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3070A - 显影剂载体、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载体、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3070A
CN1503070A CNA2003101151250A CN200310115125A CN1503070A CN 1503070 A CN1503070 A CN 1503070A CN A2003101151250 A CNA2003101151250 A CN A2003101151250A CN 200310115125 A CN200310115125 A CN 200310115125A CN 1503070 A CN1503070 A CN 1503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developing
developer carrier
carri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51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0620C (zh
Inventor
���ա�����
冈本克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365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7068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385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7081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405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7745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475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8443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574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409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574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9152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574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9152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057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21963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182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809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03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3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05206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0620C/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65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developing electro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regulat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octor bla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in the developing zone having an interaction with th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distance hol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55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872Housing of develop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以及使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和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所述显影剂载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Description

显影剂载体、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剂载体、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向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上附着调色剂来进行显影。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如在特开昭63-58384号公报或特开平10-4893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多个显影装置,通过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对在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体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以及旋转方式的显影单元,以旋转轴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所述多个显影装置。这些图像形成装置,在收到从主机等外部装置发送的图像信号时,通过使显影单元绕旋转轴旋转来将多个显影装置中的一个定位在与感光体相对的显影位置上。然后,对形成于感光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将之转印到中间介质上。此时,一边依次切换多个显影装置,一边同样重复进行显影、转印,从而重叠多个调色剂图像来形成彩色图像。
为实现使形成于感光体上的潜像显影的上述功能,上述显影装置具有作为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辊、调色剂存储部分、调色剂供给辊、作为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调节刀片等。另外,显影辊具有承载调色剂的功能,并与感光体相对配置,从而能够利用调色剂恰当地对形成于感光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此外,在跳跃式显影方式等显影辊与感光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显影的方式中,在显影辊与感光体之间存在空隙。
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有时所述空隙在显影辊长度方向端部的间隔大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间隔。
例如,沿着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显影辊接触的调色剂供给辊或调节刀片将显影辊压向感光体,从而导致显影辊弯曲产生上述情况。
此外,显影单元以其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而由于所述旋转显影单元会产生振动。所述空隙的间隔也因此振动以显影辊的旋转周期变化。
通过显影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浓度会随空隙间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显影辊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因空隙间隔小而很小,另外,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因空隙间隔大而较大。另外,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会导致显影后出现周期性的浓度斑纹。
因此,最好有一种能够获得合适的显影剂载体的方法,使得可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所述浓度斑纹。
另外,调节刀片通过点焊固定在用于支承所述调节刀片的支承部件上,并通过所述支承部件安装在显影装置上。调节刀片在所述状态下与显影辊接触来使承载于显影辊上的调色剂带上电荷,并调节承载于显影辊上的调色剂的层厚。
然而,当调节刀片通过点焊固定在所述支承部件上时,调节刀片上的点焊位置有时决定调节刀片的自由长度。此时,所述自由长度为调节刀片宽度方向上的点焊位置与调节刀片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另外,使所述自由长度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恒定,从而使得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均匀。
但是,在点焊中,由于通常在多个点上进行焊接,所以在调节刀片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中,进行点焊的位置与没有进行点焊的位置上的所述压力将不相同,从而可能会使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压力不均匀。
另外,因为调节刀片被固定在支承部件上,所以,当由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刚性较弱导致所述支承部件形变时,调节刀片也会发生形变,进而可能会使所述压力不均匀。
并且,由所述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调节刀片的不均匀的按压可能会使调色剂充电不均匀,而所述不均匀的充电会引起图像恶化、调色剂泄漏、调色剂飞散等问题。
因此,为了使调色剂均匀充电,需要一种方法来减轻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的不均匀性。
下面说明具有旋转显影单元的现有激光打印机的结构(例如,参照特开2002-268319号公报、特开平10-3248号公报、特开平8-129306号公报)。在这些具有旋转显影单元的激光打印机中,存储各种颜色的不同调色剂的多个显影盒安装在旋转显影单元中。在印刷时,一边使旋转显影单元旋转,一边使所需颜色的显影盒与感光鼓邻接,从而将调色剂承载在形成于感光鼓上的潜像上,并从感光鼓经转印带将所述调色剂转印定影到用纸(印刷介质)上。
在显影盒中设有供给辊和显影辊,调色剂经供给辊被供给到显影辊上,再从显影辊被供给到感光鼓上。
在显影盒中,会产生由供给辊或显影辊的旋转导致的摩擦热和由其他驱动系统的驱动导致的热量。若这些热量蓄积在显影盒内,则由于温度的变高会导致调色剂的热变化,从而会对印刷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尤其,由于显影辊是金属制品,比热小,其表面容易变成高温,再加上从供给辊供给的调色剂在显影辊的表面上以薄层存在,所以调色剂容易发生热变化。
此外,在显影辊的旋转轴上设置斜齿轮,所述斜齿轮与同样由斜齿轮构成的惰轮啮合,并通过它们的作用,将显影辊拉向齿轮位置的一侧,使其与显影盒的挡板(度当て)接触,从而确定显影盒在长度方向的位置。
但是,显影盒的壳体通常由热可塑性塑料材料构成。因此,由于因在齿轮等各种构件的驱动中的摩擦等而引起的发热,壳体变软,使得承受载荷的壳体部分容易变形。尤其,由于所述惰轮的支承轴被支承在显影盒的端面上,所以,在通过斜齿轮的作用将显影辊拉向齿轮一侧时,因其反作用,惰轮的支承轴将挤入显影盒的端面。当有这种负荷施加时,受热软化了的显影盒的端面会被挤入而变形。
此外,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显影辊的端面时常压接在挡板上,所以,在显影辊旋转时,将在显影辊端面与挡板表面之间产生摩擦热,从而,有时会使一般由热可塑性部件构成的挡板受所述摩擦热而软化变形。由此,会使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偏离。并且,若显影辊端面与挡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大,则会导致他们的磨损,这也会导致显影辊的位置偏离,成为妨碍显影辊稳定旋转的原因。
供给辊及显影辊为了将调色剂吸附在它们的圆周面上,在它们的旋转轴的端面上压接电触点,并从此处施加充电偏压来使辊的圆周面充电。
但是,以往在直线形的导电板的中间附近形成电触点,并用螺钉等将导电板的两端固定在显影盒的端面上,因而,当导电板两端的螺钉的夹紧力很强时,位于中间的电触点会直接强压在旋转轴的端面上。由此,在旋转轴旋转时,因旋转轴端面与电触点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电触点过热或电触点磨损而产生窟窿的问题。但是,如果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减弱螺钉的夹紧力,则电触点在旋转端面上的压接力将变弱,从而会引发在使用过程中通电状态停止等的问题。
以往,在这种显影装置中,在显影辊的显影区域与非显影区域(显影辊的两端部分)的边界部分、以及在显影辊与显影装置主体之间的空隙中设置密封部件,从而,防止显影区域内的显影辊周围的调色剂向非显影区域泄漏(例如特开平6-23066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显影装置中,存在下面的问题:调色剂会从调色剂层调节刀片与密封部件的微小空隙泄漏,并因显影辊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导致调色剂飞散,从而污染装置主体内部,或者所述调色剂积在显影辊的两端部分,并附着到图像载体上,最终会转印到纸张的两端部分。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在上述特开平6-230665号公报中,在密封部件与显影容器或调色剂层调节刀片之间设置磁产生部件,从而防止调色剂的泄漏、飞散等,但是,此时组装作业会很复杂并且成本也会变高。
此外,在这种显影装置中,还公知有如下结构:距离图像载体规定间隔、最好为0.2mm至0.5mm的间隔,旋转自如地支承显影辊。例如,在特开平12-267439号公报中,在显影辊的两端旋转自如地插入0.2mm至0.5mm厚度的间隔保持部件,使显影辊与图像载体接触。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显影装置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使得显影辊与间隔保持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降低间隔保持部件的滑动性,而经间隔保持部件图像载体的速度将变得不均匀,其结果将导致图像不良的问题。尤其,将显影辊的圆周速度设定得比图像载体的圆周速度大时,此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形成的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更具体地说,提供一种适于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显影剂载体、具有该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装置、以及使显影剂均匀充电的显影剂充电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显影盒的散热装置,从而能够有效散发在显影盒内产生的热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显影盒的防变形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显影盒,所述防变形装置用于抵抗惰轮支承轴对显影盒端面的挤压力,使受热软化的显影盒的端面不发生变形。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中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显影盒,所述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用于极力减少显影辊的端面与挡板之间产生的摩擦热,使显影辊能够平滑、稳定地旋转。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显影盒,所述电触点弹压装置可使电触点在旋转轴端面上的压接力长时间维持在不会由于磨损而在电触点上产生窟窿的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显影装置的密封结构,使之可以解决上述现有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防止调色剂从显影辊两端部分的泄漏、飞散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在所述显影装置中距离图像载体规定间隔设置显影辊,从而降低间隔保持部件对显影辊的滑动摩擦力,消除图像载体的速度不均匀。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其具有: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以及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所述显影剂载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
此外,本说明书及附图还清楚地记载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在本申请中,提供一种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以及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所述显影剂载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
由于所述实心部分的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所以能够获得合适的显影剂载体,从而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所述显影剂载体也可以通过在中空辊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插入实心的轴部件来形成。
由此,能够容易达到上述效果,即能够获得合适的显影剂载体,从而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所述显影剂载体至少可以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任何一种加工来制造。
在所述情况下,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加工精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
一种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的相对区域和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的实心部分,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由此,可以获得具有上述效果的显影装置。
此外,所述显影剂载体也可以通过在中空辊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插入实心的轴部件来形成。
由此,能够容易地获得具有上述效果的显影装置。
此外,所述显影剂载体至少可以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任何一种加工来制造。
在所述情况下,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加工精度的提高所带来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具有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影间隙在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所以,不仅可使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减小,还可使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显影间隙减小。从而,可抑制由图像浓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浓度斑纹。
此外,也可以使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显影剂载体的结构对显影剂载体形变的减轻作用,所述结构是指将显影剂载体的实心部分设置在所述相对区域内部的结构。
此外,所述接触部件也可以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
在显影剂供给部件沿着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时,通过所述显影辊结构的作用,显影间隙在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因而不仅可使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减小,还可使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显影间隙减小。因此,可抑制由图像浓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浓度斑纹。
此外,所述接触部件也可以是用于调节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层厚的层厚调节部件。
在层厚调节部件沿着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时,通过所述显影辊结构的作用,显影间隙在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因而不仅可使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减小,还可使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显影间隙减小。因此,可抑制由图像浓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浓度斑纹。
此外,所述显影剂载体也可以是金属制品。
显影剂载体为金属制品时,因显影辊的弹性降低,显影剂载体容易弯曲,从而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效果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发挥,即能够获得合适的显影剂载体,从而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显影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的相对区域和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为实心的实心部分,该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所述显影剂载体通过在中空辊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插入实心的轴部件来形成;所述显影剂载体至少可以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任何一种加工来制造;所述显影装置具有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金属制品;所述显影剂载体与所述图像载体以非接触的状态,通过所述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潜像的图像载体和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并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内的潜像进行显影,其中,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的相对区域和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是实心的实心部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由此,可获得具有上述效果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计算机主体;显示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并具有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潜像的图像载体和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并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其中,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的相对区域和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的实心部分,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这样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从系统整体上来说比现有系统更加优良。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所述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由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所以可有效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还可以具有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
在所述情况下,由于显影剂载体容易弯曲,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的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所以,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可有效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也可以使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
在所述情况下,由于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所以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可有效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所述接触部件也可以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
在所述情况下,由于显影剂供给部件沿着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从而显影剂载体容易弯曲,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所以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可有效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所述接触部件也可以是用于调节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调节部件。
在所述情况下,由于层厚调节部件沿着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从而显影剂载体容易弯曲,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所以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可有效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所述显影剂载体也可以是金属制品。
显影剂载体为金属制品时,因显影辊的弹性降低,显影剂载体容易弯曲,从而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可有效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此外,也可以通过所述显影剂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这样,通过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能够恰当地对潜像进行显影。
此外,能够获得一种显影装置,其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具有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金属制品;通过所述显影剂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其中,所述显影剂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上述效果的显影剂载体。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潜像的图像载体和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上述效果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计算机主体;显示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并具有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潜像的图像载体和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这样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从系统整体上来说比现有系统更加优良。
