从而进行对文件G的图像读取。此外,将文件G以第二面向上而相继地排出至输出盘121,所以其可彼此相继地码放。结果,输入盘120保持文件G的码放。
因此,根据图像读取装置11,传送路径122交叉以形成包括读取位置的环形部分122A,且形成用于将文件G再次进给至读取位置的Y形双向路径,从而将Y形一端的分支部分124B与传送路径122的环形部分122A上侧部的第四分支位置125连接,并且将另一端的分支部分124C与第五分支位置126连接,其中第五分支位置126比传送路径122的交叉位置123更靠近输入盘120。所以,不必在传送路径122的环形部分122A形成传送路径。结果,可降低装置以实现尺寸的减小。
这里在所说明的方面,对通过图像读取装置11的双面读取动作进行了说明,所以将放置在输入盘120上的文件G排出至输出盘121并保持其顺序。然而,当不必保持放置在输入盘120上的文件的顺序以及排出至输出盘121的文件G的顺序时,文件G不必经过第三传送路径,而是传送和排出至输出盘121。结果,没有保持输出盘121上的文件G的顺序,但是可省略第三路径传送以缩短用于读取文件G的两面的时间。
在该说明方面,通过文件G的紧靠而使得导向板132转换传送路径。然而,通过从传送电动机等向导向板132施加驱动力,也可将导向板132设置为独立于文件G的接靠而转换传送路径。在该修改中,例如,可任意根据传感器136的检测信号而确定文件G是否通过交叉位置127进入主路径部分124A。在该说明方面,导向部件可作为导向板130和132而实现,然而弹性可变形引导膜也可替代导向板而用作导向装置。

Claims (26)

1.一种自动文件进给器,其包括:
设置用来容纳文件的输入盘;
设置在所述输入盘上方和下方之一处的输出盘;
用于将文件从所述输入盘传送至所述输出盘的传送元件;
输入传送路径,其被设置用来在将文件从所述输入盘经过扫描位置传送至位于所述输入盘上方的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文件;和
输出传送路径,其被设置用来在将文件从所述末端处经过所述扫描位置传送至所述输出盘的过程中引导文件;
中间传送路径,其被设置用来在将文件从所述末端处经过所述扫描位置再次传送至所述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文件,其中所述文件在沿着所述输入路径被引导之后和在沿着所述输出传送路径被引导之前沿着所述中间传送路径被引导。[图5、30、39和4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的传送过程中,所述文件经过所述扫描位置时未被扫描。[图5、39和4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将所述输出传送路径设置为引导文件两次通过分支位置。[图5、30和3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将所述中间传送路径设置为引导文件两次通过分支位置。[图3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将所述中间传送路径设置为引导文件两次通过所述分支位置。[图3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当文件在所述输入和中间传送路径中通过所述扫描位置时被扫描。[图5、39和3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传送元件包括传送辊。[图5、30、39和4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输出盘设置在所述输入盘上方。[图5、30、39和4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输出盘设置在所述末端处上方。[图3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末端处设置在所述输入盘和所述输出盘上方。[图5、39和49]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传送元件包括可逆传送辊,且所述自动文件进给器还包括传送电动机,所述传送电动机被设置成在单独的时间以两个单独的方向驱动所述可逆传送辊,其中一个方向与另一个方向相反。[图5、20、39和49]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在所述输入传送路径中,在一个方向驱动所述可逆传送辊,而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在相反方向驱动所述可逆传送辊。[图5、39和49]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还包括在所述输入传送路径中的传感器,其用于确定所述文件何时通过所述可逆辊,且在所述传感器确定所述文件通过所述可逆辊时,所述传送电动机以相反方向驱动所述可逆辊。[图5、39和49]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
在所述输入传送路径中,在第一方向驱动所述可逆辊,且
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文件两次通过所述可逆辊,文件第一次通过所述可逆辊时,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可逆辊,而文件第二次通过所述可逆辊时,以第一方向驱动所述可逆辊。[图3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将传送元件设置为传送容纳在所述输入盘中的最上方的文件。[图5和30]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将传送元件设置为传送容纳在所述输入盘中的最下方的文件。[图20、39和49]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还包括沿着所述输入和输出传送路径而设置的导向部件,其用于在所述输入传送路径中以第一方向将文件引导至所述末端处,且用于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以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将文件引导至所述输出盘。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还包括:
中间传送路径,其被设置成在将文件从所述末端处经过所述扫描位置再次传送至所述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所述文件,其中所述文件在沿着所述输入传送路径被引导之后和在沿着所述输出传送路径被引导之前沿着所述中间传送路径被引导,和
传感器,其用于探测在所述中间传送路径中文件已传送至所述末端处,且当探测到在所述中间传送路径中文件已传送至所述末端处时使得所述导向部件改变位置,以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将文件引导向所述输出盘。[图39和49]
19.一种自动文件进给器,其包括:
设置用来容纳文件的输入盘;
输出盘;
传送元件,其用于将文件从所述输入盘传送至所述输出盘;
输入传送路径,其被设置成在将文件从所述输入盘经过扫描位置传送至位于所述输入盘上方的第一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文件;
中间传送路径,其被设置成在将文件从所述第一末端处经过所述扫描位置传送至位于所述输入盘上方的第二末端处的过程中引导文件;和
输出传送路径,其被设置成在将文件从所述第二末端处经过所述扫描位置传送至所述输出盘的过程中引导文件。[图20]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输出盘设置在所述输入盘上方。[图20]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中间传送路径和所述输出传送路径设置成引导文件两次通过分支位置。[图20]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第二末端处设置在所述输出盘下方。[图20]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第二末端处设置在所述输入盘上方。[图20]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
所述传送元件包括在所述输入传送路径和所述中间传送路径中的第一可逆传送辊,以及在所述中间传送路径和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的第二可逆传送辊,和
所述自动文件进给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传送电动机,其被设置成在所述输入传送路径中以第一方向驱动所述第一可逆传送辊,在所述中间传送路径中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第一可逆传送辊,并且在所述中间传送路径中以一个方向驱动所述第二可逆传送辊,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以相反方向驱动所述第二可逆传送辊。[图20]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中所述第一可逆传送辊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且所述至少一个传送电动机设置成在所述输出传送路径中以所述第一方向驱动所述第一可逆传送辊。[图20]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动文件进给器,其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其用于确定在所述输入和中间传送路径中文件何时通过所述第一可逆辊,并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确定了在所述输入和中间传送路径中文件何时通过所述第一可逆辊时,所述传送电动机以相反方向驱动所述第一可逆辊;和
第二传感器,其用于确定在所述中间传送路径中文件何时通过第二可逆辊,并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确定了在所述中间传送路径中文件何时通过第二可逆辊时,所述传送电动机以相反方向驱动所述第二可逆辊。[图20]
CN2006100922118A 2005-06-15 2006-06-14 自动文件进给器 Active CN1946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5332 2005-06-15
JP2005175332A JP4161986B2 (ja) 2005-06-15 2005-06-15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175332 2005-06-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6130A true CN1946130A (zh) 2007-04-11
CN1946130B CN1946130B (zh) 2012-03-28

