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2124A -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2124A
CN104512124A CN201410509854.2A CN201410509854A CN104512124A CN 104512124 A CN104512124 A CN 104512124A CN 201410509854 A CN201410509854 A CN 201410509854A CN 104512124 A CN104512124 A CN 104512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roller
handling part
path
transport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98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2124B (zh
Inventor
青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070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370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070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328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12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2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2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2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54Handling sheets of differing leng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65H5/38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immovable 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 B65H2301/31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for transport path in plane of handled material, e.g. geometry
    • B65H2301/31124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3Arrangements of rollers facing a transport surface
    • B65H2404/1531Arrangements of rollers facing a transport surface the transport surface being a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1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Ink Je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介质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具备:第一辊,其使从处理介质的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翻转;第二辊,其相对于第一辊位于处理部侧、具备使从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翻转的功能和外周面面向第一辊所进行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双方而向介质施加输送力的功能;第一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沿所述第一辊翻转而送至处理部侧;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沿所述第二辊翻转而送至处理部侧。

Description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输送装置及具备其的记录装置。
在本申请中,记录装置包括喷墨打印机、行式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种类。
背景技术
在传真机和/或打印机等所代表的记录装置中,存在能在作为介质一例的记录用纸的两面执行记录的装置。此类记录装置具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使记录用纸翻转的翻转路径,使在第一面(表面)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用纸反向进给而进入翻转路径,并使第二面(背面)朝上地再次向与记录头相对的区域输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2-2408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记录装置中,利用一个辊(以下称为“翻转用辊”)的外周面形成翻转路径。因此,为了翻转例如A3尺寸那样的用纸尺寸大的用纸,而需要使得翻转用辊较大。
然而,在为了翻转用纸尺寸大的用纸而使得所述翻转用辊较大时,例如在将A4尺寸那样的用纸尺寸小的用纸用该翻转用辊翻转时,所述用纸尺寸小的用纸将在符合用纸尺寸大的用纸地设定的翻转路径输送。
因此,用纸尺寸小的用纸在该用纸在翻转路径中翻转之际将移动多余的距离。其结果,在具备该翻转用辊的翻转路径中,使用纸尺寸小的用纸翻转时的时间变长,处理能力(throughput)将下降。
此外,在该记录装置中,除了来自用纸盒的输送路径以外,例如在设置用于从记录装置的前面侧供给用纸来执行记录的前面供纸路径的情况下,在向与用于向用纸P执行记录的所述记录头相对的区域输送用纸P之际,利用所述翻转路径来输送。
其结果,由于在供给到前面供纸路径的用纸尺寸小的用纸也从前面供纸路径经所述翻转路径到达所述记录头,因此输送距离变长,处理能力将下降。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具备能使尺寸不同的介质翻转并能提高从多个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介质的处理能力的翻转路径的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辊,其使从处理介质的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翻转;第二辊,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辊位于所述处理部侧,具备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翻转的功能和外周面朝向所述第一辊所进行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双方而向介质施加输送力的功能;第一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一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二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
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第一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一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相对于所述第一辊位于所述处理部侧的所述第二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因此能相应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来选择使所述介质翻转的路径。