本发明的再一方案是一种显影剂充电单元,其具有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的显影剂充电部件和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的支承部件,其中,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此外,本说明书及附图还清楚地记载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可以清楚以下内容。一种显影剂充电单元,其具有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的显影剂充电部件和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的支承部件,其中,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通过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其中,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并且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的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从而可以使显影剂均匀充电。
此外,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也可以具有与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件,并且从离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端最近的所述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自由端的距离,可短于从固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固定部分到所述自由端的距离。
由此,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可取代所述固定部分来确定自由长度。
此外,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也可以夹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
由此,可稳定支承显影剂充电部件,使显影剂充电部件较难变形,从而可以使显影剂充电部件在显影剂载体上的压力更加均匀,进而可以使显影剂的充电更加均匀。
此外,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也可以具有与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接触的弹性体和用于支承该弹性体的弹性体支承部件,其中,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夹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
由此,可稳定支承显影剂充电部件,使支承于显影剂充电部件上的弹性体较难变形,从而可以使弹性体在显影剂充电部件上的压力更加均匀,进而可以使显影剂的充电更加均匀。
此外,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的厚度可以为1mm以下。在弹性体支承部件的厚度为1mm以下时,由于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薄,显影剂充电部件容易受支承部件变形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通过抑制支承部件的变形,来减轻支承于支承部件上的显影剂充电部件的变形,从而使显影剂均匀充电。
此外,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也可以通过点焊来固定。由此,可稳定支承显影剂充电部件,使支承于弹性体支承部件上的弹性体较难变形,从而可以使弹性体在显影剂载体上的压力均匀更加,进而可使显影剂的充电更加均匀。
此外,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也可以在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多处通过点焊来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剂充电部件可能会以所述多个点焊位置的连接线为界发生弯曲,并且在所述情况下,若通过显影剂充电部件上的点焊位置来确定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则会使显影剂的充电更加不均匀。因此,在所述情况下,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在显影剂充电单元中设置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并使用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取代显影剂充电部件上的点焊位置来确定自由长度,从而能够使显影剂均匀充电。
此外,所述支承部件也可以在所述支承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螺钉固定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上。
此时,由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准确确定自由长度。
此外,所述点焊可以为激光焊接。
如果使用激光焊接,则能够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能够解决在材质不同厚度各异的金属板之间进行焊接的困难。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显影剂充电单元,其具有:显影剂充电部件,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以及支承部件,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其中,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包括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的自由长度确定部件;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从离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端最近的所述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自由端的距离,短于从固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固定部分到所述自由端之间的距离;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具有与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接触的弹性体和用于支承该弹性体的弹性体支承部件,其中,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夹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的厚度为1mm以下;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在排列于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多处通过点焊来固定;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支承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螺钉固定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上;所述点焊为激光焊接。
由此,可以得到上述效果,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显影装置,其具有: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以及显影剂充电单元,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的显影剂充电部件和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的支承部件,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上述效果的显影装置。
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图像载体,用于承载潜像;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以及显影剂充电单元,其具有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的显影剂充电部件和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的支承部件,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上述效果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可以获得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计算机主体;显示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并具有用于承载潜像的图像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及显影剂充电单元,并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中,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的显影剂充电部件和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的支承部件,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支承部件包括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这样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从系统整体上来说比现有系统更加优良。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中的散热装置,所述显影装置用于旋转显影单元中,在所述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处于已安装状态的多个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显影装置中的散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圆周面以及该圆周面两侧的两个端面;调色剂存储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调色剂;辊,用于将调色剂存储部分中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上;以及齿轮,用于旋转驱动所述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中的所述辊的金属制成的旋转轴上;其中,所述齿轮具有由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构成的二重结构,所述外侧部分由树脂制成,并在外周上形成轮齿,所述内侧部分由烧结金属制成,位于所述外侧部分的内侧;所述辊的旋转轴插入固定在所述内侧部分中。
根据本方案,由于在显影装置中产生的热量通过辊的由金属制成的旋转轴传导,从齿轮的内侧部分散热出去,所以可以防止显影装置被过度加热。并且只要将辊的旋转轴压入由烧结金属制成的内侧部分,就可以固定旋转轴与齿轮。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散热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上的辊是:供给辊,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和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根据本方案,由于可以防止薄薄地承载于供给辊与显影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的热变化,所以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印刷。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散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双重结构的齿轮是驱动所述显影辊的显影辊驱动齿轮。由于显影辊的表面为金属比热小,所以容易成高温。通过在这种显影辊的驱动齿轮中采用散热装置,可以防止显影辊的表面温度过热,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的转印。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散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圆周面中,直径尺寸不同的第一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部分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邻接形成,所述内侧部分跨越所述第一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部分而形成。根据本方案,在第一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部分的由树脂制成的外侧部分成型后进行冷却时,由于不受因两个齿轮部分的厚度不同而产生“缩孔”现象的影响,所以可使内侧部分的内径均匀,同时也使齿轮的外径尺寸不容易产生误差。因此,显影辊驱动齿轮的轴承部分及齿轮自身的精度变高,从而能够防止因“缩孔”现象引起的显影辊的旋转轴的不稳定(がたつき)或齿轮啮合的不协调。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散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双重结构的齿轮在所述内侧部分已存在的状态下通过插入成型来形成所述外侧部件。根据本方案,由于形成外侧部分时内侧部分的形状不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保持显影辊驱动齿轮的轴承部分的精度。
此外,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散热装置。根据本方案,由于显影装置内的热量通过散热装置被散发到外部,所以调色剂不容易热变化,从而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印刷。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用于旋转显影单元中,在所述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处于已安装状态的多个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圆周面以及该圆周面两侧的两个端面;调色剂存储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调色剂;供给辊,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显影辊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一端,具有在圆周面上形成斜齿的第一齿轮部分;以及中间齿轮,设置于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部分的同一侧,具有支承于所述壳体端面上的旋转轴,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斜齿,接受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其中,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的斜齿与所述中间齿轮的斜齿的形成方向,为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第一齿轮侧牵引的方向;所述防变形装置被设置成能够限制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所述防变形装置与设有所述中间齿轮的一侧的壳体端部的外表面接触。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用于旋转显影单元中,在所述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处于已安装状态的多个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圆周面以及该圆周面两侧的两个端面;调色剂存储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调色剂;供给辊,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供给辊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供给辊旋转轴的一端,在圆周面上形成正轮齿;显影辊驱动齿轮,具有设置于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一端并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供给辊驱动齿轮啮合的正轮齿的第二齿轮部分,和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邻接设置并在圆周面上形成斜齿的第一齿轮部分;以及中间齿轮,设置于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部分的同一侧,具有支承于所述壳体端面上的旋转轴,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斜齿,接受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其中,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的斜齿与所述中间齿轮的斜齿的形成方向,为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第一齿轮侧牵引的方向,所述防变形装置被设置成能够限制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所述防变形装置与设有所述中间齿轮的一侧的壳体端部的外表面接触。
通过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的斜齿与中间齿轮的斜齿间的啮合作用,将显影辊拉向第一齿轮侧,而通过其反作用,中间齿轮的支承轴将挤入壳体的端面。在中间齿轮的支承轴上以限制其在轴线方向移动的状态设置防变形装置,并使防变形装置与设有中间齿轮的一侧的壳体端面的外表面接触。由此,施加在中间齿轮支承轴上的挤压壳体端面的力分散在防变形装置上,从而通过防变形装置向壳体端部的外表面平均地分散所述力,能够防止壳体端面局部变形。
此外,本发明的防变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可在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周围自由旋转,所述防变形装置具有压力分散板,所述压力分散板以远大于所述中间齿轮支承轴的截面的面积与所述壳体端部的外表面接触。
根据本方案,中间齿轮的旋转力没有被传到支承轴上,因此在防变形装置中也不产生旋转力。由于只有中间齿轮的支承轴挤压壳体端面的力传导到防变形装置、即压力分散板中,而且所述力被分散到远比中间齿轮支承轴的截面大的面积上,所以,壳体端面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变小,从而可以防止壳体端面的变形。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上固定有压制部分,该压制部分将所述压力分散板紧压在所述壳体端部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方案,中间齿轮的支承轴挤压壳体端面的力通过固定在支承轴上的压制部分传到压力分散板中,并与上述一样被分散到壳体端面中,其结果可以防止壳体端面的变形。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分散板为金属板。
根据本方案,只要在中间齿轮周围现有结构的壳体端部的外表面一侧设置金属板,就能够有效防止显影装置的变形。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
根据本方案,由于能够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使得端面不受热影响而变形,所以可以保持供给辊及显影辊平滑地旋转,从而能够长时间稳定地供给调色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中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所述显影装置用于旋转显影单元中,在所述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处于已安装状态的多个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显影装置中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包括:壳体,在内部形成有调色剂存储部分;显影辊,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上;牵引装置,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壳体一个端面侧牵引;挡板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限制位于所述显影辊的牵引方向一侧的所述显影辊端面的移动;以及低摩擦部件,夹在所述显影辊的端面与所述挡板部分之间。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中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所述显影装置用于旋转显影单元中,在所述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处于已安装状态的多个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显影装置中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具有:壳体,在内部形成有调色剂存储部分;供给辊,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上;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上;牵引装置,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壳体一个端面侧牵引;挡板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限制位于所述显影辊的牵引方向一侧的所述显影辊端面的移动;以及低摩擦部件,夹在所述显影辊的端面与所述挡板部分之间。
显影辊旋转时,显影辊的端面可与低摩擦部件光滑地滑接,并且挡板部分也可与低摩擦部件光滑地滑接。由此,由于完全抑制了滑接部分上的摩擦热的产生,所以不会产生由摩擦热引起的挡板部分的变形。并且由于在挡板部分或显影辊端面不产生摩擦,所以能够准确进行显影辊长度方向上的定位。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低摩擦部件为石墨胶带(Polyslider)。石墨胶带与接触的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低,并且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所以是最佳的低摩擦部件。
此外,本发明显影装置中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由设置于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一端并在圆周面上形成斜齿的显影辊驱动齿轮,和具有支承于所述壳体端面上的支承轴并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的中间齿轮构成,并通过所述斜齿的啮合作用,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一侧牵引。
根据本方案,通过显影辊驱动齿轮的斜齿与中间齿轮的斜齿之间的啮合作用,显影辊被拉向显影辊驱动齿轮的一侧。
此外,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显影辊的摩擦热发生抑制部件。根据本方案,不会因摩擦热而引起挡板部分发生变形或挡板部分产生磨损等,因而能够准确地确定显影辊长度方向的位置,从而能够向感光鼓稳定地供给调色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中,导电弹性板在第一固定部分及第二固定部分被固定在位于所述旋转轴端部周围的固定部件上,所述导电弹性板具有与旋转轴的端部接触的电触点,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接触的电触点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及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与旋转轴端部接触的电触点,所述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性板具有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与电触点之间延伸的第一臂部分,和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与电触点之间延伸的第二臂部分,所述第一臂部分与第二臂部分以30度至150度的交叉角度交叉,所述电触点通过所述导电弹性板的弹性加压接触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上。
通过在第一臂部分与第二臂部分以30度至150度的交叉角度交叉的交叉部分形成电触点,使第一臂部分与第二臂部分起板状弹簧的作用,从而能够缓冲电触点与旋转轴端部接触的接触压力。因此,即使在离开第一臂部分与第二臂部分的电触点的端部上用螺钉等紧紧固定导电弹性板,电触点在旋转轴端部上的接触压力也不会很大。
另一方面,被固定在离开电触点的端部上的结果,导电弹性板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将电触点压向旋转轴的端部,从而能够可靠保持电触点以合适的接触压力与旋转轴端部接触的状态。这样,由于电触点能够以比较小的接触压力与旋转轴的端部可靠接触,所以,能够防止由旋转轴的旋转导致电触点的磨损从而在电触点上产生窟窿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角度大致为90度。
根据本方案,能够可靠实现电触点以合适的接触压力与旋转轴的端部接触的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及第二固定部分通过螺钉固定。在本发明中,不管螺钉拧紧的程度如何,都能使电触点以合适的压接力与旋转轴的端部接触。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是设置于显影装置中的用于承载调色剂的辊的旋转轴,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相邻,并可使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电触点作为对所述辊的外周面充电的供电点使用。根据本方案,由于能够稳定地向设置于显影装置中的显影辊或供给辊施加充电偏压,所以可使辊表面的充电状态稳定,从而可以稳定地将一定量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上。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导电弹性板在一个固定部分被固定在位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周围的固定部件上,所述导电弹性板具有与旋转轴的一端接触的电触点,所述电触点形成于从所述一个固定部分延伸的第三臂部分的中间分出的分支臂部分的自由端侧,并具有第四臂部分,所述第四臂部分从所述第三臂部分的与所述一个固定部分相反的端部,大体弯曲90度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部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四臂部分上形成有另一固定部分,所述另一固定部分用于将所述第三臂部分以拉向所述旋转轴另一端部的方向的状态固定在固定部件上,通过在所述拉引状态下的固定,所述电触点通过所述导电弹性板的弹性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弹压接触。
通过以将第四臂部分向旋转轴的另一端部的方向拉引的状态固定所述第四臂部分,第四臂部分向另一端部方向弯曲,随之电触点弯曲,并可维持以合适的接触压力接触于旋转轴端部的状态。由于电触点形成于从第四臂部分分出的自由端上,所以不管向旋转轴的另一端部的方向的拉引的力有多大,电触点都能发挥类似板弹簧的弹性作用。由此,可产生缓和电触点压接力的缓冲效果,从而在电触点上不会产生很大的接触压力,这里所指的很大的接触压力是其大小会使电触点受磨损从而在所述电触点上产生窟窿的接触压力。由此,能够长期提供稳定的电触点。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固定部分及另一固定部分是通过螺钉等来固定的。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改变螺钉的固定位置来调节第四臂的张引力,从而能够改变电触点与旋转轴端部接触的压接力。