Family

ID=36972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22118A Active CN1946130B (zh) 2005-06-15 2006-06-14 自动文件进给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85902A1 (zh)
EP (1) EP1733893B1 (zh)
JP (1) JP4161986B2 (zh)
CN (1) CN1946130B (zh)
AT (1) ATE383956T1 (zh)
DE (1) DE602006000452T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674B (zh) * 2008-04-17 2012-02-15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自动文档进给装置及其文档进给方法
CN103030019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
CN104512124A (zh) * 2013-10-02 2015-04-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06794702A (zh) * 2014-09-25 2017-05-3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防止重新供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77689B1 (ko) * 2005-01-19 2006-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독취장치, 그 화상독취장치의 가이드필름 오염 체크방법 ,및 그 화상독취장치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4165541B2 (ja) * 2005-09-06 2008-10-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207943B2 (ja) * 2005-09-06 2009-0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935786B2 (ja) * 2008-09-10 2012-05-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623187B2 (ja) 2008-09-26 2011-0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4807390B2 (ja) * 2008-09-26 2011-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2012076830A (ja) * 2010-09-30 2012-04-19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7190116B2 (ja) * 2021-02-19 2022-12-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両面用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4097A (en) * 1987-12-24 1989-11-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Duplex document handler
US5430536A (en) * 1993-10-12 1995-07-04 Xerox Corporation Automatic duplex and simplex document handler for electronic input
US5819152A (en) * 1994-11-08 1998-10-06 Nisca Corporation Compact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compact document reversing device
JP3449805B2 (ja) * 1994-11-08 2003-09-22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のシート搬送装置
US5791645A (en) * 1995-03-10 1998-08-11 Ricoh Company, Ltd. Simple inverting path for an auto document feeder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047959A (en) * 1996-12-12 2000-04-11 Nisca Corporatio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3219707B2 (ja) * 1996-12-24 2001-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6145834A (en) * 1997-06-12 2000-11-14 Konica Corporatio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having a document shunting path
US6209861B1 (en) * 1998-03-11 2001-04-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6161831A (en) * 1998-03-17 2000-12-19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6206368B1 (en) * 1998-03-17 2001-03-27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Paper transport device with one roller pair
JP3626943B2 (ja) * 2002-06-24 2005-03-09 ニスカ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674B (zh) * 2008-04-17 2012-02-15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自动文档进给装置及其文档进给方法
CN103030019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
CN103030019B (zh) * 2011-09-30 2015-08-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
CN104512124A (zh) * 2013-10-02 2015-04-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04512124B (zh) * 2013-10-02 2018-01-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06794702A (zh) * 2014-09-25 2017-05-3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防止重新供给
CN106794702B (zh) * 2014-09-25 2020-04-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防止重新供给
US10987953B2 (en) 2014-09-25 2021-04-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feed preven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33893B1 (en) 2008-01-16
EP1733893A1 (en) 2006-12-20
US20060285902A1 (en) 2006-12-21
DE602006000452T2 (de) 2009-01-15
JP2006347684A (ja) 2006-12-28
JP4161986B2 (ja) 2008-10-08
ATE383956T1 (de) 2008-02-15
CN1946130B (zh) 2012-03-28
DE602006000452D1 (de) 200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6130A (zh) 自动文件进给器
CN101063844A (zh) 自动原稿运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14294C (zh) 图像成形装置和片材进给器
CN1165816C (zh) 送纸设备、具有该送纸设备的成像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220590C (zh) 进纸装置和具有该进纸装置的记录装置
CN1349138A (zh) 纸张处理装置、安装纸张处理装置的方法以及成像装置
CN2758825Y (zh) 影像形成设备
CN1585454A (zh)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58375A (zh) 纸张传送装置,图像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578376A (zh) 薄片处理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608857A (zh) 片材处理系统
CN1228692C (zh) 图像记录系统、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及中继单元
CN1351285A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5546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73548A (zh) 薄片给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46757C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213590C (zh) 图像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799009A (zh) 纸张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周边装置的安装方法和装置连接方法
CN1689946A (zh) 送纸装置
CN1792086A (zh) 图像位置校正方法、图像位置校正用夹具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54046A (zh) 片材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274512C (zh) 纸张排出单元和纸张处理装置
CN1158848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226147C (zh) 排出纸张叠放台及具有该排出纸张叠放台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12614C (zh) 纸张对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