其结果,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的介质中,通过使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能以比使用第一介质输送路径短的预定距离来翻转并且能缩短输送时间。因此,本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能将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辊,其使从处理介质的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翻转;第二辊,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辊位于所述处理部侧,具备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翻转的功能和外周面朝向所述第一辊所进行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双方而向介质施加输送力的功能;第一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一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走捷径(short cut)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
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第一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一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走捷径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因此能相应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来选择使所述介质翻转的路径。
其结果,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的介质中,通过使用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走捷径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能以比使用第一介质输送路径短的移动距离来翻转并且能缩短输送时间。因此,本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能使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汇合路径,其在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使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二辊汇合,从所述汇合路径输送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向所述处理部被输送。
根据本方式,从所述汇合路径供给的介质与通过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而去往所述处理部相比,输送距离变短,能缩短输送时间。其结果,可缩短从所述汇合路径供给的介质的记录时间并且能提高从所述汇合路径供给介质时的处理能力。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具备位于所述处理部与所述第二辊之间的输送辊对,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长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输送,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以下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输送。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长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输送,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以下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输送,因此相应于各介质的长度来分别使用所述介质输送路径,而能缩短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以下的介质的输送距离。
其结果,由于在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以下的介质中没有输送多余的距离,因此能缩短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以下的介质的输送时间。因此,本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能使得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变换单元,该变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能变换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一姿势和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姿势。
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变换单元,该变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能变换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一姿势和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姿势,因此能相应于各介质的长度来变换输送的介质使用的介质输送路径。其结果,在各介质中不会输送多余的距离,因此能缩短各介质的输送时间。因此,本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能将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处理部,其处理介质;和第一至第四中任一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处理部,其处理介质;第五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控制部,其对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进行控制;和检测器,其检测介质,所述汇合路径在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处理部侧的位置汇合,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介质的长度,来变换所述变换单元的所述第一姿势和所述第二姿势。
根据本方式,除了第五方式的作用效果外,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介质的长度信息来变换所述变换单元的姿势,因此能选择与所述介质的长度对应的介质输送路径。其结果,在该记录装置中,能使得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六方式中,所述汇合路径在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处理部侧的位置汇合。
根据本方式,除了第六方式的作用效果外,所述汇合路径在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处理部侧的位置汇合,因此能将从所述汇合路径输送来的介质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向所述处理部输送。