此外,本发明的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是设置在显影装置中的用于承载调色剂的辊的旋转轴,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相邻,并可使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电触点作为用于对所述辊的外周面充电的供电点使用。根据本方案,由于可以稳定地向设置于显影装置中的显影辊和供给辊施加充电偏压,所以可以使辊表面的充电状态稳定,从而可以稳定地将一定量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上。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电触点弹压装置设置于一个导电弹性板上。通过一个导电弹性板,可以容易地将相对旋转轴的多个各电触点调节在合适的压力上。
此外,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根据本方案,由于可以使显影辊或供给辊的表面的充电状态稳定,所以能够稳定地供给调色剂,从而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印刷。
本发明显影装置的密封结构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显影辊、与显影辊接触的调色剂层调节部件及配置于显影辊两端的密封部件,其中,在所述调色剂层调节部件与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硬质树脂粘合剂。
此外,所述调色剂层调节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层调节部件由板状弹簧和调节刀片构成,并在板弹簧与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硬质树脂粘合剂,此外,其特征在于,在调节刀片与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隙中也填充硬质树脂粘合剂,还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硬质树脂粘合剂为紫外线硬化性粘合剂。
从而,本发明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显影辊,具有形成于辊主体的轴方向两侧的旋转轴;以及间隔保持部件,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与感光体接触从而保持辊主体和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其中,在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旋转轴之间填充润滑剂。
此外,所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硅油或者润滑脂(grease)。此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辊主体侧面之间夹有润滑剂吸收材料。此外,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润滑剂吸收材料之间配置滑动性高的树脂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构件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单元方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主要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5A是图4所示的X-X截面的示意图;
图5B是长度方向端部的振动量小于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振动量的显影辊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7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的关系示意图,图7B是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辊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辊的中空的辊与轴部件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辊的相对区域与实心部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显影装置的主要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调节刀片的立体图;
图14A、图14B是表示调节刀片固定在刀片支承金属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刀片支承金属板的立体图;
图16A、16B是调色剂充电单元的立体图;
图17是框架的立体图;
图18是调节刀片及其周围部件的截面图;
图19是调色剂充电单元相对壳体装卸的状态示意图;
图20A、20B是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面上剖切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支承金属板与比较例的刀片支承金属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1是调色剂充电单元的立体图;
图2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24是适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截面图;
图2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显影单元的立体图;
图2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部件呈打开状态的显影盒立体图;
图2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侧截面图;
图28A、28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时的调色剂的动作示意图;
图29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辊支承框架整体的主视图,图29B是同一辊支承框架的左侧部分放大图,图29C是表示辊端密封部件及同一辊支承框架周围的侧截面图;
图30A是切开图26中显影辊的左侧来表示轴的支承状态的截面图,
图30B是切开图26中显影辊的右侧来表示轴的支承状态的截面图;
图3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辊支承框架、供给辊及显影辊的立体图;
图3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供给辊、显影辊的驱动系统的侧视图;
图3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供给辊、显影辊的驱动系统的部分立体图;
图3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惰轮周围的侧截面图;
图35是沿着第二实施方式的惰轮旋转轴的长度方向轴线的截面图;
图3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辊驱动齿轮内部的纵截面图;
图37是敞开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右侧部分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挡板部分周围结构的立体图;
图3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设有低摩擦部件的显影辊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限制辊与感光鼓之间关系的主视图;
图41是从内侧看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端盖部分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左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3A、43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辊接近感光鼓时的示意图;
图4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限制辊的放大立体图;
图4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限制辊的截面图;
图46A、4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限制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4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左端的立体图;
图4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电弹性板的接触状态的立体图;
图4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电弹性板的立体图;
图5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51A、51B是图50中的显影装置说明图;
图5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54是显影辊的部分截面图,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
下面,利用图1,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激光打印机(以下,也称为打印机)10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构成打印机10的主要构件的示意图。另外,在图1中,用箭头示出了上下方向,例如,供纸盘92配置于打印机10的下方,定影单元90配置于打印机10的上方。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沿着作为承载潜像的图像载体的感光体20的旋转方向,具有:充电单元30、曝光单元40、YMCK显影单元50、一次转印单元60、中间转印体70、清洁单元75,另外,还具有:二次转印单元80、定影单元90、作为面向用户的通知部件由液晶面板构成的显示单元95、以及控制这些单元等来管理打印机的动作的控制单元(图2)。
感光体20具有圆柱形的导电基材和形成于该导电基材外周面上的感光层,并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该感光体20顺时针旋转。
充电单元30是用于给感光体20充电的装置,曝光单元40是通过照射激光在已充电的感光体20上形成潜像的装置。所述曝光单元40具有半导体激光器、多面反射镜、F-θ透镜等,并基于从没有图示的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机等主计算机输入的图像信号,将调制的激光向已充电的感光体20照射。
YMCK显影单元50是利用作为一种显影剂存于黑色显影装置51中的黑色(K)调色剂、存于品红色显影装置52中的品红色(M)调色剂、存于青色显影装置53中的青色(C)调色剂及存于黄色显影装置54中的黄色(Y)调色剂,对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YMCK显影单元50可通过旋转来移动所述4个显影装置51、52、53、54的位置。即,所述YMCK显影单元50通过4个支承部分55a、55b、55c、55d支承所述4个显影装置51、52、53、54,所述4个显影装置51、52、53、54能够在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的情况下以中心轴50a为中心旋转。
而且,感光体20每旋转一周,显影装置51、52、53、54有选择地与感光体20相对,并使用存于各自的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对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另外,在后面对各显影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一次转印单元60是用于将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70上的装置,当依次重叠转印了4种颜色的调色剂时,在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所述中间转印体70是无缝带,并以与感光体20几乎相同的圆周速度旋转。二次转印单元80是用于将形成于中间转印体70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或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胶片、布等记录介质上的装置。
定影单元90是用于将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或全色调色剂图像融敷在纸等记录介质上以形成永久图像的装置。
清洁单元75设置于一次转印单元60和充电单元30之间,并具有由橡胶制成的与感光体20表面接触的清洁板76,从而,在通过一次转印单元60向中间转印体70转印调色剂图像后,利用清洁板76刮掉并清除残留于感光体20上的调色剂。
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100由主控制器101和单元控制器102组成,其中,图像信号被输入到主控制器101中,单元控制器102根据基于该图像信号的指令控制各个单元,形成图像。
下面,对这样构成的打印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其中也会提到其它构件。
首先,当来自没有图示的主计算机的图像信号通过接口(I/F)112被输入到打印机10的主控制器101中时,通过单元控制器102的基于来自主控制器101的指令的控制,感光体20、作为显影剂载体的一个例子的显影辊、以及中间转印体70旋转。感光体20在旋转同时,在充电位置逐渐被充电单元30充电。
随着感光体20的旋转,感光体20的被充电的区域到达曝光位置,并通过曝光单元40在该区域内形成与第一种颜色的、例如黄色Y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潜像。并且,YMCK显影单元50处于如下状态:存储黄色(Y)调色剂的黄色显影装置54位于与感光体20相对的显影位置上。
随着感光体20的旋转,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到达显影位置,并由黄色显影装置54用黄色调色剂对其进行显影。由此,在感光体20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
随着感光体20的旋转,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黄色调色剂图像到达一次转印位置,并通过一次转印单元60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体70上。此时,在一次转印单元60中施加有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一次转印电压。另外,在所述期间,二次转印单元80脱离于中间转印体70。
通过对第二种颜色、第三种颜色及第四种颜色重复进行上述处理,将与各图像信号对应的4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体70上。从而,在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
随着中间转印体70的旋转,形成于中间转印体70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位置,并被二次转印单元80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另外,记录介质从供纸盘92经供纸辊94和定位辊96被运送到二次转印单元80中。此外,在进行转印动作时,二次转印单元80被压在中间转印体70上,同时施加有二次转印电压。
定影单元90对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加压,从而将之熔敷在记录介质上。
另一方面,感光体20,在经过一次转印位置之后,被支承于清洁单元75上的清洁板76刮掉附着在其表面上的调色剂,从而准备充电以形成另一个潜像。刮掉的调色剂被回收到清洁单元75所具有的剩余调色剂回收部分中。
控制单元的概况
下面,参照图2说明控制单元100的结构。控制单元100的主控制器101通过接口112与主计算机连接,并具有用于存储从所述主计算机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存储器113。单元控制器102与装置主体的各个单元(充电单元30、曝光单元40、YMCK显影单元50、一次转印单元60、清洁单元75、二次转印单元80、定影单元90及显示单元95)电气连接,通过接收来自所述各个单元所具有的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各个单元的状态,并且根据从主控制器101输入的控制信号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显影装置的结构例
下面,利用图3及图4,对显影装置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3是显影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显影装置主要构件的截面图。其中,图4所示的截面图表示以垂直于图3所示的长度方向的面剖切显影装置的截面。此外,与图1相同,在图4中,也用箭头示出了上下方向,例如,作为显影剂载体的一个例子的显影辊510的中心轴位于感光体20中心轴的下方。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黄色显影装置54位于与感光体20相对的显影位置上的状态。
在YMCK显影单元50中设有存储黑色(K)调色剂的黑色显影装置51、存储品红色(M)调色剂的品红色显影装置52、存储青色(C)调色剂的青色显影装置53、以及存储黄色(Y)调色剂的黄色显影装置54,但由于这些各个显影装置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对黄色显影装置54进行说明。
黄色显影装置54具有:显影辊510、密封部件520、壳体540、作为显影剂供给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调色剂供给辊550以及作为层厚调节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调节刀片560等。
显影辊510承载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T,并将之传输到与感光体20相对的显影位置上。所述显影辊510由5056铝合金或6063铝合金等的铝合金、STKM等的铁合金等制成,并根据需要,进行镀镍、镀铬等。如图3所示,显影辊510在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分上支承着,并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如图4所示,显影辊510在与感光体20的旋转方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其中心轴位于感光体20中心轴的下方。此外,如图4所示,黄色显影装置54与感光体20处于相对状态时,在显影辊510与感光体20之间存在间隙。即,黄色显影装置54以非接触状态对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另外,在对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时,在显影辊510与感光体20之间形成交变电场。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用调色剂T对承载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关于黄色显影装置54的结构等,将在后面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密封部件520是在整个黄色显影装置54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壳体540上的装配部件,具有防止黄色显影装置54内的调色剂T从显影辊510与壳体540之间泄漏的功能。作为具有所述功能的密封部件520,轴向密封部件520a防止黄色显影装置54内的调色剂向容器外泄漏,同时将通过了显影位置的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回收到显影容器内而使其不被刮落。所述轴向密封部件520a为由聚乙烯薄膜等制成的密封件(seal)。轴向密封部件520a由后述的框架568所具有的密封支承部分(支承垫圈)568所支承,并通过密封支承部分568被安装在壳体540上。
此外,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的密封部件520的另一部件,密封弹压部件520b防止黄色显影装置54内的调色剂T从容器外泄漏,同时通过其弹力将轴向密封部件520a压在显影辊510上。所述密封弹性部件520b由聚酯型聚氨酯(moltopren)等制成,设置于轴向密封部件520a的与显影辊510的一侧相对的一侧。
另外,轴向密封部件520a与显影辊510接触的接触位置位于显影辊510中心轴的上方。
壳体540是将一体成型的多个壳体部分、即上壳体部分542与下壳体部分544焊接起来制造而成的。
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540在下部具有开口572,在该开口572中,其一部分呈露出状态配置有显影辊510。
此外,所述壳体540形成有可存储调色剂T的调色剂存储部分530。虽然也可以在调色剂存储部分530设置用于搅拌调色剂T的搅拌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YMCK显影单元的旋转,各显影装置(黑色显影装置51、品红色显影装置52、青色显影装置53、黄色显影装置54)也旋转,由此各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T得到搅拌,因此在调色剂存储部分530中不用设置搅拌部件。
调色剂供给辊550是沿着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的接触部件,所述调色剂供给辊550将存储于调色剂存储部分中的调色剂T供给到显影辊510上。所述调色剂供给辊550由聚氨酯泡沫塑料(polyurethanefoam)等制成,并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显影辊510接触。调色剂供给辊550配置于调色剂存储部分530的下部,存储于调色剂存储部分530中的调色剂T通过设置于该调色剂存储部分下部的调色剂供给辊550被供给到显影辊510中。调色剂供给辊550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其中心轴位于显影辊510的旋转中心轴的下方。此外,调色剂供给辊550在与显影辊510的旋转方向(图4中为逆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
另外,调色剂供给辊550具有将调色剂存储部分530中存储的调色剂T供给到显影辊510中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在显影后将残留于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从显影辊510上刮下的功能。此外,调色剂供给辊550通过沿着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与显影辊510接触,如图4中的白色箭头所示,将显影辊510压向感光体20。
调节刀片560是沿着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的接触部件,用于调节承载于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的层厚,此外,使承载于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带上电荷。所述调节刀片560具有橡胶部分560a和橡胶支承部分560b。橡胶部分560a由硅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等制成,橡胶支承部分560b是具有弹性的磷青铜、不锈钢等薄板。橡胶部分560a由橡胶支承部分560b所支承,而橡胶支承部分560b,其一端被夹在一对刀片支承金属板562之间被支承着,并以这种状态经刀片支承金属板562被安装在壳体540上。此外,在调节刀片560的与显影辊510一侧相对的一侧上,设有由聚酯型聚氨酯等制成的刀片背面部件570。
这里,利用由橡胶支撑部分560b变形所产生的弹力,将橡胶部分560a压在显影辊510上。换言之,调节刀片560的橡胶部分560a通过沿着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与显影辊510接触,如图4中的黑色箭头所示,将显影辊510压向感光体20。
此外,刀片背面部件570防止调色剂T进入橡胶支撑部分560b与壳体540之间,并使由橡胶支撑部分560b变形所产生的弹力稳定,同时从橡胶部分560a的最里面向显影辊510的方向按压橡胶部分560a,从而,将橡胶部分560a压在显影辊510上。因此,刀片背面部件570使橡胶部分560a更加均匀地接触在显影辊510上。
调节刀片560的、与支撑于刀片金属板562上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即,调节刀片560的前端与显影辊510不接触,而是由离前端规定距离的部分以一定宽度与显影辊510接触。即,调节刀片560不在边缘与显影辊510接触,而是在腹部与其接触。此外,调节刀片560被设置成其前端朝向显影辊5 10的旋转方向的上游,即所称的反接(カウンタ当接)。另外,调节刀片560与显影辊510接触的位置位于显影辊510的中心轴下方,并且,也位于调色剂供给辊550的中心轴下方。
在这样构成的黄色显影装置54中,调色剂供应辊550将存储于存储部分530中的调色剂T供给到显影辊510上。随着显影辊510的旋转,供给到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到达调节刀片560的接触位置,并在通过所述接触位置时,调节其层厚,同时使其带上电荷。随着显影辊510的进一步旋转,被调节层厚的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到达与感光体20相对的显影位置,并在该显影位置,在交变电场下,被用于对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的显影。随着显影辊510的进一步旋转,通过了显影位置的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通过轴向密封部件520,从而被密封部件520回收到显影装置中而不被刮落。此外,而仍然残留于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则被所述调色剂供给辊550刮落。
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
下面,利用图4至图7,对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5是图4所示的X-X截面的简要示意图。图6及图7是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如前所述,调色剂供给辊550沿着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与显影辊510接触,从而,如图4中的白色箭头所示,将显影辊510压向感光体20。此外,调节刀片560的橡胶部分560a沿着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与显影辊510接触,从而,如图4中的黑色箭头所示,将显影辊510压向感光体20。
另外,由于显影辊510通过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而被支承,所以,如图5所示,对于显影辊510与感光体20之间的空隙的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称为显影间隙)来说,与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间隔Le相比,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间隔Lc较小。
下面,利用图6,对如跳跃式显影方式等显影辊510与感光体20以非接触的状态通过调色剂对承载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时的显影间隙与通过显影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在图6中,横轴表示显影间隙,纵轴表示图像浓度。横轴的箭头方向为显影间隙变小的方向,此外,纵轴的箭头方向为图像浓度变浓的方向。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随着显影间隙的变小,显影效率上升,图像浓度变浓。因此,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图像浓度大于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图像浓度。
另一方面,当只注意显影辊510时,如前所述,所述显影辊510以其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但由于所述旋转在显影辊510中产生振动。所述振动的产生是由于显影辊510的制造误差等而引起的。由于所述振动,所述显影间隙随显影辊510的旋转周期变动。
这里,再利用图7对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图7中,横轴表示显影间隙,纵轴表示图像浓度,此外,横轴的箭头方向为显影间隙变小的方向,纵轴的箭头方向为图像浓度变浓的方向。
若假设所述振动的振动量在显影辊510地整个长度方向上都相等,则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显影间隙在Le-1/2至Le+1/2之间变化,并且,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在Lc-1/2至Lc+1/2之间变化。换言之,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中,由于显影辊510的旋转,显影间隙最小为Le-1/2,最大为Le+1/2。同样,在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中,由于显影辊510的旋转,显影间隙最小为Lc-1/2,最大为Lc+1/2。这里,用1表示振动量。
图像浓度相应于由显影辊510的振动所产生的显影间隙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从图也可以看出,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微小,而与此相反,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较大。另外,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成为周期性的浓度斑纹而被显影。
即,在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中,因显影间隙小而能够稳定地进行显影,因此,显影间隙的变化对图像浓度变化的影响变小,与此相反,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中,由于显影间隙大,所以显影间隙的变化对图像浓度变化的影响将变大。
因此,为消除这种缺点,如图5B所示,作为所述显影辊510,使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振动量(图中用1e表示)比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振动量(图中用1c表示)还小的显影辊510。
这样,使用振动量1e<振动量1c的显影辊510时的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如图7B所示。如图所示,与因显影辊510的振动而产生的显影间隙的变化对应的图像浓度的变化,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中,变得更小。从而,由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产生的浓度斑纹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抑制。
即,对于显影间隙的变化对图像浓度变化的影响来说,由于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比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大,所以,如果使用振动量1e<振动量1c的显影辊510,则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所述浓度斑纹。
显影辊510的结构
下面,利用图8至图11,对显影辊5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长度方向端部的振动量小于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振动量的显影辊510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构成显影辊510的中空的辊574与轴部件576的示意图。图10是显影辊510的相对区域578与实心部分512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1是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如上所述,显影辊510起到承载调色剂T并将之运送到与感光体20相对的显影位置上的作用。所述显影辊510为金属制品,由5056铝合金或者6063铝合金等铝合金、STKM等铁合金等制成,并且根据需要,进行镀镍、镀铬等。
如图8所示,所述显影辊510具有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分为实心的实心部分512和其长度方向中间部分为空心的中空部分514。此外,显影辊510在其长度方向两端具有轴部分516,从而通过支承所述轴部分516来支承显影辊510。另外,轴部分516构成实心部分512的一部分。
此外,如图9所示,所述显影辊510通过在中空的辊574的长度方向两端插入实心的轴部件576来形成,从而构成上述结构,并且至少可以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一种加工来制造所述显影辊510。
另外,如上所述,以可以恰当地进行显影的状态,所述显影辊510与感光体20相对,并如图10所示,将与感光体上的可承载潜像的区域即可承载潜像区域22(图中,在感光体20上用粗线表示)相对的区域作为相对区域578(图中,在显影辊510上用粗线表示)时,所述实心部分512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图中,用标号B表示),比显影辊510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578的端部的位置(图中,用标号A表示),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
这样,通过使实心部分512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越过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相对区域578的顶端的位置,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使得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中的实心部分512的范围变得更大。由此,显影辊510的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加工精度变高,从而,能够容易地获得长度方向端部的振动量比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振动量小的显影辊510。
此外,由于显影辊510的实心部分512被插进显影辊510的相对区域578内,所以显影辊510的强度上升,从而,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上支承显影辊510,且沿所述长度方向与接触部件接触时,上述显影辊510的结构将起减轻显影辊510的形变的作用。因此,在所述情况下,显影间隙在显影辊510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从而,不仅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变小,而且也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显影间隙变小。
这里,利用图11来研究使用这种显影辊510时的显影间隙与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在图11中,与上述相同,横轴表示显影间隙,纵轴表示图像浓度,并且,横轴的箭头方向为显影间隙变小的方向,纵轴的箭头方向为图像浓度变浓的方向。
如图11所示,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振动量与图7所示的例子相比从1减小到1e,并且,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显影间隙与图7所示的例子相比也从Le减小到Le2。因此,与图7所示的例子相比,与由于显影辊510的振动产生的显影间隙的变化对应的图像浓度的变化,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中变得更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所述浓度斑纹。
这样,对于显影辊510,通过使所述实心部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从而,能够获得可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合适的显影剂辊510。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显影剂载体,但是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而举的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宗旨,可以对其进行变更、改进,同时在本发明中也包括其等同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以中间转印型的全色激光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适用于中间转印型以外的全色激光打印机、单色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感光体并不局限于在圆柱形导电基材的外周面上设置感光层而构成的感光辊,也可以是感光带,所述感光带是在带状导电基材的表面上设置感光层而构成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影辊是在中空辊的所述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插入实心的轴部件来形成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但是,根据上述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具有如下结构的显影辊,即,所述实心部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从而能够容易地达到上述效果,即,能够获得可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合适的显影剂载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影辊是至少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任一种加工来制造的,但是显影辊的制造并不局限于此。
但是,通过对显影辊至少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任一种加工,可以通过提高加工精度来使上述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在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沿着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该显影辊接触的接触部件,所述显影辊在该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被支承着,并且,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显影辊也可以不在所述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支承,而所述接触部件也可以不沿着所述长度方向与其接触。
但是,在所述情况下,由于显影辊容易弯曲,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所以,如上所述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对于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有效地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即,由于显影间隙在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所以,不仅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变小,而且也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显影间隙变小。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由图像浓度的变化产生的浓度斑纹。在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件将显影辊压向感光体,但接触部件并不局限于此。
但是,在所述情况下,可更有效地发挥将显影辊的实心部分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内的显影辊结构对显影辊的形变的减轻作用,从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在所述情况下,由于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所以,如上所述,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从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效果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件为调色剂供给辊,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所述接触部件,只要是沿着所述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辊接触的接触部件,可以是任一部件。
当调色剂供给辊沿着显影辊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辊接触时,通过所述显影辊结构的作用,显影间隙在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从而,不仅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变小,而且也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显影间隙变小。因此,可抑制因图像浓度的变化产生的浓度斑纹。
在所述情况下,由于调色剂供给辊沿着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辊接触使得显影辊容易弯曲,所以,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从而,如上所述,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从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有效地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效果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件为调节刀片,但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所述接触部件,只要是沿着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辊接触的接触部件,可以是任一部件。
在调节刀片沿着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辊接触时,通过所述显影辊的结构的作用,显影间隙在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从而,不仅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变小,而且也可以使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显影间隙变小。因此,可抑制由图像浓度的变化所产生的浓度斑纹。
在所述情况下,由于调节刀片沿着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辊接触使得显影辊容易弯曲,所以,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从而,如上所述,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因此,从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有效地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效果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影辊为金属制品,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显影辊。
但是,在显影辊为金属制品时,由于显影辊的弹性变低使得显影辊容易弯曲,并且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所述显影间隙大于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显影间隙的可能性变高,所以,如上所述,容易产生周期性的浓度斑纹。
因此,从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即能够获得合适的显影辊,以便更有效地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为有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显影辊与感光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调色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内的潜像进行显影,但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本发明也适用于在显影辊与感光体处于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调色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内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承载于显影辊上的调色剂以跳跃式显影方式对承载于感光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在显影辊与感光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调色剂对潜像进行显影,本发明适用于任何方式。
但是,通过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可以更加恰当地对潜像进行显影,从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好。
如上所述,在显影辊中,所述实心部分在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比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中间。并且,在这种结构的显影辊中,可以容易地使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振动量比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振动量更小。
在所述情况下,在显影辊与感光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调色剂对潜像进行显影时,如上所述,与因显影辊的振动产生的显影间隙的变化对应的图像浓度的变化,在上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中将变得更小。
另一方面,在显影辊与感光体处于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调色剂对潜像进行显影时,随着显影辊的振动,显影辊向感光体的压力将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显影辊的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振动量变小,所以,与所述压力的变化对应的图像浓度的变化,在所述长度方向端部中将变得更小。从而,可更有效地抑制由所述图像浓度的变化所产生的所述浓度斑纹。
这样,对于显影辊510,通过使所述实心部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从而,能够获得可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合适的显影剂辊510。
如此,对于显影辊,通过使所述实心部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不仅在显影辊与感光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在双方为接触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合适的显影剂载体,以便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
调节刀片及其周围的结构的变形例
下面,利用图12至图21,说明作为层厚调节部件的调节刀片560及其周围结构的变形例。另外,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或者相应的部件注上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图13是调节刀片560的立体图。图14A、14B是表示调节刀片560被固定在刀片支承金属板562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刀片支承金属板562的立体图。图16A、16B是调色剂充电单元563的立体图。图17是框架568的立体图。关于图18至图21,将在后面说明。
如上所述,调节刀片560使承载于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带上电荷,并且,调节承载于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的层厚。
如图13所示,所述调节刀片560具有作为弹性体的橡胶部分560a和作为弹性体支承部件的橡胶支承部分560b。橡胶部分560a由硅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等制成,橡胶支承部分560b是厚度为1mm以下的磷青铜、不锈钢等具有弹性的薄板。
如图13所示,橡胶部分560a被支承在橡胶支承部分560b上,并且,如图12所示,其表面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接触,从而,对承载于显影辊510上的调色剂T起上述作用。
橡胶支承部分560b利用其弹力将橡胶部分560a压在显影辊510上。如图14A、14B所示,橡胶支承部分560b的一端固定在作为支承显影剂充电部件的支承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刀片支承金属板562上(在图中用W表示该固定部分)。刀片支承金属板562例如为具有镀锌层的钢板。另外,在图14A、图14B中,图14A是将橡胶部分560a在显影辊510上的接触面为正面表示的图,图14B是将橡胶部分560a在显影辊510上的接触面的背面为正面表示的图。
如上所述,调节刀片560的橡胶支承部分560b被固定在刀片支承金属板562上,所述固定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进行点焊来实现。
此时,在激光焊接中,主要将橡胶支承部分560b与刀片支承金属板562的镀层焊接在一起。更详细地说,由于橡胶支承部分560b需要弹性,所以最好是由磷青铜或不锈钢制成的薄板,由于刀片支承金属板562需要很高的刚性,所以最好是厚的钢板。由于焊接这些材质各异、厚度大不相同的金属板比较难,所以,这里使用可正确精密地进行控制的激光焊接。此外,由于为熔化较厚的刀片支承金属板562需要的热量很大,所以避开在母材上直接焊接支承部分560b,使用在表层上具有镀锌层的镀锌钢板。此外,在短时间内进行的激光焊接的点焊,可通过机器人等实现自动化,并且,与通过螺钉的固定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在多点上进行固定。
如图15所示,刀片支承金属板562具有通过将厚度为1.8mm以上的矩形的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562a、支承部分562b和第二弯曲部分562c。第一弯曲部分562a与第二弯曲部分562c的弯曲方向相反,并如图12所示,其截面形成所称的Z字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弯曲部分562a以及第二弯曲部分562b中,将与所述橡胶部分560a邻接的一方为第一弯曲部分562a。此外,如图12及图14A、14B所示,调节刀片560的所述橡胶支承部分560b与其支承部分562b,通过在排列于调节刀片560的长度方向上的多处进行点焊来固定,从而支承调节刀片560。
另外,如图15所示,刀片支承金属板562在支承部分562b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具有用于固定刀片支承金属板562的螺孔564。另外,如图16A、16B所示,刀片支承金属板562在支承部分562b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通过螺钉566固定于框架568上,所述框架568是用于确定调节刀片560的自由长度的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另外,作为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的框架568不仅有确定自由长度的功能,如下所述,还具有支承密封部件520的功能和使显影辊510通过的功能。
框架568是将金属压延伸展得较薄的金属板,如图17所示,其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分568a,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用作与调节刀片560的橡胶支承部分560b接触的接触部分;密封支承部分568b,同样沿着所述长度方向设置;刀片支承金属板固定部分568c,位于自由长度确定部分568a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外侧;以及框架侧面部分568d,位于密封支承部分568b及刀片支承金属板固定部分568c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外侧。
自由长度确定部分568a与调节刀片560的橡胶支承部分560b接触,确定调节刀片560的自由长度。对此,利用图16A、16B及图18,另外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图18是表示调节刀片560及其周围部件的截面图。
如图16A、16B或图18所示,调节刀片560夹在框架568与刀片支承金属板562之间,并在所述状态下,刀片支承金属板562被螺钉566固定在框架568上。更详细地说,调节刀片560的橡胶支承部分560b夹在框架568的自由长度确定部分568a和刀片支承金属板562的支承部分562b中。此外,刀片支承金属板562在该刀片支承金属板562的支承部分562b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通过螺钉被固定在框架568的刀片支承金属板固定部分568c上。
这里,使用图18,对调节刀片560的自由长度进行研究,由于从距离调节刀片560的自由端573最近的自由长度确定部分568a的端部E到自由端572的距离(在图18中用X表示),短于从固定调节刀片560和刀片支承金属板562的所述固定部分W到所述自由端573的距离(在图18中用Y表示),所以,所述自由长度不是从固定部分W到自由端573的距离Y,而是从端部E到自由端573的距离X。即,框架568通过其自由长度确定部分568a,起确定调节刀片的自由长度的作用。
此外,如上所述,密封支承部分568b支承密封部件520,刀片支承金属板562通过螺钉566被固定在刀片支承金属板固定部分568c上。对于框架侧面部分568d,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调节刀片560、刀片支承金属板562、以及框架568一体化形成如图16A、16B所示的单元,该单元被称为作为显影剂充电单元的一例的调色剂充电单元563。即,调色剂充电单元563具有调节刀片560、刀片支承部件562和框架568。在图16A、16B中,图16A是将橡胶部分560a在显影辊510上的接触面作为正面表示的图,图16B是将橡胶部分560a在显影辊510上的接触面的背面作为正面表示的图。
如图19所示,如上述构成的调色剂充电单元563相对于壳体540可以装卸,在调色剂充电单元563安装在壳体540上的状态下,调色剂充电单元563所具有的调节刀片560起上述功能。此外,调色剂充电单元563在所述框架侧面部分568d中,具有显影辊通孔569,从而,在调色剂充电单元563安装在壳体540中的状态下,显影辊510通过所述显影辊通孔569以及壳体540上的显影辊通孔543而被支承。另外,图19是调色剂充电单元563相对壳体540装卸的状态示意图。
此外,在调节刀片560的与显影辊510的一侧相对的一侧,设有由聚酯型聚氨酯等构成的刀片背面部件570。刀片背面部件570防止调色剂进入橡胶支承部分560b与壳体540之间,并使橡胶支承部分560b的弹力稳定,同时通过从橡胶部分560a的最里面将橡胶部分560a向显影辊5 10的方向弹压,将橡胶部分560a压在显影辊510上。因此,刀片背面部件570使橡胶部分560a更加均匀地接触在显影辊510上。
调节刀片560的、与支撑于刀片金属板562上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即,前端与显影辊510不接触,而是由离前端规定距离的部分以一定宽度与显影辊510接触。即,调节刀片560不在边缘与显影辊510接触,而是在腹部与其接触。此外,调节刀片560被设置成其前端朝向显影辊5 10的旋转方向的上游,即所称的反接。另外,调节刀片560与显影辊510接触的位置位于显影辊510的中心轴下方,并且,也位于调色剂供给辊550的中心轴下方。
这样,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支承部分支承调节刀片,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调色剂充电单元具有用于确定调节刀片自由长度的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由此,能够使调色剂均匀充电。
即,如在现有技术的部分说明的那样,在调节刀片通过点焊固定在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上时,有时调节刀片上的点焊位置决定调节刀片的自由长度。此时,调节刀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点焊位置与调节刀片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即为所述自由长度。另外,使所述自由长度在整个调节刀片的长度方向上恒定,将有助于增强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的均匀性。