其结果,由于从所述汇合路径到所述处理部的路径的长度比通过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的情况短,因此输送时间变短,能提高从所述汇合路径供给介质时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介质收置部起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送部周边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控制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第一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中从前面进给路径输送的介质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涉及的输送部周边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打印机    12 装置主体    14 原稿读取装置    16 背面盖18 输送路径    20 介质收置部    22 输送部  24 记录部   26 排出部28 控制部    30 供纸盒    30a 底板   32、82 进给辊  34 进给路径部36 第一辊    38 第二辊    40 第一输送从动辊    42 第二输送从动辊44 第三输送从动辊    46 第四输送从动辊    48 第五输送从动辊52 单元体    52a 顶面    52b 底面    54 捷径输送路径    56 滑架58 记录头    60 压板    62 排出辊    64 开口    66 排出堆叠部68 前面进给路径    70 前面介质支撑部    72 输送路    74 介质检测器    76、84 片状物(flap)    78 第二介质输送路径    80 第一介质输送路径    L 路径长度    P 用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实施例中,对于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标记,且仅在最初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例中省略其构成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背面侧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介质收置部起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送部周边的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控制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第一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中从前面进给路径输送的介质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涉及的输送部周边的放大图。
此外,在各图中所示的X-Y-Z坐标系表示了X方向为记录头的扫描方向、Y方向为记录装置的进深方向、Z方向为记录头和介质之间的距离(间隙)的变化方向即装置高度方向。此外,在各图中,将-Y方向设为装置前面侧,将+Y方向侧设为装置背面侧。
打印机的概况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10。打印机10具备装置主体12和在装置主体12的上部相对于该装置主体12能转动地设置的原稿读取装置14。装置主体12在装置背面侧(图1中为+Y方向侧)具备能相对于装置主体12转动地构成的背面盖16。此外,在图1中,背面盖16相对于装置主体12处于关闭的状态。
接着,参照图2来说明打印机10中的作为“介质”的用纸P的输送路径18。打印机10在装置主体12中具备介质收置部20、作为“介质输送装置”的输送部22、作为“处理部”的记录部24、排出部26和控制部28(参照图4)。此外,图2中的标有标记18的单点划线是从介质收置部20经输送部22及记录部24去往排出部26的用纸P的输送路径18。
介质收置部20具备在打印机10中位于图2中的Z轴方向下侧的供纸盒30。供纸盒30构成为,能相对于装置主体12从装置前方侧(图2中的-Y方向侧)进行安装及拆下。
在供纸盒30的上方,设有由未图示的驱动源旋转驱动的进给辊32、32。此外,供纸盒30的底板30a构成为:支撑用纸P并且向位于图2中的+Z轴方向上的进给辊32对用纸P施力的储纸部(hopper)。
通过控制部28(参照图4)的控制,在将收置于供纸盒30的用纸P向输送路径下游侧进给时,进给辊32与收置于供纸盒30中的用纸P的最上层的用纸接触并旋转,从而将该最上层的用纸P从供纸盒30向输送路径下游侧送出。
此外,背面盖16在处于相对于装置主体12关闭的状态时其内面构成用纸P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即、在背面盖16的内侧形成的进给路径部34将从供纸盒30送出的用纸P沿输送路径18向输送部22导引。
输送部22具备:第一辊36、第二辊38、第一输送从动辊40、第二输送从动辊42、第三输送从动辊44、第四输送从动辊46、第五输送从动辊48及一对输送辊对50。此外,第一辊36及第二辊38构成为能相对于装置主体12装拆的单元体52。另外,在单元体52中在第一辊36与第二辊38之间,设有作为“第二介质输送路径”的捷径输送路径54。对于捷径输送路径54在后面描述。
此外,单元体52,在使背面盖16相对于装置主体12向图2中的+Y轴方向上转动以成为使背面盖16相对于装置主体12打开的状态时,能从图2中的+Y轴方向侧相对于装置主体12装拆。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辊36和第二辊38,在单元体52安装于装置主体12且背面盖16相对于装置主体12关闭的状态之时,由未图示的共用的驱动源分别绕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
用纸P在输送部22中沿输送路径18,通过与第一辊36抵接的第五输送从动辊48及第三输送从动辊44、与第二辊38抵接的第二输送从动辊42及第一输送从动辊40,而被输送到输送辊对50。在输送部22的输送辊对50的输送路径下游侧,设有记录部24。
记录部24具备:能在扫描方向(图2中的X轴方向)上移动的滑架56;设置于滑架56的下部,向用纸P排出墨液的记录头58;和与记录头58相对且设置成支撑用纸P的压板60。
进而,在记录部24的输送路径下游侧,设有排出部26。在排出部26设有一对排出辊62。沿输送路径18从输送部22向记录部24输送的用纸P在其第一面(表面)被执行记录。在执行记录后,用纸P由排出辊62夹持,并从设置于装置主体12的前面侧的开口64向设置于装置前方侧的排出堆叠部66排出。排出堆叠部66支撑已排出的用纸P。
此外,除了从介质收置部20经输送部22去往记录部24的输送路径18之外,打印机10还具备从打印机10的前方侧(图2及图7中的-Y轴方向侧)供给用纸P的作为“汇合路径”的前面进给路径68(参照图7中的双点划线)。
前面进给路径68具备前面介质支撑部70和位于记录部24的图2中的-Z轴方向侧的输送路72。前面介质支撑部70作为将用纸P从打印机10的前方侧(图2中的-Y轴方向侧)向输送部22输送时的供纸托盘发挥功能。此外,前面介质支撑部70的至少一部分在用纸P排出到排出堆叠部66时与排出堆叠部66一同支撑用纸P。
输送路72构成为,将由前面介质支撑部70支撑的用纸P向第二辊38与第四输送从动辊46的夹持点输送。此外,对于前面进给路径68在后面进行说明。
此外,在输送部22的输送辊对50的输送路径上游侧,设有作为“检测器”的介质检测器74。介质检测器74作为一例,在沿输送路径18将用纸P的前端向记录部24输送之际,在横穿介质检测器74时开始用纸P的检测,并向控制部28发送检测信号。而且,在用纸P的后端朝向记录部24横穿介质检测器74时,使用纸P的检测结束,停止向控制部28发送所述检测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控制部28构成为:在从接收来自介质检测器74的检测信号起直到停止的期间,用未图示的编码器等监视使得输送部22的第一辊36及第二辊38旋转驱动的所述共用的驱动源(未图示)的转数,并基于检测到的转数来算出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第一实施例
关于从记录部输送的介质的翻转路径
接着,参照图3、图5及图6来说明用于使用纸P翻转的两个翻转路径。如图3所示,在单元体52中,在第一辊36与第二辊38之间,设有在单元体52的高度方向即图3中的Z轴方向上将单元体52的顶面52a和底面52b连接的捷径输送路径54。
在本实施例中,捷径输送路径54沿第二辊38弯曲地形成。此外,在单元体52的底面52b中在捷径输送路径54的入口侧,设有作为“变换单元”的片状物76。即、片状物76位于第一辊36与第二辊38之间。
片状物76构成为,能变换将捷径输送路径54的入口关闭的姿势(参照图3中虚线状态)和将入口打开的姿势(参照图3中实线状态)。具体地,片状物76通过由控制部28控制的未图示的驱动源(螺线管等)来变换姿势。另外,此处,在片状物76中,将捷径输送路径54的入口关闭的姿势设为第一姿势,将捷径输送路径54的入口打开的姿势设为第二姿势。
此处,对片状物76的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的变换工作进行说明。在图3中标注了标记78的虚线的路径表示后述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此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是从输送辊对50通过捷径输送路径54再次到达输送辊对50的路径的长度。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将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设定为A4尺寸的用纸的长度。