但是,在点焊中,通常在多个点上进行焊接,因而,在调节刀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中,进行了点焊的位置与没有进行点焊的位置上的所述压力不相同,这可能会使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压力不均匀。
因此,在调色剂充电单元中,设置用于确定调节刀片的自由长度的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由此,取代调节刀片上的点焊位置,将由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来确定自由长度,从而,在所述进行了点焊的位置与没有进行点焊的位置之间不会产生压力不同,能够使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均匀。
此外,由于调节刀片被固定在刀片支承金属板上,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的刚性较弱,所以,若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发生形变,则调节刀片也发生形变,从而可能导致所述压力不均匀。
下面,利用图20A、20B对上述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图20A、20B是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面上剖切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支承金属板与比较例的刀片支承金属板的截面图。图20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支承金属板,图20B表示比较例的刀片支承金属板,用于和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进行比较。从图可知,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支承金属板具有第二弯曲部分,而比较例的刀片支承金属板则没有该第二弯曲部分。即,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支承金属板的截面呈所称的Z字形,与此相对,比较例的刀片支承金属板的截面呈所称的L字形。
对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支承金属板与比较例的刀片支承金属板进行比较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刀片金属支承板刚性更强,更不容易产生形变。这是因为,比较例的刀片支承金属板只将矩形部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弯曲了一次,而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刀片支承金属板将矩形部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弯曲了两次,并且,该两个弯曲方向不相同。
如此,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其中,支承部分支承调节刀片,并且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若使用这种刀片支承金属板来支承调节刀片的话,则由于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的刚性强,在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中不容易发生形变,所以,在由所述刀片支承金属板支承的调节刀片中也不容易产生形变,从而能够使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均匀。
另外,所述两个效果重合使得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更加均匀,其结果可使调色剂的充电均匀。
此外,所述充电的均匀性,可以减轻图像恶化、调色剂泄漏、调色剂飞散等缺点。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不仅使作为自由长度确定部件的框架568具有确定自由长度的功能,还使其具有支承密封部件520的功能,和使显影辊510通过等功能,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21所示,也可以将确定自由长度的功能从框架568分离,使图21所示的自由长度确定部件574具有确定自由长度的功能,使分离了确定自由长度功能的框架568具有支承密封部件520的功能和使显影辊510通过的功能。另外,图21是与图16B相对应的图,是表示调色剂充电单元563的立体图。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架具有用于与调节刀片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且使从离调节刀片的自由端最近的接触部分的端部到自由端的距离,小于从固定调节刀片与刀片支承金属板的固定部分到自由端的距离,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框架能确定调节刀片的自由长度,就可以是任何结构。
但是,当这样构成时,由于框架可以取代所述固定部分来准确确定自由长度,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节刀片夹在框架与刀片支承金属板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此。
但是,在所述情况下,由于可稳定地支承调节刀片,在调节刀片中不容易产生形变,所以能够使得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更加均匀,进而,能够使调色剂的充电更加均匀,从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更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节刀片具有与显影辊的表面接触的橡胶部分和用于支承所述橡胶部分的橡胶支承部分,所述橡胶支承部分夹在框架与刀片支承金属板之间,但并不局限定于此。
但是,在所述情况下,由于可稳定地支承橡胶支承部分,在所述橡胶支承部分中不容易产生形变,所以能够使得橡胶部分对显影辊的压力更加均匀,进而,能够使调色剂的充电更加均匀,从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更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橡胶支承部分的厚度为1mm以下,但并不局限于此,所述厚度也可以超过1mm。
但是,在橡胶支承部分的厚度为1mm以下时,由于所述橡胶支承部分很薄,调节刀片容易受到刀片支承金属板的形变的影响,所以,可使上述效果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的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更好,其中,所述效果即是通过抑制刀片支承金属板的形变的产生,减轻刀片支承金属板上支承的调节刀片的形变,从而能够获得使调色剂的充电均匀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刀片支承金属板与调节刀片是通过点焊来固定的,但是除此之外,框架的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与调节刀片也可以通过点焊来固定。由此,可稳定支承调节刀片,在调节刀片中不容易产生形变,从而能够使得调节刀片对显影辊的压力更加均匀,进而,能够使得调色剂的充电更加均匀。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节刀片与刀片支承金属板的支承部分是通过在多处进行点焊来固定的,但并不局限于此。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调节刀片的长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点焊位置,所以,可能会导致调节刀片以所述多个点焊位置的连接线为界弯曲。在所述情况下,若由调节刀片上的点焊位置确定调节刀片的自由长度的话,则调色剂的充电会更加不均匀。因此,可使上述效果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的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更好,其中,所述效果即为通过在调色剂充电单元中设置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并取代调节刀片上的点焊位置,通过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来确定自由长度,能够使得调色剂的充电更加均匀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刀片支承金属板在调节刀片的所述支承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通过螺钉被固定在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上,但并不限定于此。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可以准确确定自由长度,在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更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焊为激光焊接,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焊接方法。
但是,当使用激光焊接时,由于可以进行精确的控制,所以可解决在材质各异厚度不同的金属板之间进行焊接的难题,从这点来说,上述实施方式更好。
计算机系统等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计算机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2是计算机系统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系统1000具有计算机主体1102、显示装置1104、打印机1106、输入装置1108和读取装置1110。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机主体1102被置于立式机箱中,但并不局限于此。显示装置1104通常使用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打印机1106使用如上说明的打印机。输入装置1 108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键盘1108A和鼠标1108B,但并不局限于此。读取装置11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软盘驱动装置1110A和CD-ROM驱动装置1110B,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设备,如MO(Magneto Optical)盘驱动装置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
图23是图22所示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方框图。在放置计算机主体1102的机箱中还设有RAM等内部存储器1202和硬盘驱动单元1204等外部存储器。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对将打印机1106与计算机主体1102、显示装置1104、输入装置1108及读取装置1110连接起来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计算机系统也可以由计算机主体1102和打印机1106构成,并且,计算机系统也可以不包括显示装置1104、输入装置1108以及读取装置1110中的任何装置。
此外,例如,打印机1106也可以具有计算机主体1102、显示装置1104、输入装置1108以及读取装置1110的某些功能或结构。举例来说,打印机1106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即,具有用于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分、用于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部分以及用于装卸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装卸部分等,其中,所述记录介质记录有通过数码相机等拍照的图像数据。
如此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从系统整体上来说更优于现有系统。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适于抑制在图像中产生浓度斑纹的显影剂载体、具有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装置、使显影剂均匀充电的显影剂充电单元以及包括这些部分的图像形成装置、计算机系统。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24是具有作为本发明显影装置的显影盒的散热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截面图,图25是旋转显影单元的立体图,图26是上部壳体部件与下部壳体部件在箭头方向成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7是显影盒的侧截面图。并且,图28A、28B是以两个显影盒为观察对象,表示旋转显影单元从图28A所示的状态旋转到图28B所示的状态时的各显影盒内调色剂的动作的说明图。
另外,图29A是辊支承框架整体的主视图,图29B是辊支承框架的左侧部分放大图,图29C表示辊端密封部件及辊支承框架周围的侧截面图,并且,图30A是切开图26中的显影辊的左侧来表示轴的支承状态的截面图,图30B是切开图26中的显影辊的右侧来表示轴的支承状态的截面图。另外,图31是表示辊支承框架和支承于该框架上的供给辊及显影辊的立体图。
在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201中,在装置主体内设有感光鼓205,所述感光鼓205可在箭头207的方向上自由旋转。在感光鼓205的周围,沿着旋转方向207分别设有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单元209、支承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盒的旋转显影单元211以及清洁单元213。充电单元209从充电偏压电路(没有图示)施加有充电偏压,从而可使感光鼓205的圆周面均匀充电。
在旋转显影单元211的下方设有曝光单元215,从曝光单元215向通过充电单元209充电的感光鼓205的圆周面照射激光L。该曝光单元215根据对图像形成指令进行图像编译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将激光L照射到在感光鼓205上进行扫描曝光,从而在感光鼓205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指令对应的静电潜像。
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旋转显影单元211被调色剂显影。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显影单元211具有如下结构:即,用于黄色的显影盒(显影装置)212Y、用于青色的显影盒(显影装置)212C、用于品红色的显影盒(显影装置)212M、以及用于黑色的显影盒(显影装置)212K能够以旋转显影单元211的旋转轴231为中心自由旋转。通过确定这些显影盒212Y、212C、212M、212K在显影单元211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有选择地使其中一个与感光鼓205邻接,从而向感光鼓205的表面供给调色剂。由此,感光鼓205上的静电潜像被所选择的调色剂颜色显影。图24表示用于黄色的显影盒212Y向感光鼓205供给调色剂的状态。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当对显影盒使用“上”或“下”的词语时,是以图24的显影盒212Y的朝向为基准的,当对显影盒使用“左”或“右”的词语时,是以图26所示的显影盒的朝向为基准的。
在从旋转显影单元211到清洁单元213的上方设有转印单元219。转印单元219具有架设在多个棍上的中间转印带221和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221的驱动部分(没有图示)。在显影单元221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区域217被一次转印到转印单元219的中间转印带上。并且,感光鼓205在从一次转印区域217沿着图24的箭头207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的位置上,被清洁单元213刮落一次转印后残留附着于外周面上的调色剂。
在将彩色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时,将形成于感光鼓205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在中间转印带221上来形成彩色图像,同时在二次转印区域内,将彩色图像二次转印到从盒25取出的纸张S上。这样形成彩色图像的纸张S经定影单元被运送到位于装置主体203上部的出纸盘部分229。
下面,说明图24的图像形成装置201中的旋转显影单元211的结构及其动作。如图25所示,旋转显影单元211在中心具有旋转轴231,在旋转轴231上固定有支承框架235,其中,所述支承框架235由在该旋转轴231的周围以相互成90度的角度形成的4个框架构件233构成。在各个框架构件233之间形成有容纳部分237,在各个容纳部分237内容纳有所述4种颜色的显影盒212Y、212C、212M及212K,由没有图示的固定金属装置固定在支承框架235上。此外,在图25中,为了简便只示出了显影盒212Y。
旋转轴231与没有图示的驱动部分通过离合器连接,通过驱动所述驱动部分使支承框架235旋转,从而在4个显影盒212Y、212C、212M、212K中,有选择地将其中的某一个显影盒定位在与感光鼓205相对的显影位置(在图24中为显影盒212Y的位置)上。
支承在支承框架235内的显影盒212Y、212C、212M、212K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这里,将显影盒212Y、212C、212M、212K总称为显影盒212,在下面进行说明。
在显影盒212中,将上部壳体部件241与下部壳体部件242组合成一体,从而形成作为主体的壳体243。
如图26所示,在壳体243内形成有用于存储调色剂的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在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形成有用于搅拌调色剂247的多个倾斜的搅拌片251。在旋转显影辊211以旋转轴231为中心进行旋转时,通过调色剂247沿着搅拌片251下落,在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搅拌调色剂247。
并且,在调色剂存储部分245中,表面由聚氨酯海绵形成的供给辊253(称为S辊)支承在由金属制成的旋转轴339,并在这种状态下可相对于壳体243旋转。如图26及图27所示,在供给辊253的外侧显影辊255(称为D辊)与供给辊253接触并支承于由金属制成的旋转轴335上,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可相对于壳体243旋转。当供给辊253在将壳体243内存储的调色剂247承载在其表面上的状态下沿着箭头(图27)的方向旋转时,显影辊255将来自供给辊253的调色剂247接收到其圆表面上,同时以低于供给辊253的速度向图27的箭头方向旋转。在该例中,供给辊253以显影辊255的1.5倍的速度旋转。此外,也可以通过后述的结构对供给辊253以及显影辊255施加充电偏压充电。
如图27所示,显影辊255与感光鼓205接触并同时旋转,显影辊255上承载的调色剂247在显影位置239上向感光鼓205的表面附着。如此,调色剂247从供给辊253涂抹到显影辊255的表面上,形成规定厚度(例如约10μm~20μm)的调色剂层,该调色剂层同样转移到感光鼓205上。
回到图25,在构成壳体243的上部壳体部件241的上表面257 上,形成有连通孔261,用于使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空气与大气相互流通,在连通孔261中,粘有形成有许多小孔的密封件(seal)263,所述小孔具有可使空气通过但不能使调色剂通过的大小。由于将这种用于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空气流通部件设置在上部壳体部件241的上表面57上,所以,在旋转显影单元211以旋转轴231为中心旋转时,其下侧的空气随着调色剂247的下落从连通孔261排出,从而,可更换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空气。
图28A、28B是以显影盒212C与显影盒212K为观察对象,表示旋转显影单元211从图28A所示的状态旋转到图28B所示的状态时的各显影盒212C、212K内调色剂247的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在图28A、28B中没有示出密封件263。
在图28A中,显影盒212K内的调色剂247K位于下部壳体部件242一侧,此后在旋转显影单元211旋转到图28所示的位置时,显影盒212K内的调色剂247K向上部壳体部件241一侧下落移动,此时,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部空间的区域265中的空气被从上侧大面积下落的调色剂247K挤出连通孔261外。
这样,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空气通过连通孔261可自由流通,从而,即使在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调色剂247消耗的过程中,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也不会成为负压,能够使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压力始终与大气压相等。并且,即使在调色剂存储部分245附近存在发热源时,也能够防止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空气因来自该发热源的热量而膨胀从而成加压状态。由此,可以消除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内的压力的影响,使得来自调色剂存储部分245的调色剂的供给状态始终恒定。
下面,参照图27、图29A、29B、29C及图31,对显影盒212中的显影辊255的周围结构进行说明。在显影盒212的壳体243中固定有辊支承框架275。辊支承框架275整体由金属制成,并如图29A所示,由下框部277、从下框部的两端弯曲90度形成的侧框部279a、279b、在侧框部279a、279b的各上端由螺钉281连接的上框部283构成。并且在由下框部277、上框部283以及两个侧框部279a、279b围成的区域内可设置显影辊255。
此外,如图29A、29B、29C所示,在下框部277中,通过多个固定螺钉287安装有刀片固定框架285,在所述刀片固定框架285与下框部277之间,如图27所示,设有用磷青铜制成的刀片支承板289。在刀片支承板289的前端的上表面粘有由橡胶或树脂部件等构成的调节刀片291,通过刀片支承板289自身的弹性复位作用,以及设置于刀片支承板289的前端下方的支持海绵(backup sponge)293(参照图27)的弹性复位作用,所述调节刀片291对显影辊255的圆周面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以恒定的压力按压。
调节刀片291具有通过与调色剂247相摩擦使之充电为相同极性的功能。由此,被充电为规定极性的调色剂被供给到显影辊255上,从而可使感光鼓205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255上的调色剂247显影。
此外,调节刀片291具有将附着在显影辊255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247均匀地调节为一定厚度的功能,例如,将调色剂厚度最终调节为20μm左右。因此,为了使显影辊255长度方向上的调色剂247的厚度均匀,对于显影盒212来说,使调节刀片291对显影辊255的圆周面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以恒定的压力按压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为了保证调节刀片291对显影辊255的所述压力均匀,如上所述,还添加了作为辊支承框架275的构件的上框部,使辊支承框架275成为闭环结构。
即,通过采用这种闭环结构,并将显影辊255与调节刀片291单元化,使辊支承框架275的外形保持性变高,从而,向旋转显影单元211的容纳部分237安装或从所述容纳部分237卸下显影盒212的时候,即使向辊支承框架275施加了较大的力,显影辊255的圆周面与调节刀片291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也不易变化。由此,调节刀片291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始终以恒定的力按压显影辊255的圆周面,因而,可以防止调色剂247在显影辊255的圆周面上的分布在显影辊255的长度方向上不平衡,进而能够防止产生色浓淡斑纹等印刷不良。
接着参照图30A、30B,说明在下部壳体部件242上安装辊支承框架275的结构。图30A是切开图26中的显影辊255的左侧来表示旋转轴335的支承状态的图,图30B是切开图26中显影辊255的右侧来表示旋转轴335的支承状态的图。
如图30A、30B所示,在壳体部件242的端面295a、295b中分别形成有供给辊用的贯通孔(没有图示)与显影辊用的贯通孔299,在端面295a、295b的外侧设有轴支承部件301a、301b。
此外,显影辊255的旋转轴335的两端部分可旋转地支承在轴支承部分305上,其中,所述轴支承部分305从轴支承部件301a、301b向显影辊用的贯通孔299内延伸。如图30A所示,在下部壳体部件242左侧的端面295a上形成有两个比螺钉307的螺纹小一点的孔306,螺钉307经垫圈308被强力拧入所述孔306内,从而将左侧的轴支承部件301a和下部壳体部件242的左侧端面295固定起来。此外,在辊支承框架275左侧的侧框部279a上,在与下部壳体部件242左侧的端面295a的孔306一致的位置上形成有螺钉307用的两个孔,所述孔为比螺钉307的螺纹大的自由孔(ばか孔)309,螺钉307被拧入这里。
另一方面,如图30B所示,在下部壳体部件242右侧的端面295b上形成有比螺钉311的螺纹大的两个自由孔313,在辊支承框架275右侧的侧框部279b的一致的位置上形成两个螺孔315,所述螺孔315上形成有用于螺钉311的螺纹。此外,通过从形成于右侧的轴支承部件301b上的孔向自由孔313以及螺孔315中拧入螺钉311,从而将右侧的轴支承部件301b、下部壳体部件242右侧的端面295b以及右侧的侧框部279b固定成一体。
这样构成的结果,使壳体243与辊支承框架275形成如下关系:虽然在右侧它们被固定在一起,从而限制了它们在壳体长度方向上的移动,但是在左侧,由于辊支承框架275的侧框部279a对于下部壳体部件的端面295a没有被固定起来,所以两者可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自由移动而不受对方的影响。
由于构成壳体243的树脂比构成辊支承框架275的金属热膨胀系数大,从而会在壳体与辊支承框架275之间由热变化产生伸缩差(壳体243的伸缩差大),所以,为了消除这种伸缩差导致的影响,采用上述结构。即,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由于壳体243与辊支承框架275之间的伸缩差的不同而导致的辊支承框架275的歪斜,因而,可使调节刀片291对位于辊支承框架275上的显影辊255的圆周面的接触压力,在其长度方向上维持恒定,从而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实现均匀的调色剂供给。
此外,虽然在图30A、30B中没有清晰地表示出来,但下部壳体部件242的端面295a与辊支承框架275的侧框部279a构成如下关系:即,即使下部壳体部件242处于极限收缩的状态,在所述两者之间也只形成微小的间隙。
下面,说明防止调色剂247从壳体部件243内的调色剂存储部分245向外飞散的结构。如图27所示,在显影辊255的上方,在辊支承框架275的上部框架部分283上固定有防飞散密封部件317,防飞散密封部件317的另一侧通过固定于下部壳体部件242上的支持海绵319压在显影辊255上。由此防止调色剂247从显影辊255与上框部283之间向外飞散。
此外,在辊支承框架275的上框部283的内侧粘有密封部件321,所述密封部件321封住该上框部283与下部壳体部件242之间的空隙,由此防止通过了支持海绵319的调色剂向外飞散。
另外,如图29C、图31所示,显影辊255的圆周面的两端部分还与辊端密封部件323接触,从而防止调色剂247从显影辊255的端部向外飞散。如图31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辊端密封部件323具有将上侧的低摩擦功能部件325与下侧的粉末密封功能部件327粘合起来的双重结构。上侧的低摩擦功能部件325由与显影辊255之间的接触面的旋转摩擦阻抗尽可能小的、并对于旋转磨损具有优秀的耐久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富士伦7000(フジロン7000)(注册商标)(富士工公司)等。此外,下侧的粉末密封功能部件327例如由羊毛毡等对调色剂等粉末具有优秀的密封性能的材料制成。
这种辊端密封部件323的底端部分固定在刀支承板289或下框部277上,辊端密封部件323的前端部分被下部壳体部件242从下侧支承着,但是在下部壳体部件242上并没有被固定,因而是自由端。
通过将辊端密封部件323的前端部分设成自由端,可以避免密封性能的降低,所述密封性能的降低是由于显影辊255的两端的圆周面与辊端密封部件323之间的接触状态随时间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只使辊端密封部件323的同一个位置磨损成槽状等而导致的。
下面,参照图32~图35说明供给辊253以及显影辊255的驱动机构。图32是表示供给辊以及显影辊的驱动系统的显影盒的侧视图,图33是表示供给辊以及显影辊的驱动系统的显影盒的部分立体图,图34是表示显影盒的右端面的主视图,图35是沿着惰轮旋转轴的长度方向轴线的截面图。
在图32中标号329表示旋转齿轮,旋转齿轮329插在销(pin)328(参照图25)上,所述销328从旋转显影单元211的各个存储部分237的端面向内形成。旋转齿轮329与没有图示的驱动源相连,通过后述的惰轮331等向供给辊以及显影辊传递驱动力。
如图32所示,旋转齿轮329与邻接的中间齿轮即惰轮331相啮合,惰轮331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承轴333上,支承轴333固定在显影盒212的壳体243的右侧端面330(在图26中位于右侧的端面)上。惰轮331也与设置于显影辊255的旋转轴335上的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相啮合,显影辊驱动齿轮337与设置于供给辊253的旋转轴339上的供给辊驱动齿轮341相啮合。
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由位于外侧并具有斜齿轮形状的第一齿轮部分343、和位于内侧并具有平齿轮形状的第二齿轮部分345构成。第二齿轮部分345与第一齿轮部分343邻接,并且,其外径尺寸比第一齿轮部分343稍小。如图32所示,在所述显影盒212出厂时,在惰轮338与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相啮合的部分的上侧加上了润滑脂338,从而在每个齿轮旋转时,润滑脂338通过齿轮的圆周面扩展到所有齿轮上。此外,设置润滑脂的位置也可以是其他齿轮之间的啮合部分的上侧。
惰轮331具有可与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第一齿轮部分343啮合的斜齿轮形状,而且,旋转齿轮329也有可与惰轮331啮合的斜齿轮形状。另一方面,供给辊驱动齿轮341具有正齿轮形状,与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第二齿轮部分啮合。
惰轮331以及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第一齿轮部分343的斜齿轮的齿的方向为在图33中各个齿轮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将显影辊255向箭头347所示的方向牵引的方向。通过在供给辊253以及显影辊255的驱动结构中采用斜齿轮,将显影辊255向箭头347所示的方向牵引,从而在长度方向上对显影辊255进行定位。此外,这种基于斜齿轮的显影辊255的牵引结构,与权利要求中的牵引装置对应。作为这种牵引力的反作用,惰轮331具有向箭头349所示的方向牵引的趋势,其结果是,惰轮的支承轴333将因齿轮等的摩擦热而软化的壳体243的右侧端面330挤入内侧,从而使之变形。
因此,如图34所示,作为防变形装置,设置以远比支承轴333截面大的面积与壳体的端面330的外表面接触的压力分散板351,并使其与壳体243的右侧端面330的外表面接触。由此,将施加到惰轮的支承轴333上的应力分散到压力分散板中,防止壳体243的右侧端面330发生变形。
更详细地说,如图35所示,在惰轮支承轴333的中间附近,一体形成有从所述支承轴333呈轮缘状向外侧扩大的压制部分353,在压制部分353的外侧旋转自如地设有惰轮331。惰轮的支承轴333的底端部分,穿过壳体243的右侧端面330,通过螺帽355被固定在端面330中。作为压力分散板351,例如由具有用于使支承轴333穿过的孔的金属板构成,并夹在压制部分353与壳体243的右侧端面330的外表面之间。由此,当向惰轮的支承轴333施加箭头349所示方向的负载时,压制部分353挤压压力分散板351,压力分散板351以远大于壳体243右侧端面330的面积来支承,从而防止端面330的变形。
压力分散板351的形状及大小,可以对应于施加到惰轮的支承轴333上的负载来确定,以使壳体243的右侧端面330不变形。此外,压制部分353没有必要与支承轴333形成一体,也可以将环状的压制部分353套在现有的支承轴333上,并用销等来固定。此外,也可以不使用压制部分353而将压力分散板351直接固定在支承轴333上。
下面,参照图36~图40,说明显影辊255的周围结构。图36是表示显影辊驱动齿轮的内部的纵截面图,图37是表示显影盒右侧部分的立体图,图38是低摩擦部件周围结构的立体图,图39是表示在显影辊右侧端面上设置低摩擦部件时的状态立体图,图40是表示接触限制辊与感光鼓之间关系的主视图。
如图36所示,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由外侧部分357和支承显影辊的旋转轴335的内侧部分359构成,其中,所述外侧部分357由上述的第一齿轮部分343与第二齿轮部分345呈阶梯形构成。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外侧部分357由树脂制成,内侧部分359由烧结金属制成。烧结金属制成的内侧部分359跨越第一齿轮部分343与第二齿轮部分345而形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在显影盒212内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显影辊的旋转轴335中,并从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内侧部分359散发出去,从而可以防止显影盒212内部被过度加热。
在形成这种结构的显影辊驱动齿轮337时,使用烧结金属制成的内侧部件359,并以存在该烧结金属制成的内侧部件359的状态通过插入成型来形成外侧部件357。在只通过树脂形成具有阶梯形的两个齿轮部分的齿轮的现有方法中,在成型后的进行冷却时,由于两个齿轮部分的厚度不同,在边界部分将形成被称为“缩孔”的凹陷部分,从而影响轴承精度和齿轮外缘的精度。但是,如上所述,通过跨越第一齿轮部分343与第二齿轮部分345形成烧结金属制成的内侧部件359,而用树脂只形成外侧部分357,从而,在第一齿轮部分343与第二齿轮部分345的边界部分中不会产生“缩孔”现象。
因此,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轴承部分的精度变高,从而能够防止显影辊的旋转轴335的不稳定,同时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外缘的精度也变高,其结果,使显影辊的驱动更加稳定。此外,通过用烧结金属构成内侧部分359,还可以得到容易将轴压入的优点。
如上所述,将齿轮制成金属制成的内侧部件与树脂制成的外侧部件的双重结构,并通过安装于内侧部件上的轴,从内侧部件将显影盒内的热量散发出去的结构,除显影辊驱动齿轮337之外,也同样适用于供给辊驱动齿轮341、惰轮331及旋转齿轮329中。
此外,如图40所示,在显影辊255的旋转轴335的两端相对于所述旋转轴335旋转自如地设有直径比显影辊255稍大的接触限制辊269。在图24中,旋转显影单元211旋转,并且例如由黄色显影盒212Y靠近感光鼓205时,显影盒212Y的两个接触限制辊269的圆周面与感光鼓205相抵触,从而将显影辊255的圆周面与感光鼓205的圆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为规定距离。此外,该规定距离在图40中画得比较大,但实际上为1mm以下的极小距离。
如图38所示,在下部壳体部件242的底面上形成有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用于决定将显影辊255向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牵引时的移动界限。
即,在下部壳体部件242中,形成有用于支承显影辊255的旋转轴335的支承部分361,和从所述支承部分361的左侧留一定间隔而形成的挡板部分363,在支承部分361与挡板部分363之间,形成有可使接触限制辊269进入的辊轴承部分365。
在挡板部分363的左侧、即显影辊255一侧,设有套在显影辊的旋转轴335上的环状的低摩擦部件367,该低摩擦部件367夹在显影辊255的右侧端面与挡板部分363之间。在显影辊255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而旋转,并通过斜齿形状的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的作用,显影辊255被拉向驱动齿轮一侧时,显影辊255右侧的端面通过低摩擦部件367被按压在挡板部分363上。
因此,在显影辊255的端面与低摩擦部件367之间,以及低摩擦部件367与挡板部分363之间,摩擦系数变小,从而产生的摩擦热也变少,进而可以防止显影盒212内部过热,同时还可以防止随过热产生的挡板部分363的软化变形。此外,由于防止了挡板部分363的变形,所以使显影辊255在长度方向上的定位很准确,进而也使显影盒212整体的定位很准确。另外,由于显影辊255的端面与挡板部分363不直接摩擦接触,所以,还可以防止由于显影辊255的旋转使得显影辊255的端面或挡板部分363磨损的情况。
作为低摩擦部件367的具体例子,可以例举石墨胶带(Polyslider)(注册商标)。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具有低摩擦系数及耐磨性能的现有的公知材料作为低摩擦部件367。
下面,参照图41~图43A、43B,说明显影盒212的左侧端部(与显影辊驱动齿轮337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结构及该结构的作用。图41是从内侧看到的用于显影盒左端部分的端盖的立体图,图42是表示在显影盒的左端设置了端盖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3A、43B是显影时显影辊接近感光鼓时的状态说明图。
如图42所示,在显影盒212的左侧端部设有端盖369。端盖369与显影盒212左端部分的形状一致,大体呈扇形,在扇的连接点附近形成有长孔371,在扇的两端附近形成有向显影盒212一侧突出的两个压入突起部分373(参照图41)。此外,在一个压入突起部分373的附近形成有孔375。
另一方面,在显影盒212的左侧端部,形成有两个螺孔372、374,螺钉376经过长孔371被拧入螺孔374中,螺钉378经过孔375被拧入螺孔372中,由此将端盖369安装在显影盒212的左侧端部。端盖369不必被螺钉376、378固定得太紧。即,设置螺钉376、378,使得显影盒212以位于孔375中的螺钉378为中心,在螺钉376接触到长孔371两端的范围内可以晃动。
由于通过这种结构可使显影辊255以右侧端部为中心晃动,所以,在通过旋转显影单元211的旋转,显影盒212向感光鼓205接近时,如图43A所示,最初通过凸轮等导向部件(没有图示)的作用,显影辊255以稍许倾斜的状态向感光鼓205接近,之后,如图43B所示,逐渐地被定到与感光鼓205平行的位置上。通过以这种方法使显影辊255接近感光鼓205,可使显影辊255与感光鼓205之间的最终的位置关系更加准确。
此外,如图25所示,在支承框架235的各个框架构件233的末端形成有末端压入部分377,在各个末端压入部分377的内侧形成有内侧压入部分379。将显影盒212安装到支承框架235时,在显影盒212被配置于容纳部分237内部的状态下使其在长度方向上滑动,从而将显影盒212的两个压入突起部分373(图41)分别压入末端压入部分377和内侧压入部分379中。由此,将显影盒212固定在支承框架235中。
下面,参照图44~图46B,说明接触限制辊269的具体结构。图44是接触限制辊的放大立体图,图45是接触限制辊的截面图,图46A、46B是表示接触限制辊其他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如对图40所说明的那样,接触限制辊269可相对于显影辊的旋转轴335上自由旋转,在旋转显影单元211旋转后,两个接触限制辊269的圆周面与感光鼓205相抵触,从而将显影辊255的圆周面与感光鼓205的圆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为规定距离。
如图44所示,接触限制辊269由呈圆柱形状的辊主体部分381和辊作用部分383构成,其中,所述辊作用部分383是在辊主体部分381的中间从辊主体381的外周面以圆盘形向外扩大而一体形成的。此外,在接触限制辊269的内圆周面中,从位于辊作用部分383的内侧相对应的位置,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内侧突出而形成内突部分385。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得显影辊的旋转轴335与接触限制辊269滑接的部分变窄,由此,接触限制辊269在旋转轴335的圆周上容易旋转。
内突部分385的内圆周面为实际支承旋转轴335的部位,显影辊的旋转轴335只与内突部分385的内圆周面接触,而不与辊主体部分381的另一内圆周面387接触。由于内突部分385形成在辊作用部分383的内侧,所以,在辊作用部分383与感光鼓205接触时,其压力直接作用在内突部分385上,从而可使显影辊的旋转轴335将其支承。
此外,由于从内突部分385观看时,辊主体部分381的内突部分385以外的内圆周面387呈凹进去一段的结构,所以,如图43A所示,在显影辊的旋转轴335向感光鼓205倾斜时,在内突部分385的两肋可提供能够使显影辊的旋转轴335倾斜的空间。由此,在显影辊255向感光鼓205接近的最初阶段(参照图43),即使显影辊的旋转轴呈倾斜的姿式,也能够避免旋转轴335被卡在辊主体部分381的内圆周面387内并无法从所述状态中解脱的情况。
另外,通过形成内突部分385使所述部分变厚的结果,使得在对辊作用部分383从辊主体部分381向外侧突出的结构进行树脂成型并冷却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缩孔”现象。此外,内突部分385比其他的内圆周的直径尺寸小,且其宽度也窄,因而能够以很高的精度形成。
如图45所示,内突部分385宽度为W、高度为H,并设定棍主体部分381的内圆周面中的内突部分385两侧的尺寸B相互相等。将内突部分385的宽度W、高度H以及尺寸B设定成一定的大小,从而,如上所述,显影辊255在以稍许倾斜的状态接近感光鼓205时的初步阶段,如图43A所示,向感光鼓205倾斜时,使显影辊255的旋转轴335不与辊主体部分38 1的内圆周面387接触。所述大小可例举为:内突部分385的宽度W为5.0mm,高度H为0.3mm,且上述尺寸B为2.2mm。
由于辊主体部分381内圆周面中的内突部分385两侧的尺寸B所对应的部分、即标有标号387的延长部分的存在,内突部分385左右的平衡良好,所以,在接触限制辊269旋转时以内突部分385为中心的调芯作用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稳定地将接触限制辊269维持在与感光鼓205垂直接触的状态、即姿式良好的状态上。
如图46A、46B所示,可改变接触限制辊269的部分形状。即在图46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辊作用部分383的圆周面389的截面向外侧突出形成圆弧形状。根据这种形状,辊作用部分383与感光鼓205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因而接触阻抗也变小,从而,接触限制辊269的旋转性能得到提高。此外,在图46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内突部分385的内圆周面391的截面向内侧突出形成圆弧形状。根据这种形状,内突部分385的内圆周面391与显影辊的旋转轴335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因而接触阻抗也变小,从而,接触限制辊269的旋转性能得到提高。此外,在内突部分385的内圆周面形成圆弧形状时,设定内圆周面391的曲率,使得即使显影辊的旋转轴335倾斜,旋转轴335也不与辊主体部分381的另一内圆周面387接触。
下面,参照图47~图49,说明为了使供给辊253与显影辊255充电的施加充电偏压的结构。图47是表示从显影盒的左端卸掉端盖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8是表示导电板与供给辊以及显影辊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立体图,图49是导电弹性板的立体图。此外,在图48中,省略了刀片固定框架285、刀片支承板289以及调节刀片291。
如上所述,供给辊253以及显影辊255为了在圆周面吸附调色剂而可以充电。此外,调节刀片291也可以充电,用于使运送到显影区域内的调色剂适当地带电。用于上述充电的充电偏压被施加到连接于显影辊255右端的一个电触点与另一电触点(没有图示)之间,其中,所述另一电触点从连接于显影辊255右端的一个电触点通过显影辊255的旋转轴335、设置于显影辊255左端的导电弹性板393、供给辊253的旋转轴339,连接在供给辊253右端,另外,还可以从导电弹性板393向调剂刀片291施加电压。
如图47所示,导电弹性板393被设置在显影盒212的端盖369的内侧,并如图49所示,作为整体具有对平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立体结构。导电弹性板339具有第一螺钉固定部分395和第二螺钉固定部分397(对应于第二固定部分),并通过各个螺钉399、401固定在形成于显影盒212的壳体243的左侧端面上的螺孔(没有图示)中。此外,第二螺钉固定部分397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固定部分、一个固定部分相对应。
从第一螺钉固定部分395及第二螺钉固定部分397,形成有分别在大体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臂部分403与第二臂部分405,第一臂部分403与第二臂部分405在第一电触点407上交叉。
第一电触点407与供给辊的旋转轴339的左侧接触。
由此,通过在向相互大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臂部分403与第二臂部分405的交叉部分形成电触点407,使得第一臂部分403与第二臂部分405起板弹簧的作用,从而可以缓冲第一电触点407与供给辊的旋转轴339的端部接触的接触压力。因此,在与第一电触点407分离的第一螺钉固定部分395与第二螺钉固定部分397中,即使导电弹性板393通过螺钉399、401被紧紧拧在壳体243上,通过第一臂部分403与第二臂部分405的板弹簧缓冲作用,第一电触点407在供给辊的旋转轴339端部上的接触压力也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螺钉固定部分395与第二螺钉固定部分397螺钉固定在壳体243上的结果是,导电弹性板339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电触点407按压在供给辊的旋转轴339的端部上,从而,可以可靠地将第一电触点407维持在以合适的接触压力与供给辊的旋转轴339的端部接触的状态上。
这样,由于第一电触点407可以以比较弱的接触压力与供给辊旋转轴的端部可靠接触,所以,可以防止在第一电触点407上出现窟窿,所述窟窿是由于供给辊旋转轴339的旋转而与第一电触点407相磨损导致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臂部分403与第二臂部分405之间的交叉角度大体为90度,但是,为了对第一电触点407与供给辊的旋转轴339的端部接触的接触压力进行细微改变,可以在30度~50度的范围、更好在60度~120度的范围、最好在80度~100度的范围内适当改变所述交叉角度。
导电弹性板393还具有从第二螺钉固定部分397与其成为一体延长的第三臂部分409,在第三臂部分409的中间,在通过分支臂部分411形成的作为自由端的部分上连接有板弹簧形状的第二电触点413。第二电触点413如图49所示具有向下弯成凸出状态的形状,该弯曲的下面一侧压接在显影辊的旋转轴335的左端部分上从而起电触点的作用。
此外,在本例中,第一臂部分403、第二臂部分405、第三臂部分409、分支臂部分411、第一电触点407以及第二电触点413,均位于显影盒212的左端面一侧的几乎同一个平面内。
在第二螺钉固定部分397的相反侧的第三臂部分409的端部,形成有从所述端部大体弯曲90度向显影辊255的右端方向延伸的第四臂部分415。在第四臂部分415的末端上形成有环状的第三螺钉固定部分417(对应于另一固定部分),并且,如箭头416所示,在将第四臂部分415向显影盒212的右端方向微微牵引的状态下,第三螺钉固定部分417通过螺钉419固定在下框部277上。从下框部277通过刀片支承板289到调节刀片291(参照图29B)形成电路,从而,施加到导电弹性板393上的电压在调节刀片291中起充电作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施加到调节刀片291上的电压调节为与施加到供给辊253及显影辊255的电压相等,但没有必要一定为等电位。
通过将第四臂部分415固定成向箭头416所示的方向微微被牵引的状态,第三臂部分409向箭头416侧弯曲,随之板弹簧形状的第二电触点413也弯曲,从而能够维持以合适的接触压力与显影辊的旋转轴335的左端接触的状态。由于第二电触点413形成于从第四臂部分415分出来的自由端上,所以,不管向箭头416的方向牵引的力有多大,通过第二电触点413的板弹簧作用也能够达到效果,从而在第二电触点413上不会产生由于磨损而在第二电触点413上形成窟窿的强接触压力。因此,可以长期提供稳定的电触点。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50是表示本发明的显影装置适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整体结构图。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装置主体601内设置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602,所述感光鼓602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部件沿图示箭头方向D1旋转驱动。在该感光鼓602的周围,沿着其旋转方向,分别设有:使感光鼓602均匀充电的充电单元603、曝光单元604、旋转显影单元605、转印单元606及清洁单元607。
在旋转显影单元605中,设有可通过驱动部件(没有图示)以轴612为中心自由旋转的显影装置:黄色用显影装置605Y、品红色用显影装置605M、青色用显影装置605C以及黑色用显影装置605K(这些与本申请显影装置相对应)。从而,有选择地将这些显影装置605Y、605C、605M、605K中一个显影装置的显影辊614旋转移动到感光鼓602的附近位置,从而,使用所选择的调色剂颜色对感光鼓602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显影辊614与感光鼓602保持规定的显影间隙,在箭头方向D4上旋转驱动。此外,将显影辊614的圆周速度设定得比图像载体的圆周速度快(例如为1.6倍)。
转印单元606具有:中间转印带663,架设在驱动辊661及从动辊662上;驱动部件(没有图示),驱动中间转印带663使其沿图示箭头方向D2旋转;二次转印辊664,与驱动辊相对配置,用于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663上的4种颜色的全色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
在装置主体601的底部设有供纸盒608,供纸盒608内的纸张S,在纸张运送路线609上沿图示箭头方向D3经过二次转印辊664、定影装置6l0被运送到出纸盘611中。
下面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从没有图示的计算机有图像形成信号输入时,感光鼓602、显影单元605以及中间转印带663旋转驱动,并且,首先由充电单元603使感光鼓602的外周面均匀充电,然后,由曝光单元604对均匀充电的感光鼓602的外周面进行与第一种颜色(例如为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选择的曝光L,从而形成黄色的静电潜像。
在形成于图像载体上的潜像位置上,黄色用显影装置605Y旋转,从而使其显影辊614接近、定位,通过显影辊614的旋转在图像载体2上形成黄色静电潜像,接着,形成于感光鼓602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区域T1内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63上。此时,二次转印辊664与中间转印带663相分离。
上述处理,对应于图像形成信号的第二种颜色、第三种颜色、第四种颜色,重复进行基于感光鼓602和中间转印带663的一次旋转的潜像形成、显影、转印,从而,将与图像信号的内容对应的4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63上。
然后,在所述全色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单元664的时刻,纸张S从纸张运送路线609被供给到二次转印区域T2内,此时,二次转印辊664压在中间转印带663上,同时被施加二次转印电压,从而,将中间转印带663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然后,将转印到该纸张S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610加热加压进行定影,排出到出纸盘611中。
(第一实施例)
图51A、51B表示显影单元605的显影装置605Y,图51A是显影壳体的部分正视图,图51B是沿图51A的B-B线切断并沿箭头方向看过去的截面图。另外,在图51A中只表示了显影辊的一侧,但其左右是对称的。
在图51A、51B中,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壳体613,在显影壳体613内旋转自如地设有显影辊614,所述显影辊614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源沿箭头方向D4旋转驱动。显影辊614包括辊主体614a和形成于辊主体614a的轴方向上的两侧的旋转轴614b,在两侧的旋转轴614b上,旋转自如地安装(套)有圆柱形的间隔保持部件615,所述间隔保持部件615与感光鼓602接触并保持显影辊614与感光鼓602之间的间隔。
在显影辊614的显影区域G1内,接触有调色剂层调节部件616。
该调色剂层调节部件616由板弹簧616a和调节刀片616b构成,其中,所述板弹簧616a的一端在壳体613内被支承部件617与螺钉618支承,所述调节刀片616b由橡胶制成并固定在板弹簧的另一端。调节刀片616b的前端逆向接触(与板弹簧616a的支承部件617相比,在显影辊614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于显影辊614。另外,调色剂层调节部件616也可以只由板弹簧或者橡胶刀片构成,此时,在下述的说明中将板弹簧616a或者调节刀片616b替换成调色剂层调节部件616。
然后,在显影辊614的非显影区域G2(显影辊的两端部分)内,设有由软质氨基甲酸酯、毛毡等构成的密封部件619,从而防止显影区域G1内的显影辊周围的调色剂向非显影区域G2的泄漏。密封部件619的上端支承在固定于显影壳体613上的支承部件620上。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显影装置中,存在下面的问题:调色剂会从调节刀片616b与密封部件619的微小空隙泄漏,并因显影辊614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导致调色剂飞散,从而污染装置主体内部,或者所述调色剂积在显影辊614的两端部分,并附着到感光鼓602上,最终会转印到纸张的两端部分。
图52以及图53是表示在图51A、51B中卸下显影辊614的状态的放大主视图,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密封部件619密封调节刀片616b的端部的上表面a和端部的侧面b,设置在板弹簧616a的上表面上。
在图52的实施方式中,在板弹簧616a与密封部件619之间的空隙中滴入、填充了硬质树脂粘合剂621,从而防止调色剂从调节刀片616b与密封部件619的微小空隙的泄漏。所述硬质树脂粘合剂621是可硬化成硬质的液体状态的粘合剂,最好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来硬化的紫外线硬化性粘合剂。
硬质树脂粘合剂621,具有不容易被由软质氨基甲酸酯、毛毡等构成的密封部件619吸收,并在涂敷的状态下不膨胀或不伸缩而凝固的特性,从而,可以消除由于膨胀、伸缩导致密封部件619与调节刀片616b的位置关系出错而产生调色剂的泄漏、运送不良等问题。硬质树脂粘合剂621不需要将整个密封部分(调色剂挤入的部分)都密封起来,只要在一处粘合就可以使密封部件619与调节刀片616b密封。
在图52的变形例中,在板弹簧616a、调节刀片616b与密封部件619之间的空隙中滴入、填充了硬质树脂粘合剂,从而防止调色剂从调节刀片616b与密封部件619的微小空隙泄漏。
(第二实施例)
图54是图50的各显影装置605Y、605C、605M、605K的显影辊614的部分截面图,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另外,在图中只表示了显影辊的一侧,但其左右是对称的。
在图54中,显影辊614具有辊主体614a和形成于辊主体614a的轴方向两侧的旋转轴614b,在两侧的旋转轴614b中,旋转自如地安装(套)有圆柱形的间隔保持部件624,所述间隔保持部件624与感光鼓602接触并保持显影辊614与感光鼓602之间的间隔。所述间隔保持部件624从辊主体614a的直径凸出0.2mm,从而使辊主体与所述感光鼓602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隙。
在旋转轴614b与间隔保持部件624之间,填充有由硅油或润滑脂等构成的润滑剂。由此,即使长时间地使用也可以降低旋转轴614b与间隔保持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两者的滑动性,其结果能够消除感光鼓602的速度不均匀。
在旋转轴614b与间隔保持部件624之间填充润滑剂时,有时润滑剂会流出进而飞散到辊主体614a表面或感光鼓602表面上。因此,在间隔保持部件624与辊主体614a的侧面之间,夹入由毛毡构成的润滑剂吸收材料625。由此,可以防止润滑剂流出并飞散到辊主体614a表面或者感光鼓602表面上。
此时,若在间隔保持部件624与润滑剂吸收材料625之间,配置由氟系树脂形成的高滑动性树脂板626,则可以提高间隔保持部件624与润滑剂吸收材料625之间的滑动性。
另外,若在图50的旋转式显影单元中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则可以防止在切换各显影装置时产生的感光鼓602的速度不均匀。
从以上说明清楚可知,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具有显影辊、与显影辊接触的调色剂层调节部件、配置于显影辊两端部分的密封部件,并在所述调色剂层调节部件与密封部件的空隙间填充硬质树脂粘合剂的结构,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及低成本来防止调色剂从显影辊两端部分的泄漏、飞散。
从以上说明清楚可知,根据本发明,在相对图像载体保持规定间隙配置显影辊的显影装置中,可以降低间隔保持部件对显影辊的滑动摩擦力,消除图像载体的速度不均匀。

Claims (75)

1.一种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具有:
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以及
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
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通过在中空辊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插入实心的轴部件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显影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至少一种加工来制造的。
4.一种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其中,
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以及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