控制部28,在基于介质检测器74及编码器(未图示)的检测信息而得到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长的情况下,将片状物76设为第一姿势(参照图3中虚线状态)。此外,控制部28在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以下的情况下,将片状物76设为第二姿势(参照图3中实线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5,标有标记80的单点划线是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在为了将用纸P的第一面(表面)和第二面(背面)翻转而将用纸P从记录部24向输送部22逆向输送时,控制部28在判断为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长的情况下,将片状物76设为第一姿势(参照图3中虚线状态),沿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输送用纸P。
具体地,在将用纸P从记录部24向输送部22输送时,用纸P从图3中的-Y轴方向侧向+Y轴方向侧通过位于单元体52的底面52b的下方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利用第一辊36的外周面将用纸P翻转。
然后,通过第一辊36翻转了的用纸P在输送部22中从图3中的+Y轴方向侧向-Y轴方向侧通过位于单元体52的顶面52a的上方的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被送至记录部24。具体地,用纸P沿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经与第一辊36抵接的第五输送从动辊48及第三输送从动辊44、与第二辊38抵接的第二输送从动辊42及第一输送从动辊40,向输送辊对50被输送。
然后,用纸P被再次送至位于输送辊对5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记录部24,并在记录部24中在第二面(背面)被执行记录。即、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的构成具备:将从记录部24送来的用纸P送至第一辊36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在使得用纸P沿第一辊36翻转后送向记录部24的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得例如A3尺寸的用纸P沿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翻转。
接着,参照图6,标有标记78的双点划线是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在为了将用纸P的第一面(表面)和第二面(背面)翻转而将用纸P从记录部24向输送部22逆向输送时,控制部28在判断为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以下的情况下,将片状物76设为第二姿势(参照图3中实线状态),沿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输送用纸P。
具体地,在将用纸P从记录部24向输送部22输送时,用纸P从图3中的-Y轴方向侧向+Y轴方向侧,在位于单元体52的底面52b的下方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被输送,并由处于第二姿势的片状物76导引到捷径输送路径54内。而且,用纸P通过捷径输送路径54从而被翻转。
然后,因通过捷径输送路径54从而被翻转的用纸P,在输送部22中从图3中的+Y轴方向侧向-Y轴方向侧通过位于单元体52的顶面52a的上方的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被送至记录部24。具体地,用纸P沿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经与第二辊38抵接的第二输送从动辊42及第一输送从动辊40向输送辊对50输送。
然后,用纸P被再次送至位于输送辊对5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记录部24,并在记录部24中在第二面(背面)被执行记录。即、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构成具备:将从记录部24送来的用纸P导引至捷径输送路径54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使用纸P通过捷径输送路径54以使用纸P翻转并送向记录部24的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例如A4尺寸以下的用纸P沿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翻转。
因此,打印机10及输送部22具备: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沿第一辊36翻转而送至记录部24侧的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和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沿相对于第一辊36位于记录部24侧的第二辊38翻转而送至记录部24侧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
因此,在打印机10及输送部22中,能与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对应地选择使用纸P翻转的路径。其结果,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以下的长度的用纸P例如用纸尺寸为A4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在用纸P的输送中使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而能以比使用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短的移动距离来进行翻转,并且也能缩短输送时间。因此,打印机10及输送部22能使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此外,相应于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而分别使用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能缩短路径长度L以下的长度的用纸P的输送距离。其结果,在路径长度L以下的长度的用纸P不会被输送多余的距离,因此能缩短路径长度L以下的长度的用纸P的输送时间。因此,打印机10及输送部22能使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另外,控制部28相应于基于介质检测器74及编码器(未图示)的检测信息而得到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来将片状物76的姿势变换为:将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向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输送的第一姿势和将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向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输送的第二姿势,因此能相应于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来变换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
其结果,由于在路径长度L以下的长度的用纸P不会被输送多余的距离,因此能缩短路径长度L以下的长度的用纸P的输送时间。因此,打印机10及输送部22能使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相应于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而分别使用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和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来作为将用纸P翻转的路径,因此能减轻对第一辊36的负荷。具体地,第一辊36从介质收置部20将用纸P提起,因此负荷比第二辊38大而容易磨损。
即、在使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的用纸P翻转时使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将减轻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进而第一辊36的负荷。其结果,第一辊36的寿命延长,因此能实现打印机10及输送部22的高寿命化。