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通过在中空辊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插入实心的轴部件而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至少一种加工来制造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具有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该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
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调节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层厚的层厚调节部件。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载体是用金属制成的。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与所述图像载体以非接触的状态,由所述显影剂显影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内承载的潜像。
13.一种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其中,
所述显影剂载体具有: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以及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
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通过在中空辊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插入实心的轴部件而形成的,
所述显影剂载体是通过进行切削及磨削中的至少一种加工来制造的,
所述显影装置具有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
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
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
所述显影剂载体是用金属制成的,
所述显影剂载体与所述图像载体以非接触的状态,通过所述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显影装置,具有:
图像载体,用于承载潜像;和
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其具有:
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和
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
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15.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计算机主体;
显示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具有:
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有:
图像载体,用于承载潜像;和
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其具有:
相对区域,与图像载体上的可承载潜像区域相对;和
实心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实心,
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
于所述可承载潜像区域中的潜像进行显影,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实心部分的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对区域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长度方向中间。
16.一种显影装置,具有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
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以非接触的状态,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具有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该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
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调节所述显影剂载体上承载的显影剂层厚的层厚调节部件。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载体是用金属制成的。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通过所述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23.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
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部件,
所述显影剂载体在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支承,所述接触部件沿着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接触,
所述接触部件将所述显影剂载体压向所述图像载体,
所述接触部件是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
所述显影剂载体是用金属制成的,
通过所述显影剂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24.一种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其中,所述显影剂用于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潜像的图像载体和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其中,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26.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
计算机主体;
显示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具有:
    显影装置,具有:
        图像载体,用于承载潜像,和
        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
在所述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振动量小于该显影剂载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所述振动量。
27.一种显影剂充电单元,包括:
显影剂充电部件,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和支承部件,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
其中,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
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分,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分包括与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且从离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端最近的所述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自由端的距离,短于从固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固定部分到所述自由端的距离。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夹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包括与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接触的弹性体和用于支承该弹性体的弹性体支承部件,
其中,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夹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的厚度为1mm以下。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通过点焊来固定。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在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多个位置进行点焊来固定。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支承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螺钉固定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上。
35.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影剂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为激光焊接。
36.一种显影剂充电单元,包括:
显影剂充电部件,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和支承部件,用于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其中,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
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分,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具有与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从离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端最近的所述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自由端的距离,短于从固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固定部分到所述自由端的距离,
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包括:与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接触的弹性体和用于支承该弹性体的弹性体支承部件,其中,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夹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
所述弹性体支承部件的厚度为1mm以下,
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在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多个位置进行点焊来固定,
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支承部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被螺钉固定在所述自由长度确定部件上,
所述点焊为激光焊接。
37.一种显影装置,具有:
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和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
显影剂充电部件,用于对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
支承部件,用于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
其中,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来固定,
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
所述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分,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3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用于承载潜像;
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以及
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
显影剂充电部件,用于将显影剂载体上承载的显影剂充电;和
支承部件,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
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承载于所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对承载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显影,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
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分,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39.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
计算机主体;
显示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可与计算机主体连接,具有:
图像载体,用于承载潜像;
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显影剂;以及
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
显影剂充电部件,用于对承载于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充电;
支承部件,用于支承该显影剂充电部件,
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所述显影剂载体上承载的显影剂显影所述图像载体上承载的潜像,其中,所述支承部件包括将矩形部件沿着其长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分、支承部分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显影剂充电单元具有自由长度确定部分,用于确定所述显影剂充电部件的自由长度。
40.一种用于旋转显影单元中的显影装置的散热装置,在所述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多个已安装的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
所述显影装置的散热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具有:
壳体,具有圆周面以及所述圆周面两侧的两个端面;
调色剂存储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调色剂;
辊,用于将调色剂存储部分中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上;以及
齿轮,用于旋转驱动所述辊,位于在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辊的金属旋转轴上;其中,
所述齿轮具有由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构成的双重结构,所述外侧部分由树脂制成,并在外周上形成轮齿,所述内侧部分由烧结金属制成,位于所述外侧部分的内侧;所述辊的旋转轴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内侧部分中。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用于显影装置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上的辊是:供给棍,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和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于显影装置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结构的齿轮是驱动所述显影辊的显影辊驱动齿轮。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用于显影装置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圆周面中,直径不同的第一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部分在轴线方向上邻接形成,所述内侧部分跨越所述第一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部分而形成。
44.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用于显影装置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结构的齿轮在所述内侧部分已存在的状态下通过插入成型来形成所述外侧部件。
45.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散热装置。
46.一种用于显影装置的防变形装置,所述显影装置位于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多个已安装的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体上移动,
所述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圆周面以及所述圆周面两侧的两个端面;
调色剂存储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调色剂;
供给辊,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
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
显影辊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一端,具有在圆周面上形成斜齿的第一齿轮部分;以及
中间齿轮,设置于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部分的同一侧,具有支承于所述壳体端面上的旋转轴,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斜齿,接受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其中,
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的斜齿与所述中间齿轮的斜齿的形成方向,为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第一齿轮侧牵引的方向,
所述防变形装置设置成能限制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在轴线方向的移动,
所述防变形装置与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中间齿轮的一侧的端部外表面接触。
47.一种用于显影装置的防变形装置,所述显影装置用于旋转显影单元中,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多个已安装的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邻接,从而将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
所述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圆周面以及所述圆周面两侧的两个端面;
调色剂存储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调色剂;
供给辊,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
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两个端面上;
供给辊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供给辊的旋转轴的一端,在圆周面上形成正轮齿;
显影辊驱动齿轮,位于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一端,包括:第二齿轮部分,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供给辊驱动齿轮啮合的正轮齿;和第一齿轮部分,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邻接设置,在圆周面上形成斜齿;以及
中间齿轮,设置于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部分的同一侧,具有支承于所述壳体端面上的旋转轴,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斜齿,接受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其中,
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第一齿轮的斜齿与所述中间齿轮的斜齿的形成方向,为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第一齿轮侧牵引的方向,
所述防变形装置形成为能限制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在轴线方向的移,
所述防变形装置与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中间齿轮的一侧的端部的外表面接触。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用于显影装置的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可绕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旋转,所述防变形装置具有压力分散板,所述压力分散板以远大于所述中间齿轮支承轴的截面的面积与所述壳体端部的外表面接触。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用于显影装置的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齿轮的支承轴上固定有压制部分,该压制部分将所述压力分散板紧压在所述壳体端部的外表面上。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显影装置中的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分散板为金属板。
5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显影装置的防变形装置。
5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显影装置。
53.一种显影装置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所述显影装置位于旋转显影单元中,所述旋转显影单元,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多个已安装的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体上移动,
所述用于显影装置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壳体,在内部形成有调色剂存储部分;
显影辊,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上;
牵引装置,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壳体一个的端面侧牵引;
挡板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限制位于所述显影辊的被牵引方向一侧的所述显影辊端面的移动;以及
低摩擦部件,夹在所述显影辊的端面与所述挡板部分之间。
54.一种用于显影装置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所述显影装置位于旋转显影单元中,所述旋转显影单元,通过绕旋转轴旋转多个已安装的显影装置,使选定的显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邻接,从而使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向感光体上移动,
所述用于显影装置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具有:
壳体,在内部形成有调色剂存储部分;
供给辊,与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邻接设置,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上;
显影辊,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圆周面,其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上;
牵引装置,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壳体一个端面侧牵引;
挡板部分,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限制位于所述显影辊的被牵引方向一侧的所述显影辊端面的移动;以及
低摩擦部件,夹在所述显影辊的端面与所述挡板部分之间。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用于显影辊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摩擦部件为石墨胶带。
56.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用于显影辊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由设置于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一端并在圆周面上形成斜齿的显影辊驱动齿轮,和具有支承于所述壳体端面上的支承轴并在圆周面上形成与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的中间齿轮构成,并通过所述斜齿的啮合作用,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显影辊驱动齿轮的一侧牵引。
57.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用于显影辊的摩擦热发生抑制装置。
5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显影装置。
59.一种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中,所述电触点弹压装置包括与旋转轴的端部接触的电触点的导电弹性板,其在第一固定部分及第二固定部分被固定在位于所述旋转轴端部周围的固定部件上,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接触的电触点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及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与旋转轴端部接触的电触点,所述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弹性板具有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与电触点之间延伸的第一臂部分,和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与电触点之间延伸的第二臂部分,所述第一臂部分与第二臂部分以30度至150度的交叉角度相交,所述电触点通过所述导电弹性板的弹性加压接触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上。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角度大致为90度。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及第二固定部分通过螺钉固定。
62.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为设置在显影装置中用于承载调色剂的辊的旋转轴,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可与图像形成装置相邻并可使调色剂向感光鼓上移动,所述电触点作为用于使所述辊的圆周面充电的供电点使用。