关于前面进给路径
接着,参照图7来说明将从打印机10的前方侧(图7中的-Y轴方向侧)供给的用纸P输送到记录部24为止的前面进给路径68(图7中的双点划线)。
在前面进给路径68中,由前面介质支撑部70和排出堆叠部66的至少一部分支撑的用纸P通过由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的进给辊82沿输送路72向输送部22输送。输送路72与从记录部24向输送部22输送的翻转路径汇合。具体地,输送路72在比输送部22的第二辊38与第四输送从动辊46的夹持点靠输送方向上游侧、即在记录部24侧,与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汇合。
此处,在从前面进给路径68供给用纸P时,用纸P经前面进给路径68及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而到达输送辊对50,因此由输送辊对50夹持的用纸P的前端与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无关地不与用纸P的后端重叠。
因此,在从前面进给路径68供给用纸P时,控制部28将片状物76变换为第二姿势,以将用纸P从前面进给路径68向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导引,并向记录部24输送。向记录部24输送的用纸P在记录部24中在用纸P的第一面(表面)被执行记录。在不执行两面记录的情况下,将用纸P向排出部26输送。
接着,对于在从前面进给路径68经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向记录部24供给的用纸P中执行两面记录时的翻转路径进行说明。在将用纸P从前面进给路径68经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向记录部24供给时,控制部28通过介质检测器74来进行用纸P的检测。在向用纸P的第二面(背面)执行记录时,控制部28基于介质检测器74及未图示的编码器的检测信息来算出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控制部28在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长的情况下,将片状物76设为第一姿势(参照图3中虚线状态),将用纸P沿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输送。此外,控制部28在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以下的情况下,将片状物76设为第二姿势(参照图3中实线状态),将用纸P沿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输送。
从前面进给路径68供给的用纸P与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无关地,通过在第一辊36与第二辊38之间走捷径的捷径输送路径54而沿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向记录部24输送,因此与通过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去往记录部24相比,输送距离缩短,能缩短输送时间。其结果,能缩短从前面进给路径68供给的用纸P的记录时间,并且能提高从前面进给路径68供给用纸P时的处理能力。
此外,前面进给路径68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辊在记录部24侧的位置汇合,因此可将从前面进给路径68输送来的用纸P经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向记录部24输送。其结果,从前面进给路径68到记录部24的路径的长度比通过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的情况短,因此输送时间变短,可提高从前面进给路径68供给用纸P时的处理能力。
另外,控制部28基于由介质检测器74检测的用纸P的长度的信息来变换片状物76的姿势,因此能选择与用纸P的长度对应的介质输送路径。其结果,在打印机10及输送部22中,能使用纸尺寸不同的用纸翻转并且能提高处理能力。
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1)在本实施例中,将捷径输送路径54构成为沿第二辊38使用纸P翻转的路径,但是,捷径输送路径54的形成位置只要位于第一辊36与第二辊38之间即可。
(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片状物76设置于输送部22的单元体52的底面52b的构成,但是,也可取代该构成而如图8所示那样、将片状物84在装置主体12侧设置于与单元体52的底面52b的捷径输送路径54的入口相对的位置。
(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路径长度L以下的情况下将用纸P沿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输送的构成,但是,也可取代该构成而即使在用纸P的长度为路径长度L以下,在印刷任务和/或墨液的干燥时间、高密度记录的执行时等,也由控制部28控制为将用纸P沿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输送。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22具备:使得从处理用纸P的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翻转的第一辊36;相对于该第一辊36位于记录部24侧,具备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翻转的功能和外周面面向第一辊36所进行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双方而向介质施加输送力的功能的第二辊38;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沿第一辊36翻转而送至记录部24侧的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沿第二辊38翻转而送至记录部24侧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和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使用纸P向第二辊38汇合的前面进给路径68。从前面进给路径68输送的用纸P通过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向记录部24被输送。
输送部22具备:使得从处理用纸P的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翻转的第一辊36;相对于该第一辊36位于记录部24侧,具备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翻转的功能和外周面面向第一辊36所进行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双方而向介质施加输送力的功能的第二辊38;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沿第一辊36翻转而送至记录部24侧的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使得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在第一辊36与第二辊38之间走捷径而送至记录部24侧的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和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使用纸P向第二辊38汇合的前面进给路径68。从前面进给路径68输送的用纸P通过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向记录部24被输送。
输送部22具备位于记录部24与第二辊38之间的输送辊对50,在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从输送辊对50经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到达输送辊对50的路径长度L长的情况下,将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用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输送,在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从输送辊对50经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到达输送辊对50的路径长度L以下的情况下,将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输送。