63.一种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旋转轴的一端接触的电触点的导电弹性板在一个固定部分被固定在位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周围的固定部件上,所述电触点形成于从所述一个固定部分延伸出的第三臂部分中间分出的分支臂部分的自由端侧,并具有第四臂部分,所述第四臂部分从所述第三臂部分的与所述一个固定部分相反的端部、大体弯曲90度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部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四臂部分上形成有另一固定部分,所述另一固定部分用于将所述第三臂部分以拉向所述旋转轴另一端部的方向的状态固定在固定部件上,通过在所述拉引状态下的固定,所述电触点通过所述导电弹性板的弹性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弹压接触。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固定部分及另一固定部分通过螺钉固定。
65.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为设置在显影装置中用于承载调色剂的辊的旋转轴,所述显影装置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相邻并可使调色剂向感光体上移动,所述电触点作为用于对所述辊的外周面充电的供电点使用。
66.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点弹压装置设置于一个导电弹性板上。
67.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用于旋转轴的电触点弹压装置。
68.一种显影装置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辊、与显影辊接触的调色剂层调节部件、和配置于显影辊两端的密封部件,其中,在所述调色剂层调节部件与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硬质树脂粘合剂。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显影装置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层调节部件由板簧和调节刀片构成,在所述板簧与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硬质树脂连接剂。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显影装置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调节刀片与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隙中也填充硬质树脂连接剂。
71.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显影装置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树脂连接剂为紫外线硬化性连接剂。
72.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辊,具有形成于辊主体的轴方向两侧的旋转轴;以及
间隔保持部件,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与图像载体接触从而保持辊主体和图像载体之间的间隔,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旋转轴之间填充润滑剂。
73.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硅油或润滑脂。
74.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辊主体侧面之间夹有润滑剂吸材料。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润滑剂吸收材料之间配置滑动性高的树脂板。
CNB2003101151250A 2002-11-20 2003-11-20 显影辊、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6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36504A JP2004170683A (ja) 2002-11-20 2002-11-20 現像剤担持体、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336504/2002 2002-11-20
JP338500/2002 2002-11-21
JP2002338500A JP2004170813A (ja) 2002-11-21 2002-11-21 現像装置、現像剤担持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2002340500A JP2004177451A (ja) 2002-11-25 2002-11-25 現像剤帯電ユニット、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340500/2002 2002-11-25
JP2002347538A JP2004184439A (ja) 2002-11-29 2002-11-29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における放熱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347538/2002 2002-11-29
JP2002357485A JP2004191526A (ja) 2002-12-10 2002-12-10 回転軸への電気接点付勢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357472A JP3940919B2 (ja) 2002-12-10 2002-12-10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変形防止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357476A JP2004191525A (ja) 2002-12-10 2002-12-10 現像ローラの摩擦熱発生抑制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る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357485/2002 2002-12-10
JP357476/2002 2002-12-10
JP357472/2002 2002-12-10
JP2003005719A JP2004219638A (ja) 2003-01-14 2003-01-14 現像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JP005719/2003 2003-01-14
JP2003018291A JP4280900B2 (ja) 2003-01-28 2003-01-28 現像装置
JP018291/2003 2003-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3070A true CN1503070A (zh) 2004-06-09
CN100520620C CN100520620C (zh) 2009-07-29

Family

ID=3223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512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620C (zh) 2002-11-20 2003-11-20 显影辊、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55151B2 (zh)
EP (1) EP1422577A3 (zh)
CN (1) CN100520620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3770B2 (en) 2005-07-08 2010-0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7711282B2 (en) 2005-09-28 2010-05-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CN101482720B (zh) * 2008-01-10 2011-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2880031A (zh) * 2011-07-14 2013-01-16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90218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密封部的显影装置
CN110168448A (zh) * 2017-01-31 2019-08-23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显影器辊的抗摩擦环
CN110235063A (zh) * 2017-01-31 2019-09-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1244510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辊、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267977A (zh) * 2015-12-25 2021-08-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US12043363B2 (en) 2018-12-17 2024-07-23 Elomatic Oy Grid for a tunnel thrus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4775B2 (en) * 2004-03-08 2008-0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ing device with sealing memb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4566688B2 (ja) * 2004-10-15 2010-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403734B2 (en) * 2005-01-11 2008-07-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developer supplying roller
US20060239710A1 (en) * 2005-04-26 2006-10-26 Xerox Corporation Emissions elimination for small sized toner
CN101711401B (zh) 2007-04-19 2014-03-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跌倒检测系统
JP5061729B2 (ja) * 2007-05-30 2012-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8078079B2 (en) 2007-12-18 2011-12-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ir duct and toner cartridge using same
JP2012093420A (ja) * 2010-10-25 2012-05-17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469344B1 (en) * 2010-12-27 2018-04-11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91037B2 (ja) * 2011-11-15 2016-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8849162B2 (en) 2011-12-30 2014-09-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with pressure equalization system
US8768223B2 (en) 2011-12-30 2014-07-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ing apparatus assembly with pressure equalization
JP2013200551A (ja) * 2012-02-22 2013-10-03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130287451A1 (en) * 2012-04-26 2013-10-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6120663B2 (ja) * 2013-04-25 2017-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28412B2 (en) 2013-06-14 2015-09-0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enting system for a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with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774685B1 (en) 2013-06-14 2014-07-0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enting system for a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with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891578B2 (en) * 2015-12-29 2018-02-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leaner blade sealing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736327B2 (ja) * 2016-03-30 2020-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74625A (ja) * 2018-03-28 2019-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885B2 (ja) 1986-08-29 1994-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H0271278A (ja) * 1988-09-06 1990-03-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404198A (en) * 1989-12-15 1995-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545956A (ja) * 1991-08-19 1993-0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感光体駆動装置
US5287150A (en) * 1991-09-06 1994-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including rotatable resilient roll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to and remov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bearing member
JPH06308816A (ja) * 1993-04-26 1994-1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像形成装置
JPH0777846A (ja) 1993-06-30 1995-03-2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88976A (ja) * 1993-07-30 1995-04-04 Ntn Corp 合成樹脂製歯車
TW290661B (zh) * 1993-08-30 1996-11-11 Canon Kk
JPH08129306A (ja) * 1994-10-31 1996-05-2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52328B2 (ja) 1996-06-17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48933A (ja) 1996-08-02 1998-02-20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DE69834438T2 (de) * 1997-05-27 2006-12-07 Sharp K.K. Entwicklungsgerät mit einer Dichtung auf der Rückseite eines Reglers für die Dicke einer Tonerschicht
JP4268697B2 (ja) * 1997-08-20 2009-05-27 槌屋ティスコ株式会社 粉粒体の漏れ防止用のシール材を備えた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シール材
JP2001201996A (ja) * 2000-01-18 2001-07-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289327A (ja) * 2000-04-05 2001-10-19 Ricoh Co Ltd シール構造
US6424813B1 (en) * 2000-09-15 2002-07-2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veloping roller and a developing device to minimize image carrier wear
JP3997385B2 (ja) 2001-03-08 2007-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現像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937835B2 (en) * 2002-08-28 2005-08-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eloper charging unit, developing device,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ystem

Cited B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17988B2 (en) 2005-07-08 2015-12-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7693443B2 (en) 2005-07-08 2010-04-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693914B2 (en) 2005-07-08 2014-04-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9720347B2 (en) 2005-07-08 2017-08-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787786B2 (en) 2005-07-08 2014-07-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014694B2 (en) 2005-07-08 2011-09-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9513595B2 (en) 2005-07-08 2016-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213826B2 (en) 2005-07-08 2012-07-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886076B2 (en) 2005-07-08 2014-11-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873993B2 (en) 2005-07-08 2014-10-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7643770B2 (en) 2005-07-08 2010-0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8798492B2 (en) 2005-07-08 2014-08-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US7693442B2 (en) 2005-07-08 2010-04-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for supplying power to a developer roller shaft when coupled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481550B2 (en) 2005-09-28 2019-11-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8041248B2 (en) 2005-09-28 2011-10-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8483588B2 (en) 2005-09-28 2013-07-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8768197B2 (en) 2005-09-28 2014-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8249482B2 (en) 2005-09-28 2012-08-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10838350B2 (en) 2005-09-28 2020-11-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9317000B2 (en) 2005-09-28 2016-04-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9709949B2 (en) 2005-09-28 2017-07-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11237514B2 (en) 2005-09-28 2022-02-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7711282B2 (en) 2005-09-28 2010-05-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10082763B2 (en) 2005-09-28 2018-09-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US11687025B2 (en) 2005-09-28 2023-06-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supporter, and image forming unit
CN101482720B (zh) * 2008-01-10 2011-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2880031A (zh) * 2011-07-14 2013-01-16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90218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密封部的显影装置
CN113267977A (zh) * 2015-12-25 2021-08-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13281976A (zh) * 2015-12-25 2021-08-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US11860568B2 (en) 2015-12-25 2024-01-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13281976B (zh) * 2015-12-25 2024-04-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US11073785B2 (en) 2017-01-31 2021-07-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supply roller, layer thickness regulation blade, and supply electr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both supply roller and layer thickness regulation blade
CN110235063A (zh) * 2017-01-31 2019-09-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10168448B (zh) * 2017-01-31 2022-11-25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显影器辊的抗摩擦环
CN110168448A (zh) * 2017-01-31 2019-08-23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显影器辊的抗摩擦环
US11733643B2 (en) 2017-01-31 2023-08-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supply roller, layer thickness regulation blade, and supply electr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both supply roller and layer thickness regulation blade
US12043363B2 (en) 2018-12-17 2024-07-23 Elomatic Oy Grid for a tunnel thruster
CN11244510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辊、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2445102B (zh) * 2019-08-30 2023-08-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辊、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55151B2 (en) 2006-12-26
CN100520620C (zh) 2009-07-29
US20050185980A1 (en) 2005-08-25
EP1422577A2 (en) 2004-05-26
EP1422577A3 (en) 2006-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03070A (zh) 显影剂载体、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057618C (zh) 安装片件的方法
CN1166504C (zh) 树脂模制产品的连接方法、处理盒及其装配方法
CN100346241C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23805C (zh) 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消电技术及清洁技术的改良
CN1892485A (zh) 显影盒
CN101046657A (zh)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525258A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01046659A (zh) 调色剂供应装置、成像设备和调色剂供应方法
CN1655071A (zh) 显影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及制造显影设备的方法
CN1236365C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959553A (zh) 调色剂颗粒承载辊、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51712C (zh) 显影剂充电单元、显影设备、成像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CN1637644A (zh) 充电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55541A (zh) 感光构件盒,显影剂盒以及处理盒
CN101038466A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CN200965624Y (zh)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剂盒
CN101034270A (zh)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CN2814463Y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573602A (zh) 显影设备
CN1667524A (zh) 显影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及制造显影设备的方法
CN1637646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2687720Y (zh) 显影单元、显影装置、成像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CN100351708C (zh) 图像形成装置、显影单元和计算机系统
CN101080678A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和显影剂供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