输送部22具备位于第一辊36与第二辊38之间、能变换将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向第一介质输送路径80输送的第一姿势和将从记录部24侧送来的用纸P向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输送的第二姿势的片状物76、84。
打印机10具备处理用纸P的记录部24和输送部22。再有,在打印机10中,前面进给路径68在第二介质输送路径78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在第二辊38侧的位置汇合。
或者,打印机10具备:处理用纸P的记录部24;设置有片状物76、84的输送部22;控制输送部22的控制部28;和检测用纸P的介质检测器74。控制部28基于由介质检测器74检测到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来变换片状物76、84的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涉及的输送部22适用于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但是,也可适用于其他通常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处,液体喷射装置不限于设置有喷墨式记录头且从该记录头排出墨液来在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机等记录装置,也包括:代替墨液而将与其用途对应的液体从与所述喷墨式记录头相当的液体喷射头向与被记录介质相当的被喷射介质喷射、以使所述液体在所述被喷射介质附着的装置。
作为液体喷射头,除了所述记录头之外,还可举出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头、有机EL显示器和/或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导电糊剂)喷射头、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剂喷射头等。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方案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当然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辊,其使从处理介质的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翻转;
第二辊,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辊位于所述处理部侧,具备: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翻转的功能;和外周面面向所述第一辊所进行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双方而向介质施加输送力的功能;
第一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一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和
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二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
2.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辊,其使从处理介质的处理部侧送来的介质翻转;
第二辊,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辊位于所述处理部侧,具备: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翻转的功能;和外周面朝向所述第一辊所进行的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和翻转后的介质输送路径双方而向介质施加输送力的功能;
第一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沿所述第一辊翻转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和
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其使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走捷径而送至所述处理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汇合路径,该汇合路径在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使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二辊汇合,
从所述汇合路径输送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向所述处理部被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位于所述处理部与所述第二辊之间的输送辊对,
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长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输送,
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从所述输送辊对经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到达所述输送辊对的长度以下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变换单元,该变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能变换: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一姿势;和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姿势。
6.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处理部,其处理介质;和
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变换单元,该变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能变换: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一姿势;和将从所述处理部侧送来的所述介质向所述第二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姿势。
8.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处理部,其处理介质;和
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
9.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处理部,其处理介质;
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
控制部,其对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进行控制;和
检测器,其检测介质,
所述汇合路径在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处理部侧的位置汇合,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介质的长度,来变换所述变换单元的所述第一姿势和所述第二姿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合路径在所述翻转前的介质输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处理部侧的位置汇合。
CN201410509854.2A 2013-10-02 2014-09-28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Active CN104512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7080A JP6237073B2 (ja) 2013-10-02 2013-10-02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13-207080 2013-10-02
JP2013207081A JP6232896B2 (ja) 2013-10-02 2013-10-02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13-207081 2013-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2124A true CN104512124A (zh) 2015-04-15
CN104512124B CN104512124B (zh) 2018-01-05

Family

ID=5273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9854.2A Active CN104512124B (zh) 2013-10-02 2014-09-28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139392B2 (zh)
CN (1) CN10451212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0965A (en) * 1988-04-15 1991-02-0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uplex unit
JPH06144647A (ja) * 1992-11-09 1994-05-24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循環搬送シートの片寄り検知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208698A (zh) * 1997-08-14 1999-0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纸的双面印刷的印刷机纸张翻转装置
CN1893519A (zh) * 2005-06-29 2007-01-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面自动文档进给装置及双面文档进给方法
CN1946130A (zh) * 2005-06-15 2007-04-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文件进给器
CN101247457A (zh) * 2007-02-15 2008-08-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该设备的文档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01955073A (zh) * 2009-07-14 2011-01-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输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19137A (zh) * 2010-04-19 2011-10-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具备它的原稿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40813A (ja) 2011-05-23 2012-12-10 Seiko Epson Corp 媒体搬送装置、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0965A (en) * 1988-04-15 1991-02-0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uplex unit
JPH06144647A (ja) * 1992-11-09 1994-05-24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循環搬送シートの片寄り検知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208698A (zh) * 1997-08-14 1999-0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纸的双面印刷的印刷机纸张翻转装置
CN1946130A (zh) * 2005-06-15 2007-04-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文件进给器
CN1893519A (zh) * 2005-06-29 2007-01-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面自动文档进给装置及双面文档进给方法
CN101247457A (zh) * 2007-02-15 2008-08-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该设备的文档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01955073A (zh) * 2009-07-14 2011-01-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输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19137A (zh) * 2010-04-19 2011-10-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具备它的原稿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39392B2 (en) 2015-09-22
US20150091237A1 (en) 2015-04-02
CN104512124B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8698B (zh) 介质进给装置、记录装置
CN10039351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396123B2 (en)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8277041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KR102281499B1 (ko) 잉크젯 기록 장치
CN101301823B (zh) 记录装置
CN10136240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20080238977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145504A (ja) 記録装置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2019107829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CN102205743B (zh) 介质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US20060187287A1 (en) Method of printing with overlapping paper feed
JP200315464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512124A (zh) 介质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US8038241B2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JPH05338274A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712627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443649A (zh) 成像设备
US7980688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189831B (zh) 记录装置
JP2004175017A (ja) 記録媒体ガイド機構及びその機構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237073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22186009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JP6232896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42376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